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Posted: 09 Oct 2012 07:52 PM PDT 劉霞 在獄中的內地異見學者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至今兩周年,而他的妻子劉霞亦遭軟禁。據稱有女警駐守在劉霞家中,當局還以不准探望丈夫,威脅她徹底禁聲,給她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她的友人北京作家劉荻昨發表公開信呼籲:當權者如想展示改革的決心,請釋放劉霞,還她自由。 被威脅不准探劉曉波 北京昨舉行記者會發佈《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其間有英國《金融時報》記者問及劉霞:「(請問當局)是根據中國的哪一項法律或制度安排,來軟禁劉霞的?」發言人姜偉答:「關於某些人是否觸犯法律,不是由你來認定,也不是由我來認定,而是由有關機關依據法律認定的。」 劉曉波的律師尚寶軍昨接受《蘋果》電話採訪時,譴責當局做法無賴:「(當局)對劉霞的軟禁是完全非法的!還警告她如果與外界聯繫就剝奪去探劉曉波監的權利,這是劉霞最怕的!」他透露,劉霞孤立無援,「只有劉霞家人能看望她,曾有一段時間獲准每個月能與一位女性好友見面一次,但近兩月也不讓見了。」 英國廣播公司昨引述要求匿名的人士稱:「有兩個女警住在劉霞家,很多便衣警察長期在樓下監視。」據悉當局苛刻對待劉的目的,是要向劉曉波施壓,但他始終不答應流亡海外。他在獄中健康尚可,只有他兩個兄弟和妻子獲准探監,但每個月只能去一人,並且只准談家事。英國廣播公司/《蘋果》記者 香港 蘋果日報 |
|
Posted: 09 Oct 2012 07:03 PM PDT 由於中國日益強大,介入台灣內政的手段與工具日益增多,特別是介入台灣政治的途徑五花八門,像是總統大選中國威逼利誘動員台商回台投票給國民黨,並給予優惠等等,使得原先對中國不理不睬的民進黨被迫面對現實,必須把中國因素當回事。
但是國民黨捷足先登,有着過去國共鬥爭的經驗以及外省人對中國的血緣情懷,國共兩黨聯手打壓台獨勢力─同仇敵愾的情緒已超越國共宿仇,將民進黨排除在兩岸關係網絡之外。國民黨變成壟斷兩岸關係的唯一政治力量,享有與中國打交道的專利權。當然,這個專利是北京給的。 民進黨長於群眾戰,拙於和共產黨打交道,因此民、共關係遠遠落後於國、共關係。今年初的大選,馬英九大勝蔡英文的主因之一就是兩岸關係。人民比較相信國民黨處理兩岸的能力遠超過民進黨。民進黨內部也知道不能再逃避了,但不知從何處着手。曾任陳水扁執政時代的行政院長、黨內天王之一、人稱智多星的謝長廷就以參加兩岸調酒大會為由訪問中國。是歷來訪中的民進黨員地位最高者。 謝的目的很明白,要爭取兩岸關係上的主動話語權,不能讓國共兩黨私相授受,這也是在野黨的責任。但是打着台獨標誌的民進黨員如何說服北京讓他們進去?謝於是重提他以前提過的「憲法一中」、「憲法各表」的概念,主張根據台、中兩憲法都認定一個中國為交往前提,並否認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基礎:九二共識。果然,中國讓他順利進入,並與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會晤。戴也是中共中央對台工作小組秘書長(組長是胡錦濤、副組長賈慶林),算是給了謝的面子。 冷戰時代,美國拿台灣掐住中國,拿黨外掐住國民黨。現在中國拿國民黨反制美國(如聯手保釣反日),拿民進黨牽制國民黨,都是大國霸權主義的伎倆。北京並不信任馬英九,認為馬太親美,太軟弱、對北京也不推心置腹,因此以接待民進黨謝長廷向國民黨表示我還有民進黨的牌可以打。 謝雖訪中成功,但綠營罵他背叛的人很多。所以謝在出國前打預防針說:「如果國共聯手對付民進黨變成常態,我們重新執政會變成一個傳說。」言之有理但不合邏輯。就算國共聯手,民進黨更有理由勝出,因為根據各方民調,台灣人民的政治認同約七成認為自己的台灣人,八成左右不喜歡共產黨,也認為中國對台灣有敵意。如果這些民調正確,國共聯手應該是國民黨的罩門,怎麼會反而對民進黨不利?民進黨不解決這個悖論,永難翻身。 謝長廷訪中前說民進黨的精神就是不斷找出路和創新,不斷有新作為,才能不斷保持往前進。這不只是謝給民進黨打氣,事實也如此。民進黨從黨外時期就不斷有突破及創新,最重要的是民進黨有勇氣又很浪漫,吸引很多菁英加入並肩奮鬥。但執政後民進黨體制化也官僚化了,對中國問題逃避現實,失去突破與創新的特質,乃至於像今天這這樣奄奄一息,生機微弱,同志們懷憂喪志。謝訪中等於給同志們打了一劑強心針,即使引起軒然大波也好過古井無波。 卜大中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香港 蘋果日報 |
|
Posted: 09 Oct 2012 06:52 PM PDT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首部《中國司法改革白皮書》,強調司法改革從國情出發,既與時並進,又不盲目冒進;既與國際接軌,又不照抄照搬,要真正做到「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的改革目標。說得無比動聽,其實所謂改革,無非新瓶舊酒,賣的還是官官相衞、司法特權的舊貨色。
撇開那些套話行話官話廢話,白皮書中最實際的內容,就是強調在判處死刑方面有了重大進步,指自○七年將死刑最後審批權統一交由最高人民法院處理後,判死刑案例已逐步減少。而中國刑法經過修正,共有十三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已不用判處死刑,顯示公民生命權得到保障云云。 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判處死刑最多的國家,廢除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後,等於是給貪官頒發「免死金牌」,因為涉及經濟犯罪的基本上是貪官,過去對貪官最高實行死刑,多多少少還有些阻嚇作用,現在貪官不用殺頭,更加有恃無恐。免除貪官死刑後,最高只是判死緩,亦即無期徒刑,實際上不少貪官坐不了幾年牢就被「保外就醫」,變相獲得自由,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 改來改去 一樣貨色 貪官除了免死,還有許多司法特權。譬如,儘管入獄,生活待遇仍維持高標準,上庭時可以穿便裝,而不用像其他嫌犯那樣,一經逮捕即被剃光頭、着囚衣。最近受審的薄谷開來以及王立軍案均是穿便裝上庭,神態自若,令老百姓嘖嘖稱奇。 說到底,內地司法改革的核心就是維護司法特權,不僅是對封建社會「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大倒退,更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現代司法精神背道而馳。貪官有恃無恐,涉及腐敗金額愈來愈大,幾千萬元是小事,數億元也常見,像王立軍那樣僅受賄幾百萬元,已經是一位難得的「清官」。 中國雖然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惜政治改革停滯不前,司法制度千瘡百孔,人權狀況慘不忍睹,與第三世界無異,不僅無法贏得國際社會尊重,更成為西方國家屢屢攻擊的對象。為了回應外界批評,當局一方面強調中國特色,一方面裝模作樣搞司法改革的門面工夫,可惜改來改去,還是那麼一回事。竊鈎者誅,竊國者侯,當司法體系被既得利益集團操縱,人權只為高官權貴而設,反腐敗淪為糊弄老百姓的一句空話,哪有公平公正可言。 打從十五大開始,當局已大鑼大鼓提出司法改革,十五年過去,官場腐敗愈演愈烈,假冤錯案無日無之,人權狀況不斷惡化。首部司法改革白皮書洋洋萬言,人們只讀懂四個字:官官相衞。 太陽報 |
|
Posted: 09 Oct 2012 05:50 PM PDT 中日矛盾日益激化,甲午戰爭重演的機會愈來愈大,如果戰爭真的爆發,中國有多少勝算?中國優勢到底在哪裏?又能否經得起戰爭的消耗以及內亂的考驗?
當年的北洋艦隊是清軍中最現代化的軍隊,主力艦購自德、英,艦長幾乎都是留英學生,在英國艦隊實習操練過,艦隊官兵的操練採用英式,甚至連軍事口令、印章都是英文的。然而,這樣一支全盤西化的艦隊依然不堪一擊,全軍覆沒。 反思歷史,不難發現中日當年的差距決不僅是甚麼主力艦火炮射速、軍艦航速等等,而是總體性的、制度性的落後。清朝軍力不濟之原因在於政治,實際上,甲午戰爭是發生在一個已完成現代化轉型的國家與一個尚未轉型的沒落帝國之間,結局不難預知。 如今中日競爭也是如此。從純軍事角度看,中國不輸日本半分,甚至更勝一籌,尤其是中國擁有撒手鐧的核武,但若然真正開戰,中國未必會佔上風,至多兩敗俱傷。中國更大的問題是在國內,中國的政治體制就像脆鋼,看起來很強大,但輕輕一敲就會四分五裂。如果中日開戰,中方未能獲勝,國內壓抑的各種社會矛盾便會爆發,使國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內修制度 外爭國權 某種意義上,北京之所以不敢輕啟戰端,主要仍是顧忌國內的矛盾。當年滿清甲午戰爭大敗,民間群情激憤,要求民主改革的聲音日漲;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清政府裝模作樣地同意推行君主立憲,但國內矛盾並未緩和;後來發生義和團事件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清朝最終土崩瓦解。 甲午之戰表面上是槍炮之爭,其實是制度與文化的對決,戰場上的勝負都是暫時的,現代政治和社會的轉型,文明、制度和社會發展的競爭才是核心的,這是國運與民族命運的競爭,也是最實質性的國際權力之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日這場競爭再次復燃,但中國還是遠遠落在後面。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可說是當年洋務運動的翻版。清政府在兩次鴉片戰爭之後痛定思痛,開展洋務運動,在上層政治體制不變下引進西學和先進技術,發展新式海軍。如今中國改革開放也是如此,經濟上走市場化,但政治上仍是威權主義,結果政治與經濟南轅北轍,矛盾日深,內耗日重,根本無法槍口一致對外,即使勉強一戰,也可能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負面作用極大。 內修制度,外爭國權,這應是北京當局的執政綱領,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只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建立一個保障人權公平公正的社會體系,外爭國權時才無後顧之憂,才能真正戰勝日本。 東方日報 |
|
Posted: 09 Oct 2012 08:23 AM PDT 明鏡新聞網記者 高伐林
10月5、6日,由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主辦的“胡趙精神與中國憲政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紐約長島和法拉盛舉行,來自中國大陸、美國、歐洲的數十位學者、教授、律師,進行了兩天熱烈的討論。 胡耀邦辭世已經23年,趙紫陽逝世也已經7年,但他們留下的精神遺産,成爲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主席李進進律師在開幕詞中指出: “在這個時候召開這個會議,是因為中國又走在一個十字路口。”我們“來到這裏,是表達中國應當如何變的意見”。一方面是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兩位先賢,探討大家共同關心的轉型話題,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機會,建立體制內外、海內外民主力量的溝通機制,共同為中國的憲政轉型而努力。 以下是明鏡記者在會上所捕捉的部分鏡頭。 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教授。 李進進律師 中國大陸學者榮劍 學者張博樹 中國大陸學者吳祚來 中國大陸學者姚監復 中國大陸學者吳偉 夏明教授 中國大陸學者楊帆教授 中國大陸學者黎鳴 研討會會場 更多照片,請看: 热锅边的蚂蚁和温水中的青蛙(组图之一) ——胡赵精神研讨会抓拍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p=78277 热锅边的蚂蚁和温水中的青蛙(组图之二) ——胡赵精神研讨会抓拍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p=78294 |
|
Posted: 09 Oct 2012 08:09 AM PDT 《明鏡月刊》司馬清揚
廬山會議期間,周恩來和彭德懷有過一段對話。 周恩來對彭德懷說“鋼、鐵、煤的計劃不能完成。還有運輸是個大問題。木材、化肥、糧食繼續緊張。更重要的是基建。還有機械、財政、金融、外貿……上海的煤只有七天的儲備。六個月的存量只有三百一十億斤。去年增加了二千八十萬人。按‘一五’經驗,一元貨幣九點六元物資,市場就正常一點。一九五六年,一比八點八就緊張了。” 彭德懷問:“這些情況為什麼不到大會上去講一講呢?” 周恩來支吾其詞地:“開始就講這些困難,像訴苦會了,誤會成洩氣不好。” 彭德懷感歎:“你們這些人真是人情世故太深了,老奸巨滑。” 彭德懷指責周恩來“老奸巨猾”的意義或許並不單指此事。 周恩來和彭德懷在專列旁。 廬山會議之前,毛澤東在1959年4月上海會議期間曾經嚴厲的批評了一幫中共大員,要他們學海瑞! 毛澤東在1958年12月到長沙做過短暫停留。其間,周小舟請毛觀賞了湘劇《生死牌》。周小舟告訴毛,彭德懷11月在長沙看了這出海瑞的戲,非常喜歡。毛當時也表示喜歡生死牌,並欣賞海瑞這個角色。毛澤東還叫林克給他找來有關海瑞事蹟的明史部分。 毛澤東說:“儘管海瑞罵了皇帝,但是他對皇帝還是忠心耿耿的。我們應當提倡海瑞這樣一片忠誠而又剛直不阿、直言敢諫的精神。”毛澤東還說:“一個人有時勝過多數,因為真理往往在他一個人手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如馬克思主義就是在他一個人手裡。列寧講要有反潮流的精神,各級領導要考慮多方面的意見。各級黨委要考慮多方面的意見,要聽多數人的意見,也要聽少數人的意見和別人的意見,在黨內要造成有話講、有缺點要改正的空氣,批評缺點往往就有點痛苦的,但批評之後,改了就好了。不敢講話無非是六怕:怕警告,怕降級,怕沒有面子,怕開除黨籍,怕殺頭,怕離婚,殺頭,岳飛就是殺頭才出名的。要言者無罪,按照黨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 毛澤東大講海瑞,提倡海瑞精神之餘,還把《海瑞傳》送給彭德懷,讓彭向海瑞學習。4月5日,毛澤東在講話中抱怨他的下屬“不大批評我的缺點”。毛澤東說:海瑞寫給皇帝的那封信,那麼尖銳,非常不客氣。海瑞比包文正公不知道高明多少。我們的同志哪有海瑞那樣勇敢。我把《明史·海瑞傳》送給彭德懷看了。同時也勸你(指周恩來)看,你看了沒有? 周恩來答:看了。 毛澤東還對周說:“我們又不打擊又不報復,為什麼不敢大膽批評,不向別人提意見?明明看到了不正確的,也不批評鬥爭,這是庸俗。不打不相識嘛!” 毛澤東還以李銳寫信為例,鼓動下屬向他提意見,說不僅要有“骨頭”還要有“肉”。但是胡喬木卻說:引用海瑞的說法不止這一次,實際上還是要求不要出海瑞。 無論如何,學習“海瑞精神”是毛澤東在1959年4月2日至15日於上海舉行的中共八屆七中全會上提倡的。會後印發的《肖華同志傳達毛主席講的工作方法十六條》說:主席說,有個別同志怕鬼,不敢說心裡話,不敢向主席寫信,怕本部門首長,這是不對的。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提。有許多同志給主席寫信,提出很多好的意見,對主席幫助很大。……主席說:我們要有像海瑞批評嘉靖皇帝的勇氣。……主席又說:我們又不打擊報復,為什麼不敢大膽批評,不向別人提意見? 彭德懷上廬山前,對是否上山開會,有過猶豫。黃克誠說:早有一次,主席對彭開玩笑地說:“老總,咱們訂個協議,我死以後,你別造反行不行?”。黃克誠說,可惜彭德懷並未因此稍增警惕,依然我行我素,想說就說。毛澤東先引誘彭德懷“犯我”,然後再將“犯人”的重武器打向彭德懷。或許是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真理往往在他一個人手裡,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誘惑,或許是要“為民鼓與呼”,也許是毛澤東說的看准了事要大膽幹,當逆風襲來時要敢於“擋風”給以的鼓勵,彭德懷上了山。但是同在廬山上,也受到毛澤東特意點撥的周恩來,和彭德懷的表現卻是大相逕庭,周恩來就沒有“為民鼓與呼”! 周恩來幾個月前還對弄虛作假的糧食產量數字表示關注,認為“那些謊言是基層迫於上級的壓力編造出來的。”在廬山上的周恩來對此緘默了。彭德懷罵周恩來老奸巨猾是十分有道理的。(《明鏡月刊》30期) 《明鏡》月刊 第32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5000?apKey=fedd22f528 |
|
Posted: 09 Oct 2012 05:09 AM PDT 《新史記》特約記者 羅安文
谷開來作為律師,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在美國打了一場勝訴的官司,二是為馬俊仁作辯護,強調馬家軍沒有服用興奮劑。 其實,當律師,贏了一場官司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如果場場官司都輸,誰還要你這個律師?就是到美國打官司,贏了,也只是一場官司,說明不了什麼。可見,谷開來並沒有傑奎琳的心胸。 據 報導,事件起源於1986年,大連氯酸鉀廠購買的所謂國際先進設備其實是一堆廢鐵,為此付出的500萬美元無法追回。而美方企業倒打一耙,控告中國方面侵 犯其智慧財產權。美國法院兩次作出缺席判決,索要賠償金達1400萬美元,並欲扣押中國銀行、中技公司等與此無關的在美中資企業資產,引起國內強烈反 應,1997年,北京開來律師事務所派員奔赴大洋彼岸,在美國法庭據理力爭,終於反敗為勝。 ![]() 《勝訴在美國》拍成了電視劇,由濮存昕和江珊主演。 《勝訴在美國》書中說到了這樣一位美國聯邦法院大法官罕徳。他於1993年作出對中國不利的缺席判決,又於1997年,經中方律師力爭,當庭宣佈撤銷自己的錯誤判決。 有人讚揚“開來到底是律師,思路十分清晰,文字的邏輯性很強,洋洋灑灑,沒有說教,很適合閱讀。讀這本書,可以對美國的司法制度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瞭解,如果和中國的司法制度進行對比,那麼讀起來就更有意思了。” 這一事件讓我們明白:薄熙來為了谷開來會不惜動用一切資源。為一場官司出一本書,還拍一部電視連續劇,由當時最紅的明星濮存昕和江珊主演。 至於馬家軍是否服用興奮劑,現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1998 年5月初,第81期《中國作家》刊登了著名作家趙瑜寫的40萬字長篇報告文學《馬家軍調查》,作者在為讀者展示一個真實的馬俊仁和馬家軍的同時,也披露了 五年前今日集團以1000萬元購買“生命核能”配方以及生命核能的八種藥名。趙瑜強調,“這部書從醞釀到出版花費近三年時間,我和馬家軍上上下下都有深入 接觸,我的採訪都有筆記、錄音和合同。一旦訴訟法津,法津是公平的,打起官司對哪些人有好處呢?” 那時任大連市長的薄熙來,把馬俊仁當成“愛國體育”的象徵,竭力打壓趙瑜。當時大連街頭掛出了只有文革時才會有的大批判橫幅,很多大連人說:“‘文革’死了,但‘文革’還活著。說它死了,是說它完蛋已22年了;說它還活著,是說它遺毒猶存。” 13年過去,谷開來聲稱發現了“100條不實之詞”的官司始終沒打起來,相反,馬家軍服用違禁興奮劑、亞運會上全軍覆沒,馬俊仁做廣告的“中華鱉精”,早已為國人所不齒,然而,當時谷開來的一番表演卻震驚了全中國,從中她為自己和夫婿賺得了名利雙收。 為 了配合《我為馬俊仁打官司》一書的出版,谷開來接受眾多媒體採訪時說,她作為名律師,《中國作家》和馬俊仁雙方均請到她門下,她先是準備加盟《中國作 家》,繼而發現《中國作家》不大對勁後,義無反顧地站到了馬俊仁一邊。不過,事後這過程被《週末》報載文指為子虛烏有。她還說:“我隨時可以向法院遞交訴 狀,但我沒有急於這麼做。……我希望趙瑜沖著我來,而把馬俊仁從這場官司中解脫出來,去幹他的體育事業。”當時她的這番言論誤導了很多人,還把她當成愛國 的正義律師。 當時就有很多律師站出來說,谷開來的行為嚴重違背了律師的最基本職業道德,作為律師,她沒有為馬俊仁幹 任何一件事,因為她書中只有感情的宣洩,沒有理性的證據,只有道德評價,沒有法律分析,她扮演的角色只是作家,而不是律師。她在書中卷首提到她接受“兩邊 委託”,然而按照法律,同一案件同時接受雙方當事人的委託是違反律師法的,聰明的谷開來當然並沒有真的代理馬俊仁的案子,她只是利用馬俊仁的名氣給為自己 賺錢賺名而已。 1999年香港雜誌刊出一篇《薄一波兒媳開來與馬俊仁的一場鬧劇》的文章,揭示谷開來只出書不出庭的鬧劇本質,引發大連政壇震動,薄熙來憤怒地要求大連市委“堅決打擊香港及海外敵對勢力與特務組織的滲透與攻擊”,結果不少無辜者成為犧牲品。(《新史記》 第8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09 Oct 2012 03:12 AM PDT ![]() 图片存档:艾兰娜•宫维∙穆海 法广(RFI)作者 法广 从巴黎中转回国的中国驻非外交官对法国海关“指纹”“正面头照”等繁琐的边检规定很恼火。负责海外法国人事务部长级代表艾兰娜•宫维∙穆海8日在北京表示说:法方准备设法说服其他申根国家,争取对外交官免提供指纹的手续。 宫维∙穆海表示:中方希望做出解释,表明生物识别签证没有针对中国人,也绝没有侮辱人的初衷,法方这样做不是要阻碍中国官员自由通行。法国外交部属下海外法国人事务部长级代表补充说,她认为,应该姿态高一些,向中国人做必要的解释。 8日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消息报道:近来,中国方面明显收紧对法国公民申请中国签证的政策。宫维∙穆海认为,法国人获中国签证增加难度的原因所在是中国在回应巴黎机场推行的生物识别护照。宫维∙穆海认为,中方的回应可以看作是一种“反击”。她补充说,法方所做的没有获得对方的理解。 负责海外法国人事务部长级代表艾兰娜•宫维∙穆海最后表示:中方给出的信息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她说:法方尽量会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去做,但同时法方也希望有同样的回报,不然事情就会逐步升级。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09 Oct 2012 03:11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车祸致死人数「全球第一」的中国,在刚过去的中秋和国庆双节黄金周结束,八日长假期间,全国共发生六万八千多宗交通意外,导致七百九十四人丧生、二千四百多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三百多万元人民币(折合约130万欧元)。公安部指出,长假期意外频生,主要是由于超速及疲劳驾驶。 有关数据吓人,但实际已比中国车祸致死日均数量少。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后,近十数年来均蝉联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国家,由2001至03年,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十万人;由05年起,死亡人数由近十万人一直逐步下降,至2011年,死亡人数减到六万二千人,每日平均有一百七十人死于车祸。而今年八日长假期间,平均每天「只有」近一百人死亡。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可能要归功于去年推行的醉后驾驶罚则加重和严格执法。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占的市场分额低,但死亡人数的比率却甚高,以2009年为例,中国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而酒后驾车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罪魁之一。在2011年起推行醉驾罚则后,死亡人数由09年的67759人死亡,降至2011年的6.2万人。 不过,有关死亡数字仍比拥有更多汽车的国家高,例如日本拥有七千多万辆汽车,车祸死亡人数是4611人;美国拥有2.85亿辆汽车,车祸死亡人数是4.2万;而中国拥有的汽车数量只及美国的36%(1.04亿辆),但死亡人数却比美国多48%。 要求增加罚则的政协委员陈建功分析,中国交通意外事故死亡率高踞不下的最主要原因,是交通违法责罚太轻。例如闯红灯,中国是警告或二百元人民币(折合约25欧元)以下罚款,而日本和美国除罚款外,均有入狱告吊销驾驶执照的罚则。至于超速和疲劳驾驶,中国亦只是罚款了事,毋须受牢狱之苦。 为进一步防止车祸,公安部8日宣布,明年起,实施新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司机闯红灯将由罚3分改为罚6分;「学神」须由有三年以上驾驶经验人士陪同;未悬挂或者不按规定安装号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疲劳载客、吸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记分由6分提高到12分,即可直接吊销驾驶执照。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09 Oct 2012 03:05 AM PDT 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表示,中国政府已认识到,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存在问题。有关部门正在听取意见,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
据德国国际通讯社报道,中国计划对劳教制度进行改革。周二(10月9日),国务院发布《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中国政府已认识到,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存在问题,对"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有关部门正在听取意见,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 根据中国现行的劳教制度,当事人可能在不经法庭程序的情况下被关押数年,这一做法在国际上引起尖锐的批评。两个月前,重庆"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因转发时政评论和政改文章等,被彭水公安局判处劳动两年。此事经多位维权律师在微博上报道转发后,引起公众强烈争议。 事情的背景是,今年8月9日,多位律师和成都专栏作家何三畏在微博上发出一张重庆市彭水县公安局的劳动教养通知书,内容为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因为在其QQ空间、腾讯微博上以转发或发表时政评论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言论和信息,计有一百多条,因此被彭水市公安局劳教两年。时间从2011年8月18日至2013年8月17日。至此,薄熙来主政期间重庆又一劳教案浮出水面。早在去年4月,重市另一网友方洪曾因骂薄熙来是"一坨屎"而被劳教。 任建宇2009年7月于重庆文理学院毕业,当年获重庆市选派到彭水县郁山镇担任大学生"村官",后被录用为公务员。劳教书指他从2011年4月至8月多次发表"负面言论和信息"、"鼓吹西方政权模式;攻击执政党、政府,煽动网民颠覆国家政权"。何三畏表示,目前任建宇正在涪陵劳教中。 此事曝光后,很多网友认为:"如果按此标准,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可以判处劳教"、"这是一种思想审判"。新浪微博认证"新闻周刊"主笔"章文的文章"表示:"湖南唐慧刚刚脱离牢笼,又曝重庆任建宇失去人身自由,仅仅是在微博上转帖、发帖,即被劳教2年。我感到愤怒并呼吁公民集体反对的同时,也想正告执政党,劳教制度早就不合时宜,侵犯人权,与文明社会相悖,已成众矢之的,应尽早废除。 " 8月13日,《纽约时报》中文版发表财经评论员王强文章"法外之法",指劳教教养制度起源于前苏联,上世纪50年代中共在发动"肃反"运动中逐步引进和建立起这一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巧妙之处在于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将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部分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2010年,律师滕彪在为维权人士曹顺利劳教案代理时,指"劳动教养制度违反人权条约、违宪、违法、侵犯人权。";近年越来越多的法学家和律师指,劳教已经成中国当局对付异见人士和访民、法轮功练习者的利器,不久前,湖北维权人士肖勇因声援李旺阳被判劳教1年半。 "刘晓波也曾被劳教" 2010年,中国律师魏汝久曾撰写《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报告(2010)》。报告称,劳动教养成了一个"筐",什么样的违法行为都可以装。 魏汝久向德国之声表示,劳教制度的功能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变异,其长期关押的功能,被人为滥用,成了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法治'自留地',甚至衍生出公安机关巨大的经济利益空间。他指出除了尚不能构成犯罪的轻微行为被判劳教外,异见人士、访民等也成为当局主要的劳教对象:"主要是对付政治异见人士,比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就曾被劳教过;劳教也大量对付上访人员,很多地方的标语就写着'第一次训诫,第二次拘留,第三次就劳教',如果是到外国使领馆门口去'上访'就直接劳教。" "劳教制度是一具司法的僵尸" 早2007年年底,中国法学家江平、贺卫方及茅于轼等学者、律师69人联合起草关于"对劳动教养进行违宪审查和废止"。贺卫方批评劳动教养制度带有明显的"权力特征";多名法学学家从2003年起就呼吁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中国媒体人北风表示:"劳教制度岂是想废就废,华北东北多数劳教所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是法轮功练习者,多的一半以上;南方多是赌博吸毒的,明码标价,所外执行用钱买,最低价都要八千一年,更不用说还是免费劳动力,制度后面就是数以千亿计的利益链。" 对此魏如久也表示支持取消劳教制度:"它是一具司法的僵尸,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消失了,劳动教养制度应该取消和废除。但在中国想取消这个制度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取消不了就把它司法化,不是公安机关自己来决定,要到法院进行听证。"他也披露通过他的调查,劳教执行过程中存在大量侵犯人权、酷刑甚至至造成非正常死亡现象。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09 Oct 2012 03:01 AM PDT 德国东部一万多名学生因食用校餐而出现中毒反应。现在被证实,校餐中提供的从中国进口的冷冻草莓中含有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诺如病毒。现在就是否继续进口此类食品引发了大量争论。 德国绿党主席厄兹德米尔(Cem Özdemir)对德国东部发生的大规模校餐中毒事件发表评论时说:"这些学校周边地区的新鲜水果贵得买不起,所以得从几千公里外的地方弄来这些廉价的有害食品吗?这简直就是一桩丑闻!" 厄兹德米尔提出,每个学校的食堂都应该从当地购买新鲜的食材烹饪。而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向学校的食堂提供补贴。 地区性和全球化之争 本地产的水果和蔬菜可以防止青少年感染肠道疾病吗?德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食品观察"(Foodwatch)的发言人吕克(Martin Rücker)对此表示怀疑。他说:"世界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如果单纯是因为卫生条件差引发的疾病,那么无所谓这些食物产自何地,无论是产自中国,产自西非还是产自德国当地,都有可能出问题。" "食品观察"组织常常向食品工业提出批评性建议,要求无论来自何地的食品都应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食品厂家应该让消费者毫无后顾之忧地放心购买和消费。 本地出产质量更优 不过吕克也表示,毫无疑问,本地种植的季节性农产品整体来说质量优于长途运输和冷冻保鲜的进口农产品。 德国农业部长埃格纳(Ilse Aigner)也认为,消费者最好购买季节性的本地产食品。作为负责德国食品、农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的农业部长,埃格纳计划打开一扇"农产品来源之窗",让消费者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产自何地,这样做也能增强消费者购买本地产新鲜食品的意识。 埃格纳也强调,一些消费者应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现在在德国的超市几乎全年可以购买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这些蔬菜水果产自世界各地。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哪些蔬菜水果本应产自哪个季节。 诺如病毒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 质量牌迎战价格牌 "食品观察"组织发言人吕克强调说,涉及到中小学校餐营养质量问题尤其不能被忽视。"如果我们谈合理的饮食,谈如何教育青少年合理膳食,那么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他批评说,人们总是强调价格优惠,而忽略了向学校供餐时的食品质量。 低工资支撑下的大规模生产 现在被检测证实含有诺如病毒的中国产冷冻草莓同样就是低价食品。中国已经成为向德国出口冷冻草莓的第二大出口国,主要原因就是在价格上中国享有很多竞争者无法比拟的优势。 吕克说,是否应该购买中国产冷冻草莓主要取决于政治观念:"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展开一场讨论。特别是像学校这类公共机构设施,是否应该支持那些工作条件差、工人工资被大幅压低的国家?" 作者:Helle Jeppesen 编译:洪沙 责编:谢菲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09 Oct 2012 02:57 AM PDT 朝鲜警告说,它的导弹可以打到美国本土。两天前,韩国说,它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韩国增加其弹道导弹的射程。朝鲜国防委员会的发言人星期二通过国家媒体说,朝鲜拥有的战略导弹部队不仅可以打击美国本土,而且还可以打击韩国、日本和关岛的美军基地。 朝鲜被认为正在研制洲际弹道导弹,但是还没有试验成功。专家说,朝鲜的导弹虽然具有打击韩国和其它附近邻国的能力,但是打不到美国。 这是自从美国和韩国星期天宣布达成增加韩国导弹射程的协议以来朝鲜第一次做出公开反应。美韩协议允许韩国把其导弹射程增加两倍,以防御掌握核武器的朝鲜可能发动的攻击。 美国之音中文网 |
|
Posted: 09 Oct 2012 02:50 AM PDT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一些接近中共的人士表示,中国面临着经济不振、民众不安情绪深化等社会问题。中国新领导层 如果不推进改革,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危机将会威胁执政党的政权。
路透社说,眼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为13年来之最低;与此同时,民众对腐败的憎恶、抢占耕地行为以及民众福利付之阙如等因素已经导致社会紧张度加大,进而引发抗议。一些接近中共的人士以带有紧迫感的呼声警告说,这些问题有可能导致一个动摇中共政权的危机。 美国博尔州立大学荣誉教授、经济学家郑竹园表示,路透社所说的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中国也的确需要推进改革,但是中国的问题还没有严重到爆发革命的程度: “(路透社所报道的)这些问题都在,而且相当严重,但是还没有到爆发革命的阶段……我倒不赞成激烈派的改革。” 郑教授表示,在他看来,下届中国领导层将以稳重的方式推进改革: “习近平这个人看他的相貌倒是那种稳重派,不是那种激烈派。他恐怕不会大刀阔斧(搞改革)。”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家徐滇庆教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介绍了以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奥森命名的经济学上“奥森铁律”:如果没有危机,既得利益集团就不愿意改革;危机是改革的必备条件。徐教授说,中国社会的矛盾已经暴露出来了,因此改革是必要的;但是他也说,改革不要走极端: “既得利益集团和民众之间的冲突达到一个不可协调的程度,并不断爆发为危机,这就警告执政党、执政集团: 老的模式延续不下去了。” 路透社说,改革派人士敦促习近平实行的改革包括削减国有企业所享有的特权。郑竹园教授对此表示同意;他说, 在某些工业领域,“国退民进”有利于反腐: “为了防止贪污腐化,应该减少国营企业,增加民营企业。” 徐滇庆教授则表示,中国改革的当务之急包括税制改革:“用税制调节贫富差距: 收入多的多缴税,收入少的少缴税。” 路透社援引中共中央党校校刊《学习时报》 编辑邓聿文的话说,“你不能在十年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但是你可以着手进行为老百姓所急需的改革。”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
|
Posted: 09 Oct 2012 02:41 AM PDT 《內幕》記者胡立/作為當年“民主牆運動”的揭幕者,旅居紐約的中國著名詩人黃翔多年來堅持以人文創作的方式喚起世人對“六四”事件、對中國民主化的重視。對《內幕》表示,中國與全球最需要的是人文精神的變革,他沒有個人政治野心,只想維護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公民權。 貴州民主人權遙遙領先 23年來,“六四”在中國一直是禁忌話題,但總有一些人、一些團體站出來,為“六四”發聲。2012年5月28日,貴州貴陽市一批民眾在人民廣場,拉開寫著“八九”、“六四”、“要求追查兇手,停止政治逼害。強烈要求釋放良心犯陳西”等字的橫額,公開紀念“六四”23周年,引來數百人圍觀,也受到海外關注。雖然活動的兩個多小時間未受到中國政府的阻撓。但事後包括糜崇彪在內的幾位貴州維權人士均被逮捕或強制旅遊。 作為當代中國大陸“地下文學”創作最早和最豐的自由詩人黃翔,與貴州有很深的淵源。1941年出生的黃翔,為湖南省桂東縣人,土改時,黃翔一家被劃為“官僚地主”,15歲時,黃翔由叔叔接到貴陽生活,進入機器廠當學徒,1958年,黃翔開始在貴州文學期刊《山花》上發表詩歌,詩作曾選入同年全國詩選,並參加中國作家協會貴州分會,成為最年輕的作家協會會員。1969年,黃翔創作了著名的《火炬之歌》,至今創作、著書不斷,其中的《黃翔禁毀詩選》由明鏡出版社出版。 黃翔對《內幕》指出,今日貴州會出現紀念“六四”的活動,與貴州的歷史、文化、地域都有關係,“天高皇帝遠”的貴州,從過去到現在,在政治、思想、文化上都有堅持的精神,堅決維護人類良知、精神自由、生命的獨立發展。 黃翔表示,貴州在中國民主人權的歷史上,不論是精神還是作為,都是遙遙領先的,這次的事件顯示了,貴州依然還有這個傳統,這些人不只紀念六四,還提出打倒專制的口號,這樣的精神難能可貴,黃翔認為,當年他5度上北京,以及現在貴州的紀念活動,都是因為思維意識的超前。 報導貴州“六四”紀念活動的維權網指出,自從2011年12月26日貴州異議人士陳西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十年徒刑以後,貴州民眾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在專制體制下,老百姓的生存會越來越艱難,活動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參加,說明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清晰認識到了這一點。 即使身在海外仍相當關注中國民主發展的黃翔,在2012年6月3日紐約時代廣場“六四”23周年活動上,朗誦了他的《不你沒有死去》和《中國你不能再沉默》兩首詩歌,黃翔對《內幕》表示,過去參與“六四”紀念活動時,他見到的活動者大多是民運人士,或曾經歷親身“六四”者,但現在卻看到很多年輕人和大陸旅客出席紀念活動,黃翔認為,雖然因為訊息封鎖,讓他們對“六四”不了解,但越來越多人想知道當年究竟發生什麼事。 1978年10月開始,黃翔5次從貴州到北京推展民主運動,黃翔回憶,當年他們上北京,是抱著一去不回的赴死精神,“我身為詩人、作家,如果不許我發表自己的作品,在言論自由的精神下,我就要自己發表,最好的辦法就是衝進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 黃翔等人的行動,醞釀出一股追求自由、民主、人權、反專制的氣氛,揭開了“民主牆運動”。 2012年6月3日,在紐約時代廣場紀念六四大屠殺23周年集會上,黃翔朗誦他的詩歌《不 你沒有死去》和《中國 你不能再沉默》。在黃翔身後為他舉話筒的人為現場坦克的雕塑家和當天行為藝術的表演者陳維明先生。(黃翔提供《內幕》) |
|
Posted: 09 Oct 2012 02:38 AM PDT 中日韓三國主權糾紛引發的經濟風險也成為年會熱門話題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年會周二(10月9日)在日本東京開幕和仙台開會。 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和世界銀行總裁金墉出席外,全球188個國家的財長與央行行長、超過200個民間金融機構首腦和學者、市民團體代表等也預定參加這個為期6天的年會。 中國財長謝旭人和央行行長周小川也預定出席,不過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主要行長都宣佈缺席會議。 《日本經濟新聞》周二分析說:「這是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國有化以來,中國再三停止參加日本金融機構等主辦的中日經濟交流活動的延續。」 分析認為:「謝旭人和周小川預定出席,可能是為了展示中國的存在感,並謀求在各大銀行行長缺席年會的狀況下取得姿態平衡。」 全球憂慮 這次年會的最大議題依然是歐洲債務危機,並由歐洲危機引起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等應對問題。 周二在年會開幕的「東京國際論壇」會場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宣佈調低2012至13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預測,理由是今年歐洲0.4%負增長「是世界經濟最大風險」,並對新興國放緩經濟增長速度表示了警戒。 而中日韓因主權糾紛引起的新經濟風險也正成為話題。 拉加德一周前在華盛頓對日本記者團提出「憂慮中日兩個牽動世界經濟火車頭的國家對立,會對世界經濟復蘇產生惡劣影響」的看法。 她呼籲中日兩國以「寬容的精神」靠近、消除摩擦。 年會以外還有預定的小規模會議,例如主要7國(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援助正趨民主化的緬甸國際會議、援助中東民主化「茉莉花革命」的國際會議等。 中日韓三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是否接觸、討論地區經濟是三國目前能不能迴避經濟對立的焦點,尤其是日本能否獲得中國緩和制裁也是一次契機。 日本投入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每三年一次在總部以外的國家召開年會,這次原定在埃及召開,由於中東局勢不穩改到日本,成為1964年以來日本再次舉辦該年會。 新上任的日本財務大臣城島光力對主辦年會說:「當世界經濟蒙上一些陰霾時,日本希望更進一步展示貢獻的姿態。」 日本發動了近年最大力量投入主辦會議,除了把東京千代田區皇宮對面的東京國際論壇會場打造成國際金融盛會舞台外,周二還刻意把為期兩天的「防災與開發」會議設在去年3·11東日本大地震的災區東北仙台市,以加強國際對日本抗災復興的印象、游說與會各國積極投資防災事業,安心生活才能維持經濟安定增長的日本政策。 日本還組織了年會旅遊團等,接待與會者參觀,謀求開拓日本市場。日本各地特產品也運到會場附近,伴隨聞風而來的日商與外國商人,也形成一種交易會風貌。 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視線越過這些表面,周二已指出日本準備把消費稅由5%增加到10%的目標不夠,不足以構築稅制與社會保障健全的關係。 BBC中文網 |
|
Posted: 09 Oct 2012 02:27 AM PDT (中央社台北9日電)大陸官方今天表示,中國大陸司法改革一直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自上而下改革;目前大陸現行司法體制,與國情相適應。
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午舉行記者會,發表首部「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記者詢問大陸司法體制改革是否缺乏突破或存在自上而下改革?大陸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姜偉做以上表示。 姜偉宣稱,大陸司法改革不是否定性改革,並非把現行司法體制推倒重建,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體制的自我完善與發展」。 他說,大陸司法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是探索過程中的問題,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一種新型司法制度,在世界上沒有現成模式可遵循。 姜偉認為,大陸現行司法體制,總體上與國情相適應。 對記者詢問目前有人用西方法治理念和司法模式來衡量大陸司法改革?姜偉稱,「中國問題,只能用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法解決」,一味照搬照抄外國經驗和制度,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他又稱:「我們注意到,不少發展中國家移植發達(已開發)國家的司法制度,並未帶來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姜偉說,世界上沒有最好的司法制度,只有最適合本國國情的司法制度。 至於港媒指大陸司法制度改革容易存在自上而下改革的現象,姜偉則指出,自上而下改革,是「各國司法制度共同遵循規律」。 他說,若倡導自下而上改革,地方的改革實踐突破現行法律,會損害憲法和法律權威。 姜偉指出,大陸司法改革一直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從國家層面加強司法改革的統一領導協調,不是由某一司法機關可以主導司法改革。1011009 |
|
Posted: 09 Oct 2012 02:25 AM PDT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大陸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等十大歷史文化名樓,預定今年11月聯合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
中新社引述滕王閣管理處辦公室主任羅敏宏談話說:「我們已經接到通知,目前正在籌備,但具體情況要等下月初召開的名樓大會上才能確定。」 報導指,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大會每年舉行一次,今年11月初將在湖南長沙舉辦。 滕王閣(南昌市)、岳陽樓(岳陽市)、黃鶴樓(武漢市)、鸛雀樓(山西永濟市)、蓬萊閣(山東蓬萊市)、大觀樓(昆明市)、閱江樓(南京市)、天心閣(長沙市)、鐘鼓樓(西安市)、天一閣(寧波市)等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屆時將共同申報聯合國物質文化遺產。 報導說,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東岸,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它在三樓中最早天下揚名,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這篇報導指出,大陸至今已有40處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011009 |
|
Posted: 08 Oct 2012 09:29 PM PDT 據人民日報援引「阿拉伯新聞網」報道,因遭到國民議會的不信任投票,利比亞總理沙古爾當天被迫辭去總理職務,從而使利比亞不得不在未來的3至4周內重新進行總理選舉。與此同時,利比亞南方等地亂象不斷,地方衝突依舊。阿拉伯媒體認為,這些事件折射出眼下的利比亞仍未擺脫戰爭的濃重陰影,利比亞的政治局勢短期內難以恢復平靜。沙古爾是9月12日被國民議會選為總理的。 10月7日,利比亞國民議會就沙古爾提交的政府成員名單進行表決。最終,在利比亞國民議會全部200個席位中,有44人支持,125人反對,17人棄權,另有14人未參加會議。 沙古爾提交的「應急政府」成員名單由10人組成,包括副總理哈拉曼尼以及國防部長、外交部長和司法部長等,沙古爾本人兼任外交部長。議會否決的原因,一是名單上的人員並不能代表國家的各個地區,二是其中不少人的能力遭到質疑,甚至一些人還被指責「行為不端,涉嫌貪污腐敗,無資格擔任部長」。 這已經是沙古爾第二次向國民議會遞交政府成員名單。第一次遞交是在本月3日,當時政府成員有26人,副總理3人。利比亞國民議會4日投票,認為這一名單「過於龐大」,而且「沒有體現合理的地區代表性」。國民議會主席馬賈裡亞夫當天宣佈,沙古爾應重新物色新政府部長人選。 埃及《金字塔報》分析認為,雖然卡扎菲政權被推翻,但當前的利比亞並不太平,依然面臨如何盡快恢復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嚴峻考驗,尤其是在原有的社會生態結構被打破之後,固有的矛盾和問題一覽無遺地暴露出來,各種勢力重新分化組合,或明或暗地進行博弈,使得利比亞的形勢更加複雜和撲朔迷離。 「中東在線」新聞網站撰文指出,沙古爾雖然是卡扎菲倒台後誕生的第一位民選總理,但他顯然沒有實權,難以駕馭錯綜複雜的局面,尤其是他的「婆婆」太多,國民議會無疑是最大的一個。他兩次提交政府成員名單,但兩次遭拒,特別是第二次剛提交幾分鐘就被駁回,顯然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意味。 利比亞原本就是由眾多部落和地方勢力組成的一個「馬賽克」般的斑駁複雜的社會。有阿拉伯媒體指出,卡扎菲統治時期,這些「馬賽克」圖案還能被強行拼湊在一起,而在卡扎菲被殺後,利比亞社會的「馬賽克」便四分五裂。現在,各地方勢力和部落都有著不同的政治和經濟訴求。因此,在沙古爾第一次提交政府組成名單後,近千名來自祖瓦拉和扎維耶等地區的示威者就包圍了利比亞國民議會,抗議政府職位分配不均,要求沙古爾「引咎辭職」。 沙古爾7日還發表電視講話,呼籲國民議會能夠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肩負起使命」,使利比亞「渡過難關」。他說,自己面臨國內多種政治勢力的強大壓力,最終精選出10人組成的這一名單,名單「不帶任何地方主義色彩」。 有分析指出,利比亞中央政府的軟弱無力將進一步助長地方軍閥的囂張氣焰。利西部城市拜尼沃利德至今仍處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外,目前正受到來自米蘇拉塔等地民兵組織的圍攻。 與此同時,利比亞南方幾個部落武裝也因為爭奪幾條走私通道的控制權而不時爆發衝突。來自米蘇拉塔的國民陣線黨成員穆罕默德·阿里·阿卜杜拉說:「我認為許多民兵組織都在利用當前的權力真空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這樣的後果是非常非常嚴重的。」 香港 文匯報 |
|
Posted: 08 Oct 2012 09:03 PM PDT
|
|
Posted: 08 Oct 2012 09:02 PM PDT |
|
Posted: 08 Oct 2012 08:10 PM PDT (中央社記者吳顯申香港9日電)中國大陸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表示,目前大陸經濟成長的外部環境十分嚴峻,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不斷加強,大陸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周小川在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中國金融」雜誌撰文表示,人行在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進一步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並致力爭取在金融改革發展的各個領域取得新突破。1011009 |
|
Posted: 08 Oct 2012 08:08 PM PDT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8日專電)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今天發表外交政策演說指出,中國大陸近期表現的獨斷行為造成區域不寒而慄,美國盟邦需要更多來自美國的領導和支持。
羅姆尼(Mitt Romney)在維吉尼亞軍事學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首度發表外交政策演說,議題主要抨擊總統歐巴馬的中東和穆斯林世界政策,以及美國逐漸失去世界領導地位。 羅姆尼指出,在歐洲,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Putin)成為年輕民主國家的陰影,美國在歐洲的傳統友邦則聽到美國外交主軸轉移,而在亞太區域,中國大陸近期獨斷的行為,也令區域國家不寒而慄。 羅姆尼相信,如果美國不出來領導,與美國利益和價值相左的其他國家將會出頭,世界將會更趨黑暗,美國本身和盟友都將在陰影之下。 他表示,美國的全球友邦需要更多來自美國的領導,包括更多道德支持、安全合作、經貿交流、建立自由社會與促進經濟繁榮的協助。 華府外交界認為,羅姆尼的外交政策和總統歐巴馬的主張有差異,羅姆尼提出異於民主黨的新模式,強調在阿拉伯民主運動採取更積極參與的角色,在面對中國大陸崛起和俄羅斯在歐洲的行動,以及軍事支援區域盟邦,立場要更為強硬。1011008 |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明鏡新聞網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10 Oct 2012 10:55 AM PDT |
|
Posted: 10 Oct 2012 10:55 AM PDT |
|
