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平峰會公報聲討俄 80國簽字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udn國際新聞報

unread,
Jun 17, 2024, 10:22:10 AM (9 days ago) Jun 17
to wy...@live.com.au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17 第56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烏克蘭和平峰會公報聲討俄 80國簽字
穆斯林慶祝宰牲節 麥加朝覲進行「擲石驅魔」儀式
秘魯太平洋岸外海6.3地震 無海嘯威脅
紐時:烏克蘭曾願割地 換取俄不阻止入歐盟
IKEA正著眼在美國、美洲地區增產 因全球貿易受阻且已永久改變
雨刷馬達傳出問題 特斯拉Cybertruck暫停交貨
EV大戰∕歐美出手夾殺中國 中嗆歐盟保護主義
每18小時死1人 全美路怒事件10年飆升4倍
美擬地獄景象挫中共犯台 媒體:數十項計劃進行中

焦點新聞
烏克蘭和平峰會公報聲討俄 80國簽字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高峰會十六日結束,八十個國家簽署會議公報,同意烏克蘭應就結束戰爭和俄羅斯對話,並強調烏克蘭的「領土完整」應作為任何俄烏和平協議基礎。

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報導,聯合公報將兩年多來俄烏戰爭的大規模生命財產損失歸咎俄羅斯,堪稱烏克蘭的外交成功。但參加峰會的九十多國中,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南非、泰國、印尼、墨西哥、阿聯及巴西都婉拒在公報簽字。

公報強調聯合國憲章,指出「我們重申對所有國家在其國際承認疆界內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承諾,包括烏克蘭」,還呼籲讓烏克蘭恢復對札波羅熱核電廠及亞速海幾座港口的控制,以確保烏克蘭核電廠安全和穀物出口。該核電廠反應爐自四月中旬以來已全部停機,但這些地點目前均屬俄占區。

公報也直指俄國侵烏是場「戰爭」,而莫斯科至今仍稱之為「特別軍事行動」。峰會代表們亦商討返還戰俘以及遭綁架烏克蘭孩童等人道議題,但最爭議的幾項議題,像俄占區地位,將留待日後討論。

峰會主辦單位希望宣布將再召開一次和平峰會,地點可能在沙國。

多國代表十六日發言強調,無論日後達成任何終戰和平協議,一律應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為促成烏戰的長久解決,「各方」對話將不可或缺。

俄羅斯沒有受邀參加會議,俄國主要盟友中國大陸也沒有出席,公報以核子安全、糧食安全和囚犯交換為三大主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這些條件相當於與俄羅斯談判的「最低條件」。

代替美國總統拜登出席的副總統賀錦麗十五日說,美方全力支持烏克蘭及國際間達成公正持久的和平;法國總統馬克宏則強調,和平不能透過烏克蘭投降達成。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十六日呼應說,「我們知道烏克蘭和平不會一蹴可幾,而是一場旅程」。

俄羅斯稱這次會議是浪費時間,俄羅斯總統普亭十四日表示,如果烏克蘭從俄羅斯占領的札波羅熱、赫松、頓內次克和盧甘斯克地區撤軍,並放棄加入北約,俄國會立即停火展開和談。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西方國家都拒絕普亭提議。

澤倫斯基十六日說,俄國還沒準備好討論持久和平,如果俄軍撤離烏克蘭,烏國「明天」就可以和俄方和談。

   
穆斯林慶祝宰牲節 麥加朝覲進行「擲石驅魔」儀式
沙烏地阿拉伯米納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在全球穆斯林慶祝宰牲節(Eid al-Adha)之際,朝聖者今天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舉行朝覲的最後一項重要儀式「擲石驅魔」。

法新社報導,從黎明開始,今年參加朝聖的180萬名穆斯林在聖城麥加(Mecca)外的米納山谷(Mina),向3面象徵惡魔的水泥牆各擲7塊石頭。

這項儀式是為紀念伊布拉欣(Ibrahim,即猶太教及基督教中的亞伯拉罕)在魔鬼勸阻他不要聽從真主要求獻祭兒子的命令時,向魔鬼投擲石頭的事跡。

「擲石驅魔」儀式多年來曾發生多起踩踏事件。最近一次發生在2015年,多達2300名朝聖者死亡,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朝覲災難。此後活動進行了改善,簡化大批人群的動線。

