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05 Jun 2013 07:05 PM PDT 歐盟日前宣布,自本月六日起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及關鍵器件徵收百分之十一點八的臨時反傾銷稅,這意味着中歐貿易戰全面開打,李克強早前訪歐,被人徹底玩了一把。
歐盟是中國光伏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每年高達二百多億美元。歐盟早前傳出制裁聲音之後,中國相當重視,派出李克強前往德國進行公關,既打又拉,先後向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主席巴羅佐表達了中國的關注。 當時,中方的努力乍看起來似乎都是「卓有成效」。默克爾表示,希望能與中國就進口關稅問題達成協議,以避免兩敗俱傷的貿易戰。巴羅佐也表示,歐方高度重視中歐關係和中方的關切,願努力同中方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貿易摩擦,推動中歐關係和各領域合作向前發展。 然而現在看來,這些都不過是煙霧彈。默克爾、巴羅佐話音未落,歐盟即單方面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中國遭到歐盟暗算,李克強顯然是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中國領導人苦口婆心談友誼、談雙贏,如今看來純屬一廂情願,制裁的大棒最終還是砸下來了。 以德報怨 自食苦果 歐盟今次的制裁行動,法國是力主者。一個多月前,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中國對其極盡禮遇,高規格接待,私人宴會,全方面合作、大禮包不斷,但中國這些殷情卻再度遇上白眼狼,送出去的大禮變成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奧朗德在對華立場上向來比較強硬,他在競選期間,曾就人民幣匯率、貿易不平衡等問題公開指摘中國。奧朗德所屬的社會黨是法國左派,傳統上對華政策的意識形態色彩較為明顯,往往會拿人權、自由、民主等問題跟中國叫板。當時本欄就曾提醒過,中國給奧朗德送出大禮,奧朗德回國之後,很可能會變臉。果不其然,如今奧朗德在光伏問題上痛下殺手。 當初歐債危機最緊急的時候,歐盟各國政要競相訪華,好話說盡,中國亦多次雪中送炭。中國領導人甚至高喊「救歐洲相當於救中國」,現在歐洲剛緩過氣來馬上變臉不認人,要對「恩人」中國開刀。當初中國救了歐洲,現在中國深陷衰退泥潭,又有誰來救中國呢?中歐之間相當於演繹了一齣現代版「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 國際政治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國與歐盟無論怎樣談友誼談交情,在利益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中國一些領導人以為個人友情可以代替國家利益,但事實上卻是在稱兄道弟聲中葬送了國家利益。中國人傻,外國人卻不笨,該開戰的時候照樣毫不猶豫,該落井下石的時候照樣毫不留情。中國以德報怨,最後只能是自食苦果,賠了歐元又受辱。 太陽報 |
Posted: 05 Jun 2013 06:13 PM PDT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亞洲安全保障會議,以往對於中國軍方,這無疑是一場鴻門宴。而前任國防部長梁光烈和副總參謀長馬曉天,他們也從不示弱。
這次,中國在釣魚島和南海頻頻出手之際,一般事前預料解放軍必然示強。孰料參加本次會議的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出奇低調, 對於日本媒體提出的釣魚島等挑釁性問題,明確回答將繼續「留給後代解決」。戚建國言論一出,國內網絡上一片嘩然,不少人罵戚建國「軟蛋」。 三禪相信,解放軍的這次表態相信是習近平親率的外事小組的決策,就是總體上回到鄧小平擱置爭議的策略。 當年,鄧小平說,我們的智慧不夠,把這個問題留給下一代解決。從這個時間點看,戚建國的話談不上投降。 很清楚,北京雖然針對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作出積極有力的反擊,中國的公務船進入到其十二海里內執法,改變了日本單方面控制的現狀。但是,北京非常清楚,當下不是徹底解決釣魚島問題的時機。因為,日本背後有美國。同樣,南海問題,中國去年以來控制黃岩島和仁愛礁,但是也無意即時收回所有南海失土。這也是因為菲律賓後面有美國。當然,和平發展還是北京第一要務。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官防長官菅義偉仍堅持,釣魚島不存在領土問題。日方輿論也認為中國軍方是「投降」了。但事實上,解放軍之軟反佔領道德高地,同時這一表態即表示當下無意開戰,自然有利緩和地區緊張局勢。這次會議,北京未遭圍攻,即是說明。相信,也給習近平見奧巴馬創造好的氛圍,利於中美關係發展。 柳三禪 東方日報 |
Posted: 05 Jun 2013 05:58 PM PDT 國家環保部日前發布環境狀況公報,對內地一百九十八個城市地下水的監測中,較差、極差水質的比例高達五成七,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全部「水質極差」,觸目驚心的數據敲響了中國生態安全的警鐘,但有誰聽得見?
中國表面繁榮昌盛,惟三十多年經濟成長建基於透支環境與資源。中華民族幾乎每條母親河周邊都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污染企業,七大水系的三成、九大湖泊中的七個,水質是五類和劣五類水,導致處處「有河皆乾,有水皆毒」的嚴峻局面。母親河流的已不是甘甜清水,而是污濁毒水;無法哺育生命,反成了奪命殺手。 即使地下水亦是污染嚴重。當局片面追求GDP,一向忽略人民的生命健康,放任地方企業,特別是工業固體廢物企業,石油化工生產企業等,把工業污水向地下排放,圖一時經濟增長,不管是否為害子孫。很多污染企業利用滲坑、滲井地下排污,已近二十年。 斷子絕孫 指日可待 以華北為例,地下水重金屬嚴重超標,主要污染指標為汞、鉻、鎘、鉛等。北京南部郊區、石家莊、德州、濟南、河南豫西平原等還出現地下水有機物污染。據統計,中國至少有超過一億人口飲用砷、氟等有害物質超標的地下水。 因水污染引發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三大悲劇在全國不斷上演,河南、安徽、四川、廣東、黑龍江、山東等地都出現多條「癌症村」。受害最嚴重的鄉村,年均癌症死亡率是全球平均數字的五百倍,每十個兒童就有九個肝不正常。八千里錦繡河山已變成殘山剩水,照此發展下去,中華民族可能很快就要斷子絕孫,縱有金山銀山又有何用? 水是萬物之源,水質問題關係到整個生物鏈的健康。近年來中國出現一系列莫名其妙的病症,從沙士到禽流感,從愛滋病到陰滋病,每年都會出現一些不治之症,來無蹤去無影,根源可能就是水污染,很多生物喝了污染的水之後,出現基因突變,出現新病症,再將這些病症傳給國人。天作孽不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中國人完全是自作自受。 中國人目前喝的是毒水,吃的是毒食,呼吸的是毒氣,早已是五毒攻心了。據不完全統計,由於環境污染,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人人數約三百五十萬例,死亡約二百五十萬人,每天就有八千五百五十名新發癌症病人,平均每六分鐘就有一人被確診為癌症,中國人似乎又重新成為東亞病夫。再過二十年,不用進行計劃生育,中華民族就可能絕種了,還奢談甚麼中國夢? 東方日報 |
Posted: 05 Jun 2013 02:58 PM PDT 六四不會有一種符合常理的結果出現 《中國密報》:有人說,太子黨有些血性,如果這樣,他們可能會做讓我們這些觀察者掉下巴的事情。他說把權力關進籠子,讓我們掉了一次下巴;他通過戰爭方式來收權,也可能讓我們掉下巴。還有就是,真的有一天,他把政法委敲掉,這個可能性難道沒有嗎? 曹:敲掉政法委是有必要的,它太越權了。現在人們把政法委視為第二中央,政法委管控的經費超過中央管控的經費。 《中國密報》:我舉個例子,原來公安部一直強調改革勞教的條件不成熟,別說廢除,即使改革的慾望與動力都沒有。習近平上來之後,說要停用勞教(具體結果如何目前還不知道),這些不說明他可能像國內“國師”吳稼祥先生說的,習近平能成事? 2013年春在《炎黃春秋》聯誼會上。 曹:這是習近平的思想方法。他會說一些得分的話,也會說一些丟分的話。即使如此,我不會認為他能做更多,能到神的地步。 《中國密報》:再從法律這個層面看,你覺得習近平會有什麼動作? 現在政治改革這塊,除了憲政之外,呼得最厲害的部分是司法獨立這個問題。在某個意義上,司法獨立已經成為呼籲改革的共識。你覺得習近平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是會有所舉動?我就聽說過習近平計畫在五年內搞司法獨立這種消息。 曹:習近平會不會推動司法獨立也不好說,如果這個黨還發揮作用的話,習近平就不會讓法院獨立審判。 嚴格地說,講憲政還是一個思想方法問題,即最高的一個大概論問題,它還不涉及具體權力分配問題,但司法獨立涉及權力分配問題。 江澤民說的政改沒有乾貨 《中國密報》:現在倒是有各種各樣的傳說,包括我跟國內一些學者接觸得到的信息,有的人對退下來的江澤民的看法越來越好,比如,說他代表了黨內比較開明的力量,思想比較活躍呀,觀點比較新穎呀,他提倡政治改革呀,甚至平反六四這些東西他都說過,你覺得這些東西也與他的團隊公關有關? 曹:六四這個事情永遠不會有一種符合理論常理的結果出現。至少目前關於六四這些特別好的傳說不是真的。比較好的方面,例如,主張政治改革,也許是真的,這方面的材料我看到好幾個。 《中國密報》:現在有多種說法,你是從那邊過來的,你大體比別人更清楚,最近,江澤民給中共中央寫信,要求在公開出場的中共領導名字排列中,將自己的名字往後排,這個事情與你說的比較好的東西,即政治改革有關係嗎?人們在揣測他的這個舉動是什麼意思。 曹:看不出這個舉動與政治改革之間的關係。如果從最近中共方面的信息看,好消息更是看不出來。最近是老人政治的迴光返照。如果這一舉動有什麼意義的話,也是作秀。已經退休的老同志,你不好好休息,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中國密報》: 再回過頭來說,你說江澤民主張政治改革,江澤民說過些什麼呢? 曹:他說過:現在看來,政治體制改革不能無限期往後推。 《中國密報》:關於這個問題,即使在政治上最保守的胡錦濤時代,他也從來沒有否認過政治體制改革。例如,他提出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但從來沒有見他在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採取任何具體行動,所以,值得追問的是,江澤民說要搞政治改革這話時候,他還有什麼乾貨嗎? 曹:但沒有什麼具體的內容,沒有什麼乾貨。他們不研究改革,哪裡能有乾貨?改革有那麼好改?必須研究改革後,才能提出改革的具體建議。 《中國密報》:記得趙紫陽時代的政治改革,十三大前的1996年9月,趙紫陽主持成立了中央政治體制政革研討小組,現在中共方面有任何這方面的跡象嗎? 曹:沒有。那個時候的政改小組還真是研究問題的。現在這方面的跡象絲毫沒有。(《中國密報》第八期) |
Posted: 05 Jun 2013 08:55 AM PDT 杜斌 輯錄 編者按:北京攝影師、作家、獨立紀錄片製作人杜斌,主編了《天安門屠殺》一書,於“六四”24周年前夕,在明鏡出版社出版。該書搜集、整理了 “六四”事件參與者、目擊者等各方回憶,按時間順序編排。杜斌說:天安門屠殺的核心事實,是中國共產黨在天安門一帶以坦克車和機關槍,屠殺赤手空拳和平請 願的青年學生和普通老百姓,這是全世界的人當時在電視上親眼目睹的慘劇,“中國共產黨政權犯了殘害人類的滔天罪行”。 該書部分內容已經在《大事件》21期選載。以下內容也選自該書。 1989年6月3日22時15分(續) 新華社記者楊繼繩,騎著自行車在北京街頭見證歷史。他在天安門廣場,看到天安門下萬頭攢動。 他看到,一個寬大的會議室作為臨時急診室,裡面躺滿了傷患。他記下了傷患的名字: 馮友祥,男,外貿系統幹部。渾身是血。大腿上一個大洞,外表直徑約三釐米。短褲全被鮮血染紅,還在上面結成了血塊。大夫要剪開他的短褲,他說,短褲上的血是他愛人的。他愛人叫劉景華,頭部受傷,現在不知死活。 徐磊,女,航天部三院調度員。腿部受傷。 一位幹部模樣的年輕女傷患一邊呻吟,一邊罵:“我發誓,今後半輩子要反共產黨反到底!” 他還想記錄,但新的傷患不斷抬進來,醫務人員十分忙。 “一位大夫嫌我妨礙他們,我只好離開。”他寫道,“在一個角落的地面上躺著一具屍體,看樣子才20多歲,胸部佩著紅校徽。” 他聽見復興門外大街上槍聲還很密集。 他趕到阜內大街的人民醫院。他看到,這兒的一個大會議室作急診室,傷患很多,不讓記者進入。 他問一位大夫這裡的死亡人數,大夫不說。 “從裡面走出一位年輕女護士,見我詢問,她拐到沒人處對我說,目前死了兩個,一男一女。一個打中了心包膜,一個打中了肺,都是20歲左右。”他寫道,“女的書包裡還裝著課本。護士說著哭了,用兩手捂著臉跑了。” 在這個大會議室門口,他看到幾個人用手電筒照著地面,議論著。“我擠進去,看到一個人用小木棍挑著白花花的東西,”他寫道,“說這是人的腦漿。” 在人民醫院門口,他聽到一個學生喊:“誰自願獻血?” “他話音剛落,站在門口圍觀的十多個人同時舉手:‘我去!’”他寫道,“學生說:‘真是好樣兒的!’獻血的人排著隊進去了。” 他趕到郵電醫院。他看到走廊裡都是傷患。 “有的大聲嚎叫:‘給我打一針麻藥吧!’其中有兩名受傷的防暴員警。”他寫道,“幾名身上帶血的人不讓大夫對他們兩人治療,說他們剛才打人太狠。這兩位員警無可奈何地呻吟。” “我掏出記者證,對那幾個人說:‘他們現在是傷患,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應該為他們治。’”他接著寫道,“這幾名帶血的人還算通情達理,沒有阻止。” 他穿過復興門橋,經音樂學院附近胡同回到新華社內。 “在各個小胡同裡,都有年老的居民們站在家門口。他們神情木然,滿臉驚恐、焦慮,低聲地議論。”他寫道,“整個北京市的人都沒有睡覺。”(《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楊繼繩著,特區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22時30分 據戒嚴部隊指揮部的一份報告中稱:部隊在人群面前開了槍。槍聲響起,火花四濺,上萬名市民意識到是真槍實彈,開始潮水般地退向木墀地橋。退卻中,擁擠的人群被自己設的路障阻隔,一些人被踏傷、擠傷。(《中國“六四”真相》,張良,明鏡出版社,2001年版) 在北京新華通訊社總社,國內新聞部主任張萬舒寫道:晚10時半,前線記者來電話:38軍先頭部隊到了木樨地,受到人山人海和各種路障的阻攔,軍隊終於開槍了。並讓我從電話聽筒裡聽槍聲。我果然聽到了劈劈啪啪的槍聲。 此後,家住皇亭子和中央電視台的我社職工不斷來電話,說:在木樨地一帶,軍人端著衝鋒槍向手無寸鐵的群眾掃射,傷亡慘重,僅我社職工家屬中就有九人受傷。他們有的是在路邊觀看的,有的是夜班路過的,沒有一人是參與攔堵軍車和部隊的。 聽到這些情況,穆青神情痛苦地說:“今夜,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 ![]() 幹了一輩子新聞的穆青,晚年碰上了最可怕的新聞。 副社長郭超人接著說:“歷史將不會忘記這一夜!”(《歷史的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實錄》,張萬舒,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版) 在人民大會堂,數萬名軍隊已“準備就緒”。在大會堂西門和西北門,市民和學生們越聚越多。時不時,有磚頭和瓦塊向大會堂飛。軍隊按照命令高喊:“暴徒留下,群眾閃開!” 成群結隊的軍隊,蜂擁衝出大會堂,戒嚴部隊某部上尉幹事倪福田寫道,軍隊的“強大的威懾力量使暴徒聞風喪膽”。 “我們廣大官兵威嚴地守住人民大會堂的各個門,一雙雙警惕的眼睛在注視著這場特殊的鬥爭,”他繼續寫道,“一顆顆跳動的心臟,在接受著血與火的考驗。”(“守衛大會堂”,倪福田文,《戒嚴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血染方向盤” 在西長安街永定路和復興路的交叉路口,從山西省到北京天安門廣場清場的某部軍隊,受到市民和學生們的攔阻。團汽車連代理排長張震,擔任卡車首車駕駛員,帶領25台汽車。 他一路上遭到襲擊,身上12處受傷。“為了保衛黨、保衛祖國、保衛首都”,他認為值得付出“血的代價”。他還認為,“部隊清場之日”,就是“一小撮製造動亂的傢伙”失敗之時。 歹徒們煽動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向車隊湧來,有的暴徒叫喊:“快動手打呀!砸呀!”還有人叫囂:“先打掉前頭的司機,他們就動彈不了了!” 頓時,磚頭、石塊雨點般的砸在我的車上。駕駛室前面和兩側的四塊擋風玻璃全被砸得粉碎。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情況,我沒有感到驚慌。突然,從左側飛來一塊石頭,重重地砸在我的左耳根部,當時只覺得兩耳轟得一聲響,眼前一黑,被打懵了。 但是,我的手沒有離開方向盤,車還在往前走。一陣陣難忍的劇烈疼痛,傷口的血從頭上流到身上。 當時,挨著我坐的軍務股長陶祥禮同志,探過身來一看,只見我左耳根部有一條大口子……我使勁咬緊牙關,努力使自己鎮定下來。……堅持一步一步地繼續向前開進。(張震,《平暴英雄譜》,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 “血染的征程” 在廣安門鐵路與公路交叉口,一列火車停靠在路口中間,擋住陸軍第54集團軍前進的道路。這個軍是從河南省趕赴北京。少將副政委張堃,和士兵們一起,從火車下面爬了過去。 部隊一過火車道,暴徒們就在車廂上用磚頭往下砸,用木棒和鋼筋棍打……前進受阻……官兵們攙扶著傷患,繼續往前衝! 隊伍行至廣安門護城河。這裡道路狹窄,聚集了上萬名不明真相的群眾。護城河橋頭的街道兩側正在拆建築物,暴徒們在這裡設立了第二道防線。……戰士們實在 憋不住了,跪在團長徐乃飛和政委跟前,要求發子彈。……群眾與敵人混在一起,一時難以辨清。他和政委含著淚把戰士一個個扶起來,堅定地說:“執行命令,不 准開槍!”…… 我忍著全身疼痛,用我那還不太蒼老的嗓門,帶領部隊高呼“熱愛首都、熱愛首都人民、熱愛首都學生”的口號,許多戰士的臉上流著血、嘴裡流著血,也跟著我高呼。……人群稍向後退了一些,一些群眾還鼓起了掌。砸來的石頭、磚塊也少了些,部隊乘勢從狹窄的通道中擠了過去。 肉體上的痛苦,官兵們咽下了,最使他們感到難受的是被群眾誤解。部隊通過廣安門,進入廣安門內大街,沿街路障重疊,逼得我們只好從路障兩邊的小口子通 過。每經過一個胡同口,都是一陣石雨的襲擊,都是一陣令人難以容忍的辱駡聲。“你們槍口對準誰?”“你們不是人養的!”“保皇狗!”…… 部隊行至南新華街時,遭到了更為猛烈的襲擊。也許這裡接近廣場了,暴徒們準備在這裡孤注一擲。一些打著“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旗號的人,煽動起上萬名群眾,用幾十輛汽車、隔離柵欄設置了密集的路障…… 我只有一個信念,必須儘快率部趕到天安門廣場。我命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火速向向天安門廣場挺進!(張堃,《戒嚴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 在劉家窯到天安公園東口這段道路上,戒嚴部隊某部上尉主力工程師李勃,乘坐在巡邏隊的第一輛裝甲車322號上。 “……人群中飛出雨點般的石塊、磚頭、瓶子,還有鐵釘等硬物,車身被砸得咣當咣當地響。”他寫道,“……322號帶著累累傷痕,在大街上艱難地行進。” 後來,他們成為第一輛開進天安門廣場的裝甲車。“淩晨一點多鐘,戒嚴指揮部的兩位首長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我們322號車的人員時,一位首長緊緊握著我的 手,”他接著寫道, “高興地說:你們任務完成得很好,是開進廣場的第一輛裝甲車,顯示了很大的威力,給了一小撮歹徒很大的震懾……”(“第一輛裝甲車開進廣場”,李勃 文,《戒嚴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 杜斌《天安門屠殺》一書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天安門屠殺》(電子版) 專頁(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付款。) |
Posted: 05 Jun 2013 05:56 AM PDT 《明鏡月刊》編譯 段灼華 中国經營非洲能源市場不遺餘力 習近平正在對中美和北美訪問。此前他首访俄羅斯以後,飛往非洲大陸,訪問南非、坦桑尼亞和剛果共和國等三國。近年來中國經營非洲不遺餘力,尤其積極搶進能源市場,已使長久主宰非洲的西方國家感到不太自在,引述《外交者》另一名助理編輯埃萊卡·沃茨(Elleka Watts)的說法,人們常常通過中美關係等巨大框架來看待中國在非洲的活動,畢竟中國與美國正互相爭奪這塊資源豐富的大陸的影響力,如此一來,習近平的非洲行當然會受到美國密切注意。 美國決策者對中國在非洲不斷擴大勢力範圍如坐針氈,希拉里出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就曾遠赴非洲進行兩次重要訪問,她若有所指地提醒非洲領導人要警惕“新殖民主義”,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中國。 世上沒有任何一位官員不為自己國家著想,希拉里也不例外,但對中國參與非洲事務抱持負面看法的人士大有人在。沃茨指出,有些分析家甚至為了證明自身觀點,運用很多誇大之詞或謊言來形容中非關係,可悲的是極少人對其提出指正,從而積非成是,因此一般人看待中國與非洲時容易產生謬誤,最常見的五大迷思如下: ![]() 中國已經深深介入非洲經濟開發事務,尤其積極搶進能源市場。 五大迷思過分簡單化問題 首先:中國對非洲事務的參與是一種新現象。 ——這一說法是錯誤的,中國從很久以前即是非洲大陸最大的貿易夥伴,時間可追溯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新政府對於與非洲接觸興致勃勃,等到1960年代態度變得愈加積極。中國一直擔綱非洲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者,通過提供援助、減免債務、提供優惠的低息貸款、開展諸多商業活動(如資本投資、合資企業、商業貸款和出口信貸)以及建立經濟特區以刺激增長等舉措協助非洲脫貧。 其次:中國對非洲的投資與外援只提供給非民主國家。 ——不正確,如此說法最常見於西方媒體,他們以中國協助獨裁又腐敗的政權(津巴布韋、安哥拉和尼日利亞)為例,表明中國支持這些擁有可怕人權紀錄的國家,另外也有分析家認為,中國只提供援助給資源豐富的地區,居心叵測,但正如學者德博拉?布羅伊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指出,非洲國家受援與否其實跟台灣問題有很大關聯,認同“一個中國”政策的國家普遍能得到福蔭,換句話說,中國同時向非民主和民主國家提供協助與投資。布羅伊蒂加姆也提醒,西方國家一向不屑與流氓政權交流,中國卻從中走出一條新道路,讓自己成為對非洲有利的發展力量。 第三:中國政府嚴重插手對非洲經濟區的規劃。 ——這是誇大的講法,中國政府已承諾在非洲建立經濟、貿易和合作特區(類似中國國內的經濟特區)來幫助發展中的非洲國家,這些中國投資者和企業家與非洲領導人努力開發適用於非洲的經濟特區,由於概念新穎也還在萌芽階段,很難斷定彼此是否互利共生,很多中國在非洲投資行為的負面炒作便是源於這一不確定性,但批評者大多沒注意到,非洲的既得利益者、猖獗的腐敗以及管理方法不善常導致項目失敗,中國反而能帶來新的學習經驗。 第四:在非洲的中國公司只僱用中國工人。 ——錯誤,勞動法規通常由當地政府制定,中國企業必須遵守經濟特區內中國勞工與非洲勞工一定的比例,大體來說,非洲工人的數量遠遠勝過中國工人,例如在埃及蘇伊士地區的經濟特區,有1800名埃及人,只有80名中國人,比例限制存在埃塞俄比亞、贊比亞、尼日利亞和毛里求斯等地,像贊比亞的經濟特區裡,每僱用四個贊比亞人方能僱用一個中國人。 之所以需要中國工人,主要還是因為非洲國家普遍缺乏技術工人,因此中國公司必須從本國引入經驗老練的工人來擔當管理職位,非洲人就只適合低層職位,雖然這是不幸的事實,但不能完全怪罪中國,該怪的是非洲政府長期漠視教育和技術訓練。 第五:中國公司無視非洲的勞工法。 ——不盡真實,中國公司經常受到不當壓榨勞工或違反勞工法及環境法的指責,然而大多數情況下開發商仍極力遵守非洲政府制定的法律,真正的問題在於,許多非洲國家未有完善的勞工保護法,而如果中國公司願意用更高標準來對待勞工將可以改善自我形象,中國政府正敦促它們這樣做。 最後沃茨說,中國參與非洲不能說完全沒有私心,不過控訴北京只為追逐本身利益而不惜傷害非洲人恐怕有失公允,很多時候中非間的合作的確是互利雙贏的,將中國描繪成現代殖民大國便犯了過分簡化的錯誤。(《明鏡月刊》39期) ![]()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
Posted: 05 Jun 2013 05:36 AM PDT ![]() 台灣年輕人悼念六四(美国之音杨晨拍摄) 杨晨 在六四屠杀24周年纪念日,台湾民众和全世界华人一起举行纪念活动。他们呼吁台湾政治领导人要更加关注中国人权。 六月四号晚上数百人聚集在台北自由广场纪念六四事件24周年。今年的活动不但要求平反六四也要求追究六四屠杀责任。 当年的学运领袖之一,目前在台湾清华大学任客座教授的王丹说,纪念活动体现了坚持与记忆:“天越黑我们越要寻找光明,路越长我们越要奋勇前行。” 随着两岸关系越来越密切,台湾人权团体担心有一天六四会发生在台湾,台湾民众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民主。 台湾关怀中国人权联盟的杨宪宏提议把自由广场划成六四历史现场:“我们要这样做,告诉这个政府,告诉北京政府,我们没有忘记,不但没有忘记,还要做更多。这才是我们做台湾人应该保持的尊严。六四不纪念,台湾民主就不见。” 纪念会上播放了回顾六四的影片,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的录音讲话以及中国持不同政见者胡佳的讲话录像。 胡佳敦促台湾总统马英九更加关注中国人权:“希望你们把我的话带给马英九先生,关注中国人权问题,为中国的政治犯呼吁,台湾才更有尊严。” 这次活动据说有不少中国大陆的学生来参加。 纪念活动最后人们戴上被关押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面具,点燃蜡烛悼念六四死难者,也呼吁中国释放刘晓波等持不同政见人士。 美国之音中文网 |
Posted: 05 Jun 2013 05:28 AM PDT 六四天安门事件周年纪念日,全球有超过五十个城市,朗诵李必丰的诗作《冬眠》和话剧作品《害怕》,声援这位被囚禁在狱中的四川诗人。 李必丰的黑白照片,投影在柏林马丁·格罗皮尤斯展览馆(Martin-Gropius-Bau)电影院的墙壁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 塔·米勒(Herta Müller)、最近才因《母亲的爱人们》一书而备受瞩目的作家史奈德(Peter Schneider)等德国文坛的重要人士,全都出席了中国作家廖亦武和柏林国际文学节发起的这次朗读活动。 事实上,不仅在柏林,从巴黎、维也纳、布拉格,到拉丁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北非的突尼西亚,各国的文坛也都在六四这一天共襄盛举,公开朗读李必丰的作品,并得 到耶利内克(Elfride Jelinek)、哈金等知名作家的声援。廖亦武欣慰地说,在狱中的李必丰,看到全球有这么多人支持他,应该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赫塔·米勒对廖亦武十分赞赏 廖亦武与李必丰是在狱中相识,当年他们都是六四的政治犯,因为对文学的共同爱好而惺惺相惜,廖亦武记录六四抗暴者的《子弹鸦片》书中,就有李必丰的故事。 两年前,廖亦武成功逃到德国,长年资助民运人士的李必丰因而被牵连入狱,遭罗织诈骗罪判刑12年,目前正在向法院提起上诉。 对李必丰因莫须有的罪名第三度入狱,廖亦武感到相当无奈,"我的逃亡和他没有关係"。李必丰一直在写作,但是完成的手稿不论是诗、剧作还是随笔全部被没 收,作品从来没机会发表,在文坛默默无闻,直到廖亦武流亡欧洲,不遗余力呼吁国际社会援救他,大家才开始注意到这个名字。"虽然不像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刘晓 波这么有名,可是关注李必丰,能鼓舞其它受到冤屈的普通政治犯,给地下中国一个发言的机会。" 人权是普世价值 中国政治犯,共有几多人? 史奈德说,不论在世界任何角落,人类的感受都有其普遍性,正因人权是普世价值,大家才能理解阿拉伯国家发生的茉莉花革命。从过去与中国和俄罗斯异议人士交 谈的经验,史奈德相信,像这样的作品朗诵活动别具意义,"知道世上有人在关心他们、捍卫他们的人权,对这些被关在狱中的政治犯来说,是重要的精神支柱。" 作者:林育立 责编:雨涵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05 Jun 2013 05:18 AM PDT 軍委辦事組——大動亂中的解放軍統帥部(9)
《新史記》丁凱文 (四)國防工業建設 1967年初,由於毛澤東號召全面奪權,全國各地都發生造反奪權運動,中國的國防工業也受到嚴重的衝擊。面對複雜棘手的局面,中共中央不得不對國防工業企業實行軍管。 1967 年3月18日,周恩來與李富春、聶榮臻、葉劍英等商量後致信毛澤東、林彪:已向國防工辦和國防工業部門宣佈準備實行軍管。其辦法擬對每一個部門派出三人軍 管代表小組,運用原有的機構領導業務,同時推動各群衆組織進行開門整風,幫助需要批判的各級領導幹部亮相,隨後實現各部門的三結合。3月28日,中央文革 碰頭會專門討論了國防工廠和國防科學研究院(所)實行軍管的試行草案。 3月份,周恩來還擬寫了“軍管十條”提綱,指 出:“軍管和派軍事代表,都是向建立革命‘三結合’的臨時權力機構的過渡辦法,不同解放初期的軍事接管。軍管的指導思想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堅决支持以 毛主席爲代表的無産階級革命路綫,徹底批判資産階級反動路綫。”其任務是:指導學習和整風,正確對待幹部,幫助犯錯誤的幹部改正錯誤,實現大聯合和“三結 合”,推動本部門、本單位建立一個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無産階級權威的臨時權力機構。實現需要奪權的部門、單位的奪權鬥爭。“不需要奪權或奪權已成的部 門和單位,只需要派軍事代表。”4月26日,周恩來接見國防口軍管幹部時說:軍管是過渡辦法,不同於解放初期的軍事管制。軍管單位的革命和業務的最後决定 權屬軍管會或軍管小組。 1967年3月13日,周恩來在軍級幹部會議上的講話時强調說:“國防工地、機要、要害部門、企業事業單位、倉庫,實行軍事管制,不進行奪權,不改組領導機構”。當時,粟裕大將出任軍管會主任,解放軍抽調上萬名幹部參加了軍管。 ![]() 粟裕大將出任國防工業系統軍管會主任 爲 何周恩來急於將國防工業系統予以軍管?邱會作說:“周恩來自有他縝密的打算。文化大革命動亂中,有些單位派幹部去管,如小水潑大火,不但撲不滅,火反而更 旺,派去的幹部也很快被牽進去倒台了。粟裕的卓著戰功,不亞於有的元帥。王樹聲曾是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聲望很高。在毛主席心目中,他們是有歷史地位的 ‘山頭’代表人物,何况他們早就離開第一綫實際工作,沒有什麽‘劉鄧反動路綫’的小辮子可以揪。他們坐鎮國防工業系統,不可能被轟倒。從這個安排可以看 出,對國防工業求穩、不要再亂、能維持生産是周恩來的指導思想。”“周恩來還另有一個意思,國防工業交由軍隊管,受亂的干擾會少得多。周恩來建議分兩步 走:第一步,國防工業由軍委總部、海、空軍分管;第二步,由中央軍委實行統一管理。” 通過軍事管制,國防工業企業大都保持了穩定,沒有發生重大的動亂事件,軍工生産未曾停滯,不僅保障了對外軍事援助任務,軍隊自身的裝備也有所提高。 1969 年4月,中共九大之後,國防工業系統脫離國務院,統一歸中央軍委直接領導。爲了保證軍工生産的正常進行,中共中央於1969年12月20日决定成立中央軍 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由中央軍委辦事組成員邱會作任組長。(注53)林彪爲此專門與邱會作談話。林彪說:“準備打仗,除了思想認識之外主要是指揮員、兵 員、物質條件三個方面。毛主席是最會打仗的人,我們有很多有經驗的指揮員。在這方面我們是軍事强國。戰爭打起來,最難辦的是兵源,沒有國家能比得過我們。 現代戰爭,物質力量十分重要,甚至起决定作用,我們最困難的是這條。如果把國防工業抓上去了,我們就不怕打仗,甚至使得仗有打不起來的可能。我們有了力 量,別人就不敢來欺負我們。”林彪還說:“國防工業要抓住兩頭,‘常規’和‘尖端’。各種武器都有‘尖端’,即使步槍也有。尖端武器的概念應當是兩條:一 是火力强,二是適用。火炮打坦克,火力强,但戰場上不一定都適用。如果有步槍槍榴彈那樣的武器也能打坦克,就是步兵的‘尖端武器’了。科研一定要抓緊,它 是‘慢工細活’,要像唐僧取經那樣堅持不懈,總有一天可以成功地到‘西天’。”林彪特別叮囑邱會作說:“你有三個軍職:副總參謀長、總後勤部長、國防工業 領導組長,個個都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國防工業組長。你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這上,要像你當初到總後那樣,能够在短時間之內抓出成績來。現在大敵當前,你要 不辜負主席和全黨全軍對你的期望。” 在軍委辦事組的領導下,那幾年國防工業有了相當的發展,第一,恢復生産。 1969年國防工業率先恢復,1970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那兩年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較快,很大程度上是國防工業拉動的。第二,建立了健全的領導機構。國 防工業在各省市本無機構,這次從中央到地方,設立了三級領導機構:一是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和國務院各部門的機構;二是大軍區成立國防工業領導小組,對本 大區的實行檢查督促領導;三是各省市革命委員會和省軍區對國防工業工廠實行雙重領導。第三,制定了發展規劃。根據毛主席黨中央的指示,結合我國現實國力, 提出了“四五”期間(1971至1975年)國防工業發展規劃。要在“四五”期末力爭達到年産500個步兵師常規裝備的能力,坦克要達到5000輛;飛機 要達到3500架;艦船要達到25萬噸;炸藥和配套物品,如通訊、車輛等的生産能滿足需要。爲了應付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戰爭,還規劃了“動員生産能力”,即 一旦戰爭爆發,最大限度地動員軍工和民用工業開足馬力的産量。此外,還把步兵武器、火炮、坦克原有的研究院所集中合併,組建了兵器科學研究院,把有限的力 量集中起來使用,對常規兵器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 經過中蘇珍寶島戰鬥,中國軍方發現了自己與蘇方在武器方面的差距。根據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要求,加快了反坦克武器科研、生産的部署。(《新史記》第12期)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05 Jun 2013 04:46 AM PDT 习近平访问墨西哥 作者 法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抵达南美洲墨西哥访问,与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会谈,并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中墨关系由此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在双方会晤之后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他相信两国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墨西哥是中国在南美地区继巴西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继续美国之后墨西哥在在国际贸易中的第二大伙伴,但墨西哥对华贸易严重逆差。 墨西哥总统周二就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向媒体表示,希望扩大中国生产投资规模,以创造更多就业,也希望墨西哥能够成为面向与墨西哥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的出口平台。 中墨两国领导人承诺解决两国间持续多年未决的一系列议题,中国因此将会对墨西哥猪肉出口中国打开绿灯。2011年,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访问墨西哥,中方中止进口墨西哥猪肉,作为回应。 中国也将对墨西哥龙蛇兰酒进口绿灯放行。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05 Jun 2013 04:40 AM PDT 中国宣布对欧盟葡萄酒展开反倾销调查 作者 法广 欧洲联盟周二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反倾销税的次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葡萄酒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程序。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周三就此指出,中方对欧方执意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采取征税措施,表示坚决反对。但他也表示,中方注意到欧盟裁定的临时反倾销税率从此前建议的47.6%降低到目前的11.8%。希望欧盟进一步努力,通过磋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强调中方不愿看到光伏产业贸易摩擦影响中欧关系大局的同时,沈丹阳表示,中方已针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根据商务部在其网站上发表的公报,中国国内葡萄酒产业向商务部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葡萄酒产业造成冲击,因此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公报指出,商务部将依法严格进行调查。 周三,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向中国也向世界发出了一个不好的信号。文章警告说,欧盟应当对可能由此而生的贸易战承担责任。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每年向中国出口葡萄酒超过10亿欧元。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2年法国向中国出口葡萄酒1亿4千万欧元。 中国商务部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显然是为了回应欧盟此前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征税决定。 周二,欧盟委员会宣布自6月6日起,也就是本周四,对中国产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倘若中欧双方无法在未来两个月就此问题达成新的共识,此项关税将提升至47.6%。 但欧盟成员国对是否制裁中国光伏产品倾销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欧盟委员会周二做出决定之后,德国经济部长周三就此表示,这项决定是欧盟的一个严重错误。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05 Jun 2013 04:39 AM PDT ![]() 美國蘋果公司與韓國三星之間互訴侵權的多起訴訟有新進展:美國貿易委員會(ITC)終裁三星在其中一起訴訟中勝訴。 這起官司的焦點與3G流動技術有關,其中包括讓手機同步正確傳輸多於一組信號的能力。 ITC推翻了去年9月的初裁結果,裁定蘋果侵犯三星專利,並下令暫停進口部分iPhone 4、iPhone 3、iPhone 3GS、iPad 3G和iPad 2 3G型號。 蘋果仍可在60天的覆核期內銷售這些型號。蘋果已表明將提出上訴,裁決也有可能在覆核期內被總統奧巴馬推翻。 ITC訴訟雖然由法官主審,但裁判標注與法院有別。訴訟各方對ITC的終裁如有不滿,可以向美國上訴法院上訴,總統也有權簽署命令推翻裁決,但這權力極少被運用。 三星就星期二(6月4日)的裁決發表聲明說,ITC的裁決「確認了蘋果之前對三星的科技革新搭便車」;蘋果的聲明稱,ITC的禁令對美國本土的蘋果產品供應毫無影響。 蘋果與三星在全球至少10個國家或地區互相起訴對方侵權。 分析人士認為,蘋果希望抑制谷歌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的增長,結果是使用安卓的廠家——包括三星和台灣宏達電子(HTC)——紛紛被捲入多場訴訟之中。 在去年的另一起官司中,三星被裁定侵犯了蘋果專利,判罰10億美元,後來被減至5.99億元。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商,分析人士估計,在今年第一季度,三星與蘋果的銷售比例已經迫近二比一。 然而,蘋果的手機業務收益比三星高。 BBC中文網 |
Posted: 05 Jun 2013 04:21 AM PDT 中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周三(5日)宣佈,今年將有912萬考生參加高考。比去年的915萬人略有下降。
而中國教育在線日前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則顯示,這也是中國全國高考人數連續第五年出現下降。 根據有關統計數字,中國全國高考人數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的1050萬人,之後幾年曾出現急劇下降。不過,近幾年下降速度稍有緩解,但下降趨勢不變。 高中生留學趨增 近年來,中國高中畢業生直接出國升學的比例逐年上升。根據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2)》,2010年中國出國留學的高中及以下學歷學生人數為7.64萬,佔當年出國留學總人數的19.8%。而到了2011年,僅高中生出國學習人數就高達7.68萬,佔當年我國總留學人數的22.6%。 因此有專家擔心,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中國不少高等院校將面臨生源不足的危機,而且為了確保招生人數,錄取學生的質量也會有所下降。 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數據,2012年中國高校的錄取率高達75%。 BBC中文網 |
Posted: 05 Jun 2013 03:59 AM PDT ![]() 2013年3月8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称,当日北京部份地区空气质量处于严重污染(6级)水平。 郑义 最近有一条消息在网上广为传播,即:中国北京以至华北地区的雾霾已经横越太平洋,飞行一万多公里,飘到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消息引述了美国环境监测人士的一句话:“这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千真万确。”各媒体还刊登了美国太空总署网站的卫星图片,对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加以证实。 对于密切追踪大气污染的人士来说,这并不是新闻,因为多年前中国的沙尘暴和工业微尘就已经飘到了美国西海岸。这件事完全是偶然发现的,因为没有谁会想像污染能够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在我收集的资料里,15年前,1998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杰斐教授已经指出美国西岸的空气中可能含有中国大陆在一周前排放的化学物质。这真是一种遥远的怀疑!怎么会怀疑到中国头上去呢?原来,美国西岸一些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开始受到来源不明的空气污染。各种追踪研究的结果,都把怀疑的方向引向亚洲,最后引向了中国。早先,美国太空总署已追踪到污染物的来源地是北太平洋地区中部。后来加州大学的几位科学家运用一种卫星跟踪的手段,监测出飘到美国的浮尘来自中国。当旧金山的天空变成灰茫茫一片之时,他们就明白他们的老朋友——中国戈壁浮尘已经到来。科学家们最后确认,在太平洋上空,存在一个特殊的空气流通隧道。在这条“隧道”里,来自彼岸的污染物可以时速6 000~10 000英尺的速度顺风飘送,不久便可抵达美国。关于这条不可思议的“空气隧道”,后来一直没见到更详细的报导,但是,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再也见不到官方人士或官方学者出来否认和抗议了。 那么,网上的愤青和五毛呢? ——居然也闭嘴了! 我实在希望习近平先生能上网去转转,多少了解点真实的国情和民怨,少说几句让别人认为智商不够的胡话。习先生教导大家面对严重雾霾要“淡定”,但情况恰恰相反,不是“淡定”,而是群情激昂,并且洞悉了全部的统治秘密。 一个谈论空气污染的帖子介绍道:郑州发表了《空气重污染日预警应急工作方案》,规定若连续三天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私车限号行驶,公车停驶一半。作者的意见是:地球人都知道,停驶一半公务用车,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中国的公车实在是太多了。对多余的公车,不能止于“空气污染指数爆表”的时候才停驶,最好是永久“停驶”。但私车限号,必定会对普通市民的出行造成不便。 “不能让老百姓为空气污染买单”。 一位叫“连感”的网友说:“老百姓不买单谁买?进一步说中国人不买单谁买?实际上就是全球人也得为我们的污染买单嘞,跑不了的!”接下来,他就转载了中国严重空气污染飘到加州的新闻。最后又加了一句话:“还以为自己挺讨人喜欢呢!” 一位叫“我是没名的”网友说:“都是人民买的单。不光是空气了。水(癌症村)、米、奶…………不都是百姓买的单吗?” 下面的一个跟帖说:“弱小的老百姓只能祈求每天刮的风不至于把污浊的毒气吹到自家的方向。除了忍受还是忍受。” 一位“斗铠骑士”写道:“仅仅是空气污染吗?老百姓在为这个国家的一切罪恶卖单。” ——唉,别老讲中国人不够觉悟了吧!统治者的魔术玩得太久,太臭,从污染到政治,一切的统治秘密一切的障眼术都被民众洞悉无遗了。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自由亚洲电台 |
Posted: 05 Jun 2013 03:37 AM PDT ![]() 网民发起黑衣快闪行动,悼念“六四”死难者。 (志愿者提供/记者心语) 星期二“六四”24周年纪念日当天,北京警方在事件发生地天安门及木樨地一带加强警戒。部分“天安门母亲”群体成员被允许集中前往万安公墓悼念遇难的亲人,但该群体重要成员丁子霖却被警方阻止前往。与此同时,中国许多网民在网络上显示穿黑衣悼念“六四”。 本周二是六四事件24周年纪念日。据网民们反馈给本台记者的消息,从周一深夜开始,在当年屠杀惨剧的事发地天安门以及木樨地都有大批公安武警戒备,彻夜没有离去。 网民石榴周二向本台表示:(当局)非常非常的紧张,我有很多朋友在之前就被抓起来刑拘,还有人被旅游、被软禁。很多人昨天还没有被看起来,今天起来一看家门口就有保安(盯梢人员)盯着不让出去。 香港电台的消息説,安葬部分六四事件死难者的北京近郊万安公墓,有大批公安及保安人員在大门驻守。 附近架起路障实施交通管制,路口有交警截查车辆。公墓大门外旁边有群众在焚烧衣纸。 丁子霖声明抗议当局阻止悼念 去年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可以在当局的监视下前往木樨地悼念在事件中死去的儿子蒋捷连,而今年丁子霖和丈夫蒋培坤却在六四前遭到当局人员软禁在家,不仅被断网,电话也被切断,丁子霖透过一份声明表示“我们今夜一定要去木樨地祭奠亡儿,非去不可。国安答复:上级不准许。六月二日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家的座机和宽带线路均被切断。我们写了这份“强烈抗议”,但无法直接往外发。接着,我们的手机也被切断。至此,我们与外界的所有通讯联系均被隔断,眼前漆黑一片。” 1989年6月3日夜间11时10分,蒋捷连被射杀死在木樨地复外大街29楼地铁口。 而另一位天安门母亲张先玲顺利的和其他六四难属一行到万安公墓悼念。张先玲周二向本台表示,当局开放了包括她在内的天安门母亲进行集中祭奠。上午9时前她们到达了万安公墓,当局在现场部署了80多名的警力对公墓进行封锁并阻止在现场的媒体拍摄。她还说当局给每个前来祭奠的家属安排了多名人员跟随并采取监视。 张先玲祭奠完毕回到家中后告诉本台记者:今天的祭奠我们没有想到是这样的顺利。我去之前还是做了思想准备,(因为)今年防范的非常严,打压的非常紧,所以我想今天到了墓地也会有一个斗争,会把我们分开,不让我们一起祭奠,他们这种常用的伎俩我想会是这样。结果倒是没有,今天我们到那防守的很严密,外面一圈警察大门紧闭,我们是从旁门进去的,他们并没有把我隔开,还是把我们放一起了,祭奠的过程中有七八十个警察,他们也都离我们很远,没有任何干扰,也没有任何的干预,还比较顺利的就祭奠完了。 网民黑衣悼念 屠杀事件虽然过去24年但民众都没有忘记。因为当局的打压,他们无法上街悼念,但选择在这天穿上黑衣,点蜡烛悼念。从周一晚间开始,就不断有穿黑衣服和点蜡烛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中,随后便被网管删除。 1989年北京爆发学生运动,要求当局实行民主,6月4日凌晨当时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下令对天安门集结的学生施行清场措施,成百上千的学生市民被枪杀,有的还被坦克碾断双腿,有的则成了肉泥。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
Posted: 05 Jun 2013 03:28 AM PDT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5日專電)南韓軍方高層消息人士透露,由南韓合同參謀本部議長鄭承兆和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為首的韓中軍方高層,今天在北京召開軍事會談,就反對北韓核武裝達成共識。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正在中國大陸訪問的鄭承兆今天上午在北京八一大樓與范長龍舉行會談,並達成前述協議。 據報導,中國大陸軍方高層在席間強調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重要性。南韓軍方也表示,絕不容忍北韓研發核武器。 鄭承兆在會上強調,北韓研發核武器對朝鮮半島穩定構成巨大的威脅。 范長龍表示,為了東北亞地區穩定,應實現北韓無核化。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擴大軍事領域交流,韓中雙方均認為,有必要擴大符合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人力交流。在會談中,韓方還向中方傳達了南韓國防長官金寬鎮的親筆信函。 報導指出,在前一天舉行的韓中軍事會談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以較強硬的語氣多次強調,朝鮮半島無核化對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必須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雖然他在言辭中沒有直接談到「北韓」或「朝鮮」,但事實上是在強烈譴責北韓研發核武。 鄭承兆今天也訪問了位於青島的中國海軍北海艦隊,並出席北海艦隊司令田中主辦的午餐會,之後他試撥了南韓第二艦隊與北海艦隊之間從2008年起開通的軍事熱線電話。1020605 |
Posted: 05 Jun 2013 03:28 AM PDT (中央社台北5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白宮官員說法指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願意跳脫窠臼,以非正式但更深入的方式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已經使習近平獲得不少掌聲。
報導稱,美中領導人將於美國加州私家莊園會面,兩天的過程中將有數小時的直接談話,多數時間不會照本宣科。 大陸前任領導人堅持訪美必須依照國是或官方訪問的程序,更講究盛大儀式及長篇講稿,而非實質對話內容。但白宮官員強調,歐巴馬更願意與可以脫稿講話的領導人互動。 美國政府官員對於習近平處事靈活的開放心態表示讚賞,認為他的性格特點,對非正式峰會來說是個好兆頭。 布魯金斯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貝德(Jeffrey Bader)認為,習近平是個不一樣的大陸領導人,不拘小節、願意溝通。他說,習近平願意遠離華府的繁文縟節,舉行小範圍會談,令人意外、值得關注。 2012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問華府,與歐巴馬在白宮進行約90分鐘的會晤。美國副總統拜登也曾接觸過習近平。 峰會議程最具挑戰性的話題之一是網路安全問題。美國打算傳遞訊息,強調政府對於其國界之內發生的網路攻擊行動,負有責任。1020605 |
Posted: 04 Jun 2013 10:19 PM PDT |
Posted: 04 Jun 2013 10:18 PM PDT |
Posted: 04 Jun 2013 10:16 PM PDT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明鏡新聞網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06 Jun 2013 03:54 PM PDT 微軟與聯邦調查局(FBI)聯手,並在逾80個國家的配合下,開始大規模反擊這一年半來從銀行帳戶盜領逾5億美元的駭客集團。
名為Citadel的惡意程式去年初出現後,大約已建立1,400個殭屍網路(Botnet)。微軟表示,所屬的數位犯罪部門5日至少已成功移除1,000個這種惡意網路。 微軟指出,Citadel入侵全球500萬台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個人電腦。Citadel是一種散發病毒的「犯罪工具」,能控制殭屍網路,利用螢幕擷取和鍵盤記錄的技術,盜取密碼,讓網路犯罪者能侵入電子郵件帳戶、社交網路資料、以及銀行帳戶。 遭盜領的銀行多達數十家,包括美國運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瑞信、eBay的PayPal、匯豐、摩根大通、加拿大皇家銀行和富國銀行。 利用Citadel犯案的駭客仍逍遙法外,執法單位並未找到任何集團首腦,不過,微軟數位犯罪部副法務長波斯科維奇指出,這次國際聯手行動讓「壞蛋深覺挨一記重拳」。 微軟這個數位偵查犯罪團隊2010年以來,發動七次對殭屍網路的反制。這次首度和FBI聯手。 微軟約十天前求助FBI,當時FBI表示,為調查Citadel殭屍網路犯罪,已投入龐大人力。微軟表示,與FBI配合的國家有澳洲、巴西、厄瓜多爾、德國、荷蘭、香港、冰島、印度、印尼、西班牙、以及英國。 微軟為摘掉其中一個犯罪網路,也二度和電子支付協會和美國銀行公會等金融業者合作。法院在這個個案中授權微軟凍結殭屍網路在紐澤西和賓州使用的伺服器,並把犯案資料轉交給外國的執法機關。 這份法院文件顯示81個網路使用假名或稱號的無名氏被告,所指控的犯案者所在國家多在美國和俄羅斯,也有的在歐洲、中國、和澳洲。 WJ |
Posted: 06 Jun 2013 03:50 PM PDT (中央社華盛頓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蒐集民眾電話通聯紀錄引發風波,白宮今天表示有嚴格管制,確保情報機構蒐集相關資料時不會侵犯公民自由權,而總統歐巴馬也歡迎就民權與安全孰輕孰重進行辯論。
儘管環繞這個議題的憲政與法律問題相當敏感,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Josh Earnest) 陪同歐巴馬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時,在空軍一號總統專機上告訴記者,歐巴馬決心動用所有工具,確保美國的安全,免於受到恐怖活動之害。 英國的「衛報」(Guardian)揭露美國政府這項蒐集通聯紀錄的計畫後,厄尼斯特不願直接評論此事,但表示:「總統歡迎討論如何權衡安全與民權的問題。」 他說:「身為美國總統,優先要務是美國的國家安全。我們必須確保擁有所需工具,以對抗恐怖分子構成的威脅。」 厄尼斯特表示;「我們必須要做的是,權衡此一優先事項以及保護民權的需求。」 他辯稱,美國情報機構的這些秘密監控活動受到國會和法院「強力」監督,而且歐巴馬上任以來已加強保障民權。 厄尼斯特說:「情報界進行獲得法院授權的情蒐活動時,必須遵守規定,而且要讓國會知道並接受其監督。」 他指出,媒體披露的有關蒐集大量電話通聯紀錄的命令,「並不准許政府監聽任何人的電話」,而且政府取得的資訊也不包括任何電話用戶的通話內容或身分。 CNA |
Posted: 06 Jun 2013 03:13 PM PDT 中央社新澤西州大西洋城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賭場陸續禁止賭客配戴谷歌眼鏡(Google Glass)入場。監管人士表示,谷歌眼鏡具備拍照、錄影及上網功能,可以作為詐賭利器。
美 聯社報導,新澤西州賭業執法局(New Jersey Division of Gaming Enforcement)3日發布指令,下令大西洋城12家賭場禁止賭客使用谷歌眼鏡。「大西洋城新聞報」(The Press of Atlantic City)率先報導這項指令。 拉斯維加斯及俄亥俄州等地的賭場也都有類似禁令。 賭業執法部門主管雷布克(David Rebuck)在發給賭場的文件中寫道:「如果玩家打牌時配戴谷歌眼鏡,便可以將手中的牌傳個另1名老千看,或是共謀詐賭。」 谷歌昨天發布聲明:「我們非常審慎思考要如何設計眼鏡,因為新科技總是掀起新問題。」 新澤西賭場必定會要求配戴谷歌眼鏡的人拔下眼鏡,顧客如果不配合就請出場。 這項禁令也將在辛辛那提及克里夫蘭施行。 CNA |
Posted: 06 Jun 2013 02:56 PM PDT BBC史蒂文·埃文斯,柏林
我想,我可不能輕易放過他。剛剛看完他們歌劇院新排的瓦格納的《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我心裏非常惱火。 接著聽我說啊。在我看來—別忘了,瓦格納也是這麼想的,《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描述的應該是凱爾特神話、康沃爾君王。但是,德意志歌劇院的這齣戲,背景是一艘郵輪,在舞台上走來走去的,是赤身裸體的吸毒者。 和其他歌劇愛好者一樣,我也能夠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歌劇激進化,但是這齣戲,我看確實是有點過頭了。我買的是便宜票,坐在椅子上,我忿忿不平地抱怨過。 所以,有機會見到德意志歌劇院的掌門人,我決定說出心裏話。我問他,「為什麼你們德國人一定要把歌劇排得這麼不像話?」 順便說一句,在此以前,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剛剛上演過新版的《唐豪瑟》(Tannhauser,瓦格納的另外一齣著名歌劇),其中包括納粹屠殺猶太人的場面。大幕拉開不到半個小時,觀眾席中噓聲四起。上演不到一周,即被叫停。 我想問德意志歌劇院總監的問題是,為什麼德國人這麼推崇激進的新版歌劇?比如,你們現在剛推出的《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放下手中精緻的咖啡杯,抬頭看看我,不動聲色地抖了個包袱,「那出歌劇是英國人執導的。」 新版《唐豪瑟》引出巨大爭議 這句話讓我體味到,自己心中可能也隱藏著未知的偏見。 孵了出來? 到萊比錫(Leipzig)去採訪為瓦格納豎立一座新塑像的組織者,我再次體會到了這一點。 萊比錫是瓦格納的出生地。這裏的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試圖搭上紀念瓦格納誕辰200週年這班車,商業「車」也同樣重要。 但是,有一項紀念活動,英文名字叫做「快樂五月天,瓦格納孵了出來」。這句話,好像不能代表瓦格納時代的韻味吧? 宏偉的歌劇院外,在公園綠地上,我和負責豎立雕像的組織者聊了起來。歌劇院是共產黨政府修建的,外面刻滿了社會主義的記號,斧頭、麥穗什麼的。 我想,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也許對瓦格納並不敢冒?太民族主義、好像與納粹有共鳴? 我又想錯了!原來,萊比錫歌劇院內上演瓦格納也曾是座無虛席。共產黨當局非常熱愛瓦格納,不過,他們對《帕西法爾》當中基督教的象徵意義確實存有疑慮。 我的成見又一次被證明是錯誤的。 我們外面的人對德國的看法其實許多都有誤差。 勤奮?看看統計數字,德國人每星期的工作時間比希臘人還要短。 高效?不能包括那幾個眾所周知工資拖延、預算嚴重超支的大項目,這其中也包括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修繕工程。現在,歌劇院仍然藏在腳手架的後面。 軍國主義還是非軍國主義?確實,德國依然非常不情願捲入海外戰爭,但是,軍火工業熱火朝天。銷往印度尼西亞和沙特阿拉伯的坦克;賣給以色列的可攜帶核彈的潛艇。 圍繞這些交易,德國出現了激烈辯論,因為,德國跨越了一條線。從前不成文的規矩是,德國可以賣漂著、但不能賣安輪子的軍火----不能賣那些可以用來鎮壓本國人民的東西。這一切,也都變了。 外國人、特別是英國人,對德國還有一個更大的誤解----缺乏幽默感。我很高興地注意到,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 一天,我來到發現了一枚二戰時期遺留炸彈的地點。德國經常在建築工地發現這類未爆炸彈,那一次是在距離柏林主要車站不遠的地方。 排彈專家已經趕到現場了。他手裏拿著扳手,平靜地走向生了鏽的炸彈。 專家身上戴著一枚紀念章,上面用英語寫道,「看到我撒腿就跑,你可一定要跟上啊!」 瞧,誰說德國人沒有幽默感? BBC |
Posted: 06 Jun 2013 02:53 PM PDT 據彩票管理機構介紹,這次5.9億美元巨獎於5月18日開出,是「強力球」彩票歷史上第一大獎,也是美國歷史上單人獨中的第一大獎。 麥肯齊發表聲明說,自己對能獲得巨獎充滿感激,也感謝購票當天排隊時有一名好心人讓她先購票。 她當天在一家超市購買彩票,一共買了5注,中獎彩票是以機選號碼方式產生的。 強力球六合彩獲全美40多個州參與經營,每注兩美元,中頭獎機會只有1.75億分之一,投注者需要先在59個號碼中選中5個號碼,再在另一組35個號碼中選出正確的強力球 號碼,才能中頭獎。 3月23日開出的「強力球」獎金3.38億美元,幸運得主為新澤西州44歲的多米尼加裔移民蓋札達,獎金數額是歷來第四。 BBC |
Posted: 06 Jun 2013 02:50 PM PDT 波士頓傾茶催生了一個擺脫殖民者的強國,而虎門銷煙則成了中國在硝煙中被迫向西方列強打開國門的前奏。 文章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6月6日舉行「不打領帶」的會晤,加利福尼亞州的陽光下無法驅散的是歷史厚重的影子;習主席肩負著中國人醞釀了一個半世紀的集體期望,而沸騰的屈辱感和自己在國際權勢架構中應享地位的確定感混合,形成一劑藥性很強的湯藥。 許多人眼裏的中國是一個無所顧忌地欺負鄰國、搶佔全球資源的蠻子,連美國最大的肉製品公司都敢吞,但在這一強悍表象之下,卻是前所未有的虛弱。 作者提出的論據是,中國有14個鄰國,2萬2千多公里長的國界線,卻沒什麼朋友,鄰里關係疙疙瘩瘩;相反,美國只有兩個鄰居,都是友鄰。 更糟糕的是,中國的經濟和發展對世界的依賴程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 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中國基本上屬於自給自足,現在卻一刻都離不開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產資源和原材料,也離不開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帶來經濟騰飛,中國在不知不覺中從重商主義陣營跳到比較優勢和全球分工理論的牀上。 美國歷史上經歷高速發展的時期,除了人力資源來自歐洲和非洲(黑奴),其他元素應有盡有。中國現在卻受到諸多制約。 最後,文章引述澳大利亞安全事務學者傑科布森說,和外界的看法不同,中國的政策屬於「被動反應型」,中國領導人更關注的是國內穩定;這部分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維穩開支」超過國防預算。 文章總結說,中國在世界舞台上越強大,它的不安全感就越強烈;而這一矛盾會以不同形式折射在中國與世界交往中的方方面面。 BBC ![]() |
Posted: 06 Jun 2013 02:47 PM PDT 該機構說,這種案子每個月都在增多。 警方說,原因之一是因為帶有芯片和密碼的銀行卡減少了高科技詐騙,因為複製新式銀行卡變得困難,成本較高。 其中一種犯罪方式是:騙子在後面偷看提款人輸入的密碼,等提款者取回銀行卡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並偷取他們的銀行卡。 注意防範 他們常用的辦法之一是和正在取出提款機吐出的銀行卡的持卡人搭訕。 一名80歲的老太太最近在使用超市外的提款機後,被騙子偷去了銀行卡。騙子們使用她的卡揮霍了640英鎊。 但所幸她的銀行將這筆錢還給了她。但不是所有的銀行都會照顧不當心自己密碼的客戶。 警方說,最簡單方法是,輸入密碼時用另一隻手或其它東西遮住,讓小偷看不到密碼。 BBC ![]() |
Posted: 06 Jun 2013 02:45 PM PDT |
Posted: 06 Jun 2013 02:39 PM PDT |
Posted: 06 Jun 2013 02:38 PM PDT 基辛格在專訪中指出,習近平與奧巴馬即將舉行的中美高峰會談有重要意義。首先,兩國政府都是剛剛開始各自的任期。其次,他覺得,中美雙方都願意重新審視本身的政策,並尋求建立一種可以超越現狀的新關係。 不過,基辛格也認為,中美兩國建立長遠關係不能完全依賴領導人之間的個人信任,但需要一些個人因素來建立互信。 基辛格還透露說,最近到訪中國數周,並有機會與中國高層領導人舉行會談。他相信,中國領導人正在對一些國內和國際問題進行重新檢討。 當被問到中美雙方希望習奧會能達到什麼目標時,基辛格表示,習近平已經明確表明,此次會晤希望探討中美雙方如何在積極的基礎上建立競爭共存的關係。也就是說,避免英國和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那種敵對競爭關係。 求同存異 基辛格承認,中美在一些問題上例如網絡犯罪、言論自由、伊朗問題等問題上存在著分歧,而且美國哈佛大學 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5個可能導致國與國發生衝突的領域中,中美兩國在其中11個方面已經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重大衝突,此外,中國的民族主義也是一 個因素,因此他預測,中美兩國政府未來的關係也不會一帆風順。 但基辛格同時表示,以他先後80多次訪問中國的經驗來看,中國方面一定會為建立中美新關係作出認真的努力。而他也有信心,美國方面也同樣會為此認真作出努力。 基辛格還回憶說,他當年參與前美國總統尼克松與前中國領導人毛澤東的歷史性會晤,也曾經與前中國總理周 恩來舉行會談。當時中美雙方都作出了一個戰略決定,並同意暫時擱置一些眼下的問題,而彼此互相解釋各自的長遠戰略。因此,他也認為如果中美兩國現在也做類 似的事情,會對雙方的關係有所幫助。 BBC |
Posted: 06 Jun 2013 02:32 PM PDT 這次展覽的展品主要是高氏兄弟——高兟、高強——在2000年到2008年間創作的一系列作品,探尋個體與之生存的物質和精神空間的關係。
高氏兄弟從被稱為「理想主義年代」的1980年代開始從事藝術創作,他們的作品,尤其是雕塑和繪畫作品中的政治主題,一直引起很大的爭議。 此次未在倫敦展出的《槍決基督》、《下跪懺悔的毛》、《毛小姐系列》和行為藝術《剩下的是骷髏》等,曾引起一些中國人對他們的強烈批評,甚至斥責他們為「喪心病狂」的「醜惡靈魂」。 但也有許多讚揚者認為高氏兄弟的作品,特別是那些以中國前最高領導人毛澤東為模特和主題的作品,是「對於後毛時代中國的反思」,寓意深刻,勝過專著。 被評論家稱為「純粹精神批判」的高氏兄弟在BBC接受中文網記者的視頻採訪時說,他們在作品中特別關注中國的政治和現實,雖然毛澤東時代已經過去,但毛的問題是個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 目前中國現實中的巨大貧富差距和官員貪腐現象甚囂塵上,導致老百姓懷念毛澤東時代表面的平等和清廉,與此同時,知識界也出現了一些力圖把毛澤東重新推上神壇的學者。 但高兟說,無論是老百姓對毛時代的誤讀,還是精英界有人想借屍還魂為體制尋找合法性,中國只要一天不越過毛的門檻,就很難走上憲政之路。 BBC |
Posted: 06 Jun 2013 02:33 PM PDT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6月6日)結束了在拉美三國的訪問,周五將離開墨西哥前往美國同奧巴馬總統在加利福尼亞的度假勝地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
會晤後習近平和奧巴馬兩人將共進晚宴。周六上午雙方將繼續舉行對話,並在當天中午結束會談。這是奧巴馬同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首次舉行的高峰會晤,峰會受到極大關注。 美國總統奧巴馬第二屆任期不久,習近平則完成了中國最高領導職位的接班過程,這次美中高峰會晤將代表中美政治翻開了新的一頁。 不同於已往的美中峰會的形式,這次習近平和奧巴馬周五和周六將在加利福尼亞的安納伯格莊園舉行會晤,那裏是美國過去歷屆總統和政要舉行聚會的場所。 安納伯格莊園由美國出版大亨沃特·安納伯格在1966年出資修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經在那裏起草過國情咨文。其後歷屆總統也都在那裏度假或舉行重要活動。 隨意、自信的會見這次安排在加州沙漠度假地的中美峰會將討論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遇到的棘手問題,例如大國競爭、網絡間諜的互相指責、貿易和貨幣問題,以及朝鮮的核問題。雙方似乎都希望習近平和奧巴馬能在安納伯格莊園的宜人景色中建立個人間的信任紐帶。在華盛頓的中國問題專家得到的印象是,習近平在掌握最高權力後很快就對美進行國事訪問,顯示了中國新領導人及其領導的國家的自信。 據說奧巴馬更喜歡隨意的會面,而不是在華盛頓的21響禮炮和白宮的歡迎儀式,以及國宴等嚴格安排的場面。美國官員也希望習近平訪美能夠重現當初鄧小平訪美戴牛仔帽,和江澤民訪問布什總統的農場那時的親密隨意的場面。 米歇爾的「怠慢」儘管希望很高,但是白宮官員並不期望會談能夠取得重要突破。周五和周六的會晤是習近平三月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中美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但是美國第一夫人不陪同丈夫去加利福尼亞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婦也令許多中國人失望。白宮官員透露,中國政府在習近平訪美行程安排幾周前就詢問奧巴馬夫人的日程安排,但是被告知米歇爾·奧巴馬不能前往。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說,中方並沒有對此抱怨或提出問題。 不過熟悉習近平訪美安排的在北京的消息人士說,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上周訪問北京敲定習近平訪美和峰會計劃的時候,似乎雙方都認為中美的第一夫人也會見面。 北京在公開場合沒有表露出任何對奧巴馬夫人不露面感到任何不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有關問題時也只是說中方尊重美國的安排。 不過在中國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奧巴馬夫人不打算在安納伯格莊園露面令許多人失望。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在中國政治中扮演了罕見的角色,她的風度和教養為習近平外訪增色不少。 有國際問題專家在社交媒體上對奧巴馬夫人不打算露面表示不解,認為那樣不符合外交禮儀。還有一些人對米歇爾以和女兒在一起為理由不前往會面表示懷疑。媒體報道說,中國公眾對此也感到不快。 BBC |
