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抵制绿色GDP核算----绿党为何支持绿色GDP?

1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GP贝立greenpartycn@gmail.com

unread,
Dec 10, 2006, 3:30:47 AM12/10/06
to 中华绿党 理念 章程 政策 原则chinagreenparty@gmail.com温和 进步 清新 务实

地方政府抵制绿色GDP核算----绿党为何支持绿色GDP?


绿色GDP没有获得地方政府普遍支持,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核算试点。昨天,在"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得特别奖的"绿色
GDP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透露,绿色GDP正面临举步维艰的窘境。而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则表示,"就算只剩下一个省,环保总局也一定会坚持到底。"


今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该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关注。


这份中国首个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由11位著名专家、学者历时两年多调查、统计得出。


据了解,由于目前绿色GDP的统计调查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备性,所以使得在整个绿色GDP的核算过程当中引来了各方的诸多争议。同时由于技术方法以及机制和制度上的不健全,使得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甚至有些专家直言不讳地说课题小组做的事情是不可行的。


"绿色GDP至今还没有在地方政府层面取得共识。就在这两天,已经有一些省份要求退出试点。"昨晚的颁奖典礼上,课题组代表在获奖感言中遗憾地透露,绿色GDP的核算并没有获得中国所有省份的支持。


昨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在今年4月17日至18日,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确定了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三个转变,但"GDP是硬道理"的思想在部分地方政府领导的头脑中还没有得到转变,

而因为体制问题,绿色GDP无法绕开这道坎。


绿色GDP还要不要算下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强硬地表示,环保总局一定会坚持到底。"就算只剩下一个省,我们也要把它算完。

===========================================
何为绿色GDP?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雷明说,人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依赖GDP的增长,还依赖自然资源环境和谐统一度的提高。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新华社记者李永文 )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的活动。一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根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以EPD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中对北京市1997年绿色GDP进行核算的结果表明,按生产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的75.75%。

===========================================
许宪春:解读绿色GDP


许宪春:1956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高级统计师,现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如约来到许宪春的办公室,他早已根据记者的采访提纲准备好了回答要点,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他提纲挈领地为记者上了一堂专业课,其细致、严谨和耐心体现出一个学者型官员的风范。


记者:近年来,出现一个新的名词--绿色GDP,这有何背景?


许宪春:应该说绿色GDP是对GDP的一个补充和完善。GDP有其局限性,它只反映了经济发展,却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特别是对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产资源和森林资源获得重要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开展资源环境核算,对GDP进行相应的调整就更为重要了,这就是提出绿色GDP的背景。比如采伐林木,经济总量增加了,但过量采伐后对自然资源造成了破坏,相应的成本就应在经济总量中扣除。再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应从经济总量中扣除。不能只看到发展、繁荣的一面,还要看到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所以在核算体系中应该考虑资源环境因素,这就涉及到绿色GDP或EDP概念。在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中,EDP是核心指标。

记者:什么是EDP?它和绿色GDP有何关系?


许宪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绿色GDP(GGDP);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生产资本的消耗,得到国内生产净值(NDP)。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同时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得到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也称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这就是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所以这几者的关系可这样来表示:EDP<GGDP<GDP。从增长率来说,当环境成本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时,EDP和绿色GDP的增长将低于GDP的增长。

记者:对绿色GDP和资源环境的量化估价怎样进行?


许宪春: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也是我们正在摸索的问题,因为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价格。目前资源环境的基本核算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一是实物量核算,二是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要建立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我国正在进行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实物量核算研究。价值量核算中,能够市场交易的资源用市场交易价格来估价;不能交易的按净现值方法,通过未来收益来估价,污染按治污成本来估价。

记者:我国什么时候能采用绿色GDP核算方法?


许宪春: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目前尚无一个国家政府正式公布绿色GDP数据。但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因为绿色GDP能体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如考虑资源环境成本,经环境调整的资本形成净额下降时,就证明生产不具有可持续性,应该调整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了。


我国要采用绿色GDP核算方法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绿色GDP核算是建立在GDP核算的基础之上的,始于1985年的GDP核算方法本身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在完善GDP核算,和建立起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基础之后,我们将与农林、水利、矿产、土地、环保等部门相互配合,逐步建立起我国的综合环境和经济核算体系,开展绿色GDP核算。(张玉玲)


===========================================

倡导"绿色GDP"
( 新华网 2004-03-13 15:53:57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题:倡导"绿色GDP"