然而今天一早,通往水泥牆的道路還是擠滿人潮,一些朝聖者明顯在清晨的陽光下掙扎。有些人坐在路邊休息喝水,另一些人則躺在地上,顯然已精疲力盡。

朝覲是支撐伊斯蘭信仰的5大支柱「五功」之一,每一個身體健康經濟良好的穆斯林,一生至少要朝覲一次。

今年的朝聖者人數為180萬,與去年相近,沙國當局昨天表示,其中160萬人來自國外。

「擲石驅魔」儀式正值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這個節日是為紀念伊布拉欣願意獻祭自己的兒子,以示信仰的虔誠。真主隨後以一頭羊代替他兒子的犧牲。

信徒們通常會宰殺一頭羊,並將部分的肉提供給需要的人。

不過今年的朝覲和宰牲節假期,因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戰爭而蒙上陰影。

   
秘魯太平洋岸外海6.3地震 無海嘯威脅
利馬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秘魯政府科學家指出,南部外海今天發生規模6.3地震,暫無引發海嘯威脅的可能性。

法新社報導,秘魯地球物理研究所(Geophysical Institute of Peru)表示,這起地震震央在阿雷基帕大區(Department of Arequipa)外海的太平洋中,震源深度為25公里。

政府決定不啟動海嘯預警系統。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測報這起地震規模為6.0,震源深度為19.9公里。

秘魯位處所謂太平洋火環帶(Pacific Ring of Fire)上,這是沿南美洲西部海岸的範圍廣大地震活動活躍地區。

秘魯每年至少會發生400次可以偵測到的地震。

   
紐時:烏克蘭曾願割地 換取俄不阻止入歐盟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紐約時報十五日刊出首度公諸於世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二○二二年和談文件,當時俄烏戰才剛開打不久,雙方進行外界所知至今唯一和談。談判期間,俄國曾保證不再阻止烏克蘭加入歐盟,烏克蘭則鬆口同意不加入北約並成為永久中立國,而且願意割讓東部土地、兵力和武器種類設限等條件。

不過那次和談後來破局,交戰至今雙方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未來俄烏和談之路更顯得困難重重。

二○二二年二月俄烏戰開打,當年春季雙方曾進行系列和談,在國防、領土以及軍事力量等議題各有退讓。談判文件指出,俄國要求烏克蘭絕不加入北約或其他安全同盟,但同意烏克蘭加入歐盟,以及可能簽署協議,讓烏克蘭建立防禦機制,包含設立禁飛區、烏克蘭遭遇武力侵犯將在三天內進行協商。俄方還要求烏克蘭割讓東部頓巴斯地區,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一部分。

烏克蘭則提出成為永久中立國,並且撤銷「任何可能違背永久中立的盟約」。克里米亞控制權雖然無法達成共識,但烏克蘭提出願意花十年到十五年外交努力而非軍事手段,解決該問題。

紐時指出,烏方談判人員一度提議,放棄申請加入北約,接受俄國占領烏國東部部分領土,但烏方拒絕承認俄國擁有那些領土的主權。

另,俄國在談判中提出限制烏克蘭軍隊規模,總兵力最多十萬人,對武器種類數量亦有所規範;對此烏克蘭也同意,不過要求兵力門檻提高到廿五萬人。

談判破局的主因之一,是烏克蘭成為中立國之後的安全保證問題。俄烏雙方原本同意,由美國、中國大陸、英國、法國和俄國擔任保證國,未來若烏克蘭遭攻擊,這些保證國就會協防烏克蘭。然而,俄國後來堅持加入一項規定,就是協防烏克蘭必須經保證國一致同意。這讓俄國可在未來侵略烏克蘭時否決保證國協防行動,烏克蘭認為這是荒謬規定,拒絕再談。

此外,俄國還要求烏克蘭恢復俄文為官方語言,廢除推動烏克蘭語和文化認同的法律,烏克蘭認為這和停戰無關,拒絕接受。

隨著當時和談破局,俄烏作戰至今超過二年,相關癥結點只見深化不見緩解。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拒絕割地的立場越發強硬,俄國對領土要求與不准烏國加入北約的要求也更加極端。除此之外,現在烏克蘭軍隊已經是歐洲最強的軍隊之一,更不可能接受片面限武。

儘管普亭反覆強調和平協議將以二○二二年春季和談作為基礎,可是現在烏克蘭和諸多西方盟友懷疑,俄國似乎非得烏克蘭全面屈服才肯罷休,和談之路恐怕暫時看不見盡頭。

   
IKEA正著眼在美國、美洲地區增產 因全球貿易受阻且已永久改變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瑞典家具大廠宜家家居(IKEA)正著眼在美國和美洲地區增產,直接在當地生產並銷售更多產品,以回應國際海運受擾日益加劇,以及新冠疫後供應鏈永久移轉的趨勢,降低對特定國家或貿易路線的依賴。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IKEA母公司Inter IKEA全球供應經理魏茲娜絲(Susanne Waidzunas)受訪時表示,該公司在對抗葉門青年運動組織(Houthis,又譯胡塞)攻擊紅海商船的不良影響之際,也正考慮提高在美洲地區的產能,「我們生產足跡相對較少的地區之一,就是北美…我們在中南美洲看到許多機會,但我們也看見在美國的機會」。

