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亭撤換俄防長 經濟學者領軍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udn國際新聞報

unread,
May 14, 2024, 1:22:21 PMMay 14
to wy...@live.com.au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殺破狼每周星座運勢】提供各星座整體運勢分析、當週須注意事項。量身為12星座打造本週星座最佳行走指南!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5/14 第565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普亭撤換俄防長 經濟學者領軍
韓外長首訪北京 示警韓中經濟競爭日益激烈
聯合國車輛在拉法遇襲!首名外籍工作人員罹難
英國3男子遭控為港府情蒐 含境管香港經貿辦人員
美批以軍傷平民 動亂恐蔓延
俄進軍哈爾科夫 烏克蘭陷內憂外患
立陶宛大選現任總統領先 26日決選
卡達主權基金 重點投資歐洲半導體產業
通膨預期上升令人憂 道指結束連8漲
俄文人防長∕貝洛索夫無軍事經驗 被寄望整肅貪腐

焦點新聞
普亭撤換俄防長 經濟學者領軍
編譯茅毅、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俄羅斯總統普亭十二日提名六十五歲文人經濟學者、俄國前第一副總理貝洛索夫(Andrey Belousov)出任國防部長,是俄烏開戰兩年多來普亭首次改組其國安團隊,顯示針對俄烏戰爭,他決心使俄國能在經濟上打贏持久戰。

貝洛索夫歷任俄國經貿和財政部會要職,二○二○年一月升任第一副總理,是普亭最信賴的經濟顧問之一。克里姆林宮說,俄國國防預算激增,國防部有必要由經濟學者掌舵,以利俄國軍方更勇於改革與創新。

原任防長的蕭依古轉任俄國國安會秘書長,仍留在普亭的核心集團。蕭依古新職類似美國總統國安顧問,在普亭統治下該職位影響力有限,並未直接節制軍方或某個安全機構。國安會原秘書長帕特魯舍夫的新職位將在幾天內宣布。

俄國主戰派評論員及西方分析家,均將俄國兩年多前侵烏初期諸多失策部分歸咎蕭依古,開戰後頭幾天,俄軍似乎對烏克蘭展現出的抵抗決心措手不及;俄國「瓦格納」傭兵組織前首腦普里格津去年六月發動兵變時,也要求撤換蕭依古。

分析家認為,蕭依古任防長十多年,普亭仍看重其忠心,這次換人,代表普亭間接承認工業和經濟實力對軍事勝利的重要性。隨著俄軍在俄烏戰場取得主動權,普亭更願意做出改變,展現俄國擁有打贏持久戰的紀律和經濟能力。

蕭依古明升暗降,也可能是因為他的親信、國防部前副部長伊凡諾夫上月涉賄被捕,普亭試圖更嚴格審查國防開支。親克宮的政治分析家馬柯夫說,貝洛索夫上台後「首要任務就是對抗貪腐」。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鑒於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俄國軍費再度接近前蘇聯水準,普亭因此決定由文人領導國防部,以推動軍事現代化,「在現今戰場上,愈不排斥革新而且最快落實的一方會是贏家,故現階段普亭總統決定指派文人領軍」。

佩斯科夫說,俄國國防部預算目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百分之六點七,情況「暫不嚴峻」,但需加以關注。冷戰時期一九八○年代中期,蘇聯軍費達GDP百分之七點四。

這波內閣異動是普亭罕見改組人事,他用人傾向避免倉促或輕率走馬換將,這顯示俄烏戰爭可能出現轉折點。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十三日表示,俄羅斯任命新防長,顯示俄國將努力擴大戰爭規模,尋求重新配置其經濟以滿足國防需求。

中國大陸黑龍江省大學研究員馬友君說,這項人事有助解決俄軍目前最緊迫的後勤問題,對確保俄軍取得勝利有正面影響。

   
韓外長首訪北京 示警韓中經濟競爭日益激烈
北京1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Cho Tae-yul)今(13)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談前表示,由於韓國和中國間的技術競爭日益激烈,兩國的經濟關係面臨風險和挑戰。

