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渾沌之死」,你有何想法?

25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lauhing

unread,
Feb 20, 2008, 6:54:54 AM2/20/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請將你的心得貼在此處,同時留下名字最後一字,學號最後兩碼。

熊貓姐姐

unread,
Feb 26, 2008, 11:25:28 PM2/2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我們人不能保護自然,但是也不能破壞自然,過度的人為會喪失自然。 惠09

On 2月20日, 下午7時54分, lauhing <a2k20...@gmail.com> wrote:
> 請將你的心得貼在此處,同時留下名字最後一字,學號最後兩碼。

熊貓姐姐

unread,
Feb 26, 2008, 11:37:45 PM2/2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我們人不能保護自然,但是也不能破壞自然,過度的人為會喪失自然,所以我們應該要順應自然。每個自然物都會經由生存的環境來引發自體的演變使其適合生
存,如強迫的使自然物改變,即易使自然物無法生存於原本的環境而導致死亡或消失。 惠09

lauhing

unread,
Feb 27, 2008, 6:04:13 AM2/27/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見解很好。

beyond

unread,
Mar 2, 2008, 9:38:28 AM3/2/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鯈帝和忽帝為渾沌鑿七竅,原意是善良的,而他們相信這樣做對渾沌來說是好的,但渾沌最終卻死了,為甚麼呢?因渾沌本來就不須要有七竅的,當鯈帝和忽帝破
壞了渾沌的自然本質去鑿出七竅後,渾沌不再是渾沌了,他的生命也就結束。這說明了智巧會傷身損性,凡事須任其自然;自能歸於無事!
這故事告知我們凡是天地間的事物,都有他的道理及本性所在,我們應該是要依循本性,順著自然發展,如果單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即便是出於好意,也會造成負
面傷害,應該依循客觀角度,使萬物保有其本性,任其自然發展。棋45

lauhing

unread,
Mar 2, 2008, 9:55:12 AM3/2/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見解很深入。

J

unread,
Mar 5, 2008, 9:16:59 AM3/5/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渾沌之所以為渾沌,正是因為連一竅都沒有,有了七竅就不叫渾沌了。而我們人最怕的就是不開竅,總是希望聰明、機智、靈巧。實際上莊子不是崇尚愚蠢、無
知,他所要達到的「無知」是超越知識的「無知」,是老子的「絕聖、棄智、忘形、去欲」,是「無為而為」,是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大智慧!大多數歷史現象都是
這樣,愈是為者愈是敗之,愈是執者愈是失之,因為他們破壞了一種渾沌的和諧。渾沌的和諧就是在於道家所提倡的順應自然,自然而無為。渾沌的死其實就是另
一個版本的盤古神話。宇宙最初的狀態,是一片虛無(『無』如前所說,等同於『道』),當這片虛無被破壞之時,新的事物產生了,而虛無也隨之死亡。其實,
我們有多少人在成長過程中,有某種潛能從來沒有被開發出來。『比如,從來沒有遇到過你真正熱愛的職業,可以讓你用心去做。你沒有在這個職業中體會到被激
發的樂趣,沒有享受自己得到提昇的快樂,所以有一些潛能永遠地被遮蔽了。』岑20

RUBY

unread,
Mar 6, 2008, 12:50:58 AM3/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天地間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人們必須尊重他.並且順著他發展.單憑主觀的熱情-----即使是出自於好意.將會導致相反的結局.正如儵与忽.為了
報德.也因為同情.-而替渾沌開竅.卻導致混沌的死亡 ,因此,與莊子的思想呼應,順應自然!C961103菁

ID想好久

unread,
Mar 6, 2008, 2:41:42 AM3/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我認為本來天地間的事物就都有自然的本性,不論是誰都必須尊重他(它),並且順著他(它)發展,單憑主觀的熱情即使是出自於好意,將會導致相反的結局,
正如儵和忽為了報德,也因為同情,而替渾沌開竅卻導致混沌的死亡,在故事中儵和忽代表人類,而渾沌代表自然,我有不同的想法我覺得可以保護自然但是該順
著自然法則去保護,不能破壞自然本來就是千年不變的道理,而此篇故事的主要用意是要人們順應自然,也說明了任何人都應該尊重事物客觀規律,順其自然;過
度勉強、干涉只會招致惡果。 10茹

