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忽然想到,一个能体现出 某地区 古代农民 生活质量的指标,就是 当代 该地区的功能性牲畜的发达程度。
育种水平越高,比如有越高的定向性功能的牲畜,比如驮马,牧羊犬,梗犬,等等,以及对这些牲畜的照料水平越高,比如有专业的修蹄子的匠人等, 则说明该地区的农民 除了口粮以外的剩余积累越多,可以用于 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其实也就是一种科研投入。
反之,则说明该地区农民只能温饱,没有剩余积累,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而不能“科研”。而没有剩余积累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税收。因为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应该是如此明显的。
我认为,从中国比欧洲,这种功能性牲畜 水平 是明显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