路透社報導,趙兌烈於今天稍早抵達北京,這是他今年1月上任以來首次訪問中國,也是6年多來首次有韓國外長訪中。

趙兌烈與當地韓國商界領袖會面時表示,曾互惠互利的經濟關係現正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他承諾支持在中國尋求市場機會的商界人士,同時將任何伴隨而來的風險降到最低。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文字稿,趙兌烈說道:「韓中之間高度相互依存,是兩國經濟成長和繁榮的推動力,但同時也帶來風險。我們勢必會在很大程度上受這種變化影響。」

「中國經濟正在轉向技術密集型發展,我們雙邊的經濟關係正從過去的互補夥伴轉變成競爭對手。我認為這對我們來說是嚴峻的挑戰。」

趙兌烈今天稍晚與王毅舉行會談,討論即將登場的中日韓峰會等區域及雙邊議題。

根據韓聯社,王毅告訴趙兌烈,中韓關係面臨的波折和考驗明顯增多,應排除外部干擾,攜手推動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趙兌烈則表示,韓中兩國應管控分歧,不能讓分歧上升為衝突,並繼續保持良好合作。

中美競爭加劇之際,由於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試圖謹慎應對韓中關係。

但與此同時,作為美國堅定的盟友,尹錫悅政府對於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和中國強制遣返脫北者的行動等議題更加直言不諱。

   
聯合國車輛在拉法遇襲!首名外籍工作人員罹難
編譯徐榆涵∕即時報導/聯合報
以色列持續在加薩進行軍事行動,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哈克(Farhan Haq)13日發表聲明指,一名受雇於聯合國安全和安保部(DSS)的外籍工作人員,在乘坐聯合國車輛前往拉法市的歐洲醫院時,遭到攻擊身亡,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在襲擊中受傷。

華盛頓郵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死者是46歲的印度公民卡勒(Waibhav Anil Kale),上個月起在加薩擔任聯合國安全服務協調員,事件仍在調查中,目前還沒有關於襲擊者的確切資訊。

知情人士指出,卡勒已婚,育有兩名10多歲孩子,事發時乘坐一輛明顯帶有聯合國標識的車輛前往拉法的歐洲醫院。

哈克證實,卡勒是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首名聯合國外國人員死亡,搭乘的車隊都有清楚的聯合國標記。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表示,以軍尚未了解該車輛行駛路線,並表示該事件正在調查中。

在歐洲醫院急診室前拍攝的影片片段顯示,一輛白色貨車的後窗可見彈孔,車輛的後車箱和前門上印有聯合國字樣,車上還插有聯合國旗幟。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此表示深感悲痛,並呼籲進行全面調查。

   
英國3男子遭控為港府情蒐 含境管香港經貿辦人員
倫敦13日專電/中央社
英國有3名男子遭控違反英國「國家安全法」、為香港情報機關工作,今天出庭應訊。根據起訴及各項公開資料,這3人包含英國邊境部隊成員、退役軍人,以及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官員。

被控為香港情報單位提供協助的3人都是在5月初遭逮捕。

其中,1985年6月出生、38歲的□志良(ChiLeung Wai,又名Peter Wai,音譯)是英國邊境部隊(Border Force)成員、轄區為倫敦金融城的倫敦市警局(City of London Police)特警。被捕前,他派駐英國最大國際機場倫敦希斯羅機場(HeathrowAirport)。他持有中、英雙重國籍。

1960年6月出生、63歲的袁松彪(Chung Biu Yuen,又名Billy Yuen)則是退休港警,被捕前為駐倫敦香港經貿辦行政經理。

第3名被告為1987年2月出生、37歲的崔克特(Matthew Trickett)。他是英國內政部移民管理警察,曾在2007至2013年於英國海軍陸戰隊服役。今年2月加入內政部前,他曾是希斯羅機場邊境部隊成員。

這3人被控為香港情報單位蒐集資訊,以及從事監控和欺瞞等行為,時間點落在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5月2日之間。

此外,他們被控從事「外國干預」活動,包括於今年5月1日企圖強行闖入英國境內某民宅。

根據倫敦西敏區治安法庭(Westminster Magistrates'Court)的起訴資料,這3人涉嫌在英國跟蹤監視遭港府通緝的羅冠聰、劉祖迪等香港流亡異議人士。

□志良在英國創辦私人保全公司D5 Security,並擔任董事。公司官網介紹,□志良有超過20年的英國軍警界和私人保全經驗;公司的資深管理團隊在英國、中國和波蘭有10多年的大型活動安全管理經驗,宣稱的「業務實績」包括倫敦中國新年活動、英國跑車品牌邁凱輪(McLaren)發表會。

