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小商品風靡全球 將發布"中國小商品指數"

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jhn...@gmail.com

unread,
Aug 24, 2007, 4:27:28 AM8/24/07
to 環球基金平台組合分析
義烏小商品風靡全球 將發布"中國小商品指數"
DWNEWS.COM-- 2007年7月6日17:5:1(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中新社南昌七月六日電(記者 吳慶才)距上海三百公裡的浙江省義烏市是世界有名的小商品王國。該地生產的小商品已風靡全球兩百余個國家和地區。聯合
國等機構此前聯合發布的《震驚全球的中國數字》中﹐義烏小商品榜上有名﹐義烏市場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

中共義烏市委書記吳蔚榮六日在南昌舉辦的"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推介會上透露﹐目前義烏市場商品已出口到全世界二百一十二個國家和地區﹐每年
直接或間接的訂貨交易額約三百億美元﹐其中歐盟﹑美國和俄羅斯成為義烏市場商品的前三大出口市場。

隨著在義烏成功經商的消息廣為傳播﹐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紛至沓來。去年來義烏外商總數達二十六萬人次﹐現有來自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多名外商常
駐義烏採購小商品﹐民航義烏機場境外乘客比例達四成以上。在義烏設立的境外公司駐義辦事機構有一千零七十二個。

在本地獲得巨大成功的義烏商人眼界也越來越高。單單把本地產品輸送到境外﹐似乎已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許多有實力的義烏商人看中境外市場﹐紛紛走出
國門開起了分號。截至去年年底﹐已有三十五家義烏企業在十六個國家開設了四十六個分公司﹐義烏小商品的觸角開始伸向全球。

業內專家認為﹐擁有四十萬種商品的義烏小商品市場﹐已具備影響全球小商品價格走勢的力量。據吳蔚榮介紹﹐今年十月﹐被業界預言為"中國的道瓊斯指
數"的"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將在義烏正式面向世界發布。同時﹐今年十月將在義烏舉辦的"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將成為全球小商品採購商相聚的一次盛
會。

義烏市場正逐漸成為國際採購商採購日用消費品的重要平臺。義烏市官員說﹕"我們想把我們的城市建設成為當代絲綢之路──'小商品之路'的一個出發
點。"(完) (中新網)

您的投資顧問

unread,
Aug 29, 2007, 11:47:38 AM8/29/07
to 環球基金平台組合分析
黃植原理財如鑿井 定時開源

【經濟日報╱記者 曹佳琪】 2007.08.28 02:50 am

新光投信總經理黃植原。
記者曹佳琪/攝影
新光投信總經理黃植原認為,投資基金應該要規律的投資、穩健的理財,就像「鑿井理財哲學」一樣,只要每月「傻傻」的扣款,每月「懶懶」地看對帳單一次,
透過定時定額扣款投資基金,就有機會累積財富。

黃植原說,所謂鑿井理財哲學,就好像網路上流傳的一則故事,兩個和尚住在深山上沒水喝,必須每天下山挑水,日子久了,只見一位和尚仍在挑水,另一位和尚
已不見蹤影,原來,不挑水的那位和尚,每天除挑水外還自己鑿井,日子一久,井也鑿好了,再也不必下山辛苦挑水。

定時定額投資基金,就像每個人平常時日為自己鑿一口井,只要定時定額扣款時間一久,累積的財富就有如井水般滾滾而來,等於為自己下半輩子另闢財源,萬一
有一天工作斷炊,也不怕沒有收入來源。

目前,黃植原自己的理財全都買基金,而且都以定時定額投資為主,他還建議公司每位員工,嘗試定時定額投資一檔公司旗下的基金,養成「規律投資、穩健理
財」的好習慣,連公司自有資金的長期投資規劃,今年初起也開始加入定時定額行列。

黃植原表示,很多人認識定時定額,但大部分投資人只知道它是每月最低扣款3,000元,每月固定扣款一次的小額投資法,其實,定時定額沒有扣款金額上
限、每月扣款次數不限,與單筆投資互相搭配,可以變化出相當靈活彈性的理財技巧,可見定時定額看似簡單,背後的投資原理與操作機制卻大有學問。

其實,投資人不用搞懂艱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只須遵守幾項基本常識即可,一般人若懂得運用,比起投資單筆基金,或操作股票、期貨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
應會更有機會「賺到財富」。

