「人籟」是人為的樂音,人們用提琴、琵琶,乃至笛子、竹簫所演奏出來的樂音,都是人籟。而歌者或詩人所吟詠出來的歌曲或詩詞,不也是人籟嗎?
「地籟」是風吹萬物的自然之聲。莊子告訴我們:大地吐出氣息,它的名字叫做風。風一吹,萬物的孔竅就會發出聲音。
「天籟」相對於「人籟」和「地籟」,天籟是什麼呢?天籟是造化本身的聲音,是使得人籟與地籟能夠發出美妙樂音的原理。沒有天籟,也就沒有美妙的人籟和地
籟了。
許多人自以為聽過人籟和地籟;然而,聽不到天籟的人,一定聽不到人籟和地籟。當然,自以為聽得到人籟和地籟的人,也一定聽不到天籟。一個能夠吟詠美妙歌
曲和詩詞的歌者、詩人,必是聽得到天籟的人。人類和山壑、河川、樹林、大海,乃至岩石,都是齊一而平等的。體會到這種道理,你一定聽得到天籟的美妙歌
聲。
「吾喪我」,把我自己主觀的一切觀念、意見、情緒、感受都予以化解摒棄,讓「自己」不出現,如果自己不跑出來,那麼自然的天籟便生龍活現地在鼓盪,功夫
做到極致,「天籟」自動呈現,體貼它把握它就進入了「道的超越性」之中,在「道的超越的境界中」便理解了「地籟、人籟」的來來去去是多麼急躁、多麼緊
張、多麼激動卻多麼地不根本性,社會議論就是這些地籟、人籟,在一定的限制性的管道、眼光中發出的議論,聆聽它、欣賞它、但要超越它,讓自我的心靈澄靜
下來,齊平地觀賞議論的流動。徐小躍的評諭如下:「莊子把人之所以執滯於物的原因歸咎於人的執滯於己,即執滯於有形的軀體和有成見成心的假我、小我,因
此,他要通過吾喪我的忘己方法來做到無情無心而至無物,從而最終從內外雙方否定執滯,使真我、大我顯現,達到與無限的宇宙和本然的道天合而為一的目
的。」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意思是,形體寂靜如枯槁的木頭,沒有生氣,精神凝聚猶如冷卻的灰塵,不能重新起火。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於衷。形固可使
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後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
我覺得當人專注在做某件事時~也會達到此境界~又如同跟坐忘發呆一般~但我個人認為能把「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再說的更生動一點的話,個人認為這比較像
是在失戀的人比較會發生,如同只有形體軀殼般而已~心都飛走了!
by28姵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