tsuyo

unread,
Mar 7, 2008, 11:27:31 AM3/7/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On 2月20日, 下午7時54分, lauhing <a2k20...@gmail.com> wrote:
> 請將你的心得貼在此處,同時留下名字最後一字,學號最後兩碼。
天地間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人們必須尊重他.並且順著他發展,但我們常將一己之念,加之於別人身上,雖說是愛之,實際是害了他,正如儵與忽.為了
報德.也因為同情.而替渾沌開七竅.卻導致渾沌的死亡。
針對老師所說(七)
我上網找了ㄧ下
佛家用數字代表圓滿,七是圓滿的數字。我們常講六方,即東、南、西、北、上、下、當中,所以七代表圓滿。七在大自然界裡面,它是個週期,七天是個週期,
七個月是個週期,七年是個大週期,這是自然界裡面的循環週期,所以七代表圓滿。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一定要七天,而不是八天、九天?假如定了八天,你又問為什麼不是七天、六天?這個疑問就毫無意義了。佛用「七」代表圓滿,《華嚴
經》用「十」代表圓滿,密宗用「二十一」代表圓滿,二十一很容易懂,是三個七,三個七是代表過去、現在、未來,統統代表大圓滿的意思。所以,它是表法的
義趣,也適合於宇宙循環的週期
出處http://www.amtb.org.tw/section1/fl.asp?web_choice=13
13 盈

lauhing

unread,
Mar 7, 2008, 7:59:46 PM3/7/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見解很深入。又能深廣的學習,很可貴。

lauhing

unread,
Mar 7, 2008, 7:59:55 PM3/7/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見解不錯。上課討論的內容也可以寫進來。

lauhing

unread,
Mar 7, 2008, 7:59:52 PM3/7/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見解很深入。

lauhing

unread,
Mar 7, 2008, 7:59:57 PM3/7/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見解很深入。佩服。

Cherry

unread,
Mar 8, 2008, 1:59:23 AM3/8/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渾沌之所以稱為為渾沌,正是因為連一竅都沒有,有了七竅就不叫渾沌了。而我們人最怕的就是不開竅,總是希望聰明、機智、靈巧。實際上莊子不是崇尚愚蠢、
無知,他所要達到的「無知」是超越知識的「無知」;如果以帝王來解釋的話,莊子認為帝王治理天下不能靠耳聰目明,隨意作為,而要虛心無為,才不致於傷害
人民,因為天地間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我們必須尊重他.並且順著他發展,但我們常將自己的想法、慾望,加在別人身上,雖然說是愛他,實際是害了
他,正如儵與忽.為了報答他的熱情.也因為同情.而替渾沌開七竅.卻導致渾沌的死亡。湘22

lauhing

unread,
Mar 8, 2008, 6:47:22 PM3/8/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見解很深入。佩服。

Ada

unread,
Mar 9, 2008, 6:23:46 AM3/9/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眾生萬物落地那刻起,就得遵循不斷循環的自然定律,人亦是如此。
世上本是不公平的,無論外貌條件、家世背景是好是壞,皆是上天賦予的安排,
是一種考驗。
渾沌沒七竅,不代表就是異類,有七竅就是標準就是正常?何謂正常?
大家所認為的有七竅就是正常,只不過是因大多數的人皆有七竅,就把它作為標準罷了,標準自在人心,沒有一定的標準。
鯈帝和忽帝追隨已形成的固執偏見,把人就是要有七竅作為標準,多此一舉而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猶如人類不斷濫砍濫伐,擾亂了原有的自然生態,使大自然反撲
造成人類的災害,有一句成語,揠苗助長,自然就是依序漸進、按部就班,因自身的主觀意識而亂了原有的腳步,對於渾沌未是美事一件。
渾沌因無七竅而生存,卻因有七竅而死亡,因無用而活,因有用而死。
世間一切萬物的變化都出於自然,自然的破壞皆出於人為因素。
莊子的政治主張不就以「不治為治」、「無為而治」為中心,
凡是順其自然,這種自然的變化自有它的本意。 惠37

土土

unread,
Mar 10, 2008, 7:05:03 AM3/10/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渾沌之死讓人感覺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凡是應該遵循自然,不要自以為可以掌控一切,結果卻越幫越忙,人的身體就是與生俱來的
天生的美醜,天生的能力等,應該是原本的就不應該去改變他,尊重自然的原則,況且自然也有一定的規律和循環,若是想硬是去改變
或破壞,反而會適得其反.且渾沌之死這篇文章裡提到的7日,像是引喻現在有很多事情都以7日為基準,例如七七四十九天 筑 02

