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中国数字时代

5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Feed My Inbox

unread,
Aug 2, 2011, 2:06:49 AM8/2/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August 1, 2011 at 12:30 PM
 

本期导读:

“西藏在何处”的这个西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相较于一个地理的概念,更具有一个文化符号的含义。作者追问“西藏在何处”,其实是借题西藏,追问我们社会的文化生态、政治生态上的一些问题。上期我们已经刊登了文章的前半部分“品味中的西藏”、“东方”的西藏,现刊登文章的后半部分“喇嘛的西藏”、“冲突的西藏”。但因为大家都懂得的关系,文章有所删节。

 

 

西藏在何处?(二)

 

文 / 刘一舟

 

 

喇嘛的西藏

西藏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特征,大概就是藏传佛教了。这对外人来说,是别具一格的文化景观,对藏民来说,则是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但藏传佛教,在东方主义的幻想和消费符号的建构中也被曲解了。西藏成了在佛教影响下的乐土,藏民也因信奉藏传佛教而心境恬然,幸福快乐。而似乎外人到西藏的土地上感受一下这份神圣与虔诚,就会得到治愈。现在来看,西藏已经经历了很多变迁,这些变迁好坏不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早已被改变。如果把藏传佛教看做一种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它已经不复存在了。顶多说还留有一些藏传佛教的文化遗产。而且我对这些遗产的价值也并不看好。只用这些遗产,解决西藏的问题,已经不可能了,更不要说解决他人的问题。而且这样做的动机也应该受到怀疑。

原来的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或者汉传佛教,也都很不一样,它是与西藏本土信仰相结合生出的一个变种。这样就和西藏社会结合的特别快特别深刻。深刻的意思是说,它完完全全掌控了西藏,藏传佛教以及其寺院集团,整合了西藏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运作,垄断了一切文化和政治合法性的权力。佛教的传播者喇嘛,都成了西藏的掌权者。所以与其说是佛教的西藏,不如说是喇嘛的西藏。喇嘛在藏语里就是上师的意思,不是所有的穿着红色僧袍的藏传佛教僧人都可以被叫做喇嘛,我们听到过最多的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才是真正的喇嘛。喇嘛的地位,在今天仍然得到承认,只能说明他们的权力还没有完全被剥夺,还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说藏民信奉藏传佛教,就是幸福的,这是很不负责的说法。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下,也许存在着被� ��构的幸福,但永远不会拥有自由。况且,一种宗教性的意识形态,上个大历史时段的产物,在当今现代性的潮流下,会给它的信仰者,带来怎样的紧张和矛盾啊。

 

%E5%AF%BA%E5%BA%99%E4%B8%AD%E7%9A%84%E5%B9%B4%E8%BD%BB%E5%83%A7%E4%BA%BA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寺庙中的年轻僧人)

 

佛教在西藏的发展,被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阶段。前弘期是指吐蕃王朝引入佛教到佛教在与本土宗教斗争中失败的这一过程,而后弘期是指佛教在西藏复兴直至建立全藏性政教合一政体的过程。在此概述一下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历程,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个佛教传播影响西藏社会结构变迁的脉络。

佛教在西藏初传,是始于我们都熟知的松赞干布时期。松赞干布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王朝——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在统一过程中,致力于改造文化来支持其统治。而当时与吐蕃相邻的各个国度,无不奉佛,尤其是在吐蕃眼中强盛的大唐王朝,所以松赞干布引入佛教也是理所当然的。松赞干布先后与尼泊尔和唐王朝联姻,娶了“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这两次联姻,也可以视作文化交流的契机。比如我们熟知的文成公主进藏,就带入了很多唐朝的文化成果。而两位公主进藏,都携来了佛教史中重要的佛像,拉萨也建寺庙供奉,可以看做是佛教传入的象征。在之前,西藏存在一种土著宗教——苯教,这种宗教信奉巫术,巫师对原来部落的世俗政权制约很大。佛教传入西藏,自然受到本土的苯教的强烈抵制。在有关文成公主进藏的传� ��当中,有一个是说赤尊公主建大昭寺老是建不成,白天建了晚上就被魔鬼毁了。文成公主特别聪明,看了风水,出了个主意让山羊驮土,建寺才成功。实际上哪有什么魔鬼,阻挠建寺的就是苯教势力罢了。

 

%E7%8E%B0%E4%BE%9B%E5%A5%89%E5%9C%A8%E6%8B%89%E8%90%A8%E5%A4%A7%E6%98%AD%E5%AF%BA%E5%86%85%E7%9A%84%E9%87%8A%E8%BF%A6%E7%89%9F%E5%B0%BC%E5%8D%81%E4%BA%8C%E5%B2%81%E7%AD%89%E8%BA%AB%E5%83%8F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现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到了松赞干布的孙子辈赞普赤松德赞,佛教才真正的在西藏由上而下推广。这是因为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了密咒大师莲华生。莲华生的到来,扭转了同苯教辩论中佛教的劣势,也确定了藏传佛教主要遵从密宗的走向。这时起西藏才有了正式独立的寺院和僧人制度。而又到了赤松德赞的孙子辈赞普赤祖德赞,吐蕃佛教达到鼎盛时期。这时出现的有每七户平民就要供养一位僧人的“七户养僧制度”。

吐蕃王室倡佛,动机还是对自己统治的维护,但一直受到部落贵族和苯教巫师的压制。佛苯之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政治势力之争。随着赤松德赞在斗争中失利,他是被几个大臣勒死的,继任的赞普达磨被倒佛的一方控制,开始了第二次灭佛运动,毁坏寺庙,驱逐僧人。这次灭佛程度很严重,直接导致了佛教前弘期的结束。灭佛也意味着吐蕃王室的失势,此后随着达磨在动乱中死于非命,吐蕃王朝就分裂了,继而土崩瓦解。

吐蕃王朝覆灭后,西藏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到了10世纪后半叶,社会安定下来,佛教有了复苏的迹象。一般认为,978年佛教从多康地区(今青海西宁一带)重新传回卫藏(以拉萨为中心向西辐射的高原大部叫做“卫藏”),标志了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随着佛教又从西藏周边地区传回,西藏各地的佛教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其规模很快就超过了前弘期。这时的佛教,受到了分裂割据的贵族的支持,从唯物史观出发一般认为这是他们推进封建化的需要。僧侣集团和权势贵族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就为此后全藏性的政教合一政体创造了条件。这时的僧侣们,就不仅仅是由王室强制供养的仪仗团队,而是社会独立团体。僧侣独立把持的寺院,成为了社会的文化中心,有的甚至成了地方的行政和经济中心,实际上也就是社会控制的中心。喇嘛掌� �的时代要来临了。

因为西藏还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地区在竞争中发展。地方势力和佛教势力结合,就形成了各自的中心,也就滋生了藏传佛教的宗派。时常提到的大大小小就有十个教派。刚开始我还觉得藏传佛教历史如此短,文化体系也不是很成熟,怎么会有这么多宗派。不同宗派的寺院,都在争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斗争,这就带来了宗派的兼并。而对这些宗派的发展给予总结的,就是由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人物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

 

%E5%94%90%E5%8D%A1%E4%B8%AD%E7%9A%84%E5%AE%97%E5%96%80%E5%B7%B4%E5%B8%88%E5%BE%92%E4%B8%89%E5%B0%8A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唐卡中的宗喀巴师徒三尊)

 

格鲁派的产生,源于宗喀巴的宗教改革,这也是对一个统一教派出现需要的应答。当时元朝的中央集权控制了西藏,结束了分裂割据形式,而佛教各教派因为有了更多世俗权力变得腐化。宗喀巴创造的格鲁派要求僧人必须严守戒律,提倡纯正佛教教义,获得了巨大声誉和当时大势力帕竹政权的支持。宗喀巴成为了西藏第一的宗教领袖,并且获得了明王朝中央政府的支持。宗喀巴死后,他的几个重要门徒分赴西藏各地传教并建立寺院。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根敦朱巴在日喀则建立了扎什伦布寺。根敦朱巴也就是后世所追认的一世达赖喇嘛。15世纪中叶以后,格鲁派已经形成了一个全藏性的,政治经济实力大大雄厚于其它教派的寺院集团。格鲁派有很多的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都是后世的名寺,这些大寺又有很多属寺,这样的� �系叫做母子寺。寺院成了有大量农奴和土地的经济实体,他们的寺产主要来源于领主和民众的布施。而寺院集团的统治者,通过活佛转世的制度,将自己的统治地位延续下去。寺院集团的统治就此稳定了下来。现今我们最熟知的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也是最主要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活佛转世也就是喇嘛去世后,要去民间寻找自己的转世灵童,来做下一任的喇嘛。转世符合佛教里轮回的看法,而寻找转世灵童,实际上也是一种巫术。难道真的活佛会转世吗?对灵童的选择是经过操纵的,这样保证了寺院集团上层和贵族的特权,所以后来才有了防止舞弊的金瓶掣签。

 

%E6%97%A5%E5%96%80%E5%88%99%E6%89%8E%E4%BB%80%E4%BC%A6%E5%B8%83%E5%AF%BA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这里再以达赖喇嘛一线为例概述其后的发展。“达赖”,是蒙古语中大海的意思。“达赖喇嘛”的直译的意思是智慧浩瀚如大海的老师的意思。在各派的斗争中,格鲁派除了寻求本土帕竹政权的支持外,还寻求过蒙古部族首领的支持。1578年,格鲁派与蒙古族土默特部俺答汗建立了政治上的联盟。俺答汗赠给当时的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活佛一个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这时候活佛转世系统已经存在,所以前两任领袖根敦朱巴和根敦嘉措被追认为前两世达赖喇嘛。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时候,顺治皇帝诏他进京,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这标志着中央政府正式承认达赖喇嘛为西藏的佛教领袖。五世达赖喇嘛也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的建造者。布达拉宫作为西藏最宏伟的建筑,象征的就是 达赖喇嘛的地位。而到了乾隆十六年,清廷正式诏令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掌管西藏地方政权。格鲁派寺院正式开始掌政,西藏政教合一政体正式形成。达赖喇嘛不仅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他也控制了行政权力。

 

%E5%8D%81%E5%9B%9B%E4%B8%96%E8%BE%BE%E8%B5%96%E5%96%87%E5%98%9B%E4%B8%8E%E5%A5%A5%E5%B7%B4%E9%A9%AC%E8%B0%88%E7%AC%91%E9%A3%8E%E7%94%9F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十四世达赖喇嘛与奥巴马谈笑风生)

 

%E5%87%BA%E5%B8%AD%E5%85%A8%E5%9B%BD%E6%94%BF%E6%B2%BB%E5%8D%8F%E5%95%86%E4%BC%9A%E8%AE%AE%E7%9A%84%E5%8D%81%E4%B8%80%E4%B8%96%E7%8F%AD%E7%A6%85%E5%96%87%E5%98%9B1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十一世班禅喇嘛)

 

当西藏的统治阶层最早把佛教引入的时候,大概没想到后来会恭恭敬敬地请一个僧人来为自己摸顶,并把此视作莫大的荣耀。而这个僧人,在摸顶的时候,也会差别对待。达赖喇嘛对少数的贵族,会用双手为他们摸顶,对于普通地位的人,会用一只手为他们摸顶,而对于普通百姓,他就用一个带有缨穗的棍子碰一下他们的头就代表为他们摸顶。这大概不符合佛教原初的教义,而是另有象征。

西藏人的历史,多像一个磕长头的过程,在恶劣的环境和贫瘠的条件中,在一个虚构的佛的感召下,蹒跚着向前。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到终点,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快乐。外人到了西藏,装模作样地朝拜一下,感叹西藏人“穷并幸福着”、“痛并快乐着”,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看法。外人学不了西藏,但西藏却要也必须学外人。

 

%E7%A3%95%E9%95%BF%E5%A4%B4%E7%9A%84%E8%97%8F%E6%B0%91%EF%BC%8C%E4%B8%8E%E5%85%B6%E8%AF%B4%E6%98%AF%E4%BF%A1%E4%BB%B0%E7%9A%84%E5%8A%9B%E9%87%8F%EF%BC%8C%E4%B8%8D%E5%A6%82%E8%AF%B4%E6%98%AF%E7%A4%BE%E4%BC%9A%E5%8C%96%E7%9A%84%E5%8A%9B%E9%87%8F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磕长头的藏民,与其说是信仰的力量,不如说是社会化的力量)

 

冲突的西藏

西藏处在冲突中,这是什么样的冲突呢?是民族冲突吗?3.14以后,国内主要有两种情绪,一种是民族主义情绪,另一种还是民族主义情绪。但有学者指出,汉化西藏是个伪命题。西藏从来没被汉化,这种“汉化”实际是“西化”、“全球化”、“资本主义化”。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就是说西藏的民族冲突,只是问题的表现,不是根本。西藏有更大的冲突。这种冲突,可以看作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从一个线性历史观出发,西藏的历史发展阶段,一直是落后于时代的。还留有厚重藏传佛教文化遗产的西藏可以被看做是社会形态的活化石。当然这种形态是被破坏过的。如何破坏的大家都懂的。还仍然珍视这些遗产的藏民,在面对现代性的冲击,比如市场、世俗化、功利的价值观等等的时候,无所适从。而作为西藏现代化的干预者(这干预即有推 动又有阻碍)的国家,或者汉族,就容易即被依赖又被怨恨。民族冲突,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人为推动解决。而社会变迁带来的冲突,就不仅仅靠人为解决了。西藏,就在迟来的历史大转型,实际的文化政治权力博弈中,被扭打。这其中,有迷茫、有焦虑、有暴力。西藏如此,事实上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在应对现代化时捉襟见肘。这样的中国怎么可能解决西藏问题。

 

%E6%8B%89%E8%90%A8%E5%85%AB%E8%A7%92%E8%A1%97%EF%BC%8C%E5%81%9A%E7%94%9F%E6%84%8F%E5%92%8C%E8%BD%AC%E7%BB%8F%E7%9A%84%E8%97%8F%E6%B0%91 北斗 | 第七期:西藏在何处(二)

(拉萨八角街,做生意和转经的藏民)

 

第一部分说过,找不到西藏,是因为我们是路盲,我们找错了,找到的是一个虚构的西藏而不是真实的西藏。现在,西藏的真实性被呈现出来,又发现它是非常复杂的。但找不到西藏,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追问西藏在何处,实际上是一种反思,也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一直需要解答的问题。

(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相关阅读】

《西藏在何处(一)》

 

《七星论道》,内容是人文思想论题的介绍与讨论,瓢虫君出品的新栏目。瓢虫君,是由北斗网打造的公共意见平台。

 

 

(责编:王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my She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他妈的“奇迹”‘�� ‘�� ‘��
August 1, 2011 at 12:00 PM
 

他妈的“奇迹”! ! !

2011年07月31日08:14南方网

摘要: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第1至4号、D3115第15至16号车厢脱轨,事故已致40人遇难。面对如此惨烈的事情以及铁道部的糟糕处理,我们只想用三个字表达看法———他妈的!

追问

处理为什么会如此草率

@沙欤:事故本身并不会让人愤怒,更不会让人失望。我可以接受技术失误,但不能接受程式化的官腔,急于定论的做法,草菅人命的态度。官僚系统不缺乏执行力,然而却都用在了“对上交待”,而不是“对下负责”上。一句话,围绕此事的所有解释、决策、作秀,并非为了解决和弥补,而是为了欺瞒和自保。所以失望。

@刘雪枫:打雷不可怕,把动车打停了才可怕;停车不可怕,被另一列高速动车撞上才可怕;撞上不可怕,早早放弃搜救才可怕;放弃搜救不可怕,把车厢从高处扔下来才可怕;扔下来不可怕,把它肢解粉碎才可怕;粉碎不可怕,埋了才可怕;埋了不可怕,又挖出来才可怕;又挖出来不可怕,里面到底还有什么才最最可怕……

@肖宾:本以为出事故就够让人愤怒的了,结果抢救过程更让人抓狂;本以为如此抢救过程已经是人类行为极限了,他们又搞出了几场奇迹一般的发布会……刺激大众一次不难,难的是通过这样一个事件,步步都能刺激大众底线,这得需要多么麻木的心灵,多么厚的脸皮,多么滞后于时代的思维,才能缔造出如此一连串奇迹啊。

反思

必须打破铁道部的垄断

@王建勋:即使承认铁路运输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自然垄断”的格局,也只需由政府拥有铁轨,而不需要由政府拥有和经营铁路公司。政府可以将铁轨免费交给或者租给多家私有的铁路公司,由它们经营铁路运输即可。这样,多家铁路公司之间就可以展开竞争,消费者就可以享受这种竞争带来的好处。有理由相信,关闭铁道部以及铁路私有化之后,人们将会有更多选择,将会享受到更廉价、更便捷、更安全的铁路运输服务。

@苏小和:有人提倡铁路私有化。我说别扯这些不靠谱的事情。铁路私有化比我们去牛郎织女星还遥远。先让铁道部变成一个纯粹的国有企业,不要傻兮兮弄成一个国务院的部委。政企分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共识,现在被这帮没文化的、靠当官混饭吃的混子们活生生倒退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

@易宪容:动车事故与当前的所谓“新国企”制度有关。这种“新国企”的发展不是建立在新机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政府向企业注入更多的实质性资产及政策性资源的基础上。由于其运行的收益可归自己或少数人(与铁路行政管理部门权力相关者),其成本及风险则可转移可整个来承担,那么其管理体制的落后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可以说,如果不改变这种完全由国有企业或国家垄断主导的高速铁路动作模式,高速铁路运作安全性及效果永远是令人质疑的。

 他妈的“奇迹”! !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温州动车事故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他妈的“奇迹”‘�� ‘�� ‘��
August 1, 2011 at 12:00 PM
 

他妈的“奇迹”! ! !

 

2011年07月31日08:14南方网

 

摘要: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第1至4号、D3115第15至16号车厢脱轨,事故已致40人遇难。面对如此惨烈的事情以及铁道部的糟糕处理,我们只想用三个字表达看法———他妈的!

 

追问

 

处理为什么会如此草率

 

@沙欤:事故本身并不会让人愤怒,更不会让人失望。我可以接受技术失误,但不能接受程式化的官腔,急于定论的做法,草菅人命的态度。官僚系统不缺乏执行力,然而却都用在了“对上交待”,而不是“对下负责”上。一句话,围绕此事的所有解释、决策、作秀,并非为了解决和弥补,而是为了欺瞒和自保。所以失望。

 

@刘雪枫:打雷不可怕,把动车打停了才可怕;停车不可怕,被另一列高速动车撞上才可怕;撞上不可怕,早早放弃搜救才可怕;放弃搜救不可怕,把车厢从高处扔下来才可怕;扔下来不可怕,把它肢解粉碎才可怕;粉碎不可怕,埋了才可怕;埋了不可怕,又挖出来才可怕;又挖出来不可怕,里面到底还有什么才最最可怕……

 

@肖宾:本以为出事故就够让人愤怒的了,结果抢救过程更让人抓狂;本以为如此抢救过程已经是人类行为极限了,他们又搞出了几场奇迹一般的发布会……刺激大众一次不难,难的是通过这样一个事件,步步都能刺激大众底线,这得需要多么麻木的心灵,多么厚的脸皮,多么滞后于时代的思维,才能缔造出如此一连串奇迹啊。

 

反思

 

必须打破铁道部的垄断

 

@王建勋:即使承认铁路运输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自然垄断”的格局,也只需由政府拥有铁轨,而不需要由政府拥有和经营铁路公司。政府可以将铁轨免费交给或者租给多家私有的铁路公司,由它们经营铁路运输即可。这样,多家铁路公司之间就可以展开竞争,消费者就可以享受这种竞争带来的好处。有理由相信,关闭铁道部以及铁路私有化之后,人们将会有更多选择,将会享受到更廉价、更便捷、更安全的铁路运输服务。

 

@苏小和:有人提倡铁路私有化。我说别扯这些不靠谱的事情。铁路私有化比我们去牛郎织女星还遥远。先让铁道部变成一个纯粹的国有企业,不要傻兮兮弄成一个国务院的部委。政企分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共识,现在被这帮没文化的、靠当官混饭吃的混子们活生生倒退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

 

@易宪容:动车事故与当前的所谓“新国企”制度有关。这种“新国企”的发展不是建立在新机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政府向企业注入更多的实质性资产及政策性资源的基础上。由于其运行的收益可归自己或少数人(与铁路行政管理部门权力相关者),其成本及风险则可转移可整个来承担,那么其管理体制的落后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可以说,如果不改变这种完全由国有企业或国家垄断主导的高速铁路动作模式,高速铁路运作安全性及效果永远是令人质疑的。

 

 

 他妈的“奇迹”! !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政经评论,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吴敬琏‘��政府对经济过分干预使腐败蔓延 贫富差别扩大
August 1, 2011 at 12:00 PM
 

2011年08月01日 16:28
来源:《中国改革》 作者:吴敬琏

如何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阻碍,这是一个2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和国际组织一直热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对经济学自身,尤其是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挑战。经济学应当勇敢面对这一挑战

财新《中国改革》特约作者 吴敬琏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经济学家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制定改革规划、政府决策积极建言献策,以期实现他们曾被压抑的经世济民的抱负。经济学家吴敬琏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多年来,他一直提醒中国要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警示国有部门占有过多资源的危害,呼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和权贵资本主义;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即提出转变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

今天,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时刻,这位81岁的学者仍然以丰富的经历和学识发出自己的声音。

——编者

幻灭与盗火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经济的崛起无疑是3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包括您在内的很多经济学者多年来一直参与其中,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学处于何种状态?

吴敬琏:在改革开始前的30年,现代经济学被官方看作为“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辩护的“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说”。有的经济学家提出过吸收借鉴其中合理成分的建议,却因此被打成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所以,那些年的中国经济学舞台上无所谓现代经济学,也无所谓与国际经济学界的学术交流。

当时,中国经济学家们主要是一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的基础上,使用着古典经济学的概念,致力于宣传、解释当代的官方经济政策。

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部经济学教材都换成了前苏联教科书,主要的教授也换成了经过“苏联专家”培训的年轻教员。那时的全部经济学教育,是要我们相信,只要仿照苏联的榜样,建立起以实行集中计划经济的“国家辛迪加(state
syndicate)”(列宁语,一些东欧经济学家称之为“Party-State
Inc.”),中国就能很快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工业强国:“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当时能够继续经济研究的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在从事这样的工作。

财新《中国改革》:改革开放前,中国与苏联发展的轨迹并不完全相同,中国的形势和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经济政策导致了何种后果?

吴敬琏:变化发生在1956年,中国建立了全面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赫鲁晓夫却公开了斯大林时代的可怕真相,中国也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病,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改革建议中不少包含着程度不等地引入市场作用的改革内容。然而,毛泽东选择了方向相反、更为“国家主义”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相继而来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是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文化大革命”中,上亿人受到残酷迫害,建议过部分引进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家被认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而受到批判。

1976年,中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濒临崩溃的真实情况开始大白于天下,使得对毛的中国寄予极大希望的国际左翼人士(如罗宾逊夫人)陷入惶惑和失落,而长期生活在毛体制下的党政领导人和经济学家却松了一口气,看到了变革的希望。他们深知,灾难的根源正是和这套体制相伴随的荒谬的政策,于是开始了向外国学习,寻求有助于挽救危亡和实现振兴的方法。

财新《中国改革》:机会初现之时,中国经济学家与世界经济学界隔绝良久,他们是如何取经的?政府在没有成熟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改革是如何开始的?

吴敬琏:为了学习外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政府派出了大量代表团访问欧美和东亚各国。官员们最感兴趣的,是日本和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政府在依靠市场力量来配置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对企业进行“行政指导”,以实现快速发展的经验。

经济学家最初的学习对象,则是东欧那些比较早地踏上了改革之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孙冶方、于光远等具有改革思想的中国经济学家访问了前南斯拉夫、匈牙利等东欧国家。1979年和198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了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Wlodzimierz
Brus)和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锡克(Ota
Sik)来中国讲学。他们打开了中国学者的眼界,其所倡导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即在国有制的基础上和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引进些许市场力量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也一度为人们所推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对中国经济学界的吸引力。

不过,他们运用的某些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手段使中国经济学家耳目一新,许多中国经济学家产生了更系统地学习现代经济学,从中汲取更多营养的愿望。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学界掀起了学习“国外经济学”,即现代经济学的热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此外,大批学者选择了去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留学或者进修。还有一批中年经济学者,像赵人伟教授和我自己,当时已经50岁上下,仍然到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重新学习经济学。

不过,当时中国或还没有形成一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专家队伍。中国改革采取的是邓小平和陈云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即没有预设目标模式和实施方案,“走一步,看一步”。

这个时期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在广大农村,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包”(即租)给农民耕种,实现了农业经营的私有化,“乡镇企业”也蓬勃发展起来。2,恢复“财政包干”的办法,向省、县政府下放权力,实行分级预算、收入分享,形成“地区政府间竞争”的格局,使它们不是压制而是支持本地区(省、县、乡)非国有企业的发展。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打破国家对外贸易的垄断,降低贸易壁垒,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设立合资企业。

私有企业的产生和对外开放打破了命令经济的僵硬体制,给民间创业让出了一定空间,使蕴藏在中国民众中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迸发而出,使经济秩序很快恢复,中国经济也重新表现出活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改造,中国经济整体仍处在“旧的”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已经被突破,新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尚未建立起来的状态,经济增长也很不稳定。

“摸石头”与理论自觉

财新《中国改革》:经过大规模的留学和进修之后,中国的经济学家重新融入世界主流经济学,他们如何大规模地参与到政府决策中?

吴敬琏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继续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支配着绝大部分经济资源。这种经济制度天然地倾向于用大量投资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国有企业的盈利;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以致在1979年-1988年的十年中爆发了三次严重的通货膨胀,特别是1988年中期那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全面抢购,败坏了改革的名声。第二,强大的命令经济与处于从属地位的市场经济“双轨并存”,形成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这使利用支配资源的行政权力谋私利的腐败行为迅速蔓延。通货膨胀和腐败滋生引起了大众的极大不满,导致1989年的政治动荡。

实际上,中国领导人早在8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中国改革不能停留在没有预定目标的状态。1984年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要点是:1,“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2,“通过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适当扩大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范围”。但上述决定并没有对改革的目标,即所谓“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做出清晰的界定。

好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逐渐成长出一批具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经济学家。他们与国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于是,进入了中外经济学家共同探索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新阶段。

财新《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之后,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做了哪些工作,成果如何?

吴敬琏: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外合作项目,是1984年世界银行根据邓小平的提议组织的对中国经济的考察。在中方工作小组的支持下,世界银行的国际专家团队写出了《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选择》的考察报告,受到中国领导人和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

1985年是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和基本路径的年份,发生了三个重要事件。

1. 第一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的产生。

1985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郭树清等三位受过经济学训练的研究生上书国务院领导,要求制定全面改革的总体规划。在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支持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组织了由楼继伟、郭树清等九位经济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并很快写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构思(初稿)》。这份“规划构思”用经济学的语言为已经被中国政府确定为改革目标的“商品经济”描绘了清晰的图画,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市场体系构成经济机制的基础”;企业根据市场关系自主决定自己的活动,劳动者自主地选择职业;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则由间接控制为主取代直接控制为主的体制。

这一规划还设想,改革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实现商品市场的价格改革为中心,配套进行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第二阶段以形成完善的要素市场,取消指令性计划,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型。

2.
“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对于中国改革两个重大问题的讨论。

在确定中国改革的若干重大政策问题上,1985年9月由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召开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巴山轮会议)具有里程牌的意义。

第一,会议对中国改革宜于选取的体制目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的科尔奈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可以选择间接的行政协调,也可以选择宏观控制下的市场协调。在讨论中,具备现代经济学素养的中国经济学家认同科尔奈的分析和选择,把有宏观经济管理的市场看作中国经济改革的首选目标。

第二,会议对确定转型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针也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早期的讨论中,据称代表“主流经济学”观点的通货膨胀有益论曾占有优势地位。通过与会学者对中国当时经济情况和对刘国光、赵人伟介绍中国学术界争论情况的论文的讨论,与会的外国专家托宾、凯恩克劳斯和埃明格尔一致认为,中国应当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和收入政策,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1988年9月,弗里德曼教授在访问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谈话中,也做了相同的政策建议,尽管他与托宾处于对立的经济学派。后来,我就此向他提问,他解释说,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经常是发生在相对次要的问题上,而在最基本的问题上并无分歧。

在经济学家、经济官员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中国在1985年制定的“七五计划”(1986年-1990年)中确立了经济改革“初战阶段”采取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便为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开放创造有利环境的方针。后来背离此方针的几次巨大经济波动,从反面印证了这是一条符合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正确方针。

3.
中共中央全会接受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具体目标。1985年9月末,中共中央在它制定的《关于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1990年)的建议》中,接受了经济学界研究的成果,要求在“七五”期间围绕,1)将国有企业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2)发展由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组成的市场体系,3)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等三个方面的改革,配套地搞好价格体系、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在1986年-1990年的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奠定新经济体制的基础。

市场经济制度生根发芽

财新《中国改革》:此时,“市场经济”并未明确提出,更没有成为远期的经济制度目标。在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经过了哪些艰辛的探索历程?

吴敬琏:市场经济制度是从中世纪中后期的西欧开始用了几百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为了在中国建设这样一个系统,从1985年中国政府提出制定改革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到1993年制定出较为完整的规划,中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在这种规划和政策设计过程中,也得到过外国经济学家的巨大帮助,其中起了最重要作用的除了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之外,还有1986年的“计划与市场国际讨论会”(曼谷会议)、1987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讨论会”(钓鱼台会议)、199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国际研讨会”(大连会议)、1994年的“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京伦会议)。这些学术性活动都使中国的改革举措立足于坚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不但具有进行改革整体设计的必要性,而且具备了可能性。由于有了一大批既有现代经济学素养,又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经济学家,就使这些设计既得到经济学智慧的引导,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使它们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1,1986年4月国务院成立以田纪云副总理为首的“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由来自国务院各部门官员和经济学家组成的、负责改革方案设计的“方案办”,后者在8月提交了《1987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和邓小平本人的支持。不过,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政府的人事变化,这一改革方案被中止执行。

2,1987年-1988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再次组织了“1988-1995年中期改革纲要”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约请了刘国光、厉以宁、吴敬琏等八位经济学家牵头组织研究团队,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分别设计了“1988年-1995年中期改革方案”。1988年6月召开的方案讨论会讨论了这8个方案,但是,由于随即发生了巨大的宏观经济波动和政治风波,这些方案没有能最终汇合成一个综合方案,也没有得到实施。

3,20世纪90年代初期整体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实施。

1989年-1991年期间,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都出现了停滞。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以后,中国才重新回到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经济增长也才得以恢复。基于改革停顿造成严重经济政治后果的教训,中国政府组织了全面改革的讨论,经济学者从不同领域作出了积极响应。

以我和周小川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的情况为例。在1989年-1993年期间,我们陆续提出了“国企资产管理体制、企业公司化”“重构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框架”“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专业银行改革”“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政府职能定位及其转变轨迹”等一系列研究报告,然后将其汇集为一个推进改革的综合性计划:“近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

在经济学界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接着,在1993年11月的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题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市场化改革总体规划。

从1994年起,中国开始按照这个规划蓝图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它们主要是:1)建立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2)实现经常项下人民币有管理的可兑换,全面推进对外开放;3)通过“国退民进”,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4)实行“放小”,将数以百万计的国有小企业和乡镇政府所属的小企业改制为多种形式的私营企业;5)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6)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7)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这一轮改革,使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约束的生产力,促使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之谜”仍有待经济学家破解

财新《中国改革》:目前,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也出现了“国进民退”、腐败蔓延、贫富分化等情况,原因何在?

吴敬琏:当我们讲述中国经济崛起的经济学故事的时候,还必须冷静地看到,中国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很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为国有部门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表现在:1)虽然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并不占有优势,但它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中继续处于垄断地位;2)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3)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的官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通过直接审批投资项目、设置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管制价格等手段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频繁的直接干预。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根源的。

在中国改革初期,不但政治领导人和计划官员倾心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即使以欧美式自由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的经济学家也承认,在市场发育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政府不能不承担更大的协调责任。

但是,与日韩等国不同,中国的现行体制是从“国家辛迪加”演变而来,拥有庞大的直接管理国民经济的国家机器和强大的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形成了一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格局。

这样的体制建立后,就出现了两种可能的发展前途:或者是政府逐渐淡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自己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诸如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的职能,逐渐成长为在规则基础上运转的现代市场经济;或者不断强化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不断扩大国有部门的垄断力量,蜕变为政府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当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放开,当包括数百万县乡镇政府所属的乡镇企业改制成为私有企业时,市场的力量曾经大大增强。反之,当本世纪初国有大企业进一步改革受到阻碍,甚至出现了“国进民退”的倒退现象,或者以宏观调控的名义加强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干预时,国家资本主义的趋向就变得十分明显。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模式论”最近似乎很有市场,经济学界出现了明显的争论,在此情况下,如何看待经济学在未来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作用?

吴敬琏:当前在中国政界、商界和学界,对于“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和近年来国家部门力量的强化,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以国有经济主导国民经济、强势政府“驾驭”市场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模式”,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执行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和政策,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不但创造了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屹立不倒,为发达国家所艳羡,可以充当世界的楷模。

另外一种观点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中国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市场化改革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而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要素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早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第一,与强势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的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在这种增长方式下,虽然短时期内能够依靠政府强制动员和投入社会资源,加上从国外引进技术来维持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不可持续。近年来这种增长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愈演愈烈。1994年以后,中国运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验,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用净出口需求支持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出口贸易刺激了沿海地区加工工业大量引进技术和雇用低工资农民工。然而,正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最先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地区的情况一样,中国在经历了十来年出口推动的繁荣后,在20世纪初期,在微观经济领域出现了技术进步缓慢、效率下降等弊病,在宏观经济领域,则出现了货币超发、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病象。所有这些都向我们警示:如果不能尽快打破体制性的障碍,实现经济增长� ��式的转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和社会灾难。

第二,各级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使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别日益扩大,官民矛盾激化,甚至可能酝酿着社会动荡。

在1988年-1998年,中国经济学家曾经对转型期间的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通过市场化改革铲除腐败活动的制度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的商品价格自由化,曾经也阻断了通过商品价格双轨制寻租的“官倒”们的财路。然而,行政权力不肯退出市场,使寻租的基础在许多领域继续保持。由于体制的演进会有路径依赖,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寻租活动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力求推动“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发展。如果没有步伐较大的改革阻断这一路径,使之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就会像诺斯(Douglas
North)所说,除非经过很大的社会震荡,就难于退出了。

与此相关的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是如何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向更加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这几乎是所有在高速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上采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都曾遇到过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这样的原计划经济国家,如何防止“政府主导型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蜕变为权贵资本主义并实现转型,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2007年,中外经济学家曾经在国际经济学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北京圆桌会议上对东亚和拉美国家从威权发展模式向民主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必然遇到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不论从理论和各国的实践上看,实现平稳转型都非易事。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固然有待于政治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经济学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显然也是责无旁贷的。

总之,以上所讲的“中国之谜”,显然是一个值得经济学者认真研究和讨论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阻碍。这是一个2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和国际组织一直热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对经济学自身,尤其是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挑战。经济学应当勇敢面对这一挑战,在这个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经济学大有用武之地。
Logo 吴敬琏:政府对经济过分干预使腐败蔓延 贫富差别扩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吴敬琏‘��政府对经济过分干预使腐败蔓延 贫富差别扩大
August 1, 2011 at 12:00 PM
 

吴敬琏:政府对经济过分干预使腐败蔓延 贫富差别扩大

2011年08月01日 16:28
来源:《中国改革》 作者:吴敬琏

如何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阻碍,这是一个2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和国际组织一直热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对经济学自身,尤其是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挑战。经济学应当勇敢面对这一挑战

财新《中国改革》特约作者 吴敬琏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经济学家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制定改革规划、政府决策积极建言献策,以期实现他们曾被压抑的经世济民的抱负。经济学家吴敬琏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多年来,他一直提醒中国要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制度,警示国有部门占有过多资源的危害,呼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贪污腐败、贫富分化和权贵资本主义;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即提出转变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

今天,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时刻,这位81岁的学者仍然以丰富的经历和学识发出自己的声音。

——编者

幻灭与盗火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经济的崛起无疑是30多年来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包括您在内的很多经济学者多年来一直参与其中,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学处于何种状态?

吴敬琏:在改革开始前的30年,现代经济学被官方看作为“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辩护的“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说”。有的经济学家提出过吸收借鉴其中合理成分的建议,却因此被打成了“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所以,那些年的中国经济学舞台上无所谓现代经济学,也无所谓与国际经济学界的学术交流。

当时,中国经济学家们主要是一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的基础上,使用着古典经济学的概念,致力于宣传、解释当代的官方经济政策。

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部经济学教材都换成了前苏联教科书,主要的教授也换成了经过“苏联专家”培训的年轻教员。那时的全部经济学教育,是要我们相信,只要仿照苏联的榜样,建立起以实行集中计划经济的“国家辛迪加(state
syndicate)”(列宁语,一些东欧经济学家称之为“Party-State
Inc.”),中国就能很快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工业强国:“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当时能够继续经济研究的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在从事这样的工作。

财新《中国改革》:改革开放前,中国与苏联发展的轨迹并不完全相同,中国的形势和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经济政策导致了何种后果?

吴敬琏:变化发生在1956年,中国建立了全面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赫鲁晓夫却公开了斯大林时代的可怕真相,中国也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病,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改革建议中不少包含着程度不等地引入市场作用的改革内容。然而,毛泽东选择了方向相反、更为“国家主义”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相继而来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甚至是几千万人的非正常死亡;“文化大革命”中,上亿人受到残酷迫害,建议过部分引进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家被认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而受到批判。

1976年,中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濒临崩溃的真实情况开始大白于天下,使得对毛的中国寄予极大希望的国际左翼人士(如罗宾逊夫人)陷入惶惑和失落,而长期生活在毛体制下的党政领导人和经济学家却松了一口气,看到了变革的希望。他们深知,灾难的根源正是和这套体制相伴随的荒谬的政策,于是开始了向外国学习,寻求有助于挽救危亡和实现振兴的方法。

财新《中国改革》:机会初现之时,中国经济学家与世界经济学界隔绝良久,他们是如何取经的?政府在没有成熟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改革是如何开始的?

吴敬琏:为了学习外国的发展经验,中国政府派出了大量代表团访问欧美和东亚各国。官员们最感兴趣的,是日本和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等政府在依靠市场力量来配置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对企业进行“行政指导”,以实现快速发展的经验。

经济学家最初的学习对象,则是东欧那些比较早地踏上了改革之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孙冶方、于光远等具有改革思想的中国经济学家访问了前南斯拉夫、匈牙利等东欧国家。1979年和198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了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Wlodzimierz
Brus)和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锡克(Ota
Sik)来中国讲学。他们打开了中国学者的眼界,其所倡导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即在国有制的基础上和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引进些许市场力量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也一度为人们所推崇。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对中国经济学界的吸引力。

不过,他们运用的某些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手段使中国经济学家耳目一新,许多中国经济学家产生了更系统地学习现代经济学,从中汲取更多营养的愿望。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学界掀起了学习“国外经济学”,即现代经济学的热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此外,大批学者选择了去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留学或者进修。还有一批中年经济学者,像赵人伟教授和我自己,当时已经50岁上下,仍然到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重新学习经济学。

不过,当时中国或还没有形成一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专家队伍。中国改革采取的是邓小平和陈云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即没有预设目标模式和实施方案,“走一步,看一步”。

这个时期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在广大农村,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包”(即租)给农民耕种,实现了农业经营的私有化,“乡镇企业”也蓬勃发展起来。2,恢复“财政包干”的办法,向省、县政府下放权力,实行分级预算、收入分享,形成“地区政府间竞争”的格局,使它们不是压制而是支持本地区(省、县、乡)非国有企业的发展。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打破国家对外贸易的垄断,降低贸易壁垒,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设立合资企业。

私有企业的产生和对外开放打破了命令经济的僵硬体制,给民间创业让出了一定空间,使蕴藏在中国民众中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迸发而出,使经济秩序很快恢复,中国经济也重新表现出活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改造,中国经济整体仍处在“旧的”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已经被突破,新的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尚未建立起来的状态,经济增长也很不稳定。

“摸石头”与理论自觉

财新《中国改革》:经过大规模的留学和进修之后,中国的经济学家重新融入世界主流经济学,他们如何大规模地参与到政府决策中?

吴敬琏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继续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支配着绝大部分经济资源。这种经济制度天然地倾向于用大量投资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和国有企业的盈利;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以致在1979年-1988年的十年中爆发了三次严重的通货膨胀,特别是1988年中期那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全面抢购,败坏了改革的名声。第二,强大的命令经济与处于从属地位的市场经济“双轨并存”,形成了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这使利用支配资源的行政权力谋私利的腐败行为迅速蔓延。通货膨胀和腐败滋生引起了大众的极大不满,导致1989年的政治动荡。

实际上,中国领导人早在8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中国改革不能停留在没有预定目标的状态。1984年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要点是:1,“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2,“通过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适当扩大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范围”。但上述决定并没有对改革的目标,即所谓“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做出清晰的界定。

好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已经逐渐成长出一批具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经济学家。他们与国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十分活跃。于是,进入了中外经济学家共同探索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新阶段。

财新《中国改革》:进入新阶段之后,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做了哪些工作,成果如何?

吴敬琏: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外合作项目,是1984年世界银行根据邓小平的提议组织的对中国经济的考察。在中方工作小组的支持下,世界银行的国际专家团队写出了《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选择》的考察报告,受到中国领导人和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

1985年是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和基本路径的年份,发生了三个重要事件。

1. 第一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的产生。

1985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郭树清等三位受过经济学训练的研究生上书国务院领导,要求制定全面改革的总体规划。在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的支持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组织了由楼继伟、郭树清等九位经济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并很快写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构思(初稿)》。这份“规划构思”用经济学的语言为已经被中国政府确定为改革目标的“商品经济”描绘了清晰的图画,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市场体系构成经济机制的基础”;企业根据市场关系自主决定自己的活动,劳动者自主地选择职业;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则由间接控制为主取代直接控制为主的体制。

这一规划还设想,改革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实现商品市场的价格改革为中心,配套进行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第二阶段以形成完善的要素市场,取消指令性计划,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型。

2.
“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对于中国改革两个重大问题的讨论。

在确定中国改革的若干重大政策问题上,1985年9月由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召开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巴山轮会议)具有里程牌的意义。

第一,会议对中国改革宜于选取的体制目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的科尔奈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可以选择间接的行政协调,也可以选择宏观控制下的市场协调。在讨论中,具备现代经济学素养的中国经济学家认同科尔奈的分析和选择,把有宏观经济管理的市场看作中国经济改革的首选目标。

第二,会议对确定转型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针也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早期的讨论中,据称代表“主流经济学”观点的通货膨胀有益论曾占有优势地位。通过与会学者对中国当时经济情况和对刘国光、赵人伟介绍中国学术界争论情况的论文的讨论,与会的外国专家托宾、凯恩克劳斯和埃明格尔一致认为,中国应当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和收入政策,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1988年9月,弗里德曼教授在访问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谈话中,也做了相同的政策建议,尽管他与托宾处于对立的经济学派。后来,我就此向他提问,他解释说,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经常是发生在相对次要的问题上,而在最基本的问题上并无分歧。

在经济学家、经济官员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中国在1985年制定的“七五计划”(1986年-1990年)中确立了经济改革“初战阶段”采取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便为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开放创造有利环境的方针。后来背离此方针的几次巨大经济波动,从反面印证了这是一条符合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正确方针。

3.
中共中央全会接受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具体目标。1985年9月末,中共中央在它制定的《关于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1990年)的建议》中,接受了经济学界研究的成果,要求在“七五”期间围绕,1)将国有企业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2)发展由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组成的市场体系,3)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等三个方面的改革,配套地搞好价格体系、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劳动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在1986年-1990年的五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奠定新经济体制的基础。

市场经济制度生根发芽

财新《中国改革》:此时,“市场经济”并未明确提出,更没有成为远期的经济制度目标。在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经过了哪些艰辛的探索历程?

吴敬琏:市场经济制度是从中世纪中后期的西欧开始用了几百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为了在中国建设这样一个系统,从1985年中国政府提出制定改革的总体规划的要求,到1993年制定出较为完整的规划,中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在这种规划和政策设计过程中,也得到过外国经济学家的巨大帮助,其中起了最重要作用的除了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之外,还有1986年的“计划与市场国际讨论会”(曼谷会议)、1987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际讨论会”(钓鱼台会议)、199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国际研讨会”(大连会议)、1994年的“中国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国际研讨会”(京伦会议)。这些学术性活动都使中国的改革举措立足于坚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不但具有进行改革整体设计的必要性,而且具备了可能性。由于有了一大批既有现代经济学素养,又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经济学家,就使这些设计既得到经济学智慧的引导,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使它们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1,1986年4月国务院成立以田纪云副总理为首的“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由来自国务院各部门官员和经济学家组成的、负责改革方案设计的“方案办”,后者在8月提交了《1987年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和邓小平本人的支持。不过,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中国政府的人事变化,这一改革方案被中止执行。

2,1987年-1988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再次组织了“1988-1995年中期改革纲要”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约请了刘国光、厉以宁、吴敬琏等八位经济学家牵头组织研究团队,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分别设计了“1988年-1995年中期改革方案”。1988年6月召开的方案讨论会讨论了这8个方案,但是,由于随即发生了巨大的宏观经济波动和政治风波,这些方案没有能最终汇合成一个综合方案,也没有得到实施。

3,20世纪90年代初期整体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和实施。

1989年-1991年期间,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都出现了停滞。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以后,中国才重新回到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经济增长也才得以恢复。基于改革停顿造成严重经济政治后果的教训,中国政府组织了全面改革的讨论,经济学者从不同领域作出了积极响应。

以我和周小川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的情况为例。在1989年-1993年期间,我们陆续提出了“国企资产管理体制、企业公司化”“重构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框架”“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专业银行改革”“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政府职能定位及其转变轨迹”等一系列研究报告,然后将其汇集为一个推进改革的综合性计划:“近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

在经济学界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接着,在1993年11月的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题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市场化改革总体规划。

从1994年起,中国开始按照这个规划蓝图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它们主要是:1)建立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2)实现经常项下人民币有管理的可兑换,全面推进对外开放;3)通过“国退民进”,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4)实行“放小”,将数以百万计的国有小企业和乡镇政府所属的小企业改制为多种形式的私营企业;5)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6)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7)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这一轮改革,使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约束的生产力,促使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之谜”仍有待经济学家破解

财新《中国改革》:目前,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也出现了“国进民退”、腐败蔓延、贫富分化等情况,原因何在?

吴敬琏:当我们讲述中国经济崛起的经济学故事的时候,还必须冷静地看到,中国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很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为国有部门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表现在:1)虽然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并不占有优势,但它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中继续处于垄断地位;2)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3)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的官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通过直接审批投资项目、设置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管制价格等手段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频繁的直接干预。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根源的。

在中国改革初期,不但政治领导人和计划官员倾心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即使以欧美式自由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的经济学家也承认,在市场发育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政府不能不承担更大的协调责任。

但是,与日韩等国不同,中国的现行体制是从“国家辛迪加”演变而来,拥有庞大的直接管理国民经济的国家机器和强大的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形成了一种“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格局。

这样的体制建立后,就出现了两种可能的发展前途:或者是政府逐渐淡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自己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诸如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的职能,逐渐成长为在规则基础上运转的现代市场经济;或者不断强化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不断扩大国有部门的垄断力量,蜕变为政府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当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放开,当包括数百万县乡镇政府所属的乡镇企业改制成为私有企业时,市场的力量曾经大大增强。反之,当本世纪初国有大企业进一步改革受到阻碍,甚至出现了“国进民退”的倒退现象,或者以宏观调控的名义加强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干预时,国家资本主义的趋向就变得十分明显。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模式论”最近似乎很有市场,经济学界出现了明显的争论,在此情况下,如何看待经济学在未来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作用?

吴敬琏:当前在中国政界、商界和学界,对于“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体制的存在和近年来国家部门力量的强化,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以国有经济主导国民经济、强势政府“驾驭”市场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模式”,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执行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和政策,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不但创造了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而且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屹立不倒,为发达国家所艳羡,可以充当世界的楷模。

另外一种观点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中国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来源于市场化改革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而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要素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早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第一,与强势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的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在这种增长方式下,虽然短时期内能够依靠政府强制动员和投入社会资源,加上从国外引进技术来维持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不可持续。近年来这种增长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愈演愈烈。1994年以后,中国运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验,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用净出口需求支持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出口贸易刺激了沿海地区加工工业大量引进技术和雇用低工资农民工。然而,正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最先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地区的情况一样,中国在经历了十来年出口推动的繁荣后,在20世纪初期,在微观经济领域出现了技术进步缓慢、效率下降等弊病,在宏观经济领域,则出现了货币超发、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病象。所有这些都向我们警示:如果不能尽快打破体制性的障碍,实现经济增长� ��式的转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和社会灾难。

第二,各级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使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别日益扩大,官民矛盾激化,甚至可能酝酿着社会动荡。

在1988年-1998年,中国经济学家曾经对转型期间的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通过市场化改革铲除腐败活动的制度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的商品价格自由化,曾经也阻断了通过商品价格双轨制寻租的“官倒”们的财路。然而,行政权力不肯退出市场,使寻租的基础在许多领域继续保持。由于体制的演进会有路径依赖,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寻租活动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力求推动“半统制经济、半市场经济”的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发展。如果没有步伐较大的改革阻断这一路径,使之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就会像诺斯(Douglas
North)所说,除非经过很大的社会震荡,就难于退出了。

与此相关的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是如何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向更加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这几乎是所有在高速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上采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都曾遇到过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这样的原计划经济国家,如何防止“政府主导型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蜕变为权贵资本主义并实现转型,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2007年,中外经济学家曾经在国际经济学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北京圆桌会议上对东亚和拉美国家从威权发展模式向民主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必然遇到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不论从理论和各国的实践上看,实现平稳转型都非易事。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固然有待于政治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经济学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显然也是责无旁贷的。

总之,以上所讲的“中国之谜”,显然是一个值得经济学者认真研究和讨论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阻碍。这是一个2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和国际组织一直热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对经济学自身,尤其是对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挑战。经济学应当勇敢面对这一挑战,在这个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经济学大有用武之地。
Logo 吴敬琏:政府对经济过分干预使腐败蔓延 贫富差别扩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我亲爱的祖国‘��你总是在撒谎
August 1, 2011 at 12:00 PM
 

谈高铁前,先说说郎咸平的一段文字。
恰好最近在看郎咸平的书,郎教授在《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里提到,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出手救市后股市反而大跌,因为大家虽然理解政府策略的积极意义,但是互相之间却失去了信任,银行拿到救济款后,不敢把钱借出去,他们怕企业还不上钱,企业没钱无法开工,工人拿不到薪水,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消费经济就处于崩溃状态,整个市场处于全面的不信任中。信心危机让整个市场犹如一潭死水。
美国政府最终决定,银行国有化,将投资银行改为商业银行,收购股权,告诉银行,你借企业钱吧,他还不上政府给还。同时甚至直接为企业注资,缺什么给什么,缺人给人,缺钱给钱。政府全面参与进去,用政府的信用挽救国民的信心,最后这一招见效了,郎教授说,这是最后一招,如果老百姓对政府的信用都没有信心的话,就没有招了,这是最后最后的一招。
——用政府的信用拯救老百姓的信心。这是最后一招。

我在想,中国如果面对这样的境遇,政府的信用作为最后一招时,会管用吗?

“三聚氰胺”事件,大家说,以后孩子都不喂奶粉了,国家检疫部门通过的产品也不能信。
伊春飞机坠毁了,我邻居家的小孩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坐飞机,怕爆炸。
哈尔滨建地铁,身边的人说,建成以后一年之内我都不会去坐地铁,看看一年之内不出问题再考虑去坐。
郭美美事件出来了,再没人愿意通过红十字会捐款了。
哈尔滨楼塌了,微博上大家信誓旦旦地说:“70年产权没有意义,房子只能坚持30年。”
高铁停电,高铁追尾,同事看到新闻第一反应:妈呀,以后可不敢坐和谐号了。
高铁追尾后一会“奇迹”,一会“社会主义优越性”,一会“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镜头里,大铲车翻滚着车体残骸,里面居然有尸体掉出来。看得我如坠冰渊。

在经历了这些以后,老百姓还信任什么?
我想问,如果中国到了需要政府用自己的信用挽回13亿人民的信心的时候,你的信用能管用吗?我想问,老百姓还信任你吗?

去问问一个普通中国人。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公务员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警察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交通部门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医院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财政部门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中石油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中央电视台是什么样的?

怀疑,怀疑,还是怀疑。
这些怀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想到了警察,可是心里却觉得报警不上钱也没有用;意味着家里着了火,打了119之后我们也担心,因为我们觉得火烧完消防队才会到;意味着我们去政府部门办事,心里却根本不认为自己能不花钱把事办成;意味着,新闻联播播出一个信息,大家都用怀疑的目光揣测,根本不信;意味着每一条路修完,大家都觉得两年路就会重修;意味着老百姓凑够手术费之后也不敢去看病,因为他实在弄不到红包钱;意味着我们吃那些国家检疫部门检查通过的食品都害怕中毒;意味着我们过去不敢坐汽车,现在连高速火车都不敢坐,不是因为事故本身,而是因为出了事之后你们做得如此让人寒心;

你们每天都在撒谎,你们每天都在说面子话,你们每天都在遮掩事实。结果现在怎么样?
现在你说高铁安全,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油应该涨价,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新闻都是真的,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国家公务人员都是优秀的,称职的,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要改善农民生活,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官商不勾结,老百姓不信。
……

但是,老百姓现在至少还对你有所信任。
老百姓还信他到老了能领到退休金,保险金。
老百姓还信他的房子有70年使用权。
老百姓还信他存进银行的钱能取出来。
老百姓还信他有一定得言论自由。
老百姓还信他能在一定程度上用舆论来监督政府。
老百姓还信他只要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还信军队是人民的军队。

如果有一天,你连这些信任都失去的话,那你将面对怎样的中国?你敢想象吗?
老百姓不再交保险,因为他觉得交也白交。
老百姓不再买房子,因为他觉得买了房子也不是他的。
老百姓不再往银行里存钱,因为他害怕有一天经济危机了取不回来。
老百姓不再说话,因为他觉得说了也会被屏蔽。
老百姓不再努力,因为他觉得努力也过不上好日子
老百姓不再消费、不再旅游、不再坐车、不再吃袋装食品、不再参军。

如果有一天,中国走到了美国的那一步,到了用最后一招的时候了,然后你站出来说:“你们放心地借钱吧,放心地花钱吧,有政府呢,政府给你们担保。”结果老百姓说,我不信。你要怎么办?

如果这篇文章被删了,没什么,只不过我们多了一份不信任。
20100930153021738 我亲爱的祖国,你总是在撒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动车, 撒谎, 文字, 时政, 祖国, 郎咸平, 高铁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我亲爱的祖国‘��你总是在撒谎
August 1, 2011 at 12:00 PM
 

感谢 临时工 投递给天朝娱乐!

谈高铁前,先说说郎咸平的一段文字。
恰好最近在看郎咸平的书,郎教授在《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里提到,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出手救市后股市反而大跌,因为大家虽然理解政府策略的积极意义,但是互相之间却失去了信任,银行拿到救济款后,不敢把钱借出去,他们怕企业还不上钱,企业没钱无法开工,工人拿不到薪水,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消费经济就处于崩溃状态,整个市场处于全面的不信任中。信心危机让整个市场犹如一潭死水。
美国政府最终决定,银行国有化,将投资银行改为商业银行,收购股权,告诉银行,你借企业钱吧,他还不上政府给还。同时甚至直接为企业注资,缺什么给什么,缺人给人,缺钱给钱。政府全面参与进去,用政府的信用挽救国民的信心,最后这一招见效了,郎教授说,这是最后一招,如果老百姓对政府的信用都没有信心的话,就没有招了,这是最后最后的一招。
  ——用政府的信用拯救老百姓的信心。这是最后一招。
  
  我在想,中国如果面对这样的境遇,政府的信用作为最后一招时,会管用吗?
  
  “三聚氰胺”事件,大家说,以后孩子都不喂奶粉了,国家检疫部门通过的产品也不能信。
  伊春飞机坠毁了,我邻居家的小孩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坐飞机,怕爆炸。
  哈尔滨建地铁,身边的人说,建成以后一年之内我都不会去坐地铁,看看一年之内不出问题再考虑去坐。
  郭美美事件出来了,再没人愿意通过红十字会捐款了。
  哈尔滨楼塌了,微博上大家信誓旦旦地说:“70年产权没有意义,房子只能坚持30年。”
  高铁停电,高铁追尾,同事看到新闻第一反应:妈呀,以后可不敢坐和谐号了。
  高铁追尾后一会“奇迹”,一会“社会主义优越性”,一会“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镜头里,大铲车翻滚着车体残骸,里面居然有尸体掉出来。看得我如坠冰渊。
  
  在经历了这些以后,老百姓还信任什么?
  我想问,如果中国到了需要政府用自己的信用挽回13亿人民的信心的时候,你的信用能管用吗?我想问,老百姓还信任你吗?
  
  去问问一个普通中国人。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公务员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警察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交通部门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医院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财政部门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中石油是什么样的?
  问问他们,他们眼中的中央电视台是什么样的?
  
  怀疑,怀疑,还是怀疑。
  这些怀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想到了警察,可是心里却觉得报警不上钱也没有用;意味着家里着了火,打了119之后我们也担心,因为我们觉得火烧完消防队才会到;意味着我们去政府部门办事,心里却根本不认为自己能不花钱把事办成;意味着,新闻联播播出一个信息,大家都用怀疑的目光揣测,根本不信;意味着每一条路修完,大家都觉得两年路就会重修;意味着老百姓凑够手术费之后也不敢去看病,因为他实在弄不到红包钱;意味着我们吃那些国家检疫部门检查通过的食品都害怕中毒;意味着我们过去不敢坐汽车,现在连高速火车都不敢坐,不是因为事故本身,而是因为出了事之后你们做得如此让人寒心;
  
  你们每天都在撒谎,你们每天都在说面子话,你们每天都在遮掩事实。结果现在怎么样?
  现在你说高铁安全,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油应该涨价,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新闻都是真的,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国家公务人员都是优秀的,称职的,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要改善农民生活,老百姓不信。
  现在你说官商不勾结,老百姓不信。
  ……
  
  但是,老百姓现在至少还对你有所信任。
  老百姓还信他到老了能领到退休金,保险金。
  老百姓还信他的房子有70年使用权。
  老百姓还信他存进银行的钱能取出来。
  老百姓还信他有一定得言论自由。
  老百姓还信他能在一定程度上用舆论来监督政府。
  老百姓还信他只要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还信军队是人民的军队。
  
  如果有一天,你连这些信任都失去的话,那你将面对怎样的中国?你敢想象吗?
  老百姓不再交保险,因为他觉得交也白交。
  老百姓不再买房子,因为他觉得买了房子也不是他的。
  老百姓不再往银行里存钱,因为他害怕有一天经济危机了取不回来。
  老百姓不再说话,因为他觉得说了也会被屏蔽。
  老百姓不再努力,因为他觉得努力也过不上好日子
  老百姓不再消费、不再旅游、不再坐车、不再吃袋装食品、不再参军。
  
  如果有一天,中国走到了美国的那一步,到了用最后一招的时候了,然后你站出来说:“你们放心地借钱吧,放心地花钱吧,有政府呢,政府给你们担保。”结果老百姓说,我不信。你要怎么办?
  
