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digest for 30 Jul, 2011

1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中国数字时代

unread,
Jul 31, 2011, 9:17:00 AM7/31/11
to cdtca...@gmail.com

联合早报 | 答复 答复 昇菘必须按租约规定经营湿巴刹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答复 答复 昇菘必须按租约规定经营湿巴刹

(2011-07-29)

早报导读

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于7月21日刊登的梁金德读者投函《湿巴刹变成超级市场?》:

根据租约,昇菘必须在伊莱雅路623座经营一个湿巴刹。如果公司在该巴刹的经营方式同规定不符合,就必须按租约加以纠正。

建屋发展局

产业及土地处副处长(商用大厦)

谢佩丽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答复 答复 昇菘必须按租约规定经营湿巴刹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答复 答复 昇菘必须按租约规定经营湿巴刹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答复 答复 昇菘必须按租约规定经营湿巴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尹宝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尹宝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2011-07-29)

早报导读

● 尹宝虎

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民主、自由问题,而是权力腐败问题。中国官员的权力之大世界少有,而权力受到监督的力度却非常微弱。出现腐败,十分正常。因此,中国政治改革首先要围绕权力监督来进行,并充分利用现有体制资源,找到最为经济有效的监督办法。

中共反对“三权分立”,实际上整个党政系统早已形成了众多泾渭分明的权力分立。各地方、各部门、各机关守着各自权力的一亩三分地,如同一个个权力堡垒,不容他人插足。中纪委可谓位高权重,但也不好主动过问任何具体部委和省市的日常决策、人事任免、工程项目、大额资金使用。只有等到爆发事件、案件,或有确凿举报,才能师出有名地组织调查。实际上,各级纪委更像是一个准司法部门,出了事,有了线索,才开始查办。只有被动的事后惩处,鲜有主动的事先检查。中共有严厉的纪律“惩治”,却没有真正的纪律“检查”。

按照规定,各级党委对纪律检查工作负总责,纪委只是同级党委领导下的工作部门,因此党委主要领导反腐的意志和决心至关重要。问题是,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列车上,各级党委就像是一部勇往直前的火车头,督促和鞭策手下干部放手工作、开拓局面或许胜任有余,但监督检查其工作作风或缺点错误则顾忌重重,往往显得不忍、不便和不愿。这里既有对手下干部的爱护、信任,也有“家丑不外扬”的私心,更有担心影响干部积极性的考虑。特别是,党委成员都是党政主要负责官员,本身就是有待监督的对象。依靠党委来监督自己,当然难以奏效。

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中共全党有决心每年把数以万计不乏领导才能的干部送进监狱,并将部分干部处以极刑,却没有决心对领导干部展开日常监督检查,任由部分干部在“放手工作”的过程中也“放手”犯错误。

中共中央早就认识到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先后出台了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特别是2005年起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一系列好的制度、政策和办法。问题是,这些制度、政策和办法常常得不到切实执行。笔者以为,中共中央有必要痛下决心,普遍地开展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并采取跨级、跨部门监督的办法,打破权力堡垒的障碍。具体怎么做,制度和办法都是现成的。

一、各级纪委要将“询问”、“质询”、“诫勉谈话”等制度日常化、普遍化;二、各级人大要将“询问”、“质询”、“听证会”等制度日常化、普遍化;三、中纪委要承担“惩防体系建设”的主要责任,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惩防体系建设”的落实、评估和完善情况的督促检查。

为了落实上述一、二两项“当面”监督措施,有必要进行相关制度的改革和衔接。第一,为了使当面监督不走过场,要事先进行充分的调查,掌握充足的信息,要让询问对象真正感受到警惕、警醒甚至警怵。为此,有必要将党内巡视制度、审计制度、人大“执法检查”、“个案调查”等调查类监督制度,与上述当面监督制度相衔接,两种制度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二是,当面监督的对象既要针对相关部门,更要针对官员个人。目前党内询问和质询只针对部门不针对个人的规定有必要修改;三是,监督的目的仅仅限于预防和避免明显的错误,包括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而不是代为处理具体业务。因为如果干预具体业务,既会妨碍主要意图的实现,也非纪委和人大所长。

关键还在于党政分开

特别是,鉴于同级同部门纪委和人大难以监督同级党政领导班子,因此要普遍采取跨级别跨部门监督方法,明确实行“下管一级、上究一级”责任制。中央纪委和全国人大负责各部委、省级党委政府、大型国企、重点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日常监督工作,各省市纪委和人大负责所属厅局、市县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督工作。要明确规定,任何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都有向上级纪委和人大述职述廉的义务,和向其公开业务资料数据的义务,故意隐瞒和造假构成违法乱纪。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尹宝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尹宝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尹宝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包淳亮:如何看待中国攻势现实主义复燃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包淳亮:如何看待中国攻势现实主义复燃

(2011-07-29)

早报导读

● 包淳亮

力量多寡决定战略抉择。力量少时“韬光养晦”,采取守势现实主义,甚至孤立主义,低调行事。力量强大时,若没有明显战略敌手,会倾向于意识形态输出的自由主义;若存在明确战略敌手,则倾向于攻势现实主义。美国如此,中国似乎也没有太大差异。

近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争论着“中国学派”的意涵,向中国过往历史取经的论著甚多。由过往被视为鹰派学者的阎学通所主导的《国际政治研究》,刊发了多篇中国过往为何、何时用武的论文;相对仍强调中国应维持低调的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所主办的《世界经济与政治》,在六月号的头篇文章是时殷弘的“武装的中国”。这篇文章的意蕴更令人抖擞颤栗。

时殷弘认为,中国过往多以孙子兵法为战略文化的代表之作,但这一种传统其实是与保守耽溺的农业社会的上层菁英的利益相符,但却未必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与此相对,战国晚期秦国的大征讨、汉武帝的驱赶匈奴、盛唐的降伏东突厥、明成祖的漠北远征与海洋雄图,都展现了另一种中国战略文化。无庸讳言,后者被认为更值得颂扬,而前者的强大惯性,则被视为是中国未来的一大挑战。

文中的一个重要类比是西汉初年对匈奴的和亲、朝贡,以及休养生息一甲子之后对匈奴展开的决绝的大反击。如果与当代现实稍作类比,则中国在十几二十年后的未来,当经、军实力毫无疑问的凌驾美国之上,必将努力寻求适当时机,一鼓作气将美国在亚非大陆的势力驱赶出去,而此一“王师北定中原日”,应该是作者心中的至高安慰。

按照不同估计,最近的两、三年是中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的年份,由于美中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在20年后甚至可能超过美国三、五倍。军事冲突一旦发生,物质资源的掌控胜过金融业的数字游戏;就此来说,美中军事冲突的前景,对于美国而言实在并不美好。而从权力转移理论来看,若是将权势分析的重点放在制造业,则引发冲突的时间点也已将过去,不靠联盟力量,美国已经不可能单独应对中国的挑战。

在林毅夫之后,包括李稻葵、潘维等与政府往来密切的学者,都已公开指出,20余年后中国经济规模极有可能超过美国一倍以上;张维为等学者,撰言立说捍卫中国体制,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刘明福等军方人士,强调中国要建立世界第一“大军”,不让他国专美于前。在此氛围下,与美国划太平洋分治的“玩笑话”,或者“重新思考”不在国外设立军事基地的讨论,绝非无的放矢。

于是学界对历史的回顾逐渐跳开了“百年国耻”,转而上溯“盛世”。这种国民思维的整体变迁,在经济大潮的推波助澜下势不可挡。各国领导人如果目光清晰,必定选择引导“祸水”流向他处,如同俄罗斯与台湾马英九政府之所为。眼下“国际关系民主化”、“非洲大开发”或可成为转移中国过剩精力的去处;为中国好也为周边好,东南亚国家应劝诫菲律宾少些跳梁小丑的胡为。

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學(台北)助理教授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包淳亮:如何看待中国攻势现实主义复燃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包淳亮:如何看待中国攻势现实主义复燃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包淳亮:如何看待中国攻势现实主义复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吴晓林:中国“网络理想国”与公民权的扩大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吴晓林:中国“网络理想国”与公民权的扩大

(2011-07-29)

早报导读

● 吴晓林

中国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几乎成为千夫所指的“人祸”。多日来,充斥网络的,除了为死者祈祷以外,更多的是对铁路主管部门的声讨。更有甚者,将这种不满和反思,绵延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物价、房价、安全、交通等等,凡是能被体验到的社会环境和事物,统统被网民拿来与发达国家做了比较,或者将2011年与1911年做了比较,得出的答案未免让人沮丧。

在五花八门的“声讨”和“调侃”中,我们猛地发现,在偶发性事件中,中国网络公民社会的成长总是“跳跃性”的,汶川地震如此、现在亦如此。不能不说,伴随社会大事件的发生,中国网络公民社会已然步入自己的新纪元。在传统媒体仍然中规中矩、想作为又难作为的背景中,网络公民社会发出的,似乎才是民间真正的声音。

理想国在哪里建构?

两千多年前,柏拉图曾以《理想国》为题,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其实,在任何国度、任何时代,都不乏为理想国设计图纸的实践。中国也不例外,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果说这种表达仅仅是对理想共同体的最低期盼,如果说在王朝道统下一成不变的治国思想,仅仅被浓缩成王朝更替的背影,那么,真正给中国人带来理想国蓝图的,是借由五四运动而席卷中国知识界的短暂启蒙。

在那个看似纷乱,实则大儒云集、思想自由的时段里,几乎世界上各种理想国的版本,在中国的知识版图都能寻见它们的影子。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者说胜者为王的逻辑仍然管用,最终是“随着一声炮响”而传来的马克思主义,赢得了在中国勾画和构造“理想国”的权利与权力。这一点,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真实历史,都表露得直白无疑。

但是,在缺乏本土经验的中国,“理想国”的构建最初只能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寻找图纸。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直接为中国提供了格式化的样板。国家权力极大扩张,社会空间被极大压缩。改革前,每搞一次政治运动,社会生存的土壤就要丧失一点。理想国直接成了国家机器的掌中之物,可以被随意描述为“大河有水小河满”、“斗争高于一切”等等不理智的幻境。

改革之后,除了国家权力自觉从基层社会上收以外,以产权为核心的市场社会逐渐壮大,在某些时候,甚至取得了自我塑造的空间和权利。但是,对于“公民社会”这种“舶来品”,总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松紧”而被定性。1989年后的一段时间里,“公民社会”就被一度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而大加讨伐,在公民社会战战兢兢、步履蹒跚,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了“默认”或“不否认”的地位之后,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颜色革命”、“茉莉花革命”,又使“公民社会”再次背起骂名。

不论承认或不承认,中国公民社会都已有雏形、并且只要市场化改革不停止,还要继续壮大的。带着有色眼镜来否定这种社会结构的,要么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要么就是缺乏自信,宁可以否定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要么,就请拿出一个自己的词汇来概括这个结构。

在美国,人们对政治或政府的不满,可以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予以否定。在中国单一制的体制内,迁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好在,有网络这扇窗口,当人们在现实碰壁,无处发泄时,只好将自己的“理想国”和对现实的批判,“用网投票”,转移到虚拟网络中来,这一点,正好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网络公民社会何以扩大。换言之,经由网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吴晓林:中国“网络理想国”与公民权的扩大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吴晓林:中国“网络理想国”与公民权的扩大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吴晓林:中国“网络理想国”与公民权的扩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薛理泰:深海采油技术之于南中国海纷争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薛理泰:深海采油技术之于南中国海纷争

(2011-07-29)

早报导读

● 薛理泰

北京对于南中国海勘探、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视,自2010年开始公诸于世,表征之一是加大了对付南沙群岛主权争执的力度。最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访华,同中国军方举行会谈时,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提出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南沙群岛主权的争执,并就此阐述了中方的立场,足证今日北京对于在南中国海勘探、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视。

过去北京之所以没有对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占领南沙诸岛礁作出强烈的反应,除了在战略上没有重视海洋勘探、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南沙距离中国大陆太远因而鞭长莫及这两条原因以外,还有一层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当时中国根本不具备在南中国海勘探、开发油气资源所需的技术和设备。当然,归根结蒂,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期间,没有在战略上引起重视所致,因为越南、马来西亚至今尚不具备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可是它们在所占岛礁附近海域划分区块,招商引资,让西方石油公司出资勘探、开发,分享开采油气资源所获,巨额利润滚滚而来,这两国得以坐享其成。

推进深海采油技术 并壮大海军

北京自2010年起加大了对付南沙群岛主权争执的力度,决策背景之一是近年中国在深海采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且研制成功能在深海进行作业的钻井平台。换言之,亦即中国业已拥有深海采油的技术手段,至少在技术层面已经为深海采油提供了可行性。

一般学者就南中国海纷争作对策研究时,仅着眼于主权归属、油气资源开发及安全利益层面而已,忽略了中国拥有深海采油技术这一点对南中国海北京相关决策的影响力。北京早就批准在深海采油技术和设备项目上的巨额投资,整合国内研究、工业部门,大力推进这个重要项目。

不仅如此,新世纪伊始,北京作出决策,在着力推进深海采油这一项目的同时,还锲而不舍地锐意发展海军实力。近年中国扩展军事实力,在各军兵种中,海军实力的壮大是最引人瞩目的。当年中央军委之所以作此决定,据判不仅出于为了震慑台独势力而加强军事斗争的准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考虑到有朝一日在南中国海进行军事博弈的需要。基此,可见北京的某些战略谋划确有独到之处,能够做到“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

回顾一下中国开发深海采油技术设备的历程。当前陆地油气资源行将枯竭,各大国开发油气资源的注意力聚焦在深海油气田。全球70%以上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底,其中50%的海底油气资源集中在300至500米的深海,浅于200米的海底油气资源仅占总量的7%。因此,研制深海采油技术设备是中国开发能源的必经之路。于是,中国在成功实施载人航天项目之后,又从天际潜入了海底。

截至不久前,中国仅具备开发不足300米水深的浅海油气田的能力,而西方石油公司早已拥有开发3000米水深的深海油气田的能力。鉴此,上世纪末,中国对深海采油技术设备予以立项,命名为“海洋石油981”工程,亦即举世最先进的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前后投资人民币60亿元(11.2亿新元)。

这座钻井平台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承担设计、采购、建造和完工调试,美国Friede Goldman公司承担初步设计,上海第708研究所承担详细设计。2004年起,中国加快了该项目的进度,并于2008年开工建造钻井平台。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薛理泰:深海采油技术之于南中国海纷争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薛理泰:深海采油技术之于南中国海纷争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薛理泰:深海采油技术之于南中国海纷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赔偿金提升至91.5万元人民币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温州动车事故赔偿金提升至91.5万元人民币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赔偿金提升至91.5万元人民币
温州动车事故罹难者家属在瓯江大桥下祭拜(29/072011)
路透社照片
作者 法广

台湾中央社引述大陆官方媒体披露的消息报道说:温州动车事故罹难者人数已增至40人。大陆官方原拟赔偿每名罹难者人民币50万元,在与遇难者家属沟通后,今天决定提高赔偿金数额。

据“7-23事故救援善后总指挥部”披露,经过与温州事故遇难人员家属具体协商,最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为主要依据,将每名罹难者的赔偿救助金提升至91.5万元人民币。

这笔救助金中,包含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抚慰费和“一次性救助金”等,并含有被抚养人的生活费。

今天(7月19日)上午,也有20多名家属带着鲜花冒雨到达瓯江大桥事故现场举行“头七”拜祭仪式。据悉,一些家属由于情绪太过激动当场晕厥。
 

关键词 中国事故


 法广 | 中国: 温州动车事故赔偿金提升至91.5万元人民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同网 | 中国渔政船一度驶入尖阁诸岛毗连区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共同社7月30日电】30日7点25分左右,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在冲绳县尖阁诸岛鱼钓岛(中国名:钓鱼岛)西北偏北约28公里的毗连区内发现中国渔政船“渔政204”正在航行。

11管区总部的巡逻船和飞机随即发出了不要进入日本领海的警告。中国渔政船答复称“正在巡逻”。上午8点35分左右,中国渔政船驶离了该海域,并未进入日本领海。

据该总部介绍,这是去年9月发生日中撞船事件以来第11次在尖阁诸岛附近发现中国渔政船。(完)

 共同网 | 中国渔政船一度驶入尖阁诸岛毗连区p 89EKCgBk8MZdE 共同网 | 中国渔政船一度驶入尖阁诸岛毗连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大陸機器人 可以水上漂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央社台北30日電)大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 最近開發出一種可以在水面上行走的小型機器人,在軍 事偵察、水污染監測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水上漂」機器人的靈感來自身體輕盈、漂在水面 上活動的水黽。負責這項研究的教授潘欽敏告訴新華社 ,他們用水黽腳部的「羽毛狀」微奈米結構,研發一種 「超級浮力材料」,這種新材料的水上載重能力驚人。

水黽等小昆蟲可以在水面自由行走而不沉沒,靠的 就是腳部特殊的微奈米結構,讓牠的腳被一層空氣環繞 ,水面活動時不致下沉。

隨後,哈工大的科學家利用已經獲得的新材料製造 出小型水上機器人,由10條支撐腿和2條螺旋狀驅動腿 組成,動力由小型馬達提供。

潘欽敏說,機器人相當於約390隻水黽的重量,雖 然比水黽重很多,但機器人輕鬆站在水面上,而且還能 自由行走和轉彎。

這份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美國的專業期刊上。 1000730

 中央社 | 大陸機器人 可以水上漂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大陸機器人 可以水上漂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炫富心態作祟 大陸榨菜鮑魚價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央社台北30日電)大陸出現「天價食品」,有礦泉 水每瓶人民幣118.8元(約新台幣533元),還有2200元 (約新台幣9800元)的榨菜。專家說,業者抓住消費者 炫富心理,更掌握民眾對食品「花錢買心安」。

中國網報導,一款售價118.8元、來自西班牙的限 量版礦泉水近期在大陸上市,這款礦泉水瓶身設計獨特 ,因為是限量版,所以較貴。

此外,市面上還有一款「2011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大師紀念版」礦泉水,原價每瓶98元(約新台幣 440元),降價後每瓶68元(約新台幣305元)。超市店 員說,高價礦泉水的銷量不好,「誰買這麼貴的水啊, 一個月能賣一兩瓶就不錯了。」

報導說,720毫升的「藍帶1844」啤酒每瓶售價 398元(約新台幣1785元);「藍帶1844」中國大陸區 首席執行長周明表示,希望在大陸啤酒行業樹立標竿, 未來將推出更高檔的產品,預估3公升裝產品價格在 2000元(約新台幣8970元)以上。

此外,還有業者推出每份2200元的「沉香榨菜」, 民眾譏笑「鹹菜竟賣鮑魚價」。業者稱,這款榨菜醃搾 要用河沙封壇,倒置沉入烏江底,進行自然醞釀,全程 均為純手工製造,至少3年才能釀成,還有一款「極品 沉香榨菜」要釀製8年才能上市。

針對天價食品現象,大陸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 周思然說,業者精準掌握部分消費者的「炫富」心態, 以「高價」、「限量」為噱頭,目標集中在商業炒作。

他也分析,近年來,大陸瘦肉精、塑化劑等食品安 全問題頻亮紅燈,消費者對健康的意識逐漸增強,也為 天價食品的上市提供了絕佳契機。1000730

 中央社 | 炫富心態作祟 大陸榨菜鮑魚價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炫富心態作祟 大陸榨菜鮑魚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kamonka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23]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此人若再多活几年,下场估计与齐桓公差不多。

用户:云山野叟 发表于:2011-7-30 21:21:56支持(2) 反对(0)

[22]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中国的末代皇帝是谁?溥仪?非也。秦始皇开篇,毛末皇煞尾,只服装与称谓不同罢了。

用户:熊大雄 发表于:2011-7-30 20:55:49支持(8) 反对(0)

[21]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谋权杀人害命点子多,面对死亡大自然规律没办法,人定胜天是妄想,有哈法呢,孤独凄凉

用户:laofei 发表于:2011-7-30 20:53:40支持(6) 反对(0)

[20]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这个文章里透露出来的哀怨一点都不是要引以为鉴,更没有丝毫的忏悔意识,尤其是这句“在文革政治压力下,虽然让几亿人齐唿‘敬祝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但是,孤独的毛泽东只活了83岁,就告别了人间。”——这完全是留恋文革,似乎在埋怨大家大家喊了那么多都没能阻止其衰老,作者骨子里是真的希望“万岁万万岁”的(看下面的一个回复就知道有同感的不是一个),并以“孤独”来独树一帜(宁可与天下人背道)。还不明白?

用户:道林格雷 发表于:2011-7-30 20:34:59支持(1) 反对(2)

[19]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毛公润芝 武略文韬 无愧天骄 看井冈星火 燎遍神州 雄文八卷 倚天抽剑 笔走龙蛇 诗泣鬼神 堪与右军太白相比肩 噫吁哉 天公重抖擞 降才济世 如此英才伟人 竟遭竖子痛骂鞭挞 看无知狂徒 自诩精英 文痞恶棍 信口雌黄 京一教师 袁氏腾飞 满嘴喷粪辱斯文 罢罢罢 看狂犬吠日 贻笑大方

此诗是为那些不实事求是、违背大多数中国人意志的否毛非毛精英而作。
诗作者:呀三一

用户:云岫峰 发表于:2011-7-30 20:15:56支持(1) 反对(19)

[18]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比起他的战友,被要求在临终前一定要告知开除党籍、判无期徒刑的彭德怀,折戟沉沙、得到烧死在境外“最好结局”的林彪,在狱中独对小草、饿得啃棉絮的贺龙,病入膏肓、火化场连真名都不能留的刘少奇,我们这位伟大领袖和导师,专读线装书钻研帝王术的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晚年能在游泳池住着,看看境外电影(免受枯燥的八个样板戏的折磨),美丽如画的工作人员相伴,赏心悦目,应该是感谢命运的钟爱了。

用户:扬之水 发表于:2011-7-30 17:55:11支持(26) 反对(0)

[17]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不管共产主义事业还会经历多少失败或挫折,最终的胜利却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他是暂时忧虑加终极乐观地告别这个世界的。
用户:xc4950 发表于:2011-7-30 10:49:50支持(0) 反对(22)
--------------------------------
看了xc4950的留言,我只能感叹说:毛泽东的愚民政策是相当成功的!
用户:坚持鸟 发表于:2011-7-30 12:38:59支持(23) 反对(0)
——————-
刘心武《班主任》说的文革伤痕不就是这群人吗,可悲啊,近三十年的文明进化,仍旧洗不掉治不了这群人的病,除了劣等还能有什么解释。。

用户:zyjson 发表于:2011-7-30 17:53:52支持(18) 反对(0)

[16]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毛也可叫作现世报,不过他那皮囊还受着不少无知信徒的顶礼膜拜。

用户:tzl1963 发表于:2011-7-30 17:01:16支持(26) 反对(1)

[15]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如果背离时代背景评议时代特殊人物,好象少了点什么。
老年生活的孤独,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应该是正常的。
毛自我评价之“建国和文革”之绩。将在未来时代中,得以定论(肯定)。现行评议这不对那有错,对毛而言是不公平的。这不公平地评毛,是否带有个体色彩呢?纵观那时代,好象国外承认共和的不多吧(合法性)?然而,最终让他国于以承认,还是在毛之手。为什么呢?老人的孤独生活就事实而言,还是非常准确地、理智地认识世界的。他的那句名言:“打好干净房屋,准备迎接客人”。就是最好的史实证明自身能力的强大。
我们今天,处在人类高度文明时期(现时而言之),却绕过那个特定时代,去评毛,并且多少个体色彩,我认为不公平。说到这里,不觉让我想起了苏联初评斯大林送了份材料到中国,毛开会时引用了一句古诗“王杨罗骆当时体、、、、、”。想来后来的人们会从中了解更多的“史实”。然后给予其评说。我们今天说这说那,特别是个别权高者说毛时,更将其妻之莫须有的私生活拿出来说事,不知用心何在。其实对于文革,王光美说的一句话我认为客观的“少奇同志以有不对的地方”。
文革,对于当时的党而言必须搞。毛没将邓处理就是留给中国今天现代化进程的人才。所以说,作为政治家的邓,他必须否定文革而一心一意搞建设,作为独体(党员)的邓想来他必须肯定文革。试想,如果不是毛与美国握手言和在先,就算是邓有天大的本事出山后,若与美国建立什么级别之关系,还需要更长更长的时间。毛的高瞻远瞩,除了“人”自私之特性外,更多的是留给接未来中国的明天、、、、。

用户:枫叶红 发表于:2011-7-30 12:58:44支持(6) 反对(58)

[14]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无论从中央到全国人民都和毛主席紧密在一起,古今中外谁也比不上,主席去世后人民依然如故,仇恨加谰言。难道像邓某人以国家给子女开着高薪,不上班,成天围绕自己老爷子转“长”“短”的就热闹了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君天作孽犹可为,你作孽不可活。方毅在77年投靠邓某人门下,会上打头炮奇怪吗?你觉得有意思吗?
用户:金峰 发表于:2011-7-30 9:06:10支持(1) 反对(26)
---------------------------------
看了 用户 金峰先生的留言,我不禁怀疑起他的智商了,他似乎认为世上的颜色只有两种,非黑即白,中国的道路 非邓即毛!

用户:坚持鸟 发表于:2011-7-30 12:47:03支持(34) 反对(2)

[13]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这是楼主臆测的晚年毛泽东。各个方面的层次都天差地远,楼主也只能无知无畏了。
与个人的有限人生比较起来,共产主义事业可说是一个无限。毛泽东只恨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得很不够,这样的心情应该是想像得到的。至于革命过程的曲折复杂性,毛泽东个人经历甚多,所以他常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的自勉和他勉。他相信:不管共产主义事业还会经历多少失败或挫折,最终的胜利却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他是暂时忧虑加终极乐观地告别这个世界的。
用户:xc4950 发表于:2011-7-30 10:49:50支持(0) 反对(22)
--------------------------------
看了xc4950的留言,我只能感叹说:毛泽东的愚民政策是相当成功的!

用户:坚持鸟 发表于:2011-7-30 12:38:59支持(39) 反对(2)

[12]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一个土匪,一个独夫民贼带出来的也都是小匪小贼。互相打斗得你死我活,只剩光杆一个了。最后宫庭政变收场。

用户:一块砖 发表于:2011-7-30 12:08:16支持(51) 反对(3)

[11]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背叛了自己创造的真理;以莫须有的“走资派”罪名打倒了战友;使国家陷于经济崩溃,人民在”凭票供应”中比旧中国好不了多少!罪孽深重啊!为什么只有孤独,没有反省?这是独裁者的心理,这是中国文化培养出来的专制人格。

用户:guanin 发表于:2011-7-30 11:59:56支持(58) 反对(3)

[10]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这是楼主臆测的晚年毛泽东。各个方面的层次都天差地远,楼主也只能无知无畏了。
与个人的有限人生比较起来,共产主义事业可说是一个无限。毛泽东只恨自己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得很不够,这样的心情应该是想像得到的。至于革命过程的曲折复杂性,毛泽东个人经历甚多,所以他常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的自勉和他勉。他相信:不管共产主义事业还会经历多少失败或挫折,最终的胜利却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他是暂时忧虑加终极乐观地告别这个世界的。

用户:xc4950 发表于:2011-7-30 10:49:50支持(3) 反对(73)

[9]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独夫民贼,倒行逆施,天怒人怨

用户:czc53 发表于:2011-7-30 10:35:26支持(68) 反对(2)

[8]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无论从中央到全国人民都和毛主席紧密在一起,古今中外谁也比不上,主席去世后人民依然如故,仇恨加谰言。难道像邓某人以国家给子女开着高薪,不上班,成天围绕自己老爷子转“长”“短”的就热闹了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君天作孽犹可为,你作孽不可活。方毅在77年投靠邓某人门下,会上打头炮奇怪吗?你觉得有意思吗?

用户:金峰 发表于:2011-7-30 9:06:10支持(5) 反对(75)

[7]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为了他的权欲,淫欲,他害死多少人?
难怪!报应!!!!

用户:人民最大 发表于:2011-7-30 8:57:12支持(74) 反对(4)

[6]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毛将“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当作座右铭,亲人、战友、朋友、全国人民都只不过是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而已,能为我所用,甚好(不过,还是工具),不能为我所用,则弃如敝履。如此待人,最后不落个晚景凄凉还能怎样?

用户:大地 发表于:2011-7-30 8:35:30支持(71) 反对(3)

[5]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用户:螺号 发表于:2011-7-30 7:48:37支持(66) 反对(2)

[4]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对于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是D的高层十分清楚的这样一个独夫民贼,D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地粉饰他,不但硬要强迫自己,也强迫全国人民深深拜倒在毛的阴影下不能自拔呢?

用户:银杏树下 发表于:2011-7-30 6:33:07支持(77) 反对(2)

[3]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但凡独夫,莫不如此,那是一种性命之忧,因为作孽太多,他周围的冤气太重。

用户:惯看秋雨春风 发表于:2011-7-30 0:25:27支持(89) 反对(4)

[2]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有如此阴暗心理,歹毒心肠的人得到这个凄凉晚境是应该的。他是不懂得人间亲情、朋友情、战友情的。

用户:wyccyw 发表于:2011-7-29 23:41:24支持(105) 反对(4)

[1] 回复: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独夫民贼,自称比秦始皇励害一万倍。

用户:ydnxw 发表于:2011-7-29 23:05:38支持(113) 反对(1)

加载中…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毛泽东晚年的孤独凄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kamonk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以人为本 从未停止搜救 没有掩埋车头
kamonka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铁道部:从未停止搜救 没有填埋车头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就甬温线“7·23”事故有关情况答新华社记者问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来源日期:2011-7-29

本站发布时间:2011-7-30 2:42:29

阅读量:4次

article img 3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以人为本 从未停止搜救 没有掩埋车头

7月23日夜,甬温铁路事故发生后,铁道部部长盛光祖立即赶到调度指挥中心,指挥事故救援,明确要求铁路部门迅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的重要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减少伤亡,保护旅客。随后,盛光祖部长带领铁道部有关抢险负责人,连夜赶到温州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援。(相关链接:铁道部否认曾宣布“车内无生命迹象 救援结束”

(全文)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29日就甬温线“7·23”事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铁路部门下一阶段如何处置这起事故?

答:首先,我代表铁道部,再次对事故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对广大旅客表示深深的歉意。这起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损失惨重,铁道部机关和全路广大干部职工非常痛心。这起事故,性质十分严重,在国内和国际造成严重影响。对这起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深入调查分析,查明原因。

当前,摆在铁路部门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振奋精神,迅速行动,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迅速稳定运输安全局面,坚决杜绝严重事故的再次发生。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是否存在为了尽快抢通线路,而没有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现象?

答:在整个事故救援过程中,铁路部门始终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7月23日夜,甬温铁路事故发生后,铁道部部长盛光祖立即赶到调度指挥中心,指挥事故救援,明确要求铁路部门迅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的重要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减少伤亡,保护旅客。随后,盛光祖部长带领铁道部有关抢险负责人,连夜赶到温州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援。

在赶往机场的路上,盛光祖与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通话,请求地方政府给予支援。到达事故现场后,与先期到达的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等省市领导一起,研究了进一步的人员搜寻和伤员救治等方案。在得知公安等部门用生命探测仪多次检测已无生命迹象的情况下,部省领导仍然坚持以救人为核心,继续全力搜寻幸存者,查找遇难者。

在事故救援现场,铁道部和地方领导协同指挥,列车工作人员及铁路干部职工2000多人和当地公安、驻军、武警、消防、卫生等部门及群众3000多人投入抢险救援,大家争分夺秒、密切配合,对事故现场尤其是车厢进行全面搜救,将伤员以最快速度送至医院。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中间车厢变形严重,救援人员无法对该车厢进行彻底清查搜救。按照指挥部确定的把救人放在首位的救援方案,在桥下使用大吨位汽车吊精准、平稳地将两端车厢移开,公安武警、救援人员得以对该车厢实施全面搜救,在移出数具遗体后,小伊伊在这里获救了。直至24日23时30分左右,在确认没有幸存者,并对遗物、车体进行清理收集完后,救援工作结束。在此之前,铁路部门指挥人员从未宣布过“停止搜救”。

被毁车头车厢是分析事故原因的主要依据,为何对列车车头“挖坑填埋”?

答:这一说法不属实。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为使救援人员对中间一节受挤压变形严重的车厢进行彻底搜救,必须把两端车厢移开。按救援方案,要在桥下使用大吨位汽车吊,才能将两端车厢移开。为使汽车吊进入场地作业,须对桥下场地进行清理。这样就需要将桥下较完整的车厢整体外移,对散落的部件,包括撞碎的车头部件,采取外移并集中堆放在取土坑中,为吊车作业腾出场地。所有部件和车体绝没有实施掩埋,更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现场搜救工作结束后,车体和集中在取土坑中的零散部件,被统一转运至温州西站,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动车上装有“自动停车系统”,遇有险情列车会自己紧急停车以避免相撞,但“7·23”事故发生时相关自动系统为何没有发挥作用 ?

答:事发当时,由于雷击造成温州南站的信号设备故障,正常行驶的D3115次列车列控车载设备由于接收的码序不稳定,造成停车后按规定缓行。此时,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红灯的信号错误升级为绿灯,致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造成D301次列车按照错误显示的绿灯进入区间,与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

根据列车时刻表,应该是D301在D3115之前,为何D301会行驶在D3115后面并发生追尾事故?车站调度是否存在问题?

答:由于D301次列车晚点,导致D301次列车行使在正点运行的D3115次之后。后方运行的D301次列车由于信号显示错误与D3115次发生追尾。这起事故也反映出现场作业控制不力,人员应急处理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说明有些铁路企业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铁路部门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中国高铁、动车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答: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中国高铁未来发展仍然充满信心。

我们深切感受到,没有安全就没有高铁的可信度。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确保高铁运行安全。

在售票实名制情况下为何没有据此统计伤亡、失踪人员,然后再进行现场清理?

答:事故伤亡人数是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统计确认。我们了解到,最新确认的事故遇难人数为40人。正因为实行动车车票实名制,才为后期辨认身份、统计伤亡、行李认领等提供重要依据。

遇难人员名单已经分批公布,目前正在进行善后工作。

关于遇难人员的赔偿工作,进展怎么样?

答: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再多的金钱也挽回不了遇难者的生命以及给他们亲属带来的巨大悲痛和心灵创伤。对遇难者的善后赔偿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尽最大努力、合情合理地做好。这不仅是对遇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是对遇难者亲人的安慰。

铁路部门对抓好今后的运输安全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事故发生的次日晚21时,铁道部就召开全国铁路紧急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事故情况,部署铁路运输安全工作,迅速稳定运输安全局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各级干部迅速深入运输一线实行安全包保,与职工一起卡控安全关键,强化安全薄弱环节。

二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从7月24日开始到9月底,开展两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集中力量排查和整改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消除隐患,迅速稳定安全生产局面。

三是突出抓好高铁安全,对高铁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分析,重点加强高铁信号系统安全管理,提高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四是加强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坚持以安全第一为处置标准,严格执行非正常行车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以人为本 从未停止搜救 没有掩埋车头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铁道部:以人为本 从未停止搜救 没有掩埋车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nsdreamteam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朝鲜日报 | 中国海尔将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
kamonka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日本三洋公司的白色家电业务将被中国最大家电企业海尔收购。三洋白电曾经是日本家电的代名词。

据日本媒体28日报道,海尔将在年内收购三洋在日本国内的洗衣机、冰箱工厂,以及设在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10多个相关企业。据悉,三洋白色家电的销售额是700亿日元,原有的2000多名员工也将维持雇佣关系,收购价格是100亿日元左右。

三洋电机1947年成立,曾相继推出世界最早的塑料外壳收音机、日本最早的波轮洗衣机、节水型洗衣机等畅销商品,一度成为了日本的代表性品牌。三洋曾经在白色家电、半导体、手机、电池等领域创下2万亿日元的销售业绩,发展到员工超过10万人的集团公司。不过,自2000年以来,三洋在韩国和中国企业的狙击下,亏损不断扩大,2008年被松下并购。松下计划出售三洋缺乏竞争力的半导体、物流、白色家电等业务,只留下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电池业务。

日本电子产业一度是世界第一,如今海外市场风光不再,甚至在手机内需市场不敌三星和苹果。尽管业界专家们认为,这次并购有可能成为日本电子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信号,但是显然难以接受三洋是被中国企业所并购。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本文内容归朝鲜日报和朝鲜日报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朝鲜日报 | 中国海尔将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p 89EKCgBk8MZdE 朝鲜日报 | 中国海尔将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朝鲜日报 | 中国动车肇事设备设计院网上道歉
kamonka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据悉,造成中国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劣质信号设备是由原铁道部下属的国营企业旗下研究院设计。

《新京报》29日报道说,引发事故的信号设备由北京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下属中国全路通信信号研究院设计,该研究院28日在网站上发表了道歉信。道歉书说:“对死难者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并对伤者及死难者家属表示最真诚的歉意。将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敢于承担责任,接受应得的处罚。”

在此之前,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28日在温州举行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报告说:“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这起事故主要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本文内容归朝鲜日报和朝鲜日报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朝鲜日报 | 中国动车肇事设备设计院网上道歉p 89EKCgBk8MZdE 朝鲜日报 | 中国动车肇事设备设计院网上道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港记协抨击中宣部禁温州车祸报道
kamonka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30090807 cn wenzhou families 304x171 ap BBC | 港记协抨击中宣部禁温州车祸报道

中宣部至今据传已三度下达针对温州动车组追尾事故的报道禁令。

香港记者协会批评中共中宣部发出有关温州动车组追尾事故的报道禁令,并要求当局撤回。

此前,中国网络广泛流传消息称,中宣部下达了事发以来的第三道报道禁令,迫使上百份星期六(7月30日)出版的报刊要连夜撤稿改版。

港记协的书面声明反对有关指令限制采访自由,促请中宣部撤回,并不要对新闻采编人员秋后算账。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视察事故现场时曾说,事故调查处理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及时、准确的像群众发布信息。

港记协表示,据其了解,中宣部星期五(29日)下令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温州追尾事故的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

该指令要求,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可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据传遭到撤版的报刊包括北京《中国经营报》和《新京报》、广州《21世纪经济报导》、浙江《钱江晚报》和西安《华商报》,撤版数目达两至八版。

此外,新华社也据传在星期五(29日)晚上发布了紧急通知,要求订户“暂缓使用”早些时候播发的《(中国网事)期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网路热帖〈“7·23”动车事故的五点存疑〉的记者调查》一稿。

中国网民之间流传着一幅据传是《新京报》的星期六头版原稿,头条标题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赔偿金提至91.5万〉,并配以星期五“头七”路祭民众献花的图片。

一些采编人员向境外媒体证实了撤版的消息;广州《南方都市报》北京独立撰稿人喻尘也在其新浪微博上留言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

