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d: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 电子通讯2010年2月11日第一期

1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Xingzhi Xin

unread,
Feb 13, 2010, 6:03:33 AM2/13/10
to ccc...@googlegroups.com
本邮件如不能正常显示请进入:http://cn.creativecommons.org/2010/02/11/100211/

2010年2月11日 第一期

newsletter

大家好!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全体成员祝愿您拥有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并祝福您2010年一切顺利!

这是我们推出的第一期电子通讯,以方便及时向大家传递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的最新活动以及知识共享国际项目的最新动态,希望能得到广大支持知识共享朋友们的欢迎。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


CC国际资讯

“斯坦福大学开启毕业论文电子版时代,并采用CC协议发布”

2009 年11月,斯坦福大学首次开始接受电子格式毕业论文,此举有望让学生省去数百美元的论文、印制加工费。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允许学生选择可接受的CC协 议版本,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在60位提交电子版博士论文的学生中,52位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协议共享自己的毕业论文。来自《斯坦福通报》的消息 显示,将有47 位学生的博士论文全文发表在“斯坦福大学网上教学资源库”。


“知识共享与开放教育——开启可持续性的战略影响”

全球各个司法管辖区的知识共享项目最近相继完成了“环球七周年生日庆典”,加之CC0——“公共领域内更加有效的许可” 项目的推出、维基百科向CC协议的 过渡以及采用CC协议发布在Google和Yahoo的应用……为该环球组织七年来的成功运作画上一个完满句号。设想一下搜索资讯时,CC协议的使用能够 从美国白宫延伸到半岛电视台;从主要的教育科研机构到全球数不清的个人博客、音乐家、摄影师、教师……我们超越了2009年募资目标,通过53.3898 万美元的资金继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让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扩展向各个领域更具法律效应。
随着CC的发展和成熟,
我们更加关注如何作为一个组织对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影响。作为一项数百万甚至更多人依赖的重要基础设施,我们有责任做这样的考虑。可 持续性发展不仅意味着寻求资金支持,更在于如何坚守我们最初的目标,增强力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寻找扩大国际社区覆盖面的有效方式,以避免项目进行的懈 怠。

more


CC中国大陆项目近期活动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通过CC wiki平台参与CC learn productions的翻译工作

?CC中国大陆一直致力于继续推动开放式教育的发展。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于2009年11月启动了CC志愿者计划,2010年1月、2月,CC 的5名志愿者通过CC wiki平台参与了CC Learn的翻译项目“CC learn productions”。CC learn productions向公众详细地介绍了开放式教育资源(OER)及用CC协议发布这些资源的方法。CC learn将这些介绍放在一个WIKI平台上,所有关心开放式教育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了解到OER得基本知识和用CC协议发布OER的方法,也可以参 与翻译和增补这些介绍。为了推动OER,CC中国大陆和韩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家的CC项目一道,率先开始了这些内容的翻译工作。目前,中文的翻译工作已 基本完成,大家可以通过浏览CC learn的这一平台,了解更多关于OER与CC协议的知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C志愿者的中文翻译本身也是用CC-BY协议发布的。

more

“2009年12月13日——28日,知识共享综合艺术展在北京当代艺术地标——798艺术区举办”

王春燕博士和现场的艺术家合影留念

2009年12月13日,由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艺术国际共同主办,映艺术中心、互动百科、mash4等机构参与协办 的“混合与分享”CC综合艺术展, 在北京798艺术区映艺术中心隆重开幕。  参展艺术家、媒体、各领域来宾、CC中国大陆项目团队成员及志愿者等共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活动。此次CC综合艺术展的参展作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 采用CC协议发布的作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展览作品征集活动收到了200多位艺术家提交的作品或方案,作品涵盖了新媒体、装置、影像、架上绘画等各 种类型。此次展出的作品是根据展厅空间及展览主题精选出的60多位艺术家采用CC协议发布的作品。同时,展览还特别邀请了曹斐、颜峻、吴小军、刘伟等多位 知名艺术家采用CC协议发布的作品参展。