  如果这篇文章被删了,没什么,只不过我们多了一份不信任。
20100930153021738 我亲爱的祖国,你总是在撒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动车, 撒谎, 文字, 时政, 祖国, 郎咸平, 高铁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央视制片人因报道温州动车事故被停职
August 1, 2011 at 12:00 PM
 

(参与2011年7月29日讯)央视《24小时》栏目制片人王青雷因报道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而遭停职。王青雷的同事在微博上透露:“我来央视这些年,因为在节目中说真话说狠话受批评的人,见过。因为在节目中出了无心差错而被下课的人,见过。因为说真话说狠话而被下课的人,还是制片人,第一次见到。青雷坐在酒桌,话语不多,不抽烟,像品红酒一样啜饮着啤酒。他的笔锋像刀而坐在那里的本人却谦逊温和。”
网友就此事追问:“央视真实报道温州追尾事件的制片人王青雷被停职。央视必须作出解释。温总理应该过问这件事,否者你的公开表态将失去意义。王青雷被停职不太可能是央视所为,背后应该有上峰指令。这个上峰是谁?应该追究责任。”
以下是王青雷的微博言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外交学者》江泽民与迷信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核心提示:在江泽民身体状况被海外广为报道的时候,一些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传言甚至迷信的报道也出现了。

原文:Jiang Zemin and Superstition
作者:Mu Chunshan
发表:2011年7月20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Linns翻译

Jiang Zemin1 译者 | 《外交学者》江泽民与迷信【图:原文配图】

江泽民病重的消息已在外国媒体上被广为报道,然而,有些报道的来路不明,还有一些则简直可笑。

首先,我不知道某家通讯社从哪儿得到的消息,他们报道说,已经有决定说要在山东泰山顶上修一座大坟,还要建一尊纯金的塑像。

上述两项将花费约8800亿人民币(合1360亿美元),但这样一个数字实在不可信,尤其当考虑到它大约占该省去年全年GDP的五分之一,或许这家媒体把中国和北朝鲜混淆了。

在另一则”有趣的”报道中,新唐人电视台采用了一名法轮功成员的分析,他把江泽民病重的事与北京在暴雨后发生洪涝联系起来。此人声称江已转世变成了一只蛤蟆,北京最近的洪涝是这只蛤蟆在发脾气。看到新闻时间被用来播放这种”分析”,我既生气又不解,这似乎只会增加对法轮功的怨愤。

我赞成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但我也认为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努力保证消息来源可靠。最不济,编辑也该有常识,不把闲言碎语当作事实来报道。

我能理解法轮功和一些外国人的”反中”之情,但他们的批评应建立在事实之上。如果新闻报道中有那么明显的错误,如果把迷信也当成消息来源,报道的可信度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中国,人们对江的看法是有分歧的。一些人觉得,江在位的13年里,中国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国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上升了。江还创造了一个先例,他将权力转交给胡锦涛,在这个执政党的历史上,高层领导人权力的和平交接,这还是第一次。同时,退体制度也建立起来了。这些的确是一些不寻常的成就。

但如前述,也有些人对江则没那么认同,他们认为,举例来说,当中俄签署边境条约时,他轻易放弃了部分中国领土。同时,还有些人说他有点太爱出风头了。

然而,不管人们观点如何,他们的看法都应基于事实,而不是迷信。

相关阅读:

CNN 江泽民逝世纯属谣言
2000年 新闻60分节目 华莱士采访江泽民 文字版 视频下载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3728225045826981996?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外交学者》江泽民与迷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onvalesc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今日政治》埃及和利比亚革命之后‘��那些仍受独裁统治的人民该怎么办‘��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核心提示:即使面对最血腥最没有道义的政权,比如缅甸,吉恩・夏普仍然一如既往地相信,非暴力抵抗可以有效地削弱独裁统治。作者作为一名缅甸人的孙女,希望这种力量能够重回伊洛瓦底江边。注意:本文并非最新发表,是我们刚刚完成翻译。

原文:After Egypt and Libya, What’s Next for Those Still Under Dictatorships?
作者:ALEX WAGNER(白宫记者)
时间:2011年2月25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阿拉伯的劳伦斯”翻译

2011年将是会被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在基本是和平的大众抗议的推动下,世界上几个残酷的独裁政权相继倒台――或者说至少处在崩溃的边缘。

本周,在奥巴马总统就利比亚局势发表讲话的时候,他用一位利比亚抗议者的话来对情况作出了雄辩式的总结:”我们只是想活得像个人。”

奥巴马用诗一样的语言来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尽管这是他时不时会采用的手法――尽管埃及和突尼斯的起义才刚刚发生过,这一场景显得很熟悉――他的话还是产生了共鸣。

他的话与在的黎波里、撒卜拉塔和阿贾比亚遭遇开枪射击的抗议者们产生了共鸣,与那些刚刚从解放广场上出来的人或者聚集在德黑兰的人产生了共鸣。

但是对于全世界那些混合着钦佩、敬畏和无望的心情来看待这些革命的人来说,他的话无疑也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在像缅甸和津巴布韦这样的国家,人们觉得无论是和平的还是其它类型的抗议,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个选择,也都不大可能很快到来。

当记者们寻找这些革命的共同之处的时候,揭示出来的最有趣的一个事实是它们都参考了一本虽说陈旧但仍有关系的书:《从独裁到民主》。

本月初,《纽约时报》介绍了这本书的作者,吉恩・ 夏普,一位创造了”革命剧本”的”腼腆的知识分子”。报纸说,在埃及起义期间,夏普的这本书被发布在穆斯林兄弟会的网站上,而且也同样被突尼斯人、波斯尼亚人和爱沙尼亚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参考。到目前为止,《从独裁到民主》已经被翻译成了41种语言。

monks 1298670248 译者 | 《今日政治》埃及和利比亚革命之后,那些仍受独裁统治的人民该怎么办?【图:2007年昂光的僧侣抗议 Mizzima新闻/法新社/Getty图片】

这本书是一本指导如何获得”解放”的手册。它不仅剖析了经典的抗议策略(静坐、发传单),也分析了更加有创意的方法(有选择地抵抗)。我没有这本书,但是我却发现在我的家庭图书室里有这本书。在1960年代缅甸政府倒台的时候,我的祖母从缅甸流亡到美国,并在差不多25年前接受了把这本书翻译成缅甸文的任务。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把它翻印出来,偷运回缅甸,好挑起推翻独裁的军政府的行动。

在1988年缅甸的亲民主的抗议中,数千平民遭到屠杀。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很多缅甸学生逃离缅甸,移民美国。我现年94岁的祖母Mya Mya Thant Gyi告诉我,这一时刻是个催化剂。她说,”这是最后一根稻草,我变得非常愤怒。”

缅甸流亡社区开始组建他们自己的抵抗组织。他们在当地的寺院里开会;他们筹集资金,送回国内,支持国内和泰缅边界的民主运动。

华盛顿特区是我祖母一直居住的地方,她是国会图书馆东亚书籍部的负责人。她在一所寺院里加入了一个叫缅甸民主恢复委员会(Committee for the Restoration of Democracy in Burma, CRDB)的组织。(”我们的组织是一所政治寺院,”她指出,并同时斥责那些”骑墙派”)。这个组织的灵魂人物是U Tin Maung Win,流亡群体里的一些人认为如果军政府垮台的话,他将会成为缅甸的首相。

现年84岁,在爱因斯坦研究所研究战略性非暴力行动的夏普告诉我,《从独裁到民主》的写作开始于Tin Maung Win跟他的联系。Tin Manung Win希望夏普能担任自己在曼谷创办的《新时代日报》(New Era Jounal)的撰稿人。

夏普说,他当时的打算是从总体上论述非暴力抗议――而不是只谈论缅甸的民主运动――因为”我不了解缅甸。对那种讨论,我只能把它抽象为普遍问题。”

最终文章在报纸上连载,印刷成册,最后形成了《从独裁到民主》一书。多年以后,应CDRB领导的要求,我的祖母(她是一位富布莱特学者)翻译了这本书。而这些文字最终又回到了它本来要承担使命之地――缅甸。

文章被翻译好之后,它在泰国印刷并被偷运进缅甸――我的祖母相信大使馆渠道曾经是一条通道――随后被发放到活动人士,学生和军事人员的手中。

CRDB的主席比拉尔・拉希德(Bilal Rachid)证实了夏普的作品在缅甸的重要性。它说,”在泰国的丛林里的开发培训活动人士的课程中,这本书是我们的源材料。”

今天,全世界普遍承认缅甸是受最压迫的政权统治的国家。各种人权组织一直呼吁成立一个联合国调查团来调查政府资助的反人类罪行,包括”由军政府实行的大规模,系统性的虐待和暴行,政府批准的酷刑和强奸,征召儿童入伍,强迫劳动,对媒体的完全审查和政治压迫。”

野蛮的军政府仍然根深叶茂,现在很多缅甸人怀疑和平抗议的有效性。

拉希德用利比亚的情况同缅甸对比,他认为”非暴力行为不会改变缅甸的状况。你是在跟暴徒、犯罪分子对抗。我们在1988年也看到了,他们对屠杀我们本国的人民毫无懊悔。他们真的会端起机枪朝学生扫杀。”

“我个人认为,必须采取不同的战术。和平非暴力行不通。”拉希德说,甘地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是在跟一个多少还有点道德的政府对抗。”

夏普立即对这一批评进行了驳斥。他说,缅甸人”已经举行过一些了不起的示威活动,”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如何削弱政权的计划。”他补充说,”非暴力抗争是行得通的,我对这一点的坚信一如既往。问题是人们要认真对待它。”

从英国殖民时代到现在,我的祖母见证了缅甸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她只是说,她对缅甸的未来”不太乐观”,”我了解缅甸人的特点。”

她解释说,”他们不会去费心地激发大众――另一方面,他们怎么去激发?缅甸人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残忍,不文明的政府。”

然而,他们的历史――也是缅甸的历史――帮助了无数其它的革命运动发轫,靠的是吉恩・夏普94页的手稿,也靠的是这样的事实――任何地方的人,无论地域的差别,都有”活得像个人”的渴望,因此反对派们把它看做是有力的共鸣。

如果2011年属于埃及和突尼斯――也许也属于其它的一些国家――也许也会属于缅甸人,毕竟,革命是轮流转的。那股在许多年前激发了抗议的力量也许会再次回到伊洛瓦底江边――虽然会有着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但是却有着同样的威力。

说明:

本文将收录在《译者合集 中东革命 Revolution in Middle East》之中。

《译者合集 中东革命 Revolution in Middle East》将在7月推出,届时可在多种主流电子阅读器上下载,敬请期待。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72763185890841071?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今日政治》埃及和利比亚革命之后,那些仍受独裁统治的人民该怎么办?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n1227@126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动车事故‘��中产阶级的忧伤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动车事故:中产阶级的忧伤

作者:祝华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日期:2011-8-1

本站发布时间:2011-8-1 11:50:21

阅读量:151次

article img 3 动车事故:中产阶级的忧伤

  《永不抵达的列车》泪湿互联网

  中国传媒大学两名大学生在温州动车事故中不幸遇难,花样年华齐齐折断,通过7月27日《中国青年报》“冰点”的一篇报道,泪湿互联网。仅网友林天宏、摘星手的两条推荐贴文,微博转发近10万条,评论1.5万条。

  7月23日晚10时左右,追尾事故发生约1个半小时后,D301次列车上大一女生朱平拨通家里电话。做好一桌菜的朱妈妈从厨房跑去接电话,来电显示是朱平的手机。“你到了?”母亲兴奋地问。听筒里只传来一点极其轻微的声响,很可能是重伤的朱平用尽力气留给母亲的最后一点讯息,令众多网友“泪眼滂沱”。

  网友“藤邑”感叹:妈妈的期望与欣喜,孩子的无望与不舍,这份情,谁来承载?网友“艾数学”怀疑,也许是另外一种情形:不是“别了,妈妈”,而是“妈妈,我还活着”呢!上海网友Jenny沉痛感言:“文字里有种灿烂青春的味道。人生刚刚展开,瞬间灰飞烟灭。”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泓教授赞许:“灾难报道中,人性、人情是最真实、最动人的。感谢中青报记者的采访与写作。”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相信:“或许再过三年,人们提起这场发生在雨夜中的交通事故时,仍会想起这个标题——《永不抵达的列车》。年轻记者赵涵漠拥有了自己的成名作,拥有了快速阅读时代一篇长文的罕见点击量,也拥有了同行前辈们的最高致敬——鼓励原创的《南方都市报》、事发本地的《钱江晚报》都在转摘这篇报道,逝去的朱平和陆海天灿烂的笑容再次绽放。”

  中产者的关切和悲伤

  据武汉大学传播学教授沈阳统计,在43位“粉丝”超过240万的演员明星中,有36位对动车事故表达了关注,关注率83.7%。

  歌手汪峰7月30日晚在张北草原音乐节上请求观众一道默哀半分钟,现场举起数万只森林般的手臂指向夜空,一片可怕的沉寂。然后《当我想你的时候》声音响起:“那一刻仿佛回到从前,不由得我已泪流满面……”

  演员赵薇面对最后一位获救女孩小伊伊父母的微博悲呼:“想痛快哭一场的请进,勇敢!勇敢!勇敢!”导演王小帅想对小伊伊说:“你有全天下最美丽最爱你的父母,他们在天堂也会一直爱你,一如他们在人间,你要好好长大!”小伊伊父亲生前在微博关注过的前国足队员郝海东希望“能为小伊伊做些什么”,甚至想收养她。演员陈坤为遇难同胞祈祷:“请原谅我的无能为力,请原谅我们的无能为力。”

  微博“粉丝”刚过千万的电影演员姚晨,以“一个老火车司机的女儿最朴素的情感”,在遇难司机潘一恒的儿子头七哭喊“爸爸,和我一起回家”的照片后跟帖:“眼泪模糊了视线,不知该说什么才能宽慰这个7岁的孩子。只希望他知道,他的父亲是个好人,也是个尽职的好司机!他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许多生命。”

  知名网友“作业本”提醒:“请你记住,孩子这张哭到撕心裂肺的脸,你此生对他都是亏欠。91万,你买不回他和爸爸再见一面。”

  相声演员王自健在微博宣布暂停演出一周,谈到朋友希望看到这周的段子,但“我无法就最近的这些事情组织起有逻辑的有幽默感的语言,或者说,这时候除了脏话也说不出什么别的了……”

  以往,网络热点具有强烈的草根色彩,此外就是知识分子和媒体人士踊跃发言。而这一次中等以上收入人士倾情介入。如果说以往的三鹿奶粉、职业病、小贩夏俊峰案和历次矿难,伤害的是低收入群体;动车事故已经伤害到中产阶级。价格不菲的动车车票,提示事故伤亡者多为中等收入者,而众多温州籍乘客更是生活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妥善应对中产者的关切,对于社会人心的稳定和国民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处置不当,则可能导致“国民遭受二次伤害,心理遭重创”(沈阳教授),特别是带来作为社会柱石的中产阶级的离心倾向,值得为政者警思。去年山西王家岭矿的救援疑云,只是地方诸侯在山野中的蛮干;此次温州动车已是众目睽睽之下,公权力向全社会的挑衅和蔑视。幸有温总理抱病赶在头七祭奠前夕来到温州,两次向遇难者家属鞠躬致歉,承诺给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待”,给民众冰凉的心头带来丝丝暖意。

  姚晨在微博引用了缅甸政治家昂山素季的一段话:“我们并不缺少发展所需要的科学与技术,但我们内心深处依然缺少些什么,一种真正的心里温暖的感觉。”此帖转发8000多条,评论2000多条,引起网民广泛共鸣。

  日本城铁事故追责6年未止

  日本2005年福知山线城铁出轨,导致106人死亡、562人受伤,搜救3天3夜,停运55天,调查历时两年,追责6年未止。西日本铁道公司历任社长每年都会来到事发地哀悼遇难者,向家属鞠躬谢罪。

  在日本国土交通省网站上,挂出14.6兆、文字263页、图表和现场照片154页的事故调查报告。网友惊呼:“下载看了,不得不为日本的认真而震惊!”调查报告列出了脱轨的5节车厢上所有乘客的细节,如在列车哪一节哪个位置,是在车窗边、还是车门前,是坐着还是站着,有没有握着扶手,是男性还是女性,脱轨后乘客如何移动,负伤者负的都是哪些伤,遇难者因为哪些原因死亡。连一块小枕木的变形,路边电杆的擦痕,也记录在案。

  网友感慨:“没有完全安全的交通工具,但只有管理规范、透明,故障处理及时、到位,才能获得人民的谅解,才能最终减少故障的发生。”

  (原载2011年8月1日《中国青年报》,有个别文字改动)

 动车事故:中产阶级的忧伤p 89EKCgBk8MZdE 动车事故:中产阶级的忧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德《明镜在线》东非饥荒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核心提示:联合国正在竭尽全力为东非饥荒募款,中国——这个潜在的捐赠者却至今保持沉默。而北京多年以来一直在救济他人,尽管中国本土仍有一些地区相当穷困。

原文:Hungerkatastrophe in Ostafrika
作者:Alle Artikel und Hintergründe
发表:2011年7月2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柳丝”翻译

image 242379 panoV9free inby 译者 | 德《明镜在线》东非饥荒
【图:领取救援物资的索马里妇女:非洲现已有1200万人急待救援。来源:法新社】

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乘客,很快就能用上72辆新的柴油大巴了。这些大巴来自中国,并且是一份礼物:北京政府为此捐赠了460万美元,还提供汽车备件和修配车间。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黄松甫称之为“与贫困作斗争的贡献”。 

马普托的大巴只是中国对外援助中一个微小的例子。中国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以捐助国的姿态出现,尽管在中国本土仍有赤贫地区存在。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2010年数据,中国2005至2007年营养不良的人数高达1.3亿人,占人口总数约十分之一。

然而,面对当前席卷非洲之角的饥荒,北京至今没有提供任何援助,尽管联合国已发出紧急呼吁。目前,非洲至少已有1200万人急待救援,37万人正受着急性饥饿的威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数据表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吉布提匮乏食物的儿童,人数已超过230万。

不过2008年,北京已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转款约50万美元,援助索马里购买药物和医用设备。

而北京业已显露诚意。今年3月,中国导弹护卫舰“马鞍山”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WFP) 一食品货轮提供护航,以防索马里海盗袭击。此举被欧盟舰队司令誉为“历史性的一步”,因为,这是中国海军与北约首次合作。

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援助国之一

且不说当前非洲之角的危机,有专家认为,中国现已成为非洲最重要的援助国之一。几十年以来,中国向非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派出了一批又一批医生、护士和农业专家,以帮助贫困人民,2004年印尼海啸和2010年海地地震之后,中国也派遣了援助人员。

尚不清楚的,是中国每年到底捐赠多少,具体金额被北京视为国家机密,但据美国Deborah Brautigam教授估计,2007年在14亿美元左右,2009年可能增至25亿美元。

这些金额包括赠款、免息或低息贷款、债务减免以及军事援助。2001年至2008年,北京政府仅在非洲就放弃了约30亿美元的偿款。

中国早在毛泽东年代就已基于“国际团结”原则,特别是为一些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如朝鲜、越南提供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应该互相帮助,被毛视作当然。

关键词“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已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关键词,而这并非全然无私:中国希望获得的是自然资源和受援国对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支持,而这与西方援助国的动机并无二致。

北京今年4月公布的《对外援助白皮书》中宣称,“中国的对外援助,发展巩固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因“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式”。

而这正是西方援助机构和西方政府对中国的指责之处:北京政府不但不将资金输入与政治条件挂钩,反而毫不在乎利用腐败政客或独裁者。

据《白皮书》称,至2009年底,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建成的学校达130多所,并有7万多名留学生来华进行专业学习。

仅在非洲,中国就已建成了1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30家医院,并提供了价值3亿元(约3200万欧元)的抗疟疾药物。

援助项目由各省、大学和国有企业负责

中国的对外发展援助工作,由商务部和国有的中国进出口银行负责,不同国家的具体项目,则由中国各省、大学和国有企业实行,如,河南省负责埃塞俄比亚,上海活跃于摩洛哥,中国东北的吉林农业大学跟赞比亚合作,陕西省农垦集团则与喀麦隆友好往来。

中国在非洲之角所扮演的角色,也已受到柏林的关注。德国联邦政府的非洲专员Günter Nooke在接受《法兰克福评论报》(Frankfurter Rundschau) 采访时,举了埃塞俄比亚的例子。埃塞俄比亚有大片土地已被出售给想在那里经营农业的外国公司或中国等国家。Nooke认为,这对当地的“一小批掌权人物极具吸引力”。

然而,对当地广大民众来说,如果政府更致力于改良国家的农业产业结构,这会比出售土地使他们更有收益。对于东非目前的饥荒,Nooke认为,“很清楚,这也是一场人为的灾难。”

不过,中国还不是惟一的“负罪之人”:最近几个月,一些海湾国家也在非洲争相购地。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3402508085752129434?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德《明镜在线》东非饥荒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Haipai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纽约时报》在揭开高铁事故的实情方面‘��微博侵蚀了中国的审查制度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核心提示:微博能对抗审查机器吗?从本次动车事故之后的表现看来它有这种潜力。
原文:In Baring Facts of Train Crash, Blogs Erode China Censorship
作者: MICHAEL WINES and SHARON LaFRANIERE
发表:2011年7月2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29china articleLarge 译者 | 《纽约时报》在揭开高铁事故的实情方面,微博侵蚀了中国的审查制度
【图:Sim Chi Yin为“纽约时报”拍摄】

在中国的一个网吧。上周的一起高铁事故触发了数百万条微博消息。

发自北京——“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周六晚上发在新浪微博上的这条预言性的消息这么说。

这短短的几句是年轻女孩@Smm_苗的一条微博。但五天后,这场暴风雨依然在中国的网络上刮着,并在政府官僚、审查机器和国营媒体的脚下激起涟漪。

那个女孩看见的那辆正沿着浙江省温州的铁轨前行的列车在数分钟后就被另外一辆从后面追尾,造成40人死亡,191人受伤。从那时起,中国的两大类似于Twitter的微博平台对这起悲剧发布了令人吃惊的2600万条消息,这些内容中有些迫使尴尬的官员们不得不收回成命。这些消息中既有铁道部的强烈的蔑视,也有政府解释的怀疑,还有公民和职业记者的专业报道。

和本周快速、综合的微博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铁道部的搪塞说辞,而铁道部已经深陷受贿丑闻之中。这些说辞不过是共产党的新闻媒体和国家电视台的通常表现的小小范例而已,它们只是浅尝辄止地报道了一些关于获救儿童的故事,而且姗姗来迟,结果只能让位于那些谨慎地反映了公众不满的报道。

虽然微博之前就揭出过丑闻和爆炸新闻,这一周微博的表现可能是它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登台亮相的标志,即使它面对着政府想控制互联的影响的种种努力。

虽然不是所有的微博帖子都能在网络上畅通无阻,但是负责监控政府的审查机器还是让大多数的帖子得以发出。许多专家说他们已骑虎难下。微博这种比审查机器的反应更快的特性,让它不那么容易受控。微博平台如雨后春笋地普及开来,又让控制它们成了一件棘手的事。

周六的动车惨剧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这一事件又在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中产生了共鸣,他们都精通计算机,买得起动车车票,对官方的宣传本来就深为怀疑。

而周六的国营电视台在晚间报道的又是挪威的大规模屠杀,一名乘客在撞车事故发生后四分钟,在微博上报告了停电和“两次强烈的碰撞。”9分钟后,另一名乘客发布了求救微博,它被转发了100,000次:“孩子们都在车厢里大哭!这儿没有一名乘务员!”两个小时后,一则呼吁捐血的微博迅速让当地医院挤满了捐献者。

接着各种反馈开始大量出现。“这么大的事故,怎能归咎于天气和技术因素?”一个浙江省的高级官员蔡奇发微博说,“该谁来买单?铁道部门应该痛定思痛,从中汲取深刻教训。”(注:此为蔡奇微博原文。)

一名湖北省的微博博主说,“我刚刚观看了在温州的火车相撞事故的新闻,但我觉得我还是什么都不了解。什么都不可信了。我觉得连天气预报我的没法相信了。还有什么是我们能相信的吗?”

微博对政府本身的影响是体现微博影响力的最确凿无误的标志。

上周末,温州的官僚下令,当地律师不经允许,不许接受受害者家属的案件委托。在微博曝光了这一消息后,他们撤回了成命并道歉。

铁路工人们很快就在事故现场将追尾的车的第一节车厢掩埋了。周一,网上一片哗然,认为这是在掩埋真相,之后,他们又把车头挖了出来,并带到温州去做分析。,国营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指出,他们满足了“许多网友”的要求。

“我把这称为微博革命,”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新闻和通信方面的教授展江在上周四接受采访时说。“过去的一年,微博,尤其是新浪和腾讯,在报道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主要作用,特别在突发新闻上。”

少数的报纸和杂志不仅将它们对撞车事故的深挖出来的调查报道发表在纸媒上,也张贴到微博上,这样数百万的人都可以看到。如此一来就可以持续地对抗审查制度。还有数以百计的更传统一些的国营媒体也如法炮制。

即使是共产党的喉舌《人民日报》也有自己的微博服务。但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两大微博。新浪控股有限公司的新浪微博,拥有1.4亿用户,通常都受过良好教育,和其他微博用户相比,他们在时事方面更感兴趣。腾讯公司的微博有2亿用户,他们则通常更年轻,也更喜欢社交。

在某些方面,中国的微博“山寨”了西方的同类服务:将每条微博的字数限制在了140个以内(不过在中文里,每个字都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发微博也被称为“织围脖”,因为这个词听起来象“围脖”。

但中外微博也有差异。一个人可以评论别人的微博,变成一种对话。用户也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中附带图片和其他文件,这一功能很有效果:上周四,喜欢验证事实的博主们张贴了温家宝总理最近的官方活动的照片,以驳斥他在温州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他生病了,所以不能更早一些到达事故现场的说法。

虽然西方的社交网络如Twitter和Facebook都被屏蔽了,但它们的中文类似应用却在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所有者同意政府的监测和审查——也许还因为中国政府一旦担心出现反应,就可以将其关闭。关于高铁惨剧的大量信息看起来是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官方许可(译注:这种许可显然已经在上周六晚上被彻底关闭,详见“译者”的动车相撞事故专题):许多分析家认为,政府觉得微博是个虚拟的蒸汽阀门,可以让公民以安全的方式发泄不满。

根据一名因担心透露此信息而被解职,所以保持匿名的腾讯网络编辑的说法,一旦有需要,微博也的确有数十个电子开关可以稀释、隐藏或删除[令当局]讨厌的帖子。然而,微博也在和审查机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如果我们没有任何言论自由,那么我们公司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我们公司必须采取主动,以保障我们的空间,”他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和政府部门讨价还价。”

甚至专门的审查者也发现微博很难被约束。政府的看守可以通过寻找如“人权”和“抗议”这样的关键词自动删除一些帖子。但正如Twitter一样,能够立即转发给数十人意味着审查命令在执行之前,信息就可以传播。

并且总是有截屏来保存那些已被删除的帖子,比如中国最著名的演员葛优的这条微博:

“死一个大一点的领导,就会有无数花圈。而死了多少个百姓,只有不停的和谐。死一个大一点的领导,就会说全国哀痛。而死了多少老百姓,也不会有句道歉。死一个大一点的领导,就会有高规格下葬,而死了多少个老百姓,只有冰冷的数字。死一个大一点的领导,就有不停的表彰,而死了多少个老百姓,只有渐渐地遗忘。”(注:录自葛优被删除的微博原文。)

Jonathan Ansfield对此文有贡献,Adam Century, Li Mia, Li Bibo 和 Edy Yin 对研究有贡献

相关阅读:
“译者”的“动车相撞事故专题”最新进展更新:范徐丽泰回应牵头人大提案要求;教育部前发言人给王勇平的信;“后动车”时间;给大陆媒体的“香港家书” ;微祭奠……点击这里查看,墙内可见,支持iPad和iPhone阅读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5443628142245607599?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纽约时报》在揭开高铁事故的实情方面,微博侵蚀了中国的审查制度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maxiaol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财新网 | 中小企业融资与民间金融发展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时 间:2011年6月28日

地 点:杭州

主持人:付涛(财新网副主编)

参与人:冯兴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

焦瑾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秘书长)

金爱华(上海市银监局副局级巡视员)

徐文华(民生银行杭州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

张磊(上海松江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副秘书长)

翁明(富登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总经理)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杨青伟(南京银行小企业金融部副总经理)

王文烈(上海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

郑君京(浙江泰隆银行杭州分行行长)

潘春勇(台州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欲打破这一瓶颈,中小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其融资模式,监管层应尽快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同时,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这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2011年6月28日,财新传媒在杭州举办“中小企业融资之道”圆桌会议,与会嘉宾的发言极富针对性,对中小企业、民间金融的发展大有裨益,本刊精选部分内容奉献给广大读者。

——编者

应运而起

冯兴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跟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以及银监会的推进有关。2008年5月4日,银监会与央行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它是一种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的,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属于准正规金融机构,而不是金融机构。“准正规”,是指它没有完全纳入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主要由其他政府部门来监管。2006年和2007年,银监会出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准入政策,新准入机构有三类,一是贷款公司,实际上是商业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二是村镇银行,三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就是2008年开始做的,此前央行做了一些试点。

小额贷款公司的兴起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强劲,而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其次,大量的民间资本需要寻找更大的出路。再者,竞争性产业部门的中小企业,不管资金富裕或是短缺,限于民间投资渠道和信贷政策收紧,都有相应的需求。另外,社会各界强烈要求解决供给不足,所以中央在2004年适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在满足农户、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方面,小额贷款公司本身有很多优势:

一是它是一种市场制度安排,是一个商业型的金融机构。二是它是需求跟进型的,有需求它就出现了。三是产权很明晰,私人产权占绝对主体。四是风险定价比较准,这也是银行业的要求。五是信息对称度高,有信息优势。与大银行比,它没有规模优势,但是它大量应用关系性交易,放贷机制灵活,有低成本优势,放贷迅速;它同时利用正规和非正规的制裁机制,前者如诉讼,后者如上门催债、说闲话等;理论上,它可以转为村镇银行,受到政府的支持,还接受多方面的监督管理服务。而它的劣势是不能吸收公众存款,风险较高,避险手段比较单一,资金规模有限,贷款业务在没有休闲资金时处于空转状态。

焦瑾璞(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会副主席、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秘书长):这几年,特别是从1994年以来的金融改革方向,是把所有的金融机构往上收。直到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大量企业破产,2002年,国务院感到把金融机构全部变成大银行的发展模式是不对的。2003年,“非典”暴发,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又重点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上市以后进一步激励了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商业化倾向,这样,必然造成中国的金融体制大而全,但是缺乏供给,比如,全国总共3.6万个乡镇中,有9000个乡镇金融竞争或者金融服务不充分,接近2500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6000个乡镇只有一个网点,大部分是邮储或信用社。

我们现在关注微型金融的发展,这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是体制改革所需,必须回过头补上这一课。否则,下一步就会危及经济基础。如果以前谈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金融发展不合时宜,现在,路通了、电通了,手机能用了,形势和需求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时机已经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政策在于引导,不在于堵。现在政策力度也比较大。

首先,各种条件促使这些微小金融机构必然要发展起来,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有关的政策背景。真正关注到微型金融的发展,主要是2002年全国的金融工作会议以后。在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面,首次提出要发展微型金融服务,特别是完善贫困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2005年,政府又提出要制定包括微型金融在内的规划,但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真正开始推进微型金融是2005年12月,山西平遥县“日升隆”和“金源泰”这两个最早的民间放贷公司成立。当时,银监会没有发放牌照,就这样揭开了序幕。2006年底,“穷人银行”的创办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来华,影响了部分决策者,特别是影响到温家宝总理。接着,银监会出台了“新三类”准入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和农村信用社。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把准入职责划归银监会,原来的设想就出现了对接的问题。2007年,村镇银行开始发展,一年有十几家。最后达成一些协议:央行要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银监会要支持小额贷款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统一监管,地市是没有权力的。2008年,银监会和央行出台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其中含金量最大的一条就是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管理体制,凡是承诺风险的省市可以试点,试点要定一个部门。它有三个突破:首先突破了监管,实际上把监管撕了一个口子给地方政府;二是它是一种高度集权的审批制,由金融办、地方政府批;三是风险防范的责任交给了地方。这些创新给了很多人希望,除了经济条件之外,政策的条件使这种民间资本性质的微型金融的发展成为可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半岛新闻‘��中国新疆爆发暴力事件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核心提示:新疆接连发生暴力事件,反映了中国当局在这一地区的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原文:‘Eruption of violence’ in China’s Xinjiang
来源:半岛新闻社
发表:2011年7月31日 最新更新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201173152941412734 20 译者 | 半岛新闻:中国新疆爆发暴力事件
【图:一名示威者举着Tursun Gul的剪贴画,她是维族反抗者中受欢迎的标志人物。译注:Tursun Gul是2009年7月爆发维汉冲突时,镇定地走向装甲车的一名30岁的维族妇女,她将装甲车逼退了几步,而没有引起开枪。她后来被称为维族的”坦克人”。】
一股暴力浪潮席卷中国新疆,这里本来就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凶徒用匕首刺杀10人,混乱中警察开枪打死四名涉嫌疑犯。

这两起袭击发生在古老的丝绸之路途径之处,喀什,当地居民周日说市中心被封锁了,警察部队沿街巡逻。

最近几年,主要是穆斯林的维吾尔少数民族越来越不满与他们认为的政府压制,以及他们不希望见到的大量汉族人的涌入,于是新疆爆发了数起种族暴力事件。

当局称,周六晚间发生的第一起袭击中,两名凶徒在一家夜市前面用匕首杀死了7人,另有28人受伤。

官方的新华社说,周日,有三人被暴徒砍死。在更糟一些的报道中说他们在一起爆炸中身亡,但后来的报道对是否发生了爆炸又含糊其辞。

新华社说,警察拘押了另外四人,还有四人在逃。

周六晚间发生的第一起匕首袭击地点是在喀什的一条小吃街上。

半岛电视台记者Melissa Chan周六从北京报道:”这次事件的爆发非常戏剧化。两名暴徒劫持了一辆卡车,杀死卡车司机后,驾驶开车冲撞密集人群。”

“然后他们跳出卡车,用匕首随机刺杀市民,最终这两人被群众制服才停下来。”他补充说。

据当地政府运营的一个网站报导,其中的一名暴徒在随后的暴力冲突中身亡,另一名暴徒被捕。

“这一地区汉维(维族是突厥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

“这是本月发生第二起袭击。这个月早些时候一家派出所被点火焚烧,20人在冲突中丧生。”

“一切都显示中国政府在这一地区面临 严峻的挑战。”

官方媒体援引新疆一名官员的话说,派出所被袭案是”恐怖袭击”。

但是维族活动家们称之为普通维吾尔人愤怒的爆发。他们说,在前一起暴力事件中,中国安全部队殴打致死14名、枪杀了另外6名维吾尔人。

海外的维吾尔活动人士团体告诉美联社,他们担心最新的暴力事件可能会把这一地区的动荡都归咎于少数民族,并招致当局的新一轮的镇压。

这一组织还说周六中死伤的多是帮助警察维持秩序的安全部队的成员。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总部设在德国的世界维吾尔人大会的发言人迪力夏提(Dilxat Raxit)说,”我担心当局可能利用这一事件拘捕更多的维族人。”

2009年爆发的维汉冲突中,有近200人死亡。

相关阅读:

《纽约时报》少数民族音乐测出了中国当局的容忍限度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5965594322095144630?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半岛新闻:中国新疆爆发暴力事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Rui Guo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赵紫阳(旧照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胡耀邦与赵紫阳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赵紫阳视察葛洲坝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赵紫阳(旧照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邓小平李先念陈云、胡耀邦、赵紫阳(老照片)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198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搀扶着陈云同志步入会场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胡耀邦、赵紫阳在《庆祝我国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大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赵紫阳和尼克松(老照片)

   难得一见:赵紫阳的旧照片

  赵紫阳会见并宴请美国总统里根(旧照片)

 

看到大家的投票,俺十分感慨,并贴对一副:

有些人死了他真的死了,有些人死了,可他依然活着

有些人活着他确实活着,有些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

横批:公道自在人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核心提示:中国副主席习近平,明年即将接任中国国家主席;他似乎已经意识到以往的高压政策无法解决长期以来的西藏问题。
原文:Why Xi Jinping’s visit to Tibet is important
译文: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作者:Rediff News (Rediff是印度著名门户网站)
日期:2011年7月26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25sl1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图: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举行的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中国日报/路透社】

最近中国副主席习近平访问西藏,庆祝中国和西藏签署17条协定60周年。其访问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明年习近平将会接替胡锦涛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他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而在几个月后,他还将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成为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军委主席。

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曾在20世纪80年代负责西藏事务;这使得习近平和西藏的过去有很强的联系。事实上,造访世界屋脊的北京高官就像高原上的空气那样稀薄。

2001年5月,胡锦涛以副主席之职访问拉萨(之后,胡锦涛被提拔为党总书记)。当时,胡锦涛的讲话和习近平在布达拉宫前广场上刚刚发表的讲话大同小异。

胡锦涛宣布,”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

十年后,在习近平访问拉萨前后一个月期间,外国人不得进入西藏 。

习近平的西藏之行不寻常:第二次庆祝活动

25sl3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图:在拉萨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藏传佛教喇嘛们参加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国日报/路透社】

然而,习近平此访有些不寻常,因为它和签订17条协议的日期不符;北京认为17条协议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件,证明西藏是被”和平解放”,而不是在1950~51年间被入侵了。


有趣的是,他到拉萨的访问是对同一事件的第二次庆祝活动 。在实际的庆祝日(5月23日)近两个月后,组织第二次庆祝既让人喘不过气来,也很少见。中国人一向对日期一丝不苟。一些观察家推测,这是由于习近平的日程繁忙。

分析家们此前不知道为什么五月份的庆祝如此低调而第二次”庆祝”17条协议后宣布后,坊间恍然大悟,”真正的庆祝会”要由中国副主席亲自主持。(译注:事实上,胡锦涛2001年参加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祝也是在7月19日;所以这似乎是惯例,原因未明。)


习近平访问的目的:挑选张庆黎的继任者,新的党委书记

25sl5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图:张庆黎】

在5月份举行第一次庆祝的时候,许多人得出结论,西藏党委书记张庆黎已经失去了北京的恩宠问题的关键是,张庆黎2005年11月接掌西藏(2006年5月,张庆黎正式成为党委书记),现在他的任期即将结束。习近平访问西藏的任务之一,是挑选张庆黎的继任者。


张庆黎已成为近年来在西藏最不受欢迎的中国领导之一(另一位同样不受欢迎的人是他的前任胡锦涛,胡曾于1989年和1992年之间担任西藏党委书记)。


张庆黎曾指责达赖喇嘛是一只”披着僧袍的狼”,这一言论无疑无法取悦这位西藏宗教领袖的支持者们。


要选择一位众望所归的西藏党委书记绝非易事,他要安抚藏人对汉族人的不满。即使不能为更好地理解达赖喇嘛和他的追随者们铺平道路,这一选择也将极大地改变目前的气氛


现任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会成为第一位藏族党委书记来掌控西藏大局吗?北京恐怕仍然不能信任藏族人能够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在习近平的拉萨之行后,他势必对遴选过程有了更清晰的想法(和更大的发言权)。

胡耀邦对西藏的访问

25sl4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图:藏族居民聚集到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国日报/路透社】

1980年,时任党总书记胡耀邦的访问西藏的情况截然不同。在庆祝1951年协议的一个党的会议上,胡耀邦对拉萨的五千多名干部做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讲话,”我们目前的形势并不好,西藏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少改善。有些地方有所改善,但是总的来说,西藏人民的生活仍然相对贫困。在某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退步了。”

“我们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华[国锋]主席以及几位副主席,听说了这里的情况后非常生气。我们觉得,我们党让西藏人民失望了,我们感觉很糟糕!我们共产党的唯一目的是为人民的幸福而工作,为人民谋福利。我们干了近30年,但西藏 ​​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我们还能怪谁呢?”胡耀邦问道。


习近平没有走那么远。他发誓要改善人民的福祉,维护西藏社会稳定,打击”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指出,”加快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关键”。

一个小细节,英文翻译没有使用通常的”Dalai’s clique”,而是用了中性得多的”group”一词(译注:前者为贬义词。)。 这是一个和解的迹象吗?

习近平再三强调”稳定”;他解释说,北京的目标是,确保自治区各族人民获得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他肯定说,“我们要坚持这一思想,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习近平强调地区稳定


25sl2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图: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阅兵式上的武警方阵。中国日报/路透社】

在会见解放军时,习近平坚持”稳定”。陪同他访问有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其中包括总参谋长陈炳德将军;陈将军是中央军委委员,最近访问美国,并会见了美国军方高层。


其他几位将军也出席了会议,如武警司令员王建平将军,他负责动荡地区,如西藏和新疆的”稳定”王建平被认为是冉冉升起的新星之一。2009年他被两度提拔他曾担任西藏武警总队总队长。


在谈到反复的骚乱时,习近平提到提高武装部队”采取预防措施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他与解放军和武警高级军官举行了一个特别会议他告诉他们,”西藏的稳定关系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安全关系国家的安全“;他告诫军官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他盛赞西藏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称赞他们是巩固国家边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的坚定力量和忠实堡垒

他强调,西藏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安全屏幕”。”国家安全屏幕”是对中印边界争议地区一个诗意的描述,但习近平不想在这方面大张旗鼓,惊动中国的南部邻国。这不是这次访问的目的

随后,他指出青藏高原面临的环境问题;他说,西藏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一个主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他可能在考虑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亚洲河流。


“藏族人民需要理解,分裂活动会带来灾难”


25sl6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图:一位藏族妇女抗议中国对西藏的统治。路透社】

访问林芝:

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冒险进入一个非常接近印度边境的地区。习近平访问了八一镇,这是林芝县的首府,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支流)岸的一个中国现代城市。

林芝县也是据称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巨型大坝的基地。

习近平再次谈到稳定,”西藏各族人民必须明白,稳定才能繁荣,分裂带来灾难 。”

当习近平会见驻扎在边境地区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时,他没有提到印度。他只是说,他赞赏”[国防部队]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做出的贡献”

他的访问目的主要是考察如何”稳定”​​动荡地区。


继续推行强硬路线
这次访问的一个有趣的方面是,习副主席到老干部热地家里去看望他;热地于1993年到2003年间担任西藏自治区主席,他被视为是”藏族干部”中的强硬派。


习近平和热地的会见可以有两重解读:


1。习近平已决定继续胡锦涛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强硬路线

2。习近平别无选择,在他上位之前只能向强硬派”示好”。


在2012年10月至关重要的党代会之前,习近平必须象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在这个共产党内的游戏中,他可能要取悦相关各方。只有未来才能告诉我们,对于西藏和藏族人,习近平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中国班禅喇嘛没有随行

25sl7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图:班禅喇嘛坚赞诺布。路透社】

在庆祝大会上,北京选择的班禅喇嘛坚赞诺布没有出现在习近平身边。这可能是对藏族的一种妥协姿态,他们不认可北京选择的班禅的合法性。这被视为一个小小的姿态,可能会对世界屋脊的未来带来一些重要后果

一些结论:


“稳定” 成为​​访问的主旋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60年来,西藏从未如此不稳定

对于未来的中国老板习近平而言,西藏之旅圆满成功,因为他没有激怒任何团体,包括印度(虽然习近平访问期间发生了给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空手道运动员发放另纸签证的事件)。与此同时,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过去的高压政策,解决不了长期悬而未决的西藏问题

相关阅读:


故乡网 习近平不会带来什么变化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7107502104727592101?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印度门户网Rediff: 习近平访问西藏的重要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henglida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0811148504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作者:吴澧评论(4) | 标签:赖昌星

“远华”走私大案主犯赖昌星,潜逃加拿大十二年,终于在7月23日被加拿大政府遣返中国,在北京一下飞机即被红朝有关方面逮捕。国内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红朝方面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迫使怀有政治偏见的西方人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十二年来,加拿大的相关法律并没有什么变动,倒是中国的法律经历了一个趋向完备的过程。实事求是地讲,赖昌星的遣返,应是国内法制完备化的阶段成果。

据说,赖昌星潜逃之初,红朝方面曾希望与加拿大订个引渡协定甚至条约,一揽子解决问题,因为当时已有很多贪官逃到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律师就去研究红朝的法律。一看宪法上写着红朝是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些没受过革命教育的先生就愣住了。“专政”在英语里作 dictatorship,这词来自古罗马官职 Dictator(中文史书通常音译为“狄克推多”,或意译为“独裁官”)。古罗马共和国时代有着一定程度的民主。政府平时由两名执政官管理,重要决定必须经过元老院讨论,并允许民众旁听。在外敌入侵等紧急状况下,元老院会任命一、二名大权独揽的狄克推多,但任期只有六个月。狄克推多的特权里,最厉害的是法律豁免权——任期内所作所为,包括不经司法程序而杀人,事后不受法律追究。当年恺撒任狄克推多时,就曾经利用这一特权,宣布不同政见者为“人民公敌”,随意处死,并没收他们的财产,使自己成了罗马首富。

“专政”在西方语言里就意味着不讲法律(所以马克思曾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个短暂的过渡时期,长期实行是后来的创造性发展)。加拿大政府律师就问了:我们怎么能跟一个“不讲法律”的国家签订引渡协议呢,国会肯定通不过。法律条文上的“误解”,使得引渡谈判漫长而暂无实效。

红朝方面的第二个办法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与加拿大警方合作,确认赖昌星为国际通缉犯,让加拿大把他送回来。但这里有取证程序的麻烦。比如说,让妻子交代丈夫的罪行,在国内很普遍;但英美法系至今实行孔老夫子的遗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并不要求直系亲属作证。有人告诉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老夫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我们在美剧和好莱坞电影中看到,证人在法庭作证,必须宣誓,保证自己说真话。中世纪的英国,法庭上作假证,查出後割舌头。时至今日,作假证仍然可判刑。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在电影电视里看到,嫌犯回答问题是不必宣誓的。法庭预设人性有弱点,难免说点假话为自己辩护。这种情况下,让嫌犯宣誓就是诱人入罪,他们认为不公正� ��以英美法系的背景,见到妻子揭发丈夫,他们总觉得很可疑,这女人是否受了逼供信?

而且红朝提供的证据,往往有“从重从快”催促下的浮夸习气。新花社2001年7月25日厦门报道(新花社记者秦杰、翟伟,《人民日报》记者吴兢)《厦门特大走私案查处始末》说:“为把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办案部门……确保每一件案件都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接着,来证据了:“在调查中,办案人员经过反复比对,掌握了两组大相径庭的数据:1996年至1998年,厦门海关监管申报进口成品油270余万吨;而从厦门外轮代理公司和外运公司查到的数据却是成品油进境申报600余万吨。这两组数据表明:3年时间里,有近400万吨的成品油未向海关报关就入境了,其走私案值高达110亿元。”——看看必定是抄自案卷的成品油数字,这是办“铁案”的算术吗?

由于取证手段的不同,这第二个办法也行不通。

好在赖昌星毕竟是红朝出去的,他的出境程序,红朝方面有解释的全权。于是就有了第三个办法。内地说他的香港通行证不是合法颁发,香港方面因此吊销了赖昌星的居民身分。香港回归前是英联邦成员,加拿大也是,联邦成员的居民可以免签证相互走动。赖昌星凭着这一优惠进入加拿大。如果他的香港居民身分是“假”的,那么他去加拿大就是“非法入境”,加拿大政府可以将遣返中国。这就是7月23日赖昌星终于被遣返的法律依据。

不过赖昌星还是挺能“赖”的,遭加拿大认定“非法入境”后,他申请“难民”身分,声称回红朝将受到不公正审讯和迫害,官司又打了七、八年。为了让他回国,红朝方面先是保证不判死刑;接着又保证无死刑、无虐待、公开审讯。但加拿大方面仍然有虽未判死刑、却在服刑期间“躲猫猫”的疑虑。最近,红朝又保证赖昌星入狱后,加拿大官员可以探视,虽然他并没有加拿大国籍。这一“治外法权”式的让步,才使加拿大移民法庭终于相信赖昌星回国会受到公正审讯,作出了否决难民申请的决定。

国内舆论认为赖昌星的遣返表明外逃贪官的末日到了,这大概过于乐观了。外逃仍然是贪官的最佳“生命保险”。最近被处死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和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如果出逃北美,即使抓回来,至少能保命。贪官们探得风声不妙时,仍然会千方百计地逃出去。

贪官逃出去后,抓回来仍然不容易。政治上国外仍然有看法。这次加拿大移民法庭否决赖昌星难民申请的主要理由,是他不属于不同正见者等红朝镇府主要迫害对象。这显然不是红朝爱听的话。

刑事程序上,国外也可能有看法。特别是如果经济罪名被滥用,人人都知道是因批评腐败贪污而触犯官员的不同正见者,遭到“偷税漏税”的诬陷,你让别人如何相信红朝经济案件的真实性?

而且赖昌星案有他的特殊性。特殊之一,赖昌星是没有文化的人,他不会讲英语。如果赖昌星有本事将自己对国内情况的了解与加拿大律师的法律知识结合起来,他很可能在法庭上再次逃过去。因为没文化,他只能靠钱雇律师。当钱用完后,律师不肯再为他花时间——庭讯时律师都懒得出庭,居然在德国通过视频辩护,而且没有提出任何新论据,只是老调重弹——赖昌星就完了。

特殊之二,赖昌星是“非法入境”;而且他的妻子也是没文化的,因不习惯国外生活,早几年已经带着孩子回国。如果像一些“裸官”那样,老婆孩子是合法移民,住了几年后甚至成了加拿大或美国的公民,打移民官司时就有家庭团聚的人道考虑,不遭遣返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抓回外逃贪官的真正保证,是国内的法制建设。比如,尽快批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在赖昌星出逃前一年签署,但人大至今未审批。这不但便于抓回外逃贪官,或许还能使他们中间的一些很多人不至于成为太贪的官。赖昌星本来只是在村里开个工厂。两个党的干部问他要钱,拒绝后将他的姐姐打伤住院,还要查他的税。赖昌星在法庭上赢了税务案子,但党的干部继续追查。赖昌星逃到厦门,从此开始他的江湖之旅。从此他接受教训,不管做什么生意,先把党的干部上下打点齐全。

吴澧的最新更新:
觅死神三宝,破凶魔七命 / 2011-07-28 06:08 / 评论数(2) 一握震全球,百世传高谊 / 2011-07-17 09:12 / 评论数(8) 衣似蓝民主,心太红神化 / 2011-06-11 05:58 / 评论数(4) 马克思设计,正法委拆迁 / 2011-06-05 06:41 / 评论数(18) 歪理当道理,毒品充食品 / 2011-05-28 06:23 / 评论数(12)

275 250 v2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贪污腐败, 赖昌星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0811148504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作者:吴澧 | 评论(4) | 标签:赖昌星

“远华”走私大案主犯赖昌星,潜逃加拿大十二年,终于在7月23日被加拿大政府遣返中国,在北京一下飞机即被红朝有关方面逮捕。国内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红朝方面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迫使怀有政治偏见的西方人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不过,实事求是地讲,十二年来,加拿大的相关法律并没有什么变动,倒是中国的法律经历了一个趋向完备的过程。实事求是地讲,赖昌星的遣返,应是国内法制完备化的阶段成果。

据说,赖昌星潜逃之初,红朝方面曾希望与加拿大订个引渡协定甚至条约,一揽子解决问题,因为当时已有很多贪官逃到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律师就去研究红朝的法律。一看宪法上写着红朝是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些没受过革命教育的先生就愣住了。“专政”在英语里作 dictatorship,这词来自古罗马官职 Dictator(中文史书通常音译为“狄克推多”,或意译为“独裁官”)。古罗马共和国时代有着一定程度的民主。政府平时由两名执政官管理,重要决定必须经过元老院讨论,并允许民众旁听。在外敌入侵等紧急状况下,元老院会任命一、二名大权独揽的狄克推多,但任期只有六个月。狄克推多的特权里,最厉害的是法律豁免权——任期内所作所为,包括不经司法程序而杀人,事后不受法律追究。当年恺撒任狄克推多时,就曾经利用这一特权,宣布不同政见者为“人民公敌”,随意处死,并没收他们的财产,使自己成了罗马首富。

“专政”在西方语言里就意味着不讲法律(所以马克思曾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个短暂的过渡时期,长期实行是后来的创造性发展)。加拿大政府律师就问了:我们怎么能跟一个“不讲法律”的国家签订引渡协议呢,国会肯定通不过。法律条文上的“误解”,使得引渡谈判漫长而暂无实效。

红朝方面的第二个办法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与加拿大警方合作,确认赖昌星为国际通缉犯,让加拿大把他送回来。但这里有取证程序的麻烦。比如说,让妻子交代丈夫的罪行,在国内很普遍;但英美法系至今实行孔老夫子的遗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并不要求直系亲属作证。有人告诉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老夫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我们在美剧和好莱坞电影中看到,证人在法庭作证,必须宣誓,保证自己说真话。中世纪的英国,法庭上作假证,查出後割舌头。时至今日,作假证仍然可判刑。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在电影电视里看到,嫌犯回答问题是不必宣誓的。法庭预设人性有弱点,难免说点假话为自己辩护。这种情况下,让嫌犯宣誓就是诱人入罪,他们认为不公正� ��以英美法系的背景,见到妻子揭发丈夫,他们总觉得很可疑,这女人是否受了逼供信?

而且红朝提供的证据,往往有“从重从快”催促下的浮夸习气。新花社2001年7月25日厦门报道(新花社记者秦杰、翟伟,《人民日报》记者吴兢)《厦门特大走私案查处始末》说:“为把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办案部门……确保每一件案件都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接着,来证据了:“在调查中,办案人员经过反复比对,掌握了两组大相径庭的数据:1996年至1998年,厦门海关监管申报进口成品油270余万吨;而从厦门外轮代理公司和外运公司查到的数据却是成品油进境申报600余万吨。这两组数据表明:3年时间里,有近400万吨的成品油未向海关报关就入境了,其走私案值高达110亿元。”——看看必定是抄自案卷的成品油数字,这是办“铁案”的算术吗?

由于取证手段的不同,这第二个办法也行不通。

好在赖昌星毕竟是红朝出去的,他的出境程序,红朝方面有解释的全权。于是就有了第三个办法。内地说他的香港通行证不是合法颁发,香港方面因此吊销了赖昌星的居民身分。香港回归前是英联邦成员,加拿大也是,联邦成员的居民可以免签证相互走动。赖昌星凭着这一优惠进入加拿大。如果他的香港居民身分是“假”的,那么他去加拿大就是“非法入境”,加拿大政府可以将遣返中国。这就是7月23日赖昌星终于被遣返的法律依据。

不过赖昌星还是挺能“赖”的,遭加拿大认定“非法入境”后,他申请“难民”身分,声称回红朝将受到不公正审讯和迫害,官司又打了七、八年。为了让他回国,红朝方面先是保证不判死刑;接着又保证无死刑、无虐待、公开审讯。但加拿大方面仍然有虽未判死刑、却在服刑期间“躲猫猫”的疑虑。最近,红朝又保证赖昌星入狱后,加拿大官员可以探视,虽然他并没有加拿大国籍。这一“治外法权”式的让步,才使加拿大移民法庭终于相信赖昌星回国会受到公正审讯,作出了否决难民申请的决定。

国内舆论认为赖昌星的遣返表明外逃贪官的末日到了,这大概过于乐观了。外逃仍然是贪官的最佳“生命保险”。最近被处死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和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如果出逃北美,即使抓回来,至少能保命。贪官们探得风声不妙时,仍然会千方百计地逃出去。

贪官逃出去后,抓回来仍然不容易。政治上国外仍然有看法。这次加拿大移民法庭否决赖昌星难民申请的主要理由,是他不属于不同正见者等红朝镇府主要迫害对象。这显然不是红朝爱听的话。

刑事程序上,国外也可能有看法。特别是如果经济罪名被滥用,人人都知道是因批评腐败贪污而触犯官员的不同正见者,遭到“偷税漏税”的诬陷,你让别人如何相信红朝经济案件的真实性?

而且赖昌星案有他的特殊性。特殊之一,赖昌星是没有文化的人,他不会讲英语。如果赖昌星有本事将自己对国内情况的了解与加拿大律师的法律知识结合起来,他很可能在法庭上再次逃过去。因为没文化,他只能靠钱雇律师。当钱用完后,律师不肯再为他花时间——庭讯时律师都懒得出庭,居然在德国通过视频辩护,而且没有提出任何新论据,只是老调重弹——赖昌星就完了。

特殊之二,赖昌星是“非法入境”;而且他的妻子也是没文化的,因不习惯国外生活,早几年已经带着孩子回国。如果像一些“裸官”那样,老婆孩子是合法移民,住了几年后甚至成了加拿大或美国的公民,打移民官司时就有家庭团聚的人道考虑,不遭遣返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抓回外逃贪官的真正保证,是国内的法制建设。比如,尽快批准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在赖昌星出逃前一年签署,但人大至今未审批。这不但便于抓回外逃贪官,或许还能使他们中间的一些很多人不至于成为太贪的官。赖昌星本来只是在村里开个工厂。两个党的干部问他要钱,拒绝后将他的姐姐打伤住院,还要查他的税。赖昌星在法庭上赢了税务案子,但党的干部继续追查。赖昌星逃到厦门,从此开始他的江湖之旅。从此他接受教训,不管做什么生意,先把党的干部上下打点齐全。

吴澧的最新更新:
觅死神三宝,破凶魔七命 / 2011-07-28 06:08 / 评论数(2) 一握震全球,百世传高谊 / 2011-07-17 09:12 / 评论数(8) 衣似蓝民主,心太红神化 / 2011-06-11 05:58 / 评论数(4) 马克思设计,正法委拆迁 / 2011-06-05 06:41 / 评论数(18) 歪理当道理,毒品充食品 / 2011-05-28 06:23 / 评论数(12)

275 250 v2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抓了赖昌星,还有更贪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语言的贫困
August 1, 2011 at 11:30 AM
 

《新世纪》专栏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词包括大海、高速公路、远足旅行……大海是一种皮质沙发,当你累了,你可以说,我要坐在大海上休息。高速公路是一阵强烈的风。远足旅行则是一种坚硬的材料……”这是电影《狗牙》的开场白,《狗牙》是2009年的一部希腊电影。这个电影说的可不是现代诗歌的创作,它讲的是一个奇特的封闭家庭,但这个家庭有着极权主义的全部秘密。
父母用高墙把房子给围了起来。他们反复告诉三个已近成年的孩子,高墙外面的世界凶险残暴,只有高墙里才安全幸福。他们还告诉孩子,只有开车才能出门,而要学习开车,必须等到他们的“狗牙”掉落。他们家没有网络报纸,没有电视广播,没有任何关于外界的信息。孩子们在安静的房子里日复一日地玩着单调的游戏,当一只野猫闯入庭院,儿子毫不犹豫地杀死了这个不速之客,父亲夸他干得漂亮:“猫,是一种及其残忍的动物,专门以吃人为生。”
在这个父亲的治理术中,有暴力——孩子们经常挨打挨骂;有洗脑——录音机播放的永远是“爱家主义”宣传;有贿赂——父亲给孩子们买好吃好玩的,甚至定期给儿子送来性伙伴预防他逃跑……总之,父亲实施的是“教科书式”的极权统治。在这个统治模式里,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对语言的改造。
大海是多么危险的事物。它蔚蓝,辽阔,深不可测,唤起孩子们的憧憬,简直是亚当夏娃面前的那只苹果。而沙发多么安全舒适,它上面只能坐着昏昏沉沉的屁股。于是大海被定义成皮质沙发。当所有深不可测的都被定义成安全舒适的,神奇的都被定义成平淡的,飞驰的被定义成呆滞的,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就成了一个“脱敏”的世界。儿子从妓女那听说一个新词“鬼”,他问“什么是鬼”,妈妈面无表情地说,鬼是一种很小的黄色的花。
一切专制者都试图控制人的思想,但警察无法进驻人的大脑,于是只能控制思想的表达。语言因此必须被消毒,被驯化。一些词被妖魔化,另一些词被扎上蝴蝶结,一些词被灌入硫酸,另一些词则被喷上了香水。多年的教育之后,一提起“农民起义”,我就想起了“可歌可泣”,一说到“地主”,我就想到了“剥削”,一说到“国民党”,就想起“三座大山”……成年以后我知道历史并非如此非黑即白,但这些被“加工”过的词汇在意识深处留下的情绪反射却经久不去。以条件反射代替思考,使每一个词语在展开其内容之前散发出某种“气味”,正是此类教育的成功之处。
重新定义词语只是阉割语言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则直接取消某些词汇的存在。《1984》里,大洋国发明了一种新的语言,叫做“新话”。赛麦是大洋国的字典编辑,他兴奋地告诉主角温斯顿,新话是世界上唯一词汇量在逐年缩小的语言。“你难道不明白,新话的全部目的就是要缩小思想的范围?最后我们要使得大家在实际上不可能犯任何思想罪,因为将来不可能有任何语言来表达这些思想。”
让反动思想不可能找到词语来表达,这可真是一个控制思想的绝招,几乎相当于想吃椰子就是找不到砍刀,想烧水就是找不到容器。你想说“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有锁链”?对不起,世上并没有“锁链”这个字眼。“失去的只有枷锁”?对不起,世上也没有“枷锁”这个词。镣铐?查无此词。绳索?查无此词。紧箍咒?这是什么东西?……好吧,让你闹革命,无产阶级失去的全都是面包。
当然,不断增加敏感词的代价就是语言变得越来越贫乏。极端的例子就是文革大字报体,全都是“打倒”、“万岁”、“毒草”、“怒火”这样干瘪的词汇,汉语从从一个水美草丰的田野变成不毛之地。郭沫若给江青写道:“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甚至老舍也写过“万岁万岁万万岁”。即使是极权的反抗者,也找不到自己的语言——他只能借用当权者的语言。遇罗克的《出身论》说的是人人平等的道理,字里行间却充满“捍卫毛主席路线”这样的字眼。杨曦光的《中国向何处去》主张直接民主,但文中处处是“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类的八股。他们想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但是他们能找到的“米”只是最狰狞的词句。
思想的钳制造就语言的饥荒,但语言的饥荒也恶化思想的贫困。一个政权的专制程度,总是和它的词语丰富程度成反比。《狗牙》里,驯狗师说:“狗可以象泥土一样被塑造”。这样的隐喻真叫人惊恐,但果真如此吗?秋菊不懂得“人权”这个概念,但是她知道要个“说法”。普通人鲜有使用“民主”这个字眼,但是懂得“商量”之精神。真实的情感总要找到它的语言出口,就象有翅膀的东西总想张开它的翅膀。《狗牙》的结尾,大女儿砸掉自己的牙齿,藏在车的后备箱里逃了出来。有一天,她将穿过高速公路去远足旅行,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那时候,父亲再也不能向她隐瞒这个世界有多么神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drunkpiano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uncategorized, 推荐网文,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August 1, 2011 at 9:30 AM
 

来自: 徐斌的博客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31日,  已有 2 人推荐


 

4880494621186327467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这块腊肉,据说现在俄罗斯人处理起来,也很棘手,财力窘迫但也不好遗弃,中国同志们有兴趣,不妨竞购如何?