港记协的声明说:“中宣部的指令明显不符合总理(温家宝)的要求,记协呼吁温总理亲自跟进事件,要求中宣部撤回指令,让真相公诸于世,让大家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BBC | 港记协抨击中宣部禁温州车祸报道p 89EKCgBk8MZdE BBC | 港记协抨击中宣部禁温州车祸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wzpjl2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63 次 更新时间: 2011-07-27 01:31:30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标签: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
陈晓苏
我只会描述我经历的客观事实,并基于这些客观事实抒发我主观的感受和看法。对于政府是如何救援桥下车厢幸存者的,撞车时间到底是几点,我真的不清楚,不过现在网上有很多真实的消息和评论可供大家参考。
这次我和家人乘坐D301(北京至福州)号动车于南京南站上车,准备返回福州。我们是在第五节车厢30号左右的位置。此节车厢和前面的第四节车厢属于软卧改造型车厢。每六个人有一个独立的软卧包间。这辆车到南京南站站基本是正点。我们2点钟开始检票进站。D301原先正点应该是14点13分开车,但是不懂是什么原因,我们乘客在车上等待了很久,大约到14点30分左右才开车。这个时候车已经处于晚点状态。
一路上晴晴雨雨,我也睡的昏昏沉沉,不时聊QQ上校内上微博,耗费了很多电量。到了晚上8点多,我们大约到了温州范围内。我把表弟拉到软卧包间外面的走道上聊天。我记得当车快到温州南的时候有停下来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里也不是正式的站点。当时已经雷雨交加。重新开动的时候广播说由于天气原因会晚点,请我们谅解。我就说晚点也不说具体晚多久,让我们有个具体的接站时间。刚讲完突然停电,剧烈的颠簸。我整个人摔在地上,随着巨大的冲力向前滑,我马上用右手抓住旁边的扶手,不至于飞出去。持续这个姿势有一会,当我适应了这样的颠簸,想尝试向上拉起身体的时候,出现了第二次非常剧烈的颠簸。这次颠簸没有规律性,而且比第一次剧烈非常多。车厢在不停剧烈地震动。我又被重重的摔在地上,之后甩着滑出去了一些距离,只能用一只右手把住栏杆,人处于贴着地板半躺的状态。如果说第一次我只是下意识的抓住栏杆想要站起来,而这一次我晃过神心里开始恐惧,我怕车子出轨,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地形。就当恐惧要蔓延的时候,车子停住。我想第一次应该是司机手刹,第二次是追尾。我站起来问我表弟怎样,然后开始寻找自己的软卧包间。这个时候所有包间的门都关闭了。当我开门的时候,发现里面很多行李都砸下来了,我外婆头还被砸了一下。有个女乘客的脚上有很多血迹但是伤口找不到,她自己也不知道血是从哪里流出来的,是不是她自己的。一片漆黑。我觉得车厢是平稳的,应该不是什么危险的地形。我就开始觉得没事啦,开始感叹今晚估计回不了福州了,真是的,本来坐这辆车就是因为它从南京到福州只要7个小时不用过夜,现在又得过夜了,还不知道怎么安顿。我就在那得瑟。很多乘客在那也不懂怎么办,有的人说这个车厢在晃,有人拿那个斧头敲玻璃但是敲不开。
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前验票的戴眼镜的男乘务员终于出现并喊:“我是本次列车的乘务员,请大家跟着我马上离开车厢,不要拿行李!”大家明白事态很严重,也不懂发生了什么就跟着乘务员走。刚开始方向走错了,往4号车厢方向的门走(我们上车就是那个门),乘务员说方向错了。往反方向走。这个时候我们还不知道,4号车厢已经挂在了桥栏上。往回走的时候我想到我戴着隐形眼镜,等会戴久了得卸掉,于是就顺路回去又拿了那个装着隐形眼镜盒的挎包,其他的旅行包就没能拿出来。我们一路走到5,6号车厢交界处的那个门,发现我们的5号车厢已经变形,车门也被挤变形,遍地是残渣碎片。当我们要下车的时候,从6号车厢走过来3名左右穿着类似警察制服的人,不懂他们是旅客还是动车上自带的。他们并没有疏导我们下车,而且逆着人流往5号车厢走,我们还得让他们。之后也没见过,不懂他们去干嘛。下车也是很困难的,列车门和轨道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这里不是正常的站台,是轨道!而且门栏都损毁了,抓也抓不牢靠。我外婆下车的时候有个年轻人帮忙在下面接着,我以为是乘务员,后来下去后才发现不是,他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旅客。尽管如此,我外婆还是滑着摔了一跤。在下轨道的这条路上,我表弟帮着一个抱孩子的母亲拎了下小包。我们基本都撤到了轨道旁边的过道上。还是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隐约看到了一节车厢垂着挂在了桥栏上,离我们这节车厢挺近,大概是第四节。然后我明白前面1至3号车厢已经掉下去了。这个时候那个男乘务员出现,高声对我们喊话,让我们往反方向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我们就一直往回走。但是我们也不懂到底要走到哪里才是安全的,走到哪里才会有人接应我们。
当我路过一节车厢的时候,听到一个车下的旅客问此时站在车门口的动姐:“我是温州的,我往回走可以走回站去么?”那动姐操着北方口音说:“行,那您就走回家吧!”我当时错愕,我在揣摩这动姐是在嘲讽那乘客呢,还是在正经的回答问题。此时那人又问“这样就能走回去了?”动姐:“对,您就走回家吧!”当我明白这动姐是在正经的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马上很大声的问她,那到底要走多远你知道吗?动姐不语。此时又有人问动姐,我们就这样往回走就可以了么?那动姐说,是的,往前走就行。我又大声的问,那到底要走多久才能到?动姐依旧不语,开始讲对讲机。我反复大声的问了两三遍,那动姐依旧不理我。我当时也没想太多,劫后余生嘛,当时更多的是庆幸。得,我就跟着大部队走呗。事后我觉得,那动姐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也不懂这一路要走多远。我们当时根本就还没进温州站,这个轨道往回走可能要绕过一个山里的隧道,前一站在哪里都不知道。而且你动姐站在动车上,肯定可以看到这里是个封闭的高架桥,你让我们往回走走到哪里去?!你还跟那个乘客说“您就直接走回家吧!”太可笑了!你们有没有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后来我们走到D301最末节车厢,大家对于到底要继续往回走还是停住很茫然。最后一节车厢的门打不开,要自己手动掰开。有人说不如进后面几节完好的车厢休息,但是车厢里也很闷热。大家还是很茫然的往回走。期间,一个乘务人员都没有下车指引我们,更不用说陪同我们一起走。我们就这样一直走。那个过道的铺的很不好,很多翘起的石块和粗铁钉,很多裂缝,有些桥栏上的裂缝还很大,有些小的小孩说不准半个身都能塞过去。而且这个时候时不时有雨,最可怕的是一道道划过天空的闪电。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真切的闪电。我们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高压电杆,头顶都是高压电线。虽然可能这个时候这个路段的电都已经断掉了。有人就说,没被撞死,也被这闪电霹死。这个轨道根本看不到头,它是顺着前面的山弯进去的。可能会经过一个隧道。这时候有一个人打了110,问到底我们要往哪里走。那110说就继续往回走,已经派车来接我们。于是我们就在这不负责的110的忽悠下继续往回走。哪里有车来接我们!根本就是扯淡!!!走着走着,我们看到了一辆因为前方事故停下来的动车。没有人开门询问我们的情况。就这样干眼看着我们走。我从窗外可以看出,那里面的人很闷热,在不停的扇。后来我外婆在温州客运站等待安置的时候跟旁边这辆车上的一个带小孩的年轻妈妈聊天。她说刚开始,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停下来了。乘务员什么都不肯说,对他们封闭消息。但是车厢里面太闷了。他们要求下车,乘务员不让下车,也不让开门。之后越来越闷热,有人感觉到窒息,有人甚至晕倒,他们就用手机上网寻求媒体帮助,让媒体救救他们。后来车门才被开了一小道缝。
我们又走了很久,此时有人打到前方没有往回走的同行人的电话,说在事故现场的边上开了一个临时的紧急撤离口,从那里才能出去。无奈我们只能折返。此时,我们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都快走到那山了。期间,没有一个乘务人员对我们进行指引,也没有一个乘务人员跟我们进行联系。所有的通信都是乘客自己进行的。如果没有人接到那个电话,不懂我们还要往前走多久!!!分拨出一个乘务员对我们这些乘客进行指引和联系,会很困难吗?这样我们完全不用在高架上走那么久的路,可以节约多少体能。我们最后下高架,已经是凌晨12点多。从事故发生后我们就一直在高架那么难走的过道上走了4个多小时,而且雷雨交加。另外我们这辆车的乘客完全处于自由的状态,没有上述那辆车不允许下车需要乘务员看门的情况。不要说紧急情况没有办法顾到我们,你们是中国动车组,你们这些乘务人员应该训练有素,肯定有突发预案和准备,各个方面各个群体你们都应该知道如何进行安排和引导!而不是就说一句“您就走回家吧!”
当我们折返再次经过那辆停在轨道上的动车的时候,才陆续看到特警一样的人员。他们问我们要不要喝水什么的,当时只能从那辆动车上乘客那里拿一些剩余的水给我们喝。那辆车的车门此时开着,但是动姐张开身体挡着门,不让他们下车,很多人挤在车门口的那个狭窄的过道上,估计他们非常的需要新鲜的空气,也很想下车。我们继续折返,特警这类的人看到越来越多,他们不断的对我们进行指引,搀扶老人,提行李,可以说他们在轨道上对我们的救援和帮助还是相当到位的。
我们终于又走回来了事故现场,期间有个特警跟我们说让我们停下,不然就往回走点,因为现在那里就只有一个紧急撤离通道,现在都在搬运伤员。我们都很愤怒的说,到底往哪里走,我们刚才往回走了那么久,现在折返了,又让我们往回走!那特警说,我也是特地从那跑过来跟你们说的,要不你们就就地休息会,等会再走。我们就原地休息了一下继续向前。其实这不能怪特警,之前我们走那么多冤枉路都是极品的动车乘务员造成的!!!!特警,武警,军人他们的态度一直都很好,而且对我们的救助也很到位。搀扶小孩,老人,一路上拿手电帮我们照路。而我们后面就走着三个动姐,她们就自顾自的走着,看着前面我70多岁的外婆,没有一点帮忙的意思,顶多就一句,小心看路。
我们走过相撞的残骸,车体都已经严重变形,很多救援人员在那里实施救援。挺触目惊心的,我隐约看到一个毁损的车窗旁边有一个人搭着脑袋,不懂是救援人员还是等待救援的人员,我就没敢看。我本来还想拍下来的,但是路很不好走要搀着外婆,而且那么多特警在那里,估计也不会让我拍。现场很凄惨。在临近出口的时候,有个特警一直指引我们,在出口处还问要不要背着外婆下去。外婆说不用,搀着就行了。这个时候已经12点多。我们已经在高架上来回走了4个多小时。期间有特警沿路拿着一箱箱矿泉水发放。下去的路非常泥泞。到了下面,我不记得有没有看到重型机械了。我们问特警,我们要怎么办,他说你们就近找个旅馆什么的第二天再等待安排吧。我们说我们的行李都还在车上,而且我们这里都不熟,以后我们找谁对这事负责?特警说你们这样的情况的人很多,现在我们都在抢救伤员,没有办法顾及你们了。你们找一个车的人一起看看吧。我们就不再询问,看到下面一块地方聚集着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乘客。我们就朝那个方向走了。其实只能说特警不熟悉善后安置的具体安排才会这么说的,他们主要是在轨道上负责救援和疏散的,这个也不能苛求什么。至少在我看来,他们在轨道上对于我们的救助是很到位的,只是之前我们走的实在离他们救助的范围太远了。
我们在那里继续等,期间我们去找在路边警车旁边靠着的警察,问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他说他也不知道。这时候有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也走过来问了相同的问题得到了相同的答案。那年轻人激动了说:“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在这里干嘛,你们有封锁现场吗?这里怎么有那么多车子(当时那里有很多当地人,还有很多小型面包车,像面的那样的,你们懂的)。你们就知道在旁边看热闹什么都不管。”警察说:“领导没说,我也不知道。”年轻人:“那你们是人民的公仆吗?你说啊!我问你,你们是人民的公仆吗?你们就在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做吗?!”警察:“你不要问我这个问题,领导没说我也不知道。”作罢,无用,不再理论。从这点可以看出,其实组织工作是混乱的,很多警察在那里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现场也没很好的封锁。
我们继续在人多的地方聚集等待。后来有个没有穿着制服的人说,往外面走!到二十三中门口有车接。说完人也不见了。我们无奈,只能徒步往外走。期间也是一个官方的指引的人也没有,没有人喊话。我都不知道之前那人讲的是不是官方的安排。我们只能跟着人流走。人是一群一群,一段一段的跟着往外走。我们走到一个叉口,找不到前面的人流了,不懂要往哪个口走。这时候看到一个穿着类似警察制服的人,我们就问我们要往哪走,他就说往这边走,我带你们。我们从现场出来走了很远的一段路才看到这么一个穿着正规的指引的人。他说之前的一批往另外一条路走了。我们问他我们是去二十三中过夜还是怎样?他说他也不知道。反正他们就管好自己的环节就对了,其他的都不知道,偶尔衔接还会脱节。
我们到了二十三中,发现那里已经有大批的人在里面等,有的人还去了里面的礼堂休息等待,那里有空调座椅什么的。我们就直接在外面的花坛上坐着等。有工作人员给我们发面包这类吃的和水。有几个D301的人还聚在了一起,用矿泉水瓶碰杯庆祝劫后余生。等了一会,有好几辆大把开到校门口,把我们接到了温州客运站的大厅,等候安排。他们在那里也用推车给我们发放水和快速面之类的食物。那里聚集着三辆动车的人等待安排(包括之前那辆停在轨道上的,他们最终也是下车从紧急出口撤离)。他们有人问我当时的感觉会不会很可怕,我觉得还好,只是觉得走的实在是太久了!!!!我看了下我的脚,全都是泥,我的膝盖上都是大块的擦伤和淤青,尾骨好痛,估计是那时候被撞的。当时有快2点吧,我摘掉了我的隐形眼镜,怕戴着过夜以后得了干眼症再也戴不了了。我的眼前一篇模糊,框架眼镜还在第五节的车厢的行李里。过了一段时间,有大巴陆续开来接人,我们错过了第一辆来接去福州方向的车子。问了下穿黑色制服的动姐我们要怎么办,她说下面还有一班。我问她我们行李要怎么办,她说那里有警察看着,看着以后是来取还是给您寄过去。这个动姐还挺不错的,跑来跑去帮我们问,说到时候会有人喊到福州的车子,你们就上吧。可惜,唯一一个还像样的动姐,我还没看清啥样。
不久拉福州方向旅客的大巴就来了,我们上车。说是把我们送到温州南站,坐动车回福州!!!OMG,又是动车!都有阴影了!有个客运公司的人跟我们聊天说,不用动车你们那么多人我们根本就运不回去啊,那些杭州到厦门的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呢。我们把一辆温州到宁波的动车停开,让那些旅客都下来,用我们公司的大巴运到宁波,让你们坐动车回福州。我前面坐着两个从第四节车厢爬出来的男的。他们说还好当时那个方向,软卧包间的门顺势关上了,不然人就被甩出去了。整节车厢竖着挂在桥栏上,最前面那两节估计也被挤下去了。他们是顺这那过道的栏杆竖着爬出来的!如果说第五节的人是劫后余生,第四节的人真的是九死一生啊!被这样弄一下,我坐任何交通工具都很恐惧,我坐在大巴上心想,不要在动车上没撞死,在大巴上给撞死了!我们最后安全到达温州南站,但是没想到令人无比气愤的旅途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上车的时候,动车上已经坐满了人,我们不懂后面还有没有位子,就在餐车里坐着,于是我有幸在那里目睹了乘客第一次跟动姐激烈的理论,并且亲身参与其中。刚开始他们用广播通知我们要停靠的站点,一路听下来,发现他们不停靠福州,只停靠福州南。我觉得福州南也太远了吧,我就去问,有的旅客也去问餐车里的乘务员。她们就说我们也不知道,你要去找15号车厢的列车长。有的人回来说那里根本没有人,动姐说那你敲敲门啊(我们傻啊没人不会敲门啊?),乘客说我们已经敲啦!没有人。动姐她们就茫然了,就说那你们等等吧。途中我看到穿着黑色制服不像是一般乘务员的人走过,我就问她为什么不停福州站,我票是买到福州站停的。她就说会安排接站,具体的要去问列车长。说完马上向前走,并且面无表情。觉得她们都没耐性解答我们的问题!这时候我后面一男的轻轻的说:“不是说好了有停宁德站吗?怎么又不停了。”我晕倒,既然这样他干嘛干坐着不去问啊,我个800度近视的还到处眯着眼在朦胧的世界里到处找人问呢!过了很一会,列车长终于来了,我过去问停福州站吗?“不停”“为什么不停福州站,我买的是福州站的。”“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不停。”“…………”这就是列车长的回答,而且依旧面无表情。我也不懂怎样继续。就坐回去观察等待时机。
这时候陆续来了两个人,很大声的问为什么不停福安站。这时候人还算少,动姐继续拽啊,很大声的说:“你们不要这么大声,我们在工作!”接着人越来越多,来了几个高大的男人,还有的抱着孩子。他们讲话非常凶悍而且很激动,开始骂脏话敲桌子。动姐见势,马上较之前软了不少。有个阿姨说:“网上都公布了安置办法了。说会把每个人都送到需要的站点了,你们现在说好了又不停了到底怎么回事?我是带孩子去上海看病的,现在一晚上孩子都在吐,这样你们还不把我们送回家!”还有个上年纪的人说:“我们是劫后余生的人啊,你要是在第四节车厢也许你就没命啦。你能知道我们的感受吗?我们下来的时候当地的人还会给我们东西吃,搀我们一把扶我们一把,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啊!”还有个比较粗犷的男的说:“你们苍南那样就一两个人下车的站你们都停,我们福鼎福安宁德的人就不是人啊?我问你们怎么不停,你们还有人跟我们说,那你们就在福州南下吧!你们知不知道多远啊!我都通知家人在站等了,我还带个小孩。…………(此处省略一些三字经)”我见时机成熟,也加入了:“我外婆70多岁了一晚上没睡走了4个多小时,现在把我们送回家还这么难!福州站你们必须要停!”列车长说她要打电话跟司机联系协调。我就说,那我们现在都不说话,你马上打电话去!那列车长马上改口说,我已经打过了,现在还是没有协调出来!我觉得她们一直就只会在那推卸责任。而且所有动姐包括那两个餐车乘务员都一直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看着我们,搞的我们好像是无理取闹的难民一样。我一看就火了,我对列车长说,既然你在这个位子上,你就应该知道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有你们基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不要弄得一脸很无奈的样子对着我们!经过一番争论,列车长说肯定会协调,人渐渐散出了餐车。之后广播播报了最新的站点,所有的小站都有停,大家也都算满意了。列车长还解释说因为对福建这里不太熟悉才会这样的,晕倒,就你们那点问什么都说不知道就知道推卸责任的人能知道什么????!!!!就是有欺软怕硬的贱质,不集众对你们态度强硬就解决不了问题!!!都这个时候了还要我们这样九死一生走了一晚上的人对你们用骂的用吼的才管用!!!
我以为这样就可以顺利回家了,可是我没想到狗血的事情还在后面!他们是这样报站点顺序的:本列车停靠XX站XX站XX站-福州南站-福州北站-XX站……”我听的觉得很合理,但是我方向搞错了。因为我之前都是从厦门坐动车回福州是由南往北开的,都是先经过福州南站再到北站的。但是我们这次是从北向南走,应该先经过北站再到南站。我们就这样啥都不懂的看着动车开过了南站,过了一段时间。一个男的过来找餐车那两个什么都不懂的乘务员说,你们好像开错啦,都开到福清啦!那两个乘务员果不其然的说:我们不知道啊,要找列车长。结果依旧找不到人。其实餐车那里有个电话,她们都有用那个内部联系,她们完全可以打电话帮我们问,而她们每次都让我们自己走到15号车厢去问,而且每次都找不到人!这时候我们都处在质疑的状态,觉得不就一条线怎么可能开错呢?但是当列车到达下一个站点的时候,果然赫然写着福清站!!!
我们愤怒了!我和另外一个男的真的是冲到那两个餐车乘务员怒吼的问:“你们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停福州站!”那两个乘务员依旧那么一句:“我们不知道,你们要找列车长,在15车厢。”我真的气愤到极点,我说:“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推卸责任让我们找列车长,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还有人把她们的手推车推出车门卡在门口,不让车开。我们在那里嚷:“站也能开成这样,难怪会撞死人!”“没被撞死也被气死了!”这个期间,广播只通知了福清站到了,请有下车的旅客下车。对于为什么没停福州站没有任何一点点的解释和道歉。在福清站滞留的这段时间里面,没有除餐车以外的乘务员在车厢里出现,没有任何广播和官方解释。什么都没有。我说以后还坐什么动车,还不如坐头驴出去呢,驴还会叫几声,你们问什么什么都不懂!还对旅客这样不负责任!
就这样僵在福清站,后来我发现他们在外面吵起来。列车长乘务员福清站的站长警察很多七七八八的人,还有很多情绪激动的乘客。一个年长的人跟站长怒吼说:“我们是劫后余生的人啊,回个家你们还这样!你们要把我们送回去。”站长的意思是说,你们都先下车,让车先开,然后去候车室等另外一辆车去福州的车。我们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这辆车直接把我们送回去。我也凑了个热闹支持了下,并用相机把这个情景都录下来了,可惜数据线还在动车行李上,现在所有的照片和视频都导不出来。不过这个技术问题迟早是可以解决的,到时候就可以看到那些乘务员石蜡一样的嘴脸。我回车厢里面等,估计前后在福清站滞留了1个小时左右,车子开始广播:“请涵江泉州厦门北厦门的旅客下车。”反反复复就这一句,也等了一些时候才开车,估计那些旅客也很不甘愿。这个期间广播除了播报让旅客下车就是一句谢谢配合,没有多余的一句话,依旧没有任何解释和道歉。我对于他们这样的处理态度非常以及异常的愤怒!我知道你们之前疏散原先的旅客肯定也被骂的够呛,有的动姐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估计高跟鞋穿久了,据说疏散原先的乘客是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2点。但是你们是专业的动车乘务员,你们得拿出你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不然谁不都能当了?!你们不是传说中训练有素的中国动车组乘务员么????!!!!以前你们动车的刊物不是都把你们捧的跟天使一样,现在你们原形毕露了吧???!!!!我很多同学都跟我说,平时坐动车动姐态度就不好,我现在对动姐彻底无好感,你们是服务我们的,不是给我们脸色看的!!!请你们有点起码的智商,再加点专业的能力和态度好不????~!!!!!!!
几经周折把我们送到了福州站,下车的时候列车长只说了请带好自己的行李。其他也没多说一句。当时同在餐车的人说,看到那乘务员死灰一样的脸就觉得别扭。之前我们在福清站滞留那么久,都没有早餐供应,有人问你们发矿泉水吗?餐车的人说,这个我们不能决定。那人说,那我买行吗?于是就买了一瓶。有的人喝着从他们那里买的5元一份的粥。我不想在那里买任何东西,我觉得她们那些人简直就是恶心到家了!我不懂为什么之前没停站也一点广播解释都没有,也许司机脑子晕了站点不熟,也许根本就是计划好的,想先斩后奏,到了我们就得下车,再给我们安排其他的车。如果你之前说,也许我们可以协调,但是你们什么都不说,就这样蒙我们骗我们,而且任何官方的解释也没有,也没有任何的道歉。这样的态度和素质,我觉得追尾并不稀奇!也许下次你们可以直接开到长城上面去!!!!!!

P.S.我现在就有两个迫切的要求!
1)拿回我的行李。因为我第五节的车厢是完好的停在轨道上的。或者给我实际的赔偿。现在是实名制,不仅可以确认死者名单,而且也可以确认赔偿者名单吧!你们不能就这样让我们九死一生以后送我们回家就了事了。而且还是让这样素质的动车员送我们回家!
2)赔偿损失。最低限度370的车票钱要还给我们。虽然我觉得这样的要求太低了。但是我嚷着要赔偿的时候,周围很多人包括同车的人说,谁给你赔啊,捡了条命,他们能把你送回来就不错了!这样的公民意识不行啊,不能说没有死我们的正当权益就不要去维护。现在有很多死伤者,很有工作需要安排,我们谅解,但是绝对不能不了了之!
最后,希望那些逝去的人安息,希望那些重伤员能够平安无事!希望大家都能有合理的赔偿!人在做,天在看,下一个“奇迹”也许就发生在你们身上,请那些黑着良心的人趁还活着多积点德吧!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专题 > 专题文库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5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人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www.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spacer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t arrow2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相同作者阅读
spacer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spacer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t arrow2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相同主题阅读
spacer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张钰铖:爱国贼
郑克中:权力对生命的蔑视
王南:高铁事故应成为反思和改革的起点
小一:朱平,让我代替你去看未来
马九器:唯有真相才是最好的祭奠
斯伟江:铁轨上下,命比纸薄
信力建:大规模铁路投资应该反思
笑蜀:动车惨案应成为终止人祸轮回的关键转折点
南都社论:恢复秩序高于抢救生命,是令人心寒的价值莽断
高铁之乱:“不可能”的事故
北大教授呼吁紧急设特别委员会调查动车追尾真相
雷希颖:人祸猛于天灾的中国
郑浩:“政府绝对正确”的年代已经过去
要速度,但不要带血的速度
石龙洪:一问7.23动车事故:“高铁中国”是现代国家吗?
李光杨:关于动车事故的一点看法
张钰铖:谣言止于胜者
王建勋:铁路私有化急不可待
秋风:高铁:不惜一切,只为政治象征价值
易宪容:723温州动车惨剧意味着什么?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陈晓苏:7.23温州动车相撞始末——动车乘客讲述事发经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wzpjl2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面对流行的谬论时,或许有人会痛斥民众的愚昧和国人科学素养的低下。但封闭的决策体系、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政府机构、批评声音被压制、公共信息不透明,往往才是谣言和阴谋论泛滥的温床。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邝飚/图)

2011年7月15日,鲁花公关公司项目总监郭成林因诽谤金龙鱼构成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万元。2010年,郭成林与鲁花公司签订了公关协议,在网上发表《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造谣称金龙鱼将“转基因大豆油和转基因菜籽油倾销到中国的千万家超市”,“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和日本是绝对禁止人民食用的”,郭成林在该文中疾呼:“金龙鱼,卑鄙的大品牌,祸国殃民啊,中国的汉奸们在祸害国家和人民,戕害着国人的身体,摧毁着中国的大豆产业链!”

该文耸人听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尽管郭成林已受法律惩处,但在网络上,尤其一些民粹色彩浓厚的网站和论坛上,这类谣言流传甚广,并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大阴谋”、“亡国灭种的危机”、“第三次鸦片战争”结合在一起,颇具煽动性。在一些人文知识分子和不属该专业的专家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不少国人被误导。转基因食品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先澄清关于转基因的几个流行谬误。

谬误一:美国人的转基因农产品,自己不吃,专门出口祸害第三世界

真实情况:作为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第一大国,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已相当普及,转基因玉米、大豆、土豆、西红柿、木瓜等,都是美国家庭餐桌上的家常便饭。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很欢。

据美国农业部在2005年发布的《美国转基因作物十年总结报告》,截至2005年4月初,美国联邦政府共批准了10700多件转基因种植和养殖申请,其中玉米有4968个;大豆843个;土豆747个;棉花724个;西红柿552个;小麦358个;其余(大麦、水稻、南瓜、木瓜等)2560个。

近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继续扩大,据美国农业部(USDA)2011年6月3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按种植面积计算,美国种植的88%的玉米、90%的棉花、94%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品种。[1]

那么,如此高比例的种植和产量,美国人自己到底吃不吃呢?是不是像有些人传的那样只卖给穷国、做工业用途或者只给牲口吃?其实那种自己不吃只祸害穷国的低级谣言不值一驳。在美国这样的自由市场国家,农场主和贸易商自由决定产品的销售,不可能将转基因产品挑出来,统一出口。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格(2007年)也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美国当年产大豆7286万吨,41%用于出口,其余都用于国内消费,其中93.1%用于食用,用于饲料的不到7%。玉米年产量超过3.3亿吨,17.5%用于出口,在国内消耗的部分,28.7%是食用消耗。比例最大的是甜菜,用于制糖,几乎100%供美国国内食用。[2]

有种口感很好的甜玉米,专为直接食用而研发。美国人日常吃的甜玉米大量是转基因品种。比如先正达种子公司研发的一种转基因甜玉米Bt-11,1998年就在美国获得商业化种植批准,在美国、加拿大、南非、阿根廷和日本都有种植,并出口到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和韩国。[3]

尽管专业人士估计美国70%以上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4]但美国人并未为此感到困扰,普通老百姓一般不顾及食品里是否有转基因成分,一般也很难知道哪些是转基因食品。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食品标签指南,食品标注或不标注“转基因”由食品公司自愿决定。如果某一食品标签标有“非转基因食物或不含转基因成分”,其隐含的意思是这种食品优于其他食品,从而导致消费者产生歧义。法规不允许这种误导性的食品标注。[5]“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讲,他们不在乎食品中是否有转基因。”康奈尔大学科学传播教授布鲁斯·列文斯坦这样说。

谬误二:美国是转基因农业大国,出于国家利益允许吃转基因农产品,但在欧洲和日本是绝对禁止人食用转基因食品的

真实情况:早在1998年,欧盟就批准了孟山都公司的一款转基因玉米在欧洲种植和上市,该品种后来在欧洲广泛种植。在西班牙,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超过了玉米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此外,捷克、葡萄牙、波兰等国家也种植了转基因玉米。

打开欧盟委员会的网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欧盟获得授权的转基因生物名单。其中转基因玉米就有23种、油菜3种、土豆1种、大豆3种、甜菜1种。除了极少数是作饲料或工业用途,绝大部分都是用于食品。[6]

要注意的是,欧盟成员国众多,在一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受到反转基因运动的阻挡。2008年,希腊和匈牙利以MON810转基因玉米可能破坏环境为由,禁止了这种转基因作物。欧盟食品安全局随后再次对MON810进行评估,并认为希腊和匈牙利的转基因禁令不合理。近年来,欧盟对待转基因的态度正在向美国靠近,欧盟批准转基因作物的速度越来越快。2010年,共有10种转基因作物拿到了许可,创了新高。

相比起美国的开放和欧盟的保守,日本对转基因的态度介于两者之间。连续多年,日本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第三大大豆进口国,2010年日本进口了1434.3万吨美国玉米、234.7万吨美国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品种。早在2001年4月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就正式颁布实施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对转基因食品如何标识有详细的说明。比如由转基因大豆做的豆腐,必须做转基因标识,但由转基因作物加工来的酱油、色拉油,就无需标识。

总之,说欧盟和日本禁止或不吃转基因食品,纯属谣言。

谬误三: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

真实情况: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来看看几个权威组织的说法。

先看世界卫生组织,世卫食品安全部门在2005年6月1日就转基因问题发布了一个长达79页的报告,题为《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人类健康与发展——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7]其中第24页明确写道:“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风险评估,它们并不比传统的同类食品有更多的风险。”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使用转基因食品作为南部非洲的粮食援助的联合国声明》中也明确表示:“根据来自各国的信息来源和现有的科学知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组织的观点是,食用那些在非洲南部作为食品援助提供的含转基因成分的食物,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风险。因此这些食物可以吃。这些组织确认,至今还没有发现有科学文献表明食用这些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作用。”[8]

欧盟委员会的报告也指出:转基因作物并未显示出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任何新的风险;由于采用了更精确的技术和受到更严格的管理,它们可能甚至比常规作物和食品更安全。

除此之外,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日本厚生省,都明确声明,告诉消费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9]

在科学研究领域,尽管转基因科学的研究论文数量庞大,但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的严肃论文却只有寥寥几篇。比如普斯泰(Pusztsi)土豆事件、墨西哥玉米事件、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事件等,但这些研究都因为实验设计不当、无法重复等原因,实验结果被科学界所否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科学研究能证实,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

谬误四: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不可预测的风险,这种危险可能要几十年后才能看出来!谁能保证以后不出事?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就是拿人当小白鼠

这种说法被很多人所接受,成为抵制转基因的利器。这种貌似谨慎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合理。我们使用的归纳法,都是不完全归纳。科学是对未来无限开放的,要证明某种食品未来一定没有副作用,是不可能的任务。对转基因食品提出这种要求,实际上有点“漫天要价”的意思。如果拿“绝对安全”说事,传统食品、杂交食品,任何新食品,不是都没法吃了吗?

世界卫生组织、FDA等权威机构都表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并没说要几代人之后才能确定安全。原因就在于,原理上,转基因技术仍是传统育种方法的延伸,在健康、环保等问题上,转基因并不比传统作物有更高的风险。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实现基因转移,只能让各种基因“批量”转移,无法实现有用基因的定向转移。为了减少连锁累赘,杂交育种要多次杂交和自交,因此,杂交育种过程相当漫长。而转基因技术先将具有抗虫、抗旱、抗逆境、控制产量、控制生长期等功能的优良基因“剪切”下来,再“粘贴”到要改良的作物的DNA双螺旋链条上。

转基因育种方式甚至比传统育种更安全可靠,用传统育种方法将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我们对其基因大多数茫然无知,无法预知其可能的后果;而在转基因时,转入的却是有了透彻了解的特定基因,从而,对食品的安全性更有把握。

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广泛遵循实质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和个案分析(Case-by-case)原则。因为培育转基因时,我们对转移过去的基因是确定的,能从成分上知道它与传统作物是否有本质区别,具体成分不同在哪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权威监管机构和科学家们能肯定,转基因食品并不比传统食品有更多风险,甚至比传统食品更安全。通俗地解释这种评价原则就是:如果知道羊肉是安全的,馍也是安全的,那就不应害怕羊肉泡馍,不需再等几代人才敢吃羊肉泡馍。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是有史以来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人类第一个转基因食品——防软化的西红柿——上市已有17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数以十亿计,转基因食品并没有显示对人类健康有新风险,而且,由于超越了传统的植物育种通常的不确定性,使用了更精确的技术和更大的监管审查,它们甚至可能比传统的植物和食品安全。

当然,科学对未来无限开放,未来也可能发现转基因食品有副作用,就像未来也可能发现任何传统食品有害一样。但这必须以确实可靠的证据说话。

谬误五:中国是第一个将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国家,我们又做了小白鼠

真实情况:2009年11月,中国政府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但中国并不是第一个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国家,早在1999年,美国就批准了转基因水稻。伊朗、加拿大、墨西哥也先后批准。

另外,中国也不是第一个实现主粮商业化的国家。玉米就是美国人的三大主粮之一,在很多州,玉米是第一大主粮。前面已谈到,现在美国88%的玉米地种的都是转基因玉米,美国人吃的,绝大多数也是转基因玉米。

在2004年,孟山都公司的一种转基因小麦也获得了安全证书,但由于现有的转基因技术主要是导入抗除草剂和抗虫害的基因,而对小麦而言,杂草和虫害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是病害、干旱、寒冷等因素,现有的转基因小麦商业价值没有优势,没有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

很多人以为小麦才是美国人的主粮。对于食品安全而言,是不是主粮都重要,吃多吃少都必须保证安全。所谓的转基因主粮概念,只是反转基因人士在无法否认转基因食品广泛使用的情况下,搞出的一个伪问题,因为,谁也无法控制一个人是把玉米还是小麦当主粮。

谬误六:如果中国大搞转基因农业,种子专利都在洋人手里,我们的种子就会受制于孟山都这样的西方巨头,极大地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真实情况:一个领域的现代化往往伴随着国际化,就像全世界都用微软的操作系统,都用两个公司的大飞机一样。如果这个领域是开放的,竞争是准入的,就无须害怕会被垄断卡脖子。在种子领域,除了孟山都,还有先正达、先锋、拜耳等很多竞争者,这一领域几乎不可能垄断。

另外,所谓的专利都在洋人手里也不符合事实。中国转基因水稻的参与者林拥军在媒体上明确表示:“我们研制的抗虫转基因品系若在中国种植推广,不侵犯任何外国公司或个人的专利。”而且,专利一般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林拥军介绍说,没有在中国申报的专利不可能在中国获得专利权属,且即使在中国申报并授权,若过期也就没有了专利申请的权利。各国专利保护的有效期一般在一二十年,转基因的基础技术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及更早以前产生,现在都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

如果中国抓紧转基因的研发和推广,完全可以取代洋种子。棉花领域就是个成功的案例,2004年前,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占据了中国市场90%以上。但由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果断与努力,今天中国自己的转基因抗虫棉已覆盖国内95%以上的市场份额。

相反,如果我们被转基因的谣言束缚住了手脚,老在一些低水平的争论上耗费时间,就会在新农业技术革命中落伍,那才是真受制于人。转基因大豆是典型的负面案例。由于中国一直未引进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种植,也未进行转基因大豆研发,现在中国本土的大豆市场,已经被美国的优质转基因大豆大规模蚕食。

粮食和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可能指望回到原始的全天然状态。转基因农业已经显示出了在商业和环境方面的优势,中国不能也不应该拒绝这种新技术的应用。

2005年4月29日,《科学》杂志发表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论文《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农民健康的影响》指出,转基因抗虫水稻比非转基因水稻产量高出6%,农药施用量减少80%。美国“国立食品与农业研究院”院长罗杰·比奇发表文章表示,转基因作物减少了化学制剂(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对环境有好处。另外,如果不采用转基因技术,可能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

美国前农业部长迈克·约翰斯对此说得更明确:“坦率地讲,农民们希望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而安全的转基因农产品正改变世界的面貌。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它让穷人不再忍饥挨饿,那些向转基因技术和产品说‘不’的国家会发现,它们正让自己的农民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农民会发现,自己根本就无法在世界市场上与他国(使用转基因技术的)农民竞争!”[10]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曾发表讲话指出,发展转基因农业是菲律宾的国策,因为这是保障菲律宾粮食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国总理温家宝也曾说过:“我力主大力发展转基因工程,特别是最近发生的世界性粮食紧缺更增强了我的信念。”

转基因谣言的社会心理分析

以上这些转基因谣言,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误导了许多国人。尽管有不少主流媒体都发文澄清这些谣言,但它们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除了一些像郭成林那样的别有所图的从中作梗外,深层原因更值得反思。

首先是社会已处于一个很严重的“权威丧失”的状态。在美国也有不少转基因的反对者,但大众对这些反对声音习以为常,在一个奉行言论自由和多元化的社会,几乎政府的每项重大决策都有公开的反对者。

然而普罗大众最终还是看政府或社会权威部门的态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大众会看FDA、美国农业部的结论,政府权威部门的结论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正因如此,大多数欧美老百姓不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他们相信能上市的就是安全的,如果有问题,监管部门不会让其上市。

但在咱们这里,食品安全领域屡屡发生监管部门只收钱不监管的丑闻,很多人宁愿相信道听途说的谣言,相信自己的主观想象,也不相信监管部门的结论。

这种混乱甚至导致了人们对科学应用的恐惧,很多国人不觉得科学促进了美好生活。特别是在食品领域,由于监管混乱,现代科学手段被奸商们用歪了地方,用来添加三聚氰胺,制作各种有毒的添加剂牟利。这使很多消费者闻添加剂色变,听到新型食品就害怕。在饱受“无监管的科学”之害后,人们只愿意相信“纯天然食品”,恨不得回归小农生活,也自然害怕转基因食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中国式的科学悲哀。

权威的丧失自然导致谣言和阴谋论的泛滥。尽管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是中国农业部颁发的,但在一些人看来,这不能证明农业部真的认为它安全。在网络上,“农业部机关幼儿园不吃转基因食品”被很多人认为是证明转基因有害的力证。农业部的安全证书还不如一个幼儿园工作人员个人发表言论可信,这同样是一个中国式的悲哀。

“奥运会、世博会不给外国人吃转基因食品”,虽然这一谣言后来被国家部委公开澄清,但很多人仍将信将疑,原因就在于他们相信一些政府部门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做的是另一套。“让领导先吃!”——在网络上讨论转基因问题时,这是一句很流行的话。

他们也不相信专家,不相信媒体,认为他们已被既得利益收买。屡屡为转基因食品辟谣的科普作家方舟子、知名的转基因水稻专家张启发院士,被认为是美帝国主义及其种子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一些人甚至认为,美帝国主义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用转基因食品来控制中国,甚至消灭数以亿计的“垃圾人口”。

面对流行的谬论时,或许有人会痛斥民众的愚昧和国人科学素养的低下。但传播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封闭的决策体系、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政府机构、批评声音被压制、公共信息不透明,往往是谣言和阴谋论泛滥的温床。

[1]参见美国农业部网站,网址:http://www.ers.usda.gov/data/biotechcrops/

[2]参见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 http://faostat.fao.org/site/354/default.aspx 中的表格部分,选美国查看。

[3]参见 http://www2.syngenta.com/en/downloads/Bt_sweet_corn_update_3-04_final.pdf

[4]参见2007年2月8日人民网驻美国记者唐勇对时任美国农业部部长迈克·约翰斯的专访

http://world.people.com.cn/BIG5/1032/5380043.html

[5]参见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网址:http://www.fda.gov/Food/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Documents/FoodLabelingNutrition/ucm059098.html

[6]参见欧盟网站 http://ec.europa.eu/food/dyna/gm_register/index_en.cfm

[7]参见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网址:http://www.who.int/foodsafety/biotech/wh_study/en/index.html

[8]参见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http://www.fao.org/english/newsroom/news/2002/8660-en.html

[9]参见日本厚生省网站,网址http://www.mhlw.go.jp/topics/idenshi/qa/pamph01.html 在厚生省给国民发的宣传册子里,清楚地写明日本市场上的七种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这七种食品是:大豆、玉米、土豆、菜籽(油)、棉花、甜菜(制糖的)、紫花苜蓿。

[10]同[4]]

bd600b9dtrack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14df7b52EKCgBk8MZdE.gif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70c850a046130.jpeg 150x150 南方周末 | 破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爱思想 |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

标签: 邵氏弃儿 道德危机 计划生育
许章润进入专栏

关于“邵氏弃儿”,最先得知是从《新世纪》的报道,当时看了虽不感意外,却极受震动。今天听了张进主编的介绍,了解到有关本案的一些背景资料和未曾知悉的细节,依然心头震颤。
一个基本的看法是,无论是在德性伦理还是规范伦理的意义上,也不管是基于体制立场抑或个体视角,更无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径,此案“伤天害理”,一切当事人均毫无任何辩护理由。而政法体制至今未能有效启动真切问责,致使国民的公义愿景落空,政体德性流失,规范伦理严重虚脱,彰显了既有政体和这个国家的真正危机,也是事关当下国民人性的道德危机。

I

公权力弃置公共产品提供者主角,却孤自标立经济主题,蔚为利益主体,明目张胆地服务于自身的逐利冲动,导致逐利行为的体制化,是晚近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本案首先讲述的当下中国政制生态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犹如人体溃疡,见微而知著,此一问题,将体制公器之恶质化彰显无遗,乃是政制的溃疡,也是政治的创口。它们随着市场进程的深入和坏的市场经济的嚣张而凸显,却是权力本性使然。如同刚才张进主编介绍的,计生部门逐利行为的体制化采行两头并进之势:一头是你超生我罚款,多超多罚,只管罚就是了,先吃一口;另一头是制造“弃婴”,倒卖“弃婴”,再从超生或者“弃婴”中吃一口。算下来,里外通吃两头赚。所有公共权力部门都有辖地,各有油水,唯计生部门无生产功能,亦无经济性审批权力,但却卡住了“人口”,竟然藉此捞油,等于做起了人口贩子,真叫人无地彷徨。
此番看似行使公共权力,实则逐利驱动下的公器私用,而且是体制化的一条龙寻租套利,使得公权力、公器的大众预期彻底瓦解,事实上将“权力与人民”的对立,“利益和人性”的紧张,具体化了,地方化了,当下中国化了,或者,“邵氏化”了。在此,可能为迄今的讨论者所忽视,实际上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过去我们有句老话,叫做“以组织的名义”如何如何,今天听了介绍,始知此番“逐利的体制化”恰恰是“以组织的名义”。实际上,公然逐利的名头是“维护国家计生政策”,而且采取了计生干部、村乡两级政府、派出所、相关外事部门等一条龙的公权力配合运作,心照不宣。个人及其牟利冲动经此组织化和体制化而隐匿不见了,一切居然冠冕堂皇,所有的恶行和交易俨然堂堂正正。所以,它是基于个体的利益驱动而来的,却又不是个体性运作的,相反,的的确确,是“以组织的名义”,动用的是体制的力量。更为令人恐惧的是,同样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组织”和“体制”似乎默许、容忍甚至怂恿了个体“以组织的名义”作恶。——是呀,计生工作得罪人,不好做,没人愿意做,或者,是“秃屁股”、断子绝孙的事,不给他们点甜头或者宽松的政策,谁来干这份差事呀!就像“火耗”,是大清公然容忍各级官吏的好处,否则,银子更是上不来。一旦“火耗归公”,谁都没了积极性。在此,个体和组织各有所图,各得所需,相互利用,彼此倚靠,早成利益共同体。计生部门不过近水楼台,靠山吃山,临水吃水,终拿母婴开刀,叙说了一个利欲熏心的资本初临时代,世俗化世态到来的疯狂时刻,个人、体制和德性全面溃败的中国故事。说是转型期“阵痛”的表现自然沾上边,直指政制的失控、腐败和国民的腐化也有道理,而终究演绎出了当下中国式的恶之殇。
我注意到本案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也是“公权力行使技巧化”的重要进程,就是除开“以组织的名义”外,公权力的体制化逐利行径采用了某种“法权技巧”。本来,权力行使的技巧化是一种权力的自我现代化现象,伴随着科层制和官僚制的降临而来,使得一切个体性、人情化和例外,无所遁逃。置此情形下,比方说,过去计生干部到你家,动辄径直野蛮扒房子,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人、打人、关人;产妇不在抓丈夫,丈夫不在抓爷爷奶奶,关起来,看你要人还是要孩子。不少农村妇女是被绑到医院,强行施行结扎手术的。权力的狰狞面目怒向霍布斯的“杂众”,毫不遮掩,甚至有意凸显,以收惩戒威吓之效。据说,少数乡村医院发生过将新生儿当场摔死的事件,或者,经由注射某种药物,使得婴儿刚出生就“自然死亡”。不少传闻都讲述了乡镇医院的医生和计生干部合谋,以致孩子一出生就“自然死亡”的故事,相信并非全属空穴来风。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套野蛮行政逐渐退场,或者,伪饰化了。狰狞虽然依旧,并未全然遮蔽,依然直接进屋抢孩子(叫做“没收小孩”),但是不少时候,至少就本案来看,却转而“技巧化”了,“法权化”了。公然抢夺“弃婴”的行径犹然,但多数时候采行了法权技巧。比方说,以“超生”或者未交什么费用的名义,以及“收养”和“国际收养”的制度文饰和环节,在匿名化、非个体性、体制化的“程序”之下,行反人类之恶行。利益驱动下的逐利行径就这样包裹上在他们看来似乎义正严词、合理合法的外衣。因而,“制造弃婴”与“被弃婴”,成为这一体制行为的一体两面。如同莫斯科中央艺术馆前公园内的极权主义雕塑园,陈列着斯大林和昔日克格勃首领的雕像,但经由引入“艺术”逻辑,摇身一变成为拥有一条玫瑰路和咖啡馆的“艺术公园”,所有不愉快的历史记忆遂在“艺术”面前风雨飘摇,被害人与加害者一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纪念碑式的艺术效果和历史意味。本案制造弃婴并据此牟利的罪恶行径,技巧化为贯彻计生政策、一切为了基本国策、按照“组织”部署的“合法行为”,致使体制和德性双重遭殃,个体与社会齐齐沦落。

II

那么,这个体制是如何应对个体在此之辗转腾挪的呢?或者说,经此一役,体制本身又有什么变化呢?在我的记忆中,晚近十年间,媒体曾经报道过大规模的贩婴行为,甚至有广东和台湾的老板以“婴儿汤”补身的传闻。好像几年前崔卫平教授专门为此秘访亲观,痛陈檄文,一时间读者云集,泪如雨下。四川某地“购买”精神病人,转手卖给私立精神病院,后者再将病人作为廉价劳力发往外地承包工程,是近年发生的又一典型案例,时隔不久,大家都还记得。凡此案件,表明了一个共同问题,也是此处所说的既有体制的一大蜕变,就是公共权力的“私性化”和“准黑化”。它已不再是公器,相反,经由局部流失、分包的方式,逐渐变成了私主体逐利的行头。私主体的逐利和公权力对于权力的批发、分包,彼此勾结,“互利共赢”,将这个体制“私性化”了、“准黑化”了。流行语所谓“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首长化,首长权力私人化”,说的就是这一现象。惟不限“首长”,实则包括各级各类胥吏。凡掌一角,既卡又拿;既占一位,必沾其溉;扭捏之间,权利两得。
本案中,凡此两“化”与两“得”体现得也很充分。高平镇计生办对于“超生”或者“非法收养”的婴儿,以“没收小孩”对应。其方式是工作人员直接走乡入户,“抱走”了之。而领回小孩的条件,无一例外,都是“交钱”。至于数额多少,如报道所述,并无定数,全凭计生干部们张口。仅以该镇袁朝容为例,他于2004年收养一名弃婴,翌年7月28日,计生干部“以非法收养”为名入户夺走孩子,称需缴纳8000元才能将人领回。该镇袁名友的情形类似。据他向《新世纪》记者叙述,“他们把我女儿抓到了镇计生办,说我非法收养,要拿4万块钱赎人,否则不会放人。”两名女婴后来要么下落不明,要么经由“国际收养”到了大洋彼岸。在此,可以看到,“计生政策”和“计生办”均已成为敛财之具,对于“没收”来的孩子之利润前景,计生人员和福利院都心知肚明,而彼此为用矣!如此这般,公器私用,狐假虎威,牟利套租一条龙嘛!

