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老的好
嚴陽
一般而言,一個人上了一定年歲,鬢角開始染霜,體力開始下降,思維不再那麼敏捷,記憶力也大不如前之後,心理上往往會產生恐懼:我已經老了嗎?我這方面那方面是不是不行了?再過若干年,我的體力、我的思維、我的記憶力會是什麼模樣?那街頭走路打顫、說話結巴、眼神迷茫、需要拄杖而行的老者是不是我的明天?當我對社會、對家庭不能再有所貢獻,成為負擔或者說累贅的時候,身邊的人會用什麼樣的眼光看我?
因為這些,所以不少人會無限懷念昔日年輕力壯之時,容光煥發、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的時光,甚至對年輕人十分羨慕乃至妒忌。
不必如此。因為上蒼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或者曾經從那條道路上走過,或者眼下正走在這條道路上,或者將要從那條道路上走過。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可以說在不同的年齡上,有它的好,也有它的不好。譬如說年輕的好,就是發展和提升的空間很大,也有時間去糾正錯誤;但是,年輕的不好就是一切剛起步,人生經驗相當匱乏,物質積累尚未完成,工作和生活的壓力相當巨大。反過來說,年老之人可能就沒有這些困擾,並且我們這年齡上無論是做什麼或者是什麼都不做,誰能說三道四?即便是說,我們也可以拒聽,很多人也都能予以理解與寬容──當然,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麻煩,而且在很多方面與年輕人恰恰相反。
對老年朋友來說,還是多想想我們這年齡的好吧!既然我們已經「閱盡人間春色」,走過了勃發的盛夏也走過了收穫的金秋,在該我們努力、該我們奮鬥的時候我們已經努力與奮鬥了,那麼,面對眼前的嚴冬有什麼不能接受?何況說嚴冬之日,也可能有陽光明媚的時候呢?最為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天冷了,我們可以添兩件衣服,也可以選擇少出去,打開室內的空調暖氣;當我們身上穿得厚厚的,屋裏暖暖的,與棋友擺上一盤棋,或者是打開電視,啜香茗,享受這一切的時候,我們就有可能感受到這年齡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