Posted: 06 Jun 2013 01:51 PM PDT 青島“房頂洞人”侵吞集體財產 2013年1月底,網曝山東省青島市城陽街道城子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克禮,在該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17年,期間利用手中職權瘋狂地轉移和侵吞集體財產,涉及三個樓盤35棟樓共計1,363套房。王克禮因此被網友封為“房祖宗”、“房頂洞人”。 2002年至2006年,王克禮將城子村正陽路西擴拆遷騰出的土地,讓青島啟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正陽路南側建了“啟城尚都”;正陽路北側建了“啟城府邸”。而青島啟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法人正是王克禮,其子王宏波則為該公司唯一的股東。他們將賺取的巨額利潤都據為己有,村民根本沒有知情權,部分拆遷戶至今還沒有分到房子。 兩個樓盤的土地以前都是村民的宅基地,2002年該村為響應政府城陽區正陽路西擴的計劃,由王克禮親自帶隊實施了拆遷。因補償問題有些村民不同意拆遷,王克禮便給這些村民停了所有在村裡應該享受的待遇,並冠名“釘子戶”。 “房祖宗”山東濟南市曆城區公安分局局長程紹春擁有16棟樓。 之後,礙於種種壓力,村民不得不簽字同意,實施了拆遷。但一套七成新四間正房獨立院卻換來一套隻有80平左右的房子,還要倒貼5萬元左右。全村貸款率100%,平均每戶因拆遷欠債5-6萬元,村民從此開始背上了沉重的欠債包袱。 2012年,王克禮又把本村佔地100多畝的木材市場拆除,讓青島盛潤置業有限公司開發了“小城之春”,該公司法人張式勝是王的女婿。此樓盤所用地塊是老百姓在菜地的基礎上,建立了木材和裝飾材料市場,為的是達到共同富裕。但如今卻被王家據為己用,而且他們在木材市場拆遷過程中一分錢都不給業戶補償,還逼得一位業戶去市政府門前自焚。 村民控訴,“我們到死都還不上貸款,人家爺倆竟然富的流油了,正是老天不睜眼啊!他們官大權大,以權謀私、欺壓百姓,明目張膽地侵吞集體資產,侵害全體村民的利益,可是我們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卻沒有辦法。希望能借助多家媒體的力量把事情的真相公諸於世,讓惡人受到懲罰,讓百姓安居樂業。” 假名、匿名房腐敗 “房嬸”廣州城建係統退休人員李芸卿:2012年11月22日,李芸卿被曝有24套房產,李芸卿對媒體稱自己隻有六套房產。2012年12月20日,廣州紀委表示,李芸卿和三個兒子共有房產16套,資金來源都是合法收入,且她和家人都不是領導幹部。 “房叔”合肥市新站區站北社區原書記方廣雲:網曝合肥一村官貪污回遷房136套。2012年12月30日,舉報人再次發帖稱,該村官曾在2005年前後違規賣地獲利2000萬元。合肥市此前於2012年12月29日就其非法套取侵佔的安置房問題進行了回應:紀檢部門目前查出方廣雲等人非法套取侵佔安置房八套,已送紀檢部門立案偵查。 “房嫂”福建證監局原副局長田荔琴:2013年1月11日,田荔琴一家被曝擁有16套房產。1月14日,證監會稱掌握相關舉報並介入核查。1月16日,田荔琴丈夫稱16套房產都是他買的,他於1998年“下海”經商。 “房祖宗”濟南市公安局副局長程紹春:2013年1月22日,網友舉報程紹春擁有16棟樓。1月24日,濟南市公安局通過其官方微博“濟南公安”作出回應:網傳的小區非程紹春個人擁有,而是曆城公安分局民警宿舍。2005年5月,曆城公安分局為解決民警住房問題,在港溝鎮田莊村由民警個人出資購房。 “房太后”成都市石筍街小學校長、政協委員賴敏:2013年1月30日,網友@擺古論今在微博中爆出成都教師中出現了“房太後”。據稱,賴敏在成都各區擁有十幾套房產,折合人民幣近億元。爆料人還稱,賴敏利用職務之便,對學校、環境進行不計成本的反複修繕和裝修,並從中撈回扣。 以上被曝光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隱匿在房腐敗中的貪官還有更多。那些擁有多戶口,利用假名或親朋來隱匿財產的貪官可能已多不勝數。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一位全國人大官員證實,中紀委、中辦、中組部至2012年12月中已經召見120多名現任高官打招呼,對話內容均為要求其家屬停止拋售住宅、注銷假名、匿名賬號等。 該報還披露,中紀委向中央的一份通報顯示,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察部統計,在拋售豪華住宅、別墅新動向中,出現若干極不正常情況:拋售住宅業主中60%持匿名、假名或以公司掛名;業主物業大多數空置或出租給親屬、朋友,沒有租住合約;業主物業出售都要求出現現金交易,不經金融機構;業主物業出手都委託律師全權處理,業務在交易過程中不露面。 一位中介機構負責人還對《經濟觀察報》說,從2012年11月開始,各地官員急於拋售房產的現象增多,這些房產往往是豪宅,一些一線城市的房產市價動輒千萬。中介手中的房源僅僅是一部分,出於各種原因,一些房源還會委託給國有機構或者有熟人認識的機構,甚至委託專業代理人來全盤操作,自己自始至終都不會出面。(《大事件》第18期) |
Posted: 06 Jun 2013 01:46 PM PDT 《外參》編譯 文道喻 2013年4月19日,按照往例,美國國務院發表2012年《國別人權狀況報告》(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內容強調整體世界的五大進步,即民間團體中激進主義勢力減弱、中東人民不斷爭取民主的奮鬥、緬甸逐步民主和對公民社會的改造嘗試、在傳統媒介和言論自由受壓迫同時,新型通訊技術的發展、以及欺凌弱勢群體之人的邊緣化。儘管報告就世界局勢進行深入分析,但結論可能是令人嗤之以鼻的,誠如俄羅斯之聲(Voice of Russia)的鮑里斯‧瓦康斯基(Boris Volkhonsky)認為,在美國人眼裡,一個國家有沒有人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順不順從美國的外交政策。 人權報告出爐 中俄成箭靶 瓦康斯基指出,拿幾個美國不太喜歡的國家來說,在討論敘利亞這一節,報告控訴的主要罪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行徑”以及“巴沙爾‧阿薩德總統迫害人民的惡行”,至於阿薩德國內政敵幹的壞事隻字未提,伊朗也沒好到哪裡去,報告稱“其政府威脅地區和全球安全”,還“打擊民間團體”。 中國軟禁異議人士及其家人,以防洩露任何不利信息。 按照這種邏輯,還有哪些國家不與美國親近呢?可想而知,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名單上,兩國自然很難得到報告的讚美。俄羅斯的人權狀況,被形容為“非常糟糕”,因為“俄羅斯採取一系列手段限制非政府組織的活動並剝奪公民自由”;而作為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勁敵,中國免不了遭受尖銳批評,報告譴責北京“通過繁複嚴苛的要求,使獨立的政治、人權、宗教、勞工和各類可能動搖現行政府的團體難以形成。” 此報告針對中國的描述大意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專制國家,中國共產黨擁有憲法上至高無上的權威,中共黨員佔據所有政府高層職位以及掌握國家安全機器的運作。實質的最高決策機構是25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和七人組成的政治局常委會,習近平是黨的總書記,也是中央軍委會主席,2013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後,他更進一步取得國家主席的位置,共產黨的文職人員有效控制著軍隊和安全部隊。 鎮壓和迫害,尤其針對倡導人權和公共利益的組織和個人並不罕見,被當局視為政治敏感的個人或團體繼續面臨嚴格管制,包含集會自由、宗教自由和行動自由,政府對於威嚇和讓異議人士與維權律師保持沉默的努力持續增加,手段像是讓他們無故失蹤以及軟禁,甚至軟禁其家人,以防洩露任何不利信息;若有律師事務所處理了敏感案件,將面對騷擾、取消律師資格和強迫停業等困擾。官方打擊言論自由、宗教或結社活動不遺餘力,特別是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再者,一旦有高調事件發生,如外國官員來訪、敏感的紀念日或重要集會如十八大等,權力濫用的情況更加明顯。 與往年一樣,中國百姓沒有改變政府領導人的權力,公民對於反對或糾正政府的方法有限,2012年中國的人權問題還涵蓋:未經正當程序的法外審判和處決、強迫失蹤、黑獄、長期非法拘留、以酷刑取供、監禁通過和平手段以法律追求人權的律師、記者、作家、異議人士和上訪者、對法院施加政治控制、大幅使用行政拘留、限制集會、宗教和人身自由、未能保護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對其他國家施壓以強行遣返中國公民、嚴格審查非政府組織、歧視婦女、少數民族與殘障人士、計劃生育導致強迫墮胎或強制結紮、人口販賣、禁止工會存在和罷工使工人權利缺乏保障、強迫勞動(應指勞教)以及腐敗現象普遍存在。 政府人員通過不同形式濫用權力,尤其在腐敗方面,而中共雖有內部機關(即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調查紀律問題,然而過程不公開、不透明,只選擇性地適用於部分官員。 中國公民並沒有真正享有平等的選舉權。 評判人權標準是選舉 報告裡中國一節洋洋灑灑達160頁,很多的確是中國存在的問題,但有新意者甚少。除此之外,瓦康斯基說,被美國當作忠誠盟友的國家,大多能贏得報告熱情洋溢的讚美,不論這些國家的實際情況到底如何,以利比亞為例,自阿拉伯之春後佔據上風的激進派一直對國家造成破壞,更遑論他們曾襲擊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但這樣的國家的評價竟然是正面的!報告稱其現任司法部長乃是“一名經驗豐富的人權鬥士”,利比亞的人們“數十年來第一次參與具競爭性和可信度的大選。” 突尼斯也是如此,報告讚美它“在2011年為可持續的民主發展做出歷史貢獻”,而巴林(Bahrain)這個設有美國海軍基地、位於波斯灣西南部的島國,其社區暴力和鎮壓什葉派的現象同樣受到報告關注,但它指責的卻是抗議者,表示那是“針對國家安全部隊而進行的一系列殺傷性暴行”,有趣的是,相同情況正在敘利亞上演,兩者評論截然不同,若要真正細究兩國叛軍有什麼差別的話,瓦康斯基指出,敘利亞的叛軍在外界勢力資助下衣食無缺,裝備齊全,彈藥充足,巴林的抗議者可沒這等待遇。 美國評判人權的標準似乎很大程度仰賴“政治選舉”上頭,美國在南高加索的忠實盟友格魯吉亞因“和平移交權力”受到大力稱讚,報告說這是蘇聯解體後成立的共和國中“難得一見的成就”,彷彿後蘇聯時代的國家沒有一個舉行過選舉一樣。 最後是緬甸,這個國家確實在2012年有所不同,比如釋放大批政治犯以及被許多評論家稱為“戈爾巴喬夫式改革”的新舉措,但何以美國如此重視緬甸,特意將它提出且列為世界五大進步之一?瓦康斯基認為,其中拉攏意味濃厚。開放後的緬甸即將成為“大國遊戲”下的競技場,各大強國爭奪亞洲控制權的對抗勢必會在這個國家開展,因此,美國外交的一大任務便是讓緬甸跟中國分道揚鑣,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美國的策略:遇到不聽話的國家,比如敘利亞和伊朗,就以人權的“棒子”攻擊,而對於緬甸,報告作者便覺得用“胡蘿蔔”來攏絡為佳。(《外參》第37期) |
Posted: 06 Jun 2013 11:36 AM PDT |
1989年6月3日22時32分 在虎坊橋路口,戒嚴部隊某部被市民和學生們攔截。這個部隊在戰績中寫道:這裡是市民聚集區。路口圍觀的群眾很多。先頭營離路口還有幾十米,就喊起口號:“向首都人民學習!”群眾鼓掌歡迎。部隊官兵聽到鼓掌歡迎聲,倍感親切,士氣大振。 團政治處萬主任走向圍觀群眾,大聲講話:“居民們,我們是來執行戒嚴任務的,希望大家配合我們的行動,閃到一旁,不要阻攔。” “嘩………”一片掌聲。圍觀群眾開始向兩邊後退。 一個穿睡衣的孕婦站在路中間不動,對剛才的喊話好像沒有聽見。幾個戰士非常氣憤,準備上去推開她。 “不要動她!”二營營長陳順國大手一揮,命令部隊從她左側繞行,群眾熱烈鼓掌。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唱!”高炮連指導員呂典兵領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歌聲、口號聲交織成一片。 突然,從人群後面飛來一塊石頭,打在呂典兵下巴右側,鮮血立即湧流出來。呂典兵忍著疼痛,一隻手捂著下巴,一隻手繼續指揮唱歌。 圍觀群眾掌聲越來越響,路越讓越寬。全團6路縱隊順利通過了拐彎路口。(《京都血火》,軒彥,農村讀物出版社, 1989年版) 是橡皮子彈嗎? 在天安門廣場,屠殺見證人、清華大學學生“清華學子”(筆名),看到好多人聚在一個帳篷前,說是從木樨地剛剛運下來被部隊開槍打傷的傷患。 場內不時聽到人喊有傷患送來,北京急救中心的救護車又在場內出現了,拉了傷患就向廣場西南方而去,也不像往日那樣鳴笛了。不知從何時起,耳邊已響起了槍聲! 前門樓下一片空曠寂靜,往前門大街望去,一條南北大街空蕩蕩的,寂靜無人。 在前門東大街上,卻另有一番情景。在東大街的北側,是北京市公安局和國家安全局的機關大樓。此刻的大樓,一片漆黑,大院門口的大鐵柵欄門緊閉著,院內同樣毫無燈光。可是,在一片漆黑中卻偶爾閃出幾片暗啞的反光,那是防暴員警手中的盾牌! 在院門外的馬路上,遠遠地有一些市民群眾,他們正奮力向院子投擲石塊和燃燒的玻璃瓶。由於不敢靠得太近,石頭和瓶子大都落在院門外面。 我在馬路南側的自行車道上,在綠化帶的後面注視著眼前的情景。 這時,一個男子跳上了停於路邊的一輛公共汽車,倒車向院門撞去,其他群眾則借著車體的掩護,紛紛靠近,石塊和燃燒瓶開始落於院門內外了。 幾次衝撞,院門被撞開了,從院內的黑暗中立刻衝出來許多防暴員警,他們手持盾牌,頭戴護盔,拿著警棍,以石塊向群眾還擊。 這時,院內的黑暗中,出現了一個黑乎乎的龐然大物,轟鳴著衝了出來,原來是一輛裝甲車。它頂著公共汽車的尾部,將公共汽車頂回了馬路上。然後,又迅速退回了院內。防暴員警們,也隨之退回了院內,重新隱沒在濃重的黑暗之中。 這時,那輛公共汽車的尾部冒起了火光!然後,這輛車再次用尾部向鐵門撞去,而開車的男子則從駕駛室跳出來跑開了。 燃燒的公共汽車撞向大門,院內的裝甲車又衝了出來,將公共汽車頂出後又縮了回去。沒有人掌握的公共汽車,順著馬路的坡勢滑向左側,在馬路旁靜靜地燃燒著。 路上的群眾,繼續遠遠地向大院投擲石塊和燃燒瓶。 我看了一會兒,覺得這裡已不可能有什麼大動作,就轉頭返回廣場。穿過廣場時,見到從木樨地送傷患下來的人正在向人們講述那裡開槍的情況。 我湊進去問:“是橡皮子彈嗎?” “什麼?橡皮子彈?真槍實彈!”他一邊說一邊向我伸出手掌,讓我看上面沾的鮮血!他說從九點半軍隊就開槍了,從木樨地一直打到民族宮,沒有停過! 他還告訴我,許多傷者被送到復興醫院。目前已經死、傷40多人。(《學運日記:一位清華學子經歷、見聞的八九學運的日日夜夜》,清華學子,六四檔案網,2001年6月29日) 無名學生之死 屠殺見證人、北京大學三年級學生陳平,21歲,在西長安街,抱著一名中彈的學生送到醫院救治。“到看著他死去,不過幾十分鐘的時間,”他寫道,“他沒有說過一句話。” 這名學生變成無名屍。“最後被防疫站收走火化。”他寫道。一塊手錶收藏在北京兒童醫院,是這名年輕學生“唯一的遺物”。 每逢陳平走上西長安街(從五棵松至天安門)的“血路”,“即使是陽光燦爛的正午”,他“依然看得見一個個死了的冤魂 ”。 傷口“長”在陳平的心上,他不敢碰。但他擔心“人的記憶抵受不了時光的侵蝕”。他要把自己的親歷寫下來,他認為自己“跟那個共產黨國家有一段化不開、放不下的恩怨”。 那天夜裡,被送到北京兒童醫院的市民和學生一共死了14個人。14具屍體被拍成照片, 放在醫院裡等著家人認領,包括我送進去的那個青年。 送他到醫院的路上,我不知他傷在哪裡,只感到鮮血由他身上湧出來,很快浸濕了我的背心,浸到我的皮肉。 走進遍地哀號的急救室,不知所措的醫生被我拉到他身邊。醫生用電筒查看了他的瞳孔。醫生哭著告訴我,是槍傷,在胸口,救不活了。 那一刻,彷佛我的心被誰掏出來了,所有的感覺和聲音都沒有了。一整夜的時間,我把他安放在長條椅上,坐在他的身邊。他的手一點一點冷了,僵了。他的眼一點一點黯了,濕了。他看上去不到二十歲,平靜地躺在長椅上,睜著雙眼,目光出奇的平靜。 我看著他屍身下面,血仍然一連串地滴到地上,像小溪一樣四處流淌。那一刻我對自己說:“共產黨統治下中國,你的土地有多硬,你的心腸就有多硬,硬到連熱血都滲不進去!”( 《不願回憶 未敢忘記》,陳平,未名空間站,2009年6月3日) ![]() 木墀地橋 當38軍推進到木墀地橋時,施放催淚瓦斯掃除人群。催淚瓦斯越過停放的公車輛落到市民和學生的腳下。據國家安全部的一份內部報告稱:市民和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碎磚頭作為武器。 幾十名手持木棒的戒嚴部隊防暴隊隊員衝上橋頭時,市民和學生立即將雨點般密集的碎磚頭投向他們。士兵們抵擋不住,難以招架。 接著,隨後的士兵立即一排排衝上大橋,邊喊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口號,邊向投石頭的市民開槍。 從這個時候開始,士兵們直接對著還擊的人群開槍。 密集的槍聲時而朝向天空,時而又對著前方,有人中彈倒下。槍聲響時,人們蹲在地上,槍聲停止,人們又迅速站起。 部隊前進一段,人們就向後退一段。然後站住高喊:“法西斯!”“流氓政府!”“殺人犯!” 約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戒嚴部隊通過了木墀地橋。來到22號部長樓和27號樓之間的木墀地地鐵站一帶。市民和學生開始退到大街兩側的街心花園和一幢幢樓房 之間,紛紛就近將樹叢、建築物等當掩體,並不住口地叫駡:“法西斯”、“殺人犯”、“土匪”等,也有人躲在掩蔽物後仍然持續不斷地擲石塊。 戒嚴部隊士兵則邊推開電車、清除路障,邊用密集的槍聲向抗議的方向還擊。挨了磚塊的士兵開始毫不克制地胡亂用衝鋒槍掃射。 只要哪裡有“法西斯”的罵聲,哪裡有石頭、磚塊,那裡就有衝鋒槍的掃射聲。 這一段時間,約有上百名學生和市民倒在血泊之中,但大部分立刻被其他市民和學生用各種方法送進了旁邊的復興醫院。 盤旋的軍用直升機,以及馬路上激烈的槍聲,使家住復興門外大街兩旁的市民從自家窗戶上探出頭來痛駡,也有人從窗口上往馬路上投東西。為此,戒嚴部隊戰士進行了還擊。因此,從木墀地到全國總工會約五百米左右的路段,兩旁建築物都被打得火星四濺。 當晚,22號樓、24號樓兩幢部長樓中,共有三人在樓上被子彈擊中致死,其中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宋汝尊的女婿。 步行的士兵大規模清理路障、開槍還擊後,緊隨其後的是裝甲車和軍用卡車。 從木墀地橋頭開始,戒嚴部隊的槍聲就再也沒有停過。軍車上的士兵不間斷地用全自動衝鋒槍朝空中射擊壯威,但只要有扔石頭和叫駡的,子彈立刻就射向人群。 戒嚴部隊開始沿人行道向東推進,人們總是和他們保持二、三十公尺的距離,不肯退得更多。(《中國“六四”真相》,張良,明鏡出版社,2001年版) |
Posted: 06 Jun 2013 07:21 AM PDT 《大事件》記者 柯宇倩
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相差都小於7000萬”的突破性發現,讓這位新罕布什爾大學講師一夕成名。許多人都想知道,是什麼造就了張益唐的成就。張的博士導師莫宗堅與新罕布什爾同事葛力明在接受《大事件》採訪時均表示,張益唐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在數學領域中,數學之外,張益唐也熱心參與社團活動、協助同事,一點都不是外人眼中的“數學怪人”。 2013年5月14日,科學雜誌《自然》(Nature)刊登了張益唐證明“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相差都小於7000萬”的報導,讓這位原本默默無聞的數學家備受關注。在此之前的4月17日,張益唐向權威期刊《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投稿題為“素數間的有界距離”(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 )的論文,破天荒地僅一個月就完成同行評審並被接受。 張益唐的博士導師莫宗堅在接受《大事件》採訪時表示,張益唐的研究結果非常重要。“從無窮降低到有限,是一個巨大的躍進,這會記入史冊。” 莫宗堅引用李白的《蜀道難》對《大事件》說,雅可比猜想太難,“使人聽此凋朱顏。”因此,張益唐將如此困難的問題選為論文題目,莫宗堅覺得驚奇,但見到了張益唐的熱情後,莫宗堅被說服了,他決定盡全力指導張益唐。在莫宗堅看來,張益唐是個有企圖心、聰明又努力的年輕人。 “網上有人懷疑莫宗堅那篇有關雅可比猜想的論文有錯,因此誤導了張益唐。我鄭重指出,該篇論文毫無錯失。”莫宗堅表示,1984年,日本大阪大學的宮西正誼教授及美國奧克蘭大學的王穗生教授聯袂訪問普渡大學一學期,目的是研究自己的該篇論文。經過一學期的討論,兩人一致認為該篇論文無誤。十年後,另一位數學家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複證了莫宗堅的結果。 張益唐畢業後,鮮少與人來往,最後能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安頓下來,是兩名北大80級的同學拉了他一把,這兩人是葛力明、唐樸祁。 張益唐在新罕布什爾大學的教學任務不是太重,一年只上四門課,因此有消息指該校數學系裡,有人因為張益唐獲得輕鬆的講師位置而不滿。葛力明對《大事件》指出,有任何不滿都很正常,他能理解反對過張益唐的人。 葛力明坦承,美國大學裡要留一個沒有多少資歷的人14年,肯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今見到張益唐這樣優異的成果,任何付出都值得。在這當中,幫助張益唐最多的,是2013年4月19日剛去世的新罕布什爾大學前數學系系主任阿佩爾(Ken Appel)。“欣慰的是,在去世前兩天他已得知張老師的結果,這無疑也是對他多年來的付出的最好報答。” 全文將刊於《大事件》 張益唐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在數學領域中。 |
Posted: 06 Jun 2013 06:51 AM PDT 《調查》記者 柯宇倩
中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成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年4月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家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胡平(續):30多年的統治總的就是高壓維穩第一,而且現在下面的利益分化到這個程度,又有鬥不過共產黨的前車之鑑,所以現在要搞出很大規模的運動很難。 89民運時,不只是學生,知識份子也發揮很重要的角色,兩者都不是受壓迫的群體,當時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是一種理念、責任感才走上街頭,知識份子也是,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六四那場鎮壓,絕對收買不了知識界,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六四後的經濟發展,共產黨也沒有很大的本錢收買知識份子。 所以現在是一方面,他們對反抗沒信心,另一方面,不反抗,日子也過得不錯,體制內容得下批判,只要你不越雷池一步,就可以一直說下去,這就造成很大的力量分化,現在很難看出知識界能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所以像《零八憲章》等,波及範圍到一定程度後,無法帶動更大的面。 其實當局出手的懲罰並不那麼嚴厲,百姓擔心的都是蠅頭小利,當老師的不敢簽名是因為擔心簽名後可能被革職,很多人簽了名實際也沒事,說明現在有非暴力抗爭的空間,風險有限,只要大家上去了,我們就能贏的,但大家覺得那點得失還是很要緊。只是小小嚇唬你一下,大家就退了,這就造成一個很大的困難,上層感受不到有那麼大的壓力。 這與中國太大也有關,一個十幾億人的國家,一、兩百萬人上街都是很小的事,群體事件要成規模,要很多時間和精力醞釀,所以稍成規模的事件,一定以打砸搶告終,因為大家有氣,鬧了一陣,自知贏不了,就打砸搶一陣就算了 所以現在基本同意:上層沒有主動性,基本要靠民間,但現在很難看到民間有機會一下子形成一種很大的運動。 陳小平:根據我對憲政動力來源問題的思考,能撕裂統治者的力量只有一個:軍事因素。尤其在專制國家,軍事因素會產生巨大衝擊力量,導致統治集團大撕裂。 近代所有國家的憲政運動,都跟軍事和戰爭因素有關。在這個意義上,戰爭是憲政的產婆。清末到民初的憲政運動,是系列戰爭的後果之一,台灣的憲政運動,就是怕美國斷軍售,為什麼怕美國斷軍售?那是中共要武力解放台灣!有個研究亞洲政治的美國教授說,緬甸的轉型是軍事愛國主義推動的轉型,緬甸就怕中國吃掉他。軍事因素對於日本、德國這兩個巨大專制國家的意義更不用說了,他們的憲政化純粹就是外國軍事佔領的結果,所以戰爭是現代憲政的催化劑,有這東西,才會導致體制內部的分裂,體制內的健康力量佔上風,體制外力量也才有用武之地。 ![]() 救亡刺激啟蒙。 胡平:所以我批評李澤厚的“救亡壓倒啟蒙”,應該倒過來,每次都是救亡才刺激了啟蒙,沒有甲午戰敗就沒有戊戌變法,沒有“21條”就沒有五四運動。 陳小平:憲政是國家制度的顛覆,需要一個巨大的力量。美國政治學家William Riker寫過一本書就說。所有的聯邦主義都是軍事因素導致的。美國、加拿大都不例外。美國華盛頓集團不可能一黨獨大,聯邦黨和州權黨就是美國立憲鬥爭的兩條主線,研究美國政治憲政,不能不考慮華盛頓和紐約、華盛達與威斯康辛等各州的關係。 王軍濤:我不同意軍事失敗是轉型的唯一動因的說法。比較轉型認為,治理失敗還包括其他問題,例如經濟危機。此外,最高權力繼承也是轉型的機遇。戰爭引起變革,變革不一定建立憲政。其實,歷史上健康的憲政轉型,都是內政問題需求憲政制約專斷的權力。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觸發權益和公正問題的思考,公民要憲政來保護自己。 中國大陸和台灣民主運動的比較,大陸的困境在哪?第一,國民黨的合法性來自於自由民主,威權是因為戡亂,民主化只是解嚴;但大陸共產黨有一套意識形態支持極權政治,憲政民主要有一套從意識形態到制度的根本性的變革。第二,台灣反對運動一直有個不認同外來政權的知識分子,蔣經國建設得再好,還是不認同,但大陸只要有一點蠅頭小利,精英就接受了專制統治和維穩理由。第三,台灣有美國制約。台灣精英崇美並受美國教育。大陸則獨立於世界之外。第四,國民黨在威權的時候從來沒有消滅私有制度,共產黨徹底建立集權後,至今國家仍掌控大部分資源,你不想被邊緣化,就得跟國家合作。最後,大陸的威脅也是個因素,台灣是威權政治時,大陸其實在政治功能上就是最大的反對黨。台灣必須要與大陸爭取國內外民心。 另外,蔣經國能大刀闊斧、力排眾議地改革,是因為他在國民黨內一言九鼎,習近平不是一言九鼎,趙紫陽被軟禁期間說:政治改革我改不了、耀邦改不了,現在領導也搞不了、除了小平能搞,這是開天闢地的事,一定要黨政軍都動,必須要有像蔣經國這樣的人以及他能統合全黨全國全軍,才能搞頂層設計。 戰爭引起變革,但真正變革導致憲政,一定要在內政中間有安全問題;否則,還可能在戰爭中建立更加專制的政體。現在大陸的機會,就是每次沖擊最大的公共事件,都涉及安全,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抓住,就能建立憲政,否則戰爭能引起更大的集權,更有效率的戰爭機器,由威權變集權都有可能。 (《調查》特刊 第八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
Posted: 06 Jun 2013 06:04 AM PDT 《新史記》記者 高伐林 很早就知曉阮銘其人,中國官方媒體上他的姓名前常常冠有“文革打手”“台獨分子”等等頭銜。他十多年前從美國前往台灣任教,很少回美國,直到2013年年初,這位82歲的退休老人才從台灣“回到”美國定居,於是我登門拜訪,請他回顧他的人生中的幾個重要階段。 對專制派,信而不用;對改革派,用而不信 新史記:如果當時胡耀邦態度更堅决一些、反擊圍攻更強硬一些…… 阮 銘:鄧小平支持胡耀邦,胡就敢講話;但是只要陳雲欺負胡耀邦,鄧小平就一言不發。在胡遭受圍攻、比較困難的關頭,鄧小平都不作聲。最明顯的一次,就是 1982年,十二大剛剛開過,陳雲他們要把胡耀邦搞掉,開第一書記會議時,鄧力群已經佈置下去了,準備了很多拱倒胡耀邦的材料,當時是葉帥旗幟鮮明,堅決 反對他們這麽幹,鄧小平才下令都封存起來了。 陳雲很厲害呀,整倒胡耀邦,他是想讓鄧力群上。鄧小平說,鄧力群是要把 我們往左拉,往左拉可以,但是總書記還是要讓趙紫陽當。趙紫陽又被整下台了,鄧小平還是不讓鄧力群和李鵬上,另外找來個江澤民。這就是鄧小平!因為他覺 得,胡趙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是右的;鄧力群也有獨立見解,是左的。可以容忍左的,但是不能讓他當總書記——這跟當年的毛澤東如出一轍,毛澤東信任江青,但 他心裡明白:江青他們要是掌權,天下會亂;但又不能信任鄧小平,於是就找來個華國鋒。 江澤民是很糟糕的,幹的時間最長,比鄧小平主政的時間還長,造成的腐敗最嚴重。 新史記:鄧力群倒還是敢跟鄧小平頂的,鄧小平要他在會上表態,說一句支持胡耀邦主持起草的文件,他居然當面拒絕說“我不說”。鄧小平也拿他沒轍,只說:你不說,有人說。 阮銘:是啊,胡耀邦就不敢當面頂鄧小平。他要頂的話,早就完蛋了!這就也說明了,左派可以頂鄧小平,右派不能頂他。 ![]() 鄧小平曾經九上《時代》周刊封面,但是阮銘認爲,他的貢獻被大大誇大了。 鄧小平早就要拿下胡耀邦 新史記:1986年胡耀邦去主持起草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決議,當時給我的感覺,是想“挖墻角”,把鄧力群控制的地盤爭奪過來,在意識形態、觀念更新等領域爭取主動。 阮 銘:因為別的都不讓胡耀邦搞啊!連政治體制改革,鄧小平都指定趙紫陽來抓。這個時候的鄧小平,已經不是像1980年那樣主張搞黨和國家政治體制的改革了, 而是要搞行政改革,所以交給趙紫陽,搞黨政分開那一套。胡耀邦沒有什麼可作的了,但他還有幻想,因為他1984年搞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決議,得到鄧小平的 高度讚揚,所以他想搞一個精神文明方面的決議,跟普世價值接軌,肯定人類的優良傳統。搞這樣一個決議,也不致於觸碰一些政治制度的敏感話題。 新史記:如果沒有在十一屆六中全會閉幕式上的那場爭辯,導致鄧小平強硬地要保留“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中國1986年底到1987年初的風向是不是就不會出現那麽大的逆轉,又連鎖反應到1989年? 阮 銘:歷史的走向,不會有根本不同。如果不發生那一場爭論,鄧小平可能會按照原來的盤算,到十三大上再拿掉胡耀邦,而不會提早整掉他;但是就拿掉胡耀邦而 言,是鄧小平早就下了決心的——主要還是為權力問題。鄧小平對胡耀邦表示:在十三大上自己要全退,胡耀邦表態贊成,還說自己也半退。鄧當時也當面許諾了讓 胡半退,但私下裡,他卻跟王震這些人講胡耀邦同意他全退。所以王震才那麼大膽,跑到黨校去公開地講:誰讓鄧小平下台,誰就是“三種人”!(中共十二屆二中 全會定下黨內清理“三種人”:造反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和打砸搶分子。——新史記编者注) 還是趙紫陽聰明啊,他一聽鄧小平這麽說,馬上回答:你不能退。 新史記:我聽到一個說法,楊尚昆得知鄧小平要全退,就說,你要退的話,你放心,我們還不放心呢。楊尚昆是暗指趙紫陽(當時鄧是軍委主席,趙是軍委第一副主席,楊是軍委常務副主席)。 阮 銘:這是很可能的。在拱倒胡耀邦問題上,楊尚昆是非常活躍的。胡耀邦被迫辭職,黨內反應很強烈,紛紛質問,薄一波就讓胡喬木、鄧力群趕快炮製材料,把“生 活會”上的批鬥發言拼湊成胡耀邦的“十個問題”,作為“中央文件”下發。後來又陸續發下去五個“補充材料”。楊尚昆在軍隊的傳達最出格,竟把胡耀邦說成向 鄧小平“搶班奪權”,比喻成同林彪一樣。楊的講話稿曾印發軍隊高級幹部,影響極壞,鄧小平讓他收回——鄧雖然對胡耀邦不滿意,但是他知道胡耀邦不是這種 人,那些說法講的完全不是事實。我們有親戚在軍隊裡,得知這些情況。(《新史記》第13期) --------------------- 阮銘小檔案 1931年出生於中國上海,15歲(1946年)加入中共。1948年考入燕京大學,後併入清華大學,擔任機械、水利兩系學生黨總支書記、團委副書記(後任書記)。1958年調任《北京日報》政法文教部副主任、理論部主任;1961年調至中宣部,後任調查研究室主任。 “文革”後1977年調至中共中央黨校,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參與中央文件、領導人講話起草。1987年,被中共開除黨籍。 1988年,前往美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做訪問研究。1997年到台灣,在淡江大學任教,2002年取得中華民國國籍,2004年至2006年被聘為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他是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 著有《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鄧小平帝國》、《中共人物論》、《兩岸統一百年大計》、《透視總書記》、《民主台灣vs.共產中國》、《從寧靜革命到寧靜建國》、《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我看台灣與台灣人》等書,以及自傳《尋找自由》(第一部)。 |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06 Jun 2013 05:30 AM PDT 谭嘉琪
香港支联会6月6日发起游行到中央政府驻港机构中联办,抗议中国政府扭曲湖南邵阳民主人士李旺阳“自杀”的真相。大约40位游行人士在中联办门前进行纪念活动,哀悼李旺阳逝世一周年。 支联会约40位成员和市民星期四从上环西区警署出发,游行到中联办,要求中国政府重新独立调查六四硬汉李旺阳的死因,并停止软禁其家属和释放其好友朱承志。 游行人士高呼“哀悼旺阳,彻查真相”、“释放朱承志,停止软禁李旺玲”等口号。游行队伍抵达中联办后,进行绑黑丝带和默哀仪式,悼念李旺阳逝世一周年。 支联会主席李卓人说: “从这件事你可以看到整个中国,习近平没有放松言论自由和人权上的的管制。当奥巴马跟习近平会面时,我会要求(他们)放更多关注在人权上的问题,因为我们只看到(中国)人权问题在倒退,没有改善。” 去年6月6日,已经失聪失明、无法站立的前湖南工运领袖、参与过六四的民主人士李旺阳在湖南邵阳大祥区医院被发现离奇“上吊自杀”,死因一直被外界质疑。不过,李旺阳的遗体被当局匆匆强行火化,以致家人无法追查真正死因。 美国之音中文网 |
Posted: 06 Jun 2013 05:25 AM PDT ![]() 美国总统奥巴马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位于加州的一处庄园举行会晤。为此他们腾出两天时间,商讨一系列棘手议题。也许为修好两国关系做出的新一轮尝试。 礼炮,仪仗队,国宴,这类美中领导人举行峰会的礼仪这回都被搁置一边。外交礼仪的约束被打破,开始探险新大陆,远离华盛顿。奥巴马和习 近平本次会晤安排在加州南部偏僻的豪华私人农庄"阳光之乡"。两个全球的头号和二号经济强国的首脑都免去领带,穿着随意,他们不仅是两个最大的贸易国家, 同时也是最大的两个环境破坏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负债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坐在奥巴马对面的将是在未来10年引领中国命运的人物,而在这段期间 内,中国很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克林顿:美中现在尝试的事情是史无前例的(2012年5月) "信任赤字" 寻找答案的过程由于长远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不信任而增加了难度。政治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战略不信任"。 北京认为,华盛顿围剿中国的崛起并企图加以破坏,以达到称霸目的。奥巴马开始将美国的战略重心移向亚洲,重新调集军事和外交资源,在华盛顿被称为"再平 衡"的战略更增添了人们的怀疑。在美国一方,人们忧虑的是中国将主宰亚洲,而牺牲的将是美国的影响力和利益。 战略家认为美国和中国进行的是一场零和博弈,而不是双赢。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问题专家伊科诺米(Elizabeth Economy)对美中关系消除战略不信任的机遇做了谨慎的评估。她说,"如果双方相投,找到了真正的共同点,这便是建立两国间信任的开端。"但她强调指 出,建立信任需要长久的时间,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共同的政治思路是它的基础。此外,伊科诺米还说,对中国缺乏信任的国家不光是美国,其他国家在怎样应对中国 的问题上也出现困境。她举例说,比如知识产权、黑客袭击以及南中国海海和东海的领土主权之争等问题。 经济和政治权利 德国外交协会中国问题专家桑德施耐德教授(Eberhard Sandscheider) 宝贵时光 在这种形势下为避免冲突和误解,美国和中国都应更多地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动机。为此抽出两天时间在加州会谈是一次绝好的投资,是一次宝贵时光。在紧张的 政治氛围里,类似旨在了解对方的畅谈以及建立信任的机会都十分缺乏。这是奥习第二次会面,2012年2月,习近平以中国首脑继任的身份在白宫受到奥巴马的 会见。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同这两名政治家的关系息息相关。一名美中问题专家总结了这样的真谛:"虽然中国和美国不能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但如果去掉他 们当中的任何一方,没有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作者:Matthias von Hein 编译:李鱼 责编:雨涵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06 Jun 2013 05:18 AM PDT 作者 珍妮特 在4日欧盟决定对中国太阳能板课征反倾销税后,中国政府5日立刻反击地宣布对欧盟进口中国的葡萄酒实行反倾销及反补贴的调查。欧中双方似乎即将展开一场贸易战。葡萄酒出口大国---法国的总统奥朗德,立刻敲响警钟地要求召开一项欧盟紧急峰会。 奥朗德要求欧盟27个成员国召开一项主题为“团结一致与中国进行贸易协商”的峰会。根据法国政府女发言人娜嘉瓦罗•贝勒卡森5日在内阁会议后之记者会指出,共和国总统希望大家就欧委会层次召开一项会议,以显27成员国团结一致观点。 贝勒卡森强调说:“如此做意味着在我们贸易中需要有一定的公正观念,而现今在我们的贸易中出现了不平衡,所以这也就使得我们必须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让27个国家显出团结的力量。”她还说,欧盟各国在那些贸易谈判主题上立场一致是必要的。她同时强调,奥朗德在内阁会议时也提及其他的贸易主题,如与美国谈判自由贸易区协定时,同样也需要欧盟27国能够以同一种声音发言。 在欧盟4日决定向中国太阳能板征收反倾销税后,北京政府立刻采取反击地宣布,针对欧盟的外销葡萄酒展开反倾销及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可说中国与欧盟贸易战硝烟味浓。 在中国发出双方调查号令后,葡萄酒大量外销中国的欧洲国家,其中尤以向中国出口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國---法国,如同被泼了一桶冷水。 如果中国坚持对欧盟欧盟进口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法国将是欧盟中受影响最大者。 对于法国外贸部来说,虽然还不清楚中国这些措施的详细内容,但非常郑重看待中国的这项威胁。根据外贸部向路透社指出,中国的这种做法不可理喻而且该受谴责,他们的这项反击措施并不是针对太阳能产品本身,而是打击另一经济领域。外贸部还说:“我们将站在我们的葡萄酒商一边,来帮助他们,也就是说,法国政府将尽快与欧委会联络,欧委会负责保护我们及其他如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欧盟国家葡萄酒商的利益。” 法国农业部长勒福乐5日安慰法国葡萄酒商们说:“”要保持镇定,在这项欧盟与中国的对话中,我们将尽所能地找到最佳解决办法,保持我们贸易关系的平衡。” 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地波尔多的酒商联盟主席斯车勒周三上午在欧洲一号电台节目中表达了他对这项中国反击消息的不安,他说,中国的这些威胁叫人感到很麻烦,叫我们很害怕,这些威胁应该是当真的。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正全速成长,必须要保住我们在中国的市场,趁着增长势头进军。 另一位拥有好几个波尔多葡萄酒城堡庄园的业主鲁尔东则宁愿按耐住自己的担忧。他说:“是应该小心谨慎,但我并不担忧。我不知,中国客户是否真会因为太阳能板问题就不喝他们喜爱的法国葡萄酒了。”另一名从事房地产的葡萄酒销售专家马克斯维尔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即使中国对进口葡萄酒课以重税,我不认为这会停止中国投资者的脚步,也不会影响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因为中国中产阶级人口众多,他们有能力消费这些葡萄酒。” 不过,中国这项打击欧洲葡萄酒措施也并不见得赢得中国消费者人心。 在北京三里屯高级区一家超市采购部门的一名女职员向法新社解释说:“中国政府的这些行动并不见得会赢得中国消费者人,我们中国人就爱和法国葡萄酒,他们酿造手法精致,而且很好喝。我知道喝葡萄酒是一种西方生活习惯,但是中国从近期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学会了喝葡萄酒。不是所有中国民众都赞成政府的这项措施,如果涨价,某些民众会毫不犹豫地把葡萄酒与美国汽水混合饮用。”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指出,中国2012年进口4.3亿公升的葡萄酒,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来自欧盟国家。来自法国的葡萄酒达到1.7亿公升。 中国是法国葡萄酒及烈酒出口的第三大市场国,2012年出口额达10亿欧元,也就是占了法国出口葡萄酒及烈酒总额的百分之九。这是根据法国葡萄酒及烈酒出口联盟提供的数据。 全球著名暨精致酿造葡萄酒的出口,有百分之二十是向中国进口,2012年中国进口7200万瓶葡萄酒,等于538000公石,而且还不断增加中。 总的来说,对于中国,欧盟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不过,对于欧盟来说,中国只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美国才是其第一大伙伴国。2012年,中国出口欧盟产品总额达2900亿欧元,而欧盟出口中国为1440亿欧元。 不过,法国葡萄酒及烈酒出口联盟5日指出,中国政府威胁提出的这项反倾销调查是无法成立的,因为欧洲葡萄酒业没有获得出口补贴,在中国的销售价格也没有低于其他国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06 Jun 2013 04:40 AM PDT ![]() 開城工業園區雇用了約53,000名朝鮮工人。 在開城工業園區暫停運作數周之後,朝鮮提議與韓國就恢復開城工業園區正常運轉舉行會談,韓國表態稱對此持肯定態度,實際上已接受朝方的會談提議。 朝鮮中央通訊社星期四(6月6日)發佈朝鮮和平統一委員會的聲明說,有關會談地點和日期「可由韓國決定」。 據悉,雙方會談議題包括恢復開城工業園區正常運轉和重啟金剛山旅遊項目。 朝中社聲明說,只要韓國當局接受提議,朝方就會對重開板門店紅十字會聯繫渠道、通信和聯絡的問題立刻採取相關措施。 韓國回應 韓聯社表示,對於朝鮮提出的朝韓當局間會談的提議,韓國當局持肯定態度,實際上暗示已接受朝方提議。 韓聯社引述韓國統一部發言人說,韓國政府對朝方提議持肯定態度,希望會談能為韓朝雙方積累信任提供良機。 朝鮮在今年2月第三次核試後南北雙方關係急轉直下。今年4月,平壤當局把位於韓朝邊界開城工業園區的工人撤離,並一直拒絕與首爾談判。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特使崔龍海上周訪問中國,據說崔龍海透露平壤方面願意與韓方以及其他有關國家恢復談判。 開城工業園區共有120多家韓國廠商進駐,園區雇用了約5.3萬名朝鮮工人。工業園區是朝鮮當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朝鮮方面在上月表示,朝方已凖備好與韓國商人討論重返開城工業區的問題,但韓國表示,得保證商人的安全。 韓國政府表示,現階段更迫切的是南北雙方展開政府間的談判。 BBC中文網 |
Posted: 06 Jun 2013 04:25 AM PDT 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星期三联合发布《2012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在报告列出的众多热词中,“中国梦”荣登榜首,“美丽中国”名列第二。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那在过去一年中中国语言生活状况中最炙手可热的词“中国梦”和“美丽中国”是因为大众喜闻乐见, 使用频率高而成为热词, 还是因为在新任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提倡下, 在官方的宣传下走红?中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非博士表示,热词就像人们写文章是使用的关键词,“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等热词是官方推动,与中国的政治有关,有利于官方管控舆论阵地: “由于现在老百姓信息太多,官方已经认识到长篇老套的说教已经没人再听,想用关键的热词抓住老百姓的兴趣。像中国梦和海洋强国等热词的效果比半小时新闻联播的说教强很多。通过改变宣传的方式, 官方可以掌握舆论的方向。 在防火墙等等的限制下,中国舆论领域中政治的讨论是在官方意识形态的操控下进行。” 中国官方星期三有报道说,“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等热词浓缩了2012年中国的“世态民情”,记录了当下中国的“社会温度”,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 对此,深圳杂文家朱建国表示,“中国梦:是一个热词不假,但最终并没有传播官方媒体所说的“正能量”: “教育部的这个报告只是在迎合中国新领导人的说法,是在拍马屁。中国梦成为热词迄今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开始有可能传播正能量, 但现在已经走向反面。 按照中国民间不少人的体验, 中国梦现在变成一个‘中国谎’了。当中国梦开始变热时,大家以为中国梦是说多年久盼的中国体制改革,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习近平打着中国梦的旗号,要引领中国回到毛泽东时代。习近平已经说了, 不能用改革开放否定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 然而中国改革开放正式从否定毛泽东那个时期开始的”。 说到“美丽中国”,朱先生表示,“美丽中国”成为热词是官方自己定的,是在强奸民意,中国新领导人别指望用口号治国,用热词治国: “新的领导人想通过几个听起来美好的词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 他们以为创造一个好听的热词, 百姓就会跟着走。 但是百姓已经变得聪明, 看你做什么, 而不是说什么。 如果你做的和说的不一样, 甚至恰恰相反, 南辕北辙, 再好听的词都会成为臭词,中国梦和美丽中国成为热词也就是讽刺了”。 中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今年已经是第八次了。中国有评论在评论去年的报告时说“在造词热的同时,新词语消亡的速度也在加快,六年前的新词,现在只有四成能够存活”。有专家解释新词消失的原因是,有些词语是根据阶段性事件产生的。如此说来,“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说法能热多久?如果热得久了,其结果又是什么?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
Posted: 06 Jun 2013 04:19 AM PDT ![]() 示威者身穿支持天安门母亲的文化衫,参与声援湖南异议人士李旺阳的游行。 6月6日是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离奇死亡一周年。湖南当局周三起,将维稳重点由防范民众纪念六四,转为阻止民间人士到邵阳祭奠李旺阳。在香港,支联会将于星期四举行两场相关的纪念活动。另有网民称,近期有大量聊天群被发现有敏感信息后,遭当局关闭。 星期四是湖南六四民运人士李旺阳逝世一周年忌日,这与六四事件周年日相隔仅两天,而李旺阳生前好友及网民早前在网络发起纪念李旺阳及探访其家人的活动,引起了湖南警方的紧张,包括李的好友尹正安、周志荣、张善光、唐荆陵等,以及一些活跃网民,遭到公安软禁,并警告不得前往邵阳。记者周三多次致电李生前好友,但电话都显示关机状态。 湖南一位要求匿名的维权人士周三告诉记者,他已被当地公安和社区人员多次警告: “昨天早上八点钟来了一个我们这里派出所的警察,还有办事处维稳的干部、一个副书记,把我带到附近的农家乐,软禁了一天,警告我别发文章及一些政治东西。今天我听到网上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说,秦永敏昨天被控制了,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没消息”。 网民拟家中或网祭李旺阳 他说,周四是李旺阳的忌日,但在公安的监视下,很难前往邵阳,唯有在网上祭奠:“李旺阳忌日”。 记者:是不是湖南那边特别加强这一块的监控,不让网民去邵阳? 回答:他们肯定会这样做,想都不要想(去邵阳),肯定会这样做。 记者:那就很多人去不成了? 回答:那在网上祭奠一下,然后你们香港祭奠,只能香港这边加油了。 记者:那你们只能在家里或在网上祭奠了。 回答:对,对。 港支联周四两场活动 长期关注李旺阳事件的香港支联会周四将举办名为“毋忘旺阳.誓寻公义.砍头也不回头——悼李旺阳被自杀一周年”的活动,支联会主席李卓人周三对本台说: “明天我们主要表达的诉求是,一年来,李旺阳的死,还是没有真相,但是他们(当局)经常强调说是自杀,但是我们看到第一李旺玲(李旺阳的妹妹)现在还是受到监控,他的朋友朱承志现在也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他们还是打压李旺阳的家属。如果他们觉得他们做得对,他们调查是正确的,为什么还要打压他的妹妹。我们知道他的妹妹曾经讲过,他们还是不认可官方的调查,所以我们觉得明天要有行动”。 他说,周四除了中午到中联办示威抗议,促查真相,当晚还将在闹市区旺角追悼李旺阳: “我们明天有两个方面的行动,一个是周四中午一点,游行去中联办抗议,要求调查(李旺阳事件真相)。另一个是在晚上八点钟,我们在旺角有个纪念活动,号召大家一起纪念李旺阳”。 他说,“六四”铁汉李旺阳“被自杀”一周年,香港市民没有把李旺阳的惨案遗忘,也不会忘记李旺阳对民主及工运的贡献。一年来,李旺阳不仅沉冤未雪,而且中共对其亲友的逼害仍没有停止。他的胞妹李旺玲及妹夫赵宝珠仍受中共严密监控。希望以此除了向旺阳致敬,更是为了传递及延续李旺阳对民主及工运坚持的精神。 六四期间大量聊天群被关 一名QQ网民周三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当局对QQ聊天群采取严厉的手段,如在群内发布被认为是敏感信息的,整个聊天群都会被关闭: “腾讯在六月2日到3日、4日几天关群,关了太多了,我听说关了两万多个,我估计远远不止”。 记者:这个消息是腾讯传出了的,还是网民相传的? 回答:网民,是网民。 记者截稿前获悉,被强制旅游九天的南京维权人士孙林周三下午四点多获释回家。他告诉记者: “去了绍兴,又去了千岛湖、舟山群岛,然后又去了江西的婺源,途中走过四个省份。今天开车六百多公里近七百公里才回来的”。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
Posted: 06 Jun 2013 04:07 AM PDT ![]() 邱立本 二零一三年的香港六四風暴,吹走了黨國不分的邏輯,吹來了民間社會引領中國變革的新希望。 中國的希望在民間;六四平反的希望在民間中國。這是今年香港六四「去中國化」風暴中的最新反思,也是民間對中國命運的承擔。 六四的歷史現場在北京,但它的心理現場卻延伸到香港和全球華人社會的千家萬戶。二十四年前,香港人因為抗議北京學運被鎮壓,一百萬人上街示威,空前絕後,他們肯定不是只為了香港人的「本土意識」,而是要推動一個民主中國;他們肯定不是為了排斥中國人,而因為太愛中國人;他們肯定不會拒絕中國人的認同,而是會自我認同是中國人。 但二十四年後,香港一些人要在六四「去中國化」,說這是中國人的事情,與香港人無關,而這樣的言論,還在網上一些年輕人中有市場,儼然主導網上的言論。香港在一些媒體和政治組織的炒作下,「愛國」二字被污名化。它的歪理就是說愛國就等於愛黨。在本土化的美麗帽子下,「中國人」變成了一個髒字眼。 但政治學的ABC是:政黨不等於政府,也不等於國家,政黨和政府都可以超越甚至推翻,但國家需要永續經營。儘管在網上民粹的歪風中,一些年輕人不會管這樣的ABC,而是在陷身於激情迷宮的XYZ中。 問題的根源,就是香港近年變成一個沒有歷史感的城市。中學的中史科教育被邊緣化,歷史記憶的斷層,造成新一代對自己的過去不了解,對今天中國的來龍去脈搞不清楚,變成了「史盲」。最近民間史學家林博文出版的《關鍵民國》一書,就對一些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作出深入的分析,他引用當年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的說法﹕決策者要在靜夜聽到遙遠的歷史馬蹄聲,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明智而又正確的判斷。 只有衝破「史盲」的迷霧,才能回歸民間中國的氣場中,不要被民粹泛政治化的潮流沖刷得暈頭轉向,不要被一時的政治需要而喪失自己的公民主體性。 香港不能贏得了民主,卻失去了中國。民間中國的特色就是回到神州大地的「本土性」,超越權力殿堂的霸權,展現公民社會的巨大能量。 事實上,今天的中國,比起二十四年前,有更多條件推動民主的變革與權力的制衡。在市場化的龐大推力下,中國的中產階級已經崛起,也對一個合理的社會有更強烈的期許,形成一股改革的強大動力。正如王丹所說,他的中國願景是:「自由公正,繁榮穩定」。這也使北京執政黨和民間改革派有不少重疊之處與共識。朝野之間,不再是一個零和遊戲,要你死我活。而六四的平反,不再是以推翻共產黨為前提,而是以改革共產黨為潛台詞。 這也需要從民間中國開始,讓民間社會元氣淋漓的力量,可以融進執政集團中,匯聚成新的改革洪流。二零一三年的香港六四風暴,吹走了那些黨國不分的邏輯,也吹來了民間社會引領中國變革的新希望。 亞洲週刊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07 Jun 2013 03:30 PM PDT 美國政府秘密收集數百萬人電話記錄的消息曝光後,總統奧巴馬辯護說,所有行動都是在國會和法庭的嚴密監督下進行的。
奧巴馬說,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護公民隱私兩方面「保持了很好的平衡」。 他還強調說,美國公民和居民在美國的網絡通訊並不是監控的目標。 奧巴馬試圖使美國人相信「沒有人在偷聽你們的電話」。 早些時候英國《衛報》披露說,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密收集數百萬美國人的電話通話記錄,消息被官員證實。 美國《華盛頓郵報》和《衛報》隨後又報道說,在一個代號為prism的項目下,美國情報部門還可以直接進入包括臉書(facebook)谷歌,微軟和雅虎等九家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器收集用戶資料。 消息披露後,美國政府受到民權活動人士的抨擊。 美國國會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則辯護說,收集美國電話通話記錄的做法是合法的,得到了國會的授權,並稱這一做法在過去幾年間有效防止了對美國的「重大」恐怖襲擊。 白宮一位發言人形容這一做法是美國當局監視恐怖嫌疑分子的「重要工具」。 BBC |
Posted: 07 Jun 2013 02:08 PM PDT 《外參》編譯 文道喻
美國的雙重標準很容易在其一舉一動中體現,中國也是半斤八兩,從中國本身做出的人權報告就能略知一二。美國發布的《國別人權狀況報告》,事實上並不包含美國本身,中國遂自告奮勇擔任監督角色。如同一種傳統,只要每年美國的報告出爐,中國國務院緊接著就會釋出《美國的人權紀錄》來回應,指稱美國利用人權議題作為破壞他國形象和尋求自身戰略利益的政治工具,誠如在線雜誌《外交者》(The Diplomat)助理編輯扎凱里‧凱克(Zachary Keck)觀察,美國報告針對中國的指控一點也不會讓人意外,都是舉世皆知之事。相比之下,中國的人權報告顯得有趣多了。 有趣的地方在哪裡?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國批評美國的話語中找出端倪,2013年的報告,有很大篇幅關注美國槍支暴力,以及美國政府拒絕採取相對應行動,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評述如下:一、美國是世界上人均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二、若按人口計算,美國部分地區的民眾比伊拉克或阿富汗等戰亂地區的民眾更有可能成為與槍支有關的兇殺案的受害者;三、2011年,美國的暴力犯罪增長17%,槍擊暴力犯罪是對美國公民生命和人身安全最嚴重的威脅之一。 槍擊暴力犯罪是對美國公民生命和人身安全最嚴重的威脅之一 凱克認為,“槍支”是否為人權問題有待商榷,畢竟絕大多數美國人仍支持私人持有槍支,合法擁槍這件事在美國有其深刻歷史意義,就像美國憲法《權利法案》第二條所寫:“紀律嚴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可侵犯。”華盛頓也說:“槍支的存在讓我們得以隨時隨地抑制邪惡干擾,它應有享榮譽地位。”儘管如此,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未能通過立法以減少槍支暴力的事實,在2012年發生奧克蘭校園槍擊案、科羅拉多“世紀16”電影院槍擊案和康涅狄格州校園槍擊案等多起慘絕人寰事件的背景下顯得擲地有聲。 傷敵一千 自損八百 另一方面,《美國的人權紀錄》中的某些句子常常會讓人覺得諷刺,如果將主詞從美國替換成中國,似乎也說得通,舉例如下: 一、美國政府進一步限制了公民和政治權利。不斷擴大對個人通信的監聽和審查範圍。警察經常濫用職權,導致侵犯公民權利的投訴和指控不斷上升。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和性侵犯比例持續增加。 二、美國選舉不能充分體現全體公民的真正意志。政治獻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選舉過程和政策走向。在2012年美國大選中,僅有57.5%的選民參加了投票。 三、媒體擔心美國新聞立法會越來越嚴厲。由於發表不同政治觀點,美國記者失業的情況很常見。 四、美國公民並沒有真正享有平等的選舉權。 五、美國已成為發達國家中貧富懸殊最大的國家之一。2011年美國基尼係數為0.477,失業人數高達900萬人;約有1640萬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公立學校報告的無家可歸的兒童和青少年數量首次超過100萬。 六、美國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未見改善,少數族裔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未能得到平等保障,如少數族裔的選舉權受到限制以及執法和司法領域種族歧視嚴重。 七、種族隔離在美國事實上依然存在。 任何熟知中國的人都知道,當中有些問題,中國比美國還嚴重,中國有平等的選舉權嗎?中國難道沒有擴大對個人通信的監聽和審查範圍?戶口制度不正是一種種族隔離?中國貧富懸殊會比美國遜色嗎?《美國的人權紀錄》如金庸小說中的七傷拳,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當然這不意味著美國完全不存在人權問題,也不表示中國無權批評他人,尤其是,美國只對他國人權狀況說三道四卻不檢討自己的行為,在中國眼中偽善至極。 另一個值得玩味的焦點在於,從兩份報告著重的觀點來看,中美對於“人權”的詮釋方法,有根本上不同。凱克說,具體而言,美國人權報告的重點在於政治和社會問題上,中國對美國的報告則側重經濟問題,例如,中國舉證出數個美國不同種族面臨的經濟不平等,含白人失業率7.0%、非洲裔失業率14.3%、拉丁裔失業率10.0%,以及2012年紐約市約有50%黑人處於失業狀態等;相對地,美國攻擊在中國的少數民族受到嚴密監視,缺乏公民和政治權利。 |
Posted: 07 Jun 2013 01:26 PM PDT 內容提要: 中共掩蓋一切對其掌權不利的歷史,從清末變革到六四鎮壓。 而不能正視歷史的民族,必然是精神斷裂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今天中國大陸道德沉淪、人心混亂的根由。 本書所輯錄,遠不是中共掩蓋的全部歷史,但從這些中國大陸出版物中無法看到的歷史,使我們了解到被扭曲的歷史的另一面,從而幫助我們洞察現實,看到未來。《中共禁止的歷史》印刷版訂閱連結: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ction-viewnews-itemid-88402 【領袖出版社】(電子書) 專頁 http://www.pubu.com.tw/store/75177?apKey=fedd22f528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
Posted: 07 Jun 2013 01:16 PM PDT 內容提要: 中國權貴利益集團就像400年前的英國貴族:既有公權,又有特權,唯獨沒有安全:皇帝能夠剝奪他們的財產,暴民 能夠取走他們的生命。中國的權貴集團看起來什麼都有:有錢有勢,有權有威,但他們還是要外逃,要當裸官:共產黨在,他們不安全,隨時可能被“雙規”、被查 辦;共產黨不在,他們更不安全,暴民一起來就要被清算。他們是做噩夢的一群人。 革 命是群眾的政治,改革是強人的政治。前者成功,靠宣傳鼓動;後者成功,要智慧和實力。鞏固權力需要時間,時間恰恰是在習近平改革這一邊的。他幹完一屆之 後,五個超齡政治局常委必須退場;兩個前總書記太上皇,十年之內都會因年邁而影響力消磨殆盡,甚至可能完全退出歷史舞台。 這時習近平大權在握,與其鞠躬謝幕,“擊鼓傳花”,把矛盾傳給下一屆,不如開創歷史,他就幹兩件事:黨內民主選舉,憲政依法治國,中國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中共生死存亡》(電子版)www.pubu.com.tw/document/21955?apKey=fedd22f528 |
Posted: 07 Jun 2013 12:18 PM PDT 廖亦武將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談監獄文學 明鏡新聞網記者 程 軍 為慶祝旅居德國的中國異議作家廖亦武傳記作品——《為了一首歌和百首歌》英文版出版,紐約公共圖書館和霍頓·米夫林·哈科特出版公司將於6月13日舉行活動。屆時,紐約公共圖書館的與作家現場對話節目(Live from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主持人保羅·霍爾登格拉伯、特邀嘉賓、本書譯者黃文廣將就詩歌、抗議和監獄主題與廖亦武對話。 廖亦武(高伐林攝) 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作家保羅·霍爾登格拉伯主持的紐約公共圖書館的"與作家現場對話節目"於2012年2月創辦,黃文廣是廖亦武《中國底層訪談錄》(The Corpse Walker: Real Life Stories: China From the Bottom Up)譯者,著有《紅小兵─家庭回憶錄》( The Little Red Guard: A Family Memoir)和《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A Death in the Lucky Holiday Hotel: Murder, Money, and an Epic Power Struggle in China)的作者之一。 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作家保羅·霍爾登格拉伯。 《為了一首歌和百首歌》的中文版名為《證詞》,由明鏡出版社2004年出版,描寫的是作者在六四事件後四年牢獄生活中被凌辱、迫害、兩次未果自殺和失去尊嚴的經過,作者在書中訴說了中共監獄的幾十種酷刑以及幾十名死刑犯、刑事犯以及政治犯的獄中狀況。 2011年7月,德國菲捨爾出版社出版了該書德文版,並附有 “中國監獄的見證人報告”這一副標題。2013年1月,該書的法文版由法國布蘭出版社(Edition Francois BOURIN)出版,法國前憲法委員會主席巴丹戴爾老先生稱《證詞》一書將同索爾仁尼琴(Soljenitsyne)和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ïevski)的作品齊名,列入監獄文學巨著之中。 生於四川的廖亦武現年55歲,是中國詩人,作家和民間藝人。 上一世紀80年代經常在中國官方文學雜誌上發表現代詩歌,1989年六四淩晨製作長詩《大屠殺》配樂磁帶,1990年3月16日被捕,旋即因“反革命宣傳煽動罪 ”入獄四年,在國際社會幫助下,他於1994年1月31日提前43天出獄。1995和2003年,他兩度獲得“人權觀察”頒發的赫爾曼/哈米特獎,2007年獲得獨立中文筆會授予的自由寫作獎。2011年7月,廖亦武通過中越邊境,然後從越南首都河內登上飛機,途經波蘭首都華沙,最後抵達德國首都柏林。 明鏡出版社出版的《證詞》。 廖亦武出版有大量作品,其中有《活下去》五卷本,《中國底層訪談錄》、《中國冤案錄》數卷本,以及詩歌、隨筆等;曾地下出版音樂CD《漢奴》、《叫魂》、《簫吟》、《情獸》等。 紐約公共圖書館和霍頓·米夫林·哈科特出版公司舉辦的廖亦武新書《為了一首歌和百首歌》出版慶祝活動將在6月13日晚7點在Stephen A Schwarzman 大樓舉行,地址是第五大道42街道。訂票網址是: www.livefromthenypl.showclix.com.屆時,廖亦武將為讀者表演吹簫節目並朗誦長詩《大屠殺》, 正是因為製作這部長詩,廖亦武入獄四年,最後誕生了這部監獄文學巨著——《為了一首歌和百首歌》。 在台灣接受採訪時,他說:“通過寫這本書,我重新找回了尊嚴。” |
Posted: 07 Jun 2013 09:34 AM PDT |
1989年6月3日22時32分(續) 17歲的高中學生蔣捷連,那天晚上被他母親嚴禁出門。但他還是設法通過衛生間的窗戶逃了出來。這位驕傲的年青人曾告訴過他媽媽,在這樣的一個晚上,“重要的不是行動,而是參與”。 在木樨地,他和一個朋友,在聽到槍聲後,在路邊的一個草坪上,丟棄了他們的自行車,懷著恐懼在一個花壇後面蹲下。 就在嘈雜的槍聲中,蔣捷連的朋友,聽到他輕聲說了一句:“我可能中彈了。” 他看到蔣捷連慢慢地站了起來,跌跌撞撞地向前走了兩步就倒下了。他的襯衫立刻就浸滿了鮮血。他是從背後被擊中的,就在心臟的位置。 直到一天以後,他的遺體被確認,他的父母才得悉噩耗。 (“我可能中彈了”,《天安門對峙》,Eddie Cheng,www.tiananmenduizhi.com) 那些被打死的六四學生和暴徒,都是鎖定了目標的。那些殺手雖然也穿著軍裝,但可以看出他們不是我們部隊的人。通常一個人在後面指認射殺目標給狙擊手(專 業訓練的秘密特工殺手,他們完成任務後通常也被自己內部的人秘密殺害),狙擊手負責瞄準目標。救護車早已停在旁邊,就是殺不死,拖上車,再補上一槍,還是 死。……”(戒嚴部隊士兵張世軍,《六四戒嚴軍人張世軍已經獲得自由》,博訊網,2009年11月) 北京市民和學生阻截各路軍隊,軍隊是如何想的呢? 暴亂分子知道,戒嚴部隊到達天安門廣場和其它指定位置之日,就是他們的滅亡之時。 為此,他們瘋狂地圍阻、堵截、砸燒軍車,窮凶極惡地搶奪武器彈藥,極為殘忍地毆打、綁架軍人,喪心病狂地殘害已經負傷被送到醫院或在途中的傷患,特別令 人髮指的是,他們在殘害至死的軍人遺體上澆汽油,縱火焚燒,曝屍街頭,慘不忍睹。一時間,北京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在部隊嚴重受阻,前進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難時,幹部戰士勇往直前,闖關破障。 從西線開進的先頭部隊,擔負著為後續部隊開路並到天安門廣場清場的艱巨任務。當時,十裡長安街上,暴亂分子四處造謠煽動,一小撮暴徒在各個路口倡狂肆虐,許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阻塞街頭,主要路口佈滿了層層路障,給部隊的開進造成極大困難。 各級領導指揮部隊下車,在車輛兩側結隊,以人護車,車隨人行,首尾相顧,整體開進。幹部戰士高唱著雄壯的軍歌,呼喊著“暴亂不平,絕不收兵”的嘹亮口 號,前僕後繼撲向隨時都可能爆炸的汽車,用手推,用肩頂,用棍撬,有的還鑽到駕駛室打方向盤,許多人的衣服被燒著,手、臉、胳膊被燒傷,忍著傷疼堅持戰 鬥,終於把一輛輛燃燒的汽車推到路邊,保證了部隊的繼續開進。(暴亂不平,絕不收兵,《平暴英雄譜》,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 ![]() 22時40分 在木樨地橋頭,軍隊的裝甲車、坦克與市民和學生的肉體一直在對抗。 突然,坦克發動機的馬達聲停了。 這種突如其來的寂靜還沒使人反應過來,清脆的槍聲劃破了夜空。 這時,只見橋頭的群眾四散奔逃,僅僅十幾秒鐘,橋頭及附近的馬路上已經看不見人了。人們全都躲進了公路兩邊的樹叢中和建築物後。近百名頭帶鋼盔手持鋒槍的軍人從橋上人行道上走了過來,在橋頭散開形成一個半圓形,並不時地向前方盲目地射擊著。 接著,上來兩輛坦克,一字排開,同時撞擊車牆,大約撞了三、五下,就將車輛完全撞開,為部隊前進打開了通道。也就在這時,橋上的無軌電車不知什麼原因著起火來…… 這支由38軍為主組成的西路第一梯隊開始過橋,殺氣騰騰地向城區推進。走在前面的是手持衝鋒槍的士兵,他們邊走邊向前方及兩側開槍,為部隊前進掃除障礙。 緊隨其後的是由坦克、滿載士兵的裝甲車和卡車組成的浩浩的大軍,車隊兩旁每隔幾十米便有二、三十名手持鋒槍的步行士兵護行著,他們也不時地向兩邊開著槍。 每輛裝甲車、坦克上方都有士兵探出半截身子,手持鋒槍或機關槍不停地左顧右盼,偶爾地向可疑目標射擊。槍聲就像除夕之夜的鞭炮聲那樣密集,響徹天空。 這時,沒有任何人敢再在公路上阻擋軍車。也許路邊的群眾已經有人中了槍彈,知道部隊開了殺戒,他們只是躲在路邊暗處高喊著“法西斯!法西斯!” 但是,我們這些在觀望的人還蒙在鼓裡,認為部隊是在打橡皮子彈或一種沒有彈頭的演習彈(我在部隊當兵時士兵們稱之為空爆殼)來嚇唬群眾…… 正因為在樓上觀望的人太多和我一樣想法,不相信部隊會開真槍。因此,並沒因為槍聲大作而躲進屋,特別是部長樓朝北的幾十個公用大陽台,密密麻麻地站著幾百人,因都穿著淺色上衣,在背後室內燈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注目。 槍聲越密集,樓下成千上萬的群眾反應越強烈。“打倒法西斯”的口號此起彼伏。哪兒有口號,士兵就向哪兒射擊。有幾個士兵甚至離開公路向復興醫院前的一群喊口號的年青人追了過去,邊追邊開槍,一直追到醫院,場面十分恐怖。 突然,在我們所在的樓上,有人高呼口號,只見士兵們立刻抬起槍口,向樓上掃射過來。首先是無軌電車用的電纜被打斷,閃出火花。接著,子彈打在頭上的水泥牆上,爆出火花並掉下水泥塊。 這時,我們才大夢初醒,知道部隊動了真槍,嚇得全都蹲了下來。 當我再一次抬起身子向外看時,一個更為恐怖的場面出現在我眼前,士兵們正向部長樓掃射,陽台上數百人驚恐萬狀地跑回屋內,各家的燈就像聽到了空襲警報似的,一下子全關上了。 整個木樨地陷入極度恐懼之中。(《64永遠的痛:六四屠城親歷共軍燒車造暴亂假像》,宗鳳鳴,阿波羅新聞網,2008年3月28日) 在木樨地,38軍某部三營二連士兵李冬明,手持衝鋒槍,殺死三名大學女研究生。學生倒下後,他“良心忍不住,曾衝上去看了她們一眼”:“那三個女學生腸子已經流到了外面。” 李冬明聽見她們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卻是互相安慰的話:“放心,解放軍用的是橡皮子彈……共產黨不是……不是真打!……” (李冬明在戒嚴結束後被破格提拔為排長,再提拔為副連長。他一直為自己“沒有人性”殺死三名女學生而負罪。他在飲彈自殺前把此事告訴了他所在連隊的士 兵。)(《原八九戒嚴部隊部份官兵致江澤民公開信》,原戒嚴部隊官兵劉子明等二百零三人文,網路電子版,1998年3月) |