III

由此透露了一个重大信息,也是令人深感无边悲哀的一件事情,透心凉,就是现有国家体制下,公共权力对于农民的“超人身代际伦理盘剥”。曾几何时,中国体制对于农民的剥削主要是利用剪刀差、城乡分治、户口等各种准种姓制度和治理技巧,落实在人身剥削和经济掠夺。但是,最近十来年,随着城乡流通频繁,农民生计逐渐有所改善,我发现,此种剥削居然已经发展到(转型为……?)反人类、悖伦理的境界。比如在城市,基本上不会发生“邵氏弃儿”事件,似乎公权力不敢作如此梦想。但在乡村或者乡镇,居然了无顾忌,胡来,表面看来似乎匪夷所思,实则透露了共和国的天空下,农民依然是二等公民这一残酷现实。市场经济多少解放了劳动力,特别是改善了它的自由出卖的可能性,而为农人谋生开了一条缝。但是,在伦理、政制和行政诸端,依然不把他们当人,依然处于受损害与被侮辱的位置。——本案说明,损害和侮辱他们还不够,居然对他们进行超人身的代际伦理盘剥了!老天爷,雷公地母,你们说说,天理何在?
据说,在一些乡村,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行业、专门有一种人,沿村“收破烂”。就是专门收弃婴。弃婴略分三种:一是有生理缺陷的,生下即被抛弃;二是未婚先孕的,出于压力,丢弃了事;三是女婴,可能是重男轻女观念的牺牲品,更有可能是迫于计生政策,为了后面还能再生男婴,只好“牺牲”掉这一个。有人说收了后可能是到外地贩卖;也有的说是拿器官卖钱,可孩子太小拿器官卖钱好像不太靠谱,但也不能绝然排除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向国外的收养机关出售,而且可能存在“中转”现象。比如你负责这个村,他负责那一片,然后再交转给上家,至于最终落向何处,在所不问,全凭产业链运行。就像各地都有收猫收狗的,偷猫偷狗的,集中一批,往广东运送一批,其间靠的是一条龙产业链,几经辗转,最终可能出现于“老广”消费者的餐桌上。
朋友,此种对于农民的“超人身代际伦理盘剥”不是什么新鲜事嘛,其实早已流行国朝。君不见,几十年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农民的女儿卖身,农民的儿子卖力,卖了这一代再卖下一代,是中国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嘛。有理论家证说,这是“中国模式”呢,好得很呢!事到如今,身份的代际传承和复制,不论是富贵还是贫寒,居然流转不息,表明我们这个社会距离“健全而惬意”依然路途遥远。在中国社会结构城乡二元两极分化的状况下,农人常常是牺牲品,似乎早成惯例,大家视作理所当然。比如,经济危机来了,乡村成为剩余劳力的“蓄水池”,等于将负担无偿转嫁给农民,使危机移形于农村。一句话,农民作为一个超弱的群体,一盘散沙,以个体面目为权力和资本所分而治之,而成为超人身代际伦理盘剥的对象,触目惊心,道出的却是我们普遍的麻木不仁和伦理底线的溃败。

IV

说到“普遍的麻木不仁”与民族伦理底线的溃败,本案同样蔚为表征。此事一经报导,从上到下,从一般村民、计生干部到当地两级政府,再到做出批示的高层人物,他们各就各位地做出按照体制要求的惯性反应。如此而已,仅此而已,不过而已,只好而已。同样依旧无助的,是那些受害的家庭和孩子们。以赛亚?柏林曾经讲过,时当苏俄极权政制之下,面对酷烈高压和指鹿为马、是非淆乱,经年累月,人们逐渐陷入“普遍的麻木不仁”。此刻,中国,如此反人伦、反人类的事件,多年经行,一朝揭发,最后却基本不了了之,就说明这种“麻木不仁”已经同样普遍化了,体制化了。换言之,当德性伦理沦丧之际,规范伦理无所作为,表明的是整个民族伦理的退守、蜕格或者溃败。其之在所不免,终致社会解体,并非耸人听闻。
不宁唯是。截止目前,根据“财新”的报道,仅有一位当事人接受“双归”,好像是一个连小萝卜头都算不上的人物,此外并无任何人受到法律制裁。最终纠错机制失灵,表明这个体制有意无意对于自家过错采取包庇、纵容之态,这个体制将自己的行为执行者包揽于荫庇之下。一句话,纠错机制的失灵表明德性伦理溃败的同时规范伦理同样失守,而这是社会解体的前兆。——可能,任何体制都同样需要打手,或者,帮手,或者,走狗;再者,“维稳”压力之下,只能采取震荡最小的处置,尽管如此一来,真相和公义遭到了流放。
说到“维稳”,我想说的是,明末和晚清都曾经“维稳”过。就晚清言,主要针对的是太平天国和小刀会之流,之后就是孙文一辈。面对乱局,内忧外患,既要维稳,自家力量有限,只好借助地方豪强,遂使地方坐大。的确,“维稳”了,但由此造成的地方坐大这杯苦酒,也须同时饮下。在平乱烽火中形成的地方军功集团,不免多所居功自傲,尾大不掉,朝权旁落,势所难免。对比而言,此刻中国政制面临的难局是既要“维稳”,同时并须发展经济。而无论是前者抑或后者,均须仰赖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既有经济冲动,就会不择手段前行,“发展经济”和“维稳”不仅由此成为中央考察地方政府政绩、驭控地方的一个笼头,而且埋伏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必然递减的隐忧。因为地方政府可能有钱,可能缺钱。有钱,既然财大气粗,不求人;缺钱,眼睛朝上,而中央又不可能滥发银两,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银两。有钱没钱,都犯难。位处“维稳”一线,你上面千丝万线,最后还不是要落进我这根针眼吗!没我们办事当差,你行吗?如此这般,总的情形是,中央只得容忍“地方的胡作非为”了,只要事情不要闹到不可收拾,而总体有利于政制之稳即可。我想,剖析此案,考察地方政府的计生部门为何如此明目张胆,又为什么这般无道敛钱,需由此层递进,方能看出实质。想一想吧,越是经济落后地区,生存无道,官家才会越是想出此辙,一切就不难理解了。

V

由此,涉及到所谓“情境伦理”与“普世正义”的问题。就情境伦理而言,包括计生问题在内的许多事,都与刚才讲的乡村治理有关。诸如“统支统收”、“现收现支”等招数,都是动手动脚找财源的问题,同样源于乡村治理,或者,通常所说的“三农”问题。是呀,上面万条线,底下一根针,“下面的”逐利似乎不可避免。然而,个案式的“为难”,不足以提供合法性,更非等于无限展延“容忍下面胡作非为”的阈限。就普世正义来看,说一千道一万,一言以蔽之,本案的关键在于它是一种反人类行为,胡能为普世正义所容忍。
退一万步言,本案至少是对“伦理社会”的极大嘲讽和伤害。诸位,不论东西古今,社会的基本属性在于伦理,因为社会不外乎是基于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人伦关系演绎而来的人类大群,基础在伦理,要害在伦理。无伦理,即无人类,亦无人类社会。就此而言,所有的社会均为伦理社会,而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抑或西方。也就因此,捍卫伦理底线就是保卫社会,从而是在护卫我们人类自身。本案告诉我们,普遍人性在诱惑和冲动面前的失守和溃败,触及到了“婴儿”或者“孩子”这一情感的命根子,将我们日常起居的伦常秩序破坏无遗,甚至彻底颠覆,倘若社会再不振起启动修复机制,就真要“出事”了。

VI

正是在此,本案中的一些人,包括负有一方职责的行政官员,面对调查和记者采访,以“吃国家的饭,替国家做事”为由,将自己置于官僚体制等因奉此的上下链条之中,由此在心理、行政和法律上洗刷自己,似乎问心无愧,泰然自若。换言之,他们等于是在说,“你不要怪我,我没有责任,因为我在执行命令”。而且,经由搬出“国家”这一清晰巍然却又模糊无形的后盾,大树底下好乘凉,渺小的自己顿时转身为毫无自由意志的制度造物,亦无利己冲动的中性存在,如果说不是无辜的存在的话。
这一说辞让我想起汉娜·阿伦特,她在那篇《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个关于平庸之恶的报告》中对于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审判这起名案的分析。身为血肉之驱,一个人,意味着你已天然承担了必须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对于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的知与能,而不论你在哪个“岗位”上。正是在此,每一行为都意味着“选择”,意味着选择后的“决断”,以及对于“选择”和“决断”的社会、法律和道义评价。迎拒之间,彰显的恰恰是自家的道德感觉、社会意识和法律认知。所谓“执行命令”,并非等于将自己无名化为传声筒。事实上,只要是人,身处父母、兄弟、夫妻、师生和朋友等伦理之网中的活生生的人,就不可能无动于衷,纯然是这样的传声筒。面对母婴分离的亲情悲剧和伦理破碎,你也许会心头一颤,也可能在参与分红中冷不丁油然升起一缕愧疚。因而,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国民、一个公民或者现行体制中的一员,面对或者参与如此大规模、连续多年、成套复制性的抢夺、贩卖“弃婴”的行径,你不可能无动于衷,至少,一开始时不可能无动于衷。你也不可能不明白它的悖德逆理、违法犯规的性质,否则不致于下手之先“选择目标”、找足理由,事发之后将事件中性化,并且拉出“国家”为自己洗刷,更不会以就算是制造“弃婴”,贩卖“弃婴”,“可小孩子到了美国反而能过上好日子”为由,就是说最终“结果是好的”,来竭力辨白。问题就在于,一开始心头的震颤可能慢慢因为“习惯了”而不再出现,拿起钱的手想到家中的母子因此多了一份保障便只剩温馨。可正是在此,伴随着善的出现,恶出现了,对于恶必须承担的责任出现了,任何辨白的理由也都随之消失了。因而,当你的良知实际上等于告诉你此为恶行之际,你在做抵抗,而终究没能抵抗得住。此时此际,以“吃国家的饭,替国家做事”辨白,未免太过苍白,也未免在糊弄自己的同时太过低估了人类的平均德性。这里,用不着西方的“自然法”那一套理据,也无需“高级法”的道德律令的理论演绎,我们只需将中国自古形成、人人口中皆有的“伤天害理”来印证,就足够了。你难道真的不明白这是伤天害理的事吗?要不然你干么抬出“国家”来呢?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比伤天害理更为严重的恶行吗?!明知其为伤天害理,却又躬身其间,而以“国家”作为挡箭牌,朋友,你糊弄鬼呀!
所以,这起事件同时说明,就健全而惬意的人世生活而言,重建公民伦理和公民德行,呼唤正派社会和良善生活是何等之重要,何等之不可或缺。前面曾说任何社会首先而根本的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因此,伦理沦丧,特别是体制性的伦理欠缺,总是意味着社会的溃败和解体,于全体国民,包括本案的当事人,均实在非为福也!

VII

“财新”调查报导此案,有一种说法:国外反华势力正在闹事,想方设法找中国的茬子,你们将此事件公开报道,实际上是在配合国际反华势力;计划生育是“国策”,我们是在执行国策,谁敢违抗“国策”?!
对此,我想问一句:谁在“反华”?哪家的“国策”?
先说“反华”。当今世界,中国的崛起招致邻居眼红,更有传统霸权不悦,明里暗里,给中国找事,使绊子。虽说十三万万人脱贫,解决肚子问题,也解决面子问题,于全体人类而言,都是好事,但有人忍不住闹心,事实俱在,相信清醒而自觉的国民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唯勤唯谨,克己立人。认为仅凭普世价值就足以抵挡民族国家的利益竞争,“融入世界”便会消弭文化隔阂,此份天真烂漫,早为眼前现实所击碎,更为成熟国族所不取。因此,身在当下,不仅善予沟通,而且,更在管好自家事,扫尽门前雪。也就因此,不给外人口实,首先是要自己行得正,就是做好自家事。而制造“弃婴”,伤天害理,恰恰是在予人口实,授人以柄,倒真正算是反华、辱华、侵华、害华呢!体制化地分享平庸之恶、一条龙地制造“弃婴”并寻找各种借口辩解的行径,伤的是本,全体国民和平共处之本,损害着中国之为一个伦理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朋友,要说“反华”,这才叫真正的“反华”呢!
再说“国策”。所谓国策,或者,基本国策,不外乎就是说某一项政策为政府所选定,认为对于国计民生至关重要,奉为举国行动的基本指针。它同样是情势和理论的产物,随情势和理论的变化而修订。就说“计划生育”吧,蔚为国策,强力推行超逾三十年,利弊俱在,过来人和观察者各有体会,也各有说辞。但是,可以预言,随着所谓“刘易斯拐点”的到来,银色社会提前降临,未富先老,生育率下降,男女比例失调,特别是可见未来劳动力短缺对于民族的创造力、竞争力形成负面影响,这一“国策”之修订或者改变,从而不再是“国策”,转而为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国策”所取代,亦未可知也。而且,更为主要的是,奉行计生政策与制造“弃婴”、倒卖“弃婴”,二者无法划等号。不能将此违法悖德之举等同于奉行计生“国策”。好比“和平统一中国”蔚为“国策”,但不等于为此不惜根本罔顾大陆果农利益,以政府行政之力巨量进口台产水果大开方便之门,根本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国策是国家的基本政策,并不等于天条,相反,却需循时而变、与时俱进,不好不行的就需改变和修订。好比说具有深厚正当性的“政权”是不容颠覆的,可能也是无法颠覆的,但是,源此正当性而承担合法性的“政府”却是可以反的,而且得随时推翻的,端看授权者的心意。在此,“政权”和“政府”是两个概念,一如“国策”和作为一国之本的“宪治”(宪法政治)是两回事。国策可以并且应当循时而变,今天可以是国策,明天就可能不是国策,但宪治是本,表征正当性,是撼不动的,也是不能撼动的,除非气数已尽,“革命”到来。
可能同样基此思维吧,根据刚才张进主编的介绍,也是更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邵阳当地公共权力在财新报道此案之后,居然出现了“反扑”,如果不说撇清或者自辨的话。招数之一,就是将事件的揭露者、反抗者“污名化”,说他们谁谁谁嫖娼了,等等,等等。若说反华,若说违抗国策,这才叫真正的反华、违反国策,这才叫真正的反人类!

VIII

说到这里,接着刚才一开头盛洪教授讲的那个意思,我们不得不面对媒体独立和表达自由的问题。有时候,对于真相的揭露比做出判断更为重要,所以财新传媒对于“邵氏弃儿”真相的揭露,不仅展现了具体从业人员的良与能,智与勇,而且表达了新闻伦理最为光辉的一面。它不是别的,就是让事实袒露于阳光之下,而阳光是最好的杀虫剂。阳光下的真相,就是真理,也就是道理和情理,亦必引导向伦理和法理,而终究一准于天理。人类据此行止,有望免于蒙昧,得防人性扭曲。阿伦特曾经说过,在极权政体之下,当国民无法了解真相、被隔离于真相之后,将会变得普遍地愤世嫉俗与玩世不恭。当此之际,人心的恶质化就在所难免。为此,若想避免柏林所说的“充满感情的普遍麻木不仁”,避免阿伦特所讲的“普遍的愤世嫉俗与玩世不恭”,最好的方子还是将真相披露,让国民及时了解事实。
正是在此,延展开来,有关新闻独立和表达自由的法权保障,关于它们的政体落实和政制安排,是现代中国早已提出却一直不见成效,而为当下中国政制无法回避的时代议题,更是考验既有政制是否具有致力于政治建设诚意的最佳标志。也正是在此,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进入寻常日用,可能情形续有改善,正待观瞻矣!——就怕大家实在等不及,那时节,渔阳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IX

最后,我补充一点,算是个社会问题,知会今天与会各位,特别希望成为《新世纪》深度报道的线索。诸位知道,最近两年,自从“奥运”完了之后,北京环境质量出现反弹。西北部地区,包括海淀北部新区在内,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原因何在?最近我做了实地考察,发现自昌平区阳坊镇往北,包括马池口镇和南口镇在内,沿温阳路、温南路两侧,特别是西侧,大约十多公里范围,居然逐渐非法形成了数个露天洗煤场,大的有若干足球场那么大,小的也有一个篮球场大。而从阳坊到南口,正是北京一年四季,尤其是冬、春两季的进风口。每年春季风沙和冬天的季风,均沿此线一路往南,横扫京城。位处如此重要地带,居然处处煤场,还有地下沥青作坊,排放刺鼻浊味,包括严重致癌的二恶英,其污染之严重可想而知,其于整个北京的污染可想而知。据测量,一旦风来,煤尘扬起,扩散区域达一、两百平方公里,其最远端已达圆明园。本人实地观察,无风无浪,一天一夜,床上、地上,毛巾、衣物,都有一层煤尘,触手焦黑。一旦有风,则黑尘遮天,口鼻呛痛。入夜,煤场大量抽取地下水洗煤,致使二氧化硫弥漫空中。一家老小,长期生活于此环境,乡民苦不堪言,求告无门,去年曾经封堵公路四天以示抗议,最后不了了之,“河蟹”了事。由于京密引水渠正从此地蜿蜒流过,据有关人士测算,这大大小小的储煤场和洗煤厂,肆意污染,等于每年向引水渠倾倒百吨黑煤。已经两年了,京城百姓饮用之水已被污染,当无疑义矣!农民的麦田一片漆黑,蔬菜上全是黑煤灰,一浇水蔬菜就被烧死了。特别是附近中小学生堪为最大受害者,甚至出现了因为大风天煤灰肆虐而不得不暂停上课的事,孩子们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周围四乡八镇,有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可以想象,牵挂着父母亲人的心,却多莫可奈何,真是令人感慨莫名。此事始终不见报道,如果《新世纪》仁心善意,细予调研,率先揭黑,以利治理,可谓功德无量。
据说,“奥运”期间,为保京城风水,大小煤场和若干采石场,曾经遵照高层指示停运两月。北京2003年即已立法禁止设立采石厂,因为北京周边的山体不能再遭破坏,但是这么多年来居然一直在开采,挖山不止,致使大好河山遍体鳞伤,久而久之,必致生态恶化,加上洗煤场参与作孽,使得方圆几百平方公里乌烟瘴气。就我侧面了解,并经昌平区环保局确认,采石厂均为非法“三无”企业,而煤场据说为发改委立项设立。乡民愤慨,感叹运营者“根子深”,不怕查,直言区乡两级领导和山西煤贩子串通一气所为。环保局则回复,因为是发改委立项同意设立煤场,他们撼不动,也没辙,则乡民的猜想或者传闻自当移至那个叫做“发改委”的衙门了。皇城根下,胥吏横行,法律架空,也算一景,而与“邵氏弃儿”一样,道出的却是人民共和国天空下人民无力,政制和政治无德之难题矣!

2011年7月15日修订于荷清苑-旧河道傍
进入 许章润 的专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 ,栏目:天益笔会 > 散文随笔 > 人格底线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4262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 |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p 89EKCgBk8MZdE 爱思想 | 许章润:人性之恶与政制之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www.33669.com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识网 | 楚梦:这样的民意让人惊悚
yyxxzz8589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今年的5月,世界最大的新闻无疑是基地组织一号头目拉登被美军捕杀,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更是突显了该新闻的重要性。可以说,很少有人不对此不加以关注的。然而,当我5月2日晚,打开凤凰网及腾讯、新浪、搜狐等国内主要网站时,却心惊肉跳、身上自冒冷汗。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在我们这个以文明古国自居的国度里,竟然有如此多的拉登的崇拜者! 凤凰网做了“你如何看待美军击毙本.拉登?”的网上调查,下面是5月2日21时30分左右,该项调查内容的结果: 1.你如何看待美军击毙本.拉登? 1.高兴,恐怖主义头子终于被打死了59564票19.2% 2.伤心,“反美斗士”倒下了181461票58.5% 3.感慨,十年磨一剑,美国终于报仇了38429票12.4% 4.围观,他的死活与我何关30922票10.0% 2.你如何评价本.拉登? 1.他是头号恐怖分子,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60475票19.5% 2.他是反美斗士,但伤及无辜的恐怖活动让人无法接受174793票56.3% 3.他是狂热的原教旨主义者,与传统伊斯兰世界决裂使他成为传奇48199票15.5% 4.说不清26913票8.7% 3.你认为本.拉登的死能否有效打击恐怖主义? 1.能,这是反恐战争的胜利,恐怖主义将受到遏制54364票17.5% 2.能,伊斯兰极端势力就此衰落,恐怖主义时代将会过去7759票2.5% 3.不能,拉登已不是核心人物,他的死对恐怖主义没什么影响76697票24.7% 4.不能,更多极端势力将投身恐怖主义,恐怖活动愈演愈烈145408票46.8% 5.说不清26153票8.4% 凤凰网的调查内容也颇有“创意”,给一些提供了肆意表达的机会。接下来,我看了网友们的留言,网友们的留言更是让我几近窒息: 2011/05/0213:57湖北省咸宁市网友九天揽月8 这些年,幸好有拉登在和美国周旋,分散了美国不少的精力。现在,拉登倒下了,美国在全世界的破坏会更大!希望一个拉登倒下了,更多的拉登站起来!继续反美斗争! 2011/05/0214:57天津市网友万里青山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死了拉登还有后来人呢。。 原帖:2011-05-0221:10辽宁省沈阳市网友鲁辽 向伟大的反美战士致以沉痛的哀悼,本拉登现在是一个精神符号,在激励着全世界千万个反美战士的成长。 2011/05/0221:26无线网友手机用户 为了一个真理、倒下,棒! 原帖:2011-05-0220:49广东省佛山市网友熊猫汗龙 倒下一个英雄拉登,激励我们明天的拉登。 原帖:2011-05-0212:00湖北省鄂州市网友大汉王朝航母 伟大的本拉登永垂不朽!建议联合国降半旗并把今天定为全球哀悼日 帖:2011-05-0219:30无线网友手机用户 本,拉登!你是我心目中的神,你若是天上有知,让美国东海岸发生十级狂震,100米高的海啸…… 谁替美国人高兴,我们就去操他妈 这样的贴子不是少数,而是与前面的调查相一致,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接受调查和留言的网民崇拜和支持拉登。不仅凤凰网如此,其他网站的结果也大致相同。尽管此调查结果不能等同于全体国民对该问题的回答(毕竟参与调查的网民只有10来万),但却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胆颤心惊。这个结果无疑告诉我们,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恐怖分子或者说有恐怖倾向的人,一旦条件允许,他们将会成为下一个拉登或拉登的同路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出现几个没有人性的、不守基本游戏规则的恐怖分子不足为奇,问题是当很多人都想成为恐怖分子的时候,就特别可怕了。我们一直标榜是仁爱礼仪之邦,但却存在这么多无视生命、不辩是非的无耻之徒,不能不说是我们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yyxxzz858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识网 | 袁伟东:政治不改,行政改革只能是空话
yyxxzz8589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自2008年中央提出实行“大部制”改革到现在已经3年多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如同废纸,部委机构依然在人员超编的老路上运行,而且越改越多。不久前,曾参与这次机构改革设计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熊文钊说:“这次改革现在看是被对付了。”其实熊教授说的有些保守,我们回忆一下,行政改革的失败何止这次,我们从来就没有成功过。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机构改革已经记不清搞了多少次了,虽然每次都有新思路、新花样,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机构“越改越大”、官员“越改越多”,开始响亮的口号、坚定的决心,到后来都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场。就拿大部制改革来说,3年来,许多部门的副部级领导比“三定规定”的数量超出两倍多,内设机构的也大大多于三定规定的数量。据发改委一位内部人士透漏,严重超编、官多兵少在各部委非常普遍,“一个司、处,领导有三、四个,办事员却只有一两个。”领导职数超编更是比比皆是。按照三定规定,部委一般设副职4个,但实际数字大都超过这个标准。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副部长有9名,商务部就有副部长8名,还有4名部长助理,等等。各部委的内设机构也大大超出三定规定,工信部内设机构规定为24个,但实际为28个;司法部规定为12个,实际为18个等等。国务院规定了的东西,又是国务院本部门为什么就实行不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认为,产生以上干部职位数量积压的原因是,上级机关或者一把手为了平衡关系、利益之间的矛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没有严格按照三顶规定来执行。行政学理论认为,为了扩大自身利益,政府部门有自我扩张的天然倾向。而政府部门的理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管理责任越来越多,这样也为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扩张找到了借口。借口是永远能够找到的,而且永远让人听起来是合理的。温总理在职的任期还有一年有余,可政府机构的改革已经以失败而告终,人退了可以一走了之,可事没办好却要让后人谈论的。其实温总理已经用尽了他的浑身解数了,但就其和制度的力量相比那就太渺小了,即便是总理也无能为力,因此,如果不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变革,行政体制改革永远都无法进行。 现有政治对行政改革的制约在哪里?关键就是对权力的制约和制衡,即“分权”,也就是说要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分立”,实行“宪政”。在缺乏强力制约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温总理即使再伟大他也伟大不过制度,何况还不一定伟大。还拿行政改革来说,一、中国的政府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从来没有真正的“法定”过,没有法律的约束,没有民众和舆论的监督,行政部门就可以自行其是,自行制定编制和机构;二、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包括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各方面都是由政府充当主角,政府的权力和管辖范围越来越大,这就使得我们更加偏好于“大政府、小社会”,而不是“小政府、大社会”;三、众所周知,这些年来,权力部门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内部的权力和职位的分配和博弈,注定会在采取“和平共处”和“利益共享”的方式,并强化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因此,不对权力进行约束,对利益集团进行分化,中国的行政改革就永远是“空中楼阁”,中国的政府机构和编制只会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庞大,大到自我不能坚持时轰然倒地。 政治改革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众、有利于官员,有利于政府的,但对于利益者来说其实失去的也只是短利益,而得到的长利益有利于子孙万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hinengyu888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上海巴士安裝報警系統[19:24]
yyxxzz8589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上海最大的公交車運營公司完成,為旗下七千多輛公交車(巴士)安裝報警裝置,提升應急能力。

上海交通部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近期上海公交車司機無辜受到個別乘客暴力襲擊的事件時有發生,影響了車廂內的安全環境。為公交車安裝車載報警裝置可及時「報警」,提高了司機或乘客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

據悉,上海巴士集團旗下上萬輛公交車年內將悉數安裝報警裝置,並基本建成一個可容納1.5萬多輛公交車規模的數據存儲中心,形成預警、監控、應急干預等實時管理新模式。

(中新社)

 明報 | 上海巴士安裝報警系統[19:24]p 89EKCgBk8MZdE 明報 | 上海巴士安裝報警系統[19:24]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開封原市長涉收賄辭任人大[20:33]
yyxxzz8589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決議,接受開封市原市長周以忠辭去全國人大職務的請求,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此前,經河南省紀委初步查明,周以忠在南陽、開封任職期間,涉嫌利用職務之便,為房地產開發商等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借逢年過節之機,收受黨員幹部款物,數額特別巨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犯罪。

(新華社)

 明報 | 開封原市長涉收賄辭任人大[20:33]p 89EKCgBk8MZdE 明報 | 開封原市長涉收賄辭任人大[20:33]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明報 | 上海連續六日高溫天氣[21:30]
yyxxzz8589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上海市徐家匯氣象站數據顯示,今日午後,上海市出現了35.9℃的全天最高氣溫,上海中心氣象台拉起了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至此,從周一開始,上海已經連續第6天出現高溫日(日最高氣溫點35℃)。

據統計,截至30日,上海今年已經出現了17個高溫日,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和下旬。

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表示,上海近期出現的持續高溫天氣主要是受到了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隨著下周副熱帶高壓的緩慢東退,上海市的高溫天氣情況將有所緩解。

(新華社)

 明報 | 上海連續六日高溫天氣[21:30]p 89EKCgBk8MZdE 明報 | 上海連續六日高溫天氣[21:30]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金融时报 | “信号设备故障导致温州动车追尾”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总理温家宝试图平息不断升温的公众愤怒。他巡视了上周末动车碰撞事故现场,并誓言将“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这场动车追尾碰撞事故造成39人死亡,令人担忧中国高铁系统的安全。

铁道部门显然企图缩小责任面。一名铁道部门官员将责任推到北京一家小型研究所身上,称其设计的一套信号系统“存在严重缺陷”,而该研究所进而表示,它将“承担责任”。

这场碰撞事故的悲剧,有可能转变为一场针对政府的全面信任危机。对于中国急于建设高铁系统和对此次事故的处置(包括在正式调查尚未开始前就掩埋部分列车残骸),博客和平时顺从的官方媒体纷纷提出质疑。

政府部门已逆转最初的反应,挖出被掩埋的残骸,并在周四发起一项调查,并誓言使其“及时、公开和透明”。

因平易近人和在灾难后展现同情形象而广受爱戴的温家宝,在动车出轨现场忧郁地踱步,表示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据上海铁路局新任局长安路生介绍,调查组的初步调查发现,导致动车追尾碰撞的原因是,信号设备遭雷击发生故障后,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升级显示为绿灯。但他也表示,问题还存在于更深的层次。

“事故反映出的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现场控制等问题,说明上海铁路局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官方的新华社援引安路生的话表示。

中国以创纪录速度建设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而中国铁路部门在不到5年前才开始运行动车。北京方面的抱负是让中国铁路行业的企业成为全球冠军企业,但这起事故预期将打击这些企业的出口前景。日本的高铁已运行近半个世纪,从未因列车事故发生一例人员死亡。

温州附近的这场事故发生几小时后,中国官员就表示,雷击导致供电故障,使一列动车在轨道上抛锚。尚不清楚官员们现在是认为雷击损坏了信号系统和动车两者,还是认为只损坏了前者。

铁路专家们表示,雷击导致这样的灾难性故障是极不寻常的,而且失效安全系统本应发挥作用、防止列车相距过近,更遑论碰撞了。

“信号技术并不复杂。如果整套安全系统成熟的话,单个元素不致酿成重大事故。这是需要反思的,”浙江大学铁路安全专家黄志毅(音)表示。

在建造高铁系统的过程中,中国从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和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等世界领先高铁企业引进了技术,然后——用中国官员的话来说——“消化吸收”了相关设计,并进行“再创新”。官方媒体表示,这场事故中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来自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译者/和风

 金融时报 | “信号设备故障导致温州动车追尾”p 89EKCgBk8MZdE 金融时报 | “信号设备故障导致温州动车追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26024330 obama 304x171 ap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奥巴马指责共和党人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全国讲话中批评共和党人拖延解决美国国债问题。

美国国债总额已经达到国会此前所批准的上限,如果不能在8月2日之前批准新的国债上限,美国将出现债务违约。

美国国会此前通常在批准新的国债上限问题上并不会为难政府。

但是由于重新掌握了国会控制权的共和党人中有不少在财政政策方面是保守派,因此他们提出以削减公共开支作为提高国债上限的代价。

奥巴马和民主党人认为他们提出的方案过于严苛,相应在削减部分开支的基础上增加高收入人群的纳税额的方案。

奥巴马说,他的方案可以在10年内为美国清掉4万亿美元的债务。美国国债总额已经达到14.3万亿美元。

奥巴马在一次全国电视讲话中指责共和党人的做法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前景。

奥巴马声称自己所提出的方案是全面和平衡的,但指责共和党的方案完全放过有钱人和大企业,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人群。

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博纳则在奥巴马的讲话后发表声明进行辩护。

他批评奥巴马的方案是想让国会给他一个可以随意提高税率的特权。

博纳指责奥巴马的方案将摧毁美国的企业和导致失业。

110726122602 8231 us debt chinese 624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在债务问题上奥巴马总统面临的选择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p 89EKCgBk8MZdE BBC | 奥巴马责共和党拖延解决国债危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28044444 cn asiana crash 304x171 reuters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

韩国海警已经找到部分飞机残骸。

一架从韩国前往中国的韩亚航空波音747在韩国济州岛以南海域坠毁,两名飞行员恐怕已经丧生。

坠毁的货机星期四(7月28日)凌晨从首尔仁川机场起飞,前往上海浦东机场,机长在起飞后报告发生机械故障。

韩亚航空公司表示,飞机准备迫降济州机场,但不久在雷达上消失。

济州海洋警察署表示,他们在济州市南方100多公里处海面找到了部分飞机残骸,包括飞行员座椅、救生衣和救生筏。

法新社引述韩国运输官员称,飞机载有58吨的货物,当中包括锂电池和油漆等易燃物品,但韩亚航空方面称不了解飞机运载货物的具体情况。

韩国运输官员称,货机坠毁前曾与上海航管部门通话,表示机上发生火灾,决定折返济州机场。

韩国各地近日普遍受到暴雨天气侵袭,并造成数十人死亡。

韩亚航空称目前无法肯定飞机坠毁是否与天气情况有关;韩国海警称现场当时并无下雨,但风势异常强劲。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p 89EKCgBk8MZdE BBC | 韩亚航空货机坠海飞行员恐罹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29121955 younes libiya 304x171 reuters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

在投奔反对派阵营之前,尤尼斯一直是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核心人物。

利比亚反对派部队指挥官尤尼斯周四被枪杀,现在有关他死因的“官法说法”受到质疑。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说,尤尼斯被下令从前线召回接受调查,但是被数名枪手射杀。

“全国过渡委员会”说,行凶团伙的首脑已经被收押,但是并没有公布其姓名或者行凶动机。

而案发地点和作案细节、遗体现在何处也没有对外公布。

尤尼斯在1969年卡扎菲发动夺权政变之后,就一直位居利比亚政权的权力核心。

但是在今年2月发生反政府行动之后,尤尼斯便投身反对派阵营。

有些未经证实的报道说,尤尼斯和他的两名助理周四在东部前线遭到逮捕。

在“全国过渡委员会”宣布了尤尼斯的死讯之后不久,有枪手进入宣布死讯的地点–班加西的一家酒店外,对空鸣枪表示庆祝。

尤尼斯在加入反对派阵营之后,并未得到反对派完全的信任,而卡扎菲政权的支持者将他视为“叛徒”。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p 89EKCgBk8MZdE BBC | 利比亚反对派指挥官死因受到质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29221055 nixon304 304x171 bbc nocredit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4年由于水门丑闻而辞职

美国法官下令将前总统尼克松对调查水门事件大陪审团所做的秘密证词公诸于众。

这将是这些证词36年来首次公开。

在一位历史学家提出要求后,美国联邦法院一名法官下令将尼克松证词的文字纪录公开。

这名联邦法官说,297页证词的历史重要性远远超过继续保密的任何理由。

他还指出,尼克松去世已经17年,许多证词中可能提到的关键人物也已经过世。

不过这批文件在美国政府有机会向法院提出上诉之前不会解封。

1972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5个人闯入了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安装窃听装置并试图窃取其他文件,当场被捕。

案件的调查过程中,揭出了尼克松政府中的多位人士,并涉及到尼克松本人,成为震动美国政坛的巨大政治丑闻。

水门丑闻导致总统尼克松1974年辞职。

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辞职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在辞职10个月之后,于1975年6月在加利福尼亚就水门丑闻两天作证。

下令公开尼克松证词的美国法官表示,尼克松证词的公开将使现有的历史纪录更加完整,有助于学术讨论并能帮助美国公众更好的了解这一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提出公开尼克松证词要求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的教授库特勒(Kutler)。他著有数部关于尼克松和水门事件的书。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p 89EKCgBk8MZdE BBC | 美将公开前总统尼克松水门事件证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

(2011-07-30)

早报导读

(北京综合电)中国昨天首次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地生产总值(GDP)质量指数,北京、上海、浙江排名前三位。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昨天发布的一份报告首次完成了中国各地区的GDP质量内涵与排序,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和江苏位列中国各地区GDP质量排行前五。

由中国科学院交叉科学中心唐山科学发展研究院编纂的年度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将现行GDP“单一追求数量属性”改造成“数量质量综合度量”的评判工具,独立创制出涵盖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的“中国GDP质量指数”。

报告显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GDP质量排序中居于前10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海南。居于后10名的依次是:江西、湖南、山西、广西、云南、新疆、青海、贵州、甘肃、宁夏。

总的来说,中国四个直辖市GDP质量排序处于最好位置,而西部省份GDP质量排序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西部省份排序落后

按GDP质量指数排序,四大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位居前10名,重庆名列第11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大GDP数量强省,也均名列前10;中国东北三省GDP质量排序处于较好位置,说明近年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较大进步;中部省份GDP质量排序处于一般位置,须投入更大努力;西部省份GDP质量排序位置比较落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由于数据标准原因,中国GDP质量指数排序中暂未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因统计数据不够完整,西藏自治区虽列入统计,但未予排名。

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主编。

他说,科学认识GDP是当前焦点问题之一,“我们不盲目崇拜GDP,我们也不盲目抛弃GDP。

“关注的核心是不断追求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前提下‘品质好的GDP’”。

 联合早报 |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中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 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

(2011-07-30)

早报导读

● 沈泽玮

北京特派员

甬温线动车出事后,中国铁道部可能无法再享有优惠贷款利息,导致高铁在建的项目可能被延缓。有报道称,多家中国的国有银行负责人表示,将对铁道部新借贷款利率上浮10%,这可能使高铁项目在融资渠道上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同时,信誉蒙尘的中国“铁老大”也首次回应媒体质疑在救援过程中“掩埋车头、销毁证据”。

铁道部说,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为使救援人员对中间一节车厢进行搜救,必须把两端车厢移开,所以就得把桥下的车厢外移好让吊可以车进入,这不是为销毁证据。

事故调查昨天没有公布新进展,不过死亡人数因一名伤者抢救无效而上升至40人,而罹难者赔偿金也从50万(人民币,下同)提升约一倍至91.5万。动车出事后,外界除了关注死伤人数和事发原因外,也将目光聚焦到铁路负债问题上。

据《成都商报》报道,负面的骨牌效应正在显现,多家大型银行负责人近日均表示,准备对铁道部新借贷款利息上调10%。报道引述分析指出,如果银行将贷款利率提高,铁道部将在高铁项目融资渠道上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从长远来看,目前在建的高铁项目进展很可能会被延缓,这就意味着高铁项目盈利能力被削弱,回报期被延长。

报道说 ,在这之前,铁道部从各家银行贷款的利率较银行基准利率下调10%,原因是“铁道部旗下诸多实体企业,有着庞大的现金流和存款、结算业务,由贷款衍生开来的一系列业务被银行看重”,很多银行都追着要给铁道部贷款,所以铁道部具有很强的谈判能力。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给高铁项目贷款前三年都是只收利息,不收本金,从第四年开始才涉及本金的归还。

据大公国际评级公司对铁道部最新信用评级报告显示,2010年铁道部新增贷款4500亿元,至2010年底国内贷款总额达1.25万亿元,而支付的利息仅有250亿元,其中还包括193亿元的债券利息,这意味着真正支付的贷款利息只有57亿元,几乎相当于无息贷款。

 联合早报 |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甬温动车事故后 铁道部贷款利率或上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

(2011-07-30)

早报导读

(北京综合电)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批评美国在如何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玩边缘政策是“危险而不负责任的”,表示美国可能导致全球陷入比2008年危机“糟糕得多”的衰退。

按照相关规定,美国国会必须在8月2日之前就提高国债上限达成一致,目前的上限是14.3万亿美元(17万亿新元),否则美国政府将缺乏足够现金,美国国债将面临违约风险。

美国首次公开

违约可能性

美国国务院周四表示,白宫目前还不能对中国承诺“美元不会违约”。这是美国首次公开就美国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对中国表态。

在美债两党僵局问题上,新华社使用了一些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最强烈的语言,抨击美国领导人在债务上限谈判中的做法将危及世界经济,呼吁他们表现出全球责任感来。

新华社评论文章称“不幸且令人失望的是”,若美国国会不在8月2日期限前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其他国家将为此付出代价。

它抨击美国政界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的角力,称“不负责任”的美国政治绑架了全球经济。

文中说:“眼下美国尚未真的债务违约,因此眼下美国政界的角力还算是美国内务。”“但最可怕的是,这场驴象之争中,许多其他国家也受到影响。”

新华社强调,美国债务违约风险让全球投资者感到不安,因为这将导致债券收益和借贷成本提高,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冲击金融市场。

 联合早报 |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p 89EKCgBk8MZdE 联合早报 | 新华社:美国债务若违约 将拖累全球经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人们在祭奠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

路透社。

中国总理温家宝对温州动车事故处理“公开透明”的宣示言犹在耳,事故后的第七天,中共中宣部连下三道禁令叫停了中国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与评论。昨晚(7月29日),中宣部的这一禁令在微博上被多位媒体从业者证实并被广泛传播。一家广州报社的资深编辑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

来自中宣部新闻局的禁令称,“鉴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中宣部的禁令下达之后,中文微博一片哀声。有多家报社的编辑在微博上贴出了因禁令被撤下的版面,也有记者在个人微薄上转播再也无法上版的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辑抱怨,原本有八个版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相关报道,晚间禁令到达后,不得不临时撤版换稿;财经周报《中国经营报》则有8个相关版面被迫临时换搞。《新京报》撤下了新京报 A15版《逝者》、A16版《目击:我们都是幸存者》等多个版面;浙江的《钱江晚报》撤下了两个版的《停下1分钟》;西安《华商报》撤下了3个版的评论周刊。

一名资深媒体人说,“向所有突然再次投入工作、无奈填版的夜班编辑们致敬。”

甚至官方新华社的稿件都被禁止。晚间,新华社紧急通知,此前向各报社订户播发的《(中国网事)期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网络热帖〈“7•23”动车事故的五点存疑〉的记者调查》稿,“暂缓使用”。

更有报社编辑呼吁报社老总鼓起勇气抵制禁令。媒体人阿丁呼吁,“媒体老总们,请在此刻积蓄勇气、唤醒良知、拒绝附逆、干掉猥琐、放行真相;禁令是用来突破的不是用来奴才听令的,绳索是用来挣脱的不是拿来自缚手脚的,这一回,能不能站着把新闻做了?”