崔克特則是安全顧問公司MTR Consultancy董事。根據英國政府的企業登記資料庫,分別於2023年和2021年成立的D5 Security(註冊號碼14826412)和MTRConsultancy(註冊號碼13309462)目前仍「營業中」,但D5 Security未於今年5月8日截止前,按規定提交營運狀況資料。

袁松彪等3人今天至倫敦西敏區治安法庭報到,確認姓名等個人資料,法官當場未允許他們抗辯。

3人皆獲准保釋,但遭限制出境,並被要求交出護照、向警方登記所有可連接網路的用品,且不得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等網路遮蔽工具。

此外,他們只能在固定地址過夜,每天晚間10時至隔天早上5時不得外出,並每週至固定警局報到。

3人下次出庭是5月24日,在倫敦的英格蘭與威爾斯中央刑事法院(Central Criminal Court of England andWales)。

英國國會去年發生共諜疑雲,國會議員研究助理凱希(Chris Cash)及從事數位行銷的貝瑞(ChrisBerry)被控違反英國「政府機密法」(Official SecretsAct),向中國提供不利英國國國家安全的資訊,皇家檢察署(CPS)今年4月下旬授權警方依法起訴,兩人5月10日曾至中央刑事法院報到、確認個人資料,下一次出庭訂在10月,將進行初步聽證。

法官向兩人表示,審判程序預計明年春季或夏季展開。

英國去年7月通過「國家安全法」,12月起逐步生效實施。相較於歷史可追溯至1911年的「政府機密法」,「國家安全法」賦予情報安全和執法機關更多打擊外國間諜、滲透和影響力活動的工具。

今年4月下旬,CPS授權警方起訴含一名英國公民在內的5人,他們涉嫌在英國境內為俄羅斯從事縱火等敵意活動,當時是CPS首次動用去年通過的「國家安全法」。

不過,英國邊境部隊等執法機關人員如今被控為港府情蒐,再次顯示國家安全恐「徒法不足以自行」。

數名知情人士約一年前即曾向中央社透露,中方在部分國家建立的監控網絡,甚至可讓移民和邊境管理單位官員在台灣護照持有人入境後,隨即與中方分享相關資訊,以利中方掌握台灣人行蹤。類似情況也可見於歐洲,包括相對「友台」的國家。

總部位於倫敦的維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Kong Watch)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近日接受中央社採訪時則說,英國應考慮取消香港經貿辦的外交待遇。

他指出,若維持經貿辦享有的外交保護及特權,則這相當於允許中國擁有3重駐英代表機構:大使館、領事館和香港經貿辦。

羅傑斯說,駐倫敦經貿辦的存在前提一向是香港享有高度自治、體制有別於中國,因此需要不同於中國大使館的代表機構,但今天的香港本質上「越來越像是個中國城市」。

針對3名男子遭控非法為香港情報機關工作,中國駐英大使館今天發布聲明,譴責英方「編造藉口、無理指責香港特區政府」,並提到已經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

   
美批以軍傷平民 動亂恐蔓延
編譯俞仲慈∕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受美國兩家電視媒體訪問時,針對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發表拜登政府至今最嚴厲的批評,指稱以軍的攻擊「造成無辜平民慘重傷亡」,不但未能消滅哈瑪斯,還可能導致動亂蔓延。

美聯社報導,布林肯十二日受訪時強調,美國主張以軍應該「撤離加薩」,同時寄望以色列結束軍事行動後,對加薩提出妥善安全的治理方案,「為加薩制定穩健安全的治理重建計畫,美國與阿拉伯多個國家已協商數周,但尚未接獲以色列提出的方案,我們也需要他們的努力」。

布林肯還表示,以色列宣稱拉法尚有四個哈瑪斯基地,隨著以軍前進有百萬平民聚集的拉法,以軍行動「可能取得初步成果」,也可能對平民帶來「嚴重傷害」,而且未能解決「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即確保哈瑪斯無法再掌控加薩」。

布林肯表示,哈瑪斯在加薩部分地區重新崛起,加上以軍在拉法展開的大規模行動,可能讓以色列承擔長久動盪局面,「哈瑪斯留下的軍備可能被他人接手發動叛亂,或是哈瑪斯撤離後,加薩陷入動盪不安的無政府狀況,使其重新崛起」。