Posted: 10 Oct 2012 06:16 AM PDT (主持人:陈奎德;座谈人:盛雪女士: 加拿大华裔作家、记者) 陈:盛雪你好。 盛:奎德好。听众朋友好。 陈:各位朋友,今年是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周年。在这个时候,我们回顾一下中国这一百年的历史,确实是五味杂陈,中国历史在这一百年当中可以说是灾难深重,不堪回首。 这主要在于这一百年历史,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很多方面是一片空白,或者说根本就是“伪史”;所以,重新书写中国历史,重建中国历史是任重道远的事情。 我们先请盛雪女士谈一谈你眼中的关于百年中国史的概况。有请。 盛: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我们看到,不单单在中国大陆,包括在台湾、香港、甚至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都有很多辛亥革命百年的纪念活动;但是,我想,如果根本的核心问题不解决的话,实际上,这些单纯的纪念形式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仅仅是流于形式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这一百年历史?回过头去看,我们确实发现,中国的百年历史,特别是中国大陆的百年历史,是完全需要重建的。这段历史不重建的话,它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朝什么方向前进?前景如何? 这一百年中,中国历史有许多次断裂,还不单单是断裂,甚至还有许多被涂抹、改造、歪曲、甚至有很多虚伪的、虚假的历史,很多历史是在血腥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假历史”。 即使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认同,中国社会一定要走向民主制度;可如果整个中国社会、中华民族是在这种虚假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一个新制度,要在这样被歪曲被扭曲的基础上传承历史的话,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传统在哪儿?中华文化在哪儿?中国文化的精髓、历史连接点在哪儿?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疑问。所以,我想,值此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时候,确实也等于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这百年历史。 陈:对。 大家都注意到今年有很多纪念活动;但是,正如盛雪女士刚才讲的,这些纪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我们如何看待、如何实事求是地面对真正的中国历史,特别是如何书写中国大陆的这一百年历史?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盛:尤其是在过去的60年时间里,中共完全把历史割裂开,代之以许许多多虚假的东西。随着历史的断裂,那些能够与历史共存的东西,比如,精神、文化、价值、信仰、基本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整个世界的认知,都受到了直接地影响,都发生了断裂。 我相信,甚至可能不仅仅上述这些东西停滞了,还包括社会思想、人文理念、礼仪诚信,甚至包括今天我们对民主的追求、宪政建设等方面,可以说不仅仅是停滞,而是倒退。过去60年,在中共这种愚民、奴化、高压迫害之下,中国大陆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了思考能力,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所以,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契机,让我们去寻找真实的百年中国历史。 陈: 关于虚假历史问题,我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是很多大陆人从小到大都知道的一段历史——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那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一段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可中共对这段中日战争问题的描述,居然几乎全是谎言。 中共说抗日战争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抗战主体的民族抗战。可是,现在大家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这完全是谎言。共产党在这场战争中起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微不足道,主要还是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战,而这场抗战在确立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谓1949年“中国人站起来了“ ,”中国在那时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描述也是谎言。实际上,1945年二战结束,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们就废除了历史上被强加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中国作为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作为重要的民族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站起来,也是从那时开始的,而不是1949年。这些都是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他们说的却完全是谎言。 盛:就是由于这种愚民和奴化教育,所以,在二次大战纪念日的时候,才有毛泽东的傻孙子毛新宇讲的那句著名的话,说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爷爷带领全世界打下来的。”这种愚民和奴化教育不仅仅愚弄奴化了普通百姓,就连他们自己也在这种谎言当中渐渐地适应了,也不再有机会寻找真相,看到真相,。 陈:所以,我们中国人要借助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这个契机,重建我们的历史。这是非常重要,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这些年,我们确实丧失了历史,过去是谎言充斥、禁忌丛生的历史;所以,历史必须重建,包括历史真相、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上的灾难。 比如,三年大饥荒。实际上,准确地说应该是五年,象这段饿死了3000多万人的历史原貌等等都要重建。同时,因为中国历史完全是官方书写的,尤其是60多年来,中共官方主导下的历史,把过去对中华民族有着非常重大影响、重要贡献的人物,有些是精英人士,剔除在历史之外,使得中国历史和精神传承出现了一些重大断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的而且非常重要的事情。 盛:奎德,你说得非常对。特别是在1949年中共执掌大陆政权之后,在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中,它主要面对的就是那些有独立思想能力、独立行为能力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他们几乎被赶尽杀绝了。今天,我们面对这种局面,如何去挖掘百年中国的精神脊梁,真的是我们应该面对并且要负起的历史责任。 陈:是。我想讲一下,下个月,在加州旧金山,要召开一个关于“辛亥百年风云人物的学术研讨会暨先贤臧启芳追思会”,这个研讨会完全是民间发起的,主要是由臧启芳先生的后人以及其它一些独立组织一起主办的。我想,这件事是一个开创,将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类似事情发生。我想,要重建历史,各方面的努力,包括学术的、民间社会的努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你在主办这件事上做了很多工作,请你给听众简单介绍一下。 盛:其实,做这件事是我长期的一个心愿。多年以来,我特别希望能将我祖父臧启芳的个人经历和事迹总结一下,介绍给当代的国人。他原来作过十年东北大学的校长,短暂作过天津市市长;不仅如此,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深厚卓越的学识,包括他不媚俗、不被世俗潮流所左右的独立精神和敢言敢行的风骨,是现代中国人特别缺少的。 今年是我爷爷去世50周年,又正好是辛亥百年纪念,所以,我就发起了“辛亥百年风云人物学术研讨会暨先贤臧启芳追思会”这个会议。这当中,当然也有很多其它的思考,比如说,象刚才您说的,这一百年当中,有多少精英人物实际上被强权政治所残害。 这段时间,我自己也阅读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特别感慨于这一点。实际上,以前的中国社会并不是象我们今天这种在思想、文化、伦理,甚至信念这些领域如此贫乏的社会现实情况。以前,中国社会曾经有过一大批精英,有过一批饱学之士,他们有独立的思想能力、行为能力,有方方面面的建树,有很多国学大师。 我在搜索这些资料的时候,也包括从一位现在西班牙的朋友黄河清纂写的一部史纲中,看到很多很多以前根本就没看过的名字。他在挖掘这些人物的历史背景资料时,我特别注意到,当中,许许多多的人都是在1960年代遭受迫害致死的,尤其是1966----1969年期间的死亡数字特别庞大,很多人完全就是被打死的。 看到那些历史资料,我就想,中国社会经历了这样的变故之后,实际上,今天留存下来的,还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是属于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这个群体呢?也许在台湾、在香港、在海外还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如果我们要重建这段历史,就是要重新搭建起中国的精神脊梁。 因为我自己有这样的心愿,所以,就联系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是由《辛亥百年风云人物》编委会、先贤臧启芳纪念委员会、普林斯顿的中国学社和辛亥建国百年庆典筹委会这几个民间团体在筹备这个会议。当中,也有很多非常有趣儿的现象。 我相信,这次由民间发起的活动的确还是比较少见的。有不少人看到消息之后跟我们联系,比如,有一些也算是这百年历史当中某些风云人物之后,他们感慨于现在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述说他们的故事,述说他们先人的历史。 我相信,这个会议会非常有意思、有意义的。 陈:是。这对抢救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近百年来的风华人物,发掘、讲述、研究真实的中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开风气之先。希望传承下去,也能影响一大批人,尤其是让年轻一代,知道我们的历史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的先贤做过哪些事情?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大家知道,中国一个宗教传统不是很深的国家,不是一个以宗教为信仰支柱的国家,中国文化宗教感比较弱。但是,一般人都认为,虽然我们中国人宗教感比较弱,没有一个一神教的宗教作为主要信仰;可是,我们中国人对历史是非常尊重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宗教,我们的历史可以裁判是非,可以判定一个人;百年之后,千年之后,乃至万年之后,都可以作为中国人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盛: 前一段时间,在一个研讨会上,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段话,我最近还看到不少人在引用。您说:中国号称以历史为宗教,极为敬畏;但是,百年中国却丧失了历史,禁忌丛生、谎言充斥,不堪卒读,历史真相、历史精英、历史脊梁等等尽被黑箱锁死,尽被赤潮淹没,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一页。 我想,你说的非常对。而且,如果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究其原因的话;那么,中国今天这个强权政治,毫无疑问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今天抢救中国的百年史,抢救百年的风华人物,可以说,一个是责无旁贷,再一个是时不我待。 陈:是。我们为什么称之为“抢救”?因为有些见证历史的人,见证历史事件或本身就是历史一部分的人物,慢慢地或年事已高,或已经过世,我们再不抢救或整理这段历史,再不重建这段历史,恐怕将来子孙会对我们有很多责难的。 盛:对后代不负责任嘛! 陈:对,是对后代不负责任,对中国的历史也不负责任。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这一代的责任恐怕比其他时代的责任都重;而且,时间也非常紧迫。 盛:是呵,从辛亥革命算起的话,现在年富力强的我们已经是第三代了。如果我们这一代再不说话,再不回头把断裂的历史连接上的话,等下一代,或等再下一代人,再回过头来做这份工作,就会非常非常地吃力。 陈:是啊。而且,现在一些老人的口述历史还可以留存下来;一旦将来他们人去了,这种口述历史就不可能再有了。 盛:对呀。你看,在“反右、文革”这些政治运动中,被迫害致死的人都过去几十年了;现在,他们的后代应该是40、50、60岁这一代人,等这一代人走的时候,恐怕这一段历史就很难接上。 陈:是呵,所以是时不我待,是非常“关键”的时候。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这次会议,有更多的人讲述自己的历史,讲述先辈的历史。这等于是和先辈对话,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建我们的精神道统。特别是在辛亥百年的时候,我们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先预祝这个会议成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 盛:是,是,我们一起努力。 陈:另外,我们重建当代中国历史,其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法统问题,就是中国往何处走?将来究竟是往哪个方向去? 大家也看到了,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异常的,虽然经济上似乎有了起色;但是,在很多方面,在很多国际社会场合,仍被看作另类。所以,中国究竟要往哪个方向走?既是辛亥百年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回顾中国百年历史的时候,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注意到,很多关心中国命运的国人又开始重新思考,好象又回到了一百年前的时候。大家知道,一百年前的时候,有一次重要的大讨论,特别是在知识界,讨论的主题是:革命?还是立宪?当时,有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还有由孙文、黄兴、章太炎、汪精卫等为代表的革命派。 盛:对,最后选择走革命的道路。我也注意到,你今年年初时写的一篇文章----《百年国运 2011新年献词》,这篇文章在网络上的读者是相当相当多的。其中,你也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应该重新思考中国法统传承的问题。 我们知道,法统是中国传统的一个政治概念,是指政权的正当传承来自于哪儿?今天,我们看到,在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范围内,基本是两部分法统的传承。一部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华民国,再有一部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者的区别很明显。 中华民国的法统有它自己的历程,一开始是南京临时政府,1917年至1922年间有广州护法政府,包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3年到1925年改为广州国民政府,后来,传承到南京国民政府。再后来,中华民国政府迁到台湾,屹立到今天,经过民主选举,经过政党轮替,正在成为一个走向民主、趋向成熟的政府,这一点特别重要。 对照地说,另外一个法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实,它的前身最初是叫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际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完全是一个外来的东西,一种并不成熟的社会理论的尝试,被人为地移植到中国社会。其实,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不仅仅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放眼整个国际社会,实际上它已经破产了;但是,今天在中华大地,却仍有那么一个传承于外来理论的政权,一个政治怪胎。现在,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其实,现在中国这个政权完全步向了法西斯一样的意识形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惨痛局面。 陈:对,你概括得很好。今天,到了辛亥百年时,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很多人又开始提出:我们要走康梁的道路?还是孙文的道路?就是说,走改良立宪,还是革命的道路?实际上,今天的中国和辛亥百年前的中国还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后者留下了政治遗产。一百年以前,辛亥革命留下的最伟大政治遗产就是中华民国----百年存在、宪政法统、民主转型。 但她也曾经历两次非常大的危机。一次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这个国家似乎就要亡国了,但最后却战胜了日本,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另外一次当然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以苏俄的援助以及外来的马列主义学说和意识形态横扫大陆,战胜国民政府,国民政府退到了台湾,这也是中华民国的存亡危机。 但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变化,1986和1987 年,台湾废除戒严法,解除报禁、党禁以后,开始走向民主转型的道路,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彻底、完全的民主转型成功的国家。中华民国一百年来就这样存在下来了;而且,现在,还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 因此,我们今天谈这个事情,和一百年前就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有了中华民国这个政治遗产。 1949年,中共在大陆夺取政权以后,也是一个法统,这两个法统之间存在着竞争,可以看出,虽然一个占地很小,一个很大;但是,从真正的合法性,也就是从法统来源的正当性来看,谁是更优越、更先进的?我想,大家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答案。 盛:实际上,法统的传承不仅是一个史实,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相当强烈的人类社会发展坐标。今天,在中国大陆,有基本常识的人都要承认,中共政府仍然是专制极权;而且,在统治方式上也极其残酷,是一个完全不适合于人类生存、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权,仅仅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政权的性质将来一定会完全改变的。 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改变它?从哪里入手? 要实现民主制度,但这个民主制度从何而来?本来,中华民国这个有着清晰的历史发展、法统渊源、现代化道路、文化建设的政权就在我们旁边;而且,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民主制度。它的历史沿革、文化特征,甚至包括具体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是个直接的正面答案----我们应该可以、也应该能够实现这样的民主制度。 陈:它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一个样板。虽然,它身处一隅,一块不是很大的地方;但是,它的政治生存方式、经济生存方式、文化生存方式确实都给大陆的中国人做出了样板。过去,中国大陆的统治者经常说什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传统不适合西方式的民主自由制度,因为,那是外来的”。可是,共产党本身也是外来的。这暂且不说,中共应该看看,同样是由中国人组成的台湾,何以转型成了”西方式的“民主的政治制度? 盛: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己的法统本身就是外来的。 陈:国民政府搬迁到台湾之前,台湾本身早就在1945年时回归中国了,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民主制度和自由经济,而它的文化传承,又是一以贯之的中华文化。我们暂不在理论上批驳,就是在实践上,那里就是中国人的地方,却已经成功地实现了民主转型。中共竟然还再说“中国文化不适合实行民主”。这种论调已经不值一驳了,事实已经请它闭嘴! 比较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49年的共产革命,哪一种更有合法性?现在,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辛亥革命和它创建的中华民国,其价值基础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如果翻译成英文,大体上可以说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价值观念的翻版;同时,加上了社会上流行的“均富”等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些色彩,和目前欧洲一些小国家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是融洽、和谐的。而1949的共产革命,大家知道,已经早已被20世纪的历史进程及社会实践所否决;其共产主义的价值系统,什么“公有制、集体主义、阶级专政、计划经济”等,都是完全失败的。 盛:特别是它的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对社会、对国民实行了一种严酷的统治,在今天的国际社会当中,应该算是最为残暴的制度。 陈:对。从史实、史据来说,1949年后,中共统治之下,上演了骇人听闻的历史悲剧,这在世界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甚至是史无前例的。例如三年大饥荒,人为地饿死了几千万人,历史上没有哪一次灾荒会饿死这么多人;镇反、反右、三年大饥荒、文革、六四大屠杀等等政治灾难,总共造成约8000万人非正常死亡。 而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历程,只从1949年算起,也是很艰难的过程;但是,它确实经过和平土改,经过一系列发展,最后过渡到真正的民主转型。先是经济上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后来,到1987-1988年平稳实现民主转型。 盛:可是,中共政权本身却以更超越人伦底线的做法,来回应大陆国人的这种民主诉求。我们可以看到人伦灾难、人伦悲剧正在中国大陆蔓延,让许许多多的国人求索一个答案:中国要向什么地方去?中国民主化什么时候到来?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其实,应该就象你刚刚讲的,非常直接或走捷径地引入中华民国的这个法统,应该可以作为中国大陆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最重要的坐标、参照系。 从2008年年底开始,在中国大陆,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推动《08宪章》,已经开始更直接地推动、带动国人进行新一轮、新水平的民主化进程的尝试;现在,也有了一个相对多元的竞争格局。 陈:刚才你谈到《08宪章》运动,它是一个由中国大陆知识界发起,绵延到中国社会各阶层,很多人都参与的民主运动。 最近,更因为诺贝尔和平奖要公布获奖者,引起了中国大陆民众广泛地关注,全球也都十分关注。当然,其中的因素大家也知道,主要是《08宪章》的因素,刘晓波先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中国大陆自身发展起来的民主需求和目标指向,以及中华民国的法统地位,都包含在中华民国宪法里面。其对中国大陆政权合法性的质疑也内涵其中,修宪并没有把这点完全改掉,这在未来中国政治发展中将是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产法统也可以和平地去台湾竞争,把共产党的那一套意识形态、宣言或党章弄到台湾去也可以。大家要和平竞争,看什么东西可以得到民众真正地拥护,是合法的,用选举、自由言论和制度竞争来决定政党地位问题。总之,要进行和平地民主竞争。 盛:我想,一个民主制度取代一个专制政权是整个历史的趋势;但是,一个专制政权重新嫁接到一个民主社会,还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即使共产党想去台湾和平竞争也不会成功。 现在,我们面临的局面是:如何促成中国社会竞争格局的形成、出现?现在,共产党政权本质上一直采取负隅顽抗的态势,甚至,在社会上,不肯放弃完全控制任何一个角落的企图;最后,就会使越来越广泛的民众起来,维权抗暴。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形势出现。 现在,到底有哪些人或组织,能成为主导力量,积极推动,使这个可能危险动荡的社会安定转型过程,顺利地走向民主化? 陈: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到,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民,过去,在台湾的同胞确实和中国大陆相隔了将近半个多世纪,后来,才逐渐接触起来,才有了某些经济上的联系等等。但是,中国大陆制度体系和台湾的非常不同;而且,大家也感受到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完全不同。所以,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国民总有一种“大家互不干犯”的愿望和感受。 盛:是一种感性诉求。 陈:这种诉求,我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事情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台湾人说,我不想折腾,你过你的共产党的日子,我过我的民主生活好了。但是,如果中国大陆这个政权体系不转型,你看,1000多枚导弹就是对着你的;而且,天天不忘通过武力,通过暴力来征服台湾,中共从来没有放弃过这种诉求。所以,如果中国大陆的政权性质不改变,台湾的安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盛:台湾独善其身的空间是非常小的,而且,中国大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会在国际社会上进一步挤压台湾的生存空间。如果中国大陆继续有一个独裁专制的政权存在,那么,台湾的民主是完全没有保障的,台湾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是没有保障的。 陈: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盛雪女士,谢谢各位听众。 盛:谢谢奎德,谢谢听众朋友。 |
|
Posted: 10 Oct 2012 06:04 AM PDT ![]() 香港新一届立法会就职-资料照(美国之音 黎堡拍摄) 美国之音黎堡 香港 —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立法会宣誓就职。多名议员在宣誓时高喊反对中共政权的口号,但没有被阻止。 宣誓仪式10月10号星期三在去年落成的新立法会大楼内举行。70位议员按照他们在立法会任期长短和姓氏笔划的排列顺序,逐个走上前台宣誓就职。 指定的誓词包括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多名泛民主派议员在宣读誓词时,刻意大声但分拆念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但以微弱的声音读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抗议他们所说的中央政府对港人治港的打压。 人民力量议员黄毓民在宣誓时以咳嗽声代替“共和国”三个字,并高喊不要共产党统治和打倒港共等口号。人民力量的另一位议员陈伟业手握孙中山的肖像,缓步走到宣誓台前,高喊人民万岁和民主潮流不可挡等口号。社会民主连线的梁国雄身穿“平反六四,还政于民”的黑色衫宣誓,并三次高喊释放刘晓波的口号。主持宣誓仪式的立法会秘书处没有阻止议员的抗议。 议员宣誓就任后,大会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上届主席曾钰成担任新一届立法会主席。一些议员抗议曾钰成当选,要求他交代自己究竟是不是中共党员。 新一届立法会比上届多出10个席位。在全部35个地区直选议席中,一直主张全民直选所有议席的泛民主派只赢得刚刚过半的18个席位。在35个功能组别议席中,泛民只获得9个议席。由于民主派阵营掌握的议席超过三分之一,他们仍然有能力阻止重大法案的通过。 香港主权回归中国15年后,目前正面临与中国大陆融合带来的政治和民生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选民普遍关心的议题包括洗脑式的国民教育,大陆来港人士对本地资源造成的压力,房价居高不下以及贫富悬殊。建制派和泛民主派议员都声称自己的政纲代表大多数人的民意,有能力带领香港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和自由。 |
|
Posted: 10 Oct 2012 03:38 AM PDT 作者 尼古拉 根据路透社10月9日周二发自北京的消息,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分歧的负面影响现已显现。日本丰田汽车(Toyota)九月份在中国的新车销量比去年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了近49%。 日本丰田汽车在北京的发言人(Tokanori YOKOI)还进一步指出,丰田和它的两个中国伙伴九月份共售出四万四千一百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减少48.9%;而在今年头九个月中,丰田总共售出六十四万零二百辆新车,同比增长4,6%。日产汽车(Nissan)九月份在中国的新车销量为八万八千二百四十九辆,比去年2011年同期也下降了34,6%;而在今年头九个月中,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销售总量同比则下降了0,4%。 日本共同社周二也报道上述消息,但来自东京的消息说,日本三大汽车厂商丰田、本田(HONDA)和日产当天公布的9月份在中国新车销量显示,除丰田销量大减48,9%以外,日产销量减少了35.3%,本田销量减少40.5%。与此同时,铃木汽车(Suzuki)也于10月9日周二对外宣布,9月份在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为16,020辆,较去年同期下降42.5%。 在此之前,日本汽车制造企业中的三菱汽车(Mitsubishi)与富士重工(FUJI)已在10月5日周五对外宣布,三菱汽车9月份的销量为2340辆,同比减少62.9%。富士重工的销量为1857辆,同比减少64.5%。马自达(MAZDA)也减少34.6%,为13,258辆。至此,日本汽车九月份在华销售的整体情况现已出台,周二公开的数据证实,中日两国发生钓鱼岛主权争纷后,中国民众反日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造成日系汽车的销量急速下滑,并对日本汽车工业造成冲击。 同样是就日本汽车9月份在华销量大幅下降一事,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周二在记者会上表示,希望中国政府为抵制日货的运动降温。但共同社注意到,米仓在做上述呼吁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他自己在尖阁诸岛问题上的基本认识与日本政府没有不同,他对日本政府主张拥有钓岛主权的立场不持异议。 据介绍,去年2011年,丰田、日产、本田等六大日本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总产量约为330万辆,占其全球总产量的16%。其中日产汽车在华产量比例更是高达四分之一。而在销售方面,包括在中国没有工厂的富士重工在内,日本各大车商2011年度的在华销量也达到近340万辆的水平,同样占全球总销量的16%。而就今年2012年,日本汽车在华销量的目标:日产为135万辆,丰田为100万辆,本田为75万辆,上述目标均大幅超出去年的实际销量。如今在九月份销售数字正式出炉后,日产和丰田均已表示,要完成今年销售任务有困难。 针对上述情况,共同社周二在报道中指出,尖阁诸岛(即中方所称的钓鱼岛)问题在中国导致的负面影响现已显现。日本汽车企业今年要实现在华销量目标已经变得困难。有分析指出,如果受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呈现长期化,日本车商必将受到重创。鉴于日本各大汽车企业都把经营重点转向中国,从这个巨大市场中撤退是不可能的。日产汽车的一名高管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市场还会发展,不打算改变基本战略。但对日本车商而言,严峻考验似乎还将持续一段时期。某大型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认为,乐观的估计到今年12月份日系车的在华销量可以恢复正常,但在10月份至12月份之间,中国市场上日系车销量的大幅减少将不可避免。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0 Oct 2012 03:33 AM PDT 作者 尼古拉 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10月9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中国有望在2017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欧睿国际解释说,由于中产阶级的快速膨胀和分销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国奢侈品的销量一直超过全球市场的表现。 根据欧睿国际在新加坡发表的这一分析报告,欧洲日趋严峻的经济紧缩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中日益扩大的中产阶级正在改变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布局。在此分析基础上,欧睿国际预估今年全球奢侈品销量将比去年2011年增长4%,达3020亿美元,即大约2330亿欧元。 报告指出,美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目前为全球四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上述四国的奢侈品销售金额占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近半。但中国将在2017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就此分析结果,欧睿国际解释说,由于中产阶级的快速膨胀和分销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国奢侈品的销量一直超过全球市场的表现。 欧睿国际的分析还认为,日本是当前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不过因为经济问题,其购买力正在萎缩。而发达国家在奢侈品消费市场中留下的空白,正被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填补。报告认为,被称之为“金砖四国”(BRIC)的上述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2007年时的市场比重仅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4%,但这一比重在今年就将达到11%,即330亿美元。而至2017年时,这一比重还将上升至16%,即590亿美元,相当于460亿欧元。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0 Oct 2012 03:28 AM PDT 中日两国围绕着东海具有主权争议岛屿而成的冲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将双双缺席正在东京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 法新社报道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将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东京年会的消息显示出,中日两国在东海主权争议岛屿问题上的冲突已经从政治层面影响到经济关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方面确认消息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原本定于14日在年会上发表演讲,但这一计划现在已经取消。央行副行长易纲替代周小川出席两大组织的年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名发言人说:"两天前我们刚刚获悉,周行长的时间表过满,因此取消了东京的行程。" 新华社在做相关报道时称,央行副行长易纲和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率团出席东京年会。 新华社的报道中没有提到周小川和谢旭人二人,但中国央行方面证实,周小川此次不会前往东京,理由是时间表太满,无法分身。 今年9月日本野田政府宣布购买尖阁诸岛(中方称钓鱼岛)将其收归国有,此事件导致日中外交关系急剧恶化。中国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 9月中国多地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日本政府发言人藤村修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本政府感到失望。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东京年会是一场重要的会议。中国官方代表未能出席,我们感到十分遗憾。" 他说:"日中经济关系十分重要,因此我们会继续努力保持同中国方面的沟通与联系。" 今年9月中国多个城市爆发的反日游行过程中,一些日资企业和政府代表机构遭到抗议者冲击,多地发生日系汽车被焚毁事件。一些示威者还打出"还我琉球"、"还我冲绳"等标语。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麦考马克(Gavan McCormack)分析认为,如果中国提出对冲绳享有主权会显得十分不现实,但这可能是"一种极端的尝试,目的是将日本官方重新拉回谈判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也表示,他不认为中国政府会在已经很复杂的问题上再制造更多的困难。 日本三大汽车产商周二公布消息称,9月在华汽车销售量骤减。丰田公司表示,今年9月在华汽车销售量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 综合报道:洪沙 责编:谢菲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10 Oct 2012 03:19 AM PDT 谭嘉琪
香港 — 中美之间有关电信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的一场争端仍未平息。分析指,两国立场强硬,至今仍然互不退让,估计两国在这个议题上的纷争将会持续好一段时间。 中国政府继续为电信公司华为和中兴通讯作出辩护,对美国的指控作出反击。外交部发言人在星期一声援这两家电信企业后,直接管理对外经贸的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星期二也激烈反击美国国会对中国电信公司华为的指控。 沈丹阳表示:“美国国会有关委员会的这份调查报告仅凭主观猜忌和不实依据,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进行无端指控,排斥中国企业在美开展正常经营和参与正当竞争,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反对。”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星期一发布一份调查报告指,经过一年的调查后认定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电讯设备制造商针对美国人进行间谍活动,对美国国家安全带来威胁,更指华为有各种非法行为,包括违反移民法和贿赂等。 华为在发给美国之音的声明上作出反驳,称美方的报告充满传闻,毫无根据,又说该报告的目的是阻碍竞争和阻扰中国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对美国之音分析说,美国不会轻易地作出一个结论,这份经过长时间调查的报告应该有它的论据,而中方的驳斥会使得中国工商界和民众对美国政府和经济的态度有相当大的影响。 *中媒狂批,网民激论* 中国官方媒体社评连日对美方报告作出严厉批评。人民日报称这是美国这个所谓“法治至上”的国家在“大搞有罪推定的丑态”,而环球时报的评论声言中国必须有所行动,对不公正待遇做出报复。 另外,部分中国网民对该报告感到极度反感,认定这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新浪网民说:“美国口头上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尽是让其他国家贸易自由化,而自己却经常搞贸易保护主义,对华为和中兴‘封杀’。中国对美国的通讯设备制造商给予的待遇十分符合自由贸易,并没有过多设置障碍。事实上,近些年来,苹果、摩托罗拉、IBM、微软等美国IT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开放。” 不过,也有中国新浪网民支持美国的立场。一位网民说:“国家核心安全问题,毫不退让,支持美国。对于和军方关系亲密的华为,中兴,不仅欧洲,印度﹑美国和世界都该小心。话说,当初怎么搞思科,谷歌的。” *未来领导如何处理成关注* 香港评论员何亮亮估计,这个事情会持续发酵一段时间。他说:“不过关键是要看中国政府对这件事情的批评,他会采取一种针锋相对的态度,还是发表一些评论批评就完了,也就了事了,特别是对习近平在这个十一月,担任中国领导人以后,他又会怎样处理和看待这个事情,我想都值得关注。” 何亮亮还说,这件事情也反映中美关系当中很微妙的一个部分,就是美国常常会用经济为理由对中国作出一些指责,这样的指责也会遭到中国的反驳。不过,他认为从整体来看,这件事情应该不会对两国的整体经济关系造成很大影响。 美国之音中文网 |
|
Posted: 10 Oct 2012 03:14 AM PDT 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日本周三(10月10日)再傳出日本準備與台灣恢復中斷了三年的漁業談判消息。 日本官方電視台NHK說,日本政府正在洞察中國的反應來判斷恢復日台漁業談判的問題。 此前一天,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表示:「圍繞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日本與台灣的友好關係不應受阻礙,期待推進雙方建設性地交換意見。」 日本提議恢復 上周起日本陸續有幾個主流傳媒報道,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今年內恢復與台灣的漁業談判來緩和因釣魚島主權糾紛惡化了的日台關係。 報道說,這是日本駐台機構交流協會的理事長今井正9月25日訪台時,向台灣外交部長楊進添提出的建議,台灣方面也表示了強烈願望。 消息很快得到台灣方面的行動證實。 因釣魚島主權糾紛應召回國的台灣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沈斯淳上周四晚返回東京履任,並在次日主持了東京舉行的雙十節酒會。 一名出席了該酒會的日本記者對BBC中文網記者說,沈思淳酒會致辭時也表示了台灣希望恢復與日本漁業談判的意向。 這名日本記者說,近30名日本國會議員等政客出席了酒會,整體氣氛良好。 NHK周三報道中說:「日本政府內有意見認為,如果恢復日台漁業談判,就可能改善日台關係,還有可能牽制中國。」 把糾紛變契機 日本與台灣的漁業糾紛從1971年美國準備把釣魚島管轄權交給日本起開始。 隨著日本加強釣魚島周邊海域取締台灣漁船的行動,台灣漁民因失去了捕撈高價金槍魚的「傳統漁場」非常不滿,雙方不時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發生摩擦。 日本與台灣1996年開始舉行定期談判,到2009年2月共舉行了16次,期間還在08年發生過台灣遊漁船「聯合號」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艦撞沉的事件。 09年日本民主黨執政後,親中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停止了日台漁業談判。 今年日本政府把釣魚島國有化引起與中台糾紛中,台灣近40艘漁船與海巡署10艘艦艇9月到釣魚島海域抗議。 與中國政治對抗日本的意識不同,台灣08年和這次都是謀求漁民的具體利益,對詞日本官民認為可考慮的意見廣泛。 BBC中文網記者曾多次聽到日本人高度評價台灣總統馬英九提出的5條「東海和平倡議」。 例如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顧問片寄浩紀就曾說:「我們老百姓不管領土是誰的,我們只求大家都能和平地去打漁、分享利益,現在是解決糾紛的時候,不應再擱置下去。」 BBC中文網 |
|
Posted: 10 Oct 2012 02:58 AM PDT (中央社記者曹姮東京10日專電)日本媒體報導,今天上午發現4艘中國大陸政府船隻在釣魚台列嶼周邊的鄰接海域(領海外側至距基線24浬之間的毗連區)內航行。
這已經是海上保安廳連續10天發現中國大陸船隻在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航行。 4艘船隻是在今天上午進入鄰接海域,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不斷以無線電警告船隻不要進入日本領海。1011010 |
|
Posted: 10 Oct 2012 02:58 AM PDT (中央社記者陳虹瑾上海10日電)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杰今天說,台灣在陸資、陸配、陸生等政策方面仍存有「歧視性規定」,盼政府在政策配套方面開放。
倪永杰也期盼馬總統第二任期,兩岸互動能從「先經後政」的經貿交流階段,逐漸邁入「有經有政」階段。 總統馬英九上午出席中華民國101年國慶並發表談話。在兩岸議題部分,他表示,將在考量國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鬆綁相關投資法規;同時全盤檢討現有兩岸法規,並將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列為兩岸工作重點。 倪永杰認為,馬總統一向主張人道、人權,走的是開放方向、替兩岸交流提供便利,未來對兩岸人員交流有幫助;然而,交流過程中,台灣不少現行法規仍對大陸民眾存有歧視。 其中,倪永杰認為,陸生在台的限制尤其不合理,例如陸生未能納入健保保障、看病有限制,「連去台灣企業、基金會見習的機會都沒有,又不能擔任研究助理,那去台灣幹嘛呢?」 此外,他指出,大陸民眾對台灣親屬的財產繼承、陸資赴台投資仍存有產業上的限制,盼台灣政府在經貿關係、文化交流方面都能有更大程度的擴大開放。 他並強調,相關政策開放的效益很大,「算計那些小東西沒有什麼意思」。 倪永杰還說,期待馬總統在第二任內,替兩岸政治對話創造條件,一旦開啟政治對話,台灣的國際空間、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等議題都可以談,希望兩岸互動能從「先經後政」階段逐漸邁入「有經有政」階段。1011010 |
|
Posted: 09 Oct 2012 09:59 PM PDT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紀安 即將出版的《外參》雜誌披露:驚傳李源潮從中共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名單中被剔除。 具有團派和太子黨雙重身份的李源潮,一直被廣泛看好在中共十八大上成為政治局常委。他在上周「第二次北戴河會議」上,令人意外地被人從原已定局的政治局常委名單中被剔除,令北京政界非常震驚。 《中國密報》雜誌之前披露,李源潮原來內定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後來其職被劉雲山佔據,李便被安排為中紀委書記,排名在末。 政治分析家對明鏡網說,李源潮的父親李干成曾只是上海巿副市長,所以李源潮並不屬於頂尖的「太子黨」。從政治派系上,他應更接近胡錦濤。 從一般民意看,李源潮屬於少數惡評並不多的領導人之一。他在「六四」中同情學生的表現,使他贏得不少期望。 李源潮如果最終沒有成為政治局常委,那麼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原來內定的職務分配也可能調整。 北京政治分析家對明鏡新聞網說,這次政治局常委的爭奪戰,異常慘烈。原本「出局」的人為何反敗為勝,原本鐵定「入局」的人為何突然被剔除,《外參》雜誌有詳盡披露。 (更新中) 明鏡預報:十八大佈局料有驚變2012年10月08日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紀安 明鏡網最新獲悉,中共元老們圍繞十八大人事佈局出現嚴重分歧,原定政治局常委人選又出現新版本,有「鐵定」入局者可能「出局」。 9月28日,一如明鏡網獨家預報:中共宣布了對薄熙來的「雙開」和十八大會期。 明鏡網當時即指出,推遲十八大召開時間,給原來已經「出局」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即將出版的《外參》雜誌,就此作出了詳盡披露。 現在看來,不排除還有變化。 (更新中) |
|
Posted: 09 Oct 2012 09:05 PM PDT 張凱勝
電影《驚爆13天》(Thirteen Days)其中一幕,美國海軍在執行封鎖任務時,向一艘蘇聯貨輪開砲,射出一枚凌空而過的照明彈警告停車,美國國防部長麥納馬拉對軍方的莽撞舉動破口大罵,並說這是甘迺迪總統跟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的「對話」(communication)。 以這種方式對話實令人難以理解,對話不是要坐下來談嗎?然而了解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背景就能明瞭,即便美蘇兩強有正式外交關係,在諸多因素限制下,兩國領導人要面對面舉行峰會也難。華府與莫斯科對這場危機的處理方式尚得另闢蹊徑,台灣對日本就更不用說了。 台日兩國無邦交,且台灣國際社會地位未定,台北要跟東京傳遞訊息的管道就必須多元且不受拘束,昨天馬英九總統在慶祝雙十國慶「四海同心聯歡大會」上的致詞中突出「日商來台投資」,就頗有弦外之音。 外交高層周一放出消息說,延宕已久的台日漁業會談將於11月復談,外交部及漁業署的相關負責人也未否認。然而,釣魚台主權爭議事涉台日中三方,馬總統所提「東海和平倡議」及推動綱領揭櫫先由「三組雙邊對話」,再到「一組三邊對話」,其中台日漁業會談屬三組雙邊對話之一,換言之,台日雙方已有執行和平倡議的默契,那中日之間呢? 台灣雖說不和大陸聯手保釣,但為中日之間緩頰這種最起碼的事總該做到。因此,馬總統致詞時強調兩岸簽ECFA有啥好處,日本正是看到有「好康」才願意跟台灣簽投保協議,把台灣當作進軍大陸市場的跳板,所以中日之間的經貿關係仍有台灣在架橋鋪路。 另一方面,馬總統的談話也意味著,台日漁業要復談了,所以事前必須營造友好氣氛,這事不能馬虎,中日若要對話最好也比照辦理。只是不知馬總統這番苦心的弦外之音,北京跟東京是否領會? 台灣 中國時報 |
|
Posted: 09 Oct 2012 08:56 PM PDT 今天是中華民國一○一年國慶,本報今起以三篇系列社論來研討兩岸關係的新議題:「大屋頂中國」。
