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149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6, 2013, 11:03:16 PM5/6/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中國新外長對日本可能更強硬

Posted: 06 May 2013 11:39 AM PDT


國密報》編譯 楊芬瑩

   20049月,命駐日使。王毅上任之後,發生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侵華史實、首相小泉纯一郎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讓中日關係跌進谷底,但他施展剛柔並濟的外交才能,在日本官方與民間的評價很,《朝日新聞》還稱他“相貌出眾,才華過人”。200610月,王毅功促成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訪問中國,以及隔年時任總理的溫寶訪問日本,中日關係安然破冰。20091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日本,能夠見到日本天皇明仁,據稱也王毅背後努力的結 
 
   王毅與日本、台灣都有不錯的關係,圖左為目前為台灣桃園縣長的吳志揚。

    20086月,王毅以黑馬之姿被任命為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接替當時已在任11年的陳雲林,讓外界十分意外。他雖是第一位來自外交系統的國台辦主任,外界也一度謠傳他無緣更上層樓晉升外交部長,但如今峰迴路轉,他再破慣例回鍋升任外交部長。

  他仕途生涯處理朝鮮與中日問題的經歷與成果,讓他成為外交部長的不二人選,同時顯示北京未來將更加重視東亞關係,中國前外長李肇星也認為他是非常適合的人選。對日友好的王毅上任,是否預告中日外交回,或北京打算冷處理、或擱置領土領海問題?

  外國媒體相信,中國立場不可能軟化。法新社引述日本《產經新聞》(Sankei Shimbun)的看法稱,王毅雖然能說流利日語、深諳日本國情、也與日本政治界多有接觸,但如此背景而讓他在中國政壇沾染上“同情日本”的色彩;不像剛卸任的外交部長楊潔篪,對日本的態度就明確多了,在釣魚島衝突上,楊潔篪屢次嚴辭示,中日領土爭端問題根源,是日本非法竊取中國領土。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也公開表達強硬立場稱:“中日關係說到底,就是日本能不能接受中國的發展壯大。如果日本能解決這個認知問題,其他問題都是有辦法處理的。”

  日本時事通信社(Jiji Press)引用日本外交消息人士的看法稱,為了避免外界“軟弱”的質疑,王毅可能會對日本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朝日新聞》評論:“中國新的外交人事布局,顯示習近平正仔細地評估中日關係。習近平的首要任務,是讓陷泥沼中日對話,並為中日高峰會排除障礙、鋪平道路。”
 
張志軍實戰經驗豐富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在317日發布人事命令:由原任外交部黨委書記、常務副部長張志軍接任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新主任循前例來自外交系統。原台辦主任王毅離職前夕暗示,國台辦主任訪台的時機“大體成熟”,預告張志軍可望任內訪台。

  王毅與記者告別餐敘時表示:過去中國衰弱,讓日本把台灣搶走,“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完全沒有一個外族可以任意侵入我們、小看我們。”台灣陸委會則回應:張志軍尚未表達來台意願;台方對兩岸所有正常互動,都抱持正面看法。 
  張志軍

   60歲的張志軍是江蘇人,16歲到黑龍江建設兵團工作,兩年後被保送到北京大學,1973年派往英國留學,1975年回國進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工作,除了1991年到1994年派駐英國使館擔任一等秘書,以及短暫任職山東省淄博市委副書記之外,張志軍的職業生涯主要都在中聯部發展,歷任大北歐局處長、副局長、研究室主任、局長,聯部副秘、副部長等職務,2009年調任外交部副部長,2012年升任外交部黨委書記、常務副部長。

  張志軍身形高瘦文質彬彬,沒有官架子,被外界歸類是精明幹練的務實型官員,雖無豐富涉台經驗,很重視與媒體的互動,但回應內容嚴守分際。20122月他曾公開回應美國參議員麦凯恩(John McCain),說“中國已改革開放逾30年”、“中國出現阿拉伯之春是幻想”。同年底張志軍針對中國公務船是否維持在釣魚島海域的例行巡航,他則回答:“我們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周邊,一個安寧的周邊,我們不會惹事,但是我們也絕不怕事。”循規蹈矩的性格可見一斑。

  台灣《蘋果日報》引用台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的分析稱,張志軍循王毅模式,從外交體系轉到對台工作,可避免大陸外交體系長期在國際場合排斥台灣的習慣,造成國際場合打壓台灣,將有利於對台工作。台灣《聯合報》則報導,近年六方會談與中日釣魚島爭議,外交部都由張志軍出面,算是外交部長熱門候選人,未來仕途看好。(《中國密報》第8)