布林肯也首次針對拜登政府向國會提交的最新調查報告作出回應,他說,使用武器時必須考量對兒童與平民造成的傷害,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以合理推論,以色列軍事行動不符國際人道法」,造成「無辜平民慘重傷亡」。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十二日與以色列國安會主席哈尼比通話,對以在拉法軍事行動表憂心,雙方商討替代方案,哈尼比也證實「以色列審慎看待美國憂慮」。

   
俄進軍哈爾科夫 烏克蘭陷內憂外患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俄軍十一日和十二日連下烏克蘭東北部邊境九座村落後,十三日宣稱已進入該地區的沃爾臣斯克鎮,逼近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兩地相距七十四公里。烏方則指稱,兩軍仍在該鎮激戰。

俄軍十日突越界進攻哈爾科夫州。前年俄軍雖曾在該州被烏軍擊退,最近卻有所進展,俄國國防部十一日聲稱攻下州內五座邊境村莊,迫使四千多名居民撤離,十二日再奪占該州四座村莊。這幾天的戰鬥也被視為俄烏開戰兩年多來,最重要而且值得關注的地面戰之一。

俄軍這波攻勢已造成數千平民逃往哈爾科夫市,烏軍指揮官擔憂,若俄軍砲火射程涵蓋該市,後果恐不堪設想。烏軍說,俄軍已集結五個營,在戰機掩護下,用砲彈、攻擊無人機與滑翔炸彈猛攻該地區,取得戰術成功。沃爾臣斯克雖在軍事上並不特別重要,惟一旦失守,仍將打擊烏克蘭士氣。

軍事專家認為,俄軍近日的斬獲,已使烏克蘭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烏軍幾個月來一直抱怨彈藥短缺,官兵精疲力竭。距俄烏邊界僅約卅二公里的哈爾科夫市,市郊出現逃難潮。

另一方面,「基輔獨立報」報導,二○一九年四月當選烏克蘭總統的澤倫斯基,其任期原定廿日屆滿,應於三月卅一日投票的總統大選卻未如期舉行。俄烏開戰後,澤倫斯基依戒嚴法暫停選舉。惟烏克蘭憲法只規定國會議員任期若在戒嚴時屆滿,可自動延任至解嚴,並未對總統有類似的明確條款。

這使烏克蘭國內有人批評,即使正處戰時仍不應延後大選。曾是澤倫斯基盟友的烏克蘭前國會議長拉祖姆科夫二月就直指,不舉行大選,澤倫斯基就必須將權力移交國會議長,直到選出新總統。

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涅班濟亞也說,澤倫斯基既然決定不舉行大選,那自廿一日起,他就不再是合法總統。俄國外長拉夫羅夫也說,也許屆時「我們不必承認澤倫斯基的合法地位」。政治分析家費森科提到,俄國情報機構正藉此顛覆烏克蘭內部,意圖煽動烏軍抗命。

而對烏克蘭最大的軍援國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葛蘭姆去年八月曾當面在基輔對澤倫斯基說,烏克蘭須在戰時舉行大選。但今年他改口稱,也許有必要等到戰況更好時再舉行。

   
立陶宛大選現任總統領先 26日決選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立陶宛十二日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瑙塞達以百分之四十四得票率領先,不過沒有達到得票過半當選門檻,將和得票率居次、拿下百分之廿選票的現任總理席莫尼特在五月廿六日的決選對決。

五十九歲的瑙塞達說,他有信心可在決選中獲勝,且無需策略即可打敗席莫尼特。瑙塞達選前拋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有更名必要說法,引發關切。

對鄰國俄羅斯的擔憂主導選舉,主要候選人都同意身為北約和歐盟成員的立陶宛應增加國防開支因應俄國威脅。

現年四十九歲的席莫尼特對社會議題持自由派觀點,她以支持同性伴侶關係聞名,在天主教徒占多數的立陶宛引發不少爭議。席莫尼特在二○一九年決選輸給瑙塞達後,這是她第二度競選總統。