在「大屋頂中國」這個概念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 二○○八年馬英九首任總統以來(更準確地說,是二○○五年連胡會以來),兩岸政策在兩岸之間出現一個相互對應的競合架構。就北京而言,其兩岸政策主軸是「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各表一中)」;就馬政府言,其兩岸政策的主軸是「一中憲法(不獨)/一中各表(不統,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基於此一對應架構,推進並穩固了四年多來兩岸之間的「和平發展」。 但是,兩岸之間對此一架構皆仍有疑慮。就台灣而言,一中各表(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顯然不是一個穩固的架構,因為將永遠面對「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就大陸言,則「一中各表」雖可暫時「求同存異」,卻仍是一個僵局,難以「求同化異」,不免夜長夢多;因而遂有「一中框架」的提出,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或「兩岸同屬一國」,但又不願被解讀為「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凡此,皆顯示「求同存異」的脆弱性,及追求「求同化異」的困難度。 因此,「大屋頂中國」也許就成了兩岸之間「求同化異」的最大公約數。 大屋頂中國,對兩岸皆有足夠的政策動機。主要的原因是:對台灣而言,台獨已經絕對不可能,台灣終究必須以「中華民國」的體制在「中國概念」之中爭取出路,別無他途;對北京而言,除非不惜代價、不計後果,否則亦不可能以「強制併吞」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勢須以「求同化異」的手法,先建立一個「超越差異」的「可求之同」,然後一切再求諸一個「化」字,不能強求蠻幹。 因此,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可能就在「大屋頂中國」,亦即這可能是一個「超越差異」的「可求之同」;倘係如此,兩岸即可能「同屬大屋頂中國」。 其實,大屋頂中國這個概念,也可以說已然存在於兩岸朝野的思維之中;在胡錦濤的「胡六點」中即強調:「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又稱「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此中所謂「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及「雖然尚未統一的一個中國」,皆可能存有「大屋頂中國」的想像。胡錦濤是將兩岸關係導向「和平發展」的歷史人物,然卻以任內未能完成《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為憾;但倘若兩岸之間沒有「大屋頂中國」的思維及法制設計,豈有可能簽成《和平協議》? 又如:早於二十年前汪道涵表述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其實也須有這種「大屋頂中國」的思維,始有可能建構「國家尚未統一前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亦始有可能穩固「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的狀態;而此中所指的「一個中國」,或許即是「超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屋頂中國」,亦即「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 本文在此時此際並未奢望很快就能夠出現「大屋頂中國」的法制建構,那要等到兩岸簽署《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之時再論;但是,至盼兩岸朝野能夠共同開發此一始終潛而未顯的思想,即使暫時不能建置成一個具體的「大屋頂中國」的法制架構,但只要「大屋頂中國」這個思維概念能在「庶民中國」的兩岸人心中縈繞纏綿,兩岸即有可能共同體現此一最大公約數。 最後,引九月十日本報社論〈大屋頂中國:民主中國與社會主義中國〉的一段,借為結語: 八月十五日,兩幅國旗,同登釣島。在「大屋頂中國」的概念下,一幅是代表「民主中國」的中華民國國旗,一幅是代表「社會主義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這可視為多數華人心中的政治思維之反映。 台灣 聯合報 |
|
Posted: 09 Oct 2012 08:52 PM PDT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9日專電)美國智庫學者卜睿哲和李侃如,今天就中華民國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訪問中國大陸一事,分別從美國和中國大陸觀點分析表示,謝長廷大陸行是件好事,有利兩岸政黨的瞭解。 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在華府一場座談會後指出,謝長廷前往大陸,反映出民進黨內部定位中國大陸的論戰,以便為未來選舉爭取勝選機會,而且民進黨內有不同聲音,謝長廷的主張未必是新的,因為他過去曾提過類似的意見。 由美國觀點來看,卜睿哲說,民進黨有不同方案是件好事,可以強化台灣政黨政治,對台灣民眾也是好事,對未來的選舉能有其它選擇。 熟悉兩岸事務的學者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由北京的觀點分析表示,整體而言,大陸對台採取長期策略,希望建立民進黨未來重回執政的溝通橋樑,也不希望與國民黨連繫的同時,另一邊形成風險。 李侃如說,大陸手段高明,瞭解台灣民主政治,廣泛與台灣政治勢力建立關係。這是件好事,兩岸政黨相互瞭解,大陸更熟悉台灣,有助擬定正確方向。 李侃如表示,國民黨和中共有較多連繫管道,但中方採取全面策略,在處理海峽兩岸共同利益方面,這大概是最好的方式,敵對和增加緊張關係不利台海雙方。 李侃如認為,北京必須尊重台灣活躍政治體制存在的事實,由此觀點來看,中方如果朝反映現狀的和平協議談判和台灣政治地位前進,謝長廷的大陸行是成功的,但北京得瞭解這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有結果。1011009 |
|
Posted: 09 Oct 2012 08:47 PM PDT 18大系列專題 制度篇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9日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職能包括召開中共全國代表大會;選舉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等。 中共決定在11月8日召開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中央委員會是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產生的中央權力機構,自1927年中共第5次全國代表大會起設置,取代之前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 中央委員會首要職能是召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中共全代會每5年舉行1次,全國代表大會名額及選舉辦法,由中央委員會決定。 此外,中共中央委員會還負責選舉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等;政治局常委提名中共中央書記處成員後,須由中央委員會全體委員會通過。 其中,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必須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產生,總書記負責召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並主持中央書記處的工作。 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舉行1次。中央政治局須向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報告工作,接受監督。 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決議,領導黨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 第17屆中央委員會現有委員203人,委員涵蓋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國務院、解放軍、地方首長、各人民團體代表負責人等。1011009 |
|
Posted: 09 Oct 2012 08:44 PM PDT 據中新網10月10日報道,近年來,我國外貿形勢整體趨緊,貿易摩擦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同比均大幅增加。「中國製造」在全球範圍內遭到堵截。專家指出,近期歐美涉華貿易摩擦多項措施涉及政策和制度的調整,具有較強示範效應。面對日漸增多的貿易爭端,中國政府應充分重視利用世貿訴訟機制,通過磋商和對話解決貿易爭端。
近期涉華貿易摩擦頻發 10月8日,美眾院報告以華為中興「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要求聯邦政府阻止兩家公司在美國的併購活動,阻撓中國公司開拓美國市場意圖明顯。9月26日,歐洲光伏製造商聯盟(EU ProSun)在官網上發佈聲明,稱已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開展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補貼調查。早先也是該組織的一紙訴狀,使得歐盟發動了迄今為止對華的最大一筆貿易訴訟,涉案金額超過了200億美元。 今年以來歐美對華貿易政策持續收緊。美跨部門貿易調查機構成立,修改「關稅法案」,在多邊爭端解決機制層面相繼對我稀土、汽車零部件發起訴訟,歐盟對我光伏發起反傾銷調查並提交反補貼申訴,對華為和中興申訴,可謂動作不斷。 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的涉華貿易救濟措施也呈激增態勢。據《經濟參考報》9月27日報道,今年5月至今,來自巴西、阿根廷、泰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涉華貿易救濟案件已經超30起,其中新發起的案件就有約20起。這已經超過了去年前八個月新發起14起的合計數。 據商務部7月份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遭遇來自18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反傾銷、反補貼、特保等貿易救濟調查40起,同比增長38%,涉案金額37億美元,同比增長76%。從立案國別來看,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大國對我立案數量占總案件數的70%。從涉案金額來看,歐洲、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對我發起調查的金額占總金額的60%。 示範效應須警惕 縱觀近期歐美涉華貿易摩擦,雖然發起案件的絕對數量增長並不明顯,但是涉案金額巨大,而且多項措施涉及政策和制度的調整,專家認為,貿易摩擦這一新趨勢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較以往案件衝擊更為強烈,影響也更為深遠。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近日對《經濟參考報》指出,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起到了示範作用,不少案例都是發達國家先發起,發展中國家緊隨而行。比如說在美國、歐盟對我國光伏發起反傾銷調查之後,印度國內產業也開始效仿,提出了救濟申請。再比如我國輪胎相繼遭到來自歐、美、巴西等多個國家的貿易救濟調查。 中國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余本林9日在應對貿易摩擦相關專題研討會上表示,中國遭遇的國際貿易摩擦中,美國領頭因素更趨明顯。美國在施壓人民幣匯率、出台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進行太陽能電池(板)雙反案及成立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等事件上,均起到領頭作用。 余本林進一步指出,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對華貿易摩擦案件數和金額均明顯上升,案件數從2002年占世界各國案發總數的17%上升到35%;與此同時,20國集團中的新興經濟體對中國貿易救濟調查案件金額出現增長。摩擦產品也由傳統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和基礎原材料擴展。不僅有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鋼鐵、輪胎等資本密集型產業,還有太陽能、風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稀土等基礎原材料產業。 多舉措應對貿易摩擦 為解決頻發的國際貿易摩擦,外交部國際經濟司於9日正式成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分析,國際經濟司並不會取代目前一些經濟部門的職能,但是它對於以後中國同其他國家進行經濟上的溝通,包括協調處理國際經濟糾紛和摩擦肯定會發生很大的作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正式發佈的《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積極應對貿易摩擦。做好貿易摩擦應對和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工作,引導企業和行業協會有效應對貿易摩擦,維護我出口企業合法權益。依法實施進口貿易救濟,保護國內產業安全。 此外,商務部也與美國、歐盟、俄羅斯、印度、韓國、澳大利亞等16個主要貿易夥伴的調查機關建立起貿易救濟合作機制。 有專家表示,面對日漸增多的貿易爭端,中國政府應充分重視利用世貿訴訟機制,通過磋商和對話解決貿易爭端。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應更加成熟,對貿易爭端早做準備,並培養應訴意識。 香港 文匯報 |
|
Posted: 09 Oct 2012 08:39 PM PDT 左正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胡佳丽 实习生周雨嘉)日前,省委组织部发布任前公示,左正同志(49岁,在职硕士研究生,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什邡市委第一书记[兼])拟提名为成都市副市长人选。 根据公开简历显示,左正出生于1963年,1980年至1989年期间在东方汽轮机厂学习和工作,随后任共青团德阳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青工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兼青联秘书长,2000年11月起,任罗江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理县长,共青团德阳市委书记、党组书记,2002年任罗江县委书记,2006年任德阳市委政法委书记。今年初,左正任德阳市政府副市长,今年7月起兼任中共什邡市委第一书记。 大公報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11 Oct 2012 04:40 AM PDT 本屆諾貝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莫言奪得。瑞典學院指他作品的魔幻現實主義,結合了民間傳譽說、歷史和當代情況。 57歲的莫言,原名管謨業,生於山東高密縣,是香港公開大學榮文學博士和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過去30年,他一直突破中國文學界限,他最新在2010年出版的小說《蛙》,就批判中國政府的一孩政策。其他出名著作,包括曾改編成電影《紅高梁》的《紅高粱家族》、《酒國》、《四十一炮》等。 他將獲得相等於120萬美元(936萬港元)獎金。 香港 蘋果日報 |
|
Posted: 11 Oct 2012 04:35 AM PDT 斯德哥尔摩 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周四(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此殊荣,成为获得这一最高文学奖项的首位中国籍作家。瑞典科学院评奖委员会认为,莫言的作品 “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民间童话、故事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现年57岁,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其代表作有《红高粱》、 《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曾授予当时已加入法国籍的中国作家高行健,。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11 Oct 2012 04:33 AM PDT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11日綜合外電報導)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57歲的中國大陸「尋根文學」作家莫言獲得。 莫言(本名管謨業)是第2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華文作家,前一位是在2000年獲得這項殊榮的高行健。 文學獎揭曉後,接下來焦點將轉向明天的和平獎。 諾貝爾獎自8日起陸續揭曉,醫學獎得主為幹細胞研究先鋒英國學者古爾登(John Gurdon)與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 物理學獎9日緊接著公布,由法國的雅霍許(Serge Haroche)與美國的溫蘭德(David Wineland)以量子粒子研究共同獲獎。 化學獎得主昨天揭曉,萊夫科維茲(Robert Lefkowitz)和克比爾卡(Brian Kobilka)因發現G蛋白耦合性受體的內部運作方式而獲獎,兩人平分120萬美元獎金。他們在研究讓細胞能感應環境的重要受體家族上有突破性成就,有 助研製更有效的藥物。 諾貝爾獎是1895年依照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所設立,每個獎項的獎金為800萬克朗(約120萬美元)。1011011 陸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1日電)中國大陸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原名管謨業,山東省高密縣人,是大陸當代著名作家,著有「紅高粱」、「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作品。 其中,「紅高粱」曾被改編成電影,在大陸國內外票房獲得佳績;而「蛙」則於去年8月,獲得大陸第8屆「茅盾文學獎」。1011011 |
|
Posted: 11 Oct 2012 04:25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受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有投资银行的研究指出,全球家庭财富总值去年降至223万亿美元,跌幅达5%,重灾区是欧洲,当地家庭财富减值13%,减少近11万亿美元,亚太区取而代之,成为全球最富裕地区,预计未来五年,亚太区将会继续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地区,家庭财富会在五年后增加55%,当中以中国和香港的增幅最凌厉,差不多倍增。 研究机构指,香港的百万富翁数目,会受地产市道逆转影响,但以香港地少人多的基本因素,预计逆转机会甚微。银行亚太区研究主管范卓云解释,香港楼市虽然过热,但在美国联邦储备局2015年前不会加息的环境下,相信未来五年,香港楼价仍可望温和上升。 在欧洲消费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9日发表调查报告指中国有望在2017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之后,瑞信私人银行10日发表《全球财富报告2012年》,按拥有一百万美元净资产为百万富翁计算,欧洲债务危机令欧洲家庭资产减少10.9万亿美元至69.35万亿美元,亚洲家庭财富则达74万亿美元,首次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富裕地区。 瑞信同时估计,五年后的2017年,全球家庭财富平均将增加48%,而亚太区则是55%,届时,亚洲家庭财富将增加到115万亿美元,占全球总财富比例升到35%。当中,中国家庭总财富(38万亿美元)将于2017年超越日本(35亿美元)。 以百万富翁人数计,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增幅最大,至2017年分别有190万人和18万人,升幅分别为97.2%和95.7%。范卓云解释,香港富翁增加的原因是美国量化宽松导致游资流入、推高楼价有关。 但以人均计算,瑞士是全球最有钱的地方,平均每人拥有47万美元,其次为澳洲及挪威。亚太区内,人均最富有的市场,首三位分别为澳洲、日本及新加坡。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1 Oct 2012 04:17 AM PDT 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周四开始访华,参加包括中德外长级战略对话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不过,韦斯特韦勒也希望在北京谈及人权问题。时值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两周年之际,这位身陷囹圄的作家仍然没有机会亲自领奖。 刘晓波是中国最知名的异议人士,然而在大陆民众当中,有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中国媒体对他只字不提,网络上的所有相关内容也都被封锁。而他做了 什么呢?他参与起草和签署了《零八宪章》,呼吁中国逐步进行政治改革。对于刘晓波为什么被判监禁的理由,中国政府永远都是同样的官方说辞:"中国是法制国 家,刘晓波因触犯中国法律被判徒刑。" 没有罪名的软禁 刘晓波的妻子刘霞从来没有受到任何正式的刑事指控,然而她却被软禁在北京的家中超过两年之久。在警察的监视下,她偶尔能被允许探望监狱中的丈夫。但是与外界的任何其他联系全部都被禁止。 "我们没法跟他接触。我们只知道她每个星期可以跟父母亲一起吃顿饭,但是不能见朋友。她的身体应该还可以,但我不知道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刘晓波夫妇的朋友周忠陵对记者讲述道。 ![]() 刘霞 沉默和遗忘 然而中国的司法机关从来没有提起过针对刘霞的任何诉讼。这位热衷于摄影和诗歌创作的女士一直都表示自己不关心政治,然而自从刘晓波遭到逮捕之后,刘霞向外 界透露了有关丈夫的情况,这也许就是她一直被软禁的原因之一。而中国大陆舆论有关刘晓波的彻底沉默,也让公众逐渐遗忘了这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 两年过去了,那把属于刘晓波的椅子仍空空如也 作者:ARD 编译:雨涵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11 Oct 2012 04:07 AM PDT 一份新发表的报告说,中国的联想公司的电脑销售超过了美国的惠普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公司。
高德纳咨询公司星期四公布的报告说,联想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电脑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16%,超过惠普公司0.2%。这是总部设在北京的联想公司第一次在销售额上超过多年来位居世界电脑销量第一的惠普公司。 总部在美国硅谷的大型科技公司惠普近来一直面临困难。惠普公司在高德纳公司公布报告后立即回应说,根据另一家市场调研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报告,惠普电脑销量仍居世界第一,尽管领先幅度在迅速缩小。 两家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都说,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大幅下跌。消费者纷纷转而购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更为易于携带的产品。 高德纳公司说,全球个人电脑第三季度的销量减少到8750万台,跌幅为8.3%。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报告说,全球个人电脑的销量为8780万台,跌幅为8.6%。两家公司的报告都基于估算的电脑销量。预计今年将是11年来全球个人电脑销量第一次出现下跌。 美国之音中文网 |
|
Posted: 11 Oct 2012 03:14 AM PDT 美國國會一個委員會發表報告稱,隨著中國民眾要求的不斷增加,中國政府滿足這種要求的能力和願望與之「進一步脫節」。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發表的年度報告說,在過去一年裏,由於缺乏基本的自由,加上官員濫權,中國民眾舉行示威的數量「史無前例」。 年度報告 該報告指出,「該委員會觀察到,隨著中國人民的要求不斷增加,中國政府滿足這種要求的能力和願望與之進一步脫節。」 報告認為:「在出現重大政治醜聞以及領導層更迭的這一年裏,中國官員似乎對「維穩」和保持現狀更為關注,而不在意處理全國各地正在發生的基層民眾要求改革的呼聲。」 報告舉例說,過去一年裏,中國當局侵犯人權的事例「層出不窮」,報告提到了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被迫逃離遭軟禁的山東老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和維權律師高智晟繼續遭到中國當局的監禁。 報告建議美國國會和總統敦促中國盡快批准國際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改進政治透明度,無條件與少數民族對話,釋放劉曉波和高智晟。 侵犯人權 該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說,這些政治犯被關押只是因為他們行使了自己的基本人權。他指出,這些人被拘押,說明中國要成為一個尊重法治和人權的國家,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史密斯說,今年4月陳光誠勇敢地逃脫行動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勇氣,以及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願意冒的風險。 該委員會報告說,中國當局對待國內少數民族的方式「特別令人擔憂」。委員會共同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布朗表示,藏人、維吾爾族人和其它少數民族抗議政府對他們的語言、文化和宗教實行越來越壓制性的政策,過去一年裏,就發生了45位藏族僧侶自焚的悲劇。 該委員會報告還記錄了中國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徵地和環境污染,以及香港試圖在學校推行國民教育等事件。 BBC中文網 |
|
Posted: 11 Oct 2012 03:12 AM PDT 謝長廷訪大陸提出「憲法一中」,為民共對話跨出重要一步。北京重視謝的訪問,並有拉抬民進黨牽制國民黨之意。綠營內部出現雜音,但民進黨創黨大老張俊宏全力支持。
台灣的兩岸政策向來由國民黨壟斷,國共平台把綠營排除在外,大陸方面堅持不與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接觸。 現在情勢有些微妙轉變,大陸國務委員戴秉國十月七日會見台灣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兩人談了一個多小時,為民共對話跨出重要一步,不僅為兩黨交流創造出好的氣氛,同時也打開交流空間。 今年六十六歲的謝長廷在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落敗後就淡出政壇,經過多年沉潛,這位叱吒台灣風雲數十年的代表性人物藉這次出訪大陸,頗有東山再起意味。他是民進黨歷來訪中人士位階最高者,海內外媒體大篇幅報道,大陸網民在微博搜尋「謝長廷」,一天內超過一萬六千多次,排名僅次於「薄熙來」,這可能是極少數能讓大陸熱議的台灣反對黨人物。 謝長廷是應國際調酒協會邀請前往大陸訪問,當然「調酒」只是名目,調酒之外的行程才是真正目的。在十八大前夕,大陸方面之所以願意讓他來,主要是看重他務實的兩岸主張,他力主「憲法一中」,在高雄市長任內一度想要推動高雄與廈門的城市交流,這種溫和而務實的主張跟國民黨幾乎毫無二致,在黨內並非主流,飽受獨派批判,卻是大陸積極想要拉攏的。 謝長廷的行事風格充滿開創性,不斷求變,當年在閣揆任上,他提出諸多別於前任的理念與想法,例如宣示台灣正名暫緩、核四續建不再搖擺,並且強調現行憲法確有一中架構等,每一項議題都挑動民進黨敏感的神經。 作家李敖曾誇讚謝長廷是民進黨最聰明的男人。為了順利成行,謝精心安排了很多調酒之外的行程,有的還是走國民黨老路,像抵大陸第一天就到廈門漳州市東山縣銅谰村祭祖,這一向是國民黨高層赴大陸訪問的重要戲碼,藉以突顯兩岸血脈同源。在祭祖過程,謝「真情流露」,他用手帕拭淚的畫面讓認祖歸宗的動作更具戲劇張力。他又訪問寡婦村,當年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在撤退時,將寡婦村的男子都帶到台灣,造成很多家庭破碎人倫悲劇,這個參訪動作是要傳遞民共並無恩仇。 大陸方面對謝長廷來訪,並沒有預期他會釋出什麼訊息,初期只是觀察,且戰且走,但在廈門一連串動作後,北京接收到他充滿善意的訊號,轉而拉高接待層級,這可以從謝長廷表示事先並不知道戴秉國會見他得到佐證。 北京方面不再是鐵板一塊,過去設定放棄台獨作為對話前提,現逐漸調整為承認九二共識才願意對話的基調,這次並未堅持。台灣政治大學國發所特聘教授童振源認為,大陸有和民進黨接觸的需求和迫切性,二零一六總統大選看起來民進黨有很大贏面,大陸方面一定要和民進黨建立互動關係,否則台灣會受到衝擊,對岸也會受影響,尤其會對它國內的發展形成很大的變數。 換一個現實一點的角度,國民黨民望大跌,總統馬英九的民調只剩下二成不到,大陸不願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適時拉抬民進黨,以牽制國民黨,或者藉以壓迫國民黨釋出更多政治利益,必然也在北京的盤算。 北京重視綠營選民 在最近兩次總統大選中,國民黨都獲得過半選票,但不能忽視台灣至少有四成選民是綠營鐵票。換句話說,不論民進黨做得多爛,他們都不會投國民黨,當然也不會認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童振源指出,未來兩岸關係要開展,不得不去面對民進黨的存在,雖然民進黨也許不會執政,但它背後有強大的民意支持,大陸方面不得不正視,與民進黨展開對話便有其中長期必要性。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和前主席蔡英文都想訪問大陸,都因身份敏感無法如願,卻被謝長廷捷足先登,謝長廷因此被人喻為開創時代的先行者。 有人認為謝長廷此行的成果足以和零五年連戰以在野黨主席到大陸展開破冰之旅相媲美,事實上兩者無法相提並論。民進黨前發言人鄭文燦指出,連戰破冰建立國共平台是國共兩黨經過很複雜的政治設計所獲致的政治成果,國民黨對此有高度共識,共產黨也配合操作。相反,這次謝長廷登陸在黨內並沒有達成共識,也未獲黨的授權與背書,純粹是個人創造性的操作,民共也還沒有建立對話平台的準備。 多數輿論對謝長廷此行抱持肯定態度,但在綠營內部卻有不同評價。民進黨前立委、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的林濁水認為,對謝個人而言是要開啟一條跟過去全然不同的一條路,但他開這條路有許多複雜的說法,譬如他提出的「憲法各表」其實跟國民黨的「一中各表」並無差別,也就是民進黨不太可能接受這種以憲法各表為名,以一中各表為實的主張。若謝換一種做法,先在台灣內部宣導憲法共識,等民進黨接受,再向大陸推銷,會更風光。 台獨大師林濁水嚴批 「北京有點瞧不起謝長廷」,林濁水認為,大陸方面接待層級最高的是國務委員戴秉國,但他不過身兼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秘書長(組長胡錦濤,副組長賈慶林),頗有輕視意味。不論怎麼說,謝是第一個敲鑼打鼓舉著「一中憲法」到北京的民進黨高層,近年北京積極想要跟民進黨建立關係,比跟國民黨還迫切,在努力想要拉攏民進黨情況下,共產黨卻派出相當於中央委員層級的戴秉國接待曾經擔任過行政院長跟民進黨主席的謝長廷,兩人的位階很不對等,落差太大。 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認為大陸接待謝長廷的規格「相當合適」。「(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見面是盡地主之誼,(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見面已經超越一般情況,畢竟謝是去參加國際調酒,並不是正式拜會或討論,後來戴秉國再出面就是更高層級了。」他說,正常情況應該是王毅出面,陳雲林跟戴秉國則算是超越等級的見面層次,整體來說,大陸有表現出善意跟誠意。 戴秉國過去很少會見台灣訪客,台灣民眾對他相當陌生,事實上,他負責對台日常事務運作。童振源指出﹕「賈慶林是他們在接待國民黨的層級,如果端出來似乎就太抬高謝長廷代表的民進黨,而且大陸也講過,不放棄台獨,不黨對黨。」 民進黨人質疑,謝長廷此行不無有營造高人氣聲勢,以中國作為逼宮工具,目的是要問鼎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他會不會接任我不曉得。」 林濁水說,但他這次高調地主張一中憲法,反而對他接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增加很多難度。 謝長廷將此行定位為比擬元首級的「開展之旅」,但民進黨中央卻呼籲大家以平常心看待,當中的落差非常劇烈。 謝的政敵黨主席蘇貞昌的反應相當直接,謝出發前就表明是私人行程,見到誰、講了什麼話,都是個人的事情,「不代表黨!」值得玩味的是,謝登陸即抵廈門祭祖,同一天蘇則飛往金門參訪,兩人隔著台灣海峽,頗有互別苗頭意味。 台聯主席黃昆輝則批評謝「助長投降主義」,呼籲綠營政治人物不要跟進訪中。對獨派的批判,謝早有心理準備。 十月八日下午他帶著自信返台,對他在大陸提出的「憲法各表」、「憲法共識」在黨內惹爭議,他四⒂撥千斤地說,這十幾年來,他對於兩岸「都用中華民國憲法來回應」,不曾改變。 謝長廷開啟了民共對話窗口,接下來就看民進黨的反應。民進黨創黨大老張俊宏指出,謝長廷不計毀譽,踩上連戰的紅地毯,受到國賓級禮遇,現在問題關鍵不是他在大陸說了什麼,而是他回台灣做了什麼。 張透露,已故民進黨主席黃信介當年一度要推動「黃鄧(鄧小平)會」,眼看就要成功,卻因國民黨破壞而功虧一簣。謝若能展現比黃信介更大格局,持續推動民共對話,這趟大陸行的意義會更加深刻。 亞洲週刊 |
|
Posted: 11 Oct 2012 02:44 AM PDT 中國海軍遠洋艦隊四次通過沖繩進入太平洋海域,並可能有潛艇突破,日本立刻作出了提升軍事遏制能力的計劃,向與那國島派駐一百人沿岸電子偵測部隊,加強對釣島電子監測。
中國海軍「石家莊號」新型導彈驅逐艦、江凱級「鹽城號」新型導彈護衛艦等七艘艦艇於十月四日傍晚穿越沖繩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再度引起日本軍方高度警惕並全程進行了警戒跟蹤。日本更為緊張的是,此次中國海軍編隊中首次包含有「長興島號」和「海洋島號」兩艘深海潛艇救難船,遂懷疑是否有潛行的中國現代潛艇。儘管日本反覆偵測最後沒有發現深入水下的中國潛艇,但日本研判認為,中國海軍遠洋作戰編隊已經完全成型並正在加強各艦種之間的磨合,強化中國海軍遠洋作戰的各項準備。 僅今年以來,中國海軍遠洋艦隊已有四次組成編隊分別通過沖繩宮古海峽或大隅海峽進入太平洋海域。面對中國海軍頻繁衝出第一島鏈的軍事行動,作為反制中國日益強大的海軍的手段,日本作出了提升實際軍事遏制能力的多項計劃,其中包括迅速實現向與那國島派駐一百人規模的沿岸電子監視偵測部隊,加強對沖繩及宮古島海域的聲納監控,防止中國潛艇特別是戰略核潛艇出沒於該海域。 為了解決當務之急,日本一方面計劃先行購買四輛美軍AAV7型水陸兩用坦克,並確定一旦有事將由「大隅號」運輸艦負責搭載輸送,力爭在中日間可能發生的島嶼爭奪中佔據主動。另一方面在計劃預算購買四架F35隱形戰機中,確定了無論如何今年度先行購買兩架F35戰機並將其部署到沖繩基地,完成日本駐沖繩航空自衛隊能保證有兩個完整的現代主力的戰鬥機編隊。此外,防衛省將日本現在擁有的十六艘潛艇,通過新建和延長服役的雙管齊下方式增加到二十二艘,並增建新型護衛艦。據日本防衛技術協會的信息透露,日本自己研發的類似美國「全球鷹」先進無人偵察機已經獲得成功,將會盡快裝備到航空自衛隊,強化對西南島嶼包括釣魚島的警戒監視。 日本全面提升反制中國的軍事行動並表示不懼與中國一戰,其背後有著美國蘒腰,日美軍事同盟由此也會走向一個更加密切互動的新階段。儘管美國聲稱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上「不站邊」,但實際舉措一目了然。日本防衛大臣森本敏最近在向日本海陸空高級將領的講話中,再度明確強調了要深化與強化日美軍事同盟,發出了要堅決完成保衛國土職責使命的軍事動員令。日美針對釣魚島可能引發軍事衝突的緊張局勢加強軍事部署,其主要動作有:一是不顧沖繩民眾強烈反對,堅持在十月份內在沖繩美軍海軍陸戰隊普天間基地部署十二架「魚鷹」運輸機並開始進行實戰性訓練,以應對緊急事態。森本敏表示,所有十二架「魚鷹」運輸機近期都將在普天間機場部署到位,從而可更好地應對中國海空軍力量的壯大和在東海活動範圍的擴大。二是設立美日聯合的軍事對應小組,全面監視對策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軍事動向。三是日本還同意美國盡快在西南方面新增一套X波段雷達系統,並爭取今年內完成部署。四是在美軍的全面協助下,盡快將西部方面的一支陸軍聯隊改編成為海軍陸戰隊,首批四十人已經投入美軍海軍陸戰隊的集訓。 美國兩航母同時出現 為了增強軍事威懾力,美國方面也高調挺日。目前由美國「喬治.華盛頓號」和「約翰.斯滕尼斯號」航母組成的兩個航母作戰群正在西太平洋執行警戒任務。美國在此地區同時派出兩艘航母作戰群極為罕見。此外,美國繼在沖繩嘉手納基地臨時部署十二架F22「猛禽」隱形戰機後,日前又增加了十架,使沖繩駐守的最新銳「猛禽」隱形戰機增加到了二十二架。九月三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卡特表示,美軍將在沖繩嘉手納基地部署F-35隱形戰機。較早前,美軍已經將最新型EA-18G電子戰飛機進駐日本厚木基地,以應對中國近年來大幅提高的防空能力。明年美軍還計劃將最新的P-8A「海神」反潛偵察機部署在日本三澤基地和嘉手納基地,這意味著代表美軍最先進最具戰鬥力的五大尖端最新戰機將全部會被部署到日本第一線。日本防衛省向亞洲週刊表示,這些部署表明美國方面加強了對中國軍事的高度警戒。 亞洲週刊 |
|
Posted: 11 Oct 2012 02:23 AM PDT (中央社台北11日電)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今天發表題為「美化當年國民黨政權是公然撒謊」評論。但大陸網友則抨擊環時拿現在中國與當年的國民黨相比是「百步笑50步」。
環時社評說,10日是台灣雙十節,大陸網路出現對當年中國國民黨政權功過的辯論。評論指出,「國民黨當年被擊敗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宣稱「美化當年的國民黨政權是地地道道的歷史造假」。 這篇評論說,台灣現代化比大陸早,「但大陸正在迅速趕上。台灣有過去,但大陸有今天和明天」。 評論還說,「(台灣)從亞洲四小龍之首掉到最末,現在它必須依靠中國大陸的輸血」。環時認為,「大陸成兩岸經濟關係的絕對主導者,台灣人對大陸人的心理優勢也在迅速流失」。 環時社論認為,台灣人口與上海相同,「中共在大陸推行改革開放的成功,是台灣社會那點成就不可同日而語的…台灣現在已無什麼突出經驗可以奉獻給大陸社會」。 評論最後說,台灣民主經驗豐富中華社會的視野,「但欣賞不是膜拜,台灣這杯水載不起大陸這條巨船,大陸走的路顯然要波瀾壯闊得多」。 不過,環時社論在新浪微博遭到大陸網友重擊。 網友「無聊上」批評環時是「無恥的魁儡報紙。」網友「Uncle_Tan」則說,「環球時報一如既往的奴才嘴臉。」 「DspLicense」則說,「美化當年國民黨政權,其本質是老百姓對當權政府的徹底失望。」 網友「正讓我吶喊」認為,「環球黨委工作很得力嘛,不過我得告訴你,功過在人心,你說了不算。」1011011 |
|
Posted: 11 Oct 2012 01:17 AM PDT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在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被通緝的學生領袖吾爾開希,23年來居住過法國、美國、香港,最後娶了台灣女子,定居於台灣的台中。有機會體驗三種不同民主社會的吾爾開希在接受《中國密報》專訪時表示,民主是個不信任機制,由於有這樣的監督,民主也讓政府的運作高效化,對於台灣的民主,吾爾開希打了85以上的高分,但他也坦承,台灣政府已出現傾中的徵兆。
中國密報:比起法國、美國,您在台灣居住的時間更長,對台灣的民主應有更深刻的瞭解。關於台灣的民主,很多人讚揚,但也有很多遭人詬病之處,您如何評價台灣的民主? 吾爾開希:我認為台灣的民主非常了不起,過去的10、20年,剛好就是台灣民主高度發展的時刻,它以短短幾十年的時間所建立起來的典範,是不得了的。 90年我第一次到台灣,之後每一年都去台灣,我目睹了新黨的成立、民進黨的崛起,以及民進黨從過去的悲情走向希望。陳水扁成為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時,打出快樂、希望的口號,幫助陳水扁在94年打贏台北市市長選戰,接著台灣面臨族群分裂,又在這之後,社會進行了自我調適。 這20年,台灣精彩致極。記得第一次到台灣時,台灣只有3台,第一次接受訪問時,我在媒體的麥克風前面,講出讓台灣政府聽了非常不舒服的話,晚間新聞播不出來。20年來,台灣的民主發展快得不得了,在這樣的速度當中,出現挫折、反覆,都是自然的現象。 中國密報:您在2004及2008兩次總統選舉時,投都給了國民黨,但對於馬英九,您的批評也沒少過;另一方面,您對陳水扁也是褒貶都有,您自己有政黨立場嗎? 吾爾開希:沒有。我在陳水扁時代的批評比較多,因為我把自己定在公共知識分子的位置。2006年後,我的生涯規劃有些改變,往商業的道路走,所以言論相對少一些,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我就幾乎沒再批評過民進黨,即使有批判,也是恨鐵不成鋼,是仍然對它有所期待,希望民進黨能超越自己的格局。 所以基本來講,我是誰執政批評誰。陳水扁執政的幾年,不能不站出來講話,他是要重火力批判的,因為陳水扁的錯比馬英九的錯要嚴重得多,不說對不起良心。雖然我願意給馬英九一票,但他過去執政的4年,我也沒誇過他。你執政,憑什麼讓我誇你?本來就應該罵你的。但因為馬英九做得還不錯,而且很多人都在批了,所以不需要重火力批判,另一方面,也因為我自己的生涯規劃,覺得自己的個性和政治角度,在對馬英九的批判上能發揮的作用不大。 全文將刊於《中國密報》 吾爾開希(《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攝) |
|
Posted: 10 Oct 2012 11:21 PM PDT 陳曼儂
美國思科終止與中興的合作,是這次美國國會報告事件後第一起商業合作破局事件,雖目前美國企業尚未出現大規模宣布終止合作,但在各自放話後,局勢恐一發不可收拾。 大陸媒體、網友對此事評論也開始走偏鋒,先前多半以「選舉手段」定調此事,但近來媒體開始營造出「美國見不得別人好」的形象,認為這是「冷戰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的聯姻產物,大聲呼籲要走復仇手段。 不少網友表示,美國也有很多競爭力很強的企業在中國從事通訊、電子、諮詢等業務,「美國的微軟作業系統、蘋果手機等在中國廣泛運用,中國政府難道沒有防範意識?這一點上,美國的子彈已經把中國打得千瘡百孔了。」 宛如反日事件一般,雖目前還無實際行動,但在微博上「仇美」情緒開始延燒,連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都出來喊話,認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一劑虎狼之藥,副作用太強,恐造成國際經貿秩序全面紊亂。 不過,通訊業事關國家安全,早在10多年前,美國政府就將「未來恐怖戰略武器」設定為生化武器和網路攻擊,大陸政府在資訊監管方面與谷歌的不歡而散也留下話柄,作為世界數一數二的電訊設備商,要求透明公開也僅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配備,只要「透明度」未解決,華為永遠被捏住痛腳、難以稱霸全球市場。 台灣 中國時報 |
|
Posted: 10 Oct 2012 10:35 PM PDT 即將在十一月六日投票的美國總統大選,隨著電視辯論的登場以及民調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選戰逐漸走向白熱化;未來數周將占據各國新聞的重要版面。
面對中國大陸與日俱增的經濟與軍事影響力,美國確定執行面向亞洲的再平衡戰略。從東海到南海錯綜複雜的主權爭端,美國與中國大陸兩強在亞太地區的權力較量等因素,以美國對我國生存與安全的重要關聯而言,當然要密切注視美國總統大選。 「請問您覺得哪一位當選,對台灣較為有利?」是近來最常提出的問題,卻也是最難回答的問題。對於長期觀察台美關係的人而言,要區分三個層次來解析。 在戰略層次,美國對台政策放在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框架中,有相當一致的連貫性,不會因為換黨執政而可輕易撼動。套句美方常講的話,美國對台政策,歷經四十年、八位總統,均沒有改變。那個框架就是由「台灣關係法」以及「美中三項聯合公報」共同構築的「一個中國政策」;在此政策下,美國在外交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與我們維持強勁友好的非官方關係。如果從這個層次觀之,無論誰贏得總統大選,都沒有差別。 在政策層次,共和黨政府常被認為比較親台:雷根譴責卡特與台灣斷交;老布希決定出售一五○架F十六A/B戰機,揮去美中八一七公報中,逐步減少對台軍售的陰影;布希一上任就宣布空前大量的對台軍售。其實在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派遣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趕赴台海的,是民主黨的柯林頓。而歐巴馬總統在訪問大陸協商聯合聲明時,曾與我方磋商,又兩度作出重大對台軍售的決定,最近更給予我國國民赴美免簽證待遇,很難讓人指控民主黨比較不親台。因此,從這個層次觀之,兩黨歷任政府的對台政策,並沒有明顯的差距。 台美關係的晴雨,雙邊交往的順逆,關鍵就在執行層次。而執行者就是從國安會到國務院,從國防部到國土安全部,從商業部到貿易代表署,主管亞洲事務以及對兩岸政策的團隊。由於美國是世界超強,利益廣布全球,政府高層及部會首長常需顧及全面,未必經常關注台海事務或我方需求,因此他們仰賴亞洲政策幕僚的建議,而使得亞洲事務主管扮演關鍵角色。 歐巴馬政府中,以希拉蕊國務卿與坎貝爾亞太助理國務卿形成的亞洲團隊,在過去三年多中,重新重視亞洲區域多邊組織,強化與傳統盟邦的關係,為美國面向亞洲的戰略再平衡鋪路奠基。在對台政策上,從與連戰先生在海參崴舉行領袖代表高峰會,到承諾重啟TIFA諮商後的劍及履及,到促成我國人民赴美免簽證待遇,到在官署接見我方到訪官員,甚至到讓我們重返具高度政治敏感的雙橡園舉辦國慶酒會,處處都有這個團隊努力的指紋,也顯示二人的膽識與默契。 希拉蕊國務卿已經多次表明,即使歐巴馬連任成功,將不再出任公職,而坎貝爾助卿亦盛傳將隨同離職。華府的下一個亞洲政策團隊由哪些人組成、他們對兩岸政府與社會的固有見解、彼此的團隊默契以及處事的段數與性格,才將會是我們未來重要的功課。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 聯合報 |
|
Posted: 10 Oct 2012 09:14 PM PDT |
|
Posted: 10 Oct 2012 09:11 PM PDT |
|
Posted: 10 Oct 2012 09:02 PM PDT (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洛杉磯10日專電)為宣傳總統馬英九的東海和平倡議,中華民國外交部今天在美國主流報紙登廣告,「洛杉磯時報」刊登東海和平倡議內容,強調擱置主權爭議,共享資源。
馬總統於8月5日在「中(中華民國)日和約」生效60周年紀念活動致詞時,首度提出「東海和平倡議」。 他呼籲相關各方應自我節制,不升高對立行為;應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應遵守國際法,以和平方式處理爭端;應尋求共識,研訂東海行為準則;應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 洛杉磯時報今天在A7版全版刊登「東海和平倡議」內容,指出在東海的領土爭議,應該依照聯合國憲章和平解決。 此外,洛時也刊登了台灣對於釣魚台主權的宣示,強調釣魚台最初在明朝時被發現以及命名,並與台灣同為清朝時的領土,但在甲午戰爭時被日本強占,隨後中國將台灣及相關島嶼割讓給日本。 報導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釣魚台回復到1895年前的狀況,但在被日本強占時,釣魚台成為沖繩所屬,並被更名,中華民國在二戰後從未承認日本擁有釣魚台主權,日本宣稱擁有釣魚台主權在國際法上無效。 廣告最後指出,解決主權爭議費時,但透過馬總統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擱置主權爭議,共享資源,對各方最有利,也希望美國政府與人民能夠支持東海和平倡議。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龔中誠表示,這是延續馬總統日前針對釣魚台提出東海和平倡議的看法,政府希望藉著國慶來說明中華民國政府對釣魚台的看法,也讓美國主流媒體聽到中華民國的聲音、了解中華民國的立場。1011010 |
|
Posted: 10 Oct 2012 08:48 PM PDT 據廣州日報報道,隨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公佈結果的臨近,中國作家莫言奪諾獎的猜測也成為網絡、媒體的熱點話題。而莫言的作品迅速走紅,記者調查發現近期莫言的作品在各大網絡書城遭到熱捧,甚至被一搶而空。
有專家表示,目前已有多家電影業公司在謀求與莫言合作,若文學作品被拍成熱播影視作品,將為文學作品帶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應,圖書銷量也可翻倍提升。 書店庫存被搶購一空 有媒體此前報道,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將很可能在中國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中產生。受此消息影響,莫言作品一時之間成為了各大書店的熱銷產品,在多家書店和網絡書城被搶購一空。 昨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大小書店,都被告知莫言的作品已經賣完,尤其是《蛙》成為了眾多消費者詢問和購買的焦點。在當當網,眾多地區的《蛙》已經缺貨,而在卓越網,多個鏈接書城也顯示缺貨,有少量書店還提示「只剩×本,趕快購買」的標識。除此以外,不少網站也開始對網絡閱讀《蛙》進行收費,有業內人士表示,莫言獲茅盾文學獎的小說《蛙》從2009年出版至今共印刷20萬冊,近日基本上多家書店的庫存已被搶購一空。 莫言小說受到熱捧,引發了出版商和業內人士的關注。上海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曹元勇近日表示,該社將出版莫言作品系列。北京精典博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史翔副總經理表示,將出版22本老作品和1本新的話劇劇本。有業內人士指出,此舉或引發莫言小說下一輪出版時的版權爭搶。 小說改編劇熱播 可提升圖書兩三倍銷量 史翔告訴記者,《紅高粱》就是莫言的作品,如果諾貝爾獎真的能塵埃落定,一定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已經有很多電影商在找莫言老師,也有的電影商直接找到了我們,可見莫言的小說還是很有可能涉足電影業的。」 史翔告訴記者,當文學作品被拍成影片,這對文學作品帶來的經濟效應是很可觀的,一般來說,至少能提升15%~30%的銷量,「這個也要看該影視作品的熱播程度,比如說《亮劍》、《山楂樹之戀》這樣的作品,起碼對書籍可以提升兩三倍的銷量。此外,隨之而來的還有作者的版稅、商業活動代言等相關的收入。 香港 文匯報 |
|
Posted: 10 Oct 2012 08:46 PM PDT 據新華網報道,記者10日從廣州市番禺區紀委獲悉,經紀檢部門初步調查,網民反映的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妻兒名下擁有21處房產情況基本屬實,並且,蔡彬過去按規定向組織遞交的家庭財產申報所報告的房產數量與此有一定距離。當地紀委已成立調查組,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發佈。
網帖提供的廣州市房管部門製作的《個人名下房地產登記情況查詢證明》顯示,蔡彬及其家庭成員共有21套房產,其中18套位於廣州番禺區,3套位於南沙區,面積最大的位於番禺區沙灣鎮龍岐村西環路東側(A2廠房),達3405.3平方米,21套房產總面積7203.33平方米。 番禺區紀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郭軒宇向記者證實,番禺區已於當天上午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據紀委初步調查,網帖反映的廣州城管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屬擁有21套房產情況基本屬實。「到目前為止,我們初步證實了網上披露的情況,基本上屬實的,大部分已經核查清楚了。還有一部分要到其他區去核實。」 「我們還發現,作為黨政領導幹部,蔡彬向組織申報財產中的房產數量與紀委初步核查的數量、網帖反映的數量有較大差距。」郭軒宇說。 據網帖報料和番禺區紀委證實,21套房產中,其中有一套已註銷,初步估計是已出售。20套房產中,在蔡彬名下的只有1套:是與妻子時麗英共有的一套面積240平方米的多層住宅,其餘19套均在蔡彬妻子和兒子名下。據房地產專業網站估算,按當前市值,21套房產的價值約4000萬元。 記者從番禺區委獲悉,56歲的蔡彬現任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政委,級別為廣州市正處級,工資待遇約每月1萬元。蔡彬的妻子時麗英,曾任番禺區工商聯辦公室主任、秘書長,現已退休,其工資待遇應低於蔡彬。 郭軒宇說,下一步紀委將約談當事人,並要求其說明房產來源,紀委還會通過其他途徑來核實當事人的說明是否屬實。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蔡彬在申報財產時有隱瞞,違反了黨的紀律。如果查明房產來源不正當,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置。 此外,作為公職人員,其名下3000多平方米的出租廠房如已經營出租,也違反了公務人員禁止經商的有關規定。 郭軒宇說,目前,紀委尚未對其採取處理措施,但已經成立了調查組,一旦查實任何一宗房產存在問題,就會對當事人採取相關措施,調查結果和處置情況將第一時間向公眾公佈。 香港 文匯報 |
|
Posted: 10 Oct 2012 08:40 PM PDT 新政治观探讨
