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特3罪成立 拜登:接受判決結果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udn國際新聞報

unread,
Jun 13, 2024, 9:16:29 AM (13 days ago) Jun 13
to wy...@live.com.au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13 第567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杭特3罪成立 拜登:接受判決結果
爭取3度連任!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宣布參選
印尼擬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 恐壓制言論自由
批拜登操縱司法 川普站不住腳
G7峰會 拜登聯歐抗中俄
涉向北韓轉移資金 李在明遭訴
聯準會6月政策會議聲明全文
陸電動車輸歐 關稅加重
挪威發現歐最大稀土礦床
美帶頭增產效應 IEA:2030油市將嚴重過剩

焦點新聞
杭特3罪成立 拜登:接受判決結果
記者胡玉立、張文馨∕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次子杭特十一日在家鄉德拉瓦州威明頓遭聯邦法院陪審團定罪;杭特被控在二○一八年購買槍枝時對自己非法吸毒行為撒謊,三項罪名均成立,成為美國史上首位被判有罪的現任總統子女。

拜登總統在判決後不久即發表聲明表示,「我接受本案結果,並在杭特考慮上訴時繼續尊重司法程序。」拜登上周已表示,若杭特被定罪,他不會特赦杭特。

拜登表示:「我和吉兒會一直與杭特跟我們的家人站在一起,沒有什麼會改變這件事。我是總統也是父親,我與吉兒一樣愛著兒子,並以兒子成功戒毒為傲。」

現年五十四歲的杭特為此案歷經兩天審判,十二名成員組成的陪審團在審議三小時後宣讀有罪判決;杭特聆聽後輕輕點了點頭,拍了拍律師的背,擁抱法律團隊另一名成員,然後帶著蒼白微笑,親吻妻子梅麗莎,在梅麗莎與第一夫人吉兒陪伴下離開法庭。

拜登為此臨時改變行程,下午搭專機離開華府前往德拉瓦州的家;杭特及梅麗莎和他們仍值幼年的兒子在停機坪等待拜登。拜登給兒子杭特大大的擁抱,也擁抱了梅麗莎。一家人在停機坪逗留了幾分鐘,分別上車前往住所。

審判期間,拜登避免談論此案,但他留在威明頓的時間比平時更長,展現拜登家庭對杭特的支持。拜登十二日上午將啟程前往義大利參加七國高峰會。

這場審判在十一月五日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民主黨總統拜登與共和黨前總統川普對決的背景下進行。川普五月三十日甫於紐約州因偽造商業紀錄以掩蓋性醜聞,被判三十四項重罪成立,成為史上首位被判犯有重罪的美國前總統。川普對於自己被起訴和判罪,指稱司法遭到操控。

針對杭特遭定罪,川普競選發言人李威特表示,「這次審判只不過是在分散人們對拜登犯罪家族真實罪行的注意力。」

杭特因為在二○一八年填寫購買左輪手槍的聯邦篩選文件時謊稱自己沒有違法吸毒行為,之後非法持有該武器十一天而被判有罪。杭特因三項罪名面臨最高二十五年監禁,但初犯的非暴力犯罪者通常會得到較短刑期。法官尚未設定宣判刑期的日期。

杭特的辯護律師羅威爾表示,他們將「繼續積極應對所有可能的法律挑戰」,目前不清楚杭特會以何種理由上訴,但在此案開審前,律師曾多次提出挑戰但都未成功。杭特在加州仍面臨另一起稅務案件;該案訂九月五日在洛杉磯進行。

   
爭取3度連任!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宣布參選
編譯徐榆涵∕即時報導/聯合報
共同社報導,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將於7月7日投開票,現任知事小池百合子12日宣布參選,力爭第3次當選。