《新京报》一名编辑解释被迫撤版的过程,“坚持又坚持、妥协又妥协之后,仅存的4个版也被和谐。长歌当哭。没办法,我们要为2000多新京报员工的饭碗考虑。”

一名北京新闻从业者说,“为今晚的扼杀气愤却又无奈,不得不从。在中国,一切媒体都是党报,一切新闻人都是臭不要脸,一切遇难者都是我们自己。”

此前几天,中宣部曾要求各媒体报道正面报道此事,对关键信息以新华社为准,并曾下令各地方媒体召回前往温州采访的记者。

7月28日中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前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并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当时,温家宝要求,“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温家宝又说,“公开、透明非常重要,事故能否处理得好,其关键就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因此,处理的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信息。”

中央电视台没有直播温家宝的现场记者会。

当天晚间,中央电视台《24小时》栏目的制片人王青雷因节目中批评了铁道部被停职;昨天开始,各大门户网站大量削减温州动车新闻条目,专题页面不见踪影。

一家广州报社的资深编辑说,“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关键词 中国社会


 法广 | 中国/社会: 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浙江温州警方监视抗议者
路透社7月27日照片

虽然中宣部下令中国各地大小媒体停止报道温州动车追尾造成迄今40死100多人受伤特大事故的后续新闻,但包括《南方都市报》和上海《青年报》在内的多份地方报纸仍然在温州事故的“头七”翌日,抗命报道和悼念事件。有传媒人士形容,这些大陆媒体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温家宝在事故发生的6日之后亲到出事现场悼念死难者,并发表讲话,誓言要找出意外真相,又要求铁道部还死难者一个公道,大陆不少地方报纸显然受到温总讲话的感染,不顾中宣部的命令,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事故的死难者,并不约而同的将矛头指向铁道部。

广州《南方都市报》以全黑首页,带出16版专题报道,并配以社论。总题为「真相是最好的纪念」,一张黑白图片,图中一台吊机将一节动车的残骸从桥上吊下,景象肃穆而沉重。一页一页的专题,以大幅照片配以简洁而哀痛的说明,悼念多个在车祸中丧生的乘客。在「悲情“7.23″」、「咫尺天涯、揪心记忆」的标题下,读者看到二岁半的幸存者伊伊的父母亲生前恩爱的生活照,「项余岸、施李虹夫妇,唯愿天堂里相爱依旧」。最后一页,是一张高铁的照片,标题是「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狂飙突进的中国高铁亟须反思」,呼籲「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真相的力量」。

上海话的《青年报》亦不遑多让,该报头版别出心裁地以近乎开天窗的形式,登了只有温家宝日前在事故现场献花鞠躬的图片,以及出事动车D301和D3115两个编号,最下边则是一行小字:2011年7月23日20:34,即车祸出事时间。

上海《东方早报》也罕见以纯文字、大幅留白、变换字体大小的方式,无导读、无图片,直接印上白底黑字,摘录温家宝答记者问:「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救人。铁道部是否做到,要实事求是回答」,「关键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等,以 温家宝的讲话作为报纸的立场,作为抗命中宣部的借口。

据内地有传媒学者统计,29日大陆至少有近百家都市类报纸,引用温家宝「要给群众真相」、「是否救人第一,铁道部要回答」等做头版大题,纷纷将矛头指向铁道部,是多年来特大事故所罕见与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后,舆论要求调查校舍豆腐渣竟遭封杀,民间调查更遭刑讯形成更截然不同。

正在香港讲学的内地著名学者钱钢接受香港《苹果日报》访问时,对媒体的大胆举动表示钦佩。《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则指,中宣部此次对媒体的指令「很暧昧很模糊」,但有些媒体对突如其来的机会「竟不知道怎么报道和评论」,「他们仍然如履薄冰,在揣测上级的底线」。他感叹地说:「中国的媒体,其实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关键词 中国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7月28号,铁道部通过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一些媒体报道说,在“7.23”事故救援中,曾有“铁路官员于24号宣布,车厢内已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但现场又搜救出生还者”,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据《南方都市报》29号的报道,铁道部称,事实上,现场指挥部没有任何人曾宣布过停止救援,正是现场抢险人员争分夺秒,一刻不停地施救,才为后来救出那名小女孩伊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过,经南都记者检索,并没有发现媒体曾报道“铁路官员24日曾宣布‘车内无生生命迹象’”,相关的报道均未曾提及“铁路官员”。一位24日凌晨即在现场采访的记者介绍说,救援本来就是由消防、武警在负责,而一位消防部门高级官员确实在凌晨3点多表示已无生命体征、搜救基本结束。

铁道部的这个通稿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媒体记者和网民的强烈质疑。首先,如果没有人说过停止救援的话,那么央视的相关报道又怎么解释呢?24号凌晨4点,据央视新闻频道的报道,从事故发生以来的8个小时里,总共进行了6次人员搜救,“到现在为止,整个搜救工作已经结束了,并且这里已经再也没有人员生命体征的状况”。到凌晨5点央视再次发出现场画面报道,确认“截至凌晨4点钟,整个人员搜救行动已经结束了”。6点47分,央视又一次连线,主持人两次换方式提问同一个问题:是否已经确定没有生命存在?记者回答“现在可以确定”———“在凌晨4点钟,这里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的现象。在此之后,他们才开始决定要清理现场。” 7点30分,央视另一位记者报道:“从我从桥上下来那一刻开始,我就得到这样一个消息:车上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央视的报道基本确认了24日凌晨4点后不再救援的事实,而网友“孤峰骆驼”从凌晨5点14分第一张照片到上午11点5分最后一张照片,用大量精确到分钟的照片记录了当天上午的现场情况。在这些照片里,记者也未能看到救援场面,看到的是7点45分,车头被丢入大坑;看到的是9点54分,竖在桥边的车厢轰然倒地;看到的是多台挖掘机把地面上的车厢翻到旁边…… 如果如铁道部所说,救援一刻未停,那么为什么在网友的图片全记录里、在央视和浙江卫视等视频报道里,都未能看到救援、搜救在继续进行呢?

报道又说,铁道部的上述否认也引发了很多现场采访记者的质疑。南方电视台一位凌晨3点就到达现场的记者表示,4点后救援确实就结束了,虽然没听到铁道部的官员这么说,但现场已经没有人员在搜救。新快报记者说,“我也可作证,有采访有录音,凌晨三点半左右,救援的一名官员回答我救援进行到什么阶段时说:救援基本结束。” 南方都市报记者赵炎雄则回忆说,当天下午三四点钟进行桥上救援前,只有过一次搜救行动,就是在一位高级官员中午抵达前,所有人开始行动,官员离开后,大家又解散了。南方电视台的一段报道视频显示,24日上午10时左右,参与救援的武警支队指导员在接受采访时说:“人员搜救这一块已经结束了,已经不存在需要人员救助的问题了,现在主要是清理现场。”

此外,铁道部称,正是前方指挥部要求一刻不停地救援,这样才救出了小伊伊,但遇难者家属在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时却表示,自己24号凌晨1点多就来到16号车厢附近,因为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无法搜寻,而要求现场人员提供帮助,“他就是不动,坚持说这节车厢里的人都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据《新民周刊》报道,24日凌晨3点多桥上武警已经停止了搜救,遇难者家属杨峰被告知用生命探测仪搜寻过,车厢里已没有生命迹象。武警尝试过切割16号车厢,但是没有成功。从24日凌晨4时开始,杨峰只能坐等大型设备抵达,一等就是11个小时,下午3时许,救援人员开始从第16节车厢寻找遗体,最后在5点多发现了最后一名幸存者项炜伊。

另据央视24日凌晨报道,“3点40分,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到达这里,听取了当地消防、武警官兵现场情况的描述,做了最新布置———就是要以最快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现场清理完毕,尽快完成通车。” 据在场的其他记者证实,盛光祖确实做了这样的表态,当时有官员向其汇报工作,也是明确提出现场已无生命体征。 一位现场记者表示,盛光祖凌晨3点多到现场,4点多离开,这时现场工作重心已经转变,救援车辆、人员开始大批离开,此后不久重型机械等开始进场。24日上午,铁道部宣布“18时前力争恢复通车”,温州特警支队队长接受《都市快报》采访时表示收到指令要把车厢吊下去,他抗命坚持在原地搜救,最后在多具遗体被搬出后,发现了小伊伊———这时距离通车时限不到一个小时。最终,铁道部未能达到18时通车,而改变为19时恢复通车。

 

 

关键词 事故


 法广 | 温州动车事故: 铁道部否认曾早早宣布停止救援引强烈质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大陸電荒 下半年更嚴重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30日電)中國大陸今年上半年 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電 聯)」表示,下半年局部地區電力供需緊張的情形將比 上半年更嚴重。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上半年湖南、安徽等地出現電 荒,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4月間上調了部分地區 的上網電價,試圖減少火力發電企業虧損情況,緩解電 荒。

不過,中電聯日前公布「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 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稱,雖然4月間大陸部分省份上網 電價略有上調,但並未扭轉電力企業的經營困境。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到5月,火力發電企 業利潤總額人民幣7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4% ;此外,貸款利率持續上升進一步增加了火力發電企業 的利息支出。

若從地區來看,中部、東北地區各省火電企業繼續 全面虧損。

中電聯的報告表示,預計下半年中國大陸電力供需 形勢將比「十一五(2006至2010年)」後期緊張,局部 地區的電力供需緊張情況將比上年涉及的範圍更廣、缺 口有所擴大。

其中,預計夏季用電高峰時間,大陸最高用電負荷 將成長約14%,華東、華北、華中、南方等電網電力供 需缺口合計將達到3000萬到4000萬千瓦。

上網電價是指電網購買發電企業的電力和電量,在 發電企業接入主網架的計量價格。 1000730

 中央社 | 大陸電荒 下半年更嚴重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大陸電荒 下半年更嚴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全家大陸門市 明年初達千家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上海30日電)業者說,全家目前在 上海有500家門市,加上蘇州與廣州達650家,預估明年 初三地門市將擴展到1000家。彰化縣政府今天與上海全 家便利商店合作,在大陸建立彰縣農特產品展銷平台。

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行銷部行銷總監黃俐菁接 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全家」目前在上海有500家 門市,加上江蘇蘇州與廣東廣州則有650家。

黃俐菁說,「全家」在這三地的門市經營情況良好 ,年底將由650家擴展到900家,明年初更將達1000家。

彰化縣政府與頂新集團旗下的上海全家便利商店( FamilyMart)合作,建立彰化縣伴手禮與農特產品銷售 通路。第一階段主打彰化伴手禮,在本地提供預購服務 。

彰化縣政府今天在全家便利商店上海迎春店舉行促 銷活動。頂新集團四董魏應行大力推銷來自彰化的家鄉 味,並表示除了彰化縣,全家便利商店未來也將成為台 灣各縣市農特產品在大陸的展銷平台。1000730

 中央社 | 全家大陸門市 明年初達千家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全家大陸門市 明年初達千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央社 | 中國大餅 美信用卡業者垂涎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央社台北30日電)美國民眾勒緊褲帶省吃儉用的同 時,萬事達卡(MasterCard)、威士(Visa)、美國運 通(American Express)及Discover等信用卡業者,正 垂涎地盯著中國這塊不斷成長的市場。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2010年新核發2億3000 萬張信用卡,較2009年成長24%。此外,今年零售交易 使用信用卡的次數大增超過40%。

北京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高層主管克羅柏(Arthur Kroeber)表 示:「未來20年,會有越來越多人棄現金,改用信用卡 。成長將很壯觀。」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 但目前的情況是,中國銀聯壟斷整個中國市場。外國信 用卡業者若沒有與中國銀聯使用共同品牌,就不能發行 當地的信用卡,且全數交易都必須透過中國銀聯的網路 。(譯者:中央社林亭儀)1000730

 中央社 | 中國大餅 美信用卡業者垂涎p 89EKCgBk8MZdE 中央社 | 中國大餅 美信用卡業者垂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灾难之后的罪与罚
12742440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2011年 7月 29日

Reuters excavators dig through the wreckage after train crashed in Wenzhou 24jul11 48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灾难之后的罪与罚

图片来源: REUTERS

图为事发第二天的温州事故现场

*遮蔽灾难的帷幕正在落下*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导致至少四十人死亡、将近200人受伤(官方数字)的灾难,已经从接受执政党共产党中央宣传部控制的中国互联网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的头版撤销。

目前,这次特大交通事故的一些最基本、最要命的问题,也就是公众迫切关心的问题,中国当局都没有对公众给出一个大致说得过去的交代。这些问题包括,事故发生之后、在当局根本就不清楚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就恢复通车,是否有继续酝酿大车祸的大风险?

然而,显然是按照中宣部的命令,中国四大门户网站已经开始动作整齐地引导中国公众忘记过去、淡忘事故惨剧,引导公众向前或向左右两边看了。

以在这次民间的灾难报导中凭借微博而大出风头的新浪网为例,现在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已经上不了新浪网重要新闻的前20条。

在中国时间星期六早上六点,新浪网首页的头五条新闻分别是:

强热带风暴洛坦登陆海南文昌 海口78个航班取消
挪威降半旗向爆炸枪击案遇难者致哀
78个中央部门部级干部专车等购车费支出4000万
阿里集团雅虎和软银就支付宝问题达成协议 专题
学习胡锦涛讲话 党史上的今天 北京百日整治满意度调查

*死难者家属不要忘记*

为了尽快平息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造成的麻烦,中国当局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竭力控制新闻报导,一方面再度提高给死难者家属的赔偿金。但死难者家属表示,他们想要的不是钱,而是事故的真相。

日本《每日新闻》7月29午夜11点发表记者隅俊之从浙江温州发出的报导说:

“中国当局大幅度提高对浙江省温州市高速铁路事故死难者遗属的赔偿金,把基准额提高到91万5千元。与此相关的背景是,当局对强烈要求查明真相、追究责任的遗属感到担忧,显然是试图早日平息事态。虽然没有看到遗属在29日有抗议行动,但一部分遗属强烈表示,‘这不是钱的问题。’现在不清楚事态是否会收场。

“一些参加过抗议行动的遗属说,铁道部负责人在28日夜间和29日与遗属进行了单独的交涉,提出大幅度增加赔偿金。一位遗属说,‘温家宝总理28日来到事故现场,表示要对遗属拿出诚意,因此,铁道部负责人的态度也明显改变了。’但是,另一位遗属则说,‘温家宝总理所强调的是查明真相和处罚责任者。铁道部要是以为用钱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就是不理解我们的想法。’”

*中国的速度和效率*

在温州动车追尾恶性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当局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展现出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高速度和效率,其中包括:

——在超短的时间内停止幸存者救援,以至于差点把事故中幸存的女孩小伊伊给摔死或铲死;
——在当局对事故原因还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的情况下,在事故发生一天半之后恢复通车;
——在全国、全世界的电视和视频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出动五六辆重型机械,把事故车辆当场捣毁,掩埋;
——在全国公众和世界舆论强烈要求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中宣部对中国媒体发出及时而果断的指示:“对事故原因不要挖掘,不要做反思和评论,不质疑,不展开,不联想。”

然后,中国当局再以更高的效率强行扭转公众的视线,显然是试图让公众不看、不想、不谈让公众提心吊胆的动车或高铁安全,而是相信当局的权威说法,即中国政府对公众安全是重视的,中国的铁路是安全的,中国的高速铁路或动车技术及其安全性依然是领先世界的。

*早有计划安排乎?*

在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之后,铁道部举行的记者会显然是计划不周,发言人王勇平表现不佳,导致他在记者会上的言论成了令人无法笑起来的笑柄。王的“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及其变体,在中国民间已经成为表示中国铁道部乃至中国政府无理、无耻又无赖的代名词。

然而,另一方面,世界媒体也注意到了中国铁道部的计划周详和表现优异。日本评论家冷泉彰彦7月25日在日本《新闻周刊》发表文章,如此形容了中国铁道部不同凡响的表现:

“观看新闻画面可以看到,后续列车的第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悬垂下来。或许是为了急于恢复通车,这节车厢被套上钢缆,‘轰隆’一声被拉倒在地。这样,事故车受到进一步破坏。假如有电气系统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原因就不可能查明了。另外,车轮和车架没有故障的车厢用机车迅速拖走。如此急切,也令人目瞪口呆。

“然而,这才只是个序曲。随后的报导说,追尾撞车的车头被捣毁,在地面挖坑掩埋了。得知这一点之后,再去看报导画面,发现是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就有掘土机当场挖坑掩埋车头。显然,掩埋事故车头是早就决定了的做法。也有报导说,这是为了‘防止(中国)独自开发的技术被盗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这件事令人瞠目结舌。从一开始就不想对事故车辆进行检查,以便查明事故原因,防止事故再度发生,这些人貌似不理解以时速200公里的超高速在铁道上运行的意义。从这一次的‘挖坑掩埋’行动来看,人们也不免有这样的怀疑,这就是有关当局不得不隐藏设计图上或报价表上的重要安全部件‘被省略’的事实。”

*灾难套灾难的中国政治*

自所谓的“新中国”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政治的一个最明显的一个特色就是祸不单行,即重大灾难发生之后总是有后续的灾难配套,为再下一个灾难铺平道路。如此这般,形成一个几乎是连续不断的灾难链。

研究中国政治的人最喜欢列举的例子就是,1957年把50万(另说100多万)知识分子打入另类的‘反右’灾难,为后续的饿死几千万人的‘大跃进’灾难铺平了道路。而‘大跃进’的灾难又为再后来延续了10年的‘文化大革命’灾难铺平了道路。

“文革”之后,中共一度声言要“彻底否定‘文革’”,彻底否定不断搞政治运动的做法。但这并不妨碍“文革”时期的“红色革命歌曲”如今再次在全国得到中共政府的提倡、推广、支持、欣赏。

同样,灾难套灾难的政治老套在“文革”之后的“新时期”的中国依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发生四川地震、成千的学童死于倒塌的劣质楼房之下之后,代表死难学生家属为学生讨公道的谭作人被政府判刑,著名艺术家艾未未前往声援受审的谭作人,被警察殴打头部,险些丧命,现在依然有后遗症。

在几千万中国儿童喝了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所大力宣传的质量超级好的奶粉受害、导致成千上万的儿童出现肾结石之后,“结石宝宝”家长赵连海代表受害儿童和家属为受害儿童讨公道,结果被判刑,在保外就医期间又被剥夺公民自由。

*担忧报复惩罚*

这次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发生之后,在新浪微博等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推动、带动下,国营的主流媒体也呈现出罕见的新闻报导积极性、进取性,不理睬中宣部发出的不质疑官方说法的指示。

但是,法新社报导说,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的网站编辑班志远(David Bandurski)表示,事情总有两个方面:

“中共在温州动车追尾问题上完全丧失了议题领导。看一看就可以看到,他们想控制,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没人听他们的。

“但是,班志远警告说,要是以为这标志着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将是‘愚蠢的。’

“班志远把现在的形势比作2003年致命的萨斯流行时的形势。当时,当局放宽了对新闻界的控制,后来又逐渐收紧控制,对10家媒体进行了惩罚。

“班志远说,‘他们躲在暗处,等到人群散去之后再出来,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

*报复惩罚已经开始*

班志远显然思想过于常规,似乎没能想到或看到今日中国的高效率。实际上,在关注温州动车追尾惨案的人群还没散去的时候,中国当局就已经开始收拾记者了。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小时》节目制片人王青雷被解职。在此之前,他的节目在7月25日突出报导了温州动车追尾惨案。

王青雷遭解职之后给同事的8个字的告别词在中国网民中间广为流传:

“守住底线 / 不惧牺牲。”

目前,在中国网民中间还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

“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

* 必须填写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941e890c24jul11 480.jpg 150x15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灾难之后的罪与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30150104 a possible mourner for the wenzhou train crash victims reuters 304x171 reuters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在上海火车站外这名男子可能是响应网上号召的人

中国大陆和香港在7月30日晚均有小规模的集会悼念温州动车事故的遇害者。

在香港特区的港铁旺角东站外,数十人点蜡烛和组成“723”字样,是次集会由社民连和人民力量这两个组织发起。

另外,据香港媒体报道,在上海火车站前广场的钟楼下,有大约40人在傍晚手持茉莉花集会。

报道指这个集会相信是响应今年早些时候发起茉莉花革命的网站的号召。

在这个名为“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的网站上刊登了在7月30日下午以及晚上举行集会的呼吁。下午在各地市政府广场,晚上在火车站正门广场。

另一方面,中国官方新华社在30日报道,据温州政府所称,10个遇害家庭接受了新的91.5万人民币的赔偿。

此前,7·23事故救援善后总指挥部将赔偿救助标准由50万元提高到91.5万元,但有家属对此赔偿额不满。

有网站引述死者家属透露,将用3-5天时间与铁道部谈判,如果谈判破裂,所有受害者家属会联合起来请律师团提出法律诉讼。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CDT aggregator 30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记者: 齐勇明
| 香港

中共在重大铁路事故的报道中仍强力控制媒体。法广报道,7.23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后第七天,中宣部连续下令,要求媒体停止报道和评论此事。报道援引中宣部禁令说:“鉴于7.23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官媒有否造价引关注*

关注中国民主的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说,中宣部就是要让中国的媒体服服贴贴做中共当局的传声筒和宣传机器。

孙文广对美国之音说:“中国的媒体全部有中共宣传部管理、管治与领导,他们在中国报道的空间是很小的。基本上说,你歌颂共产党、歌颂当局都没问题,而你要表达一些批判性的意见,那么轻的警告,重的制裁,不让你在这里干了。所以中国的媒体实际上是官方或者说是中共当局的一个传声筒,一个宣传工具,它没有真正媒体的自由。”

他说,新华社就7.23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最初报道,起因是雷击、是天灾。而日前爆出的最新消息说“红灯错便绿灯致追尾”,雷击不会变红灯为绿灯,显然这是一起人祸。因此孙文广质疑,“最初新华社是否造假?”

另外网上报道指出,中国官方在事故发生后称,事故发生的时间为7月23日20点34分,网民上传网友外拍照片显示,确切的时间为20时27分,网民推测官方修改中间的7分钟时间,将两车间的时间差15分钟缩短,为官方掩饰人为的调度错误。

孙文广引述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事故现场对媒体的话说,7.23动车特大事件“关键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因此处理的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群众发布信息。”

*中宣部严控媒体使之成传声筒*

他指出,获得真相有几种途径,重要的是要有来自于独立的媒体的调查报道。他说,中共当局要求全国报纸、电视发布消息都以新华社为准,如果“新华社造假掩盖真相,就会造成全国媒体跟着造假,全国就会一片黑暗,谁也难于知道真相。”

就在他讲这番话之前,东方网,德国之声等网上多家媒体报道说,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24小时》电视制片人王青雷被停职,原因是在7月25号的节目中完整报道了 7.23 动车事故,并指责铁道部在事发后迅速将车头掩埋的做法。

*央视制片人说真话被停职*

在王青雷制作的节目中,主持人评述事件时责问:“如果没有人的安全,这样的速度我们到底要不要?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次日,节目组随即受到整肃,王青雷作为负责人被停职。

有网友批评说,央视真实报道温州追尾事件的制片人王青雷被停职,此事背后定“有上峰指令。这个上峰是谁?应该追究责任。”

王青雷周三在微博中写道:“一个国家,只要还有一个不畏强权针砭时弊的记者,这个国家就还有灵魂。”  据报,这条微博已被转发超过四万次, 有网民称王青雷为中国良心。

民众需要真相,他们不满官方及媒体的造假和掩盖真相的做法。

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见图)显示对政府救援行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各占百分点一,而以一个“呸”字表示不满的占了98% 。11万7000多人参与了此项调查,调查已于日前被“和谐”。

*教授疾呼促政体改革*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说:只有揭露真相才能够安抚民心,才能惩治腐败官员,才可能制止灾难重复发生。但是在事件报道中,中宣部要求媒体都使用新华社通稿的做法,只能导致千篇一律,甚至掩盖真相。

他表示,“为了让民众了解真相,应该开放国外独立媒体的采访报道!开放网络上的报道和民意调查。让民众了解真相不能只靠政府公布,更重要的是依靠民间和独立媒体的揭露。”

中国的现实是,国内媒体都受到控制,开放外国媒体报道谈何容易。孙文广深知达到这一目标的艰难,他对美国之音说:“我们应该发出的声音还是要发出来,大声呼吁,对他们施加一些压力。他们听不听在其次。整个的改变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对媒体的压制不能平息民众了解真相的要求。就像央视被停职的电视制片人王青雷在微博中所说的一样:老是这不让报那不让报,最后换来的会不会是中国民众的“以暴易暴”?

相关文章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当局要降温灾难报道 学者怒批媒体控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时政,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内地逾万亿“社会抚养费”谜局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社会抚养费从它出世那天起就不合时宜”、“征收标准和办法都是违法的”……7月5日,第22个世界人口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召开“社会抚养费制度的实践与走向”研讨会,法律学者杨支柱激情炮轰在内地饱受非议的社会抚养费制度。

杨支柱外号“超生教授”。去年4月,因为妻子超生第二胎,他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解聘,北京市海淀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给他开出高达24万元的“社会抚养费”罚单。杨遂向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裁定海淀计生委的决定违法,请予依法撤销。

此案一时引起社会轰动。免费为杨担任辩护律师的周泽开玩笑说,你可以把孩子抱到计生委去,由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计生委进行“社会抚养”。杨支柱当即表态:“我们夫妻都失业在家,如果海淀区法院强制执行我的财产,我要把孩子抱到海淀计生委门口去,搞一个行为艺术。”

今年4月,海淀法院一审判杨支柱败诉、维持计生委的处罚决定。他不服判决,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上诉,并继续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

目前,此案还在审理中。杨对记者表示,如果海淀区计生委能够给他开具账单,详细说明社会抚养费的用途,他可以缴纳这笔费用。然而,长期以来,大陆官方收缴的社会抚养费到底有多少,都用在了何处,是否投入了社会公共事业,补偿了多少社会资源,至今仍是一团迷雾,没有人能说清楚。

社会抚养费总额或逾万亿

所谓“社会抚养费”,按照大陆官方的解释,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政府的社会事业公共投入的经费,而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费用”。征收的法理依据是,因为“不符合法定条件多生孩子,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之初,各地对超计划生育的人多是给予“超生罚款”。1994年以后,一些地方认识到,计划生育是倡导性义务,对超计划生育不适宜给以行政处罚,因此,陆续将罚款改为了收费。

1996年《行政处罚法》出台后,进一步明确对于超计划生育的不得给予罚款,但可以征收“计划外生育费”。2000年3月,中央8号文件明确规定实行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同年,财政部、国家计生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将“计划外生育费”改为“社会抚养费”。然而,在内地众多学者看来,此举不过是以“经济补偿”之名行“行政处罚”之实。

内地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超生人口到底征收了多少社会抚养费,官方没有公布过明确数字,至今仍是一笔糊涂账。

要对这笔“罚款”做大致推算,首先要知道这些年来到底有多少“超生人口”。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梁中堂估算,1979年到2010年期间则共出生约6.5亿人口。按照2000年人口普查的资料,1979年到2000年总共出生的人口4亿多,如果考虑到低年龄的瞒报漏报和期间的死亡,新出生人口大约4.5亿,其中约60%符合计生政策,约40%即1.8亿人属于政策生育率不允许的超生人口;而从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又有2亿新生人口,如果超生率以30%计,超生人口约6000万,加起来总计约2.5亿超生人口。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浙江温州警方监视抗议者
路透社7月27日照片

虽然中宣部下令中国各地大小媒体停止报道温州动车追尾造成迄今40死100多人受伤特大事故的后续新闻,但包括《南方都市报》和上海《青年报》在内的多份地方报纸仍然在温州事故的“头七”翌日,抗命报道和悼念事件。有传媒人士形容,这些大陆媒体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温家宝在事故发生的6日之后亲到出事现场悼念死难者,并发表讲话,誓言要找出意外真相,又要求铁道部还死难者一个公道,大陆不少地方报纸显然受到温总讲话的感染,不顾中宣部的命令,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事故的死难者,并不约而同的将矛头指向铁道部。

广州《南方都市报》以全黑首页,带出16版专题报道,并配以社论。总题为「真相是最好的纪念」,一张黑白图片,图中一台吊机将一节动车的残骸从桥上吊下,景象肃穆而沉重。一页一页的专题,以大幅照片配以简洁而哀痛的说明,悼念多个在车祸中丧生的乘客。在「悲情“7.23″」、「咫尺天涯、揪心记忆」的标题下,读者看到二岁半的幸存者伊伊的父母亲生前恩爱的生活照,「项余岸、施李虹夫妇,唯愿天堂里相爱依旧」。最后一页,是一张高铁的照片,标题是「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狂飙突进的中国高铁亟须反思」,呼籲「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真相的力量」。

上海话的《青年报》亦不遑多让,该报头版别出心裁地以近乎开天窗的形式,登了只有温家宝日前在事故现场献花鞠躬的图片,以及出事动车D301和D3115两个编号,最下边则是一行小字:2011年7月23日20:34,即车祸出事时间。

上海《东方早报》也罕见以纯文字、大幅留白、变换字体大小的方式,无导读、无图片,直接印上白底黑字,摘录温家宝答记者问:「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救人。铁道部是否做到,要实事求是回答」,「关键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等,以 温家宝的讲话作为报纸的立场,作为抗命中宣部的借口。

据内地有传媒学者统计,29日大陆至少有近百家都市类报纸,引用温家宝「要给群众真相」、「是否救人第一,铁道部要回答」等做头版大题,纷纷将矛头指向铁道部,是多年来特大事故所罕见与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后,舆论要求调查校舍豆腐渣竟遭封杀,民间调查更遭刑讯形成更截然不同。

正在香港讲学的内地著名学者钱钢接受香港《苹果日报》访问时,对媒体的大胆举动表示钦佩。《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则指,中宣部此次对媒体的指令「很暧昧很模糊」,但有些媒体对突如其来的机会「竟不知道怎么报道和评论」,「他们仍然如履薄冰,在揣测上级的底线」。他感叹地说:「中国的媒体,其实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关键词 中国事故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多份报章抗命大篇幅悼念温州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长大之后才发现教育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A、B两列火车先后从某地开出,请问:A火车在几小时后追上B火车?” 小时候,我就想火车追火车做什么啊?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教育部跟铁道部关系不好已经有很多年来了,教育部一直没有告诉铁道部答案。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大水池子,6个管子进 水,8个管子排水,问多长时间能把这水池子灌满?”小时候,我就想,要充满水池就单开进水管的,要放空就单开排水管,同时开是要干嘛?又浪费水资源不环 保?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每到下雨天,都要控制好排水设施,只有这样,没有海的城市才有机会看海。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电梯以一定的速度运行,小朋友跟着电梯走多久能走完?如果小朋友反而向下走,多久能退下去?”小时候,我就想,小朋友怎么这么 淘气,电梯往上走,你往下退什么,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只要电梯一出事故,小朋友一瞬间就下去了,还有可能被砸死。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小明说小红是个好人,小红说小李不是个好人,小李说小明说的是假话,小莉说我相信小红的,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请问谁 是好人?”小时候,我就想,为什么他们四个不都是好人,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有人说假话,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有关部门、媒体、网民、当事人他们对一件事情说出来的话都是不一样的啊,我们要从小培养辨别好人坏人、真话假话的能力,才能好好的生存。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笼子里上有三十五个头,下有九十四个脚,问鸡和兔各多少?”小时候,我就想,干嘛要把鸡和兔子放到一起?直接看脑袋看不出来谁 是鸡谁是兔子吗?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鸡和兔子其实也没差多少,反正都是吃的,反正都是肉,做成火腿肠也看不出来什么。

小时候有很多坑爹的数学题,我做了很多年都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为这些题都是在扯淡,现在我发现不是了,这些是真正的应用题啊!每一道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一个不了解都有死的危险,原来我们的教育是这么的用心良苦!不要再批评中国的教育了,只有长大了你才知道教育部是在下一盘大棋!

原文链接: http://hxyl.net/2011/07/29/xia-qi/
火星娱乐 河蟹娱乐 Copyright © 2007-2009 爱祖国,爱人民,唉派对。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http://feed.feedsky.com/kisshi,更加欢迎投稿
稳定快速独立博客主机破盘价只要100元
tongji 长大之后才发现教育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长大之后才发现教育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下棋, 排行, 教育,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原文首发于《华商评论》,原标题《启动特别调查:或是追问真相的宪法路径》,为《华商报》记者杨鹏对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的专访。本文原定发表于7月30日的《华商报》评论版上,因河蟹禁令,夭折。】

张千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

7.23动车事故后,针对此前救灾中存在种种问题,舆论普遍怀疑由铁道部主导的事故调查可能具有的公正性,希望有更高层面的独立第三方介入事故调查,而有学者更公开呼吁全国人大启动特别调查程序。

由此,继孙志刚案中学者提请全国人大启动违宪审查程序之后,宪法尤其是规定了“特别调查程序”的第71条再次被激活而成为公共话题。追问事实真相的宪法视角,可能是彻查高铁事故的视角之一。本报为此专访了宪法学家、北京大学张千帆教授。

特别调查程序:万事俱备,只待启动

华商报:宪法71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为什么会这样规定?国外宪法对重大事件的争议,一般是怎样规定的?

张千帆:在代议制国家,官员任命要经过议会。而我们国家关键官员的任命都需要经过人大,所以引起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由人大出面监督是十分自然的一件事。当然,许多国家的宪法也未必特别规定这一权力,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是议会或人大自然具有的权利,即对重大事件进行调查。我国也是通过宪法赋予人大这个权力。

华商报:那么宪法71条的立法本意应该是什么?

张千帆:一些重大的调查要超越政府部门利益,启动独立调查,这是各国都通行的一种方式。行政机关因为种种原因,可能会有渎职行为,或者本身就侵犯了公民权利,很难保证调查能超越自身利益。比如温州高铁事故这样的事件,现在看来,是需要一个独立的、超越一些部门利益的彻底调查。

华商报:那么从法理上来说,动车追尾这一重大事故,应该启动特别调查程序吗?为什么?

张千帆:我觉得这次动车追尾事件,完全符合启动宪法第71条规定的“特别调查程序”的条件。不过在我国,实际上全国人大从来没有成立过类似的调查组,尽管某些地方人大曾经使用过这个调查权,但不是在全国人大这个层面上。

华商报:是的,在地方层面上,湖南永州、辽宁兴城市都有曾有“启动特定问题调查”这种人大监督方式。

张千帆:虽然全国人大尚无启动的先例,但我觉得,对于高铁追尾这样的重大事件,尤其是铁道部现在显得非常强硬,不愿意披露某些关键信息的背景下,由全国人大介入调查,不仅合适而且必须。

华商报:怎么确定哪些事情适于这个调查程序呢?

张千帆:当然,宪法不可能那么明确地规定,对哪些公共事件的调查可以启动这个程序,对此也不可能有非常明确的构成要件。实际上,在中国,这更多是一种政治性决定。

比如说,如果规定条件是“严重影响了重大的公共利益”,那这就是个非常宽泛的条件,如果作为一种法定条件的话,必然需要区分和界定如何“重大”、如何“严重”,这样反而不好操作,就不可能发挥实质性作用。但需要说明的是,宪法虽然规定有特别调查这个程序,但如果民主程序不是非常完善,最后很可能也会让规定变成一纸空文。

华商报:现实层面上,启动这一程序的技术困难在哪里?

张千帆:技术困难可能在于,人大在这方面的程序不是非常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没有详细规定究竟由哪个机构来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往往可能没有说法,不了了之。启动事件调查程序,本身可能是政治性决定,但也要有个明确的具体程序。比如,收到了公民提请之后,应该由哪个机构来发挥作用或者要考虑进行调查,但现在没有这样的具体规定。

华商报:此前全国人大尚未开启过特别调查程序,这次前景可以期待吗?

张千帆:我个人比较悲观。近几年的事件都表明,全国人大一般不会采取主动行动,更可能会把公民的意见和问题反映给国务院,要求国务院作出某种回应,孙志刚事件就是这样的,城市拆迁条例也基本是这样的,都是公民提请全国人大要求做出某种行动,最终由国务院或者某个部门来回应。

gPdGP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已不可考

从宪法到宪政:宪法要进入现实生活

华商报: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不过学界认为,中国宪法并未完全司法化。能否回顾一下宪法司法化在中国的命运?

张千帆:当然,宪法进入不了人民的实际生活,就难以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2001年有个齐玉苓案,山东籍学生齐玉苓报考中专,但最后被别人冒名就读,争议很大闹到了最高法,最高法后来专门做出批复,认定“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此案被贴上了“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标签,此后学者们也在讨论宪法司法化。

其实,这一案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宪法案例,不仅“后无来者”,没有跟进的案例,而且2008年最高法还以“已停止适用”的理由废止了该案的批复。所以,宪法司法化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商报:你曾说过在,在中国从宪法到宪政有政府和民间推进两条道路。

张千帆:推动宪法实施的动力既可以来自民间,也可以来自政府。和民间路径相比,官方路径成本更低也更有效,当然也存在缺乏可持续性等局限。

事实上,推动变革之路的原动力很少是少数开明官员,更多是宪法所要保护的普通男女老少。唐福珍、孙志刚事件推动力都来自于民间,但是,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在制度上的改革,给公民权利更多的保障。包括这次高铁追尾事故,相信来自于民间越来越多的呼声,也许能够一起推动铁道部的机构改革,这也是民间宪政的一个成果。

华商报:您曾认为孙志刚事件是宪法之路上的标志性事件。

张千帆:在中国民众推动的这条宪政路径上,第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在齐玉苓案两年后发生的孙志刚悲剧。但当时也没有启动学者呼吁的违宪审查程序,国务院自行废止了收容遣送条例。从结果上说,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一次。

华商报:当时违宪审查没有启动,但您后来曾说怀念孙志刚时代的勇气。那是不是说,自2003年以后宪法的司法化或者“落地”并没有什么进展?

张千帆:也是有一些进展的,比如说,刑讯逼供、死刑复核、拆迁条例的修改,都是一些进展,但都不是经过宪法规定的程序。

华商报:随着网络兴起,您怎样评价民间在宪法权利方面的参与和推动?

张千帆:如今很多普通人开始认识到人大的重要,以及人大代表的权利。这些都在促使宪法可能具备的活力。伴随着人大代表选举的规范,宪法的活力也将逐渐被激发出来。

华商报:除了71条规定的特别程序,此次事故死难者在宪法中能否找到其它维权的依据?

张千帆:公民有知情权、言论自由权、检举揭发的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已经3年了,虽然没接“地气”,但此次高铁追尾事故中也有人坚持申请要求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对于保障有效行使这些公民宪法权利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公民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更加关注这个国家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在法律实施效果不是很好、法院作用发挥得很有限的时候,这更需要民众对政府部门披露信息施加更大的压力。

华商报:本次高铁追尾事故中,公众对于事故的原因和处置工作有很多质疑,作为法学家,从专业的角度说,真正启动宪法保护公民权利,我们又该怎么做?

张千帆:我能看到这个趋势,公民越来越多地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利用现代的一些媒体。这些,都会构成社会的进步。

5989846222 3594d038da z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已经做好,却不能出版的样刊…

yFW6U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相关
官员应如何对待媒体监督
谁夺走了温家宝言论自由权?
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停滞了
百年资政院:中国人自己的国会


© 2011INXIAN敬献5个围观群众我也投递!InStoRE!邮箱订阅 – 微博(twitter|新浪|腾讯)

 该对铁道部动用宪法第71条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北京大学, 华商报, 孙志刚, 山东, 拆迁, 推荐网文, 时政, 温州, 评论, 铁道部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7月29日晚上,很多內地的媒體工作者都收到了中宣部的通知:

鑑於7.23涌溫線特叮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境內外輿情趨於複雜,各地方媒體包括子報子刊及所屬新聞網站對事故相關報道要迅速降溫,除正面報道和權威部門發布動態消息之外,不再做任何報道,不發任何評論。

在微博發此圖的媒體工作者說:“高铁事故大结局,请自行看图。一声叹息,呐喊彷徨。 ”
5989010620 de57189904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另一位說:“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

那千辛萬苦做好了的報道該怎麼辦?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將 #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上載到微博給大家看。
於是,這個晚上的微博,整個都是各地報章本來於明天刊出的版面,天朝又多了一個新發明,就是“被電子報”!
而更可惜的是,就算是“被電子報”,它們的生命亦是稍縱即逝,大部份都被刪掉了。眼看著網友們都不斷的重新上載,我這個“境外勢力”,也好應該試著將這些內容帶出牆外。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记者:“这是读者们永远也不可能在报摊上,信箱中,网络里能看到的明天的钱江晚报。感谢为这几个版面付出心血的同事们!向你们致敬!”
5989010724 28c8f3d01e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另一張更清晰的版本:
5989011382 9d158f434a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錢江晚報的錢經周刊
5988449135 371d37d933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新京報:
新京报资深记者:“1分钟前接到消息,我的版最终也没坚持到与读者见面,新京报坚持又坚持、妥协又妥协之后,仅存的4个版也被和谐。长歌当哭。没办法,我们要为2000多新京报员工的饭碗考虑。贴版,以示纪念,注意标题。 ”

另一位新京報人說:“《我们都是幸存者》没能幸存。我们尽力了,对不起!祭奠事逝去的人,祭奠夭折的版。”
5989010912 edf491f8b1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更清晰的版本:
5989010656 6cc77bb137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5989010852 97eb0f8567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5989106236 13baab15f9 z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然後,新京報7月30日出街的版面是這樣的:
新京報人說:“温州动车追尾“头七”,警报不断。新京报明日头版:七日雨未绝 一天两预警。”
大家都聽懂了弦外之音吧?
5989011198 f77b93f80a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根據這篇《中宣部严令叫停温州动车报道》:

更有报社编辑呼吁报社老总鼓起勇气抵制禁令。媒体人阿丁呼吁,“媒体老总们,请在此刻积蓄勇气、唤醒良知、拒绝附逆、干掉猥琐、放行真相;禁令是用来突破的不是用来奴才听令的,绳索是用来挣脱的不是拿来自缚手脚的,这一回,能不能站着把新闻做了?”