新华社记者 李柯勇


针对现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存在的弊病,参加两会的多位代表委员提出,要摒弃GDP至上的政策目标,改革现行经济核算体系,用"绿色GDP"修正传统GDP。这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一则建议。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现行GDP只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却没有全面反应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容易高估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由此引致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到政绩考核中一系列问题。


所谓绿色GDP,就是把资源和环境损失因素引入国民核算体系,即在现有的GDP中扣除资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福利。同时,采用绿色GDP这一总量指标,也有助于更实际地测算一国或地区经济的生产能力。


绿色GDP的概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当今国际社会认可。但是从核算方法上看,绿色GDP对传统GDP并没有颠覆性的变革,只是变革了计算方法。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新概念,不如说是一种新态度,一种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态度,一种对人类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的反思。


倡导"绿色GDP"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尤其有借鉴意义。当前,不少地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泛滥的现象正遭到全社会舆论的抨击,一些领导干部为尽快干出"政绩",热衷于短期行为,不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盲目投资,乱上项目,不惜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得暂时的经济快速增长。教训已经很深刻了:能源危机、土地沙漠化、饮水污染、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警钟正一遍又一遍地在我们的耳边敲响。这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之风为何盛行?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不够科学,过于偏重经济指标,而较少考虑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矫正这一缺陷,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之一。


以绿色GDP为主导,不仅是对破坏性开发的限制,更将为经济发展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如与之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模式,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摸索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制造业、清洁能源等环保产业,也将培育出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绿色GDP上升到政策和法律高度,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也大大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干部考评制度,引导正确的政绩观。(完)


===========================================

部分相关资料网址:
http://www.homeoc.org.cn/ChinaDevelop/2/greenGDP.htm
http://zjc.zjol.com.cn/05zjc/system/2005/03/03/006066029.shtml

CGP贝立greenpartycn@gmail.com

unread,
Dec 10, 2006, 3:41:11 AM12/10/06
to 中华绿党 理念 章程 政策 原则chinagreenparty@gmail.com温和 进步 清新 务实
潘岳:谈谈绿色GDP

什么是绿色GDP?

GDP代表着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的发明与产生来之不易,是三百多年来诸多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953年才初步成型。由于GDP核算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统计上的技术缺陷,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又经过1968年和1993两次重大修改。由于世界各国都普遍采用GDP核算体系,GDP作为核心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统一标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产出总量增加的过程,必然是自然资源消耗增加的过程,也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过程。我们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有多大呢?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核算体系,没有一个数据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之增加。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
"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不说环境与资源,既便从社会学角度看,GDP也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总之,GDP统计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批评,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修正。

上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外许多专家多年来致力于此项研究,虽取得了重大进展,却也存在着不少争论。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但迄今为止,全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

绿色GDP面临着什么困难?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

先说说技术难点。GDP通常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产品和劳务一进入市场,其价值就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一个产品值多少钱,得在市场销售中才能确认。这就是说,市场供求规律所决定的自由市场价格,是GDP权威性的惟一来源。但我们如何来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呢?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即可表现出价格,即可以纳入GDP统计。但因为森林砍伐而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这个损失是多大呢?再因为森林砍伐而造成的大面积水土流失,这个账又该如何核算呢?这些野生的鸟类、哺乳动物、微生物与流失的水土并没有市场价格,也没有货币符号,我们确不知用什么数据来确定它们的价值。专家们提出过许多办法,其中一个是倒算法,按市场成本来估算一个专题。例如,使黄河变清要花多少钱?恢复一片原始森林要花多少钱?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价值无限,不准砍伐,不准破坏。另外,按市场价格,有的具体项目的环境成本也可以科学推测。例如,昆明的滇池近几十年来严重污染,周围的农田、化工厂是主要污染源,如果将这些农田和化工厂几十年来的利润汇总,有几十个亿,虽然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现在要使滇池水变清,将劣五类水变回到二类水,最起码要投入几百个亿。这样一笔账算下来,即便不包括滇池内许多原有的鱼类和微生物的灭绝,也不包括昆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成本,滇池周围几十年来的经济活动可就亏大了!如今,各方面的专家们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与方法,各有优点,各有侧重,也各有缺陷,这只能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再说说观念的难点。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绿色GDP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当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一旦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会因此形成诸多阻力。但任何观念的转变都有一个艰难渐进的过程,因为这是一项改革,是使公平与效率双赢的一个创新,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可以想见,随着绿色GDP的研究和实施,环境的保护或破坏,必成为选拔干部的一项重要标准。

绿色GDP的启动实施,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们就无法衡量我们的真实发展水平,我们就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我们就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因此,无论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应当立即开始进行探索,立即开始从具体项目到局部地区进行不断的试验,逐步建设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为全世界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