小池百合子在都議會全體會議說,決意繼續出選,是希望讓東京變得更好。預計執政聯盟的自民及公明兩黨及地區政黨,將支持小池。

   
印尼擬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 恐壓制言論自由
雅加達12日專電/中央社
印尼計畫成立監管社群媒體的理事會,並藉此要求社群平台對其內容負責,但外界擔憂,政府可能因此過度干預並限制網路言論自由。通訊與訊息部長布迪解釋,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是要保護兒童免受數位暴力及網路霸凌。

印尼通訊與訊息部計畫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Social Media Council),以監管社群媒體,並藉此要求社群平台對其內容負責,這個概念是由布迪(Budi Arie Setiadi)去年就任部長職位後提出。

印尼「時代報」(Tempo)報導,布迪10日解釋,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的想法是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報告,他指出,理事會的成立宗旨是要保護兒童免受數位暴力和網路霸凌。

布迪表示,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不僅是政府的想法,也是基於學術研究,以應對世界發展趨勢,「特別是人工智慧方面,從安全到道德面都需要保護」。

他補充,目前該計畫仍在審查中。

國會議員阿里芬(Nurul Arifin)對政府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提出質疑,她說:「沒有法律可以監督社群媒體理事會,其成立依據為何?其職能是否與新聞理事會(Dewan Pers)相同?」

印尼英文大報「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報導,自從通訊與訊息部去年提出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以來,外界就擔心該理事會可能會被政府用來限制言論自由,並允許政府更大規模地監視民眾言論。

報導指出,過去幾年,社群媒體成功揭露政府治理問題及犯罪事件,像是警方或官員在社群媒體炫富等。另外,社群媒體也已經成為人民表達對政府決策不滿的工具,甚至對執法人員重啟刑事調查上發揮作用。

印尼社群研究與倡議研究單位(ELSAM)執行董事賈法爾(Wahyudi Djafar)表示,若該理事會是根據部長命令而成立,那過程中很可能面臨政府干預的風險。

目前當局尚未透露,會依照什麼法源成立社群媒體理事會,但布迪向媒體解釋,社群媒體理事會和新聞理事會存在類似的精神,「它不會限制(社群媒體),只是孩子們必須受到保護」。

   
批拜登操縱司法 川普站不住腳
編譯潘勛∕綜合報導/聯合報

拜登之子杭特十一日被德拉瓦州陪審團判三項罪名成立,創下紀錄;不論民主黨或共和黨人都承認,此事讓前總統川普聲稱「拜登把司法部當武器」的說法並不成立,也讓拜登自述自己尊重法治添加一大助力。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支持川普的共和黨大金主艾柏爾哈特表示,杭特被定罪,肯定削弱川普的說法,自己認為川普應專注於經濟,而非官司,「對我來說,司法系統很管用」。

五十四歲的杭特被判吸毒時違法買槍,三項起訴罪名皆成立;拜登大力支持所謂的「布雷迪法案」,規定有毒癮的人購槍有罪;而拜登政府的司法部指派特別檢察官起訴杭特。

川普五月在紐約州曼哈頓法院,因二○一六年「封口費」案被控三十四項偽造商業文書罪名,而被判有罪;此外,川普還因他保留機密文件、試圖推翻二○二○年選舉結果,而被聯邦刑事起訴;喬治亞州也起訴川普,說他千方百計想推翻喬州的選舉結果。

川普時常攻擊拜登,說拜登指揮司法系統以多條戰線進攻,目的是用刑事官司除掉他,不讓他登上選舉戰場。他在紐約被定罪後便發聲明,說自己被定罪是拜登與其人馬所為;這種事前所未聞。

只是一些共和黨人承認,連拜登之子都被判有罪,那麼要說服選民,認定拜登把司法體制武器化,實在很困難。共和黨策士表示,杭特被判有罪,至少削弱川普指責拜登把司法武器化的力道;川普要再說拜登染指司法天平,針對川普治罪,但不救自己兒子,選民很難相信。