很可能,因此,我們就有機會看到這些在今天出版的:
京華時報:
5988449807 6fabf2fc50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青年時報:
5989011172 eb02bc4699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經濟觀察報:
5988449629 3c7d5978b0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其實,這些日子,很多報紙都很敢言:
5988450119 1820127643 b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不得不提,7月29日的這四份南方報紙!
成都晚报记者 :“【很赞的头版】明儿个就别看了,没戏了。再看今天头版,广东的报纸,一起开编前会?故意商量好的么? ”
5988449107 e5f768c16a z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尤其是南方都市報,給我們的這16版!
@王钊君:广东乱吗?很多外地朋友问。直到我加入媒体行业才明白,广东的乱部分是因为这里较为宽松的媒体环境,记者更能够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包括政府的。南方报系就不用说了,广州日报有时也很给力,从孙志刚到此次动车事件,全国有几家报纸能有如此表现?不是广东乱,实在是其他地方在粉饰太平啊!
6309fc78gw1djm9pnrxjjj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P.S. 這篇blog post的資料,絕大部份都是從微博找來的!
內地的微博,儘管有諸多限制,但卻不代表它沒有用。
正如@金柏诚 在7月28日於微博所言

纽约时报今天刊登文章,全面回顾了微博在动车事故发生四分钟后至今所起的巨大作用,并把它称之为微革命。文章指出,微博上信息传播的快速便捷,使言论审查十分困难。所有参与过转发和评论的朋友,我们都是这场微革命中的一员。

620e418atw1djmu5la89wj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New York Times: In Baring Facts of Train Crash, Blogs Erode China Censorship
 
今晚的事,就是一個好例證。

Recent Comments

    Tags: 723, 動車, 南方都市報, 溫州, 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被電子報-那些不會再出版的內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723, 動車, 南方都市報, 推荐网文, 本日推荐, 溫州,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宋石男 | 我们这代人啊,生于计划,死于随机,活于奇迹((微言宋听(7.25-7.29)))
    anypig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请使用支持脚本的浏览器!

    -. -

    该日志尚未公开,你暂时不能查看。
    博主可在此登录

    不如去博客首页逛逛吧。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1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anypi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anypig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温家宝:记者朋友们,这段时间我病了,11天在病床上,今天医生才勉强允许我出院。这就是为什么这次事故发生第6天我才来。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7月17日 温家宝和默克尔在西安与中德企业家进行座谈

    4b0c4c5d55200db27aaf03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18日,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伊拉克共和国总理努里·马利基举行会谈
    121684734 11n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19日,温家宝主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
    4a603c0c323b0f8fba4403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0日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7月21日 温家宝会见喀麦隆总统
    121703098 31n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2日 温家宝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

    7月22日 温家宝会见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当斋·皮芝
    0112061545510db27fbd01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4日 温家宝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
    20110724194730920458 温家宝“11天在病床上”?

    7月27日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图片, 本日推荐, 热门网文, 转载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新疆喀什新疆喀什发生劫持汽车并撞人恶性事件
    Hernandez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7月30日23时45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新疆喀什市美食街路口劫持一辆正在等候红绿灯的单排座卡车,持刀杀害一名司机后驾车冲向人群,并下车持刀砍杀路边群众,现场造成六名无辜群众死亡,28名群众受伤。

    周围群众奋力抓捕,搏斗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死亡,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目前,受伤群众正在医院救治。公安部门正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范。

    南方网编辑:贾茹


    © sandra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读《是毛泽东毁了他自己的思想》有感

    作者:缪一轮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1-7-30

    本站发布时间:2011-7-30 11:04:07

    阅读量:24次

    article img 3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中国的文化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毛泽东恰恰是中国文化最典型的受益者,但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他的个人悲剧则带给了整个一代人的不幸。

    ——李逊达君总结的极其深刻!这是一篇难得的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

    毛泽东的悲剧的确是中国文化的悲剧,当然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很遗憾我们许多人至今不认识这一点。

    为什么毛泽东不能成为中国的华盛顿?如果毛泽东早去世20年,这个悲剧结局极有可能落到刘少奇、邓小平头上,毛泽东倒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华盛顿,但是这并不是真的。但是如果周恩来接了班,却不大可能演绎同类的悲剧,而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不久就自动交了班……为什么近代中国的头号领袖人物,包括孙中山、邓小平(他是个没有头号头衔的事实上的头号人物),都具有类似悲剧性格(尽管有的英年早逝,有的活到耄耋之年)?而黄兴、宋教仁和周恩来、张闻天却几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一号人物!瞿秋白当了几天头号领袖还认为这是历史的误会,以致写了篇《多余的话》给毛泽东留下了一个把他打成叛徒的话柄。

    这不能不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毛泽东在滴水洞时写给江青的信里曾经假惺惺地分析过自己身上的几分虎气几分猴气,涉及的其实就是所谓君临天下的王霸之气。后来邓小平又称自己具有“一言九鼎”、“我在我说了算”、(与陈云等)“谈不拢”就不开会自己说了算的王霸之气。但是粉碎四人帮之初威望比他还高的叶剑英就没有这个王霸之气,后来做了主席和总书记的胡赵(虽然头顶还有一个或几个太上皇,但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如果他们不缺王霸之气,要禁锢这几个——正因为是好几个,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并不一致来互相制约他们——太上皇,并非难事)都缺少这种王霸之气。

    但是这个问题极其复杂,值得深入探讨,既要联系到具体的个人,比如毛泽东,又要从某个特定个人身上跳出来,否则是很难求得公允和共识的。邓小平毕竟比毛泽东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没有酿成与毛泽东一模一样的悲剧,而是另外一种我们至今也没有摆脱的更加长久的悲剧。

    我希望看到李逊达君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相关阅读:李逊达:是毛泽东毁了他自己的思想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缪一轮:毛泽东的悲剧是中国文化的悲剧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8inscy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3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什么是钢?什么是线?对这个事件出于人性一直关注,只是想知道真相。难道人性非得在《钢》《线》鉴定下哀鸣吗?

    用户:张军 发表于:2011-7-31 0:19:51支持(0) 反对(0)

    [3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真TM搞笑,动车出了什么事故我不管,事故后救援不力是事实吧?都没救几个小时就掩埋车厢车头是事实吧?宣布没有生命迹象了救出小伊伊是事实吧?要求家属火化尸体后才能得到赔偿金是事实吧?禁止群众用蜡烛祭奠是事实吧?封杀媒体不予报道是事实吧?你脑袋被驴踢过那必定就是事实,不用我求证了!

    用户:王琦 发表于:2011-7-30 22:16:20支持(13) 反对(0)

    [30]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从此次特重大事故,起码可以看出:1。铁路系统管理十分混乱,此次事故完全是人祸(直接原因是调度和司机)所致。2。高铁技术要求高,特别是安全技术和预警系统方面,但中国铁路存在极大的技术缺陷。3。铁路部门在抢救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错误。4。铁路部门内沟通和工作方法方式有重大缺陷。

    用户:gzxcg 发表于:2011-7-30 22:16:23支持(5) 反对(0)

    [29]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王勇平:“我想对一些愚昧人士说句真心话,不要试图跟政府斗、跟国家斗、跟共产党斗,最后的结果无非只会引火焚身,政府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懂吗?” 

    用户:老笨 发表于:2011-7-30 21:43:16支持(4) 反对(0)

    [28]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看黑恶势力最后的疯狂。

    用户:老笨 发表于:2011-7-30 21:43:48支持(5) 反对(0)

    [27]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粗粗看了一下,文章方向上也不算坏,但没有责任意识。如果仅从愿望上来看,这事若最终能以造福百姓为目的,以后的事故是可能少很多,但如果没有责任意识,以后的事故却完全有可能会增长更多。

    用户:道林格雷 发表于:2011-7-30 21:21:48支持(0) 反对(0)

    [26]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美国波音公司这样的企业,它们的飞机失事次数比高铁事故更高,怎么不见胡星斗们发声呢?!不过是借题发挥,将 事故政治化,借机看共产党笑话罢了“
    ———-
    这个腔调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听的太多了;
    说它陌生是因为它出自”理工人士“而非”政工人士“之口。

    用户:呈博语 发表于:2011-7-30 18:32:38支持(17) 反对(0)

    [25]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你能告诉大家,重大事故发生后,重新通车的权力该属于谁?就按理工的理性。

    用户:阿三 发表于:2011-7-30 18:30:25支持(12) 反对(0)

    [24]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十分赞成1楼的发言,“佚名”作者的发言实在是“初级阶段”(用你的言语说,本人也是理工人)。从你的博文可以看出,此等“案例”已经远远超出你的“理解能力”和“理工水平”了,还是虚心听听别人的发言吧!这对你有极大的好处——有利于你的健康成长。

    用户:明然 发表于:2011-7-30 18:10:06支持(15) 反对(0)

    [23]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听不得不同声音,事前不让说,时候也说不得。不出大事才怪!

    用户:hdx 发表于:2011-7-30 14:33:36支持(17) 反对(0)

    [2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这么大事故比处理交通事故的速度还快,任何理由都属于狡辩。掩埋就是毁尸灭迹,这个你也一百张嘴也抵赖不了。否则你也不会把它又挖出来。封锁舆论,软禁记者,再嘴硬也不能说自己光明磊落。这些都无需上纲上线,它本身就在纲上趴着,线上挂着,你没有能力把它从纲,线上拉下来。作者自称是理科人,理科人不好好琢磨“为什么前车追后车尾”,研究“纲,线”干什么?这恐怕不是你的强项。

    用户:ztsr 发表于:2011-7-30 14:11:50支持(35) 反对(2)

    [2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理工人士没必要充技术内行。

    高层处理事故的逻辑错乱连弱智也能判断:
    1.事故原因未明,迅即恢复通车,准备下一次“事故”?动机何在?

    2.事故原因未明,迅即清理现场,毁车灭迹;让隐患随时伴随满车乘客奔向地狱?
    3.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无论大小,都要由交警取证存档,做出涉及事故各方信服的结论,然后才能拖走肇事车辆,清理现场,恢复交通。

    4.铁老大的建设资金是老百姓的血汗,老百姓当然不能出钱为刘部长、张局长们包二奶,N奶,为他们海外账户存钱。同时又为自己买纸钱,甚至身手异处,下跪没人理,痛哭没人听。

    用户:刘勇健 发表于:2011-7-30 14:06:26支持(30) 反对(1)

    [20]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邪恶体制的必然。没什么线。

    用户:suirana 发表于:2011-7-30 13:58:13支持(21) 反对(1)

    [19]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1、中国有高铁是好事,但不是有了高铁就高傲、高吹是“世界上最安全高铁”。世界上有高铁的国家不止中国,其他国家没敢吹是“世界上最安全高铁”。
    2、中国高铁能不出事故是好事,谁也不希望中国高铁出事故,但中国高铁不出事故不是靠吹能来的,不是靠贴标签,要靠科学论证、技术保证、管理保证,运行实证。牛吹的再大,标签贴得再美也是靠不住的。
    那不是,那边,7月23日上午,铁道部总工程师、高铁总设计师在成都才说“中国高铁的安全质量是可靠的,是有保障的。”“实验证明,新一代高速列车在牵引供电、通信信号以及轨道和轨下基础等方面,都满足了我们目标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要求。”
    这边,7月23日晚上,高铁追尾相撞出了恶性事故。
    3、高铁出了事故,本应反省,可面对事故,高铁总设计师又说:高铁故障难免,全盘否定不明智。试向谁全盘否定高铁,反省就是全盘否定高铁吗?
    4、更可怕的是高铁出了事故之后,搜救草草收场,掩埋车头、拆清车厢、破坏现场快快进行。对此,被质疑是上纲上线吗?

    用户:布西林 发表于:2011-7-30 13:12:08支持(37) 反对(0)

    [18]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高端企业、国家机构领导人理想专业前三位应为,法律,经济,历史,理工人士创造的高科是双刃剑,这把剑只有拿在文科出身(兼懂理工)的人的手里,才不会误伤百姓。

    用户:复眼龙 发表于:2011-7-30 12:34:17支持(17) 反对(2)

    [17]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做为理工人士,在此只能揣测原因了。”
    ————————————————
    你做为“理工人士”,“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也用不着“上纲上线”。
    做为理工人士,在此只能揣测“理工”原因,你的“上纲上线”说明你对“理工”更高一级的政治、道德的认知缺失。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也是由于一系列错误操作(所谓做一个试验)
    ——————————
    “错误操作”只是这次灾难的起因,你是否知道更高一级的政治、道德的缺失给俄罗斯以致全世界带来的更大的灾难?因为苏联政府隐瞒真相,扩大了后果,苏联政府不是“理工人士”。

    用户:有话要说 发表于:2011-7-30 12:30:51支持(27) 反对(0)

    [16]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就技术层面讲,中国的动车技术没有什么问题,动车组开通四年来,在此之前没出现过任何旅客伤亡,这就是证明。”
    ——— 我认为,中国高铁系统设计了几套防撞安全系统,但那天却一个也没起作用,为何?就技术层面讲,这就是中国的动车技术的问题所在!为什么没有考虑到这几套防撞系统都失效时怎么办?为什么没有考虑到人为的疏忽怎么办?
    用户:坚持鸟 发表于:2011-7-30 12:07:59支持(23) 反对(0)

    [15]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者是不是患有神经过敏症啊?一点质疑的声音就承受不了啦?这次事件吊诡之处多多,别人说句话都不成吗?是谁在“上纲上线”?不就是你们自己吗?

    用户:螺号 发表于:2011-7-30 12:05:51支持(30) 反对(0)

    [14]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美国和日本出了事要同情,要往好的方面看。中国出了事要痛骂,要往“中国一团糟”方面看。这样才是政治正确。不这样看,就是“五毛党”。
    用户:xc4950 发表于:2011-7-30 8:46:14支持(2) 反对(17)
    ______又一次意淫吧。事故出了,让人说两句还不行?

    用户:zhccmmxw 发表于:2011-7-30 11:45:55支持(23) 反对(0)

    [13]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公众不过是要求说明事件真相,这也用不着吗?

    用户:xianan 发表于:2011-7-30 11:20:09支持(28) 反对(0)

    [1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动车事故八大谣言全被击碎

    用户:zkui 发表于:2011-7-30 11:05:02支持(4) 反对(9)

    [1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理科人士怎么解释前车追后车之尾?

    用户:ztsr 发表于:2011-7-30 11:04:55支持(21) 反对(0)

    [10]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鉄道部负责人29号说:“防护D3115次列车的后方信号由于列控中心的数据采集板软件设计严重缺陷,造成本应显示红灯的信号错误升级为绿灯,致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造成D301次列车按照错误显示的绿灯进入区间,与前行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请问理工人士:设计严重缺陷算不算动车技朮有问题??

    用户:ydnxw 发表于:2011-7-30 10:53:17支持(23) 反对(0)

    [9]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为理工人仕,本人完全赞成楼主的观点。动力车出了问题有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但是出问题后文科人仕的许多议论并不妥当,是更应该承当自己的责任。

    用户:zkui 发表于:2011-7-30 10:42:04支持(1) 反对(27)

    [8]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就技术层面讲,中国的动车技术没有什么问题,动车组开通四年来,在此之前没出现过任何旅客伤亡,这就是证明”。口口声声自称“理工人士”,就凭这几句话,你是一个不合格的“理工人士”!请问,动车的运行年限是四年么?第五年出了大事故,死伤如此惨烈,错误如此低級,还能说动车在技朮上没有什么问题?如果鉄路象你这样的理工人士仍死抱技朮上没有什么问题,高鉄再出事故几乎是必然事件,不信拭目以待!
    用户:ydnxw 发表于:2011-7-30 10:37:02支持(28) 反对(0)

    [7]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者也用不着对质疑的声音上纲上线,不灵了。

    用户:ztsr 发表于:2011-7-30 10:20:07支持(27) 反对(0)

    [6]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如果理性的话,也用不着对那些“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的言论上纲上线嘛。

    用户:一介 发表于:2011-7-30 9:54:24支持(23) 反对(0)

    [5]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现在的理工生写出这样的文章一点不奇怪,就像新中国的清华再也出不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史哲文的大师,反右时的院校改组,彻底把中国的理工学子制造成一颗颗“永不思考的螺丝钉”,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至于人文关怀为何物,如今恐怕已经没有人能说清一二,答案只在那些躺在坟墓里的,被打倒的人文学者们的著作里。

    用户:和味牛杂 发表于:2011-7-30 9:44:23支持(37) 反对(1)

    [4]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理工人士:

    中国高铁 这个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民族产业——高铁不是民族产业,是德日技术被腐败低能的铁老大强行杂交的畸胎,因此德日方面不承担任何责任。

    请搜索http://weibo.com/oxygen
    看看德国是如何处理1998高铁事故现场,搜救遇难者,查找事故原因的。理工人士:他们为什么不埋车?为什么可以、也必须公开报道事故原委?

    预祝您全家天天动车,下D301,上D3115。

    建议您花点银子,找唐骏邮购一个过得去的理工文凭,别戴着廉价理工帽子出来得瑟自己理工上的弱智–绕过技术谈愚民政治,忽悠不幸的老百姓。

    用户:刘勇健 发表于:2011-7-30 9:20:44支持(48) 反对(1)

    [3]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人们对大型国有企业的行为研读已经不是只限于具体事件,而是从制度层面上来认识。人们心理上认为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利益是和大众利益是对立的,不是他们自己感觉到的是共和国长子的身份。其三、政府公信度大幅度下降。

    似乎听到乌云中隐隐的雷声,但愿不要是暴雨成灾。

    用户:zhaosd 发表于:2011-7-30 8:50:05支持(25) 反对(0)

    [2]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美国和日本出了事要同情,要往好的方面看。中国出了事要痛骂,要往“中国一团糟”方面看。这样才是政治正确。不这样看,就是“五毛党”。

    用户:xc4950 发表于:2011-7-30 8:46:14支持(4) 反对(53)

    [1] 回复: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作者作为理工人士的分析尚停留在“人机料法环”的初级阶段,却非要去辨析体制等深层原因,这明显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
    少说,多听,多看,多想,这是我(同样也是理工人)对你的忠告。

    用户:zjsl 发表于:2011-7-30 8:06:40支持(54) 反对(2)

    加载中…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用不着对动车事故上纲上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incubations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方绍伟:“高铁”为什么这样红?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2011年7月23日上海铁路局管内“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人们纷纷质疑微观层面的管理、技术和质量问题。同时,人们也开始追问相关的宏观层面的问题:中国20年来包括动车和高铁在内的基础设施为什么发展这么迅猛?这次事故会不会迫使中国思考并改变基础设施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模式?

    199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发展的确让人难以置信,不要说俄罗斯和印度这种与中国同类的“金砖国家”,就连欧美各国也无法与之相比。在美国,过去近20年各地的基本面貌几乎没什么大变,铁路系统之老化和破旧则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而在中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和城市面貌的变化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就连二、三线城市也已经令人无法辨认。这些年地球上过半数的钢筋水泥都用到了中国的土地上,难怪有人戏称,相比之下的欧美反倒更像发展中国家,而印度之类的则完全是未发展国家。

    在投入大、见利慢的基础设施发展上,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无法做到的中国却做到了?通常的看法,是把原因归之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可问题是,为什么其他类似的投入大、见利慢的项目(如基础教育、社会公德、环境保护)却没能有类似的发展速度?停滞甚至倒退的社会公德这里就不提了(见“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什么?—用’演化博弈论’解读中国人的堕落”等文),可基础设施的发展体制难道真的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发展体制吗?基础设施的神奇之处到底在哪里?作为基础设施高端代表的“高铁”为什么这么红?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发展体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恶性激励”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基础设施“一支独秀”背后,是一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圈内投资人”三位一体的反均衡发展体系,它集中体现了“绩效合法性冲动”、“政治晋升冲动”和“个人腐败冲动”三个方面的行为动机,以及政府土地垄断和国有金融垄断所提供的便利条件。这种“制度化”的反均衡发展体系,是对中国本届政府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对抗和反讽,“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等,相比之下只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愿望或空想。

    1,“恶性激励”下的“大跃进”

    1958年至1960年间“大跃进”,是一场由毛泽东发起的经济发展“超英赶美”的“过程政治化”的左倾冒进运动。中国近20年来的基础设施“大跃进”,则是一场吸取了“过程政治化”教训的“目标政治化”的行政经济运动。当年的“大跃进”用政治压经济,如今的“大跃进”则是用政治助经济,从而使地方政府对地方基础设施的发展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恶性激励。

    地方官员对基础设施的兴趣和努力,与他们对基础教育、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的兴趣和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地方官员对“发展性”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的兴趣和努力,也同他们对“福利性”基础设施(如地下排水排污)的兴趣和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当然不是因为中国的官员比其他国家的官员,更懂得“发展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这个方面受到了更多的制度性激励。发展基础设施本来是好事,但不均衡就要坏事。地方官员也是普普通通的经济人,基础设施的发展失衡在结果上“不理性”,基础设施的发展失衡在行为上却非常理性。问题在于刺激行为的制度。

    具体而言,地方官员在基础设施发展上的激励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当代中国中央政府的政治“行为责任模式”,按照我在“党中央究竟在想什么?—论中共高层领导的行为模式”一文的分析,“党权最大化、鼓动忠诚、注重政绩”是这个行为模式的要点。随着中共的政治合法性所面临的挑战和流失,中央政府日益强调把经济发展或“绩效合法性”当成提高“政治合法性”的手段,以便用政绩来保持“党权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就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发展就是最大的政治忠诚。国体上的政治单一制和党对地方首脑的升迁任免控制,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压倒一切的重视。

    第二个方面涉及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政治“行为约束模式”,按照我在“不腐败才要亡党?—地方官员腐败与地方治理危机”一文的分析,“忠诚、政绩、廉洁”是这个行为模式的要点,而“忠诚、关系、政绩、资历、廉洁”则是地方官员的“晋升标准”,这个“晋升标准”造就了“升官型”和“发财型”两大类型的地方官员。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秘密就是在这个第二方面,它是中央行为模式“绑架”地方行为模式,地方行为模式又反过来“要挟”中央行为模式的结果。

    我当然不是说“升官型”和“发财型”之外中国就没有别的好官,但目前中国的体制倾向于灭绝这样的好官,或者让他们根本混不下去。无利不起早,什么事情有利于升官发财,什么事情就是地方官员的兴奋点。基础设施之所以成为地方官员的兴奋点,具体原因有六个:

    一是,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官员升迁的关键指标;

    二是,1980年代以来的财政包干和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度,极大地增加了地方增加各种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使地方更有动力发展经济;

    三是,基础设施发展非常有利于“招商引资”和扩大经济规模;

    四是,基础设施所通常涉及的大项目增加了“捞油水”的可能性(哪一个腐败大案不是大项目“回扣”出来的?高铁的项目规模够大吧?败露的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手中就握有每年高达千亿的高铁工程招标采购审批权);

    五是,地方政府对“集体土地”的产权控制和垄断征用给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便利;

    六是,国有金融体制和地方融资平台所提供的便利条件。

    如此“六大兴奋点”,使得地方官员发展基础设施既有动机、又有手段。所以,地方的基础设施和城镇面貌不日新月异,那才叫不可思议;中国的高铁不实现毛泽东梦寐以求的“赶英超美”,那才是毫无道理。

    2,“六大兴奋点”之下的“五个不害怕”

    但更奇妙的地方却在于“六大兴奋点”及其后果的细节上。总起来说,“六大兴奋点”导致了地方官员的“五个不害怕”:不害怕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害怕地方之间的贸易保护,不害怕各种重复建设,不害怕基础设施项目和实体的亏损破产,不害怕贪污腐败。

    地方官员为什么要害怕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贸易保护或重复建设?没有理由,起码是理由不充分,除非上级部门实在看不下去而出来干预。咋一看有点不可思议,国与国之间尚且可以通过协议而实行自由贸易,国内地方之间怎么反倒不行?这就是“五个不害怕”的威力,良性竞争和自由贸易与地方官员的“升官发财”通常没有直接关系,相反,以邻为壑可能反倒有利于自己“升官发财”,因为官位就那么多,少一个“政绩不佳”的竞争者,自己就多一分机会。所以,地方之间“攀比效应”之外还有“妒忌效应”在起作用。这个道理几乎已经是中国经济学的常识了,这主要应该归功于编写了《为增长而竞争》一书的张军和周黎安。这两个教授一南一北,一个在复旦大学、一个在北京大学,他们才是中国少有的和真正的政治经济学家。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各地乘坐高铁的人数骤然大减,这对已经亏损的高铁来说势必是血上架霜。这个后果肯定有人害怕,但建高铁的决策者肯定不怕,他们或许已经升官走人了,何况纳税人的钱他们有什么好怕的?中国高铁的京津线、武广线、郑西线和京沪线都面临法国高铁客源不足、亏损严重的局面,例如,京津线第一年运营共发送旅客1870万人,亏损额超过7亿元。刚开始运营就事故不断的京沪高铁,是中国历史上最昂贵的工程,该项目投资2209亿,超过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项目三峡工程。京沪高铁同样无法实现象日本高铁那样的效益,因为速度比不上飞机、价格比不上普通火车(特别无法与隔夜到达的竞争),亏损在所难免。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扫地大妈:您对这次7.23动车事故有什么看法?大妈一脸正义:没让老百姓赔动车就不错了。记者又问大妈:您认为红十字和铁道部的区别是什么?答:一个要钱,一个要命;记者:那他们的共同点呢? 答:都不要脸。记者再问大妈:那你和我的区别是什么?大妈立即回答:我敢说,你敢报道吗?大妈说“没让老百姓赔动车”肯定是错了,铁道部的亏损最后还会落到谁身上?

    地方官员为什么要害怕贪污腐败?没有理由,他们害怕的是没有机会腐败。纯粹“冷酷实证”的经验证据表明,哪个地方的腐败越厉害,哪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发展就越快;相反,哪个地方的反腐力度越大,哪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发展就越受到抑制。实际上,不仅中国如此,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如此。所以,对地方官员来说,腐败不怕,反腐反而可怕,因为反腐不仅反掉了发财的机会,还可能因抑制经济发展而反掉了升官的机会。一听说“腐败有利于经济发展”,不明白的人马上以为是在主张腐败,其实正好相反。

    地方官员不怕腐败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是腐败的无孔不入和无处不在。潜规则大家都懂,所有人都这么预期和做事,腐败还有什么可怕的?所以大家也都知道,只要有的人表现得很反腐,肯定跑不出这三个原因:要么一心想升官,要么捞够挣足了,要么嫌贿赂少了。也就是说:装清纯的理由往往要比痛痛快快的腐败还要险恶得多。

    腐败当然不是地方官员才有,腐败自然是“条条块块”都腐败。审计署2011年3月23日发布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0年跟踪审计结果”显示,个别施工单位及个人转移挪用公款和建设资金达1.87亿元,工程设计违规招投标的金额近50亿元。公开招投标制度在中国早就变形了。

    但更精彩的地方却是腐败文化的“互保效应”。什么叫“互保效应”?大家在大街上都遇见过胡作非为的事,每到这个时候,让人吃惊的不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歹人歹事,而是歹人歹事周围的冷漠和怕事。胡作非为者之所以不怕光天化日,那是因为警察不可能处处把守,而周围的冷漠怕事一旦成为文化,铤而走险就没有顾虑。比较之下,相同情形下的美国人太爱管闲事了,这就是文化的差别。中国的制度腐败无疑,可文化的腐败更是无疑。所以一切就看谁胆大,官场的腐败同街上的强夺一样是被吃定了,反正有“互保效应”在。大家都心照不宣、官官相护,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结果败露的都是太不像话的或二奶告发的。

    现在你告诉我,什么叫全党腐败、全民腐败吧?每到这个时候,谁敢认为中国有戏?“铁路私有化”又能怎样?到时政府监管坑蒙拐骗再跟不上,结果更糟。你说什么叫恨铁不成钢吧?死结,中国式死结。

    所以我说“不腐败,天理不容”(见“有权、没约束、不腐败,天理不容!—腐败的’集体无意识’和’演化博弈均衡’”一文),不明白的还以为我在说“腐败,天理不容”。所以我还说“不腐败才要亡党”,不明白的还在那坚持认为“腐败才要亡党”。关键在于,有人认为腐败导致失控,会出现“腐败无能”,可中国现在的问题恰恰不是“腐败无能”,而是“腐败有能”,“中国研究”的迷人之处就在这。

    还有人说“腐败不会亡党”、“不腐败也不会亡党”。可问题是不腐败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腐败才要亡党”指的是“维忠”和“维稳”比“维廉”更重要,“维忠”和“维稳”的投入必然比“维廉”的投入更大。贪官既要用又要反,“维忠”和“维稳”要抓面,“维廉”只要抓点,抓那些影响了“维忠”和“维稳”的点。如果全部都廉洁了,中国的经济也就玩完了。所以,不廉可忍,不忠不稳则决不可忍。当然,所有这些都不是我的主张,我只是在讨论我的观察和发现。

    3,“集体土地”和“国有金融”的奥秘

    “六大兴奋点”的最后两条就是“集体土地”和“国有金融”,如果前四条(政治升迁、财政创收、招商引资、大项目腐败)是基础设施“大跃进”的充分动机,那么这两条就是便利手段。

    说起“集体土地”那又是一件伤心事。人、地、钱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现在人是自由一些了(除了该死的户口),但地和钱还不那么自由。什么叫“集体土地”?中国的 “集体土地”就是“农民集体”不能做主买卖的土地。“集体”不能做主,当然就只有政府才能做主,而政府做主也就是贪官做主。刚给枪毙掉的苏州市前副市长姜人杰和杭州市前副市长许迈永,两人就都是分管城建、交通、房产开发的,一个单笔受贿达8250万元而成了中国腐败单项“第一贪”,一个以钱多、房多、女人多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许三多”。我收集的案例太多,罄竹难书。都以为农地“集体所有”是因为上头吴邦国的“五不搞”里有一条叫“不搞私有化”,实际上,土地私有化另一方面的阻力来自于千千万万的“许三多”。用地不再找我的话,你让我还怎么贪?

    “国有金融”是属于“概念简单、头绪复杂”的那种问题。说概念简单,因为金融机构是国家开的,名目不同,但只此一家。而地方首脑是“上级任命、有限任期”,这就必然导致地方首脑的短期行为。你要是被地方首脑请去当“顾问”,然后很来劲地谈长期问题,那你就是在犯傻,因为人家会一边听你的高见,一边心想:“长期而言,我早不在这了”。地方首脑的“忠诚、政绩、廉洁”行为模式说的就是:赶紧把GDP搞上去,然后我升官发财走人。

    说头绪复杂,因为基础设施的融资问题实在是说来话长。大的背景是,中央政府不再象改革以前那样提供大部分投入,除了西部部分地区,现在的基础设施绝大部分是地方自己融资。正因如此,这个领域集中了“制度经济学”最精彩绝伦的一些大看点。

    首先是“条条的块块化”问题。“条条的块块化”指的是中央产业部门“地方化”现象。由于铁道部的用地需要和自然垄断性质,铁道部成为中国“政企合一”的典型,其“部门办社会”做法已经到了把自己变成一个“独立王国”的地步,以至于早在2003年提出的剥离“铁路公检法”至今仍未见尾声,并被公认为“集路网垄断者、主导运输商、价格制定者、运行总调度、行业管制者和行政性执法者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计划经济的最后阵地。

    在“部门最大化”和“地方大跃进”的共同推动下,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群策群力”,铁路可到之处,人、财、物、房、地全面会通整合,投资规模屡创新高。过去两年,铁路建设投资额超过1.4万亿元;未来五年,高速铁路建设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京沪高铁“为党的90岁生日献礼”提前两年投入运营,中国的高铁即将超过各国用40多年时间建设的时速300公里高铁里程的总和。资金方面,铁道部的中国铁路投资总公司与地方政府下属企业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债券和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建成铁路由铁道部属下的地方铁路局进行委托运营。到2010年年底,铁道部总资产3.3万亿元,总负债合计1.89万亿元,每年的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已不够支付利息;资产负债率达57.44%,累计亏损772亿元。

    其次是地方公债问题。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一般都是可以卖公债的,所以美国的一些州地政府就因债台高筑而烂成一团;增税之外的妙方当然很多,但最可怕的是这两条:一是提早释放囚犯以削减开支,二是交警到处开罚单。中国的地方政府无权卖公债,幸亏如此,否则上述的短期行为官员早让明的地方公债爆炸了。

    也别高兴得太早,明的地方公债不准,那就来暗的,这当然是我们中国人驾轻就熟的方面。实际上,近年来个别省区的地方公债已经开始“项目性松动”。其他的当然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预算内”、“ 预算外”、“非预算”和“地方融资平台”等等名目繁多的融资渠道。这些当然也就是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运用自如的领域,多数国有地方金融机构就是这样给搞垮的。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接近11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近80%,地方融资平台运作的金额占46%。很简单,“国有金融”在政府这属于“会计”的角色,“会计”要听从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官员,正好,不往死里整才怪。

    再次是“土地财政”问题,“集体土地”和“国有金融”在这里实现了最“完美”的结合。土地垄断制度使地方政府能把低价征来的“集体土地”高价转给开发商,地方政府再以财政担保或土地抵押取得银行贷款,以此循环实现“土地滚动开发”。难怪地方开发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难怪2010年全国土地成交达2.7万亿,占全国总财政收入的32.5%,更占4万亿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的67.5%(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净“收益”一般都超过40%)。加上各种费税和开发利润,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就这么吹出来了,而谈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也就是在讨论土地制度和地方制度的破灭。显然,问题要么根本不可能,要么很难看。

    4,结语:中国经济永远“过热”

    “动车追尾事故”一发生,美国就又开始有人说傻话,说什么中国“或将”因此改变整个经济发展模式。说美国人不懂中国国情他们还老不服,可事实一再表明:美国人就是不懂中国国情。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那地方官员还怎么升官?那地方官员还怎么发财?汪洋还怎么“主要在做大蛋糕”?发展模式难道只是一个说改就能改的政策问题吗?从“绩效合法性冲动”、“政治晋升冲动”到“个人腐败冲动”,从土地垄断到国有融资,这么大一个制度体系是小小的“动车”所能动的吗?

    中国经济的“过热”是一种“制度性的过热”,“紧运行”才是中国经济的常态,“做空中国经济”必定死路一条。6%的增长在西方是“繁荣”,在中国就是“衰退”。所以,要知道中国的高铁为什么这样红,要知道中国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这样疯,要知道中国的经济为什么这样热,全部的答案都在政治里。

    我根本不担心中国经济会很快超过美国,我担心的是中国经济的质量和结构,经济过热是会热死人的。五分之一的地球人已经踏上了“高铁”……

     (方绍伟:“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专栏作家;作者文集:http://blog.sina.com.cn/fangshaowei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方绍伟:“高铁”为什么这样红?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方绍伟:“高铁”为什么这样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sfufoet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时政文章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共识网 | 楚梦:《论语》新解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近年,研究“国学”成为时尚,特别是那些吃研究饭的、以教书为业的、肩负引导大众使命的知识人。很多人因研究“国学”而成为“著名学者”,不仅影响出去了、职称上去了、职位提升了,而且收入也是大大的有了,有人还有幸进入亿万富翁行列,为中国知识人挣足了面子。我没有从事以上行列,就没有评职称的压力,加上不学无术,对“国学”更是知之甚少,又长期不求进步,便没有想到去研究“国学”了。可是,“国学”研究的动静越来越大、成果越来越辉煌,特别有如于丹女士对《论语》和孔孟的去粗存精的新解,秋风先生对儒家思想就是宪政主义、孔子是最大的宪政主义者、中国早已形成了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的惊世大发现,还有学者发表了老子主张与哈耶克思想内在联系的奇思妙论,让我等愚民醍醐灌顶,于是蠢蠢欲动,也想过把研究瘾。有人告诉我,研究“国学”最好从儒学入手,那么,我就东施效颦,试着对《论语》进行大胆解读。如果解读成功的话,我会接着对包括《孟子》、《老子》、《庄子》等“国学”巨著进行逐一解读。下面是我的部分解读内容: 原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标点: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注释:君:国君、国家。臣:大臣。子:百姓。 翻译: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告诉他说:“什么是国家,国家是国君和大臣们的国家;大臣是什么,大臣就是国君的父亲;父亲该怎么做呢?父亲必须为百姓着想,与百姓平等相待。这样,做百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国家也就治理好了。 说明:之所以标上省略号,是因为孔子的意思没有表达完整,或许是他说了,记录的人上厕所去了,没有记上;或许是他故意不说完,留给齐景公思考的空间。本人决定补上孔子没有说完或被漏记的内容时,并不是不负责任的乱写一气,是根据孔子此句名言所彰显的废除等级制、士大夫与君权共治、还政于民思想而仔细推敲的结果。有学者对此言进行了新的解读,说孔子是在强调责任意识: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通俗一点来讲:君主要有个君主的样子……以此类推。这样的解读虽然洗涮了两千多年来孔子因此言而遭受的冤屈,但仍然不全面,没有完整地表述孔子的思想。 原文: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 标点: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注释:上:上等人,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下:下等人,普通百姓。移:移动、改变。 翻译:孔子说:“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就天生聪明,没有地位、没有身份的普通百姓就天生愚蠢吗?不,并不是这样,聪明并不是上等人的专利,愚蠢也不是下等人的专利。上等人中也有愚蠢的,下等人中也有聪明的,下等人通过努力,不仅可以变得聪明,而且可以变为上等人;上等人不努力不仅会变得愚蠢,而且会变成下等人。 说明:孔子此言表达了对社会上一些人歧视下等人、自以为比别人聪明的思想进行了有力批判,从此言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人人生而平等的,法国思想解放运动时期那些思想家的思想不过是拾孔子牙慧而已。有学者解读为:如果人民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支持他们的做法;如果人民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他们所犯的错。或者是老百姓如果理解(统治者政策),就让他们去执行;如果不理解,就让他们知道(后再去执行)。找准了方向,但不够深刻。 原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阳货》) 标点: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注释:女子:年轻漂亮的普通妇女。小人:未成名的知识人。 翻译:那些青春靓丽的普通人家的女子,还要靠背负青天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养活自己;那些读了很多书想为领导出谋划策的人,却没有机会进入士大夫集团,他们为国家整天东奔西走,自己却衣食无着。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处境最为艰难了。怎么办?由国家和老板们把他们养起来啊。 说明:此言充分表达了孔子的博爱思想和尊重知识分子、爱护年轻人的高尚品德。由国家和老板们将知识人和年轻漂亮的女子养起来不失为一个大胆设想,并被后人广泛运用。有学者认为此言表述的是孔子的择婿观。”女子“是特指女儿。”与“在这里指嫁的意思是”嫁与“。意思是: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也有学者认为孔子骂的是一个特定的女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南子。其实,这些人都是误读,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会专门谈论儿女家长?还会和一个弱女子过不去?一部记录孔子伟大言论的著作里,会有如此低俗平庸的内容?稍加分析就会知道,这些解读很不靠谱。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标点: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释:民:百姓。由:执行、工作。知:知道,知情权。 翻译:百姓只能服从组织、服从需要、执行命令吗?不是这样,百姓也有知情权,组织应该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目的和存在的风险,让他们作出做还是不做的选择。 说明:孔子的伟大之处从此言可以窥见一斑,他一直在倡导政治透明和信息公开化。是人类舆论监督的首倡者。有学者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民众的知识与素质达到一定程度了,就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权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如果民众的知识与素质还比较低,就教育他们,通过教育来提高他们的认识与素质。与本人的解读方向一致,但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孔子形象不够丰满。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标点: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注释:仁:仁慈。礼:政策、制度。一日:一旦。归:收归、全部。目:条目、要件。 翻译:颜渊问孔子,怎样才能做到仁慈。孔子告诉他:“克制自己不合时宜的思想、欲望,按照政策、制度办事,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组织要求,一旦这样做了,上下的人就会知道了你是一个不会犯上作乱的仁慈人了,你也因此会前途无量了。颜渊又问:“请问达到仁慈的具体条件?”孔子回答说:“违反政策规定和组织原则的东西(书籍、文章)不要看,不符合政策规定和组织原则的话不要听(听到了要及时汇报),对政策和规章制度不要妾加评论(有意见要按组织程序提交),违反政策法规、组织原则的事不能做(还要与这种行为进行斗争)。 说明:本人认为,此段语录是《论语》中少有的标点正确的语录,本人也不好推陈出新了。这段话有两问两答,比较长,孔子要表达的重点是依法治国,要法治不要人治,一切按法律法规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这些观点具有极大的前瞻性,再过两千年也不过时。有学者认为:“克己服礼”不是为了恢复西周“礼”的制度,而是注重个人修养,以达到“仁”的境界。此论,完全弄错了方向,孔子是相当重视制度建设的,要不,何与有人将他称之为宪政主义者? 本人虽天份不够、学识有限,然试着研究了一点“国学”之后,受益匪浅,不觉茅塞顿开,难怪那么多学者热衷于研究“国学”的,原来“国学”含义深远得很,研究的越多新发现就越多。我相信,孔子不仅是宪政主义的创立者,还是市场经济的开拓者,与美国宪法的形成说不定也有某些联系;老庄不仅对哈耶克产生了影响,还对相对论和宇宙飞船的诞生有着巨大启发作用;管子与WTO规则的形成亦很难撇清关系。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国学”研究的意义和乐趣了,我会一直研究下去,争取给国人更多的惊喜。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825946828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30121846 venice taiwan304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

    在威尼斯电影节官网上“赛德克·巴莱”列为中国、台湾出品

    台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电影“赛德克·巴莱”,因为被电影节当局将电影出品国除台湾外也加入中国,而要求更正。

    这部电影不同于一些两岸三地合资电影,其包括导演,主要演员以及拍摄资金,都是来自台湾。

    台湾政府的新闻局表示,台湾驻意大利代表处已就此向电影节主办单位抗议并要求更正。

    这部电影是由此前拍摄破台湾电影票房纪录本土电影“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执导,其监制人包括了出身香港的知名美国电影导演吴宇森。

    该部电影的成本达到七亿台币,是台湾有史以来拍摄成本最高的电影,电影总片长超过四个小时,预计将分上下两集放映,但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中将编辑为两个半小时。