Posted: 07 Jun 2013 05:56 AM PDT 《新史記》舒雲 專稿 《新史記》编者按:中國大陸學者、作家舒雲女士整理的《林豆豆口述》一書2012年8月由明鏡出版社出版之後,尤其是在《新史記》第9期摘選其中兩篇林豆豆的 申訴文章之後,在海內外林彪研究和“文革”研究學者中引起不同的反應。《炎黃春秋》副主編劉家駒先生在一些媒體上撰文,對《林豆豆口述》及其整理者提出相 當尖銳的意見,明鏡相當重視,在旗下的明鏡歷史網、明鏡新聞網都予以轉載,以期引起更多學者、專家和關心歷史的讀者們關注。《林豆豆口述》一書的整理者舒雲,寫來文章,並配上大量林豆豆信件影印件,回應劉家駒的批評。 一 葉而知秋。以上劉家駒指責舒雲“翻新改造”和“深加工”的所有內容均出自林豆豆的親筆!舒雲實在沒有這份能力和必要,編造林豆豆的申訴材料。更何況,當事 人林豆豆和張清林都還健在,舒雲有什麼理由和膽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偷梁換柱?如果劉先生依然指責舒雲弄虛作假,那麼請劉先生拿出自己的證據,證實舒雲提供 的以上林豆豆原件是假的,而非空口說白話胡亂入人以罪。 順帶一提的是,本人從未見到過劉家駒先生所言的未發表的《驚破毛澤東的霓裳羽衣曲》,何來抄襲、剽竊之說?本人手頭的林豆豆、張清林幾百頁的原件上也沒有劉先生的一筆一劃,說我“偷抄草稿冒充史料”,實乃子虛烏有。 邪路乎?正路乎? 劉家駒先生在《我寫林彪傳的遭遇》一文中,盛讚了幾位林彪事件研究的海外學者。其實,這幾位學者也是我極為讚賞和尊敬的學人,而且他們幾位同樣也是我的朋友。然而,劉先生竟然指責說“與這些真誠的、有責任感的學者相比,舒雲走的是一條邪路。”真不知此話從何說起。 舒雲在林彪事件研究中到底走的是一條什麼路?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走的是一條艱辛、曲折,但又是光明正大的路。 20 世紀80年代初經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審批立項《彭德懷傳》、《賀龍傳》、《聶榮臻傳》、《葉劍英傳》、《陳毅傳》、《徐向前傳》、《劉伯承傳》、《羅榮 桓傳》等八位元帥傳記,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林彪卻被排除在外。朱德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他的傳記由中央文獻研究室負責。至於解放軍出版社,沒有出版元帥 傳的任務,更不可能出版《林彪傳》。至於劉家駒提到的王長龍,已去世多年,他生前在解放軍出版社負責出版將帥回憶錄。 中 央軍委指定八位元帥曾經工作過的單位組成編寫組,聶榮臻曾在華北軍區工作過,他的傳就由北京軍區政治部負責,魏巍擔任組長。1985年聶榮臻傳記組重新成 立,還是由魏巍牽頭。我有幸參加了《聶榮臻傳》的編寫工作,負責撰寫聶榮臻建國初期和“文化大革命”兩章。經中央辦公廳主任批准,我得以到中央檔案館查閱 史料。在我查閱的大量史料中,我讀到過八屆十二中全會的原始記錄。我還到軍委檔案館及一些相關檔案館查檔案,蒐集到了很多寶貴的資料。同時,我採訪了幾百 位老同志。戰爭年代有“林聶不分家”的說法,我也先後採訪了林彪秘書夏桐、譚雲鶴,總參軍務部部長蘇靜等,林彪和葉群的親屬林肖俠、葉鎮等。他們在談到聶 榮臻時,也談到了林彪。我也聽到部分老同志對《聶榮臻回憶錄》中關於林彪的部分不滿,認為林彪並非如今官方所描述的那個樣子。所以我在寫“抗美援朝”和 “文化大革命”部分時,特別注意不醜化林彪。當然我寫的是初稿,我沒有權利定稿。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我開始重點 關注林彪與林彪事件,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林彪還是一個不能逾越的禁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不僅面臨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而且還有相當大的政治上的壓力。 為了逐步衝破禁區,我先從“林彪事件”中的小人物著手,走訪林彪256號專機師的家屬、親友,以及那些受到牽連的專機師成員,經我走訪的當事人有幾百位之 多,我記錄下他們的回憶,不少人還留下了錄音、錄像、照片等資料。在2002年的《報告文學》上連載了我寫的《噩夢“九一三”——“九一三”幾個小人物的 命運悲劇》,後來我又寫了《“九一三事件”謎中之謎》,這兩篇文章均收入丁凱文主編的《重審林彪罪案》一書。2006年8月,明鏡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林彪 事件完整調查》;2007年5月,明鏡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林彪畫傳》;2009年9月,明鏡出版社出版了我與李德先生合作編著的《林彪日記》。2011年 9月,明鏡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百問“九一三”》等。 ![]() 舒雲著《林彪事件完整調查》(明鏡出版社)。 已 故史家王年一教授這樣評論我的《林彪事件完整調查》:“所有接觸過林彪事件的人,不論觀點如何,都有一個共識:疑點太多,且難於破解。研究林彪事件,何者 最為重要?用一句老話來說,要‘以事實為根據’。事實是根本,是生命,是第一位的。對同一個事實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畢竟‘事實勝於雄辯’。充分的、確鑿 的事實可以說明一切。中國史學界過去討論過‘論從史出’和‘以論帶史’的問題,結果認為史學研究只能‘論從史出’,離開了事實只能胡說。舒雲女士正是抓住 了根本,她努力在弄清事實上下功夫。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一本書,就是她心血的結晶。不管林彪事件如何複雜,在事實面前,一切胡說無所遁形。‘海納百 川,有容乃大’,舒雲著眼、著力於採訪、調查,但並不摒棄分別人的發掘。幾方面的素材揉合在一起,乃成‘全景式的大曝光’。把一切放在陽光下,讓世人判 斷。” (《新史記》第13期) 《新史記》编者更正並致歉 因本刊編輯不察,在《新史記》13期舒雲女士本文中配圖,選用了同名同姓的另一位劉家駒的照片。舒雲女士發現並轉告本刊。特此向有關人士、作者與讀者致以深切歉意!今後我們當更加嚴謹細緻,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07 Jun 2013 05:44 AM PDT 中欧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由来已久。虽然同是太阳能产业大国的德国明确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是德国国内也存在不同的声音。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星期五和星期六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非正式会谈,讨论重要问题。
奥巴马将在洛杉矶附近的阳光之乡接待习近平,届时将讨论双方关注的问题,包括据报中国对美国军事和商业机构进行网络入侵以及中国要求从美国获得更宽松的市场准入。 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最近曾在新加坡举行的安全问题论坛上发表一项强硬的声明,警告北京网络入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是危险的。预计,美中两国将着手制定一部网络安全法规。 预计习近平将表示中国对美国越来越多地介入亚太地区事务的关注。他还将提出一些中国企业感到不满的问题,即美国对这些企业在美国投资设置障碍。 美国之音中文网 |
Posted: 07 Jun 2013 05:40 AM PDT ![]() 在朝韩周四达成对话协议后,朝鲜周五宣布将重新启动板门店热线,并提议于本周末与韩国就重启开城工业区等问题进行工作层级会谈。 朝鲜周五表示将重启板门店红十字热线,并提议于本周末在边境城市开城举行会谈。朝鲜和韩国周四迅速达成开放对话的协议。朝鲜表示愿意重启朝韩对话,韩国在同日便作出回应,提议于6月12日在首尔举行部长层级的对话。 朝鲜和平统一委员会(CPRK)的一名发言人对韩国的快速回复表示欢迎,并提议先于周日在开城工业区展开较低层级的双边对话。 鉴于朝韩半岛紧张情势升级,朝鲜在四月片面宣布关闭开城工业区,是否重启该联合工业区将是朝韩会谈的首要议题。 朝鲜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表示:"考虑到双边关系多年来陷入僵局,互不信任的状况达到极点,工作层级的接触比韩方所提议的部长层级对话更必要。" 韩国统一部表示正在"研究"朝鲜方面的提议。 "奥习会"关注朝核议题 朝鲜在朝韩半岛军事陷入紧张之际,于今年3月切断板门店热线电话。朝鲜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言人称,该热线将于周五当地时间下午2点重新启动。在缺乏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板门店红十字热线长久以来一直是朝韩政府沟通的重要渠道。 朝韩上一次举行工作层级对话是在2011年2月。自2007年以来,朝韩间不曾举行部长级别会谈。 奥巴马与习近平就朝鲜核问题进行磋商 朝鲜在2月进行的核试验使联合国收紧了朝鲜的制裁,并进一步引发朝韩半岛紧张局势。朝鲜扬言对美国和韩国进行核打击。朝鲜的传统盟友和经济伙伴中国不断受到美方的施压,要求北京政府制止朝鲜的行为。华盛顿和北京对于朝韩达成会谈协议都表示乐见其成。 高丽大学的朝鲜问题专家柳何烈(Yoo Ho-Yeol)表示,朝鲜突然改变方向愿意进行对话,显示出朝方有意在未来扩大对话层面,"最终可能包含美国在内"。 美方愿在"朝鲜去核化"前提下对话 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帕斯琪(Jennifer Psaki)清楚表明,在美国加入对话前,朝鲜必须先表现出诚意放弃核武器计划。帕斯琪告诉记者:"朝鲜需要采取的行动还包括遵守其国际义务,以开启进一步的讨论。" 韩国总统朴槿惠极力推行互信政策 象征朝韩合作的开城工业区建于2004年。该工业区是近期朝韩半岛紧张局势的最大受害者。朝鲜在四月初撤出开城工业区的53000名该国员工。韩国随后也撤离其管理人员和官员。 韩国总统朴槿惠数周前曾呼吁就开城工业区问题展开对话,但朝鲜拒绝了此提议。今年2月接任的朴槿惠极力推行与平壤"建立互信"的政策。与美国的口径一致,她也强调实质的对话必须建立在朝鲜愿意去核化的前提下。 朴槿惠在周四双方协议对话后表示,"希望这将成为韩国和朝鲜解决各种问题的良好开端"。联合国秘书长、前韩国外长潘基文对于双边对话也表示欢迎,并称之为"令人鼓舞的发展"。 来源:法新社 编译:张筠青 责编:雨涵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07 Jun 2013 05:27 AM PDT 图为陈光诚5月13日参加奥斯陆“自由论坛” 作者 法广 多个人权团体呼吁美国总统奥巴马星期五(6月7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要讨论人权问题并要求北京释放的16名良心犯。这16人包括陈光诚的侄子陈克贵、律师高智晟、诺贝尔奖得主刘晓波、彭明、王治文、郭泉、刘贤斌、王炳章、杨天水、朱虞夫、李昌,另外还有2名藏人,包括喇嘛丹增德勒、洛桑次仁。2名维吾尔人古丽米拉‧伊明、阿里木江‧依米提以及地下教会领袖杨荣丽。 法新社报道说,这些良心犯的家属表示,习奥高峰会必须将人权列為首要议题。盲人维权人士陈光诚说:“这次峰会不仅是建立个人关係。这是2国领导人的高峰会,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建立更為公平的社会。”正在纽约从事学术研究的陈光诚透过视讯向在华府的记者会发表演说。他表示:「奥巴马应该停止以贸易為中心的外交,并改以人权為中心的外交。」 陈光诚的侄子陈克贵目前在中国山东临沂监狱服刑,身患急性阑尾炎,已经化脓仍不准保外就医。他是去年4月末在陈光诚奇迹般逃离家乡东师古的软禁后因自卫反抗地方官员的暴力侵犯而被捕入狱的。 虽然活跃人士常常呼吁美国将人权列為首要政策,此次人权倡议团体正试图以进一步协同行动的方式,拟定16人囚犯名单并呼吁欧巴马向中国大陆施压,释放这些人。 倡议团体计划替「中国16」行动推出腕带与其他纪念品,希望蓄积压力,让中国大陆释放囚犯。这些囚犯一共被判4个无期徒刑,与165年有期徒刑。 这16人包括陈光诚的姪子陈克贵、律师高智晟、诺贝尔奖得主刘晓波、彭明、王治文、郭泉、刘贤斌、王炳章、杨天水、朱虞夫、李昌。 另外还有2名藏人,包括喇嘛丹增德勒、洛桑次仁。2名维吾尔人古丽米拉‧伊明、阿里木江‧依米提,以及地下教会领袖杨荣丽。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07 Jun 2013 05:24 AM PDT ![]() 台湾立院通过修法让贪污免刑马英九道歉并补救 作者 台北特约记者 陈民峰 台湾总统马英九今天(6月7日)邀集副总统吴敦义、行政院长江宜桦、立法院长王金平、国民党秘书长曾永权等人召开府院党高层会议,会后并共同召开记者会,马英九特地为立法院最近修正会计法出现的各种乱象,向台湾社会道歉,并决定寻求补救。 台湾立法院上周修正会计法,对贪污舞弊行为大放水,规定2010年以前,各民意机关支用的特别费,免除其民事及刑事责任;又规定2012年以前各大专院校教职员核销研究费,也免除民刑事责任。 大放水的主因是国民党一位前立委颜清标因为使用特别费喝花酒被判刑,目前正在坐牢;另外一位深绿的台大医院医师柯文哲被控诈领研究费,类似情形的学者教授还有一百多位,有些学者教授只是用不合规定的发票报账,并未将公款用于私人,因此台湾两大政党一拍即合,透过立法院党团秘密协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立法院会期最后一天晚上,变更议程,迅速通过修正案。规定以上两种情况都免除其刑。 但就因为密室协商,未经公开充分讨论,搞出大乌龙。导致喝花酒坐牢的民意代表也可以免刑,但教授却因为法律条文漏字,以致没有纳入。而且民代和学者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免刑,也引起舆论强烈批判。马英九在记者会上重申,清廉是他的生命,将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复议,重新审理会计法修正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07 Jun 2013 04:46 AM PDT ![]() 陳光福表示,不知道為什麼當局現在同意發給他們護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美國會晤奧巴馬同時,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大哥陳光福周五(6月7日)表示,北京當局發給他第一張護照。 陳光福告訴BBC駐北京記者說,他與母親曾多次申請護照,但山東地方當局一直以各種理由,拒絕他們的申請;直至5月28日,申請意外受理。 他們今天早透過郵遞拿到護照,陳光福表示,不知道為什麼當局這次要發護照給他們。 陳光誠去年從被軟禁的家中逃脫後,隨後去了美國。據法新社報道,他將於6月23日到台灣去。 但陳光福回復記者說,還沒制定行程去探望弟弟和他的家人。 早前,自由亞洲電台引述北京維權律師劉曉原稱,即使有護照不代表一定能出國,當局可以用各種方法阻撓陳光福出境。 今年4月30日,陳光福在臨沂東師古村的住所曾遭不明身份人員襲擊。陳光福之子陳克貴在獄中感染闌尾炎。 當時,陳光福曾向BBC透露,東師古村所在的雙堠鎮當局近日對其家人進行抹黑,指控陳光誠和他們都是「漢奸」。 BBC中文網 |
Posted: 07 Jun 2013 04:28 AM PDT ![]() 加纳当局烧毁及劫掠中国公民的黄金开采设备。 ![]() 被关押在阿克拉移民总局监狱的中国公民。 (新浪微博) 中国居民在加纳非法淘金,遭加纳当局严打,上百人被拘押,多人遇难。有中国民众抱怨,中国外交部态度软弱,中国公民在海外身家性命无法得到保障。 近来中国当局在外交上被民众批评无法保障中国人民的权利,无论是钓鱼岛,还是南海主权问题上,都被指太软弱。月前有中国渔民被俄罗斯和朝鲜的海巡部门抓捕,而中方更被要求缴纳赎金才可获放人。 加纳当局严打中国淘金者 非洲加纳淘金的中国人士遭到了当地政府的打压,在当地的中国公民陆弃微博上表示,“加纳当地时间6月4日下午,东垮奥库东索一个工地上的中国人为了躲避严打,躲藏在草丛中。但被当地的居民发现后,竟告知前来打劫的恐怖分子。他并称‘这群人手持AK47,疯狂地向躲藏在草丛的中国人扫射,长达半个小时之久。这一行径导致数人轻伤,其中一名中国妇女重伤。这些中国人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 中国外交部回应冷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周三的例行记者会表示,中方已要求加纳方面保障因涉嫌非法采矿被捕的中国公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洪磊周四又对外表示“中方已经向加纳提出交涉,要求加方切实避免在加被羁押中国人的安全和权益受损。” 中国官方的回应被视为软弱,曾在中国外交部工作的学者杨恒均周四在微博表示,“兄弟加同志的中非友好关系该上场了!保护中国海外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应为所有外交的重中之重!同非洲的外交不应只是眉来眼去的援交。中国公民也许有违法行为,但先保护我公民。” 陆弃之后陆续在微博表示,“目前外交部还不承认伤亡,事实是有大量伤亡。我昨天就发布了前线的死人照片。他们早先就给大使馆打电话,使馆回复说,他们违法淘金,丢了国家的脸,活该,就挂了电话。” 本台记者周四尝试致电在加纳矿山里的中国工人李栋梁,但他一听到是记者的采访之后便立即挂断了电话。 关于在海外中国公民权益得不到保障,计划趁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美的机会向他提出抗议的在美国的中国公民王雪臻告诉本台记者: “我觉得,中国公民在海外根本就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帮助,不能说是庇护。他(中国政府)根本没达到庇护的作用,连人道主义的帮助都没有。这点是做的非常的过分,比如,我知道,其他国家的使馆会有应急的资金,帮助本国公民用于劳资纠纷之类的。这样他们国家公民就可以寻找救助,甚至是失业也会给一些食物。” 维权律师滕彪告诉本台记者: “因为争取民众的利益对他们(中国政府)没有好处,跟这些国家搞好关系是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中国邦交国)也是经常在人权问题上支持中国的国家,当中国人权遭到谴责的时候,这些国家就站出来说话,等于是帮助中国政府解决这些问题。” 非洲的加纳有黄金海岸的美誉,常年吸引来自中国包括广西、广东、浙江等地的人来此淘金,虽然往年都时有遭到武装抢劫,但依旧无法阻止淘金者在这里尝到甜头。许多人回乡都会向亲人赠送金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
Posted: 07 Jun 2013 04:12 AM PDT ![]() 「坐灘」仁愛礁的菲國舊軍艦 黃棟星 亞洲安全會議上,菲律賓防長與中國副總參謀長同台演講,並就領土問題交鋒。十四年前,菲國一艘破舊艦船坐灘仁愛礁,無法繼續行駛。中方如何應對坐灘菲艦受關注。 為期三天的第十二屆亞洲安全會議(香格里拉對話)六月二日在新加坡落幕,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緊隨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之後發表演講。由於中菲近期在仁愛礁爆發爭端,人們預期雙方在這一場合將會激烈交鋒。戚建國在當天的「亞太安全新趨勢」議程中作了「携手應對風險挑戰,實現亞太共同發展」的主題演講,並就中國周邊熱點問題回答與會者提問。戚建國表示,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呼籲各國共同發展,協商解決爭端問題。戚建國說:「中國的發展和繁榮對亞太各國是重大機遇而不是威脅挑戰,是合作共贏而不是獨善其身,是發展動力而不是麻煩阻力。」加斯明接著發言,強調菲律賓注重傳統安全、非傳統安全與緊急狀況下安全,關注互聯網領域的個人駭客行為逐步發展為有組織的行為。 戚建國與加斯明同台演講,在問答時間針對主權問題時出現交鋒,關於中菲黃岩島爭端以及菲律賓將黃岩島問題提交國際法庭進行仲裁,戚建國說,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而且這個立場有充分的歷史依據和法律依據。中國一貫致力於通過雙邊的談判來解決爭議,為了維護南海的穩定,促進區域的合作,中方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戚建國同時指出,中國和東盟各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其中有個重要的條款,就是由直接相關主權國家談判解決有關的爭議。「我們和菲律賓都是宣言的簽約國,在認真全面的落實宣言上是有承諾的。同時我們和菲律賓關於解決黃岩島爭端的對話渠道也是暢通的,所以說沒有必要通過國際法庭,我們雙方完全可以通過平等的對話來協商解決這個問題。」 針對中方這一表態,現場專家馬上將問題拋給了菲律賓防長加斯明。加斯明表示:「菲方認為通過仲裁解決爭端是和平的方式,我們希望中國尊重菲律賓主權和領土完整,仲裁是友善的機制,我們也希望不要因為爭端影響中菲關係。」 據報道,中菲軍方高層面對攝像機與各國專業人士,表現得很得體。雙方演說中完全沒有提到對方,當菲防長說完回到座位時,戚建國還和他握手。此前外界猜測菲律賓或會借機反撲仁愛礁事件,但是加斯明在演講中隻字未提,令人大感意外。 菲方為何如此平靜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一天前在亞洲安全會議進行會外會時與加斯明舉行會談,重申美國和菲律賓的防衛協定承諾。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李特在哈格爾與加斯明的會談後於記者會上說:「哈格爾強調菲律賓作為協定盟國的重要性,並重申對美菲相互防衛協定的承諾。」李特指出,美菲兩國國防部長也討論到深化雙邊國防合作,包括美軍增加在菲律賓的輪調駐防,以對抗兩國共同面對的挑戰。 美防長向菲方再次確認美菲共同防禦的承諾,美國、日本、澳洲三國在本屆香格里拉對話達成強化南海干預的聲明,這些舉動被視為是挺菲的強心針。菲律賓認為自己是美國的盟友,也是美國的戰略支點。軍事專家杜文龍分析,從菲律賓的位置來看,無論美國是進行戰略調整還是亞太平衡,在南海區域,菲律賓是唯一的支點。這個支點從位置、幅員、範圍上都是美國必須依賴的。所以菲律賓覺得今後美國在這個方向,肯定要增加兵力部署,要部署更多的新型武器裝備,跟菲律賓進行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實戰化演習和訓練,這些讓菲律賓覺得沒有必要再在會議時抗議。 菲律賓曾是美國前殖民地,近年不僅與中國大陸存在南海主權爭議,跟鄰邦台灣又爆發槍殺台灣漁民事件,導致雙邊關係緊張,以及面對來自台灣的多項制裁。五月九日菲海岸警衛隊射殺台灣漁民,菲律賓軍方出動三艘軍艦駛向仁愛礁,意欲打樁加固自一九九九年起就「坐灘」仁愛礁、對該礁形成實際佔領的破舊登陸艦,阻止其下沉,並伺機擴大在仁愛礁的軍事存在。沒想到中國海軍和海上執法力量正進行嚴密監視,圍住仁愛礁。菲方就中國海軍艦艇、海監船和漁船出現在仁愛礁海域向中方提出「外交抗議」,並就中國海軍艦隻「尾隨騷擾」駛經仁愛礁的菲律賓船隻向中方提出交涉。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欺負菲律賓」的信息,菲國防部長加斯明聲稱希望中國尊重菲律賓的「主權」。 五月二十三日加斯明曾就中菲南海爭端發表強硬言論,他表示,菲律賓將為「保衛領土」,與中國鬥爭到「最後一人」。加斯明要求軍隊保衛南沙群島中的仁愛礁,強調該地區是在菲律賓的疆域範圍內。不過,他也指出,菲方並不打算再向仁愛礁地區增派武裝力量,自中國艦船六月早些時候抵達該海域以來,兩方還沒有發生對抗。 菲武裝力量公共事務辦公室負責人拉蒙·扎加拉少校稱,菲軍方已對仁愛礁附近的中國船隻實施空中監視,在政府尋求外交解決之際,軍方也為「出現意外」做好了準備。菲律賓軍方渲染戰爭氣氛,似是為了製造「遭中國欺負」的悲情形象。 菲媒熱炒中國逼近 菲律賓媒體熱炒中國艦船「逼近仁愛礁」。報道稱,五月十五日載有巴拉望省卡拉延群島(即南沙群島)行政長官比托—奧農和一百四十七名其他乘客的菲律賓船隻在駛經仁愛礁時,碰到中國海軍艦隻的「尾隨騷擾」,菲律賓外交部為此向中國提出抗議。 菲方就中國漁船和軍艦在仁愛礁附近航行稱,中方是「挑釁性並且不合法的存在」。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勞爾.埃爾南德斯聲稱,一艘中國軍艦、兩艘巡邏船與一支中國漁船船隊仍在淺灘附近,「他們不應該在那裏。他們沒有權利去那裏。沒有人會懷疑菲律賓人民誓言保衛『領土』的決心。外交部主張中國沒有權聲索仁愛礁,因為它距離巴拉灣只有一百零五海里,剛好在菲律賓大陸架的二百海里範圍之內」。 仁愛礁距離菲律賓西南部的巴拉望島約有二百公里,菲海軍補給船至少要在海上行駛三十六到四十小時,才能為駐守在擱淺登陸艦上的陸戰隊士兵運送一次補給。 埃爾南德斯說,只有菲律賓對該大陸架擁有主權和管轄權,這是獲得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保證。 而菲律賓總統阿奎諾三世的副發言人描特也說,菲在監察仁愛礁的情況,「我們繼續呼籲中國尊重我們的主權」。描特表示,中國越來越明目張膽地侵入西菲律賓海(南中國海),菲律賓政府正在評估所有的選擇權,努力尋求通過外交途經解決糾紛。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學者王曉鵬在接受採訪時分析,菲方在此時借仁愛礁挑起事端主要出於三方面原因:一是中國外交部於四月披露被菲律賓侵佔的八個南海島礁中,並沒有提及仁愛礁,表明仁愛礁處於中國的實際控制之下,因此菲方企圖宣示其對該礁的所謂「主權」;二是菲方擔憂在仁愛礁的「缺位」破壞其對於南海八個島礁的實際控制;三是中國加強南沙漁業生產的組織管理,也引發菲方的憂慮,因此採取此番虛張聲勢的動作。 一九九九年五月,菲律賓海軍的一艘破舊坦克登陸艦五十七號艦聲稱「船底漏水,不得已『坐灘』」,並派出士兵輪班進駐,從而形成了對仁愛礁的實際控制。 曾任菲律賓仁愛礁駐軍指揮官的賈安科塞班五月二十三日在接受法新社記者採訪時坦言,當年菲律賓登陸艦「坐灘」是「故意的」,以便讓菲律賓駐軍擁有「基地」。對十四年前就已經擱淺在仁愛礁的菲律賓軍艦,有專家建議中國可按「擱淺船」處置,即採取「截斷」的方法對軍艦進行圍困,斷水斷糧,迫使其離開。 不過,該艘「坐灘」的菲律賓登陸艦據說已不能開動,駐守艦上的菲軍人員又如何離開?一旦駐守艦上的菲軍人員離開,中國會強行將該艘「坐灘」的菲律賓登陸艦拖入菲領海嗎? 亞洲週刊 |
Posted: 07 Jun 2013 04:08 AM PDT (中央社台北7日電)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才離開墨西哥前往美國訪問,墨西哥隨即針對大陸出口的碳鋼鍍鋅絲網啟動反傾銷調查。 大陸商務部新聞辦公室今天下午透過官方微博「商務微新聞」公布上述消息。 通知提到,墨西哥對大陸的碳鋼鍍鋅絲網發起反傾銷調查,並公布相關產品稅號,提醒大陸相關企業在7月12日下午2時前提交表格及相關說明。而公聽會擬於2014年1月14日舉行。 由於習近平才結束對墨西哥的國是訪問,墨西哥在這個時間點上提出反傾銷調查,引人關注。1020607 |
Posted: 06 Jun 2013 09:26 PM PDT |
Posted: 06 Jun 2013 09:25 PM PDT |
Posted: 06 Jun 2013 09:22 PM PDT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08 Jun 2013 07:57 PM PDT 內地最近又有多名省部級高官因貪腐下台,涉案金額巨大,情節惡劣,影響極壞。實際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高官不是一朝墮落,而是一路帶病晉升,究竟是誰把他們由小貪養成大貪的呢? 邊腐敗邊升官,愈腐敗愈升官,正是中國官場的最大特色。有人分析改革開放以來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一百零三個副省部級高官腐敗案後發現,約六成三涉案官員案發後仍獲提拔。而日前有位基層檢察官更撰文指出,內地近十年來下台的七十二名省部級官員中,近八成在腐敗行為期間晉升職務,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善於偽裝,而是他們編織了兩張「巨大的網」,除了保障他們升遷,而且保護他們在舉報聲中邊腐邊升。第一張是官場關係網,官小的依附於官大的,官大的依附於官更大的,拉幫結派,一榮俱榮。第二張是官場保護網,只要是網中之人,即使被舉報也不必擔心,官大的保護官小的,哪怕再腐敗也照樣提拔不誤。 官官相護 一榮俱榮類似例子可以說是多不勝數。因嚴重違紀正被調查的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劉鐵男,飛揚跋扈,口碑甚差,連職務考評也不過關,卻仍平步青雲,一路升遷,靠的就是「上面有人」。因「不雅視頻」下台的原重慶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被人偷拍勒索的醜聞曝光後,全靠原重慶市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局長王立軍庇護,不僅保住了烏紗帽,還獲得升遷。十八大後首名涉貪下台的副部級官員、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早在黑龍江任職期間便因涉及當地買官賣官案,十七大落選候補中央委員,十八大竟失而復得獲選候補中央委員,簡直匪夷所思。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原安徽南陵縣委書記倪發科當年涉及糧庫庫存造假,遭時任總理的朱鎔基怒斥「膽大包天」,但他不僅毫髮未傷,而且一路升遷至副省長,直至最近才因嚴重違紀被調查。堂堂總理尚且奈何不了一位小小縣委書記,官場關係網和保護網是如何神通廣大,不言而喻。 事實上,當今腐敗已超過歷朝歷代,各級官吏形成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互相包庇,互相保護,紀檢部門根本束手無策,何況紀檢部門本身也不見得乾淨。人們寄望中共第五代推動政治改革,恐怕只是一廂情願而已,面對根深柢固的利益集團,即使當局有心改革,也是無能為力。 最諷刺的是,官方喉舌日前刊文聲稱,「領導幹部大多是貪官」的觀點「是網絡情緒的一種宣洩,既不具有真實性,也不具有科學性」,認為官員「大多數是在幹好事、是在為老百姓謀幸福」,簡直是睜眼說瞎話,自欺欺人! 太陽報 |
Posted: 08 Jun 2013 07:57 PM PDT 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克里斯多夫‧萊曼的一篇文章不能不看,那就是《美國在海上撤退》。文章描繪過去二十年美國海軍減半的圖畫,可圈可點的是,這是頌歌還是輓聯?
文章稱,在過去七十年大部分時間裏,美國享有無可置疑的全球海軍優勢,美國人可以滿懷信心地認為,美國海軍能隨時隨地建立並保持海上主導地位。 但是,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美國海軍漸漸式微,截至去年底,艦船數量從將近六百艘減少到區區二百八十三艘。如今,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了防務新戰略,有可能加速美國海軍力量的持續衰落,尤其是相對於茁壯成長的中國艦隊來說。 文章以中國艦隊作對比,自然很難認為是頌歌。美國這位高級智囊說,如今,美國海軍根本沒有足夠的水面艦船、航空母艦和潛艇顧及世界上的區域熱點。 去年九月十一日,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受到襲擊時,地中海地區沒有美國海軍的航母,連一個兩棲攻擊群都沒有。儘管那天是九一一事件十一周年紀念日,儘管史蒂文斯大使曾多次緊急請求加強保護,但襲擊發生時,美軍在整個東部地中海地區都沒有部隊。結果,美國的主權領土遭到襲擊,領事館受到蹂躪,包括大使在內的四名美國人遇難。 問題是,挑戰美國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阿拉伯世界的恐怖活動,根子還是美國偏袒以色列,忽視了阿拉伯世界的利益,美國自己則說這是「文明的衝突」。實際上,美海軍減半是從冷戰結束開始的,這不是世界和平的應有之義嗎?何必拿中國來說事? 東方日報 |
Posted: 08 Jun 2013 07:56 PM PDT 華盛頓時報指出,中國大陸正在悄悄包圍美國,手段包括出售武器給美國的鄰國,尋求與美國鄰國建立更緊密的軍事、經濟與外交關係,並派軍艦進入美國經濟海域。 文章指出,北京方面曾指控美國對其採行「圍堵」政策,而前述做法正是大陸版的「圍堵」政策,同時用以反制美國歐巴馬政府的「轉向亞洲」策略。曾擔任美國國務院情報研究局中國事務處長的譚慎格說:「中國人正在以巧妙的反制行動,化解美國的轉向亞洲策略。」 大陸版「圍堵」政策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美洲行充分展現。近日習近平造訪千里達及托巴哥、哥斯大黎加與墨西哥時,宣布將提供數億美元鉅額貸款,分析家說,這代表大陸要在西半球花錢買影響力。 李京倫 聯合報 |
Posted: 08 Jun 2013 07:55 PM PDT 正當兩岸的目光都被「歐習會」吸引時,中日釣魚島之爭波瀾再起。先是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波茨坦會議舊址給日本人上了一堂歷史課,引起雙方關於《舊金山和約》合法性的辯論。接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重提鄧小平「擱置爭議」的政治主張,日本前內閣官房長官野中廣務隨後也證實,日中邦交正常化時兩國領導人曾就擱置釣魚島問題達成共識。
鄧小平曾經拍板 於是,雙方圍繞「擱置爭議」爆發了新一輪口水戰。日本現任官房長官菅義偉堅決否認中日存在領土爭議,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則明確指出,去年以來日本背棄和破壞中日之間曾就擱置釣魚島爭議達成的諒解和共識,正是「導致當前釣魚島局勢緊張的根源」。 那麼,當年中日之間到底有沒有就擱置釣魚島爭議達成過共識?留日學者、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管建強在去年第4期的《學術界》月刊發表論文〈對釣魚島主權「擱置爭議」的國際法述評〉,肯定「擱置爭議」是中日高層的共同約定。他指出,雖然這項口頭約定並不見於書面材料,但鄧小平在1978年訪日的記者會上已經公開了「君子協定」的內容。 爭端已客觀存在 「如果中日之間沒有這樣的口頭約定,是鄧小平虛構的話,在現場就一定會遭致質疑和抗議。」但是當鄧小平公開「擱置爭議」的共識後,在場的日本官員和記者報以熱烈的掌聲。第二天的《人民日報》同樣報導了鄧小平「爆料」的內容,也未見日本政府表達過任何異議。此外,兩次簽訂的《中日漁業協定》都對釣魚島近海水域採取了排除適用的措施,這也體現了雙方在「擱置爭議」框架下的統籌考慮。 另一位留日博士、清華大學學者張新軍在其專著《權利對抗構造中的爭端》(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中,也論及釣魚島爭端的客觀存在。除了管文已經提到過的論據,張著還談到了日本政府的自相矛盾和雙重標準。 事實上,日方對中方提出的「擱置爭議」立場長期以來都是默認的,直到1996年日本才公開否認兩國曾有過該項共識。即使如此,2010年5月時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也曾公開表態:「尖閣諸島」的歸屬問題應由中日雙方通過討論找到答案。在有點類似的日韓領土爭端中,面對韓國實際控制獨島(竹島)並拒絕承認領土爭議的現實,日本仍然堅持兩國存在島嶼主權爭端。此外,張新軍還從國際司法仲裁的相似案例、國際學術界(包括日本學界)的研究成果等角度證明釣魚島爭端是客觀存在的。 將是一場持久戰 既然如此,日本政府為什麼還這麼嘴硬?我想原因至少應該包括這幾個方面:第一,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日本公開否認「擱置爭議」並加強對釣魚島實際控制措施後,中國沒有及時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導致日本判斷可以「合法」獨吞釣魚島。 第二,即使去年9月以來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奮力反擊,但面對國內同樣洶湧的民意,日本政府很難再回到承認「擱置爭議」繼而展開對話或談判的立場。 第三,美國實際上是站在日本一邊的,並且將中國視為破壞釣魚島現狀的「挑釁者」,這也給日本政府增加了底氣。總之,面對頑固的日本政府和複雜的全球局勢,中日釣魚島之爭將是一場持久戰。 胡勇(作者為大陸自由作家、大學教授) 旺報 |
Posted: 08 Jun 2013 07:53 PM PDT 首個佔中商討日有多個團體會在場外示威,包括有份搗亂真普聯政改研討會的愛港之聲,他們揚言動員反佔中人士到港大「踩場」。不過,據悉「調理農務蘭花系」會派人到場,反狙擊愛港之聲。至於基督路小教會兼選民力量成員「快必」譚得志,則計劃在會場外宣佈成立監察佔中組織。由愛港之聲成員陳廣文發起的「保衞香港運動」,今日會到佔中商討日現場舉辦「守護中環」行動,揚言要反對佔中商討日、甚至要求戴耀廷道歉。 香港蘋果日報 |
Posted: 08 Jun 2013 11:37 AM PDT 《大事件》特約記者林幽牧
評論人士曹林表示,房姐龔愛愛案曝出大問題,中國房地產業可能真成了最大的洗錢通道。不僅洗錢,更是雙重的無恥掠奪。腐敗是一次掠奪,腐敗所得投入到房地產業推高房價,又是一次掠奪。權貴資本主義在中國房地產業表現得淋漓盡緻,這個行業每個毛孔裡都流著肮髒的東西,腐敗支撐著泡沫。 中紀委向中央通報“反腐敗鬥爭工作的新動向”中稱,2012年11 月中旬以來,大陸45個大中城市出現一股拋售豪華住宅、別墅等新動向,12月以來,拋售豪華住宅、別墅等情況繼續擴大,更改物業業主情況數以百倍上升,狀況空前,且部分業主為國家公職人員和國有企業高層。 全國有11個地方拋售最嚴重,分別為南京、上海、杭州、沈陽、廈門、南京、福州、濟南、廣州、深圳、成都,其中官員拋售豪華住宅最厲害的是廣州和上海,分別為4,880套和4,755套,福州和濟南以1,240套和1,210套居末位。而別墅則以杭州412棟居首。 不動產房子變現,確實能使“髒錢”搖身一變而名正言順。 攜款外逃 資金外流 據接近中紀委的一名人士披露,僅2012年中秋和十一期間出境的公職人員,就有1,100多人沒有按時返回,其中714人確定為外逃。 《經濟觀察報》報導,中紀委、監察部12月14日也下達通知:嚴令各地紀委、監察部、印監委及公安部門要按規定政策把好關,嚴懲以假名、匿名、假公司、企業進行非法、違法物業轉售、出售等。嚴懲違規、違法提取各種貨幣、套匯及洗錢外流等活動。 該通報還稱,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大陸非法資金外流是4,120億美元,2011年達到6,000億美元,2012年估計已突破10,000億美元。2013年的非法資金外流規模將達到15,000億美元。 通報還列出北京、天津、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廣東、福建、湖北九個省、直轄市黨政、國家機關、部門高中級公職人員及家屬提取外幣的情況。其中最高為廣東17.92億元,最低為3.7億元。 該報曾發函向中紀委方面求證,中紀委辦公廳相關人士則對此表示不予置評。 據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全球金融誠信組織GFI(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在2012年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非法資金外流的幅度令人震驚,將讓中國承受嚴重的後果。該報告的一位撰寫者警告,“中國的經濟是一顆已經被定時的炸彈。叢長期來看,在如此大規模非法資金外流的條件下,中國的社會、政治以及經濟秩序無法持續。” 房氏家族暴露戶籍制度之弊 “房姐”龔愛愛已被發現有四個戶口,“房妹” 一家四口擁有八個戶口、網曝山西運城市紀委幹部張彥在北京、山西均有戶口。由“房姐”、“房妹”等房腐敗事件引發的多戶口爭議,再次將中國的戶籍制度推上風口浪尖。廢除不合理的戶籍制度,也就減少了官員一個權力尋租的空間。 《新觀察》指出當下戶籍制度的弊端,“戶籍制度本來是一種按住戶登記的人口管理制度,但中國的戶籍制度被附加了過多的權利,演變成與戶口性質和登記地相掛鉤的權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制度。據調查,目前與戶籍掛鉤的個人權利有20多項,涉及政治權利、就業權利、教育權利、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各個方面,其他還包括義務兵退役安置政策和標準、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 有網友認為,戶籍管理上的腐敗和漏洞如今成為一部分腐敗官員隱匿非法收入的保護傘。他們憑借一人多戶,可以逃避金融、出入境等監管,這甚至也讓日漸被提上日程的財產公示制度或變得“凌空蹈虛”。 西安的一位戶籍民警這樣向《新華網》介紹多戶口的形成,一種情況是辦戶口的申請人提供虛假材料,公安機關審核不嚴格辦理的。隨著戶藉信息化管理和人口普查,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只要警方想調查,謊言是很容易拆穿的。但凡是真想要有多個戶口的人,多屬於另外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申請人和公安機關工作人員串通一氣弄虛作假辦理的。只要能把上級領導搞定,什麼要求什麼調查什麼材料根本不需要,只要領導安排,具體辦理的工作人員沒有啥辦不了的,都能把“假的”變成“真的”。有時候甚至只要是分局戶政大隊這麼個級別不高但權力不小的領導同意,上個戶口也並不算什麼難事。 網友質疑,當今社會,一方面,農民工市民化跨不過戶籍制度的障礙,計劃生育中超生的人員上戶很難。而另一方面,有錢有權之人卻能輕而易舉地辦到多個戶口,不僅能在當地辦,而且在全國各地都能辦。兩相對比,頓時陷入不公平的泥潭。 《德國之聲》也認為,中國實行嚴格的戶籍管理,不僅每個公民隻能擁有一個身份證,而且外地戶籍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購房、工作和上學都受到一定限制。在限制公民遷徙自由的同時,這樣的戶籍管理也為腐敗提供了機會。通過權力尋租,有些人可以更改或擁有多個身份證,方便異地購房、上學、貪污腐敗以及外逃避罪等。 一個靠曝料維持正義的時代? 近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講話說,中國共產黨要容得下尖銳批評。據《BBC》披露,對此有網友質疑,網上批評共產黨官員和揭露貪腐的文章和網站不會再被屏蔽了嗎?微博不會繼續被刪了嗎?如果中國共產黨真能容得下尖銳的批評,那麼首先就應該開放報禁和黨禁,不知這種舉措什麼時候能實現。 劉逸明對《內幕》表示,習近平最近的講話的確能讓人看到他反腐敗的決心,但是,因為中國的官員幾乎都是貪官,習近平要真正落實他的講話絕非易事,因為阻力太大了。中共是一黨專製,自己不可能把自己關進籠子裡,自己織成的籠子耐不住腐敗官員的衝擊,要真正做到將官員權力關進籠子裡,得先把民眾的權利、新聞媒體的權利從籠子裡放出來。 中國太多的事情似乎在陷入一個怪圈,罪惡的事情只能通過網絡曝光並引起大量圍觀才能得到解決。政府的行政能力及法治力度令人懷疑,政府在民眾眼中失去了為民服務的本能、失去了正義的力量。 |
Posted: 08 Jun 2013 11:21 AM PDT 《外參》編譯 文道喻
中國惡名昭彰的人權紀錄聞名遐邇,隨著國家逐步崛起,很多人不免擔心中國我行我素又與普世價值相違背的行徑是否影響其他發展中國家,況且,中國對非洲事務的參與一天比一天深入。世界和平基金會(World Peace Foundation)總裁羅伯特‧洛特博格(Robert Rotberg)發表於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的文章提到,2013年3月,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訪俄行程後抵達南非參加會議,在那裡,他得到極高推崇,由赤道幾內亞總統奧比昂(Teodoro Obiang Nguema Mbasogo)帶頭,席間13位主要非洲領導人,無不對中國再三讚譽,此諂媚奉承之事甚至成為3月29日《中國日報》的頭條新聞。 洛特博格認為,中國不斷投資非洲,一方面,固然讓各國往更高水平發展,另一方面,非洲領導人也藉此中飽私囊,因此,在非洲環繞著習近平,令人飄飄然的溢美之詞,正印證俗話所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中國支持這些獨裁領導人,並以拒絕干涉他國內政為由忽視獨裁者們淺顯易見侵犯人權的行為,對因中國商業活動而起的猖獗腐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聯合國或其他區域組織試圖調查津巴布韋的羅伯特‧穆加貝(Robert Mugabe,1987年出任總統至今)以及蘇丹的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1989年擔任總統至今)政權時,中國選擇保護他們,最有名的事情莫過於:2009年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依據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對巴希爾發出逮捕令,但2011年6月,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胡錦濤為巴希爾訪華舉行盛大歡迎儀式,巴希爾讚胡錦濤是“朋友加兄弟”。 胡錦濤2011歡迎蘇丹總統巴希爾。2009年國際刑事法院依據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對巴希爾發出逮捕令。 洛特博格說,中國也提供武器讓非洲最惡劣的政權得以獵捕對手,來自中國的飛機和彈藥使用於達爾富爾戰爭(註:一場蘇丹南部的武裝衝突,蘇丹政府向伊斯蘭民兵組織示好,提供金錢和武器鼓勵他們與反叛者戰鬥,造成無數無辜百姓犧牲生命或遭強暴)。就此事而言,批評者認為,基於保護石油利益,中國一直反對大國介入達爾富爾衝突,不贊成聯合國維和部隊進入,並多次在安理會表決制裁行動時投出棄權票,被部分國家視為達爾富爾屠殺的幫凶。 中國既不渴望土地,也不像歐洲列強殖民非洲是為了讓非洲人更“文明”,那中國的目的是什麼?洛特博格指出,中國想要非洲的石油、銅、鉻鐵礦、鐵礦和其他自然資源,在商業利益壓倒一切的前提下,中國自然必須表現出和藹可親的面貌,甚至不惜與最離譜的獨裁者為友,支持他們“維持現狀”。 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都與中國親近,監控各國貪汙腐敗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指出,中國的朋友蘇丹、乍得,安哥拉,赤道幾內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幾內亞和津巴布韋的清廉指數排名都居最後幾位。讓人擔憂的是,習近平正試圖遏制國內腐敗,禁止官員濫用職權、飲食從簡,但中國仍跟這些國家保持深厚的官方與非官方互動,而且,在人權問題上與虎謀皮,我們不禁思考,中國崛起對世界真是好事一樁嗎?(《外參》第37期) |
Posted: 08 Jun 2013 07:33 AM PDT |
中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成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年4月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家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
Posted: 08 Jun 2013 05:36 AM PDT |
經過中蘇珍寶島戰鬥,中國軍方發現了自己與蘇方在武器方面的差距。根據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要求,加快了反坦克武器科研、生産的部署。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08 Jun 2013 04:27 AM PDT ![]() 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晤。双方都强调了保持对话的重要性。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继续和平崛起;他也谈到了两国关系中的挑战,包括人权问题。习近平说,这次会晤的目的是为两国关系发展规划蓝图。 奥巴马与习近平的会谈美国时间星期五晚间举行。 奥巴马总统说,习近平三月才上任双方就决定会面,这充分显示了美中关系的重要性。 奥巴马总统说:“我们双方都认为持续,坦率与建设性的对话与交流对规划未来两国关系至关重要。就我而言,这给了我一个机会来重申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继续和平崛起;实际上中国继续走向成功之路符合美国利益,因为我们相信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对中国人民有利也对世界与美国有利。” 奥巴马总统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双方会进行健康的经济竞争,不过两国面临一系列挑战,从朝鲜到气候变化到自由公平贸易以及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 奥巴马也强调了人权在两国关系中的重要性:“习主席谈到了一个承诺要继续自我改善和进步的国家和人民,历史告诉我们对所有的国家来说维护普世权利是走向成功,繁荣与正义的关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强调了双方的会面比人们预期得早。 他说这次会面的主要目的是为两国关系发展规划蓝图,展开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他说,两国关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从各自的经济发展到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复苏,从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到应对各种全球挑战,两国有共同的重要利益。 习近平说:“我们需要审视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为了共同利益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说双方的这次会晤不仅两国人民在关注,国际社会也在关注。 这次的奥习会美国时间星期五晚上与星期六早晨在洛杉矶附近的阳光庄园进行。 美國之音中文網 |
Posted: 08 Jun 2013 04:18 AM PDT 台湾总统马英九周五针对《会计法》修法争议公开致歉,将由行政院提复议。先前也为此事道歉的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表示,民进党一定会全力支持这项复议案,并深刻检讨,引以为戒。 台湾立法院日前突然闪电通过《会计法》修正案,将涉及以假单据申请补助费的超过五百名大学教授除罪化,且民意代表的特别费也比照处理。 不过,修正案的文字却摆了乌龙,疏漏了"教职员"的"教"字,使得涉案的教授们恐无法除罪,部分报公帐喝花酒遭判刑的民代反倒受惠,引起社会一片哗然。 台湾行政院原本多次重申不会提出复议,总统府也预告下周二就会正式公告《会计法》。但在舆论强力批判与法界反弹下,马英九总统公开向社会鞠躬致歉,并强调 民代与教授不当使用业务费除罪标准要一致,要有"公款公用、公款私用" 的区分;行政院也认为《会计法》未来施行有重大窒碍难行,决定提复议进行补救。 民意汹涌,苏贞昌低头道歉(资料照片) 由于《会计法》修法是朝野立委连手之作,舆论批判也涌向监督不力的民进党,而前主席蔡英文一席"民进党要负责,别让人民信心崩盘"的谈话,终于让苏贞昌挡 不住压力,低头道歉。先前已呼吁行政院提复议的苏贞昌表示,民进党的立场很清楚,对于会计法的修法疏漏,必须补救,民代公款私用不能除罪。 在马政府高层拍板下,行政院预定下周一召开临时院会,并通过《会计法》复议案,经马总统核可后送立法院。立法院则预定下周五召开临时院会,依目前朝野共识 将同意政院复议,等于《会计法》修法又回到原点,民代与教授不当使用业务费除罪依然无解。且依照目前社会氛围来看,恐将无限期搁置。 马英九权威受挑战 台湾媒体分析,这次《会计法》修法争议,因苏贞昌决策明快,在第一时间道歉、与阁揆会面、促使执政党领袖公开道歉,让前主席蔡英文试图抢发言权的"逼宫战 术"破功,并且将压力转抛给执政党。而马总统虽然慢了一步向国人道歉,但一方面抢救了他的清廉名声,二方面也表明了他才是真正有最后决策权的人。 马英九党内权威动摇?(资料照片) 作者:尼尔(台北特约记者)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08 Jun 2013 04:13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史英强 香港近期出现「去中国化」的声音,这是一种不认同「六四是中国人的事,与香港人无关」的分离主义论调,也即「城邦本土派」的观点。但这些声音和论调仅仅在互联网上显得声浪巨大,事实上只吸引非常少的群眾。六月四日晚上在西环的中联办前,「香港人优先」团体号召的「五星烧烤」抗议只有十几人出席,而採访的记者与维持秩序的警察比起参加者还要多几倍。在尖沙咀鐘楼,打著港英旗帜的「港人自决、蓝色起义」组织号召的聚会,也只有几十人参加。但大辩论掀起,已是事实。 是否六四不是香港人的事?是否「爱国爱民」的口号就是爱党?党和国家的分际為何?更深一层的问题,则牵涉到国家认同。香港人是否就不是中国人?「中国」二字,是否就变成一个香港的脏字眼?年轻一代的香港市民对中国的歷史或许没有全面的掌握,很容易把「六四」简单标籤為「反共」,而把「爱国」标籤為「亲共」。自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乔晓阳提出未来普选產生的特首要符合「爱国爱港」标準后,一些港人认為「爱国」二字就更难与「爱党」、「爱中央政府」区隔开。曾被乔晓阳点名批判不符合「爱国」标準、称中共难以接受的民主党前主席何俊仁,此次却要為「爱国」正名。在接受亚洲週刊访问时,何俊仁称,他理解许多人因对中共政府的反感而不喜欢「爱国」一词,认為「爱国」这个辞汇「已经被污染」,「爱国主义」被用来打击异己,做统治的工具。何俊仁认為,多数参加维园聚会的港人是从民族关怀的角度出发的,「他们怎么不去悼念二战犹太人被杀?南斯拉夫种族清洗?我们都觉得是不对的,但不会如此的伤感。就像中国人怎么关心南京大屠杀呢?慰安妇?因為是发生在自己国家。这个感情是不需要解释的。你成长过程中就在文化歷史中。」 「六四」维园烛光晚会经过多年演变,也从悼念八九学运中的死难者聚会,成為港人一年一度追求自由与民主、守护核心价值的盛会,可见港人的主流民意仍然支持支联会的理念,认同香港应為内地争取中国民主作出榜样,也為中国的命运作出承担。 资深媒体人程翔曾被中共当局冤屈,在大陆被关押多年,后在港人全力支援下,终获释放,但程翔还是有强烈的中国人认同。他表示:「我不会因為执政者在中国做了很多坏事而和我的祖国切割。」程翔说:「如果切割成功,香港不再是香港,因香港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移民的地方,由不同时期的大陆人来建设。香港有流动性才会有成长。如果画地為牢,独善其身,会困死自己。」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08 Jun 2013 04:02 AM PDT 作者 林兰 法国社会党的标志性人物、密特朗的第一任总理皮埃尔. 莫鲁瓦周五因病去世,享年84岁,周六面市的法国全国性报纸,除了天主教的“十字架报”以二战回顾为头版议题外,其他各报均在头版和其内页开辟整版篇幅,回顾纪念这位代表法国左翼社会民主理念的政界泰斗。 出生于法国北部教师家庭的莫鲁瓦,年轻时投身社会民主运动,并终身忠实于社会党人道理想主义的理念。尤其在左派民众中他的逝去被视为一个时代的消失。“解放报”报道一如既往贯玩文字游戏的风格,以“左派找不到北了”为标题,隐喻出生于北方、并长期担任里尔市市长莫鲁瓦的逝去对社会党的损失。标题为“转变”的社评说,现在的年青人可能不知道莫鲁瓦,但对老一辈法国人来说,他是与密特朗一起,领导了法兰西第五共和的首个左派政府的领导人,在他1981年—1984年主政马蒂翁总理府期间,推行了多个改变法国人的生活、并对现今法国社会仍然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其中包括60岁退休制度、实施每周39小时工作制、去过度中央化法令、取消对同性恋的惩罚、禁止死刑以及征收巨富税等,一系列重大社会改革建树足以奠定了莫鲁瓦特殊的历史地位。而三十年后,奥朗德入主爱丽舍宫,法国左派再次执政,因癌症而去年刚刚从法国参议院退休的莫鲁瓦,作为社会党元老,在奥朗德就任当天受邀出席总统晚宴。 此外,莫鲁瓦留给法国人的,还有八十年代经济紧缩留下的苦涩记忆。为解决法国当时面临的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等前期经济膨胀政策所带来的危机,莫鲁瓦在1983年极力推行包括调整工业结构、冻结职工薪资等内容的严格紧缩财政,莫鲁瓦也因此有“社会党紧缩政策之父”之称。在他离开总理府之后三十年,再次执政的左翼政府面对经济衰退、赤字和失业增加而同样受到有关是否采取紧缩财政的困扰,“解放报”的社论说,看来莫鲁瓦当年的方程式仍然没有解完。而多份法国地方性报纸,也不失时机地就此议题展开评论,比较密特朗-莫鲁瓦政府与奥朗德-埃罗政府处理危机的方式,“地中海快讯”的评论批评说,这一著名的紧缩急转弯,可能会改变法国社会党的信条。 人民币汇率问题 北京逐步调整货币政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周五周六两天在美国加州进行非正式会晤,就此次备受舆论关注的习奥会,“世界报”署名哈罗德 迪博的分析文章说,中美两国,即为竞争对手,又是必须的合作伙伴,华盛顿期望通过此次非正式会晤,成为与中国领导人建立互信关系的开端。而会谈将涉及多个重大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有关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这个中美两国过去争执不下的议题,在此次会晤中将不会被重点提及。 世界报驻上海特约记者的分析报道题为“ 人民币汇率低估,北京一步步调整其货币政策”。报道说,在习奥会晤前夕,美国一些由共和、民主两党参议员组成的小组再次提出有关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的议案,但报道指该议案通过的可能性极小。文章援引香港渣打银行货币战略负责人米尼坎认为,在两国元首会晤期间,没有迹象显示会讨论货币价格问题。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方,对此问题的语调也明显降低。在该组织5月29日公布的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中,就货币问题的提法是,“人民币被适度低估”,显然,这与2011年前该组织报告始终称“人民币实质性被低估 ”的提法明显不同。 报道说,事实上,北京正以自己的节奏,在保证不失控的条件下,逐步迈出对货币政策的重要改革步伐,包括重估汇率,也包括对货币兑换机制的改革。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去年将人民币对美元浮动幅度从0.5% 扩大至1%,而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4月份又刚刚表示,近期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浮动幅度,到1.5%至2%。此举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向市场开放。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有提高,到6月7日,在习近平和奥巴马会晤前的几个小时时,创下1美元兑6.138人民币的新纪录,在今年四月份美元兑换人民币闯过6.2心理大关后再次降低,为习奥会晤营造良好气氛。报道说,北京深知此时提升人民币汇率对其自身有益,从短期看,此举将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刺激持续放缓的中国经济增长。而从长期看,将有助于带动内需,改变经济对廉价商品出口的依赖,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德国高档汽车成为中国经济报复的靶心 中欧贸易战硝烟乍起,针对欧盟向中国产太阳能产品课征高额惩罚性税,中国如期推出报复性措施,在周三宣布将对欧洲产葡萄酒、其中以法国红酒首当其中做出调查之后,下一个报复目标指向欧洲产高档汽车。“世界报”、“法国今日报”均关注到“回声报”此前对该消息的报道。北京威胁对欧洲产排气量在2升以上的汽车增加征收海关税,“今日报”说,此举显然针对欧洲经济龙头德国,德国每年向中国出口25万辆豪华车,这些进口车已经交付重税,同样,受到牵连的也包括保时捷、法拉利、宾利等其他欧洲国家市场的高档跑车。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08 Jun 2013 03:55 AM PDT ![]() 第一批45名涉嫌在加納非法採金的中國人周五(7日)已撤離礦區,凖備回國。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說,得到中國駐加納使館證實,這45人在中方人員和加納移民局官員的護送下前往加納首都阿克拉。 中國使館將對這些人安置,協助其回國。 反駁 與此同時,加納政府稱中國有關其過度執法,粗暴對待中國採金人員的指稱與事實不符。 此前中國指責加納方面在抓扣非法採金中方人員時有過度執法問題。中國駐加納臨時代辦還要求加納政府約束個別軍警及當地居民對中國人的襲擊及搶掠行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進一步表示,中國駐加納使館負責人已緊急向加納總統府高級官員提出交涉,要求加納方面在治理行動中務必文明執法,並制止當地居民搶劫行為,切實避免中方人員安全與合法權益受損。 周五,加納政府說,中國當局提供的「粗暴對待」中國採金者的證據都是很早以前發生的襲擊中國公民的事件。有些事件發生在2000年。因此同目前加納打擊外國人非法採金的行動無關。 加納國土和自然資源部長對BBC記者說,在最新的打擊行動中被逮捕的非法採金者是6名俄羅斯人。 169中國人被抓 加納總統5月14日宣佈成立打擊非法採金的聯合工作組,對非法採金者展開執法行動。 執法對象包括所有在加納非法採礦的加納本國人和外國人,以及那些擅自將採礦許可,土地出賣或轉讓給外國人開礦經營的當地人。 打擊行動下,目前一共有169名在加納涉嫌非法採金的中國人被加納當局抓捕。 加納一位移民官員周五說,被扣的中國非法採金者下周將會被全部遞解出境,但他們不會受到刑事罪起訴。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駐加納使館幾個月前就曾提醒那裏的華人撤離,但由於高額的利益誘惑,有些人不願撤離,結果被捲入了這次事件。 BBC中文網 |
Posted: 08 Jun 2013 03:44 AM PDT 在中美高峰会开始的当天,有两百多人在高峰会现场安纳伯格庄园外面进行抗议示威。
据法新社报道,抗议者中有大约200名法轮功成员,50多名藏人。藏人还在摄像机前进行了短暂的游行,高喊“中国离开西藏”的口号。 组织者说,他们估计7号晚些时候会有更多的抗议者到达现场。晚上将会有一个烛光晚会。 习近平夫妇已于6号抵达当地,下榻在附近的一个酒店。 自由亚洲电台 |
Posted: 08 Jun 2013 03:37 AM PDT ![]() 台北自由廣場的六四紀念晚會 童清峰 今年台灣紀念六四不再靜悄悄,不少大陸學生都敢參加。 台灣每年六四都靜悄悄的,只有少數人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紀念活動,微弱的燭光,引不起社會注意,倒是綠營呼籲中共當局正視六四,兩岸交流才有堅實基礎。 總統馬英九照例發表六四感言,有褒有貶,但又怕太刺激對方,還搬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話來安撫。他肯定大陸當局五月發表的「二零一二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是一項正面發展」,並籲大陸以更寬廣胸襟包容異議人士,他同時要求中共盡速批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此舉必然有助於大陸的國際形象與軟實力。但大陸民運領袖、清華大學助理教授王丹批評馬的談話「了無新意」,對中國人權要求太低。 台灣的「六四之夜」在中正紀念堂舉行,參加的人數比往年略增,有五百多人參加,有不少陸生為避免身份曝光,戴上口罩出席。遭中國政府軟禁的民運人士胡佳透過影片對馬英九喊話:「關注中國政治犯問題,台灣在國際會更有尊嚴。」王丹呼籲勿忘六四精神,「天越黑越要尋找光明」,堅持下去。最後全體戴著聲援遭北京監禁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面具、手拿蠟燭,合唱「We shall overcome」。 很少涉入六四議題的民進黨首度舉行「關懷中國人權座談會」紀念六四,黨主席蘇貞昌致詞時希望中國查明六四的真相與責任,強調自由與人權是兩岸交流基礎,他呼籲馬英九要以強硬的立場要求中國重視人權。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六四談話較軟性,希望中國政府相信中國人民有能力面對民主化的考驗,她願支持中國朝民主化方向轉變。 台灣紀念六四雖然略嫌沉寂,但相關人權團體對鼓吹大陸人權仍不遺餘力。大陸維權人士陳光誠已經獲得台灣政府發出的入境許可,確定將於六月二十三日訪台;預定拜會蘇貞昌,同時在立法院發表演講,並將到台灣負責對大陸播音的「中央廣播電台」錄製節目。 陳光誠將訪台演講 台灣官方對陳光誠來台多所刁難,移民署一度要求邀請方「逐日申報詳細行程」,否則不發證。邀請單位「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再三抗議之後,相關單位始放行。 蘇貞昌上台後,民共交流原地踏步,但民進黨一群青壯派立委嘗試建立兩岸新論述,雖然未竟其功,但已得到熱烈迴響。他們提出「台海人權決議文」,強調黨中央應設立「台海人權交流小組」,在「以人民為主體、以人權為基礎」下,與中國大陸展開對話,並積極與大陸公民社會展開人權合作。若決議文在該黨全代會通過,將形同黨綱。但日前落幕的全代會並未討論這項決議文,形同束之高閣。「人權」向是北京痛處,綠營高舉人權大旗,很難期待對岸有善意回應。北京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就批評這項人權決議文是打著「人權幌子」,圖謀破壞兩岸和平發展。 亞洲週刊 |
Posted: 08 Jun 2013 03:26 AM PDT (中央社記者林淑媛華盛頓7日專電)歐習峰會首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網路安全問題過招。歐巴馬說,防杜網路攻擊兩國可以合作,習近平則表示,中國大陸也是受害者。
習近平表示,雙方只是短暫觸及這個議題,而媒體的報導使各方誤以為網路安全主要威脅來自中國大陸,或者被認為這是兩國間最大問題。 頂著超過攝氏40度高溫,歐巴馬與習近平兩人都穿著白色襯衫,沒打領帶,開創新型大國關係的非正式峰會,今天在加州陽光莊園(Sunnylands)登場。 近3個小時會談後,歐巴馬與習近平答覆媒體詢問。有關隱私權與國家安全如何平衡,歐巴馬說,這是複雜且重要的任務,但不同於竊取機密與駭客入侵。 雖然網路安全是這次歐習峰會優先討論項目,而前段時間美國政府部門與私人企業也發現來自中國大陸網軍攻擊,但歐巴馬的態度顯得很小心。 歐巴馬表示,駭客和竊取機密等網路安全問題,不是兩國間獨一無二問題,而是被全球關注,他相信兩國可以合作化解,而不是相互誤解。 此外,習近平提「中國夢」、美國夢以及其他國家人民可能有的美麗夢想是連結在一起的,歐巴馬與他都相信,中國大陸與美國一定要找出一條新的道路,一條不同於必然對立與衝突的路。1020608 |
Posted: 08 Jun 2013 03:24 AM PDT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7日專電)美國重量級聯邦參議員魯比奧今天對歐習會發表專文指出,美國總統歐巴馬必須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講清楚美中歧異,美國夢和中國夢難於共存,兩個大夢等於一場惡夢。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籍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在「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發表專文指出,當媒體將歐習會焦點集中在兩人捲起袖子的輕鬆對話,重要的是大家要留給子孫怎樣的世界,這將由美國和中國兩個大夢來決定。 「美國夢」指的是努力工作就能改變出身,不過這個夢想已漸難成真。習近平常掛在口中的「中國夢」,要的是國家強大和追求幸福生活,哪個夢想成真,對兩國和全世界都影響重大。 魯比奧認為,歐巴馬政府過去4年半的外交政策大有問題,盟邦懷疑美國逐漸撤退;中方領導人卻高喊,對與中國人民和鄰國而言,脫離現實的中國夢。 雖然中國經濟高度成長,但中國夢為何對世界不具吸引力還有其它因素,天安門事件24年後,中共官方仍隔離異議人士,封鎖網路,都顯示中國夢的脆弱。中國沒有言論和集會自由,人民如何能追求幸福。 魯比奧呼籲,歐巴馬首先必須向習近平講清楚美中歧異,過去美國兩黨政府都認為美中關係重要,應迴避爭議,避免刺激中方,但現在政策已不可行。 另外,美方應向亞洲盟邦和北京傳達,美國仍是亞太強權,願意做出軍事和經濟的承諾,包括加強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承諾協防日本,並支持面臨大陸軍事挑戰的台灣,與亞洲民主盟邦站在同一線。 最後,歐巴馬應把美國的民主原則放在會談中心,關注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和西藏人權,美方應在各層次接觸中提出這些問題。1020608 |
Posted: 08 Jun 2013 03:22 AM PDT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加州幻象農場7日專電)眾所矚目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峰會今天正式展開,但峰會舉行地點幻象農場今天白天氣溫幾乎都在攝氏40度以上,熱昏了不少歡迎與抗議的民眾。
幻 象農場市陽光莊園(Sunnylands)在洛杉磯東方近150哩,已經位於沙漠區,這兩天陽光普照,氣溫直線上升,昨天氣溫高達華氏108度(約攝氏 42度),已經讓許多前來參加歡迎儀式的中國僑胞吃不消,幸好習近平的班機晚到1小時,太陽下山了,沒讓歡迎的中國僑胞頂著大太陽苦等。 不過今天就沒這麼好運了,百餘名中國大陸僑胞在習近平下榻的飯店前,等著習近平出現,在烈陽下整整站了快兩個小時才看到車隊出現。不過1名僑胞說,能這麼近距離的看到習近平,總算沒有白曬一天。 今天的氣溫飆高到華氏110度(約攝氏43度),雖然抗議的人潮比昨天還要多,但許多抗議民眾面對熱到爆的天氣,只能躲在樹蔭下或是超市裡吹冷氣。 儘管如此,救護車還是忙個不停,四處協助需要緊急救護的民眾。 1名參與抗議的民眾就說,習近平來的真不是時候,也沒想到幻象農場附近這麼熱,只能趁著抗議聲浪稍歇之際,到樹蔭下歇歇涼,免得中暑。1020608 |
Posted: 07 Jun 2013 09:10 PM PDT |