more

艺术展开幕式视频:http://cn.creativecommons.org/2010/01/04/cc-art-show/

“混合与分享”跨界交流论坛成功举行

李亚虹副教授发言 在798时态空间,来自CC亚太地区的台湾、香港、澳大利亚等CC项目负责人和代表与部分参展 艺术家共同围绕展览主题举行了“混合与分享”跨界交流论坛。论坛由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吴鸿先生和清华大学网络行为研究所副所长、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成员李 旭博士共同主持。论坛围绕“混合与分享”的理念展开讨论,也提供了知识共享亚太区推广经验分享环节。亚太地区的CC项目代表就各自司法管辖区的CC推广, 尤其是“艺术与共享”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介绍和交流。

more


媒体关注

《中关村》杂志对CC中国大陆项目的采访

2009年12月下旬,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接受了《中关村》杂志记者明星的采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CC中国大陆项目负责人,王春燕博士回答 了记者对 CC与传统著作权的提问,介绍了CC在全球和中国的发展情况。CC倡导灵活自由、合法分享的规则,使版权运作更便捷、人性化,在数字化浪潮下,共享观念正 日益深入人心。项目成员朱捍东、和晓琳也参加了这次采访。这篇报道在《中关村》杂志2010年二月刊发表。

more

《网络导报》对CC中国大陆项目的采访:知识共享与普通网民

“知识共享”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随着数字革命和互联网的到来,用多种高质而又常是专业的方式传播作品突然间变成了可能;穿越时空的界限合力完成同一作 品也有了可能性;全球范围,以分散的方式和相对低廉的成本创作新的作品、演绎作品或是汇编作品也不再是痴人说梦。

more

《上海壹周》:数字时代盗版新争议

BT被封,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哀叹24小时下载看剧的日子不再,有人质疑广电总局乱用职权,也有人“支持盗版有理,反对知识垄断”……网络分享 裹挟盗版,是耶非耶? ······ Copyleft条款允许作品被自由引用,但规定引用(改动)后的作品必须仍以Copyleft方式与社会共享。数字技术不断突破既定秩序,是时候问一 句:Copyleft,准备好了吗?
王春燕认为,“知识分享是大众的需要,所以P2P技术发展迅速,
不能回避。BT分享确实涉及侵权问题,但管理不能过于僵化。互联网的本性要求疏通而非封闭。”
BT平台资源搭配CC协议,会提高BT分享的合法性吗?
按王春燕的说法,技术在进步,规则不能滞后。再先进的技术也该“有矩可循”,CC协议或许正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more

关于知识共享中国大陆


CC项目LOGO 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s,简称CC)是2001年成立于美国的公益性组织,截止2010年1月在全球共有52个司法管辖区建立了本地CC项目。该组织向艺术家以及 其他创作者免费提供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简称CC协议),帮助他们标识自己作品的权利状态以及其所赋予使用者使用的条件。
知识共享组织服务于创作者、
创造性作品的使用者以及从创造性材料协作中获益的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帮助那些想要以宽松的条款来授权他人使用自己作品的创作 者,那些希望创造性使用他们作品的创作者以及那些从他们的协作中获益的创作者。我们希望老师、学者、科学家、作家、摄影师、电影制作者、音乐家、美术设计 人员、网络爱好者,包括许可人、读者以及阅读者——都能从使用我们的工具中获益。
知识共享中国大陆项目是CC在中国大陆的官方项目,
项目依托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由福特基金会提供资助。该项目负责CC协议的本地化工作以及中国大陆版CC协议的宣传与推广,倡导知识共享、协同创作的价值理念,致力于构建合理有序的创作环境、灵活的著作权体系。

了解更多关于CC协议的内容请访问:
CC中国大陆项目网站:http://cn.creativecommons.org/
CC国际网站:http://www.creativecommons.org/


本期编辑: 朱捍东  和晓琳  辛省志  刘 萍  杨 飞
欲取消订阅或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unsub...@cn.creativecommons.org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非另有声明,本期内容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