    电影叙述的是台湾在日本统治时期发生的雾社事件,电影名称的赛德克是事件中因不满日人歧视与要求服劳务而与日本发生流血冲突的台湾原住民族名。

    雾社事件

    该起发生在1930年的事件,赛德克族由其中一名头目莫那鲁道领导,趁雾社公学校举行联合运动会之际,对日本人发动突袭并杀死了包括妇孺在内的一百多名日本人。

    日本当时在台的总督府在突袭事件发生后,调派驻台军警动用包括毒气在内优势武力展开镇压,经伤亡惨重的激战后,莫那鲁道与二百多名族人自杀身亡。

    该起事件在国民党于1949年败退台湾后曾将其作为台湾抗日的宣传样版,但在台湾民主化后,除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单一视角外,台湾社会也从更多角度来审视此一事件。

    这些不同视角包括了人们对于加诸于身上新的国族认同下的不同反应,比如有原住民加入日军攻打莫那鲁道,也有接受日本教育并担任警察的赛德克族人因两种身份的冲突而全家自杀。

    魏德圣此前执导的卖座电影“海角七号”也触及了台湾被日本统治的时代背景,而其有别于官方长久以来的特定宣传角度,而从人性与商业电影角度来诠释这段历史,被认为是电影卖座的原因之一。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p 89EKCgBk8MZdE BBC | 台湾要求入围威尼斯影展电影更正出品国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30150104 a possible mourner for the wenzhou train crash victims reuters 304x171 reuters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在上海火车站外这名男子可能是响应网上号召的人

    中国大陆和香港在7月30日晚均有小规模的集会悼念温州动车事故的遇害者。

    在香港特区的港铁旺角东站外,数十人点蜡烛和组成“723”字样,是次集会由社民连和人民力量这两个组织发起。

    另外,据香港媒体报道,在上海火车站前广场的钟楼下,有大约40人在傍晚手持茉莉花集会。

    报道指这个集会相信是响应今年早些时候发起茉莉花革命的网站的号召。

    在这个名为“中国茉莉花革命发起者”的网站上刊登了在7月30日下午以及晚上举行集会的呼吁。下午在各地市政府广场,晚上在火车站正门广场。

    另一方面,中国官方新华社在30日报道,据温州政府所称,10个遇害家庭接受了新的91.5万人民币的赔偿。

    此前,7·23事故救援善后总指挥部将赔偿救助标准由50万元提高到91.5万元,但有家属对此赔偿额不满。

    有网站引述死者家属透露,将用3-5天时间与铁道部谈判,如果谈判破裂,所有受害者家属会联合起来请律师团提出法律诉讼。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p 89EKCgBk8MZdE BBC | 香港上海出现悼念温州死者集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台灣新聞 | 陸客來台觀光效益,移民署辦證就超過18億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陸客來台灣觀光,為國庫創造更多收入,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辦理陸客來台證照,去年為台吸金超過新台幣18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根據審計部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內政部99年度歲入決算審定數為84億6千6百餘萬元,較預算超收9億7千9百餘萬元(13.09%),主要來自移民署受理陸客來台入出境申請案件,核發許可證件之證照費收入。

    根據移民署統計,民國99年陸客入境人數總計142萬2223人,陸客來台入出境申請的實際證照費總收入約18億2345萬元,較預計增加4億9139萬多元,不過額外收入都將收歸國庫。

    移民署99年度陸客證照費收入也創歷年新紀錄,較前一年增加近7億元,據統計,98年陸客證照費總收入約11.4億元,96年及97年總收入則都接近9.2億元。

     台灣新聞 | 陸客來台觀光效益,移民署辦證就超過18億p 89EKCgBk8MZdE 台灣新聞 | 陸客來台觀光效益,移民署辦證就超過18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自由時報 |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二十九日下令禁止各媒體報導溫州動車事故,要求只能報導正面和官方消息,此舉引發香港記者協會抗議,在三十日大動作發表聲明,反對中宣部限制採訪自由, 呼籲當局撤回指令,不要對報導者秋後算帳。 律師禁接家屬委託案 此外,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溫州司法局與溫州律師協會也發出通知,要求律師不要承接動車事故受害者的案子,凡是律師接到受害者家屬的委託,就必須立刻通報當局。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二十八日才宣稱,處理溫州動車事故要「公開透明」,不料中宣部二十九日就連下三道禁令,要求各媒體,「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佈的動態消息外,不再做任何報導,不發任何評論」,連官方媒體新華社的相關稿件也被禁止刊出。 禁令讓「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新京報」、「錢江晚報」、「華商報」等報紙被迫連夜撤下數個版面。廣州「南方都市報」一名資深編輯悲憤的說,「今夜,百家報紙在撤版,千位記者被斃稿」。 對此,香港記協三十日發表聲明,表示「驚悉」中宣部要求對溫州鐵路事故的相關報導要迅速降溫,還要求各媒體召回在溫州採訪的記者。香港記協指出,香港是中國唯一享有新聞自由的地 方,呼籲香港傳媒「履行天職,站穩新聞專業的立場」 ,報導事故的真相。 記協表示,「中宣部的指令明顯不符合總理的要求,記協呼籲溫總理親自跟進事件,要求中宣部撤回指令,讓真相公諸於世,讓大家記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自由時報 |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p 89EKCgBk8MZdE 自由時報 | 中國禁止報導 香港記協抗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记者: 方方
    | 华盛顿

    山东记者齐崇怀在服刑4年即将出狱之时,被滕州法院以“漏罪”加判9年。他的律师和亲人都认为,滕州法院对齐崇怀的再次起诉违犯法律常识和国际上禁止双重处罚的原则。

    *记者维权 因言获罪*

    曾在网上曝光山东滕州市委豪华办公大楼照片、并因此身陷囹圄的山东记者齐崇怀在服刑4年即将出狱之时,被滕州法院以“漏罪”加判9年。6月9日,山东滕州市检察院以“漏罪”为由对齐崇怀(曾用名:齐崇淮)再次提出起诉。滕州法院以敲诈勒索罪与职务侵占罪判处齐崇怀有期徒刑13年,合计决定执行12年。

    *不服一罪双罚 法院驳回上诉*

    代理齐崇怀案的北京律师刘晓原向美国之音证实,上星期,法院驳回了齐崇怀的上诉。

    刘晓原说:“一审判下来以后,他不服判决,我们提起了上诉。我们一直要法院开庭审理,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案件事实不清楚,还有一些证人证言互相矛盾,但是法院没有开庭,只有书面审理,在上个星期驳回了上诉。”

    这就意味着齐崇怀在因敲诈勒索罪服刑4年后,还要在监狱中再度过漫长的8年。

    *妻子轻生未遂 家人生活困苦*

    齐崇怀的妻子焦霞6月9号在得知新判刑后,曾在滕州市委大楼前跳河轻生,后被人救起。她说,她的丈夫就是因为曝光这里才被“领导”整进监狱,她要死就在死在这里,以证明丈夫的清白。

    当被问及她现在处境如何时,焦霞说:“唉,这四年来,我就是想着,盼着能有希望,盼着有一天他能回来,现在,真的,希望看不到了,已经是绝望了。”

    焦霞说,判决很残酷,但生活更残酷。她一人带着两个孩子住在租来的小房间里,常常不知道还能不能撑过明天。她说,儿子曾经问她,难道没有王法吗,她不知如何作答。

    *双重处罚违犯法律原则*

    齐崇怀曾任《法制早报》主任,以及《法制周报》和《记者观察》的特邀通讯员。2007年6月,齐崇怀在网上曝光了一组山东滕州市委豪华办公大楼的照片,被网友疯传,并引发主流媒体的关注。

    齐崇怀的辩护律师刘晓原认为,滕州法院对齐崇怀的再次起诉违犯法律常识和国际上禁止双重处罚的原则。

    刘晓原说:“这个指控不能成立的,这属于重复指控,因为你当年指控过了,你不能又来重新指控。”

    *“漏罪”蹊跷 申诉难料*

    刘晓原说,在既有的司法判决情况下,又发现了刑罪,才称漏罪,但齐崇怀在今年6月受到的三项敲诈勒索指控4年前都曾调查过,并被法院认定无罪,而且当年指控的证言和现在的证言相互矛盾,明显不符合常理。

    刘晓原律师说,目前来看,在法律程序上还可以提出申诉,但只能一边服刑一边申诉,而且结局如何,他也不得而知。

    *当地政府以此抹煞不和谐*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在齐崇怀入狱的四年中经常探望和接济他的妻子焦霞及一对儿女。孙文广认为这次判决非常不人道,他说,当地政府是害怕齐崇怀出来揭发更多内幕,制造不和谐。

    孙文广说:“(齐崇怀)在监狱里不但不认罪,反而把监狱里的丑恶的现象,怎么样对付犯人,进行摧残虐待,写成文字,通过某种方式透露出来,在外边网上发表了,监狱和公安这方面对他非常不满意。”

    孙文广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齐崇怀本来就是冤枉的,现在更加冤枉了。

    相关文章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揭露腐败当局怕  山东记者再遭重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福彩,你也是跑不掉滴!~~!
    8inscy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感谢 天朝p民 投递给天朝娱乐!

    两张不同彩票店买的彩票, 时间仅仅相隔三秒!竟然是同一个人中奖,其中一个彩票点是018776,另一个彩票点是018750!中大奖的是同一个人!这人真是跑得比高铁还快,三秒就跑到另一家彩票店了。就算三秒跑到另一家了,为啥要买同一个号,难道他知道这号会中。笑话呀!!

    8593c4ffgw1djmoq6qp20j 福彩,你也是跑不掉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图片, 时政, 热门网文, 福彩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信力建 | 林彪算哪门子“战神”?
    meihaorjian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出于同情或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现在很多人对林彪崇拜有加,尤其是对其军事能力的评价,那几乎是泰山极顶:什么“天才军事家”,“攻无不克的将星”乃至“百战百胜的战神”……等等,然而,林彪有这么“神”么?


    我们知道:解放战争的关键点在东北,而东北的转折点又是“四平之战”,那我们就不妨来仔细看看在这场大战中林彪的表现吧。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至次年五月,国军进入东北的,有石觉的十三军,廖耀湘的新六军,孙立人的新一军,陈明仁的七十一军等七个军共二十八万人。这些部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越南、缅甸及中国西南调运东北。杜聿明坐镇秦皇岛指挥。


    四平渐成国共征战的焦点。四平位于沈阳和长春之间,为交通枢纽,成为国共两军攻防重镇。国军向北推进,必克四平,共产党固守长春,必守四平。另一方面,毛泽东想固守四平以拖延时间,确保北部大城市,等待调停中国内战的美国特使马歇尔由美返华,可获得更多谈判筹码。毛在战前指示,准备牺牲数万人讲四平变为“东方的马德里”!于双方军队在四平第展开大战。毛泽东一厢情愿地要求“死守四平,寸土必争”,林彪(此时已拥有三十万人)在四平和本溪各集结十万军队死守。这给一路攻势锐利、渴望大试锋芒的国军一个良机。蒋介石电文要求“一举击破共军之主力”,指示此战应集中空军全力、采用空陆联合作战模式。此次大战,空军轰炸发挥巨大威力,重创本溪林彪十万部队。参战的七个军,五个是全副美式机械化装备,其中孙立人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六军则是国军五大主力中的两支精锐,士兵训练有素,拥有强大火力。孙立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具有杰出军事才能,他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现代化部队;廖氏亦是出色军事人才。此时,国军在东北共二十八万。


    此次大战,林彪麾下的东北大军被打得溃不成军:先是从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八日打到五月十八日。国军在本溪和四平两地发动强大攻势,空军猛烈轰炸,首先力克本溪,十万林彪守军大败溃逃。国军挥师北上,援战四平,然后兵分三路,以空中优势发起立体攻势,四平十万林彪守军又溃败。五月十九日占领四平。林彪驻守本溪、四平两地二十万军队重创溃逃。前来四平督战的白崇禧将军已被任命国防部长,他当机立断,命令杜聿明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长春,然后兵分三路,向北挺进,穷追再创逃往哈尔滨方向的林彪败军,一路收复许多要地。孙立人将军指挥的新一军锋芒所向,如秋风扫落叶,至五月三十日,已越松花江,直逼离哈尔滨不到一百里的双城,实已兵临城下。


    据史料记载,林彪部队四平大败,伤亡极大,一路长途北逃哈尔滨,在国军飞机轰炸和机械化部队之汽车坦克追击下,已成惊弓之鸟,乱成一团,其状狼狈万分;官兵极为颓丧,奔逃中被俘、投降极多,有的部队丧失三分之二,已失去战斗力。四平大败,使林彪心理大受挫败,情绪反常,亦受部下奚落。他承认四平战役伤亡重大,承认美式装备厉害:“我们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这是最大的教训。”国民党方面估计此役林彪军队伤亡四万人,而且,此次失败,可以说埋下了五年后林彪拒绝担任朝鲜战争志愿军司令员的伏笔——四平大战和美式装备之威力给他的这一惨痛记忆和心理震撼实在态惨烈了。


    这个时候正是国民党在东北乃至整个中国内战战场彻底翻盘的时候。白崇禧在五月三十日随蒋介石飞抵长春,及时向蒋提出的全盘计划:乘林彪部队溃不成军、丧失战斗力之际,穷追猛打,一举拿下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满洲里等重要城市;然后组织民众编成三百万民团,保卫地方,肃清共产党残余势力;再调五个机械化师回华北消灭聂荣臻部。当时孙立人之精锐新一军已在哈尔滨城下,这一计划若执行,可望全部或大部歼灭林彪余部,则整个东北可以安枕。那时,无论和谈,还是挥师进关,继续以立体攻势军事解决,局面将完全不同。毛泽东则不敢再轻举妄动,或全线收缩至西北地区,保持实力,或回到谈判桌上就范。而在国际方面,因为四平大胜、长春攻克,苏俄冷脸变春风,向国民政府频示友好,对中共这个被斯大林戏称为“人造黄油共产党”则视若敝屣。五月六日,斯大林邀请蒋介石访苏;长春攻克,又向国民政府表示不会支援中共。整个局面对国民政府十分有利。


    此时的林彪可谓命悬一线——不要说战神,恐怕连做战死鬼的准备都有了。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因为中共对停战谈判的操弄和美国人的大意,蒋介石竟于六月六日(正式向东北部队发出停战令,要求“停止攻击前进及追击,其期限为十五日。此举在使中共再得一机会,使其能确实履行其以前所签订之协定。”而此时的林彪部队慌忙准备运走物资,放弃哈齐诸城,去山野重玩打游击的老把戏。孙立人新一军气势如虹,得到停战令,大为吃惊,力争不果,只得勒马城下,口中猎物,就此放弃。六月二十一日,蒋氏应周恩来请求,竟再次宣布停战令延长八日,至六月三十日。共产党在战场上占便宜时,绝不谈判;一败涂地时,则乞灵于谈判桌。从此,国军一举获胜的良机和优势一去不返。林彪正是利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得到喘息,迅速重整军队,至一九四六年底,增至三十六万,一九四七年夏季反攻之际,增至五十万,一九四八年冬季辽沈决战之际,已成一百万大军。辽沈决战,林彪的百万大军把国民政府驻在东北的四十七万精锐军队全部消灭。于是,两千辆汽车、七十六辆坦克、一百五十多辆装甲车以及大量重炮武器这些美式装备,全部武装起林彪军队。林彪“四野”入关南下,平津不战而降。淮海战役中,国军又被消灭六十万。林彪大军节节挺进,直抵海南岛。蒋介石只有逃往台湾一途。历史从此成了另一种样子。


    所以,东北之胜,林彪胜得偶然——甚至可以说是蒋介石送给他的,所谓“卫青不败缘天幸”是也,如此这般,焉谈“战神”?


    即使在以后的关内战役中,林彪也失着多多。比如
     
    南下时安阳、新乡打了一仗,两支主力(即
    43军和48军),与华野的70军一道,竟然连续攻击安阳半月之久,才歼守敌城外部队一万余人,后攻入城又歼守敌万余人,之后守新乡的敌军主力投降。林彪的两支主力部队(当时就有13万人之多),加上华野70军(非华野主力,有近2万人),这么多的部队竟然如此之能,难说精锐。而在湖南衡阳与白崇禧部队交手时,四野部队也吃了亏,损兵近万,与三野的金门之战一样,成为当年仅有的两次败仗。四野在与白崇禧部的作仗时,以三个兵团另加二野的陈赓兵团,兵力达80多万人。在歼敌的近40万人(由二野的陈赓兵团歼敌的就达17万人之多),四野部队只歼敌了22万余人。三个兵团的歼敌数目,只比二野的一个兵团多不了多少!


    总之,在整个解放战争中,
     
    如果按抗战结束时国民党军存在的部队计算,四野在东北消灭
    23个师,在华北消灭20个师(还大半是残废的和自己投降的),在华中和华南消灭7个师,占国民党全军不过1/5。不但远逊三野,连二野都不如,不过是抗战后期国民党中央军的翻版,躲在北满(西南)坐等别人打完硬仗、消灭大部分国民党(日军)主力后,过江(下山)来争夺胜利果实,还有幸亏伟大领袖帮忙和晋察冀不争气,否则等四野入关时就根本没有战果可摘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meihaorjia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北京:北京地铁信号系统
    meihaorjian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属各新闻单位,市网警办:

    有关北京地铁与甬温重大交通事故所涉车站使用同一公司研发的信号系统一事,不报道,不评论,请市网管办做好网上舆情调控。(附图)

    北京地铁 北京:北京地铁信号系统

    【“真理部”是网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和其下属的各省宣传部,以及国家级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明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版总署,文化部等一系列言论出版审查机构的总称。】

    zhenlibu 北京:北京地铁信号系统


    © Xiao Qiang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中宣部, 北京地铁, 温州动车事故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Nielsen刚刚发布了一个关于移动APP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内容值得一看。这里摘抄部分数据:

    游戏依然是在手机端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别,排在前列的应用类别基本都是娱乐和信息类。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除了打电话以外,手机还是重要的娱乐和信息获取终端。
    4988472547 7cb00fdc02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Facebook用户通过手机来keep connect的需求量非常大,Pandora这个在线音乐收听服务的使用比例也让我小吃了一惊。
    4988471641 bcea1630f0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好吧,的确是Android的用户点击广告的比率最高。而是用黑莓的商务人士们,是最不屑于在手机上点击广告的。
    4988491653 654259f00a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iOS的用户中完全不希望看到广告的用户最多,这也许是因为iOS用户购买付费软件的比率比较高?
    4988493481 3c5361251f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这份报告提供免费下载,下载地址如下:
    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9620744 1080299309213058130?l=www.webleon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Nielsen:The State Of Mobile App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络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又是一年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2010年就这样要过去,平淡得不知道有什么需要总结(仅指互联网应用及周边)。不知道是自己走得缓了,还是这时间本就慢慢悠悠。

    巡视了一遍自己的电脑,这一年来几乎没有新驻留下来的软件。浏览器还是Firefox;Twitter Client,在Twhirl之后就再没有用得顺手的;IM除了Adium也没有什么可选的。昨天还有人说到了推荐Firefox扩展和Wordpress插件的事情,这1年来除了Firefox、WordPress的自动版本更新,我也基本上没用过什么新的扩展和插件……

    就是常访问的,也还依然是那些“老旧”的网站。希望2011年会有,哪怕一个,让很多人和我都能激动,并且记住,还可以留于日常的应用。像2007年的Facebook、2008年的Twitter、2009年的SocialMediaMarketing……

    不过这一年也不是完全聊无趣味,这一年里Android手机和iPad除了增加我背包的重量意外,还是带给我一些欢乐。只是这种欢乐,跟单纯的网络应用相比,还比较难和人分享。

    把期待留到下一年,让感伤留在一瞬间。

    9620744 4489434797665918176?l=www.webleon 又是一年

     又是一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网络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伤害之上加侮辱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2011年 7月 30日

    sina weibo son pan yiheng after accident 30July11 48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伤害之上加侮辱

    图片来源: 新浪网友简光洲微博图片

    D301次动车司机潘一恒儿子在事故现场哭喊“爸爸,和我回家。”

    温州动车追尾惨祸发生之后,当局以最快的速度调遣到现场捣毁事故车辆的掘土机铁铲斗,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死神的一个新象征。

    *铁铲斗一般强硬有力的禁令*

    在惨祸的调查还没有正式开始,在公众发问的一连串要命的基本问题(包括为什么当局要如此急迫地停止搜寻幸存者,以至于差点把幸免于难的两岁女孩小伊伊给摔死或铲死,当局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地调遣至少6台掘土机捣毁掩埋事故车辆)还没有答案之际,中国执政党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又下达了铁铲斗一般强硬有力的禁令。

    中宣部29日夜间通过手机短信下达的禁令瞬间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媒体中国新闻的热题。

    中宣部的禁令说:

    “鉴于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境内外舆情趋于复杂,各地方媒体包括子报子刊及所属新闻网站对事故相关报道要迅速降温,除正面报道和权威部门发布的动态消息外,不再做任何报道,不发任何评论。”

    禁令要求全面停止温州特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包括停止先前中宣部布置的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大灾面前有大爱”的报道,要求对互联网,包括微博全面收紧控制。

    中共当局再次向全世界演示了什么叫往伤口上撒盐,即英语所谓的“to add insult to injury,”伤害之上加侮辱。

    禁令传来,必须接受中宣部指令、否则就会失去饭碗甚至失去自由的中国媒体人一片哀号。

    愤怒的中国公众爱莫能助,只能带着悲愤千次万次地转发广东一位资深媒体编辑发表了又被删掉的悲愤的微博

    “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

    中国有的报纸以开天窗的方式表示无声的抗议,有的则不得不忍气吞声连夜派人加班,撤下凝聚着记者和编辑哀痛和悲愤的大量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主题的稿件。

    就在一天之前,中国总理温家宝还对全中国、全世界信誓旦旦地说,要公开、公正地查明事故真相,给生者一个交代,给死者一个安慰。

    *惨祸是如何酿造的*

    早些时候,中宣部已经下达过挑战基本的新闻伦理底线乃至基本的人类道德底线的媒体禁令。在温州动车惨祸发生不久,在惨祸遇难者尸体还没凉透、在惨祸中的伤者还在哀号伤痛的时候,中宣部争分夺秒地下达禁令,严令中国媒体“对事故原因不要挖掘,不要做反思和评论,不质疑,不展开,不联想。”

    中国的媒体不得不听从中宣部的命令。在中宣部先前的禁令下达之后,中国媒体尽量回避独立调查、挖掘事故原因,把主要力量放在惨祸本身的描述、以及惨祸死者、伤者及其家人的描述上。

    在另外一方面,不需接受中宣部控制的外国媒体则始终一贯地挖掘、反思、评论、质疑、展开、联想。澳大利亚主要报纸《澳大利亚人报》的一篇报道可说是个好例。

    该报7月30日发表记者里克·华莱士从日本东京发出的报道,题目是“在中国高速掩盖上周末惨祸的背后。”报道说:

    “对日本的高速铁路业界来说,上个周末中国发生的列车相撞并不令人惊讶。

    “日本的高速铁路新干线自1964年投入运营以来没有造成一例死亡。然而,那些从事新干线高速铁路研究设计的人把他们的技术拿到中国去的时候却亏了一把。”

    “他们说,中国只是在早先的项目上进行了合作,然后,就盗窃了他们的技术,把他们排除在外。与此同时,中方寻找机会建立中国国内的高铁庞大网络,并试图建立高铁出口产业。”

    “在经历了这样的痛苦之后,日本技术专家明确发出警告说,他们为行车安全感到担心,怀疑中国的高速铁路运行做法。日本专家实际上完全撤出了跟中国的合作。”

    “中国勇往直前,推行建设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方面的说法听上去很像是酸葡萄反应。然而,上个周末的铁路撞车事故显示了日本专家的担心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撞车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典型的不知所措或许会让中国在国际上竞争的梦想化为泡影,让局面再次变得有利于日本、法国、加拿大和德国公司。这些国家正在竞争在发展中国家和美国建造高速铁路的合同。”

    “中国在一个有可能被看作是文过饰非的调查都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匆匆恢复了事故路段的通车。”

    “从中东到南美的国家政府先前还想选择价格低廉的中国竞标来建设自己的铁路项目。现在这些国家的政府面临着一些困难的决定。”

    上个星期六发生的动车追尾碰撞事故发生后,“中国当局立即采取措施掩盖事故原因。当局捣毁、掩埋被损坏的追尾列车的车头,解除了好几个官员的职务,其中包括上海铁路局局长。”

    “日本专家说,事故中的追尾车显然是中国仿制的日本川崎重工的疾风新干线机车。那种型号的机车在日本新干线东北线运行。”

    “日本共同社本星期报道说,为了保障安全,这种车型的最高速度设在每小时200公里至275公里之间;但中国在某些路段开始商业运行的时候开出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

    “得知这一点之后,川崎重工特意要中国方面立下字据,保证假如超速导致事故,川崎公司‘不承担责任。’”

    查日本共同社,有关报道早就上了共同社中文网站:

    【共同社7月25日电】中国动车追尾脱轨事故中,发生追尾的列车很可能是由日本川崎重工提供技术的CRH2型列车。川崎重工公关部门称“不清楚事故原因,无法发表评论”,但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他们一直担心“中方过于重视速度而忽视安全性”,将会谨慎关注今后的事故原因调查。

    CRH2以日本东北新干线“疾风”号为原型,由川崎重工提供技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南车”主要负责制造。目前已有960节车厢、120列列车交付中国铁路部门。

    CRH2的最高安全时速在200至275公里,但中方在部分区段开通运营的速度达到350公里,远远超过这一上限。此后川崎重工让中方立下字据,如果因为超速而导致事故“不追究其责任”。

    目前尚不清楚该起事故是因为运行管理上的问题还是列车本身存在缺陷。据悉川崎重工并未参与列车的运行管理。

    *官方的事故原因说法变动如流水*

    自温州特大铁路事故发生以来,官方的事故原因说法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

    当局最开始说是雷击导致电力供应中断,从而导致事故。然后,中国政府的一位铁路高级技术顾问表示,事故可能是追尾车司机疲劳驾车导致的。这位政府高级技术顾问被千百万中国网民严厉谴责为“丧尽天良,”诬蔑欺辱不会说话的死者。

    再后来,在中国供电系统发表声明说,事故发生路段雷雨期间供电正常,从而驳倒了中国官方权威机构以及权威新闻机构的说法。中国政府随后再改口说,事故发生是信号系统失灵造成的。

    再后来,负责研制事故路段信号系统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设计院(简称通号院)7月29日在网上发表致歉信(落款27日),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接受应有处罚,并汲取教训,用切实行动告慰死难者。

    然而,据《中国青年报》等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仅仅过了几个小时,通号院的有关人士在面对数十家媒体时,否认‘通号院为事故负责,’并解释说,通号院之所以道歉,只是因其‘身为建设单位之一。’”

    至此,中国官方有关事故原因的说法已经成了标准的糨糊。

    *中国官方在打造另一种事实*

    面对国外国内对当局明显匆匆停止救援以及销毁物证所表达的惊讶和谴责,中国官方的权威通讯机构新华网7月30日发表采访报道,报导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否认“挖坑填埋”车头,并表示铁道部始终把救人放首位。

    新华网引用这位没有透露姓名的铁道部官员的话说,“直至24日23时30分左右,在确认没有幸存者,并对遗物、车体进行清理收集完后,救援工作结束。在此之前,铁路部门指挥人员从未宣布过‘停止搜救。’”

    然而,新华网所报道的这位官员的说法,先前跟已经传遍全世界、而中国官方也没有否认的新闻报道相矛盾。

    早先的报道说,铁道部当局用仪器探测了损毁车厢,确信车厢内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于是下令破解车体。在场的温州市公安局特警队队长邵曳荣出于良心和职业道德抵抗了这一命令,坚持在桥面车体上搜救,不是破解,是搜救。结果就这样出了小伊伊。

    逃过车祸之后的小伊伊,如此再逃过一劫,旋即被官方媒体用来充当宣传“大灾面前有大爱”的道具。

    与此同时,邵曳荣被千百万中国网民誉为真正的英雄。

    *挖坑填埋并不是挖坑填埋*

    新华网的报道还有如下一段令人眩晕的问答:

    “被毁车头车厢是分析事故原因的主要依据,为何对列车车头‘挖坑填埋’?

    “答:这一说法不属实。在救援过程中,桥上有三节车厢挤压在一起,为使救援人员对中间一节受挤压变形严重的车厢进行彻底搜救,必须把两端车厢移开。按救援方案,要在桥下使用大吨位汽车吊,才能将两端车厢移开。为使汽车吊进入场地作业,须对桥下场地进行清理。这样就需要将桥下较完整的车厢整体外移,对散落的部件,包括撞碎的车头部件,采取外移并集中堆放在取土坑中,为吊车作业腾出场地。所有部件和车体绝没有实施掩埋,更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现场搜救工作结束后,车体和集中在取土坑中的零散部件,被统一转运至温州西站,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铁道部这位官员的说法,显然跟全世界上亿的人看到现场情况录像的不一样。全世界上亿人看到,蜂拥而至的掘土机在事故现场敲击、撞击事故车厢,很明显是在进行捣毁。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人们接受并相信新华网或新华网所采访的铁道部没有透露姓名的官员所说的话是实话,老问题依旧存在:下令进行这种破坏式、捣毁式的证据采集的是谁?

    阅读中国官方权威新闻机构的新闻报导常常令人陷入迷惑,甚至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读者好似进入一种梦游状态,难以断定自己亲眼所见的是梦幻,还是官方媒体是在说梦话,还是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看到的录像是伪造的。

    在这次温州车祸报道中,中国官方的权威机构新华社/新华网以其报道简略和错误众多而出色。中宣部要求全国媒体一律要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为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车祸发生具体时间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新华社提供的四个版本全都是错的。

    据中国《南方都市报》报道,关于车祸发生的时间,“目前共有5个版本,分别为20:50、20:34、20:27、20:38、20:31。前4个都出自新华社,最后一个为(中国)媒体根据调度报告求证所得。”

    *令人心碎的哭泣*

    7月30日,在中宣部禁令下达、中国国内媒体急速停止温州动车追尾惨案报道之际,中国互联网上,网民在千次万次地相互转发由于错误信号而驶入死亡追尾轨道的D301次动车司机潘一恒儿子在事故现场祭奠父亲的照片。

    那个七、八岁的男孩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哭叫“爸爸,和我回家。”

    潘一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拉下火车紧急制动闸。但高速列车无法停止,眼看着就撞上了前头的D3115次动车。潘一恒当场身亡。然后,再被中国政府的高级专家说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

    看着潘一恒儿子泪流满面的照片,令人不禁对“心碎”和“丧尽天良”有了一层新的理解。

    * 必须填写

    提交对本文发表的评论表示您同意以下条款: 如果评论中出现与所评论文章无关的内容,或者评论中出现中伤、诽谤或粗俗词语,美国之音保留不发表您的评论的权利。由于篇幅或时间等限制,不是所有提交的评论都会被发表。 提交本评论表示您授权美国之音可以在任何美国之音媒体上使用您的评论 免责声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c9bd155b0July11 480.jpg 150x150 美国之音 | 世界媒体看中国:伤害之上加侮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2011-07-31)

    早报导读

    ● 吴新慧

    慢三拍

    两星期前在东京跟一要好的日本朋友叙旧,晚餐吃到一半,桌椅和上面的杯盘突然都摇晃得发出声响来。餐馆的服务领班很快就跑出来告诉大家:放心,我们的餐馆有很好的防震设备,大家放心继续用餐。

    日本朋友边通译餐馆领班的这段“安心话”,边用iphone上网查地震消息。很快,她也说:“没事,轻微地震而已。只不过你的朋友们住的酒店在高楼,感觉到的摇晃度肯定会比我们在地面的厉害,但还是可以让她们放心的。”

    马上,我和在东京的新加坡朋友都互报了平安。

    那晚在四季酒店用餐的最深刻印象不在餐馆的美食,而是餐馆服务人员(都是乐龄人士)和日本朋友对他人感受的细心,在第一时间确定和提供最应知道的资料和消息,那么善解人意。

    回到新加坡的一个晚上,在一拥有不少分店的食阁用餐,收拾碗盘的阿嫂催促我们几个客人赶紧把热腾腾的面条吃掉,因为食阁已快打烊,她要赶快收拾了下班。吃不到几口,她又来催,这次还用英语重复。大伙儿心里的闷气,比热汤面还热。

    两星期前,政府宣布将在接下来五年拨款8400万元,资助更多服务业者推行“以客为先”计划,进一步推动本地服务业整体提升服务水平。而除了提升语文能力,政府一笔又一笔拨款资助的服务提升计划,最关键的意识和培训应是什么?培训了,又有多少企业和机构会继续把“以客为先”等意识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培训都是一种播种行为,而除了培出技术与技能,播种更需要扎实的是种子里孕育的文化与价值观,是很需要买种子和撒种的人一起用心,而不只是用钱经营的。

    “以客为先”的意识或价值观,说到底不外就是善解人意。善解人意就会对他人的感受细心,而不只是懂得善待和方便自己。全球的消费与资讯科技发明的潮流,近五至十年来都先后或跟风地走入“我”的世代,设计与成品都讲究以“我”为先,争取更贴近“我”的需求与期望。这是一种产品与服务个人化、细致化的概念——从顾客或方便使用者的角度着想,是名副其实的以客为先。然而,“我”的世代是不是就一定是自我中心意识的无限放大,对我的方便与要求的无限包容甚至纵容?

    严格来说,整个服务链、整个社会如果能真正贯彻“以客为先”文化,并把这文化深透到其“善解人意”的精髓,“我”的世代的世界就更不应该是个人人都过度自我中心的世界,大家应该会更有意识的少一点自私,多一点顾及他人及社会的需要和感受。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吴新慧:善解人意了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2011-07-31)

    早报导读

    ● 郑维

    别当真

    萝卜头不是菜。

    这位仁兄来自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政治民主自由、经济疲弱不堪、社会动荡不已、足球防守第一的意大利。

    他的大名是罗伯托,可怜他来新加坡后,找了个心直口快、伶牙俐齿的华人女友,被蒙查查起了个外号“萝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被叫开。

    萝卜头也不菜。

    这位老兄来自意大利的书香门第。他的老爸是意大利一家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估计他从小被老爸用量子学说和相对论洗经伐髓,练得一身读书的好功力,年纪轻轻就拿了博士,在IT领域上成就不小。

    让我很欣慰的是,他也没法打破“繁忙的道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个非物理和IT的宿命,和我同病相怜。

    最近和萝卜头一家混熟了,才问起他老人家以如此扎实的学术和技术功底,不好好在欧洲待着赚欧元,为啥离乡背井地下南洋来。

    他老人家蛮给祖国面子,语焉不详,倒是他心直口快的夫人(给他这个外号的女友和他修成正果)竹筒倒豆子地泄露了萝卜头东游记的心路历程。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郑维:萝卜头东游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2011-07-31)

    早报导读

    ● 李冠芳

    星月亮太阳

    说真的,没有亲临现场参与这样的派对,我还真难想象网络新世代对于表达自我可以如此没有保留,毫不迟疑,并且忘情挥洒。

    第一次参与的5年班(50岁段)同事饱受“文化震荡”的嘴一直无法合上,不断念念有词:不习惯,真不习惯,好不自在,格格不入,感觉自己好老。虽然我们自认是资深的网络移民,对于网络世界并不陌生,但站在这群浓妆艳抹、造型缤纷、分不清是男是女的80末90后新人类群中,我们像恐龙。

    300名80末和90后新人类是受邀出席今年“新加坡部落格大奖”的博客,他们结伴参加7月23日在夜店“上海娃娃”(Shanghai Dolly)举行的颁奖典礼,兴致勃勃地响应派对的主题,把自己乔装成某个历史人物,再添上自创的现代元素,在场子里飙洒青春满溢的创意,想方设法出位。

    这是omy第四年主办这场比赛了。从第一年的生涩参与,到今年竞争的博客们相约出席派对,在派对前几天就开始在网上费心讨论穿着等,你知道,这已经成为他们每年期待的嘉年华。短短三小时的派对怎么足以满足一年的等待?派对后,他们在社交网上继续谈论纷纷、到处分享照片影片和感受,并四处搜寻和“friend”(结交)新认识的博客友等等,你知道,走出了派对现场,从实体世界走入虚拟世界,真正的交流和互动才开始,而且将无边无际、没有时限地延续下去。那是新媒体世代最有能量的体现。

    可是,博客是不是已渐没落?受邀出席的多元艺术家陈瑞献小心翼翼地问我。

    当初我们找陈瑞献为这个奖设计奖座时,连博客是什么都不问的他豪爽地一口答应。要颁一个奖给别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显示主办者有着认可和赞赏别人优点的胸怀。他这么说。

    “新加坡部落格大奖”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希望可以奖励这些很少有机会在主流媒体上曝光、受公众瞩目的族群。大部分个体博客的“读者群”无法与主流媒体相比,但有性格、有特色、用心经营的博客,就像个性小店,有其饱满美化城市的作用。

    经营博客的人,很多都是有一支笔和一颗心的。或是文字,或是图象,博客可以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结合社交媒体的力量,博客让我们的阅读版图变得更多元,更自由与辽阔,也让博客们得以翱翔天际。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李冠芳:博客的明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周兆呈:七月鸿沟

    (2011-07-31)

    早报导读

    ● 周兆呈

    城外城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那一晚,到深夜时,网上已经可以看到温州市民自发前往医院捐血的照片。那些长长的队列、严肃的眼神,构成动人场景,令人激赏温州人的温情一面。从这一点上说,《温州日报》女记者在温家宝记者会上发问最后一道问题,为以往在中国社会中留下“炒房团”、“唯利是图”印象的温州人挣回一些奖赏,并不为过。遗憾的是,这种大爱的情怀总是在灾难之下才得到最大的激发。

    那些从深夜到凌晨一直排队轮候在医院捐血的,从照片上看,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当晚的这些反应至少说明了两个现象:一是网络和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和动员作用。在中国突发事件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媒体规律和媒体管制的双重限制,一方面散发式信息在有限的媒体空间难以海量传播,而报纸受到出版周期、电视受到设备、节目编排的限制,另一方面,官方对于中国的报纸和电视的规制自不待言。这时,微博短时间内爆裂式的传播,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封锁,将突发事件极为迅速地变成公共事件,不仅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载体,并在事件的各进行阶段例如救援、捐血、查证、寻人等等环节,发挥超乎想象的动员作用。这期间,成千上万条微博,自动自发地产生、转发与评论,没有限制无需成本,真正做到了群众智慧的集合。

    动车灾难当晚微博上不断出现捐血的呼吁,并详细介绍医院的具体地址、所需的特别血型,以及捐血的注意事项。对于呼吁的响应以及赞赏,无疑也鼓舞着更多后来者的加入和参与。

    第二个现象是,响应网络呼吁深夜奔赴医院的多是年轻人,也证明使用网络和微博的主体是80、90后,尤其是在晚上。这些在深夜摒弃电视或酒吧的年轻人一直泡在网上,他们可能是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者,或百无聊赖或兴致盎然地打发时间;他们可能是要从白天生活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借助网络抒发自己的心情,寻找同伴和心理的慰藉;他们也可能是现实社会的“刺客”,以锐利的词语抨击时事。但当事件突然发生,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和心理,是同情或悲愤,是疑惑或焦急,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传播的主要中间体,也成为网络动员参与救援以及捐血的主要力量。

    这种结果充分符合相关的数据调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中国网民中,20岁到39岁占了53.2%,50岁以上网民仅占5.8%。而对中国网络普及率的调查中,浙江网民的比例之高也佐证了网络动员能力的基础。浙江有网民2786万人,全省网络普及率达到53.8%,排名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温州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网络高普及率亦在意料之中。

    作为国家事件,网络的参与显然超出浙江网民的范围。全国的知识分子、媒体精英、意见领袖都很快参与到传播信息和发表意见中来,互相求证、互相响应,并不断公开彼此受到的官方压力,戳破真相的气球,形成互相声援之势。

    这一周来,看铁道部的作为与媒体从业员、民间意见领袖以及普通网民在微博与网络上的互动,行政行为的粗暴和僵化、官方语言的乏力和落伍暴露无遗。从年龄上说,主政者大都属于5.8%的少数范围,甚至不谙网事,其实对网络的技术熟悉与否不是关键,而是他们对网络生态对于政府公关、决策、施政、行为等带来的冲击,民间对政府心态和批判的方式的改变毫无感觉,与民意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中国每次发生灾害事件,最后都变成是对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拷问,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挥抹不去的历史积怨。虽然通过财势的强压、焦点热点的转移以及力量不对等而被迫退让,得以平息一时,但难免会在将来再次遇到特定突发事件时,卷土重来,将人们心中深处积攒的怨愤再度挑起,让人们继续基于过去的经验判断政府行为的目的,从而加大特定事件中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那些过去没有彻底解决和安抚的问题,形成叠加的滚雪球效应。

    bd600b9dtrack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14df7b52EKCgBk8MZdE.gif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

    9e5092b2p300 110421.gif 150x150 联合早报 | 周兆呈:七月鸿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12742440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评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转自:http://luckerme.com/archives/443.html

    Google在社交网络上 的大动作已经足以引起Twitter和Facebook的危机感。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16天内就俘获了1000万用户,而Twitter当时达到 这个用户数用了780天,Facebook则长达852天。不过和大部分新兴的在线服务一样,人们可能在注册了一个账户之后就几乎不管它了。事实上,这些 注册用户很可能就是那些当时注册了一个Twitter账户,然后觉得”好吧,我只是想试试看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接着很快地就失去了新鲜感――就像 阿凡达当时给他们带去的小小的伤感还有其它任何一些小小的东西一样,他们会很快从这些对他们的人生来说微不足道的的情感中走出来。

    不过Google+仅仅只是发布了一个月不到,它的绝对使用增速和第三方网页的开发似乎已经可以证明这个社交网络的强大潜力。人们喜欢 Google+,如果还需要一些什么改进,而它的开发者们也愿意尝试增强一些喜欢它的人们的用户体验,那么下面这些列表就是Google+团队还能做的一 些事情。没有特别的顺序,只是单纯的列出它们而已。