黃植原指出,這種有如老一輩的跟會、與傳統銀行定存類似,又具現代理財觀念,兼可全球布局的基金投資方式,可發現近來連許多有錢人也樂在其中,成為新富
階級的新理財觀。

其實,基金單筆投資與定時定額該注意的地方不同,單筆投資基金要研究市場,還要挑對時機才會賺錢;定時定額投資同樣要研究市場,但最大不同的就是不必挑
時機進出。

投資人不難發現,定時定額要賺錢,有三大關鍵:第一,選擇市場波動度較大的市場,如單一國家包括台灣或新興市場等;第二,選擇長期占同類型基金排名前二
分之一的前段班基金,表示基金經理人選股能力傑出,表現具有一定水準,定時定額獲利機率將大增。第三則是長期投資、不中止扣款,即使累積報酬出現虧損,
仍持續扣款。

【2007/08/28 經濟日報】

您的投資顧問

unread,
Aug 31, 2007, 8:10:50 AM8/31/07
to 環球基金平台組合分析
江蘇新添87位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

新華網江蘇頻道 2007-08-30 09:43:09 來源: 本網綜合


8月25日,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協會南京管理中心在南京政治學院為江蘇省第四批獲得"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CFP"證書的87位學員舉行了隆重的頒証典
禮。學員來自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壽,還有來自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江蘇省郵政儲匯局以
及中宏保險、華泰証券等機構和行業。

據了解,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協會南京管理中心負責江蘇省及安徽部分地區的註冊理財規劃師培養訓練、認証、後續教育及理財專題活動等相關工作。南京管理中
心自2006年3月成立以來,已經為江蘇省各金融單位培養了235名註冊理財規劃師。獲得理財師證書的人員,目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運用所學知識為廣
大客戶提供高水準和高品質的理財服務,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高度認可。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收入水準不斷提升,個人財富累積逐步增加,以及教育、住房、養老、醫療體制等改革,人們的理財意識、理財需求越來
越強,許多銀行、保險、証券等機構紛紛推出理財產品,為廣大群眾提升多品種、多層次的服務。面對名目繁多的各種理財產品,大多數百姓因工作繁忙或投資知
識、經驗缺乏,開始尋求專業理財師的幫助。由此催生的市場需求,使專業理財師成了中國職場上的熱門頭班。

據悉,由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協會組織的註冊理財規劃師專業認証項目自2005年3月開始至今,全國已有近萬名金融人才經過專業培養訓練,獲得中國註冊理
財規劃師專業資格證書,中國專業理財師的隊伍正在變得更壯大、更專業。但是,與財富管理市場規模的迅速膨脹相比,中國理財師數量的增長仍顯得很緩慢。

據專業統計,目前中國專業理財師的缺口高達20萬人。另外,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看,個人理財業務是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發展個人理財業
務是商業銀行經營戰略調整的一個重要方向,同時也是商業銀行參與國際化金融競爭的需要。因此大力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積極拓展中間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發
展的一個必然的趨勢和明智的選擇。

這意味著,在今後幾年,專業理財師在市場上仍是炙手可熱的頭班。

目前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協會南京管理中心電話025-86659010成了真正的熱線每天都有近百通的咨詢電話打進。 (李才)

您的投資顧問

unread,
Sep 6, 2007, 5:08:59 AM9/6/07
to 環球基金平台組合分析
華爾街傳奇桑迪入股中國明亞保險幕後
【2007.09.03 11:31】 來源:財經時報 作者:鄧妍

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花旗銀行前董事長兼CEO桑迪.韋爾在中國的第一筆投資選擇了中國的保險經紀行業,選擇了明亞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他為何會選擇這
樣一家在中國知名度並不高的公司?

《財經時報》近日從北京明亞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獲悉,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花旗集團前董事長兼CEO桑迪.韋爾(Sandy Weill)日前已完成
參股北京明亞保險經紀公司的相關投資手續,成為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保險經紀公司的第四大股東。

桑迪.韋爾曾經在華爾街和美國金融市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他27歲時用借來的30萬美元創業,從華爾街的一家小證券經紀公司發展成為美國第三大證券公司,52歲時從美國運通總裁位置上憤然辭職,年過半百重
新創業,17年後成功合併花旗銀行,成為花旗集團的董事長兼CEO。桑迪?韋爾在任職旅行者集團和花旗集團CEO期間為投資者創造的價值達到了不可思議
的2600%,超過同期的傳奇CEO傑克.韋爾奇和股神沃倫?巴菲特。

從2006年年卸任花旗集團董事長後,桑迪?韋爾一直專注于公益和慈善事業。就像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一樣,桑迪也把自己一生打拼的絕大部分收
入捐贈出來支持公益和慈善事業。桑迪成立的慈善基金會主要是扶持教育、醫療和音樂普及等公益事業。

然而,幾個月前,一位來自中國的年輕人闖入了他的視野,最後桑迪決定以他個人的名義投資一個全新的市場,一家全新的公司。

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在中國的第一筆投資為什麼會選擇中國保險行業、為什麼會選擇明亞這樣一家保險經紀公司?