Inter IKEA表示,IKEA目前在美洲銷售的產品中,約10%是在地生產,整個地區有51家家庭裝潢供應商。相較下,IKEA在歐洲和中國大陸銷售的多數產品都已在地生產。

魏茲娜絲說,在胡塞攻擊導致全球海運運能緊俏之際,美國市場仍「非常依賴海運」,IKEA整條供應鏈都正經歷「高壓」,「我們快速調整安全庫存水準,但無法免疫於這些衝擊」。而且,市場日益認為胡塞的攻擊未來幾個月將持續擾亂船運網,可能再度引發全球供應鏈危機。

她說,IKEA許多同業都提前為秋季或年底購物季備貨,顯示海運旺季可能提前好幾個月到來。

此外,美中緊張預料將使兩國間原本暢通無阻的貿易,成本愈來愈高、愈來愈複雜,促使最近許多企業擬定計畫,要在美國或墨西哥設廠。

魏茲娜絲表示,現在正出現「永久的轉變」,「我們必須習慣更波動、與更動態的世界」,「我們正進一步加強降低」對特定國家或貿易路線的「不健全依賴」。

   
雨刷馬達傳出問題 特斯拉Cybertruck暫停交貨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追蹤電動車市場的新聞網站Electrek報導,由於巨型擋風玻璃雨刷的馬達出問題,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已停止電動皮卡Cybertruck的交車。

許多買家說已收到特斯拉的通知,交貨可能延遲約一周時間。有些買家說,他們被告知是雨刷馬達出了問題,特斯拉將須更換所有Cybertruck上的雨刷馬達,但這項說法並未獲證實。Electrek表示,特斯拉並未發出召回通知。

報導指出,特斯拉在Cybertruck所配備的雨刷,是所有消費型車輛中最大。這是特斯拉設計的結果,目標是讓從前端一直到車頂呈現一直線,卻導致引擎蓋和擋風玻璃之間無可藏雨刷之處。基於空氣動力學緣故,特斯拉反而選擇一個巨大外露雨刷,並處在一個垂直靜止位置。

Electrek記者蘭柏特(Fred Lambert)說:「在我對Cybertruck的評論中,我注意到它有一些問題,像是無緣無故自行啟動,而且是維持在向下、而非向上的靜止位置。但我認為這是由於特斯拉聲名狼藉的擋風玻璃雨刷系統,這在所有特斯拉車輛上很常見,而不僅是在Cybertruck。」

   
EV大戰∕歐美出手夾殺中國 中嗆歐盟保護主義
編譯高詣軒、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廉價中國大陸製電動車進軍歐盟市場,歐洲車廠憂心忡忡,歐盟展開反補貼調查後於12日宣布,將自7月4日起對大陸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38.1%的臨時反補貼稅。此舉並不令人意外,歐盟執員會主席范德賴恩上月便表示,歐洲必須阻止獲得大量補貼的大陸電動車湧入歐盟市場。

大陸知名電動車品牌都難逃歐盟關稅,比亞迪將被徵收17.4%關稅,吉利20%,上汽38.1%。其他配合調查的公司將面臨21%關稅,不配合的公司則是38.1%。

德國、匈牙利、瑞典不支持

此舉在歐盟引發不同意見。德國車商不支持懲罰中國,德國總理蕭茲本月稍早就說,關稅將讓歐盟電動車價格上漲。他先前表示,歐盟跟進華府對大陸車採取行動之際,必須考量與北京貿易往來的益處。匈牙利、瑞典也反對歐盟作法。

蕭茲等領袖力圖維繫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加上歐盟若要如期達成氣候目標,進口便宜電動車似乎勢在必行,讓歐盟政策陷入窘境。

傳陸將調查歐盟乳品與豬肉

在傳出歐盟將對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加徵高額補貼稅後,大陸商務部隨即發布新聞稿表達高度關切和強烈不滿,同時批評歐方此一裁決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為。

大陸商務部強調,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進展,並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隨後即傳出,為報復歐盟這一決定,大陸計畫對歐盟乳製品展開反補貼調查,並對歐盟豬肉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陸車原比歐廠便宜至多2成8