習近平目前有三個問題需解決

Posted: 06 May 2013 04:43 PM PDT


明鏡月刊》記者柯宇倩

  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中國研究院20134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當日出席者包括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旅學人馮勝平、《鄧小平帝國30年》等書作者阮銘、《北京》主编胡平、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所研究員張艾枚、哥倫比亞學學者張博樹博士、“公民力量”(Initiatives for China)副主席韓連潮博士、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軍濤、政治評論家何岸泉、《世界日報》副總編輯魏碧洲、《重審林彪罪案》、《解放軍與文化大革命》等書作者丁凱文、《新史記》主編伐林、紐約律師李進進博士等等,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陳小平擔主持人。

  王軍濤首先批評馮勝平給習近平上書一種浪漫。當年搞民運時,他浪漫,後來挫傷了,現在對共產黨又浪漫起來。但唯獨他對人的本性,即人的惡劣性以及我們之所以需要憲政,就是因為人性之惡這一點他沒有思想準備。最後,他的思想脈絡肯定會是主張和諧的,民運要和諧,共產黨也要和諧,最後跳到專制上去,失望之後,再去等待一個專制君主駕臨。

  王軍濤認為,習近平目前有個問題需解決。這三個問題能不能解決,最後習近平在政治史上能不能留一個好名聲都是一個問題。

   首先,現在的中國各種問題叢生,根本不是什麼簡單的提“強國夢”,“三個自信”就能解決問題的。他的“三個自信”實際也把馮勝平的諫言路給堵死了。習近平提“中國夢”說明他還沒有正視中國目前的現實問題。而且,他想用迴避的方式來凝聚共識,忘記現實利益的意見分歧,習近平這是在玩鴕鳥政策。

  王軍濤

  其次,在中國面對的腐敗問題中,最難處理的是制度性腐敗,這樣的腐敗是和政經兩棲的紅色太子黨集團結合在一起的,而且,中國政治現在發展到了人類歷史上最爛的一種世襲制,中國古代狀元總理退休,他的兒子也得再考才能上,要跟平民去競爭,現在中國腐敗,即使搞到成克傑這一層,也只是反草根上位者,太子集團習近平動得了嗎?而且,這個集團還在制定規則,外國媒體揭露的八大家族,是合法在中國撈錢。

  最後一個問題是,是“反政治性”問題。民主政治就是在吵吵鬧鬧中形成一種秩序和更換。民運之間的污名化並沒有超出西方民主政治的範圍,習近平在說中國夢時,他是既無法面對黨內的各種派系鬥爭,也不能面對一旦準備民主化和憲政化時要面對的吵吵鬧鬧的局面。民主政治、憲政政治就是在吵吵鬧鬧中形成秩序,更換,它的生機和動力都在這。你要從事政治,就要做法這種準備,做好這種犧牲。


  王軍濤指出,習近平如這三個問題解決不好,絕對不可能帶領中國建設憲政和民主。

  王軍濤認為,國家轉型,第一步要通過政治風潮打開體制、撕裂統治集團,第二步才是圓桌會議。辛亥革命在打開體制這一點上非常成功,它的失敗發生在圓桌會議階段。將來中國共產黨要崩潰這一點,絲毫不用懷疑,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將來舉行圓桌會議時,各種政治力量是否能坐在一起談出新的協議。這一點上,王軍濤認為他沒有少信心。

  不過,王軍濤主張,中國要走向憲政民主,一定要搞民間運動。而民間運動的一個節點是,在打打鬧鬧的政治中,你能不能推進建設性事業,如果這一關過不去,民間運動也沒有希望。馮勝平先生就是在這個階段退出了民間運動。

  台灣證明黨內民主再到憲政行不通

  阮銘從台灣憲政化的歷史說明體制外壓力與當權者對民主化的影響。林獻堂和蔣渭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雖然沒有成功,但為台灣開展了一個基礎。國民黨戒嚴時,胡適、雷震等人辦了《自由中國》,但當《自由中國》開始要建黨時,雷震被捕入獄。
  

