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權。環境 / 群眾募資計畫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台灣藝術市集協會ARTLIFETAIWAN

unread,
Oct 14, 2014, 1:21:50 AM10/14/14
to 台灣藝術市集協會電子報

 
OCT
6

【被台灣遺忘的蘭嶼(上)】蘭嶼有7-11 對當地人影響大?

(上面那張是7-11,下面兩張是柑仔店)

蘭嶼要開7-11(以下簡稱小七),

前陣子吵的沸沸揚揚,

許多不是住在蘭嶼的本地人跳出來,

說了很多觀點,

但卻鮮少有報導如實呈現蘭嶼人的心聲,

蘭嶼開小七

到底對當地居民有什麼影響?

讓我們來聊一下,

小編八月底一個人去蘭嶼時,

小七還沒有開,

但是只要遇到當地人我就會,

不免俗的聊一下這個話題,

畢竟只有當地人才最有資格說話,

因為他們每天生活在那裡,

而我只是去三天的遊客,

下面這一張是好友9月底去蘭嶼拍的照片,

˙可以看到小七希望融入當地的風土民情,

在把達悟族傳統的拼板舟,

當做重要的裝飾,

且小七對當地居民和外來觀光客有差別定價,

統一超商說法是,

因為外島配送的物流成本較高,

因此訂價高於台灣本島,

所以並非賣給外地人較貴的價格,

是以原價9折優惠賣給當地人,

而且僅有冷藏、冷凍食品較貴,

其他商品訂價都相同。

藝術家張林山表示,

為什麼蘭嶼人不能享受便利的生活,

多一點商品和店家的選擇?

曾經到台灣本島讀書工作後再返回蘭嶼的他,

表示蘭嶼人應該享受便利,

可以提前買火車票券或是繳電話費,

他甚至疑惑為什麼有些台灣本島的人,

不願意蘭嶼變得便利,

而說到繳電話費,

家裡就是開柑仔店的陳先生,

則是認為開了對他來說變得方便,

因為他以前繳電話費,

每次都要從朗島村騎到紅頭村,(請大家看一下地圖)

現在只要到椰油村他就可以繳,

說到小七會影響到他家柑仔店的生意,

他則不害怕,

他說小七東西賣的比較貴,

所以預料當地人會比較少去購買,

他們都往海洋超市或是農會超市購買,

小編離開蘭嶼最後一天也有到農會超市,

裡面有買許多鮮食,

感覺比柑仔店選項還多,

真得滿多當地人去買東西的,

光買一瓶飲料排隊結帳,

就等了一會兒。

OCT
5

【沙崙淨灘之享受落日瑜珈 大家一起愛地球】

睽違4年的沙崙淨灘又來摟!

週末的下午,

九月天的台北,

還是瀰漫一股熱氣,

在海的浪聲陪伴下,

彎下來腰來撿著垃圾,

思考著我們與這些垃圾的關係,

它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為什麼我們總是自私的破壞環境,

每撿一次垃圾就能讓我們反省一次,

像這個輪胎還有針頭,

根本就不該出現在海邊,

但人因為自己的惰性,

就把它遺留在這,

對於淨灘的大家,真要很小心!

友善環境,每個人都有責任。

我們是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必須學習與萬物共生並存,

但我們始終強勢,

常我行我素而破壞環境,

你有聽到海哭的聲音嗎?

當你把垃圾遺留在海灘時,

其實它正在哭泣,

但是有些人好像從來不正視這個問題,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全台灣的海邊,

也都獨一無二,

只有一個,

所以一定要友善我們的家。

這次淨灘雖然沒有市集,

但是仍有DJ表演,

且播放是雷鬼樂,

海風、浪聲搭配上雷鬼樂,

有種合諧的感覺,

在音樂陪伴下淨灘,

撿垃圾還可以換啤酒,

真得很享受,

路過的民眾聽到我們淨灘,

多數都會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印象中的「沙崙」都是靠近馬場
SEP
29

環境友善 淡水沙崙淨灘垃圾統計總表與「藝 樹 展覽」公告

圖/ Janna

淨灘地點:沙崙(漁人碼頭後停車亭為入口)

103年9月27、28日淡水沙崙淨灘垃圾統計

(下列公升皆以環保局使用之環護袋容量計算)

1. 塑類:120 L x 5 = 600 L

2. 玻璃瓶:120 L x 4 = 480 L

3. 金屬飲料罐:120 L x 2 = 480 L

4. 漁業用保麗龍:120 L x 1 =120 L

5. 鋁箔包與紙類:120 L x 2 = 240 L

6. 漁網:4 組

7. 電燈泡:2 顆

8. 燈管:4 支

9. 浮標:17 個

10. 衣物:2 件

11. 鞋子:53 隻

12. 打火機:8 個

13. 保險套:1 片

14. 針筒:3 支

15. 化妝品:2 瓶

16.
SEP
22

p714+小行星藝廊/自然語彙金工當代首飾雙聯展

2.22 & JIA O bject and Jew ellery

http://w w w .facebook.com /akira222m ika33

自然語彙/N atural Language

銀、黃銅、紅銅、木材、等其他複合媒材

師於自然,人類演進的過程中,往往由自然界學習與累積了許多生活經驗;然

而在科技文明、物質充裕的現今,我們卻逐漸忘卻聆聽自然,哪怕是細雨微風、

林境光影、一花一葉,衪無時不刻都在發聲,用衪的語言向我們訴說生命的喜悅、

四季的更迭,抑或是被人類貪婪吞噬的悲哀。

喜愛創作的心,或許總是敏感的;黃建彰與許美嘉夫妻二人對於山居一直有

很深遠的嚮往,對自然界的景、物,更多有一種為之停佇凝視的情感。在體會到

了自然界所發出的微妙語彙,二人用自身擅長的藝術創作,將之化成一件件的當

代飾品。

在本展當中,黃建彰以「聚」為創作主題,象徵自然界眾多生物所特有的群

聚現象,如成群的魚、鳥、蟻丘、蝗蟲等,並以古老的金工技術-「栗紋法」來

代表諸多的生命元素。而植物所擁有完美的複數、幾何型態,及多種特殊的生長

方式,則是許美嘉的靈感來源,她將植物的
SEP
11

環境友善 淡水沙崙淨灘/瑜珈/攝影活動

圖/文 Janna

親愛的,你記不記得花蓮那片沒有人的海攤?

記憶裡的海灘不是應該是這個樣子......
1

--


--

台灣藝術市集協會Art and Lifestyle Association of TAIWAN

如何支持:●每年一萬元 您可獲得台藝協blog、facebook、電子報20萬人次廣告曝光效益●每年兩萬元 您可獲得當月至頂曝光效益●每年三萬元 您可獲得當季至頂曝光效益●每年五萬元 您可獲得半年度至頂之曝光效益


捐款帳戶

‧戶名─台灣藝術市集協會‧行號─玉山銀行808東門分行‧帳號1193-940-001027

‧核准立案證號:內政部中華民國971227日台內社字第0980018740號函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