Posted: 07 Jun 2013 09:09 PM PDT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09 Jun 2013 07:47 PM PDT ![]() 習近平(右)與奧巴馬試坐紅杉木椅。 ![]() 習近平(左)與奧巴馬言談甚歡。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進行第二次會晤,會晤前兩人在莊園散步閒聊,大談生活瑣事等。奧巴馬還別出心裁,送給習近平一張用加州特產紅杉木造的長椅,習欣然接受。內地官媒興奮稱,此寓意美方承認中美「平起平坐」;但有網民譏稱,美國人是暗示習勿獨攬大權。 昨是習近平「非正式」訪美最後一日,兩國元首舉行第二輪會晤後,習即結束此次外訪乘專機返國。中美沒有發表任何聯合公告或共同聲明。兩國元首昨會晤前,先在風景美麗的莊園內散步閒聊,活動了約50分鐘;記者可在指定區域拍攝;習奧兩人穿着較前日更為休閒隨意,西褲皮鞋,但上身都只穿白襯衫,奧巴馬還捲起袖子。 當兩人散步到一張簇新長木椅前時,奧向習介紹椅子是他送給習的禮物,兩人在椅子試坐了一會。這張長約1.5米的仿中國傳統式靠背木椅,是用加州特產紅杉木製造。椅背上用英文刻着「美國總統奧巴馬贈送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閣下,2013年6月7至8日」,椅座下方用中文字印着「卡利佛尼亞的紅杉木」。 習:每天游泳1,000米 「奧巴馬送長椅」成昨日內地各大媒體、網站熱門話題。人民網官方微博貼文稱,美送椅子寓意中美可坐在一起交流合作,「美國人終於承認中美可以平起平坐」、「中美兩國同坐一把交椅;做夥伴,不做對手」。但也有網民指,送靠椅寓意習「要靠美國才能坐穩交椅」;更有網民指,長椅與Chairman(主席)的Chair(單座椅)不同,送長椅給習近平是寓意「不能獨坐天下(獨裁),要與人分享」。 襯衣紮腰的習奧散步時體形畢露,習「大腹便便」與奧「苗條得體」相映襯。奧問習:「平常是不是經常鍛煉?」習答稱:「我就是散步,游泳,每天游1,000米。」習又比劃自己肚腩說:「如果不運動,我(這體形)會崩潰的,(面對)那麼高強度(的工作)。」此時兩人步伐加快,繙譯落在後面,習又對奧說:「聽說你是籃球高手啊!」但奧顯然沒聽懂,只禮節性應了聲「嗯」,兩人即走進會晤室,滿屋人都在等着他們就位。 據美方官員透露,習奧散步還談及個人經歷。習向奧談及他在文革時到農村插隊的經歷,談及文革對他個人及對中國未來的影響。奧巴馬則提到自己童年在夏威夷的經歷,指那段經歷塑造了他有關美國作為太平洋大國的看法。 中央電視台/鳳凰網/新浪網 網民有話說 •「美國佬的意思是中美可以平起平坐,兩國坐一條椅子上了!」 •「中美兩國同坐一把交椅;做夥伴,不做對手,這個寓意好!」 •「習總說太平洋可以容納兩個大國,奧巴馬就送他一條長椅,真夠貼心。」 •「還是美國人善解心意。希望中國坐第二把交椅;或者說希望美中兩國同坐一把交椅。」 •「椅子空運回來後安全部要好好檢查,看是不是椅子裏裝滿了各種竊聽器。」 •「送靠背長椅,寓意習近平靠美國才能坐穩交椅。習主席不要上當,運回來一把火燒了它!」 •「這種椅子和Chairman(主席)的Chair不同,Chairman是一個人,送長椅寓意習主席不能獨攬大權,要與人共享!」 資料來源:鳳凰網/新浪微博 香港 蘋果日報 |
Posted: 09 Jun 2013 06:43 PM PDT 南方朔
人們都知道,貪污是最大的政治罪惡。 因為當有了貪污,政府就會用更高的價錢買到更差的公共建設,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因而出現,影響公眾安全;當有了貪污,送賄賂的人才可享受到方便,不送紅包就寸步難行,社會的合理性即無法出現;貪污最後會造成官吏的無法無天,失職濫權,國家運作成本的增加和資源的浪費,近代學者已指出,羅馬帝國之亡,不是亡於蠻族入侵,而是亡於貪污。 貪污長存 因對統治者有短期利益 問題是雖然人人都知道貪污會禍國殃民,但為何貪污不但無法根絕,反而有更趨擴大之勢呢?近代芝加哥大學的政治社會思想家艾爾斯特(Jon Elster)就曾經指出過,貪污雖然有害,但有時候對統治者卻是有用的;貪污有利於形成一種「主子——扈從關係」,它會形成政治派系,大家相反合作,透過貪污而利益共享,有利於製造出一種畸形的穩定;近代學者也發現,一個無能無效率的政府,當官員收了賄賂,他們就會做有效率的服務,因此貪污在一定程度內有利於效率的建立;而且政府的採購以走後門的方式讓自己人做,雖有貪污,但利益分享,也可以壯大自己人的勢力。因此,貪污雖然對國家有害,但對統治者及統治者的勢力卻至少有短期的利益。 當理解了貪污對統治者有利的這種特性後,人們就會知道貪污為什麼那麼難以根絕了。統治者有時候必須用貪污做為團結自己的政治勢力的手段。上個星期在台灣鬧翻天的「貪污除罪化」風波,它的本質就是國民黨要利用貪污來保衛政權。 近年來,台灣在貪污問題上有兩個懸案﹕ 一個是台灣有許多教授申請到國科會的研究計劃,根據台灣的規定,這種錢最後都要用單據報銷。問題是教授做研究,哪裏會去管報銷這種事,都交給研究助理去辦;而許多助理則交給專門替人搞報銷的公司去辦,於是用假發票報帳這種現象遂告出現。這種報假帳之事,依法就是貪污,台灣各大學幾百個教授都成了貪污嫌疑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台大醫學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他已被按照貪污罪起訴。 另一類案件乃是與前一類似乎相似,但本質卻完全不同的案件,那就是有許多國民黨及國民黨同一陣線的民意代表,他們用公款報銷喝花酒請客,許多人已按貪污罪被起訴。民意代表乃是公職人員,他們的錢一定要嚴格的公款公用,喝花酒報公帳當然是貪污。因此這兩類問題看起來,表面上雖然都是報銷問題,但本質完全不同。教授的貪污是研究經費的報銷過苛所致,只要台灣的國科會自行修訂它和教授的委託研究契約,將報銷簡化,即可解決。 因此,這兩種貪污乃是不同的兩回事,根本不能一概而論,只是國民黨有它特別的考慮。 貪污除罪化 馬為保住中台灣 目前國民黨民調不高,馬英九的支持度甚至已低到13%,國民黨非常需要地方派系人物的支持來幫它救政權,明年台灣有「七合一」地方大選,後年則是總統大選,它已必須地方派系大動員來救政權,問題是國民黨的許多派系人物都因報銷問題而正被貪污起訴或已定罪,這些派系人物不能出來選舉及助選,國民黨必敗,尤其是在中台灣,最重要的中部派系龍頭顏清標已在獄中,台中市的前議長、台中紅派領袖張清堂也在服刑,這兩人不出來助選,國民黨在中台灣必敗,於是救顏清標及張清堂遂成了國民黨搶救中部政權的樞紐。為了搶救顏清標和張清堂,國民黨遂在馬英九策劃下,將教授貪污和民代貪污這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綁在一起,修改會計法,以救教授為名,實質上是要救國民黨的派系頭頭。由於這個計劃不能見諸天日,一被公開,必然全民反彈,於是國民黨遂在馬英九操盤下,一切秘密進行,在5月31日立法院這個會期的最後一夜,發動奇襲,修正了會計法,本案原本是拍在最後,它突然提前通過。由此案的如此操作,可見國民黨為了救政權而要幫顏清標、張清堂貪污除罪是如何的迫切了。 立法院以秘密的方式幫顏張及其他民意代表貪污除罪,立刻在台灣引起一片嘩然,尤其是人們對民進黨格外不滿,民進黨應該是堅持反貪的,怎麼成了國民黨護貪的幫兇?於是人們對民進黨極力抨擊,除了人們對會計法的奇怪通過憤怒外,會計法的修正由於太過倉卒,它在文字上也出了意外,「教職員」三個字被寫漏了「教」這個字,意思是貪污除罪化,最後居然教授並沒有除罪,只有國民黨的派系人物被除罪。由於出了這個紕漏,於是整個貪污除罪化就多出了變數,民進黨首先向人民道歉,並要求此案重新覆議,最後是拖到6月7日,馬也公開道歉並接受覆議的要求,意思是說會計法上次的修正不算,要重新再來。這也意謂覑馬英九要藉覑護貪來保衛政權的計劃可能已無法實現。 在馬英九的盤算裏,國民黨保住北台灣沒有問題,國民黨反正已拿不回南台灣,因此他要保住中台灣。他本來的計劃是讓中部的派系首領顏清標和張清堂貪污除罪,製造中部派系大團結,然後馬把台中市長胡志強調到台北,出任監察院長,然後馬即可用馬系子弟兵代理台中市長,整編中台灣的派系,替中台灣保衛政權做好準備。看來他的這個計劃已經破功!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香港 明報 |
Posted: 09 Jun 2013 06:20 PM PDT 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的同一天,福建廈門發生震驚全球的恐怖巴士爆炸案,一個長期遭受冷漠、蔑視及無助的人,懷着對政府、對社會、對人類的滿腔仇恨,化身人肉炸彈,烈燄沖天、血肉橫飛的一幕,正是貧富懸殊惡化、階級矛盾尖銳、社會正義嚴重缺失的必然產物。
今次事件並非無迹可尋。年已六旬的爆炸案嫌犯陳水總,在網上透露了自己的悲慘身世及行兇動機,曾經上山下鄉,回城後未獲安排工作,也未獲安排住房,全家十口人擠在二十八平方米的蝸居,靠擺地攤勉強餬口,卻先後遭當局掃蕩,直到四十一歲才娶妻生子。終於捱至退休之齡,以為可以申請社保,豈料派出所填錯其戶口年齡,社保不予辦理,要求公安局改正又遭踢皮球,上訪投訴又不得要領。這個在社會最低層苦苦掙扎數十年的可憐人徹底絕望,終於幹出寧死也找人墊背的瘋狂報復行動。 正如兇嫌的遺言所說,他只是哀求「給條活路」而已,然而這麼一點低得不能再低的卑微願望,也被無情的現實擊得粉碎。假如他回城後能獲安排工作,假如他自我謀生的地攤不被當局一再取締,假如他退休後能夠拿到社保,假如派出所能以舉手之勞將填錯了的年齡改正過來,假如他在生活中體會到政府的關愛、社會的關愛,他不會出此下策。是官僚的冷血、社會的冷漠,將他逼上了絕路。 徹底絕望 瘋狂報復 沒有人是天生殺人狂,絕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順民,有三餐一宿於願足矣。可惜的是,當今神州大地貧富懸殊,社會不公,官場貪污腐敗,官商勾結,無權無勢的低下階層受盡剝削欺凌。而在維穩壓倒一切的思維下,老百姓連上訪伸冤的唯一渠道也被堵塞。狗急也要跳牆,何況是人,從楊佳殺警案、夏俊峰殺城管案到連串血洗幼兒園案,哪一宗沒有貪官惡吏的影子?哪一宗不是官逼民反的惡果? 數十條無辜生命在熊熊大火中灰飛煙滅,其中有上班的父母,有買菜的老人,有參加高考的學生,有含苞待放的幼童,他們都是弱勢群體,沒有豪宅,沒有喝茅台酒的權力,沒有私家車,只能乘公共汽車,出入平安就是他們的夢想。然而,如此微不足道的夢想也隨着兇嫌的報復而幻滅。很多人難以理解,既然兇手不想活了,為何不與那些欺負他的貪官污吏同歸於盡,反而讓仇恨蒙蔽雙眼,將怨氣發洩到同樣受剝削壓迫的弱勢群體身上? 最令人擔心的是,隨着貧富懸殊進一步加大,社會公平進一步喪失,維穩壓力進一步上升,民怨火山隨時爆發,這不是「中國夢」,而是中國的噩夢。 太陽報 |
Posted: 09 Jun 2013 05:58 PM PDT 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涉嫌受賄、濫用職權案開審,案情指其多年來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財物六千四百多萬元人民幣,受賄金額特別巨大,濫用職權導致國家財產損失特別重大,情節特別嚴重。在中共第五代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情況下,劉案如何發落,將檢驗當局的反腐決心。
劉志軍案轟動全國,坊間此前「爆料」不絕於耳,有指其斂財數字高達數億元,也有指劉的情婦達兩位數字,包括某電視劇劇組的「十二金釵」等等。在國人眼裏,劉志軍無疑是隻「大老虎」,然而,從檢方指控的犯罪事實來看,不僅受賄數字大為縮水,生活作風問題亦一字未提,加上檢方強調劉志軍對控罪全無異議,認罪態度良好,令人質疑雙方是否達成幕後交易,為重罪輕判埋下伏筆。 儘管案情細節外界無從得知,但從起訴書披露的情況來看,這顯然又是一齣大官傍大款、金錢與權力結合的「高官沉淪記」。劉志軍案中,山西女老闆丁書苗(又名丁羽心)是關鍵人物。此人被指利用與劉的關係,透過鐵路工程投標、投資高鐵相關產業以及獲取鐵路車皮計劃等,從中獲利逾三十億元。劉丁兩人的關係,是「你幫我發財,我助你升官」的共生關係,剛開始丁寄生在劉這棵大樹上,當丁變得勢大財雄時,便用金錢開道,為劉志軍更上層樓鋪橋搭路。劉志軍本人曾交代,全力幫丁書苗將企業做大做強,就是要將之打造成自己仕途的經濟基礎,需要時讓丁為他到處奔走,用錢鋪路。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果不其然,為報「關照」之恩,丁在劉志軍指使下,重金「打撈」因受賄入獄的原鐵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洪達,結果「遇人不淑」當了冤大頭,被騙四千多萬元。雖然此事以鬧劇收場,但類似官商結盟的「買賣」在神州普遍之極,成功者不知凡幾。 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氾濫成災,劉志軍案不過是冰山一角。事實上,許多高官背後都有一個或幾個類似丁書苗這樣的金主。去年下台的原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背後金主據稱是曾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八的大連富商徐明。而在廈門「遠華走私案」中,被前總理朱鎔基形容「死三次都不夠」的主犯賴昌星,正是用重金和美女打通各路關節,構建能通天地的關係網。 權力與金錢結盟、貪官與奸商結合,構成「中國特色」的權貴資本主義。中共第五代如果不打破官商利益共同體,所謂「把權力關進籠子裏」只能是一句空話,一個劉志軍倒下去,還有千萬個張志軍、李志軍站起來。 東方日報 |
Posted: 09 Jun 2013 10:09 AM PDT |
1989年6月3日22時40分(續前) 死在同學的懷裡 鐘慶,清華大學精儀系光6班學生,在木樨地中彈身亡。死因說法有二: 一是,當戒嚴軍隊開槍掃射時,他和市民紛紛向兩邊的巷子走避。他們翻過居民大院的鐵柵欄門躲到居民樓內。此時,又有人跑到鐵門邊,後面的槍彈不斷射來。鐘慶和其他人跑出去幫助那些人翻過鐵門。他的同學正拉著一個人,只聽身邊的鐘慶哼了一聲,回頭看他已經中彈倒下。人們急忙找了輛板車拉他去醫院,可是在路上他就死了,就死在他同學的懷裡。 二是,在戒嚴軍隊第一輪掃射之後,鐘慶和他的同學都沒受傷。他們聽見後面有受傷者痛苦的呻吟。鐘慶大概以為射擊已經過去,就爬起來想去查看身後的傷者。此時,第二輪掃射又起,鐘慶的頭、胸、腹三處中彈。(《學運日記:一位清華學子經歷、見聞的八九學運的日日夜夜》,清華學子,六四檔案網, 2001年6月29日) 23時 在西單路口,武警北京總隊1中隊和攔阻的市民和學生們“圍打”。 “有的戰士的鞋被踩掉,光著腳踩著砸碎的玻璃碴,留下一片片血跡。”這個中隊在戰績中寫道,“有的戰士頭被打傷,鮮血直流,渾身上下滿是血污,有的幹部、戰士的生命危在旦夕。”(“平暴為國捐軀 熱血染紅年華”,《平暴英雄譜》,光明日報出版社編輯部編,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版) “整晚不斷聽到槍聲,見到不遠處有人抱肚子,在我後面的工人,叫我上前救他,我們約六至八人衝上前,”香港赴京聲援的學生林耀強寫道,“但抱起他時,他整個身已軟癱,背部一直流血,送他回廣場時,留下一條長長的血路。”(《六四淩晨港生槍口逃生回憶:連遭十幾棍暴打》,明報,2009年5月17日) 在天安門廣場,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的喇叭響起:“集中木棍,柳條帽……禮士路告急……請求市民支持……” 參加民主大學成立典禮的北京市民摩托車隊“飛虎隊”召集人宋書元,看到西北角出現急促騎車而過的市民指著身上的血跡:“開槍殺人了!不是橡皮子彈!” “頓時人們熱血沸騰,大有獻身時刻到來的氣氛。”他寫道,“群情激奮的市民形成人流,順西長安街方向奔去。” 當我們這一群人接近西單路口時,前面密密麻麻的市民擋住了我們前行的腳步。 密集的槍聲越來越近。人們四散,撬便道的方形地磚,拆鑄鐵的花園欄杆,找附近的木棍,這些都成了近戰的武器。 十字路口南、北方向,停放著用作路障的加長無軌車,相互連接,長度幾乎橫跨南北便道。槍聲已連成一片,猶如傳統春節燃放的炮竹。從槍聲判斷,部隊已衝過民族宮。 突然,咚咚的撞擊聲,使得路障——無軌車前後晃動,車頂上的人群紛紛摔落。是中槍,還是因車不穩而跳下?不得而知。 很快消息傳來,撞擊車體的是裝甲車,意圖是撞開連接的無軌車路障,為緊跟其後的大兵開路。但數次撞擊沒能得手,便轉向宣武門方向駛去。另一輛向北邊西單商場方向駛去。 此後有人證實,廣場出現的裝甲車,就是由西單駛過去的。 震耳欲聾的槍聲,已逼近西單路口。只見幾輛長長的無軌車被激怒的市民點燃。一道長幾十米,高十幾米的火牆,頓時由地而起。南北火牆的缺口處,衝過大批帶著鋼盔的士兵。磚頭瓦塊不堪一擊,市民帶著僅剩的武器——罵聲四處逃散。 我們一群人,冒著由西單方向射來的密集子彈的瘋狂掃射,快速穿越西單商場的橫馬路進入了皮褲胡同。其中一位不相識者,被子彈擊中倒下;隨後看見進進出出的車上躺著死傷者,有一位胸口中彈的傷者,鮮血濕透了上衣。又見一輛130型卡車,從我們眼前駛過,汽車上有幾位血淋淋的傷者。 此後,源源不斷地,輕、重傷者,被市民從槍彈橫飛的險地搶救出來。人們用工地的手推車(很小的三角形斗車),自行車,背著的,抬著的,總之用一切可以用的東西,方式,將受傷者送往附近的醫院,距西單十字路口北側方向最近的郵電醫院,二龍路醫院,而相距不足百米之內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西城分局。教育部是一個管理,培養中國人才的部門。另一個是保障公民安全的公安局。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大批被搶救的傷者,從這兩個部門的門前抬過,不足百米處卻有多名血淋淋的市民,學生的屍體就停放在隔壁醫院。 人們依然在無奈的最髒的罵聲中忙亂著,用最能洩憤的語言充斥著當時的血腥憤怒的氣氛。眼淚哭乾了,嗓子喊啞了。(《親歷六四之夜的搏殺》,宋書元,《北京之春》,2009年第8期) ![]() 屠殺見證人、香港中文大學學生陸德泉,他聽見槍聲分別由人民大會堂和新華門傳來。隨後陸續有傷者被送到廣場救護站。他回憶說:一位同學送到救護站時已經死了。 有人為他念一首詩,說他是死在天安門的,他的血不能白流。 廣場的氣氛漸趨凝重。廣播站呼籲同學聚集到紀念碑周圍。有些同學拆了營帳,拿著木棍和竹枝聚集在紀念碑下。但有些同學仍在帳內睡覺。 我留在廣場上看事態的發展。我看到一輛裝甲車好像是撞了人,被迫停下來。人群圍上去,開始打車、砸車、燒車。後來聽一位同學說,車上的士兵走出來,被人圍毆。一位香港同學試圖保護他,也給打傷了。 我退到北京飯店外,看到板車來來回回,車上載著傷者。由於長安街有公共汽車堵塞,救護車不能開進廣場,板車便將傷者送到北京飯店前,再轉到救護車上。板車每次三部,我看到來回了二三十次。(《我們好好活著回來作證:香港學生的血淚見聞》,《明報月刊》,1989年7月號) 在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副總指揮封從德,聽到“第一個死訊傳來”:據說是北師大的女生,于10時20分在西長安街被軍人打死。 接著,流血傷亡的噩耗如冰雹一般猛烈地砸來。 有些糾察隊員滿身是血地跑來,用顫抖的聲音,講述一幕幕令人難以置信的見證。 一個在軍博堵軍車的糾察隊員說:十點過那裡響起了槍聲,開始大家都不怕,以為是橡皮子彈。看到躺下的屍體和地上的鮮血,才知道是真子彈!“他們用的是真子彈,而且是開花子彈!”他沿著軍博南側的胡同走回廣場,與士兵同步,只隔一排民房,因此能偷偷觀察到他們怎樣殺人、收屍。 他看見士兵開著垃圾車在後面,見到地上的屍體邊用塑膠袋裝起來邊往車上搬,有的乾脆潑上汽油燒掉!而且看見士兵自己在燒軍車,是指揮一些便衣燒的。 北大籌委會的姬軍,也滿身是血地跑到指揮部來,對柴玲激動地講述他在長安街上如何與軍隊遭遇,一個9歲的小孩如何死在了他的懷裡。 血衣一件件地送來,血淚見證在廣播中不斷地控訴,形形色色的子彈也來作證:從食指粗的彈頭到連殼長達八、九厘米的重機槍子彈、開了花的彈頭、手術室取出的開花彈頭的碎片……一切都證明,他們真開槍了!(《六四日記》,封從德,香港晨鐘書局, 2009年版) “當第一陣隱約的槍聲從西長安街方向傳入天安門廣場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特別糾察隊隊長吳仁華寫道,“人們無不受到強烈的震撼。” (《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吳仁華著,香港真相出版社,2007年版) |
Posted: 09 Jun 2013 09:56 AM PDT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方鳴 2008年11月底,香港《亞洲周刊》發表了《中南海新的政治角力》的報導,報導中說自北京奧運會後,新一輪反腐浪潮再次在大陸揭幕,波及中國改革派。這輪反腐風暴中,一些官員倒於中紀委、中組部巡視組之手。最高法院院長蕭揚的心腹黃松有、環保部副部長潘岳的心腹王磐璞都被“雙規”,改革派人物的親信紛紛落馬,一場不同於以往的政治角力在全國悄然展開。 ![]() 周生賢 王磐璞被看作是潘岳的心腹,潘在1994年5月至1998年3月任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副局長時,王即是該局科研所副所長、《中國資產新聞》副總編輯。2003年7月,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升格為環保總局直屬單位時,潘岳任會長,王磐璞出任該會副秘書長,並於2006年升任秘書長兼法定代表人。王磐璞此次被查,主要指向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財務問題,即該協會帳外“小金庫”,以及依託國家職能部門的環境測評工作收取企業贊助。但實際矛頭所指,顯然並不這麽簡單。 《亞洲周刊》稱,“鮮有人能準確解釋這些落馬者的另一重特殊背景,而正是這一身分使得今(2008)年以來的反腐工作更顯撲朔迷離。”這就是說,沒有人能看出2008年中共高層反腐背後的背景。 然而,據《哈耶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的《中共“黑匣子”》一書披露,這場反腐敗卻是政壇不倒翁、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發動的。溫家寶的目的在於打擊太子黨與江派,從而掌控十八大的話語權,並為自己積累反腐清明的形象,與溫氏家族腐敗傳言進行切割。這本書還披露了溫家寶的假“改革”、真“保守”形象。書中引述一篇名為《中央黨校教授:快速推動中國民主監督的良方》的文章說:“溫家寶是開明派嗎?實際上這是外界的誤解,溫家寶其實是一個保守,刻板,缺乏靈活性的人,由於他喜歡對外界談論民主,給外界以開明的印象。其實那只是他應付海內外輿論的手段。” 這篇文章還說:“國內外人士如果對溫家寶有任何幻想的話,是不切實際的。黨內就有人說,溫家寶其實不是中國人民的總理,而是中國既得利益集團的總理,儘管他總是在電視上做出親民的姿態,其實背後他更多地是討好既得利益集團。” 潘岳的心腹之所以因為溫家寶的反腐敗落馬,就是因為潘岳觸及到了權貴集團的利益。對此,《亞洲周刊》文章表示,“由於潘岳主導的‘環評風暴’動作太大,猛烈衝擊了中國許多利益集團,尤其是對地方諸侯的政績構成摧毀性打擊,嚴重得罪了這批黨內實力派。來自地方的告狀聲浪亦如風暴反向作用於他。” 香港《大公報》也在2008年底發表了《改革派潘岳真遭打壓了嗎?》一文,稱潘岳自從進入環保後,重拳出擊,大刮風暴,所指皆是大陸超級利益集團所在行業:電力、煤炭、化工、水利等,五年多來,僅環評一項就否決20000億元項目,多少地方官的政績被縮水,多少集團的分肥被打掉,所受壓力之大一想可知。 由於溫家寶與周生賢的特殊關係,而溫家寶通過馬紋掌控著中紀委與國家預防腐敗局,再加上周生賢與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崔海容所結成的“寧夏幫”,這些關係正好可以幫助周生賢利用對心腹王磐璞的調查來打壓潘岳。 周生賢“履行承諾”堅決不辭 在北京霧霾事件之後,海外輿論普遍指責周生賢,認為他要對中國的環境惡化負責,甚至認為周生賢應該下台,由潘岳取代他擔任環保部部長。 台灣《聯合報》2013年3月1日報導說潘岳將出任部長,路透社則於3月4日發出《消息人士稱“環保鐵腕”潘岳有望出任中國環保部長》的報導,報導稱:“三名獨立消息人士稱,他有望接替周生賢擔任環保部部長。”一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部長級官員推薦名單中,潘岳被推薦為環保部部長。但這還不是最終的,也許在最後一刻還會發生變化。” 對此,路透社評論稱:“中國政府急於表明整治汙染的決心,若任命潘岳擔任環保部長,將有助增強公眾對環保部對大型國企‘開刀’的信心。”並引述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FR)研究中國環境問題的高級研究員Elizabeth Economy的話說:“若由潘岳出任環保部長,外界會更相信習近平想重用實幹者而不是空談者。” 然而,最後李克強內閣名單公布,卻是周生賢繼續擔任部長。不過,全國人大代表在3月16日下午投票表決時,表達了對周生賢的不滿,讓周生賢成為“贊成票”最少的部長。另外,當時全國人大代表對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表決時,獲得贊成1969票、反對850票、棄權125票。也就是1/3的人大代表投了反對或棄權票,可見人大代表對與周生賢結成“寧夏幫”的前環資委主任毛如柏以及其繼任者汪光燾的不滿。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於3月18日,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環保部長為何不辭職?》的文章。署名為“卡西婭”的讀者諷刺道:“周生賢倒是履行了承諾,任憑大家怎麼抱怨,就是堅決不辭職。” 周生賢在八年前接任環保局長一職時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將使環保工作由原來的被動、事後、補救、消極的局面,變為主動、事前、預防、積極的局面。” 環保網站“中外對話”的北京辦公室總編劉鑑強於3月20日,在其網站發表了《公眾強烈不滿環保部長任命》一文。內容寫道:“中國公眾如此大規模地質疑和反對一位部長的任命,極為罕見,說明公眾對環境之惡化與環保部的無所作為已不能容忍。”這篇文章還引用音樂人趙天明的質問微博:“有誰知道連任的環保部長周生賢有何政績嗎?”結果幾小時後有3000多個轉發。在800多個評論中,絕大多數為否定回答,網民“豫魯山翁”諷刺道:“萬頭豬投江,萬條河乾涸,萬個鎮霧霾,萬千人塵肺(病)。這些還不算環保部的業績?” 文章中特別提到,在微博中擁有1000多萬粉絲的投資家、網上名人薛蠻子在網上公開說:“北方冬日連日霧霾,幾億人受害。他身為環保部長早應辭職。你們同意嗎?” 結果“同意”聲一片。 潘岳真能取而代之? 消息人士在3月19日告訴明鏡網:“現在惡劣的環境狀況國民共憤,黨內追究周生賢的聲勢很大。‘現在看來,周生賢的部長烏紗帽,年內可能被摘下。’”不過,即使周生賢被拿下,也不一定意味著潘岳就能取而代之。即使潘岳取代周擔任了環保部長,現在的潘岳也不被看好。 劉逸明對《明鏡月刊》特約記者表示:“我認為潘岳是一位有能力,也有魄力,有正氣的環保官員。但是,他一直未能被扶正,他在環保部的權力非常有限,雖然胸懷大志,卻做起事來阻力重重。如今的潘岳,已經變得很庸碌了,或許只有這個制度脫胎換骨,潘岳才可能重整旗鼓。” 實際上,早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前,網絡上出現一篇題為《潘岳據傳再遭冷凍》的文章。署名為“艾劉斯”的作者,分析了潘岳在十六大時被“冷凍”的原因:“五年前的十六大前夕,潘岳因倡導政改,力主宗教寬容,提倡南平經驗更推廣中共基層政權執政新方式,被稱為‘中共孤臣’,遭極左派保守勢力攻擊,招致李鵬不滿。其‘政改標竿’形象也不利於十六大前以穩定過渡為特徵的權力移交氣氛,在十六大人事變動中,被放到弱勢部門環保總局,成為當時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作者接著引用消息人士的話表示,潘岳有可能重蹈十六大前的命運,將在十七大前夕再遭“冷凍”。潘岳處境與中共高層對待政治改革的態度有關。實際上,潘岳不僅在十七大被繼續“冷凍”,在十八大時仍被繼續“冷凍”著。(《明鏡月刊》39期) |
Posted: 09 Jun 2013 05:47 AM PDT |
--------------------- 阮銘小檔案 1931年出生於中國上海,15歲(1946年)加入中共。1948年考入燕京大學,後併入清華大學,擔任機械、水利兩系學生黨總支書記、團委副書記(後任書記)。1958年調任《北京日報》政法文教部副主任、理論部主任;1961年調至中宣部,後任調查研究室主任。 “文革”後1977年調至中共中央黨校,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參與中央文件、領導人講話起草。1987年,被中共開除黨籍。 1988年,前往美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做訪問研究。1997年到台灣,在淡江大學任教,2002年取得中華民國國籍,2004年至2006年被聘為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他是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 著有《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鄧小平帝國》、《中共人物論》、《兩岸統一百年大計》、《透視總書記》、《民主台灣vs.共產中國》、《從寧靜革命到寧靜建國》、《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我看台灣與台灣人》等書,以及自傳《尋找自由》(第一部)。 |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09 Jun 2013 01:44 AM PDT 有關這次非正式峰會,中美雙方的表現和兩國媒體的報道顯示出較大差異。 中國官方媒體引述習近平在安納伯格莊園對記者發表的談話說,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中美需要在加強對話、增加互信、發展合作、管控分歧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相比之下,美國方面對這次會晤的反應和評價則顯得更為冷靜,對問題的著眼點也更為具體。 《紐約時報》特別引述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的謹慎言辭: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才能把這些廣泛的共識具體地落到實處,這還需要未來數周、數月和數年的對話。 美國南加州克萊蒙麥肯納學院政治學教授裴敏欣在峰會前夕接受BBC中文網記者採訪時說,中國領導人有一個習慣,會使用籠統的和口號性的說法來定義兩國關係,但美國完全是根據實質性的具體交往得出的結果來定義關係。 具體問題裴敏欣說,美國的做法很簡單,那就是,我們是不是盟友。美國和英國是盟友,和日本是盟友,和以色列是盟友,但是美國從來不使用「新型」這類的詞匯。 他說,美國也不會看什麼「戰略伙伴」和「戰略合作」等很多中國定義的關係,而是完全看具體的問題。 裴敏欣舉例說,網絡安全問題能不能談得來,是否有具體行動,在會晤之後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是不是大大減少了。 他說,對於朝鮮問題,美國不會聽什麼「新型大國關係」,而是看你明天對朝鮮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美國完全是「聽其言,觀其行」,對口號的要求並不高。 的確,對比中國官方媒體內容比較宏觀的報道,美國媒體則使用大量篇幅描述了這次會晤對解決朝鮮半島問題以及網絡攻擊問題可能產生的具體影響。 習近平在這次會晤中提到的主要詞匯除了「新型大國關係」之外,還有「中國夢」,他形容「中國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美國《洛杉磯時報》星期六發表的一篇文章說,「中國夢」是習近平提出的最新口號,但他不是指實現個人財富,而是實現中國國家的強大和復興。 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夢與夢之間存在著差異,習近平的「中國夢」帶有民族主義的色彩。 躍生 BBC |
Posted: 09 Jun 2013 01:41 AM PDT 中國廈門發生嚴重公交車爆炸案後,一些中國網民紛紛質疑正在加州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何不提前回國。 正當習近平出國之時,中國吉林長春德惠市的一家屠宰場3日發生液氨洩漏爆炸事故,造成120人死亡和77人受傷。 而在「習奧會」舉行的首天,福建省廈門市一輛BRT快速公交發生爆炸,導致47名乘客死亡、34人受傷。警方其後表示,這場縱火案的嫌疑人陳水總因生活不順遂、健康欠佳而產生厭世念頭、報復社會。 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得知消息後的習近平和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等「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並委派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趕赴廈門指導處置工作。 然而,在許多中國網民眼中,習近平的這些動作比起他們對一個國家領導人許下的期望相差甚遠。 在新浪微博上,網友「吹過海峽的風」便問道:「吉林燒120人,廈門燒47人。為啥還不回國?」 比較除了質疑,更有網民引用外國領導人對類似事故的反應將之比較,批評習近平對中國民眾憐憫不足。 網友「伍恆傳媒」認為,「如果奧巴馬出訪中國,當他聽說國內發生重大群體傷亡事件(吉林大火死119人)和恐怖刑事案件(廈門公交縱火死47人)估計他會毫不猶豫終止訪問回國處置,而不是僅僅作出指示,讓有關部門去緊張有序的展開調查工作。」 「臨泉之樹」也稱:「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美國,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之流,早就該提前結束訪問回國了,哪還有什麼閒情逸致到什麼莊園吃大餐、搞夫人秀?」 此前,在英國倫敦伍利奇發生的英軍遇襲事件也成為網民用來比較的案例。 「iFUN_5」說:「英國才掛了一個士兵,首相提前結束外訪馬上回國。這個星期咱好歹死了百多號人啦。」 另一名網民「Kingof遊俠兒」也在微博上諷刺習近平說:「 英國死了一個衛兵,首相結束訪問提前回國。轉眼國內,吉林大火,吃墨西哥雞肉卷,看瑪雅金字塔;廈門爆炸,美國西部莊園行……」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領導人有必要在事故發生後立刻提前結束訪問回國。 「莉百佳」便認為,習近平提前回國也於事無補,事故發生重要的是執行程序和相關責任人,「而不是靠老大的一己之任」。 BBC |
Posted: 08 Jun 2013 11:38 PM PDT 明鏡新聞網記者 陳小平 華人數學大師張益唐“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相差都小於7000萬”的突破性發現,讓這位新罕布什爾大學講師一夕世界成名。許多人都想知道,他是如何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的,他是不是一個因思考數學問題撞上電線桿的數學怪人? 6月9日,受哥倫比亞大學邀請前來紐約講學的張益唐利用休息之餘在法拉盛湘水山莊與新朋老友聚會,約100人擠滿了二樓餐廳,其中慕名而來的,有不少是正在上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坐在我身邊的是一位專門自科羅拉多飛過來的中學生。 張益唐: 我有幸在2012年7月3日這一天取得了頭髮絲距離的大突破。(陳小平攝) 他的“淡定”非常罕見 這次聚會活動召集人胡平是張益唐的北大老友。他在介紹張益唐時說,儘管張益唐職業生涯中有過不順利,但從跟他的交往中,從來沒有見他唉聲嘆氣過,如果說到“淡定”,他的“淡定”是非常罕見的。 對張益唐知根知底的胡平說,張益唐並不是一個數學怪人,他有許多方面的愛好。他對文學、藝術、體育都有興趣,他對唐詩宋詞的造詣,學中文的人未必比他厲害;在體育方面,他對NBA和美國大學生聯賽非常著迷,著迷到關鍵場次舉行時,他都不敢看電視,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看報紙。 在與明鏡新聞網記者交談時,他披露自己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尤其喜歡勃拉姆斯,他說,勃拉姆斯的音樂充滿邏輯,幫助他思考數學問題;在體育方面,他非常喜歡NBA,曾經是凱爾特人的超級粉絲。 張益唐:有三件事覺得很高興 張益唐在與聚會者聊天時說:“有人問,我是如何做出這種成就的。我說:‘堅持下去’。當初我只知道我研究的東西是專業裡很好的東西,但我從來沒有想到它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現在的我好像成了公眾人物似的。” 不過,張益唐說,他有三件事覺得很高興:第一,這個事情終於做出來了;第二,它得到了承認,而且沒有想到會那麼快;總共才三個月;第三,我最近看到《紐約時報》一位記者引用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一位教授的話說,前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與他的研究之間的距離只有一根頭髮絲那麼短的距離,但就是這根頭髮絲的距離無法取得突破,“ 我有幸在2012年7月3日這一天突破了這根頭髮絲的距離”。“我記得我當時用英語問自己:‘Why not?’” 張益唐說,有人問我,你當時的靈感是如何來的?我說:“這是我長期積累的結果。”在與明鏡新聞網記者的交談中,張益唐說,雖然這個研究時間是四年左右,但自己1978-1982在北大當學生時,就已經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此外,之所以能成功,還在於他的”lucky”。 他包出的餛飩都是一樣大小,整齊 與張益唐有20多年交情的華裔政治學者馮勝平在聚會時說,張益唐真是鑽到數學中去了。他說,在他們家包餛飩時,他包出的餛飩都是一樣大小,整齊,這就是他做事風格。他包混沌時,肉餡和面都會正好合適,因為他事先已經精確算過。馮勝平介紹說,張益唐有著照相機一樣的記憶力,他從來不需要電話本,每年在朋友生日時,會準時給朋友打電話祝福。他說,數字之間都有關係,數字越多越好記。有一次,兩人一起聊天,聊到毛澤東1966年7月8日給江青的一封信,馮勝平剛開頭,張益唐就開始背誦,從頭到尾,一個字不差。明鏡新聞網記者在現場看到,馮勝平要喝酒之後的張益唐當場說出某人的電話號碼,張益唐幾乎是脫口而出,馮勝平不得不再次驚訝。 張益唐老友胡平說:他的成功是寧靜與淡泊的結果。(陳小平攝) 馮勝平介紹說,張益唐出門時,喜歡拖著行李箱,永遠帶著一瓶酒。從馮家到普林斯頓距離不近,張益唐要去看書,馮勝平說用車送他,張益唐說不用,他可以邊走邊思考。這個幾千年的東西,讓張益唐搞出來了,張益唐說是lucky,實際上是張益唐的堅持,張益唐的興趣就在這方面。 他能喝一瓶二鍋頭 聽到張益唐如此好酒,明鏡新聞網記者問他,你大概有多大酒量?張益唐說:“一瓶二鍋頭沒有問題。” 馮勝平:張益唐真是鑽到數學中去了。(陳小平攝) 聚會結束之後,張益唐在接受明鏡新聞網記者專訪時,進一步披露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數學研究逸聞、他自己對該項突破性研究的意義評價、未來研究計劃、張益唐的家庭、初戀與婚姻等,專訪全文將即將出版的《明星》雜誌第三期刊登。 |
Posted: 08 Jun 2013 09:44 PM PDT |
Posted: 08 Jun 2013 09:44 PM PDT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10 Jun 2013 07:30 PM PDT 習近平在安納伯格莊園邀請奧巴馬跳舞,告訴奧巴馬這將是「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舞蹈,名字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奧巴馬沒有轉身而去,而是看覑習近平熱情的眼睛說:「可我還想知道為什麼我要與你共舞?」
這支「舞蹈」最終是跳成中美「雙人舞」抑或中國的「單人舞」——這是「習奧會」後世界關注的焦點。 區分「雙人舞」還是「單人舞」關鍵在中美尤其是美方是否認可「新型」二字而非國際場合司空見慣的外交辭令「提升雙邊關係」。 安納伯格莊園人去樓空之際,中國給出的答案是:「共舞」完美完成。官方媒體新華社發文稱「中美元首同意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但文章在至關重要的美方態度上援引奧巴馬的話稱:「我和習近平主席都認為,當前美中雙方面臨覑把兩國關係推向更高水準的獨一無二機遇。我將致力於不錯失這一良機」。又是「提升雙邊關係」!「新型」二字哪裏去了?且奧巴馬只是「致力於不錯失這一良機」,能否做到還在未定之天!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認為,「共舞」意味覑共舞者從此「平起平坐」,等於原本「美上中下」的局面將變為「中美等同」,或曰「中國單方面地位提升」。奧巴馬有理由問:「你的提升就是我的降低。請問:在你單方面得利之外,從共舞中你還得到什麼,而我又得到什麼?」 從目前官方和內地媒體的解釋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大抵是不同社會制度國家、新崛起大國與原有大國之間和平共處,互利雙贏,其要害在於「彼此尊重核心利益」。 美國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 美國若真能認可這種新型大國關係,中國至少可在四個方面得益:一、在目下愈演愈烈的領土糾紛中,包括中國與日本、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的領土、領海糾紛,還有潛在的與韓國、朝鮮此伏彼起的過招中,美國應該「噤聲」。二、涉及中國大陸與台灣問題美國必須「失語」,遑論對台武器軍售。三、新疆、西藏大到爆發以前發生過的暴亂事件小至「僧人自焚」美國不得置喙。四、中國的自身治理美國不得評頭品足。 美國能做到嗎?恐怕做不到。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價值觀」的差異。在領土糾紛中,美國也有令中國不爽的迥異看法,如釣魚島,美國認為在所謂「購島」之前的半個世紀日本一直安靜管轄該島而中國沒有聲音。台灣問題涉及美國的歷史承諾,涉及對一個在美國看來的「民主實體」的維護。新疆、西藏沒有領土問題卻涉及「人權」、宗教自由。在在不離美國的核心價值觀。 那麼美國為何沒有轉身離去?自然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一方面,今日之美國,雖然仍是全球唯一的霸主,但要想靠一己之力解決國際上諸多重大問題已是力不從心;另一方面,要解決世界上的重大問題,沒有崛起中的中國的參與已經變得愈來愈困難,包括直接與美國利益相關的朝核問題、伊核問題、反恐問題、環境問題、經濟問題等等。而一個老牌霸主如何面對一個新崛起的大國,新老大國如何相處,更是美國愈來愈迫切需要尋找的答案。 不過,在「習奧會」前一天,奧巴馬任命「美國鐵娘子」蘇珊賴斯為事實上主管包括對華在內美國外交事務的國家安全顧問,同時任命「人權強硬派」鮑爾接替蘇珊賴斯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這對於「安納伯格莊園雙人舞」似乎並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香港 明報 |
Posted: 10 Jun 2013 06:21 PM PDT 內地天氣反常,出現北雪南澇的奇特景象。繼早前華北多處地方出現冰雹暴雨的反常現象,甘肅省自本月八日以來連續兩天下雪,著名旅遊點河西走廊的積雪更超過十厘米,持續降雪令走廊中部有一百多頭剛剪毛的犛牛凍死;至於湖北、廣西等多個省市則暴雨成災。水蛇之年,水多為患,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可說是上天預警,如果當局不及早謀劃應對,更多災難將會接踵而至。
按照中國農曆,今年為癸巳年,生肖屬蛇,為水蛇年。每逢癸巳,蛇妖必然作怪,興風布雨,水災頻仍。據記載,一八九三年,全國一百七十九個縣受災,海河大水,部分河流決堤氾濫,六十餘縣受災;雲南省山洪泥石流頻發,四十餘州縣受災;黃河下游洪水氾濫,多處不見人煙,北京城內更是「無室不漏,無牆不傾。東舍西鄰,全無界限。而街巷至結筏往來」,「永定、左安、右安各門,雨水灌注不能啟閉,行旅斷絕,一切食物不能進城」。 一九五三年也是癸巳年。那年的五、六月份,北京地區的降水量比常年偏多七成左右,多處河堤崩塌,北京地區因澇受災面積達一百零二萬畝,受災嚴重的通縣、大興等地更成一片澤國。 有專家統計,每當癸巳水蛇年,北京發洪災的機率高達八成。如今又是癸巳年,北京能否安然度過這個盛夏呢?同時,國家主席習近平亦是屬蛇,今年恰是本命年,諸事不利。 順勢而為 趨利避害 按照蛇的特質,蛇頭及中段部位最為有力,水蛇作怪、興風布雨往往是在年頭歲中,到七、八月份最為猛烈,年終時反而虎頭蛇尾,雨水稀少。明年天干地支為甲午,生肖為馬,民間稱為「木馬之年」。從命理上講,甲為木,午為火,因此二○一四年是火很旺的年份,往往是大旱之年,或者常有血光之災。 以一八九四年為例,該年經歷水蛇年後的大澇,中國迅速陷入大旱。史書記載,當年「春季大旱,春播後苗沒出,莊稼絕產」,晉北大旱導致一百多萬人死亡。此外,當年爆發中日甲午之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賠款二億両白銀,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雖然目前還未進入甲午年,但中日之間已聞到愈來愈濃烈的硝煙味。在美國支持下,日本安倍政權軍國主義迅速回朝,窮兵黷武,磨刀霍霍,劍鋒直指中國,釣魚島爭議很可能成為新一輪中日甲午之戰的導火索。如果中方不及早做好準備,大國崛起的進程極可能被這一戰所中斷。 雖云「天機不可洩露」,但天道循環,必有迹可尋,適時回顧歷史,總能找到未來的方向及相關徵兆。關鍵是當政者能否從上天的預警中捕捉天機,順勢而為,趨利避害,掌握主動,使國運更加昌隆。 太陽報 |
Posted: 10 Jun 2013 06:02 PM PDT 國家鐵道部原部長劉志軍日前受審,被扣押的財富非常壯觀。除了權錢交易、玩弄女性,劉志軍還指使山西女商人丁書苗為其跑官買官「四處活動」,堂堂正部級高官居然也在跑官買官,不知道這些錢究竟送給誰?中紀委打老虎又怎能拈輕怕重?
司法機關追繳劉志軍的受賄贓款,扣押的有人民幣、美元、港幣、歐元、股票、理財產品、酒店股權、房產、汽車、珠寶、文物等,價值幾十個億。奇怪的是,當局並未詳細公布這些不義之財的具體細目,比如被扣押的三百多套房送給了誰?如今又在誰的名下?司法機關語焉不詳的背後,或許有難言之隱,更可能是為尊者諱,不敢驚動背後的大老虎。 劉志軍與丁書苗大搞權錢交易,數額巨大,丁還為劉提供了三名女子供其盡享齊人之福。凡此種種,國人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真正讓外界吃驚的是,劉志軍為了轉到地方省市任職,以及為一名親信副部長晉升為正部長,並為早前被雙規的前鐵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洪達開脫,居然請丁書苗「四處活動」,丁為此向有關方面行賄數千萬元。 厚此薄彼 難以服眾 劉志軍也算是一名高級幹部,但竟然連他這個高幹都認為省委書記、部長一職需要用錢來買,貪官犯法可以花錢減刑,試問中國的吏治、司法腐敗到了何等程度?又如何讓百姓相信高層清正廉潔? 眾所周知,正部級官員升遷、轉任、考察的權力掌握在中央組織部和中紀委手裏,通常須經中央政治局委員層級人員推薦,政治局常委點頭才能調動。也就是說,劉志軍讓丁書苗去「活動」的官員,應該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層級,這是多麼可怕的案情!中紀委反腐只查劉志軍,卻不敢查他所行賄的對象,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如何讓百姓心服口服? 以往買官賣官大多發生於基層,如今卻發生在劉志軍這樣的高官身上,充分說明中共官場已不是病在肌膚,而是病在腠理,已經深入要害。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中紀委繼續諱疾忌醫,為尊者諱,不敢直搗黃龍,亡黨亡國將再也不是危言聳聽。 封建社會素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的惡習,如今卻是「刑不上政治局常委」,一旦成為政治局常委,等於脫離司法束縛,拿到免死金牌。以溫家寶為例,《紐約時報》指名道姓、圖文並茂地披露其家族二十七億美元的巨額財富,但當局至今都不敢查,更遑論動其一根汗毛。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這種反腐敗與其說是肅貪,還不如說是肅敵,沒有任何公平正義可言。 東方日報 |
Posted: 10 Jun 2013 02:04 PM PDT “我在2011年2月22日被帶到廣州從化區‘被旅遊’,我於3月1日被帶到番禺區正式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監視居住’,3月2日又被帶回家進行抄家。之後,5月26日被改變‘監視居住執行地點’帶回廣州家中軟禁,每天需要早晚到樓下崗亭簽到。總共被失蹤94天。一直到8月31日法定監視居住半年期滿,當局‘撤銷案件’,我才恢復自由。” 茉莉花革命事件受害者野渡。 “開始帶我走時的理由是廣州要開兩會,所以需要外出旅遊幾天,接著在軟禁的賓館裡直接送進了秘密關押場所。”“關押地點是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的‘廣州警察培訓中心’,平素是所謂雙規廣州處級以上幹部的場所”。 “他們於3月5日到3月12日對我進行了審訊,審訊人員分為早晚兩班,早班從早上7點審訊到晚上6點,接著晚班從晚上7點審訊到早上6點。每天只有早上6點到7點這一小時能歇息一下。” 野渡遭控的六條罪狀 “開始的審訊主要就是要追查所謂的茉莉花革命發起者和參與程度,所以日夜審訊,並且先定了‘煽動顛覆政權罪’,再審訊逼供查找‘犯罪’證據,包括以往所有的維權經歷。項目組的審訊人員由來自廣州市公安局的各部門抽調組成。負責我的四名審訊人員分別來自廣州市公安局政治處、廣州市公安局預審處和刑警大隊預審處。 他們自始至終不肯透露他們自己的名字,其中來自政治處的審訊人員態度尤為惡劣。最後給我定了六條罪名:1.參加反動組織獨立中文筆會,並擔任主要負責人。2.撰寫了大量文章和經常接受海外反動媒體採訪,鼓吹推翻社會主義制度、人民民主專政。3.策劃組織了2010年12月10日的廣州慶祝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聚會。4.於2009年7月印製‘一黨獨裁,遍地是災’的文化衫並大量派發和穿著爬廣州白雲山宣傳煽動人民群眾對黨的不滿情緒。5.簽署旨在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反動綱領《零八憲章》。6.參加了2011年2月15日的‘二一五反革命聚會’。 “看守人員來自廣州市番禺區公安局治安大隊,看守我的共四人,日夜輪班24小時在我身邊看守,每月輪換。他們都是年輕人,處於公安系統的最底層,經常上網,所以對社會的黑暗也感同身受,對我們被關押持同情態度,暗中幫了我不少忙。” “被關押期間,他們強迫我寫保證書和悔過書。我被關押後,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在3月15日派負責人權事務的領事到我家中向我家人瞭解了情況,同時我所在的獨立中文筆會向歐盟和美國國務院都反映了我的情況,在3月下旬美國國務院和中國外交部進行了交涉,在此壓力下,中國外交部派員到廣州瞭解我的情況,最後當局決定轉回家中監視居住。” “開始關押的一個月,除了審訊外,平時只能在被關押的房間靜坐,不能放風,沒有報紙電視,整整一個月沒有見到陽光,房間燈光24小時都要開著,我感到每一秒的時間都無比漫長,為了打發時間和防止自己陷入反應遲鈍、記憶力衰退等情況,我每天堅持默背唐詩宋詞,回想自己讀過的書籍等,這樣挺了過來。關押一個月後,由於外交壓力,我在裡面的情況稍有好轉,能看到報紙了,每天也有一定的時間可收看電視”。 高喊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習近平。 習近平會是匆匆過客? 十八大後,政法委書記被踢出九常委,中央政治局常委縮減為七人。習近平、李克強上台之初的一些舉措,也給了很多人幻想的空間,甚至一度有傳言稱習近平會動手處理周永康。然而時過境遷後,一些人則陷入了反思中。中國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還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老路、死路一條?浦志強向《內幕》分析,歷屆領導人都信誓旦旦過,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說反腐敗要一查到底,不論涉及到誰,涉及到哪一級,他們都絕不手軟的。朱鎔基曾撂下狠話,說準備百口棺材號稱要蹚地雷陣闖萬丈深淵的,但每次都虎頭蛇尾令人百感交集。他希望習近平能言必信行必果,反腐敗要是能有新高度,當然也不錯,前提是依法辦案,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浦志強還認為,中國在胡溫手裡耽擱了十年,經濟發展了,公平和環境都犧牲了,最需要的秩序和規則,要麼沒能夠建立,要麼被他們自己破壞了。他對《內幕》說:“我相信,中國再不能這樣混下去了,無論是否有這種主觀上認識,習近平大概都必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了——否則他就會成為匆匆過客。我不是政治預言家,無法預測他是否會啟動真正的政改,我只能說我期待中國社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
Posted: 10 Jun 2013 01:37 PM PDT |
1989年6月3日23時(續前) 姜宏,一名北京市民,和她的先生,到天安門廣場看望學生們。她看到廣場“滿目是人”,感到“空氣越來越緊張”。但她發現廣場上的學生和市民,和她這樣抱著“來看看”的心態的人完全不一樣,“他們好像在等著什麼似的”。 當姜宏和她的先生走到北京市急救中心時,看到此處有許多人,並有受傷的軍人從西邊送來。 我們停下來,瞭解到是戒嚴部隊在六裡橋處受到市民攔截所致。 我們主動協助打開一條通道,讓傷患順利通向急救中心大門。 這時,也有從西邊來的軍隊,當即就被我們截住了。他們的領隊只得叫他們停下。 我們馬上三三兩兩圍著這些大兵講真相,揭穿政府的謊言。大部分在默默聽著,也有人提問,從他們的面部表情和所提問題來看,他們完全是被騙來的。 當時,我講著講著竟不由自主的哭訴起來。讓他們千萬不能向這些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市民開槍。 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有呼嘯而來的救護車,送來的則是受傷的學生和市民,並說軍隊向學生開槍了。我們更是積極維護秩序,以便傷患儘快通過。但我心裡想:這些傷患是被橡皮子彈擊中的。 這時,形勢更緊張了,槍聲不斷。可救護車不見了。送傷患的換成個體戶的平板車和自行車了。聽說是接到命令不許單位出車救人。 當時,我看到一平板車上趴著一個女孩。一個幫忙推車的人,還用一隻手捂著她的後背說:她背後被子彈打了一個洞。我看到一灘血在此人的手和女孩的背上。 當時我就懵了。大腦一片空白,欲哭無淚,欲喊無聲。回頭看急救中心大廳已躺滿傷患,不斷傳出有死亡的。 我只是機械地維持著秩序,也是我此刻唯一能為我可憐的同胞做的事。也不知什麼時候,又有大隊大兵端著槍跑步奔向天安門廣場,同時伴有槍聲。 我隨著人流,急忙躲進附近一百姓家的院中,蹲在窗下。既不害怕,也無思維,但耳中仍聽到激烈的槍聲。(《我經歷的“六四”前後》,姜宏,大紀元新聞網,2004年3月21日) “黎明即將到來” 在北京市公安局,值班員警陳葆琛正在忙碌著。他用汗津津的手,捏住乳白色的話筒,一遍又一遍地呼叫著:“……你在哪裡?大本營呼叫,聽到了請回答……” 他在戰績中寫道: 長方型電台上的紅色指示燈在閃亮,那是我發出信號的標誌,只有下方桔黃色指示燈閃亮時,才表明對方已經收到了我的呼叫,並向我回報。然而,那桔黃色的燈始終沒有亮;豈止沒有亮,電台裡連噝噝啦啦的電流聲也沒有。 這是6月3日晚十一點鐘。自4月15日到現在的一個半月裡,處辦公室的電台裡,幾乎每晝夜都可聽到我們和兄弟單位的呼叫聲。一會兒是勸阻遊行的學生,一 會兒是維持天安門廣場的秩序,一會兒是迎接戒嚴部隊……電台創造了建台以來的最高利用率,呼叫聲、回答聲、嘈雜的電流聲不絕於耳,人們仿佛扔下了日常該做 的工作,捲進了一個巨大的漩渦裡,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著鼻子走。 我和我的同事,每天都在密切注視事態的發展,隨時都想為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出一把力,都堅信這一天終究會到來。 ……電話終於響了,那鈴聲清脆得令人興奮。處長放下電話後鄭重宣佈:“局領導命令我們:一、派40名預審幹部,20名和宣武分局的同志一起做審查工作……;二、做好機關內部的保衛工作,特別要確保看守所的絕對安全。” 不言而喻,今夜將有暴風驟雨。人人摩拳擦掌,個個躍躍欲試。…… 街上靜極了,沒有人影,也沒有車輛,顯得這個不尋常的夜晚格外黯淡。我一溜小跑來到離機關有兩站地的右安門裡,那裡的情景又不能不使我震驚: 幾輛原本規規矩矩停放在汽車總站的56路大公共汽車,被橫七豎八地堵塞在護城河橋的這一頭。從橋上望去,往右安門外大街盡是一輛挨一輛的軍車。一幫痞子模樣的人在為首的軍車前張牙舞爪。…… 一個戴著某某大學牌牌的青年,爬上橫放著的公共汽車車頂。他的頭上紮著一條布帶……飄帶是紅的……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黑字。 “市民們!”車頂上的青年手裡舉的小銅喇叭發出了南腔北調:“頭可斷,血可流,自由民主不能丟!我們一定要頂住部隊,不許他們進城!……” “好!” “好!” 堵車的人們喊出了如舊社會戲園子裡捧場時才有的叫好聲。並且有的伸出大拇指,有的用食指和中指做出了橫行著的螃蟹的大夾狀。…… 突然,從西北方向傳來了槍聲。 那槍聲似乎離我們這裡很遠,但在黑暗與寂靜中卻使人聽後為之激動,就像新年聽到辭舊迎新的爆竹一樣昂奮。 “開始反擊了,老陳,你到看守所院去看看,那裡別發生什麼問題。”處長對我說。 我快步趕到看守所大院,那裡大牆外大約1000米處就是右安門橋頭。靜夜裡,我聽到從右安門橋頭方向傳來陣陣喊叫聲。那喊聲真像我幼時在鄉下聽到的暴風雨即將來臨之際的蛤蟆吵坑。具體喊什麼無法聽清,似乎是在叫:“當兵的,回去!”“不准進城!” 我擔心地望瞭望旁邊的監所,那裡關押著全市刑事犯罪的尖子。在這關係到國家存亡的生死搏鬥關頭,且不說這些十惡不赦的傢夥越獄出去為虎作倀,就是乘機鬧起監來也不易收拾。 幸好幹部們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從一扇扇關著的窗子裡,透散出昏黃的燈光,看出犯人們像往日的夜半一樣正在酣睡。 從右安門方向傳來機動車前進的轟鳴聲和部隊向城裡挺進的整齊的腳步聲。 我看到,在東方,大約虎坊路和天橋一帶的上空,隨著槍聲一束束耀眼的火光衝向夜空。 那是戰士們在對空鳴槍開道。那槍聲雖不很急,火光也不很多,但卻似雷鳴,似閃電,猛烈地撕扯著團團籠罩著北京的黑色夜幕,迎來即將黎明的曙光。(陳葆琛,《戒嚴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在中南海,總理李鵬一直在接收戒嚴部隊強行開進和天安門廣場學生的動態消息。 “23時南面在虎坊橋,東北面在安定門,東南面在崇文門,東面在建國門,”他在日記中寫道,“以及東面在煤炭工業學校前,有四百多輛軍車被阻、被搶、被燒。” (《關鍵時刻:李鵬日記》,李鵬著,網路電子版,日期不詳) 6月3日深夜,李鵬一直在接收戒嚴部隊強行開進和天安門廣場學生的動態消息。 屠殺見證人王曉明,到達離木樨地約一百米處科學院大樓下。他看到長安街上的路燈被全部關掉。但其它街道上像平常一樣開著路燈。 “我看不清長安街。子彈在頭上呼嘯而過,並聽到炸子兒在離我頭上不遠處啪啪地響。但是看不到火光。”他寫道,“一輛救人的公共汽車停在前面,裝了兩人開走了。”(《目擊實錄》,王曉明 文,華夏文摘增刊,1994年“六四”五周年專輯) 裝甲車和軍車列隊,向天安門廣場挺進。屠殺見證人黃穗生,與無數的市民和學生,跟隨軍隊的車隊“一幢樓又一幢的向東移動”。他們齊聲高呼:“法西斯”、“流氓政府”、“殺人犯”。 “我們在樓房黑影下,軍隊頭頂上街燈雪亮,看不見我們,也不敢離隊向路邊走,”他寫道,“什麼地方喊就朝那個方向開槍。”即使如此,軍隊依然“走走停停”。“在每一個路口都受到阻擊。”(《解放軍殺人目擊記》,黃穗生文,《百姓》,1991年6月4日) 在北京市東城區收容所,余志堅還沒有入睡。此前,他和朋友喻東嶽和魯德成赴京聲援學生們的抗議。這三名來自湖南省的青年人,在5月23日,用雞蛋和油畫顏料拋向他們的老鄉——毛澤東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畫像,後被逮捕。 余志堅聽到外面槍聲大作,持續不斷,直到天明。“我當時感到極度的震驚,尤如五雷轟頂,心裡頭翻江倒海,徹夜未眠。”他伴隨著外面的槍聲,在日記本上寫 道,“中國歷史,人類歷史最為黑暗的一頁正在揭開!”(《八九回顧:我所認識的六四“暴徒”(之一)》,余志堅文,《人與人權》,2007年5月27日) |
Posted: 10 Jun 2013 01:27 PM PDT 內容提要: 左是政治正確 體制內報告誤導最高層判斷力 成都美國總領事館內外的明槍暗箭 美國國安部的中國富二代檔案 政治局常委會否決國務院城鎮化草案 習近平架空李克強 發改委打馬虎眼掩飾高層分歧 內閣成空殼 寧下滑不泡沫 中國經濟準備硬着陸 權貴靠世襲 胡錦濤之子嘉興當書記別有用心 黨的中國夢:個人不能再有夢 高官落馬前的“最後一面” 習近平和學子通信純屬沒事找事 網民嗆汪洋:黨更要注意形象 衣俊卿黯然消失,常艷頻頻出鏡 強奸之後繼續強奸 共產黨空前絕後的邏輯 強奸之後繼續強奸 共產黨空前絕後的邏輯 《明鏡月刊》 (印刷版)長期訂閱: 【明鏡月刊】(電子版) 長期訂閱: |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
Posted: 10 Jun 2013 12:07 PM PDT 《外參》編譯 段灼華 中美總是以一種特殊關係共處──需要彼此,可是,又對對方充滿不信任,私下小動作頻頻,且有鑑於兩國之強盛,他們之間微妙的互動都能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現在,雙方的爭吵事項可能還延伸到外太空。2013年4月29日,美國共和黨議員邁克‧羅傑斯(Mike Rogers)發表聲明,質疑美軍非洲司令部選擇中國商業衛星為美軍提供通信服務,將嚴重威脅美國情報安全。 這不是頭一次美國對中國產品,尤其是通訊器材,心懷猜忌。2012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發布一份長達52頁的報告,建議:在國家安全考量下,美國企業應拒絕使用來自中國電信業者華為(Huawei)和中興(ZTE)的設備與服務,報告也警告,在涉及機密的系統上,美國政府機構更應排除來自華為與中興的零件設備。 然而,根據《連線》(Wired)雜誌,美國五角大樓表示,使用中國衛星“亞太七號”(Apstar-7)的決定,是基於“獨特的帶寬和地理需求”,且沒有其他衛星公司能“覆蓋更廣泛的地理範圍”。中國對非洲的耕耘向來不是秘密,過去十年,在非洲共投資750億美元,開展各種開發工程和項目,就衛星技術而言,中國的優勢自然比美國強,因此,國防部高層官員也指出,“亞太七號”是支持目前美軍“行動需要”的唯一選項。 美國借重中國商業衛星提供通訊服務是否引火自焚有待觀察。 生而為錢的溫雲松 有趣的是,“亞太七號”屬中國衛星通信集團擁有。中國衛通是一國營企業,公司董事長為溫雲松,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之子。在中國衛星事業中,中國衛通有獨特地位,提供廣播電視、數據多媒體、互聯網接入以及應急通信等方面服務。不過,溫雲松擔任董事長一職,顯現中國高官子女把持國內重要產業以攫取大量商業利益的普遍現象。如紐時記者張大衛的知名文章《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所寫,“經過調查溫雲松的各種投資,並採訪了與他相識多年的人士,《紐約時報》發現他涉足的交易領域極其廣泛,獲利甚豐,即使在他太子黨同輩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再者,“他不會對用自己的影響來辦事感到不好意思。” 該篇調查報導獲普利策國際新聞獎,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中國記者面臨太多壓力、太沉重審查,反而讓監督官員及其親屬的權力旁落到外國媒體手上。縱使紐時因此事遭中國屏蔽,但張大衛的努力讓世人明白:自稱清廉、形象親民的溫家寶,其家人如何通過裙帶關係積累巨富達27億美元,而此次中國衛通成為新聞焦點,又讓大家重新注意到了溫雲松。 溫雲松在溫家寶第一屆總理任期內似乎羽翼未豐,沒有太顯露頭角,很長時間保持低調。“溫雲松”三個字,更在百度之類的搜索引擎上,是敏感字詞。英文名叫作Winston的溫雲松,曾留學於美國西北大學,雖然西北大學稱不上美國頂尖名校,但也算赫赫有名。溫回國後原本想求職於摩根•史丹利,但因身分特殊被拒──外商擔心他們難以駕馭太子黨。 溫雲松涉足的交易領域極其廣泛,獲利甚豐。 時間回到2000年,溫雲松自行在北京創業,設立為銀行和證券公司提供網絡建設的優創科技有限公司(Unihub Global Network),與國際知名廠商戴爾、北電和思科均有合作關係,並同時在深圳、上海和武漢設立分公司。據說,當時溫為了隱瞞身分,給自己起了“陳松”這個化名,行走於公開場合,但圈內人都知道,陳松就是溫家寶公子,是一位“隱形大亨”。 短短不到幾年,優創一舉蛻變成中國IT界最知名的服務商,不過,令業界刮目相看的不是公司業績,而是其創辦人了不起的背景和合作者,這自然跟溫家寶就任中國總理大有關係。2003年3月,溫雲松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次子李澤楷合作,優創獲李澤楷大幅注資,持股達51%,之後更增長至70%。中國總理之子跟香港首富之子情投意合,可謂最顯赫的權錢結合。因此,優創之所以能迅速發展壯大,與其說中國IT產業潛力無窮,倒不如說溫雲松掌握天時地利人和,而且從不避諱利用關係為自己謀利。(《外參》第37期) |
Posted: 10 Jun 2013 10:58 AM PDT 《外參》記者柯宇倩/1989年6月3日夜裡至6月4日凌晨到底發生什麼事?是促成杜斌開始收集六四事件資料的原因。如今,杜斌多年來的心血均集結於《天安門屠殺》一書中,透過不同人物、不同地點、不同角度,從底層人們的視野還原這起事件的真相。 如何判斷資料的真實性? 《天安門屠殺》所採用的資料來自四面八方,有官方和民間出版的書,有來自新聞網站的報導、網路論壇的帖子,也有從雜誌裡收 集而來的文章。書中所採用的官方資料較少,多半為民間人士所撰寫的文章。杜斌解釋,官方資料只是為了印證一下在具體的某個時間段內,官方和軍方在做什麼, 因此並不是重點。 收集如此多的資料,是否內容均是確實無誤,也是個問題。杜斌對《外參》說,他判斷訊息是真是假的依據主要是時間。雖然親歷者在當時只有一個大致的時間概念,不會很精確,但同一個時間段內,很多時候不同人所提供的訊息是重疊的,這就可以判斷這些人所描述的情況是真實的。 此外,杜斌也認為,能針對這件事寫出上千字的人,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很難編造出來。“我在看資料時,有一種直覺,就是這 起事件如此重大,你都不敢輕易地去寫什麼,那些沒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根本沒有資格去說什麼。另外,有的作者在網路上使用筆名,就是為了說這件事,所以如果 你不相信他寫的東西,還能相信什麼?” 《天安門屠殺》也引用了不少《關鍵時刻:李鵬日記》(《李鵬六四日記》)的內容,此為鮑樸所擁有的一份據稱出自李鵬之手的文件,為李鵬在六四事件期間所撰寫的日記,但日記是否真是李鵬所寫仍有爭議。 據《亞洲週刊》報導,李鵬日記原計畫在2004年出版,但遭中共中央政治局否決,只能少量印刷,在中共高層內部傳閱。杜斌對《外參》表示,他相信日記的真實性,因為李鵬 為了脫罪,只有把當年參與決策的人以及一些細節都公布出來,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但先前欲出版遭到中央政治局的反對,因此李鵬更想在有生之年把當年的細節說 出來,“最少證明屠夫不只是他一個。” 李鵬日記提到:整個六四事件在天安門廣場上沒有一個人死亡。成整部日記中相當受爭議的一句話。杜斌認為,李鵬說這句話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當天沒有去廣場。 但並不能因此認定天安門廣場沒人死亡。杜斌提出一項佐證,證明確實發生了死亡事件。“我一個在北京的朋友,當時是北京軍區65軍戒嚴士兵,現在是一名畫家。6月3日夜裡,他的領導給他一台照相機、20個膠捲,因為當時他胃不舒服,領導說,你幫我們拍些照片,就不用去參加清場,他就拿照相機去了人民大會堂的領導辦公室、樓頂上、廣場上拍了一些照。” 《天安門屠殺》也收錄了這名友人的《原戒嚴部隊士兵1989年廣場日記》。日記寫道: “7點鐘後,我和炮連連長,還有五個戰士,去值勤時,才看到大會堂的一層幾個大廳裡躺的全是受了傷的軍人。他們躺在地板上,好 多人渾身是血,也有的大腿和胳臂好像是斷掉了,部隊的醫務人員正在忙著給他們用白紗布包紮著傷口。有的重傷患,醫務人員臨時用大會堂裡的屏風,把他們圈了 起來。 我們值勤從大會堂裡出來,穿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周圍到處是學生仍下的標語橫幅。雨水把標語上的筆墨色和紙的紅色浸泡了下來,黑紅色的污水順著紀念碑的臺階四處流。 往南面走,學生的物品堆得像山一樣高。火焰加雜著雨水發出吱吱地叫聲。” 杜斌對《外參》指出,2009年6月2日他前去採訪這名友人時,對方回憶,在廣場上一個帳棚面前看見了一個女孩子的頭髮,扎著馬尾辮,辮子用一根紫色的頭繩紮起,頭髮好像被粗暴地剪掉,給了他很深刻的印象,事發至今20年都還記得,他還為此畫了一些與頭髮相關的作品。 當時,與杜斌一同前去採訪的記者問:你有沒有看見廣場上有死人?對方大約沈默了30秒,說:“有沒有死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沒看見。” 2012年6月4日,此名畫家在香港油麻地活化廳展覽了在1989年6月4日上午拍攝的坦克車排滿廣場的照片,活化廳負責人李俊峰接受《蘋果日報》採訪時表示,這名畫家告訴他,當日上午清場時,他 在天安門廣場上,看見一個女生血肉模糊的屍體,屍體的附近發現了頭髮,扎著一個馬尾辮,還有一個紫色的頭繩。杜斌當下立刻明白,該名畫家接受自己採訪時, 因為顧忌著自己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因此沒說實話。 《天安門屠殺》 |
Posted: 10 Jun 2013 07:08 AM PDT |
中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成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年4月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家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
Posted: 10 Jun 2013 05:44 AM PDT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10 Jun 2013 04:17 AM PDT 一家英国报纸和一家美国报纸指认美国国安局一名合同雇员是泄露这一情报机构正在监视美国人电话通话信息的消息来源。
今年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说,他敦促英国卫报和华盛顿邮报说出他就是他们的消息来源。他向这两家报纸表示,他不会躲藏,因为他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 上个月逃离美国前往香港的斯诺登表示,他知道他将因自己的行为而遭致打击。但是他说,他愿意牺牲自己非常舒适的生活,来披露他所称的美国正在建造的一个大型监视机器的真相。 斯诺登同时还告诉华盛顿邮报,他准备在任何一个他认为有着言论自由和拥有广泛隐私权的国家寻求避难。 英国卫报上星期报道说,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收集千百万美国人的电话记录。英国卫报和华盛顿邮报还报道了另一个被称为“多棱镜”的机密项目,这个项目允许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直接进入主要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 美国官员没有否认这些报道的内容。他们说,没有人监听任何人的通话内容,并表示他们搜集的数据已经阻止了几起恐怖分子的阴谋。 美国司法部表示,已经展开针对这次泄密的刑事调查。 美国之音中文网 |
