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 当代华人知识分子的宣教意识---征召宣教士
年:2007期:5/6
关键决策 非同小可
十三年前的今天,我正在切切寻求神,要作一个重大决定。那时,获得博士学位刚一年,还在大学教书。当媬姆来家之后,我刚准备去上课,两岁多的女儿突然
说﹕ 「我不要你出去教别人,我要你在家里教我。」其实,我们系里就有一位美国教授的太太,过去是公立学校的老师,现在却辞职,选择「在家教育」
(Home- Schooling)孩子。
随即,我就开始阅读「在家教育」的资料。众多的咨询指出,有诸多好处,唯一的就是母亲比较累,这倒不是问题。只要对孩子和家庭有益,累一点算什么!丈夫
并 不反对,因为对我的影响远多于他。为此,他让我寻求神,找答案。显然,这可是要转变我整个生涯的计划,也不可避免地将修改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期望与重
点。
那时,每天清晨四、五点钟,我就起床。祷告、读经,并阅览属灵书籍,祈求神亲自给我答案。两个礼拜后,读到列王记上第二十章。其中,第14节﹕「要你亲
自率领」几个大字从圣经中跳出来,映入眼帘。当即,我丝毫也不怀疑,这正是神对我说的话。
哈利路亚,感谢赞美主!这段经文帮助我看到教育是战场,不是游乐场。我们的敌人是撒旦无所不用其极的人本主义,各种哲学思想、影音媒介,像当初蛇引诱夏
娃 质疑一般。今日,同样勾引我们的孩子质疑神的教导,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信靠、顺服神的命令,亲自带领孩子们,祂必将与我们一同争战,并且得胜有
余。
观念更新 神国视野
一旦实施,首先该从何着手?是专以学科为重,还是以圣经、品德教育为轴心来学习各个科目呢?神也很快通过《旷野的筵席》一书指出,有知识而没有属神的德
性,只能使人自大。这就回答了我第二个问题。
原先,对孩子们的期望,以学科为优先,入名校,像我们或他们的爷爷、公公一样,获得博士学位,还最好得个西屋科学奖或丈夫服务的公司那英特尔奖。然而,
神 改变我们的世界观,选择「在家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们从神的眼光来看世界的知识,操练基督在品德方面的教导。将神的话刻在他们的心版上,归向神
国,一生 为神得人。在家里,能够顺服并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形同手足,彼此相爱。
没想到,自从1994年决定带领我们五个孩子加入了美国「在家教育」的大军。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三十个州认为不合法。直到1993 年,全美五十州都
相继立法,准许 「在家教育」。目前,在美国估计有超过两百万的学龄青少年接受「在家教育」。其中,基督徒家庭占百分之七十五。我们就亲身经历了这种教
育的好处与挑战。
亲密无间 情绪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父亲与孩子的互动增多了。丈夫是读书人,阅读报刊、书籍是他最喜爱的休闲。由于 「在家教育」,每两周就能与三个儿子和其它家庭的孩子一
起,进行体能、技能训练,踢足球,跑步,或者去露营。作父亲的还与大男孩们轮流作专题演讲。此外, 平均每周有两次,他与儿女们轮流读圣经或基督徒人物
传记,使得父子关系非常融洽。每天,父亲一下班,他们就争先恐后地报告一天发生的特别新闻,晚饭就谈得 更欢。凡是报刊杂志或网络新闻以及时事或见证,
都是我们分享的内容,增加了许多与子女对话的机会。
在家教育,比较警惕自己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对象。使得孩子的情绪发展也就比较平稳、健康,不会走向孤僻或极端。
当然,每月至少一两次与其它「在家教育」的家庭聚会或聚餐是必不可少的。并在餐会前后观看符合圣经教导的家庭或传福音的录像带,有时也观摩孩子们的音乐
演奏。在互动中,特地让他们注意观察对方的优点,如礼节、礼貌,平易近人等,从中学习与操练。
遵守界限 背诵圣经
孩子们在家里受教育,使我很清楚知道他们所接触的是什么,是否在设定的范围之内。
直至今日,我们的孩子从未去过租录像带的店铺。若是值得一看的影片,由父母去租借。避免被一些不健康的电影盘片封面所骚扰。其它的书籍、影片,我们大都
知道内容并予以适当的掌握。
即便如此,有时还会可能看到不适宜的镜头。解决的办法,归根到底必须遵循圣经的教导,增强抗体能力。诗篇特别指出﹕「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
遵 行你的话。」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洁净,最有效的是在他们心里牢记神的话。以往,我们在所读的一章经文中,只选一两节背诵。后