 

现在是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这说法,是来自韩寒的博客,现在这帖子已经被删掉了,我运气好,出来后我就看到了。他在博文中说,一个国家机器朋友劝诫他说,现在已经很进步了,退回三十年前,他这样的,一定被枪毙,韩寒讥讽说,退回九十年前,这话,简直是笑话。韩寒和李承鹏关于铁道部的博客帖子,现在都被删掉了,但他们还好好的在家里吃饭说话——时代似乎即没有退步也没有进步,还是那样。

 尼克松是一个洞察力极强的政治家,他在《领袖者》中说,斯大林时代,失势的政客最终要被枪毙,而且其家人也被处死或者流放;赫鲁晓夫时代,失势政客,一般要被流放到外国大使馆做外交官;勃涅日波夫时代,赫鲁晓夫还能在郊区写回忆录,还能拿退休金;到戈尔巴乔夫时代,叶利钦不但没死,还能东山再起;而到了叶利钦,同志们都变成先生们,大家开始玩选举游戏。

 尼克松看来,从野蛮到文明,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只要人性尚存,文明的气息,我们终究能闻到。

 88KMAQAF 3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这人开了苏联政治文明先河——我搞倒你不见得非枪毙你不可,老毛子的轨迹,可能就是偶们滴轨迹……

这个观点,二十年前我读《领导者》不怀疑,但随着岁数越来越大,越来越怀疑,第一个就是铁道部这事。1988年,铁道系统也出大事故,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运行至贵昆线且午至邓家村间,由于列车颠覆,造成旅客及铁路职工死亡88人,重伤62人,轻伤140人。国务院接受原铁道部长丁关根引咎辞职的请求,3月1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25次会议决定免去丁关根铁道部部长的职务; 现在呢?删了火车不算,还删帖子,删一切能删的东西,媒体不干了,集体起义——这在三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2751136422386789677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对比八十年代,现在是进步还是退步?……

 

上个世纪,中国的两次革命结果,结果都是一次比一次糟糕。孙大炮扯旗造反北洋政府,结果就是集权型大政府主义占了百年上风。屋漏偏逢连阴雨,又赶上出了一个百年不遇的逃将军张学良,引来日本人,打破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后来一次革命,惹出了饿死三千万的惨剧,至今还多见人不承认这惨事,认为是反华势力编排出来的妖言惑众。

 

但醒过来的人们,对此却是心存厌恶至极。话说2007年有关部门也想搞搞十月革命N十周年之类调调儿,这玩意儿总比唱红歌之类的拉风,好歹还有点异域风情,就好比都是国产货,但达芬奇的调调儿,要比张衡来得有品味得多。有关部门当年兴冲冲跑到俄国搞联谊,俄国人一本正经告诉中国朋友:1917年那回事,不是革命,是政变,是一群恐怖主义份子侥幸得手。中国朋友自然悻悻然回国,据说找了几个俄罗斯鸟人,拍了一部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但我看了几眼,觉得死气活样的,怎么看都像是僵尸怎么炼成的。

 W020090807548787406924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政治需求让上面这个人走上神坛,等有朝一日走下神坛,人们会发现这位先生,其实也是乱党一名……

话说中国朋友访问俄罗斯之时,老毛子正为列宁遗体发愁呢,因为财政上1992年开始就没有拨款了,这块腊肉就靠一个基金维持运作,眼看财力不济,但要说遗弃列宁遗体,似乎政治上也不靠谱。看到中国红色朋友一脸红色,有老毛子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既然中国人这么喜欢红色调调儿,这腊肉给他们如何?最好中国人出一笔钱,他们也发一笔红色圣物财。后来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反正那块腊肉还躺在俄罗斯某个地方,供远方教徒前来瞻仰敬奉。——这段子是体制内朋友说的,不知是真是假,希望辟谣联盟出来说明真相。

 如果以失意政客下场为指标,我们发现中国似乎确实在进步,毛圣祖在世,输家基本死无葬身之地,亲友非死即残;1976年之后,输家最多也就是不露面,即使进局子,那号子饭规格,也是一般人不能消受的。

 1006231301173bd66a098906b6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你以为上面的,只是遗老遗少缅怀昔日风光?你错了,它们没准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但真的进步了么?经验告诉我,不是那么回事,你看看网络极左愤青的叫嚣,你莫以为那是小丑跳梁,他们一旦得势,什么都干得出!!势成骑虎之后,右派也得讲权谋搞厚黑,大家一番杀戮之后,发现没有赢家——你真的认为红二代官二代富贵绵长?

天下若真的陷入纷争,南朝士族子弟百无一是,成了北方蛮族口中食、身下物,未来也不是没有可能……那是一个噩梦

 0909261428f2f25fbf25fbbbc2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徐斌《中国房地产大趋势》现已出版,当当网销售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23340&ref=search-

 

tongji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tongji 退步了?还是进步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财新网 | 被架空的环评制度
August 1, 2011 at 8:30 AM
 

环评法中的责任条款很荒唐,谁违反环评制度越严重,受到的法律制裁反而越轻。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尽快修法

财新《中国改革》 特约作者 朱谦
singleRead 财新网 | 被架空的环评制度

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下称环评)制度,对于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建设单位违法成本过低,环评机构诚信的缺失,环评信息公开的困境,以及公众参与的“符号化”,是环评制度始终没有跨过去的几道门槛。

自2003年9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法》(下称环评法)实施以来,各类环评事件层出不穷,如2003年的深圳西部通道环评事件、北京“西-上-六”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评事件,2005年的“环评风暴”、圆明园防渗漏工程环评事件,2007年的厦门PX项目环评事件、北京六里屯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环评事件等。正是这些引发全社会关注的环评事件,使得人们开始理性地反思中国现有的环评制度。

责任强化,提高违法成本

环评法律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立项阶段履行环评义务。建设单位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衡量其履行义务的成本效益,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环评法第三十一条界定了违法与守法的法律成本。但任何人都不会怀疑,根据该条款设置的法律责任,环评制度不过是“没有牙齿的老虎”。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实中有那么多的建设单位选择违反环评制度。从实践中来看,建设单位违反环评制度的行为不外乎三大类:

一是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这种情形通常是建设单位编制好了环评文件,还没有在环保部门审批通过,等不及就先开工。如2005年1月1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以“严重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包括三峡总公司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三峡工程地下电站和三峡工程电源电站在内的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元的在建项目。这是环评法实施后,原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大规模公布违规开工项目。此举一出,舆论惊呼中国刮起“环评风暴”。按照环评法规定,前述此类违法行为只能处以5万元到20万元的罚款。虽然环保总局对违法单位处罚了20万元最高额的罚款,但对投资总额达446亿元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项目来说,早一天建成运行获得的利益与违法受到处罚的成本之间,形成了何等的反差。

二是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擅自开工建设。这种情形下,建设单位通常是根本就没有编制环评文件。200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披露北京圆明园防渗漏工程事件。由于建设单位圆明园管理处事先并未进行任何防渗漏工程的环评,原国家环保总局当年4月1日下达停工令。与前面提及的“环评风暴”中30家建设单位不同,总投资上亿元的圆明园防渗漏工程90%已经完工。环保总局在查处该案时,并没有对圆明园处罚一分钱。原因在于,环评法规定,此种情形下环保部门只能要求圆明园管理处停止防渗漏工程建设,限期补办环评手续;如果逾期不补办手续,才可以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对圆明园管理处来说,有两个好处:其一,只要在规定期限内补上环评报告书,就不用担心被罚款;其二,由于项目已经开工并进行� �投资,它往往成为“要挟”环保部门顺利审批环评报告书的砝码。正如学者所言,环评法的“补办手续”条款很荒唐,它使得任何事前可能被评价为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可以不进行事前环评,事后补办环评手续即可获得“没有环境影响”的评价,这实质上是鼓励建设单位实施未批先建行为。

三是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项目环评文件,擅自开工并建成使用。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圆明园防渗漏工程,倘若不是被公众发现并举报,它将在当年“五一”节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对于此种情形,环保部门又将如何适用法律呢?翻开环评法,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违法责任只是考虑了前两类违反环评制度的行为,根本就没有想到,如果项目建成投产或者使用了怎么去处理。而执法实践中,通常只是要求违法者按期补办环评手续,环保部门也最多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处罚10万元以下罚款了事。

如此荒唐的责任条款,给人的感觉就是,谁违反环评制度越严重,受到的法律制裁就越轻。实践中,大量环评违法行为的存在也就不难解释了。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尽快修改环评法。对于此类违法行为,要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除了根据情况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外,可处高额罚款,还可同时责令其恢复环境原状。

bd600b9dtrack 财新网 | 被架空的环评制度14df7b52EKCgBk8MZdE.gif 财新网 | 被架空的环评制度

singleRead 财新网 | 被架空的环评制度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财新网 | 我与服务中心二十年
August 1, 2011 at 8:30 AM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中国研究中心,只有一个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财新《中国改革》 特约作者 熊景明 口述 记者 刘芳 采访整理
3722ba77singleRead.gif 财新网 | 我与服务中心二十年

从事当代中国问题研究的海内外学者,大概少有人不知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被学者称为中国研究的“麦加”。2004年,在庆祝中心成立4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上,中心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在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开篇即感叹:“没有这个中心的话,当代中国研究当何以进行?整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果不是来到香港,得到中心的支持,我们何以了解当时中国人每天的生活?”

拥有这样感慨的学者远不止他一人。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心着重邀请大陆学者前去访问,今天内地许多大名鼎鼎的优秀学者几乎被“一网打尽”。担任助理主任已20年的熊景明,将其中一些学者称为“国宝”。而她自己,则因独到的学术眼光和专注的职业精神,被来访的学者朋友们戏称为“熊猫饲养员”“学术媒人”。

——编者

中国研究学者的必到之处

中心于1963年成立于香港,在西方学者不能进入中国大陆的年代,大陆好像被帘幕遮着,而香港是最靠近它的地方,可以听闻帘幕内漏出来的点滴信息。中心的本意是为海外做中国大陆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基地,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作为汉学家的前港督卫奕信,早年都曾经是中心的常客。

中心成立之初,由学者们四处奔走,找这样那样的基金会支持,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术团体协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成了中心的主管单位。这个协会本身没什么钱,所以中心每年最困难的依然是筹集经费。1983年,职员中有中心关闭或搬到美国的传言。有一回,香港大学来人丈量房子,据说他们要资料不要人,我们心中忐忑。直到1988年,终于由香港中文大学接管了。

很多人问,你们为什么叫“服务中心”,怪怪的;为什么不叫中国研究中心?中心的主任关信基教授回答得很巧妙:“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中国研究中心,只有一个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有人希望它变成研究中心,我自己并不以为需要改变它一贯的职能。

中心的优势是存有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的大量资料。这30年在中国历史上很重要。中国这么大,要做的事无穷尽。我们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去收集 (也在老天保佑下),使之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它成为世界上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必到之地,就很可以了。至于中心做出了什么贡献,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中心资料收藏的定位是第一手资料,以报刊杂志为主。最初搜集比较多的是《人民日报》《瞭望》《红旗》这些能从大陆出来的报刊,也有驻香港的美国领事馆组织翻译成英文的一部分大陆报刊。当时,香港还有一个“友联研究所”,做大陆报刊的剪报。“友联”离我们不远,中心图书馆负责去借阅来访学者需要的剪报,每月支付几千元借阅费。“文革”期间省、市级的报纸都禁止流入香港,他们的剪报范围也有限。

到1986年,有了突破性变化。中国报刊进出口公司在全国各地搜罗到一套完整的报纸,从省级到部委级,大部分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有的甚至从1949年起。中心把这套报纸买了过来,一下子就有了很强的基础。“友联”的剪报也不再重要了。

这里有个小故事。据说这套资料最后有两个买家,另一家是日本的图书馆。卖的单位说,香港是中国人的,给他们好。记得要价是五万美金,不算多,但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

建设一个图书馆,总是要去发现新的东西。看到其他地方都没有完整的报纸收藏,就设法将它补齐,最多的时候中心有200多份报纸。现在虽然很多报纸有网络版,我们还是会收集某些原件,比如各地法制报。杂志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种。其中有一些杂志很短命,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有些是所谓“内部发行”的,但是,这本身就是历史。再后来是统计年鉴、年鉴。后来,海外和台湾图书馆都十分注重这类出版物,但中心则大大领先。

地方资料的收藏亦是中心的特色,说到这个要忍不住自夸一下。80年代后期,大陆开始出版县志,我们闻风而动,到目前,中心的收藏超过任何一家,包括国家图书馆。这里拥有同类机构无法比拟的丰富资料,比如,中国2882个县中2800个县的县志,大量鲜为人知的专业志,数千种由省到村一级的地方志;840余种中央、省、市、乃至县级的年鉴、统计年鉴及各行业年鉴(大部分都始于创刊号);50年代初以来中央及省级的报纸……

很多东西是“过了此山无鸟叫”,错过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尤其有些出版物印数不多。在中心的馆藏中,有一部分只发行了几百册。中国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资讯时代对图书馆提出挑战。中心尽量跟上,但限于物力财力,也只能有所取舍。从2005年起,中心开始收集内地制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并代理海外学术机构的发行。90年代末开始和一批美国学者合作,制作的“文革资料库”现在有五千多万字,并出了网络版。随后又发行了“反右运动”数据库。

农村研究也形成了中心的一个特色。这里面有点个人的因素。比如我之前的负责人是研究西藏的,有关西藏的资料就比较全。我自己有农村研究的背景,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从1988年开始,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掉进一个伟大的陷阱”,每年有一两个月到内地参加国际扶贫援助项目工作,有点“利用职权”吧。听说在农民税收全免的政策上,中心曾经起到直接的作用。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bd600b9dtrack 财新网 | 我与服务中心二十年14df7b52EKCgBk8MZdE.gif 财新网 | 我与服务中心二十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财新网 | 晚清新政如何催化辛亥革命
August 1, 2011 at 8:30 AM
 

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不是革命的替代物,就是革命的催化剂。这一珍贵的历史教训,值得百年后的中国重新反思

许纪霖

3722ba77singleRead.gif 财新网 | 晚清新政如何催化辛亥革命

百年前的中国,武昌城中一起偶然的擦枪走火,竟然引爆了一场结束2000多年君主专制的辛亥革命。此前,晚清新政已经开展了十年,各种现代化举措迅速推进,筹备立宪也在推进之中。革命党人的起义屡战屡败,特别是辛亥年春天的黄花岗一役,丧失了众多青年精英,同盟会陷入空前低潮。然而,谁都没有料到,革命竟然在这一年发生了。

辛亥革命与晚清新政有着怎样的因果关系?回首历史不难发现,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不是革命的替代物,就是革命的催化剂。这一珍贵历史教训,值得百年后中国重新反思。

权力与权威的双重危机

20世纪初的中国,清廷陷入了权力与权威的双重危机。按照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观点,权力与权威属于不同的范畴。权力是统治者支配和控制被统治者的能力,它可能是暴力的,也可能是柔性的。而权威则是一种被统治者所认同的、自愿服从的统治,权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权力、制度、宗教或道德的价值符号,也可以是一种人格化的象征。在传统中华帝国体制中,作为天命在人间的代表,君主集权力与权威于一身,既是王朝的权力核心,又是帝国与天下秩序的正当性象征。

然而,到了晚清,发生了李鸿章所感叹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权力层面,法国和美国革命带来的民权至上观念,直接颠覆了君主的专制权力,让许多激进的士大夫和青年人相信,现代国家的主权不在于君,而在于民。在权威层面,从西方和日本传来的立宪理念,让不少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原来君主的权威并非最高,在君主之上还有更高的法则,这就是宪法,任何权力都要在宪政制度框架中受到限制。这就意味着国家最高权威的转移,从人治型的君主转向了法理型的宪政。

由于权力、权威一体化的君主专制发生了危机,权力与权威也由此发生分离。当时中国的各种力量几乎都希望有一场大变革。革命派与立宪派所抓住的,分别是权力与权威的两端。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其实质不仅仅在于争论应当在体制外革命,还是在体制内改良?更是争辩两套不同的新秩序方案。简单地说,革命派关心权力的革命,立宪派在意权威的变迁。革命派相信,只要国体变了,人民推翻君主掌握了国家权力,由君主制变为共和制,便能带来民主共和的新秩序。立宪派则更重视国家如何统治,是否按照宪政的原则统治,至于共和政体,还是君主立宪政体,则是次要的问题。只要确立了宪政原则,即使保留了君主制,国家的权威也会从君主转移到宪法。

换言之,这场论战是一场民主与宪政之争。民主与宪政之间一向存在张力,因为前者关乎权力,后者关乎权威。民主涉及某一具体的统治权力(某个朝廷或政府)的正当性问题,即统治者是否得到人民的授权,其施政是否符合被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而宪政涉及某一政治共同体的根本的、长时段的正当性问题,即什么样的共同体组成原则和制度方式是可以被自愿接受的,是合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共同意志的。后一种正当性在于公共权力的权威,亦即是否符合共同体成员公认的“法”。这里所说的“法”,在传统社会往往表现为“神法”或“天理”。到了近代,则转换为某一政治共同体的根本大法——宪法。

革命派迷恋共和,崇拜民主,他们坚信只要建立了共和政体,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宪政大可缓行一步。例如,陈天华强调“欲救中国惟有兴民权改民主,而入手之方,则先之以开明专制,以为兴民权改民主之预备”。陈天华所说的“开明专制”,与孙中山后来设计的由革命党独揽大权的“军政”“训政”同义。只要政权握在代表人民的革命党人手中,便近可解决“救亡”问题,远可走向民主的理想乌托邦社会。

在晚清思想界,革命已经成为风靡一时的时代狂飙。无名小辈邹容的《革命军》甫一问世,便洛阳纸贵。作为立宪派思想领袖的梁启超,也不敢完全站在革命的对立面,而是将立宪称之为一场“政治革命”,以此与革命派的“种族革命”相对抗。梁启超指出,专制与非专制的区别,不在于有无君主,是否民主共和,而在于有无宪法,是否实行宪政。在革命派看来,只要通过革命实现民主共和,专制就一去不复返。但梁启超从法国革命的历史教训中发现,民主也同样会造就民粹专制。比民主更重要的是宪政,避免专制的关键在于按照宪政制衡权力,为政治秩序建立一个新的权威——宪政权威。

与革命派相比,立宪派对于共和政体充满了忧虑,不是他们反对共和,而是担心缺乏宪政的共和政体会以人民的名义执行新的专制。梁启超指出,古代罗马和近代法国的历史表明,革命之后,社会纷乱,除非出现强大的主权,否则不能恢复秩序。乱世之中,国民厌弃自由,进而渴望“假军队之力,揽一国之实权”的篡权者上台,于是,民主专制政体应运而生。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于是,国运处于不断的治乱循环之中,万劫不复。

梁启超的这番危言,最早发表于1903年。两年后与革命派论战时,又强调了一遍。然而,他的那些血气方刚的年轻对手们,从汪精卫到胡汉民,对革命充满了膜拜之情,对共和前景也充满了乌托邦想象,如何听得进去?果然,民国建立之后的诸多变局,让梁启超的警告不幸而言中。

不过,梁启超进入民国之后也成为共和政体的拥护者,因为他深知,从共和制回到君主制的代价过于高昂,国人无法承受。

bd600b9dtrack 财新网 | 晚清新政如何催化辛亥革命14df7b52EKCgBk8MZdE.gif 财新网 | 晚清新政如何催化辛亥革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中宣部禁报动车事故 部分媒体被迫撤版
August 1, 2011 at 8:00 AM
 
早报网广告:新加坡 (65)6319-1922 中国 (86)-10-59001617 手机:(86)-13501169722 文字链招商:(86)-13391671806
新加坡报业控股版权所有(公司登记号:198402868E) 提醒:新加坡网络业者若未经许可,擅自引用本网内容将面对法律行动。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早报网站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早报网站无关,早报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联合早报 | 中宣部禁报动车事故 部分媒体被迫撤版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中宣部禁报动车事故 部分媒体被迫撤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每日原文推荐 2011-08-01
August 1, 2011 at 8:00 AM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iyi...@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动车相撞后续】译者的《动车事故》专题汇集了微博、中国媒体和外媒上的相关新闻,墙内可见

《中国实时报》一封给小伊伊的信:中国报纸蔑视禁令,评论列车追尾事故 http://t.co/sq3dxST

《纽约时报》中国对动车追尾事故下达”禁口令”。http://t.co/oy2xVKJ

《雅虎新闻/法新社》中国与动车事故的余震搏斗。http://t.co/1CThq59

《中国媒体项目》在短暂的辉煌后,中国媒体被噤声。http://t.co/pVj4sYz

【时政热点】

《纽约时报》14人在古城喀什的袭击事件中丧生。http://t.co/RXOaG28

《(尼泊尔)共和报》中国解除对西藏的旅游禁令。http://t.co/wTg6yIE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亚迷局:中国和南亚的角色。http://t.co/t6Mh55T

《洞察中国》当2012年选举季到来,美中关系面临战略挑战。http://t.co/L5Kobcx

《中国支援博客》中国家庭教会领袖被关入劳改营。http://t.co/4qjvBPW

《上海人》地铁10号线在分道时上错了轨,开往相反的方向。http://t.co/qwrESyY

《雅虎新闻/法新社》中国需要三艘航母。http://t.co/9SpBAPt

《路透社》中国指责穆斯林极端分子制造了新疆恐怖袭击。http://t.co/8AKu7Kz

【经济金融】

《新闻周刊》中国制造业增速超预期 http://t.co/yQFYDaG

《悉尼先驱晨报》东方经济隐忧:在美日经济下滑之时,专家们担忧中国经济增长和资产泡沫。http://t.co/wTg6yIE

《金砖四国博客》中国有多好? http://t.co/2anK4iF

《美国外交委员会》美债危机对亚洲意味着什么?http://t.co/EIRLFnM

【生活百态】

《外交官》上海学校何以冠绝全球?http://t.co/w2g9ls0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269064181271529299?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每日原文推荐 2011 08 01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Max Woodworth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奥巴马谴责叙利亚血腥镇压抗议者
August 1, 2011 at 8:00 AM
 
110731142609 sp siria hama 304x171 reuters BBC | 奥巴马谴责叙利亚血腥镇压抗议者

叙利亚哈马市(2011年7月31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周日(31日)表示,对叙利亚政府对自己的国民采取残酷镇压感到震惊。

自今年3月中旬爆发民众抗议浪潮以来,叙利亚当局采取了最血腥的镇压手段。

叙利亚政府在全国对反对派抗议者发动进攻,造成至少100人丧生,其中大多数人死在哈马市。

周日凌晨,该市遭到叙利亚军队坦克攻击。

叙利亚当局则发表声明称,全国各地共有政府军5名士兵被杀。

当局指责反政府武装组织在警察局纵火,并破坏公有和私有财产。

奥巴马说,这次暴力行动证明了叙利亚领导人的本性。阿萨德总统利用酷刑,腐败和恐怖使他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

欧盟则表示,叙利亚当局的做法是不合理和不可接受的。

意大利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

英国、法国、德国也加入批评的行列。

土耳其说,穆斯林世界被叙利亚不断升级的暴力深感难过。

 BBC | 奥巴马谴责叙利亚血腥镇压抗议者p 89EKCgBk8MZdE BBC | 奥巴马谴责叙利亚血腥镇压抗议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新疆喀什连环暴力攻击 酿14死28伤
August 1, 2011 at 8:00 AM
 

新疆喀什连环暴力攻击 酿14死28伤

(2011-08-01)

早报导读

● 沈泽玮 报道 北京特派员

距离新疆和田派出所遇袭事件发生不到两周,南疆另一个潜在的冲突爆发点喀什就接连两天发生连环暴力攻击,造成9人死亡,至少28人受伤,行凶者约14人,5人被击毙,5人被捕。

据中新社昨天发自喀什的报道,喀什市昨午开始逐步实施交通管制,政府派出车辆上街喊话,呼吁民众尽快回家,机场、街面和部分营业场都所新增了许多警察,当地加强了对来往车辆的检查力度,让喀什市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官方还没有给这两起攻击事件定性,行凶者的攻击动机也未确定,不过受访学者评估,发生在新疆的攻击事件往往不只涉及单一因素,极可能是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及恐怖主义都交织一起。

和田7月18日才发生了18名歹徒袭击派出所并劫杀人质的事件,造成18人死亡。随着攻击事件频率增多,学者评估,潜在行凶者会受到前一起攻击事件的鼓舞而决定采取行动,因而形成相互模仿的“累积性效应”,所以攻击事件发生的频率极可能会升高。

第二起暴行 4人被捕

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喀什“步行街”昨天下午4时半左右传出枪声,有约12名歹徒在喀什市区中心的“步行街”持刀砍杀无辜群众,警察开枪射击,枪声还一度被认为是“爆炸声”。事发后,行人行色匆忙纷纷躲避,大量消防车、警车、救护车赶往步行街。

据报道,行凶者砍死砍伤路人及警察10余人,而12名歹徒中,有4人当场击毙,4人被擒,4人逃亡。截至昨晚伤亡人数仍在统计当中,死者中可能包括一名警察。

官方昨晚还没有公开更多关于关暴力事件的详细内容。

不过,据中新社报道,事发现场已经拉起警戒线,警察、武警疏散了周围民众,消防、医疗等部门也在现场展开紧急救援,位于喀什市中心的人民西路部分实施了交通管制。

 联合早报 | 新疆喀什连环暴力攻击 酿14死28伤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新疆喀什连环暴力攻击 酿14死28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谁最开放—开放平台的桌面战争
August 1, 2011 at 7:00 AM
 

  它们各个旗下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开放平台产品,在运作;它们的诞生,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开放而已,它们更是为了抢占用户最为重要的一个进入点——桌面。一场关于桌面进入点的战争即将拉响,而主角将是百度、腾讯、360……

  “混搭”的桌面

  应用介绍:WebOS+App Store+Facebook=腾讯Q+

  应用入口:http://im.qq.com/qplus/

  “这里啥都有”,可以用来形容最近腾讯首次半公开发布Q+身上。马化腾这次要做的,很明显是Html5的应用汇聚地——云端桌面。而这一点,也正是包括微软IE9 Pin to taskbar在内的国际IT霸主,所期望最终实现的。他们无不期望,通过自家的产品,能够圈得住未来Web3.0的核心——网页应用。而这个看上去外表就像是左边多了一个“工具箱”的WebQQ的Q+,则正揭示着腾讯帝国未来雏形。

2757 1 谁最开放—开放平台的桌面战争

  图标、背景、管理器,甚至系统工具一应俱全,这套看上去和我们熟悉的Windows桌面,并无太大差异的系统,就是腾讯用于征战Web3.0的核心武器Q+.正如推动PC最初发生的是一系列可以安装软件的入口——软驱、光驱、U盘一样,Q+的程序入口在于一个手提袋造型的图标——应用市场之内。

  苹果的App Store理念,让无数正苦于无法真正掌握软件最上游的国内互联网巨头公司,一下子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以腾讯Q+为例,他们为具有各种功能的Html5程序制定统一图标规格和程序接口,最终通过Q+云端桌面,汇聚到用户寄宿在各种设备——PC、平板、手机之中。用户几乎只需要输入一次QQ号码和密码,就可以畅游、访问原本需要冗长注册的网页应用。腾讯眼中的Q+,仿佛是自己“下一个互联网的代名词”!

  腾讯凶猛,不是在于其拥有6亿多的活跃用户,更是在于其早早地就布局了,各种能够“接洽”Q+平台的“先头策略”。在长达半年的筹备期中,腾讯已经将腾讯朋友、QQ空间、腾讯微博、财付通、电商、搜搜、彩贝及QQ八大平台陆续开放,为的就是这个已经揭开面纱的重磅系统——Q+.开放平台之争,腾讯仿佛已在国内摆好擂台,但胜负却很难因此而定,国内其他互联网巨头,也早已抢滩布局。开放平台之战,才刚刚开始……

  像影子系统的桌面

  应用介绍:安全口号的“进入点”——360安全桌面。

  应用入口:http://zhuomian.360.cn/

  喜欢挖掘入口的360,自然没有错过这次“上游之争”历史战役。打上自己引以为傲的安全旗号的360安全桌面,成为了自己征战开放平台之争的核心武器。借助整合360安全卫士所提供的部分安全功能,360希望自己能通过这款产品,帮助自己从安全软件到系统平台的战略转移。

2757 3 谁最开放—开放平台的桌面战争

  有点像“影子系统”,在第一次接触这款产品之时,这是360安全桌面给笔者的初步映像。但很显然,360这次要得不仅仅是安全而已,更在乎开放的“尺度”和“力度”。各种网页游戏的“入场”,似乎正展示着360多年积累的各种自己下游资源。和腾讯一样,360也提供了一个Windows传统桌面到“云端桌面”的“虚实切换”按钮。从背景到应用宝库,甚至到关机按钮,360安全桌面把自己装扮得更像一个传统的Windows桌面,或者说是一个朦在Windows桌面上的一个插件。

  尽可能用与传统桌面雷同,但又有自己特色的功能,从桌面这个入口,转换用户习惯最终“接管”用户桌面。而颇有意思的是,这次360一改以往喜欢捆绑推荐的癖好,在安装过程中并未强加安装、删除任何软件。甚至,在其多个版本的修订史中,它们还主动抛弃对原有软件的“绝对依赖”关系。看得出360对这场争斗,尤为看重。甚至作为360董事长的周鸿祎,还在自己的微博上,为360安全桌面摇旗呐喊。

  关于桌面上的战争,仿佛一触即响。国内各家互联网巨头,在次之上,无一不投入重兵器、重火力,蓄势待发的各种“桌面级开放平台”,即将在战场上碰面!

  网页“桌面”

  应用介绍:已与百度应用平台打通的百度浏览器。

  应用入口:http://liulanqi.baidu.com/

  醉翁之意不在酒,用这句话来形容最近推出百度浏览器,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面表和Chrome浏览器有几分类似的百度浏览器,重点在于其“最首页标签处”,多了一个彩带LOGO的按钮,而这也是开启百度开放平台的核心固件,百度的桌面布局,就“藏于”其下。这个看上去更像是一个WebOS的百度浏览器,拥有类似应用市场的“浏览器宝库”,其中汇聚了百度的开放平台布局之谜……

2757 5 谁最开放—开放平台的桌面战争

  用沙箱技术实现安全、在地址栏提供独有的百度搜索亿万级数据对比,以及百度开放平台所提供的大量网页应用,构成了百度浏览器的独特风景。上线不久的百度浏览器,就拥有了多达三万种海量应用,内容涵盖新闻、视频、游戏、财经、邮箱、小说、购物、音乐、社区、团购等,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打通了与百度开放平台的通道。

  而与其他开放平台中,提供强调应用分类归纳的应用市场不同,百度浏览器采用了一种叫做“APP抽屉”的隐藏菜单方式,来呈现这些数以万计的应用。这种,“APP抽屉”设计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其将用户查找应用的焦点,聚焦到了“抽屉”内的搜索框中。通过输入关键词来完成对众多应用的精确、模糊查找。

2757 7 谁最开放—开放平台的桌面战争

  区别于前两者的直接向,传统桌面发起正面挑战不同。百度浏览器则采用自己更加擅长的方式,在这场战斗中进行还击。从浏览器切入,抢占桌面的做法,也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谷歌Chrome OS.具有同种特殊身份——搜索引擎,具有彼此各自不同市场份额优势的两家搜索引擎巨头,在开放之路上,想法不谋而合。倘若真要谈及国内依靠浏览器转型的厂商,或许也只有天生优势、拥有国内最大网站联盟的百度,才是最终的实力冠军。

  开放未来,必然是联盟之争

  虽然三家互联网巨头,所推出竞争桌面的产品不同,但都最终将产品的核心落脚在“纯”网页应用之中。原本维护、支撑网站运作的站长们,成为未来开放平台之争,提供弹药——网页应用的供应商。角色的转变,也使得站长使命的转变,聚多成广,一些拥有实力的网站联盟,将有实力,成批提供各种应用,并准时“交货”。他们也将极度可能成为未来推动网页应用发展的核心。他们将会为各种打上不同品牌的开放平台们,提供生存必备的核心资源。而若谈及未来的开放平台之争,笔者认为,将会是网站联盟之争。

  作者:花生米投稿

评论《谁最开放—开放平台的桌面战争》的内容…

相关文章:

tongji 谁最开放—开放平台的桌面战争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谷歌阅读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络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李承鹏 | 这是一匹马‘��
August 1, 2011 at 6:30 AM
 

所以大家一定要证明,这确实是一匹马。 一匹千里马。 一匹神采奕奕、四蹄扬飞、一骑绝尘、追风赶日,的马。 传说中的赤兔。 大漠以西,通体赤红,顾盼自雄,的汗血宝马。


很快、很领先、很安全……让外国人汗颜,的一匹高速马。 请生物学家、遗传学家、转基因学家、文学家、星相学家、外星生物研究家及王恕梦,伙同猫眼朋友有力证明:这真就是一匹马。
所以大家一定要证明,这确实是一匹马。

 

一匹千里马。

 

一匹神采奕奕、四蹄扬飞、一骑绝尘、追风赶日,的马。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至于为何有角,因为,它确实发生了……具体科学原理,参见下面评论。  

传说中的赤兔。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至于为何有角,因为,它确实发生了……具体科学原理,参见下面评论。

 

大漠以西,通体赤红,顾盼自雄,的汗血宝马。

 

所以大家一定要证明,这确实是一匹马。 一匹千里马。 一匹神采奕奕、四蹄扬飞、一骑绝尘、追风赶日,的马。 传说中的赤兔。 大漠以西,通体赤红,顾盼自雄,的汗血宝马。

很快、很领先、很安全……让外国人汗颜,的一匹高速马。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至于为何有角,因为,它确实发生了……具体科学原理,参见下面评论。

 

请生物学家、遗传学家、转基因学家、文学家、星相学家、外星生物研究家及王恕梦,伙同猫眼朋友有力证明:这真就是一匹马。
很快、很领先、很安全……让外国人汗颜,的一匹高速马。 请生物学家、遗传学家、转基因学家、文学家、星相学家、外星生物研究家及王恕梦,伙同猫眼朋友有力证明:这真就是一匹马。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至于为何有角,因为,它确实发生了……具体科学原理,参见下面评论。

 

所以大家一定要证明,这确实是一匹马。 一匹千里马。 一匹神采奕奕、四蹄扬飞、一骑绝尘、追风赶日,的马。 传说中的赤兔。 大漠以西,通体赤红,顾盼自雄,的汗血宝马。
 李承鹏 | 这是一匹马!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至于为何有角,因为,它确实发生了……具体科学原理,参见下面评论。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2drms.html) – 这是一匹马!_李承鹏_新浪博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kvkv6161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叙利亚: 叙利亚军队镇压示威者 美欧表震惊
August 1, 2011 at 6:30 AM
 

叙利亚军队镇压示威者 美欧表震惊
 法广 | 叙利亚: 叙利亚军队镇压示威者 美欧表震惊
叙利亚军队对hama示威者的镇压造成众多死伤
路透社
作者 法广

叙利亚维权人士表示,叙利亚军方31日对中部示威抗议城市哈玛(Hama)发动攻击以及对其他城市的镇压,共造成至少136人丧生。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叙利亚军队镇压示威者表示震惊;欧洲议会主席布泽克(Jerzy Buzek)强烈谴责这种“屠杀”行径。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31日对叙利亚军队在多个城市的干预致使众多百姓丧命也表示震惊;欧洲议会主席布泽克(Jerzy Buzek)强烈谴责这种“屠杀”行径。土耳其外交部要求该国停止对平民致命的攻击。

对死亡人数的统计是根据叙利亚“全国人权组织”负责人柯拉比(Ammar Qorabi)的消息。他说,军队31日在全国各地的攻击造成至少136人死亡、数10人受伤。

柯拉比表示,“陆军和安全部队对哈玛市发动攻击,朝平民开火,造成95人死亡”,并说他握有62名死者的名单。他说,此外,“东部的戴尔泽尔(Deir Ezzor)有19人丧生;南部的哈拉克(Harak)有6人丧生,东部的阿布卡玛(Al-Bukamal)有1人丧生。”

31日稍早,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了望台组织(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的拉曼(Rami Abdel Rahman)表示:哈玛市的死亡人数是45人,但称数字可能上升,因为有许多人受重伤以及缺乏医疗用品。

据叙利亚人权了望台组织统计,自今年3月中旬反政府示威抗议爆发以来,因当局镇压造成的死亡人数,平民超过1500人、安全部队超过360人。
 

 法广 | 叙利亚: 叙利亚军队镇压示威者 美欧表震惊
 法广 | 叙利亚: 叙利亚军队镇压示威者 美欧表震惊

 法广 | 叙利亚: 叙利亚军队镇压示威者 美欧表震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August 1, 2011 at 6:00 AM
 

by Fenng@dbanotes.net

作为一个技术人,你加入一家公司的时候,除了要拿到一份满意的薪水之外,还应该考虑到自己会得到的其它收益,比如个人能力的提升,执行力等等。还有一点可能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想过:

你在新的公司里面是否有可能更高效的工作?

如果不能更高效的工作(个人生产力提升),甚至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疲于应付的流程、冗长而无休止的会议… 那么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而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如果不能更高效的工作,意味着你能做出的贡献将打很大的折扣,甚至就是在整个公司的平均线上下波动而已,那么你凭什么期待公司给你更高的薪酬和奖励?

前一段时间我在微博上说,「一些业界大公司将整个人才市场水都搅浑了,动辄开出数倍的工资挖人,其实对被挖的人未必那么好」,有不少人不假思索直接反驳我这句话,仔细想想看,在一个员工行为主要是在”布朗运动”的公司,是没有希望的,除非你的人生就是要混日子。你真的以为在大公司就能锻炼好自己的技术?

一个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得到一个环境,能让你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公司,为社会,也为你自己。

–EOF–


最近文章|Recent Articles

本站赞助商:豆瓣网(Douban.com)

评论数(2)|添加评论 | 最近作者还说了什么? Follow Fenng@Twitter

DBA Notes 理念: 用简约的技术取得最大的收益…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技术人加入一家公司之后应该得到什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络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德国之声 | 德国人权组织要求联合国干预新疆局势
August 1, 2011 at 5:30 AM
 

哥廷根

总部位于德国哥廷根的人权组织“受威胁民族协会”呼吁对延续数天的中国新疆暴力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并敦促联合国进行干预。该组织致函联合国人权署高级专员皮莱(Navi Pillay)指出,新疆维吾尔地区的局势恶化,越来越接近于成为“火药桶”,而当局对于事件的描述充满矛盾,难以令人相信,联合国必须紧急行动,以防止暴力升级。该组织称,在过去10天的骚乱中,至少有33人被打死。“受威胁民族协会”亚洲事务专家德利乌斯(Ulrich Delius)指出,中国当局称恐怖分子制造了暴力事件,但许多迹象表明,暴力行为是当地穆斯林愤怒和绝望的产物,而非如官方多称是受境外操控的恐怖主义行为。“受威胁民族协会”指出,一年半来,中国当局将喀什传统上主要由穆斯林居住的老城拆除了70%,以便更好地控制维吾尔族人。此前,中国当局在当地安装了数千个用于监视的摄像机。

 德国之声 | 德国人权组织要求联合国干预新疆局势p 89EKCgBk8MZdE 德国之声 | 德国人权组织要求联合国干预新疆局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撕碎了一个国家的天真”
August 1, 2011 at 5:00 AM
 

铁道部“撕碎了一个国家的天真”

作者:狂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

来源日期:2011-7-31

本站发布时间:2011-7-31 22:08:26

阅读量:58次

article img 3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撕碎了一个国家的天真”

这一周,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的“奇迹”让人看得眼睛流血。项炜伊,女,两岁半,爸爸叫项余岸,妈妈叫施李虹。15日一家三口坐动车去杭州找外婆,爸爸在微博上发照片纪念“伊伊第一次出远门”。23日坐动车回家,事故发生前一小时还在发微博说女儿。搜救结束后10小时,伊伊被发现了,爸爸妈妈遇难。铁道部的叔叔说,这是个奇迹。在记者追问掩埋动车事故车头是否在掩埋证据时,该叔叔的原话是:“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样,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我们能信什么?我们不能信什么?网友“会说话的绵羊”说:“今年春晚,一定会出现小伊伊,在全国观众面前唱一首歌唱祖国。主持人内牛满面地大声喊:‘这是伟大胜利,这是一个奇迹!’中国脊梁倪萍大妈配上几句煽情旁白,传说中救她一命的特警队长和牺牲司机的妻子接着上� ��,和小伊伊相拥,现场气氛感人……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马勒隔壁的……”救出小伊伊的温州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则告诉媒体:“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待?”这里要追问的是,谁作出决定,要异地切割火车?请用杀人罪来追究当事人责任!可这声音像遇到了海绵墙,关键部分被吸收掉了,剩下点残渣却被《公益时报》署名为“张雨”的作者打造成奇文《从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看中国社会体制优越性》。更滑稽的是,在网友“炮轰”下,当天晚上,该报趁着夜深人静偷偷将该文的网络版进行修改,不想却被网友抓了现形,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当然,好在民间有大爱、江湖有义士。就在“共和国脊梁”倪萍、李双江、刘兰芳等没有一个对动车事故发表看法时,珠海政协委员陈利浩捐出了1072417.20元,100万给小伊伊,其余的72417.20元,会作为邵队长的奖金。浙江文学院院长盛子潮与来谈合作的某人说到温州动车惨案,某人一脸坏笑:“盛院长怎么像个愤青。”,他回答说:“你就这么冷血,不谈了,没什么好合作的。”相声演员王自健宣布暂停演出一周,“不是我不想逗您笑,而是我相信这些天您也不愿意花钱买笑吧。已经订票的观众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相继联系您退票。民智已开,那些说谎的人,如果你们一意孤行,我们不会继续纵容了。”《国家记忆》作者章东磐以发小身份督促铁道部胡亚东副部长:“在文革最惨烈的岁月,你的父母(我表姐和姐夫)收留了落难的我,那时你与我终� ��相伴,我一生都感激你们全家。你从入铁道技校读书,终官至副部长,虽逾二十年未见,仍由衷为你高兴。此次温甬灾难,民怨沸腾,我期望你仍操有童年的善良与真诚,讲人话真话。或不能成家族之英,断不至成家族之耻。”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以同学身份喊话现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常识对于领导者重要,对于新闻发言人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在我们发言的时候,真的,要想一想常识!要想一想尽量不说、少说,或绕着说的,也是要遵守常识的话。”还有点让人欣慰的是,形势比人强,看禹晋永、胡锡进最新的微博言论,以及《北京晚报》也开始刊登贺卫方要求人大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报道了,这说明温州事件恶劣得已经冲撞到绝大多数民众的底线,是以,大家的底线认知突然像青筋一样鼓起,网友不得不感叹:“最顽固的碉堡� �起了白旗,最淫荡的妓女也从良了,起码人性暂时取得了胜利。”

可这确实也只是暂时的胜利而已。周一到周三,我起来打开自己微博的主页,100%在谈温州,谈其他似乎有挨骂危险。可到了周三晚上开始,微博这类话题开始疲软,周四早上再起来开微博,非温州话题已占20-30%.更让人忧虑的是,即使是谈温州,不少人也将撼不动铁道部的失败情绪开始向软柿子发泄:比如号召大家不坐高铁、进而诅咒这时候坐高铁的人不得好死;比如责怪杨峰不敢继续说话“不是男人”;再比如呼吁新浪封掉凤姐的号……这些其实都是网络围观失效后的“焦虑泛滥”,即使是周四那天吹来一把温总理答记者问的风,这火也是难改颓势,到了周五早上,非温州话题已占30%-40%,网络热点“周定律”不幸言中?基于此,网友“水写笔”呼吁:“骂罗玉凤不如转转安顺的事情;讥讽总理不如再挖挖那个下令的人;责备杨峰不如多关注王� ��;捧特警支队长不如多赞扬义务参加救援的农民工兄弟。微博要做的事情多着呢,不要在无谓的事情上分散精力了。求真相的力量本就微弱,又何必再分散。”我们该做的事情确实可多了:比如,小炜伊的叔叔提出和更多遇难者家属共同使用捐助,主张建立相关方面的基金会;比如,南方周末经济部记者黄河向网友征求铁道部及其下属单位与企业历年财务资料;再比如,法律圣徒贺卫方据宪法所规定10名以上全国人大常委可提案组织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条款,呼吁人大常委们,特别是司法界人大常委们提案组织全国人大特别调查委员会,对7·23动车追尾特别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听证……

就在有人呼吁“中国你停一停,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时,28日,中国国防部终于就中国首艘航母正式“发声”了!网友“罗庆学”说:“中国航母的‘慢’,中国航母的低调,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高铁的‘快’,中国高铁的‘高调’!……中国的发展速度世人瞩目,但这种发展不应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发展。我们搞建设、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否则发展有什么意义?必须坚守‘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坚决避免‘带血的发展’!”其实这在著名苏东问题研究专家金雁介绍的俄罗斯学者对苏联剧变的反思中也可以获得共鸣:“世界历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现代化模式,一种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化’,另一种是‘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在后一种现代化中,国家可以有高速增长的G D P,可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可以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楼……只要是国家认定需要的东西、事关脸面上的排场,全国自上而下地齐动员,一准能获得期望的效果。然而……这些所谓的傲人成就又有多少是从人着眼?即便是在苏联最辉煌的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工人的工资水平仅为美国工人的31%,居民消费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33%.……因为这种以人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并不是让国民生活得更美好、更自由,而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往好里说是对‘大国特殊责任论’的担当、是为了国家的安全战略,往坏里说是一种不自信的伪民族主义,是一种帝国模式的伪现代化,是一种没有‘人’只有‘国’的主观意志。这种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是苏联模式最大的失败。”有人说最近的挪威袭击事件“撕碎了一个国家的天真”,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只不过是另一种天真罢了。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撕碎了一个国家的天真”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撕碎了一个国家的天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ecilia Jia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我也觉得我像个疯子
August 1, 2011 at 5:00 AM
 

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做到洁身自好就相当不错了。哪一次商业炒作,哪一次对消费者、读者、公众的欺骗,后头没有学者、科学家、甚至院士帮忙?哪一次没有?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又不好看,又挣不着钱。

如果我做商业电视,我做的节目会比他们庸俗得多,我有好多招呢。

《超级女声》的那些评委一塌糊涂

人物周刊:先求证一下,“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句话确实是你说的吗?

崔永元:那天通知我去开一个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会,去了后看到标题,才知道是《抵制庸俗化》。这个会我可以参加,我有话要说,我也想听听别人的说法。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时统宇说的,他是很有名的媒介研究者。他讲这话时,既有前提,又有论据,而不是喊口号。我说不是我说的,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我是坚决同意他的这一说法的,我今天可以在这个场合正式说这话: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没有问题。

时统宇准确的意思是片面追求收视率会造成很坏很坏的影响,他说之所以出现电视节目低俗化,是收视率闹的鬼,所以“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表述得非常清楚。他说这话时,我注意到现场有很多记者,大概20多家媒体,他们在那儿聊天,发短信,没有一个人在认真听,当时我就想,可能会出问题。

那天两个人的发言最精彩,一个是时统宇,一个是清华大学的尹鸿,他们的发言对我们从业者是最有帮助的,但是后来的报道几乎没有他们的声音,都是我和李咏、朱军的。这就是媒体的问题了。多万恶啊你说,一个很好的学术研讨活动,那么多明确的、清晰的、真实的观点,最后给描述成一个批判会、批斗会,这不万恶吗?非常万恶。

人物周刊:你觉得《超级女声》庸俗吗?

崔永元:那天时统宇也只说了一句:《超级女声》这样庸俗的节目,对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我记得大意如此。为什么不利,他没有解释,因为当时会议快结束了。在我、朱军、李咏3个人的发言中,好像我跟朱军提了,李咏没有提。我提的是,比如央视十套《人物》、《探索·发现》这样的节目,它的收视率是没法跟《超级女声》比较的,在那之前我还有很长的铺垫,讲什么是公共电视,什么是商业电视。我认为我那天的发言真的非常好,是我人生发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笑),但是都给写成那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大概过了五六天,好几个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老攻击《超级女声》呀?我就回想我怎么攻击《超级女声》了,可能性很小啊,因为我都没有看过《超级女声》,我从来没有看过《超级女声》。

人物周刊:你没说过《超级女声》庸俗?

崔永元 :我当时就是说,像《人物》、《探索·发现》跟《超级女声》这样的娱乐节目做收视率比较是不公平的。《超级女声》无疑是娱乐节目,严肃节目和娱乐节目是没法比收视率的。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节目收视率的。比如《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对全世界的电视台而言,晚间7点到9点档,都是高收视率时间(中央台的广告收入绝大部分是7点到9点挣的,而且都是一套节目挣的,其他那么多频道,那么多时间挣不了几个钱)。如果你把《焦点访谈》安排到凌晨1点半,它再尖锐也没有现在这个收视率,这是毫无疑问的。离黄金时间越近,你的收视率就越高。

人物周刊:你后来仔细看过《超级女声》吗?

崔永元:人家老说我骂《超级女声》,后来我就看了10分钟。这个时候不能退,男人不能退啊,不能说“我没骂过《超级女声》,对不起我特别喜欢《超级女声》”,我才不是那种人呢。我看了10分钟,确实不好,节目不好,就可以骂,没有问题。

我觉得那些女孩想唱歌想表演,青春活力,特别可爱,但那些评委一塌糊涂,我都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资格坐在那儿指手划脚。如果你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你可以告诉她们应该怎样;为了活跃气氛,你也可以开些善意的玩笑,作为娱乐节目都是可以的。但是他们在说什么呢?我认为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在侮辱人家,甚至有评委说你多看她两眼就会爱上她。下面观众哄声四起,我认为非常恶心。你怎么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个话呢!

又回到了我在会上发言的话题:什么叫公共电视?什么叫商业电视?我认为目前中国所有的电视都是公共电视。公共电视就是一个公共平台,收看不受限制,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看。电视机前还有很多不接受《超级女声》理念的人,包括孩子,他会问为什么看两眼就会爱上这个姐姐呢,爱上是什么意思呢。

国外这种纯商业节目,都有个告知的义务,你愿不愿意参加?如果愿意,你可能遇到如下问题,这个节目将给你带来什么后果。参与者要有知情权,甚至要签合同。在做《实话实说》时,我们也没有规范,不签文本什么的,但是我们都会告知。很多人第一次上电视,可能不清楚媒介的力量。在国外,这是用法律界定的,比如BBC,我们国内是靠道德。显而易见,《超级女声》连这个都没做,那些评委想说什么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人物周刊:一定要在区分了商业电视和公共电视之后,才能讨论《超级女声》吗?

崔永元:一定要这样,否则《超级女声》的事儿永远说不明白。公共电视,它有非常严格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教育。我们看到“教育”这两个字时很刺眼,因为中国观众现在最烦的就是“教育”,说你教育谁啊,你就让我们高兴就行了。但是国外的公共电视起的就是教育作用,宣传民族传统、民族文化,表述各党派政策,不做评论,他就干这个事,服务人民。

我们这儿没人研究商业电视,为什么?因为商业电视不用研究,商业电视和任何商品的销售都是一样的,就算投入产出,就算利益最大化,只要能多挣到钱,又不被人抓到尾巴,那就是商业上最大的成功。卖衬衫是这样,卖袜子是这样,卖电视节目也是这样。回过头来说《超级女声》,如果它是商业电视台的一个商业节目,任何人都不要说三道四,管得着吗?卖得好就是好;如果它是公共电视平台播出的一个节目,那就不止骂,必须要封掉。

人物周刊:我们国家现在没有这样的区分。

崔永元:对,那天讨论会我说的就是这个事:为什么严肃节目收视率低会被攻击?娱乐节目收视率高会被攻击?弄得电视人没法做。我认为我们首要的工作是把电视台划分出来,分清楚谁是公共电视台,谁是商业电视台。我们有没有公共电视台?有没有商业电视台?比如中央电视台,我们都认为它是公共电视台,但是它的资金来源是广告收入,这叫什么公共电视台呢?你说它是商业电视台,我们想做很多挣钱的节目,没人同意我们做,得台里立项,上级批准才可以,哪有商业电视台是这样运行的呢?在体制不理清的情况下,无论你是做严肃节目,还是做娱乐节目,都会面临种种困惑。我当时希望解决的是这个问题,被媒体描述成我攻击《超级女声》。

人物周刊:你不承认《超级女声》有非常高的收视率?

崔永元:我不承认。如果说它收视率高,你一定要把最科学的数据拿给我。我去过日本,我专门看过它的调查公司,日本人口1亿多,它的收视仪有一万一千个,一万一千个收视仪!我们也做过测试。而我们的样本采集少则500个,多则2000个,用这么少的采集量来推论十几亿人口的收视口味和收视率!既然大家觉得收视率重要,就要花力气去做,一边觉得它重要,一边又不用科学态度,对不起电视制作人,也对不起观众啊!

人物周刊:好像有数不清的人在看《超级女声》,你不怕你这样的批评是“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吗?

崔永元:我不怕,首先我不觉得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是件坏事。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党代会表决开除刘少奇党籍,只有一个人投了反对票,只有这个人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后来的历史证明他是正确的。我对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的评述,将来终有一天会证明我说的是对的,这不是《超级女声》节目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体制问题。其实我也为《超级女声》的操作者鸣不平,因为在本土将一个外来的商业概念实验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

人物周刊:不容置疑的是大家都在谈论《超级女声》。大众的喜好有那么可恨吗?

崔永元:我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超级女声》很好看,所以街谈巷议都是这个话题;第二,是《超级女声》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事情多,议题操作得多。

比如说我投资5万块钱,就可以让《电影传奇》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为什么?只要崔永元在拍摄《电影传奇》的过程中,每两天出一个绯闻,那《电影传奇》就是街谈巷议的议题。这些东西是可以操作的,没有问题。

人物周刊:现在央视栏目的生存是否也是靠收视率决定?

崔永元:如果你问主管领导,他们都说不是,有观众评价,领导评价,还有成本回收是否成比例等等。他们说很多,但是节目制作者感受到的,只是收视率。收视率低,你就没有什么资格说话。

我反对的是公共电视庸俗化

人物周刊:你是否给电视赋予了太多的社会责任?也许大家今天更需要的是开心和娱乐。

崔永元:我女儿快9岁了,看到我天天这么难受,她也不是很开心。我不在家时,她在看美国、日本动画片,我回家了,她说,哎呀爸爸回来了,咱们看爸爸喜欢的节目吧。那天晚上国家地理频道连续播放了两个纪录片,其中一个讲海洛因,讲美国毒品市场的演变过程。这是个非常严肃的节目,又用了非常好看的方式,但看这个节目时,我女儿又说爸爸咱们不看这个行吗?为什么呢?因为里面有很多血腥场面,贩毒、杀人、毒瘾发作,她受不了。一个严肃电视台的严肃节目里都有孩子不能接受不能容忍的镜头,何况商业电视,那种无节制的所谓娱乐?

人物周刊:前几年你就开始炮轰中国电视节目的庸俗化了,现在看来,我们的电视节目是更庸俗了,还是相反?

崔永元:越来越多了,不可抑制,庸俗到头了,要复苏了,很可能向严肃这个方向复苏,如果复苏不了,就会往荒诞这个方向走了,已经到头了。我没反对庸俗化,大家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我再明确表述一下,我是反对公共电视庸俗化。现在大家都不界定清楚,所以老瞎争,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我做商业电视,我做的节目会比他们庸俗得多,我有好多招呢。做商业电视,我只会考虑市场效应,不会考虑其他事情的。如果这个前提不解释清楚,我觉得大家永远是乱打一气,一点意义都没有,对谁都不公平。

人物周刊:你觉得电视节目的庸俗到头了,你能举个例子吗?《超级女声》可以作为例子吗?

崔永元:说实在的,我就看了10分钟,我还不敢说它是最庸俗的。我们台一个主持人在做谈话节目,采访一个艺术家,这个艺术家很投入,很忘情,主持人也在现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出来后他跟我说,这傻B真配合今天。我说过,有些人根本不配当主持人,他们没有这样的人格。但是观众看不到这些,比如,策划会上有人会说,这丫呢,挺聪明的,咱们得找点招,弄弄丫,设点圈套,这叫策划会。讨论会上又有人说,这种傻B以后不要让他来了,找他又费劲又不讨好,还不如做做流行歌星什么的呢。做流行歌星时,会跟他的经纪人谈,经纪人说你能不能这样,能不能那样,他说行,那你能不能给我们点钱,如果你给我们节目组5万块钱,我们还可以在现场推销一下你的唱片。好多好多,我下次再乱说时,我就给你揭行业黑幕:一个电视节目是怎么� �出来的!一部电影的票房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都有数据和证据。我在看这个节目时,他(那个主持人)在哭,我就呕吐。真恶心,太恶心了!观众不知道,全蒙在鼓里,大家所说的人民,被他们像傻B一样对待,你知道吗?我们心里怎么能踏实呢?

人物周刊:这是你绝对不能容忍的?

崔永元: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尤其是谈话节目主持人,他的节目的人格,节目组的人格和这个主持人的人格应该是统一的。尤其是节目是好的人格,他是坏的人格,这是不能接受的。

人物周刊:可以用你的这个标准衡量央视吗?

崔永元:在央视就不要提这样的要求,奢望。

人物周刊:在哪儿能用这样的标准呢?

崔永元:到哪也不要提这样的要求。BBC,NHK,也许可以,但他们也有问题,只是比我们好得多。科学家贩卖人口,博士剽窃别人的论文……我确实是悲观的,我已经无数次重复我的悲观了。

人物周刊:节目是否低俗,标准是什么?应该由谁来制定这个标准呢?

崔永元:如果是公共电视,这个标准是可以制定的,我给你准备了些资料,你可以看,非常清楚,什么是低俗,制定得非常明确。商业电视的标准无法界定,比如花花公子台,我们怎么能评价哪个节目好呢?做爱时间长,姿势多,就是好节目吗?《超级女声》该用哪个标准呢?不知道,我们根本不知道湖南卫视是商业电视台,还是公共电视台。

人物周刊:我们经常听到一种逻辑,说一个孩子因为看了电视,开始学做坏事了,这是电视人的某种自大吗?

崔永元:绝对不是。以低级趣味博取收视率,绝对不是公共电视的发展方向,势必会造成恶果,如果我们假定国内所有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的话。因为已经有一些案例出现了。即便在公共场合讨论这个问题,也有人反驳我,说那只是极个别的现象,整个社会还是平稳的,没有因为电视受那么大的影响。我非常反对这种说法。我知道对社会来说,它只是极个别现象,但对这个家庭这个人来说却是灭顶之灾。中国的看客太多了。很多人都说,不就是一个孩子自杀吗,那又怎样?你想没想过,如果他是你的孩子呢?你不会觉得问题非常大吗?所以对公共电视应该有极高的要求。

不光影射我,还影射和晶,怎么不让人愤怒呢?

人物周刊:《手机》“事件”后,你一直没有接受媒体采访?

崔永元:大概一年了吧,我把手机什么的全换了,所以现在几乎没有媒体知道我的手机号,大概只有三个记者知道吧,即使这样,还是经常看到对我的“采访”:情况可能分两种,一是他(她)从别人的采访里编一些,这个还说得过去,起码是你的意思;有的就是瞎编,根本没这事儿,也没给我打过电话,没提过这问题,我也没有回答过,就编出一整篇“报道”来。

人物周刊:你说的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的区分,是不是有点像电影的分级制?

崔永元 :当时我批评冯小刚的《手机》,也是类似的讨论,我认为是一次非常平心静气的讨论,最后就被媒体渲染成人身攻击,当时我真是焦头烂额,非常难受,因为我的意思被无限曲解了,完全变成一个小心眼的人,特别没有意思。我以前也说过这个看法,作为3级片来看,《手机》太差了,该脱不脱,该上床也不上床,那叫什么玩意?作为无限制级播放的电影,它也有问题,里面已经有性暗示等等,那是不行的。我是在探讨这个问题。现在电影局在酝酿电影分级制,这就是进步。到那时候,我会大摇大摆地到电影院去看我该死了,你谁也说不着我什么,社会允许。

人物周刊:即使过去这么久,我还是很想知道,你当时那么愤怒是因为“严守一”影射了你吗?

崔永元:那次我主要针对的是电影的分级制度。我当时说了,崔永元的生活可以比这个更糜烂,可以比这个更龌龊,但是艺术家没有权利把它搬上银幕,这是我的原话。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活品性可以是堕落的,但是影视作品、公共作品,要对受众负责,尤其是电影还没有分级,男女老少都买票去看的时候,不能这样做。我觉得那部电影是在美化婚外恋。

人物周刊:你还是认为《手机》对你来说是个凶险的圈套?

崔永元:起码让我看到冯小刚的为人。我后来就跟他没有接触,我对他的评价还停留在《手机》之前跟他的接触上。比如他请我到他家,给我包饺子,说想拍一个主持人题材的电影,不知道主持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希望我给他提供一些好素材。我问他拍的是什么电影,他说是喜剧片。后来我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苦恼啊什么的都讲给他了,他当时咬着手指头听,上映前一周我们俩还坐一块吃饭,他说你看吧,你肯定喜欢这个电影。他给我讲了这个电影的故事,把脏的部分去掉了。为什么?他心虚,没说。等到电影出来我才看到,连那个主持人的接班人,都是他的情人。所以不光影射我,还影射和晶,怎么不让人愤怒呢?和晶是个弱女子,我好歹还是个男子汉啊,我不拍案而起,谁拍案而起呢?既然说了,就说个明白,所以冯小刚的为人,电影分级� ��度,影视文化的价值取向全谈了,但是后来媒体描述出来的是一场人身攻击。

人物周刊:之后你没有和冯小刚再聊过?

