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中国数字时代

6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Feed My Inbox

unread,
Jul 30, 2011, 3:09:30 AM7/30/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BBC | 韩国称遭到来自中国的黑客袭击
July 29, 2011 at 6:30 AM
 
110727052148 pc keyboard 304x171 bbc BBC | 韩国称遭到来自中国的黑客袭击

韩国网站最近受到一系列黑客攻击

韩国表示,中国的计算机黑客对韩国互联网和博客网站发动攻击,获得了大约3500万个用户的各人信息。

韩国通讯监管部门表示,这可能是韩国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次黑客袭击事件。

据信,黑客获得的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和韩国公司SK电讯所经营的网站的加密数据。

韩国的一些金融公司在最近几个月遭到一系列的黑客攻击,也暴露了韩国网络的脆弱性。

今年4月,韩国国家资助的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受到大规模的网络袭击,影响了数百万的客户。

韩国当局指责北朝鲜是那次袭击的制造者。

5月份,韩国现代资本公司也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数十万客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韩国随后也已经开始制定有关的反黑客计划。

韩国通讯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最新一起的黑客攻击主要目的是在于获取个人信息。

警方目前正在对此案进行调查,但韩国还需要请求中国的协助调查。

此外,最近一段时期,针对中国黑客攻击的指控不断,例如对美国军事合同商的黑客攻击以及黑客试图获取美国官员和一些中国维权人士的谷歌电邮Gmail邮件的帐户等。

 BBC | 韩国称遭到来自中国的黑客袭击p 89EKCgBk8MZdE BBC | 韩国称遭到来自中国的黑客袭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大灾、大爱与大残忍
July 29, 2011 at 5:30 AM
 

 2011年 7月 28日

afp china toddler train accident survivor 26jul11 48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大灾、大爱与大残忍

图片来源: AFP

温州动车事故幸存2岁女孩项炜伊

*大灾难就是大幸福*

温州的高速铁路特大事故发生之后,负责控制全国媒体的中国执政党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随即下达指令,要求中国媒体进行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的主旋律宣传。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属下的《中国数字时代》网络杂志透露,中宣部下令中国媒体宣传报道的重点要放在“大灾面前有大爱”的主题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时报》在理解和执行中宣部的主旋律宣传指示方面一马当先。在温州高铁特大事故发生之后,该报发表署名“张雨”的文章说,这次大事故发生之后中国所表现出的“魄力与效率,”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西方“望尘莫及”的。

早些时候,也就是在2008年5月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之后,中国官方报纸《齐鲁晚报》发表诗歌,以地震死者的口吻欢呼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伟大国家死于地震是何等幸福,因为在地下依然可以感到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的关怀,依然可以期待看到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

*小伊伊成为宣传品*

世界媒体普遍注意到,在中宣部的指令之下,温州高铁特大事故的最后一名侥幸被活着救出的不到三岁、还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的小女孩项玮伊(昵称小伊伊)成为宣传“大灾面前有大爱”主旋律的方便道具,得到官方媒体的突出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蒋欣(Steven Jiang)星期四从北京发出的报道说:“小伊伊的磨难,与奋不顾身的救援人员、充满关爱的官员以及关切的公众的形象,完美地配合了‘大灾面前有大爱’的主题。”

与此同时,小伊伊侥幸逃过列车相撞、但随后差点死在当局派去匆匆捣毁残破车箱的铲土机之下的问题,当局却一直在回避。

在事故发生之后举行的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中国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为什么铁道部要如此急忙停止搜求幸存者的救援行动、如此迫不急待处理残破车箱,导致已经失去父母的小伊伊差点也死于非命?

王勇平显然是按照中宣部的主旋律宣传大纲说,小伊伊获救“是一个奇迹。”在场的记者当场愤怒起来,纷纷大叫,“这不是奇迹,这不是奇迹。”

目前,“这是一个奇迹”已经成为中国网民讽刺、抨击当局残忍又无耻的一个专用语。用不受中宣部控制的谷歌搜索引擎搜索“这是一个奇迹,”可以得到大约927万搜索结果。

*令人心碎的不解之谜*

小伊伊的妈妈在死于非命之前的一个小时,用手中的iPhone手机给小伊伊发出作为母亲的最后一条微博:“人小脾气大,小宝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懂事啊。”

现在还不清楚等到小伊伊长大懂事的时候,她是否能够调查、了解和理解她的父母为什么会如此死于非命。《中国数字时代》网络杂志透露的文件显示,中宣部已经下令中国媒体“对事故原因不要挖掘,不要做反思和评论,不质疑,不展开,不联想。”

小伊伊的母亲是在死于非命之前不久开设自己的新浪微博帐户的。她一生中总共只留下十几条微博。她先前在自己的微博中留言说,她要督促自己多写一些微博,为的是记录小伊伊的成长,等到小伊伊长大的时候,她可以有个交代。

在另外一方面,温州高铁特大事故的一些死难者家属现在在悲痛地追问,自己亲人的尸首残缺不全,这到底是撞车造成的,还是铁道部派出的铲车野蛮捣毁事故车箱造成的?铁道部为什么要如此急忙地捣毁事故车辆?为什么不继续搜求幸存者?

到目前为止,中国铁道部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这些死者家属以及他们提出的这些要求,显然不符合中宣部规定的主旋律,因此,也就没有像小伊伊那样得到官方主要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

*官方说法不断变换*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有关这次导致温州高铁特大事故的原因的说法依然处于不断变换之中。事故发生后,中国官方立即说事故是雷击导致的供电故障造成的。

随后,中国政府的铁道专家王梦恕在接受《科学时报》专访的时候说,事故可能是后来的列车司机疲劳行车造成的。王梦恕的这一说法。立即遭到无数网民的强烈谴责。中国网民纷纷表示,王梦恕是诬蔑不能说话的死者,丧尽天良

过去两天里,在发生事故路段供电正常、没有受雷击影响的消息披露之后,中国政府又改变了说法,说事故可能是信号系统故障导致的。

现象在还不清楚中国政府的说法是否还会有变换,也不清楚先前的说法以及现在的说法,到底哪一个更接近真实。

*究竟应当如何展开调查*

中国法学教授贺卫方日前提出,鉴于中国铁道部自家调查自家的问题难以服众,全国人大常委会应紧急设立特别委员会,对事故进行独立的、对媒体、对公众公开的调查听证,以向中国公众作出共公众可以信得过的交代。

到目前为止,中国当局还没对贺卫方教授的提议做出任何回应。

星期四,中国总理温家宝前往医院探望伤者,其中包括小伊伊。温家宝随后会晤了事故死难者遗属,到事故现场哀悼遇难者,并随后举行了记者会,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温家宝表示,将对整个事件进行彻底调查。他说,“要一追到底。如果在查案过程中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长眠在地下的死者。”

现在还不清楚温家宝誓言许诺的调查会多么彻底,中国公众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相信他所说的彻底调查。

*有奖签约领赔偿 令国际舆论惊讶*

中国铁道部对这次铁道重大事故的处理,获得了若干项世界之最,其中包括:

1)在事故发生之后不到7个小时(一说不到6个小时)就坚决停止搜救幸存者,以至于差点捣烂幸免于难的小女孩小伊伊;
2)在众目睽睽之下捣毁事故原因调查所必需的物证材料即事故车箱;
3)在事故的大致原因没有弄清的情况下,在事故发生不到两天之后就恢复通车。

这些世界之最,令中国公众和全世界迷惑不解。

日前,在事故原因还没有开始正规的调查、死伤者家属强烈要求首先弄清事故真相的情况下,中国铁道部提出死者赔偿方案,其中规定,“事发后在短时间接受谈判并签订协定的可视情况酌情予以数万元奖励。”

这种奖励死难者遗属赶紧拿钱走人的做法,让死难者家属感到再次受到伤害,也令中国公众和世界舆论惊讶。

星期三,日本《中日新闻》记者安藤淳从温州发出的报道说:

“当局正式公布对中国浙江省温州市高速铁道事故中的死难者遗属赔偿金为50万元人民币(大约折合600万元日元)。但是,早接受赔偿的可以得到追加的‘奖金。’ 这一规定令遗属感到,当局这是在用钱来试图早早把事故对付过去。他们对当局的不信任感由此正在扩大。”

“一位从福建省长乐市赶来的男子含着眼泪说,‘死人的命是不能简单计算的。’这位男子在事故中失去了做工厂经理的哥哥(31岁)和侄女。”

* 必须填写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2dc0bcf226jul11 480.jpg 150x15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大灾、大爱与大残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信力建 | 信孚电讯‘��7.27‘��——我们可能根本不是人
July 29, 2011 at 5:00 AM
 

1.@五岳散人:谁说我们是中国人?看着官方新闻对那些对国外灾难性事件连篇累牍、细微描述的报道,对比自己国家灾难性事故的报道角度、深度以及关注程度,我们可能是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挪威人、赞比亚人,唯独不是中国人。有可能根本不是人。

2.李嘉诚旗下两公司及李嘉诚好友周凯旋,认为被《财经》杂志影射成原商务部官员郭京毅案件中的行贿者,以报道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财经》杂志、财经网及和讯公司。三原告提供23份证据,证明不是“行贿者”。

3.26日,从上海虹桥开往北京南站的G18次列车中途又“趴窝”,原本1959到达的列车,延误到2041,而铁路部门对晚点称“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故障”。

4.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引发公众不满及对高铁系统安全的担忧,中国网民日前盛传当局已指示国内媒体不要详尽追究动车追尾事故,下令记者把焦点转到温暖人心的故事报道中。

5.温州动车相撞事故已进入善后理赔阶段,39位遇难人员身份全部确认,至今关于事故原因和失踪人数,依然没有官方说明.

6.四川绵阳市政府26号发布公告称,涪江绵阳、江油段水质,因上游电解锰厂尾矿渣流入而受到污染,不宜饮用。当局正组织有关部门对水质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呼吁市民近期生活饮用,尽量使用瓶装水、桶装水等成品水。

7.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一家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承担研究工作的实验机构最近公布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该研究发现,访问中国的每28个游客中就有22人回国后从他们的血液中查出一定量的克伦特罗——剂量虽然不高,但足以让一名运动员禁赛两年。

8.前任总裁特别助理朱民26号正式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成为IMF1944年成立以来,首位出任副总裁的中国籍官员。

9.温州动车事故,引起日本的高度关注,日本阁僚相继表示,只要中方需要,日本愿意提供技术援助,帮助中国调查动车事故的真相。

10.综合中国舆论与微博对浙江温州“7.23”动车相撞事故几大疑点和讨论焦点可归列如下:出事原因是什么?为何车体被就地掩埋,是为掩盖证据?为何放弃救援赶通车?新任上海铁路局长是否适任?死亡人数究竟有多少?

11.有媒体近日称,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改装工程即将完工,航母的涂装已经换成了中国海军舰艇标准的灰色,意味着目前停泊在大连港的“瓦良格”号即将可以下水试航。据外媒推测,“瓦良格”号有可能于八一下水为建军节献礼。

12.人民日报:4000余外逃贪官 每人卷走近亿元】1、赖昌星有“免死金牌”或面临无期徒刑;2、美加等国都有“中国贪官街”;3、据中国社科院课题组的资料估计,中国目前有4000多名官员境外在逃。中纪委称,近30年来,外逃贪官携走资金达500多亿美元,平均每人卷走近1亿元人民币。

13.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面对记者提问连出妙语:对现场就地掩埋车体是否是掩盖证据的质疑,他称这主要是便于抢险,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一回答句式,立即被网友们追捧成“高铁体”。

14.昨日,珠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根据《条例》,在机动车道行乞和驾驶人在车道上施舍均被列为禁止行为,严重者将面临50元罚款。

15.26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华脊梁”获奖嘉宾来京要求主办方退费遭拒,理由是:“20000元已经给了媒体,9800元只能退两三千。”原定在北京举行的“中华脊梁•功勋中国人物”表彰大会也暂取消,是否延期,主办方未给出明确答案。

16.昨日,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发布数据,6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8%,上半年佛山CPI累计涨幅5.0%。数据显示,食品类仍是上涨主力,猪肉价格涨幅高达49.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居住类也呈现较大涨幅。较去年同期,住房租金类上涨了20.4%。

17.19881221日苏格兰洛克比洛克比空难,碎片散落最大距离超过65公里,400多万片碎片——1000余名调查人员搜集全部碎片,在附近的一处占地5英亩停机库,用3年时间几乎完全还原了飞机,并查出是人为因素,具体爆炸出自哪个行李箱,并找出了犯罪嫌疑人。

18.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26日下发通知明确,非上海户籍居民家庭持《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购房的,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日期须符合“自购房之日起的前2年内累计缴纳满12个月”的规定,补缴的不予认可。

19.奥巴马向全国发表有关美国财政状况的讲话摘要:是的,美国人民投票选举了分权的政府,但他们没有投票选举一个功能失常的政府。所以,我吁请大家发出你们的声音。如果你们希望以一种均衡的方式来减少赤字,让你们的国会议员知道。如果你们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妥协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发出这个信息。

20.张耀杰:#我要被敏感#实名制购票是为了防止“犯罪”,包括防止上访者与异见人士,身份证刷卡器储存的只是相关部门提供的“敏感名单”,对于一般人购票,只不过把身份证号码打印在火车票上,机器里不留存根。死伤乘客虽然是实名购票,但并没有名字。

21.@洪晃ilook:公布一封私信: 晃姐,作为一个动车车长,我想说温州追尾事故里面,为什么没有人质疑安路生?这个总调度长被撤下后又出任上海铁路局的局长???别忘了428胶济事故他也是调度长啊,被免职后调别的局当局长~!当然他肯定有大专或者大本文凭,可是如果铁路体制要用这样的人的话,事故还会有的!

22.吴祚来《良知的力量,国家的希望》:良知的力量,通过良心的情感作为,变成知识理性,在不同层面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它使我们整个社会向善,透明而阳光,正义而无私。这次动车在温州追尾所酿制的灾难,有关部门要反思自己追求速度时,管理能力与质量不过关给百姓带来的凶险,而通过民间救助与一系列社会善举良心,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所在。

23.《恢复秩序高于抢救生命,是令人心寒的价值莽断》南方都市报社论称:“先给出真相再谈赔偿”,这是遇难者家属的泣血诉求,读来让人心酸:难道,真的到了要用应得的赔偿来换取真相的地步吗?没有事故真相的独立彻查,不仅生者不会答应,逝者也难以安息。

24.韩寒《脱节的国度》:有一个国家机器朋友对我说,你们就是不知足,你这样的文人,要是搁在四十年前,你就被枪毙了,你说这个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说,你们就是不知足,你这样的观点,要是搁在九十年前,早就被人笑死了,你说这个时代,他到底是进步了还是。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ivilianabc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路透社 | 中国官媒抨击美国政治“绑架”全球经济
July 29, 2011 at 4:00 AM
 

路透北京7月29日电—新华社周四发表评论文章,抨击美国政界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的角力,称“不负责任”的美国政治绑架了全球经济。

目前为止,中国决策者尚未公开就美国债务谈判僵局置评。

新华社评论文章措辞强硬,称“不幸且令人失望的是”,若美国国会不在8月2日期限前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其他国家将为此付出代价。

文中称:“眼下美国尚未真的债务违约,因此眼下美国政界的角力还算是美国内务。”

“但最可怕的是,这场驴象之争中,许多其它国家也受到影响。”

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未就减赤达成一致,这不利于国会赶在期限前提高债务上限。

新华社强调称,美国债务违约风险让全球投资者感到不安,因为这将导致债券收益和借贷成本提高,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冲击金融市场。

文章指出:“鉴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而美元是占主导地位的储备货币,美国这种政治边缘政策不负责任到了危险的程度。”

文章称,这可能阻碍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

“发展中经济体将遭重创,全球经济将再次陷入像2008年那样的衰退,根源还是在美国,只是这次的情况可能要糟得多。”(完)

待续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纽约时报》中国的道路安全问题构成严重威胁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交通事故是45岁以下中国死亡的首要因素,随着更多的”新手上路”的驾驶员刚买了车,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率还会上升。

原文:Road Safety Problems Pose Dire Threat in China
作者: Keith Bradsher
发表:2011年7月26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1942222953 0 译者 | 《纽约时报》中国的道路安全问题构成严重威胁
【图:京珠高速大客车起火燃烧41人死亡现场图片 客车被烧得仅剩骨架 来源:温州实现 图片为”译者”志愿编辑所加】
香港――上周造成39人丧生的动车相撞事故引起中国公众的极大关注,但是这只是范围更广的交通安全问题的一部分,中国的公路事故尤为严重。

虽然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7・23″动车事故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对政府和动车设备提供商的严厉评论,但几乎没有人指出,这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显然没有河南”7・22″客车燃烧事故的多,后者的死难者是41人。

据公共卫生专家说,交通事故是45岁以下中国人死亡的首要因素。鉴于汽车销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十倍,数千万的司机都是”新手上路”,其中许多都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培训,因此公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可能会进一步攀升。

中国的交通运输部与铁道部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门,前者负责监管道路、空中和水上的交通。交通运输部高级官员周日在发生”7・23″动车事故后召开紧急会议,下令全国各地的官员加强交通安全,特别是加强对客运行业的监管。客车经常超载,河南发生事故的那辆客车设计载客量不得超过35人,却搭乘了47人,并且客车经常在深夜行驶,而夜间公路交通状况更加危险。交通运输部在周一发表的声明中说,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非常严峻,并呼吁加强海上交通安全。数小时后,一辆正在福建平潭岛维修的5000吨级货轮起火爆炸,造成12名消防队员受伤。

去年底,中国道路上有7800万辆行驶车辆,约等于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中国得到警方证实的交通死亡人数每年超过7万人,是美国的两倍。实际的差别可能更大。中国和西方的交通安全专家都说,美国的数字极为可靠,实际上统计了所有死亡的人数,但是中国交通死亡人数的总数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计入了官方的统计数字,因为地方警察瞒报少报的现象非常普遍。

对比政府和行业的数据,中国警方公布的每百万辆在册车的年交通事故死亡率也近美国的6倍。如果考虑到警方长期少报中国交通死亡人数这一因素,那么每百万辆在册车的真正年交通死亡率则近乎是美国的20倍。

去年,位于巴尔的摩的约翰斯・霍布金斯-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同中国长沙的中南大学联合对2007年全国发生的交通死亡事故展开了调研,结果发现,在卫生部死亡登记数据中出现的交通死亡数字是警方报告的数字的近3倍。

汽车经理人和研究人员说,中国的轿车大部分是在西方设计,按照西方规格生产的,并且每年行驶的里程数并不比美国多。因此,中古偶像队更高的死亡人数可能更多是由于司机和行人行为不当和路况差造成的,其中包括严重缺乏路边安全栅栏,而不是由于车辆的设计或过量使用造成的。

说明:本文参考了《参考消息》上的同来源译文。该版本译文基本完整,但是对福建平潭岛的货轮爆炸中受伤的消防战士的人数的翻译,从原文的12名删减为4名。相信这不是因为该版本译者不熟悉英文数字造成的。

相关阅读:

NPR:列车相撞引起对中国子弹头列车计划的担忧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1125497562530165749?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纽约时报》中国的道路安全问题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q82339940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纽约时报》动车事故让人质疑高铁建设的推广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如果中国承认高铁存在安全隐患或缩小规模,这将给曾让中国全国上下引以为傲,并让美国觉得自己落后了的高科技项目带来毁灭性打击。

原文:Crash Raises Questions on China’s Push to Build High-Speed Passenger Rail Lines
作者:DAVID BARBOZA & SHARON LaFRANIERE
发表:2011年7月26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CHINA popup 译者 | 《纽约时报》动车事故让人质疑高铁建设的推广
【图:周六在温州附近脱轨的一列动车车厢,本周二正在被拆卸。原文配图】
发自上海——造成39人死亡和210人受伤的动车相撞事故使得人们对中国这项最浩大、最昂贵的国家工程的安全性产生了新的质疑。

这些担忧源于北京正在对多名高级别铁路官员的贪腐案进行的调查,该案涉及到将这项价值4000亿美元的工程的部分合同交给一些不合格的施工单位的指控。

在欧洲和日本(自1960年代该技术问世以来没有死亡记录)高速铁路的极佳的安全记录使得一些专家开始质疑中国要在2020年之前建成12,000英里的高铁轨道是否太冒进。

“高铁项目的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一位来自香港的LLA咨询公司的运输系统专家Richard DiBona说道,“其原因或许是出于贪腐、不合格的工程质量,或是工程太急于上马了。”

政府对星期六发生的事故的唯一解释是雷击导致设备故障,使得一辆载有550名乘客的动车在距浙江温州不远处的一座高架桥上追尾另一辆载有1000名乘客的动车。事故导致8节车厢脱轨,其中4节车厢坠桥。

事故发生后当局随即未加说明地解除了三位官员的职务,并宣布将详细调查事故起因。但原计划周二进行的记者发布会却被延期了。

许多铁路专家对雷击是造成该事故的唯一原因表示怀疑,他们质疑为何安全系统未能发出提醒或对后车采取制动措施。

宾夕法尼亚大学铁路专家Vukan R. Vuchic说,“这种情况极其少见,我从没听说过闪电会导致列车电力中断,但即便事实是这样,那么其他系统也会停止运作,信号系统应该让火车保持安全距离。”

在中国,公众的批评声在周二继续如洪水般涌来,博主们和公民都在质问为什么政府没有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为什么火车的残骸被就地掩埋,为什么在铁路当局说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后又发现了一名幸存的孩子。

据新华社报道,政府迅速展开了对死难者家属的赔偿工作,同意支付每个遇难者家庭50万元人民币(77000美元)。政府还将给予快速达成赔偿协议的家庭支付1万元奖金。

由国家控制的新闻媒体淡化了关于事故原因的质问,报纸上则刊发了两名铁路工作人员的说辞。

在国营媒体上,被撞列车的列车长蒋晓梅说闪电导致列车减速并且在前一个车站等待了约20分钟。6分钟后,列车离开车站,缓慢前进一段后停了下来,临时停车5-6分钟。火车正准备重新启动时,后面的列车就撞了过来。

她告诉这家报纸,摔落地面后她曾试图联系工程师和列车员,但是内部通讯系统已经中断。半数车厢的应急灯都亮了,剩下的车厢则一片漆黑,乘客只好打开笔记本和手机屏幕照明。

铁路通讯官员刘先生(他只公布了姓)在事故后对《北京时报》记者说,他被派来检测车第一列火车的通讯系统。他说,通讯系统并没有损坏,那么到底通讯系统的哪个部分发生了故障就成了疑问。

来自福州的26岁教师朱雅兰(音)说,火车发生相撞时,她正坐在第二列火车的第三节车厢。

她正在温州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在电话采访中,她说“我们还有几分钟就要到温州车站了,这时我听到了一声巨响,然后就是剧烈的晃动。”

“我出来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和消防车,还有很多受伤的乘客。我出了车厢才知道车厢已经从高架桥上坠了下来。”

在事故发生不到一个月前,政府刚刚开通了京沪高铁,京沪线是高铁项目的一个亮点;在事故发生五个月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因为“严重违纪”被撤职。

在刘志军被撤职后,中国的报纸杂志发表文章说,他违法将巨额施工合同签署给其友人。有专家怀疑合同涉及的一些施工项目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甚至可能最终出现安全隐患。

中国一度强调说高铁是国家重点项目,并说虽然高铁项目投资巨大(至2020年将投入4000亿美元)并且有巨额债务负担,但最终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回报。

近几个月来,政府通过降低票价、减少豪华车厢来吸引公众乘坐高铁。有些车次的车速也有所降低,据说这有助于提高效率。

中国高铁曾经使全国上下引以为傲,并被看作将美国的铁路技术远远抛再了后面,是美国的麻烦先兆,如果中国承认高铁存在安全隐患或缩小规模,这将给这样一个项目带来毁灭性打击。

由于高铁的整体安全记录尚可,而且火车仍然是数千万人口的主要交通工具(流动人口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有专家谨慎地向政府建议减缓高铁项目的建设步伐。

伊利诺伊大学铁路专家T.C. Kao说,“没有比火车更安全、更高效的运输工具,中国无法依赖跨省高速公路或者空中运输。火车是唯一的选择,毕竟中国的人口数量太大。”

David Barboza 发自上海,Li Bibo & Adam Century从北京,Xu Yan从上海对此文有贡献。

相关阅读:

译者杂志 动车相撞专题》正在更新中外媒体对温总理探访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伤者和答记者问的报道,欢迎持续关注,并支持iPad和iPhone阅读,墙内可见。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8119909664371888774?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纽约时报》动车事故让人质疑高铁建设的推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Homeland4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法新社 埃及众博主‘��埃及革命并不仅仅意味着发推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穆巴拉克被推翻六个月后,埃及的博主们承认仅仅是发推和建立脸书主页不能彻底打败独裁

原文:Egypt’s revolution not just about tweeting: Bloggers
来源:法新社
发表时间:2011年7月24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 @Freeman7777 翻译

 photo 1311537637733 1 0 译者 | 法新社 埃及众博主:埃及革命并不仅仅意味着发推
【图:7月23日的开罗,示威者们举着的标语上写(阿拉伯文):烈士的权利不会失去。杀害示威者的凶手在哪里?狙击手们在哪里?】
来自开罗的报道——在埃及博主发动推翻穆巴拉克政权的革命六个月之后,他们已承认要推翻独裁者不止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脸书主页而已。

“互联网在革命当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它并非是唯一的工具。革命真的属于人民,”Wael Abbas说道,这位埃及的资深博主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网络空间张贴自己的想法。

为期18天就让穆巴拉克总统30年统治告终的革命很大程度都是在街头上演,但博主们并没有低估脸书和推特的重要性。

在网络空间上以”3arabawy”或“阿拉伯”这个昵称而广为人知的Hossam al-Hamalawy说道,“互联网帮助实现了加速。”

他说,“但革命本来就可以在没有互联网的条件下发生。”

像Hamalawy这样的埃及博主利用了互联网动员数以千计的人民,但埃及革命并非仅仅是一场“脸书革命”或“推特革命”。

数百万没有接入互联网的埃及人还是涌上了开罗、亚历山大以及其他埃及城市的街头,通过集会和罢工表达他们的愤怒。

24岁的博主Rami Rauf说,“互联网被切断了数日但革命并没有停止,”穆巴拉克政权在1月镇压期间曾切断了互联网和手机通讯联络。

追随着推翻了本・阿里独裁政权的突尼斯革命的足迹,埃及的博主开始在1月25日利用社交网络来动员数以千计的埃及人民。

地点是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

直到抗议者强烈撼动穆巴拉克政权迫使其下台为止,数以万计支持民主的埃及人民昼夜不停连续18个日日夜夜涌进了解放广场。

韦尔・戈尼姆(Wael Ghonim)是帮助点燃反对穆巴拉克起义的“我们都是萨义德”脸书主页管理员之一,他是谷歌公司中东及北非分公司行销主管,在他遭前政权的安全部队逮捕之后成了埃及的民族英雄。

这位30岁男子在被安全部门拘留12天之后被释放,出来之后不久在电视上的一次采访中他讲得声情并茂,就在抗议运动似乎要失去动能的时候,这次采访又给抗议运动注入了新的能量。

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在内的反对派团体,在穆巴拉克统治期间曾被禁止,在观察到推特信息流之后也加入了起义大潮。

但Hamalawy却坚称,“想要推翻独裁者的话不能只是建立一个脸书主页。”

2004年的一场被称为“kefaya”(阿拉伯语“够了”)的运动为使穆巴拉克下台的18天大众街头抗议埋下了伏笔。

许多位博主说,Kefaya发动了第一场抗议。

他们坚持认为,埃及的著名博主——他们的话成为了让改变发生的引擎——甚至早在他们把焦点转向技术之前在现实中就是争取民主的激进分子。

Hamalawy说,“我们这些埃及博主的优势系于这样的事实——网络和现实,我们做到了两者兼顾。”

在穆巴拉克统治下媒体都由政府控制。

Rauf说,互联网提供了一种“实现自由的工具”。

截至2010年年底,阿拉伯之春萌芽的前夕,在8500万埃及的总人口中有2300万人经常上网。

在穆巴拉克政权消亡之后,“人们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转向互联网了,”Amr Gharbeya说道。

“现在我们可以依靠街头力量”以及人民力量去抗议,让我们的声音传出去,这位32岁的活动人士这样讲道。 

但是随着从穆巴拉克政权朝向完全民主的转型进展极为缓慢,而埃及目前正由一个临时军事委员会统治,博主们说他们比以往更有决心“告知”埃及同胞。

埃及希望在年末的时候举行立法机关以及总统选举,起义的组织者正要求身处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当前统治者更努力地推动对穆巴拉克及其党羽的处罚措施。

许多前政权的内阁部长正面临审判,而该国正屏息以待8月3日这个日子——83岁的穆巴拉克及其两个儿子阿拉和贾马尔被指控谋杀及腐败接受审判的日子。

媒体”仍然受到商人或来自前政权的人士的控制“,Abbas说道。

“互联网仍然是一个散布消息的有用工具。”

说明:

本文将收录在《译者合集 中东革命 Revolution in Middle East》之中。 《译者合集 中东革命 Revolution in Middle East》将在7月推出,届时可在多种主流电子阅读器上下载,敬请期待。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7398439804292389555?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法新社 埃及众博主:埃及革命并不仅仅意味着发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liuxiaoyua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纽约时报》北京扩大网监范围 许多WIFI用户将停用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新出台的规定要求酒吧、餐馆、酒店和书店都安装价格为两万元的网络监控软件,此举导致众多商家取消了网络服务,有些是出于经济原因,有些则明确拒绝成为政府的监控系统的一部分。

原文:China Steps Up Web Monitoring, Driving Many Wifi Users Away
作者:Andrew Jacobs
时间:2011年7月25日
本文参考了“东西网”上的同来源译文,“译者”志愿者对该版本译文做了二次校对和补译。

CHINA articleLarge 译者 | 《纽约时报》北京扩大网监范围 许多WIFI用户将停用
【图:周一,北京一家咖啡厅的顾客在上网,该咖啡厅尚未被新条例影响。】

北京——新出台的规定要求酒吧、餐馆、酒店和书店都安装成本昂贵的网络监控软件,此举导致众多商家取消了网络服务,给北京热衷于边品尝拿铁和绿茶边盯着网络、玩游戏的网迷们浇了一盆冷水。

这款价值2万元(折合3100美元)的软件能够让公安局了解这些在餐馆、咖啡厅或者私人学校上网者的身份,并且监察他们的网络活动。不按规定提供无约束网络服务的商家将会被罚款1.5万元(折合2300美元),以及面临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可能。

一家以可丽饼、华夫饼为特色,店里还以养着几只昏昏欲睡的猫而出名的L’Infusion咖啡厅的老板王波(音)说,“从老百姓的观点来看,这一政策很不公平,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控制信息的传播。”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新措施是否仅仅局限于北京的中心地带,这一地带已经受到了新规定的影响。但是这些措施暗示,因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动荡部分是借助了网络的力量,公安官员们毫不迟疑地要增强控制力度。

中国已经对网络进行了最为严格的监管。去年,政府“和谐”了超过一百万的网站,虽然大部分为色情网站,但其中也包括了Facebook、Twitter、YouTube
和 Evite。近期的规定也给架设非企业性质的私人网站增加了难度。

谈到搜索引擎和微博,中宣部指示的实际执行者会过滤中共认为威胁到了国家稳定或其声誉的关键词和话题,在中国大多数上班族上网的公共网吧,顾客们必须出示国家颁发的证件才能上网。

看上去,新举措是为了消除所谓的“互联网管理”漏洞。这一漏洞让那些拥有笔记本和iPad的大学生们和外国人,还有嬉皮士的和失业者们在网吧和休闲吧以相对的匿名方式上网,消磨日子。正是这样的一群人组成了影响力极大的微博前沿,革命性地改变了中国人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方式,这种改变不时会让官员们感到害怕。

“老实说,我在家或者上班的时候都能上网,但是有时候在一个舒适的地方上上网确实感觉不错,”28岁从事广告销售的王芳(音)说。王芳经常在库布里克的皮椅子上处理公事。库布里克咖啡屋也在这个月早些时候拔了网线,而没有买新的监控软件。咖啡厅经理说,没有了网络,人们也就没有理由再来这,Wi-Fi被关闭后,这里的生意已经跌了三成。

截止至星期一,东城公安局对此并未回应或置评。但是根据其公开通知,这些措施是为了打击罪犯,防止他们通过互联网来实施“敲诈、走私、赌博、传播负面新闻和电脑病毒”。通知上写着,这些不法活动“不仅损害了政府和人民的利益,而且还给一些商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该软件的研发商上海雨人软件公司拒绝讨论产品是如何运行的,但是据公司的一名职员说,软件已经送达北京市公安局的官员们手里。根据政府网站公开的中标声明,雨人公司为此获得了31万美元的收入。

一位表示已经取消了免费无线网络服务的书店老板说,她这么做不是因为钱的问题。她说,“我拒绝成为奥威尔书中的那种监控系统的一部分,帮助一个希望监控客人们如何使用网络的政府强迫我的顾客公开他们的身份。”她害怕公开姓名或者店名,以防引起政府的注意。

在星期一进行的一个约有12户商家参与的调查中,没有人表示打算购买该软件,该软件可以同时监控100位用户。对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个经济问题。一间名为Sand Pebbles Lounge的墨西哥餐厅老板Ray Heng 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店,同一时间不过只有两、三个用户,对像星巴克和麦当劳来说这款软件可能有意义。“

正如其他几位商家老板一样,Ray说他希望政府对新规定的热情能很快消散。他说,事实上,他并没有计划立即停用免费无线网络。Ray 说:“我们对顾客上网并无任何意见,有意见的是政府,如果他们希望我们安装这款软件,那么他们应该负担费用。“

Adam Century 对此文有贡献

相关阅读:

《中国简报》中国反制信息革命的调适手段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5811892369116009622?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纽约时报》北京扩大网监范围 许多WIFI用户将停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fling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南华早报》微博成为网民就事故惨剧向官员施压的工具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微博和纸媒的互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这股合力将迫使真相大白。即使不是全部的真相,至少也是部分的。” 原文:Weibo puts the heat on officials over tragedy
作者:Priscilla Jiao
发表:2011年7月27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尽管强大的宣传部指令向媒体发出详细的指示,要求淡化周六在浙江省发生的高铁撞车事件,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网民发出了质疑,媒体的报道也已经逼迫大陆当局对该起事件提供更多细节。 在微博(中国版推特)上,网民对官方公布的39名死亡人数提出了质疑。微博目前已经成为提供事故准确细节的一支推动力量,而网民在微博上公布的细节与官方的解释不符。 因为缺乏官方渠道,微博也成为了寻找失踪的遇难者的平台。 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学的媒体分析人士宋石男说:”微博的交流性质放大了网民的声音。它迫使有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 宋说:”这是微博的胜利。现在没有人敢无视微博,因为它辅助了信息的流动,而且直接反映了公众舆论。” 他说,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组建了一个调查组,这相当于收回了最初的说法,即这次事故要归咎于”雷击造成设备失灵”。 网民们自发收集了撞车事故中的死难者名单。他们也呼吁铁道部公布死者姓名,在大陆,因为去年上海的高楼失火中死难者的人数引发争议,和高调的艺术家-活动家艾未未为川震死难者收集死者名单等事件,公布死难者名单成了一件越来越敏感和重大的事。 网民们还对事故的原因、死亡人数和关于已经被掩埋的撞车事故中的第二列火车的车头的官方说法提出了切中要害的质疑。当局说他们要掩埋车头是想要填满地上的一个坑,好继续进行救援。 虽然中宣部
下达了指令,要求媒体只能转述新华社的报道,”不允许评论、发挥或进行反思性报道”,但各地报纸要么对抗这一禁令,要么从其他的角度绕过这些指令。 《今日观察》,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的一个评论节目对铁道部组织的救援的不规范提出了严肃的质疑。这名节目主持人说,生命是无价的,应当”被尊重”。 《钱江晚报》评论说,铁道部的过时体制和计划经济机制是近年来的铁路事故背后的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则聚焦于铁路系统背后的一系列垄断利益。 其他的媒体则报道了撞车事故中的赔偿猫腻,海外对类似事故的救援程序,以及其他国家,包括日本的子弹头列车的运作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说对媒体的控制在新媒体时代正在减弱:”当草根的公民记者可以比传统媒体更快地传播信息时,社会就会变得更加透明。” 当微博上出现新线索时,网络和纸媒通过互动的方式构成了一股合力。宋石男说:”这股合力将迫使真相大白。即使不是全部的真相,至少也是部分的。” 译者注:本文参考了《参考消息》上的同来源译文,但是该版本译文删除了超过一半的内容,有意者可以点击这里对比这两个版本。 相关阅读: 《译者杂志 甬温线动车相撞专题》,正在更新并收录本文中提到的所有中文媒体刊发的相关报道,本专题支持iPad和iPhone阅读,无需翻墙。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4635527244298451826?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南华早报》微博成为网民就事故惨剧向官员施压的工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ecary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路透社‘��残疾水果摊贩死亡引发安顺骚乱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周三,安顺西秀区城管执法时疑似打死一名残疾水果摊贩引发了暴动,执法车被掀翻,人群用石块攻击警察。

原文:Riot in south China after death of fruit vendor
作者:Ben Blanchard
发表:2011年7月27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Michae1S 和”四月天”翻译

china 1959078c 译者 | 路透社:残疾水果摊贩死亡引发安顺骚乱
【图片来源:美联社 图片为”译者”志愿编辑所加】
路透社北京消息――周三中国一家官方媒体报道,在中国南方城市(安顺),愤怒的居民因政府公然打死一名残疾的水果摊贩而转向暴乱,这是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近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骚乱中最新的一件。

据《中国日报》报导,数千民众周二下午聚集在贵州省安顺市街头,向警察投掷石块,并掀翻了一辆政府汽车。

《中国日报》的报道说,此次暴动是由于城管――一支专门负责向乞讨者和其他轻微违规者强行实施法律手段的准警察队伍――涉嫌殴打一名水果小贩致死而爆发。

文章引述了官方的声明说,”这位身份不明的小贩死在市场的大门前……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围观。”

该文还补充说,”事件发生前,城管队伍正在该区域工作。”官方声明没有给出其他任何细节。

报纸上的图片显示,一辆城管执法车被掀翻,车窗被打碎,门也被打掉了。

新华社称在此次暴动中大约有30名示威者和10名警察受伤。

死者的哥哥”同意进行尸检,并要求警方公正处理。”新华社说,”警察正在对涉案的6名城管进行问讯。”

中国版的YouTube――优酷上的视频显示,大量人群聚集在街头,好象是一具尸体躺在地上,被伞遮着。

远处是一辆被掀翻的车辆,旁边有许多警察,还有一辆中国防暴警察的黑色装甲车。

路透社无法验证该视频的真实性,也无法确定拍摄的时间。记者拨打安顺市政府的电话,但电话无人接听。”场面非常混乱”,一名姓江的旁观者告诉《中国日报》,”人们向警察投掷石块,我的脚也被飞石击中。”

据香港《明报》报道,警察使用高压水枪驱散示威者,最后示威者们在深夜离开了现场。

2008年,因为广为扩散的控诉说警察为了保护一名地方官的儿子,而包庇纵容强奸和杀死一名少女的凶犯,引起市民们攻击贵州(瓮安县)的公安局和县政府。

信奉”稳定压倒一切”的中国统治者对任何类型的抗议和动乱都非常紧张。

本月初,出口集中地广东省的一家法院判处了6月份的(增城)骚乱中的11名参与者。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2007年,中国爆发了超过8万起”群体性事件”,比2006年的6万起明显增加。大多数数十人参与的时间是抗议地方官员,内容包括官员贪腐、滥用权力、环境污染或工资太低。

从那以后,官方就没有再发布抗议、骚乱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统计数据。

本文由Alex Richardson编辑。

说明(本文的一名译者认为):基本可以肯定作者就是坐在北京的家里读了两份中国官媒的报纸和看着youku就写出了这篇报道。

校注:本篇译文根据相关中文报道增加了更翔实的地点等信息,均以括号标明,与原文略有出入。

相关链接:

点击这里查看优酷上的安顺暴动视频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1642672904122949945?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路透社:残疾水果摊贩死亡引发安顺骚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WEIYING1992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华尔街日报 | [刘罡读报] 美英报纸评温家宝视察动车事故现场
July 29, 2011 at 3:30 AM
 

刘罡

中国总理温家宝周四前往动车事故现场视察,承诺要拿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故调查结果,美英主要报纸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美国《纽约时报》7月28日的报道说,中国总理温家宝周四在温州视察动车事故现场后,用长达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新华网进行了现场直播,此举似乎是中国领导层紧急公关努力的一部分,旨在显示政府正在大力纠正高速铁路系统存在的问题。报道说,温家宝在记者会现场保证,如果在查案过程中发现案情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政府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

报道说,虽然中国最高层领导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电视台通常都会直播,但中国中央电视台却没有直播温家宝此次记者会的实况,这促使一些中国人质疑说中央电视台是否连总理也要审查。但报道也说,总部位于香港的凤凰卫视以及新华网对发布会做了视频直播。报道还说,一些中国网民对温家宝抱病前往温州视察表示同情,网上的一个帖子说,他的工作不容易,他手下的人全都完全不称职。

美国《洛杉矶时报》7月29日的报道说,温家宝总理周四在动车事故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保证说,政府会认真倾听公众意见,拿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故调查结果。报道说,此次撞车事故发生后,中国那些通常会自我克制的国有媒体也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尖锐性,从中可以看出在此次事件上民意对政府部门处理手法的不满之深。

报道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周四发表评论员文章说,中国要发展,但不要带血的GDP。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邱启明在谈到一系列安全丑闻发生后中国正在遭遇信任危机时说,能不能在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时候先别把车头埋掉?中国,请你放慢速度的脚步,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

英国《卫报》7月28日的报道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动车事故现场后对记者们说,他之所以没能早一点来,是因为自己过去11天一直生着病,在中国这个领导人健康是最敏感话题之一的国家,温家宝这番话显得特别不同寻常,但大多数网民还是赞扬了他亲临撞车事故现场视察的举动以及他对事故受害者的关心。

报道说,温家宝在中国被仰慕者称作“温爷爷”,他被视为中国政府同情心的代言人,他经常前往灾难现场视察。报道说,温家宝决定在事故现场举行记者会以及他现场谈话的力度表明,中国公众对此次撞车事故及政府处理事故手法的反应令政府感到担忧。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纽约时报》迈克・马伦 迈出通往美中互信的一步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我们可以只在狭隘的利益和猜疑的基础上建设美中军事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更关注共同面临的挑战,朝着更加透明的、更加实用的期望努力。”

原文:A Step Toward Trust With China
作者:迈克・马伦(Mike Mullen)他是美军上将,美军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
发表:2011年7月25日
本文参考了”东西网”上的”同来源译文“,”译者”志愿者对本文进行了二次校对

0726oped art articleLarge 译者 | 《纽约时报》迈克・马伦 迈出通往美中互信的一步
【原文配图】
华盛顿

美中军事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但是,由于笼罩着一些误解和猜疑,美中军事关系也是最有挑战性的关系之一。在一些问题上,我们存在分歧,而且还可能互相冲突。但在一些关键领域我们也有一致的利益,我们需要为此展开合作。

因此必须通过寻求战略上的互信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

怎样才能做到呢?

首先,我们必须继续对话。对话十分重要。

美中军事上有相当多的误解只要互相接触就能消除。我们不需要公开军事机密,只要开放一点就能清楚地表述我们的意图。

这就是我邀请人民解放军陈炳德将军五月来美的原因;这也是两周前我出访中国,由他接待的原因。其间,我们都做了些尝试:美方向陈炳德将军展示了”掠食者”无人机的性能以及其他项目,陈将军还观看了实弹演习;作为回报,中方安排我们参观了他们最新的潜水艇,近距离观察了苏-27喷气战斗机,而且观摩了综合的反恐演习。

我们的谈话都很坦诚和直接。陈将军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对美国对台军售表示关切,而我也明确表示美国军方不会推卸对盟友和伙伴的责任。他称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意图纯粹是防御性的;我则说,中国目前日趋完美的技术和在国防上的投资似乎都不能支持这一论点。

以上交流可能不算热烈,但至少我们在沟通。

第二,我们需要关注彼那些共同点。

我们两国都是海洋国家,拥有较长的海岸线,经济都依赖于自由的贸易。我们两国也都面临着毒品走私、海盗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我们都希望朝鲜半岛和巴基斯坦地区的稳定。我们也都认识到了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援助上有进行合作的必要。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携手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些我们可以共同策划、培训甚至某一天可以肩并肩一起执行任务。在这方面。我们签订了一些行动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今年在亚丁湾开展联合反海盗演习。

这些都是良好的开端,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在中国在南海的军事行动权利方面意见不一致。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中国的国防支出迅速增加和长期的军事现代化目标的理由。我们相信中国不能以压迫小国来解决争议水域的冲突问题。不过,正如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明确表述的,我们倡导各方在国际法框架下通过合作的外交努力解决争端。我们需要更好的机制来解决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

尽管如此,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并非完全是坏事。偶尔存在分歧,在一些地方上存在重大分歧都无不可。

实际上,有时战略上的互信需要的正是这种直率和诚实,而为了建设战略互信,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品质。我们两国的军事关系最近才开始有所缓和,但中国政府仍把军事关系当作交流中表达不快的晴雨表。当不喜欢我们的所作所为时,他们就会中断联系。这不应该再成为我们的交流模式。我们这一方也不应再在过度反应和接触之间来回摇摆了。这也是奥巴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之间达成的要改善美中军队关系的承诺为什么这么重要。真正的互信必须开始。它不应该受到政治风向改变的影响。

所以,陈将军和我在考虑将来可以开展更多会谈、更多演习、更多的成员互换。我们都相信年轻一代的军官们已经为更紧密的接触做好了准备。他们肩负着要建设更重要的、更深层次的互信的希望。

我也不是天真简单。我理解有些人担心与中方的任何合作都会更有利于中方,而不是美方。我不这么认为。美中关系太重要了,不能通过盲目的猜疑和不信任来维持。我们以前那样做过,那条路走不通。

我并不是建议忽视有价值的怀疑,或者改变我们在该地区的军事关注重点,倒向另一边。但是我们必须保证沟通的途径是畅通,而且必须努力改善每一次互动。

机会来了,我们可以躲避,但也可以主动争取。我们可以只在狭隘的利益和猜疑的基础上建设美中军事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更关注共同面临的挑战,朝着更加透明的、更加实用的期望努力。后者才是通向战略互信的良好开端。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9029533556313545179?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纽约时报》迈克・马伦 迈出通往美中互信的一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Millennium9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故乡网 习近平不会带来什么变化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在这种反对任何政治改革的压倒性形势下,小习极有可能选择维持现状;而这将意味着,达兰萨拉的希望仍然会令人担忧地变成失望。

原文:Xi is No Different
译文:习近平不会带来什么变化
作者:D·布琼索南
日期:2011年7月26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在庆祝西藏”解放”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讲话说,”我们要深入开展反对达赖集团分裂祖国活动的斗争,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彻底粉碎一切破坏西藏稳定、危害祖国统一的企图。”他进一步表示,”西藏6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习近平将于明年继任胡锦涛,成为新的中国国家主席和党的总书记。

然而,在达兰萨拉的藏人高级领导层中有一股莫名其妙的乐观和希望,光明可能来自北京。洛桑森格在竞选流亡西藏总理期间(他现在已当选)多次表示,当2012年习近平带领新的领导班子上台后,事情可能会有改观。同样,现任总理桑东仁波切,在西藏流亡议会15届一次会议上发表他的最后一次演讲,他说,世界局势风起云涌,特别是在中东;未来几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然而,基于目前的现实,自由西藏学生运动执行董事丹增多吉不同意这种过高的期望;自由西藏学生运动总部在纽约,倡导以非暴力的方式采取直接行动,促进西藏自由。丹增说,”习近平的父亲是改革派,他的妻子是一位艺术家,这些家庭关系可能令一些人产生不成熟的希望,他上台后会做些什么;但是习近平是一名死硬的政治技术官僚,无论对中国还是西藏而言,他不可能有进行伟大变革的愿景或想象力。”

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是中国前总理,曾于1954-55年间在北京会见过达赖喇嘛;据说达赖喇嘛曾经送给他一块劳力士手表。 上世纪80年代,当达兰萨拉考察团访问北京时,老习也曾是官方的中国方面的对话者。习仲勋以其自由派思想闻名。然而,习近平个人的政治观点仍然云山雾罩;即使在他明年上任之后也可能将继续如此。

考虑到习近平的政治观点缺乏透明,他需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以及他在拉萨最近的一次讲话表明他上台后将继续北京目前在西藏的高压政策。 基于这些事实,西藏流亡政府的信息和国际关系部部长,土登桑培说:”我不认为习近平一个人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温和的西藏政策。 他必须依靠他在中央政治局的同事,听取他们的意见。我的想法是,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会考虑,坚持目前对西藏的强硬政策更安全。”

下一步的汉藏谈判的希望更为渺茫,因为习近平领导下还要面对其他一些更棘手的重大问题:数十年来不受约束的经济增长和资源饥渴使得环境遭到了不可挽回的伤害;社会极度脆弱,除了西藏、新疆(译注:原文是”东突”)和内蒙古外,每年有超过10万起社会抗议活动;总体经济需要大规模调整,使增长更加可持续。

流亡藏人最高层的假设似乎是,我们在与一个自信、负责和理性的中国打交道,这是一个以其经济实力为后盾的有尊严的国家。我们经常谈到,现在几乎是老生常谈的论断是,如果西藏和中国在一起,这将有利于西藏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一假设和现实情况差之千里。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社会秩序高度不平等的不成熟国家。裴敏欣写道,其偏执的领导人一直在持续担心其政权会被本国人民​​推翻。

达兰萨拉的乐观是寄希望中国将进行政治改革,这将点点滴滴地惠及汉藏会谈,反过来又会给西藏问题带来一个新的积极的发展。事实上,中国领导人谈论政治改革已经三十年了,却没有任何进展。温家宝总理经常呼吁”政治改革”,他还呼吁限制高层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任期。

但是,这种自由主义的声音没有任何真正的影响;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发表了长达4600字的公报,肯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在这种反对任何政治改革的压倒性形势下,小习极有可能选择维持现状;而这将意味着,达兰萨拉的希望仍然会令人担忧地变成失望。

作者是住在达兰萨拉的诗人和作家

本文表达作者意见,不代表网站观点。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46874291331968167?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故乡网 习近平不会带来什么变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flow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阿里巴巴推出移动操作系统
July 29, 2011 at 3:30 AM
 

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阿里云OS”。此举将对几家领先的高科技公司构成挑战。

阿里云计算(Alibaba Cloud Computing)总裁王坚向记者表示,中国手机制造商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设备公司(Beijing Tianyu Communication Equipment)将在7月底推出第一款搭载这一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还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一款搭载该系统的平板电脑。

阿里巴巴集团原先的竞争对手是eBay等国外公司,此举将使该集团与一个由国内外公司组成的新联盟展开竞争。

按用户数量衡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但中国8亿手机用户中的绝大多数还没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可以支持各种工作和娱乐数据服务。

中国已经成为采用所有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的一个重要市场。主流操作系统包括苹果(Apple) iOS、谷歌(Google)安卓(Android)、诺基亚(Nokia)塞班(Symbian)和微软(Microsoft) Windows Phone。

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核心是电子商务——它的上市旗舰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com)为批发贸易领域的中外供应商提供在线店面和其它服务。

该集团的多个非上市部门负责运营国内消费者电子商务业务淘宝网(Taobao)和在线搜索业务。

阿里巴巴集团新推出的移动操作系统将支持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应用,这可提高淘宝网对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者的粘性。但阿里巴巴集团的高管明确表示,该集团的抱负远不止于此。

该集团表示,阿里云OS的特色服务包括基于云的电子邮件、互联网搜索、天气、地图和GPS导航等。该集团还认为,通过云支持多种应用而不是要求用户把应用下载到手机上,将提供比现有操作系统更优越的用户体验。

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国内开发人员的开发成本较低,这将使中国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价格变得更便宜。

Chen Yuanni补充报道

译者/邢嵬

 金融时报 | 阿里巴巴推出移动操作系统p 89EKCgBk8MZdE 金融时报 | 阿里巴巴推出移动操作系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译者 | 《纽约时报》新华社来了‘��将在时代广场60英尺上空闪耀
July 29, 2011 at 3:30 AM
 

核心提示:纽约时报广场的最显眼的广告位置之一很快就要被中国新华社的标志占领了。

原文:Sign of Arrival, for Xinhua, Is 60 Feet Tall
作者:Stuart Elliott
时间:2011年7月25日
本文参考了《参考消息》和“东西网”上的同来源译文。“译者”对这两个版本进行了比对和二次校对。


Adco popup 译者 | 《纽约时报》新华社来了!将在时代广场60英尺上空闪耀
【图:当新华社的标志替代原来的汇丰银行后,纽约时报广场2号楼将会呈现此景。(效果图)】 纽约时报广场的最显眼的广告位置之一很快就要被中国品牌占领了。 新华社,这家由中国政府控制的媒体机构,将要租下位于时报广场2号楼的巨型广告屏。为新华社打造的高18米、宽12米得新液晶显示屏目前正在制作中,计划于下周一开始投入使用。 新华社最近频繁的出现在美国的商业视野中,它所购买的广告牌在过去十年里一直被汇丰银行租用。这意味着,新华社,即新华通讯社的广告牌的上方将是美国公司保诚,下方是三星(南韩)、可口可乐(美国)以及现代(南韩)。 此前也曾有中国品牌租用过纽约时报广场的广告牌。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三九药业就曾在纽约第7大道和48街东南角的两栋建筑上竖起了喷绘广告。 今年1月,中国政府也在纽约时报广场上采用了6块超大屏幕来推广国家名人,像是篮球明星姚明和钢琴家朗朗。而这项由北京花大力气投入的活动与胡锦涛主席的访美同步。 无独有偶,中国的家电企业海尔也曾将百老汇大街1356号命名为海尔大厦。 新华社进驻时报广场可以称得上是一重大事件,因为该建筑位于一直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黄金位置。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和南韩的企业,像是富士、高士达、胜利、索尼、三星等都开始在曼哈顿中城的时报广场和周边投放广告,比如时报广场2号楼及其姊妹楼1号楼。这也被认为是它们进入全球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 “许多中国企业品牌正在进入或者正准备进入这个国家,”首席执行官杰弗里・卡茨说道,同时也是该公司Sherwood Equities的主要拥有者。这是一家房地产公司,它拥有的资产包括时代广场以及其子公司Sherwood Outdoor,负责监督管理这些建筑物上的那些醒目的广告排位。 今年5月,新华社北美总分社从皇后街的伍德赛德搬到了时报广场的百老汇大道1540号写字楼。去年,新华社还开启了一个24小时英文滚动播出的广播服务,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或称CNC力求在全世界获得5000万观众。 最近,新华社开始强势进入新闻网络服务市场,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并将美联社、彭博咨询、路透社作为其竞争对手(路透社的大楼也位于时报广场,在第42号街和43号街中间的第七大街,
装饰着巨大的广告屏幕)。 之前日本和南韩的品牌进驻时报广场后,其品牌在美国的认知度都有所提高。现在,新华社强势进驻时报广场将其进军美国的野心显露无疑。事实上,目前很多美国人并不熟悉这个由国家掌控的新闻机构,甚至是将其认为是像塔斯社那样的苏联政府官方的新闻发布者。 新华社的执行官并没有对上星期的关于租用时报广场广告牌的邮件做出回应。 该广告牌的运营方Sherwood 户外广告总裁布莱恩・特纳(Brian Turner)表示,新华社签了长期租赁合同,“时间超过6年”。他和卡茨先生均表示,希望这能够成为其他中国品牌进军纽约时报广场的先兆。 对于这项租赁决议,各方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说在这样大的一个广告牌上投放中国品牌的广告会使一些美国人感到不舒服,但是卡茨先生否决了这项提议。 “他们只是租用它,”卡茨先生对这种意见做出了回应,“并没有买下它。” “这对我们团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他补充道。 特纳又对卡茨的话进行了补充,指出可口可乐和保诚的广告将会继续出现在该广告位上。 “再没有什么东西比这些品牌更加美国化了。”特纳说。 纽约时报广场北部的广告牌,在2009年进行最后一次更换,由韩国现代汽车的广告取代了美国通用汽车现已停产的庞迪克汽车品牌的广告。 特纳和卡茨拒绝透漏新华社的广告租金条款。不过,在时报广场黄金位置的广告牌月租金高达30万至40万美金。 新华社如此大举扩张部分原因是为了制衡中国共产党政府官员口中的西方媒体在对中国问题报道中普遍存在的片面性问题。中国领导人说这是为了树立国家的光辉形象,同时给予中国更大的话语权,以配合中国新建的经济实力。 然而,很多媒体分析家怀疑新华社在不久的将来能否成功打入像北美和欧洲这样的市场,因为那里的人都是经验丰富的的读者,对于政府——任何政府的通讯社发布的信息总是带着怀疑的目光,不会盲从。而且,由于新华社跟中国政府的下属跟上司关系,在针对台湾和西藏这种政治话题上,新华社未必会做出客观的报道。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3548864227569399858?l=yyyyiiii.blogspot 译者 | 《纽约时报》新华社来了!将在时代广场60英尺上空闪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refreshment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同网 | 日防卫相希望中国说明拥有航母目的
July 29, 2011 at 2:30 AM
 

【共同社7月29日电】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29日在记者会上就中国国防部证实计划拥有航母一事称:“由于其目的不明,日方将继续要求中国确保透明度”。(完)

 共同网 | 日防卫相希望中国说明拥有航母目的p 89EKCgBk8MZdE 共同网 | 日防卫相希望中国说明拥有航母目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温家宝‘��必查到底全程透明
July 29, 2011 at 2:30 AM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温家宝:必查到底全程透明

(2011-07-29)

早报导读

● 陈迎竹 温州报道

中国总理温家宝公开承诺,上周六发生在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要一查到底,依法处理,毫不手软。

针对舆论批评当局发展、建设高铁只是一味追求速度、规模和政绩效应,温家宝则强调,发展和建设都是为了人民,而最重要的是人的生命安全,一个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温家宝昨天中午到达温州动车事故现场为死难者献花,并三鞠躬致意,过后召开露天记者会。

一开始就坦承政府对事故的处理引起社会很多质疑,温家宝强调,政府必须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他透露事故发生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即指示把抢救人命放在第一位,他本人给铁道部负责人打电话也只说了两个字:“救人”,要千方百计地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但他接着又说:“铁道部门有关方面是否做到这一点,要给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

此次事故发生后,铁道部成为众矢之的,舆论质疑没有确保搜救完成就移动并拆解车厢,受灾者也多次向媒体表达铁道部没有出面交代及做好安顿工作,而同一轨道在三天之内再度通车,更遭到舆论的强烈批评。温家宝的话明显与铁道部保持距离。

铁道部长盛光祖昨天也在记者会上,神情凝重,但没有被安排发言。记者会结束后,众多没有机会提问的中国媒体记者纷纷大喊“铁道部!铁道部出来说话!”但不得要领。

动车追尾事故近日再次激起民间舆论对官方公信力的挑战,媒体近日挖掘出许多和铁道部相关的企业在这一产业中的利益链条。

在烈日下站了近一小时的温家宝,昨天讲话时几度嘴角颤动,多次强调对人民安全的关注与对真相的尊重,并说国务院的调查一定会对人民负责,并主动提及民间对腐败的质疑。

 联合早报 |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温家宝:必查到底全程透明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温家宝:必查到底全程透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铁道部‘��没下达停止搜救命令
July 29, 2011 at 2:30 AM
 

铁道部:没下达停止搜救命令

(2011-07-29)

早报导读

● 林子恒 北京报道

中国铁道部昨天辩解说,在7月24日救出两岁半女童项炜伊之前,并没有官员下达停止搜救的命令,有关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温州警方昨早公布了第三批遇难者名单,共计4人。至此,官方公布事故中遇难的39人,身份已全部确认。警方称,39具被家属认领的遇难者遗体均已经过DNA检验认定核实。

针对网络上有人质疑事故中仍有失踪人口没有找到,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骆琳昨天表示,没有收到任何有关失踪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昨天引述“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救援前线指挥部负责人说,近日一些媒体报道,动车追尾事故救援中,铁路官员7月24日曾宣布,车厢内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但后来现场却搜救出生还者,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负责人说,事故发生后,前方指挥部要求所有救援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人宣布停止救援。

他解释说,事故现场的列车车厢被撞挤压严重,音频探测仪无法穿透列车铁皮,再加上事故车厢空间狭小,视频探测仪施展不开,因此生命探测仪当时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正因如此,在生命探测仪探测“车厢内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救援人员仍继续坚持搜救,最后才救出了“小伊伊”项炜伊。

日前报道,动车事故发生后不到24小时,当局就在隔天宣布车上“没有生命体征”,搜救工作结束,随后开始清理现场,重型机械也都纷纷进驻。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原本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但他却违抗上级命令,坚持原地清理,终于在当天下午发现了项玮伊被困在车厢内,成功将她救出。舆论因此质疑,当局为了赶通车而草草结束救援,这样的做法极不人道。

昨天早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前往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看望了刚做完第二次手术的小伊伊,并嘱咐其家属要“好好照顾”她。

红十字会否认劝捐

 联合早报 | 铁道部:没下达停止搜救命令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铁道部:没下达停止搜救命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上海铁路局长说明事故原因‘�� 信号设备设计有严重缺陷
July 29, 2011 at 2:30 AM
 

上海铁路局长说明事故原因: 信号设备设计有严重缺陷

(2011-07-29)

早报导读

● 于泽远 北京报道

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昨天说,“7.23”动车相撞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安路生说,事故暴露出多方面管理漏洞,包括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安全意识差;值班人员对新设备的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未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问题等。

9月中公布调查结果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昨天表示,调查组将认真严格履行调查组职责,争取在9月中旬公布调查结果。

安路生透露,存在设计缺陷的信号设备由北京一家研究设计院设计。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昨天在其公司网站上发布《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死伤者及家属的道歉信》,表示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铁道部的事故调查工作,敢于承担责任,接受应得的处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处理。

针对外界对调查组组成人员和调查进展的质疑,官方昨天宣布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名单、分工和职责。骆琳任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鸣起,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为副组长;成员由国家和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同时邀请部分专家组成专家组。调查组还邀请最高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是:切实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严肃认真、科学负责地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深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按程序报国务院审批。

骆琳昨天表示,事故调查工作将以事实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深入细致开展现场勘察、技术鉴定、调查取证、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工作,调查结论要科学、严谨,经得起历史检验。

事故调查组邀请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等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八名知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组。他们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涵盖了铁路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领域及高铁、动车组、行车设备、接触网设备、行车组织等方面。

 联合早报 | 上海铁路局长说明事故原因: 信号设备设计有严重缺陷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上海铁路局长说明事故原因: 信号设备设计有严重缺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视频‘��揭开科技巨头华为的面纱
July 29, 2011 at 1:30 AM
 

BBC记者Nick Mackie 走进全球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华为技术在广东深圳的总部。

华为企业通信全球主管颜光前对BBC记者说,公司未来10年的年创收目标是1000亿美元。

华为还正在大力进军消费者市场,计划开设类似苹果电脑零售网络的商店。

 BBC | 视频:揭开科技巨头华为的面纱p 89EKCgBk8MZdE BBC | 视频:揭开科技巨头华为的面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OhMyMedia | 南方人物周刊‘��死亡动车
July 29, 2011 at 1:30 AM
 

swdc OhMyMedia | 南方人物周刊:死亡动车

图/高尔强

本刊记者   马李灵珊   实习记者   刘琳   发自温州

39死近200伤,一次铁路事故中最低级、最应该防范的追尾碰撞,让打鸡血般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高铁打了个冷颤。现在,中国人、全世界都在质疑这个自诩世界最先进的高铁体系。大干快上的狂热背后是强大的长官意志,以及基于垄断养成的自大、昏愦和腐败,软硬件的貌强实弱,科学精神的阙如,对安全与生命的极端漠视

2011年7月23日,温州。浙江东南部的这座城市,这个季节向来闷热难耐,狂风暴雨说来就来,几乎每天都要下上一阵。

所以,当晚19时35分,温州市气象台对温州市区发布的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7-9级雷雨大风的黄色雷电预警信号,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就在3小时前,16时36分,从杭州开往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准点开出。坐在这趟列车第10车厢的乘客鲍永远后来回忆,“正点出发也是我们选择动车的主要原因。”

按照列车调度表,10分钟之后,从北京南开往福州的D301次列车也应该离开杭州南站,向福州进发。但这一天,D301次不断晚点,据2号车厢的乘客陈爱听说,在车离开济南站时,已经晚点近半个小时。当车到达杭州时,D3115已经开出了好一会儿。

不论快慢,接下来,这两列同样开往福州的D301次和D3115次列车也都将同样开往另一个方向——死亡。

生死动车

在雷电预警信号发布12分钟后的19时47分,D3115次列车准点到达永嘉站。这是个小站,如果一切正常,D3115在永嘉站休息1分钟后,只需要再行驶9分钟,19时57分就会抵达一个大站:温州南站。许多乘客将会在此下车。而D301次列车则根本无需停靠永嘉站,因为停靠站少,它已经开在了D3115的前面,按照常理,5分钟前的19时42分,它就应该已经抵达温州南站。

但今天,因为沿路的雷暴雨天气,D3115次列车的停靠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左右。起初,鲍永远对着电脑玩起了斗地主,打发着时间。没人把窗外的雷电当回事儿,大家只是对漫长的停车感到不满。坐在D3115车最后一节车厢,第16节的孕妇陈碧和父母、姐姐以及外甥女拉着家常,他们是从绍兴赶回家乡平阳。而在他们身后,这节车厢的最后一排——也是D3115的最后一排——坐着31岁的项余岸和30岁的施李虹夫妇,两岁半的小女儿项炜伊在身旁玩闹着,一家三口还沉浸在第一次带女儿出远门旅游后回家的兴奋中。

20时10分,D3115次列车长在广播里称,“各位乘客,由于天气原因,前面雷电很大,动车不能正常运行,我们正在接受上级的调度,希望大家谅解。”车厢里响起一片不满的骚动,大家开始抱怨,“怎么动车也会晚点。”

5分钟后,D3115次列车从永嘉站缓缓开出。窗外雷电交加,但车里人并没觉得有任何异样,毕竟,再有大约10分钟,列车就将抵达温州南站。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比原定时间晚点了40分钟左右的D301次车已经开过了永嘉站,正常的话,将会很快抵达温州南站。但此时,列车突然停驶。

D301坐在第一车厢第一排的杨先生身边的两个外国人趁着停车,索性走到了一二节车厢交界处,站着等待。姜先生随即招呼坐在第七排的妻子坐过来,两人一起坐到了第二排的座位。

几分钟后,D3115次列车超过了D301次。如果此时,两辆车上有人向车窗外张望,兴许就能够望见对方车辆上的乘客闪过。只是那时,还没人知道十几分钟后,他们的生命将会发生怎样的交集。

8点20—25分这段时间内,D301次列车也开始继续前行。但,紧接着,前方的D3115次列车突然再次停驶,至于原因,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24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是列车遭雷击,造成设备故障。

与此同时,永嘉站—温州南站高铁必经的双屿镇下岙村,大雨正倾盆而下。村里上年纪的老人家看着漫天雷电,嘟哝着,“几十年没见过咯。”大多数人都躲在了家里,不敢轻易出门。

离铁路高架桥只有100米之遥的鼎立丰鞋厂里,低矮的4层小楼第四层是个半出的天台,从上面望出去,恰好直视铁路高架桥。2名工人不放心这样黑的夜,拿着手电筒逐层巡查。也因此,他们成了极少数的惨剧目击者。

8点28分,他们恰好走到天台上。天空像被墨泼了般漆黑,但借着不间断的电闪雷鸣,工人阮长宵看见一辆动车正静静地停在高架桥上。除了车窗里透出的灯光,再无其他动静。

“停在那儿干啥。”阮长宵还和身边人打趣。2分钟后,这辆动车又开始逐渐起步。但此时,另一辆动车从后方快速驶来。“那速度非常快,肯定不可能是知道前面有车,快到面前了才发现。后面那辆车还变了几下车头灯,大概是提醒前车司机。但是来不及咯。”前一辆和后一辆,分指的就是D3115和D301。

D301车厢里的乘客却丝毫不知,危险正在步步紧逼。杨太太翻阅着火车上的杂志,身边的丈夫玩着手机,窗外雷电一个紧跟一个在天空里爆炸。她嗔怪着,“别玩了,外面打雷多危险。”陈碧的爸爸已经不堪等待,到过道上活动开了筋骨。留下妻子女儿和外甥,还坐在座位上。列车已经响起了报站,提醒温州南站要到了,“要下车的旅客请注意行李。”陈爱听拎着行李,走到第二与第三节车厢交界处,准备抢先下车。“轰隆”一声沉闷却巨大的钝响就在此时发生,D301撞上了D3115。

“车被拱起来了。”阮长宵的两只手比了一个“入”字。“然后就哗啦哗啦地往下开始掉车厢,有一节就那样挂在桥上了。车里面的灯一下就全灭了。高架桥上的电线还一会儿闪一下火花。”

8点31分,D301次列车在双屿镇高速从后追尾D3115次列车,D301次列车第1至4节脱轨,前3节翻落高架桥下,第4节车厢倒挂,垂直于地面。D3115次列车第15、16节脱轨。这两列动车就这样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拥抱”在了一起。

短短几分钟,一阵摧枯拉朽的断裂与坠落声后,一切仿佛都归于平静。除了天上照样轰鸣的雷电,嘶吼着覆盖了所有的哭嚎与叫嚷。留下阮长宵,在原地惊讶得目瞪口呆。

自救 救人

7月24日,我们抵达现场时发现,出事地点恰好是在一片空地上。面对着出事的大桥,左边不足100米是下岙村,右边200米开外,也是密集的楼房。如果列车出事时间稍早或稍晚一点,都有可能会殃及更多无辜。铁路桥与人居的距离实在近得有些过分。

回忆起出事那一瞬间,“‘膨咚’一声,我坐在地上了。‘啊’,车厢里有人尖叫了。难道车子撞到铁轨上的石头吗?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又‘膨咚’一声,车子好像退回来了一样。不对,出事了!”紧接着,鲍永远发现,车内已经全部停电。

空气里漂浮着女人的尖叫与哭喊,D3115次列车长开始和乘务员巡车,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人指着10号车厢和监控室中间连接的地方,开始叫起来:列车坏了!钢板变形了,突出来了。6号车厢的Kara回忆,“液晶电视上出现了看不懂的代码符号,然后迅速地暗了下去。原本提示列车时速的广播条也完全黯淡了,空调也全部停止,只有中间长长的黄色应急灯还亮着。”

D3115车前14节车厢的乘客们开始用车内的铁锤砸窗,却怎么也砸不开。“出事儿了,”从列车后部传来声音,青壮年开始自发地向车厢后部前进,张罗着“一起去救人”。其他乘客在原地等待,发微博、打电话,慢慢寻找其他出口。

在黑暗而漫长的列车过道里,人们排成一列,慢慢向前面的车厢前进,摸索着出去的门。此时车厢地面已然倾斜,唯一的照明光源就是手机,天空中不断出现的闪电也能劈出一点亮光。6号车厢的Kara跟着人流向前移动,终于找到列车门,“倾斜的门距离地面有1米多高,落脚的地儿只是二三十厘米宽度的水泥条,前后都是低下去的小碎石。走过山路、隧道、泥泞的田地、危险的地段,有热心的当地村民拉着我们跳过去。”

从高架桥走到平地上的超市,Kara见到了同样在此避难的几个同车难友,因为同遭劫难,相互都“像亲人一样”。热心的村民给她们指点,出去走10分钟就能上大路,能打到车。当晚11时许,Kara从事发现场离开。同行的另一个大叔却坚持不肯离开,“大叔说,出了这么大的事,相关部门肯定会有安排,他要等一个说法。”

而已经逃生的鲍永远,更是组织起了其他青壮年乘客,帮助救人。

和Kara以及其他前面车厢的人相比,D3115次车的15、16两节车厢的乘客远没有这么幸运。与D301直接撞击的第16节车厢损毁最为严重,车厢已经完全变形,电线钢筋全部剥离在外,与前部车厢完全断裂。还有D301车掉在地上的3节车厢以及挂在墙上竖着的第四节列车,在这6节车厢中的乘客,每一分每一秒都分外难熬。

在翻倒在地的D301车2号车厢最前面的杨太太形容,“那一瞬间就像穿越到另一个空间一样。我们根本感觉不到车在刹车,一瞬间就没有意识了,等我醒来时脖子卡住了,头朝下,身体整个竖着。”

周围人都在哭,她后面一个女声一直在喊:大家冷静,先救孩子。又有一个人滚下来,压住了她的脖子,她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那一瞬间,“我还想说是不是做梦呢。我都窒息了,我喊他他不答应,我才害怕,才确定这是真的。”她跟着喊老公名字,听到老公在身边,伸出手去摸他的脸,一摸,全是粘的。

发现老公受伤了,她急了,跌到的地方下面恰好是河道,身后的车窗已经完全不翼而飞。她用手刨开一条路,自己先钻出来,再用力把丈夫拖出来。回头一看,“第一节车厢像废铁一样了。”

救援人员抬着她出去,路上,杨太太只觉得很晕,很想睡觉,他们一摸她的头,后面全是大疙瘩,拼命地叫她:小妹小妹不要睡。尚有意识的丈夫在旁边喊,“先救我老婆,她伤得比较重。”

在2号车厢尾部的陈爱听数不清掉下去的时候自己撞了多少下墙,只知道下半身完全动不了了,“心脏那一边也动不了了,很疼。”在她身后3号车厢的付小姐被撞得在地上和墙上弹了几个来回后,睁眼发现车已经完全倒了个个儿,门变到了另外一边,全身上下都是大块的瘀青,除了挣扎着喊救命,她几乎无计可施。

而竖在高架桥上的4号车厢因为和地面呈90度,已经俨然是一口深井,在没有任何辅助物的前提下,每走一步都有可能跌得粉身碎骨。火车走道上窗户旁的扶手,成了唯一可以借助的工具。沿着这些扶手,一寸一寸地下滑,一根一根得接连抓住,再小心翼翼地换下一个人。如此,才爬下了整节4号车厢。

竖着的车厢一角已经断裂,缺口成了他们的生命空间。靠着这个缺口,他们才得以从密闭的车厢中逃生。

而此时,下岙村的村民已经全村出动,家家户户都招呼着,无论男女老少,都去了事故现场救人。在这个村,上高架桥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稍稍绕点山路,就有阶梯能够通向高架桥,直接走到桥上。在往常,这是村里大人担心孩子们乱跑的一个重要安全隐患,但现在,这却成了救人的一个方便之处。

鞋厂的门卫是第一批钻进已经严重毁损的车厢里向外拖人的村民。其他村民也陆续赶来,用自家的锤子等工具,敲打着门和窗户,帮助车里的人逃离。一个人拉不动,就上来三四个人帮忙。另一个工人孙华先后6次冲进坠落的车厢里,“有个妈妈两只手死死地护住自己的小孩,小孩大概3岁,被保护得很好。这个妈妈一看到我就说,‘先救我的孩子’。”等他回来救这个妈妈时,发现她的一只手原来已经断了。

当夜,温州全城都投入了救援。本在温州南站等待动车旅客拉活儿的出租车司机小徐先是奇怪,怎么一晚上一辆动车也没来。跟着就听见广播里说,出事儿了。他赶回城里,一路上络绎不绝的乘客打车去血站献血。他自己就拉了两趟,没收车费。

救援的诘问

无论如何,就算受了再重的伤,只要能活下来,就是好的。许多人,尤其是被困在D3115第16节车厢里的人,失去了生命。

7月24日凌晨4点,在事故发生接近8小时后,CCTV新闻说现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搜救已在2点多结束,5点却又发现一名幸存者。7点,CCTV新闻再次表示,反复搜救没有生命体征,现场开始切割车体、把直立的车厢推倒……但7月24日下午5点,又一名幸存者,年仅两岁半的小姑娘项炜伊被救了出来。

当晚,在温州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称,“这是一个奇迹。”

不幸的是,项炜伊的父母——项余岸和施李虹却没有“奇迹”眷顾,就此撒手人寰。和他们同样告别人世的,还有陈碧一家4口人,如果算上陈碧肚子里7个月大的孩子,就是5口人,只有当时不在座位的父亲幸免于难。

陈碧的丈夫杨峰当晚身在绍兴,接到电话称妻子和岳父母、妻姐、外甥女5位亲属所乘坐的D3115次动车出事后,他拉上堂弟,开车从绍兴赶往温州。

抵达事发地时,现场已被封闭,家属不能进去。24日凌晨2点,他绕路前进,踩过稻田,游过小河,从高架桥另一端前进,才到达桥下。再从阶梯爬上桥,用力砸破玻璃,反复寻找。碍于没有任何专业器械,他始终无法找到妻子。他看到里面有残断的四肢,想找人施救,却被拒绝称“已经没有任何生命体征”。据他所言,当时现场已经没有人施救,前来支援的人排成一列,“好像在等待领导讲话”,“没有救援,只有作秀。”

直至25日中午12点,他才最终在温州市殡仪馆,见到妻子遗体。妻子的脸部已被完全毁坏,他只能凭借自己与妻子订情的卡地亚钻戒才能辨认。愤怒的他大吼,“我妻子的脸是火车撞的,还是后来挖的。”却没有人能回答。

幸免于难的项炜伊亲属也发出了诘问,“为什么没有生命体征,还能救出孩子?如果之前没有放弃救援,也许孩子的父母也都能活下来。”同样,这个问题也没有回答。

截至本刊发稿时间,距离此次温州动车事故发生72小时,官方统计死亡人数为39人。

7月25日晚,二十余位死难者家属自发前往温州市政府门前静坐。这是一座和其他市政府一样气派的大楼,门前有人工小河流淌,静默无言地矗立在面前。家属们坐在那儿,大家就这样默默相对,和政府隔着看上去是一条小河的距离。

在市政府广场的另一面,微博上自发号召起来的网友点起了心形的白蜡烛,放飞了几十盏孔明灯。人们默默地站在原地,低头站一会儿,等到蜡烛熄完,再蹲下身去,用身上的磁卡等刮掉地上的蜡迹,更多的人则去拼起了下一个心形的蜡烛。有些人在议论着事故的原因,七嘴八舌,并无定论。而那些孔明灯则被风吹着,飞去了和政府大楼相反的方向。

25日下午,我经过事发地,恢复通车后的一辆动车正缓缓开过这个缺口。在事发不足两天后,在事故原因未彻查、善后方案远未明确的情况下,甬温线火速恢复通车。

桥下,是东倒西歪的几节和谐号车厢。

(文中部分细节根据已经见诸媒体的报道还原)

 OhMyMedia | 南方人物周刊:死亡动车


© 梦里狩猎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1/07/29. |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人物周刊,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OhMyMedia | 南方人物周刊:死亡动车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lz1126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OhMyMedia | 亚洲周刊‘��中国科幻灰姑娘华丽转身
July 29, 2011 at 1:30 AM
 

29cov OhMyMedia | 亚洲周刊:中国科幻灰姑娘华丽转身李永峰

《科幻世界》推动中国的科幻文学,培养了刘慈欣等著名科幻作家。但它也曾被当局指为精神污染源,九十年代末才华丽转身,大受欢迎。

一本薄薄的杂志,被中国科幻迷誉为精神家园,二零一零年三月,因为空降的外行社长李昶强推自己所谓的新观念,引发编辑不满,更激起了全国科幻迷的抗议,李昶最终被罢免,这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杂志,保住了自己专业科幻杂志的形态。在中国杂志史上,大概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创刊三十多年的《科幻世界》,作为中国科幻作者最主要的培养平台,其实早已创造了多个奇迹,它的命运几乎就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缩影。

一九七八年,因为改革开放呼唤「科学的春天」,以传播科学理念为宗旨,《科幻世界》的前身《科学文艺》崭露头角;一九八三年清除精神污染,科幻被列入污染源,杂志由盛而衰,但依然在惨淡经营中坚持;一九九一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随着邓小平的南巡而扩大,《科幻世界》也有了新的开始;一九九七年,「灰姑娘」华丽转身,定位于高中和大学生读者群的《科幻世界》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科幻文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科幻世界》不仅由一本杂志发展为包括《科幻世界译文版》和《奇幻世界》的系列刊物,还在科幻图书出版方面开创了新局面,目前已经出版「世界科幻/奇幻大师」丛书一百八十七部,「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十六部,其中刘慈欣的「三体系列」成为近年少有的科幻畅销书,销售近二十万� ��,创下了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原创科幻书销售纪录。

出生于大兴安岭的姚海军,读初中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而辍学,一度自生自灭,接触了科幻小说之后,受到宇宙的震撼,从此迷上了科幻。一九八九年,在遥远的森林深处,他办过一本倚靠邮寄的油印科幻杂志《星云》。一九九六年之后,走出了大森林的姚海军,成为一名专职的科幻编辑。此后更成为中国科幻文学最主要的推动者之一。刘慈欣认为,如果没有姚海军的催稿,他的作品根本无法完成。近日,《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主编姚海军接受亚洲周刊专访,以下是访问摘要:

《三体》引发了热潮,对中国科幻会有什么影响?

现在,中国科幻的读者变得更加多元,《三体》突破了以前只有青少年才看的年龄界限,读者的身份更加复杂了,科学家、主流文学的作家、评论家、学者、艺术家……大家都在看。广泛的人群,也因为这本书开始关注科幻。科幻的门正在被打开。

中国当代最重要的科幻作家有哪些?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作品?

刘慈欣是经典的科幻作家,宇宙的浩瀚、文明的冲突、眼花缭乱的想象,作品中这些要素令核心的科幻迷疯狂。韩松的作品不像刘慈欣这么宏大,更像是日常生活的变形,更像是毕加索的画作,很多都是抽象的,只有保持距离才能发现他对种种现实谜题的解答。韩松的小说,所要表达的恰恰在文字之外,需要有丰富的生命历练才能体会。王晋康的小说则非常有现实感,他会提出中国式的问题,而他的解决之道也渗透着中国古典的哲学。

目前国外的经典科幻作品是不是都已翻译成中文了?

这个工作正在做,从二零零三年开始,我们启动了中国科幻「视野工程」,出版三套丛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和「流行科幻丛书」,兼顾翻译和原创。我们对于国外具有最新想象力和现代感的作品进行梳理。中国作家要想有超越,必须要有个了解,要让他们读到最好的作品。

现在中国的科幻产业发展得怎么样?

在美国和日本的科幻文学发展史上,都有那么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作者最初都是从杂志中走出来,然后简装本图书开始流行,接着出现畅销书。杂志是培养作者的平台,图书则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动力。中国也一样。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在销量上一骑绝尘,科幻文学也有了自己的畅销书作者。不过,中国与美国等科幻大国依然有很大差距。美国每年参加科幻年会的作者多达五六千人,除了出版图书,还有科幻电影、主题公园等完备的产业链。但是在中国,具有市场号召力的科幻作家依然屈指可数,每年出现的新作者数量有限,而产业链才刚刚起步。中国科幻产业正在从杂志时代向图书时代转型。《科幻世界》会一如既往推动这一转型,并在新的时代找准自己的位置。

《三体》之后,你如何看待中国科幻的发展?

随着刘慈欣的畅销,更多人发现了科幻的重要,稿件的争夺变得非常激烈,我担心科幻会重蹈奇幻的覆辙。因为《哈利波特》、《魔戒》等作品的辉煌成就,中国的奇幻也突然火爆起来。但很快就是大量雷同、格调低下的作品的出现。市场做滥了,短短数年,奇幻就跌入低潮,现在虽然留下少数成功作家,如江南、今何在等,但对这一类型来说,却出现了严重的后继乏力的疲态。商业热炒是柄双刃剑,面对当下的科幻热,出版人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把目光放长远,再长远一点儿。

 OhMyMedia | 亚洲周刊:中国科幻灰姑娘华丽转身


© superlee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1/07/29. |
Permalink |收听敌台

Post tags: 亚洲周刊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OhMyMedia | 亚洲周刊:中国科幻灰姑娘华丽转身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pestwav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王毅‘��穩定台海減軍事顧慮[09:01]
July 29, 2011 at 1:30 AM
 

國台辦主任王毅28日在華盛頓與美國知名學者座談時說,大陸將繼續致力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顧慮。

王毅在座談時介紹了兩岸關係近況與大陸對台政策,聽取了美方學者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和建議。

王毅說,這段時間又有人渲染所謂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客觀上損害了兩岸之間得來不易的和緩氣氛。

對此,他表示,首先,大陸的軍事部署是出於自身防務的需要,絕不是針對台灣民眾的。第二,如果台灣的執政者和執政當局堅持一個中國框架,排除「台獨」選項,就不存在分裂國土的現實風險,也就沒有渲染、炒作所謂大陸軍事威脅的必要和根據。

王毅指出,兩岸之間存在的其他政治分歧與對立都是可以並且應該通過和平方式尋求解決的。兩岸中國人不應再兵戎相見。大陸方面將繼續致力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顧慮。繼續堅定地致力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和長遠利益。

談及對台軍售問題,王毅說,最近公眾和媒體很關注這一問題。中方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即反對美國對台軍售。因為多年來的實踐已經反覆證明,對台軍售會損害中美關係大局,影響兩岸關係改善發展,也不利於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其負面影響和消極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王毅對與會者說,「現在恐怕到了大家坐下來,從綜合、全面和長遠角度認真思考如何妥善處理這一問題的時候了。」

王毅表示,此次訪美涉及的議題很廣泛,概括來講,最重要的是應明確:兩岸關係目前的和平發展得來不易,繼續保持這一局面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有利於推動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有利於擴大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因此,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不能停滯,不能倒退,更不能走回頭路。對於面臨的各種干擾因素,兩岸同胞應攜起手來,共同加以排除。

參加座談的美方學者一致表示,兩岸關係近年來的改善和發展符合中美雙方的共同利益。希望兩岸關係繼續保持和平發展、不願看到兩岸關係走回頭路。希望台海局勢繼續保持和平與穩定,不願看到台海局勢重回緊張。

(中新社)

 明報 | 王毅:穩定台海減軍事顧慮[09:01]p 89EKCgBk8MZdE 明報 | 王毅:穩定台海減軍事顧慮[09:01]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OhMyMedia | 南方周末‘��【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July 29, 2011 at 1:30 AM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赵一海 实习生 刘星 刘文苑 马晓旭

2011-07-28

“铁道系统内部核心人士介绍,“7·23”动车追尾事故原因初步查明,只待有关方面权威发布。”

“信号系统地面设备本身的设计问题使雷击造成的故障升级,红码发成绿码,错误发出绿灯信号,引导D301前行追尾。”

“从23日20:25开始,一系列似乎合理的复杂调度实际上把两辆动车放到了危险的悬崖边,而信号设备的故障最终把两车推下了悬崖。”

“必须出现”的红灯

事发5天了,寿达山仍然对他看见的那一幕困惑不已:前面的那辆火车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寿达山是“7·23”动车追尾事故当地若干目击者之一。事故发生地位于温州双屿镇下岙村,这里是温州城郊的一个“城中村”,村民们与数倍于村民的外来务工者聚集此处。来自安徽宿州的寿达山在一个鞋厂上班,他的厂子离出事地点不到一百米。

“前面的那辆车”就是D3115,7月23日20:23,列车停在了高架桥上。在其后12公里的永嘉站,是另一辆动车D301。距离两车追尾的惨剧发生,还有最后的8分钟。

一份网上流传的火车“调度记录”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前这一段复杂惊险且令专业人士费解的调度作业过程。南方周末分别向多位有关专家、温州南站相关负责人求证,基本认可这份记录的真实性。

根据这份调度记录,可以还原两车的行驶状态。在此之前,温州南站发现永嘉方向下行来车三接近(临近车站的三个闭塞分区,约5-6公里)电路出现红光带(无理由全部显示为红灯的故障)。因此调度布置温州南站与永嘉站均转入非常站控。

据了解,事故线路使用CTCS-2列控设备,正常情况下列控设备会将铁路隔成若干区间,一个区间理论上只能放入一辆列车,列车进入后,区间尾部信号灯将显示红光。同时,铁道信号设计采取的是“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即假如出现故障问题,则自动导向安全一方的技术原则。假如地面信号系统损坏,无法发现列车信息,则该区间永远显示红灯。

D3115与D301此时都已被调度呼叫转入非常站控模式运行——非常站控意味着区间信号故障,但出于效率需要,要维持一部分行车。通俗地说,两车都将以调度授权,人工结合信号的方式行驶。

事后分析,极有可能是由于调度与信号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双重错误,导致追尾。

当晚为雷雨天气,来自铁道方面较早的说法,D3115停车是因为遭受雷击。“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

“雷击说”甫一出笼,即引起广泛质疑——即使因雷击导致前面动车失去动力停车,由于动车有自动防护系统(ATP),后面的车也不应该撞上,而是在距其一定距离时自动刹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郭进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由于动车的速度很快,所以不能靠人来进行车速的控制,而是ATP设备自动控制车速保障安全。”

事实上,在京沪高铁刚开通的三起事故中,虽然有一起事故因雷雨天气导致。但据专家分析影响的其实是风而并非雷电。一位有着20年驾龄的火车司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他的开车生涯中从未碰过到因雷击导致的停车事故。

而对D3115的行驶状态进行分析,在停车之前,D3115从永嘉站出发,8分钟内行驶12公里,平均时速近100公里,最高时速接近200公里。雷击丧失动力一说显然不能成立。

按照寿达山的描述,前面的动车(D3115)缓缓驶上高架桥而后停止。尽管每天有数十辆动车从头上飞驰,但停车的情况此前却从未发生。寿达山心里升起不祥预感:别出什么事吧?

20:25,D3115再度缓缓开行。按照调度授权,司机以目视模式闯红灯行驶,按规定时速20公里。在6分钟之内,列车向前行驶了2公里。

几乎在D3115重新启动的同时,后方停靠永嘉站的D301也接到调度指令重新开车。但和给D3115的指令不同,调度并未授权D301目视闯红灯,而是接触红光带后按信号行驶,也就是说,当信号显示红灯,D301必须停车等待。

调度的设想是,让D3115先目视闯红灯驶过红光带,D301则在红光带前停车,待确认D3115已经进站,再授权D301目视驶过红光带。

这里的关键在于,D3115车后区间的信号,必须是红灯,这样D301才会按信号停车。

在调度的计划中,那盏红灯理所当然地会出现——整个信号系统正在检修之中,修复之前一定显示红灯。那盏红灯也必须出现,它实际已经成为D3115和D301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最后的屏障。

 OhMyMedia | 南方周末:【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2011年7月24日,浙江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空中搜救队航拍温州动车脱轨事故的救援工作。 (陈斌/图)

调度“潜规则”

D301上的乘客傅丽娟原本打算乘坐Z60,一趟北京直达福州的火车。但是她发现,高铁开通后就买不到这趟车的车票了。她只能多花超过一半的钱买D301的二等座票。

D301先后经过几段不同线路,在京沪之前走京沪高铁。不过,在傅丽娟看来,在京沪高铁线上,D301似乎是“二等公民”:“从济南之后就开始晚点,到南京时晚了有半小时”。有长期乘车经验的乘客告诉傅丽娟,这是因为京沪高铁线路上首先要保证高铁的速度和正点率,动车必须为高铁让路。

南方周末记者在这趟车的运行图上发现,其在京沪线上最长停站时间达25分钟。这对动车组而言极为罕见。在“7·23”追尾事故之前,京沪高铁正饱受非议,开通后四天内发生三起故障,导致高铁一度大面积停运。

在乘客们的抱怨声中,D301一路驶过京沪线,过了上海、杭州,便驶入繁忙的甬温铁路线。

2008年建成的甬温铁路于2009年10月开通动车组。短短一年半里,其开通的动车车次由7对增加到30对。不少动车相互间隔时间在10分钟以内。业内人士清楚,车次越多,间隔时间越短,铁路调度的难度和压力也就越大。

D301的乘客们还对在永嘉站停车不解,实际上它在永嘉并不需要停靠。

同样感到奇怪的还有D3115车16号车厢乘客宋建新。他乘坐的火车在永嘉进站后不久,旁边车道很快驶来另一辆动车D301。宋建新之所以注意这辆车,是因为他发现这辆车的车厢都是卧铺,但乘客却都坐着。

D3115在D301之前开走,这一事实在后来曾引起广泛质疑——按照列车时刻表,它本应在D301后面。

前文所提火车司机对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此行车安排应由位于上海铁路局的列车调度员决定,它也符合铁路系统的“潜规则”:D301晚点起自济南局而非上海局,而统计列车晚点的指标是按趟数而非晚点程度来计算,由于D301已经晚点,调度员索性让它再晚一点,给D3115让路,以尽力保证后者不晚点。这样虽然D301会晚点更多时间,但在统计上,晚点趟数却只有一趟。

此外,铁道论坛上一位参与讨论的资深版主徐先生称,2006年京九线发生追尾事故后,铁道部曾作出规定,如发生信号故障,一律按站间闭塞办理,就是说两站之间仅容一辆车通过。具体到事发情况,也就是在让D3115从永嘉站开出后,D301在其抵达温州南站前绝不发车。然而,事实相反,后车在前车未到站前即出发。

徐先生认为,调度员之所以违规将D301放行,目的可能除了让整个过程省时间外,同时过于迷信ATP,以为有了这个系统,两车就不可能追尾。

灾难的因素似乎正是从此次行车顺序调整萌发,这导致其后两车都必须以复杂的非常规的方式通过温州南站前的区间。D3115于当晚20:15从永嘉站开出。9分钟后,20:24,D301从永嘉站沿同样线路开出。从现在起,两车的每一次停止与启动,都将关系到一场灾难是否发生。

最关键的环节都出事了

对于任何铁路专业人士而言,动车组相撞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动车组装有自动防护系统(ATP),如果后车迫近前车,系统将会自动导致后车停车,司机“就是想撞也撞不上”。据《东方早报》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铁路建设高级顾问王梦恕表示,中国高铁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方面很成功,能保证后面不追尾、前面不撞车。

那么,这起不可思议的事故究竟如何发生的?南方周末记者由铁道系统内部核心人士了解到,事故原因已经基本查明,其中调度方面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而信号系统也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出现了最致命的错误。

回到灾难前的20:25,D3115开始目视缓慢通过红光带。

据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信号系统专家郭进分析,非常站控后,授权列车遇到红灯改为目视模式是正常情况,虽然地面信号系统出现问题也属信号故障,但这种情况也在铁路列控系统的设计框架内,所以D3115与调度员联系后以限速20公里行驶没有问题。

但D301却为何从D3115车后驶来?那盏“必须出现的红灯”为什么在最为关键的时刻消失了?

根据铁道系统内部核心人士所透露的事故初步原因,在两车同时前进时,雷电把甬温线一处铁路信号系统地面设备保险打断,按照要求,地面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导向安全”,即“发出红灯信号”;但由于地面设备电路设计本身存在问题,结果造成故障升级,迂回电路错误发码,红码发成绿码,即“发出绿灯信号”,原本出现故障后应自动亮出的停车红灯变成了行车绿灯。

据铁道系统内部消息,负责该事故路段地面设备电路设计的公司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通号”是铁路信号领域的大鳄。

目前全路都在紧急更改电路设计,铁道部估计一两天内全线电路能够修改完毕。但该人士担心,由于是设计不成熟导致的问题,所以不确定除了该故障外是否还存在其他设计纰漏。

另外,除此技术原因外,铁道系统内部认为应还有其他人为因素叠加造成“7·23”动车悲剧,尤其是已经遭到广泛质疑的调度问题。

7月25日,新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在该局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南方周末得到的消息。安在“重点强调”的一点中如此提到:“……设备故障时,……必要时要采取停车措施。”“……出现红光带,第一暂定按站间办理行车;第二由调度集中区段转为非常站控时,必须经调度所值班主任准许、确认车站盯控人员到岗后,方可转换。”“……要把设备故障当成发生严重事故来对待……行车部门不要盲目指挥行车。”

此外,事故发生后,上海铁路局除原局长龙京外,副局长何胜利亦被免职——何分管的领域正是工务电务。

D301得到的调度指令是按照信号行驶,此时前方一路绿灯,司机应该据此认为前方D3115已经进入温州南站,前方区间畅通,因此正常高速行驶。从永嘉站到出事地点约14公里,D301只跑了约7分钟,平均时速120公里,最高时速接近200公里。

在D301这个飞速的庞然大物之前,最后一道技术屏障消失了。挽救两车乘客性命的,此时只剩下最后一个可能:调度控制室内本应可以看到逐渐靠拢的两车,还可以通过无线电呼叫停车。

但无线电呼叫为何没有发生?目前对于调度室内所发生的问题仍在调查之中,一种分析认为,为了让D3115目视通过红光带,调度命令司机关闭信号系统前进,而关闭后不再报告列车位置,D3115在调度控制室内就此消失。

再没有任何可以阻挡悲剧发生的可能了。从23号20:25开始,一系列似乎合理的复杂调度实际上把两辆动车放到了致命的悬崖边上,而信号设备的故障则把两车最终推下了悬崖。

D301开了过来,它显然没有遇到那个“必须出现的红灯”。20:31,D301驶上桥面,司机似乎已经刹车。但显然为时已晚——D3115正在以更慢的20公里时速爬行。

目击者寿达山眼睁睁看着D30撞上了前面的D3115,“后面的火车像骑马一样,撞完后‘骑’到前面车的上面,然后几节车厢翻下桥去”。

根据事故后现场勘查,两车相撞后,后车D301车头爬上前车的尾车16号车厢,16号车瞬间被压垮塌陷,遇难乘客多来自这一节车厢。接着D301的前四节车厢跟着爬上D3115,再从桥左侧护栏掉下高架桥。对于被压垮的16号车以及掉下高架桥的4节车厢里的很多人来说,这短短的几秒钟,即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瞬。

(黄金萍、舒眉亦有贡献)

 OhMyMedia | 南方周末:【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 梦里狩猎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1/07/29. |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周末,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OhMyMedia | 南方周末:【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d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大陸寬頻 費用高速率慢
July 29, 2011 at 1:30 AM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29日電)中國大陸日前發布的 「2011年中國資訊化藍皮書」顯示,大陸寬頻速率僅為 全球平均水準的1/3,費用卻是先進國家的3倍左右。

綜合此間媒體報導,大陸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 會、北京市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 合發布的「2011年中國資訊化藍皮書」,透露了上述數 字。

藍皮書顯示,截至去年(2010)年底,中國大陸網 民達4.5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23.2%,占亞洲網民總數 的55.4%。

依這種發展趨勢,預計到2015年左右,大陸網民可 能增加到6億至7億。

不過,相對於如此龐大的寬頻用戶規模,中國大陸 的寬頻速率顯然「不匹配」。報告顯示,全球寬頻平均 速率為5.6Mbps,中國大陸只有1.8Mbps,在全球排名第 71。

在速率落後的情況下,由於大陸寬頻市場競爭不強 ,因此費用比較高,平均每Mbps速率費用是先進國家的 3到4倍。1000729

 中央社 | 大陸寬頻 費用高速率慢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大陸寬頻 費用高速率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OhMyMedia | 南方都市报‘��[社论]痛悼遇难者‘��叩问责任人
July 29, 2011 at 1:30 AM
 

 OhMyMedia | 南方都市报:[社论]痛悼遇难者,叩问责任人

作者:南都社论

我们依照传统的风俗,在他们逝去的头七,沉痛表达我们的悼念。

纷乱的思绪被敛结成一首首离别的诗词,无尽的哀痛汇聚成一曲曲悠远的长啸。此时此刻,我们谨以心香泪酒凭吊39条未能安然的生命……

穿梭回那个电闪雷鸣的雨夜,两列动车正在中国东部的农田和村庄间无畏疾驰。只需片刻,它们就将抵达城市的怀抱。但凶猛的碰撞抢得了先机,灾难骤然降临。顷刻间,群星陨殁,云烟飘落,惊恐蛮横地裹挟了1630颗无助的心灵,随即又将他们抛弃在苍凉的荒漠。这个原本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夜晚,也因为39条生命的无端离逝,而显得格外的悲愤与不安。

历史的深处潜伏着无数双明亮的眸子。那些鲜活而艳丽的生命,早已能预料死亡的必至,但却难以预估终结之日会来得如此之早之快。如今,我们只能在屏幕上或相册里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因为那一晚,灾难吞没了他们在这个世上最后的身影。

“请原谅我,还来不及长大”,或许这样的诗歌还要等许多年之后,才能从小伊伊的口中真切地念出。红光溅起,轰鸣随至,但这个不足三岁的女孩除了知道疼痛之外,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为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口中的“生命奇迹”。然而,若干年以后的7月23日,她必然会以“我长大了,我懂事了”这样的言辞,来祭奠离世时双手呈拱状的爸爸,来回应“一一的成长回忆录”中,妈妈留下的最后一条微博:“人小脾气大,小宝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懂事啊。”

登上这趟永不抵达的列车,“苹果脸”朱平根本不能预料自己在最后阶段,终究也没能留给母亲以最后的讯息。而朱平的校友陆海天,同样在那晚与世隔绝。这个阳光少年,正怀揣着梦想准备翻开人生新的一页,却不想跌进了灾难的深渊,从此再也没能爬出。
尘土埋没了两段耀眼的青春,尘土也吞噬了杨峰的五位家人。这个咆哮着“不会被金钱和势力打倒”的男人,曾经在凌晨两点,顶着急风骤雨拨开人群,疯狂击打着玻璃,寻找着爱妻陈碧。但最终,一无所获的他得到的却是生命不能承受的五人罹难的消息。面目全非的妻子已经升至天国,连同一起的还有他们7个月的爱情结晶———未能出世,却已离世的杨洋。

丈夫声嘶力竭,妻子惊慌失措,母亲痛哭流涕,父亲面目愕然,孩子顿失屏障,数十无辜的家庭被卷入悲痛的漩涡,千百涌动的灵魂陷入茫然的雾霭。沉寂夹杂着悲伤,愤怒搅拌着心寒。生命起于尘土,又归于尘土,却以如此方式,令人唏嘘不已。

或许,你我并不知晓,同样在那个苍穹哭泣的夜晚,前任铁道部部长、中国“高铁大跃进”的主导者刘志军身处何种境况;同样,你我也不会知晓,未来对于这个年过半百,仅有中学学历却雄踞部长之位长达八年之久的中年男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你我肯定都知晓,这位霸气十足的前任部长,留下的是盲目而蛮横的扩张。

昨日,温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感言:“失掉了安全,就失掉了高铁的可信度。”要重塑人们对高铁、动车的信心,铁道部首要的改变就在于要变得“谦逊”,否则傲慢让人心远离铁道部。以至于它的自我辩护———正是由于现场救援人员的极力抢救,伊伊这样的“生命奇迹”才得以发生———引来的是网友这样的回复:“铁道部,请放下你的身段,否则已经没有资格进行自我澄清了。”网友的留言未必全然正确,但铁道部如果不摒弃自己的骄蛮,它将永远被列于民众信任的名单之外。

况且,虽然地质灾难中的“72小时黄金时间”未必适用于此次救援,但如此短的时间内结束搜救行动,多少还是令人疑惑重重。面对披麻戴孝、愤怒难当的杨峰,以及几十名其他家属,铁道部真的敢说在推土机前推的时候,所有的躯体都是冰冷的吗?而对于伊伊的“生命奇迹”,显然人们更愿意将此看成是对铁道部救援行动和发言人回应的最大的讽刺,而绝不是对他们的褒奖。换言之,此次事件之所以引来众怒,与铁道部连续作出一系列不当的举措、回应也都息息相关。

救援行动本已惹来巨大争议,铁道部寥寥数语的回应,也只能增加公众对铁道部冷漠、蛮横的印象。在真相的追寻上,先掩埋随后又挖出D301车头的怪诞举止,也让舆论的指责变得更加有力。有网友及时指出,发生于20年前的洛克比空难用了三年的时间在2188平方公里内,将1.8万块飞机碎片收集起来,几乎可以将事故飞机复原。而此次发生动车追尾事故,竟然在一开始就将还原真相的重要证据切割、掩埋。这一反常之举引发了公众强烈的猜疑与不信任并不令人意外。

虽然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表示,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应该显示红灯的时候显示绿灯,没有给后车提供应有的信号,相关调度人员也没有发出预警,引发追尾事故。但对于这样一个解释,鉴于信任已经降至冰点,人们对于铁路系统本身的调查已经难有真正的信任。而即使是如安路生所说的原因,也会使我们很自然地发问:为何这种有缺陷的设备会被采购?在具体的招标中是否存在寻租行为?是否还有其他的零部件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存在,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处理。甚至,是否应该如一些学者建议的,先行停开一部分高铁、动车,来一个全面、深入的大检查,这些都值得铁道部好好深思。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要求的,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而此前,高度关乎民众安危的铁路系统一直在自说自话,从大型项目的上马启动,到具体的规划、布局,以及技术的使用和管理、调度等各个方面,作为风险承担者的民众始终被排除在外。这并非说普通民众需要直接干涉铁路的日常运作,但在一些攸关民众安全的规划、布局、招标、采购事宜上,失声的民众不可以继续沉默了,否则,民众的安全将在利益的博弈中被排挤到遥远的他方。

除了抢救人员、公布真相方面的问责,公众的不满还集中在铁道部霸道的赔偿方案上。一方面,真相尚未明了,事故责任认定还未清晰;另一方面,铁道部给出的方案在选取法律法规上,也有故意舍弃不利于自己的法律之嫌。例如2010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所规定的赔付额度要远大于铁道部本身援引的国务院令。在具体的赔偿款构成中,真正由铁道部出资的仅为17.2万元,这还不包括遇难者的丧葬费和家属的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费。此外,铁道部借助“5+1”工作组的形式,设置全然不对等的谈判格局,亦有胁迫遇难者家属之嫌。

甚至还有消息传出,当地政府下辖的律师协会已经要求各律师“不得擅自解答与处置”此次事故的相关家属求助。尽管温州市司法局有关人士于昨日紧急澄清,这是措辞上的失误,本意上并无行政干涉司法的意图。但这样的辩解是否令人信服,想必一定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铁道部作为一家政企不分的行政单位,不但拥有强大的行政资源,也坐拥巨大的经济资源。据媒体披露,铁道部下辖33家上市企业市值高达4000亿元,并且每年得到近7000亿元的投资额;另有媒体报道,在这33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中,有37人都曾在政府任职。而此番爆出的温州市司法协会的通知和澄清的消息,本身就给家属通过司法途径赢得正义蒙上了一层阴影。

让死者安息,还生者以未来。这是我们今天悼念追思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问责的根本所求。对于救援,公众期待铁道部给出更有力、更翔实的解释,这是对生命尊严的起码维护;对于真相,公众将等待国务院出具的权威调查结论,在质疑获得满意的解答之后,我们希望责任能够厘清;对于赔偿,司法应该站在中立的场合,不偏不倚地为正义护航保驾,我们不希望看到任何力量试图并且能够干扰司法。否则,这将堵死通往正义的道途。所有的这一切,都重重地叩问着铁道部森严的大门,也关乎着遇难者生命的尊严与事故真相的价值能否得到彻底地维护。

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我们相信真相本身的力量。我们同为人类,拥有共同的爱心、悲伤、羞耻,也有责任通过信任和尊重,构筑一个命运的共同体。真相的价值,生命的尊严,相信最终会因为我们的坚持而获得。到那一天,如同你们从未离开,为你们深深祈祷!

 OhMyMedia | 南方都市报:[社论]痛悼遇难者,叩问责任人


© 梦里狩猎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1/07/29. |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都市报,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OhMyMedia | 南方都市报:[社论]痛悼遇难者,叩问责任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industrious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OhMyMedia | 南方周末‘��大学在人间
July 29, 2011 at 1:30 AM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方可成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惠普

2011-07-28

“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在湖北东南部的乡下小镇找到了自己心里真正的“大学”。”

晚上的课程开始前,青石中学突然停电了。

这天是2011年7月13日,学校已经放了暑假,只有即将升入初三的学生返校补课,但另一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正活跃在校园里,他们在这所位于湖北东南部的乡镇初中就读一所“大学”。

这所名为“立人”的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罕有的存在,它没有自己的校舍,只能借用初中的宿舍和教室,硬件设施落后;它没有校长,没有固定的管理团队,资金基本依靠公开的小额募款;它的第一期只是15天的暑期学校,学员不到80位。但是,它有令许多正规大学都羡慕的师资,还有着高远的理想: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大学教育,以自由、开放的方式探索民间高等教育的可能形式。

停电的那个夜晚,授课的导师是熊培云,讲课内容是“我的学思历程”。为了保证课程照常进行,义工和志愿者们买来了蜡烛,在课桌上、讲台边点燃。烛光摇曳中上课的场景很快被学员拍照并发到微博,“最浪漫的一课”吸引了许多网友的转发。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另一条微博也广为流传:“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OhMyMedia | 南方周末:大学在人间

学校临时停电, 志愿者们买来蜡烛, 于是就有了立大最浪漫的一课。 (罗奇志/图)

这段话的作者秋风正是立人大学的导师之一。在这个夏天,近百名年轻人和秋风、熊培云等导师一起吟诵诗歌、开读书会、仰望星空、排演戏剧,探索了另一种教育模式,也体验了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小镇的闯入者

““让理想主义更理想主义,让脚踏实地更脚踏实地。”在报名表中,汕头大学商学院学生苏顺德写下了这样的话。”

从6月底开始,陆续抵达的年轻人打破了蕲春县青石镇的平静。

青石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小镇,地处大别山南麓,一条蕲河蜿蜒而过。尽管山和水带来了诗意,但和大部分中国乡村一样,小镇正日益失去活力,大量中青年外出打工,孩子们则投身应试教育的系统,起早贪黑,冀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隶属于以应试教育闻名全国的黄冈市,青石的大部分居民对大学的真意并不了解。立人大学开学前,义工陈仲伟去学校附近的店里复印招生简章,女老板问他:招来一名学生,能拿几百的回扣?

陈仲伟复印的招生简章仅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则通过网络发出。义工们并未做太多的推广工作,但响应者众多,80人的招生计划,报名的人数超出了三四倍。

“让理想主义更理想主义,让脚踏实地更脚踏实地。”在报名表中,汕头大学商学院学生苏顺德写下了这样的话。

这也代表了相当多报名者的心声。高中毕业生和大学低年级学生是立人大学的两个目标群体,前者往往对大学所知甚少,不知该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四年;后者则常常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感到失望,在同学群体中显得另类、孤独。

最终入选的高中生来自全国各地,一位名叫万永生的男孩骑自行车从河南赶来——在他们中学,“骑行中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特色活动;而大学生们所学的专业五花八门,甚至有一名学员的专业是“武器系统与工程”,后来,他被同学们称为“导弹哥”。

突然的闯入者给小镇带来的冲击不啻为一枚小小的炸弹。最直观的现象是:青石中学附近几家超市的脸盆、凉席等生活用品卖得特别好;学校食堂偶尔不开伙的日子,一百多人外出吃饭,周边大多只有一口锅的小饭店忙得不可开交;学校对面小卖部的冰棍也一度卖断了货。

不少城市孩子是第一次到乡镇生活,他们从学校旁边的商店买回奥利奥饼干,结果发现包装上的名字其实是“粤利粤”……

 OhMyMedia | 南方周末:大学在人间

立人大学学员毕业时要拍一组特殊的毕业照, 在白板上写下自己对大学的感悟。 (罗奇志/图)

年轻的毒

“刘瑜说,和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她也在年轻时中了很多“毒”,以为“农民起义就都是可歌可泣的,北洋军阀就是民不聊生的……””

北京大学的张健和清华大学的刘瑜是前两名抵达立人大学的导师,他们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

张健开设的第一门课是“国家:起源与组织”。第二天,张健和刘瑜进行了一场对谈,讲述各自的学思历程。定下这一主题是义工陈仲伟的主意,他在网上看过台湾大学“我的学思历程”系列讲座,并将其移植到了立人大学,要求每位导师都做一次这样的分享。

“我的学思历程从一片空白,到随波逐流,到头重脚轻,走了很多弯路。”刘瑜说,和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她也在年轻时中了很多“毒”,以为“农民起义就都是可歌可泣的,北洋军阀就是民不聊生的,西方议会都是互相攻讦,资产阶级都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后来,她又随大流读萨特、尼采,因为“那时手捧一本布迪厄、福柯就等于现在手里拿着一部iPhone4”。到最后她才发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体验到“小孩子在大自然中发现一种草叫什么的欣喜”。

学生们早就为这位明星级的学者准备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学生举手说:感觉自己周围的同学缺乏政治热情,不知你们当时的大学氛围如何?刘瑜答:生态更多样化,怪人更多,但是,任何社会中怀有政治热情的人都是少数,这并不是坏事,好的公民文化是参与型和冷漠型的结合。“问题是,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不能‘被不关心政治’。”

几轮问答下来,学生的提问逐渐发生了转向,好几个人都开始请教爱情问题:如何处理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对爱情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

“每次和年轻人交流,爱情都是必然被问的问题,最后我们都成了知心大哥、大姐。”张健说。

“可惜连岳不在,”刘瑜笑言,“我大学4年就是爱情专业户,从爱情中学到人性的很多东西,爱情是真正普世的。我的建议是,要勇敢,30岁以前尽量follow your heart(听从内心),但不要让别人为你的理想付出代价。”

最穷的浪漫

“在这所中国最穷的大学,浪漫却并不是奢侈品……”

青石的天气和学生们一样热情,位于顶楼的多媒体教室像是一只巨大的蒸笼,没有空调,电扇呼呼吹出的都是热风。刘瑜只能一边讲课,一边擦汗。“再次领教了南方的夏天,热得我呲牙咧嘴。”

在这个手机没有3G信号的小镇,物质的匮乏考验着每一位导师、学生和志愿者。

导师来上课,全凭自愿,不但没有讲课费,还要自掏路费,辗转换乘多种交通工具,住在镇上唯一一家宾馆,每晚房费80元,房间时常有蟑螂出没。

比起学生和志愿者的住宿条件,宾馆已经算是天堂了。青石中学的宿舍里只有硬板床,有的窗户没有玻璃,房间里闷热不堪,学生们往往是凌晨一两点钟才能入睡,早上五点就醒了。“到这儿的第3天,被褥里居然跑出一只虫子,我当场就崩溃了。”志愿者陈永明说。

但艰苦的环境抑制不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讨论欲。“张健老师关于国家起源的课程讲完后,我宿舍里的讨论太激烈了。”学生何冁煊说。

上了几天课,闷热的天气丝毫不见好转,义工们用微博求助。很快就有网友汇来了3000元,指定用于购买冷风机。

在网上,立人大学的关注者和支持者甚多,不仅有热心人主动捐助冷风机,连校徽也是微博上的一名艺术家自告奋勇义务设计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默默的关注者为立人大学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立大仅向每位学员收取200元学费,并采用小额募款的方式筹得2万多元。在结业后公布的财务明细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的捐款金额是一两百元,最大的一笔有一万元,最终的结余部分被用作学生的奖助学金。

在这所中国最穷的大学,浪漫却并不是奢侈品。第一天的课程结束后,一些学生不经意地抬头,看见满天繁星,忍不住叫了出来。远离城市的青石没有光污染,星空也显得格外明亮,甚至能看见浅浅的银河。从此,三五成群地去蕲河边看星星成了风靡一时的活动。

刚到青石,刘瑜就捡到了一只小狗,并把它带到了学校。大家给小狗取名“子弹”,语出刘瑜的书《送你一颗子弹》。很快,这只名为子弹的小狗成了立人大学的明星,它会在上课时跑进教室,学生们轮流给它喂食、洗澡,带它去县里看病,甚至还给它开通了微博账号。

校园停电后,不仅晚上的课在烛光中进行,之后两个白天的课也移师户外,在蕲河边的沙滩上。熊培云讲胡适,希腊女作家芒果讲柏拉图和理想国,学生们围坐一圈,引得路人驻足观望。

一起去读诗吗?