当前,举国共庆新中国成立63周年,在此喜庆氛围映衬下,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作为已经执政6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时代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一个现象在较长时间里让人困惑,为什么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巨大发展,民众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社会矛盾大量积聚,冲突燃点不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政治观未能与时俱进。确立现代政治观或曰新政治观迫在眉睫。 何为新政治观?“新”在何处?其突破点和关注点在哪里?新旧政治观转换的思想来源和基础是什么?政治观如何影响政党政治、如何影响社会?等等。围绕以上问题,本期策划我们约请了多位知名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有专家认为,新政治观,实质上是以世界政治生态变化为参照,以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为着眼点,从重新解读和诠释政治的本质内涵入手,对政治意识、政治主体、政治行为诸内容所作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概括、新设计。强调政治观更新,并非为了去除与他人存在的差异,而是为了满足时代要求,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有专家指出,革命党思维依然若隐若现地影响着我们对现代问题的思考。思维方式转变不能完成有两个原因,一是思维方式有问题。中国从接受苏联模式之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就开始被曲解了,实践渐渐变得不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理论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二是利益问题。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的理由背后,实际上是对既得利益的极力维护。 有专家强调,中国改革关键就是要对激进与保守的政治观予以理性地反思,超越保守与激进的两极思维,摆脱由此造成的路径锁定状态。 有专家建议,从政治社会的无序化转向法治化,需要解决“官大还是法大”的根本问题,要突破革命政治观中只能由党垄断政治权力的固有观念,改革政治体制结构中权力过于集中的致命弊端…… 我们只有打破各种陈腐的思维定势,扬弃“革命思维”,建立起与一个大国的身份及现实的环境地位相匹配的新政治观,中国才能有真正美好的未来。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新政治观:创新点与突破口 公方彬 我们研究新政治观,实质上是以世界政治生态变化为参照,对政治意识、政治主体、政治行为与政治体制、政治权力运行诸内容所作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概括、新设计 中国共产党走过90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解决了民族独立问题。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有效解决了民生问题。那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次飞跃,保证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保证社会主义焕发青春和活力,出路在民主政治,支点在确立新政治观。 强调政治观的创新与突破,并非为了去除与他人存在的差异 有一个现象在较长时间里让人困惑,为什么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巨大发展的情况下,民众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相反社会矛盾大量积聚,冲突燃点不断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点是政治体制改革未能跟上时代的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较计划经济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出很远的情况下,政治体制改革裹足不前,必然导致错位,进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小则羁绊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影响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大则危及执政。 大公報 |
|
Posted: 10 Oct 2012 08:33 PM PDT 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表示,習近平和李克悤都釋放過保持現有中美關係的信號,美方有信心與中共十八大後的新領導班子維繫雙方關係,他更認為中日的釣魚島爭端不會引發意外衝突。
坎貝爾日前接受CNN訪問時說,美方認為維繫中美關係符合中國長遠利益,有信心中方新領導人將延續與美國的關係。坎貝爾說,美國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與習近平長時間相處後,認為習想與美國保持堅實關係,李克強日前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的會面中,也說過願繼續與美國維持官方交往。 料中日不會起衝突 對於釣魚島問題,坎貝爾認為中日不會發生意外衝突,但擔憂關係長期高度緊張,會「抹煞日本想要表達的善意」,挑動兩國社會不安情緒。他說,美方敦促中日對話,希望未來幾周形勢能冷卻,但「擔心」傷害已經造成。 香港 明報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Posted: 12 Oct 2012 06:06 PM PDT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央社報道,前「行政院長」謝長廷12日拜會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蔡英文說,謝長廷訪問大陸有助民進黨對大陸交往,走向正常方向的一步。 謝長廷下午到小英教育基金會拜會蔡英文,會談近1小時。媒體問到,蔡英文有沒有想登陸?她說,現在沒這個計劃。 她說,她希望民進黨與大陸的交往走向正常化,但過程中不要傷害「台灣主權」。 謝長廷表示,如果兩岸可在更有自信情況下正常來往,這是正面的。 至於馬英九日前提及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是未來兩岸工作重點,蔡英文表示,如果兩岸要互設辦事機構,政府有責任拿出整套規劃,對人民完整說明,才是負責任的做法;此外,這項議題牽涉很多,可能衍生負面效應,政府應完整說明如何預防。 |
|
Posted: 12 Oct 2012 06:02 PM PDT 【聯合報╱黑白集】 大陸作家莫言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兩年前,大陸民運人士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兩個消息,皆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這兩個獎皆彌足珍貴。因為,諾貝爾獎的名目雖然不同,但無論是文學獎、和平獎或化學獎、醫學獎等,皆是在同一無二的文明標準下選出來的;人類在不同的領域,其實有共同的追求;追求的目標是理解與詮釋世界,追求的方法則是釋放自己的潛能。 莫言得獎,甚至越過村上春樹,而在國際文學界幾乎沒有什麼異聲,可謂實至名歸。台灣讀者未必讀過他的作品,但許多人看過張藝謀拍製成電影的《紅高粱》;龍應台則指他的作品「既泥土又狂野,既荒誕又寫實」。中國的泥土,是莫言的富礦。 劉曉波與莫言出自同一塊泥土。莫言用文學作為解析這塊泥土的工具,劉曉波則以政治學或社會學為路徑。也就是說,劉曉波的工作與莫言的追求,皆有深刻的泥土屬性;而在諾貝爾獎的標準下,皆有同等的評價。 然而,劉曉波與莫言得獎,在同一塊土地的現實上,卻有大異其趣的處境。此種對照,可使人們憬悟,有些時候必須超越時空,跨過種種現實尺度的羈絆,才能認識到文明的真諦。在諾貝爾獎下,莫言與劉曉波是一樣的;但政治現實使二人出現差別待遇。 莫言會赴奧斯陸領獎,劉曉波卻在會場留下一張空椅。在未來某一天,當中國人民能將二人視為「同一個諾貝爾獎」的得主時,那時的中國,也許才是真正進入了文明的中國。 莫言與劉曉波都出自同一塊泥土,不是嗎? |
|
Posted: 12 Oct 2012 05:47 PM PDT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12日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是中共最高集體領導班子,有嚴謹排名順序,常委首席為總書記,是中共最高領導人。 中國共產黨章程僅規定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職權,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在中央政治局閉會期間行使中央政治局職權。 事實上,政治局常委會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權力核心,成員包括黨、政、軍等各方面最高負責人。政治局常委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正職(正國級)。 按照中共黨章,中共最高領導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必須從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產生,同時位列常委首席,召開並主持常務會議。 不少學者認為,政治局常委是中共權力核心,人選及名額經中共各派系角力協調後產生。 中共政治局常委名額並不固定,中共全國第13次代表大會(13大)是5位,但1989年六四事件後是6位;14大及15大是7位;16大及17大是9位。18大政治局常委會有幾個?也成為全球媒體焦點。 政治局常委會職權包括負責規劃實施政治局制定方針、政策;對中紀委、中央軍委、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國務院黨組提出的政策性問題作出決策;審議並提出黨中央及國家機關首長各人選,提交政治局討論決定;對重大突發事件,有權及時作出決定等。 中共第17屆政治局常委有9位,排名依序為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長賈慶林; 中共中央宣傳思想工作小組負責人李長春;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書記賀國強;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周永康。 |
|
Posted: 12 Oct 2012 05:40 PM PDT 【明報專訊】釣魚島之爭延宕至今已成「歹戲拖棚」,台灣在其中有微妙作用。有台灣政客曾私下揣測,中日交惡可能為台灣謀得外交或政經利益。此種猜測並不符合國際政治現實,投機取巧反而可能將台灣帶入險境。 中日需要緩衝點與下台階 台灣的釣魚島主張雖不具備改變大局影響力,但在兩強僵持不下的關鍵時刻反能發揮緩衝作用。早先大陸低調處理釣島糾紛,就對台灣的作為多作期待,現在日方騎虎難下,亦轉而加速與台灣作漁業談判意欲拉攏,都證明在重大爭議上,雙方都需要緩衝點與下台階。 此一情勢難免會引發台灣部分人士從中牟利的聯想,例如在藉機向日本要挾外交利益或向大陸爭取更多國際空間,或是猜測日本企業在大陸遭遇抵制,便可能將訂單轉向台灣,甚至在大陸對外經濟合作上取代日本地位。這些都是台灣目前政經實力不及之處,若有投機取巧心態會相當危險。 放在國際政治現實中,台灣處於美國太平洋戰略前沿,與日本同屬第一島鏈。經濟上與日本更密切,近年來雙方在開發大陸製造業產能與開展大陸市場上合作無間,無論是整體產業技術分工、人才培訓或是當地人脈關係、員工管理、通路開拓,皆讓台灣與日本企業的經濟利益緊密相連。 兩國關係和緩對台有利 若以台灣政治光譜分析,藍營一般傾向聯中制日,綠營則傾向聯日脅中,各有其歷史情感及現實因素,但兩種方式皆不可取。一旦中日關係劇烈惡化,兩邊於政治上對台灣的信任都會降低,甚至施壓要求台灣選邊站,經濟上台灣受日本牽連亦將同受其害。只有中日關係趨向和緩,雙方才會爭相拉攏台灣,台灣則能藉此發揮中介與調和作用。 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現實,遠非台灣可以恣意操弄,必須順勢而為小心應對。中日關係有其歷史包袱,台灣居於兩強之間,除謹慎應對,必須體會到只有中日關係往好的方向發展,才能給台灣帶來實質上的政經利益,倘若幸災樂禍甚至火中取栗,必然是兩邊不討好,最後難逃被強國犧牲的下場。 金柚子 |
|
Posted: 12 Oct 2012 05:34 PM PDT 中國時報 【翁瑞宏】 ![]() 插圖/YUSHA 今年十月十一日是第一屆國際女孩日(Day of the Girl)。聯合國在二○一一年起就積極呼籲各國應該關切及重視女孩權益。 在健康指標之中,有一項衡量男女數目比例的指標叫做性別比(Sex ratio),意即是某個年齡層中男生與女生的數目比值。世界上有許多國家至今仍然具有很嚴重扭曲的性別比,像是中國(性別比一一三)、印度(一一二)、阿爾巴尼亞(一一二);在所有的這些國家當中,女嬰被出生出來的數目低於出生時的自然性別比。台灣在二○一一年新生兒出生性別比下降為一○八,是十六年來的最低紀錄;但我們實在不敢保證明年之後會不會又上升!這樣偏態的性別比已經導致了巨大的人口不平衡:未來,二十歲以下的男性會比女性數目多出甚多,並且男性將會找不到女性伴侶。 一九八五年,哲學家瑪麗.安妮沃倫(Mary Anne Warren)書中用到了性別屠殺(gendercide)詞彙,在《性別屠殺:性別篩選的啟示》這本書中,她對種族滅絕概念做了比喻。安妮沃倫寫到:「依此類推,性別屠殺將是把某一性別的人(或性別)刻意給消滅掉。」 重男輕女的偏好已經深深地根植於許多社會之中,並且與性別不平等以及對於婦女歧視的文化牽連在一起。有時候,重男輕女的偏好其根本原因是經濟。當財產的繼承只能傳給兒子,像是如果父母親想要留著他們的土地並且在老年時可以過得安穩點,這使得女孩子就比較不會被考量到。嫁妝制度和養育女兒的相關財務困難,也是主要因子。生育率的下降與渴望想要有小家庭,可能也是家庭想要選擇其後代性別的誘因。同樣地,這些與根深柢固的重男輕女之偏好相互作用著。在台灣也是一樣,經濟的受限也是想要有小家庭的一項推力。 特別是,近年來醫療科技進步,許多國家產生了產前性別篩選的問題,包括台灣。這根源於社會對婦女的歧視,並且強化了基於性別而對於女童以及婦女的暴力形式。在許多國家中,婦女會在家庭的強大壓力下放棄女性胎兒,因為婦女和男性在社會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並且婦女所產生的負擔被認為是遠超過她們可提供的家庭助益。此外,性別篩選所引發人口失衡會增加對婦女暴力行為的形式,例如強迫賣淫以及以性剝削或婚姻為由的販賣人口。 巧妙的是,日昨,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將桂冠頒發給中國作家莫言,他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巧妙地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這是實至名歸。對我們而言,莫言最有名的作品是早年的《紅高粱家族》,也就是張藝謀導演所拍攝的《紅高粱》。而莫言近期作品:《蛙》,則可說是第一部關注現代中國六十年的生育歷史。莫言透過描述他姑姑的一生,毫不避諱地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的混亂景象。他姑姑,是位從業多年的婦科醫生,在東北鄉下數千名嬰兒,都是在她的幫助下來到人間;也有為數不少的嬰兒,在未見天日之前,夭折在她的手下。 計畫生育毫無疑問是中國幾十年來的大事件,牽扯到千千萬萬個家庭,以及許多人的命運。如此關係到千百萬人命運的重大事件,莫言並沒有避開,他直接地關注人的痛苦,人的命運,也敏感地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人的本性。 莫言寫作《蛙》,原意並非對人口政策批判,而是在對人性的剖析。他寫人的靈魂,也寫人的懺悔。而我們也要知道,國際重視女孩的問題,這不僅是政策面的問題,也更是每個人的良知問題。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副祕書長) |
|
Posted: 12 Oct 2012 05:31 PM PDT 【明報專訊】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國內傳媒瘋狂報道,且非常興奮,但北京當局似乎有點尷尬。 首先,如何形容莫言今次得獎,北京當局有點傷腦筋。他是第一個拿到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嗎?顯然不是,達賴喇嘛才是。那麼,莫言是第一個中國籍的諾貝爾獎得主嗎?也不是,劉曉波才是首個中國籍得主呀!那麼,莫言是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嗎?也不是,高行健2000年已得此獎。 最後,官方新華網以「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報道,中新社及其他國內網站則以「莫言成為首位獲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籍作家」為題,避開相關爭議。 其次,諾貝爾評審委員頒獎給莫言是否懷有政治目的? 達賴喇嘛得獎時,北京指摘「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懷明顯的政治目的」(國務院新聞辦《西藏的主權歸屬與人權狀》白皮書)。高行健獲獎時,官方新華社說:「諾貝爾文學獎實質上已被用於政治目的,失去了權威性。」外交部在聲明中也表示,「高行健獲獎再次反映出諾貝爾文學獎已被用做政治目的」。到劉曉波獲頒和平獎,北京反應更激烈,官方新華社引述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高銘暄表示,「將和平獎頒給達賴喇嘛及劉曉波等人,反華意圖明顯,政治目的不言而喻」。 對莫言得獎,外界有評論說,當中有政治目的,指諾獎委員會想藉此修補跟北京的關係。其一,莫言是中共黨員兼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與官方關係非常密切;其二,作品比莫言好的作家不少,例如余華、北島等,但他們不被官方認可,頒獎給他們就無法向北京示好了! 那麼,北京今後還會說諾貝爾獎是「有政治目的」嗎?不知是否這種尷尬,官方新華網及人民網第二天不再高調「慶祝」,《人民日報》更沒把莫言獲獎放在頭版! |
|
Posted: 12 Oct 2012 05:29 PM PDT 香港蘋果日報 歐盟獲諾貝爾和平獎,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其至質疑歐盟獲獎的資格。分析認為這是要對陷於歐債危機的歐盟支持,以免危機深化,威脅到歐元和歐盟解體,令歐洲大亂。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亞格蘭毫不諱言說:「歐洲正身處大危機之中,我們已見極端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抬頭,歐洲有開始解體的真正危機,所以我們應再次聚焦在歐盟成立的基本目的。」他強調「一旦歐元崩解,很多東西都會隨之解體,像單一市場和邊境自由出入」。 委員會怕得罪俄羅斯 亞格蘭這番話凸顯諾貝爾委員會明顯出於政治考慮,即使挪威抗拒歐元,但他們不想見到歐元區因債務危機而崩潰,並引致歐盟解體,屆時各國回復到以前關卡林立、各自徵稅,物價高漲的時代。因此委員會選擇歐盟在這個風雨飄搖時刻頒和平獎,無疑是給歐盟打了支強心針,得到喘息。 委員會另一個政治考慮是不想得罪俄羅斯,因為今年大熱人選主要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人權鬥士,若頒和平獎給他們,等同與俄羅斯對着幹。2010年委員會頒和平獎給劉曉波,令挪威與中國關係惡化至今未見進展,加上亞格蘭是歐洲理事會秘書長,負責推動包括俄羅斯在內47個成員國的人權、民主進展,為免重蹈覆轍,影響與俄羅斯的關係,頒獎給歐盟是最佳選擇。 |
|
Posted: 12 Oct 2012 05:18 PM PDT 【明報專訊】莫言獲獎在內地引發爭議,英美評論家卻普遍叫好,瑞典皇家學院常務秘書長英格倫(Peter Englund)指出,莫言並非政治異見人士,「更像是一名身在體制內批判體制的人士」。莫言9部作品的英文譯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更將莫言與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相提並論,形容兩人的著作均大膽、華麗,傳遞道德信息。 《紐約時報》指出,莫言獲獎對瑞典皇家學院來說是一次轉變,在前蘇聯時期,該院常把文學獎頒給蘇聯和東歐異見人士。英格倫強調,評選出發點是文學價值,不攙雜政治因素,「這並不是說,我們認為文學不帶有政治性……你翻開他的每一本書,幾乎都能看到很多關於中國歷史及當代中國的激進言論」。 「不是挑戰政府才是好作家」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賀麥曉(Michel Hockx)表示﹕「我不認為中國作家只有挑戰政府的時候才是好作家。這並非評判一切的好標準。難道好的英國作家只能是那些反戰的作家嗎?」賀麥曉與莫言相識,《衛報》引述他說,莫言可能是作品被翻譯最多的中國當代作家,他知道「如何寫一個好故事」,但並不迴避殘酷的現實。 |
|
Posted: 12 Oct 2012 05:14 PM PDT 工商時報 【本報訊】 台灣對外關係日前出現一個大亮點,即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允許台灣民眾享有「赴美90天免簽證」的待遇,並自11月1日開始實施。這件事若用兩岸關係角度來檢視,會發現其背後存在頗為微妙因素,也能給兩岸政策的主事者帶來啟示。 具體而言,在當前「中美台三方」互動關係弔詭的情況下,大陸方面竟然會「默許」美國給予台灣民眾免簽待遇,而不計較大陸民眾目前赴美仍然要逐一申請簽證,且被退件率一直偏高的情況。這件事其實已充分反映出,在兩岸關係領域中,關於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事情,真有一條很大的「活路」,此即「民眾切身利益」直接相關事項方面,大陸比較不會反對,兩岸雙方也相對容易協調,使台灣擁有不小的迴旋空間。 本來,美國對台「免簽」之事,性質乃為美國政府對台灣民眾直接「授予優惠」的作為,並無美台雙方政府談判之事,也就是不涉及「國對國」的政治交涉。在這種情況下,大陸對此事「理論上」可以不持異議。但在「實務上」,應注意到當前大陸和美國關係「既聯合又鬥爭」,局面非常微妙而複雜,設若大陸當初換個腦筋,而把「美國對台免簽」之事,當成「中美較勁」的一個環節,並千方百計對美方施壓,而使此事擱置甚至流產,那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如今,這樣的風險已避免了,台灣民眾也實際拿到了美國免簽的好處,總是要慶幸,這件事沒有成為大陸、美國雙方討價還價的籌碼。換言之,美國對台免簽之事,萬一當初陷入了「兩大國」國際戰略角逐的棋局中,則其定案公布實施,很可能到今天都還遙遙無期。 而這件事之所以能如此「超脫」,是因為它本身帶有極濃厚的民眾利益色彩。台灣民眾,人人都想「免簽」遊走全球,所以當初美國考慮對台免簽的消息傳出,台灣民眾莫不欣然以待。大陸方面一定知道台灣民眾有這樣的期待,也就順其自然,始終未有反對的表示。假設當初大陸去擋這個事情,那一定會引起台灣民眾的反感,而使兩岸關係蒙上陰影。還好,這樣的情況沒有發生。 由此可見,台灣參與國際社會之事,若要取得大陸方面的協調(至少大陸不阻擋),必須把握住「民眾利益導向」的路線。這樣的事例,在上月另有一宗,即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高峰會的兩岸「連胡會」上,我方向陸方表達參與ICAO(國際民航組織)的意願,陸方公開表示理解與支持。因為,這件事牽涉到台灣民眾搭乘飛機的「飛安」問題,是與民眾福祉切身相關的事項,自然容易取得大陸方面的認同。 台灣將來還要推動多項參與國際社會的舉措,也大都要取得大陸方面的協調,方能達致目標。而取得大陸協調的最好辦法,就是「凸顯民眾利益色彩」。越和民眾利益切身相關的,大陸方面越不便反對。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馬政府已決意在8年內實現「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的計畫。由於TPP是美國帶頭倡導,被大陸某些智庫解讀為「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工具」,所以馬政府的積極尋求加入該組織,已成為當前兩岸關係中的一道敏感課題。 將來大陸方面對於台灣加入TPP之事,雖不致於公然阻擋,但可能會採取消極的「勸退」態度。面對這樣的情勢,我方真要費心去發掘TPP對台灣民眾的「切身利益成分」。如果這種成分確實很大,讓民眾翹首企盼,則大陸方面很可能會改變態度,轉而對我方之加入TPP,改採樂觀其成的態度。 反之,若是只有「加入TPP」的口號,而說不出這件事對民眾有什麼好處,給人「只是為了強化台美關係」的感覺,則民眾不會熱烈呼應,而大陸方面對此事的態度也會很「冷淡」,使我方將來洽談加入TPP的過程,不免陷於坎坷。 其實,不只加入TPP,即連我方將來要和美國復談TIFA(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或和其他國家洽簽FTA(自由貿易協定),也都要儘量突出「民眾切身利益」的色彩。這是當前我方致力協調「兩岸與國際」的必修功課。 |
|
Posted: 12 Oct 2012 05:13 PM PDT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任傑 重慶政界人士對明鏡新聞網說,中共已經內定在10月15日左右對前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来進行刑事審判。 但是,终止薄熙來的人大代表資格最快得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进行。而按照中国法律规定,下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应当在大约10月底召開。 熟悉中国法律的人士说,中共15日前终止薄熙来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的唯一方式是由委員長會議臨時召集常委會會議。 審判薄熙来地點目前有多種版本, 包括保定、太原等。 最新消息是,選擇在湖南長沙審判薄熙來的可能性大。 目前,有關薄熙來審判的時間和地點的消息沒有得到中共其他管道證實。 政治觀察家對明鏡新聞網說, 中共之所以在政治局會議上,而不是在七中全會上對薄熙來给予“雙開”處分,並且延遲召開中共十八大, 就是為了爭取在十八大之前了结薄熙來案。 按照一般預計和以往中共慣例, 對薄熙來這种級別中共高官的處理的正常時間是明年“兩會”召開之前。但薄熙來與以往受審的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不同,他现在是中國某些政治派別的精神領袖,已經暴露和潛伏的支持者遍布全國黨政軍系統。所以中共高層決定對薄熙來從快、從重處理。 觀察家說, 中共對薄熙來的處理完全迴避路線鬥爭、政治派系鬥爭, 只是在刑事上予以處理就是為了降低政治振盪程度。但如此倉促、粗糙的利用司法程序處理薄熙來勢必引起很多人的質疑。 中國法律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按照這項規定,在審判薄熙來之前,必須先終止他的人大代表資格。 如果要嚴格經過法律程序終止薄熙來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必須如何做呢?在8月31日結束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 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依照代表法的有關規定,朱廣平、孫陶生的代表資格終止。 河南省選出的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河南省南陽市政協主席朱廣平,因涉嫌受賄犯罪,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決定罷免其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河南省選出的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河南安陽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孫陶生,因涉嫌受賄、貪污犯罪,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決定罷免其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從最新信息看,9月28日,重慶市渝中區人大常委會依法罷免薄熙來的重慶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也收到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關於罷免薄熙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的決議的報告。按照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將依法提出報告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予以審議並公告。 正常说来,终止薄熙來的人大代表資格最快得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进行。而按照中国法律规定,下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应当在大约10月底召開。按照这个方式,中共根本无法在10月15日前后审判薄熙来。 不过, 熟悉中国法律的人士说,中共在10月15日前终止薄熙来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的唯一方式是由委員長會議臨時召集常委會會議。由于中国法律对委员长临时召集会议没有具体规定,这里面让中共有比较大的腾挪空间。 熟悉中共法律的人士對明鏡新聞網說,薄熙來的刑期最大可能是20年,也有可能是更多,甚至死緩。總之, 不能讓薄熙來活著出監獄是量刑的基本原則。 現在, 中共尚未有任何宣布,而且薄熙來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尚未被罷免,能否在10月15日之前開審仍是一個問題。另一方面,審判之後到宣判也需要等待時間,所以時間上顯得非常异常緊迫。 不過,眾所周知, 中國司法審判只是一個過場,對薄熙來事件處理的複雜性和後期影響遠遠超過外界所知,明鏡新聞網和明鏡新聞出版所屬雜誌近日將披露更多內情。 |
|
Posted: 12 Oct 2012 05:14 PM PDT 《外參》特約記者 扈知晴 5月22日下午,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世博中心舉行。出席會議的有市委委員81人,市委候補委員15人。俞正聲主持會議 。全會選舉俞正聲為市委書記,韓正、殷一璀為市委副書記;當選市委常委的,還有楊曉渡、屠光紹、楊振武、李希、丁薛祥、徐麟、艾寶俊、沙海林、尹弘。 楊雄從常委中被“除名”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雄名落孫山了。一時間,各種議論紛起。 楊雄,男,1953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1985年6月入黨,1969年11月參加工作,研究生,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現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委員、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曾任市經濟研究中心副處長,上海實事公司綜合信息部副經理,市計委長遠計劃綜合處副處長、處長、投資計劃處處長,市計委主任助理、副主任,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航空公司董事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副市長、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委員、執委會副主任等職。擔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期間,楊雄分管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工作黨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黨委。 楊雄和江家頗有淵源。除了一直在上海做官,是曾經的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的老部下外,尤為一提的是,1994年,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時,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出任董事長,公司總經理選的就是楊雄,江家對楊的信任不言而喻。 作為上海市政府下屬的專注於信息產業投資的大型投資咨詢公司,上海聯合投資財大氣粗,背景雄厚。江綿恒通過該公司先後投資中國網通(CNC)、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上海機場集團公司、中芯國際、上海微創軟件有限公司、鳳凰衛視等企業。另外,該公司還獲得中國股票市場戰略投資者地位,在多家上市公司佔有有影響力的股權比例。 ![]() 俞正聲、韓正、 殷一璀、楊曉渡、屠光紹、楊振武、李希、丁薛祥、徐麟、艾寶俊、沙海林、尹弘走上主席台與媒體記者見面 輔佐過江家兩代人 可以說,楊雄輔佐過江家兩代人,如今,年近60,突然落選上海市委常委,人們從楊雄的身上體悟到江澤民的“行情”看跌,也算情有可原。 但楊雄的“落選”,是為了更好的沖刺。如今,他是接替韓正的上海市長的最熱門人選,知情者對《外參》透露:“對楊雄的安排是:當選市長後,直接就是市委副書記。” 如果楊雄接了韓正的班,那之前傳出的熱門人選之一的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就來不了上海了。 7月時,有政治觀察家對《外參》表示,雖然深圳官場對王榮的調離並不看好,但中央已屬意給這位學者出身的政治新星更大的舞台,尤其是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王榮昇遷上一直是幕後推手。(《外參》) 楊雄 |
|
Posted: 12 Oct 2012 05:07 PM PDT 東方日報
內地年輕貌美的女官員往往成為焦點,她們背後的各種故事更成為百姓街談巷議的話題。近日,湖北通山縣三十一歲女縣長胡娟便因炫富風波被推上風口浪尖。 胡娟八年六次破格提拔的經歷,被稱為官場奇迹。她○四年畢業後,就進入湖北省委督查室工作,隨後幾乎每年一個台階,參加工作七年便成為正處級的縣長,而且在職期間還完成了博士學位,仕途學業雙豐收。這種火箭式提拔速度,讓多少削尖腦袋往上爬而不得的政客只有羨慕的份,但也引發外界質疑:她何德何能,何以青雲直上? 內地官員的升遷有嚴格規定。譬如從科員到副主任科員需要任職三年以上,從副主任科員到主任科員亦需任職三年,從主任科員到副處級則需要選升。在縣級政府,很多人努力一輩子,也只能在主任科員任上退休。公務員在升遷過程中能有一次破格提拔已相當艱難,但胡娟卻是每個台階都獲破格提拔,如此神通廣大,背後有沒有貴人持之不懈地相助呢? 升遷快慢 床上決定 有網友評論稱,現在的美女火箭式升官,「要麼自己是某人的精子,要麼是接受了某人的精子」,不是有個好爸爸,就是有個好情夫,可謂點出了要害。有個好爸爸,父親英雄女成凰,自然近水樓台先得月,步步優先。事實上,官場世襲制已成潛規則,很多官員將自己的子女安排進入團委等官場快車道,然後拐入基層的官場超車道,年年破格年年提拔,提前卡位佔位。 另外一種就是從床上培養到主席台。女公務員但凡有點姿色,只要能躺下去,便能站起來。很多官員提拔女幹部的快慢及級別高低,完全根據她的床上表現決定。原杭州市濱江區委書記尚國勝因色下台後一針見血地說:男人就得「提錢進步」,女人就得「日」後提拔。話雖直白粗俗,卻說得相當深刻。 安徽宣城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增軍擔任績溪縣縣長時,對情人許諾:「小乖乖,你年輕有文化,我要把你從床上培養到主席台上,讓你當鄉裏的一把手,當縣婦聯主任。」他說到做到,情婦很快便當上了鄉黨委副書記,不久就當上了鄉黨委書記兼人大負責人、縣婦聯主任,其後又被調到市人大當官,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胡娟到底是哪種類型,通過網民持之不懈地人肉搜索,相信很快就會大白於天下。吏治腐敗是最嚴重的腐敗,古代尚有科舉制度唯才提拔,給窮人機會,但現在的官職大部分被權貴子女壟斷,他們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只不過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為人民幣服務。 |
|
Posted: 12 Oct 2012 10:14 AM PDT 王剛被視爲江澤民的心腹。 1942年10月生,吉林扶餘人,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1999年到2002年,王剛出任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書記,2002年到2007年,出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書記,2007年至2008年,出任政治局委員,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書記,2008年後,擔任政治局委員,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書記。 1977年到1981年,王剛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秘書。1981年到1985年,到北京出任中央對台辦公室正處級秘書,之後和中央辦公廳有了不解之緣,先後在信訪局、國家檔案館工作。 之所以王剛能從新疆入京,就要說到1978年到1981年出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的汪鋒。1982年,汪峰奉調回京,參與領導中央落實政策和對台工作。1987年4月汪鋒被增補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8年1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關於王剛坊間談及最多的是以下幾件事。 2007年十七大前不到一個月,令計劃接了王剛中央辦公廳主任的班。當時有輿論稱,一朝天子一朝臣,中辦主任這個位置非常重要,胡錦濤當然不能再讓江氏人馬佔著了,雖然王剛還不到65歲,當然要跟著江人走茶涼。沒想到,王剛高昇進入政治局,著實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也讓人對江澤民的影響力另眼相看。 王剛有個兒子,娶了一位演藝界的女星。這位女星也借助政治局委員兒媳的名頭屢屢上中央電視的春晚,但後來王剛的兒子和這位女星離婚後,她也被央視春晚拒之門外,更是發生了爲了上春晚而給央視台長下跪的荒唐事。但此時,她已不再是權貴家庭中的一員,所以下跪也是沒有用的了。 另外,就是1999年,姬鵬飛之子姬勝德事發後,正在北京香山養老的姬鵬飛,得知其獨子罪行足以判死刑後,先後四次寫信給江澤民、遲浩田等人,請求寬恕姬勝德,免其一死。他又請求薄一波、萬里等“老同志”協助陳情。但這些“老同志”感到,姬勝德罪行太嚴重,而不好出面說情。江澤民則委託王剛回復姬鵬飛:姬勝德案情嚴重,量刑將按法律程序進行。王剛在談話中透露:死刑是難免的,但能推遲兩年執行,即暗示“判處死刑 ,緩期2年執行。”等於要免姬勝德一死。 救子心切的姬鵬飛沒有聽懂王剛的意思,以為姬勝德必死無疑,氣得破口大罵:“憑我和老伴為黨為國奮鬥近70年,共產黨就不能刀下留情,給我獨子留條命。要死,我就死在中南海!”姬鵬飛又罵道:“見個政治局常委,比當年見毛澤東還難,這是什麼世道!“ 2000年2月8日中午,姬鵬飛在絕望之下,寫下遺囑,用紅酒吞服了30多粒安眠藥片,悲憤自殺。這是繼高崗之後,中共黨內第二起高層領導人的自殺事件。影響轟動。 有網民説,王剛要是當時傳話傳清楚的話,也不至於發生譲黨如此大丟顔面的事。(《大事件》) 王剛 |
|
Posted: 12 Oct 2012 06:16 AM PDT 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欧盟。 该委员会说,欧盟在战后帮助重建欧洲,并在1989年为推翻柏林墙起了关键作用。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说,对欧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感到激动和荣幸。 BBC |
|
Posted: 12 Oct 2012 05:42 AM PDT 《明鏡月刊》司馬清揚 1959年7月23日,毛澤東大發雷霆,對彭德懷進行了嚴厲的批判。 大會之後,周恩來就指責彭德懷把“失”字放在前面是有意識的。 7月26日,毛澤東提出“事是人做的,不僅對事,也要對人。要劃清界限,問題要講清楚,不能含糊。”由此,對彭德懷的批判開始升溫。當天下午,周恩來對從北京趕來參加會議的各部委幹部作了長篇講話。他在講話中提醒到會人員劃清政治方向和工作態度的界線:一是不能動搖和否定黨的總路線,這是第一位的問題;二是工作態度是第二位的問題。周恩來警告下屬在這場政治鬥爭中不要站錯隊,要保衛總路線,不要動搖;同時要抓好經濟工作,渡過經濟難關。此外,周恩來還勸彭德懷不要站在局外指手劃腳,要儘快認識“錯誤”亦即檢討。 周恩來還受毛澤東委託,找黃克誠談話,希望黃克誠不要站在彭德懷一邊,要他與彭德懷劃清界限。只是耿直的黃克誠並沒有聽從。 在8月1日的常委會上,主要是毛澤東講話,其它常委不時插話,追問。周恩來指責道“(彭德懷)站在右傾立場,信的鋒芒是指向總路線”。當劉少奇揭發彭德懷反對唱《東方紅》時,周恩來插話說:“這是感情問題。”當毛澤東說彭德懷過去和他七分不合作時,周恩來急忙補充說:“華北又鬧獨立自主。回延安三年格格不入。解放戰爭合作,抗美援朝,回到軍委,不大靠攏了。” 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在這次常委會上,是周恩來首次把彭德懷和“裡通外國”聯繫在一起。周恩來問彭德懷,他們一起同斯大林談話後,送彭德懷出門時,斯大林跟彭德懷說過什麼話。周恩來還說:彭信中批評“大躍進”的話,和蘇聯赫魯曉夫批評我們的話差不多。彭總剛去蘇聯訪問,是不是取了什麼經回來? 8月1日,批判彭德懷的大批“援軍”上山,他們是來參加八屆八中全會的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8月4日晚,周恩來向這批“援軍”傳達前兩天常委批評彭德懷的情況。周恩來作了長篇發言,他說:“會議中有一種苗頭,就是多講缺點,誇大缺點,以彭德懷同志為代表。他在火車上就談到若不是中國工人、農民好,就會出匈牙利事件,7月7日在主席那裡彙報時,他也談了這個看法,我們聽到就不以為然。第二次在主席那裡彙報,他又說,工業的大躍進,是農業的浮誇搞起來的。歸罪於農業,也是不對的。大躍進是工業躍進在先。農業是主席直接領導的。他攻擊譚振林,也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常委會找彭談,認為這封信是有計劃、有準備、有組織、有目標的活動,是一個反黨中央、反總路線、反毛主席的活動。是一個綱領性的東西。彭在政治局會議上總是冷言冷語,……”周恩來把常委會上強加給彭德懷的各種罪名,傳達給“援軍”。周恩來還說:“省上的周小舟同志,他也是打著無產階級旗幟向‘小資產階級狂熱性’進攻的。”“彭信一出來,問題性質變了……是糾左之後,右傾機會主義露頭了。山上山下,黨內黨外,國內外都有。彭德懷同志是這一危險的右傾機會主義的主要代表。所以,這次全會毛主席提出來,全會的任務,就是要保衛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反對黨內分裂鬥爭。問題本質是這麼一回事。” 周恩來還把黃克誠和張聞天捆綁在一起:“毛主席說的軍事俱樂部,首先是一個國防部長、一個總參謀長,總是密切合作了。”“張聞天講了三個鐘頭,文武合璧,相得益彰,一文一武,國防、外交。”黃克誠上山之後,周恩來就勸黃不要亂發言。黃發言之後,周恩來批評道:“你吃了狗肉來的吧!勁頭這麼大!” 彭德懷折身於廬山。原來主管經濟工作的周恩來不知道彭德懷是對的?當然知道。但是周恩來依然落井下石,還勸說別人攻擊彭。 張愛萍回憶:他上山的時候,廬山上對彭老總的批判已經搞了半個月。也許是怕他們上山後亂放炮、犯錯誤吧,當晚,周恩來通知他們參加預備會,介紹了前一階段的情況,特別指出“彭德懷和張聞天的《意見書》,是右傾機會主義向党、向黨中央、向毛主席、向總路線的進攻。這有著深刻的思想、歷史根源;是有綱領體系的活動。”雖然張愛萍想方設法為周恩來開脫,但是就如後來文革中一樣,周恩來不僅自己要做幫兇,還要說服別人也要當幫兇。 1959年8月24日,周恩來應軍委擴大會議主席團的要求,在會上作題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堅決粉碎以彭德懷為首的反黨陰謀集團的活動》的報告。雖然周恩來表示:“我也不能說對彭德懷同志的歷史問題知道的完全的清楚。”但是這並不妨礙周恩來對彭德懷的歷史來個總的清算和鞭撻。毛澤東提出來的彭在過去三十年沒有同他有效地合作過是周恩來談的重點。 報告將彭德懷的歷史分成15個時期:(1)平江暴動及其以後一段時間;(2)立三路線時期;(3)一、二、三次反“圍剿”時期;(4)第一次王明路線時期;(5)長征、遵義會議;(6)張國燾分裂時期;(7)北上長征時期;(8)洛川會議及其以後、東征以後西征;(9)第二次王明路線時期;(10)華北抗戰時期;(11)延安整風和華北座談會;(12)“七大”前後;(13)西北野戰軍時期;(14)抗美援朝時期;(15)主持軍委工作時期。周恩來歷數彭德懷的歷史問題。周恩來一開頭就說彭早年參加黨就抱著投機的目的。(周恩來批判高崗時也是這麼說的,這是周恩來批判政敵的一貫手法——筆者註)入黨後,彭德懷四次追隨錯誤的政治路線。雖然彭德懷表面上支持毛澤東,實際上從遵義會議以後卻反對毛,一直到1959年要公開篡奪黨和軍隊的權力。周說,彭同毛只合作了十年,其他的時候都不合作。 筆者在此指出,由於周恩來是中共元老,對幾乎所有中共大員都知根知底。一旦某人出事被打倒,周恩來都會拋出一些歷史上的材料,落井下石。 除此之外,引人注目的是,除了彭德懷以外,周恩來把張聞天和黃克誠也列入“高崗反黨集團的漏網份子,重要成員”,說這一次是“高饒事件反黨聯盟的繼續和發展”。 周恩來隨後發表長文《偉大的十年》,刊登在10月6日《人民日報》上,論證了總路線的正確,不點名的批評了彭德懷,指出“我們黨內有些人之所以陷入右傾機會主義的泥坑,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反對黨的總路線。”,為大躍進大唱讚歌。(《明鏡月刊》30期)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12 Oct 2012 03:44 AM PDT ![]()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荣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传媒突显他是首位中国籍作家获此殊荣,并大肆报道,而中央电视台更罕有地在新闻联播中以快讯形式插播,情况与首位华人高行健2000年获得此奖相比,明显厚此薄彼;而曾猛烈批评诺贝尔基金会颁发奖项予高行健的中国作家协会,昨晚则高度赞扬基金会颁奖予莫言是对中国文学的肯定。中国媒体对两位华人获奖的前倨后恭,亦令人质疑中国处事评理仍以政治先行。 若以莫言获奖与首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中国人刘晓波相比,更予人情何以堪之叹。刘晓波2008年获奖时已因言获罪,现仍是阶下囚。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奖项予刘晓波时,更激怒中国政府,甚至影响外交往来。当莫言获奖消息公布后,有中国学者指出,寄望这可暂时缓和颁奖予刘晓波的诺奖委员会与中国政府的紧张关系,长期有可能标志着诺委会正视中国的转折。不过,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莫言获奖不会改善中国政府与诺奖委员会和挪威政府的关系,亦无助改善刘晓波的待遇,因为和平奖是由挪威的诺贝尔评审委员会颁发,与其他四个经济或科学方面的诺奖由瑞典的诺贝尔基金会颁发不同。 中国传媒,尤其是中央官媒对事件的报道,往往是中国政府对相关事件的风向针,在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北京时间11日晚上七时公布莫言获颁文学奖后,新华社在6分钟后发出快讯,中央电视台则在10分钟后,罕有地在新闻联播中插播快讯,其后更访问了莫言,指出他是首位中国籍作家获奖。 及至12日,中国不少媒体均以大篇幅报道莫言获奖,官方《人民日报》以整版文化版报道;位处开放前沿的广东的《南方都市报》以头版报道,并配以四版篇幅报道各方感言;繁华上海的《东方早报》亦毫不逊色;甚至远处边强的《西藏日报》亦在要闻版头条位置报道莫言获奖,有关处理与当年流亡海外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大异其趣。 中国媒体报道时,强调莫言是首位中国籍作家获文学奖,完全没有提及首位华人作家高行健早于2000年时获此殊荣,圆了中国人追逐百年的华人诺贝尔文学奖梦想,不过,高行健获奖时已因作品前卫及反叛而不容于中国,转居巴黎,并入籍法国。而高行健当年获奖时,中国传媒当然亦没有加以报道。 官媒排场高处未算高 有关篇幅之多,虽然比高行健获奖时有天渊之别,但与首位中国籍人士获诺奖应有的调子仍有距离,时事评论员林和立解释,中共一直认为诺贝尔奖代表西方价值,而且有「歧视」中国之嫌,因为中国籍科学家从未获奖,故不想抬举它,免得人家质疑,为何准超级大国的成绩如此糟糕! 他续称,中共较注重理科的国际地位,假如有中国籍人士拿到物理或化学奖,估计「排场」会高很多。 此外, 更令人侧目的是,中国官方对诺奖评审委员会态度的转变。委员会当年颁发文学奖予高行健时,外交部曾指摘委员会把文学奖颁给在六四事件后退出中共的高行健,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新华社亦引述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作协」)负责人称﹕「诺贝尔文学奖此举不是从文学角度评选,而是有其政治标准。这表明,诺贝尔文学奖实质上已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了权威性。」但在莫言获奖后,作协发稿恭贺,除赞扬莫言外,更指「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更向中新社表示,「为莫言感到由衷高兴,为中国文学自豪」;另一副主席何建明亦表示,莫言获奖「是诺贝尔评委会对中国作家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一种肯定。」 中国半官方的《环球时报》12日发表评论文章作出响应,指诺贝尔文学奖以往经常有政治化倾向,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获奖便令人联想到他的政治倾向;但中国本土的主流作家莫言获奖,驱散了中国人心中对诺贝尔奖挥之不去的政治纠缠,是真正的文学奖。 至于刘晓波获颁诺贝尔和平奖,受到中国政府猛烈抨击,评论认为,无论以前是中国看低诺贝尔非科学类奖项,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主动做一次自我调整,今次颁奖给莫言,都是值得欢迎和鼓励的,而中国崛起,亦令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社会拒绝,不是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接纳的机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2 Oct 2012 03:41 AM PDT 作者 法广 总部设在巴黎的记者无疆界组织10月12日在其网站公布了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在家中遭软禁的视频,这部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银幕上能够看到刘霞在窗口抽着烟的身影。记者无疆界发表公告指出:中共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对刘晓波的亲属尤其是对刘霞施加压力,当局对刘霞的软禁不仅令人难以接受,而且纯属非法,当局必须立即停止对刘霞的变相监禁。 记者无疆界组织公告还表示他们所上传的有关刘霞的视频虽然时间很短,画面也不清楚,但却意义深远。因为人们因此可以想象出刘霞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她与外界的隔绝是多么的严重;外界甚至都不可能获得一张有关刘霞的清晰的画面。 记者无疆界的公告上最后写道:我们将继续呼吁中国当局立即释放刘晓波,对刘晓波的监禁严重侵犯人权,尤其违背了中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的第19条。 刘晓波的妻子刘霞自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后始终处于软禁状态,当局只允许她每个月一次前往监狱探望刘晓波,每周一次与她的家人团聚。 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获奖两年之后继续在沈阳监狱服刑,多个国际人权组织以及关注中国民主运动的学者专家呼吁国际社会不要忘记刘晓波,呼吁关注同样被剥夺自由的刘晓波的妻子刘霞的遭遇。 法新社走访了中国著名异议人士胡佳、戴晴以及法国汉学家白夏等人,他们都表示没有任何有关刘晓波和刘霞的消息,胡佳透露说,他一个月前曾经在刘霞住房的楼下见到她的身影,但因为看守的原因,未能与刘霞对话。 法国汉学家,刘晓波作品的法文译者白夏对中国近期走向并不乐观,他说,中国当局不要说释放刘晓波,那怕是停止软禁刘霞至少也是向外界发出的一个积极的信号。而戴晴则担心,如果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真的能够如传言所说的进入政治局常委,那么,中国将进入更加黑暗的年代。 胡佳则感叹中国网民对刘晓波缺乏关注,他说,当初中国网友能够千里迢迢、结伴前往山东探望陈光诚,而关注刘晓波的人却屈指可数。 按照中国法院的判决结果,刘晓波还必须服刑七年半。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魏京生批评瑞典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是“讨好共产党政权” Posted: 12 Oct 2012 03:36 AM PDT 作者 法广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当天,流亡美国的中国异议人士魏京生昨天批评瑞典学院,说把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是“讨好共产党政权”。 魏京生说,莫言是个有文学才华的作家,但莫言的一些做法令人怀疑,譬如他应共产党的要求,与一些御用文人一切手抄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毛歌功颂德。 魏京生认为,这次瑞典学院选择莫言,是因为这样做“更容易得到共产党政权的容忍”。魏京生指出,只要看一看瑞典评委会宣布这一消息之前和之后中国政府对诺贝尔奖的兴趣,就可以知道,把这个将颁给莫言是为了讨好共产党政权。 莫言本人则得知获奖后表示,他能获奖的原因是自己的文学“表现中国人民的生活”,且“一直站在人文的角度,立足于写人”。 瑞典评审团说,莫言“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瑞典学院还将莫言的作品与美国小说家福克纳及哥伦比亚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比较。 莫言得知获奖后,表示自己很冷静,并说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但中国官方媒体和作家协会却为此感到自豪和高兴,与2000年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官方冷漠的态度形成对比。2010年在监狱里的中国异议作家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更是成为中国大陆的禁忌话题。 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在新闻快报中迅速报导这项消息,这对通常关注政治领导人言行的官方媒体来说相当罕见。 对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媒体将莫言形容为“游走边缘的红色作家”。报道指出,出身解放军的莫言今年4月接受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访问时曾说,言论审查有利于创作。 报道也说,莫言的作品碰触推翻满清、日本侵略与文化大革命,游走在共产党的包容与政治禁忌的钢索上。不过,由于莫言是官方支持的作家,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能会被当局夸为共产党官方文学政策的胜利。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2 Oct 2012 03:33 AM PDT 《福布斯》周五公布的本年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位居榜首。但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富豪们的总身价较去年明显缩水。 据法新社报道,娃哈哈集团总裁、中国饮料大王宗庆后凭借100亿美元(630亿人民币)的净资产重新占据《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首位。去年中国首富是建筑设备制造商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宗庆后成为今年中国双料首富。 去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今年仅以59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在第6位。法新社报道说,这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造成房地产业增势变弱不无关系。 同2011年相比,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今年前100位富豪总资产减少7个百分点,降至2200亿美元。10亿以上身价的富豪数量也从146人降为113人。 《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总编周健工说:"今年中国经济遇到过去几十年未曾遇到过的长期困难。" 中国最富有的女性吴亚军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成为今年中国最富有的女性,财富总额为62亿美元。同时她也成为挤进前10名的5位房地产大亨中的一位。 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受百度股价下跌影响,屈居福布斯2012年度中国富豪排行榜第二的位置,净资产为81亿美元。 腾讯掌门人马化腾则凭借64亿美元净资产从去年的第13位上升至第4位。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80亿美元身价排在第3位。 ![]() 中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增长率仅为7.6个百分点,为三年来最低水平。下周中国官方将公布第三季度经济数据。 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恢复不力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速变缓。北京政府通过降息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试图维持经济高增长。 另有报道称,中国的富豪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都有党员背景。有统计显示,2006年的胡润百富榜上,35%的民营企业家均为中共党员,而且这一比例仍在增大。宗庆后、王健林、梁稳根等富豪都是党员。 综合报道:洪沙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12 Oct 2012 03:26 AM PDT 张佩芝