  阮銘

  《美麗島》雜誌的出現與之後的美麗島運動,雖遭到蔣經國的鎮壓,但在國際壓力下,並未對運動參與者判以最嚴厲的刑罰。江事件後,蔣經國已經沒法再照原本的辦法統治下去;1986928日,民進黨宣布成立。蔣經國明白已經無法下令抓人,必須想辦法讓反對黨合法化,因此所以才在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時,示要解除黨禁報禁,讓全世界都知道,這樣才讓台灣一步步走向開放。

  阮銘指出,馮勝平的信說,中共的第三個30年,習近平讓一部份人民主起來,這裡的問題是,屆時會不會有憲政?“憲政就是要有政黨競爭、要有反對黨,所以黨內民主再到憲政,至少在中國和台灣,歷史證明是行不通的,訓政是不可能到達憲政的,而是必須依靠非暴力的憲政運動,但開明的人也很重要,蔣經國就比較開明。”

  阮銘說,假定習近平是開明的人,一定要有運動的壓力,兩者加起來要大過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就像蔣經國開放後,要依靠民進黨繼續推動憲政民主運動,才能把反憲政運動的力量壓下去。所以非暴力不只指體制內,還指體制外,才能實現和平演變。(《明鏡月刊》第40期)

中共傳出正視中華民國聲音

Posted: 06 May 2013 10:07 AM PDT

《外參》記者柯宇倩/雖然兩岸關係在胡錦濤和馬英九上台後,不斷正向發展,但未來變數仍多。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中心主任、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在接受《外參》採訪時表示,即使北京將統一做為終極目標,兩岸關係又日趨密切,大陸和台灣都不能說接近統一了,不過最引他注意的地方是,有些中共學者開始認為,北京政府必須正視“中華民國”, 這似乎與北京的官方地位相對立。
 
引發美中開戰的因素已非台灣
 
曾經服務於美國國防部、國務院的卜睿哲,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長期研究亞洲,尤其是東亞事務。著書甚多的卜睿哲,2013年推出了新著《未知的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Uncharted Strait: The Future of China-Taiwan Relations),從台海兩岸的過去、兩岸政經情勢的穩定,一路評析到兩岸的未來發展,以及台灣、中國、美國在其中的角色。
 
卜睿哲在書中寫道,在民進黨8年的執政下,台灣民眾已經厭倦不確定性,他們也認為經濟可以更好。2008年的總統大選,馬英九輕易獲勝,北京與華府都恭賀馬英九,對其寄予樂觀,這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陳水扁政府態度的反作用。
 
1990年代中期,北京就認為台灣趨向建立支持法理獨立的動力上,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86年後,台灣民主化給予支持台獨人士在政治辯論的一席之地,民進黨將台灣獨立列為黨的目標之一,北京視陳水扁和李登輝追求秘密分離主義,因此解放軍加速現代化。
 
卜睿哲指出,1990年代到2000年代,兩岸發生了引發恐懼的事件,任一方都害怕另一方會挑戰自己的根本利益,大陸的最終目標是兩岸統一,但台灣正朝更開放的道路邁進,聲音更多源,台灣獨立的議題也能夠提出,因此雙方都懷疑對方的動機,同一時間,兩方又都朝自己的目標前進,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美國也表現出擔憂。卜睿哲說,美國認為在這種非常不信任的氣氛下,台灣與大陸可能會引發衝突,並將美國拖下水。當時的學者曾表示,台灣是唯一能引發美國和大陸開戰的因素,但現在台灣不再是因素之一了,如今最大的因素要屬朝鮮。
 
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訪問北京,與胡錦濤會面,雙方推出了聯合聲明,勾勒出一個“如果國民黨重新掌政,政策會如何改變”的道路,同一時間,馬英九的競選活動也啟動,向台灣民眾提出台灣未來要走的新方向藍圖,表明如何在維護台灣自由、尊嚴、安全、遠景的情況下,與中國交流,而非刺激中國。
 
馬英九上台後,台北與北京同意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半官方的談判。一開始,雙方都專注在比較簡單的議題上,如擴大兩岸包機直航,讓台灣商人可以週末回家、週間在大陸工作,並且增加大陸赴台觀光客人數,種種的舉措都進一步促進了雙方經濟關係的自由化。20106月北京和台北簽訂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迄今兩岸一共簽署了18項協議,除上述幾項外,還有“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兩岸海關合作協議”、 兩岸金融、農產品檢疫檢驗等。
 