来,在 「真善美」讲座中,听到背诵大段圣经的好处。我们就要求一章一章地背。
目前,儿子正在背诵诗篇第一百十九篇。每晚入睡前,背上两节经文,即第一天背1-2节,第二天背1-4节,第三天背1-6节,已背到20 节。如此进
度,三个月共九十天可背完全章176节。脑海里满是经文,减少了胡思乱想的空间。
十三岁的大儿子说,背经的好处是能用经文祈祷,祷告也比较有信心。一次,在众人面前演奏钢琴乐曲前,他气定神闲,演奏完还恭恭敬敬行礼,显得优雅大方。
他 说,这是因为在台下就用经文祷告的缘故。我问他,背经文与荣耀神有何关系?他说,因为经文刻在脑海里,比较容易行出来,进而荣耀神。
另一个儿子擅长数理化,但不喜欢背书,并推诿说记忆力不好。但自从每天背圣经后,他坦承自己的记忆力得以增强,同时背圣经也提高他背记中文的能力。
女儿在十四岁时,一次从E Bay 的网站上看到一个她很久就想要的图象设计软件,价格也便宜,还是从英国邮寄来的。但收到对象后,发现竟是盗版,又没
有回邮地址,她就一直没有使用。我不竟 感到惊讶,女儿的防备能力竟如此之强。诗篇第一章1节﹕「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
位。」可见,牢记她心底的经文,发挥了明显的作 用。
神教导父母,要为儿女设定应有的界限。为此,不要以为在教会交基督徒朋友就不会有问题。特别是在团契或聚会时,不只顾及与大人们交谈,也经常留意观察孩
子 们在谈些什么内容?主内姐妹也有共识,发现孩子们有不适宜的谈话,也会彼此相告提醒。「在家教育」很好地维护了孩子的心智与信仰。
弹性安排 颇见成效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短短的两三小时内,小学程度的孩子能够完成正规学校一天的课业进度。因为一旦懂得了,就可继续进行下去。不像在学校里,老师需
要 等待大部分学生都懂得之后,才教授新的内容。一学期的数学课,只需约半学期即可完成,还能复习以往所学的。孩子们也能按照各自的程度,有不同的进
展。
据调查表明,虽然学习科目的时间不长,检定考试成绩的中间值,「在家教育」的孩子却能占到全美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其中,百分之二十五的孩子由于进度
较快,比较同年孩子的学习程度要高一、两年,甚至三年。
我的孩子就是这样。女儿两岁十个月开始接受我的教学。在两个月内,她学会基本的英语发音。在每天的自由支配时间里,我看到三岁的娃娃似饥如渴地大声朗读
故 事书籍。到了四岁,每天早晨读一般的英文圣经,至今已十六岁,从未间断。感谢神!给她有聪慧的恩赐。我们并没有刻意加速她的学习进度,而是让她利用
多余的 时间来学习语言和音乐。如今,她已写了几本故事书,每本约一百五十页,送给弟弟当礼物。
对于承担教育任务的我来说,面临的挑战是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教法和要求就要有相当的弹性才行。教老二时,我常常气得回到卧房,独自用拳头敲
击 墙壁,他咋会那么不开窍?我只得气呼呼地躺在床上,等到心情平静之后再教。其实,老二的恩赐在艺术方面,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但是,在数学的逻辑思
维上, 却显得相对迟钝。
当时,我简直无法接受他的学习进度。然而,这也正好训练我的耐心,若教得不顺利,就换教其它单元。过一阵子再回过头来继续教不会的单元,他就比较容易接
受 了。同时,虽然他领会的速度较慢,但非常细心,因而成绩反而比领受快的弟弟要好。当然,在手工艺或音感方面,他那尤为细腻的表现就显得更为突出,弟
妹们都 佩服他。
试想,这样的孩子在课程的学习上,如果没有弹性安排,可能就使他自卑甚至叛逆。但是,我们了解并支持他,灵活地调整时间,他的才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事实上,研究也发现,诸如记忆力难以集中等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往往因为留在父母身边予以个别辅导的学习后,没有别人所给的「标签」或同辈的压力以及
在学校课堂上使他分心的环境,学习就有明显的进步。
独立钻研 趣味浓厚
一天里,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之外,孩子们有很多时间可以探索自己有兴趣的题材。只要他们有所爱好,就给予协助,帮忙寻找资料。结果,确实学到了很多技能,
不是靠补习,而是自学得来的。
自十二岁起,女儿自学计算机图象的设计与程序语言,帮助我们自办的书房及亲人们设计和维修网站,赚取每月的零用钱。大儿子也在十一岁就拍摄真人以及粘土
塑成人物的影片,放映给其它「在家教育」的孩子们观赏。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基础后,到十六、七岁就能选修小区大学的一些学分,将来再转学分到真正要上的大学去,既省钱又省时。从孩子身上,我欣喜地看到,自己就