杭特被判有罪,讓共和黨大受影響,對本案的回應紊亂、分裂;川普時代國防部官員、國家安全顧問的巴特爾說,杭特的官司很公正,但川普受審就不公正。杭特官司是憲法司法罕有的案例,陪審團能充分審酌控辯雙方的證據,而且遵守正當程序;但這種權利在川普官司當中,因紐約州法官及陪審團的歧視,而蕩然無存。

   
G7峰會 拜登聯歐抗中俄
編譯周辰陽∕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十二日飛赴義大利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會晤,準備聯合盟友,就俄烏戰爭對俄羅斯施加更大壓力,也將針對中國大陸支持莫斯科以及工業產能過剩等問題施壓。但峰會開始前就傳出美歐意見不一跡象,歐洲議會選後政治局勢向右轉,可能讓拜登的計畫複雜化。

美國之音報導,美方正致力於G7商定組成聯合戰線,對抗中國大陸在重要綠色科技的產能過剩,同時建立機制,以運用俄羅斯被凍結資產援助烏克蘭的戰爭行動。

拜登正推動一項計畫,將向基輔提供多達五百億美元的貸款,並利用西方金融機構凍結的大約二千八百億美元俄羅斯資產孳息償還給西方盟邦,金額估計為每年三十億美元或以上,直到付完款項或莫斯科同意支付賠款。

莫斯科已威脅G7,若同意採納拜登的計畫,就要進行報復。POLITICO報導,美歐在此計畫已出現重大裂痕,導致談判延到G7峰會後,且非常接近美國總統大選。

一位歐洲高層外交官表示:「華府提出的方案是,『我們(美國)貸款,歐洲承擔所有風險,你們(歐洲)支付利息,而我們(美國)把這筆錢用於一個美烏基金』。我們可能很蠢,但沒那麼蠢。」據稱,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總理蕭茲將告訴拜登,他們拒絕美方提議歐洲擔任貸款唯一擔保人。

另外,在宣布對中國大陸電動車跟其他戰略產業課徵新關稅的幾周後,拜登也希望其他國家領袖對抗陸方利用上述產業廉價出口淹沒全球市場的作法,但德法兩國都迫切希望避免貿易戰。

美國之音指出,在對中俄兩條戰線上,還需要進行許多協商,官員們正想方設法,在峰會結束之前商定最終公報。然而,因為極右派政黨在德法兩國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大有斬獲,馬克宏與蕭茲遭到削弱;歐洲極右派對中俄持不同的意見,為G7態勢增添了另一層不確定性。

   
涉向北韓轉移資金 李在明遭訴
編譯徐榆涵∕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涉嫌向北韓轉移資金及貪賄等,十二日遭檢方起訴。朝鮮日報報導,此案加上已被起訴的案件,李在明將接受共計七起案件、十一項罪名嫌疑的審判。

韓聯社報導,這是二○二二年五月尹錫悅政府上台後,檢方第五次起訴李在明。水原地方檢察廳刑事六部(部長檢察官為徐賢旭)於十二日,以違反「外匯交易法」和「南北交流合作法」等罪名起訴李在明。

南韓檢方指控,李在明擔任京畿道知事期間,曾於二○一九年一月至該年四月,與京畿道負責和平事務的副知事李華永共謀犯罪,教唆雙鈴集團前會長金成泰(音譯)代墊向北韓支付「黃海道智慧農場」事業費用五百萬美元;以及從二○一九年七月至二○二○年一月期間,要求雙鈴集團代付北韓要求的三百萬美元,名目為李在明出訪北韓的費用,總計八百萬美元。

檢方指出,李在明當時在未獲統一部長官批准的情況下,推進京畿道知事和經濟考察團訪朝項目,違反「南北交流合作法」;其指使金成泰代付的八百萬美元,透過被列為金融制裁對象的統一戰線部部長流向北韓勞動黨,違反「外匯交易法」。