2012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競選論述,是馬英九的政策只造福富人、傷害了台灣主權,但最終馬英九得票率高出蔡英文五個百分點,雖然不如2008年那樣輕易獲勝,但也不是在差距很小的情況下連任,國民黨在立法院折損席次,不過仍佔過半數。卜睿哲認為,馬英九獲勝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競選時把兩岸關係當成最主要的議題。馬英九指出,如果台灣民眾希望持續良好的兩岸關係,就應該將票投給他,否則對手上台,這個情況將不會持續。
 
卜睿哲在書中寫道,北京和華府對這樣的結果都鬆了一口氣,但是比他們觀點更重要的是,台灣民眾對馬英九的政治管理有正面的裁判。
 
卜睿哲說,如果評論過去五年的兩岸關係,可以用“訝異”(surprising)來形容,這裡的“訝異”是有正面意義的,不論對台灣、大陸、美國都是好事。
 
 
 
 
 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C. Bush
 

我们能責怪莊則棟對文革經歷“沒有反思”嗎?

Posted: 06 May 2013 06:59 AM PDT



《明鏡月刊》何與懷專稿



鮑蕙蕎提醒丈夫要和江青保持距離

  俗話說,知夫莫如妻。莊則棟當上了中共中央委員,又做到了部長級別的體委主任,但鮑蕙蕎憑著一個女人的直覺,對那些東西很不感興趣。她一再提醒丈夫,要和江青保持距離,千方百計要把丈夫拖到她的安全島上來,但莊則棟認為,跟著“第一夫人”,政治上安全。


http://i2.itc.cn/20130211/629_8f4e4103_66cc_1c6a_887d_539ca07c6ef5_1.jpg
鮑蕙蕎與莊則棟。


  在那個惡夢般的年月裡,他們常常爭執,鮑蕙蕎常常傷心流淚。政治上的悲劇導致了家庭生活的悲劇,裂痕最後難以彌合。妻子覺得丈夫不是搞政治的料,這倒是其次,她感到最可怕的,是丈夫這個人變了,她最珍視、最喜歡的東西在丈夫身上沒有了,而不喜歡的東西越來越多。從那時起,鮑蕙蕎和莊則棟之間就有了分歧,感情也逐漸產生了裂痕。鮑蕙蕎對那段日子這樣回憶道:

  【最初的那種幸福與甜蜜早已遠離了我。我突然想起我生第二個孩子斕斕的時刻。那時莊則棟已是體委主任,他被那群沒有人味的人綁上了戰車、捧上了天,自己還在飄飄然之中。在分娩前,他匆匆地對我說:“我還要去會見外賓,我先走了。”我一個人留在醫院,獨自忍受了分娩時的擔憂、恐懼和痛楚,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一個下午,遲遲不見他來,後來,他終於出現在產房裡。他背著手,不像在看自己的妻子,倒像一個大幹部在巡視工作,身後還跟著一位最能標誌首長身份的隨從。我實在感覺不到有半點溫暖。當年那個真誠、熱情、羞澀的青年,怎麼在他身上連點影子都沒有了呢?】

  十年“文革”,丈夫離她越來越遠。“文革”結束後,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為什麼一定要離婚呢?鮑蕙蕎說:

  “我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沒有離開他,是因為我的性格不允許自己那樣做,不是出於愛情,只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關於我的婚姻,我曾經在接受一家日本電視台採訪時,做過一個比喻:我的家庭是一隻小木船,在漩渦裡頭旋旋旋,最終雖然又旋出了水面,但船上的一切東西都和以前不一樣了,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位置。”

  這個比喻可能只有切身體會的人才會想出,可以感受得到鮑蕙蕎的無限惆悵。他們是在1959年維也納第七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認識的,當時大家都不到20歲。1961年,鮑蕙蕎在埃涅斯庫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在中國音樂界引起一陣的轟動;此時,莊則棟剛好第一次獲得世界乒乓球男子團體和單打的冠軍,一下子成為民族英雄和很多女孩子的偶像。1962年春節,在北京市委舉行的春節聯歡會上,兩人再次邂逅,其後正式確定戀愛關係。當年,他們的愛戀曾引起多少人羨慕啊。真是一對金童玉女!可是,文革之後,當年的青春純潔,錦繡年華,幸福嚮往,早已消逝得無蹤無影……
  
莊則棟對文革的這一段經歷“沒有反思”