Posted: 10 Jun 2013 04:14 AM PDT 在紧张气氛笼罩朝鲜半岛数月之后,南北双方代表在板门店达成一致,决定本周三在首尔举行两国部长级会谈。主要议题将限制在开城、金刚山旅游等务实领域,暂不触及敏感争议。 朝鲜与韩国的代表在进行了旨在重建信任的马拉松式的谈判之后,于周一就两国间举行高级别会谈达成共识。 据法新社报道,周日的准备性会谈在板门店--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的地方举行,这也是南北双方在两年多的剑拔弩张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 这一艰难的会谈从周日一直持续到周一早晨,经过长达17个小时的通宵谈判,双方才就进行更具实质性对话的框架达成了艰难的协议。法新社认为这也显示出,自从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以来,这六十年里朝鲜半岛从未建立过真正的互信。 不过,谈判代表最终还是一致同意,本周三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一次为期两天的高级别会谈。但是具体应该由谁来参加、会谈将围绕哪些主题,目前还没有完全澄清。 韩国统一部表示,在会谈首席代表的级别和议事日程方面,双方未能缩小分歧,因此各自分别发表了会后声明。 议题将以务实为主,避开重大分歧 已经取得共识的讨论主题包括开城工业园区的未来,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下,该朝韩合作工业区一直被平壤方面关闭封锁。 开城工业园区 周日的会谈得以举行,是在上周朝鲜方面出人意料地放下强硬声调,建议重启对话之后。 韩国方面对平壤抛出的"橄榄枝"做出了迅速反应,建议在首尔举行两国统一部部长间会谈。而周日在板门店的会谈就是旨在为这一部长级会议作准备铺垫工作。2007年以来,朝鲜和韩国已经没有进行过任何部长级以上的会谈。 最终,朝韩双方都没有明确表示究竟谁将参加周三的会谈,仅仅模糊称"部长级官员"。 另据美联社报道,朝鲜方面还透露,在即将于周三举行的这一高级别会谈上,双方还将就如何共同纪念两国关系的重要里程碑,包括2000年韩国总统金大中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历史性会面,以及两国民间的交流以及其他的共同合作项目等。 首尔朝鲜研究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Korean Studies)的杨武仁教授(Yang Moo-Jin)说:"两国之间的对话总是如此--非常的不透明,充满着跌宕起伏和反复无常。" 朝鲜突然抛出"橄榄枝"为哪般? 不过,这次"破冰"对话还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尤其在经历了核战争威胁不断升级的4月和5月之后--但是人们对平壤此次主动放出友善信号的动机仍然心存疑虑。 金大中与金正日:历史性的携手 中国是朝鲜唯一的大国盟友和经济上的依靠,而美国一直在敦促中国对这个邻国施压,迫使其放弃对峙,寻求对话。上个月底,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曾派遣一位特使前 往中国,媒体报道称,这名特使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平壤愿意重返对话。韩国总统朴瑾惠也将于本月晚些时候赴北京访问,并与习近平会面。 也有观察人士认为,平壤力图改善同韩国的关系,是为了得以同美国对话,并以此获得经济援助。 而朝韩双方一致同意将在首尔讨论的两个议题,即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项目,均具有一定商业性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谈可以在相对务实的气氛下进行。 开城和金刚山这两个项目,对于朝鲜来说,都是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由于联合国对其核武器计划实施制裁,平壤政权已经很难得到外汇资金。 4月初,朝鲜方面撤走5万3千名工人之后,开城工业园区已经停止了运转。2008年7月,在发生了一名韩国游客在金刚山区被朝鲜士兵开枪打死的事件之后,首尔方面冻结了赴该地旅游的项目。 代表韩国参加板门店会谈的统一部统一政策室室长千海成(Chun Hae-Sung)说:"与过去的会谈相比,这次即将举行的会谈议事日程比较紧。……但是如果我们都聚焦在实际话题上,就可以进行建设性的充分讨论。" 是否真正走向缓和还有待观察 美联社评论认为,此次"破冰"对话可以视为韩国总统朴瑾惠的一个政治和外交上的胜利。她在2月份上任时曾经许诺要加强与平壤方面的合作。但她也坚持强调,只有朝鲜在去核化方面做出可信的承诺,双边才有可能就更广泛的议题进行实质性的对话。 同时,平壤政府在坚持核武器计划方面也态度强硬,声称此议题不容谈判。 来源:法新社/美联社 编译:雨涵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10 Jun 2013 04:07 AM PDT 作者 法广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六和周日公布的数据,证实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几周来,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工业领域活动疲弱,内需拉动不足以抵消因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低迷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中国统计局周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9%,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0.4%。分析师表示上述接近预期的数据难改经济整体疲弱,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或较一季度更进一步走低。 路透社的分析说,中国五月份的出口增长创下一年来的最低水平,投资信贷低于预期,而工业增长和销售疲弱,凸显当下需求低迷,报道引述苏格兰皇家银行分析师奎斯(Louis Kuijs)认为,经济增长在短期仍受限制,并有可能调低对201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期。 数据显示,消费通涨五月份放缓至2,1%,是最近三个月以来的最低,而工业产品价格同比减低2,9%,经济学家对此数据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还将持续,尤其工业品价格降低显示需求疲弱。 低于此前的8500亿的预期值,也低于四月份的贷款数(7929亿)。 而周六中国官方所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全年外贸进口超乎预期减低,而出口仅增加了1%, 为2012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长值。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0 Jun 2013 04:03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打着「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旗号、促使香港在2017年实行真普选的民间团体,9日举行首次商讨日,有700多人获邀参加,但香港特首梁振英却武断占中行动是“为了犯法而犯法”,不可能和平进行,扬言政府和法院都不会姑息。占中行动发起人之一的陈健民教授指,梁振英的言论涉及抹黑,占中行动明显已成为港府头号打击目标。 占领中环行动第一个商讨日9日在香港大学举行,共有700多人参与,发起人之一的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在开始时,把占中运动的过程和目标,浓缩成「民主商讨、公民授权、确立方案、公民抗命、占领中环、争取普选」24个字。 经分组商议后,大会定出「占领中环」行动在未来数月需要应对的7大议题:如何加强占中运动的宣传及论述,解释运动是和平进行,不会破坏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将运动提升至全民运动层面?如何商讨方案、谈判的底线是什么、尤其是关于提名委员会的组成?运动本身如何建立具公信力的决策机制?时机问题:什么时候要进行占领行动、什么时候退出、运动什么时候才叫终结?如何进一步加强占中运动的组织,以及增加资源?如何应对中央及政府的抹黑和打压? 虽然大会讨论围绕着和平以及争取社会认受性的议题,但梁振英却在离港飞往美国访问前在机场武断占中行动必属犯法。他说:“在特区没有推动谘询工作之前,社会上没有人提过任何政改方案前,去搞犯法、破坏秩序的行动,令人质疑他们的动机,是否为了犯法而犯法?” 梁振英又说,占中行动“不可能不犯法、不可能和平”,强调政府有决心执法,“防止”及“处理”违法行为,相信法庭也不会姑息。 戴耀廷认为梁振英这番话反映梁对法治理解层次非常低,更逊于中学生,“低度理解者是有法必依,更高理解者是需要追求公义法律制度”,又指公民抗命当然是违法,但和平占中是为了一个争取普选的公义诉求,而作出有非常限度的违法行为。戴耀廷预料抹黑和打压只会越加严重,但深信“越打压,我们同支持民主的市民意志越坚定”。 陈健民教授说,梁指占中“不可能和平”感到惊讶,因行动筹备时间逾年,就是要透过多次商议式民主对话,确保行动和平进行,又强调民主制度包容所有阶层和政治派别。陈说:“可能梁振英并不十分理解民主真谛,所以才有这样的评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0 Jun 2013 03:47 AM PDT ![]()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政府對美中兩國首腦奧巴馬與習近平峰會上,美國對於台灣的態度表示肯定,並說美方對於台灣議題"立場明確"。 台外交部說峰會的相關情形與各項發展與其了解掌握相符,美方也循例向台灣方面進行溝通聯繫與簡報。 在習近平上台後首度訪美的峰會上,習近平向美國提出停止對台軍售的要求,台方表示肯定的內容是奧巴馬向習近平重申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對台灣一貫承諾包括提供自我防衛需求。 台外交部說其肯定的內容還包括奧巴馬提到美國支持過去數年來兩岸關係進展,亦盼此一進展在雙方均可接受的方式持續進行。 台灣政府稱其深信美國將持續依台灣關係法及對台六項保證,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台灣軍方也通過發言人呼籲美國持續對台軍售,並說目前的美台軍售項目仍依原計劃與時程進行。 在習近平訪美的同時,台灣最大在野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目前也在美國進行訪問。 蘇貞昌在美國也對美方三十多年來一直依《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表示感謝,他說這使得台灣免於受到他人威脅的恐懼。 蘇貞昌在美國同眾院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羅伊斯會面,羅伊斯以該委員會主席身份對蘇貞昌說,美國國會絕對會盡其所能支持台灣的民主、經濟以及安全。 據羅斯伊表示他目前在推動《台灣政策法》的立法,此一法案意在讓台灣政府高級官可以到華盛頓訪問、推動美台間的自由貿易協議,以及將台灣駐美機構正名為台灣代表處。 美國國會相對於白宮一向對台灣支持力度更大,目前美方持續對台出售武器的法源《台灣關係法》,即是在1979年白宮宣佈與台灣斷交後,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壓倒性票數完成此一對白宮有拘束力的立法。 BBC中文網 |
Posted: 10 Jun 2013 03:45 AM PDT ![]() 奥习会结束,习近平8日傍晚乘专机离美返国。 (南加人士提供) 奥习峰会第二天,美中两国元首在加州渡假庄园聚焦两国经贸事务,也两度针对网络安全议题进行对话。在奥习峰会庄园门外和习近平下榻酒店外围,仍有海外藏人与法轮功学员集结守候。习近平在8日下午结束访美行,搭乘专机返回中国。 美中领袖首度尝试“渡假式会谈”在美西时间8 日傍晚结束,奥习两人在两天内共处超过八小时,分别对网络安全、经贸事务、钓鱼岛和南海主权争议等议题进行对话。 美中两方于8日下午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中方由国务委员杨洁篪对外说明本次奥习会成果。 杨洁篪表示:“一是(美中两国)不冲突、不对抗,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求同存异,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要摒弃零合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发展格局。” 美方则由即将卸任的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Tom Donilon)主持记者会,他尤其强调在两天之内被奥习二人两度提及的网络黑客攻击问题。 多尼隆说:“首先,是要承认有此问题存在,我认为,这一部份在两方对话时已被认可。第二,美方具体说明经调查发现的网络攻击活动,中方同意进行调查。第三,中方愿意和美方保持对话,共商网络常规和法规,厘清在网络空间里何者为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举动。” 本次奥习会晤有“非典型”规格与“非正式”氛围,场外则有跟随中国领导人出访而集结的抗议活动。针对习近平当面向奥巴马表示“中国也是网络攻击受害者”,这段讲话也在请愿集会队伍中引起热议。 请愿人士之一陈文指出:“这是习近平混淆视听的说法,比方说我们认为中国人权状况很不好,另有一些美国人也说美国人权不好,可是,这两者怎么能比呢?中国人权状况不好的程度,是假如你在大街上喊一喊'法轮大法好',那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会被抓捕、被判刑,在美国若发生类似事件,被处以相同对待的比例可能就是百分之零点零五,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一个档次的。我们看到中国对美国展开的网络攻击行动,很多是针对在美国的中国异议人士,实际上这已是跨海来美迫害中国人,是更不可思议的事情。” 陈文在加州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多年,她以实际例子说明美国网络被黑客攻击,已延伸到对个人和窃取技术等层面,其中涉及中国当局监控海外特定人士言论和通信的“白色恐怖”,另一位请愿人士叶科也持相同看法。 陈文说:“有一次我和一个从事电脑工程师的法轮功学员逐一检查我们的谷歌电邮信箱,结果发现有一些电邮被自动转发到另一个不明电邮信箱。这类举动专门是针对中共政权认为敏感的异议人士或是记者。” 叶科表示:“我原来的谷歌电邮信箱就曾被黑客攻击,电邮被自动转发到另一个邮箱,我当时不知道被偷转了多少邮件,后来是对方盗窃存取在谷歌电邮信箱里的邮件爆满了,自动反馈信息到我的邮箱,我才知道我的邮箱被骇了、被窃了。” 奥习会结束,奥巴马将在安纳伯格庄园停留到9日中午,习近平则是8日傍晚飞离洛杉矶。场外抗议和起愿人士逐渐散去,法轮功学员重申“反迫害诉求没有得到当局正面回应以前,海外各地不会停止请愿行动。” 法轮功美西南区发言人吴英年指出:“当然,我们知道习近平本人并没有参与迫害,但是,他做为国家主席就有责任立即停止迫害。中共当局称法轮功学员揭露迫害是败坏国家形象,其实,中共对学员施以酷刑折磨才是真正败坏国家形象。”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发自兰乔米拉奇的报导。 |
Posted: 09 Jun 2013 09:11 PM PDT |
Posted: 09 Jun 2013 09:11 PM PDT |
Posted: 10 Jun 2013 04:16 AM PDT |
Posted: 09 Jun 2013 08:18 PM PDT ![]() 劉霞(左)在獲悉判決結果後淚崩,親友擁著她不斷安慰。 維權株連親友 劉霞:打斷雙腳也要站直 身陷囹圄的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他妻子劉霞的胞弟劉暉被控詐欺一案,昨在北京宣判,遭重判11年有期徒刑。獲准到場聆判的劉霞泣訴是「政治迫害」,誓言上訴,至於未來將採取什麼抗議行動,她無奈地說:「我連家門都不能出去,還能有什麼行動?」 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在北京懷柔法院審理,吸引大批媒體採訪,法院外戒備森嚴,美國和歐盟等十多國外交官員申請入內旁聽,都被拒絕。劉霞搭乘友人的車輛到法院,劉暉的妻子也到場旁聽。 法院判決書表示,43歲的劉暉與另一名被告趙軍天,2010年宣稱把一項房地產工程交給男子張冰承包,得到張冰信任後,向對方騙取300萬人民幣(約1450萬元台幣)。法院認定劉暉詐騙罪成立,判刑11年,並剝奪政治權利2年、罰款1萬元人民幣(約4.8萬元台幣)。按中國法律規定,詐騙罪視犯罪所得不同,輕則3年以下,最重可判無期徒刑。 「對政府全無信任」 劉霞獲悉判決結果後,痛斥這是「不合理的非法判決」、「完全是政治迫害」。她淚流滿面,泣訴「這2年多,我的家人跟我已經受了特別大的罪。我完全絕望了,我對這個政府完全沒有一點信任,沒有一點希望。」 至於將來會採取什麼抗議行動,劉霞無奈地說:「我連家門都出不去,還能有什麼行動?」離開法院後,劉霞到看守所探望劉暉,並辦理上訴。 劉霞自劉曉波獲獎後就被官方軟禁,今年4月23日劉暉案件開庭審理時,她獲准到法院旁聽,是2年多來首度露面,當時她說:「他們想打斷我一個腿,再打斷我一個腿,但我要求自己要站直了,別怕!」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歐盟密切關注劉暉遭判刑,並再次呼籲中國釋放劉曉波,中止對劉霞的軟禁。 「無疑是殺雞儆猴」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林和立表示,這顯示北京當局對異議人士「打壓不會手軟」,中國近年參與維權活動的年輕人愈來愈多,重判劉暉無疑是「殺雞儆猴」。 異議人士親屬遭迫害案例 2013/05/01 安徽民運人士張林的10歲女兒張安妮,無法上學並遭軟禁,被德國媒體稱為「中國最小良心犯」。(良心犯是指沒有做出國際人權組織所認定的犯罪行為,卻因種族、宗教或信仰等問題被拘禁) 2012/11/30 維權律師陳光誠的姪子陳克貴,在官方搜捕陳光誠時,被指控持刀砍傷鎮長,被判處3年3個月有期徒刑 2010/12/08 被控觸犯「分裂國家罪」與「間諜罪」坐牢15年的內蒙古異議人士哈達,其妻兒突然被帶走軟禁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台灣 蘋果日報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11 Jun 2013 06:44 PM PDT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鄭午勛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的喪禮6月11日在北京昌平殯儀館舉行。明鏡新聞網記者獲得吊唁和火化過程照片,刊登於下。 全國人大兩名前副委員長田紀雲、王漢斌以及陳希同的家屬、舊同事,以及一些社會團體和知名企業送了花圈,王漢斌、前北京市長李其炎、前北京市委副書記李志堅等人到場向其告別。 香港中通社報道,陳的故交以及來自四川老家的族親前往弔唁,人數超過百人。但明報獲悉,陳家人準備的3000枝白菊花很快就派完,30本簽名冊也被簽滿,弔唁者排隊以5人一組鞠躬,整個喪禮進行了一個多小時。儀式結束後,陳希同遺體被送至火化室火化。陳希同的遺孀因病未出席喪禮,兩個兒子陳小希和陳小同出席。 |
Posted: 11 Jun 2013 03:28 PM PDT 美國之音
2012年,加蓬收回了中石化子公司阿達克斯石油公司對加蓬第二大油田Obangue的開采權。加蓬石油部長恩古布日前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說,由於發生違約行為,加蓬政府計劃於2015年續簽合約時,收回阿達克斯石油公司運營的主要陸上油田Tsiengui。 加蓬石油儲量巨大,位居非洲第七。而加蓬盆地的石油儲量相當於在巴西發現的深海石油儲量。此次資產收回計劃涉及三家國際石油公司。據悉,大部分被收回的油田開采權被交給加蓬國家企業管理。 中石化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加蓬方面的正式文件,而中石化也沒有放棄,正在准備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除加蓬以外,還有另外幾個非洲國家宣布要全面調查石油投資者的經營行為。有分析認為,這種種跡像表明,非洲國家在與外來資源開發公司的博弈中,顯得越來越有信心。 能源專家林伯強指出,中國石油公司對於並購的風險評估應當更加謹慎,同時,在權益受到影響時,必須有能力通過各種合法手段來維護正當權益。 |
Posted: 11 Jun 2013 03:26 PM PDT 中國度過一連三天端午節假期之際,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次最新的航天任務再次成為中國網民熱烈討論的話題。 中國兩大微博上網民祝賀之聲不絕於耳。福建福州新浪微博客網友Simon說:「祝願發射圓滿成功!又給中華民族長臉了 。」 廣東深圳騰訊微博網友「混沌法則」說:「除了軍事與政績,不知這次發射會對人類做出什麼樣的貢獻?期待。」 安徽豪州網友「Ak七策定天下」說:「是中國的驕傲,神十飛天中國科技,我想對你們說如果給我經濟支持一年時間自已可以獨立完成航天飛機,只要一年時間就可以把科學家送上月球。」 也有網友在留言中「應節」。上海網友訾城說:「這時去,希望能把屈原給俺們找回來,一順也把嫦娥帶回家來吃口熱飯吧!」 但是也有不少正好要搭乘飛機的民眾發帖抱怨說,因為發射而實施的空中交通管制導致航班延誤,使他們滯留機場。不少乘客發微博時還留下了他們在機場的定位紀錄。 中國媒體報道到酒泉發射中心近距離觀看發射需要花費800元人民幣的消息也引來了一些批評。 江西九江網民「潯陽女高音」說:「顛倒了吧?!國家應該給現場為神十捧場的遊客每人發800元!遊客居然要花錢去愛國,振奮民族精神的場合無奈變成斂財的場所,茅台喝傻了吧!」 河南信陽網友「愛比死更冷」說:「不得不佩服中國人投機倒把賺錢挺在行!」 各種問題「比登天難」與此同時,網民們也從航天任務的耗費上立足,反思中國當前的社會現象。一條在微博上擴散的段子說:「神十上天了!記者採訪某市民:『你覺得神舟十號的發射成功說明了什麼?』市民:『說明了我國解決貪腐問題、教育問題、住房問題、醫療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比登天還難!』」 重慶網友「無需太多」也揶揄說:「呵呵,神十上天,國家就強大了!老百姓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幸福安康,社會和諧了!再沒有泛濫的毒食,遍地的豆腐渣了,上億貧困百姓、百萬失學兒童也解決了!想到這些就忍不住熱淚盈眶,終於明白朝鮮為撒子餓死人也要發射火箭了!」 江蘇揚州的戴承美忿忿不平地說:「這一射又要射掉了我多少的稅款啊?高興嗎?自己出錢看別人射還會高興?這一射又射出民族自豪感來了?這一射又射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了?這一射更加奠定宇宙真理了?」 筆名上官敫銘的中國財新傳媒《新世紀》周刊記者龐皎明在Twitter上評論說:「探索外太空這種事情,不是一無是處;但在目前這種體制下,毫無疑問是更加增加了大眾的痛苦。」 不過也有網友給出其他期許。江蘇南京網友QJW說:「神十和蛟龍這兩天很熱鬧,而我覺得能不能上天入地無關重要,能把釣魚島和黃岩島收回來才是民心所向。」 (撰稿:葉靖斯 責編:尚清) BBC |
Posted: 11 Jun 2013 03:25 PM PDT 緬甸國營航空公司下令旗下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製造的新舟60型客機全面停飛、接受檢查。 前一天(6月10日),先是印尼的白鴿全島航空屬下的一架該型客機,在印尼東部機場緊急降落,機上52名乘員中,兩人受傷,但是飛機全毀。同一天,國營緬甸航空屬下一架同型客機、機上搭載60名乘員在該國南部機場降落時滑出跑道,不過沒有人員受傷。 這也是緬甸航空屬下的新舟60型客機在一個月之內第二次出現類似的事故。 緬甸民航官員懷疑肇事原因是因為系統故障,將全面檢查該型客機。緬甸航空屬下共有3架該型客機。 但是擁有13架新舟60型客機的印尼白鴿全島航空表示,由於新舟60型客機已經取得印尼和中國民航當局的認證,因此暫時沒有計劃停飛該型客機 新舟60型渦輪螺旋槳客機是由簡稱西飛的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生產,該集團的網站介紹,截至2008年9月為止,已經接到136架該型客機的訂單。 據了解,目前使用該型支線客機的客戶分別位於喀麥隆、秘魯、贊比亞、津巴布韋等地。 亞洲的客戶除了中國本地之外,還包括菲律賓的熱情航空、老撾航空等。 新舟60型客機雖然引進了相當大量的西方航空技術,但是並未取得歐盟和美國的非行認證許可,因此主要客戶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 西飛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成員,除了是中國軍用飛機的重要發展和生產基地之外,也代工生產波音客機的零件。 新舟60型客機是在公元2000年首飛,但是據稱是從1988年便開始設計,迄今曾發生過數次大小事故,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一架印尼白鴿全島航空的該型客機降落時墜海,機上27人全部遇難。 (撰稿:威克 責編:路西) BBC |
Posted: 11 Jun 2013 03:23 PM PDT 作者 索菲
如果說歐洲是20世紀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以導彈與核彈頭的相互威懾為競爭的戰場, 亞洲太平洋則是美國與中國今天角力的新戰場。 « 世界報 » 在國際版發表的署名為西爾維考夫曼的分析評論文章指出,不僅美國與中國在亞洲太平洋的競爭是全方位與多重的,而且太平洋周邊國家包括加拿大與法國都把太平 洋視為關注的重點地區。 美國與中國把他們的競爭中心搬到亞洲和太平洋。雖然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態勢,還不能與昔日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 勢均力敵相提並論,而中國作為新興經濟大國,更尋求在國際施加影響,爭取成為世界大國。從剛剛結束的奧巴馬與習近平的首腦會晤,人們可以看到網絡與海洋是 美中兩個大國競爭對抗的主要領域。就在奧巴馬與習近平在加州漫談相互了解之際,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卻與美國自由號軍艦雙雙在亞洲出現,這艘美國軍艦停靠新 加坡軍港,將在亞洲巡航訪問長達10個月。從2011年,美國就重新調整全球戰略,把亞洲太平洋作為重心轉移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美國到2020年時,將 在亞洲太平洋海域布署60%的海軍力量,60%的駐外空軍力量也將前往亞洲。 中國對美國的戰略重心轉移並非無動於衷。中國譴責美國的做法 旨在阻止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大國,中國還指責美國所謂的“外交重心轉移”其實就是遏制中國的幌子與布局。中國雖然現在還不能與美國相提並論,但一些年後,中 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強國。中國的雄心將不會停止於經濟強國地位,更要追求軍事上的優勢,政治與外交上的世界影響。 « 世界報 » 說,亞洲並不僅僅是美國與中國兩國競爭的戰場,其他太平洋國家都對太平洋虎視眈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制定的重新強盛的計劃,令這一地區的鄰國感到不安,日本大國回歸亞洲的口號,讓亞洲一些國家擔心日本民族主義抬頭。 法 國雖然不再有過去殖民大國的身影,卻還以占有太平洋地區一些島嶼海外領土,自諭為太平洋地區大國,總統奧朗德和總理埃羅不斷前往亞洲太平洋地區多國訪問。 加拿大也加強與太平洋的聯系,與美國相比,加拿大對太平洋的關心無法用更多的軍艦實現,而只能用外交補償。俄羅斯從來沒有忽略亞洲的戰略意義,俄羅斯強 調,其國土三分之二的面積是在亞洲。當然這些國家都不可能在歐洲成為舉足輕重的影響勢力,但這些國家卻可以中和以及緩和美國與中國的競爭與對立。 之所以各國都注重亞洲,那是因為亞洲不僅是經濟還是軍事的重要舞台。在中國的推動下,亞洲的經濟快速增長,但在中國崛起以及中國與美國的競爭對立引發的不安壓力下,也成為強大的軍事裝備競賽市場,亞洲用於軍備競賽的預算超過歐洲。 中 國崛起在亞洲並不是沒有引發不安,中國因領土主權爭執與某些亞洲國家產生分歧。某些國家用不同的方法應對,菲律賓尋求多國談判與國際仲裁;越南也尋求國際 法干預,但因越南經濟十分依賴中國,所以它的呼吁並沒有形成多少壓力,但越南廣派留學生到世界各地優秀的國際法學院,為未來解決爭端做人才准備;日本則擔 心中國會把東海變成中國“內湖”。 因此可以說,亞洲太平洋國家都極力歡迎美國重新回到亞洲。但同時,亞洲國家又小心避免頂撞中國,原因很簡單,作為中國的近鄰,不能把中國的警笛不當一回事。 « 世界報 » 常駐上海記者哈羅德還就中國經濟放緩增速發表長篇報道,指出中國當局面臨雙重壓力,即為了減緩經濟過熱與泡沫必須抑制過多的流動資金和過多的信貸,但控制信貸則導致經濟速度放緩,造成外貿出口銳減。 今天法國全國性報紙的國際欄都繼續關注披露美、英情報機構竊聽、監聽私人電話和電子通訊內幕、目前下落不明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技術員埃德華•斯諾登案情發展及其命運。 RFI |
Posted: 11 Jun 2013 03:22 PM PDT 陸楊
華盛頓 — 中共中央黨校刊物《學習時報》6月10日的一篇題為“怎樣實現‘零進京上訪’”的文章受到網友的激烈抨擊。作者認為,破解訪民進北京上訪主要靠“嚴刑峻 法”。有訪民和維權律師指出,如果地方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能秉公解決百姓的冤情,誰願意跑到北京上訪。訪民問題不解決好,會引發社會極端事件。 據《大公報》網站,文章的作者是中國國家信訪局官員宋軍亮。他認為,目前中國各地冤民“進京上訪的形勢十分嚴重,已經成為困擾信訪工作的一道難題。”據作者說,造成訪民進京上訪的主要原因是上訪人不按程序逐級上訪和有關機關不按規定受理辦理,以及法規方面的不健全等。 宋軍亮建議,要解決造成進京上訪的問題,實現“零進京上訪”,首先要靠“嚴刑峻法”,具體是規範上訪人行為,對越級上訪、非正常上訪特別是上訪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給予相應的教育、訓誡和依法處置。言外之意就是要整頓和處置所謂越級上訪的人。 “訪民”是中國特有的名詞,中國訪民被認為是基層民眾中民怨最為集中的群體。而進京訪民隊伍的形成跟中國官大於法的現狀密切相關。一些訪民堅持常年上訪,是因為他們相信北京的最高機構會給他們伸冤。 北京知名維權律師李和平6月10日對美國之音說,“信訪”在中國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是因為中國仍然是權大於法的社會。老百姓要到最高的權力機構討公道。 “信訪在中國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問題,大家為什麼信訪?是因為中國的法律和法院系統,不是一個最終的裁決機構。法院上面有權力,權大於法,最終的仲裁者是權力。所以,大家才走權力這條路去上訪,希望在權力的幫助下,挽回自己在司法這個渠道中所受到的不公和損失。” 李和平律師長期幫助訪民維權,非常了解中國訪民隊伍形成的根本原因。他說,訪民都是一級一級上訪,不得已才去北京的。因為任何人尋求問題的解決,不可能從成本最大的環節開始,一定是從當地開始反應問題。 另 一方面,李和平律師說,中國的公檢法系統制造了太多的不公正,已經失去了公信力。訪民或是受到了事實上的不公正,或是產生了心理上的不公正。李律師說,這 兩種形式的不公正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向最高權力討說法的訪民洪流。去年12月初,互聯網曾傳出關押進京訪民的久敬莊黑監獄,一個晚上就釋放出七萬訪民。當 時中共十八大剛剛結束,習李新領導層剛產生。 上海訪民幾年來一直堅持集體進京上訪,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是他們進京的日子。他們這樣做已經堅持了三年多,最多的時候有近千人。上海訪民主要的訴求是解決他們被強征或強拆的土地和房產。 上海訪民代表魯俊對美國之音說,地方的信訪辦現在根本不作為,老百姓只能去北京。 “關 鍵問題是地方上的信訪辦沒用了,它根本就不做事情,根本就不考慮老百姓的事。所以說你去了也沒有。唯一的指望就是,現在中央的領導人不是換了嗎,不是說要 老虎蒼蠅一起打嗎。所以老百姓就是希望中央能夠直接管一管,下面的官腐敗得太厲害。不管的話,老百姓沒生路可走了,所以要到北京去。” 說到“零進京上訪”,魯俊認為,這不難做到。只要老百姓的冤情能夠依法在當地得到解決,沒有人願意跑到北京去上訪。他認為,解決進京上訪的關鍵是要治理政府官員的貪腐、官商勾結等問題,而“嚴刑峻法”也是首先要針對當官的。 上海訪民魯俊對記者說,不徹底治理官員貪腐,不化解老百姓的冤屈,民間對政府還有什麼指望,而許多極端的事情都是在絕望情況下做出來的。 上星期中國廈門市發生的公交車爆炸案,造成包括嫌疑人在內的至少48死,34傷。中國媒體報道,這是一起刑事犯罪案件。報道說,警方找到了嫌疑人的遺書,從遺書內容和他在騰訊微博發表的言論判斷,嫌疑人“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觀厭世,而泄憤縱火”。 根 據網友在嫌疑人微博被當局關閉之前對他微博中一段自述的截圖,可以看出嫌疑人陳水總死前一生坎坷。他在自述中提到“上訪無門”,還提到“再次上訴無門,被 踢皮球。”他的自述最後一句話是:“絕望中冒昧向你求救。給條活路。”網友注意到,中國媒體對“上訪無門,政府踢皮球”等敏感詞,並沒有報道。 李和平律師說,在中國這個人治的社會,訪民問題是死結,無法解決。中國許多社會問題產生的根結在於現行體制不合理,訪民問題亦然。 網友紛紛對這篇“零進京上訪”的文章發帖評論。記者從網易論壇看到7000多條網友跟帖。其中網易江蘇省手機網友發帖說,“現在有人上訪,說明還對你有幻想,到時候沒人來了,你們時日也不遠了。” 網易甘肅省手機網友跟帖說:“官員,去泥馬的逐級上訪,有用的話誰TM願意大老遠一路顛簸去北京,那些老百姓誰不想安安穩穩的在家種地,官員你TM不了解民情就知道坐辦公室說屁話!” 網易湖南省手機網友: “渾蛋,要是在下面能辦好,誰吃飯沒事做上北京去。” 網易上海市手機網友:“這篇文章主題就是,受著貪官酷吏的欺負,還不讓你說話,雖然即使說了也沒用,但是你們上訪惹大人們耳邊不清靜了,誰讓你們投胎在這個年代的。” VOA |
Posted: 11 Jun 2013 03:21 PM PDT 由於美中兩國都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奧巴馬和習近平的此番"非正式"會晤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有報道說,此次會晤是應美方要求安排的。在我看來,習近平雖然不想拒絕奧巴馬的請求,但也不想留下對美國有求必應的印像。於是就有了這次讓許多國人感到莫名奇妙的南美行。
奧 巴馬主動要求會晤習近平的戰略意圖非常清楚,就是要通過這場“單刀會”對未來數年美中關系的戰略風險作出評估。除了盡可能清楚地向習近平表達他對美中關系 的願景,作出最大努力增進兩人互信,奧巴馬還有一個更實際、也更重要的目標,就是對習近平作出重大判斷:這個新的中國最高領導人會不會對美國利益構成重大 威脅? 有識之士都明白,由於中國經濟崛起,美中兩國,乃至中國文明和其他文明之間的利益衝突和文化衝突將不可避免。人類文明就是在這種衝 突中演進的。真正的問題是,能不能把這種衝突的負面影響控制住,同時抓住這種衝突帶來的歷史機會,增進本國和人類的福利?這其實是任何政治家都不能回避, 卻又沒有把握回答的問題。正因如此,對於奧巴馬和習近平來說,他們共同的個人利益,就是盡量避免讓美中兩國的衝突在自己任內失控。這正是促成此次會晤最重 要的動機。 當然,兩人都非常明白,願望是一回事,可能性則是另一回事。因此,通過這次會晤,彼此作出什麼樣的判斷,將對未來美中關系的發 展產生重大影響。既然是判斷,就可能出錯。故此次會晤發生在習近平上台數月之後,對奧巴馬非常有利。因為時間雖然不長,但習近平上台以來的種種言行,特別 是中國內部政治形勢的急劇惡化,為奧巴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從而減少了他發生誤判的機會。由於兩國都舉足輕重,也由於中國的地域性秩序和內部秩序的脆 弱性,對美中關系的未來發展,任何一方的誤判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但我認為美國的誤判比中國的誤判後果會更嚴重,畢竟美國是實力更強大的一方,不僅政治 秩序更穩定,外交政策也有更多選擇。 那麼,奧巴馬會對習近平作出什麼樣的判斷呢?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才能有所了解。不過,我傾向於相 信,奧巴馬會判斷,習近平有可能對美國利益構成重大威脅。問題並不出在習近平對美國懷有敵意,問題出在習近平的職位所擁有的巨大權力和他的能力之間,在習 近平的個人抱負和中共政權的治理能力之間,在習近平對國力和全球形勢的判斷與美國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判斷之間,存在太大的,而且是難以消彌的鴻溝。 這個鴻溝固然與習近平本人的認知能力嚴重不足有直接關系,但中國把如此巨大的權力交給這麼一個認知能力嚴重不足的人這個事實本身,則折射了整個國家更深層的系統性危機:中國的集權政治秩序有可能進入了它的解體周期。 最 能支持這一判斷的莫過於習近平的“中國夢”現像。經濟崛起的中國需要一個集體的理想,需要一個能夠鼓舞和提升國人精神的口號來助力進步的社會改革,但習近 平提出“中國夢”,不僅沒有起到這個作用,反而很快就讓人們認識到,他的“中國夢”,並非實現多數人渴望已久的公平和正義,而是對國人的一種“忽悠”,是 回避公平和正義這個要害問題來維持中共的“江山”,也就是維持極不公平的權力和利益結構,維持正義缺失的基本秩序。正因如此,習近平的“中國夢”以令人意 想不到的速度成為網民嘲笑和調侃的對像。這不僅說明習近平的智商和情商都很有問題,而且說明中央的政治權威正在高速流失。而這正是中央集權的政治秩序解體 最危險的標志。 同樣重要的另一標志,就是權力精英不但不能阻止習近平的權威流失,反而有意無意地加劇這一趨勢。目前維護習近平權威的官方 文章,動輒引發數十萬網民圍剿,而有關方面則視而不見,這是前所未見之中國怪現狀。在這種氛圍下,地方和基層的失序,地方官員各行其是引發各種災變和民 變,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奧巴馬政府近來一再強調,“歡迎中國崛起”,“一個穩定、和平與繁榮的中國符合中國人民、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最 佳利益”。這句話可以翻譯成為,一個失敗和破滅的”中國夢”所帶來的巨大災難,將會成為一場”美國噩夢”。因為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是美國人難以想 像的。但奧巴馬必須面對的事實是,這種可能性不是在減小,而是在迅速增大。 RFA |
Posted: 11 Jun 2013 03:20 PM PDT 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隨丈夫首次訪美之際,人們更關心的是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為什麼沒有安排和彭麗媛見面。中國網絡輿論對此評論不一 。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上相的"第一夫人"彭麗媛在特立尼達打鋼鼓,和哥斯達黎加咖啡農場主的女兒手牽手漫步,還曾掏出iPhone手機在墨西哥瑪雅遺址前拍照留念。 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星味十足的這位妻子在陪同丈夫訪問美國加州兩天的時間裡,卻淡出於聚光燈之外。同時,丈夫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安納伯格莊園(Annenberg Retreat)舉行了前所未有的非正式會談。這也是習近平此次出訪美洲四國的最後一站。 許多中國人表示,作為歌手彭麗媛在習近平沒有成為國家主席之前,知名度比丈夫還高。她也果斷的打破了1970年以來,中國歷屆"第一夫人"刻意保持低調的態度。 "第一夫人"外交 許多中國人期待在加州看到更多彭麗媛的身影,並希望她能有機會和美國的"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展開互動,也許能給他們丈夫正在建立初期的關系增添一種新的色彩。 但米歇爾·奧巴馬選擇和女兒們留在華盛頓,不與中國第一夫婦見面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也讓彭麗媛不再是外界關注的主要對像。美國官員稱,已經提前告知中方,米歇爾在日程安排上的衝突將使她無法參加在加州陽光莊園舉行的中美峰會。 但是,美國的第一夫人還是有所表示的。白宮的一位官員表示:"奧巴馬夫人在一封寫給彭麗媛的信中歡迎她來到美國。第一夫人表示,她很遺憾本周末無法與彭麗媛見面,但希望有機會拜訪中國,盡快與彭女士會晤。" |
Posted: 11 Jun 2013 03:18 PM PDT 揭露美國利用社交媒體等手段監控公眾通訊的前中情局工作人員斯諾登已經離開曾藏身的香港一家酒店。從法律角度講,斯諾登目前是自由人,無論是美國還是香港方面都無權干涉其行動自由。
(德 國之聲中文網)德新社11日報道說,揭露美國監控公眾網絡通訊行為、從而引發又一起"泄密門"事件的美國中情局前工作人員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昨天下午(6月10日)在香港尖沙嘴一家酒店退房離開。酒店副經理向《南華早報》證實說,有一位名叫愛德華·斯諾登的客人辦理了退房手 續,不過工作人員不知道此人的"特殊"來歷,"以為就是一位普通客人"。斯諾登目前去向不明,不過多數猜測意見認為,他還逗留在香港。 美國白宮發言人10日拒絕就斯諾登事件發表意見,只表示有關當局正在調查此事,但不就斯諾登本人及有關事件發表評論。斯諾登在香港藏身、甚至有可能申請政治庇護一事,在香港媒體和公眾之間引發強烈反響。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向德國之聲中文網介紹說: " 香港媒體多數是對美國的這種監控行為采取批評態度的,對斯諾登的做法有肯定的地方。一般來說,香港人,或是亞太地區的人的普遍觀點是,大國都采取這種信息 監控、情報活動,美國也不例外。而且美國給不少人的印像也是向來很霸道,用雙重標准。這一次斯諾登事件,給美國形像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
Posted: 11 Jun 2013 03:17 PM PDT 英國衛報記者表示,泄露美國國家機密的前任中央情報局人員斯諾登可能預備在香港打一場法律戰。 大批記者昨日守候他入住的酒店,但得悉他已退房,現下落未明。 路透社報道,一直與他有密切聯絡的英國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表示,未悉他有即時離港的計劃,他可能預備打一場法律戰。 格林沃爾德對路透社表示,他估計斯諾登現時準備為自己的前途,打一場法律戰爭,預計將涉及美國政府與人權機構。 格林沃爾德表示,美國會採取一切措施去對付斯諾登,現時對美國而言,要求引渡斯諾登回國是唯一的行動。他拒絕說明關於斯諾登目前的下落。 若然美國政府真的正式要求香港把他引渡回國,可能牽涉入一場長達數個月的法律程序。 自1998年起,香港與美國簽署了多項引渡犯人協議,斯諾登可以提出反對引渡,同時要求政治庇護,但過程即使不是數以年計,也會是數以月計。 現時斯諾登的留港簽證(最長90日)期限還剩下約兩個月,他可以要求延長,但特區政府也有權拒絕。 報道引述本港的法律界消息人士稱,斯諾登可能尋找律師代表,包括著名律師Philip Dykes和Mark Daly,他們過往在一些矚目的案件中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 一直負責引渡和人權案的Philip Dykes拒絕證實或否認曾經接觸過斯諾登。 Mark Daly在日內瓦透過電話對路透社稱,斯諾登未有接觸他,但若然有要求,他願意出任斯諾登的律師。 明報 |
Posted: 11 Jun 2013 03:16 PM PDT 英國《每日電訊報》周二(11日)報道說,中國最大的旅行社警告說,由於申請簽證程序複雜昂貴,英國「每分鐘」在流失商機。 英國政府為吸引高消費的中國遊客而做出的努力因此嚴重受挫。 於寧寧表示,中國國際旅行社擁有800餘家門市網點,接待遊客人數達到300多萬人。但是到英國旅遊的人數還不到1萬人。 中國遊客到歐洲旅遊,希望至少能到兩個國家。於寧寧表示,中國的旅行社感覺申請申根國家簽證比較容易,可以旅遊26個國家,但是不包括英國,因此想要到英國旅遊的中國遊客不得不再申請一個簽證,而且還要到中國的簽證中心按手印,這對於旅行社來說確實是頭痛的事。 「如果我想派1000人(到英國),我必須(向簽證中心)派出一些大巴車。這引發很多問題,英國每一分鐘都在流失商機。」 於寧寧說,英國內政部去年宣佈的改善簽證的措施沒有效果,仍然無法促使中國的旅行社開展英國旅遊路線,其中包括國旅。 「英國的簽證費並不便宜。」她說,對於中國遊客來說,英國的申請簽證的程序甚至比美國還要複雜。 於寧寧這番評論突出顯示英國政府面臨的困境。英國拒絕加入申根國家的系統,只是希望依靠與中國的旅行社開展合作,增加中國遊客訪英人數。 中國遊客去年成為世界上消費最高的遊客,在國外的消費金額高達1020億美元,而英國只吸引了17萬9千名中國遊客,大大低於歐洲主要國家。 此外,中國旅遊社還抱怨英國退稅服務設施不足。於寧寧說,除了倫敦希思羅機場,英國的大多數機場只設一個郵筒,讓中國遊客提交退稅單。而在歐洲國家,大多數機場都有專櫃專人提供退稅服務。 英國內政部發言人說,「中國是英國優先考慮的旅遊和經貿市場之一。英國為中國遊客設計的簽證程序,已經提供極好的服務,我們將繼續盡力改進工作,但是我們不能在邊境安全方面做出任何妥協。」 (編譯/責編:路西) BBC |
Posted: 11 Jun 2013 03:15 PM PDT 台灣立法院周三(6月12日)將舉行臨時會,辯論包括兩岸互設代表機構等爭議性法案。 執政的國民黨表示,將要求在內政委員會排上議程審查兩岸互設辦事處條例草案,而在野的民進黨則表示,將在周五的黨團大會中決定是否抵制此一草案。該條例能夠通過,關係到兩岸互設代表機構的法源基礎,因此受到台灣政府高層的重視。 幾個備受重視的草案當中,多數是和台灣本地有直接關係的草案,只有兩岸互設辦事處是唯一涉及兩岸關係的草案。 如果草案通過,台灣和中國大陸將很快就能設立具有代表性質的辦事處,也可能會被看成是兩岸關係的另一重大進展,但是據稱先期的功能是以服務彼此的公民為主。 先前,台灣總統馬英九已經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並希望能在北京、上海以及廣州設立辦事處。 北京政府的國台辦也表示雖然樂見兩岸互設辦事處,但是互設的辦事處「不是外交機構」。 據稱,目前兩岸的共識是以台灣的海基會和中國大陸的海協會互設代表機構,定位則是以「服務為主」,辦理急難救助、文書證明、旅遊證件等文件申請的工作。 台灣方面先前提出一些顧慮,例如台灣方面的文件、表格等等可能被中國以違法為由扣押或者拒絕進口。 有不願具名的官員向BBC中文網透露,北京方面擔心如果台灣設立具有簽發進入台灣境內許可之功能的機構,會給予外界「錯誤的聯想」。 雙方派駐人員是否也應該給予司法豁免權、特殊待遇等等,也成為兩岸官方討論互設辦事處的重點之一。 民進黨則認為,兩岸互設辦事處帶有相當的政治意義,可能有損台灣的主權和尊嚴以及國家定位,因此必須明確地位,如果國民黨試圖「強行」通過,民進黨一定會有高強度的回應。 (撰稿:威克 責編:路西) |
Posted: 11 Jun 2013 12:53 PM PDT 《中國密報》記者陳小平
薄熙來上台,就是第二次文革 2013年2月21日,曹思源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 曹:客觀上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薄熙來上台,就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 《中國密報》:不過,有些人不認為這樣,他們認為薄挺毛挺文革唱紅都是策略,他不是毛粉。 曹:哎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充滿了太多的策略。總覺得薄熙來是策略,那就是他的本性!他沒收了私有企業1000個億的資產,送到國庫只有9.3億,900多億的財產在他手裡,還策略?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對統治者的原諒?哦,這是策略,哦,他還沒有上位。 曹:他已經殺人了,還說他會關心人權法治?也可以這樣說,但這只是屁話。我對薄熙來是一點都不看好。 《中國密報》:人大教授張鳴說,胡溫停滯的十年,滋生起了相當數量的保守派。在今後的改革中,這個勢力,會不斷地出來發難.其中的以薄熙來為代表的左翼力量現在已經在中國公開活動,有人說這股力量已經有了政黨態勢,去年的918抗議事件,2013年的南周事件,左派都是大搖大擺上街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內部會不會出現一個制約力量,不管它制約右翼還是專權。中共黨內圍繞薄熙來問題發展出的這股稱為左翼的勢力,會不會導致中共內部權力平衡的改變?尤其在看不到民間力量能夠制約中共的情形之下。 曹:這是有可能的。現在一個比較有利的條件是,比較大的權威沒有了。毛澤東不存在了,鄧小平不存在了,紅二代裡面,習近平也不是地位最高的,在太子黨中,原來劉源的呼聲比習近平高,畢竟他是國家主席的公子,是劉源自己不爭氣,他捨不得那個官僚地位,毛劉兩家子女團聚演戲,相逢一笑泯恩仇,好讓自己得到提攜,他自己白白受苦,他的爸爸也白白受苦,好處沒有撈到,還臭得要命,臭不可聞。一個人的氣節是很重要的,要捨得一些甜頭。如果國家主席的兒子劉源這種人有長遠眼光的話,他是會有號召力的,但他沒有這種東西,而且自己毀了自己。 《中國密報》:胡耀邦的兒子胡德平現在明顯站在比較開明的改革派這邊說話,從最近報導出來的消息看,他們說話也比較大膽。你覺得他的號召力怎麼樣? 曹:他還是有點思想深度,在知識分子中有些號召力。因為他現在說話所處的地位,不會引起人們的妒忌、歪曲,以為他有什麼野心等,他沒有什麼當官的野心。他只要敢講話,人們還是很尊重他的。 《中國密報》:現在黨內左右兩翼的力量都開始出來說話了,你覺得這個局勢比政變要好? 曹:是,現在沒有一言九鼎的人了。習近平離這個地位也遠得很,也不可能。所以中國可能處於一個群龍無首的、相對停滯階段。在這樣一個階段,我們這些人就要去做工作。你不改革就是停滯嘛,你不徹底改革就可能是停滯嘛。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改革的工作,可以積累改革者的力量。(《中國密報》第八期) |
Posted: 11 Jun 2013 12:38 PM PDT 《外參》編譯 段灼華 2010年3月,《金融時報》發布一篇題為“生而為錢的中國太子黨們”的文章,提到在中國新興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裡,新天域資本(New Horizon Capital)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家,管理資金達數十億美元,其穩定的投資者包括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瑞士銀行,以及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新天域資本成功的秘訣沒別的,就是因為他們擁有溫雲松。這也說明一種現象:太子黨在中國本土興起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行業裡佔據主導地位,通過重組國家資產和為私有公司提供融資獲取暴利。 新天域的投資案例多到讓人無法細數,領域涉及高科技、網絡、新傳媒、地產、能源、食品、運動服裝等行業,每筆投資效益極高,只賺不賠。不過就在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閉幕當天,新天域資本宣布,溫雲松自2009年就不在該基金擔任任何職務,隨後,中國衛星通信集團網站證實,溫雲松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令人好奇的是,從私募基金大發利市的溫雲松,怎麼突然跑去國營企業?一些分析家認為,溫雲松“私募基金王子”的形象,與溫家寶苦心經營的儉約風格有強大反差,常常是政敵攻擊溫家寶的武器,因而溫家寶不斷敦促兒子離開新天域,到國企工作。 溫雲松涉足的交易領域極其廣泛,獲利甚豐。 美國別無選擇 美國或許不太擔心溫家人可能的腐敗行為,而中國衛通跟政府之間存在的緊密連結,引發針對情報安全的疑慮,但五角大樓仍堅持,任何通過“亞太七號”的數據都經過嚴密保護,並無被北京竊取的風險,衛星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均有加密程序,甚至傳輸中的數據也會以“額外的安全手續”處理之。 每一架飛機和每一個讓士兵配備的衛星無線電,都使美國對帶寬的需求增多。《連線》指出,如今,美國軍隊已無法單獨依賴航天器提供帶寬,他們必須設法跟上。五角大樓向商業公司租用帶寬的行為,已有超過十年的歷史,而且,我們不難預測,未來跟民間公司的合作規模只會越來越大。2013年3月,美國陸軍宣布,它正在尋找新的衛星公司,幫助部隊在阿富汗通信。另外,根據2008年由情報科學委員會(Intelligence Science Board)完成的報告,接下來十年,衛星通信的用量將從每秒30千兆比特增長至每秒80千兆比特。 仰賴中國國營企業來解決美國對帶寬的渴求看起來有點諷刺,尤其是,美國官員從來不避諱公開譴責中國電信公司,上述的華為和中興便是明顯例子。除此之外,美國也認為,中國情報部門僱用電腦高手,通過網絡偷取貿易機密和敏感的專利數據,這類間諜工作中往往顯示出複雜的技術能力,令人懷疑中國製造的硬件或軟件具有惡意傾向。“中國政府可以直接控制公司並利用其科技去獲取想要的信息,我們憂心在所難免,”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魯珀斯伯格(Dutch Ruppersberger)說。 即使中國不攔截數據,他們還是有權突然阻止美國軍方服務,只要上頭的人一聲令下。舉例來說,2009年,烏魯木齊市發生騷亂後,自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將近一年裡,新疆的網絡服務完全是被中斷的,也許這對西方人來說很不可思議,但確實發生過。其次,中國商業是百分百服膺於政治,以商業手段行政治目的的報復並不罕見,更遑論經濟命脈被控制在政府手裡的國營企業,不管是惡意拖延挪威三文魚的裝船時間來抗議諾貝爾和平獎頒予劉曉波,或因釣魚島爭議限制出口至日本的稀土,在在說明中國人絕非易與之輩,美國借重中國商業衛星提供通訊服務是否引火自焚有待觀察。 在《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報導中,民主黨議員約翰‧加拉門迪(John Garamendi)抨擊,租賃中國商業衛星的不智之舉證實他對國防部的猜測:即國防部情報、監視及偵察系統之間缺乏溝通與協調,不過,國防部發言人莫妮卡‧馬托什(Monica Matoush)指出,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DISA)和美軍非洲司令部都已對“亞太七號”做過全面的檢測及風險評估,確保通過“亞太七號”的傳輸信號安全無虞。(《外參》第37期) |
Posted: 11 Jun 2013 11:50 AM PDT |
1989年6月3日23時(續前) 吳向東,21歲,北京一家工廠工人。6月3日晚,他送女友回家。23:00,在木樨地遭軍隊射殺,頸部中彈,死於復興醫院。 吳向東的母親徐玨,四處尋找兒子。她去過數家醫院,看到每家醫院門口都貼著死傷者名單,“各約四百多人,大家都簇擁著尋找自己親人的名字”。 她在復興醫院看到兒子遺體,兒子臉色蒼白、雙眼未閉。她悲痛得轟然倒下不省人事。“等我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一張長凳上,我是被外面一陣亂槍震撼窗玻璃的巨響驚醒的,”她說,“後來知道這是戒嚴部隊和市民搶奪死難者屍體的抗爭戰。” 醫生告訴她:“您看一眼就回家去,晚上解放軍仍然會來搶屍體的,他們要來毀滅罪證!” 在6月7日夜晚,徐玨和她的親人,冒著生命危險,將兒子的遺體悄悄地送到火葬場急速火化。 “在(給兒子)換衣服時,見到槍口是從左邊鎖骨之上脖子射進,從後邊近脊椎處穿出,”徐玨說,“子彈進口為一至二厘米,射出口為二至三厘米,傷口四周被灼燒成一個圓洞。”(《徐玨的證詞:“六四”遇難者吳向東的母親》,六四檔案網,1999年1月21日) 屠殺見證人羅白,一個普通學生和記者,他自稱“不是民運英雄”、更不是“那些敢於在數百萬人中振臂一呼的學生領袖以及在那個恐怖的夜晚倒在血泊中的英 雄”,為此他“常常感到自慚形穢”。但他始終不能遺忘那個“充滿了歌聲、子彈的呼嘯、少女的哭泣、瓦斯的黃霧、腥紅的鮮血和血腥味”的時刻,以及在無數個 夜晚“重複”的壓抑、恐怖、可恥、高尚、愛和依稀可辨的、微茫的希望。 為了“告慰那些長眠地下的英靈”,和“那個夜晚死難的同胞和他們的親人”,還有“後來囚禁在監獄或轉徙流放在工廠、礦山、鄉村的成千上萬親愛的同學們”,他鄭重地寫下了天安門屠殺中親歷的一幕。 當軍隊“已經開槍”的消息從長安街上歸校的同學口中傳來時,羅白和他的同學葉傅愣住了。此時,他們正在一起“整理前些日子拍的遊行、絕食、攔截軍車的照片”。 他們問:“真的嗎?是真子彈還是橡皮子彈?” 這個問題,顯然使這個氣喘吁吁地同學不耐煩了:“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羅白和他的同學葉傅認為,他們“不應不在現場”。 “如果真的開槍,我們應在現場。”葉傅說道。 我們倆一拍即合,馬上開始準備,帶上防毒瓦斯的口罩,還有不知哪個醫院捐獻的繃帶,五個黑白膠捲和幾個閃光燈用的電池。然後,小心翼翼地將戒嚴令發佈之後就寫好的遺書,放在床邊書桌中,登上自行車,直奔天安門。 當我們騎過紫竹院、動物園,靠近長安街時,空氣顯得驟然緊張起來。槍聲猶如春節時的爆竹,時起時伏,非常密集。不時有從那裡慌張逃回的人們和拉著中彈傷患的平板車經過。偶爾還有轉瞬即逝尖叫著的救護車。 當我們來到釣魚台時,幾名婦女攔住我們,急切地說道:“他們瘋了,那裡在殺人,你們學生千萬不要去。”我們連連說:“謝謝,謝謝!但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麼,我們不應不在現場。”最後,他們放開了拉著我們自行車後貨架的手,叮囑道:“一定要小心,機靈些,該躲就躲。” 這時候,我們還沒有把事情想得太嚴重,覺得槍主要是對空鳴放的。 當我們來到玉淵潭路與長安街的交匯處——木樨地時,見到數千人聚集在路口,有學生,也有市民。許多人眼裡湧出悲憤的淚水。 當我們停放自行車時,不知是誰高喊一聲:“衝啊!” 數千人竟然旋風潮水般,突然湧向長安街。“呼呼……”短促的槍聲,使人們停下來,紛紛臥倒在地。我們尾隨著人群,也臥倒了。 當我的手伏在地上時,覺得黏黏的,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灘血,我襯衫的下擺被染成紅色。 這時,槍聲停下來。我和葉傅連忙將這灘血拍下來。周圍的人見我們拍照,連忙指給我們其它血跡。我們又拍了幾張,最後無法再拍了。 因為太多了。每隔三、五米,就有一灘血。有的血很厚。在幽暗的路燈下,可以看到黑色的柏油路上,佈滿了人們踏了血跡而留下的暗紅色的腳印。(《白色黎明》,羅白,《世界周刊》,1992年6月14日) 你過了今晚再睡覺 在保衛天安門廣場指揮部,一個年輕人闖了進來,叫道:“他們真的開槍了!” 我們馬上就聚精會神聽他說。 “我們都並排著擋軍車,”他接著說道,“我們就這樣手挽著手、肩並著肩。阿平就站在我的旁邊。他在跟我說,他好幾天都沒睡覺了之後,感到多麼累。我看到 了一閃的什麼東西。然後,我聽到士兵那個方向,有一個爆裂聲。接著,阿平就倒下了。我踢了踢他,一邊踢一邊笑。‘別這樣開玩笑’,我說,‘你過了今晚再睡 覺。’他沒有回答我。” 年輕人的嘴張得大大的,他的臉被淚水全部浸濕了。“我彎下身去想把他扶起來,然後——”他用手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圓形。“他死了。他的背後有一個很大的洞。這是他的血衣。”(《柴玲回憶:一心一意向自由》,柴玲,香港田園書屋, 2011年版) 受傷的士兵 屠殺見證人、清華大學學生“清華學子”,決定要去西單看看。他仍不相信軍隊開槍屠殺群眾的事實,雖然槍聲不絕於耳。 我仍有另外更重要的事:我要到北新華街路口取回自行車。這是現在唯一的交通工具了! 此時的長安街上,空蕩無人,路燈依然明亮。而遠處的路口騰起一片火光。 我經過新華門時,見到門外站著一排頭戴鋼盔的士兵,手中橫持著一根金屬的棍棒,排成一道人牆擋在新華門前。 在士兵的面前,有10多個市民群眾,有的扶著受傷的學生,都在憤怒地斥駡那些士兵。士兵們橫握金屬棍一言不發,臉上毫無表情。 此時,一輛板車從西單方向騎來。騎車的是一位市民,車上躺著一位受傷的軍人。那人推著車想把傷患送到新華門內。士兵們即刻大聲喝止。幾個士兵伸手抓住車頭就是不讓進。 那位市民也大聲地喊,說這是受傷的士兵,需要救治!士兵們仍舊不讓進,對車上的傷者也毫不理睬。 我離開新華門繼續往前走。到北新華街路口時,終於看清楚,那一片熊熊火光是怎麼回事了。在電報大樓往西一點的路面上,兩輛公共汽車橫排在長安街上,正在熊熊燃燒,封住了整個機動車道。而傍晚時看見的那輛有武器的被截軍車,此刻也在路面上靜靜地燃燒著。 此時,四周空曠無人。我在路邊找到自行車,騎上去一蹬,車子很好,後胎也不癟。此時的我,忽然想到,是不是該離開廣場,返回學校? 此時的長安街,被路燈和火光照得一片通明。而之外的街道則沉在一片沉沉的黑夜之中。我想,在這漆黑而混亂的深夜中,騎車穿越大半個北京城返回學校,還不 如留在廣場安全!要是在路上迎頭碰上進城的部隊,豈不成了槍靶啦。況且,就算軍隊敢在別的地方開槍殺人,我想他也未必敢在廣場開槍殺人! (《學運日記:一位清華學子經歷、見聞的八九學運的日日夜夜》,清華學子,六四檔案網,2001年6月29日) 赴死 在西單,屠殺見證人、香港一名赴京聲援的匿名學生寫道:我坐在行人道邊有一人高的欄杆上。 有些學生騎單車經過,喊著某某處告急了,這些單車都是從西邊來的。後來,有一隊學生糾察隊模樣的學生,從廣場方向抄過來,有近百人,大多數有白口罩,但有的沒有。他們手上只拿口罩,並沒有任何武器。我把下午在廣場發的口罩,給了一個走在隊伍後頭的沒有口罩的學生。 我發現這些學生的面部表情非常嚴肅。他們看來只有十幾20歲。 後來,我才恍悟,他們這一去是去赴死的。這些學生是準備去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的。學生隊伍走過之後,有零星的工人模樣的人,三三兩兩手拿木棍、鐵棍,向學生走的方向走去。 我沒有記住他們的面孔。我想,這些人和學生都被當成暴徒殺害了。(“北京紀行之九”) |
Posted: 11 Jun 2013 09:43 AM PDT 金融風險何以驚動政治局 2014年底前開始硬著陸? 內容提要: 中國自清末以來的一連串動亂在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暫告一段落,鄧小平將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移到市場經濟上, 年輕又便宜的勞動力為中國贏得“世界工廠”美名,30年時間過去,中國已超越日本晉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曾執亞洲經濟牛耳的日本風光不再,黯然沒落,相反 地,中國順利擺脫文革和大躍進造成的赤貧(1980年人均GDP只有252美元,2010年是4382美元),如魚躍龍門脫胎換骨,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 和日本的崛起有太多相似之處,是否意味著今日的日本就是明日的中國?中國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從經濟高位跌入經濟深淵? 中國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生產者價格指數連番下挫、工業成品庫存卻消化不良,顯示出口訂單不見復甦的情況下,內需亦不見應有動能。雪上加霜的是,人民銀行顧忌房地產泡沫風險,既有貨幣政策工具也難以發揮封底。 野村銀行預估,2012年是中國13年來經濟增長率最差的一年。中國出現硬著陸的最明顯跡象是經濟增長率突然降至5%以下,伴隨著攀高的中國壓力指數,中國經濟有1/3可能性將在2014年底前開始硬著陸。 華爾街無不對中國經濟前途感到悲觀:一、中國經濟問題的規模舉世未見;二、中國金融系統並不穩固;三、對整體經濟起著重要作用的房地場市場即將崩盤:中國房地產崩潰的影響力會是迪拜(杜拜)的1000倍。 《中國經濟:危機剛開始》印刷版訂閱連結 |
【領袖出版社】(電子書) 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77?apKey=fedd22f528 |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
Posted: 11 Jun 2013 05:52 AM PDT |
軍 委辦事組與江青集團的關係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楊成武時期主要是合作共事,到了黃永勝時期則逐漸轉變爲抵制、鬥爭。有學者認爲,由於林彪及軍委辦事組 積極支持了“文革”,故毛澤東才將軍隊的大權交給他們。因而,林彪等人與江青的矛盾僅僅是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這種看法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現 象,缺乏更深層次的分析和研究。 |
(一)楊成武時期 楊成武出任軍委辦事組組長是在1967年的“七二〇事件”之後。那時的楊成武正在軍中當紅,是軍內僅次於林彪的代表人物,楊成武不僅陪同毛澤東巡視大江南北,而且還參與中央文革碰頭會的工作,與江青關係甚好,合作共事,對江青有求必應。 吳 法憲回憶說:“除了林彪,楊成武與江青的關係也很好。江青經常找楊成武辦一些事情。楊成武對江青也很尊重,江青叫他辦什麽,他就辦什麽。”)邱會作的回憶 更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邱回憶說:“我覺得有兩件事影響了楊成武。一是1966年7月毛主席給江青寫過一封長信,原信只有周恩來、王任重等極少數人看過, 楊成武也知道內容。二是毛主席1967年夏天到南方巡視由楊成武陪同,他們朝夕相處了兩個多月。楊成武從接觸中對毛主席和江青的關係有了自己的認識。”邱 還說:“他(楊成武)在軍委辦事組曾得意地說過:‘你們都沒有到過江青同志家裡吧,江青同志請我到她家裡,給我講她青少年時的苦難,她說是第一次向外人透 露。江青同志一邊講一邊哭,我一直陪她流泪……’”此外,楊成武還替江青作了很多私事,經周恩來批准,楊成武交代吳法憲派飛機,將上海方面收集到的江青的 材料帶回北京銷毀,同時還將知道江青底細的江、滬、浙地區負責公安的領導人抓到北京,關進秦城監獄。 1967年冬, 江青在中央文革碰頭會上要求寫一個“黨史綱要”,即“兩條路綫鬥爭史”,周恩來、陳伯達和康生都表示同意,於是責成楊成武出面完成,楊成武專門搞了一個寫 作班子,從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政治學院等處抽掉了30多個“筆杆子”,集中在京西賓館寫作“兩條路綫鬥爭史”。楊成武親自挂帥,甚至將自己的女兒楊毅從 空軍報社調到該寫作組。幾個月後提綱草稿完成。吳法憲一看提綱,裡面只有三個人:毛澤東、林彪和江青。吳法憲極爲詫異,問楊成武:“連朱老總和周恩來總理 都沒有,能行嗎?”楊悄悄告吳:“是江青不叫寫的。她不讓寫周恩來,也不讓寫其他人。”但是該提綱被毛澤東否定,江青連夜通知楊成武,寫作班子解散,人員 全部遣散回原單位。一齣“兩條路綫鬥爭史”的寫作鬧劇草草收場。 此外,江青爲了拉攏楊成武和軍委辦事組,將南京軍 區司令員許世友搞來的有關周恩來“變節”資料——“伍豪啓事”通知楊成武和吳法憲。吳法憲回憶說:“有一次,江青把楊成武和我叫到她那裡,拿出一包材料對 我們說:‘這些都是周恩來的材料,但是你們現在不能看,你們只要知道有這些材料就可以了。’後來我才知道,這些材料是許世友送來的,裡面裝的就是著名的 ‘伍豪啓事’。”江青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楊成武和軍委辦事組跟她走,而非周恩來。 楊成武主持搞的“紅太陽”展覽也 是爲了突出江青。據邱會作回憶,“《紅太陽展覽》和《黨史綱要》的指導思想是一樣的,也是從有共産黨誕生到‘文化大革命’,黨的歷史都反映出來了。毛主 席、林總、江青三個人在《紅太陽展覽》中的地位,同《黨史綱要》也是一樣的。突出了毛主席和肯定了林總,江青佔有重要的地位。”“《紅太陽展覽》同樣是楊 成武親自組織領導,張秀川協助辦具體工作。江青去看過兩次,據說都表示滿意。張秀川陪我去看過一次。我看後向張秀川說了:‘這個展覽,是有楊代總長特色 的,總覺得以後會有些麻煩。’” ![]() 楊 成武之所以與江青關係密切,是因爲楊成武意識到江青政治地位的重要,特別是江青背後的毛澤東。對於邱會作對“黨史綱要”和“紅太陽展覽”的疑慮,楊成武特 別與邱談了話,楊說:“今後我們將要爲中央文革辦很多的事。我們現在辦的這些事(指搞黨史、辦展覽)都是爲召開九大作的重要的準備工作。我們的眼光要放大 一點,遠一點。”此外,楊還在軍委辦事組會議上講了三點意見:一是軍委辦事組除辦軍隊的事之外,還要接受毛主席、林副主席、中央文革等交給的各種事情,其 中有的是最爲重要的大事情!二是軍委辦事組同羅瑞卿的軍委辦公會議是不同的。辦公會議是在軍委常委領導下的辦事結構,辦事組則是代表軍委常委工作的;三是 我們軍委辦事組不要把自己的各種範圍搞窄了,我們應當立脚軍隊,面對全黨、全國。從楊成武的這番表態可以看出,楊成武緊跟江青的真實態度。總的來看,楊成 武對江青畢恭畢敬,有求必應,這一時期的軍委辦事組與江青的關係基本上是合作共事。 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之 後,黃永勝被毛澤東任命爲總參謀長、軍委辦事組組長。黃永勝與其前任楊成武頗有不同,除了全力抓緊戰備工作,在對待江青的態度上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黃永勝 時期的軍委辦事組與江青的關係從楊成武時期的合作共事逐漸演變爲抵制和鬥爭。(《新史記》第12期) -----------------------------------------------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11 Jun 2013 04:45 AM PDT ![]() 台湾总统马英九10号会见了吴伯雄一行(台湾总统府) 杨晨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即将率团访问中国大陆并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台湾总统马英九10号会见了吴伯雄一行。他强调这次访问意义重大,并且表示两岸即将设立办事机构具有政治含义。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受国民党党主席马英九委托12到14号率团访问中国大陆,预计13号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马英九总统10号会见吴伯雄一行時说这次访问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换届后首次国共高層会晤:“两岸关系交流的扩大深化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方向,所以台湾和大陆如果有更多交流基本上我们都是乐观其成,绝对会使双方更趋向和平。” 马英九总统说两岸迄今签署了18项协议,服务和商品贸易协议签署后两岸关系将发生结构性改变。 目前兩岸正在準備互设办事機構。馬英九總統說互設辦事機構看起來是行政措施,但實際上有高度政治含义:“我们两岸之间不是国与国关系,不会把这些办事机构当成是外交使领馆;同时有关人员的身份,保障,证照的申办还有受刑人的探视都会有规定,但不是当做两国关系来看待。在我们的宪法架构下我们不可能把对岸看作是一个国家。” 两岸互设办事機構的性質引发台湾政坛高度关注。在野的民进党要求台湾海基会办事处要有领事探视权。 国民党2008年重新执政以来,吴伯雄已经多次率团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美国之音中文网 |