另一方面,雙鈴涉嫌不向海關當局申報,私下將外匯轉移到國外,也違反聯合國對北韓制裁。

對此,李在明全面否認檢方指控,稱雙鈴集團向北韓匯款的事情和京畿道之間並無關聯,而是雙鈴集團為了推動北韓相關事業,才會向北韓匯款。

   
聯準會6月政策會議聲明全文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6月政策會議後的聲明全文如下:□

最近的經濟指標表明,經濟活動繼續穩步擴張。就業增長依然強勁,失業率也仍在低檔。過去一年通膨有所放緩,但仍處高位。近幾個月來,委員會2%的通膨目標略有進展。

委員會尋求實現充分就業和2%的較長期通膨目標。委員會認為,實現就業和通膨目標的風險,在過去一年已趨向更好的平衡。經濟前景不明朗,委員會仍高度關注通膨風險。

為了支持這些目標,委員會決定維持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在5.25%~5.5%不變。考慮對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進行任何調整時,委員會都將仔細評估最新公布的數據、不斷變化的前景以及風險的平衡。委員會預計,直到對通膨持續向2%回落更有信心之前,都不宜降低利率目標區間。此外,委員會將繼續減少持有的美國公債、機構債和機構抵押貸款證券(MBS)。委員會堅決致力於讓通膨率回歸2%的目標。

在評估適當的貨幣政策立場時,委員會將繼續關注新公布的訊息對經濟前景的影響。如果出現可能阻礙委員會目標實現的風險,委員會將隨時準備好把貨幣政策立場調整成適合的情況。委員會的評估將把廣泛訊息納入考量,包括勞動市場狀況、通膨壓力與通膨預期等方面的指標,以及金融與國際形勢的發展。

投票贊成這次貨幣政策決議者包括:Fed主席鮑爾、副主席威廉斯、里奇蒙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巴爾金、金融監管副主席巴爾、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總裁波斯提克、理事鮑曼、理事庫克、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副主席傑佛森、理事庫格勒、克利夫蘭聯準銀行總裁梅斯特、理事沃勒。 □ □ □ □ □ □ □ □

   
陸電動車輸歐 關稅加重
記者林宸誼、陳湘瑾∕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歐盟執委會昨(12)日宣布,對比亞迪、吉利及上汽集團的中國大陸製電動車分別加徵17.4%、20%及38.1%關稅,其餘配合調查但尚未抽樣的公司將徵收21%關稅,不配合調查的徵收38.1%。如與中方無法就汽車產能問題達成共識,新關稅措施將於7月4日左右實施。

據了解,特斯拉於大陸製造的汽車可能適用單獨的稅率。目前大陸電動車出口歐盟國家,需繳付10%基礎關稅。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有分析指出,此新規實施後,大陸車企能承受住關稅壓力,且外銷歐洲仍有利潤吸引力。直至關稅高到50%,才能有效阻止大陸車企進入歐盟。

從銷量來看,大陸對歐盟出口新能源汽車中,近50%都是特斯拉、福斯、BMW等西方品牌,大陸品牌在歐洲年銷量不到20萬輛,市占率不到8%。

同時為應對政策風險,不少車企早將生產線轉移到歐盟。比如,比亞迪、蔚來在匈牙利建廠;上汽、長城也宣布歐洲工廠進入選址階段。

歐盟這項行動,正值歐洲汽車製造商面臨大陸競爭對手大量低成本電動車湧入挑戰之際。歐盟執委會去年10月對原產於大陸的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北京已就此提出指責,批評這是「典型的保護主義」。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昨日回應表示,歐方裁決披露中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

   
挪威發現歐最大稀土礦床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挪威最近發現一個高價稀土元素礦床,它不僅是歐洲最大的已探明礦床,同時也是少數不屬於中國或為中國控制的稀土來源,因此被視為挑戰中國主宰稀土市場的有益助力。