歐盟占中國純電動車出口最大宗,近4成出口量,非歐盟會員歐洲國家則占1成5。

雷諾集團、斯特蘭蒂斯集團等歐廠認為,低價中國電動車湧入將損及歐洲本土車款。非政府組織「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指出,在中國製造的電動車今年在歐市占率將達2成5。中國廠牌電動車在歐售價比歐廠車便宜至多2成8。該組織認為,應該施加25%關稅,讓讓歐洲車可與陸製車競爭。

不過,歐盟就算實施38%關稅,若干中國業者因掌握顯著成本優勢,外銷歐洲仍能有不錯利潤;紐約研究機構榮鼎集團則認為,若要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卻步,關稅稅率可能須調升至高達40%至50%。

增關稅恐波及特斯拉、BMW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未必有利歐洲車廠。關稅除影響陸廠,也可能波及美國特斯拉、德國BMW、雷諾集團子品牌達契亞等使用中國製電池的歐美車廠。

以德國來說,低價進口車對產業確實造成壓力,但BMW、賓士等德國車商不傾向支持懲罰中國,以免北京報復、損害自身在陸利益。

歐盟加徵大陸車關稅,不僅短期內恐面臨中方報復,長期則可能驅使陸商在歐洲擴大設廠,進一步擠壓歐洲業者,關稅也讓電動車漲價,不利電動車擴大市占。

此外,限制陸製電動車進口,也可能與歐盟氣候政策目標產生矛盾。歐盟希望2035年起禁售燃油新車,但中國製電動車電池占全球產量76%,歐盟占不到10%。歐洲審計院(ECA)成員特爾波姆直言,如何兼顧產業政策和消費者利益並達成目標,是一大難題。

   
每18小時死1人 全美路怒事件10年飆升4倍
記者林昱瑄∕亞特蘭大報導/世界日報
專注於全美槍枝暴力危機的非營利組織「The Trace」一項最新分析顯示,2023年,每18小時就有一人在路怒事件中被槍殺。根據Gun Violence Archive的資料,自2014年至2023年間,全美路怒事件增加了400%。

2014年至2023年間,全美共有3095人因路怒事件遭到槍擊,其中777人因此喪生。

在喬治亞州,路怒槍擊事件數量從2014年的0件激增至2023年的197起,使該州躋身路怒事件最嚴重的10個州之列。

自2014至2023年,涉及槍枝的路怒事件最多的10個州,依序為德州741件、佛州488件、加州321件、田納西州263件、賓州/威斯康辛州均有201件、喬治亞州/密西根州197件、亞利桑納州164件、俄亥俄州160件、北卡羅來納州155件、密蘇里州154件。

全美路怒槍擊通報件數最少的三個州,分別為懷俄明州(6起)、北達科他州(7起)和南達科他州(8起)。

報告顯示,喬州的大多數槍擊事件都發生在亞特蘭大市區,通常是由碰撞、險些擦撞或其他激起司機憤怒的違法行為引發的。亞城惡名昭彰的交通狀況則加劇了這些情況。

AAA交通安全基金會(AAA Foundation for Traffic Safety)於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約有八成的駕駛在研究前的一個月內經歷過某種類型的路怒事件。此外,2017年一項研究顯示,車內攜帶槍枝的駕駛者駕駛行為更可能具有攻擊性(drive aggressively),無論其是否使用槍枝。

2014年至2023年間,亞特蘭大市共發生了55起涉及槍枝的路怒事件,其中47起導致槍擊,50人遭槍殺。亞特蘭大都會區其他城市,包括布魯克海文(Brookhaven)、大學公園市(College Park),多拉維爾(Doraville)和沙泉市(Sandy Springs)則發生了六起路怒事件,其中四起涉及槍擊,五人被槍殺。

根據Everytown Research & Policy的數據,由於槍枝法較不嚴格,南方各州往往更易發生路怒槍擊事件。不需要持槍許可的州,路怒槍擊案的發生率更幾乎是其他州的三倍。

專家將路怒症的增加歸因於多種因素,包括攻擊性駕駛的衝動控制不佳以及槍枝的存在等。

心理學家曼利(Carla Manly)表示,由於複雜的潛在問題,全美路怒症呈現上升趨勢。這些問題往往源自於未解決的個人問題。此外,駕車時車輛所提供的堅不可摧和匿名性,也可能導致駕駛在路上採取更激進的行為,這類似於人們在社群媒體上的行為。

其他因素包括科技和網路導致面對面互動的減少,導致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新冠病毒流行和當前經濟困境的揮之不去的影響也被認為是影響因素,自2020年以來,全美民眾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財務壓力均不斷增加。