台北 — 台湾总统马英九星期三发表国庆讲话,我们来看看各方反应。有台湾学者认为,在两岸的部分,马英九希望把两岸关系制度化、机制化。但在野党民进党认为,马英九提出的政策方针了无新意,两岸互设办事处牵涉到对等问题。 台湾总统马英九在国庆讲话中提出未来台湾发展的四大方向,承诺要改造台湾产业结构,排除投资障碍,捍卫主权渔权,以及深化民主法治,促进两岸发展。 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刘世忠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认为,马英九提出的这些方向在就任开始就说要做,现在再提可以说是了无新意。"很遗憾的,他连任成功了,已经任职第五年了,还在讲这些东西,并没有让民众感到经济可以有实质的改善。" 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赵春山对美国之音表示,过去这段期间,在经济方面,马英九政府招致许多民怨,因此他提出的四大方向主要希望给台湾内部发展,尤其经济建设,营造有利环境。 *杨毅: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马英九在演说中表示会继续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扩大两岸交流。作为回应,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杨毅表示,希望两岸继续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合作。 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刘世忠认为,中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今年八月清楚表示,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对马英九两岸定位的一个批判。"台湾这边还在强调一中各表,九二共识,事实上对岸已经把两岸关系定位成一个国家了。" 淡江大学教授赵春山说,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有持续性,希望让两岸和平发展关系走向制度化。 "走向制度化要有一个过程,在马总统讲话里,特别强调要在过去"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里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条款希望加以修订,希望让两岸关系走向法规化的基础。" *赵春山:修订两岸人民关系对落实近来协议十分重要* 关于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重要性,赵春山解释说,过去在两岸人民交流过程中,包括教育交流,陆生来台就学,台商在大陆经商问题等,都面临到很多过去没有考虑到的法规问题,形成许多限制和约束,这些问题涉及层面很广,因此在修法上会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这对落实近年两岸达成的协议和协商成果,十分重要。 *互设办事处:可能有沦为香港模式的危险?* 除此之外,关于马英九提出要推动两岸互设办事机构,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刘世忠担心,台湾办事处不管在北京或在另外城市设立,是否会沦落到香港模式,类似一个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未来马总统不能只为设而设,必须考虑到台湾的利益,考虑到对等。还有办事处成立后是否真的能关照到台商以及台湾人到大陆观光遇到不好事情时候能不能真的关照到,我觉得这才是比较重要的。" 对于两岸互设办事处问题,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表示,这是很复杂的两岸问题,马英九不能当作文宣来处理。 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星期四表示将就这个问题积极与相关部会进行研议。 美国之音中文网 |
|
Posted: 12 Oct 2012 03:08 AM PDT 近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拒绝中国华为和中兴两家巨头电信公司进入美国市场,认为其有中国政府和军方背景,会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和两家公司都抗议说这是歧视行为,违背美国市场经济原则。
美国国会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有大中小三个背景: 大背景:随着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中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收集美国情报、进行间谍活动的国家。这无论是美国情报专家的研究、《华盛顿时报》著名记者葛茨就此写的揭示中共间谍活动的专著、还是美国FBI局长的国会作证,都强调了这一点。同时美国司法部的数字也印证:只是2008到2010这两年多,在美国被起诉的中国间谍案就有26个,其中44人被判刑。中共情报部门“国家安全部”的英文简缩MSS,其知名度已超过当年苏联的特务机构KGB。 中背景:据网络安全专家的数字,在2009到2011年间,美国遭遇的网络袭击增加了17倍。其中大量的网络攻击来自中国,且不是一般性攻击,而是有复杂的程序,得是专业公司或国家能力才能做到。 小背景:这一点更为关键,美国国会就华为和中兴的疑点问题举行了公开听证会,两家公司主管亲临现场。但他们“打太极拳”,躲避实质性问题,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他们不受中国政府控制的资讯和证据。 美国国会的质疑主要有三点: 第一,华为和中兴的资金来自中国官方银行,数额庞大,因而可能被中国政府实际操控;如允许其进入美国市场,中共当局就可通过这两家公司宽带网络服务,窃取和监控美国网络,影响美国国家安全。 华为的解释是,给予它们贷款的银行,只有10家是国有银行。但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也就五家而已。因而美国国会更质疑中国政府可能是这家所谓“民营公司”的最大股东。 而且华为公司还设有“党委”和党委书记。这更令人质疑,这家公司受共产党直接领导,根本不是民营企业。 华为的解释是,根据中国公司法,私营企业也得按《中国共产党章程》建立党的组织,并说它们公司的党委,只是负责照顾职工生活和道德教育。但根据中国公司法,中共在民营企业只能建立基层组织,最高一级是党总支,还要经党员大会选举产生领导人。而没有任何消息证实,华为的“党委”是经过这种程序产生的,显然是官方委派的。 所以在听证会上,美国议员当场问华为副总裁:“如果中国政府要求你提供美国客户的信息,你怎么办?”华为副总裁回答说,“我们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对客户的网络带来伤害。”当美国议员继续追问,“这不是意味着你要进监狱吗?”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不会放过他们,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却所问非所答地说,“公司怎么会把我们送进监狱呢?” 华为公司的主管就是不敢清楚地回答:我们会拒绝中国政府的任何监控网络的要求,即使把我们抓进监狱也不会答应。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在中国,即使民营公司,也被当局控制,更何况它们公司还有“党委会”。 第二,美国国会质疑华为公司有军方背景,是因其创始人和总裁任正非曾任解放军技术副团长。美国国会获得的华为公司内部文件显示,这家公司获得中共军方的科技支持,很可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网络战的分支机构。 连中国官方媒体也报道说,大民营公司的老板,只有华为的总裁最神秘,从来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很少在公众场合讲话。这次他也没到美国国会参加听证。外界根本不清楚他的真实面目。维基百科说,任正非“深居简出,神秘莫测”。 华为是世界500强企业,是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仅次于瑞典爱立信),年营业额300多亿美元,员工14万。但如此电信巨头,其总裁却完全不透明,神秘兮兮,更令人联想到那种军方情报头目。 第三,华为公司针对美国国会报告发表的抗议声明说,这是美国拒绝市场经济,说他们公司过去25年从没有不良记录。但这恰恰是美国国会质疑的重点之一,因华为有很多“不良记录”。 美国国会调查到,华为公司不仅有过欺诈和行贿的前科,而且也在美国违法作业:华为公司的员工持旅游签证进入美国后,然后在华为分部做全职工作。按照美国法律,持旅游签证的人不可以在美国就业。 另外,据中国《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2003到2006年间,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在阿尔及利亚以12万美元贿赂当地的电信公司主管以谋求商业利益,被阿尔及利亚政府查获,两名当地电信主管被判刑18年,涉案的华为和中兴的三名主管在缺席审判下,被判处10年监禁。如果这三名主管进入阿尔及利亚,就会被逮捕执行监禁。这都是网上可查到的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所以华为声明说,他们公司过去25年从无不良记录,本身就是谎言。因这些谎言,这样的公司就无法被信赖。 华为和中兴以及中共外交部发言人,都指责美国国会的报告是歧视中国公司。但进入美国市场,甚至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很多,为什么美方要调查华为和中兴?而且不仅美国,其他西方国家也质疑和拒绝华为: 去年2月,华为主动提出愿出资5000万英镑为伦敦地铁铺设手机网络,但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 今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以同样原因,禁止华为参与澳大利亚380亿美元的国家宽带网络项目。英文《澳洲日报》引据澳大利亚安全情报机构指出,有证据证明华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存在联系。 几个月前,德国研究网(DFN)也因安全原因结束了跟华为长达7年的合作关系,而把科技网的扩建交给了一家以色列公司。 对这样一个很多国家都戒备、都指出它跟中国政府甚至军方有联系的公司,美国国会当然会慎重对待,毕竟事关美国的国家安全,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美国人的网络安全,也包括使用美国网络的中国异议人士的信息安全,包括个人银行信息,网络信件等等。 美国国会报告不仅建议美国公司不要购买使用这两家中国公司的电信网络设备,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展开刑事调查,因中兴涉嫌向伊朗出售违禁的美国电信设备。 美国国会的报告对华为和中兴进入美国市场(更别说在美上市)构成重大打击,甚至影响华为的全球生意。在美国国会报告发表后,新西兰在野党就要求该国政府调查华为在那里的合作项目是否影响该国安全;加拿大政府也要调查华为,最后也可能拒绝华为进入该国市场。而华为70%的生意是在海外。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这份跨党派的报告历时11个月完成,显示美国两党在国家安全、警惕中共间谍渗透上态度谨慎、立场一致,并以先发制人的行动,防范美国网络领域被中共侵入。 这份报告等于向中共官方背景的公司发出一个警告,如替政府或军方从事情报和间谍工作,至少会失去美国市场,而且经FBI调查证实后,美国也会像阿尔及利亚那样,通过法院审判,给予惩罚。 这意味着,华为公司的解放军退役军官背景的总裁们,只有真正切断和政府、军方的密切关系,真正在商言商,才可能进入美国市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员,甚至赢家。否则,华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有所作为。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自由亚洲电台 |
|
Posted: 12 Oct 2012 03:04 AM PDT 「民間東亞論壇」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行,邀請了日韓及大陸的民間人士就釣魚台、獨島爭議進行對話,並共同擬出「面對歷史,解決爭議,走向和平」的聲明。
東亞成了世界火藥庫,釣島、獨島(竹島)爭議日漸升高,美軍佔領下的沖繩問題暗潮洶湧,沖繩反美軍基地運動聲勢逐漸擴大,整體來看,中日、韓日隨時可能擦槍走火引發戰爭。緊張之餘,九月二十八日日本市民發出千人以上公開連署聲明——「終止『領土問題』的惡性循環!」,罕見日人發出內省呼聲,與挑起爭端的日本政府立場成了強烈對比。 要通往東亞和平之路,建立民間交流的常態機制,往往比官方的爾虞我詐更快而有效。中華保釣協會與《人間思想》雜誌等學界團體利用此一難得的契機,號召東亞區域內各地民間團體進行東亞國際論壇,從民間角度思考圍繞於釣島、獨島等領土爭議的另一番思維。 這場「民間東亞論壇│釣魚台、竹島爭議圓桌討論」於十月六日假台灣師範大學舉行,論壇特別邀請來自各地的民間團體與人士進行對話,包括來自沖繩反美軍基地運動的沖繩大學法經學部準教授若林千代、韓國民主教授協會國際連帶委員會主席李大勳、來自北京與上海的韓嘉玲與王曉明、台灣人人保釣大聯盟召集人林孝信等,論壇現場並與日本《世界》雜誌前總編輯岡本厚、民間團體Peace Boat的野平晉作同步視訊,在相互激盪中,獲致建立區域性的民間社會合作的共識,並將共同擬出「面對歷史,解決爭議,走向和平」的聲明,在東亞各國進行連署。 日本政府完成釣魚台列嶼三小島國有化,引爆兩岸的反日怒潮,但也有部分日本學界人士並不完全認同政府的做法,由岡本厚等人發起的「終止『領土問題』的惡性循環!」聲明對獨島與釣島問題皆有所省思,願意面對殖民與帝國主義歷史所造成的傷痛,「日本佔領竹島是在日俄戰爭期間,當時韓正被殖民地化,也是外交權遭剝奪時期,對韓國人民而言,這不僅僅只是個『島』,也是被侵略及殖民地支配起點的象徵,日本人對此須有所理解」。 該聲明指出﹕「尖閣群島(釣魚台列嶼)及其周邊海域,自古即為台灣及沖繩等周邊漁民們的漁場,兩地的漁民們均不希望尖閣群島成為國家之間紛爭的焦點。我們應尊重這些生活在此的人民的聲音。」這些聲音對兩岸和韓國而言,像是空谷足音。 人在日本的岡本厚透過視訊指出,日與台、韓皆有領土爭議,表示日本本身就是東亞地區不穩定的要因之一。他意識到此區域危機四伏,最終必然導致美日關係更加緊密合作,尤其加強雙方軍事化的可能性,甚至可能造成美軍與自衛隊一體化。他主張討論領土爭議時,不能迴避歷史問題。 日本民間團體Peace Boat的野平晉作也透過視訊強調面對歷史的必要性。「最重要關鍵是重新打開歷史的問題。」他認為,日本重要的知識分子都認為殖民地問題沒有解決、沒有結束、沒有反省,是造成今天問題的關鍵。這種超越性的思維在台灣造成震撼,顯示戰後日本確實存在很多具有自我批判性知識分子,他們揚棄將議題平面化、沒有跟歷史連結的論述,野平甚至說日本好像是美國的附屬國。 反思主權神聖化觀點 獨島問題因韓國總統李明博登島揭牌尖銳化。來自首爾的李大勳表示,獨島爭議不僅是領土爭議,也是歷史殘留的問題(源於高麗時代),其中更涉及安保議題,導致東北亞關係更緊張。他認為,解決這爭端的關鍵在於重新思考主權神聖化的觀點,透過韓日民間交流平台處理,否則議題皆被安保化,將更棘手難解。 美軍駐守沖繩困擾當地已有很長時間,居民一再要求搬遷,日本政府始終充耳不聞。多次來台參與保釣論壇的若林千代表示,沖繩問題的核心在於自衛隊與美軍的強化,未來甚至不能排除兩者合而為一,目前雙方的合作已經擴大到民間港口。「美國的霸權不如以往,在中東與拉美等地的影響力一再衰退,轉而把重心擺在東亞,造成東亞問題越來越激化。」 事實上,沖繩從來沒有「戰後」過,沖繩的軍事部署牽涉全球,隨時準備戰爭。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陳光興指出,長久以來沖繩人培養出一種不能讓世界各地人受害的責任,就算把美軍基地推到其他地方也沒有解決問題。 陳光興指出,在地理位置上,沖繩與台灣有密切的關係,兩地相距約六百四十二公里,但台灣始終忽視其存在。「其實沖繩人很怕台灣人,為什麼?台海一旦發生戰爭,第一個被摧毀的就是沖繩,也就是說中美一旦開戰,或者台海打起來,美軍基地是被摧毀的首要目標,整個沖繩就毀掉了。」沖繩人一直活在這樣的恐懼中。陳光興去過沖繩後,激發了深沉的道德責任感,認為不能不顧「鄰居」的安危,於是積極推動當地反美軍基地人士與台灣保釣人士的聯繫合作。 在釣島等爭議中,當然不能忽視美國的角色。北京市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韓嘉玲指出,後冷戰時期,中國崛起後,美國新一輪對中採取圍堵策略,使得中美在亞洲的軍事競爭更加激烈。 韓嘉玲同時提出大陸學界「讓中日關係回歸理性」的聲明,著眼於和平相處的未來,其基調仍以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踵繼周恩來所提出的「擱置爭議」的意向,同時也譴責九月中旬在大陸許多城市反日所爆發的打砸燒行為。該聲明目前已在網上進行連署,包括導演侯孝賢、作家朱天文、朱天心等都連署支持。 林孝信總結指出,中國在經濟上崛起,美國擔心在東亞的獨霸地位削弱,所以當從伊拉克撤軍後,立即將軍力調往東海「耀武揚威」,每隔一、二個月即進行一次軍演。他認為這是新的帝國主義所進行的反撲,目前因領土爭議所激發的民族主義熱潮應更加深化,而不單停留在民族主義的訴求,否則就不容易跟韓國、沖繩等地人士結合。 亞洲週刊 |
|
Posted: 12 Oct 2012 03:01 AM PDT 不少香港人靠貶低、排斥甚至攻擊大陸人的「他者性」,來捍衛香港人的個性和自我。
林沛理,牛津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及藝術評論小組主席。著有《英文玩家》、《玩起中文》及《反語》,最新的一本書是《祝你分手快樂》(快樂書房)。 從今以後,國慶變成港殤,再璀璨的煙花也不過徒添蒼涼。十.一煙花夜,香港經歷四十一年來最嚴重海難,港燈船隻「南丫四號」沉沒,最少一百三十一名乘客全部墮海。 這是十月三日《蘋果日報》頭版頭條新聞的第一段,最值得玩味的是流露在字裏行間的地域主義(parochialism),甚至香港中心主義(Hong Kong centrism)。 生命誠可貴,活著就是好,全港哀悼三十九名在撞船意外中失去性命的遇難者,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體現了香港作為一個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可是,若說由於這宗意外,「從今以後,國慶變成港殤」。那就是無法區別輕重、沒有方寸感(sense of proportion)的判斷錯誤。新中國自一九四九年成立以來,在戰爭、天災、人禍與政治鬥爭中失去性命的人以千萬計。三十九名香港人遇難,令國慶馬上變成港殤,那就是連起碼的客觀判斷力和權衡輕重的能力都沒有的極端香港中心主義。 這也是一種港式的「修理中國」(Hong Kong-style China-bashing),背後的潛台詞是:香港不比中國,不會視人命如草芥。香港回歸祖國十五年,與大陸非但未能發展唇齒相依的親密關係,反而越來越劍拔弩張,心理上越來越厭惡排斥。 中國大陸與香港的融合過程始於三十年前內地推行改革開放,但自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大陸收回香港主權以來,這個過程出現了本質上的變化。香港既是只懂得靠地產來創造和累積財富的「一技黔驢」(one-trick pony),自然要靠山吃山地倚賴大陸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來保住它的繁榮。問題是香港對大陸的倚賴已變成一種過度倚賴,甚至病態性倚賴;而這種倚賴亦已在香港社會產生了嚴重、非預期的心理和文化後果。 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回歸十五年是一個被大陸張開血盆大口逐步吞噬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香港的城市性格,以及香港人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識,每一天都在被粗暴地改寫、稀釋和重新塑造。 於是,在香港反共勢力的煽風點火下,為數不少的香港人將他們的自我形象,以及香港的主體性(subjectivity)與能動性(agency),全部建立在與中國共產黨勢不兩立、去中國化、大陸與香港的「文明差距」,以及對大陸人——香港人譏之為「強國人」——的「他者性」的誇張和醜化之上。這個情況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比方說,他們將往返大陸的「水貨客」破壞上水市容與生活秩序的問題稱為「上水淪陷」,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鬥爭用語(fighting words),甚至「戰爭的召喚」(a call to arms)。 這種靠貶低、排斥甚至攻擊大陸人的「他者性」,來捍衛香港人的個性、人格和自我的策略是一種最失敗主義(defeatist),其災難性(suicidal)在於:在經濟上視為香港提供龐大購買力與生產力的中國大陸為敵,是自毀長城;在政治上、心理層面和民族感情上,與自己的祖國作任何形式的決裂都是一種自我放逐。 今日香港面對最大的危機,是它已經成為一個內部嚴重分裂的社會(a society divided against itself)。多元社會由不同利益與價值取向建構而成,矛盾和衝突本來就無法避免。強大如美國,內部的鬥爭自建國一日開始從未止息。積極從政、參加過加州州長競選的美國作家辛克萊(Upton Sinclair)說得好,整部美國史所記載的,就是商業利益與民主的廝殺;而每次打勝仗的都是大企業(American battle was a history between business and democracy and so far Big Business has won every skirmish.)。 然而美國社會的內訌,還未失控到無法應付和無法處理的地步。美國仍然強大,因為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於它造成不和、引起分歧和製造分裂的力量(its cohesiveness is stronger than its divisiveness)。不論膚色、階層、性取向和宗教信仰,美國人對他們的憲法、民主體制、軟實力,以及在生活中享受到的各式各樣的自由,皆引以為傲。 反觀香港,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在甚麼基礎上?回顧香港的發展史,很多人願意以這個彈丸之地為家,因為它給予他們一個「能夠找到美好生活的承諾」(the promise of a good life)。當這個承諾無法兌現,它就成為一股分裂而非凝聚社會的力量。 亞洲週刊 |
|
Posted: 12 Oct 2012 02:52 AM PDT (中央社台北12日電)受到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加持,不少北京書店莫言作品今天被搶購一空,部分書店甚至在開始營業前,就出現讀者排隊景象。
新華社報導,「莫言熱」橫掃北京書市,北京西單圖書大廈工作人員表示,上午開門營業不到1小時,包括近200本「蛙」在內的9種莫言文學作品均銷售一空,目前正聯繫出版社緊急調貨。 地處繁華地帶的北京新華書店王府井書店上午9時開始營業前,就已出現讀者排隊的景象。 王府井書店副總經理葛飛說,莫言獲獎消息宣布前,就已有不少讀者「包圍了」新設的莫言作品專櫃,購買「檀香刑」和「豐乳肥臀」等作品。 他說:「12日上午一開張,所有莫言專櫃剩下的圖書都被搶光。沒有買到書的顧客只能在櫃檯預約購書。」 一名讀者在王府井書店莫言作品樣品展示櫃前說:「可惜這些是樣品,不讓賣。不知道哪還能買到。」 銷售人員說,上午11時填寫預約申請的顧客已有近40人,其中一位要求「紅高粱家族」等11部作品每部預定22本。 報導說,王井府大街外文書店今天也出現不少莫言作品英譯本的購買者。外文書店店員說,以前每天都有人購買莫言作品,但今天來買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1011012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Posted: 13 Oct 2012 05:22 AM PDT 《新史記》蘆笛 三、斯大林為何坐視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派兵的決議? 朝 鮮戰爭中的一個謎,就是蘇聯為何不否決聯合國出兵朝鮮的議案。從1950年1月13日起,蘇聯代表團就一直在拒絕出席安理會,以此抗議聯合國不驅逐中華民 國、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韓戰爆發後再這麼做,就等於坐視安理會通過不利於北韓的決議。以斯大林那種外交大師,絕無可能看不出這點來,更何況他在批准發 動韓戰前,一定會想到南韓定會去安理會哭訴。按理說,他在同意金日成的計劃後,應該下令蘇聯代表團結束抵制,返回安理會。那樣做再自然不過:蘇聯已經抵制 了5個多月。作為一個外交姿態,它早該結束了,不結束才是反常。 然而奇怪的是,韓戰爆發當晚,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蘇聯代表仍然拒絕參加,安理會於是一致通過82號決議,譴責北韓侵略,要求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北韓軍隊撤回三八線以北,號召每個成員國都幫助安理會實施該 決議,不要為北韓當局提供援助。6月27日,安理會再度開會並通過83號決議,建議成員國向大韓民國提供必要的援助,以擊退武裝進攻,恢復該地區的國際和 平與安全(注41)。 ![]() 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否决權。 正是這兩個決議,賦予了美國等國組建聯合國軍參戰的國際法理依據。而在這期間內,擁有否決權的蘇聯代表團卻一直拒絕出席安理會。 更 奇怪的是,戰爭爆發當天下午,美國駐蘇大使緊急求見蘇聯外長被拒絕,27日,他再次求見,仍未成功。同日中午,聯合國秘書長賴伊在與蘇聯代表馬立克共進午 餐時,通知他下午安理會要開會,問馬立克去不去。在座的美國代表格羅斯急得要死,情知馬立克若去,上述那個授權聯合國成員國派兵的83號決議就要被他否 決,但他又無法阻止馬立克。不料馬立克回答說不去。賴伊盡忠職守,又向馬立克說,我覺得為了貴國的利益,你最好還是去,卻再次遭到馬的拒絕。格羅斯這才如 釋重負。(注42) 由此可見,蘇聯代表是故意迴避安理會會議的,與所謂“驅逐中華民國案”毫無相干。上面已經說過了,蘇聯已經抵制了5個多月,何況又是出了那麼大的事,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此時返回安理會,誰都能理解。因此,只能說斯大林是故意讓安理會通過那兩個決議案的。 斯大林為何要這麼做?2007年披露的一份蘇聯密檔洩露了秘密。當時捷克斯洛伐克黨魁哥特瓦爾德對蘇聯這麼做很不理解,斯大林於1950年8月27日給蘇聯駐捷大使發了份密電,要他向哥特瓦爾德解釋: “我 們退出安理會的目的有四個:第一,表明蘇聯與新中國團結一致;第二,強調美國的政策荒誕愚蠢,因為它承認國民黨政府這個稻草人是中國在安理會的代表,卻不 允許中國的真正代表進入安理會;第三,認定安理會在兩個大國代表缺席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是非法的;第四,讓美國放開手腳,利用安理會中的多數再做些蠢事, 從而在公眾輿論面前暴露美國政府的真實面目。 我認為,我們已經達到了所有這些目的。 我 們退出安理會後,美國陷進了對朝鮮的軍事干涉,敗壞了自己在軍事和道義上的威望。現在沒有哪個正直的人還會懷疑,美國在朝鮮扮演了施暴者和侵略者的角色, 在軍事上也不像它自己宣揚的那樣強大。此外,很明顯,美國的注意力從歐洲被引向了遠東。從國際力量對比的觀點來看,這一切是不是對我們有利呢?當然是。 假設美國政府還繼續被牽制在遠東,並使中國加入解放朝鮮和爭取本國獨立的鬥爭,那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首 先,美國像其他國家一樣,也不是擁有大批武裝力量的中國的對手。美國會在這場鬥爭中無力自拔。其次,美國在這裏被纏住後就不能在短時間內著手進行第三次世 界大戰。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不定期拖延,這就為鞏固歐洲的社會主義爭取了時間。更不要說美國和中國的鬥爭會在亞洲和整個遠東地區引發革命了。從國際 力量對比的觀點來看,這一切是不是對我們有利呢?當然是。 可見,蘇聯是否參加安理會已經不是表面看來那麼簡單的問題。 綜上所述,我們沒有理由說‘民主陣營沒必要離開安理會’這樣的話。離開還是不離開是由具體情況決定的。我們可以再次離開安理會,也可以再回去,這都取決於國際局勢。 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現在又回到了安理會。為的是繼續揭露美國政府的侵略政策,防止它打著安理會的旗號掩蓋自己的侵略行徑。現在,在美國已經捲入朝鮮戰爭之際,在安理會中最容易實現這一目的。我認為,這很明白,不需要再作解釋了。”(注43) 竊 以為,他在前面說的那三個目的,都是官話套話,後面講的才是真心話:他預見到了中國會參戰,而“美國會在這場鬥爭中無力自拔。……美國在這裏被纏住後就不 能在短時間內著手進行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不定期拖延,這就為鞏固歐洲的社會主義爭取了時間。更不要說美國和中國的鬥爭會在亞洲和整 個遠東地區引發革命了”。 然而沈志華教授卻認為斯大林此話“完全是言不由衷、掩人耳目”,目的是掩蓋他先前的失算。 他認為,若要認為斯大林說的是真話,那必然要得出三個推論:“一,斯大林早在蘇聯代表退出聯合國安理會時就計劃發動朝鮮戰爭;二,斯大林在同意金日成的進 攻計劃時就預計甚至希望美國干預這場戰爭;三,斯大林已經算定在美國介入戰爭後中國就會出兵朝鮮與美國軍隊作戰。”而這與已知史實不符。 因此,他推測,蘇聯之所以不參加安理會,是為了避免陷入兩難選擇——“不使用否決權就意味著對北朝鮮乃至社會主義陣營的背叛,使用否決權則等於承認在平壤的背後站著莫斯科,從而導致與美國和世界輿論的直接對立,而這都是斯大林不願看到的”。 愚以為,沈教授的論證未必成立。先看那三條: 注釋: 41 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http://dacces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064/95/IMG/NR006495.pdf?OpenElement 42 沈志華:《蘇聯未否決聯合國出兵朝鮮議案真相》,網絡版,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362.html。此處我是 根據格羅斯的回憶寫的,但我找不到原來的資料了,無法給出來源,只好以沈文作為參考文獻。我的介紹細節與沈文略有不同。我記得賴伊兩次問馬立克都遭到拒 絕,沈教授說的只是一次。 43 沈志華:《蘇聯未否決聯合國出兵朝鮮議案真相》。文中所謂“退出”,似應譯為“抵制”,英文是boycott。(《新史記》第8期)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12 Oct 2012 10:03 PM PDT |
|
Posted: 12 Oct 2012 10:02 PM PDT |
|
Posted: 12 Oct 2012 08:34 PM PDT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作者 纽约特约记者 倪安 纽约时报星期五报道,中国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其诺奖伙伴的自由呼吁。报道说,在其创作生涯中许多时候一直竭力避免与中共发生冲突的莫言,星期五呼吁释放被以煽颠罪判刑11年、现被监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这使莫言“步入了政治雷区”。 星期五在山东省他的家乡举行的记者会上被问到对两年前获诺贝尔和平奖、目前仍被监禁的刘晓波的问题时说:“我对他后来的很多的活动我都不太了解。但是我现在希望他能够尽早地获得自由,尽早地能够健康的获得他的自由,然后……我觉得他完全可以研究他的政治,研究他的社会体制。” 纽约时报说,“即使莫言有关刘晓波的评论是无害甚至完全没有对抗意味的——因为他暗示了他对刘晓波支持民主的文章并没有兴趣——但他的言论可能会激怒因瑞典文学院决定给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而狂喜的中国领导人。北京认为刘晓波是罪犯,授予他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一直被北京视为是干涉中国内政。” 时报说,尽管大批中国记者出席了记者会,但莫言的这段评论并没有出现在官方媒体上。不过他的评论很快在推特上广为流传,震动了中国的知识界,他们中许多人一直批评莫言与中共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他担任中国政府操纵的作家协会副主席。 报道说,异议艺术家艾未未一天前批评莫言与当局合作、拒绝为后迫害的作家仗义执言,但现在他说他受到莫言评论的鼓舞。经常与审查制度作斗争的著名作家慕容雪村认为,莫言已经感受到了他新获得的诺贝尔奖给他的注入的精神,“也许所有的荣耀使他更有勇气和敢言。” |
|
Posted: 12 Oct 2012 08:31 PM PDT |
《內幕》記者胡立/作為當年“民主牆運動”的揭幕者,旅居紐約的中國著名詩人黃翔多年來堅持以人文創作的方式喚起世人對“六四”事件、對中國民主化的重視。對《內幕》表示,中國與全球最需要的是人文精神的變革,他沒有個人政治野心,只想維護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公民權。 |
王府井萬人空巷,當局宣布戒嚴 1978年10月10號,黃翔帶著秘密收藏多年、並用大字報抄寫出來的詩,和友人李家華、方家華、莫建剛,一同帶到北京,在王府井大街原《人民日報》社大門外張貼,成為“民主牆運動”的開端。 黃翔帶到北京的大型組詩《火神交響詩》,一共收入了《火炬之歌》、《火神》、《我看見一場戰爭》、《長城的自白》、《不 你沒有死去》、《世界在大風大雨中出浴》6首詩,有的描寫第一次天安門運動,有的呼籲改革開放、人權,還有描寫文革的思想戰、精神戰、心理戰以及對毛澤東的個人迷信和偶像崇拜,反專制獨裁。 黃翔對《內幕》指出,選擇10月10日有特別的意義,意味著對“紅太陽”和共産主義烏托邦的抉別,並象徵對孫中山民主革命的追尋。黃翔在王府井大街貼上100多張大字報後,前往天安門廣場合影。“我們四個人不信毛澤東萬歲這一套,所以解開褲子朝毛澤東的畫像撒尿,當時我唸了兩句詩:‘站在天安門廣場,撒泡尿就是大瀑布,放個屁也是驚雷’,當時這兩句話傳遍了北京。” 之後,黃翔也寫下一首詩《我》,描寫專制社會中所強調的虛偽群體和群眾,黃翔認為,專制社會所削減的是個體,它讓個人沒有了價值:“我是一次呼喊,從堆在我周圍的狂怒歲月中傳來;我是被粉碎的鑽石,每一顆碎粒都有一個太陽;我是我,我是我的死亡的訃告,我將從死中贖回我自己。” 當天夜裏,黃翔叫莫建剛去王府井大街看看動靜,沒想到“奇蹟出現”,整個王府井大街人山人海,許多人打著電筒在抄大字報,猶如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行動。 由於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黃翔說,當時在位的華國鋒以爲中國要發生以詩人、作家、藝術家等知識份子爲主體的匈牙利事件,於是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北京城戒嚴,並十萬火急派出三叉戟飛機調了黃翔等人的檔案到北京,當天夜裡,黃翔住的巷子兩頭就被封鎖,黃翔等人手挽手朝巷子一頭走去,見到一個怒目圓睜的大漢站在巷口,黃翔等人也朝他怒目圓睜,黃翔回頭往巷子另一邊走,又是個怒目大漢站在那,他們同樣怒視大漢,知道自己被監視起來的黃翔,只能反屋睡覺,幸而一夜無事,這是黃翔第一次上北京。 《致卡特總統》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中國人權問題 1978年11月24日,黃翔2度進京。黃翔對《內幕》解釋,由於當時的文化環境都是在歌頌黨、歌頌毛澤東,很少詩歌一類的作品,一般人也很難讀懂,因此他們決定再“出擊”。這次的參與者還有李家華、方家華、莫建剛、楊再行、梁福慶、黃傑、鄭繼聯,8人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布民主牆運動時期第一個民主社團“啟蒙社”和第一份綜合人文民刊《啟蒙》宣告成立,黃翔任社長兼總編輯。 這次的北京行,黃翔也刷出兩條大標語:“毛澤東必須三七開”和“文化大革命必須重新評價”,黃翔表示,當時毛澤東是處於皇權頂峰,只能受到功勳、恩惠,不能有任何一點批評,黃翔的舉動無疑在社會中投下一顆震撼彈,引發媒體廣泛報導,最後使得鄧小平站出來表態,表示:“毛主席要比三七開要好些”,黃翔認為,鄧小平的話表示他沒有否定三七開,只是如何開的問題。 這次的行動,黃翔得到不少人支持,包括嚴家祺。黃翔對《內幕》表示,嚴家祺自己都捉襟見肘,還是贊助啓蒙社,此舉也使得嚴家祺被指爲支援街頭政治,多了3個月的時間才被批准為中共正式黨員。 黃翔第3次進京,提出了《致卡特總統》一文。1979年1月1日,黃翔藉《致卡特總統》,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中國人權問題,很快引起中共高層和國際社會的注意,包括美國學者黎安友(Andrew J. Nathan)的《中國的民主》一書都收錄了《致卡特總統》一文。“如果當年中國也像今天一樣是互聯網時代,可能中國今天就不是這個樣貌了。” 第4次進京,黃翔發表了愛情組詩《田園交響詩》(後更名爲《我的奏鳴曲》),呼籲“來一場靜悄悄的情感革命”,不過,黃翔對《內幕》表示,當時“談戀愛”是要進入單位審查和批准的,必須符合“毛主席”的思想要求,因此黃翔的詩被視為“反動”,中共曾指示各級有關部門,不准發表黃翔的詩。 之後,北京市委發出通告,把張貼海報的地方轉到西單,黃翔等人的陣地也由天安門廣場轉移到西單,1979年2 月25日,黃翔在西單牆發表了全面清算毛澤東所發動一系列政治運動的《論歷史人物對歷史的作用和反作用》,黃翔認為,毛澤東發動文革、毀滅中華文化,對歷史起到的是負面的作用,3月25日,黃翔寫了《民主牆頌》,公開讚揚中國最早出現的自由民主運動,但之後鄧小平下令對民主牆全面封殺。 |
|
Posted: 12 Oct 2012 08:28 PM PDT 德國之聲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起热烈而观点不一的反响。莫言在中国官方文化体制内的地位,在文学界之外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引起热烈而观点不一的反响。莫言在中国官方文化体制内的地位,在文学界之外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写作和沉默"的评论文章,分析了莫言和他的作品与中国特殊政治环境的关系: "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的决定对于中国和那里的当权者来说是件好事。与12年前第一个获得这一文学界最高奖项的中国作家高行健不同,莫言并没有流亡国外。正相反,莫言不仅生活在中国,而且他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角色,他在他的小说里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了批判,但又始终没有越出被允许的意识形态框架。就是说,莫言指出了共产党政权的错误和滥用权力,却没有(对制度)提出质疑。…… "对中国官方来说,宣布此次诺贝尔文学奖的时机再好不过了。本周日(10月14日)在西方最知名的政府批评人士之一廖亦武将获颁德国书业和平奖。他为自己以反对派身份的写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4年铁窗生涯、家庭破裂、逃离家乡流亡德国。现在,廖亦武原本极富象征性的获奖的意义被削弱了一部份,因为整个世界正在关注他的同行莫言。'莫言'是一个笔名,中文意思是'不说话'。是的,莫言在写作,但他并没有直接用文字指出中国的弊端。" 《法兰克福汇报》文艺副刊的一篇评论则介绍了中国文化界对莫言获奖的矛盾态度:有人将此看作值得骄傲的荣誉,也有人批评莫言对政权妥协的态度,认为这使他无法独立地发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声音。文章写道,莫言本人也承认自己作为官方作协的成员,接受了文学审查的界限, "然而不能因此就认为他是一个'御用文人'。他更多地是创造了一种万花筒式的写作手法,其层次多变、滑稽、荒蛮和近乎有伤风化的表现形态让任何审查层面会抓狂。莫言的文学不是带有官员意识的不痛不痒的妥协,而是对一段重要历史的极为有力的揭露,而这种揭露是以教条和观点为目标的正统审查机器无法扫描到的。" 《新苏黎世报》的评论文章指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文学奖授予莫言的用意让人难以捉摸,足以引起不同的解读: "或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评委会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决定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他们把花落中国的第一个文学奖授予了一位在中国国内知名度很高也颇受尊重的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受西方现代文学影响的作家。当高行健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中国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同时由于他流亡后长期生活在法国,也没有被中国人认同为他们中间的一个。因此当时,与诺贝尔奖相连的政治考量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奏效。但如今的情况不同了。" 编译:叶宣 责编:洪沙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Posted: 14 Oct 2012 08:15 PM PDT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5日電)陸客消費能力再令全球側目。世界奢侈品協會估計,十一長假期間,陸客在海外消費總額達人民幣480億元(新台幣2300億元)。
綜合大陸財經媒體報導,據大陸中國銀聯統計,陸客在十一長假持銀聯卡在海外刷卡的總額,較去年同期大增33%。 報導指出,若以陸客十一長假在世界各地的消費金額排名,居首位者為歐洲,總額達200億元;其次依序為美國、台港、韓國、澳洲、南美洲及東南亞。 報導並引述法國巴黎旅遊局官員說法指出,十一長假期間,前往巴黎旅遊的陸客約有15萬人次,消費總額在25.5億元以上。依此計算,每名陸客平均在巴黎的消費額達1.7萬元以上。 至於美國,報導引述大陸旅遊網站「攜程網」統計指出,十一長假期間赴美旅遊的陸客達21萬人次,日均人數是平日的2.5倍,估計消費總額亦達93億元。 亞洲方面,除香港外,原為陸客熱門旅遊景點的日本,受釣魚台事件影響,陸客十一長假前往旅遊的人數及消費額呈急凍狀態,並被韓國超越。 報導引述韓國觀光單位估計,十一長假赴韓旅遊的陸客突破1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36%,消費總額則達11億元,創歷史新高。1011015 |
|
Posted: 14 Oct 2012 08:08 PM PDT 西哈努克和夫人 據新華網報道,柬埔寨王國政府15日晨發佈官方公告說,柬埔寨前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當天凌晨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柬埔寨國家電視台當地時間早上6時發佈了柬政府公告。柬政府公告說,西哈努克因自然原因於凌晨1時20分(北京時間2時20分)在中國北京醫院逝世。柬政府將把他的遺體從北京迎回金邊,在王宮舉行傳統葬禮。 柬埔寨副首相涅本蔡在電話中對新華社記者說,西哈努克的離去對柬埔寨是巨大的損失,「我們為此十分悲痛。他是一位偉大的國君,我們都尊敬並愛戴他」。 涅本蔡說,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與首相洪森將於15日早上飛往北京,將西哈努克遺體迎回柬埔寨,舉行傳統葬禮。 西哈努克生於1922年10月31日,1941年4月被王位委員會推選為國王。1953年領導柬埔寨取得國家獨立,結束了法國長達90多年的殖民統治。他逝世前患有癌症、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在北京休養並接受治療。 香港 文匯報 |
|
Posted: 14 Oct 2012 08:01 PM PDT 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 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柬埔寨王国副首相涅本才周一证实了这一消息。 西哈努克生平 诺罗敦·西哈努克(Norodom·Sihanouk,1922.10.31—2012),1922年10月31日生于柬埔寨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已故诺罗敦·苏拉玛里特国王和哥沙曼·尼亚里丽王后之子。 他早年曾就读于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和法国巴黎,1941年4月被王位委员会推选为国王。 1946年至1948年,他在法国索缪尔骑兵军事技术及装甲兵学院接受高等教育。 1952年至1953年,他以柬埔寨国王身份向法国提出独立要求,并于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 1955年4月,西哈努克将王位让与其父苏拉玛里特后,开始组建“人民社会同盟”,并亲自担任该联盟主席至1970年。 1955年4月,他代表柬埔寨出席万隆亚非会议,并宣告柬埔寨为中立国。 1955年至1957年,他3次出任柬埔寨首相兼外交大臣,并于1956年2月至9月任柬埔寨王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 1956年,他与南斯拉夫总统铁托、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签署了不结盟运动宣言,成为不结盟运动的缔造者之一。 1958年7月,他再次出任柬埔寨首相。 1960年其父逝世后,西哈努克宣誓就任国家元首。 1970年3月18日朗诺-施里玛达集团政变后,他寓居北京,并于同年3月23日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并任主席,领导民族解放斗争。 1974年4月17日,民族统一阵线在柬埔寨取得全面胜利后,他就任民主柬埔寨国家主席。 1976年4月,西哈努克亲王宣布退休。乔森潘任国家主席团主席,柬共总书记波尔布特任总理。这时,柬共实际掌握了国家领导大权。1978年12月,越南出兵10万,侵入金边,扶植韩桑林政权。1979年8月21日柬共成立爱国民主民族大团结阵线,简称民主柬埔寨,又叫红色高棉。1981年12月6日柬共宣布解散。1982年7月,西哈努克同红色高棉再度合作。西哈努克、宋双、乔森潘三派实现大联合,组成民柬联合政府。1981年3月,他成立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并亲自担任主席至1989年8月27日。 1982年7月9日,他就任民主柬埔寨(1990年2月3日改名为柬埔寨)主席。 1991年7月17日,他被推举为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23日,他率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巴黎会议,并签署了“关于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冲突的协定”。11月14日返回金边后,他被柬埔寨四方一致拥戴为国家元首。 1993年6月14日,柬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完全恢复西哈努克亲王在1970年3月18日违宪政变前的一切权利和地位,并授予他国家元首的所有权力。同年9月24日,柬埔寨颁布新宪法,恢复君主立宪制。同日,王位委员会一致选举西哈努克为国王、终身国家元首。 2004年10月7日,西哈努克国王发表告同胞书,宣布由于健康等原因决定退位。由其子西哈莫尼接任新国王,29日即位。 西哈努克国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长期致力于中柬友好事业,并多次访问中国。他曾先后创作了《怀念中国》、《万岁,人民中国;万岁,主席毛泽东》和《啊,中国,我亲爱的第二祖国》等赞颂中柬友好的歌曲;他也曾多次慷慨解囊,向中国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 1999年4月30日,应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西哈努克国王在莫尼列王后的陪同下到中国昆明出席“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 2008年8月,西哈努克与夫人莫尼列来华出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相关活动。 2009年10月1日,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和太后莫尼列·西哈努克出席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 西哈努克1952年4月与诺罗敦·莫尼列·西哈努克结婚;他们生育了诺罗敦·西哈莫尼国王和诺罗敦·诺林达拉邦王子。 大公報 |
|
Posted: 14 Oct 2012 07:48 PM PDT ![]()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昨登上「鞍馬」號護衛艦(前)檢閱海上自衛隊,緊跟在「鞍馬」後面航行的是自衛隊最大型戰艦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在最後方的兩艘戰艦則分別為「金剛」級(右)與「愛宕」級(左)驅逐艦。 中日因釣魚島主權問題而劍拔弩張之際,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昨對海上自衛隊閱兵,他不點名指出日本與中、韓之間的領土和主權問題「時有發生」,日本的安全環境正「前所未有地」惡化,要求自衛隊加強訓練,強化對領海領空的監控。海上自衛隊精銳參與檢閱,包括有「直升機航母」之稱的日向級驅逐艦,美國、澳洲與新加坡亦派戰艦參加。 日本傳媒報道,野田昨在東京附近海域檢閱海上自衛隊。他在「鞍馬」號護衛艦上訓示,日本有鄰國發射自稱是衛星的導彈,並持續發展核武,日本也與其他國家有領土和主權上的問題,矛頭直指朝鮮(北韓)和中國、韓國(南韓),但他在發言時沒有提及與中韓在釣魚島和獨島(竹島)主權上的爭議。 野田宣稱,「在國防上,『意外』這個詞是不存在的」,自衛隊角色日益重要,可能會在未經歷過的情形中面對壓力,他呼籲自衛隊員「為了國家,冷靜沉覑地思考該如何去做,根據情勇敢地面對」。 美澳星洲派戰艦參加 共同社報道,海上保安廳一艘巡邏船原計劃參加閱艦儀式,但因在釣魚島海域「執行警戒任務」而取消。8000名自衛隊員、海上自衛隊45艘艦艇,以及美國、澳洲和新加坡各1艘戰艦接受檢閱。這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有外國艦艇參加日本海上閱兵。自衛隊閱艦式大約每3年舉行一次,除了10年前為紀念海上自衛隊而舉行「國際閱艦式」外,從沒有外國軍艦參與,而澳洲與新加坡被一些觀察家視為美國軍事圍堵中國的重要棋子。 兩艘分別於2009年及今年下水的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在閱兵儀式中亮相。它們是自衛隊最大型水面艦艇,排水量達1.4萬噸,可載11架直升機,許多軍事專家認為,它們無論噸位或部局都與輕型航母無異。 「把中日關係推向死角」 外交學院教授、中日關係學者周永生表示,在中日關係如此緊張的狀態下,野田親自檢閱海軍,算得上是高調強勢的表態,「在獨島衝突和釣島衝突的這個大背景下,這個明顯是表明他在作武力對抗的準備」。 周指出,野田在此時作這種表態,並無讓事態緩和之意,反而是令兩國關係向死角推,他提到自衛隊的角色將愈來愈重要,表明他「至少愈來愈希望」利用軍事力量作為後盾,在主權紛爭中爭取強勢地位。 香港 明報 |
|
Posted: 14 Oct 2012 07:42 PM PDT 近來對於韓國崛起,台灣在各方面都被「韓流」壓著打的現象,已導致部分國人懷憂喪志;媒體更極盡煽風點火、長「韓流」威風而以自虐為樂。上月中文版剛在台灣上市的《誰來拯救全球經濟?》一書,由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的董事總經理盧奇夏瑪(Ruchir Sharma)所撰,更直指韓國和台灣兩個全球50年來的「金牌得主」將會由韓國取得最後的馬拉松勝利。由世界權威的投資機構主管所做的預言,似乎更加深了這種認知的正確性──台灣即將甘拜下風,對「韓流」俯首稱臣!