“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她举着机器拍摄视频,见人就问:“你饿吗?”“你觉得自己自由吗?””

尽管师资队伍强大,但立人大学的与众不同,更多表现在课外。开学时,李英强就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成立社团,自主发起活动,他还专门向学校申请了三间教室作为活动场地。

当天傍晚,一张A4大小的广告就贴在了一楼的墙上——“一起去读诗吗?时间:早6点半到7点半。地点:第一站‘悦来亭’(校园内的小亭子)。”

墙上的广告越贴越多。几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打出“在这里,读懂新闻”的口号,组织了关于新闻学和记者工作的讨论,邀请前来担任导师的资深媒体人郭宇宽和南方周末记者参与。成天抱着一把吉他的长发文艺青年则发起了“摇滚乐在中国”的主题沙龙。还有学生将风靡全球的TED引入了立人大学,举办了一场有关独立博客的分享活动。

出生于1994年底的无锡高中生邹天昱是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她在报到前一天才下定决心买了火车票。但抵达青石后,她很快成为了活跃的角色,校园里经常可以见到她举着机器拍摄视频,见人就问:“你饿吗?”“你觉得自己自由吗?”——这位准备出国读影视的小姑娘正模仿那部经典的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拍摄自己的电影。

更具创意的是“真人图书馆”活动——将每一个参与者视为一本有故事的书,读者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与书进行充分的交谈,了解他者的世界。

有的活动相当实用,比如“出国党”,就是一批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凑在一起讨论GRE、托福成绩,以及申请国外高校的技巧。

当然,体育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们因地制宜,在学校简陋的沙地操场上组织起了“沙滩足球”比赛。

还有学生发起了魔方社团,但最后因为青石镇买不到标准魔方,活动流产。

导师亦为课余活动做出了贡献。张健开了读书会,研讨《想象的共同体》。而作为曾经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郭宇宽为学生们讲授了“辩论与说理”,还组织了两场辩论赛,辩题分别是:国家层面的计划生育是否合理;色情行业是否应该合法化。

刘瑜则带来了一部反映“文革”中青年人的纪录片与大家分享。此后,观影成为一项重要活动。学生们也在老师的支持下外出夜宵、喝酒、吟诗。有一个晚上,一群人在路边的大排档吟诗唱歌到凌晨,到最后,花样迭出,广州人安猪用粤语念《黄鹤楼》,谢泳先生的弟子林建刚唱颂了《将进酒》,连大排档的老板都加入进来,吟诗一首,忘形到记不起究竟该收多少钱。

开放的大学

“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

上百名年轻人的动静很快就让小镇上的人们知晓了立人大学的存在,这所特别的学校还拥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关注者。西安欧亚学院派出了六位老师全程听课学习。前来授课的杨汝清出蕲春火车站后,找了辆三轮车去汽车站,车夫问去哪,答青石,车夫说:“你是去立人大学吧?我挺关注你们的。”

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短短15天的时间能真正改变多少东西?

“在半个月内学到很专业的知识是不可能的,立人大学暑期学校本身就希望成为一个激发性的项目,是开盖子,拍一拍,有些人的榆木疙瘩可能就被打通了。”李英强说。

实际上,来到立大的学生大多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这从他们的课外调研选题就可以看出来——有人选择研究乡村的小额信贷问题;有人将目光投向镇上和村里的空巢老人;有人研究乡村美育问题,之后还准备筹建一个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乡村艺术教育;有人干脆研究起了自己,测量立人大学学员的政治倾向。

最有意思的是几位来自上海的高中生,他们抵达青石后在街边的简陋小店吃了几顿饭,发现价格居然和上海一些环境不错的餐厅相差无几,甚至更贵。于是,他们决定研究:青石的餐饮究竟为什么这么贵?

在这群学生中,李英强所期待的激发和启发或许并不是奢望。吉林中学生寇一妮是被在立人当义工的堂哥寇爱哲“强拉”来立大的,她一向不爱读书,但从立人大学毕业的前一天,她在河滩上对堂哥说:“哥,以后每周给我推荐一本书呗。”当时,寇爱哲的眼泪差点飙出来。

在开学典礼上,李英强读了一段诗:

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

那以窒息的、干燥的、空虚的格子

不断地捞我们到绝望去的城市呵!

而今天,这片自由阔大的原野

这段诗出自穆旦的《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之二》。写诗时,他正和一群师生一起走在去昆明的路上。到昆明后,他们将组建后来成为中国高教史上传说一般存在的西南联合大学。

事实上,不少人都会将立人大学和西南联大作比较——立大的学生亦是离开了城市,一头扎进了“自由阔大的原野”,在简陋的校舍中追寻真理。

不过,李英强有着更大的野心,他希望将立人大学常态化,首先利用互联网,以公开课等形式建设“网络大学”,等若干年之后条件具备,再逐步实体化,使之成为正规大学体制之外的一种补充,提供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组建开放的新型知识共同体。

“我们将会办一个新式的大学,以互联网为依托,发挥技术的力量,聚集一流的学者,为那些有心向学而被现行教育体制排斥的青年创造接受真正大学教育的机会。”李英强说,“立人大学也将向那些上过名不副实的大学,未能尝到大学真正味道的人们开放。

 OhMyMedia | 南方周末:大学在人间


© 梦里狩猎 for 新闻理想档案馆, 2011/07/29. |
Permalink |光荣之路

Post tags: 南方周末,

OMM通讯社@新浪微博 | OhMyMedia@Twitter | OMM通讯社@腾讯微博 | OMM通讯社@网易微博

加入我们,OMM通讯社志愿者招募! OhMyMedia | 南方周末:大学在人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punout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聯合新聞網 | 監控免費WiFi 北京網民罵翻
July 29, 2011 at 1:00 AM
 

北京市東城區一些提供免費WiFi網路的咖啡館、書店、酒吧等,最近不約而同接到公安局通知,要求店家必須出資裝設「互聯網公共上網服務場所安全管理系統」,才能提供無線網路服務。這種變相網路監控舉動,引起當地民眾強烈不滿。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安裝此款WiFi軟體後,顧客進入店家須先出示身分證才可使用網路。這做法很可能未來會擴及到大陸全國。

報導指出,一旦有店家不願配合,相關負責人與單位,分別會被處以五千元人民幣、一萬五千元人民幣以下罰款,情節較嚴重的店家,很可能會被處以六個月停止供應網路的處分,或是取消互聯網的使用資格。

北京市民李蕭然在接受香港明報訪問時指出,「一些人愈來愈搞笑,管得愈來愈廣了,根本不在乎百姓隱私情緒。此舉是赤裸裸的網路監控,比『綠壩』(網路過濾軟體)還讓人噁心。」

這種上網安全管理系統要求,記錄並留存用戶登錄和退出時間、帳號、網路地址和域名、系統維護日誌,且具有六十天紀錄備份的功能等。有人在天涯論壇上抱怨,政府愈來愈誇張,「未來上街吃飯,家人洗衣買菜,恐怕都要一五一十報備。」

有業者表示,當初設立WiFi是為招徠顧客,花錢裝軟體卻又要業者埋單,乾脆停止免費網路服務,只是此舉也讓生意跌了四成。但北京東方新天地的星巴克,東四十條、南鑼鼓巷等多家酒吧和咖啡屋老闆,都說目前並沒有接到這樣的通知。

 聯合新聞網 | 監控免費WiFi 北京網民罵翻p 89EKCgBk8MZdE 聯合新聞網 | 監控免費WiFi 北京網民罵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报道周刊 | 税收增速远超‘��‘��‘��增速意味着什么‘��
July 29, 2011 at 1:00 AM
 

近些年来,大家都关注中國GDP的超高速增长,但一般人却很少注意到中國税收的超超高速增长。2010年,中國GDP增长了10.3%.但中國财政部数据却显示,2010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同比增长23%.对比近10年来中國税收和GDP增幅数据不难发现,中國税收再以两倍于GDP的速度飞涨。这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第一,中國人民的税负越来越重。用“政府的全部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表征一个国家人民的税负。依照中國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國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的计算,中國政府的全口径收入(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已经从1998年的1.73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其中,2007年和2009年的宏观税负水平也分别达到了31.5%、30.9%.不久前,中國社科院财贸所的财税权威专家又计算出,2010年中國政府的宏观税负又进一步增加到34.5%.“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低收入国家的宏观税负较宜为13%左右,中上收入国家应该是23%左右,高收入国家是30%左右。中國目前还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却已经达到了34.5%”。难怪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把中國� ��为世界税负痛苦指数第二的国家。

除了日益剧增的各种税收,中國人还要承担各种隐形的负担。比如,个人、企业会被强制性征收各种各种的“费”。“税收”进入国库,“费收”则往往形成各种部门利益、地方政府的非税财政收入。这些都侵蚀着共和国的肌体,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腐败和不正义。

第二,国富民穷。根据中國社科院李志宁教授的估算,占 GDP 1/4 的工资加福利,养活了99%的民众;GDP 的1/3 是腐败成本,被1%的人掌握。社会财富是由老百姓创造的,国家通过征税拿走了财富蛋糕的大头儿。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分析: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与美国做一下横向比较,更可以看出中國税率之高。2010年,中國财政收入是83080亿元,合1.262万亿美元,GDP是6.475万亿美元,而美国该年的财政收入为1.6万亿美元,GDP为14.52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意思呢?中國的财政收入占到了美国的79%,但国内生产总值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税收增速远超GDP增速导致了什么后果呢?“中國人勤劳而不富有”,中國政府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政府!政府里的老爷们不仅锦衣玉食,还有钱包二奶、三奶……n奶,到处出国旅游。

第三,内需不足,妨碍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國目前的税收体制是传统计划体制遗物的最后堡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权力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形成了所谓“国家得大头,集体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分配格局,并美其名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实际上是“只有小河有水,大河才能满”。由于国家不顾一切地去扩大税基和税额,尽量让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和个人利益的最小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税收增长长期大大高于GDP增长,造成企业活力不足、内需消费不足。

中國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不是源自中國的内部需求,而是严重依赖出口贸易。中國经济是一种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本身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比如它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变化决定着着外向型经济的兴衰。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依赖单纯的外向型经济成为发达国家,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健增长必须建立在其强健的内部需求的基础上。

近些年来,尤其2008世界经济危机以后,中國也希望实现经济“从出口主导到内需拉动”的战略转型。但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恶劣的社会保障体系无以保障民生,银行户头上仅有的几个钱还是意外情况下保命用的。

第四,社会矛盾激化。中國经济快速增长,人均GDP不断攀高,但贫穷问题无法解决,民众的幸福感不断下降,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成为压在中國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民生的艰难催生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前些年,中國社会科学院总会统计“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比如2003年是五万多起,2005年就增加到八万多起,但后来干脆就不公布这个数字了。据说现在已经达到十万起了。

中國的财政能力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国民工资增幅又远远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拿财政收入的65%养全国7500万”吃财政饭”的人,官民比例高达1:1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2010年的《新闻1+1》节目中透露,政府公务员仅“三公”消费就高达9000亿元。这个数据比较抽象,可以找几个数据与其对照一下: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6千万人受灾,中央拨款1.6亿,并号召捐款;2010年,江西特大暴雨22万人受灾,赣州紧急拨款60万人民币;2010年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说,全民免费医疗每年需1600亿,中國目前不具备这个经济实力。

第五,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国富民穷的分配格局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它最终将导向计划经济的回归。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越来越多的资源为政府所掌握的时候,家庭和企业所能掌握的资源就越来越少,政府配置资源就是常态。而在缺乏应有约束的条件下,资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就是必然结果。这不仅将导致整个社会对官本位的崇拜,还将影响到中國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有些人要求人们“正确理性看待中國的‘国富民穷’”。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甚至说:中國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国际上仍偏低。那么,中國收了那么多税收做什么用了呢?答案是:“社会管理”上,也就是对社会不满人士进行鎮壓,维稳。《财经》杂志2011年第11期《公共安全账单》披露:根据财政预算,2011年中國公共安全预算为6244.21亿元,高于国防预算的6011.56亿元。国防和维稳经费两项,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13.66%(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计划为89720亿元)。

在西方国家,高税负意味着高福利。中國的税收虽然高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但享有国家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中國人却只是少数人,更多的人没有享受任何国家给予的福利或享受到少到不能再少的福利。据有关数据,中國的社会保障支出大概占到国家财政的12%左右,甚至低于印度、孟加拉以及非洲很多比我们贫穷的多的国家。而西欧、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却有高达45%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美国用于社会保障的钱也占到了其财政的1/3

国家为什么要收税?收税的合法性依据是什么?倘若说,老子有枪,这是国家政权的需要,那么,这种理由和土匪收保护费没有什么区别。中世纪,英国国王为了维持其奢靡、堕落的生活,就用征税加强自己的收入。英国人民愤然起身加以抵制。斗争的结果,英国国王被迫签署了《大宪章》。从此,英国国王课税,必须征得人民同意,经过议会批准程序。有分析人认为,中國税收立法权与税收使用权被政府垄断,普通民众的征税同意权与用税决定权被剥夺。

来源: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1911

作者:信力建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7-28.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税收增速远超GDP增速意味着什么?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经济随想.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中国报道周刊 | 税收增速远超GDP增速意味着什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melody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报道周刊 | 是“生命的奇迹”也是铁路救援史的耻辱
July 29, 2011 at 1:00 AM
 

24日22点45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布会在温州水心饭店召开。发布会上,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宣布“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35人,受伤192人。目前,仍有132人分布在温州11家医院住院治疗。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7月25日《人民网》)

笔者注意到,报道中两个问题让这位发言人陷入尴尬,一是王勇平无法回答动车为什么会追尾,没有及时刹车的原因。二是在官方已经宣布过车厢内已无生命迹象,要对车体进行拆解,但又有一名小孩被从车厢中搜救出来,王勇平称,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

前一个问题确实让发言人难以回答,从网络搜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速动车和高铁安全的担忧,媒体曾经多有报道,高铁权威人物的一句话最为经典“中國高铁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也很成功,能保证后面不追尾、前面不撞车。还有供电系统,也非常可靠”。然而铁的事实再一次证明某些“权威人士”和“专家”的话是多么的不靠谱。

但是,最让人不能理解乃至愤怒的还是第二个问题,我们常说,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在以往的灾难事故中,人们总是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但到了这次铁路交通事故的救援中,仅仅过去了10多个小时,官方便宣布已无生命迹象,随后便着手对事故车厢进行拆解吊装,但就在这时候却突然听到一阵哭声,随后满身是血的小玮伊被发现。

笔者一点也不怀疑体现现代科技的生命探测仪的功能强大,但是科技再先进也要看使用者的道德素质,仅仅是几节列车车厢,且不用先进的仪器,即使完全用人工搜索,不放过一颗螺丝钉,也不至于“漏掉”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防人员仅凭耳朵都听到了小女孩的哭声,为何却被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其中也绝非仅是草率,要解释这一点其实并不难,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早一分钟畅通就意味着抢险的“胜利”,对于铁路部门来说,尽快地恢复畅通,不仅可以彰显部门工作的“成绩”,或许还会成为将来总结“先进”的一个闪光点,为自己的政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坏事再次成为好事。

尊重生命体现在哪里?对事故中的伤员不惜任何代价进行抢救是尊重生命,但对事故中不到最后一刻都坚决不放弃、不抛弃则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至少在这次铁路部门的事故救援中,我们没有看到这种对生命应有的耐心和敬畏。小女孩被救出,在让人欣慰的同时,也让人捏了一把汗,我们不知道在最后拆解吊动过程中发现的6具遗体,他们有没有遇到再次的伤害,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不是消防人员最后的发现,车厢被拆解、被吊装,幼小的生命恐怕真的就没有“迹象”了。

在电视不断滚动播出的新闻中,我们又能看到让人感动落泪的另一面,温州的市民彻夜排队献血,大批的志愿者赶到各家医院义务照顾受伤者,我们在为普通市民感动流泪的同时,似乎更看到了“铁老大”那不能容忍的对生命的漠视。生命可以创造奇迹,但不应该在事故救援中如此显现,这也许将永远是铁路部门事故救援史上的一个耻辱。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朱永华


中国报道周刊, 2011-07-27.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是“生命的奇迹”也是铁路救援史的耻辱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欢迎大家投稿,点这里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中国报道周刊 | 是“生命的奇迹”也是铁路救援史的耻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ylw8200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台灣新聞 | 動車事故 中國高鐵技術打回20年前
July 29, 2011 at 12:00 AM
 
 台灣新聞 | 動車事故 中國高鐵技術打回20年前
4463638 台灣新聞 | 動車事故 中國高鐵技術打回20年前
中國高鐵溫州動車特大交通事故是中國高速列車運營以來最為嚴重的傷亡事故,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分析人士表示,這一事故可能會讓中國出口高鐵技術的夢想成為泡影。

溫州動車交通事故已經導致至少39人死亡,200多人受傷。目前,官方對於事故原因的解釋是,第一列動車遭遇閃電後停車,第二輛動車從後面追尾撞上,導致幾節車廂從橋上墜落,從而造成眾多的人員傷亡。

中國高鐵係統和高鐵建設歷來和腐敗、貪污、黑箱作業等問題聯係在一起。這次的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後,政府非但無法解釋諸如“為什麼第二列火車沒有及時接到通知停下來”的問題,有關當局還命令,將斷裂摔下橋的動車頭就地掩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些不僅進一步動搖了公眾對中國高鐵係統的信心,而且對中國出口高鐵技術的努力更是一個重大打擊。

法新社報導,美國著名經濟研究機構“IHS環球透視公司”的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阿裏斯特·桑頓(Alistair Thornto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外已經開始擔心中國部分高鐵技術的質量;桑頓認為,這次事故將無法讓西方國家的策略制定者們認可中國為一個高鐵技術的出口國。

中國政府在國內高鐵建設中投入了大量資金,截止到2010年底,中國的高鐵軌道已經達到8358公里。並預計在2012年將達到13000公里,到2020年將達到16000公里。雖然中國的高鐵係統從開始至今只有短短4年時間,但是中國相當熱衷於在國外推銷其高鐵技術。

目前,中國在幫助土耳其、委內瑞拉以及沙特阿拉伯建造高鐵。去年12月,中國南車公司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簽訂了合約,將在美國境內建造高鐵列車。這次溫州動車事故中的兩列火車就出自中國南車公司之手。

日本“亞特蘭提斯投資研究公司”總裁埃德溫·梅納(Edwin Merner)在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表示,現在,中國出口高鐵技術的機率是零;梅納表示,中國再也無法挽回人們對高鐵的信心。

中國的一些高鐵制造公司從7月25日開始股價應聲下跌。在上海上市的中國南車這個星期以來已經下跌了12.5%,另外一個重要的高鐵制造公司–中國北車公司也下跌了13.8%。

日本“亞特蘭提斯投資研究公司”總裁埃德溫·梅納告訴法新社,溫州動車事故暴露出中國鐵路係統的重大缺陷,現在,中國可能要用20年的時間來向外國買家證明,中國的高鐵技術是安全的。2011/07/28

 台灣新聞 | 動車事故 中國高鐵技術打回20年前p 89EKCgBk8MZdE 台灣新聞 | 動車事故 中國高鐵技術打回20年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台灣新聞 | 輿論呼籲 中國高鐵停止「大躍進」
July 29, 2011 at 12:00 AM
 
 台灣新聞 | 輿論呼籲 中國高鐵停止「大躍進」
4463645 台灣新聞 | 輿論呼籲 中國高鐵停止「大躍進」
7月23日發生在中國溫州附近的嚴重動車追尾事故,引起人們對中國鐵路–特別是高速鐵路–發展的反思。有一些人呼籲調整高鐵產業的發展節奏,還有人發出了“中國、請你走慢一點”的呼聲。

中國國務院組織的一個聯合調查組正在事發地展開調查。與此同時,許多人開始就事故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反思。

反思之一認為,這次事故是一味追求“世界第一”而釀成的悲劇。批評人士指責中國官員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為追求政績而不惜以安全為代價。

全國政協委員、作家梁曉聲說:在中國有這種現象,比如說要建廣場一定是最大的。我們要求世界最大的,最好的,最氣派的,最快的。而這些都折射出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浮躁心理。

由於嚴重違紀而落馬的原鐵道部長劉志軍就很為中國高鐵總里程居世界第一而自豪。他得意地說,中國高鐵技術最完備,速度最快,目前在建里程最長。

中國從2004年開始發展高鐵,短短幾年就在試運行中把最高時速提高到近400公里,而1964年建的日本新幹線達到這個速度卻用了幾十年時間。為此,劉志軍錶示,中國高鐵技術已經“由追趕者變為引領者”。

反思之二認為,此次事故是“大干快上”惹的禍。有論者指出,“我們正在為追求過快的發展速度付出代價”。以京滬高鐵為例,五年的工期,三年就完成,然而開通不到一個月,就有5起故障被曝光。

資深媒體人李大同認為,這些都是急功近利的結果。他說:“根本沒有通過嚴格的檢驗,試運行,以及各種複雜惡劣情況下的可能性的設計。我覺得都沒有。因為它不是偶然出一次事故,是連續出事故。哪有那麼脆弱呢,不可能的事情。”

《經濟參考報》引述中華鐵道網首席執行官於丁的話說,近幾年的高鐵建設速度過快、工期太緊,因此在質量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並且在招標上有最低價中標的現象,這容易使個別企業為中標不擇手段。

甚至在司機培訓上也圖快。 《新京報》記者發現,中國動車司機培訓時間明顯短於其他國家,存在“速成”現象,中國首批高鐵司機培訓僅用了10天。 中國過去很落後,因此總想盡快趕上發達國家。毛澤東時代曾經提出15年超英趕美的計劃,可是“大躍進”的結果恰恰適得其反。

梁曉聲說:它是不可能的,就是現在我們和歐美在許多方面的差距少則二三十年,多則也還有半個世紀。因此這都要慢慢地、從容地、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地去縮短距離。我認為,中國從總體上要調整的一個發展心態。

一些專家認為,中國高鐵的建設速度應該放緩。時事評論家童大煥則發出這樣的呼聲:“中國啊,請你慢些走,……不要讓列車脫軌,不要讓橋樑坍塌,不要讓道路成陷阱,不要讓房屋成危樓。”

不過,也有不同看法,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說:任何一項技術都是在血的教訓裡面,在一個一個事故中慢慢成熟起來,發展起來的。中國的這個事情也不例外。中國高鐵速度是不是太快,是不是有點人為的拔苗助長等等,他感覺也不是那麼一回事。

仲大軍反對把這次事故擴大化、誇張化,並推而廣之,跟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密切聯繫起來。2011/07/29

 台灣新聞 | 輿論呼籲 中國高鐵停止「大躍進」p 89EKCgBk8MZdE 台灣新聞 | 輿論呼籲 中國高鐵停止「大躍進」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This email was sent to cdtca...@gmail.com.
Delivered by Feed My Inbox
PO Box 682532 Franklin, TN 37068
Create Account
Unsubscribe Here Feed My Inbox
 
     

Feed My Inbox

unread,
Jul 30, 2011, 3:09:29 AM7/30/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铁道部对遇难者家属下最后通牒‘��7月30日前必须签
July 29, 2011 at 3:30 PM
 

(2011-07-29 13:07:27)

王崴:#温州动车追尾坠桥# [总理慰问后铁道部提高赔偿金额 但仍未出面道歉]
据事故遇难者家属王惠讲述,继昨日温总理慰问后,今天上午铁道部委托家属居住地的政府领导传达消息:赔偿金提高到91.6万,限7月30日前签署协议。但王惠表示,家属只想要铁道部出面道歉,承认是人为错误,赔偿金根本不是诉求重点。

王崴:#温州动车追尾坠桥#【铁道部对遇难者家属下最后通牒:7月30日前必须签署赔偿协议逾期不候】刚刚接到遇难者家属发来的消息,铁道部对家属下达最后通牒,如果在7月30日之前不签署赔偿协议(金额91.6万),铁道部就撤离温州,停止对该事件的协商。家属表示对此感到很无助,但是绝不妥协,绝不签署!

~~~~~网友谈:~~~~~



有一年我到福建做个调查,福建省政府的高官,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几年前,耶路撒路发生了一起公交车爆炸的恐怖袭击,炸死了十来个人,其中包括两名中国人,这两名中国人都是福建人,是去打工的。以色列政府立刻与中国方面联系协商赔偿事宜,但经过中国领事馆的核实,此两人系偷渡客,属于非法入境,于是使馆方面不再配合。
后来,以色列政府专门开了一个会,会议认为,在以色列国土上无辜死亡的人,政府都有责任对其负责,至于这个人偷渡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会议最后决定,对两名死难的中国人一视同仁地按照国民待遇善后。

会后,以色列政府派专人到福建找到两位农民工的家人,抚恤金标准如下:
死者健在的父母按照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老人去世;未成年子女按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成年;有妻子的按照每月1700元美金发放直到去世。死者家属要求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了,最后支付的金额是每位死者赔偿70万美金。所有相关的调查费用全部由以色列政府负担。



***





日本如此处理火车脱轨事故




2005年4月25日,是一个永远伤痛的日子。这一天,从大阪府宝塚市驶往**社大学车站的城际列车在经过尼崎市时,发生脱轨抛飞事故,2节车厢直接飞入附近的一栋公寓楼,导致107人死亡,549人受伤,成为日本历史上最为惨重的列车事故之一。
事后查明,列车在驶入这个弯道时,应该减速至70公里,但是这位20几岁的司机却并没有按照规定减速,依然以117公里的时速前行,最终导致脱轨抛飞。
但是,日本国土交通省的事故调查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这一事故的主观原因是这位司机的失职,但是客观的原因是,沿线没有安装监控超速行驶的自动刹车系统。
事故发生后,经营这一条铁路的日本JR西日本公司社长山崎正夫等9名经营班子成员以“业务过失致死伤罪”遭到法院的起诉。同时,已经离退的前三任公司社长也因为在任期间没有很好的考虑安全问题而被受害者家属起诉。

此后,山崎社长和公司主要干部引咎辞职。

除了巨额的赔偿之外,每年的这一天,JR西日本公司社长带领主要干部都要到现场举行追悼会,再次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谢罪。而媒体也每次对这一追悼活动进行报道,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一惨案,更加重视铁路的运营安全。
而由受害者及其家族组成的团体,一直负责与铁路公司的交涉与沟通,解决一系列遗留问题,并定期举行心理治疗活动,减轻受伤者与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压力
这一起被称为“福知山线脱线事故”的惨案,导致了日本go-vern-ment和国会修改了《铁道事业法》,规定各铁路公司必须在铁路沿线安装“自动列车停止装置(ATS)”,以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铁道公司每年在事故发生的这一天,都在现场举行追悼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媒体札记‘��总理“救火”
July 29, 2011 at 3:30 PM
 

  一

  《新闻联播》的开场白仿佛回到三年前。与胶济铁路脱轨事故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相仿,也是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伤员及家属表示亲切慰问,部署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这一次,哀悼放在了最前面。

  事发五日后,终于需要国家总理出面为其下属的一连串错误而“救火”。通稿刊登在《人民日报》右侧顶端,标题不再是中规中矩的“会议召开”,而是那句“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编辑们为这则重要稿件制作两段摘要:“调查处理工作要公开、透明,结果向社会公布,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要继续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全力减少因伤死亡、因伤致残。要准确核实遇难者人数和身份,妥善做好赔偿、抚恤等工作”;“搞建设、谋发展都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那篇由“本报评论员”署名的头版评论更加得到人民网以及商业门户们的重点推荐。宣告“谋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文章痛心“我国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煤矿和非煤矿山矿难、道路交通事故、建筑物和桥梁垮塌事件”,要求各地官员“切不可片面追求速度,要钱不要命”,“中国要发展,但不要带血的GDP。”

  多数都市报选择了电稿中那句“给人民一个交代”或“调查处理要公开透明”作为头条标题。《钱江晚报》的封面像一个讣告框,“我看到,我震撼,我思考”是推荐的记者采访手记。这个头版总结标题已经是遮掩了浙江省委机关报子报的火气,在内版,23日连夜赶至现场的记者石磊开篇便痛骂“我看到的‘铁老大’和我们是如此的遥远”,引述的伤员家属控诉是“我没见过铁路上的人,我们是被警察救出来的”;“为什么事发5个小时了,没有一个铁路上的人跟我们解释一下?!”,文章补充描述,“接待他们的,大多是温州当地的政府官员。对于这些质问,他们也没有更好的答案。”

  主编们允许另一位记者公布出回忆中的更多“不和谐”:“警察可以拦下我们的采访车,但他们不敢拦这个领导或那个领导的小汽车,有限的道路资源被大量的这种小车占用了,导致救护车和消防救援车屡屡受阻”。“我们应该为生命让路”,这位因为车被拦下而跑了两公里到达现场的记者写道,“在生命面前,我们没有位尊位卑,请你放下身段……不放低自己的身段,你的眼泪只能被人们视为一种矫情。”

  一段由《新京报》编辑发布的微博声称,温州官方因为本次事故与铁道部发生争执,“铁道部要掩埋车厢,遭温州官员抵制,更出动警力抵抗,与铁道部发生争执,在场的温州副市长陈浩一度与工作人员大打出手,但铁道部还是控制现场。温州上下因铁道部失误却要温州为此埋单的做法大感不满,为死难者家属抗争提供方便,包括默许家属在市政府外静坐甚至堵路抗议。”迄今尚无正式出版报道可以证实这段描述,不过,在钱江晚报上,今天已经有了较之前日昨日更加不客气的点名斥责,《铁老大,请放低你的身段》:“你们在这次事故中的表现,有目共睹,不知道你们对公众的评价是不是心知肚明?无论是面对死难者家属,还是媒体,你们高傲的头总是昂扬着,你们可以把自己的失误归结于‘生命的奇迹’,也可以从门缝里递出几张死者 名单来应付媒体。例子太多,这里都懒得举了”。

  这份浙江畅销报纸的评论员方小晶写道,“你毕竟是责任方,责任是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精神,总归要大过你的‘铁老大’精神吧?……你还要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我们看了能舒服吗?我们会谅解你吗?”文章将铁路这种服务业比作“天下奇闻”,奉劝铁道部如今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必须“尽快拿出改革方案”:“好好向市场经济学一学,学学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学学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学学怎么样危机公关,学学怎么和媒体打交道,学学如何去提高自己的美誉度。”

  当然,即便是“不愿埋单”,即便是“默许抗议”,但媒体总有自己的宣传纪律要遵守。在温州都市报和温州商报上,本地官员们部署的报道重点仍然是“全城驰援,大爱温州”。市委机关报的头版昨天刊登了副省长王建满“要把维稳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的指示,今天又已经刊出系列评论之二,《“温州精神”,在灾难中升华》。

  《新京报》则是跟踪那段流传于网络上的那段律协通知,今天刊出对温州市司法局律管处处长、市律协秘书长甘细平的采访记录,由其证实确曾发通知要求“接到死伤者家属求助的律所和律师,不得擅自解答与处置,在第一时间向律管处和市律协报告”。据甘辩解,通知是说律师不得“擅自解答和处置”,不是“不允许”。这次事故有一些专项政策,一般律师不了解,可能会误读。

  在成为一整天的新闻议题焦点并饱受争议之后,温州市委宣传部还需要出面宣布那个曾由中新社发布的赔偿方案是“谣言”,即“早签约有4到5万元奖励的说法是谣传”。根据此前新华社稿件中的描述,50万元由事故赔偿金、一次性专项帮扶款以及爱心捐助款构成,并无“奖励费”一项。《新闻晚报》记者就此拨打达成第一例赔偿协议的遇难者林焱家属的电话,“没想到对方一听到是记者就呵斥道,‘我们在网上已经被别人骂死了,还接受什么采访。’”

  《南方都市报》愿意体谅温州官方是“代人受过”。今日社论《谈判格局不对等,霸道赔偿谈何抚慰人心》主要骂的还是“铁老大”,强调“并非此次事故责任主体的温州市委此刻出来辟谣,却并不能改变人们对于铁道部的霸道印象”。文章批评,“铁道部急忙就赔偿给出方案,断难摆脱规避责任、尽早脱离与遇难者关系的嫌疑,同时也与遇难者家属和舆论所要求的‘先给真相再谈赔偿’背道而驰”,指其50万元的方案刻意回避7月1日生效的《侵权责任法》。而后,更抨击其“通过‘工作组’这样的利器制造与家属完全不对等的谈判格局”:“事发之后,铁道部和温州市立即以毫不逊色于救人的速度成立了57个‘5+1’工作组……一方面注意外部记者的探访(据《今日早报》的消息),另一方面也采取对家属的不断游说行为”。

  这份市民报纸还更进一步,转荐同属南方报业的《21世纪经济报道》昨日社评《铁路事故应急处置机制亟待完善》:“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些现象,例如中海油、中石油在污染事件上同当地市级政府的‘交涉’。这些央企和铁道部都保持行政级别高于地方谈判对象的优势,形成所谓的‘条条高于块块’,从而在矿产归属、地皮、推卸各项社会成本负担上面有更大的‘胜算’,实现所谓国家对经济制高点的抢占”。

  家属们的苦难继续得到聚焦。《新快报》引用态度转变的杨峰声明,“我没有被铁道部收买,安顿好家属后事,一定会讨个公道”;《扬子晚报》上,一位失去妹妹的男子跪倒在地给仰头喝水的调查组专家叩头,苦求说法,编辑们加上备注,“专家只回答,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京华时报》刊出“遇难者家属高举遇难者遗像,要求与铁道部官员见面”以及他们手持横幅聚集在温州南站的场景,并引用其中一位的原话,“他们一开始就谈钱,这让家属很难接受!”报道中,“家属代表称,上海铁路局的一位负责人会议半途到场,发言中主要强调了铁路部门在救援中的努力,对于家属们的四点要求,进行了‘官腔’式的回复”;《南方都市报》更引用凤凰卫视节目台本,由家属们追忆那个“一家四口被困车内,家人多次求助无人施援” 的夜晚:“他们就不动,他们就不动手,就说没有生命迹象了”。

  今天早晨,温州警方已然公布第三批遇难者名单,至此,官方死亡数据中的39人全部确认。《中国青年报》昨天那篇《“情绪稳定”终于被扫进垃圾堆了》言犹在耳,不料,《人民日报》稿件今又宣告,“温州相关部门已累计接待遇难者家属880多人。在心理干预小组和现场志愿者的陪护下,家属情绪总体稳定”。

  对事故原因的调查正在向纵深处挺进。央视《经济半小时》昨晚公布“永嘉站异常情况早有征兆,人工调度代替正常的电脑自动调度”还只是引子,《第一财经日报》根据铁道部排查命令发现的列车控制系统更加疑似真凶。早间,《朝闻天下》播出新任上海铁路局长安路生的通报画面:“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应该显示红灯的时候显示绿灯,没有给后车提供应有的信号,相关调度人员也没有发出预警,引发追尾事故。”10时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的道歉信已然出现在各大门户页面上。

  事发次日,铁道部曾称“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雷击造成设备故障导致的”,此说饱受质疑。昨日中新社曾引述国家电网声明,称事故发生前后“给温州南站、永嘉站2个火车站供电的3回10千伏专线均未受雷雨天气影响,运行正常”。

  人祸已然确凿无疑。以“要高铁动车可靠,更要人可靠”为题,腾讯今日话题感叹:“‘中国高铁,将脚步放慢一点’,事故发生后,很多网友在微博上转播了这句话,其实,谁又不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呢?人们说的慢,不过是希望铁路除了速度之外,能在质量、管理、安全上能齐头并进罢了”。笑蜀更在凤凰网专栏中认定,“我们的问题已经不是人祸,而是人祸的轮回,而是由人祸的轮回所印证的”,他希望本次动车惨案成为关键转折点,“那种连生命都可以牺牲的发展,对生命来说,又有何意义?”

  没能等到安局长最新结论的《新京报》,社论用在《动车事故调查,期待检察机关监督发力》;《京华时报》也说“调查公开透明才能真诚负责”。不过,还有人担心在铁路系统的“独立王国”里,如此“避嫌”仍不足。于是,贺卫方吁求人大介入的呼声得到了更多媒体版面,其中包括《北京晚报》、《青年时报》,以及《南方都市报》的头版头条位置。这位法学家在其微博中提出,“温州特大事故震撼人心,铁道部自家调查难以服众,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急设立特别委员会,对事故进行调查听证,以答国人”;不过,今日《新京报》引用宪法学者许崇德之观,他认为“学者就此提出建议是可以的,作为一种民间呼吁是正常的,也是民主的体现,但是不能轻易启动”。

  安路生认为“7•23”事故暴露出多方面管理漏洞,不过,在很多批评者看来,比起至少造成39人死亡的数据,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在此后四天里糟糕的救援善后,用凤凰网专题的说法是“目中无人的列车驶向何方,不人道是这次救灾中最可怕的黑洞”。温家宝的应急专家组成员昨晚也已通过央视镜头公开批评铁路同僚“事故处理不慎重”,从24日上午的“掩埋车头之争”、 24日下午的“先救援还是先起吊”、25日的“未查清原因就开通铁路”,一直到对“埋了又挖出来”之举十分吃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铁民面对记者摇摇手说:“难以置信,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个要出大笑话的。”

  谣言与真相也在反复互相追尾,辟谣和反辟谣很难说哪个就成了“笑话”。每天都会有层出不穷的黑幕指控,其中仅有一小部分获得官方否认,进而被刊登在正式出版媒体上,例如“遗体集体火化”说。而绝大多数传言则是在回应和反驳中面目不清,例如究竟事发之后铁路部门有无掩埋车头——这甚至直接导致财新记者周凯莉与她所供职的那家素有独立之名的媒体,被安替、林天宏等曾经的同道中人公开谴责。根据财新网在7月25日发布的《“掩埋车体”事后现场目击》,“车头被推翻在一个大坑里,但上面并未覆土。另外5节车厢,还在事发地”。署名记者于达维还就此在微博奉劝那些抨击者:“谣言和阴谋最能红。但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互联网舆论如同众声喧哗的广场,激烈的声音总是更容易浮现,更容易被人们听见,而那些相对温和(或称“理性”)的观点则有可能化为“沉默的螺旋”。尤其是在紧接这场惨烈事故的日子里,为中国铁路部门辩解需要特别的勇气,很有可能会被批评为“理性到冷血”。所以,当《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微博上痛惜中国高铁出口前景遭遇重大打击,当企业家李东生呼吁理解新技术的发展需要过程时,他们迎来的是压倒性的骂声。

  骂声中,很多是被哭声激发而来。新华社播发了《亲历者还原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前后8小时》,《新京报》排列出更多遇难者的生前故事,《钱江晚报》宣布找到了事发前小伊伊正在叫妈妈的视频,搜狐设立了用来悼念的网上纪念碑。或许再过三年,人们提起这场发生在雨夜中的交通事故时仍会想起这个标题——“永不抵达的列车”。《中国青年报》的年轻记者赵涵漠拥有了自己的成名作,拥有了快速阅读时代一篇长文的罕见点击量,也拥有了同行前辈们的最高致敬–鼓励原创的《南方都市报》、事发本地的《钱江晚报》都在用今天的版面原题转摘这篇报道,逝去的朱平和陆海天灿烂的笑容再次绽放。

  午前,央广快讯:温家宝抵达温州,将看望慰问事故伤员和伤亡人员家属,并将向遇难人员献花表示哀悼。温家宝还将举行中外记者会,就相关问题回答提问。

  此时,门户编辑们正在推荐一组发自事故现场的图片,当地民众在解除封锁后来此挖掘车体残骸。“尘归尘,土归土”,腾讯解说道,“有的人是回来再看看现场,有的人是来捡东西的,捡了废品拿去卖钱。不过现场除了一些掩埋在泥巴里的车身碎片,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二

  新华社下属《国际先驱论坛导报》的编辑感叹:“果然!航空母舰一出来,动车追尾就退后了!残酷的新闻规律啊!连赖总也不能幸免,才火了半天!所以说,引导舆论转移焦点的最好办法就是再制造一个焦点出来”。

  事实上,中国军方公开承认航空母舰存在的消息的确也具备登上头版头条的能力,那幅由新华社首度发出的“瓦良格”清晰大图也登在了《人民日报》头版上(此前,出现在新华网首页的只有源自“网友”的非官方照片)。

  中共中央机关报固然要沿用国防部发言人那句“我国正改造废旧航母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作为头版主题,但也可以在整整两个内版飞扬一番,例如《中国人航母梦》、《图说航母》。在那篇《五问中国航母》中,更由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出面答问,称“改造废旧航母是由国情决定的,改造后主要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拥有航母有利于保卫我国的海上安全,也是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并再度否定“中国威胁论”,强调“我国改造航母在技术上面临全方位挑战,与最先进航母有不小差距”。

  既要长我志气,又要韬光养晦–作为军方喉舌,《解放军报》在用头版宣布“航母建设非常复杂,该舰距离真正形成战斗力还有很长时间”后,配发评论员文章《和平发展的积极举措》,强调“即使未来发展航母,也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而是意味着对世界和平承担更大的责任。”

  而在那些都市报的头版上,兴奋之情就更加表露无遗。《重庆时报》就四个斗大的字,“中国,航母!”;邻近台海的《东南快报》谐音“亮舰”;《辽沈晚报》高呼“中国航母,威武!”;《晶报》惊叹“真有航母”;《楚天都市报》说“大国重器,呼之欲出”;《潇湘晨报》宣布中国已成拥有这项战略级武器的“第十国”。《东方早报》干脆直接引述军方通报中那句“不存在下水问题,它一直都在水里”作为头条标题,据其内版所言,“舰上所有设备都是新的”。

  《环球时报》社评尝试解读中国军方“低调、惜字如金”的意图:“中国显然很不愿意因为这艘航母增加周边对自己的担心,这样一个乖巧的、认真与邻为善的大国,世界政治史上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篇《中国老百姓盼望航母有威力》得到腾讯头条推荐,文章再度建议中国官方“既不高调也不过于低调”,“把实情告诉国民,把我们的真实意志通告他国”:“中国发展航母就是为了获取军事及政治的战略增量,第一艘航母既是试验平台,也是中国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第一步。国防部不这么说,但中国民间就是这么理解的,世界大概也都是这么看的。”        

 媒体札记:总理“救火”p 89EKCgBk8MZdE 媒体札记:总理“救火”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7·23事件回顾‘��下一站天国
July 29, 2011 at 3:30 PM
 

记者_ 徐卓君 孙炯   实习记者_汪昕 姜梦 洪沁  浙江温州报道

混乱的列车

7月正值台风季,雷雨在浙江沿海一带并不少见。除了窗外的雷雨,这本是一次普通的旅程。

直到到达永嘉站前,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看起来都一切正常。7月23日19点50分,D3115次列车停在了永嘉站。本来,这趟车应该在7分钟后到达前方的温州南站,却迟迟不肯开动,此时极亮的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天空,16号车厢的乘客曹卫东开始焦躁起来,还有两站才能到达此行的目的地瑞安,而此刻约好的厂商已经在站外翘首以盼。

做皮鞋生意的山东菏泽人曹卫东,常在甬温线上的温州、温岭和瑞安三地往来,他的妻子王海茹却难得地随着他走,这是她第一回乘坐动车。刚上车坐定后,曹卫东便对妻子说:“你没出来过,为你买了一等座,你要多走几节车厢看看这么贵有什么区别?”

王海茹确实对动车陌生,她辨不清与普通列车动辄数十列车厢有什么不同,这班动车只有16节,他们买的一等舱票是在尾端。“我爸说过,坐火车别坐头上,也别坐尾巴。”几十分钟后的王海茹懊悔说,“要知道是车屁股,宁愿换二等票。”

王海茹觉得动车很稀奇,想到自家鞋店的小工也没坐过动车,便用手机拍下一段视频,好回去让小工也开开眼。这段40秒左右的视频顺着王海茹彼时的视线望去,一等舱的坐席四个一排,比二等座明显宽大。还有一个画外男孩音在嚷叫:“我要妈妈”,一个老年女声则接话问:“妈妈干什么去了”。

事后,王海茹努力拼凑着男孩的形象,只记得他穿沙滩凉鞋。事发后,男孩、男孩母亲、男孩小姨和外婆都没从车里出来,只有外公爬了出来了——他们极有可能是失去了五位亲属的浙江绍兴杨峰一家人。

曹卫东夫妇的后排坐着浙江平阳人吕德民和男孩的外公,往后是一对母女,再往后,是一面隔开坐席与洗手台的隔墙,他们的座位都处在列车行进方向的右侧。

20点前后,车还停在永嘉站,此时车内广播响起:“雷雨天气,不能开车。”20点05分,同方向驶来一列动车,在D3115列车右侧站台停稳,吕德民看见这列动车上涂有“D301”的车次号,这是一趟北京开往福州的列车。

如果正常的话,D301次列车应该在19点12分离开温岭车站,19点42分到温州南站,中途经过永嘉站,但并不停靠。显然停靠在永嘉站的D301次列车遇到了什么问题。

此刻在已经停下来的D301列车第4车厢内,王薇正在陪9岁的儿子杨杨玩扑克牌。已经习惯了列车晚点的她并没有觉得中途停车有什么异样。晚点,对乘坐中国火车的每一个乘客而言,都已是稀松平常。

王薇一家是在当天下午14点10分左右从南京登上D301次列车的,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福州。中金公司的职员王薇休了年假,她带上母亲和放暑假的杨杨,准备去福州找朋友玩上几天。

9岁的杨杨看过空难新闻,他有些怵飞机,“要是飞机出事,就没有生还的机会了”,是他让妈妈乘火车出行。

按照火车时刻表,D301列车本应在14点13分从南京南站准时发出,不知何故却晚开了半个小时,王薇的母亲朱彩娣还记得“一路上,都是这么走走停停的,听说是遇到了一些故障”。

永嘉站也是D301车撞车前最后一次停车。20点15分D3115开动起来,7分钟之后D301车也驶离永嘉站。

而根据火车时刻表的编排,在永嘉站至温州南站这一段18公里的路程中,应该是D301车在前,D3115车在后。没有人知道,在这个现实的混乱时刻表里,危险正在逼近。

根据吕德民的回忆,先开动的D3115车起步很慢,接着加速,跑快了又停车,停车后开动,开动了再停车。而身后出发的D301车正以100多公里的时速飞奔而来,在距离温州南站5公里处,D301车和D3115车发生了一场致命的追尾。

P634475344851533565 7·23事件回顾:下一站天国

生死之间

事故发生100米外的温州双屿镇双岙村,雷电大作,没有接到通知村民们就被停了电。双岙村下岙路两旁都是制鞋的小厂子,住满了来自湖北、江西、安徽的打工者。因为停电,双岙村里数百台制鞋的机器都停止了转动。

雨势稍缓,鼎力峰鞋材厂的经理阮长宵,爬上4楼阳台,巡查大雨过后的房子,刚好看到一辆火车(D3115次)停在100多米以外的高架桥的铁轨上,车厢内灯火通明。

住在铁轨旁边的双岙村住户,对于呼啸而过的动车已经司空见惯,但却很少碰到过停下的火车。“这辆车怎么这么奇怪,趴在高架桥上不动了?”阮长宵好奇地多看了几眼。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又一辆火车(D301次)从相同方向开过来了,“速度很快,我当时就想要撞车了。”

D301的司机潘一恒或许是发现了D3115,车灯开始闪烁,闪了两下。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作出了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拉下手动制动闸。

车灯闪烁过后,D301车开始减速,“我以为停得住,但晃晃悠悠地还是撞上了”。

刹那间,两列火车车厢周遭所有的灯光都已熄灭。在巨大的爆炸声过后,只剩下铁皮相互摩擦引起的明黄色电火花,在漆黑的夜晚里吱吱作响。后车的车头在巨大冲力下弹了起来,翻了个身,从高达十多米的桥上迅速下坠。

D301除了第一节车厢,第二节、第三节车厢都从水泥防护栏中飞出,掉入离双岙村100米外的泥地上。第四节车厢一头朝天翘起,一头插入地面,几乎成垂直角度,倚靠在高架桥上。

4号车厢的乘客王薇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包厢内的照明灯忽然熄灭,周遭漆黑一片,“不好了,出事了,我能感觉到车厢冲出了既定的轨道。”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翻滚,王薇本能地一手抓住附近的白色小桌板,一手揽过儿子柔软的身体,任凭身体随着车厢的翻滚甩来甩去,死死不肯松手。

包厢的空间正在一点点压缩,坐在对面的朋友——一位刚剖腹产后4个月的妈妈,一屁股就砸在王薇的母亲朱彩娣的胸口上。老人家被撞破牙龈,满嘴都是鲜血。“哎呀,也不知道是断胳膊还是断腿了,我60多岁了,死了也不要紧,可怜我的小外孙!”朱彩娣回忆道。

不知道翻了多少个跟斗,长方体的包厢最终变形成一个立方体,4号车厢停止了它的恶作剧,插入地面。

“太恐怖了,确实太恐怖了,就像电视里演的《生死时速》一样。”所幸,王薇的4号车厢是一节软卧改装而成的软座车厢,处于一个相对密闭而柔软的空间内,王薇扶起坐在母亲身上的朋友后,惊魂未定,但没有头破血流,应无大碍。

D3115最尾部16号车厢的乘客小邱没有那么幸运。他当即晕厥,醒来后发现车厢左后方的铁皮已经完全坍塌,左前方则成为一具空铁皮,火车该有的零部件都不翼而飞,没有椅子,没有轮子,车底的地板变成了铁轨。还有一个人躺在铁轨上,“可能已经死了”。

曹卫东是D3115次16车厢为数不多尚保持清醒的人。巨大的撞击声之后,空间在一点点变小,挤紧,他听到妻子在黑暗中呼叫自己的名字,随即右手一把抓住正从座椅上滑落的妻子,整个身体伏在妻子的头部,为她挡住正在坍塌的天花板。

同车的吕德民听到“啪”一声,就感觉列车软了,他顺势滑下座位,接着转身,双手抱牢座椅背,脸贴住椅面。“三四次撞击持续了一分钟,灯灭了,天花板都砸下来。”

救援和自救

D301次4号车厢落地之后,王薇一行人大声呼救,同时四下寻找可以砸门窗的工具。有一位乘客摸到了一瓶白酒,一把砸向窗户,酒瓶玻璃碎了一地,酒流得满地都是,窗户却纹丝不动。

包厢的门已经变形,死死卡住王薇的出路,密闭的包厢内空气越来越稀薄,砸烂的酒精味弥漫在闷热的车厢内,恐惧包围了大家。与王薇同行的一位乘客则在第一时间内给父母发了条短信:“我回不去了,遇难了,帮我带好孩子。”

约莫几分钟后,就在王薇们陷入绝望之时,第一批救援人员——双岙村的村民们已在自发赶往现场的路上。

目击者阮长宵打电话报警的同时,他的同事温金波,穿了双拖鞋,越过半尺深的积水,跑到摔落桥下的车厢边,温金波还记得“那个时候,车顶上还有电,一闪一闪的”。

借着天上的闪电,温金波在1号车厢边上目睹了他生平从未见过的景象,“车厢扁扁的,完全走形了,外壳像一盒一盒废铁的铁片,有的头摔出来,有的手摔出来。”

温金波救出来的第一个人是位20多岁的女生,被不知道什么物体压着脖子,头露在车厢外,身子还在里面。温金波把重物抬起来,把她拉了出来。第二个被救出的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士,身体着地,卡在一条又细又长的缝隙里,半身露在车厢外,头上有几个血洞,正在汩汩地流血,“蛮惨的”。

温金波和村民们一起抱起她,冲到村口,拦住路过的一辆面包车,“她的头一往下就喊疼,我们只能两个人一齐护住她的脑袋,另外几个人抱上车才行,放了好几次都没放上去,那个驾驶员一摸说快不行了。”

送走前两位伤者之后,温金波又折回现场,试图进入车厢内,但刺手的车身和压塌的车顶让他无法进入,只能从车身裂开的缝隙中把压着的乘客拉出来。

此时王薇所在的D301列车的4号车厢已经直插地面,悬挂在半空中。保持着个相对完整的车身。她身处离地最近的那节包厢中,听到村民的脚步声后,拼命地用手敲击门板,引起他们的注意。

后来不知道村民们用了什么办法,包厢门终于被撬开,王薇闻到了生的气息。走出包厢,外面全是碎玻璃,鞋没了,儿子和母亲替王薇各摸到了一只鞋,细心的儿子还把翻滚时从王薇包里掉出来的钱夹子和手机捡了回来。

闭着眼睛,王薇从离地1米多高的地方跳了下去,待双脚终于踏上实实在在的土地后,王薇一家人赶紧远离了这个已垂直于地面的车厢。“我们在里面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居然挂在半空中了,那时候不怎么怕,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王薇离开后不久,也就是当天夜里9点左右,撞车事故发生后半个小时左右,官方力量——消防队和特警队到达了现场,先期过来救援的村民们则部分开始撤离。

但无论是村民,还是专业救援人员,当时很少有人注意到桥上损毁严重的D3115次16号车厢,更未想象到车厢里的惨烈状况。

这节车厢的乘客小邱说,车厢里的乘客大多靠自救,虽然头部受到撞击昏迷,但他在醒来后,隐约还记得,车厢左右两边都已经被完全压扁,前面和后边各有一块铁掉下来,挡住了他的视线,只剩下左前方还有一道30厘米高的缝隙,“如果我再胖一点就爬不出去了”,小邱说自己很幸运。

曹卫东也算幸运,坐在洗手池的隔墙不远处,他的椅背和洗手台隔墙撑住了一片正在坍塌天的花板。右车窗已被震烂了,“裂纹就像纱窗网,用手就能撕开”。

带着一头碎玻璃渣子,曹卫东和妻子王海茹从窗口跳至轨道上,王海茹的鞋子掉了,穿上了丈夫的鞋,曹卫东光着脚扯着妻子一直往前跑,跑过十来节车厢的距离,见到了有两个铁道工值守的小屋。他们喊“撞车了”,道工则问“厉害吗”,曹卫东开始怒吼:“火车撞了肯定厉害!”

铁道工开始电话报告,曹卫东决定折回去看看。王海茹想拦,拦不住,就一同跟了过去。回到16号车厢,曹卫东用手机屏的微弱亮光探照,“尾部基本没有了,烂岌岌的”。

16号车厢的乘客吕德民眼见曹卫东夫妇从破窗逃生,自己却被坍塌的天花板挡住,钻不到窗前。旁座男孩的外公倒在车厢地上,蜷住了身子,后座的母亲在呼喊女儿,其他人都没了动静。吕德民伸手去摸,没摸到那位10岁的小女孩。

曹卫东夫妇又跑回铁道工的值守屋报告。“等我们再回去,他们就感觉非常严重了。”这次铁道工带上手电,跟随夫妇俩再次折回16号车厢。此时,吕德民正在用双拳敲开了后座窗户,“玻璃弹性好,敲了有十分钟。”女孩的母亲信教,她在不停呐喊:“我的主,救救我女儿。”吕德民劝她:“我们要赶快出去,车一翻身,就都活不了。”

吕德民探身出窗外,发觉车顶矮了一截,轻易就能登上。距撞击后约40分钟,吕和另外两名乘客登上车顶,当即懵了:上车时是最后一节,现在后头却多出一堆车厢。

铁道工捡了块80厘米长的车厢碎片,开始砸16号车的车窗。“砸开后,另一个小伙子从车里跑了出来,然后踏着我老公的肩膀探进破窗里。”王海茹回忆说。

曹卫东说:“你喊啊。”小伙子回应:“摸到一个,没呼吸了,又摸到一个,也没呼吸了。”曹质问铁道工:“你们到底报警了没?”

王海茹记得,事发一小时后,他们才见到有穿铁路制服的男女向车尾走来。吕德民看得很清楚——女乘务员戴着“列车长”臂章。

幸存者都围过去问:“这里这么厉害,你们前面不知道?”“你们车里没乘警吗?”“有没有医药箱?”

女列车长指认那男的是列车司机。王海茹称:“司机瘫坐在高架桥上,嘴里自语:我说能过去,他们不让我走,一定让我停下来……我一生都不会再开车了。”

“我没听到男司机自语,但女列车长一直哭着打电话汇报。”女列车长电话那一头的声音传出:“没关系,我们就会来,不要紧张。”吕德民抢过手机开骂:“还不紧张?你爸爸压在里面你不紧张?”

当晚22点38分,追尾事故发生整整两个小时之后,王海茹才在高架桥上看到第一个消防队员。她听见消防队员说:“怎么上面还有?我们一直在下面救援。”

P634475342868146081 7·23事件回顾:下一站天国

遇难者家属杨峰(中)一行前往温州市市政府谋求与铁道部官员对话,温州市鹿城区区长(左)出面协调。杨峰在事故中失去了妻子、未出生的孩子、丈母娘、妻子姐姐和外甥。 摄影_孙炯

通车还是搜救

迟来的专业救援结束得也早。央视直播称,7月24日凌晨4点左右,搜救工作已经结束,生命探测仪显示列车上已无生命迹象。

7月24日17点左右,清理现场的吊车将停留在桥上的一个车厢拦腰吊起之后,打算对16号车厢如法炮制。因为原计划当天18点,事发的甬台温铁路将恢复通车。

按照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的说法,他在7月24日下午接到指令,用吊车把车厢吊起来,放到桥下清理。但他表示抗议,坚持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代?”

最终,特警支队的队员们获准在铁轨上原地清理。搜寻过程中,居然发现一只小手在动。7月24日下午5点15分左右,他们从车门空隙中把这个两岁零8个月的女孩救出。她的名字叫项玮伊。

有遇难者家属的说法略有不同。在铁道部、温州政府部门与遇难者代表进行的一场谈判中,就有一位遇难者家属称,家属一遍遍地搜寻中发现还有人活着,才叫来特警队员施救的。  在被救出前,项玮伊已在车厢残骸的挤压变形空间中坚持了20个小时,因此被媒体称为“奇迹女孩”。在医院醒来之后,小玮伊反复说“妈妈抱”。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都已经遇难。

7月24日17点至18点30分钟的一个多小时内,南都周刊记者目睹了小玮伊的生还。接下来,又看到7具包裹着蓝色塑料布的遗体被抬出。

次日清晨,事故后的第一辆动车轰隆隆地通过碾过遇难者的鲜血,桥下是几具车厢的残骸,或许还有遇难者的断肢。

但惊魂未定又极其幸运的王薇一家人,此时已经不敢再乘坐刚刚通车的动车回家,在宾馆连续两个不眠之夜后,他们乘坐一位朋友的汽车回到了南京。杨杨说以后不坐火车了,要骑自行车出来旅行。

幸存者曹卫东夫妇看起来很乐观,住进医院的第三天,他们就盘算着出院,去瑞安进货做生意,王海茹笑称自己“没心没肺”,以后还会坐火车,就是不坐前四节和后四节车厢。虽然有记者曾问她,以后会不会有消极情绪,她说不会,“我还是继续挣钱过日子。”

幸存者终能走出阴影,继续前行;死难者应该已经去了天堂,想必天堂不会有追尾的火车;死难者的亲人正坠入无尽的悲痛。

在7月24日下午被抬走的遗体中,有绍兴人杨峰的亲人。事发时,他的妻子陈碧、妻子的姐姐陈熙,陈熙的儿子以及岳父母都在D3115次16号车厢上,但只有岳父生还,被送到医院抢救。28岁的陈碧怀有几个月的身孕。

7月25日下午,杨峰披麻戴孝出现在幸存乘客安置点,他流着泪问:为何他的亲人还没被找到,当初就停止了救援?听说16号车厢后来找出多具尸体,谁能保证事故发生后他们都已经在第一时间遇难?为何妻子面容会被毁坏,究竟是动车追尾撞的,还是挖土机挖的?据悉,杨凭借妻子手上的结婚戒指,才得以辨认。

他还说,亲人所在的车厢就发现了10余具尸体。“你能保证这10来个人都死了吗?”

7月26日晚8点多,杨峰以“杨峰陈碧”的名字开通微博。他说,当天晚上吃了事故发生以来的第一顿饭,因为下午为太太做了一件事:遗容恢复。

然后他对心爱的太太许下了三个诺言:尽最大能力让太太和她腹中的孩儿完美地进入天堂;把太太的骨灰带回绍兴,会先放入和他一起的合墓,百年以后再陪在她身边;如果若干年后有了新的家庭,第一个孩子将随太太姓陈,不管男女都叫陈洋,如果没有自己的孩子,他将领养一个叫陈洋。

洋,正是之前杨峰和太太给未出生的孩子早就取好的名字。

 

>>>>>更好的阅读体验,尽在南都周刊iPad客户端

e26804 634466730250193718 7·23事件回顾:下一站天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媒体人北风挑战北京网管官员
July 29, 2011 at 3:30 PM
 

7月28日,中国新媒体人、现就职于阳光卫视的北风在Twitter微博上发布信息:”有关部门下令腾讯删除我的微博,我宣布,跟北京网管办陈华全面开战。”随即他在网上公开陈华的电话,并向网友征集有关陈华对互联网管制、作为政府官员贪腐等信息。有很多网民在网上作出回应。

在此之前,北风在新浪微博上已经有多次帐号被删除的经历,因为发布”7.23动车事故”遇难者调查名单,25日他多次注册后的帐号再被封杀。而”7.23动车事故”事件发生后,新浪、腾讯微博等已经删除多条和事故有关的”敏感信息”,法学学者贺卫方呼吁中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听证的信息也遭删除。

记者:发起这次挑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北风:因为我在新浪的微博帐号连续有三个被删除,腾讯有一个帐号被删除,并且我非常明确的知道,这些删除的指令来自北京市网管办,也就是网络管理处处长所在的机构,陈华作为所在机构的负责人,我要对他提出我的回应或反击。

记者:听说以前你和陈华也有过交锋?

北风:我和他的交往来自于当时我在网易的工作,我当时负责网易博客,曾被网管办叫到北京,当面说过网易内容管理的问题,陈华给我的评论是”其心也异”,在那之后两年中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我认为网络管理出现问题时,我就会打电话批评他,有时候也会发短信给他,他有时候会回复”你还没有忘记我!”我这样做是想时刻对体制内从事着互联网审查的人要保持压力。

记者:当发出挑战后,有一大批网友对你表示支持,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是你个人与陈华间的恩怨,对这样的想法你怎么看?

北风:毫无疑问有我个人的情感,但如果你看到中国互联网审查的现状的话,我认为我所做的事情是针对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所做的事情是对中国的互联网进行审查,很多网友都知道,腾讯、新浪等微博,特别是新浪微博,已经有无数的帐号被封闭、被禁言、被审核,萧瀚(中国政法大学老师,公共知识分子)转世高达一百次,这就是明显的一个例子。这当然不是我个人的恩怨问题,这是我个人向体制内作恶的一帮人的挑战。

记者:你以前也说过,惩罚体制内作恶的人,也是反抗体制的一种有效手段,这次对陈华的挑战你会有预期效果吗?

北风:我不敢说这次对陈华的挑战一定会有这样的效果,但是一定要反对体制内从事着互联网审查这类工作的人,在我看来,他们是在作恶的这帮人,要对他们形成一定的威慑,他们应该非常清楚的知道,他们所做的事情在历史上是一件肮脏的事情,对中国的进步也是起到了一个阻碍的作用,以后一定会遭到清算,所以针对这些个人有合理性。

记者:互联网有审查也有突破,这次”温州动车事故”,包括温州律协道歉,官方赔偿标准提高等,你觉得是不是微博表达的民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北风:前两天我看到有句话,非常说明这个问题,以前”一看到推特上的内容,觉得中国马上要革命,但是看到微博上的内容,觉得至少还要100年。”,但是前两天这种说法变成”看到微博上的内容,觉得中国马上要革命了,但是看到街市上来来往往的人,觉得中国还需要100年。”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变化,从前段时间新浪微博对”红十字会”到”7.23动车事件”民众的反应来看,中国整个网络的”舆论场”已经改变了,大家可能再也不相信官方的宣传,会提出很多质疑和真相的要求,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

记者:中国学者秋风也很赞赏网络上的这种民众的向上力量,但如何变为常态力量是他所担忧的,你觉得互联网审查是否能扼杀这股力量?

北风:这种网络质疑或追求真相的力量会不会持续,这个其实不用担心,中国太大了,并且现在如果象新浪如他们自己所说,用户数以千万计的话,中国有那么多的负面事件,会被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扒皮”和评说。只要信息能够流通,就会带来权利的诉求,最后自然会催生变革,这是很自然的过程。

采访记者:吴雨

责编:李鱼

 媒体人北风挑战北京网管官员p 89EKCgBk8MZdE 媒体人北风挑战北京网管官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二‘��
July 29, 2011 at 3:30 PM
 

光是那几张照片,当然不足以说明问题。但一般来说,国人的普遍生活水准确实在过往30年中上了个大台阶。即使是赤贫户,也绝对要比30年前强到不可胜计。前些天我转贴并提导的某位技术人员写的《90征文 请胡总看看我的车》什么什么的(记不得题目了),我认为说的基本是事实。从城市来说,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赶上了欧洲,离美国还差一截,但也不是太远了。哪怕是农村,沿海一带的也相当不错,起码我在火车上看见的新房就令人印象深刻。动车出事后,《猫眼》贴了大量照片,其中有一套拍下了出事地点周边的大批洋楼,我看那好像是一个村镇。村镇能有如此建筑,绝非30年前可以梦见:

73773 1311610264u1Ld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二)

当然也有烂房子,不过似乎不多(反正我上次坐火车旅游几千公里很少见到):

73773 1311610682iJpl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二)

这就是咱们讨论这问题的出发前提。若是大家不接受这前提,那我下面也不必再说了,或是您也就不必往下看了。若是能接受这事实(我认为是事实。因为生活经历复杂,我在社会的各层次都挣扎过,王洪文是工农兵都当过,我是工农学[学术界]都混过。而我这人毫无势利之心,一直都跟当年的铁哥们来往。我和老伴当年的同事,许多都是被繁荣遗忘了的族群,极大地相对贫困化了,但论绝对生活水平仍比当年高得多,光那居住面积就是当年不敢想象的,虽然不过是贫民小区,雨天炒菜需要在厨房里打伞。可我们当年哪有什么厨房?我和太太结婚后就一间14平米的房间,那还全靠敝厂在郊外,才能享此奢侈),则下一个问题是:这生活的极大改善,与“举国体制”有无相干?若是采取自由经济,能否达到今日水平?

我认为,当然有相干。中国是怎么富起来的?西方资本家养肥的!!!这就是对铁木网友至今还在笃信不疑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最有力的批判。这位同志貌似成人,但至今长不大,大脑给活生生地一劳永逸地冻结在12-18岁左右,居然不知道要发财,您得先有那第一桶金,光有一把蛮力顶个蛋用。咱们当年在老毛领导下甩开膀子大干、苦干、死干、蛮干加巧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累得老芦腰椎间盘脱出,从此隔三差五就要找我的麻烦,直到退休后天天躺在床上,才算停止发作。可越干越TMD穷。蠢到马克思,都还知道生产力要发展,必须先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您说铁木同志这位马教信徒咋就会不知道涅?我记得中学政治教科书好像也讲过啊?莫非他惨遭冻结竟然发生在初中以前?

西方资本家为何要养中国?因为那儿劳力便宜,原料便宜,而且办事绝对是高效率。萧功秦教授早介绍过了。如今西方资本家要去开办什么大工厂,根本不会遇到任何阻力,那公章啪啪啪一路敲过去,跟打机枪一般,政府机关就跟淮海大战时的司令部一般,效率不是一般的高。更重要的是,鬼子绝不会遇到欧美的工会、农会、环保那些强大的阻力集团,可以以极低价格购买土地,也用不着斥重金去兴建废水废气废物处理的工程。

这种好事,实行自由经济的国家里能有么?上文已经说过了,所谓举国体制,就是人民意志等于零的体制。全靠中国人民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中国才能变成全世界资本家的乐园,变成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吸纳全世界资本与技术的黑洞。要是没这体制,中国能发起来么?咱们别的也不用说,光是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只怕外商明天就要逃走一半,而中国外贸也很可能立即变为入超,党中央就再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财大气粗了。

我也不用说这么多,俄罗斯就是个绝佳参照物。30年前,咱们和老修谁富?现在涅?就是跟台湾香港相比又如何?30年前,难道那些地方不是咱们梦里的天堂,如今呢?就连老美也欠下了咱们那么多的债,这似乎是怎么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吧?中国如果不是大发了,怎么可能当债主?

其实所谓“中国模式”并不是痞子党发明的,中国人本来就缺乏原创力,何况是中共那个“全民智商的马里亚纳海沟”?这条路其实是日本人最先走出来的,跟上去的则是南韩与台湾,最后才是中国。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采取某种程度的“举国体制”不失为捷径,诸如动用政府权力压低劳力成本,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人为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招商环境,等等。只是那些国家的政府权力没有中国政府那么大,不敢也不能把事情做到极端。

我虽然对那些国家没什么了解,但我敢断言,那些国家绝对不是什么自由经济国家,政府在指导投资、干预经济中起到的作用,根本不是西方政府敢于梦想的。日本当年发家,就是日本政府事先在国外作了周密的市场与产品调查,确定以照相机为主要出口创汇商品,以后又选中了摩托车,最后又选中造船。决定了突破口后,政府便动用权力杠杆,给企业家以各种优惠。而南韩则是将钢铁定为龙头产业。这些先行模式被赵紫阳的“智囊团”看中,80年代就开始鼓吹“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定下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力的出口定向型经济。亚洲的成功,证明这违反自由经济学派“规律”的模式确实是成功的。迄今为止,凡是经济上的暴发户,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从未见过有哪个信奉奥地利学派那套胡说八道的国家旦夕间暴富,只见过哈佛的� �经济学大拿把俄罗斯推入粪坑。

(睡觉去,让大伙攒点弹药,我下次再来时好万炮齐发,呵呵。其实我真想写的还是那中共裂变问题,完了再写《辛亥革命百周年祭》系列。不过这话题既然引出来了,当然只能写完)

作者:芦笛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举国体制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二‘��
July 29, 2011 at 3:30 PM
 

光是那几张照片,当然不足以说明问题。但一般来说,国人的普遍生活水准确实在过往30年中上了个大台阶。即使是赤贫户,也绝对要比30年前强到不可胜计。前些天我转贴并提导的某位技术人员写的《90征文 请胡总看看我的车》什么什么的(记不得题目了),我认为说的基本是事实。从城市来说,国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赶上了欧洲,离美国还差一截,但也不是太远了。哪怕是农村,沿海一带的也相当不错,起码我在火车上看见的新房就令人印象深刻。动车出事后,《猫眼》贴了大量照片,其中有一套拍下了出事地点周边的大批洋楼,我看那好像是一个村镇。村镇能有如此建筑,绝非30年前可以梦见:

73773 1311610264u1Ld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二)

当然也有烂房子,不过似乎不多(反正我上次坐火车旅游几千公里很少见到):

73773 1311610682iJpl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二)

这就是咱们讨论这问题的出发前提。若是大家不接受这前提,那我下面也不必再说了,或是您也就不必往下看了。若是能接受这事实(我认为是事实。因为生活经历复杂,我在社会的各层次都挣扎过,王洪文是工农兵都当过,我是工农学[学术界]都混过。而我这人毫无势利之心,一直都跟当年的铁哥们来往。我和老伴当年的同事,许多都是被繁荣遗忘了的族群,极大地相对贫困化了,但论绝对生活水平仍比当年高得多,光那居住面积就是当年不敢想象的,虽然不过是贫民小区,雨天炒菜需要在厨房里打伞。可我们当年哪有什么厨房?我和太太结婚后就一间14平米的房间,那还全靠敝厂在郊外,才能享此奢侈),则下一个问题是:这生活的极大改善,与“举国体制”有无相干?若是采取自由经济,能否达到今日水平?

我认为,当然有相干。中国是怎么富起来的?西方资本家养肥的!!!这就是对铁木网友至今还在笃信不疑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最有力的批判。这位同志貌似成人,但至今长不大,大脑给活生生地一劳永逸地冻结在12-18岁左右,居然不知道要发财,您得先有那第一桶金,光有一把蛮力顶个蛋用。咱们当年在老毛领导下甩开膀子大干、苦干、死干、蛮干加巧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累得老芦腰椎间盘脱出,从此隔三差五就要找我的麻烦,直到退休后天天躺在床上,才算停止发作。可越干越TMD穷。蠢到马克思,都还知道生产力要发展,必须先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您说铁木同志这位马教信徒咋就会不知道涅?我记得中学政治教科书好像也讲过啊?莫非他惨遭冻结竟然发生在初中以前?

西方资本家为何要养中国?因为那儿劳力便宜,原料便宜,而且办事绝对是高效率。萧功秦教授早介绍过了。如今西方资本家要去开办什么大工厂,根本不会遇到任何阻力,那公章啪啪啪一路敲过去,跟打机枪一般,政府机关就跟淮海大战时的司令部一般,效率不是一般的高。更重要的是,鬼子绝不会遇到欧美的工会、农会、环保那些强大的阻力集团,可以以极低价格购买土地,也用不着斥重金去兴建废水废气废物处理的工程。

这种好事,实行自由经济的国家里能有么?上文已经说过了,所谓举国体制,就是人民意志等于零的体制。全靠中国人民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中国才能变成全世界资本家的乐园,变成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吸纳全世界资本与技术的黑洞。要是没这体制,中国能发起来么?咱们别的也不用说,光是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只怕外商明天就要逃走一半,而中国外贸也很可能立即变为入超,党中央就再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财大气粗了。

我也不用说这么多,俄罗斯就是个绝佳参照物。30年前,咱们和老修谁富?现在涅?就是跟台湾香港相比又如何?30年前,难道那些地方不是咱们梦里的天堂,如今呢?就连老美也欠下了咱们那么多的债,这似乎是怎么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吧?中国如果不是大发了,怎么可能当债主?

其实所谓“中国模式”并不是痞子党发明的,中国人本来就缺乏原创力,何况是中共那个“全民智商的马里亚纳海沟”?这条路其实是日本人最先走出来的,跟上去的则是南韩与台湾,最后才是中国。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采取某种程度的“举国体制”不失为捷径,诸如动用政府权力压低劳力成本,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人为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招商环境,等等。只是那些国家的政府权力没有中国政府那么大,不敢也不能把事情做到极端。

我虽然对那些国家没什么了解,但我敢断言,那些国家绝对不是什么自由经济国家,政府在指导投资、干预经济中起到的作用,根本不是西方政府敢于梦想的。日本当年发家,就是日本政府事先在国外作了周密的市场与产品调查,确定以照相机为主要出口创汇商品,以后又选中了摩托车,最后又选中造船。决定了突破口后,政府便动用权力杠杆,给企业家以各种优惠。而南韩则是将钢铁定为龙头产业。这些先行模式被赵紫阳的“智囊团”看中,80年代就开始鼓吹“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定下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力的出口定向型经济。亚洲的成功,证明这违反自由经济学派“规律”的模式确实是成功的。迄今为止,凡是经济上的暴发户,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从未见过有哪个信奉奥地利学派那套胡说八道的国家旦夕间暴富,只见过哈佛的� �经济学大拿把俄罗斯推入粪坑。

(睡觉去,让大伙攒点弹药,我下次再来时好万炮齐发,呵呵。其实我真想写的还是那中共裂变问题,完了再写《辛亥革命百周年祭》系列。不过这话题既然引出来了,当然只能写完)

作者:芦笛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温州人如何看7.23特大动车事故
July 29, 2011 at 3:30 PM
 

就7.23特大动车事故答澳洲记者问

作者:林明理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29

本站发布时间:2011-7-29 19:47:47

阅读量:5次

article img 3 温州人如何看7.23特大动车事故

7月28日上午八点半,笔者接受了《澳大利亚人报》记者张宇飞先生的电话采访。这是经整理后的采访简要记录。

张宇飞:林先生,您好。温州的这次特大动车事故的发生与救援,有很多技术性的分析与追问。现在我想请您谈谈深层的体制性原因。

林明理:作为温州人,我一直在关注这场惨祸。我以为,这场惨祸,又一次特别突出地体现了现体制某些方面的深层次腐烂、溃败。尤其是,体制内权力的自私、傲慢与愚蠢在这次事故中暴露无遗。而且,越到权力高层,这样的自私傲慢愚蠢程度越重,反而是越到普通百姓,越到地方基层,生命越得到爱护,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越得到尊重。

我们看到,惨祸发生后,当地的村民与路人是第一批上前救援的人,温州出租车与市民自发组织爱心车队,大批自愿者及时无偿献血,全国网民在不眠之夜连续睁眼跟踪关注,网络舆论对事故的发生原因、救援情况、现场处理紧盯不放。这当中还包括那位抵制移车命令坚持原地施救、最后救出小伊伊因而感动全民的特警队邵队长,还应该包括出面制止埋掉车头的温州市委书记(不管是良知驱使还是看到了网络上一片谴责声后及时出面),我们看到,普通民众在事故发生后,最重视的是生命救援,是对生命的爱护与尊重。

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体制内权力者在事故发生后,表现得更多的是自私、傲慢与愚蠢。草率宣布“没有生命体征”,放弃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这都是需要一定权力级别的人才敢做出的,至少也是现场级别最高的人。另有微博透露,凌晨2点左右,某中央大员驾到,竟要让救援官兵停止救援,列队迎接。在某些官僚眼里,权力重还是民众生命重,一望可知。此后,我们看到的是,有关部门企图掩埋车头,不及时滚动公布遇难者名单,野蛮控制媒体采访,连中央级媒体都时感无奈,在事故原因远未搞清楚、安全仍未完全保证的情况下急于通车,接下来又对遇难者家属搞什么早签订有奖励,要挟恐吓受害者家属。鉴于现有的“调查组”不能保证中立性与公信力,贺卫方教授等一再提议全国人大依法成立“特别调查组”,但全国人大对此充耳不闻。� ��关方面在惨祸发生后,最急于做的是,迫不及待撇清责任,急匆匆想尽快息事宁人、蒙混过关。这体现的全都是权力的傲慢自私愚蠢与体制的溃败。

通过媒体与舆论的不断追问,我们知道了更多内幕,原来动车技术还是如此的不成熟,高铁、动车建设有如此多的灰色利益链。这样的情况下急匆匆投入运行,本身就是拿民众的生命安全开玩笑。这样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了某些人的政绩,拿这么多的乘客生命开玩笑,这种自私是全世界少见的,是民众越来越难以容忍的。

张宇飞:您以为,权力为什么如此自私傲慢?

林明理:我以为,主要是在我们中国,权力得不到制约与监督,老百姓还没有有效制约权力、驾驭资本的手段。我记得新华社老记者杨继绳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制约与驾驭的权力和资本,便会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便会漠视民众的生命安全,便会日益自私傲慢,便会常常不择手段。

张宇飞:我们原来以为福建那位失去5位亲人的杨先生说害怕自己失去第六位亲人,是因为怕家里老人受不了刺激,照你说的好像不是这样?

林明理:据我推测,杨先生或者他的家属恐怕是受到有关机构的威胁恐吓了。在中国,某些权力为了自己那一块垄断利益的“稳定”,为了尽早息事宁人,他们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你信不信?

张宇飞:时评家童大焕先生前两天就此呼唤过,中国,要停下快速发展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你觉得发展太快是否事故频发的原因?

林明理:童大焕先生的呼唤、批评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以为这分析的是表面原因,更该注意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的发展不是真正以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为价值取向,而是以官僚、官权、官商的利益最大化为发展取向。如果真正能以普通民众的利益为发展取向,那么,发展得快一些是好事,也不会产生这么严重的问题。但现在看来,我们的发展取向是极有问题的。矿难频发,野蛮的征地拆迁几乎每天发生,高污染企业不断引进,而民众仍要忍受低工资、低保障乃至无保障境遇,也都是因为发展取向存在严重问题而造成的。而这些,最根本原因,仍然是民众政治权利的匮乏。我们没有应有的政治权利用来校正严重错误的“发展” 方向。

张宇飞:我是03年到《澳大利亚人报》工作的。记得当时发生非典严重扩散的态势时,高层领导把这归责于卫生部工作不力,处罚了卫生部官员,而现在,高层权力似乎是越来越喜欢直接介入具体事情,以及时平息事态。你对此怎么看?

……(牵涉到“敏#感问题”了,为了顺利发帖,此答问在本文省略)

……

张宇飞:谢谢您接受采访。再见。

林明理:别客气。再见。

【后记:温总来温州后,某些表态与行动变得积极,这不是某人的恩赐,这一切最先应归功于舆论特别是网民的持续施压努力。不过,这几天仍不断看到有人要借此惨祸“变坏事为好事”, 歌颂“举国体制”之伟大。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次惨烈的车祸,正是无法有效制约的垄断权力与垄断资本结合一起,“集中精力办大事”造成的吗?对于此类迫不及待为权力舔屁股以换取几根骨头的脑残“五角”,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们自己或你们的至亲家人也听信了“中国动车技术是成熟的”、“安全是有保障的”之类的谎言,此刻正在D3115次列车的那节被压成纸板一样的车厢里,奄奄一息巴望待救,而外面却一再宣布“已经没有生命体征”要马上吊走,强力破拆,掩埋车厢,以保证“及时恢复通车”,或者根本就“被失踪”,你们还会不会说这类无耻混话?】

附百度资料: <<澳大利亚人报>>,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创刊于1964年,隶属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报社总部位于悉尼。该报平日版的发行量为13万份,拥有读者40多万,周末版的发行量为32万份,读者达90多万人。为了吸引年轻读者,报社开设了免费网站,供读者浏览,并在网上设立意见箱和评论栏,拓宽同读者的联系渠道。

 温州人如何看7.23特大动车事故p 89EKCgBk8MZdE 温州人如何看7.23特大动车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温州动车事故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July 29, 2011 at 3:30 PM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芦笛

我在《害怕动车》文中承认,“举国体制”在经济层面确有优势,网友立刻提出质疑。这是很自然的,老实说吧,对这个问题,本人也搞勿大灵清哉。

什么是“举国体制”?无论是歌颂它还是抨击它的人,好像就没谁界定过这玩意。这也是中国的固有传统了,不足为奇。我的定义是:“确保統治者绝对或大部控制国民经济,并在制定政治、经济国策时可以丝毫不考虑民意的一种社会制度。”换言之,在这种体制下,无论是对外对内的政治或经济政策的决定,民意都起不到丝毫作用,完全由统治集团甚至个别统治者拍拍脑袋决定。一言以蔽之:所谓“举国体制”,就是人民意志为零,施政只体现统治者意志的社会制度。

这种体制的弊病早已广为人知,柠檬网友已经列举了一大堆,就挑那最主要的来说吧:若当年不去“全民大战钢铁”,让三百六十行变成一行,所有的人都去炼钢,等于取消了农业,那也不至于举国陷入大饥荒,九百多万方公里土地上,竟无寸土不是哀鸿遍野,连个可以乞食的地方都找不到。这种烂事,亘古未之见也,原因就在于传统帝王从无这种“举国体制”。

然而唐好色网友已经说了,那是没文化的土共干的烂事,如今当国的据说是欧美留学回国的“洋共”,实行的据说是“开明专制”,也就是当年蒋介石想搞而又未能搞成的那一套。

这当然是既不懂中国国情民俗又彻底缺乏政治学常识的豪断。我早就哼哼教诲过他了:所谓“开明专制”,是伏尔泰心目中最好的政体,其基本判别指标是第一,严格实行法治。第二,实行言论自由。第三,统治者扶持奖掖科学文化艺术。以这三条标准去衡量,既往中国政府中,最接近这模式的,应该是先总统袁公领导下的中华民国政府,其次是先总统蒋公的统治。拿去套“洋共”,就是把牛逼扯到马胯上去了。任何对中国国情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现代中共实行的是“弱化了的极权统治”(weakened totalitarian regime),已经接近威权政体(authoritarian),但还没到那个程度,准确来说应该是纳粹式极权政体,亦即在经济上放松控制,但在政治上仍然严加控制,跟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差不多。

那“洋共”之说也是笑话。现在真正大权在握的人,不是什么海归,而是我们这一代老知青,什么薄熙来、刘源、习近平等等,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这些人最突出的特点是两条:第一,学业中断,青春荒废,因而不学有术,彻底缺乏现代文明常识。第二,经受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对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情有独锺,酷爱大魄力(薄熙来就是最佳示范)。用金枪鱼网友不客气的描述来说,便是“五十年代的红孩儿是人类历史上的怪物”。确实如此。除了少数异类如老芦者,这代人(笼统算成是50后吧,虽然老芦是40后)无论政治立场如何,这些特征都非常鲜明突出。要知道这一点,去看看社民党监委会的公告就行了——若不是您特别留意,一定会以为那是中共(而且还是毛共)中央发布的公告,那行文用语逼真忠实到了令人不能不拍案叫绝的地 步。

即使不是前红卫兵,新提拔的高干(不是指业务干部)也是不学有术之辈。翻船的陈良宇似乎连高等教育都没接受过;前段倒楣的铁道部长(记不住名字了)似乎也是大老粗。我们当年厂子里一位女工的老公,如今据说已是中央委员。那人倒不是老知青,是文革期间毕业的中学生,凡是过来人都知道那批人是什么样的文盲(对不起河边老弟了,不过,老河自己也说,那拨人是“烂菜帮”)。当然,这些人现在都有博士学位。不过谁都知道那学位是怎么回事。所以,用今日中国大陆去套其经济政策由海归精心策划指导的50-70年代的台湾,未免谬以万里。

然而这不是说举国体制就毫无优越性。它的主要特点,是统治者可以完全无视民意,无限制地调动集中资源,去从事某些他们认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即使是土共那些文盲痞子胡搞一气,在浪费了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资源后,仍然有可能“单科突进”,搞出“两弹一星一艇”,造出了“卫星上天,木犁翻地”的人间奇迹。当然,从效益观点来看,那绝对是巨大的浪费,从人道的角度来看就更不用说了——我已经在旧作中指出,昂贵的原子弹工程上马时,正是大饥荒肆虐之时,那两弹一星是用累累白骨搭成的,是耻辱而不是光荣。但即使如此,仍然不能否定“举国体制”确有“短期内制造成绩”的“跃进”优势。

更不用说今日中共虽非“洋共”,仍与毛共有了质的区别。不管怎样浅薄,当道者毕竟不是当年那些满脑袋高粱花子的文盲白痴。在这点上,也不能说唐网说的一点道理都没有。更重要的区别他没指出:那就是,今日中国不再是毛时代的政经合一体制了,全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大企业,而是多种经济并存,从而在经济上(强调:只是在经济上)改变了王力雄说的“玻璃缸装沙”的恐怖局面,为中国经济增设了“水密舱”,避免了“中央CEO”一旦决策错误,即能造成全国破产的悲剧再度发生。

所以,比起毛共来,今日中共实行的“举国体制”的安全度极大地增加了,而之所以如此,恰是它不再那么“举国一致”了,中共对经济的垄断性控制已被外企与私企有限地打破。

那位网友说了,既然如此,把整个举国体制都打破,改用西式自由经济制度,岂不更好?窃以为自由经济也未必安全,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明证。而中国恰因为未与国际金融接轨,可以动用国家权力人为干预金融,得以逃脱这一劫。更重要的是,若没有“举国体制”,能否有今日的中国奇迹?我深感怀疑,起码城市基建与基础设施(所谓infrastructure)不会如此先进。

网友已经给出了豆腐渣高架桥坍塌的反例。那当然是事实,但毕竟不能算普遍现象吧?我在此贴出几张上次回国拍的天津的夜景,请同志们看看,那与发达国家的景观究竟差多少,是二十年前能梦见的么?与其他大城市比,天津的城建算是比较差的了,但也成这个样子了。在这种情况下,硬要否认既往30年内中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我个人认为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img 4168r 144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img 4174r 147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img 4175r 594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要吃饭去,未完待续)

顺便说明一下,因为tinypic网站现在上传图像需要输入密码,我无法先将图片上传到那儿去再做链接,因此用附件贴出。但为了我在牛博的博客也能出现这些照片,贴出后又作链接,使之能出现在正文中。这网站的软件真扯淡。另外,因为没有脚架,又是夜景,曝光时间较长,无法保持相机不动,因此第三张照片有点花,抱歉。

作者:芦笛芦笛自治区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info

IMG_4168r.JPG,  文件大小: 131.38, KB, 文件被下载或查看 708 次
img 4168r 144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描述:

 

IMG_4174r.JPG,  文件大小: 147.03, KB, 文件被下载或查看 708 次
img 4174r 147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描述:

 

IMG_4175r.JPG,  文件大小: 113.88, KB, 文件被下载或查看 707 次
img 4175r 594 “举国体制”到底有无优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一个工程师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人做豆腐渣
July 29, 2011 at 3:30 PM
 

不要骂那些在一线的中国工程人,他们实际上是很辛苦的。我知道的一个最惨淡的工地两年没有发奖金,一年没有发工资确咬着牙每年都把农民工工资发了,让人家好过年。这就是中国的工程管理人员,就是他们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中国工程的奇迹。当我们看到高铁的时候,看到青藏线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一年到头见不到家人,三个月不发工资半年不放奖金都习以为常的中国工程管理者?他们实际上是一群连农民工都不如的人,农民工有温总理撑腰,他们确只有一身作为中国工程人的朗朗傲骨撑腰,而且事实证明他们是好样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前言,下面让我来告诉你一些只有中国工程人才知道的东西。

关于工程管理:稍微知道点中国工程管理的都知道,中国工程管理是从1987年鲁布革开始的,但是经历了二十多年以后,中国人造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什么事中国特色?那就是行政特色,机构臃肿,管理层次众多。任何一个项目从中标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开始被人瓜分了,以中国中铁的项目为例,一个项目中标以后,潜规则不说,前期投标花的不说,首先是公司要收管理费,集团公司收管理费,设个指挥部还要收管理费。也就是说一点活没干,一分钱没赚,十个点就没有了。而一个项目总共下来正常利润也不过十来个点而已。而且这还是价格合适的前提下得来的。

关于造价:刚才说了十来个点的利润,其实这十来个点也是虚的,因为工程在开始招标之前,业主已经在造价里面扣了一部分作为预备费,风险费还有毫无理由的降造?什么是降造,就是造价出来以后,业主说价格高了,要降低几个点?理由?没有理由。所以也许你拿到手的时候项目就是亏的。所以中国工程企业在变更的时候喜欢虚报,症结就在这里。

关于工期:有一座桥,国内很有名的一座,计划工期七年,五年完工,参与监理的德国工程师震惊了,说这在德国起码要二十年。有人吹牛说这是中国速度。只有搞工程的人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在国内,工期就是领导的想法问题,不算成本,不惜代价,什么休息日,法定节假日根本不是问题。中国工程界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施工单位没有休息日。只要条件允许二十四小时作业。人是没有问题,但是混凝土和结构强度那是做不得假的。本来要十天的工序你七天就完了,本来要十公分一层的压实你一下二十公分,本来要自然沉降的东西你一步到位,一时半会没有问题,但是老天爷是不会骗人的,十年二十年以后谁知道会出什么问题。这也是功过工程质量不过关的症结所在,不要骂建设者和设计者,他们的项目就像自己的孩子,谁不疼自己的孩子� ��

这就是中国的工程界,我们的高铁,我们的跨海大桥,我们的青藏线都是这么修出来的。

其实施工阶段只不过是工程实施的一个后期阶段,其实要是仔细说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要从项目的前期决策开始说起了。工程在决策实施前是要做工程可行性研究来决定做不做的,在中国这个也是一件很有中国特色的事情,因为可行不可行不重要,这只是几个数字的问题。只要领导高兴,哪怕把公路修到月球上都是可行的,所以在不该修路的地方修路,不该修桥的地方修桥在中国斯通见惯。不该修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不可行,也有技术上的不可行,只要领导喜欢就行。所以这样的事情只有靠钱来解决。提高设计标准,大量投资做地基处理都是常用的手法。但是如果你要问我到底这些手段有没有用,或者能够支撑多长时间不出问题,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不知道。其实不久前高铁路基出事就已经显现出来这个问题,很多的软基路段虽� ��做了大量的软基处理,但是效果任然是不敢恭维的,所以各位亲亲做高铁的时候要注意,三百公里的不仅仅是时速,也可能是你的生命。

在说说铁老大的不讲理,在中国特别是铁路市场上,一切都是老大说了算。可能为了好看把好好的浆砌片石挖掉换成拱形骨架;也可能为了某个领导视察把已经铺了草籽但是没有长出来的地方一夜之间铺上草皮,这都是经常的事情,近几年为了文明施工,说白了就是为了工地弄得漂亮,不断提高标准,结果不给钱,那钱哪里来,只有从别的项目中来,哪里的钱,赚的钱?降低标准或者偷工减料,总要有办法的,因为铁老大得罪不起。变更就更不说了,不管做了没做,合理不合理,给不给钱都是铁老大一句话,关系好了不该给的也给,关系不好,该给的也不给,所以志军部长权力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忍受着种种不公正,创造着种种的成绩,却很少被人关注。很多人讲要致富先修路,但是我们却修了好路又走上了坏路。很多人讲中国工程人吗,特别是中铁人是建设了四化,却把自己变成了四不:修了好路走不上,买了房子住不上,娶了老婆看不少,养了孩子顾不上。

为了答谢大家,我决定接着写下去,像大家展示一个真正的中国工程界和中国工程人面临的生存状况。

这部分我想说说工程事故和征地拆迁的问题。在某一段时间,工程事故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其中凤凰桥倒塌和九江大桥的事故最被人关注,因为他们出自同一家企业,湖南路桥。但是我想为他们叫屈,先说说九江大桥,从当时的图看他采用的是桩柱式基础,上面的是箱梁,被船撞了以后,箱梁垮塌下来了。其实这个如果一定要是桥本身的事故,我觉得不是很恰当,必定作为一座桥放在哪里不是为了被撞的,没有设防撞设施也不是施工单位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船的撞击力是很大的,懂桥的人都知道箱梁是架在支座上的,上面是面层,所以箱梁是墩身也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出现大的撞击是可能出现问题的。毕竟任何结构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而且船撞击的位置也正好是桥不是很强的地方,要是让这个船去撞击下天兴洲� ��的主塔,保证不会不出问题;而凤凰桥的问题就要复杂的多,抛开设计,监理和管理问题不谈,其实很核心的问题就是工程分包问题,其实分包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今天的中国工程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施工企业,而是工程管理企业了,问题是分包队伍的选择上的问题,有太多的利益方是地方势力介入,而且不仅仅是队伍选择,从材料到施工层层都是问题,所以导致工程管理很难做。层层介入就要层层攫取利益,这才是不可控的根本问题所在。还有一些小的事故就更不是问题了,从彩虹桥到一些小铁路桥的损坏,彩虹桥是共振引起的,其实这个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质量问题,当然也不排除责任。任何桥梁都有这样的共振情况,问题是频率,这样的事故在世界工程史上很多,有的桥就是被风吹垮的,不要不相信,你可以去看看。一些小铁路桥� �垮塌则是设计寿命到了,不朽工程是不存在的,都存在设计寿命,桥的是100年,但是由于很多条件限制,以前的工艺也达不到,加上维护缺失,三五十年有的就出问题的也不是不能理解。还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质量问题就是高速公路,这个事情被很多人骂,我承认一点,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和质量不过关,主要就是路基的压实和自然沉降不到位。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超载,超载对路的破坏是很大的,所以很多路的路面被压坏就是超载惹的祸。而不是路本身的质量问题,因为中国人治超载的办法就是罚款,然后就什么都不管,肥了有关部门却把路糟蹋了,那可是每公里造价几千万的东东啊。真的是浪费了。所以出了质量问题还是要多分析下,老是骂施工单位,我们真的是很冤枉的。

下面说说征地拆迁和钉子户的故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施工单位都是背黑锅的对象。因为了解工程的都知道,施工单位在进场前是要求三通一平的,就是通水、通电、通讯和场地平整,说白了就是要在业主落实了水电以及通讯的借口,并完成征地拆迁以及场地的初步平整以后,施工单位才进场施工的。所以的征地拆迁和赔偿工作都和施工单位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在中国,业主和你是没有什么规矩讲的,因为征地拆迁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业主因为这个事情不好办就把责任推到了施工单位身上,但是钱还是他们管,给不给你,给你多少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但是地方go-vern-ment和老百姓不管你那么多的,谁要拆他们的房子,谁压了他们的地他们就找谁麻烦。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和老百姓的直接接触和对抗。在业主的强大工期压力下,施工� ��位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完成这项任务,于是种种钉子户,种种冲突就应运而生了。施工单位责成了替罪的羔羊。

如果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可能也好办一点,但是问题就是没有规矩,地方go-vern-ment不讲规矩,老百姓不讲规矩,业主不讲规矩,这就让施工单位也没有办法讲规矩。本来钱就不是归我出,现在不但要出钱,还要出力,还要背黑锅。其实这里面的对错我想说多的,就讲几个故事让大家去评判吧。

故事一:有一片很小的菜地在某工地的边上,每天来来往往的工程车扬尘把菜地里的才都盖了,一个老农过来要赔偿,当时施工单位说要不这样吧,我们把你所有的菜都买下来。老农收了钱,把地里的菜都收回去了,施工单位出了钱也没有要菜。过了两天,老农有种上了新的菜苗,于是故事继续。。。。

故事二:有一个工地,工地上租了一套设备,一天的租金就是五万。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把路挡住了,说自己过不下去了,要他们给点钱。施工单位哭笑不得,但是这个设备一天的租金就是五万,于是给了几百块钱,过了没几天,老太太又来了。

故事三:施工过的车把碎石撒到了路边田里,人家找上门来解决问题。施工单位说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要不就赔偿点损失吧。他口气很坚决说自己不是来要钱的,是来解决问题的。那你准备怎么解决问题?你们把石头一颗一颗的给我检出来这事情就算完了。当时大家雷到一片,结果还求着他给他点钱把问题解决了。

故事四:钉子户的故事就更多了,有一个村子所有人都拆了,就剩下一家人家的一个小屋子,一个果园和猪圈没有拆。老人家多年不在这里住的突然搬回来住进去了,开价:猪圈五十万,果园三十万。所以人当场雷到。不拆?几百号人,大量的施工机械,还有工期的影响,后续工序的影响,折腾一个月可能还不止着80万。强拆,老人家天天守着,你碰他一下他就倒,那时候不仅仅要赔钱,还有说你伤人,住医院,也够你折腾。

这样的故事很多,非常的多,每一个搞工程的都可以给你讲出许多来。鸡生蛋蛋生鸡的故事则更是早就成为经典。听说一个老人家买了一群小鸡天天赶在施工便道上就大捞了一笔。

这里不是说谁好或者谁坏的意思,这是go-vern-ment和业主的不作为的原因造成的,也是中国特色的业主无敌造成的。

还是那句话:天朝威武!

监理在国外是很有地位的,属于专业工程师。因为国外的业主是不直接管理工程师的,而是由监理来代为管理。国外的工程师才是项目的直接管理参与者。工程师不但能够管理施工单位,甚至能够拒绝业主单位提出的不合理建议。但是在国内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这也算是中国特色的监理制度。总结起来就是业主欺负监理,施工单位忽悠监理,监理都是半闭眼的捞点实惠。 其实说句实话,监理制度还是对于推进工程质量还有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但是由于业主对项目管理的胡乱插手,导致监理的意见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施工单位要听业主的,监理也要听业主的,谁不听话就踹谁。所以监理也没有必要去触业主的霉头。管与不管都是一样,反正就是业主怎么说你怎么做就行了。什么质量啊,什么进度啊,什么文明施工啊,业主多说点他就多做点,业主少说点他就少做点,业主不说他就不做,做的多少都是拿那么多钱,所以没必要那么操心,做点基本的装样子,做做资料就好了。所以监理最重要的任务自然就剩下捞点实惠了。吃拿卡要就不要说了,这个是很正常的。工程造价中本来就有一笔监理费,但是实际是监理都会尽量少花这个钱,监理的吃、住、用、行只要是能够叫施工单位出的那都是施工单位的。施工单位� ��然也是花钱买个平安,虽然监理在业主面前也许没什么地位,帮施工单位管理施工也不敢奢望,但是找起麻烦来却能让你浑身不舒服。还是那句话,花在这上面的钱比起找麻烦给你浪费的费用相比,实在是不值什么。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监理都不好,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监理还是很负责任的,怪的是这个体制。因为真正做监理的,特别是做总监的,很多都是这一行的专业,但是在这个体制下有的堕落了,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还有要说的就是,其实现在的监理公司很多就是皮包公司。总共加起来没有几个人,监理实际上是个入门门槛很高的职业,监理工程师也是很难考的一项职业资质。现在的监理公司基本上都是皮包公司拉一大帮外聘在干活,最辛苦的,最前线的往往是些待遇最低,福利最差,最没有保障的监理员,旁站员门。监理公司也是非常乐意去压低他们的开支,所以有施工单位买单,自己监理公司乐意,监理自然也是乐意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倒霉的就是工程本身和施工单位了。 还是那句话,体制是无敌的!天朝威武!

还说一个事情,质保金。国际通行惯例不超过百分之三,连有一段时间注册造价师教材里面都是这么写的,但是国内是5%.预付款,通行惯例是10%-15%,在国内不要你垫资你就偷着乐吧!至于按时支付进度款,给你70%就算便宜你了。不按时是很正常的事情,施工单位为什么欠农民工的钱,钱又不是自己家的,那是因为根本就没有钱。业主没有给你钱,谁是业主,业主后面是谁?不是地方go-vern-ment就是部里,这就是中国建筑市场。 讲讲那些战斗在一线的施工人员的故事,我相信看完这些故事,大家就知道我是不是一线出来的工程人了。 故事一:很多一线的工程人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一个同事小孩子都半岁了,自己才见过一次,连出生都没有看到。后来回家半个月,孩子碰都不叫碰。还有女**孩子出生一个月就放在家里,好久见不到一会,回家一抱孩子就哭,自己都偷偷的摸眼泪;至于说回家孩子叫叔叔的可能没有这么夸张,但也不是说没有。回家以后,小孩子特别是两三岁的小孩子晚上问自己的爸爸:爸爸天黑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那时候,多少工程人的心都是碎的,因为在孩子的映像里,工地才是爸爸的家,家是他和妈妈的。我相信这个故事很多工地都有很多。 故事二:工程单位两地分居的很多,所以婚变的也多。这个事情就点到为止吧,不说的太多了,都是些伤心事。 故事三:拖欠工资,这个在工程单位是很正常的。在很多人想法中他们很有钱,但是实际上是几个月不发工资,不发奖金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个同事过年回家没有发钱,拿着自己儿子存下来的压岁钱过了一个年。 故事四:没有休息日,不要和我讲什么政策不政策,规章不规章,在中国工程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没有节假日。不要说平时周末和休假了,就算是春节留守工地都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所以不要羡慕工程单位钱多,让你一年工作三百六十五天,从来没有节假日的,这样的单位你最好考虑下你受不受得了。 故事五:与世隔绝,不要说我是危言耸听,你去看看青藏线哪里有没有人烟,很多的大学毕业生,那都是大城市的小伙子一上班就走上了云=云贵川的大山里,运气好的有个村子或者镇子。运气不好的,那真是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又一次几个同事来了兴致,拿着花生米喝啤酒,竟然把人家一个村子所有的啤酒都喝完了。那个时候最能理解什么叫穷的只剩下钱了,什么叫有钱也没有地方花。还有一个故事,几个同事想吃包子,结果坐了几十块钱的车,两个人吃了五块钱的包子,有坐了几十块钱的车回来了。这就是中国工程人。要是工地在水上,那就更苦了。 工地环境这个问题就不说了, 这些年真的是好多了,板房和空调很多地方都有了。但是工地的特性使得他不可能在豪华的地方。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不足的时候请体谅下中国工程人,特别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中国工程人,他们真的不容易。
Img314358237 一个工程师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人做豆腐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豆腐渣工程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一个工程师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人做豆腐渣
July 29, 2011 at 3:30 PM
 

不要骂那些在一线的中国工程人,他们实际上是很辛苦的。我知道的一个最惨淡的工地两年没有发奖金,一年没有发工资确咬着牙每年都把农民工工资发了,让人家好过年。这就是中国的工程管理人员,就是他们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中国工程的奇迹。当我们看到高铁的时候,看到青藏线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些一年到头见不到家人,三个月不发工资半年不放奖金都习以为常的中国工程管理者?他们实际上是一群连农民工都不如的人,农民工有温总理撑腰,他们确只有一身作为中国工程人的朗朗傲骨撑腰,而且事实证明他们是好样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前言,下面让我来告诉你一些只有中国工程人才知道的东西。

关于工程管理:稍微知道点中国工程管理的都知道,中国工程管理是从1987年鲁布革开始的,但是经历了二十多年以后,中国人造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什么事中国特色?那就是行政特色,机构臃肿,管理层次众多。任何一个项目从中标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开始被人瓜分了,以中国中铁的项目为例,一个项目中标以后,潜规则不说,前期投标花的不说,首先是公司要收管理费,集团公司收管理费,设个指挥部还要收管理费。也就是说一点活没干,一分钱没赚,十个点就没有了。而一个项目总共下来正常利润也不过十来个点而已。而且这还是价格合适的前提下得来的。

关于造价:刚才说了十来个点的利润,其实这十来个点也是虚的,因为工程在开始招标之前,业主已经在造价里面扣了一部分作为预备费,风险费还有毫无理由的降造?什么是降造,就是造价出来以后,业主说价格高了,要降低几个点?理由?没有理由。所以也许你拿到手的时候项目就是亏的。所以中国工程企业在变更的时候喜欢虚报,症结就在这里。

关于工期:有一座桥,国内很有名的一座,计划工期七年,五年完工,参与监理的德国工程师震惊了,说这在德国起码要二十年。有人吹牛说这是中国速度。只有搞工程的人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在国内,工期就是领导的想法问题,不算成本,不惜代价,什么休息日,法定节假日根本不是问题。中国工程界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施工单位没有休息日。只要条件允许二十四小时作业。人是没有问题,但是混凝土和结构强度那是做不得假的。本来要十天的工序你七天就完了,本来要十公分一层的压实你一下二十公分,本来要自然沉降的东西你一步到位,一时半会没有问题,但是老天爷是不会骗人的,十年二十年以后谁知道会出什么问题。这也是功过工程质量不过关的症结所在,不要骂建设者和设计者,他们的项目就像自己的孩子,谁不疼自己的孩子。< /p>

这就是中国的工程界,我们的高铁,我们的跨海大桥,我们的青藏线都是这么修出来的。

其实施工阶段只不过是工程实施的一个后期阶段,其实要是仔细说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要从项目的前期决策开始说起了。工程在决策实施前是要做工程可行性研究来决定做不做的,在中国这个也是一件很有中国特色的事情,因为可行不可行不重要,这只是几个数字的问题。只要领导高兴,哪怕把公路修到月球上都是可行的,所以在不该修路的地方修路,不该修桥的地方修桥在中国斯通见惯。不该修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不可行,也有技术上的不可行,只要领导喜欢就行。所以这样的事情只有靠钱来解决。提高设计标准,大量投资做地基处理都是常用的手法。但是如果你要问我到底这些手段有没有用,或者能够支撑多长时间不出问题,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不知道。其实不久前高铁路基出事就已经显现出来这个问题,很多的软基路段虽然� ��了大量的软基处理,但是效果任然是不敢恭维的,所以各位亲亲做高铁的时候要注意,三百公里的不仅仅是时速,也可能是你的生命。

   在说说铁老大的不讲理,在中国特别是铁路市场上,一切都是老大说了算。可能为了好看把好好的浆砌片石挖掉换成拱形骨架;也可能为了某个领导视察把已经铺了草籽但是没有长出来的地方一夜之间铺上草皮,这都是经常的事情,近几年为了文明施工,说白了就是为了工地弄得漂亮,不断提高标准,结果不给钱,那钱哪里来,只有从别的项目中来,哪里的钱,赚的钱?降低标准或者偷工减料,总要有办法的,因为铁老大得罪不起。变更就更不说了,不管做了没做,合理不合理,给不给钱都是铁老大一句话,关系好了不该给的也给,关系不好,该给的也不给,所以志军部长权力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忍受着种种不公正,创造着种种的成绩,却很少被人关注。很多人讲要致富先修路,但是我们却修了好路又走上了坏路。很多人讲中国工程人吗,特别是中铁人是建设了四化,却把自己变成了四不:修了好路走不上,买了房子住不上,娶了老婆看不少,养了孩子顾不上。

   为了答谢大家,我决定接着写下去,像大家展示一个真正的中国工程界和中国工程人面临的生存状况。

   这部分我想说说工程事故和征地拆迁的问题。在某一段时间,工程事故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其中凤凰桥倒塌和九江大桥的事故最被人关注,因为他们出自同一家企业,湖南路桥。但是我想为他们叫屈,先说说九江大桥,从当时的图看他采用的是桩柱式基础,上面的是箱梁,被船撞了以后,箱梁垮塌下来了。其实这个如果一定要是桥本身的事故,我觉得不是很恰当,必定作为一座桥放在哪里不是为了被撞的,没有设防撞设施也不是施工单位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船的撞击力是很大的,懂桥的人都知道箱梁是架在支座上的,上面是面层,所以箱梁是墩身也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出现大的撞击是可能出现问题的。毕竟任何结构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而且船撞击的位置也正好是桥不是很强的地方,要是让这个船去撞击下天兴洲桥� ��主塔,保证不会不出问题;而凤凰桥的问题就要复杂的多,抛开设计,监理和管理问题不谈,其实很核心的问题就是工程分包问题,其实分包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今天的中国工程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施工企业,而是工程管理企业了,问题是分包队伍的选择上的问题,有太多的利益方是地方势力介入,而且不仅仅是队伍选择,从材料到施工层层都是问题,所以导致工程管理很难做。层层介入就要层层攫取利益,这才是不可控的根本问题所在。还有一些小的事故就更不是问题了,从彩虹桥到一些小铁路桥的损坏,彩虹桥是共振引起的,其实这个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质量问题,当然也不排除责任。任何桥梁都有这样的共振情况,问题是频率,这样的事故在世界工程史上很多,有的桥就是被风吹垮的,不要不相信,你可以去看看。一些小铁路桥的� �塌则是设计寿命到了,不朽工程是不存在的,都存在设计寿命,桥的是100年,但是由于很多条件限制,以前的工艺也达不到,加上维护缺失,三五十年有的就出问题的也不是不能理解。还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质量问题就是高速公路,这个事情被很多人骂,我承认一点,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和质量不过关,主要就是路基的压实和自然沉降不到位。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超载,超载对路的破坏是很大的,所以很多路的路面被压坏就是超载惹的祸。而不是路本身的质量问题,因为中国人治超载的办法就是罚款,然后就什么都不管,肥了有关部门却把路糟蹋了,那可是每公里造价几千万的东东啊。真的是浪费了。所以出了质量问题还是要多分析下,老是骂施工单位,我们真的是很冤枉的。

下面说说征地拆迁和钉子户的故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施工单位都是背黑锅的对象。因为了解工程的都知道,施工单位在进场前是要求三通一平的,就是通水、通电、通讯和场地平整,说白了就是要在业主落实了水电以及通讯的借口,并完成征地拆迁以及场地的初步平整以后,施工单位才进场施工的。所以的征地拆迁和赔偿工作都和施工单位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在中国,业主和你是没有什么规矩讲的,因为征地拆迁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很多业主因为这个事情不好办就把责任推到了施工单位身上,但是钱还是他们管,给不给你,给你多少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但是地方go-vern-ment和老百姓不管你那么多的,谁要拆他们的房子,谁压了他们的地他们就找谁麻烦。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和老百姓的直接接触和对抗。在业主的强大工期压力下,施工单� ��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完成这项任务,于是种种钉子户,种种冲突就应运而生了。施工单位责成了替罪的羔羊。

   如果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可能也好办一点,但是问题就是没有规矩,地方go-vern-ment不讲规矩,老百姓不讲规矩,业主不讲规矩,这就让施工单位也没有办法讲规矩。本来钱就不是归我出,现在不但要出钱,还要出力,还要背黑锅。其实这里面的对错我想说多的,就讲几个故事让大家去评判吧。

   故事一:有一片很小的菜地在某工地的边上,每天来来往往的工程车扬尘把菜地里的才都盖了,一个老农过来要赔偿,当时施工单位说要不这样吧,我们把你所有的菜都买下来。老农收了钱,把地里的菜都收回去了,施工单位出了钱也没有要菜。过了两天,老农有种上了新的菜苗,于是故事继续。。。。

   故事二:有一个工地,工地上租了一套设备,一天的租金就是五万。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把路挡住了,说自己过不下去了,要他们给点钱。施工单位哭笑不得,但是这个设备一天的租金就是五万,于是给了几百块钱,过了没几天,老太太又来了。

   故事三:施工过的车把碎石撒到了路边田里,人家找上门来解决问题。施工单位说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要不就赔偿点损失吧。他口气很坚决说自己不是来要钱的,是来解决问题的。那你准备怎么解决问题?你们把石头一颗一颗的给我检出来这事情就算完了。当时大家雷到一片,结果还求着他给他点钱把问题解决了。

   故事四:钉子户的故事就更多了,有一个村子所有人都拆了,就剩下一家人家的一个小屋子,一个果园和猪圈没有拆。老人家多年不在这里住的突然搬回来住进去了,开价:猪圈五十万,果园三十万。所以人当场雷到。不拆?几百号人,大量的施工机械,还有工期的影响,后续工序的影响,折腾一个月可能还不止着80万。强拆,老人家天天守着,你碰他一下他就倒,那时候不仅仅要赔钱,还有说你伤人,住医院,也够你折腾。

   这样的故事很多,非常的多,每一个搞工程的都可以给你讲出许多来。鸡生蛋蛋生鸡的故事则更是早就成为经典。听说一个老人家买了一群小鸡天天赶在施工便道上就大捞了一笔。

   这里不是说谁好或者谁坏的意思,这是go-vern-ment和业主的不作为的原因造成的,也是中国特色的业主无敌造成的。

   还是那句话:天朝威武!

监理在国外是很有地位的,属于专业工程师。因为国外的业主是不直接管理工程师的,而是由监理来代为管理。国外的工程师才是项目的直接管理参与者。工程师不但能够管理施工单位,甚至能够拒绝业主单位提出的不合理建议。但是在国内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这也算是中国特色的监理制度。总结起来就是业主欺负监理,施工单位忽悠监理,监理都是半闭眼的捞点实惠。 其实说句实话,监理制度还是对于推进工程质量还有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但是由于业主对项目管理的胡乱插手,导致监理的意见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施工单位要听业主的,监理也要听业主的,谁不听话就踹谁。所以监理也没有必要去触业主的霉头。管与不管都是一样,反正就是业主怎么说你怎么做就行了。什么质量啊,什么进度啊,什么文明施工啊,业主多说点他就多做点,业主少说点他就少做点,业主不说他就不做,做的多少都是拿那么多钱,所以没必要那么操心,做点基本的装样子,做做资料就好了。所以监理最重要的任务自然就剩下捞点实惠了。吃拿卡要就不要说了,这个是很正常的。工程造价中本来就有一笔监理费,但是实际是监理都会尽量少花这个钱,监理的吃、住、用、行只要是能够叫施工单位出的那都是施工单位的。施工单位� ��然也是花钱买个平安,虽然监理在业主面前也许没什么地位,帮施工单位管理施工也不敢奢望,但是找起麻烦来却能让你浑身不舒服。还是那句话,花在这上面的钱比起找麻烦给你浪费的费用相比,实在是不值什么。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监理都不好,其实还是有很多的监理还是很负责任的,怪的是这个体制。因为真正做监理的,特别是做总监的,很多都是这一行的专业,但是在这个体制下有的堕落了,有的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还有要说的就是,其实现在的监理公司很多就是皮包公司。总共加起来没有几个人,监理实际上是个入门门槛很高的职业,监理工程师也是很难考的一项职业资质。现在的监理公司基本上都是皮包公司拉一大帮外聘在干活,最辛苦的,最前线的往往是些待遇最低,福利最差,最没有保障的监理员,旁站员门。监理公司也是非常乐意去压低他们的开支,所以有施工单位买单,自己监理公司乐意,监理自然也是乐意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倒霉的就是工程本身和施工单位了。 还是那句话,体制是无敌的!天朝威武!

还说一个事情,质保金。国际通行惯例不超过百分之三,连有一段时间注册造价师教材里面都是这么写的,但是国内是5%.预付款,通行惯例是10%-15%,在国内不要你垫资你就偷着乐吧!至于按时支付进度款,给你70%就算便宜你了。不按时是很正常的事情,施工单位为什么欠农民工的钱,钱又不是自己家的,那是因为根本就没有钱。业主没有给你钱,谁是业主,业主后面是谁?不是地方go-vern-ment就是部里,这就是中国建筑市场。 讲讲那些战斗在一线的施工人员的故事,我相信看完这些故事,大家就知道我是不是一线出来的工程人了。 故事一:很多一线的工程人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一个同事小孩子都半岁了,自己才见过一次,连出生都没有看到。后来回家半个月,孩子碰都不叫碰。还有女**孩子出生一个月就放在家里,好久见不到一会,回家一抱孩子就哭,自己都偷偷的摸眼泪;至于说回家孩子叫叔叔的可能没有这么夸张,但也不是说没有。回家以后,小孩子特别是两三岁的小孩子晚上问自己的爸爸:爸爸天黑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那时候,多少工程人的心都是碎的,因为在孩子的映像里,工地才是爸爸的家,家是他和妈妈的。我相信这个故事很多工地都有很多。 故事二:工程单位两地分居的很多,所以婚变的也多。这个事情就点到为止吧,不说的太多了,都是些伤心事。 故事三:拖欠工资,这个在工程单位是很正常的。在很多人想法中他们很有钱,但是实际上是几个月不发工资,不发奖金是很常见的现象。有个同事过年回家没有发钱,拿着自己儿子存下来的压岁钱过了一个年。 故事四:没有休息日,不要和我讲什么政策不政策,规章不规章,在中国工程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没有节假日。不要说平时周末和休假了,就算是春节留守工地都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所以不要羡慕工程单位钱多,让你一年工作三百六十五天,从来没有节假日的,这样的单位你最好考虑下你受不受得了。 故事五:与世隔绝,不要说我是危言耸听,你去看看青藏线哪里有没有人烟,很多的大学毕业生,那都是大城市的小伙子一上班就走上了云=云贵川的大山里,运气好的有个村子或者镇子。运气不好的,那真是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又一次几个同事来了兴致,拿着花生米喝啤酒,竟然把人家一个村子所有的啤酒都喝完了。那个时候最能理解什么叫穷的只剩下钱了,什么叫有钱也没有地方花。还有一个故事,几个同事想吃包子,结果坐了几十块钱的车,两个人吃了五块钱的包子,有坐了几十块钱的车回来了。这就是中国工程人。要是工地在水上,那就更苦了。 工地环境这个问题就不说了, 这些年真的是好多了,板房和空调很多地方都有了。但是工地的特性使得他不可能在豪华的地方。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不足的时候请体谅下中国工程人,特别是战斗在第一线的中国工程人,他们真的不容易。
Img314358237 一个工程师告诉你为什么中国人做豆腐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文字, 时政, 豆腐渣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沪港小生专栏》中国‘��驶入转折点‘��
July 29, 2011 at 3:30 PM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路透投资中国主编 陈澍/文 新浪微博(weibo.com/georgeschen

温州动车事故会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吗?

中国公众沮丧情绪迅速加剧,即使说现在还没有蔓延到大街上,至少网络上已经开始蔓延了。人们对铁道部的事故处理方式尤其不满。

现在温州动车事故已经演化成全面危机。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该起事故“可能成为中国发展模式的转折点”。

他在报告中说道:“今後几年政府部门可能会刻意放慢GDP增速,逐步但稳定地减至7%-8%,同时投入更多时间来解决人为性快速增长所产生的问题。”

沈明高的观点引起网络热议。一些年轻人表示对政府事故发生後的处理方式非常失望,他们不信腐败、贿赂等国内根深蒂固的问题能快速解决,或者很快改变。

我认为这种无望心态是政府的巨大政治风险,其程度甚至超过近来南中国海问题紧张局势所带来的风险。人们丧失地不仅仅是信心,还有对政府部门的全部希望,这对任何一国政府而言都是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

在资本市场, 过去几天来因市场对中国高铁发展与安全事宜的忧虑,一些铁路相关股票急剧下跌,但我们看到部分券商仍在建议投资者低吸相关题材股。

高盛分析师们在一份报告中称,温州动车事故可能促使铁道部改革加速,部分上市铁路企业可能会从中受益。

  待续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动车追尾事件逝者“头七”媒体追责 民众悼念‘��图‘��视频‘��
July 29, 2011 at 3:30 PM
 

温州动车相撞事故第七天,各地要求当局追究责任呼声不止。有人士向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举报温州市律师协会擅自发布通知,影响律师作业,各地民众也发起相关的悼念活动。

中国总理温家宝到温州动车相撞事故现场勘查,并宣布“7.23” 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已全面展开后,各界要求当局追究及严惩相关责任人呼声仍不绝于耳。网友们提出许多相关问题质问当局,例如,信号设计缺陷导致了7.23重大事故,设计院是否有同类产品?用在哪里?有类似缺陷吗?这个缺陷是恢复通车前还是后知道的?通车前改造完了吗?是否有专业第三方机构确认缺陷被弥补?

网友许先生向本台表示:“这么大的一件事他们处理得这么草率, 一二把手表现的让人不满意,里面肯定有很多猫腻。”

被指设计了出事的信号设备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8日在其公司网站上发《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死伤者及家属的道歉信》。信中说,我们一定会根据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和铁道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铁道部的事故调查工作。

然而, 网友菊花表示, 这样的企业是垄断型企业,傲慢又自私并且缺乏监管, 只要继续垄断,其所生产或提供的产品会继续草菅人命。网友海洋宝藏也表示,一纸道歉信能挽回伤者的心、死者的命吗?官商勾结的惨痛教训何止这一桩?该公司、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等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这二字是国人在工作时,最缺乏的观念与态度。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 一份以温州市司法局和温州市律师协会的名义发布的通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这份通知里要求“接到死伤者家属求助的律所和律师,在第一时间向律管处和市律协报告,不得擅自解答与处置”。温州市司法局和温州市律师协会星期四分别发布声明致歉,称此前通知中措词不够严谨,并无干涉律师正常办案之意,并声明,通知为温州市律师协会擅自加上温州市司法局之名发布。

就此, 一封署名举报人向温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举报信星期五在网上流传,信中表示,温州市律师协会作为行业自治组织,在未经司法局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以和温州市司法局联合署名的方式对律师发布“通知”,涉嫌触犯《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损害其名誉,从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法制研究计划研究员兼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王友金向本台表示:“律师协会和司法局联合发布的通告是属于国家的文件,因为司法局是政府机构的,他要跟律师协会发布的话,是一定要承认他的国家地位,一定要有国家文件的效应,所以公民提出这是国家文件是正确的,通告的内容是不适合的,不应该由一个国家机关来发布的,这样就会被理解成干涉律师业务的正常活动,律师是随时可以接见被告人和其他公民的咨询,是可以随时回答的。”

本台记者留意到此次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引起许多大陆媒体的大篇幅报导,除了广州《南都周刊》以“死亡快车”为封面标题,作详尽的专题报道外,《北京青年报》星期五在头版刊登了七日祭的标题,下面附上温家宝向遇难者深深鞠躬的照片。在同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早报》头版罕见的用黑字白底,变换字体大小的方式,没有导读没有图片,大标题和副标题均是引用温家宝前一天的讲话,版面力图呈现作为媒体的责任。凤凰网一档谈话节目《雪夜漫谈》在对“7.23”事故进行话题探讨录制中,节目主持人与特约评论员五岳散人对某些部门的做法竖起了中指以表达不满及鄙视。媒体人阿丁对此表示:“我觉得这才是媒体人应该做的事,说真话对避免下次事故的发生有莫大的好处。”

温州动车事故第七天,不少大陆网友呼吁本周六晚上七点到所在地的邻近火车站大门前,展开公开悼念死难者活动,每个人手持或佩带黑、白两色的花朵加丝带。

香港时事评论员潘小涛也发起万人齐集维港两岸点起烛光活动, 呼吁市民本周六晚齐集维港两岸,举起烛光或打开手机,照亮维港。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动车追尾事件逝者“头七”媒体追责 民众悼念(图,视频)p 89EKCgBk8MZdE 动车追尾事件逝者“头七”媒体追责 民众悼念(图,视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ongj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遇难者的遗物‘��怎能落在拾荒者手中‘��
July 29, 2011 at 3:30 PM
 

遇难者的遗物?怎能落在拾荒者手中?

sg trans 遇难者的遗物?怎能落在拾荒者手中? (2011-07-29 14:27:58)


7月29日清晨六点,拾荒者在事故现场泥土里挖掘出一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遗留的相机,在对方不肯出让相机的情况下,@南方都市报记者郭继江买下这个相机卡,里面似乎是一对新婚夫妻的蜜月旅行照,卡中最后的记录是在动车上拍的。现在寻找主人的下落,并希望交还他们,祈祷平安。(来自@徐家五少)



 遇难者的遗物?怎能落在拾荒者手中?

7月27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已经解除封锁,很多人在挖车体残骸。现场,不少民众挥动着金属探测器,探测器时不时传来“嘀嘀嘀”的声音。(来源:@摄影师小刀)

 遇难者的遗物?怎能落在拾荒者手中?

 遇难者的遗物?怎能落在拾荒者手中?


灾难之地已经成为拾荒者的狂欢地,死者的亡灵尚在徘徊,物证、遗物便已被瓜分变卖。这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啊?

无语!实拍温州动车事故现场民众掘地挖残骸卖钱



国务院决定:重新挖出被掩埋车头调查事故原因