崔永元:没有,他在报纸上说过一段话,但是我不记恨他,因为我不相信报纸。我说文艺作品起码要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孩子,你不管其他的人,你得管自己家里的人吧。然后冯小刚说,崔永元说,一个作品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孩子,这不是我对作品的要求。我说,MD,这人禽兽不如,连自己父母孩子都不顾忌,哪还能顾忌别人!真是禽兽不如!但是为什么我没有对此发表言论?我不敢相信这是他说的,有可能是记者杜撰的,对吧。

人物周刊:当时大家都很明显地感觉到你的愤怒。

崔永元:愤怒,非常愤怒。后来我还看了一些影片,比这个还要脏,还要恶心,特别特别恶心。社会在进步,为什么影视却不断堕落呢?社会往前走,他们往后走,我当然愤怒了。可以说,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又不好看,又挣不着钱。《手机》也吃了没有分级的亏,如果有分级制,就敢拍露骨的镜头了,对票房大有好处。

人物周刊:国外影视作品也有影射或者直接批评名人甚至总统的,比如《9?11》,你怎么看?

崔永元:要看有没有法律保障。在那之前我还打过一个官司,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和肖像权,那官司打得也是一塌糊涂,让我体验到了司法的腐败。

人物周刊:名誉权的案子你赢了吗?

崔永元:赢了。但是他们挣了3000万,赔了我10万,你觉得我赢了吗?这个案子一个礼拜就可以结案,用了3年,你认为我赢了吗?

我们不能容忍在《实话实说》里说假话

人物周刊:你离开《实话实说》,和失眠抑郁有关,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节目话题面临瓶颈,越来越脱离现实、不痛不痒吧?

崔永元:对,非常对。这说明我们当时多么浅薄,认为我们已经引领了时代话语的风潮。我做的时候已经发现了,要不然我也不会自己退下来。

人物周刊: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崔永元:对,根本不是实话实说,这里有政策和制度的原因,个人能力微不足道,无法逆转,我们可以容忍《实话实说》说得不是那么精彩,但是我们不能容忍在《实话实说》里说假话。

人物周刊:你离开《实话实说》后,收视率一路下跌,仅仅是因为主持人的原因?

崔永元:没有人能证明它的收视率一路下跌,我主持时用的是日历卡调查方式,现在是收视仪,两种不同的统计方式,无法比较。

人物周刊:但总体的印象是,《实话实说》不怎么好看了。

崔永元: 一方面,这样评价和晶、阿忆非常不公平。现在的《实话实说》是在近200个同类型的节目里竞争,而我主持时,只有一两个;另一方面,我也认为他们做得确实不如我。昨天我还跟和晶讨论这个问题,她说有一个观点认为崔永元做的《实话实说》就是有意思,和晶的呢,则过分强调意义,所以就不好看了,没意思了。她问我,“你是这么做的吗?”我说,“不对,和晶。用‘有意思’的方式表达‘意义’,当然是最完美的方式,如果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应该把意义放在前面,把有意思放在后面。”她说她明白了,也接受了。和晶目前的节目可能在“意思”方面欠缺一些,但“意义”方面肯定没有什么减弱。

人物周刊:能具体评价一下和晶的表现吗?

崔永元:女主持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矫揉造作,辽宁的黑龙江的,都说香港话,和晶没有,不浓妆艳抹,得体,值得赞赏。还有一点,她的心理素质特别好,跟我不一样,我那时像惊弓之鸟,听到非议会紧张,她应对自如,她根本不在乎这些声音,她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呢,这是她的优点,是我不具备的。

人物周刊:缺点呢?

崔永元:她生活中就是个比较中规中矩的、严肃的人,不爱开玩笑,可能大家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大家习惯了在《实话实说》中有意思地探讨话题,如果不叫《实话实说》,改个名字,大家可能一下就接受了。

人物周刊:你给她的主持打多少分?

崔永元:在女主持人里可以打80分以上。

人物周刊:在《实话实说》里呢?

崔永元:勉强及格。

人物周刊:你怎么评价阿忆?

崔永元:阿忆不及格。阿忆是个特别好的人,我们很熟悉,他的文笔非常好,学识比我高,我很喜欢看他的文章,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阿忆的学识在主持节目时显露不了呢?阿忆可能不适合做主持人,他就适合做学者,写文章,做学问,给学生讲课,当他面对镜头,还要化妆吹头发,这些可能彻底摧毁他的自信心。我觉得生活中的阿忆是100分,镜头前30分都不到,差异很大。

我跟阿忆开玩笑说,你看这本书我看3页,我能发挥出5页的内容,你看100页,但你连个前言都说不上来。人和人有区别,他在口头表达能力上可能有点欠缺。还有一点不好,就是他极力希望做到有意思。生活中他不是个特别爱开玩笑的人,很严谨,电视机前非要开玩笑,可能节奏就很难掌握。

人物周刊:你现在做的《电影传奇》很接近你的理想吗?

崔永元:《电影传奇》特别近,它离我的理想特别近,只是不被市场认可,大家不觉得它是个好节目,这是个问题。《实话实说》人民认为它是个好节目,但是我觉得它离人民越来越远,我每做一期就觉得离我的理想又远了一步,这也是我自己不能接受的。

《电影传奇》就是干事,因为没有人愿意干这个,费力不讨好。中国电影100年,我们有多少关于100年的资料呢?我们采访了1000多位电影人,其中几十位现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再也没有他们自己的影像资料了,等到中国电影150年、200年时,只能到我们这儿来找到他们的资料了。我跟我的伙伴们说,咱们不功利,咱们做一个资料收集,采访每个人都是从他记事开始谈起的,说的跟电影毫无关系,但是我们把它完整记录下来,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对整个中国电影史是有意义的。但是把自己累得半死,也挣不了钱,不盈利,也没人说这个节目受欢迎。我也可以做《超级女声》呀,我要去做主持比他们主持棒多了,我有这份自信。

现在这个节目已经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为馆藏作品了。据我所知,这是电影博物馆惟一的电视作品,这就说明了它的史料价值。现在,起码电影圈的老人,天天都在鼓励我,每次我见到他们,都像摸自己儿子似的摸我的脑袋,说小崔,你干了一件好事,你帮我们干了一件好事,这应该是我们电影人自己干的,让你给做了,我们得感谢你。他们对我特别好,还给我寄吃的,寄治病的药,我特别感动。

人物周刊:你觉得自己在《电影传奇》里的演技如何?

崔永元:我很敬业,但演技根本不值一提,我哪有什么演技呀?

人物周刊:《实话实说》、《小崔说事》、《电影传奇》,你怎样评价自己在3个节目中的表现?

崔永元 :《小崔说事》就不评价了,不值一提,挺随手的,好像少年时候练过武,老年了再比划两下,这么回事。《电影传奇》非常伟大,将来总会有人写它一笔的,它为百年电影做出了贡献,真的可以这么说,一点都不觉得脸红,也不愧疚。

《实话实说》了不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谈话节目方式,但是美中不足的,它是模仿,实际上学的是美国《脱口秀》。《电影传奇》全世界没有第二个,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实话实说》顶峰时,我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真了不起,我是中国第一号男主持人,后来才发现这个想法非常非常愚蠢,那只是在我们通往理想的过程中非常艰难地迈了一步,就误以为自己成功了,现在想来真幼稚,还没到青春期呢。实话说,《电影传奇》真是让我有成就感。

人物周刊:你说过希望自己心态调整好了后,再杀回去做个严肃节目,是什么类型的节目?

崔永元:读书节目。《电影传奇》很严肃,准备做4年,现在已经做好3年的量了,很快就可以全部完成。我们还打算做《歌曲传奇》系列,但也不一定能延续下去,因为这是个商业项目,台里不投资的,很有可能没有人愿意投资,或者没有人愿意购买,就夭折了。

人物周刊:这个读书节目做成的可能性大吗?

崔永元:现在几乎都没有可能了,因为那时候严肃节目还有生存空间,有人喜欢看娱乐的,有人喜欢看严肃的,尤其是40岁以上的受众群。现在是娱乐节目通吃,上到99,下到刚会走,大家都喜欢了,全民娱乐。

人物周刊:你希望自己做主持人做到什么时候?你会以什么方式告别这个舞台?

崔永元:随时可以不做。我希望我做的永远是高品位、高格调的节目。但是如果电视台不需要,那我掉头便走。

人物周刊:人民可能不答应啊?

崔永元:做《实话实说》时人民把我捧上了天,我也没乐晕了头,对吧,现在又有人说我“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所以我就从来没在意“人民”这个概念,哪有人民呀,没有人民呀,只有甲、乙、丙、丁,张三、李四这些具体个体,我希望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我是难得一见的优秀主持人

人物周刊:你听到过的对你最恶毒的评价是什么?

崔永元:骂我的很多,最恶毒的评价是,这小子会玩,既炒作自己,还不露痕迹,显得很有学问,很有修养,很宽容,这是对我最大的伤害。真的,骂别的,比如他长得难看,没有一个女人会喜欢;他早点死,死得越早越好,他怎么还不死,他老说自己要自杀,怎么还不自杀啊,快点啊——这些我经常听到,我根本不在乎,但是刚才那个评论,我认为是最狠的,也可能说到了我的痛处吧。(笑)

人物周刊:你觉得你是一个优秀主持人吗?

崔永元:是,难得一见的优秀主持人。

人物周刊:不为自己担忧吗?

崔永元 :我不担忧。我不说我难受,所以我就说,更多的时候是媒体曲解了我的意思,他们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故意把我的语言妖魔化了。

人物周刊:有没有拍错的时候?

崔永元:我没有拍错过,都是媒体给我拍错的。我最近见到一些大画家、大作家,他们都劝我不要这样,他们说,哎呀你管好自己就行了,不要老站起来说话。我理解的意思,是他们觉得我根本没有那种学识,话说多了,漏洞百出,被人揪着尾巴多难受啊。

也可能是他们也堕落成那样的人了,觉得洁身自好就是好的了,不用再拍案而起。有段时间我对网络陷入了困惑,只看到了它的负面效应,觉得它为什么这么不负责任,后来我看了《南方周末》对鄢烈山的采访,茅塞顿开。他没有说BBS一句坏话,这是我没有料到的。他说这是个公开的论坛,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记者接着问他,那你的杂文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他说我们的社会还是需要有逻辑思维的、对自己名声负责任的表达。我看完后特别高兴,我觉得他说得太好了,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排斥BBS这种新兴的方式,但是这个社会确实需要对自己名声负责任的表达。

崔永元:我每天晚上都非常难受,特别孤独,寂寞。我都无法跟你形容我的难受,经常晚上9点就躺在床上,到第二天早晨7点还没有入睡。我老在想这些事,想不通,想不明白:以前有那么多拍案而起的人,现在他们都上哪儿去了?我知道崔永元无法跟他们比,这个时代有可以跟他们比肩的人,做人做事都无可挑剔,但是他们都在洁身自好,我见过很多很多,他们不愿意站出来对这个社会负责任。

人物周刊:一个正人君子,一定得要求别人也是正人君子吗?

崔永元:大概就是有病,只能说是有病了。我其实只是希望从业人员要有职业道德,知识分子要有责任感,其他的真的没要求了。

人物周刊:你希望中的自己,希望中的别人,希望中的外界社会,有没有点乌托邦色彩?

崔永元:我才不认为那个是乌托邦世界呢,我认为那是美好的世界,我相信有这样的地方。比如我带我女儿去朗布拉邦(音),老挝一个城市,那地方非常非常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让人特别感动。回来我就想,什么叫文明?什么叫发达?是不是纽约就叫文明?华盛顿就叫发达?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大概就叫文明吧。

人物周刊:你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你对别人的那些要求了吗?

崔永元:对,我就能做到绑票不撕票,收了红包不塞纱布。主持人请人家来做节目,人家好好配合你,你别背地里骂人家,我就这个要求,这个要求高吗?

人物周刊:你老站出来说话,你的家人怎么看呢?

崔永元:我的家人也觉得我像个疯子,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讲像个疯狗,见什么都要咬一口。看电视时在骂,看报纸也在骂。比如前些日子黎莉莉去世了,那是个对中国电影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人,报纸上连个豆腐块都不愿意给她,把那么大的篇幅给王菲、李亚鹏、《七剑》。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起码是个文化不高的社会。

人物周刊:医生建议你换个轻松的、不需要太多责任的职业,你觉得自己可以离开吗?

崔永元:当然可以,这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这个行业?

人物周刊:但现在你还是在干这一行。

崔永元:我能做什么呢?我没有别的手艺啊。比如我想过做房地产,那样可以挣很多很多钱,那时候崔永元是个商人,在商言商,我就挣钱,你管得着吗?但是偷税漏税、偷工减料,我又不能容忍,就没法去;也有一些企业找我做形象大使,推荐这个药那个保健品,干那么三五档就够这辈子花了。但这东西行吗?真是虎骨做的,蚂蚁泡的吗?我会跟人较真,一较真就会露馅,然后心里又不平衡,所以简直是没法选择,非得坏了良心。我要坏了良心,我就不要换职业,我就可以在这个圈子里如鱼得水,我水平比他们高,这我知道。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我也觉得我像个疯子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我也觉得我像个疯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leon92126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我要为温总理鸣不平
August 1, 2011 at 5:00 AM
 

我要为温总理鸣不平

作者:李云飞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31

本站发布时间:2011-7-31 20:41:16

阅读量:15次

article img 3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我要为温总理鸣不平

“在当今中国,也只有他和总书记等两三人,多少还能安抚一下民心了。”这是一位网友对温家宝总理的评价。因而,我要为温总理鸣不平。

我要他鸣不平的是,身为一国总理却说话没有官员能够听。给我印象最深的事首先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救人。然而,他却调不动一兵一卒。平时不愿意发火的总理此时不得不发火,这就是媒体报道了的:由于连绵的大雨导致救援行动受阻,在废墟下的民众急需救助,心系民众、心急如焚的温总理面对空降部队的领导说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已看着办”。一向温文尔雅的温总理的这番话,即表明了温总理的愤慨,也表明温总理的无奈。

给我印象深的第二件事是对房价的调控。这也是媒体评论的,温总理越要调控房价,房价越要上涨。

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三件事情是这次的国务院要求中央政府各部门在6月底以前要将“三公”经费公开。然而,中央政府有多少部门按照了温总理规定的时间公开了“三公”经费?现在7月底了,有些部门的“三公”经费还没有公开。

以上都是有目共睹的事情,还有两件事情不是都有目共睹了的,因而要详细说一说。

一件是我为工商银行近几年来退休的员工请命。自工商银行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以来,工商银行的退休员工每月就只有1500元左右的退休费,在物价飞扬的今天,曾被认为“富贵之家”的金融单位的退休员工也沦落为弱势群体,也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这是执行退休双轨制政策的后果。我受他们中一些人的委托,向工商银行的各级领导写报告要求改变这一现象,列举了四条理由,其中一条是:从国家要废除退休双轨制的政策来看,工商银行应该率先废除。理由是:这种退休双轨制政策自实行以来,就遭到非议,不仅在民间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也在反对。如,2011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同网民在线交流时,针对退休双轨制这个问题就说:“这个现象是不合理的”,“政府准备采取三项措施逐� �解决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问题”。温家宝总理之所以要说政府准备采取三项措施逐步解决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因为政府目前还不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财力,特别是地方政府,但工商银行不然。因为工商银行这几年一直都是是世界上利润第一的银行,每年纯利润高达二、三百亿美元,工商银行这几年的退休员充其量就是数万人。因而工商银行完全有经济实力解决。但工商银行的领导对我说,这只是温家宝个人的意见,不能作数。

还有一件就是这次7.23温州铁路动车组(专题)事故的处理。7月28日中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前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并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当时,温家宝要求,“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温家宝又说,“公开、透明非常重要,事故能否处理得好,其关键就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因此,处理的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信息。”但是,中国总理温家宝对温州动车(专题)事故处理“公开透明”的宣示言犹在耳,事故后的第七天,中共中宣部连下三道禁令叫停了中国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与评论。7月29日,中宣部的这一禁令在微博上被多位媒体从业者证实并被广泛传播。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辑抱怨,原本有八个版的温州动车(专题)追尾事故的相关报道,晚间禁令到达后,不得不临时撤版换稿;财经周报《中国经营报》则有8个相关版面被迫临时换搞。《新京报》撤下了新京报 A15版《逝者》、A16版《目击:我们都是幸存者》等多个版面;浙江的《钱江晚报》撤下了两个版的《停下1分钟》;西安《华商报》撤下了3个版的评论周刊。

甚至官方新华社(新华社属国务院管辖)的稿件都被禁止。晚间,新华社紧急通知,此前向各报社订户播发的《(中国网事)期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网络热帖〈“7•23”动车(专题)事故的五点存疑〉的记者调查》稿,“暂缓使用”。

中央电视台没有直播温家宝的现场记者会。

当天晚间,中央电视台《24小时》栏目的制片人王青雷因节目中批评了铁道部被停职。7月30日开始,各大门户网站大量削减温州动车新闻条目,专题页面不见踪影。

一家广州报社的资深编辑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以上关于叫停中国媒体关于7.23温州铁路动车组(专题)事故的报道与评论的消息,来自一家网站。如果消息属实,我就要禁不住质问:“这些恶棍,你们要置温总理于何地?你们要置中国人民于何地?”

我要呼吁:保护温总理,保护中国人民!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我要为温总理鸣不平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我要为温总理鸣不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Natasha Pickowicz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日本福岛县近海星期天凌晨发生里氏6.4级地震。以福岛为中心的东北和关东等大范围地区有较强震感。.

2011 年 07 月 31 日

decrease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standard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increase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 email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 print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 favourite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日本福岛县近海星期天凌晨发生里氏6.4级地震。以福岛为中心的东北和关东等大范围地区有较强震感。

日本新闻网消息指,这一次地震已经造成7人受伤,但没有死亡报告。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地震发生后,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没有接到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福岛第二核电站发生异常的报告。

这次地震的震央位于仙台东南偏南大约170公里,震源深度大约57公里。

日本气象厅表示,这次地震是311大地震的余震,并无引发海啸。但今后有关地区发生5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的可能性仍然是比较高,希望各方注意。

journalist1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本台驻台湾通讯员,擅长以国语和闽南话编播、制作题材广泛的专题节目,先后制作、主持过有关时事、文化、妇女及公益社福等方面广受欢迎的节目。

journalist2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本台驻香港通讯员,不仅是香港优秀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而且是香港说普通话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所主持的“普通话大联盟”和“情迷中国”等节目拥有广大的听众。

journalist3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本台驻新加坡通讯员,以主持活跃轻松节目和大型活动见长,曾获动力电台2000年新生代主持大赛冠军,所主持的流行音乐节目深受新加坡听众喜爱。

icon studEng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我们的英语教学节目均以中、英文双语播出,课文、录音都在网上发布。

英语讲座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p 89EKCgBk8MZdE 澳广 | 日本福岛县近海6.5级地震至少7人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中国贵州安顺西秀区发生小摊贩死亡事件,涉嫌与摊贩死亡有关的城管人员王胜被刑事拘留。.

2011 年 07 月 29 日

decrease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standard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increase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 email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 print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 favourite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中国贵州安顺西秀区发生小摊贩死亡事件,涉嫌与摊贩死亡有关的城管人员王胜被刑事拘留。

据中国媒体报道,7月26日,安顺市西秀区城管大队二中指导员王胜带队在西秀南华路开展清理摊贩占道经营工作中,与在此摆摊的邓启国发生纠纷,后邓启国倒地死亡。

公安机关初步查明,王胜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决定立案侦查。目前,安顺市公安局已依法对王胜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journalist1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本台驻台湾通讯员,擅长以国语和闽南话编播、制作题材广泛的专题节目,先后制作、主持过有关时事、文化、妇女及公益社福等方面广受欢迎的节目。

journalist2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本台驻香港通讯员,不仅是香港优秀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而且是香港说普通话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所主持的“普通话大联盟”和“情迷中国”等节目拥有广大的听众。

journalist3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本台驻新加坡通讯员,以主持活跃轻松节目和大型活动见长,曾获动力电台2000年新生代主持大赛冠军,所主持的流行音乐节目深受新加坡听众喜爱。

icon studEng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我们的英语教学节目均以中、英文双语播出,课文、录音都在网上发布。

英语讲座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p 89EKCgBk8MZdE 澳广 | 中国小摊贩死亡事件逮捕一官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時電子報 | 外媒‘��維人報復中共鎮壓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新疆喀什市鬧區挾車砍人案,造成8死28傷。大陸媒體報導多未提及原因。外媒報導認為,這是為報復中共當局鎮壓維族人引起。

外媒報導,中國當局把襲擊案定性為極端宗教分子策動,海外流亡維吾爾人組織表示,這由當局鎮壓維族人抗議而引起。世界維吾爾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認為,喀什砍殺事件死者主要是地方治安隊隊員。

迪里夏提說,之所以發生新疆喀什劫車殺人是因為中國政策不當。他指出,中國當局隨後在當地逮捕了至少100名維吾爾人。死傷人員多數為中國聯防和他所稱的「中國移民」,迪里夏提說「這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但必需面對的事件。北京應該承擔因鎮壓導致事件的責任」。

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引述消息指出,這兩名男子均是維人,估計是為報復18日和田市公安派出所被襲擊,公安擊斃多名維吾爾人。

另外,法新社引述英文新華社報導,7月30日砍殺事件發生之際,現場附近曾先後發生兩起爆炸,第一次爆炸來自一輛小型客貨車,幾乎同時間,當地的美食街發生另一次爆炸。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中時電子報 | 外媒:維人報復中共鎮壓p 89EKCgBk8MZdE 中時電子報 | 外媒:維人報復中共鎮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中国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至少8人死亡,另有28人受伤。.

2011 年 07 月 31 日

decrease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standard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increase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 email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 print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 favourite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中国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至少8人死亡,另有28人受伤。

据报道,两名犯罪嫌疑人星期六在喀什市美食街路口劫持一辆正在等候红绿灯的单排座卡车,持刀杀害一名司机后驾车冲向人群,并下车持刀砍杀路边民众,现场造成六名无辜群众死亡,28名群众受伤。

周围群众奋力抓捕,搏斗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死亡,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位于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说,事件已经被定为恐怖袭击,7名受害者都是汉人,2名凶徒是维吾尔族人。喀什已经戒严,附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journalist1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本台驻台湾通讯员,擅长以国语和闽南话编播、制作题材广泛的专题节目,先后制作、主持过有关时事、文化、妇女及公益社福等方面广受欢迎的节目。

journalist2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本台驻香港通讯员,不仅是香港优秀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而且是香港说普通话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所主持的“普通话大联盟”和“情迷中国”等节目拥有广大的听众。

journalist3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本台驻新加坡通讯员,以主持活跃轻松节目和大型活动见长,曾获动力电台2000年新生代主持大赛冠军,所主持的流行音乐节目深受新加坡听众喜爱。

icon studEng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我们的英语教学节目均以中、英文双语播出,课文、录音都在网上发布。

英语讲座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p 89EKCgBk8MZdE 澳广 | 新疆喀什市发生凶案8人死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2011 年 07 月 30 日

decrease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standard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increase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 email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 print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 favourite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us debt file 300711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敦促民主、共和两党尽快就解决债务及赤字方案达成协议。

[File]

美国国会参议院当地时间29日以59比41的投票结果否决了众议院刚刚通过的由共和党领袖、众议长博纳提出的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的法案,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仍在激烈博弈。然而给予他们作出决定的时间已经指日可数。

按照博纳的方案,国会将采取“两步走”的方式提高债务上限,即先提高9000亿美元债务上限,同时要求在未来十年削减赤字9170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明年初,美国将再度面临提高债务上限的讨论,届时这一问题将成为奥巴马总统寻求连任的重要障碍。

民主党则希望使债务上限提高的时限能够覆盖明年的总统大选,同时希望适当增加收入。

根据美国的立法程序,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要得到国会两院通过,才能提交总统签署为法律。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正在修改本党方案。但民主党的方案能否在两院都得到通过,目前仍不确定。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报告,美国联邦政府到今年5月16日已经突破14.29万亿美元的法定举债上限,如果国会不能在8月2日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将面临违约风险。

美国奥巴马29日再次促请民主共和两党尽快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协议。奥巴马强调,时间已经不多,而且两党的立场并非南辕北辙。不过他有指出,他认为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博纳提出的提高债务上限及削减赤字方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参议院的民主党多数党领袖里德推动另一版本的债限灭赤法案,将债务上限一次过提升至少2.4万亿美元,并在10年内削赤2.2万亿美元。方案或于今天初步投票,但即使参院通过也有可能被众院否决。知情人士称,白宫希望共和党就此方案妥协,化解愈来愈近的美国违约危机。

美国债务一旦构成违约,后果非常严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其威胁程度远大于雷曼兄弟破产所造成的影响。

专家估计,一旦美国违约,市场上就会出现抛售美元的风潮,投资者会把资金从美国大规模撤出,美元将大幅度下跌,全球金融可能再度陷入混乱,由此引发新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恐怕也在所难免。

虽然债务违约美国是输家,但为其垫背的还有不少亚洲国家。

专家认为,美国债务违约带来的打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最直接的,美债违约或降级,意味着美债风险加大,投资者有血本无归的可能;第二,美元可能贬值,会对这些国家的外向型经济构成威胁;第三,最糟糕的情况是,金融恐慌席卷全球,世界整体经济受创,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后的金融海啸将重演。

英国路透社经济学家预测,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降低对美国债券的评级。美国债券从AAA降级不仅会使投资者成本增加,还会成为另一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倘若美国政府通过大量削减预算开支以保持其当下的债券等级,就会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由于现行全球金融市场定价体系是以美国国债为基准的,如果美国最终发生债务违约,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都可能发生崩盘。

业内人士表示,即使美国国债能够避免技术性违约,中国手里的美国国债也将出现大幅缩水。如果美国国债利率显著上升,中期内无论是美国国内通胀还是美元贬值,都可能导致中国所持美国国债大幅缩水。

经济学家建议中国有关部门尽早做应变准备,包括改变外汇储备结构。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景乃权说,中国此时要把握有利时机,掌握国际话语权;加速优化国际储备的结构;使外汇储备的用途多元化,和积极扩大高科技产品进口范围,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梅新育提醒中国与美国财政部持续接触,并对其施压,中国也应做好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崩盘的准备,增加储备资产的构成种类。经济专栏作家叶檀说,谁持有的美元越多,谁受的损失就越大,这非常明确。

但也有经济专家认为,如果美国经济受债务违约而恶化,导致其进口锐减,由此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冲击,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会相对较小。

瑞士信贷经济学家布莱尔-汪德斯福德认为,虽然中国对美国贸易出口量要比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出口总量总和的两倍还要多,但显然中国所面临的风险却要小许多。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额只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9%,即使美国对中国产品需求量下降10%,中国所受的冲击仍然较小。

编辑:陆阳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p 89EKCgBk8MZdE 澳广 | 【时事报道】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决议,债务违约迫在眉睫(2011年7月30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识网 | “忠于党”一定“忠于人民”‘��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忠于党”一定“忠于人民”? 我发出这样的疑问,那是在看了一条消息之后产生的。消息说: 5月15日晚,开封市长周以忠被通知赶到位于开封市开发区的五星级酒店开元名都大酒店,在此等候的省纪委负责人宣布对其实施“双规”,随后周以忠的司机及秘书也被带走,就在前一天,河南省委组织部还曾派考察组前往开封,考察周以忠“是否适合担任开封市委书记”,除了谈话,还有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据《中国新闻周刊》)。 这简直就是一场滑稽剧:这样的组织考察,这样的“投票表决”连儿戏都不如。 组织部,这是中共党内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它是专门“发放乌纱帽”的,没哪个官员/想当官的人敢于藐视它: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偏偏那么怪,官员/准官员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这个东西自己却总是“不争气”:想想看,多少如周以忠这样的“贪腐市长”就是通过类似河南省委组织部这种东东提升上去的。按说,组织部是最“忠于党”的,它为党办事最忠心耿耿了。 可是,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也忠心耿耿?或者说,“忠于党”就等于“忠于人民”? 从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考察“票决”贪腐市长周以忠来看,事情并非如此:“忠于党”不等于“忠于人民”。 “党”与“人民”是属性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兼容性”。比如,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能说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党”。党的阶级属性是不容混淆的。这是常识。此其一。 其二,党说,它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在考察/使用干部的时候应该完全按照党的规矩办事,而不是按照人民的意愿行事。如果让开封市全市人民来考察/投票表决的话,我想,极有可能周以忠不会当选:他的所作所为瞒得过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还能糊弄得了全开封市的老百姓? 有人可能会说:全市人民怎么考察呀?这好办啊,让被考察者站在大众面前直接回答老百姓的提问就行了。这种考察多实在!问题是:考察者敢吗? 考察者大都不敢。 原因嘛,那就是其三了:目前的中国,有几个官员经得起老百姓的这种直接盘问?这一点,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心知肚明。但是,由这个部门来主持对类似周以忠者等的考察/投票,那就安全多了。参与考察者,或许因为自己也有着如同周以忠一样的“嗜好”,如果他/她在考察会上提出不同意见而“拔出萝卜带来出泥”,岂不坏事?或许,其中还有等待该考察组织者提拔重用的呢,那就更不“方便”发表异见了。或许,该考察者自己的直接上级对这种考察另有指示,参与具体考察任务者不敢违抗,只能奉命行事……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那最后之结果当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皆大欢喜,官官开心! 官官开心,老百姓开心不开心呢? 这没关系,只要完成了党交给的考察任务,那就是尽心尽责/功德圆满了。 中国对干部的考察,大率如此。 这就是本文标题的来由。 这样说不知交代清楚了没有,如无,则敬请斧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lo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中国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说,调查组将认真严格履行调查组职责,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各项工作,调查结果争取在9月中旬公布。 .

2011 年 07 月 29 日

decrease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standard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increase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 email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 print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 favourite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中国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说,调查组将认真严格履行调查组职责,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各项工作,调查结果争取在9月中旬公布。

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当天在温州召开。

会议指出,严肃认真彻底查清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给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 待,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journalist1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本台驻台湾通讯员,擅长以国语和闽南话编播、制作题材广泛的专题节目,先后制作、主持过有关时事、文化、妇女及公益社福等方面广受欢迎的节目。

journalist2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本台驻香港通讯员,不仅是香港优秀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而且是香港说普通话活动的积极推动者,所主持的“普通话大联盟”和“情迷中国”等节目拥有广大的听众。

journalist3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本台驻新加坡通讯员,以主持活跃轻松节目和大型活动见长,曾获动力电台2000年新生代主持大赛冠军,所主持的流行音乐节目深受新加坡听众喜爱。

icon studEng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我们的英语教学节目均以中、英文双语播出,课文、录音都在网上发布。

英语讲座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p 89EKCgBk8MZdE 澳广 | 中国调查小组开始调查923动车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時電子報 | 中共航母進行鍋爐試車
August 1, 2011 at 4:30 AM
 

今天是中共解放軍建軍八十四周年,大陸國防部長梁光烈昨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招待會表示,將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而近幾日,位於大連的改裝航母「瓦良格號」也完成外觀塗裝,並開始進行鍋爐試車作業。

據「新華社」報導,梁光烈昨晚酒會致詞時指出,將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繼續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作出應有努力。

至於改裝的「瓦良格」航母動態,大陸中央電視台官方網站報導稱,航母的施工鷹架已全部拆掉,正「以服役狀態亮相」;而日前「中新社」刊發照片也顯示,「瓦良格」號的煙囪冒出黑煙,正逐步進行鍋爐測試作業。

 中時電子報 | 中共航母進行鍋爐試車p 89EKCgBk8MZdE 中時電子報 | 中共航母進行鍋爐試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August 1, 2011 at 4:00 AM
 

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在湖北东南部的乡下小镇找到了自己心里真正的“大学”。

lrc1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南方周末》2011年7月28日
(发表时题为“大学在人间”)
记者 方可成 发自湖北蕲春
实习生 李惠普
摄影 罗奇志

晚上的课程开始前,青石中学突然停电了。

这天是2011年7月13日,学校已经放了暑假,只有即将升入初三的学生返校补课,但另一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正活跃在校园里,他们在这所位于湖北东南部的乡镇初中就读一所“大学”。

这所名为“立人”的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罕有的存在,它没有自己的校舍,只能借用初中的宿舍和教室,硬件设施落后;它没有校长,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资金基本依靠公开的小额募款;它的第一期只是15天的暑期学校,学员不到80位。但是,它有令许多正规大学都羡慕的师资,还有着高远的理想: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

停电的那个夜晚,授课的导师是熊培云,讲课内容是“我的学思历程”。为了保证课程照常进行,义工和志愿者们买来了蜡烛,在课桌上、讲台边点燃。烛光摇曳中上课的场景很快被学员拍照并发到微博,“最浪漫的一课”吸引了许多网友的转发。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另一条微博也广为流传:“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这段话的作者秋风正是立人大学的导师之一。在这个夏天,近百名年轻人和秋风、熊培云等导师一起吟诵诗歌、开读书会、仰望星空、排演戏剧,探索了另一种教育模式,也体验了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小镇的闯入者

“让理想主义更理想主义,让脚踏实地更脚踏实地。”在报名表中,汕头大学商学院学生苏顺德写下了这样的话。

从6月底开始,陆续抵达的年轻人打破了蕲春县青石镇的平静。

青石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小镇,地处大别山南麓,一条蕲河蜿蜒而过。尽管山和水带来了诗意,但和大部分中国乡村一样,小镇正日益失去活力,大量中青年外出打工,孩子们则投身应试教育的系统,起早贪黑,冀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隶属于以应试教育闻名全国的黄冈市,青石的大部分居民对大学的真意并不了解。立人大学开学前,义工陈仲伟去学校附近的店里复印招生简章,女老板问他:招来一名学生,能拿几百的回扣?

陈仲伟复印的招生简章仅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则通过网络发出。义工们并未做太多的推广工作,但响应者众多,80人的招生计划,报名的人数超出了三四倍。

“让理想主义更理想主义,让脚踏实地更脚踏实地。”在报名表中,汕头大学商学院学生苏顺德写下了这样的话。

这也代表了相当多报名者的心声。高中毕业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是立人大学的两个目标群体,前者往往对大学所知甚少,不知该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四年;后者则常常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失望,在同学群体中显得另类、孤独。

最终入选的高中生来自全国各地,一位名叫万永生的男孩骑自行车从河南赶来——在他们中学,“骑行中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特色活动;而大学生们所学的专业五花八门,甚至有一名学员的专业是“武器系统与工程”,后来,他被同学们称为“导弹哥”。

突然的闯入者给小镇带来的冲击不啻为一枚小小的炸弹。最直观的现象是:青石中学附近几家超市的脸盆、凉席等生活用品卖得特别好;学校食堂偶尔不开伙的日子,一百多人外出吃饭,周边大多只有一口锅的小饭店忙得不可开交;学校对面小卖部的冰棍也一度卖断了货。

不少城市孩子是第一次到乡镇生活,他们从学校旁边的商店买回奥利奥饼干,结果发现包装上的名字其实是“粤利粤”……

年轻的毒

刘瑜说,和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她也在年轻时中了很多“毒”,以为“农民起义就都是可歌可泣的,北洋军阀就是民不聊生的……”

北京大学的张健和清华大学的刘瑜是前两名抵达立人大学的导师,他们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

张健开设的第一门课是“国家:起源与组织”。第二天,张健和刘瑜进行了一场对谈,讲述各自的学思历程。定下这一主题是义工陈仲伟的主意,他在网上看过台湾大学“我的学思历程”系列讲座,并将其移植到了立人大学,要求每位导师都做一次这样的分享。

“我的学思历程从一片空白,到随波逐流,到头重脚轻,走了很多弯路。”刘瑜说,和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她也在年轻时中了很多“毒”,以为“农民起义就都是可歌可泣的,北洋军阀就是民不聊生的,西方议会都是互相攻讦,资产阶级都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后来,她又随大流读萨特、尼采,因为“那时手捧一本布迪厄、福柯就等于现在手里拿着一部iPhone4”。到最后她才发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体验到“小孩子在大自然中发现一种草叫什么的欣喜”。

学生们早就为这位明星级的学者准备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学生举手说:感觉自己周围的同学缺乏政治热情,不知你们当时的大学氛围如何?刘瑜答:生态更多样化,怪人更多,但是,任何社会中怀有政治热情的人都是少数,这并不是坏事,好的公民文化是参与型和冷漠型的结合。“问题是,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不能‘被不关心政治’。”

几轮问答下来,学生的提问逐渐发生了转向,好几个人都开始请教爱情问题:如何处理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对爱情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

“每次和年轻人交流,爱情都是必然被问的问题,最后我们都成了知心大哥、大姐。”张健说。

“可惜连岳不在,”刘瑜笑言,“我大学4年就是爱情专业户,从爱情中学到人性的很多东西,爱情是真正普世的。我的建议是,要勇敢,30岁以前尽量follow your heart(听从内心),但不要让别人为你的理想付出代价。”

最穷的浪漫

在这所中国最穷的大学,浪漫却并不是奢侈品……

青石的天气和学生们一样热情,位于顶楼的多媒体教室像是一只巨大的蒸笼,没有空调,电扇呼呼吹出的都是热风。刘瑜只能一边讲课,一边擦汗。“再次领教了南方的夏天,热得我呲牙咧嘴。”

在这个手机没有3G信号的小镇,物质的匮乏考验着每一位导师、学生和志愿者。

导师来上课,全凭自愿,不但没有讲课费,还要自掏路费,辗转换乘多种交通工具,住在镇上唯一一家宾馆,每晚房费80元,房间时常有蟑螂出没。

比起学生和志愿者的住宿条件,宾馆已经算是天堂了。青石中学的宿舍里只有硬板床,有的窗户没有玻璃,房间里闷热不堪,学生们往往是凌晨一两点钟才能入睡,早上五点就醒了。“到这儿的第3天,被褥里居然跑出一只虫子,我当场就崩溃了。”志愿者陈永明说。

但艰苦的环境抑制不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讨论欲。“张健老师关于国家起源的课程讲完后,我宿舍里的讨论太激烈了。”学生何冁煊说。

上了几天课,闷热的天气丝毫不见好转,义工们用微博求助。很快就有网友汇来了3000元,指定用于购买冷风机。

在网上,立人大学的关注者和支持者甚多,不仅有热心人主动捐助冷风机,连校徽也是微博上的一名艺术家自告奋勇义务设计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默默的关注者为立人大学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立大仅向每位学员收取200元学费,并采用小额募款的方式筹得2万多元。在结业后公布的财务明细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的捐款金额是一两百元,最大的一笔有一万元,最终的结余部分被用作学生的奖助学金。

在这所中国最穷的大学,浪漫却并不是奢侈品。第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一些学生不经意地抬头,看见满天繁星,忍不住叫了出来。远离城市的青石没有光污染,星空也显得格外明亮,甚至能看见浅浅的银河。从此,三五成群地去蕲河边看星星成了风靡一时的活动。

刚到青石,刘瑜就捡到了一只小狗,并把它带到了学校。大家给小狗取名“子弹”,语出刘瑜的书《送你一颗子弹》。很快,这只名为子弹的小狗成了立人大学的明星,它会在上课时跑进教室,学生们轮流给它喂食、洗澡,带它去县里看病,甚至还给它开通了微博账号。

校园停电后,不仅晚上的课在烛光中进行,之后两个白天的课也移师户外,在蕲河边的沙滩上。熊培云讲胡适,希腊女作家芒果讲柏拉图和理想国,学生们围坐一圈,引得路人驻足观望。

一起去读诗吗?

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她举着机器拍摄视频,见人就问:“你饿吗?”“你觉得自己自由吗?”

尽管师资队伍强大,但立人大学的与众不同,更多表现在课外。开学时,李英强就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成立社团,自主发起活动,他还专门向学校申请了三间教室作为活动场地。

当天傍晚,一张A4大小的广告就贴在了一楼的墙上——“一起去读诗吗?时间:早6点半到7点半。地点:第一站‘悦来亭’(校园内的小亭子)。”

墙上的广告越贴越多。几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打出“在这里,读懂新闻”的口号,组织了关于新闻学和记者工作的讨论,邀请前来担任导师的资深媒体人郭宇宽和南方周末记者参与。成天抱着一把吉他的长发文艺青年则发起了“摇滚乐在中国”的主题沙龙。还有学生将风靡全球的TED引入了立人大学,举办了一场有关独立博客的分享活动。

出生于1994年底的无锡高中生邹天昱是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她在报到前一天才下定决心买了火车票。但抵达青石后,她很快成为了活跃的角色,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她举着机器拍摄视频,见人就问:“你饿吗?”“你觉得自己自由吗?”——这位准备出国读影视的小姑娘正模仿那部经典的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拍摄自己的电影。

更具创意的是“真人图书馆”活动——将每一个参与者视为一本有故事的书,读者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与书进行充分的交谈,了解他者的世界。

有的活动相当实用,比如“出国党”,就是一批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凑在一起讨论GRE、托福成绩,以及申请国外高校的技巧。

当然,体育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们因地制宜,在学校简陋的沙地操场上组织起了“沙滩足球”比赛。

还有学生发起了魔方社团,但最后因为青石镇买不到标准魔方,活动流产。

导师亦为课余活动做出了贡献。张健开了读书会,研讨《想象的共同体》。而作为曾经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郭宇宽为学生们讲授了“辩论与说理”,还组织了两场辩论赛,辩题分别是:国家层面的计划生育是否合理;色情行业是否应该合法化。

刘瑜则带来了一部反映“文革”中青年人的纪录片与大家分享。此后,观影成为一项重要活动。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支持下外出夜宵、喝酒、吟诗。有一个晚上,一群人在路边的大排档吟诗唱歌到凌晨,到最后,花样迭出,广州人安猪用粤语念《黄鹤楼》,谢泳先生的弟子林建刚唱颂了《将进酒》,连大排档的老板都加入进来,吟诗一首,忘形到记不起究竟该收多少钱。

开放的大学

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

上百名年轻人的动静很快就让小镇上的人们知晓了立人大学的存在,这所特别的学校还拥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关注者。西安欧亚学院派出了六位老师全程听课学习。前来授课的杨汝清出蕲春火车站后,找了辆三轮车去汽车站,车夫问去哪,答青石,车夫说:“你是去立人大学吧?我挺关注你们的。”

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短短15天的时间能真正改变多少东西?

“在半个月内学到很专业的知识是不可能的,立人大学暑期学校本身就希望成为一个激发性的项目,是开盖子,拍一拍,有些人的榆木疙瘩可能就被打通了。”李英强说。

实际上,来到立大的学生大多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这从他们的课外调研选题就可以看出来——有人选择研究乡村的小额信贷问题;有人将目光投向镇上和村里的空巢老人;有人研究乡村美育问题,之后还准备筹建一个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乡村艺术教育;有人干脆研究起了自己,测量立人大学学员的政治倾向。

最有意思的是几位来自上海的高中生,他们抵达青石后在街边的简陋小店吃了几顿饭,发现价格居然和上海一些环境不错的餐厅相差无几,甚至更贵。于是,他们决定研究:青石的餐饮究竟为什么这么贵?

在这群学生中,李英强所期待的激发和启发或许并不是奢望。吉林中学生寇一妮是被在立人当义工的堂哥寇爱哲“强拉”来立大的,她一向不爱读书,但从立人大学毕业的前一天,她在河滩上对堂哥说:“哥,以后每周给我推荐一本书呗。”当时,寇爱哲的眼泪差点飙出来。

在开学典礼上,李英强读了一段诗:

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
那以窒息的、干燥的、空虚的格子
不断地捞我们到绝望去的城市呵!
而今天,这片自由阔大的原野
从茫茫的天边把我们拥抱了,
我们简直可以在浓郁的绿海上浮游。

这段诗出自穆旦的《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写诗时,他正和一群师生一起走在去昆明的路上。到昆明后,他们将组建后来成为中国高教史上传说一般存在的西南联合大学。

事实上,不少人都会将立人大学和西南联大作比较——立大的学生亦是离开了城市,一头扎进了“自由阔大的原野”,在简陋的校舍中追寻真理。

不过,李英强有着更大的野心,他希望将立人大学常态化,首先利用互联网,以公开课等形式建设“网络大学”,等若干年之后条件具备,再逐步实体化,使之成为正规大学体制之外的一种补充,提供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组建开放的新型知识共同体。

“我们将会办一个新式的大学,以互联网为依托,发挥技术的力量,聚集一流的学者,为那些有心向学而被现行教育体制排斥的青年创造接受真正大学教育的机会。”李英强说,“立人大学也将向那些上过名不副实的大学,未能尝到大学真正味道的人们开放。

关于作者
16064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方可成, 南方周末, 记者,专栏作者
理解和谈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您可能也喜欢:
18083343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在立人大学讲媒介素养
1569590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小楼”与“大师”:一所理想大学的模样
1984234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南方工作手记(9)新闻实验
1569595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南方科大冒险:办一所“出格”的大学有多难
无觅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0c5aa80dlrc1.jpg 150x150 方可成 | 15天的民间“大学”实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警方的行动是恰当的
August 1, 2011 at 3:30 AM
 

警方的行动是恰当的

(2011-07-30)

早报导读

答复

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于7月27日刊登的王瑞发读者投函《哪里去找公平正义?》:

根据我们的调查,这是王先生和乘客之间的争执。我们向双方进行查询。据乘客说,她拒绝支付车资是因为王先生把她载到驳船码头,而不是正确的目的地文庆路。她也能够提供确实的联络详情和经过我们核实的个人资料。

处理这起纠纷的警员介入纠纷,避免情况恶化。警员也劝双方停止争吵,和气地解决纠纷。

没有支付德士车费,触犯了公共交通理事会法令(Public Transport Council Act)第259B章第24D节的规定。若涉及的人士的身份可以确定,是属于“不可逮捕罪行”(non-arrestable offence)。

处理事件的警员必须按法律规定行事。因此,警员向王先生解释,对乘客拒绝支付的车资,他可以向德士公司求助。至于他同乘客的争执,如果他要进一步追究,可以向推事庭提出投诉。推事在考虑了呈堂证据后,可以指示警方采取进一步行动。

新加坡警察部队 代公共事务局助理局长(传媒联络)

副警监刘建强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警方的行动是恰当的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警方的行动是恰当的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警方的行动是恰当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北斗 | ‘��天权‘��我的文学主张
August 1, 2011 at 3:00 AM
 

现在于我,写作的最高宗旨是言物感人。当我想讲一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让它马不停蹄地落笔──我是在从伦敦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写《宋朝人在纽约》的,在高空,chuck palahnick的一句话突然浮上心头:上帝你可不能让这架飞机坠落,我还有一个故事没有说完!我希望通过每一个故事创造出一个境,使读者能够沉浸其中。我不能做到像很多作家那样去忽视读者,读者万岁,但是我挑选我的读者。

 

 

我的文学主张

 

文 / 吴昕悦 (Wellesley College)

 

 

这本是一个由小女生而起的血案。

在豆瓣小抄小组,有个姑娘发了一篇摘抄,是校内前一段时间很流行的一个叫做《你说,后来》的文,节选如下:

 

你说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后来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你说笛声如诉,费尽思量;后来茶烟尚绿,人影茫茫。

你说可人如玉,与子偕臧;后来长亭远望,夜色微凉。

你说霞染天光,陌上花开与谁享;后来烟笼柳暗,湖心水动影无双。

 

我当时看了以后回了一个“文过于质”,本觉得没有什么,结果没过多久就告诉我楼主把我的回复给删了,因为我传播淫秽信息。去那个帖子看,所有的反对意见都被楼主删得一干二净,只留下了“好美阿”“好动人”。我再发,又被删。楼主还放出话来:有些人,就是眼高于顶。

 

p large TAt1 11cc00027d945c3f 北斗 | <天权>我的文学主张

 

那好。现在计时,给我五分钟,我也能写:

 

你说桥边红药,锦绣琳琅;后来烟波缱绻,儿女情长。

你说跫音不闻,寸寸断肠;后来断雁西边,人去茶凉。

你说踏月约期,暗影浮香;后来弦涩墨冷,对影成双。

你说阡陌纵横,英雄相敬不相忘;后来捣衣声碎,佳人独守朱阁窗。

 

再给我一个小时,我还能无穷无尽地写下去,不就是押个韵,引个典故再酸一酸麽,一句两句还成,原文竟然能浩浩荡荡丝毫不审美疲劳地来上个两千字,更恐怖的是还有人对了一个几千字的“我说,后来”。淫词艳曲写成这样,你当柳永当年是卖醋的啊。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难得听的一节语文课上,黄春老师给我们看一个句子,“花瓣上的露珠就像天使的眼泪”。他说这情景确实很美,但是说了什么呢?空洞的美是留不下来的。我记得当时很多人喜欢王勃的滕王阁序──气势磅礴文采斐然。但是现在回想,高中古文里面还能让我时时想起并且感动如初的不是当时抄在笔记本上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而是归有光淡然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我高中的时候有强迫症,写文必写骈文,大排比必须押韵,不用典浑身难受,字不漂亮不改不行。高二某次期中考试之后,刘葵老师找我。她让我坐在对面,把打了满分的作文给我,然后说,这样写文章不行。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年,对比现在和当时的文章简直不是一个人写的。就像谈恋爱一样,我跟学妹说女孩子就是要对男朋友温柔啊,但是这份温柔体贴不是因为你比他弱小需要依赖他,而是背后有了强大的实力支撑所以可以在表面上低调。写文章也一样,把书读破把辞藻用尽之后,在眼前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锦绣文章撕碎。

曾经发过一个状态:“我希望用每一个字敲打你的灵魂”。安子叶回复说,被苹果砸一下还好,狂砸就砸傻了。后来写文章总有人在后面说,不够深啊不够深。我苦思冥想怎样才能剖析得更深入,后来一拍脑袋:去死吧,写文章又不是挖洞,我又不是在写圣经。

这并不意味着我自恋地满足于自己的作品──我二十岁,时间还长。我也许写得还不够好,但是我足够真诚。

现在于我,写作的最高宗旨是言物感人。当我想讲一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让它马不停蹄地落笔──我是在从伦敦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写《宋朝人在纽约》的,在高空,chuck palahnick的一句话突然浮上心头:上帝你可不能让这架飞机坠落,我还有一个故事没有说完!我希望通过每一个故事创造出一个境,使读者能够沉浸其中。我不能做到像很多作家那样去忽视读者,读者万岁,但是我挑选我的读者。

不止一次有人问我是不是以后想当一个作家。对于我而言,写作不需要成为一个职业──它已经穿透在我的生命之中,我不能控制自己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我不能控制自己做白日梦自言自语,我不能控制自己热爱生活。

我一点也不着急,只要我写作,我就还有勇气。我知道百年之后,能够被称为90后作家的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跌打滚爬积累写作素材。阿瑟米勒说,历史是一只怪兽,只要它抖抖后背,一切都可以被甩开。我想我就是那只死死抓住鬃毛的小虱子,对着庞然的怪兽发出无声无息的咆哮。

我是一个二十岁的人了。

 

有人说想当少女作家,你得小学就出书,争取两年一本,参加新概念大赛和各种文学选秀。

有人说想当美女作家,你得整个容照个艺术照最好丰个胸,该文艺的时候精神抖擞,该风骚的时候身体力行。

 

可我是一个作家。

不需要定语。

不需要形容词。

 

p large zC7X 671a000a3fdd5c3f 北斗 | <天权>我的文学主张

 

(采编/责编:陈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58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社会: 上海地铁高峰时间因信号故障竟开错方向
August 1, 2011 at 3:00 AM
 

上海地铁高峰时间因信号故障竟开错方向
 法广 | 中国/社会: 上海地铁高峰时间因信号故障竟开错方向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温州动车系统发生信号错误的阴影下,上海地铁日前发生信号故障,一列地铁竟然开错方向。这是上海市在不到10天之内,发生的第二宗事故。这个月19日,一个地铁站的一块屏蔽门突然爆裂。

据中新社的消息,本应开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于7月28日19时06分正值交通晚高峰时间,却反常地朝虹桥火车站方向开出,发生「开错方向」事件。立刻有乘客通过微博通报这一「离奇」事件,并称地铁方面没有进行广播通知,让乘客「一头雾水」。

上海地铁出现的这一故障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为此,上海地铁方面在29日通过4条官方微博向公众表示,经过调查,列车开错方向是因正在实施CBTC信号升级的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该列车重复使用了前一列开往虹桥火车站列车的进路信号,经龙溪路站驶入了虹桥火车站方向。

地铁方面解释称,在事件发生后,调度室、司机以及列车信号保护系统发现后立即报警,鉴于该列车当时已出站无法倒回,调度室即变更指令指使该车驶往下一站上海动物园站,安排车上乘客换乘对面的列车回到龙溪路站再乘下一列车往航中路方向。

此前北京地铁站内电梯逆行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已经让大陆城市人民对日常交通的安全状况产生了极大的焦虑,上海地铁这次开错方向事件幸然没有造成重大事故,但内地舆论指出,没有发生伤亡并不意味着事故需要的反思可以减少。在目前这套庞大复杂的地铁运行系统里,开错方向离引发重大人员伤亡或许仅有一线之隔。所以,事故发生之后,运营方仅以寥寥数句解释事故原因,在态度上就未能显示出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中国事故社会

 法广 | 中国/社会: 上海地铁高峰时间因信号故障竟开错方向
 法广 | 中国/社会: 上海地铁高峰时间因信号故障竟开错方向

 法广 | 中国/社会: 上海地铁高峰时间因信号故障竟开错方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August 1, 2011 at 3:00 AM
 

当我那年骑着自行车,飞奔着穿梭过大街小巷,裤子里揣着复读机,卡带里响着《姑娘 漂亮》,我糟糕混乱的生活里唯一的一抹明亮。

我想,最珍贵的是人海中同样不甘平庸的灵魂。对虚无的抗拒,对孤独的恐惧,渴望得到承认,对少年时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时候耳朵里响过的那些声音的无法忘记。

 

<</strong>独立影像>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影评人 / 朝夕(北斗撰稿人)

 

乌托邦

你问我这算不算是一个乌托邦,我说不是。

我心里的乌托邦,是不是轻狂含笑,深情忘我,傲渺这个世上一切的俗套的安稳,庸俗的精致的精神领域?

当我那年骑着自行车,飞奔着穿梭过大街小巷,裤子里揣着复读机,卡带里响着《姑娘 漂亮》,我糟糕混乱的生活里唯一的一抹明亮。它们让我忘记那些令人沮丧的生活,沉浸在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鼓点和嗓音里,那些文雅和粗糙,那些惊艳。我有时候想,对于急需要标榜什么的少年,正需要那一份有点范儿的轻狂吗,和现在的小年轻们那些甚嚣尘上的清新脱俗的附庸风雅,故作深沉一样。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聊天时都发现我们买过街边书店卖的盗版MP3碟,上面写着《摇滚殿堂经典100首》,我们在一个小地方成长,慢慢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在我们灵魂里驶过的我不知道是什么。

 有人说,摇滚不是音乐,而是一种生活。流行乐只是调味品和麻醉剂,摇滚的世界真实得一丝不挂,甚至粗鄙肮脏,它改变了一个本应没日没夜做题的少年的灵魂,改变了一个本应该沉浸于男欢女爱你情我怨的流行金曲中的少年的灵魂。那是与现世的平庸琐碎无关,或者与其殊死抵抗的的力量,那里有一个我们从没有见过的世界,我们高喊着释放和疏离。

 

 

八十年代

其实我们只是摸到八十年代那暧昧的诗意的小尾巴。

我想说的其实并非摇滚本身,在中国,最诗意的年代已经悄悄过去,最有资本抗拒平庸的年代已经悄悄过去。

八十年代温热的温度,经常还出没于我们的记忆之中,某同学说他爸爸那年去看群星走穴的演出,看到了一个特别古怪傻逼的人,在那里唱着嘶哑的声调,那是崔健。我男人经常给我讲那年全兴队的往事,球场里人山人海,簇拥无数。

还不谙世事的我们不曾体会到,那个年代那种微妙的震荡,那些惊艳的摇滚少年们仿佛还站在天安门前面桀骜的看着你。而他们的命运早已跟随时代被我们遗忘。

那年窦唯和王菲离婚。

有些人过着你无法想象的无法自理的生活,在商业社会中的迷茫和失意,有些少年带着当年那殊死抵抗的力量蜷缩在灰暗的角落。这个年代,抗拒平庸的成本,变得更加沉重。

 

 

飞蛾扑火

当我真的来到了北京,心有戚戚,或者那些陌生的,怯生生的面孔,默默地来,默默的走。灯光昏暗,掌声寥落。万晓利唱我真的来到了北京,背的不是书包,而是吉他,妈妈她一定很伤心。是什么让那时候的孩子们如飞蛾扑火般的来

我想,最珍贵的是人海中同样不甘平庸的灵魂。对虚无的抗拒,对孤独的恐惧,渴望得到承认,对少年时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时候耳朵里响过的那些声音的无法忘记。你说,是谁熬过了最难的2000年?是谁熬过了那个割裂的时代,解构价值的时代,习惯了遗忘的时代,十年如一日的走过人在这里显得极为渺小的街道和建筑。

“生活不是理想,不能幻想,不是我所能了解的事,唱歌的人,他不能说出来。”唱这歌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是谁没有熬过最难的2000年?谁死了?谁的灵魂死了?我们不得而知。

那年我写了这样一篇文: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果,就是那些不甘平庸,又熬不过琐碎的时光里,义无反顾的拥抱可能的愚蠢。

你不能说那是一种属于成年人的恶劣和阴险。而是彻头彻尾的毫无方向。我从来不反对嬉皮士的生活,热爱生命里欲望的开放。听有人说:王菲是个成功的果儿。

 那不对。

和热爱你才华的人上床,如此的天经地义。只是我不知道,有多少少年只是纯粹的迷失。这个破碎的时代交给我们的并不是真正的诗意,不是摇滚的本事,不是那真正粗犷和高傲的精神灯塔。而是虚无。这些在电影中,那些女孩的文字中想要表达的更像是一种深深的迷茫。年轻人,你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而来,又何处去?

我不会死的

左小说:我是个现实主义歌手。

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的人,唱着一曲现实主义的歌。

在这个娱乐和解构都做足了的年代,饱含着一方水土的沧桑味道,背负着时间带来的困顿和消磨,不同于八十年代的鲜活,高昂而安贫的理想主义,他们更坚忍,像一股暗流,倔强的拒绝着主流,不说话,不合作——什么也不必说,唱一首歌吧。

迷笛收留了这些孩子,音乐节多如牛毛,小酒吧的盛行,无不在提醒我们,属于他们的时代似乎到来了。何勇和张楚又站在了舞台上,仍是那样的萧瑟,那样的手足无措,可是那份属于他们的勇敢,从来没有离开。

音乐诞生于贫瘠和荒芜,就显得格外明亮和深沉。

熬过2000年,我们的音乐不是乌托邦,它只是一首伴随着无数当初的理想,迷茫摇摆,困顿艰辛,固执,不羁,那之后摆上来的一道菜,它终于有一个机会,它被社会,被商业,被相对自由的环境选择,它冲破重重关隘走了过来,更多人被扔在了路上。

万晓利说,抽根烟,喝杯酒,我有点唱不来了,找不到感觉。李志说,以后我不唱梵高先生了。

可是我不能忘记,他们给我带来的执着与难以释怀。年轻人们,也无法忘记吧,或者他们正走在路上呢。摇滚可不是一个小事情,它眼里有世态炎凉,有我们的年轻时代呢。

 %E5%86%8D%E8%A7%81%E4%B9%8C%E6%89%98%E9%82%A6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再见,乌托邦》是部摇滚史诗列传,记录了从一无所有,到冷暖自知,到黑色梦中,大陆的第一代摇滚乐手创造出如流星闪耀的理想年代。张培仁回忆1989说,那时代没好器材也没什么市场,生命却有着强大的爆发力。在文化软塌塌的一无所有的环境里,有一群北京的年轻人在做这种事。所以他看着崔健眼睛上蒙着红布吹小号,在远处抱着柱子大哭。

旋即遇上MP3和商业主义的大环境,超女也来了,第一代也成为被背弃的一代。但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这群孤独的人一点也不可耻,经历了理想破灭,过来人道出时代的精神状貌;他们如今还是不折不扣完整的音乐家,走在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之前。

 

 

 %E5%8C%97%E4%BA%AC%E6%9D%82%E7%A7%8D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正如海报上的宣传词所说一样,《北京杂种》是一部由圈内两大摇滚歌王首次同台演出的作品。从字幕看来,这片子有一定年头了。

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古老的皇城北京也按捺不住那份躁动。人们来去匆匆,生活节奏陡然加快,躁动的摇滚乐和肆无忌惮的谩骂响彻夜空,看不到未来却又为未来拼搏的年轻人们恣意宣泄着心中的愤懑。

怀了孕的毛毛失了踪,卡子在寻找她的过程中QJ了金玲;崔健的演出场地被收回,众人不知如何是好;卖书为生的黄叶鲁被流氓袁红海骗了钱,作家大庆挺身而出,却起了内讧……滚滚洪流,这群不甘受缚的青年趁着韶华未尽,可劲儿燃烧、挥霍着他们这无望、困顿的青春……

 

 

 

%E5%8C%97%E4%BA%AC%E6%B5%AA%E8%8A%B1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北京浪花》是一部由两名德国导演乔治(George Lindt)与苏珊(Susanne Messmer)从2004年起历时两年拍摄的描述北京地下摇滚乐生存现状的纪录电影,07年公映时,受到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民众的极大欢迎。导演共选择了五支乐迷所熟知的摇滚乐队:Joyside,挂在盒子上,新裤子,沙子以及T9(现杭盖乐队)。跟拍他们的日常起居,激情四溢的现场表演,透过镜头毫不造作的记录下他们摇滚心路的变化,向观众近乎完整的展现出了21世纪初北京摇滚的景象。

 

 

 

 %E6%9E%9C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本片《果》,亦名骨皮肉。

果—老北京方言,原指女孩子。后因GROUPIE(骨肉皮)一词,“果”被中国摇滚乐手借用,用以称呼由于种种原因追随于乐手身边的女孩子。就好像上文提到的,王菲之于窦唯。

不得不说的是,《果》是一部集摇滚、拉拉、吸毒、复仇、轮X等亮点为一身的文艺性质的大尺度剧情片,台词也相当有北京特色。

俩姑娘:乔乔、吉吉,和圈内名乐手大伟,以一种相当纠结的方式将命运联系在一起了,很难说是往日之因种下今日之果,还是今时之情为偿前时之债。复仇和人性,哪个更为重要?在片尾,吉吉的幡然悔悟却再也换回不了往日的幸福。沿沿着长长的铁路,她孤独地走向远方…… 

 

 

 

%E5%90%8E%E9%9D%A9%E5%91%BD%E6%97%B6%E4%BB%A3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渔湾市》主要记录了湖南的摇滚乐状况,包括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9年出现的大多数乐队,拍摄历时五年。

 一般一提到摇滚,众人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的摇滚圈,或者是上海这些。但是湖南的摇滚,却是不为人所知的。

那些青春逼人的摇滚歌手们,除了身体里分泌出的激素导致的愤怒、激情等情绪的宣泄外,这个充满禁忌的社会,才是这些普遍压抑的根源!凯迪拉克玩弄穷学生无法企及的小妞,无处不在的拆迁,将人对生活的基本希望进一步的碾压,生活又一次进入一个恶的循环。

 

 

 

%E5%90%8E%E9%9D%A9%E5%91%BD%E6%99%82%E4%BB%A3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后革命时代》。这部拍摄近五年的纪录片如同一部纪录中国当代地下摇滚乐的清明上河图,看似一部中国当代音乐人生存状态的记事本,有同穿越美国六十年代极其相似的后革命心态。那几年间张扬投入全部精力及财力、历尽艰辛,深入地下音乐大本营“树村”与众多乐队及艺人一起工作生活,可谓是零距离接触,当时音乐人们的生存状态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以及曾有的艰辛、欢乐、失落与茫然被一一清晰的记录,真实的再现。

 

(采编:雯雯 责编:雯雯)

 

【如何下载】~@_@?~

请加入独立影像流动分享群,在群邮件中下载本期所推荐的独立电影!