  莊則棟弄到妻離子散,甚至差點以自殺了結自己尚還年輕的生命,他政治上的悲劇,家庭生活的悲劇,讓人不勝感嘆。但是,在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的這場所謂“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多少民眾受到慘無人道的迫害!比莊則棟更慘得多的悲劇千千萬萬,簡直無法計算!就說當時的中國乒乓隊,傅其芳、姜永寧、容國團等名將,莊則棟的教練和前輩,在文革中慘遭批鬥,蒙受種種羞辱、冤屈,短短幾個月內就相繼上吊自殺了。

  莊則棟說他要忘掉文革,不去想,更不會去寫,以拜佛取得內心的平靜。筆者作為一個同時代人,充分理解他的處境他的難處,但是,如果對他作更高的要求——他作為文革時期一個標誌性人物,是應該有更高要求的——那麼,他在歷史面前,似乎欠缺了什麼。不少人也有這個看法。例如,鳳凰衛視的著名主持人陳魯豫。她採訪過莊則棟三次,她個人的感覺是,莊則棟對文革的這一段經歷“沒有反思”。他覺得政治就是跟人,跟對人,就往下走;跟錯了,就倒霉。莊則棟給陳魯豫講過一件很具體的事,就是他特別敬重的大人物都可以隨波逐流,都可以根據需要去表態,他“也就無所謂了”。

  這就涉及到對文革的認識;涉及到對毛澤東的認識。今天有識之士都認為,文革是毛澤東極左路線不斷惡化的必然結果;文革是無法無天,是個人崇拜,是以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為最大特徵的毛澤東思想的登峰造極。至於江青和毛澤東的關係,江青在1980年公審時用了一句既形象生動又透徹準確的比喻已經說得很清楚:“我是毛主席的一條狗,他叫我咬誰我就咬誰。”
 
  http://i.imgur.com/NfSMNCS.jpg
  莊則棟寫給何與懷的题签。

  不過,行文至此,我突然感到,也許,我們還是不應該因為莊則棟欠缺文革反思而對他過於責怪。看看這幾年,薄熙來的“唱紅打黑”這種文革借屍還魂的把戲不是還受到許多官員和民眾熱捧嗎?今天即使在薄熙來經已暴露的罪行已屬天理難容的情況下,不是還是有人叫嚷“當官要學薄熙來”嗎?再進一步說,雖然30多年前就明言要“徹底否定文革”,但30多年來,文革卻一直是一個不能摸觸不能公開探討的“禁區”,這不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活中一樁很難自圓其說的咄咄怪事嗎?再看看今天的中國,不少明星、名人像莊則棟一樣,被挑選當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安排在政府部門從政,他們不管在“兩會”或在其它國內國際場合,經常是在簡單地重複官話,根本提不出自己的什麼見解。有一位被戲稱為“活化石”的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從1954年第一屆連任至今2013年第十二屆,而且以“當代表就是要聽黨的話”“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來標榜自己。這種天下罕見的類似的“奇跡”不是天天還在發生嗎?

  既然如此,要求莊則棟反思文革,又有多大意義呢?就讓我們以寬容體貼之心對待這位乒乓天才吧。莊則棟臨終前一天,當他急切盼望見到的大師兼好友范曾來到病榻前為他畫素描時,竟然出乎人意料之外堅持坐了起來,極力睜大雙眼,力求給人留下自己最佳狀態的形象。就讓我們記住他這種精神吧,就以范曾給他送來的題字紀念他:“小球推大球,斯人永不朽”!(《明鏡月刊》38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楊成武上將倒台,余立金、傅崇碧兩將軍跟著倒台

Posted: 06 May 2013 05:42 AM PDT



《新史記》丁凱文


余立金夾在楊成武和吳法憲之間的矛盾中,其倒台是必然的。對余立金的處理可說是“楊余傅”三人之中最重的。以什麽理由處理余立金呢?當然最好不過的就是所謂“叛徒”一案了。

處 理余立金事涉空軍,於是吳法憲在1968年3月23日淩晨被叫到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央會議,會議參加者有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陳伯達、康生、江青、張春 橋、姚文元、謝富治、葉群、汪東興。毛澤東說:“許世友的材料早就送到我這裡來了,說余立金是個叛徒。既然是這樣,那就逮捕起來,予以審查吧。”隨後周恩 來佈置中央警衛局副局長楊德中親自帶隊抓捕余立金。吳法憲覺得夜深人靜去抓余立金,動靜太大。周恩來對吳法憲說:“你想個辦法嘛!就說你要找他談話,把他 找到你家裡來好了,我交代楊德中帶警衛部隊在你家裡等,你負責要秘書通知余立金到你家裡來就行了。”(注80)由此,8341部隊順利地抓捕了余立金,甚 至還給余立金戴上了手銬,押解秦城監獄。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1/27/xinsrc_6b3ecaa5fbbc4c819f705c4bda9101ed.jpg
傅崇碧將軍