芬芬

unread,
Mar 11, 2008, 3:13:08 AM3/11/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天地間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人們必須尊重他.並且順著他發展.單憑主觀的熱情-----即使是出自於好意.將會導致相反的結局.正如儵与忽.為了
報德.也因為同情.-而替渾沌開竅.卻導致混沌的死亡 。重點就是強調要順應自然
芬39

Sami

unread,
Mar 11, 2008, 3:48:21 AM3/11/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我覺得開竅是不能應來的,有些情況下如果要硬來的話,反而會搞砸的,在做任何事也一樣,不要太過於勉強,是不會每次都有好運的。在天地萬物中都有其自然
的本性,人們必須尊重他,並且順著他發展,單憑主觀的熱情即使是出自於好意將會導致相反的結局,正如儵與忽,為了報德,也因為同情,-而替渾沌開竅卻導
致混沌的死亡 四技護丙班 U941343 鄒宜君

wei

unread,
Mar 18, 2008, 11:13:29 AM3/18/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On 2月20日, 下午7時54分, lauhing <a2k20...@gmail.com> wrote:
> 請將你的心得貼在此處,同時留下名字最後一字,學號最後兩碼。
這裡塑造的渾沌形象,代表純樸自然之義,說明天地萬物皆有其自足的天性,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固有方式。
如果像北海之帝和南海之帝那樣,按照自己的本性和意願人為地改變自然生態之美,就會造成殘生傷性、破壞自然生態的惡果。人對於自然,只有採取不以好惡內
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的無為態度,也就是說,不因好惡而傷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順應自然而不隨意為其生命增添些什麼,才能達到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
目的。u941121婷

hjk85...@gmail.com

unread,
Mar 19, 2008, 5:23:02 AM3/19/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渾沌,原意即是指純樸自然,無為超自然的想像空間。
在這篇故事裡,渾沌本來是沒有七竅的,鯈和忽帝為了要報恩,於是想幫渾沌開七竅,但這份好意卻造成渾沌之死。渾沌的故事說明天地萬物皆有自足的天性,都
有存在的固有方式,盲目改造天然本性,只會造成惡果。有時候人們常常會把自己的想法加諸在別人的身上,雖然是出自於好意,但是結果是不好的,不就變成惡
意了嘛!我想莊子藉由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們要順其自然,萬物有其自然法則,不需刻意勉強去改變。 軒52

hjk85...@gmail.com

unread,
Mar 19, 2008, 5:23:42 AM3/19/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YUN

unread,
Mar 23, 2008, 7:55:45 AM3/23/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雖說鯈帝和忽帝為渾沌鑿七竅,可能的目的是為了報答,讓渾沌也能同它們一樣擁有聽、看、吃和呼吸,來享受及體驗這生活中的樂趣,但它們似乎忘了渾沌
對此改變的看法呢?渾沌能接受嗎?又或者渾沌認為這樣就夠了?知足常樂?
  就像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很大,有許多的人常在做些勉強自己的事,往往最後不但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反而弄巧成拙;或者,人們常常會把自己的想法
加諸在別人的身上,雖然是出自於好意,但是結果是不好的。天地間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人們必須尊重他.並且順著他發展.單憑主觀的熱情,即使是出
自於好意.將會導致相反的結局,我想莊子藉由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們要順其自然,萬物有其自然法則,不需刻意勉強去改變。
C961113 雲

立玲

unread,
Mar 26, 2008, 5:41:29 AM3/2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自然就是美,很多女人或是男人盲目的追求外在甚至去整型,卻讓自己的心失去了平衡和判斷價值,最後那顆心靈空蕩蕩的像死了一般,加諸在自己身上不必要的
累贅破壞了自己最初的本質,我們的本性漸漸流走喪失淨盡,以為這樣對自己是好的,實際上是一竅不通,就像看見鳥兒飛累了替他摘除翅膀,看見蝸牛爬太慢替
他拔除外殼等…,違逆生命的自然生長都足以致死,心靈上的凋零、枯萎更是可怕,唯有順其自然,與自然合而為一才能活出最美的自己。

c961241 玲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