   
美擬地獄景象挫中共犯台 媒體:數十項計劃進行中
華盛頓16日專電/中央社
美軍將領近期強調將以無人武器把台海變成「地獄」,挫敗中共對台進攻。海軍新聞今天分析,美國近年購買、開發無人武器系統,約有數十項計劃,以在台海打造強大打擊力。

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10日引述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Adm. Samuel Paparo)的訪問報導,美軍「地獄景象」(Hellscape)計劃將以數千架無人武器痛擊中共意圖穿越台海的入侵軍力,爭取部署協防台灣的時間。他說,這將會是中共犯台成功或失敗的關鍵。

美國國防部對於帕帕羅的談話至今沒有更多公開說明,國防部副新聞秘書辛赫(Sabrina Singh)12日記者會被問到相關問題。她說:沒有其他的補充。

海軍新聞(Naval News)今天報導,美國國防部有數十項計劃,有些屬於「複製者」(Replicator)計劃的一部分,有些是單獨的計劃。都是假設一旦發生戰爭,印太地區將可運用大量無人武器系統,「地獄景象」願景非常明確。

報導指出,美軍將台海變成「地獄景象」有兩個目的。第1是阻礙共軍入侵,造成共軍最大傷害,讓美軍和盟友有足夠時間在西太平洋建立部隊;第2是收集敵軍情報,並確保美軍和盟友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情報收集可能受敵軍干擾的狀況下,仍能順利作戰。

海軍新聞指出,前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Aquilino)去年8月首先提出「地獄景象」概念,同時間國防部宣布將在1年半至2年內部署數千架無人機的「複製者」計劃,這項計劃開發的新技術將用於「地獄景象」,兩者密切相關。

根據報導,「複製者」計劃包括開發供無人武器充電,確保數據安全傳輸的電池,美國海洋動力科技(Ocean Power Technologies)能源公司正在開發這樣的配備;另,這家公司已研發具掃除水雷等功能的無人掃雷艇(Wave Adaptive Modular Vessel),可能納入「複製者」計劃。

報導也提到美軍已經採購的單向攻擊自殺式無人機,包括美國空境公司(AeroVironment)的彈簧刀600(Switchblade 600),和以色列武器公司UVision開發的Hero-120。美軍陸戰隊去年展示將Hero-120安裝在長程水面艦艇(Long-Range Unmanned SurfaceVessel,LRUSV)的概念,顯示整合無人武器系統的可能性。LRUSV的研發也是讓「地獄景象」成真的一部分。

位於巴黎的海軍新聞報導,美國和盟友可能在中共犯台前幾週或幾天掌握動向,能快速啟動部署無人武器。美國已在菲律賓部署MQ-9死神無人偵察機(MQ-9 Reaper),去年在太平洋部署無人水面艦艇(USV)。

根據報導,無人武器的快速部署可透過大型運輸機、艦艇或潛艦完成。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近期選擇6家公司進一步開發無需地面設施、可自船上發射的無人機。另外,美國海軍已完成自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發射無人水下載具(UUV)的測試。

在收集情報方面,報導說,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Naval Sea Systems Command,NAVSEA)今年初測試使用無人機收集情報,包括美國公司Saildrone的Surveyor SD-3000、德事隆集團(Textron)的Aerosonde無人機,能幫助美國在戰事初期前幾天得到完整的圖像。

報導假想,衝突發生時,美軍將能透過衛星、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平台(HALE UVAs)提供的網路、及海軍整合訊息機制「超越計畫」(Project Overmatch),從陸地、海底、及部署第一島鏈外的無人機母艦發射無人武器,攻擊穿越台海的兩棲艦隊;自殺無人機可消耗地對空飛彈;無人水面艦艇、無人機、無人水下載具,可分散數百英里,大範圍搜集敵軍的情報。實際作戰的細節仍是機密。

   
揭露智駕電動車技術趨勢與商機
本次智駕電動車技術研討會在國際汽車零配件與車用電子展召開得恰逢其時。會議匯聚了業內頂尖的專家學者,圍繞智慧電動車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安全挑戰等熱點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除了揭露全球電動車市場與技術發展趨勢,也為產業揭示台灣未來在相關產業鏈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老闆永遠不會是你的夥伴或朋友!
對老闆而言,有人觸碰了逆麟,他若不出手處理要如何立威、領導公司?不管那人是一般員工,還是陪他一路走來的好友或創業夥伴。請記住,老闆永遠是老闆,永遠不會是你的夥伴或朋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