這次選舉投票率超過百分之五十九,創下一九九七年總統大選以來最高紀錄。

   
卡達主權基金 重點投資歐洲半導體產業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卡達投資局(QIA)計劃成為一檔半導體基金的錨定投資人(anchor investor)。這檔基金是由法國私募公司Ardian所設立的「Ardian半導體」基金,投資標的為整個歐洲境內的半導體產業。卡達投資局不公布承諾的投資金額。

卡達投資局是卡達主權財富基金的管理人,該局表示,這項投資反映了「QIA相信半導體在全球經濟的普遍關連性,以及對於橫跨多個關鍵產業數位與綠色轉型的影響,這些關鍵產業包括人工智慧、行動、消費者科技」。

彭博資訊指出,卡達投資局尋求經濟多元化,已在增加科技產業投資,參與並主導多家公司的募資。例如,去年卡達投資局投資了原在日立旗下的日本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國際電氣」(KOKUSAI ELECTRIC),取得少數股權。

卡達投資局說:「半導體與半導體供應鏈,仍然是QIA在各個地區的重要投資領域。」

法國的Ardian私募基金管理1,640億美元資產,公司推出半導體投資平台,目標在於「成為歐洲半導體價值供應鏈當中可選擇的夥伴」,提供資本解決方案、營運專長。Ardian表示,未來十年內,半導體需求估計將增加一倍,在歐洲特別能開展出巨大商機。

   
通膨預期上升令人憂 道指結束連8漲
財經新聞組編譯張大仁 / 綜合整理/世界日報
道瓊工業指數收跌,結束連續8天的上漲;面對本周重要報告,交易員擔憂通膨預期不斷上升。

道指下跌81.33點或0.21%收3萬9431.51點。史坦普500指數小跌1.26點或0.02%收5221.42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47.37點或0.29%收1萬6388.24點。

紐約Fed的調查顯示,消費者上個月提高了對近期和長期物價上漲的預期。對1年期通膨的預期上升至3.3%;5年展望上升至2.8%。

調查結果公布後,股市回吐早盤漲幅。這些數字也是在兩項關鍵經濟數據前發布的。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定15日發布。根據《道瓊》數據,經濟學家預計4月CPI將環比成長0.4%,年增3.4%。14日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預計將上漲0.3%。

2021年主導軋空事件的Reddit帳號主人綽號「咆哮小貓」(Roaring Kitty)三年來首次在網路重新現身,迷因股票GameStop股價飆升74.4%。

道指上周上漲超過2%,創2024年最佳單周表現。同期史指和那指均上漲超過1%。

經過短暫回跌,主要股指已回升至3月創下的紀錄水準。道指、史指和那指距離收盤高點都不到1%。

巴克萊表示,雖然歐洲的價值股持續跑贏大盤,但成長股目前正受惠於美國前瞻性指引的改善。

策略師克里希納(Venu Krishna)寫道:「在聯準會轉向鴿派後,利率從近期高點回落,進一步提振了經濟成長前景。」「我們對美國的成長保持樂觀,同時對這兩個地區的價值持中性態度,因為峰值利率已經過去。」

他也重申對美國大型股相對於小型股的積極立場,「在美國,大型股的品質和銷售及每股獲利成長方式、以及高槓桿小型股面臨的利率風險,讓我們維持對大型股優於小型股的積極看法。」

花旗表示,華爾街低估了國防部門的成長前景。

SPDR S&P航空航太和國防ETF今年來已上漲6.16%,落後史指9.6%的漲幅。

話雖如此,花旗仍然對「防禦性牛市理由」充滿信心。分析師古爾斯基表示,在「華府預算噱頭和媒體頭條新聞」推動下,許多投資人認為美國國防開支已經停止成長。事實上,數據和政治言論都削弱了這個論點。並補充說,更重要的是,歐洲國家正在增加國防預算。

匯豐銀行表示,繼4月的動盪後,上周美股上漲代表市場正在擺脫回檔。

策略師湯姆斯(Duncan Toms)在最新報告中寫道:「隨著許多主要股指重新逼近今年來的高點,風險資產的下跌日益成為歷史。」「這些廣泛的上漲再次類似於『金髮女孩』式的反彈。」