然而,如果您願意的話,進入Google搜尋GDP PPP Wikipedia,您就會發現維基百科出現了四種以購買力平價(PPP)衡量各國人均生產的排名:第一套排名是由世界銀行所做的,因台灣不是會員國而沒有台灣排名;第二套由國際貨幣基金(IMF)、第三套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第四套由美國賓州大學(U Penn)所做,則都有台灣的排名。在國際貨幣基金的排名中,台灣以19名(37,720國際元)擊敗韓國的25名(31,714國際元);在中情局的排名中,台灣再度以21名(38,200)領先韓國的29名(32,100);最後在賓州大學的排名中,台灣還是以25名(32,530)領先韓國的33名(28,385)。怎麼回事?不是說韓國─盧奇夏瑪口中的「亞洲德國」─已領先台灣嗎?台灣媒體大肆渲染的「大學畢業生以7萬元月薪大幅領先台灣的2萬5千元」的韓國怎麼會落後台灣呢? 多元發展技藝創意 問題出在哪?很簡單,主要出在物價──雖然台灣目前物價上漲,但還是全球34個富裕國家中最便宜的國家;只要以各機構設定的各種「國際元」價格公平衡量各國的生產,那麼台灣的「真實生產」就都會大幅提高。因此,物價低廉穩定的台灣在經過調整後立刻勝出,不足為奇! 那麼,那如何解釋韓國擁有三星、現代、樂金(LG)等大品牌,台灣卻只有一個搖搖欲墜的hTC和幾家快倒的DRAM廠呢?先別探究這些,看看擁有Benz、BMW、拜耳、巴斯夫,令人尊敬的德國,和似乎沒甚麼名牌的丹麥好嗎?丹麥在世界銀行的排名中以14名領先德國的17名;在國際貨幣基金的排名中卻以20名落後德國的17名;在中情局的排名中再以22名落後德國的19名;但在賓大的排名中又以17名領先德國的20名;也就是說,丹麥和德國幾乎是平手的。 台灣擁有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華人眾多的廣大腹地,只要多元發展卓越的技藝和創意設計,當然有機會擊敗,不,是拉大領先「亞洲的德國」! 作者為商研院政策所所長、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台灣 蘋果日報 |
|
Posted: 14 Oct 2012 07:01 PM PDT 四川廣寧高速發生持槍搶劫案,一名男子在駕駛期間毒癮發作,開槍向車外胡亂射擊,又挾持女乘客,向警方索要毒品和車輛。經過一夜對峙,男子被警方擊斃,事件中至少還有兩人受傷。警方表示,疑犯有多年吸毒史,案發後在其車上找到兩枝手槍。
據廣元市蒼溪縣公安局通報,前日晚上九時許,當地警方接到報案,三名市民駕車通過廣南高速蒼溪段時,看見一輛無牌的銀色平治車停靠在應急車道上,車內有一名女性呼救。三人停車準備詢問情況,平治車內突然發出四聲槍響,其中一名市民腹部中槍。 當地公安接報到場,發現平治車內一名男子劫持了同車的女乘客,並揚言殺人。警方隨即封鎖高速公路,包圍現場。有民警嘗試靠近車輛,說服疑犯下車,車上男子突然開槍胡亂射擊。 「因為晚上由於霧比較大,視又很差,我們主要是想通過勸說引導,能不能讓他自行投降,自行出來。」蒼溪縣公安局長吳長偉透露,警方一共安排了六組工作人員進行「車輪戰」,從當晚九點到第二日早上九點輪番上前與疑犯對話。不過,男子一直拒絕下車,還向警方提出需要毒品和車輛離開。 「裏面被劫持的女同志的聲音都很弱,因為一晚上都在呼救」。吳長偉表示,為確保人質安全,到早上天氣放晴後,警方決定採取行動,向平治車內投擲催淚彈,將疑犯逼出車外。「他出來以後就把人質抱在懷裏,用手槍盯住頭部,情緒相當激動。」現場狙擊手果斷將疑犯擊斃,女人質獲救。 警方隨後在平治車上搜出兩枝手槍、兩個彈匣和子彈六枚。 經初步調查,四十七歲的疑犯張富明是重慶沙坪壩人,有多年吸毒史。事發當天駕車至廣南高速上,因毒癮發作,下車開槍向車輛和行人射擊。他隨後開車向蒼溪方向行進,期間毒癮再次發作,向周圍的行人、車輛開槍。昨日中午,廣南高速公路已經解除交通管制,交通恢復暢通。 星島日報 |
|
Posted: 14 Oct 2012 06:51 PM PDT ![]() 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过去60年来他在柬埔寨政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4年他因健康原因退位后,长期在中国居住治疗。 BBC中文網 |
|
Posted: 14 Oct 2012 06:27 PM PDT 本屆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這回北京反應沒有「中國不高興」,反而很開心。這和達賴喇嘛、高行健、劉曉波先後獲得諾貝爾獎成為鮮明對照,好像以前都是反華陰謀,此刻陰謀論卻煙消雲散了。 和獨立作家北島、高行健不同,莫言是體制內作家,卻不應因此給他打上甚麼特殊符號。作家憑作品說話,莫言無疑是中國優秀的小說家,我去國廿三年唯一還在讀的國內作家就是莫言。他早期的《紅高粱》深受美國福克納、哥倫比亞馬爾克斯.加西亞的影響,但他找到了魔幻現實主義和中國人沉重民族記憶的結合點。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堪稱力作,卻被官方禁了。那時莫言還是軍旅作家,首先對他發難的是軍內文化官員,稱:國民黨當年罵共產黨「共產共妻」,《豐乳肥臀》豈不指證中共就是這麼幹的嗎?莫言從此脫下軍裝,小說卻仍難解禁。這回他獲獎,官方為之開懷,《豐乳肥臀》或可解禁?天曉得。 作為社會人,莫言相當懦弱,他小心翼翼避開有關政治的公共話題,以不觸怒這個體制為底線。三年前法蘭克福書展風波,中國官方作家代表團(裏頭居然有「做鬼也幸福」的王兆山)因體制外異議作家發言而集體退席,莫言的角色很尷尬,他隨大流退席,卻不承認是代表官方立場,只是如廁而已;今年組織百名作家抄寫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莫言也應邀命筆;這次他的得獎感言謂:「這是一個可以自由發言的時代」惹起滔滔劣評。這都刻劃出他作為社會人的尷尬,莫言沒有膽量和現實的專制主義對抗,但在小說世界中,他憎厭強權,憎厭以崇高名義對人性的壓迫。《豐乳肥臀》被禁,他接下來的《生死疲勞》和《蛙》兩部長篇小說,對專制的尖銳批判沒有退縮,極權體制可以扭曲人的社會行為,卻不可能扼殺個人內心世界的自由。莫言不是鬥士,卻是優秀的小說家。至於是否夠資格拿諾獎,顯然存在極大爭議。筆者認為,更有資格摘下諾貝爾文學獎的首推北島,他最近的長詩《歧路行》極具份量,直面六四這個歷史傷口,推及人性、人的命運和文化深層結構。其次應是王安憶,她雖同係體制內作家,亦非反抗鬥士,卻從來沒有迎合過專制「禮制」。 這屆諾獎的主要角逐者是日本的村上春樹和莫言,相較之下,村上春樹更有說服力。撇開文學成就這個見仁見智的話題,村上春樹訪問以色列時說:「在雞蛋和牆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一邊。」這種人道情懷,莫言只敢在小說裏曲折表達,卻在高牆面前囁嚅失語。村上春樹直抒胸臆,只緣他來自一個自由社會,無論是他的筆還是內心世界都是自由的。 |
孔捷生 香港 蘋果日報 |
|
Posted: 14 Oct 2012 05:54 AM PDT 《明鏡月刊》司馬清揚 林彪和彭德懷兩個人的歷史淵源始於早期的井岡山時期,最終的結局都是以悲劇告終。經過三十年的合作與衝突,林彪和彭德懷都瞭解毛澤東,解放初一個想呆在新疆,一個想去貴州。後來一個養病,一個總想離開部隊去地方。可兩個人畢竟都是政治江湖的人,無法擺脫歷史條件的約束。於是林彭之間有了碰撞,更多的是相互惋惜。雖然軌跡並不完全相同,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中共內部殘酷的爾虞我詐並沒有把他們的孤傲本色全部磨滅,一旦到了較真的時刻,這種本色完全流露出來。這最終導致了兩個人不幸的結局。 彭德懷和林彪真正相交是在四渡赤水期間。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對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提出異議。 中共中央在遵義會議之後第一次試圖渡江被阻之後,一直希望在雲貴川建立根據地,但是由於敵情等諸多方面原因,致使此想法落空。最後在林彪、聶榮臻的建議下,終於渡江入川。但是此時不少一方面軍高級將領對這種“走弓背”式行軍表示不滿。聶榮臻後來說:“正是我們在貴州一帶兜圈子的時候,林彪、彭德懷把主席這一英明的戰略指揮誣衊為會拖垮部隊,他們互相呼應,反對毛主席的領導。那時以三軍團為大本營,博古、張聞天經常去;李卓然因五軍團擔任長征後衛,對主席不滿;這幫教條宗派集團的傢夥們糾合在一起,煽風點火,刮出一股要撤換毛主席的領導,把彭德懷捧上台的妖風。” 林彪首先打電話徵求彭德懷的意見,要求由彭德懷擔任戰場指揮,彭德懷並沒有答應。但是林彪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希望通過組織程序來完成自己的建議。林彪於是給中革軍委寫信,建議毛、周、朱隨軍主持大計,請彭德懷任前敵指揮,迅速北進與四方面軍會合。但是剛剛重新進入軍事領導核心的毛澤東對此不能容忍,此信引起軒然大波。在此關鍵時候,如果彭、林兩個主力軍團首長聯合提出不信任案,是極可能動搖毛剛剛獲得的軍事指揮權的。而彭德懷呢?劉英說:張聞天到三軍團去,彭德懷把部隊的不滿情緒向張聞天說了,張聞天說有意見拿到會上討論。 經毛澤東建議,中共中央決定在會理休整期間,由張聞天主持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開始後,張聞天先講話,接著毛講了一段關於右傾機會主義問題。接著張聞天表示:對軍事指揮上的不同意見提出來,大家討論。彭德懷就軍事問題發言,但是發言突然被毛澤東打斷。毛澤東厲聲道:“彭德懷同志你對失去中央蘇區不滿,在困難中動搖,這是右傾;林彪寫的信,是你鼓動起來的。”毛澤東還接著說:“三軍團對作戰方針不滿,你向中央隱瞞,少奇向中央反映,你不簽字。”因為4月26日的電報是楊尚昆同彭德懷聯名的,於是毛對楊也大為光火:“你是彭德懷的尾巴,什麼政治委員!”毛澤東為什麼對彭德懷這麼惱怒?因為林彪的資歷不足以替代毛澤東,而彭德懷則具有這資格。 李德回憶道:在四渡赤水期間因為部隊損失極大,張聞天認為毛澤東的戰略和戰術是冒險的,如此下去將會導致部隊滅亡。因此張聞天想用林彪、彭德懷和劉伯承三人組成新的軍事三人小組來代替當時的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的軍事“三人團”。因此在會理會議期間,毛澤東也遷怒於張聞天。毛澤東認為是張聞天挑撥軍隊領導同志林彪、彭德懷反對“三人團”,張聞天和彭德懷是結合在一起的。“四渡赤水”期間,張聞天就曾經主持會議,會議決定撤銷了毛澤東剛剛擔任幾天的前敵總指揮,由彭德懷代替。 這一切都為幾十年後的廬山會議埋下了伏筆。張聞天在廬山上所作的長篇發言,對彭德懷是最有力的支持。這一次又是“文武合璧”了。 抗日戰爭爆發,紅軍在1937年7月被改編。紅軍即將開拔作戰,那麼在抗日前線應該採取何種戰略方針?中共中央就此問題以及其他問題在陝西洛川召開會議。就作戰方針,毛澤東一改原先的“獨立自主的遊擊運動戰”,而主張“紅軍應當是獨立自主的指揮與分散的(山地)遊擊戰爭”。任弼時表示是獨立的“山地、運動、遊擊戰”。周恩來表示“還是運動遊擊戰好”。彭德懷認為“紅軍應一貫運用遊擊戰、運動戰,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遊擊戰與運動戰是密不可分的。”實際上彭德懷的觀點更傾向於運動戰,毛澤東曾經多次致電彭德懷要注意此問題。林彪則認為要以運動戰為主。彭德懷的看法同毛澤東的提議相比,更接近林彪的主張。9月7日,彭德懷在同閻錫山商談時提出八路軍的行動是以太行山脈及太行北端為根據地,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運動戰。 邱會作說:歷史上林彪和彭德懷的關係一直不錯,要比他和朱德的關係好得多。彭德懷從抗日戰爭開始後就是我軍實際指揮者、領導者,彭德懷對朱德很尊重,對林彪是當作同級的副手也注意尊重,而對其他元帥都是當作自己的下級看待的。彭德懷脾氣不好愛罵人,高級幹部也常常不能倖免,有時連元帥他也罵,像對劉伯承、葉劍英這樣資格老的,還有粟裕等人,批評起來甚至是整一下,毫不鬆手。彭德懷急了,就是對毛主席也頂撞,敢罵娘,但是我從來沒見彭德懷罵過朱德和林彪。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遭了大難之後,對他“裡通外國”的指責,由劉少奇在全黨公開提出來,說得非常厲害,這眾所周知呀。後來為了宣傳歌頌劉少奇、周恩來,把朱德和他們的關係說得很好,而為了批判醜化林彪,把林彪批判彭德懷的官話當作彭林之間關係的真實寫照,那不符合歷史事實。(《明鏡月刊》30期) |
|
Posted: 14 Oct 2012 05:29 AM PDT 美國歷史學家魏斐德遺孀梁禾博士一席談(4)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14 Oct 2012 03:20 AM PDT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在俄亥俄州,2012年10月13日。 作者 安德烈 美国财政部周五决定推迟公布有关人民币汇率是否受到操控的调查报告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星期六不失时机地指责奥巴马对中国态度软弱,不懂得在攸关美国重大利益的敏感问题上与中国对抗。 美国财政部决定在11月上旬再行公布有关中国人民币汇率的评估报告,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这一报告可能不会在11月6日总统大选投票前公布,共和党认为白宫此举显然是不愿让这一敏感议题干扰竞选。在第一场电视辩论中领先的罗姆尼就此抓住不放,他严厉抨击奥巴马在人民币问题上对中国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他指责对手说,“奥巴马已经承诺了四年,要对中国操控人民币汇率采取反制,可是,四年过去了,奥巴马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罗姆尼认为美国人没有任何理由,再让在北京当局面前没有挺起头来的奥巴马担任四年总统。罗姆尼声称,他一旦当选美国总统,就会在这一问题上立即采取措施。 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议题。许多美国政治人物指责北京当局人为操控人民币汇率,有意控制人民币面对美元不要升值太快,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但却造成大量美国人失业。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此前已经说过,他如果成为美国总统,将毫不犹豫地在上任第一天就公开指控北京当局是“汇率的操纵者”。 美国总统竞选目前进入最关键的时期,外交关系尤其中美关系虽然不是竞选中最重要的话题,但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仍然是争取得分的重要因素。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一次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中,奥巴马被公认输了那场辩论,因此将在10月16日举行的第二次电视辩论中急起直追。而罗姆尼想扩大第一场电视辩论领先的战果,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抨击自己的对手。观察人士一般认为,从现在起到投票之日,人民币汇率这一话题仍然是奥巴马的“烫手山芋”。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4 Oct 2012 03:13 AM PDT 东京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和美国将在一次计划已久的联合军事演习中,增加一项内容-夺回一座被外国军队占领的岛屿。据法新社援引日本共同社和时事通讯社周六的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美日军队将在演习中从水上和空中登陆日本南部海岸一座无人居住的岛屿。自今年9月以来,中国和日本就东中国海上一组无人岛屿(中国称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发生主权争议。该岛屿群距离台湾海岸约200公里,距冲绳岛南端400公里。中国和台湾的渔船和渔政船多次试图接近这一岛屿群,日本则派出海岸警卫队船只在该海域巡航。据报道,美日军演计划登陆的入砂岛(Irisunajima)距离争议岛屿上有数百公里,迄今为美军射击训练场地。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14 Oct 2012 03:11 AM PDT 设在伦敦的一个人权组织说,一名受人敬重的西藏佛教高僧的祖父自焚身亡,以抗议中国对藏人的统治。
“自由西藏”星期天说,52岁的丹正多吉星期六在甘肃省一个寺庙附近自焚,当场身亡。据信,他是第7世贡唐仁波切的祖父。仁贡唐仁波切是西藏东北安多地区最受敬重的高僧转世尊者之一。西藏佛教徒相信,仁波切是前世高僧的转世尊者。 目击者说,丹正多吉在自焚时高喊“达赖喇嘛万岁”、“自由西藏”和“让达赖喇嘛回到西藏”等口号。 最新的这起自焚事件将2009年2月以来中国西藏地区的自焚人数增加到55人。西藏流亡政府表示,其中45人在自焚中丧生。 美国之音中文网 |
|
Posted: 14 Oct 2012 02:54 AM PDT ![]() 新聞大亨默多克在其推特上稱中國已「陷入危機」,稱民眾對貪腐民怨極大。 默多剋星期六早晨在推特上說:「中國陷入危機,民眾對貪腐非常憤怒。也許將發生變革。不過沒人能確實預言。」 不過在發表了這條推特的8個小時後,默多克又發佈一條關於中國的推特,對自己之前的說法進行修正。 「不是說中國真的已經危在旦夕,起碼現在還不是。但是問題很嚴重。相信習將(同前任)大不相同,慢慢採取行動改善情況。」 有著一名中國妻子的默多克在西方新聞大亨中被視為與中國關係較為密切的一個。 BBC理事會主席彭定康曾透露,默多克曾阻止其麾下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出版彭定康的回憶錄,因為默多克擔心出版那本書會影響新聞集團向中國擴展的業務計劃。 彭定康說,默多克認為出版對中國領導人持批評態度的書對其商業野心不利,所以他下令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放棄出版回憶錄,理由是書寫得不好。 彭定康的回憶錄後來在美國出版。書的封面上貼了寫有「默多克拒絕出版的書」的標簽,彭定康說這反而增加了回憶錄的銷售量。 BBC中文網 |
|
Posted: 14 Oct 2012 02:49 AM PDT 日本新任駐華大使木寺昌人既非「知華派」也非中國通,幕後另有隱衰。
中日圍繞釣魚島主權爭議陷入僵持階段,日本政府擧用駐華新大使也遭遇一波三折。十月五日,日本政府最終決定任命現任首相官邸官房副長官助理木寺昌人作為新一任駐華大使。木寺昌人成為野田「留守內閣」派駐北京的全權大使,其能駐守中國多久,能否改善因釣魚島問題惡化的中日兩國關係,令人關注。 現年五十九歲的木寺昌人雖然今年九月剛剛被調到首相官邸擔任內閣官房副長官助理,但卻是有著三十多年外交資歷的外交官,曾歷任日內瓦日本政府代表部公使、外務省官房審議官兼綜合外交政策局中負責聯合國的大使以及國際合作局長,二零一零年擔任外務省辦公廳主任。木寺昌人既不是「知華派」也非中國通,此次被任命為日本駐華大使,多少讓人意外。據亞洲週刊了解,為了調換由民間人士的伊藤忠商事前會長丹羽宇一郎擔任的駐華大使一職,日本政府經過再三斟酌思量,選定了並非「知華派」卻非常熟悉並負責外務省經濟領域事務的審議官(副部長級)西宮伸一出任駐華新大使。但九月十一日剛剛宣布完任命,西宮伸一卻在十三日出行途中突然昏倒在地,被送往醫院救治時已昏迷不醒而於十六日病逝。由此,日本政府不得不重新任命駐華新大使,並將目光鎖定了具有豐富外交資歷的前駐華大使宮本雄二,但沒想到卻遭到了宮本雄二的婉拒。 消息人士向亞洲週刊透露,宮本雄二之所以拒絕了再任被外界視為「美差」的駐華大使一職,其主要原因一是宮本不想接目前日中關係這個「燙手山芋」,特別是作為資深外交官的宮本認識到中日關係因釣魚島問題對立將更趨複雜化、長期化的實情,即使出任大使也難以施展拳腳。其次是宮本對民主黨執政後輕視外交官僚意見,缺乏大智慧外交戰略也頗有微言,故難以被情感性責任所鼓動而接受此項任命。日本政府無奈之下,只能從「近親」的內閣辦公廳中挑選出較有外交資歷和協調能力的木寺昌人出任駐華大使。 發行日中關係史叢書 中日關係四十年為何既強韌又脆弱?就在中日間紛紛叫停多項文化交流活動的「冷氣候」中,由日本垜川日中友好基金組織編寫的《日中關係史一九七二至二零一二》叢書九月二十五日卻如期在東京出版發行。作為垜川日中友好基金「日中關係四十年」重要研究項目的成果匯總,該叢書共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三卷,以歷史史實為基礎,從日本研究者的角度論述了中日關係四十年來的不平坦的發展路徑,其中更披露了許多日方所掌握的中日歷史事件的詳情,如第一次教科書問題、光華寮事件、中曾根與胡耀邦的關係以及日中歷史問題爭議、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日本摸索解除對華經濟制裁,包括目前十分敏感的中日建交時有關擱置釣魚島問題的歷史細節;在經濟卷中則比較詳盡地分析了日本對華ODA(開發援助)的由來、日本對華投資加速化與貿易投資緊密化的進程與摩擦;文化卷中則有介紹熊貓外交開創的日中友好與日中歷史認識問題的變遷與課題等等。該叢書由東京大學大學院教授高原明生、丸川知雄、園田茂人和中央大學教授服部健治分別擔任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部分的主編,並由多達六十名日本中日關係研究專家和學者分章執筆,彙編成冊。 作為這套叢書編撰的總召集人兼政治卷主編高原明生說,這套叢書的最大特點是注重根據史實分析,並把中日國民感情作為重點,突顯出對日中關係發展為何強韌性與脆弱性並存的思考,也為未來日中關係的發展探尋「路標」。 主編文化篇的東京大學教授園田茂人認為,日中從官到民,越來越深化的民間文化交流,也越來越令人感到日中間難以迴避的「差異」,其中最大的差異不僅僅是政治體制,更重要的是普世價值觀落實,這也使傳統的日中友好顯得越來越脆弱。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天兒慧認為,這套日中關係史四十年叢書依據實證主義,對思考中日關係具可資借鑑的作用。 毛峰 亞洲週刊 |
|
Posted: 14 Oct 2012 02:34 AM PDT 18大系列專題 時勢篇(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14日電)觀察18大的兩個最重要面向,一是路線、一是高層人事。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點出了在中共高層人事異動中,最關鍵的幾個觀察點:政治局常委人選、第6代接班人是否進入政治局、胡錦濤是否交軍委主席,這3點對日後中國大陸政局有重要影響。 中共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18大)召開後,政治局常委人數將維持9人,或削減為7人,在近半年來成為話題。政治局常委做為大陸最高領導階層,人數直接影響到內部派系組成,也牽動大陸未來10年政策路線發展,一般認為,常委人數減為7人,對以胡錦濤為主的團派較為有利。 目前外界預測以減為7人較多,掌管意識形態的李長春及政法委書記周永康都被點名。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表示,有評論認為,未來中共宣傳及政法委都會併入其他常委分管業務,爭議最大的政法委書記職權也可能交還總書記。 不過,張五岳認為,如果高層人事無法擺平,維持政治局常委9人的機率仍大;楊開煌則認為,若維持9人,屆時常委的分工方向也會改變。 其次,除了政治局常委,新一屆的政治局人選決定20大接班,幾位「60後」候選人是觀察重點。目前外界較為關注的是今年49歲的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和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加上今年52歲的湖南省委書記周強。 胡春華、孫政才、周強都有共青團背景,也都被歸類為胡錦濤人馬,這3人若進入政治局,將在2017年中共19大升任常委,某種程度釋放出團派勢力增強、有機會在20大接班的訊息。 最後,胡錦濤是否續任軍委主席,是影響團派人馬是否能形成中共20大時的第6代接班梯隊要素之一,若胡錦濤維持江澤民16大續任軍委主席的「扶上馬、送一程」模式,可能讓「隔代接班」成為大陸政治接班的制度化模式。 但18大召開前傳出胡錦濤將「全退」,不會續任軍委主席,楊開煌認為,習近平個性較謹慎,加上18大前後出現的許多內外挑戰,胡錦濤這次應仍會續任軍委主席,但可能在1年後就交棒给習近平,不會等到19大。1011014 |
|
Posted: 13 Oct 2012 09:19 PM PDT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Posted: 16 Oct 2012 04:17 PM PDT 《大事件》特約記者 夏飛 程恭羲 1945年出生的劉延東留任政治局的可能性非常大,由於她是十七大政治局委員中唯一女性成員,這將使她在確保自己席位的競爭中佔得先機。何况她既是團派,曾當過胡錦濤的助手;又是太子黨,跟曾慶紅關係密切;還被視爲江派人馬,因爲她的父親劉瑞龍是江澤民養父江上青的引路人。 如此的家庭背景和政治淵源,是劉延東一步一步走上中共政壇高級領導人的重要資本,也是她進一步獲得晋升的條件。不過,北戴河會議後,劉延東入常已失去希望,現在她能爭取的只剩下當國務院副總理這個最後選擇了。 十八大後輔佐習李? 但她得到這個職務,比胡錦濤本人晚了15年,比當初另一個同事王兆國晚了5年。但在她年過花甲、人生進入晚年時,總算與當年排在她後面、比她小10歲的團中央同事李克强,一起進入了最高領導核心層。與她同時進入政治局的,還有同爲“太子黨”的習近平、薄熙來、王岐山;還有同她一樣的共青團派兼太子黨、還可歸於上海幫的李源潮。 中共十七大過後沒多久,劉延東進入溫家寶的新內閣,她被任命爲國務院黨組成員,擔任國務委員,主管衛生、文化、教育等部委,將中共中央統戰部長的職位,交給了原四川省委書記杜青林。 在2008年3月人大會上表决國務院人選時,劉延東的得票却讓她臉紅:以政治局委員的强勢身份擔任國務委員,竟然得到35張反對票,16張棄權票,身後只有一個馬凱墊底。 但是,不管怎樣,62歲的劉延東從黨務轉到了行政領導崗位上,正式接替了65歲的國務委員陳至立,成爲“共青團派”的女性職務最高者、也是“太子黨”的女性職務最高者。 不過,北京的政治觀察家並沒有表現出興奮。人們還是擔心:她擔任國務委員,主管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這幾個行當恰恰是中國當前群衆非議最多的,她能摸索到正確的改革、發展方向嗎? 高票當選國家副主席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上任後,接手主管港澳事務,中央的港澳協調小組成員也有所調整。但消息人士披露,原港澳協調小組副組長劉延東,雖然由中共中央統戰部長轉任國務委員,但仍留在港澳協調小組,並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港澳協調小組組長由卸任的曾慶紅換爲習近平,副組長仍由劉延東和廖暉擔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等人都還是港澳協調小組的重要成員。 消息人士指出,接替唐家璇當選爲國務委員的雖是戴秉國,但由於戴秉國主要熟悉外交事務,對港澳事務比較陌生,故原本該由戴秉國負責的港澳事務,已撥歸同爲國務委員的劉延東。劉延東在擔任中央統戰部長以後,已經與港澳人士建立了很多聯繫,對港澳情况知之甚詳。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是治國理政的重大課題,在香港情况空前複雜,台灣換届後馬英九可能開放與中國大陸“三通”,更收窄了香港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港澳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港澳事務也就具有了特殊重要性,絲毫容不得一點閃失。這樣,由本來對港澳事務駕輕就熟的劉延東,繼續擔任港澳協調小組副組長,也就順理成章了。 2012年中共十八大時,劉延東將迎來67歲生日——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兩度“七上八下”的慣例,她可以利用“上”的年齡橫杠,連任還是上升? 不少政治觀察人士相信,十八大劉延東不但不會“下”,反而還會在習李時代的政府班子中出任要職,輔佐這兩位來自太子黨和團派的小老弟。 我們的判斷是,儘管劉延東入常無望,但她有望在十八大後昇任國務院副總理,輔佐團派小老弟李克強。(《大事件》) 劉延東 劉延東簡歷 女,漢族,1945年11月生,江蘇南通人,196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70年3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1964―1970年 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學習,其間任政治輔導員 1970―1972年 河北省唐山開平化工廠工人、技術員、車間負責人 1972―1978年 北京化工實驗廠工人、黨委宣傳科幹事、車間黨支部書記、廠黨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1978―1980年 北京化工實驗廠黨委副書記 1980―1981年 北京市委組織部幹部 1981―1982年 北京市朝陽區委副書記 1982―1991年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主席 1991―1995年 中央統戰部副秘書長,全國青聯主席,中央統戰部副部長(1990―1994年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專業在職學習,獲碩士學位) 1995―1998年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 1998―2001年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正部長級),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1994―1998年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在職學習,獲博士學位) 2001―2002年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正部長級),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 2002―2003年 中央統戰部部長,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 2003―2005年 十届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中央統戰部部長,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 2005―2007年 十届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中央統戰部部長 2007―2008年 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届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2008―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員,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届、八届、九届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十届全國政協副主席 |
|
Posted: 16 Oct 2012 03:51 PM PDT |
|
Posted: 16 Oct 2012 04:04 PM PDT 明鏡網記者范方華/10月17日晚間在曼哈頓盛大開幕的“第三屆紐約中國電影節”,將有包括中國影星章子怡在內的中、港、台影星共襄盛舉,這是章子怡在捲入薄熙來事件後,首次於海外亮相,間接粉碎先前她遭禁止出境的傳言。 由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美華藝術協會、柒牌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紐約中國電影節”,將於17日於曼哈頓林肯中心愛麗絲杜莉音樂廳(Alice Tully Hall)揭幕,晚間6時起影星將走紅毯入場。 屆時包括章子怡、郭富城、吳君如、伊能靜、王珞丹、朱時茂、方青卓、郭濤等明星都將出席開幕式。眾多影星中,要屬章子怡在近期最受關切。 海外新聞網先前獨家披露,章子怡捲入薄熙來案,已經被調查組問話並禁止出國。 美華藝術協會行政總監周龍章再接受明鏡網採訪時表示,章子怡百分之百會在17日晚間的紅地毯上現身。章子怡的出席,等於用行動破除她被禁止出國的說法。 周龍章對明鏡網表示,本屆的電影節較以往的規模更大、更華麗,有鑑於前兩屆西方觀眾參與不多,這次的活動有更多吸引西方觀眾的亮點,如開幕片,同時是中國第六代導演張揚的最新作品《飛越老人院》,便是相當具藝術性、國際性的電影,此外,4天活動的放映地點都在42街時報廣場的AMC Empire 25戲院,而非在華人社區的電影院。 “中國電影本身在華人世界已經蓬勃發展。這次希望讓更多的西方人瞭解中國。”周龍章說。 其他參展影片包括《銅雀臺》、《最愛》、《暴走媽媽》、《百萬巨鱷》、《非常完美》、《父子》、《歲月神偷》、《戒煙不戒酒》等。 每屆都有的影迷會,在本屆活動上也不缺席,民眾有機會在電影放映後與明星互動。 紐約中國電影節始於2010年,旨在促進中美電影文化交流,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兩年來,電影節累計吸引40餘部華語片參展,觀影人次超萬人。 |
|
Posted: 16 Oct 2012 08:27 AM PDT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申靈 金皖生 明鏡新聞網從北京獲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15日在北京召開了會議,主要討論了十八大有關事項,其中最重要的是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委員名單的確定。 知情人士對明鏡新聞網說,十八屆政治局常委會確定7人,政治局確定25人。 其中中共十八屆政治局常委名單,明鏡網早已領先全球媒體獨家披露: 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歧山、劉雲山、張高麗、俞正聲。 由於這7人職務安排,除了習近平、李克強外,其餘仍未最後確定,排名次序將可能調整。 不少人原以為會「入常」的汪洋、李源潮並不在其列。上週出版的「明鏡月刊」披露了汪洋在十八大後的新職,本週出版的「外參月刊」則披露了李源潮「出常」內情。 中共官方尚未報導此次會議,中共政治局常委會很少開會,亦很少公開披露會議內容。 知情人士對明鏡新聞網說,圍繞中共十八大政治局常委、委員名單,中共元老、現任政治局成員,以及其它政治、財閥勢力,進行了長達幾年的明爭暗奪,其激烈程度,是1989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最近幾個月則是不斷「翻盤」,最令人意外的是:劉雲山「入常」、李源潮「出常」。 當然,最令人震驚的是薄熙來「入獄」。目前中共正就司法審判薄熙來作準備,爭取在十八大前進行審判,但仍有一些名義上的程序需要完成。 中共政治局在本月底,還有一次全體委員會議,將確定更多人事的安排。 |
|
Posted: 16 Oct 2012 08:04 AM PDT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章子怡捲入情色交易的新聞,連日來成了熱門話題,為了洗刷名聲、反擊媒體誣陷,章子怡找來香港與美國律師團,決定對香港《蘋果日報》、《壹周刊》和總部位在美國北卡羅來娜的“中國新聞自由”提告。博訊新聞網刊則發出聲明強調,其對章子怡的報導是嚴肅負責的,此案也透露出政治目的,不僅要打擊博訊,還要打擊中國新聞自由,雙方各有說詞,僵持不下。 博訊獨家消息引爆事件 2012年5月28日,博訊新聞網發出一條消息,指章子怡因捲入性交易案,被問話中並被禁止出境,引爆整起事件。 該文章寫道:“博訊獨家消息,著名影星章子怡已經確認捲入薄熙來案,已經被調查組問話並禁止出國。 消息人士告訴博訊,徐明供認他在2007年首次給了章子怡600萬人民幣,做為第一次和她上床的代價。之後,多次和她上床。同年,徐明安排章子怡和薄熙來上床,酬金是1000萬人民幣。在2007年到2011年期間,薄熙來和章子怡上床超過10次。據悉,徐明和薄熙來和章子怡上床的地點是首都國際機場附近和北京西山的徐明的會所。同期,徐明還將章子怡送給另外兩名高官(博訊暫不公布名字,適當時候才公布),每次徐明都付酬金給章子怡。 消息人士透露,章子怡以和富人睡覺撈取金錢、珠寶和房地產出名,一般她會有五、六名富豪男友,但只有一名公開的「正式男友」。博訊據中紀委的數據,章子怡在過去10年以性交易至少獲取7億人民幣,其中1.8億是來自徐明的現金。因為有徐明和其他官員的袒護,這些收入都沒有繳稅。 消息還透露,徐明的實德集團已經欠銀行債務160億,他僅在章子怡身上就花這麼多錢,可見其企業的問題多大。” 5月29日,香港《蘋果日報》在中國新聞版刊登了標題為“捲入薄熙來案、章子怡‘賣肉’受查禁出國”的報導,引述博訊新聞網的消息,指章子怡涉入薄熙來案、“與富人睡10年獲7億”正遭中央調查組問話及禁止出國,並稱章子怡在第65屆康城國際電影節中有電影入選和獲邀做頒獎嘉賓,但她卻以有工作在身為由,臨陣放棄出席。同日《蘋果動新聞》及台灣《蘋果日報》都刊登了內容相同的報導。 《壹周刊》則在5月31日的第1160期刊物上,刊登一篇題為“爆收肉金7億傳禁出國、章子怡失約康城”的報導。 博訊和《蘋果日報》的報導引發軒然大波,5月29日,章子怡團隊立刻做出回應,在網上發佈一公開信,指出雖然朋友勸不要“較真”,但“如果任由謊言繼續,假的也會變成半真半假,白的也會變成半黑半白”,團隊稱章子怡將對相關媒體的不實報導追究到底: “今天,我們看到了《蘋果日報》上刊登的一則荒誕至極的虛假報道。我們再次感受到徹骨的寒意和深深的悲哀。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章子怡一直在《一代宗師》劇組不分晝夜地工作。對於這樣一名正在全心投入創作的負責任的演員,為何要承受這等謠言的誹謗和誣蔑? 周圍的朋友勸我們,發個簡短聲明就好,不要‘較真’,因為針對章子怡的居心叵測的誹謗已非第一次,更何況這樣的話題,內地媒體報道上多有不便,有能力幫你證明清白的人也不便發聲。越爭辯,潑髒水的人會越得意。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讓時間淡化謊言,清者自清。 但我們要向善意的朋友們說聲對不起。因為這一次,我們不打算再沉默。如果任由謊言繼續,假的也會變成半真半假,白的也會變成半黑半白。章子怡團隊在這裡正告那些心底陰暗而醜陋的造謠傳謠者,這一次,我們要回應;我們要自證;我們更要尋求法律的公正;我們會從陰暗的角落裡找出你,追究到底。 對於《蘋果日報》及有關媒體的不實報道,我們將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感謝一直在身邊支持章子怡的各界人士。無論經受如何的惡意詆毀,章子怡從沒忘記她的本職事業。作為章子怡的團隊,我們只想為她排除干擾,尋回公正,讓她可以靜心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饋大家。” 與公開信一同發出的,還有香港何敦、麥至理、鮑富律師行(Haldanes)所致《蘋果日報》的律師函,函中附上博訊與《蘋果日報》的相關報導,表明報導內容完全不是事實,涉及誹謗,章子怡的名聲已嚴重受損,律師函要求《蘋果日報》撤下文章、道歉、提出不會再傳播誹謗言論的書面聲明,並賠償章子怡的損失。 雖然《蘋果日報》撤下了爭議的報導,但文章已廣泛流傳,話題也持續發酵。多維新聞引述匿名人士的消息稱,“章子怡與徐明私交很好,徐明對章子怡的事業提供了不少支持,其中包括一些財力上的援助,章子怡甚至可以使用徐明的私人飛機隨意往來,但關於網絡上傳言章子怡和薄熙來有染,並通過徐明收取酬金,甚至捲入薄熙來案,已被調查並禁止出境等,實屬捏造。” 不過,博訊隨後刊文指出,多維新聞的另一篇報導稱“章子怡受訪時坦言,遇到這種事很不開心,她強調不認識薄熙來的富商朋友徐明,也沒有見過薄熙來。”顯示多維的兩篇報導自相矛盾。 就在章子怡訴諸法律捍衛自己的清白時,“爆料大王”王康也跳出來“摻和”了一下。王康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時表示,像薄熙來這樣的高官,“權大無比,炙手可熱,風流倜儻,夫妻關係又不好,幾個女人貼近,沒什麼奇怪的。”報導指出,王康上述一段話是就媒體影射薄熙來與影星章子怡關係密切一事做出回應。 范冰冰也對媒體提告 章子怡“陪睡門”事件的雪球越滾越大,5月底,另一名中國女星范冰冰也捲入其中。 中國知名影評人畢成功5月31日在微博上指出,章子怡是被另一位明星誣陷的,且此事已策劃良久,畢成功寫道:“往死裡整比自己強的,卻忘記讓自己變強才是王道,所以再怎麼黑別人,某人還是不強啊。”畢成功指該明星“已經沒什麼人找那個女人拍電影了,但是還是片約不斷”,根據畢成功的描述,該明星頻繁出席各大國際影展,拿到多個大牌代言,但是久無作品問世,因為她在圈中已經臭名昭著,而“黑章子怡” 的計畫早在今年3月已開始醞釀,只等章子怡新片上映前1個月左右進行擴散。 更早之前的3月份,畢成功發了一條英文微博,寫道:“Miss F,ain't you tired?let others off,they are just better actress.(F小姐,你不累嗎?放過其他人,她們只是更好的女演員)”但此微博已無法找到,畢成功事後否認自己刪除了這條微博。 畢成功在微博中沒有指名道姓的明星,被大陸媒體《黔訊網》解讀為范冰冰,也就是該媒體的報導,讓整件事升級。這篇名為《編劇曝章子怡被黑內幕,主謀範冰冰已無戲可拍?》的報導稱:“今日,知名編劇畢成功在其新浪微博上揭祕章子怡被黑內幕,稱范冰冰是幕後主謀。而范冰冰踩人成癮,目前在圈內已臭名昭著,無人敢找其拍戲。” 報導引用畢成功的話寫道:“說實在的,組織團隊黑章子怡還不如去減肥學跳舞,反正某人的金主有的是錢,聽說好萊塢六大中的一家,想跟華語某著名青年導演合拍一部歌舞片,女主角得會跳舞,現有華語女演員,最有可能還是章子怡,屆時某人豈不是有丟失一次屆時六大的機會?” 該報導暗指范冰冰“黑章子怡” 的目的和爭奪電影角色有關。更早之前曾傳出,范冰冰將和007的皮爾斯‧布魯斯南搭檔出演好萊塢新片《日月人魚》,但該片原本要啟用的女星為章子怡。 雖然畢成功6月4日在微博撇清:“本人從未公開指名道姓說誰黑章子怡,請媒體同仁也別再用假圖黑我啦!”但范冰冰已全力反擊,范冰冰工作室6月11日上午發出聲明表示:“嚴正聲明︰針對畢成功在其微博發布影射範冰冰的言論,及黔訊網同日刊發的直指範冰冰的誣蔑性文章及引發的後續事宜,範冰冰特委托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姜宇嶸律師、李文鵑律師,向社會及各媒體發布如下公開聲明︰範冰冰及其團隊從未實施過任何惡意捏造言論中所指言行,針對侵權的行為一向不姑息,不容忍。” 當天中午,范冰冰工作室又發一聲明,指“放謠言,請不要毀了我們的假期,清者自清很美好,這些年卻沒看到誰能實現。謠言止於智者,更止於法律。我們不是強勢,只是認死理。若是無意製造的話題,我們可以陪大家一樂。但對惡意造假,抱歉,我們唯有無奈應招,見招拆招,只能起訴到底。這些年,范姑娘一直很倔強。” 在范冰冰委托律師發布的聲明中,指出范冰冰已起訴《黔訊網》和畢成功。范冰冰已向朝陽法院遞交訴狀,要求對方停止侵權、道歉,並索賠精神撫慰金50萬元人民幣。范冰冰認為,《黔訊網》和畢成功捏造事實,對其侮辱誹謗、造謠中傷,使其名譽受到嚴重損害。 起訴《蘋果日報》、《壹周刊》 另一方面,章子怡也大動作為自己澄清。2012年的坎城影展,雖然章子怡的《危險關係》入圍“導演雙周”單元,但她因拍攝“一代宗師”而罕見地沒有現身影展。性交易傳聞震動政壇及娛樂圈後,5月30日,章子怡出席了海南島的華語電影傳媒獎,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被“禁足”,在參加典禮前,章子怡也刻意現身香港機場,欲圖粉碎謠言。 5月29日,章子怡已先在微博“透明的稀土”上寫道:“廣東此季多雨。每至午後便雷鳴電閃暴雨傾盆,一入夜卻又淨空萬里星星點燈。誰料這些天全是天黑開工,卻要通宵拍雨景,著實愁煞制景大哥。只得出此奇招—手動降雨。眾人開玩笑說,這造假都造上天了。同事聽罷卻不以為然:造假算啥?!最高境界叫作聽風便是雨,連假都不用造,單靠想像!說白了,YY(指意淫)。”似暗指其與薄熙來的傳聞“造假造上天”。 章子怡在華語電影傳媒獎會後記者會上強調,“昨天所謂的這個新聞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字裏行間全部是誹謗和污衊。”章子怡對這件事除了氣憤,也感到挺難過,“他們利用社會熱點事件,挑釁大眾、愚弄大眾”她表示,自己不認識徐明和薄熙來,謠言“不只傷害了我,也抹黑了電影圈”,無論什麼代價,她都要用法律的手段,追究到底。 而報導章子怡被限制出境的博訊新聞網,事後則刊文指出, 章子怡確實曾被禁止出境,並在一個半月前被問話,目前這項禁令已經在她“朋友”的幫助下解禁。但這並無法否認其和徐明、薄熙來的關係。 誓言透過法律途徑追討公道的章子怡,6月11日入稟香港高等法院,民事控告《蘋果日報》的出版公司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與其總編輯張劍虹,以及《壹週刊》的出版公司壹週刊出版有限公司及其總編輯李志豪,兩間被告公司同屬壹傳媒集團旗下,壹傳媒除經營香港《蘋果日報》及《壹周刊》之外,也出版台灣的《蘋果日報》和港台兩地的《蘋果動新聞》手機程式。 章子怡所聘請的何敦、麥至理、鮑富律師行律師團隊,代表律師是擅長打誹謗官司的鮑永年,為香港著名的資深律師,對經手案件即為謹慎,鮑永年曾代理過許多控告誹謗的案件,包括協助廖創興銀行主席廖烈文長女廖璧欣控告《壹週刊》誹謗、代表香港企業家郭炳湘控告胞弟郭炳江及郭炳聯誹謗,以及協助中國女星鞏俐丈夫黃和祥成功控告壹傳媒旗下的《忽然1周》誹謗,此案在2005年做出判決,香港高等法院陪審團裁定黃和祥勝訴,可獲賠償20萬港元。何敦、麥至理、鮑富律師行也曾表龔如心、陳振聰打爭產官司。 章子怡香港律師團隊遞交給法院的起訴書,指控被告所刊登的文章“內容虛假”、“嚴重誹謗”,並且涉及侮辱,內容全部不是事實,會令讀者誤以為她是娼妓,並因此被調查和禁止出境。被告傳媒的報導導致原告受到了公眾的厭惡、憎恨、蔑視和嘲笑。 起訴書說,原告的聲譽和公眾形像受到了嚴重和持續性的損害,並使她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社會壓力;原告身為國際影星,自被告的誹謗文章刊發後,消息隨即被全球多份報章雜誌及網站轉載,包括著名的《紐約客》雜誌,讓原告受到的傷害更深。 起訴書指出,被告是故意誹謗企圖獲利,且明知報導所刊登的消息不是事實,或是罔顧消息是否真實仍照樣發布,被告的消息來源是博訊新聞網,該網已在網站上表明,其消息是來自不具名的來源,博訊新聞網是民間方式經營,被告應知其消息如未經獨立查核,可信度可疑,且該網站被中國大陸政府封殺,其上的中國消息可信度更低 ,被告在沒有查證,尤其是沒有得到原告回覆的情況下刊登報導,可推論是故意為之。 起訴書指明,原告對被告寄發律師函時,曾要求被告收回誹謗報導並道歉,但被告只將報導從港台《蘋果日報》和《蘋果動新聞》上撤走,《壹周刊》上的報導更是在原告入稟法院之際仍可上網觀看,因此起訴書要求法庭頒發命令,禁制被告繼續散播誹謗性言論,並向原告作出精神及經濟損失的賠償,由於被告是故意誹謗企圖獲利,因此要求加重賠償金額,並作出懲罰性賠償,但起訴書未透露賠償金額應為多少。 《蘋果日報》和《壹週刊》並未對章子怡的控告做出任何公開評論,《大事件》記者聯繫上《蘋果日報》總編輯張劍虹,只得到“No comment”的回應,《大事件》記者也試圖聯繫《壹週刊》總編輯李志豪或該刊發言人,並未得到回音。 中新社記者致電此案的發言人,何敦、麥至理、鮑富律師行呂君博律師,他強調章子怡不可能捲入所謂“傳聞”,因為感到被誣陷,所以決定追究到底。《大事件》記者也致信何敦、麥至理、鮑富律師行,希望聯繫上此案的發言律師,但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章子怡出席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時表示,無論什麼代價,她都要用法律手段去追究到底。 |
|
Posted: 16 Oct 2012 06:49 AM PDT |
|
Posted: 16 Oct 2012 05:39 AM PDT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在郭金龍出現以前,“7·21”搶險由北京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政協主席、市長王安順(現代市長)負責。據《北京日報》7月21日報導,王安順主持搶險期間,基本是“抓住重點和關鍵環節,確保成功應對,確保城市平穩運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災難面前,但凡有些人性關懷的官員們,都會把百姓生命財產的搶救置於議事日程頂端。在一年前的中領導人也是這樣說的,例如,2011年7月24日,溫州動車慘案後,溫家寶在記者會上說:“在事故發生以後,胡錦濤主席當即指示要把搶救人放在第一位,我得到這個消息立即給鐵道部負責人打電話,他可以證實我只說了,兩個字,就是救人。” 郭金龍出場後,北京“7.21”暴雨災難事件搶險善後工作的味道立即就變了。媒體報導的消息說,郭金龍一直到7月27日才到十渡鎮前頭港村為遇難者致哀。而他在22日出場後都優先做了些什麼呢? 據《北京日報》22日報導,22日晚,郭金龍發出命令,讓市委市政府領導幹部把當前工作重心轉到救災善後維穩上來,在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調度下,舉全市之力打好救災善後維穩攻堅戰。這次會議透露出來的清楚信息是,必須把北京救災與維穩、保十八大捆綁。因為郭金龍清楚地要求大家“在罕見自然災害面前協同應對,做好各項工作,確保社會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此外,在這次會議上,郭金龍還為媒體報導確定基調,強調“加強輿論引導”,因為“此次強降雨應對工作,國內外廣泛關注”。這就不難解釋北京當局禁止報導北京地鐵六號線水災塌方事件,令《財經》刪除死亡人員名單,報紙上充斥“正面報導”、歌頌“北京精神”和“可歌可泣感人事跡、生動典型”故事到處都是,一場民族災難頃刻間演化成了民族的精神盛宴。 ![]() 暴雨兩三天後,仍有大量車淹沒在京港澳高速路上。 7月27日,《北京日報》報導,26日下午,郭金龍主持市委常委會會議,傳達25日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主要精神,部署迎接十八大宣教工作、研究信訪維穩等事項,要求學習宣傳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十八大召開營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 由於“7·21”暴雨災難事件被政治化,當局隨後對媒體加大控制,從而加劇了“7.21”暴雨災害事件後的官民激烈對立,這種對立最終演化為北京市民政局號召捐款事件,成千上萬百姓在網上一起咒罵政府當局“捐你妹”。 由於郭金龍將維穩和保十八大召開放在議事日程之首,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2月23日發表公告, 宣布7月25日開會。2天后,北京市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了接受郭金龍辭去北京市市長職務的請求,任命王安順為北京市代理市長,從而圓滿地完成了十八前北京高官的人事更替交接程序。《蘋果日報》7月26日李平的“盡論中國:北京哪個市長該問責下台?”一文中說:“在特大天災人禍面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還舉手如儀,決定同意郭金龍、吉林分別辭去市長、副市長,任命王安順代市長。這批官員的任免,並不是追究7·21暴雨雨災的結果,而是因應中共北京市委換屆後的調整,實際上都是晉升,郭金龍晉升市委書記,還率先取得中共十八大政治局的入場券,王金順由政協主席晉升市長。” 李平更批“北京市人大毫無道德,對‘7·21’暴雨災害,北京市人大既未有任何問責行動,更未有默哀、悼念行動,顯示作為中共橡皮圖章的人大機構毫無人性可言、毫無道德可言。” 7月25日《每日電訊報》記者摩爾的報導諷刺“北京市長在洪水混亂中繼續提拔”。文章說:“北京市市長郭金龍7月3日被任命為北京市委書記,他今天辭去了市長職務,但其升遷之路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美聯社駐北京記者歐蕾珊7月25日的報導標題是“北京市長在滔滔洪水醜聞中高升”。文章開頭就說,“儘管公眾質疑北京市政府對導致37人死亡的水災的應對措施,北京市長顯然依然仕途平坦,即將被提升到中國權勢十足的決策機構。” “7·21”暴雨災害事件後,有不少人義憤填膺,呼籲對郭金龍問責。他們希望也許“7·21”暴雨災害事件之後,北京會發生2003年“非典”後孟學農下台那樣的政治事件。孟學農2003年1月出任北京市長,這樣的角色自然有明日政壇之星的寄望。但出任北京市長才三個月,孟學農即因隱瞞“非典”疫情事件下台。顯然,北京“7·21”暴雨災害事件面臨的政治生態同2003年完全不同。郭金龍7月3日才當上北京市委書記,可以說這是胡錦濤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頂上去的。從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在北京“7·21”暴雨災害事件毫無政治倫理,頂著巨大悲劇繼續開會,讓郭金龍完成辭去北京市市長的職務,完成進入中共十八大政治局的既定程序看,郭金龍身上哪裡有為“7.21”暴雨災害事件擔責的影子? 再說,如果要說擔責,現今台面上的哪個大員們不需要擔責?這些年來,中國各地群體事件,自然災害層出不盡,要真問責,中共台面上的人物還不都要謝罪下台?最近的一個例子是2012年6月30日16時許,天津薊縣縣城萊德商廈發生火災。官方說這場大火導致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輕傷,而民間和海外則說死亡人數達3位數以上。事發後,天津當局的處理手法與北京在“7·21”暴雨災害事件的做法幾乎如出一轍:箝制輿論,隱瞞災情,最後致民怨象煮開水,要求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下台的聲音不絕於耳,而張高麗比郭金龍還要牛,他可是未來十八大產生的政治局常委的強有力候選人。(《明鏡月刊》31期) |