    Google+外观改造工程

    • Boost的可用性为Google+提供了能够改变其外观细节的工具,不过这会使得整个页面看起来焕然一新。包括在界面上可视的发表内容分隔和评论与内容的分隔,还有一个隐藏发布的直接链接。102238MyY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需要一个窄带宽的Google+使用解决方案,Chrome应用G Plus Lite就是你要找的东西。它可以在你的电脑上直接运行手机版本的页面。当然,如果使用Lite版本的话,你也没办法使用那些手机版本里面不包括的功能,比如Hangouts。
    • 你可以从你的电脑中上传任何图片,或是使用扩展功能中的图片来变换背景。而这个背景是只对你本人显示的。不过除了卸载掉这个扩展功能之外,好像没有其他办法能够取消这张图片的使用。
    • Google+ Ultimate为Google+的外观美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此之外它还给Google+增加了一些其它功能。就外观来说,你可以改变背景颜色,并选 择发布的默认外观或是在每个发布之间设置边框分隔。又或者你可以选择用网格的形式来显示整个界面。不过因为发布的内容有长有短,如果选择这种模式的话,可 能在显示上会有些不平衡。这个扩展功能还在地址栏旁边添加了一个通知按钮,通过这个按钮你可以选择将对话框移入通知栏,并能够调整滚动条大小、调整图片大 小等等。102240jyM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oogle+ Refinedis,这是Chrome的另一个扩展。这个扩展给Google+带来了一个更为整洁的外观。你可以减小字体大小,选择简洁的评论显示模式, 移除每个发布的Welcome链接和+1还有分享链接。同时,和其它类似的扩展一样,每个发布也和它前后的文章分隔开。不过这款扩展有一个很有趣的特别功 能――就是不管你如何滚动页面,主页菜单和搜索栏都能显示在页面中。
    • Google+ Me是一款Chrome的扩展功能。它可以折叠发布内容和评论内容,同时显示即时评论。在阅读时,你还可以做标记。102242AvE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对Google+的黑色工具条不是很感冒,那么你可以用Color Changer这个扩展功能很容易地改变工具栏的颜色。通过它的一键转换功能,你可以选择将黑色工具条改成预设的绿色、粉色或蓝色。不过如果你想用一些别的颜色,你就得自己去下载代码并安装。102243xQj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发现你现在上Google+的时间超过Facebook的时间,而对Facebook的页面又有点怀念的话,有个东西能解决你的这个问题。不管你信不信,有个用户脚本能让你把Google+的界面变得像Facebook一样。
    • Tweetify可以让你的内容看起来更加紧凑和简练,不过它也有个小小的缺陷――它将发布内容折叠成只显示140个字符的模式,除非你点击一个发布的永久链接,否则你不能展开这个发布。不过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显示模式的话,这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缺陷了。102244CgL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Chrome的还有一个Google Plus Bar Minus的扩展功能。它可以让你一键”移除”Google工具栏――其实只是在你不需要的时候将它隐藏起来,而当你需要的时候,点击这个按键你还是能再 次使用链接和通知等功能。这也是能让你避免被无休止的Gmail,Google Reader或其他一些Google页面通知提醒骚扰的一个好办法。

    改进Google+的用户界面和功能
    以下一系列扩展功能都可以让Google+更贴合用户的个人偏好。这些扩展为Google+增添了一些它没有的或者需要改进的功能以给用户带来最佳的Google+体验。

    • 你可能会觉得Google的所有服务都应该有搜索功能,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在Google+的媒体流内容方面却没有很方便的搜索方式。你可 以选择直接上Google Plus Search来搜索这方面的内容,或者你也可以用一个扩展――Search Extension for Google Plus。尽管它的唯一作用就是让你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一些搜索活动,并能够将搜索结果显示在这个页面中。Chrome用户也可以用这个向导来学习一下如 何将Google+的发布内容和用户资料在默认的搜索引擎中进行组合搜索。有点讽刺的是,现在是Bing正在进行Google+发布内容的索引工作而不是 Google本身――至少就这个用户来看是这样的:
    • GTools+给你的Google+页面带来了一些新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在滚动页面时将工具栏固定在屏幕的顶端。通过这个工具,你可以很便捷地 将所有Google+发布内容都翻译成同一种语言;还可以将聊天对话框移到Google+工具栏中。据猜测,GTools+还可能会为Gmail和 Google Reader添加通知功能(尽管就我们的来说,这个功能似乎没什么用处)。
    • 如果你希望为Google+的发布内容评分的话,Chrome的扩展功能Cirlestar for Google Plus能帮你做到。你可以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使用这个功能。有人用+1按钮来标记有趣的发布,而Circlestar能给人们带来一个新的选择。
    • 这个扩展的开发者Wyant给大家提了一个有关使用这款功能的更好的方法。因为从技术上说,除了直接和某个人分享一些发布内容,Google+并 没有单独的消息系统。如果你选择只对自己分享一个发布评分的话,这个发布会出现在你Google+页面的边栏中――就像收件箱一样。不过 Circlestar也有它的问题:这个评分的功能可能会时不时地消失不见,然后你需要刷新页面才会再看到它。
    • Surplus是一个可以将Google+通知在Chrome浏览器上显示的扩展功能。也就是说,通过这个功能你可以时刻关注到Google+上 的变化而不用打开它的网页。除了桌面和声音提醒,你还可以通过它方便地分享你正在Chrome上浏览的页面。值得一提的是,Surplus开发者的资料在 这周早些时候被Google删掉了,所以他将不再为这个功能提供支持。102245CFd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oogle+上有不少优秀的摄影师,如果你想要快速查看他们的作品,你可以通过一个叫做Photo Zoom的Chrome扩展功能。这个功能由Sebastien Mauer所开发。当你将鼠标停留在Google+的任何图片上时,Photo Zoom就会自动放大它。这个扩展功能还包括一些其他的设置。你可以将它设置为只有在按某个键(比如shift键)时才放大照片。你还可以选择这个功能应 用在哪些照片上――包括资料头像、Picasa图像或是外部图像。102248aW2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Sebastien Mauer提供的另一个Chrome扩展叫做Comment Toggle。这个扩展可以给你提供一个便捷的折叠评论方式。就目前来看,如果没有这个扩展功能的话,Google+的评论开始时折叠的,不过一旦你展开 它们之后,就没办法再收回去。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希望保持页面整洁的孩子,那么Comment Toggle在这个时候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了。
    • 对于那些喜欢用键盘快捷键的人来说,G+ Extended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就能对一个发布做”+1″操作;”-”是取消”+1″操作;”p”是锁定”+1″操作;”s”是分享一个发布;”e”是在一个发布项下展开较早评论
    • Notification Count for Google Plus让你在不打开任何Google页面的情况下,保持跟踪Google+的通知提醒。它在你的地址栏边添加了一个按键。通过点击这个按键,你就可以直接转到Google+的通知页面。

    102249DHj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Matt Mastracci发布了一个名为Replies and Moreis的Chrome扩展。这个扩展功能提供一个”回复作者链接”。通过这个功能,如果你评论了一个朋友的发布,它就会自动将他的用户名插入到评论 框中。如果你评论的是一个分享的发布,那么这个回复也会同时出现在原发布者的发布中。这个扩展还包括了一些快捷键、Google工具栏置顶等功能。在分享 链接旁边还加上了一个下拉菜单,你可以通过这个菜单将发布分享到Twitter、Facebook或电子邮件。最后,你还能设置桌面和声音通知的启动和关 闭。102250DYv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一些新潮的Google+用户已经开始尝试用Hangout了,随之而来的会有一些关于它多快被填满的评论。Mohamed Mansour提供了一个叫做Hangout Auto Retry Try Again扩展,它能让你毫不费劲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功能能够自动帮你重试,直到有一个新空间建立。
    • PlusBar是一个由Kosso开发的独特工具。它在所有的Google+页面上都加上了一个能够播放BBC、Al Jazzera、TWiT视频,还有DFH和Amazing Radio音频的工具栏。102252TfN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将Google+和其它服务同步
    Google+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就想到如何将其中的发布与其它服务同步的问题。

    • Zane Claes开发的Start Google+就是一个最好的整合Google+,Twitter和Facebook的方案之一。它将你在Twitter和Facebook中的媒体流都 放到Google+中。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不离开Google+的情况下河Twitter、Facebook中的朋友们互动。你可以从Google+中发送 回复和转发到Twitter中,也可以评论和喜欢Facebook中的发布。Start Google+可以将你在Google+中分享的所有东西自动发布到Facebook和Twitter中。还添加了一个Gmail收件箱提醒来帮助你在 Google+的时候知道你有一封新邮件了。从分享框中你能够很方便地选择开启或关闭这个功能,所以它不会使你的Twitter或Facebook上的朋 友们被你的发布淹没。同时你也能很容易地开启或关闭Twitter和Facebook出现在你的媒体流的这一功能。1022544KV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Extended Share能方便地将你或者其他人的Google+发布转到Facebook,Twitter,LinkedIn或是Tumblr上。如果你希望在更多地 方分享你的发布,Share+ Social Buttons还包括了Blogger,Yahoo,StumbleUpon,Digg和其它等等。
    • Helper是一个能够将Twitter体验整合进你的Google+媒体流的工具。它由Misha M.-Kupriyanov开发。通过它你可以方便地与Twitter和Facebook上的朋友们分享发布,标记Google+,Delicious上 的发布。最棒的还是它能根据标记生成链接。Helper还让Google+的发布和资料搜索功能更加完善。提醒一下――如果你在Google+上 follow了很多人的话,最好关掉通知功能。102255rkK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还有一个连接Facebook和Google+资料的扩展,不过有些用户认为它用起来更像是一款恶意插件。据一篇Reddit上的评论它的文章来看,如果你安装了这个叫Google+Facebook的扩展,它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困扰。
    • 如果你想将所有Google+上的发布都转到Twitter上的话,试试ManageFlitter吧。它就是简单地将你的这两个账户建立联接, 然后你在Google+上发布的所有内容都会在Twitter出现。如果你想要这个转移更加有选择性的话,你可以选择只同步那些标记#twt的发布。这项 服务并不是完全自动的,你可能要等等它才会在Twitter上出现。不过当这些内容出现的时候,超过140个字符的内容将会被省略,同时也会在后面附上你 Google+发布的原始链接。

    获得一个特别的url
    如果你在注册Google+之前已经建立了Google个人资料,那么你的个人资料会直接在Google+页面中显示。不过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这个资料的 话,现在有很多种服务可以提供Google+特别的urls,也就是说你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要使用这些服务,你首先要找到一个你的Google ID,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用户名。因为有很多种可用的服务,所以你总可以从中选择到一个你最喜欢的用户名。

    如果你选择Topl.us,你的url就会是:
    topl.us/username
    如果你选择Gplus.to,你的url就会是:
    gplus.to/username
    如果你选择Plus.ly,你的url就会是:
    plus.ly/username
    如果你选择Goplus.us,你的url就会是:
    goplus.us/username
    如果你选择gPlusNick,你的url就会是:
    gPlusNick.com/username

    在Google+上找人

    • The Next Web的Boris Veldhuijzen van Zanten开发的Social Statistics已经为超过40000Google+用户生成了统计数据。同时它也跟踪了这个社交网络上最热门的发布。这个网页功能显示了最热门的 100个Google+用户。102257lLD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FindPeopleonPlus为超过400万Google+个人资料做了索引。也就是说它只做了一小部分,不过这个网站确实提供了一些吸引人的用户统计数据。你可以通过地点、性别、恋爱状态、职业或者follower来搜索用户。
    • Google+ Counter是Google+的一个类似”名人馆”的工具,它囊括了超过30000的个人资料。你可以从这个名人馆中看到那些最热门的用户,而数据是以 小时为单位进行更新的。同时你还能看到Google+里最热门的女性列表。Google+ Counter还能让你建立自己的列表,这样一来,如果你想的话,你就能公开你的Google+圈子。102300TFk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roup/As可以给你一个在Google+上无比简便的发掘新人的体验。通过这个工具,用户被分为不同的群组,比如摄影师,企业家,名人,博 客和其他。Group/As和其他服务于Twitter的像WeFollow这种类似网站的区别在于,你可以向任何群组添加任何用户,而不仅仅是你自己。 这个功能有可能会被扭曲,不过至少现在看来,它是一个很棒的东西。
    • GPHangouts是Google+ Hangouts的目录册。如果你想要找一个hangout加入的话,你可以查找这个列表或者列表上的hangout安排。你可以随意使用它,不过如果你在计划一个没有管理员的讨论的话,最好准备一个话题。
    • Hangouts Finder是另一个搜寻hangouts加入的方法。不过这个扩展需要一些用户先来发起它。

    不管你在上什么网站,一些让你与Google+互动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分享一些内容到Google+,又不想打开它的网站,那么下面就有一些扩展可以放你从Facebook,Twitter和其它地方获取内容转到Google+中。

    • 通过+1 Plus One Extension,你可以方便地将你在Chrome中浏览的任何页面通过点击一个按钮进行分享。这个扩展不会和Plus One Button混淆,不过如果你安装它的话,它能够取得你所有网页上的信息,我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102301kfm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有个名为”++”的扩展能够显示你正在浏览的页面中涉及的Google+用户资料。这个扩展当然不是100%准确,因为它会显示所有与列出名字相匹配的个人资料。也就是说对于同名同姓的所有人的资料都会在此显示出。102303AoY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如果你想要添加个人的tweets到你的+1列表的话,Tweet +1会是一个很有用的扩展。如果你将Google的+1列表当成个人书签列表的话,这个扩展功能将会变得尤为有用。102304s7J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OneFB是一个能让你+1 Facebook发布的扩展。这个扩展的独到之处在于如果你+1一个在Facebook上分享的链接,这个Facebook更新的相应实际链接将会出现在你的+1列表中。

    102306Dki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 Google+没有将发布Google Reader上的故事当成一项服务列出。不过有一个变通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由David Vielmetter发现的,不过很神奇的是,它在Chrome上是行不通的(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不过在Firefox上,你可以点击Google Reader窗口能看到的分享按钮,然后将这个发布的标题拖进更新窗口。

    将在线照片导入Google+

    • Facebook:将Facebook中的照片导入Google+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用一个叫做Move Your Photos的Chrome扩展。你可以导入所有相册或是选择一部分相册,甚至是各个相册中的一部分照片到Picasa中(它们很快就会变成Google Photos)。导入相册会自动设置隐私项,不过一旦导入完成后,你就可以更改这些设置。
    • Instagram:你可以用类似Instaport的这些服务来从Instagram中导出照片。它可以一次性将这些照片上传到Picasa。如果你希望同步它们而不仅仅是一次性传输这些照片的话,以后你可能可以用Dropbox和Instadrop来实现。
    • Flickr:桌面应用Migratr可以解决将Flickr的照片导入Google+的问题。除此之外,它还支持 23hq,Photobucket, SmugMug, Zenfolio, Phanfare, Zooomr和其它。这个方式可能并不是最直接的――你需要先通过这款应用将Flickr中的照片下载下来,然后再上传到Google+。

    一些额外的Google+小建议
    如果你希望在Google+的发布中使用文本格式,你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 使用 *文本* 来加粗
    • 使用 _文本_ 来倾斜
    • 使用 -文本- 来加删除线
    • 使用 +名字 来连接一个用户资料
    • 使用快捷键 J 能够跳到下一个发布
    • 使用快捷键 K 能回到前一个发布

    你最喜欢的Google+扩展或是资源是哪一个?留下你的评论让我们知道你的看法。

    转载自: 雷锋网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3546605687998498102?l=www.chinagfw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312daede102238MyY.png 150x150 Google+资源手册,让你的Google+更顺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xztlsy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来源:http://www.itrufeng.com/%e4%b8%8d%e7%bf%bb%e5%a2%99-%e4%b8%8d%e7%94%a8vpn-%e9%ab%98%e9%80%9f%e4%b8%8ayoutube.html

    为了回馈下好朋友们,从这第一个程序开始后会连续发布原创的小软件小工具。也谢谢大家的支持哦。

    • 点击这里下载程序
    • 双击运行后见界面 点击按钮(如果360、金山软件等询问允许不允许。请全部选择允许)

    HT5YD89VLFA17HCEWR96G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 现在可以上 www.youtube.com 看视频了 (程序不用一直开着。点击破解后删除了都行!)

    Linux 版本 MacOS版本 尽请期待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105016930841553217?l=www.chinagfw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b411d176A17HCEWR96G.jpg 150x88 不翻墙 不代理 不用VPN 不花钱 不用注册 不用一直开着程序 就可以 高速上YouTube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hwn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来源:http://www.chromi.org/archives/12989

    有的朋友修改host进某些网站,但每次进入都是诸如 http://twitter.com ,大多时候有可能进不去。前段时间就算修改了,输入http://plus.google.com ,G+也是也进不去的,需要手动修改http为https,方能进入。

    今天,在Google+看到一篇介绍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搬到这里来,纯粹的Chrome技巧。

    下面是步骤:

    1. 地址栏输入chrome://net-internals/
    2. 在HSTS的标签栏里Domain里填上需要访问的domain,比如twitter.com
    3. 然后选中Include subdomains点击Add按钮即可,可以加多个域
    4. 这样所有访问这个域名(包括子域名)都自动转到https了

    相关的扩展可以卸载了,绿色又环保。

    via Google+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4765842464154839578?l=www.chinagfw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Chrome浏览器强制http重定向到https的简单方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haluoshitou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12742440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来源:http://www.techweb.com.cn/it/2011-07-28/1073369.shtml

    1311846900448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上海雨人旗下网络监控产品可监控联网者的QQ聊天记录,以及查看QQ密码。(TechWeb配图)

      【TechWeb报道】7月28日消息,关于北京部分咖啡馆停止使用WiFi服务的报道成为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为此我们TechWeb登录了 上海雨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官网,找到得上海雨人旗下网络监控产品的一些功能介绍,其中其产品可监控联网者的QQ聊天记录,以及查看QQ密码。

      上海雨人旗下的网络监控产品名为网络e魔镜,其官网介绍说,这款软件是雨人公司为企事业单位管理者专门设计的一款上网行为管理软件,以技术手段 帮助单位管理者轻松实现对员工上网行为的管理,以杜绝员工在工作时间对互联网的滥用,提高网络使用效率,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节省企事业成本支出。

      网络e魔镜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模块功能:网络行为管理模块和桌面管理模块。其中行为管理模块具有13个功能,包括搜索关键字过滤功能;网站黑/ 白名单过滤功能;端口访问控制功能;下载文件类型功能;网络游戏控制功能;邮件管理功能;对即时通讯账号管理功能;上网行为实行监控、统计功能;日志查询 功能;次数统计功能;流量统计(对单机流量可以进行总值设定,对网络总出口的总流量进行设置)功能;时间统计功能。桌面管理模块具有7个 功能,屏幕截取功能;击键记录功能;进程管理功能;应用程序管理功能;远程控制功能;资产保护功能;外部设备控制功能。

      网络e魔镜模块管理中对即时通信账号管理这一功能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该功能可以实现对腾讯QQ、雅虎通、MSN Messenger、ICQ等即时通信账号的追踪监管控制。如果被监控的即时通信账号登录到网络,系统则会报警。网管员可以根据通信账号查询到不同账号的 及时聊天记录,可以清楚地看到联网者的登录时间,结束时间,和谁聊天以及在此期间聊天记录,甚至可查询到账号密码。(王霖)

    ―――――――――――――――――――――――――――――――――――――――――

    需要翻墙利器? 请安装Wuala,查找和添加gfwblog为好友,就可高速下载翻墙软件,或访问http://tinyurl.com/gfwblog直接下载。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请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fanqia...@gmail.com

    请阅读和关注中国数字时代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请使用Google Reader订阅中国数字时代中文版http://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feed),阅读最有价值的中文信息;以及GFW BLOG(功夫网与翻墙)http://feeds2.feedburner.com/chinagfwblog,获取最新翻墙工具和翻墙技巧信息。

    推特用户请点击这里免翻墙上推特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更多翻墙方法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gongmin...@gmail.com
    翻墙技术博客GFW BLOG(免翻墙)
    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免翻墙)5500297126185736776 6770825657213178626?l=www.chinagfw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668d21c011846900448.jpg 150x150 雨人WiFi监控软件介绍 可查看联网者聊天记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hnsd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翻墙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時電子報 | 台灣精品展 北京開幕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由外貿協會與大陸3C賣場龍頭百腦匯合作舉辦的台灣精品展北京站,昨(30)日隆重開幕,共有31家台灣優質IT業者參加,為台灣精品IT產品首度在北京聯袂展出。貿協官員表示,透過台灣精品展,盼帶動相關產品今年在大陸銷量成長35%。

    貿協為協助台商拓展大陸市場,除在大陸各主要城市密集舉辦台灣名品博覽會,近期更借重大陸台資通路商的優勢,將台灣優質產品由點向線、面逐步在大陸市場拓展,而與在全大陸擁有22家大型賣場、單日入店總人數可達70萬人的百腦匯合作,被業界視為台灣IT精品向大陸市場深入扎根的一大捷徑。

    此次台灣精品展北京站,共有宏碁、華碩、微星、技嘉、創見、琉璃奧圖碼、合勤、威剛、大同、華寶、台達電、奇美等台灣31家品牌商參與。

    其中,華碩在此次活動中展示由歌手周杰倫設計的N43S2 Jay’s筆記型電腦;宏碁則展出Acer ICONIA雙屏筆電;琉璃奧圖碼展出微投攝影機;華寶展示智慧型機器人;奇美電則展出獲台灣精品獎的「光羽翼L系列」液晶顯示器以及「立體色域Z系列」的42吋LED液晶電視。

    貿協行銷專案處組長廖俊生表示,根據調查,目前台灣精品在大陸的知名度為61%,貿協希望透過這一系列的台灣精品展活動,能將台灣精品的知名度再提升15%至76%,同時年度銷售額能提高35%。

    與百腦匯合作的台灣精品展除了稍早已在上海和此次在北京登場,今年9月和10月也將分別在成都和廣州各辦一場。

     中時電子報 | 台灣精品展 北京開幕p 89EKCgBk8MZdE 中時電子報 | 台灣精品展 北京開幕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xilei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他才七岁,或许未真正懂得失去父亲的悲痛,当家人让他跪下,呼唤父亲的灵魂和他一起回去时,他那颤抖的哭声和挂在脸上的泪水让人无法不动容。

    GsuZS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动车事故遇难者司机潘一恒的儿子在现场:爸爸,和我一起回家!

    GABFj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王全宝:7、23事故调查组已入驻距温州市区3公里的景山半山腰的四星级“雪山饭店”。记者联系专家组成员北京交通大学原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教授纪嘉伦,联系采访,纪称:如来采访我立即报警,高检都在这里。我好怕怕呀!!!我即告知,警察没有管理记者采访的职权

    @温迪洛:调查组成员纪嘉伦,中国铁道学会运输委员会秘书长,被称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去年11月新闻他说:世界最好的高铁在中国。温州事故前月,他说京沪高铁运营安全,拥有可靠保障,最后强调:从现京沪高铁运行情况看,大家完全可放心,京沪高铁已在日常维护、设备质量、防灾等各方面都有周到考虑。

    @贺卫方:【请王梦恕院士退出调查组】查网络信息,国务院调查组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院士本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自专业角度而言,与本次交通重大事故无任何关联,不知何故能够担任专家组副组长。况且此前王院士为高铁颇多鼓噪,令人怀疑是否有利益关联。为洁身自好计,请王院士退出本次事故调查组。

    1iI2P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人人网网友上传自己乘坐高铁的场景

    BTWkB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30日晚21时20分许,中国动车D1、D7、D17均在抵达沈阳某站前意外停车了。综合微博消息,京沈D1动车故障,停电两次,停逾1个小时,车里车外漆黑一片。乘客慌乱,烦躁不安。列车员解释,遭遇打雷,供电故障。

    @张轩语:我在D17次上,电网坏了,车里还没电。。。停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

    1dJG1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ajdue:D1现在已经全车没有电,万恶的动车……曹你妈铁道部……老子要是有事……炸了你……

    wR2y5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桔子树小窝:刚刚有个在上海局做最基层小财务的哥们儿告诉我,因为这次事故,他大概会被扣掉500块左右的奖金,考虑到上海局现有员工14万,比他官儿大的多扣点儿,特别官儿大的少扣点。总计约七千万。50万一个人,再加上伤员,最后估计还能有点儿剩。某铁果然表里如一,对内对外都是一样的狠啊……

    @纽太普 :我爸确认了,作为货运站职工,要扣400块安全奖金

    @杨海鹏在上海:铁道部现在克扣职工工资,为温州追尾事故死伤集纳赔偿金,此甚无理。铁道部现在冗员,多集中于司局级,且内部关系复杂,血缘亲缘,网络密布;基层收入低下,工作强度大,怨气重。如铁道部要厉行改革,当在不 扩大人员成本的前提下,减少党务等岗位,遣散冗员,减少官僚,增加基层收入。

    记者: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是否存在为了尽快抢通线路,而没有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现象?如何解释没有生命迹象了,又搜救出小伊伊?

    陆东福: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伤害了在事故救援第一线2000多名铁路职工,3000多名地方的公安、驻军、武警、消防、卫生等部门、群众的感情,他们为事故救援救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y4IWk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昨天从南美访问归来抵达上海后,立刻转机直赴温州,看望7·23动车追尾事故伤员,赵洪祝向伤者道歉说“对不起”,表示自己因在国外出访而来晚,同时希望他安心养伤。

    Lrb51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郭松民:美国为什么一定要废掉中国高铁? 中国高铁从根本上动摇美国主导的海洋霸权。高铁不烧石油,不走海路,美国的十几艘航母和大量驻波斯湾美军基地岂不成了摆设? 美国的最低目标是要把高铁局限于中国国内,在网上大量制造舆论,造谣诋毁中国高铁,在世界上形成中国高铁不安全甚至是臭名昭著的形象

    @宁财神:其实高铁很安全,从来没出过事,都是美帝及其走狗在造谣!

    @郭松民:美国退役海军上将Hyman George Rickover 前不久说:10艘航母也比不上一条高铁对美国的威胁大。美国为什么一定要废掉中国高铁? 因为中国高铁直接损害波音公司的利益。据估算,未来中国20年内,中国高铁的出现基本上让波音公司4000亿美元订单泡汤,高铁如果接通全世界,波音必然破产!

    @陳釔帆:维基百科资料显示,Hyman George Rickover (January 27, 1900 – July 8, 1986) 。你丫真荣幸,能在“前不久”聆听他的教诲。

    eTsXk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加藤嘉一:前部长刘志军创建了高铁,但并没有完全定下高铁的管理体制,继任者无法分清哪些是能改的,哪些不能改。即使真的全盘接受,这种制度对人的折磨和剥削也过于严重,到底能延续多久而不被打破也是个问题。当然至少在目前,中国急需的肯定是一位更加敬业,更加负责的铁道部长,以避免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cefY7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王福重:在日本,新干线出事,川崎要造假,政府制裁他,政府造假,法院会追究它,法院不公,议会会撤销他的裁决,如果议会、政府和法院一起做坏事,也不要紧,因为政府搞不定媒体,搞定了媒体,也搞不定知识分子,更搞不定日本人民,不行就换了政府,换了议会,换了自民党和公民党。

    d1g9G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杨峰陈碧:如果谁无意中拿错了我太太的手表,请归还于我,愿以10万元答谢!

    7YcTv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法制晚报报道,今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在校内为在温州动车事故中遇难的2名校友,进行T恤义卖。T恤上写有“Bring them home”字样,意为“带他们回家”。组织者上午准备的150件T恤最低60元/件,所得全部收入将送给2名校友的家人。

    xG3cI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陈岚水妖:此时,中国传媒大学南侧操场,为死难的两位学子哀悼祈祷。为所有人追问。

    AbTHZ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skane-兔腾二世:上海铁路局前。小伙子

    ERdZl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上海地铁流浪汉:【7.23頭七悼念】今天傍晚在上海火車站南廣場鐘樓下,一些不相識的群眾相聚悼念7.23動車事故死難者。但因被國寶驅散,儀式被迫提前簡單舉行。依次獻花,點蠟燭,並由一位悼念代表致簡短悼詞,大家三鞠躬。(圖中第二張照片站我對面的黑T恤是國寶,就是他指揮JC驅散悼念人群的。)

    K0ViX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Xfoto:點起燭火默哀 為723動車遇難者祈愿 廣州麗江花園 2011 0729

    NxEhq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巴索風雲:今天,我們不能光明正大悼念“一周前的他們”,再不能在媒體上追尋到“他們的真相”,不能看到“他們的種種信息”,背後的自由女神很模糊,100年了。。。

    yPHGL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温州火车站还有75件行李待领。据凤凰卫视

    11Rpb0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kentzhu:跑了3个报摊终于买到一份今天的经济观察报,忽然发现今天穿的这件衣服很配这份报纸。404, Not found,不仅仅是网页……

    QZUNJ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郭志凯:纪念7.23D车事故,汪锋唱<当我想你的时候>,请全场观众举手势向天哀悼死者!那些在天堂的人们、你们看到了吗?

    @郝舫 :那一刻全场安静得吓人。

    xPnmX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陈洁在北京:在上海虹桥登机。中国民航报今日的"重磅关注"以一整版的篇幅报道了动车事故,颇有深义。

    tQbCp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王佳微博:今日南都,评论周刊

    OEVXU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周立波:一美国人跟我吹牛说:911为了找寻罹难者遗物,大楼残骸都会用输送带滤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钥匙扣都会被好好的善待!我说:“吹牛!我们这里都直接埋掉的!”

    @南京周末:下午在医院,遇到一对农村来的夫妻,给绝症的儿子看病,面对天价医药费束手无策。那个年轻的父亲看着报纸,动车死一个人要赔多少万,说:要是我在那车上死了就好了,咱娃就有救了。他的妻子立刻扑上去掏出张手纸来给他擦嘴,还一直念叨着呸呸呸……泪长流

    @简光洲:家属认为铁道部必须先道歉再谈其他,但铁道部通过地方政府转告,三十号前最好签了,不签爱咱地就咱地

    @永_道:多么孤单无助的身影,他可能会是未来的任何人

    At5Sx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2】故宫一级文物无损分析受损

    故宫博物院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候发生文物损坏事件。经过26日的调查认证,初步判断为科研人员失误所致。http://t.cn/aYKyUY

    王牧笛:7月4日的丑事,7月31日公布,还扯什么26天的调查认证。如果网友晚些披露,这调查期还能无限延长,直到东窗事发。我总算搞懂了,中国式调查的耗时完全取决于丑事何时变成丑闻。故宫,你太“撼”了!

    【3】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曾发170余文件调控物价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走进西城月坛街道,跟家庭主妇们面对面畅聊柴米油盐等物价上涨的热点话题。彭森的第一句话就说:“大家伙儿都有这样的感觉,东西贵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彭森告诉她们,百姓的生活,时刻牵动中南海

    R052e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4】蛟龙号第4次下潜在海底布放中国龙木雕

    30日,蛟龙号完成第四次下潜并在海底布放中国龙木雕,历时近9个小时。蛟龙号此次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采样等工作。

    XFI8v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5】今日上午三峡广场地铁站大吊车垮塌

    @记者高飞:三峡广场地铁出口吊机施工翻了

    jW4oW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6】恐怖袭击

    @billkds:强烈谴责恐怖份子!7月30日23时45分,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喀什市美食街路口劫持一辆正在等候红绿灯的单排座卡车,持刀杀害一名司机后驾车冲向人群,并下车持刀砍杀路边群众,现场造成六名无辜群众死亡,28名群众受伤。周围群众奋力抓捕,搏斗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死亡,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87yFO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7】大陸人來香港排隊買LV,香港人去大陸排隊買回力

    12ewJE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8】贱人上天

    @时寒冰:前几天出去玩,走在亭台之间,欣赏风景。突然听见有个孩子高声朗读:“贱人上天!”我一抬头,看见了四个大字(附图),忍不住大笑,笑声极具感染力,一只正吃草的羊百忙之中停下嘴巴,慈祥地看着我。奇才啊!孩子的话一语中的,直击当今现实。与大家共赏

    Nmplh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9】奇迹:小偷给主人留钱

    @微天下:最近,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一名91岁老妪家里进了一伙贼。但小偷翻箱倒柜后发现主人真是穷得叮当响,于是不但没偷走任何东西,反而留下500卢布(约合116元人民币)并附了一张纸条:“老太婆,这是留给你过日子的。”连一名办案警察也感叹:“干这行40年从没遇到过这种小偷。”

    5ilqI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0】奇迹:飞机折断竟无一人死亡

    @戴小京:7月30号午夜,这架载有163名乘客的加勒比航空公司的波音737,从纽约飞抵圭亚那乔治敦切迪加根机场降落。正当乘客为平稳着陆而鼓掌欢呼时,飞机冲出跑道,掌声变为持续的尖叫……飞机撞过围栏,折成两半,在掉入深沟前停住。乘客随即利用紧急设施逃生……奇迹在于:飞机折断竟无一人死亡。(AP)

    omBMQ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1】奇迹:23年前

    @钱钢-香港大学:【铁道部长引咎辞职】人民日报1988年3月7日头版头条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民航222号客机空难事故和80次特快列车颠覆事故调查委员会汇报,决定接受丁关根辞去铁道部长职务的请求;决定给予民航总局局长胡逸洲记大过处分。(数月前,中共13大提出:“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

    10yL9z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2】奇迹:导弹准确打在了锅里

    @老榕:快讯:联军昨天对的黎波里的轰炸,包括了这样的三个卫星电视天线。袭击后,利比亚“国家”电视台的传播范围大受影响。此后卡扎菲在该电视台发表录音讲话,发誓永不放弃对“叛乱分子”和北约的斗争。老榕说,此前有人说联军空袭了利比亚“国家”电视台,这纯属捏造。

    zCQSt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老榕:快讯:据路透社报道,他们在街上采访当地人关于尤尼斯之死的看法时,惊奇地发现大街上的人们和“国家”电视台说的词句都几乎一模一样,比如说他是叛徒,“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之类。这位还在的黎波里的记者在报道的最后温和地描述道:卡扎菲政权的人一直伴随他们采访并盯着说话的人。

    【13】纽约一家大的书店要关门了。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o3LHK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4】怪事

    @章小斯文:黑龙江方正县为了吸引日商投资花了70万为侵华日军逝者立了个碑,为了GDP和政绩,当地政府竟然贱到这种地步,你丫怎么不建个靖国神社拜一拜。一周前的温州事故名单调查不清楚,几十年前死掉的人名单调查的清清楚楚;反右、大跃进、文革死掉几千万人没有建碑,给侵华日军建碑。这就是中国式碑剧。

    @wuliucun:这些人中可能也有普通的日本人,不可一概而论,但反右、大跃进、文革死掉几千万人没有建碑不说,还有人不容谈论。确是怪事。

    62OvP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5】南京将更换3万多块路牌 每块花费3000元引热议

    据中国新闻社,南京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对全市路牌逐步规范统一。目前已经更换326块,平均一块路牌花费3000元左右。据官方统计南京共需规范设置路牌30792块,若按第一批路牌的造价,全部更换将接近一亿人民币。

    dfpXq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6】没有一件符合常识

    @任志强:动车从事故发生到事故处理,到信息公布,没有一件符合常识的事件。出而反而的说法更让民众无法理解和接受。缺乏人性的作法,明显的是想掩盖背后的责任。政府的公信力正在被政府机构人员的劣行而破坏。不从制度上纠错,仅靠某个领导的行为是无法挽回这些影响的。最终要靠改革重塑政府形象。

    为人民服务是错的,为人服务才对,民和官怎么就变成对立的呢?你和我是一样的,凭什么你当了官就不一样?都是皇权思想作祟。

    wnjXw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lonelymelbourne:1、自称民主的国家的总理,穿运动鞋吃食堂,大家有必要感动成这样么?2、有人说他只是个老人,错,他是政府代表,没人逼他年纪大还顶着,老人政治早就是我们的大弊病。3、百姓本质上觉得当官就该有特权,稍不搞特权就感恩了。4、民主政治进程被一次次懦弱愚昧的感恩搅得失去了理智的方向和坚定的动力。

    【17】历史的怪圈

    @清风入帘:中国历史规律的精辟总结是:将世界上最丑陋的【统治特征】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三千年之久,永无止境地重复着同样的罪恶和悲痛。这就是历史的怪圈。至今我们还在这怪圈里挣扎、慨叹、徘徊。

    《拉贝日记》书中只看到一个中国女人闪耀着人性尊严,其余只知道跪地哀嚎,像猪狗一样被人凌辱和屠戮。最让人惊讶的是鲜血未干之际,安全区中国人居然放鞭炮庆贺春节。连拉贝也惊叹:这些中国人,只要自己不被杀掉就可喜可贺····

    Mfx8T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8】国家一旦没了正义,就沦落为一个巨大的匪帮。(奥古斯丁)

    lJvVr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19】我在空中盯着他们

    7月24日6时48分,陈斌飞到“7•23”事故现场上空。他一手掌控动力伞,一手拿单反,记录下了当时场面。几小时后,他拍的视频就在温州电视台、浙江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播出,为人们看清这场事故提供了全新角度。航拍为什么?陈斌说:“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

    PEHUX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杜易桥:加拿大纪录片导演艾伦曾被人问到,为什么要拍纪录片?艾伦说:“我曾经有个梦想,每个人都来看我的电影,每个人看了以后被改变,变得更好。” 那么,什么是变得更好呢?艾伦说,“身为人,我们非常需要理解现实,可又非常逃避现实。有意思的是,当你看到现实,面对它的时候,它就不再那么令人害怕。”

    【20】你们要把中国引向何方?

    @清风入帘:无论你们如何的狡辩,我们都清楚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含辛茹苦廉价血汗换来的财富都流进了你们的腰包。无数的老人老无所养;无数的病人无钱医治;无数的孩子上不起学,满街的有毒食品;多数的河流被污染,到处是以强凌弱、坑蒙拐骗、道德沦丧、诚信皆无、全民族堕落。你们要把中国引向何方?

    HpcG0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黑格尔)

     

    来源: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喷嚏新浪围脖:http://weibo.com/dapentizk

    喷嚏官方淘宝店:http://shop.dapenti.com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韩寒最新小说)

     喷嚏网 | 【喷嚏图卦20110731】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感到深深的伤害

    用手机上喷嚏网m.dapenti.com        每周精华尽在【喷嚏周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xilei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网刊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章文 | 迎头痛击“公民社会”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2011年05月18日 09:57:53

    在故宫博物院写错”撼”字前后,一连串的”撼事”接连发生:知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驾入刑,知名投资人王功权高调私奔,安徽颖泉公安宣称要”迎头痛击暴力抗法者”,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警告社会管理不能落入”公民社会”陷阱。
      前两桩事虽然”撼”,但毕竟只是关乎个人,后两件事则关乎大众,更值得多费点笔墨和口舌。
      安徽颖泉公安的微博全文如下:”暴力抗法者之所以嚣张狂妄,暴露出一些地方行政执法的疲软,公权的萎缩。唯有迎头痛击,方能扶正驱邪,固我江山。”
     
    此微博迅速蹿红网络,并引来数千名”粉丝”围观和评议。反对者众,自然在预料之中。颖泉公安微博管理员根本颠倒了事情的因果关系,逻辑自然就不通了。众所周知,中国目前之所以暴力抗法事件连续发生,部分原因固然是公民权利意识增强了,更关键的原因还是由于公权的强横。
      拿最近媒体报道的几起暴力抗法事件来说,无论是沈阳小贩夏俊锋杀城管,还是发生在哈尔滨两起暴力抗强拆,无不是代表公权力的城管和拆迁人员过于专横跋扈,用非法手段逼人到墙角遭致反弹所致。
      认不清因果关系,不对症下药,只知道”迎头痛击”,将招致更强烈的反弹,即便有心要护”我(党)江山”,非但不能固反而坐不稳。
      如此素质,令人担忧。怪不得公安部常务副部长、中央维稳办主任杨焕宁在接受我的专访时,忧心重重,”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本身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巩固等问题,执法问题仍时有发生,有的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从反面说明了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对此,我们心里着急。”
      为了规范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公安部前些日子还下文严禁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并表示要对随意动用警力参与强制拆迁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但问题是,地方公安机关接受的是双重领导,地方首脑相比上级公安机关更能决定他们的财权和人事权,此境之下,杨副部长很多时候也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颖泉公安微博一事暂点到此。现在来听听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周本顺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撼见”:一定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切实解决社会管理中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防止误信、误传甚至落入某些西方国家为我们设计的所谓”公民社会”的陷阱。
     
    相比颖泉公安而言,周秘书长的逻辑更是不通:其一,公民社会不是陷阱,而是现代文明国家的普遍形态。不要公民社会,难道周秘书长的意思是要退回臣民社会?其二,西方国家没有也无义务为我们设计”公民社会”。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公民”,由公民们组成的社会自然应该是公民社会了,这个还需西人代劳么?周秘书长的说法不但不客观不负责任,且是对国人的极大侮辱。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在周秘书长眼里,我国宪法的规定根本不算数,完全可以弃置一旁,置之不理。我国目前依然是臣民社会,和西方国家的”公民社会”不是一回事,我国国情也不适合搞”公民社会”,因为那对我国而言,就是陷阱。
      从这种意义上讲,颖泉公安倒是和周秘书长暗中契合,上下呼应:正是因为公民社会是陷阱,并且是某些西方国家不怀好意设计的,故很有必要“迎头痛击”。
     
    鉴于周秘书长此段”撼言”涉嫌贬损宪法并给诸多国人思想上造成混乱,建议他站出来说清楚,否则建议全国人大质询他,以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母法–宪法的尊严!

    上一篇: 深圳的“反动” 下一篇: 公安部常务副部长:我们很着急

    阅读数(3216) 评论数(37)

    37

    本博文相关点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开封官场大地震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游客们还是对“反腐先贤”塑像再三膜拜。

    开封,“七朝古都”,清官包拯是其地方招牌之一。然而,自5月中旬以来,开封市长、组织部长先后被纪检部门“双规”,引发一场官场地震,至今余波未平。

    舆论认为,正是开封市长以及组织部长的双双落马,将河南省反腐吏治推向了高潮。

    官场地震

    5月15日,星期天。开封市召开城市数字化管理会议,参会人员有开封市长周以忠以及城建规划部门负责人,会议一直开到下午6点半多。

    接近7点时,周以忠被通知赶到位于开封市开发区的五星级酒店开元名都大酒店。周刚到酒店,在此等候的省纪委负责人宣布对其实施“双规”,随后周以忠的司机及秘书也被带走。

    令人疑惑的是,在周被带走的前一天,河南省委组织部还曾派考察组前往开封,考察周以忠“是否适合担任开封市委书记”。

    “考察组直接就问周以忠是否适合担任开封市市委书记。除了谈话,还有投票表决,投票结果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曾参与谈话的开封市一位副市长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

    “当时,市委书记一职基本上没人和他(周以忠)竞争”,上述官员说,市委副书记已经57岁,而周以忠才40多岁,又是清华大学毕业,官员们私下认为市委书记人选非周莫属!