Posted: 11 Jun 2013 04:38 AM PDT 随着脱北者人数逐渐增加,国际社会对于朝鲜内部的情况开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人们好奇的是,脱北者究竟是如何离开朝鲜,逃亡的路途又有多遥远? "当我第一次踏上韩国的土地时,我觉得一切是如此美好。我能感觉到社会和文化的强烈差异。"这是现年29岁的金承哲(音,Kim Sung-Chul)在2007年成功逃往韩国后的感想。 金承哲来自朝鲜咸镜北道,1998年父亲过世后,他的母亲决定赴中国"赚点钱贴补家用"。母亲离家后,他被送往当地的孤儿院。金承哲回忆在孤儿院的日子时 说,每日他必须辛苦劳动,经常食不果腹。三年后,他的母亲因非法打工而被中国政府遣返,随后于2001年带着金承哲再次逃离朝鲜前往中国。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全球目前共有约3万名脱北者 金承哲和许多脱北者相同,为了追寻更好的未来,甚至是为了逃脱政府的压迫或处决而去国离家。根据韩国统一部2013年所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为止共有约2 万5000名朝鲜人定居于韩国,另有约5000名脱北者合法居住在其它国家。此外,多个人权组织表示,现今有许多脱北者居住于中国,但碍于中国政府不承认 其难民身份,一旦被抓获便将遭到遣返,因此至今难以取得在华脱北者人数的统计数据。 由饥荒而起的逃亡潮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朝鲜顿失重要盟友,经济随之恶化。接踵而来的是90年代中期至末期的严重饥荒,脱北的难民人数自此开始增加。国际危机组织指 出,1950年至1998年前往韩国的脱北人数为947人,但单是1999年至2001年间便有1043人逃离朝鲜。此后脱北者人数不断增加,人数最高的 一年为2009年,共有2927人抵达韩国。 朝鲜人权专家斯克尔勒托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亚洲部副主任罗伯逊(Phil Robertson )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介绍道,最常见的脱北路径是穿越中朝边境后经由老挝前往韩国。部分脱北者则会行经柬埔寨、越南或泰国,一些脱北者甚至在渡过湄公河 后直接前往泰国警局自首。泰国并不承认脱北者为难民,他们在当地被以 "非法入境"的罪名受到法院判决以及短暂拘留后,泰国当局会将脱北者交由韩国领事馆处理,安排他们前往韩国。 脱北的昂贵代价 一般而言,脱北者除了自行冒险穿越中朝边境之外,部分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和中介也协助朝鲜人脱北。脱北后前往韩国所需的时间约为数月至数年不等。非政府 组织和宗教团体主要以募款取得资金,而中介则收取数千以至上万元美金不等的价格作为报酬。这笔金额对于生活在朝鲜的人民而言并非小数目。部分朝鲜人在韩国 或在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已有亲戚。这些亲戚支付中介费用,帮助其亲人逃离朝鲜。朝鲜境内的非官方物资交易市场也是当地民众筹措金钱的方式。也有脱北者先 行与中介达成协议,在抵达目的地后打工以支付报酬。 脱北者在进入泰国后,首先将被以"非法入境"罪名起诉,服刑后遣送韩国 由于没有合法证件,许多脱北者只能徒步前进,在部分地区则搭乘汽车、火车、船只等较能逃避证件检查的交通工具。以金承哲为例,他在中国境内为了躲避警方盘查而多选择步行,后搭乘火车进入柬埔寨,并在一处由韩国传教士所设立的庇护所躲藏了六个月。 根据国际危机组织的一份报告,过去许多朝鲜人在到达韩国后,以韩国政府所发放的定居补助金支付中介。为了防止更多中介以此形式赚取金钱,韩国政府遂将一次 性支付的款项改为分次发放。这也造成脱北者债务缠身的窘境,部分女性甚至因此进入色情行业,以尽快偿还欠款。事实上,不少朝鲜女性在被带入中国后便被贩卖 给农村地区的单身男性为妻,或落入人蛇集团手中,被迫从事性工作。 金正恩严防人民脱北 斯克尔勒托表示,近年来,金钱越发成为左右脱北的重要关键。自金正恩上台后,为了防止脱北人数增加,朝鲜和中国皆加强了边境管制,并装设了监控摄像头。他 指出,从事脱北工作的中介多为朝鲜人或居住于中国的朝鲜族人,他们通常与朝鲜当局的官员或边防人员有暗中交易,利用收买和贿赂的方式让中朝边境管制人员对 脱北者睁只眼闭只眼。但随着边界加装摄像镜头,边防人员的轮替更为频繁,中介不仅难以与其建立关系,甚至在摄像镜头的监视下,需要贿赂的人数比以往更多, 脱北的困难度和所需金额随之升高。斯克尔勒托说: "2012年的抵达韩国的脱北者人数减少至1509人。与2011年相比,人数急速下降近40%。原因在于金正恩正处于巩固权力的阶段,从金氏政权的角度看来,逃亡海外的朝鲜人对其造成极大的不便。因为他们对国际媒体和公众发言,告诉外界朝鲜侵犯人权的行为。" 金正恩上台后收紧了中朝边境管制,严防朝鲜人民脱北 因双亲仍在朝鲜,汉娜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拒绝透露真名。1999年她在中介的怂恿下离开朝鲜。中介告诉她,在中国打工能赚到比朝鲜高三倍的工资。汉娜原 本仅打算在中国工作三个月便返国,和许多脱北者相同,她并不知道自己无法再次返乡。她表示,由于朝鲜政府只发现她失踪,无法得知她的具体去向,所以家人并 未受到牵连。 另一名在9岁时随家人脱北的金伊凡(Evan Kim)则表示:"我们在朝鲜的亲戚暂时丢了工作一年,社会地位也稍微下降。但我的家族是朝鲜少数拥有极高特权的家族之一,所以他们受到的惩罚并不是太 重。"朝鲜至今仍实行阶级制度,地位较"低下"的朝鲜人可能因为家中有人脱北而被送往劳改营,甚至遭到处决。 中国不愿承认脱北者难民身份 中国是绝大多数脱北者必经的路途。但中国并不愿承认脱北者为难民,仅将其定位为"非法经济移民",一旦捕获朝鲜人便将其遣返。人权团体批评中国在1982 年签署了1951年订立的《难民地位公约》和1967年的《难民地位议定书》后,却不愿履行对朝鲜难民的义务。根据公约,若任何人在离开原属国国界时并非 难民,但被遣返后即可能遭到囚禁、残酷惩罚、虐待或处死,便符合成为"就地难民"(refugee sur place)的资格,应予以庇护。 据人权观察组织的调查,脱北者在被遣返朝鲜后会被送往国家安全保卫部接受审讯,而被怀疑曾经与传教士或韩国人有过接触的脱北者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因此, 即使脱北者在被捕获前有意前往韩国,在被审讯时也仍坚称只是在中国做生意。人权观察的罗伯逊称,中国政府时常大规模搜捕朝鲜难民,并制定奖惩制度,鼓励民 众进行检举;除了贿赂地方警察外,朝鲜人若被查获几乎只能等待被遣送。中国对待朝鲜难民的政策使藏匿在华的脱北者处境艰难。朝鲜妇女与中国男性通婚生下的 子女无法报户口,无法获得医疗及社会福利和受教权。而许多脱北者在落入人贩子手中后,更无法向当地警方求援。他敦促中国政府承认其对朝鲜难民的义务,并呼 吁各界持续向中国施压:"各方必须加强对中国施压的力度,使其明白他们无权任意修改人权公约,在不符合所谓国家利益时便忽视人权。" 人权活动家抗议中国政府遣返朝鲜难民 根据多个人权组织的调查,多数脱北者会将韩国视为最终目的地,不只是因为语言相通,韩国政府也为脱北者提供庇护。韩国宪法明文规定,大韩民国的领土包含整 个朝鲜半岛及周边岛屿,因此也赋予朝鲜人民公民权。在抵达韩国后,脱北者将被送往安置地点一至两个月,交由国家情报院和统一部问讯,并进行健康检查。在确 定脱北者并非朝鲜间谍后,他们必须进入为其设立的特殊培训机构"统一院"(Hanawon),接受12周的身心理辅导,学习在韩国生活的基本须知,并获得 就职咨询和培训。离开"统一院"后,脱北者将能获得教育、就业、住所、社会福利等补助。 即使如此,适应韩国社会仍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进入韩国社会的脱北者可能受到当地民众的歧视或就业困难。金伊凡称,他在年幼前往韩国时便努力矫正朝鲜口 音,从未向旁人透露自己的来历:"朝鲜人经常因为出身受到歧视。我不想让朋友或周遭的人们得知我来自朝鲜,使他们觉得我是下等人。" 曾在韩国生活多年的斯克尔勒托分析道,脱北者必须学习适应如何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社会中的全新生活,而韩国民众虽然逐渐习惯重新定居在韩国的朝鲜同胞,但仍未做好接受大批脱北者的准备。 国际危机组织认为,韩国政府必须倾听脱北者及公民团体的意见,确定颁发的补助款贴近朝鲜定居者的需求,并提升韩国民众包容脱北者的意识,同时强化反歧视法规。人权团体也呼吁国际社会,对更多的朝鲜难民伸出援手,并与韩国政府合作,给予其所需的帮助。 作者:张筠青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11 Jun 2013 04:26 AM PDT 作者 法广 6月11日当地时间17点38分,中国神州十号载人飞船自甘肃酒泉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目前已进入预定轨道。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周一通报的消息。神州十号运载3名航天员将在轨飞行15天。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指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太空飞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抵达酒泉发射中心指挥楼,现场观看点火发射。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部门发布的消息,神州十号将是中国航天飞行计划中首次应用性飞行,此前的神州八号和神州九号飞行都是试验性飞行。主要任务是在完善太空船与目标飞行器在太空对接之外,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既检验飞行技术,也考核飞行产品状态。 法新社报道指出,中国在太空开发项目中投资数十亿美元,以显示其大国地位提升。中国在2003年才首次实现载人飞行,相关技术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但其太空计划却雄心勃勃,既包括载人登月,也包括在2020年建成太空站。法新社引述澳大利亚一名独立航天技术分析人士指出,神州十号比中国此前任何一次太空飞行使命都更复杂。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神州十号飞行时间长而且任务复杂,表明中国的太空计划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中国政府为这次太空飞行大造舆论声势,官方媒体全方位报道。台湾中央社还注意到,航天飞船发射也成为不少旅行社的绝好商机,各旅行社竞相推出参观节目,各地旅客齐聚酒泉,市内饭店均报客满。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1 Jun 2013 04:25 AM PDT 作者 索菲 如果说欧洲是20世纪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以导弹与核弹头的相互威慑为竞争的战场,亚洲太平洋则是美国与中国今天角力的新战场。 « 世界报 » 在国际版发表的署名为西尔维考夫曼的分析评论文章指出,不仅美国与中国在亚洲太平洋的竞争是全方位与多重的,而且太平洋周边国家包括加拿大与法国都把太平洋视为关注的重点地区。 美国与中国把他们的竞争中心搬到亚洲太平洋。虽然美国与中国竞争的态势还不能与昔日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势均力敌相提并论,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大国,更寻求在国际施加影响,争取成为世界大国。以刚刚结束的奥巴马与习近平的首脑会晤,人们可以看到网络与海洋是美中两个大国竞争对抗的主要领域。就在奥巴马与习近平在加州漫谈相互了解之际,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却与美国自由号军舰双双在亚洲出现,这艘美国军舰停靠新加坡军港,将在亚洲巡航访问长达10个月。从2011年,美国就重新调整全球战略,把亚洲太平洋作为重心转移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美国到2020年时,将在亚洲太平洋海域布署百分之60的海军力量,百分之60的驻外空军力量也将前往亚洲。 中国对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并非无动于衷。中国谴责美国的做法旨在阻止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大国,中国还指责美国所谓的外交重心转移其实就是遏制中国的幌子与布局。中国虽然现在还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但一些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中国的雄心将不会停止于经济强国地位,更要追求军事上的优势,政治与外交上的世界影响。 « 世界报 » 说,亚洲并不仅仅是美国与中国两国竞争战场,其他太平洋地区都对太平洋虎视眈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制定的重新强盛的计划,令这一地区的邻国感到不安,日本大国回归亚洲的口号,让亚洲一些国家担心日本民族主义抬头。 法国虽然不再有过去殖民大国的身影,却还以占有太平洋地区一些岛屿海外领土自谕为太平洋地区大国,总统奥朗德,总理埃罗不断前往亚洲太平洋地区多国访问。加拿大也加强与太平洋的联系,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对太平洋的关心无法用更多的军舰实现,而只能用外交补偿。俄罗斯从来没有忽略亚洲的战略意义,俄罗斯强调,其国土三分之二的面积是在亚洲。当然这些国家都不可能在欧洲成为举足轻重的影响势力,但这些国家却可以中和以及缓和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与对立。 之所以各国都注重亚洲,那是因为亚洲不仅是经济还是军事的重要舞台。在中国的推动下,亚洲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在中国崛起以及中国与美国的竞争对立引发的不安压力下,也成为强大的军事装备竞赛市场,亚洲用于军备竞赛的预算超过欧洲。 中国崛起在亚洲并不是没有引发不安,中国因领土主权争执与某些亚洲国家产生分歧。某些国家用不同的方法应对,菲律宾寻求多国谈判与国际仲裁;越南也寻求国际法干预,但因越南经济十分依赖中国,越南的呼吁并没有形成多少压力,但越南广为派出留学生到世界各地优秀国际法学校为未来解决争端做人才准备;日本则担心中国会把东海变成中国“内湖”。 因此可以说亚洲太平洋国家都极力欢迎美国重新回到亚洲。但同时,亚洲国家又小心避免顶撞中国,原因很简单,作为中国的近邻,不能把中国的警笛不当一回事。 « 世界报 » 常驻上海记者哈罗德还就中国经济放缓增速发表长篇报道,指出中国当局面临双重压力,即为了减缓经济过热与泡沫必须抑制过多的流动资金和过多的信贷,但控制信贷则导致经济速度放缓,造成外贸出口锐减。 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国际栏都继续关注披露美、英情报机构窃听、监听私人电话和电子通讯内幕、目前下落不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技术员埃德华斯诺登案情发展及其命运。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1 Jun 2013 04:22 AM PDT ![]() 香港網友 達達 在英殖民時代,港英政府不會刻意培育香港人有本土意識,回想三十年前,根本無人有這個意識,遑論提出來。 就算有,也只流於流行曲歌詞創作層面,如: 《香港.香港》、《東方之珠》等。直至黃霑寫 《問我》,極其量只是個人主義抬頭,並非本土主義掘起。不過,港英政府亦有道義,她提供土壤,使香港學術出版及言論皆受保護,而很多文化和傳統習俗都能保存。 六四事件之後人心惶惶移民潮一直持續至九七前後,九十年代是筆者讀大學的年代,創作仍然興盛。當時學院的老師開始思考香港人的身份問題,也是外國學者對香港的文化身份感興趣的原因。 幾位老師都用「夾縫」(in-between) 這個詞匯,去描述香港人身處的境況,亦有教我們看西西的《我城》,西西是香港本土作家,《我城》在當時 (七十年代) 來說乃創新的嘗試。 「夾縫」的確突顯了香港人身份的暖昧和尷尬。可是,這只是很表面的理論,到底香港人應該怎樣看自己的身份?最終無提供很實在的答案。原來,答案必須由香港人自己去尋求,別要他者 (The other) 給你答案。因為他者只會給你一個預設的答案 (presupposed answer),而當中已有他者的既定立場。 2003 至2009年,是本土意識的醞釀期, 沙士、廿三條立法、五十萬人上街、拆天星碼頭、皇后碼頭,之後的反高鐵,保衛菜園村等等,本來香港的社運界組織了很多活動去抗爭,非常有建設性,這也是本土意識最熾熱的時候,可惜, 沒有人提供論述,抗爭過後,火炬熄滅。 2010 年之後,由D&G 事件引發的一連串和香港本土有關的事,香港的政黨無為市民出聲,反國民教育、反對新界東北發展、反雙非、蝗蟲論、反對殘體字、反走私 (水貨) 客、限奶令、甚至碼頭工運等等,社運及左翼各為其主, 他們或許要幫有關人士反對或爭取權益,但他們更希望自己頭上加頂光環,令自己的社運事業長做長有。是的,他們會幫大家罵政府,去遊行、唱k, 但過後,大家爭取到甚麼?反對了甚麼? 中共在其有掌政之年不希望看見香港獨立,但香港自治是必要的,因為當權者仍希望利用香港的優勢和位置抗衡美國。至於本土意識崛起是他們無法阻止的, 因為九七後中共收回香港,他們根本讀不通這本寫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書。 他們以為馬照跑、舞照跳, 大家有飯開便行。政權移交後的頭幾年,中共還有些道義。現在則只認錢不認人,當香港人無學位、無工作,子女無奶粉食,無樓住,你說香港人會否跟你拼命? 真正關心香港本土的,是維護香港人權益,為本土抗爭的人,那些叫大家要包容,要以普世價值為本的政治庸才,自己或家人都拿外國護照,香港有事就會同你 「拜拜 」,你還要信他們嗎? BBC中文網 |
Posted: 11 Jun 2013 04:06 AM PDT ![]() 在這次軍演中,日本自衛隊首次乘軍艦駛離日本,也是日本海陸空部隊首次同美軍進行聯合演習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日本各大傳媒周二(6月11日)圖文並茂地報道了日美兩國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剛開幕的聯合奪島軍演。 這個預定兩周的軍演,是日本陸、海、空自衛隊首次一起參加在美國本土舉行的奪島演習。 約千名自衛隊員和搭載直升機的海上自衛隊大型護衛艦「日向號」、神盾艦「愛宕號」等參加著軍演。 日本媒體報道說,軍演開幕當天實施以美國海軍和海上陸戰隊為主、代號為「黎明電擊戰」的海陸兩棲作戰演習,部分日本自衛隊員參加。 軍演有周折 儘管日美兩國聲稱這一聯合奪島軍演「不針對特定國家」,但日本各大傳媒的有關報道標題也紛紛是「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為念頭」。 其中共同社說:「以日中對立的尖閣諸島為念頭,自衛隊謀求提升島嶼防衛能力,但中國要求中止,這一軍演可能招致中國反彈。」 而《產經新聞》引述日本政府官員透露的消息說,日美這一聯合奪島軍演開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中美在調整首腦會談內容過程中,中方曾提出中止這一軍演的要求,美方也顧慮到中方要求,一度考慮過中止。 迄今為止,日本的報道沒說明最終日美如何成功推動如期舉行這次軍演,不過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習近平訪美前的6月4日已在記者會上宣佈:「軍演如期舉行。」 日本的不安 綜合日本多個主流傳媒連日透露的消息,習近平與奧巴馬會談中曾就釣魚島問題說「日本應停止挑釁行動」,而奧巴馬只敦促習近平「通過對話和平解決糾紛」。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周一在記者會上對中美首腦會談表示:「基於有利地區及國際社會和平與安定的立場,歡迎美中兩國加強參與。」 菅義偉還表示:「美方是站在日本的立場來應對中國。」 不過《產經新聞》引述政府官員的透露卻是日本開始對奧巴馬政權如何應對釣魚島問題感到不安。 報道說,日本政府認為奧巴馬第一期政權時還只是摸索G2(中美基軸)路線,但第二期政權啟用了立場親中的克里出任國務卿,說明奧巴馬政權有意走G2路線。 菅義偉在習近平訪美前的5月24日打電話給美國白宮負責安保的總統助理多尼隆,不斷強調「尖閣諸島是日本固有領土,中日之間不存在領土歸屬問題」。 他周一也強調「日美緊密提攜」,但《產經新聞》引述政府內的消息卻是:看來美國沒對日本充分說明中美峰會成果。 就是《產經新聞》本身也表現出不安,周二發表題為「圍繞尖閣的美中爭論誰是挑釁者」的社論,指責中國射控雷達照射日本軍艦才是挑釁。 兩天前《產經新聞》的社論也顯示高度警惕中美首腦會談的成果,說「太平洋不是中美兩個大國就可決定的空間」。 (責編:伊人) BBC中文網 |
Posted: 11 Jun 2013 03:52 AM PDT ![]() 北京警方对杜斌传唤证上,没有当事人签名,属于无效。(胡佳提供) 星期天,山东自由作家、前《纽约时报》摄影师杜斌被证实遭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拘留,但其家人至今未收到拘留通知书。而另一名被刑拘的湖北作家杜导斌,为其向公安部门申请取保候审。同一天,湖南维权人士朱承志获释回家。 前美国《纽约时报》摄影师杜斌被指印刷非法出版物等,5月31日遭到刑事拘留,现羁押在北京丰台区看守所。他的好友、北京维权人士胡佳星期一告诉本台:“昨天我们确认他是因为所谓印刷非法出版物,应该是指杜斌关于那些劳教、上访、六四天安门屠杀这些书籍,。他今年制作的关于马三家(女子劳教所)的纪录片,以及最近在香港出版的《天安门屠杀》这本书,对当局的压力是很大的,我觉得这一次当局要报复他”。 据称,5月31日约十名公安到杜斌位于右安门外大街的居所将其秘密拘捕。胡佳称,警方抓捕杜斌已经十天,没有任何通知给家属:“昨天我们找到两份法律文书,是在杜斌的住所,发现杜斌家外面的铁门上好好的,但是里面那道木门的锁已经完蛋,钥匙打不开,只能是撞一下才能进去,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书面传唤通知书,写的是‘涉嫌扰乱公共秩序’,他的书籍、电脑全都不见了”。 今年4月,杜斌拍摄并制作了揭露辽宁省马三家女子劳教所的纪录片,名为《小鬼头上的女人》,5月他又在香港出版他根据民间资料编辑的《天安门屠杀》一书,引起外界关注。 国际记者联会质疑公安抓人程序 国际记者联合会亚太区中国项目经理胡丽云对北京公安拘留杜斌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我们国际记者联合会对杜斌突然被公安局抓走,觉得很惊讶,也感到非常愤怒。杜先生是个记者,他的工作就是去记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公安抓,听到的消息就是跟他出版一本书或他最近拍摄的一个纪录片有关系”。 她说,杜斌所写及拍摄的纪录片都是一些人对亲身经历的描述,而公安的抓捕过程涉嫌违反当局的相关法律,也涉嫌违背《宪法》所赋予公民的言论及出版自由。 刘晓原律师见杜导斌 而在六四前夕在微博留言,之后被北京公安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的湖北作家杜导斌,其代理律师刘晓原星期六到拘留所回见当事人。刘律师周一对记者说,杜导斌告诉他,在被抓前曾与朋友聚会时淡及晚清时期的案件,就此在6月1日发了几条微博:“他说他发了四条微博有三条是反对暴力的,6月1号有一条微博是谈晚清出现暗杀团、暴力的问题。他说3号上午北京警方给他打电话,问他在新浪微博留的身份证号码、电话是不是他的,实际上他们要确认微博是不是他的,他说是,说他的微博发的内容有煽动性问题,杜导斌就删了这个微博。但到了下午,警方还是找他,说他涉嫌寻衅滋事犯罪”。 刘晓原说,在一个半小时的会见中,杜导斌认为没有触犯法律,而刘律师也是这样认为:“单从法律来看,他的微博确实不构成寻衅滋事犯罪,因为刑法对寻衅滋事有明确犯罪构成要件。昨天已寄出申请取保候审申请书给办案机关”。 朱承志被解除监视居住 刘晓原还透露,他的另一位当事人,因关注湖南民运人士李旺阳事件而被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的维权人士朱承志,星期天已被解除在邵阳宾馆内的监视居住,回到家中。朱承志周一对本台说:“昨天下午四点左右回家,他们想抓就抓,想放就放。他们想抓的时候,我一个老头也无法抗拒,他们要放我回来,我也不会赖着不走”。 朱承志在李旺阳忌日期间,再次被公安监视居住,而在5月28日,邵阳市检察院已将他的案件移交当地法院。朱说,他还没有接到起诉通知书:“现在他还没有正式通知我”。 记者:现在您可以出门吗? 回答:可以,有关法院起诉我的事和刘晓原律师通过电话,他这几天也会来邵阳,他会去邵阳中级人民法院。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12 Jun 2013 03:35 PM PDT 「華爾街日報」報導,未來幾十年,紐約可能面對許多城市羨慕萬分的一個問題:人口太多,無處安置。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城市房地產中心的報告,到2040年,紐約市預計增加100萬以上的居民,但不可能有那麼多住屋容納他們,除非建造一個住宅城。 報告指出,最合乎邏輯的建造地點是紐約市的濱水區,包括皇后區的長島市和威利點 (Willets Point)、布碌崙的紅鉤及金融區。 該 中心的主任查克拉巴提 (Vishaan Chakrabarti)說,紐約市目前的大型房地產開發計畫,例如遠西城的哈德遜調車場 (Hudson Yards)和布碌崙的大西洋調車場 (Atlantic Yards)等的開發計畫,對龐大的住屋需求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查克拉巴提說:「最令我驚異的是問題的嚴重性,它吹響了號角,指出我們沒有足夠住屋。」 報告撰寫人預言紐約市未來仍像一塊磁石,吸引移民、藝術家和年輕專業人士前來尋找財富,所以在不到30年內,紐約市的人口可能超過900萬人,但仍略低於彭博政府的估計。彭博市府曾估計到2030年,紐約市的人口將增加100萬以上。 市民是否希望自己的社區興建更多公寓,還有待觀察。例如在威廉斯堡,地鐵擁擠不堪,通勤客往往要等候幾班車才擠得上地鐵;幼稚園的輪候名單十分長,承諾興建的公園仍未動工。市政府尚未掌握到方法,使玻璃幕牆大廈林立的威廉斯堡,感覺像住宅區,而不是無生氣的地方。 布碌崙下城的市議員詹姆士 (Letitia James)說,新開發的項目,趕走了工薪階層的家庭。 她說:「我們完成了停車的研究,但對平價屋和中等收入住房損失的研究,尚未進行。」 在曼哈坦下城,為數不少的辦公室大廈已改建為公寓。當地官員認為,該中心主張增加1萬個新住屋單位的想法不當,除非這一區開辦更多學校。 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0年期間,金融區的學齡人口增加了兩倍以上。 第一社區委員會主席凱瑟琳.麥克維.休斯 (Catherine McVay Hughes)說:「我們有一個球場在砲台公園城,遭珊迪破壞後,足球賽季全部取消,感謝民選官員,少棒比賽能夠如期舉行。」 安置新遷入的人,並非只在低人口密度的社區興建住宅那麼簡單。紐約市超過四分之一的住房是一家庭結構,因此還有許多發展空間,以容納更多的人。 但在許多地區,房價彌補不了40層高大廈的建築成本。例如,皇后大道的地區,是否需求建設1萬至1萬5000個住屋單位,尚不清楚。 超級風暴珊迪 (Sandy)過後,海濱地區的眾多住屋引發了嚴肅的問題,當時曼哈坦下城、長島市和紅鉤的居民,需要避災撤離家園數周或數月。 報告說,為未來風暴準備的需要,實際上是創建新住屋的一個機會。 對 城市來說,人口增長不是一個糟糕的問題。2010年,紐約的人口已經攀升至820多萬,而底特律下降至71萬3777人,這是191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不過,人口問題對下任市長將會構成挑戰。根據報告的推測,從現在至2040年,紐約市的人口增長速度,比2000至2010年期間快35%。 區域規畫協會主席雅洛 (Robert Yaro)說,沒有一套發展計畫,人口增長最終會阻礙紐約市的經濟發展。 他援引洋基隊傳奇球星貝拉 (Yogi Berra)的話說:「這個地方會變得十分擁擠,以後沒有人會來了(The place will become so crowded tht nobody will go there anymore)。」 WJ |
Posted: 12 Jun 2013 03:30 PM PDT 鬱蘭
美國「監視門」事件主角愛德華·斯諾登選擇在香港藏身並公開消息,北京方面將採取什麼行動令人關注。 而他藏身中國特別行政區香港,除了行政長官梁振英拒絕評論斯諾登的去向,至今北京方面尚沒有任何正式的表態。 中國正值端午節假期,為北京方面爭取了相當多的時間來考慮如何處理這一問題。 斯諾登已經從原本藏身的一家香港酒店退房,失去下落。有報道稱,他已經轉移到「安全的居所」。 斯諾登,被《衛報》稱為是「當今世界最有名的間諜、揭發者和逃犯,要為美國近期最大的情報洩密承擔責任。」 斯諾登此前聲稱,揭露美國當局監控行動是為了「捍衛全球人民基本自由」,藏身香港是因為相信「香港支持言論自由和政治異見人士的權利」,他亦「有責任將人們從壓迫中解放出來」。 而美國方面的消息稱,當局正凖備對斯諾登提出刑事指控,意欲盡快將他引渡回國。美國國會議員們更將他的行為等同於「叛國」,要求將他繩之以法。 何去何從香港在1996年同美國簽署了引渡協議,但協議指明,雙方都具有拒絕引渡政治案件涉案者的權力。廣州中山大學國際法教授黃瑤向BBC中文網表示,對政治犯的界定在國際上由於沒有一個客觀清晰的定論,一旦有所爭議而交由法院裁定,則法院在裁定的過程中就可能受到非法律因素的影響。 根據香港的基本法,香港的外交和國防事務由中央政府負責,因此黃瑤預計,如果斯諾登事件演變成一個外交事件,恐怕香港政府的話語權將受限制。 據香港《東方日報》報道,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宋哲在問及美方有否就本次事件向中方提出任何要求時,宋哲回應說:「還未有」。 黃瑤說,由於中國和美國之間還沒有簽署引渡條約,因此即便美國向中國提出引渡斯諾登的要求,中國也沒有提供協助的義務。 分析認為,在中國對美國激烈批評中國發起的網絡黑客攻擊之際,斯諾登揭發的美國政府監視項目似乎足以讓北京竊喜。 儘管事件曝光以來,香港不乏要求北京中央政府尊重香港的司法獨立讓香港自行處理該事件的呼聲,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斯諾登揭秘事件似乎早已波及到了香港以外地區,成為國際事件。 (責編:路西) BBC |
Posted: 12 Jun 2013 03:25 PM PDT 上周末「陽光之鄉」安納伯格莊園的習奧峰會是美中兩國領導人首次如此長時間地舉行非正式會談。奧巴馬希望中國能夠在人權、朝鮮、網絡安全和貿易方面有所作為, 顯然奧巴馬認為美中關係應該建立在逐次解決具體議題上,也就是中國能夠按照美國的意願去做。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和國防研究中心的休·懷特教授說,習奧峰會是個良好開端,但是否能達成共識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他認為,上周末的美中峰會沒有能抓住美中建立持久、和平關係的機會。雙方雖然都同意要避免對立和不和諧,但是在如何解決問題方面卻各自表達了不同看法,因此在安納伯格莊園幾個小時的會晤並沒有能夠讓雙方走得更近。 深諳美國社會輿論的資深評論人士認為,中美關係中的更大鴻溝在於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差異。中美兩國的分歧和不信任並非政治領導人會晤和政治安排能夠在短期解決。 社會多於政治此次習奧峰會受到美國輿論關注的深度和廣度顯然少於中國輿論。美國1300中文電台的資深主持人郭中迅 認為,美國媒體當中英文主流媒體的報道又少於美國的華文媒體。他認為,雖然一般美國民間和社會的反應不像中國那麼關注習奧會成功與否,但中國在美國媒體報 道中和社會輿論中一直是個重要話題。郭中迅認為,美國媒體在塑造中國方面對社會輿論產生很大影響。大部分關於中國的是負面報道,諸如黑客攻 擊、官員貪污腐敗、有毒食品,政治不開放等等,一般太不關心政治的美國人,連中學生都知道中國關押了諾獎和平獎得主,盲人維權鬥士躲進美國使館,中國在亞 洲在軍事上咄咄逼人,還有美國人抗議孔子學院,抗議中國的文化入侵。許多美國公眾對中國暴發戶來美炒房,在賭場一擲千金,都有所聞。 因此他認為,美國媒體樂此不彼地報道傳遞了關於中國的某種特定形像,因此美國民眾對中國強大抱有警惕,對中國崛起並非是件讓美國人能夠感到興奮的事情。 郭中迅認為,政治領導人會晤和政治安排不能完全左右中美關係。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差異的影響更長遠, 這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彌合的分歧。但他也不認為意識形態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他認為從韓國和台灣發展的歷程看,美國方面應該保持樂觀,這些國家的轉型都 是從經濟發展開始,最後都走向政治改革。 中國夢、美國夢習近平說中國夢和美國夢有相通的地方 不過奧巴馬似乎不急於為美中關係的基礎重新定調,而是希望中國接受美國戰略重心轉移亞洲,這似乎同習近平的「中國夢」難以吻合,因為「中國夢」當中有恢復中國傳統主宰地位的含義。 習近平說中國夢和美國夢有相通的地方。郭中訊說,在中國夢提出之前先有美國夢的提法,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美國夢就是一個房子兩個車、孩子上大學等。習近平上台之初也對記者談過中國夢的具體方面,比如老百姓收入高一點、日子過得好一點等。 似乎中國夢和美國夢確有相通的一面。郭中迅也認為,雖然說中國夢往往同國家相關,而美國夢不強調國家, 完全強調個人的成功和成就,但是美國夢當中也暗含了國家的因素,即在美國個人奮鬥取得成功要依靠美國是世界強國和國際秩序的主導的現實。比如有人在奧斯卡 領獎時會說,「只有在美國,我才能如何如何」,言外之意就是:只有在美國的制度下,美國強大的前提下,他們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網絡戰分歧網絡戰是中美關係當中另外一個棘手問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對記者說,來自中國的網絡間諜、以及盜竊知識產權和侵入其它公共和私人領域的網絡攻擊活動成了中美關係的一個焦點,此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會危及未來的美中關係。奧巴馬在習奧峰會中用具體證據向習近平指責中國黑客攻擊美國進行盜竊行為。但是由於峰會前夕爆出中情局 前雇員斯諾登揭露美國情報當局通過國際互聯網公司竊取用戶資料黑幕的消息,美國的指責因此變得不像從前那麼有力,不過《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強調說,應該區 分網絡間諜活動和保衛國土的網絡監視活動。 郭中迅說,斯諾登揭露美國國土安全局侵犯隱私黑幕成為美國包括電視、廣播和報紙等所有媒體的頭條。他說主流媒體的大量受眾反饋當中,揭黑幕者被絕大多數美國人說成是英雄。 不過他認為,美國媒體並非針對中國或其它哪個國家,他們往往喜歡挖一些老百姓不知道的事情,對美國發生的醜聞他們報道得更起勁,包括美國貪污官員和性醜聞。美國公司海外的黑幕交易等等。 BBC |
Posted: 12 Jun 2013 03:24 PM PDT 《衛報》周三(12日)刊登著名中國異見藝術家艾未未的文章,稱美國政府在監控公眾方面的行為和中國政府一樣。 他說,雖然大家都知道執政者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但是關於美國政府啟用「棱鏡」監控項目監聽監控公民的私人通訊,仍然令他震驚。 在艾未未看來,這是濫用國家的權力干預公民的個人隱私,所以現在是國際社會考慮保護個人權利的時候了。 核心價值艾未未曾在美國居住過12年,現在這種濫用國家權力的做法,與他對文明社會含義的理解完全相反,但他不相信美國人民會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眾所周知,具有尊重個人主義和隱私權偉大傳統的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世界自由思想和自由創造的中心。 根據艾未未的經歷,在中國則是基本沒有個人隱私權可言,這也是為什麼儘管中國已經變得很富裕,卻在包括創造力在內的一些重要方面遠遠落後於世界。 當然,中國和西方國家有不同的法律體系和制度,在西方和其它發達國家,如果政府需要信息的話,可以有其它法律來平衡或限制。 艾未未說,在中國卻不同,中國的個體是「完全赤裸」的,而侵擾個人隱私可能徹底毀掉一個人的生活,所以他不認為這樣的事會在西方國家發生。 但是在「棱鏡」問題上,他認為這是同樣的粗暴侵擾個人隱私的做法,因為隱私權不僅是基本人權,而且是人類的核心價值之一。 所以艾未未呼籲科技先進的美國政府不要利用自己的權力侵擾隱私權,這樣做會讓其它國家的政府也去效仿。 他說,在信息時代之前的中國,僅僅因為鄰居向當局匯報他們聽說了什麼,當局就可以把被匯報者定為反革命,數百萬人的生活因此被毀。 今天的中國,科學技術的飛躍使當局能輕易進入任何人的銀行賬戶、私人電郵和電話交談,任何信息或通訊可以讓一個年輕人受到當局的監控。 限制國家權力那些專制國家的政府經常在抓捕人時,利用他們所掌握的信息讓被捕者恐懼的意識到,當局了解所有他或她所做的事,甚至他或她的想法。這能起到很強的威懾作用。艾未未說,在前蘇聯和今天的中國,甚至在美國,官員們永遠認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必須的,並且堅信自己的做法最有利於國家和人民。 但是艾未未認為,人們應該接受歷史的教訓,必須限制國家權力,尤其在政府是由公眾民主選舉產生的國家中。 艾未未回憶2011年他在中國被拘留期間的經歷說,他當時被24小時監視,關押他的房間裏,電燈永遠亮著。監房附近還有三個監控攝像頭,保證看守不會與他交流。 以確保他不會自殺為由,他刷牙時、洗澡時都必須當著看守的面,甚至連吞藥時,監視他的看守都要他張開嘴,查看他的喉嚨。 艾未未最後說,限制國家權力是為了保護社會,它不僅是為了保護個人的權利,還能使國家權力更健全。 文明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每個人都必須為維護它而奮鬥,不能把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任何政府,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美國政府,都不應該被賦予這種信任。 (編譯:嵇偉 責編:尚清) BBC |
Posted: 12 Jun 2013 03:21 PM PDT 【文匯網訊】2013年6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廈門爆炸案嫌疑人陳水總的家中,在鄰居的印象裡,他是個不太好惹的人。 據法制晚報報道,對於微博上流傳的署名「陳水總」的微博稱,因派出所將其年齡改小一歲,影響辦理退休,當地一名官員表示,微博所稱與事實不符。 鄰居 他恨不得所有人都不要發出聲音 陳水總的家坐落在廈門最古老的城區。他家房子在一個黑暗狹窄的巷子裡,緊鄰當地著名的商業街。 從8日上午開始,這條街上就聚集了大批的記者。他們守在此地,注視著陳家院內的一舉一動,這讓原本就很狹窄的街道變得更加擁堵。 陳水總的親屬對此表現得十分暴躁和疲憊,「不要再問了,這裡沒有這個人,你說的我都不知道!」陳水總所住的院外有一名擺攤婦女,她把大批記者阻攔在門外。 有人告訴記者,門口擺攤的婦女正是陳水總的弟妹,而陳水總的另一名親屬更是脾氣火爆地轟開記者。有人稱這名脾氣火爆的親屬上午還曾跟記者動手。 院外坐著的鄰居見此情況,也不敢對記者多說。只有一位鄰居稱,陳水總脾氣比較火爆,曾經因為樓下擺攤的太吵,一天內就報警9次。對此,大家都覺得他「不太好惹」。 有鄰居稱,陳水總最煩吵鬧,他經常因為別人家發出稍許的噪聲而和對方吵架,「他恨不得所有人都不要發出聲音。」 嫌犯哥哥 弟弟與家人來往不多 不信他犯案 8日下午,記者在廈門中山路街道的民政辦公室內,見到了陳水總的二哥陳世龍。他對記者說,陳水總和一家人的關係並不是很和睦。一家人雖然住在同一棟樓內,但並沒有太多的來往。 陳世龍說,他最後一次見到弟弟是案發當天下午三四點鐘,「當時他拎著編織袋,推著車走的。」陳世龍稱,他至今也無法相信自己的弟弟會去燒公交車,「今天警察來的時候我就罵了他們,不會是他的。」 到目前為止,陳水總一家人並不知道他的情況,「現在連他是死是活我們都不知道。」案發後,陳家人已經全部接受了警方的調查。在離開民政辦公室時,陳世龍還向街道的工作人員借了50塊錢,稱等發了低保後,他再來還錢。文/記者 任佳 石愛華 當地官員 微博所說戶口問題不符合事實 此前《新京報》報道稱:在網上流傳的署名為「陳水總」的微博裡,抱怨派出所將自己的年齡寫小了一歲,影響到60歲「辦理退休」,因此要修改戶口上的年齡。 關於此事,當地社區委員會工作人員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稱,陳水總確實曾經來辦理過社保,且事發前仍舊沒有辦理成功。 而據今天的《中國青年報》報道,廈門當地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官員告訴記者,陳水總家確實比較貧困,但他在微博上反映的問題是「一面之詞」,並不符合事實。 這位官員稱,陳水總文革期間上山下鄉後回到原籍廈門郊區馬巷,13年後遷回廈門市內。關於戶口問題,他「提出申請的證據不具說服力」,所以戶籍部門沒有給他更改年齡。 文匯報 |
Posted: 12 Jun 2013 03:20 PM PDT 【文匯網訊】珠海市公安局12日22時發佈消息稱,該局於11日偵破一起日本籍男子被故意傷害致死案,抓獲5名涉該案的日本籍犯罪嫌疑人。 據新華網報道,據該局指揮中心警官白志剛介紹,死者為26歲的日本籍男子古根村某。其屍體是在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一個住宅小區的一間出租屋中被發現的。當時,死者體表有多處傷痕,手腳有被捆綁的痕跡,死因可疑。 白志剛說:「當日18時許,珠海警方在一家西餐廳將5名涉嫌故意傷害致死案的日本籍男子抓獲。他們分別為佐籐某 (男,26歲)、菅原某(男,39歲)、矢內某(男,23歲)、津村某(男,36歲)和篠田某(男,27歲)。在他們租住處,警方還查獲涉嫌用於電信詐騙 的文字資料、電腦和網絡設備等物品一批。」 據瞭解,佐籐某等人在審訊中已供認,今年6月以來,包括死者在內的這6名日本籍男子,在事發出租屋內通過撥打網 絡電話到日本,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警察進行詐騙活動。在行騙過程中,由於死者與其他同夥意見不合,經常被同夥毆打,並導致身體多處受傷。6月11日清晨, 佐籐某等5人發現他私自離開租住處,懷疑其欲脫離團伙。於是將他找回後對其捆綁、毆打,傷害致死。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
Posted: 12 Jun 2013 03:19 PM PDT 【文匯網訊】憑《奪命金》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資深演員蘇杏璇,因糖尿病併發症於昨天去世,享年61歲。 據港媒報道, 蘇杏璇於1972年第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後加入無線電視,參與了多部電視劇的演出。上個世紀80年代她專門飾演主角之母親,除了曾參演1983版 《射鵰》,飾演郭靖之母李萍外,還在《新扎師兄》中與梁朝偉扮演母子。蘇杏璇在無線工作多年,上世紀90年代中期息影,開設素菜館,其間曾在亞視拍了兩三 套劇集。 |
Posted: 12 Jun 2013 03:17 PM PDT 互聯網巨擘Google前日證實將收購以色列網上地圖服務商Waze,以強化旗下地圖服務Google Map功能。有傳Google為擊敗蘋果公司和facebook(fb)等其他潛在買家,出價高達10.3億美元(約80億港元),若屬實將是公司歷來第4大收購。
含社交網絡元素 提高可靠度 Waze把社交網絡元素融入網絡地圖,為用戶提供更準確和可靠的道路交通情報,是近年急速冒起的網上地圖服務商之一,更吸引多名潛在買家。Waze行政總裁巴丁前日在博客稱決定經過詳細考慮,又讚Google將是「最佳拍檔」。 文匯網 |
Posted: 12 Jun 2013 03:16 PM PDT 專責引渡個案的紐約律師澤梅爾曼指出,美國當局在檢控斯諾登時應避免太進取,以免觸犯港美引渡協議中的「政治 打壓」前提。美媒指檢察官正研究檢控何罪,以便盡快阻止他離港外逃。有消息指斯諾登已接觸本港人權律師,似準備長期抗戰,專家則認為他應趁現時「理論上」 仍可自由進出,盡快離港。美國司法部一旦刑事檢控斯諾登,將促使國際刑警發紅色通牒,斯諾登一旦嘗試離港便會被拘留。不可輕罪引渡再變重罪 國際引渡慣例不容許國家先利用較輕罪名成功引渡,再以重罪檢控,因此美方必須作出平衡,避免檢控罪名過重或過輕。華盛頓引渡律師麥克納布認為,華府或快刀斬亂麻,以間諜罪加上竊取政府財產等罪名爭取引渡。 專家稱,違反間諜法罪名可輕易在香港的官方機密條例中找到對應,「不法使用電腦」亦包括在港美引渡協議中,可成為引渡基礎。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表示,斯諾登可提出酷刑聲請,爭取不被引渡。有專家亦指他即使在港被捕,亦可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爭取釋放。 文匯報 |
Posted: 12 Jun 2013 03:14 PM PDT 上市弄得焦頭爛額的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fb),前日舉行首次股東大會。一眾股東在會上就 fb股價持續低迷和捲入華府監控醜聞,向出席的創辦人朱克伯格和首席營運官桑德伯格發炮狂轟,又為慘變「蟹民」大吐苦水。朱仔承認股價走勢令人失望,相信 公司今後會繼續改善,但拒絕預測股價何時能「返家鄉」,並強調沒容許美國政府直接進入fb伺服器拿取資料。
FB去年5月轟動上市,豈料不足數日便跌穿招股價38美元,同年9月更低見17.73美元。雖然股價其後稍為回升,前晚收報24.03美元,但仍較招股價低近4成。 拒發盈利預測 「不提供投資意見」 首席財務官埃貝斯曼表示,由於公司營運時日短和「預測困難」,不會跟從其他上市公司發表來年盈利預 測,引來投資者不滿。股價插水令不少股民血本無歸,一些股東在大會上批評fb上市是「災難」,有投資者趁機問朱克伯格應繼續持有還是壯士斷臂,卻換來fb 團隊稱不會提供個別投資意見。 轉攻流動平台 為新興國研特別版 朱克伯格表示,fb團隊與股東一樣對公司股價感到失望,但奈何fb無法操控股價,相信今後會陸續改 善。他指出,隨著智能手機風行,將把發展流動平台視作重點戰略,並透露正為新興市場等網速較慢地區研發特別版。他否認fb受社交網站Google+威脅, 稱社交網絡市場仍然急速擴張。 美國政府近日被揭秘密監控互聯網紀錄,有股東追問有關用戶私隱的保護措施。朱仔強調fb投放大量時間確保「壞黑客」無法進入公司網絡,以及重申fb沒與美國情報部門直接合作。 文匯報 |
Posted: 12 Jun 2013 03:12 PM PDT 齊之豐
華盛頓 — 中國當局星期天6月9日對中國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庭審進行了三個半小時,引起了公眾和網民至少已經持續了四天的紛紛議論。在許多中國公眾看來,當局對劉 庭審與其說是審判腐敗,不如說是腐敗的審判,因為他們認為當局不是要追究劉志軍天文數字的貪污實事,而是千方百計替他打掩護。 *演戲質量不高* 假如說中國當局對劉的審判是演戲,那麼,目前看來中國公眾和世界媒體普遍認為這戲演得質量不高。 法新社在庭審當天從北京發出報道,講述了中國公眾司空見慣、但依然讓國際社會皺眉頭的怪異司法。 法新社的報道說,“庭審沒有事先宣布,而且按照中國的通常做法,出席旁聽的人都經過嚴格的挑選。” 日本共同社就劉志軍審判發出報道,向日本讀者介紹了劉志軍案審判的政治大背景。共同社的報道說: “習近平領導班子正在展開反腐敗運動。據信被告劉志軍作為高干將被課以嚴罰,以便當局向國民誇示正在整頓綱紀。也有觀察認為,據信因貪污而倒台的原中共重慶第一把手薄熙來的公審近期就要開始。” 日本公共電台電視台NHK則是這樣介紹劉志軍審判的政治背景: “習近平政權上台之後,強調要撲滅執政黨和政府的貪污腐敗。一般認為,中國當局展示姿態,讓政府前高官也受到審判和治罪,目的在於避開國民對腐敗蔓延的強烈不滿。” *審判與政治迫害* 美國主要報紙《紐約時報》的報道則介紹了另外一種政治背景,這就是在劉志軍案開審的當天,中國當局將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妻子的弟弟劉暉判刑11年。 《紐約時報》的報道說:“就其嚴苛性而言,對劉曉波妻弟劉暉的判刑是異乎尋常的。人們廣泛認為,這是政治迫害的一個事例。” 與此同時,許多中國網民也在提出另一種在他們看來是政治迫害的問題: “劉志軍房產374套,受賄6千多萬…北京檢察院認為可以從輕處罰。七位公民在北京展示橫幅,呼吁公開官員財產,北京檢察院認為這是犯罪!這是為什麼?” *無奈的諧謔* 劉志軍案有這樣的政治背景,而中國當局對劉志軍又有這樣的怪異審判,這樣的局面導致對中國政治現狀感到無可奈何的中國公眾和網民發出這樣的調侃: “劉志軍案涉374套房產及8億人民幣被追繳,檢方指控數額只有幾千萬,檢方主動提出對劉志軍可從輕處罰,…開庭時間三個半小時結束,如此重大案件開庭三個半小時結束,難怪多人質疑開庭前已經秘密預演,演戲要有點質量,三個半小時夠用嗎? ” 紐約時報、日本共同社和許多其他國際媒體在報道劉志軍案的時候都提到尚未提到台面上的薄熙來案。 但對許多中國公眾和網民來說,他們通過觀察劉志軍和薄熙來妻子谷開來案的審判,已經看出了中國當局的門道,這就是竭盡全力替所謂的貪污腐敗分子掩蓋貪污事實。 目前,千百萬中國公眾和網民在詢問:劉志軍貪污或挪用了至少8億元的公款,那些公款究竟來自何方?他一個人擁有374套房產,一天住一套,一年下來還多余9套,那些房產來自何方?劉志軍是否只是他人的代理? 截至目前,中國當局對中國公眾發出的這些強烈質疑保持了沉默。早些時候,中國當局在庭審薄熙來妻子谷開來的時候,也對薄熙來/谷開來巨額來源不明財產的保持了沉默。 有報道說,薄/谷來源不明財產高達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至少370億元。這個數字到底是過大還是過小,還是不多不少正好,中國當局一直沒有說明。 VOA |
Posted: 12 Jun 2013 03:11 PM PDT (中央社雅典12日綜合外電報導)希臘脆弱的政府今天因突然關閉國營廣播公司ERT,而面臨內部反抗以及群眾激烈示威,距離希臘股市被降級為開發市場的羞辱,只有幾個小時。
這兩起挫敗加上民營化計畫受困,打擊正在上揚的投資人信心。希臘總理薩瑪拉斯(Antonis Samaras)曾因投資人信心回溫而宣告,希臘脫離歐元區的風險已消失,並已步上復甦之路。 雅典當局10日沒能成功出售國營瓦斯公司DEPA,因而欠缺達成國際紓困目標所須資金,使得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又站上10%。 MSCI明晟指標編列公司將希臘降等為新興市場,成為第一個遭降級的已開發國家,使得希臘股市下挫到2個月來低點。 薩瑪拉斯政府現正設法對抗媒體對ERT關台的反彈情緒,不願評論市場降級一事。 為抗議政府突然關閉ERT將立即造成2700人失業,希臘全國勞工總會(GSEE)發起24小時罷工,並發表聲明說,「關閉ERT等同政爭」。 媒體記者已自台北時間今天11時起,進行24小時輪流罷工。公務員和船員紛紛承諾明天加入罷工。 領導希臘聯合政府的保守黨堅持,將再設立新的國家廣播公司。 CNA |
Posted: 12 Jun 2013 03:09 PM PDT 美國之音
愛德華.斯諾登說,他計劃留在香港,要與美國任何想要引渡他回國去面對可能的犯罪指控的努力做鬥爭。斯諾登泄漏了美國政府秘密監視電話和網絡的機密詳情。 29歲的斯諾登星期三對《南華早報》說,他的意圖是“請求香港法院和人民決定我的命運”。 香港與美國簽署了引渡協議,並在近年來已經向美國政府移交了一些逃犯。但是如果中國認為針對嫌疑人的指稱具有政治性,中國 仍然手握阻止從香港領土上引渡的權利。 斯諾登說,有人認為他在承認自己就是泄漏監視計劃的消息來源之前就飛往香港是一個錯誤,他說,這些人“誤會了我的意圖”。斯諾登對《南華早報》說,“我在這裡不是為了躲避正義,我在這裡是為了揭露犯罪。” 由於斯諾登揭開了秘密監視的機密,美國正在展開一場應當如何看待斯諾登的生動辯論。 斯諾登對《南華早報》說,“我既不是叛徒,也不是英雄,我是一個美國人。 |
Posted: 12 Jun 2013 02:01 PM PDT 《外參》特約記者 張里
1994年11月底,也就是陳希剛從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昇任校黨委副書記後,92級化學系女生朱令出現中毒癥狀,經北京大學學生貝志誠等人在互聯網上詢問,確診朱令為鉈中毒。後經治療,脫離生命危險,但中毒導致朱令全身癱瘓,大腦遲鈍。 1995年4月28日晚,當朱令被確診為鉈中毒後,朱令父母立即向清華大學當時的化學系副系主任、主管學生工作的薛芳渝教授提出報案的請求,薛隨即向清華大學保衛部部長兼清華大學派出所副所長報案。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開始正式立案調查。但在立案之前,在鉈中毒確診後的五一放假期間,朱令宿舍曾發生離奇盜竊案,朱令的洗漱用品丟失。 上圖是當年未遇害前的朱令。下圖是朱令目前已经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 據媒體報導,警方在1995年夏秋時分,到朱令父親單位調查過朱令父親和孫維父親的關係;警方在1995年通知朱令家屬,“只剩一層窗戶紙了”;隨後,清華大學派出所所長李慕成告知朱令父母,“有對象”,“上面批准後,開始短兵相接”;1996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14處有關領導對朱令家屬表示案件難度很大,仍在努力之中;1997年2月,化學系薛芳渝教授告知朱令家人,校方將配合警方作一次有效的偵破行動,但後來一直沒有下文。 1997年3月,朱令家人以出事班級即將全部畢業,人證即將難以獲得為由,上書北京市公安局長。1997年4月2日,孫維作為朱令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市公安局14處帶走,並在印有犯罪嫌疑人的紙上簽字。在被連續偵訊審問8個小時後,孫維被家人接回家。朱令家人還曾上書國家領導人,要求加快辦案,但上書時間沒有說明。 1998年1月,孫維家人在得知朱令家人上書國家領導人後,也給高層領導上書。1998年8月25日,公安機關宣佈結案,並以“超過法定期限”為由,解除孫維作為嫌疑犯所受到的強制措施。但匪夷所思的是,公安機關沒有告知朱家此案已結,朱令父親聲稱“之前得到的答復一直都是‘正在調查中’。”直至2008年申請信息公開時,才獲悉已於1998年結辦。 在朱令案件再次成為網上熱點新聞時,當時也在清華大學的陳希調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因此,有網友把陳希與朱令案件“相提並論”。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朱令案件中都沒有提到陳希,但朱令剛到清華大學時,剛從美國學成歸國的陳希,是化學工程系黨委副書記。 巧合的是,朱令所讀的專業跟陳希一樣,都是物理化學專業。1994年朱令中毒時,陳希已昇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可以說,陳希應該對朱令被同學投毒一案非常了解。 過去19年來,朱令中毒事件偶爾被輿論提起,但集中於朱的悲慘遭遇方面。直到2013年4月15日,上海復旦大學醫科碩士被落毒死亡,疑似室友投毒,由於情況類似,朱令案再度引起輿論和網民的關注。 5月3日,一直關注案件的朱令昔日同窗,在美國白宮官網(www.whitehouse.gov)請願區(We the people)發起請願活動,要求白宮驅逐當年涉嫌投毒、後已移民美國的孫維,讓她回國接受調查。短短三天,聯署已逾11萬人,超過白宮官網規定要回應的人數底線。 看到這些新聞報導,曾經親眼目睹過朱令悲慘遭遇的時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陳希,對於他曾學習和工作多年的化學工程系發生這樣的大案,又會作何感想呢?至於他在朱令案件中扮演何種角色,網民們更是無從獲悉。(《外參》第37期) |
Posted: 12 Jun 2013 01:49 PM PDT 《外參》編譯 段灼華
中國恐怕不能怪別人老是戴著有色眼鏡,畢竟過去自己素行不良,如《商業週刊》提到,2012年,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的年度報告稱,中國是“網絡空間最具威脅性的國家”,其情報部門和黑客們正運用越來越先進的技術來侵入美國軍方電腦,他們的目標更明確、手段更高明,連感應器和部署在美國軍事平台上的小裝置都不放過。 自然,中國官員否認政府應該對網絡攻擊負責,並指稱國家也是黑客的受害者之一,如美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網絡戰略專家賈森‧希利(Jason Healey)刊於《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文章寫道,這是中國“一貫”的回答模式,但不可否認,如此控訴反映了部分事實。 美國國防部使用“亞太七號”引爭議。 美國是網絡攻擊者的溫床,在殭屍網絡控制者排行榜中位居首位,佔40%。相比之下,俄羅斯只有8%,中國3%,其他衡量標準也顯示,美國儼然是網絡攻擊的主要發源地,因此,希利指出,美國稱得上是釣魚網站、惡意軟體和僵屍網路控制者的“樂園”,年輕人和犯罪組織利用美國伺服器來進行破壞行為,原因之一,在於美國的電腦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光是主機就多達5億個,有如此之多的網絡攻擊,源自或通過美國也就不足為奇。 |
Posted: 12 Jun 2013 02:02 PM PDT |
槍林彈雨與他們毫無關係 槍聲激怒了無以計數的北京市民。其中包括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的Duffy和他的弟弟。他的弟弟跳起來吼道:“……看誰有本事把中國人都殺光。”然後,他抄起件衣服就往外跑。 我媽死命拉住他不讓他走,看來我媽是拼了老命也不準備讓他走。 (而)我小弟弟也是拼了小命也非要出去不行。正拉扯得不可開交,我起身說:“聽我的,跟我走。” 老媽這才算松了手。此時已經是6月3日晚十一點多了。 我們來到軍博對面一處和長安街交叉的小路口,只見長安街上燈火通明,亮如白晝,坦克轟鳴,槍聲大作。 一小撮像我一樣的烏合之眾,或爬,或蹲,或貓著腰,慢慢向長安街靠攏。 突然,一陣機關槍響起,打在旁邊的牆上,劈啪作響。人們或馬上趴在地上,或馬上退回小路。機槍停止沒一會兒,人們又慢慢聚集起來,再次向長安街靠攏。引發又一陣機關槍。如此反復像拉鋸戰一樣。 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暴徒竟沒一個中槍。 我從初二開始參加西城區射擊隊訓練……在部隊裡,有一年軍官手槍50米年度考核,以全部十環名列榜首,獲全軍嘉獎。當時竟有一種衝動,想喊一嗓子:“不行啊!38軍弟兄們,準頭不夠哇。” 又一想,如果對面兄弟只是迫于命令,不得不開槍,只是想嚇唬嚇唬咱們,被我一激,一怒之下來個真格的,我們不得成蜂窩啦。我畢竟當過兵,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知道如何匍匐前進,而又避免被對面火力擊中。終於爬到長安街邊。 近在咫尺的木樨地方向,火光衝天,槍聲響成一片。不時聽到一聲聲爆炸,只見火光衝天,但很快就熄滅下來。我知道這是專門打坦克用的自製燃燒瓶。在 1976年天安門事件當晚,就被北京市民廣泛使用過。把空啤酒瓶之類,裝滿汽油,封好蓋兒,就可以當手榴彈一樣扔出去,即簡單,又有成效。 機槍掃射聲,漸漸東移向木樨地。此刻,不時有人從小路口衝入長安街。一會兒,又有人從長安街跑回路口,把背上背著的傷患往地上一扔,又返身跑回長安街。 路口上,有好幾輛三輪車。人們把傷者抬上三輪車,立刻飛奔送到附近最近的原北京鐵路醫院。 除了槍聲,無人講話,像一個配合默契的團隊一樣。每個人默默地做著各自的事情。槍林彈雨似乎與他們毫無關係。(《六四親歷記》,Duffy,貝殼村,2012年6月4日) 下毒手 “從北京城不同方向陸續響起槍聲,而且越來越密集。”天安門廣場特別糾察隊隊長吳仁華寫道,“站在紀念碑底座上眺望西長安街方向,熊熊火光衝天而起,染紅了那一片夜空。” “天安門廣場民主大學的開學典禮儀式則在密集的槍聲中匆匆落幕。誰也無法料到,天安門廣場民主大學的開學典禮,即是它的結業儀式。”吳仁華寫道,“參與天安門廣場民主大學開學典禮的知識界人士大多在密集的槍聲中先後匆匆離去。” 趕來天安門廣場指揮部報訊者“幾乎全都滿身血跡,或由於自身受傷,或由於救護傷亡者所致,情緒大都激動得有些失控”。 “直到此時,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領袖和廣大學生們才如夢初醒,”吳仁華寫道,“無法回避血淋淋的現實:中共當局終於下毒手了。” 與其他人一樣,吳仁華也感到“萬分震驚”。“雖然在率領特別糾察隊從中國政法大學校園出發時早已知道局勢極度緊張,做好了隨時遭到武力鎮壓的心理準 備,”他寫道,“但萬萬沒有想到,如今遭到的竟然是解放軍戒嚴部隊動用真槍實彈、坦克和裝甲車的血腥鎮壓。”(《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吳仁華著,香港真 相出版社,2007年版) 23時10分 “再度京華” 陸軍第40集團軍按照前進指揮部的命令,組織先頭團和主力部隊分3路開進。先頭部隊在距東直門橋60米處被市民和學生們攔阻。這個軍的任務是佔領進、出北京的交通要道——東直門和東四十條立交橋。其餘的軍隊則被攔阻在東壩河東側京順路和東側機場路上。 少將軍長吳家民在戰績中寫道: 有個穿便衣的人說什麼也要見我,說有重要指示傳達。 我見了他,他掏出工作證,是某領導機關的副部長,來傳達上級首長指示,命令部隊當晚一定要到達指定位置。必要時可以果斷處置。 他剛傳達完,軍區前指也來指示,通報了萬壽路戒嚴部隊鳴槍示警驅散人群、迅速開進的情況。 這使我意識到事態已相當嚴重,顯然不對空鳴槍部隊很難突圍開進。 於是,我們決定:第一,堅決執行上級首長命令,採取對空鳴槍驅散圍阻人群的堅決措施,組織部隊突圍,保證在4日4時前全部到位;第二,使用已到達指定位 置的部隊,擔負接應主要被圍部隊的任務;第三,由集團軍參謀長楊福臣、政治部副主任籍顯文組織部隊突圍行動;第四,對空鳴槍前,要首先使用宣傳車進行宣 傳,由政治部起草廣播稿,向群眾講明厲害,爭取將不明真相的群眾和一小撮壞人分開。 同時,我還專門指示先頭團,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不能撤,撤就是犯政治錯誤,要迅速組織部隊前進;天亮前一定要到達東直門和東四十條立交橋;對空鳴槍時要注意一定不能誤傷群眾。 …… 到東直門的時候,有兩台大客車擋在道上,恰好中間有個縫,剛好能過去一台轎車。楊參謀長的警衛員打了兩個點射,驅散開群眾。我們的車就從兩台客車中間的縫開過去了,真難為司機了。……就這樣,我們看了部隊所在的位置,知道所有部隊都按時到了位。 於是,我們趕到指定地點,適時開設了前沿指揮所,保證了對部隊的堅強有力的指揮,受到了總部和軍區領導的表揚。(吳家民,《戒嚴一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 ) 屠殺見證人羅白,一個北京普通學生和記者,和他的同學葉傅,逐漸靠近在長安街上緩緩行進的軍車,軍車長長的一列,迤邐前行,有裝甲車、坦克,也有軍用吉普。人群尾隨著一輛蓋著綠色的帆布軍用大卡車。 十幾個解放軍端著半自動步槍,或站或蹲在車上,槍口對著距他們僅十多米的人們。 卡車駛往天安門方向。快到工會大樓時,尾隨的人群漸漸達到三、四百人。他們開始呼喊口號:“不准傷害廣場上的學生!”“人民軍隊愛人民……”口號聲越來越大,人群不自覺地湧向軍車。 當前面的人距軍車有七、八米遠時,一個解放軍戰士端起了槍,向人們的腳下射擊,子彈打在馬路上,發出了沉悶的聲響,迸出一串串火星。 後面的人開始臥倒,前面的人,則由於打在馬路上的子彈反彈起來,打在他們的腿上或腳上,紛紛僕倒。人們紛紛將他們扶上自行車或平板車,送往醫院。 驚魂甫定的人們,又重新集聚起來,高呼口號:“打倒法西斯!”“人民要審判你們!” 槍聲又響了,人們開始重新臥倒,又重新救護倒下的傷患,後面的人又重新走在前面。 就這樣,汽車每行進十米,需要五分鐘,這五分鐘內,至少要倒下四、五個人。 汽車快要到西單時,人群被激怒了。 他們挽起了手,高唱起國際歌:“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他們不害怕,不再臥倒,不再停留,緊緊地跟著軍車。 軍人繼續向他們腳下射擊,人們不再理會。前面的一個少女,被反彈的子彈射中了一條腿,鮮血淋漓,也沒有停下來。雙手緊挽著旁邊兩個人的手臂,一步一跳地繼續向前行進。 天空彌漫著燃燒車輛的黑煙,散發著令人窒息的焦糊味。槍聲依然在響,人群卻直直地、一排一排地靠近軍車,又一個一個地倒下。 在世界非暴力抵抗運動的歷史上,你也許難以見到這樣悲慘而壯烈的一幕。手無寸鐵的少女、小夥子、白髮蒼蒼的老人,從容地迎著槍口,迎著子彈,無所畏懼地向前走去,向前走去…… 走在這樣的人群中,我的心中突然升起了神聖莊嚴的感覺,一種類似宗教的情感。生命和死亡,這時已似乎失去了它的意義。在歌聲中,在手挽手所傳遞的力量中,在一步步向前的邁進中,我似乎感到我走到了人生中從未體驗過的一種境界。 槍聲突然停下來,也許這些戰士被駭住了,他們直楞楞地看著這些不啻於“集體自殺”的人們,看著他們一步步逼近,竟不知所措。突然,一個軍官喊了聲:“開槍啊!” 十幾個戰士,一齊抬高了槍口,直接向人群射擊。槍聲、哭聲、人們的尖叫聲,痛苦的嚎叫聲,亂成一團。一個高高胖胖的小夥子,大喊著:“操你媽!”甩出了一塊磚頭,並直接衝向軍車,沒跑幾步,就僕倒在地上。 我臥倒在地。在我和葉傅之間,有一個老人,腳掌被打穿,正痛苦地呻吟。我們趕緊把他扶到路邊一個來救援的平板車上。 待我們轉回來時,槍聲已經停下來。 這時,另一個小夥子,也許見傷亡的人太多,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他猛地撕裂自己的白襯衣,拍著胸膛,帶著哭腔吼道:“你們打死我吧,你們打死我吧!” 後面的人群,爆發出一陣掌聲、那些軍人沉默不語。 也許被這個小夥子所鼓舞,生來怯懦、膽小的我,不知哪來的勇氣,幾步躍向前邊,大聲說道:“告訴你們,這裡不是老山前線,這裡是首都北京;站在你們面前的,不是越南兵,他們是中國人,他們與你們一樣熱愛生命!請你們放下槍,停止屠殺!” 人群靜下來,那些戰士也似乎在聽。 我繼續說道:“我們知道,軍令如山,你們在執行命令。可是,你們難道不能想一想,這是誰的命令?這又是什麼樣的命令?當初你們剛進城時,被困在郊外,許 多人不理解你們,學生寧肯自己挨餓,也把食品先給你們;寧肯自己受氣,也要保護你們,可你們就這樣回報他們嗎?況且,我們在這裡,並沒有真正攔截你們的 車,我們手無寸鐵,只不過在這裡表達我們的抗議,告訴你們不要傷害廣場上的學生,請你們不要開槍……” 這時,我的腿被猛的一拉,重重地摔在地上。“嘟嘟”,一梭子子彈打過來。“呀!”在我後邊一個女學生尖叫一聲,倒在地上。 葉傅不愧在軍營中長大(他父親曾是解放軍高級軍官),異常機警,他從後面將我拉倒,及時躲過了軍人的射擊,救了我一條命。 可子彈卻打在我身後的女學生身上,中彈三處。兩隻手臂和腹部,鮮血染紅了她的衣服。人們將她飛快地送到跟著我們的一輛紅十字會救護車上。 “殺人犯!”“殺人犯!”磚頭雨點般砸向汽車。不知是什麼原因,這輛汽車突然脫離行列,向前直駛而去。 面對我們的另一輛卡車上,也有十幾個戰士,有一個麥克風,他們向人群喊話:“保持距離,不要靠近。”那些戰士並沒有端起槍。 人們繼續唱著國際歌,跟著軍車,走向天安門。當時大家都覺得,他們要到廣場上屠殺學生。 (《白色黎明》,羅白,《世界周刊》,1992年6月14日)(“北京紀行之九”) |
Posted: 12 Jun 2013 09:30 AM PDT 內容提要: 很顯然,鋪天蓋地的報導、文章,並沒有解開薄熙來事件之謎。 相反,越來越多的人懷疑,這個事件後面,隱藏著幾雙黑手。 王立軍這個狠角,大家看得比較明白。沒有他誘導谷開來謀殺海伍德,薄熙來難以在十八大前垮台。 很多人認為王立軍才是殺死海伍德的真凶,但他終究只是一個卒子。 胡錦濤、江澤民是其幕後大佬,習近平、李克強是得利者,令計劃、李源潮則很明顯失利於十八大,溫家寶跳得最高,卻被紐約時報從大西洋邊擊中,其污名已經非常難以洗清。 這場戲還未閉幕。 《薄熙來事件的黑手》印刷版訂閱連結: |
Posted: 12 Jun 2013 06:23 AM PDT |
中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成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年4月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家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
陳小平:下面輪到張艾枚發言。 張艾枚:馮勝平的信,很多觀點相當精彩,風格頗像蘆笛,蘆笛的東西讀起來痛快淋漓,馮勝平的也是,雖然有的觀點我難以苟同,比如,馮勝平談到中國政治改革的阻力不是來自利益集團的反抗,而是來自於弱勢團體的膨脹。 ![]() 馮勝平:那是前一篇文章,不是這篇給習近平的公開信。 張艾枚:是嗎?那我放一塊兒說,算是馮勝平思想。這說法我很難贊同。弱勢團體為什麼弱勢?因為沒有權力,沒有錢、沒有說話的機會,假如它能夠膨脹,回歸正常,有何不好?但既然它什麼都沒有,怎能成為政治改革的阻力? 總的來說,馮勝平的東西如果在十八大前出台,可能會更有意義,因為在這之前,習近平的政治走向不十分清楚,外界對他的期望正面的居多。但十八大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十八大報告是習近平主持、制訂的。參與起草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在兩會的分組討論會上,披露很多內情,他說關於改革,黨內高層已經達到很多共識,就是要堅持共產黨領導。他們的講話顯示,不管怎麼改,有三大不能改,共產黨領導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特色的旗幟不能改,一黨專政也不能改。所謂的去毛化,基本不存在。 習的意圖在去年年底新南巡講話時就更清楚了,到二月初在黨校的講話,都表明與馮勝平文中主張的東西,有種背道而馳的趨勢。 我們也可分析習近平過去幾個月幹的幾件事。當然他做了很多雞毛蒜皮的好事,除此之外,他還有三大政治安排,第一,清軍、第二,整黨,第三,反腐。習近平一上台,就已在軍隊中動作頻繁,主要原因是軍隊嚴重缺乏戰鬥力,所以習近平屢次講話提到軍隊要絕對服從黨的領導、整治腐敗、提高軍隊戰鬥力,另外,他也需要軍中的人為他保駕護航。 整黨,他說要把一些貪污腐敗的、不合格的、沒有共產主義理想的黨員清除出黨,一些網友說,不合格的黨員佔了90%,但習近平有可能整治8000萬黨員中90%的黨員?顯然不可能。 廣東、深圳已經有幾個縣,搞了八個清除不合格黨員的試點,他們認為,拆遷中沒有和上級黨組織保持一致的黨員,就是不合格黨員;上訪如果和上級不一致,也是不合格黨員,所以底下的試點,和習近平的定義完全不一樣,他們只是藉此清除黨內異己。 十八大後,王岐山、李克強、習近平,說了很多關於反腐的豪言壯語,要標本兼治,後來王岐山退了一步:我們要先治標,為治本贏得一點時間,因為他知道胡錦濤、溫家寶搞了十年標本兼治,根本沒治本,連治標都沒多大效果。 反腐的阻力在於利益集團,不只在黨內、軍中、而且也反映在常委中。去年國際有影響力的報紙披露了大量的關於中國權貴腐敗的調查報告,所以官員財產申報遲遲沒法出台,今後五年、十年可能都出不了台。 從這些政治安排來看,習近平確實想做一點事情,但他能做的非常有限,所以我對習近平執政後中國政治走向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十八大前,我算是謹慎樂觀,但幾個月下來後,我比較謹慎悲觀,現在的發展,我發現連“謹慎”兩字大概都要去掉了。 因為習近平堅持的東西和理念,豈止是中左,李偉東認為,習近平現在是中左,一旦鞏固了權力後,可能向中右發展,從現在看,一直到第二任期到來之前,我們完全看不到他向中右發展的趨勢。最近《陽光時務》周刊登了一個專刊,談的是紅二代,習近平主張的一些東西明顯採納了張木生、劉源的新民主主義。 我認為習近平的理念在很多方面可能是真正的信仰者,現在的趨向,反而比中左還左,這是非常危險的發展。等他掌握權力,到了第二任期,就是把現在七常委中不符合他期望的人換掉,他能做蔣經國嗎?現在中國進入常人政治,習近平能否像馮勝平說的,給中共找一個體面退讓的路,給國家一個好的出路,現在是巨大的未知數。 王軍濤:我們也都不認為習近平具備勝平說的條件,但從發展歷史來看也不悲觀,因為蔣經國剛出道時,先跟斯大林學,後來跟老蔣學,國民黨到台灣的政戰系統,是蔣經國建立起來的,即使這樣一個政治人物,後來也可以做政治改革,所以沒有定論。 在現在的制度下,習近平要順勢幹壞事容易,要逆勢做好事比較難,現在要擺脫太子黨集團很難,現在共產黨覺得老百姓要不清算很難。國民黨能做在野黨,是因為社會經濟政策島內爭議不大,國民黨沒有被查出嚴重貪腐問題。民進黨上臺後,社會經濟政策變化不大,吵的主要還是統獨問題,蘇東也是,反對黨、執政黨轉來轉去,會左右政治光譜的話題不多,所以習近平其實做好事搞政改的空間不大。 張艾枚:我在補充一點,去年薄熙來事件發生後,海外一直有種看法,包括布魯金斯學會的李成,覺得薄熙來事件非常像84年的江南事件,我當時比較贊同這個看法,但中共居然安然無恙地度過這個難關。 第二,關於民間力量的成長。長平一篇文章給我很大啟示,中國政府想在臨界點執政,是非常危險的走鋼絲行為,但中共知道革命革不動,改革改不成,所以他敢這樣,長平的文章似乎對習近平的三個自信提供了一種解釋。 馮勝平:我說一個別的觀點。很多人認為習近平現在走不下去,強國夢走不好,成了亡國夢,萬潤南跟我說,實際上人家根本不這樣想,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是康乾盛世,三個自信有很多成分是真的。 我們看微博看多了,自由派又喜歡在一起,一起取暖,覺得自己無比強大,以為全國人民都在反對共產黨,但我自己的接觸,國內的90%的人,儘管不喜歡共產黨,也不主張把中國撕裂,你說要把中國撕裂,就是站到他們的對面去了,因為中國是他們的國家。 胡平:撕裂是政黨意義。 馮勝平:還有另一個意思,就是夏明先生講的,不惜一切代價把中共搞亂。廖亦武說,中共的血腥帝國必須分裂,要談這個問題,第一,有沒有這個能力?根據我的觀察,沒有這個能力,如果退一步,有這個能力,真的把中國結束,之後一定是派系林立的狀況,所以要有圓桌會議。我第二個問題是,是否能收拾殘局? 用不著先把13億人的國家撕裂,現在海外民運已經夠撕裂了,哪一個人有能耐整合海外民運?(《調查》特刊 第八輯)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12 Jun 2013 04:34 AM PDT 卢克