流动群群号:94075202 入群请注意以下几点哦:

1.流动群专供北斗读者下载本栏目所推荐的资源,验证身份时请注明“北斗读者”。

2.当期资源自发布后16天内可以下载,到期后QQ中转站将自动删除,请注意时间。

3.此群采取流动制,群满员时,完成下载后请自动退群,以便他人入群下载。(但是请注意:只有当群满员时才需要各位流动,现在则无需退群,需要大家流动时会另行通知。)

 

【广告】

独立影像栏目长期招募荐影人负责撰写推荐稿

要求(重要程度分先后):

1.在校大学生

2.对独立电影和纪录片有一定了解或很感兴趣者

3.文笔好那么一点点,思路清晰那么一点点,理解深入那么一点点

工作内容:

1.参与共同讨论以确定当期主题和推荐影片,之后观看影片并撰写推荐稿

2.工作时间、地点随意,每期荐影人讨论时自荐

福利:可以先于读者观看影片并随意下载海量资源

有意者请联系 卓王孙 qq971885473 ,请注明“荐影人”

 

 %E6%B5%B7%E6%8A%A5e1 北斗 | 第四期:那些无法抗拒的轻狂

 

流动群群号:94075202 DNEY新人群群号:152511792

注:流动群专供北斗读者下载本栏目所推荐的资源,验证身份时请注明“北斗读者”。当期资源自发布后16天内可以下载,到期后QQ中转站将自动删除, 请注意时间。此群采取流动制,群满员时,完成下载后请自动退群,以便他人入群下载。(但是请注意:只有当群满员时才需要各位流动,现在则无需退群,需要大家流动时会另行通知。)

DNEY新人群则为DNEY独立影像官方交流群,非流动制。DNEY同时为流动群和新人群提供资源,但新人群资源并不一定与本栏目同步。

另,

独立影像,是一个才刚刚起步的新栏目,不知道读者们是否满意我们这种形式呢?希望热心的读者们来多多的献计献策吧^_^

联系 薄雯 qq173665309 ,或者校内、QQ群里联系我们工作人员哟> <</p>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Yaomi...@yilubbs.com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新疆喀什10万元悬赏两名嫌疑人
August 1, 2011 at 1:30 AM
 
110801033802 kashgar wanted 304x171 kashgarcitygovernment nocredit BBC | 新疆喀什10万元悬赏两名嫌疑人

被喀什警方通缉的买买提艾力·提力瓦尔地(左)和吐逊·艾山

新疆喀什市政府星期一(8月1日)发布通缉令,悬赏10万元追捕两名犯罪嫌疑人。

这两人被指与周末在喀什发生的恐怖袭击有关。

被通缉者分别是29岁的买买提艾力·提力瓦尔地和34岁的吐逊·艾山。

喀什连续两日发生爆炸以及暴力袭击造成至少14人死亡。

喀什市政府在通缉令中透露,当地警方两日来共击毙五名犯罪嫌疑人。

此前,新华社发布英文消息称喀什警方在星期日的袭击中击毙4名嫌疑人、抓获4人,并在追捕另外4人。

喀什官员说,星期日(7月31日)下午下午4点许,喀什市香榭大街新区大盘鸡店爆炸起火。

喀什官方网站称:警察和消防人员抵达现场时,“从着火的房间冲出5名犯罪嫌疑人持刀砍杀群众”。

在场的警察开枪打死四名嫌疑人,打伤一人。不过这名被打伤的嫌疑人随后在医院死亡。

喀什官方统计称,星期日的暴力案件造成六人死亡,包括三名警察在内的15人受伤。

喀什官方网站称:“这起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小撮敌人在当前特殊形势下组织策划的又一起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喀什星期六也发生汽车爆炸和两名嫌疑人劫车冲撞人群以及砍杀路人时间,造成八人死亡,20余人受伤。

世界维吾尔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则对BBC中文网表示,喀什连续发生恐怖袭击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当局在新疆实施的“镇压和有计划的安置移民政策”。

 BBC | 新疆喀什10万元悬赏两名嫌疑人p 89EKCgBk8MZdE BBC | 新疆喀什10万元悬赏两名嫌疑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This email was sent to cdtca...@gmail.com.
Delivered by Feed My Inbox
PO Box 682532 Franklin, TN 37068
Create Account
Unsubscribe Here Feed My Inbox
 
     

Feed My Inbox

unread,
Aug 2, 2011, 2:06:49 AM8/2/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August 1, 2011 at 1:30 AM
 

上海地铁前晚发生列车开错方向事件,地铁营运方昨天称,这是因为实施信号升级调试,发生信息阻塞故障所致。

温车动车事故效应还在发酵中,上海地铁这则开错方向的新闻,格外引人注意。

中新社报道,前天晚上七点六分,正值载客高峰时段,上海地铁十号线列车竟开错方向,本应开往航中路方向的车,却朝著虹桥火车站方向行驶。

这列车开错方向后,立刻有乘客透过微博(微网志)通报,并指出上海地铁方面并没有广播通知,让乘客一头雾水。

上海地铁昨由官方微博表示,经过调查,列车开错方向是因为信号升级调试,发生信息阻塞故障,导致这列车重复使用前一列开往虹桥火车站列车的信号,经龙溪路站驶往虹桥火车站方向。

上海地铁方面就此表示歉意,并指出事件发生后已立即报警,但鉴于这列车当时已出站无法倒回,调度室于是变更指令,让列车驶往下一站上海动物园站,安排乘客换乘对面的列车,回到龙溪路站,再搭乘下一列车前往航中路方向。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本文内容归朝鲜日报和朝鲜日报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朝鲜日报 | 动车事故后…上海地铁开错方向p 89EKCgBk8MZdE 朝鲜日报 | 动车事故后…上海地铁开错方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August 1, 2011 at 1:30 A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黃奕信:在昨午5時許,有身穿T恤短褲的中年男子,在解封意外現場的橋墩,用黑色筆寫上新詩,該男子賦詩初期亦無事,但一寫到「我不信天是藍的,我不信雷的迴響,我不信死無報應」之際,約5名便衣公安便走出,向他查問,並將他送上公安私家車,帶離現場.

WlWqK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沈大飛:香港。有老有少

IztTr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地上的紙寫著:1)追究真相,還民公義。2)人命無價,沉冤待雪。

12ZGQD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沈大飛:今天下午,灣仔金紫荊廣場,數百人面向國旗,默哀三分鐘,悼念無辜罹難者。出席者大多是年輕人,也有帶著孩子一起去的家長。(photo:Kokkin Chan)

jT1KI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作业本:今天新闻联播头条新闻:山西、安徽、河南城管提升服务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新华社小区里贴出的经济观察报

jUj7T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季业:1998年8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百年老站新站长》,赞美汉口火车站站长刘志祥,其中有这样一句“职工们说:刘志祥是用他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事的人格魅力感染我们,激励我们的。”2005年,刘志祥因买凶杀害举报人、贪贿4000万被判死缓。2011年2月,其兄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双规。

ZpELV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钱钢-香港大学:大饥荒的1961年5月,刘少奇说:“你们《人民日报》上登的新闻,有多少是真的?……你们报喜不报忧,只登好的,不登缺点、错误。“他对《人民日报》的“大跃进”宣传给了4字评语——”祸国殃民”(据@摘星手010 :《人民日报,叫一声同志太沉重》),7.23劫后,人民日报是否也应对高铁宣传有所反省呢?

人民日报2月6日发表该文后,不到一周的12日,官方即发消息称刘涉腐被免职

mpgpu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叶文添:【生与死】事故现场,一名武警战士对我说,是他亲手把D301司机潘一恒从车头里抱出来的。他回忆说,当时潘的手还抖动了一下,潘浑身很软,身体尚有余温,他把潘放到了活人行列,但医生检查完瞳孔和心脏,让把潘放到死人行里。这名战士有点犹疑的说,“医生说他心脏都移位了,骨头也断了,应该死了吧?”

znXFB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康少见:在脱轨事件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住地所在的温州雪山饭店306房,这两箱茅台酒就摆在墙边。这个房间住着调查组服务人员。这是给谁喝的?难不成是心怀不轨的人想灌醉调查组专家、让大家看不到真相用的?所以我说请大家喝酒,不能让坏人得逞!大家要快,刚才@王全宝 老师看见,酒箱已打开了,可能正要喝。

ir8o4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阿里爱爱:看过在温州第三医院的采访才知道,原来伤者和死者家属在温州的吃住都要自己掏钱,政府只是安排了定点,钱要家属自己付。即使有的是政府代垫,钱最终要从赔偿金中扣除。要知道温州酒店的价格一晚要200多,一些家庭本就不宽裕,在温州处境举步维艰。

MfzkO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红嘴乌鸦:听铁路内部人士解释。每次事故之后,铁道部均急于通车而疏于救援,是因为铁路内部考核事故严重程度,是以事故阻断交通时间长短来定的,而且以晚上六点为一个时间节点。这正是此次动车追尾事故为何非得赶在次日十八点前通车的原因。换句话说,在铁道部多年形成的事故处理价值观里,根本就没有人命的位置

@作家天佑:列车长接受央视采访,很搞笑,先是说,当时列车上电话都打不出去了,我就觉得出事了。然后又说,铁道部长打电话过来说一定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啊。这电话难道是单向的?只有铁道部部长才打得通?

@沈大飛:請還罹難者公道。今午,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門外。(photo: Kokkin Chan)

abN5x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司马南:德国没有出过铁路事故吗?美国没有出过铁路事故吗?印度没有出过铁路事故吗?…….出了事故,恤民为德,就事论事,科学分析,改进工作,世界各国概无例外。岂能动辄任由阴谋者肆无忌惮诋毁国格国威国造?岂能任由好事者起哄架秧子谣言满天?岂能任由邪恶势力矛头向上舆论围剿趁机改变政治制度基石?

@染香:▲ 7月22日凌晨京珠高速大巴着火死了41名乘客,掌握话语权的民主精英们无人问津,为何却对23日动车追尾齐声发力?…… 染香告诉你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1. 摧毁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力,让中国人陷入窝里斗。2. 为谋求中国铁路私有化创造舆论环境。3. 让中国高铁出口泡汤,在国际竞争中败给西方企业。

@司马南:染香这女子看问题入木三分

VI2gS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他们情绪稳定 (图/@邝飚的新闻漫画

qBGQQ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胡泳:中国人进入集体神经质时代:30号北京开往沈阳北d1动车断电100分钟,一片漆黑,空气稀薄,乘客被采访称最后一节车厢的拿起行李往车头跑;有乘客给接车同事发短信,说谁能通知一下后车,赶紧停车;有网友报告,接下来一个礼拜北京飞沈阳的机票全是全价;另有火车乘客说,现在上车就找安全锤。

@北京阿龙_lis:昨天和一个在地铁工作的发小兄弟吃饭,我看见他脚腕上系个红绳,我就说他太娘了,他说有一次他夜班,地铁关门清场之后他却听到调度室的大屏幕后面有个女人在哭,从那他才带的,地铁员工手腕上、脖子上不让带东西,所以只能带脚上。他还说几乎每个同事都带,因为很多同事都撞见过不好的朋友

【2】小飞鱼孙杨

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孙杨一路领先,以14分34秒14夺冠,并打破哈克特保持10年之久的世界纪录,为中国男队夺取首枚奥运项目的世锦赛金牌,成为本届世锦赛双冠王创造历史。

mNg2D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3】全国平均20台电梯有1台存隐患

自北京地铁自动扶梯事故发生后,各地质监部门开展了电梯安全监督检查。截至7月底,各地发现隐患电梯占检查电梯总数5.14%,平均每20台电梯中就有1台电梯存在隐患。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梯事故约40起、死亡人数为30人左右。

昨晚8时53分,有网友发微博称北京地铁10号线双井站电梯梯级翘起。10时许,上行扶梯已停运,扶梯顶端入口处的盖板被掀起,盖板附近的1块梯级掀起并倾斜。站长证实该站电梯出现故障,未造成人员伤亡,故障原因不便透露。

@Cici淋熙:十号线双井站的电梯,橱窗外看好多人都拿手机在拍照,我也凑个热闹,和大家分享下,友情提示:以后大家坐地铁出行,还是上下楼梯吧,滚梯实在靠不住!!!

Pvw9q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4】红十字会玉树捐赠数据“缩水”23%

31日,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上线后引发网友质疑,对玉树县仲达乡寄宿学校和卫生院的援助,日本红会官网公示分别是1544万元和696万元,但中红会公示分别为1182万元和535万元,“缩水”23%。http://t.cn/aYjvIv

【5】卫生部:医院挂号等候不能超10分钟

卫生部要求医院简化门急诊服务流程,挂号、划价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此外,还应向患者提供现场、电话、短信、网络查询中至少1项查询方式

2011年7月29日凌晨,北京协和医院挂号大厅,虽然114查号台预约挂号业务已开通,很多患者及家属依然彻夜排队等号

zxLv4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6】乱闯大运会专用车道或罚款300元

深圳市政府新闻办称,从8月4日至24日,每日7时至20时,社会车辆将不得使用大运会专用车道,违者或被处以300元罚款。在大运会期间,所有为大运会服务的车辆将被安装上“电子车证”,以便对其进行精确管理。

ubsSJ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7】炒作无处不在!

今天我转了一个不要以貌取人的视频。后来被告诉原来他是坑爹的,他没有那么穷,装出来的。查了一下,原来真的是坑爹的,炒作的假农民,距唔止无甘穷,而且还是音乐学院毕业的,还拿过不少奖项。怪不得唱得那么好听。看看图片,是他上那个节目和平时穿着对比。(BY某网友)

95adX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8】地球人再也無法阻攔富士康了,坐等機器人跳樓 (@OnlySwan

aRHIN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7月29日,郭台铭携妻子现身深圳龙华园区富士康集团晚会,与员工一起劲歌热舞。61岁的郭台铭语重心长地念出“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挫折无可惧,勇者有未来”,作为赠言,献给员工,劝告富士康员工应该理性看待爱情和生活,珍惜自己的身体。

snaA8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9】话剧时代

【联通基站伪装成大树进驻小区】在重庆,联通公司为了躲避高额的小区“入场费”,另辟蹊径,伪装成大树进入当地一知名小区。此举引起居民强烈不满。联通基站修建位置与公示位置不符,与房屋实际距离很近,最近只有10米。“天线未经任何防辐射处理,使得小区内健身区完全成为辐射重灾区。”(飞象网)

CmUcT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0】请大家给“瓦良格”取一个可以代表中国影响力的名字

7月31日,辽宁大连,正在改造中的航母“瓦良格”号。当日,中国改建航母拆掉全部施工脚手架,露出完整真容。

国防部请大家给“瓦良格”取一个可以代表中国影响力的名字?以挑战美国的“卡尔 文森号”“林肯号”“华盛顿号”法国“戴高乐”等等

WrRET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疯贰 :就决定是你了!海底捞!

【11】长沙9岁男孩在麦当劳鸡翅中吃出蛆虫

日前,长沙男孩金佗与父母在一家麦当劳吃鸡翅套餐,发现多条蛆虫。家长要求麦当劳给予解释和道歉,但在三个小时的交涉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不肯承认食品存在安全问题。http://t.cn/aYHa16

【12】在台湾绝对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喊“马英九万岁”

某市长带团去台考察,入住台北一高档酒店,用餐时市长嫌大厅嘈杂,对服务生说:给我们换个雅间,服务生说没有了,市长大怒:你知道我谁吗?让他们滚!服务生问:你谁呀?他是X市市长,一随从吼道。呵呵!服务生冷笑:就算马英九他爹来了也不敢这样说话!去欺压大陆人民吧!在这里你最多算一堆狗屎。

@昵称叫:杭州,7月31日路过文化商城附近的楼房。我想在台湾绝对没有人在这种情况下喊“马英九万岁”。很多事情我们平时不关注,临时再哭天喊地喊万岁,一点用都没有。

uPqZd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3】安徽铜陵长江大桥用黄油填缝隙

7月21日,安徽铜陵长江公路大桥钢索和护栏锈迹斑斑。近日,一则关于安徽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帖子被网民再次关注。由于这座大桥的施工单位是近来屡被质疑的湖南路桥集团公司,因此,这座被誉为“皖江第一桥”大桥的安全状况引起了网友和业内人士的议论和担忧。该桥管理处的专家表示,网曝内容属实。

E4AU7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4】日地震灾区开通遗失照片搜索服务

共同社报道,近4成街道被海啸吞噬的日本宫城县山元町近日将废墟中找到的照片上传至电脑,开通了搜索服务。町政府希望将充满回忆的照片尽快物归原主,首批上传照片共有450本相册,此后将陆续增多。在网络公司的协助下,工作人员还制作了搜索系统。

RNuxT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7月31日,来自日本福岛县的10对新人在相邻的栃木县那须町的一个教堂举行集体婚礼。新人们大多是因“3·11”日本大地震被迫推迟婚礼。他们在全日本婚庆协会的资助下,完成美丽的婚约,相约终生

yhY9h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5】乔治-奥威尔故居将出售

《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因其著作《动物庄园》、《1984》而闻名于世。他的幼时住所最近将以100万英镑出售。这所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子位于英国牛津郡,正是在这里奥威尔和当时年龄相近的女诗人娅辛达-布迪康相识并成为好友,还在和她交往中萌生了成为作家的想法。

VZ0Bs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6】奥巴马50岁生日礼物:债务上限谈判达成协议

美联社报道,奥巴马刚刚发表声明,称已和共和党国会领导人就提高债务限额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未来十年削减赤字1万亿美元,并避免美国未来8至12个月再度面临债务危机。由于议员需要时间审阅相关协议内容,美国会最早可能在当地时间周一才会进行投票表决。

WLW1a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朝鲜称将无条件参加六方会谈】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日在平壤表示,朝鲜将无条件参加六方会谈。发言人称,朝鲜坚持其“无条件恢复六方会谈”和在同时行动的原则下全面履行“9·19共同声明”的立场

ckSBJ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7】幸存者

《每日邮报》报道,挪威司法部顾问、50岁的内斯尼斯表示,爆炸炸裂了办公室窗框,飞出一条30厘米长的木条插入了她头部,并从头顶冒了出来。幸运的是木条没有伤及大脑。她说:“我当时头很疼,但不知道原因。当意识到头上有东西时,我吓坏了。我活下来很幸运。”

cDf0a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8】黑猩猩当保姆为虎崽喂奶

泰国一只叫“嘟嘟”的黑猩猩近来被摄影师拍到熟练地用奶瓶给一只虎崽喂奶。“嘟嘟”先是将奶瓶放入自己的嘴里,似乎是在像妈妈一样试奶温,然后将“阿隆”温柔地揽入怀中给他喂奶,而“阿隆”则是心存感激似的吮吸着。 http://t.cn/aYQ4Lw

HZcGS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19】胖子,你再也不能吃巧克力了

《太阳报》报道,伦敦水族馆最近新进了一条叫“盖瑞”的丝足鱼。因为10年来原主人一直用巧克力华夫饼喂养它,“盖瑞”已经长成了40厘米长、4公斤重的大胖子,连鱼缸都很难容下它。水族馆工作人员无奈之下只好把巧克力饼干碎末拌入正常食物,帮助它逐步摆脱巧克力瘾。

FofYC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20】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部举行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1万多人,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Z0fkT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马伯庸:八一建军节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进行曲》英文卡拉OK版。当初是在卡拉OK房里和一群狐朋猫友现场搞出来的,翻译不求信达雅,只求琅琅上口,合辙押韵,每次去卡拉OK已成保留曲目。

RATXq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21】你只活在我的记忆里

zKYll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22】武器!这也是武器!至少让他们感到害怕了!(作者:祖莫夫斯基 波兰)

92qTZ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23】善良之心

父亲张省明、大儿子张歌及两个双胞胎小儿子,事发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了十几人。他们是河南驻马店人,2007年来温州谋生。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一个无墙无瓦的窝棚,但窝棚里却有着善良之心。(via@青年时报

28YZ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24】看见

@姚晨:录制柴静的新节目<看见>。好多人都一直在微博上追问:柴静去了哪里?其实,她从未离开过。你见或不见,她就在那里

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柴静)

ZtA8f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夏骏:有网友感慨:“ 中国社会各阶层好像完全是断裂的,看微博感觉明天就要起义了,去菜场兜一圈又发现一百年也不会革命”。

 

来源: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http://weibo.com/dapentizk

喷嚏官方淘宝店:http://shop.dapenti.com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801】看见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xilei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August 1, 2011 at 1:30 AM
 

十年来第一人,台湾高球小天后“妮妮”曾雅妮做到了;英国女子公开赛从二○○一年成为四大赛以来,没有人能连两年封后,昨天曾雅妮改写了历史。

“我表现很稳定。”妮妮脸上充满笑容,她赛后说:“我很喜欢这个球场,感觉非常美妙。」”

第四轮打出六十九杆(低于标准杆三杆)、累计总成绩二七二杆的曾雅妮,捧起英国公开赛冠军杯,卫冕梦想成真。

出发前她落后德国大黑马梅森两杆,她也说过两杆不算什么,果然出发后梅森一路失误,妮妮则在第六洞抓下小鸟后,一举开启逆转之路。

曾雅妮昨天抓下六只小鸟,虽然第一洞就吞下柏忌,但随后她找回手感,第三、六洞都成功打出博蒂。后九洞战况紧张,梅森此时已经落后太多、退出领先群,不过仍有美国好手蓝恩和苏格兰老将马修紧追在后,妮妮仍不能大意。

第十一洞抓下小鸟后,曾雅妮遭遇乱流。第十二洞吃下柏忌,原本想在第十三洞扳回颜面,她却有点不巧地开球正中旗杆,球掉到沙坑里面,她随后又再度打到旗杆的尾端,结果连续吃下柏忌。
但妮妮没有就此被击倒,从十四洞的漂亮救标准杆决定气势。她原本看似又要失误,电视转播镜头也照到计分人员准备把分数牌换掉,她却反将一军、一记漂亮推杆作收。

第十七洞开始,有竞争力的选手都已经打完,曾雅妮压力释放,她在最后两洞连续抓下小鸟,总成绩低于标准杆十六杆、比去年打得更棒,漂亮画下句点,在香槟和妈妈的拥抱之下迎来自己卫冕的荣耀,和生涯第五座大满贯冠军,将可获得近千万台币奖金。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本文内容归朝鲜日报和朝鲜日报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朝鲜日报 | 曾雅妮卫冕英国高球赛 10年来第一人p 89EKCgBk8MZdE 朝鲜日报 | 曾雅妮卫冕英国高球赛 10年来第一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南方周末 | 告别畸形的“跨越式发展”
August 1, 2011 at 1:00 AM
 

2011年7月23日晚,动车在温州追尾,上演了中国高铁发展中最惨烈的一次事故。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居然发生了。生命无辜陨落,甚至包括幼儿与孕妇,令人心碎。鲁迅先生曾说,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的。

营救是当务之急,但灾祸发生后不到8小时,即宣告“车厢内已没生命体征”、救援结束,然后切割车厢,让人费解。我们不知道,黄金救援时间应该是多久,但在铁道部宣布停止救援之后,却仍然发现有生命幸存,就让人不得不质疑停止的草率。尽快通车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理应是对生命的敬畏,难道连事故处置也是“跨越式”的?

多年的合作与积累,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与德国西门子……这些世界行业巨擘,一一都成为中国跨越式发展所依靠的“巨人肩膀”。跨越式发展,有机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本就是后来者赶超先行者的最优路径。但普通人往往注意到跨越式赶超的无限风光,而忽略了脚下的礁石和险滩。中国高铁引进了好几家的技术,这必然会在系统整合方面有隐忧。以此次事故为例,被撞的是庞巴迪系,撞的是川崎重工系。从北京到福州,动车先走高铁线路,使用CTCS-3信号系统,从杭州转换为普通线路,信号系统切换至CTCS-2。涉及高铁和动车两种轨道系统、两种信号系统,在动车系统内又有多个车型,出错的概率大增。

还有更深的陷阱。速度上去了,但直接配套的材料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人员素养、组织体系等方面没有跟上,高技术反成问题。最好的情况,高技术的优势得不到发挥,效能上等同于一般技术;最坏的情况,高技术甚至成为安全的最大隐患。动车、高铁不是封闭系统,与外界紧密关联,它们顺利运行受社会基础制度、公共管理方面的系统性制约还要更大。

陷入类似陷阱的又岂止高铁。如中国一线城市建筑、看得见的公共设施之美轮美奂,已把纽约伦敦甩在后面,但几场大雨就将其纷纷打回原形,暴露了看不见的下水道系统及城市治理等短板。

一百多年来中国搞过两次“跨越式发展”,权力动员大量资源来强兵富国,结果都摔得惨不忍睹。一次是晚清洋务运动,另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都想用农业时代的管理经验来驾驭工业时代,前者的结果是“亚洲第一强大”海军的覆灭,后者的结果是经济资源的惊人浪费和接踵而至的大饥荒。“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在于:所要应用的高技术、所要达到的高目标,超前于当下公共治理所能支持和驾驭的程度。这是中国的“后发劣势”:好东西你能引进,可由于“水土”问题,我们往往不能发挥其固有效能。

只有当“水土”有所改善,引进的高技术才能更好地被容受,技术的内生能力也会更强。2010年,中国钢产量超过6亿吨,一点也不值得惊奇,但把1959年的钢产量指标定为2700万吨,以那时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就只能搞成土法大炼废钢,只能付出血泪代价。

是该从“跨越式发展”迷思中醒来了。缺乏有效制约的垄断部门,很难科学决策。政绩冲动之下,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巨大风险。正视中国经济中的政企合一、一家独大等缺陷,正视公共治理的滞后,才能开启生产力第二次大解放之门。

 南方周末 | 告别畸形的“跨越式发展”p 89EKCgBk8MZdE 南方周末 | 告别畸形的“跨越式发展”

 南方周末 | 告别畸形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京滬高鐵滿月 載客率僅3成
August 1, 2011 at 12:00 AM
 

(中央社記者鄭崇生上海1日電)京滬高鐵滿月,載客 率僅3成左右,包括一等座及二等座每趟平均出現7成空 座,商務座更是天天「運凳子」。上海媒體質疑,溫州 動車意外恐怕和京滬高鐵的低載客率有關。

上海「東方早報」今天報導,6月30日通車的京滬 高鐵滿月後,從初期「班班客滿,座票售磬」變成現在 「每趟都有大量餘票」,東方早報甚至以「運空凳子」 來形容商務座的載客率。

報導提及,包括了二等座、一等座平均每趟都出現 超過70%剩票,代售點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來這邊買( 京滬高鐵)預售票的人很少,剩票很多,基本上不用排 隊可「隨到隨買」。

報導提到,上海北京間只有「夕發朝至」的唯一車 次T110列車票依舊搶手。京滬高鐵通車後,取消了京滬 間原有的5對臥鋪動車組,而特快列車T110車次成為京 滬間夕發朝至的「獨苗」(唯一)列車,車票很搶手, 大陸民眾來往上海北京之間,還是選擇過去習慣的乘車 方式。

不過東方日報也以「發生多次設備故障延誤以及最 近的動車追尾(撞)事故,是否影響市民出行選擇?」 質疑京滬高鐵營運情況。

以「最近的動車追尾事故」形容溫州動車追撞意外 ,但沒有提及追撞和京滬高鐵的低載客率關聯性,令人 好奇是否受到大陸中宣部日前對媒體下3道禁令,禁止 報導溫州動車意外有關。1000801

 中央社 | 京滬高鐵滿月 載客率僅3成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京滬高鐵滿月 載客率僅3成

Feed My Inbox

unread,
Aug 2, 2011, 2:06:49 AM8/2/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荷广 | 中国谴责“恐怖分子”制造喀什连环袭击事件
August 1, 2011 at 10:30 PM
 

中国当局于本周一称穆斯林分裂主义“恐怖分子”要为喀什连环袭击事件负责,同时大力加强保安以防止进一步骚乱的发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19人在新疆喀什市的两起不同的袭击事件中丧生。

喀什市政府在发表在其网站上的一份公告中称,导致六人死亡的爆炸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曾在巴基斯坦的一个恐怖营地学习炸药制造技术。声明中写道:“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认,该团伙头目曾出逃巴基斯坦参加‘东伊运’恐怖组织,并接受制枪制爆学习培训后潜入境内。”

东突伊斯兰运动
中国当局曾谴责寻求新疆独立的“东突伊斯兰运动 (ETIM)”此前策划了对该地区的多次袭击。美国和联合国已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定为“恐怖主义”组织。华盛顿和北京方面都称,该组织的武装分子曾接受基地组织的训练和资助,尽管一些分析家们对此有争议。

据中国当局称,在上周六喀什的一处夜市发生两名持刀袭击者劫持汽车冲撞人群并砍死8人、砍伤逾20人的袭击事件后不到24小时,又发生了一起餐馆袭击事件。据报,警方也打死了5名袭击者,另有2人在逃。喀什市政府网站上发布了通缉令,刊登了这两名在逃者的照片和个人信息。

境外极端分子
官方报纸《环球时报》在其英文版的社论中写道:“这类恐怖袭击事件进来一直在增长”。“境外极端分子已经挑起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冲突,而一些西方媒体也显示了对恐怖分子的同情。所有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当前的混乱。”

担心
与此同时,喀什市民报告称,街道在继周日的封锁后又重新开放,然而街上布满了警察,相当安静。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店主通过电话对法新社称:“街道现已开放,然而没有很多人。昨晚,在袭击刚刚发生过后,所有的商店都关了门。”“我们非常担心,这种事发生得非常频繁。政府应该大力解决这些问题”。

和田袭击
上个月,刚刚在新疆和田发生了致20人死亡的警察局袭击事件。中国官方媒体当时援引新疆一名官员的话称,和田袭击事件为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并称4人在一群人攻击一所警察局时丧生。然而维吾尔活动者们称这是普通维吾尔群众的一次愤怒爆发,并称安全部队在骚乱中击毙了20人。

消息来源:法新社 编译:荷广中文部

 荷广 | 中国谴责“恐怖分子”制造喀什连环袭击事件p 89EKCgBk8MZdE 荷广 | 中国谴责“恐怖分子”制造喀什连环袭击事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Global Voices | 土耳其‘��抗议库德族歌手的社会媒体事件
August 1, 2011 at 10:00 PM
 

Aynur Dogan是一位土耳其库德族歌手,她在伊斯坦堡爵士节的露天音乐会唱了一首库德语歌而被部分观众奚落。有些观众唱起了土耳其的国歌作为抗议,而其他的观众则支持这位歌手。最后,由于观众越来越大声,她离开了舞台。据一些人所说,这起事件有一部分与昨天的土耳其军队和库德族武装人员的冲突有关,双方都有许多人伤亡。

Aynur 375x249 Global Voices | 土耳其:抗议库德族歌手的社会媒体事件

马其顿的极简派乐团Baklava和受欢迎的土耳其歌手Aynur,为第九Offest世界音乐祭开场。照片由Mite Kuzevski所摄,版权为Demotix所有(01/06/10)

观众Beyhan Demirci拍摄并上传歌手离开舞台的画面,也简短的做了摘要

他们说:“用土耳其语唱歌”,他们说:“殉难者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不断的发出嘘声。最后,Aynur Dogan不得不下台…

观众Meltem Gürler描述了这个事件:

我们在露天演唱会觉得很尴尬,Aynur用库德语唱歌时,有些人抗议,这种情况真令人感到绝望。

Aslı Tunç也参加了这场演唱会,回报了当时观众席中有些抗议者和支持歌手的人争吵后也离开会场。

有一些人离开了露天演唱会,争论却持续着!

她也提到了之后有些观众唱国歌以示抗议:

这样丢脸的事情仍然持续在露天演唱会发生!有些观众唱土耳其的国歌扰乱演唱会!

在传统媒体得到消息前,事件已在社会媒体网络中快速传开,关于偏狭与种族主义的冗长讨论正在土耳其展开。尽管发生这样的事,有些人变得更乐观,@glcnavsar写道

对Aynur Doğan表示抗议的人,超越这个国家的发展,已到了不会造成绝望的地步;只是一个令人感到羞愧的原因。

另外一位知名的歌手Yasemin Göksu她在听到这件事后,便打电话给Aynur Doğan:

我才刚和Aynur Doğan通完电话,她向我解释了事件,显然有些人受到了刺激,但观众支持她。不可否认她的心情受到影响,但她没事。

根据留到演唱会结束的人表示,当Aynur Doğan再次与其他音乐家上台时,观众起立鼓掌,并大喊要和Aynur Doğan团结对抗种族歧视。

有去演唱会的@degendary描述了结尾:

演唱会要结束了,Aynur到了台上,每个人都站着为她鼓掌,喊叫着“我们的热情永远存在!”

筹划伊斯坦堡爵士乐节的IKSV基金会会长Görgün Taner 宣布:

我们会持续筹划演唱会,呈献多元文化的声音。

在这场演唱会之后,一个宣告与Aynur Doğan团结谴责此次攻击的Facebook网页成立了。

校对:Soup

作者 Kubra · 译者 GV 中文化小组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ZHRMZYFFWQBDBK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Global Voices | 新加坡‘��运输系统收归国有‘��
August 1, 2011 at 10:00 PM
 

新加坡运输经营单位SMRT(火车)及SBS(公车)最近打算调涨票价,引发国内社会讨论大众运输系统品质与未来,在野的工人党提议,要成立“非营利导向”的“国家运输公司”,改善国内铁公路运作。

工人党成员严燕松说明,成立公营运输系统有何益处

国家运输公司不该追求营利,而该以回收成本及汇差为标准,提供大众运输服务。

成立国家运输公司未必代表增加补助或亏损,若能营运正常,该公司能压低重覆功能产生的成本。

过去新加坡有许多运作优良的公营服务案例。

overcrowding 375x250 Global Voices | 新加坡:运输系统收归国有?

火车站人潮汹涌,照片由Kirsten Han拍摄,取自The Online Citizen网站

运输部长吕德耀反对运输系统收归国有,但承认火车与公车营运效能低落:

改善载运量、处理公车与火车过于拥挤、提升车次频率及稳定度,通勤民众因为拥挤或班次不稳,感到不满与不适,我也都曾经历,我也和各位一样,希望改善大众运输现况。

Lim Weiliang认为缺乏真正竞争,才是鐡路及巴士公司无法进步的主因:

因为市场垄断,营运单位无意提升服务品质,只需要满足最低标准即可,另一方面创造最大获利,除了涨价,也可以透过广告达到目的,毕竟广告已占营收很大一部分。

Blogging for Myself指出,两间公司经营阶层重股东而轻乘客

我们希望运输业者将通勤民众列为第一优先,问题是在现有结构下,股东与管理阶层利益凌驾乘客,只要这种心态不变,乘客永远都是冤大头。

The Thinking Fish Tank提出一项解决方案:让所有新加坡民众都成为两家公司的股东

通勤民众希望服务更好、票价更低,业者追求高获利、低成本,在寡占的市场结构下,只要牺牲通勤民众,就能同时达到两者目标,但为 了结合双方改善诱因,将运输系统收归国有,成本可能太高,也不会有效果,故我建议全国民众都成为两家公司的股东!这样一来,即使票价上扬,民众也会每年拿 到股利分红,涨价未来也不会这么痛苦。

R Ganesh在The Satay Club仔细分析大众运输系统的弊病

新加坡大众运输等多项产业的现况,其实都是最糟的处境,出现国营事业的缺点(效率低落、缺乏改善服务诱因、没有降低诱因),还有民营化的负面影响(牟取暴利、企图压低消费者利益、只求达最低标准)。

Desparatebeep不支持运输系统收归国有:

要如何改善现况?我们得先明白,政府与企业各有擅场,两者未必互补,双方所需的技能也各有不同。

历史已证实竞争是好事,新加坡绝不需要更多政府干预行为,请一起努力切割政商,创造更美好的新加坡。

缩图拍摄公车内部景象,来自Flickr用户AIM Neutron (On a break),依据创用CC BY 2.0授权使用

校对:Soup

作者 Mong Palatino · 译者 Leonard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zhiyanl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后动车”时间
August 1, 2011 at 9:30 PM
 

(2011年8月1日)

正在人们感叹央广公布温家宝与遇难者家属对话现场“原生态”录音是个创举时,没花多少时间,五大门户都已经将这场动车追尾事故的消息从头条位置撤了下来,允许保留在要闻区的通常是一条动态消息,例如“‘7•23’事故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91.5万元”。腾讯为相关专题的大标题多加了后面五个字,成为“温州动车劫全民大救援”;由搜狐女人频道署名的《没有句号的国度》,愤世嫉俗地痛斥事故报道在中国总是无疾而终、丧事总是变成表彰大会般的喜事——虽然署名编辑公开宣布这将是她在这家门户网站的最后作品,但恐怕还没等到她正式离职,本则专题已经链接失效。

恰好“头七”,这场山呼海啸般的口诛笔伐终于要画上一个句号,在容忍默许中国媒体狂轰滥炸铁道部一周之后,宣传官员们觉得这趟永不抵达的列车到了该回到轨道上的时候了。虽然《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河南商报》、《沈阳晚报》们仍可以用封面大图祭奠亡灵,虽然《中国经营报》、《新世纪周刊》、《财经杂志》仍可以将一周一次的主题聚焦于此,虽然诸多市场化媒体仍可以辟出数个版面讲述善后进展,虽然微博论坛上的话题管制较之正式出版物宽松得多,但根据网络流传的编辑记者抱怨,从《21世纪经济报道》到《新京报》,从《钱江晚报》到《华商报》,已经有更多愤怒哀伤的专刊或者评论被临时撤换。

这种对宣传禁令的公开咒骂阵势也是罕见的,对官员指示的极度不认同与媒体人之间的互相鼓励激荡在互联网平台上。实名认证微博的《新京报》执行总编辑王跃春公开而自豪地承认,周六头版头条那句“七日雨未绝,一日两预警”根本就是借气象新闻来指桑骂槐。在广州,桀骜不驯的《南方都市报》更加富有挑战意味,甚至在绝大多数同行已经转换议题的周日,再度刊出多达八个版聚焦动车事故,网议版的大标题“开创性”地用上了国骂:“他妈的奇迹!”。得到公开刊发的多篇文章继续追问“处理为什么会如此草率”,反思“必须打破铁道部的垄断”,那篇充满愤懑的《铁道部“撕碎了一个国家的天真”》更是得到当天凤凰网重点转载。

曾经百口莫辩的铁道部现在倒是可以大声反驳了。新华社在周五子夜发出对铁道部有关负责人的专访,由其回答那个温家宝在直播镜头前公开提出的问题:“在整个事故救援过程中,铁路部门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这篇处处引用总理格言的答问,强调“在得知公安等部门用生命探测仪多次检测已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部省领导仍然坚持以救人为核心,继续全力搜寻幸存者,查找遇难者”,针对那个引发轩然大波的获救女童,回答则是,“按照指挥部确定的把救人放在首位的救援方案,在桥下使用大吨位汽车吊精准、平稳地将两端车厢移开,公安武警、救援人员得以对该车厢实施全面搜救,在移出数具遗体后,小伊伊在这里获救”,而在此之前,“铁路部门指挥人员从未宣布过‘停止搜救’”。文中同时否认曾经� ��挖坑填埋”列车车头,重申对中国高铁未来发展的信心。在铁道部直属机关报的头版,此时头条标题也正是“把救人放在第一位--‘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救援纪实”。

bd600b9dtrack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后动车”时间14df7b52EKCgBk8MZdE.gif 金融时报 | 媒体札记:“后动车”时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铁道部是不需要危机公关的
August 1, 2011 at 9:00 PM
 

(原发于8/1凤凰网《冰眼》专栏 http://news.ifeng.com/opinion/zhuanlan/yutianren/detail_2011_08/01/8082377_0.shtml)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之后,对铁道部发言人的表现有一点好评的人几乎一个都没有。于是有人在呼吁要加强“危机公关意识”等等。实际上铁道部发言人的表现和“危机公关”什么的没关系,所以这种呼吁实际上有点缘木求鱼,毫无意义。

“危机公关”是一个自认为处于危机之中的组织的公关活动,或者让大众理解或者让大众原谅,以帮助自己度过危机,关键在于这个组织要自认为是处于危机之中了才会有“危机公关”的举动。

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公关能力有时候会关系到生死存亡问题,因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或发生事故,这时候能不能够及时得到消费者的原谅十分重要。因此一般企业在这种时候首先必须让消费者先把怨气全部出出来,这是一个铁则,接下来再是什么“抽象认错,具体含糊”的公关技巧了。

也就是首先向社会认错,态度首先要真诚,但是语言可以含糊,一旦被追问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是:“正在调查,现在无可奉告,一旦有结果,当将立即公开”之类的套话,先把人们的愤怒平息下来,然后再随着事故调查的不断进行,对社会上的传言进行肯定或者否定。总之,在此时为自己辩护或者企图说明什么除了激起听众的反感之外绝不会产生什么效果,反而把自己放到了与社会为敌的位置上去。

不幸的是铁道部恰恰就是这样,自己把“社会公敌”的标签往自己脸上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铁道部发言人代表的是铁道部,是一级政府机关,他不是一个企业,他绝不以为自己的组织处在危机之中,也不会认为自己的组织会发生危机。所以铁道部发言人的表现并不是由于没有经验或者过于笨拙,也不是不会说话或者用词不当。他本来就是一级政府机关的代言人,是代表“官”在向民介绍情况。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官”是不会出错,本来就没有多少必要和“民”们去扯皮。所以他就不可能有诚意地向媒体介绍真实的情况,争取和媒体的沟通,而是代表着铁道部和媒体交锋,和媒体作战,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只有这样才能显出官府的微风。从那句现在脍炙人口的“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的名言里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思维方式:� ��们信不信的没关系,只要我信,我觉得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了。作为发言人,居然根本不把说服听众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也是“官本位”最到位的解释了。

他们的脑子里没有“经济活动”的概念,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次事故的受害者都是他们的顾客这件事。笔者一直有种感觉是在铁道部心目中,运送旅客并不是他们的生意,而似乎是他们对社会赐予的一种福利,安全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了,旅客应该诚惶诚恐地感谢铁道部让他们坐上了火车,怎么还能挑三拣四胡说八道呢?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铁道部发言人以及铁道部在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的言行。

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前几年曾经出现过一次出口日本的冷冻食品饺子里被人下毒的事件,那次事件后来被是有人下毒,但是在最后证明之前,从上到下的所有部门的发言人都来一个“绝不认账”,摆出一副“实际上自己才是受害者”的架势,到最后弄得自己相当被动。其他衙门倒也罢了,直接当事的那个天洋食品厂也因为是国企,所以也是一副衙门做派,那个厂长就在记者招待会上直接质问记者:“你有什么证据能说问题是发生在天洋?我告诉你实际上受害最大的是天洋”,其口吻和这次的铁道部发言人没什么区别。

这种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渤海油田的漏油事故,实际上这就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活动中“政企不分”的恶果,敢于无视消费者的那些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他们根本没有作为企业的自知,有的只是作为衙门的跋扈。在他们那儿没有消费者这么一说,有的只是官民差别。他是官,你是民,他是管你的,如何容忍小民们提意见?而铁道部还是最后一个在组织管理上都“政企不分”的地方,在处理事故时会出现这种反应是理所当然的。

要改变铁老大的面貌,单靠撤掉一两个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其飞扬跋扈,认为自己垄断地运营铁路还是在赐予旅客以福利,完全无视消费者的原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冰言乱语,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绝密资料‘��刘志军下台真相!
August 1, 2011 at 9:00 PM
 

    绝密资料:刘志军下台真相!
文章提交者:女妖怪 加帖在

  在非高铁时代,宫杨兴所在的某铁路建设公司,通过招投标,获取一个项目并不难。自从2008年我国进行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后,任何工作都变得不容易了。

  “当时京九线的总造价是400个亿,平均每公里造价不到2000万,后来武广线的投资一下变到了1166个亿,虽然说武广的速度快了,但是一下多出几倍的投资,我们都吓坏了。”宫杨兴说。

  
    在相关人员提供的一份数据中显示,我国的铁路造价,时速100公里的铁路每公里造价1000万元左右,200公里时速(以秦沈线为例)每公里的造价是3000万-4000万元之间。

  
    但武广高铁的造价接近1.1亿元/公里。

  
    “我记得,以前一个铁路的招投标额都是几千万,最多几个亿,后来一下子弄到十几亿几百亿一个工程,我就觉得这里面会有水分。”宫杨兴说。

  
    宫杨兴一直和铁道部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在刘志军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而被免去铁道部部长后,宫杨兴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刘志军的倒台并没有那么简单。”

  
    据悉,在2008年底我国进行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后,我国铁路建设的标的额明显上涨。在过去,铁道部的工程基本上都能按部就班地建设,“但在那以后,因为铁道部有这么多大额的工程,所以就被人盯上了。”宫杨兴说。

  
    他指的是有深厚背景的某些人。

  
    “后来那帮人觉得铁路的工程有利可图,便开始找刘志军帮忙张罗招投标的事,最初,刘志军还可以左右平衡得好,但到了后来,这个群体人数越来越多,刘志军就在铁道部内部弄了一个类似《铁道部招投标办法一》的文件,这个文件一直出到四,其主要内容就是‘抓阄’,谁抓到了谁拿工程,但这就惹恼了这部分人,间接地让刘志军开始树敌,最终导致其下台。”宫杨兴说。

  
    但这一时期,经过大规模的高铁投资,铁道部已经开始负债累累。

  
    据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08年,铁道部已经出现全面亏损,2009年据说实现了盈亏平衡,但到2010年底,铁道部总资产虽然达到3.3万亿元,但负债达到了1.8万亿元,而此后,铁道部每年支付的利息很快将超过1000亿元。

  
    高铁癌变

  
    尽管如此,加藤嘉一仍然愿意称刘志军为中国高铁之父,但是在其下台以后,中国高铁的发展,变得愈发像一把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方面,在不出事故的前提下,高铁蓬勃发展,总是受到自上而下的好评和赞许,然而一旦出现问题,以铁道部为首的高铁最高管理部门,又会受到全国自下而上的诟病。

  
    对于铁道部来说,这一切并不容易接受。据宫杨兴透露,铁道部在此次温州事故以前,正在进行内部洗牌,这个事件以后,洗牌的幅度将会更加剧烈(刘志军的人马统统靠边站)。

  
    “实际上,铁道部已经在此前多次表示要在高铁建设和高铁运行速度上进行降速了。”宫杨兴说。“但碍于国家政策和各个献礼的要求,不得不大幅度地追赶工期。”宫杨兴称,这一次的高铁事故,在系统内部,一定认为管理和工作失误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次追尾事件来说,这只是我国众多正在运营的高铁线路之一。遗憾的是,这些线路如果不出事的话,对于铁道部来说,所占的好处仍然微乎其微。

  
    然而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我国的高铁网络过于超前,对经济规律缺乏尊重,使得高铁仍然无法盈利。但加藤嘉一认为,如果通过改制,新产生的铁道公司如果不能破产,那就仍然是铁道部。然而一旦破产,中央政府通过银行借给铁道部的2万亿元便无法收回。

  
    然而宫杨兴等“内部人士”却感到,如果铁道部能对所有事情进行决策,不用考虑到政治和人员因素,那么铁道部的发展或许会相对平缓和理智。

  
    可这发生的一切,已经夺取了数十人的生命。

  
    尽管中国的民众仅仅只是在乞求平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奇闻,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人人仇官仇富 宪法被当草纸 中国将动荡
August 1, 2011 at 9:00 PM
 

  中国的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官民对立日趋恶化,中国民众的怨气越来越大,已构成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大陆著名社会学者于建嵘就指出,仇官、仇富、仇警是今天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心态。他认为,中国社会将来一定会发生非常大的动荡。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教授日前在“第22届香港书展”开幕日发表演讲,综述了十年以来农民工人和市民维权的趋势,提到甚至连河南省的党校教师也罢课维权。他指出,2011年各地层出不穷的“群体性事件”,显示中共政权失去了民众的基本信任,星星之火就能轻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酿成骚乱。

  于建嵘说:“我告诉你们一个到大陆吵架的方法,只要你和人家吵架,你实在吵不过他了,你只要讲一句话你就赢了:‘你不就是个当官的么?’ 讲完之后,肯定好多老百姓围过来,‘当官怎么样了。’为什么?仇官、仇富、仇警是今天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心态。”

  《华尔街日报》引述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独立研究说,中国最富10%人口每年收入接近20,200美元,是10%最穷人口的25倍。

  “美林”公布的“2011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拥有百万美元以上资产的富豪达53.5万人,位列全球第四。“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国有钱人狂购天价豪宅、钻石、名车、名表等奢侈品,而在通货膨胀的压“’下,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应付生存所需的柴米油盐和居住、医疗及子女教育,都捉襟见肘。

  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表示,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一小时只有0.8美元,比非洲还低,位列全球最后一名,而中国工人一年的工作时间却是全世界最长的。欧美甚至巴西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都在60-70%以上,而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29%,郎咸平教授归因于普通中国人太贫穷。

  另一方面,中共当局的财政收入却年年大幅度增长,2011年上半年已超过5.6万亿,比2010年同期增长31.2%。这就是海内外学者同声指责的“国富民穷”。

  于建嵘说:“前一个阶段它靠的是改革开放、什么政绩、GDP、什么发展的效率;最近一个阶段开始有人重回革命、要把原来革命的合法性又拿回来,这是共产党今天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它今天很困扰,什么教育都没有用,你讲所有的理论提出来,都在老百姓那里变成了笑话。”

  温家宝最近表示,不指望中国诸多社会不公问题在近期内能得到解决。原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指出,胡温现在的任务是为下一届领导班子“创造条件”、“不制造问题”,但这种做法只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目前,中共当局用于暴力维稳的经费已超过军费。于建嵘表示,中共为了“维稳”不惜牺牲民生和一切资源,甚至把文革那一套都拿出来了,实际上存在巨大的风险。

  于建嵘说:“我们需要政治改革,而且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今天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假如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把宪法法律当成草纸,我们都怀着一腔的仇恨,我认为中国社会将来一定会发生非常大的动荡。”

  《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原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蛋糕”最大的部分被付出少却有权的人占有,付出最多而没权的人只能得到剩余,这就造成了社会的仇官仇富现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互联网创业团队都使用些什么工具‘��
August 1, 2011 at 9:00 PM
 

title2 互联网创业团队都使用些什么工具?

对于任何一个白手起家的互联网创业团队而言,能找到经济且功能强大的运营和组织工具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Best Vendor 通过550份抽样的调查,制作了这份颇为详尽的创业团队的最常用工具集。这份调查的抽样对象主要是来自于小型创业公司的市场和管理人员,且近半数人都就职于科技公司。可以说,从如此构成的调查对象所得到的数据对想从事互联网创业的读者有非常实用的借鉴意义。

图表中反映出了几个关键信息值得着重关注:

  • Google 所提供的邮件,网络电话和网络分析工具是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首选
  • Dropbox 在数据存储/数据备份分类上大幅领先了对手 Amazon Cloud drive
  • 接近一半的创业公司选择了 American Express 信用卡,而选择 Visa 的公司只有11%
  • 有70% 的被调查对象使用的是苹果 Mac 而非 PC
  • 在设计方面,Adobe 的设计套装依然是各位设计师们的不二之选。唯独在线框图部分,Omnigraffle 的使用率领先于 Adobe 的创意套装

对于中小型的创业团队在选择软件工具时,还是应以经济性、可增长性和简易性为前提。这张信息图的结果也正反映出了这点,很多软件/工具虽然功能强大,但如果小型公司只需要这软件50%的功能,或者说只能发挥其50%,而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么做是不利于创业公司初期快速发展的。

所以,简单够用就好,创业成功还在于运用这些工具创造出的伟大产品和理念。

Startup Toolkit Info 互联网创业团队都使用些什么工具?

1344 互联网创业团队都使用些什么工具?
成长于和互联网一起奔腾的时代。慎思,明辨,笃行。

© 李栋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9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需要 Google+ 邀请?请[ 点击申请
] 并填写您的邮件地址,enjoy~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铁道部渐露马脚 7·23事故难成谜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铁道部渐露马脚 7·23事故难成谜

作者:石三生 2011-07-30
13:40:57
发表于:博客中国

 

 

不论你是否相信,政府官员基本是属于傻狍子一类。别看他们平日里趾高气扬、非横跋扈,讲三个代表,讲科学发展观,讲学习比政治,讲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他们可以口若悬河,人五人六地讲三天三宿都不会卡壳。可一旦要他们做人事儿“撒谎”,十有八九,都他爷爷的会绽露马脚。这大概就是易经所谓的否极泰来吧?

甬温线重特大事故,以死亡40人,伤192人的悲惨震惊了全世界。但也因铁道部在第一时间抢先破坏机车,挖坑掩埋的非常举措,引起了世人疯狂的遐想。依法,即使一场小小的车祸,都需要保护好现场。铁道部此举无疑是在毁尸灭迹;以理,国人从来都是轻生重死。不论死的多艰难、多难看,都会想方设法美化一下遗容。不是有伍员掘墓鞭尸的仇恨,等闲不会再在死人身上踏一脚。铁道部毁坏机车的同时,自然也会破坏了里面的遗体,此举无疑有天理不容之嫌疑。石三生在前文中说了,铁道部其实就是在掩埋真相。可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从目前媒体透露的消息看,铁道部毁埋机车的行径非常了不起。几乎已经可以将事故的原因完全归咎于黑匣子,朝着他们愿意的任何方向上发展。黑匣子说是老天爷搞破坏就是老天爷搞破坏;黑匣子说事故是人为他就是人为。以中国之大,相信还没有人能被允许贴身肉搏、战胜了黑匣子。然中国的事物往往是会顾此失彼,两全其美的愿望常常就在不虞之隙中灰飞烟灭。事故的成因可控之后,死亡的真相却在官家们得意忘形中显山露水。

大家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公开脱轨车厢里的人数,除掉还在人间的,余者肯定都在去往了黄泉的路上。铁道部再蠢,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至今不敢公开。尽管有了温总理貌似雷霆震怒的保证,久经新中国灾难考验的人们已经想当然地不可能再从官家嘴里得知真相。胡、温二位大人联袂亮相的后果,当然就决定了甬温723事故,必然也会同王家岭矿难一样:在创造了世界史上又一个灾后奇迹的同时,遇难者的家属们,会毫无例外地、满怀羞愧地恳请党和政府为死难者隐姓埋名。世人都知道,死人是最不在乎什么名啊利啊啥的了。

既然大家都明白,铁道部自然也是门清,官家们几乎都心照不宣。这死伤的数量是否就成了不解之谜了?当然不会!石三生大师我不光是会在钱云会案中显摆一招精妙的小学数学本领;这次,还要再故伎重施,运用在《西南大旱五十年不遇是个大谎言》、《农业部大丰收造假》等文中,用官家的后一个谎言推翻前一个谎言的方法,证明铁道部目前公开的死伤人数远远小于实际。

7月28日,陕西手机报一则《铁道部称甬温线运输秩序已基本恢复》的消息说:“记者从铁道部获悉,甬温线自7月25日恢复通车后,两天来共开行动车组列车135列,运送旅客156253人,平均上座率117.6%,运输秩序已基本恢复。7月25日当天开行动车70列,停运12列,变更运行区段9列,发送旅客67322人,上座率98.1%。7月26日共开行动车65列,停运17列,变更运行区段11列,发送旅客88931人,上座率138.4%。7月27日,甬温线计划开行动车82列,变更运行区段1列,无停运列车,运输秩序已基本恢复。”

通过这条新闻,我们可以确信:既然如此重大的事故后,甬温线还能保证至少98%的上座率。发生事故当日的和谐号上,上座率绝对不会比98%更低。但当时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告诉我们,发生事故时:“D301共载有558人,
D3115次隶属上海客运段,共载列车旅客1072人。”D301的上座率仅仅只有50%。为何前后两辆动车的上座率会差别如此之大?通过铁道部至今百般搪塞不敢公开乘客名单等行径,自然可以看出,这个558人的数字妄图掩盖的,必然是事故中死伤的确切人数。有人或许会说:为何D3115次上座率看起来很正常,偏偏要掩盖D301次呢?如果不出所料,当然是因为两辆车分属不同的铁路局。在事故发生后,如果隐瞒D3115次列车人数,难保不会遭到上海局被旋即免职的大官人出于私愤泄露国家秘密;而由北京始发的D301次动车,就完全可以在铁道部的掌控之中。很有可能:558就是北京始发站卖出的票数。如今时代,不知道天上飞机机长是否会掌握乘客数量?这地上跑的,三轮车夫拉一个是一个的钱,绝对不会糊涂;那跑线路的汽车,更是常常为了多拉一个人,在市内兜 圈子。以动车价值近亿的车头,庞大的信息采集能力,其中,会不会有关于乘客方面的信息?在看到铁道部下令毁埋机车后的第一感觉,当然他们是想掩盖一些仅仅凭凡人肉眼就可以看穿的真相。比如:D301次驾驶员醉驾了?比如:驾驶室中有行车记录等书面材料?还比如:机车的电脑显示屏上最后的信息?如果仅仅只有黑匣子一种信息备份方式,相信铁道部是绝对不至于如此丧心病狂的。

呜呼,真是大不敬呀,居然又怀疑到了驾驶员的头上,希望不会再惹得大明星姚晨阿姨大发雷霆。姚阿姨不惜以自己父亲的人格为司机做担保的勇气非常可嘉。但逢当今和谐盛世,人人都是正人君子时代,个人的品德,实在算不了什么。石三生在1056次列车上,就亲自经历了列车像个醉鬼一样的前进方式,加速和刹车,总是会引起旅客们的谩骂和嘲笑。有人说司机是个初儿;有人说司机是个女人,经期还坚持驾驶;更有人说,这他马的司机是不是喝醉了?顾晓军先生评论姚阿姨说,她说的司机没有临阵脱逃没道理,因为那会被格杀勿论。我觉得老顾更不着调,且不说那机车上根本不可能有一摁电钮就能像飞机一样逃生的椅子。就算有,估计司机也逃不掉。只是按旅客所说的当时108公里的时速,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之后,打开车门跳车活命的几率 不会比0%还大!刹车,只是一个司机本能的反应。会开车的人,发现前方有险情之后,即使只有50公里的时速,不选择刹车而选弃车的人也世所罕见!

723特大事故到底死伤多少?我也不知道。但凭现在就爆出有遇难者不在铁道部的事故名单之列,以及灾后恢复通车就达到了骇人的98%的高上座率。可以肯定:遇难人数绝对要比铁道部的40人多!

