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祝福少点嗟来之食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hen bo

unread,
Oct 8, 2006, 5:21:09 AM10/8/06
to 我的新闻组

  据预计,今年中秋节当日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在20亿条左右。信息产业部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达4.37475亿户,手机普及率达每百人 32.7部。1至8月,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2736.7亿条,同比增长43.6%。(2006年10月7日《北京娱乐信报》)

  中秋刚结束,信息产业部在忙着核算短信祝福给移动通信行业创造的利润。而我呢,从翻收到的短信祝福中,"缺憾"比幸福感似乎更多。缺憾者何谓?请看几则祝福短信:

  "双节来临,谨祝你和全家人天天快乐,月月幸福,年年吉祥,好事成双,福禄双至。""明月时时有,中秋分外圆。祝福常常到,今夜最久远。师弟周祖亮。""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幸福生活日日甜;冬去、春来、似水、如烟,一年中秋在眼前。说一声珍重到一声平安。中秋快乐。刘世强敬贺。""人生是一道风景,快乐是一种心境,春看桃,夏看柳,秋观菊,冬赏梅,愿幸福快乐伴随你,月圆是诗,月缺是画,日上灿烂,日落浪漫,祝国庆中秋愉快!"这样的短信,能说它不美吗?非也。能说它不温馨吗?也不是。

  再如,"在干吗?我跟人打架,现在派出所呢!早上买茶叶蛋六毛,我说五毛他不卖!我就一砖头上去了!兄弟,就为省一毛钱发短信祝你中秋快乐啊!我容易吗?!""好累啊……和太阳打了N天的架想夺个月亮送你,没想到那家伙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一气之下把月亮踩成了月饼,不介意就收下吧!祝中秋快乐!"这样的短信,能说不幽默吗?也不是。能说机主的浪漫造作吗?也不是。

  然而,有些相同的短信,来自不同的机主,则是一种遗憾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善于玩短信的我,一直对此困惑不已。直到有一天,朋友告诉我,网上的祝福短信多得是,下载转发就是。那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手机上收到的祝福短信,也是工业化生产的商品,而发短信祝福的朋友中,不乏吃嗟来之食者!

  短信是浓缩的文化,从来不乏智慧和幽默的中国人,在巴掌大小的手机媒体上,创造着富于时代特色的文化,值得欣慰。然而,文化提倡原创性,一个人,如果习惯于了享用嗟来之食,无疑是对自己智慧的不信任,造成智慧的浪费乃至荒废,则是一件莫大的憾事。

  有的短信,一半是借鉴,一半是改造,也算进步。比如,"丹桂飘香,金秋致福。在异乡的土地上遇见家乡的亲人让我倍感亲切与温暖。在中秋来临之际,我忠心祝愿刘老师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有的短信,则是地道的原创。比如,济南一位资深编辑写的:"俺口占一首《感中秋》赠您:飒飒金枝动,饼香火正红,星稀翘望月,最急是儿童,我自尝羹汤,似与去年同。呼盘唤盏处,都是融融情。林。"还有一名大一的新生发来的:"老师,祝您中秋快乐,快乐到落泪啊。"对最后一条,我的回复是:"天都落泪了(下雨),何况人乎?也祝你快乐。"

  短信祝福,参照网上现成的经典短信当然可以,不过,尝试独创,哪怕不那么经典,只要凝聚了各自的智慧和心血,远比那些嗟来之食更有味道。毕竟,别人嚼过的短信,营养和诚意,远不如自己"丰衣足食"的更弥足珍贵,也更温馨。稿源:红网作者:刘海明编辑:潇湘行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