加纳已经逮捕1百多名被控在该国非法采金的中国公民。赞比亚当局今年2月因为安全原因没收了一座中国经营的煤矿。加蓬计划收回三家外国石油公司的资产,其 中一家是中国公司。这些动作以及其它的举措使得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针对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投资出现了激烈反弹。不过美国之音记者卢克发自达喀尔的报道说,尽 管专家们表示中非之间的蜜月期可能已经结束,但是离婚却不大可能。 中国2009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12年接近2千亿美元。不过,一些非洲人认为,他们在和中国的贸易中很吃亏,向中国出口的是非常值钱的自然资源,但是在工作机会或者收入方面却所获不多。 设在加纳的IMANI机构的发展研究主任布赖特•西蒙斯说,中国不再被视为仅仅是一个提供贷款、派出工人前来修建费用低廉甚至是免费的道路、医院和体育场的赠予者。 他说:“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和西方公司和西方政府一样,中国人对潜在的利润同样非常在乎。” 加纳正在打击参与小规模金矿开采的外国人。这些金矿被称为“浅矿”。西蒙斯表示,随着全球金价下跌,需要投入资金更多的深型矿井的收益减少,因此这种浅矿近年来大量出现。加纳政府已经抓捕了1百多名中国公民,准备遣返他们。 分析人士说,像尼日尔和加蓬这样的非洲国家,只是希望能从他们的自然资源当中收益更多,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高的生活标准。全球对诸如石油、煤炭、铁矿石以及铀等资源的需求,增强了他们讨价还价的筹码。很多非洲国家还越来越关注剥削和非法行为。 设在伦敦的梅波克洛夫风险分析公司的非洲分析师本•佩顿说,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是非常好的,而且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他说,中国公司严苛对待当地工人的传闻,则可能会使这种关系受到考验。他说: “在一些地方,像赞比亚、加纳,有很多针对中国人的怨恨情绪,也有很多对政府施加的压力,要求政府不要对中国公司授予开采权。长远来看,来自底层的压力真的会挑战中非关系。” 佩顿表示,非洲国家正在对外国公司带来的外国雇员的人数实施配额,正要求投资者在当地修建原材料加工厂。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消费石油的三分之一来自非洲,其中一小部分来自加蓬。 这个中非国家即将开始新一轮的近海钻探执照的竞标。与此同时,加蓬政府表示,计划不再向现有的三家外国石油公司开采的油田续发执照,其中包括中石油的子公司Addax。 加蓬政府指责Addax公司在隐瞒收入,降低了加蓬政府对该公司收益的税收。Addax公司否认这种说法。 尽管近来中非经济往来出现波折,但是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中非之间的伙伴关系会继续存在,而且会不断加强,但是可能是在更加平等的基础上。 美国之音中文网 |
Posted: 12 Jun 2013 04:32 AM PDT 美国总统奥巴马容忍存在的互联网间谍项目——代号:“透镜”("Prism" )引起了德国方面的强烈批评。即将到访德国的美国总统届时将就此作出解释。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系统性收集互联网用户数据的消息公开后,在德国引发了激烈讨论。从公布的消息来看,美国政府对该国包括雅虎(Yahoo)、微软 (Microsoft)、苹果(Apple)、谷歌(Google)、网络云盘服务提供商Dropbox和脸书(Facebook)在内的用户数据进行了 系统性的收集。 现在,德国的互联网用户问道,美国人到底收集了哪些数据?拿这些数据做什么?会给个人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德国各大党派的政治人物们都在热议,国家以反恐、打击犯罪为名,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监控公民的一举一动。各方代表的共识是:此次监听丑闻不仅仅只事关美国。 奥巴马得向德国人解释为何监听 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Steffen Seibert)本周一(6月10日)表示:"下周美国总统奥巴马拜访柏林时,默克尔总理肯定会提及这一问题。"奥巴马早就确定了访问德国的计划,本来与此次窃听丑闻无关。 德国联邦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Sabine Leutheusser-Schnarrenberger) 结束对所有德国人全面监视 在野党绿党要求就此展开调查。该党议会党团主席贝克( Volker Beck)要求德国政府应该马上解释美国"透镜"PRISM监听系统的背景。他表示此举非常有必要,因为一个自由、法制的社会无法容得下通过网络秘密检查 计算机的做法。在绿党的要求下,德国联邦议院也将公开关注事态的最新进展。 与此相对照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目前对美国窃听丑闻的缄默不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将于今年秋天和默克尔共同角逐总理一职的社民党候选人施泰因布吕克 (Peer Steinbrück)一向锋芒十足,但现在却陷入沉默。2005年,也就是和默克尔的基民盟/基社盟联合执政时,社民党向一系列监视措施投下了赞成票。 当时颁布的法规允许德国海关刑侦局在怀疑发生原子、生化武器交易的时候有权查用电话、书信以及互联网通讯数据。 德美关系不受影响? 奥巴马得向德国人解释为何监听 ? 偏偏是宣扬网络自由、仍旧比较年轻的海盗党对美国的做法几乎没有提出什么尖锐的批评。该党互联网问题专家赫尔曼(Frank Herrmann)表示:"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惊讶。每一个使用美国企业提供的E-Mail或者云服务的用户心里都应该清楚,他们的数据有可能会落到美国政 府手中。"在德国多个州议会拥有一席之地的海盗党批评的目标不是美国,而是德国各州的内政部长。海盗党呼吁,部长们应该对诸如存储航空旅客姓名或个人信息 的监控措施说"不"。 作者:Wolfgang Dick 编译:任琛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12 Jun 2013 04:25 AM PDT 作者 台北特约记者 陈民峰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的访问团今天(6月12日)中午抵达北京,在下榻的饭店接受媒体访问时,吴伯雄表示,这是他第六次率领国民党访问团到北京,不过习近平接任总书记后是第一次,他认为在时机上非常重要。据大陆国台办指出,吴伯雄将于明天与习近平会面。 国民党自2008 年重新执政后,吴伯雄已经连续第六年率团访问北京,前两次他自己是党主席,后面四次都是代表马英九总统。「国共平台」是两党最高层的对话,也是形成两岸政策的核心。 因此这次出发前,马英九总统曾接见访问团并发表谈话,颇有授权的意味。马英九说,这趟访问是共产党换届之后,国民党正式派去与对方会面的代表,一方面检讨过去五年多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另方面也要前瞻未来的方向。 马英九在接见时还特别提到,两岸互设办事处「是两岸间的基础工程」,希望尽快达成协议,还特别强调,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因此不会把双方互设的办事机构当成外交使领馆。由于两岸两会的「林陈会谈」也即将在下周触及这个议题,国共两党高层是否将就这个议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备受瞩目。 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今晚将设宴款待访问团,吴伯雄明天将与习近平会面,也将与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大陆政协主席俞正声会面。 国民党这次的大陆访问团成员包括:前副主席詹春柏、副主席黄敏惠、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苏起、文传会主委萧旭岑、中央评议委员李建荣以及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执行长蔡政文等。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2 Jun 2013 04:23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11日发表最新的政府高官民意调查,保安局长黎栋国因为涉嫌失言而民望急泻,支持率由上个月初47%跌至43%,反对率由11%升至18%,民望净值急泻11个百分点至25%。不过在一众高官当中,特首梁振英的支持率仍然保持最低记录,只有30%。 港大民研计划在本月3至5日,透过真实访员以随机抽样方式,成功以电话访问1012名香港巿民。调查结果显示,3个司长当中,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及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民望微升,律政司司长袁国强的民望则略有下跌。 黎栋国5月中旬就香港“约会强奸”数字增加发表看法。黎当时说:“有些案件的受害者因为喝了不少酒,所以我希望年轻的女士不要喝得太多”,此言一出,引起香港舆论和妇女团体抨击,国际传媒亦纷纷予以报道,法新社以“香港官员评论强奸失言饱受抨击”、华尔街日报的标题是“高官的强奸论招惹愤怒”、英国每日邮报的标题是“香港高官:女人如果不想被强暴,就不应喝太多”。 为此,黎栋国的民望急跌,跌幅为一众官员中最显著,支持率由上月初47%跌至43%,反对率由11%升至18%,民望净值急泻至25%。 但民望一直敬陪末座的梁振英,这次亦一如以往般的沉疴不起,支持率只有30%、反对率是54%,民望净值是负24个%。 在3个司长中,政务司长林郑月娥的最新的支持率为58%,反对率为8%,民望净值为50%,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最新支持率为46%,反对率为19%,民望净值为正27%。至于律政司司长袁国强的支持率为23%,反对率为15%,民望净值为正8%。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2 Jun 2013 04:05 AM PDT ![]() 金正恩上台以來逐步加強對軍方的掌控 朝鮮中央通訊社星期三(6月12日)報道,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授予朝鮮人民保安部長崔富一大將軍銜。 報道稱,金正恩在星期一為崔富一授銜。 崔富一曾擔任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他在去年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被指反黨反革命並褫奪軍權後被從大將降為上將。 崔富一在今年2月接替李明秀成為人民保安部長,並在4月的第12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七次會議上成為國防委員會委員。 朝中社引金正恩給崔富一授銜的命令稱,朝鮮人民保安機關和人民內務軍同人民軍一起形成朝鮮革命兩大武裝集團。人民保安員和人民內務軍官兵誓死保衛領袖,發揮無比的忘我犧牲精神,建樹了輝煌功勛。 命令還說,當前形勢迫切人民保安機關和人民內務軍守衛國家,保證朝鮮勞動黨經濟建設與核武裝建設並舉路線。 金正恩表示相信人民保安機關和全體人民內務軍官兵將忠心擁護朝鮮勞動黨的領導,圓滿完成任務。 (撰寫:伊人 責編:伊人) BBC中文網 |
Posted: 12 Jun 2013 03:23 AM PDT ![]() 惠州各个社区都张贴了有关“育龄妇女的上环与结扎”内容的告示。(对华援助协会) 有网友在广东惠州某论坛上近日发帖说,惠州的每个社区都张贴了一张有关计划生育的告示,内容是涉及育龄妇女的上环与结扎,以及在规定时间内上环或结扎可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 广东惠州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幕星期二由设在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对华援助协会”披露。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在网上查阅发现,惠州市政府将此次计划生育活动称为“统一依法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集中活动”, 从今年五月二十三号开始, 六月三十号结束。对华援助协会星期三发布的新闻稿说,为了降低生育水平,惠州对已经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实行上环节育措施,对已经生育两个孩子的育龄妇女实行结扎措施;对不落实规定措施的,子女上学当地计生部门不予开具入学计生证明,当地社保部门不予办理社保业务,当地医院不予办理相关证明,当地政府不予办理一切相关业务;除此之外,惠州当地甚至要求新生儿上户口必须要有上环证明。对此, 中国天网人权事务中心负责人黄琦表示: “实际上将计划生育与民众的生活, 以及他们孩子的入学等等挂起钩来不是惠州独有的,是全国性的。这种挂钩的做法是因为在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市场经济,政府对民众的传统控制手法, 特别是计划生育控制办法不断减弱,他们不得不实行新的方法, 计划生育。 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侵犯人权和公民权益的。” 对华援助协会星期二发布的新闻稿据显示,网友反应,因为惠州计划生育排名落后,所以掀起计生风潮;而且上环是强制性的,有一镇政府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一位网友,这样做是“强迫性”的,是有“文件”的。在中国, 通常一个地区的堕胎、绝育手术越多,出生率越低,计划生育排名就会越高。 然而, 记者网上查阅发现,惠州的做法去年十月就有当地民众向《南方都市报》投诉,今年“两会”期间, 包括来自惠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内多名人大代表也质疑和批评惠州的做法惠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要求新生儿上户口必须要有上环证明的所谓“上户先上环”的做法是不对的,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如此一来,广东惠州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吗?对此, 旅居瑞典的中国问题观察人士黎原野表示: “政府说一套做一套在中国司空见惯,十分普遍, 政府可能有时面对媒体或公众压力做出某种姿态”。 对华援助协会星期二发布的新闻稿据还显示,要求妇女上环结扎节育的不仅仅发生在惠州,中国其他的省份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江西省抚州的政府网上,有网友提出生育一胎,到派出所给孩子上户口时被要求必须提供上环证明;《海南农垦报》6月4日报道,近日因垦区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下降,省农垦总局卫生局被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年度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不过,黄琦表示,中国一些地方的计划生育部门和领导野蛮或粗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时是中国考核干部政策导致的 :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通行的硬性指标,对干部的升迁和就职有重大影响。有些地方有些干部有时面临两难选择,没有极端措施有时就无法遏制所谓超生的情况 ”。 虽然如此, 黄琦强调惠州的计划生育做法严重侵犯人权, 应该立即停止。黎原野则认为,计划生育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已经实行30年,开始时考虑到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当时的经济状况可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时至今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越显现出错误的一面,中国媒体常说中国“未富先衰”其实也可能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 “中国高考人数今年开始下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也在下降。 国内的说法是中国未富先老,与其他国家的人口发展规律不符。中国实行人为的计划生育政策,否则中国不会这么快就面对社会的老龄化”。 广东惠州的计划生育集中活动现在开展的是第一次。根据已有的报道, 惠州政府计划在今年年底还将开展一次。惠州政府是否考虑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首先将那些受到公众质疑和批评的做法“结扎”。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13 Jun 2013 03:32 PM PDT 《外參》編譯袁來富 SARS疫情最嚴重時,中國政府動用軍隊力量,以七天七夜的時間24小時輪班施工,打造中國人民解放軍小湯山非典醫院,並從全國各地114家軍隊醫院,徵集1200名醫護人員,在佔地122畝的郊區地點,設立了500多間病房(約1000張病床),從2003年5月1日夜晚,開始收治全國各地的SARS病人。 設立傳染病醫院的時間雖短,但22個病區都有負壓供氧氣系統、新風換氣系統等先進醫療設備。醫院營運後近兩個多月時間,收治超過680名確診病例,靠著嚴格隔離消毒措施,讓病患致死率控制在1.2% (8人不治)以下,且1383名醫護人員無人被感染。 營運51天便關閉的北京小湯山醫院 這個臨時性質的隔離醫院,2003年6月20日送走最後一批病患後便關閉,雖然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但確實有效紓解疫情蔓延的趨勢。 此外,中國政府也廣設體溫監測站,當時人就在中國的勞麗•蓋瑞特估計,每隔50公里距離,就可以看到公安設立的體溫檢查點,任何疑似感染病例,就會立刻送到定點隔離,且隔離區域嚴格阻絕外人訪視,醫療人員也不得跟外界接觸。 以北京來說,體溫過高的民眾,會立即被送進軍方管制的隔離場所、或北京傳染病權威──地壇醫院。當有醫師躲避家中拒絕接受國家徵召,中共中央便頒布法令,讓各界配合就範。 根據當年5月的法新社消息,北京政府甚至頒布法令:蓄意散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而危及公共安全,導致個人嚴重受傷或死亡,或是公共或私有財產重大損失者,可被處以十年徒刑至無期徒刑,或是死刑等。這類“以死相逼”的規定,當時,在國際間也引起極大非議。 蓋瑞特回憶當時還笑稱,這類高壓管理要是在美國就不可能行得通。若政府也在高速公路上如此密集的設立溫度監測站,恐怕會激怒不耐煩的司機,拿槍對付工作人員。但在中國,靠著凌駕人權的政府威權,政府即時指揮全國,阻擋SARS的蔓延。 醫好也只剩半條命 由此可知,中國政府確實有能力靠著“非常”手段,完全扭轉SARS等疫病失控的局面,但這卻不代表中國比其他國家有資格延誤疫情。因為,不幸染上疫疾的民眾,人生從此改觀、深陷不幸,即使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卻終身擺脫不了後遺症的困擾。 感染SARS的症狀,雖然類似流行性感冒,但SARS病毒並非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讓病人因此對肺炎雙球菌等病菌失去抵抗力,而是讓免疫系統嚴重錯亂,刺激內分泌連鎖反應,過度激化病人免疫系統,讓人體出現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 storm),集中攻擊肺部組織,造成嚴重肺部浸潤現象,雖然看似細菌性肺炎,卻對抗菌藥物沒有反應,醫護人員因而改以類固醇抑制自體免疫作用。 病毒入侵加上類固醇的副作用,讓許多重症患者撿回一命後,必須面對肺功能損傷、骨質疏鬆、肌肉關節酸痛、髖關節壞死,可能需要改換人工關節、或從此半身不遂、或行動不便,許多病患身體終於康復後,體力大不如前,失去昔日健康活力,也失去了工作能力,憂鬱症也悄然降臨。 因此,即便中國非常自信能比其他國家更有效率的控制傳染病的蔓延,但任何延誤,都可能讓民眾付出昂貴的健康代價。(《外參》第37期) |
Posted: 13 Jun 2013 03:07 PM PDT 記者高梓原/布瑞普萊報導
座落於亞凱迪亞東邊小城市布瑞普萊(BradBury)動輒百萬、千萬的豪宅區隱匿綠樹與山林之間、偷享繁華城市中難得的寧靜。近年小區的豪宅搖身成為中 國大陸、台灣富豪南加搶灘的寶地。成交量較去年幾乎翻一倍。知情者透露,大陸富豪小區買房「看上眼」成唯一標準,出手闊綽、講氣派熱衷舊房重建、生活中深 居簡出、處事為人低調、特別注重隱私。 布瑞普萊小城住戶約400戶,居民水電費用月平均在3750元左右。小城中「Bradbury Estate」和「Woodlyn」兩個豪宅區分別有100戶、50戶人家。兩個小區門禁森嚴,均有門房管制,Bradbury Estate更有24小時警衛。Bradbury Estate豪宅區每五英畝建一棟房,房價在650萬至6800萬不等,Woodlyn小區內豪宅占地面積至少兩英畝,價格也在250萬元以上。 住 在該豪宅區、專精該處房屋買賣的地產經紀Ronald 張透露,自從去年世界日報將小城豪宅區曝光,小區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富人認識,不僅有從加拿大溫哥華前來看房的華裔富豪,更有許多從中國大陸專程前往購買的 金主。今年以來,Bradbury小區已賣出十戶,其中六棟房主購房後立即施工。「除了一位是印尼華僑外,剩下九個買家都是中國買主,最貴一間價格為 950萬元」。Woodlyn小區也有三棟250萬至288萬的房屋成交,買主均為陸客。 他說,該小區內只有個別中國富豪貸款買房,大部分 人都是現金交易,而且買者一般不會受房市價格變動影響,都是以喜歡作為首要購房標準。「如今南加房市回溫、小區內部分房屋價格漲了30%至40%,今年以 來兩個豪宅區共賣出13套房和去年同期持平」。布瑞普萊小城中還是白人居多,但在Bradbury小區100戶居民中中,亞裔已占60%,除了兩戶韓裔、 七至八戶印度裔、兩三戶東南亞裔外,剩下近40戶都是大陸、台灣來的華裔,其中大陸富豪更首次占多數、達到20戶。 隱秘的社區,良好的環境 和豪宅大院,近年吸引愈來愈多多金華裔入住。南加州中國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前會長陳玲華和先生曾曜燦在此居住多年。曾曜燦透露,不少華人買二手屋後喜歡翻 修,近年來布瑞普萊小區買房的大陸富豪,則偏愛舊屋推倒重建。最近有十幾戶大陸鄰居即將搬入小區,而其中有五、六戶已將舊房拆除,正重建施工。「聽說其中 一名大陸鄰居要建一棟室內面積超過3萬呎、猶如宮殿般的巨大住宅」。 布瑞普萊小區住戶「藏龍臥虎」,住戶包括連鎖百貨公司老闆、企業家及銀行董事,但大家行事均低調且注重隱私,鄰居間更大多不相往來。一位知情者透露,小區鄰居間平時除了散步時偶爾碰到,一般都不會主動互相作客、串門,大家都在各自深深庭院中生活、外人無法一窺究竟。 WJ |
Posted: 13 Jun 2013 03:05 PM PDT 香港新聞組/香港13日電
中國新一波以富裕階層為主的大規模移民潮方興未艾,湧往香港者年增三成。除香港外,美加地區也成為中國新一波移民的理想地,今年的移民申請大增四成以上。業者推估這一波移民潮將持續十年。 香港「東方日報」13日引述北京移民代理公司說,近年中國移民人數每年都有三成增長,而以往富豪級客戶才辦移民,但隨中國逐漸富裕,移民已成為平民化的需求。 報導說,中國民眾近年熱中移民,主要是對國家的政制法治、生活質量及教育制度失去信心,估計這一現象將持續十年。 一位香港投資移民顧問表示,中國內地移居香港的人數平均每年勁增三成,美加地區也受青睞。但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第三波移民潮勢捲走大量財富和人才,中國未來恐將「人財兩失」。 移民顧問關景鴻說,中國移民潮經歷避亂、留學至專業技術輸出,目前已進入第三波,富裕一族均愛出國成為境外移民,其中香港更成為內地富豪首選,去年共有6500人透過投資移民計畫申請赴港。 他分析,雖然香港的投資移民計畫「入場券」需1000萬港元,較美國商業投資移民計劃最低門檻是的50萬美元及加拿大的80萬加元高,但仍深受內地富裕人士歡迎,原因是香港的稅率相對較低、沒有外匯管制,以及有較穩定的金融體制,均有利投資。 報 導並引述深圳移民顧問公司周姓業者說,近期中國的移民申請今年比去年大增四成。他說,中國富裕的商界人士認為,將資產轉移至外國投資比較安全,可免因糾紛 而被凍結,或可能被官方強行霸占資產;其次考慮到子女教育問題,英、美、加等地的名校林立,可讓子女得到優質的教育機會。而外國完善的養老、福利,以及宜 人的生活環境及氣候,均為吸引民眾移民的原因。 根據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日前發表的首份中國國際移民報告指出,中國的第三波大規模移民潮主要為富裕階層的投資移民;如果以人均可投資資產約133萬元人民幣作為富裕階層的起點,則今年有多達1200萬人達標。 報 告指出,中國個人資產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超高淨值企業主中,有兩成七已移民,四成七正在考慮移民,個人資產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高淨值人群中,近六成 的人士已完成投資移民或有關考慮。報告引述有關統計說,中國在2011共有逾15萬人移民海外。而最近三年中國人經由投資移民,已導致150億美元外流。 WJ |
Posted: 13 Jun 2013 02:57 PM PDT 出生在內蒙古的一位蒙古歷史學者,從五月底在蒙古國烏蘭巴托的看守所內開始絕食,抗議蒙古國當局對他的迫害。有分析人士指出,蒙古國對來自內蒙古的蒙族人士的迫害,背後有中國政府操控。
二十多年前從中國的內蒙古到蒙古國留學的歷史學者青克勒,去年五月份被蒙古國執法部門以“顛覆國家政權罪”拘捕,至今已經被關押超過一年。 總部在美國紐約的南蒙古人權民主信息中心星期三發出消息說,青克勒從今年五月二十六號開始絕食,抗議蒙古國當局的迫害。南蒙古人權民主信息中心的恩赫巴圖就此表示,青克勒拒絕進食進水已經有十六天,目前生命垂危。 青克勒1993年到蒙古國烏蘭巴托的國立大學留學,並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他在蒙古國娶妻生子,一直從事歷史研究和蒙漢語翻譯工作。青克勒後來放棄了中國護照申請,至今仍在等待加入蒙古國籍。 恩赫巴圖表示,青克勒並沒有從事任何政治活動,他被關押的原因,主要是協助一位蒙古國人士翻譯了大量漢文歷史資料,以拍攝兩部反映蒙古歷史的影片。 在 蒙古國,和青克勒同案被拘的幾位蒙古國公民,於去年六月先後無罪釋放,而青克勒是該案唯一仍被關押的人。蒙古國綠黨秘書長、民權活動家朝侖道爾吉和多位非 政府組織成員,星期二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就青克勒被關押的事件召開新聞發布會,強烈譴責蒙古國當局對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同胞的迫害。 恩赫巴圖介紹說,青克勒參與的兩部電影都和中國有關,他遭到關押和迫害,背後明顯有中國政府的影子。青克勒的案件並不是孤立的事件。 旅居德國的內蒙古人民黨主席席海明表示,蒙古國是一個內陸國家,其經濟全部依賴中國和俄羅斯兩國。中國政府通過收買蒙古國上層人士,對蒙古國的內部事務施加各種壓力。蒙古國對內蒙古人的迫害,幾乎可以肯定背後有中國政府的運作。 在蘇聯解體之後,蒙古國於九十年代進行了民主化改革,實行全民選舉。在德國的席海明分析說,由於實行了六十多年的共產主義制度,蒙古國官員的執政方式仍然有專制作風,上層官員的腐敗問題十分嚴重。 今年較早前,蒙古國總統額貝勒道爾吉在蒙古國獨立一百周年活動中,呼吁全球蒙古族人前往蒙古國,建設蒙古族的共同家鄉。席海明表示,青克勒的案件,將使世界各地的蒙族人對蒙古國的官方呼吁產生懷疑。 席海明呼吁,蒙古國當局盡快釋放歷史學者青克勒,堅守國家主權和民族立場,停止迫害其他在蒙古國的內蒙古人士。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的報道。 RFA |
Posted: 13 Jun 2013 02:55 PM PDT (中央社台北13日電)科技網站「蘋果內幕」(AppleInsider)報導,傳聞蘋果公司(Apple Inc.)9月將推出5種顏色的低價iPhone,顏色就跟蘋果官方網站為iPhone 4設計的環套(bumper)一樣。
日本蘋果部落格MacOtakara引述可靠的來源指出,蘋果決定生產黑色、白色、粉紅色、橘色和藍色的低價iPhone,這項消息尚未宣布。傳言色彩飽和度與蘋果推出的iPhone 4環套非常接近,或可能一模一樣。 除此之外,消息人士表示,不會將綠色列入考慮,外傳5月下旬時綠色還在生產名單上。 MacOtakara重申,至於許多人以iPhone 5S稱呼的下一代iPhone,今年秋天推出時可能會多一個金色的選擇。這則發文與聲稱是下一代iPhone的SIM卡匣照片相符,其中一張照片可看到金色或米白色的SIM卡匣。 CNA |
Posted: 13 Jun 2013 02:53 PM PDT 亞微, 若水
華盛頓 — 最近,曾經就職於美國情報機構的愛德華•斯諾登向英國《衛報》披露說,美國情報部門收集用戶的通話記錄以及監督網民的互聯網活動。之後,圍繞他有可能從香 港被引渡回國的報道便層出不窮。在接下來的法律窗口節目中,VOA衛視記者亞微從法律細節的層面分析了斯諾登被引渡回美國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就是事實真相,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你們自己判斷我們應不應該這麼做。” 原美國國家安全局合同工、前中情局技術助理愛德華•斯諾登 (Edward Snowden)日前主動向英國《衛報》披露了美國情報機構收集並監控網絡和電話用戶的信息,以監視可疑的外國人以及與國外有聯系的美國人的機密之後,他的行蹤就成為世界媒體追蹤的目標。 現年29歲的斯諾登從曾經工作過的國家安全局的合同承包公司“博思艾倫咨詢公司”休假後,於5月20日離開他在夏威夷的家,只身來到香港。他向《衛報》表示,他之所以選擇來到香港,是因為香港積極致力於言論自由並捍衛持不同政見的權利。 人民大會堂正面人民大會堂正面 從斯諾登的采訪來看,他似乎已經做好了隨時被抓的思想准備。 “你不可能和世界上最強大的情報機構挺身較量而不遭遇任何風險。因為這個對手太強大了,沒有人能和它進行實際的對抗,如果他們想抓你,你就插翅難逃。” 之後,斯諾登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的采訪時又進一步解釋了他來到香港的目的。他說:“那些認為我挑選香港這個地方是一個錯誤的人們誤解了我的動機。我來這裡不是為了畏罪潛逃,而是要揭露犯罪。” 目前,世界輿論在對斯諾登泄密一事品頭論足的同時,也在探究他被引渡回美國的可能性。鑒於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事實,中央政府是否會干預此事,香港在斯諾登有可能被引渡回國的問題上究竟有多大的法律權力,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1990年頒布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9條明確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但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 香港大律師郭兆銘香港大律師郭兆銘 香港大律師郭兆銘(Clive Grossman)指出,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根據香港基本法,中央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有關的外交事務,但是對包括引渡在內的法律問題沒有插手的權力。 “就香港基本法而言,香港對所有法律事務均有完整的主權。中央政府沒有任何決定權。在法律問題上,只有在既涉及香港,又涉及中國的事務上達香港終審法院時,中央政府才有決定權。屆時,中國全國人大可以決定是否要推翻香港終審法院的判決。” 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 香 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Regina Ip)進一步指出,根據美國和香港現行的雙邊引渡協議,假如被引渡的人是中國公民,而且牽涉到中國的國防、外交以及根本公共利益或政策,香港可以拒絕美國 的引渡要求。但是,由於斯諾登是美國公民,因此,這個規定不適用於他。言外之意,斯諾登在被引渡的範疇之內,是可以被引渡的。 葉劉淑儀說:“美國和香港的雙邊引渡協議由來已久,已經實施了15年以上。這是一個互惠協議。美國幫我們把逃犯引渡回香港,我們反過來也為美國提供幫助。我們將按照法律規定行事。我們了解有些人同情和支持斯諾登。但是,香港必須履行國際權利和義務,這非常重要。” 香港大律師湯家驊(Ronny Tong)認為,引渡的主動權在美國。他表示,在美國對斯諾登正式提出起訴並要求引渡他之前,香港政府沒有任何法律和政治理由對他采取任何行動。 香港大律師湯家驊香港大律師湯家驊 “斯諾登目前是一個自由人,由於他在香港沒有犯罪,因此香港政府沒有任何法律權力對他進行監視或關押。他有來去的自由。媒體現在似乎失去了和他的聯系。我們不認為他已經離開香港。他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他完全有這個權利。” 不過,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院教授古舉倫(Julian Ku)指出,美國和香港的引渡協議中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如果被引渡者被指控政治犯罪,或者要求引渡的國家提出的起訴帶有政治動機,那麼,此人就不必被引渡回國。 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院教授古舉倫霍夫斯特拉大學法學院教授古舉倫 古 舉倫說:“斯諾登可以提出,美國是出於政治目的才要求引渡他的,而且他被起訴的罪名是政治犯罪。不過,這個論據很難說服人,因為美國不太可能因為他反對政 府或發表了批評政府的言論而起訴他,而有可能因為他的所作所為而起訴他。另外,斯諾登也可以提出政治避難。不過,這個論據就更難說服人了,因為他必須證明 他因為參加某一種族、宗教、社會或政治組織而受到迫害,但是,他並不在這些範疇之內。”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兼律師艾倫•德肖維茨(Alan Dershowitz)指出,正因如此,美國政府恐怕不會以政治犯罪的指控,而是以偷竊不屬於他的文件這樣的普通刑事犯罪指控對斯諾登提出起訴。這樣,香港政府就只好將斯諾登引渡回國,中央政府也無法加以干涉。 德 肖維茨說:“斯諾登只能因他被引渡的犯罪指控接受審訊。美國不能誘其上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說,美國不能說,我們要以偷竊罪的指控引渡他回國,但是 在他回國後,又以間諜罪來審訊他。法律規定,斯諾登只能因被引渡的犯罪指控受到審訊,而且即使他被引渡回美國,也不能保證他一定就會被判罪,只要有一個陪 審員反對,罪名就不會成立。”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艾倫•德肖維茨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艾倫•德肖維茨 不過,德肖維茨說,美國可以吊銷斯諾登的護照,這樣一來,他就有可能被香港驅逐出境。接下來的問題是,哪個國家願意接納他?德肖維茨說,斯諾登被驅逐出境後,只能去和美國沒有引渡協議的國家,否則,他還有可能被引渡回美國。 斯諾登對《南華早報》表示,他計劃繼續呆在香港,直到被要求離開為止,他誓言要和美國政府任何試圖引渡他的努力進行抗爭,同時請求香港法庭和人民來決定他的命運。 因 此,就香港的法律以及美國和香港的引渡協議來看,斯諾登是否被引渡回國取決於很多因素,例如,美國是否會提出將其引渡回國,他是否仍會繼續留在香港,美國 對他提出什麼犯罪指控,被指控的罪名是否得到香港的承認,亦即香港是否有類似的罪名。這些問題若不明了,引渡斯諾登的問題就只能停留在法律探討的層面。最 後,即使香港得到美國引渡斯諾登的請求,香港法院仍要根據引渡協議的規定和所掌握的證據作出最後的判斷。 VOA |
Posted: 13 Jun 2013 02:44 PM PDT 全美房價上升帶動房屋淨值回升,溺水屋主總數減至1000萬人以下,為逾三年來首見,顯示房市復甦可望帶動經濟進一步擴張。
房地產資訊網站CoreLogic 12日公布,3月全美溺水屋主人數減至970萬人,約占持房貸屋主的19.8%,較2011年底的1210萬人大為減少。房產負值總額也下降逾500億元至5800億元 ,少於去年12月的6310億元。 溺水屋主泛指所持房貸餘額超過房屋價值的屋主。過去一年來,全美共有170萬名屋主脫離溺水困境。 CoreLogic首席經濟學家富萊明(Mark Fleming)說,房價繼續走升有助於恢復房屋淨值,使更多屋主加入售屋行列,繼而抒解部分地區房屋供給緊張的情況。更多屋主持有正的房屋淨值,也有助於經濟恢復活力。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說,屋主若持正的房屋淨值,比較不會輕易違約房貸,「他們將更大方消費,也會因有能力賣房,尋求外地更好的工作機會」。 不過,贊迪表示,溺水屋主還這麼多,「我們仍有一段長路要走,但步程已在加快」。 Beacon Economics經濟學家索柏格(Christopher Thornberg)說,屋主持有更多房屋淨值,可以申請重貸降低房貸還款,因而享有較多餘錢做消費。 據CoreLogic數據,截至去年12月止,全美仍有45%屋主所持房貸利率超過5%。房地美最近公布數據顯示,儘管房貸利率有上升跡象,自2011年底以來,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平均低於4%。 這份報告顯示,在金融危機中受重創的地區,如今仍有較多屋主處於溺水狀態。3月內華達州的溺水比例仍為全美最高,達45.4%,其次為佛州的38.1%,密西根州、亞利桑納州與喬治亞州的溺水比例也都超過30%。 不過,隨部分地區房價漲幅較大,溺水排名前五的都市已經洗牌。溺水屋比例在2012年底排名前五的鳳凰城與加州河濱市,4月房價分別上升19.2%與16.5%,溺水名次也退出前五榜外。 WJ |
Posted: 13 Jun 2013 02:39 PM PDT 加拿大移民業者盛傳,對中國富人頗具吸引力的魁北克投資移民項目經過一年多的「冷凍期」之後,有可能在8月1日重啟。由於去年3月21日魁省宣全球開放 2700個限額,僅20天都被消化掉,因此業內人士預計,8月一旦魁省投資移民重開,其配額的申請搶位之爭,將會更加激烈。目前中國的移民業者已在積極籌 畫,以便讓有意申請的中國居民搶占先機,一舉「秒殺」。
根據「加拿大移民新聞網」報導,儘管官方沒有任何宣布,但業內人士盛傳,魁北克投資移民項目 將在8月1日重啟,並開放有限申請名額。報導說,魁北克省移民局在尚無有新的移民條例參考的情況下,會按照現有的標準開啟移民通道,申請條件將基本保持不 變,即家庭淨資產達到160萬加元,投資80萬加元,五年後無息返還本金,或者選擇金融機構貸款進行投資。另有一條就是投資者須在過去五年中有兩年的管理 經驗。 早在今年初,魁北克移民局曾聲稱把暫停接收魁省投資移民的指令延長到今年7月31日。 廣州「南方都市報」引述王姓 業內人士說,「重啟後,魁省投資移民仍然實行配額制。」該業內人士根據以往經驗分析,配額的限制一直是最難掌控的環節,2011年6月27日,聯邦政府宣 布投資移民採取一年內限額700個的措施,結果700個配額在7月3日當天一個上午就被搶罄。 另一位謝姓業內人士說,雖然加拿大許多省分都 有移民通道,但相對而言,中國投資者對魁省、薩省以及愛德華王子島省(簡稱PEI)比較熱衷。在千金難買配額的「資源稀缺」狀態下,申請者在文件的準備和 遞交方面必須加快腳步。業內人士並提醒,魁省對申請人的第一桶金和體現管理能力的管理文件要求高且細緻,在申請人資產來源方面尤為嚴格,對家庭或個人名下 的淨資產要求也較苛刻。 謝姓業內人士說,中國富人雖然對投資移民加拿大興致很高,但「真正能辦理加拿大移民的申請人不多,主要原因是加拿大對移民申請者各方面的要求都相當嚴格,比如,資料審核標準嚴格,對家庭資產積累過程要求解釋得非常清楚,或要求長期在當地居住並做生意」。 WJ |
Posted: 13 Jun 2013 02:35 PM PDT 林楠森
國共兩黨在北京的吳習會在國民黨發表七項主張後落幕,台灣在野黨針對吳習會則有許多質疑與批判。 最大在野黨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在吳習會前夕召開記者會說,馬英九第二個總統任期下兩岸關係國內化以及兩會談判國共化的趨勢逐漸明顯。 吳伯雄此行與習近平見面前,馬英九通過各種場合一再強調兩岸非國與國關係,民進黨團質疑這是從"一中各表"的進一步倒退。 執政的國民黨則通過陸委會否認其談判國共化,並說其並沒有自我矮化與附和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 七項主張 吳伯雄在同習近平會面時說眼下兩岸關係又進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新時代,而國民黨在此一形勢下有七項主張。 他提到的七項主張的第一項是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最後一項則是要增強民族認同。 吳伯雄說,國共兩黨要有使命感共同振興中華,"洗刷過去百年遭列強侵略壓迫的恥辱"。 七個主張其中的一項是在台灣引起極大疑慮的兩岸互設辦事處,他說將促其越早實現,並說相信這將是繼兩岸直航後的又一歷史里程碑。 而在提到互設辦事處時,吳伯雄並說要他再次強調兩岸並非國與國的關係。 "請君入甕" 台灣在野黨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對於吳習會評價說「中共精於談判,習近平對國民黨是好整以暇,請君入甕,馬英九派出的特使一幹人則是抱著朝聖應酬心態,一齣場就輸了半截」。 出身國民黨且曾任陸委會主委的黃昆輝說,國民黨是共產黨的手下敗將但完全沒有從失敗中記取教訓,中共談判在基本原則確立後,就會用各種手段、友誼、利益來統戰,讓對手只能在對中共有利的基本原則下來談。 他說,這次的吳習會前中共已在十八大制定對台政策,吳伯雄只是去"笑納"而已,習近平用一句"延續既定對台大政方針,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就套住了吳,而吳還沉醉在應酬,吃飯喝酒,吟詩觀光的心情中。 他批判吳伯雄等人是以過去服待國民黨的一貫身段去服待中共,台灣人民看在眼裏;而吳伯雄讚美習近平"千錘百煉"的說法則被黃昆輝評價為"肉麻當有趣"。 (責編:顧垠) BBC |
Posted: 13 Jun 2013 02:32 PM PDT 該大學星期四(6月13日)在發給BBC等媒體的聲明中說,該校之電腦系統均有專人「密切監控」,防止入侵。
斯諾登在香港《南華早報》星期四刊登的專訪中稱,美國在全球進行了6萬1千次的滲透行動,目標包括數百個中港兩地的個人以及機構,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 《南華早報》網絡版隨後引述分析稱,斯諾登所指的可能是設在港中大內,服務香港本地的網絡數據交換服務器。 據香港無線電視報道,一些香港立法會議員正考慮傳召斯諾登到立法會,針對他所提出有關香港官商與學界網絡遭入侵的指控作證。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星期三(12日)在美國紐約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則再次拒絕評論會否讓美國引渡斯諾登等問題。 「網絡中樞」背景資料顯示,香港中大於1995年成立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其前身為中大連接美國的數據專線,後來開放予其他香港高校使用,並最終對香港所有互聯網服務供應商開放。交換中心負責處理香港內部的數據交換,使這些數據無需繞道境外同類服務器進行交換,從而提升香港整體網速。 斯諾登的言論引起香港政界的廣泛關注。 莫乃光還說,這樣的黑客入侵行為也許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南華早報》網絡版指出,香港中大內的衛星遙感地面接收站是另一個可能被入侵的目標。 這個接收站是華南重點衛星遙感研究設施之一,搜集了大批用來監測環境與自然災害的衛星圖像與數據,範圍遍及中國吉林省、朝鮮半島全境、日本南部與印尼北部。 香港中文大學在聲明中說:「大學的主幹網絡,以及由中大資訊科技服務處管理的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皆由專人密切監控,以確保正常運作及防止入侵。 「大學現時未有發現網絡受到入侵,一切運作正常。」 (撰稿:葉靖斯 責編:顧垠) BBC |
Posted: 13 Jun 2013 02:14 PM PDT 【文匯網訊】6月9日,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控受賄、濫用職權案在北京市二中院公開審理。 針對起訴書上關於凍結374套房產的內容以及網上「劉志軍坐擁374套房產」的報道,昨日,劉志軍的辯護律師錢列陽表示,這些房產是丁羽心(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行賄罪被另案處理)及其親友或者相關公司名下的財產。 劉志軍案凍結374套房產 6月9日,劉志軍在北京市二中院接受審理,檢方指控其涉嫌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兩項罪名。 檢方起訴書上顯示,因被告人劉志軍濫用職權罪造成的經濟損失,於其他相關案件扣押、凍結共計人民幣 795536418.55元、235657.22美元、2232021歐元、85251441.44港元、157205.32加元,凍結股票賬戶9個,凍 結房產37套,凍結伯豪瑞庭酒店100%股份和房產337套,扣押汽車16輛,凍結英才會所100%股權、智波公司60%股權,扣押書畫、飾品等物品 612件。 劉志軍律師就房產問題做說明 對此部分扣押、凍結的財物,昨日,劉志軍的辯護律師錢列陽做出說明稱,「這些財產均與劉志軍本人無關,是丁羽心及其親友或者相關公司名下的財產」。 「劉志軍除了受賄所得的6460餘萬元外,其他沒有獲利。」錢列陽說,如果劉志軍利用職權獲利,那他就構成了貪污罪,起訴書沒有對此指控,恰恰說明這些錢都是丁羽心及其親屬獲利的財產。 就劉志軍案所凍結的374套房產,錢列陽還特別做出說明:其中337套是伯豪瑞庭酒店的房產,絕大多數是酒店客房;另外37套的所有權涉及十幾個人及公司,都屬於丁羽心及其親友以及其他相關公司的名下。 焦點 庭審時間短?律師:曾開庭前會議 庭前會議對一些證據進行舉證、質證,無異議的在庭審時舉證、質證可以簡化 劉志軍案庭審只用了3個半小時,對此有律師質疑此案有很多證據,審理時間太短。昨日,劉志軍的辯護律師錢列陽做出說明表示,在開庭前法院曾召集召開庭前會議,對一些證據進行了舉證、質證,無異議的,在庭審時舉證、質證可以簡化。 6月9日下午,劉志軍辯護人婁秋琴向媒體記者介紹稱,「庭審中所有證據都出示了。因庭前曾到劉志軍所在的秦城監獄開過一天的會議,一些沒異議的證據,只在庭上簡略地出示。所以,半天就把庭審結束了。」 當日中午,北京市二中院也通報,在劉志軍案開庭前,法院召集公訴人、劉志軍及其辯護人參加了庭前會議,對是否申請迴避等問題瞭解情況、聽取意見。 就此,劉志軍的辯護律師錢列陽做出說明表示召開庭前會議有法律依據。據其介紹,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案件證據材料較多、案情重大複雜的或者社會影響重大的,審判人員可以召開庭前會議,根據案件情況,可以通知被告人參加。 錢列陽說,庭前會議中,審判人員可以詢問控辯雙方對證據材料有無異議,對有異議的證據,應當在庭審時重點調查;無異議的,庭審時舉證、質證可以簡化。 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毛立新認為,庭前會議要解決的是程序性事項,比如是否提供新的證據、是否對出庭證人和鑒定人的名單有異議、是否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等,作為一種庭前準備程序雖然可以聽取控辯雙方對證據的意見,但所有證據仍需在庭審中出示、質證。 追問 扣押房產結案後或沒收 對於凍結的374套房產,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毛立新認為,按照劉志軍涉嫌受賄指控的6000餘萬中,由 於已經有4000餘萬被用於撈人而被騙,因此剩餘的錢款顯然不足以購買如此大量的房產。劉志軍被指控的第二項罪名是濫用職權,也就是他濫用職權幫助丁羽心 獲益,因此這些財產只能是丁羽心的非法獲益,應該登記在丁羽心及其親友或公司名下。 毛立新說,如果登記在劉志軍名下,則只能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或貪污罪,也正是因為這些財產被追繳,檢方認為濫用職權造成的損失被大部分追繳,才建議從輕處罰。 對於凍結房產的去向,毛立新表示依照法律規定在全案結案後將予以沒收。 |
Posted: 13 Jun 2013 02:10 PM PDT “紅三代”秘密接班計劃 內容提要 鄧小平的孫子鄧卓棣在80年多前爺爺發動百色起義的地方擔任副縣長——這一則不長的消息,一下讓中共“紅三代”走入人們視野中心,海內外議論喧騰。人們這才驚訝地發現,繼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朱德的孫子朱和平之後,“紅三代”已經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正印證了兩年前《外參》雜誌所披露的內情:在當時的中組部長李源潮主導之下,中共先安排“紅三代”進入體制內,從副處長、副縣長做起,鍛鍊觀察幾年,就坐直升飛機升到省部級,再從中選“王儲”、選决策者。 現在,形勢更加明朗:如果說,中共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安排20多歲的習近平等“紅二代”在政壇基層歷練,在20~30年後的今天果然接掌中國;那麽,現在中共安排20多歲的“紅三代”在政壇基層歷練,著眼的是2030~2040年後接掌中國。 中國律師王良其的一句戲謔之言“精子決定人生”獲眾多網友轉發。這些開始在政壇接班的“紅三代”,鮮明地傳達出一個信號:安排打天下的元老的後代接班,已經是中共幾代領導人的既定國策——子又生孫,孫又生子,紅色江山代代傳! 【外參出版社】 (電子書) 專頁 http://www.pubu.com.tw/store/75213?apKey=fedd22f528 |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
Posted: 13 Jun 2013 12:25 PM PDT 內容提要: 太子黨秘密接班計劃 印證外參月刊年多前內幕消息 令計劃自己成了“統戰對象” 汪洋接掌王歧山權力:9月將顯風騷 喬石對老友吳學謙突然變臉 胡錦濤親自給薄熙來打電話 太子黨求中央特準,李望知代父出席喪禮 胡德平和習總關係有多深 床上詐貪官成了詐騙犯 床上壓嬌女成了受害人 當中央領導同志遇上總理“同志”【名星】第二期(電子版) www.pubu.com.tw/periodical/22469?apKey=fedd22f528 |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
Posted: 13 Jun 2013 01:48 PM PDT 明鏡新聞網記者 程飛 對於紐約大學來說,在上海分校和國際知名盲人維權領袖陳光誠之間到底選誰?這是一個棘手大問題。據《紐約郵報》6月13日引述紐約大學一位知情匿名教授的話說,由於頂不住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紐約大學最後選擇了上海分校,陳光誠為此就得被迫離開紐約大學學生宿舍。 2009年美國國務卿希拉裡·克林頓在紐約大學畢業典禮演講。 40歲的陳光誠是一位山東“赤腳”律師,以前學的是中醫。2005年,由於他對國際媒體披露計劃生育中的強迫墮胎事件,地方當局對他咬牙切齒,在遭受不斷的關押、毆打和軟禁後,地方司法當局乾脆在2006年把他投入監獄4年零3個月,罪名是“故意破壞財產和聚眾擾亂交通”,即使這樣,對這位盲人的政府迫害仍未因此停止。2010年年末,陳光誠在服完全部刑期後被釋放出獄,但很快又被軟禁在家中,並不時遭到毆打。去年12月,出演《蝙蝠俠》等影片的好萊塢影星克裡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和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的一個攝製組在試圖訪問陳光誠時遭到攻擊,陳光誠事件再次引爆國際媒體注意。 2012年5月,在朋友幫助下,陳光誠從被軟禁19個月的家中奇蹟逃脫,隨後進入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在美國國務院協助下,陳光誠最終離開北京,得以在紐約大學法學院進修,他和妻子、1對兒女也被安置在紐約大學宿舍。 美國國務院協助陳光誠離開中國。 《紐約郵報》的報導也提到,紐約大學校方否認這項說法,表示陳光誠從來就沒有長期留在紐約大學的打算,設立上海分校一事與陳光誠的離校無關。 這篇報導還披露,陳光誠考慮到福特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法學院攻讀,福大發言人則透露,事情在進展中。 一位新聞界人士在看到《紐約郵報》這則消息之後對明鏡新聞網記者說:在美國,沒有那個機構靠得住,尤其是大學。在各類贊助枯竭之後,他們都要面臨轉型和生存問題。 |
Posted: 13 Jun 2013 08:03 AM PDT 《明鏡月刊》編譯 江松京 長期關心環保議題的生命科學網(Live Science)助理編輯馬克·拉蓮妮娜(Marc Lallanilla)指出:中國有最嚴重的六大環境問題。第一是空氣汙染;第二是水資源短缺;第三是荒漠化。以下是第四到第六。 第四、生物多樣性:森林砍伐和荒漠化的另一負面影響是生物棲息地遭大幅變動,進一步使生物多樣性下降,大面積的森林被改為農田或其他用途,許多動物如熊貓已瀕臨滅絕。中國對生物的威脅不限於國內,高級中藥材犀角是一種清熱藥,可涼血、定驚和解毒,中國人對犀牛的屠殺不言而喻;此外中國也是虎骨(舒筋活血之用)及虎鞭(壯陽藥)的主要進口國,每年因此被撲殺的老虎不計其數;最後是鯊魚,中國人最能體會魚翅羹的美味,但他們可曾考慮過,取得魚翅的過程何其殘忍!(因鯊魚肉經濟價值低,漁夫通常只割下鯊魚鰭,但無鰭的鯊魚失去生存能力,將被其他鯊魚捕食。) ![]() 全村人飲用這樣的水,怎能不成“癌症村”?但是,不喝這樣的水,他們又能喝什麽樣的水? 第五、癌症村:癌症村是最好的證據來印證中國政府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的罔顧,由於整個城鎮都受到汙染,光是簡單的日常起居就可能使自己暴露在極大的患癌風險中,群體的疾病現象於焉誕生。最近幾年,很多人和相關團體無不呼籲政府解決(或至少承認)癌症村,這些鄰近重型工業區的居民,罹患胃癌、肝癌、腎癌與結腸癌的機率高出常人許多。 在廣東最著名的癌症村上壩,河流原本已受汙染變成白色,現在竟轉為橙色,因為不同類型的工業汙水混合在一塊。路透社調查後發現,許多河流內的汙染物質如鎘和鋅都是強烈致癌物,“所有魚都死了,雞鴨喝了河水也死了,如果你膽敢把腳放進水裡,你會得到可怕的皮疹,癢得要命,”34歲的上壩農民賀順才(He Shuncai,音譯)告訴路透社:“過去一年,村裡有六人死於癌症,他們才三四十歲。” 2013年2月,環境保護部發布《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坦承發達國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學品在中國仍有規模化生產和使用,該報告指稱:“近年來,我國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動物和人體中已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局部地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內分泌干擾物質濃度高於國際水平,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氣突發環境事件,多個地方出現飲用水危機,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癌症村’等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 拉蓮妮娜說,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承認癌症村。 汙染的環境傷害孕婦腹中胎兒 第六、人口增長伴隨出生缺陷:中國實施邁入30年的計劃生育無疑有效地保持人口膨脹幅度,儘管中國13億人仍屬世界第一大國,超過1/7的人類生活在此。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經濟起飛,越來越多人躋身中產階級,他們開始習慣西方的消費模式,過去被視為奢侈品的紅肉、酒和汽車不再遙不可及,一個中產家庭可以輕鬆地駕駛汽車到市場購買里脊牛肉或白酒來打點晚餐。 大量消費背後象徵的是大量生產以及大量浪費,飲食改變對健康的危害也慢慢浮現。《衛報》提到,酗酒和酒精相關的治療在中國十分風行,過去人們吃得相對健康,癌症發病率較低,但如今情況大有不同,中國人每餐比美國人食用兩倍的肉,肉類消費占全球供給1/4。 中國消費者的新趨勢由於人口眾多影響顯得更巨大,歐洲糖的價格和格陵蘭島溫度的提升都可能與此相關。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報告也提到,大多數氣候專家同意,中國工業增長以及對燃煤的依賴,是驅動顯著的氣候變化的主要動力。 而談到人口,便不得不討論汙染對新生兒的傷害。克里斯蒂娜·拉爾森(Christina Larson)發表於《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文章援引《大西洋月刊》專欄作家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題為《中國的汙染:從出生缺陷來看》(China’s Pollution: The Birth Defect Angle)的報導指出,嚴重的汙染問題不只對一般人產生影響,連在媽媽胎中未出生的嬰兒也遭受池魚之禍,出生即有缺陷的陰影籠罩著中國父母親。 國內和國外的科學家陸續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找出的答案並不樂觀,只要孕婦暴露在越高程度的汙染環境中,嬰兒早產及死亡的機率就越高,縱使人生前幾年安然無恙,這些小孩得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來自北京大學的學者朱彤(Tong Zhu,音譯)及幾位學術夥伴所完成一份為期十年的調查,發現山西省(煤礦蘊藏最豐富,亦是空氣汙染最糟糕的地方)出生缺陷的現象十分驚人,最主要的病徵是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嬰兒部分的大腦、頭骨或脊柱不正確連接, 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出生的嬰兒只能存活幾個星期。 大體來說,美國每10000名新生兒中,約7.5個患有神經管畸形,比例為0.075%,但在山西,數量是18倍:140名嬰兒。“我們希望了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朱彤表示:“我們想找出是什麼化學物質引起。” 十年間研究團隊收集了80件得到先天性神經管畸形的嬰兒的胎盤,證實嬰兒在子宮內早已暴露一定程度的農藥、工業溶劑和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多環芳香烴主要通過含碳燃料例如木柴、木碳、油脂和煙草的不完全燃燒產生,而正好山西豐富的煤炭被大量使用於發電廠,因此“有出生缺陷的嬰兒的胎盤可以發現較高濃度的化學物質,孕婦所處環境對生產結果至關重要”,朱彤補充說。此研究發布於2011年8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明鏡月刊》39期)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13 Jun 2013 05:18 AM PDT 美国中情局前工作人员斯诺登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透露,美国多年来侵入中国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情报事务负责人首次公开为窃听行动辩护,称此举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保护民众安全。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局长兼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Keith Alexander)当地时间周三(6月12日)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回答议员关于被命名为"棱镜"(PRISM)的网络通讯监控行动的质询。这是亚历山大 作首次公开就该项目发表意见。 用亚历山大的话说,"棱镜"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是为了保护美国国家和公民的安全,在开展以来已经挫败了数十起恐怖威胁。亚历山大在周三没有公布具体数字, 但是承诺,公众会尽快了解相关事实。亚历山大同时具体举了两个"棱镜"监控例子,一次是2009年9月计划对纽约地铁进行恐怖打击的三人组合,袭击行动在 原计划进行的前一天被挫败。另一个例子是监控了一位名叫大卫·希德里(David Headley)的男子,因涉嫌参与了2008年孟买连环爆炸袭击,该男子目前被关押在监狱。 亚历山大:为了保护国家和公民安全 在被美国国会议员问到监控项目是否在法律框架下进行时,亚历山大作了肯定回答,并强调,认为这个项目非常重要也是正确的,在试图保障透明性的前提下,保障公民的自由和隐私权,但也要同时保护美国国家安全。 "棱镜门"项目被曝光,是因为美国中情局的一位前工作人员、也是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一家咨询公司任职的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向英国《卫报》揭露了美军网络安全部门多年来系统化的秘密监控公民网络通讯,其中利用脸书等社交媒体以及谷歌搜索引擎的信息记录。斯诺登 3周前离开美国前往香港,几天前在香港尖沙嘴一家酒店退房,目前所在之处不明,但被认为仍在香港。 斯诺登12日在接受香港《南华早报》独家专访时,透露了更多信息监控细节,并表示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行了6万多次黑客行动,其中数百至上千次以中国 的大学、公司、政府部门为目标。斯诺登同时透露,美国从2009年以来一直侵入中国网络系统,随之可以读取个人电邮。《南华早报》的报道称,斯诺登提供了 相关证据,但证据材料的真实性还有待证实。 斯诺登接受《南华早报》专访 斯诺登:愿让香港法庭和公民决定其命运 在周三美国国会议员听证上,美国国家安全局负责人亚历山大说,"与两周前相比,我们现在已经不那么安全。"亚历山大同时说,斯诺登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局一家咨询公司的系统管理工作人员虽然有权限进入监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全面了解该项目的运作。 美国方面正在就斯诺登一事展开调查,还没有对其提出指控或进行通缉。斯诺登有可能因泄露国家机密面临很重的刑罚。斯诺登本人在接受《南华早报》时强调,来 到香港不是为了躲避美国司法,他相信香港的司法制度,愿意让香港法庭和人民决定自己的命运。斯诺登说,自己不是叛徒也不是英雄,就是美国人。他还说,目前 希望继续留在香港。 香港与美国之间有《移交逃犯协定》引渡条约,不过涉案人被指控的罪行,必须得是在香港也被列入刑事犯罪的罪行,如果是涉及政治事件的罪行,则不属于移交协议的范围。 来源:德新社/路透社/美联社 编译:谢菲 责编:雨涵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13 Jun 2013 04:55 AM PDT 作者 法广 北京法院在上周日6月9号以欺诈罪判刘晓波妻子刘霞弟弟刘晖11年徒刑后。美国批评对此表示关注,并呼吁北京当局尽快释放刘晓波,给予其妻子刘霞自由。 刘晖被指控与同案犯赵军天在2010年以将工程承包给受害人作为借口,诈骗300万元人民币。此案与4月23日在北京怀柔开庭。控方的起诉书称他们“骗取他人财物,且数额特别巨大”。但是,其家人均认为这是一起政治因素影响下的案件。其律师莫少平和尚宝军决定为刘晖做无罪辩护。 美国国务院女发言人帕斯基周三发表声明说,美国对刘晖的处境深感担忧。要求中国尽快释放刘晓波和他的妻子,给予其家人在自由。她说,正如奥巴马总统上周与习近平在加州会晤是所表示的,重视尊重普世人权是所有国家成功、繁荣和公正的关键。 刘晓波因起草零八宪章而在2009年被以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罪判11年徒刑。他的妻子刘霞则一直被监视居住。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3 Jun 2013 04:53 AM PDT 作者 索菲
中国山东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美国迅速适应新角色带来的新生活,紧张、刻苦地学习英语与法律的同时,不断前往世界各地接受对他维护自由与人权的奖励,同时也为中国民主与自由呼吁奔波。 « 世界报 » 在地缘政治专刊中刊登该报常驻北京记者布里斯的文章指出,陈光诚比任何中国持不同政见流亡者都更有影响,他正在成为维权明星。由于陈光诚的名气,美国捍卫人权和反堕胎非政府组织都争夺陈光诚,希望获得他的支持。 « 世界报 » 记者布里斯指出,陈光诚媒体影响很大,他在全世界走南闯北,会见参议员或总统,接受对他捍卫人权的奖励。陈光诚成功逃出受软禁的村庄山东临沂,进入美国驻京大使馆这一事件在全世界都广为报道。2012年5月19日陈光诚与妻子和两个子女一同前去美国,开始新生活,并在这一新生活的变化里,不期然成为维权明星。 陈光诚就读于纽约法律大学,接受专门为他设置的课程。每天早晨,陈光诚口授他的回忆录,而下午则分不同科目学习,每个星期有两个下午学英文,三个下午学法律。从陈光诚抵达美国就负责接待安排的中国问题专家、法学家科恩评价说,陈光诚适应能力很强,比任何一位流亡出国的持不同政见人士都能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不仅归功于他的聪敏才智,也因为他富有魅力。 陈光诚已经前往英国接受议会第一届威斯敏斯特人权奖,但谴责英国首相卡梅论因担心中国当局的报复而不敢会见他。陈光诚接下来六月底就要去台湾,将再次有机会在中文世界发表他的人权理念,尽管他是第一次前往台湾,尽管他的台湾之行将会惹怒北京,但陈光诚想就近观察台湾如何从一个极权社会转变为一个法制自由和民主的社会。 陈光诚离开中国才超过一年。这位自学成为法律维权者,为那些受计划生育极端政策受虐待与迫害的人维权而遭到监禁,其后又被监视居住,与外界隔绝长达六年。陈光诚显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尽管很多西方社会的东西,对陈光诚来说都是新事物,美国非政府人权组织援助中国负责人,在帮助陈光诚离开中国起到很大作用的傅希秋对陈光诚学习新鲜事物,接受新观念,感悟新思想的能力感到惊讶。 另一中国人权活动人士胡佳肯定陈光诚具有政治天赋。胡佳与陈光诚关系密切,陈光诚几乎每天都跟胡佳通话,了解中国违反人权的新事例。胡佳承认,自从陈光诚离开中国以后,网上微博上已经很少有人再对陈光诚感兴趣,因为中国网民首先对当前热点时事感兴趣,长期关注一个事件的人不多。陈光诚所经历的非人折磨与打击,加之双目失明,成为受专制压迫的象征与典型,发起数个为陈光诚呼吁和拯救的运动。陈光诚还在中国时家人受到磨难的消息,就是由维权活动家们在网上发出的警报。然而,就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六月七日抵达美国的同一天,陈光诚的兄长与母亲终于获得了中国官方长期拒绝发放的护照,原则上,陈光诚的家人可以前往美国探望陈光诚。 陈光诚的流亡身份新生活的处境也使他左右为难。陈光诚从2005年因调查指控计划生育政策强行堕胎而遭到非人的报复、折磨,陈光诚也赢得了美国反对堕胎组织的支持。就是因为这一支持,北京方面才指控陈光诚的背后有“敌对势力”支持,也使中国在2012年五月同奥巴马政府谈判蒙上微妙色彩。美国反堕胎组织希望获得陈光诚的回馈支持,希望他进入保守的威瑟斯庞研究所,这是美国反对堕胎的压力集团。但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以及捍卫人权组织却希望陈光诚能够接受纽约大学莱特纳中心建议的人权议题的学习计划。 此外,今天法国全国性大报头版头条主要围绕希腊公营视听单位被关闭和在美国私生活受到严密监视等主题展开。« 十字架报 » 围绕目前身藏香港的美国中情局前技术员斯诺登所披露的美国监控窃听系统,有关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之间关系的辩论重新掀起,人们也不禁要提出在因特网上私生活如何受到尊重的问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3 Jun 2013 04:36 AM PDT ![]() 台菲調查員上涉案船艇勘驗 法新社引述菲律賓司法部長德利馬周四(13日)表示,菲律賓調查局建議刑事和行政起訴涉嫌槍殺台灣漁民的菲律賓海岸護衛隊人員。 不過,她沒有透露將有多少名菲律賓人員受到起訴,也沒有披露具體的罪名。 而美聯社的報道則稱,是德利馬自己建議刑事起訴涉嫌兇手。 法新社的報道還引述德利馬透露,菲律賓調查人員已經向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提交了有關事件的調查報告,而阿基諾將就她的提出有關建議作出決定。 周二(11日),菲律賓調查局副局長曼德斯表示,已經完成了有關事件的調查報告,並稱會在近日內對外公布調查結果。 台灣調查 與此同時,台灣法務部也在就這一事件另外進行調查,但至今還沒有公布調查結果。而德利馬也表示,希望台灣方面的調查會作出與菲律賓調查類似的結論。 而台灣法務部則表示,已經鎖定了開槍者的身份,也會要求菲律賓方面盡早把兇手繩之以法。 有關事件發生在今年5月9日,當時一艘台灣漁船在台菲經濟海域區重疊的水域遭到菲律賓炮艇襲擊,一名台灣漁民當場被槍殺身亡。此事也引發了台灣和菲律賓之間的一場外交風波。 (撰稿:李文 責編:顧垠 ) BBC中文網 |
Posted: 13 Jun 2013 04:35 AM PDT ![]() 奧巴馬向安倍晉三說明了他與習近平就釣魚島等問題進行的討論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四(6月13日)早上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通電話,討論上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與奧巴馬會談的內容。 日美達成在釣魚島(日美稱尖閣諸島)中日糾紛問題上,維持東海安定的重要性共識,並確認了努力謀求中日對話的重要性。 事後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就安倍晉三與奧巴馬的最新電話交談說兩人「討論了中美峰會內容」。 菅義偉還透露日美首腦也圍繞中國網絡攻擊問題交換了意見,並預定在出席英國下周主辦的八國峰會時會談。 這次電話是上周「習奧會」後,奧巴馬首次親自對日本斡旋釣島問題。 事實上連日來日本幾份大報均陸續披露了習奧會討論釣島和日本問題的詳情。 習奧談日本 《產經新聞》周四引述日本政府官員透露,美國政府通過多個外交渠道向日本說明,習奧會兩天共約8小時會談中有關釣島和日本的討論佔據約40分鐘。 報道說,習近平指責日本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持挑釁態度,並提出「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的中美共存、共榮的「新型大國關係」建議。 對此奧巴馬回答說:「首先,中國需要認識到美日是同盟國。」他接著說:「美國完全信賴日本和日本的民主,日本是成熟的民主國家。」 報道還說,習近平在這40分鐘內有關釣島和對日立場的表態其實在正式會談中他所朗讀的超過一小時長的文字稿中曾經提過,但他在兩人隨後的討論中仍把大意再重申一次。 《產經新聞》周四分析說:「奧巴馬看來是以民主、人權這些日美共同價值觀產生的對日信賴感來牽制習近平。」 分析還指出,「當中國謀求以某種方式拉攏美國的態度顯著時,奧巴馬沒與中國的一廂情願同步。」 習奧談釣島 《產經新聞》和《朝日新聞》周三還披露習近平在奧巴馬設置的晚宴上,要求美國不要插手中日圍繞釣島主權發生的糾紛。 習近平說中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稱「釣魚島主權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奧巴馬對此敦促中國以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糾紛。 日本傳媒議論說,中國稱「核心利益」就意味著絕對不能退讓的意思。 對此菅義偉周三下午糾正日本的報道說:「據我所知,中方並沒直接用『核心利益』這個說法。」 《產經新聞》周四分析說:「當中國船艦正在尖閣諸島周邊活躍、不斷挑釁日本的緊張局勢中,奧巴馬的同盟發言具有讓中國領導人認識美國對尖閣諸島有防衛義務的意義,日本政府表示歡迎。」 (責編:伊人) BBC中文網 |
