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称号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hen bo

unread,
Sep 10, 2006, 8:40:20 AM9/10/06
to 我的新闻组
尊号·年号·谥号·庙号

山东省曹县第三中学 陶国华 274400

尊号:是对当权者尊敬的称号。以前的帝王称为天子、帝、皇、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把最高统治者的尊号定为"皇帝",以显示自己的独尊地位,并为后代最高统治者所沿袭。但"皇帝"之称并不能满足帝王们的自我尊崇之心,于是便在"皇帝"之前冠以一系列形容词加以润色,使之更加崇高和神秘。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受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圣德皇帝";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最早的年号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以致有的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太祖年号"洪武"、清宣宗年号"道光";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炎""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至元";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

谥号:是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表褒的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表贬的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
"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辽太祖等;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大体来说,对于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称呼他们的谥(shi)号,例如汉武帝、魏孝文帝、隋炀帝;对于唐代以后的殁世帝王,称呼他们的庙号,例如唐太宗、宋高祖。明代宗;到了清代,则一般称呼他们的年号,例如"雍正帝、""乾隆帝"、"光绪帝"。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