~~~~~~~~~~~~~~~~~~~~~~~~~

国务院专家:埋了又挖“会闹笑话”

事故现场清理之迅速,对车厢、车头等处理之草率,遭到专家诘问
稿源:[南方都市报]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车体残骸在不到四天内被切割、拆解、运出现场,其中D301次动车的损毁车头还经历了被埋入坑中再挖出来的“粗暴对待”。事故现场清理之迅速,对车厢、车头等处理之草率,也遭到公众诘问。

国务院应急专家组专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铁民近日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温州动车事故对现场的相关处理不慎重,尤其对“车头埋下去又挖出来”的做法,他表示“难以置信”:“如果这样做的话,是会出大笑话的。”

此外,有媒体列举《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相关证据。”并指出,匆匆掩埋作为“相关证据”的受损车头明显不合法。

清理记录

24日 车厢匆匆拆解 车头就地掩埋

事故发生后,D 3115次与D 301次列车没有脱轨的车厢先被拉回两端车站,只剩下桥上两节车厢和桥下四节车厢。24日早晨,十余辆挖掘机、铲土机和卡车进入现场,先在车厢附近挖掘坑道,据现场人员解释是为方便将车厢翻挪。24日上午,挖掘机开始对桥下车厢部分破拆、翻转,其间发现一具被压住的尸体。此后,掉落桥下的D 301车头被填埋进在附近挖出的坑中,据称是为吊车进场腾出空间。但这些做法被质疑有“毁灭证据”之嫌。桥上两节车厢车体受到严重破坏,无法用牵引车沿铁轨拉走。24日下午,一辆百吨级吊机将压在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后半截的D301次列车5号车厢吊走。温州警方工作材料显示,铁路部门为尽快早点通车,原本计划切割车厢以清理轨道。与此同时,铁道部当天多次强调力争在当天18时前恢复通车。

26日 挖出掩埋车头 深夜运离现场

经过近24小时清理工作,到26日深夜,车体残骸已全部移出事故现场,之前掩埋的车头也被挖出来运走。26日21时30分许,最后一批运载残骸的车队驶离现场。这些残骸裹满泥土,许多已成碎片,现场施工人员用挖掘机将它们掘起,再装入十多辆翻斗车运走。比较完整的部件有动车车厢的底盘、几片车厢壁和4对车轮组。车队驶离后,事故现场还剩下5台挖掘机继续作业,回填土坑。现场工作人员不愿透露车队去向,记者驱车跟随车队,发现被送到了铁路温州南站以南的动车车库。对于人们质疑夜间运输的问题,有关部门的解释是“为减少特大件运输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专家观点

取证时间可以再长一点

刘铁民(国务院应急专家组专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我的基本判断是:应该都取证了。但是有个假设,如果没有把应该取证的全部取好,代表性的证据还没取到就掩埋,那从事故调查方面,会带来很多困难,因为物体离开了现场,再经过一段掩埋的处理,水冲一冲,泥泡一泡,将来作为证据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

事故技术和鉴定第一个环节就是取证,分三个方面,一是物证,撞击强度有多大,撞击部位在哪里,然后撞击的动力、原因是什么,必须把被撞的和撞的机械部分物理材料都切下来,包括制动部分、机身部分、撞毁部分等有代表性的材料,这叫现场取证。二是搜寻目击者和证人提供证言。三是信息证据,包括运行的所有信息情况、铁路安全监控的所有情况和事故预警的信息情况。

一天的取证时间非常紧张,我觉得再长一点,不是四天、五天,再长一点都可以。(至于车头被埋下去又挖出来)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是要出大笑话的,如果这样做的话。

异地处理不影响事因调查

罗雁云(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破损的轨道、车头、车体被运走后异地调查并不影响事故原因调查;电气故障有专门的调查渠道,列控系统等可通过黑匣子数据来分析。如果是机械故障造成的列车故障,调查可能要保留车头、车体,甚至细致到车子每一个部位,比如轮子等。

据央视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温州动车事故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1998‘��开往汉堡的死亡列车
July 29, 2011 at 3:30 PM
 

P634475342876882096 1998,开往汉堡的死亡列车

德国“城际特快”出轨后,坍塌的路桥导致众多车厢无法通过,造成101位乘客死亡。

记者_沈玎

就像规划中的1.8万公里高铁建设里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憧憬一样,在1991年,柏林墙倒下2周年之际,颇负盛名的德国高铁计划案,也象征着德国统一后的光明未来。

德国铁路局的明星ICE(又称“城际特快),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列车之一(最高时速250公里),其不凡的品质令乘客仿佛置身于飞机商务舱。自通车7年来,每日载客量高达6.5万人次。

许多人看上高铁的速度、舒适感和便利性,而舍弃飞机,他们认为高铁出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直到1998年6月3日10点59分列车冲出轨道。

101位乘客在短短的180秒中失去生命,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高铁事故。

重回事发现场

这是慕尼黑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清晨,约格·狄曼(Jorg Dittmann)带着妻子和儿子,随着400多名旅客登上了拥有800人座、12节豪华车厢的德国高铁884号列车。

这是约格第一次全家去海边度假,因为想度过一个完全没有压力的假期,所以他并没有打算开车。而在火车上可以自由活动,带着小孩再方便不过。列车驶离慕尼黑后,将在850公里的总车程里停靠七站,最后抵达海滨度假胜地—汉堡市。

10点56分,列车已经行驶5个小时,距离终点站汉堡还差40分钟车程。这时,忽然“砰”的一声巨响,一截巨大的金属条从车底处切过,一种类似于飞机引擎突破音障瞬间的巨大声音从约格的耳边呼啸而过。他目瞪口呆地发现,在他和妻子座位中间的扶手处,一根突如其来的金属条破茧而出,包厢地板也被凿出一个大洞,

“快走,快离开包厢。”约格对着妻儿大叫,并带着他们离开受创包厢。10点57分,约格找到了列车长,但是列车长却拒绝了他的停车建议。

“根据高铁规定,我必须先查看详情才能核准启动紧急刹车。”因为一切恢复了平静,火车继续平顺行驶,列车长认为没有必要过于神经紧张。

已经受创的884号列车仍以高速驶过乡间,向离终点站汉堡只有100多公里的埃舍德镇疾驶而去。

艾瑞卡·柯尔(Erika Karl)记得当时,她正和丈夫在家中品味着咖啡,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如何修整自己家那个距离铁轨只有20多米的庭院。

10点59分,艾瑞卡听到了异常大的声响,其后是一片死寂,甚至鸟叫声也消失了。透过窗户,艾瑞卡发现后院居然躺着一节50吨重的高铁车型—她也成为失事现场的第一个目击者。幸运的是,她家却完好无损,除了房门上的玻璃窗被震碎。

出轨瞬间,约格被火车的震荡甩到了地板上,他当时以为自己完了。几秒后,爬起来,看到了满脸鲜血的车长。后来,约格才意识到,自己是何等幸运。

11点05分,失事后6分钟,救援人员到达现场。第一批关于事故现场的新闻照,显示出灾难的严重性:300吨重的双线路桥完全崩塌,损害程度令人咋舌;互相挤压的车厢,向上扭曲有五六米高,直到路堤的顶端;数百人仍被困在残骸中。

到了下午1点45分,医疗人员已经在现场为87名伤者进行急救,27名最严重的伤者由直升机运送至医院,救援人员不清楚车厢中还有多少人受困,虽然找到其他生还者的希望极其渺茫,救援工作仍然持续进行直到深夜。

在接下来的48小时里,救援人员继续奋力寻找生还者,但却徒劳无功。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救援行动停止。这场世界上最严重的高铁事故,共造成101人丧生。人们普遍相信的微乎其微的意外发生了,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科技如今已成断铁残骸。

寻找真相

在失事后几小时,事故调查已经展开。

新闻记者对事件过程作了简单的说明,虽然原因尚未肯定,但初步报告指出,“是列车撞到一辆翻落到铁轨上的汽车”。

这是一种基于离奇巧合的推论,一名英国籍目击者描述称,当时一辆汽车穿过路桥的护栏,翻落在铁轨上,而与此同时,高速列车忽然冲出来,完全没有停车的可能性。

在清理现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确实有辆汽车被压在列车残骸下,这点增加了这个说法的可信度。但当调查人员进一步勘察,不断增加的现场证据却逐渐推翻了目击者的说法。

首先,第一节车厢虽然出轨,却没有与其他车辆相撞的痕迹,而且前方的车头也丝毫未损。调查人员推断,如果事故是其他车辆造成的,车头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可是称之为“肇事”的汽车,又为何会在列车的残骸下?

随后,调查人员在残骸中找到的汽车登记资料,提供了最终的线索。这的确是一辆从桥上翻落的汽车,但它的使用权,属于在铁轨附近的高铁工作人员。

这两位高铁工作人员将汽车停在桥上,然后到桥下工作。实际上,是列车撞到路桥之后,产生的冲击力致使汽车翻落到铁轨上,最后被压在了残骸下。汽车根本和事故无关。

如果事故不是汽车造成的,那么肇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第一个线索在事故现场附近被找到,在离出事地点有6公里远的铁轨上,调查人员发现有受损的痕迹。同时他们在第一节车厢又找到了相关证据,一截卡在车厢地板上的钢条。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又从何而来?

我们回到事发前的180秒,约格所在的包厢就在第一节车厢后轮的正上方,这个位置下方的车轮被仔细检验过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一个轮子严重受损,钢圈已经完全脱落。调查人员推论:卡在第一节车厢的钢条就是破损的钢圈,脱落之后插破约格和妻儿所在车厢的地板。

当时破损的车轮,有一部分竖直挂在车厢底下,就是这块挂在列车下的钢圈在高速下一路刮磨铁轨,擦出火花,造成事故现场6公里外的铁轨受损的痕迹。

但是光是一个钢圈松落,应不足以对先进的884号列车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害,况且在事故之前还行走了6公里。调查人员相信一定还有其他因素导致机械故障,进而酿成大祸。

调查小组将焦点转到埃舍德镇路桥前的铁轨,他们在此发现了重要的证据。从铁轨的损伤情形判断,列车在路桥前200米处出轨。不过,为何是在此出轨而不是在钢圈松脱的时候,也就是在后方6公里处出轨?

调查证据表明,列车翻出轨的地方,正好是当地支线和主线的交会点。铁轨有两组交会点可使列车改道驶向支线,为了引导列车安全通过交会点,铁路便会在此处加设护轨。

通过对出轨点进行的仔细搜查,发现其中有一截护轨不见了,观察残缺处完全可以认定它是被拔离铁轨的。但是这截护轨却奇异般地消失了,搜查人员遍寻不见。

一直到搜查人员进入列车内部检视残骸时,才在车厢的走廊处找到护轨。这截巨大的护轨在车厢地板和天花板上刺出深深的坑洞。

依照这个发现,调查人员拼凑出更多致命时刻的真相。

失事前3.6秒,驶向埃舍德镇路桥的884号列车,仍以200公里/时的高速前进。脱落的钢圈一路摩擦铁轨,经过第一组交会点时,护轨被钢圈末端猛地铲起,刺穿第一节车厢的地板,巨大的冲击力造成车厢后端车轮的出轨。

调查小组随后又在路桥正前方的第二组交会点发现,884号列车经过交会点后,其实是同时行驶在主线和支线这两组不同的铁轨上。

因为事发前1.44秒,正当列车通过第二组交会点时,第一节车厢两个出轨的车轮之一,撞上交会点,迫使交会点松开,于是第一节车厢后的所有车厢立即被导向错误的轨道,行走在那段支线而非主线上。

此刻,前方的车头继续以200公里的时速前进,后方的车厢却已经逐渐减速离开主线而脱轨,致使车头与车身分离。

可以想象,第一节车厢现在行走在主线中间,第二节车厢则驶进支线,冲撞前1.44秒列车已经出轨,但没什么重大损伤,因为紧急减速板会使列车安然停下。这样的情形还是不足以导致最后惨烈的现场,从残骸挤压的程度可以看出当时的撞击力极为强劲。

调查人员再次翻遍事故现场,他们注意到埃舍德镇路桥的残片,推论路桥在事故中扮演的角色。

支撑路桥的水泥柱离铁轨约有2米。列车到达时,时速为200公里。车头和第一、第二节车厢安然通过桥底,但列车动力将第三节车厢向外推挤,使车厢迎头撞上桥柱,列车便撞上埃舍德镇路桥。

第三节车厢受到推挤,甩向右方,同时撞到路桥的支柱,将支柱撞落到桥下。第三节车厢撞毁支柱后,路桥便开始崩塌。第四节车厢躲过落下的桥梁,但却飞出轨道,撞上附近的树木,而第五节车厢通过崩塌的桥梁时,正好被几吨重落下的水泥块击中,后半截全毁。

就在五号车厢身后的餐车,已经被落下的桥梁压得只剩下15厘米高。由于碎片挡住其余六节车厢的去路,时速近200公里的后段车厢一头栽进残骸中。

当时在第十二节客车厢中的乘客,形容其“听到一声巨响,甚至是有生以来听过最大的声响,然后一切发生得太快,人在包厢内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被抛来抛去,最后被甩在地板上痛苦不已”。

这些关键事件的连锁效应—破损的轮子、松开的交会点、崩塌的路桥,是一连串致命事件所构成的灾难。

倘若一切只是纯属巧合,那么德国高铁的安全形象将完全无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场灾难,最终被证明是一次完全能够被避免的“人祸”。

P634475362548204647 1998,开往汉堡的死亡列车

罪魁祸首

这一切只因一个未被及时发现的破损车轮。在事故发生后,这个可疑的钢圈,被送到德国弗劳霍夫研究所进行鉴识。

1991年6月2日通车的德国高铁,拥有独有的创新设计。当时列车拥有坚固的钢轮,也就是单体车轮,但是高铁公司很快就发现车轮的磨损有问题—车轮是向内磨损,这样的模式非常奇怪,当车辆开始磨损,尤其是列车高速行驶之时,所产生的噪音和震动会传到客车厢。这种情形在餐车最明显,人们可以看到盘子的摇晃,杯子里洒出水来。

这是德铁不愿示人的弱点,为了消除“餐车的隆隆声”,德铁决定换下单壳式车轮,改装为双壳式车轮。

传统的单壳式车轮是由整块厚实的钢铁铸成,但是双壳式车轮则是内轮外加钢圈的结构,中间夹有橡胶片,用来吸收震动力以维持行车的平稳。

1992年8月31日,德铁批准高铁列车使用064型双壳式车轮,新式车轮立即改善了行车的平稳度,餐厅的杯盘不再摇晃做声。

弗劳霍夫研究所的科学家,正急于得知这种车轮是否本身即有设计缺陷。他们利用复杂的测试仪器,在数日内模拟出车轮在使用寿命内的磨损情形,在检视埃舍德镇失事列车破损的钢圈后,他们最终得出结论—钢圈是因为金属疲劳而破损的,也就是金属因动作不断重复从而产生疲劳的现象,造成脆弱处因压力过大而破裂。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试验一枚回形针,只要前后方向重复弯曲几次就可以轻易折断,在事故中破裂的钢圈内部就是发生了同样的情形。

火车的轮子在转动时,因承受极大的重量会略微收缩,以支撑移动中的火车,这些动作虽然非常微小,但是金属不断收缩,时间一久便可能因金属疲劳导致车辆毁损。

就双壳式车轮而言,轮子和钢圈中间会有一层橡胶,柔软的橡胶使车轮的收缩力优于单壳式车轮,当个别的钢圈因使用而磨损,收缩程度会增加。若未妥善检查,钢圈可能变得过薄,这时一个小缺口就会演变成裂缝,造成钢圈从内轮脱落,因而酿成悲剧。

884号列车就是因此撞毁的,但德铁的技师在例行维修时,难道没有注意到这个金属疲劳的现象吗?

德铁给出的回复称,慕尼黑维修厂的工程师在对高铁列车进行安检时,并未使用检测金属疲劳的复杂仪器,他们仰赖的工具仅仅是一把手电筒。使用手电筒只能找出最大和危险性最高的裂缝,无法在早期发现因金属疲乏造成的小缺口,所以就检测双壳式钢圈内部可能出现的裂缝而言,手电筒根本毫无用处。

德铁在慕尼黑的工程师,在进行部分测试时也使用高科技测试仪器,但他们认为,“测试数据并不可靠,因为机器经常会出现错误信息”。

就在埃舍德镇列车事故发生前一周,后来造成失事的车轮在三项不同自动检测的报告中都标示有瑕疵。调查人员从失事列车上的电脑下载维修报告后,也同样得到惊人的事实,他们发现早在4月,也就是失事前2个月,列车长和其他列车工作人员便分别反映问题多达8次,指出承载破损车轮的转向架有不寻常的噪音和震动。

但是德铁并未更换车轮。这一双壳式车轮是新的设计,以前从未使用在高速铁路。事实上双壳式的车轮一般是安装在慢速铁路交通工具,也就是电车上。

1997年7月,在埃舍德镇列车事故约1年前,德国汉诺威市一家电车公司发现双壳式车轮会出现金属疲劳造成的危险裂缝,而该公司的电车时速只有24公里而已。因此他们决定增加双壳式车轮更换的频率,避免金属疲乏的现象发生。

此后这家电车公司联络其他使用双壳式轮胎的业者,向他们告知金属疲乏的问题和简单的解决之道。1997年秋天,就在埃舍德镇事故发生前几个月,他们通知了德铁,根据电车公司的说法,德铁却表示:“从来还没遇到过金属疲劳的问题”。

责任与赔偿

显然,症结就出在德铁064型新双壳式车轮的检查程序上。

2002年8月8日,3位被控过失杀人的工程师接受审判,对于他们三人的判决结果,震惊了所有德国的民众。

埃舍德镇列车失事原因调查报告指出,101人在事故中不幸丧生,是引发事故的车轮检测不当所致。3名被告,即2名德铁工程师和BVV车轮制造公司1名员工被控过失杀人及伤害他人身体。

这些工程师的辩辞是,他们已经按照当时的技术标准检测,也无法预测车轮会出现裂缝。德铁并不在被控之列,因为在德国只有人才可以受审判,公司享有豁免权。

8个月后审判在争议中结束,没有人被定罪,他们虽然被控并接受审判,但最后个个都获判无罪。德国的法律规定若无重大罪行,审判可以以无罪判决终结,被告可支付罚款以达成和解。

这就是埃舍德镇列车失事案的审判结果。控辩双方均同意达成和解,无人被判过失杀人之罪,但法庭对三位工程师各处以1万欧元的罚款,相当于当时的8万多人民币。

罹难者和生还者的家属对此都感到义愤填膺,法庭的判决使他们更难争取赔偿。约格对此感到失望至极,“德国的法律竟然如此不堪,在其他国家我们一定会胜诉,抚恤伤亡者的方案也比德国要好很多,很奇怪只有在德国正义无法伸张,这令人无法置信。”

事故发生后德铁的确立刻发放抚恤金给罹难者的家属,每名罹难者赔偿3万马克,这项举动引起部分家属的愤怒和嘲笑。

乘客伊荻·夏芙林的双腿肌腱完全断裂,从此之后就没再好过,每天不时会感到疼痛;乘客伍多在事故后整整昏迷了17天,到今天还是因为残障而无法工作。

伍多建造了一座纪念馆,为在事故中大难不死而表示感恩。这座教堂每年都会有五六千人到访,他们来此为罹难者祈祷,从而让伍多觉得自掏腰包盖这座教堂的举措是值得的。

伍多的纪念馆建成1年后,由德铁资助部分经费的另一个官方纪念碑也建成。此纪念碑位于事故现场,就在新的埃舍德镇路桥旁,希望提醒世人,在那个夏天上午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起因则是一个维修不当的车轮破裂。

近日德铁已经卸除064型的双壳式车轮,改装传统的单壳式车轮,但他们仍坚称车轮和检测程序合乎当时要求的标准,而他们的工程师并无法预测车轮会出现裂缝。

德铁表示截至2002年11月,已支付罹难者家属和生还者2500万欧元的赔偿金。

自改装单壳式车轮以来,德铁高速列车每年均安全行驶数百万公里。而与此同时,全世界高速铁路的搭乘率则是有增无减。

(根据国家地理频道纪录片《德国高铁惊魂》,Toni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好的阅读体验,尽在南都周刊iPad客户端

e26804 634466730250193718 1998,开往汉堡的死亡列车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铁道部对遇难者家属下最后通牒‘��
July 29, 2011 at 3:00 PM
 

【铁道部对遇难者家属下最后通牒?】腾讯微博上的王崴说:刚刚接到遇难者家属发来的消息,铁道部对家属下达最后通牒,如果在7月30日之前不签署赔偿协议(金额91.6万),铁道部就撤离温州,停止对该事件的协商。家属表示对此感到很无助,但是绝不妥协,绝不签署!

7206f213jw1djmp4xwyz2j 铁道部对遇难者家属下最后通牒?

王崴,温州7·23动车出轨事件腾讯特派员

http://t.qq.com/p/t/24137002148760

【三年前的事故赔偿,铁道部至今没有解决】“政府赔偿太不合理。就说小伊伊,赔200万都不为过!”深圳律师余翔如是说。更坏的消息是,三年前的“4•28”胶济铁路事故赔付事宜,铁道部至今没有完成。周君在该事故中失去右腿,此后3年她父母几乎每个月进京,因为赔偿问题没解决。

【明知塌方 铁路隐瞒 继续售票】25日晚,山东威海乳山遭暴雨,部分路段塌方。铁路部门迟迟不向公众通报,反而继续销售开往威海的车票,导致多个车次的乘客被困。在等待中,有乘客要求下车通风,列车工作人员没有耐心解释,而是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有乘客说铁道部“让人心寒”。

7206f213jw1djmucvb1mcj 铁道部对遇难者家属下最后通牒?

【天灾之外,人祸又有几分?】设计缺陷,值班疏忽,职工培训不到位,铁路部门对于“7•23”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明确了天灾只是诱因,根子在于人祸。硬件可以大跃进,但管理无法速成。本次事故处处可见乱象,有关方面却极力回避。如果没有充分的问责,恐怕还是难以避免新的人祸。

【铁道部否认曾宣布“车内无生命迹象”】昨日,铁道部对小伊伊被救首次作回应,否认曾宣布“车内无生命迹象”,称“现场指挥部没有任何人宣布停止救援”,引发质疑。央视多次确认搜救结束怎么解释?若救援没停,为何不见证据?杨峰为何坐等11小时?救援重心转变与铁道部长有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图片, 文字,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July 29, 2011 at 3:00 PM
 

你戏谑说“1911年了还在参加科举,1948年了还在加入国民党”,但分歧的关键就在于有人认为现在已经皇族内阁了,有人认为刚刚同治中兴;有人认为国民党已经退守海南岛穷途末路了,有人认为北伐刚刚开始蒋总司令意气风发。

 
 
 

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文/常远(Erasmus Mundus)

 

1

在这个神奇的国家每有重大安全事故或灾难发生,在公共舆论一片质疑、问责、批评声中,总少不了一些呼吁宽容的声音。汶川如此,温州亦然。即使身为被世界媒体称为对政府容忍度最高最宽容的中国国民的一员,我也时常被他们傻逼兮兮的仁厚所感动。

 

image002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宽容界通常有四个流派:


一是祖国母亲派:“祖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人均资源这么少,出些问题有些不好的现象是正常的,我们在逐渐进步,要对政府有耐心给政府时间啊!”


二是实干派:“你们这些人只会在网上打嘴炮,为中国的进步做过什么?你们骂的人不上网,有本事当面骂去啊!”


三是余秋雨派:“事情已经发生了,死了这么多了,大家都很心痛,但讽刺批评有什么用?骂有什么用?这时候对政府说风凉话有什么用?含泪劝告大家,灾后重建,安抚人心要紧。”


四是有本事你干派:“中国这么大问题这么多,很难管理,出些事故很正常。有本事你去管理啊,有本事你去铁道部调度火车不让它出事啊,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四个流派在江湖上威名赫赫,影响甚广。灾难发生后,愤怒和悲伤的情绪弥漫,相较之下,宽容界“温和冷静”的声音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们有“眼前一亮”之感。

那么,嘲讽批评和愤怒不满到底是不是建设性意见?

 

 

2

记得有个崔永元发飙的视频流传甚广,面对听众的提问,他说(大意):“抱怨就是建设性意见。我抱怨二环路堵,就骂搞城市规划的那些人。我又不懂设计规划,但你没有给我搞好,我交钱养那么多城建专家是干什么吃的!”

 

207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普通人有平庸的权利。如果每个人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面对新闻事件吐槽出一大堆学术理论,从经济、社会、法律、技术角度侃侃而谈,写出逻辑清晰思考缜密的技术分析报告,呼吁人大成立特别事件调查委员会,那这个世界简直疯狂了。 


从古至今,中国民间有着自己一套朴素的议政话语体系,公共空间从茶馆和寻常巷陌到如今的互联网,政治话题从宫廷秘闻皇帝韵事李公公升迁张首辅失势到如今的先帝病重铁路事故电梯逆行红十字会腐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这一整套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其实质是变化不大的。

在大变革大发展的转型社会,老百姓写不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样的话,也无法像《万历十五年》一样有条理地分析皇帝和官僚系统的博弈、“以道德代替法治”的体制运转逻辑,他们顶多在风尘仆仆谋取营生的间歇,坐在茶馆里擦一把汗,叹一句“我爱这个国家,可这个国家爱我吗?”更多时候,他们遭受不公和冤屈时的反应是简单粗暴的,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操你X”,或“我丢你老母”。

如果什么都能搞定的话,要政府干嘛?

 

 

20070817192550918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一幅糟糕的画、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一部烂片,常听人说,人家画了那么久,写得那么诚恳,拍得那么辛苦,能不能别那么刻薄啊,说几句好听的不行啊。这还算客气的,更多人喜欢使用以下逻辑:不满意你去画啊,你画得成这样吗?有本事你也去出唱片啊,你唱歌就好听?有种你去拍,给你一个亿拍《无极》,你拍得成这样吗?

多熟悉啊。让我们默默倒带回放:这么大的国家,有本事你去治理啊?

没错,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会画画,五音不全,给我十个亿可能也拍不出《无极》的水平,让我去设计北京的环路可能会比现在拥挤一百倍。

可是我以为,一个画家、一个作者、一个导演在拿出自己作品给世人看的时候,就已经默认了欢迎各方点评,无论褒贬。好坏跟付出没有关系,人会好心做坏事,也可能一番辛劳后拿出糟糕的作品。换句话说,在一个受众掏出口袋里的钱买下画展的入场券、一本书、一张电影票的时候,他就天然地拥有了对这个事物表达满意或不满的权利。

我掏了钱,你怎么画那么差?写那么傻?拍那么烂?唱那么难听?什么是建设性意见?这就是建设性意见。你让我提建议给你,指导你怎么画得美、写得棒、拍得好看、唱得好听?我没义务懂这些。要你是干什么吃的?出来混,谁也别装可怜。

哪怕是去银行办理业务,或是打10086客服,都有评判服务好坏的权利,更何况公共服务?

 

53 110429160515 2 %E5%89%AF%E6%9C%AC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如果说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货商,你通过纳税购买公共服务,如果这个供货商提供了糟糕的产品,消费者最合理最冷静的表现就是一句:操你X。什么是建设性意见?这就是建设性意见。花了冤枉钱嘛。脾气不太好的顾客还可能会嚷嚷着,再也不在这家买公共服务了。当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你只有一家供货商可以选。所以,骂几句娘,讽刺批评几句,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宽容最温柔的消费者,令人感动。

这个道理是如此清楚,所以我竟不知“宽容论”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在最普通的政治学解释里,人们也倾向于默认政府是恶的,是敌人,是随时可能侵犯自身权利的。所以你要时刻盯着它,监督它,骂它,让它浑身难受,不得好死。

 

     “祖国母亲派”喜欢说要对我们的政府有耐心,多宽容,但恰恰相反,在现代社会,国民的底线素质就是对政府苛刻。对人苛刻是性格尖锐,对政府苛刻则是一种美德。

为什么不呢?六十年前,一个君子模样的江湖骗子敲开了你家的门,经过口蜜腹剑花言巧语一番忽悠:每天/月/年交付给他一笔费用,他承诺给你一块土地,给你医疗保障,等你老了给你生活费,邻居寻衅滋事的话帮你打他,受了冤屈帮你伸张正义。你听起来还挺美,就相信了。六十年过去了,你发现这个江湖骗子,口口声声说是自己仆人的家伙,牛逼得不得了,说的话一句都没兑现,而且还时不时地打你,骂你,把你关起来,不让你乱说话,从你的口袋里抢钱,拿着你的钱花天酒地风流潇洒。

你为什么不生气?
 

2008421103142855 2 %E5%89%AF%E6%9C%AC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或许你不会因言论被删帖跨省,因家有冤屈上访被截访关押;或许你家的高档小区不会被强拆,高物价你消费得起;你养孩子不怕结石,托亲友从国外寄奶粉;你摆摊不怕城管,内部有人;你只想做一个踏实、安稳过日子的普通人,一个上学工作娶妻生子了此一生的小民。这想法很自然,很好。当别人告诉你那些苦难的新闻,你大喊着,这关我什么事?我只想过日子。可是亲爱的,你并不安全。一个有毒的体制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是不安全的,你每天乘坐的地铁有可能突然逆行,你常年乘坐的火车、飞机可能由于非技术原因出事故。你或许多次坐火车从北京去福州,你发着微博,憧憬着电视台精彩的实习,可是突然就出事了。没有人能监督这个体制不犯错,没有媒体敢为你说话,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为你讨要公正的赔偿,甚至你留给世界的物件� ��被就地掩埋,名字不被人们知道。你为什么不生气?这是你的切身利益,这是你站立的土地。

你为什么不生气?

 

 

3

人们嘲讽整天在网路上发言的网民:你们整天打嘴炮,能有什么用?你们骂的那些人,都不上网的。

是啊,能有什么用呢?

一声呼喊、一次表达的确没有什么用,但十万人、一百万人一起关注,就是建设性的表达。姿态也好,造声势也罢,打嘴炮的人是在降低行动者的风险成本,同时提升对方罔顾舆论所向的风险成本。

对方早已肆意妄为到不在乎舆论的地步,但有声音,总比没有强很多。没有人关注毒奶粉,对方就会毫无压力地把呼吁赔偿的结石宝宝家长抓起来;没有人呼吁问责,对方就会若无其事地掩埋残骸顺利通车邀功炫绩。

你必须清楚的告诉对方:NO。它也许没什么直接作用,但这样的表态很重要。我想笑蜀老师的“围观改变中国”也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内核。

 

 

4

很多人说,体制内的人都是笨蛋,呆瓜。

毋庸置疑,体制外有非常多优秀的人才,但这并不能直接推导出体制内的都是蠢猪的结论。逻辑不是线性的。事实上,体制这台大机器早已锈迹斑斑,是个低效而愚蠢的大怪物,但莫要小觑了我党吸纳精英的能力。

 

462dceaf63e482ba3ea0f7f8c6098905 %E5%89%AF%E6%9C%AC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你可以嘲弄每年醉心于国考的数十万人的价值观和道德,但你不能否认,其中一小部分人放在哪里是极其出色的人才。甚至你不能否认,《日人民报》本身是一纸笑话,但编写这份笑话的一些人是这个国家最出色的传媒人才之一,无论你每天骂多少遍CCAV,这个国家做电视做得最出色、最有经验的一批人才一定是在这个国家电视台里。

你骂他们投机也好,庸俗也罢,但道德跟能力一码是一码。

我无意为体制辩护,只是说,想当然的思维方式是百害无一利的。认为体制内全是蠢蛋,时代的未来、命运的喉咙一定掌握在屁民手里的是视野局限的幼稚天真臆想症;认为体制外全是微不足道的屁民,自己一定高位稳坐垄断利益得享万年的也一定是高傲愚蠢目光短浅的傻逼。

某体制内高级编辑,我曾坐在办公室他的后面等他码字,一条几百字的官方通稿,20分钟搞定,一字不改,直接可以发。他合上电脑,转过来跟我聊天。

你觉得我只会写这些东西吗?他问。

我点点头。我一度的确是这么认为的。

他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从改革聊到21年前,从个人选择聊到未来局势,从体制内聊到体制外,从80年代的大学生聊到现在的大学生。他聊他真实抗战的看法,对百年来思潮的梳理,你都不好意思觉得自己看过《盛世2013》《大江大海》《追寻现代中国》等禁书有多么了不起,人家都看过。

放下成见,我只想感叹,操,原来是自己人。

这是我不到一年的体制内经历所给我的最大触动。由于体制环境本身的僵化污浊,一等一的人物进去后也不免受到影响,所以我很清醒,不能以肯定个体来肯定体制的整体。从比率来看,在国家官方媒体这一块儿,90%的人被体制搞成了傻逼或本来就是傻逼,10%则是人中龙凤。

这是价值观层面。至于利益和道德,我想起了在北京的室友。我俩合租一套家属院的房子,他去年P大毕业后国考中标,现任职于所有媒体人咬牙切齿的阎王殿——真理部。他学传媒的,我开玩笑说,他供职于一个扼杀自己同行和职业理想的单位。所谓的自我阉割。由于本能的反感和鄙视,初始我跟他不甚熟,住在一间屋子里也不常来往。后来随着接触增多,我们开始聊起天来。在对新闻事件交换看法时,我俩很多时候观点惊人的一致。他也痛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对官场诸多潜规则和腐败愤愤不平。翻墙?开玩笑,人家熟得很。禁书?开玩笑,人家一书柜。抛却符号化和想当然,坐在我对面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真理部工作人员。仅此而已。

在摸清了他的价值观之后,我更好奇了,他,为什么要加入体制?而且是“体制中的体制”的真理部?

聊了聊对局势和未来走向的看法后,我恍然大悟。而且我觉得他的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想要挤进体制的年轻人:价值观不认同,但是夹着尾巴捞可见的福利。他出身农家,若能进入体制内,获得铁饭碗和一份丰厚的福利,也算在京城立足了,日后父母和弟妹的生活,都可以有很好的帮扶。所谓“鲤鱼跳龙门”,货于帝王家。

虽然他也同意体制迟早会崩溃,但历史的盘口还远没到来。换句话说,对于绝大多数想要进入体制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倾向于认为加入体制的可能风险小于可见利益。在自己退休之前,也就是50年内,体制会继续运转下去,福利和特权会继续供给。

说白了,就是赌命运。

如果体制不幸玩完,那就倒霉认命;如果体制运转如常至自己退休,那就皆大欢喜。总体上来说,如果加入体制获得利益的可能远大于体制崩溃承担的潜在风险,这单生意就值得做。

你戏谑说“1911年了还在参加科举,1948年了还在加入国民党”,但分歧的关键就在于有人认为现在已经皇族内阁了,有人认为刚刚同治中兴;有人认为国民党已经退守海南岛穷途末路了,有人认为北伐刚刚开始蒋总司令意气风发。

 

2008111725910463 2 %E5%89%AF%E6%9C%AC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你此刻的选择,取决于你对未来的判断和预估。但人生的什么选择不需要承担风险呢?求学,工作,婚姻。都是赌,赌命运,赌这条路对不对。愿赌服输。奔向体制的青年当然要承担二十年内体制崩盘大清算的风险,而体制外的屁民也要做好五十年后退休在家对着电视机看建党140周年庆典的心理准备。

宁死不食周粟的青年别再嘲讽辱骂那些挤破头进入体制的同龄人,他们选了这条路,注定得承担这个决定的一切后果和风险——当然,还可能是稳赚不赔的利益。

而违背自己价值观和内心进入体制捞钱获利投机上位的青年也别苦着脸说自己身不由己,好像谁拿着刀逼你进体制一样。一身本事在哪里不能混口饭吃呢?忍辱陪睡就别想要牌匾,人不能太贪心。

 

 

5

哎呦,我差点忘了另外一批可爱的精英青年。

他们的理念是,我既不想当屁民在体制外被蹂躏,也不想像那些“庸俗势利、没有理想”的同龄人那样进入体制投机获利。没错,我们想进入体制,因为我们要改变这个体制。未来是我们的,我们是20年后的精英,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怎样,中国就怎样。我们光明,中国就不黑暗。所谓“好人一定要从政”。      

请看:

 

“我想知道10年后的中国是如何的,当我们这些人30多岁,成了科学家,医生,局长,红十字工作人员,甚至是铁道部部长。是否惨剧就不会发生?贪官会被罢免? 医院可以合理收费?小摊不需要城管也能够清除?不公平的要骂,但是请保证我们的心灵没有被侵蚀,因为你——就是中国的明天!

“令你们不满的官员总会死的。如果作为学生,学商的以后能诚信守法经营,学政的以后能真心为民,学工的以后有产品安全让人民放心,那么二十年以后中国就是另一个模样。可是如果现在只转抱怨的日志只发抱怨的状态,那么二十年以后中国还将是充斥着下一代人们的抱怨日志和状态的令你们不满的中国。”

 

20081218618966 2 %E5%89%AF%E6%9C%AC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啧啧啧啧。小清新有没有,感天动地有没有。好友里至少50人以上在转这些状态,忍不住想吐槽。还是那句话,“总有一些人,明明是幼稚天真幻想症,却自称理想主义者;明明是认输的怂逼,却自诩成熟稳重深谙世事。这世上只有一种理想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为什么还不明白呢?体制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人的好坏,而在于这个惯性运作的体系本身。体制是台轰鸣的锈迹斑斑的机器,是钢铁,是冰冷的,无关人心、人性。腐败不是因贪官污吏没有底线,而是制度性腐败;社会问题不是因道德伦理滑坡,而是体制性溃烂。

换言之,你想改,派对给你改吗?体制内多少能人都无能为力,你以为他们都是吃白饭的?500家庭治国的格局已然形成,在派对看来,挤进体制的这些无背景的精英青年也不过是给他们打杂的,不过是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家犬,你以为你进了体制就有地位?你以为那些在海外接受教育的红二代、红三代都是闲看着给你空间给你权力折腾、施展理想抱负的?更不要说,你的那些“理想抱负”是要砍他们的胳膊,断他们的手,剥夺他们已到手的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这不比搏命轻松吧?进入体制,你也不过是从整体的弱势者成为一个集团的弱势者罢了,可知古代官和小吏之区分?柏杨早已经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一切是个大染缸,怎么还是有人抱有幻想呢?染缸本身就是黑的,不是坏人染黑了染缸,是染缸染黑了一个个好人。你说那染缸是怎么变� ��的?这个染缸的诞生前提、运转逻辑、本质属性就是黑的,说清楚了吗?

一切的不公、一切的问题,不是因为现在四五十岁的那些中流砥柱,那些科学家、医生、局长、红十字工作人员、甚至是铁道部部长是坏人,而是因为体制的规则和体系是锈掉的、烂掉了的。

过度苛求人性的自觉而非制度设计,历史上从来都是灾难。

 

10 <温州7·23动车事故特稿>历史烂泥滩的赌注

 

莫再说“我们怎样,这个国家就怎样”,现实情况是,政府怎样,国民就怎样。机器怎样转,螺丝钉就朝那个方向,政府腐败,国民就很难不遵从潜规则,政府说谎,国民说真话就会有危险。

你问我,那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一个吐槽的屁民而已。

我只知道,每一代人都不要过于拔高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未来最好玩的地方就在于,谁也猜不透。莫要高估80后、90后这代人在历史上的角色,我们很可能只是一个古老国家转型的铺路石而已。正如丹青老师所说,你站在历史的烂泥滩里,回头看一看,八十年代那批年轻人,玩得不知道比你们HIGH到哪里去了,水平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而今安在乎?噢对了提个醒,你们觉得是“坏人”的当今某个体制内宣传官员,伍皓,就是当年80年代大学生精英哦~想进入体制的谁也别装逼,获利就是获利,投机就是投机,往上爬就是往上爬,赌命运就是赌命运,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一副道德圣徒似的嚷嚷“我要进去改变这个体制”,不是愚蠢就是虚伪。

昨日看到一条微博——派对的三大招是虚假希望、团伙腐败和army,招招快准狠。然而,虚假希望的泡沫迟早会吹破,团伙腐败迟早会分赃不均,army也不会无条件忠心。船迟早会沉,有趣的是,没人知道船什么时候沉——可能一夜之间,也可能持续很多年。所以,无论你入体制还是反体制,想靠政治捞一把的投机青年,输的概率都最大。还是老实先安身立命,做好自己的事情。事实上,我压根不信没有体制内的配合,纯粹体制外能推动什么变革。未来转型一定是内外合力的。我接受“有污点的国父”,反对清算,也相信变革会先从贵族民主开始。所以进入体制的人心想,换了新船还是需要我来掌舵的,进体制有可能一本万利,稳赚不赔。毕竟任何体制下都需要大量有一线经验的基层公务员,而且转型社会嘛,新体制的既得利 益者大多是之前的原班人马,看俄罗斯就知道了。投机青年反倒可能摘不到什么好果子呦。

不管作何打算,愿赌服输就行。

怎么样,你打算下注,还是逃离这个赌场?

 

                                                                                      (采编:麦静  ; 责编:黄理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魏武挥‘��微博上的记者
July 29, 2011 at 3:00 PM
 

众所周知的是,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数字媒体在改变传媒业。但我想,它对传媒人的改变恐怕是更深远的。这种改变,目前我个人还看不到是好是坏,但改变已经在发生。

在过去,很少有读者会特地关心是谁写的文章(除非这篇东西实在太石破天惊),一般人的注意力只在内容本身。要做一个名记其实很难,因为这需要一个记者持续不断地写出漂亮的文章,才会给人形成那么一点点的印象。而之所以电视台出镜记者/主持人更容易成名(试想一下凤凰台的吴小莉),就因为人们不可能在看电视的时候只听到记者在说什么而完全不留意记者的那张脸。白岩松开玩笑说,把一条狗放他的位置上一段时间,一定是条名狗。玩笑归玩笑,道理是确然的:在电视上,谁(who)比说什么(what)重要。不过,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做出镜记者的,这个岗位的名额,极其有限。

所以我大致可以这么说,在新闻报道领域,记者其实是幕后工作者。他们把所谓的事实真相推到前台,自己基本上处于一个“隐身人”的位置。成名的文字记者很少,而且一般需要很长时间的职业浸淫。

但随着博客、微博到来以后,记者正在走向前台。特别是微博,每一个文字记者,都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成为出镜记者。

在最近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的动车事故中,一位记者(还不是新浪微博V字认证用户)在现场工作。他不断地用短信发送文字和照片来报告他的所见所闻。后来,他大概终于有了机会上了一下电脑,写了这样一句微博:“回到家里打开电脑,迎接我的是1114条新评论,5075位新粉丝,4463条提到我的微博……”

如果说那1114条评论、4463条转发,还是主要和内容相关的话,那么,5075个新粉丝,就主要和他这个人有关了。说得俗一点,他成名了。而按照他的自述,他所供职的报纸并非名闻遐迩的大报,而他本人,也一再说自己是“新手”,应该不是资深记者。

中国的媒体生态还颇有些大家都知道的规则:有很多话,并不适合由媒体发布。于是,自有了微博以来,在任何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媒体人(主要是记者和编辑)在微博上极其活跃的身影。他们在用自己的账号发布各种他们认为可以和应该发布的消息,说的比自家媒体既多且快,引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有些媒体人的粉丝,比他/她所供职的媒体官方微博的,还要多。

一位网友提到了这样一个事实:“BBC的一位政治记者跳槽ITV带来的后果,就是BBC一下损失六万twitter粉丝,而且是白送给竞争对手。”媒体人正在比媒体更有大众传播力,记者,正在成为明星——我这里所谓的明星,指的是文艺圈那种经纪人+艺人的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微博是一种快餐式信息消费,140个字难以说明一个稍许复杂一点的事实。微博上的信息消费者也是一种“饥渴难耐”的心态。要在微博上做一个“名记”,需要懂得三个要诀:快、飞快、比别人快。

这其实是记者的看家本领:抢新闻。但媒体抢新闻到底还要过一个一个审核关,记者自己的微博,自己审核就够了。于是,微博上记者有时候也会说错话。一位知名媒体的知名女记者(14万粉丝)在这次事故中,就报错了一条消息。虽然事后予以更正,但影响已经由N多的转发传播出去了。这位女记者曾经是V字用户,不过也许想着重表明自家言论不代表所供职媒体的言论,故而自行去了V字——但到底,在事故现场的她,又是文字发布又是照片发布,很难讲究竟是职务行为还是纯属个人行为。

BBC记者跳槽所引发的BBC损失,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在催逼记者。未来的记者要求职时,媒体想看看其人有多少粉丝,应该不算过于荒诞。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一个记者的价值究竟几何,微博粉丝会不会算变量之一?正如艺人是靠“知名”吃饭的一样,记者是不是也要靠“知名”吃饭?而这份知名,却是140个字打造的——这个就有点诡异了,吃文字饭的,结果靠140个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不会,特别对于专业媒体来说,还是要考察一下记者的某一行专业素质。但微博上如云的粉丝,成千上万的转发评论,会不会给一名记者带来一种“成名”的幻象?而这种其实殊无底蕴的“成名”,会不会给这个行当的职业心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是: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魏武挥


© 推荐 for 互联网的那点事, 2011.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人活该‘��
July 29, 2011 at 3:00 PM
 

中国人活该?

作者:曾飚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11-7-28

本站发布时间:2011-7-30 0:26:24

阅读量:23次

article img 3 中国人活该?

  雷雨天,两辆动车在温州追尾,铁道部挖坑埋车头,温州特警支队队长抗命,救出一个两岁多的女孩,铁道部发言人说这是个“生命的奇迹”。不知道,他说的是追尾,还是救人。人民的奇迹,常常成为官员的政绩。也许,还有更多的奇迹值得期待。
20110730002305172 中国人活该?

  因为发生在温州,我很想回家看看。

  天灾和人祸

  就在事故发生前一天,我给家里打电话,母亲在电话里说,听,听,听到外面响雷了吗?气温都快四十度,热都热死了。还是英国的天气好。

  放下电话,第二天就发生了两列动车追尾惨剧。雷雨天,是温州夏季的常态,当地老人叫“响佛”,加上8月份的台风,温州夏季天气常常是多变。但是,没有人相信这场追尾与打雷有关。

  记得2009年,我和家人回国。孩子才一岁多,我特地去坐动车,一是,看动车,二也是让家人看我最喜爱的浙南山水。

  曾笠很活泼,自己走了好几个车厢。服务员从外貌看,应该是浙江本地小姑娘,有些纯朴的乡村气息,看曾笠白白净净的笑脸,都争着抱他。夕阳西下,从杭嘉湖平原,到多山的温州,动车穿过山明水秀的故乡,我特地用手机录下一段,曾笠对着窗外的落辉,脖子上围着丝巾,两颊红扑扑,哇哇地叫喊,也是一脸乡村小伙子的气息。

  动车给我带来很深的震撼。在英国时候,我最喜欢坐火车,特别是天气晴好,看到英格兰乡村的风景,被徐徐而动的火车,逐渐展开。蓝天上的白云,看得清轨迹的阵雨,远处像西兰花一样的树。现在,动车深入到多山的浙南和八闽大地,也把故乡美好的风光展现给世人。我一直知道,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有另外一种风格的美丽和宁静,可以与英格兰的田园相媲美。

  就在发生事故的车站,我曾经去过。汽车开过高架桥,在大山之间,一个车站突然卧在不远处,两座山像是没有被完全推开的铁门。车站是大理石地板,宽敞的台阶。我去洗手间时候,才注意到地板都是水,洗手的龙头污渍很多。检票时候,一拥而上的人群,我突然意识到即使在故乡,有时候也会想念英国。

  这场事故的报道,如同一场清晨菜市场的叫卖,微博、推特、BBS和网站,真相已经不再重要,小道消息却像涮羊肉一样,吃得津津有味,而且从来不会觉得饱。

20110730002326996 中国人活该?

  当我看到当地新闻说“事发后在短时间接受谈判并签订协议的,可视情况酌情给予数万元奖励”。原来,即使富贵如温州,一条人命的优惠也不过数万。当我看到那名获救的小女孩消息,她才两岁多。如果可能,我希望她接下来的生命,能够离开这个地方,一个钱比命贵的地方,去一个高铁不怕打雷的地方。

  听到那位铁道部发言人的“奇迹论”,我觉得埋车头的坑可以再挖得深一些,可以考虑多埋几个,反正有奇迹,他们相信的,反正不过“予以数万元奖励”的优惠而已。

  乡土的沦丧

  作为一个业余撰稿人,写稿子越来越多,在用词上,我比任何时候都谨慎,在建立自己的私人词典,如同高铁谨防雷雨天一样,我刻意地避免使用一些词汇,以免引起自己的不快。比如,自从汶川地震之后,我基本把“大爱”、“加油”、“天佑”这些词汇冲进了下水道。

  在英国多年,我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冷漠。所谓的冷漠,无非就是不相信奇迹,见人不再大笑,碰到谈大爱大义的人,尽量保持距离,特别是大大咧咧,无视他人感受,还自诩厚道、没有坏心眼的作派,我简直就要躲起来。

  一个原因是自己沾染了英国这个小业主共和国的短视气息,对事对人看法,仅限于为期两个月内的规划和眼光,而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平等原则,不吃亏,不占便宜。

  另外一个原因,我接受一个重大的发现:一个时刻保持干净的洗手间和地板,比一座大理石砌成的豆腐渣工程,对生活更加有用,也更加可靠。

  一度,我也曾经断断续续地把“故乡”,屏蔽在某个角落。那个地方,有自己最美好的回忆,一旦回去,却又常常看到最糟糕的场面。对于今天的故乡,也许还有祖国,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繁荣场景,财富如积攒的农家肥越来越多,芬芳四溢,而人们开始担心,脚下的土地却再也生长不出粮食。

  这场发生在故乡的这起事故,有人在我的博客上说,“温州出事了,看新闻”。恰恰相反,刚开始,我几乎以抗拒的心态,来抵制任何报道。后来,看到一句话,那名叫邵曳戎温州特警支队长说的,“万一有生命迹象呢?怎么向人家交待?”。因此他坚持在原地救援,最终在车厢里发现了那个小孩子。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温州本地人,这一句“怎么向人家交待?”,如果用温州话说出来,大概是,“吾怎恁逮别人讲?”,很亲切。

  这是我小时候就常听的一句话,也是做人做事情的最起码态度。很遗憾,现在有了更加高明的发言人制度,用上了高级词汇,比如,“大爱”碰上打雷,常常有“奇迹”,所以无须交待,是这样子吗?

  《环球时报》自诩国际化,甚至还常常用欧化的中文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国际观。在7月25日,给自己的社论起了标题叫《高铁是中国人必须经历的自我折磨》,从语法,到语义,我都感到这位笔杆子相当纠结,可能喝了一晚上的浓茶,憋出这个标题来。我的理解是,高铁比动车速度还快,它们都一样害怕雷电,所谓的“自我折磨”,是不是说还有更多的奇迹在前面等着我们,都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而且还是“必须经历” 的。

  其实要为了节省版面,这个口吐白沫、“文格”分裂的标题用地道的中文,就五个字:“中国人活该”。

  我还要回家看看吗?

 中国人活该?p 89EKCgBk8MZdE 中国人活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何清涟 | 微博之功‘��将被掩藏的真相透明化
July 29, 2011 at 3:00 PM
 

如果要想完整地了解中国的7•23甬温铁路动车追尾事件,恐怕最全面的的见证者不是平面媒体,而是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微博。我相信,正是微博特殊的信息发散功能,使一切变得更透明化,也使中国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极其尴尬地显现出它的不透明性。 脱胎于Twitter的微博早被中国网友创造性地将其从社交工具转变成媒体平台。号称“世界上最勤奋”的中国网友利用其特点,充分发挥了同类聚合的功能,无论是功能的多样性还是对信息的容纳量,早已经超过了它的模仿对象Twitter。7•23事件的整个过程,正在被微博通过各种信息碎片慢慢连缀成一幅巨大的拼图。 微博在还原真实的死亡人数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首先,微博让受难者的亲属们尽快了解到他们亲人的消息。遇难者项余岸、施李虹的弟弟项余遇,就是通过微博寻人,得知准确消息并找到了幸存的侄女项炜伊。其次,一些死者家属在微博上发表的信息与网友提供的一些细节,让世界知道死亡39人并非准确的数字。比如一位失去了孩子的母亲郭瑶在腾讯微博上质问铁道部:为什么死亡名单上没有她孩子的名字?到底还有多少人的名字没有登上去? 在揭露铁道部门迅速掩埋车头这件事上,微博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7•23甬温铁路动车追尾事件发生后,车体残骸在不到四天内被切割、拆解、运出现场,其中D301次动车的损毁车头还经历了被埋入坑中再挖出来的“粗暴对待”。事故现场清理之迅速,对车厢、车头等处理之草率,遭到公众诘问。不少被网友拍到的现场照片及强大的诘问声浪首先来自微博,最后迫使有关部门又重新挖出。 微博与传媒形成了极紧密的互动关系。虽然我知道近两年以来,中国许多突发事件最早都是通过微博发布,许多记者也都在微博上日夜蹲守“淘金”,寻找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跟踪采访,然后并以最快的速度制作成新闻。但这次7•23事件中,微博与传统媒体互动之迅速,还是让人感到微博的威力。一些微博发烧友在动车上发的信息成了动车之恸最早的信息源,腾讯的微采访,则以及时快捷的形式发布了在传统媒体上不便刊登、或者不能刊登的原汁原味的采访,里面有受害者家属的真实遭遇,现场记者对现场事故的疑点,还有专业人士如律师对受难者家属提供的专业意见。这些互动过程,不仅能帮助受难者寻求到社会帮助,还有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微博还让世界看到了这一事件中许多非常生动但传统媒体包括门户网站注定会遗失的细节,比如在总理温家宝到场的那场记者招待会上发生的一件“最让国人蒙羞的讽刺”事件:“今天,忙碌的温总理终于昼夜兼程赶到了7.23动车事故现场,……日本媒体将摄像机架在最前面,后面中国媒体要他 把机子架低点,日本记者不干,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国内拍了有用吗?又播不了!’此话犹如晴天霹雳!中国媒体顿时哑然!” 一向受人诟病的央视,其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现任制片人王青雷在新闻播报前表达了一番对国家现状的悲愤,以及不要把车头这么快埋掉的话而被停职,这条消息也是在微博上由媒体人最先发布出来。这些,都让世人看到中国媒体管制的丑恶一面。 在这次动车追尾事故中痛失5位亲人、一直作为受难者家属代表出现的杨峰与有关官员会面后,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他受到将失去第6位亲人的威胁被迫沉默的消息,也是在微博上发表出来,被江苏网友池墨写成短文“是谁在威胁杨峰?”发表于BBC中文网7月28日的“大家谈中国”栏目里,让读者通过杨峰的遭遇感知了中国政府行为黑社会化的一面。 但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有其长处与短处。微博的“长板”是:无论是从消息的传播速度还是其组织动员方面,其作用和影响都是革新性的。由于参与门槛低,没有“看守”,任何人都可以将身边的突发事件通过微博传播。因此,微博甚至成为外媒眼中“一个观察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的实时检测系统”。而且微博因其传播的放大效应,可促使事件迅速发酵,这是传统媒体及前微博时代的网络媒体所欠缺的。 微博的“短板”是:作为新闻的首发之地,其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有待检验。加之受限于字数,无法深入挖掘、细致铺陈,因而始终只能作为前两类媒体的补充与线索提供者。好在中国传媒界人士有不少聚集在微博上,他们使用微博的心得及经验交流,都能够促使中国社会的信息透明化。 通过对7.23事件中微博的信息发散功能近距离观察,我感到除了网络管制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未来信息透明化的一个障碍,那就是中国社会成员对网络资源占有不均所造成的“知性裂沟”,这使微博介入现实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比如网民在地域上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享有更多发言权的群体上多集中在占有更多政治、文化、经济资源的群体等等。这次事故当中,能够使用微博的遇难者家属无论在获得信息及社会帮助方面都明显具有优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谷奥: Google 的两步验证机制已向全球开放
July 29, 2011 at 1:39 PM
 

accounts 2step HIW verify 谷奥: Google 的两步验证机制已向全球开放

今年2月在美国开始提供两步验证登录之后,今天Google将其扩展到全球,开始支持150个国家和40种语言。

不过如果你不是什么敏感词人士的话,没必要用这个两步验证,因为它确实很麻烦。一旦你打开了两步验证机制,你在登录Google服务的时候除了需要输入以前的密码以外,还要输入一个临时通过手机应用或短信或语音电话告知的临时登录码(众所周知景德镇人士不要用短信或语音来获得这个登陆码,通过手机应用获得是最好的,因为信息的传输是加密的,支持iPhone、Android和黑莓)。在登陆后你可以选择生成一个30天有效的cookie,这样你在一个月里就不用每次都再次输入临时获得的登陆码了。

但并非所有的Google服务都已经部署上了双步验证,对于一些运行在手机、电脑、平板上需要登录你Google帐户的应用来说,你必须给每个应用单独设置一个密码。该密码也是通过手机应用来获得的。

在这里可以获得所有双步验证的方法和帮助信息(可选中文)。

Via TechCrunch


© musiXboy 发表于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 http://www.guao.hk ), 2011. |
11 条评论 |
永久链接 |
关于谷奥 |
投稿/爆料
Post tags: Android, BlackBerry, Google Account, iPhone, Security

tongji 谷奥: Google 的两步验证机制已向全球开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本日推荐,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 RFI
July 29, 2011 at 1:39 PM
 
路透社

中国总理温家宝对温州动车事故处理“公开透明”的宣示言犹在耳,事故后的第七天,中共中宣部连下三道禁令叫停了中国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与评论。7月29日晚,中宣部的这一禁令在微博上被多位媒体从业者证实并被广泛传播。

来自中宣部新闻局的禁令称,“鉴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中宣部的禁令下达之后,中文微博一片哀声。有多家报社的编辑在微博上贴出了因禁令被撤下的版面,也有记者在个人微薄上转播再也无法上版的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辑抱怨,原本有八个版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相关报道,晚间禁令到达后,不得不临时撤版换稿;财经周报《中国经营报》则有8个相关版面被迫临时换搞。《新京报》撤下了新京报 A15版《逝者》、A16版《目击:我们都是幸存者》等多个版面;浙江的《钱江晚报》撤下了两个版的《停下1分钟》;西安《华商报》撤下了3个版的评论周刊。

一名资深媒体人说,“向所有突然再次投入工作、无奈填版的夜班编辑们致敬。”

甚至官方新华社的稿件都被禁止。晚间,新华社紧急通知,此前向各报社订户播发的《(中国网事)期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网络热帖〈“7·23”动车事故的五点存疑〉的记者调查》稿,“暂缓使用”。

更有报社编辑呼吁报社老总鼓起勇气抵制禁令。媒体人阿丁呼吁,“媒体老总们,请在此刻积蓄勇气、唤醒良知、拒绝附逆、干掉猥琐、放行真相;禁令是用来突破的不是用来奴才听令的,绳索是用来挣脱的不是拿来自缚手脚的,这一回,能不能站着把新闻做了?”

《新京报》一名编辑解释被迫撤版的过程,“坚持又坚持、妥协又妥协之后,仅存的4个版也被和谐。长歌当哭。没办法,我们要为2000多新京报员工的饭碗考虑。”

一名北京新闻从业者说,“为今晚的扼杀气愤却又无奈,不得不从。在中国,一切媒体都是党报,一切新闻人都是臭不要脸,一切遇难者都是我们自己。”

此前几天,中宣部曾要求各媒体报道正面报道此事,对关键信息以新华社为准,并曾下令各地方媒体召回前往温州采访的记者。

7月28日中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前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并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

当时,温家宝要求,“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温家宝又说,“公开、透明非常重要,事故能否处理得好,其关键就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因此,处理的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信息。”

中央电视台没有直播温家宝的现场记者会。当天晚间,中央电视台《24小时》栏目的制片人王青雷因节目中批评了铁道部被停职;昨天开始,各大门户网站大量削减温州动车新闻条目,专题页面不见踪影。

一家广州报社的资深编辑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 RFI

温家宝总理7月28日在温州就动车追撞事故发表讲话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南方周末 – WiFi之劫
July 29, 2011 at 1:39 PM
 

WiFi之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陈新焱 舒眉 南方周末实习生 黄超 柳大川 2011-07-28 18:41:15 来源:南方周末

被无数时尚青年与商务人士热爱的免费WiFi,正面临一场劫难。

在通过牌照制与实名制对网吧等经营性互联网上网实行管理之后,监管部门正打算用安全软件来将非经营性场所上网纳入监管。

2011年7月27日,在北京东直门外库布里克书店消磨时光的人们发现,过去一直免费提供的WiFi上网,没有了。书店的消费小票上,多了一排黑色小字:“根据公安局下发通知,本店暂时停止提供WiFi服务,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同样停止提供WiFi服务的,还有位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东直门等地的一些咖啡馆和酒店。

在过去的几年间,免费、快捷、方便的无线上网深受白领与商务人士们的热爱,并因此成为咖啡馆和高级酒店的“标准配置”。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经营商,开始提供这项人们喜闻乐见的服务。

正如此蓬勃发展之际,为何突然停止提供服务?因为6月份北京东城区公安分局发布的一纸通告。

这份落款为东城区公安分局的《关于开展非经营性上网服务场所依法落实安全技术保护措施的通知》规定,自2011年6月起,东城区的“宾馆、酒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歌厅、洗浴、学校电教室等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都要“全面落实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建设”。

而所谓的“安全技术保护措施”,则是要求,所有提供无线上网的经营者购买一个技术保护系统,记录并留存用户登录和退出时间、主叫号码、账号、互联网地址或域名、系统维护日志等。

通知称,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政府出资建设管理系统平台,场所出资安装技术设施”——按照其对外公布的价格,这套“技术设施”最低需要2万元。

在大多数情况下,WiFi都是咖啡馆等为顾客免费提供的。现在他们若要提供这项服务,就得另外掏一笔钱,一些地方于是干脆选择放弃。

 

 南方周末   WiFi之劫

书店小票提示说停止WiFi服务 (平客/图)

从网吧到WiFi

其实,对这些场所的上网实行安全管理,只是多年来一直在加强的互联网管理的最新延续。

从1994年中国的信息网络接上互联网开始,对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探索,从未停止。

最先被纳入监管的,是鱼龙混杂的经营性场所,主要是网吧。

监管的办法,是对经营者实行牌照制度;同时,每个网吧都必须安装安全管理软件,实行实名制。比如,在广州,现有的约1000家正规网吧已全部安装了第二代身份证实名登记系统,2010年7月起,所有人在网吧都必须刷身份证才能上网。

这意味着,所有在网吧上网者的身份与上网时间、内容等,均能被纳入管理。

2011年5月11日,故宫展览品失窃后,嫌疑人石柏魁便是在北京丰台区友联网吧落网的。他不仅实名登记上网,而且还办了会员卡,充值100元。他使用的电脑被警方技术锁定。

不过,这种严格的监管,却有一大块空白——这些监管针对的仅仅是经营性场所,而非经营性场所,比如酒店、学校等,则一直实行的只是备案制。

早在2006年,湖南省就已经宣布要将这些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也纳入监管,办法也与对网吧的监管如出一辙——要求经营者安装安全管理软件,通过软件可以确定上网者的身份等信息。

此后的五年间,陆续已有十几个城市宣布了类似规定。只不过,彼时无线尚未普及,加上没几个人拥有能上网的手机,于是公共场所并不流行上网,因为实在太不方便了。

直到WiFi流行起来,在酒店、咖啡厅、书店甚至公交、地铁上网的人,成为随处可见的风景。

而WiFi不仅成为这些场所的经营者们招徕顾客的工具,也成为运营商们竞相提供的新服务。

比如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就表示,要在2013年前将全国范围内的WiFi热点数量增加至100万个。而在上海,目前就已有超过4000个公共场所部署了WiFi热点,最具代表的是浦东陆家嘴的“无线金融城”,出门在等公交车时,就可以通过WLAN无线上网。到2011年底,上海可同时服务无线上网用户70万人。

这些地方提供的上网大多都是免费的,仍然属于“非经营性场所”。监管的那块空白,于是越来越大了。

与网吧等经营性场所相比,非经营场所上网人员的流动性更大,而且大多是用自己的笔记本、手机、iPad等上网。

与时尚青年、商务人士们一样喜欢在这些地方上网的,是热衷于赌博、诈骗的人。据有关机构统计,每年在宾馆进行网络赌博流失国外的资金达数百亿。

于是,网监部门的新课题,便是如何将新流行的非经营性场所上网纳入监管。而北京此举,则被视作是一个开始。

北京东城区的规定是否将会严格实行,是否会拓展到其他区域,目前并不清楚。

7月27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广州、深圳的星巴克、绿茵阁和七天连锁酒店的多个分店,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都提供WiFi服务,但暂时都未接到安装安全软件的通知。

不过,他们都对北京这一动向很关心。星巴克深圳福田区城市广场店的值班经理告诉记者,有相当一部分顾客是因为店内有WiFi才进来消费并处理事务的,如果停止止WiFi,将有大量客人流失。

“网络警察”产业

监管的新动作,让经营者失落,但安全软件的提供商们却乐见其成。

根据东城区公安分局的委托招标单位北京市京发招标有限公司7月15日公布的中标公告,中标人为上海雨人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标金额为203.7万元。

7月27日下午,记者走访了这家公司位于上海普陀区中江路879号天地软件园10号楼3楼的总部。这是一片集中了数百家中小企业的软件园,雨人公司在其中并不起眼,公司的面积也不大,大约700平米。记者看到,研发中心有十几位工作人员,前台称很多市场人员在外面推销业务。在等待3小时之后,前台数次谢绝了采访,称总经理滕德润已经出国1个多月,了解相关情况的人均不在公司。

记者联系到负责此次招标项目的北京市京发招标有限公司一赵姓处长,对方以招标法规定,不能透露任何有关投标企业信息为由,婉拒了记者采访。

在北京市政府采购网上6月16日公布的《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安分局网络安全装备和信息标准化采集室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告》中,上海雨人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也是中标公司之一。而在2010年11月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一次就“网吧安全审计系统平台建设采购”项目中,该公司被作为“单一来源供应商”参加招标。而这一项目的预算金额为100万元。

据此前媒体报道,公司总经理叫滕德润,大学毕业后曾在上海教过一段时间书,此后赴加拿大攻读计算机。

1998年,中国网络热潮风起云涌,滕“为创业而回来”,就在张朝阳、丁磊等盯上门户网站等最热概念时,滕却关注起网络安全问题。三年之后,公安部提出对网吧实施管理,33家具备认证资质的网络安全公司进入“选秀决赛”。雨人胜出,以“网络警察”的身份掘得了第一桶金。

不过,雨人公司的实力很难算是雄厚。该公司最初是由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与加拿大一家公司共同出资20万美金组建。两年后,加拿大公司收购了全部股份并增资近一倍,董事长于此时换成了滕德润。

工商资料显示,截止到2004年年末,这家公司依然只是一家拥有50万资产的小公司,随后的几年,雨人公司资产总额增长了1500%,到2009年年末,该公司的资产总额达到735万,其中营业收入增加至898万,但净利润却只有5.6万元。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网络监控是个大行业,雨人因为起步较早,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因此常得到政府青睐。其实除了雨人之外,行业内也有很多其他大大小小的公司。

记者联系的一家名为上海环帝通网络科技公司也说,可以提供同样的产品。在其发给记者的一份报价单上,起名为“网上特工”的软件售价不菲,如果安装80台电脑,共需16000元。不过,销售员说,如果真要,还可以打六折。

按照规定,这些网络监控软件在走向市场前,必须取得公安部颁发的销售许可证,而为了取得销售许可证,则需要先通过一些官方机构的检测。

“这些检测,是为了让这些软件达到合格的性能。”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顾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能够提供检测服务的结构比较多,既有工信部下属的,也有公安部下属的,甚至还有地方工信委、公安局下属的——无一例外,这些都是需要收费的。

据他透露,位于上海的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公安部唯一直属的检测机构,企业产品在这里的检测费用多少不等,一般为2万-3万元,而检测周期则为30天。

在建立监控网络的同时,各地政府同时也在文件后面附上了推荐的企业。在记者获得的一份编号为深公通〔2007〕4号的“要求非经营性公共上网服务场所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通告”文件中,深圳市公安局推荐了8家企业,其中有6家都位于广东。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上海地鐵駛錯方向[22:35]
July 29, 2011 at 12:30 PM
 

上海地鐵10號線列車,28日晚「開錯方向」,當局解釋為因信號升級的調試中發生信息阻塞故障所致。

28日晚19時06分,正值晚高峰時期,地鐵10號線列車居然「開錯方向」,立刻有乘客通過微博通報這一「離奇」事件,並稱地鐵方面沒有進行廣播通知,讓乘客「一頭霧水」。

上海地鐵出現的這一故障引發廣泛關注和質疑。為此,上海地鐵方面在29日通過4條官方微博向公眾表示,經過調查,列車開錯方向是因正在實施CBTC信號升級的調試中發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該列車重複使用了前一列開往虹橋火車站列車的進路信號,經龍溪路站駛入了虹橋火車站方向。

地鐵方面解釋稱,在事件發生後,調度室、司機以及列車信號保護系統發現後立即報警,鑑於該列車當時已出站無法倒回,調度室即變更指令指使該車駛往下一站上海動物園站,安排車上乘客換乘對面的列車回到龍溪路站再乘下一列車往航中路方向。

對因本次故障而出行受到影響的乘客,地鐵運營方在微博上「表示歉意」,並稱已責成信號供應商進一步查清具體原因,提出針對性整改措施,嚴防此類故障再次發生。

(中新社)

 明報 | 上海地鐵駛錯方向[22:35]p 89EKCgBk8MZdE 明報 | 上海地鐵駛錯方向[22:35]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京滬高鐵 也用溫州事故設備
July 29, 2011 at 11:30 AM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大陸溫州動車追撞事故初步 調查顯示,是溫州南站信號設備在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 。而提供設備的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 司」,也承接了京滬、武廣、廣深港高鐵通信系統。

羊城晚報引述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的 資料指出,該公司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 」下屬的全資企業,目前承接了大陸高鐵和客運專線通 信信號系統集成的建設任務。

其中已完成了北京-天津、武漢-廣州、上海-南京 、上海-杭州、溫州-福州、寧波-台州-溫州、合肥-武 漢、海南島東環線等高鐵和客運專線通信信號系統集成 的建設。

京滬高鐵的通信信號設備集成也由該公司承接。

此外,還有哈爾濱-大連、廣州-深圳-香港、杭州- 寧波、廈門-深圳、天津-秦皇島等高鐵和客運專線的通 信信號系統集成,也由這家公司負責。

此外,這家公司還完成了伊朗德黑蘭地鐵、非洲坦 尚鐵路、北韓平壤地鐵等國際項目,並積極參與沙烏地 阿拉伯麥加輕軌、巴基斯坦高鐵等外國的鐵路建設。 1000729

 中央社 | 京滬高鐵 也用溫州事故設備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京滬高鐵 也用溫州事故設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台湾: 台湾陆军少将罗贤哲担任共谍被判无期徒刑
July 29, 2011 at 11:00 AM
 

台湾陆军少将罗贤哲担任共谍被判无期徒刑
 法广 | 台湾: 台湾陆军少将罗贤哲担任共谍被判无期徒刑
© DR

被中共谍报单位吸收长期担任共谍的台湾前陆军少将罗贤哲,昨天被台湾高等军事法院,依陆海空军刑法「从事间谍活动」等五项罪嫌,判处无期徒刑。罗贤哲不仅是近五十年来台湾军方被中共策反的最高阶将领,也是第一位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将官。

罗贤哲2003年底担任台湾国防部情报次长室驻泰国的上校组长,因为买春,被中共人员拍摄到与欢场女子性交易的不雅照片,罗贤哲担心照片一旦公开将影响个人名誉及升迁,于是与中共官员在曼谷见面晤谈,同意为中共收集军事情报。

最惊人的是,罗贤哲担任共谍之后,台湾军方保防系统不但没发现,他还一路升官到少将,官拜陆军司令部通信电子信息处处长,为中共提供情报长达七年,其间陆续泄漏「博胜案」等台湾军方重大军事机密给对岸,军事检察官指控他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求处死刑,但高等军事法院因为罗贤哲坦白交代,并主动缴交贪污所得,最后判处无期徒刑。

「博胜案」是美军与台湾陆海空军的数字化联合作战指挥系统,泄漏这套机密不但让台湾军方变得像透明一般,中共甚至可以掌握美军的情况,也因此,罗贤哲共谍案爆发后,台美双方紧急修改各项参数,使影响降到最低。

台湾国防部表示,这个案子属于职权上诉案件,因此全案将移送最高军事法院审理;被告及军事检察官如果不服判决,也可以提出上诉。
 

关键词 台湾

 法广 | 台湾: 台湾陆军少将罗贤哲担任共谍被判无期徒刑
 法广 | 台湾: 台湾陆军少将罗贤哲担任共谍被判无期徒刑

 法广 | 台湾: 台湾陆军少将罗贤哲担任共谍被判无期徒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中国一些网民号召周末上街抗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July 29, 2011 at 11:00 AM
 

中国一些网民号召周末上街抗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中国一些网民号召周末上街抗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京沪高铁和谐号
Reuters 路透社
作者 法广

香港苹果日报今天报道,上星期六中国温州高铁相撞惨案官方仍然在推托责任,民众对公布的死亡数据也不断表示质疑。中国网友在网上呼吁,本周六晚上7时到所在地的邻近火车站大门前,展开公开悼念死难者活动。

为表哀痛,并方便参与者识别,呼吁建议每个人都手持或佩带黑白两色的花朵和丝带,包括真花、假花或纸花。

另外,中国国务院调查组周四公布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初步原因,因信号设备设计有严重缺陷,没有给後车提供应有的信号,相关值班人员处置不当引发追尾事故。中国总理温家宝已抵达温州事故现场,将召开记者会。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称,铁路信号设备遭雷击发生故障後,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没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设备问题。

关键词 中国社会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中国一些网民号召周末上街抗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中国一些网民号召周末上街抗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中国一些网民号召周末上街抗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上海换铁路局长网友指走了狼又来豺狼
July 29, 2011 at 11:00 AM
 

上海换铁路局长网友指走了狼又来豺狼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上海换铁路局长网友指走了狼又来豺狼
北京铁路南站乘客走出和谐子弹头列车2011年7月25日
Reuters 路透社

上海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和副局长等三人因温州动车追尾事故,24号被就地免职。铁道部25号公布的上海铁路局新任局长人选为安路生,但这项新任命刚一公布,就被中国的网民骂翻。据《世界日报》26号的报道,因为在安路生任职铁道部总调度长期间,08年4月,山东胶济铁路发生了两车相撞出轨倾覆的特大事故,造成72死、416伤,号称铁路系统10年来最大的车祸惨剧。如今却因为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再度被委以重任,网友戏称这不是“安徒生童话”,而是“安路生神话”,微博上短时间内涌现的评论达2万余条。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在微博上点评说,“将胶济铁路特大事故的责任人安路生调任上海,这是对全国人民智商的侮辱,而这样的行为,也决定了现任铁道部长盛光祖不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官员”。与此同时,网友中岛则愤慨地表示,“走了一头狼,又来了一头豺狼,老百姓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羊”。

此外,腐败透顶的铁路系统,不仅有“安路生神话”,当年在山东胶济铁路两车相撞脱轨的特大事故中被撤职的济南铁路局局长陈功,复出后不是也照样担任了铁道部安全总监吗?而陈功的后一任,因2008年另一起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铁路动车超速事故而被免职的济南铁路局原局长耿志修,也于隔年出任铁道部安全总监。

网友热传:温州市委书记陈德容动用特警阻止铁道部埋车

从25日晚起,在大陆的微博上,盛传“7.23特大事故”之后,事发地的温州市政府不同意铁道部匆匆草率掩埋事故车厢的方法。由于事故内场是铁道部人员负责清理,温州市政府从25日下午开始,派出特警控制现场外围,阻止挖土机和铲车进入继续掩埋车厢。这条消息随后被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卓铭、互动媒体集团总裁洪晃等各界名人以及大量网友转发。

中选网上作者补遗引述的这篇报道说,虽然有声音质疑此为假新闻,并有知情者表示,事故内场负责排查的都是当地温州军分区的,铁道部抢险队并没能进去。而温州当地警方确实是在维持外场秩序。但仍有不少网友表示“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是近几天来听到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以下为网上热传微博原文:1、温州政府不同意铁道部掩埋车厢!有种!!顶陈德容!少见的好书记! 2、下午开始,温州特警已经控制现场外围(里面是铁道部的地盘,温州本地公安管不着),特警们阻止了挖土机和铲车的进入,阻止他们继续掩埋车厢!我们可爱的特警队员说:做人,起码的良知是要的!

关键词 中国事故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上海换铁路局长网友指走了狼又来豺狼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上海换铁路局长网友指走了狼又来豺狼

 法广 | 中国高铁事故: 上海换铁路局长网友指走了狼又来豺狼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
July 29, 2011 at 11:00 AM
 

温州动车事故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
7月23日中国浙江甬温线发生动车追尾事故两节车厢出轨坠桥,图为事故现场
图片/Reuters
作者 法广

据最新消息,截至25日,中国“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人数已增至39人。当局与遇难者家属达成初步赔偿协议,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人民币。

新华网7月26日报道,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赔偿协商工作取得进展,赔偿标准确定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人民币。

报道说,经过当地善后处理“5+1”服务小组与遇难者林焱的家属初步谈妥,赔偿金额50万元人民币(约合7.75万美元)。林焱是福建省福州人。这是此次事故中第一个达成的初步赔偿协商结果。

另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事故的善后工作得到有序展开。温州市红十字会接受了中国红十字总会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及浙江省红十字基金会拨付的总额45万元的人道救助金。据浙江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王冬梅说,其中有20万用于遇难者家属慰问,10万元用于住院者伤员慰问,15万元用于事故伤残人员的后续人道救助。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死亡旅客每人赔偿50万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社会冲突: 贵州城管疑打死残疾小贩引发数千群众暴乱
July 29, 2011 at 11:00 AM
 

贵州城管疑打死残疾小贩引发数千群众暴乱
20110727135950560 法广 | 中国社会冲突: 贵州城管疑打死残疾小贩引发数千群众暴乱
贵州城管疑打死残疾小贩引发数千民众抗议
DR 网络天涯社区照片

贵州安顺市7月26日爆发大骚乱,一名身有残疾的水果小贩摆档时遇城管扫荡,小贩与城管争持期间,疑被三名城管队员暴打致死。在场群众围堵城管,并透过手机拍下小贩横尸街头的照片上载网上,引来数千群众,与在场的防爆警察和武警爆发冲突,到了晚上10时之后,人群才陆续散去。贵州省和安顺市当局事后要求迅速查清事实,严格依法处理,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网上优酷现场视频和网上消息,事发26日中午一时半左右,城管到当地主干道大十字街的路口清理小贩。有目击者说,别的小贩都跑了,但有一名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因行动不便,就被城管抓住。目击者说,城管不仅把残疾小贩的秤砸烂,还两个人一起殴打小贩,然后一名同行的女城管队员也上来一起打,「直至小贩被打得倒下」。

根据优酷视频显示,救护车接报到场后,小贩已经当场死亡,横尸街头。随着人群愈聚愈多,多名城管队员见势不对,弃车而逃,现场情绪激动的民众怒而掀翻城管车,并冲上车顶踩、砸烂城管车。到下午五时,现场已经聚集了逾千名民众,该市主干道交通瘫痪。

当局担心事态恶化,调派大批防暴警及武警,手持盾牌及警棍、防暴枪到场,又派出消防车发射水炮驱逐人群。警民随即爆发冲突,多人被警员打伤。网民「爱一999」说:「我小舅就是去围观,现在就直接到医院缝针了。他就喊了几句,就被四个武警撑到地上打。」

至傍晚六时许,人群仍不肯散去,并拒绝警方运走死者尸体,又将被砸烂的城管车抬到十字路口继续堵路。现场消息指,事情愈闹愈大,「已经不可收拾,现场不断响起枪声,催泪瓦斯到处都是。」据称武警发射爆裂弹时炸断一名路人的脚。

据中国日报驻贵州记者报道,晚上9点10分,死者和被砸的汽车均已被转移。由上千名武警、特警、警察组成的人墙排在马路两侧。数千名群众聚集在400米长的道路两边,不愿散去。

安顺市委宣传部介绍,事情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安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作出安排部署,要求迅速查清事实,严格依法处理,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法广 | 中国社会冲突: 贵州城管疑打死残疾小贩引发数千群众暴乱
 法广 | 中国社会冲突: 贵州城管疑打死残疾小贩引发数千群众暴乱

 法广 | 中国社会冲突: 贵州城管疑打死残疾小贩引发数千群众暴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 : 温州追尾事故处理浙江高层强调维稳
July 29, 2011 at 11:00 AM
 

温州追尾事故处理浙江高层强调维稳
 法广 | 中国 : 温州追尾事故处理浙江高层强调维稳
温州火车站 2011年7月27日
Reuters 路透社

官方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善后工作组,昨天(7月26日)发布了事故死亡旅客赔偿金标准:死亡者每人50万元。而浙江副省长王建满昨天(7月26)日就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下一步处置工作指示,“把维稳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做好“一对一”接待死者家属、“一对一”和死者家属展开谈判等工作。

这50万元并非不少律师和家属所要求的侵权赔偿,根据官方的说法,赔偿金仍根据国务院《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根据这一条例,仅有17.2万元,因此备受批评。

“7•23”事故善后工作组官员称,除了按上述条例执行外,将“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和人道主义精神”,由事故赔偿金、一次性专项帮扶款以及爱心捐助款构成,总计人民币50万元。

《温州日报》7月27日报道,浙江副省长王建满7月26日就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下一步处置工作时要求,要争取时间把善后工作做到位,做好“一对一”接待死者家属、“一对一”和死者家属展开谈判等工作。

他强调,“要把维稳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稳定死者家属、亲友情绪,重视和加强社会舆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王建满还向温州市府要求“重视信息畅通,每天定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以利于省领导掌握情况。

23日晚间,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原属双屿镇)境内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目前已造成39人遇难。截至7月25日晚,此次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各医院共收治病员192名,其中死亡14名。

昨天,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在微博上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急设立特别委员会,对事故本身及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听证。

中国《宪法》第71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贺卫方教授认为,宪法规定特别调查委员会已历30年,但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从未启动过这一程序,《宪法》71条遂成“睡美人条款”。特别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权力的常规形式,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贺卫方说,温州特大事故震撼人心,铁道部自家调查难以服众,动车与高铁之发展速度及技术可靠程度令人忧虑。因此他呼吁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急设立特别委员会,对事故本身及上述事项进行调查听证,以答国人。

关键词 中国事故政治

 法广 | 中国 : 温州追尾事故处理浙江高层强调维稳
 法广 | 中国 : 温州追尾事故处理浙江高层强调维稳

 法广 | 中国 : 温州追尾事故处理浙江高层强调维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上海地铁列车开错方向 未造成人员伤亡
July 29, 2011 at 9:30 AM
 

中新社上海7月29日电 本应开往航中路方向的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却反常地朝着虹桥火车站方向开出,28日晚间上海地铁发生“开错方向”事件。地铁运营方29日对此作出解释称,系因实施CBTC信号升级的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所致。

据了解,28日晚19时06分,正值晚高峰时期,地铁10号线列车居然“开错方向”,立刻有乘客通过微博通报这一“离奇”事件,并称地铁方面没有进行广播通知,让乘客“一头雾水”。

上海地铁出现的这一故障引发广泛关注和质疑。为此,上海地铁方面在29日通过4条官方微博向公众表示,经过调查,列车开错方向是因正在实施CBTC信号升级的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该列车重复使用了前一列开往虹桥火车站列车的进路信号,经龙溪路站驶入了虹桥火车站方向。

地铁方面解释称,在事件发生后,调度室、司机以及列车信号保护系统发现后立即报警,鉴于该列车当时已出站无法倒回,调度室即变更指令指使该车驶往下一站上海动物园站,安排车上乘客换乘对面的列车回到龙溪路站再乘下一列车往航中路方向。

对因本次故障而出行受到影响的乘客,地铁运营方在微博上“表示歉意”,并称已责成信号供应商进一步查清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温家宝赴温州车难现场慰问
July 29, 2011 at 9:30 AM
 

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后的很短时间内,中国总理温家宝便赶赴现场,在电视摄像机面前、在举国哀悼之际,一连几天在那里鼓励救援人员,慰问遇难者亲属。

温家宝本人喜欢的“温爷爷”之称,连同他那种别具一格的民粹主义,过去10年来帮助支撑了共产党的威权统治。人们普遍认为,温家宝是真正关心中国百姓的一名官员。

但在上周六晚间中国发生首次严重动车碰撞事故、导致39人死亡和近200人受伤后,温家宝直到本周四上午才赶到现场慰问遇难者亲属。

他对这一延误的解释,几乎无助于缓解这场愈演愈烈的政府可信度危机。

“这段时间,我生病了,11天在病床上,今天医生才勉强允许我出行,”温家宝在上周六动车碰撞事故现场表示。“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事故发生第6天我才来。”

官方媒体发表温家宝的言论后,网民们几乎立刻就一窝蜂地张贴了相关照片和官方媒体报道——这些照片和报道显示出,看上去相当健康的温家宝周日(碰撞事故发生后第一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2011年度访华团。

“这显然表明,对政府来说,中国人民不如日本贸易代表团重要,”一名网上评论者写道。

在互联网的速度和使用新浪微博(中国版的Twitter)的大量公民微博作者的推动下,公众对官方对碰撞事故所作反应的愤怒一天比一天升温。

即使是受到严密控制的中国官方媒体,也严厉抨击政府官员的傲慢和无能。针对这次追尾碰撞事故,中国最保守的报纸——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在一篇社评中呼吁,中国应停止盲目追逐“带血的GDP”。

公众大举奚落政府的救援反应、仓促的初步调查、用快速赔偿交易堵住遇难者亲属之口的企图、碰撞事故后不到24小时就掩埋部分列车残骸,以及在公众哗然之后又挖出那些残骸。

迅速解除三名铁路官员职务的决定也事与愿违。据悉,取代这三人的最高级官员要对2008年中国上一次重大列车灾难性事故负责,并曾为此受到处分。

北京方面现在正面临又一个“三聚氰胺时刻”,类似于2008年爆发的那场危机。当时有数十万婴儿因食用掺有工业化学品三聚氰胺的配方奶粉而中毒,而最初政府还试图掩盖这一丑闻。

但是,此次动车碰撞事故及其不透明且笨拙的善后处理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雄心勃勃的高铁计划曾被大力宣传为中国技术实力和民族自豪感的标志。

周四,温家宝似乎将事故处置不当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归咎于铁道部。中国的铁道部就像一个国中之国,有自己的法庭、警察和巨型企业。

温家宝敦促铁道部就其处置这场致命事故的方式给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

“无论是机械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及生产厂家制造问题,我们都要一追到底,”温家宝表示。“如果在查案过程中,发现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

译者/何黎

 金融时报 | 温家宝赴温州车难现场慰问p 89EKCgBk8MZdE 金融时报 | 温家宝赴温州车难现场慰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July 29, 2011 at 9:30 AM
 

来源:http://firepure.blogspot.com/2011/07/ipv6for-windows.html 前几天用的isatap通道失效,今天用teredo,成功。
局域网+Windows下面ipv6穿墙上方案(其他平台大同小异):
1. 安装ipv6 (if winxp)
netsh>int
netsh interface>ipv6
netsh interface>ipv6>install
2. 设置teredo
netsh interface ipv6 set teredo client teredo.ipv6.microsoft.com. (注意不是 enterpriseclient, teredo.ipv6.microsoft.com.是服务器名,可以修改,见下)
3. 等待几分钟 (有时候就是慢)
4. 查看状态 netsh interface ipv6 show teredo
应该出现类似
Teredo 参数
———————————————
类型 : client
服务器名称 : teredo.ipv6.microsoft.com.
客户端刷新间隔 : 30 秒
客户端端口 : unspecified
状态 : qualified
客户端类型 : teredo client
网络 : unmanaged
NAT : restricted
NAT 特殊行为 : UPNP: 否,PortPreserving: 是
本地映射 : 192.168.1.3:63782
外部 NAT 映射 : 114.92.66.87:63782 如果状态已经是qualified,搞定。
5. 修改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添加(只列出google+的)
#Google Plus
2a00:1450:8007::64 plus.google.com
2404:6800:8005::62 talkgadget.google.com
209.85.175.132 images1-focus-opensocial.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images2-focus-opensocia2.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s2.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43.132 lh1.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lh1.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43.132 lh2.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lh2.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43.132 lh3.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lh3.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lh4.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43.132 lh4.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43.132 lh5.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lh5.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43.132 lh6.googleusercontent.com
209.85.175.132 lh6.googleusercontent.com
6.上浏览器开始工作吧。 感觉微软的通道有点慢,可以试试:
公共Teredo服务器地址列表
* teredo.remlab.net / teredo-debian.remlab.net (法国) (Miredo 默认设置)
* teredo.autotrans.consulintel.com (西班牙)
* teredo.ipv6.microsoft.com (美国 雷蒙德) (Windows XP/2003/Vista/7/2008 系统默认设置)
* teredo.ngix.ne.kr (韩国)
* teredo.managemydedi.com (美国 芝加哥)
4571015643379961828 1494044751101616892?l=firepure.blogspot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6595192677879149260?l=www.chinagfw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局域网ipv6穿墙术(for window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nihaomax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你看了这个长文‘��还敢坐动车吗‘��
July 29, 2011 at 9:30 AM
 

来自: 喷嚏网–读书、培训、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之 [铂程斋] – FeedzShare  喷嚏网-读书、培训、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 FeedzShare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5日,  已有 11 人推荐


浅谈动车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原作者:忘情

写在前面的话:
  
    早就在酝酿写这一篇,但心里一直很纠结,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为好。我一向写不来假大空的官样八股,但要说真话,说实话,有时候非常痛心,痛心。毕竟是同行,相煎何太急?更何况写这种文章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高铁黑们歪曲和利用,加上要赶出一批稿子补贴家用,于是便一直耽误至今。但近日部里征求企业管理论文,所出的五十个参考题目里动车和高铁占了大头。我已和相关部门沟通过,准备管一回闲事,将我的一些想法写出来,自不量力供领导参考,如果能对中国高铁事业有所俾益,那也就对得住铁路每月给我开的那点工资了。既然是企业管理论文,那至少措辞上还是要和谐点的,但中心意思不变。我想先写个不和谐的网络版,再在其基础上集思广益修改成和谐版。反正只需和谐版的论文六月底以前提交,时间很充裕。
  
    07年第六次大提速时,全路大面积开行了动车组,距今已经四年有余了。路外人士也有不少人参观过动车所、动车段、动车检修基地,那些在全路数一数二的、干净整洁的工作场;先进复杂的相关设备,整齐的服装;令人眼花缭乱的锦旗、奖状;加之铁路宣传部门不遗余力地将动车所人员包装成精英,这一切想必给你们留下了极为良好的印象。
  
    但是,在这一切华丽的表象背后是什么?不好意思,是一包糠,一包捂馊了的烂糠。关于动车所存在的问题,我在08年写过一篇《动车所到底好不好?》,已经披露过一些动车所存在的问题。三年时间过去了,这些问题不但没能解决,反而却越来越严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曾在河里说过,担心今年4月份售后服务合同到期后,动车所会没完没了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一、领导对动车所现状的真实评价。
  
    我把动车所的问题说得如此严重,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我小题大作,危言耸听。那么好吧,那就来看看领导们对动车所的真实评价吧。需要指出的是,领导们的原话是不可能直接变成文件的,秀才们必定要进行大量的修饰,但即使是透过这些修饰后的八股文,你仍然可以读出领导们的真实意思。
  
    今年2月初,在跨越被拿下的前几天,他在武汉动车基地发了脾气,事后整理传达的讲话内容中有如下文字:
  
    “三年的时间能建成如此规模,使高铁列车的运营维护有了基本保障。我们要认真思考,在“机控”的设备设施到位后,不能忽视“人控”,要着重考虑“机控”与“人控”的有机结合。“机控”的关键在于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人控”的关键在于人员素质,必须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使之适应中国高铁的发展需要。”
  
    “我们的动车基地虽然硬件好,厂房及设备设施优,但是我们在现阶段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以及员工的工作理念还有一定差距。武汉动车基地三级修试修取得了成功,但是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作为运营单位,理应先当好“徒弟”,需要向师傅学习。铁路局、动车基地的领导要告诫我们的职工,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尤其在现阶段要虚心向“师傅”学习。在检修管理方面,要重视运营商与供应商的合作,主机厂的制造技术是运营技术的源头,可以担当“师傅”的角色,动车基地应当好“徒弟”,通过开展技术合作,逐渐丰富检修运营经验。”
  
    这两段话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动车所人员素质不高,娇骄二气,心思没放在钻研技术上,有关部门在管理上太过放纵。动车所人员素质跟不上高铁发展的要求,领导很着急,很生气。
  
    如果觉得跨越这两段话讲得还挺和谐的话,那么在另一份本该是歌功颂德,尽挑好听的说的文件里,文件拟定单位却出人意料地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动车所存在的问题,现摘录如下:
  
    建立完善动车组安全保障体系
  
    (略)
  
    1、着力解决一体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建立视频评价作业指导系统,加快安检系统建设,实现对现场作业即时、全面、透明、规范的一体化控制管理;修订动车所现场作业盯控制度,站段领导和机关科室管理人员排表列序,每夜到动车所轮流值班;切实承担起管理主体责任,坚持每日召开交班会,每月汇总发生的问题,在月度联劳协作会上通报,并上报路局备案,逐步形成结合部作业衔接紧密、互联互控的一体化管理局面。
  
    2、着力解决动车组检修质量不高的问题。结合动车组入库检修作业情况,每周对各项作业标准的落实和重要二级修项目进行一次全程对规检查,每月由主管段长牵头,对所有动车组逐列进行质量鉴定,鉴定结果打分排队,奖优罚劣,每半年对动车所开展一次全面对规对标活动;建立健全周质量分析和月质量分析公示制度,结合部、局要求和厂家提供的资料,不断摸索惯性故障规律,细化作业指导书,提高故障自主处理能力;围绕标准化动车所建设,不断规范动车组一、二级修,落实空心轴探伤、车轮探伤、不落轮镟修、传动系统润滑、零部件更换和入库诊断、出库联检等关键作业工序的记名检修制度,增设动车组质检员,对关键作业项点实行旁站式盯控,真正做到检测零误差、检修零缺陷、出库零故障,确保动车组高质量、高可靠、� ��稳定。同时,要准确研判动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提前介入新动车所的建设,符合动车检修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需求。
  
    3、着力解决动车组基础管理不牢的问题。进一步明晰段职能部门和动车所的管理职责和岗位具体标准,形成“责、权、利”一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动车所调度一日工作流程、质检一班工作流程以及故障提前预报处置流程、踏面及受电弓检测数据处置流程等,逐步形成基本工作及作业流程统一、规范的检修运用管理局面;细化完善动车组配件计划提报、物资采购、库房管理、质量控制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配件采购供应各项工作既满足现场需要,又全面受控、管理规范。
  
    4、着力解决动车组机械师素质不高的问题。按照每个班组1-2名骨干,全段1-2个领军人物的目标,广泛开展“每日一题,每月一考,每季一比”活动,优中选优,严把入口关;建立“岗位积分、星级评定”等级管理办法,按星级和岗位积分拉开收入水平,提高职工主动学技练功的积极性;结合全路案例,对所有机械师进行一次实作系统培训,同时,安排每名随车机械师参加一定时间的地勤或二级专项修作业,深入学习、掌握动车组各部结构和功能,有效提高随车机械师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一份写得相当和谐的官样文章里突然出现这些尖锐的文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铁路的高层领导们甭管宣传部门在公开场合如何吹嘘和包装,但他们心里对动车所的现状一清二楚,对这种现状极为不满,不仅仅是不满,从以上四点来逐条分析,领导们对动车所目前的基础管理、人员素质,工作质量可以说是全盘否定。
  
    领导们的这种评价与我所掌握的情况完全相符。每次上级领导到动车所现场检查,没有一回是满意的,所长没有一回不被骂得狗血喷头。领导们也是人,到现场检查不是在大会上作报告,那骂起人来可厉害了,什么词都有,和骂街没两样。动车所的领导呢?每回都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因为已经被骂惯了,骂疲了,无所谓了。
  
    当然了,动车所的领导也是人,也有被骂得物极必反的时候。某动车所的所长在某次被部领导破口大骂时突然一反常态,不顾官场规矩,愤然拍案而当众喝斥部领导:“你要是觉得我不行就把我撤了,老子反正早就不想干了,有种你到老子的位置上干干试试看,你还不如老子干得好呢!”。部领导从来没想到比自己级别低了N个档次的居然敢如此当众发飙,顿时很下不来台。虽然事后不出意外地将该人撤职,但这面子可折得不轻。
  
    二、动车所的问题到底严重到了什么地步?
  
    我认为动车所的问题严重到了外人无法想象,内部人士也无法理解的程度。
  
    动车所的人个个是动车机械师,相当于技师。说起工人技师,那应该是好牛逼呀,技术顶呱呱的呀。而动车机械师呢?按宣传部门的吹嘘,动车是火车中的战斗机,动车机械师那就是百里挑一,天上没有,地上无双,精英中的精英呀(虽然精英二字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好词了,但宣传部门的弱智是众所周知的,这帮党棍吹鼓手们也想不出什么新词来)
  
    可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来说一个例子。有一次部里的领导添乘动车,随口问了动车随车机械师几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比如说如果空气弹簧漏风应该限速多少呀?制动压力应该是多少呀?
  
    估计这领导对动车是完全的外行,而且也就随口一问,没当真打算考考机械师的水平。
  
    这事要是问普通车的列检人员,人家嘴上不说,心里一定鄙夷这个领导不学无术居然还混到了高位。要是遇到个心骄气傲的,还会认为这位领导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我们的精英机械师居然吱吱唔唔了半天,最后满嘴胡抡答得离题万里,错得太离谱。离谱到其实并不懂具体业务的领导都明白了眼前站的这位精英机械师并不比坐车的普通旅客懂得更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问搞车辆运用的人员这种问题,就好比你问一个电工,安全电压是多少伏?你们家里的民用电是交流的还是直流的?还有比这个更简单的问题吗?如果这个电工居然还能答错,你会认为他有资格做电工吗?如果这位电工不但在做电工,而且还是位电工技师,你会觉得有天理吗?
  
    如果你觉得这仅仅是特例,是个案,不能以偏概全,一棍子打翻一船人,那好,那你们就来看看以下几个例子。
  
    运用部门为了鼓励检修人员提高检修质量,确保列车上路安全的积极性,每月,每季都会对各车间报上来的发现并及时处理的重点故障进行奖励。
  
    今年一季度,某个动车所提报上级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动车突出问题”的重点故障清单里,只有区区十一条故障,而除了一条发现轮对擦伤过限尚属合理外,其他的故障让同行们看来简直要笑掉大牙。我只举三个路外人士能看得懂的“突出问题”吧。
  
    1、司机室的门锁坏,更换门锁。
  
    2、机头上的刮雨器坏,整体更换。
  
    3、洗脸间干手器坏,整体更换。
  
    我的老天爷呀,这就是他们所发现的“重点故障”,这就是他们解决的“突出问题”呀?根本就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技术,你就是换个路外人士,人家也会修,不就是整体更换吗?换这种东西有技术难度吗?如果这也算,那么普通列车处理过的任何故障,其技术含量都不比这个更低。要按照动车所的这个标准,那么普通列车的
  
    维修人员拿奖励要拿到手发软了。你好歹也整几个稍稍需要点技术含量的故障呀,非常抱歉,没有,不是谦虚,而是的的确确搜肠刮肚也找不出更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来了。因为平常他们根本没有做事。
  
    那么,动车所的人不做事,动车是如何保证运行安全的呢?很简单,技术难度高的,让厂家售后服务人员来做;技术含量低但比较累的,比如说什么清洗空调过滤网呀,修理动车座椅呀,修个门锁呀,换个车窗呀,保洁呀,都承包给外单位做了。那么他们能做些什么?也就能做以上所举的那些换把门锁呀,换个刮雨器呀之类的活,这样的活儿在他们那里也就算是技术活了。
  
    但是,厂家的售后服务是有年限的,都让厂家做,自己又不跟着学,合同到期了,厂家撤走了怎么办?我问过一些动车机械师这个问题,大家都说那关我们屁事?那是该领导考虑的问题,咱还是继续混呗。
  
    混这个字不好听呀,但人家就是这么做的。混到了什么地步?上上下下混到了连表面功夫都不做的地步。
  
    有一回部安监司领导添乘动车检查,发现随车机械师连最起码的台帐都缺失得太多。至于领导下来检查动车所的基础管理,那简直要气得吐血。有一回电视电话会议,大领导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直接骂动车所所长的娘了:你小子能耐呀,平常基础工作就是个零蛋,领导要检查了你才编,编还编出水平了,你居然能编出11月31日的台帐,你真不一般的能耐呀。领导要你手下的专职拿出相关记录台帐,你没有就直说,可你的人倒好,直接拍拍屁股跑掉,再也联系不上了,就这么把大领导晾在那里不管了,你TMD坑爹呀!
  