但是,好像也只能这么多了。再多几个,也无非是那些在抢救中不幸逝世的人们。艾未未成了个一问三不知的傻子以后,估计也不会再有人会对失踪人口感兴趣了。可以预见:如果中宣部不混帐、不封杀,八月份也许以后数月间,全国各地会突然冒出许多寻人启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国防部网8月1日正式上线曾经过近两年试运行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经过近两年的试运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www.mod.gov.cn)于8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在建军84周年之际,国防部网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记者为此采访了国防部网总编辑张锋。

  直接从解放军各大单位乃至一线部队获取信息

  问:自2009年8月20日到现在,国防部网试运行已近两年,经过磨合运行,今天的新版网站都有哪些变化?

  答:今天正式运行的国防部网,目前开通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和英文版,共设置25个频道169个栏目。相较试运行期间的版本,此次正式发布的版本新增7个频道,调整10个频道。

  新版国防部网从网站定位、频道设置、信息传递等方面充分强调了国防信息的权威性与实时性。频道设置由按内容划分变为按单位划分,结构由以军事新闻为主转为以权威信息为主。如,“新闻发布”频道将及时发布每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相关内容,同时就外界所关心的国防经费、国防白皮书为网民提供实时、权威的资讯;“国防动员”频道、“国防教育”频道,是发布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的权威信息和专项活动的重要平台;整合原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频道资源,改为“解放军”、“中国预备役部队”、“中国武警”、“中国民兵”频道,与解放军四总部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直接从解放军各大单位乃至一线部队获取信息,快速整合,实时发布。

  国防部网此次改版对服务功能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新增了一批服务性频道,如“军事院校”、“国防生”、“军队医院”等频道,以信息服务为宗旨,主要发布院校招生政策、培养情况、军队各大医院相关情况及便民服务等信息。

  试运行期间最高日点击量1.3亿次

  问:作为中国军队的官方网站,国防部网的自身定位是什么?

  答:随着我国军事外交日趋开放、务实、活跃,中国军队的国际传播力和话语地位也应随之增强。建设国防部网,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国防政策,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网站也是回应各方关切,展示中国军队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要求,国防部网在每个军事热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都不能缺位。第一时间传递声音、表达观点,标志着中国军队正在不断走向开放,融入世界。首位做客国防部网的罗马尼亚驻华大使这样评价:“国防部网本身就是对所谓的‘军事政策不透明’说法的很好回应,它正在成为在新时代沟通军队与人民、军队与世界的一座新桥梁。”

  据我们统计,国防部网自2009年8月20日试运行以来,平均日点击量达1000多万次,最高时达到1.3亿次。

  为苹果产品推出“掌上国防”免费客户端

  问:手机国防部网也于今天上线试运行,利用手机移动通信网络延伸服务,是网站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重大举措。此次开通的手机国防部网内容设置有哪些?

  答:开通手机国防部网是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满足3G时代广大网民对手机登录国防部网的新需求。

  此次开通的手机国防部网内容设置丰富,包括要闻高层、军队武警、军情军人、防务视点、武器军史、军校医院、服务、图片、视频等15个频道,网站依托国防部官网强大的军事信息资源,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表现形式,为手机用户实时提供新闻信息和下载服务。

  伴随此次手机国防部网的开通,国防部网还推出自主研发的基于苹果操作系统平台的免费客户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国内,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高铁事故‘��和家宝同志谈心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知道长春老弟和家宝不对付,却没想到会对立到这个程度。前面家宝在温州说铁路撞车事故要公开透明处理,给人民一个交代,后面长春老弟就拿了“胶带”出来,严令记者闭嘴。

这当然让家宝很不满意,抱病跑到我这儿来投诉。不过,对于家宝的遭遇,我除了精神安抚,行动上爱莫能助。因为按照我党分工,笔杆子归长春老弟管,凡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等等,能公开透明的地方,都是他的地盘。在党国的喉舌们眼里,别说家宝同志,有时候就算是我亲自喊话都不好使。

家宝同志熟谙历史,应该知道一个典故:当年主席为了搞定中宣部这个“阎王殿”,又是“掺沙子”,又是“甩石子”,最后甚至夫妻出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阎王殿”里的大鬼小鬼降服。现如今,我权谋不如主席厚黑,媳妇不如主席老辣,而长春老弟却位列常委之尊,比中宣部权大许多倍,我能奈之若何?

就像这次,本来我是支持要公开透明处理,给人民一个交代的,但既然他长春老弟抢在我前面下了封杀禁令,我也就只能装聋作哑,以维护党内团结为己任。这不是我不负责任,置人民呼声与不顾,实在是力不能及,也不合时宜啊。你想想,如果我这个时候再出面表态支持你家宝同志,写篇大字报来批评长春老弟,那外人会怎么看待?别的不说,就多维那些编辑,肯定又说我要搞路线斗争了吧!

所以这事,咱们当忍则忍,不是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吗?作为党魁,我们更要以大局为重,为大谋让路。大局是什么?大局就是我们党的面子,而大谋,就是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因此,对于长春老弟的初衷,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从事故发展看,各方要求检讨的声音已经从铁道部向外延烧,有失控之势。加上我们这些年的工作不能让人民满意,民众对党国意见很大,整个社会就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炸。长春老弟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民众怒火烧向党国,避免此事从安全事故升级成社会政治危机,这体现了他的政治敏感性。

你家宝老弟作为党内元老,也应该体谅长春老弟的难处。他这么做是需要勇气的。搞舆论封锁,客观上的确有为铁道部开脱的嫌疑,但他这么做,首先是把怒火引向了自己。长春老弟为了我们这个领导集体的面子,不惜得罪媒体和人民,主动引火烧身,我们作为党的常委,你说是该感谢他呢?还是该批评他不给你家宝同志面子呢?你是懂大局,懂政治的,我相信你总不会为了几十个平民百姓的生命,和长春老弟公然闹崩,置我们党的面子于不顾吧?

再说了,你、我,包括长春老弟,差不多明年这个时候都要退休。而像这种天灾人祸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每次都会有民众抗议。咱们作为已经过气的政治领导人,只要软硬兼施,凑合着确保这一年多时间不翻船就行啦,干嘛非要一争长短,斗得你死我活呢?现如今,咱们的上策,就是要念准“拖”字诀,等明年这个时候十八大一开,都扔给平平和小强处理,他们俩年轻,又比咱们有智慧,咱何必在临退休之前瞎折腾,找不痛快哟……

至于你说的铁道部的事,我又不是不了解,那铁道部和中宣部一样,在历史上就一直是个针扎不透,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这里面有个根子问题。当年毛邓在世的时候,就喜欢坐火车兜风,和铁道部长们交情匪浅。后来朱老板当值,遇到亚洲金融危机,要靠“铁公鸡”开道,一直到前几年,你家宝老弟为度过难关,也是大把票子往铁道部甩。正因为如此,铁道部就像个被惯坏的孩子,肆意妄为,从来都不知道珍惜父母的血汗钱,更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以这次铁路事故为例,他铁道部门能不知道这是人祸吗?能不知道这是管理出了问题吗?当然知道!他们之所以不敢这么说,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压根而就不想承担这个责任。

也正是因为此,在事故的善后处理上,这帮兔崽子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本着对生命敬畏、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当然更不会考虑此事对高铁技术,对党国体制,甚至是对他们本身所带来的冲击。

对于铁道部,我是彻底绝望了,只要看看我把刘志军拿下后,这里又挖出了多少蛀虫,你就知道这里已经烂透了。如果再想起逢年过节那些“黄牛”们和铁道系统内外勾结猖獗炒票的行为,你更会对这帮兔崽子们彻底丧气。就像这次,如果我对铁道部这群东西还有指望,还会把你从病榻上拽起来,推到火线上去吗?

不会的哟,家宝老弟!咱俩一起共事这么多年,在局里,我就数和你交情深了。我怎么可能把你推出去顶雷呢?

给你说句实话吧,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我支持你把大把票子投到铁路吗?还不是因为这些年咱啥事都没干成,就指望高铁帮咱挣点名声嘛!现在好了!这帮败家子,公然往咱俩脸上抹黑,拖高铁建设和你我后腿。若干年后,人们要是谈起这场事故,和这场事故的操蛋处理方式,你我的面子往哪里放哟……

怎么办?咱也不能就这样坐等明年退休,多少总得找点事情做作吧。既然最近房地产的市场情况确实有些奏效,我们就应该在这个最难搞的公营部门进行一次大刀阔斧,让别人不会以为我们到点了就做甩手掌柜,我们还是要负责任的。

 高铁事故,和家宝同志谈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非洲饥荒: 德国政府指责中国加剧了非洲灾情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德国政府指责中国加剧了非洲灾情
Wajid secheresse 0 法广 | 非洲饥荒: 德国政府指责中国加剧了非洲灾情
作者 法广

德国政府认为,中国在非洲不断扩大势力,使非洲的饥荒变得更为严重。由于中国投资商在非洲购买的土地越来越多,许多小农户因此失去了生存基础。德国政府非洲事务专员努克(Guenter Nooke)向“法兰克福嘹望报”表示,中国在非洲所做的一切并非都很糟糕,但用土地来生产只用于出口的农产品,这只会导致非洲社会冲突更为尖锐。
 

这位基民盟人士以埃塞俄比亚为例指出,把土地出售给外国企业或中国,让它们来从事工业化农业生产,这对一小部分精英而言利润十分丰厚,但如果当地政府努力促进本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这对广大农村居民的帮助会更大。

努克表示:非洲本来具有食品自给自足的良好自然条件,每年可有2到3次收成。但传统的小农户农业模式已跟不上形势。目前的旱灾也表明,灌溉系统、仓储系统以及抗旱植物的种植都十分重要。为此,非洲农业有必要工业化。德国将为此而尽力。

非洲目前正在遭遇60年来最大旱灾和因旱灾引起的饥荒。鉴于灾情严重,德国政府于本周将对非洲的旱灾援助由1千5百万增加到3千2百万欧元。而英国的非洲援助已增加到1亿欧元。为此,“中德意志报”批评本国政府小气吝啬。

关键词 中国德国非洲
国家概况 :
allemagne drapeau 法广 | 非洲饥荒: 德国政府指责中国加剧了非洲灾情

 法广 | 非洲饥荒: 德国政府指责中国加剧了非洲灾情
 法广 | 非洲饥荒: 德国政府指责中国加剧了非洲灾情

 法广 | 非洲饥荒: 德国政府指责中国加剧了非洲灾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的哥罢运是百姓生活维艰的爆发口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的哥罢运是百姓生活维艰的爆发口

作者:郎遥远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8-2

本站发布时间:2011-8-2 9:23:08

阅读量:100次

article img 3 的哥罢运是百姓生活维艰的爆发口

  今天出门办事,站在马路边,一等个把小时,竟然觅不见一辆的士踪影。无奈,乘坐公交车去了。办完事回来,恰巧拦到一辆下客的士。我上车后,诧异地问:“师傅,今天怎么打不到车?”

  司机师傅说:“三分之一出租车都罢运去了。”

  “为什么罢运?杭州的哥收入不是挺不错吗?”

  “好什么?不好。十年前,杭州开出租月收入三千左右,现在月收入三千七八,还要卯足劲,不停不歇一天跑到黑。你说十年前三千元能买多少东西?现在能买什么?十年前猪肉五六块一斤,现在二十块一斤。”

  师傅接着发牢骚:“关键是出租司机负担太重,我们一辆车要缴纳承包押金10-15万,每月上交八九千,月赚才三四千,你知道杭州生活成本很高,这日子怎么过?油价一个劲吓人地涨,在市区开车,百公里百元,我们辛辛苦苦,都为石油公司奉献了。杭州城区路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蚂蚁挪窝一样,跑不快,每天收益微薄。”

  不听司机师傅吐苦水,我一直误以为杭州的哥挺滋润。看来,今天集体罢运,也是的哥们干烤在艰辛生活的火山口,忍不可忍了。

  的哥是城市文明的第一面镜子。在我印象里,杭州的哥相当有素质,不像东北的哥那样在车里大声打电话唠嗑,不粗口,不吸烟,不像北京的哥一样无话找茬,发布一些政界小道消息,不像成都的哥一样为红十字会推销爱心一元票,不像某些城市的哥一样,常欺负外地游客,故意兜远路。杭州出租车管理很规范严格,的哥从不敢拒载。无论在机场、车站、景区,杭州的哥都会自觉排队,非常有序。更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哥和公交司机一样,只要看到你在马路边,准备穿越斑马线,就会停下来,彬彬有礼招招手,让你先行。这在中国其他城市是绝无仅有的。让不少外地游客受宠若惊,感动不已。

  可见,的哥罢运,不是他们刁蛮。对顾客有素质的杭州的哥,今天无法有素质地冷对日益窘迫的生存环境。油涨,路堵,负担重、压力大,收入不高,生活成本高。他们起早摸黑,不停不休,为乘客带来舒适便捷,为城市带来文明风景线,但给自己带来的却是一身职业病,一天的辛劳疲惫,和那养家糊口的每月三千多块辛苦钱。

  杭州,一个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最幸福城市榜首的天堂城市,一个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一个游客如织的世界文化遗产西湖所在地,其出租司机逼仄的生存状况,尚且到了集体大规模罢运的境地,可以想象,中国其他欠发达地区其他城市的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也会有多少愁云密布呢?

  杭州出租车司机罢工,看似一起平常的公共群体事件,但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社会整个工薪阶层生活日益维艰的一个爆发口。工资不涨、物价飞涨、楼市高企,“住房痛苦指数”全球最高,白领私家车买得起,油用不起,没地方停,停车费赛比物业费。公共福利体系不健全,看病难,大病看不起,高等教育、义务教育中形形色色变相收费,依然是很多家庭沉重的负担。人到中年,若无横财,上有老下有少,更如蜗牛爬树,不堪重负。普通工薪阶层无可选择、不可避免、不由自主地当了房奴、车奴、卡奴、墓奴、医奴、工奴、孩奴、月光族。“新奴时代”,折射强权对弱势的欺凌,透视物质对精神的奴役,包含着当代中国人难以言说的酸、甜、苦、辣、咸。“奴”是这个时代的一面哈哈镜,社会不公、不正与不平,皆映其中,暴露无遗。

  沉默的大多数,并非意味着幸福着的大多数。打工仔不可能全城罢工,普通家庭主妇不可能集体上街,白领阶层更不会轻举妄动,但他们痛苦指数都很高。去一回菜市场,谁不骂一回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找份工作比唐大师当年西天取经还难。他们有牢骚,有怒火,但更多的也许在网络愤青一番,发泄了拉倒,不至于为个人生计之苦而走上街头抗争。

  而组织发动出租司机罢工,最容易,最有效,也最能触动政府的痛处。地方政府应从出租车司机罢运,见微知著,一枝一叶总关情,倾听民间疾苦声,真诚体察社会普通工薪阶层生活之艰难,施行更多民主善政,让更多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的成就,沐浴公共财政的阳光。切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莫以维稳思维见招拆招。

  国家领导近年在多个场合多次高分贝强调,要让全国老百姓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幸福感”,因此成为政府部门一个炙手可热的实践课题,成为社会科学一门热门学问,成为许多城市领导一个最HOT口号。广东率先提出了“幸福”一词的政治文明新解读,赋予丰富内涵,让人顿生无限美好联想,赢得许多有识之士的掌声。可当广东连一个普通小镇九品准芝麻官,都集体坐拥千万别墅,显摆“幸福感”和“优越感”时,然其辖区内穷苦村民的“幸福感”,将会怎样的支离破碎呢?重庆唱红打黑,一跃跻身中国幸福城市,宣言要大力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接班人”群体是幸福了,笑如菊花,试想,同样是公民的非接班人群体,该是怎样的自卑呢?

  当中国老百姓呼吸着全球污染最严重的空气,享受着全球人均投入最少的教育,体验着全球公共卫生人均支出倒数第四的医疗保障,接受着全球官民比例最高的政权领导,供养着三公消费高达九千亿的人民公仆,承受着常不按宪法出牌的官爷做派,顶着全球GDP第二的辉煌帽子,领着人均薪资收入占GDP比例比非洲还低的薪水,问苍天,问大地,他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幸福指数又何从提升呢?

  记得一年前,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省委党校县委书记培训班上,动情地做一报告。他提到:“浙江经济发达,地方财政雄厚。现在物价上涨,浙江农村养老保险金发放标准要提高。国内其他省市每个农村老人每月发50元,我们浙江定60元,我觉得还不够。我建议各地市给每个农村老人每月发放200元养老金。行不行?”

  一年过去了。浙江农村老人每月养老金依然还是领60元。60元,只够官员买一包中华牌香烟,只够公款宴席上一道小点心,或是出国旅游带回一支巧克力。我纳闷,像浙江这样发达的经济强省,以省长之尊出面大声疾呼,要给农村老人增发养老金,为什么有关部门可以充耳不闻,置之不理,让美好愿望不能落地呢?没有条件,没有能力,百姓不会苛求。有条件,有能力,有领导愿望,而无实际善政,宛如一颗仙桃会发芽、会开花、会结果,却不落地,让人看得着吃不着,为什么呢?也行,在地方官员眼里,一幢高楼、一个项目,一个昙花一现的肥皂泡,都远比一大群老百姓的笑容,更重要。中国经济,归根到底,是普惠百姓的国民经济,还是只唯政绩的官僚经济?

  杭州的哥罢运,冒出百姓生活维艰而积聚民愤火山的一缕浓烟。地方经济,乃至中国经济,乃至中国政治文明,是该重修炉灶、包容性发展的时候了。

 的哥罢运是百姓生活维艰的爆发口p 89EKCgBk8MZdE 的哥罢运是百姓生活维艰的爆发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

——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2011年7月28日)

图片插入:一品高官

 

 

内容提要:在中共重庆市委召开的三届九次全委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同志所作的主题报告《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薄熙来同志旗帜鲜明地、毫不含糊地发出了“共同富裕”的呼吁,其内涵之丰富,思想境界之高远,不仅已经远远超越了主流所解读的“特色理论”,而且也必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历程中,深深地刻下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薄熙来 贫富差距
三个差别

一、缘 起

在人们的心目中,官员的讲话往往等同于套话、废话、大话,甚至假话。然而这几天来,有一篇“官话”却强烈地震撼了我。这篇“官话”,就是在中共重庆市委召开的三届九次全委会上,薄熙来书记所作的主题报告:《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粗略地总结了一下,报告内容有18个要点,9千多字;主题有三个关键词:差距、分配、共富;整篇报告贯穿了一根逻辑红线:“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这个关键词,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了。但是,读薄熙来书记的主题报告,用“耳目一新”、“如沐春风”、“令人振奋”、“醍醐灌顶”等等,都远远不足以表达我的感受。坦率说,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所读到过的“官话”中,最有马克思主义水平、最有历史唯物主义境界、最有理论和实践勇气、最有开拓创新精神、最有共产党人伟大胸怀、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文献之一。

关于“共同富裕”,官方的说法最初是“先富带后富”,后来是“兼顾公平”,目前最高境界也就是“要更加关注公平”。想必大家都看见了,直到最近,还有人在“做蛋糕”上捣糨糊。实事求是地看,薄熙来同志旗帜鲜明地、毫不含糊地发出了“共同富裕”的呼吁,其内涵之丰富,思想境界之高远,不仅已经远远超越了主流所解读的“特色理论”,而且也必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历程中,深深地刻下浓重的一笔。下面,我就这篇报告谈几点粗浅的读后感。

二、“共同富裕”是“点”还是“线”

人们都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既然是“本质属性”,那么,只要还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就应当贯穿于这个社会的全过程之中。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里,“共同富裕”绝不是一个或几个孤立的散点,而是一条脉络清晰的红线。

遗憾的是,无论是“先富带后富”,还是“兼顾公平”,或者是“更加关注公平”,在官方文献的政策含义中,“共同富裕”要么只是一个愿望良好的起点,要么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目标。于是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共同富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最终被压缩成了若有若无的点:底气不足的出发点,虚无缥缈的归宿点。

线是由点构成的,但一个点成不了线;如果点与点之间缺乏连续的动点连接,两个点也未必能成为线。所以,一旦“共同富裕”被挤压成了孤立的点,这个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红线,也就被割断了。

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薄熙来同志的主题报告,正是在“现实运动”的境界上来解读“共同富裕”的。用薄熙来的话说:“现在有些人,只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我以为,这还不够。‘共同富裕’不仅是理想,也是动力;不仅是‘起点’和‘归宿’,而且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关于“共同富裕”,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但在我看来,明确宣布“共同富裕”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这样的解读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三、中国当前最大的危险

中国当前的危险是什么?很多人感受最深的是通货膨胀。然而在我看来,通货膨胀只是短期危险,中国面临的长期危险,既非通货膨胀,也不是经济冷热不均,而是结构问题。这个结构问题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上都有大量表现,比如:房价高企、两级分化、贪腐盛行、道德沦丧,等等。一句话:利益关系严重失衡!胡锦涛总书记概括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其实就是结构问题的集中表现。

结构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不在于哪个产业该扶持,哪个产业该压缩;也不在于哪个产品多了,哪个产品少了,而是在于分配结构已经严重失衡!遗憾的是,高居庙堂之上的精英们大多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只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中国当前的危险究竟何在,答案不言自明。薄熙来同志说得好:“只要静下心来,搞点社会调查就会发现,三个差距已经不小了,需要高度重视。”

薄熙来同志之所以高度重视差距问题,就在于他清醒地看到,“如果贫富差距扩大,咱经济规模再大,人民群众也不会买账!大家会说,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认为,这个分析是对中国面临的最大危险的深刻把握。

更为危险的是,很多共产党人甚至党的高级干部,对这个最大危险居然视而不见,以为埋头做蛋糕就可以搞定一切,真是糊涂的可以。请听听薄熙来同志的肺腑之言吧:“如果任由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人们自然会怀疑党的政策,随之人心涣散。存在决定意识,分配决定生存条件。这些年一些国家的群体性事件、以至动乱,背后的原因不少是贫富差距过大,值得我们反思。

四、解决差距为什么“不能等”

在决策层,解决贫富差距“不能急”的想法,可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主题报告中,薄熙来有针对性地指出:“我们提出实现共同富裕,马上有人讲,这当然好,但急不得,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要沉住气,慢慢来,要等到经济实力做大才能解决,现在还不是时候。总之,好是好,但先别办。还有人讲,抓‘共同富裕’会影响效率,贫富差就是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你共富了,就没动力了。还有人讲,低工资正是咱中国的比较优势,不能丢,否则会造成资本外流。甚至有人批判:你这是走‘回头路’,是要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

对于这些指责,薄熙来同志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给予了回答:“尽管聪明人很多,帽子也很多,但解决差距的问题还是不能等,等到问题多了,再想改,也改不动了!即使下大决心,那时要付出的成本也会大得多!现在解决‘三个差距’为时不晚,如果真正到了‘两极分化’,那就没有‘讨论’的余地了。‘存在决定意识’,到那时候,有了10%或者20%的既得利益者,再加上他们属下的‘精英’,你和谁去讨论这些问题?怎么去解决?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结论。

五、“转方式”的要害

“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底要“转”什么?现在流行的看法,大都解读为“发展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云云。与之比较,薄熙来同志的认识却要深刻得多,本质得多,他说:“现在到处在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转变什么?怎么转变?什么时候转变?看法似乎并不一致。我以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害,就是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从以出口、投资为主转到以消费为主,改善民生,拉动内需。

为什么“共同富裕”才是“转方式”的要害所在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薄熙来做了客观分析:“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很成功,了不起,但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沿海搞开发区,吸引外资,‘两头在外’。当年很正确,很必要,但今天的形势已经不同了。3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全国人均GDP大幅增长,物价也大幅上涨,而农民工收入增长有限,劳动力开始回流。农民工劳动力价格被低估,利润被外企拿走,内地与沿海差距在拉大,大家关心‘转变发展方式’,我看缩小差距、共同富裕是最为关键的。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转方式”不仅是生产力的转变和提升,同时必然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所以,与把“转方式”仅仅解读为生产力结构调整的主流观点不同,缩小“三个差距”不是一个仅仅调整生产力的问题,而且必然涉及整个生产方式的调整。换言之,光讲“做蛋糕”,不讲“分蛋糕”,你怎么缩小“三个差距”?

薄熙来同志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解读或许与众不同,但是,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才是令人信服的科学解读。

六、“共同富裕”不是走“回头路”

对于“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难,薄熙来同志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共同富裕是一个很大、很难的题目。现在,把经济规模做大的榜样很多,但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毫无疑问,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最为公平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应当客观地看到,即便在毛泽东时代,“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仍然处在探索的过程中。所以,当有人指责重庆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在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走“回头路”的时候,薄熙来说:“其实正相反,这是新时期的一项大探索、大改革,也是大发展”,“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还未实现过‘共同富裕’,而未曾实现过的理想又谈何‘回头路’?”

所谓不走“回头路”,既是不走低水平“大锅饭”的回头路,更是不走“两级分化”的回头路。所以,薄熙来同志说:“我们缩小差距、促进共富,既注重公平,也注重效率。有些人把共同富裕说成是‘大锅饭’,而现在一些人住豪宅、开跑车,吃山珍海味,整天胖得发愁;另一些人却为生计四处奔波。把‘共同富裕’和‘大锅饭’相提并论的人,看来需要做点最基础的社会调研。”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绝不回避、辩证分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缩小差距有困难,但也有条件,关键在于决心。正如薄熙来同志所说:“事实证明,缩小三个差距,不是不能干,就看想干不想干。只要下决心,真想干,下实劲儿干,又能干到点子上,就可以立竿见影、一年一个样。

七、马克思主义的“蛋糕论”

主流经济学总是把做蛋糕与分蛋糕对立起来,一说分蛋糕,就是要否定做蛋糕,一说做蛋糕,就不能分蛋糕。好像二者不共戴天、水火不容。这种“一根筋”的思维方式,骨子里还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作祟。目前,主流经济学的“蛋糕论”流毒很广,亟需用马克思主义予以澄清。

薄熙来说,“有些人担心,追求共同富裕会耽误发展,主张先做大‘蛋糕’再分蛋糕。其实,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不仅可以兼得,而且越是把‘蛋糕’分得好,就越能把‘蛋糕’做得大、做得快。”为什么呢?薄熙来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科学地阐明了生产与分配、做蛋糕与分蛋糕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分配并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同样地影响生产和交换。’如果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大额收入落入少数富豪的口袋,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不高,企业效益也会随之下降。”

这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道理真是一点也不虚,事实证明,“重庆这几年抓民生、促共富,不仅实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发展也增势强劲。这说明,抓共同富裕并不耽误发展,还促发展,共富与发展是良性互动。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越多,生产积极性就越高,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也越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就越好。”

八、市场经济也有“姓社姓资”

关于市场经济的性质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几乎成了理论禁区。令人欣喜的是,薄熙来同志的主题报告再次明确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主题报告有两处值得注意:

(1)“单靠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共同富裕。欧美搞市场经济二、三百年了,可谓十分成熟了,但到现在也没有自动修复。从几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国看,德国70%最贫穷的人口只拥有财富总额的9%;英国10%最富有的家庭占据私人财富的44%;美国20%的富人占有50%的财富,而千分之一的顶尖收入者掌握了美国10%以上的财富。这能说明市场可以自行修复吗?西方国家崇尚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出现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是必然的,它们并非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出现分配不公,加上灰色、黑色收入差距,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紊乱。市场不是万能的,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以调节。

(2)“西方从英国1640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走向近现代已有370多年历史,他们引以为豪的理念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但就是不提‘共同富裕’这个涉及人类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根本问题。只有共产党人以彻底唯物主义的勇气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把‘共同富裕’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正像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宣言的: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我们坚信,迟早有一天,全人类都要走上这条共同富裕之路”。

第一段话立足于今天市场经济的现实,提醒我们绝不能迷信市场经济;第二段话则在更高的境界上指出,人类社会必然要超越市场经济。由此我们看见,薄熙来同志既不脱离现实环境,脚踏实地做事,又立意高远,不为浮云遮望眼。

如何实现这种伟大的超越呢?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最终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在实践中,重庆模式正在积极探索,用薄熙来的话说:

“重庆创新国有企业运行模式,使国有经济规模从2002年的1700亿增加到目前的1.5万亿,总量居全国第4。重庆国企已成为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力量,为政府扩大民生支出提供了巨大的财力空间。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继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缩小差距中的重要作用。”

九、结 语

薄熙来同志的主题报告,语言通俗明快,道理深入浅出,反复咀嚼而回味无穷。若问:为什么这个报告能有这么宽广的视野、这么强大的魅力和力量呢?想起了王安石的诗:“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个“最高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境界。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震撼!一篇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读薄熙来的主题报告

                              伟大的薄熙来,为你等待!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木然‘��微博在发酵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什么叫公民?纸上写的公民叫纸公民,是潜在的公民,潜在的公民变成现实的公民得通过公民的行动,公民的参与。参与得有形式,对此,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要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这些形式的丰富,一个方面是现有的制度形式,另一方面还有民间的约定形式,比如遇到难以解决的矛盾和利益问题时,抓阄就是被民间认为的一种公平的解决问题的形式,再有就是官方的主动构建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还有民间在新形势之间的创造。一般地来说,官方构建的新形式需要民间的认可,民间的创造得有官方的支持,创建的新形式才能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和法律化。

  新参与形式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政治民主化的结果,民众参与的结果。如果说发展执政兴国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那么政治民主就是前提。经济越发展,政治参与诉求就越高,因为经济发展永远代替不了民主自由诉求,那种认为经济发展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自欺欺人的表现,是盲目乐观。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都需要新的技术平台,其中技术平台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使经济插上了翅膀腾飞的同时,使精英政治走向大众政治,使精英政治与大众政治平面化,精英失去了相关信息的垄断权,精英与大众平等地共享同一信息,甚至大众的信息来源要超过精英的信息,使精英处于信息笼罩的被动状态。使民主政治走上互动政治,并使互动政治日常化、生活化、便捷化、速度化。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现有体制的参与形式有限,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网络就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平台,政治博客、政治微博成了政治参与、政治表达的新形式,尤其是政治微博,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针对性强、互动性高,在中国的国家政治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每一件公众事件都有微博在推波助澜,一个事件的信息在微博挂出,几乎迅速在几小时之内有上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人的围观,围观已经成为公民参与的巨大力量。最近发生的三件大事可以看到微博的作用,第一件是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使得红十字会不得不向公众道歉,并迫使给红十字会尽快公布捐款明细,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拾回已经急剧下降的公信力。第二件事是“三公”消费明细的公布。现在国务院的各部门正在一个一个地公布“三公”消费,并接受公共的质疑。第三件事是“7﹒23”列车相撞事故,也因微博围观与质疑,使最高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到温家宝今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7﹒23”遇难者表示哀悼,要求抓紧清查,依法追究责任。调查处理要公开透明,结果向社会公布。温家宝总理又亲临事故现场,提出� ��事故处置工作、事故原因的调查和事故处理、解决伤者和死者家属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处理遇难者的遗物清理也是善后工作等。通过对7﹒23事故的质疑和追问,应让官员们充分认识到,如果还用官本位的思维解决臣民问题,还用技术问题代替人本问题,还用管理问题代替服务问题,还用效率问题代替公平问题,还用屁股问题解决脑子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这也说明通过微博,国民参与公共事务所形成的巨大推动,公民运用自己的权利“逼迫”和“拷问”政府会逐渐成为常态。

  微博即使改变不了中国,也可以改变事件的性质,还原事件的真相。使得傲慢的权力终于可以低下头向公众道歉,用微博倒逼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会使得停滞不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终于启动前进的车轮。

  微博也不尽善尽美,它更像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比如,因微博的瞬间扩大效应,使得郭美美、高铁公信力的危机导致了公权力的公信力总危机。客观一点说,公信力下降是好事,因为多了对权力的监督和质疑。公信力危机是坏事,因为人们已经没心情去监督和质疑权力了,对权力的破坏性冲动使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性。公信力危机还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人们不再相信权力,不再相信权力支配的媒体,不再相信权力说出的任何东西,权力者越想建立公信力,公信力消失的越快,这种极端不信任,封堵了民间和官方沟通的渠道、和解的渠道、解决问题的渠道,导致政治无序和社会无序,进而引起社会动荡。这恐怕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此稿首发于《人民代表报》2011年8月2日)
 

 木然:微博在发酵p 89EKCgBk8MZdE 木然:微博在发酵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文化”在经济快进的大陆无处容身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我永遠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去大陸的經歷。

那是1993年的暑假,小學六年級的我,跟隨著爸媽一起探訪深圳,讓我們這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台灣人,去體驗一下大陸的水深火熱是怎麼樣?兩岸的政權過去都互相在文宣中形容對方是水深火熱,不曉得是巧合,還是同為炎黃子孫的默契?

從小我們得到的固有印象就是,大陸很窮,東西很便宜,所以那時我通過海關後唯一的渴望,不是欣賞美麗山河,而是大肆搜刮便宜的玩具,譬如一把合台幣10元的玩具槍之類的。

怕進去就回不來,也是我那小小心靈中的杞人憂天,從小學課本上我們都奇怪的學習到,共產黨是「竊據大陸」、阻礙偉大「民族救星」先總統蔣公先生用三民主義復興中華的「萬惡淵藪」,所以在即將面對傳說中的「共產黨」那一刻,我還是感到不寒而慄。

灰濛濛飛沙走石

當然,人家沒有把我「當場帶走」,也沒有讓我「當場回不來」,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海關人員在工作中「那冷漠嚴酷的表情」,是我從來沒見過的,讓我感覺他們似乎「不像普通人」,像「機器人」,而且「不快樂、不滿足」。

現在的我比較能體會他們的心情,但當時的我只覺得一切都充滿著陌生與恐懼,幸好,一切都非常順利,害怕也很快轉為新鮮,我們過了海關上了巴士,開始朝我夢想中的「便宜又大碗」的中國前進。

結果不到30分鐘,夢想就破滅了。「天啊……,這是什麼世界?」我心想。

灰濛濛的城鎮,飛沙走石的道路,殘破的舊居,清一色的穿著,匱乏的物資,一個由自行車串聯起來的都市,剛經歷過五彩繽紛港澳行的我,忽然來到這個土灰色的深圳,一時之間,實在有點轉不過來,只不過隔了一道海關,怎麼會差這麼多?

導遊首先帶我們參觀深圳魚市場,讓我們深入體驗一下大陸人民的日常生活。

進入魚市場後,我呆呆的站在一個攤位旁邊,看大陸人買魚賣魚和我們有什麼不同,只見一位顧客點名要了水槽裡一條青色的魚,結果那位老闆竟然不去鱗,也不打昏它,就直接將那條倒霉的魚抓起來放到砧板上,一刀切為兩半!

我看傻了!傻的不是因為那條魚被切成兩半,而是那條魚被切成兩半以後竟然沒有死掉,而是分成兩片在那裡痛苦的扭動,它的靈魂,是不是也分成兩半?我當時可沒想那麼多,只是對這種有點「蠻幹」的行徑,完全傻眼。

而那老闆一刀斬下去後,就在那裡眼睜睜的看著活魚扭動,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買魚的人也是一樣,每個人都習以為常,好像主宰者和俎上魚肉間的關係本該如此,既然你是我手上的活魚,那我讓你痛快的死還是痛慢的死,都是我的自由,在這個缺少自由的國度裡,這似乎是發洩、和彰顯自由的另一種方式。

所以,那天以後,我好一陣子都吃不下魚。

2004年,又是夏天,來到大陸求學的我,再次造訪了暌違11年的深圳。雖然重訪大陸前早有耳聞深圳11年來的飛速發展,可眼前的景象,還是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一座座現代建築

灰濛濛、殘破、飛沙走石的景象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寬廣的柏油路、密集的交流道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現代化建築,清一色的中山裝也少見了,大多數人都穿上了流行的服飾,而且名牌包包等高檔奢侈品店隨處可見,這裡的物資不再匱乏,而是轉型成一座消費型城市。

雖然自行車還是許多人選擇的交通方式,但汽車和機車的數量,已遠遠超過自行車,儘管馬路十分寬廣,但堵車已經成為嚴重的交通問題,隨之而來的還有每個大陸城市都會出現的景象:「叭……」就如同11年前那隻分為兩半的活魚一樣,在這個物質已經現代化,但精神依然缺少自由的國度裡,駕駛們狂按手上的喇叭,似乎又成為一種宣洩與表達自由的方式。

總的來說,我已經完全不認得這個地方了,深圳無愧是人類歷史上發展最快的都市。

深圳11年的飛速發展讓我們見證到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中強大的施政效率和執行力,也見證到這個幾乎全由外來人口構成的市民中,那積極的活力與奮發進取。整個城市是繁榮的,氣氛是向上的,可在過快的發展中,不免曝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化」幾乎在這裡找不到任何容身之處。

我很愛看書,所以一到沒課的時間,就會到處去城裡的書店閒逛。但令我失望的是,這些書店所販賣的書籍,不是關於賺錢,就是關於考試。物質的文明已經接近極致,可精神的文明,依然恍如沙漠,也許又經過了7年,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變,可「經濟至上」的理念恐怕早已深入深圳人的骨髓和基因,要他們在猛追錢的同時,留給文化一點空間,恐怕暫時有點難。

(ZT)

 “文化”在经济快进的大陆无处容身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有话对总理说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有话对总理说

                  编发:-品高官

温总理,我想和您说几句心里话

温家宝总理上任8年多,应该说是已经有口皆碑,尤其是他每当灾难,都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6天后,温总理才出现在事故现场,当时我也纳闷,温总理这次怎么没有来?直到29日我才知道,温总理最近病了,在病床上躺了11天,所以来迟了。

面对带病赶到事故现场的温总理,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挺感动和难受的,当总理真不容易啊!国家这么大,事情又那么多,要管西,要顾东,温总理毕竟已经是接近七十岁的人了,能不累吗?累是当然的。温总理也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说是那么说,但全国人民还是盼着总理的身体好啊!您就像个当家人,如果当家的累病了,全家人谁也心里不安。不过我问问总理30年前的渤海二号事故石油部部长宋振明被免去部长职务、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被记大过处分。这次铁道部准备撤几个部长处分几个人全国人民试目己待。

渤海二号”给当时的石油部和中国石油人带来的冲击之大,几乎是毁灭性的。首当其冲的是才上任不到两年的石油部部长宋振明被免去部长职务,其次是主管石油工作的、中国石油工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康世恩被记大过处分。这样的处分决定,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对一向红旗飘飘、战功显赫的石油工业战线来说,这种打击是空前的,以往“一声吼,也能让地球抖三抖”的百万石油工人,此时一下在全国人民面前抬不起头来,受到的屈辱不言而喻。

 有话对总理说

1979年11月,该船在渤海湾翻沉。新华社资料图片

 有话对总理说

这是摄于1978年8月的“渤海2号”钻井船。资料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新疆: 喀什两袭死18人 影响扩至二百公里外县城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喀什两袭死18人 当局称事件是由国外培训的恐怖分子所为
 法广 | 中国/新疆: 喀什两袭死18人 影响扩至二百公里外县城
新疆和田市一派出所7月18日遭袭 武装警察试图营救被劫持的人质 2011年7月18日
路透社照片/REUTERS
作者 法广

中国新疆喀什市在7月30日晚发生七死二十八人伤的杀人事件后,31日下午又发生另一宗血腥事件,据新华社报道,一些被怀疑是恐怖分子下午四时冲入市内步行街内一间餐厅,杀害店主和服务员,并且纵火,公安和消防赶到时,疑凶冲出街外砍死四名市民,伤十二人,公安开枪击毙五名疑犯。过程中,三名公安民警受伤,另有两名维吾尔族疑凶在逃,喀什市政府悬赏十万元追捕这两名嫌犯,这两名嫌犯分别是29岁的买买提艾力•提力瓦尔地和34岁的吐逊•艾山。

新疆喀什市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发生两宗持刀袭击事件,共造成十八人死亡,四十三受伤。

法新社引述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新疆地区政府今天(8月1日)公布了这一数字,并且谴责在巴基斯坦接受训练的“恐怖分子”制造此次暴力袭击事件。新疆当局在其发表的声明中指出,恐怖组织的头目在进入新疆地区前,在巴基斯坦一个伊斯兰组织的营地内接受了如何制造武器和炸药的培训。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今天早上召开紧急常委扩大会议,强调坚决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及犯罪分子。

上月中旬,新疆地区曾发生维族人同警方之间的暴力冲突,导致20人死亡。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抱怨中国当局在新疆地区的移民政策, 世界维吾尔大会发言人迪里夏周日向媒体提向媒体表示,中国政府应该允许维吾尔人和平表达他们的诉求,并且逐步撤除现行的移民计划。

他说“中国在当地的镇压和有计划的安置移民政策是直接导致冲突和局势动荡的因素”。

他还声称,中国当局近日来至少在当地逮捕了100名维吾尔人。

7月31日下午发生的是新疆半个月内发生的第三宗暴力袭击事件,未知事件会否影响下月一至五日在距离喀什一千多公里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举行的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参展和保安情况。

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8月1日早紧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调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及犯罪分子,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喀什市在7月30日晚发生七死二十八人伤的斩人事件后,31日下午又发生另一宗斩杀民众事件,新华社报道,一批怀疑暴力恐怖分子下午四时冲入市内步行街内一间餐厅,杀害店主和服务员,并且纵火,公安和消防赶到时,疑凶冲出街外砍死四名市民,伤十二人,公安开枪击毙五名疑犯。过程中,三名公安民警受伤,另有两名维吾尔族疑凶在逃,市政府悬红十万元追捕。由于枪声很响,初时误报为爆炸事件。不过,报道未有提及死伤者是汉人抑或维吾尔族人。

新疆喀什市政府形容,事件是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活动,组织成员都有宗教极端思想,行动是要危害社会稳定,挑起民族仇恨。

袭击事件后,喀什市主要路段和广场等人群聚集场所实施交通管制,有市内酒店员工表示,1日早上,商店及超级市场全部关门,市面多了公安驻守,不时查核旅客或陌生人证件。

事件令整个喀什区加强保安,距离该市二百多公里的巴楚县,当地电视台虽然没有报道袭击案,但警方已加强保安。带领五、六名学生在巴楚县当了半个月义工的新闻系讲师阮纪宏形容,从互联网知悉事件,只见市面紧张,人们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已不见多时的特警车在市内四出巡逻,有维吾尔族人聚集谈论时,便会用扬声器广播,要维人分开;在他入住的酒店,则有五名手持木棍的警员守卫,以防有事故发生。

他又称,学生原订8月2日转到喀什,现决定取消,经乌鲁木齐返回深圳。

这是新疆半个月内发生的第三宗暴力袭击事件。7月18日,新疆和田市一家派出所遭遇袭击,酿成十八人死亡。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郑宇硕表示,难以判定维吾尔人改以零散式暴力袭击行事,因为事件可能是仿效行为。他续称,若中国政府的高压手段不改,新疆问题将会持续。

他指出,北京若不尊重新疆的宗教自由、保留较多维语教育,深层次问题将难以解开,加上贫富悬殊日益扩大,维族人民的感情很易被挑动。

 

关键词 中国社会维稳

 法广 | 中国/新疆: 喀什两袭死18人 影响扩至二百公里外县城
 法广 | 中国/新疆: 喀什两袭死18人 影响扩至二百公里外县城

 法广 | 中国/新疆: 喀什两袭死18人 影响扩至二百公里外县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杭州出租车司机罢工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杭州出租车司机罢工

出租车罢运再上演 改革更待何时

作者:上官兰雪

来源:南方周末

来源日期:2011-8-1

本站发布时间:2011-8-1 21:05:16

阅读量:290次

article img 3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杭州出租车司机罢工

8月1日上午,杭州发生大规模出租车停运事件。据悉,杭州市目前共计8000多辆出租车,其中大约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车辆已停运。博友“乐活在杭州”早晨7:49分发微博称“今日杭城的哥大罢工,据传比例超7成,抗议补贴力度不足,石油巨头把高油价!无的日出行困难重重。”

《每日财经新闻》报道已证实该消息,杭州出租车确实出现停运现象,湖州街是此次停运规模最大的地点。大批出租车停在公路两旁,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初步了解,路堵、起步价低、“份钱”过高等是此次停运的主要原因,出租车司机纷纷提出要减少“份钱”、提高起步价、降低运营规费等诉求。

其中一位司机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班次的收入大致在500块,份子钱上要交220元,油费200元左右,这样下来一天收入只剩七八十,再除掉吃住等花销,几乎所剩无几。虽然这次停运会造成损失,但司机们表示“这样做也是实在不得已”。此前出租车司机方面已向运管部门多次反映,但半年来一直未有满意的结果。

近段时间,众多城市的停运事件此起彼伏。2008年11月3日,重庆出租车司机全城罢工,“份钱”过高、起步价低、加气时间长以及黑车猖獗等问题引发出租车停运事件;2009年7月,黑龙江牡丹江市政府提出要收回出租车经营权,现有营运期限要有偿使用,退出也要由运管部门收购,此举引起出租车司机的集体不满,7月23日出租车集体停运,时间长达7天之久;2010年3月15日,因出租车经营权问题,河南商丘市区1000多辆出租车停运,直至19日才陆续恢复运营。

根据各地政府的处理经验,调高起步价与补贴油价是主要解决措施。2011年7月29日,杭州市运管局发布2011年第二季度客运出租汽车燃油补贴的通知:2011年二季度超过6.10元以上油价补贴(每辆车7377.75元)已开始发放,个体车辆直接打入经营者账户,各出租车企业前往运管局财务处领取。

然而,涨价和政府补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上次上海出租车起步价从11块调整到12块,超过3公里,每公里2块1涨到2块4,晚上更贵。你看看晚上多少空车在跑,涨价后很多人都不打车了,倒霉的还是司机。”王师傅抱怨道。

2010年,北京市出租车补贴多达4亿元。但油补在飞速上涨的油价面前显得无力,“富了公司,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的格局仍然在继续,财政补贴解决不了出租车行业体制的问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李京生教授认为目前的出租车体制是一帮开车的人养着不开车的人,“其实出租车就像以前的黄包车一样,如果说管理是必要的,那么有法律和交通规则等就够了,没必要再由一个公司管理。”

此前,针对发生在其他城市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中国青年报》曾分析道,从出租车行业本身的属性来看,出租车完全适合由司机自主运营,对出租车的管理,也只需客运管理处便已足够。这就好比小本生意人开一家门店,只需到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并遵纪守法即可,而不必非挂靠什么行业协会并缴纳不菲的会费。

从这个角度来看,出租车公司完全是多余的中间环节,而这个中间环节恰恰抽取了出租车司机相当比例的血汗钱。但是,由于既得利益群体的把持,出租车“份钱过高”这一明显不合理的制度却看似风平浪静地每日运行着。从这个角度来看,看似突发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其实是不合理制度长期酝酿的结果。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杭州出租车司机罢工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杭州出租车司机罢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punout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倪萍是不是女人‘��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倪萍是不是女人?

作者:丁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8-2

本站发布时间:2011-8-2 9:39:53

阅读量:61次

article img 3 倪萍是不是女人?

    倪萍是不是女人?这话乍听起来有毛病,因为倪萍是个女人,天下皆知。倪萍不仅是个女人,而且是一般人眼中的杰出女人。

  之所以问这句话,是因为最近围绕“共和国脊梁奖”和冷漠对待温州动车事件,倪萍女士遭受到了强大的网络围攻,先是对倪萍够不够资格获得“共和国脊梁奖”表示质疑,继而传出她涉嫌用金钱买脊梁奖,在温州动车事件招致众怒后,一向颇为热衷对时事表态的倪萍却出奇地沉默,并在公众追问之后表示“既然无能为力,就不想添乱”。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跟帖为倪萍女士开脱责任。说什么“何必去苛求一个女人”,说什么“全中国人民都可以胜任脊梁这一称号”,说什么“她没有实权,只有一个名而已”。

  事实上,倪萍女士是“不添乱论”的发明者。若干年前,她就公然对外宣称,自己作为政协委员从来没投过反对票,当时她给出的理由,也是“不添乱”。在她看来,作为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投反对票,就是给社会、给国家“添乱”,如今,在她眼里,无疑,作为公众人物,对外发表言论,也是给社会、给国家“添乱”。

  回到前文,众所周知,脊梁一词最著名的出处,来自鲁迅先生的杂文,他对“中国脊梁”的诠释是,中国自古就不乏默默奉献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作为“共和国脊梁奖”,其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以鲁迅的这几句话为蓝本的。凡是获得这个奖的,至少要具备上述四个类型之一种,才够资格,否则就是滥竽充数。

  倪萍女士能够和“共和国脊梁奖”沾上边的,大概只有“默默奉献”。但很显然,她是不甘寂寞的,一点也看不出默默的意思。她是公众知名度很高的人物,频频出镜,而且担任了负有为民请命责任的官方职务,从这两方面来看,倪萍女士不仅是个女人,而且超越了一个普通女人,应该面对社会现实,走出默默奉献的“境界”,积极为民请命。换句话说,她要么做奴颜媚骨的谗臣,要么就要做民族的脊梁,除非她卸去她头上的一切光环,老老实实做个平头百姓。

  而遗憾的是,倪萍女士虽然是个公众人物,是个挂着官方头衔的公众人物,却毫无公共意识,也缺乏作为公众人物和民意代表的社会担当,说得更难听点,她老人家简直食古不化,身体虽然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享受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脑袋却还停留在中世纪,抱着为统治者“擦皮鞋”的思维,甚至抱着为权贵站台的思维,这是最要不得的。

  公平而论,这并非她一个人的过错,社会大环境决定了她以及大量公众人物“逃避现实”,一边享受公众追捧对来的好处,一边对公众的利益漠不关心。想想看吧,她是如何获得今天的“成就”的,一个不懂得现世“潜规则”者,在她成名之前,在她被贴上众多光鲜头衔之前,就会被无情的手扼杀掉。何况现如今她已经混成老大妈的模样了,按照娱乐界的规律,早已是过气的明星,因此唯谨唯慎,生怕捅了漏子,惹祸上身,当属可理解之列。某种程度上说,他总要比李敖、孔庆东之流主动做哈巴狗、捧臭脚要来得强一丝丝。

  唯一可以让人毫无顾虑地痛斥的,是她的“添乱论”——你老人家不干好事也就罢了,为了自己的可怜处境,主动干坏事,却是不可原谅的!

 倪萍是不是女人?p 89EKCgBk8MZdE 倪萍是不是女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财经杂志:大崩溃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财经杂志:大崩溃
 财经杂志:大崩溃

20110801111559a3b58 财经杂志:大崩溃

那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一前一后的两列火车,都没能到达终点站。7月23日晚20时31分,分别从杭州和北京出发,终点都是福州的D3115次和D301次动车,在距离温州南站约5公里处的高架桥上,发生追尾事故,至少40人遇难。

五天后,7月28日上午,上海铁路局新任局长安路生在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全体会议上称,“7·23”动车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该信号设备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下称通号集团)旗下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设计研究院设计。该院7月28日上午在其网站公开发表一封落款日期为7月27日的道歉信,并表示要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敢于承担责任,接受应得的处罚”。

刚从铁道部总调度长任上派来“救火”的安路生还表示,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可能的错误显示,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故障处理,没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财新《新世纪》了解到,上海铁路局的行车调度部门对此次事故也负有责任,相关人员正接受调查。

事故原因似乎逐渐浮出水面,细节仍有出入。但引发这一悲剧的,绝不仅仅是信号设备的缺陷、电务值班人员的懈怠,或者是调度失误,而更像是中国落后但压力巨大的铁路运营管理系统,在大范围引入高速度奔跑、高科技控制的高铁后发生的一次系统性崩盘。

红光带

这不是第一起因红光带故障导致的严重铁路事故

财新《新世纪》记者在现场采访,并从铁道部和上海铁路局内部人士,以及熟悉调度作业和信号设备的多位专家那里了解情况,尽最大可能还原此次事故过程。

发生追尾的后车是北京南开往福州的D301次,前车是杭州开往福州南的D3115次。从到达永嘉站的这刻起,错位已经开始了。按正常情况,D301原本不应该在永嘉站停留,原本应该跑在D3115前面,但它晚点了。而且,因为前方出现红光带,被迫滞留。

7月23日19时52分左右,D3115次开进永嘉站。正常情况下,该车次在这里只停一两分钟。但是,D3115次,以及几分钟后到达的D301次,分别在这里停留了20多分钟和半个小时左右。

列车运行需听从调度指挥。对2009年10月1日开通的甬台温客运专线而言,列车司机需要按上海铁路局的调度室指令行事。永嘉站站长刘二强和温州南站站长吕庆祥均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站内只有工务、电务负责维护,并无调度。

D301的一位随车机械师对财新《新世纪》记者回忆,他曾询问司机潘一恒在永嘉站滞留的原因,被告知是“待避”。待避为铁路术语,指前车避开,让后车先走。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当天厦门至杭州的D3212从温州南站开往温岭站时,出现了红光带。

在铁路控制系统中,以线路钢轨为导体,构成轨道电路,两条轨道被列车的轮对短接,在控制系统中就会显示为红色,从而指示车辆的位置。但在绝缘损坏、雷电等情况下可能造成无车路段的路轨短接,或者信号设备系统本身有故障,显示异常红光带或“闪红”。

铁道部一位退休官员解释,红光带只在调度台显示,司机是看不到的。司机只看地面信号,以地面信号灯作为运行的绝对凭证——绿灯全速前进,黄灯减速运行,红灯停车。出现红光带的原因很多,或为前方路段有车,或为故障所致,调度室往往难以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调度室应该采取保守做法,将其当作前面有车来处理。

根据网络流传的一份事故当天“调度作业和车站作业记录”,19时36分,因温州南站4道出站信号无法开放,调度布置温州南站转为非常站控。8分钟后,随着D3212开出,调度取消非常站控模式。到了19点53分,因为温州南站下行线的三接近轨道电路再次出现红光带,该站再次转为非常站控。19点55分,永嘉站也转为非常站控。所谓非常站控,是指在非正常情况下改由车站办理出发列车和进站列车作业。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这份记录相当可靠。

所谓“三接近”,则是指还有接近三个闭塞分区的距离。在列车的行车调度上,铁路被分成若干段,叫闭塞分区。每个分区的开头结尾都有信号装置,以红绿灯显示。每段分区一次只允许一趟列车通行。

温州南站通信车间工作人员称,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这个路段上,每个闭塞分区的长度为1.4公里。

有列车运行的闭塞分区,禁止其他列车进入,所以它后面的灯是一个红灯。紧接着的一个闭塞分区是黄灯,其次是黄绿灯,再后面才能是绿灯。

国外闭塞分区很多是10公里以上,而中国的很多在2公里以上甚至更短。上海铁路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中国铁路的流量大,不可能像国外那样宽松。

据温州南站站长吕庆祥称,“非常站控是专业术语,不是你们理解的计算机全面瘫痪,情况比较复杂”。

20时15分,调度在明知红光带故障未排除的情况下,决定让D3115从永嘉站开出。因为按计划还有两趟动车需在当晚9点之前到达温州南站。

D3115的车速并不快,约7分钟以后,又停了下来。前述调度记录显示,D3115次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前方就是出现红光带的路段。多位铁路系统人士亦证实了这一说法。另有接近铁道部的消息人士透露,D3115次司机停车的原因是发现前面的信号灯不亮了。这种机器故障在电脑上也应显示为红光带。

一定程度上,红光带是此次事故的缘起,或者说击垮铁路系统脆弱防线的导火索。

这不是中国铁路第一起与红光带有关的追尾事故。2006年4月11日,广梅汕铁路公司辖下龙川段,青岛开往广州东T159次从后方撞上停车的武昌至汕头1017次,数节车厢脱轨。1017次最后一节车厢为乘务员休息车,车厢内两名乘务员死亡,20余人受伤。

一位铁路系统内部人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在那次事故中,该路段出现红光带,事故路段的信号系统,指示通过列车慢速行驶。前车1017次在慢速行驶中发现前方信号灯不亮,因而紧急停车,而后车T159次在慢速下驶出一个隧道口,看到1017次时已来不及制动。

根据北京全路通信信号设计研究院2008年11月的一份技术交流文件,该事故的起始原因是相关路段由于雨季道碴电阻低,产生不正常的红光带。事故调查结果为,铁路电务部门在潮湿多雨天气下信号维护不力负主要责任,调度部门负次要责任。

这份文件中引用统计称,红光带中由道碴电阻低引起的占95%以上,其中隧道区段占71%,桥梁占6%。而此次温州事故的事发路段,既有隧道,又有桥梁。不过,温州南站通信车间两位值班员对财新《新世纪》记者称,他们没有遇到过红光带问题,设备运行一直比较稳定。

龙川段追尾事故后,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组织了全路的红光带原因调查和技术攻关。时隔五年之后,类似的事故再次出现,而速度远超上次,显然“攻关”效果并不理想。

至于发生在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上海铁路局一位人士7月27日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事故路段出现红光带之后,调度和信号设备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最终导致追尾事故。

调度

在红光带故障尚未排除的情况下,调度之所以强行发车,确有让晚点列车抢回一些时间的考虑

红光带固然会给控制台或调度判断路况带来麻烦,但上海铁路局这位人士指出,如果按照正常调度和行车规程执行,“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实际上,《铁路行车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理操作手册》对于出现红光带后,调度如何发车接车有明确规定:

首先,必须在电务对红光带故障进行检查维修并签字后,调度才能发出发车命令。如果区间(两个车站之间的路段称为一个区间)内一个闭塞分区出现红光带时,需在前次列车到达邻站后,或前车发出后不少于10分钟时,方可发出后续列车。而如果两个以上闭塞分区出现红光带,则必须等前车到达下一站,后车方可发车。

根据铁道部运输局2006年1月组织编写的CTCS-2级列控系统(CTCS是中国列车控制系统的简称)操作文件,“区间轨道电路出现红光带时,列车应首先制动停车,转为目视行车模式,限速20km/h运行”。

据一位接近铁道部人士透露,D3115司机20时22分左右停车后向调度台反映,“看不到旁边的信号灯信号”。

短暂停车后,调度要求D3115继续前行,“前面没有车,你可以走”。同时要求采取目视行车模式,速度不超过每小时20公里。

关于“短暂”停留的时间到底有多长,说法不一。有目击者说两三分钟,其列车长蒋晓梅则说是五六分钟,即20时27分以后重新启动。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按规程行事。但调度似乎忘了,就在20时24分,D301已经被放行,以正常速度驶向温州站,其最高时速可能达到200公里。

D301的运行速度明显高于D3115。永嘉站距离温州南站有22公里,当D301开到约一半,与D3115的距离只剩6-7个闭塞分区,即八、九公里时,温州南站曾呼叫车上的司机,“D3115在区间,注意运行”。司机表示知道了。

但D301的司机并不知道,D3115重新启动后的速度缓慢。而上海铁路局的调度也未对D301给出减速指令。

有人怀疑,调度可能要让D3115给晚点的D301让车,但这并不可能,因为D3115尚未进站,让车只有在车站才能进行。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孙章教授说,“两列车此时应该在同一条下行车道上。”

不过,在红光带故障尚未排除的情况下,调度之所以强行发车,确有让晚点列车抢回一些时间的考虑。前述上海铁路局人士说,“现在铁路部门对正点率的要求比较高,压力也比较大。D301已经晚点,最近京沪高铁频频出故障,可能是担心舆论反应太强烈,就想赶点。调度处理上确实有问题。”

广铁集团一位人士也说,正点率是铁路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动车正点率的要求远比普通列车严格,因为“坐动车的人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司机的奖金也与正点率挂钩。

7月26日,铁道论坛上出现一份安路生在25日晚上海铁路局全局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财新《新世纪》记者随后从该局内部人士证实了讲话内容的真实性。7月29日,财新《新世纪》记者在上海铁路局宁波工务段办公室,亦在一张内部报纸上看到这份讲话稿。

在这份讲话中,安路生说,应该加强非正常行车组织,“深刻吸取近年来局内、局外由于非正常情况下指挥不当、处置不果断造成的事故教训,高度重视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他还说,“对非正常情况的处置,绝不能抢,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第一的观念,不允许有任何侥幸心理。……出现红光带,第一暂定按站间办理行车,第二由调度集中区段转为非常站控时,必须经调度所值班主任准许,确认车站盯控人员到岗后,方可转换。”

上海铁路局内部人士说,安路生的讲话暗含深意。此前,安路生是铁道部总调度长。2008年4月28日,导致72人遇难的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发生后,他从总调度长改任成都铁路局局长。“4·28”事故的原因之一即是调度指令传递出现了问题。安路生自然也清楚地知道此次“7·23”动车追尾事故中,调度应该负有什么责任。

信号设备

温州南站的信号设备故障其实并未排除。电脑显示的故障排除,是一个错误的致命信号

如果仅仅是调度失误,这次追尾事故大概也不会发生。

20时26分,当D301刚从永嘉站开出时,调度联系温州南站,车站反映D3115快到三接近的位置了,即距离温州南站只有几公里。而且,系统区间内的红光带已经消失。

这似乎意味着信号设备故障已经排除。两分钟前开出的D301次列车,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以正常速度前行。关于这一速度到底是多少,未有准确说法。有媒体称,南昌铁路局提供的材料显示,列车的运行速度在200公里以上,但该局司机潘一恒在最后时刻的紧急制动,将列车的速度减少了每小时40公里以上,由此减少了人员伤亡。不过,亦有乘客表示,D301紧急制动前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多公里。

从事后调查看,温州南站的信号设备故障其实并未排除。电脑显示的故障排除,是一个错误的致命信号。

安路生在7月28日的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全体会议上说,温州南站的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甬台温客运专线上使用的整个通信信号系统,由通号集团负责集成。其中,信号设备由该集团旗下北京全路通信信号设计研究院设计。

“从信号系统的安全考虑,只要出现故障就必须导向安全,任何时候出现故障,信号灯必须显示红灯。这次事故里,由于遭受雷击,后面的信号显示错误。从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到设备遭到各种因素破坏,可能没有把这种因素考虑进去。按说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西南交通大学彭其渊教授说。

接近铁道部的权威人士透露,事发当晚,雷击将轨道电路上的保险丝打断。打断后,整个运转反常,一度出现整个区间信号灯不亮,但很快恢复,恢复后就变成绿灯。至于前后车所获信号不同,可能是前车看到地面信号不亮而在调度安排下停了下来。其后系统故障,恢复为绿灯,而后车则在自动控制系统的绿灯指示下继续高速前行。人工与自动系统的对接在此发生了紊乱。

关于信号设备应对雷击的问题,财新《新世纪》记者多次前往温州南站,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7月25日,在温州南站通信车间二楼的通信控制室,不断有佩戴“车站值班”袖标的人员进出。财新《新世纪》记者敲门后,负责人打开一条门缝,拒绝了采访要求。该控制室隔壁办公室内,一位负责人说,隔壁房间正在紧张维修,“我们区间里的部分信号设备还不够好,他们都很忙,包括我都不去打扰他们。”

7月28日中午,在这里调查的专家组举行会议,分析信号系统的防雷击问题。专家组发现了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个是机房上的天线、铁杆和铁塔容易将雷电引发的感应电传导进来,第二是外电容易通过地线带到机房内部,将电源烧掉。“内屏蔽与外屏蔽接到了一起。信号电缆影响了整个信号系统的电池组的运行。”一位专家表示。

一位在会议室外守候的设备提供商透露,这里的信号系统都是通号集团提供的。他表示,地线布线的好坏,对于信号系统能否应对雷电冲击关系很大。他曾经去日本新干线参观,发现其线路排得非常整齐,像艺术品。

当天下午,财新《新世纪》记者再次拜访温州南站,发现该站工作人员对安路生的一个说法并不认同。安路生在上述会议上说,雷击造成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故障后,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安全意识敏感性不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没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设备问题。除了设备质量,这也反映出人员素质和现场控制等问题。

但是,温州南站信号设备维护基地和通信车间几位人士表示,如果是设计问题,就不是温州南站电务人员的事,“我们没有责任去发现问题”。他们还称,上海铁路局有两个调度被查了,“我们的电务人员没事”。

有业内人士猜测,会不会是信号工在修理调试过程中私自对三接近区间的信号电路进行改接,人为将红灯信号改为绿灯信号,从而向D301和调度发出了该区间内无车的错误假象。这种行为被称为“封连线”,就是把设备的一部分电路短接起来,去检修其他的部分。1997年4月29日,造成127人遇难的湖南岳阳荣家湾追尾事故,原因正是信号工在道岔设备上“封连线”,导致后车错误地进入了前车所停的车道。信号工被判无期徒刑。

不过,一位信号系统设备供应商对此说法表示质疑。因为,现在封连线是绝对禁止的,线路调试只能在“天窗期”,即没有车运行的时间操作,违反规定是“要枪毙的”。

信号设备究竟存在怎样的设计缺陷,安路生在讲话中并未明言。一位交通运输管理咨询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解释,设计缺陷不能简单理解为软件问题,同时必须考虑产品可靠性的问题,即在设计时是否考虑到将来运行时可能要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比如雷击,这在专业上被称为“危害分析”。“环境不一样会造成产品可靠性不一样。”比如同一辆车在日本跑跟在中国跑,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会不一样。“设计要跟环境结合在一起,你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也是设计缺陷的一种表现。”他指出,中国目前在危害分析方法上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

另外,该人士也指出,由于中国高铁发展速度太快,人员培训还跟不上,而软件终归也是需要人去操作的,所以不能排除跟人的关系。

耐人寻味的是,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振辉7月28日被迫接受数十家媒体采访时,对于该院应为事故负责和不对事故负责之说均予以否认,称该院道歉只因“身为建设单位之一”。

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在7月27日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上称,和温州南站使用同类型信号设备的有58个车站、18个中继站,均于24日凌晨开始紧急安排专人不间断监控列车运行情况和设备状况,发现故障立即停止运行。

自动保护失效

早在2007年,铁道部就宣布研发出动车防追尾系统。一场雷雨就使之成为笑柄

当调度和信号设备都失去作用时,动车的自动保护系统能否发挥作用?

