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這門課的CP值怎樣

7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OS大叔

unread,
Nov 2, 2023, 12:20:50 PM11/2/23
to 中正資工,作業系統概論
有好幾種算法
1. 獲得的知識  / 時間
2. 獲得難以找到的知識 / 時間
3. 分數 / 時間
4. 學分 / 時間

對於大學部,選擇三或者四我還比較可以理解
對於研究所,應該是一或者二比較重要

這門課教授的知識比較詳細,不會含糊其辭,以DMA來說,在我google出的頁面的前30項中,有二個說明是錯誤的。以OS的polling來說,要非常間接的去查才會知道OS到底怎樣做。提示是:網路卡會用polling,書上都會寫polling會佔用掉全部的cpu time,google出來的前20項,我覺得大概一半是錯誤的,只有一二篇文章是具體說到怎樣polling。網路上的文章比較接近科普,可以有懂很多的快感,但實際拿來用就問題一堆。我們的課不會含糊其詞。

我看了一下職缺,有蠻多是寫底層的韌體,是希望將來大家不要寫得太底層,長遠的發展不好,以我的感覺,會寫程式的工程師中,超過一半不曉得polling和interrupt。

接下來講「獲得難以找到的知識」,這部分主要是有些內容牽涉到硬體與軟體,最近稍微看了一下新版的計算機結構課本,雖然也有介紹軟硬體,但軟體講的幾乎都是compiler,例如:「x86的segment機制不用學,因為Linux根本沒用到」。

作業系統這門課除了教作業系統以外,還花了很多時間去填補「計算機結構與OS」的關聯性,我唸書的階段都沒有關於這一塊的介紹。直到現在,去看新版的教科書依然少了這一塊的資訊。

看完大家的建議以後,接下來授課還是會做一些調整,例如:回答問題和介紹知識地圖。這二個部分我會避免穿插。有些同學的提問比較困難,沒有超過範圍的我依然會回答。

笑話不管好不好笑,我還是會繼續講,我雖然期待自己能講出很好笑的笑話。但我最起碼要讓課堂有些「緩神」時間,一直聽課大家會很累。

還有作業的部分,寫了很久才獲得一些知識。這裡更重要的是獲得知識的過程。企業很強調「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課本提供的是「獲得別人已經解決的答案」。要成為重要的人,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更重要。即使是研究生,也是很多人都只靠指導教授的規劃。以前我會覺得我是將一個碩士班題目切割成好幾個homework,學生能畢業,但沒有增加自己的核心能力。

錄音、錄影的部分我盡量去解決,但還是要思考一下,從youtube的統計數據來看,製作影片的時間超過全部人看影片的時間的總和。youtuber後面都是一個團隊,要有好的錄影、錄音在技術、人力上有難度。

習五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