    混你也得混得过去呀。你没有起码的技术作基础,正常的动车运用你都玩不下来。
  
    前段时间动车在中途甩车,将几百名旅客闷得够呛,许多人中暑被抬到站台上的事大家都知道吧?在第一时间就成了网络头版,当天下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播出了画面,影响极其恶劣。
  
    我告诉你们,当天晚上,这甩下的动车又往回开了,各系统都工作正常,啥事也没有。
  
    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就出在随车机械师狗屁不懂,本来完全可以正常处理的事让他越整越糟,最后事态不可收拾。事后,上级命令该所全体人员紧急补课,进行应急处理培训。
  
    但是事情闹得这么大,他们必须到部里将事情交待清楚,必须要给社会一个交代。可你们知道他们是如何编瞎话推卸责任的吗?他们说是因为受电弓的产品质量不行,与电网虚接,导致电力引不下来。听到这种说法,我的大牙都快笑掉了。回家告诉小静,对铁路完全外行的小静立即跳了起来:这不可能,如果没有电,或者说电流太小带不动空调,那动车怎么还能继续跑上几百公里?牵引功率肯定要大大超过空调功率的。我在事后某一天遇到动车所技术人员,当面损他们:唉呀呀,我以前一直以为每列动车是有两付受电弓的,看了你们写的事故概况我才知道我错了,原来只有一付呀,这付坏了就没有备份的了,看来我要多学习你们的文件,不要轻信自己的眼晴。我这话一说,他们个个都羞愧得无地自容,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如果不� �无术没有技术,那就会连编慌话都编不圆,别说蒙内行了,连小静这样的外行也根本蒙不住。说出来真是丢人呀。
  
    其实在这次因空调故障而甩车的事故之前仅仅十二天前,动车的空调还出过事:因为在返程时几个车厢温度太高,旅客闹事,打电话到路局投诉,幸亏离到终点站仅一、二小时的路程,好歹在车厢变成蒸笼前到了站,算是没把事搞到媒体上去,没造成影响。我们的随车机械师遇到这种事只会两眼发直,不知道根据各车厢情况,将故障车厢的旅客疏散到正常车厢去,然后锁闭故障车厢两端的通过门,以免事态扩大。他只知道打电话回来汇报,请求上级支援。车到站后,委外单位的应急人员上车扫了一眼,就判断出空调本身无毛病,只是回风口的过滤网脏堵,将其拆下就在车站股道里找个水龙头清洗一下,装回去就OK了,前后仅花了十分钟就搞定了。这趟动车套跑,到站半小时后就又出发了,空调一路正常,效果良好。事后定事故责任,把 责任全赖给了委外单位,说是他们偷懒没洗过滤网,过滤网脏堵导致空调致冷效果差,为此罚了委外单位一万块钱。可问题是,虽然洗过滤网的活儿你们外包了,但是动车所应该有监控的职责呀。动车各种检修完毕,在出库前动车所是要派人验收的。过滤网有没有洗,肉眼一看一目了然,并不需要任何技术。这说明上级规定的出库验收制度在动车所形同虚设,管理上说是千创百孔漏洞百出那还算是客气。不客气地说,动车所的管理只停留在纸面上,报告里,行进事迹材料里,在日常工作中根本就是放羊状态,毫无管理可言。
  
    三、动车所的娇骄二气
  
    按说既然动车所各方面都做得这么烂,领导们回回检查不满意,那日子应该很难过才对呀。按说既然动车所的精英们成天闹低级笑话,让同行们笑掉大牙,那他们如果稍有点廉耻的话,都应该夹着尾巴灰溜溜地低调做人吧?可事实情况完全相反,动车所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嚣张跋扈得很,整个动车所,从所长到基层的工人,身上的娇骄二气气场极其强大。
  
    先说这个娇气。
  
    我前不久写过一篇《“珍爱生命,远离高铁”到底是什么意思?》,在文章的后半段,我已经承认了动车所人员工作辛苦,但这种辛苦仅仅是长年通宵晚班,给生理机能带来了危害,以及日夜颠倒照顾不了家庭生活而已,实际上他们无论是工作量还是工作质量,都烂到了不能再烂的地步。但是他们却将这一点无限夸张了,而对其他的闭口不谈。
  
    只要逮到机会就给领导们诉苦,一来是为了给自己再多争点待遇,二来也是为了一推二赖。
  
    举个例子吧。只要是空调,就有过滤网。这过滤网脏堵了,致冷效果自然不好。因为许多动车在既有线上客货混跑,因为许多普通车还是向路基上直排粪便,所以在国外只需要一周洗一次过滤网,到中国最少得两天清洗一次,遇上特殊情况的时候,每天都得清洗。
  
    清洗过滤网是一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活儿。但领导们下来调研情况的时候,动车机械师们嚷嚷得震天响:领导呀,这不是人干的活呀,闷在里面拆洗过滤网,夏天环境温度太高了,许多人都为了洗过滤网而中暑晕倒了呀。这车子的空调进风口设计时没考虑到中国既有线的情况呀,过滤网上沾满了各种从路基上吸上来的污物,连粪便都沾在上面,洗的时候那个味道极其难闻呀,好恶心好恶心呀,请领导们多关心一下职工的身体健康呀,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劳保条件呀。。。。。。
  
    结果天天嚷嚷,月月嚷嚷,还真把领导们给说动了。于是便把清洗过滤网的活儿给委外了。令人奇怪的是,还是那个车,还是那个活儿,还是那个劳动环境,自打委外以后,从来没有发现清洗过滤网的劳务工们中暑晕倒过。这些收入只有动车机械师们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劳务工们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工作环境恶劣。
  
    事实上,按这个逻辑,搞车辆运用的又有哪个工作,又有哪位职工工作环境不恶劣呢?
  
    要说过滤网上可能沾有粪便所以工作条件恶劣,那说这话人应该看看普通车的下部,转向架上,两车端部的风管连接处,电力连接线上,尤其是靠近厕所的那个位置,上面沾的粪便绝对比过滤网上的多,积存得绝对比过滤网上厚。而普通车的检车人员、车电人员天天与这些打交道都没人把这个当回事,该干什么干什么。怎么?就动车所的人骄贵?就这点事还一惊一乍喊得震天响,说句粗话吧,那叫“细伢子没见过大人的卵”。
  
    把洗过滤网这种所谓的“苦脏累”的活儿给成功地赖掉了以后,这帮精英们还不满足,继续逮着机会就向领导抱怨,唉呀呀,活儿太多了,太辛苦了,忙不过来呀,受不了呀。实际上他们干了什么?凭他们那德性又能干什么呢?还别说,动车所是领导们的掌上明珠,他们嚷嚷久了,领导们又被说动了,干脆把修理座椅,修补地板,修水龙头之类的活儿也给外包了。但这帮人仍不满足,仍在那里叫唤,唉呀呀,好辛苦呀,成天通宵晚班呀,忙不过来呀。于是领导们决定继续往动车所里调人。问题是如果参照普通车的标准,你的定员早就超标了,更何况你是在大部分工作量都外包的情况下还远超定员,如果路局当真按劳动生产率核算你的收入的话,那动车所连工资也发不出。但事实上,因为动车所是宝贝,因为动车机械师们是天上没有,� �上无双的“精蝇”,所以不但能足额发出工资,而且其奖金极高。这笔钱从哪里来的?蛋糕就这么大,你动车所切的份额多了,其他车间自然少了。再说直白点,动车所是在吃其他车间的剥削,一边大口吸着阶级兄弟的血,一边还抱怨吸得太少了,吃不饱。
  
    动车所上上下下的这种做派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漫画:动物们长跑比赛,发令枪响,大家奋力向前,唯有猪跑了几步就钻进路旁的草丛里呼呼大睡,睡到太阳落山,伸个懒腰起来,远远看看其他动物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于是猪在泥塘里打了几个滚,然后带着满身泥水假装气喘吁吁地跑向终点,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冠军,还装模作样地鼓励其他落在后面的动物,你们快加油呀。
  
    再说那个骄气吧。
  
    对外宣传上,宣传部门不遗余力地把他们给包装成了精英中的精英。甭管动车所如何的烂,甭管他们的工作如何地糟糕,领导们还是给了他们极高的薪酬待遇,各种荣誉一样没少给他们。在分配各种先进指标时,他们享有绝对的优先权。在只有一个指标时,想都不用想,指标肯定给动车所。指标多时,动车所按人头摊到的指标绝对比其他部门要高一个数量级。至于要整点先进事迹材料嘛,没关系,难不住他们,做事不会做,撒慌撒不圆,但吹牛皮还是胜任有余的。某人有句名言:工作成绩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
  
    长此以往的虚假拔高宣传,不断地强化这种心理暗示,动车所上上下下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认为自己就是精英,拿各种荣誉那是当仁不让,名至实归。所以动车所上上下下,个个都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你要是关起门来骄狂,碍不到别人什么事,那也由得你。但问题是动车所的人认为既然上级要求动车无小事,那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的塔尖,那其他车间和部门算什么东西呀?我动车所就是太阳,其他车间和部门就必须无条件地围绕着我转,一切工作为我服务。
  
    于是,每回动车所有设备损坏需要修理时,动车所的机械师们会来通知设备维修人员修理。但现场的情况是,设备维修人员少,又要负责许多车间的设备维修,因此这维修工作只能按先来后到,以及轻重缓急来排序。我们认为这是合理的,但动车所的人可不这么认为。有点屁大的事,都必定会极其骄狂地让设备维修人员立刻、马上搞定,否则动车有什么事你要负全部责任。都是工人,而且是兄弟单位,有话不能好好说吗?干嘛每回都要这么赤裸裸地居高临下的威胁呢?谁又是被吓大的呢?
  
    如果确实是一些极其重要的,关系到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你说你着急上火,口不择言,那还说得过去。但实际上,动车所所配属的设备虽然很多,虽然很贵,虽然很复杂,虽然加起来价值上亿,但却基本上都躺在那里生锈。为什么?因为动车所把关键的技术活儿全推给了厂家售后,自己根本不用那些设备。而厂家售后呢?人家也就是换件修,根本也用不着那些设备。
  
    那么动车所要求维修得最频繁的设备故障是什么呢?说起来估计你们都会笑掉大牙,是日光灯。
  
    咱们的勘察设计院都是一帮没有任何现场工作经验的人,设计时只会考虑尽量增加造价,这样按比例提取的设计费就高,根本不从从现场需求及工艺合理性方面来设计。比如说动车检修棚吧,棚顶横梁上已经密布了400瓦的高压钠灯,照明应该足够用了。可他们偏偏还要在钢轨下面每隔几米就设计一个地灯,总共270个,动车检修线的钢轨是高架的,这些地灯那荧火虫般的光对于下部检修毫无用处,人家检车时照样要用手电筒,如果要更换车下部件,照样要用移动式探照灯。更离谱的是,车棚里的检修平台上,上下三层,密密麻麻地设计了1040个40瓦的日光灯。好家伙,搞这个设计的人是想设计费想疯了。这1040个日光灯不过就是给平台走路照明用的,其实在有那么多大功率顶灯的情况下,这些日光灯毫无必要,即使是想做一个补充,留下原� ��计的十分之一就足够了。
  
    这1040个日光灯管和270个地灯怎么可能没有几个灯管坏呢?就算你今天全修亮了,明天晚上一推闸,保管还会有灯不亮,这是极正常的事,也是鸡毛蒜皮毫无影响的事。但是不,动车所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夹根狗尾巴草楞充大尾巴狼,成天威胁设备维修人员,你得给我修,而且得立刻、马上全部修亮,我才不管你还有什么其他重要设备要修呢,我动车所没有小事,都是天大的事,你如果不立刻修,要是动车组带故障出库,上级追查下来,你得负全部责任。
  
    你们说说看,有这么恐吓兄弟单位的吗?有这么胡搅蛮缠的吗?为动车故障负全部责任?定谁的责任难道是动车所作为当事人自己说了算?
  
    这工作场地的事多少还能算个事,但办公场所的事也充大尾巴狼,那就得激起别人的义愤了。动车所的女厕所有三个照明灯,有一个坏了有什么关系呢?不是还有另外两个吗?可动车所的某领导说出来的话真气人:我告诉你,你要是不立刻修好,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就唯你是问。
  
    咦,女厕所里缺了一个灯,就能出什么事呢?难不成少了一个灯,就会有色狼侵犯你?
  
    既是色狼,人家会因为多了一个灯就放过你?本不是事的事都这么整,这叫啥?按本地的粗话来说那就是“大卵吓寡妇”,你吓唬得了谁呀?事无巨细都这么整,大家都会拿你们动车所的人当成疯狗和瘟神的。
  
    有其他部门的领导就公开对手下说,你们都给我听着,但凡是和动车所有关的东西,你们都离得远远的,看热闹也别凑近,别给我惹事,这帮废物会拉不出屎赖茅坑的。
  
    这位领导不愧是老江湖呀,说得一点没错,动车所但凡是出了点事,动车所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必定一推二赖,你就是不靠近它们的场地、设备和人员也照样能躺着中枪。
  
    这样的事多了,动车所能不讨人嫌吗?能不成为大家眼里的疯狗和瘟神吗?不过谁都不是天生的受气包,你动车所欺人太甚了,兄弟单位反过来打动车所耳光的事也不少。
  
    最近动车出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动车所上上下下被上级骂得狗血喷头,就又开始到处赖责任了。
  
    某日,动车所的人员打电话给兄弟单位,说我们所长命令你把站场的灯全给弄亮了,否则动车要是有故障责任全在你。其实动车的检修全在自己的检修棚里,检修完毕才会拉到站场上等候出库,这时候站场有无照明,有几个灯照明和动车的检修质量半点关系也没有。偏偏管这事的人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看到动车所狗急跳墙居然敢打上门来,当即半点客气都没有地顶了回去:回去告诉你们领导,先把情况搞清楚再来发声音。
  
    站场照明早在一年前就因站场施工需要而拆除了,现有照明是在相关单位强烈要求下,路局出面让施工单位搞的过渡措施,我们无权改变路局决定,更无法越过路局直接找施工单位。有什么要求自己找路局提去。
  
    话说得这么清楚,按说动车所的人要是脑筋还正常的话就该不再吱声了。可动车所的领导做得过份,三番五次找上级部门说这个兄弟单位的人好难伺候,他根本指挥不动。部门领导们不明就里,找当事人一问,当事人没好气地写了个书面汇报材料上交给领导们,在详细介绍完站场照明的历史、现状及其来龙去脉后,在材料的最后写上了如下一段话:
  
    “站场现为几个车间共用,这几个车间是平行的兄弟单位,互不隶属。如果有车间对站场设施有要求,按正常程序应该向上级职能部门提出,由上级职能部门出面协调。如果觉得手续复杂,为提高工作效率,兄弟单位之间协商也是完全可以的。但需要说明的是,只是平等协商而已,于情于理都不能,而且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地向平级的兄弟单位下命令。虽然有的车间自以为自己是天之娇子,见官大三级,可以向任何人,任何单位发号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命令,而不管这命令是否正确,是否合乎实际情况,但有关人员顾全大局,已经对相关人员作出了解释。有关车间号称精英,不至于连中国话也听不懂吧?在这种情况下,还说出“我们指挥不动”这种话就令人费解了。首先,凭什么指挥?谁是谁的下属?其次,什么� �指挥不动?这种情况如何动?希望精英们能教教兄弟单位的蠢驴们该怎么做?人们都说有些单位只要一出事,必定着急上火一推二赖,必定拉不出屎怪茅坑,这话以前咱没有切身体会。。。。。。”
  
    各部门的领导,甚至包括大领导看过这份材料后都会心地哈哈大笑,私下里讲的话比这段话还要尖锐,还要难听。
  
    非但如此,A领导看过这份材料后直接破口大骂动车所的乌龟王八蛋,还直接找上了动车所的B领导呛了他个半死。
  
    A真有水平,先把姿态放低,说是给B汇报来了(其实两个人平级),讲完来龙去脉,要求B直接打报告给路局领导解决站场照明问题,并说这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但动车所是领导的心肝,你们提什么要求领导们都会照准的,咱就指望着沾贵所的光了。B一听就傻了,半天没吭气,他哪里敢在这个问题上惹上路局领导呀,不但毫无道理,而且那岂不是指责路局领导决策错误?借他们几个胆他们也不敢呀。于是在傻了半天后连忙推托。A不依不饶,说我们打这个报告不合适的,我们哪里知道贵所需要多少灯,站场照明要达到多少烛光才能合贵所要求呀?既然你们认为现场的站场照明满足不了贵所要求,那么你们有什么具体要求,自然是由你们提出。B一听,估计也听说A在使枪夹棒地骂人了,连忙说没关系,此事就算了,他们能克服。
  
    “克服”这两个字一出,顿时激怒了A领导,于是直接刺刀见红了:唉,B领导,你们可千万别克服呀,我听到您说这话连冷汗都出来了。这要是下回你们的动车出事了,你们赖上我们,说长期以来都在被迫忍受和克服,因此造成事故,那我可真担待不起呀。。
  
    。。。。
  
    事后,A直接和几个主要领导通了气,你们听着,这乌龟王八蛋说他能克服呀,话先耽在这里,以后有事大家作个见证。
  
    主事的领导也是天天被动车所的二货们烦得要命,一听这话立马表态,行,既然他们自己说能克服,那老子也不管了,真要管了,反惹出一身臊来。。。。。。
  
    四、动车所人员的底细及培训情况
  
    动车所的情况这么烂,那么动车所精英们到底都是打哪儿搜罗来的呢?
  
    告诉大家,从来就没有公开招聘、选拔动车人员,他们都是领导直接指定的。甚至他们原来单位的领导们在接到调令前连一声风声都没听到,接到调令后往往感到意外:啊?
  
    就这种人也能调进动车组呀?这人找了谁的门路,花了多少血本进去的?
  
    动车所的人形形色色,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其人员比例我只能粗略估算个大概。
  
    第一类人,就是来动车所只为卡位上台阶,或者是妄图卡位上台阶的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动车所的现任领导,极个别的也是管理人员。这类人的数量,大约占到10%左右。
  
    都知道动车组是领导们的掌上明珠,事事都要高看一眼,要是能在动车所卡个领导职位,可以经常接触到部、局各路领导,容易混脸熟,容易攀上新的高枝,理论上应该有更多的升官空间和更快的升官速度。所以,领导喜欢把自己想提拔的人塞进动车所卡位,或者作为一种酬佣,而根本不去考虑这人是否适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来挑起这付重担。事实上,除了极个别的人,动车所的领导们在坐到这个位置之前,相当一部分根本就没当过领导;有的虽然当过,但只是有职无权帮人打下手的副职,缺乏独挡一面的锻炼;有人虽然当过部门正职,但那只是为了提拔而走过场,挂个空衔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在部门正职的位置上扎扎实实地干过。
  
    大部分卡位的人只是想借动车所镀镀金,然后拍拍屁股走人,谋个更好的职位,因此心思都用在跑官、攀高枝上了。所以,动车所的管理一团糟也就并不奇怪了。
  
    不过,主观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这些人的如意算盘打的倒是挺好,但人算不如天算,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他们镀镀金就转身高升的希望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甚至已经吃到了嘴里,已经咽到了喉龙口的肥肉都让人硬生生地给扒了出来,干着急上火却没半点办法。因为动车所的工作一团糟,领导每回检查都破口大骂,
  
    时间久了,上面的印象坏透了。虽然你上面有人,但最起码的东西你总得说得过去才行吧?于是有人不但升迁美梦成了一枕黄粱,而且因为工作没有起色,捅的蒌子越来越大,到最后连后台也罩不住他了,只能撤职,降级,另行安排工作。
  
    那些企图卡位的,是觉得在原单位受了委屈,遭到了长期压制,于是想乘着动车所的新鲜劲,到这个新单位来开辟新天地的。可惜呀,这想法太过幼稚了。你想想看,要是后台硬,在原单位又怎么会受长期压制呢?所以这种人进了动车所后,依然长期受压制,真正的好事轮不到,背黑锅的事回回都少不了,成天唉声叹气被气得吐血。为了安抚一下,上面假惺惺地给个荣誉,按说吹得好,应该大力提拔才对呀。提拔?妄想,给你个荣誉是为了把你架在火上继续烤,还让你不敢、不能、也发不出牢骚来。至于黑锅嘛,继续背,回回少不了。
  
    第二类人,在进动车所之前是各个口子上的技术尖子,人数也大致占10%。
  
    各人的技术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甭吹,是骡子是马,参加各级快速修比赛见真章。能去的技术都还可以,但要能拿到名次,那才是尖子。这样的原技术尖子动车所有几位。
  
    请注意,我说了一个“原”字。为什么呢?因为术业有专攻,如果他进了动车所还是从事原来的行当,比如说探伤呀,旋轮呀,那他还是响当当的技术尖子,谁都没二话。但这样的情况太少了,大部分技术尖子进了动车所都改了行当。比如说你原来是修柴油发电机组的,技术确实好,但动车是电力驱动的,压根就没有柴油发电机组,你多少年历练下的本事上哪儿施展去?只能是重头再来。
  
    这样的技术尖子因为原来就比较勤奋好学,应该说如果他们当真肯继续钻研,吃透动车维护技术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现在四年时间过去了,他们的技术也就比绝大多数人好一点,但还远远谈不上真正的技术尖子。为什么?难道动车技术有这么难吗?这个问题我在下一章节再详细谈。我只说原因,那就是动车所大锅饭严重,赏罚不明,你懂得越多,那你就理所应该多做点,别人不干活光动嘴皮子在领导面前吹牛摆功拿的钱不比你少一分,做的事多,出纰漏的概率就越大。虽说赏罚不明吧,但多少还是要罚点。
  
    长此以往,谁心里会平衡呢?于是他们也越来越不愿钻研技术了。
  
    虽然如此,但我仍然看好这些人,因为他们的技术底子打得扎实,搞车辆运用都至少有十年以上经验积累。车辆本就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西,有许多东西是触类旁通的。底子好,悟性高,如果有朝一日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用不了多久,他们不但会成为动车技术尖子,而且动车未来的技术带头人必定出自他们中间。
  
    第三类人,就是阿猫阿狗阿混们了,共同特点是头脑灵活,善长投机钻营,偷奸耍滑,在原单位就是些嘴皮子货,这类人大约占80%。
  
    这类人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来自于运用检修部门,而主要来自于定检、设备、客列检及外单位。比较扎眼的是,里面居然有列车员,这就太扯蛋了。
  
    即使是这些单位的佼佼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这种出身的人都不宜直接进动车所。
  
    就拿定检来说吧,他们的工作就是对车辆进行定期检修。定检的分工非常细,每个班组只负责列车的某个子系统,这和运用维修完全是两个概念。搞定检的只知道自己长年手头做的那一块,对于全车缺乏系统了解,你让他对全车检查一遍,他肯定傻眼。更何况有些子系统只是普通车上才有,比如说水暖这一块,主要是对绿皮车的取暖锅炉,煤茶炉和车厢里的暖气片进行检修,但动车上并没有这些东西。你让一个长年修水暖的人直接调进动车所去搞动车的全面维护,他完全摸不到头脑。这样的人进动车所后游手好闲,到处找关系,不到一个月就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随车机械师,那么他在车上闹笑话,遇事连起码的头绪都摸不着,领导问最简单的弱智问题都能答错,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搞设备的人其实是属于后勤系统,他们长年修的是地面上那些维修设备,对列车的了解和普通旅客无异。更何况本身也就在设备系统混日子,打晃晃,起码的机械电子方面的手艺都潮得可以,一进动车所就直接顶岗了,那他能做得下来吗?你要惊讶地问他怎么能做得下来呢?人家还挺委屈:我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动车所里好多人还不如我呢,人家压根啥也不做,不也一样拿钱吗?听听,互相比烂。
  
    至于搞客列检的,虽然也算列车运用部门吧,但是他们平常的工作就是解挂风管、挂个风表试风。站停时间那么短,你让他看车?他顶多在股道里走一遍,不低头,不弯腰,不看车,就这么混。反正只要试风没有问题,出了再大的事也没他的责任。就算是试风发现漏泄超标,他也只是通知车辆乘务员就算完事了。这个样子练出技术吗?虽然客列检所在不久的将来将全部撤消,但人员往哪儿安排不好?非得往动车所里塞吗?
  
    至于外单位,尤其是原列车员直接进动车所作技术工种,那就好比文盲张好古连升三级进了翰林院一样,属于黑色笑话了。我只能佩服领导们的胆量了,反正动车是国家财产,不是私人的,崽卖爷田不心痛。(这事我在三年前的旧贴《动车所到底好不好?》里详细说过,这里不再说了)
  
    这帮善长投机钻营的家伙进了动车所,加之管理松懈,那你还能指望他们钻研技术吗?
  
    动车所由以上三类人组成,他们的整体业务水平是低于整个系统平均水平的。就算是动车所里矮子里拔出来的高个,也不怎么样。以前每年搞的运用部门通用工种快速修比赛,动车所选拔出来的高个根本就拿不到名次。说到这里也许你会感到奇怪,你上面说的第二类人不是技术水平不错吗?怎么会拿不到名次?解释一下,这第二类人大部分是特殊工种,参加通用工种比赛是难为人家了,所以只能到第三类人里去挑高个。
  
    这种比赛比了几次,动车所每次都输得很难看,领导们脸上都挂不住了。于是到后来,干脆给动车所人员单独设置比赛科目,让他们自己和自己比。
  
    也许有人说了,虽然动车所人员基础水平差点,但进动车所前不是要培训吗?不是说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吗?他们的机械师也还是要考试的,既然考试合格了,那就应该能胜任动车检修工作呀。
  
    铁路上的培训考试是怎么一回事?我四年前写过一篇《铁路职教,怎一个黑字了得?》,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职教那帮爷自己压根就不懂动车,所以动车组新晋人员岗前培训,全部交给西南交大委培,新晋人员一律到西南交大脱产培训一个月。直接送到大学里培训,听起来好牛逼吧?可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大学老师们眼高手低,一肚子理论,却半点实践也没有。你让他们给大学生们上上理论课,或者给铁路宣传部门不学无术的吹鼓手们补点铁路常识,他们是胜任有余的。但如果让他们给运用维修人员上课,他们也只会照着书念,真要让维修人员问他几个实际问题,八成能把他们问傻眼。你要是再狠点,将这样大学教授、讲师们请到现场,问问他们,老师,你上课讲的那个零部件在哪里?麻烦您现场指认给我看看好吗?这时候你就可以看他们出洋相了。
  
    不要不相信,这都是我脱产短训时做过的事。开始问问题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想刁难他们,而是确实有长期不得其解,平时和技术尖子讨论时也没能形成统一认识的问题。后来那个现场请教,是我实在瞧着有些目空一切的大学老师不顺眼,诚心要灭他的威风,但当时我请他指认的零部件并不是偏门,因为我本打算步步连环,真正的杀招在后面,没想到对方立马现了原形。从此,老师们反过来要请我吃饭,一个个客气得很,谦虚得很,声称要多多向我请教,客气了半天,最后才绕到正题:您老人家能不能以后别再当众提问了?给留点面子吧,甭管啥事尽管开口,私下里大家好勾通好商量。
  
    不光是我,从现场出来脱产培训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觉。既然大学老师们只会照本宣科,白纸黑字的教材谁都能看懂,那又何必听课呢?所以脱产送培一个月就变成了带工资的旅游渡假休闲月,打麻将,打电玩,扑姑娘,啥刺激就玩啥,就是没人正经钻研业务。反正听不听课都一样,结业考试全是走场,没有不让你过的,那样对大学有啥好处呀?
  
    这帮人怀里揣着培训合格证回来,职教部门就坡下驴,你看,大学委培都合格了,所以可以立即到动车所上班顶岗了。下回要是这帮人惹出了啥事,职教部门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可是专业大学培训合格的,所以我不能为培训质量负责。
  
    每回动车出了事,虽然领导们对外帮他们捂着,但私下里还是很震怒的。痛骂之后,责成职教系统负责搞应急处理培训。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这职教系统本身对动车就是外行,拿什么去教人家?最后就只能继续照本宣科,学不到实际东西的。其次,故障千变万化,应急处理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决定,不可能有固定模式。别人的成功经验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特定外界条件而生搬硬套照猫画虎,极有可能桔生淮北而为枳了。
  
    兵书都是公开出版的,任何人只要把它们都背熟了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军事家了?同一个军校出来的,怎么战场表现得那么悬殊呢?因为这些东西关键在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所以应急处理能力只能建立在平时大量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在关键时候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处置,该大胆的时候果断大胆,就算是违章,只要是在合理范围内,该违的还得违。但这种大胆冒险不是盲目的乱来,而是要掌握分寸的。这种能力绝不可能通过几天轰轰烈烈打老虎般的群众运动获得。所以领导的这种做法属于病急乱投医了,只能作为给上级的一个交待,实际效果几近于零。
  
    还是举两个例子吧。
  
    例一:某趟列车在局管内突然发现大量漏风超标,列检下车查看发现无法修复,立即买了两条烟送到机头上,让老大可着劲地打风,就这么一路安全地开了回来,没惊动上级,把一件事故成功地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这个案例是无法写进教材的,因为明显违章。何况人家这么做是有条件,有把握的,首先就是他找到了故障点,正确判断了虽然大量漏风而且无法作关门车处理,但是无损于列车的刹车功能,这是一个重要前提。其次,这车是在局管内,司机老大是熟人,有事好通融,这事要发生在外局地面,司机打死也不会这么干的。第三,这位司机老大经验丰富,详细问明了故障部位和原因,他也有把握,才会卖这个人情。以上三点缺一不可,所以要是哪位赵括想照猫画虎,恐怕反类其犬。
  
    例二:某趟车傍晚开车前突然发现发电车的水箱破损,水全部漏光,按规章无法启机向车厢供电。按常规只能甩车处理,责任晚点事故一件,单位和个人要倒大楣的。要是不供电强行开车,旅客要造反,沿途车站的客运值班员们一见晚上这列车黑漆漆的没电,也肯定要拦停,这事肯定兜不住。可某人艺高人胆大,强行启机平安回到终点,旅客没闹事,列车没晚点,上峰也不知道。要是哪个二百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回也想照此办理,估计柴油机恐怕得报废,事情会闹得更大,还不如直接甩车呢。为什么?因为那人这么做是有许多限制条件的,不仅仅是强行启机这么简单。首先,他知道这车夕发朝至,沿途晚上都比较凉快,全列车不开空调也能过得去。其次,他事先跟车长沟通,让列车员安抚旅客,这车供电系统有点问题,但不影� �安全,为了不耽误大家旅行,决定不甩车,边运行边抢修,请大家稍安勿燥。第三,他让列车员将车厢里那可以打开的窗户全打开通风,这样车开起来,车厢里并不热。第四,他让列车员将用电负荷减到最低限度,照明只开半灯,只开电茶炉,空调一律不开。第五,他启动了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分两路向列车供电,进一步降低了单机负荷。第六,他将发电车机房里那几扇大玻璃全给卸了,列车一开,气流汹涌而入,靠气流来冷却机组,就这样硬生生地把水冷柴油机临时变成了风冷。以上六条,缺一不可,但这些能写进教材里吗?你就算知道了,下回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同时具备,你能东施效颦吗?
  
    五、动车所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前面刚发了几章,就有人一惊一乍:唉呀呀,原来内部烂成这样呀,闹了半天你们根本就没吃透技术,那我可不敢坐高铁了,怪不得高阻要降速呀,实在是英明呀。
  
    这一惊一乍的人里面,有些是高铁黑,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来,正愁找不到炮弹呢,你揭了这么多活生生的内幕,正中其下怀。对这号屁股决定脑袋,先有定论再挖空心思寻找对已有利证据,而对其不利的一概装看不见的人,我不想多费口舌。
  
    还有一些人只是对铁路并不了解,受到近些年来,尤其是今年2月12日以后,各路媒体,各类砖家叫兽争先恐地掀起狂黑高铁的舆论影响,对高铁现状,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而已。
  
    对这一部分网友,我愿意多说几句。
  
    遇到一点问题就开倒车是绝对不可取的。看看我前面所说的各方面的问题,降速后就能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吗?空调出故障,这和速度毫无关系。你把速度降下来,难道那帮二百五的技术水平就能得到提升了吗?那种希望速度低一点,让故障尽量少发生一点,尽量少给领导惹点麻烦的想法是鸵鸟遇到危险把脑袋钻进沙堆的做法,自以为很安全,可实际上身子和屁股全露在外面呢,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故障出得少,你接触故障的机会就少,检修经验积累得就慢,反而不利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更何况动车各个子系统中,故障发生率直接和速度有关的非常少,绝大多数是和运行里程,工作时间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你速度降下来,仅有个别子系统的故障率可能会稍稍低一点。比如说车轮,速度低了,磨耗得就慢一点,长期运行中因车轮材质不良导致踏面剥离可能会来得慢一点。但据我们这几十年来的维修数据积累,这种直接和速度有关的故障发生率和速度之间并不是一个线性关系,而是一个曲线。达到了一定速度,速度再提高,故障发生率曲线反而会趋向平缓。也就是说,降低速度就一定能如何如何那是外行人讲外行话。除非你把速度降到零,这车不开了,就静止摆在那里晒太阳,那才会绝对安全。
  
    那么,动车组的维护是否真的好难,铁路职工根本就掌握不了呢?
  
    难者,不会也;会者,不难也。厂家售后人员也是中国人,人家能掌握,凭什么铁路职工就掌握不了呢?已经大规模投入使用四年多了,四年,一个本科都读完了,如果你真的实打实地跟着厂家售后虚心学习,多动手,多实践,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能返三,哪里需要四年才出师呢?
  
    从本质上说,在铁轨上跑的机车车辆都是傻大笨粗的东西。这个没办法和运载火箭,神舟飞船,卫星相提并论,这些单件生产的东西都非常复杂娇贵,得小心呵护,任何一点小疏失都能导致严重后果。而机车车辆,必须批量生产,必须适应各种恶劣的气象条件,必须出勤率高,所以必须得皮实,经摔经碰。因此大家不要被宣传给迷惑了,真觉得这东西有如何如何高不可攀。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小时候遇到某件事情觉得怎么不得了呀,一筹莫展呀,这个坎迈不过去呀,但过几年回头看看,你会暗笑自己当年的幼稚,这点事算什么呀?因为你长大了,各方面水平提高了,以前那点事现在在你眼里算不得什么了。
  
    铁路的技术装备也是如此,从绿皮车到红皮车、兰皮车、白皮车,它们当年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又何尝不是觉得技术跨越太大,如何高不可攀吗?可事实上,用不了一两年,在我们眼里,它们就从高端技术迅速沦为大路货,我们吃透它们技术的速度是何其快?
  
    当年红皮车刚出的时候,发电车,集中供电,整列空调,让习惯了绿皮车,轴端电机发电,电风扇降温的运用维修人员感觉象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为了保障红皮车能正常运行,车上配了十几个车辆乘务员,足够组织足球队了。用不了多久,四个车辆乘务员就足以维持它正常运行了。
  
    兰皮车刚出的时候,那塞拉门让人眼花僚乱;空气弹簧、盘形制动,单元制动缸让修惯了钢簧、闸瓦的人们何尝不觉得复杂?白皮车刚出来的时候,由人们所熟悉的发电车直接供交流电改为机头直供DC600伏的直流电,然后在各车厢逆变为交流电,四合一控制柜,又何尝不让车电维修感觉头痛过?可用不了半年,就已经摸得烂熟,变成小菜一碟了。
  
    98年国产第一代动车组出来的时候,全车电器由中央电脑集中控制,全车只配一名车辆乘务员,必须要全面掌握检车、车电、空调、发电车这四个工种的业务,在当年年代其技术地位就相当于现在CRH380。为此,当年局里还专门下文,规定必须由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人才能担当其乘务员。可不到一年,中专生、退伍兵也照样能独立担当乘务,能独立解决问题了。不到三年,这种动车组的技术地位直线下降,沦为专门照顾快退休人员的养老车,那些老人家不也照样拿下来了吗?
  
    具体说到现在的CRH动车组,我承认它与之前的既有车相比,技术进步的幅度大。但是,这种技术跨度带来的困难绝大部分体现在生产厂家的设计、制造、总装方面。比如因为速度快,其轴承的材质、制造工艺,装配精度要求高;因为速度快,车轮作为耐用品,对其产品质量要求高。但是它给运用维修带来的困难,远远低于厂家在设计、制造时的困难。宣传部门夸耀其难度是正常的,难度不大,那就意味着进步不大,自然要死吹。厂家宣传难度,一方面对它来说的确是严峻考验,的确是要下不少功夫的,另一方面也是自卖自夸,求得卖个好价钱。动车所的人抱怨难度大,一方面是底子差,又不肯踏踏实实下功夫学,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外吹牛,保持动车高不可攀的神秘性,进而自高身价,向领导要求增加福利待遇而已。
  
    我们可以把动车分成许多子系统,看看运用维修的技术跨越在哪里?
  
    首先,保证动车安全的是转向架和制动系统,这些东西和现有车相比,并没有质的飞跃,完全可以触类旁通。有网友说运用维修部门不是设计部门,不明白其设计参数,所以维修时拿不下来。说这种话的朋友根本不了解运用维修的性质。我需要知道你转向架设计的力学模型干什么?我只要按程序检查,看看开口销是否断裂,各销孔是否磨耗过限,各部件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各磨耗面是否超过限度就行了,超限就更换部件或者旋修就行了。轴承制造难,要求高,但这与我何干?我只要看看轴报温度是否正常就行了,异常了就直接扣车换轮,作为运用检修部门,我是不可能修轴承的,专业制造厂家也修不了,也只能直接更换。
  
    其次,保障旅客舒适度的子系统,比如说空调呀,饮水机呀,门窗呀,马桶呀,座椅呀,这些子系统普通车上也有。虽说动车上的高级些,但原理是一致的,合格的维修人员都能无师自通。虽然海尔空调和格力空调在具体构造上稍有差异,你格力空调的售后服务人员就修不了海尔空调了吗?
  
    对于运用维修人员来说,动车组的难点在于分散动力包和车载电脑集中控制系统。不过分散动力包虽然复杂,但其可靠性要求很高,如果制造合格,在返厂前的故障率应该很低。运用时发现故障,只要更换部件即可。不仅仅是动车,所有的列车运用维修都是如此。
  
    车载电脑集控系统的确是有点难度,由于运行环境远比不过试验室,各项参数又设置复杂,即使是工控机的可靠度高,长期运行出点毛病也正常。有许多人对家用电脑的掌握也仅停留在玩游戏的水平,觉得这东西好难也就不奇怪了。可再容易的东西,你光看不上手,甚至连看也不看,光会嚷嚷好难,那就自然难上加难了。
  
    以上说了一大通,相信不先入为主的网友们都能看出动车组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了。不错,在于管理,问题出在下面,根子却在上面。
  
    上级领导虽说极为看重动车,提出动车无小事的理念,但一到具体操作,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人员选拔变成了交易和酬佣,人员培训变成了儿戏,日常管理扯稀皮,遇事处理不公,赏罚不明。动车一出事,上级就投钱给动车所搞装修,所以动车所的工作越来越糟,事故越出越频繁,可装修也越来越勤,硬件设施和办工、工作环境越来越豪华了。
  
    最为要命的就是领导们捂盖子的做法。因为动车是铁路形象,高铁是中国名片,所以动车所成了天之骄子,有着全系统最好的场地,最好的设备,最佳的环境,最光鲜的外表,但一有点事,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动车这面旗不能倒,得想办法帮他们捂着,于是出事后一推二赖,轻描淡写也就不奇怪了。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领导们这么干,更加骄纵了这帮自诩为精英的阿混。
  
    动车所是没有淘汰机制的,只要进了动车所,没有混不上机械师的。因为大家个个有门路,个个有人罩着,所以甭管出了多大的事,处理结果都是象征性的。前面所说的,那个连最弱智问题都答不出的机械师,上级领导通报后,为了给人家一个交代,专门下文处分,处分措施是什么呢?是通报批评,扣罚一百元,还继续跑车,让人无语吧?那个空调故障中途甩车造成全国恶劣影响的事故,从部里到局里,都积极帮他们忽悠,最后的处理决定是相关人员象征性地扣点钱,最多的才扣六百,暂时不跑车以避避风头。这点小钱对于动车的高收入来说算个啥?不痛不庠。要知道,利用职务之便私带香烟被抓住了都要扣罚几千块钱,离岗至少半年只拿基本生活费。这私带香烟可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和全国性的恶劣影响呀。两厢对比,让人情何以� �?
  
    动车所不差钱,真的不差钱。每回动车出了点事,上级必定投资给动车所重新装修,于是越出事,装修越频繁,越出事,他们那里的基础设施和硬件就越豪华。
  
    动车所进去难,出来更难。因为领导有这个意思,那就是要保持人员稳定,以利于技术积累,而且上任领导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将动车维修人员及场地、设备整体划出去。这么多年了,几个动车所除了被撤职调离的领导干部,就只有一位职工借口严重的妇科病,经年累月地泡病假,持之以恒地找领导,最终领导不胜其烦,这才调离成功。
  
    动车组的精英们掌握到上层的这种打算,就经常集体找领导谈心,以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压力大为由,要求调离动车所,实际上是以此撒骄,让领导为了安抚他们而不断地给他们加钱。
  
    实际上,动车人员的收入比普通车的高得太多了,否则这帮善长投机钻营的家伙也不会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呀,有谁是真打算为中国高铁事业多做贡献呢?不都是冲着那优厚的薪酬来的?就这样的实际工作业绩,这帮货还不满足现有的相对高薪,脸皮可真不一般地厚。
  
    六、上级领导的解决对策
  
    当年动车所刚成立的时候,当时的部领导就提出动车所要采取全新的管理模式,将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其实他一直有个思路,那就是深化铁路运营体制改革,将动车所的场地、设备和人员整体移交出去,和厂家售后这一块合在一起,搞动车租赁公司。我不管你们怎么修,反正我只管租车,跑一趟多少钱。这样你就得千方百计想办法降低造价,提高可维护性了,省得象现在这样用高价易耗件来钓鱼。
  
    这个思路和许多河友的想法本质是一样的。后勤保障社会化,这不光是铁路,就是军队也在搞,其好处不言而喻。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这么做无可厚非,但中国的事情是复杂的,动不动就能牵涉到政治正确与否。加之人亡政息,这个思路恐怕很长时间内不会再考虑了。
  
    也许正是因为前任领导有这种想法,所以在严格限制人员流出的同时,对其人员培训缺乏长远规划,前些年在管理上对此也并未真正重视。因此这些年来动车所的大爷们也依赖厂家售后和委外干活,自己落得个清闲而心安理得,个个本着混日子的想法,才没人关心将来洪水滔天呢。
  
    我曾说过,今年四月厂家售后到期后,我担心动车会频频出事,因为动车精英们以前浪费了大把光阴,如今担子一下子压上来,不出事才怪。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动车出事就越来越频繁了。这里要说明的是,作为运用维护部门,我们所说的出事和旅客所理解的出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有许多事情你们即使是坐在动车上恐怕也毫无察觉,但运用维护部门可能已经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了。虽然领导们为了高铁的颜面,为了保自己的位置而进行了和谐,但高层对实际情况还是非常震怒的,文件一个个地下,检查组、督导组一拨一拨地来,各种补充规定一个个地出台,好不热闹哟。
  
    具体地说,在涉及到人员素质这一块,领导们有什么对策呢?我大致归纳了一下:
  
    1、加强动车所全员培训,人人必须参加。
  
    2、每季组织动车所内部比武,第一名奖2000元,第二名奖1500元,第三名奖1000元,倒数第一名扣300元,倒数第二名扣200元,倒数第三名扣100元。前三名与后三名结帮扶对子,如被帮助者在下季度技能比武中脱离倒数名次,则段给予帮助者奖励,奖励金额为被帮助上一季度比武被考核的同等金额;如被帮助者在下一季度仍然在到数三名之内,则考核帮助者同等金额。但加入动车所不足半年的职工,如获前三名照样拿奖励,如获后三名则不计入考核。
  
    3、随车机械师必须先在地面干检修达三个月以上,随班实习一个月以上或三万公里里程以上方可上岗。
  
    4、加强动车组机械师后备力量储备,采取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全局选拔文化高、素质好的职工,提前做好适应性培训,严格准入制度,确保机械师素质。
  
    应该说领导们还是想改变现状的,但领导们的对策只是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的做法,而且根据经验,往往是刚出事时各种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但过一阵子等风头平息了,就一切照旧了。
  
    具体来说,我觉得这第三条是非常英明的,本来底子就差,连地面检修都没真正接触过,就去跑车,遇到事情不抓瞎才怪呢。
  
    这第一条的问题还是老问题,谁来培训?让本身就不懂的外行来培训,除了照本宣科走过场能学到什么?更何况培训内容与现场需求相脱节是铁路职教的老毛病了,因此领导这一条用意虽好,但效果不容乐观。
  
    这第二条挺有意思,根据目前已经搞过的几次内部比武来看,这种比武前三名和后三名都是那六个人。前三名奖励那么多钱没话说,但后三名只象征性罚那么一点点钱,相对于动车所的高收入来说,不痛不痒,根本就没有触动。何况这种搞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不排最后三名,也没多少人愿意花大力气赚那份奖励,因为很辛苦的。
  
    第四条我要重点说说。
  
    “在全局选拔文化高、素质好的职工”,问题是隔行如隔山,如果是系统外的,你原来素质再好,但没搞过定检,没搞过运用,直接进动车所,其技术养成是极困难的。再说了,动车所进人从来就没有公开选拔过,何况所谓公开招聘我们见得太多太多,按人定标准,定人、陪考、走过场的事我都懒得说了。相信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清楚现在的社会究竟是怎么回事。
  
    “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直接进动车所,这一条我坚决反对。
  
    大学生们在大学里即使真的勤奋,学的也只是一丁点理论皮毛,动手能力等于零,远不如中专生、技校生上手快。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有几个肯真正沉到现场,穿上油污的工作服和工人老大哥一块干活的?不到现场实践,大学老师会告诉你拧螺帽时要对角拧吗?大学里有哪本教材会告诉你装风管时要在螺纹处缠上生料带,否则会漏风吗?有哪位大学教授会告诉你生料带该如何缠呢?如果没人指点,你第一回做这个,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会缠错。
  
    这不仅是现在的大学生的心态问题,而且由于刚毕业的他们还远未经历过残酷现实的挫折教育,有些东西是无法言传身教的,非要他们遭遇挫折后自我反省,自我奋发。
  
    我们铁路近十年来对大学生们的培养锻炼是毫无规划和章法的。顶多就是第一年安排到各车间实习,名为实习,其实压根就不下班组干活,但骨子里的娇骄二气又让刚出校园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正确认识到现场实践对自己未来的帮助,所以别说沉下心来认真钻研现场技术了,连起码的过场也不乐意走,工作服都不愿意换。而现场工人也没指望过这些少爷小姐们能真正做点什么事,加上知道他们未来都有可能有权管理自己,因此也没人会去得罪他们,硬要他们实践。
  
    正因为如此,前几天在食堂遇到一大帮年轻的生面孔,一问带队的,带队的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实习。我当时就说了:他们哪里是实习?不过是来参观罢了,一个个身上干干净净,连鞋面也没脏,只怕连检修现场都没真正靠近,在门口伸长脖子瞄一眼罢了。
  
    没有真正在现场做过,不知道现场是如何运作的,不熟悉现场的各色人等究竟如何,将来就算是给你个管理岗位,你两眼一抹黑,只能任由下面的人蒙和耍。现在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因为没地方安排,随便到处晃了一年就找个闲职混着,有些甚至在看料库,一旦有了指标,就把这样的大学生直接塞进动车所搞管理,啥也拿不下来,只能打打杂,编编不重要的闲杂台帐。这样的人对于动车建设又有什么用呢?
  
    也许定这个政策的大领导是想起十三年前,某单位三位本科生成功地掌握第一代动车组的事情来了。但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有太多的不同。
  
    90年代中后期,大学还没扩招,大学生在铁路上还是稀罕货。某两千人的单位统共只有24位82年以后毕业的正规大学生。而在当年那种上级要求大力提拔82年以后正规大学生的氛围之下,其他的大学生一年见习期满就都有了管理岗位,甚至坐上了火箭(当然因为没有根基,半年后摔得很惨,后来被狂踩,花了11年才重新翻身)的情况下,有3个本科生却长年在班组里干活,受了不少白眼和欺负。
  
    这三个人都如下共同点:1、都没有背景:2、都不会“来事”儿;3、长年在班组里干活,虽然保留干部身份,享受干部待遇,但却被当成工人使用,必须独立顶岗位;4、此三人经历全面,都先在定检区域干过几年,尔后又调到运用区域干活。
  
    当时为了迎接国产第一代动车组,上峰新成立一车间,除此三人外,还将全单位数得着的中专生、技校生悉数集中到该车间。车间成立不久,领导要公开选拔一名技术指导,分理论考试和实作考试,还特地注明了此三人可以免理论考试,直接进入实作考试。
  
    这三个人中最有棱角的那位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一个坑。因为他虽然不太合群,但平日里眼睛亮着呢,耳朵长着呢,虽不作声,但各种消息和议论基本都知道。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领导想提拔一位半吊子老中专生,但又知道无法服众,于是才搞的这个公开选拔。
  
    虽然知道这是个坑,但以那人身上那股不服输劲头,还是想博一把。他清楚地知道,由于刚调入这个单位,所以该实作考试科目绝对是弱项,所以想考前恶补一下。他找到该单位一位据说是技术尖子的劳模,诚心诚意想请教一些东西。可你们知道人家怎么说吗?人家明着说:这个我不能教你,这是我一辈子心血的积累,我教给你了,我以后吃什么呀!
  
    当众被人顶得下不来台的那位立刻找到了领导,声明退赛。另两位同伴闻之不解,那位说了:我们的强项是理论,现在领导直接让我们跳过理论考试进入实作,表面上看是优待我们,实际上是限制我们强项,实作比赛我们胜出的机率渺芒,又无理论分数,综合打分时该如何算?他们早已挖好坑了,却玩这种伎俩堵他人之口,到时候还可到处宣传咱们三人技术烂,我才不上当呢。
  
    闻听此言,另二位恍然大悟,皆悲愤地找领导声明退赛。
  
    此后,三人知耻而后勇,做事从不嫌苦脏累,那位最有棱角的还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
  
    新一代动车组接回来,因为相对于当年的技术装备水平来说是个飞跃,因此路局要求必须要有助工以上职称的才能担当车辆乘务。此三人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当年的风口浪尖,就如同今天的380A一样。因为跑车有个好处,单位上的奖金一分钱不少,车上还有补票奖。当年动车是大领导的小金库,给了许多优惠政策,所以补票额极高,相应的补票奖对于当年我们的收入来说令人眼馋不已。有不少削尖了脑袋想上车的人在背后使了不少绊子,某些工长甚至直接找上列车员调查此三人平时在车上做不做事,好为拿下他们寻找借口。好在这三人争气,没让别有用心的人从列检的天敌――列车员口中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列车员们的公道话堵得别有用心的人哑口无言。
  
    当年有趟动车的大闸有偶尔毫无先兆地脱扣的毛病,即使是更换大闸也无法消除。某次解车整修会诊后,厂家的意见和领导一致,认为还可以用,这种软毛病概率太低,不好找到真正原因,只有继续用,将可能的软缺陷扩大,才可能找到。达成一致意见后,大家封存了列车技术状态,准备第二日上线运行。此时,那位新晋技术指导想显摆一下,于是带上工具拆卸控制屏。捣估了半天,不出意外地无功而返。
  
    第二天早上是拼命三郎出乘。始发前半小时按规定启机,刚一接通控制屏电源就报警,无法启动柴油发电机。于是立即检查油路、水路,一切正常。眼看要发车了,他立即跑到动车另一端启机送电,然后跑到客列检所欲打电话向领导汇报(当年手机极稀罕,他连BP机也没有),但领导还未上班。
  
    这趟车要连续跑两天方才入库维修,如果此故障不排除,这两天时间内若有其他问题,机组将无备份。开车后他冷静一想,昨日封机前试过机,一切正常。然而封机后技术指导又来大显身手,问题肯定出在他动过的部件上。于是一路检查,终于发现问题出在主控制屏工控机控制模块里面一块9V高能电池的付线脱焊,此位置极其隐密。重新焊好后恢复安装,一试机一切正常。
  
    到某站后迅速跑到客列检给领导打电话,领导急坏了,说听说一大早就有电话来,肯定是出事了,但干着急联系不上。拼命三郎将事情经过详细说明,狠狠奏了技术指导一本,领导只能痛骂之。
  
    不管那位技术指导到底是故意搞破坏挖坑(此人平日行为卑劣,专作损人利已的事,因此口碑极差),以便达到或帮他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是确实是疏忽大意,拼命三郎都捍卫了大学生的自尊,给了种种诽谤污蔑一记响亮的耳光。
  
    此后十数年,虽然此三人均换过不少单位,但无论到哪个岗位上都能胜任有余,这都是那些年在班组里干活打下的底子。
  
    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个人技术经验的积累是多么地不易,而且主要得靠自己争气,指望别人能教透你是不现实的。现实中远不如象牙塔里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没有从定检、运用几年现场历练的积累,直接进技术含量相对最高的部门,恐怕是拿不下来的。这种部门不可能让你慢慢从头积累,你要是没点底子就进去,只怕在你胜任之前就早让人给阴了,这样恐怕于单位,于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对刚毕业大学生就直接进动车所,我只能摇头。
  
    七、我的解决对策
  
    我觉得领导要当真想从根本上扭转动车所的现状,非要痛下决心不可,各项政策必须来实的,轰轰烈烈搞几次运动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目前动车所急待解决的问题是人员素质,而根子上却是管理问题。
  
    在动车所领导的人选上,不能再过多地考虑其他的事情了,必须把敢黑下脸来狠抓管理,不怕得罪人,但又能很好把握张驰有度的,富有管理经验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此外,领导要真正支持他的工作,不要人家在前方卖命做黑脸得罪人,大领导在后面放水做好人,让人家腹背受敌,这工作就没法做下去了。再好的政策也要认真执行才有效,而真正需要认真执行的却往往是制订这些政策的大领导们。
  
    对新晋人员的选拔,不管他原来有多好的业绩,都必须先到定检部门基层做过,后到运用部门基层做过。动车所不能成为外行的技术培训所,那些搞动车必须的实践基础必须先在其他部门打牢打扎实。
  
    运用部门的人想进动车所,也甭另外搞什么选拔了,直接规定必须参加过快速修比赛的人才能进动车所,如果要差额,就按快速修比赛的名次来高低排序。这是因为能够参加快速修比赛的人,技术基础是比较好的,而且参加快速修比赛前,各单位都要将这些人抽下来脱产强化培训,这个培训远不是职教科的培训可以相比的,那是人家出力流汗扎扎实实地在现场实作训练,一切按最正规的来。因此能参加快速修比赛,其实作水平都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快速修比赛的赛前强化训练和比赛是非常艰苦和紧张残酷的,偷奸耍滑之徒是绝对吃不了这个苦的。因此也不必再另外搞选拔了,非快速修比赛人员不用,这一条很过硬很公平的。
  
    选出来的新晋人员发本教材自学理论,不必再送到大学里浪费光阴,先到动车生产厂家的总装调试车间实习。与工厂协商,将这些人的工资奖金直接打到工厂帐上,工厂安排他们到基层岗位作工人使用,由工厂负责考核,这些工资奖金是否能足额拿到手,就看他们跟班干活的好坏了。任何一家现代企业都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制造,一定有下级分包商,总装调试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在这种车间跟班实作,可以学习人家调试时遇到问题是如何分析原因的,都有些什么可能原因,人家是如何排查处理的,这才是运用维修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这些人能单独顶岗了,才算实习合格,可以转到大修基地进行第二阶段培训了,基本方法同上。大修基地的任务是对跑了一定里程的动车进行状态修,有许多设备是和动车运用所一样的,只不过人家的检修要求更高。如果在这里实习能合格,回动车所可以直接顶岗了。
  
    以上说的是新晋人员的岗前培训,那么对现有人员该如何办呢?这就要求领导大力支持,另拖后腿了。
  
    我的意见是,对人员经历进行筛选,凡没有做过普通车运用维修的人,甭管原来是做什么的,甭管背景有多硬,一律清出动车所,爱上哪去上哪去。为什么要一刀切呢?因为没办法,个个有门路,留谁不留谁都会惹来无尽的麻烦,何况他们缺了运用这门课,就算是现在在动车所表现还算过得去,因为基础没打好,也不利于他们将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其中表现还好的人,领导要有针对性地放到运用部门的几个关键岗位补课。
  
    这同时也是验他们成色的过程,当真要有潜质有悟性,那用不了多久,在运用部门照样能脱颖而出。
  
    留下来的人也别先庆幸,噩梦才刚刚开始。谁的技术好,谁的技术糟,谁干活踏实,谁光说不练,这一切都别自吹自擂,用他们的实际表现来给自己赚工资吧。
  
    留下来的人,开始时每月只发给最低生活费,这个钱还必须要出满勤才能拿满。剩下的钱拿出来外聘技术顾问及奖优罚劣。
  
    外聘技术顾问时严把质量关,从厂家售后服务人员里物色,找那些技术全面的尖子,最好是快退休的老师傅,退休以后外聘技术顾问时,少了许多现实的考量,比较容易将技术倾囊相授。
  
    每天动车入库检修,动车所的人每人在各自岗位上全面检查一遍,书面写下发现的故障。将故障单先收上来,再让技术顾问看一遍车打故障,再相对照一下,发现一条故障给多少钱。
  
    发现一些需要根据故障现象进一步判定故障原因及部件的故障时,技术顾问召集相关人员开个小会,让他们每个人说说自己的见解,再进行技术点评。根据他们见解的正确程度打分,拉开档次,计工员那里搞一个考核表,什么样的故障,什么样的分数给多少钱,一笔一笔给记着。
  
    处理故障时,技术顾问不动手,只在旁边指导。谁动手做,给谁钱,因为听十遍不如看一遍,看十遍不如亲自动手做一遍。脱离不了技术顾问指导的人,修的车出了问题,考核金额由所里支付,不单独考核个人,以保护其学技术的积极性。
  
    简单一句话,就是你每月最后能拿多少钱,全看你能发现多少故障,能判断正确多少故障原因,能亲手消除多少故障。你要是继续混日子,每月天天熬夜却只能拿到当地的最低生活费,想调走连门都没有,我倒要看看哪个阿混能受得了。受不了就乖乖地干活学技术去。每个故障多少钱,这需要领导根据以往的故障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工资总额,算出一个大致合理的标准。
  
    如果技术顾问认为你已经完全可以独挡一面了,那就安排你独挡一面,他说了算,这比外行的职教部门的考试要靠谱得多。独挡一面后,按路局核准的辆单价,趟单价全额给你钱。但如果你修的车出了问题,上级有考核你得自己承担。只有能独挡一面的人,才有资格做随机械师。
  
    以后全局范围内,全国范围内搞动车快速修大赛,参赛人员从可以独挡一面的人里面派出,拿了名次回来除了各级给的一次性奖励,还可以聘为所里的首席技师,比照外聘的技术顾问待遇额外拿钱。
  
    以上想法我曾经跟动车所某些人简单说过,那几位立刻蹦了起来,声称要是有领导这么狠,他们就立马申请调走。
  
    呵呵,要是真有人受不了这么做而提出调离,上级领导可得扎紧口袋。这个口子要是开了条缝,恐怕就刹不住了。人是需要有点压力的,有压力才有动力。先前在动车所舒舒服服地拿着高薪混了四年日子,现在必须为此付出点代价了。不过我前面说过了,动车的运用维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主要的困难是在厂家设计、制造方面,搞过运用维修的人,逼一逼,下点功夫,全面掌握用不了太长时间。
  
    只有动车所的人技术全面提高了,所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才有真正落实下去的可能,动车所的各项工作才有可能有改观。
  
    ——- The End —–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6991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你看了这个长文,还敢坐动车吗?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tongji 你看了这个长文,还敢坐动车吗?tongji 你看了这个长文,还敢坐动车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英媒‘��“温爷爷”赴动车事故现场慰问
July 29, 2011 at 9:30 AM
 
110729122634 wenjiabao 304x171 ap 英媒:“温爷爷”赴动车事故现场慰问

温家宝在医院慰问幸存儿童

7月29日的《金融时报》头版刊登了一幅中国总理温家宝去医院探望温州动车事故幸存者的照片,慰问一名两岁儿童。

报纸内页的报道说,温家宝喜欢“温爷爷”的叫法,跟他那种独具一格的民粹主义,在过去的10年内帮助支持了共产党的威权统治。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真正关心中国老百姓的高官。

文章回顾,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在很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连续数天鼓励救援人员、慰问死难者家属。但是,这次温州动车上个星期六(7月23日)晚发生事故后,他直到这个星期四(7月28日)上午才赶到现场。

报道认为,温家宝解释说,自己之前连续11天卧病在床,当天才被医生允许他出行。但是,有网民迅速贴出了事故发生后第一天,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的报道和照片,引发网友批评。

文章说,在互联网的速度和微博的推动下,中国民众对官方就动车事故反应的愤怒持续升温。显然,温家宝对延误到现场的解释对缓解愈演愈烈的政府信任危机没有帮助。

作者注意到,就连受到严格控制的中国官方媒体也严厉抨击政府官员的傲慢与无能—《人民日报》在社评中呼吁,中国应该停止盲目追逐“带血的GDP”。

文章说,北京正在面临又一个“三聚氰胺时刻”一样的危机。迅速撤职三名铁路官员的决定也事与愿违。据悉,新上任的最高级官员要对2008年中国上一次重大铁路事故负责,并曾经因此受到过处分。

“严重缺陷”

《国际先驱论坛报》 也发表有关中国动车事故的报道,新华社说,中国铁路官员指责“信号设备设计的严重缺陷”是事故的原因。

报道说,从铁道部总调度长接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对媒体表示,在遭到雷击后,出事动车信号设备在温州南站出现故障,没能由绿变红。他还说,温州南站当时值班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培训,导致他们没能发现故障并处理问题。

文章表示,新华社的报道是动车事故原因的首次官方解释,这却引发更多有关中国高铁的质疑。

报道说,中国总理温家宝星期四(7月28日)在事故现场举行了一个小时的记者会,并承诺对此进行透明的调查。

 英媒:“温爷爷”赴动车事故现场慰问p 89EKCgBk8MZdE 英媒:“温爷爷”赴动车事故现场慰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当中产成了愤怒的小鸟
July 29, 2011 at 9:30 AM
 

去年的时候,一位我尊敬的兄长向我描绘蓝图:“当高铁全部铺好以后,这个速度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从北京出发,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在6个小时内到达。整个国家成了一个棋盘,这对中国的改变会有多大?”这两天再看他,脸上的表情已经让我不忍提起这个话题。

酝酿这篇稿子的时候,一个朋友在MSN上问我:“请教:各种失望无助怎么办?”

这两个朋友,都被各种调查机构归入中产阶层的行列,他们被“723”动车追尾事故深深地震撼了。

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举国震惊,但中产阶层表现出更多的是义愤,他们会给自己孩子买更好的奶粉,去趟香港也不是什么难事。“地沟油”等各种有毒食品出来的时候,他们隐隐有担忧之色,但更好的餐厅可以规避这个问题。所以他们还可以理性地探讨问题,在各类愤青言论中,中产阶层扮演者温和理性的角色,他们既对出身的那个阶层抱有同情,也对政局持有尽量的理解,这个阶层实际上是社会的一道减压阀。

7月22日,41人殒命京珠高速的大客车,我看到各类声音只是惊呼了一下,公路上的车祸太多了。但当7月23日,动车追尾脱轨,我看到一个人群的表情写着失望和恐惧。

动车,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是自主知识产权的旗帜,是西方生活方式的复制,整个中产阶层,没有人能逃得了动车。但这只是浅表的原因,更深的,是一个人群对动车背后的问题所产生的恐惧与迷惘。

中产阶层在中国是干什么的?他们都买了房子,对房价的飞涨嘲讽居多愤怒偏少,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们开车跋涉千里送去私下募捐的帐篷,他们不相信红十字会,他们在社区竞选业主委员会,他们在社区论坛组织小区维权,开着私家车淡定地上路表达诉求。他们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这个世界会慢慢变好,重要的是耐心。但两列动车,和他们的理性建设性之梦追了尾。

媒体人石扉客讲他的故事,他年逾七旬的父母,7月11日坐高铁去沪,那天火车没出任何问题。但一想起前后数天,京沪线上的火车都是故障连连,一直到这次温州又酿出追尾灾难,他就不寒而栗。这种巨大的不安全感,触手可及,随时可能降临到我们每个人身上。

这次动车灾难对中产阶级是一次空前的震撼,他们本来是这个国家的稳定器。中国的中产阶层并不强大,他们还没有形成庞大而稳定的阶层,只是表现出了少年时期的中产价值观。这个阶层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推动中国逐渐进步,同时保持理性,使它缓慢但有效地转型,改变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命运危如累卵,这个阶层表现出了沮丧、无助、愤懑和缺少安全感。由于表达能力突出,善于使用传播工具,这种情绪具有强大的传染性和破坏力。

近日也巧,接触了各种人,有生活艰难的农民,有城市贫民,有遭到地方政府伤害的老板,还有正在迷惘的中产,我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阶层,内心都有对一切不确定的恐惧。

这样集体爆发的中产阶级之怒,去年有胶州路大火,中产阶层最发达的上海第一次展示了他们的实力,那次事件的进程,在悲伤的气氛中展示了中产阶层的理性的力量,所有民众以及政府都被这种理性震撼,也让我看到了一种崭新的新势力的出现。但这次动车,让我目睹了中产阶层的另一面。

朋友谢勇说,这次车难,最直接后果是触发了中产之怒。

我以为,这才是“723”动车事故中最严重的“次生灾害”。

来源:潘采夫

链接:http://news.ifeng.com/opinion/zhuanlan/pancaifu/detail_2011_07/29/8040213_0.shtml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xilei&id=47222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当中产成了愤怒的小鸟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xilei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时政,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July 29, 2011 at 9:30 AM
 

来源:http://inick.me/youtube-hosts-vip6-gfw/

墙内同胞们,福利来了!Youtube免翻墙访问,亲测:速度超快!
此IP在IP138查询结果显示为:北京市 Google中国
所以为了避免您惹祸,建议:不要登录账号,做一个老实的爱国青年….

HOSTS文件位置: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打开方式TXT文本文件便可。
方法很简单,修改HOSTS,将以下内容加入其中….

203.208.46.29 youtube.com
203.208.46.29 www.youtube.com
203.208.46.29 gdata.youtube.com
203.208.46.29 m.youtube.com
203.208.46.29 help.youtube.com
74.125.71.116 upload.youtube.com
203.208.46.29 accounts.youtube.com
203.208.46.29 insight.youtube.com
203.208.46.29 apiblog.youtube.com
203.208.46.29 clients1.youtube.com
203.208.46.29 s.youtube.com
203.208.46.29 s2.youtube.com
203.208.46.29 s.ytimg.com
203.208.46.29 i1.ytimg.com
203.208.46.29 i2.ytimg.com
203.208.46.29 i3.ytimg.com
203.208.46.29 i4.ytimg.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3.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4.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5.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6.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7.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8.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9.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0.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1.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2.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3.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4.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5.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6.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7.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8.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19.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0.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1.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2.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3.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o-o.preferred.sjc07s15.v24.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2.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3.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4.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5.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6.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7.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8.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9.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0.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1.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2.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3.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4.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5.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6.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7.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8.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19.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20.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21.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22.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23.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r24.pek01s0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3.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4.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5.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6.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7.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8.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9.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0.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1.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2.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3.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4.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5.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6.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7.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8.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19.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0.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1.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2.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3.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tc.v24.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1.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2.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3.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4.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5.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6.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7.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3.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4.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5.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6.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7.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8.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9.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0.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1.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2.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3.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4.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5.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6.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7.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8.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19.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0.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1.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2.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3.lscache8.c.youtube.com
203.208.46.29 v24.lscache8.c.youtube.com

 

Google+免翻墙访问方法点这里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1509917593360386427?l=www.china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YouTube免翻墙访问办法 免翻墙 免VIP6 干倒GFW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vidluthe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联社 埃及活动家和守旧派的“巷战”
July 29, 2011 at 9:30 AM
 

核心提示:在埃及总统胡思尼・穆巴拉克倒台后,一群年轻的活动人士迅速行动起来,把革命中乐观肯干的精神带到了他们的社区中。他们开始在米特奥科巴(Mit Oqba)昏暗的街道上竖立电线杆,把天然气管道接进这片区域。他们做到了当地官员长期承诺要做,却从未去做的事情。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向30万低收入的居民展示,为结束穆巴拉克政权下的腐败和萧条而举行的起义的好处。

原文:Street by street, Egypt activists face Old Guard
译文:埃及活动家和守旧派的”巷战”
时间:2011.7.11 星期一
作者:美联社SARAH EL DEEB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阿拉伯的劳伦斯翻译,并由志愿者校对

开罗(美联社)――在埃及总统胡思尼・穆巴拉克倒台后,一群年轻的活动人士迅速行动起来,把革命中乐观肯干的精神带到了他们的社区中。

他们开始在米特奥科巴(Mit Oqba)昏暗的街道上竖立电线杆,把天然气管道接进这片区域。他们做到了当地官员长期承诺要做,却从未去做的事情。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向30万低收入的居民展示,为结束穆巴拉克政权下的腐败和萧条而举行的起义的好处。

活动人士的父母们很快就开始收到了威胁警告:你们的孩子将会被打手们收拾。一位官员帮助活动人士获得延长天然气管道的批文;结果,他突然被调往另一个职位。

活动人士们与前执政党在本地有势力的成员间发生了正面冲突。这是关于新埃及的一课:旧政权还在这里,并对抗变革。

米特奥科巴的一位活动人士穆罕默德・马格迪说,”旧政权不只是穆巴拉克和他的部长们,还有成千上万的受益者。”

穆巴拉克在5个月前被赶下了台,跟着一起下台的还有他30多年政权里的高层人物。但是现在手握实权的军队将领们,对解除前执政党成员对国家各个层面(上到政府高级职位,下到各地方政府)的控制行动迟缓――或者可以说是明显抗拒。与此同时,公众对改革迟迟未到的愤怒已经到了爆炸的边缘。

米特奥科巴的经验表现了守旧派和新生代在街头巷尾发生的冲突。

在穆巴拉克的政权时期,全国各地选举了1700个地方议会(Local Council),成员人数达到了50000人。这些议会理论上代表着他们各自的社区。实际上,他们是穆巴拉克的国家民主党这部互惠、腐败机器上的齿轮。对选举的操控确保了几乎所有的议会成员都来自国家民主党。

他们经常推动那些可以让他们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捞到好处的项目。比如,如果一家跟议会或者执政党关系紧密的公司可以获益,某条街道就会新增一条人行道。议会成员掌控着居民的服务项目,以便谋取私利。

这套系统确保了政权对国家的控制。每到选举季,官员们会使用黑金来驱使选民把票投给执政党候选人,或者雇佣打手殴打反对派。

上个月底,一家法院下令解散所有的地方议会。这是迈向改革的重要一步。但是依靠金钱的支持,过去的成员仍然保持着他们的联系。这给了他们一个有力的工具,以此在新的地方选举中夺回席位。

“他们有很多钱可以发给民众。他们跟本地的大家族都有联系,”一位跟米特奥科巴的大众委员会(Popular Committee)一起工作的活动人士赫帕・加尼姆说。”一些想参加竞选的人已经开始杀牛,在邻里间分发牛肉了。”而这是一种常用的拉票方式。

同样的担忧也存在于国家政治之中。很多一度是穆巴拉克政党的官员都开始准备参加9月份的竞选。

一个叫做大众委员会的社区活动组织决定,不仅要打击腐败,而且要打破埃及人的冷漠。埃及人已经放弃了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想法。这个委员会的前身是在反穆巴拉克起义时期各地的社区守望组织。他们守卫家园,防止抢劫活动。

作为埃及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共同协作的例子,守望组织广受欢迎。他们也获得了那些在反穆巴拉克起义中起着推动作用的年轻人的支持。全国范围内,有差不多50个大众委员会,每个委员会都有在自己家的社区里做事的志愿者。

他们赋予自己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把事情做成。很多人接受了一个额外的头衔:保卫革命。

而这可以代表很多事情――维修基础设施,开办扫盲班,与居民一起在屋顶花园工作,更好地利用水资源,监督官员,让他们变得可靠,等等。一些人开展了”名字和耻辱”运动,对那些收受贿赂,侵吞公款的人(不管是警察,还是把政府补贴的小麦拿到黑市上去卖的面包师)进行曝光。他们用手机照相机拍下违法者,将录像公布出来。

在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一家煤气公司需要维修一个破损了的阀门。但是因为工作要在夜间举行,他们需要人来保护。

随着警察大都撤出了街道,大众委员会志愿提供安全保护。但是,煤气公司害怕会因为与活动人士合作而得罪警察,委员会决定让它的巡逻员不断路过施工现场,以让一切看起来只是巧合。

最终,煤气公司修好了阀门。

马格迪的家所在的开罗米特奥科巴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挑战和机遇。执政党在人口密集区域的势力强大,这些区域在起义期间给支持穆巴拉克的集会提供了大量的人员。

在穆巴拉克倒台不久,24岁的马格迪和他的委员会起草了一个处理本地被长期忽视的12项重大问题的计划。他们组织为众多街道安装路灯电线杆。那里的毒品交易猖獗,于是他们向官员施压,要求增派警力。

米克奥科巴区亟需一个低收费的政府诊所。有一个确实在建设之中,但是按天拿报酬的工人却一直拖延工期。于是委员会的成员驻扎在建筑工地外,不断纠缠工人,给工人送茶,使出浑身解数来让诊所早日完工。

当地官员在20年前就答应要把天然气管道街道米特奥科巴区的各家各户。但是从未兑现过。于是委员会顺着过去的线索,让一些批准文件得到签署。现在,主管道已经铺设好了,委员会帮着居民登记接到自己家的分支管线。

活动人士们说,随着事情的成功,骚扰也随之而至。马格迪说,本地议会的支持者入侵了委员会的脸书群组,向成员们发送恶意邮件,导致了成员内部间的争吵。他们也调离了与马格迪合作,签署了文件的官员。他们还向一位校长施压,迫使他禁止委员会在他的学校里开办的扫盲班。

马格迪说,为了恐吓志愿者的家庭,他们散布谣言,谎称武装打手正在等着殴打志愿者们。

在这些徒劳无功之后,本地议会试图抢夺功劳。在一份简报中,它声称是它”承诺并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前执政党成员们都站在新的路灯旁摆姿照相。

马格迪的组织也用自己的简报来反击。他们用《人民想要的》来报道他们的活动和前政权成员试图收买忠诚的行为。他们也赞扬了帮助他们完成任务的官员。

一位曾经在执政党的议会中任职的当地大人物作了最后一搏的尝试。他找到志愿者,明白地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失败。

“谁跟你们撒谎,告诉这个政党已经死了?”他吼道。”我们还在这里,我们会借着你们的帮忙再次获胜。”

米特奥科巴区的本地议会成员扎古尔・拉沙德否认议会曾经骚扰过年轻的活动人士,并把他们称作傲慢,爱多管闲事的年轻人。他说,活动人士的影响仅局限于几条街道。他也否认活动人士跟新的天然气管道有关,并声称这个项目之前就获得批准了。

“大众委员会难道有一根魔棒吗?它说’延长天然气管道’,然后天然气管道就延长了?”拉沙德问。他计划再次参加选举,并对自己获胜充满信心。

同时,拉沙德也抱怨,活动人士们事实上可以走进本地官员的办公室,并促使他做出行动,出于担心对被看作反革,地方官员也只能服从。

他说,”他们过去根本进不了官员的办公室。真是乱套了!”

活动人士们并不担忧。在受到米特奥科巴本地议会的冷遇之后,马格迪的组织者在几位议会官员住家所在地的埃尔贾里卜大街挂出横幅。一边写着”我们已经实现目标”,另一边写着”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到目前为止,他们几乎解决列出的12项问题中的一半。

“这些孩子们很不错。他们把街道弄得干干净净,”在委员会的扫盲班上课的40岁妇女霍维达・穆罕默德说。”我不想跟本地议会扯上关系。”

一位记录大众委员会活动,并帮助他们建设网络的博士研究生阿丽亚・莫萨拉姆说,大众委员会也许不能在穆巴拉克建立的旧体制的强大压力下生存下来。但是因为服务社区的实际经验,它们将成为新一代政治人物的孵化基地。

她说,”我们过去从未有过底层治理。这些经验也许会被遗忘……但是他们学到的东西将会一直伴随着他们。”

友情提示:您可以到这里看到推友们对该篇译文的评论和转发;欢迎参与!如果您的电脑可以翻墙,请到这里的左栏参加我们的一个小调查5425822223623422432 4322865448178825990?l=yyyyiiii.blogspot 美联社 埃及活动家和守旧派的“巷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July 29, 2011 at 8:30 AM
 

昨日(7月27日),微软公司的DOS操作系统迎来了30岁生日。

DOS是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产品,标识着PC(个人电脑)的崛起和普及,对计算机行业影响深远。

只有了解DOS的历史,才能理解今天的计算机工业从何而来。下面就是我对这一段历史的介绍。

==========================================

DOS的历史

作者:阮一峰

1.

bg2011072801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74年4月,Intel推出8位芯片8080。这块芯片的体积和性能,已经能够满足开发微型电脑的需要,标志微机时代即将来临。

2.

bg2011072802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75年初,MITS电脑公司推出了基于8080芯片的Altair 8800微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PC(个人电脑)。

3.

bg2011072803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75年1月,Popular Electronics杂志以封面报道的形式,介绍了Altair 8800。这是历史上第一篇关于微机的新闻报道。

4.

bg2011072804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22岁的西雅图程序员Paul Allen看到了这一期杂志,深感震动,就把它拿给好友20岁的Bill Gates看。

两人决定为Altair 8800开发一套BASIC解释器,卖给MITS公司。1975年7月,他们用这个产品成立了微软公司。

5.

bg2011072805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75年,另一家公司Digital Research为Altair 8800开发了操作系统CP/M。它很快成为Intel 8080芯片的标准操作系统。(上图为CP/M的运行界面。)

6.

bg2011072806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历史上第一块16位芯片8086。

7.

bg2011072807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79年,一家名叫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SCP)的公司,决定开发基于8086芯片的个人电脑。

它原计划采用CP/M作为操作系统,但是此时CP/M还未完成针对16位芯片的升级。

8.

bg2011072808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80年4月,足足一年之后,CP/M还是没有推出16位的版本。SCP决定不等了,自己开发16位操作系统。

24岁的程序员Tim Paterson负责这个任务。

9.

bg2011072809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80年8月,Tim Paterson完成了原始的操作系统,取名为QDOS,意思是”简易的操作系统”(Quick and Dirty Operating System)。

在设计上,他充分借鉴了CP/M,用户界面和编程接口几乎完全一样,这使得CP/M上的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QDOS上运行。他做出的最大改变,就是为QDOS引入了微软公司BASIC解释器的FAT文件系统。

10.

bg2011072810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80年10月,IBM公司决定推出基于Intel 8086芯片的PC。

它找到Digital Research公司,要求获得授权使用CP/M系统。但是,协议没有谈成。于是,IBM又去找微软公司,要求微软为它提供操作系统。

当时,微软没有操作系统产品,但是Bill Gates知道SCP公司正在开发QDOS。微软支付2.5万美元给SCP,获得了QDOS的使用许可。(上图为DOS的运行界面。)

11.

bg2011072811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81年7月,微软对IBM PC的整个设计已经相当了解,Bill Gates意识到未来PC市场的巨大规模,决定不再使用许可证模式,而是直接把QDOS买下来。这又花费了微软公司5-7万美元。

与此同时,Tim Paterson也从SCP辞职了,微软雇用了他。

12.

bg2011072812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81年7月27日,协议达成。QDOS成了微软的财产,名称正式改为MS-DOS。微软对DOS的解释是”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

这一天,就是微软公司DOS操作系统的诞生纪念日。

13.

bg2011072813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个人电脑产品IBM PC,使用的操作系统是MS-DOS 1.14版。

1983年3月8日,IBM又推出增强版IBM PC/XT,第一次在PC上配备了硬盘,使用的操作系统是MS-DOS 2.0版。

1984年,IBM推出了下一代个人电脑IBM PC/AT,操作系统是MS-DOS 3.0版。

14.

bg2011072814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89年,MS-DOS 4.0版发布,开始支持鼠标和图形界面。

此时,微软已经准备终结DOS这个产品了。微软公开表态,用户可以考虑放弃DOS,转而使用由IBM和微软共同开发的OS/2操作系统。

但是不久以后,Windows 3.0获得巨大成功,微软也就不再考虑OS/2了。

15.

bg2011072815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1991年,MS-DOS 5.0版发布,内置QBasic编程环境。这是MS-DOS最后一次作为单独产品出现。

1993年,MS-DOS 6.0版发布,具备了磁盘压缩技术。

1995年,MS-DOS 7.0版支持FAT32文件系统,它随同Windows 95一起发布。

2000年9月14日,MS-DOS的最后一个版本8.0版发布,只用于Windows XP系统的启动盘。至此,微软公司的DOS开发正式宣告全部结束。

==========================================

[参考文献]

* 维基百科,Timeline Of x86 DOS operating systems

* Tony Smith, Microsoft’s MS-DOS is 30 today

* Sebastian Anthony, MS-DOS is 30 years old today

(完)

文档信息

4e9be502g2011072801.jpg 150x150 阮一峰 | DOS的历史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Jing Luo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王克勤 | 安顺涉案城管被拘局长被免
July 29, 2011 at 8:00 AM
 

安顺涉案城管被拘局长被免

 


东方早报记者
  欧阳艳琴 

发自安顺
 

对于安顺残疾摊贩死亡一事,贵州省公安机关昨天表示,初步查明,涉嫌与摊贩死亡有关安顺市西秀区城管大队二中队指导员王胜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安顺市公安局已依法将其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安顺市西秀区区委日前也已决定免去李建国西秀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职务,免去西秀区城市管理局局长职务,按法律规定办理。

但警方依然对事发当天发生的爆炸只字未提。

事件涉及6名城管

26日,残疾摊贩邓启国(毛老九)在中华南路小商品市场附近死亡,引发千人围观,其间发生爆炸,至少30人受伤。昨日,安顺当地市委机关报《安顺日报》在头版左下角刊发了一则约370字的消息,称公安部门就安顺摊贩死亡事件全面展开调查,现场恢复秩序,已对死者进行尸检。

该消息称,事件中涉及的6名城管人员,正在接受警方调查。死者家属27日凌晨3时同意对死者进行尸检,贵州省检察院和省公安厅组织专家,至凌晨6时已完成部分尸检项目,待尸检结束后将公布结果。

对于涉案的6名城管人员,当地警方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王胜是主要责任人,其他5个人没有直接关系。” 

现场约有4处爆炸点

对于爆炸发生过几次,多名目击者说法不一致,早报记者走访周边商铺店主及受伤者,了解到中华南路东西两侧共有4处爆炸点,均在靠近商铺的人行道或商铺台阶边。

一名20多岁的男性目击者王朝(化名)确定在中华南路西侧看到了两个爆炸点,分别在两个小吃店前的台阶附近,离他10米和40米左右。他还向记者指认了爆炸留下的一处黑色痕迹及血渍,称爆炸使附近商店里的桌椅和墙上的灯箱损毁。

一名中年妇女张瑞(化名)在爆炸中腹部、腿部受了七八处伤。她说发生爆炸前,因为人多混乱,躲在一家小吃店。爆炸发生时,我还以为是液化气爆炸。而多位在医院接受救治的伤者对记者表示,目前警方尚未找他们了解情况,医院方面也没有出具住院单、诊断说明等,也没有和伤者和家属谈医药费。


此外,摊贩邓启国死亡后,网上流传他是名退役老兵,曾参加过重要战役,并在战斗中受伤。邓启国生前的女房东之子郭国荣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说,邓启国残疾了
20多年,此前主要做建筑工,在一次修路桥时,右腿被压断。好像获赔了3万元。郭说,这是邓启国生前亲自说的。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1-07/29/content_511035.htm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长诗创作‘��我反正是信了
July 29, 2011 at 8:00 AM
 

在7.25动车追尾之后,伟大光明正确的共产主义诗人王勇平创造了一句万能的句式: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据官方记载,最后一字又作”的”)。那么,下面,请我们追随诗人王勇平,用”我反正是信了”作一篇长诗。以下出场序不分先后左右忠奸男女,谢谢大家。

5973434789 118fa71a43 长诗创作:我反正是信了

事故发生后
贵国铁道部已经对无证操作的雷公进行了遣返
并称雷公已经认错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目前死者情绪稳定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这是一出由美国和日本联手造成的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CCTV说
这是临时工干的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环球时报说了
高铁是中国必经的劫难
写这篇社论的人
他/她一定是个美国人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三聚氰胺发言人表示
三鹿是中国必经的劫难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陈冠希说
我他妈的至今还是个处男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郭敬明含泪道
我从来没有剽窃过
BTW,我爱的是陈冠希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金正日再次荣膺金日成奖
并宣称中国和朝鲜是地球上惟二的两个
民主、法治国家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温长老说了
我们的猪肉
是全天下最便宜的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周立波说
我是全上海最帅的分头,喝的是咖啡,吃的是大蒜
BTW,春哥我爱你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北京的房价很便宜
廉租房每月才45元
不就一盒杜蕾丝的价格么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毛主席万岁!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为人民服务是真的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中国的网络是最自由的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

未完待续

相关日志

建议使用Feedburner订阅本Blog | 在豆瓣九点 | English Blog | 墙内Blog:风月志


Some Rights Reserved |小刀周遠的瘦人民謠 |Permalink | 暂没有评论| Add todel.icio.us |关键词: 拳头 | faydao@twitter

 长诗创作:我反正是信了  长诗创作:我反正是信了  长诗创作:我反正是信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络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王光亚批港公务员“不懂当家作主”
July 29, 2011 at 7:30 AM
 

王光亚批港公务员“不懂当家作主”

(2011-07-29)

早报导读
wap300 110421 联合早报 | 王光亚批港公务员“不懂当家作主”

● 戴庆成 香港报道

对于中国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批评香港公务员只懂得执行指令,但不懂得当家作主、缺乏长远规划眼光,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回应说,整个特区政府团队,无论是问责官员或公务员,都一直同心协力制定政策,推动香港的长远发展。

曾荫权昨天在社交网站上发表网志说,在过去几年,特区政府推出了多项重要政策,当中有很多涉及香港的长远规划,例如落实十大基建、发展六项优势产业、推动政制改革,以及实行法定最低工资等,推动香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但曾荫权同意,港府仍然面对不少挑战,需要认真处理。在过去一段时间,市民清晰表达了几个最关心的问题,包括:楼价过高,置业困难;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以及人口老化对安老服务和退休保障带来压力。

曾荫权指出,特区政府团队会针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

他说:“我们希望在今年10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切实可行的短、中、长期措施,处理住屋和置业问题、纾缓贫富悬殊,提高基层市民的生活水平;优化退休保障计划,和为长者提供更好的支持。”

本周二(26日),王光亚在北京与60名赴京参与“大学生外交夏令营”的香港学生对话时提出,香港“成也英国、败也英国”。

他指出,香港公务员习惯了英国殖民地时期的一套,只会执行,回归后却“不知道怎样当Boss(老板)、怎样当个Master(主人)”,缺乏长远规划视野,认为他们要以主人翁态度考虑香港未来发展。

王光亚的有关言论近日在香港社会引起热烈讨论,前全国人大代表李鹏飞、前港府高官王永平与叶刘淑仪更指出,这番批评直指特首曾荫权与一众公务员出身的司局长。

不过,高级公务员协会主席苏平治反驳道,公务员团队不时向高官提意见,但在高官问责制下,公务员没有“话事权”,最终决定采纳与否,由高官决定。

 联合早报 | 王光亚批港公务员“不懂当家作主”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王光亚批港公务员“不懂当家作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王建勋‘��铁路私有化急不可待
July 29, 2011 at 7:22 AM
 

“7·23”动车追尾事故造成的灾难,迫使人们反思铁路制度安排的种种弊端。联系到近年来铁路系统出现的诸多问题,从高官腐败到建设大跃进,从一票难求到黄牛横行,铁路的变革不能再等。

  众所周知,中国的铁路由拥有“铁老大”称号的铁道部把持,且独此一家。在几十年的特权经营中,“铁老大”早已成为一个目中无人、财大气粗的帝国。它(曾)拥有自己的公检法,拥有自己的学校,拥有自己的医院等。哪怕出了事故,它也不必真诚地道歉、认真地追责、严肃地反思和改进,因为它知道,没人能拿它怎么办。

  铁道部既是一个大权在握的官僚机构,又是一个营利谋私的垄断企业。这两种角色集于一身,权力和金钱交织在一起,权力为其攫取和聚敛财富铺平了道路,而金钱为其获得或者腐蚀更大的权力提供了资本。这样一个机构,既骄横傲慢,又贪婪无比,其行政权力和敛财能力都不受制约,可以通过双重手段侵蚀或者击垮任何外来力量。这样一个机构,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还是规则的游戏者,而且是唯一的游戏者。这样一个机构,既不会对作为纳税人的公民负责,也不会对作为消费者的乘客负责。

  面对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机构,我们该何去何从?有人说,我们还得保留这个官僚机构,还得让它独家经营,为了国计民生,为了亿万民众的交通运输,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对它加强监管,让它负起责任。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谁来监管它?如果确保监管它的机构不被它腐蚀或者征服?怎样的监管者既能看住它的权,又能看住它的钱?如何让它对纳税人和消费者负责?不负责如何制裁?谁来制裁这个“利维坦”?……

  显然,这些问题对于一个既拥有权力又能营利赚钱的机构来说不那么容易解决,甚至找不到可靠的解决思路。问题在于,它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怪物”,一个同时拥有两大杀手锏——权力和金钱——的组织,要想约束它,必须从其组织特性出发,剥夺其手中的权力或者垄断营利能力。也就是说,必须对铁道部进行彻底改造,否则,很难让其对纳税人和消费者负责。

  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从性质上讲,铁路运输同航空、公路、水上运输一样,是一种私人物品(服务),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服务)。一方面,铁路运输排除他人消费是可行的,且排除的成本不高,通过售票的方式很容易将可能的“搭便车者”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尽管铁路运输可以同时供多个人消费,但一个人的消费会阻止另一个人的消费。这两个特征基本决定了铁路运输是一种私人物品(服务),而非公共物品(服务)。

  既然铁路运输是私人物品(服务),那么,私人提供就不仅可能,而且可行,甚至效率更高,更加负责,因为引入了竞争机制。如果存在多家铁路运输提供商,它们必然受制于市场规则和竞争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将消费者视为上帝,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淘汰,就会关门大吉。市场的运作逻辑非常简单,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谁对消费者更加负责,谁就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不仅适用于面包、图书、电脑这样的物品,而且适用于航空、铁路运输这样的物品(服务)。

  也许有人会说,铁路运输带有一定的“自然垄断”性质,不象一般的私人物品,因而不应由私人所有和经营。且不说关于“自然垄断”的理论论争,用它来反对铁路私有化很难成立。一方面,如果铁路运输行业中的“自然垄断”真是“自然”形成的,则往往是因为某个公司物美价廉,挤走了其他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如果铁路运输市场是完全开放的,如果私人公司可以自行修建铁轨,那么,打破“自然垄断”是非常容易的。

  并且,即使在存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铁路公司也面临着来自航空、公路、水运甚至私人汽车的竞争压力,很难获得额外的利益。其实,“自然垄断”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政府不当管制造成的,尤其是不当地限制进入等。只要市场是开放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入这个行业,“自然垄断”就很难长久存在。

  退一步,即使承认铁路运输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自然垄断”的格局,也只需由政府拥有铁轨,而不需要由政府拥有和经营铁路公司。政府可以将铁轨免费交给或者租给多家私有的铁路公司,由它们经营铁路运输即可。这样,多家铁路公司之间就可以展开竞争,消费者就可以享受这种竞争带来的好处。

  铁路私有化不仅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而且在经验上是可以获得确证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很多国家都存在私有的铁路公司。譬如,在1920年代之前的美国,在铁路是人们长途旅行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几乎所有的铁路公司都是私有的。后来,随着汽车和航空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的管制和对这些行业的补贴,铁路运输逐步衰落。尽管70年代之后联邦政府设立了国有铁路公司——美国铁路公司(Amtrak),那里仍有不少私有铁路公司,诸如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NorfolkSouthernRailway)和CSX铁路公司等。

  在日本,除了国有的日本铁路集团之外,至少有16家主要的私有铁路公司,包括东武铁道株式会社、相模铁道株式会社等。英国的铁路曾经国有化,但1994年之后又逐步私有化。德国、瑞士等国也有为数不少的私有铁路公司。私有铁路公司普遍存在的事实也可以反证出铁路运输的私人物品性质。如果它是公共物品,由于难以克服搭便车的难题,私人鲜有动力去提供铁路运输服务。

  如果私有化是铁路运输变革的适当方向,那么人们关心的下一个问题便是,如何私有化?尽管可能存在多种私有化的方法,但简单地说,可以参照航空、公路、水上运输的运营模式,由多家铁路公司经营,铁轨可以出售或者租给这些公司,运输价格通过市场进行调节。这样,铁路运输变为一个市场,并且与其他运输系统构成更大的市场,不仅铁路公司之间形成竞争格局,而且铁路公司与航空、公路等运输公司之间也形成竞争局面。迫于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压力,铁路公司不得不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民众因此而获得好处。

  当然,铁路私有化意味着铁道部的“破产”,其权力要么因多余而被废除,要么转化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铁路运输法律,至多由交通部掌管其必要的职能。

  有理由相信,关闭铁道部以及铁路私有化之后,人们将会有更多选择,将会享受到更廉价、更便捷、更安全的铁路运输服务。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 caonim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私有化, 铁路, 铁道部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张千帆‘��宗教管理需要法治
July 29, 2011 at 7:06 AM
 

我们今天召开这个讨论会,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政府排忧解难,确实是从宗教事务管理和我们社会和谐这个角度出发。一说“宗教”问题好像就很“敏感”,其实有什么不能说的呢?什么问题都有必要拿到桌面上来谈。不论什么问题,包括宗教问题,首先要确立这个基本原则。所以今天请各位来发表高见。

  宗教信仰自由不仅是宪法第36条的规定,而且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处理不当,这个社会要出大问题。你看这个家庭教会在自己的场所聚会,对社会有什么危害?政府为什么要管?不管没事,这一管反而出事了。不让守望会员在家里聚会,他们只有跑到大街上来。本来他们和政府无冤无仇,政府派人屡次打压,人为又多树了那么多敌人。所以政府不按宪法规定办事,就不可能把宗教事务管理好。当然,“管理”这个词本身就有问题,许多事情可能根本不需要政府去管;宗教信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不管的时候好好的,一管就出那么多的问题和矛盾。而且宗教人士和我们这些非宗教人士还不一样,我们不那么坚持,上面不让我们开会就不开会。但是宗教人士是很坚持的,你不让他信上帝,他偏要信;不让他们聚� �,他们偏要聚会,最后政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再说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信仰,我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是一个不可知论者(agnostic);上帝究竟是否存在,没办法通过通常的经验来证明。我们也奉劝那些官员和工作人员,不要那么不遗余力地打击宗教。你怎么知道上帝不存在?不值得那么为上面“卖命”,到时候受害的是自己。万一上帝存在,你们现在这么做,死后岂不是很惨?要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所以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官员自己,尊重信仰自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其实守望教会要买哪栋房子或租什么房子,并没影响什么公共利益。他们就是自己在那里聚会,根本没有危害社会。政府有什么必要管呢?我们从宪法的角度来看,《宗教事务条例》的问题确实太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实施这部《宗教事务条例》。这部条例的问题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整个的管理模式,所以政府这种对宗教的管理思维模式一定要变,不能再像这样持续下去了,否则问题只能越来越大。《宗教事务条例》的问题确实是很明显的,整个第二章、第三章都有问题,这可能也难怪申请书上说得不具体,因为第二章、第三章几乎每条都有问题。即便这样,也要把具体条文说清楚。我看这部条例一共48条,哪怕40条都有问题,你也要把它们全列出来,要求删掉。你说删了剩下的就不成一部完整的条例了,那恐怕只能说明根本就不需要 这么一部管制性条例。

  具体来讲,宪法第36条规定是比较仔细的,比第35条言论自由更谨慎,只保护“正常”的宗教;言下之意,“不正常”的宗教就不受保护了,甚至可以被政府禁止。那么“不正常”的宗教究竟是什么呢?即使从第36条本身的条文来看,限定也是很明确的:“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请问家庭教会有没有“破坏社会秩序”、“损害身体健康”或“妨碍国家教育”呢?没有。有没有受“外国势力支配”呢?也没有,至少绝大多数没有。那为什么要禁止家庭教会呢?政府有什么权力这么做呢?

  宪法根本没有提到宗教团体需要“登记”,《条例》第二章却规定宗教团体要按社会团体要求去登记。刚才飞龙建议把宗教事务社会化,也许这样能让宗教活动变动不那么敏感,但是这样一来,宗教团体成立就要按照《社团登记条例》,但这个条例本身就有违宪的问题,对公民的结社权限制得太死。要求信仰者只有在满足那么困难的要求之后才能组建宗教团体、举办宗教活动,这样的限制在宪法上肯定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宗教团体不应该被要求登记,即使登记也应该纯粹是备案式登记,任何宗教团体来登记都必须允许登记,不能规定程序或实体限制。

  宪法也没有提到“活动场所”,但是《条例》第三章却规定了很严格的场所要求,实际上造成了“三自”教会的垄断,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极大限制,从中产生了中国特有的“家庭教会”问题及其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我认为“家庭教会”的合法性应该受到政府承认,《条例》应该删除对宗教活动场所的严格限制。

  虽然《立法法》第八条没有明确将宗教自由列为必须立法保留领域,但是如刚才童教授说的,所有这些严重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措施都要经过法律规定。当然,经过立法程序也不一定管用,全国人大确实可以通过与《条例》一样的法律条文,这也有可能。但经过全民讨论之后,程序性的完善还是会产生实体效果,有没有一部法律还是会不一样的,因而宗教立法值得推动。任何对基本权利的限制都应该有法律授权。现在即使不能制定法律,至少也应该把条例中违宪的部分去掉。

  其实守望教会要买哪栋房子或租什么房子,并没影响什么公共利益。他们就是自己在那里聚会,根本没有危害社会。政府有什么必要管呢?我们从宪法的角度来看,《宗教事务条例》的问题确实太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实施这部《宗教事务条例》。这部条例的问题不是一条两条,而是整个的管理模式,所以政府这种对宗教的管理思维模式一定要变,不能再像这样持续下去了,否则问题只能越来越大。《宗教事务条例》的问题确实是很明显的,整个第二章、第三章都有问题,这可能也难怪申请书上说得不具体,因为第二章、第三章几乎每条都有问题。即便这样,也要把具体条文说清楚。我看这部条例一共48条,哪怕40条都有问题,你也要把它们全列出来,要求删掉。你说删了剩下的就不成一部完整的条例了,那恐怕只能说明根本就不需要 这么一部管制性条例。

  具体来讲,宪法第36条规定是比较仔细的,比第35条言论自由更谨慎,只保护“正常”的宗教;言下之意,“不正常”的宗教就不受保护了,甚至可以被政府禁止。那么“不正常”的宗教究竟是什么呢?即使从第36条本身的条文来看,限定也是很明确的:“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请问家庭教会有没有“破坏社会秩序”、“损害身体健康”或“妨碍国家教育”呢?没有。有没有受“外国势力支配”呢?也没有,至少绝大多数没有。那为什么要禁止家庭教会呢?政府有什么权力这么做呢?

  宪法根本没有提到宗教团体需要“登记”,《条例》第二章却规定宗教团体要按社会团体要求去登记。刚才飞龙建议把宗教事务社会化,也许这样能让宗教活动变动不那么敏感,但是这样一来,宗教团体成立就要按照《社团登记条例》,但这个条例本身就有违宪的问题,对公民的结社权限制得太死。要求信仰者只有在满足那么困难的要求之后才能组建宗教团体、举办宗教活动,这样的限制在宪法上肯定是有问题的。我认为宗教团体不应该被要求登记,即使登记也应该纯粹是备案式登记,任何宗教团体来登记都必须允许登记,不能规定程序或实体限制。

  宪法也没有提到“活动场所”,但是《条例》第三章却规定了很严格的场所要求,实际上造成了“三自”教会的垄断,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极大限制,从中产生了中国特有的“家庭教会”问题及其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我认为“家庭教会”的合法性应该受到政府承认,《条例》应该删除对宗教活动场所的严格限制。

  虽然《立法法》第八条没有明确将宗教自由列为必须立法保留领域,但是如刚才童教授说的,所有这些严重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措施都要经过法律规定。当然,经过立法程序也不一定管用,全国人大确实可以通过与《条例》一样的法律条文,这也有可能。但经过全民讨论之后,程序性的完善还是会产生实体效果,有没有一部法律还是会不一样的,因而宗教立法值得推动。任何对基本权利的限制都应该有法律授权。现在即使不能制定法律,至少也应该把条例中违宪的部分去掉。


© caonim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信仰自由, 家庭教会, 法治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张千帆‘��解析既得利益集团
July 29, 2011 at 6:43 AM
 

舆论对利益集团的抨击从未停歇,且越来越猛,中国社会当前处于一种急切需要利益再平衡的改革阶段。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利益集团及其相关的社会影响?有何破解之道?

问题1:“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概念被频繁提及,如果要对其进行细分,你觉得当代中国存在哪几类既得利益集团?

答:所谓“既得利益”,就是利益受到现体制的群体。体制的现实运行控制在官员手中,因而各级官员首先构成既得利益的核心。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通过交易和官员达成默契,从那里得到公权力控制下的资源,譬如垄断企业以及煤老板、房地产等资源开发商。事实上,后者往往是公权力寻租的租金提供方,而租金正是从公权放松控制的资源中支付的,譬如煤老板用获得批准的煤矿经营权赢利来贿赂掌握批准权的官员。这样,围绕公权垄断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就是既得利益集团。

问题2:请简要谈谈你所指的既得利益集团所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任何不受监督的公权力都会产生既得利益集团,尤其是在中央严格控制的计划经济发生松动、权钱交易成为可能的时候。严格的计划经济会维持一个贫困而清廉的国家。当然,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既得利益,只不过它们掌控在极少数人手里,而且虽然权力巨大,但是因为不允许交易,因而从权力中得到的好处也相当有限。实行市场经济过程中,原有的限制松动,权力获得兑现的机会,因而产生了庞大的利益集团。

问题3: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国社会进步与改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既得利益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将阻碍中国改革和社会进步,导致官僚腐败横行,因为既得利益就是靠公权力寻租发展而来,所谓“寻租”就是腐败。好的改革对普罗大众有利,必然要求和既得利益分利,而推动制度改革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官员手里,理性自私的官员必然不会“自废武功”,自动牺牲自己的利益或丧失维护利益的权力。到这个阶段,改革就趋于停滞了。

问题4:利益集团在任何社会体系里似乎都是存在的,在中国,公众对利益集团受到猛烈抨击,你认为这其中有什么样的深层原因?

答:任何人都有利益,因而都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一份子。这没什么错,每个人都有需要维护的正当利益。事实上,在民主国家,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构成多数的平民百姓,受制于周期性选举和监督的公权力就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既得利益”之所以成为一个贬义词,是因为它依托公权垄断获得了远大于属于自己的正当利益,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在既得利益完全失控的情况下,自然就成为社会批评矛头指向的焦点所在。

问题5:都说“要打破利益集团”,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利益联盟有实质性的变化,你认为原因何在?是我们经常说的利益集团力量太强大了吗?

答:根本原因在于官员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核心,而官员掌握着打破任何利益格局的公权利器。如果公权不受人民监督,那么它只会被用来侵犯人民权利、维护既得利益,而不可能指望它打破既得利益或既有权力结构。

问题6:对于利益集团,我们的应对之策或者说改革之道何在?如果真的动摇了利益集团,会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只有通过民主选举逐步改造中国权力结构,迫使官员对人民负责。当然,既得利益集团不会轻易放弃,改革一开始很可能产生冲突、动荡甚至暴力事件,但是如果人民因此退缩,那么他们将永远是公权垄断下既得利益的牺牲品。


© caonim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利益集团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6:30 AM
 
110728140600 hu304 BBC | 曾游走中澳高层 悉尼华裔毒王被判入狱

胡杨(右)与澳大利亚政界人物的交往横跨朝野两大党,曾直达当时的联邦总理霍华德。(《电讯报》图)

悉尼华裔胡杨被澳大利亚法庭裁定贩毒罪成立,获终身监禁。悉尼的英文媒体把他称为“毒王”。

据悉,胡杨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所学的是物理专业。上世纪80年代末自费来澳大利亚留学,

在1989年北京天安门事件后,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含泪许诺,没有中国学生会被强迫返回中国。4万名中国留学生,包括胡扬,在90年代初获得了澳大利亚的永久居留。

他的公司“澳中国际交流中心”大约在1996年成立,从事澳中文化以及政治交流,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政界人物有密切的关系,曾被邀请参加中国50周年国庆大典,与澳大利亚政界人物的交往横跨朝野两大党,曾直达当时的联邦总理霍华德。

引起怀疑

胡杨引起执法机构的注意起因于他数额巨大的金钱在悉尼和中国之间的转帐和流动。澳大利亚的联邦警察开始对他展开耐心的监控。

据当地媒体披露的消息,胡杨与其他的毒贩不同,他自己不卷入到交易中,就象警方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供的一段截听到的电话中胡杨所说的:“我安排其他人去做实际的工作,所以我很安全。”

这种安全感也可能是警方的一个突破口。后来警方又监听到胡杨将在他的办公室进行一场金钱交易。

根据警方象法庭提供的证据,2008年2月1日凌晨2:40,当警方赶到时,胡杨与一名33岁男子刚离开办公室,与警察擦身而过,对警方的调查豪不知情。警方跟踪并逮捕了那名男子,在他的车后厢里发现了157万澳元。

2008年3月4日,一个集装箱抵达悉尼,地址是胡杨的公司,在茶叶包装的容器内,共发现了250公斤可卡因。警方将容器内的可卡因替换掉,然后发货,当2名女子到悉尼西区的一个仓库提货时,随即被拘捕。她们已分别被判18与15年监禁。

庭审费周折

胡杨的案件从调查到庭审都颇费周折,法庭的陪审团曾一都无法做出决定,而使法庭不得不重新聆讯审理。

在取证方面,当胡杨被捕时,中国警方也几乎在同时逮捕了与这次运毒有关的7人,但中国方面拒绝向澳大利亚联邦警察提供有关证据。

在第二次庭审时,经过外交谈判,澳大利亚在从中国方面获取证据上取得突破,中国公安部邀请澳大利亚警员到中国,最终取得证明胡杨在这次贩毒案中担当角色的证据,这也是致使他最终被定罪的关键证据。

胡杨在2008年3月11日被捕后,应该让澳大利亚的一些政界人物吃惊不小。由他组织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代表团的成员当时对媒体有所表示。

但同时胡杨贩毒事件的影响似乎又不大,政党之间并没有互相攻击指责,这可能是因为胡杨在政界的交往横跨了朝野二大党,媒体也只有零星的报道。

如果在网上搜索澳大利亚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总数不会超过5篇,到目前为止,最近的报道是《电讯报》在今年2月27日的一篇报道。

 BBC | 曾游走中澳高层 悉尼华裔毒王被判入狱p 89EKCgBk8MZdE BBC | 曾游走中澳高层 悉尼华裔毒王被判入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6:30 A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723事故遇难者“头七”

事故地变成了献花台,双屿高架桥的桥柱,此刻成为悼念遇难者的纪念碑

V98tg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遇难者亲属和部分当地民众在事故现场摆放了鲜花

gWCig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一名市民带着孩子到动车事故现场献花哀悼

WhAw3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2】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温家宝:在事故发生以后,胡锦涛主席当即指示要把抢救人放在第一位,我得到这个消息立即给铁道部负责人打电话,他可以证实我只说了,两个字,就是救人。铁道部门有关方面是否做到这一点,要给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

778Fj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温家宝来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看望小伊伊

e0Z2r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杨峰双手紧握温总的手

y72Yk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他最该到的现场

ZlWBu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铁道部:未宣布过救援结束】铁道部昨日回应两大质疑:一“铁道部官员24日凌晨宣布救援结束”说法没根据(但包括央视在内多家媒体有报道,当天凌晨4点铁路官员宣布救援结束),第二“掩埋车头销毁证据”说法不属实。对此,有网友戏称:“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这是一个奇迹”。 

有一天晚上,有些人很忙

AfyRe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铁路干部:我反正是信了

90chF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buffy徐静:铁道部回应:24日“7·23”事故救援中根本没有宣布“车厢内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铁道部你一定要这样吗?我有视频哦,我有采访哦,要不要我发上来做铁证啊!?我的问题就是,现在救援是不是意味着已经结束?某领导的回答是,可以这么说!

接受我们采访的是武警支队的指导员,时间是7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看视频吧! http://t.cn/ajB93x

我们分析几个问题,有些事情大家就明白了,不需要什么王辟谣,张辟谣的。1、从我给出的视频大家可以看到,上午10点,大批机械车正在作业。竖在泥地里的车厢已经被放下,正在掩埋。难道搜救过程是边掩埋,边搜救的吗?那还真是奇迹。2、凌晨3点我们到达现场,我没有看到任何一具尸体或是活人抬出。

记者李媛媛:一日本媒体将摄像机高高架在最前段,后面的媒体同仁建议他把机子架低点,这样不挡后面的拍摄,日媒的记者不答应,并说:你们国内拍了有用吗?又播不了!

赵普:事发后,央视派出几路记者数人直播,当进一步调查真相给大家释疑的时候,却有想不到的困难!下面是当时记者发我的话。 ﹣对不起,我也好内疚,这次的采访我心力交瘁。我和现场进在咫尺却不能近身一步,和警察几乎肢体冲突。好多说不出的恶心,失望,铁道部真的是破罐子破摔了,他们要干嘛?

@邓飞 :中央电视台《24小时》栏目制片人 @王青雷 因批评铁道部而遭整肃的告别语,与各媒体同学共勉。站着写新闻的人才是记者。

@王青雷:一个社会,总有一些我认为的”底线行业“,例如:教师、医生和记者。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为了孩子扎根执教的教师,这个国家就还有希望;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拒绝红包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个国家就还有生命;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不畏强权针砭时弊的记者,这个国家就还有灵魂。中国,很有!

24小时(20110725):http://t.cn/aYhArw

@林福益:对@小蚂蚁爬呀爬 说:马主任,昨天您的提问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此不知您自己是怎么想的,您将怎样看待?是被人误会了吗?另外有人指认您是北京世纪瑞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这是真的吗?

【求证】这样一名资深记者,不会不知道自己问这样一个问题,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那她为什么还这么做?答案在这里,因为她是高铁股东:http://t.cn/aYPt7f

bGpR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小小律师浦志强:全路通信号系统致动车追尾,产出“史上最无聊的新闻发布会”。这女人负重吞吐:为啥道歉上级是谁不说,中标了啥线路拿没拿到北京地铁不说,技术有无缺陷高管有无撤免不说,技术不懂经营不管不说。她那曲山歌,只肯唱给温爷爷听。我就该到场把她薅住摁倒:“姐呀,那你干嘛来了?”http://t.cn/ajeK1G

@财经网:【全国58个车站和温州南站使用同类型信号设备】上海铁路局曾表示,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全国和温州南站使用同类型信号设备的有58个车站、18个中基站。这些车站和中基站均于24日凌晨开始,紧急派专人全面不间断监控列车运行情况和设备状况,发现故障立即停止运行。

【揪心的CTCS】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这是“7·23”动车事故初步原因。该信号设备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专家称CTCS系统在一般铁路上也用过,也经常出事儿。大秦线上就换过好几次。而通号院仅25分钟的发布会上,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不大好解释”。解释为什么发表致歉信,否认受到上级压力,说是为了展现不回避的态度。

hx2Ii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五学者上书国务院建议废止铁路旅客强制险】29日上午,中国保险法学会的五位学者将联名上书国务院法制办,建议废止《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现在的动车、高铁票价多为数百元,乃至上千元,由于2%的费率不变,保险费最高可达20元以上,但旅客能得到的最高保额只有2万元。(中国广播网)

lCunV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3】还要通知后面的车停车

@碳猪头:南昌至长沙D117次动车在离开萍乡站时突然于7号车厢内传出浓郁烧焦味,空调开始吹热风,温度急速上升,乘客们惊恐异常,在大家惊呼中车组工作人员同样惊恐的开始在车内奔走,通知车辆异状。有乘客打喊“快停车”,有乘客跟着喊“还要通知后面的车停车”,部分乘客开始逃入其他车厢躲避。

MAOz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开错方向】@ALEX网球哥:今天晚下班乘10号线竟然发生司机开错方向,去航中路的开到虹桥枢纽去了,地铁方面啥反应也没有,连广播都没。如果间隔时间短后面地铁相撞也不是没有可能,由此可以想像动车相撞的原因了吧

alGKp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吉也老杨:高铁安全帽哥!乘车装备:安全帽、自制安全带、手电筒、瑞士军刀、扇子、花露水、DV、雨伞、云南白药膏……相信大家懂的!