《財經時報》針對上述問題,近日專訪北京明亞保險經紀公司董事長胡海 博士,面對記者的一個又一個疑問,胡海 道出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緣起

胡海 是明亞的創始股東之一,她和她的同伴們立志推動保險事業在中國的發展,提升中國保險行業的整體水準。他們所創建的明亞保險經紀公司,在業界為
人稱道之處在於,能站在投保人的立場 明客戶選擇最需要、最合適的保險產品,為客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保險銷售管道。明亞擁有專利的壽險專家諮詢系統以及
強大的技術和後臺支援能力,更為客戶帶來保險銷售服務的新體驗。明亞的中立性也在 明保險公司積極提升其產品和服務水準。

據《財經時報》瞭解,胡海 接任明亞董事長之前曾任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她是在紐約工作的時候認識桑迪?韋爾的。胡海 非常欽佩桑迪超凡的洞察
力、過人的膽識和卓越的領導能力。因此,當明亞需要融資的時候,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桑迪。

胡海 向記者透露,當時,桑迪仔細詢問了明亞的情況,對海 邀請他投資明亞的提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海 則詳細給桑迪介紹了中國市場的前景。中產階層的興起、居民金融資產結構的變化、養老保障體制的變革等等變化,這一切都為投資中國保險市場帶來
無限的潛力,當然也是華爾街出身的投資銀行家做出判斷的最基本前提之一。

對於桑迪而言,明亞的競爭優勢自然也是他想知道的。面對一個巨變中的市場,什麼才是一家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

中國人都喜好貨比三家。保險經紀公司,尤其是能為消費者進行中立的壽險產品分析、帶來獨到價值的壽險經紀公司將會有更大的作為,這也是啟動和挖掘中
國個人壽險市場金礦的一把鑰匙。桑迪相信自己在美國市場的成功秘笈,即交叉銷售金融產品,一定能通過保險仲介管道在中國市場開創一塊新天地。

動因

在胡海 看來,真正讓桑迪下決心投資明亞的動因是,他聽海 介紹說,明亞的創業者立志創建一家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保險經紀公司,並使之成為代表
國際先進水準的中國個人壽險經紀業務的締造者和中國個人壽險經紀行業領導者,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利用保險來實現"大家幫助大家"這種和諧共生局面的形
成。

對於這些描述和理想,桑迪告訴海 ,他自己創業之初,也是只有四個年輕人用湊來的幾十萬美元的資本金,即使在1960年代的華爾街,那也是再小不過
的一家私人合夥證券經紀公司了(當時,在華爾街購買一個交易席位就需要16萬美元)。儘管如此,當時他給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公司目標的定位是要建立一家
偉大的公司,一家領導行業潮流、雇傭大量員工、經久不衰且倍受尊敬的公司。他認為這一遠大的抱負是他後來事業成功的基礎。

"明亞雖然是一家小公司,但卻擁有不凡的抱負。"海 認為這可能是最打動桑迪的地方。

"桑迪自己也是做經紀業務起家的。"

在胡海 看來,也許是看到明亞創業者的理念和文化,讓桑迪回憶起了自己創業初期的感受和理想,因而產生了再次參與一個未知的中國公司創業的衝動。

幾次見面之後,桑迪?韋爾正式加盟明亞,成為明亞的股東。

桑迪告訴海 ,他非常看重明亞的發展潛力,但他更看重創建明亞的與他理念相同、志同道合的人。

在桑迪和其他投資人的要求下,海 辭掉了在麥肯錫紐約分公司的職位,回到北京,致力於同她的夥伴們一起,把明亞這家已經在北京市場小有名氣、正在拓
展上海和江蘇市場的全國性保險經紀公司帶到一個更高的平臺。

"這只是一個嘗試性的開始,一年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如何把明亞做得更大更強。"桑迪似乎對中國市場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就這樣,一個身經百戰、叱吒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在自己的晚年,把自己的投資、自己的事業與飛速成長中的中國保險市場聯繫在了一起。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