早在2007年,铁道部就宣布研发出动车防追尾系统,称这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将高速运行的两列动车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将相关信息通过钢轨传送到动车组的车载系统,防止追尾发生。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7月1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国内高铁所有系统都是按照“故障导向安全”的理念设计。“无论是线路、车辆、接触网、通信信号任何一个环节、一个点上检测到问题,系统都会按照这一设计原则,采取自动导向安全的应对措施。”

就在追尾事故发生的当天,在成都出席第三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演讲时,何华武再次强调,“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

但是,一场雷雨让铁道部的宣传成为笑柄。甬台温客运专线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CTCS-2用于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线路,被称为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技术;CTCS-3用于时速300公里以上,被称为自主创新技术。铁道部支持的这两个控制系统研发,均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设计研究院牵头。

在CTCS系统中,负责控制车辆运行的是ATP(自动保护系统)。该系统由车载ATP设备和地面的车站列控中心、地面电子单元LEU、轨道上的应答器等设备组成。它自动检测列车的实际运行位置并计算安全运行速度,在可能发生危险时自动引导列车及时减速或制动,从而防止列车追尾。

此外,动车组还装备有LKJ(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该系统由车载主机、速度、压力传感器、事故状态记录器等组成,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数据,在列车速度超过安全限制时实施制动等措施,防止事故。其中的事故状态记录器相当于列车的“黑匣子”。

动车组同时装备ATP车载设备和LKJ,在设计时速160公里以上路段,由ATP控制车辆,LKJ只记录运行情况。如ATP车载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但机车信号正常,司机可按LKJ控车运行。

ATP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前面有车停在闭塞分区无法动弹或缓慢行驶,像D3115的情况一样,它身后的车都无法前行。在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所有线路上列车的动态也是一目了然。如果有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

D301车一位随车机械师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随车机械师负责车上的安全设备,包括ATP系统,是国外进口的,设备特别先进,有问题就报警,出现故障会自动停车,还有LKJ系统。“我自己分析的话,这些设备‘一切都正常’。”

追尾事故发生后,多家为甬台温客运专线提供信号设备的上市公司受到公众怀疑。但这些公司纷纷撇清与事故的关系。其中,和利时公司(Nasdaq: HOLI)是两列列车车载ATP系统的供应商。受传言影响,股价在7月25日周一收盘下跌18.37%。但该公司称,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数据分析显示,两列列车的ATP系统运作正常,无任何导致崩溃的故障发生。

实际上,ATP系统和LKJ系统都需要借助地面的列车控制系统设备信息,才能知道其前方一定距离内是否有列车。当失去地面信号设备的支持时,ATP系统和LKJ系统也无能为力。而现在,出问题的正是地面信号设备。

在这个时候,D301和D3115仍然有避免追尾的机会。一位铁路系统退休人士指出,调度知道前面有车且正在慢速运行,如果头脑清醒,是可以判断绿灯出错的。

此外,上海铁路局温州通信车间一位刘姓工长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当天事故路段通信系统没有出故障,完全正常。“列车有自身的呼叫系统,列车司机有没有呼叫,我不知道。我能保证的是,呼叫系统的通信线路是没有问题的,他们可以互相呼叫的。”

不可思议的是,所有自动的和人工的安全屏障都没有发挥作用。雨天又进一步缩短了目视的距离,当D301司机钻出隧道,借助远光灯看到前方高架桥上有一辆列车时,他采取了紧急制动,但为时已晚。在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时,制动距离需要2000米;列车时速为100多公里,制动距离需要1000多米。这样的制动距离,司机的目视无法达到,只能依靠信号系统。

7月23日20时31分,在距离温州南站只有五公里左右的高架桥上,D301撞上了D3115。D301车上的一位随车机械师说,他当时刚从1号车回到8号车,走得慢一点,也没命了。“我在铁路上干了23年,老车都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这一撞,至少40人死亡,有接近200名伤者。铁道部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温州动车事故暴露出高铁运营管理上很多漏洞,“这次事故中如果人员培训到位,处理故障经验丰富的话,事故并非不能避免”。

脆弱的高铁

屡屡故障的背后,折射出高铁技术的不足,亦反映出铁路运营理念和高铁速度脱节的现实

因信号系统缺陷引发的温州动车追尾事件,正将公众对高铁安全的质疑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点。

这并非中国高铁的第一起信号系统故障。据媒体报道,2010年6月9日,广州至武汉的G1022次列车途经武广高铁广州至清远区间时,车载计算机突发通讯故障,列车被迫停车,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还有更多的信号故障不为公众所知。

出问题的亦不止信号系统。京沪高铁6月底开通之后,曾在五天之内发生四次供电设备故障,其中一次,还发生了列车测速系统故障导致的临时限速。就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不久,7月25日晚,京沪高铁安徽定远段再次因暴雨天气出现供电设备故障。

高铁频频发生故障的背后,折射出国内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方面存在的不足。

据国内一家机车制造企业人士透露,和国外企业相比,国内机车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相对薄弱,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未能达到预期,大量国产高铁零部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博客)(微博)2009年6月在动车组质量安全会议上的讲话掀开了问题一角。张曙光严厉批评,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采购的动车零部件存在大量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北车旗下的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生产的46列国产动车组的零部件功率和绝缘等级与技术条件不符,浦镇车辆厂长期存在转向架构架加工面的铸造缺陷等问题,但会议召开时仍未查出原因。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危害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在动车系统各项技术中,信号系统一直是国内企业的技术短板。这一短板一直困扰着国内企业。

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前仅信号调试就花了很长时间。据媒体报道,当时青藏铁路从美国引进的信号系统并不稳定,甚至出现“丢车”现象,即调度控制中心计算机无法确定列车行走位置。正式开通前一年,有中央领导亲临视察,通信信号在测试中连接不上。“当时在场的人都非常着急,铁道部直接分管通信设备的运输局副局长胡东源因此被免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通过技术转让,中国造出了自己的高铁,但软件和自动控制系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难题。据一位当年参与高铁技术引进谈判的人士回忆,“外方的技术转让是有底线的,他们只是转让了一些部件的设计图纸,教会我们制造,但一些核心东西,特别是软件源代码,是不会转让的。”

国内一家机车制造企业负责技术引进的人士也证实了这一点,“过去几年的技术引进主要是制造工艺为主。高铁一些核心技术和软件源代码外方并未转让,特别是信号系统,现在信号系统的主要硬件还是依靠进口,软件是自己搞的。”

此次温州动车事故初步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既有线路上应用的信号系统仍然并不完善,“这套信息系统当时技术并不成熟,但为了赶工期,没有经过考核就急急忙忙地上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暴露,没想到一个雷给暴露了出来。”接近铁道部的一位人士称。

尽管铁道系统内部自身能力有限,却轻易不愿让系统外企业进来分羹。华为一直想进入动车组和高铁的列车控制系统开发,却屡屡铩羽而归(详见辅文“高铁利益共同体”)。

在交通运输管理咨询人士看来,整个高铁行业在过去几年中以疯狂的速度发展,“企业只要生产出东西就能卖掉,即便是生产产品合格率比较低也无所谓,只要生产出来就能赚钱,整个行业时间是第一位的。”

一位高铁供货商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感叹,“日本的新干线,100公里线路用了10年修建,而我们不到十年就建了几千公里,确实太快了。”

在这样亢奋的行业氛围下,大干快上成为铁道部推动高铁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法宝,甚至不惜违背基本的科学规律,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动车组驾驶培训。在国外专家看来,起码需要经过三月驾驶培训方能上岗的动车驾驶,在铁道部一纸命令下甚至出现了十天的短训班。

上述咨询人士认为,作为国内高铁企业的主要客户,铁道部虽然多次强调要确保产品质量,但在实际行动上并未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如果客户最高层都不重视,那企业就会觉得,质量保证工作做不做都一样,企业对产品可靠性的观念非常薄弱”。

事故发生第二天晚上,上任不久的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全路运输安全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称,要迅速整改高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设备的惯性故障,要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彻底解决问题;提升动车组司机素质等。

安全记录

铁路的不良安全记录,如何面对高铁时代?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人们对铁道部垄断下的铁路安全,尤其是高铁安全提出了更多疑问。实际上,铁道部在过去这些年中安全记录可谓劣迹斑斑。

众所周知的是,2008年4月28日,胶济铁路因列车超速而撞车,造成72人死亡。在这一惨剧的背后,调度命令传递等多个环节出现漏洞。但是,遇难者的鲜血似乎白白流淌了。

和往常一样,“4•28”事故之后铁道部启动全路安全大检查。当年7月,铁道部安监司司长陈兰华在全路安全监察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安全情况并未得到好转。重大事故和大事故平均每18天发生一件,是近十几年来所没有的。自1997年“4·29”荣家湾特别重大事故之后,2008年除了发生“4·28”特别重大事故,还发生死亡18人的“1•23”重大事故,柳州局“6·30”1322次旅客列车因下雨山体坍塌导致机车及六辆客车脱轨事故,北京局“7·4”K157次客车制动梁端头焊缝开裂、梁体折断事故,性质都十分严重。

三个月后,当年10月13日,济南铁路局再次出现列车超速事故。北京铁路局开行的DJ5506次列车由青岛开往徐州,据称由于济南机务段带道司机刘茂全错误操作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支线键”,导致该次列车在限速每小时120公里的线路上,超速运行8750米,时间长达3分23秒,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62公里。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在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上称,在这种状况下“不出事、没翻车,实在是侥幸,实在是撞上大运了”。

而且,铁道部系统内隐瞒事故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事故的真正原因和深层次问题没有充分暴露。如2008年2月21日,上海局杭州电务段在萧萧联络线严重违法使用封连线封连电气设备接点,造成列车一般C类事故,但直到一个多月后铁道部安监司接到举报,上海局才如实汇报。

在以上事故中,如果有人被刑事起诉,往往是行政级别低的员工。铁路局局长等官员,即使被免职,也很快调任其他同级职务。

提及这两年频发的高铁故障,以及此次动车追尾事故,很多人都会将矛头对准年初已经落马的、在铁道部部长任上八年之久的刘志军。

但是,实际上,刘志军自己也清楚铁道部的安全隐患。

他在2005年9月的全路运输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上坦承,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大量的,如设备质量问题非常突出。线路病害、信号故障、机车大部件破损、提速机车走行部故障等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对运输安全特别是旅客列车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当年已经发生的十件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七件直接与设备质量有关。

此次动车追尾事故后被免去上海铁路局局长职务的龙京,在2011年4月的该局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指出,在铁道部为期一个半月的全路安全大检查活动期间,上海铁路局性质严重的事故没有杜绝,特别是发生了“3·18”南京北站调车人员车辆伤害死亡一般B类事故、“2·17”机车溜逸一般C类事故、“3·17”京沪高铁动车组试验列车撞施工小车一般C类事故等,性质十分严重。“一方面表明安全大检查活动在部分单位开展不够深入、不够扎实、走了过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局的安全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实际上,分析人士指出,“7·23”动车追尾事故的教训能否真正被吸取,安全形势能否真正改观,都是大大的问号。包括刘志军、龙京,以及当年曾因为胶济铁路事故被免去济南铁路局局长职务的新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在内,即使有人一心为公,在铁道部现行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恐怕也很难有大的作为。

lang: ‘zh-CN’

相关日志

 财经杂志:大崩溃  财经杂志:大崩溃  财经杂志:大崩溃

 财经杂志:大崩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人民日报‘��个别国家在南海问题存严重战略误判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拥有南海部分岛屿主权的东南亚国家应携手把充满争议的南海变成和平、自由、友好及合作的区域”。10天前,菲律宾外长在印尼巴厘岛说得很动听。据说,菲律宾还向东盟提交了一份相关协议的提案,要鼓动东盟国家一起签署。

  “和平协议”显然只是马尼拉的一个小把戏。这几天在中国南沙群岛的费信岛上发生的事情表明,菲律宾说的和做的根本不是一码事,马尼拉明显缺少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诚意。

  据《菲律宾明星报》网站7月31日报道,菲律宾海军工程队在中国领土――南沙群岛的费信岛上修建的第二座建筑即将竣工。据称,修建该建筑是为了“让保卫备受争议的领海的菲律宾部队躲避恶劣天气。”此举严重违背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同样是在10天前,中国和东盟10国的外长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行动指针达成一致。确保南海局势走向稳定,当务之急是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这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基本共识。菲律宾方面的做法不只是对中国领土的侵犯,也是对东盟立场的破坏。

  南海主权问题的和平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首先需要各方按照“指针”确定的原则,通过合作逐步建立互信,为今后的双边谈判打下基础。中国并不反对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开始有约束力的准则谈判,但当下最重要的是务实合作。菲律宾这种违背“宣言”、破坏下一步合作的举动理应受到严格约束。

  中国早就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也一直是按这一原则去做的。有关各方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原则立场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随意让某些国家乘机“蚕食”中国的领土。在这一问题上作出严重的战略误判,势必付出应有的代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国内, 时政,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当前民主斗争的复杂性及其对策
August 1, 2011 at 8:30 PM
 

  

  民主这个事情本来不复杂,但在中国却被搞复杂了。这一来是那些反对民主的人故意捣乱、把水搅浑;二来是倡导民主的人里面也确实是有些人没搞清楚,以致有顾虑,或者各行其事、不能团结一致;三则是一些敌对国家从中搞鬼,意在把中国搞乱。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列举一些具体情况,并提出对策。

  一、反对民主的人故意捣乱、把水搅浑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装作民住人士,对官员的腐败表现出痛恨,对物价飞涨等表现出不满,以博取人们的信任乃至欣赏,然后就把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归结于地方政府、个别官员及一些具体政策的不合理,引导人们往修正主义的道路上走,打消人们要彻底改变政治体制、实行充分的民主的念头,让人们觉得现有政治体制还是有希望搞好的。由于很多人都不希望中国发生大的动乱,所以很容易上他们的当。

  这些人说的那些原因是根本说不通的。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难道中央没有责任吗?难道管不了吗?既然管不了,那不也说明这种政治体制有问题、必须改?所以,把不良现象的原因归结于地方政府来为中央政府和其政治体制洗脱罪责,这在逻辑上就是说不通的。

  事实上是,中央政府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管,他们各自在捞各自的油水,用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侵吞着国家的利益、压榨着百姓的利益。中央政府如果对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进行干涉、断了他们的财路,地方政府肯定会跟中央政府对着干、揭它的短,所以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胡作非为就不敢干涉,以至于地方政府的恶劣行为就越演越烈,例如违规征地卖地、强拆民房等等。

  至于官员的腐败行为,那绝不仅仅是官员自身的问题,也绝不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而纯粹就是政治体制的问题。内部的监督有什么用?自己人监督自己人、官官相护、拿监督权来要挟执行权,结果是大家一起贪,反腐的照样腐败。最好的监督就是外部监督,由反对党和民众来监督,这也就是要实行真正的民主。

  贪污腐败的不是下面的少数官员,最大的贪污腐败就在上层中央。虽然政府也查处了不少腐败分子,但那只是九牛一毛,那些被查处的要么是已完全暴露的、民众愤慨极大的、无法庇护的,要么就是内部斗争的牺牲品,要么就是替罪羊。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搞腐败,最大的腐败分子就是当权者自己,他们怎么可能彻底打击腐败?原北京市市长陈希同都说了:把所有县团级以上官员都抓去打靶也绝不会冤枉一个。

  一些具体政策的不合理固然是造成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根本原因,在政治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即使那些具体政策改进了,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政策是人在执行,选人、用人、管人的政策不改变,那些人就不可能好好干,就不可能干好事。有些具体政策本身并没有问题,为什么在执行中也出现了那么多不良现象呢?

  所以,不要指望把那些不合理的具体政策改进了以后情况会有多大的改观,何况他们在修改政策的时候是绝不会一竿子插到底地去解决问题的,总是会从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的角度去考虑,为他们谋取私利留有余地。

  因此,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充分的民主,还采用现有的政治体制,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了。

  他们已经搞了这么多年了,不仅没搞好,还越来越糟糕,难道我们还要再给机会给他们吗?

  (二)、说现在世界上的民主政治体制有很多种,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说中国现在的政治体制就是最适合中国的。

  现在世界上的民主政治体制有很多种,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嘛,有这么多版本供咱们选择,难道就没有一款适合咱们?你不想学美国,那你学英国也行啊,再不就学台湾、俄罗斯,是不是?台湾跟咱们同宗同族,虽然以前是跟中国共产党对着干的,同时也是一档专制的,现在也实行民主了;俄罗斯以前是中国的共产主义难兄难弟,现在也实行民主了,咱中国大陆咋就不能实行民主呢?非得要另搞一套?不管是直选总统还是先选出议会再由议会推选总统,或者是其他形式,最起码你得要让民众有真正的选举权,得实行多党制,只要做到了这两点,那就可以说是真正的民主。不管是实行哪一种民主形式的国家,都没有哪个国家的腐败象中国这样严重的,都没有哪个国家的贫富悬殊象中国这么大的,都没有哪个国家的民众的生活象中国这样悲屈� ��,更没有哪个国家有那么多需要维稳的恶性事件。中国现在的政治体制不是最适合中国的,而是最适合少数极权分子的。

  (三)、说倡导民主的人是跟政府有私仇,说他们是为了达到个人的自私目的,想通过从政一夜暴富。

  就算有些倡导民主的人是跟政府有私仇,难道他们就不能倡导民主了?一种政治体制不合理,造成很多不合理现象,必然是对千千万万具体的个人造成侵害,其中当然也包括倡导民主的人。只有那些享受着专制带来的特殊好处的人才死死抱住这棵枯树不愿放手。

  实行了民主后,权力是通过民主选举而赋予的,倡导民主的人并不一定能当选、获得权力,如果说这是倡导民主的人想要达到的个人目的,这个目的是不一定能实现的,谁会为了一个不一定能实现的目的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跟政府斗?倡导民主的人的真正目的,就是实行了民主后,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民能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国家能得到更好的治理,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倡导民主的人在实行民主后能当选、获得权力,那么说明他确实是有能力、德行好,那就应该当选。至于说倡导民主的人是想通过从政一夜暴富,则更是好笑,从政能否一夜暴富,在民主体制下不是掌握权力者想要就能实现的,其待遇是通过民主表决来决定的,定了多少就是多少,同时其权力受到人民的有效监督,根本就不可能以权谋私。只有在专制体制下才可能以� ��谋私、一夜暴富。反对民主的人用这个来打击倡导民主的人,恰恰是以己之恶度人之善。

  (四)、利用一些伍毛分子辱骂倡导民主的人,激怒他们,挑起争端,使他们表现出一些不良言行,让人们觉得倡导民主的人素质低、担心实行民主后国家政权落到这些人的手里。

  即便是有一些倡导民主的人素质低,这也绝不是不应该实行民主的理由。实行民主后是由全民投票选举执政者,素质低的人你不投他的票就行了,他肯定也当选不了。民主是涉及每个人的利益的事情,谁都可以要求实行民主。如果连素质低的人都想要实行民主了,那么就更说明民主必须得实行了。

  实行民主政治后,真正当选执政者的也许并不是现在极力倡导民主的人,这毫不奇怪,我们不能因为他没有跟我们一起来促进民主的实行而对他有成见、反对他,只要他是有能力、有德行的,我们就应该支持,只要他能获得多数票当选,我们就应该服从。推行民主是一回事,在民主制度下治理国家又是另一回事,就象打江山和守江山是两回事一样。共产党就是在打下江山后没能主动放弃权力、实行民主,以致没能把国家治理好,我们不能再走他们的老路。

  (五)、说中国民众素质低、中国现在不适合实行民主。

  这是典型的自辱家门的汉奸嘴脸。现在的中国民众难道比200多年前的美国民众的素质还低?人家200多年前就实行民主了,咱们现在还不能实行?实行民主到底需要民众的素质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吗?如何测定?你又凭什么说中国民众素质低?你彻底调查过了?在你这种专制体制下,你的调查难道可信吗?有些人敢跟你们说真话吗?就算有些人素质低,那也是你中国共产党培养、压制造成的,如果不尽快实行民主,中国民众的素质就会越来越低。

  事实上,实行民主并不需要所有的公民的素质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也永远做不到。任何政治体制都必然是少数人担当执政者,而这部分人也往往是素质较高的精英,从而也可以说,政治永远都是精英在唱主角。这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担当执政者的人是不是通过合理的竞争上去的,他在竞争的时候是不是要考虑民众的利益才能当选。

  如果执政者是通过武力等不合理的竞争方式上去的,并且长期霸住执政位置不放,那么就不可能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尽管具体的最高统治者会替换,但他们都是属于一个党派,即便有竞选,也只是在他们内部进行,因此他们所考虑的必然都只是他们党派的利益。

  只有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才能使得当政的少数精英们必须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他们要由全体公民投票表决,也因为有与他们毫不相干的竞争者在竞争,竞争者也是精英。在竞争的各方中,不管是哪一方的执政纲领有明显的损害民众利益的地方,都会被对方指出来,从而使之失去公民们的选票。即便是在当选后,如果当政者的行为损害了民众的利益,也会被罢黜。因此,全体公民的选票是迫使少数精英们不得不考虑民众利益的法宝,全民公投下的竞选使得竞争权力的精英们不断完善,越来越接近民众的利益诉求。

  因此,即便有很多人素质不高,只要素质高的精英达到一定数量,就能够实行真正的民主制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在中国已经有足够多的高素质的精英,能够演好民主这台大戏,虽然主角只是少数,但所有民众都有参与。

  看看这次温州动车事故,又到底是民众素质低还是官员素质低呢?那些官员们说的那是人话?其实说实话,那些官员的素质本来也不低的,他们是被这种官僚体制弄得素质变低了。

  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普通人道德素质低下,其实他们也是在专制压迫下无奈的扭曲,一旦实行了真正的民主,人民的权利得到了尊重,国家能够保护其正当利益并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那么这些人的道德素质也会提高的。

  (六)、说民住人士只知道指责、批评,却没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说他们也同样解决不了那些问题,实行民主也没用。

  其实哪里是没有提,是提了他们根本就不采纳,再提也没意义了。何况,大的问题不解决——实行充分的民主,只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是没用的。现在我们给他们的唯一的建议就是马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充分的民主。

  (七)、用村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来否定实行民主的可行性。

  诚然,在当前的村级选举中确实存在一些用钱买选票乃至家族势力、黑社会控制选举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首先是因为在现有体制下村级干部可以利用权力大捞油水,其次是上级政府没能采取有效手段来进行监督和遏制,此外也由于没有真正有能力的人去竞争。

  如果村级机构的管理体制健全了,上级政府严格监督,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村级干部不可能利用权力大捞油水了,谁还会去用钱买选票呢?又何必采用黑社会手段来控制选举呢?如果有人确实有能力带动村子里的人走向富裕,村民们怎么会不选他呢?此外,在选举投票的方法上也是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的,例如,采用身份证刷卡的方式投票,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进行,别人看不到投票人投谁的票,电脑上只显示他投票完成,最终电脑将各个竞选人的得票情况显示出来,那么,即使你给了钱给投票人,他不投你的票你也不知道,你还会拿钱去买选票吗?

  办法总是有的,关键在于上级政府是否想真正去抓好这件事。当今政府之所以不去抓这件事,是因为村级干部大都是上级政府胡作非为的爪牙。

  实行了真正的民主,在村级以上的选举中,用钱买选票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投票者太多,竞选者买通不了那么多人,越往上的政府层,这种情况就越不可能。

  所以,不能用现在村级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来否定实行真正的民主的可行性。

  二、有些倡导民主的人对一些问题没搞清楚,以致有顾虑,或者各行其事、不能团结一致,其表现有以下几种:

  (一)、一些倡导民主的人纠结于过去的历史,提出要为以前的民主运动平反、讨还血债。

  这个事情操之过急了。你要谁去给它平反?要当权者?如果当权者能给它平反,那么就说明他们已放弃了自己原来的立场,走向了民主,我们不必再反对他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反而更吓坏了那些专制者们,堵住了他们自动放弃权力实行民主的路子。

  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民主的进程,早日实现正真正的民主。实现了民主后,再通过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到那时候,通过民主表决,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也不能一味要求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

  (二)、由于现在相对以前来说已有了较多的言论自由,于是各种意识形态理论和政治主张都冒了出来,异彩纷呈,把人们搞昏了头,无所适从。

  中国人大都喜欢独树一帜、另立山头,难以团结,尤其是有文化的人,所以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所以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是一堆虫”。

  各有各的思想、主张这不是坏事,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多一些思路,但是,这必须是在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最起码要符合逻辑,大家都要善于反省,要有寻找共同点的意识,不要为了求异而去异。

  如果不能实行真正的民主,那么,大家有再多的思想、主张都没用,都只能在专制统治下抱着自己的东西而哀叹。只有实行了真正的民主,大家的思想、主张才能充分地展示,并公平地去竞争,或者不竞争、各守一块天地。

  所以,现在大家一定要抱着“求大同、存小异”的思想,在基本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促使民主早日实现。

  (三)、还有人提出要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这个提法显然已经过时了。国民党在台湾已经不是一统天下了,它和民进党是两个旗鼓相当的党派,通过竞选来执政,那么共产党还怎么跟国民党合作?和国民党合作来对付民进党?这显然是说不通的、不可能的。

  目前中国大陆与台湾在政治体制上是不对等、不匹配的,要想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其难度比以前更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大陆尽快实行真正的民主,然后与台湾进行对接、融合。

  (四)、有些人虽然主张实行真正的民主,但不主张搞武装斗争,怕引起大乱,因此寄希望于当权者主动地放弃权力、实行民主。

  当权者主动地放弃权力、实行民主这当然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说,除了反对实行民主的人以外,其实人人都希望能这样,区别只是相信这种可能性的程度不同。有些人相信,就等待,有些人不相信,就

  虽然我们并不希望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也许也不会这样做,但现在我们一定让当权者知道我们推行民主的迫切愿望和决心,让当权者知道我们是不怕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的,这样他们才会有紧迫感,才会害怕人民起来斗争把他们推翻,否则他们就会一拖再拖,尽可能多地捞取个人私利,把国家民族搞得走到崩溃的边缘。

  只有人人喊打,老鼠才会慌不择路乱窜,最终被打到,如果大家都不出声,都想着等老鼠溜到自己身边再行动,那老鼠是不会那么蠢的。

  所以,大家不要再有其他什么想法,不要再有什么顾虑,一定要齐心协力,要表现出要推翻当前统治的决心,乃至拿出行动,这样才有可能迫使当权者主动实行民主,如果当权者不为所动、一意孤行,那么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就采取最后的行动。

  是否表现出要推翻当前统治的决心,是否拿出实际行动,这也是分辨真民主派和假民主派的最好方法。

  三、敌对国家从中搞鬼,他们有时候是扮演民主激进的一方,有时候又扮演反对民主的一方,说不准,这需要大家保持冷静、认真分析、理智行事,不要受其干扰。

  

  虽然上面我列举了各方在民主问题上的表现,但具体某个人究竟是属于哪一方,我们又不能简单地凭上面的描述来主观武断地下结论,否则有可能会造成误伤。共产党过去就是因为过于追究“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结果就误杀了很多自己人。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判断某个人是属于哪一方。坚定民主方向,坚持民主的基本原则,以此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我们的最佳对策。

 当前民主斗争的复杂性及其对策p 89EKCgBk8MZdE 当前民主斗争的复杂性及其对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中国‘��喀什袭击系极端分子所为
August 1, 2011 at 8:00 PM
 
110801084904 kashgar wanted 304x171 kashgarpolicedepartment nocredit BBC | 中国:喀什袭击系极端分子所为

被喀什警方通缉的买买提艾力·提力瓦尔地(左)和吐逊·艾山

新疆喀什市政府星期一(8月1日)指责宗教极端分子发动了周末的暴力袭击事件。

喀什星期六和星期日分别发生暴力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4人死亡,40余人受伤。

不过新疆自治区政府发言人侯汉敏星期一在喀什对BBC中文网记者称,当地市面已经基本恢复平静,武警和公安加强了巡查力度。

喀什市政府网站星期一发布声明称,星期日发生的袭击事件是由宗教极端团伙发动的。

五名男子星期日下午4时许在喀什市中心一家餐馆杀死老板和一名店员后纵火。

随后他们又冲上街头砍杀路人,造成六人死亡,包括三名警察在内的15人受伤。

喀什政府承认,这五人均被警方人员打死。

喀什官方声明说:“这起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小撮敌人在当前特殊形势下组织策划的又一起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声明说:“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认,该团伙头目曾出逃巴基斯坦参加“东伊运”恐怖组织,并接受制枪制爆学习培训后潜入境内。”

声明说:“其团伙成员都持有宗教极端思想,顽固坚持“圣战”,暗中制作爆炸装置,策划并制造暴力恐怖活动。他们制造这起暴力恐怖活动的险恶用心,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矛盾。”

世界维吾尔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此前对BBC中文网表示,喀什连续发生恐怖袭击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当局在新疆实施的“镇压和有计划的安置移民政策”。

喀什警方星期一发布通缉令,悬赏10万元通缉两名维吾尔男子——29岁的买买提艾力·提力瓦尔地和34岁的吐逊·艾山。

通缉令称这两名被通缉的嫌疑人与周末两日的袭击事件有关,但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一起。

通缉令也没有说明这两人是否就是被指曾在巴基斯坦接受过恐怖训练的“团伙头目”。

 BBC | 中国:喀什袭击系极端分子所为p 89EKCgBk8MZdE BBC | 中国:喀什袭击系极端分子所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時報 | 新疆衝突 中國點名東伊運操控
August 1, 2011 at 8:00 PM
 

新疆衝突 中國點名東伊運操控 兩維族男遭就地處決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上週末在二十四小時內接連發生兩起暴力攻擊事件,造成至少十九人喪生,中國政府一日將矛頭指向在巴基斯坦接受「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ETIM,簡稱「東伊運」)訓練的穆斯林分離主義「恐怖份子」。喀什當地政府發布聲明說,警方一日在喀什市郊的追捕過程中,將兩名涉入上週末死亡暴力事件的維族男子就地處決。 指控代訓恐怖份子 喀什市政府八月一日在官網發出通緝令,宣布懸賞人民幣十萬元(約台幣四十四萬七千元),通緝涉及七月三十、三十一日兩起「暴力恐怖案件」的兩名在逃嫌犯,並提供他們的姓名、身分證號碼、照片和相貌特徵等個人基本資料。 另一份公告針對七三一「暴力恐怖犯罪活動」指出,這次事件「絕不是偶然的」,嫌犯供稱,這支暴力團體領導人曾在巴基斯坦參加「東伊運」,接受製造槍砲和炸藥的訓練後潛回新疆,有極端宗教思想,提倡「聖戰」。 部分其他中國媒體也將兩起事件歸咎於「恐怖份子」。以民族意識著稱、中國共產黨的傳聲筒「環球時報」英文版評論說,「最近這類恐怖攻擊已見增加」,「海外極端份子挑起中國維吾爾族和漢族之間的衝突,同時西方媒體對這些恐怖份子予以同情,這些因素都導致當前的失序。」 「東伊運」鼓吹新疆獨立,被美國和聯合國列為「恐怖組織」,此前新疆地區的多次暴力攻擊事件,中國政府也都將矛頭指向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活動的「東伊運」,並認為該組織與賓拉丹的「開打」恐怖組織有關係。 巴基斯坦外交部譴責暴力,並表示,將持續與中國政府合作打擊「東伊運」。但專家指出,並無明確證據顯示「東伊運」與巴基斯坦有關,北京當局迄今仍不願正視動亂的發生,其實是因為新疆內部的問題。 新疆近九百萬名維族人中,許多人都對中國政府數十年來的政治、宗教打壓,以及漢人移入不滿,這些民怨都導致新疆長期存有維漢關係緊張的問題,曾因此引發數次暴力事件。 除七月三十、三十一日兩起攻擊事件外,據「鳳凰網」一日清晨報導,喀什再次發生砍殺事件,造成一名警察死亡,但詳情尚不明朗。總計共有至少十九人喪生、近五十人受傷。 當地居民表示,喀什市街道一日已重新開放,但仍有大批公安武警持機槍巡邏駐守。一名要求匿名的商店老闆說,「街道開放了,但沒有很多人」,維族人則擔心漢人可能會發動報復。

 自由時報 | 新疆衝突 中國點名東伊運操控p 89EKCgBk8MZdE 自由時報 | 新疆衝突 中國點名東伊運操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時報 | 中國山寨進化版 仿版IKEA「 一模一樣」
August 1, 2011 at 8:00 PM
 

中國山寨進化版 仿版IKEA「 一模一樣」 51 自由時報 | 中國山寨進化版 仿版IKEA「 一模一樣」 中國的「十一家具」,從外觀到內部裝潢都與「宜家家居」幾乎一模一樣。(路透) 抄襲整個品牌經驗 〔編譯俞智敏/路透昆明一日電〕中國雲南省昆明市區,矗立著一棟總面積逾三千坪的四層樓建築物,恐怕會讓瑞典平價家具龍頭「宜家家居」(IKEA)感到嚴重不安。 這家名為「十一家具」的家具店,完全沿用宜家家居的藍黃兩色設計,店內有多種模型房間,從迷你鉛筆、動線標示、甚至到搖椅設計,全都仿自宜家家居,連店內的自助餐廳也跟宜家一樣,使用極簡主義風格的木頭桌椅,只不過菜單上賣的是中式紅燒豬肉與蛋,而非宜家的瑞典肉丸與鮭魚。 這座山寨版宜家家居,正是中國目前全面興起的新山寨風潮象徵,愈來愈多的抄襲者不再僅止於生產假名牌包、DVD或運動鞋,而是完整拷貝知名西方零售業者的風格、感覺與服務,換言之就是抄襲整個品牌經驗。 零售服務模式全拷貝 分析家表示,這是一種新現象,中國原本只有大量仿冒商品,現在卻是完整抄襲零售模式裡的服務層面。例如上個月一位美國網友就曾貼出昆明的山寨版蘋果公司產品零售店照片,引發國際媒體高度關注,這家山寨店販賣的蘋果商品雖為真品,但卻不是獲得蘋果授權的正式經銷商。 昆明出現大批外國知名企業的仿冒店,也凸顯出中國某些地區極度渴求西方品牌,但外商卻尚未能好好開發這塊消費市場,尤其是在遠離較富裕東部沿海地區的較小型城市。 十一家具的店員也已經很習慣客人說十一家具很像宜家,兩店的主要差別只在於十一家具的商品是訂作的,宜家的產品則是扁平包裝,由消費者買回家後再自行組裝。 中國消費者其實也很清楚十一與宜家的不同,一名昆明消費者表示,她曾去過宜家的北京店與上海店,並考慮把產品貨運送回昆明,但最後還是嫌麻煩,乾脆到十一家具消費,不過正版宜家店內動線設計與裝潢都更整潔合適,十一家具沒得比。 外商憂品牌形象受創 除宜家遭山寨,昆明還可看到迪士尼與耐吉等國際大牌的未授權山寨店,不但消費者搞不清楚,連應徵店員也分不清公司或商品真假。 蘋果零售店、迪士尼、耐吉也現山寨店 中國二線城市正牌與山寨商店混雜一處,也讓蘋果公司、迪士尼、耐吉、宜家家居等商品與分店風格幾乎畫上等號的外商難以控制品牌形象。星巴克等企業多年來一直與中國山寨商店奮戰,但完整仿冒整間商店風格的作法,卻使外商面臨全新挑戰,因為分店就是品牌的核心部份,假如消費者難辨店家真假,品牌形象與商譽恐受嚴重影響。

 自由時報 | 中國山寨進化版 仿版IKEA「 一模一樣」p 89EKCgBk8MZdE 自由時報 | 中國山寨進化版 仿版IKEA「 一模一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北京话题: 高铁大跃进及其灾难是中国模式的缩影
August 1, 2011 at 7:30 PM
 

在随之而来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一位网友表示:“到了打个雷就能让火车追尾,过个车就能让大桥垮塌,喝几包奶粉就能肾结石的地步,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再置身事外。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对此,网友梗叔的点评说,这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沉重,也是最触目惊心的一个隐喻。是的,我们都生活在一辆巨大而无形的“和谐号”上,但驾车的人最关心的却并不是列车将驶向何方,而是关心如何在收回车票款后,自己能够提早下车。尽管人人都知道这趟列车并不安全,但谁也不敢让飞速行驶的列车停下来,因为这很可能导致车毁人亡,就如同这个社会已经被GDP所绑架,一旦经济神话破灭的话,统治者的合法性也将会严重动摇一样。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发生,实乃中国发展模式的必然,也是这一模式的悲哀。中选网上作者张镇强的文章说,所谓中国发展模式,除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之外,就是求快、求多、求超越。这种从上到下的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既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所谓“中国奇迹”,同时,也制造了无数的人间悲剧,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越来越难以承受的痛苦和灾难。众所周知,高铁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因此在高铁建设上,风险和安全意识始终应该摆在第一位,但中国的高铁建设却恰恰不是这样的。

有资料显示,2008年1月开工的京沪高速铁路原定的工期为5年,也就是说到2013年才能完工,可事实竟然提前了整整2年,不早不晚偏偏就赶在中共九十大寿之际。一项原本计划5年的工程,突然因政治需要,必须提前2年完成,不偷工减料,置诸多细节于不顾才怪呢!反观日本,自从196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新干线以来,47年中从未出现过两车相撞的恶性事故,而我们的甬温线刚刚通车才几个月,就出现如此严重的追尾事故,这不是我们大干快上的中国模式必然产生悲剧的一个铁证吗?

数年前,日本宝冢线列车发生重大出轨事故,仅铁轨检查一项就花了26天,至于恢复通车,则是在全部调查完成之后的55天。而我们这次撞车事故发生于7月23号晚8点半,4节车厢坠落桥下,但事发仅7个小时之后,官方就匆匆宣布已无生命迹象可寻,1天半之后就正式恢复了通车。这一举措迅速引起举国上下的极大愤慨、悲伤和质疑,舆论一致认为这是官方失职心虚、滥用权力的表现,是企图毁尸灭迹,破坏现场,并借机销毁这起人为事故的重要证据。

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王平在反驳日本媒体指责中国高铁是“中国版新干线”,是“盗版新干线”时说:“什么叫‘盗版日本新干线’?这有点大言不惭了。可以说,日本新干线与京沪高铁完全不在一个相提并论的层次。” 中国自主创新版“远远领先日本新干线。”不难看出,这是典型的求快求多求超越的心理反映,实际上,中国高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远不如日本等西方国家。京沪高铁开通后,在7月10日到19日的短短十天内就出了五次事故,而这一次温州动车追尾更是世界高铁史上罕见的重大事故。

面对如此惨痛的灾难,我们的有关官员都不愿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劣势和责任。于是就利用不受监督的权力,无所顾忌地毁坏和掩埋责任证据,违反常规地迅速恢复通车。求快求多求超越的发展模式,必然由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在权力不受监督的体制下,又注定将诱发大批官员贪污腐败,贿赂盛行,偷工减料,整个工程质量低劣,安全事故频发。已经有包括铁道部长等十多名铁道系统高官因贪污受贿落马,就是明证。那位曾高调声称中国高铁是绝对安全的前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仅在国外银行的存款就高达28亿美元,要知道,他的月薪只有8000元人民币,这相当于他200万个月的工资。他不贪污受贿,哪来的那么多钱?

张镇强的文章又说,那么,这种中国特色“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其根源又何在呢?众所周知,中国的现行统治权力虽然也有某种形式的选举,甚至还有宪法,但其终究不是通过全民普选授权的,本质上并不具有普世价值的合法授权,因此,现行权力的合法性一直受到广大国民的质疑和不认可。于是,统治阶层从上到下都必须通过快速发展经济,进而创造所谓的“经济奇迹”来换取国民的认同,以便取得权力的合法性。而这种发展模式,既能产生经济奇迹,笼络某些民心,但却又不可避免地产生种种弊端,危害国民,导致民众对统治权力的种种不满。况且,由于这种经济奇迹的大部分成果只能由少数人来享受,大多数人并不能从根本上受益,所以,统治当局依然无法得到其所渴望的权力合法性。

综上所述,学者方绍伟引述近日网上流传的一个故事说,有记者采访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大妈:您对这次7.23动车事故有什么看法吗?大妈一脸正义地回答说:没让老百姓赔动车就不错了;记者又问,您认为红十字会和铁道部的区别是什么?大妈回答:一个是要钱,一个是要命;那它们的共同点呢?大妈说:都不要脸。记者再问,那么你和我的区别是什么呢?大妈立马回答道:我敢说,你敢报道吗?!对此,文章作者点评说,其实,这位大妈说“没让老百姓赔动车”肯定是错了,铁道部的亏损最终将会落到谁的身上呢?还不是广大的中国纳税人吗?!
 

bd600b9dtrack 法广 | 北京话题: 高铁大跃进及其灾难是中国模式的缩影14df7b52EKCgBk8MZdE.gif 法广 | 北京话题: 高铁大跃进及其灾难是中国模式的缩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动车惨祸欲盖弥彰
August 1, 2011 at 6:30 PM
 

 2011年 8月 01日

星期一,在中国当局实行严格的新闻报道管制、严格限制中国媒体报道温州动车追尾惨祸之际,与温州动车特大事故相关的话题依然是国际媒体中国报道的一个主题。

*中国当局矢口否认*

这次温州动车惨祸发生之后,引起中国公众和世界媒体关注乃至震惊的两个最明显的问题,一个是当局早早停止搜求幸存者和死者,并在事故原因还基本不清楚的情况下迅速恢复通车;再一个是当局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对调查事故原因所必需的事故车辆进行捣毁和掩埋。

近日来,中国当局再次给中国公众和世界媒体一个震惊。在大量证据面前,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矢口否认过早停止现场搜求幸存者,否认对事故车辆进行捣毁和掩埋。中国政府官员如此不理睬事实,显然令日本主要报纸《读卖新闻》记者加藤隆则陷入中国年轻网民常喜欢说的所谓“无语”状态。

《读卖新闻》8月1日发表加藤隆则从北京发出的报导,题目是“明明有掩埋事故车辆的录像,中国当局还是说‘没有埋。’”报导说:

“新华社与国营中央电视台7月30日、31日相继报导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等官员的谈话。当局在事故发生后捣毁事故车辆并加以掩埋,然后又将(残骸)掘出。这些事情都有录像为证。但陆副部长等人却说,‘没有掩埋事故车辆,也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另外,当局将恢复铁路通车放在优先的地位,早早中止了救援活动。这一切也有录像为证。但他也予以否认说,‘没有停止救援作业。’”

*高铁依然行驶在原因不明中*

虽然中国当局否认销毁证据,否认过早停止救援行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否认在事故原因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就恢复通车。

中国当局在事故发生之后不到两天就恢复了通车。而当局所谓的这次事故的肇事原因在于信号系统设计缺陷导致的故障的说法,是在恢复通车四天之后才提出来的。

当局提出这一说法之后,事故路段的信号系统建设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简称通号院)发出道歉信,表示承担责任。

但几个小时之后,通号院官员又举行记者会,否认“通号院为事故负责,” 并表示信号系统是否有问题,有什么问题,现在还不清楚,需要等待国务院的调查结果。

这就是说,从事故发生后恢复通车到目前,至少是温州事故路段的列车现在依然依靠运气行驶在事故原因不明的路段上。

*小伊伊叔叔谴责当局救人不力*

两岁半的小姑娘项炜伊(小伊伊)完全是靠了运气躲过被撞死,然后再靠运气遇到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队长邵曳戎拒绝执行极有可能再致她于死地的移动车体的命令从而获得了救援。

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两次躲过来自中国铁路的致命威胁的小伊伊被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说成“是一个奇迹。” 中国铁道部由此被中国网民谴责为“最厚颜无耻”的政府部门,王勇平被谴责为“泯灭良心,” 小伊伊则获得了全国亿万电视观众的心。

在小伊伊获救之后,中国当局一度用她来宣传当局的“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大灾面前有大爱”的主旋律。随着中国公众和媒体对铁道部在事故发生之后的救援行动提出越来越强烈的质疑,控制中国媒体的执政的共产党中央宣传部星期五晚上下达命令,要求国内媒体有关温州铁路特大事故的报道迅速降温,包括停止“大灾面前有大爱”的宣传。

与此同时,日本《东京新闻》驻北京记者安藤淳报导说,小伊伊的伯父谴责当局忽视搜求死伤者急忙恢复通车。

《东京新闻》8月1日发表安藤淳的报导说:“在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发生高速铁路事故后,一个女孩在搜索活动终了之后获救,由此导致公众对当局的谴责高涨起来。女孩(项炜伊)的伯父项余遇(42岁)……接受本报的采访,对铁道部的事故应对措施提出强烈批评,责问‘为什么急忙恢复通车,忽视救援?’”

“项余遇说,’跟赔偿问题相比,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否则,伊伊长大了,我要怎么跟她说?’项余遇接着强烈批评铁道部,’为什么不在救援上花力气,急急忙忙恢复通车?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他强调说,假如得不到充分的回答,他就要‘去北京上访。’”

*中国的新闻封锁*

在另外一方面,中宣部在上个周末下达的有关温州铁路特大事故媒体报道禁令,近日来也是国际媒体关注的一个话题。

《纽约时报》星期一发表记者沙伦·拉弗拉尼耶的报导说:“经过数天公众对上个月高速铁路撞车事故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越来越感到愤怒之后,中国当局对那场交通灾祸实施了事实上的新闻封锁。中国新闻媒体只能播发刊登正面积极的消息或政府发布的信息。”

“在政府决定给媒体钳口之前,中国互联网上出现大量针对政府在7.23事故问题上的批评。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次火车相撞事件凸显出他们的担忧,这就是政府是否是为了追求高速经济发展而牺牲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并用保密或宣传来掩盖其失败。”

“就像在处理近年来其他一些有关人民健康或安全的丑闻一样(如2008年四川地震导致许多学校豆腐渣楼房倒塌),政府这次采取了强力行动,让媒体不再能发出强烈的抗议批评。政府担心,假如不这样做,抗议批评会演变成失控的社会动乱。”

* 必须填写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罗格建议办奥运 八成上海网民反对
August 1, 2011 at 6:00 PM
 

罗格建议办奥运 八成上海网民反对

(2011-08-01)

早报导读
wap300 110421 联合早报 | 罗格建议办奥运 八成上海网民反对

● 安一凡 报道 上海特约

“如果有雄心举办奥运会的话,上海完全有能力办到。”在上海出席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开幕式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肯定地说。但他的看法在上海网民间引发强烈反弹,纷纷表示反对上海申奥。

罗格的讲话经媒体报道后,中国舆论普遍认为他是在暗示希望上海申办奥运会。

新浪微博很快发起一项调查,针对是否支持上海申办奥运会,有4万多人投了票,其中83%表示反对。

有媒体认为,罗格此番表态仅是工作惯性动作,可能更是无奈之举,因为目前只有罗马、马德里和东京正式宣布申办2020年奥运会,“有志者”似乎太少了。而今年9月1日就是提交申请的截止日期。去年以来罗格已对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美国等给过同样的暗示,几乎是走到哪里就“暗示”到哪里。

尽管如此,罗格此举还是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市民当中引起相当强烈的议论。

绝大多数反对申奥的上海人并非反对奥运会本身,而是举办世博会的经历令他们心有余悸,有人直言“这种倒霉事”千万不要再来一次,“上海人受不起类似的折腾了”。

因2010年世博会而来的大量建设,多年来造成种种社会“阵痛”,包括工程土方车轧死人事故频发,去年的静安大火,更让上海市民对世博会感到切肤之痛。

世博会的举办虽然让政府很有面子,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但从筹办到举办的数年内,除去到处开挖施工带来的灰尘污染和交通不便之外,上海的物价、房价、出行交通费用等生活成本倍增,而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并未达到预期,令市民苦不堪言,由此引发的民怨颇深。

有网民表示,类似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实属劳民伤财之举,并不能为民众带来多少实质利益,只会给民众造成诸多不便。

 联合早报 | 罗格建议办奥运 八成上海网民反对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罗格建议办奥运 八成上海网民反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两周发生三起暴力事件 新疆社会与民族矛盾是否恶化‘��
August 1, 2011 at 6:00 PM
 

两周发生三起暴力事件 新疆社会与民族矛盾是否恶化?

(2011-08-01)

早报导读
wap300 110421 联合早报 | 两周发生三起暴力事件 新疆社会与民族矛盾是否恶化?

● 沈泽玮 报道 北京特派员

新疆在两周内在和田和喀什发生三起暴力攻击事件,引起外界关注这个地处中国西北边陲的自治区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等问题是否恶化,其中又否涉及组织性事件。

专家:恐怖活动

还没达到高潮

受访的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接受本报电访时说,一个组织来策动喀什与和田三件事可能性不大,但事件发生还是比较频繁了,“还不好说是不是预示着恐怖活动的高潮,因为从目前来讲,它的频度和强度来讲,还没有达到高潮所需要的指标”。

不过,杨恕也指出,2009年“七五”事件发生后,大大激化了部分维族人的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他们用极低代价取得很大的鼓励”,也给后来发生的攻击事件来了“累积效应”,未来更频密地发生类似和田及喀什攻击事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杨恕认为,随着攻击事件的非组织化和本土化,行凶者和外界联系很少,单位要收集情报及防止事件发生的难度将加大,短期而言还是要通过强力手段包括加强巡逻和布防来降低事发频率,长期而言必须通过思想感化和教育。

要加强国家认同

生长于新疆的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姚新勇受访时则指出,关键是要加强国家认同,以及重视中国在转型中间的民主化问题,而不是“经济至上主义”,一出问题就用经济手段。

在分析和田与喀什攻击事件的差异时,中新社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前天喀什的恶性事件规模较和田事件规模要小,但其危害性更为突出,歹徒直接针对无辜路人下手,制造社会恐慌、破坏民众安全感用意明显。

 联合早报 | 两周发生三起暴力事件 新疆社会与民族矛盾是否恶化?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两周发生三起暴力事件 新疆社会与民族矛盾是否恶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万延海 | 河南艾滋病疫情报道引发公众争议
August 1, 2011 at 6:00 PM
 

万延海 发表 于 七月 25, 201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河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男男性行为传播上升明显”。

新华网7月19日报道援引河南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累计确认艾滋病感染者49335人,其中现症病人27786人,死亡14680人,累计确认感染人数已从全国第二位降至第三位。另据统计,河南省2010年新报告的3173例感染者中,性传播1438例,占45.32%。2010年前10个月,河南省同性性传播人数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比例为4.16%,而2004年这一比例仅为0.06%。

上述信息见报后,引起网友纷纷议论。

网友流氓燕评论道:河南是受血浆经济而引发艾滋病疫情最大的省,你居然避开血液传播对艾滋病人的伤害,把男男性行为放在第一位,你是什么居心???你是不是想掩饰河南血祸的罪行!

网友dongtinghu评论道:将河南设立为中国同性恋自治区,让这些…自生自灭。

网友邪道黄帝评论道:让支持同性恋的去河南。

中国各地男同性恋人群中艾滋病传播迅速而严重,男同性性传播人数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比例为4.16%,也高于男同性恋者在人口中的基数,而且上升速度迅速。但河南省卫生部门对外发布数字的方式依然值得怀疑。

首先,即便在性传播途径中,不去介绍占全年感染者总数40%的异性恋传播情况,而是特别提出同性恋性传播。卫生部门完全不考虑片面的信息发布对同性恋人群的伤害。

其次,不去介绍55%其他途径传播的情况,特别是不介绍通过输血或卖血传播的情况,而是特别提出性传播的情况。

再次,河南省卫生部门至今尚未通知所有过去输过血的人们去医疗机构检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从而很多人无知之中把疾病传染给配偶和孩子,导致更多人间悲剧。为此,河南省卫生厅应该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最后,我不得不提一下河南省卫生部门出台的《河南省艾滋病报病奖管理规范》。2009 年10月19日,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GAP项目)的支持下,出台了《河南省艾滋病报病奖管理规范》。该规范用奖金鼓励向卫生部门报告通过婚外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和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毒的案例,其中门诊医生、实验室检测人员和其他疫情上报者将可获得100元奖金。从该奖励规范来看,此规范不能从制度上避免相关人员为了奖金弄些作假,把通过别的途径传播的案例报为性传播的作法。甚至有可能会引起某些极端的情况:个别卫生人员为了得到奖金会故意不去做艾滋病预防教育,以便艾滋病在当地泛滥之后可以多发现些感染者。

category 美国之音万延海 | 河南艾滋病疫情报道引发公众争议 Categories: 中国社会 | tag 美国之音万延海 | 河南艾滋病疫情报道引发公众争议 标签:VOA, voachinese, voachineseblog, 河南, 男性, 艾滋病, 血液 | comments 美国之音万延海 | 河南艾滋病疫情报道引发公众争议Leave a reply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category 美国之音万延海 | 河南艾滋病疫情报道引发公众争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秋风‘��高铁‘��不惜一切‘��只为政治象征价值
August 1, 2011 at 5:30 PM
 

秋风:高铁:不惜一切,只为政治象征价值

标签: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高铁
秋风进入专栏

过去几年,铁道部一次又一次地对外发布中国高铁建设的伟大成就,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是里程和速度。铁道部官员对这样的成绩顾盼自雄,并且总忘不了说,某某指标已经是世界第一。媒体为之振奋,不少民众也充满了自豪感。
面对这样的景象,人们会怀疑:建设高铁,究竟是为了高铁给国民带来的便利,还是为了高铁所产生的政治象征价值?
当然,铁道部、官方媒体围绕着高铁的说辞,其实一点都不新鲜。过去几十年,关于几乎所有领域的重大工程,当决策部门进行决策的时候,似乎首先考虑的,就是其政治象征价值,比如,是否在技术上、规模上创造了世界第一,而工程得竣工或者投入使用的日期,也一定会安排在某种重大政治性节日。媒体也总是对此予以集中报道,以证明决策的正确等等。可以说,追求政治象征价值的最大化,是重大工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这样的精神当然会支配官员个人,他们同样在追求政治象征价值,这就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只不过,在这里,政治象征意义固然是给民众看的,但更多地是给上司官员看的,官员们要以政绩工程最为醒目地向上级表明自己的政绩,好获得升迁的机会。
对政治象征价值最大化的追求,确实具有某些明显的好处。比如,正是这种价值追求,催生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决策者假如认准了某项大型工程可以产生巨大的政治象征价值,就会不惜代价,集中资源,迅速决策、上马、施工,迅速投入运行。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经常是其他国家无法想象,更无法比拟的。
比如,建造一条高铁,在其他国家,可能需要十几年,在国会、中央与地方政府往返多个程序,才能完成决策。但在中国,却可以由一两个行政部门,在一半年内完成决策,而国民和人大可能完全不知道。对于高铁的运行速度,其他国家可能会考虑多个因素,确实一定合理的速度,并留出足够的冗余量。但在中国,却一定会把速度确定在技术所可实现的最大值上,只有这样,政治象征价值才可实现最大化。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片面追求政治象征价值,也经常会导致诸多负面后果。比如,不经济。高速铁路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追求高速度的结果是,铁路的建造和维护成本大幅度上升,客车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也大幅度上升。这就把高铁订价推入两难境地:如果票价在普通人可承受的范围内,那就不足以收回成本,导致严重亏损。如果把票价确定在可收回成本的水平,则普通人就无法承受,高铁的社会与战略价值就无法充分发挥。
事实上,更大的不经济在于,瞄准政治象征价值最大化所作出的决策,可能并不能满足国民更为平实、但也更为紧迫的需要。比如,过去十几年来,政府支持兴建了很多高速公路。它们被当成建设成就,大肆宣传。但是,在内地很多乡村,尚缺乏最基本的道路通行条件。这样的建设项目是零散的、琐碎的,没有什么政治象征价值,即便建成,也不可能引起上级、更不可能引起外界的关注。所以,这类项目也就经常不能进入官员的视野中。
这就是政治象征价值主导的决策机制的最大问题所在。在这种价值激励下,中国的公共项目投资总量增长很快,但是,它的结构相当不合理。也就是说,那些能够真正满足普通国民之最为紧迫需求、但比较琐碎的项目,经常被置之不理。那些具有宏大政治象征价值、但普通民众无缘使用的项目,则一个接一个地上马。由此展开的数额庞大的公共投资,很可能在扩大社会不公平。比如,高铁就因为其价格筛选机制,最终很可能变成中高收入群体独享的公共品,尽管它的建造大量使用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款。
这种对政治象征价值的追求,经常会走向非理性,因为,当几种力量办大事的机制启动之后,经济、社会的成本-收入计算就会被置之一旁。在过去两年中形成的庞大的高铁建设规划,就带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不论从经济角度看,还是从社会角度看,因此,有识之士曾称之为高挑大跃进。事实上,在追求政治象征价值最大化原则驱动下,必然出现大跃进,尽管是小字号的。
铁道部对高铁建设规模和高铁运行速度进行调整,当然是在回归理性。不过,从这一轮“高铁大跃进”的兴起、消退中,人们应当获得的最大教训还是:决策者应当走出追求政治象征价值最大化的心态,以平实的心态,面对最大多数民众的平实的需求,从细微处改善民众最急需的公共品的供应状况。由此,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政治价值。

中国新闻周刊,2011/6/13
进入 秋风 的专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517.html

 

 

 爱思想 | 秋风:高铁:不惜一切,只为政治象征价值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秋风:高铁:不惜一切,只为政治象征价值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Wang Fe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亚洲 | 不顾安全续使用杀人信号灯 逾两百车站风险中运行‘��图‘��视频‘��
August 1, 2011 at 4:30 PM
 

中国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星期四公布了温州“和谐号”动车追撞事故有严重缺陷后,有报道指,不知道除了已知故障外,是否还存在其它设计纰漏。另有媒体称,全国18条主要干线及两百多个铁路车站,安装了存在缺陷的信号设备。换言之,列车仍然倚赖“缺陷信号设备”行驶。

m0729 ql2p 自由亚洲 | 不顾安全续使用杀人信号灯 逾两百车站风险中运行(图,视频)

图片:遇难家属们不满铁道部处理方式。(新浪微博)

视频转载:7月26日,一位生还者讲述,后面16个人都变成肉酱。(京华新视觉)

“和谐号”动车相撞事故调查组星期四公布了原因,包括信号设备存在缺陷与人员培训不善。据《华商报》星期五报道,2009年9月28日,肇事的CTCS系统投入使用,在京沪、京广、广深、京九等18条主要干线上开行了时速达200公里、部分区段时速达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全国共有成都北站、贵阳南站、武汉北站、温州南站等200余个车站安装了这一系统。2008年,该系统曾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2008年一等奖”。
 
香港各大媒体星期五对当局的这一做法,发出强烈质疑。香港《明报》当天发表评论说,信号缺陷未修补、未确定信号系统是否还有其它纰漏之前,列车仍然倚赖“缺陷信号设备”行驶,情况与“安全第一”大相径庭,不能接受。当局若以人民性命安全为首要考虑,应该限令有关信号设备未经独立审查、证明安全无虞之前,实时停用,使人民免于风险威胁,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对于《南方周末》引述铁道系统内部核心人士说,由于有关信号设备缺陷,不确定除了已知故障外,是否还存在其它设计纰漏。评论称,今次事故所暴露已知和未知问题,中国铁路怎样向国人和世人宣示“我们是安全的,请放心乘搭”。我们建议:首要从诚实、特别是对自己诚实开始。
 
关注事故的北京学者张博树认为,铁路部门的解释仍然无法令人信服:“开始说是雷击造成故障,后来又解释为信号系统有问题,这些解释是不是足够充分?我看很多网友都不满意。出了问题的这个信号故障系统,在很多的其它场合还在用。这当然本身就更是个问题,按理说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故,凡是相关的,同类的这种产品都应该马上停止使用。”
 
有网民在微博直言,当局明知系统有风险,出事的甬温线动车组为何没停驶接受全面检查?继续开行是否“草菅人命”?也有网民称,政府以前不知讯号系统有问题,现在明知有缺陷,为何继续运行,对百姓生命负责吗?
 
