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naba重点推荐:教養好眼光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barnaba

unread,
Feb 14, 2010, 9:15:29 AM2/14/10
to 大陆基督徒在家教育论坛
教養好眼光

這是去年我寫的一篇親子間的文章

最近,常常想起其中的場景及內容

提醒自己---也和大家分享 :

教養好眼光

「怎麼沒禮貌? 叫你問好鬧什麼彆扭!」

「媽媽不是跟你說過幾百次了,怎麼都學不會?」

不知道這樣的對話態度你是否熟悉?

在我們年幼的時代,小孩常被「大人們」責備、要求、規

定的情形屢見不鮮,時光走到現在,輪到我們面對年幼的孩子

----當我們嚴肅的注視孩子雙眼,規正的話語即將脫口而出之際,

可曾思考過:我這樣說是因為「我看出孩子的需要」?還是「我

的直覺反應就這麼說了」?

許多父母親常在忙亂煩躁的處理親子衝突事件之後,懷疑

是否自己做錯了什麼,無奈或懊悔,感嘆著:為什麼我這麼努力

這麼累的付出,卻看不到耕耘過後的收穫?孩子各樣發展該注意

的事,到底漏了哪一樣?

如果期待自己在親職上成為「沒有遺憾」的好父母,甚至是

「智慧的父母」,那麼在教導或管教現場需要的「工具」就要帶

在身邊,且要常拿出來磨練! 在這裡說的「工具」不是嘉獎貼紙

記缺點,更不是令孩子噤聲的「愛的小手」;而是一種力量,

「正確話語」的力量。

記得在10年前一場在家教育的分享聚會中,我第一次清楚知道

「大人們」讚美孩子的言詞內容會暗示他該追求什麼;讚美外在的

表現,可能助長他追求掌聲,讚美內在的品格特質,才能指引孩子

看重背後的動機。當時的我驚訝於聖經中可以從主耶穌身上歸納出

四十九種品格,疑惑著:我該怎麼分辨我使用的言詞屬於「成就」

或「品格」? 怎麼做才是「適切的」讚美孩子,使讚美發揮積極的

鼓勵作用,進而為孩子建立穩固的品格根基呢?

那位分享的資深母親回答:要培養「眼光」。

如果在人生旅途中,母親是年幼孩子認識世界的眼睛,那麼

帶領他認識「心靈世界」便是一段最重要旅程;有本書名寫得

極好—「媽媽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即或孩子有學校老師、有託

養的其他「重要成人」影響著,「媽媽」仍然是為他解說外在

世界的與他之間微妙互動,為許多新奇想法與莫名「感覺」下

註解的那位「最重要人士」。我如何分辨「慷慨」與「浪費」,

如何解釋「惜物」與「自私」,在生活發生的場景中,適時的

與孩子對談解惑,這便是最好的「機會教育」!然而,若我們

不修煉敏銳的好「眼光」,如何引導孩子,建構與人事物和

睦相處的模式,正確的回應世界?

想想當時,我們懷抱著初生的小寶貝,心中為他畫著期許;

期待他成為有智慧、勇氣、誠信、溫柔-----有幸福人生的人 ;

現在,正是我們為年幼的孩子放進這些幸福因子的時候;如

果說「順服」「感恩」及「專注」,是所有品格特質中,

幼齡孩子最需要優先建立的,那麼對於負責教導的大人,我

個人認為最需要的特質是「溫柔」;這無關乎性情是內向或

外向,而是「態度」---不再高高站著面對仰著頭看我們的孩子,

手指向他們點數著不是,而是蹲在他們的身邊,隨著孩子的

眼睛一同往前望去,用孩子聽得懂的語彙,堅定的為他們指出

正確的路徑---

「正確話語」的力量源自於明辨內在價值、看清事物真義的

「好眼光」。 而掌握引導家庭談話氛圍及格局的媽媽們,更要

常常檢視自己散發出來的力量如何。當我們尋覓好書'、送孩

子上精采的課程,期望建立或豐富孩子的生命時,請記得:

只有我們擁有的才能傳遞給孩子;當「信實」「溫柔「節制」

---等等抽象觀念,可以被具體化、生活化的討論時,我們才可

能在家中活出真理!

期許我們都能成為建造 神放在我們身邊的孩子的「好 大 人」。

讨论分享此篇文章可以到我新建的大陆基督徒在家教育论坛:
http://cchomeschool.aimoo.com/categroy/topic-1-1741209.html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