北 京衛戍區司令員傅崇碧的倒台則純屬“池魚之殃”。傅崇碧倒台緣於江青提出的所謂“衝擊釣魚台事件”。1968年3月2日,魯迅的夫人許廣平致信周恩來,說 存放在魯迅博物館的魯迅手稿在1967年春被戚本禹取走,不知下落如何,甚爲擔心,請求中央瞭解一下此事。戚本禹實際上是接受了江青和中央文革小組的之 命,在1967年1月從文化部檔案室取走魯迅手稿,並給文化部寫了收據,將魯迅手稿拿到中央文革保存,目的是爲了保護手稿不受損壞或遺失。(注81)周恩 來當著陳伯達的面,把此任務交給了楊成武,楊成武又將任務交待給傅崇碧。周恩來還提示楊成武去找已關押在秦城監獄的戚本禹。戚本禹交代說:“魯迅的手稿是 江青讓我們去取的,她說怕它丟失了,她可能知道放在什麽地方。你們還可以問問中央文革的工作人員韓書信,他也應該知道。”傅崇碧等人驅車返回北京向周恩來 匯報,恰好江青也在場。他們匯報說中央文革的韓書信知道手稿放在哪裡。傅崇碧問韓書信“魯迅的手稿存放在什麽地方”,韓說:“手稿是我跟著戚本禹取的,取 回來後交給了何先倫同志,至於放在什麽地方,我就不知道了。”傅崇碧等又找到何先倫,何說:“這件事,問中央文革保密員卜信榮,他是這件事的承辦人,就在 釣魚台裡面的中央文革保密室。”楊成武、傅崇碧經過一番尋找的結果是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中央文革。當傅崇碧驅車赴釣魚台中央文革辦事地點向江青匯報時,江青 竟然大發雷霆之怒,不僅無中生有地指責傅崇碧帶兵衝擊釣魚台,甚至用手指著中央文革的保密員卜信榮的鼻子吼道:“你不是毛主席的兵,是個大壞蛋,大大的壞 蛋!抓起來,抓起來!”(注82)可憐卜信榮竟然因爲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而身陷囹圄,成爲“文革”黑暗政治中一齣鬧劇的犧牲品。江青爲何對此事惱羞成怒? 原因無他,就是傅崇碧等人的尋找戳穿了江青搞的賊喊捉賊的鬼把戲,因而遷怒於具體操辦此事的傅崇碧。

在3月23日淩 晨召開的中央高層會議上,江青突然提出北京軍區和北京衛戍區兩個崗位很重要,傅崇碧與楊成武的又一直很密切,一直都在楊成武的直接指揮下工作,况且傅崇碧 還帶人衝過釣魚台,爲了防範,應該動一下爲好。對於江青的提議,毛澤東也點頭同意了。但毛澤東認爲北京軍區司令鄭維山就不要動了,但是要找他談一談,把問 題說清楚。(注83) 林彪想保護傅崇碧,决定讓他到瀋陽軍區任副司令,離開北京這塊是非之地。邱會作認爲:“但我覺得周恩來是另有考慮,周對傅崇碧並沒 有不好的印象,因爲傅是和楊成武關係密切的‘老華北’,掌握著北京要害部門,這個措施是預防性的,傅是無辜受委屈的。”(《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毛左抗议茅于轼长沙演讲 文革遗毒流氓行为?