对香港建高铁持反对意见的潘嘉伟星期五接受本台采访时批评当局:“本身管理系统做的差,所以才会发生那么严重的交通意外。现在他们非常的自大,显示他们好像真的有钱了,所以他们跟发达的国家比较,人家有,我们现在都有了,所以我觉得非常需要反省。每天在微博上面很多人就是在骂政府,究竟他们有没有看微博上面的声音!我希望中国政府要看清楚究竟什么是人民的声音。”
 
 香港《太阳报》评论说:每一次惨不忍睹的人祸之后,当局都是声称公开透明的调查,深刻反思总结。但往往言犹在耳,悲剧又接踵而至。从起因到发生,到发展,到善后,都是完全程式化的、老套的结构,彷佛一个模子倒出来,彷佛都出自一个创造力、想像力早已经枯竭的编导之手。
 
北京学者刘军宁认为:“我想在中国根本的问题还是政绩与人的生命的关系问题,哪个更重要的问题。那些信号、停电、调度这些都是具体的表现。到底是人的生命更重要还是政绩,还是政绩跟政府的面子更重要。政绩更重要其实在中国是需要追究的,需要分析的。因为铁道部是为政绩成立的,不是为民生服务的。”
 
对于调查组表示,9月中旬公布调查结果,但他并不乐观。他说:“最后怎么处理还要等着看,我觉得现在还为时过早,但是我觉得不会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自由亚洲 | 不顾安全续使用杀人信号灯 逾两百车站风险中运行(图,视频)p 89EKCgBk8MZdE 自由亚洲 | 不顾安全续使用杀人信号灯 逾两百车站风险中运行(图,视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亚洲 | 中宣部下令撤稿 香港记协谴责港人悼念‘��图、视频‘��
August 1, 2011 at 4:30 PM
 

中宣部下令大陆媒体禁止报导温州动车相撞事故引起许多媒体人士不满,香港记者协会发表声明谴责。不少港人士在周六发起及参与烛光悼念活动。

M0731sy f 自由亚洲 | 中宣部下令撤稿 香港记协谴责港人悼念(图、视频)

Photo: RFA

图片:香港旺角东站悼念723遇难者现场(心语)

视频转载:人民力量纪念温州动车追尾死难者(YouTube/心语) 本台曾报导29日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第七天,遇难者“头七”,许多大陆媒体大篇幅悼念死难者。然而,当天晚上许多媒体收到有关部门转达中宣部指令,称鉴于事件引发「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要求各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新闻网站禁止报导温州动车事故,只能正面报导及转发官方消息。

据网友上传消息,禁令让「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新京报」、「钱江晚报」、「华商报」等报纸被迫连夜撤下数个版面。《21世纪经济报导》的编辑抱怨,原本有八个版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相关报导,晚间禁令到达后,不得不临时撤版换稿;财经周报《中国经营报》则有8个相关版面被迫临时换搞。《新京报》撤下了A15版《逝者》、A16版《目击:我们都是幸存者》等多个版面;浙江的《钱江晚报》撤下了两个版的《停下1分钟》;西安《华商报》撤下了3个版的评论周刊。

新京报的一位编辑在撤版后在微博表示《:“坚持又坚持、妥协又妥协之后,仅存的4个版也被和谐。长歌当哭。没办法,我们要为2000多新京报员工的饭碗考虑。”

作为只报道体育赛事的《东方体育日报》在七月29日周末班版中头版以“封口封博,封不住哀思”作为标题,九个大字占去了版面三分之一的位置,导文中则披露了国足教练向队员下达“封口令”和“封博令”不允许接受采访、不允许发微博。

《中国经营报》冲破中宣部的禁令,原本在8月1日发行的报纸,提早到今天发售。头版以“危险动车”作为标题,十个版面对事故进行报道十个版面中分别有《铁道部在掩饰什么》《请敬畏生命》《铁道部错位》《铁道部是铁心部》,文中并且原了追尾前后16分钟发生的事情。电影人程青松在微博上评价到“我听到的是号角声”

《经济观察报》也冲破中宣部的禁令,在头版以“分拆铁道部”作为标题,在第10版至16版以“温州没有奇迹”对追尾事故进行报道。最后一版下方出现了一张带血的动车票。

广州一位媒体人黄先生向本台表示:“有些媒体人还是坚持去做,《新京报》十个版用非常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没有用很隐约的方式来表达,《21世纪经济报导》12个版面统统被撤掉,在新媒体的年代还用这样的方式,这不仅是掩耳盗铃的问题了,是完全跟时代作对,这些作恶的人只能用「反言论自由」来形容他们。”

有多家报社的编辑在微博上贴出了因禁令被撤下的版面,也有记者转发无法上版的新闻。广州《南方都市报》以全黑首页,带出16版专题报道,总题为“真相是最好的纪念”,质问责任人,呼吁“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真相的力量”;《南方日报》的社论中提到:“应把经济发展步伐放慢点,让人民的尊严也能坐上高速列车,与社会同步”。

香港记者协会30日发表声明,表示温州火车追撞事故涉及逾200人死伤和铁路安全,各界应吸取教训,总理温家宝也表示,事故调查处理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记协呼吁温家宝亲自跟进事件,要求中宣部撤回指令,让真相公诸于世。记协主席麦燕庭告诉本台记者:“我们在30号看到中宣部下了禁令,之后的第二天国内传媒报道都相同,都是遇难者增加到40人赔偿额度提高到91.5万元人民币,新闻版面标题大小规格都一样,他们就是要统一所有媒体,让报道只有一个声音。”

身兼全国人大代表的前九铁主席田北辰表示打算致信温家宝,要求加入国务院就事故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出一分力,协助调查。他说,十分关注中国铁路的发展,除了关注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关注如何营救。

香港时事评论员潘小涛日前在facebook上发起维港两岸烛光悼念活动,数十名市民周六晚上自发到尖沙嘴文化中心,为死者默哀一分钟。潘小涛告诉本台记者:“身为香港人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感动的,有的坐轮椅还专门来,有的是从屯门,本来可以在家里进行的,也不一定到现场,在心里面点燃蜡烛也是可以的,这件事是非常大的惨剧,香港往后也会有高铁,也要面对这样可能的意外,我们应该有点表示才对。”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导

 自由亚洲 | 中宣部下令撤稿 香港记协谴责港人悼念(图、视频)p 89EKCgBk8MZdE 自由亚洲 | 中宣部下令撤稿 香港记协谴责港人悼念(图、视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亚洲 | 新疆凶杀及连环爆炸死伤约50人 全城戒备警拘逾百维人‘��图、视频‘��
August 1, 2011 at 4:30 PM
 

新疆喀什市星期六和星期天连续发生劫杀及爆炸事件,造成约50人死伤。新华社报道称,两名犯罪嫌疑人周六晚在美食街路口,挟持一辆卡车,杀死司机,再驾车冲向人群,杀死六人,伤28人,另有一名嫌疑犯被打死。星期天下午,步行街再发生砍人事件,死伤十多人。据报,当局定性为“恐怖袭击”。海外维吾尔族组织称,当地已经全城戒严,一百多名维吾尔人遭逮捕。

m0731 ql f 自由亚洲 | 新疆凶杀及连环爆炸死伤约50人 全城戒备警拘逾百维人(图、视频)

图片:喀什发生袭击案后,乌鲁木齐也加强戒备。(市民提供/记者乔龙)

视频转载:喀什美食街发生袭击事件,在网上迅速传开。(酷6网/记者乔龙) 7月18日新疆和田派出所遇袭案发生后不到两周,星期六和星期天,喀什发生爆炸及袭击事件。新华社星期天傍晚引述新疆警方表示,下午4时半在喀什步行街12名歹徒砍人,4人被当场击毙,4人被擒,仍有4人在逃。截至下午5时40分,歹徒已砍死砍伤路人及警察十余人。在此之前,新华社报道称,“步行街”发生爆炸,警察开枪射击,枪声一度被认为是爆炸声。而在周六晚11时45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喀什市美食街路口劫持一辆正在等候红绿灯的单排座卡车,持刀杀害一名司机后驾车冲向人群,并下车持刀砍杀路边群众,造成6名群众死亡,28人受伤。一名犯罪嫌疑人死亡,一人被抓获。而新华社英文报道称,事发前一个多小时,发生凶案的美食街和市内一辆客货车几乎同一时间发生爆炸。报道没有提及是否造成伤亡,也未知与凶案有无关联。

消息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当地一位市民于先生星期天对本台证实,确实发生了上述事件:“昨天晚上朋友给我打电话了,大概11点,说是那个地方出事了。当时我的朋友在他家楼上看到了美食街路口,黑压压的一片人,警察马上就去了,武警也去了,美食街晚上那一阵子,人稍微多一点”。记者:今天有没有加强巡逻?市民:大街上差不多,和往常差不多。

另一位市民说,当地媒体已经报道了这一消息,不过,都是引用新华社的报道:“这件事情基本上只有一个渠道来源,就是新华社通稿,说是抢了一辆车,然后冲向人群,又有人下车拿刀砍杀,总共7死28伤,我们这边也没有人报料,实际上这些事情根本也报不出来”。

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说,七名受害者都是汉人,两名凶徒是维吾尔族人,案件被定性为恐怖袭击,喀什已经戒严,解放军及武警进入一级战备。

总部在德国的世界维吾尔大会发言人迪里下提星期天告诉本台,事发后,公安和武警全城清查维吾尔人,已有一百多人被抓:“根据当地反馈的信息,发生了冲突,冲突中死伤多数是治安联防和中国移民,现在喀什市全城戒严,当局至少逮捕一百多人,这些人现关押在武警和喀什地区公安局”。

据称,美食街出要出售烤羊肉串,烤肉、灌面肺和灌米肠及馕坑烤肉等新疆特色食品,每当夜幕降临,无论汉族还是维族,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新疆新闻办主任侯汉敏星期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遇袭的都是老百姓。她又说目前尚不知行凶的动机:“这些要经过对犯罪分子的审查,才知道他的进一步动机,被捕的(维人)他也被打伤了,在医院。可能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在问”。

本台致电喀什市公安局办公室,接听电话的公安称:“喀什市公安局”。记者:我想问一下,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是不是恐怖袭击?

公安:对不起,对不起。对方未等记者问完,匆忙挂断电话。

踏入乌鲁木齐“7.5”事件两周年,新疆局势持续动荡,7月18日发生在和田市的维族人袭击派出所事件,造成十八人死亡。对于不到两周,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世维会发言人迪里下提表示:“我认为因无法以和平抗议的方式表达针对中国在当地的镇压和有计划的安置移民政策,是直接导致冲突和局势动荡的主要因素”。

在喀什土生土长的一位汉人对记者说,新疆的民族问题非常复杂:“这个事情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中国的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我们在这儿生长,在这里长大,我们都是汉族人,我们从小遇到这种事情,我们习以为常,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只是现在新闻媒体把它报道出来,这个事情说多了,我们的电话会就断(被切断)”。

迪里下提认为,如果中国政府继续在新疆实施强硬的政策,限制宗教和言论自由、继续向新疆大量的安置移民及不停止圈地,后果将更严重:“如不改变政策不更改,这种系统性的迫害和镇压政策,继续延续的话,这种现象将会在整个(新疆)地区蔓延,因为现在根本无法进行和平的抗争”。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自由亚洲 | 新疆凶杀及连环爆炸死伤约50人 全城戒备警拘逾百维人(图、视频)p 89EKCgBk8MZdE 自由亚洲 | 新疆凶杀及连环爆炸死伤约50人 全城戒备警拘逾百维人(图、视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亚洲 | 国保警察打记者 安顺摊贩之死维稳至上‘��图‘��视频‘��
August 1, 2011 at 4:30 PM
 

贵州安顺城管执法导致残疾摊贩身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警察清场三十多围观群众受伤,官方宣布涉事城管被刑事拘留、局长免职之际,却再有当地采访的记者被国保警察殴打,众多事件细节被“和谐”,据称死者已被强行火化家属得到所谓补偿35万。

dx1 自由亚洲 | 国保警察打记者 安顺摊贩之死维稳至上(图,视频)

图片:残疾摊贩邓启国生前死后(王克勤博客/丁小提供)

视频转载:26日摊贩邓启之死引发抗议,民众矛头不但指向城管同时也质疑到场的过千警察,甚至捡起死者卖剩的水果和杂物扔向防暴警。(优酷网)

中新网周四引述贵州省安顺市委宣传部称,西秀区摊贩死亡事件中,公安经过现场勘察和尸检,将涉嫌与摊贩邓启国死亡有关的城管人员王胜刑事拘留,而安顺市西秀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国被免职。
 
本周二7月26日,安顺市西秀区城管大队在西秀南华路与在此摆摊的邓启国发生纠纷,后邓启国倒地死亡。现场消息称他被城管人员掐死,引发数千人的群体性事件,上千警力驱散,使用了胡椒喷雾、警棍、催泪弹,有消息指甚至曾向群众开枪,过程中更发生几次原因不明的爆炸,共导致受伤人数达数十人。
 
目击冲突现场的贵州维权人士潘先生,周五接受本台采访时对于官方能否公正处理小贩之死表示怀疑:“这些都是表面的,要是说拘留城管,为什么当时这么多武警、特警都要去了。现场我流着眼泪(催泪弹),人家喊我不要进去,进去就要打死了,真是很惨。现在还没平息,老百姓不服气。”
 
与此同时,正在安顺当地采访的山东《齐鲁晚报》记者鲁超国,周四遭当地警察殴打,他在博客上透露 :上午10点多到了安顺,死者邓起国的家属陪同我在事发地采访时,四五个人包围过来,其中一人冲上来先抢我手里的手机,勒住脖子,死者家属三人拼命保护。我被几个人压在地上,其中一人用腿将我的头压在地上,使我动弹不得。。。他们不顾群众围观,边打、边掐、抬着我往车里塞,我继续挣扎,这时,我突然感觉太阳穴被狠狠地用拳头击打了三下,我几乎失去意识。意识稍微清醒后,我看到旁边还有一位穿警服的警察。当时的感觉太复杂了。
 
其后鲁超国被带到安顺市西秀区公安分局,包、录音笔和手机都不知道在哪,鞋子也丢了。感到心脏不适躺在地上,“两位警察还控制着我的手,我要求松开一只手捶打心脏,被拒,我要求喝口水,被拒,我那时候明白一些人为什么会在警察手里‘暴毙’了。”三个多小时的所谓核实身份过程中,他不获准致电报社,上厕所也有人跟着,直到下午6点多,由西秀区宣传部人员去接走往医院看伤。晚上,市公安局的领导对记者的解释是:因为前几天的群体性事件,现在采取的是“非正常执法手段”公安部有条文规定允许这样做;又说,抓记者的那些人是“国保”的,在公众面前是不能亮明身份的,也无法前来当面道歉,由他这位领导出面,对执法过程中的“粗鲁行为”道歉。记者的胳膊上和脖子上还到处是伤痕。
 
本台周五致电安顺市西秀区公安分局询问,警员称不知情:“这个。。。你打去办公室问问吧。我们不清楚。”
 
而致电齐鲁晚报,被告知该记者还未回到办公室。
 
鲁超国在腾讯微博发贴,同时透露此行调查所得:死者已被强行火化,家属获35万元“补偿。”
综合多方消息,死者名叫邓启(起)国,53岁,贵普定县猫洞乡坝奶村人。其本人并非此前网上所说的抗越老兵,他的腿是在30多岁挖煤时发生事故截肢残疾,因家庭贫困加残疾,终身未婚。在安顺卖水果多年,帮其大哥和三弟抚养孩子。其三弟是抗越老兵,也因挖煤出事故残疾,失去劳动能力。
鲁超国周五中午坐飞机离开贵州,而他在安顺的遭遇周五已被删帖“和谐”,网友保留截图继续传播。有网名为@时报翔哥的写道:为防再次和谐,先截图!所谓人民的警察,可以把人民二字去掉了,你们不配!你们打着保护国家的名义,封记者口,控良知行动,重复昨天说的话:这个国家,你们才是最大的反动势力!
 
知名调查记者王克勤,周五发微博传播了他的前部下,现任职《东方早报》记者的欧阳艳琴在贵州安顺现场采访所得、刊发时被删除警察向人群开枪的部分:“装枪的时候,我亲自看到了”李玉(受伤者,化名)说,她比划着描述,有一二十公分长,二三公分粗,“像冲锋枪一样,我离子弹没多远。我看他装枪,心里头想他们装子弹是朝天打,没想到会打人,晓得不。没想到开第一枪是朝我们人打。我们就跑。”
 
综合《东方早报》以及《贵阳晚报》报道,称事件中最少十多人是被炸伤住院,加上被打伤者,受伤群众逾30 人,整个事件中,伤者年龄最小的4岁。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自由亚洲 | 国保警察打记者 安顺摊贩之死维稳至上(图,视频)p 89EKCgBk8MZdE 自由亚洲 | 国保警察打记者 安顺摊贩之死维稳至上(图,视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朝鲜‘��中国将运送救灾物资
August 1, 2011 at 4:30 PM
 
110731075410 nkorea china aid 304x304 xinhua BBC | 朝鲜:中国将运送救灾物资

中国曾多次向朝鲜运送救援物资。

朝鲜国家媒体周日(7月31日)报道,中国将向遭受洪灾和泥石流袭击的朝鲜运送救援物资。

朝中社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表示“深切慰问”,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将向朝鲜灾区运送救援物资。

报道还说,来自中国的援助是对朝鲜灾区人民的极大鼓舞。但报道并没有透露有关救援物资的具体细节。

据朝鲜媒体报道,从7月中开始的连日大雨摧毁了黄海北道和开城地区的许多房舍、道路和大片农田。

在有些地区,煤矿、电站和铁路也遭受严重破坏。但报道没有提及人员伤亡数字。

在同样受灾的临近的韩国,已有数十人死于洪水。

气象预报说,在未来一周还将有更多暴雨。

朝鲜2007年发生的洪灾导致至少700人死亡或失踪。

 BBC | 朝鲜:中国将运送救灾物资p 89EKCgBk8MZdE BBC | 朝鲜:中国将运送救灾物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中國評論‘��張德江不願「掛頭牌」‘��文‘��孫嘉業
August 1, 2011 at 4:00 PM
 

【明報專訊】隨?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的死者陸續出殯及家屬開始簽署賠償協議,外界下一步關注的,是國務院調查組將在9月公布的事故報告。

國務院上月28日公布該調查組名單,成員主要來自5個部門,分別是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監察部、鐵道部、全國總工會及事發所在地的浙江省。組長是國家安監局長駱琳,其餘5名副組長則由上述部門的副職擔任。

不過調查組名單卻令不少人失望,直言「級別太低」。本來,以往如發生造成重大傷亡的煤礦等工業安全事故,多由國家安監局領銜處理,但這次動車事件的影響已遠超尋常的工業意外,因此外界多期待調查組的首腦,會由更高級別的官員擔任,其中,分管工業安全的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應是最合適人選,但最後公布的名單卻並非如此。

查盛光祖 駱琳「矮半截」

按現行體制,國家安監局雖屬正部級單位,但相對屬於內閣成員的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來說,就算駱琳手持「尚方寶劍」仍是「矮了半截」,因此不少網民調侃說,「下級查上級,你說怎麼查?」

說回張德江,從官方報道所見,他除了在「7.23」事故次日赴溫州現場後就不見蹤影,就算總理溫家寶7月28日赴事故現場時,他也沒出現。相比下,過往每每出現嚴重水災旱情時,如果溫總前往視察,在國務院分管農業,並身兼國家防汛抗旱指揮部總指揮的副總理回良玉大多會隨同在側。

疑為選政治局常委「保身」

有陰謀論說,由於明年中共舉行十八大,今年65歲的張德江很有機會再上一層樓而成為政治局常委,但如果直接參與調查組工作,極有可能得罪黨內某些勢力,影響晉升勝算,因此在「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原則下,「不掛頭牌」確實是「明哲保身」的方法。

孫嘉業

 明報 | 中國評論﹕張德江不願「掛頭牌」/文﹕孫嘉業p 89EKCgBk8MZdE 明報 | 中國評論﹕張德江不願「掛頭牌」/文﹕孫嘉業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德国之声 | “中国进军非洲对非洲人不无危险”
August 1, 2011 at 4:00 PM
 

该刊7月28日报道说,”中国政府和私人企业与非洲人签署了数百个协议,强国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努力,其它任何国家都无出其右。中国公司在安哥拉海岸开采石油,在赞比亚经营铜矿,在肯尼亚建造有8条平行车道的公路。

“中国开辟了非洲市场,但是,按照德国政府非洲事务专员君特暸耍℅ünter Nooke) (基民盟)的看法,这对当地人来说也是危险的。照他看来,这在当前的饥荒危机中表现出来。大约120万人在遭受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折磨,受害的是索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乌干达和苏丹的男女老少。”

该刊接着写道:”努克在《法兰克福评论报》的采访中以埃塞俄比亚为例指出,那里的大部分土地被卖给想在那里经营农业的外国公司或者中国那样的外国。努克说,’这对少数精英很有吸引力’,可是,如果当地政府关注建设更好的、自己的农业生产结构的话,就会给广大的民众带来更多的帮助。他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毫无疑问,灾难也是人为的。’

报道引述努克对中国的批评说:”中国在非洲的所做所为,尽管并非一切都是糟糕的,但是只为出口而生产食品,倘若小农的土地及其生活基础因此被剥夺的话,就会在非洲导致大的社会冲突。

“努克认为,非洲原则上具备足够食品供给的良好条件,常常可以一年2到3次收成。但是,所有的专家都明白,小农经济的传统农业已经不够。此外,目前的灾难表明,灌溉系统、正确的仓储或者投入抗旱的作物是多么重要。这位政府专员说:因为这些耗资巨大,必须建立农业工业化。他宣布:’我们要在国际上对此加强促进。’”

“民主和人权是次要的”

该刊说,德国政府鉴于非洲干旱,于本周初将援助从1500万欧元增加到3000万欧元,此外还有3200万欧元是在欧盟委员会框架下的对非洲援助。两周前总理默克尔访问非洲,会谈议题之一就是解决东非饥荒问题。 “然而,德国经济界在非洲却很难建立商务关系,许多以往的紧密联系都丢失了,公司害怕与非洲的业务相关的风险。”

报道指出,”与之相反,强国中国正在非洲挺进。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过那里的许多国家,总理和外长定期访问这个大陆。中非部长级会议是家常便饭,而非洲人也乐于参加,因为可以满载新的订单返回非洲。对北京来说,民主的结构和人权是次要的。

“大约100万中国人据说已经在非洲大陆安家立业,他们的优势促使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几周前告诫人们注意中国的殖民主义,她说:‘我们在殖民时代已经看到,进去掠夺资源,付钱给统治者,然后又走掉,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

摘编:林泉

责编:李鱼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bd600b9dtrack 德国之声 | 中国进军非洲对非洲人不无危险14df7b52EKCgBk8MZdE.gif 德国之声 | 中国进军非洲对非洲人不无危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聯合新聞網 | 北京地鐵 電扶梯踏板翹起
August 1, 2011 at 4:00 PM
 

北京地鐵電扶梯又出包!前晚九時,有網友在微博上公布一張北京地鐵十號線「雙井站」電扶梯踏板翹起的照片;到昨天傍晚八時,該條微博已被轉發上萬次。大陸民眾質疑電扶梯安全聲浪再起。

網友「cici淋熙」前晚在微博貼出一張照片,一部電扶梯靠近頂部的位置,幾片踏板陡然翹起。她留言說,「這是雙井站的電扶梯,好多人都拿手機拍照。

 聯合新聞網 | 北京地鐵 電扶梯踏板翹起p 89EKCgBk8MZdE 聯合新聞網 | 北京地鐵 電扶梯踏板翹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德国之声 | “中国是西方的救星吗‘��”
August 1, 2011 at 4:00 PM
 

该报最新一期的(7月21日)评论认为,债务危机以”戏剧性的方式加速了许多专家原以为漫长的过程:地缘政治中的权力在转移,在改变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均衡,改变欧洲的政治未来及其世界地位。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力地扩大了作为美国最大债权人的政治权力潜势。”

评论写道:”中国业已掌握1.15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决定性地资助了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尽管北京反对这两次干预。但北京以此提高了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几天前,奥巴马不顾最大的债权人抗议,会见了达赖喇嘛。但是,倘若超出了象征性对立,比如涉及的是得到美国保护的事实上独立的台湾,那么北京就根本不必再动用军事威胁,而仅仅报道说中国在考虑抛出美国国债,就会持续降低美国保护台湾的决心;并且有朝一日也会减少美国为异议人士作出努力,动摇反对中国盗版或者控制朝鲜核计划的决心。历史学家兼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就美国在世界的现状写道:历史教训主要有一点:’建立在债务之上的权力,大都迟早会土崩瓦解的。’

“中国迄今的举动更是作为救难者,而非趁人之危者,并且主要出于内政的动机。一位驻华外交官说:’利用全球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的霸权,在北京只有极少数人动这种脑筋,而且他们远离权力中心。’中国知道,通过美国国债掌握一个政治筹码。它也知道,债务人的突然崩溃也会让债权人受损。中国政策的主导动机是本国的稳定,从北京政府的角度来看,像希腊那样的社会抗议不过是一个奢侈问题。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大,日益深入民众意识之中。西方的债务问题对北京来说首先主要是巩固内部的机会,欧盟的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机会,可以廉价地在迄今对其昂贵的欧洲市场立足。眼下购买欧元是减少对美元依赖的最佳途径。”

“欧盟应三思而后行”

文章说,对于中国作为”帮助者”低调出场,”恰恰应该小心欣赏。中国向欧洲人保证增加其外汇储备中的3万亿欧元比例,近年来这个比例从1位百分数上升到25%。这听起来挺好,但却意味着:欧元区欠中国的债务超过7000亿美元。北京说,可能还会更多,并许诺向欧洲困难更多的边缘经济体进行更多的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当然也要购买国债。比如,最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án)就认为,金融上的所有忧虑几乎一举消除。”

评论指出,”一方面,中国为了自己的稳定和崛起依然需要西方,这一点令人欣慰。把话说得苛刻些:西方潜在的衰败对北京而言还为时过早。然而,可以让中国(和其它繁荣的新兴工业国家)作为西方的救星吗?

“最好不是。在金融财政上依赖于一个蔑视人权、镇压政治反对派的政权,或许并不妨碍欧尔班,而欧盟应三思而后行。”

 

摘编:林泉 

责编:李鱼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bd600b9dtrack 德国之声 | 中国是西方的救星吗?14df7b52EKCgBk8MZdE.gif 德国之声 | 中国是西方的救星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德国之声 | “要是大家只保持沉默‘��就不会有改变”
August 1, 2011 at 4:00 PM
 

《明镜在线》7月26日写道:”24岁的瑞典大学生应斯文(Sven Englund)刚来上海时,还不会汉语,将近一年后,他甚至对那些一连几个小时审讯他的男子们都能听得懂。

他们问他在中国干了什么,在博客上写了什么,为何策划快闪行动?这些问题应斯文都还记得,别的许多问题早就忘了。他说,审讯持续了将近9个小时。”

“当应斯文计划快闪行动时,他想到的是中国艺术家和异议人士艾未未,(最近被释放),他将’FUCK’写在胸前,在北京的中心紫禁城门给自己敞开的胸口拍照。应斯文想把’自由’写在胸前,可是如果只是自己拍照,就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于是他通过博客和推特呼吁别人仿效。这是他给正在庆祝90岁生日的共产党的礼物。”

“作为惩罚,他没有像艾未未那样入狱,而是回到瑞典哥特兰岛(Gotland)的父母身边。他不得不离开这个国家,很突然地从学语言的大学生变得像一个持不同政见者。”

何不给主席写封信?

报道说,”一切都是从他的中文女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开始的,应斯文去年8月来上海,在复旦大学学习中文,而他原先是在瑞典的乌普萨拉(Uppsala)学化学。

“应斯文的任务是学习用汉语写一封信,他自忖:’何不给主席写封信呢?’开始时一切都更是开玩笑,他在信中先向胡锦涛作自我介绍,对能来中国表示感谢,并且问道,中国为何称人民共和国,这并不合适。他将这封信发表在博客上。”

“此后他继续练习,下一步他向胡锦涛询问中国历史,然后就有了第三封信。应斯文说:’当我寄出这封信时,就已经有点紧张。我想最糟糕的就是被关进监狱了。’但他相信,国际社会肯定会作出反应的。

“他给胡锦涛写信告知自己的计划:星期五在上海举行快闪行动,每一位参加者都应在胸前写上’自由’。星期一他将这封信寄出。”

“他说,他想以此为言论自由做点什么,随便什么。应斯文说,’要是大家只保持沉默,就不会有改变。中国有很多人不满意,但是都一声不吭。’”

” 应斯文说,回到瑞典后,……’许多中国人感谢我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我至少尝试过做点事。’他就读的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也支持他,副校长萨琳(Kerstin Sahlin)说:’我们支持我们的大学生有自由表达言论的权利。’也有人骂他:为什么要改变别的国家呢?他作为交换留学生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应斯文表示:’我很满意,很高兴能获得被中国的安全机构问话这个有意义的经验。’为了撰写毕业论文,他还想再去亚洲,然而这一次是去台湾,那里更轻松一些。这是他事先就计划好的。”

“他还要继续为中国争取人权,不管用什么方式。他已经有了一个开端,他说:’我把公安问话录了音。’ 他还不知道该怎样利用这个录音,但是会想出主意的。”

 

摘编:林泉

责编:李鱼

 

bd600b9dtrack 德国之声 | 要是大家只保持沉默,就不会有改变14df7b52EKCgBk8MZdE.gif 德国之声 | 要是大家只保持沉默,就不会有改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荷广 | 联合国工作组‘��中国拘留刘晓波夫妇违反国际法
August 1, 2011 at 3:00 PM
 

联合国肆意拘捕问题工作组作出裁决,中国对诺贝尔将获得者刘晓波的拘捕、以及对其妻子刘霞的软禁,违反了国际法。美国人权组织现在自由(Freedom Now)于8月1日公布了该联合国工作组的15/2011与16/2011号决议。

联合国肆意拘留问题工作组由来自智利、挪威、巴基斯坦、赛纳加尔和乌克兰的人权专家组成。该小组判定,对刘晓波的监禁以及刘霞的软禁违反了国际人权标准。

但中国政府表示,按照中国宪法,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是受一定限制的,并表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第3点中对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适用于刘晓波案。

违反人权宪章
在第15/2011号决议中,联合国肆意拘留工作组还判定,中国政府侵犯了刘晓波的言论自由,指出中国政府“并未给出其干预刘晓波政治自由言论的合理解释”。

刘晓波,学者与维权人士,因参与撰写呼吁民主改革的《零八宪章》于2008年12月8日在北京家中被捕,但直到2009年6月23日才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正式逮捕。联合国工作组的专家认为,刘晓波在被捕时没有被告知其被捕的原因或对他的指控。工作组指出,他在被正式逮捕前,长期被禁止与外界联系、并被拒绝任何法律咨询,这些都违反了《世界人权宪章》。

软禁等同于非法拘留
诺委会于2010年年底以刘晓波“长期且非暴力地争取中国的基本人权”,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中国政府称此奖项是对中国的侮辱,并拘留了刘晓波的支持者,拒绝他的亲人朋友前往奥斯陆领奖,刘晓波的妻子也被软禁至今。

在第16/2011号决议中,联合国工作组判定,中国政府对刘晓波的妻子刘霞的软禁“等同于拘留”,并指出”她有权被立即带到法官前,并有权获得法律咨询。”

价值
联合国工作组还要求中国政府立即释放刘晓波与刘霞。

现在自由组织指出,虽然联合国工作组的判定让刘晓波夫妇获释的机会很小,但其中所体现的价值不可被小觑。“中国时常宣称自己依法办事——现在这个宣称经过检验已被一致否决。”

该组织还指出,中国经常强调与国际机构的对话与合作。“如果中国没能按照这两份判定采取行动,那么中国在坚持其他国家遵守联合国决议上的合法性就会被削弱。”

国际行动
现在自由组织为救援刘晓波和刘霞夫妇设立一个国际法律和人权团队,团队中包括美国著名律师杰罗德、纽约大学教授科恩、加拿大前司法部长厄文·考特乐、加拿大原国会议员大卫·基尔格以及杨建利博士。

该组织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支持刘晓波夫妇以及中国民众。该组织主张各国外交官应前往探望刘霞,各国政府也必须将人权问题融入到对华双边关系中去,同时要求连任成功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声援释放刘晓波和刘霞。

“这是联合国对中国政府拘留刘博士与刘霞违反国际法的关键确认。”现在自由的创立者Jared Genser说,“虽然世界的注意力已转移到‘阿拉伯之春’革命,但这些判决提醒我们,对民主人士以及他们家人的打压仍然不减。我们今天呼吁中国政府立即释放刘晓波与刘霞。”

 荷广 | 联合国工作组:中国拘留刘晓波夫妇违反国际法p 89EKCgBk8MZdE 荷广 | 联合国工作组:中国拘留刘晓波夫妇违反国际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信力建 | 漠视生命‘��必定死人如麻
August 1, 2011 at 2:30 PM
 


毛泽东时代被称为“红色江山”时代——从死人这个角度而言,这江山的确应该是红色的,因为死人太多。正如我在《
1945年以后,中国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一文所言:斯时,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已经在6000万到1亿之间。这里边当然原因多多,但统治集团——尤其是统治集团中领导人的生命观当起决定性作用。我们不妨来看看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对生命的看法。


毛泽东据说是无私的,为了新中国牺牲了六位亲人。不过他早就有言:“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他说:“中国即使死掉三分之二人口,几个五年计划也就发展起来了,而资本主义则会全部灭亡。这样换来永久和平,不是坏事。”在他给赫鲁晓夫的信中,还说:“为了最后胜利,灭掉帝国主义,我们愿意承担第一个打击,无非是死一大堆人。”在苏联时,他更说:“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
27亿,一定还要多。”看到这些话,不难理解什么叫草菅人命;如果全世界要死一半人才能换来社会主义,人民是不需要这个主义的。既然全世界都可以死一半人,那六位亲人又算什么呢?


有了这样的观念,当上世纪五十年代,因政策和体制导致上千万人死亡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这是二十世纪最大的饥荒,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饥荒。而这完全是人为的,是蓄意的。中国的粮食出口仅一九五八、一九五九两年就高达七百万吨,可以为三千八百万人每天提供八百四十热卡。这还不包括肉类、食油、蛋品等大量的出口。如果没有出口,中国人一个人也不会饿死。


毛泽东对这么一场惨绝人寰的死亡灾难却心平气和得让人吃惊。大跃進一开头,毛就告诫中共高层做好大批死人的思想准备。在为大跃進揭幕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大谈死亡是“白喜事”:“是喜事,确实是喜事。你们设想,如果孔夫子还在,也在怀仁堂开会,他二千多岁了,就很不妙。讲辩证法,又不赞成死亡,是形而上学。”“
[庄子死了妻子以後]鼓盆而歌是正确的”,“人死应开庆祝会”。乍一听来,毛好像是信口开河讲哲理。但这代表他的政策。安徽一个公社党委书记被带去看饿死的人堆时,几乎是在重复毛的话:“人要不死,天底下还装不下呢……人有生就有死,那个人保就哪天不死!”有些地区规定死人後“不准哭”,“不准带孝”。毛甚至还大讲死人的实用价值。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九日,他对八届六中全会说:“人要不灭亡那不得了。灭亡有好处,可以做肥料。”据《乡村三十年》记载,有地方人死了埋在田裏,上面种上庄稼。


如前所述,毛多次说过为了他的目标,他准备以无数中国人的生命作代价。一九五七年,他在莫斯科对苏联领导人说:“为了世界革命的胜利,我们准备牺牲三亿中国人。”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他说:“人口消灭一半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好几次。”他从汉武帝说到宋朝,都是几千万几千万地死人。“原子仗现在没有经验,不知要死多少,最好剩一半,次好剩三分之一”。


甚至,毛泽东对他他搞大跃進中国会死多少人都心中有数。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毛对中共高层讲:除了“大办水利”以外,“还要各种各样的任务,钢铁、铜、铝、煤碳、运输、加工工业、化学工业,需要人很多,这样一来,我看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五千万人。”毛明白这样说话太露骨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说:“死五千万人你们的职不撤,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但他没有下令不干,反而示意要下面的人干,把责任推给他们:“你们议一下,你们一定要搞,我也没办法,但死了人不能杀我的头。”

1966年,刚刚吃饱饭没几年的中国人又将面临一场更大的灾难,这年八月一日,毛泽东给那些发誓“我们就是要粗暴!”“就是要把你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清华附中红卫兵写信,“表示热烈的支持”。他把他的信,连同红卫兵凶神恶煞的大字报,印发给他几天前刚下令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要与会的各地大员支持红卫兵。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不久将被毛清洗,但眼下毛用他们来推动红卫兵的发展。他们的孩子们组织扩大了红卫兵,红卫兵在全国势如燎原之火。八月五日,在高干子女成群,毛的两个女儿也曾就读的北京师大女附中,学生们第一次活活打死了自己的老师,五十岁的副校长卞仲耘。这位四个孩子的母亲,被强迫挑重担子来回跑,女学生们用皮带抽她,用带钉子的木棍打她,用开水烫她。卞仲耘就这� ��被折磨至死。当天晚上,学生到北京饭店请示北京新领导怎么办。没有任何人发话叫她们住手。八月十八日,掌权以来第一次穿上军装的毛,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数十万红卫兵。红卫兵从此在全国、全世界出了名。打死卞仲耘的北师大女附中红卫兵,获得了派代表给毛戴红卫兵袖章的“殊荣”。现场广播说:“北京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宋彬彬给毛主席戴上了红卫兵袖章。毛主席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说:“叫宋彬彬。”毛主席问:“是不是文质彬彬的“彬”?”她说:“是。”毛主席说:“要武嘛!””,在“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背景欢呼声中,现场女播音员说:“敬爱的毛主席,您的话我们记住了。”宋彬彬改名“宋要武”,北师大女附中改成“红色要武中学”。北京红卫兵被派去全国教授如何打人,如何剃“阴阳头”� �如何叫挨打的人舔自己流在地上的血。上海市上海中学的一名前红卫兵回忆道:“北京红卫兵南下,穿著军装,系著武装带,非常神气,对我们说:“你们这裏怎么这么文质彬彬,一点革命气氛都没有?”我当时弄不懂他们说的“革命气氛”是指什么。一个北京来的女红卫兵从腰上解下皮带就开始示范怎么抽人。


到了这一年冬天,毛泽东对文革的发展趋势发出最新最高指示:“
1967年将是全国开展阶级斗争的一年。”他73岁生日那天,用洪亮的声音说:“祝展开全面内战!”随之,暴力行为不断蔓延,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残忍行为使许多地区血流成河。由“文化大革命”发展为“武化大革命”。其理论支柱就是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军队支持的就是“左派”,是“革命组织”,不支持的当然就是“保守派”,是“反动组织”。康生、江青等人又提出“武装造反派”,指示部队“必要时可发枪自卫”。


军队“支左”——给“左派”发武器“文攻武卫”。《中国“左”祸》列举了很多著名事件。其中:
19671月新疆石河子事件,打死24人,打伤74人,事后双方又互抓对方人员施以酷刑,甚至将女青年衣裤脱光曝尸。19675月,广西两派组织武斗,仅“四.二二”一方就被打死1340人,被俘6445人,另有2500名被捕,后这批俘虏被押出来时又当场枪杀26人。加上攻击方的损伤,总死亡人数达1470人,被俘8445人;烧毁房屋2820多间,面积达46万平方米,使10000多户50000多居民无家可归,国家财产损失6000万以上。湖南道县还放出了杀人“卫星”。19678月到10月,历时66天,所谓“贫下中农最高法院”宣判杀死4193人,另有326人被迫自杀。道县所在的零陵地区杀人“成绩”也可观,非正常死亡9093人,其中被杀7696人,被迫自杀1397人,致伤致残2146人。其中被杀的未成年人826人,最小的仅出生10天。杀人的手段有:枪杀,刀砍,沉水,炸死,投消水洞,活埋,打死,勒死,烧死,摔死。


为中国领导人有这样的生命观叹息,更为中国有这样的领导人叹息。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lx382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嗨‘��历史 | 历史谜案‘��毛泽东弥留时叫住叶剑英想说什么
August 1, 2011 at 2:30 PM
 

538523281 嗨!历史 | 历史谜案:毛泽东弥留时叫住叶剑英想说什么

叶剑英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据吴德回忆:我们刚退身到门口,毛主席又让叶帅回去一下。我和先念同志也没有再往外走,就站在门口了。我看见叶帅到毛主席身边和毛主席握手,毛主席好像要说什么话,但已经说不出来……

作者:叶永烈,选自:《邓小平改变中国》,江西人民出版社

原题:是什么造成了“毛泽东时代”的终结

吴德是参与粉碎“四人帮”的重要当事人。2004年1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吴德口述的《十年风雨纪事》一书,透露了粉碎“四人帮”的诸多内情。

吴德回忆说,在为毛泽东治丧期间,我记得大约是9月十几号,华国锋、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和我,在国务院后边的会议室里议论过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当时,华国锋对我们说:“毛主席提出的‘四人帮’的问题,怎么解决?”我记得纪登奎说,对这些人恐怕还是要区别对待。我们当时都没有说什么,没有再往下深谈。我想当时华国锋是在了解我们的态度,准备做粉碎“四人帮”的工作。后来,华国锋告诉我,他当时已经下了解决“四人帮”问题的决心了。

吴德说,9月26日或27日的晚上,华国锋约李先念和我谈话,交换对解决“四人帮”问题的意见。我表态支持华国锋的意见和所下的决心,并说解决的办法无非两种,一是抓起来,二是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用投票的办法解除他们担任的职务。我偏重主张用开会的办法来解决,说我们会有多数同志的支持,反正他们最多只有四张半的票。在政治局投票,我们是绝对多数,过去他们假借毛主席的名义压我们,现在他们没有这个条件了。李先念插话说,你知道赫鲁晓夫是怎么上台的吗?我说,当然知道(指赫鲁晓夫如何利用中央全会的多数,而推翻了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大多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将其部长会议主席撤职的决定,反而将马林科夫等打成了反党集团之事)。随后,我们分析了当时党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情况。我们认识到:在政治局开会投票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我们有把握;但在中央委员会投票解决“四人帮”,我们没有把握。十大选举中央委员时,“四人帮”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把许多属于他们帮派的人和造反派头头塞进了中央委员会,如果召开中央委员会,在会上投票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是要冒风险的,采取隔离审查的办法才是上策。我们一直讨论到早晨5点,认识一致了。

吴德的回忆澄清了一个重要问题。他回忆,有人说,抓“四人帮”是叶剑英给中央警卫团和北京卫戍区直接下达的命令。这是没有的。“我是卫戍区的第一政委,我不知道嘛。”

吴德说,10月2日,我还分别向倪志福、丁国钰(时均为北京市委书记)打了招呼,明确告诉他们,中央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对他们隔离审查。后来华国锋告诉我,他曾四次与陈锡联谈过解决“四人帮”的问题,陈支持解决“四人帮”问题。

吴德说,我到陈锡联那里时,他正与杨成武谈事。杨走后,我向他说明了华国锋让我找他的经过(要陈锡联安排卫戍区部队交吴德指挥的问题);陈说他已知道,随即就打电话向吴忠(北京卫戍区司令)交待,卫戍区部队一切听从吴德指挥。

离开那历史性的时刻越来越近。吴德说,10月4日下午,我又被华国锋找到他的住处。我们再一次全面检查、研究了准备工作是否就绪,解决问题的环节是否完善的问题。下午5点多,我回家了。可是刚刚到家,华国锋又来了电话,要我马上到他那里。我急忙赶过去,汪东兴也在华国锋家里。

最后商定:

一、按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已议定的方案,抓“四人帮”由汪东兴负责;

二、对迟群、谢静宜、金祖敏等人的隔离审查,由吴德与卫戍区吴忠负责;

三、中南海内如出现了意料不到的问题,由吴德组织卫戍区部队支援;

四、由北京卫戍区负责对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播电台、中央机关与清华、北大的戒备。

在10月6日那天,吴德与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倪志福、常务书记丁国钰、卫戍区司令吴忠一起守在电话机旁。

不到9点钟,汪东兴来电话说一切顺利。“四人帮”这个恶贯满盈的反革命集团,就这样顺利地被一举粉碎了。

吴德说,当晚10点多,中央政治局在玉泉山叶剑英的住地召开了紧急会议,一是选举华国锋为党中央主席;二是讨论通过中央16号文件,即向全党全军全国通报中央对“四人帮”采取隔离审查与推选华国锋为中央主席的决定。

 嗨!历史 | 历史谜案:毛泽东弥留时叫住叶剑英想说什么p 89EKCgBk8MZdE 嗨!历史 | 历史谜案:毛泽东弥留时叫住叶剑英想说什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3880625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新疆周末发生暴力事件
August 1, 2011 at 2:00 PM
 

不安定的中国西部省份新疆周末发生暴力事件,导致多达14人丧生,当地深层次的紧张关系再次爆发。

官方的新华社周日报道,在新疆西北部的丝绸之路城市喀什,4名“嫌疑人”被警察击毙。新华社称,警方当时正对其所称的周日下午“爆发的暴力”采取行动。此前上周六晚发生的暴力事件导致7人丧生,至少22人受伤。

新华社早先报道称,周日,包括一名警察在内有3人在一次爆炸中丧生,但后来援引“目击者”的话称,遇难者是“被暴乱分子砍死的”。

周日发生骚乱之前,据官方媒体报道,在上周六晚间发生的一起事件中,两名持刀者劫持了一辆卡车,将司机刺死,驾车冲向人群,随后又下车持刀砍杀路边群众。据官方媒体称,那次事件导致6名无辜群众死亡,一名凶徒丧生,另一名被捕。据新疆政府门户网站“天山网”和新华社报道,那起袭击发生前,还发生了两起爆炸事件。

新华社称,其中一起爆炸源自一辆面包车,另一起爆炸与劫车事件发生在同一条美食街上。警方表示,不清楚动机是什么。这是过去两周来新疆第三次爆发严重暴力事件。7月18日,偏远绿洲城市和田的一个公安派出所遭袭,至少有20人丧生。

新疆拥有中国大部分陆上能源资源,当地居住着大量维吾尔人(基本上是讲突厥语的穆斯林),他们大多不想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许多人对越来越多汉人移居新疆的局面不满。

两年前,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维吾尔人对汉族市民采取暴力行动,导致近200人丧生,其中多数是汉人。这是新疆数十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民族暴力事件。

官方媒体援引新疆一名官员的话称,和田发生的冲突是一场“恐怖”袭击。市民们表示,袭击者曾一度将派出所屋顶悬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短暂地换成了东突厥斯坦蓝色半月旗。这是主张建立独立维吾尔族国家者使用的旗帜。

和田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赵根林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这次袭击是1999年和田发生骚乱以来当地经历的最恶劣的暴力事件。

赵根林表示,看来没有办法在新疆彻底铲除恐怖主义,不过阿富汗或伊拉克也正被同样的问题困扰。

对于周末发生的暴力事件,官方媒体的报道相互矛盾。新华社称,劫车事件中的攻击者在试图逃跑时撞到路人,但天山网称,他们故意驾驶卡车冲向人群。根据后一种说法,人们奋起还击,打死一名凶徒,抓住另一名凶徒。

译者/何黎

 金融时报 | 新疆周末发生暴力事件p 89EKCgBk8MZdE 金融时报 | 新疆周末发生暴力事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美国达成债务上限协议
August 1, 2011 at 2:00 PM
 

000025263 piclink 0 0 金融时报 | 美国达成债务上限协议

美国时间周日晚间,在亚洲市场开市之前,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宣布,美国国会领袖们已达成一项初步协议,将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违约。

奥巴马表示,国会已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将削减开支、并确保进一步减赤,以“结束华盛顿方面带给美国的危机”。

奥巴马表示,这一过程“十分混乱,且耗时太久”,让他担心这可能会对商界和消费者信心的影响。奥巴马保证减赤“不会拖累脆弱的经济”。按照通过的计划,将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对减赤措施进行仔细核查。

奥巴马表示,按照削减开支计划,美国的年度国内支出将降至上世纪50年代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任总统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国会大厦经历了一天的紧张的讨价还价和闭门会议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Harry Reid)与奥巴马和共和党领袖们一道,签署了提高债务上限的两党协议。

“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互相妥协是唯一的出路,”里德(Reid)周日早些时候向参议院表示,此时距避免债务违约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两天时间。

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协议的达成,将打消投资者的疑虑,因为这将使政府能够支付债务利息和其他到期账单,有助于保住美国的AAA信用评级。

此协议还需获得众议院的通过,才能由奥巴马在周二的最后期限前签署并成为法律。

参议院周日拟定的此项协议,将把14.3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分两阶段提高2.4万亿美元,但会避免在2012年11月总统大选前再次出现旷日持久的谈判——这是民主党的一个关键诉求。

反过来,共和党将获得未来10年内2.8万亿美元的支出削减。“未来10年赤字减少3万亿美元,超过了我此前的预期,”Moody’s Analytics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Mark Zandi)向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表示。

但此项协议不包括任何旨在提高收入的措施,这惹恼了自由派人士。渐进式改变运动委员会(Progressive Change Campaign Committee)号召国会所有民主党人反对这一协议,称一位民主党总统削减福利、却不提高富人税负的做法,就像进入一个“怪异的平行宇宙”,而来自佛特蒙州的独立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则斥之为“不道德的”。

译者/何黎

 金融时报 | 美国达成债务上限协议p 89EKCgBk8MZdE 金融时报 | 美国达成债务上限协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暴力的诱惑
August 1, 2011 at 2:00 PM
 

大约三年前,一个青年人闯入了上海一所政府办公楼,连续刺死了六名警察。尽管案情从未彻底公开,但大多数人愿意相信,这个叫杨佳的二十八岁青年,遭遇了上海警方莫大的屈辱,不知道向谁来讨回公正与尊严,他要报复整个警察系统。

杨佳的行为激起广泛的同情,公众甚至没兴趣关心,这六名警察是否是无辜者。它也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紧张关系的象征。在中国社会,执法者滥用公权,傲慢残酷,普通人则缺乏渠道保卫个人权益、寻求公正。

这一例证也不禁令人想起汉娜•阿伦特的判断:“公众事务的官僚主义化越严重,人们就越倾向于采取暴力的手段……人们不知道该与谁争辩,不知该向谁诉冤,也不知权力的压力能施加在谁身上。”

三年来,暴力化的倾向在中国社会日趋显著。杨佳式的案例在不同的城市上演,手段则更为激烈,在江西省抚州市,甚至第一次出现了针对政府机关建筑的连环爆炸。在城市街头,一个很小的争端都可能引发巨大的骚乱。暴力也不仅表现在政府与民众间,也发生在不同民族、甚至地域的人之间。在新疆,维族人与汉人彼此仇恨,而在广东地区,四川的外来打工者与本地人大打出手。似乎整个社会就像个火药桶,任何零星的火星,都会点燃这愤怒之火。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短期来看,这些暴力行为与中国日益形成的“维护稳定”体制有关。当胡锦涛在2004年提出“和谐社会”的主张时,他必定感到社会内部日益严重的冲突。经济增长与日益形成的多元社会,都需要一个更开放、灵活的政治体制,但中国的政治体制却长期停滞,它仍是高度的封闭与垄断性的,冲突则不可避免。

胡锦涛与他的募僚们一定混淆了“和谐”的概念。“和谐”是要建立在不同利益与声音的共存之上,它要允许彼此的争辩与协商。而他们心中的“和谐”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服从党与政府的声音。所有不同被视作某种异端与挑战。于是“和谐”的口号实际被替换为对“稳定”的追逐。他们不是要给社会力量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是决定加强对社会力量的控制。

这种趋势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更为加强。中国政府在其中展现了强大的动员力与控制力,它发展出一个庞大的安全保护网络,严密监控社会。这种成功让它陶醉,并把这种控制方式推广到全国范围。2009年,全国内保费超过5000亿,几乎与军费相同。各级安全部门的扩张,则加剧了本就严重的社会矛盾。当社会冲突发生时,政府不依赖法律手段与协商机制,只寻求以国家暴力机器压制抗争者。而孤单的个体要么放弃抗争,要么寻求最极端的手段。同时,由于政治与法律的失败,人们既可能把愤怒与挫败发泄到政府机构,也可能发泄到不同的族群之间。

但新中国对暴力的记忆其实更为长久。在毛泽东于1927年宣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时候,倾听他的是一个数千年来农民起义不断更换王朝的农业国家。对暴力赤裸裸的崇拜来之已久,但毛泽东赋予了它新的口号:“阶级斗争”、“专政”、“清除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誓死捍卫毛泽东思想”。这些火爆、极端的口号抹去了正常社会里不同思想和谐共处、社会群体利益经协商而妥协的可能,暴力经过宣传、教育和国家机器的胁迫,前所未有地渗入了国人内心深处,甚至彻底消泯了儒家文化温和的外壳。暴力充斥于人们的行动、语言、眼神和内心,从批斗会现场到街头武斗,再到一个家庭的内部,暴力曾经无孔不入,它头戴意识形态的光环,不仅涉及上层的权力斗争,更深入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它造就了庞大的灾难,也让很多人兴奋难耐 。

bd600b9dtrack 金融时报 | 暴力的诱惑14df7b52EKCgBk8MZdE.gif 金融时报 | 暴力的诱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财新网 | 痛定思痛谈铁路
August 1, 2011 at 1:00 PM
 

要全面调查真相,要启动问责机制,要打破铁路系统政企合一

“7·23”动车追尾惨剧发生至今,已一周有余。尽管最终调查结果公布尚待时日,但根据既有报道和铁路等方面的信息即可判断,事故主要源于“人祸”,而非“天灾”。温家宝总理于7月28日赶赴温州,与伤亡者家属对话,并亲赴事故现场会见中外记者,要求彻查事故真相,给公众一个“真诚而负责任的交代”。

此次动车事故受到公众和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显示近来新闻报道更加公开、透明,一些关键的事故信息逐步公布,公众和舆论出现了诸多讨论乃至质疑、批评。当政者须知,这是现代社会的常态,对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铁路体制改革,是一件好事。公众的批评和建议,正是推进改革的力量。

目前看,此次事件主要有两点值得反思:一是如何在全面调查、搞清真相的基础上,启动问责机制;二是加快铁路体制改革,以机构调整为突破口,推动铁路系统的“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改革。

就问责而言,最重要的是尽快查清真相并予以公开。逝者长已矣。但是,这些无辜逝去的生命,需要一个“真诚而负责任的交代”。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生命,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儿,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那些遭遇飞来横祸的家庭,都要求查清真相并把责任者绳之以法。

目前,铁道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又是铁路运营和主管部门,对此次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难有公信力。 因此,以公开、透明为目标,摒弃以往“内部调查、事后通报”的做法,响应公众的关切,在“救人第一、赔偿到位”的前提下,应吸收专家和公众代表参与事故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的最新进展和结论,及时启动事故问责程序。

要彻查事故真相,调查全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同时,如一些宪政学者建议,可援引《宪法》第71条,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此事故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展开独立、中立的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开。这种尝试,在法律上有程序保障,个别地方已有成功先例。

当年“孙志刚案”发生后,也有学者呼吁全国人大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惜乎未能变成现实。公众和学界都在期待,此次动车事故能“唤醒”沉睡多年的《宪法》第71条,让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特定问题上,与公众广泛对话,履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责任。

反思之二,此次事故再次证明,铁路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这次事故,表面上是信号系统故障所致,但其实是铁路系统长期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体制使然。这次事故再次敲响了铁路体制改革的警钟:光求速度,不改革,会出大事。

今年春节后,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被查,本刊曾发表社评“铁路不改革的成本”(见本刊2011年第9期)指出:铁道部至今仍兼具政府和企业双重职能,既是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又直接经营铁路运输企业,决策程序烦琐而又“一言堂”,在运营上表现为“预算软约束”,投资风险没有明确的承担主体,其机制和中国逐步转向市场体制的整体格局极不配套。此次事故更是以血的代价证明,如果没有铁路管理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如果不能根治铁路系统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痼疾,很难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随着刘志军下台,铁路系统的反腐败正在向纵深发展,铁路建设和发展战略也面临调整;同时,铁路公检法体制改革也正在推进,原来从属于铁道部的公检法机构,正在逐渐被剥离。这正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铁路改革千头万绪,既包括运营体制改革,也包括投融资体制改革,而政企分开实为改革第一步。要做到政企分开,可行的策略是在“大交通”框架下,在将来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把铁道部并入交通部,统筹公路、航空、水运、铁路等管理。同时,以机构改革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

铁路改革的方向应当一以贯之:今后,政府不应再直接充当经营主体和投融资主体,必须痛下决心实现政企分开,并以放开市场准入和监管垄断企业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改制后,政府的职责集中于监督垄断企业、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普遍服务及铁路安全运营。

此次动车追尾事故,对伤亡者及其亲友是悲剧,对当政者则无疑是教训深刻的一课。无论是事故真相的调查和问责,还是铁路体制的进一步改革,都应当在为人民负责、重建政府公信力的前提下,下大决心,做出根本性调整。让我们拭目以待。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许志永博士有天朝特色的婚禮
August 1, 2011 at 12:30 PM
 

    出席一個敏感詞婚禮,你遇到的是(以下為吐槽屬性):

   
1、第一個來的嘉賓不是別人,是不請自來的國寶叔叔。
   
2、許多朋友特別是法律界朋友因為是敏感詞,上面可能覺得敏感+敏感+敏感……太多了太鬧騰了不利於發展和穩定,於是一部分敏感詞朋友只能在家中默默送上祝福。
   
3、全場拍照最敬業的不是婚慶公司的人、不是“御用攝影師”,而是國寶叔叔。辛苦你們了!
   
4、親友送祝福的時候都要表示佩服新娘子勇氣,作為敏感詞的新郎感言時亦不忘感謝老婆選擇了他,特別是“她跟著我,可能一生清貧,還要面對半夜三更我隨時有可能被帶走,以後甚至更危險的情況……”弄得婚禮氣氛微妙的奇詭。
   
5、吃飯時某嘉賓的感嘆是:“今兒好多敏感詞都來了,要是給一窩端了,中國MZ進程會滯後好多年”之類的。
   
6、真心覺得國寶叔叔太不容易,沒啥油水賺不說,還見天遭罵,主動參加個婚禮,大家都不待見,又得滿場低調而努力地拍照。咱們就估摸著,是不是他們回去要把特寫一一貼上,然後來個辨臉識人大考試?
   
7、我的希望和某嘉賓發言所見略同:希望他朝在這片土地上,其他婚禮不會出現如此別樣風景。
   
最後再嚴肅地俗套地說一句:祝老闆和老闆娘琴瑟和鳴、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许志永博士有天朝特色的婚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