学 时难得一见的学习情趣﹕他们随时会拿起书来阅读,而且津津有味,然后与我分享。而不会出现那种等放了学,回到家里就不想再自发地看书的现象。当步入
成人阶 段,他们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显然,这是因为他们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有兴趣的事,而不是被学校的学习或额外补习填满了作息表。
全人教育 毫不偏颇
很多人认为,在家上学的孩子社交能力可能很差,其实不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家教育」的孩子们,除与不同年龄的兄弟姊妹一起上课,还自愿担任义工,
或 参加教会活动,或加入体育队伍,或是由父母带到博物馆上有关课程,这就使他们能接触到不同年龄、背景、职业的人,比起公立学校同年级教室里所接触的
学生更 为广泛。
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过去,我们求学时,深感所受的教育过于狭隘,只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缺乏全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帮助做家务,甚至打理家庭事
业,更接近于真实的生活。
从孩子刚会走路,就训练他们捡起地上的纸屑,丢到垃圾筒里,或收拾玩具放进箱内。从三岁开始,每天都有家务要干。年幼的收拾洗碗机的碗盘,放回碗厨。大
一 点的四个孩子,负责打扫房间的地板,并轮流洗刷碗碟。每天,老大负责洗衣并洗菜。虽然,我还是主要烹调者,但总有一个孩子在旁帮忙和学习。从九岁开
始,老 大、老二就能各自准备全家简单的午餐食品。
诸如此类 灵活掌握
亲友来访或出外旅游,我们能选择避开寒、暑假的时间,不需要加入夏季的蜂拥人潮,旅费也比较便宜。全家筹备一项事工,或去州议会表达意见,都在周间安排
活动。孩子们一起去参加议事,也从中学到很多社会知识。
相关的优点,就是比较少生病,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的季节,能够完全避免接触有病的人群。
服事教子 应对挑战
我参加过几个姐妹会,分享了「在家教育」的课题。有人说,因为我是博士,教孩子不成问题。其实,有时博士学位不是加分,而是减分。研究显示,教育成功的
两 大钥匙,乃是父母的直接投入和孩子的自身努力,与父母的教育程度、种族、社会或经济地位并没太大关系。有一位仅高中程度的母亲,在家教育了十个子
女。他们 都在二十岁左右就获得硕士学位。这正源自于她的全身心地投入。
而我呢,除了照顾上了年纪的父母,还不自量力,以为有了学位就「能者多劳」,兼顾几个能在家里做的事务。结果,我没能当个全时间「在家教育」的母亲。我
只 感到,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不够用,因为实在太忙。这势必影响孩子们的课业学习和品德的操练。为此,我反而更羡慕那些非常单纯、专一的母亲,她们时时
刻刻都 陪伴着孩子。
我也时常祈求神的怜悯,能在服事与教育子女两方面取得平衡。感谢神的恩典,祂启示我,有智慧地处理问题。一来,鼓励他们用计算机和簿记知识帮忙事工;二
来, 教中文和琴艺的老师都来家里授课,让我和姐妹同工们利用这段时间完全投入服事。虽然,事奉有成就感,但每天陪着孩子们做功课,听他们背诵圣经,更
是感到心 满意足。
当然,也有一些在北美受高等教育的姐妹和我一样,内心有很强烈的愿望,希望发挥专长,为主做些荣神益人的事工。可是,又怕在家教孩子,所求太多,又长达
十 几年,难以如愿以偿。其实,许多事情,在人看来不可能,在神凡事都能。相信祂会给予聪明智慧和合适的环境,逐渐调整时间的分配。
现在,每当回想起不到三岁的女儿,以恳切的语调要求我在家教她时,再看看眼前这位每日晨更、纯洁爱主的少女,带领着四个弟弟妹妹,茁壮成长。真是应验了
圣经的教导﹕「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诗八2)
十三年前,因着神的应许,作出「在家教育」的决定。一路走来,虽跌跌撞撞,但目标清晰——不容恶者引诱我的孩子。为此,至今我毫不后悔。◇(作者毕业于
台 湾大学。在马里兰大学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大学教书。育有二女三子,住奥勒岗州波特兰市,并经营亚一书房Websit:
AsianBookOne.com。)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请先征得本刊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