FKKVS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4】原来一贯靠埋

@南方周末经济:去年5月23日K859次列车在江西一偏僻处脱轨(公布是19人死亡),一位参加救援的核心人士告诉记者:“凌晨2点出事,18点通车,上次救援时间更短。用挖掘机挖个坑,把车厢扒出来,扔到坑里,然后用铲车去拍扁。有些没抢出来的断肢等也一起拍,一起埋掉。十几天后,事故平息,又挖出来,全部清掉,拉走。”

@德钦杰波:5、23列车脱轨我刚好在江西,当天就赶到那边,混在消防兄弟的队伍里进了现场,我当时了解到,救援人员抬出来的尸体就不止19具,当时发片子的时候,我没办法面对自己可怜的良心,只能说我的数字是新华社公布的死亡人数了

K859次列车脱轨事故现场

PP3Sa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5】捡了干嘛用?不用,卖钱

NHK记者在 温州动车事故 现场采访捡拾残骸的人 via@kamonka

xTOL7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醒来的大鸦:【国人素质:一地残花】日媒:7月28日晚的某电视台新闻节目,总理走后不久的事故现场,总理献的花顿时变成……

@朱伟:不要问责民众,要追问农众为何这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尚有多少这样生活有忧的民众?生活无忧者不需要这样。想温州已属发达地区,温州有多少富翁,又有多少这般贫民?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呢?所以,不要说人民已经富裕起来了。

469Sr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6】日本高铁:用47年的时间快了100公里

@加藤嘉一(7月2日):今天乘坐1964年10月全世界第一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从伊豆去往大阪,好久没坐日本高铁了,最近坐多的是中国高铁。今日我要在两地之间来回,好好对比一下日本和中国高铁之间各方面的细节。47年前,日本从时速200公里开始,至今提速到300公里,用47年的时间快了100公里,并不快,因为它要保证绝对安全。

@日本侨报段跃中:国人看了会感动?或笑话日本人太死板?居然让学生每天抄报纸15分钟,培养读解力和集中力。抄报,不仅在学校流行,白领、老人亦跟进,于是抄报用的本子卖掉了20多万册。就是这样的教育带来日本新干线40多年无事故。昨天的朝日

10FbXg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7】乞丐冠军张尚武获“中国首善”陈光标聘任,做公司爱心公益部副部长月薪过万。

mEWQ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8】救命

有人在抢你的钱,抢走你3万亿美金!中国外汇储备达31974.91亿美金。外管局说:这些钱不是老百姓的,老百姓把自己的3万亿外汇,卖给了国家,央行开动印钞机,哗哗哗印了人民币给你——我告诉你,央行印的钞票,对应你在国内劳动的商品。外储对应你在国外的商品,外管局在抢劫你,你要不要喊救命?(@雾满拦江

uM3QV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9】賽德克‧巴萊

@TVBS:導演魏德聖斥資7億拍攝的台灣英雄史詩片「賽德克‧巴萊」,未演先轟動國際,花費12年時間籌備,耗時10個月拍攝的電影,入圍第68屆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將角逐最高榮譽的金獅獎,而這也是暨2007年李安執導的「色戒」之後,入圍的台灣電影,而導演魏德聖得知入圍,也坦言緊張多過於興奮。

TJbu0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0】当霍格沃茨特快换成中国动车。。。(by@反攻为受的阿下

lxJPj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性感玉米:CJ亮点,图片已做保护当事人及去广告处理~~

Drsq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1】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恐惧

半岛台挪威记者报道。几天来,挪威民众不畏刚刚过去恐怖袭击,走上街头,走向小岛,不断举家出动,平静地悼念死难的同胞。同时,他们的首相有点颤抖地宣布,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事件涉及的所有部门和所有方面。 http://t.cn/ajkdlL

@王佩:挪威小岛枪击案中,有一个16岁的Julie,藏在海边岩石后面,一直跟她在家中的母亲保持短信联系。她母亲根据现场电视直播,告诉她外界的情况,并警告她,杀手穿着警服。母女两人短信了几十条,稳定了julie的情绪,直到警察来到。julie活了下来,这得感谢透明的新闻直播。若新闻管制,则会死更多的人。

@老榕: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没有恐惧,象挪威人那样,被一个疯子一口气杀了80多人(是这次温州事故宣布死亡人数的一倍多)以后,依旧没有恐惧,更珍惜阳光,喷泉,鲜花,海岛和孩子,信任每一个走过身边的人。

vavOX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2】女子以全身纹身方式庆祝离婚

41岁的莫尔庆祝离婚的方式是让她的新男友、一位纹身艺术家给其全身纹身。莫尔全身已有85%的部位纹上了纹身,这一过程花了八年时间,她希望剩下部分的纹身在明年春天完成。她说:“当我走进纹身店时,我遇到了我的新男友,我们相爱了,我想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相爱。”

LEocu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3】米国也脱轨

@王长利:美国加州消防部门官员称,一列货运火车昨天在洛杉矶北部地区发生脱轨事故。由于火车上载有危险物品,事发地点附近居民已经被疏散。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1点多,出事火车由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运输公司运营。63节车厢中有近一半装有未知危险品,脱轨后有大约30节车厢翻倒,没有人员伤亡报道。

q8gTW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4】期待8月4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内地上映!

@哈利波特电影官方微博:截至本周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全球票房已达8.82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持续高歌猛进,已达5.95亿。据粗略统计,周三之后影片全球票房已突破9亿美元,成为影史全球票房最快过9亿美元的影片。本周末影片将冲击10亿美元的高峰,我们拭目以待!

NDkkq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5】福彩中心:5亿巨奖提前被预测纯属巧合

福彩中心双色球日前中出5.14亿的巨奖,刷新中国彩票奖金额纪录。有网友称一个月前就有人已预告了此事,舆论质疑福彩中奖的透明度。福彩中心客服专员称福彩摇奖都是随机产生的,网友的准确预测系巧合。(重庆晨报)图为帖子截图

val8p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6】我们掐死的不是当兵的,掐死的就一摆水果摊的

【安顺日报辟谣:死亡摊贩邓启国非退伍军人】记者采访邓启国叔叔邓云高。据介绍,邓启国1959年生,未婚。以前在家干农活和挖煤。1993年在猫洞乡一家煤矿挖煤时发生事故,右腿受伤做了截肢手术。伤好后,他在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到西秀区摆水果摊。(来源:安顺日报http://t.cn/aYhGth

fWaTY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7】我的地盘我做主

@剑魂豪杰:中国移动敢于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权威,试问另外两家你有这实力吗??7月初,工信部发文明确要求:各电信运营商不得在学校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但中国移动根本就不吃这一套,依然“我的地盘我做主”!

SwWF0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8】发言人优劣,最根本的是强调诚实,编制的谎言越大,维护谎言的成本越高。被人揭穿并被抛弃的风险越大。-﹣引自王勇平所著《彼岸掠影》。

8ruYd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19】最后通牒

王崴:【铁道部对遇难者家属下最后通牒:7月30日前必须签署赔偿协议 逾期不候】刚刚接到遇难者家属发来的消息,铁道部对家属下达最后通牒,如果在7月30日之前不签署赔偿协议(金额91.6万),铁道部就撤离温州,停止对该事件的协商。家属表示对此感到很无助,但是绝不妥协,绝不签署。

@日本侨报段跃中:日本朝日TV说赔偿金涨了

11evf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郭瑶:#温州动车追尾坠桥#50万,能买到做母亲的感受吗?我绝对不可能签

王勇平,我求你了,我给你一百万,你去死!为什么死亡名单上没有我孩子的名字?到底还有多少人的名字没有登上去?

我儿子生前手上戴的小手镯不见了,银色的,上面有波浪花纹。有看见的请通知我一下。谢谢你们了。我儿子才一百天,本来打算带他回去看姥姥,结果出事了。希望你们能够体会一个母亲的心,做做好事,看见的通知我一下。求求你们

mNJ8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废话杨黎:失物招领:#温州动车追尾七日祭#今天上午,一拾荒者在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现场的泥土里,意外挖出一只红皮鞋。该红皮鞋依然穿在足上,并连接着残破的小腿。现寻找她的大腿和身体,望知情者告知。

【20】我们的视线一定要盯住这些名字,盯住他们的良心

@无事小神仙2430:7月28日,国家安监局长骆琳宣读了7.23事故调查组、专家组名单,其中骆琳任调查组组长,专家组组长由一名院士担任,期待名单尽早公布于众。据铁道部官网,当天和盛参与救援指挥的有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卢春房,铁总主席何玉华。我们的视线一定要盯住这些名字,盯住他们的良心!因为他们也上网。

调查和专家组的名单已经出来,http://t.cn/ajnUhR ,我知道他们的亲属也在关注和影响他们,我相信人总会有良心发现,我不相信他们都会为铁道部背书而带来一生的愧疚!

CXm0h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21】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

盐-很甜:当一个国家烂到打个雷就能让火车追尾、过个车就能让大桥垮塌、喝几包奶粉就能肾结石的地步,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再置身事外;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

幸存女孩伊伊的父母的生前照

mJuDV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FT老愚:悲情七月,铁道部让我们见识了专制帝国冷酷的底色。一切都已改变。没有抗争就没有尊严。等待解放,你就永远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少数人擅权,大多数人无权的日子该结束了。

 

来源: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http://weibo.com/dapentizk

喷嚏官方淘宝店:http://shop.dapenti.com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29】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xilei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6:30 AM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大陸今天下午將「實踐十一 號02星」送入太空,主要用於太空科學與技術試驗。

中新社報導,下午3時42分大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用「長征二號丙」火箭,將「實踐十一號02星」送進太 空。

「實踐十一號02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 屬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負責研製,主要用於開展太空科 學與技術試驗。

負責發射衛星任務的「長征二號丙」火箭則由中國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 是「長征」系列火箭第142次飛行。1000729

 中央社 | 大陸衛星進太空 再一枚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大陸衛星進太空 再一枚

Feed My Inbox

unread,
Jul 30, 2011, 3:09:29 AM7/30/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余岸‘��天堂还有中国的动车吗‘��‘��‘��被救女孩的父亲的兄弟写的祭
July 29, 2011 at 11:14 PM
 

这篇文章是温州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写的,项余岸是他最要好朋友。

来源:天涯

余岸,下午,有人说你没了,找到你的身份证了。
知道吗,兄弟,我笑了。
笑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不管你是一堆肉泥还是一粒粉尘,不管你是一粒微尘还是一地泥泞,你是扭曲的,你是变形的,我们都不在意,我只知道你的微笑,浅浅的微笑,在善良的脸上,挂着永远的对生活的期待。余岸,我们找到你了,哪怕你只是一张身份证,只是一张符号。我也知道,那张身份证的上面,有个中国的象征。余岸,你知道吗,你是中国的公民。你死在中国的高速上,没有一句话,你曾经逃脱了一次车祸,你终于逃脱不了人祸的雷击。
兄弟,我不哭,我不想哭,虽然我的眼泪在流。
余岸,你是和你的妻子一起去那没有中国制造的动车的天堂吗?
还有那许多逝去的生命,他们和你们一样,无辜,鲜艳,平凡。
遇到雷雨天气就断电就被迫停车,显示中国高铁技术的脆弱。前方列车停驶,后续列车也应当即停驶,这是最基本的铁路运营管理技术。事故说明,中国高速铁路列车系统管理根本就没跟上。可他们强调的是天灾。兄弟,你和我一样,不服气吧,那你把他们也拉到天堂辩论。不,他们没资格进天堂,因为他们没有你这样纯净的眼神。他们的眼睛里,只有功绩。
当速度成了官员炫耀的资本,当数字成了他们提升的媒介,兄弟,你就必须含笑地走。
你是去接你的妻子女儿,你是去她们一起快乐奔赴你温暖的家,对吗,我的兄弟。
余岸,你再也看不到电视了,大灾后某些官员来了,笑笑地显露着他们的姿态,他们来温暖死亡的你们了,温暖受伤的你们了。我笑了,这个时间,他们原本在花天酒地,原本在小三二奶,是你们,不合时宜地打断了他们的声色犬马,余岸,你去天堂的路上还这样忽悠吗?
你是多么善良的啊,你是多么纯净的啊。
你会很用心地爱你的妻,爱你的女儿。你为了她们,你是累尽是疲倦是奔走,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体弱,瘦小,孱弱,你用尽了父亲的爱,你的孩子就这样成长。也许,这样的坚韧中,成就了孩子的生存奇迹。余岸,你知道吗,你的孩子是最后找到的,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项玮伊,伊人还在,可你们呢?
余岸,你为什么坐这辆车,你为什么买这个车厢?我们朋友都恨你这一点。
早一点回去不好吗?是怕热浪袭击孩子的脸吗?迟一点回去不可以吗?是想早点奔赴你温州的温暖的家吗?
你的孩子还活着,那一定是你和妻子的爱,是伟大的爱,让她存活下去。
电视上一直说着你的女儿,可是兄弟,别怪我,我宁可你把孩子带走,带到没有动车或者没有中国制造的动车的天堂。我难以想象孩子在冰冷的钢铁空间怎么度过了这20个小时,是畏惧,是恐怖,是想象,是憧憬?余岸,你那么幽默地留下了她,其实是你们夫妻最大的残忍。你让她醒来看不到你们,你让她顾盼间没有目标,兄弟,你可以,你够意思,你狠!
电视上开始说官员的救援功绩了,救援怎么成了功绩?那么防御怎么就不成为功绩?
自夸的速度就像动车的速度,呵呵,余岸,你知道吗,这就是急功近利的一些官员的特点。
你的尸体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我在山西太原,我有理由不去看你睡觉的姿态,我不想看你最痛苦的扭曲,我只知道你去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你的妻子,她温柔的眼睛永远和你一起。
上个电话,是我请你吃饭,你笑着说“我在杭州,啊,不好意思”,我以为你去了人间天堂,哪知你去了天堂永远。
我后悔。
那次,你电话我,说好久没聚了兄弟,你叫我吃饭,我推说忙,很忙,我责怪你别没事太闲,可现在,余岸,我多么想你再打个电话,请我吃饭啊,让你埋单,……
你痛吗,当巨大的震裂袭来时,你一定还在微笑的逗你的孩子,你知道,再过两分钟,你就到站了,你就到温州了,你们一家三口可以在自己的房间温暖,可你永远想象不到温州双屿,竟然是你的不归之地。
余岸,我不想看电视,不想听电视的赞歌,都在说他们救一个死去的你多么伟大多么功勋,可是,我想问,动车没有停止装置吗,现代化的动车没有避雷装置吗?前面的车停着,竟然没有人电话后面的车吗?我们不是有数码不是有苹果吗?蛟龙号前几天不是潜水破记录吗?21世纪,呵呵,兄弟,你的语文世界很浪漫,可是现实也很幽默。不是超越欧美吗?用动车的速度证明自己的伟大,用死人的速度来证明自己的快捷,别忘了,京沪高铁停电似乎就在昨天!余岸,物价房价真的比欧美高,动车速度一快就更是伟大的创意。有人创意有人开心,可是我的兄弟,你为什么就走真得那么迅捷,没有留下一句话,没有给家人一个问候,没有给朋友一个微笑。余岸,你的离开为什么也这么潇洒?
铁路局长免职了,兄弟,这是你离开的代价,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一定会在另一个站台站起,我早知道,你也早知道,演戏其实没这么做作就是自然,这么多年了,只有你,做一个老师,换了岗位,还是教育局的小职员,而且你竟然还美滋滋的。
余岸,我第一次写回忆录,纪念你,也纪念未来的我们。
你用生命为我启迪,买了动车票别忘记写遗嘱,我终于明白动车实名制的原因了。
兄弟,我知道,你在微笑,我再也不看你的语文轩,再也不要你的语文资料,看一次,我就知道,哀痛再侵袭我。
余岸,我的手机里还有你的号码,我不删,因为你永远在我手机的名单里微笑。
余岸,你弟弟打电话给我了,他竟然来安慰我,他能坚强,他说,他知道他要抚养好你的女儿,仿佛在告诉我你在遥远的天堂要说的话。其实,兄弟,你的女儿就是我们朋友的女儿,你不说,甚至不用一个眼神,我们都明白。弟弟问我怎么把语文轩弄好,可我不想触摸这个网名,那会是心里的伤痛,很长时间。
不想纪念你,真的。情愿你半瘸半拐地在我们这帮朋友眼前苦笑,那至少是你的招牌。
闭上眼,是你和你妻子的父母,他们的哀痛,远甚于我,余岸,你知道吗?
去吧,余岸,岸的那边是安全吗?
只是,余岸,天堂还有动车吗?如果有,你也别买中国制造的,记得了吗?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温州动车事故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信力建‘��明朝对西藏治理的特点
July 29, 2011 at 11:00 PM
 

  七月十九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称“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好西藏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加快西藏发展、维护西藏稳定,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也是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和共同责任。”西藏如此重要,我们不妨来看看历史上,统治者对这片神秘土地进行的是什么样的管理。

  先看明朝,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取代了元朝对中国的统治。明朝中央政权继续有效地统治着西藏地方,皇帝与藏区的政教首领之间仍然是君臣关系、上下主属关系。西藏一直在明版图之内。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的第二年(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就派遣官员持诏谕前往西藏,着令各部归顺明朝。诏书说到朱元璋“命将率师,悉平海内。臣民推戴为天下主,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国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这一年,明太祖还派遣陕西行省的官员许允德前往藏地进行第二次诏谕,“令各族酋长举故官,至京授职。”明朝刚刚建立,就在一年中两次派员赴藏诏谕,恳切敦促藏区各部归顺朝廷,表明具有远大眼光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这一边远疆土是极为重视和关注的。

  而在西藏方面,西藏的政教领袖乌思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在洪武五年(西元1372年)遣使纳贡,第二年就亲自入朝,受封为炽盛佛宝国师。明朝曾多次派使者去西藏地区,并在今西藏大部设置了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在今西藏的昌都地区东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西南部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在今克什米尔地区东北部和西藏西部设置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以下分别设有主管或兼管宗教、军事、民政的机构,授予当地僧俗首领以国师、法王、都指挥、宣慰使、招讨使、元帅、万户等官员,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实行治理。乌思藏、朵甘二司由阐化、赞善、护教、阐教、辅教五王和大宝、大乘、大慈三法王分治,在今四川西部的甘孜、阿坝州还设有董卜韩胡、长河西鱼通宁远二宣慰司。宣德后护教王因无继承人而断绝,而黄教首领锁南坚措 的威望越来越高,被奉为活佛,并获得鞑靼俺答汗所赠达赖喇嘛的尊号,成为三世达赖喇嘛,大宝等三法王和阐化等四王都俯首称弟子。从此,三法王、四王等都徒有虚名,不再能发号施令,达赖喇嘛成为藏族地区政教合一的最高首领。尽管在明朝中期后因国力衰退,朝廷与西藏的联系不如前期密切,但始终掌握着西藏的主权,西藏一直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这些史料充分说明,开国不久的明朝,通过下发诏谕、接受入朝、封授官职等方式,很快就使蒙元时期藏区各地的政教首领和官员们臣服,从而把全国藏区置于朝廷的统一治理之下,对原先归属蒙元的西藏地方取得了统治权。西藏地区的僧俗地方势力,纷纷来到明朝首都南京,请求册封,明朝一律授以新的官职。?明朝沿袭蒙元利用和扶持佛教的政策,但与蒙元只推崇萨迦一派的作法不同,而 采取“多封众建。即对据有实力的佛教各派领袖人物都赐加封号。明朝共敕封过三大法王和五个王,史称“明封八王”。?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明朝的西藏政策中,最突出的一点,乃是通过政治上的“分封”形式来确立明朝与西藏各教派和地方势力之间的政治隶属关系。这一政策始于明太祖洪武年间。在洪武初年,明太祖为安抚应招前来归附朝贡的藏区各僧俗首领,逐授予他们以各种官职和封号。如故元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获得河州卫指挥同知官职;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获得炽盛佛宝国师封号;帕竹第悉章阳沙加获灌顶国师封号;八思巴后裔公哥坚藏卜获圆知妙觉弘教大国师封号;僧人答力麻八刺获灌顶国师封号。同时,明太祖还先后对前来归附和请官的大批西藏故元官员授予了新的官职,这些官职大抵有:乌思藏或朵甘思都指挥司同知、指挥佥事、宣慰司使、巡检司巡检、招讨司官、万户、正副十户、百户等等。不过,洪武年间,明朝对西藏各僧俗首� ��的赐封显然还带有较大随意性。这着重表现于两点。其一,当时明朝对西藏各僧俗首领的赐封,有相当数量是应西藏僧俗首领的要求而进行的。如洪武六年和洪武七年,明朝前后两次大规模授官职,均是应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的要求和荐举。答力麻卜刺与公哥坚藏卜的受封,亦是两人主动“请师号”的结果。其二,从洪武年间明朝所授官职和封号的名称来看,不仅多而杂,而且较为混乱,其中有不少只是沿用蒙元的封号和官职罢了。这之中因人设官的情况自然也有不少。故《明史·西域传》载:“初,太祖的西番地广,人犷悍,欲分其势而杀其力,使不为边患,故来者辄授官。”!明太祖所以对西藏僧俗首领这样大量授官封号,大致基于两个主要目的:首先意在安抚。明初,西藏各僧俗势力无疑是将明朝作为元的继承者看待,因此,他们竭力 向明朝请官请封,不仅是沿袭蒙元以来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传统做法,而且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在西藏取得稳固与合法地位以及争取自身实力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政治需要,这正是西藏各僧俗势力在明初频频向明请求封号官职的原因。而明太祖在这方面大力满足他们的需要,采取“来者辄受官”政策,这在政治上对西藏各僧俗势力乃是极人的安抚。其次,明朝在政治上同样需要通过对西藏僧俗首领的授官封号以及由此而确立的朝贡关系来体现其对西藏的统治主权。明朝对接受封号与官职的西藏各僧俗首领明确要求他们承担其政治责任,即“为官者,务遵朝廷之法,抚安一方;为僧者,务敦化导之诚,率民为善。”

  明朝取消了蒙元在宫廷中以西藏宗教领袖为“帝师”的制度。因而,在明代,蒙元那种以“帝师”为首的西藏宗教团体在中原政体中享有巨大政治影响和宗教特权的情况已不复存在。明朝放弃了蒙元在西藏所实行的那种独宠和单纯扶持某一教派政治势力以作为自己统治和管理西藏的代理人的做法。相反,明朝在西藏实行了一种“多封众建”的政策,即对西藏的各主要教派和地方势力首领均予以分封,并通过分封以及袭职、替职和例贡等形式使它们各自均直通于中央,从而与明朝建立直接的政治隶属关系。因此,明朝虽不象蒙元那样是通过对西藏地方政权的直接扶持和支撑来行使对西藏的统治和管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朝与西藏各教派和地方势力所保持的政治联系却要比蒙元相对广泛得多。

  其次,则是怀柔。明朝的国力,特别是武功,确实不如元朝强盛。朝廷对西藏地方的治理,虽然也有严厉之处,如对犯法的西藏地方官员判罪处刑等,但没有像元朝那样派兵攻打西藏以及经常在藏驻扎军队等。然而,明朝利用了元朝以来形成的西藏地方势力必须依靠皇帝支持方能巩固自身政教地位的强烈心理状态,在藏区各地政教首领争相前来朝贡请封的情况下,一面在政治上“众建多封”,另一面又在经济上给予优厚的回赏,以扩大对藏区的影响,加强同西藏各地方势力的联系。在这方面,明朝也取得了成功。西藏各地僧俗官员,作为明朝一个辖区的首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向朝廷贡献牲畜、皮毛、藏绒、药材、藏香、铜佛、卷轴画佛等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朝廷则沿袭惯例,以数倍于贡物价值的金、银、钞、绸、缎、布疋、茶叶、� ��食等优厚回赐给予朝贡者,以示对边远藏区的关怀。由于回赐丰厚,朝贡人员往来一次就可获得大利,致使入朝进贡的藏族人员逐年增多。根据明朝礼部统计,公元15世纪20至40年代,藏区各地每年进京朝贡人数不过三、四十人,50年代增至三百人,至60年代竟多达二、三千人。天顺年间(1457-1464年),出现了朝贡者“络绎不绝,赏赐不赀”的现象。往来于畅通无阻的驿路上的朝贡者,实际上形成了大规模的贸易团体。为此,明朝还不得不对朝贡人员和次数作必要的限制。这种以贡赐形式出现的朝廷与藏区地方僧俗首领之间的特殊经济往来,对明朝中央政权推行治理西藏地方的施政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明朝政府在今甘肃临夏、天水、临潭、四川雅安、松潘等地,专门设立茶马司,统一管理茶马市场。由于官营的茶马互市这一渠道不能满足藏、汉以及其他民族各自对茶、马等物资日益增长的需求,民间的茶马互市仍通过各种途径冲破官方的控制而发展起来。因此,明朝中央政府也常特许西藏官民与汉商直接进行茶马交易,对往来朝贡人员借机贩运私茶带回藏地者,也特许放行。明代茶马互市的日趋繁荣,不仅密切了藏、汉两族以及藏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关系,也进一步加强了明朝中央政府统辖西藏地方的政治地位。这就是明代的“贡市羁縻”政策。

  所以,“众建多封、贡市羁縻”是明朝不同于元朝的具有特色的治藏政策,也是统治西藏的特殊方法。这种尊重藏区自治权,通过经济上的扶持往来来繁荣该地区经济进而增强该地区人民对中央政府向心力的做法,值得借鉴。

 

 信力建:明朝对西藏治理的特点p 89EKCgBk8MZdE 信力建:明朝对西藏治理的特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林彪出事后的民间心态——毛主席的脸往哪儿搁啊
July 29, 2011 at 11:00 PM
 

林彪出事后的民间心态——毛主席的脸往哪儿搁啊

            
作者:夏韵
 

  1971年深秋的11月,我们插队落户的山村阴雨连绵。烧柴淋得湿透了,我试着用灶前仅存的一些松毛引火点燃它,松毛燃尽后湿柴怎么也烧不着,我低头对着灶门吹火,浓烟熏得我鼻涕一把泪一把,我索性不吹了,坐在灶前流泪。

  丈夫一大早被叫去听重要文件传达,和大队干部一起去了公社。难得一个休息日,我不打算做饭了,懒懒的躺在床上,呆呆望着房顶上亮瓦透过来光线,想着心事。

 

  我们来农村将近一年了,苦和累都能挺过去,就是怕生病。刚下来时,丈夫生了一场病,高烧39度,大队赤脚医生不作皮试,一针青霉素就打了进去。上帝保佑,烧很快降下来了,想想都后怕。班里一个吴姓战友提议道;我们大家凑点钱买个摩托车吧,这荒山野岭的,生了病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但是我们穷得只够养家糊口,连个车轮也买不起,说的人听的人只当是笑话。

 

  那天,丈夫到黄昏才回到家,他神秘兮兮的地对我说;出大事了。

  我问,什么大事?

  他说;想想看最近个把月报纸广播有什么变化,‘十一’为什么不游行庆祝?

  我猛地想起最近报纸广播一直没有提到一个头面人物的名字,我想一定是这个人出事了。想说出他的名字又不敢,他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党章和宪法中规定的接班人。不要说说错了要犯杀头之罪,就连想一想也是腹诽啊。

  我随手拿起红宝书上下举了几下,问;是永远健康吗?

  丈夫点头说;是林彪,他死了,叛国投敌摔死在蒙古。

 

  我边说,报应!边激动得和丈夫相拥而泣。仿佛那个左得出奇、定性我们单位“知识分子多,家庭出身不好的多,牛鬼蛇神多多,造反派多”、把党委书记二次打倒、强令我们终身务农的军代表遭到了报应似的。

  晚上开大会向贫下中农传达,我们刚走进会场就听到哭声,两个平时政治夜校学习也会讲一两句套话的贫下中农,矫情地哭喊着;我们的林副主席被人害死了,这可怎么办哪。大队党支部书记哭笑不得,高声喊道;

  不要瞎说,林彪叛国投敌死了,我马上传达中央文件。

 

  嘈杂的会场顿时静了下来,大人小孩眼盯着书记,那两个不知从那里听到上半句没听到下半句、哭喊着的人嘎然止声,木呐的张着嘴瞪着眼愣在那里。

  同样的政治笑话几个月前也发生过,那是我们刚下乡时,当局为了改造我们这些异类,要各大队党支部安排老贫农给我们忆苦思甜。我们还遵命排练一曲忆苦歌,记得歌的开头是:想起往日苦哦,两眼泪汪汪,—-我们几个女同胞还真的眼含泪水,只有我们当事人才知道,那泪是为不知何日是归期的劳动改造而生起。

 

  队里的一个老实吧唧的老人给我们忆苦,开头他背书似的讲着多年来小学教科书上讲烂了的的空洞词句——阶级苦、地主老财黑心肠,断断续续背书背到吃不饱时,讲着讲着动了感情,就离开了章法,声音哽咽起来。哭着说;要说苦那旧社会的苦怎么也苦不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苦,旧社会青黄不接还可向东邻西舍借一点活命,三年自然灾害是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全烂在地里,家家户户没有粮,借也没处借。那个饿呵,树皮都啃光了—-

  天啊,这老头糊涂了,竟然说出“三年自然灾害”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全烂在地里的政治秘密,就差没有明说人都“大炼钢铁”去了。我当时吓得不敢抬头,硬是咬牙蹩着一口气,不让自己露出任何面部表情。大家都低着头不敢吭声。他们没让老人再继续讲下去,老人似乎回过神来,知道犯忌了,骂自己老糊涂了,这场闹剧也就嘎然结束。

 

  眼前是百姓每天都要敬祝身体健康的林副主席,一夜间变成了要暗害我们伟大领袖的反革命政变的主谋,不定生出多少政治笑话来。

  大队书记传达完中央文件后,要大家表态,当然是就像过去一致热烈表态拥护党中央确定林彪为接班人一样、一致热烈表态拥护党中央打倒林彪。刚刚那两个受到训斥的贫下中农为自己刚才哭错坟自打圆场地说;

  “这狗日的林彪,党章宪法里都规定了他是接班人,还有什么不放心,别人抢都抢不走,这下倒好了,小命都没啦
—–”

 

  大队书记没等他说下去抢白道:林彪抢班夺权不成、叛国投敌,是他的阶级本性决定的,是坏人总是要表演,暴露,暴露了坏事就变成好事了。

  “林彪是坏人,毛主席为什么选他当接班人,选个坏人当接班人,什么暴露了还是什么好事—–
”上过几年学,智商不太高,喜欢实话实说的小王嘟囔着话还没有说完,他母亲一巴掌打在他头上骂道;“你不说话,别人不会说你是哑巴。”

 

  小王哭着争辩着
;本来嘛,选个好人多好,为什么要选个坏人。

  人们不声响,心有灵犀一点通地小心交换着眼神。

  散会回家的路上,我身前身后传来贫下中农的声声议论:

  ‘他那么坏,为什么选他当接班人?’有人问。

  ‘选他的时候还不坏,反党才变坏。’有人答。

  ‘他干吗要反党,他已经是铁定的接班人。’又有人问。

  ‘他人坏呗’有人回答。

  ‘他那么坏为什么选他当接班人?’又有人问。问题又回到原地。

  一群农民争论着,调侃着、说笑着从我身边走过。此时此刻,多少不解之结塞满每个中国人的心头,多少个为什么盘旋在中国上空。岂止是林彪一个坏字了得。

 

  林彪一夜间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法定接班人的身份投敌叛国造成的震动,不亚于原子弹爆炸掀起的冲击波,每个人的心都感受到了它的份量。它不同于高饶、彭罗陆杨、彭德怀、刘少奇,这些人统统经历了‘毛氏整人秘笈汤锅’的蒸煮,他们倒台时已被整得臭不可闻了,不管人们心里怎么想,公众舆论已认定他们是坏人了。

 

  ‘毛氏整人秘笈汤锅’的整治人的方式不只是仅仅针对上层,也不仅仅是上层人士有体验,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无论是“伟光正一方”还是“一小撮一方”,大家都心知肚明:一是迫使所有人都得参加,任何人不可能、也没有权利保持沉默;二是必须站在毛的立场上,对被整者大喊大叫、翻脸不认人、落井下石,人人喊打,人多势众,以形成舆论一边倒,造成众叛亲离、风声鹤唳的恐怖氛围。三是谁敢有异议就把谁也往汤锅里扔,威慑人人屈从、一边倒只求自保。四是要强迫使被整者必须认罪写下书面检查,留下字据。延安整风时的“抢救运动”、建国初的反胡风运动、“三反五反”运动、57年反右运动、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到文化大革命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声势浩大,高潮接高潮,再大的官,想打你打反党,你就是反� ��没商量。几十年来,打出大批什么“分子”,有几个是真的。表面上搞得“热火朝天”,实际是冤狱遍地,无休止的“车轮战”,直到被整者精疲力竭,被迫“认罪”为止。这种“逼供信”手段到文革发展到了极端,变种到怎么痛快就怎么干:剃阴阳头、戴高帽、坐喷气式飞机、游街…。每种体罚都可以在“毛氏整人秘笈汤锅”奉行的经典——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找到答案。

 

  但是毛式“整人秘笈汤锅”在林彪面前失效了,他宁死不鸟‘毛式整人秘笈汤锅’那一套,不仅以军人的方式结束了他和毛泽东的政治蜜月,而且决然以中国共产党付帅的身份叛国投敌,这无疑是把毛泽东架在火上、放在全国人民面前烤。林彪事件最没面子的是毛泽东,林彪坠地,毛泽东的名声也应声落地,我知道我的信仰也是从那一刻化为灰烬。

 

  当571工程纪要作为批判林彪文件的附件和大家见面时,我的妈耶!真是吓死人啦,句句像炸雷,炸得我们一愣一愣的,我们一天敬祝三遍永远健康的林副主席竟比帝修反还反动。我至今模模糊糊记得那些词句:

  “他今天利用这个打击那个;明天利用那个打击这个。今天一小撮,明天一小撮,加起来就是一大批——-”。

  “他利用封建帝王的权术,挑动干部斗干部、挑动群众斗群众,是中国武斗的最大倡导者,他制造矛盾分裂—–”。

  “他今天甜言蜜语拉的人,明天就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宾,明天就成了他阶下囚—-”,

  “被他捧起来的人,没有不被他判处政治上死刑的,他的秘书,自杀的自杀、关押的关押,他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

 

  那晚,房东大嫂幽幽地问我:五七同志,你说这毛主席的脸面咋整啊?我一愣,脑子飞快一转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揪出林彪,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啊。我看到她苦笑的脸知道我虚伪的脸比她更难看。其实,从得知林彪出事,我都在想:天啊!毛主席的脸该往哪儿搁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停下一分钟
July 29, 2011 at 11:00 PM
 

作者:闾丘露薇 | 评论(2) | 标签:723动车

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那39个逝去的生命身上的时候,我开始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何京珠公路上那41个生命,没有能够获得如此多的目光?在这些逝者里面,一定也有同样的故事,以为他们同样也是急切想要归家的人,但是,我们为何不关心?

一个朋友这样评论我所在的行业:“媒体对何等灾难事件花精力这样报道 是有选择的:适用于那些已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有所”升华”的事件。所以京珠高速上惨死的遇难者很可能将只停留在41这个死亡人数上。”

我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但是如果想深一层,当我们在批评政府,每当有事故发生地时候,总是用数字来决定,对于事故的重视程度,但是如果归还到本质,我们这些媒体人进行选择的标准,和我们所批评的政府所采用的标准到底有没有不同?

我们有自己的理由:新闻太多,我们顾不过来了;政府同样也有理由:事故太多,总不能够每一次事故都花费同样的精力。如果前者的理由能够得到理解,那后者就会觉得委屈,自己又错在了哪里?

这些年,看着自己,慢慢对矿难变得麻木,我开始担心,不需要多少年,铁路事故如果成为常态,是不是也就变得新闻价值越来越低?我开始反问自己,当自己批评政府,把死亡只是当成数字,而不是生命来看待的时候,当我在工作状态的时候,又是把死亡看成什麽?当我作为一个记者,在选择的时候,有没有进行过计算?而这种计算基于的标准到底是什麽?

很惭愧,我必须承认,在工作的时候,这些在突发事件中逝去的生命,人数的多少,或者是引发的公众关注度的多少,决定了我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我也可以确定的知道,和我一样的媒体人并不在少数:我们更关心新闻的爆炸力,传播广度,当然,我们有一个听上去很高尚的理由:希望能够透过报道能够带来改变。

作为媒体人,我希望有一天,没有灾难,没有因为灾难造成的死亡。在这个愿望还无法实现的现在,除了反思,我想,作为媒体人可以做的,是用耐心和韧性,甚至一种近乎冷血的冷静,寻找细节,尝试还原现场,慢慢接近真相。

—————————————————————

无缘和”钱江晚报“读者见面,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再加一句:

记忆不会因为没有声音,没有画面,没有文字而消失。

闾丘露薇的最新更新:
从街头小贩看城市管理 / 2011-07-29 10:23 / 评论数(8) 编辑自主 / 2011-07-27 12:00 / 评论数(2) 新加坡归来 / 2011-07-23 11:59 / 评论数(5) 港式管理 / 2011-07-20 15:53 / 评论数(10) 泰国选举观察 / 2011-07-18 11:00 / 评论数(6)

275 250 v2 停下一分钟

 停下一分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鲍盛刚‘��亚洲世纪还会到来吗‘��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冷战后,亚洲享有了近20年的和平时期,这一时期亚洲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崛起,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并导致全球经济中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亚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亚洲人第一次感到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亚洲在崛起,亚洲世纪正在到来。但是由于美国重返亚洲,亚洲局势正在发生逆转,亚洲崛起正面临挑战。

  目前亚洲的秩序依然是以美国为核心,美国依然是亚洲秩序的主导者,这一秩序源于冷战,期间尽管发生多次变化,但是核心和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由于美苏矛盾的公开化,世界被一分为二,一方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另一方是以前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两大阵营之间是一条横贯东西的铁幕。这条铁幕在亚洲东起朝鲜半岛的三八线,向西经过日本,台湾海峡,越南,一直到印度,在铁幕的北部是社会主义阵营,包括国家主要是前苏联,中国,北朝鲜,北越,在铁幕南部是资本主义阵营,包括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韩国,南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遏制苏联和中国,美国与其亚洲盟国建立了类似欧洲北约的安保军事同盟,并陷入两场战争,朝鲜战争和越战。经济上美国除了大量援助外� ��还开放美国市场,由此催生了日本的经济奇迹和亚洲四小龙。政治上日本,韩国等在美国帮助下,纷纷仿效美国的民主制度。最后在文化教育方面,这些国家在美国的影响下,都或多或少趋于美国化。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中苏矛盾和关系破裂,中美关系改善,中国被接纳于美国亚洲秩序,成为这一秩序的准成员国,中国与日本等亚洲国家关系趋于和解和发展。最后,由于前苏联的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美国秩序在全球取得冷战的最终胜利,其中也包括在亚洲的胜利。上世纪90年代后,亚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和亚洲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导致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又导致亚洲趋于政治一体化和去西方化的发展。亚洲金融风暴使亚洲国家觉醒� ��他们认识到美国和西方不可靠,亚洲的发展只能靠自己,应该讲这是一个亚洲觉醒,亚洲崛起的时代,是一个亚洲是亚洲人的时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区域,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但是这一黄金时代随着美国重返亚洲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正在趋于终结,人们发现亚洲事实上还是美国的亚洲,美国依然是亚洲秩序的主导者。

  美国在衰退,但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所以它的战略目标是维持其世界的领导地位,任何崛起的大国或者小国,都是美国可能的威胁,所以亚洲的繁荣,一体化进程以及去西方化,还有中国的崛起,显然是美国不能容忍的,于是美国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锁定中国。为了重返亚洲,美国的政策是,首先,鼓吹中国威胁论,引起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忧虑。其次,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其三,宣称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和大国主导地位,推行价值观外交,重新拼凑同盟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对中国形成从东、南到西的C形包围圈,犹如冷战时期的铁幕,使中国处于被孤立和极为不利的国际环境中。最后,联合相应国家轮番在南海,东海和黄海进行军事演习,制造摩 擦和危机。显然,美国重返亚洲使持续近20年的亚洲和平和繁荣时期戛然而止,亚洲崛起正在倒退,亚洲世纪变得不再可能。亚洲政治一体化已被代之于国家之间的相互防范和敌意,特别是对中国崛起的担忧,而全然忘记了亚洲金融风暴时中国对亚洲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忘记了当时亚洲国家之间是如何的同舟共济。美国对亚洲有关国家武器装备的输出正在加速区域内军事竞争的加剧,这反过来逼迫中国加快海军的建设和航母的下水。而政治军事上矛盾的激化,势必影响亚洲经济一体化的继续发展,这样亚洲的繁荣岌岌可危。

  亚洲但是美国的秩序,美国依然是亚洲秩序的主导者,其核心是美日同盟加上韩国,澳大利亚,可能还有印度,其框架是形成对中国的C形包围圈或所谓的第一岛链,其目的是孤立与遏制中国的崛起,从而形成所谓的战略平衡。但是显而易见,美国的亚洲秩序和所谓的战略平衡将是一个分裂的亚洲,一个充满敌意的亚洲,一个倒退的亚洲,而不再是一个和谐的亚洲,共同发展繁荣的亚洲,一个奔向亚洲世纪的亚洲。对此亚洲应该如何选择?无疑,亚洲的秩序和未来一方面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美国以何种方式重返亚洲,事实上美国有另一种方式重返亚洲,那是一种和平与合作的方式,亚洲国家也包括中国并不反对美国重返亚洲,美国对于亚洲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至关重要,没有一个亚洲国家否定这一点,也包括中国,但是 美国采取对抗与冲突的方式作为重返亚洲的战略不仅增加了美国自身的代价,同时也毁掉了亚洲的繁荣与和谐,这实足是美国现实主义进攻战略犯下得又一个低级错误。另一方面,亚洲的秩序与未来也取决于亚洲国家自己的选择和努力,目前亚洲是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全球经济中心正在从大西洋转向亚洲太平洋,亚洲的继续繁荣取决于亚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亚洲的秩序和未来将依然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秩序,还是应该是以亚洲人自己为主导的秩序?这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亚洲大国中国,日本,印度应该思考和选择的。

 

 鲍盛刚:亚洲世纪还会到来吗?p 89EKCgBk8MZdE 鲍盛刚:亚洲世纪还会到来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民间合力才是真正的不可抗力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民间合力才是真正的不可抗力

作者:梗叔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30

本站发布时间:2011-7-30 10:27:23

阅读量:10次

article img 3 民间合力才是真正的不可抗力

  “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造成至少40名同胞罹难,200多人受伤,正当舆论质疑高铁建设大跃进、管理严重失职之时,铁道部未经程序合法的独立调查,即在事故次日由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对外声称“事故原因是雷击造成设备故障导致”,依我看,王先生是把人祸嫁祸为天灾,把工作不力推脱成不可抗力,在吹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时候把民众当白痴,出了事自己装白痴,不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吗?

  在随之而来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一位网友表示:“到了打个雷就能让火车追尾、过个车就能让大桥垮塌、喝几包奶粉就能肾结石的地步,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再置身事外。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

  这真是这个时代最沉重、最触目惊心的隐喻,鲍鹏山教授甚至如此写道:“政治停在那里,经济飞速而至——追尾了。”是的,我们都生活在一辆巨大的无形的 “和谐号”上,驾车的人最关心的不是列车将驶向何方,而是关心收够车票款后,自己能提早下车。人人都知道这辆列车不安全,但谁也不敢让飞速的列车停下来,因为这很可能车毁人亡,就犹如这个社会被GDP绑架,一旦经济神话破灭,统治的合法性将会严重动摇。

  在我看来,这次的悲剧,和前不久发生的郭美美事件,均昭示着某些高高在上的公营部门公信力的破产。动车事故引起如此大范围的多阶层的愤怒,如果没有足够的诚意来处理、善后,达至临界点的民怨累积下来,再遇到引爆民愤的重大事件,很可能演变成全面的管治危机,从而对政权合法性提出挑战。在这样的思维下,一切社会事件都是维稳事件,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故发生后,有很多让人愤怒乃至绝望的事情,但是,总有一些情景让人保有希望:事故现场群众的自发参与救援、温州市民深夜排队献血、航拍助救援、微博网友的齐心转发、意见领袖对真相的咄咄逼问、平面媒体近20年来少有的群情汹涌……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不同界别的力量,通过无组织的自发的合力,事故被呈现出来的情况肯定会很不一样。正如朱健刚教授所言,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一边在溃败”,但“另一边也在建设”。

  近年来频发的社会事件,让我想起胡适先生在《爱国运动与求学》中引述易卜生的话“有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大海上翻了船”,胡适认为“呐喊救不了国家”,“最要紧的是救出我自己”,个人的求学成才方为救国之预备。该文的时代与事件背景与动车事故不同,然而,在今天这个时代,每一个孤独的个体其实是无法自救的,甚至无法自保——从来没有一次事件像动车事故一样,让普通的民众觉得愤怒与不安全感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如果这一次再不发声,体制就永远没有改变的可能,明天,坐上“和谐号”的,很可能就是你和你的亲人!

  是的,我们必须承认,民众(包括我们自己)的起而行之,很多时候不一定是出于道德的自觉,而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捍卫。同时,我也不完全同意一些学者把汶川地震中的百万志愿者自发救援、上海胶州路大火后的全城悲悼解读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当然我理解他们在公共议题中为公民社会鼓与呼的苦心),因为感动与血性不完全等同于公民素养,没有权利的意识,没有问责的勇气,没有宽容的精神,没有守望相助的联结,不能算是成熟的公民。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一书中提出“没有人能解放他人,任何人也不会自己解放自己,人们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共同获得解放的”。而这种改造世界的动力源泉从何而来?胡小军先生曾经这样表达他的观点:“每个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会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希冀与想象,这种想象和现实的差距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势能,这个势能就是普通人参与改变的动力。”

  在这种动力的基础上,我尤其看重个体之间的合作,而公益组织往往承担了这种平台的作用。家工作营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原田燎太郎先生曾经说过,他和志愿者们到麻风病康复村去开展工作营,和康复者一起生活,是在重新发现和联结“人和人之间的纽带”。我认为:在一个开放社会中,每一个以自由为前提的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自我觉醒的个体,内心深处涌起的对公义的追求和旁观他人之痛苦,就是这个纽带。这种纽带会产生新的社会资本,如信任、互助、友爱等。令人痛心的是,在中国,这种社会资本往往是通过灾难来临时体现的,是没有稳固的根基的,如果要落地,这个根基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社区。

  作为公民社会推动者,我们所希望尝试的,就是通过回归社区、植根社区,在社区里创造行动和联结的平台,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培育公民对话的素养、宽容的精神、行动的能力,而“从声音到行动到改变”,就是在这种联结的过程中逐渐生长出来的。有了这样的公民,就等于为高速奔行的列车上了一道保险阀。因此,诸位同仁无须太悲观,国家有希望,未来有希望,希望在于我们仍在深深凝视,在于我们没有放弃彼此,在于我们没有轻易怀疑自己努力的价值。

  思考未来,我逐渐感觉到,权贵与资本越来越紧密的结盟,使我们面临的改革困境,已经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了。而对公民社会而言,真正的考验和挑战远未到来,如何在急剧变动的社会转型期达至有机团结,发挥更大的能量,是公民社会下一阶段的重要命题。只有在公平正义、尊重个体、非暴力等价值共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超越左派与右派、革命与改良、体制内与体制外、精英与草根、高层与民间之鸿沟,从而避免恶性冲突,达至更大的社会团结与合力。

  “恩格斯曾有论断,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单一力量所期望的方向,而是多种冲突力量形成的历史合力方向。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中,每个人都扮演一个角色,都是合力的一个方向,或进步或退步,抉择全靠个人。”(郭光东《我们都是“蜗牛”,但我们一心向前》)同志们,连我们党的理论导师都这样说,我们还有什么好灰心的?

  公民参与,民间合力,必然是未来的时代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铁道部”们如果还能掩埋得了,那才真叫“奇迹”。

 民间合力才是真正的不可抗力p 89EKCgBk8MZdE 民间合力才是真正的不可抗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CCTV如何播报动车事故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CCTV如何播报动车事故

有网友观看并分析CCTV对动车事故的报导指出,CCTV新闻频道午间新闻总共用了20分钟报导7.23列车脱轨事件,其中12分钟是在歌颂武警消防,歌颂医院,歌颂抢险救助安排多么及时多么合理,其中7分钟是在描述中央是多么重视,领导是多么亲力亲为视察安抚。只有1分钟是在讲述列车相撞和脱轨的情况。而去挖掘这起事件的原因和纠其责任,0分钟。

但CCTV13频道报导挪威事件,极尽细节化,满目疮痍的画面,死难者的惨烈,幸存者的哭泣,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多次反覆重播。国内动车事故,我们先看领导的脸,领导的悲伤,领导的重视,然后是救援画面。死难者和他们的家属是个抽像符号,那跪地哭泣祈祷的母亲,那些破碎残肢,我们没资格看到。我们只能同情挪威人民!

网友表达不满说:“极力渲染别人国家的恶性事件、各种问题,尽量掩盖自己国家的特大事故、深层原因,伟大的中国啊,你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稳定’;中国的P民啊,你将因此而更加安全,‘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强大的中国官媒啊,你将因此而在中国国民与世界民众那里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引导力’,你将因此而成功走向世界,成功‘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CCTV如何播报动车事故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CCTV如何播报动车事故

 

有网友观看并分析CCTV对动车事故的报导指出,CCTV新闻频道午间新闻总共用了20分钟报导7.23列车脱轨事件,其中12分钟是在歌颂武警消防,歌颂医院,歌颂抢险救助安排多么及时多么合理,其中7分钟是在描述中央是多么重视,领导是多么亲力亲为视察安抚。只有1分钟是在讲述列车相撞和脱轨的情况。而去挖掘这起事件的原因和纠其责任,0分钟。

但CCTV13频道报导挪威事件,极尽细节化,满目疮痍的画面,死难者的惨烈,幸存者的哭泣,全方位多角度长时间,多次反覆重播。国内动车事故,我们先看领导的脸,领导的悲伤,领导的重视,然后是救援画面。死难者和他们的家属是个抽像符号,那跪地哭泣祈祷的母亲,那些破碎残肢,我们没资格看到。我们只能同情挪威人民!

网友表达不满说:“极力渲染别人国家的恶性事件、各种问题,尽量掩盖自己国家的特大事故、深层原因,伟大的中国啊,你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稳定’;中国的P民啊,你将因此而更加安全,‘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强大的中国官媒啊,你将因此而在中国国民与世界民众那里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引导力’,你将因此而成功走向世界,成功‘构建世界传媒新秩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南方周末:“必须出现”的红灯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必须出现”的红灯

事发5天了,寿达山仍然对他看见的那一幕困惑不已:前面的那辆火车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寿达山是“7·23”动车追尾事故当地若干目击者之一。事故发生地位于温州双屿镇下岙村,这里是温州城郊的一个“城中村”,村民们与数倍于村民的外来务工者聚集此处。来自安徽宿州的寿达山在一个鞋厂上班, 他的厂子离出事地点不到一百米。

“前面的那辆车” 就是D3115,7月23日20:23,列车停在了高架桥上。在其后12公里的永嘉站,是另一辆动车D301。距离两车追尾的惨剧发生,还有最后的8分钟。

一份网上流传的火车 “调度记录”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前这一段复杂惊险且令专业人士费解的调度作业过程。南方周末分别向多位有关专家、温州南站相关负责人求证,基本认可这份记录的真实性。

根据这份调度记录,可以还原两车的行驶状态。在此之前,温州南站发现永嘉方向下行来车三接近(临近车站的三个闭塞分区,约5-6公里)电路出现红光带(无理由全部显示为红灯的故障 ) 。因此调度布置温州南站与永嘉站均转入非常站控。

据了解,事故线路使用CTCS-2列控设备,正常情况下列控设备会将铁路隔成若干区间,一个区间理论上只能放入一辆列车,列车进入后,区间尾部信号灯将显示红光。同时,铁道信号设计采取的是 “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即假如出现故障问题,则自动导向安全一方的技术原则。假如地面信号系统损坏,无法发现列车信息, 则该区间永远显示红灯。

D3115与D301此时都已被调度呼叫转入非常站控模式运行——非常站控意味着区间信号故障,但出于效率需要,要维持一部分行车。通俗地说,两车都将以调度授权,人工结合信号的方式行驶。

事后分析,极有可能是由于调度与信号结合过程中出现的双重错误,导致追尾。

当晚为雷雨天气,来自铁道方面较早的说法,D3115 停车是因为遭受雷击。“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 造成追尾。”

“雷击说” 甫一出笼,即引起广泛质疑——即使因雷击导致前面动车失去动力停车,由于动车有自动防护系统 (ATP),后面的车也不应该撞上,而是在距其一定距离时自动刹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郭进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由于动车的速度很快,所以不能靠人来进行车速的控制,而是ATP设备自动控制车速保障安全。”

事实上, 在京沪高铁刚开通的三起事故中,虽然有一起事故因雷雨天气导致。但据专家分析影响的其实是风而并非雷电。一位有着20年驾龄的火车司机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他的开车生涯中从未碰过到因雷击导致的停车事故。

而对D3115的行驶状态进行分析,在停车之前,D3115从永嘉站出发,8分钟内行驶12公里,平均时速近100公里,最高时速接近200公里。雷击丧失动力一说显然不能成立。

按照寿达山的描述,前面的动车(D3115)缓缓驶上高架桥而后停止。尽管每天有数十辆动车从头上飞驰,但停车的情况此前却从未发生。寿达山心里升起不祥预感:别出什么事吧?

20:25,D3115再度缓缓开行。按照调度授权,司机以目视模式闯红灯行驶,按规定时速20公里。在6分钟之内,列车向前行驶了2公里。

几乎在D3115重新启动的同时,后方停靠永嘉站的D301也接到调度指令重新开车。但和给D3115的指令不同,调度并未授权D301目视闯红灯,而是接触红光带后按信号行驶,也就是说,当信号显示红灯,D301必须停车等待。

调度的设想是,让D3115先目视闯红灯驶过红光带,D301则在红光带前停车,待确认D3115已经进站,再授权D301目视驶过红光带。

这里的关键在于,D3115车后区间的信号,必须是红灯,这样D301才会按信号停车。

在调度的计划中,那盏红灯理所当然地会出现——整个信号系统正在检修之中,修复之前一定显示红灯。那盏红灯也必须出现,它实际已经成为D3115和D301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最后的屏障。

调度 “潜规则”

————
【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

动车上装有“自动停车系统”,遇有险情列车会自己紧急停车以避免相撞,但“7·23”事故发生时相关自动系统为何没有发挥作用?

答:事发当时,由于雷击造成温州南站的信号设备故障,正常行驶的D3115次列车列控车载设备由于接收的码序不稳定,造成停车后按规定缓行。
此时,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红灯的信号错误升级为绿灯。
致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造成D301次列车按照错误显示的绿灯进入区间,与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

lang: ‘zh-CN’

相关日志

 南方周末:“必须出现”的红灯  南方周末:“必须出现”的红灯  南方周末:“必须出现”的红灯

 南方周末:“必须出现”的红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惨烈淞沪‘��一‘��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原文地址惨烈淞沪(一)作者:那时花开

是谁?在说“感谢日本皇军,侵略了大半个中国,削弱了蒋介石的力量”;是谁?在说“日本皇军是他们的大教员、大救星、大恩人”。这个人,是不是中国人?这个人,是不是人?中国人请看《毛泽东思想万岁》第533–534页。

日军轰炸下的上海火车站 孩子,你还好吗?地上的,可是你的亲人?上海人,可知道你的家乡曾如此的遭惨绝人寰?可知道为什么有人要篡改隐瞒这段血泪的历史。让我们不能知耻而后勇!
 :惨烈淞沪(一)
日军炮击上海人口稠密区
 :惨烈淞沪(一)
1937年8月15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临参命第七十三号命令》,编组上海派遣军,以“保护帝国臣民”为借口,侵略上海。
 :惨烈淞沪(一)


 
 :惨烈淞沪(一)
国民革命军奋勇反击日军 
 :惨烈淞沪(一)
国民革命军奋勇反击日军
 :惨烈淞沪(一)
黄浦江上的战斗同样惨烈 
 :惨烈淞沪(一) 国民革命军抗日部队奋勇反击 :惨烈淞沪(一)  :惨烈淞沪(一)
日军攻入上海市内,巷战。
 :惨烈淞沪(一)
 :惨烈淞沪(一)
 :惨烈淞沪(一)
上海,几乎毫无遮蔽地暴露在日军飞机之下
 :惨烈淞沪(一)

 
 :惨烈淞沪(一)
日军轰炸下的上海
 :惨烈淞沪(一)
 :惨烈淞沪(一)
从废墟中寻找到一位幸存者,1937年8月14日。
 :惨烈淞沪(一)
收尸队收到的一具童尸
 :惨烈淞沪(一)
 :惨烈淞沪(一)
收殓被炸死和烧死的百姓尸体
 :惨烈淞沪(一)
入侵上海的日军
 :惨烈淞沪(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妻女空難喪命丈夫跨國境手刃責任人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俄羅斯“復仇者”歸來

  一起空難讓俄羅斯建築工程師維塔利刹那間失去了愛妻和一雙兒女。面對試圖推卸責任的航空調度公司,憤怒的他跨越國境,到瑞士手刃失職的調度員。他對妻兒的摯愛,讓無情的司法制度為之動容,輕判他8年監禁。入獄3年後的2007年11月12日,維塔利被提前釋放回到俄羅斯。

  莫斯科的夜晚,寒冷的空氣中充斥著潮濕的氣息。空曠的街道上,稀疏的路燈發出慘白的光。卡洛耶夫推開住所沉重的鐵門,家人魚貫而出。片刻後,一輛小汽車卷起地面上的泥水,朝多莫傑多沃機場駛去。一路上,不斷有車輛彙集而來,大家要把卡洛耶夫接回家。11月12日夜,整個俄羅斯注視著多莫傑多沃機場,注視著被稱為“復仇者”的維塔利卡洛耶夫的回家之路。

  1.讓人心碎的午夜

  “維塔利是個善良的建築工程師。”在俄羅斯北奧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熟悉他的人都這樣說。擁有賢慧的妻子,養育著一雙兒女,生活富足……在維塔利看來,這樣的生活足夠了。然而,一個讓人心碎的午夜,讓這樣一位彬彬有禮的中年男子跨越國境,製造復仇血案。

  2002年7月1日晚,俄羅斯巴什基爾航空公司的一架圖154客機,正向目的地西班牙巴賽隆納飛去。這架飛機上的主要乘客,是一群準備去度假的俄羅斯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飛機上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不過現在,飛機上安靜下來了,經過幾小時的飛行,孩子們有些疲憊,窗外的夜色成了催眠劑。維塔利的妻子斯韋特蘭娜,照顧著兩個孩子,11歲的兒子康斯坦丁和4歲的女兒季阿娜已經進入夢鄉。斯韋特蘭娜和兒女此行的目的,是去看望正在西班牙工作的維塔利。

  此時,在瑞士蘇黎士空中管制中心,值班的航空調度員彼得尼爾遜正在兩個工作臺之間巡視。另一位同事臨時離開,他不得不來回照應。

  當晚23時29分,德國慕尼克管制中心把對這架客機的管制權,移交給瑞士蘇黎世管制中心。6分鐘前,一架屬於敦豪公司的波音757貨機,獲准飛往德國斯圖加特。

  “BTS2937(圖154的航班號),立即下降高度。”當晚23時34分,彼得尼爾遜覺察到碰撞危險後,慌忙向圖154航班發出指令,圖154航班隨即降低高度。但彼得尼爾遜沒有注意到敦豪貨機同時向控制臺發出的下降報告。43秒之後,在德國和瑞士交界的博登湖上空,兩架飛機相撞。

  2.他要讓責任人謝罪

  噩耗傳來,維塔利失魂落魄地趕往墜機區域——博登湖的德國一側。他是第一個趕到那裏的遇難者家屬,由於沒來得及與現場指揮部門溝通,負責現場保護的員警拒絕讓他進入警戒區域。本來能講德語的維塔利,語無倫次地哭喊著、掙扎著往裏闖,直到德國員警意識到他是遇難者家屬。

  目擊者這樣形容這起事故:“兩個巨大的火球從天上掉下來,很多燃燒著的物體甚至屍塊也這樣掉下來。”飛機殘骸和遇難者的遺體分佈在大片的區域裏,維塔利在救援人員的陪伴下,艱難地挪動腳步。當他們找到維塔利4歲的女兒季阿娜的遺骸時,維塔利幾乎崩潰了,甚至失去了看妻子最後一眼的勇氣。

  事故發生後,瑞士蘇黎士空中管制中心稱,圖154客機的飛行員對降低高度的指令反應遲鈍,導致客機同貨機相撞。空管中心所屬的空中導航公司透露,他們曾多次要求圖154降低飛行高度,但飛行員對此置之不理。當它終於下降時,迎面飛來的貨機也開始下降。空中導航公司地區控制中心的負責人在記者招待會上稱,瑞士導航員彼得尼爾遜具有多年的導航經驗,他當時“正確地啟動了正常的躲避程式”。

  但是,俄羅斯和德國方面的調查報告對此並不認同。維塔利逐漸從痛不欲生中擺脫出來,要為妻兒的死討個公道。維塔利數次找到瑞士蘇黎士空中管制中心,對方的態度從置之不理轉為試圖破財消災。這讓維塔利相信,事故是“人為”的,他決心讓責任人謝罪,為家人報仇。

  3.從受害者變成罪犯

  2004年2月24日傍晚,蘇黎世郊區克洛騰鎮列巴維戈大街26號門外,來了一個中年男子。“我想找彼得尼爾遜。”通過門口的對講機,尼爾遜太太知道來人要找自己的丈夫。“彼得,門外有人找。”尼爾遜太太上樓讓丈夫出來接待客人。不多時,尼爾遜太太聽見門口傳來爭吵和打鬥聲,當她從樓上跑下來的時候,發現丈夫倒在了血泊中。

  隨後趕到的醫生證實,彼得尼爾遜身中數刀身亡。員警迅速封鎖了小鎮。當年2月25日,瑞士員警在蘇黎世的一家酒店裏抓獲了正準備乘飛機返回俄羅斯的48歲的犯罪嫌疑人維塔利,並在他身上搜出了包括彼得尼爾遜在內的瑞士空管人員的資料。

  面對員警,維塔利很平靜,他表示自己做了該做的事情。得知尼爾遜太太和孩子們更換了住所時,維塔利平靜地表示:“我不會去傷害他的妻子和孩子,因為過錯是他一個人的。”

         4.“拷問心靈”的庭審

  為妻兒報仇的維塔利,得到了俄羅斯人的普遍同情,人們發起了一場解救維塔利的運動,甚至向外交部門施壓,希望政府出面為維塔利說話。

俄羅斯官方於是通過多種管道與瑞士政府和司法部門溝通,希望將維塔利引渡回國接受審判。不過,瑞士司法機構沒有同意。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瑞士檢察機構以“蓄意謀殺罪”正式向瑞士聯邦法院起訴維塔利。
  2005年10月26日,法院宣判了此案。這天,法院的旁聽席上坐滿了人。德國一家報紙用《對心靈的痛擊》為題,記錄了宣判前法官和維塔利的對話。

  “這個不幸事件重創了你的生活。你說過,它把你的生命推到了盡頭。是這樣嗎?”

  “是的。”

  “你親自鑒別了自己孩子的遺骸?”

  “我的孩子是遇難者中最小的,他們的遺骸幾乎不用鑒別。”

  “那你妻子的呢?”

  “我沒有能力再看她一眼。”

  “控告中指出,為妻子和孩子報仇成了你生命中惟一的目標。是這樣嗎?”

  “這是我能為他們做的全部。”

  “你曾說,每天早晨,你都要把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拿出來看,夜晚也是如此。是這樣嗎?”

  “是的。”

  這時,維塔利出示了一份2003年11月11日的協定,協定由瑞士空中導航公司出具:“空中導航公司決定為事故的遇難者提供額外賠償,每個遇難的孩子賠償5萬瑞士法郎,遇難的父母,每人賠償6萬瑞士法郎。作為交換,遇難者家屬放棄追究本公司的任何權利。”維塔利表示,正是這份協議,促使他在2004年 2月來到瑞士,向空中導航公司和彼得尼爾遜討個說法。

  維塔利向法官和旁聽席上的人們講述了自己與彼得尼爾遜的那次會面。

“我找到了他,但他不準備為過失承擔責任。我拿出了孩子的照片,對他說‘這是我死去的孩子,希望你想一想,如果你看見自己的孩子在棺木中,你是什麼感受’。”

  “這導致了你的憤怒是嗎?”法官問。

  “是的。他們居然試圖用一紙協議讓我出賣親人的屍體!這絕對辦不到!這是對遇難者的褻瀆!”

  “你為什麼要到瑞士來?”

  “我要讓空中導航公司向我的家人謝罪。”

  “你對與彼得尼爾遜的會面有什麼期望?”

  “讓他道歉。”

  “你怎樣介紹自己?”

  “介紹自己?如果他不知道我是誰,為什麼打我,為什麼扔我裝著照片的信封?當他把我妻子和孩子的照片拋開的時候,我感到妻兒的屍身在墳墓中被翻轉,甚至被從棺木裏拋出來。”

  “當時你做了什麼?用刀刺向他?”

  “關於這個我不想再說。”

  此刻,法庭上沉默下來,可以聽見陣陣嗚咽聲。

  5.“復仇者”回家

  2005年10月26日,瑞士聯邦法院判維塔利“蓄意謀殺罪”成立,判處他8年監禁。今年6月,法院將維塔利的刑期減至5年零3個月。今年11月8日,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決定提前釋放維塔利。

  維塔利被釋放的消息立刻充斥了俄羅斯主要媒體。11月12日,維塔利的大哥尤裏得到維塔利即將回國的消息後,匆忙聯絡親朋,準備到機場迎接弟弟。維塔利的姐姐準備好豐盛的家宴,等著弟弟回來。

  在從瑞士飛往俄羅斯的航班上,俄羅斯電視臺的記者採訪了維塔利。“我不覺得瑞士人都是壞人,在監獄裏我交了瑞士朋友。”維塔利說。俄羅斯電視臺還報導了一位元瑞士老太太,3年來堅持給維塔利寫信,勸他好好活下去的故事。維塔利說:“即使不看發信人是誰,我也知道哪些信是那位老太太寫來的,她總在信封的一角畫一個金燦燦的太陽,希望我今後的生活永遠在陽光下……”

  莫斯科多莫傑多沃機場。今年11月12日23時24分,隨著閃光燈一片狂閃,眼裏噙著淚花的維塔利出現在眾人面前。

  經過兩天的調整,維塔利回到了弗拉季高加索,在下飛機的一刹那,他再次落淚。機場附近站滿了迎接他的鄉親。當數不清的人們陪著維塔利連夜來到他妻兒墓地的時候,維塔利第三次流淚了。他把臉貼在冰冷的墓碑上,用有些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墓碑上妻兒的遺像,任淚水流淌。

  在維塔利刺殺空管員彼得尼爾遜的3個月後,博登湖空難調查逐漸落幕,瑞士政府正式向俄羅斯道歉。時任瑞士聯邦委員會主席伊奧傑弗戴斯,在一封公佈在瑞士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上的信中寫道:“我代表瑞士聯邦委員會向您表示歉意,瑞士方面在這場空難中犯了許多錯誤。請普京總統放心,瑞士方面將調查事故責任人,並將採取包括刑事訴訟在內的一切措施。”

  今年5月在瑞士比拉赫市舉行的法院聽證會上,空難案的8名被告拒絕承認自己的罪過,將責任推到已經被殺害的調度員彼得尼爾遜身上。今年9月4日,比拉赫市地區法院確認,蘇黎士空管中心所屬空中導航公司的4名雇員,在空難中犯有過失殺人罪,其中3人被判處12個月監禁,緩期執行,還有1名被罰款,另外4名被告被宣佈無罪

 妻女空難喪命丈夫跨國境手刃責任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July 29, 2011 at 10:30 PM
 
有关于当年毛伟人为自己建造的许多行宫,网上一直有两点争议:
1、是否建于三年大饥荒时期?
2、是否豪华?
 
那么,究竟如何考证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是按照毛伟人提倡的方法办:实事求是!
 
经过实事求是的考证,我们发现:
 
以下这些“伟人行宫”,确实都是建造于1960年前后,而这个时候,中国正陷入三年大饥荒时期。 
 
列举部分1960年建造的行宫如下:
 

一、韶山滴水洞,又名“西方山洞”
1 23093358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滴水洞位于峡谷的尽头,其间有条终年流淌的小溪,水滴石成洞,故而得名。
滴水洞周围风景优美,四时鲜花盛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冬暖夏凉。1966年6月,毛伟人回故乡韶山,在滴水洞的一号楼住了10天,因而滴水洞闻名天下。

(从1960年下半年开工,直到62年底才完成。从此由一个连队负责守卫,直到一九六六年六月,毛伟人才去住了十天。之后,就永远空闲在那里了。)

 
2、武汉东湖梅岭一号
rkkymNCn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rSkymNCn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毛泽东的电影放映机
RWkymNCn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毛泽东的防弹座驾-吉斯110
w20040705009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风景旖旎的东湖梅龄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始建于1960年,由梅岭一号、梅岭二号和梅岭三号建筑群落组成,并配备有多种服务项目。院内林路通幽、高树如云、鹭飞鹤翔,毛伟人生前喜爱的松、竹、梅等各种佳卉珍木随处可见,景色迷人,相映成趣。梅岭是毛伟人除中nan海外居住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地方。每年少则一次,多则三次;居住时间短则一月,长则半年。)

 
3、密云水库边的毛伟人别墅
3befb0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914cec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这幢别墅全是典型的苏式建筑,由苏联人设计,1960年完工,)
 
4、上海西郊宾馆
1866 1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206 541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rUkymNCn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特为毛伟人建造的西郊宾馆,是上海最大的花园别墅式国宾馆,占地1133亩,始建于1960年9月,连同园林、花木,占地一千多亩。当年的上海市委称它为“四一四工程”。十几年里,毛伟人总共只住了几天。)

 
5、庐山庐林1号别墅(现为庐山博物馆) 
RhkymNCn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rDkymNCn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rjkymNCn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庐林别墅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芦林湖畔,建于1960年,专为毛伟人建造,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

 
6、济南南郊宾馆
200649151544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200649151547 红色记忆】毛泽东“行宫”再考证!
(宾馆建于六十年代初,占地面积1160亩,建筑面积115800平方米,素有”山东钓鱼台”之称)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7月30日新京报头版。
July 29, 2011 at 10:00 PM
 

7月30日新京报头版。七日雨未绝,指头七。一天两预警,指一天之内两道禁令。图片“冒雨前行”,更是别有深意。新京报所有动车报道连夜被撤,所以用这样的春秋笔法。铁肩担道义的新京报,值得所有中国人磕头一谢。这个版也必将载入史册。

 7月30日新京报头版。

lang: ‘zh-CN’

相关日志

 7月30日新京报头版。  7月30日新京报头版。  7月30日新京报头版。

 7月30日新京报头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July 29, 2011 at 10:00 PM
 

(您也可以在土豆网观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Bzk9Fee9YU/

7ef605fc8dba5425d6965fbd4c8fbe1f.1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部分文章附有精彩小视频,如果您的阅读器无法观看视频,请移步原文链接: http://luo.bo/11865/

本文小编:梁萧 标题: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网友评论 发布时间:2011/07/30, 11:30
萝卜网 Copyright © 2010 – 2012 分享国内外精彩网事。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luobo8.com/,欢迎网友投稿、推荐文章。
萝卜网官方论坛“第八区”公测进行中!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19830523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男主持评论动车事故爆粗口被删片段
19375694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上海铁路局长:信号灯及调度问题致动车追尾
18860204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723动车事故死难者之一最后的人人网状态
18804665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技术解读7-23特大动车组相撞事故
19380053 《一无所有》(动车事故版)
723动车事故清场后
无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723事故, 动车, 视频,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点评中国‘��高铁事故拷问中国模式
July 29, 2011 at 10:00 PM
 
110729110832 hexie train 512x288 bbc nocredit BBC | 点评中国:高铁事故拷问中国模式

温州动车事故使人们质疑中国发展高铁的速度。

中国高铁是将中国送进“世界一流高铁大国”行列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几乎凝聚了“中国模式”的一切特点,涉及了今天中国在知识产权、政府投资及危机应对等方方面面的品质。 7・23甬温铁路特大交通事故撕去的不仅是中国高铁的堂皇包装,更是“中国模式”的华丽外衣。因此,有必要从各方面剖析中国高铁。

“拿来主义”(市场换技术)的陷阱

中国模式经济方面的最大特点被总结为“自力更生”与“自主创新”。被当作“自主创新产品”并向他国输出的中国高铁,从诞生之日开始,就被相关的知识产权争议如影随形般地缠绕着。

7・23甬温铁路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国际媒体几乎不约而同地再次指出中国的高铁技术是中方用从他国引进的技术拼装而成,将关注焦点放在日本厂商一直关注并提出抗议的安全问题上。

如《日本经济新闻》7月26日社论明确指出“中国高速铁路车辆是根据从日本、德国、加拿大引进的技术制造的。各种技术混杂,缺乏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先进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中国独自研发的技术,而这次事故看来也显示了这种系统在运行中令人不安。”

这里有必要剖析中国在技术引进上的“拿来主义”为何成为惯例且北京不以为意。

刘志军成为中国铁道部长之时,正逢中国地面长距离轨道交通亟需更新换代。当时高铁的国际市场饱和,世界高铁技术四大巨头都盯紧中国这个新兴大市场。这个市场有多大?据估算,到2020年国高速铁路总规模将达到1.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一半以上,平均每公里投资额超过1亿元。

在内心深处将知识产权看作“国际资本恶意垄断”的中方眼中,如此庞大的市场,换你们一点技术理所当然。于是中方利用德、日的竞争关系迫使他们为争夺市场竞相降低门槛,在一系列交涉中屡屡让步。最后中国用从各方“拿来”的技术,拼装出了“自主创新产品”中国高铁,并开始向世界输出中国高铁技术。

这种自以为得计的投机做法,决定了中国高铁必定存在安全隐患。正如一些行家指出的那样:高铁项目是大规模系统工程,高铁技术也绝不仅限于车辆、线路、信号等硬件设备,还包括安全控制系统等软件系统,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维护、发生意外时如何应对、如何发现重大事的征兆故等常年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中国这30多年来沾尽了便宜,以为高铁与其他技术一样,在行车安全自动控制系统问题上,也可以自己慢慢地“山寨”好了再上。

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这次事故其实是中国为这种奠基于剽窃基础上的“自主型技术创新”付费,让人痛心的是这次支付的费用不是国家信誉,而是国人的生命。

公共工程的腐败陷阱

中国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权力市场化,公共权力堕落为官员谋私的工具。

中国只想要高铁巨头的硬件,却不想花费巨资去买行车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难道是刘志军为首的铁路系统利益集团想为国分忧,节省公帑吗?当然不是,这个利益集团的腐败纪录表明:他们不愿意花钱买安全控制系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要将这块蛋糕留下一大块供其私用。

这块蛋糕有多大?刘志军于2003年3月接任铁道部长,3年之后正好赶上“十一五”铁路大投资时期, 政府在铁路建设上共投放2.2万亿。刘志军亲自安排和指挥项目的分配。他与丁书苗的关系是典型的权力市场化产物:刘手中有权,但权力变现则需要依靠中介,丁书苗的角色就是做帮助刘将权力变现为金钱的中介。

这块蛋糕实在太大了,所以参与分肥者的腐败数额动辄上亿。丁书苗拿到的中介费就高达8亿。刘志军本人受贿或涉数数10亿元,其属下张曙光据说存放在海外的巨款高达28亿美元,妻子女儿早已移居海外。攀附在刘志军这条寻租链条上的人还有其弟刘志祥及数位铁路系统的官员。剖析铁路系统的腐败寻租链条,可以看到中国模式中最不堪的特点:利益集团俘获国家。

公共工程既然成了为官员生产贿赂的机器,其质量与安全性自然无法保证。这就是中国修桥桥断,筑路路毁,建楼楼塌的体制性原因。

漠视人权与生命的陷阱

110729110607 apearl wen 304x171 bbc nocredit BBC | 点评中国:高铁事故拷问中国模式

追尾事故遇难者家属乘温家宝到访之际请愿

中国模式还有一个特点,漠视人权,不尊重生命。这一点表现在引进高铁技术与高铁运行的过程当中,就是铁道管理部门从未将乘坐者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日本只向中国提供车辆,不负责信号等系统。2008年后中国大幅提速,超越了东日本铁道公司JR技术合作范围,JR和川崎重工向中国抗议,并提交了“后果自负”的备忘录。去年JR东海董事长葛西敬之曾对“中国高铁轻视安全、速度临界,改良的技术也是盗用外国”提出批评。但中国从来就不以为意。

控制舆论、掩盖真相是中共从成长期就一直在做的事情,在互联网使世界透明度大大增加之时,中国政府仍然不改恶习。7・23甬温铁路事故发生后,中国在抢救死伤者的同时就开始掩埋车厢,销毁追查事故责任的必须物证。

事故发生后的次日,中国《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与《解放军报》的头版头条均是中央军委举行授衔仪式。中宣部仍然严厉管制媒体对事故的报道。此次事故的真相,只能借助于南方媒体及互联网的微博及时传递消息。对这一现象我曾在微博发表评论:“一个无法形成制度性反馈的国家已进入制度僵死状态。

如果将一国比做人体,政府、立法机构是大脑中枢,媒体则是神经系统,人民是全身的肌肉。肌肉存则人命存。 当今中国肌肉疼痛直至溃烂,网络媒体的揭露反应再多,大脑中枢唯一的反应是切断反馈系统。这就是近年中国灾难频发,却不能促成任何改良的根源。”

如此祸国殃民、只有利于权贵官僚集团的“中国模式”,还有必要继续坚持下去吗?

 BBC | 点评中国:高铁事故拷问中国模式p 89EKCgBk8MZdE BBC | 点评中国:高铁事故拷问中国模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许耀桐‘��论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July 29, 2011 at 10:00 PM
 

许耀桐:论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标签: 官僚主义 干部人事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许耀桐进入专栏
【摘要】反对官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和严重斗争。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对的官僚主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面沾满官僚习气的官僚主义;另一类是追求特权、贪污腐化的官僚主义。第一类可以说是有着严重工作缺陷的官僚主义者,第二类则是腐败变质、劣迹斑斑的官僚主义者。继续推进反对官僚主义斗争,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抓紧反对官僚主义,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继续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反对官僚主义 阶段 类型 对策

反对官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和严重斗争。这个任务和斗争的重要性十分清楚,因为官僚主义是生长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赘瘤,是毒素和祸害,如果任由官僚主义滋长、蔓延,终将导致党和国家的覆亡。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重申,坚决有效地反对官僚主义,始终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极其重要的一件大事。

一、反对官僚主义经历的三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建党成立90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时期。在三个时期中,中国共产党无一例外地开展了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因此,和这三个时期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在通过的第一个党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①],从而举起了反对官僚主义的大旗。这里所说的“苏维埃管理制度”,是列宁领导的有别于旧剥削阶级的“官僚国家”的新型国家制度。官僚主义国家的本质就是,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成为群众的对立面。“苏维埃管理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紧密联系群众、联系实际,当好人民公仆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有效遏制和战胜官僚主义的新型国家制度。
官僚主义产生并寄生于国家权力机关,没有国家权力机关,自然就谈不上存在官僚主义。本来,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武装斗争阶段,为什么还有必要反对官僚主义呢?这是因为,在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方面,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苏联共产党是通过城市暴动一夜取得政权的,因此,它在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后才着手开展反对官僚主义;而中国共产党走的则是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很早就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并掌握着局部地区的政权,所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根据地政权的建立,就开始把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提到议事日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1931年11月,中央苏区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指出,一些基层苏维埃政府“一贯命令群众,政权的威信很低”,整天忙于事务主义如“办差”、“招待过路人”、“打路条”等[②]。为此,在《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中专门讲了必须“反对官僚腐化现象”,强调共产党员“真正成为群众中的模范者,防止一切腐化官僚化贪污等现象的产生”[③]。1933年8月,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官僚主义”概念,他说:“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 ��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掀起了反官僚主义的斗争。1943年6月,党中央通过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方法是同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相对立的领导方法。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时刻告诫全党要警惕官僚主义的发生,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问题,不要让它危害革命事业。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后,我们党特别注意防止执政后脱离群众,党员领导干部当官做老爷的官僚主义现象发生。最早察觉并自觉开展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是习仲勋。1950 年5 月20日,在庆祝西安解放一周年纪念的干部大会上,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习仲勋同志作了《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讲话,把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称作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危险。”[⑤]号召“揭发官僚主义、命令主义”[⑥]。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随着全国“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毛泽东把反对官僚主义斗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指出:“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作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⑦]1953年1月,毛泽东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指示,认为官僚主义是反动阶级对待人民的反动作风的残余在我们党和政府内的反映,提出“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其违法情形严重者必须给以法律的制裁,如是党员必须执行党纪。”[⑧]195 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 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废事的条件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 砍掉它三分之二。”[⑨]
这一时期在反对官僚主义问题上,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也有深刻的论述。1963年, 周恩来专门写了《反对官僚主义》,指出“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中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长期统治的遗产。”[⑩]在我国有着肥沃的土壤,很容易侵入党和国家的肌体。邓小平也认为,“官僚主义是过去人类历史上长时期剥削阶级统治的遗留物,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深远的影响。”[11]因此, 他强调克服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时期的斗争,绝不能松懈怠惰。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来,反对官僚主义进入新阶段。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官僚主义的表面认识上,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我们现在的官僚主义现象, 除了同历史上的官僚主义有共同点以外, 还有自己的特点, 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官僚主义, 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官僚主义。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12]显而易见, 邓小平认为党的国家机关中出现官僚主义现象, 一是与历史传统文化有关, 二是与我们过分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关, 因此,消除官僚主义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是进行思想教育,一是进行体制改革,而且后者更为重要。邓小平提出的过于官僚主义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过分集权的政治体制有关的思想,是对新时期反对官僚主义的新认识,新发展,我们只有深化体制改革,才能釜底抽薪,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
在这一时期,江泽民和胡锦涛对如何反对官僚主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措施,即在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在政治作风上坚持清正廉洁, 反对以权谋私;在组织路线上,坚持任人唯贤, 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江泽民把反对官僚主义同反对形式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 领导全党制定了“八个坚持, 八个反对”, 其中第五条就是“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本质和要害就在于是脱离群众, 脱离实际, 做官当老爷。江泽民领导全党采取许多措施, 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的顽症”。胡绵涛针对党内官僚主义的陋习指出:“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 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 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 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恶化。这些不良风气如不坚决刹住,势必严重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势必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最终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 胡锦涛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 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11年4月,中宣部理论局组织选编出版的《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选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分为“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关于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关于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关于群众工作主要任务”、“关于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六个专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精神,为反对官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科学划分官僚主义的两大类型

什么是官僚主义,列宁曾经指出,“官僚是专干行政事务并在人民面前处于特权地位的一个特殊阶层。”[13]这说明,官僚,指的是在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队伍里,一些受到封建传统影响或利用体制弊端空隙,在从事行政事务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脱离群众侵犯群众的现象以及利用手中权力追求特权利益的人。可以说,官僚的种种言行表现就构成官僚主义。
关于官僚主义的形态表现,周恩来作出20种分析。这20种官僚主义是:“脱离领导、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不老实的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颛顸无能的官僚主义”,“糊涂无用的官僚主义”,“懒汉式的官僚主义”,“机关式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特殊化的官僚主义”,“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 “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闹不团结的官僚主义”,“宗派性的官僚主义”,“蜕化变质的官僚主义”,“助长歪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打击报复、违法乱纪、压制民主、欺凌群众、直至敌我不分、害党害国走上非常危险道路的官僚主义”。[14]周恩来把“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列为第一种,是因为它暴露了官僚主义的实质,它的致命要害是“把党和群众隔开了”[15]邓小平也具体地列举了在新时期官僚主义的24种主要表现和危害: “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官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瞒上欺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 等等。”[16]邓小平指出,这些官僚主义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 或是在国际交往中, 现在都已达到无法容忍的地步。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共产党反对的官僚主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面沾满官僚习气的官僚主义,诸如周恩来、邓小平指出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公文旅行”、“互相推诿”等等;另一类是,追求特权、贪污腐化的官僚主义,诸如周恩来、邓小平指出的“蜕化变质”、“违法乱纪”、“欺凌群众”、“徇私行贿”、“贪赃枉法”、“敌我不分”、“害党害国”等等。成为官僚主义的人,第一类可以说是有着严重工作缺陷的官僚主义者,第二类则是腐败变质、劣迹斑斑的官僚主义者。这两类官僚主义和官僚者,在今天仍然都还继续存在着。
从第一类有着严重工作缺陷的官僚主义者的情况来看,先以决策方面为例,本来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应该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好决策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官僚主义者那里,却出现了“不民主、只集中”或者“让你民主走走过场、最后集中听我拍板”的现象。由于官僚主义者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了决策的严重失误。例如,据披露,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大约2万多亿元的总投资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至少有1万亿元。[17]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八五”期间投资的400多个全国重点项目,2/3没有效益。仅1998年,就连续发生几起高达数十亿元的投资失误。“十五”期间,我国公共决策的失误每年估计都达1000� ��元人民币左右;其中516项由国债投资建设的项目中有136项未能按时完成,占到1/4。2006年国家审计署查明,仅10个中央企业决策失误的损失就高达145亿元。[18]又如,根据有关调研材料表明,在一些地方,由个别人拍板定案几乎成为一种不成文的决策规定。一些地方政府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唯上论”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围绕领导批示开展决策,围绕“政绩工程”或者“形象工程”开展决策,其中个别人决策的作用占了很大比例,有的地方或部门个人决策的比例大约占了50%—70%左右。官大的定了的事下面就必须做,即使决策错了,下属也不敢纠正,有谁敢对领导说“不”呢!正所谓:“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这就是说,“顶撞”领导的要倒霉,就会丢掉职务和岗位;为了保住职务和岗位,可就千万别去“顶撞”领导。这就� ��长了领导的专横和无所顾忌,导致了“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的出现。
再以政绩方面为例,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作风是实事求是。共产党干部需要讲政绩,但政绩既不是靠作秀、耍花样“玩”出来的,也不是靠蛮干、霸道的作风“逼”出来的,一定要通过艰苦努力,靠着实干精神、科学精神干出来的。取得政绩要光明磊落,才能经得起检验、流芳百世。 但是,在一些官僚主义者那里,政绩却成了弄虚作假、“数字出官员,官员出数字”的工具手段。有一位乡长在文章中自述政绩造假,他说,“我在乡镇政府干了11年,当乡长两年。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政绩考核在很多方面背离实际,逼着乡镇干部造假。一些干部甚至认为,干工作就是一级骗一级。造假好的干部反而得到提拔,这就形成了错误的导向。我们乡1.9万人,农民占95%,人均耕地0.87亩,主要收入靠打工。农民平均每年可用现金是六七百元,可2006年上报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4600多元。这是为达到‘小康’考评标准,满足上级领导‘政治需要’而造假的结果。几年前,我们乡曾有一次报得比较实际。当时全乡21个村中有8个排在全市倒数第10位,乡领导被县领导批得狗血淋头,第二年就只有壮着胆子虚报了。现在一些干部的精力主要用在讨 上级欢心上,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炮制成绩。这些具有官僚主义习气的干部,违背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作风飘浮,使得党和政府的工作落实不下去,党心不顺,政令不通。”[19]
从第二类腐败变质、劣迹斑斑的官僚主义者的情况看,现阶段集中表现为贪污受贿、买官卖官。有些官僚主义腐败分子公开鼓吹腐朽的“权力发财观”,广东省佛冈县原县长廖添财在一次中学开学典礼上大肆宣扬:“你们(指学生)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就是为当官发财。当官就要当大官,当个科长有什么意思,要当县长、市长、省长,发财就要发大财”[20]。 安徽省原定远县委书记陈兆丰是该省历年来受贿数额最大的一起县委书记职务犯罪要案。陈兆丰的突出表现就是大肆受贿卖官。“要想富,动干部”,陈兆丰深谙此道。他利用乡镇换届、撤并乡镇、机关机构改革时机,大批调整干部。方案都由他一人拿,组织部只能按照他的方案去履行手续。经查,向陈兆丰买官并如愿以偿的干部达110人,由此他获得贿款150万,每顶官帽价值平均一万多元。在定远县,陈兆丰被老百姓私底下称为“陈千万”。定远县是安徽省沿淮地区的一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1990年,陈兆丰开始到这个贫困县当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2002年从该县县委书记的岗位上去职,升任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前后仅10余年的时间,他就敛取了近千万的家财。[21]对于当前这类官僚主义腐败分子,原中纪委副书记刘丽英曾将他们犯案� �特点归结为八大方面:(1)串案、窝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腐败分子结成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团伙性;(2)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3)吏治和司法腐败严重;(4)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往往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5)领导干部“傍”不法“大款”现象严重;(6)作案方式和手段诡秘,更具隐蔽性;(7)一些腐败分子向国外境外转移赃款赃物,涉案人员向外潜逃;(8)查处与反查处、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相当尖锐激烈。[22]
2011年,正值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进行新一轮换届。为了保证换届工作平稳、健康、有序开展,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其中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严禁买官卖官。不准以谋取个人职务晋升、调任、转任、留任或者提高职级待遇等为目的,贿赂他人;不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为他人谋取职务晋升、调任、转任、留任或者提高职级待遇等为目的,索取、收受或者变相索取、收受贿赂。严禁跑官要官。不准采取拉关系、走门子或者要挟等不正当手段,谋取职务或者职级待遇;不准封官许愿,或者为他人提拔调动说情、打招呼。”这些规定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当下官员变质、官德败坏的第二类官僚主义腐败分子极度的担忧警觉和坚决清除的决心。
比较以上两类官僚主义,第二类性质更加严重。如果说第一类官僚主义者尚属于党内、行政范围内的党纪、政纪处分之内,那么,第二类官僚主义者则属于须移交司法,按照刑事犯罪给予处置。第二类官僚主义者事实上已经变质蜕化,必须清除出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当然,这不等于说第一类官僚主义者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例如那些严重渎职者,由于瞎指挥,造成决策的重大失误,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对于第一类的官僚主义中的这些严重渎职者,也须移交司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继续推进反对官僚主义的四项对策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充分说明,在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中,过去发生、现在发生、今后也还会发生官僚主义。如果中国共产党不坚决地与官僚主义和官僚者作斗争,党和国家机关的一切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尽管我们党已经为此付出了90年的艰辛努力,但是,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还将是长期的、持续的。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抓紧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官僚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顽疾。本来,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人类历史上新型的国家,实现了由“社会主人”到“社会公仆”的转变,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滋生官僚者阶层的温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就不再有官僚主义了。事实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官僚主义就没有绝迹,官僚主义不仅相当普遍地“复活”了,而且十分严重。列宁指出:“官僚主义不仅在苏维埃机关里有,而且在党的机关里也有。”[23]苏维埃国家是一个“带有官僚主义毛病”的国家[24]。在当代中国,情况也是如此,坦率地说,当前在党和国家机关中依然存在种种官僚主义,而我们对于反对官僚主义却重视和强调的不够,缺乏有力的部署。我们决不能� ��官僚主义掉以轻心,熟视无睹,置之不理,仍然需要把反对官僚主义列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紧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深入持续地继续下去。否则,就难以遏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党和国家机关就会再度出现从“社会公仆”变为高踞人民之上的“社会主人”的逆转。20年前,苏联东欧共产党垮台和丢失国家政权,不能不说与官僚主义的复活和官僚者阶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如果说官僚主义是阴魂,害怕见到光亮的话,公开性就是置官僚主义于死地的利器。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增强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公共治理的环节、过程的透明度,并且提高了公众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官僚主义就无可藏身了。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就是要打造“阳光政党”和“阳光政府”,使政党和政府成为“透明政党”(Transparence Party)、“透明政府” (Transparence Government)。“透明政党”和“透明政府”,就是要求政党和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和实施的公共管理措施、管理流程必须及时公开,而不予公布的就绝不可以实施、执行。近年来,我国的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党务公开方面,通过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在政务公开方面,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已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力求使政务更加公开、透明,使人民大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是,现在的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也远未到了健全完善的地步。据有关专家估计,不少地方在执行党务公开 和政务公开仍阻力重重、步履维艰,只有60%的及格率,真正贯彻落实还有很大的空间。要大力推进实行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让党务和政务受到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3.继续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反对官僚主义主要采取开展运动的方式不同,今后反对官僚主义仍应按照邓小平所强调的以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为重点,走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之路。要积极稳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群众团体之间的关系。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 进行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切实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在纵向行政层级方面“上下一般粗”,上面的权力大责任小,下面的权力小责任大,在横向行政层级方面,“左右一样齐”,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相互扯皮、争权推责的根本弊端;要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各级政府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加大横向覆盖的范围,将类似职能尽量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之中,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级;要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要� ��简公务,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安排,把各级干部从“把行政工作做好,就要发更多的文、开更多的会、作更多的讲话、开展更多的评比”这样的“四多”思维观念中解脱出来。要出台严厉的制度规定,真正做到“四减”,即:减文、减会、减少讲话、减少评比。例如,除了重大的政策性文件外,属于工作性布置的不必发文;要召开的会议,也主要集中于决策制定方面;讲话稿要简明扼要,主要由领导者自己起草,提倡即席讲话;塑造良好的党风政风。
4.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从干部人事角度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反对官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在党和国家机关中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为此,首先要从干部的“进口关”进行防范,坚决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不良分子“混入”党和国家机关,这就要实行选任类官员以公开竞争为要求的普选,让人民群众行使选举权,真正实现“权为民所赋”。对考任类干部,则要通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好中选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其次,要从“管理关”管好所有干部,如,严格责任制,实行领导干部重大责任追究制度;还要实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 定期的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领导干部财产的申报制度, 落实干部廉洁自律的督查制度, 等等,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

原载《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
——————————————————————————–

[①]《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一),第27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②]《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六册,第421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1979年版。
[③]《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六册,第432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1979年版。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24 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⑤]《习仲勋文选》第13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⑥]《习仲勋文选》第13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⑦]《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54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⑧]《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54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0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⑩]《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8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2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32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列宁选集》第1卷,第10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8—422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8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 参见刘根生:《“反对”意见的价值》,《瞭望》1999年第1期。
[18] 参见范大华、姚瑞华:《决策合法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决策导刊》2007年第2期。
[19] 参见段羡菊:《一位乡长的自述:我们被变了味的指标考核逼疯了》,《乡镇论坛》2007年第18期。
[20]《瞭望》,1998年第43期。
[21] 参见吴贻伙:《安徽定远原县委书记陈兆丰狱中自白》,《检察日报》2006年12月5日。
[22] 参见《刘丽英说我国仍处在腐败易发期》,《党政干部文摘》2002年第12期。
[23]《列宁全集》第33卷,第448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4]《列宁全集》第32卷,第7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进入 许耀桐 的专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58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 | 许耀桐:论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许耀桐:论中国共产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363956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转载]温州动车追尾惨案铁路内部人士揭黑幕
July 29, 2011 at 8:30 PM
 

温州动车追尾惨案铁路内部人士揭黑幕

 

    浙江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后,业内专家表示,这次事故是自1998年德国高速列车事故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事故。由于中共当局经常将小事故掩盖,所以这次的大事故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

 

    7
月23日20时27分,由北京开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死亡的人数已上升至35人,受伤人数上升到210人。痛定思痛,在唏嘘35个生命惨烈逝去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是天灾还是人祸?是偶然还是必然?“大干快上”的高铁秀的背后,到底埋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安全隐患?

 

    事故原因专家释疑

 

    原北车集团从事设计和工程质量管理的工程师魏明(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1998年德国高速列车事故以来,世界上还没出现象这次温州列车追尾这么严重的事故。这次事故让中共所吹嘘的高铁技术世界第一的谎言彻底破灭。

 

    魏明认为,防止列车追尾的技术其实并不新鲜,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业内人士都知道,每辆列车都有一个信号区域,前车因故停车之后,后车是不允许进入前车的信号区域的,自动“闭塞信号系统”很快就会把信号传输给后车,后车会自动刹车。如果这套自动系统失灵的情况下,中心调度系统的屏幕墙上会显示出该车信号消息,那么值班人员应该把情况及时通知后车,这就是人工报警系统。如果工作人员疏忽的情况下,前车后车还有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保持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在铁路运输的规程上是最基本的要求。从这套系统来看,事故的发生固然有硬件设备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在管理上出现问题造成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梦恕表示,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如果前方有车停下来,自动闭塞系统装置会通过信号提示后面的车。“自动闭塞装置要求6公里以内,没车的时候才可以开行,距离前车4公里内就亮黄灯,提示减速,距离2公里时会显示红灯,提示要停车。动车紧急情况下自动制动系统现在还没有实现,行驶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司机的判断和操作是动车行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据网上资料显示,中国的动车司机培训只需要10天,而德国是几个月。

 

    铁道部的“潜规则”

 

    魏明透露,其实,铁道部一直以来有一个“潜规则”:出现事故,货车报、客车不报;没死人的可以报,死了人的、层层上报后高层同意后才能报。事故调查也是经过加工的。人们都知道印度的铁路事故多,其实中国大陆的铁路事故并不少,很多都是被隐瞒下来了。

 

    原广州铁路局行政部李德君(化名)对记者透露,据她所知以前发生的大量的被隐瞒的事故,其实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并不是很难遵守的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为什么职工的责任心不强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铁路系统是垄断行业,贪污腐败、官僚习气、任人唯亲。“整个系统风气都不好,一线工人怎么会有什么工作的积极性呢?”

 

    李德君强调,自动车开通以来,由于硬件设施未跟上,设计、工艺、技术、设备都达不到速度的要求,不可为而强为之,必然故障不断。还有铁路并未全封闭,高速运行的动车撞死铁路职工和路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节假日,靠大量的武警和公安沿途看守,这么长的铁道线能看得过来吗?”

 

    广州铁路局俱乐部工作的施天啸(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姐姐在动车组第一条线上的广深线上当列车员,动车的名字叫“蓝箭”号,由于动车出现故障是家常便饭,列车员戏称之为“烂贱”号。由于小事故是经常掩盖,所以这次酿成大事故,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

 

    集体贪腐名利双收

 

    魏明指出,由于高速铁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大陆目前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而从国外引进了动车系统之后,其他配套系统并未成套引进,并且从德国、法国、加拿大及日本引进的相应技术互不兼容。而在引进国外技术的时候,国外厂商在合同中只保证时速200公里/小时,而为什么铁道部非要要求300公里
/小时呢?

 

    魏明透露,在刘志军任铁道部部长之前,中国从英国引进了160公里/小时的准高速。刘志军靠溜须拍马上任后,在北京铁道部曾听同事说,刘志军有两个凡是:
“凡是前任部长干过的事情,我一律不干;凡是前任部长用过的人,我一律不用。”为了名利双收,他一定要搞高速列车。当时04年黄菊分管铁道部,由黄菊亲自定板,急功近利的高铁就一拥而上。

 

    施天啸认为赶工期招投标不透明,在中国大陆铁路系统是最突出的问题,也为铁路建设留下安全隐患。2006年,原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董事长吴俊光、副总经理陈少宏等四位副总经理因涉嫌集体贪污被“双规”可见一斑。

 

    中华网论坛yjyajj发帖透露,他所知道的,中铁电气化局近两年在大陆的施工承揽上千亿,那么多的工程怎么能忙过来呢,好多工程都是分包出去,中间抽管理费,呵呵,二包、三包、甚至四包的工程能是合格的鬼才相信!大家不知道的黑幕多的是,铁路工程开标时天大的笑话,几十个亿的工程,各家报价仅仅差距几十万元,甚至十几万、几万元,大家想想可笑吗!有的离招标概算仅差一点点,哈哈,中国的招标,铁路的招标,黑的不是一般呀,不出问题才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65f2a0102ds4b.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媒体札记‘��“逼供”铁道部
July 29, 2011 at 8:30 PM
 

徐达内

(2011年7月29日)

央视没有在午后提供直播画面--但这不妨碍人们同步得知国家总理面对中外记者究竟说了什么,关心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民众可以去多家商业门户收看凤凰卫视现场直播,第一财经频道也勇于在这个时候“违规”转接境外信号,人民网、新华网提供文字直播记录。当然,还有那些聚集在路桥现场下的各路记者,他们通过微博不停传来电视信号中不一定能看到的细节。

温毕竟还…


总共有 13 条读者评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媒体札记‘��停下你飞奔的脚步
July 29, 2011 at 8:30 PM
 

徐达内

(2011年7月25日)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周末。原本是属于赖昌星的,编辑们一早就找好了他被押解下飞机的画面,但就在他们斟酌头版标题之时,来自华东雷雨夜里的一声巨响,改变了此后中国新闻的所有轨道。

周六晚上8时许,甬温线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在温州境内一铁路桥上发生追尾,后车第1至4位车厢脱轨,前车亦有两节车厢脱轨。根据官方公布数据…


总共有 75 条读者评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这个痛失孩子的母亲‘��她100日的孩子遇难‘��至今未被计入遇难者名单
July 29, 2011 at 8:30 PM
 

感谢 当时我就震惊了 投递给天朝娱乐!

这个痛失孩子的母亲,她100日的孩子遇难,至今未被计入遇难者名单。如今,只有真相和公义,能部分平复他们的悲痛。看看她的倾诉,一切描绘的语言都显得苍白…

郭瑶:http://t.qq.com/A1330829305

63232734gw1djmsdxrbwbj 这个痛失孩子的母亲,她100日的孩子遇难,至今未被计入遇难者名单
郭瑶:#温州动车追尾坠桥# 这是宝贝100天的照片,上了那辆该死的车,他就离开我了

 这个痛失孩子的母亲,她100日的孩子遇难,至今未被计入遇难者名单

郭瑶:#温州动车追尾坠桥#50万,能买到做母亲的感受吗?我绝对不可能签。
 这个痛失孩子的母亲,她100日的孩子遇难,至今未被计入遇难者名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新浪微博‘��中国版推特仅仅是冷笑话集中地‘��
July 29, 2011 at 8:30 PM
 

610 newsies 新浪微博:中国版推特仅仅是冷笑话集中地? 

两亿用户,70%内容来自美国之外的地区这些成绩足以让推特引以为傲。但新浪微博的发展势头直逼推特 一亿四千万用户,而且以每月一千万新用户的速度递增。

 

新浪微博常被称作“中国版推特(正如中国有Facebook的翻版人人网’‘开心网一样)”,许多人认为它只是个山寨微博平台。但惠普实验室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推特和新浪微博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用户对它们的使用方式却大相径庭。这份报告写道:“与推特这样的全球化社交网络相比,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内容有着显著的不同。”

 

惠普实验室对新浪微博进行了30天的研究,发现新浪微博和推特在分享内容上的一个主要差异是前者大多是娱乐内容,而后者更多用来分享新闻。报告称:“在中国,网民一般用新浪微博来分享娱乐性的内容,像笑话、图片、视频等。而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推特上的时事新闻比娱乐内容要多。”

 

这个趋势在两个平台上被转发得最多的用户身上可见一斑。新浪微博人气最高的十大用户都是发布时尚资讯、音乐、笑话和星座运程的。往下数到榜单的前20位,情况也是一样,这些用户的名字(翻译过来)包括“冷笑话”“搞笑排行榜”“酷音乐”“全球音乐”等。

 

如果说新浪微博的十大用户是中国的Perez Hilton(译者注:美国一个著名的名人八卦博主,他的名字是拿帕里斯希尔顿来搞笑),那么推特的十大就相当于汤姆•布洛可(译者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著名主持人,作家,曾主持NBC三大新闻节目,获奖无数)。推特美国用户中被转发的前10位是CNN、新闻摘要网站Breaking News、纽约时报等。推特美国的前20位中这个特征更加明显:用户包括赫芬顿邮报、天空新闻台、BBC世界频道、路透社、西班牙《国家报》、La Patilla、华盛顿邮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频道等等。

 

惠普的报告称:“新浪微博一直以来的领头羊不是媒体,而是一些英雄不知出处的帐户。它们以论坛或平台的形式让各用户分享好玩的图片、笑话和故事等。”(英国金融时报把这一现象归因为“中国传统媒体受到严格的审查。”)

 

不过,惠普实验室并没有把这些现象定性为绝对的趋势。惠普社交信息处理实验室的负责人伯尔纳多•休伯曼表示:“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两个用户群体行为的差异是相对的”。“这个研究并不是说新浪微博的用户不传播新闻,他们当然也传播。不过我们的试验的确显示在这段时间里,新浪微博用户不如推特用户那样关注硬新闻。”

 

  查看评论 新浪微博:中国版推特仅仅是冷笑话集中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之声完整披露家宝28日与遇难者家属对话内容。精简详实‘��问题犀利‘��痛批铁道部
July 29, 2011 at 8:30 PM
 

感谢 社会p民 投递给天朝娱乐!

精简详实,问题犀利,痛批铁道部

家属:“不满意”、 “这么点事都解决不了,何谈别的”、“我们不要钱,我们要命”“ 买大白菜呢,讨价还价,一会17万,一会50万的?”“它根本代表不了政府”【46秒开始 天津家属,言辞犀利 】

475b9c2djw1djmiz39xgfj 中国之声完整披露家宝28日与遇难者家属对话内容。精简详实,问题犀利,痛批铁道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完美体制”的覆灭——铁道部废墟的启示
July 29, 2011 at 8:30 PM
 

作者:关不羽 | 评论(1) | 标签:“7, 23”事故

今天,在我心目中,铁道部已经是一片狼藉的废墟。这个擅长创造“奇迹”的部门,因巨额贪腐、集体落马、数据造假、经营惨淡、事故频发等一系列事件,其公众形象几近冰点。最后以“7.23”事故的戏剧性表演,彻底垮塌。

铁道部,直属十八司局的规制庞大,对地方铁道部门施行完整的垂直体系领导。从行政分工看,直属十八司局中负有检查监督职责的有十家。铁道部的职责也很奇特,它无疑是一个主管政策制定、实施和行业监督的行政机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个国有经济实体。——铁道部是要计算利润的,比如去年利润仅1500万元,而资产负债率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到达58.24%,总负债近两万亿元。

“中央—地方”的垂直领导、复杂的行政监察体系,而且以行政权直接管理经营活动。很符合国有制想象的完美体制。

要规模有规模——权力、资本两方面双重垄断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

要资金有资金——哪个企业可以像铁道部那样,通过政策扶植直接获得每年七千亿、总额达两万亿的巨额国家拨款?

要强力体保证有强力保证——拥有公安系统和庞大的监督机构。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美好。行政权加持的资金渠道畅通无阻,铁道部的资本扩张规模和速度远远超过了任何企业——包括其他大型国有企业,遑论某些国人谈之色变的“跨国垄断”,更不用谈民间私企了。

政经合一、资本和公权紧密结合的铁道部,一度创造出符合“效率想象”的建设奇迹。近几年来,铁道部推动的大工程,其速度与规模,若没有政经合一的体制,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

相比美国高铁项目,奥巴马咬紧牙关的区区数十亿美元,简直和烧纸钱一样小打小闹。甚至世界公认的成功范例,日本新干线系统十年成型、二十年成功,也无法与铁道部近年来的大手笔相提并论。规模加速度,很容易就制造了“高效率”的幻觉。但是,幻觉就是幻觉,现实的残酷总会戳破玫瑰色的包装纸。事故频发乃至重大事故面前,谈何效率?而且,现在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人力甚至人命去填补呢?

时至今日,无论是以行政机构的标准去衡量,还是以一个经营性机构的标准去比照,铁道部都是典型的失败案例。内部监督机制失效,大面积、高规格腐败。巨额资金注入,贪多求快的政绩追求压倒了经济理性,经营陷入债务危机。至于重大事故的惨剧、安全状况堪忧,既是政治上失分,也是经济上失败。

如果不是鲜血淋漓的现实教训,铁道部的体制非常符合“完美体制”的想象。

相比中石化、中石油之类的国有垄断巨头,铁道部的政经关系更加高度统一,行政命令式的决策更为直接;

相比其他部委与地方部门之间二元制的领导关系,铁道部的“中央—地方”垂直领导更为清晰。想象中和纸面上,各类行政监督应该是很完备的,价格管理应该是更容易亲民。但是,这些实现了吗?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其负面作用的影响程度比“国企坏孩子的典型”——石油巨头有过之而不及。

可见,“完美体制”不完美,不但不完美,而且很糟糕。资本与权力的联姻总是公众的灾难。权力被资本诱惑,资本被权力毒害。公众同时面对唯利是图、不负责任的公权,效能低下、专横跋扈的资本。而所谓“全民所有”、“国有”实质上是产权悬置,“乱花别人的钱”的大门洞开。

而貌似折中主义的“某某主义市场经济”、“某某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则成了障眼法,预制了市场经济这头替罪羊。

以这次“7.23”惨祸调查的最新进展为例,拖出了“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这家所谓公司参与铁路大项目,是市场经济运作吗?一干有权在铁路系统技术评审中发言的专家。在政府资金支持下,既设计研究,又委托生产,然后在铁路系统内顺畅地销售产品。这家年利润亿元以上的“公司”既非市场竞争的产物,也非民间资本造就,纯粹是公权力的改头换面攫取利益的工具。其“商业运作”实质上是从铁道部的大权力、大资本中攫取的小权力、小资本。这种格局下,谈何商品?谈何市场?行政权劫持了资本,也就劫持了市场。这种所谓“市场经济”在中国现有行政体系中比比皆是!

恰恰是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市场规律,粗制滥造、隐患重重才会在高铁、动车这样的重大工程中堂而皇之。可是,权力资本作恶后,总有一批人出来咒骂市场经济,恨不能国家统统管起来,究竟是何心态?

阻止权力和资本联姻,是现代社会良好治理的第一要义。国内所谓左派,经常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献金、选举赞助作为其制度缺陷的重要证据。这确实持之有故——权力和资本总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奸情”倾向,再完备的制度也难保不出漏洞。也正因为权力和资本的亲密接触总是导致公众受害,才要尽量让两者保持距离。警惕印把子和钱袋子的暧昧关系,是制度设计、舆论监督的重镇所在。

而中国所谓左派——实际上“政右经左”已经是中国知识界主流的“标准配置”很难说谁左谁右——却是迷恋国有化、公有制、行政干预的“国家统统管起来”。假装“国家”没有自身的利益,公正无私、一心为民;假装资本被“国家”控制、刷上一个“全民所有”的标签就无毒化了。这可能吗?铁道部“统统管起来”的教训正在眼前。

这样的亏,中国吃得还少吗?

“反正我是信了”,没有哪个惹祸的资本家敢说出口;匆忙结束搜救、胡乱给个事故原因,没有哪个正常的行政机构敢如此为之。而铁道部都做到了。

举国之力的三峡工程,上马时宣传防洪抗涝、电费降低、“万吨轮直达重庆”,成功后都成了浮云。加上葛洲坝,发电量区区全国的5%,其余都谈不上,不算负面作用,还算是个雄伟的景观工程!至于各地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千姿百态的楼、堂、馆、所,不忍提。

这样大手笔的公权力,我们养不起、也伤不起啊!

经历了铁道部的毁灭,你还信通过强化行政统制、加强“监督”,可以消弭权力资本的恶劣影响?反正我是不信了。与虎谋皮是一回事。帮助老虎武装到牙齿,再去谋皮,算怎么回事呢?这种至死不渝的公权力迷恋从何而来?

中国现代化之初,恰逢世界左翼潮流时代,“讨伐罪恶的资本”是一时显学,这决定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基调。“资本”进入现代中国话语中,带着天然的原罪色彩。与此同时,急于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躁进心态是国家主义的天然温床。对全能政府的警惕不足,对民间资本的厌恶至深。最典型的是,民国时代的意识形态纷争多端,“节制资本”竟是少数几件默契的共识——可笑的是,终民国时代,真正意义的民间资本在战乱硝烟中从未发育成熟过,谈何节制?

今天的“政右经左”根底便是如此。味道也是一样。在一个国有垄断大行其道的国家,大骂万恶的资本是时髦;在一个权力劫持市场、扭曲市场的国家,大骂市场经济是时髦。“假想敌”是情绪宣泄的好对象,真问题却被遮蔽。归根结底,公有制只不过创造了一种公平均富的幻觉效果;“国家统统管起来”给出了廉价的正义想象。这种信念是一种狂热的皈依,而非解决社会问题现实途径。

但愿铁道部的废墟、7.23”的血迹,能给善良的公众敲响一记警钟。政、经一体、权力高度整合的“完美体制”会带给公众什么?灾难而已!

关不羽的最新更新:
祭“7.23”死难同胞——“待死者”感言 / 2011-07-25 21:58 / 评论数(0) 神圣的牛粪——红歌热之彻底观察 / 2011-07-07 23:33 / 评论数(14) 莫拿高考当替罪羊 / 2011-06-23 20:45 / 评论数(5) 南科大,播下的是跳蚤,能收获龙种? / 2011-06-10 21:46 / 评论数(4) 谣言与国家统计局 / 2011-05-20 22:32 / 评论数(2)

275 250 v2 “完美体制”的覆灭——铁道部废墟的启示

 “完美体制”的覆灭——铁道部废墟的启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维稳”草木皆兵‘��
July 29, 2011 at 8:30 PM
 

从WiFi管控到商场限流 中国“维稳”草木皆兵?

北京方面加强了各级政府的互联网审查力度,扩大了传统电话窃听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在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对领导层来说,既然打造了这样一台无所不在的安全机器,并把僵硬的“稳定”列为最高目标,它就不能不草木皆兵。

 
  

   在城市的某一角, 我们只要打开带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即时上网浏览信息;在开车的同时,只要有可以上网的某种无线终端,我们就可以看到二环路某个路口的摄像头拍摄下的画面下,是否有我们约定好见面的某个朋友等在路口。这样的愿望或者将随着“无线城市”的建设而成为现实。

  无线城市被公认是一个城市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手段。在美国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要竞选下一届市长,没有很好的无线城市战略,他是不可能当选的。”

  北京无线城市项目自奥运期间开通,着实方便了网民。但最近的一则新闻,使“无线城市”变了味。

  【新闻背景】

  不装监控软件 咖啡厅禁用WiFi

  花两万安装“网络监控软件”才能为顾客提供免费上网?近日,东城区的咖啡店、酒店、小酒吧等场所大都接到警方通知,要求店方安装“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安全管理系统”,用于监控用户信息,才能为顾客提供无线网络。详细

  大概在7月1日前的一周,东直门派出所发文件组织辖区内学校、酒店等能提供上网的单位开会,称无线上网的地方要安装一个“安全监控”软件才能上网,否则为顾客免费用的WiFi将被停用。

  据介绍,单位应记录并留存用户登录和退出时间、主叫号码、账号,互联网地址或域名、系统维护日志的技术措施等。此外还应安装并运行“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安全管理系统”。

  该通知称政府出资建设管理系统平台,场所出资安装技术设备。未采取安全技术保护措施的,单位将被处罚。

  因为这个软件要交两万元,“我是小咖啡厅,交两万确实费用太高。而且如果安装了,也要为顾客受到隐私侵犯负一定的责任。”因此,这名店主决定直接停掉店里的WiFi。这也导致很多顾客表示不解。

  【媒体追问】

  个人隐私是否受侵犯

  “这跟在网吧实名制上网一样,只要管理运用得当,并不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俊生表示,这涉及监控度的问题。公民对于政府来说,很多个人隐私在政府的掌控之中,这对于维护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是必要的。

  刘俊生表示,但在管理这些隐私信息时,政府及工作人员必须替公民保守个人隐私,不得对外公布和泄露。中国的网络大众化进程已经十多年,在当前特定的情况下,政府为保证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有这样的规定,无可厚非。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这个手段和途径,来追查犯罪和危机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言行。政府不能借公共利益受损,来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使用不能扩大化。”

  警方是否趁机谋利?