绿色GDP在国外的实践

绿色GDP的环境核算虽然困难,但在发达国家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

挪威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重点是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水力),环境资源,还有土地、空气污染以及两类水污染物(氮和磷)。为此,挪威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泄物(主要人口和农业的排泄物)、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费用支出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芬兰学着挪威,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核算。森林资源和空气排放的核算,采用实物量核算法;而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的核算,则采用价值量核算法。

实施绿色GDP的国家还有很多,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如法国、美国等。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墨西哥。墨西哥可是发展中国家,居然也率先实行了绿色GDP。1990年,在联合国支持下,墨西哥将石油、各种用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再将这些自然资产及其变化编制成实物指标数据,最后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量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这便在传统国内生产净产出(NDP)基础上,得出了石油、木材、地下水的耗减成本和土地转移引起的损失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得出了环境退化成本。与此同时,在资本形成概念基础上还产生了两个净积累概念:经济资产净积累和环境资产净积累。这些方法,印尼、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纷纷仿效,并也立即开始实施。

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概念中包含了"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组要素。"财富"的内涵更为丰富了。

2003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物流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已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正在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

绿色GDP与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和绿色GDP有什么关系?这是因为,许多环境因素很难纳入货币核算,国外就发明出了一种可称为公众评估的办法。例如,某些规模巨大的公共工程项目,要核算它的生态影响,不同的核算法有时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所以,环境专家们便诉诸于公众的主观评价。围绕这些公共项目,要允许相关的专业部门与较独立的专家机构,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公众咨询与调查。将支持和反对的意见都写清楚,最后请公众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进行选择。老百姓讲话,人心本是一杆秤。公众对关系到自己身心健康的事情,都会有真实的表述。因此,实施绿色GDP,要有一个公众参与的社会氛围。要认真收集与了解公众对经济收入和环境破坏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的数据应成为绿色GDP的重要补充。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直接表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育程度,也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水平。人民既需要经济的增长,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更需要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身就包含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内涵。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就必须实现这三者的平衡。公众参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杠杆。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手段,因为技术手段总是在不断完善的。科学的绿色GDP数据有助于科学决策,公众参与和民主法治,才能保证每项决策能真正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利益。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所以,在强调下大力气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公众参与。否则,环境保护与建立绿色GDP就变成少数人的事而最终一事无成。
(作者潘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CGP贝立greenpartycn@gmail.com

unread,
Dec 10, 2006, 3:46:24 AM12/10/06
to 中华绿党 理念 章程 政策 原则chinagreenparty@gmail.com温和 进步 清新 务实
绿色GDP不能承受之重
傅勇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什么都要讲求绿色环保。家庭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于是,绿色GDP就成了时下炙手可热的一个词儿了。今年9月初,我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终于在人们期盼中问世了。从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联合正式启动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有关绿色GDP的一切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据说,中国在绿色GDP上的积极表现有望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密歇根大学全球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研究所所长莱恩就这样说道:"在欧洲和美国,对于绿色GDP的讨论已经有很长时间,但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可以想见,美国的环境保护组织,会用中国的绿色GDP来提醒美国政府。"

中国上上下下对绿色GDP的"超前"关注是耐人寻味的。毋庸讳言,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不少人寄希望于通过采用绿色GDP来规范中国经济的发展,走上节约型和资源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就明确表示,未来绿色GDP肯定会成为考核地方官的指标。对此,许多地方政府则是如坐针毡。

的确,GDP指标问题很多,以此演绎出的"GDP原教旨主义"自然问题更多。因而,改变政绩的考核方式势在必行、意义深远。但是,令人担心的是:用绿色GDP代替GDP到底有多少可行性?因为,同"经典的"GDP相比,绿色GDP核算的问题只会更多而不是更少,若把如此粗糙的指标赋予如此重要的用途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准确含义是指一国在1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从平衡核算的角度,GDP既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又衡量经济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因此,人均GDP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平均收入和支出是多少。谁不喜欢有更高的收入和支出呢?所以,人均GDP似乎自然就成为平均经济福利的最好衡量指标。现实中,GDP也一直被作为考核政府官员最重要的依据。可是,GDP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包含所有对社会有意义的产出,更重要的是,GDP中的有些部分甚至是有损于社会福利的。

有些活动能够增进人们的福利,但GDP忽略了它们,即GDP存在漏计。一种是闲暇。假设经济中的每个人突然开始每天都工作,而没有周末,这将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GDP肯定会因此增加。然而,我们真的愿意过一年365天天天工作的生活吗?另外,GDP忽视了没有通过正常市场反映的经济活动。其中一些非法的地下经济,如赌博、贩毒、非法移民所从事的工作;还有一些是合法的,比如,一位女士雇佣园艺工人修剪草坪,园艺工的劳务费计入GDP,而当他们因此相识并共结百年之好后,同样的修剪劳动就不在GDP之内了。同样,厨师为家人的烹饪不计入GDP,而在饭店的烹饪则计入,可是,他不是一样都为别人提供了美味佳肴吗?