Posted: 06 May 2013 05:22 AM PDT

毛左人士在长沙抗议 (博讯图片 )
毛左人士在长沙抗议

海彦

中国一些毛左人士近日在湖南长沙抗议,试图阻止著名自由派经济学家茅于轼在长沙举行公开演讲。不过,主办方在宣布取消演讲后,又临时改变地点,举行了演讲。

美国弗里德曼促进自由奖2012年得主、一向敢言的茅于轼原定5月4日受长沙熬吧读书会的邀请举行演讲。但是,一些左派人士赶到长沙举行抗议,试图围堵演讲。

这些毛左人士拉起写有“汉奸过街人人喊打”、“茅老贼祸国殃民”、“反毛泽东思想罪该万死”等橫幅在市区聚集,并挥舞毛泽东画像和“毛泽东思想万岁”的红旗。

一位熟知情况的长沙网友星期一向美国之音表示,这些毛左人士的做法很有文革时期和重庆唱红的味道,令人不解。

他说:“消息放出去的比较早,造成这些毛愤提早作了些部署,从河南、湖北和本省的岳阳,很多这样的毛愤来长沙,准备阻挠这次演讲。这也造成熬吧做出决定取消演讲。这因为也是受到许多方面的压力。由于这个被临时取消,所以许多人都感到很郁闷。经过组织者慎重商量,改变了地点,如期举行。”

*长沙警方被斥选择性执法*

据报道,长沙警方对这次毛左人士集会没有干预,警察甚至不曾露面,引起自由派人士和网民的不满,批评官方有明显的默许行为,是选择性执法。

这位参加了演讲的网友说,茅于轼的演讲非常理性,不过听众中也有不同意见者,但是大家是通过平和对话进行沟通。

他说:“参与讲座的这些听众都是相当理性的,也抱着一些问题来与茅于轼先生商榷,包括在当场听了茅先生讲的有不同意见或有疑惑的,当场向茅先生或其他学者谋求解决。都是在一个很理性、很学术化的环境下交流。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开放时代应当有的气魄。”

毛左派领军人物司马南在微博中称,“茅于轼湖南讲座,原本有地方支持\有警察保护\有粉丝起哄\有外媒策应\又有沈阳抓走质疑者的范例在先,但掂量再三,还是自己取消了。诅咒谩骂毛泽东巳成习性,被张维迎等尊为‘人生导师’的茅于轼, 可能犯了一个错误:把毛主席家乡当成‘右派原生态秀场’实属不智。”

茅于轼受到毛左分子的围剿已非首次。他2011年发表《把毛泽东还原成人》一文,批评毛泽东在位期间,大跃进饿死3000多万人,中共建政后因政治原因死亡达5000万人。茅于轼多次发表反毛言论,受到左派人士的嫉恨,被列入“十大汉奸”。

茅于轼星期一对美国之音表示,有不同看法和意见是正常的,可以进行辩论,但是污蔑对手、乱打棍子,是文革作风,是流氓行为。

他说:“我觉得这些人大部分吧,除了少数,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在哪儿。有点理性的人应该知道,你给我造谣、威胁我,到我家里来骚扰,这都是流氓行为。如果你的事业是符合正义的话,你用不着用流氓的办法嘛,损害你事业的正义性。”

长沙的网友表示,他对一些年轻人标榜信奉毛泽东思想感到不解,认为社会上仍有许多左派人物在误导年轻人,不让这些年轻了解文革的真相。

他说:“应该说文革的遗毒还是非常重的,如果这个国家不对文革进行真正的彻底的历史清算,把这个流毒从后代人的思想里剔除,由偏执的人还在做这种思想宣传,他们还是会受到毒害的。这些人他们的行为表现,打的横幅,所谓的政治主张,打的标语呀,都可以看出思想的极端偏颇。”

84岁的茅于轼说,许多人对现实的贫富悬殊不满,怀念毛泽东时代和他的思想,是幼稚的。

他说:“以为毛泽东能给大家带来好生活,这个完全错误了。我也感觉现在大陆对毛泽东的客观评价非常的迫切。”

中共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针对茅于轼5月4日长沙演讲被围堵,以及4月25日在沈阳的演讲被左派人士闹场事件,发表“做大众政治焦点,茅于轼的选择”的评论。

评论说,茅对政治做了些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的涉入。他的“铁杆”支持者和反对者都有很固定的圈子。前者是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西方一些精英人士。后者是被称为“左派”或“五毛”中的积极分子。

评论还说,中国舆论场上非常缺乏“政治辩论”的文明,往往争着争着就变成了斗争,无论左右都如此。

美国之音中文网


福克斯:德国企业在台湾看见商机

Posted: 06 May 2013 05:17 AM PDT

台湾虽与德国虽无外交关系,在经济上却紧密合作。在台德经济合作会议即将举行之际,德国之声就台湾经济状况与台德经济合作议题专访德国企业台湾委员会主席福克斯。

台湾在国际政治上是个局外人,其经济影响力却举足轻重:台湾并非联合国成员,碍于中国的关系,德国与其也并无外交关系,但德国和台湾间的经济关系相形之下则要紧密得多。

第13届台德经济合作会议将于5月7日在台北举行。德国企业台湾委员会主席福克斯(Michael Fuchs)将率领德国代表团与会。在他启程前往亚洲前,德国之声就台湾经济状况和当地市场对德国经济界的吸引力专访福克斯。

德国之声:从德国经济的角度而言,台湾具有何种吸引力?

