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回想日經及Nasdaq當年暴衝 中國這點泡沫....

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jhn...@gmail.com

unread,
Aug 24, 2007, 5:07:27 AM8/24/07
to 環球基金平台組合分析
經濟學人:回想日經及Nasdaq當年暴衝 中國這點泡沫....
鉅亨網編譯林賴穗/綜合外電·7月3日
2007 / 07 / 03 星期二 18:20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和先前幾回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相比,中國股市的泡沫狀況又如何?

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在位期間,總是堅持要在泡沫真的破裂前偵測出它們的存在,非常困難。這也正是他認為政策官員永遠不要想要戳破泡沫的其中一個理
由。不過今天他對於中國股市正在形成泡沫,似乎沒有太大的疑問。他稍早曾經表示,「中國股市的價格明顯無法維持,可能面臨大幅收縮的風險。」

令人好奇的是,對於葛林斯潘而言,中國股市的泡沫似乎再清楚不過。不過根據《經濟學人》的「泡沫導引」,中國股市近期的走勢過熱,和史上幾回市場劇烈波
動的狀況相比,相對仍舊顯得溫和。

就拿中國過去5年的走勢和 20世紀全球最大的三個泡沫(1920年代的華爾街、1980年代的日本,以及1990年代的Nasdaq)相
比,Nasdaq綜合指數從1995年到2000年初的漲幅超過500%,日經225指數自 1984到1989年間上漲300%,已經收復5月底多數
跌幅的上海A股,過去 5年來的漲幅不過160%。

此外,目前中國A股的平均本益比約達45倍,日經225指數在1989年達到最高峰,還有Nasdaq綜合指數在2000年初創下最高時,平均本益比都
在 100倍以上,這顯示中國股市還有很多上漲的空間,泡沫才會破裂。除非中國政策官員比葛林斯潘還要勇敢,現在就採取更大膽的作為,來抑制市場的走
勢,否則中國股市還會再漲。

jhn...@gmail.com

unread,
Aug 24, 2007, 5:11:24 AM8/24/07
to 環球基金平台組合分析
大陸房市 潛藏泡沫危機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2007.08.13 06:14 pm


中國證券報報導,面對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升高,大陸房地產市場應居安思危。雖然大陸房地產價格目前還在持續加溫,不過,不少城市也跟著出現空屋率提高現
象,加上大陸今年連續三次加息,房地產投資者2008年初的貸款成本,將一次提高0.46%,投資者必須注意房地產市場泡沬化問題。

美國平均房價2003年到2006年四年間,漲幅超過50%,1995年到2006年房價上漲了一倍以上,2006年底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衰退,去年第
三季至今房價下跌超過10%,主要與美國2004年以來連續升息17次,升息後貸款成本大增、美國經濟成長趨緩有關。市場估計,未來九個月到一年,美國
次級房貸的違約金將有增無減。

報導說,美國次級房貸的危機,源於房地產市場的過度膨脹和大量貸款用於房地產炒作。大陸的政府與房地產投資者,也須警惕房地產投機中的風險。

大陸目前整體房價仍一路上漲,看不到下跌跡象,但投資者尤其是借錢買賣房地產的投資人,卻不能不戒慎恐懼。報導指出,大陸現在除了大中城市房價上漲,一
些縣與小城鎮房價也開始飆升,但房屋大量空置的現象卻愈來愈普遍。目前大陸房地產價格中到底有多大泡沫,無法推斷,不過,任何商品價格都是有漲有跌
的。

大陸目前已進入加息周期,去年開始大陸央行已經連續五次加息,貸款利率也在抬高。估計到明年初,銀行開始執行新的貸款利率,今年三次加息一次性釋放,部
分房地產貸款成本將一次提高0.46%。目前機構普遍預計加息還會繼續。

大陸中證網指出,美國次級債危機爆發前也並沒有跡象,房地產銷售去年還是欣欣向榮,突然市場信心喪失,泡沫立刻破裂,房價迅速下跌。

2005年上海房地產價格大漲兩年多後,不少房地產投資者仍陸續進場。隨後宏觀調控政策頒布,上海房價率先大跌,當年6月上海房屋每平方公尺成交均價曾
一天暴跌人民幣1,426元。

至於美國在911事件後,為了刺激經濟成長,連續13次降低利率,房地產市場受到激勵開始迅速膨脹,平均房價2003年到2006年,連續四年漲幅超過
50%,1995年到2006年房價揚升了一倍以上。

【2007/08/13 經濟日報】

jhn...@gmail.com

unread,
Aug 24, 2007, 5:20:36 AM8/24/07
to 環球基金平台組合分析
風暴形成八個步驟 分類:國際市場-全球經濟趨勢2007/08/12 22:54評析:不甚了解此次風暴前因後果的,可以仔細看看!

風暴形成八個步驟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2007.08.12 03:23 am


以信用不佳者為對象的美國次級房貸,為何會演變成整體金融市場風暴?以下是這種「有毒廢棄物」毒害信用市場的步驟:

一、信用不佳的貸款人,以通常高出一般利率2個百分點的利息貸入購屋貸款。有些貸款人甚至沒有收入,而是在掮客的協助下詐得房貸。這類貸款人通常是貸入
利率調整型房貸,一旦聯準會升息時負擔加重,無法繳款的違約率便急速上升。由於詐騙狀況不明,次級房貸實際損失狀況難以估計。

二、獨立房貸承銷掮客靠推銷房貸賺取佣金,甚至向不可能付出房貸的人誘騙推銷房貸來衝業績。

三、依照某些州法律,雇用獨立掮客可規避房貸公司的法律責任,房貸公司大量雇用獨立掮客承作房貸。一家公司的房貸有時高達七成是透過這些獨立掮客承攬而
來。

四、匯豐銀行(HSBC)等銀行從房貸公司買進次級房貸,轉賣給大型券商。匯豐今年第一季獲利馬上因次級房貸違約率上升而遭重創。

五、雷曼兄弟、貝爾斯登等華爾街券商大批買進次級房貸等房貸後,再發售以房貸作擔保的不動產抵押擔保證券(MBS)。

六、券商再包裝MBS、就學貸款以及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設計出各種抵押債務債券(CDO)。某些CDO再組合成另一種CDO,成為以CDO擔保的
CDO。

七、標準普爾、惠譽等信評公司對CDO商品給出評等。由於此類商品缺乏歷史紀錄,理論數學模型幾乎成為唯一的評等依據。

八、投資銀行、退休基金、避險基金、市政基金、校務基金等機構投資人依照信評公司給出的評等,買進以為是高評等、高收益、風險分散的CDO商
品。2006年,估計有1,000億美元次級房貸包裝進總額3,750億美元的CDO,在美國市場銷售。(彭博資訊)

【2007/08/12 經濟日報】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