GDP另一个问题是没有涉及收入分配。GDP不嫌贫爱富,但也对两极分化熟视无睹。一个由1000个每年收入为10万元的人组成的社会,和一个有10个人年进千万而其余990人一无所获组成的社会,GDP都是1亿,人均GDP也都是10万,而其中的冷暖可想而知!

再有,GDP中的有些部分其实和人们的福利没有多少关系。比如,用于战争的军火生产是GDP的一部分,但在深山老林中埋的导弹越多人们就越幸福吗?

这些缺陷人们似乎还能够容忍。更要紧是,有些活动为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坏处,GDP只计入前一部分,而忽略了后一部分。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是环境污染。显然,一些生产会创造GDP,但也会带来污染,而污染会降低了人们的福利,对此,GDP并没有考虑。如果减去这一部分损失,我们的GDP将会下降许多,并且有些生产可能得不偿失。

比如,现在我们每年至少要消费2万亿度电,每度电按0.5元算的话,电力工业就有1万亿元的GDP。然而,我国主要采用的是火力发电,这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而且,对这2万亿度电的消费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制冷设备释放的氟利昂破坏了臭氧层。如果考虑到这些,我们对福利的计量就不仅应该加入电的价值(GDP已经计入),还应减去由于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但GDP没有计入)。假如每度电的损害为0.1元,那么,"正确"的GDP算法应该在计入1万亿元的同时,在减去2千万。

实际上,这样做的必要性越来越大。如果我们的天空总是灰暗,河流腐臭不堪,空气污浊难闻,人人疾病缠身、心力焦灼......人均GDP再高还有什么意义?!

正是出于此种考虑,绿色GDP逐步在一些国家闪亮登场。简单地说,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现实中的"绿色GDP",是在现行GDP的基础上,扣减自然资源消耗的价值损失和自然环境改变的价值损失。

然而,樱桃好吃吃树难栽。从统计学的角度,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数据上的可获得性方面,显然有着更为专业的考量。虽然绿色GDP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联合国也先后发布了两个版本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从而为绿色GDP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工具;然而,有关核算方法的理论争论从未停止,实践中,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了所有的SEEA核算工作。实际上,有很多方面根本就是不可能达到的。

一个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至少应该包括5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和两大项环境退化成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一步说,环境污染损失成本又包括20多项内容。我国此次核算仅仅计算了环境污染,并且也只涉及其中的10项。即便如此,在已经核算出的10项损失中还存在低估和缺项等种种问题。

更根本的困难在于,任何的核算指标只要被确定为度量业绩的关键指标,就必然会使经济运行偏离经济发展的真正目标,即便确立了绿色GDP之类的指标,也无法避免偏离真实目标的命运。美国生态经济学家戴利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对纺织产品进行核算时,用长度来衡量织物就变窄、用面积来衡量织物就变薄、用重量来衡量织物就变厚。绿色GDP绝对不是一个"最优统计量"能够反映所有重要的信息。当其在核算中仅仅强调某种环境成本时,就会导致其他成本的极度上升。并且,可以预见,绿色GDP概念模糊,作为政府的下属单位,统计局和环保局的独立性也让人担忧。

总之,用如此不权威的绿色GDP用作权威的政绩考核标准实在不敢恭维,否则,所谓绿色GDP早就在世界上大行其道了。在笔者看来,中国应该改变的是考核政绩的方式本身,而不是考核政绩的指标。众所周知,中国至少在财政上是个高度分权的国家。分权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而支撑这一潮流的核心命题是,分权能够使得政府更便利地接近居民的需求,同时也更直接地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因而,在考核地方官的政绩时,更多地参考辖区居民的意见或许是更为有效一种方式。

见于《上海证券报》,2006年10月10日,专栏。

CGP贝立greenpartycn@gmail.com

unread,
Dec 10, 2006, 3:41:11 AM12/10/06
to 中华绿党 理念 章程 政策 原则chinagreenparty@gmail.com温和 进步 清新 务实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