  有经营者表示,安装此软件一套最低需要近两万元,成本太高,应该由政府出资购买。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俊生表示,政府某一部门要求经营者出资,这样的强制规定剥夺了个人财产,不具有合法性。

  根据警方通告提到的法规,《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明确要求场所落实安全保护技术,并运行安全管理系统,所以政府出资建设管理平台,经营者出资安装技术设施的规定是合法的,场所也应当配合工作。

  警方有关人士表示,他们不参与商业行为,不会从中牟利。

  【公司回应】

  安装软件主要是针对在逃犯

  监控软件的提供方上海雨人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一技术人员称,该公司的安全监控软件全名为“非经营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目前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的非网吧类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均将安装该公司产品。安装此软件后顾客浏览日志将被保存60天。另一位工作人员称,安装软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在逃犯。

  【延伸阅读】

  北京《大中型商场、超市治安防范规范》将实施

  当大型商场顾客活动区人员最大聚集总量所占面积,与公共活动面积之比超过70%,需用采取限流、疏散等措施。8月1日起,强制性地方标准《大中型商场、超市治安防范规范》将实施,大中型商场、超市须建预警处置机制,由低到高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级别。接红色预警立即进入全面警戒状态,并停止一切经营活动。

  目前,本市还没有与大中型商场、超市治安防范系统规范相关的标准。据了解,自2005年起,大中型商场、超市的视频监控系统已全部联入公安机关监控平台。商业单体建筑经营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3000平方米以上,以从事各类商业零售活动为主、独立纳税、集中收银的,即为大中型商场、超市。全市约有200余家,由于面积较大、财物集中、人员密集,属刑事、治安案件多发区域。

  标准要求,大中型商场、超市的治安防范演练每年不得少于2次,包括所有员工。同时,应设置治安保卫机构,专职治安保卫人员不少于2名;安全防范监控中心24小时内每班至少有2名保安人员负责值守。当顾客活动区人员最大聚集总量所占面积,与公共活动面积之比超过一定比例时,将采取限制进入、区域隔离、引导疏散等措施。其中,商场和超市地面一层分别不得大于60%和70%,地下及地上二层以上不得大于70%和80%。如果商场各层客流聚集面积超 70%时,各层均需限流。

  为应对突然发生的恐怖袭击、爆炸、恐吓等可能致人伤亡的公共安全事件,大中型商场、超市须制定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另外标准还首次明确提出,大中型商场、超市要建立预警处置机制,由低到高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信号由公安机关发布。

  当接到黄色预警时,商场和超市营业公共区内的垃圾桶(箱),每30分钟须清理检查1次。同时,清理楼梯等所有疏散通道,并在户外停车场为警务指挥车、救护车、消防车留出停放空间。调派60%的治安保卫人员开展安全检查,针对可疑人员、物品、车辆采取跟随、检查与巡逻等方式。视自身情况,可进入部分区域警戒状态,设置警戒线隔离,停止局部经营。

  橙色预警的处置措施将有所升级。商场、超市的自助存包柜一律停止使用,改由人工存包,并撤销营业公共区内的垃圾桶(箱)。户外停车场还应留出防爆处置车、工程抢险车的停放空间。现场总指挥由主要经营负责人担任,全员分区、分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出动的治安保卫人员要达到80%,必要时全面警戒,停止经营。

  在落实黄色、橙色预警处置措施的基础上,红色预警还要求商场、超市的全体治安保卫人员到达现场。同时,实施全面警戒,停止一切经营活动。直到接到绿色预警信号,方可恢复营业。

  【浮想联翩】

  “维稳”草木皆兵?

  中国海内外的许多人士认为,较长时期以来相对宽容的共产党,已经恢复了更加威权的姿态。他们认为,安全机器的权力不断扩大,反映并且推动了这种转变。一些人还认为,这种转变可能反映了党内的高层权力争斗,其结果可能决定未来多年中国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的行事方式。

  在过去十年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经济取得空前增长,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个人权利意识增强,构建公平有效的司法体系成为一个重点。

  对稳定的这种全神贯注,得到权力越来越大的安全机构的鼓励,在应对政治现状所面临的种种所谓挑战方面,安全机构如今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它比以往更多地使用法外处罚、失踪及其他各种严厉手段。

  “我们看到,党正对司法体系实行一种新的政策,”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中国法律专家郭丹青教授(Donald Clarke)表示。“法官们被告知,他们变得太专业了,脱离了群众。安全机构似乎被告知,他们可以采用他们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而不会有人过问。”

  北京方面还加强了各级政府的互联网审查力度。用于屏蔽境外网站的过滤系统“长城防火墙”最近几个月开始干扰更多网站。谷歌(Google)是受害者之一,其搜索及电子邮件服务如今频繁受到屏蔽。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支日益壮大的用人力监视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的网络警察队伍,以及先进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采用。“我们3年前开始向警方销售这些解决方案。现在你开始看到一些切实的影响,”中国一家领先互联网安全公司的一名销售经理表示。

  政府扩大了传统电话窃听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在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据国有电信公司的消息人士表示,可辨认敏感关键词的软件能够对通话进行搜索。

  对领导层来说,问题在于,既然打造了这样一台无所不在的安全机器,并把僵硬的“稳定”列为最高目标,它就不能不草木皆兵。

(来源:财识网综合) 

打喷嚏链接:http://www.dapenti.com/blog/more.asp?name=caijing&id=47135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中国“维稳”草木皆兵?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喷嚏图卦》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宣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July 29, 2011 at 7:50 PM
 

中宣部:鉴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真理部”是网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其下属的各省宣传部,以及国家级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明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版总署,文化部等一系列言论出版审查机构的总称。】

zhenlibu 中宣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图片来源:百草园]


© Xiao Qia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温州动车事故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Google+新手指南
July 29, 2011 at 7:30 PM
 

来源:http://wuxiao.info/2011/07/google.html

(博主按:本文思维紊乱,慎入)

google logo big2 Google+新手指南    自从今早我的两篇文章《在线输域名查IP,找Hosts IP不求人》和《同步你的Google+信息流到twitter,facebook》被IGFW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转载以后,我的这个小博客流量飙升,本人邮箱也受到了很多求Google+邀请的邮件。
    我原先以为Google+内测了快一个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没想到还是有很多需要邀请的网友,甚至有网友发邮件询问我Google+的用法,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篇Google+新手指南。

   1,Google+是什么?
%25E5%259B%25BE%25E5%2583%258F+20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是Google公司在今年6月30号推出的社交服务(类似twitter和facebook),目前正在内测阶段。
     Googl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一直想在社交服务上面有所作为,但推出的几款产品,从orkut到wave,再到Google buzz,均没有取得成功。
       这次Google重拳出击(甚至因此而改变了导航条的风格),推出了这款名为Google Plus(Google+)的全新的社交产品,意图与twitter,facebook争夺社交服务的半壁江山。
 Google+新手指南
       2,如何申请Google+。

       因为Google+目前还处于内测阶段,只有通过好友邀请才能注册。再打一次广告,我的邮箱:wuxia...@gmail.com,需要邀请的请发邮件。
       因为Google的影响力实在太大,Google+推出后第二天便被GFW封锁了。一般用修改hosts的方法访问,详情请见我的博文《修改hosts文件不翻墙上Google+》。
       不过我相信,能看到我的文章的朋友,翻墙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是我的G+地址:Changer欢迎圈我。
      
       3,如何使用Google+?
       这是Google+的登录网址:https://plus.google.com/。登录后出现以下画面:

%25E5%259B%25BE%25E5%2583%258F+1 Google+新手指南


    我们首次使用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圈人”(类似于twitter的关注)。系统会在右侧随机推荐好友给你,你也可以点击“社交圈”按钮,到里面添加好友和建立圈子。
    你可以选择自己要圈的人,而不必经过他们的同意,这一点和facebook需要相互加为好友是不同的,也是Google的开放性所在。
    而Google+最大的特点是,你可以建立不同的圈子(如朋友,陌生人等等),将所圈的人放入里面;而同一个人也可以被放到不同的圈子。
 Google+新手指南
 
    这样划分“圈子”的好处就是:分享消息时,你可以按圈子选择分享的对象。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您的隐私。
   
    圈了好友以后,您可以与他们分享消息了。进入主页面:
 Google+新手指南
    在“信息流”里输入你要分享的信息,在底下可以选择信息的分享对象:是公开,还是某个圈子或者是某个人,都又您决定。
    对于别人的信息(如果你是他的分享对象的话),您可以按+1按钮,评论,也可以再一次分享给你要分享的对象(相当于转发)。
    此时,你分享的对象会看到,你分享了这则信息,并且可以看到信息的最初分享者

    有时候,我们只想看到某个圈子分享给我的信息,这时我们可以在首页左侧,选择不同的圈子,以查看消息。
 Google+新手指南

    在主页的右下角,您可以邀请别人视频群聊,也可以发送邀请给朋友开通Google+,还可以获得Google+在手机上的应用。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非常注重保护您的隐私。
 Google+新手指南
    
     在编辑个人资料页面,你可以自订资料上的哪些信息给哪个圈子的人看。你也可以选择,以某个圈子或者网络上任何人的视角来查看你的资料,确保你的隐私。

    最后,�嗦几句题外话。
    不知道有几个人能耐着性子把本文看完,如此没有条理的一篇文章,我写完以后都不忍再看。
    其实,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驾驭不了这个主题,但是我做事情,总不想半途而废。而且多多少少会对大家有点帮助。
    这个博客也是这样,既然开始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即使只有自己这一个读者,也会好好经营,慢慢把它发展壮大。

    最后的最后,分享一本由Google软件工程师陈辉编写的Google+中文用户手册,可以作为学习使用Google+的参考。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新手指南  Google+新手指南

adff827ae logo big2.jpg 150x150 Google+新手指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Glenn Tiffert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July 29, 2011 at 7:30 PM
 

来源:http://allinfa.com/self-built-kill-gfw-web-proxy.html

找一个免费空间、免费域名,或者买一个廉价的付费空间、优惠的低价域名,就可以搭建自己的安全翻墙加密代理网 页,不能不说是我们翻墙网民一大快事。为了方便读者查询,美博园汇总了目前几款优秀的可以自建的安全翻墙加密代理的方法教程。最近几大可以自建的加密代理 服务器相继更新,这些翻墙工具给我们这些有中国特色的天朝网民带来了云梯,可以更加方便的翻墙,哈哈,让GFW去死吧。

phproxy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重生

安全翻墙APJP:基于PHP和JAVA的代理构建最新版教程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代理服务器 KnProxy教程说明

自建Socks5安全翻墙加密代理服务器-phpsocks5


用新版自由门做安全翻墙加密代理服务器教程

GoAgent又一个基于GAE的自建安全翻墙加密代理利器

Secure-GAppProxy改进的加密安全翻墙软件


自己动手搭建安全翻墙VPN

如何用Windows VPS搭建安全翻墙VPN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自建安全翻墙加密网页代理的方法汇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excel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July 29, 2011 at 7:30 PM
 

来源:http://wuxiao.info/2011/07/vpngreenvpn3vip48.html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的VPN很多,但是既免费支持多平台的VPN可能很少。而今天介绍的GreenVPN就是其中一款,它支持Windows,Ubuntu,Mac,Android,iPhone等平台,让用户在各种设备中都可使用,而且注册是免费的(免费帐号有每月200MB的上网流量限制),用来偶尔上上某些网站已经足够。

据说,GreenVPN是国外的软件,但是也有人说是国产的,我们姑且英雄不问出身。正由于它多平台的支持速度快操作简单,加上中文的网站界面,所以虽然有流量的限制(毕竟我们不必要随时挂着),还是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追捧。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官方网站:http://www.greenjsq.com/
注册地址:http://www.greenjsq.com/component/user/?task=register
客户端下载:http://www.greenvpn.co/shiyong.html


使用方法: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1,注册帐号。点击上面的注册地址,注册一个免费的帐号。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2,下载客户端。点击上面的地址,选择您的系统,下载客户端。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3,使用客户端链接VPN。
打开客户端,输入帐号密码后,选择链接的线路和加速方式(试用帐号只能使用试用线路),点击连接即可。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注意:如果PPTP方式无法连接,请用L2TP;如果L2TP连接出现792或798错误,请看这里帮助:http://www.greenvpn.co/shiyong/69.html

我之前参加活动,获得了一个3个月的VIP使用帐号(价值48元),但是由于我是学校校园网直连用户,因为学校路由设置的问题,使用不了VPN,所以我将这个帐号分享出来,有意者请留邮箱,仅此一个,先到先得。


另外:请大家注册的时候,我给的链接注册,和官网注册是一样的,而且可以为我增加1个积分,积分累计达到30分可兑换一个月的VIP帐号,我也将继续分享给大家使用(如果能积累到的话),谢谢配合。


注册地址:http://www.greenjsq.com/component/user/?task=register

更多信息,请关注:www.wuxiao.info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b58121e155B525255D.png 150x95 免费VPN介绍:GreenVPN(赠送3个月VIP帐号一个,价值48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maxiaol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AlwaysOnPC翻墙
July 29, 2011 at 7:30 PM
 

来源:http://igfw.tk/archives/4014

这个AlwaysOnPC和以前提到的云端翻墙(TUS)类似,都是连接到远程的一个Linux桌面,里面有浏览器打开就可翻墙。

AlwaysOnPC支持iPad、 iPhone,、Android和 PC/Mac,有美国和欧洲服务器可供选择。

打开http://www.alwaysonpc.com/signup.php申请(可以选择美国或欧洲服务器,最好选美国服务器),

填写好后需要到邮箱查看激活邮件(可能在垃圾箱) 打开邮件的链接后完成注册,

注册后在http://www.alwaysonpc.com/signin.php使用用户名(申请时邮箱地址)和密码登录,

点击Connect to my AlwaysOnPC下载一个插件startAlwaysOnPC.jnlp(需要本机安装Java且浏览器启用了Java插件),下载安装后就可以使用用户名(申请时邮箱地址)和密码登录,登录后在打开的浏览器里输入被墙网址即可翻墙访问了(好像是免费试用5天)。

本文原始地址http://igfw.tk/archives/4014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AlwaysOnPC翻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huamei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July 29, 2011 at 7:30 PM
 
自由门7.15版改进了自由门代理控制功能。欢迎大家继续反馈。

专业版:
http://dongtaiwang.com/loc/software/fg/715/fg715p.exe
http://dongtaiwang.com/loc/software/fg/715/fg715p.zip

专家版:
http://dongtaiwang.com/loc/software/fg/715/fg715x.exe
http://dongtaiwang.com/loc/software/fg/715/fg715x.zip

在自由门同一目录下会产生一个dtwpc.dat文件,存放与自由门代理控制功能有关的信息,与fg.ini文件类似,一般不要删除。

新增自由门代理控制:
   以往使用自由门时,要回连到国内网站时就发现上不了(回墙现象),于是有些人开启两个浏览器,一个连国内,一个使用自由门连国外。 现在自由门新增了“代理控制”就可以方便自动切换。

有3个选项如下
1 所有网站都通过自由门代理访问: 取消直连功能,全部经由自由门。前面版本的自由门都是如此。选了这个选项就可能会回墙的问题,请记得

2 国内网站,不通过自由门代理:
- 直连网站列表: 自由门依照使用者定义好的规则,让这些网站直接连上,不经过自由门,也就没有回墙的问题。要记得,不要误把敏感网站放进来,千万注意- 保证以下网站通过自由门代理,即使在以上直通网站列表中有匹配:有一些网站虽然是国内的域名,但是被封锁了无法直连,例如你定义.cn直连,但google.cn就是无法连上。这时就得把google.cn放进例外列表,经由自由门访问

3 只允许通过自由门代理访问安全名单上的网站:这个选项对高安全需求人士是有用的。在白名单内的网站都会通过自由门,但名单之外的网站全都被阻挡。 例如访问敏感网站,而该网站被骇植入木马时,会转址到其他网站,但因为转址的网站不在白名单内就会被自由门挡下。(选用这个选项时,白名单网站列表最少要设定一个)

定义列表的技巧:(举例说明)
cn = 只要是网域名最后是.cn的网址都符合条件。非常多国内网站都符合此条件,因为.cn就是分配给中国的域名,例如 www.gov.cn或是www.b2bnet.com.cn

baidu.com = 百度有很多的网站,例如news.baidue.comzhidao.baidu.com等,为了避免要一一的加入名单,因此设定规则:只要是网域名最后是baidu.com的网址都符合条件。 一般其他网站的设定方法也尽量用这样的规则。

www.baidu.com = 这是最严格的规则,只有完全符合www.baidu.com的网址才符合条件,例如news.baidu.com就不符合此条件了。一般是在有安全考量的时候才会这么做,不然要一一列举是累人的事。

以下列举不正确的网域列表,请避免
例一:www.baidu.com
错误:取www.baidu当参数。
说明:正确的取法是由后往前取,不能由前往后取。所以正确应该是com或baidu.comwww.baidu.com才对

例二:www.baidu.comwww.chinabtob.net
错误:只取com或net当参数
说明:这样范围太大了,非中国网站都符合条件。取baidu.comchinabtob.net比较恰当

例三:www.baidu.com
错误:只取baidu这个字当参数。
说明:不能够从中抽字出来,正确应该是baidu.comwww.baidu.com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DIT发布自由门7.15版(7月23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Karen Bake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July 29, 2011 at 7:30 PM
 

来源:http://xujies.com/archives/467

这段时间国内空间又开始严查BA了,不知抽哪门子的疯,国外的虽然慢点可就是稳定的多,但对于使用国外的空间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你使用的虚拟 主机上别人的空间发布了不和谐的内容而被G-F-W墙了,那么你就可能会被殃及池鱼造成空间不能在国内访问,而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国外空间上购 买一个独立的IP绑定到自己的空间使用,只要你自己不发那些信息就不用担心被墙了。但独立的IP都要花额外的费用。Godaddy上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 省下这其中大部分的费用!方法就是购买一个SSL证书,购证书的时候Godaddy会赠送一个独立的IP,不管你是否使用证书这个独IP加证书的费用都比 单独购IP便宜的多(这一点很让人费解是不)。要使用证书,先要安装,今天说一下SSL证书的安装方法。

首先,登录Godaddy,进入主机控制面板,见下图,

个人帐户中,点击左边的“SSL Certificates”:

image002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然后点击下图中的:“Manage Certificate”:

image004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下面的“Is this certificate for Intel® vPro™?Learn more”选择No:

image006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下一步:

image008 1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完成安装:

image010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完成。然后就是等待。。

image012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现在是pending…等状态改变为:Awaiting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这时,Godaddy会查询域名的Whois信息,然后给该域名的administrator信箱发一封标题为Domain Access Verification的确认信。所以要确保域名信息里的administrator信箱是有效的。点击确认信里的确认链接即可。

然后独立IP就有了,可以去主机里面选择你的空间为它设置独立IP了。。这才是购证书最重要目的。。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fdd053d2image002.jpg 150x150 Godaddy空间证书的安装方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_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July 29, 2011 at 7:30 PM
 

来源:http://www.thex.tk/html/186.html

最近好像流行起vps了,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帝等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中华之心不死,经常性的推出便宜,比如说ds的2$每月,一个IP的vps,或者4$每月,两个IP的vps,或者hostrail的1.4每月的便宜vps等,折算回人民币都是很便宜的10人民币左右,还有甚至免费的vps,所以基于SSH tunnel的代理方式越来越流行了,本文将教会大家如何在VPS上开设公用SSH帐号用于突破封锁(翻墙,gfw)。方法非常简单,跟着我来吧,只要两步就可以实现:
  1,用putty登陆VPS,输入如下命令创建一个权限最低的用户(将username改为你想要的用户名):
  useradd -M -s /sbin/nologin -n username
  2,修改该用户的密码:
  passwd username
  根据提示输入两遍新密码。仅仅如此而已!然后你就尽情地享受SSH代理带来的乐趣吧!
  =================================================
  1,用该命令建立的用户已经是最低权限,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尝试登陆一下PUTTY或者WinSCP,看看是什么提示,应当是没有权限的提示。
  2,关于SSH代理软件,建议大家使用MyenTunnel,相信有的朋友也听说过MyenTunnel的强大。而资料博客在自己BurstVPS上开设的帐号,用MyenTunnel连接SSH代理后下载速度经常可以飙升到200K以上,非常牛逼。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教你获得免费SSH帐号 在vps上建立只有SSH代理权限的帐号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wmq1948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July 29, 2011 at 6:00 PM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87 次 更新时间: 2011-07-23 23:19:22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标签: 真相 教育
林明理
某日,读到了网络作家、重庆的傅一河老师的《我想告诉学生真相》一文,鄙人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深为感佩。于是也按捺不住“跳出来”想说一说,作为语文老师,我也告诉了学生哪些真相,我是如何告诉学生真相的。
事实真相的告诉是根据教学需要有机穿插的。试举几例。
比如,对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非常明显,那是希望学生们仰视崇敬以拜读的。而我教学时,在学生了解了青年毛泽东立志改造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的宏大抱负——这是值得肯定的——之后,在本课学习的结尾,我给学生介绍,后来真正掌握了最高的绝对权力而又无人能制约的毛泽东,却在最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由于头脑发热,过于自恋,一意孤行而施行一系列错误决策,“反右”、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输出革命”、“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带来惨痛损失,留下巨大后患,也极大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一些学者对毛的评价是“建国有功,建设有过,文革有罪”。学生对毛的一生功过有了较为全面的基本认识。在教毛的《水调歌头·游泳》之时,我在最后也会介绍,拦截大江大河高筑水坝并不一定科学,当年黄河三门峡 水库工程不顾科学家反对而仓促上马造成了巨大危害。毛在此词中设想的“立西江石壁”——长江三峡水库如今算是真正建成了,但也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生态、环保、移民等严重问题,这些危害也在持续且有日益严重之势,让学生明白,治理国家、建设国家,不能只有“诗人”般的浪漫与狂热,最应讲求的是决策的科学与民主。
比如,在教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著名的演讲词时,我会客观介绍如今的美国经过长期以来各方利益的公开而充分的博弈,种族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黑人奥巴马也可当选总统就是最生动的例证,真正的种族和谐已经有望实现。相反,倒是我们中国大陆,至今还存在城乡、地域、政治身份等等的等级歧视,某些地方其歧视程度还甚于美国当年的种族歧视,它加剧贫富差距,撕裂社会和谐,引发诸多矛盾,拖延国家民族文明进步之步伐,而且至今仍在被刻意拖延,难以解决。
比如,教学《史蒂芬娜的选择》(讲述一个波兰女孩冒生命危险,成功救助十几个被纳粹搜捕的犹太人的故事),我在教完文章之后,话题一转:“这十几个犹太人是幸运的,但是,残酷的历史事实是,有更多的犹太人没能遇到这样的幸运,二战时期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有六百多万”。我还给学生印发我自己选编的课外阅读资料《20世纪人权灾难》,里面收录南京大屠杀、纳粹大屠杀、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大清洗”、红色高棉大屠杀、索马里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苏丹达尔富尔地区人权灾难等等网络资料。不出所料,学生们除前两个了解得较多,后面的这些发生在差不多同属“一丘之貉”的残民以逞的流氓政权统治之下、程度丝毫不亚于前两个的诸多“屠杀”,学生们一无所知,很多学生一脸困惑:“老师,这些都是真的吗?为什么我们都不� �道?”
比如,教学《鸿门宴》,在学生流露贬项褒刘的倾向之时,我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司马迁直笔写刘邦的话——“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还补充资料,如项羽后来在刘邦包围之中,情急之下要挟欲在城墙之上烹煮刘邦父亲时,刘邦厚颜无耻地说:“我与项羽曾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真要烹煮,请分我一杯羹。”又如刘邦有一次被项羽追击,为自己快点逃命,竟把自己的亲生儿女从车上推下等等劣行。我以此赞扬司马迁敢于直笔记述当朝高祖皇帝的可贵勇气,并指出,这样的史家,此后两千年几乎再没出现过,就是当今中国也属凤毛麟角。我还揭示,在统治权力被某一人一家一姓或某一集团霸占的专制社会,夺取最高权力的人,绝大多数靠的是不择手段,绝大多数是“厚黑”老手。在学生对刘邦靠机警善变、能屈能伸最后夺得天� ��的“英雄业绩”流露羡慕赞赏之时,我给学生展示资料:四年楚汉战争,为了刘项两家争夺最高权力,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中国人口几乎被大规模灭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城镇“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等严峻史实。引述张养浩的怀古词以说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本质,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明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不过是生活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当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亡轮回流露无奈悲叹之时,我让学生探讨“中国人能否走出为争夺最高统治权你死我活、拼死争斗而延祸百姓的历史?”我给学生介绍孙中山先生继承林肯总统而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理想“民有、民治、民享”,我介绍当今世� �的主流政治文明“主权在民、民主宪政、选举轮替”。当学生表达自己对目睹的种种假民主、假选举深感失望之时,我给学生介绍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先进地区台湾,我介绍了08年台湾最高领导人选举,落选者谢长廷给当选者马英九的祝贺。
比如,在教学《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时,我直截了当指出,这是一篇糟糕的劣文,作者所辩解的中国记者可以“写我愿意写的东西”,编辑可以“发他愿意发的东西”,根本就是谎言!宣称自己在维护“中国人尊严”作者钟丽思,根本就是一个旧有僵化意识形态灌输之下教化出的头脑“全面而正确”化了的丧失了独立评说能力的可怜虫,活脱脱一个忌讳头上烂疮疤、一有人善意指出便过敏反弹的当代阿Q(见笔者博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究竟想让中学生学到什么》)。
比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我也会介绍1989年XX也发生了学生游#行请愿而最后被动用军队来平息的事件,由于很多资料尚未解密,事件的具体过程性质、死伤人数有待后人重新评说——可叹的是,《纪念刘和珍君》如今已被从教材中删去。
……
另外,除了阅读教学,我还会安排课外阅读课,自选一些课外的佳作供学生欣赏,很多文章也会牵涉到历史真相。比如10年圣女林昭遇难42周年忌日,我利用阅读课给一个班的学生讲了林昭,节选了林昭的言论,还从网上下载并播放了胡杰先生拍摄的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片子近两个小时,我挑选了其中几个片段)。意料之中的是,所有学生都不知道林昭,就是我的同事,也基本不知道。当我说绍兴市某年的中考试卷里出现“林昭”这个名字,大家都很惊讶。
……
有必要说明一下的是,可能有网友会批评我,你这么做,当心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我的做法是,很多真相的讲述都穿插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当然仍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然而,文、史、哲本身就难以分家,况且,几乎所有语文老师也都认同一个基本道理“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辨、不盲从、不轻信的个性品质,本来就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值得高兴的是,很多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因此得到提高。如今的中学生语文课上最害怕的是什么?是写作文。为什么害怕?最主要的是没话可写?为什么没话写?因为不允许写真话,揭真相,抒真情,特别是中考高考的考场作文,那紧箍咒更是严厉。老师敢于说真相,学生也就敢于写真话了。当我的一些同事为学生的作文假大空连篇累牍而苦恼时,我常常会为自己学生的真情作文而欣喜。
南师大附中王栋生老师(笔名“吴非”)在其著作《不跪着教书》的序言里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语。”及时告诉学生真相,鼓励学生积极探讨真相,正是培养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的重要手段。
另外,当今的语文教学不但充斥着大量的假大空说教,而且中小学教材中就直接收录了不少假文章,如《藏羚羊的跪拜》、《爱迪生救妈妈》、《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1989年洛杉矶大地震”中儿子在废墟中苦苦坚持等待父亲来救的故事,而当年洛杉矶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地震”)、《飞夺泸定桥》(早已被质疑里面的记述漏洞百出)等等。这样的文章已经害了一代又一代人。揭出真相,鼓励质疑,也是语文教学“拨乱反正”的需要。
最后想说明的是,尽可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全貌,希望了解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关联的事件的更多更广的真相,不愿意自己时时刻刻被谎言所笼罩、所欺骗,这是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的基本要求。这也理应是每一个有着正常逻辑判断的政府及其执政党的基本自觉。这方面,我们已经有很多光辉榜样,如外出考察常常要突然半途停车探访民众的胡耀邦、温家宝(五四纪念日又不留情面批评北大的“安排”)等领导人,有勇于披露真实历史的杜导正、杨继绳、沙叶新、袁鹰等等老同志,有对学生直说真相的卢xue松、袁疼飞、傅一河等可敬的老师,有勇揭假丑恶的卢跃刚、高勤荣、朱文娜、王克勤等铁骨记者,有不辞辛劳、不计得失坚持在网络上揭露各种真相的无数知名与不知名的网友。这样的人必将越来越多!只有病入膏肓、苟延残喘又怯懦虚� ��的人,才需要谎言的安慰以安静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这句话丝毫没有讽刺绝症病人的意思,请谅解)。
所以,也借本文来提醒那些企图以掩盖真相来实现自己不可告人之私利的人士,谎言误国误民也误党,这样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你们注定将枉费心机,徒留历史笑柄。特别是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人格底线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41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spacer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t arrow2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相同作者阅读
spacer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林明理:也说“团中央近百书记无一人腐败”
林明理:温总理能看到多少真实?
林明理:悼念罹“农伤”身亡的父亲
林明理:班主任工作量”是否需教育部来“一刀切”
林明理:网络时代的希望、绝望与再生希望
林明理:反“普”斗士还缺哪些应有的底气?
林明理:我们如何解读国民党
spacer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t arrow2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相同主题阅读
spacer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林明理:我如何告诉学生以真相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dr.bea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July 29, 2011 at 6:00 PM
 

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标签: 社会主义
爱因斯坦
一个既不是专门研究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人,却要对社会主义这个题目发表意见,这是否适当呢?从一些理由来看,我相信是适当的。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知识的观点来考查这个问题。天文学同经济学好象并没有什么根本的方法论上的差别:这两个领域里的科学家都企图发现对一类范围有限的现象普遍适用的规律,尽可能地弄清楚这些现象的相互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在经济领域里,由于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时常要受到许多很难分别开来估计的因素的影响,使得要发现普遍规律就很困难了。此外,从人类历史上所谓文明时期开始以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在很大程度上决不是完全由经济性质的原因所影响和制约的。比如,历史上多数大国都靠征服别的国家而得以存在。征服的民族在法律上和经济上自封为被征服国家的特权阶级。他们夺取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且从自己的队伍里派出教士。教士控制了教育,使社会的阶级分化成为永久的制度,并且 创立一套社会伦理准则(a system of values),从此以后人民在他们的社会行为中就在很大程度上不自觉地遵守着这套准则。
但是历史的传统可以说是昨天的事;无论在哪里,我们实在都还没有克服索尔斯坦·月,布伦(Thorstein Veblen)2所说的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the predatory,phase)。可观察到的经济事实都属于这个阶段,甚至我们能从这些事实推导出来的规律,也不能用到别的阶段上去。既然社会主义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克服并且超过人类发展的掠夺阶段,所以处于目前状况下的经济科学就不能说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指引社会主义方向的是一个社会-伦理目的。可是,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用说把目的灌输给人们;科学至多只能为达到某些目的提供手段。但目的本身却是由那些具有崇高伦理理想的人构想出来的,只要这些目的不是死胎,而是有生命的,并且是生命力充沛的,它们就会被许多人所采纳并且向前发展,这些人半不自觉地决定着社会缓慢的进化。
由于这些理由,在涉及人类的问题时,我们就应当注意不要过高地估计科学和科学方法;我们也不应当认为只有专家才有权利对影响社会组织问题发表意见。
前些时候以来,曾有过无数这样的论调,说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种危机,它的稳定性已遭到严重的损害。这种情况的特征是:个人对于他所属的集体,不论大小,都漠不关心,甚至有敌对情绪。为了说明我所讲的意思,让我在此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不久以前,我同一位有才智的并且是好脾气的人讨论下一次战争的威胁,我认为下次战争会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我说,只有超国家的组织才能防止那种危险,我那位客人却无动于衷,而且冷言冷语地对我说:“您为什么要那样强烈地反对人类的绝灭呢?”
我深信,在短短一个世纪以前,还不会有人那么轻率地讲出这样的话。说这话的人,他曾努力想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但无结果,并且多少已失去了成功的希望。这表示了在这些日子里多少人所遭受到的痛苦的寂寞和孤独。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难道真没有出路吗?
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是容易的,但却难以给它们作出有任何把握的回答。不过我还是要尽力去试试看,尽管我非常明白,我们的感情和努力时常是有矛盾的,模糊不清的,不能用简易的公式把它们表述出来。
人既是孤独的人,同时却又是社会的人。作为孤独的人,他企图保卫自己的生存和那些同他最亲近的人的生存,企图满足他个人的欲望,并且发展他天赋的才能。作为社会的人,他企图得到他的同胞的赏识和好感,同他们共享欢乐,在他们悲痛时给以安慰,并且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只是因为存在着这些多种多样的、时常相互冲突的努力,才能说明一个人所独有的性格,而且这些努力的特殊结合就决定了个人所能达到的内心平衡的程度,以及他对社会福利所能作出贡献的程度。这两种倾向的相对强度很可能主要取决于遗传。但他最后表现出来的个性,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在发展中所处的环境,取决于他所成长于其中的社会的结构,取决于那个社会的传统,也取决于社会对各种特殊行为的评价。对于个人来说,“社会”这个抽象概念意味着他对同时代人以及以前所� �各代人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总和。个人是能够自己进行思考、感觉、奋斗和工作的;但在他的肉体、理智和感情的生活中,他是那样地依靠着社会,以至在社会组织以外,就不可能想起他,也不可能理解他。是“社会”供给人以粮食、衣服、住宅、劳动工具、语言、思想形式和大部分的思想内容;通过过去和现在亿万人的劳动和成就,他的生活才有可能,而这亿万人全都隐藏在“社会”这两个小小字眼的背后。
因此,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显然是自然界的一个不能抹煞的事实—蚂蚁和蜜蜂也正是那样。可是,蚂蚁和蜜蜂的整个生活过程,甚至在最微小的细节上也都是由遗传下来的不变的本能所决定着的,而人类的社会型式和相互关系却是非常不固定的,容易改变的。记忆力、重新组合的能力、口头交谈的才能,已在人类中间造成了一种不听命于生物学上的必然性的可能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传统、制度和组织中;表现在文学中;表现在科学和工程成就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生活,为什么自觉的思考和愿望能够在这种过程中起着作用。
人在出生时,通过遗传已得到了一种生物学上的素质,我们应当把它看作是固定的和不变的,这种素质包括那些作为人类特征的自然冲动。此外,在他的一生中,他也得到一种文化上的素质,这是他从社会中通过交往以及其他许多类型的影响而取得的。这种文化上的素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起变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近代人类学通过所谓原始文化的比较研究告诉我们:随着主要的文化型式和社会中占优势的组织类型的不同,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相差很大。那些企图改善人类命运的人就可以以此为根据,建立起他们的希望:人类不是由于他们的生物学的素质而注定要互相毁灭的,或者要听任那残酷的、自作自受的命运来摆布的。
如果我们问自己,社会结构和人的文化面貌应当怎样改变才能尽量使人类生活感到满意,那末,我们应当经常意识到,有些条件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如前面所提到的,人的生物学本性实际上是不会变化的。此外,最近几个世纪来技术和人口的发展所创造的一些条件,也已扎下根来。在定居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要为他们继续生存生产必需的物品,极细的分工和高度集中的生产设备都是绝对必要的。个人或者相当小的集团完全自给自足的时代—回顾起来,它似乎多么地有田园风味呀—己一去不复返了。只要稍微夸张一点,不妨说:人类甚至在目前就已经组成了一个生产和消费的行星公社。
现在可以扼要地说明我们时代的危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牵涉到个人对社会的关系。现在的个人比以往都更加意识到他对社会的依赖性。但他并没有体会到这种依赖性是一份可靠的财产,是一条有机的纽带,是一种保护的力量,反而把它看作是对他的天赋权利的一种威胁,甚至是对他的经济生活的一种威胁。而且他在社会里的地位总是这样,以致他性格中的唯我倾向总是在加强,而他本来就比较微弱的社会倾向却逐渐在衰退。所有的人,不论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全都蒙受这种衰退过程。他们不自觉地做了自己的唯我论的俘虏,他们感到忧虑不安、孤单寂寞,并且丧失了天真、单纯和淳朴的生活乐趣。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照我的见解,今天存在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经济的无政府状态是这种祸害的真正根源。我们看到在我们面前一个庞大的工商业界,它的成员彼此在不断地拚命剥夺他们集体劳动的果实,这种剥夺不是通过暴力,整个来说,而是严格按照法定的条例去进行的。在这方面,重要的在于认识到生产手段—那就是生产消费资料以及附加的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全部生产能力—可以合法地是,而且大部分已经是个人的私有财产。
为了简便起见,我在下面的讨论中,将把所有那些不占有生产手段的人统统叫做“工人”—虽然这并不完全符合于这名词的习惯用法。生产手段的占有者有条件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工人使用生产手段生产新商品,而这些商品就成为资本家的财产。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在工人所生产的东西同他所得的报酬(两者都用实际的价值来计量)之间的关系。在劳动合同是“自由刀的情况下,决定工人的收入的,不是他所生产的商品的实际价值,而是他生活的最低需要,以及资本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同就业竞争的工人数目的关系。甚至在理论上,工人的报酬也不是由他的产品的价值来决定的;了解到这一点,是很关紧要的。
私人资本趋向于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这部分是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部分是由于技术上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分工促使更大生产单位的形成,从而牺牲了较小的生产单位。这些发展的结果造成私人资本的寡头政治,它的巨大权力甚至连民主组织起来的国家也无法有效地加以控制。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立法机关的成员是由政党选出来的,而这些政党要不是大部分经费是由私人资本家提供的,也是在其他方面受他们影响的,他们实际上把选民同立法机关隔离开来了。结果是,人民的代表事实上不充分保护人民中无特权的那一部分人的利益。此外,在目前的条件下,私人资本家还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情报和知识的主要来源(报纸、广播电台、教育)。因此,一个公民要达到客观的结论,并且理智地运用他的政治权利,那是极其困难的,在多数场合下实在也完全不可能。
因此在以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以两条主要原则作为其特征:第一,生产手段(资本)是私人所有的,所有者以他们认为是最恰当的方式来处置它们;第二,劳动合同是自由的。当然在这个意义上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尤其应当注意到,通过长期艰苦的政治斗争,对于某些行业的工人来说,他们已取得了形式上多少有点改善的“自由劳动合同”。但从整个看来,今天的经济同“纯粹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多大差别。
经营生产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使用。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凡是有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总有就业机会。“失业大军”几乎一直存在着。工人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既然失业的和报酬微薄的工人提供不出有利可图的市场,消费品的生产就受到限制,结果造成巨大的经济困难。技术的进步经常产生的是更多的失业,而不是使劳动负担普遍有所减轻。追逐利润,加上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使资本的积累和利用不稳定,从而导致日益严重的不景气。无限制的竞争导致劳动力的莫大浪费,也导致个人社会意识的消沉;这我在前面已提到过了。
这种对个人的摧残,我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最大祸害。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蒙受其害。人们还把夸张的竞争姿态教给学生,训练他们对好胜喜功的崇拜,以作为他们未来生涯的一种准备。
我深信,要消灭这些严重祸害,只有一条道路,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同时配上一套以社会目标为方向的教育制度。在这样一种经济制度里,生产手段归社会本身所有,并且有计划地加以利用。计划经济按社会的需要而调节生产,它应当把工作分配给一切能工作的人,并且应当保障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能生活。对个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天赋的才能,还应当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代替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赞扬。
然而应当记住,计划经济还不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本身还可能伴随着对个人的完全奴役。社会主义的建成,需要解决这样一些极端困难的社会—政治问题:鉴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员变成权力无限和傲慢自负呢?怎样能够使个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同时对于行政权力能够确保有一种民主的平衡力量呢?

*本文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 。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思想库 > 大师文存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461.html
 
 

 爱思想 | 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社会主义?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pple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July 29, 2011 at 6:00 PM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81 次 更新时间: 2011-07-25 23:19:42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标签: 克拉玛依大火
南方周末
编者按:1994年12月8日的克拉玛依大火令人刻骨铭心。在那场惨痛的火灾中,323个生命随风而逝,其中包括284个中小学生。12年一个轮回。
时光似乎具有抹平一切的能力,真相亦似乎在模糊中逐渐淡去。然而,还是有不少人永远记住了那近300个生命在瞬间凋零的孩子,记住了那132个被大火永远改变了命运的幸存者。
为此,本报继上期推出2个版的摄影报道后,在寻访众多当事人的基础上,再次推出相关报道。以缅怀那些死难者,安慰那些幸存者。
回望及寻找真相,是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亦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让领导先走。”尽管当时的副市长赵兰秀对本报记者否认有人说过这句话,但是杨柳、金素敏等在场的幸存者都证实,确实有个女领导说过这句话。
■校长张莉和教师张艳的尸体被抬出来的时候,怀里都抱着孩子,分都分不开,孩子家长说:“别分了,既然他们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吧。”
■“我是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对孩子们太有感情了,怎么可能扔下先走?”12月19日,赵兰秀说到激动处,用十指都没了前半截的双手向记者比划,“这12年,我梦里都是给孩子们颁奖的情形。”

12月8日晚上,远在北京经商的刘婉莹给克拉玛依老家的朋友打了个电话,问今年有没有官方的纪念,回答照旧:“没有。”
“我在网上给他们献了一束花。”刘婉莹说,好在这几年有了网络,让人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纪念他们的地方。虽然这个城市依然没有建起纪念馆。
“他们”是12年前克拉玛依大火的死难者。这场大火夺去了323人的生命,其中有284个未满18岁的孩子。
在克拉玛依市区以西8公里的成吉思汗山脚下,小西湖墓地的C区,每一方墓碑上都有一张照片,每一张照片上都有一张稚气未脱的脸,而同样的墓碑的下方镌刻着同样的时间——“一九九四年的十二月八号”。
除了网络,这是惟一一个祭奠他们的地方。
在克拉玛依,1994年12月8日,以及其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场内,火起及逃生

1994年12月8日17点40分左右,时任克拉玛依副市长的赵兰秀从市政府来到友谊馆。此时,700多名师生已经等了1个多小时。
“我也等了一会,验收团才来。”赵兰秀说。
12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义务教育与扫盲评估验收团”一行25人到克拉玛依市检查工作。12月8日16时,克拉玛依教委组织15所中、小学15个规范班和教师家长等769人在友谊馆为检查团进行文艺汇报演出。
一切都是从第二个节目《春暖童心》开始。
一小教师李萍看到这个节目的指导——八小的老师张艳和八小校长张莉正在舞台侧面等候她们的学生下场,她清楚地看到舞台纱幕上方一排光柱灯处有类似花炮般的火花向下飘落,但直到一块如同桌布大小的幕布卷着火团掉下来时,她才意识到,着火了。
教委几个领导上去灭火,为了不致混乱,幕布被拉上。
18时10分左右,毕建国匆匆跑出友谊馆报警,此时他的女儿毕艺娜和她的11个伙伴正在舞台上表演,一分钟前,毕建国用他的尼康相机记录下了女儿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表演。
舞台上的火引燃了挂在后幕作背景的多个呼拉圈,由于幕布的阻挡,迅速消耗的氧气使舞台区域内形成了一个高压区,幕布膨胀如气球。
初二学生金素敏回忆说,我们那阵都站起来了,一个女的站在领导席前面,拿着话筒说让我们不要乱,坐下来,我们就坐下。而班上平时挺调皮的两个男孩子没听她的溜走了,这是金素敏班上惟一两个全身而退的孩子。
“让领导先走。”尽管赵兰秀面对本报记者否认有人说过这句话,但是杨柳、金素敏等在场的幸存者都证实,确实有个女领导说过这句话。
“等学生陆续坐下的时候,领导席已经空了。”金素敏说。
当时坐在后排的苏浩(化名)视野开阔清晰,他这样描述千钧一发之际的所见,“当时领导坐在中间的前几排,在让我们坐下别动的时候,我看见他们慢慢地往两边散开,从过道慢慢往后走。”
也就在这个光景,火势迅速蔓延,所有灯光瞬间熄灭。一切都失去控制,没有任何组织,人们在恐惧的驱赶下,凭着本能疯狂地冲向任何一个可能求生的通道。
这场演出的报幕员、当时9岁的女孩周雅静事后回忆道,“在通道里,一个爷爷用力推开我们往前跑,我认识他,他就是演出前我给他献鲜花的那个爷爷。”
克拉玛依的3名市局领导(石油管理局,与市政府同级)和17名教委成员,除赵兰秀外,都奇迹般地及时脱险。
最初一批逃生的人成功地由友谊馆后排的卷帘门逃出,但不久,原本开着的卷帘门突然掉落下来,友谊馆顿时变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类似砖窑的火葬场,一个充满哀号和惨叫的死亡之馆。
回忆到这一段,金素敏的声音开始颤抖。

场外,混乱的救援

与此同时,场外的混乱未必好过场内。后来公布的火警接警时间为18时20分,然而,多人证实在18时15分已有多人报警,否则毕建国就是不顾女儿的生死延误时间,张艳也决不会还有时间返回馆内救人。
然而,直到第三辆消防车才终于带来了破门的消防斧,而此时的人们早已自发动用各种工具,绝望地劈向友谊馆周围10个紧闭的出口。
一些市民用肩头撞铝合金门。友谊馆对面设计院的职工跑到友谊馆左侧,把木门拽掉,指望救学生出来,可木门后面还有防盗铁门。他们抬起门板撞击防盗门。防盗门的下部被撞弯了,他们把一根根钢条扳起,让在回廊和厕所的人钻出来。
孩子们爬在窗上挥手,叫喊。窗户太高,救援人员心急如焚,一部分人抬着门板,另一部分人站在上面,用榔头砸,用钢条撬,砸开铁栅栏,将孩子拉出来。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过去。
在卷帘门落下的时候,李萍正在救她的学生,她被冲击波冲到了卷帘门的门槛上,“我的身下腋下压着六七个孩子,我的头上身上有很多脚踩过去,我只能拼命用双肘撑着减轻孩子们的压力。”
断电后的卷帘门像铡刀一样把他们卡在门下,幸好门外有很多手把他们一个个拉出来。她数了数她的学生,12个,“太好了,都在”。
但等她把学生带到安全地带时,人们发现她又以百米冲刺速度冲了回来。“疼疼,我的疼疼。我的孩子还没出来!”
她是发疯一样地踢门、砸门,但是没有用……

认领,悲伤的记忆

实际上,大火只持续了20分钟。之后,一切都结束了。
认领尸体的场面凄惨而感伤,每个孩子的家人大都是有老有小,非常庞大。当他们按照编号相互搀扶着分批进入停尸房后,老字辈的人大都只哭了几声就晕厥过去,然后被人们七手八脚抬出来。而父亲、母亲则会抱住已经死去的孩子再也不撒手。
事后有人记录下一个从窗口逃生的孩子的经历:我看到一个两米多高的窗口没有铁条,我就拼命往上爬却怎么也爬不上去,就在这时,一双大手卡在我的腋下,把我举起来,我吸进了第一口新鲜空气,我见过他,他是为我们拍照片的叔叔。他把我送出来之后也开始往上爬,但快到窗口时他爬不动了,我眼睁睁地看他僵持了好长时间,然而还是没有撑住。
克市八小的损失最为惨重,这些年龄最小的小学生坐在离逃生出口最为遥远的前排——领导席的左右两侧,其任务之一是向领导行礼献花,结果100多个孩子大多殒命。校长张莉和教师张艳的尸体被抬出来的时候,怀里都抱着孩子,分都分不开,孩子家长说:“别分了,既然他们生在一起,死也在一起吧……”
刘婉莹始终无法忘记张艳被烧伤的脸,她的声音在采访中第一次哽咽,“大家都为这样一位年轻老师感动,在解剖室,我们帮她整了容,我用自己的口红和粉饼给她化妆。”
八小三年级二班的老师孟翠芬是十佳教师,当时白发苍苍的她已办了退休,是应学校和家长的要求才又登讲台的,“人们在扑灭大火后发现她时,孟老师的头和背已被烧焦。但是,她的两只臂肘下一边护着一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的心脏还在微弱跳动。”
死难学生的家长在为孟翠芬送葬时,对着她的遗像说:“老师,是您没有让孩子的面容和身子被火烧,我们感谢您,老师。孩子在学校交给你,我们放心;在地下,孩子跟你走,我还是放心。”
这场大火中,共有40多位老师在场,其中18人以血肉投火,殒身不恤。

“不是所有领导都逃走了”

在大火之后,赵兰秀和方天录是被判刑的人中级别最高的领导。因玩忽职守罪,她被判刑4年半。
但鲜为人知的是,赵兰秀是极少数当时“没有先走”的领导,最终审判时,法庭也认定她是在破门后被抬出火场的。在灾难面前,和其他人一样,她首先是一个受害者。只是,在那场大火中铸就的极端脸谱化的“领导”形象,让她一直无法洗白。
“我是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做了20多年的教育工作,对孩子们太有感情了,怎么可能扔下先走?”今年12月19日,在上海的家中,赵兰秀说到激动处,用十指都没了前半截的双手给本报记者比划,“这12年,我梦里都是给孩子们颁奖的情形,很多死去和受伤的孩子,我都叫得出名字。”
但少有人愿意去做“抚哭叛徒的吊客”。《对外大传播》的主编申宏磊回忆,2003年,女市长协会请她去采访赵兰秀,当时她顾虑重重——一方面,这是人人恨之的一个人,另一方面,赵兰秀的面部被严重烧伤,美学专业出身的申宏磊对此也有心理阴影。
“初见那次,赵兰秀说了一句话,一下子感动了我,她说即便是这个下场,如果命运再给她100次选择的机会,那她100次都还会选择去救孩子。”申宏磊说,说这话的时候,赵兰秀的嘴唇都张不开。
大火前一天,为参加此次活动的她急忙赶回克拉玛依。大火燃起时,赵兰秀就坐在第一排。
赵兰秀站起来大声喊“切断电源”,回头看见毕建国,让他立即报警,然后转身扑向正在着火的舞台,连拉带拖将表演《春暖童心》的学生往下疏散,随即被一股火浪打倒。
“当时只感到脸、手和脚火辣辣地疼,挣扎着爬起来走了两步就失去了知觉。”
醒来的时候,赵兰秀已经躺在医院楼道的水泥地上,此时的她像从地狱中走出来,双手如滴油的蜡烛一样在融化,脸部90%多的部分被烈火碳化,嘴与鼻子好像熔化到了一起。只有凭借缕缕头发和焦糊的藕荷色西装一角才能辨别出这是一个女人,遑论她的身份。医院中死伤相藉,无法及时救助每一个人,轮到她时别人问,“你是谁”,她艰难地用喉音回答,“我是赵兰秀。”
医生赶紧将她送进急救病房,并叫来了院长。“割开了我的气管,给我吸痰,当时感觉就像在很深的冰窖里头,想爬却爬不上来。”

那些被判刑的领导们

不能说赵兰秀指挥有方,疏散得力。但在大火中,她的确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赵兰秀说,事情发生的时候,场面很乱,她只顾着救孩子,“不知道其他人都干嘛了。”关于火灾的原因和“领导”的种种,她是很久以后在法庭上才知道的,“我知道后真是气愤至极。”
1994年底第一次公布的处理人员名单中并没有她。但1995年5月24日,在乌鲁木齐等着赶第二天的航班去上海做手术的赵兰秀,被连夜押回克拉玛依。
当年5月30日,《新闻联播》第二次向全国播出了“12·8”事故的处理结果,逮捕人员由1994年12月15日的13人变为14人,“事过半年后,只增加了我这个残废罪犯。”
“相比于身体的疼痛,精神上和政治上的压力更为折磨我。”她说,“诉状上两次提到我逃跑,这是诬蔑,对我这样把名誉看得很重要的人来说,怎么受得了。”
8月18日,连日发烧的赵兰秀被用担架抬上车,用轮椅推进法庭听到了对自己的宣判。
审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兰秀始终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她的朋友说她自杀过三次,现在她只承认“曾经绝过食”。
虽然赵兰秀没有坐一天牢,马上就保外就医了,可她心里还是不服:如果逃离火场保全自身的人,和坚守火场救人落个残废之人都同样判罪的话,那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呢?
“即便功不抵过,也应该功是功、过是过地评价,但12年来,媒体和舆论都被民意中感性的部分绑架了。”申宏磊说,至少要让人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两次到克拉玛依采访的申宏磊曾经试图和死难者家属开一个座谈会,但一提起赵兰秀,老百姓就疯狂了,好像她在替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翻案。
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说,一个在国徽下受到庄严审判的罪人,替她翻案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位母亲的激愤和赵兰秀的绝望都如此让人理解,一样的悲情入骨。
多年之后,当年的罪人们都渐渐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为了赵兰秀长期在上海的治疗与生活,一家人都搬来了上海。石油管理局把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给她“借用”。有克拉玛依的领导曾经给中央上书为赵兰秀平反。但按她的说法,“不可能也不奢求了”。好在待遇恢复了,按照出事前的待遇发工资,现在有2000多元一个月,看病也能报销了。
另一位判刑的同级别的“领导”方天录到西安工作了一段时间,现已回到克拉玛依,和同案其他一些到了年龄的罪犯一样都退休了。也有一些被安排到外地工作的人,选择不再回克拉玛依。
也有人下海经商了。如市教委的况丽当上了一家保险公司克拉玛依分公司的总经理,“成了有钱人,我回克拉玛依还请我吃饭,她还重新入了党,高兴得给我打电话。”赵兰秀说。

那些幸存者的人生

除了323个死难者外,“12·8”大火还留下了132个伤残者。其中,烧伤最重的是杨柳。
杨柳全身三度烧伤85%,能活下来已经是个奇迹。12年后,她是唯一还在医院治疗的伤者。
赵兰秀一直记得她,“当时她唱歌是最优秀的,长得也漂亮。”13岁以前,她是一个天才,闻名克拉玛依的小歌星,10岁时就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为特训班学生;13岁时,她是一个英雄,她留下来找到三个小伙伴,带他们离开,结果走在最后的杨柳被热浪扑到;13岁以后,她是一个被逐渐遗忘的人。
不到半年做了25次手术的她,让赵兰秀感慨万千,“我们曾一起在上海九院治疗,当时她全身皮肤溃烂不能穿衣服,就赤身裸体地站起来练习走路。”
重新学走路,重新学写字,重新学会用被烧坏的眼睛看书看报,只有原来的音乐天赋没有被大火夺去。
她从大火中救出的一个女孩是当时准备表演二重唱的伙伴,而今伙伴已经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了,很多人说,无论是长相还是歌喉,杨柳都比她的伙伴强。
然而,杨柳很平静地接受了现实,“我没有什么好怨的,我只希望下次去北京的手术能够成功。”
金素敏则迎来了喜事。就在几个月前,她结婚了。结婚那天,化妆师忙乎了三四个小时,让她的容貌一点都看不出烧伤的痕迹。被截去的一只手,掩藏在另一只手捧着的鲜花中,在结婚照上一点都看不出来。
她曾经考入大连的一所高校,但校方一看是这个情况,很坚决地退档了。之后,金素敏去了新疆大学。刚上大学时,她总是害怕走出宿舍,每次打饭,不是第一个去,就是躲在最后。
办第二代身份证照相时,摄影师要求她把耳朵露出来。金素敏把头发一撩,说,“我耳朵烧掉了,你照啥。”
杨柳和金素敏是幸存者中两个最坚强的孩子,更多的孩子生活在自闭中。“不会有人愿意和我玩。”苏浩说,他现在只是偶尔在网上才能跟人聊聊天。
在如今的克拉玛依,穿过灯火辉煌的街道,猛然间有一座白色的建筑突兀地立在面前。1997年的时候,克拉玛依打算炸掉友谊馆,建“人民广场”。但很多市民提出抗议,后来这个计划稍做改动,把友谊馆的前门整修、刷白之后保留了下来,其他的建筑还是炸毁了。
保留下来的友谊馆二楼,如今是个乒乓球训练基地。放学时间,这里又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切恍若隔世。
“我一直觉得应该建一个纪念馆,以证明这个城市记住了这些亡灵和他们的伤痛。”刘婉莹说。
“祖国的城市像天上的星河,明亮的星星一颗连着一颗,星河里闪烁着克拉玛依,我爱克拉玛依,克拉玛依爱我……”这首12年前在友谊馆没有机会献唱的歌,12年里杨柳经常唱起。唱歌的时候,那张布满疤痕的脸仍然能漾出微笑。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人格底线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465.html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spacer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t arrow2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相同作者阅读
spacer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南方周末:中共正修改的历史评价
城市里的陌生人——黑道乡村
南方周末:听俞正声上党课:“执政者的声音”
我国少儿比例仅16.60% 调整迫在眉睫
治湘江 最沉重的河流,最尴尬的治理
南方周末:百年清华更当记取大学之大
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钱” 全球最高物流成本
南方周末:习仲勋一辈子没有整过人
南方周末:解读重庆模式
南方周末:虚拟访谈章鱼哥保罗
中国出现第三波移民潮 中坚阶层集体流失
全国总工会官员称劳动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
胡适“回家” 1949年来北大学术交流首次冠名“胡适”
南方周末: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绿坝过滤频出错 官方强制推广遭质疑
杭州飙车案警方所称70码成最热网络新名词
四问宏观经济
改革八贤之胡耀邦:让中国回归“常识”
spacer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t arrow2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相同主题阅读
spacer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克拉玛依大火:一个轮回后的真相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david pe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韩寒‘��脱节的国度
July 29, 2011 at 6:00 PM
 

韩寒:脱节的国度

标签: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韩寒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丧心病狂,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克制忍让。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颠倒黑白,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公正坦率。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包庇凶手,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愧对炮友。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掩盖真相,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透明开放。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生活腐化,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艰苦朴素。
你一直问,他们何以如此的骄横傲慢,他们却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的姿态低下。
你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也觉得自己很委屈,他们认为,在清政府的统治下,老百姓连电视机都看不上,现在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是多大的进步。
他们觉得,我们建了这个,我们建了那个,你别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也别管这是给谁献礼,至少你用到了吧。你以前从上海到北京火车要一天一夜,现在只要不被雷劈,五个小时就到了,你为何不感激,为何充满了质疑?
偶然发生一个安全事故,中央最高领导都已经表示了关心,我还派人来回答你们记者的问题,原来赔17万,现在赔50万,甚至撤职了一个兄弟,事情都做到这份上了,你们为什么还抓着一些细节不放呢,你们的思想怎么反而就这样不开放呢?你们的大局观都去哪里了呢?为什么要我谢罪呢,我又没犯罪,这是发展的代价。迅速处理尸体是我们的惯例,早签字多发奖金,晚签字少拿赔偿,这是我们的兄弟部门在强拆工作中被证明了行之有效的手段。掩埋车厢的确是当时一个糊涂做出的一个决定,况且是上头叫我们这么做的。因为上头觉得任何可能引发的麻烦都是可以就地掩埋的。错就错在大白天就开始施工,洞挖太大,而且没有和宣传部门沟通好,现场的摄影记者也没有全控制住,准备工作比较仓促。这次事故最大的教训就是以后在就地掩埋的时候 还是要考虑到物体的体积和工作的保密。还是低估了。
他们认为,总体来说,这次的救援是成功的,及时的。调度合理,统筹规范,善后满意。唯一的遗憾是在舆论上有点失控,他们觉得这就不是我们的责任了,舆论不归我们管。
他们认为,从大的来说,我们举办了奥运会,我们取消了农业税,这些你们不赞美,老是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这是什么居心。我们本可以在政治上比朝鲜更紧,在经济上比苏丹更穷,在治国上比红色高棉更狠,因为我们拥有比他们更多的军队,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做,你们不感恩,却要我们谢罪,我们觉得很委屈。这个社会里,有产者,无产者,有权者,无权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一个所有人都觉得委屈的国家,各个阶层都已经互相脱节了,这个庞大的国家各种组成的部分依靠惯性各顾各的滑行着,如果再无改革,脱节事小,脱轨难救。
国家为什么不进步,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直在用毛泽东斯大林时代的他们来衡量自己,所以他们永远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太开明了,太公正了,太仁慈了,太低姿态了,太不容易了。他们将科技裹着时代向前走的步伐当成了自己主动开放的幻象,于是你越批评他,他越渴望极权,你越搞毛他,他越怀念毛。


有一个国家机器朋友对我说,你们就是不知足,你这样的文人,要是搁在四十年前,你就被枪毙了,你说这个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我说,你们就是不知足,你这样的观点,要是搁在九十年前,早就被人笑死了,你说这个时代,他到底是进步了还是。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50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 | 韩寒:脱节的国度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韩寒:脱节的国度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nidaichua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七月的伤口
July 29, 2011 at 6:00 PM
 

倒立在温州的“和谐号”动车,仿佛在宣告权力意志的破产。

死伤二百多人的灾难,在众人的追问下,逐步显露出可怕的真相:人祸。我们其实知道,事情就是如此也只能如此。但在击碎铁道部的遮掩,终于获得点滴真相后,我们还是会有一丝胜利者的喜悦。

微博倒逼媒体,媒体造成舆论,突破控制者绞尽脑汁的禁令,真相浮出水面。一个让人疲惫的过程,因有了初露曙光的结果,也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力气。在这样一个国度,一些人控制着大部分人的嘴巴、眼睛和耳朵,他们异常强悍地决定着信息的供给,为了自己需要的效果,已经让多少吐露真言的媒体和媒体人抑郁不已。但在这个夏天,良知的熔浆不再畏惧,决绝地冲出禁锢的地幔,卷成熊熊烈焰,似乎要烧毁整个旧世界。

铁道部,这个专制与贪腐的符号,在民众的审视中轰然坍塌,不到一周时间,这个不可一世的钢铁巨人颤抖了,因为他将要面对人民的审判。

几天前,他还是一具飞扬跋扈的巨兽,肆意而为,一副我的铁路我做主的架势。人们进了车厢,似乎就变成他的人质和奴隶,任其轻慢和盘剥。这具由军事化和计划经济体制滋生的怪胎,俨然国中之国:他有自己的公检法系统,有不受民意制约的霸权,自成一体,高高在上,无人能撼动其王国的统治。公平,公民权益不在其考量之列,他要的是飙车快感。由前任魁首刘志军把控的铁路王国,全凭个人意志运作,一个人的方向就是铁路的方向。

刘志军贪腐集团以高速拉动中国为诱饵,把政府绑上这辆疯狂的高速战车——没有目的地的旅程。高速,快捷,自创……诸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铁路将走出一条独自自主的创新之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速发展之路,为寻找着陆点的中国经济开辟新路,这暗合追求就业和经济增长官员们的政治需求。这剂强心针正是官员们所需要的,刘志军轻易就获得了不受约束的权力。

更快,更好,更强,开过奥运会的大陆中国突然间生出了强烈的自信,他们要加速前进追赶世界强国。对速度近乎变态的迷恋,导致了一场铁路大跃进运动。提速再提速,遍地动车之后,紧接着是遍地高铁。土地在呻吟,一路飞驰的铁轮后面,是被拆迁的民众的血泪。席卷大陆的修路运动,把许多中国人连根拔起。在令人目眩的速度面前,人民跪下了。

没有尽头的道路,巨兽穿梭,豪车往来,人们看不到远方,更不知道尽头是什么。

去年回乡,看到关中平原竖起一根根粗壮的混凝土桩子,割断了打探秦岭的视线,我有被切割的痛楚,我知道发展这条巨兽已经吞噬了这块能攥出油的土地。做过高铁工程监理的熟人说,工地上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他害怕工程质量出问题,只好辞职了事。当时,我就明白,高铁大跃进将留下无穷的后患。

快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何要那么快?

高铁将使民航不保,在修建机场毁坏那么多耕地后,密密麻麻的高铁毁坏更多的土地,而他们只是为了拉同一批人。更多的人流动,意味着更多的土地荒芜,通胀将不可遏止。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难道是从道路上生产出来的吗?

bd600b9dtrack 金融时报 | 七月的伤口14df7b52EKCgBk8MZdE.gif 金融时报 | 七月的伤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鋼鐵廠漏煤氣 106村民中毒
July 29, 2011 at 6:00 PM
 
shim 明報 | 鋼鐵廠漏煤氣 106村民中毒

【明報專訊】廣西貴港市昨日證實,前晚發生在該市鋼鐵廠的毒氣泄漏事故,共造成106人中毒入院治療。村民出現嘔吐、頭暈等中毒症狀。送醫人員至昨晚全部清醒,暫無生命危險,但有14人情?嚴重。前日下午6時40分,位於市郊的貴港市鋼鐵集團下屬鋼鐵廠的煤氣運輸管道毒氣體泄漏,直至8時許才將總閥門關閉。附近村民李殷可說,當晚8時許,他接到電話後趕回家中,發現一家老幼中毒癱倒在地,立刻與救援人員逐一救出家人。至昨午,其家族仍有37人留院。


shim 明報 | 鋼鐵廠漏煤氣 106村民中毒

 明報 | 鋼鐵廠漏煤氣 106村民中毒p 89EKCgBk8MZdE 明報 | 鋼鐵廠漏煤氣 106村民中毒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傅国涌 | 《政法往事》关于《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集》
July 29, 2011 at 6:00 PM
 

《政法往事》关于《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集》
15 3833 傅国涌 | 《政法往事》关于《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集》

《政法往事》(陈夏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陈夏红兄寄来这本《政法往事》已很久了,近日才有时间翻看,书中写了伍廷芳、钱端升、王造时、张奚若、王宠惠、曹汝霖、张耀曾等许多学法律出身的历史人物,也有江平等当代法学界人物的口述史,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的最后一篇《眼含热泪读谬论——读《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集》有感》。

《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集》是法律出版社1957年9月出版的,我还没有见过。夏红兄介绍,被点名批判的政法界“右派分子”共26人,他们的“谬论”37篇。他们是黄绍竑、谭惕吾、杨玉清、吴文翰、王造时、陈体强、钱端升、王铁崖、楼邦彦、陈建国、杨兆龙、顾执中、林希翎等。既有钱端升、王铁崖、楼邦彦这样的法学家,也有林希翎这样的大学生。

杨玉清在北京法学界座谈会上的发言被加上了一个危言耸听的标题《共产党必须“下台”、“下轿”。文人应该起来反现状》,其实他所说的“下台”、“下轿”不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只是希望党员不要脱离群众,他说:“整风运动就是‘下轿’运动,请党员下轿,深入群众”。“党有错误,这是光荣,是规律,因为多办多错,不办不错”。1957年,这些话都成了大逆不道的“谬论”。

最后令人扼腕的是“谬论集”中“右派分子”的相互揭发、相互攻讦。楼邦彦在1957年6月18日北京市法学界座谈会上发言《我被右派分子“利用”了》,举了陈建国的例子,并说自己“政治嗅觉不灵敏”,最近两星期来在《人民日报》的启发下,“完全嗅出了毒草的气息”,认为陈的发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敌视共产党领导的谬论”,甚至把两人之间的交往都抖了出来。陈建国怒不可遏、起而反击,作了《到底谁“利用”了谁》的发言,进一步把他和楼邦彦之间的交往事无巨细都抖出来,并直指楼邦彦应该把自己与储安平的关系“清楚地交代”。楼邦彦与陈建国相互拽着对方一同下沉,谁也没有因为检讨、揭发得彻底而免于厄运。他们相互踩对方辫子的发言,至多只是增添了这本“谬论”集的篇幅而已。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因为什么才让这 些学法学出身的知识分子在那一刻一败涂地?主要不是指政治上,而是人格和其他层面上。直至今日,我们还不敢笃定地说,历史已经作出切实的回答。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f52ba6c915 3833.jpg 150x150 傅国涌 | 《政法往事》关于《政法界右派分子谬论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wlcexp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暴雨襲京城 港旅行團受阻
July 29, 2011 at 6:00 PM
 

【明報專訊】北京昨日又降大暴雨,由於集中於白天,持續時間較長,對原本周五就頗「忙亂」的北京交通產生影響,道路嚴重堵塞,更有近140個航班被取消或延誤達1小時或以上。

機場無的士 電台急召司機

本港康泰旅行社昨日共有2團共31人由北京返港,分別受阻約1至3小時;昨日出發往北京的旅行團則正常。永安旅遊昨日亦有2團約40多人由北京返港會受延誤,但只是遲數小時。

汲取6月23日一場暴雨導致京城多處嚴重積水,進而癱瘓半個城區的教訓。當局在昨日清晨7時左右就發布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和暴雨藍色預警。降雨導致路面濕滑、車速緩慢,上午9時半,西三旗橋東、杏石口橋匝道、頤和園路一畝園橋下、萬泉河橋等部分路段出現水浸,影響車輛通行。

大雨只持續約1小時就結束,但首都機場1、2、3號客運大樓外曾一度無一輛的士,以至交通廣播電台的主持不得不大聲疾呼:「司機師傅們,暴雨預警已經取消,請附近的出租車前往首都機場迎接旅客……」

 明報 | 暴雨襲京城 港旅行團受阻p 89EKCgBk8MZdE 明報 | 暴雨襲京城 港旅行團受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傅国涌 | 永安第一代‘��“顾客永远是对的‘��”
July 29, 2011 at 6:00 PM
 

旧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烁不定,其中一幢大楼远远就能看见一条霓虹灯组成的英文标语:Customers are always right!中文意思为:“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可以称为1918年开幕的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宪法,是公司上下每个员工必须奉行、不得打折扣的准则。顾客选购货物,营业员要不厌其烦,任其挑选,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还要详细介绍商品的使用方法,比如顾客要买一架收音机,可以一架一架地试听,挑好后可以由营业员代送,送到后代为安装天地线,送货和安装一律免费。在公司创办人看来,“得罪了一个顾客,就等于赶走了十个顾客;接待好一个顾客,等于拉来十个、一百个顾客。”来永安的顾客只要表示不满意,不论营业员是否有理,都会因“慢客”而被挨公司的责罚,轻者“警告”、“记过”,重者“开除”。永安《服务规章》明确规定:“对顾客须竭诚招待,和蔼应付,不得有厌烦傲慢态度,或出言不逊情事;开罪顾客情节严重者应予� ��除。”

对此,永安第一代主要创业人之一郭泉说得很详细:“如顾客拟购之货,属其他部份者,应以简明语句陈说该部所在,尽可能引导前至该部;或己不暇,可嘱别伴导往。如客挑选之货未惬其意,应善为解释。态度须恳挚。客选货物,或须由柜顶取货,勿嫌烦难;无论换取百数十次,均须和颜悦色,遵命唯谨。……已成交之货,装包妥毕,应顺问须代携送至车中否。此虽细节,然宜注意,方为周到。如遇客挤,接应不暇之时,应抽空分別应酬数语,请其稍候,自可增其耐心。”

服务至上,正是永安当年长期稳居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首的奥秘之一。也有人说,永安占的是地利。1915年7月,郭泉、郭葵兄弟初到上海选址,就看中了这条路蕴藏的无限商机,就连选在南京路南,还是路北,也做了细致的调查。有这样一个传说,郭家派两个人一个站在路南,一个站在路北,每天分别统计他们身边的人流量,走过一个人,就在口袋里放—粒豆子。一段时间的统计结果是路南行人多于路北,因此,他们选定路南,也就是正在建设的先施公司对面。永安老员工的记忆里,那时上海的富人住在南京路以南的多,来这里买东西是从路南过来的,永安选对了位置。(材料来源《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在经营方法上,永安也是花样不断,在百货业中开创了许多新模式。比如永安的折子,客户可以凭折子记账购物,按期结算。对于爱面子的国人和洋人来说,折子乃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个举措一推出,就受到欢迎。比如永安的礼券,因为“永安”这两个字吉利,中国人正好讲究这个,拿永安的礼券作礼物送人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有的人拿了礼券并不急于提货,相当于在永安存了一笔款。因此,也有人说永安公司的发达,是靠了“永安”这个吉利的名字。郭家第二代郭琳爽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店名只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永安公司办得好,在于备货足、品种多、花色齐、式样新、质量上乘、信誉卓著,还有售货员训练有素,服务周到,有问必答,这些,恐怕是永安公司营业额稳居全市首位,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百年永安》,文汇出版社2009年,41页)

百货业当然要以货取胜。创办之初,上海永安公司确立的宗旨就是“经营环球百货,推销中华土产”,尤其强调前者,“以统办环球货品为鹄的,凡日用之所需,生活之所赖,靡不尽力搜罗”,长期成为永安的经营方针。从英国的棉布、呢绒、笔墨衫、羊毛袜,法国的化妆品、绸缎、汗衫、油画颜料,德国的玩具、五金器材用具,美的丝袜、电气用品、钢精用品到瑞土的钟表、绣花手帕,捷克的玻璃用品,瑞典的搪瓷,日本的毛巾,世界各国的名牌产品几乎应有尽有,甚至小到绣花线、补袜针、卷发夹、揿烫发钳、揿纽之类也都是外国货,引领着当年上海滩的时尚。进口货与国货土产的比重大致上保持在三比一,这一格局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没有改变过。

在管理上,永安强调一个“严”字,事无巨细,郭乐都要过问,他很少坐在办公室,总是在商场巡视,员工因此给他起了个绰号“郎中”,就是指他挑毛病。其他商场他几乎也每天都去,有什么好的,马上就想要学过来。在商品的楼层安排上,永安也显示出特别的用心,一楼是各种日常生活必需品,顾客顺便可以买,不需要精挑细选;二楼是绸缎、布匹等商品,一般是女性顾客,要选择比较,从花色品种到价格;三楼为珠宝、首饰、钟表、乐器等贵重商品,四楼是家俱、地毯、皮箱等大件商品,多为奔着目标来的顾客,大件可以送到家里,楼层高也不会影响生意。这是创始人郭乐的设计,“尽量注意突出、宽敞和适应顾客的心理”。(参考《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

雄踞南京路的永安大厦,曾经是老上海的重要象征之一,“永安俨然成为旧上海高雅、尊贵、时尚、经典的代名词。”(《百年永安》25页)从1918年开办之时只有200万资本,到1931年的十三年里,上海永安公司的资本增加了好几倍,拥有上千万自有资本,1933年以后永安的营业才开始走下坡。永安郭家自郭乐1897年在澳洲经营水果店开始,1907年创办香港永安公司,进入百货业,1913年以后即开始筹划到上海发展。郭家六兄弟,老大早亡,以老二郭乐为长,与郭泉、郭顺分掌大权,从商业、金融业扩展到工业,由郭家筹资600万两白银创立的上海永安纱厂,于1922年开机,虽然没有赶上纺织业的大好时光,可以说一直处在大环境的颠簸中。但是,永安纱厂还是发展为拥有5个棉纺织厂(其中两个有织布厂)、一个印染厂、一个机器厂的永安纺织印染公司, 成为仅次于荣氏申新系统的民营纺织业巨头。

永安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郭乐留下的《回忆录》自述创办香港永安公司的动机,因为旅居悉尼多年,看到欧美货物新奇,种类繁多,外国人对经营技术也很有研究。我国当时工业没有萌芽,商业也只是小商小贩,墨守成规,只知博小利而自足,既无有规模的组织,对商战的形势更是茫然。他想,中国要在经济侵略的危机中谋自救,“非将外国商业艺术介绍于祖国,以提高国人对商业之认识,急起直追不可”。郭泉晚年回首一生的商业生涯,写下《永安精神之发轫及其成长史略》,他把“永安精神”概括为十点经验之谈,包括严稽核、重招徕、礼顾客、树模范、任人材、善采办、慎出纳、绝投机、励储蓄、肃家政。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henjianzi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傅国涌 | 在日记中寻找辛亥革命的真相
July 29, 2011 at 6:00 PM
 

真实是历史的生命

——关于《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答记者

傅国涌

[1]史料

到11月4日,“上海独立风声更紧,京官逃避天津日以千计”。有人在天津车站目睹,“适北京车到,车中填塞几满,旗妇初易汉装者尤多,其举动至可叹,站外有日人恃照相镜摄影,观者狂呼。又有逃官多人,易其服色,仓皇行走。”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晨报周刊:关于辛亥革命,您之前写过一本《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这次再写辛亥,在写作方法上与前一次有什么不同之处?您在一次讲座里说,这次再写辛亥,发现了一个以前您也不知道的辛亥,什么触动您发出这样的感慨?

傅国涌:《主角与配角》是以角色意识为切入点来研究辛亥革命,我认为,正是主角意识的畸形发达,配角意识的匮乏,特别是群角意识的严重缺席导致了转型的受挫和历史的曲折。当时我特别想提出群角意识来,但并没有能展开,只是在前言中点出。那本书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主要围绕着大家都熟知的孙中山、黄兴、袁世凯、宋教仁那些大人物来写,我只是提供了“角色意识”这个新角度,试图从政治文化来解读那次政治上的大转型。这次我不是以人物为中心来写,而是以问题为中心。这本书不是围绕大人物,书中没有主角,却可以看到大量的群角在参与,没有他们,这场革命是无法想象的。另外,这次在叙事上刻意的强化了,作为作者我很少发表议论,表达我的观点,而是通过亲历辛亥革命的当事人的眼睛、耳朵、心灵来观察、感受当时� ��生的事情,试图重建辛亥叙事。所以,有些喜欢理论的读者会不过瘾,人物只是叙事。叙事是我这本新书的追求,或者说,我藏在这些史料的后面,我把史料分解在了不同的章节当中。我的看法已融合在整个书的结构中,处处无我,也是处处有我。我相信,在确凿、可靠、由细节构成的史实得到完整呈现之前,任何分析、理论框架都是空的,我做的是基础的部分。我说,发现了一个以前不知道的辛亥,是我实实在在的感受,许多史料是近些年看到的,并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梳理出来的,比如人心思变、谣言、逃难、金融、财政、报馆鼓吹、剪辫易帜的大量细节,通过亲历者们的私人记录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是我过去不知道,或略有所知,实则模糊不清的。辛亥革命已研究了近百年,大量的著作、回忆,汗牛充栋,但是这本书是新的,有� �角度、新史料、新看法,我发现了一个我过去不知道的辛亥革命。

晨报周刊:《百年辛亥》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手历史资料的呈现,构成本书每一章节的都是来自王公大臣、一般官员、革命党、中学生、小学生、外国公使、商人等社会各阶层的日记或信函。您选择这些史料的标准是什么?

傅国涌:我的选择标准是经历过那个大时代的人在当时写下的记录,日记或书信优先,其中尤其看重日记,因为日记一般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看的,私密性与可信性更高。事后的口述、回忆因为时间、记忆等因素,可信度会打些折扣,如果只有单一的一家回忆,没有可以相互印证的史料,不是都能采信,特别是涉及重大的问题。至于身份,我更偏重非革命党人的记录,因为过去我们对革命党人单方面叙事强调得太多,也更加熟悉。我希望通过其他不同社会角色的视角,更加平衡地来观察那场巨变。

晨报周刊:这些第一手资料所呈现出来的辛亥,比我们已知的要芜杂得多,谣言、恐惧、振奋、激昂、期待、失落……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情绪夹杂在一起,“城里人逃到乡下,乡下人逃到城里”,“一日数惊”。通过第一手史料呈现出这样的景况,意义是什么?

傅国涌:回到历史现场,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看到历史的原貌,或者说历史演变的脉络,历史并不是像教科书所图解的那样划一整齐,那样必然,那样确定,相反,历史呈现出来的往往是芜杂的,乱糟糟的,在接近真实的历史图景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更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从中找到历史变化的清晰轨迹,对历史有更实在的理解,而不至于被这种、那种的解释,这样、那样的意识形态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在看清纷乱复杂的史实后,做出自己的评判。真相高于一切,历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地向历史的真相靠近。要说意义,这个意义最大。归根到底,就是首先了解事实真相,而不是整天陷于观念的陷阱中。

晨报周刊: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担心,这些保留至今的第一手资料必然来自于知识阶层,起码是能文善字的,而更广大的民众,比如偏远的乡村,对于革命的认识是不是就容易忽略掉?

傅国涌:这样的担心是正常的,也是较难避免的,留下文字记录的往往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但,如果收集的史料范围足够宽,透过来自不同阶层的人,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我们还是能看到底层社会、乃至偏远乡村的一些情况。比如在四川彭县,一个小学生就听到两个摆小摊子的对话,一个是卖甘蔗的老王,一个是补鞋的戴皮匠,戴皮匠说话句句都离不了“问你哟”三字。戴皮匠说,“问你哟,改朝换国?你我穷人还不是穷人?问你哟。”老王没精打采地回答,“是呀,是呀!”这场革命是有限革命,主要局限在政治层面,换制度,而不是把整个社会结构打破重来,它不同于农民起义,改朝换代,所以偏远的乡村事实上并没有什么触动,下册会有英国人许多细微的观察,比如,当时在山东威海卫的英国人庄士敦就说,“这个小小的地区里,居� ��们对于革命显然是缺乏热情的,在他们之中对于共和有一点概念的,可能不到五十人,他们也不想去了解共和。”英国驻华公使馆武官柏来乐在新疆、甘肃的旅行,他说:“政府是帝制还是共和,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来说,将没有任何差别。至少在很长的时间内,它不会影响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苦力或车夫们的生活。”

 [2]观察

10月31日,镇江关税务司戴乐尔给安格联写信:城内简直无人居住,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老百姓逃走了,只有几家小食品店还开张营业。道台衙门里除了道台和大约四个职员外,再没有别人,所有书办和文案几乎都跑光了。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晨报周刊:《百年辛亥》中引用了大量在华外交官、记者、传教士、海关人员、公司职员的信件,这些信件除了作为辛亥革命过程的见证之外,你还读出了哪些信息?他们的记录与当时国人的记录相比,对于我们认识辛亥有哪些帮助?

傅国涌:在这些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年前的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同时也看到外国人深深地介入了中国的公共生活,通过他们的书信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真实氛围,中国的贫弱及在许多不平等条约下的屈辱,但也可以看到西方人带来的文明影响,正面的影响并不比负面的少。与国人相比,由于是外国人,更加超脱一点,中立一点,他们又来自文明程度更高的国家,他们的记录往往提供了国人不具备的角度,使我们从中看到一些国人会忽略的问题。同时,他们有自己的商业或其他利益的考虑,他们的记录透露出处于大变化中的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处境,这是国人记录所没有的。

晨报周刊:辛亥革命中发生了剪辫运动,对于这一运动,外国人少有地表示出了抗议情绪。比如英国驻长沙领事翟比南在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信中甚至称士兵们的强制剪辫行动为“暴行”,他说一个政府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公共的安宁。可不可以说,英国人所敏感的,正是我们反思辛亥革命时所缺失的,比如辛亥革命本身与其所宣扬的自由、人权的矛盾?

傅国涌:有这一方面的问题,英国人更在意个人的自愿,尊重个人的权利,而革命往往带有强制性、群体性,许多事情都是在革命的名义下实行,但未必都是合乎自由、人权这些革命目标。剪辫子发生了很多冲突,我没有解释,我只是把各个侧面的事实呈现出来,从中读者自然可以自己做出不同的解读,革命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我并不因此否定革命,只想把那场革命中发生的事实梳理出来,让事实本身说话。我喜欢我的朋友谢泳兄的话,“摆事实就是讲道理。”

晨报周刊:外国势力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对辛亥革命的走向有什么影响?

傅国涌:外国势力大致上在辛亥革命中保持了中立,并不像以前有些研究者和教科书说的,列强支持清王朝,帮助他们反对革命。虽然,不同的国家态度有所不同,当时在中国比较有影响的几个大国是英、法、美、德、俄、日,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英国,日本一度想帮助清朝,干预革命,希望出现一个君主立宪的结果,因为英国不同意,日本也没有办法,其他列强也几乎以英国的意见为准。英国更关心有一个稳定、有秩序的中国,至于君主立宪还是共和,并不很在乎。它倒对自己在华的商业利益很在乎,有大量的英国工商企业在长江流域,这恰恰是革命的中心区域,所以英国不主张干预,特别是不能帮助清朝,如果这样做,担心引起南方革命党人和民众的反感,给他们带来损害。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在清廷财政枯竭,急需外债时,它们坚决不� ��款给清廷,当然也不借款给南方,结果是南北双方都没有财政力量,可以来支撑南北战争,只能选择南北议和,以妥协告终。可以说,列强中立,特别是不借款给双方,对辛亥革命的走向有重大影响。

[3]共识

(1912年)1月5日莫理循(《泰晤士报》驻华记者)给布拉姆(《泰晤士报》编辑)写信说:《官话报》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强烈支持清廷的报纸。该报昨天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社论敦促朝廷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因为这是人民明显的意志。该报竟以路易十四和理查德一世的命运告诫朝廷。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晨报周刊:为什么辛亥革命以较小的社会震荡完成了政权的和平转移,你提到了关键的一点是:共识。像剪辫、易帜这些最低限度的共识,降低了流血的代价。就辛亥革命来说,社会各派形成共识,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的条件是什么?

傅国涌:辛亥革命不是一次无限革命,没有节制的疾风暴雨的大革命,革命党人的诉求只是要满族交出政权,实行共和制,立宪派中许多人乃至北洋派也从原来主张君主立宪,转向赞同共和,在这个问题上,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他们代表的革命派,张謇等人代表的立宪派,以及袁世凯代表的北洋派殊途同归,逐渐形成了共识,分歧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

满汉矛盾,清廷腐败,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落后挨打,以及财政困难,连年水灾造成的粮食缺乏……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清廷都已无法应付,革命发生了,问题只是要不要抛弃,满人皇帝而已。在剪辫、改历等问题上他们本来就有共识,现在政权更迭不过是易帜而已。综合来看,政权和平转移的最主要条件还是人心思变,最后连岑春煊这样朝廷倚重的封疆大吏也转向了支持共和,就是一个证据。这个问题还可以深入的讨论,我的书中特别是下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史实,各地独立几乎都是不流血的,封疆大吏大都选择了出逃,没有坚决抵抗到底,包括满人将军也是如此,所以整个革命杀戮不重,没有流多少血。人心是关键。这一点晚清报刊开启民智起了不小的作用。所以很多人说,辛亥革命不是革命党人的势力造成,而是报馆鼓吹出来的。< /p>

晨报周刊:有一个词经常会在历史当事人的文字中出现:光复。这些当事人不一定是革命党,而“光复”本身隐含的意思就是要“排满”,收复失地。很多受立宪派梁启超影响的年轻人也会这么讲,但革命党的主张、革命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多人也不明白。这是不是因为当时清朝的局面已经败坏到只要有改变不管变成什么都要好的地步了?

傅国涌:可以这么看。重要的革命党人胡汉民所以感叹说,“排满”的口号简明切要,容易普遍全国,而弱点也就在此。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于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当时,全社会包括许多革命参与者对共和、民国的观念也很模糊,以为把皇帝拉下宝座,革命就完成了。由于清廷失尽了人心,晚清最后两年,在立宪派发起的请愿国会运动,清廷做出的回应令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知书达理、有财产的绅士阶层大为失望,已经不再站在朝廷一边。新军、新式学堂的学生、留学生,那个时代的精英阶层几乎都对这个朝廷失望了,他们迫切希望改变,至于变成什么样,他们未必认真想过,在英国留学的曹亚伯听到国内革命的消息,写信给吴稚晖,“汉族山河,指日光复,不觉喜之欲狂也� ��”留学生都是这样的心态,一般的国内学生哪怕像吴宓这样,并不支持革命,但在内心也不会支持朝廷。朝廷已是孤家寡人。

晨报周刊:你的一个发现是南北双方都遇到了财政困难,无钱打仗,这是南北议和的关键。那是不是说,这种共识只是一种无奈的共识,当时的国人其实还是缺乏达成共识、实现和解的民智基础呢?现在呢?

傅国涌: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往往偏向于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那种简单答案,而历史往往又不是这样的。我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深感历史的复杂性,很多时候我无法用简单的几句话去解释历史,也无法提供确切的标准答案,我能做的就是通过大量具体的活的事实尽可能把历史自身的复杂性呈现出来,而不是做解释。南北议和最后能够达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确实是南北双方都缺钱,这个原因很重要,甚至很关键,但是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同时在起作用,也把历史推向了这一步。我只能这样说,共识,并不是只有主动的共识,更多的可能是被动的共识,共识的形成从来都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任何时候达成共识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在现实当中,可能更多的时候,共识是被动形成的,主动形成的共识常常是一种理想状态,理想很美� ��,但人类只能在现实中创造历史,寻找未来。当袁世凯与清廷之间的裂痕很难弥合,他的出山对清廷实际上也是一种风险莫测的豪赌,最后清廷以体面的方式谢幕,以退位告终也未必不是较好的选择,一定要血战到底,血流成河吗?我觉得在关键的各方当中,被动达成的共识,各方都不是最满意,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南方革命党人,还是清廷,但是妥协带来的未尝不是多赢,不能说他们都输了。达成共识的民智基础在不同的时代都存在,包括今天,关键还是时势,时势到了那个点,历史会按自己的逻辑展开。哪怕清廷多么不愿意下台,隆裕太后反复计算、比较,还是这个结果更可靠一点。仅此一念,我们依然要感谢她,历史要铭记她。
1 8887 傅国涌 | 在日记中寻找辛亥革命的真相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395133f71 8887.jpg 150x150 傅国涌 | 在日记中寻找辛亥革命的真相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David Frank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张鸣 | 为什么要有大学‘��
July 29, 2011 at 6:00 PM
 

为什么要有大学? 张鸣 当欧洲的中世纪末期出现大学的时候,大学无非是神学院的变种。当欧洲步入现代之际,洪堡的改革,不仅让大学世俗化,而且种下了职业化的种子。虽然,此时的大学,依然强调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完善。但只要大学走下神坛,就势必要跟社会融合,回应社会的需要。尽管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文理学院当家,并没有根据社会的分工,设置专业。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毕竟都进入了社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职业。毕业生固然有从事所学“专业”的,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的职业,跟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从大学得到的只是学养和素质。 当然,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大学仅仅作为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基地,是远远不能符合社会需要了。必须在基本的文理教育之外,有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工、商、农、医和法科的兴盛,大学逐渐面目皆非,越来越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多。一度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走得最远,在这些国家,大学基本上都变成了苏联式的专业学院。除了一些政治课学习之外,就是通过狭窄的专业口径,迅速把学生培养成可以从事某一专业的技术人才,很类似一台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 无疑,走到苏式学院的境地,大学的职业化实际上异化了,从培养人,变成制造国家机器的零件。这就是所谓苏式大学和美式大学的分野,好听一点的说,是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不同。从本质上讲,前者的目的是国家,而后者的目的是个人,反

映的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其实,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从长远看,更符合国家的利益。冷战时代苏美竞争苏联的失败,实际上也是苏式教育的失败。 当今的世界,意识形态已经退位。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所谓对立,除了一点残存的意识形态碎片之外,实际上是利益之争。即使从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大学的变革,理应回归美式教育的方向。但是,在中国,基于党派利益的所谓意识形态顾虑,却使得这样的变革,半途而废,只学了一点皮相的内容。在官僚政治的主导下,中国的大学,不仅没有了培养人的目标,连以往的国家目标,也变得模糊。大学的规模在迅速扩展,但大学生的素质却在急速下降,甚至连几所顶尖的所谓“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有些大学,专业设置完全跟着市场走,市场热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有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几乎就是社会和市场某种职位的转义比如市场营销,劳动人事,甚至纪检和城管。但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既没有人格素养,也没有专业技� ��。上不着天,下不挨地,悬在半空,百无一用。 人的培养,无疑是大学的目的。大学里出来的,应该是综合发展,人格健全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也得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寻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所以,大学肯定会有职业化的内涵,传统的文理学院,注定没有工程、医疗和法学商科兴盛。但是,大学却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不应把技术培训作为主要的内容,大学的职业化成分,只是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训练打基础,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起                                                     

为什么要有大学?

                                                                 
为什么要有大学? 张鸣 当欧洲的中世纪末期出现大学的时候,大学无非是神学院的变种。当欧洲步入现代之际,洪堡的改革,不仅让大学世俗化,而且种下了职业化的种子。虽然,此时的大学,依然强调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完善。但只要大学走下神坛,就势必要跟社会融合,回应社会的需要。尽管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文理学院当家,并没有根据社会的分工,设置专业。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毕竟都进入了社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职业。毕业生固然有从事所学“专业”的,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的职业,跟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从大学得到的只是学养和素质。 当然,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大学仅仅作为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基地,是远远不能符合社会需要了。必须在基本的文理教育之外,有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工、商、农、医和法科的兴盛,大学逐渐面目皆非,越来越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多。一度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走得最远,在这些国家,大学基本上都变成了苏联式的专业学院。除了一些政治课学习之外,就是通过狭窄的专业口径,迅速把学生培养成可以从事某一专业的技术人才,很类似一台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 无疑,走到苏式学院的境地,大学的职业化实际上异化了,从培养人,变成制造国家机器的零件。这就是所谓苏式大学和美式大学的分野,好听一点的说,是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不同。从本质上讲,前者的目的是国家,而后者的目的是个人,反
张鸣


当欧洲的中世纪末期出现大学的时候,大学无非是神学院的变种。当欧洲步入现代之际,洪堡的改革,不仅让大学世俗化,而且种下了职业化的种子。虽然,此时的大学,依然强调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完善。但只要大学走下神坛,就势必要跟社会融合,回应社会的需要。尽管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文理学院当家,并没有根据社会的分工,设置专业。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毕竟都进入了社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职业。毕业生固然有从事所学“专业”的,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的职业,跟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从大学得到的只是学养和素质。

点,具有科学化做事的素质,与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人大学里学什么专业,不见得就非得是为了日后从事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工作,仅仅是满足自己对某些知识和理论的爱好。所以,凡是只能从事技术培训的大学,都应该回归本位,改成技术学院或者学校。那些连技术培训都做不好的大学,就应该撤销。所谓研究型大学,如果连本科生都培养不好,就应该退回去,撤掉自己众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老老实实办专科和本科。 中国的大学,正在在非常迅速的发展中迷失自己。丢掉了苏式的学院,也没有得到美式的大学,仅仅沦落为一个为利益集团牟利的场所,一种官办垄断市场里的学店。这样的大学,其实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如果非要定义的话,有两个中国字庶几近之:累赘。


当然,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大学仅仅作为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基地,是远远不能符合社会需要了。必须在基本的文理教育之外,有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工、商、农、医和法科的兴盛,大学逐渐面目皆非,越来越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多。一度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走得最远,在这些国家,大学基本上都变成了苏联式的专业学院。除了一些政治课学习之外,就是通过狭窄的专业口径,迅速把学生培养成可以从事某一专业的技术人才,很类似一台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

映的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其实,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从长远看,更符合国家的利益。冷战时代苏美竞争苏联的失败,实际上也是苏式教育的失败。 当今的世界,意识形态已经退位。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所谓对立,除了一点残存的意识形态碎片之外,实际上是利益之争。即使从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大学的变革,理应回归美式教育的方向。但是,在中国,基于党派利益的所谓意识形态顾虑,却使得这样的变革,半途而废,只学了一点皮相的内容。在官僚政治的主导下,中国的大学,不仅没有了培养人的目标,连以往的国家目标,也变得模糊。大学的规模在迅速扩展,但大学生的素质却在急速下降,甚至连几所顶尖的所谓“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有些大学,专业设置完全跟着市场走,市场热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有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几乎就是社会和市场某种职位的转义比如市场营销,劳动人事,甚至纪检和城管。但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既没有人格素养,也没有专业技� ��。上不着天,下不挨地,悬在半空,百无一用。 人的培养,无疑是大学的目的。大学里出来的,应该是综合发展,人格健全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也得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寻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所以,大学肯定会有职业化的内涵,传统的文理学院,注定没有工程、医疗和法学商科兴盛。但是,大学却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不应把技术培训作为主要的内容,大学的职业化成分,只是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训练打基础,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起
无疑,走到苏式学院的境地,大学的职业化实际上异化了,从培养人,变成制造国家机器的零件。这就是所谓苏式大学和美式大学的分野,好听一点的说,是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不同。从本质上讲,前者的目的是国家,而后者的目的是个人,反映的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其实,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从长远看,更符合国家的利益。冷战时代苏美竞争苏联的失败,实际上也是苏式教育的失败。


当今的世界,意识形态已经退位。中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所谓对立,除了一点残存的意识形态碎片之外,实际上是利益之争。即使从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大学的变革,理应回归美式教育的方向。但是,在中国,基于党派利益的所谓意识形态顾虑,却使得这样的变革,半途而废,只学了一点皮相的内容。在官僚政治的主导下,中国的大学,不仅没有了培养人的目标,连以往的国家目标,也变得模糊。大学的规模在迅速扩展,但大学生的素质却在急速下降,甚至连几所顶尖的所谓“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有些大学,专业设置完全跟着市场走,市场热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有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几乎就是社会和市场某种职位的转义比如市场营销,劳动人事,甚至纪检和城管。但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既没有人格素养,也没有专业技� ��。上不着天,下不挨地,悬在半空,百无一用。


人的培养,无疑是大学的目的。大学里出来的,应该是综合发展,人格健全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也得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寻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所以,大学肯定会有职业化的内涵,传统的文理学院,注定没有工程、医疗和法学商科兴盛。但是,大学却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不应把技术培训作为主要的内容,大学的职业化成分,只是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训练打基础,让他们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具有科学化做事的素质,与人合作的基本能力。在很多情况下,人大学里学什么专业,不见得就非得是为了日后从事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工作,仅仅是满足自己对某些知识和理论的爱好。所以,凡是只能从事技术培训的大学,都应该回归本位,改成技术学院或者学校。那些连技术培训都做不好的大学,就应该撤销。所谓研究型大学� ��如果连本科生都培养不好,就应该退回去,撤掉自己众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老老实实办专科和本科。

为什么要有大学? 张鸣 当欧洲的中世纪末期出现大学的时候,大学无非是神学院的变种。当欧洲步入现代之际,洪堡的改革,不仅让大学世俗化,而且种下了职业化的种子。虽然,此时的大学,依然强调人格培养和心灵的完善。但只要大学走下神坛,就势必要跟社会融合,回应社会的需要。尽管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文理学院当家,并没有根据社会的分工,设置专业。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毕竟都进入了社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职业。毕业生固然有从事所学“专业”的,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的职业,跟专业并没有直接关系,他们从大学得到的只是学养和素质。 当然,随着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大学仅仅作为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基地,是远远不能符合社会需要了。必须在基本的文理教育之外,有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随着工、商、农、医和法科的兴盛,大学逐渐面目皆非,越来越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多。一度存在的社会主义阵营,走得最远,在这些国家,大学基本上都变成了苏联式的专业学院。除了一些政治课学习之外,就是通过狭窄的专业口径,迅速把学生培养成可以从事某一专业的技术人才,很类似一台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 无疑,走到苏式学院的境地,大学的职业化实际上异化了,从培养人,变成制造国家机器的零件。这就是所谓苏式大学和美式大学的分野,好听一点的说,是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不同。从本质上讲,前者的目的是国家,而后者的目的是个人,反
中国的大学,正在在非常迅速的发展中迷失自己。丢掉了苏式的学院,也没有得到美式的大学,仅仅沦落为一个为利益集团牟利的场所,一种官办垄断市场里的学店。这样的大学,其实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如果非要定义的话,有两个中国字庶几近之:累赘。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2dree.html) – 为什么要有大学?_张鸣_新浪博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XyyX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新浪微博‘��“7.23”事件国务院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其中专家组的副组长‘��现在人还在北京‘��根本没去事故现场。
July 29, 2011 at 4:20 PM
 

@李天宇没什么不可以transparent 新浪微博:“7.23”事件国务院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其中专家组的副组长,现在人还在北京,根本没去事故现场。 :这个,本来应该出现在今天的新京报上的:“7.23”事件国务院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其中专家组的副组长,现在人还在北京,根本没去事故现场。 原文转发(3651)|原文评论(748)

6f2de16btw1djn5xa9d2rj 新浪微博:“7.23”事件国务院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其中专家组的副组长,现在人还在北京,根本没去事故现场。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史上最无诚意新闻发布会,仅25分钟‘��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
July 29, 2011 at 4:07 PM
 
7月28日下午,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的新闻发布会。问:你们为动车提供了哪些型号的信号系统?答:这个你们可以从网上查呀。问:你们和铁道部是什么关系?答:这个不好说。问:哪你们的上级主管单位是谁呀?答:你们能来到这里,应该知道的。问:那你们为什么要开这新闻发布会呢?答:我们也不知道…
034551zyugcbrvrc2vbug6  史上最无诚意新闻发布会,仅25分钟,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
多家媒体在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门口采访。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28日表示,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7·23”动车追尾事故主要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升级显示为绿灯。该信号设备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设计。
034556ljkf3dk8oobab3ek  史上最无诚意新闻发布会,仅25分钟,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
多家媒体采访这次新闻发布会。而仅25分钟的发布会上,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不大好解释”。
034555t08qs8pj0tajyejs  史上最无诚意新闻发布会,仅25分钟,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
全国58个车站和温州南站使用同类型信号设备,这些车站和中基站均已于7月24日凌晨开始,紧急安排专人全面不间断监控列车运行情况和设备状况,发现故障立即停止运行。
034553c6zkm2nmvgcnnnyo  史上最无诚意新闻发布会,仅25分钟,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等候近2个小时发布会才召开。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振辉否认,是迫于上级压力才发出致歉信,并表示,国家部门是根据正当程式,向设计院采购信号系统。
0345529mu89am79ymgym1k  史上最无诚意新闻发布会,仅25分钟,却充斥“不知道”、“不好说”...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在网上发表致歉信,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接收应有处罚,并汲取教训,用切实行动告慰死难者。但设计院宣传部长随后对记者表示,所提供的信号设备,到底存在有怎样的缺陷,还要等国务院调查报告的最终出炉,而这个时候发表致歉信,是为了展现不回避态度。
在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召开的发布会上,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振辉出面接受记者采访,但只反复提及参与建设单位之一对此事表示哀悼,并称都是技术问题,一切要等国务院事故调查结果。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温州动车事故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3:30 PM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中国执政党对新闻媒体的严格控制,民众获得的信息已经被塑造、被扭曲、被过滤。社交媒体,特别是微博的兴起,迎来了“公民记者”的新媒体时代。微博成为一支社会动员力和组织力,成为一种能够使公民社会兴起和成长的催化剂。微博能否催生中国的公民社会?

借助微博等社交媒体,中国公民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地方人大代表的热情空前高涨。不过,中国全国人大高级官员表示,“独立候选人”在中国没有法律依据。中国有宪政学者和博客作家认为,全国人大的态度给中国公民积极参与选举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与中共提出的深入政治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中国为何不允许独立候选人参选?

我们邀请两位嘉宾谈谈这些话题:一位是非政府组织公民力量的创始人杨建利;另外一位是时事评论员薛海培。

视频第一部分:微博能否催生中国公民社会?

视频第二部分:中国为何不允许独立候选人参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社会, 微博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3:30 PM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中国执政党对新闻媒体的严格控制,民众获得的信息已经被塑造、被扭曲、被过滤。社交媒体,特别是微博的兴起,迎来了“公民记者”的新媒体时代。微博成为一支社会动员力和组织力,成为一种能够使公民社会兴起和成长的催化剂。微博能否催生中国的公民社会?

借助微博等社交媒体,中国公民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地方人大代表的热情空前高涨。不过,中国全国人大高级官员表示,“独立候选人”在中国没有法律依据。中国有宪政学者和博客作家认为,全国人大的态度给中国公民积极参与选举的热情浇了一盆冷水,与中共提出的深入政治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中国为何不允许独立候选人参选?

我们邀请两位嘉宾谈谈这些话题:一位是非政府组织公民力量的创始人杨建利;另外一位是时事评论员薛海培。

视频第一部分:微博能否催生中国公民社会?

视频第二部分:中国为何不允许独立候选人参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中文主页,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3:30 PM
 

因此,中国的所谓“举国体制”优势,说穿了也就是“低人权优势”——政府靠强大的权力(亦即隐藏的暴力)压制人民的基本权利,人为造成人力物力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超廉价,形成对国际资本与技术的无比强大的引力场,勾引国际资本家奋勇前来剥削中国百姓。用毛共话语系统来说,中共乃是中国历史上见所未见的最大的卖国买办集团,千方百计勾引帝国主义对咱们发动经济侵略。其结果却恰与马列主义的预言相反:卖国一点,繁荣一点;卖国得多,繁荣得多;彻底卖国,彻底繁荣,证明了敬爱的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主席首倡的“剥削有功论”是何等伟大的真理。

勿过,后毛共与毛共貌似针锋相对,内里的哲学瓤子其实是一致的(这儿的“哲学”并非真正的哲学,而是“信条”的意思)。那就是只能搞“科学执政”,不能搞“民意执政”。“民意”与“科学”互相冲突,因此必须压制为零,实行“科学专政”,否则不是天下大乱,国家崩解,起码也要使社会陷入对抗与混乱。毛共与后毛共的区别,只在于毛效法斯大林,认定那“科学”就是靠死命压榨百姓来积累原始资本,而邓共则发现,那除了让芦某被腰椎间盘脱出折磨终生,越老越甚外,其实并没有什么鸟用。真正的“科学”,是请国外大款们来代付那原始资本。为了让大款们爽爽快快地掏腰包,必须实行“科学专政”, 以暴力将“刁民”的一切无理刁难与合理抗争统统压制为零。

事实证明,老邓的“科学”,要远比老毛的“科学”更“科学”,而且也不是毫无道理——民意未必都是科学的,可以常常是短视的。我已经在旧作中举过若干例子了:当年美国人民万众一心反对介入二战,后来万众一心反对福特政府紧急援助被北越大举入侵的越南共和国;英国的恶霸工会使得70年代的英国经济几乎破产;法国的恶霸工会使得政府迟迟不能关闭亏损国企;美国的恶霸工会使得美国汽车工业陷入萧条……,等等,等等。

然而共党“科学专政”更荒谬,毛共的“科学专政”就不必说了——事实证明那只能造成国贫民更穷。后毛共虽然好多了,但仍然弊病百出。低人权确实能使财富大量急剧注入中国,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吸引来的财富。不管资本从哪儿来,是从百姓骨髓里无情榨出来的也好,是外国大款掏腰包也好,两共的“科学专政”要能工作,都必须满足下列必要条件:

1) 执政集团高瞻远瞩,能看到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何在;

2) 执政集团具有精明经济头脑,知道怎么合理投资,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3)执政集团自上而下极度理性,具有非人性的冷静,做出重大决策时绝不会受到 “为民族争光”、“震惊世界”、“创造奇迹”、“以重大建设成就证明执政的合法性”、“作出出色政绩以得到提拔”等冲动的干扰。

4)执政集团成员个个是圣人,大公无私,在毫无民意监督的情况下还能高度自律,绝不会把聚集到的财富化为己有。

若前三条中任意一条不满足,则举国体制势必化为举国蠢动;若第四条不满足,则举国体制势必化为举国贪腐。不幸的是,以上每一条都超出了人类能力。

第一条就连“先总设计师”老邓都承认了:他老人家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在人类历史上有过的一切政治家言论中,此乃难得见到的大实话。社会发展无规律可言,“社会科学”并不真是科学,没谁可以据之作出科学预言,预见到未来的社会发展大势,确定本国的长远利益何在。国家的发展,只能采用试错法(trial and error),也就是老邓的“摸论”。而这恰是举国体制的弊病所在。记得萧功秦先生有专论说,西方多元化发展的好处,是通过诸多的微观试错,淘汰“试错”了的那些企业,筛选出“试对”了的那些企业,其他企业就自然会跟上来,最终结果就是全社会都采用那先进模式。而咱们集举国之力去一元化地试错,一旦错了,那灾难的规模就不是多元试错可以比拟的了。

第二条李子旸先生已经在《三个武器》(是否此题不敢保证)中讲过了:经济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就再无可能实行计划管理了。以国家领导人去冒充一个超大企业的CEO,其投资绝对不可能合理。更何况党国领袖都是经济学外行。迄今为止,中共有过的唯一内行,大概就是经济沙皇朱镕基,然而此人之才顶多只配作央行行长,也就是技术官僚,去作国务家完全是勉为其难。

第三条就不必说了吧?凡是长了眼的人都能看到,引号给出的那些考虑,正是整个官僚集团自上而下的施政动机。三峡水库就是明证,高铁建设也是最近的例子。三峡水库就不必说了。这里需要纠正拙文《害怕动车》的错误。在该文中,我说中国的高铁建设是超前发展,但那是必要的。后来看到FT中文网上的文章,才发现大谬不然。该文指出:

“中国政府5年前开始大举投资,希望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建成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修建高铁本意在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并提升效率,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件令人难堪和忧虑的事情。”

“这起事故中出现的停电现象,却与京沪高铁上导致列车停驶的故障情况诡异地相似。京沪高铁运行尚不足一个月,就已经发生过3起与之类似的事故。”

短期内接连发生类似事故,若都是偶然发生,则概率实在太小。这事实强烈提示:这次事故不是偶发的,是系统错误。换言之,整个高铁系统的安全性都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系统性误差?人家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了:“修建高铁本意在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所以,还是那“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的强烈冲动使然。

这并非诛心之论,已经有网友撰文给出了一系列事实,其中最令我骇然的是;

“今年2011年7月1日铁道部出版的「旅客报」,说德国培训专家称「只用十天时间,要驾驶世界最先进的动车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铁道部要求培训十天,就要把第一列350公里时速的动车组开回北京,结果驾驶员顺利完成,中国铁道部并引以为骄傲。对此中国人民日报都发文表示,北京铁路局的高铁司机没有一个人读过大学,面对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的培训课程,只用十天完成本该三个月的高铁司机培训课程,简直揠苗助长。”(引自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7645404&boardid=1&page=1&1=1#7645404

更糟糕的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高铁计划一直公开持批评态度。他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相距较近的大城市间修建超高速铁路尚属合理,但如果要在相距很远、更适合搭乘飞机往来的城市间修建高铁,其建设成本将会“严重拖累经济发展”。

情况还真是他说的那样,FT中文网上那篇文章说:

“官方媒体上周报道,铁道部的债务在两年间增加了两倍,达到1.98万亿元人民币(合3070亿美元)。虽然中国政府有充足财力偿还这些债务,但铁道部原本应该依靠自身的现金流来为铁路建设融资,现在的债务情况说明投资出现了问题。”

由此可见,高铁建设与三峡水库大坝呈现了惊人的相似性,都是举国蠢动造出来的宏伟壮丽的烂尾工程。主事者出于种种非经济动机蠢动的结果,不但为国家制造了重大隐患,更意味着国家日后为解决那些人为难题得没完没了地往里塞钱。

举国蠢动之所以发生而且难以解决,除了利益集团的纠葛外,更是党国政府带头将经济决策、技术决策问题政治化,莫名其妙地将重大工程赋予“壮国威”、“证明制度优越”、“证明执政的合法性”的政治意义,毫无必要地将建设问题与政权存亡捆在在一起,从而把事故处理当成“政权保卫战”,这才会有事发后第一时间“活埋”车头车厢的人间奇迹出现。“举国体制”于此化为“举国官官相护”。

党国领袖蠢到不知道,玩猫盖屎那一套,在毛时代倒没问题,在微博、手机、视频极大普及后的今天,就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越发招致草民对自己的怀疑,激起他们的腾腾怒火,完全是蓄意跟自己过不去。胡温连慈禧处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的政治智慧与魄力都没有,要不我怎么会说他们是“全民智商的马里亚纳海沟”涅?

第四条就不用说了吧?大概除了利益攸关的党朋以及戴着玫瑰色眼镜对“洋共”投注含情脉脉的秋波的唐好色网友外,没谁会否认今日中国乃是举国贪腐,而且在可望的将来无法肃清,因为“科学专政”不相信民意监督。今天我才愕然看见,外汇管理局的头子出来傲然宣称:中国的外汇存底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据说,这是因为民企出口换汇后,国家银行已经给他们发放了等价的人民币!