|
Posted: 16 Oct 2012 05:13 AM PDT |
因此,他推測,蘇聯之所以不參加安理會,是為了避免陷入兩難選擇——“不使用否決權就意味著對北朝鮮乃至社會主義陣營的背叛,使用否決權則等於承認在平壤的背後站著莫斯科,從而導致與美國和世界輿論的直接對立,而這都是斯大林不願看到的”。 愚以為,沈教授的論證未必成立。先看那三條: |
第 一,誠然,沒有證據提示,早在蘇聯代表開始抵制安理會時,斯大林就在計劃發動戰爭。相反,已有證據表明,直到1950年3月18日,他才同意為金日成提供 軍火(注44),提示他直到那時才最終打定了主意。但當初蘇聯抵制安理會的理由,並不能用來解釋它後來為何不在關鍵時刻重返安理會,否則似有刻舟求劍之 嫌。尤其是在賴伊主動邀請馬立克開會之後,蘇聯還要堅持抵制,那就再不能用“抗議不驅逐蔣匪、接納新中國”來解釋了。而且,蘇聯外長避而不見美國大使,與 此如出一轍,難道也是為了抗議不驅逐國府? 凡成功的戰略家都講究“因勢利導”,亦即隨時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變或完善原戰略。蘇聯當初抵制 安理會,當然很可能是為了驅逐國府。但前已說過,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冒險之前,必然會擬想美國可能採取的一切反應。無論美帝派兵與否,去聯合國哭訴都是必幹 的第一件事。在批准金日成的戰爭計劃後,斯大林還要讓代表團堅持抵制下去,當然是把它當成了應付將來美國在聯合國活動的招數。換言之,他蓄意延長了早就該 結束的抵制,以便“讓美國放開手腳,利用安理會中的多數再做些蠢事”。 1950年12月,聯合國安理會就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撤軍問題表决,回到安理會的蘇聯代表雅各布·馬立克(舉手者)投了唯一的反對票。 第二,斯大林並沒有“在同意金日成的進攻計劃時就預計甚至希望美國干預這場戰爭”。相反,上節反復說的就是,美國介入一直是他最大的隱憂,就是為此他才一直不准金日成輕舉妄動。後來改了主意,是因為他覺得美國干預的可能不大。即使如此,他也留下了中國作為應急預案。 但 這些事實並不與他刻意縱容美國跳樑相矛盾。實際上,不管美國怎麼行動,他都不會輸:若是美國如他原來估計的那樣,不想出兵,只是在安理會發個決議譴責一 下,坐視走狗李承晚匪幫被推翻,那就在世界上丟了臉;如果美國決定武力干預,卻又行動遲緩或是作戰不力,讓金日成獲得速勝,統一了朝鮮,造成既成事實,使 得聯合國再也無法干預、只能灰溜溜偃旗息鼓(事實上,若是沒有沃克將軍,這結局已經發生了),則美國更是丟臉,第三世界的多米諾骨牌從此將更容易接連倒 掉;若是美國打敗北韓,他已經留下了中國那個備胎,用上就是了。一旦中國參戰,那美國將就此陷在遠東,無力再去西線與他爭奪,豈不更好? 第 三,“斯大林已經算定在美國介入戰爭後中國就會出兵朝鮮與美國軍隊作戰”,那不是他算定的,是毛澤東向金日成幾次作出的承諾。儘管金日成在與斯大林會談 時,代毛保證過,斯大林仍不放心,幾次強調必須有中國批准,金日成才能發動戰爭。直到最後一刻,他還電告毛:“這個問題最終必須由中國和朝鮮同志共同解 決。”明說了打仗是中朝兩國的事,與蘇聯無關。而毛也完全明白他的心思,不但批准金去冒險,還正式對金承諾:萬一美軍參戰,中國將派兵幫助朝鮮,因為蘇聯 與美國之間有關於三八線劃分的協定,不便參加戰鬥,但中國沒有這種義務,可以幫助朝鮮,還表示作戰是兩國的共同任務,中國將提供必要的援助(注45)。這 些情況斯大林當然知道,所以他才會自覺有備無患,同意金日成放手大幹,反正惹出禍來有中國人頂住。 實際上,在給哥特瓦爾德的電報裏,斯大 林已經假想了“美國政府還繼續被牽制在遠東,並使中國加入解放朝鮮和爭取本國獨立的鬥爭”。請注意,當時聯合國軍尚未在仁川登陸,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形 勢還在一片大好,他就能擬想到中國出兵與美帝纏鬥的前景,不能不令人佩服他的瞻矚之高遠,心思之細密,真個是算無遺策。說是“算定”雖然太誇張,但雖不 中,不遠矣。 至於沈教授說的斯大林面臨著“使用否決權則等於承認在平壤的背後站著莫斯科,從而導致與美國和世界輿論的直接對立”的困境, 愚以為根本就不存在。誰都知道“平壤的背後站著莫斯科”——金日成政權本來就是蘇聯佔領軍用刺刀扶植起來的。不使用否決權,“世界輿論”也不會出現錯覺, 以為莫斯科並非平壤的大老闆。而且,蘇聯雖然沒有行使否決權,但一直在譴責安理會那兩個決議,聲稱它們是非法的。在這麼做時,它為何又不怕“等於承認在平 壤的背後站著莫斯科,從而導致與美國和世界輿論的直接對立”呢? 更何況俄國人信奉的是“軍刀說了算”。害怕強國、千方百計避免與之發生衝突,倒確實是斯大林的特色,但“世界輿論”他卻是從來不怕的。當年蘇聯悍然入侵芬蘭,“導致”與英法等國“和世界輿論的直接對立”,蘇聯為此被驅逐出國聯,斯大林在乎過麼? 不 僅如此,在抨擊安理會決議時,蘇聯人給出了一系列理由:83號決議是根據韓國軍方提供的情報作出的,而那情報實際上來自於美國情報機構;北韓未被作為聯合 國的臨時成員邀請與會,而這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第32條;朝鮮戰爭超出了聯合國憲章的範圍,因為最初的南北邊境衝突曾被劃定為內戰(注46)。這些抗議 都振振有詞,尤以第二條言之成理(注47)。如果蘇聯出席安理會,完全可以以此為由投否決票。這麼做貌似符合西方的程序正義,而且顯得不偏不倚,不但不是 “等於承認在平壤的背後站著莫斯科”,還能蠱惑第三世界與西方左派,英美法也難以反駁。為什麼他們不這麼做,卻要站在會場外,徒勞無益地大聲嚷嚷呢? 其 實這一切早在斯大林算中。前已述及,1949年9月24日,蘇共政治局在駁回金日成的請戰書時就指出,人民軍進攻南方可能給美國人以藉口,在聯合國大會上 提出這一問題,指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侵略,並要求聯合國大會同意美國軍隊進駐南朝鮮。美國軍隊進駐南朝鮮可能導致長期佔領這個國家的南部,因而 拖延國家的統一。(注48) 所以,早在那時,斯大林就已預見到了美國有可能要求聯合國授權出兵,而他並不想被逼到動用否決權去防止此事。 正是為此,他才否決了金日成的請求。既然如此,那麼他後來同意金日成的請求,當然只可能是他覺得,哪怕最壞的情況發生,也有中國人頂住,所以再不必去動用 否決權阻止美國人派兵。要默許美國人為所欲為,同時還要在“民主陣營”面前作出堅決反對美帝侵略的姿態,當然最便當的辦法便是延長那抵制活動,專在安理會 會場外怒吼。 因此,竊以為,斯大林給哥特瓦爾德的電報,是他一生中絕無僅有的對自家心事的坦率解釋。接受這極為難得的供詞,不但不會導出與史實相矛盾的結論,還能使得一系列費解的現象脈絡畢現。反過來,否定這重大證詞非但缺乏證據,而且還無法解釋兩個史實: 注释: 44 Stalin to Shtykov, 18 March 1950 and Shtykov to Vyshinsky, 21, 24 March 1950, The Cold War in Asia, CWIHPB, pp. 37-38. 45 楊奎松:《斯大林為什麼支持朝鮮戰爭?》,http://www.shekeyuan.com/plus/view.php?aid=519 46 Gross, Leo,Voting in the Security Council: Abstention from Voting and Absence from Meetings. The Yale Law Journal 60 (2): 209–57;1951;Schick, F. B Videant Consules,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3 (3): 311–325,1950. 47 《聯合國憲章》第32條:“聯合國會員國而非為安全理事會之理事國,或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如於安全理事會考慮中之爭端為當事國者,應被邀參加關於該項 爭端之討論,但無投票權。安全理事會應規定其所認為公平之條件,以便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家參加。”http://www.un.org/zh /documents/charter/chapter5.shtml 48 《莫洛托夫呈報的擬答覆金日成的指示稿》(附件第二稿),《朝鮮戰爭:俄國檔案文件》。(《新史記》第8期)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16 Oct 2012 03:55 AM PDT ![]() 七艘中国海军军舰2012年10月16日穿过钓鱼岛以南的日本毗连区,图为其中部分军舰。 作者 方华 日本官房长官藤村修在16日的记者会上就中国海军舰艇通过冲绳县周边的日本毗连区一事称,已通过外交渠道提出交涉,“要求中方鉴于日中关系大局妥善处理”。日本防卫省宣布,有7艘中国军舰今天清晨在靠近日本最南端的岛屿附近穿过了日本的毗连区,这是中国海军近期在钓岛附近海域最大规模的行动。 法新社消息,日本防卫省今天宣布,有7艘中国军舰今天清晨在靠近日本最南端的岛屿附近行驶。日本防卫省的一位官员对法新社说:“日本军机今天早晨7点时在那国岛东南49 公里的海域发现了7艘中国军舰,它们在太平洋上向北面的东中国海行驶。” 据日本防卫省向法新社透露,这7艘中国军舰包括一艘普通驱逐舰、一艘导弹驱逐舰、两艘护卫舰、两艘为潜艇配备的救生船以及一艘补给舰等。日本媒体报导说,日本政府今天上午已紧急命令海上自卫队出动舰艇进行警戒监视,并以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为核心部门,加紧有关的情报收集工作。 共同社今天也报道说,经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反潜巡逻机确认,7艘中国军舰舰艇16日早晨7点左右通过了冲绳县与那国岛东南偏南的日本毗连区。日本防卫省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军舰也可能是为了躲避南大东岛附近的第21号台风。他认为,对于中方通过毗连区是否有挑衅日本的意图则需要谨慎分析。在毗连区航行并不违反国际法。该海域是与那国岛和西表岛之间的日本毗连区,中国军舰在该海域航行尚属首次。 报道称该海域位于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以南,中国军舰正朝东北偏北方向航行。日本防卫相森本敏在周二上午的记者会上指出,“从2008年以来,中国海洋活动的海域逐渐扩大。我们不清楚其有何意图。”他还表示:“现阶段并未发现有中方舰载直升机逼近日方飞行或在日本领海内航行的情况”。日本防卫省认为此次通过毗连区的7艘中国舰艇就是本月4日穿过冲绳主岛和宫古岛之间海域驶向太平洋的舰队。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6 Oct 2012 03:52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谷哥不愿接受中国大陆有损人权的条件而把中国总部迁到香港,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为免赵京在大会上提出动议而主动成立人权咨询委员会,世界第二大的石油公司雪佛龙为免赵京与耶稣会合力催迫而接纳后者的人权建议,中日美政策研究所所长赵京以小股东身分逼迫大财团改善人权七年来的成绩,而他正瞄准中国大陆这崛起大国的上市国企 – 尤其是在香港上市的国企。 赵京04年开始购入股票,因雅虎泄露用户数据而令师涛被中国政府拘捕后,他于05年到雅虎示威时目睹示威人士轻易被公司保安驱逐,于是盘算更有效的方法:小股东提案权。 根据美国1934年生效的条例,只要拥有一间公司至少1%或总值超过2000美元的股分超过一年,便可按程序向该公司申请在股东大会上提案。若公司拒绝,便要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备。赵京当时正与美国视觉艺术家协会等组织利用此小股东提案权逼在美国与IBM并驾齐驱的思科(Cisco Systems)公司关注中国人权问题,提案最后虽被否决,但却让他明白这方法对推动中国人权会更为有效。 七年来,他已向雅虎、谷哥、雪佛龙、波音、惠普、英特尔、新闻集团等八间公司提交议案,全都是要求有关公司成立人权委员会和关注中国人权。虽然至今未有一项提案获股东大会通过,部分由他自已撤回,但已迫使有关公司面对问题及作出响应,例如英特尔是在他提出议案阶段便与他会见并承诺作出改善措施,2012年更成立包括联合国人员的外部专家小组,从人权原则向该公司提出意见;而雪佛龙石油公司更为免他与耶稣会合流提案而承诺在组织和制度上改善人权,并就此培训公司员工;谷哥2010年在否决他的提案的同时,声明会在政策中体现尊重人权,其后便把中国的总部迁往较为重视人权的香港。他表示,这并非全是他的功劳,「但若你要临门一脚,我就是那一脚。」 更有趣的是,赵京多年来均未能成功在雅虎股东大会上提案,但或许是他的毅力感动了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在雅虎数年报备否决他的议案后,委员会站在小股东一方,要求雅虎就赵京的提案进行投票,在2011年的股东大会上虽被否决,但监督机构的要求,毋疑令雅虎不得不考虑投资中国时要关注人权问题。 他现在正打金融投资界巨头高盛他团的主意,而手上尚有约三十间公司的股票,期望继续以此推动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时关注人权。 中国应用有难度 香港要变招 诚然,以这种商业手法推动中国人权,最好是到中国去,事实上,他曾经邀请维权律师唐荆陵和维权人士黄琦的太太张莉分别到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的周年大会上发言,结果,张莉未被拦下来而成功提问中国人权状况。不过,以中国上市公司要求拥有3%或以上股分才可提案的标准,赵京相信,较难直接在中国内地使用有关手段,相反,香港可能是一个次佳场所。 根据香港《公司条例》,周年大会提案权主要由股东人数决定,若有总表决权四十分之一的股东人数,或有不少于五十名已缴纳不少于二千港元(205欧元)股款的股东共同提出即可。 前商业法律讲师黄觉岸认为,有关提案条款不难达到,但相信很难通过,作为提高市民人权意识则尚可。他续称,港人的人权意识低于美国,像「关注中国人权」如此空泛的提案,港人未必认为有用,相反,更可能招来「政治化」的标签,故此,若能把提案内容具体化可能更有效,例如要求某跨国连锁食品集团禁售垃圾食品。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6 Oct 2012 03:33 AM PDT 一份新研究报告显示,五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在以往十年期间的军费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而中国的军费增长速度是全球第一。
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星期一发表的这份报告说,中国军费开支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三倍。报告还说,印度、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军费开支也大幅增加。 这一趋势与美国和欧盟形成对照。美国和欧盟的国防预算近年来一直在削减。 这五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军费开支仍然少于美国。但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说,这五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军费开支今年将超过欧盟。 美國之音中文網 |
|
Posted: 16 Oct 2012 03:23 AM PDT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表示,过去五年中共纪检机关对贪腐官员立案64.3万件,党政纪律处分了66.8万人。评论人士认为,中共过去十五年处分近两百万贪官,占官员人数百分之八,证明中国现行机制无法有效遏制官员贪污腐败。
从2007年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660.6万次,其中约百分之十的举报被立案调查,结案63.9万件。新华社引述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的数据,中共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期间,总共有66.8万余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其中级别最高者为中共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中国官方媒体有关反贪腐成绩的报告,意在显示中国政府反官员贪污腐败的决心。不过,在美国的中国评论人士李洪宽表示,中国纪检监察机关的这些所谓反腐成绩不能令中国民众信服。 “这个怎么合适,是吹牛、炒作、瞎编还是忽悠,这是空说空。中国腐败的最大问题是,老百姓感觉到到处都是腐败,政府也说惩治腐败,有很大成绩,但腐败却越来越严重。” 本身也是社会学学者的中国网络作者刘先生介绍说,中共纪检机关在1997年到2002年的十五大到十六大的五年期间处分了78万中共党员,在2002年到2007年的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处分54万多名党员,在加上2007年到2012年十七大以来处分的66万多人,最近十五年期间中共总共处分的党政官员人数接近两百万。而在此之前,从1987年到1992年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期间,中共处分的涉贪党员人数只有1.3万人。近十五年以来中共贪腐官员增加的惊人比例,说明党政官员贪腐情况日趋恶化。 “从1997年的十五年以来中共处分的贪腐官员,大概是两百万。占中共党员人数百分之三,但出去普通党员,因为他们也没有腐败机会,按照公职机关两千五百万人计算,比例是百分之八,每十二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被查出来的贪污腐败。”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共总共处理了三个政治局委员,分别是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和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李洪宽认为,这些高级官员并不是因为贪腐,而是因为政治权力斗争失败而被处置。 “全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被作为反腐败的典型被打下去的。但老百姓知道的,这三个人恰恰还不是最腐败的,这就是比较滑稽的地方。” 他表示,中共一直公开表示要坚决杜绝贪污腐败,反贪腐机构从最早的检察院和纪委,又增加了监察局、反贪局和预防腐败局,但党政官员贪污腐败的情况却无法杜绝,说明中共的政治制度设计出现了根本问题。 “它这个制度设计就没有一个监督机制,这是中国从政治上来讲,腐败不可能克制的一个根本原因。” 中国的刘先生表示,在中国,现行的反腐机制也受到了党内外的普遍质疑,但一些公认的有效方法却受到了党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 “大家都知道,要抑制这个其实也很简单,公布官员财产,信息公开透明,加强媒体监督,新闻自由化,这些都是强有力的方法,也被国外证明了的。但是官员处于保护自己利益,强烈反对这么做。党内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官员反对公布财产。” 中共最高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最近两年多次提出,官员贪腐是中共面对的最大挑战。中国的刘先生透露说,中共十八大可能会对现行反腐机制进行改革。但他认为,如果不能对政治制度本身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党政官员大规模贪腐问题无法解决,而中共的政治前景也难以乐观。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
|
Posted: 16 Oct 2012 02:41 AM PDT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16日電)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今天下午率團抵達北京,直接前往香山碧雲寺向國父衣冠塚致意,預計晚間6時前後在人民大會堂和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進行首次「林陳會」。
因時程稍有延誤,由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率領的海基會訪問團下午1時45分抵達北京。全團直赴香山碧雲寺國父衣冠塚,下午3時40分左右抵達。 林中森在寺內孫中山紀念館向國父銅像獻花致敬,隨後參觀安放在國父銅像旁的水晶棺。這副水晶棺是由前蘇聯致贈。 林中森也觀賞了國父生前的紀錄片,並到國父衣冠塚前鞠躬致敬。 在結束香山碧雲寺行程後,林中森預計今晚6時左右在人民大會堂,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進行首次的「林陳會」,並共進晚餐。 林中森明天將參訪故宮,也將與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會晤。此外,外傳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大陸政協主席賈慶林也會在這2天與林中森見面,不過目前尚未獲得證實。1011016 |
|
Posted: 15 Oct 2012 10:58 PM PDT 連雋偉
新華社昨日報導,自二○○七年十一月,中國大陸已有六六.八萬人遭黨紀、政紀處分,報導點名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外,並將他名列懲處名單之首。 與此同時,諸多網路媒體盛傳薄將於最近兩天,正式被檢察機關起訴甚至審判。除非中共欲破壞體制,否則無論按中共黨章或大陸法規,這些傳聞都禁不起推敲。 中共黨員因案要進入刑事司法程序,必須先開除黨公職。目前薄的黨籍雖遭九月底召開的政治局會議開除,但須待七中會的確認才算走完程序。 此外,大陸全國人大代表享有司法豁免權。薄熙來作為重慶選出的人大代表,在九月廿九日重慶人大常委會連夜罷免其全國人大代表資格後,尚須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最終審議,並公告後才生效。薄熙來仍列名在全國人大名單內。全國人大常委會廿九次會議已定於十月廿三日舉行,並已宣布將審議個別人大資格,顯然就是指薄熙來。 所以,薄熙來最有可能應是在廿六日人大常委會閉幕後,才會被正式起訴。當然,中共為個案破壞黨政法規再自圓其說不乏先例,只是如為薄案一再破壞體制,只會加深薄熙來不過是政治鬥爭犧牲品的口實。 台灣 中國時報 |
|
Posted: 15 Oct 2012 10:56 PM PDT 升勢驚人 ▲受到18大確定,加上上周末公布的大陸貿易數據好於預期,人民幣昨日盤中一度觸及6.258兌1美元,創下19年新高。圖為中國銀行江蘇省連雲港核電站支行營業大廳裡,工作人員在點鈔。(新華社) 記者郭芝芸/綜合報導 受到18大確定,加上上周末公布的大陸貿易數據好於預期,人民幣昨日盤中一度觸及6.258兌1美元,創下19年新高,其後逐步回軟,收市仍破6.27兌1美元,為匯改以來第2高價。灝天環球投資經濟及財富管理顧問陳寶明指出,大陸18大會期已確定,經濟財經相關人事底定,是人民幣回溫的原因之一。 另昨天大陸人民銀行公布的中間價,報1美元兌人民幣6.3112元,較前1個交易日升值1.52分,也創下新高,顯示大陸人行繼續透過中間價引導人民幣走高。 可能感受美方壓力 野村周一在一份報告中稱,7、8兩月的資本流出情況表明,9月分可能終會恢復資本淨流入的局面。這可能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的人民幣升值預期。 分析員表示,人民幣升值步伐由年初轉緩到再升值,與18大、黃金周等多項因素有關,可謂占盡天時、地利及人和。不過,有交易員推測可能與美國總統大選對大陸施加壓力有關。他指出,大陸十一長假前,人民幣呈現升值走勢,十一長假後升勢不減,大陸相關當局可能感受到來自美方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上海一名銀行交易員則認為,在各國推出量化寬鬆措施的背景下,大陸人行僅透過逆回購緩解流動性的政策力道仍不夠,人民幣肯定面臨升值壓力,從7、8月QE3預期升溫時,人民幣即期開始升值可以看出端倪。 交易員指出,購匯力量至少比上周回升,但人民幣升值趨勢沒變。QE3後,境外資金流入大陸是明顯趨勢,境內美元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也不會改變,而境內外幣流動性氾濫可能愈演愈烈。據中國銀行官網訊息顯示,自10月8日起,該行再次下調英鎊、歐元和澳元存款利率,距上次下調外幣存款利率僅1個多月。 經濟似有回溫跡象 另外,大陸因海外需求改善,9月分貿易順差擴大,推動出口增長。9月分出口增長9.9%,增幅高於8月分的2.7%,也高於經濟學家們預期中的5%。截至9月底,大陸外匯儲備總規模達3.29兆美元,高於6月底3.24兆美元。大陸經濟似有回溫跡象,使投資人願意回頭繼續持有人民幣。 台灣 中國時報 |
|
Posted: 15 Oct 2012 10:51 PM PDT 林琮盛
上周,挪威的諾貝爾獎委員會不再和中國「作對」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莫言獲得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中國大陸掀起一股狂烈的「諾獎瘋」,平常進書店先衝商業區,而非文學區的大陸讀者,開始學習「抱佛腳」,趁著熱潮,大補文學課。在莫言作品斷貨、官方民間賀詞吹捧不斷下,新一波的「造神風潮」席捲各地。 莫言獲獎後,讚譽之聲籠罩全中國。官方和御用學者甚至以「這是中國崛起的象徵」、「中國軟實力上升,不得不重視中國市場」,來解釋今年諾獎青睞中國作家的理由;此外,莫言的作品,還正被考慮列入大陸中學生教課書中。許多人都將莫言的獲獎,視為中國取得進步的縮影。 就這樣,社會冠給莫言的,不再只是諾獎得主封號,而是一種商機,更是一種「教材」。 讚揚之聲以外,爭議也伴隨而來。「非主流聲音」就認為,莫言獲獎不是中國文學的勝利,而是中共的勝利。有人不滿,莫言與政府走得太近了。 在創作早期,莫言即以大膽、隱晦的寫作風格,享譽中國文學界。但最近幾年,莫言卻受到其他部分作家和中國人權人士的批評。他們抨擊莫言並未以其崇高地位,推促中國更廣大的言論自由空間。 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的研討會上,幾個中國流亡作家發表演講時,在場的莫言卻選擇離席。在該次書展上,莫言也發表了演講,但卻被外界視為他替中國的審查制度進行捍衛。 更受爭議的是,莫言還與許多作家一起參與製作1942年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的手抄紀念冊,這份作品成為中共宣傳政策的重要基礎。 透過「主流的造神運動」和「非主流的批評」的兩極爭辯,大陸似乎還在適應莫言獲得諾貝爾獎所帶來的「莫氏效應」。 台灣 中國時報 |
|
Posted: 15 Oct 2012 09:13 PM PDT
|
|
Posted: 15 Oct 2012 09:11 PM PDT |
|
Posted: 15 Oct 2012 08:49 PM PDT 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於昨晚出爐,原先許多預測就認為多年來在經濟學獎大豐收的美國學者可望再次贏得這項殊榮。瑞典媒體和經濟學界原本大都看好研究行為財務學和市場波動的美國學者席勒(Robert Shiller),以及專攻公債的羅格夫(Kenneth Rogoff)和賴恩哈特(Carmen Reinhart)可能獲獎。
之所以會猜測這些學者,當然是因為目前全球經濟挑戰肇因於財務、公債及成長問題。但結果揭曉,大家的猜測,全部槓龜,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由美國學者羅斯(Alvin Roth)和夏普利(Lloyd Shapley)共享, 以表彰他們在「穩定分配與市場設計實踐理論」方面的貢獻。 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名譽教授的夏普利,利用賽局理論進行研究、比較各種配對模型,確保配對結果適用於各種情況。在1940年代的紐曼(Neuma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rn)之後,夏普利被認為是賽局理論領域最出色的學者之一。而羅斯現為哈佛大學商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學教授,他在夏普利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一系列實證研究,協助重新設計現存機構,例如新進醫生如何與醫院配對、學生如何與學校配對、求職者與雇主或病患如何與捐贈器官配對等。 當此得獎名單揭曉,外界一時間恐也一頭霧水,雖然,羅斯與夏普利在賽局理論研究成就非凡,但總覺與目前經濟難題不是那麼契合。不過,倘若我們從今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歐盟所透露的訊息,便不會覺得經濟學獎頒給羅斯與夏普利,有什麼奇怪。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歐盟理由是,在60多年的時間裡,曾經衝突不斷的歐洲大陸已經團結在一起,並成為在歐洲內外推動「和平與和解、民主與人權」的先驅。不過,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的主席亞格蘭也強調說,歐洲人應該將此次頒出的諾貝爾和平獎視為一個警告,看看如果當前的經濟動盪導致歐盟這個由27國組成的國家集團四分五裂,歐盟將會喪失些什麼。因此,簡單來說,歐盟的問題,只有歐盟能解,而且必須是團結與合作的歐盟。 再回到經濟學獎的部分,過去,在賽局理論最著名的是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納許(John Nash),其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真實故事,被拍成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在學術上,其在非合作賽局裡,提出了所謂的「納許均衡」,奠定了非合作賽局均衡的基礎。所謂非合作賽局的特質是參與者事先的溝通無法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在彼此沒有任何約束力之下,讓各參與者自謀生路、自求發展所獲致安定解(決策),但有時候這樣的解,卻可能是雙輸或最糟的狀態,例如,囚犯困境。這種狀態,不正像目前的歐盟與國際競爭嗎? 而夏普利所致力研究的賽局是合作賽局,所謂合作賽局的問題是,如何將合作帶來的利益做適當地分配,在找到參與者都能接受的方式且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協議之後,就依照協議所定的方式處理。既然協議所定的方式,能為參與者們所接受且願接受其約束,這種分配方式一定具有大家不得不接受的因素,這些因素不外乎是某些公正或是某種制衡的概念。而這不正也是解決歐盟問題該有的概念嗎,所謂「夏普利值」 (Shapley value)便是嘗試在解答這樣的穩定分配解。而羅斯便在這樣的合作賽局的理論基礎上,做了一系列的實驗設計與應用。 總之,從歐盟及合作賽局經濟學家的得獎,顯然,清楚地表達出諾貝爾獎委員會的期待,面對全球經濟的災難及挑戰,合作才是度過挑戰的關鍵。 2012/10/16 經濟日報 台灣 聯合報 |
|
Posted: 15 Oct 2012 08:41 PM PDT (中央社台北16日電)據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官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今天為1美元兌人民幣6.3106元,再創近4個月以來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較前1個交易日小幅上漲6個基點,人民幣升勢再現,創下自今年6月下旬以來的新高價位。 新華社今天分析認為,中國大陸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回落至1開頭,再加上貨幣供給等金融數據表現強勁,美國9月份零售數據也好轉,這一系列經濟數據影響下,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出現一波升勢,連創新高。1011015 |
|
Posted: 15 Oct 2012 08:40 PM PDT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6日電)香港壹傳媒有限公司今早公布,公司股份將於上午9時整起在香港交易所暫停買賣,原因是要要公告公司股價敏感資料。 壹傳媒在香港交易所發表的公告全文是:「應壹傳媒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要求,本公司股份將由二零一二年十月十六日(星期二)上午九時正起暫停買賣,以待刊發有關本公司股價敏感資料之公告。」 這份公告文沒有說明將要公告的股價敏感資料內容為何。 不過,台灣方面昨天傳出,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將以新台幣175億元買下壹傳媒在台的壹週刊、蘋果日報、爽報及壹電視。 截至發稿時,香港壹傳媒並未就此作出評論。 香港壹傳媒上午的暫停買賣公布由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張嘉聲發出。 香港壹傳媒昨天在交易所收盤時,每股報港幣1.12元。自從壹傳媒計畫出售台灣業務後,股價已上升超過一倍。1011016 |
|
Posted: 15 Oct 2012 08:34 PM PDT 據中新網報道,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將於今明兩天訪華,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據日本媒體報道,伯恩斯昨天對安倍晉三表示,希望日本不要再讓事態升級。
伯恩斯訪日 確認日美同盟重要性 美國國務院11日宣佈,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將展開亞洲之旅,到訪中國、日本、韓國、緬甸、印度五國。伯恩斯在13日動身,14至15日首先訪問日本,與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防衛相森本敏等要員會晤,討論美日在東亞及全球問題上的協作。 稍早前,美國國會一份報告稱,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只承認日本的「行政權(adm inistration)」,而非「主權(sovereignty)」。美國雖然將二戰停戰後負責管理的釣魚島給予日本,但對於中日兩國對釣魚島的主權主張持「中立態度」。 儘管美方多次表明對釣魚島爭端不持立場,不過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昨天在與卿伯恩斯會談時仍聲稱,希望美方能理解日本政府的立場。雙方確認了日美同盟在兩國間以及亞洲以外地區的重要性,並期待進一步強化兩國關係。在會談中,玄葉還就部署在美軍普天間機場的新型運輸機MV-22「魚鷹」表示,「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注重安全」,反覆要求美方遵守日美協議中的安全舉措。玄葉同時表示,「魚鷹」按計劃在全國各地展開低空飛行訓練時要注重安全。 伯恩斯當天還與日本防衛大臣森本敏、日本最大在野黨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舉行了會談。據日本媒體報道,伯恩斯對安倍晉三說,希望日本不要再讓事態升級,接下來應該和中國好好展開談判。 分析稱伯恩斯此行目的仍是未知數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企圖在釣魚島問題上拉其他國家制約中國,這完全是徒勞。洪磊指出,中方注意到美多次表示在中日領土爭端問題上不持立場。我們希望美方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有分析人士指出,伯恩斯訪日之後,還將訪問韓國、中國,他此行顯然與中日韓三國圍繞領土爭端陷入關係緊張的事情有關。至於美國是想從中充當調解人,緩和三國的緊張局勢,還是僅做「傾聽者」,讓三國關係的緊張局勢持續下去,現在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將與中方討論一系列全球、地區及雙邊議題 伯恩斯昨日轉赴韓國訪問,與韓國政府高級官員舉行會晤並參加預定16日召開的第四次美韓副部長級戰略對話;其後伯恩斯將到訪北京,「與中國政府高級官員討論一系列全球、地區及雙邊議題」。 這是3個月內美國高官第二次訪華。7月末,奧巴馬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曾赴北京訪問,與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等舉行了會晤。 訪問北京後,伯恩斯將於17日前往緬甸,與該國總統吳登盛、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及國會議員見面;18至20日,伯恩斯將對此次亞洲之旅的最後一站印度進行訪問,討論美印戰略合作等議題,包括加強美印經濟接觸、深化美印安全和戰略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另據報道,繼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羅照輝訪日後,中日雙方將於近期舉行新一輪副外長級釣魚島問題磋商,中方希望日方拿出糾正錯誤的誠意和實際行動,為磋商取得積極進展作出努力。 香港 文匯報 |
|
陝西「低調」紀念習近平父冥誕 向習仲勛陵園行禮 習母率兒孫花圈矚目 Posted: 15 Oct 2012 08:23 PM PDT 齊心率兒孫所獻的紅色花圈,放在習仲勛石像的背後。碑上「戰鬥一生 快樂一生 天天奮鬥 天天快樂」是其所書。(網上圖片) 昨日是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之父、已故中共元老習仲勛冥誕99周年,習氏家鄉陝西富平縣組織地方黨政軍以及群眾、學生代表近千人,齊集習仲勛陵園紀念,現場出現習仲勛遺孀齊心率兒孫所獻花圈。由於適逢中共十八大召開前夕,有關方面擔心活動太過張揚會影響習近平形象,當地舉辦的連串紀念活動均奉命「低調」進行。 下月8日開幕的中共十八大上,如無意外習近平將接替胡錦濤出任中共總書記,執掌中共黨政大權。昨日上午8時,富平縣當局組織的「社會各界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99周年」儀式,在習仲勛陵園舉行,參加人員全部穿覑制服或深色西裝,學生則一律著白衣,現場掛有「習老永遠在我們心中」等橫額。該縣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負責人帶頭獻上花圈、鞠躬,並帶領民眾默哀,而地方軍警及群眾、學生代表亦列隊獻花。 「四套班子」率學生民眾出席 活動現場保安嚴密,除警察守門阻止無關人等進入外,場內還有眾多便衣公安人員戒備。從官方網站「富平在線」發布的圖片看,場內擺滿大批花圈及花束,置於習仲勛石像前方的紅色花圈特別顯眼,該花圈的輓聯上書「親愛的老伴,今天我們萬分想念你」、「愛你的齊心率兒孫敬獻」。有消息稱,昨天有習仲勛家屬到場,代齊心獻花圈,但無法證實。 有傳習家人到場獻花圈 生於1913年10月15日的習仲勛是中共開國元勳,1930年代就是中共陝北根據地領袖,1949年後,習仲勛曾任國務院秘書長、副總理、廣東省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2002年逝世。 富平縣近年每逢習仲勛冥誕日均有紀念活動,清明節也組織拜祭。今年5月24日,習仲勛逝世10周年,則由富平所屬的渭南市委主辦紀念活動。 原高調紀念 突刪宣傳資料 富平當局今年本來也要高調紀念,但後來所有宣傳突然停止。其間,富平縣紀委9月中曾在網上發出該縣近期「開展十二項系列活動迎十八大」通知,其中第十項即為「組織舉辦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99周年系列活動」,但很快刪除。而其他網站所發通知,乾脆只列出前九項活動。 據了解,系列活動包括12日在陵園開幕的紀念習仲勛書畫展、秋菊展,本周各學校組織學生參觀紀念館等。據悉,最近一周已有近萬人參加了各種活動,但至今未見官方傳媒報道。 |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
|
Posted: 15 Oct 2012 08:13 PM PDT 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在華人世界掀起一陣空前的熱議。
海峽兩岸向來對於當代華人文學作品的成就抱持著微妙的焦慮。一方面,華人文學有著悠久而燦爛的傳統,卻又因為語文本質的隔閡而鮮能與異文異族的世人分享;另一方面,以歐美近兩百年來所樹立的鑒賞、分析和批評標準早已透過學院教育和傳媒影響而深深植入吾人對於作品的理解知見中,但是,華人作家根據此一知見而打造出來的大量作品卻鮮有機會獲西方主流評家乃至一般讀者的青睞。 這尷尬的處境──請試著想像一個努力跟著形體的影子,追隨學樣,卻始終不自見面目,亦不覺本來有何面目。即以小說為例,現代華文作家無論從事的是哪一種類型的故事,論其所依據的範式、所師法的對象、所傳習的技巧,不都是用漢字寫的西方小說嗎? 本體不被看見,卻仍以那帶領我們觀看者所主導的方式寫作,真虧得各地華人社會居然還是發展出來規模大小不一的文學市場,在自身語文體系內部營造出得以不絕如縷的書寫、閱讀和欣賞、消費的生態。可是一個共同的焦慮似乎仍然存在:連日裔或日籍的作家都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獲得諾獎之眷寵,何獨華文作家無此殊榮? 作品深義未被尋索 然而中國人獲獎究竟能獲致多少殊榮?從10月11日以來見諸報端、電視以及各種網路傳媒的喧騰議論可知:華人世界對於頂起這光環的人還是有無限的疑慮。莫言首先被質疑是「官方作家」,因為他抄寫了毛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因為他和中共官員同在法蘭克福書展為抵制戴晴與貝嶺而退席,因為他迴避過異議人士關於劉曉波獲刑的追問。甚至──拜微博這類即時社群網路的發達──平時未必關心文學或親近作品的讀者可在諾獎公布後幾個小時內得知:多少年前莫言曾經在某個場合說過某句話,而這句掐頭去尾的話恰恰與他今日得獎的處境或發言之旨趣不同。 總之,身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公民,莫言可能獲得的矚目和理解未必有助於深切體會其作品中所埋藏的意義;至少他在多部作品之中一向在意,且敷陳細膩的主題──比方說人性「懦弱」的本質──恰恰就是他身在當代中國處境的一個回答,可是似乎沒有人願意從作品裡去尋索體會,大部分的人會追問的是他能實拿多少獎金?他的書能夠暢銷到什麼程度?以及他要不要為哪些受著苦難的中國人說些話?要不就是譴責他還沒說一個諾獎得主該說的話。就連一向在台灣操作本土意識政治行情的論者竟然也跟著譴責起莫言的風骨來。 譴責莫言的人或許更有意識地要為難中國當局,或想要利用莫言此刻國際地位的光環,敦促作家對現實或政局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看來人們更為憤懣不平地是:當這個獎好容易輪中國人頭上的時候,為什麼整個中國還沒有跟上? 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反而想退一步看,身為文學作品兩大主體之一的讀者可以換個角度替作者想想:他連這麼難得的一個獎都拿了,我怎麼還沒來得及關心文學呢? <果然有話>作者為作家 台灣 蘋果日報 |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
|
Posted: 17 Oct 2012 07:56 PM PDT 約六千名港人昨再度聚集政府總部廣場,要求政府撤回洗腦式的國民教育科。香港《蘋果日報》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香港反洗腦抗爭再起,6000名群眾昨晚坐爆政府總部前的廣場和附近的天橋、4線道馬路,呼籲政府撤回鼓吹愛國思想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與立法會議場內的反國教辯論相互呼應。 8月底「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發動長達10天的示威抗爭,人數一度達13萬人,迫使香港特首梁振英於上月8日取消3年內實施國教科的緩衝期規定,但因港府始終不願撤科,反國教團體昨再度聚集,與數百名支持國教科的團體正面PK。 昨黃昏時分,一個個背著書包的中學生和穿著黑衣的港人往政府總部廣場的右邊聚集,與左邊支持國教的勢力對壘,口中不時高呼「全民覺醒!栽種未來!」口號。民眾姚冠東表示,近年身邊朋友都對香港絕望,但反洗腦運動為香港帶來新希望,「多謝大家一齊守護下一代,香港人可以放心生小孩。」 罷免教長沒成功 支持與反對洗腦教育的人馬被警察以拒馬分隔,晚上8時許,雙方一度互相叫罵,大批警員以人鏈阻擋,事件中無人被捕。反國教陣營由於人數眾多,部分參加者需坐在總部外的添美道馬路上,先前參與絕食的人士則輪流上台發言。曾為反國教絕食171小時的63歲退休教師韓連山說:「要小心監督政府和學校,不要讓國教死灰復燃」。 另方面,立法會昨在復會首日即舉行反國教辯論,議員葉建源提案罷免教育局長吳克儉,但經投票表決,吳在親中派成員護航下,保住局長一職。梁振英昨稍早在立法會發言時,直斥民間反共行動將對中國內地與香港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形同「閉關鎖港」。不少政界人士均指,梁形同代表中國中央向港人「宣旨」,為北京搞「真正回歸」開路。 台灣 蘋果日報 |
|
Posted: 17 Oct 2012 07:04 PM PDT 稱梁振英為香港特區梁書記,大抵恰如其份。梁愛詩卻提醒市民,香港還有一個影子書記,就是她自己,頭銜應為政法委書記。她疾言厲色呵斥香港法官和獨立司法制度,指法官近年判案袒護個人權利而漠視公共利益,「究竟維護社會安寧、秩序緊要,還是個人權利緊要?」梁愛詩訓示的核心意思,可歸結為前外交部發言人、現外交部駐香港副特派員姜瑜那一句──「法律不是擋箭牌!」 天朝政權的安全和穩定,遠重於甚麼勞什子「人權」,為別人出頭討還權利的固然要遭惡報,譬如胡佳、譚作人、馮正虎、艾未未、陳光誠等;連自己是受害苦主,要討公道者,也沒有好果子吃,譬如趙連海。在專制體制裏所謂個人權利,又歸結到另一金句──「你們算個屁!」 梁愛詩指斥法官判決不合她的期望,這活脫脫是政法委書記的口吻。至於她指摘法院干預政府行政,則是急中央所急,習近平「三權合作」的口諭,至今未落到實處,更因梁振英的無品失德和民望超低,令政府行政權與另外兩權更為不和諧,習近平加冕在即,梁愛詩此刻再不獻上一片精忠,更待何時? 梁振英與中共香港工委有無組織關係,港人心裏大都有譜。反觀梁愛詩應未遞交過入黨申請,她的言行驗證出,某些黨外人士對黨表起忠來,常常遠甚於黨內自己人。猶記得中共建政之始,是沿襲「中華民國」國號還是另立招牌,曾有過一番爭議,毛澤東傾向於繼承中華民國大統,以彰顯中共才是正宗。反而是一些熱切擁護中共新政權的黨外人士堅決反對,他們之表忠姿態簡直披肝瀝膽,尤以清末進士周致詳為最,他在辛亥革命後為滿清守節三十六年,畢生不肯書寫中華民國四個字,此際卻成為擁立中共的馬前卒。他對中華民國國號反對之決絕,竟向毛澤東進諂言:「不改國號的話就沒有高祖皇帝。」毛為之心動,遂圈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國號。結果反令中共政權進不了聯合國,此為佞臣禍事之一例。 香港這類人多了,角色有大有小。那個人稱「名字是越南人、口音是台灣人、護照是美國人、一開口說話,原來是黨的人」白鼻子丑角阮次山就是此類物種,只不過梁愛詩的角色戲份比他重而已。其實習近平「神隱」十餘日,已顯示儲君國事紛繁,不堪重負,哪有時間去細究香港的微末之事,「三權合作」只是化兩制為一國之遠景規劃。但香港司法獨立這塊絆腳石終將要搬掉,這點梁愛詩倒沒有錯判,故而她堪為香港政法委書記。 |
孔捷生 香港 蘋果日報 |
|
