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网电子周刊|China-review Digital Magazine | 2009年第26期 总第79期 2009年8月11日出版
每周话题:
编者按:知青问题40年:反思国家主义的历史角色
中国上世纪60~70年代文革期间,各城市中学的青少年毕业生,被政府以国家的名义有组织、大规模地强制离家、迁往经济落后的边远农村“插队”、赴边疆建设兵团“屯垦戌边”,据不完全统计知识青年总人数达2000多万人。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举世震惊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的历史事件。全国城市居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远离故土的“知青”儿女。据统计至今仍有数十万知青滞留农村边疆。回城的知青则绝大多数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成为被社会忽视的、在变革大潮中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退让的整整一代人。
冷星在博文中描述知青“是一代人没有抉择的练狱,知青是天边流离失所的孤雁,知青是沧海无处归航的孤舟”。在这一群体中,女知青受迫害的程度尤为严重。据1973年国务院知青办对1969年后的三、四年间的24个省、区做的不完全统计;在2.3万余起迫害知青案件中,奸污女知青案约占70%。“文革”后期更甚;据辽宁省政府1973年9月至1976年1月两年间的一份报告称,全省发生迫害知青案件1300余起,其中奸污女知青案尽占86%以上。
40年过去,曾经的伤痕累累,曾经的刻骨铭心,在一代人履历表上留下的仍是空白,政策对当年“知青”的忽视仍未得到改观,知青作为历史的当事人仍然生活在重压之下举步维艰,这段历史不应随着知青时代的远去被人为地遗忘。
中评网www.china-vi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