您能想象世上有这么无耻到极度强悍的声明么?外汇管理局是什么?似乎只是个衙门吧?世上居然能有创造财富的官府衙门,这种人间奇迹,也只有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官僚社会能创造出来。该《共贪党宣言》,雄辩地证明了我在旧作中总结的从古至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第一,商品价格含有远远超过成本与合法利润之和的“剩余价值”。

第二,该“剩余价值”与生产和交换毫不相干,乃是权力介入经济活动产生的,全部流入非生产者。获得者既未参加商品的生产,也不负责商品流通,唯一的贡献就是以暴力敲诈强行介入商品的产销,除了极大地抬高商品价格外,还人为阻碍了产销,使得产业和商业失去了自发兴旺可能。

第三,这种赤裸裸的掠夺,与“等价交换”、“公平竞争”、“供求决定商品价格”等西方市场法则针锋相对,而这些法则乃是从资本主义的“权利”观念衍生出来的。因此,它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利”观念及其衍生的“平等”、“机会均等、费厄泼赖”等观念水火不相容。

总而言之,我的结论是:“举国体制”当然有着巨大优势,但只限于吸纳国际财富,使得国家暴富。但那是“吸星大法”一类邪派武功。日本、韩国与台湾之所以没让那邪派武功毁掉,不但是因为人家的执政精英远比党国领袖称职与廉洁,而且从来也就没用“科学”将民意压缩为零。相反,待到国家富起来以后,南韩和台湾都相继走上了合理分赃的道路。中共只看到人家的前半截,用推到极致的横暴手段(用鬼话来说便是“市场列宁主义”)加以过度仿效,只会在国家迅速变富的同时,制造并储蓄社会危机。而且,他们蠢到看不到,“吸星大法”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国内的廉价原料业已卖完,若还想保持过去的高速发展,那就只能效法西方,去第三世界掠取原料。然而中国能否沿袭欧美老路,顺利转型为海外经济帝国,鄙人不敢乐观。一旦经� ��成长减速,那就是麻烦到来之时了。

(全文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举国体制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3:30 PM
 

因此,中国的所谓“举国体制”优势,说穿了也就是“低人权优势”——政府靠强大的权力(亦即隐藏的暴力)压制人民的基本权利,人为造成人力物力资源以及环境资源的超廉价,形成对国际资本与技术的无比强大的引力场,勾引国际资本家奋勇前来剥削中国百姓。用毛共话语系统来说,中共乃是中国历史上见所未见的最大的卖国买办集团,千方百计勾引帝国主义对咱们发动经济侵略。其结果却恰与马列主义的预言相反:卖国一点,繁荣一点;卖国得多,繁荣得多;彻底卖国,彻底繁荣,证明了敬爱的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主席首倡的“剥削有功论”是何等伟大的真理。

勿过,后毛共与毛共貌似针锋相对,内里的哲学瓤子其实是一致的(这儿的“哲学”并非真正的哲学,而是“信条”的意思)。那就是只能搞“科学执政”,不能搞“民意执政”。“民意”与“科学”互相冲突,因此必须压制为零,实行“科学专政”,否则不是天下大乱,国家崩解,起码也要使社会陷入对抗与混乱。毛共与后毛共的区别,只在于毛效法斯大林,认定那“科学”就是靠死命压榨百姓来积累原始资本,而邓共则发现,那除了让芦某被腰椎间盘脱出折磨终生,越老越甚外,其实并没有什么鸟用。真正的“科学”,是请国外大款们来代付那原始资本。为了让大款们爽爽快快地掏腰包,必须实行“科学专政”, 以暴力将“刁民”的一切无理刁难与合理抗争统统压制为零。

事实证明,老邓的“科学”,要远比老毛的“科学”更“科学”,而且也不是毫无道理——民意未必都是科学的,可以常常是短视的。我已经在旧作中举过若干例子了:当年美国人民万众一心反对介入二战,后来万众一心反对福特政府紧急援助被北越大举入侵的越南共和国;英国的恶霸工会使得70年代的英国经济几乎破产;法国的恶霸工会使得政府迟迟不能关闭亏损国企;美国的恶霸工会使得美国汽车工业陷入萧条……,等等,等等。

然而共党“科学专政”更荒谬,毛共的“科学专政”就不必说了——事实证明那只能造成国贫民更穷。后毛共虽然好多了,但仍然弊病百出。低人权确实能使财富大量急剧注入中国,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吸引来的财富。不管资本从哪儿来,是从百姓骨髓里无情榨出来的也好,是外国大款掏腰包也好,两共的“科学专政”要能工作,都必须满足下列必要条件:

1) 执政集团高瞻远瞩,能看到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何在;

2) 执政集团具有精明经济头脑,知道怎么合理投资,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3)执政集团自上而下极度理性,具有非人性的冷静,做出重大决策时绝不会受到 “为民族争光”、“震惊世界”、“创造奇迹”、“以重大建设成就证明执政的合法性”、“作出出色政绩以得到提拔”等冲动的干扰。

4)执政集团成员个个是圣人,大公无私,在毫无民意监督的情况下还能高度自律,绝不会把聚集到的财富化为己有。

若前三条中任意一条不满足,则举国体制势必化为举国蠢动;若第四条不满足,则举国体制势必化为举国贪腐。不幸的是,以上每一条都超出了人类能力。

第一条就连“先总设计师”老邓都承认了:他老人家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在人类历史上有过的一切政治家言论中,此乃难得见到的大实话。社会发展无规律可言,“社会科学”并不真是科学,没谁可以据之作出科学预言,预见到未来的社会发展大势,确定本国的长远利益何在。国家的发展,只能采用试错法(trial and error),也就是老邓的“摸论”。而这恰是举国体制的弊病所在。记得萧功秦先生有专论说,西方多元化发展的好处,是通过诸多的微观试错,淘汰“试错”了的那些企业,筛选出“试对”了的那些企业,其他企业就自然会跟上来,最终结果就是全社会都采用那先进模式。而咱们集举国之力去一元化地试错,一旦错了,那灾难的规模就不是多元试错可以比拟的了。

第二条李子旸先生已经在《三个武器》(是否此题不敢保证)中讲过了:经济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就再无可能实行计划管理了。以国家领导人去冒充一个超大企业的CEO,其投资绝对不可能合理。更何况党国领袖都是经济学外行。迄今为止,中共有过的唯一内行,大概就是经济沙皇朱镕基,然而此人之才顶多只配作央行行长,也就是技术官僚,去作国务家完全是勉为其难。

第三条就不必说了吧?凡是长了眼的人都能看到,引号给出的那些考虑,正是整个官僚集团自上而下的施政动机。三峡水库就是明证,高铁建设也是最近的例子。三峡水库就不必说了。这里需要纠正拙文《害怕动车》的错误。在该文中,我说中国的高铁建设是超前发展,但那是必要的。后来看到FT中文网上的文章,才发现大谬不然。该文指出:

“中国政府5年前开始大举投资,希望在创纪录的短时间内建成全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修建高铁本意在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并提升效率,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件令人难堪和忧虑的事情。”

“这起事故中出现的停电现象,却与京沪高铁上导致列车停驶的故障情况诡异地相似。京沪高铁运行尚不足一个月,就已经发生过3起与之类似的事故。”

短期内接连发生类似事故,若都是偶然发生,则概率实在太小。这事实强烈提示:这次事故不是偶发的,是系统错误。换言之,整个高铁系统的安全性都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系统性误差?人家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了:“修建高铁本意在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所以,还是那“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的强烈冲动使然。

这并非诛心之论,已经有网友撰文给出了一系列事实,其中最令我骇然的是;

“今年2011年7月1日铁道部出版的「旅客报」,说德国培训专家称「只用十天时间,要驾驶世界最先进的动车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中国铁道部要求培训十天,就要把第一列350公里时速的动车组开回北京,结果驾驶员顺利完成,中国铁道部并引以为骄傲。对此中国人民日报都发文表示,北京铁路局的高铁司机没有一个人读过大学,面对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的培训课程,只用十天完成本该三个月的高铁司机培训课程,简直揠苗助长。”(引自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7645404&boardid=1&page=1&1=1#7645404

更糟糕的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高铁计划一直公开持批评态度。他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在相距较近的大城市间修建超高速铁路尚属合理,但如果要在相距很远、更适合搭乘飞机往来的城市间修建高铁,其建设成本将会“严重拖累经济发展”。

情况还真是他说的那样,FT中文网上那篇文章说:

“官方媒体上周报道,铁道部的债务在两年间增加了两倍,达到1.98万亿元人民币(合3070亿美元)。虽然中国政府有充足财力偿还这些债务,但铁道部原本应该依靠自身的现金流来为铁路建设融资,现在的债务情况说明投资出现了问题。”

由此可见,高铁建设与三峡水库大坝呈现了惊人的相似性,都是举国蠢动造出来的宏伟壮丽的烂尾工程。主事者出于种种非经济动机蠢动的结果,不但为国家制造了重大隐患,更意味着国家日后为解决那些人为难题得没完没了地往里塞钱。

举国蠢动之所以发生而且难以解决,除了利益集团的纠葛外,更是党国政府带头将经济决策、技术决策问题政治化,莫名其妙地将重大工程赋予“壮国威”、“证明制度优越”、“证明执政的合法性”的政治意义,毫无必要地将建设问题与政权存亡捆在在一起,从而把事故处理当成“政权保卫战”,这才会有事发后第一时间“活埋”车头车厢的人间奇迹出现。“举国体制”于此化为“举国官官相护”。

党国领袖蠢到不知道,玩猫盖屎那一套,在毛时代倒没问题,在微博、手机、视频极大普及后的今天,就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越发招致草民对自己的怀疑,激起他们的腾腾怒火,完全是蓄意跟自己过不去。胡温连慈禧处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案的政治智慧与魄力都没有,要不我怎么会说他们是“全民智商的马里亚纳海沟”涅?

第四条就不用说了吧?大概除了利益攸关的党朋以及戴着玫瑰色眼镜对“洋共”投注含情脉脉的秋波的唐好色网友外,没谁会否认今日中国乃是举国贪腐,而且在可望的将来无法肃清,因为“科学专政”不相信民意监督。今天我才愕然看见,外汇管理局的头子出来傲然宣称:中国的外汇存底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据说,这是因为民企出口换汇后,国家银行已经给他们发放了等价的人民币!

您能想象世上有这么无耻到极度强悍的声明么?外汇管理局是什么?似乎只是个衙门吧?世上居然能有创造财富的官府衙门,这种人间奇迹,也只有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官僚社会能创造出来。该《共贪党宣言》,雄辩地证明了我在旧作中总结的从古至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

第一,商品价格含有远远超过成本与合法利润之和的“剩余价值”。

第二,该“剩余价值”与生产和交换毫不相干,乃是权力介入经济活动产生的,全部流入非生产者。获得者既未参加商品的生产,也不负责商品流通,唯一的贡献就是以暴力敲诈强行介入商品的产销,除了极大地抬高商品价格外,还人为阻碍了产销,使得产业和商业失去了自发兴旺可能。
  
第三,这种赤裸裸的掠夺,与“等价交换”、“公平竞争”、“供求决定商品价格”等西方市场法则针锋相对,而这些法则乃是从资本主义的“权利”观念衍生出来的。因此,它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利”观念及其衍生的“平等”、“机会均等、费厄泼赖”等观念水火不相容。

总而言之,我的结论是:“举国体制”当然有着巨大优势,但只限于吸纳国际财富,使得国家暴富。但那是“吸星大法”一类邪派武功。日本、韩国与台湾之所以没让那邪派武功毁掉,不但是因为人家的执政精英远比党国领袖称职与廉洁,而且从来也就没用“科学”将民意压缩为零。相反,待到国家富起来以后,南韩和台湾都相继走上了合理分赃的道路。中共只看到人家的前半截,用推到极致的横暴手段(用鬼话来说便是“市场列宁主义”)加以过度仿效,只会在国家迅速变富的同时,制造并储蓄社会危机。而且,他们蠢到看不到,“吸星大法”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国内的廉价原料业已卖完,若还想保持过去的高速发展,那就只能效法西方,去第三世界掠取原料。然而中国能否沿袭欧美老路,顺利转型为海外经济帝国,鄙人不敢乐观。一旦经� ��成长减速,那就是麻烦到来之时了。

(全文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July 29, 2011 at 3:30 PM
 

不只是真相,更是公信力

作者:胡胜华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29

本站发布时间:2011-7-29 14:10:15

阅读量:53次

article img 3 不只是真相,更是公信力

  在“7·23”温州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惨案发生第6天后,温家宝总理抱病赶赴“现场”,向死者献花圈,对生者慰问,并与中外记者短暂见面。他说:灾难发生后,胡锦涛主席即指示“要把抢救人放在第一位”,他也立即给铁道部部长打电话,只说了两个字:“救人”。铁道部门和有关方面是否做到这一点,要给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

  在这里,温家宝总理既委婉、又分明地指出,铁道部和有关方面前期的善后工作是很令人不满意的,至少有抗命之嫌,以致群情激愤,天下汹汹,而这也是驱使他不得不抱病赶来的动力。看到温总理心力交瘁的神情,我很感动;但听了他讲的话,我很迷惑。

  第一、“给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这只是一个真相问题,而是人们是否相信铁道部的“回答”,这却是一个公信力的问题。就在此前,铁道部给过几次回答,无奈太过离谱、偏离常识,以致腾笑中外;而此次惨剧,更是在铁道部信誓旦旦做出安全无问题的回答后发生的,试问人们还敢相信铁道部吗?公信力一旦被摧毁,要再恢复是很难的。所谓“贼咬一口烂三分”,对铁道部而言,却是“咬贼一口烂三分”。所以,不论是否“实事求是”,铁道部的“回答”都将是苍白无力的。这不是在骂铁道部,这是“狼来了!”的基本原理。

  第二、对于铁道部是否坚决执行了中央指示,铁道部是否有“实事求是”的诚意,也同样值得怀疑。如果说“是”,人们会信吗?要信的话,也不至于弄成现在这种局面,也不至于让带病的总理前来灭火了,也不至于民意汹涌,欲收拾而无术。如果说“不是”,则无异抗命,这是要下台的、这是要处理人的。他们会轻易承认吗?万一铁道部有抗命之罪于先、回答又“不令群众满意”于后,试问温总理将何以自解?又何以自处?

  第三、事故发生以后,国务院不是立即成立了独立的事故调查组吗?这个调查组包括安监、监察等部门,其任务是“通过现场勘测、技术取样、科学分析、专家论证,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同时,“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那么显然,铁道部是否坚决执行了中央指示,也应属这个独立调查组的调查范围,因为它已然是这起事故的一个重要环节。换句话说,调查组要独立调查铁道部门是否有抗命、渎职的情事,“给群众一个满意的回答”,这是它的职责。

  如今,温总理却将这个职责丢给铁道部,要铁道部自行向群众交代,表面上看,这是在向铁道部施压、这是在将铁道部的军、这是在督促铁道部负责,但我认为实在是混淆了主体和客体。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角色迷离。就主体而言,国务院调查组才是人们希望主持公道的、希望给出真相的,而不是饱受争议的铁道部、本属调查对象的铁道部、自说自话的铁道部。为什么?因为当事人不适格。为温总计、为大局计、为正义公道计,我呼吁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本着独立之精神、哀矜之心理、负责之态度,还原前因,问责后果,让流血流汗的人不再流泪,以告慰于逝者之灵。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不只是真相,更是公信力p 89EKCgBk8MZdE 不只是真相,更是公信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Feed My Inbox

unread,
Jul 31, 2011, 2:06:35 AM7/31/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
July 30, 2011 at 10:31 PM
 

周兆呈:七月鸿沟

(2011-07-31)

早报导读

● 周兆呈

城外城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那一晚,到深夜时,网上已经可以看到温州市民自发前往医院捐血的照片。那些长长的队列、严肃的眼神,构成动人场景,令人激赏温州人的温情一面。从这一点上说,《温州日报》女记者在温家宝记者会上发问最后一道问题,为以往在中国社会中留下“炒房团”、“唯利是图”印象的温州人挣回一些奖赏,并不为过。遗憾的是,这种大爱的情怀总是在灾难之下才得到最大的激发。

那些从深夜到凌晨一直排队轮候在医院捐血的,从照片上看,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当晚的这些反应至少说明了两个现象:一是网络和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和动员作用。在中国突发事件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媒体规律和媒体管制的双重限制,一方面散发式信息在有限的媒体空间难以海量传播,而报纸受到出版周期、电视受到设备、节目编排的限制,另一方面,官方对于中国的报纸和电视的规制自不待言。这时,微博短时间内爆裂式的传播,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封锁,将突发事件极为迅速地变成公共事件,不仅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载体,并在事件的各进行阶段例如救援、捐血、查证、寻人等等环节,发挥超乎想象的动员作用。这期间,成千上万条微博,自动自发地产生、转发与评论,没有限制无需成本,真正做到了群众智慧的集� ��。

动车灾难当晚微博上不断出现捐血的呼吁,并详细介绍医院的具体地址、所需的特别血型,以及捐血的注意事项。对于呼吁的响应以及赞赏,无疑也鼓舞着更多后来者的加入和参与。

第二个现象是,响应网络呼吁深夜奔赴医院的多是年轻人,也证明使用网络和微博的主体是80、90后,尤其是在晚上。这些在深夜摒弃电视或酒吧的年轻人一直泡在网上,他们可能是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者,或百无聊赖或兴致盎然地打发时间;他们可能是要从白天生活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借助网络抒发自己的心情,寻找同伴和心理的慰藉;他们也可能是现实社会的“刺客”,以锐利的词语抨击时事。但当事件突然发生,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和心理,是同情或悲愤,是疑惑或焦急,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传播的主要中间体,也成为网络动员参与救援以及捐血的主要力量。

这种结果充分符合相关的数据调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中国网民中,20岁到39岁占了53.2%,50岁以上网民仅占5.8%。而对中国网络普及率的调查中,浙江网民的比例之高也佐证了网络动员能力的基础。浙江有网民2786万人,全省网络普及率达到53.8%,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温州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网络高普及率亦在意料之中。

作为国家事件,网络的参与显然超出浙江网民的范围。全国的知识分子、媒体精英、意见领袖都很快参与到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中来,互相求证、互相响应,并不断公开彼此受到的官方压力,戳破真相的气球,形成互相声援之势。

这一周来,看铁道部的作为与媒体从业员、民间意见领袖以及普通网民在微博与网络上的互动,行政行为的粗暴和僵化、官方语言的乏力和落伍暴露无遗。从年龄上说,主政者大都属于5.8%的少数范围,甚至不谙网事,其实对网络的技术熟悉与否不是关键,而是他们对网络生态对于政府公关、决策、施政、行为等带来的冲击,民间对政府心态和批判的方式的改变毫无感觉,与民意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中国每次发生灾害事件,最后都变成是对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拷问,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挥抹不去的历史积怨。虽然通过财势的强压、焦点热点的转移以及力量不对等而被迫退让,得以平息一时,但难免会在将来再次遇到特定突发事件时,卷土重来,将人们心中深处积攒的怨愤再度挑起,让人们继续基于过去的经验判断政府行为的目的,从而加大特定事件中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那些过去没有彻底解决和安抚的问题,形成叠加的滚雪球效应。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July 30, 2011 at 10:31 PM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2011-07-31)

早报导读

● 李冠芳

星月亮太阳

说真的,没有亲临现场参与这样的派对,我还真难想象网络新世代对于表达自我可以如此没有保留,毫不迟疑,并且忘情挥洒。

第一次参与的5年班(50岁段)同事饱受“文化震荡”的嘴一直无法合上,不断念念有词:不习惯,真不习惯,好不自在,格格不入,感觉自己好老。虽然我们自认是资深的网络移民,对于网络世界并不陌生,但站在这群浓妆艳抹、造型缤纷、分不清是男是女的80末90后新人类群中,我们像恐龙。

300名80末和90后新人类是受邀出席今年“新加坡部落格大奖”的博客,他们结伴参加7月23日在夜店“上海娃娃”(Shanghai Dolly)举行的颁奖典礼,兴致勃勃地响应派对的主题,把自己乔装成某个历史人物,再添上自创的现代元素,在场子里飙洒青春满溢的创意,想方设法出位。

这是omy第四年主办这场比赛了。从第一年的生涩参与,到今年竞争的博客们相约出席派对,在派对前几天就开始在网上费心讨论穿着等,你知道,这已经成为他们每年期待的嘉年华。短短三小时的派对怎么足以满足一年的等待?派对后,他们在社交网上继续谈论纷纷、到处分享照片影片和感受,并四处搜寻和“friend”(结交)新认识的博客友等等,你知道,走出了派对现场,从实体世界走入虚拟世界,真正的交流和互动才开始,而且将无边无际、没有时限地延续下去。那是新媒体世代最有能量的体现。

可是,博客是不是已渐没落?受邀出席的多元艺术家陈瑞献小心翼翼地问我。

当初我们找陈瑞献为这个奖设计奖座时,连博客是什么都不问的他豪爽地一口答应。要颁一个奖给别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显示主办者有着认可和赞赏别人优点的胸怀。他这么说。

“新加坡部落格大奖”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希望可以奖励这些很少有机会在主流媒体上曝光、受公众瞩目的族群。大部分个体博客的“读者群”无法与主流媒体相比,但有性格、有特色、用心经营的博客,就像个性小店,有其饱满美化城市的作用。

经营博客的人,很多都是有一支笔和一颗心的。或是文字,或是图象,博客可以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结合社交媒体的力量,博客让我们的阅读版图变得更多元,更自由与辽阔,也让博客们得以翱翔天际。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伤害之上加侮辱
July 30, 2011 at 10:31 PM
 

 2011年 7月 30日

sina weibo son pan yiheng after accident 30July11 48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伤害之上加侮辱

图片来源: 新浪网友简光洲微博图片

D301次动车司机潘一恒儿子在事故现场哭喊“爸爸,和我回家。”

温州动车追尾惨祸发生之后,当局以最快的速度调遣到现场捣毁事故车辆的掘土机铁铲斗,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死神的一个新象征。

*铁铲斗一般强硬有力的禁令*

在惨祸的调查还没有正式开始,在公众发问的一连串要命的基本问题(包括为什么当局要如此急迫地停止搜寻幸存者,以至于差点把幸免于难的两岁女孩小伊伊给摔死或铲死,当局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地调遣至少6台掘土机捣毁掩埋事故车辆)还没有答案之际,中国执政党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又下达了铁铲斗一般强硬有力的禁令。

中宣部29日夜间通过手机短信下达的禁令瞬间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媒体中国新闻的热题。

中宣部的禁令说:

“鉴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禁令要求全面停止温州特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包括停止先前中宣部布置的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大灾面前有大爱”的报道,要求对互联网,包括微博全面收紧控制。

中共当局再次向全世界演示了什么叫往伤口上撒盐,即英语所谓的“to add insult to injury,”伤害之上加侮辱。

禁令传来,必须接受中宣部指令、否则就会失去饭碗甚至失去自由的中国媒体人一片哀号。

愤怒的中国公众爱莫能助,只能带着悲愤千次万次地转发广东一位资深媒体编辑发表了又被删掉的悲愤的微博

“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中国有的报纸以开天窗的方式表示无声的抗议,有的则不得不忍气吞声连夜派人加班,撤下凝聚着记者和编辑哀痛和悲愤的大量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主题的稿件。

就在一天之前,中国总理温家宝还对全中国、全世界信誓旦旦地说,要公开、公正地查明事故真相,给生者一个交代,给死者一个安慰。

*惨祸是如何酿造的*

早些时候,中宣部已经下达过挑战基本的新闻伦理底线乃至基本的人类道德底线的媒体禁令。在温州动车惨祸发生不久,在惨祸遇难者尸体还没凉透、在惨祸中的伤者还在哀号伤痛的时候,中宣部争分夺秒地下达禁令,严令中国媒体“对事故原因不要挖掘,不要做反思和评论,不质疑,不展开,不联想。”

中国的媒体不得不听从中宣部的命令。在中宣部先前的禁令下达之后,中国媒体尽量回避独立调查、挖掘事故原因,把主要力量放在惨祸本身的描述、以及惨祸死者、伤者及其家人的描述上。

在另外一方面,不需接受中宣部控制的外国媒体则始终一贯地挖掘、反思、评论、质疑、展开、联想。澳大利亚主要报纸《澳大利亚人报》的一篇报道可说是个好例。

该报7月30日发表记者里克·华莱士从日本东京发出的报道,题目是“在中国高速掩盖上周末惨祸的背后。”报道说:

“对日本的高速铁路业界来说,上个周末中国发生的列车相撞并不令人惊讶。

“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自1964年投入运营以来没有造成一例死亡。然而,那些从事新干线高速铁路研究设计的人把他们的技术拿到中国去的时候却亏了一把。”

“他们说,中国只是在早先的项目上进行了合作,然后,就盗窃了他们的技术,把他们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方寻找机会建立中国国内的高铁庞大网络,并试图建立高铁出口产业。”

“在经历了这样的痛苦之后,日本技术专家明确发出警告说,他们为行车安全感到担心,怀疑中国的高速铁路运行做法。日本专家实际上完全撤出了跟中国的合作。”

“中国勇往直前,推行建设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方面的说法听上去很像是酸葡萄反应。然而,上个周末的铁路撞车事故显示了日本专家的担心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撞车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典型的不知所措或许会让中国在国际上竞争的梦想化为泡影,让局面再次变得有利于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公司。这些国家正在竞争在发展中国家和美国建造高速铁路的合同。”

“中国在一个有可能被看作是文过饰非的调查都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匆匆恢复了事故路段的通车。”

“从中东到南美的国家政府先前还想选择价格低廉的中国竞标来建设自己的铁路项目。现在这些国家的政府面临着一些困难的决定。”

上个星期六发生的动车追尾碰撞事故发生后,“中国当局立即采取措施掩盖事故原因。当局捣毁、掩埋被损坏的追尾列车的车头,解除了好几个官员的职务,其中包括上海铁路局局长。”

“日本专家说,事故中的追尾车显然是中国仿制的日本川崎重工的疾风新干线机车。那种型号的机车在日本新干线东北线运行。”

“日本共同社本星期报道说,为了保障安全,这种车型的最高速度设在每小时200公里至275公里之间;但中国在某些路段开始商业运行的时候开出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

“得知这一点之后,川崎重工特意要中国方面立下字据,保证假如超速导致事故,川崎公司‘不承担责任。’”

查日本共同社,有关报道早就上了共同社中文网站:

【共同社7月25日电】中国动车追尾脱轨事故中,发生追尾的列车很可能是由日本川崎重工提供技术的CRH2型列车。川崎重工公关部门称“不清楚事故原因,无法发表评论”,但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他们一直担心“中方过于重视速度而忽视安全性”,将会谨慎关注今后的事故原因调查。

CRH2以日本东北新干线“疾风”号为原型,由川崎重工提供技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南车”主要负责制造。目前已有960节车厢、120列列车交付中国铁路部门。

CRH2的最高安全时速在200至275公里,但中方在部分区段开通运营的速度达到350公里,远远超过这一上限。此后川崎重工让中方立下字据,如果因为超速而导致事故“不追究其责任”。

目前尚不清楚该起事故是因为运行管理上的问题还是列车本身存在缺陷。据悉川崎重工并未参与列车的运行管理。

*官方的事故原因说法变动如流水*

自温州特大铁路事故发生以来,官方的事故原因说法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

当局最开始说是雷击导致电力供应中断,从而导致事故。然后,中国政府的一位铁路高级技术顾问表示,事故可能是追尾车司机疲劳驾车导致的。这位政府高级技术顾问被千百万中国网民严厉谴责为“丧尽天良,”诬蔑欺辱不会说话的死者。

再后来,在中国供电系统发表声明说,事故发生路段雷雨期间供电正常,从而驳倒了中国官方权威机构以及权威新闻机构的说法。中国政府随后再改口说,事故发生是信号系统失灵造成的。

再后来,负责研制事故路段信号系统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设计院(简称通号院)7月29日在网上发表致歉信(落款27日),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接受应有处罚,并汲取教训,用切实行动告慰死难者。

然而,据《中国青年报》等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仅仅过了几个小时,通号院的有关人士在面对数十家媒体时,否认‘通号院为事故负责,’并解释说,通号院之所以道歉,只是因其‘身为建设单位之一。’”

至此,中国官方有关事故原因的说法已经成了标准的糨糊。

*中国官方在打造另一种事实*

面对国外国内对当局明显匆匆停止救援以及销毁物证所表达的惊讶和谴责,中国官方的权威通讯机构新华网7月30日发表采访报道,报导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否认“挖坑填埋”车头,并表示铁道部始终把救人放首位。

新华网引用这位没有透露姓名的铁道部官员的话说,“直至24日23时30分左右,在确认没有幸存者,并对遗物、车体进行清理收集完后,救援工作结束。在此之前,铁路部门指挥人员从未宣布过‘停止搜救。’”

然而,新华网所报道的这位官员的说法,先前跟已经传遍全世界、而中国官方也没有否认的新闻报道相矛盾。

早先的报道说,铁道部当局用仪器探测了损毁车厢,确信车厢内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于是下令破解车体。在场的温州市公安局特警队队长邵曳荣出于良心和职业道德抵抗了这一命令,坚持在桥面车体上搜救,不是破解,是搜救。结果就这样出了小伊伊。

逃过车祸之后的小伊伊,如此再逃过一劫,旋即被官方媒体用来充当宣传“大灾面前有大爱”的道具。

与此同时,邵曳荣被千百万中国网民誉为真正的英雄。

*挖坑填埋并不是挖坑填埋*

新华网的报道还有如下一段令人眩晕的问答:

“被毁车头车厢是分析事故原因的主要依据,为何对列车车头‘挖坑填埋’?

“答:这一说法不属实。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为使救援人员对中间一节受挤压变形严重的车厢进行彻底搜救,必须把两端车厢移开。按救援方案,要在桥下使用大吨位汽车吊,才能将两端车厢移开。为使汽车吊进入场地作业,须对桥下场地进行清理。这样就需要将桥下较完整的车厢整体外移,对散落的部件,包括撞碎的车头部件,采取外移并集中堆放在取土坑中,为吊车作业腾出场地。所有部件和车体绝没有实施掩埋,更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现场搜救工作结束后,车体和集中在取土坑中的零散部件,被统一转运至温州西站,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铁道部这位官员的说法,显然跟全世界上亿的人看到现场情况录像的不一样。全世界上亿人看到,蜂拥而至的掘土机在事故现场敲击、撞击事故车厢,很明显是在进行捣毁。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人们接受并相信新华网或新华网所采访的铁道部没有透露姓名的官员所说的话是实话,老问题依旧存在:下令进行这种破坏式、捣毁式的证据采集的是谁?

阅读中国官方权威新闻机构的新闻报导常常令人陷入迷惑,甚至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读者好似进入一种梦游状态,难以断定自己亲眼所见的是梦幻,还是官方媒体是在说梦话,还是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看到的录像是伪造的。

在这次温州车祸报道中,中国官方的权威机构新华社/新华网以其报道简略和错误众多而出色。中宣部要求全国媒体一律要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为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车祸发生具体时间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新华社提供的四个版本全都是错的。

据中国《南方都市报》报道,关于车祸发生的时间,“目前共有5个版本,分别为20:50、20:34、20:27、20:38、20:31。前4个都出自新华社,最后一个为(中国)媒体根据调度报告求证所得。”

*令人心碎的哭泣*

7月30日,在中宣部禁令下达、中国国内媒体急速停止温州动车追尾惨案报道之际,中国互联网上,网民在千次万次地相互转发由于错误信号而驶入死亡追尾轨道的D301次动车司机潘一恒儿子在事故现场祭奠父亲的照片。

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哭叫“爸爸,和我回家。”

潘一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拉下火车紧急制动闸。但高速列车无法停止,眼看着就撞上了前头的D3115次动车。潘一恒当场身亡。然后,再被中国政府的高级专家说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

看着潘一恒儿子泪流满面的照片,令人不禁对“心碎”和“丧尽天良”有了一层新的理解。

* 必须填写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c9bd155b0July11 480.jpg 150x15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伤害之上加侮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July 30, 2011 at 10:31 PM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2011-07-31)

早报导读

● 郑维

别当真

萝卜头不是菜。

这位仁兄来自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政治民主自由、经济疲弱不堪、社会动荡不已、足球防守第一的意大利。

他的大名是罗伯托,可怜他来新加坡后,找了个心直口快、伶牙俐齿的华人女友,被蒙查查起了个外号“萝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被叫开。

萝卜头也不菜。

这位老兄来自意大利的书香门第。他的老爸是意大利一家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估计他从小被老爸用量子学说和相对论洗经伐髓,练得一身读书的好功力,年纪轻轻就拿了博士,在IT领域上成就不小。

让我很欣慰的是,他也没法打破“繁忙的道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个非物理和IT的宿命,和我同病相怜。

最近和萝卜头一家混熟了,才问起他老人家以如此扎实的学术和技术功底,不好好在欧洲待着赚欧元,为啥离乡背井地下南洋来。

他老人家蛮给祖国面子,语焉不详,倒是他心直口快的夫人(给他这个外号的女友和他修成正果)竹筒倒豆子地泄露了萝卜头东游记的心路历程。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July 30, 2011 at 10:31 PM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2011-07-31)

早报导读

● 吴新慧

慢三拍

两星期前在东京跟一要好的日本朋友叙旧,晚餐吃到一半,桌椅和上面的杯盘突然都摇晃得发出声响来。餐馆的服务领班很快就跑出来告诉大家:放心,我们的餐馆有很好的防震设备,大家放心继续用餐。

日本朋友边通译餐馆领班的这段“安心话”,边用iphone上网查地震消息。很快,她也说:“没事,轻微地震而已。只不过你的朋友们住的酒店在高楼,感觉到的摇晃度肯定会比我们在地面的厉害,但还是可以让她们放心的。”

马上,我和在东京的新加坡朋友都互报了平安。

那晚在四季酒店用餐的最深刻印象不在餐馆的美食,而是餐馆服务人员(都是乐龄人士)和日本朋友对他人感受的细心,在第一时间确定和提供最应知道的资料和消息,那么善解人意。

回到新加坡的一个晚上,在一拥有不少分店的食阁用餐,收拾碗盘的阿嫂催促我们几个客人赶紧把热腾腾的面条吃掉,因为食阁已快打烊,她要赶快收拾了下班。吃不到几口,她又来催,这次还用英语重复。大伙儿心里的闷气,比热汤面还热。

两星期前,政府宣布将在接下来五年拨款8400万元,资助更多服务业者推行“以客为先”计划,进一步推动本地服务业整体提升服务水平。而除了提升语文能力,政府一笔又一笔拨款资助的服务提升计划,最关键的意识和培训应是什么?培训了,又有多少企业和机构会继续把“以客为先”等意识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培训都是一种播种行为,而除了培出技术与技能,播种更需要扎实的是种子里孕育的文化与价值观,是很需要买种子和撒种的人一起用心,而不只是用钱经营的。

“以客为先”的意识或价值观,说到底不外就是善解人意。善解人意就会对他人的感受细心,而不只是懂得善待和方便自己。全球的消费与资讯科技发明的潮流,近五至十年来都先后或跟风地走入“我”的世代,设计与成品都讲究以“我”为先,争取更贴近“我”的需求与期望。这是一种产品与服务个人化、细致化的概念——从顾客或方便使用者的角度着想,是名副其实的以客为先。然而,“我”的世代是不是就一定是自我中心意识的无限放大,对我的方便与要求的无限包容甚至纵容?

严格来说,整个服务链、整个社会如果能真正贯彻“以客为先”文化,并把这文化深透到其“善解人意”的精髓,“我”的世代的世界就更不应该是个人人都过度自我中心的世界,大家应该会更有意识的少一点自私,多一点顾及他人及社会的需要和感受。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July 30, 2011 at 10:30 PM
 

转自:http://luckerme.com/archives/443.html

Google在社交网络上 的大动作已经足以引起Twitter和Facebook的危机感。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16天内就俘获了1000万用户,而Twitter当时达到 这个用户数用了780天,Facebook则长达852天。不过和大部分新兴的在线服务一样,人们可能在注册了一个账户之后就几乎不管它了。事实上,这些 注册用户很可能就是那些当时注册了一个Twitter账户,然后觉得”好吧,我只是想试试看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接着很快地就失去了新鲜感――就像 阿凡达当时给他们带去的小小的伤感还有其它任何一些小小的东西一样,他们会很快从这些对他们的人生来说微不足道的的情感中走出来。

不过Google+仅仅只是发布了一个月不到,它的绝对使用增速和第三方网页的开发似乎已经可以证明这个社交网络的强大潜力。人们喜欢 Google+,如果还需要一些什么改进,而它的开发者们也愿意尝试增强一些喜欢它的人们的用户体验,那么下面这些列表就是Google+团队还能做的一 些事情。没有特别的顺序,只是单纯的列出它们而已。

Google+外观改造工程

  • Boost的可用性为Google+提供了能够改变其外观细节的工具,不过这会使得整个页面看起来焕然一新。包括在界面上可视的发表内容分隔和评论与内容的分隔,还有一个隐藏发布的直接链接。102238MyY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需要一个窄带宽的Google+使用解决方案,Chrome应用G Plus Lite就是你要找的东西。它可以在你的电脑上直接运行手机版本的页面。当然,如果使用Lite版本的话,你也没办法使用那些手机版本里面不包括的功能,比如Hangouts。
  • 你可以从你的电脑中上传任何图片,或是使用扩展功能中的图片来变换背景。而这个背景是只对你本人显示的。不过除了卸载掉这个扩展功能之外,好像没有其他办法能够取消这张图片的使用。
  • Google+ Ultimate为Google+的外观美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此之外它还给Google+增加了一些其它功能。就外观来说,你可以改变背景颜色,并选 择发布的默认外观或是在每个发布之间设置边框分隔。又或者你可以选择用网格的形式来显示整个界面。不过因为发布的内容有长有短,如果选择这种模式的话,可 能在显示上会有些不平衡。这个扩展功能还在地址栏旁边添加了一个通知按钮,通过这个按钮你可以选择将对话框移入通知栏,并能够调整滚动条大小、调整图片大 小等等。102240jyM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oogle+ Refinedis,这是Chrome的另一个扩展。这个扩展给Google+带来了一个更为整洁的外观。你可以减小字体大小,选择简洁的评论显示模式, 移除每个发布的Welcome链接和+1还有分享链接。同时,和其它类似的扩展一样,每个发布也和它前后的文章分隔开。不过这款扩展有一个很有趣的特别功 能――就是不管你如何滚动页面,主页菜单和搜索栏都能显示在页面中。
  • Google+ Me是一款Chrome的扩展功能。它可以折叠发布内容和评论内容,同时显示即时评论。在阅读时,你还可以做标记。102242AvE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对Google+的黑色工具条不是很感冒,那么你可以用Color Changer这个扩展功能很容易地改变工具栏的颜色。通过它的一键转换功能,你可以选择将黑色工具条改成预设的绿色、粉色或蓝色。不过如果你想用一些别的颜色,你就得自己去下载代码并安装。102243xQj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发现你现在上Google+的时间超过Facebook的时间,而对Facebook的页面又有点怀念的话,有个东西能解决你的这个问题。不管你信不信,有个用户脚本能让你把Google+的界面变得像Facebook一样。
  • Tweetify可以让你的内容看起来更加紧凑和简练,不过它也有个小小的缺陷――它将发布内容折叠成只显示140个字符的模式,除非你点击一个发布的永久链接,否则你不能展开这个发布。不过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显示模式的话,这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缺陷了。102244CgL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Chrome的还有一个Google Plus Bar Minus的扩展功能。它可以让你一键”移除”Google工具栏――其实只是在你不需要的时候将它隐藏起来,而当你需要的时候,点击这个按键你还是能再 次使用链接和通知等功能。这也是能让你避免被无休止的Gmail,Google Reader或其他一些Google页面通知提醒骚扰的一个好办法。

改进Google+的用户界面和功能
以下一系列扩展功能都可以让Google+更贴合用户的个人偏好。这些扩展为Google+增添了一些它没有的或者需要改进的功能以给用户带来最佳的Google+体验。

  • 你可能会觉得Google的所有服务都应该有搜索功能,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在Google+的媒体流内容方面却没有很方便的搜索方式。你可 以选择直接上Google Plus Search来搜索这方面的内容,或者你也可以用一个扩展――Search Extension for Google Plus。尽管它的唯一作用就是让你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一些搜索活动,并能够将搜索结果显示在这个页面中。Chrome用户也可以用这个向导来学习一下如 何将Google+的发布内容和用户资料在默认的搜索引擎中进行组合搜索。有点讽刺的是,现在是Bing正在进行Google+发布内容的索引工作而不是 Google本身――至少就这个用户来看是这样的:
  • GTools+给你的Google+页面带来了一些新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在滚动页面时将工具栏固定在屏幕的顶端。通过这个工具,你可以很便捷地 将所有Google+发布内容都翻译成同一种语言;还可以将聊天对话框移到Google+工具栏中。据猜测,GTools+还可能会为Gmail和 Google Reader添加通知功能(尽管就我们的来说,这个功能似乎没什么用处)。
  • 如果你希望为Google+的发布内容评分的话,Chrome的扩展功能Cirlestar for Google Plus能帮你做到。你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使用这个功能。有人用+1按钮来标记有趣的发布,而Circlestar能给人们带来一个新的选择。
  • 这个扩展的开发者Wyant给大家提了一个有关使用这款功能的更好的方法。因为从技术上说,除了直接和某个人分享一些发布内容,Google+并 没有单独的消息系统。如果你选择只对自己分享一个发布评分的话,这个发布会出现在你Google+页面的边栏中――就像收件箱一样。不过 Circlestar也有它的问题:这个评分的功能可能会时不时地消失不见,然后你需要刷新页面才会再看到它。
  • Surplus是一个可以将Google+通知在Chrome浏览器上显示的扩展功能。也就是说,通过这个功能你可以时刻关注到Google+上 的变化而不用打开它的网页。除了桌面和声音提醒,你还可以通过它方便地分享你正在Chrome上浏览的页面。值得一提的是,Surplus开发者的资料在 这周早些时候被Google删掉了,所以他将不再为这个功能提供支持。102245CFd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oogle+上有不少优秀的摄影师,如果你想要快速查看他们的作品,你可以通过一个叫做Photo Zoom的Chrome扩展功能。这个功能由Sebastien Mauer所开发。当你将鼠标停留在Google+的任何图片上时,Photo Zoom就会自动放大它。这个扩展功能还包括一些其他的设置。你可以将它设置为只有在按某个键(比如shift键)时才放大照片。你还可以选择这个功能应 用在哪些照片上――包括资料头像、Picasa图像或是外部图像。102248aW2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Sebastien Mauer提供的另一个Chrome扩展叫做Comment Toggle。这个扩展可以给你提供一个便捷的折叠评论方式。就目前来看,如果没有这个扩展功能的话,Google+的评论开始时折叠的,不过一旦你展开 它们之后,就没办法再收回去。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希望保持页面整洁的孩子,那么Comment Toggle在这个时候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了。
  • 对于那些喜欢用键盘快捷键的人来说,G+ Extended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能对一个发布做”+1″操作;”-”是取消”+1″操作;”p”是锁定”+1″操作;”s”是分享一个发布;”e”是在一个发布项下展开较早评论
  • Notification Count for Google Plus让你在不打开任何Google页面的情况下,保持跟踪Google+的通知提醒。它在你的地址栏边添加了一个按键。通过点击这个按键,你就可以直接转到Google+的通知页面。

102249DHj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Matt Mastracci发布了一个名为Replies and Moreis的Chrome扩展。这个扩展功能提供一个”回复作者链接”。通过这个功能,如果你评论了一个朋友的发布,它就会自动将他的用户名插入到评论 框中。如果你评论的是一个分享的发布,那么这个回复也会同时出现在原发布者的发布中。这个扩展还包括了一些快捷键、Google工具栏置顶等功能。在分享 链接旁边还加上了一个下拉菜单,你可以通过这个菜单将发布分享到Twitter、Facebook或电子邮件。最后,你还能设置桌面和声音通知的启动和关 闭。102250DYv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一些新潮的Google+用户已经开始尝试用Hangout了,随之而来的会有一些关于它多快被填满的评论。Mohamed Mansour提供了一个叫做Hangout Auto Retry Try Again扩展,它能让你毫不费劲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功能能够自动帮你重试,直到有一个新空间建立。
  • PlusBar是一个由Kosso开发的独特工具。它在所有的Google+页面上都加上了一个能够播放BBC、Al Jazzera、TWiT视频,还有DFH和Amazing Radio音频的工具栏。102252TfN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将Google+和其它服务同步
Google+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想到如何将其中的发布与其它服务同步的问题。

  • Zane Claes开发的Start Google+就是一个最好的整合Google+,Twitter和Facebook的方案之一。它将你在Twitter和Facebook中的媒体流都 放到Google+中。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不离开Google+的情况下河Twitter、Facebook中的朋友们互动。你可以从Google+中发送 回复和转发到Twitter中,也可以评论和喜欢Facebook中的发布。Start Google+可以将你在Google+中分享的所有东西自动发布到Facebook和Twitter中。还添加了一个Gmail收件箱提醒来帮助你在 Google+的时候知道你有一封新邮件了。从分享框中你能够很方便地选择开启或关闭这个功能,所以它不会使你的Twitter或Facebook上的朋 友们被你的发布淹没。同时你也能很容易地开启或关闭Twitter和Facebook出现在你的媒体流的这一功能。1022544KV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Extended Share能方便地将你或者其他人的Google+发布转到Facebook,Twitter,LinkedIn或是Tumblr上。如果你希望在更多地 方分享你的发布,Share+ Social Buttons还包括了Blogger,Yahoo,StumbleUpon,Digg和其它等等。
  • Helper是一个能够将Twitter体验整合进你的Google+媒体流的工具。它由Misha M.-Kupriyanov开发。通过它你可以方便地与Twitter和Facebook上的朋友们分享发布,标记Google+,Delicious上 的发布。最棒的还是它能根据标记生成链接。Helper还让Google+的发布和资料搜索功能更加完善。提醒一下――如果你在Google+上 follow了很多人的话,最好关掉通知功能。102255rkK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还有一个连接Facebook和Google+资料的扩展,不过有些用户认为它用起来更像是一款恶意插件。据一篇Reddit上的评论它的文章来看,如果你安装了这个叫Google+Facebook的扩展,它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困扰。
  • 如果你想将所有Google+上的发布都转到Twitter上的话,试试ManageFlitter吧。它就是简单地将你的这两个账户建立联接, 然后你在Google+上发布的所有内容都会在Twitter出现。如果你想要这个转移更加有选择性的话,你可以选择只同步那些标记#twt的发布。这项 服务并不是完全自动的,你可能要等等它才会在Twitter上出现。不过当这些内容出现的时候,超过140个字符的内容将会被省略,同时也会在后面附上你 Google+发布的原始链接。

获得一个特别的url
如果你在注册Google+之前已经建立了Google个人资料,那么你的个人资料会直接在Google+页面中显示。不过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这个资料的 话,现在有很多种服务可以提供Google+特别的urls,也就是说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要使用这些服务,你首先要找到一个你的Google ID,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用户名。因为有很多种可用的服务,所以你总可以从中选择到一个你最喜欢的用户名。

如果你选择Topl.us,你的url就会是:
topl.us/username
如果你选择Gplus.to,你的url就会是:
gplus.to/username
如果你选择Plus.ly,你的url就会是:
plus.ly/username
如果你选择Goplus.us,你的url就会是:
goplus.us/username
如果你选择gPlusNick,你的url就会是:
gPlusNick.com/username

在Google+上找人

  • The Next Web的Boris Veldhuijzen van Zanten开发的Social Statistics已经为超过40000Google+用户生成了统计数据。同时它也跟踪了这个社交网络上最热门的发布。这个网页功能显示了最热门的 100个Google+用户。102257lLD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FindPeopleonPlus为超过400万Google+个人资料做了索引。也就是说它只做了一小部分,不过这个网站确实提供了一些吸引人的用户统计数据。你可以通过地点、性别、恋爱状态、职业或者follower来搜索用户。
  • Google+ Counter是Google+的一个类似”名人馆”的工具,它囊括了超过30000的个人资料。你可以从这个名人馆中看到那些最热门的用户,而数据是以 小时为单位进行更新的。同时你还能看到Google+里最热门的女性列表。Google+ Counter还能让你建立自己的列表,这样一来,如果你想的话,你就能公开你的Google+圈子。102300TFk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roup/As可以给你一个在Google+上无比简便的发掘新人的体验。通过这个工具,用户被分为不同的群组,比如摄影师,企业家,名人,博 客和其他。Group/As和其他服务于Twitter的像WeFollow这种类似网站的区别在于,你可以向任何群组添加任何用户,而不仅仅是你自己。 这个功能有可能会被扭曲,不过至少现在看来,它是一个很棒的东西。
  • GPHangouts是Google+ Hangouts的目录册。如果你想要找一个hangout加入的话,你可以查找这个列表或者列表上的hangout安排。你可以随意使用它,不过如果你在计划一个没有管理员的讨论的话,最好准备一个话题。
  • Hangouts Finder是另一个搜寻hangouts加入的方法。不过这个扩展需要一些用户先来发起它。

不管你在上什么网站,一些让你与Google+互动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分享一些内容到Google+,又不想打开它的网站,那么下面就有一些扩展可以放你从Facebook,Twitter和其它地方获取内容转到Google+中。

  • 通过+1 Plus One Extension,你可以方便地将你在Chrome中浏览的任何页面通过点击一个按钮进行分享。这个扩展不会和Plus One Button混淆,不过如果你安装它的话,它能够取得你所有网页上的信息,我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102301kfm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有个名为”++”的扩展能够显示你正在浏览的页面中涉及的Google+用户资料。这个扩展当然不是100%准确,因为它会显示所有与列出名字相匹配的个人资料。也就是说对于同名同姓的所有人的资料都会在此显示出。102303AoY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想要添加个人的tweets到你的+1列表的话,Tweet +1会是一个很有用的扩展。如果你将Google的+1列表当成个人书签列表的话,这个扩展功能将会变得尤为有用。102304s7J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OneFB是一个能让你+1 Facebook发布的扩展。这个扩展的独到之处在于如果你+1一个在Facebook上分享的链接,这个Facebook更新的相应实际链接将会出现在你的+1列表中。

102306Dki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oogle+没有将发布Google Reader上的故事当成一项服务列出。不过有一个变通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由David Vielmetter发现的,不过很神奇的是,它在Chrome上是行不通的(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不过在Firefox上,你可以点击Google Reader窗口能看到的分享按钮,然后将这个发布的标题拖进更新窗口。

将在线照片导入Google+

  • Facebook:将Facebook中的照片导入Google+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用一个叫做Move Your Photos的Chrome扩展。你可以导入所有相册或是选择一部分相册,甚至是各个相册中的一部分照片到Picasa中(它们很快就会变成Google Photos)。导入相册会自动设置隐私项,不过一旦导入完成后,你就可以更改这些设置。
  • Instagram:你可以用类似Instaport的这些服务来从Instagram中导出照片。它可以一次性将这些照片上传到Picasa。如果你希望同步它们而不仅仅是一次性传输这些照片的话,以后你可能可以用Dropbox和Instadrop来实现。
  • Flickr:桌面应用Migratr可以解决将Flickr的照片导入Google+的问题。除此之外,它还支持 23hq,Photobucket, SmugMug, Zenfolio, Phanfare, Zooomr和其它。这个方式可能并不是最直接的――你需要先通过这款应用将Flickr中的照片下载下来,然后再上传到Google+。

一些额外的Google+小建议
如果你希望在Google+的发布中使用文本格式,你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 使用 *文本* 来加粗
  • 使用 _文本_ 来倾斜
  • 使用 -文本- 来加删除线
  • 使用 +名字 来连接一个用户资料
  • 使用快捷键 J 能够跳到下一个发布
  • 使用快捷键 K 能回到前一个发布

你最喜欢的Google+扩展或是资源是哪一个?留下你的评论让我们知道你的看法。

转载自: 雷锋网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3546605687998498102?l=www.chinagfw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312daede102238MyY.png 150x150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xztlsy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July 30, 2011 at 10:30 PM
 

来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11-07-28/1073369.shtml

1311846900448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上海雨人旗下网络监控产品可监控联网者的QQ聊天记录,以及查看QQ密码。(TechWeb配图)

  【TechWeb报道】7月28日消息,关于北京部分咖啡馆停止使用WiFi服务的报道成为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为此我们TechWeb登录了 上海雨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官网,找到得上海雨人旗下网络监控产品的一些功能介绍,其中其产品可监控联网者的QQ聊天记录,以及查看QQ密码。

  上海雨人旗下的网络监控产品名为网络e魔镜,其官网介绍说,这款软件是雨人公司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专门设计的一款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以技术手段 帮助单位管理者轻松实现对员工上网行为的管理,以杜绝员工在工作时间对互联网的滥用,提高网络使用效率,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节省企事业成本支出。

  网络e魔镜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模块功能:网络行为管理模块和桌面管理模块。其中行为管理模块具有13个功能,包括搜索关键字过滤功能;网站黑/ 白名单过滤功能;端口访问控制功能;下载文件类型功能;网络游戏控制功能;邮件管理功能;对即时通讯账号管理功能;上网行为实行监控、统计功能;日志查询 功能;次数统计功能;流量统计(对单机流量可以进行总值设定,对网络总出口的总流量进行设置)功能;时间统计功能。桌面管理模块具有7个 功能,屏幕截取功能;击键记录功能;进程管理功能;应用程序管理功能;远程控制功能;资产保护功能;外部设备控制功能。

  网络e魔镜模块管理中对即时通信账号管理这一功能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该功能可以实现对腾讯QQ、雅虎通、MSN Messenger、ICQ等即时通信账号的追踪监管控制。如果被监控的即时通信账号登录到网络,系统则会报警。网管员可以根据通信账号查询到不同账号的 及时聊天记录,可以清楚地看到联网者的登录时间,结束时间,和谁聊天以及在此期间聊天记录,甚至可查询到账号密码。(王霖)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6770825657213178626?l=www.chinagfw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668d21c011846900448.jpg 150x150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hnsd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July 30, 2011 at 10:30 PM
 

来源:http://www.chromi.org/archives/12989

有的朋友修改host进某些网站,但每次进入都是诸如 http://twitter.com ,大多时候有可能进不去。前段时间就算修改了,输入http://plus.google.com ,G+也是也进不去的,需要手动修改http为https,方能进入。

今天,在Google+看到一篇介绍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搬到这里来,纯粹的Chrome技巧。

下面是步骤:

  1. 地址栏输入chrome://net-internals/
  2. 在HSTS的标签栏里Domain里填上需要访问的domain,比如twitter.com
  3. 然后选中Include subdomains点击Add按钮即可,可以加多个域
  4. 这样所有访问这个域名(包括子域名)都自动转到https了

相关的扩展可以卸载了,绿色又环保。

via Google+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4765842464154839578?l=www.chinagfw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haluoshito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July 30, 2011 at 10:30 PM
 

来源:http://www.itrufeng.com/%e4%b8%8d%e7%bf%bb%e5%a2%99-%e4%b8%8d%e7%94%a8vpn-%e9%ab%98%e9%80%9f%e4%b8%8ayoutube.html

为了回馈下好朋友们,从这第一个程序开始后会连续发布原创的小软件小工具。也谢谢大家的支持哦。

  • 点击这里下载程序
  • 双击运行后见界面 点击按钮(如果360、金山软件等询问允许不允许。请全部选择允许)

HT5YD89VLFA17HCEWR96G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 现在可以上 www.youtube.com 看视频了 (程序不用一直开着。点击破解后删除了都行!)

Linux 版本 MacOS版本 尽请期待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105016930841553217?l=www.chinagfw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b411d176A17HCEWR96G.jpg 150x88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hw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July 30, 2011 at 9:00 PM
 

Nielsen刚刚发布了一个关于移动APP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内容值得一看。这里摘抄部分数据:

游戏依然是在手机端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别,排在前列的应用类别基本都是娱乐和信息类。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除了打电话以外,手机还是重要的娱乐和信息获取终端。
4988472547 7cb00fdc02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Facebook用户通过手机来keep connect的需求量非常大,Pandora这个在线音乐收听服务的使用比例也让我小吃了一惊。
4988471641 bcea1630f0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好吧,的确是Android的用户点击广告的比率最高。而是用黑莓的商务人士们,是最不屑于在手机上点击广告的。
4988491653 654259f00a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iOS的用户中完全不希望看到广告的用户最多,这也许是因为iOS用户购买付费软件的比率比较高?
4988493481 3c5361251f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这份报告提供免费下载,下载地址如下:
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9620744 1080299309213058130?l=www.webleon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络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又是一年
July 30, 2011 at 9:00 PM
 

2010年就这样要过去,平淡得不知道有什么需要总结(仅指互联网应用及周边)。不知道是自己走得缓了,还是这时间本就慢慢悠悠。

巡视了一遍自己的电脑,这一年来几乎没有新驻留下来的软件。浏览器还是Firefox;Twitter Client,在Twhirl之后就再没有用得顺手的;IM除了Adium也没有什么可选的。昨天还有人说到了推荐Firefox扩展和Wordpress插件的事情,这1年来除了Firefox、WordPress的自动版本更新,我也基本上没用过什么新的扩展和插件……

就是常访问的,也还依然是那些“老旧”的网站。希望2011年会有,哪怕一个,让很多人和我都能激动,并且记住,还可以留于日常的应用。像2007年的Facebook、2008年的Twitter、2009年的SocialMediaMarketing……

不过这一年也不是完全聊无趣味,这一年里Android手机和iPad除了增加我背包的重量意外,还是带给我一些欢乐。只是这种欢乐,跟单纯的网络应用相比,还比较难和人分享。

把期待留到下一年,让感伤留在一瞬间。

9620744 4489434797665918176?l=www.webleon 又是一年

 又是一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络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信力建 | 林彪算哪门子“战神”‘��
July 30, 2011 at 8:00 PM
 


出于同情或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现在很多人对林彪崇拜有加,尤其是对其军事能力的评价,那几乎是泰山极顶:什么“天才军事家”,“攻无不克的将星”乃至“百战百胜的战神”……等等,然而,林彪有这么“神”么?


我们知道:解放战争的关键点在东北,而东北的转折点又是“四平之战”,那我们就不妨来仔细看看在这场大战中林彪的表现吧。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至次年五月,国军进入东北的,有石觉的十三军,廖耀湘的新六军,孙立人的新一军,陈明仁的七十一军等七个军共二十八万人。这些部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越南、缅甸及中国西南调运东北。杜聿明坐镇秦皇岛指挥。


四平渐成国共征战的焦点。四平位于沈阳和长春之间,为交通枢纽,成为国共两军攻防重镇。国军向北推进,必克四平,共产党固守长春,必守四平。另一方面,毛泽东想固守四平以拖延时间,确保北部大城市,等待调停中国内战的美国特使马歇尔由美返华,可获得更多谈判筹码。毛在战前指示,准备牺牲数万人讲四平变为“东方的马德里”!于双方军队在四平第展开大战。毛泽东一厢情愿地要求“死守四平,寸土必争”,林彪(此时已拥有三十万人)在四平和本溪各集结十万军队死守。这给一路攻势锐利、渴望大试锋芒的国军一个良机。蒋介石电文要求“一举击破共军之主力”,指示此战应集中空军全力、采用空陆联合作战模式。此次大战,空军轰炸发挥巨大威力,重创本溪林彪十万部队。参战的七个军,五个是全副美式机械化装备,其中孙� ��人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六军则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精锐,士兵训练有素,拥有强大火力。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具有杰出军事才能,他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部队;廖氏亦是出色军事人才。此时,国军在东北共二十八万。


此次大战,林彪麾下的东北大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先是从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八日打到五月十八日。国军在本溪和四平两地发动强大攻势,空军猛烈轰炸,首先力克本溪,十万林彪守军大败溃逃。国军挥师北上,援战四平,然后兵分三路,以空中优势发起立体攻势,四平十万林彪守军又溃败。五月十九日占领四平。林彪驻守本溪、四平两地二十万军队重创溃逃。前来四平督战的白崇禧将军已被任命国防部长,他当机立断,命令杜聿明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长春,然后兵分三路,向北挺进,穷追再创逃往哈尔滨方向的林彪败军,一路收复许多要地。孙立人将军指挥的新一军锋芒所向,如秋风扫落叶,至五月三十日,已越松花江,直逼离哈尔滨不到一百里的双城,实已兵临城下。


据史料记载,林彪部队四平大败,伤亡极大,一路长途北逃哈尔滨,在国军飞机轰炸和机械化部队之汽车坦克追击下,已成惊弓之鸟,乱成一团,其状狼狈万分;官兵极为颓丧,奔逃中被俘、投降极多,有的部队丧失三分之二,已失去战斗力。四平大败,使林彪心理大受挫败,情绪反常,亦受部下奚落。他承认四平战役伤亡重大,承认美式装备厉害:“我们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这是最大的教训。”国民党方面估计此役林彪军队伤亡四万人,而且,此次失败,可以说埋下了五年后林彪拒绝担任朝鲜战争志愿军司令员的伏笔——四平大战和美式装备之威力给他的这一惨痛记忆和心理震撼实在态惨烈了。


这个时候正是国民党在东北乃至整个中国内战战场彻底翻盘的时候。白崇禧在五月三十日随蒋介石飞抵长春,及时向蒋提出的全盘计划:乘林彪部队溃不成军、丧失战斗力之际,穷追猛打,一举拿下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满洲里等重要城市;然后组织民众编成三百万民团,保卫地方,肃清共产党残余势力;再调五个机械化师回华北消灭聂荣臻部。当时孙立人之精锐新一军已在哈尔滨城下,这一计划若执行,可望全部或大部歼灭林彪余部,则整个东北可以安枕。那时,无论和谈,还是挥师进关,继续以立体攻势军事解决,局面将完全不同。毛泽东则不敢再轻举妄动,或全线收缩至西北地区,保持实力,或回到谈判桌上就范。而在国际方面,因为四平大胜、长春攻克,苏俄冷脸变春风,向国民政府频示友好,对中共这个被斯大林戏称为“人造� ��油共产党”则视若敝屣。五月六日,斯大林邀请蒋介石访苏;长春攻克,又向国民政府表示不会支援中共。整个局面对国民政府十分有利。


此时的林彪可谓命悬一线——不要说战神,恐怕连做战死鬼的准备都有了。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因为中共对停战谈判的操弄和美国人的大意,蒋介石竟于六月六日(正式向东北部队发出停战令,要求“停止攻击前进及追击,其期限为十五日。此举在使中共再得一机会,使其能确实履行其以前所签订之协定。”而此时的林彪部队慌忙准备运走物资,放弃哈齐诸城,去山野重玩打游击的老把戏。孙立人新一军气势如虹,得到停战令,大为吃惊,力争不果,只得勒马城下,口中猎物,就此放弃。六月二十一日,蒋氏应周恩来请求,竟再次宣布停战令延长八日,至六月三十日。共产党在战场上占便宜时,绝不谈判;一败涂地时,则乞灵于谈判桌。从此,国军一举获胜的良机和优势一去不返。林彪正是利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得到喘息,迅� ��重整军队,至一九四六年底,增至三十六万,一九四七年夏季反攻之际,增至五十万,一九四八年冬季辽沈决战之际,已成一百万大军。辽沈决战,林彪的百万大军把国民政府驻在东北的四十七万精锐军队全部消灭。于是,两千辆汽车、七十六辆坦克、一百五十多辆装甲车以及大量重炮武器这些美式装备,全部武装起林彪军队。林彪“四野”入关南下,平津不战而降。淮海战役中,国军又被消灭六十万。林彪大军节节挺进,直抵海南岛。蒋介石只有逃往台湾一途。历史从此成了另一种样子。


所以,东北之胜,林彪胜得偶然——甚至可以说是蒋介石送给他的,所谓“卫青不败缘天幸”是也,如此这般,焉谈“战神”?


即使在以后的关内战役中,林彪也失着多多。比如
 
南下时安阳、新乡打了一仗,两支主力(即
43军和48军),与华野的70军一道,竟然连续攻击安阳半月之久,才歼守敌城外部队一万余人,后攻入城又歼守敌万余人,之后守新乡的敌军主力投降。林彪的两支主力部队(当时就有13万人之多),加上华野70军(非华野主力,有近2万人),这么多的部队竟然如此之能,难说精锐。而在湖南衡阳与白崇禧部队交手时,四野部队也吃了亏,损兵近万,与三野的金门之战一样,成为当年仅有的两次败仗。四野在与白崇禧部的作仗时,以三个兵团另加二野的陈赓兵团,兵力达80多万人。在歼敌的近40万人(由二野的陈赓兵团歼敌的就达17万人之多),四野部队只歼敌了22万余人。三个兵团的歼敌数目,只比二野的一个兵团多不了多少!


总之,在整个解放战争中,
 
如果按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军存在的部队计算,四野在东北消灭
23个师,在华北消灭20个师(还大半是残废的和自己投降的),在华中和华南消灭7个师,占国民党全军不过1/5。不但远逊三野,连二野都不如,不过是抗战后期国民党中央军的翻版,躲在北满(西南)坐等别人打完硬仗、消灭大部分国民党(日军)主力后,过江(下山)来争夺胜利果实,还有幸亏伟大领袖帮忙和晋察冀不争气,否则等四野入关时就根本没有战果可摘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meihaorjia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北京‘��北京地铁信号系统
July 30, 2011 at 7:50 PM
 

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属各新闻单位,市网警办:

有关北京地铁与甬温重大交通事故所涉车站使用同一公司研发的信号系统一事,不报道,不评论,请市网管办做好网上舆情调控。(附图)

北京地铁 北京:北京地铁信号系统

【“真理部”是网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其下属的各省宣传部,以及国家级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明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版总署,文化部等一系列言论出版审查机构的总称。】

zhenlibu 北京:北京地铁信号系统


© Xiao Qia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识网 | 楚梦‘��《论语》新解
July 30, 2011 at 7:30 PM
 

近年,研究“国学”成为时尚,特别是那些吃研究饭的、以教书为业的、肩负引导大众使命的知识人。很多人因研究“国学”而成为“著名学者”,不仅影响出去了、职称上去了、职位提升了,而且收入也是大大的有了,有人还有幸进入亿万富翁行列,为中国知识人挣足了面子。我没有从事以上行列,就没有评职称的压力,加上不学无术,对“国学”更是知之甚少,又长期不求进步,便没有想到去研究“国学”了。可是,“国学”研究的动静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辉煌,特别有如于丹女士对《论语》和孔孟的去粗存精的新解,秋风先生对儒家思想就是宪政主义、孔子是最大的宪政主义者、中国早已形成了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的惊世大发现,还有学者发表了老子主张与哈耶克思想内在联系的奇思妙论� ��让我等愚民醍醐灌顶,于是蠢蠢欲动,也想过把研究瘾。有人告诉我,研究“国学”最好从儒学入手,那么,我就东施效颦,试着对《论语》进行大胆解读。如果解读成功的话,我会接着对包括《孟子》、《老子》、《庄子》等“国学”巨著进行逐一解读。下面是我的部分解读内容: 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标点: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注释:君:国君、国家。臣:大臣。子:百姓。 翻译: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告诉他说:“什么是国家,国家是国君和大臣们的国家;大臣是什么,大臣就是国君的父亲;父亲该怎么做呢?父亲必须为百姓着想,与百姓平等相待。这样,做百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国家也就治理好了。 说明:之所以标上省略号,是因为孔子的意思没有表达完整,或许是他说了,记录的人上厕所去了,没有记上;或许是他故意不说完,留给齐景公思考的空间。本人决定补上孔子没有说完或被漏记的内容时,并不是不负责任的乱写一气,是根据孔子此句名言所彰显的废除等级制、士大夫与君权共治、还政于民思想而仔细推敲的结果。有学者对此言进行了新的解读,说孔子是在强调责任意识: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通俗一点来讲:君主要有个君主的样子……以此类推。这样的解读虽然洗涮了两千多年来孔子因此言而遭受的冤屈,但仍然不全面,没有完整地表述孔子的思想。 原文: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标点: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注释:上:上等人,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下:下等人,普通百姓。移:移动、改变。 翻译:孔子说:“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就天生聪明,没有地位、没有身份的普通百姓就天生愚蠢吗?不,并不是这样,聪明并不是上等人的专利,愚蠢也不是下等人的专利。上等人中也有愚蠢的,下等人中也有聪明的,下等人通过努力,不仅可以变得聪明,而且可以变为上等人;上等人不努力不仅会变得愚蠢,而且会变成下等人。 说明:孔子此言表达了对社会上一些人歧视下等人、自以为比别人聪明的思想进行了有力批判,从此言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人人生而平等的,法国思想解放运动时期那些思想家的思想不过是拾孔子牙慧而已。有学者解读为:如果人民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支持他们的做法;如果人民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他们所犯的错。或者是老百姓如果理解(统治者政策),就让他们去执行;如果不理解,就让他们知道(后再去执行)。找准了方向,但不够深刻。 原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 标点: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注释:女子:年轻漂亮的普通妇女。小人:未成名的知识人。 翻译:那些青春靓丽的普通人家的女子,还要靠背负青天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养活自己;那些读了很多书想为领导出谋划策的人,却没有机会进入士大夫集团,他们为国家整天东奔西走,自己却衣食无着。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处境最为艰难了。怎么办?由国家和老板们把他们养起来啊。 说明:此言充分表达了孔子的博爱思想和尊重知识分子、爱护年轻人的高尚品德。由国家和老板们将知识人和年轻漂亮的女子养起来不失为一个大胆设想,并被后人广泛运用。有学者认为此言表述的是孔子的择婿观。”女子“是特指女儿。”与“在这里指嫁的意思是”嫁与“。意思是: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也有学者认为孔子骂的是一个特定的女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南子。其实,这些人都是误读,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会专门谈论儿女家长?还会和一个弱女子过不去?一部记录孔子伟大言论的著作里,会有如此低俗平庸的内容?稍加分析就会知道,这些解读很不靠谱。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标点: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释:民:百姓。由:执行、工作。知:知道,知情权。 翻译:百姓只能服从组织、服从需要、执行命令吗?不是这样,百姓也有知情权,组织应该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和存在的风险,让他们作出做还是不做的选择。 说明:孔子的伟大之处从此言可以窥见一斑,他一直在倡导政治透明和信息公开化。是人类舆论监督的首倡者。有学者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民众的知识与素质达到一定程度了,就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权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如果民众的知识与素质还比较低,就教育他们,通过教育来提高他们的认识与素质。与本人的解读方向一致,但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孔子形象不够丰满。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标点: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注释:仁:仁慈。礼:政策、制度。一日:一旦。归:收归、全部。目:条目、要件。 翻译:颜渊问孔子,怎样才能做到仁慈。孔子告诉他:“克制自己不合时宜的思想、欲望,按照政策、制度办事,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组织要求,一旦这样做了,上下的人就会知道了你是一个不会犯上作乱的仁慈人了,你也因此会前途无量了。颜渊又问:“请问达到仁慈的具体条件?”孔子回答说:“违反政策规定和组织原则的东西(书籍、文章)不要看,不符合政策规定和组织原则的话不要听(听到了要及时汇报),对政策和规章制度不要妾加评论(有意见要按组织程序提交),违反政策法规、组织原则的事不能做(还要与这种行为进行斗争)。 说明:本人认为,此段语录是《论语》中少有的标点正确的语录,本人也不好推陈出新了。这段话有两问两答,比较长,孔子要表达的重点是依法治国,要法治不要人治,一切按法律法规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这些观点具有极大的前瞻性,再过两千年也不过时。有学者认为:“克己服礼”不是为了恢复西周“礼”的制度,而是注重个人修养,以达到“仁”的境界。此论,完全弄错了方向,孔子是相当重视制度建设的,要不,何与有人将他称之为宪政主义者? 本人虽天份不够、学识有限,然试着研究了一点“国学”之后,受益匪浅,不觉茅塞顿开,难怪那么多学者热衷于研究“国学”的,原来“国学”含义深远得很,研究的越多新发现就越多。我相信,孔子不仅是宪政主义的创立者,还是市场经济的开拓者,与美国宪法的形成说不定也有某些联系;老庄不仅对哈耶克产生了影响,还对相对论和宇宙飞船的诞生有着巨大启发作用;管子与WTO规则的形成亦很难撇清关系。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国学”研究的意义和乐趣了,我会一直研究下去,争取给国人更多的惊喜。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825946828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台灣新聞 | 陸客來台觀光效益‘��移民署辦證就超過18億
July 30, 2011 at 7:30 PM
 

陸客來台灣觀光,為國庫創造更多收入,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辦理陸客來台證照,去年為台吸金超過新台幣18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根據審計部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內政部99年度歲入決算審定數為84億6千6百餘萬元,較預算超收9億7千9百餘萬元(13.09%),主要來自移民署受理陸客來台入出境申請案件,核發許可證件之證照費收入。

根據移民署統計,民國99年陸客入境人數總計142萬2223人,陸客來台入出境申請的實際證照費總收入約18億2345萬元,較預計增加4億9139萬多元,不過額外收入都將收歸國庫。

移民署99年度陸客證照費收入也創歷年新紀錄,較前一年增加近7億元,據統計,98年陸客證照費總收入約11.4億元,96年及97年總收入則都接近9.2億元。

 台灣新聞 | 陸客來台觀光效益,移民署辦證就超過18億p 89EKCgBk8MZdE 台灣新聞 | 陸客來台觀光效益,移民署辦證就超過18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福彩‘��你也是跑不掉滴‘��~~‘��
July 30, 2011 at 7:30 PM
 

感谢 天朝p民 投递给天朝娱乐!

两张不同彩票店买的彩票, 时间仅仅相隔三秒!竟然是同一个人中奖,其中一个彩票点是018776,另一个彩票点是018750!中大奖的是同一个人!这人真是跑得比高铁还快,三秒就跑到另一家彩票店了。就算三秒跑到另一家了,为啥要买同一个号,难道他知道这号会中。笑话呀!!

8593c4ffgw1djmoq6qp20j 福彩,你也是跑不掉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方绍伟‘��“高铁”为什么这样红‘��
July 30, 2011 at 7:30 PM
 

2011年7月23日上海铁路局管内“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人们纷纷质疑微观层面的管理、技术和质量问题。同时,人们也开始追问相关的宏观层面的问题:中国20年来包括动车和高铁在内的基础设施为什么发展这么迅猛?这次事故会不会迫使中国思考并改变基础设施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模式?

199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发展的确让人难以置信,不要说俄罗斯和印度这种与中国同类的“金砖国家”,就连欧美各国也无法与之相比。在美国,过去近20年各地的基本面貌几乎没什么大变,铁路系统之老化和破旧则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而在中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的变化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就连二、三线城市也已经令人无法辨认。这些年地球上过半数的钢筋水泥都用到了中国的土地上,难怪有人戏称,相比之下的欧美反倒更像发展中国家,而印度之类的则完全是未发展国家。

在投入大、见利慢的基础设施发展上,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无法做到的中国却做到了?通常的看法,是把原因归之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可问题是,为什么其他类似的投入大、见利慢的项目(如基础教育、社会公德、环境保护)却没能有类似的发展速度?停滞甚至倒退的社会公德这里就不提了(见“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什么?—用’演化博弈论’解读中国人的堕落”等文),可基础设施的发展体制难道真的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体制吗?基础设施的神奇之处到底在哪里?作为基础设施高端代表的“高铁”为什么这么红?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发展体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恶性激励”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基础设施“一支独秀”背后,是一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圈内投资人”三位一体的反均衡发展体系,它集中体现了“绩效合法性冲动”、“政治晋升冲动”和“个人腐败冲动”三个方面的行为动机,以及政府土地垄断和国有金融垄断所提供的便利条件。这种“制度化”的反均衡发展体系,是对中国本届政府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对抗和反讽,“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等,相比之下只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愿望或空想。

1,“恶性激励”下的“大跃进”

1958年至1960年间“大跃进”,是一场由毛泽东发起的经济发展“超英赶美”的“过程政治化”的左倾冒进运动。中国近20年来的基础设施“大跃进”,则是一场吸取了“过程政治化”教训的“目标政治化”的行政经济运动。当年的“大跃进”用政治压经济,如今的“大跃进”则是用政治助经济,从而使地方政府对地方基础设施的发展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恶性激励。

地方官员对基础设施的兴趣和努力,与他们对基础教育、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的兴趣和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方官员对“发展性”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的兴趣和努力,也同他们对“福利性”基础设施(如地下排水排污)的兴趣和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当然不是因为中国的官员比其他国家的官员,更懂得“发展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这个方面受到了更多的制度性激励。发展基础设施本来是好事,但不均衡就要坏事。地方官员也是普普通通的经济人,基础设施的发展失衡在结果上“不理性”,基础设施的发展失衡在行为上却非常理性。问题在于刺激行为的制度。

具体而言,地方官员在基础设施发展上的激励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当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政治“行为责任模式”,按照我在“党中央究竟在想什么?—论中共高层领导的行为模式”一文的分析,“党权最大化、鼓动忠诚、注重政绩”是这个行为模式的要点。随着中共的政治合法性所面临的挑战和流失,中央政府日益强调把经济发展或“绩效合法性”当成提高“政治合法性”的手段,以便用政绩来保持“党权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发展就是最大的政治忠诚。国体上的政治单一制和党对地方首脑的升迁任免控制,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压倒一切的重视。

第二个方面涉及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政治“行为约束模式”,按照我在“不腐败才要亡党?—地方官员腐败与地方治理危机”一文的分析,“忠诚、政绩、廉洁”是这个行为模式的要点,而“忠诚、关系、政绩、资历、廉洁”则是地方官员的“晋升标准”,这个“晋升标准”造就了“升官型”和“发财型”两大类型的地方官员。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秘密就是在这个第二方面,它是中央行为模式“绑架”地方行为模式,地方行为模式又反过来“要挟”中央行为模式的结果。

我当然不是说“升官型”和“发财型”之外中国就没有别的好官,但目前中国的体制倾向于灭绝这样的好官,或者让他们根本混不下去。无利不起早,什么事情有利于升官发财,什么事情就是地方官员的兴奋点。基础设施之所以成为地方官员的兴奋点,具体原因有六个:

一是,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官员升迁的关键指标;

二是,1980年代以来的财政包干和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度,极大地增加了地方增加各种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使地方更有动力发展经济;

三是,基础设施发展非常有利于“招商引资”和扩大经济规模;

四是,基础设施所通常涉及的大项目增加了“捞油水”的可能性(哪一个腐败大案不是大项目“回扣”出来的?高铁的项目规模够大吧?败露的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手中就握有每年高达千亿的高铁工程招标采购审批权);

五是,地方政府对“集体土地”的产权控制和垄断征用给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便利;

六是,国有金融体制和地方融资平台所提供的便利条件。

如此“六大兴奋点”,使得地方官员发展基础设施既有动机、又有手段。所以,地方的基础设施和城镇面貌不日新月异,那才叫不可思议;中国的高铁不实现毛泽东梦寐以求的“赶英超美”,那才是毫无道理。

2,“六大兴奋点”之下的“五个不害怕”

但更奇妙的地方却在于“六大兴奋点”及其后果的细节上。总起来说,“六大兴奋点”导致了地方官员的“五个不害怕”:不害怕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害怕地方之间的贸易保护,不害怕各种重复建设,不害怕基础设施项目和实体的亏损破产,不害怕贪污腐败。

地方官员为什么要害怕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贸易保护或重复建设?没有理由,起码是理由不充分,除非上级部门实在看不下去而出来干预。咋一看有点不可思议,国与国之间尚且可以通过协议而实行自由贸易,国内地方之间怎么反倒不行?这就是“五个不害怕”的威力,良性竞争和自由贸易与地方官员的“升官发财”通常没有直接关系,相反,以邻为壑可能反倒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因为官位就那么多,少一个“政绩不佳”的竞争者,自己就多一分机会。所以,地方之间“攀比效应”之外还有“妒忌效应”在起作用。这个道理几乎已经是中国经济学的常识了,这主要应该归功于编写了《为增长而竞争》一书的张军和周黎安。这两个教授一南一北,一个在复旦大学、一个在北京大学,他们才是中国少有的和真正的政治经济学家。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各地乘坐高铁的人数骤然大减,这对已经亏损的高铁来说势必是血上架霜。这个后果肯定有人害怕,但建高铁的决策者肯定不怕,他们或许已经升官走人了,何况纳税人的钱他们有什么好怕的?中国高铁的京津线、武广线、郑西线和京沪线都面临法国高铁客源不足、亏损严重的局面,例如,京津线第一年运营共发送旅客1870万人,亏损额超过7亿元。刚开始运营就事故不断的京沪高铁,是中国历史上最昂贵的工程,该项目投资2209亿,超过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项目三峡工程。京沪高铁同样无法实现象日本高铁那样的效益,因为速度比不上飞机、价格比不上普通火车(特别无法与隔夜到达的竞争),亏损在所难免。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扫地大妈:您对这次7.23动车事故有什么看法?大妈一脸正义:没让老百姓赔动车就不错了。记者又问大妈:您认为红十字和铁道部的区别是什么?答:一个要钱,一个要命;记者:那他们的共同点呢? 答:都不要脸。记者再问大妈:那你和我的区别是什么?大妈立即回答:我敢说,你敢报道吗?大妈说“没让老百姓赔动车”肯定是错了,铁道部的亏损最后还会落到谁身上?

地方官员为什么要害怕贪污腐败?没有理由,他们害怕的是没有机会腐败。纯粹“冷酷实证”的经验证据表明,哪个地方的腐败越厉害,哪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发展就越快;相反,哪个地方的反腐力度越大,哪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发展就越受到抑制。实际上,不仅中国如此,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如此。所以,对地方官员来说,腐败不怕,反腐反而可怕,因为反腐不仅反掉了发财的机会,还可能因抑制经济发展而反掉了升官的机会。一听说“腐败有利于经济发展”,不明白的人马上以为是在主张腐败,其实正好相反。

地方官员不怕腐败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是腐败的无孔不入和无处不在。潜规则大家都懂,所有人都这么预期和做事,腐败还有什么可怕的?所以大家也都知道,只要有的人表现得很反腐,肯定跑不出这三个原因:要么一心想升官,要么捞够挣足了,要么嫌贿赂少了。也就是说:装清纯的理由往往要比痛痛快快的腐败还要险恶得多。

腐败当然不是地方官员才有,腐败自然是“条条块块”都腐败。审计署2011年3月23日发布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显示,个别施工单位及个人转移挪用公款和建设资金达1.87亿元,工程设计违规招投标的金额近50亿元。公开招投标制度在中国早就变形了。

但更精彩的地方却是腐败文化的“互保效应”。什么叫“互保效应”?大家在大街上都遇见过胡作非为的事,每到这个时候,让人吃惊的不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歹人歹事,而是歹人歹事周围的冷漠和怕事。胡作非为者之所以不怕光天化日,那是因为警察不可能处处把守,而周围的冷漠怕事一旦成为文化,铤而走险就没有顾虑。比较之下,相同情形下的美国人太爱管闲事了,这就是文化的差别。中国的制度腐败无疑,可文化的腐败更是无疑。所以一切就看谁胆大,官场的腐败同街上的强夺一样是被吃定了,反正有“互保效应”在。大家都心照不宣、官官相护,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结果败露的都是太不像话的或二奶告发的。

现在你告诉我,什么叫全党腐败、全民腐败吧?每到这个时候,谁敢认为中国有戏?“铁路私有化”又能怎样?到时政府监管坑蒙拐骗再跟不上,结果更糟。你说什么叫恨铁不成钢吧?死结,中国式死结。

所以我说“不腐败,天理不容”(见“有权、没约束、不腐败,天理不容!—腐败的’集体无意识’和’演化博弈均衡’”一文),不明白的还以为我在说“腐败,天理不容”。所以我还说“不腐败才要亡党”,不明白的还在那坚持认为“腐败才要亡党”。关键在于,有人认为腐败导致失控,会出现“腐败无能”,可中国现在的问题恰恰不是“腐败无能”,而是“腐败有能”,“中国研究”的迷人之处就在这。

还有人说“腐败不会亡党”、“不腐败也不会亡党”。可问题是不腐败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腐败才要亡党”指的是“维忠”和“维稳”比“维廉”更重要,“维忠”和“维稳”的投入必然比“维廉”的投入更大。贪官既要用又要反,“维忠”和“维稳”要抓面,“维廉”只要抓点,抓那些影响了“维忠”和“维稳”的点。如果全部都廉洁了,中国的经济也就玩完了。所以,不廉可忍,不忠不稳则决不可忍。当然,所有这些都不是我的主张,我只是在讨论我的观察和发现。

3,“集体土地”和“国有金融”的奥秘

“六大兴奋点”的最后两条就是“集体土地”和“国有金融”,如果前四条(政治升迁、财政创收、招商引资、大项目腐败)是基础设施“大跃进”的充分动机,那么这两条就是便利手段。

说起“集体土地”那又是一件伤心事。人、地、钱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现在人是自由一些了(除了该死的户口),但地和钱还不那么自由。什么叫“集体土地”?中国的 “集体土地”就是“农民集体”不能做主买卖的土地。“集体”不能做主,当然就只有政府才能做主,而政府做主也就是贪官做主。刚给枪毙掉的苏州市前副市长姜人杰和杭州市前副市长许迈永,两人就都是分管城建、交通、房产开发的,一个单笔受贿达8250万元而成了中国腐败单项“第一贪”,一个以钱多、房多、女人多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许三多”。我收集的案例太多,罄竹难书。都以为农地“集体所有”是因为上头吴邦国的“五不搞”里有一条叫“不搞私有化”,实际上,土地私有化另一方面的阻力来自于千千万万的“许三多”。用地不再找我的话,你让我还怎么贪?

“国有金融”是属于“概念简单、头绪复杂”的那种问题。说概念简单,因为金融机构是国家开的,名目不同,但只此一家。而地方首脑是“上级任命、有限任期”,这就必然导致地方首脑的短期行为。你要是被地方首脑请去当“顾问”,然后很来劲地谈长期问题,那你就是在犯傻,因为人家会一边听你的高见,一边心想:“长期而言,我早不在这了”。地方首脑的“忠诚、政绩、廉洁”行为模式说的就是:赶紧把GDP搞上去,然后我升官发财走人。

说头绪复杂,因为基础设施的融资问题实在是说来话长。大的背景是,中央政府不再象改革以前那样提供大部分投入,除了西部部分地区,现在的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地方自己融资。正因如此,这个领域集中了“制度经济学”最精彩绝伦的一些大看点。

首先是“条条的块块化”问题。“条条的块块化”指的是中央产业部门“地方化”现象。由于铁道部的用地需要和自然垄断性质,铁道部成为中国“政企合一”的典型,其“部门办社会”做法已经到了把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王国”的地步,以至于早在2003年提出的剥离“铁路公检法”至今仍未见尾声,并被公认为“集路网垄断者、主导运输商、价格制定者、运行总调度、行业管制者和行政性执法者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计划经济的最后阵地。

在“部门最大化”和“地方大跃进”的共同推动下,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群策群力”,铁路可到之处,人、财、物、房、地全面会通整合,投资规模屡创新高。过去两年,铁路建设投资额超过1.4万亿元;未来五年,高速铁路建设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京沪高铁“为党的90岁生日献礼”提前两年投入运营,中国的高铁即将超过各国用40多年时间建设的时速300公里高铁里程的总和。资金方面,铁道部的中国铁路投资总公司与地方政府下属企业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债券和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建成铁路由铁道部属下的地方铁路局进行委托运营。到2010年年底,铁道部总资产3.3万亿元,总负债合计1.89万亿元,每年的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已不够支付利息;资产负债率达57.44%,累计亏损772亿元。

其次是地方公债问题。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一般都是可以卖公债的,所以美国的一些州地政府就因债台高筑而烂成一团;增税之外的妙方当然很多,但最可怕的是这两条:一是提早释放囚犯以削减开支,二是交警到处开罚单。中国的地方政府无权卖公债,幸亏如此,否则上述的短期行为官员早让明的地方公债爆炸了。

也别高兴得太早,明的地方公债不准,那就来暗的,这当然是我们中国人驾轻就熟的方面。实际上,近年来个别省区的地方公债已经开始“项目性松动”。其他的当然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预算内”、“ 预算外”、“非预算”和“地方融资平台”等等名目繁多的融资渠道。这些当然也就是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运用自如的领域,多数国有地方金融机构就是这样给搞垮的。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接近11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近80%,地方融资平台运作的金额占46%。很简单,“国有金融”在政府这属于“会计”的角色,“会计”要听从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官员,正好,不往死里整才怪。

再次是“土地财政”问题,“集体土地”和“国有金融”在这里实现了最“完美”的结合。土地垄断制度使地方政府能把低价征来的“集体土地”高价转给开发商,地方政府再以财政担保或土地抵押取得银行贷款,以此循环实现“土地滚动开发”。难怪地方开发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难怪2010年全国土地成交达2.7万亿,占全国总财政收入的32.5%,更占4万亿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的67.5%(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净“收益”一般都超过40%)。加上各种费税和开发利润,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就这么吹出来了,而谈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也就是在讨论土地制度和地方制度的破灭。显然,问题要么根本不可能,要么很难看。

4,结语:中国经济永远“过热”

“动车追尾事故”一发生,美国就又开始有人说傻话,说什么中国“或将”因此改变整个经济发展模式。说美国人不懂中国国情他们还老不服,可事实一再表明:美国人就是不懂中国国情。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那地方官员还怎么升官?那地方官员还怎么发财?汪洋还怎么“主要在做大蛋糕”?发展模式难道只是一个说改就能改的政策问题吗?从“绩效合法性冲动”、“政治晋升冲动”到“个人腐败冲动”,从土地垄断到国有融资,这么大一个制度体系是小小的“动车”所能动的吗?

中国经济的“过热”是一种“制度性的过热”,“紧运行”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做空中国经济”必定死路一条。6%的增长在西方是“繁荣”,在中国就是“衰退”。所以,要知道中国的高铁为什么这样红,要知道中国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这样疯,要知道中国的经济为什么这样热,全部的答案都在政治里。

我根本不担心中国经济会很快超过美国,我担心的是中国经济的质量和结构,经济过热是会热死人的。五分之一的地球人已经踏上了“高铁”……

 (方绍伟:“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专栏作家;作者文集:http://blog.sina.com.cn/fangshaowei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方绍伟:“高铁”为什么这样红?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方绍伟:“高铁”为什么这样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fufoet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
July 30, 2011 at 7:30 PM
 
110730121846 venice taiwan304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

在威尼斯电影节官网上“赛德克·巴莱”列为中国、台湾出品

台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因为被电影节当局将电影出品国除台湾外也加入中国,而要求更正。

这部电影不同于一些两岸三地合资电影,其包括导演,主要演员以及拍摄资金,都是来自台湾。

台湾政府的新闻局表示,台湾驻意大利代表处已就此向电影节主办单位抗议并要求更正。

这部电影是由此前拍摄破台湾电影票房纪录本土电影“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执导,其监制人包括了出身香港的知名美国电影导演吴宇森。

该部电影的成本达到七亿台币,是台湾有史以来拍摄成本最高的电影,电影总片长超过四个小时,预计将分上下两集放映,但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中将编辑为两个半小时。

电影叙述的是台湾在日本统治时期发生的雾社事件,电影名称的赛德克是事件中因不满日人歧视与要求服劳务而与日本发生流血冲突的台湾原住民族名。

雾社事件

该起发生在1930年的事件,赛德克族由其中一名头目莫那鲁道领导,趁雾社公学校举行联合运动会之际,对日本人发动突袭并杀死了包括妇孺在内的一百多名日本人。

日本当时在台的总督府在突袭事件发生后,调派驻台军警动用包括毒气在内优势武力展开镇压,经伤亡惨重的激战后,莫那鲁道与二百多名族人自杀身亡。

该起事件在国民党于1949年败退台湾后曾将其作为台湾抗日的宣传样版,但在台湾民主化后,除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单一视角外,台湾社会也从更多角度来审视此一事件。

这些不同视角包括了人们对于加诸于身上新的国族认同下的不同反应,比如有原住民加入日军攻打莫那鲁道,也有接受日本教育并担任警察的赛德克族人因两种身份的冲突而全家自杀。

魏德圣此前执导的卖座电影“海角七号”也触及了台湾被日本统治的时代背景,而其有别于官方长久以来的特定宣传角度,而从人性与商业电影角度来诠释这段历史,被认为是电影卖座的原因之一。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p 89EKCgBk8MZdE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July 30, 2011 at 7:30 PM
 

[3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什么是钢?什么是线?对这个事件出于人性一直关注,只是想知道真相。难道人性非得在《钢》《线》鉴定下哀鸣吗?

用户:张军 发表于:2011-7-31 0:19:51支持(0) 反对(0)

[3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真TM搞笑,动车出了什么事故我不管,事故后救援不力是事实吧?都没救几个小时就掩埋车厢车头是事实吧?宣布没有生命迹象了救出小伊伊是事实吧?要求家属火化尸体后才能得到赔偿金是事实吧?禁止群众用蜡烛祭奠是事实吧?封杀媒体不予报道是事实吧?你脑袋被驴踢过那必定就是事实,不用我求证了!

用户:王琦 发表于:2011-7-30 22:16:20支持(13) 反对(0)

[30]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从此次特重大事故,起码可以看出:1。铁路系统管理十分混乱,此次事故完全是人祸(直接原因是调度和司机)所致。2。高铁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安全技术和预警系统方面,但中国铁路存在极大的技术缺陷。3。铁路部门在抢救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错误。4。铁路部门内沟通和工作方法方式有重大缺陷。

用户:gzxcg 发表于:2011-7-30 22:16:23支持(5) 反对(0)

[29]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王勇平:“我想对一些愚昧人士说句真心话,不要试图跟政府斗、跟国家斗、跟共产党斗,最后的结果无非只会引火焚身,政府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懂吗?” 

用户:老笨 发表于:2011-7-30 21:43:16支持(4) 反对(0)

[28]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看黑恶势力最后的疯狂。

用户:老笨 发表于:2011-7-30 21:43:48支持(5) 反对(0)

[27]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粗粗看了一下,文章方向上也不算坏,但没有责任意识。如果仅从愿望上来看,这事若最终能以造福百姓为目的,以后的事故是可能少很多,但如果没有责任意识,以后的事故却完全有可能会增长更多。

用户:道林格雷 发表于:2011-7-30 21:21:48支持(0) 反对(0)

[26]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美国波音公司这样的企业,它们的飞机失事次数比高铁事故更高,怎么不见胡星斗们发声呢?!不过是借题发挥,将 事故政治化,借机看共产党笑话罢了“
———-
这个腔调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听的太多了;
说它陌生是因为它出自”理工人士“而非”政工人士“之口。

用户:呈博语 发表于:2011-7-30 18:32:38支持(17) 反对(0)

[25]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你能告诉大家,重大事故发生后,重新通车的权力该属于谁?就按理工的理性。

用户:阿三 发表于:2011-7-30 18:30:25支持(12) 反对(0)

[24]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十分赞成1楼的发言,“佚名”作者的发言实在是“初级阶段”(用你的言语说,本人也是理工人)。从你的博文可以看出,此等“案例”已经远远超出你的“理解能力”和“理工水平”了,还是虚心听听别人的发言吧!这对你有极大的好处——有利于你的健康成长。

用户:明然 发表于:2011-7-30 18:10:06支持(15) 反对(0)

[23]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听不得不同声音,事前不让说,时候也说不得。不出大事才怪!

用户:hdx 发表于:2011-7-30 14:33:36支持(17) 反对(0)

[2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这么大事故比处理交通事故的速度还快,任何理由都属于狡辩。掩埋就是毁尸灭迹,这个你也一百张嘴也抵赖不了。否则你也不会把它又挖出来。封锁舆论,软禁记者,再嘴硬也不能说自己光明磊落。这些都无需上纲上线,它本身就在纲上趴着,线上挂着,你没有能力把它从纲,线上拉下来。作者自称是理科人,理科人不好好琢磨“为什么前车追后车尾”,研究“纲,线”干什么?这恐怕不是你的强项。

用户:ztsr 发表于:2011-7-30 14:11:50支持(35) 反对(2)

[2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理工人士没必要充技术内行。

高层处理事故的逻辑错乱连弱智也能判断:
1.事故原因未明,迅即恢复通车,准备下一次“事故”?动机何在?

2.事故原因未明,迅即清理现场,毁车灭迹;让隐患随时伴随满车乘客奔向地狱?
3.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无论大小,都要由交警取证存档,做出涉及事故各方信服的结论,然后才能拖走肇事车辆,清理现场,恢复交通。

4.铁老大的建设资金是老百姓的血汗,老百姓当然不能出钱为刘部长、张局长们包二奶,N奶,为他们海外账户存钱。同时又为自己买纸钱,甚至身手异处,下跪没人理,痛哭没人听。

用户:刘勇健 发表于:2011-7-30 14:06:26支持(30) 反对(1)

[20]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邪恶体制的必然。没什么线。

用户:suirana 发表于:2011-7-30 13:58:13支持(21) 反对(1)

[19]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1、中国有高铁是好事,但不是有了高铁就高傲、高吹是“世界上最安全高铁”。世界上有高铁的国家不止中国,其他国家没敢吹是“世界上最安全高铁”。
2、中国高铁能不出事故是好事,谁也不希望中国高铁出事故,但中国高铁不出事故不是靠吹能来的,不是靠贴标签,要靠科学论证、技术保证、管理保证,运行实证。牛吹的再大,标签贴得再美也是靠不住的。
那不是,那边,7月23日上午,铁道部总工程师、高铁总设计师在成都才说“中国高铁的安全质量是可靠的,是有保障的。”“实验证明,新一代高速列车在牵引供电、通信信号以及轨道和轨下基础等方面,都满足了我们目标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要求。”
这边,7月23日晚上,高铁追尾相撞出了恶性事故。
3、高铁出了事故,本应反省,可面对事故,高铁总设计师又说:高铁故障难免,全盘否定不明智。试向谁全盘否定高铁,反省就是全盘否定高铁吗?
4、更可怕的是高铁出了事故之后,搜救草草收场,掩埋车头、拆清车厢、破坏现场快快进行。对此,被质疑是上纲上线吗?

用户:布西林 发表于:2011-7-30 13:12:08支持(37) 反对(0)

[18]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高端企业、国家机构领导人理想专业前三位应为,法律,经济,历史,理工人士创造的高科是双刃剑,这把剑只有拿在文科出身(兼懂理工)的人的手里,才不会误伤百姓。

用户:复眼龙 发表于:2011-7-30 12:34:17支持(17) 反对(2)

[17]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做为理工人士,在此只能揣测原因了。”
————————————————
你做为“理工人士”,“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也用不着“上纲上线”。
做为理工人士,在此只能揣测“理工”原因,你的“上纲上线”说明你对“理工”更高一级的政治、道德的认知缺失。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也是由于一系列错误操作(所谓做一个试验)
——————————
“错误操作”只是这次灾难的起因,你是否知道更高一级的政治、道德的缺失给俄罗斯以致全世界带来的更大的灾难?因为苏联政府隐瞒真相,扩大了后果,苏联政府不是“理工人士”。

用户:有话要说 发表于:2011-7-30 12:30:51支持(27) 反对(0)

[16]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就技术层面讲,中国的动车技术没有什么问题,动车组开通四年来,在此之前没出现过任何旅客伤亡,这就是证明。”
——— 我认为,中国高铁系统设计了几套防撞安全系统,但那天却一个也没起作用,为何?就技术层面讲,这就是中国的动车技术的问题所在!为什么没有考虑到这几套防撞系统都失效时怎么办?为什么没有考虑到人为的疏忽怎么办?
用户:坚持鸟 发表于:2011-7-30 12:07:59支持(23) 反对(0)

[15]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者是不是患有神经过敏症啊?一点质疑的声音就承受不了啦?这次事件吊诡之处多多,别人说句话都不成吗?是谁在“上纲上线”?不就是你们自己吗?

用户:螺号 发表于:2011-7-30 12:05:51支持(30) 反对(0)

[14]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美国和日本出了事要同情,要往好的方面看。中国出了事要痛骂,要往“中国一团糟”方面看。这样才是政治正确。不这样看,就是“五毛党”。
用户:xc4950 发表于:2011-7-30 8:46:14支持(2) 反对(17)
______又一次意淫吧。事故出了,让人说两句还不行?

用户:zhccmmxw 发表于:2011-7-30 11:45:55支持(23) 反对(0)

[13]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公众不过是要求说明事件真相,这也用不着吗?

用户:xianan 发表于:2011-7-30 11:20:09支持(28) 反对(0)

[1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动车事故八大谣言全被击碎

用户:zkui 发表于:2011-7-30 11:05:02支持(4) 反对(9)

[1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理科人士怎么解释前车追后车之尾?

用户:ztsr 发表于:2011-7-30 11:04:55支持(21) 反对(0)

[10]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鉄道部负责人29号说:“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红灯的信号错误升级为绿灯,致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造成D301次列车按照错误显示的绿灯进入区间,与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请问理工人士:设计严重缺陷算不算动车技朮有问题??

用户:ydnxw 发表于:2011-7-30 10:53:17支持(23) 反对(0)

[9]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为理工人仕,本人完全赞成楼主的观点。动力车出了问题有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但是出问题后文科人仕的许多议论并不妥当,是更应该承当自己的责任。

用户:zkui 发表于:2011-7-30 10:42:04支持(1) 反对(27)

[8]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就技术层面讲,中国的动车技术没有什么问题,动车组开通四年来,在此之前没出现过任何旅客伤亡,这就是证明”。口口声声自称“理工人士”,就凭这几句话,你是一个不合格的“理工人士”!请问,动车的运行年限是四年么?第五年出了大事故,死伤如此惨烈,错误如此低級,还能说动车在技朮上没有什么问题?如果鉄路象你这样的理工人士仍死抱技朮上没有什么问题,高鉄再出事故几乎是必然事件,不信拭目以待!
用户:ydnxw 发表于:2011-7-30 10:37:02支持(28) 反对(0)

[7]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者也用不着对质疑的声音上纲上线,不灵了。

用户:ztsr 发表于:2011-7-30 10:20:07支持(27) 反对(0)

[6]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如果理性的话,也用不着对那些“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的言论上纲上线嘛。

用户:一介 发表于:2011-7-30 9:54:24支持(23) 反对(0)

[5]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现在的理工生写出这样的文章一点不奇怪,就像新中国的清华再也出不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史哲文的大师,反右时的院校改组,彻底把中国的理工学子制造成一颗颗“永不思考的螺丝钉”,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至于人文关怀为何物,如今恐怕已经没有人能说清一二,答案只在那些躺在坟墓里的,被打倒的人文学者们的著作里。

用户:和味牛杂 发表于:2011-7-30 9:44:23支持(37) 反对(1)

[4]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理工人士:

中国高铁 这个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民族产业——高铁不是民族产业,是德日技术被腐败低能的铁老大强行杂交的畸胎,因此德日方面不承担任何责任。

请搜索http://weibo.com/oxygen
看看德国是如何处理1998高铁事故现场,搜救遇难者,查找事故原因的。理工人士:他们为什么不埋车?为什么可以、也必须公开报道事故原委?

预祝您全家天天动车,下D301,上D3115。

建议您花点银子,找唐骏邮购一个过得去的理工文凭,别戴着廉价理工帽子出来得瑟自己理工上的弱智–绕过技术谈愚民政治,忽悠不幸的老百姓。

用户:刘勇健 发表于:2011-7-30 9:20:44支持(48) 反对(1)

[3]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人们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行为研读已经不是只限于具体事件,而是从制度层面上来认识。人们心理上认为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利益是和大众利益是对立的,不是他们自己感觉到的是共和国长子的身份。其三、政府公信度大幅度下降。

似乎听到乌云中隐隐的雷声,但愿不要是暴雨成灾。

用户:zhaosd 发表于:2011-7-30 8:50:05支持(25) 反对(0)

[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美国和日本出了事要同情,要往好的方面看。中国出了事要痛骂,要往“中国一团糟”方面看。这样才是政治正确。不这样看,就是“五毛党”。

用户:xc4950 发表于:2011-7-30 8:46:14支持(4) 反对(53)

[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者作为理工人士的分析尚停留在“人机料法环”的初级阶段,却非要去辨析体制等深层原因,这明显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
少说,多听,多看,多想,这是我(同样也是理工人)对你的忠告。

用户:zjsl 发表于:2011-7-30 8:06:40支持(54) 反对(2)

加载中…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incubatio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July 30, 2011 at 7:30 PM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记者: 方方
| 华盛顿

山东记者齐崇怀在服刑4年即将出狱之时,被滕州法院以“漏罪”加判9年。他的律师和亲人都认为,滕州法院对齐崇怀的再次起诉违犯法律常识和国际上禁止双重处罚的原则。

*记者维权 因言获罪*

曾在网上曝光山东滕州市委豪华办公大楼照片、并因此身陷囹圄的山东记者齐崇怀在服刑4年即将出狱之时,被滕州法院以“漏罪”加判9年。6月9日,山东滕州市检察院以“漏罪”为由对齐崇怀(曾用名:齐崇淮)再次提出起诉。滕州法院以敲诈勒索罪与职务侵占罪判处齐崇怀有期徒刑13年,合计决定执行12年。

*不服一罪双罚 法院驳回上诉*

代理齐崇怀案的北京律师刘晓原向美国之音证实,上星期,法院驳回了齐崇怀的上诉。

刘晓原说:“一审判下来以后,他不服判决,我们提起了上诉。我们一直要法院开庭审理,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案件事实不清楚,还有一些证人证言互相矛盾,但是法院没有开庭,只有书面审理,在上个星期驳回了上诉。”

这就意味着齐崇怀在因敲诈勒索罪服刑4年后,还要在监狱中再度过漫长的8年。

*妻子轻生未遂 家人生活困苦*

齐崇怀的妻子焦霞6月9号在得知新判刑后,曾在滕州市委大楼前跳河轻生,后被人救起。她说,她的丈夫就是因为曝光这里才被“领导”整进监狱,她要死就在死在这里,以证明丈夫的清白。

当被问及她现在处境如何时,焦霞说:“唉,这四年来,我就是想着,盼着能有希望,盼着有一天他能回来,现在,真的,希望看不到了,已经是绝望了。”

焦霞说,判决很残酷,但生活更残酷。她一人带着两个孩子住在租来的小房间里,常常不知道还能不能撑过明天。她说,儿子曾经问她,难道没有王法吗,她不知如何作答。

*双重处罚违犯法律原则*

齐崇怀曾任《法制早报》主任,以及《法制周报》和《记者观察》的特邀通讯员。2007年6月,齐崇怀在网上曝光了一组山东滕州市委豪华办公大楼的照片,被网友疯传,并引发主流媒体的关注。

齐崇怀的辩护律师刘晓原认为,滕州法院对齐崇怀的再次起诉违犯法律常识和国际上禁止双重处罚的原则。

刘晓原说:“这个指控不能成立的,这属于重复指控,因为你当年指控过了,你不能又来重新指控。”

*“漏罪”蹊跷 申诉难料*

刘晓原说,在既有的司法判决情况下,又发现了刑罪,才称漏罪,但齐崇怀在今年6月受到的三项敲诈勒索指控4年前都曾调查过,并被法院认定无罪,而且当年指控的证言和现在的证言相互矛盾,明显不符合常理。

刘晓原律师说,目前来看,在法律程序上还可以提出申诉,但只能一边服刑一边申诉,而且结局如何,他也不得而知。

*当地政府以此抹煞不和谐*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在齐崇怀入狱的四年中经常探望和接济他的妻子焦霞及一对儿女。孙文广认为这次判决非常不人道,他说,当地政府是害怕齐崇怀出来揭发更多内幕,制造不和谐。

孙文广说:“(齐崇怀)在监狱里不但不认罪,反而把监狱里的丑恶的现象,怎么样对付犯人,进行摧残虐待,写成文字,通过某种方式透露出来,在外边网上发表了,监狱和公安这方面对他非常不满意。”

孙文广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齐崇怀本来就是冤枉的,现在更加冤枉了。

相关文章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July 30, 2011 at 7:30 PM
 
110730150104 a possible mourner for the wenzhou train crash victims reuters 304x171 reuters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在上海火车站外这名男子可能是响应网上号召的人

中国大陆和香港在7月30日晚均有小规模的集会悼念温州动车事故的遇害者。

在香港特区的港铁旺角东站外,数十人点蜡烛和组成“723”字样,是次集会由社民连和人民力量这两个组织发起。

另外,据香港媒体报道,在上海火车站前广场的钟楼下,有大约40人在傍晚手持茉莉花集会。

报道指这个集会相信是响应今年早些时候发起茉莉花革命的网站的号召。

在这个名为“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的网站上刊登了在7月30日下午以及晚上举行集会的呼吁。下午在各地市政府广场,晚上在火车站正门广场。

另一方面,中国官方新华社在30日报道,据温州政府所称,10个遇害家庭接受了新的91.5万人民币的赔偿。

此前,7·23事故救援善后总指挥部将赔偿救助标准由50万元提高到91.5万元,但有家属对此赔偿额不满。

有网站引述死者家属透露,将用3-5天时间与铁道部谈判,如果谈判破裂,所有受害者家属会联合起来请律师团提出法律诉讼。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p 89EKCgBk8MZdE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時報 |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
July 30, 2011 at 7:30 PM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二十九日下令禁止各媒體報導溫州動車事故,要求只能報導正面和官方消息,此舉引發香港記者協會抗議,在三十日大動作發表聲明,反對中宣部限制採訪自由, 呼籲當局撤回指令,不要對報導者秋後算帳。 律師禁接家屬委託案 此外,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溫州司法局與溫州律師協會也發出通知,要求律師不要承接動車事故受害者的案子,凡是律師接到受害者家屬的委託,就必須立刻通報當局。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二十八日才宣稱,處理溫州動車事故要「公開透明」,不料中宣部二十九日就連下三道禁令,要求各媒體,「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佈的動態消息外,不再做任何報導,不發任何評論」,連官方媒體新華社的相關稿件也被禁止刊出。 禁令讓「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新京報」、「錢江晚報」、「華商報」等報紙被迫連夜撤下數個版面。廣州「南方都市報」一名資深編輯悲憤的說,「今夜,百家報紙在撤版,千位記者被斃稿」。 對此,香港記協三十日發表聲明,表示「驚悉」中宣部要求對溫州鐵路事故的相關報導要迅速降溫,還要求各媒體召回在溫州採訪的記者。香港記協指出,香港是中國唯一享有新聞自由的地 方,呼籲香港傳媒「履行天職,站穩新聞專業的立場」 ,報導事故的真相。 記協表示,「中宣部的指令明顯不符合總理的要求,記協呼籲溫總理親自跟進事件,要求中宣部撤回指令,讓真相公諸於世,讓大家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自由時報 |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p 89EKCgBk8MZdE 自由時報 |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July 30, 2011 at 7:30 PM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读《是毛泽东毁了他自己的思想》有感

作者:缪一轮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30

本站发布时间:2011-7-30 11:04:07

阅读量:24次

article img 3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中国的文化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毛泽东恰恰是中国文化最典型的受益者,但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的个人悲剧则带给了整个一代人的不幸。

——李逊达君总结的极其深刻!这是一篇难得的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

毛泽东的悲剧的确是中国文化的悲剧,当然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很遗憾我们许多人至今不认识这一点。

为什么毛泽东不能成为中国的华盛顿?如果毛泽东早去世20年,这个悲剧结局极有可能落到刘少奇、邓小平头上,毛泽东倒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华盛顿,但是这并不是真的。但是如果周恩来接了班,却不大可能演绎同类的悲剧,而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不久就自动交了班……为什么近代中国的头号领袖人物,包括孙中山、邓小平(他是个没有头号头衔的事实上的头号人物),都具有类似悲剧性格(尽管有的英年早逝,有的活到耄耋之年)?而黄兴、宋教仁和周恩来、张闻天却几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一号人物!瞿秋白当了几天头号领袖还认为这是历史的误会,以致写了篇《多余的话》给毛泽东留下了一个把他打成叛徒的话柄。

这不能不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毛泽东在滴水洞时写给江青的信里曾经假惺惺地分析过自己身上的几分虎气几分猴气,涉及的其实就是所谓君临天下的王霸之气。后来邓小平又称自己具有“一言九鼎”、“我在我说了算”、(与陈云等)“谈不拢”就不开会自己说了算的王霸之气。但是粉碎四人帮之初威望比他还高的叶剑英就没有这个王霸之气,后来做了主席和总书记的胡赵(虽然头顶还有一个或几个太上皇,但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他们不缺王霸之气,要禁锢这几个——正因为是好几个,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并不一致来互相制约他们——太上皇,并非难事)都缺少这种王霸之气。

但是这个问题极其复杂,值得深入探讨,既要联系到具体的个人,比如毛泽东,又要从某个特定个人身上跳出来,否则是很难求得公允和共识的。邓小平毕竟比毛泽东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没有酿成与毛泽东一模一样的悲剧,而是另外一种我们至今也没有摆脱的更加长久的悲剧。

我希望看到李逊达君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相关阅读:李逊达:是毛泽东毁了他自己的思想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8inscy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新疆喀什新疆喀什发生劫持汽车并撞人恶性事件
July 30, 2011 at 6:19 PM
 

7月30日23时45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新疆喀什市美食街路口劫持一辆正在等候红绿灯的单排座卡车,持刀杀害一名司机后驾车冲向人群,并下车持刀砍杀路边群众,现场造成六名无辜群众死亡,28名群众受伤。

周围群众奋力抓捕,搏斗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死亡,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目前,受伤群众正在医院救治。公安部门正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范。

南方网编辑:贾茹


© sandr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July 30, 2011 at 6:00 PM
 

温家宝:记者朋友们,这段时间我病了,11天在病床上,今天医生才勉强允许我出院。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事故发生第6天我才来。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7月17日 温家宝和默克尔在西安与中德企业家进行座谈

4b0c4c5d55200db27aaf03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18日,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伊拉克共和国总理努里·马利基举行会谈
121684734 11n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19日,温家宝主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
4a603c0c323b0f8fba4403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0日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7月21日 温家宝会见喀麦隆总统
121703098 31n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2日 温家宝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

7月22日 温家宝会见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当斋·皮芝
0112061545510db27fbd01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4日 温家宝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
20110724194730920458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7日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宋石男 | 我们这代人啊‘��生于计划‘��死于随机‘��活于奇迹‘��‘��微言宋听‘��7.25-7.29‘��‘��‘��
July 30, 2011 at 6:00 PM
 

请使用支持脚本的浏览器!