挪威稀土公司表示,該公司位於挪威東南的Fen碳酸岩礦區,總計蘊藏880萬噸稀土氧化物,具有合理的經濟開採前景。

稀土氧化物被認為是全球擺脫化石燃料的重要關鍵,挪威最新發現的這個礦床,估計約有150萬噸是與磁鐵相關的稀土,可用於電動車和風力發電機。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大多數稀土元素都位於中國,估計中國占全球稀土礦開採量的70%、加工量的90%。以重量計算,2022年,中國占歐盟稀土元素進口總量的40%。

被問及所發現的稀土資源是否比挪威的石油和天然氣更具價值,賴斯塔德回答:「沒有更高的價值。」但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鋰和稀土元素很快就會比石油和天然氣重要。

賴斯塔德接著補充說:「因此,它會更重要,但當然不會具有相同價值。」□

   
美帶頭增產效應 IEA:2030油市將嚴重過剩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能源署(IEA)12日預測,美國帶頭增產下,全球油市到2030年將陷入嚴重的生產過剩,閒置產能將寫新冠疫情時期以外之最,可能會讓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難以管控油市。

IEA在最新的中期報告內寫道,全球原油需求成長預料在2030年前觸頂,最高為每日接近1.06億桶,多於2023年的每日略高於1.02億桶。與此同時,原油產能將在2030年前增至每日近1.14億桶,比全球預估需求足足多出800萬桶。

IEA說:「這將造成前所未見的產能閒置,此種情況僅在2020年疫情封城時出現過。如此龐大的生產過剩,可能會引發低油價環境,對美國頁岩油商與OPEC+集團帶來艱鉅挑戰。」

儘管IEA預測原油需求成長趨緩,但該機構也強調,在沒有較強力的政策或行為改變下,到2030年的原油需求,仍比2023年每日增加約320萬桶。

需求揚升,主因亞洲經濟體需求強盛,尤其是印度汽油用量激增,及中國大陸石化業蓬勃發展。但電動車銷售攀升、能源效益提高、使用再生能源發電,將日益抵銷原油需求的增幅。

以先進國家來說,IEA估計,原油需求將從2023年的每日約4,570萬桶,2030年降至每日4,270萬桶,不計疫情時期,這是1991年來新低。

IEA也下調今年的全球需求展望,從先前預測的每日增加110萬桶,縮減至每日增加96萬桶,明年需求成長也從原先預測的每日增加120萬桶,降至增加100萬桶。今明兩年的總需求,分別為每日平均1.032億桶和1.042億桶。

IEA的預測值遠低於OPEC。OPEC在11日發表的月報中寫道,旅遊將支持下半年的原油消費,維持相對強勢的需求展望,估計今年全球原油需求每日將提高225萬桶,2025年每日提高185萬桶。雙方對原油展望的看法,差距大於以往,部分原因是全球改用潔淨能源的速度不一。

IEA也警告說,相對輕微的變化,可能會使原油需求萎縮的預測失準。比方說,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加0.3%,或實質油價年減5美元、或電動車推出速度減緩15%,每項因素都足以讓原油需求在2030年前重回成長。

布蘭特原油12日升至每桶約82美元,西德州原油則為每桶約78美元。交易者逢低進場,使布蘭特和西德州油價本周稍早大漲約3%。

   
美歐日中民眾紛紛曬極光美照 看極光會傷眼嗎?眼科醫師給答案
極光活動最低可發生在磁緯45度的地區,因此,全球極光大爆發。過去要看極光,得到極高緯度的極地才能看見,但這次因為強烈磁暴事件,歐、美等不少低緯度地區都能看到極光。那看極光會傷眼嗎?眼科醫師給出這樣的答案。

善用數位工具 打造工作高效率
許多人的電腦或手機裡塞滿各式資料夾,資料胡亂儲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位科技日新月異,如果你是科技文盲,不知如何運用這些新工具,讓自己做事更省力,那未免太暴殄天物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