    周以忠被带走三天后,5月18日,河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向开封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了周以忠的情况。

    “通报只说周以忠涉嫌严重违纪,什么时候违纪?违多大纪?通报都没说。”一位参加会议的当地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一周之后,中共开封市委召开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开封市委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决定:祁金立任中共开封市委书记,刘长春不再担任中共开封市委书记。随后不久,刘长春调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前后不到两周,市委书记调离、市长落马,令开封官场震动。

    现年49岁的周以忠拥有清华大学硕士学位,31岁就位居副厅级,就任位于郑州的中国第二砂轮厂副厂长,后成为改制后的上市公司白鸽集团总经理。

    之后周以忠转入政界,历任郑州市副市长、河南省贸易厅副厅长。2003年11月,调任南阳市委副书记。

    2006年12月,周以忠从南阳调任开封,仅仅3个月,职位从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市长一路直升,2009年3月,周再次当选开封市长。

    周落马不到一个月时间,开封官场再发地震,6月11日,开封市原组织部长李森林被宣布双规。当天,开封市委召开市委全会,下午继续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结束后,河南省委纪委有关人员到场宣布将组织部长李森林双规,带离会场。

    市长牵涉工程腐败

    在开封当地,有关周以忠落马的版本很多,较为可靠的消息认为周以忠因牵扯工程腐败而落马。

    近年来,随着开封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以及“郑汴一体化”的加快,开封的工程项目建设遍地开花,而这些工程绝大多数是周以忠任开封市长后开始推进的。

    一位当地学者称,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甚至投资,都由政府部门主导,政府官员由此获得了巨大的资源支配权,因此,大批官员落马事牵工程腐败。

    7月22日,《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自2007年周以忠从南阳调任开封任市长以来,开封市先后投资数十亿元打造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包括围绕宋都古城恢复与重现工程,开封城墙保护与修缮,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繁塔-禹王台景区综合开发,水系二期等。

    如此庞大的工程项目,利益诱惑在所难免。一位接近纪委的知情人透露,以开封西区郑开大道项目建设土地举例:按市场价格,每亩应该300万左右,通过市长签字,协议内定、限制条件等办法,最终以每亩30~100万左右价位卖出。

    周事发后,上述多个项目处于半停工状态。在位于开封市夷山大街西侧,宋城广场南侧,金明东街东侧的“城摞城”博物馆(又称“大宋博物馆”)拆迁安置工作已经停滞两个多月。

    “周以忠出事后,项目就被叫停了,不知道以后怎么办。”7月25日,“大宋博物馆”建设工程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周以忠双规之后,曾有传言当地数名地产商已跑到国外躲避,但上述知情人表示, “很多企业都是通过第三方行贿,目前还很难抓住开发商行贿的证据。”

    “周刚出事时,很多人想是不是有人陷害?但是现在看来周确实有问题。功不抵过,我们感觉很惋惜。”该知情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6月下旬,中共河南省委某领导来开封调研时曾说,“周以忠这个人工作做得不错”,但是马上又说,“这个人来者不拒,谁送都要”。

    关于周以忠落马原因的另一版本是安阳副市长张胜涛被“双规”后的检举揭发。

    张胜涛曾在开封市下属兰考县、通许县担任县长、县委书记等职,2009年3月升任安阳市副市长,今年4月中旬,张胜涛被河南省纪委“双规”。

    “张胜涛双规后,先后供出多名官员受贿。”上述知情人说。“周主政开封期间,与张胜涛过往甚密,周的案发极有可能与张的举报有关。”

    7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致电河南省预防腐败局副局长、省纪委副秘书长侯玉林,侯表示周以忠和李森林案件正在办理过程中,张胜涛案件可能会较早一些移送司法机关。

    组织部长批发官帽?

    与周以忠相比,组织部长李森林的落马令官场震动更大。

    据知情人透露,在李森林被双规后,纪检部门在其办公室搜出大量装有现金卡以及官员自荐简历的信封。

    “简历上一般写本人在某某局(县)任何领导一职,希望推荐提拔某职务。”上述知情人表示,纪检部门根据这些简历,曾拟出了一份多达百人的行贿官员名单。

    “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出现在行贿名单中,包括一些够资格的区委、县委现任领导。”知情人表示,此前,在开封官场,买官已成半公开的秘密,组织部长“虽然不能提拔你,但可以让你不提拔”,部分想被提拔的人千方百计讨好组织部长,包括拿钱走关系。

    开封市委组织部一位官员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开封此次换届中推荐官员年龄限制在40多岁,超过50岁的原则上不再推荐。因此,如何提拔没有污点的官员已成为当下头痛的事。

    由于涉及行贿官员众多,如果追究下来,开封官场将处于瘫痪状态。上述官员称,新任开封领导曾就此事与省委沟通过。对于出现在行贿名单中的官员,上头的意思是不提拔也不重用。

    除卖官之外,坊间传言,李森林与周以忠交往很深,是周以忠案发后牵出李森林。

    李森林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地质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地矿局工作,2001年任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2003年,任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2009年,任中共开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通过二人履历显示, 2003年12月到2006年12月期间,周以忠和李森林在南阳分别任市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此前,两人又同为省里下派到安阳的副厅级干部。

    2006年,周以忠从安阳调任开封市长,随后,李森林也从安阳平调开封,担任组织部长。

    7月21日,河南省纪委副书记齐新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电话采访时证实周、李二人已被双规,目前案件均在初核阶段,是否窝案不便透露。

    开封市纪委系统多位官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证实,周、李二人的案件是否关联不好说,但李森林在人事工作中涉嫌腐败是肯定的。 ★

    (实习生娄艳雪对此文亦有贡献)

    一边整顿吏治,一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两项新政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建构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本刊记者/王维博 王全宝

    在河南,一场始于两年前的吏治风暴势头未减。

    6月9日,河南省政府宣布免去韩时英河南省体育局局长职务。此前,韩因腐败问题被河南省纪委双规。

    6月10日,南阳政协原主席朱广平的情妇张小华因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2009年12月9日,朱广平被河南省纪委“双规”。 去年8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终止朱广平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5月和6月,开封原市长周以忠、组织部长李森林先后被双规。

    4月14日,信阳落马副市长张杰因涉嫌受贿700余万元在驻马店受审。

    1月,中共安阳市市委原副书记李卫民“逃跑”7个月后被抓获。

    大规模吏治的同时,一系列人事改革也在同步推进。

    吏治风暴

    2011年1月12日,河南安阳官方发布简短消息,称7个多月前失踪的安阳市委原副书记李卫民在三门峡市被抓。

    2010年5月,三门峡副市长张君贵、市交通局局长单向东、市房管局局长黄国华等8名官员相继因受贿落马,安阳市委原副书记、曾长期担任三门峡市组织部长的李卫民出逃。

    今年年初落马的河南省交通厅厅长董永安也曾担任过安阳市长,他是该厅1997年以来5任厅长中第四位落马者。河南官方对外称,董问题并非出在其担任交通厅长的两年零九个月中,而是与安阳市房管局局长耿清江被“双规”有关,事涉土地腐败。

    除三门峡、安阳、开封之外,河南亦有其他贪腐案件引人注目。在开封原市长周以忠双规前后,河南省体育局局长韩时英亦被“双规”。4月14日,信阳落马副市长张杰因涉嫌受贿700余万元在驻马店受审。

    实际上,河南吏治风暴两年前就已展开。2008年前后,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孙善武、河南省安监局长李九成、南阳市长助理刘建国、邓州副市长董平玲、郑州副市长王庆海等一大批官员均因贪腐落马。

    去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邓本章和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李永新均因严重违纪遭“双规”。

    上述反腐大案查处的重点集中在处级官员以上和工程建设领域等腐败“重灾区”。据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数据,自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河南省仅工程建设领域就查处贪污贿赂案件909件1121人,其中大案634件,县处级以上要案109人,厅级官员5人。

    腐败案件的查处显示出河南的反腐成果,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地的官场乱象。当地学者称,这一乱象已引起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层的重视。

    今年初的省委会议上,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要求对腐败要“保持高压态势”。6月30日,卢展工在“河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之后,专程率全体常委参观该省反腐倡廉建设展览。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全会票决重大人事

    反腐同时,河南的人事大调整同样备受关注。

    5月27日,漯河原市长祁金立就任开封市委书记。同一天,包括祁金立在内,河南省六个地市一把手更换,近30名厅官一起履新。在此前后,河南又对近百名厅级官员进行了更迭,涉及人数之多为全国少见。

    5月27日,中共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郑州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并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对29名省辖市、省直单位党政正职人选进行审议票决。

    根据官方公示,吉炳伟、王战营、盛国民、赵海燕四人分别拟作为开封市、新乡市、濮阳市及三门峡市市长候选人人选。开封、新乡、南阳、三门峡、商丘、驻马店六个地市“一把手”书记也同时易人。

    中共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票决结束时强调,全会票决“是我们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个创新”,既是对党政领导班子的加强,也是做好省市党委换届工作的需要,体现了对党的干部标准和选人用人公正导向的把握,体现了选人用人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票决一定程度上是河南吏治风暴的一环。”当地政情观察人士评价,一次“票决” 29名厅级高官在国内不多见,尤其是发生在四级党委换届的关键时刻,具有导向意义,这也算是河南吏治新政的一大亮点。

    河南省委政研室巡视员王永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卢展工要求要转变作风,提出“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标准。

    “五重五不简单”即: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年龄、文凭取人;重德才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特别要注意选拔那些作风扎实、工作踏实、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干事干净的干部。

    王永苏说,卢展工主政河南以来,在干部任用上提出转变干部作风,关键在做,要求实求效。在经济上,提出用区域经济的理念来谋划发展,力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施政路线图

    在河南的施政路线图上,吏治与人事调整最终都指向良好环境和经济大棋。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

    7月25日,王永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起草“关于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尽管中央有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具体文件还在起草之中,但是河南在人事布局上早已谋动而先行。

    河南如此大动干戈开展人事布局,正符合卢展工关于“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通过肃贪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

    “河南一系列政府官员腐败大案要案,严重影响了河南经济发展,反腐败有利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河南省社科院负责人如此评价。整顿吏治的同时大刀阔斧进行人事任免改革,有助于增强中原大省的前行动力及发展信心。

    4月19日下午,在“服务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座谈会上,新上任不久的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强调,“中原经济区”项目多、资金多,但出问题的几率也会增高,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可能性增大。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视规则为摆设,恣意妄为、破坏规则,甚至玩弄规则、玩弄程序,这是最危险的事情。”尹晋华说。

    在尹晋华看来,只有积极主动地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有新成效,在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上有新突破,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但王永苏认为,河南如此高调反腐败,与纪委书记的态度也不无关系。河南反腐始于原省纪委书记叶青纯,去年10月,叶青纯调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去年12月,从中央“空降”的新任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亦保持反腐高调。

    6月22日至23日,卢展工在开封调研时强调,“精诚所至,金石开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要及时清除腐败的体制机制和取信于民的反腐实际树立公信力。

    在开封采访期间,《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接触的多位官员表示不愿提及最近开封官场所发生的震动,他们希望开封在未来“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7月22日,新当选不久的开封市市长吉炳伟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开封的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希望能更多关注开封未来的经济发展。(实习生娄艳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开封官场大地震p 89EKCgBk8MZdE 中国选举与治理 | 开封官场大地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leon92126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民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台灣新聞 | 美債上限協商失敗 中國將損失慘重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距離8月​​2日美國國債違約只剩3天,現在已經進入最後的讀秒階段。眾議院29日當天以218票贊成、210票反對、3票棄權的表決結果批准共和黨領袖、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提出的法案。但參議院隨即以59比41的投票結果否決,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上仍在激烈博弈。

    依據這份法案,美國政府借貸權限將上調9000億美元,同時需要在今後10年削減9170億美元公共開支。

    美國國會眾議院29日通過由共和黨提出的一項法案,把提高債務上限和大規模削減公共開支措施捆綁在一起。但是,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難以通過這項法案。白宮方面當天呼籲兩黨達成妥協,避免美國陷入債務違約窘境。

    美聯社解讀,當天表決明確顯現黨派分野。眾議院法定席位435個,現任議員433名,共和黨240人、民主黨193人。民主黨所有議員投票反對這一法案。這意味著,黨派對立現狀下,這項法案幾乎不可能在民主黨佔據多數席位的參議院獲得通過。

    按照博納的方案,國會將採取“兩階段”的方式提高債務上限,即先提高9000億美元債務上限,同時要求在未來十年削減赤字917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明年初,美國將再度面臨提高債務上限的討論,屆時這一問題將成為奧巴馬連任的重要障礙。

    民主黨則希望使債務上限提高的時限能夠覆蓋明年的總統大選,同時希望適當增加收入。同樣,如果兩黨無法達成一致,這份參議院債務法案將在眾議院擱淺。

    美國白宮發言人傑伊·卡尼當天說,共和黨在眾院提出的方案“一出現就已死亡”。“時間越來越少,”卡尼說,兩黨“領導人需要立刻著手合作,達成妥協,避免違約,為有條不紊地削減赤字奠定基礎。”

    依據美國財政部的報告,美國聯邦政府今年5月16日突破14.29兆美元法定舉債上限,如果國會8月2日前無法提高債務上限,政府債務可能違約。

    市場正密切關注美國兩黨談判走向和經濟增長前景。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換算成年率為1.3%。

    一些分析師說,無論是兩黨談判進展還是經濟增長速度都難以平復市場擔憂。美國紐約股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29日連續第六天下跌,一周累計下跌540點,累計跌幅為一年來最高。

    一些分析師說,雙方在檯面上互不讓步,共和黨領袖博納力排黨內壓力、在眾院推動表決已屬積極一步。兩黨可能在幕後達成某種一致,避免出現違約事件。

    美國國會參議院29日以59比41的投票結果否決了眾議院剛剛通過的由共和黨領袖、眾議長博納提出的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的法案,兩黨在債務上限問題上仍在激烈博弈。

    當天早些時候,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0票反對、3票棄權的表決結果批准共和黨領袖、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提出的法案。

    29日的議案眾院通過、參院否決,“黨派界限”戲劇性呈現。 “驢象之爭”製造的不確定性,為世界經濟籠罩陰影。

    自1917年國債上限制度設立以來,美曾有過兩次“疑似”違約。一次在1933年羅斯福總統任期內。另一次在1979年,由於政府工作疏漏,導致一小部分債券利息支付發生延誤,造成短期“技術性”違約。

    新華社報導,中國至少持有1.16兆美元美國國債,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如果美國發生債務違約,中國必將遭受嚴重損失。

    無奈的是,美國國債依然是全球最穩定、風險最小的債券,並且也只有美國國債市場才能吸收中國快速增加的外匯儲備。

    不過,如果美國發生債務違約,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並不是外匯儲備損失,而是由此帶來的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二次衰退,屆時中國經濟必然無法獨善其身。

    一旦美國發生債務違約,美國國債收益率將飆升。整個市場借貸成本上升。對美國政府、企業以及個人來說,財務負擔將大大加重,經濟復甦必將中斷,甚至重新陷入衰退。

    同時,美國國債如發生違約,將引發全球範圍的金融動盪,全球債市、股市均將出現巨大波動。此外,美元匯率將大跌,可能導致石油等以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美國主要債主

    按持有債務從高到低排序,後面為該項債務佔總債務的百分比。單位:美元

    第1名美國社會安全信託基金:2.67 兆,佔19%

    第2名美國財政部:1.63兆,佔1.3%

    第3名中國:1.16兆,佔8%

    第4名美國家庭:9594億,佔6.6%

    第5名日本: 9124億,佔6.4%

    第8名英國: 3465億,佔2.4%

    第14名巴西:2114億,佔1.5%

    第15名台灣:1534億,佔1.1%

    第17名香港:1219億,佔0.9%

    (數據截至2011年7月)

    2011/07/31

     台灣新聞 | 美債上限協商失敗 中國將損失慘重p 89EKCgBk8MZdE 台灣新聞 | 美債上限協商失敗 中國將損失慘重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王小峰 | 读者来信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表哥好,一直在看您的博客。今天遇见个憋屈事儿,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治治让我憋屈的人了!! 事情素介个样子的:前阵子在职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统一报名入口在“中国学位与… 王小峰 | 读者来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传媒人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茅于轼 |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源严重浪费。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区,人口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人口的集聚效应不能发挥。上海市嘉定区就是一个例子。几十年来,嘉定的建设中心便是多变的、分散的,嘉定镇是老县城,后来成立了新成路街道,现在开始建嘉定新城,而安亭镇又新建了安亭新镇,南翔镇、江桥镇也有各自的中心地区,嘉定的城市化太分散。如果从二十年前就能确定一个建设中心,现在嘉定早就发展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很多大城市的郊区都处于这种尴尬的状况之中。 在中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往往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则造成表述模糊,漏洞百出,我们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断地出台司法解释,全国人大不断出台立法解释,就是为了填补法律的漏洞,对某些概念和条文做出更为清晰明确地表述。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互相矛盾的解释这样的严重损害法律严肃性的情形并不少见。 中国不少法规不断地会提到“政府”这个太宽泛的概念,老百姓有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因为“政府”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太模糊了。 再看一个医院乱收费的报道。据《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9日报道,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住院的患者收取“健康咨询费”、“疾病健康教育费”。当遭到群众质疑时,医院领导拿出了上级的文件,说明可以收取这个费用。确实,黄冈市卫生局有相关的文件,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文件上。文件只规定了可以收,但是,究竟什么是“健康咨询”?什么是“疾病健康教育”?却没有具体的概念界定,这就留下了漏洞,医院就可以随意地理解这个概念并收费。正如该医院护士所说,“疾病健康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对你说的话。”“健康咨询”就是患者向护士询问的话。按这种理解,他们就是收费有理。实际上,象这家医院这样收费的绝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医院都在钻这个空子。这个事件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制度制定者没有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 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这句话作为合同协议条款怎么理解呢?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每一项都是模糊的,是无法明确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可以用“经验不足”来作为借口,但其实是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了。而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确、严密得多。[2]
    二、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多是寓言。后来的作家们继承了这个传统。类比的运用确实让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章文采斐然,趣味横生,意境优美,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类比是一种人类自然产生的推理方法,不需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点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毒死狗的食物也会毒死人,因为人和狗都是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 西方人也会用类比,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在使用类比方面比西方人要高明。中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推荐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1]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而在国家政策方针、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或者造成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力,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便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词。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市管县的制度,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实际上是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地区,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种名实不符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偏差。 比如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市区,作为直辖市则包括郊县。理解不同,做各种研究的时候,结论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根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如果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就会产生很多错误认识。比如,人口密度,上海市区很拥挤,但如果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很多同级别的国际都市。 在这种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近郊的郊区便会无所适从。是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市区近的地方,还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结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农村,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土地人力财力等资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推荐

    说理,不善于运用其他的推理方法。西方人用得少,是因为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而在和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谈话时,他们也不得不用类比,不然人家听不懂。 类比虽然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但其价值仍然不可忽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类比方法推出一些假说,这些假说如果以后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即成为了科学结论。 值得中国人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可能说服别人的,只能显示自己思辨力的低下。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再比如,对于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国人,或者经常批评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回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别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其实是生拉硬扯。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如果养狗的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屠夫呢,狗难道不能嫌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过多的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离开了明显的形象,他们便不会思考;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上册,53页。 [2] 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192页。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源严重浪费。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区,人口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人口的集聚效应不能发挥。上海市嘉定区就是一个例子。几十年来,嘉定的建设中心便是多变的、分散的,嘉定镇是老县城,后来成立了新成路街道,现在开始建嘉定新城,而安亭镇又新建了安亭新镇,南翔镇、江桥镇也有各自的中心地区,嘉定的城市化太分散。如果从二十年前就能确定一个建设中心,现在嘉定早就发展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很多大城市的郊区都处于这种尴尬的状况之中。 在中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往往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则造成表述模糊,漏洞百出,我们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断地出台司法解释,全国人大不断出台立法解释,就是为了填补法律的漏洞,对某些概念和条文做出更为清晰明确地表述。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互相矛盾的解释这样的严重损害法律严肃性的情形并不少见。 中国不少法规不断地会提到“政府”这个太宽泛的概念,老百姓有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因为“政府”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太模糊了。 再看一个医院乱收费的报道。据《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9日报道,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住院的患者收取“健康咨询费”、“疾病健康教育费”。当遭到群众质疑时,医院领导拿出了上级的文件,说明可以收取这个费用。确实,黄冈市卫生局有相关的文件,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文件上。文件只规定了可以收,但是,究竟什么是“健康咨询”?什么是“疾病健康教育”?却没有具体的概念界定,这就留下了漏洞,医院就可以随意地理解这个概念并收费。正如该医院护士所说,“疾病健康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对你说的话。”“健康咨询”就是患者向护士询问的话。按这种理解,他们就是收费有理。实际上,象这家医院这样收费的绝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医院都在钻这个空子。这个事件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制度制定者没有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 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这句话作为合同协议条款怎么理解呢?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每一项都是模糊的,是无法明确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可以用“经验不足”来作为借口,但其实是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了。而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确、严密得多。[2]
    二、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多是寓言。后来的作家们继承了这个传统。类比的运用确实让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章文采斐然,趣味横生,意境优美,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类比是一种人类自然产生的推理方法,不需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点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毒死狗的食物也会毒死人,因为人和狗都是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 西方人也会用类比,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在使用类比方面比西方人要高明。中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推荐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1]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而在国家政策方针、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或者造成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力,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便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词。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市管县的制度,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实际上是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地区,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种名实不符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偏差。 比如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市区,作为直辖市则包括郊县。理解不同,做各种研究的时候,结论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根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如果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就会产生很多错误认识。比如,人口密度,上海市区很拥挤,但如果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很多同级别的国际都市。 在这种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近郊的郊区便会无所适从。是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市区近的地方,还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结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农村,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土地人力财力等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
    [1]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推荐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1]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而在国家政策方针、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或者造成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力,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便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词。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市管县的制度,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实际上是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地区,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种名实不符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偏差。 比如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市区,作为直辖市则包括郊县。理解不同,做各种研究的时候,结论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根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如果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就会产生很多错误认识。比如,人口密度,上海市区很拥挤,但如果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很多同级别的国际都市。 在这种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近郊的郊区便会无所适从。是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市区近的地方,还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结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农村,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土地人力财力等资
    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说理,不善于运用其他的推理方法。西方人用得少,是因为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而在和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谈话时,他们也不得不用类比,不然人家听不懂。 类比虽然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但其价值仍然不可忽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类比方法推出一些假说,这些假说如果以后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即成为了科学结论。 值得中国人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可能说服别人的,只能显示自己思辨力的低下。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再比如,对于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国人,或者经常批评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回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别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其实是生拉硬扯。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如果养狗的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屠夫呢,狗难道不能嫌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过多的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离开了明显的形象,他们便不会思考;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上册,53页。 [2] 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192页。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而在国家政策方针、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或者造成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力,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便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词。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市管县的制度,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实际上是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地区,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种名实不符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偏差。

         
    比如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市区,作为直辖市则包括郊县。理解不同,做各种研究的时候,结论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根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如果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就会产生很多错误认识。比如,人口密度,上海市区很拥挤,但如果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很多同级别的国际都市。

         
    在这种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近郊的郊区便会无所适从。是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市区近的地方,还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结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农村,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土地人力财力等资源严重浪费。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区,人口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人口的集聚效应不能发挥。上海市嘉定区就是一个例子。几十年来,嘉定的建设中心便是多变的、分散的,嘉定镇是老县城,后来成立了新成路街道,现在开始建嘉定新城,而安亭镇又新建了安亭新镇,南翔镇、江桥镇也有各自的中心地区,嘉定的城市化太分散。如果从二十年前就能确定一个建设中心,现在嘉定早就发展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很多大城市的郊区都处于这种尴尬的状况之中。

         
    在中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往往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则造成表述模糊,漏洞百出,我们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断地出台司法解释,全国人大不断出台立法解释,就是为了填补法律的漏洞,对某些概念和条文做出更为清晰明确地表述。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互相矛盾的解释这样的严重损害法律严肃性的情形并不少见。

         
    中国不少法规不断地会提到“政府”这个太宽泛的概念,老百姓有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因为“政府”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太模糊了。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推荐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1]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而在国家政策方针、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或者造成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力,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便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词。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市管县的制度,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实际上是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地区,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种名实不符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偏差。 比如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市区,作为直辖市则包括郊县。理解不同,做各种研究的时候,结论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根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如果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就会产生很多错误认识。比如,人口密度,上海市区很拥挤,但如果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很多同级别的国际都市。 在这种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近郊的郊区便会无所适从。是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市区近的地方,还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结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农村,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土地人力财力等资
         
    再看一个医院乱收费的报道。据《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9日报道,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住院的患者收取“健康咨询费”、“疾病健康教育费”。当遭到群众质疑时,医院领导拿出了上级的文件,说明可以收取这个费用。确实,黄冈市卫生局有相关的文件,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文件上。文件只规定了可以收,但是,究竟什么是“健康咨询”?什么是“疾病健康教育”?却没有具体的概念界定,这就留下了漏洞,医院就可以随意地理解这个概念并收费。正如该医院护士所说,“疾病健康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对你说的话。”“健康咨询”就是患者向护士询问的话。按这种理解,他们就是收费有理。实际上,象这家医院这样收费的绝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医院都在钻这个空子。这个事件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制度制定者没有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

         
    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这句话作为合同协议条款怎么理解呢?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每一项都是模糊的,是无法明确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可以用“经验不足”来作为借口,但其实是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了。而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确、严密得多。
    [2]

    二、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多是寓言。后来的作家们继承了这个传统。类比的运用确实让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章文采斐然,趣味横生,意境优美,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说理,不善于运用其他的推理方法。西方人用得少,是因为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而在和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谈话时,他们也不得不用类比,不然人家听不懂。 类比虽然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但其价值仍然不可忽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类比方法推出一些假说,这些假说如果以后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即成为了科学结论。 值得中国人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可能说服别人的,只能显示自己思辨力的低下。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再比如,对于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国人,或者经常批评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回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别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其实是生拉硬扯。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如果养狗的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屠夫呢,狗难道不能嫌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过多的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离开了明显的形象,他们便不会思考;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上册,53页。 [2] 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192页。

         
    类比是一种人类自然产生的推理方法,不需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点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毒死狗的食物也会毒死人,因为人和狗都是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

         
    西方人也会用类比,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在使用类比方面比西方人要高明。中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说理,不善于运用其他的推理方法。西方人用得少,是因为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而在和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谈话时,他们也不得不用类比,不然人家听不懂。

         
    类比虽然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但其价值仍然不可忽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类比方法推出一些假说,这些假说如果以后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即成为了科学结论。

         
    值得中国人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可能说服别人的,只能显示自己思辨力的低下。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推荐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1]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而在国家政策方针、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或者造成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力,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便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词。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市管县的制度,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实际上是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地区,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种名实不符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偏差。 比如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市区,作为直辖市则包括郊县。理解不同,做各种研究的时候,结论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根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如果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就会产生很多错误认识。比如,人口密度,上海市区很拥挤,但如果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很多同级别的国际都市。 在这种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近郊的郊区便会无所适从。是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市区近的地方,还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结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农村,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土地人力财力等资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再比如,对于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国人,或者经常批评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回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别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其实是生拉硬扯。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如果养狗的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屠夫呢,狗难道不能嫌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茅于轼 推荐 对逻辑学教学的忽视造成多数中国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更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中国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思维习惯来思考。其思考的结论只是根据某些经验,通过不完全归纳、简单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出,其结论往往是不真实的。 由于逻辑知识和逻辑训练的缺乏,中国人的思维在逻辑上具有不少缺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现象非常严重,即使是一些学者、教授也不能避免。2003年4-5月间,首都10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以醒目标题报道了10位著名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发出的强烈呼吁: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令人担忧。
    笔者在这里谈一些常见的逻辑缺陷。
    一、概念模糊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明确概念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清晰的概念的界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也就很难保证其正确性。 中国人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去辨析概念,中国人对于概念的定义一向是模糊的。在中国古代史上,能不能找到一个明晰、全面、准确、严格的定义?几乎没有。中国的哲学家极少下定义,儒家讲仁?什么是仁?众说纷纭。老庄讲道,什么是道?没有定义。《墨子》中有一点,有对“同”、“异”等抽象概念的定义,非常难得,墨子很伟大。 但是,辨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说:“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1]同样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或者说是对应多个不同的概念。讨论问题之前,必须首先弄清这个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定义,即一个概念的内涵。概念不清,那么围绕这个概念的一切讨论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没有意义。辨析概念是逻辑思维中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概念不清,判断与推理就难以进行;即使进行,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或是模糊的结论。 当人们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对于所讨论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要有一致的看法。如果对于概念的理解都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那么后面的问题的就没法讨论了,讨论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 再如范伟的的一个小品《卖车》中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题,问:“你家的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回答说是因为讲卫生,而正确答案却是:“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儿来!”范伟说:“你说是出生的生啊!”这个问题也是概念的问题,范伟的理解是“寄生”的生,高秀敏说的是“出生”的生,虽是同一个字,但是表达的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脑筋急转弯都是通过概念的转换来迷惑人的。 而在国家政策方针、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概念不清、概念混乱将会造成大量的漏洞,或者被人所利用,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或者造成执行者无所适从,执行不力,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行政区划体制中,“市”便是一个不伦不类的词。一般来说,城市指的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而在我国,由于实行的是市管县的制度,作为行政区的城市,实际上是既有城市又有农村的地区,很多所谓的城市其农业人口还要多于城市人口,是实际上的名实不符。这种名实不符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偏差。 比如说“上海市”这个词,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和作为直辖市行政区的上海市是两个概念。作为城市的上海市就是指市区,作为直辖市则包括郊县。理解不同,做各种研究的时候,结论就不同。所以我国的直辖市根本就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即有城市又有农村的省级行政区。所谓重庆是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无稽之谈,照这样说,中关村就是最大的村了。如果把直辖市当成城市来看,当成城市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就会产生很多错误认识。比如,人口密度,上海市区很拥挤,但如果用直辖市的人口和直辖市的面积来算,则小于很多同级别的国际都市。 在这种行政体制下,作为直辖市近郊的郊区便会无所适从。是城市还是农村?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哪儿?是放在离市区近的地方,还是放在传统县城?或是另建新城?结果就是四不像,即不像城市又不象农村,缺乏长远建设规划,土地人力财力等资

         
    过多的类比说明一些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不善于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论证,离开了明显的形象,他们便不会思考;不用类比,他们便不知道如何去说明一个道理。

    源严重浪费。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区,人口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人口的集聚效应不能发挥。上海市嘉定区就是一个例子。几十年来,嘉定的建设中心便是多变的、分散的,嘉定镇是老县城,后来成立了新成路街道,现在开始建嘉定新城,而安亭镇又新建了安亭新镇,南翔镇、江桥镇也有各自的中心地区,嘉定的城市化太分散。如果从二十年前就能确定一个建设中心,现在嘉定早就发展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很多大城市的郊区都处于这种尴尬的状况之中。 在中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往往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则造成表述模糊,漏洞百出,我们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断地出台司法解释,全国人大不断出台立法解释,就是为了填补法律的漏洞,对某些概念和条文做出更为清晰明确地表述。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互相矛盾的解释这样的严重损害法律严肃性的情形并不少见。 中国不少法规不断地会提到“政府”这个太宽泛的概念,老百姓有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因为“政府”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太模糊了。 再看一个医院乱收费的报道。据《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9日报道,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住院的患者收取“健康咨询费”、“疾病健康教育费”。当遭到群众质疑时,医院领导拿出了上级的文件,说明可以收取这个费用。确实,黄冈市卫生局有相关的文件,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文件上。文件只规定了可以收,但是,究竟什么是“健康咨询”?什么是“疾病健康教育”?却没有具体的概念界定,这就留下了漏洞,医院就可以随意地理解这个概念并收费。正如该医院护士所说,“疾病健康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对你说的话。”“健康咨询”就是患者向护士询问的话。按这种理解,他们就是收费有理。实际上,象这家医院这样收费的绝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医院都在钻这个空子。这个事件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制度制定者没有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 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这句话作为合同协议条款怎么理解呢?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每一项都是模糊的,是无法明确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可以用“经验不足”来作为借口,但其实是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了。而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确、严密得多。[2]
    二、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多是寓言。后来的作家们继承了这个传统。类比的运用确实让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章文采斐然,趣味横生,意境优美,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类比是一种人类自然产生的推理方法,不需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点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毒死狗的食物也会毒死人,因为人和狗都是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 西方人也会用类比,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在使用类比方面比西方人要高明。中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上册,53页。

    源严重浪费。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区,人口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人口的集聚效应不能发挥。上海市嘉定区就是一个例子。几十年来,嘉定的建设中心便是多变的、分散的,嘉定镇是老县城,后来成立了新成路街道,现在开始建嘉定新城,而安亭镇又新建了安亭新镇,南翔镇、江桥镇也有各自的中心地区,嘉定的城市化太分散。如果从二十年前就能确定一个建设中心,现在嘉定早就发展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城市了。很多大城市的郊区都处于这种尴尬的状况之中。 在中国的很多法律法规中,往往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则造成表述模糊,漏洞百出,我们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不断地出台司法解释,全国人大不断出台立法解释,就是为了填补法律的漏洞,对某些概念和条文做出更为清晰明确地表述。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互相矛盾的解释这样的严重损害法律严肃性的情形并不少见。 中国不少法规不断地会提到“政府”这个太宽泛的概念,老百姓有问题根本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因为“政府”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太模糊了。 再看一个医院乱收费的报道。据《楚天都市报》2009年10月29日报道,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住院的患者收取“健康咨询费”、“疾病健康教育费”。当遭到群众质疑时,医院领导拿出了上级的文件,说明可以收取这个费用。确实,黄冈市卫生局有相关的文件,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文件上。文件只规定了可以收,但是,究竟什么是“健康咨询”?什么是“疾病健康教育”?却没有具体的概念界定,这就留下了漏洞,医院就可以随意地理解这个概念并收费。正如该医院护士所说,“疾病健康教育”“就是我们平时对你说的话。”“健康咨询”就是患者向护士询问的话。按这种理解,他们就是收费有理。实际上,象这家医院这样收费的绝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医院都在钻这个空子。这个事件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制度制定者没有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 陈志武在《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提出的很多条款都是笼统和模糊的,比如:美国应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这句话作为合同协议条款怎么理解呢?什么叫“应该”?什么叫“更多”?什么叫“管理人才”?怎么样算“培养”?每一项都是模糊的,是无法明确的,双方都难以执行,美国完全可以不认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国家可以用“经验不足”来作为借口,但其实是思维能力的不足造成的,缺乏严谨的法治思维,概念模糊。而这些参加谈判的都是中国的精英、专家,连这些人的思维都是如此不清晰,更别说其他了。而反观美国提出的条款,则要明确、严密得多。[2]
    二、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多是寓言。后来的作家们继承了这个传统。类比的运用确实让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章文采斐然,趣味横生,意境优美,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类比是一种人类自然产生的推理方法,不需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点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毒死狗的食物也会毒死人,因为人和狗都是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 西方人也会用类比,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在使用类比方面比西方人要高明。中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

    [2] 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192页。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3971d0102drl8.html) –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_茅于轼_新浪博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beijing1579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公共知识分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报章29日抗命30日被禁报道温州事故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大陆报章29日抗命30日被禁报道温州事故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报章29日抗命30日被禁报道温州事故
    浙江温州警方监视抗议者
    路透社7月27日照片

    虽然中宣部一直下令中国各地大小媒体停止报道温州动车追尾,造成迄今40死100多人受伤特大事故的后续新闻,但包括《南方都市报》和上海《青年报》在内的多份地方报纸仍然在温州事故的“头七”翌日、即29日抗命报道和悼念事件。有传媒人士形容,这些大陆媒体是「戴着镣铐在跳舞」。不过,29日晚中宣部再下死命令禁止报道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报章29日抗命30日被禁报道温州事故

    温家宝在事故发生的6日之后亲到出事现场悼念死难者,并发表讲话,誓言要找出意外真相,又要求铁道部还死难者一个公道,大陆不少地方报纸显然受到温总讲话的感染,不顾中宣部的命令,纷纷以各种形式悼念事故的死难者,并不约而同的将矛头指向铁道部。

    广州《南方都市报》以全黑首页,带出16版专题报道,并配以社论。总题为「真相是最好的纪念」,一张黑白图片,图中一台吊机将一节动车的残骸从桥上吊下,景象肃穆而沉重。一页一页的专题,以大幅照片配以简洁而哀痛的说明,悼念多个在车祸中丧生的乘客。在「悲情“7.23″」、「咫尺天涯、揪心记忆」的标题下,读者看到二岁半的幸存者伊伊的父母亲生前恩爱的生活照,「项余岸、施李虹夫妇,唯愿天堂里相爱依旧」。最后一页,是一张高铁的照片,标题是「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狂飙突进的中国高铁亟须反思」,呼籲「我们拒绝用死亡叠加的高速发展,我们相信真相的力量」。

    上海话的《青年报》亦不遑多让,该报头版别出心裁地以近乎开天窗的形式,登了只有温家宝日前在事故现场献花鞠躬的图片,以及出事动车D301和D3115两个编号,最下边则是一行小字:2011年7月23日20:34,即车祸出事时间。

    上海《东方早报》也罕见以纯文字、大幅留白、变换字体大小的方式,无导读、无图片,直接印上白底黑字,摘录温家宝答记者问:「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救人。铁道部是否做到,要实事求是回答」,「关键在于能否让群众得到真相」等,以 温家宝的讲话作为报纸的立场,作为抗命中宣部的借口。

    据内地有传媒学者统计,29日大陆至少有近百家都市类报纸,引用温家宝「要给群众真相」、「是否救人第一,铁道部要回答」等做头版大题,纷纷将矛头指向铁道部,是多年来特大事故所罕见与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后,舆论要求调查校舍豆腐渣竟遭封杀,民间调查更遭刑讯形成更截然不同。

    正在香港讲学的内地著名学者钱钢接受香港《苹果日报》访问时,对媒体的大胆举动表示钦佩。《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则指,中宣部此次对媒体的指令「很暧昧很模糊」,但有些媒体对突如其来的机会「竟不知道怎么报道和评论」,「他们仍然如履薄冰,在揣测上级的底线」。他感叹地说:「中国的媒体,其实是戴着镣铐在跳舞!」

     

     
     

    关键词 中国事故媒体


     温州动车事故: 大陆报章29日抗命30日被禁报道温州事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本日推荐, 热门网文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BBC | 新疆喀什发生劫车杀人案多人死伤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110731011834 china xinjiang map304 BBC | 新疆喀什发生劫车杀人案多人死伤

    新疆喀什发生持刀杀人事件,两名嫌凶劫持一辆卡车冲向人群并进行砍杀,造成8人死亡,28人受伤。

    砍杀事件发生在北京时间星期六(7月30日)23时45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5时45分)。新疆自治区新闻办公室主任侯汉敏对BBC中文网说,死者包括了被劫持卡车司机和一名犯罪嫌疑人。

    据新疆政府门户网站“天山网”报道,周围群众奋力抓捕,一名犯罪嫌疑人在搏斗中死亡,另一人被抓获。

    “天山网”的报道并未提到袭击者的具体身份与行凶动机。警方正在侦查这起案件。

     BBC | 新疆喀什发生劫车杀人案多人死伤p 89EKCgBk8MZdE BBC | 新疆喀什发生劫车杀人案多人死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墙外媒体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南京将更换3万多块路牌每块花费3000元引热议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中新社南京7月30日电 (吴瞳) 记者今日从南京市城管局市政综合管理处获悉,南京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路牌逐步规范统一。目前已经更换326块,投资98万元人民币,平均一块路牌花费3000元左右,对于如此高档的路牌造价,引起市民热议。

      据官方统计,南京市共有道路7265条,共需规范设置路牌30792块,当地城管部门计划用3年时间,在2014年青奥会之前将路牌规范设置逐步完善到位。如果按照已经公布的第一批路牌的造价,全部更换将接近一亿人民币。就在一周前,南京准备用二亿元人民币统一房顶颜色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政府出面解释说是媒体误读。而此次统一路牌又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再次引起市民关注。

      记者在进香河与四牌楼路口看到,共设置路牌8块。而从太平北路走到进香河路不到800米的距离,两边设置了10块四牌楼的路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民除对一块路牌3000元的造价感到吃惊外,还对在一个路口安放8个路牌也觉得无太大必要。不少市民表示,此次更换路牌虽然由政府出资,但希望政府能举行听证会,采取公开透明招标方式进行,以降低成本。

      南京最早的路牌多为混凝土制作的,后来改用不锈钢材料,形式上有单杆的、双杆的以及灯箱形式的。南京市曾经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两次大规模更新路牌,在主次干道路牌上配了反光贴的地图,便于外地人查寻问路。按照路牌设置的规范,路牌的大小、字样、颜色、形式等都有相应的规范。可是南京路牌的设置却越来越乱,不仅形式不一,颜色还各不相同。

      据了解,今年年初,南京市城管局开始着手制定南京路牌设置导则,用于指导和规范建设、改造、维护单位路牌的制作和设置。根据该导则将对全市7000多条,3万余块路牌进行统一规范。统一后,南北方向的路牌为绿底白字,东西方向的路牌为蓝底白字,上为中文,下为拼音,指示方向。 (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国内,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广西立法禁止怀孕14周以上擅自终止妊娠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法制网讯 7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业务;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需提供证明,擅自终止妊娠将被重罚。

    《规定》要求,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利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选择胎儿性别。怀疑胎儿有伴性遗传性疾病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应当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公布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鉴定。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应当由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3人以上的专家组集体审核。经诊断,确需终止妊娠的,由医疗保健机构出具医学诊断证明,同时通报生育服务证发放地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单位或者个人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给予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

    《规定》明确规定,符合法定生育条件且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不得人工终止妊娠。如胎儿有严重缺陷或者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妊娠妇女患有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将危及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健康的;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诊断认为需要终止妊娠的;对离婚、丧偶等要求终止妊娠等情形的,持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可以人工终止妊娠。

    医疗保健机构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前,应当查验相关证明及手续。符合法定生育条件且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擅自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给予批评教育,可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规定》对泄露胎儿性别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符合法定生育条件且妊娠14周以上的妇女,擅自终止妊娠的,给予批评教育,可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出具虚假妊娠证明文件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构成犯罪的,增加责令改正、罚款、吊销执业资格的行政处罚。

    对购置胎儿性别鉴定设备不按照规定备案的行为,设定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的行政处罚。对药品生产、批发企业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的处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对非法组织、介绍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的行为,行为人属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闻回顾:广西拟规定怀孕14周擅自终止妊娠3年内不准再生

    广西拟发文规定育龄妇女怀孕14周以上不能提供证明材料的,不予施行人流手术。若擅自终止妊娠3年内不准再生。此外收紧胎儿性别鉴定资格,只有指定机构才可鉴别。对擅自堕胎、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行为将处以1000元至3万元不等罚款。

    (本文来源:法制网作者: 莫小松 )end i 广西立法禁止怀孕14周以上擅自终止妊娠
    责任编辑:NN027

     广西立法禁止怀孕14周以上擅自终止妊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时政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分享视频:国务院专家对车头先埋后挖行为惊讶无比
    CDT aggregator 31 Jul, 2011 - 中国数字时代

     
    国务院专家对车头先埋后挖行为惊讶无比
    2011年07月29日08:35 东方卫视《看东方》
        针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国务院应急专家组专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铁民在记者告知车头被先埋后挖的新闻后,表示难以置信,现在发出疑问。

      7月29日东方卫视《看东方》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

    © CDT aggregator for 中国数字时代, 2011.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推荐网文, 时政, 本日推荐
    获取最新TOR网桥,请电邮 fanqian...@gmail.com 点击这里下载翻墙软件。
    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请发电邮(最好用Gmail)到: chinadigitalt...@googlegroups.com


    --
    Powered by rssforward.co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