Posted: 17 Oct 2012 06:54 PM PDT 南韓海警用橡膠子彈射殺中國漁民,再度引爆中韓漁業之爭。雖然雙方都低調尋求解決,不希望引起外交對立,讓美日有機可乘,漁翁得利,但事件仍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中韓漁業之爭曠日持久,雙方不斷爆發血腥衝突,南韓海警執法手段日益強硬,今次更發展到發射橡膠子彈的極端方式。事件發生後,南韓官方迅速認定事件的「偶發性」,而中國外交部亦宣稱「下不為例」,雙方都期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避免雙邊外交受到重創。但樹欲靜而風不止,美日則希望中韓今次衝突激化,以分化雙方。 中韓兩國與日本都有島嶼之爭,日韓之間是獨島問題,而中日之間存在釣魚島問題。目前中韓聯合對日,相互支援,分散了日本的注意力,也讓美國左右為難。假如中韓漁業衝突激化,日韓關係走近,東亞目前的格局將朝着美國和日本期望的方向發展。因此,中韓雙方今次都異常低調,希望降低相互衝突的烈度與強度。 中日韓三國之間事實上已形成微妙的平衡,三方之間都有島嶼之爭,亦有歷史積怨,利益之爭與情感糾葛剪不斷理還亂,存在巨大的外交博弈空間。三國亦不斷利用不同議題進行合縱連橫,而美國亦利用其影響力,在中日韓之間縱橫捭闔,藉機漁利。 挑撥離間 渾水摸魚 事實上,美國一直期望捏合美日同盟與美韓同盟,組建一個美日韓同盟,並在此基礎上吸引澳洲、菲律賓等國參與,將其打造成亞洲版小北約。美國近年在黃海的軍事演習亦有意整合美日韓三國的海空力量,共同對付中國。而最近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的日韓之行,亦負有勸和日韓的特殊使命。 在美國看來,中韓最近幾年走得太近,尤其是中國成為南韓最大的出口國,雙方貨幣互換規模不斷擴大,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亦進展順利,這讓美國如骾在喉,一直期望在中韓之間打入一個楔子。當年南韓天安艦沉沒事件,美國誘使南韓逼中國表態,使中韓關係出現裂痕,而今中韓漁業衝突更讓美日兩國找到了突破口。 對南韓來說,由於軍事上受制於美國,不得不聽從美國指揮,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又使首爾當局不甘身處日本之後,成為美國在東亞的二等盟國,所以不惜與日本撕破臉體現外交「獨立性」,另外,也希望在中美之間奉行等距離外交,兩頭漁利。李明博當政期間,南韓外交具有安保上依靠美國,經濟上漁利中國的鮮明特點。 西方有句諺語,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美中日韓四國正是如此。各方的聯合或者暗戰,都是根據本國利益來決定。但總體來說,中美之間是主要矛盾,中日、中韓、日韓、美日、美韓等關係都從屬或者服務於這個主要矛盾。 太陽報 |
|
Posted: 17 Oct 2012 05:46 PM PDT 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奔走中日兩國,表面是勸和,實際上是與日本唱雙簧,目的是誘降中國吞下屈辱的淚水。
伯恩斯在日本會見了朝野領袖,一再公開表態「不希望日本將釣魚島事件升級」,而日本政要則表現強硬,野田政府外相玄葉光一郎表示,與中國不存在釣魚島爭議問題,而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則宣稱,領土問題一厘米都不會退讓,並且要讓伯恩斯準確向北京傳遞他的意思。 日本政要面對美國主子如此強硬,顯然是與華盛頓一起按劇本演戲。二戰之後,日本淪為美國半殖民地,東京唯美馬首是瞻,外交政策完全是聽從美國的指揮棒,美國更通過美日聯盟牢牢控制着日本的軍事機器。對華盛頓來說,中日關係緊繃不僅有利於離間兩國經貿合作,也有利於消耗中國實力,正是求之不得之事。美國勸阻日本升級釣魚島局勢是假,希望中日關係惡化是真,東京心領神會才會說出「一厘米都不退讓」的狠話。 暗中攪局 借刀殺人 事實上,中日釣魚島之爭的激化完全是美國在背後撐腰的結果。從美國國務院公開宣布《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到美國將最先進的五款戰機部署在日本各軍事基地,再到派出兩個航母編隊到東太平洋海域以及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美日聯合奪島軍事演習,都向外界顯示美國鼓勵日本激化釣魚島之爭的態勢。假如美國真心希望日本緩和局勢,怎可能在此敏感時期,以如此大陣仗與日本進行聯合奪島演習呢? 對美國的外交進行判斷,關鍵不是看華盛頓說了甚麼,而是看其做了甚麼。目前美國一方面赤裸裸地支持日本,一方面又假意勸和,言行根本不一致,其目的就是以和事老的名義魚肉中國、勸降中國,美國這套戰略早前在南海問題就展露無遺。 美國表面上宣稱在南海島嶼爭議上不持立場,只在乎自由航行權的問題,但實際上一直暗中介入南海問題,誘逼中國以多邊會談的方式與南海諸國談判,期望形成以多擊少、以眾凌寡的局面,為美國在南海圍堵中國製造話題與搭建平台。 對美國假勸和實誘降的陰謀,北京應該無情揭露。當年毛澤東等人就曾說過,釣魚島問題是美國用來「一桃殺三士」,攪亂東亞局勢的棋子。如今看來,可謂一針見血。釣魚島問題的始作俑者、受益者都是美國,利用這個問題打擊中國崛起,是美國的既定國策。只要中國在發展,美國一定會利用這個問題做文章。中日釣魚島之爭的背後,其實是中美大角逐,中國雙眼盯緊日本的同時,更應該提防美國這隻黑手。 東方日報 |
|
Posted: 17 Oct 2012 11:48 AM PDT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
第二波:對“中國新聞自由”提訴訟 章子怡將此案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的同時,也著手向美國法院遞交起訴書,控告首發消息的博訊新聞網。 美西時間6月14日下午3時19分,章子怡在美國聘請的Glaser Weil Fink Jacobs & Shapiro LLP事務所向中加州聯邦法院(Central District of California)遞交起訴書,章子怡的律師團隊成員為梅森(John Mason)、葛雷瑟(Patricia L. Glaser)、烈貝爾森(Adam LeBerthon),在該律師事務所提供給《大事件》的起訴書中,被告為位在北卡羅萊納的非營利機構中國新聞自由(China Free Press, Inc.),以及報住北卡的Weican Null Meng,其另外的名字為Watson Meng和Weican“Watson”Meng。據《大事件》瞭解,Weican Null Meng即為本名孟維參的博訊創辦人韋石。起訴書指出,中國新聞自由經營博訊新聞網。 位於洛杉磯的Glaser Weil Fink Jacobs & Shapiro LLP律師事務所為一大型律師樓,有過百名的律師,在美國律師界享有相當高的名聲。其合伙人之一夏皮羅(Robert Shapiro)曾是美國橄欖球明星辛普森(O.J.Simpson)案的夢幻律師團隊的成員,其客戶還包括好萊塢真人秀明星卡戴珊(Kardashian)姐妹、好萊塢影星林賽羅涵(Lindsey Lohan)。 章子怡為什麼要找一間位於美西的律師事務所,控告總部位在美東的中國新聞自由?《大事件》記者發現,其實,章子怡與Glaser Weil Fink Jacobs & Shapiro LLP律師事務所早在2010年便有接觸。2010年1月,章子怡在2008年5月份捐款中國四川地震的數字,被網友發現與其承諾的不符,章子怡在戛納募得的款項也不知去向,章子怡涉嫌“詐捐”的消息一時沸騰,其在美國設立的基金會也一併受到質疑。 3月12日章子怡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否認有“詐捐”或其他違法行為,她解釋自己從事慈善活動缺乏經驗,四川地震後,她以個人名義向中國紅十字會捐了100萬元人民幣,但由于手下工作人員之間溝通的問題,導致其中16萬元之後才到帳。在戛納的一小時籌款活動中募集到的有將近50萬美元,但其中有45萬美元都是認捐,到受訪時還未能兌現。 章子怡在美國設立的基金會,是在戛納籌款前兩天在美國加州注冊的。3月17日,章子怡公開一份由Glaser Weil Fink Jacobs & Shapiro LLP律師事務所擬定的備忘錄,在此份10頁的備忘錄中,交待了章子怡基金會的運作情況和戛納電影節募款的細節,也平息了公眾的質疑,該份備忘錄的簽署者為該事務所合夥人之一、娛樂與生活型態業務集團主任梅森,梅森也是此次章子怡狀告博訊的代表律師,其客戶包括許多美國音樂、影視、文學、體育界的公眾人物。 梅森在接受《大事件》採訪時表示,與章子怡有關的出版訊息是肆意、殘酷和惡意的,並已對章子怡和她的全球名聲造成嚴重損害,被告從來沒有任何刊登這些文章的合法性,他們未事前聯繫章子怡,也未公佈撰寫文章或訊息來源者的名字。而被告刊登文章,則為了利用章子怡,不當提升自己的事業利益。 狀告博訊的起訴書中對被告提出5項指控,分別為毀謗(libel per se)、具有誤導性質的對私隱權之侵害(false light invasion of privacy)、有意干預可預期的經濟獲益(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prospective economic advantage)、疏忽干預可預期的經濟獲益(negligent interference with prospective economic advantage)、違法商業經營行為(unlawful business practices)。 章子怡的律師團認為,博訊的報導指控章子怡是娼妓、嫌犯、不誠實和不道德的商人,與前政客、富豪、以及其他未具名的資深官員有過性交易,從中賺取超過1億美元,並受到中國政府的調查、被限制出境,這些虛假的消息被全球各地的人閱讀,包括身在娛樂業的中心——洛杉磯的人。原告因此遭受名聲損害、侮辱、屈辱、情感受傷害,特別是事業上的損失,這部分的損害目前還不得而知。 律師團認為,原告是國際知名人物,拍攝過多部電影,包括《臥虎藏龍》(2000)、《尖峰時刻2》(2001)、《英雄》(2002)、《十面埋伏》(2004)、《藝妓回憶錄》(2005)、《騎士》(2009),原告的電影在美國的收益將近5億美元,在全球則有10億美元,此外,原告的因演技獲得幾座獎項或被提名,例如2001年原告得到第五屆美國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有前途女演員獎、第十六屆美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2006年原告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提名(註:應是最佳女主角提名)。 起訴書指出,被告能充分了解原告的事業、經濟活動和關係。被告瞭解文章刊登後,原告的事業和經濟關係肯定會受到干擾。原告與第三方的事業關係受擾亂,原告因此遭受損害,與被告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章子怡聘請資深律師狀告博訊,博訊並未讓步,也準備以法律團隊迎接指控。博訊創辦人韋石在接受《大事件》採訪時表示,博訊處理章子怡與徐明、薄熙來報導的方式,從媒體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錯,接下來,博訊肯定會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韋石已收到美國加州法院的通知,其中包括章子怡委托的律師起訴博訊的文件。韋石對《大事件》表示,關於此案,目前不便談更多的細節。而博訊現階段的律師只是法律顧問,接著將會評估情況,決定如何聘請有資歷的律師處理此事。 韋石說,幾年前,博訊也曾因報導內容,遭他人指控,當時一名加拿大官員向博訊寄發律師信函,表示要對博訊提起誹謗告訴,博訊在律師的協助下,擬出一封文件回覆了此名官員,之後就沒有下文。 博訊:只刊登認為是事實的訊息 章子怡美國律師團隊遞交的起訴書指出,2012年5月28日,在博訊新聞網上刊登的文章表明,章子怡和一名前中國官員、一名富豪,以及一名未具名的中國“其他資深官員”有性關係,並有金錢往來。 起訴書又稱,2012年5月30日,博訊新聞網又刊登一文,指博訊“確定”原告和前中國官員有“性關係”,並稱原告正被中國當局問話中,被禁止離開中國。 該文章寫道: “博訊據不同渠道的消息來源證實,章子怡經徐明和薄熙來發生關係的內幕屬實。事實上,這些消息源還給博訊提供了另外五個名人、明星的名字,其中兩人來自央視。 消息人士透露,章子怡是否會出現在今晚的珠海頒獎儀式上不能說明章子怡的這些麻煩,因為章子怡只是作為可能證人被問話,目前她在國內是自由的,只是出國被限制。在過去,曾有數名女星捲入各種貪腐案,但通常不會判刑入獄,只是讓她們退錢換取自由。如果本次頒獎在香港她出席了,那才是奇跡。章子怡最簡單、有力的否定這個報導的辦法是到香港或美國露個面,其它的否認努力都是徒勞的。 據悉,章子怡的公關團隊多年來和媒體、網站建立了聯系,這次可能通過新華社的一名編輯發布了一個短新聞,聲稱章子怡是乾淨的,但這說明不了任何問題。知情者向博訊說,章子怡的法律案子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例如,轟動一時的‘京城潑墨門’最後什麼結果都沒有,連解釋都沒有。這種虎頭蛇尾的做法是因為一旦進入法律程序,很容易曝光章子怡更多內幕,並證明‘謠言’成為事實。” 起訴書稱,不可置信的是,2012年6月3日,博訊新聞網的文章指出,如果原告企圖繼續為自己辯護,則被告將進一步恐嚇。 6月3日的文章寫道: “博訊據接近中紀委的信息來源透露,章子怡公關團隊,四處出擊,又編出范冰冰是幕後黑手,以及主動炒作她與央視主持人撒貝寧的熱戀之類的故事,但這些‘故事’與技術處理動作層次太低,均改變不了她如各大西方媒體報導中直接使用‘賣淫’一詞存在的事實。 消息稱,章子怡此次捲入的是政治漩渦,恐怕不會輕易逃脫。而她將演技搬到現實中來,拼命作秀扮弱勢,只會為今後留下笑柄。接近中紀委的人士表示,如果她繼續表演,將進一步大規模揭露徐明交待的她與多個富豪交往的細節,這些細節是徐明通過他的哥們王立軍利用公安手段在過去幾年偵獲的。 ” 起訴書稱,上述文章被包括香港《蘋果日報》、台灣《蘋果日報》、《壹週刊》、AsiaOne、香港雅虎、台灣雅虎、CNN、Variety、Entertainment Television、赫芬頓郵報等國際媒體引用,但對原告的陳述沒有一樣是事實,被告從未在文章刊登前聯繫原告,也從未公開他們的信息來源,因此原告若非在發佈消息時就知道如此的毀謗言論是虛假的,就是魯莽地無視真相。 起訴書指出,上2012年6月6日,Glaser Weil Fink Jacobs & Shapiro LLP律師事務所向中國自由媒體和韋石寄去了一封信,要求(1)移除博訊網上的文章,(2)刊登完整的撤搞啟事,(3)對造成原告的傷害予以道歉。但被告沒有,也拒絕如此做。 博訊網也6月12日凌晨刊發說明,證實章子怡通過律師事務所在6月6日向其送達律師函:“位於洛杉磯的Glaser Weil Fink Jacobs & Shapiro LLP律師事務所通過私人送達服務,將一封律師函分別交到博訊的信件處理地址和主編的住處,律師函大意是維護章子怡小姐的名譽,指稱博訊的報道是惡意和錯誤的,並提出幾項要求:要求博訊撤除有關報導;交待信息來源;向章小姐賠禮道歉;對章小姐的損失做出賠償。” 2012年6月6日,博訊法律顧問Huang, Tang, and Marvin LLP律師事務所對Glaser Weil Fink Jacobs & Shapiro LLP律師事務所發出一封信,發信人署名為黃笑生(Xiaosheng Huang)、馬文(William J. Marvin),該信指出博訊的文章並未包含任何毀謗字眼,博訊只刊登其認為是事實的訊息。 該信寫道:“博訊對章子怡小姐本人和她在影藝界的成就是非常尊重的,但作為在美國的電子媒體,博訊努力向讀者提供關於中國和世界的公正的內容。博訊關於章子怡小姐的報導沒有使用侮辱性語言,只是發表了其相信是真實的信息;這個信息來自匿名,信息源受美國憲法第一法案的保護,博訊有責任為這些信息源保密。因此,博訊不會刪除有關文章、不會道歉、不會透露消息來源、不會給予賠償。” 《大事件》記者聯繫上Huang, Tang, and Marvin LLP律師事務所的黃笑生律師,黃笑生表示,其事務所只是博訊平時的法律顧問,目前他們正在商量應對此事的策略,無法透露更多細節。 1791年12月15日通過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是美國新聞自由的基礎,在此之前,美國憲法中沒有對公民自由提供充分的保證。該修正案規定:“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伸冤的權利。” 章子怡的代表律師梅森對《大事件》指出,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並非印刷或傳播虛假訊息的許可證,律師團認為,此案的被告發佈了與其客戶有關的虛假、怪異、未經證實的指控,足以構成毀謗。 據《大事件》瞭解,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確實保護匿名來源,但如果言論內容是虛假的,則不在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範圍內。 梅森表示,有時散播這種虛假言論的目的,只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不論代價為何,他們都要把案子帶到法庭上,找出消息從何而來,以及為什麼要刊登這樣的消息。 梅森對《大事件》指出,如果被告仍舊不願捍衛自己的報導,即使一個名字也不願提供,不願藉此來證實他們肆意評論的真實性,且發佈威脅言詞予以報復,這時,如果章子怡要進一步捍衛自己,法院很快就會下令要他們交代訊息來源。 媒體普遍報導,美國法院已經受理章子怡的起訴書,若被告在21天內未進行回應,法院將強行開庭。據《大事件》的瞭解,依民事訴訟的程序,法院一般都會受理訴狀,被告需在21天內予以回應,提交訴訟答辯或反訴,21天後,案件將進入互相取證(discovery)階段,調解員將嘗試調解或仲裁,如果調解或仲裁失敗,法官才將考慮進入審訊(trial)階段,正式開庭審案。 博訊新聞網在6月19日刊登聲明指出韋石已收到法院通知,博訊強調,其對章子怡的報導是嚴肅負責的,不懷疑其真實性的,而此案也透露出政治目的,不僅要打擊博訊,還要打擊中國新聞自由: “博訊主編韋石在當地時間6月18日收到美國加州法院的通知,其中有章子怡委托的律師起訴博訊的文件。近期博訊將不便就案情回應媒體的採訪,重要進展博訊會公布於眾,請媒體同仁關注博訊發布的報道和信息。雖然博訊從未在有關報道中使用“賣淫”一詞,但因為英文媒體包括法院新聞網的信息發布,都使用了‘賣淫’一詞,博訊今日專門設立“章子怡‘賣淫門’”熱點專題,便於讀者和各界查閱案情,這個熱點名稱取材於英文報道,因此不屬於博訊報道使用的詞句。 1、近期博訊將不便就案情回應媒體的採訪,重要進展博訊會公布於眾; 2、正式起訴文件透露出案件的政治目的,其不僅要打擊博訊,還要打擊韋石任職的中國新聞自由(CFP)。CFP是完全獨立於博訊的非營利機構,有獨立的理事會,嚴格的財務管理,獨立的報稅,其業務、人員完全和博訊無關,CFP自有網站參與(canyu.org),編輯、記者獨立。唯一的聯系是韋石目前暫時是CFP的執行主任,CFP倡導中國言論自由,一直低調做事,對中國的自由民主有所貢獻,本次起訴刻意強調CFP和本案有關,聲稱不一起打掉CFP就無法終止對章子怡的誹謗。章子怡自己和委托的律師不應該有動機將一個無關的實體牽涉進來,如此亂訴,說明,章子怡起訴博訊和其它媒體是政治事件,不單純是民事糾紛。 本次起訴有陰謀背景,博訊已經透過至少兩個渠道證實,而且在一些圈子已經廣為流傳。 3、博訊對章子怡的報導是對一個政治事件——薄熙來案件報道的重要環節,博訊沒有動機、也沒興趣曝光章子怡的私生活。章子怡有關報道中涉及的腐敗、權錢交易,作為對社會負責的媒體,博訊有責任將此事公布於眾。 4、博訊在有關章子怡的報導上,是嚴肅負責的,博訊編輯不懷疑其真實性。自從章子怡聲稱要起訴博訊後,博訊收到章子怡小姐和更多政商交往的細節,涉及超過10人。如果進入司法程序,博訊將在法庭上和章小姐逐一對證。 博訊一直深信,製造謠言對媒體本身傷害最大,基於中國目前政治黑箱作業,以及對媒體記者的打壓,一些證據、證人無法公布於眾,但博訊的報道將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我們也有信心,搞垮博訊的政治陰謀不會得逞!” 美聯社先前報導,韋石在2000年建立了博訊新聞網,用來傳播有利于民主運動、人權和反貪的信息,內容大多由網民以公民記者的方式提交。但由於網站內容的政治敏感性,博訊從2005年開始就遭遇黑客襲擊。 2011年初,突尼西亞,埃及等中東國家的反政府浪潮撲向中國,在北京,上海等地掀起“中國茉莉花行動”,這次行動的原始傳播網站,正是博訊新聞網,博訊也因報導此事而遭到嚴重的黑客攻擊而暫時關閉。韋石當時接受《大事件》採訪時表示,黑客攻擊特別強的時候,曾達到一秒鐘的4G的驚人流量,不過博訊不可能永遠關閉,等攻擊過去了,博訊網站就會開放。 美聯社指出,韋石說明,博訊受到獨立資金的贊助,但美國政府資助的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對韋石管理的中國新聞自由(China Free Press)則提供部分支持。 博訊創辦人韋石。 |
|
Posted: 17 Oct 2012 07:38 AM PDT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申靈 金皖生 「從來沒有開過一次如此緊張的大會。」一位中共維穩系統的官員對明鏡新聞網說,不止是開會地點北京,在全國各地,中共都要求各級黨政機關、軍隊,「全力」保衛中共十八大「順利召開」。 明鏡新聞網獲悉,中共中央辦公廳日前向全國發出通知,要求中共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在十八大會議期間,非緊急情況,不得出國訪問、考察、旅行。在上海、北京等城市,有關要求己經落實到基層,甚至命令領導幹部在會議期間不得前往港澳台。 為了「保衛十八大」,天羅地網、動態式的維穩系統已經啟動,軍隊、武警也進入戒備狀態,所有軍官在十八大會期停止休假。 「這很象要和日本人打一仗了,其實是為了他們安心召開十八大」,中共維穩官員說,「不團結的大會,才這樣緊張,不可能活潑。」在毛澤東時代,「團結、緊張、嚴肅、活潑」被用來形容黨的會議,事實上,毛治下的黨的會議從來是鬥得你死我活。現在,胡錦濤、江澤民治下的十八大,亦是為了權位爭得天昏地暗。 很多「意外」已經發生,更多「意外」還將發生。明鏡新聞網驚訝獲悉,中共十八大安保小組的第一號人物,既不是政法委書記周永康,也不是副書記王樂泉、孟建柱。 下月初出版的「明鏡月刊」,將揭開這個謎底。 |
|
Posted: 17 Oct 2012 06:57 AM PDT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出人意料的带来暴力和社会冲突减少的结果。地价的下跌和房地产交易的萎缩减少了强制征地的现象,群体事件数量由此下降。 原文:China's land seizures drop 发表:2012年10月14日 作者:John Garnaut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 【冲突与悲剧……但地价下跌有助于减少房屋强制征收的数量。图片来源:路透社】 一位安全部门高官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出人意料地减少了暴力和社会冲突。 地价下跌和房地产交易萎缩减少了强制征地的数量。据估计,在2010年发生的187000起"群体事件"中,强制征地占到了三分之二。 在过去5年里,中国的群体事件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群体事件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弹性官方分类,从小规模抗议到暴乱都包括在内。 ![]() 【人墙……一位抗议房屋被拆的女子被阻挡在外。图片来源:路透社。】 这位省安全部门的高官表示,包括广东省在内,去年全国"群体事件"数量达到顶峰,之后便有所回落。 他指出,这跟征地现象的减少有关,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政府不再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以及更少使用对抗手段来解决社会争端。 律师、社会活动分子和官员们也注意到,今年除了西藏和新疆之外,全国各地发生暴力冲突的频率有所降低。他们认为,不管是否政府政策有意为之,可能的解释是土地交易的减少。 自2004年废除农业税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挑战在土地斗争中交汇。 知名公共知识分子孙立平教授今年警告说,中国"过度亢奋"和"畸形"的发展模式助长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壮大,促使政府政策从改革转向"维稳"。 他指出,"畸形"发展模式包括地方政府从农民和城市居民手中强制征地,将土地交给开发商或政府投资机构,然后换取抵押贷款或为正在进行的建设项目融资。 这种发展模式依靠的是地价不断上涨,以及通过强制手段压低付给拆迁居民的补偿费。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西雅图一个智库的调查,去年有400万户农村家庭的土地被地方政府征用,这个数字几乎是4年前的三倍。 调查发现,虽然有按市价赔偿的规定,官员们给的补偿费比卖地实际所得低多了,两者之间的差价平均达到45倍。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国内安全风险大量累计,一方越来越依赖雇佣来的暴徒,另一方面勇敢的公民维权运动越来越多。一些分析人士对地方政府的"黑手党化"发出警告。 媒体经常有拆迁居民遭到暴徒恐吓与殴打、建筑物被强拆的报道。 大赦国际周五公布的一份报告"Standing Their Ground"记录了从2009年到2011年发生的41起土地所有者遭遇强制征地最终自杀的事件。相比之下,10年前这样的事件仅有10起。土地争端还导致政府建筑物遭遇爆炸袭击。 安全机构拥有的权势和资源日渐增加,让胡锦涛主席2004年提出的"和谐社会"口号黯然失色,成为自欺欺人的公共演讲词汇。 在政府内部,这个口号已经被"维稳"所取代。 美国卡特中心的中国项目负责人刘亚伟说,在即将到来的党的18大上,安全机构的级别可能会被降低,从而有助于削弱武力在应对社会冲突中的作用。 他表示:"维稳这件事情不会马上消失,但人们正日益意识到政府不是万能的,如果政府允许人民获得更多决策权,那么国家将会变得更稳定。" 作者为《悉尼先驱晨报》驻中国记者。 |
|
Posted: 17 Oct 2012 06:55 AM PDT 《明鏡月刊》司馬清揚 ![]() 前面論述過會理會議的來龍去脈。事件的本質在於毛澤東本人的猜忌。首先第一,林彪雖然在會理會議上沒有講清,但彭拒絕了林彪的電話當時就是清楚的,彭在此事上與林彪無關也是清楚的。幾十年後還不放過,實在是毛本人對彭德懷的成見太深。從1935年到1959年,24年中,毛就提過四次。其次從張聞天後來的遭遇來看,彭德懷和林彪當時是否當面講清楚並非關鍵。因為張聞天只因為隨三軍團行動,就受到牽連。雖然此事在延安整風期間業已完全真相大白於天下,但是毛澤東在廬山上還是沒有放過張聞天。這說明即使澄清了也不會得到毛澤東的諒解。當毛澤東要發動對這些大員們的整肅清剿時,所有和毛的過節都可以上升到兩條路線鬥爭的高度並當作大石頭砸下。會理會議就是最佳的明證之一。後來林彪出事之後,也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彭德懷全傳》對此事的記載如下: “毛澤東講了一個多小時,接著是林彪講話。他除了按毛澤東的調子羅列了彭德懷歷史上的一些所謂錯誤外,著重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長征中會理會議時給中央寫信的問題。他說那次他給中央寫信要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離開軍事指揮崗位,提議由彭德懷指揮紅軍作戰這件事,事先並沒有同彭德懷商量,是他自己決定要寫的。這件事的背景和經過是這樣的:……在中央於會理地區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毛澤東嚴厲批評了彭德懷,說他“右傾”、“在困難面前動搖”,並武斷地說林彪要毛、朱、周下野的信是彭德懷鼓動寫的。彭德懷感到莫名其妙,也很委屈。當時他即聲明,林彪寫信一事,他事先根本不知道。林彪在會上也作了自我批評。彭德懷當時認為,這件事只不過是一種誤會,說明一下也就完了。事實證明並不那麼簡單。毛澤東以後反復提起這件事,幾十年過去了,今天他又提起這件事,這不能不使彭德懷感到吃驚和傷心。林彪在這件事上說了真話,總算把20多年的一個誤會澄清了,彭德懷心中感到輕鬆了許多。” 對於林彪的做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李銳認為“因當事人面對面,林彪不能不說實話。”謝春濤認為:“林彪大概是為了洗清自己與彭德懷的關係,表明他在歷史上與彭德懷沒有瓜葛。” 建國以後,毛澤東曾經當著彭德懷、林彪的面提起會理風波一事。彭德懷當時沒有回應,林彪卻作了解釋。此事發生在1959年春上海會議期間。毛澤東對在坐的常委、政治局委員等作了批評。毛澤東指名批評了彭德懷。毛澤東說:“彭德懷,因我不斷同他的錯誤作鬥爭,他恨死我了。”(不同的材料對於毛所說之話有些不同,但是大意相同——筆者註)毛還挨次對當時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央常委們說過形式不同但本質內容相同的話。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語。唯有林彪例外。毛澤東對林彪說:“我不是在會理會議上也同你作過鬥爭嗎?”毛澤東的話尚未講完,林彪就打斷毛澤東的話,解釋道:“那是走得太疲勞了,就是衝動,簡單地罵娘。”至於彭德懷當時為什麼沒有回應,筆者無從猜測。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彭德懷更勇敢些,彭德懷應該順著林彪的話扯開:主席,你看林彪寫信,與我無關吧。那是他自己衝動!畢竟毛在彭面前已經講過多次了。但是彭德懷沒有這麼做。實際上,在同一個場合,毛澤東就對著彭德懷說:“會理會議,延安會議,中央蘇區江口會議,都是我們兩個人鬥。”彭德懷是默然無語。可是會後,彭德懷卻發牢騷:“有事情沒事情都敲打這麼一通,這到底是為什麼?!”從中也可以看出彭德懷和林彪的不同。 當面提及,林彪自然是要說實話,這是林彪為人處事的原則。 ![]() 彭德懷挨鬥。 正如上面所說,林彪給彭德懷扣的大帽子不少,但是無一涉及實質性問題。林彪不得不站在維護毛澤東的立場上,這一個是大勢所趨,另一個則是自己利益,但是具體事情上則實事求是。對此,可以比照劉少奇當時的講話。 劉少奇說:“我們長征中認識,認為你爽直,對同志、友鄰部隊都照顧,感覺政治開展,也注意政治。一件事感覺不好:會理會議前,批評軍委,很不守紀律,我聽不下去了。建議打電報,不要這樣講。我要打電報,話都是彭的。寫好電報交彭和尚昆,彭不簽字。會理楊、劉電報,是彭的意見。不簽字不對,並不勇敢。從那以後,覺得此人不簡單。以後想極力合作,求同一性,差別性少提,但搞不好;同彭這樣的人,難搞成朋友。”彭德懷在自述中則說“劉少奇加上自己的意見和別人的意見,寫了一個電報給中央軍委,拿給我和楊尚昆簽字。我覺得與我的看法不同,沒有簽字,以劉、楊名義發了。” 劉少奇當著毛澤東、林彪等人的面嘲諷彭是不簡單不勇敢,潛台詞就是彭德懷挺陰險的,拿我和楊當槍使。對林彪的直來直去彭倒是未必介意。 無論如何,林彪的這種解釋,在客觀上還是使彭得到安慰。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唯一感到高興的事就是當著毛的面澄清了這件事,並一直到臨死前都還為此感激林彪。(《明鏡月刊》30期) |
|
Posted: 17 Oct 2012 05:15 AM PDT 美國歷史學家魏斐德遺孀梁禾博士一席談(5) |
對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1937-2006)這個名字,中國人不算陌生了,史學界人士更熟悉了這位已故柏克萊加州大學哈斯講座教授、東亞研究所所長。他不僅是美國當代最 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曾任美國社會科學理事會主席、美國歷史家協會主席;而且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學術成就主要是研究中國史——從明朝及清 朝開國歷史,毛澤東思想,戴笠和國民黨特工,到上海史。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出版魏斐德一部部專著,人們也慢慢熟悉了他晚年的伴侶、他的助手兼部分作品的 中譯者梁禾。 2012年4月5日,《新史記》記者通過電話專訪居住在加州的梁禾博士。 梁禾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而後赴美留學獲意大利文學博士,在美國諸大學執教十多年,並長期從事意大利文和英文經典著作的翻譯和文學評論。魏斐德逝世後,她整理、翻譯其遺著,是中英文版《講述中國歷史》和《紅星照耀上海城》的主編。她告訴我: |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第8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
|
Posted: 17 Oct 2012 04:18 AM PDT 作者 法广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担心腐败,不平等和食品安全。还有越来越多的被访者质疑中国与美国保持的关系。这份有关中国社会的研究报告由美国佩尤研究中心于10月16日发表。这是该中心今年对3000多位中国人进行调查的结果,法新社指出:这份报告,为了解这个政府试图控制信息、对有争议的议题限制舆论的国度的民意,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而且报告恰好赶在11月8日中国十八大开会的前几个星期出版,十八大将公布中国未来十年领导人的名字。 调查报告中写道:中国在准备10年一次领导人换届之际,中国民众认为他们国家面临严重和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经济迅速增长产生的负面效果,其中包括贫富差距,高物价和污染,都是民众担心的重要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担心政治腐败。” 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官员腐败是一个大问题,和2008年同样的研究相比,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商人行贿是一个特别令人担心的现象,2008年则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关于中美关系,持两国是合作伙伴关系这一观点的受访民众,从2年前的68%大幅滑落至39%,,大幅减少29个百分点。这显示,中国社会对美国的正面看法和观点,在近两年间,出现快速降低的趋势。百分之43的成年受访者对美国抱有好感,和2010年的百分之58相比,减少15个百分点,但是不抱好感者也由37%升至48%,增加11个百分点。认为两国关系具有敌意者,则由百分之8提高到26,增加18个百分点。 另外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持有信心的中国人,也由两年前的百分之52下降到百分之38,没有信心者则由百分之30增至百分之41。 除了中美关系下滑,中国民众也不看好与日本和印度的关系。超过4成受访者认为中日之间具有敌意,只有3成认为北京和东京是合作关系,百分之39的被访者认为中国与印度可以合作,和两年前的调查比较,都出现大幅滑落的现象。 但是美国的软实力仍然在中国享有高度影响力,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者、年轻人及都市居民。百分之52的被访者喜欢美国的民主,只有29%不喜欢。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对经济发展仍持保留态度,百分之48的被访者认为,美国才是全球经济的龙头,只有百分之29的人认为中国已经领先。 据介绍,总部设于华盛顿特区的佩尤研究中心是美国的一间独立民调机构,周二发表的报告是今年3月18日至4月15日间,对3177名中国成年人进行面对面调查的结果,这一调查是名为《全球态度研究计划》中的一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
Posted: 17 Oct 2012 04:03 AM PDT 在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第二次电视辩论中,现任总统奥巴马及其挑战者罗姆尼进行了一场罕见的激烈交锋。在谈到对华政策时,奥巴马驳斥“过于软弱”的指责。 奥巴马总统显然听取了手下智囊以及那些对其第一次辩论表现失望的人的意见。这次的奥巴马显然要比上次强势的多。总统和挑战者罗姆尼一再陷入针锋相对的场面。就算是在并非选战关键议题的美国石油开采问题上,双方也展开了激烈争辩: 在就如何发放石油开采许可进行辩论的时候,奥巴马和罗姆尼几乎是指着鼻子互相"叫阵"。在电视演播室里,两人座位之间的距离仅有几米。可以感觉到,他们都 竭尽全力让对方"不好过"。在辩论中,双方都一再试图打断对方。比如罗姆尼就曾对奥巴马说道:"您等会儿有机会讲话,我还在发言呢!" 现任总统奥巴马在整场辩论中一直在尝试将其挑战者罗姆尼描绘成一个没有讲出全部事实的人。与首次电视辩论时不同,奥巴马对对手"紧追不舍",指出对方的谬 误。比如,罗姆尼宣布的减税政策所造成的财政缺口该如何弥补?此外,罗姆尼也无法讲出,他想堵住的"税收漏洞"到底是哪些。罗姆尼本人的税率只有14%, 而许多电视观众的税率却要比这位总统候选人高得多。 政治老手Vs平民总统? 奥巴马指责罗姆尼称,要算清楚这笔账。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也发起了反击,称"这根本不符合事实"。罗姆尼一再强调自己所具有的经验,这使他比奥巴马更为胜任总统职位: "我曾经领导企业长达25年,拯救了(盐湖城冬季)奥运会,我曾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并始终保持预算平衡。如果我们说要算清帐的话,那么4万亿美元的预算赤字该怎么解释呢?" 罗姆尼在这里指的是奥巴马在总统任期内所留下的财政赤字。奥巴马不愿意落了下风,他努力表现出自己是为"升斗小民"说话的总统:"除了节约之外,我们也必须确保富人也做出更多努力。" 双方争执激烈的话题中还包括利比亚局势以及美国驻班加西代表机构遭袭击事件,当时的恐怖行动造成四名美国人丧生,其中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罗姆尼称奥巴马刻意淡化此事,而奥巴马则对此发起反击,并表示自己是总统,因此始终会承担起责任。 ![]() 如同近年来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一样,"中国"总会成为双方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罗姆尼在本次辩论中多次提及中国,称中国多年来操纵汇率,并重复了他本人曾经 多次提出的说法,如果当选总统,在就任第一天就会把中国列入"操纵货币汇率国家"名单中。但奥巴马则强调,由于自己对北京政府施加了强大压力,在其总统任 内人民币显著升值。上周五,人民币兑美元创造了历史最高价,分析家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来自华盛顿的政治压力所作出的反应。 除了汇率问题之外,罗姆尼还多次指责奥巴马对华政策过于软弱。奥巴马则反唇相讥:"当他大谈对中国强硬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罗姆尼州长投资那些向中国进 行业务外包的先驱企业,他现在正在投资的一些制造监控设备的公司,帮助中国政府监视自己的民众。州长先生,在对中国强硬的人里,您绝对排在最后一个。" 那么究竟是谁赢得了第二次电视辩论的胜利呢?奥巴马和罗姆尼都有表现良好的阶段。而根据新闻频道CNN所进行的一份并不具有代表性的调查结果,奥巴马略占 上风。46%的受访者表示奥巴马在第二轮辩论中胜出,而39%的受访者则认为罗姆尼是赢家。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周二晚间的这次登场亮相让奥巴马重新站稳 了脚跟。 作者:Anna Engelke/石涛 责编:雨涵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17 Oct 2012 04:00 AM PDT “中国数字时代”曝光中国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对中国知名导演、演员姜文早年影片《鬼子来了》的审查意见,审查也导致该片一直无法在大陆公映。钓鱼岛争端再起,该事件再引公众对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及人性的审视。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剧照 10月16日,"中国数字时代"援引中国电影人博客内容,报道了中国广电总局在1998年时,对中国知名导演、演员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的审查意见。德国之声也了解到,早在2008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就曾曝光这份"审查意见"文本。 《鬼子来了》曾被很多电影人评为姜文最重要的电影作品之一,改编自中国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来反映中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境内的一个 叫挂甲屯的山村里,村民马大三和日本兵之间的故事。该片曾在2000年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上获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及金棕榈奖提名; 苏牧早前对该片发出评论认为"《鬼子来了》是中国抗日题材电影的唯一杰作,深入到人性层面,打破了中国大陆抗日题材电影基本是中共领导军民抗议的展现,也 打破了简单讴歌、宣泄情绪、虚构的形式。体现了中日战争期间,中国农民、汉奸、'日本鬼子'的真实。";苏牧也直指当年战争中的罪恶不仅源自"日本鬼 子",也源自我们自己。 但该片在中国大陆一直未能公开发行,此份曝光的"审查意见"文本提供了禁映的答案,该意见列出20条意见,认为影片"违背历史、没有严格按照电影局的意见 修改剧本,突出展示和夸大了中国百姓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 獗气势,由此导致影片的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具体意见还包括日本兵骂"支那猪"、裸露女性器官、影片中吹奏日本军歌等内容。 今年9月中国大陆近百个城市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活动,期间发生多起暴力打砸抢事件,西安日系车主李建利在当日被砸伤头部颅骨致重伤,10月2日, 河南籍犯罪嫌疑人蔡洋被抓获。从《鬼子来了》中日战争背景下民众抗日,到现今持续数十年的民众反日,中国政府的立场和角色有无变化?根植在中国民众心中的 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情结是否回归理性思考?由《鬼子来了》审查引发的又一轮讨论也随之展开。 9月份在中国的反日游行 重庆民间思想家、作家王康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近年包括姜文的《鬼子来了》、吴子牛的《南京大屠杀》等很多电影作品试图探讨日本当年为何侵华、过 程?代价和中国是如何抵抗、中国国民党在当时的作用等?另外也有一些电视台曾对当年亲历者的"抢救性"的采访,但这些影片、纪录片也仅是当年战争的冰山一 角。还原真实历史的内容在强大的中共当局对"抗战"的宣传背景下,也经常遭到封杀和屏蔽。 王康认为中共封杀和屏蔽这些影片的原因,在于害怕揭露出真实抗战史,而这些触及到中共合法性的根基:" 抗日历史是中共很大的尴尬,也是他们感到无奈的事情,因为涉及到他们坐江山的合法性,如果是国民党领导了抗日,国民党阵亡了几百万将士、几百位将军的话, 合法性对中共政权尤其是象薄熙来这样的人来说,就是他们的身家性命所在,意识形态的这些人也沿袭这些惯例,一方面在封杀和屏蔽,一方面又不得不有所退让。 因为他们必须需要国家主义、民族主义。这对中共的宣传部门是很尴尬的事情,但必须看到随着互联网的解密,实际小包括这些官员也清楚抗战的真实面貌。" 中国的反日游行中发生了多起暴力“打砸抢”事件 王康也表示姜文及其他很多电影人的影片,都有对当年历史中人性的反思,但中共当局不希望看到公众在人性层面的复苏或有独立思考能力,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等也成为当局"挟持"民众的利器。 王康认为近日的反日浪潮甚至和当年的中日战争无任何关系,在这起事件中,也体现多年愚民教育导致了年轻一代的"盲目"和"对历史的无知":"这是1989 年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突然崛起,宣传机器的宣传造成的年轻一代的无知,这种狂妄、仇外的情绪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情绪,其实和当年日本侵华没有多大 关系了。这是多年来中国官方和媒体引导的结果。很多上街的抵制日货的,他们对历史基本不了解,发泄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后的大国沙文主义、民粹主义,是中国官 方通过各种方法培养起来的。" 作者:吴雨 责编:雨涵 德国之声中文网 |
|
Posted: 17 Oct 2012 03:56 AM PDT 骆家辉大使9月访阿坝与藏僧见面(图片来源:纽约时报记者黄安伟Edward Wong推特 ) 张蓉湘 华盛顿 — 美国国务院官员10月16号对美国之音证实,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上个月曾经到访频频发生藏人自焚事件的四川阿坝地区。国务院说,骆家辉大使跟当地居民见了面,也参观了当地的村落与寺院,进一步了解藏人的生活和工作。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今年9月访问四川阿坝地区,跟当地藏人见面的照片经过推特在因特网上曝光。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身穿深色西装的骆家辉背影,而照片中一位穿着红色僧袍、坐在椅子上的老年僧人,握着骆家辉的手。 美国国务院星期二对美国之音证实,骆家辉对阿坝地区的访问,是他今年9月对重庆与四川访问行程的一部分,他跟当地官员举行了会晤,参与了旨在提倡美中贸易的活动,也参观了史迪威博物馆。 国务院发言人努兰说:“他在阿坝期间会见了一些当地居民,包括藏人。你看到的那张照片令人为之动容。(the quite poignant photo)骆家辉大使所见到的一些当地居民从事旅游行业。他还参观了村庄和寺院,了解藏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形,并且有机会跟当地藏人交谈。” *深切关注藏人自焚事件 敦促对话解决民怨* 阿坝藏区频频出现藏人自焚事件,从去年以来,在阿坝地区发生超过30起自焚事件。对此国务院表示,美国对这个问题的立场非常明确。藏人自焚事件不断增加,美国深切关注,也敦促中国政府与藏人,进一步就此开展对话。 国务院发言人努兰说:“我们深切关注藏人的自焚事件,以及自焚事件所凸显的怨气。美国不断敦促中国政府与藏人就他们的民怨直接对话。” 国务院表示,美国国会议员访问中国时,都会接受骆家辉大使的简报,简报中总是会提到人权以及西藏问题。骆家辉并不忌讳向中国政府提起这个问题。 美国之音中文网 |
|
Posted: 17 Oct 2012 02:46 AM PDT 黑龍江網友 畢文章
「標哥在北京黃金地段二環以內有13套商住房、2處別墅,別墅離機場約20分鐘,如果莫言老師願意的話,我願意親自陪同他挑選,2處別墅任選其一(一處870平方米、一處630平方米,拎包入住)」 小說和房子本來風馬牛不相及,可是,因為陳光標要送給莫言一棟大房子而緊密地聯繫了在一起。老夫以為,莫言寫小說是為了房子,他想要用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買大房子就是例證;陳光標送房子給莫言絕對不是為了小說,這從他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就能得到認證。 中國有多少沒有房子住而在埋頭苦幹進行文學創作的人呢?陳光標對他們那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為何對莫言青睞有加呢?其中的奧妙,明眼人一看便知。 陳光標在走鳳姐的老路,絕不放過任何可以炒作的機會,一旦看準了就去湊熱鬧,不花一分錢就達到了宣傳的目的。高,實在是高! 這次,他算準了莫言不會要他的別墅,才敢如此肆無忌憚地口出狂言。俗話說得好:「臉皮薄,吃不著;臉皮厚,吃個夠。」莫言臉皮真是太薄了,這是知識分子的清高所致。假如遇到一個臉皮厚的人乾脆收下他的別墅,用來做「寫作中心」該有多好啊?果真如此,陳光標就會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看他如何收場呢? 國人歷來信奉「勝者王侯敗者寇」,寧願熱臉貼冷屁股給勝利者描眉搽粉,卻不願滿懷同情地為失敗者拭去眼淚。誠然,莫言已經不是那個莫言了,但是,他的作品還是那些作品,不會因為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發生一丁點的變化。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莫言「一舉成名天下知」,眾人一下子就把他捧到天上啦,把他當成了文曲星下凡,當成了中國文壇的救世主。這是國人的不幸,也是社會的悲哀。 莫言獲獎只能代表評委的看法,並不能說明他就是最好的作家,也不能說明中國文學就獲得了世界的認可。中國文學想要擺脫奄奄一息,半死不活的狀態,不能只是關注、追捧、獎勵已經有了房子住的莫言,而是必須培養、幫助、激勵那些沒有房子住的寫作者。他們才是中國文學的未來和希望。對吧? BBC中文網 |
|
Posted: 17 Oct 2012 02:33 AM PDT (中央社紐約罕普斯台德1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3週,總統歐巴馬和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今天在第2場辯論狂攻對手要害,在對中國大陸立場、經濟議題和班加西血案、富人避稅等議題交鋒。
※對中國大陸立場 羅姆尼說,他會打擊大陸操縱貨幣,並透過增加貿易減赤。 羅姆尼說:「從第一天起,我就會把中國大陸貼上貨幣操縱國的標籤。」並說這是歐巴馬在過去4年執政期間遲遲不願意做的事情。 羅姆尼重申競選承諾,表示北京當局採取「欺騙」行為時,他會予以打擊。歐巴馬隨即反擊說:「羅姆尼州長,你是最後一個會對中國強硬的人。」 歐巴馬說:「當他說要對大陸硬起來,你要記得,羅姆尼州長投資的公司,是把業務外包給中國大陸的先驅。他現在還投資公司,替中國大陸生產監控設備,來監視他們自己的國民。」 ※美國債務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今天指控歐巴馬帶領美國步向「希臘後塵」,且歐巴馬經濟政策恐讓美國國債上看20兆美元。 總統大選倒數3週,羅姆尼在第2場關鍵辯論中表示:「歐巴馬過去競選總統時,誓言將赤字砍掉一半,但過去4年來,他幾乎讓美國多背1倍債務。」 ※經濟議題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首先提及失業率表示:「現在有工作的民眾,比歐巴馬剛上任時還少,在讓民眾重返工作崗位上,美國絲毫沒取得進展。」 歐巴馬則在經濟議題上提出反擊:「羅姆尼州長說,他有5點計畫。他根本沒有5點計畫,他僅有1點計畫,那就是確保巨富享有一套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 ※班加西領事館攻擊事件 歐巴馬指控羅姆尼政治消費國安議題,並說自己會負起責任,羅姆尼則批評歐巴馬事發後仍繼續募款行程。 歐巴馬提到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Benghazi)9月遇襲事件說,「追根究柢來說,要為領事館安全和維安負責」的人是他。這起事件造成4名美國人員死亡。 羅姆尼強烈反擊,指控歐巴馬在9月11日駐班加西領事館遇襲後仍繼續募款之旅,宣稱歐巴馬的中東政策正在「瓦解」。1011017 |
|
Posted: 17 Oct 2012 02:23 AM PDT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7日電)香港壹傳媒有限公司今天下午公告,證實已與買方訂立意向書,可能出售台灣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和壹電視,而買方為辜先生。
台灣最近傳出,香港壹傳媒已經以新台幣175億元,把台灣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和壹電視,賣給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及新加坡私募基金組成的買方。 香港壹傳媒昨天公告說,即日起暫停公司股份在香港交易所交易,以待公布可能牽動公司股價的敏感資訊,至今天都尚未恢復交易。1011017 |
|
Posted: 16 Oct 2012 09:26 PM PD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