-. -

该日志尚未公开,你暂时不能查看。
博主可在此登录

不如去博客首页逛逛吧。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1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nypi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内地逾万亿“社会抚养费”谜局
July 30, 2011 at 5:30 PM
 

“社会抚养费从它出世那天起就不合时宜”、“征收标准和办法都是违法的”……7月5日,第22个世界人口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召开“社会抚养费制度的实践与走向”研讨会,法律学者杨支柱激情炮轰在内地饱受非议的社会抚养费制度。

杨支柱外号“超生教授”。去年4月,因为妻子超生第二胎,他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解聘,北京市海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给他开出高达24万元的“社会抚养费”罚单。杨遂向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裁定海淀计生委的决定违法,请予依法撤销。

此案一时引起社会轰动。免费为杨担任辩护律师的周泽开玩笑说,你可以把孩子抱到计生委去,由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计生委进行“社会抚养”。杨支柱当即表态:“我们夫妻都失业在家,如果海淀区法院强制执行我的财产,我要把孩子抱到海淀计生委门口去,搞一个行为艺术。”

今年4月,海淀法院一审判杨支柱败诉、维持计生委的处罚决定。他不服判决,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上诉,并继续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

目前,此案还在审理中。杨对记者表示,如果海淀区计生委能够给他开具账单,详细说明社会抚养费的用途,他可以缴纳这笔费用。然而,长期以来,大陆官方收缴的社会抚养费到底有多少,都用在了何处,是否投入了社会公共事业,补偿了多少社会资源,至今仍是一团迷雾,没有人能说清楚。

社会抚养费总额或逾万亿

所谓“社会抚养费”,按照大陆官方的解释,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征收的法理依据是,因为“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孩子,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之初,各地对超计划生育的人多是给予“超生罚款”。1994年以后,一些地方认识到,计划生育是倡导性义务,对超计划生育不适宜给以行政处罚,因此,陆续将罚款改为了收费。

1996年《行政处罚法》出台后,进一步明确对于超计划生育的不得给予罚款,但可以征收“计划外生育费”。2000年3月,中央8号文件明确规定实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同年,财政部、国家计生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将“计划外生育费”改为“社会抚养费”。然而,在内地众多学者看来,此举不过是以“经济补偿”之名行“行政处罚”之实。

内地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超生人口到底征收了多少社会抚养费,官方没有公布过明确数字,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

要对这笔“罚款”做大致推算,首先要知道这些年来到底有多少“超生人口”。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梁中堂估算,1979年到2010年期间则共出生约6.5亿人口。按照200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1979年到2000年总共出生的人口4亿多,如果考虑到低年龄的瞒报漏报和期间的死亡,新出生人口大约4.5亿,其中约60%符合计生政策,约40%即1.8亿人属于政策生育率不允许的超生人口;而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又有2亿新生人口,如果超生率以30%计,超生人口约6000万,加起来总计约2.5亿超生人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内地逾万亿“社会抚养费”谜局_
July 30, 2011 at 5:30 PM
 

“社会抚养费从它出世那天起就不合时宜”、“征收标准和办法都是违法的”……7月5日,第22个世界人口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召开“社会抚养费制度的实践与走向”研讨会,法律学者杨支柱激情炮轰在内地饱受非议的社会抚养费制度。

杨支柱外号“超生教授”。去年4月,因为妻子超生第二胎,他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解聘,北京市海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给他开出高达24万元的“社会抚养费”罚单。杨遂向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裁定海淀计生委的决定违法,请予依法撤销。

此案一时引起社会轰动。免费为杨担任辩护律师的周泽开玩笑说,你可以把孩子抱到计生委去,由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计生委进行“社会抚养”。杨支柱当即表态:“我们夫妻都失业在家,如果海淀区法院强制执行我的财产,我要把孩子抱到海淀计生委门口去,搞一个行为艺术。”

今年4月,海淀法院一审判杨支柱败诉、维持计生委的处罚决定。他不服判决,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上诉,并继续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

目前,此案还在审理中。杨对记者表示,如果海淀区计生委能够给他开具账单,详细说明社会抚养费的用途,他可以缴纳这笔费用。然而,长期以来,大陆官方收缴的社会抚养费到底有多少,都用在了何处,是否投入了社会公共事业,补偿了多少社会资源,至今仍是一团迷雾,没有人能说清楚。

社会抚养费总额或逾万亿

所谓“社会抚养费”,按照大陆官方的解释,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征收的法理依据是,因为“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孩子,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之初,各地对超计划生育的人多是给予“超生罚款”。1994年以后,一些地方认识到,计划生育是倡导性义务,对超计划生育不适宜给以行政处罚,因此,陆续将罚款改为了收费。

1996年《行政处罚法》出台后,进一步明确对于超计划生育的不得给予罚款,但可以征收“计划外生育费”。2000年3月,中央8号文件明确规定实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同年,财政部、国家计生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将“计划外生育费”改为“社会抚养费”。然而,在内地众多学者看来,此举不过是以“经济补偿”之名行“行政处罚”之实。

内地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超生人口到底征收了多少社会抚养费,官方没有公布过明确数字,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

要对这笔“罚款”做大致推算,首先要知道这些年来到底有多少“超生人口”。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梁中堂估算,1979年到2010年期间则共出生约6.5亿人口。按照200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1979年到2000年总共出生的人口4亿多,如果考虑到低年龄的瞒报漏报和期间的死亡,新出生人口大约4.5亿,其中约60%符合计生政策,约40%即1.8亿人属于政策生育率不允许的超生人口;而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又有2亿新生人口,如果超生率以30%计,超生人口约6000万,加起来总计约2.5亿超生人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July 30, 2011 at 5:30 PM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浙江温州警方监视抗议者
路透社7月27日照片

虽然中宣部下令中国各地大小媒体停止报道温州动车追尾造成迄今40死100多人受伤特大事故的后续新闻,但包括《南方都市报》和上海《青年报》在内的多份地方报纸仍然在温州事故的“头七”翌日,抗命报道和悼念事件。有传媒人士形容,这些大陆媒体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温家宝在事故发生的6日之后亲到出事现场悼念死难者,并发表讲话,誓言要找出意外真相,又要求铁道部还死难者一个公道,大陆不少地方报纸显然受到温总讲话的感染,不顾中宣部的命令,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事故的死难者,并不约而同的将矛头指向铁道部。

广州《南方都市报》以全黑首页,带出16版专题报道,并配以社论。总题为「真相是最好的纪念」,一张黑白图片,图中一台吊机将一节动车的残骸从桥上吊下,景象肃穆而沉重。一页一页的专题,以大幅照片配以简洁而哀痛的说明,悼念多个在车祸中丧生的乘客。在「悲情“7.23″」、「咫尺天涯、揪心记忆」的标题下,读者看到二岁半的幸存者伊伊的父母亲生前恩爱的生活照,「项余岸、施李虹夫妇,唯愿天堂里相爱依旧」。最后一页,是一张高铁的照片,标题是「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狂飙突进的中国高铁亟须反思」,呼籲「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真相的力量」。

上海话的《青年报》亦不遑多让,该报头版别出心裁地以近乎开天窗的形式,登了只有温家宝日前在事故现场献花鞠躬的图片,以及出事动车D301和D3115两个编号,最下边则是一行小字:2011年7月23日20:34,即车祸出事时间。

上海《东方早报》也罕见以纯文字、大幅留白、变换字体大小的方式,无导读、无图片,直接印上白底黑字,摘录温家宝答记者问:「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救人。铁道部是否做到,要实事求是回答」,「关键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等,以 温家宝的讲话作为报纸的立场,作为抗命中宣部的借口。

据内地有传媒学者统计,29日大陆至少有近百家都市类报纸,引用温家宝「要给群众真相」、「是否救人第一,铁道部要回答」等做头版大题,纷纷将矛头指向铁道部,是多年来特大事故所罕见与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后,舆论要求调查校舍豆腐渣竟遭封杀,民间调查更遭刑讯形成更截然不同。

正在香港讲学的内地著名学者钱钢接受香港《苹果日报》访问时,对媒体的大胆举动表示钦佩。《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则指,中宣部此次对媒体的指令「很暧昧很模糊」,但有些媒体对突如其来的机会「竟不知道怎么报道和评论」,「他们仍然如履薄冰,在揣测上级的底线」。他感叹地说:「中国的媒体,其实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关键词 中国事故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July 30, 2011 at 5:29 PM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7月29日晚上,很多內地的媒體工作者都收到了中宣部的通知:

鑑於7.23涌溫線特叮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境內外輿情趨於複雜,各地方媒體包括子報子刊及所屬新聞網站對事故相關報道要迅速降溫,除正面報道和權威部門發布動態消息之外,不再做任何報道,不發任何評論。

在微博發此圖的媒體工作者說:“高铁事故大结局,请自行看图。一声叹息,呐喊彷徨。 ”
5989010620 de57189904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另一位說:“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

那千辛萬苦做好了的報道該怎麼辦?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將 #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上載到微博給大家看。
於是,這個晚上的微博,整個都是各地報章本來於明天刊出的版面,天朝又多了一個新發明,就是“被電子報”!
而更可惜的是,就算是“被電子報”,它們的生命亦是稍縱即逝,大部份都被刪掉了。眼看著網友們都不斷的重新上載,我這個“境外勢力”,也好應該試著將這些內容帶出牆外。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这是读者们永远也不可能在报摊上,信箱中,网络里能看到的明天的钱江晚报。感谢为这几个版面付出心血的同事们!向你们致敬!”
5989010724 28c8f3d01e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另一張更清晰的版本:
5989011382 9d158f434a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錢江晚報的錢經周刊
5988449135 371d37d933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新京報:
新京报资深记者:“1分钟前接到消息,我的版最终也没坚持到与读者见面,新京报坚持又坚持、妥协又妥协之后,仅存的4个版也被和谐。长歌当哭。没办法,我们要为2000多新京报员工的饭碗考虑。贴版,以示纪念,注意标题。 ”

另一位新京報人說:“《我们都是幸存者》没能幸存。我们尽力了,对不起!祭奠事逝去的人,祭奠夭折的版。”
5989010912 edf491f8b1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更清晰的版本:
5989010656 6cc77bb137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5989010852 97eb0f8567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5989106236 13baab15f9 z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然後,新京報7月30日出街的版面是這樣的:
新京報人說:“温州动车追尾“头七”,警报不断。新京报明日头版:七日雨未绝 一天两预警。”
大家都聽懂了弦外之音吧?
5989011198 f77b93f80a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根據這篇《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更有报社编辑呼吁报社老总鼓起勇气抵制禁令。媒体人阿丁呼吁,“媒体老总们,请在此刻积蓄勇气、唤醒良知、拒绝附逆、干掉猥琐、放行真相;禁令是用来突破的不是用来奴才听令的,绳索是用来挣脱的不是拿来自缚手脚的,这一回,能不能站着把新闻做了?”

很可能,因此,我們就有機會看到這些在今天出版的:
京華時報:
5988449807 6fabf2fc50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青年時報:
5989011172 eb02bc4699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經濟觀察報:
5988449629 3c7d5978b0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其實,這些日子,很多報紙都很敢言:
5988450119 1820127643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不得不提,7月29日的這四份南方報紙!
成都晚报记者 :“【很赞的头版】明儿个就别看了,没戏了。再看今天头版,广东的报纸,一起开编前会?故意商量好的么? ”
5988449107 e5f768c16a z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尤其是南方都市報,給我們的這16版!
@王钊君:广东乱吗?很多外地朋友问。直到我加入媒体行业才明白,广东的乱部分是因为这里较为宽松的媒体环境,记者更能够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包括政府的。南方报系就不用说了,广州日报有时也很给力,从孙志刚到此次动车事件,全国有几家报纸能有如此表现?不是广东乱,实在是其他地方在粉饰太平啊!
6309fc78gw1djm9pnrxjjj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P.S. 這篇blog post的資料,絕大部份都是從微博找來的!
內地的微博,儘管有諸多限制,但卻不代表它沒有用。
正如@金柏诚 在7月28日於微博所言

纽约时报今天刊登文章,全面回顾了微博在动车事故发生四分钟后至今所起的巨大作用,并把它称之为微革命。文章指出,微博上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使言论审查十分困难。所有参与过转发和评论的朋友,我们都是这场微革命中的一员。

620e418atw1djmu5la89wj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New York Times: In Baring Facts of Train Crash, Blogs Erode China Censorship

今晚的事,就是一個好例證。

Recent Comments

Tags: 723, 動車, 南方都市報, 溫州, 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dmi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July 30, 2011 at 5:29 PM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7月29日晚上,很多內地的媒體工作者都收到了中宣部的通知:

鑑於7.23涌溫線特叮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境內外輿情趨於複雜,各地方媒體包括子報子刊及所屬新聞網站對事故相關報道要迅速降溫,除正面報道和權威部門發布動態消息之外,不再做任何報道,不發任何評論。

在微博發此圖的媒體工作者說:“高铁事故大结局,请自行看图。一声叹息,呐喊彷徨。 ”
5989010620 de57189904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另一位說:“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

那千辛萬苦做好了的報道該怎麼辦?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將 #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上載到微博給大家看。
於是,這個晚上的微博,整個都是各地報章本來於明天刊出的版面,天朝又多了一個新發明,就是“被電子報”!
而更可惜的是,就算是“被電子報”,它們的生命亦是稍縱即逝,大部份都被刪掉了。眼看著網友們都不斷的重新上載,我這個“境外勢力”,也好應該試著將這些內容帶出牆外。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这是读者们永远也不可能在报摊上,信箱中,网络里能看到的明天的钱江晚报。感谢为这几个版面付出心血的同事们!向你们致敬!”
5989010724 28c8f3d01e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另一張更清晰的版本:
5989011382 9d158f434a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錢江晚報的錢經周刊
5988449135 371d37d933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新京報:
新京报资深记者:“1分钟前接到消息,我的版最终也没坚持到与读者见面,新京报坚持又坚持、妥协又妥协之后,仅存的4个版也被和谐。长歌当哭。没办法,我们要为2000多新京报员工的饭碗考虑。贴版,以示纪念,注意标题。 ”

另一位新京報人說:“《我们都是幸存者》没能幸存。我们尽力了,对不起!祭奠事逝去的人,祭奠夭折的版。”
5989010912 edf491f8b1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更清晰的版本:
5989010656 6cc77bb137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5989010852 97eb0f8567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5989106236 13baab15f9 z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然後,新京報7月30日出街的版面是這樣的:
新京報人說:“温州动车追尾“头七”,警报不断。新京报明日头版:七日雨未绝 一天两预警。”
大家都聽懂了弦外之音吧?
5989011198 f77b93f80a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根據這篇《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更有报社编辑呼吁报社老总鼓起勇气抵制禁令。媒体人阿丁呼吁,“媒体老总们,请在此刻积蓄勇气、唤醒良知、拒绝附逆、干掉猥琐、放行真相;禁令是用来突破的不是用来奴才听令的,绳索是用来挣脱的不是拿来自缚手脚的,这一回,能不能站着把新闻做了?”

很可能,因此,我們就有機會看到這些在今天出版的:
京華時報:
5988449807 6fabf2fc50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青年時報:
5989011172 eb02bc4699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經濟觀察報:
5988449629 3c7d5978b0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其實,這些日子,很多報紙都很敢言:
5988450119 1820127643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不得不提,7月29日的這四份南方報紙!
成都晚报记者 :“【很赞的头版】明儿个就别看了,没戏了。再看今天头版,广东的报纸,一起开编前会?故意商量好的么? ”
5988449107 e5f768c16a z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尤其是南方都市報,給我們的這16版!
@王钊君:广东乱吗?很多外地朋友问。直到我加入媒体行业才明白,广东的乱部分是因为这里较为宽松的媒体环境,记者更能够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包括政府的。南方报系就不用说了,广州日报有时也很给力,从孙志刚到此次动车事件,全国有几家报纸能有如此表现?不是广东乱,实在是其他地方在粉饰太平啊!
6309fc78gw1djm9pnrxjjj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P.S. 這篇blog post的資料,絕大部份都是從微博找來的!
內地的微博,儘管有諸多限制,但卻不代表它沒有用。
正如@金柏诚 在7月28日於微博所言

纽约时报今天刊登文章,全面回顾了微博在动车事故发生四分钟后至今所起的巨大作用,并把它称之为微革命。文章指出,微博上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使言论审查十分困难。所有参与过转发和评论的朋友,我们都是这场微革命中的一员。

620e418atw1djmu5la89wj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New York Times: In Baring Facts of Train Crash, Blogs Erode China Censorship
 
今晚的事,就是一個好例證。

Recent Comments

    Tags: 723, 動車, 南方都市報, 溫州, 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July 30, 2011 at 5:29 PM
     

    原文首发于《华商评论》,原标题《启动特别调查:或是追问真相的宪法路径》,为《华商报》记者杨鹏对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的专访。本文原定发表于7月30日的《华商报》评论版上,因河蟹禁令,夭折。】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

    7.23动车事故后,针对此前救灾中存在种种问题,舆论普遍怀疑由铁道部主导的事故调查可能具有的公正性,希望有更高层面的独立第三方介入事故调查,而有学者更公开呼吁全国人大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由此,继孙志刚案中学者提请全国人大启动违宪审查程序之后,宪法尤其是规定了“特别调查程序”的第71条再次被激活而成为公共话题。追问事实真相的宪法视角,可能是彻查高铁事故的视角之一。本报为此专访了宪法学家、北京大学张千帆教授。

    特别调查程序:万事俱备,只待启动

    华商报:宪法71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为什么会这样规定?国外宪法对重大事件的争议,一般是怎样规定的?

    张千帆:在代议制国家,官员任命要经过议会。而我们国家关键官员的任命都需要经过人大,所以引起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由人大出面监督是十分自然的一件事。当然,许多国家的宪法也未必特别规定这一权力,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是议会或人大自然具有的权利,即对重大事件进行调查。我国也是通过宪法赋予人大这个权力。

    华商报:那么宪法71条的立法本意应该是什么?

    张千帆:一些重大的调查要超越政府部门利益,启动独立调查,这是各国都通行的一种方式。行政机关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有渎职行为,或者本身就侵犯了公民权利,很难保证调查能超越自身利益。比如温州高铁事故这样的事件,现在看来,是需要一个独立的、超越一些部门利益的彻底调查。

    华商报:那么从法理上来说,动车追尾这一重大事故,应该启动特别调查程序吗?为什么?

    张千帆:我觉得这次动车追尾事件,完全符合启动宪法第71条规定的“特别调查程序”的条件。不过在我国,实际上全国人大从来没有成立过类似的调查组,尽管某些地方人大曾经使用过这个调查权,但不是在全国人大这个层面上。

    华商报:是的,在地方层面上,湖南永州、辽宁兴城市都有曾有“启动特定问题调查”这种人大监督方式。

    张千帆:虽然全国人大尚无启动的先例,但我觉得,对于高铁追尾这样的重大事件,尤其是铁道部现在显得非常强硬,不愿意披露某些关键信息的背景下,由全国人大介入调查,不仅合适而且必须。

    华商报:怎么确定哪些事情适于这个调查程序呢?

    张千帆:当然,宪法不可能那么明确地规定,对哪些公共事件的调查可以启动这个程序,对此也不可能有非常明确的构成要件。实际上,在中国,这更多是一种政治性决定。

    比如说,如果规定条件是“严重影响了重大的公共利益”,那这就是个非常宽泛的条件,如果作为一种法定条件的话,必然需要区分和界定如何“重大”、如何“严重”,这样反而不好操作,就不可能发挥实质性作用。但需要说明的是,宪法虽然规定有特别调查这个程序,但如果民主程序不是非常完善,最后很可能也会让规定变成一纸空文。

    华商报:现实层面上,启动这一程序的技术困难在哪里?

    张千帆:技术困难可能在于,人大在这方面的程序不是非常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没有详细规定究竟由哪个机构来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往往可能没有说法,不了了之。启动事件调查程序,本身可能是政治性决定,但也要有个明确的具体程序。比如,收到了公民提请之后,应该由哪个机构来发挥作用或者要考虑进行调查,但现在没有这样的具体规定。

    华商报:此前全国人大尚未开启过特别调查程序,这次前景可以期待吗?

    张千帆:我个人比较悲观。近几年的事件都表明,全国人大一般不会采取主动行动,更可能会把公民的意见和问题反映给国务院,要求国务院作出某种回应,孙志刚事件就是这样的,城市拆迁条例也基本是这样的,都是公民提请全国人大要求做出某种行动,最终由国务院或者某个部门来回应。

    gPdGP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已不可考

    从宪法到宪政:宪法要进入现实生活

    华商报: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不过学界认为,中国宪法并未完全司法化。能否回顾一下宪法司法化在中国的命运?

    张千帆:当然,宪法进入不了人民的实际生活,就难以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2001年有个齐玉苓案,山东籍学生齐玉苓报考中专,但最后被别人冒名就读,争议很大闹到了最高法,最高法后来专门做出批复,认定“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此案被贴上了“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标签,此后学者们也在讨论宪法司法化。

    其实,这一案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案例,不仅“后无来者”,没有跟进的案例,而且2008年最高法还以“已停止适用”的理由废止了该案的批复。所以,宪法司法化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商报:你曾说过在,在中国从宪法到宪政有政府和民间推进两条道路。

    张千帆:推动宪法实施的动力既可以来自民间,也可以来自政府。和民间路径相比,官方路径成本更低也更有效,当然也存在缺乏可持续性等局限。

    事实上,推动变革之路的原动力很少是少数开明官员,更多是宪法所要保护的普通男女老少。唐福珍、孙志刚事件推动力都来自于民间,但是,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在制度上的改革,给公民权利更多的保障。包括这次高铁追尾事故,相信来自于民间越来越多的呼声,也许能够一起推动铁道部的机构改革,这也是民间宪政的一个成果。

    华商报:您曾认为孙志刚事件是宪法之路上的标志性事件。

    张千帆:在中国民众推动的这条宪政路径上,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在齐玉苓案两年后发生的孙志刚悲剧。但当时也没有启动学者呼吁的违宪审查程序,国务院自行废止了收容遣送条例。从结果上说,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一次。

    华商报:当时违宪审查没有启动,但您后来曾说怀念孙志刚时代的勇气。那是不是说,自2003年以后宪法的司法化或者“落地”并没有什么进展?

    张千帆:也是有一些进展的,比如说,刑讯逼供、死刑复核、拆迁条例的修改,都是一些进展,但都不是经过宪法规定的程序。

    华商报:随着网络兴起,您怎样评价民间在宪法权利方面的参与和推动?

    张千帆:如今很多普通人开始认识到人大的重要,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这些都在促使宪法可能具备的活力。伴随着人大代表选举的规范,宪法的活力也将逐渐被激发出来。

    华商报:除了71条规定的特别程序,此次事故死难者在宪法中能否找到其它维权的依据?

    张千帆:公民有知情权、言论自由权、检举揭发的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已经3年了,虽然没接“地气”,但此次高铁追尾事故中也有人坚持申请要求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对于保障有效行使这些公民宪法权利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公民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更加关注这个国家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在法律实施效果不是很好、法院作用发挥得很有限的时候,这更需要民众对政府部门披露信息施加更大的压力。

    华商报:本次高铁追尾事故中,公众对于事故的原因和处置工作有很多质疑,作为法学家,从专业的角度说,真正启动宪法保护公民权利,我们又该怎么做?

    张千帆:我能看到这个趋势,公民越来越多地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利用现代的一些媒体。这些,都会构成社会的进步。

    5989846222 3594d038da z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已经做好,却不能出版的样刊…

    yFW6U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相关
    官员应如何对待媒体监督
    谁夺走了温家宝言论自由权?
    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停滞了
    百年资政院:中国人自己的国会


    © 2011INXIAN敬献5个围观群众我也投递!InStoRE!邮箱订阅 – 微博(twitter|新浪|腾讯)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长大之后才发现教育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July 30, 2011 at 5:29 PM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A、B两列火车先后从某地开出,请问:A火车在几小时后追上B火车?” 小时候,我就想火车追火车做什么啊?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教育部跟铁道部关系不好已经有很多年来了,教育部一直没有告诉铁道部答案。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大水池子,6个管子进 水,8个管子排水,问多长时间能把这水池子灌满?”小时候,我就想,要充满水池就单开进水管的,要放空就单开排水管,同时开是要干嘛?又浪费水资源不环 保?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每到下雨天,都要控制好排水设施,只有这样,没有海的城市才有机会看海。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电梯以一定的速度运行,小朋友跟着电梯走多久能走完?如果小朋友反而向下走,多久能退下去?”小时候,我就想,小朋友怎么这么 淘气,电梯往上走,你往下退什么,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只要电梯一出事故,小朋友一瞬间就下去了,还有可能被砸死。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小明说小红是个好人,小红说小李不是个好人,小李说小明说的是假话,小莉说我相信小红的,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请问谁 是好人?”小时候,我就想,为什么他们四个不都是好人,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有人说假话,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有关部门、媒体、网民、当事人他们对一件事情说出来的话都是不一样的啊,我们要从小培养辨别好人坏人、真话假话的能力,才能好好的生存。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笼子里上有三十五个头,下有九十四个脚,问鸡和兔各多少?”小时候,我就想,干嘛要把鸡和兔子放到一起?直接看脑袋看不出来谁 是鸡谁是兔子吗?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鸡和兔子其实也没差多少,反正都是吃的,反正都是肉,做成火腿肠也看不出来什么。

    小时候有很多坑爹的数学题,我做了很多年都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为这些题都是在扯淡,现在我发现不是了,这些是真正的应用题啊!每一道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一个不了解都有死的危险,原来我们的教育是这么的用心良苦!不要再批评中国的教育了,只有长大了你才知道教育部是在下一盘大棋!

    原文链接: http://hxyl.net/2011/07/29/xia-qi/
    火星娱乐 河蟹娱乐 Copyright © 2007-2009 爱祖国,爱人民,唉派对。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http://feed.feedsky.com/kisshi,更加欢迎投稿
    稳定快速独立博客主机破盘价只要100元
    tongji 长大之后才发现教育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长大之后才发现教育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下棋, 排行, 教育,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July 30, 2011 at 3:30 PM
     
    110730150104 a possible mourner for the wenzhou train crash victims reuters 304x171 reuters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在上海火车站外这名男子可能是响应网上号召的人

    中国大陆和香港在7月30日晚均有小规模的集会悼念温州动车事故的遇害者。

    在香港特区的港铁旺角东站外,数十人点蜡烛和组成“723”字样,是次集会由社民连和人民力量这两个组织发起。

    另外,据香港媒体报道,在上海火车站前广场的钟楼下,有大约40人在傍晚手持茉莉花集会。

    报道指这个集会相信是响应今年早些时候发起茉莉花革命的网站的号召。

    在这个名为“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的网站上刊登了在7月30日下午以及晚上举行集会的呼吁。下午在各地市政府广场,晚上在火车站正门广场。

    另一方面,中国官方新华社在30日报道,据温州政府所称,10个遇害家庭接受了新的91.5万人民币的赔偿。

    此前,7·23事故救援善后总指挥部将赔偿救助标准由50万元提高到91.5万元,但有家属对此赔偿额不满。

    有网站引述死者家属透露,将用3-5天时间与铁道部谈判,如果谈判破裂,所有受害者家属会联合起来请律师团提出法律诉讼。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July 30, 2011 at 3:30 PM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记者: 齐勇明
    | 香港

    中共在重大铁路事故的报道中仍强力控制媒体。法广报道,7.23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后第七天,中宣部连续下令,要求媒体停止报道和评论此事。报道援引中宣部禁令说:“鉴于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官媒有否造价引关注*

    关注中国民主的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说,中宣部就是要让中国的媒体服服贴贴做中共当局的传声筒和宣传机器。

    孙文广对美国之音说:“中国的媒体全部有中共宣传部管理、管治与领导,他们在中国报道的空间是很小的。基本上说,你歌颂共产党、歌颂当局都没问题,而你要表达一些批判性的意见,那么轻的警告,重的制裁,不让你在这里干了。所以中国的媒体实际上是官方或者说是中共当局的一个传声筒,一个宣传工具,它没有真正媒体的自由。”

    他说,新华社就7.23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最初报道,起因是雷击、是天灾。而日前爆出的最新消息说“红灯错便绿灯致追尾”,雷击不会变红灯为绿灯,显然这是一起人祸。因此孙文广质疑,“最初新华社是否造假?”

    另外网上报道指出,中国官方在事故发生后称,事故发生的时间为7月23日20点34分,网民上传网友外拍照片显示,确切的时间为20时27分,网民推测官方修改中间的7分钟时间,将两车间的时间差15分钟缩短,为官方掩饰人为的调度错误。

    孙文广引述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事故现场对媒体的话说,7.23动车特大事件“关键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因此处理的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群众发布信息。”

    *中宣部严控媒体使之成传声筒*

    他指出,获得真相有几种途径,重要的是要有来自于独立的媒体的调查报道。他说,中共当局要求全国报纸、电视发布消息都以新华社为准,如果“新华社造假掩盖真相,就会造成全国媒体跟着造假,全国就会一片黑暗,谁也难于知道真相。”

    就在他讲这番话之前,东方网,德国之声等网上多家媒体报道说,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24小时》电视制片人王青雷被停职,原因是在7月25号的节目中完整报道了 7.23 动车事故,并指责铁道部在事发后迅速将车头掩埋的做法。

    *央视制片人说真话被停职*

    在王青雷制作的节目中,主持人评述事件时责问:“如果没有人的安全,这样的速度我们到底要不要?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次日,节目组随即受到整肃,王青雷作为负责人被停职。

    有网友批评说,央视真实报道温州追尾事件的制片人王青雷被停职,此事背后定“有上峰指令。这个上峰是谁?应该追究责任。”

    王青雷周三在微博中写道:“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不畏强权针砭时弊的记者,这个国家就还有灵魂。”  据报,这条微博已被转发超过四万次, 有网民称王青雷为中国良心。

    民众需要真相,他们不满官方及媒体的造假和掩盖真相的做法。

    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见图)显示对政府救援行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各占百分点一,而以一个“呸”字表示不满的占了98% 。11万7000多人参与了此项调查,调查已于日前被“和谐”。

    *教授疾呼促政体改革*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说:只有揭露真相才能够安抚民心,才能惩治腐败官员,才可能制止灾难重复发生。但是在事件报道中,中宣部要求媒体都使用新华社通稿的做法,只能导致千篇一律,甚至掩盖真相。

    他表示,“为了让民众了解真相,应该开放国外独立媒体的采访报道!开放网络上的报道和民意调查。让民众了解真相不能只靠政府公布,更重要的是依靠民间和独立媒体的揭露。”

    中国的现实是,国内媒体都受到控制,开放外国媒体报道谈何容易。孙文广深知达到这一目标的艰难,他对美国之音说:“我们应该发出的声音还是要发出来,大声呼吁,对他们施加一些压力。他们听不听在其次。整个的改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对媒体的压制不能平息民众了解真相的要求。就像央视被停职的电视制片人王青雷在微博中所说的一样:老是这不让报那不让报,最后换来的会不会是中国民众的“以暴易暴”?

    相关文章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灾难之后的罪与罚
    July 30, 2011 at 2:30 PM
     

     2011年 7月 29日

    Reuters excavators dig through the wreckage after train crashed in Wenzhou 24jul11 48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灾难之后的罪与罚

    图片来源: REUTERS

    图为事发第二天的温州事故现场

    *遮蔽灾难的帷幕正在落下*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导致至少四十人死亡、将近200人受伤(官方数字)的灾难,已经从接受执政党共产党中央宣传部控制的中国互联网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的头版撤销。

    目前,这次特大交通事故的一些最基本、最要命的问题,也就是公众迫切关心的问题,中国当局都没有对公众给出一个大致说得过去的交代。这些问题包括,事故发生之后、在当局根本就不清楚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就恢复通车,是否有继续酝酿大车祸的大风险?

    然而,显然是按照中宣部的命令,中国四大门户网站已经开始动作整齐地引导中国公众忘记过去、淡忘事故惨剧,引导公众向前或向左右两边看了。

    以在这次民间的灾难报导中凭借微博而大出风头的新浪网为例,现在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已经上不了新浪网重要新闻的前20条。

    在中国时间星期六早上六点,新浪网首页的头五条新闻分别是:

    强热带风暴洛坦登陆海南文昌 海口78个航班取消
    挪威降半旗向爆炸枪击案遇难者致哀
    78个中央部门部级干部专车等购车费支出4000万
    阿里集团雅虎和软银就支付宝问题达成协议 专题
    学习胡锦涛讲话 党史上的今天 北京百日整治满意度调查

    *死难者家属不要忘记*

    为了尽快平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造成的麻烦,中国当局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竭力控制新闻报导,一方面再度提高给死难者家属的赔偿金。但死难者家属表示,他们想要的不是钱,而是事故的真相。

    日本《每日新闻》7月29午夜11点发表记者隅俊之从浙江温州发出的报导说:

    “中国当局大幅度提高对浙江省温州市高速铁路事故死难者遗属的赔偿金,把基准额提高到91万5千元。与此相关的背景是,当局对强烈要求查明真相、追究责任的遗属感到担忧,显然是试图早日平息事态。虽然没有看到遗属在29日有抗议行动,但一部分遗属强烈表示,‘这不是钱的问题。’现在不清楚事态是否会收场。

    “一些参加过抗议行动的遗属说,铁道部负责人在28日夜间和29日与遗属进行了单独的交涉,提出大幅度增加赔偿金。一位遗属说,‘温家宝总理28日来到事故现场,表示要对遗属拿出诚意,因此,铁道部负责人的态度也明显改变了。’但是,另一位遗属则说,‘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是查明真相和处罚责任者。铁道部要是以为用钱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就是不理解我们的想法。’”

    *中国的速度和效率*

    在温州动车追尾恶性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当局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展现出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高速度和效率,其中包括:

    ——在超短的时间内停止幸存者救援,以至于差点把事故中幸存的女孩小伊伊给摔死或铲死;
    ——在当局对事故原因还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的情况下,在事故发生一天半之后恢复通车;
    ——在全国、全世界的电视和视频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出动五六辆重型机械,把事故车辆当场捣毁,掩埋;
    ——在全国公众和世界舆论强烈要求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中宣部对中国媒体发出及时而果断的指示:“对事故原因不要挖掘,不要做反思和评论,不质疑,不展开,不联想。”

    然后,中国当局再以更高的效率强行扭转公众的视线,显然是试图让公众不看、不想、不谈让公众提心吊胆的动车或高铁安全,而是相信当局的权威说法,即中国政府对公众安全是重视的,中国的铁路是安全的,中国的高速铁路或动车技术及其安全性依然是领先世界的。

    *早有计划安排乎?*

    在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铁道部举行的记者会显然是计划不周,发言人王勇平表现不佳,导致他在记者会上的言论成了令人无法笑起来的笑柄。王的“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及其变体,在中国民间已经成为表示中国铁道部乃至中国政府无理、无耻又无赖的代名词。

    然而,另一方面,世界媒体也注意到了中国铁道部的计划周详和表现优异。日本评论家冷泉彰彦7月25日在日本《新闻周刊》发表文章,如此形容了中国铁道部不同凡响的表现:

    “观看新闻画面可以看到,后续列车的第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悬垂下来。或许是为了急于恢复通车,这节车厢被套上钢缆,‘轰隆’一声被拉倒在地。这样,事故车受到进一步破坏。假如有电气系统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原因就不可能查明了。另外,车轮和车架没有故障的车厢用机车迅速拖走。如此急切,也令人目瞪口呆。

    “然而,这才只是个序曲。随后的报导说,追尾撞车的车头被捣毁,在地面挖坑掩埋了。得知这一点之后,再去看报导画面,发现是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就有掘土机当场挖坑掩埋车头。显然,掩埋事故车头是早就决定了的做法。也有报导说,这是为了‘防止(中国)独自开发的技术被盗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这件事令人瞠目结舌。从一开始就不想对事故车辆进行检查,以便查明事故原因,防止事故再度发生,这些人貌似不理解以时速200公里的超高速在铁道上运行的意义。从这一次的‘挖坑掩埋’行动来看,人们也不免有这样的怀疑,这就是有关当局不得不隐藏设计图上或报价表上的重要安全部件‘被省略’的事实。”

    *灾难套灾难的中国政治*

    自所谓的“新中国”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政治的一个最明显的一个特色就是祸不单行,即重大灾难发生之后总是有后续的灾难配套,为再下一个灾难铺平道路。如此这般,形成一个几乎是连续不断的灾难链。

    研究中国政治的人最喜欢列举的例子就是,1957年把50万(另说100多万)知识分子打入另类的‘反右’灾难,为后续的饿死几千万人的‘大跃进’灾难铺平了道路。而‘大跃进’的灾难又为再后来延续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灾难铺平了道路。

    “文革”之后,中共一度声言要“彻底否定‘文革’”,彻底否定不断搞政治运动的做法。但这并不妨碍“文革”时期的“红色革命歌曲”如今再次在全国得到中共政府的提倡、推广、支持、欣赏。

    同样,灾难套灾难的政治老套在“文革”之后的“新时期”的中国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发生四川地震、成千的学童死于倒塌的劣质楼房之下之后,代表死难学生家属为学生讨公道的谭作人被政府判刑,著名艺术家艾未未前往声援受审的谭作人,被警察殴打头部,险些丧命,现在依然有后遗症。

    在几千万中国儿童喝了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所大力宣传的质量超级好的奶粉受害、导致成千上万的儿童出现肾结石之后,“结石宝宝”家长赵连海代表受害儿童和家属为受害儿童讨公道,结果被判刑,在保外就医期间又被剥夺公民自由。

    *担忧报复惩罚*

    这次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发生之后,在新浪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推动、带动下,国营的主流媒体也呈现出罕见的新闻报导积极性、进取性,不理睬中宣部发出的不质疑官方说法的指示。

    但是,法新社报导说,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的网站编辑班志远(David Bandurski)表示,事情总有两个方面:

    “中共在温州动车追尾问题上完全丧失了议题领导。看一看就可以看到,他们想控制,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没人听他们的。

    “但是,班志远警告说,要是以为这标志着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将是‘愚蠢的。’

    “班志远把现在的形势比作2003年致命的萨斯流行时的形势。当时,当局放宽了对新闻界的控制,后来又逐渐收紧控制,对10家媒体进行了惩罚。

    “班志远说,‘他们躲在暗处,等到人群散去之后再出来,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

    *报复惩罚已经开始*

    班志远显然思想过于常规,似乎没能想到或看到今日中国的高效率。实际上,在关注温州动车追尾惨案的人群还没散去的时候,中国当局就已经开始收拾记者了。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节目制片人王青雷被解职。在此之前,他的节目在7月25日突出报导了温州动车追尾惨案。

    王青雷遭解职之后给同事的8个字的告别词在中国网民中间广为流传:

    “守住底线 / 不惧牺牲。”

    目前,在中国网民中间还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

    “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

    * 必须填写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941e890c24jul11 480.jpg 150x15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灾难之后的罪与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中國大餅 美信用卡業者垂涎
    July 30, 2011 at 1:30 PM
     

    (中央社台北30日電)美國民眾勒緊褲帶省吃儉用的同 時,萬事達卡(MasterCard)、威士(Visa)、美國運 通(American Express)及Discover等信用卡業者,正 垂涎地盯著中國這塊不斷成長的市場。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2010年新核發2億3000 萬張信用卡,較2009年成長24%。此外,今年零售交易 使用信用卡的次數大增超過40%。

    北京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高層主管克羅柏(Arthur Kroeber)表 示:「未來20年,會有越來越多人棄現金,改用信用卡 。成長將很壯觀。」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 但目前的情況是,中國銀聯壟斷整個中國市場。外國信 用卡業者若沒有與中國銀聯使用共同品牌,就不能發行 當地的信用卡,且全數交易都必須透過中國銀聯的網路 。(譯者:中央社林亭儀)1000730

     中央社 | 中國大餅 美信用卡業者垂涎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中國大餅 美信用卡業者垂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大陸電荒 下半年更嚴重
    July 30, 2011 at 1:30 PM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30日電)中國大陸今年上半年 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電 聯)」表示,下半年局部地區電力供需緊張的情形將比 上半年更嚴重。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上半年湖南、安徽等地出現電 荒,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4月間上調了部分地區 的上網電價,試圖減少火力發電企業虧損情況,緩解電 荒。

    不過,中電聯日前公布「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 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稱,雖然4月間大陸部分省份上網 電價略有上調,但並未扭轉電力企業的經營困境。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到5月,火力發電企 業利潤總額人民幣7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4% ;此外,貸款利率持續上升進一步增加了火力發電企業 的利息支出。

    若從地區來看,中部、東北地區各省火電企業繼續 全面虧損。

    中電聯的報告表示,預計下半年中國大陸電力供需 形勢將比「十一五(2006至2010年)」後期緊張,局部 地區的電力供需緊張情況將比上年涉及的範圍更廣、缺 口有所擴大。

    其中,預計夏季用電高峰時間,大陸最高用電負荷 將成長約14%,華東、華北、華中、南方等電網電力供 需缺口合計將達到3000萬到4000萬千瓦。

    上網電價是指電網購買發電企業的電力和電量,在 發電企業接入主網架的計量價格。 1000730

     中央社 | 大陸電荒 下半年更嚴重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大陸電荒 下半年更嚴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July 30, 2011 at 1:30 PM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浙江温州警方监视抗议者
    路透社7月27日照片

    虽然中宣部下令中国各地大小媒体停止报道温州动车追尾造成迄今40死100多人受伤特大事故的后续新闻,但包括《南方都市报》和上海《青年报》在内的多份地方报纸仍然在温州事故的“头七”翌日,抗命报道和悼念事件。有传媒人士形容,这些大陆媒体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温家宝在事故发生的6日之后亲到出事现场悼念死难者,并发表讲话,誓言要找出意外真相,又要求铁道部还死难者一个公道,大陆不少地方报纸显然受到温总讲话的感染,不顾中宣部的命令,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事故的死难者,并不约而同的将矛头指向铁道部。

    广州《南方都市报》以全黑首页,带出16版专题报道,并配以社论。总题为「真相是最好的纪念」,一张黑白图片,图中一台吊机将一节动车的残骸从桥上吊下,景象肃穆而沉重。一页一页的专题,以大幅照片配以简洁而哀痛的说明,悼念多个在车祸中丧生的乘客。在「悲情“7.23″」、「咫尺天涯、揪心记忆」的标题下,读者看到二岁半的幸存者伊伊的父母亲生前恩爱的生活照,「项余岸、施李虹夫妇,唯愿天堂里相爱依旧」。最后一页,是一张高铁的照片,标题是「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狂飙突进的中国高铁亟须反思」,呼籲「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真相的力量」。

    上海话的《青年报》亦不遑多让,该报头版别出心裁地以近乎开天窗的形式,登了只有温家宝日前在事故现场献花鞠躬的图片,以及出事动车D301和D3115两个编号,最下边则是一行小字:2011年7月23日20:34,即车祸出事时间。

    上海《东方早报》也罕见以纯文字、大幅留白、变换字体大小的方式,无导读、无图片,直接印上白底黑字,摘录温家宝答记者问:「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救人。铁道部是否做到,要实事求是回答」,「关键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等,以 温家宝的讲话作为报纸的立场,作为抗命中宣部的借口。

    据内地有传媒学者统计,29日大陆至少有近百家都市类报纸,引用温家宝「要给群众真相」、「是否救人第一,铁道部要回答」等做头版大题,纷纷将矛头指向铁道部,是多年来特大事故所罕见与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后,舆论要求调查校舍豆腐渣竟遭封杀,民间调查更遭刑讯形成更截然不同。

    正在香港讲学的内地著名学者钱钢接受香港《苹果日报》访问时,对媒体的大胆举动表示钦佩。《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则指,中宣部此次对媒体的指令「很暧昧很模糊」,但有些媒体对突如其来的机会「竟不知道怎么报道和评论」,「他们仍然如履薄冰,在揣测上级的底线」。他感叹地说:「中国的媒体,其实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关键词 中国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July 30, 2011 at 1:30 PM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7月28号,铁道部通过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一些媒体报道说,在“7.23”事故救援中,曾有“铁路官员于24号宣布,车厢内已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但现场又搜救出生还者”,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据《南方都市报》29号的报道,铁道部称,事实上,现场指挥部没有任何人曾宣布过停止救援,正是现场抢险人员争分夺秒,一刻不停地施救,才为后来救出那名小女孩伊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过,经南都记者检索,并没有发现媒体曾报道“铁路官员24日曾宣布‘车内无生生命迹象’”,相关的报道均未曾提及“铁路官员”。一位24日凌晨即在现场采访的记者介绍说,救援本来就是由消防、武警在负责,而一位消防部门高级官员确实在凌晨3点多表示已无生命体征、搜救基本结束。

    铁道部的这个通稿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媒体记者和网民的强烈质疑。首先,如果没有人说过停止救援的话,那么央视的相关报道又怎么解释呢?24号凌晨4点,据央视新闻频道的报道,从事故发生以来的8个小时里,总共进行了6次人员搜救,“到现在为止,整个搜救工作已经结束了,并且这里已经再也没有人员生命体征的状况”。到凌晨5点央视再次发出现场画面报道,确认“截至凌晨4点钟,整个人员搜救行动已经结束了”。6点47分,央视又一次连线,主持人两次换方式提问同一个问题:是否已经确定没有生命存在?记者回答“现在可以确定”———“在凌晨4点钟,这里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的现象。在此之后,他们才开始决定要清理现场。” 7点30分,央视另一位记者报道:“从我从桥上下来那一刻开始,我就得到这样一个消息:车上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央视的报道基本确认了24日凌晨4点后不再救援的事实,而网友“孤峰骆驼”从凌晨5点14分第一张照片到上午11点5分最后一张照片,用大量精确到分钟的照片记录了当天上午的现场情况。在这些照片里,记者也未能看到救援场面,看到的是7点45分,车头被丢入大坑;看到的是9点54分,竖在桥边的车厢轰然倒地;看到的是多台挖掘机把地面上的车厢翻到旁边…… 如果如铁道部所说,救援一刻未停,那么为什么在网友的图片全记录里、在央视和浙江卫视等视频报道里,都未能看到救援、搜救在继续进行呢?

    报道又说,铁道部的上述否认也引发了很多现场采访记者的质疑。南方电视台一位凌晨3点就到达现场的记者表示,4点后救援确实就结束了,虽然没听到铁道部的官员这么说,但现场已经没有人员在搜救。新快报记者说,“我也可作证,有采访有录音,凌晨三点半左右,救援的一名官员回答我救援进行到什么阶段时说:救援基本结束。” 南方都市报记者赵炎雄则回忆说,当天下午三四点钟进行桥上救援前,只有过一次搜救行动,就是在一位高级官员中午抵达前,所有人开始行动,官员离开后,大家又解散了。南方电视台的一段报道视频显示,24日上午10时左右,参与救援的武警支队指导员在接受采访时说:“人员搜救这一块已经结束了,已经不存在需要人员救助的问题了,现在主要是清理现场。”

    此外,铁道部称,正是前方指挥部要求一刻不停地救援,这样才救出了小伊伊,但遇难者家属在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时却表示,自己24号凌晨1点多就来到16号车厢附近,因为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无法搜寻,而要求现场人员提供帮助,“他就是不动,坚持说这节车厢里的人都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据《新民周刊》报道,24日凌晨3点多桥上武警已经停止了搜救,遇难者家属杨峰被告知用生命探测仪搜寻过,车厢里已没有生命迹象。武警尝试过切割16号车厢,但是没有成功。从24日凌晨4时开始,杨峰只能坐等大型设备抵达,一等就是11个小时,下午3时许,救援人员开始从第16节车厢寻找遗体,最后在5点多发现了最后一名幸存者项炜伊。

    另据央视24日凌晨报道,“3点40分,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到达这里,听取了当地消防、武警官兵现场情况的描述,做了最新布置———就是要以最快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现场清理完毕,尽快完成通车。” 据在场的其他记者证实,盛光祖确实做了这样的表态,当时有官员向其汇报工作,也是明确提出现场已无生命体征。 一位现场记者表示,盛光祖凌晨3点多到现场,4点多离开,这时现场工作重心已经转变,救援车辆、人员开始大批离开,此后不久重型机械等开始进场。24日上午,铁道部宣布“18时前力争恢复通车”,温州特警支队队长接受《都市快报》采访时表示收到指令要把车厢吊下去,他抗命坚持在原地搜救,最后在多具遗体被搬出后,发现了小伊伊———这时距离通车时限不到一个小时。最终,铁道部未能达到18时通车,而改变为19时恢复通车。

     

     

    关键词 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全家大陸門市 明年初達千家
    July 30, 2011 at 1:30 PM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30日電)業者說,全家目前在 上海有500家門市,加上蘇州與廣州達650家,預估明年 初三地門市將擴展到1000家。彰化縣政府今天與上海全 家便利商店合作,在大陸建立彰縣農特產品展銷平台。

    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行銷部行銷總監黃俐菁接 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全家」目前在上海有500家 門市,加上江蘇蘇州與廣東廣州則有650家。

    黃俐菁說,「全家」在這三地的門市經營情況良好 ,年底將由650家擴展到900家,明年初更將達1000家。

    彰化縣政府與頂新集團旗下的上海全家便利商店( FamilyMart)合作,建立彰化縣伴手禮與農特產品銷售 通路。第一階段主打彰化伴手禮,在本地提供預購服務 。

    彰化縣政府今天在全家便利商店上海迎春店舉行促 銷活動。頂新集團四董魏應行大力推銷來自彰化的家鄉 味,並表示除了彰化縣,全家便利商店未來也將成為台 灣各縣市農特產品在大陸的展銷平台。1000730

     中央社 | 全家大陸門市 明年初達千家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全家大陸門市 明年初達千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July 30, 2011 at 1:30 PM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人们在祭奠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

    路透社。

    中国总理温家宝对温州动车事故处理“公开透明”的宣示言犹在耳,事故后的第七天,中共中宣部连下三道禁令叫停了中国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与评论。昨晚(7月29日),中宣部的这一禁令在微博上被多位媒体从业者证实并被广泛传播。一家广州报社的资深编辑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

    来自中宣部新闻局的禁令称,“鉴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中宣部的禁令下达之后,中文微博一片哀声。有多家报社的编辑在微博上贴出了因禁令被撤下的版面,也有记者在个人微薄上转播再也无法上版的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辑抱怨,原本有八个版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相关报道,晚间禁令到达后,不得不临时撤版换稿;财经周报《中国经营报》则有8个相关版面被迫临时换搞。《新京报》撤下了新京报 A15版《逝者》、A16版《目击:我们都是幸存者》等多个版面;浙江的《钱江晚报》撤下了两个版的《停下1分钟》;西安《华商报》撤下了3个版的评论周刊。

    一名资深媒体人说,“向所有突然再次投入工作、无奈填版的夜班编辑们致敬。”

    甚至官方新华社的稿件都被禁止。晚间,新华社紧急通知,此前向各报社订户播发的《(中国网事)期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网络热帖〈“7•23”动车事故的五点存疑〉的记者调查》稿,“暂缓使用”。

    更有报社编辑呼吁报社老总鼓起勇气抵制禁令。媒体人阿丁呼吁,“媒体老总们,请在此刻积蓄勇气、唤醒良知、拒绝附逆、干掉猥琐、放行真相;禁令是用来突破的不是用来奴才听令的,绳索是用来挣脱的不是拿来自缚手脚的,这一回,能不能站着把新闻做了?”

    《新京报》一名编辑解释被迫撤版的过程,“坚持又坚持、妥协又妥协之后,仅存的4个版也被和谐。长歌当哭。没办法,我们要为2000多新京报员工的饭碗考虑。”

    一名北京新闻从业者说,“为今晚的扼杀气愤却又无奈,不得不从。在中国,一切媒体都是党报,一切新闻人都是臭不要脸,一切遇难者都是我们自己。”

    此前几天,中宣部曾要求各媒体报道正面报道此事,对关键信息以新华社为准,并曾下令各地方媒体召回前往温州采访的记者。

    7月28日中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前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并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当时,温家宝要求,“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温家宝又说,“公开、透明非常重要,事故能否处理得好,其关键就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因此,处理的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信息。”

    中央电视台没有直播温家宝的现场记者会。

    当天晚间,中央电视台《24小时》栏目的制片人王青雷因节目中批评了铁道部被停职;昨天开始,各大门户网站大量削减温州动车新闻条目,专题页面不见踪影。

    一家广州报社的资深编辑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关键词 中国社会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信号设备故障导致温州动车追尾”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中国总理温家宝试图平息不断升温的公众愤怒。他巡视了上周末动车碰撞事故现场,并誓言将“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这场动车追尾碰撞事故造成39人死亡,令人担忧中国高铁系统的安全。

    铁道部门显然企图缩小责任面。一名铁道部门官员将责任推到北京一家小型研究所身上,称其设计的一套信号系统“存在严重缺陷”,而该研究所进而表示,它将“承担责任”。

    这场碰撞事故的悲剧,有可能转变为一场针对政府的全面信任危机。对于中国急于建设高铁系统和对此次事故的处置(包括在正式调查尚未开始前就掩埋部分列车残骸),博客和平时顺从的官方媒体纷纷提出质疑。

    政府部门已逆转最初的反应,挖出被掩埋的残骸,并在周四发起一项调查,并誓言使其“及时、公开和透明”。

    因平易近人和在灾难后展现同情形象而广受爱戴的温家宝,在动车出轨现场忧郁地踱步,表示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据上海铁路局新任局长安路生介绍,调查组的初步调查发现,导致动车追尾碰撞的原因是,信号设备遭雷击发生故障后,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升级显示为绿灯。但他也表示,问题还存在于更深的层次。

    “事故反映出的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现场控制等问题,说明上海铁路局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官方的新华社援引安路生的话表示。

    中国以创纪录速度建设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而中国铁路部门在不到5年前才开始运行动车。北京方面的抱负是让中国铁路行业的企业成为全球冠军企业,但这起事故预期将打击这些企业的出口前景。日本的高铁已运行近半个世纪,从未因列车事故发生一例人员死亡。

    温州附近的这场事故发生几小时后,中国官员就表示,雷击导致供电故障,使一列动车在轨道上抛锚。尚不清楚官员们现在是认为雷击损坏了信号系统和动车两者,还是认为只损坏了前者。

    铁路专家们表示,雷击导致这样的灾难性故障是极不寻常的,而且失效安全系统本应发挥作用、防止列车相距过近,更遑论碰撞了。

    “信号技术并不复杂。如果整套安全系统成熟的话,单个元素不致酿成重大事故。这是需要反思的,”浙江大学铁路安全专家黄志毅(音)表示。

    在建造高铁系统的过程中,中国从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和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等世界领先高铁企业引进了技术,然后——用中国官员的话来说——“消化吸收”了相关设计,并进行“再创新”。官方媒体表示,这场事故中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来自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译者/和风

     金融时报 | “信号设备故障导致温州动车追尾”p 89EKCgBk8MZdE 金融时报 | “信号设备故障导致温州动车追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110726024330 obama 304x171 ap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奥巴马指责共和党人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全国讲话中批评共和党人拖延解决美国国债问题。

    美国国债总额已经达到国会此前所批准的上限,如果不能在8月2日之前批准新的国债上限,美国将出现债务违约。

    美国国会此前通常在批准新的国债上限问题上并不会为难政府。

    但是由于重新掌握了国会控制权的共和党人中有不少在财政政策方面是保守派,因此他们提出以削减公共开支作为提高国债上限的代价。

    奥巴马和民主党人认为他们提出的方案过于严苛,相应在削减部分开支的基础上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纳税额的方案。

    奥巴马说,他的方案可以在10年内为美国清掉4万亿美元的债务。美国国债总额已经达到14.3万亿美元。

    奥巴马在一次全国电视讲话中指责共和党人的做法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前景。

    奥巴马声称自己所提出的方案是全面和平衡的,但指责共和党的方案完全放过有钱人和大企业,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人群。

    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博纳则在奥巴马的讲话后发表声明进行辩护。

    他批评奥巴马的方案是想让国会给他一个可以随意提高税率的特权。

    博纳指责奥巴马的方案将摧毁美国的企业和导致失业。

    110726122602 8231 us debt chinese 624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在债务问题上奥巴马总统面临的选择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p 89EKCgBk8MZdE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

    (2011-07-30)

    早报导读

    (北京综合电)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批评美国在如何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玩边缘政策是“危险而不负责任的”,表示美国可能导致全球陷入比2008年危机“糟糕得多”的衰退。

    按照相关规定,美国国会必须在8月2日之前就提高国债上限达成一致,目前的上限是14.3万亿美元(17万亿新元),否则美国政府将缺乏足够现金,美国国债将面临违约风险。

    美国首次公开

    违约可能性

    美国国务院周四表示,白宫目前还不能对中国承诺“美元不会违约”。这是美国首次公开就美国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对中国表态。

    在美债两党僵局问题上,新华社使用了一些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最强烈的语言,抨击美国领导人在债务上限谈判中的做法将危及世界经济,呼吁他们表现出全球责任感来。

    新华社评论文章称“不幸且令人失望的是”,若美国国会不在8月2日期限前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其他国家将为此付出代价。

    它抨击美国政界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的角力,称“不负责任”的美国政治绑架了全球经济。

    文中说:“眼下美国尚未真的债务违约,因此眼下美国政界的角力还算是美国内务。”“但最可怕的是,这场驴象之争中,许多其他国家也受到影响。”

    新华社强调,美国债务违约风险让全球投资者感到不安,因为这将导致债券收益和借贷成本提高,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冲击金融市场。

     联合早报 |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110728044444 cn asiana crash 304x171 reuters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

    韩国海警已经找到部分飞机残骸。

    一架从韩国前往中国的韩亚航空波音747在韩国济州岛以南海域坠毁,两名飞行员恐怕已经丧生。

    坠毁的货机星期四(7月28日)凌晨从首尔仁川机场起飞,前往上海浦东机场,机长在起飞后报告发生机械故障。

    韩亚航空公司表示,飞机准备迫降济州机场,但不久在雷达上消失。

    济州海洋警察署表示,他们在济州市南方100多公里处海面找到了部分飞机残骸,包括飞行员座椅、救生衣和救生筏。

    法新社引述韩国运输官员称,飞机载有58吨的货物,当中包括锂电池和油漆等易燃物品,但韩亚航空方面称不了解飞机运载货物的具体情况。

    韩国运输官员称,货机坠毁前曾与上海航管部门通话,表示机上发生火灾,决定折返济州机场。

    韩国各地近日普遍受到暴雨天气侵袭,并造成数十人死亡。

    韩亚航空称目前无法肯定飞机坠毁是否与天气情况有关;韩国海警称现场当时并无下雨,但风势异常强劲。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p 89EKCgBk8MZdE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

    (2011-07-30)

    早报导读

    (北京综合电)中国昨天首次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生产总值(GDP)质量指数,北京、上海、浙江排名前三位。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昨天发布的一份报告首次完成了中国各地区的GDP质量内涵与排序,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江苏位列中国各地区GDP质量排行前五。

    由中国科学院交叉科学中心唐山科学发展研究院编纂的年度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将现行GDP“单一追求数量属性”改造成“数量质量综合度量”的评判工具,独立创制出涵盖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的“中国GDP质量指数”。

    报告显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GDP质量排序中居于前10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海南。居于后10名的依次是:江西、湖南、山西、广西、云南、新疆、青海、贵州、甘肃、宁夏。

    总的来说,中国四个直辖市GDP质量排序处于最好位置,而西部省份GDP质量排序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西部省份排序落后

    按GDP质量指数排序,四大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位居前10名,重庆名列第11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大GDP数量强省,也均名列前10;中国东北三省GDP质量排序处于较好位置,说明近年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较大进步;中部省份GDP质量排序处于一般位置,须投入更大努力;西部省份GDP质量排序位置比较落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由于数据标准原因,中国GDP质量指数排序中暂未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因统计数据不够完整,西藏自治区虽列入统计,但未予排名。

    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主编。

    他说,科学认识GDP是当前焦点问题之一,“我们不盲目崇拜GDP,我们也不盲目抛弃GDP。

    “关注的核心是不断追求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前提下‘品质好的GDP’”。

     联合早报 |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110729121955 younes libiya 304x171 reuters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

    在投奔反对派阵营之前,尤尼斯一直是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核心人物。

    利比亚反对派部队指挥官尤尼斯周四被枪杀,现在有关他死因的“官法说法”受到质疑。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说,尤尼斯被下令从前线召回接受调查,但是被数名枪手射杀。

    “全国过渡委员会”说,行凶团伙的首脑已经被收押,但是并没有公布其姓名或者行凶动机。

    而案发地点和作案细节、遗体现在何处也没有对外公布。

    尤尼斯在1969年卡扎菲发动夺权政变之后,就一直位居利比亚政权的权力核心。

    但是在今年2月发生反政府行动之后,尤尼斯便投身反对派阵营。

    有些未经证实的报道说,尤尼斯和他的两名助理周四在东部前线遭到逮捕。

    在“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了尤尼斯的死讯之后不久,有枪手进入宣布死讯的地点–班加西的一家酒店外,对空鸣枪表示庆祝。

    尤尼斯在加入反对派阵营之后,并未得到反对派完全的信任,而卡扎菲政权的支持者将他视为“叛徒”。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p 89EKCgBk8MZdE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110729221055 nixon304 304x171 bbc nocredit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4年由于水门丑闻而辞职

    美国法官下令将前总统尼克松对调查水门事件大陪审团所做的秘密证词公诸于众。

    这将是这些证词36年来首次公开。

    在一位历史学家提出要求后,美国联邦法院一名法官下令将尼克松证词的文字纪录公开。

    这名联邦法官说,297页证词的历史重要性远远超过继续保密的任何理由。

    他还指出,尼克松去世已经17年,许多证词中可能提到的关键人物也已经过世。

    不过这批文件在美国政府有机会向法院提出上诉之前不会解封。

    1972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5个人闯入了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装置并试图窃取其他文件,当场被捕。

    案件的调查过程中,揭出了尼克松政府中的多位人士,并涉及到尼克松本人,成为震动美国政坛的巨大政治丑闻。

    水门丑闻导致总统尼克松1974年辞职。

    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辞职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在辞职10个月之后,于1975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就水门丑闻两天作证。

    下令公开尼克松证词的美国法官表示,尼克松证词的公开将使现有的历史纪录更加完整,有助于学术讨论并能帮助美国公众更好的了解这一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提出公开尼克松证词要求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教授库特勒(Kutler)。他著有数部关于尼克松和水门事件的书。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p 89EKCgBk8MZdE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
    July 30, 2011 at 12:30 PM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

    (2011-07-30)

    早报导读

    ● 沈泽玮

    北京特派员

    甬温线动车出事后,中国铁道部可能无法再享有优惠贷款利息,导致高铁在建的项目可能被延缓。有报道称,多家中国的国有银行负责人表示,将对铁道部新借贷款利率上浮10%,这可能使高铁项目在融资渠道上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同时,信誉蒙尘的中国“铁老大”也首次回应媒体质疑在救援过程中“掩埋车头、销毁证据”。

    铁道部说,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为使救援人员对中间一节车厢进行搜救,必须把两端车厢移开,所以就得把桥下的车厢外移好让吊可以车进入,这不是为销毁证据。

    事故调查昨天没有公布新进展,不过死亡人数因一名伤者抢救无效而上升至40人,而罹难者赔偿金也从50万(人民币,下同)提升约一倍至91.5万。动车出事后,外界除了关注死伤人数和事发原因外,也将目光聚焦到铁路负债问题上。

    据《成都商报》报道,负面的骨牌效应正在显现,多家大型银行负责人近日均表示,准备对铁道部新借贷款利息上调10%。报道引述分析指出,如果银行将贷款利率提高,铁道部将在高铁项目融资渠道上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从长远来看,目前在建的高铁项目进展很可能会被延缓,这就意味着高铁项目盈利能力被削弱,回报期被延长。

    报道说 ,在这之前,铁道部从各家银行贷款的利率较银行基准利率下调10%,原因是“铁道部旗下诸多实体企业,有着庞大的现金流和存款、结算业务,由贷款衍生开来的一系列业务被银行看重”,很多银行都追着要给铁道部贷款,所以铁道部具有很强的谈判能力。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给高铁项目贷款前三年都是只收利息,不收本金,从第四年开始才涉及本金的归还。

    据大公国际评级公司对铁道部最新信用评级报告显示,2010年铁道部新增贷款4500亿元,至2010年底国内贷款总额达1.25万亿元,而支付的利息仅有250亿元,其中还包括193亿元的债券利息,这意味着真正支付的贷款利息只有57亿元,几乎相当于无息贷款。

     联合早报 |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Feed My Inbox

    unread,
    Jul 31, 2011, 2:06:35 AM7/31/11
    to cdtca...@gmail.com
        中国数字时代    
       
    明報 | 上海巴士安裝報警系統[19:24]
    July 30, 2011 at 11:00 AM
     

    上海最大的公交車運營公司完成,為旗下七千多輛公交車(巴士)安裝報警裝置,提升應急能力。

    上海交通部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近期上海公交車司機無辜受到個別乘客暴力襲擊的事件時有發生,影響了車廂內的安全環境。為公交車安裝車載報警裝置可及時「報警」,提高了司機或乘客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據悉,上海巴士集團旗下上萬輛公交車年內將悉數安裝報警裝置,並基本建成一個可容納1.5萬多輛公交車規模的數據存儲中心,形成預警、監控、應急干預等實時管理新模式。

    (中新社)

     明報 | 上海巴士安裝報警系統[19:24]p 89EKCgBk8MZdE 明報 | 上海巴士安裝報警系統[19:24]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识网 | 袁伟东‘��政治不改‘��行政改革只能是空话
    July 30, 2011 at 11:00 AM
     

    自2008年中央提出实行“大部制”改革到现在已经3年多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如同废纸,部委机构依然在人员超编的老路上运行,而且越改越多。不久前,曾参与这次机构改革设计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熊文钊说:“这次改革现在看是被对付了。”其实熊教授说的有些保守,我们回忆一下,行政改革的失败何止这次,我们从来就没有成功过。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机构改革已经记不清搞了多少次了,虽然每次都有新思路、新花样,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机构“越改越大”、官员“越改越多”,开始响亮的口号、坚定的决心,到后来都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场。就拿大部制改革来说,3年来,许多部门的副部级领导比“三定规定”的数量超出两倍多,内设机构的也大大多于三定规定的数量。据发改委一位内部人士透漏,严重超编、官多兵少在各部委非常普遍,“一个司、处,领导有三、四个,办事员却只有一两个。”领导职数超编更是比比皆是。按照三定规定,部委一般设副职4个,但实际数字大都超过这个标准。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副部长有9名,商务部就有副部长8名,还有4名部长助理,等等。各部委的内设机构也大大超出三定规定� ��工信部内设机构规定为24个,但实际为28个;司法部规定为12个,实际为18个等等。国务院规定了的东西,又是国务院本部门为什么就实行不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认为,产生以上干部职位数量积压的原因是,上级机关或者一把手为了平衡关系、利益之间的矛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没有严格按照三顶规定来执行。行政学理论认为,为了扩大自身利益,政府部门有自我扩张的天然倾向。而政府部门的理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管理责任越来越多,这样也为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扩张找到了借口。借口是永远能够找到的,而且永远让人听起来是合理的。温总理在职的任期还有一年有余,可政府机构的改革已经以失败而告终,人退了可以一走了之,可事没办好却要让后人谈论的。其实温总理已经用尽了他的浑身解数了,但就其和制度的力 量相比那就太渺小了,即便是总理也无能为力,因此,如果不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变革,行政体制改革永远都无法进行。 现有政治对行政改革的制约在哪里?关键就是对权力的制约和制衡,即“分权”,也就是说要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分立”,实行“宪政”。在缺乏强力制约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温总理即使再伟大他也伟大不过制度,何况还不一定伟大。还拿行政改革来说,一、中国的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从来没有真正的“法定”过,没有法律的约束,没有民众和舆论的监督,行政部门就可以自行其是,自行制定编制和机构;二、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包括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各方面都是由政府充当主角,政府的权力和管辖范围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我们更加偏好于“大政府、小社会”,而不是“小政府、大社会”;三、众所周知,这些年来,权力部门已经成为当今中 国最大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内部的权力和职位的分配和博弈,注定会在采取“和平共处”和“利益共享”的方式,并强化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因此,不对权力进行约束,对利益集团进行分化,中国的行政改革就永远是“空中楼阁”,中国的政府机构和编制只会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庞大,大到自我不能坚持时轰然倒地。 政治改革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众、有利于官员,有利于政府的,但对于利益者来说其实失去的也只是短利益,而得到的长利益有利于子孙万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hinengyu888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上海連續六日高溫天氣[21:30]
    July 30, 2011 at 11:00 AM
     

    上海市徐家匯氣象站數據顯示,今日午後,上海市出現了35.9℃的全天最高氣溫,上海中心氣象台拉起了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至此,從周一開始,上海已經連續第6天出現高溫日(日最高氣溫點35℃)。

    據統計,截至30日,上海今年已經出現了17個高溫日,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和下旬。

    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表示,上海近期出現的持續高溫天氣主要是受到了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隨著下周副熱帶高壓的緩慢東退,上海市的高溫天氣情況將有所緩解。

    (新華社)

     明報 | 上海連續六日高溫天氣[21:30]p 89EKCgBk8MZdE 明報 | 上海連續六日高溫天氣[21:30]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识网 | 楚梦‘��这样的民意让人惊悚
    July 30, 2011 at 11:00 AM
     

    今年的5月,世界最大的新闻无疑是基地组织一号头目拉登被美军捕杀,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更是突显了该新闻的重要性。可以说,很少有人不对此不加以关注的。然而,当我5月2日晚,打开凤凰网及腾讯、新浪、搜狐等国内主要网站时,却心惊肉跳、身上自冒冷汗。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在我们这个以文明古国自居的国度里,竟然有如此多的拉登的崇拜者! 凤凰网做了“你如何看待美军击毙本.拉登?”的网上调查,下面是5月2日21时30分左右,该项调查内容的结果: 1.你如何看待美军击毙本.拉登? 1.高兴,恐怖主义头子终于被打死了59564票19.2% 2.伤心,“反美斗士”倒下了181461票58.5% 3.感慨,十年磨一剑,美国终于报仇了38429票12.4% 4.围观,他的死活与我何关30922票10.0% 2.你如何评价本.拉登? 1.他是头号恐怖分子,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60475票19.5% 2.他是反美斗士,但伤及无辜的恐怖活动让人无法接受174793票56.3% 3.他是狂热的原教旨主义者,与传统伊斯兰世界决裂使他成为传奇48199票15.5% 4.说不清26913票8.7% 3.你认为本.拉登的死能否有效打击恐怖主义? 1.能,这是反恐战争的胜利,恐怖主义将受到遏制54364票17.5% 2.能,伊斯兰极端势力就此衰落,恐怖主义时代将会过去7759票2.5% 3.不能,拉登已不是核心人物,他的死对恐怖主义没什么影响76697票24.7% 4.不能,更多极端势力将投身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愈演愈烈145408票46.8% 5.说不清26153票8.4% 凤凰网的调查内容也颇有“创意”,给一些提供了肆意表达的机会。接下来,我看了网友们的留言,网友们的留言更是让我几近窒息: 2011/05/0213:57湖北省咸宁市网友九天揽月8 这些年,幸好有拉登在和美国周旋,分散了美国不少的精力。现在,拉登倒下了,美国在全世界的破坏会更大!希望一个拉登倒下了,更多的拉登站起来!继续反美斗争! 2011/05/0214:57天津市网友万里青山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死了拉登还有后来人呢。。 原帖:2011-05-0221:10辽宁省沈阳市网友鲁辽 向伟大的反美战士致以沉痛的哀悼,本拉登现在是一个精神符号,在激励着全世界千万个反美战士的成长。 2011/05/0221:26无线网友手机用户 为了一个真理、倒下,棒! 原帖:2011-05-0220:49广东省佛山市网友熊猫汗龙 倒下一个英雄拉登,激励我们明天的拉登。 原帖:2011-05-0212:00湖北省鄂州市网友大汉王朝航母 伟大的本拉登永垂不朽!建议联合国降半旗并把今天定为全球哀悼日 帖:2011-05-0219:30无线网友手机用户 本,拉登!你是我心目中的神,你若是天上有知,让美国东海岸发生十级狂震,100米高的海啸…… 谁替美国人高兴,我们就去操他妈 这样的贴子不是少数,而是与前面的调查相一致,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接受调查和留言的网民崇拜和支持拉登。不仅凤凰网如此,其他网站的结果也大致相同。尽管此调查结果不能等同于全体国民对该问题的回答(毕竟参与调查的网民只有10来万),但却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胆颤心惊。这个结果无疑告诉我们,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恐怖分子或者说有恐怖倾向的人,一旦条件允许,他们将会成为下一个拉登或拉登的同路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出现几个没有人性的、不守基本游戏规则的恐怖分子不足为奇,问题是当很多人都想成为恐怖分子的时候,就特别可怕了。我们一直标榜是仁爱礼仪之邦,但却存在这么多无视生命、不辩是非的无耻之徒,不能不说是我们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yyxxzz858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開封原市長涉收賄辭任人大[20:33]
    July 30, 2011 at 11:00 AM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決議,接受開封市原市長周以忠辭去全國人大職務的請求,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此前,經河南省紀委初步查明,周以忠在南陽、開封任職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之便,為房地產開發商等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借逢年過節之機,收受黨員幹部款物,數額特別巨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犯罪。

    (新華社)

     明報 | 開封原市長涉收賄辭任人大[20:33]p 89EKCgBk8MZdE 明報 | 開封原市長涉收賄辭任人大[20:33]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
    July 30, 2011 at 10:00 AM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

    标签: 邵氏弃儿 道德危机 计划生育
    许章润进入专栏

    关于“邵氏弃儿”,最先得知是从《新世纪》的报道,当时看了虽不感意外,却极受震动。今天听了张进主编的介绍,了解到有关本案的一些背景资料和未曾知悉的细节,依然心头震颤。
    一个基本的看法是,无论是在德性伦理还是规范伦理的意义上,也不管是基于体制立场抑或个体视角,更无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径,此案“伤天害理”,一切当事人均毫无任何辩护理由。而政法体制至今未能有效启动真切问责,致使国民的公义愿景落空,政体德性流失,规范伦理严重虚脱,彰显了既有政体和这个国家的真正危机,也是事关当下国民人性的道德危机。

    I

    公权力弃置公共产品提供者主角,却孤自标立经济主题,蔚为利益主体,明目张胆地服务于自身的逐利冲动,导致逐利行为的体制化,是晚近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本案首先讲述的当下中国政制生态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犹如人体溃疡,见微而知著,此一问题,将体制公器之恶质化彰显无遗,乃是政制的溃疡,也是政治的创口。它们随着市场进程的深入和坏的市场经济的嚣张而凸显,却是权力本性使然。如同刚才张进主编介绍的,计生部门逐利行为的体制化采行两头并进之势:一头是你超生我罚款,多超多罚,只管罚就是了,先吃一口;另一头是制造“弃婴”,倒卖“弃婴”,再从超生或者“弃婴”中吃一口。算下来,里外通吃两头赚。所有公共权力部门都有辖地,各有油水,唯计生部门无生产功能,亦无经济性审批权力,但却卡住了“人口” ,竟然藉此捞油,等于做起了人口贩子,真叫人无地彷徨。
    此番看似行使公共权力,实则逐利驱动下的公器私用,而且是体制化的一条龙寻租套利,使得公权力、公器的大众预期彻底瓦解,事实上将“权力与人民”的对立,“利益和人性”的紧张,具体化了,地方化了,当下中国化了,或者,“邵氏化”了。在此,可能为迄今的讨论者所忽视,实际上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我们有句老话,叫做“以组织的名义”如何如何,今天听了介绍,始知此番“逐利的体制化”恰恰是“以组织的名义”。实际上,公然逐利的名头是“维护国家计生政策”,而且采取了计生干部、村乡两级政府、派出所、相关外事部门等一条龙的公权力配合运作,心照不宣。个人及其牟利冲动经此组织化和体制化而隐匿不见了,一切居然冠冕堂皇,所有的恶行和交易俨然堂堂正正。所以,它是基于个体的利益驱动而来的,却又不是� ��体性运作的,相反,的的确确,是“以组织的名义”,动用的是体制的力量。更为令人恐惧的是,同样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组织”和“体制”似乎默许、容忍甚至怂恿了个体“以组织的名义”作恶。——是呀,计生工作得罪人,不好做,没人愿意做,或者,是“秃屁股”、断子绝孙的事,不给他们点甜头或者宽松的政策,谁来干这份差事呀!就像“火耗”,是大清公然容忍各级官吏的好处,否则,银子更是上不来。一旦“火耗归公”,谁都没了积极性。在此,个体和组织各有所图,各得所需,相互利用,彼此倚靠,早成利益共同体。计生部门不过近水楼台,靠山吃山,临水吃水,终拿母婴开刀,叙说了一个利欲熏心的资本初临时代,世俗化世态到来的疯狂时刻,个人、体制和德性全面溃败的中国故事。说是转型期“阵痛”的表现自然沾上边,� ��指政制的失控、腐败和国民的腐化也有道理,而终究演绎出了当下中国式的恶之殇。
    我注意到本案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也是“公权力行使技巧化”的重要进程,就是除开“以组织的名义”外,公权力的体制化逐利行径采用了某种“法权技巧”。本来,权力行使的技巧化是一种权力的自我现代化现象,伴随着科层制和官僚制的降临而来,使得一切个体性、人情化和例外,无所遁逃。置此情形下,比方说,过去计生干部到你家,动辄径直野蛮扒房子,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人、打人、关人;产妇不在抓丈夫,丈夫不在抓爷爷奶奶,关起来,看你要人还是要孩子。不少农村妇女是被绑到医院,强行施行结扎手术的。权力的狰狞面目怒向霍布斯的“杂众”,毫不遮掩,甚至有意凸显,以收惩戒威吓之效。据说,少数乡村医院发生过将新生儿当场摔死的事件,或者,经由注射某种药物,使得婴儿刚出生就“自然死亡”。不少传闻都讲述 了乡镇医院的医生和计生干部合谋,以致孩子一出生就“自然死亡”的故事,相信并非全属空穴来风。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套野蛮行政逐渐退场,或者,伪饰化了。狰狞虽然依旧,并未全然遮蔽,依然直接进屋抢孩子(叫做“没收小孩”),但是不少时候,至少就本案来看,却转而“技巧化”了,“法权化”了。公然抢夺“弃婴”的行径犹然,但多数时候采行了法权技巧。比方说,以“超生”或者未交什么费用的名义,以及“收养”和“国际收养”的制度文饰和环节,在匿名化、非个体性、体制化的“程序”之下,行反人类之恶行。利益驱动下的逐利行径就这样包裹上在他们看来似乎义正严词、合理合法的外衣。因而,“制造弃婴”与“被弃婴”,成为这一体制行为的一体两面。如同莫斯科中央艺术馆前公园内的极权主义雕塑园,陈列着斯大林� �昔日克格勃首领的雕像,但经由引入“艺术”逻辑,摇身一变成为拥有一条玫瑰路和咖啡馆的“艺术公园”,所有不愉快的历史记忆遂在“艺术”面前风雨飘摇,被害人与加害者一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纪念碑式的艺术效果和历史意味。本案制造弃婴并据此牟利的罪恶行径,技巧化为贯彻计生政策、一切为了基本国策、按照“组织”部署的“合法行为”,致使体制和德性双重遭殃,个体与社会齐齐沦落。

    II

    那么,这个体制是如何应对个体在此之辗转腾挪的呢?或者说,经此一役,体制本身又有什么变化呢?在我的记忆中,晚近十年间,媒体曾经报道过大规模的贩婴行为,甚至有广东和台湾的老板以“婴儿汤”补身的传闻。好像几年前崔卫平教授专门为此秘访亲观,痛陈檄文,一时间读者云集,泪如雨下。四川某地“购买”精神病人,转手卖给私立精神病院,后者再将病人作为廉价劳力发往外地承包工程,是近年发生的又一典型案例,时隔不久,大家都还记得。凡此案件,表明了一个共同问题,也是此处所说的既有体制的一大蜕变,就是公共权力的“私性化”和“准黑化”。它已不再是公器,相反,经由局部流失、分包的方式,逐渐变成了私主体逐利的行头。私主体的逐利和公权力对于权力的批发、分包,彼此勾结,“互利共赢”,将这个体制“私� �化”了、“准黑化”了。流行语所谓“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首长化,首长权力私人化”,说的就是这一现象。惟不限“首长”,实则包括各级各类胥吏。凡掌一角,既卡又拿;既占一位,必沾其溉;扭捏之间,权利两得。
    本案中,凡此两“化”与两“得”体现得也很充分。高平镇计生办对于“超生”或者“非法收养”的婴儿,以“没收小孩”对应。其方式是工作人员直接走乡入户,“抱走”了之。而领回小孩的条件,无一例外,都是“交钱”。至于数额多少,如报道所述,并无定数,全凭计生干部们张口。仅以该镇袁朝容为例,他于2004年收养一名弃婴,翌年7月28日,计生干部“以非法收养”为名入户夺走孩子,称需缴纳8000元才能将人领回。该镇袁名友的情形类似。据他向《新世纪》记者叙述,“他们把我女儿抓到了镇计生办,说我非法收养,要拿4万块钱赎人,否则不会放人。”两名女婴后来要么下落不明,要么经由“国际收养”到了大洋彼岸。在此,可以看到,“计生政策”和“计生办”均已成为敛财之具,对于“没收”来的孩子之利润前景,计生人员和福� ��院都心知肚明,而彼此为用矣!如此这般,公器私用,狐假虎威,牟利套租一条龙嘛!

    III

    由此透露了一个重大信息,也是令人深感无边悲哀的一件事情,透心凉,就是现有国家体制下,公共权力对于农民的“超人身代际伦理盘剥”。曾几何时,中国体制对于农民的剥削主要是利用剪刀差、城乡分治、户口等各种准种姓制度和治理技巧,落实在人身剥削和经济掠夺。但是,最近十来年,随着城乡流通频繁,农民生计逐渐有所改善,我发现,此种剥削居然已经发展到(转型为……?)反人类、悖伦理的境界。比如在城市,基本上不会发生“邵氏弃儿”事件,似乎公权力不敢作如此梦想。但在乡村或者乡镇,居然了无顾忌,胡来,表面看来似乎匪夷所思,实则透露了共和国的天空下,农民依然是二等公民这一残酷现实。市场经济多少解放了劳动力,特别是改善了它的自由出卖的可能性,而为农人谋生开了一条缝。但是,在伦理、政制和行政诸� ��,依然不把他们当人,依然处于受损害与被侮辱的位置。——本案说明,损害和侮辱他们还不够,居然对他们进行超人身的代际伦理盘剥了!老天爷,雷公地母,你们说说,天理何在?
    据说,在一些乡村,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行业、专门有一种人,沿村“收破烂”。就是专门收弃婴。弃婴略分三种:一是有生理缺陷的,生下即被抛弃;二是未婚先孕的,出于压力,丢弃了事;三是女婴,可能是重男轻女观念的牺牲品,更有可能是迫于计生政策,为了后面还能再生男婴,只好“牺牲”掉这一个。有人说收了后可能是到外地贩卖;也有的说是拿器官卖钱,可孩子太小拿器官卖钱好像不太靠谱,但也不能绝然排除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向国外的收养机关出售,而且可能存在“中转”现象。比如你负责这个村,他负责那一片,然后再交转给上家,至于最终落向何处,在所不问,全凭产业链运行。就像各地都有收猫收狗的,偷猫偷狗的,集中一批,往广东运送一批,其间靠的是一条龙产业链,几经辗转,最终可能出现于“老广”消费者的 餐桌上。
    朋友,此种对于农民的“超人身代际伦理盘剥”不是什么新鲜事嘛,其实早已流行国朝。君不见,几十年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农民的女儿卖身,农民的儿子卖力,卖了这一代再卖下一代,是中国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嘛。有理论家证说,这是“中国模式”呢,好得很呢!事到如今,身份的代际传承和复制,不论是富贵还是贫寒,居然流转不息,表明我们这个社会距离“健全而惬意”依然路途遥远。在中国社会结构城乡二元两极分化的状况下,农人常常是牺牲品,似乎早成惯例,大家视作理所当然。比如,经济危机来了,乡村成为剩余劳力的“蓄水池”,等于将负担无偿转嫁给农民,使危机移形于农村。一句话,农民作为一个超弱的群体,一盘散沙,以个体面目为权力和资本所分而治之,而成为超人身代际伦理盘剥的对象,触目 惊心,道出的却是我们普遍的麻木不仁和伦理底线的溃败。

    IV

    说到“普遍的麻木不仁”与民族伦理底线的溃败,本案同样蔚为表征。此事一经报导,从上到下,从一般村民、计生干部到当地两级政府,再到做出批示的高层人物,他们各就各位地做出按照体制要求的惯性反应。如此而已,仅此而已,不过而已,只好而已。同样依旧无助的,是那些受害的家庭和孩子们。以赛亚?柏林曾经讲过,时当苏俄极权政制之下,面对酷烈高压和指鹿为马、是非淆乱,经年累月,人们逐渐陷入“普遍的麻木不仁”。此刻,中国,如此反人伦、反人类的事件,多年经行,一朝揭发,最后却基本不了了之,就说明这种“麻木不仁”已经同样普遍化了,体制化了。换言之,当德性伦理沦丧之际,规范伦理无所作为,表明的是整个民族伦理的退守、蜕格或者溃败。其之在所不免,终致社会解体,并非耸人听闻。
    不宁唯是。截止目前,根据“财新”的报道,仅有一位当事人接受“双归”,好像是一个连小萝卜头都算不上的人物,此外并无任何人受到法律制裁。最终纠错机制失灵,表明这个体制有意无意对于自家过错采取包庇、纵容之态,这个体制将自己的行为执行者包揽于荫庇之下。一句话,纠错机制的失灵表明德性伦理溃败的同时规范伦理同样失守,而这是社会解体的前兆。——可能,任何体制都同样需要打手,或者,帮手,或者,走狗;再者,“维稳”压力之下,只能采取震荡最小的处置,尽管如此一来,真相和公义遭到了流放。
    说到“维稳”,我想说的是,明末和晚清都曾经“维稳”过。就晚清言,主要针对的是太平天国和小刀会之流,之后就是孙文一辈。面对乱局,内忧外患,既要维稳,自家力量有限,只好借助地方豪强,遂使地方坐大。的确,“维稳”了,但由此造成的地方坐大这杯苦酒,也须同时饮下。在平乱烽火中形成的地方军功集团,不免多所居功自傲,尾大不掉,朝权旁落,势所难免。对比而言,此刻中国政制面临的难局是既要“维稳”,同时并须发展经济。而无论是前者抑或后者,均须仰赖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既有经济冲动,就会不择手段前行,“发展经济”和“维稳”不仅由此成为中央考察地方政府政绩、驭控地方的一个笼头,而且埋伏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必然递减的隐忧。因为地方政府可能有钱,可能缺钱。有钱,既然财大气粗,不求人; 缺钱,眼睛朝上,而中央又不可能滥发银两,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银两。有钱没钱,都犯难。位处“维稳”一线,你上面千丝万线,最后还不是要落进我这根针眼吗!没我们办事当差,你行吗?如此这般,总的情形是,中央只得容忍“地方的胡作非为”了,只要事情不要闹到不可收拾,而总体有利于政制之稳即可。我想,剖析此案,考察地方政府的计生部门为何如此明目张胆,又为什么这般无道敛钱,需由此层递进,方能看出实质。想一想吧,越是经济落后地区,生存无道,官家才会越是想出此辙,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V

    由此,涉及到所谓“情境伦理”与“普世正义”的问题。就情境伦理而言,包括计生问题在内的许多事,都与刚才讲的乡村治理有关。诸如“统支统收”、“现收现支”等招数,都是动手动脚找财源的问题,同样源于乡村治理,或者,通常所说的“三农”问题。是呀,上面万条线,底下一根针,“下面的”逐利似乎不可避免。然而,个案式的“为难”,不足以提供合法性,更非等于无限展延“容忍下面胡作非为”的阈限。就普世正义来看,说一千道一万,一言以蔽之,本案的关键在于它是一种反人类行为,胡能为普世正义所容忍。
    退一万步言,本案至少是对“伦理社会”的极大嘲讽和伤害。诸位,不论东西古今,社会的基本属性在于伦理,因为社会不外乎是基于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人伦关系演绎而来的人类大群,基础在伦理,要害在伦理。无伦理,即无人类,亦无人类社会。就此而言,所有的社会均为伦理社会,而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抑或西方。也就因此,捍卫伦理底线就是保卫社会,从而是在护卫我们人类自身。本案告诉我们,普遍人性在诱惑和冲动面前的失守和溃败,触及到了“婴儿”或者“孩子”这一情感的命根子,将我们日常起居的伦常秩序破坏无遗,甚至彻底颠覆,倘若社会再不振起启动修复机制,就真要“出事”了。

    VI

    正是在此,本案中的一些人,包括负有一方职责的行政官员,面对调查和记者采访,以“吃国家的饭,替国家做事”为由,将自己置于官僚体制等因奉此的上下链条之中,由此在心理、行政和法律上洗刷自己,似乎问心无愧,泰然自若。换言之,他们等于是在说,“你不要怪我,我没有责任,因为我在执行命令”。而且,经由搬出“国家”这一清晰巍然却又模糊无形的后盾,大树底下好乘凉,渺小的自己顿时转身为毫无自由意志的制度造物,亦无利己冲动的中性存在,如果说不是无辜的存在的话。
    这一说辞让我想起汉娜·阿伦特,她在那篇《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个关于平庸之恶的报告》中对于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审判这起名案的分析。身为血肉之驱,一个人,意味着你已天然承担了必须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对于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知与能,而不论你在哪个“岗位”上。正是在此,每一行为都意味着“选择”,意味着选择后的“决断”,以及对于“选择”和“决断”的社会、法律和道义评价。迎拒之间,彰显的恰恰是自家的道德感觉、社会意识和法律认知。所谓“执行命令”,并非等于将自己无名化为传声筒。事实上,只要是人,身处父母、兄弟、夫妻、师生和朋友等伦理之网中的活生生的人,就不可能无动于衷,纯然是这样的传声筒。面对母婴分离的亲情悲剧和伦理破碎,你也许会心头一颤,也可能在参与分红中冷不丁油然升起� ��缕愧疚。因而,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国民、一个公民或者现行体制中的一员,面对或者参与如此大规模、连续多年、成套复制性的抢夺、贩卖“弃婴”的行径,你不可能无动于衷,至少,一开始时不可能无动于衷。你也不可能不明白它的悖德逆理、违法犯规的性质,否则不致于下手之先“选择目标”、找足理由,事发之后将事件中性化,并且拉出“国家”为自己洗刷,更不会以就算是制造“弃婴”,贩卖“弃婴”,“可小孩子到了美国反而能过上好日子”为由,就是说最终“结果是好的”,来竭力辨白。问题就在于,一开始心头的震颤可能慢慢因为“习惯了”而不再出现,拿起钱的手想到家中的母子因此多了一份保障便只剩温馨。可正是在此,伴随着善的出现,恶出现了,对于恶必须承担的责任出现了,任何辨白的理由也都随之消失了。因而� �当你的良知实际上等于告诉你此为恶行之际,你在做抵抗,而终究没能抵抗得住。此时此际,以“吃国家的饭,替国家做事”辨白,未免太过苍白,也未免在糊弄自己的同时太过低估了人类的平均德性。这里,用不着西方的“自然法”那一套理据,也无需“高级法”的道德律令的理论演绎,我们只需将中国自古形成、人人口中皆有的“伤天害理”来印证,就足够了。你难道真的不明白这是伤天害理的事吗?要不然你干么抬出“国家”来呢?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比伤天害理更为严重的恶行吗?!明知其为伤天害理,却又躬身其间,而以“国家”作为挡箭牌,朋友,你糊弄鬼呀!
    所以,这起事件同时说明,就健全而惬意的人世生活而言,重建公民伦理和公民德行,呼唤正派社会和良善生活是何等之重要,何等之不可或缺。前面曾说任何社会首先而根本的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因此,伦理沦丧,特别是体制性的伦理欠缺,总是意味着社会的溃败和解体,于全体国民,包括本案的当事人,均实在非为福也!

    VII

    “财新”调查报导此案,有一种说法:国外反华势力正在闹事,想方设法找中国的茬子,你们将此事件公开报道,实际上是在配合国际反华势力;计划生育是“国策”,我们是在执行国策,谁敢违抗“国策”?!
    对此,我想问一句:谁在“反华”?哪家的“国策”?
    先说“反华”。当今世界,中国的崛起招致邻居眼红,更有传统霸权不悦,明里暗里,给中国找事,使绊子。虽说十三万万人脱贫,解决肚子问题,也解决面子问题,于全体人类而言,都是好事,但有人忍不住闹心,事实俱在,相信清醒而自觉的国民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唯勤唯谨,克己立人。认为仅凭普世价值就足以抵挡民族国家的利益竞争,“融入世界”便会消弭文化隔阂,此份天真烂漫,早为眼前现实所击碎,更为成熟国族所不取。因此,身在当下,不仅善予沟通,而且,更在管好自家事,扫尽门前雪。也就因此,不给外人口实,首先是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做好自家事。而制造“弃婴”,伤天害理,恰恰是在予人口实,授人以柄,倒真正算是反华、辱华、侵华、害华呢!体制化地分享平庸之恶、一条龙地制造“弃婴”并寻找各种借口 辩解的行径,伤的是本,全体国民和平共处之本,损害着中国之为一个伦理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朋友,要说“反华”,这才叫真正的“反华”呢!
    再说“国策”。所谓国策,或者,基本国策,不外乎就是说某一项政策为政府所选定,认为对于国计民生至关重要,奉为举国行动的基本指针。它同样是情势和理论的产物,随情势和理论的变化而修订。就说“计划生育”吧,蔚为国策,强力推行超逾三十年,利弊俱在,过来人和观察者各有体会,也各有说辞。但是,可以预言,随着所谓“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银色社会提前降临,未富先老,生育率下降,男女比例失调,特别是可见未来劳动力短缺对于民族的创造力、竞争力形成负面影响,这一“国策”之修订或者改变,从而不再是“国策”,转而为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国策”所取代,亦未可知也。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奉行计生政策与制造“弃婴”、倒卖“弃婴”,二者无法划等号。不能将此违法悖德之举等同于奉行计生“国策”。好比� ��和平统一中国”蔚为“国策”,但不等于为此不惜根本罔顾大陆果农利益,以政府行政之力巨量进口台产水果大开方便之门,根本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国策是国家的基本政策,并不等于天条,相反,却需循时而变、与时俱进,不好不行的就需改变和修订。好比说具有深厚正当性的“政权”是不容颠覆的,可能也是无法颠覆的,但是,源此正当性而承担合法性的“政府”却是可以反的,而且得随时推翻的,端看授权者的心意。在此,“政权”和“政府”是两个概念,一如“国策”和作为一国之本的“宪治”(宪法政治)是两回事。国策可以并且应当循时而变,今天可以是国策,明天就可能不是国策,但宪治是本,表征正当性,是撼不动的,也是不能撼动的,除非气数已尽,“革命”到来。
    可能同样基此思维吧,根据刚才张进主编的介绍,也是更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邵阳当地公共权力在财新报道此案之后,居然出现了“反扑”,如果不说撇清或者自辨的话。招数之一,就是将事件的揭露者、反抗者“污名化”,说他们谁谁谁嫖娼了,等等,等等。若说反华,若说违抗国策,这才叫真正的反华、违反国策,这才叫真正的反人类!

    VIII

    说到这里,接着刚才一开头盛洪教授讲的那个意思,我们不得不面对媒体独立和表达自由的问题。有时候,对于真相的揭露比做出判断更为重要,所以财新传媒对于“邵氏弃儿”真相的揭露,不仅展现了具体从业人员的良与能,智与勇,而且表达了新闻伦理最为光辉的一面。它不是别的,就是让事实袒露于阳光之下,而阳光是最好的杀虫剂。阳光下的真相,就是真理,也就是道理和情理,亦必引导向伦理和法理,而终究一准于天理。人类据此行止,有望免于蒙昧,得防人性扭曲。阿伦特曾经说过,在极权政体之下,当国民无法了解真相、被隔离于真相之后,将会变得普遍地愤世嫉俗与玩世不恭。当此之际,人心的恶质化就在所难免。为此,若想避免柏林所说的“充满感情的普遍麻木不仁”,避免阿伦特所讲的“普遍的愤世嫉俗与玩世不恭”,最� ��的方子还是将真相披露,让国民及时了解事实。
    正是在此,延展开来,有关新闻独立和表达自由的法权保障,关于它们的政体落实和政制安排,是现代中国早已提出却一直不见成效,而为当下中国政制无法回避的时代议题,更是考验既有政制是否具有致力于政治建设诚意的最佳标志。也正是在此,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进入寻常日用,可能情形续有改善,正待观瞻矣!——就怕大家实在等不及,那时节,渔阳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IX

    最后,我补充一点,算是个社会问题,知会今天与会各位,特别希望成为《新世纪》深度报道的线索。诸位知道,最近两年,自从“奥运”完了之后,北京环境质量出现反弹。西北部地区,包括海淀北部新区在内,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原因何在?最近我做了实地考察,发现自昌平区阳坊镇往北,包括马池口镇和南口镇在内,沿温阳路、温南路两侧,特别是西侧,大约十多公里范围,居然逐渐非法形成了数个露天洗煤场,大的有若干足球场那么大,小的也有一个篮球场大。而从阳坊到南口,正是北京一年四季,尤其是冬、春两季的进风口。每年春季风沙和冬天的季风,均沿此线一路往南,横扫京城。位处如此重要地带,居然处处煤场,还有地下沥青作坊,排放刺鼻浊味,包括严重致癌的二恶英,其污染之严重可想而知,其于整个北京的污染可想而知 。据测量,一旦风来,煤尘扬起,扩散区域达一、两百平方公里,其最远端已达圆明园。本人实地观察,无风无浪,一天一夜,床上、地上,毛巾、衣物,都有一层煤尘,触手焦黑。一旦有风,则黑尘遮天,口鼻呛痛。入夜,煤场大量抽取地下水洗煤,致使二氧化硫弥漫空中。一家老小,长期生活于此环境,乡民苦不堪言,求告无门,去年曾经封堵公路四天以示抗议,最后不了了之,“河蟹”了事。由于京密引水渠正从此地蜿蜒流过,据有关人士测算,这大大小小的储煤场和洗煤厂,肆意污染,等于每年向引水渠倾倒百吨黑煤。已经两年了,京城百姓饮用之水已被污染,当无疑义矣!农民的麦田一片漆黑,蔬菜上全是黑煤灰,一浇水蔬菜就被烧死了。特别是附近中小学生堪为最大受害者,甚至出现了因为大风天煤灰肆虐而不得不暂停上课的事,孩 子们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周围四乡八镇,有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可以想象,牵挂着父母亲人的心,却多莫可奈何,真是令人感慨莫名。此事始终不见报道,如果《新世纪》仁心善意,细予调研,率先揭黑,以利治理,可谓功德无量。
    据说,“奥运”期间,为保京城风水,大小煤场和若干采石场,曾经遵照高层指示停运两月。北京2003年即已立法禁止设立采石厂,因为北京周边的山体不能再遭破坏,但是这么多年来居然一直在开采,挖山不止,致使大好河山遍体鳞伤,久而久之,必致生态恶化,加上洗煤场参与作孽,使得方圆几百平方公里乌烟瘴气。就我侧面了解,并经昌平区环保局确认,采石厂均为非法“三无”企业,而煤场据说为发改委立项设立。乡民愤慨,感叹运营者“根子深”,不怕查,直言区乡两级领导和山西煤贩子串通一气所为。环保局则回复,因为是发改委立项同意设立煤场,他们撼不动,也没辙,则乡民的猜想或者传闻自当移至那个叫做“发改委”的衙门了。皇城根下,胥吏横行,法律架空,也算一景,而与“邵氏弃儿”一样,道出的却是人民共和国天空下 人民无力,政制和政治无德之难题矣!

    2011年7月15日修订于荷清苑-旧河道傍
    进入 许章润 的专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人格底线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62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 |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July 30, 2011 at 10:00 AM
     

    面对流行的谬论时,或许有人会痛斥民众的愚昧和国人科学素养的低下。但封闭的决策体系、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政府机构、批评声音被压制、公共信息不透明,往往才是谣言和阴谋论泛滥的温床。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邝飚/图)

    2011年7月15日,鲁花公关公司项目总监郭成林因诽谤金龙鱼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2010年,郭成林与鲁花公司签订了公关协议,在网上发表《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造谣称金龙鱼将“转基因大豆油和转基因菜籽油倾销到中国的千万家超市”,“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和日本是绝对禁止人民食用的”,郭成林在该文中疾呼:“金龙鱼,卑鄙的大品牌,祸国殃民啊,中国的汉奸们在祸害国家和人民,戕害着国人的身体,摧毁着中国的大豆产业链!”

    该文耸人听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尽管郭成林已受法律惩处,但在网络上,尤其一些民粹色彩浓厚的网站和论坛上,这类谣言流传甚广,并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大阴谋”、“亡国灭种的危机”、“第三次鸦片战争”结合在一起,颇具煽动性。在一些人文知识分子和不属该专业的专家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不少国人被误导。转基因食品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先澄清关于转基因的几个流行谬误。

    谬误一:美国人的转基因农产品,自己不吃,专门出口祸害第三世界

    真实情况:作为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第一大国,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已相当普及,转基因玉米、大豆、土豆、西红柿、木瓜等,都是美国家庭餐桌上的家常便饭。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很欢。

    据美国农业部在2005年发布的《美国转基因作物十年总结报告》,截至2005年4月初,美国联邦政府共批准了10700多件转基因种植和养殖申请,其中玉米有4968个;大豆843个;土豆747个;棉花724个;西红柿552个;小麦358个;其余(大麦、水稻、南瓜、木瓜等)2560个。

    近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继续扩大,据美国农业部(USDA)2011年6月3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种植面积计算,美国种植的88%的玉米、90%的棉花、94%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品种。[1]

    那么,如此高比例的种植和产量,美国人自己到底吃不吃呢?是不是像有些人传的那样只卖给穷国、做工业用途或者只给牲口吃?其实那种自己不吃只祸害穷国的低级谣言不值一驳。在美国这样的自由市场国家,农场主和贸易商自由决定产品的销售,不可能将转基因产品挑出来,统一出口。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格(2007年)也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美国当年产大豆7286万吨,41%用于出口,其余都用于国内消费,其中93.1%用于食用,用于饲料的不到7%。玉米年产量超过3.3亿吨,17.5%用于出口,在国内消耗的部分,28.7%是食用消耗。比例最大的是甜菜,用于制糖,几乎100%供美国国内食用。[2]

    有种口感很好的甜玉米,专为直接食用而研发。美国人日常吃的甜玉米大量是转基因品种。比如先正达种子公司研发的一种转基因甜玉米Bt-11,1998年就在美国获得商业化种植批准,在美国、加拿大、南非、阿根廷和日本都有种植,并出口到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和韩国。[3]

    尽管专业人士估计美国70%以上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4]但美国人并未为此感到困扰,普通老百姓一般不顾及食品里是否有转基因成分,一般也很难知道哪些是转基因食品。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食品标签指南,食品标注或不标注“转基因”由食品公司自愿决定。如果某一食品标签标有“非转基因食物或不含转基因成分”,其隐含的意思是这种食品优于其他食品,从而导致消费者产生歧义。法规不允许这种误导性的食品标注。[5]“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讲,他们不在乎食品中是否有转基因。”康奈尔大学科学传播教授布鲁斯·列文斯坦这样说。

    谬误二:美国是转基因农业大国,出于国家利益允许吃转基因农产品,但在欧洲和日本是绝对禁止人食用转基因食品的

    真实情况:早在1998年,欧盟就批准了孟山都公司的一款转基因玉米在欧洲种植和上市,该品种后来在欧洲广泛种植。在西班牙,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超过了玉米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此外,捷克、葡萄牙、波兰等国家也种植了转基因玉米。

    打开欧盟委员会的网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欧盟获得授权的转基因生物名单。其中转基因玉米就有23种、油菜3种、土豆1种、大豆3种、甜菜1种。除了极少数是作饲料或工业用途,绝大部分都是用于食品。[6]

    要注意的是,欧盟成员国众多,在一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受到反转基因运动的阻挡。2008年,希腊和匈牙利以MON810转基因玉米可能破坏环境为由,禁止了这种转基因作物。欧盟食品安全局随后再次对MON810进行评估,并认为希腊和匈牙利的转基因禁令不合理。近年来,欧盟对待转基因的态度正在向美国靠近,欧盟批准转基因作物的速度越来越快。2010年,共有10种转基因作物拿到了许可,创了新高。

    相比起美国的开放和欧盟的保守,日本对转基因的态度介于两者之间。连续多年,日本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第三大大豆进口国,2010年日本进口了1434.3万吨美国玉米、234.7万吨美国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品种。早在2001年4月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就正式颁布实施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对转基因食品如何标识有详细的说明。比如由转基因大豆做的豆腐,必须做转基因标识,但由转基因作物加工来的酱油、色拉油,就无需标识。

    总之,说欧盟和日本禁止或不吃转基因食品,纯属谣言。

    谬误三: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

    真实情况: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来看看几个权威组织的说法。

    先看世界卫生组织,世卫食品安全部门在2005年6月1日就转基因问题发布了一个长达79页的报告,题为《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人类健康与发展——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7]其中第24页明确写道:“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风险评估,它们并不比传统的同类食品有更多的风险。”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使用转基因食品作为南部非洲的粮食援助的联合国声明》中也明确表示:“根据来自各国的信息来源和现有的科学知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组织的观点是,食用那些在非洲南部作为食品援助提供的含转基因成分的食物,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风险。因此这些食物可以吃。这些组织确认,至今还没有发现有科学文献表明食用这些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8]

    欧盟委员会的报告也指出:转基因作物并未显示出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任何新的风险;由于采用了更精确的技术和受到更严格的管理,它们可能甚至比常规作物和食品更安全。

    除此之外,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日本厚生省,都明确声明,告诉消费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9]

    在科学研究领域,尽管转基因科学的研究论文数量庞大,但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的严肃论文却只有寥寥几篇。比如普斯泰(Pusztsi)土豆事件、墨西哥玉米事件、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事件等,但这些研究都因为实验设计不当、无法重复等原因,实验结果被科学界所否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科学研究能证实,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

    谬误四: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不可预测的风险,这种危险可能要几十年后才能看出来!谁能保证以后不出事?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就是拿人当小白鼠

    这种说法被很多人所接受,成为抵制转基因的利器。这种貌似谨慎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合理。我们使用的归纳法,都是不完全归纳。科学是对未来无限开放的,要证明某种食品未来一定没有副作用,是不可能的任务。对转基因食品提出这种要求,实际上有点“漫天要价”的意思。如果拿“绝对安全”说事,传统食品、杂交食品,任何新食品,不是都没法吃了吗?

    世界卫生组织、FDA等权威机构都表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并没说要几代人之后才能确定安全。原因就在于,原理上,转基因技术仍是传统育种方法的延伸,在健康、环保等问题上,转基因并不比传统作物有更高的风险。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实现基因转移,只能让各种基因“批量”转移,无法实现有用基因的定向转移。为了减少连锁累赘,杂交育种要多次杂交和自交,因此,杂交育种过程相当漫长。而转基因技术先将具有抗虫、抗旱、抗逆境、控制产量、控制生长期等功能的优良基因“剪切”下来,再“粘贴”到要改良的作物的DNA双螺旋链条上。

    转基因育种方式甚至比传统育种更安全可靠,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其基因大多数茫然无知,无法预知其可能的后果;而在转基因时,转入的却是有了透彻了解的特定基因,从而,对食品的安全性更有把握。

    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广泛遵循实质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和个案分析(Case-by-case)原则。因为培育转基因时,我们对转移过去的基因是确定的,能从成分上知道它与传统作物是否有本质区别,具体成分不同在哪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权威监管机构和科学家们能肯定,转基因食品并不比传统食品有更多风险,甚至比传统食品更安全。通俗地解释这种评价原则就是:如果知道羊肉是安全的,馍也是安全的,那就不应害怕羊肉泡馍,不需再等几代人才敢吃羊肉泡馍。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人类第一个转基因食品——防软化的西红柿——上市已有17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数以十亿计,转基因食品并没有显示对人类健康有新风险,而且,由于超越了传统的植物育种通常的不确定性,使用了更精确的技术和更大的监管审查,它们甚至可能比传统的植物和食品安全。

    当然,科学对未来无限开放,未来也可能发现转基因食品有副作用,就像未来也可能发现任何传统食品有害一样。但这必须以确实可靠的证据说话。

    谬误五:中国是第一个将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国家,我们又做了小白鼠

    真实情况:2009年11月,中国政府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但中国并不是第一个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国家,早在1999年,美国就批准了转基因水稻。伊朗、加拿大、墨西哥也先后批准。

    另外,中国也不是第一个实现主粮商业化的国家。玉米就是美国人的三大主粮之一,在很多州,玉米是第一大主粮。前面已谈到,现在美国88%的玉米地种的都是转基因玉米,美国人吃的,绝大多数也是转基因玉米。

    在2004年,孟山都公司的一种转基因小麦也获得了安全证书,但由于现有的转基因技术主要是导入抗除草剂和抗虫害的基因,而对小麦而言,杂草和虫害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是病害、干旱、寒冷等因素,现有的转基因小麦商业价值没有优势,没有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

    很多人以为小麦才是美国人的主粮。对于食品安全而言,是不是主粮都重要,吃多吃少都必须保证安全。所谓的转基因主粮概念,只是反转基因人士在无法否认转基因食品广泛使用的情况下,搞出的一个伪问题,因为,谁也无法控制一个人是把玉米还是小麦当主粮。

    谬误六:如果中国大搞转基因农业,种子专利都在洋人手里,我们的种子就会受制于孟山都这样的西方巨头,极大地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真实情况:一个领域的现代化往往伴随着国际化,就像全世界都用微软的操作系统,都用两个公司的大飞机一样。如果这个领域是开放的,竞争是准入的,就无须害怕会被垄断卡脖子。在种子领域,除了孟山都,还有先正达、先锋、拜耳等很多竞争者,这一领域几乎不可能垄断。

    另外,所谓的专利都在洋人手里也不符合事实。中国转基因水稻的参与者林拥军在媒体上明确表示:“我们研制的抗虫转基因品系若在中国种植推广,不侵犯任何外国公司或个人的专利。”而且,专利一般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林拥军介绍说,没有在中国申报的专利不可能在中国获得专利权属,且即使在中国申报并授权,若过期也就没有了专利申请的权利。各国专利保护的有效期一般在一二十年,转基因的基础技术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及更早以前产生,现在都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

    如果中国抓紧转基因的研发和推广,完全可以取代洋种子。棉花领域就是个成功的案例,2004年前,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占据了中国市场90%以上。但由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果断与努力,今天中国自己的转基因抗虫棉已覆盖国内95%以上的市场份额。

    相反,如果我们被转基因的谣言束缚住了手脚,老在一些低水平的争论上耗费时间,就会在新农业技术革命中落伍,那才是真受制于人。转基因大豆是典型的负面案例。由于中国一直未引进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种植,也未进行转基因大豆研发,现在中国本土的大豆市场,已经被美国的优质转基因大豆大规模蚕食。

    粮食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可能指望回到原始的全天然状态。转基因农业已经显示出了在商业和环境方面的优势,中国不能也不应该拒绝这种新技术的应用。

    2005年4月29日,《科学》杂志发表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论文《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农民健康的影响》指出,转基因抗虫水稻比非转基因水稻产量高出6%,农药施用量减少80%。美国“国立食品与农业研究院”院长罗杰·比奇发表文章表示,转基因作物减少了化学制剂(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对环境有好处。另外,如果不采用转基因技术,可能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美国前农业部长迈克·约翰斯对此说得更明确:“坦率地讲,农民们希望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而安全的转基因农产品正改变世界的面貌。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它让穷人不再忍饥挨饿,那些向转基因技术和产品说‘不’的国家会发现,它们正让自己的农民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农民会发现,自己根本就无法在世界市场上与他国(使用转基因技术的)农民竞争!”[10]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曾发表讲话指出,发展转基因农业是菲律宾的国策,因为这是保障菲律宾粮食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国总理温家宝也曾说过:“我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世界性粮食紧缺更增强了我的信念。”

    转基因谣言的社会心理分析

    以上这些转基因谣言,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误导了许多国人。尽管有不少主流媒体都发文澄清这些谣言,但它们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除了一些像郭成林那样的别有所图的从中作梗外,深层原因更值得反思。

    首先是社会已处于一个很严重的“权威丧失”的状态。在美国也有不少转基因的反对者,但大众对这些反对声音习以为常,在一个奉行言论自由和多元化的社会,几乎政府的每项重大决策都有公开的反对者。

    然而普罗大众最终还是看政府或社会权威部门的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大众会看FDA、美国农业部的结论,政府权威部门的结论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正因如此,大多数欧美老百姓不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他们相信能上市的就是安全的,如果有问题,监管部门不会让其上市。

    但在咱们这里,食品安全领域屡屡发生监管部门只收钱不监管的丑闻,很多人宁愿相信道听途说的谣言,相信自己的主观想象,也不相信监管部门的结论。

    这种混乱甚至导致了人们对科学应用的恐惧,很多国人不觉得科学促进了美好生活。特别是在食品领域,由于监管混乱,现代科学手段被奸商们用歪了地方,用来添加三聚氰胺,制作各种有毒的添加剂牟利。这使很多消费者闻添加剂色变,听到新型食品就害怕。在饱受“无监管的科学”之害后,人们只愿意相信“纯天然食品”,恨不得回归小农生活,也自然害怕转基因食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中国式的科学悲哀。

    权威的丧失自然导致谣言和阴谋论的泛滥。尽管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是中国农业部颁发的,但在一些人看来,这不能证明农业部真的认为它安全。在网络上,“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不吃转基因食品”被很多人认为是证明转基因有害的力证。农业部的安全证书还不如一个幼儿园工作人员个人发表言论可信,这同样是一个中国式的悲哀。

    “奥运会、世博会不给外国人吃转基因食品”,虽然这一谣言后来被国家部委公开澄清,但很多人仍将信将疑,原因就在于他们相信一些政府部门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做的是另一套。“让领导先吃!”——在网络上讨论转基因问题时,这是一句很流行的话。

    他们也不相信专家,不相信媒体,认为他们已被既得利益收买。屡屡为转基因食品辟谣的科普作家方舟子、知名的转基因水稻专家张启发院士,被认为是美帝国主义及其种子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一些人甚至认为,美帝国主义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用转基因食品来控制中国,甚至消灭数以亿计的“垃圾人口”。

    面对流行的谬论时,或许有人会痛斥民众的愚昧和国人科学素养的低下。但传播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封闭的决策体系、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政府机构、批评声音被压制、公共信息不透明,往往是谣言和阴谋论泛滥的温床。

    [1]参见美国农业部网站,网址:http://www.ers.usda.gov/data/biotechcrops/

    [2]参见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 http://faostat.fao.org/site/354/default.aspx 中的表格部分,选美国查看。

    [3]参见 http://www2.syngenta.com/en/downloads/Bt_sweet_corn_update_3-04_final.pdf

    [4]参见2007年2月8日人民网驻美国记者唐勇对时任美国农业部部长迈克·约翰斯的专访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032/5380043.html

    [5]参见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网址:http://www.fda.gov/Food/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Documents/FoodLabelingNutrition/ucm059098.html

    [6]参见欧盟网站 http://ec.europa.eu/food/dyna/gm_register/index_en.cfm

    [7]参见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网址:http://www.who.int/foodsafety/biotech/wh_study/en/index.html

    [8]参见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http://www.fao.org/english/newsroom/news/2002/8660-en.html

    [9]参见日本厚生省网站,网址http://www.mhlw.go.jp/topics/idenshi/qa/pamph01.html 在厚生省给国民发的宣传册子里,清楚地写明日本市场上的七种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这七种食品是:大豆、玉米、土豆、菜籽(油)、棉花、甜菜(制糖的)、紫花苜蓿。

    [10]同[4]]

    bd600b9dtrack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14df7b52EKCgBk8MZdE.gif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70c850a046130.jpeg 150x150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