他認為,隨著投資人關注15日的CPI報告,「出現更強硬意外的門檻越來越高。」因此,該策略師認為,即使是符合預期也可能成為風險資產攀升的另一個催化劑。

BTIG表示,繼上周公用事業類股反彈後,現在可能是另一個防禦性類股成為焦點的時候了。

策略師克林斯基(Jonathan Krinsky)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消費必需品可能是下一個遲到的反彈類股,「表面下公用事業不再受歡迎;我們在3月下旬喜歡它們,雖然暫時不會減弱力量,但我們會暫時等待一些整合。」「在試圖突破多年基礎時,消費必需品對我們來說仍然很有吸引力。」

但他警告,「風險環境」可能需要進一步減弱,消費必需品才能真正突破,「如果消費必需品開始明顯跑贏大盤,那將是一個更廣泛的警告信號。」

Omega Family Office董事長兼執行長庫柏曼(Leon Cooperman)認為,聯邦逆轉貨幣政策還不算太緊,理由是股市蓬勃發展,投機活動也不少,「有很多關於聯準會採取限制性措施的討論。」「我不認為它們有限制性。聯準會實行限制性政策的證據在哪裡?股市處於或接近高點;而且市場對個股進行了大量投機。」

這位備受關注的投資客表示,可能出現的金融危機催化劑包括美元貶值和即將舉行的總統選舉。

   
俄文人防長∕貝洛索夫無軍事經驗 被寄望整肅貪腐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金融時報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亭十二日任命毫無軍事經驗的經濟學家貝洛索夫出任國防部長,普亭顯然希望這位重要經濟顧問整肅軍中貪腐,加強管控軍費。

六十五歲的貝洛索夫是前蘇聯著名經濟學家之子,一九九九年投入政府公職前在學術界做研究,先後擔任過經濟發展部部長、普亭經濟顧問、第一副總理;他素來主張國家刺激經濟的角色,強調國家投資、降低利率和軟性財政及信貸政策。

貝洛索夫極力擁護國家工業,是個並無權力基礎的技術官員,他的任命案說明普亭有意加緊控制國防預算。熟悉普亭的人表示,普亭也想要一個聽話、直來直往的官員來做這件事。

消息人士指出,貝洛索夫和貪腐完全沾不上邊,「不像(前部長)蕭依古那票人那樣唯利是圖」,可望為國防部帶來新氣象,「他不會假裝自己是功勳卓絕的將士帶領國防部,他是工作狂、是技術官員。為人誠實,而且普亭非常了解他」。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宮通緝名單之一的索寧認識貝洛索夫超過廿年,他說,貝洛索夫做學問講求分析資料、實事求是,「不像其他主張國家介入的經濟學家只會玩弄概念」。索寧也說,貝洛索夫開始為政府效力後,作為「普亭鬥士」的氣質掩蓋了經濟學家身分。

貝洛索夫主要提倡資本管制、向出口商徵稅等政策,尤其是向金屬產業出口商收稅。此外,一名克宮前高官描述貝洛索夫很有數學頭腦,可是心態「很蘇聯」,相信社會主義的公平概念。

新防長人選曝光後,俄國主戰派、親克宮人士和官媒戰地記者一片叫好,稱讚貝洛索夫的經濟專業有利於整肅國防部貪腐歪風。他們經常揭露軍中腐敗,且將前線敗仗歸咎於管理不善。

俄國中央銀行前顧問波羅科朋科分析,貝洛索夫出任防長,代表內閣將嚴加控管國防部預算,「貝洛索夫會帶來新局面,可是軍費支出可能不減反增。貝洛索夫相當重視工業對經濟的影響力,可能藉由國防部門挹注國家經濟」。

   
未來蛋白質新選擇 低碳飲食.永續趨勢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糧食安全與環境永續議題備受關注,植物基食品因消耗資源較少,近年來全球蓬勃發展。台灣工研院中分院開發的植物蛋、植物基龍蝦、鵝肝;食品新創Lypid推出全球第一塊植物五花肉,皆為全球尋找替代性蛋白質提供解方,展現台灣科技力。

當老闆要跟你 "Meet for a cup of coffee",並不是要請你喝咖啡!
Anna在一家外商司工作,有一天,她正好要去吃午餐,電梯前遇到外國老闆,老闆突然說:"Let's meet for a cup of coffee later." 什麼?老闆要請她喝咖啡?別會錯意喲!“A cup of coffee”字面上是一杯咖啡,但這裡卻是指「很短的時間、一下子」。來看看“a cup of coffee”和“a cup of tea”的用法,和你想的不一樣。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