Posted: 13 Jun 2013 04:13 AM PDT ![]() 张志强:中共的“爱国就是爱党”教育使香港产生不爱国的本土派青年(CK摄) 香港近来出现了一批“本土派”年轻人,拒绝“爱国”,并因为香港支联会的爱国口号而不参加支联会举办的维园纪念“六四”24周年烛光晚会。美国香港华人联会副会长张志强指出:中共近些年来加紧对港人进行“爱国就是爱党”的教育,这是“本土派”产生的原因。 张志强是全美香港爱国民主人士的组织“美国香港华人联会”副会长,是旧金山湾区香港爱国民主人士的领军人物,他又是旧金山“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的资深理事。 今年香港支联会举办的纪念“六四”24周年维园烛光晚会,在滂沱大雨中参加者仍多达十五万人。“六四”之前,部分香港“本土派”年轻人,因维园烛光晚会有“爱国”的口号而声言拒绝参加,使得支联会为团结大多数人撤下了会场的“爱国”标语。 香港为什么会产生一批“本土派”年轻人呢?记者日前向张志强副会长请教。 张志强说:“其实香港人,无论年长一代还是年轻一代,都很爱国。中共把爱国的定义改了:爱国就是爱党。也要把这个定义通过国民教育放在香港,就是说,你不支持共产党一党专政就是不爱国。当把爱国跟爱党放在一起的时候,新一代就不接受了。既然你说爱党就是爱国,我就不爱国了,我就爱香港。‘本土派’是中共一手造成的。” 张志强指出:“最近这几年,特别是梁振英上台后,动作太急了,想很快就共产党统治香港,使得青年人不能再忍受。” 张志强表示,他能够理解香港:“本土派”青年的想法,明白这些想法产生的原因,但也必须指出“本土派”思维上的错乱:“我提倡香港的年轻人,多学中国历史,多学中国的文学,你可以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的优美,自然就会产生民主的感情,这是爱国最基本的基石。当你有这份感情的时候,你看到现在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公平,但你不会因此失去希望,只会激发热情,更加努力去改变现实,推动中国的民主进步。” 张志强指出:他不知道香港“本土派”青年“六四”那天是否回到维园参加支联会举办的烛光晚会。香港支联会不仅是香港而且是中国民主运动的中流砥柱,凡希望中国民主的香港人,都不会不支持支联会。他说:“支联会做了很多工作,二十四年没有停下来,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想所谓本土派的年轻人,应该继续支持支联会,应该重新认识爱国不一定跟爱党放在一起,应该明白混淆是共产党的错误,不要把这个错误放到自己的身上。”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CK发自旧金山的报道。 |
Posted: 13 Jun 2013 04:04 AM PDT 習奧會能在聯手對抗氣候變遷及北韓核武問題上達成共識,已屬不易。至於網絡安全、中日釣島爭端、台灣問題、人權問題,以及兩國關係更清楚的定位等,則因尚未成熟,只能各自表述。
前幾年,美國評論家扎卡利.卡拉貝爾(Zachary Karabell)寫了一本很有影響力的書:《超融合:中美經濟合體如何決定世界繁榮》。 他在該書中以當年英德關係為鑑,認為當年大英帝國對崛起中的德國步步防範,結果造成兩次大戰,雖然英國打敗德國,但大英帝國也從此一蹶不振。他認為對於崛起中的中國,美國不能像當年的英國對待德國一樣,只是敵對和圍堵,而應雙方合作,相互補強,共促世界繁榮。 卡拉貝爾在書中指出,二十一世紀乃是經濟挑戰和環境挑戰大過軍事挑戰的新時代,因此美國和中國應彼此重新定位,在共同關心的事務上擴大合作面,縮小對立面,當中美強化合作與對話,始可避免當年英德悲劇的上演。卡拉貝爾的觀念,對近年的美國政治精英極有啟發。 中國正在全球崛起,由於中國崛起是以經濟為主的和平崛起,是一種全方位的崛起,美國已不可能全方位圍堵。因此,如何定義未來的中美關係,使中美關係對全球能有正面的意義,已成了美國領導群的重大焦慮。 而且盱衡未來,到本世紀中葉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必超過美國,在人類工業革命後的歷史裏,以美國為主的西方世界必須接受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經濟體的事實。這也就是說西方必須接受與十八世紀英皇喬治三世以來西方主導世界完全不同的情況,這對西方是極大的認知挑戰。這種挑戰就落到了美國頭上,美國必須承認中國的地位,並與中國合作但又競爭。既合作又競爭,這乃是相當難處理的情勢,而這種情勢已迎面而來。 美國雖然為如何定義中美關係而焦慮,但中國也不輕鬆。中國正在和平崛起,它也需要一個有助於永續發展的環境,如果中美敵對,中國穩定發展的環境就會失去,所以中國重要外交官員最近都在「新型大國關係」上做文章。中國重要官員討論新型大國關係,其實是顯示了中國方面的焦慮。中國現在已是全球第二強國,它希望能和美國平起平坐,希望能在世界上扮演角色,但它也很憂慮美國的敵視。如何發展出良好的中美關係,不只對美國是個焦慮,對中國同樣是種焦慮。 而在國際行為上,有焦慮其實是個好現象。兩個國家相處,如果任何一方吃定了對方,它就會獨行其是,不理會對方的反應,這個國家當然不會焦慮,不會焦慮等於是獨斷獨行。而今天的美國和中國,誰也沒有獨斷獨行的能力。因而兩國都有焦慮,焦慮其實是中美真正對話的開始。兩國只有透過焦慮的對話,才可能摸索出非敵對性的競爭關係,既競爭又合作,在對話中讓未來的兩邊越拉越近。這種關係絕對不容易,它在感性上非常的不自在,它的背景音樂就是充滿了緊張的噪音,只有透過坦誠的對話和局部性的合作,當互信多了,共識才可能形成,由合作的量變大,雙方的關係才會有質的改變。 中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文化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經驗也不同,合作對話難度當然也最大。但中美對話再難也必須有個開始。習近平訪美,習奧兩人兩次會晤,一場晚宴和一起散步,共處時間超過了八小時,如此密集又親近的互動,在近代大國外交史上,殊屬僅見。這次習近平訪美,的確為中美跨太平洋合作開始寫下了新的篇章。 由於中美雙方都深知習奧會的歷史重要性,因而在習近平的行程安排上真是煞費苦心,務使習奧兩人有充份的時間來溝通歧見。習奧會談選在加州莊園,即是在強調習奧會的重要,形式上有了這樣的安排,顯示了中美雙方對開好這次峰會都有高度的盼望,這是中美劃時代對話走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由於會址選定極為妥當,遂給了習奧極多知無不言的機會。這是兩國第一次坦誠的高層對話,當然不可能有太立竿見影的效果。能夠友善對話,找到可以合作的專項立即合作;暫時還有苦衷,無法立刻承諾的,就自行表述,俟諸以後可以合作時再論。 這次習奧會能在中美聯手對抗氣候變遷及北韓核武問題上達成共識。即已非常不易。至於網絡安全、中日釣島爭端、台灣問題、中國大陸人權問題、美國經濟政策,以及兩國關係更清楚的定位等,則因尚未成熟,只能各自表述,以為存證。兩個大國要建立平等互信的新關係至為不易,只要能求同存異,就可以一步步走得下去,因此第一步最重要,習奧會就是這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未來的中美關係,中國說是「新型大國關係」,美國則說是「新合作模式」,但名詞雖然不同,內涵則是「非敵對性的競爭合作關係」,這需要持續的對話發展,習奧會終於走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 亞洲週刊 |
Posted: 13 Jun 2013 03:42 AM PDT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13日專電)「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要求印度對揭發美國政府秘密監控計畫而在全球掀起風波的史諾登提供庇護。他說,新德里政府應該展現更大的勇氣。
「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今天透過電話專訪亞桑傑發自倫敦的報導說,若連厄瓜多這樣的小國都「有種」對他提供庇護,擁有逾10億人口和巨大全球地位的印度實在不該懼於「為人權挺身而出」,對史諾登(Edward Snowden)提供庇護。 史諾登據信目前躲在香港,住在1家飯店裡。 亞桑傑稱史諾登為英雄,說他揭露「(本世紀)這個10年最嚴重的事件」,印度也是因為史諾登而知道美國在刺探他們。他強調,保護史諾登是印度的義務,「印度是個超級強國,不必害怕其他國家,現在該是印度為人權而挺身的時候了」。 報導並引述亞桑傑說,印度是他最早尋求庇護的國家之1,但印方毫無回應。亞桑傑說,「我雖多次尋求庇護,但以維護人權著稱的印度不曾回應,這讓我既沮喪又難過。印度人也是維基解密重要支持者,所以我才透過印度大使聯絡印度外交部。我寫了信,但他們從沒回應」。 報導說,印度外交部否認曾經接獲亞桑傑尋求庇護的請求。 亞桑傑去年6月逃入位於倫敦的厄瓜多大使館尋求庇護,避免被引渡到瑞典,就遭控性侵和強暴罪接受偵訊。亞桑傑否認相關指控。 他說,「厄瓜多人展現巨大勇氣給我提供庇護,印度政府應該展現更大的勇氣」。他並表示,若印度提供庇護,他自己目前仍願赴印。1020613 |
Posted: 13 Jun 2013 03:39 AM PDT (中央社台北13日電)「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過去幾週中國大陸從出口到發電等各項數據均令人失望,使得專家紛紛調降對大陸的經濟預測。
大陸在歷經10年全球之冠的雙位數成長後,現在多數分析師預測今年大陸成長在7%到8%之間。以更長遠來看,部分分析師預期情勢會走下坡。 高盛中國(Goldman Sachs China)策略師哈繼銘10日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基本上,中國如果不是數據也是精神上向8%的GDP成長說再見了,且必須接受成長趨緩的事實。到2020年的未來7年,平均年成長率或許會降至6%左右。」 以前普遍的看法是,為了抑制社會動亂,大陸必須將成長維持在8%。現在官方目標為7.5%,分析師則認為7%可能仍在政府的舒適區內。但只要低於7%,就等於跨越了一道心理關卡,將成長率帶到20多年來最低水準。(譯者:中央社陳昱婷)1020613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Posted: 14 Jun 2013 02:50 PM PDT |
Posted: 14 Jun 2013 02:51 PM PDT 《外參》編譯袁來富
“人畜共通”的傳染力 荷蘭病毒專家羅恩•傅希耶(Ron Fouchier)研究H5N1流感病毒多年,他的研究團隊於2012年5月在權威科學期刊《科學》發表論文稱,H5N1只需再五次較大幅度的基因改組(變異),便可能具備空氣傳播的能力。對於H7N9病毒,他也認為,突變出更具威脅性病毒株的機率很高。 傅希耶對於H7家族的病毒十分熟悉,他2004年2月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發表的《A型禽流感病毒(H7N7)相關的人結膜炎和急性呼吸道窘迫綜合征死亡個案》(Avian influenza A virus (H7N7) associated with human conjunctivitis and a fatal case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主要紀錄2003年2月至5月間,導致家禽工作人員感染(眼)結膜炎的雞瘟。 該論文蒐集89名H7N7病毒感染者,其中78名出現結膜炎症狀,五人同時出現結膜炎與流行性感冒症狀,二名單純只有流感症狀,另有2名無典型症狀。絕大部分為病症較輕,但有一人出現肺炎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pneumonia in combination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後宣告不治。 羅恩•傅希耶認為H7N9病毒很容易從鳥禽感染給哺乳類。 當時,已知H7N7病毒在偶然情況下,對包括馬、海豹、人類等多種哺乳動物皆具致病性,且於特定條件下,H7N7具有人畜共通(zoonotic potential)的可能性。對於H7N9病毒,傅希耶4月6日接受彭博社訪問時表示,H7N9病毒的表現,比較接近人類流感、而非禽流感,只需要再兩、三次基因重組,就可能擴增其傳染力,因此比絕大多數的禽流感都值得警戒。 流感甲乙丙 一般而言,根據流感病毒種類差別,可分為甲型(A型)流感、乙型(B型)流感,以及丙型(C型)流感,其中甲型病毒引起的症狀最為嚴重,野生禽類是這種病毒的天然宿主,但通常能感染人、禽、豬、馬、海豹、鯨魚及其他動物。 此外,甲型流感病毒總在不斷變異,流感病毒基在複製的過程中,突變率非常高,以致於表面抗原的特性幾乎是年年翻新,約每隔十年就有一次大變化,可能造成大流行。當不同的病毒株,同時感染同一細胞時,可以發生不同病毒株之間基因鏈的混用(re-assortment,基因混配),造成病毒基因的巨大變異,甚至改變其宿主的範圍,因此研發出來的疫苗,隔年也可能無效。 蓋瑞特於相關報導曾說明,通常單純雞鴨等家禽流感,要演變成豬流感、或人類流感,大約需要兩、三種病毒株的成功基因重組,若“H”(血凝素)與“N”(神經氨酸苷酶)重組得當,就能夠順利於人體快速傳播。 根據世衛組織資料,H7N9病毒來自三種禽流感病毒H2N9、H7N3、H9N2的基因重組。其中,H2N9常見於中國與韓國地區的野生水鳥,H7N3是中國鴨禽身上的常見病毒,而H9N2則多寄生在中國地區的燕雀(Brambling)身上,亞洲等地區的鳥類、家禽也曾流行,此外H7、H2家族都屬於禽人與禽畜共通的病毒。 這些病毒基因來源存在禽類身上已久,並沒有對人類侵犯,但當三種禽流感病毒,在三種鳥禽重疊的生活環境,遭遇並重組出H7N9病毒,對哺乳動物細胞環境的適應能力更為進化。可能野禽自身完全不受病毒影響,病毒在其腸道重組後大量複製,在到處飛行的過程中隨著糞便排出。 也可能是禽流感病毒尚未能傳染人時,先變異傳染給豬,或是在農村養雞鴨又養豬的環境裡,禽類流感、人流感病毒,同時傳染給豬。兩、三種病毒在豬細胞裡,靠基因互換部分序列、或基因重配,創造出人類對它毫無免疫力、卻很容易遭感染的全新病毒。 相關研究指出,H7N9病毒的變異,包含PB2基因E627K的胺基酸突變,讓病毒能夠適應低溫,由原先攝氏40度左右的鳥禽體溫,變成適應攝氏33度左右的人類體溫。此外H7N9病毒也包含Q226L的胺基酸突變,改變病毒細胞受器專一性,讓病毒能夠適應不同的鼻口腔環境,由原本容易與禽鳥富含唾液酸(Sialic acid)的呼吸道結合的HA(血凝素)亞型,變成能夠與哺乳類呼吸道富含的特定醣類結合。 中國疾病管制中心(China CDC)目前仍認為H7N9病毒只具有人類傳染性,還沒有辦法傳染給其他哺乳動物,且農村居民與牲口皆未傳出感染情況,因而認為H7N9病毒的威脅性並不可怕,不過,也有看法認為,十年前SARS的爆發,也同樣沒有先出現農村人畜傳染的疫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計委傳染病重點研究室主任李蘭娟及其團隊的最新研究也顯示,H7N9病毒基因如一部旋轉樓梯,目前已發現其中三個“台階”的位置發生變化,假如再有一個“台階”移位,就會破壞“樓梯”穩定性,那麼這個病毒就會導致有效“人傳人”的威力。 當H7N9病毒通報的第一例87歲李老先生,3月4日於上海第五人民醫院宣告不治,比他更早入院的55歲小兒子其實更早身亡。而3月2日也到同一家醫院就醫的27歲肉販吳亮亮,3月10日也宣告不治,後來成為H7N9病毒通報的第二例,這其中有無關聯性,實在值得仔細推敲。 但上海第五人民醫院對於這三例密集出現且治不好的肺炎,並未主動採取隔離檢疫措施,該院部分醫護人員也在微博表達不滿。 戴旭的陰謀論 最近中國許多媒體陸續推出“非典”十周年回顧特輯,歌功頌德之餘也事後諸葛地認為,“非典”疫情點出當年政府公共信息政策的誤謬,也促成北京2007年頒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根據條例第二章第九條:涉及(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二)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三)反映本行政機關機構設置、職能、辦事程式等情況;(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皆應當主動公開。 不過,該條例第七條也強調:行政機關發佈政府資訊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批准的,未經批准不得發佈,因此若中共官員心態偏頗,仍可能推遲重要公共衛生息的揭露。 令人遺憾且深感不安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戴旭4月6日起,連番在個人微博指控,近日中國H7N9禽流感蔓延態勢,是其他國家的陰謀,還稱H7N9病毒死不了幾個人,連中國車禍千分之一都不到。 署名中共黨報《環球時報》戰略評論員的戴旭呼籲,中國高層部門對於最近發生的禽流感疫情,一定不能高調,否則就會像2003年的非典(SARS)那樣上當。戴旭指稱,當時“M國”為了攻打伊拉克,怕中國趁機採取其他行動,所以,對中國使用“生物心理武器”,讓中國舉國亂成一團,正中M國下懷。 無論M國為哪一國,這位戰略評論員認為,這次H7N9疫情只是M國故技重施,“主要是一些媒體無知炒作和居心叵測的人搧風點火,製造社會心理恐慌”,中國這次要記取教訓,只需從容應對即可。 戴旭據稱是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院長,軍銜為空軍大校。他的言論很快引起中國網友的憤怒,逼得戴旭趕忙稱微博帳戶被盜。解放軍高官,竟然無法體悟大型疫病對於國家安全的威脅,這種天真言論,若部分反映中國政府的思維模式,後者的反省能力實在令人失望。(《外參》第37期) |
Posted: 14 Jun 2013 02:32 PM PDT 歐洲空中客車的新一代飛機A350星期五(6月14日)成功完成首航試飛行。 空中客車A350飛機在設計上使燃料效益更高,是美國波音787夢幻客機的直接競爭者。 A350飛機被視為攸關空中客車的未來發展,對空中客車和波音之間的市場競爭關係重大。 先進科技空中客車表示,採用羅爾斯•羅伊斯Trent XWB引擎的A350客機,其燃料效益比上一代的廣體型客機提高25%。和波音787夢幻客機一樣,空中客車A350也採用先進材料製造,包括材質很輕的碳材料。 目前空中客車已經接到超過600架A350的訂單,波音787則有890架訂單。 空中客車預計在2014年底以前開始向客戶交付A350客機。 (編譯:陳書敏 責編:李莉) BBC |
Posted: 14 Jun 2013 02:24 PM PDT 越南一名頗受關注的博客寫手因為被政府所稱的「反國家活動」而被警方逮捕。 範越濤的博客文章批評越南政府領導人及其政策,並討論一些具有爭議的話題,例如越南和中國的領土糾紛。 在範越濤被捕之前,上個月越南另一名博客作者張維日也因為同樣罪名被逮捕。 今年至少有38名活動人士,包括博客作者在內,因所謂反國家活動而遭到逮捕。 最高7年範越濤面臨的罪名最嚴重的話可以被判處最高7年的有期徒刑。他的博客在星期五時已無法登錄。 範越濤此前表示,社交媒體在越南彌補了「殘廢的官方媒體」的不足。 他說,「幸運的是,互聯網的發達讓許多個人和博主成為記者。」 互聯網壓力越南媒體包括所有報紙和電視台都是官方控制的。不過越南政府受到來自互聯網輿論的越來越大壓力。 範越濤被捕前幾天,越南國會首次對47名國家高級領導人舉行了信任投票。 越南總理阮晉勇得到的高度信任票不到半數。 編譯:陳書敏 責編:李莉 BBC |
Posted: 14 Jun 2013 02:22 PM PDT 自習李體制形成以來,中國社會的左右之爭愈來愈激化,已成水火之勢,中國向何處去又一次成為中國政局的焦點。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中國左右兩派之爭的分析評論。
美 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如果把中國兩會結束當成習李體制登場,那麼習李體制已屆百日。這百日有無新政?各方解讀不一。但習李體制總的走向,似乎已 露出端倪,有輿論解讀是經濟向右、政治向左,趙紫陽時代紅極一時的新權威主義,大有回潮趨勢。”“而在習李時代極左傾民意中,出現一個相當危險的趨向,有 一股民意暗流,要用毛澤東取代孫中山,成為今天中國的國父。”“極左派們信心十足,認為可達成訴求。第一,他們認為,習近平在政治路線表達上,肯定改革開 放前的中共與改革開放後的中共一脈相承,不能分割。亦即,不否定開國後的毛澤東時代,甚至將其視為‘中國夢’的基礎;第二,習上台後,重要講話中都引用毛 澤東詩詞,表示對毛的崇敬,習接見外賓時向後背著手,也是模仿毛澤東;第三,隨著改革開放的腐敗層出不窮,社會民意已淡化毛澤東造成的各種政治災難,懷念 毛澤東時代的氣候已達成,韶山萬人祭拜毛澤東冥誕的氣勢,甚至超過薄熙來‘唱紅打黑’的歲月。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官方並不打壓將毛澤東樹為國父的提議, 而深知西方文化的著名學者,比如基督教學者劉小楓,也開始響應這種說法,將毛澤東置於孫中山之上。”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 稱:“內地自由派近期力贊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尤其是其反左的事例被突出放在各大媒體重要位置。此舉目的顯然是用習仲勛來壓習近平,與力捧毛澤東的左派打 擂台。”“習仲勛雖然是開國元勛,但六四之後已淡出中國政壇,其功績很少見諸官方媒體,遑論反左言論。但習近平接班之後,內地迅速掀起一股習仲勛熱,” “《南方都市報》社論更指出,要追懷習仲勛視民如傷的情懷。這些宣傳其實是自由派以父壓子,明贊習仲勛,暗諷習近平,言下之意是他近期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做 法違背了其父的立場。”“今年是毛澤東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各地紛紛紀念,中央據說也要搞大規模紀念活動,習近平還要到場講話,左派為此氣勢極盛,期望以此 壓倒自由派。自由派不願坐以待斃,想方設法進行反擊。習仲勛目前成為自由派手中的神主牌,當左派打毛澤東牌的時候,自由派便祭起習仲勛牌,雙方各有各的高 招。”“左右之爭中,習近平最為尷尬,既不能公然否定父親習仲勛,也不敢公開否定毛澤東,既被自由派所綁架,也被左派所挾持,在非此即彼的選擇中進退兩 難。當年力主提拔習近平的中共元老們,可能都沒有意料到習近平會遇到這種家國難以兩全的困境,究竟誰能幫他走出意識形態之爭的泥潭呢?中國左右決鬥造成的 政治危機,比周邊國家的侵襲蠶食更為急迫,也更為棘手。”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鄭永年的評論稱:“近來,中國在意識形態上呈現出來的 ‘黨爭’趨勢使得人們對中國的未來抱有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在社會層面,意識形態領域的‘黨爭’已經有年,只不過是沒有對執政黨本身造成巨大的影響。或者 說,社會層面的‘黨爭’和執政黨本身的權力和政策運作是分隔開來的,也就是一種‘你說你的,我做我的’的局面。但今天,有很多跡像表明,社會層面的意識形 態‘黨爭’開始向黨內逼近。這不僅因為執政黨及其政府的研究機構和智庫開始卷入,更重要的是一些政治人物也開始有意識地展示其意識形態上的偏好,給予各種 社會意識形態機會,試圖與權力運作關聯起來。”“盡管現在的‘黨爭’還沒有深入到執政黨的高層,但一旦波及高層,後果便會不堪設想,搞不好就會癱瘓政府的 議程,甚至演變成為權力之爭。中共歷史上歷次路線之爭都是意識形態和實際利益、權力交叉作用的結果。” RFI |
Posted: 14 Jun 2013 02:20 PM PDT 楊晨
台北 —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後表示不排除馬英九與習近平會面的可能。 吳伯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13號會晤。台灣媒體報導說,吳伯雄在會後談到馬英九和習近平未來會晤的可能。他說: “我個人覺得,也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但馬主席並沒有授權談這個問題。”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2012年6月27日資料照片(美國之音張永泰拍攝)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2012年6月27日資料照片(美國之音張永泰拍攝) 吳伯雄這次代表國民黨出訪中國大陸。馬英九總統在吳伯雄一行出發前曾表示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吳伯雄在會晤習近平時重申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並且首度提出“一個中國架構”,都引起台灣社會高度關注。 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4號發表聲明澄清說 “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系條例的規定,對兩岸的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 吳伯雄表示,對於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的說法被批評出賣台灣是不公平的,他還說大陸並沒有逼迫台灣進行政治談判。 也有一些人士表示國民黨不能代表台灣人民去中國大陸談判決定台灣的未來。 VOA |
Posted: 14 Jun 2013 02:17 PM PDT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五(6月14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說,外交部近日設立網絡事務辦公室,負責協調開展有關網絡事務外交活動。 藏身香港的美國中情局前雇員斯諾登12日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美國一直對香港及中國的網路系統從事黑客攻擊,引發軒然大波。 華春瑩說,中國將與有關各方繼續就網絡安全問題開展建設性的對話與合作,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制定相關國際規則。 她說:「中美在戰略安全對話框架下建有網絡工作組,中方將在有關框架下就有關問題與美方進行深入溝通。」 這是中國外交部在斯諾登曝料後連續第二天就此話題表態。 星期四,華春瑩說「在網絡安全問題上採取雙重標凖無益於問題的解決」,並重申中國面臨著網絡攻擊的嚴重威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黑客攻擊受害國之一。 與此同時,中國媒體繼續就斯諾登揭發美國政府的絕密通訊監控項目發表評論。 《環球時報》的評論說,如果斯諾登真的被引渡回美國,肯定會受到整個大中華圈的輿論批評。 文章說,斯諾登對於中國來說,是送上門來的一張「牌」,如果此次處理不當,就會阻止類似的有利於中國的「牌」送上門來。 (撰稿:高毅 責編:李莉) BBC |
Posted: 14 Jun 2013 02:15 PM PDT 敘利亞將美國對其軍隊使用化學武器的指責稱為「謊話連篇」。 敘利亞反叛組織領導人伊德里斯對BBC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但敘利亞外交部說,美國利用「編造的所謂化學武器信息」為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尋找理由。 激烈戰鬥 而敘利亞最大城市阿勒頗則出現了幾個月來最激烈的戰鬥。 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在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問題上,英國政府也和美國政府持同樣的觀點。但英國政府還沒有決定是否武裝援助反叛組織。 據聯合國最新公布的數據,敘利亞兩年來的戰亂已經導致超過93000人死亡。 有1700名10歲以下的敘利亞兒童在戰亂中死亡。 BBC ![]() |
Posted: 14 Jun 2013 01:37 PM PDT 葉兵, 葉林
華盛頓 — 在紐約大學作特別訪問學者的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被校方要求月底前搬離校園,不再延續,但是他尚未確定未來去向,還在與美國東部的至少兩家有意邀請的機構商談中。此事背後是否另有原因,媒體正在予以密切關注。陳光誠本人對於這一事件目前還沒有發表看法。 陳 光誠離開他已經就讀一年的紐約大學的原因目前有不同說法。紐約郵報星期四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的爆料稱,紐約大學因為邀請陳光誠作訪問學者而影響了在上海開辦 分校的計劃。但是紐約大學否認是迫於中方壓力才讓陳光誠搬離校園。校方稱,在中國開設分校跟陳光誠搬走無關,並說紐約大學獲准在上海辦分校是陳光誠去年5 月到達該校學習幾個月之後,當時並沒有提及陳光誠的事情。 紐約大學一位發言人表示,如果該校懼怕來自中國的壓力,當初就不會在陳光誠處於困境時邀請他了。 曾 協助安排陳光誠一家到紐約大學的法學院教授孔傑榮正在中國訪問。他星期四對媒體發表聲明說,任何政治難民,甚至愛因斯坦,在美國學術機構得到的待遇也不如 陳光誠在紐約大學得到的待遇好。這位通曉中國社會文化的美國教授聲明表示,他感激紐約大學校方超乎尋常的慷慨,但從道理上說不可能指望這種慷慨無限期延續 下去。 陳光誠抵達紐約後在首次記者會上致辭(美國之音葉兵拍攝)陳光誠抵達紐約後在首次記者會上致辭(美國之音葉兵拍攝) 對幫助 陳光誠來美亦有幫助的美國對華援助協會會長傅希秋對美國之音表示,外界稱紐約大學與陳光誠簽有一年的協議,現在約滿不再續約,這是不真實的;陳光誠並沒有 與紐約大學有協議,是因為陳光誠與美國國會議員見面,行使他在美國的言論自由,觸碰了對他的設限和底線,才會導致紐約大學提出6月30日的底線,要他自謀 生路。 傅希秋還強調,陳光誠未來無論是留在紐約,還是離開紐約,一定要在能發揮言論自由的地方,這是他的底線。 陳光誠本人在媒體紛紛報道此事一天之後仍然保持沉默,未就此出面說明。路透社星期五引述一位翻譯的話報道說 陳光誠晚些時候可能會發表聲明談有關問題。但一位與陳光誠一家關系密切的知情者要求匿名對美國之音表示,由於事情比較復雜,陳光誠暫時不便評論。 這位消息人士補充說,紐約郵報做相關報道的記者稍早前對他表示,該報目前只披露了整個事情的一小部分,看來此事到此遠未結束。 一 年多前,這位雙目失明的人權活動人士戲劇化地逃脫了山東家鄉的非法軟禁,躲進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然後在美中官員協議下,率妻子兒女到紐約學習法律。到美國 以來,他繼續嚴詞批評中國政府獨裁、強奸民意和嚴重腐敗,並呼吁體制改革。數周前,陳光誠曾對美國之音記者表示,中共對外的統戰滲透很厲害,美國的一些常 春藤大學也未能幸免,但他並未指明是那些院校。 VOA ![]() |
Posted: 14 Jun 2013 01:35 PM PDT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14日專電)民主進步黨駐美代表處今天在華府舉行開幕儀式,黨主席蘇貞昌表示,設立代表處不是為選贏總統,是要為台灣努力,不是和國民黨在美國打對台,是要合作。
蘇貞昌致詞開玩笑說,辦公室附近有白宮、華盛頓紀念碑還有漂亮的拉法葉公園,一到大樓看到這麼大,這麼漂亮,以為整棟都是代表處,上來才知道不是整棟,只有小小的一間,雖小,但已經有了。 他說,民進黨兩次選總統都沒成功,各方面都講有什麼原因,研究後,沒有駐美代表處才是真正原因,現在有代表處,但不是為了選贏總統,是要為台灣努力。 蘇貞昌指出,民進黨有駐美代表處,可與美國友人、政府、國會有密切聯絡對話的機構和機會。設立駐美代表處雖然代表民進黨,但不是和國民黨在美國華盛頓打對台,是要合作,一起為台灣。 他強調,政府在華府有駐美機構,民進黨也有駐美機構,可讓台灣的聲音和印象,更清楚讓美國朋友知道。只要是為台灣,都是一樣一起的。 蘇貞昌說,有些地方也許政府駐美代表處沒有講得很清楚或很完整,或不夠強的地方,民進黨駐美處會更加努力,讓台灣的聲音更完整呈現。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等美方人士出席開幕儀式。 CNA |
Posted: 14 Jun 2013 01:29 PM PDT 記者駱舒嫻/洛杉磯報導
登記選民、投票、申請美國護照、做陪審員等都是美國公民獨享的「特權」,未入籍的新移民萬一誤打誤撞行使「公民特權」,一旦被查出,很可能影響入籍或申請綠卡,甚至可能因觸犯聯邦法律而被吊銷綠卡。 就 讀於聖安東尼山社區學院(Mt SAC)的華人楊同學跟隨父母移民來美,持綠卡,去年大選前夕,各種組織進入校園,號召學生登記選民。某日楊同學經過活動場地,登記了選民的同學也拉著楊 同學一起登記。楊同學並不知登記選民和投票是「公民特權」,於是答應由該機構代填登記選民和通訊投票表格,並在表單上簽名。此後大選中投票也沒有問題。 今 年楊同學申請入籍,在申請材料中如實交代曾登記選民和參與投票,結果申請很快被移民局否決,理由是楊同學在並無投票資格的情況下登記並投票,楊同學急忙到 洛縣政府辦公室取消選民資格,將證明文書呈交移民局,並申訴是在不知情下登記為選民,然而日前接到移民局回覆稱,楊同學作為綠卡持有者,登記選民並投票已 違反聯邦法,不僅公民申請不能過關,甚至面臨被吊銷綠卡。 也有民眾受不法分子欺騙,不慎享有了「公民特權」,時隔多年仍給入籍增添阻礙。南 加華人王女士多年前急於解決身分問題,聽信一家移民服務機構「美國政府裡有關係」、只要給10萬元就可在兩個月內為她取得公民身分的虛假許諾,交了錢不到 兩周,就被告知可宣誓,於是跟隨對方來到西洛杉磯地區一家郵局外,一名身穿黑袍的「法官」已等在郵局外,「宣誓」完畢後對方就告訴王女士立即可申請美國護 照,於是在郵局裡填寫了護照申請表格。 但隨後這個人就帶著錢「人間蒸發」,王女士的護照申請也被打回票,甚至被國務院告知,移民服務人員隨申請表一起遞交上去的還有一份偽造的王女士出生紙,此後案件在聯邦調查局(FBI)偵查下破案,王女士被裁定是案件受害者,沒有留下犯罪紀錄。 但 事情沒有結束,今年王女士喜嫁美國公民,申請婚姻綠卡時卻被移民局告知她有「虛假聲稱公民」(false claim of citizenship)紀錄在案,拒絕批准綠卡。王女士出具法庭和FBI的相關案件文書,證明自己是騙案的受害者,才造成這筆不良紀錄,然而移民局仍不 鬆口。 律師鄧洪指出,每逢選舉, 往往鼓勵選民登記選民、踴躍投票,再加上綠卡持有者可以政治捐款,使少數新移民尚未入籍就先享受了這一「特權」,以致入籍中遭遇麻煩,事後積極補救,也仍難以解決問題。 此外,申請護照、做陪審員都是「公民特權」,不少綠卡持有者都會收到傳票。所以未入籍的民眾要清楚公民才能做的事非公民不要做,否則無心之過,也可能會「冤大了」。 鄧洪表示,以非公民身分行使「公民特權」,一旦被查出,就會留下永久紀錄」,而要「扭轉乾坤」的唯一辦法只能上訴移民法庭,將當事者的去留命運交給移民法官裁決。 |
Posted: 14 Jun 2013 01:26 PM PDT 記者關文傑/舊金山報導
灣區房屋買賣活躍,舊金山房屋中間價位升至逾100萬元。房地產業人士預料,未來走勢強盛,沒有抑止跡象。 根據「商業雜誌」市場調查,到今年4月為止,舊金山獨棟房屋中間價格已超過100萬元。2012年比2007年上升了32%,要價79萬9000元的房屋,最後以103萬元成交。 今年2月以來一直在日落區尋找房屋的許家,月前以80多萬元買入第38街的兩睡房住宅,不到一個月還未搬入已升至90萬元。許先生表示,連月來的奔波已感覺非常疲勞。一些有非法違建的房子,以買家「自負責任」條件出售,仍然十分搶手。 宇宙地產公司經紀何先生指出目前買屋貸款的趨勢,單靠信用良好已不再占優勢,反而沒有建全信用紀錄的買家,如能負擔大量現金當頭款,貸款成交的機會反而高。 WJ ![]() |
Posted: 14 Jun 2013 01:24 PM PDT 香 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坤領 北京報道)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在11日總結出了所謂的釣魚島12海里警備保全法,該法案授權自衛隊在釣魚島12海里進行警備,如中國公務船 不予理睬日方警告,日方可使用武器強制驅離。中國軍事專家分析認為,若該法案生效,中日釣魚島衝突機率大增。另外,消息指日本防衛省正考慮組建新的部隊, 加強偏遠島嶼控制權,不斷強化的防衛力量表明,日已作動武準備。
防衛省考慮建「奪島」部隊 日本官員在近日表示,防衛省正在考慮組建一支新的部隊,以奪回容易遭受外國侵犯的偏遠的日本島嶼的控制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政客的右傾化言論正在引發爭議;在加強防衛力量方面,日本近期動作不斷。 軍事專家尹卓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若自衛隊艦艇在釣魚島驅離中國沒有武裝的執法船,不管開沒開炮,都是動用武力。因為自衛隊艦艇是日本軍隊的艦艇,日本軍隊艦艇在12海里內驅離中國的合法存在的執法船。 回顧近期釣島爭議,尹卓認為,一直以來,中日釣島爭端的每一步升級都是日方首先選擇的,比如說日方執法船首先抓了中方漁民,我們才去護漁;如果自衛隊艦艇進入12海里用武力驅逐我們,這就意味著武裝衝突,中方軍艦也會進去,毫無疑問。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滕建群認為,實際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已經抵近了釣魚島海區,前一段 時間就曾在釣魚島海區搜索中國潛艇。本月10號日本派出了1,000多人規模的部隊,與美軍聯合進行登陸搶奪灘作戰演習,從現在看,日本是絕對在準備於釣 魚島海區與中國打一仗。 滕建群說:「這個準備是一直在進行,我們絕對不會抱任何幻想,必須在軍事上做好充分的準備,如果說我們還抱有什麼幻想,我覺得這個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海監3船執法 日抗議遭嗆回 此外,中國國家海洋局網站昨日發佈消息,中國海監51、23、49船編隊昨日繼續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內巡航。日本媒體報道稱,鑒於中國公務船再次進入釣魚島12海里內,日本外務省當天向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提出抗議,但當場被「嗆回」。 |
Posted: 14 Jun 2013 01:22 PM PDT 香港文匯報訊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近日刊登的文章,首次曝光了中國的新型隱形轟炸機模型。
文章稱,一些人猜測的中國隱形轟炸機的新設計方案近日曝光。或許它現在看上去只是一個簡單的模型。但是這些中國模型歷來都會轉變為真正的飛機。 環球網報道透露,中國這款最新的隱形轟炸機可能是一款滲透性的轟炸機,能夠躲過敵人的雷達並用巡航導彈攻擊敵方基地與艦隻,從而達到使敵人遠離中國海岸的目的。 ![]() |
Posted: 14 Jun 2013 11:42 AM PDT |
《外參》記者柯宇倩/1989年6月3日夜裡至6月4日凌晨到底發生什麼事?是促成杜斌開始收集六四事件資料的原因。如今,杜斌多年來的心血均集結於《天安門屠殺》一書中,透過不同人物、不同地點、不同角度,從底層人們的視野還原這起事件的真相。 |
收集資料講緣分 文字外,《天安門屠殺》也附上多幅珍貴的圖畫與照片,其中圖畫佔多數,均為杜斌多年來的收集。 杜斌對《外參》解釋,六四事件的許多照片已經廣泛流傳,因此附太多照片會顯得多餘,他在書中只放了一些比較少見的圖畫。 書中使用的珍貴漫畫,多半源於台灣中華民國漫畫協會主編、行政院新聞局出版的《不民主,毋寧死:中華兒女的怒吼》。杜斌指出,此書在天安門屠殺的一個月後,亦即1989 年7 月4 日出版,是海峽對岸一群良心藝術家向“天安門菁英們”的哀悼與致敬。 而書中的照片,則多半出自1989 年第8 期的《解放軍畫報》,當期的主題就是“平息反革命暴亂,保衛人民共和國”。 不論是《不民主,毋寧死:中華兒女的怒吼》或是《解放軍畫報》,都是杜斌無意間找到的。2012年某日的大清早,杜斌前往北京的一個舊貨市場,瞄到《不民主,毋寧死:中華兒女的怒吼》的封面,杜斌心想:這是89年的事情嗎?他打開塑料包裝,看了以後非常震撼。“這就是我要的東西!”但杜斌不動聲色地把書放回原位。 當時攤位老闆到別處處理他事,由隔壁攤位的人幫忙顧攤,杜斌耐心等待老闆返回後,指著一本書問道:多少錢?待老闆回答後,又指指另一本書問:這多少錢?最後才用腳踢了踢《不民主,毋寧死:中華兒女的怒吼》,問:這本多少?老闆開價1000元,杜斌猶豫了一下,還是認為這本書相當重要,因此決定買下。 但杜斌還想講講價,他對老闆說:“現在是大清早,這可能是你的第一份生意,咱們就來個痛快,喊一口價,你說個價錢,我覺得行,就馬上買走,我若覺得不行,就馬上走人。”老闆表示,書進貨時就不便宜,因此最低給到800元。杜斌答應了,掏出錢來,連包裝都沒打開,就直接將書塞到包裡。 杜斌告訴老闆,他來舊貨市場,就是來找這東西的。杜斌之後繼續到二樓尋寶,與他人談起這件事時,每個人都說杜斌撿了便宜,因為這本書在二樓至少要2000元。 杜斌接著詢問商家是否有相關的圖像資料,一位女性店主說好像有,隨即找出1989年的《解放軍畫報》,杜斌一翻,發現這就是自己要的東西,之後並未講價地用150元買下這本刊物。 杜斌對《外參》表示,六四事件都發生了23年,如此多年後還能在北京買到23年前在台灣出版的漫畫集,封面跟內容都乾乾淨淨,實在“太戲劇性了”,找到當期的《解放軍畫報》也是如此,“能接觸到這些東西,還是緣份,不是嗎?” 下兩本書瞄準上訪者和地主 未來,杜斌還將持續關注中國社會裡的不同群體,目前計畫撰寫的兩本書中,第一本的主題為上訪者,杜斌已關注這個議題長達13年。“這是13年的精選集,我用照片做記錄,還有一部份文字。”杜斌對《外參》解釋,也放入文字的原因,是不讓讀者在書店就一次把書看完。 “現在如果僅是一本照片書的話,很難讓很多讀者去買,因為圖片書很貴,所以有時就得像講故事一樣,把一件事說出來。”杜斌說。 杜斌計畫中的第二本書,亦是圖文並茂,主題為地主。土地革命時期,中共的軍隊要吃飯,糧食哪裡來?要與國民黨發生戰爭,軍費哪裡來?軍隊的人員又是哪裡來?因為有糧食、錢與人的問題,所以中共展開“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打土豪是為了錢和糧食,分田地是為了拉攏農民參加革命,將農民兵與中共綁在一起。 杜斌表示,“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共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宣傳廣告,一直打到了天下,因此這本書研究的,就是中共奪權期間都做了哪些事。這本書也是為運動中死難的地主們發聲。 至於剛完成的《陰道昏迷》一書,杜斌透露可能做製作成電子書,放到互聯網上給大家共享。 杜斌對《外參》指出,他不會一次與專注於同一個主題,而是會同時收集不同主題的相關資料。“我有時去尋找東西的時候,會一個不小心買回一堆東西。” 杜斌有時會在書店,有時會到舊貨市場蒐集資料,有時也上網購買舊書。有的資料僅供內部參考,不公開發行,卻被杜斌用不多的錢買到了。例如一本50、60年代的書,註明只印200本、僅內部使用,有的是專門給土地改革幹部看的資料,上頭寫著“閱後收回”,代表看完後需要回收,但“回收幾十年了,最後就讓我收來了。”杜斌說。 蒐集資料的目的,杜斌對《外參》指出,是讓這些相當有價值的歷史文件通過他讓更多人見到,專家學者也能得知,有這麼一些資料還存在著。 杜斌在前兩部著作——《毛主席的煉獄》和《毛澤東的人肉政權》裡同樣附了相當多珍貴的圖片。杜斌表示,尤其在這個快速閱讀的時代,如果一本書裡沒有一些圖片,尤其是一些年代較久遠的歷史圖,很難讓年輕讀者觸摸到過去那個時代;將一些當年的藝術作品放入,就能很直觀地給出那個時代的一些訊息。 《天安門屠殺》描述了很多事件的細節,杜斌說,他要的就是細節,只有細節,才能讓大家觸摸到那個時代,才能從中引發出對國家、對人們的愛。 《毛澤東的人肉政權》 《毛澤東的人肉政權》訂購連結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ction-viewnews-itemid-72725 【明鏡出版社】電子書專頁 http://www.pubu.com.tw/store/60232?apKey=fedd22f528 |
Posted: 14 Jun 2013 06:39 AM PDT |
中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成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年4月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家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
Posted: 14 Jun 2013 05:41 AM PDT 軍委辦事組——大動亂中的解放軍統帥部(12) 《新史記》丁凱文 (二)黃永勝時期 1968年3月“楊余傅事件”之後,黃永勝被毛澤東任命爲總參謀長、軍委辦事組組長。黃永勝與其前任楊成武頗有不同,除了全力抓緊戰備工作,在對待江青的態度上有了根本性的轉變。黃永勝時期的軍委辦事組與江青的關係從楊成武時期的合作共事逐漸演變爲抵制和鬥爭。 爲 何黃永勝時期的軍委辦事組有了如此明顯的變化?這裡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林彪的態度。就在軍委辦事組改組後不久,林彪與軍委辦事組成員談話,林彪 說:“要防止某些人向軍隊插手,要像‘防賊’一樣。只要文革小組那些人管了軍隊裡的事,就是亡黨亡國的開始。”面對毛澤東大搞“文革”運動,支持江青等人 的活動,林彪說:“對主席的指示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文化大革命,主席搞什麽就讓他搞吧。但軍隊不能亂,軍隊穩定了,地方亂一點,天塌不下來。軍 隊亂了就不得了了,軍隊絕對不能讓他們(江青)進來搞亂。”(注94)第二個因素就是黃永勝本人的軍人特性。李作鵬回憶說:“軍委辦事組組長黃永勝認爲, 軍委辦事組是在黨的主席、軍委主席、副主席和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的周總理的直接領導下,負責軍委日常工作。毛主席、林彪和周總理是軍委辦事組的直接上級和 領導。軍委辦事組與中央文革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上下級關係,與江青更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我們軍委辦事組對江青和中央文革一夥伸手抓軍隊指揮權的 野心早有警覺,並採取了堅决抵制的態度。”(注95)黃永勝晚年時說:“我到北京以前,楊成武對江青也是怕,一開會,從來沒有人敢頂她。我可不管她,我是 軍人,她又不是我的上級,我爲什麽一定要聽她的?她不對我就頂她。”(注96) 黃永勝時期的軍委辦事組對江青的抵制 和鬥爭,首先是對江青等“文革”極左派的認識,軍委辦事組內部對此統一了認識,達成了一致。邱會作回憶說:“從1968年3月黃永勝上台之初,他同楊成武 的政策基本上是一樣的,關於林總、江青之間的關係也是滴水不漏的。黃、吳、李、邱都是同一個桌子辦公的,黃、吳兩個人挨著坐在一起,他們要是有什麽事,總 是交頭接耳,或者到另外一個房間去商量。有時乾脆要李、邱離開。究竟是什麽事要這樣辦,我們二人同他們三人相互之間,大體上是‘心照不宣’的,江青的事還 是範圍越小越好。” 到了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會時,黃永勝在軍委辦事組內部公開對李作鵬和邱會作說:“林總 提出了反江青宗派主義。這個問題今後會向你們說清楚的。”從此以後,對一些重大問題,黃、吳對李、邱就會透露一些了。此外,遇到與李、邱有關的問題,黃、 吳也會“分別談話”,不要撞到江青的槍口上。九大之後,黃吳李邱更是敞開心扉。黃說:“過去有些事沒有同你們說,有過去的情况。現在就會一切都同你們說 的,毫無保留了。不僅如此,過去沒有同你們說過的事,也會同你們說的,補上這一課。因爲事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過去的事不同你們說清楚,就不能爲你們瞭解 今天。”邱會作說:“黃、吳關於林總和江青之間的問題,確實同我和李作鵬‘補了一課’,而且是內容非常豐富的一課。在九大期間,有一天,黃、吳、李、邱四 人在京西賓館大樓八層東邊大房間從晚上八時談到第二天早上六時,一共談了十個小時,我們是邊談邊議的!”(注97)軍委辦事組在對待江青等“文革”極左派 認識問題上有了實質性的變化。 ![]() 林彪對軍委辦事組强調:政治局工作要以總理爲核心。你們要全力支持總理工作。 中 共九大之後,軍委辦事組全力支持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抵制江青等人對中央工作的干擾。九大後中央新的政治局組成,林彪特別對軍委辦事組强調:“政治局 工作要以總理爲核心。你們要全力支持總理工作。別的人(江青)的話不能聽,不能受她干擾。”林彪甚至說:“你們要把總理當作軍隊的領導,總理的事就是軍隊 的事,他對你們說的話,一定要照辦。”(注98)正是有了林彪和軍委辦事組的大力支持,周恩來在中央可以大膽、主動地處理日常工作。邱會作回憶說:“過去 的中央碰頭會是江青這個‘霸王’逞威風的地方。凡是要經過碰頭會處理的事情,無論大小,江青不點頭不能算數,即便是天大的事,哪怕拖在那裡誤黨誤國,也只 好放著。別人提一句與江青不同的意見,她要反駁十句,惡語傷人是經常的。……九大後的中央政治局會,周恩來變成了真正的主持人,他很尊重大家的意見,只要 多數人同意的事情,不管江青同意不同意,周恩來就拍板决定。如果江青提出異議或糾纏,周恩來照樣繼續主持討論其他的事,把她客氣地‘晾’在一邊。”(注 99)從1969年的九大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這段時期,周恩來執政使中國的經濟有了明顯的起色,江青等人對中央政局的干擾相對减少很多。 林 彪、周恩來、陳伯達及軍委辦事組合作,成功地抵制了中央文革小組,使其最終壽終正寢。九大前江青曾多次要求中央文革小組繼續存在,實際上就是要繼續在中央 碰頭會上把持中央權力。但是毛澤東出於全盤考量,沒有對此表態支持,而林彪、周恩來對此心照不宣。故中共九大未對中央文革小組過去兩年多來行使中央職權予 以追認。九大後江青還想以中央文革的名義下發文件,結果被陳伯達這個名義上的組長予以阻止。陳伯達說:“九大結束後,她還要用‘中央文革’名義重新發表她 在上海的那個‘座談會紀要’,‘要大家學習’,文件送到我處,我寫上:‘凡是中央文革小組文件都必須由毛主席批’。毛主席一見文件,就把‘江青同志’四個 字勾掉了。總之她在北京並不如意,她和張春橋、姚文元在一段時間裡回到上海去議論他們在九大後的各種計謀。他們爲什麽不在北京呢?因爲中央的會,中央的 事,還是周恩來同志主持,他們的陰謀詭計遇到了阻力。” 中央文革小組在九大後無疾而終,江青、張春橋等爲了使其 死灰復燃,在1969年夏的一次政治局會議上提出成立一個“中央工作小組”,統一管理黨中央各部門的工作。會議結束後葉群提醒周恩來說:“總理呀,他們提 出的不是什麽‘設想’,是‘套’。總理要提防!”邱會作則建議說:“我看不要搞什麽‘中央工作小組’,可以成立個專門管理組織和宣傳工作的小組。能否叫 ‘組織宣傳小組’,名字看起來大,但還是在他們已經管起來的具體工作之中。”周恩來表示同意。此事一拖一年多,1970年8月的廬山會議上軍委辦事組受到 毛澤東的批評,才給康生、張春橋等人以機會,11月6日該小組才正式成立。 林彪和軍委辦事組抵制江青等人對軍隊的滲 透。“文革”初起階段,全軍文革小組頻繁換人,相關高層領導不是下台就是被打倒,如劉志堅、蕭華、徐向前等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都不是江青心目 中的合適人選,不能全力貫徹江青的意圖。因此,如何控制全軍文革小組和總政成爲江青的一個主要目標。由於林彪的抵制,全軍文革小組在徐向前離職後銷聲匿 迹。江青開始盯上總政這個軍內重要的機構。1966年江青就想讓文革小組的關鋒出任總政副主任,林彪知道江青的意圖後,將任命壓了下來,直至作廢。 1970年春江青又在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張春橋出任總政主任。吳法憲及時將情况報告給葉群,林彪隨即去毛澤東處,提議李德生任總政主任,得到毛的首肯。軍委 任命很快公佈,由此成功地阻止了江青對軍隊的滲透。(《新史記》第12期) -----------------------------------------------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Posted: 14 Jun 2013 03:55 AM PDT ![]() 双方代表团长握手 (美国之音杨晨拍摄) 杨晨 两岸两会-中国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星期五下午举行预备会议,确定两会第九次会谈的时间与地点,并且确定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文本。 两岸为即将登场的第九次会谈预备协商星期五在台北的海基会总部举行。 第九次会谈是两会新领导人(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谈。 星期五的预备会议上,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说,两岸即将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后续协议。 高孔廉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是互利双赢的。 中国大陆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新阶段,两岸协商面临更多议题和更高的要求;两会应该更加积极地将协商向纵深推进。 6月14号是5年前两会第一次会谈结束的日子,双方都强调5年来两岸关系日益密切。高孔廉说,这是两岸关系60年来最好的时刻。 美国之音中文网 |
Posted: 14 Jun 2013 03:50 AM PDT 纽约大学周五(6月14日)宣布中国维权人士陈光诚将离开纽约大学,该校否认此事与其在上海开分校的计划有关,并表示陈光诚很快会找到另一种方式留在美国。 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因披露计划生育中的强迫堕胎事件而惹怒中国地方当局,遭受牢狱之灾。陈光诚虽在服完刑期后被释放出狱,但很快又被软禁在家中,去年他成功地从中逃脱并进入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经过漫长的谈判,陈光诚最终得以前往美国进修。 位于曼哈顿的私立学校纽约大学曾宣布只为陈光诚一家人提供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保障,为他们在美国提供"落脚之地。" 陈光诚的导师、纽约大学法学教授孔杰荣(Jerome Cohen)表示:"我们当时不能预见一年后的状况。但我的立场一直都清楚而且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同意,那就是我们美亚法学院允许陈光诚留在这里超过一年时间直到他获得一个更好、更持久的机会。" 孔杰荣在纽约大学发表的一封声明中指出:"陈光诚正在考虑从两个有吸引力的机会里做选择。" 陈光诚2012年5月19日抵达纽约 这封声明是纽约大学对《纽约邮报》一篇报道的回应。《纽约邮报》本周四称,纽约大学计划将在上海开分校,因迫于中方压力才让陈光诚离开校园的。 孔杰荣否认了这一指责,并表示在中国开设分校跟陈光诚离开无关,即使是中国的外交人员也对此事"只字未提"。 孔杰荣补充说:"没有一位政治难民,甚至包括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内,曾在一家美国学术机构受到比陈光诚在纽约大学更好的待遇。" 纽约大学发言人贝克曼(John Beckman)也表示陈光诚离开纽约大学和上海分校计划"毫无关联,"他说,纽约大学如果真的担心陈光诚对上海分校计划有影响,当初就不会邀请他来进修。 实际上,因为陈光诚事件受到高度关注,所以他绝对可以继续留在美国,而且美国两大政党的立法委员也对他鼎力支持。 美国前联邦众议院议长佩罗西(Nancy Pelosi)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她的助手透露,佩洛西上个月和陈光诚谈到了他在中国山东的家人的困难处境。 佩罗西发言人哈米尔(Drew Hammill)表示:"她(佩罗西)希望纽约大学可以继续提供慷慨的帮助,以便让陈先生有足够的时间换学校。" 来源:法新社 编译:安静 责编:苗子 德国之声中文网 |
Posted: 14 Jun 2013 03:39 AM PDT 作者 法广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罗伯特•米勒(Robert Mueller)周四表示,美国已展开刑事调查,并采取“所有必要步骤”,以起诉泄露美国秘密监控计划的爆料者斯诺登。穆勒的谈话首次明确证实,美国政府正在通缉斯诺登。 穆勒指出,斯诺登的泄密行为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严重伤害。美国正采取所有必要步骤,要泄密人负起责任。 据报道,斯诺登目前人在香港,但中国似乎不愿被牵扯进这起事件。一位高层消息人士说,北京可能不希望因此破坏近来与华盛顿业已改善的关系。 中国官方周四也首次对斯诺登事件做出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留意到有关报道,目前没有进一步消息可以提供。 当被询及美国可能要求引渡斯诺登或斯诺登可能向香港申请政治庇护时,华春莹也不予置评。分析认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但涉外事务需受北京节制。 至于询及斯诺登接受香港《南华早报》访问时宣称美国侵入中国电脑时,华春莹重申“中国大陆是网路攻击主要受害者”的立场。 今年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是美国信息科技专家,他向媒体踢爆美国情报机关监控民众电话通信及网络使用信息的内幕。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4 Jun 2013 03:35 AM PDT 作者 《亚洲周刊》
美国前中情局和国安局网络情报人员斯诺登「叛逃」香港,爆出美国情报组织大量侦监民眾电话及网络的活动,震惊全球。「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政府大肆扩展情报蒐集,并向民间外包业务。目前美国有约两千家这类情报科技公司,僱用约百万人。这种產业模式可追溯至二战后美国总统艾森豪所痛陈的「军產复合体」弊端,如今更变种為力道更强的「间谍產业复合体」,成為美国最新的魔咒。 斯诺登為什麼会冒著巨大的风险逃亡爆料呢? 斯诺登此前在香港美丽华(Mira)酒店接受《卫报》记者採访时揭露了美国情报机构的蒐集资料手法:「如果我想查看你的电邮或者你妻子的手机,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截取资讯。我可以知道你的电邮内容、密码、电话记录和信用卡资讯。」他说:「我不想生活在干这些事情的社会里……我不想生活在一个言行都被监控的世界。我不认同也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斯诺登因為无法忍受政府监控的「错误做法」,冒著「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再和家人联繫」、「做好随时坐牢的準备」的风险,公开了美国当局用来监测网络和简讯的稜镜计划。 那稜镜计划又是什么东西呢? 稜镜(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於二零零七年开始实施的秘密电子监听计划,其前身為九一一事件后小布殊在未经FISA(境外情报监督法)批准的情况下实行的恐怖分子监听计划。稜镜则是FISA批准的「合法」计划,意在监听任何美国地区以外人士,或任何与外国人士通信的美国公民。 斯诺登滞留香港,也极大可能面对美国的引渡,后续发展有哪些可能性呢?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沉旭暉在接受亚洲週刊访问时提出几种可能性,而其中的一种假设——斯诺登会否采用王立军模式? 二零一二年,王立军进入美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并滞留约一天,曾考虑提出政治避难申请。但后与中方官员见面,最终自己选择离开总领事馆,并被中国国家安全部高级官员带往北京并开始接受调查,当局认定為叛逃事件,最终走上审判席。事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迴响。 沉旭暉认為,假设斯诺登秘密把所有资料送到中国驻港机构,即王立军模式,他把讯息一部分向中国或者俄罗斯提供,让其机密全面曝光,令世界见证美国的不公义,希望得到世界支持。然后回美国自首,若回国被重判,也有望得到宽大处理。 不过沉旭暉表示,这一切的可能性都建立於假如斯诺登希望中国判断其资料足以到达中国国防外交的层次(可以凌驾港美引渡协议),斯诺登需要向中国证明机密的价值。对中国而言,会得到反击美国批评中俄使用骇客(黑客)的理据,假如他真的有极重要机密被中国掌握,足以在关键时刻和美国讨价还价。对俄国来说,也是如此。 除了封面专题外,本期亚洲週刊还有哪些重要内容吗? 本期亚洲週刊还报道:中国高考新现象改变千家万户。三十多年来,中国大学生录取率由百分之四上升為百分之七十五,而教育不公平现象却变得格外突出;在重点大学里,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人数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十七倍。受歧视者愤愤不平,发出抗议。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Posted: 14 Jun 2013 03:29 AM PDT ![]() 陳光誠去年攜家人前往紐約大學 美國紐約大學證實,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即將離開該校。 紐約大學發言人約翰·貝克曼周四(6月14日)說,紐約大學上學期初向陳光誠表示不可能無限期地提供幫助。 貝克曼說,最初的計劃就是提供陳光誠和家人一年的幫助,讓他們得以在美國「適應和過渡」。 2012年4月,陳光誠躲進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然後在美中官員協議下,與家人一道前往紐約大學做訪問學者,學習法律。 周四早些時候,《紐約郵報》曾報道,紐約大學希望在上海開辦分校,並說,該校是迫於壓力,提出讓陳光誠離開。 不過,紐約大學發言人貝克曼否認這一說法。他說:「這是毫不相干的事情。在我們商討開辦上海校區的無數個小時的談話中,從未談及這一問題。」 曾協助安排陳光誠一家到紐約大學的法學院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也說:「沒有一個政治避難者,哪怕是愛因斯坦,能從美國的學術機構中得到像陳光誠從紐約大學獲得的這樣的幫助。」 孔傑榮說,當時的安排就是一年,直到一年後有新的、更穩定的機會。 他說,陳光誠目前有「兩個很不錯的選擇」,但他沒有說明是怎樣的機會。 分析人士說,無論去往何處,由於陳光誠特殊的身份,他留在美國不成問題。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上月與陳光誠見面,並表示希望紐約大學能繼續提供陳光誠方便,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安排。 星期四,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證實陳光誠6月23日前往台灣訪問兩周,並將在立法院發表演講。 該機構理事長楊憲宏還說,不排除陳光誠與台灣總統馬英九會面的可能。 (撰稿:高毅 責編:李莉) BBC中文網 |
Posted: 14 Jun 2013 03:21 AM PDT 刘青
香港是悼念“六四”大屠杀的重镇,二十四年来不仅风雨无阻年年举办,而且其人数规模超越全世界总和,是世界上最受瞩目悼念六四和追究元凶的活动。然而二十四年后的今年六四悼念活动,香港却出现了一些争议甚至分歧,起因是港支联原本将今年的六四主题,定为“爱国爱民,香港精神”。这一主题立即招致香港民众的强烈反对,甚至有香港民主人士号召抵制今年维园的六四活动。而香港之外也有强大的反对声音,例如天安门母亲的代表丁子霖,就十分不认同港支联今年的主题口号。在香港和海内外华人强烈的反对下,最终香港今年的主题改为“平反六四,永不放弃”。 其实在香港悼念六四的二十多年活动中,以前也曾有过“爱国爱民,香港精神”的口号,香港过去悼念六四的体恤衫就曾印有这口号,但是当年并没有引发纷争更不要说分裂倾向。之所以今年这一口号引发如此剧烈反应,最主要就是近些年“爱国”已成中共利器,试图以此管控香港民众思想最终迫使“爱党”。中共对此最明显和重要举措是在香港教育系统,设立所谓的“德育及国民教育课”,而宗旨和目标都是从学生开始,强制洗脑迫使港人爱党。由此引发港人反洗脑的数十万人大游行,并有团体坚持绝食抗争最终迫使港府暂停这所谓的“爱国”教程。 中共教唆港府出炉的爱国教程虽遭挫败,但是并没有令中共从中汲取正面教训,不久又由中共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乔晓阳出面,声称参与香港特首普选的第一关便是爱国爱党,对抗中共中央的人就没有参加特首普选的资格。爱国爱党是香港特首人选必备条件一说,同样在香港社会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和抗议,中共的喉舌媒体和明明暗暗的各色人物大唱爱国必须爱党,说爱国不爱党是不承认国家领导不算爱国。而中共霸王硬上弓的爱党爱国行径,对日益清醒并更加厌恶中共的港民,无疑更加激发了抵制中共洗脑的同仇敌忾。在香港民众普遍厌烦爱党爱国的背景下,却在谴责中共的每年一次六四悼念活动中,提出爱国这样的主题遭到强烈反对,应该说结果不是如此,才不合情理和令人难以理解。 今年悼念六四活动的主题之所以出现爱国,无疑中共喉舌及追随者大肆挥舞爱国大棒,动辄扣以不爱国甚至汉奸卖国等帽子有关。有些人对此不能释怀感觉压力太大,又觉得爱国容易上口为何不举这面大旗,这可能是今年六四出现爱国主题的重要原因。但是这正是中共心怀叵测所期望达成的目标,因为中共通过媒体喉舌行政压制和监狱直至杀戮,牢牢控制着话语权早已经混淆了爱国和爱党的分界,而相当多的大陆人也确实说不清楚其中有何本质区别。所以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事实上在中共管控的区域内高喊爱国口号,后果一定是予人纠缠不清的爱党爱中共的效果。所以若承认中共祸国殃民血债累累,就不要引用含混模糊的爱国口号造成混乱纷争。 爱国这个概念广义地说是爱生养自己的土地,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民众和融入血液的文化习俗;狭义地说也包括维护自己尊严和权利的国家政权。广义和狭义既可以是相容的关系,也可能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当人的尊严和权利得到国家保障,他口里的爱国在广义和狭义是统一的,当人的尊严和权利被肆意侵犯剥夺。他口中的爱国仅是广义的爱国,并不表示他爱侵犯剥夺他的尊严和权利的国家政权。 个人的尊严和权利永远高于国家的尊严和权力,如果你的尊严和权利毫无保障可言,那么这个国家的尊严和权力不仅与你无关,甚至所谓的国家尊严和权力就是建筑在对你的侵犯之上。中共以共产主义和全民所有的口号,抢光了大陆民众所有的私人财富资产,又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让中共权贵本身和投身依附者抢光了公有资产和财富。中共在这两枪的过程中,杀害和迫害致死至少八千万民众,几乎无人能够逃脱肆意侵犯迫害,大陆绝不是中共权贵以外饱受欺凌民众的国家,而是欺压凌辱大陆无权无势民众的牢笼。处于如此悲惨境遇的大陆一般民众,除非洗脑被愚弄和禀性下贱,绝无可能怀有爱国即爱党的情怀。 另外一个不要喊爱国的重要原因,是爱国的提出排除不了中共的作用和特务的阴影。大量采用特务是中共主要统治手段之一,对难以控制群体和组织更是百分百特务渗透。当年民主墙的众多民刊和团体,无一不遭特务渗透破坏,港支联这样人数众多影响强大的组织自然无法幸免。渗透进来的特务的重要破坏手段之一,就是搅和出方向错误、纠纷和分裂。爱国成为悼念六四活动的主题,就具有特务活动的典型特征,如果接受爱国口号正中中共下怀,为此闹出纠纷或分裂也是中共欢迎的后果。所以不论从爱国口号含混模糊,中共统治的国家不是治下民众的国家,以及难免的特务搅局破坏来说,都不宜高喊爱国口号,更不适合在六四活动中谈什么爱国。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自由亚洲电台 |
Posted: 14 Jun 2013 03:20 AM PDT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3号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电话会谈,双方一致认为,为了本地区的稳定,日中两国通过对话来解决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至关重要。(南洲提供)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奥巴马13号举行了电话会谈,此次会谈是应美方要求举行的。在会谈中,奥巴马向安倍介绍了他此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的首脑会谈的情况,并表示向中方转达了日方有关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问题的立场。 对此,安倍说明了日本的立场,即尖阁诸岛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国际法的角度看,都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并表示,日本与中国对话的大门时刻都是敞开的。 日美首脑一致认为,为了本地区的稳定,有必要修复因尖阁诸岛问题而恶化的日中关系,为此,日中进行对话至关重要。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13号记者会上表示说:“日前举行的美中首脑会谈是电话会谈的主要内容。奥巴马就此前美中首脑会谈内容向安倍进行了说明,包括有关尖阁问题的内容。” 菅义伟还表示说:“这应该是奥巴马总统考虑到日美同盟关系的缘故。奥巴马在美中首脑会谈上顾及了日本的立场。”叧据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双方明确了将在17、18号在英国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进行紧密合作。 在美中首脑会谈举行期间,日本政府一直担忧美国会在钓鱼岛问题上出卖日本的利益,并在处理这一岛屿的主权上,与中国达成私下协议。 另一方面,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弗里•贝德12号在华盛顿出席美智库主办的研讨会时指出,若安倍晋三政府修改就日本的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道歉的“村山谈话”,美国不会坐视不理,暗示日美同盟也可能受到影响。 日本前外务审议官田中均近日接受《每日新闻》的采访,对首相安倍晋三曾表示不会原封不动地继承“村山谈话”以及阁僚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了担忧。批评“日本社会日益右倾化”。对此,安倍12号对田中的发言表示了很大的愤慨。安倍在自己的脸书上公开批评田中根本没有谈外交问题的资格。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南洲发自日本东京的报导 |
Posted: 14 Jun 2013 03:10 AM PDT (中央社曼谷1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政府已通知全世界各家航空公司,要求他們不要讓揭發美國政府秘密監控計畫的中央情報局前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登上飛往英國的班機。
美聯社報導,英國內政部10日發出通知表示,航空公司應拒絕史諾登登機,因「英國極有可能拒絕此人入境」。 英國官員證實今天在泰國1座機場拍到的相關文件內容屬實,且已發文至全球各航空公司。1家泰國航空公司也證實確有此事。 曼谷航空公司1名主管證實,昨天收到泰國機場公司的通知。泰國機場公司負責泰國各地公有機場的營運。 匿名英國官員表示,這項通知是發給飛往英國的航空公司,任何航空公司若搭載史諾登,將被處2000英鎊罰款。102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