福克斯:台湾是个经济发展极为强健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非常良好。而台湾也是通往中国的桥梁。许多台湾人在中国投资并在当地设厂,与台湾企业同赴中国并以此 种方式在当地发展非常合理。台湾人非常具有商业头脑,因此是正确的合作伙伴。我认为比起直接前往中国投资,与台湾共同合作更为安全。

台湾近期经济增长约为1%,颇令人失望。您估计景气低迷会持续更长时间吗?

 
德国企业台湾委员会主席福克斯
 
台湾当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就如同德国一样。因此我们无法像中国一样达到两位数的经济增速。但我预测台湾经济将会再次强势增长。在与去年增速同样放缓的中国再次密切合作之际,我们认为台湾景气增长将再度走高。

台湾极度依赖出口,这需要大规模推展自由贸易。但情况果真如此吗?德国在台是否遭遇任何障碍?

不,台湾人非常开诚布公。我们今年终于与台湾开始了"避免双重课税租税协定",相关谈判持续了逾十年之久。我相信,德国在台湾非常受到尊重。

在台湾的法律保障如何?贪腐是否是严重问题?

台湾拥有一个非常稳定的法律系统。在贪腐问题上也有相当大的进步,几乎已不存在此问题。他们在几年前开始制定了严格的专利法,甚至比德国的法规更严厉,而 且颇有成效。因为他们很清楚,必须以专利法保护自己的高科技产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展。当我多年前首次造访台湾时,情况完全不同。

台湾非常依赖进口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如石油和煤炭。如今台湾正致力推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德国企业是否能因此获益?

这点是肯定的。德国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建议,他们应该尽可能与台湾企业密切合作。台湾政府正推行可再生能源政策,特别是陆地和海上风力发电项目,这是德国企业的大好机会。我认为光伏产业的经济前景较小,因为多数的光伏板已非来自德国。如今多由中国进口或台湾自行生产。

台湾将自己定位为高科技产业据点,并在研究和发展上投入许多心力。这方面的合作前景如何?

台湾在高科技领域遥遥领先。全球生产的每两台笔记型电脑中,就有一台来自台湾。多数人不知道这项事实。另外也有在技术上非常超前的大型企业。我们不断提倡 双边合作,而德国企业台湾委员会也负责建立联系。我将会在辅仁大学举行演讲,主题是关于台德合作及双边发展机会。台湾人目前还未像我所期望的那般,在德国 大规模投资。我们在台湾的投资明显远超过台湾在德投资。

台湾特殊的政治情况是否会对共同经济合作造成影响?

起初的情况比现在困难许多。我仍清楚记得,当年必须从台北飞往香港后再进入中国,而且必须携带另一本护照,因为持盖有台湾签证章的护照无法通关进入中国。 如今情况已经大幅改善。现在有超过100个航班从台北飞往上海、北京、广东等地。我感觉到台湾和中国之间的合作有显著的提升。台湾总统马英九功不可没。

米歇尔·福克斯(Michael Fuchs)是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副主席。他于1949年出生于科布伦茨,1984年在香港设立了Impex Electronics的子公司。福克斯是德国亚太经济会员会理事兼德国企业台湾委员会主席。

采访记者: Christian Uhlig 编译:张筠青

责编:谢菲

德国之声中文网

巴以领导人同时访华 消息称两人难碰面

Posted: 06 May 2013 04:52 AM PDT

巴勒斯坦领袖阿巴斯抵达北京
巴勒斯坦领袖阿巴斯抵达北京


作者 法广

内塔尼亚胡将在周一(5月6号)展开他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据法新社消息,内塔尼亚胡将同中国领导人讨论经济合作议题,但在中东情势紧张的背景下,外界预期以色列也将和中国就叙利亚以及巴以和平进程等问题交换意见。此前,北京已表示愿意在重启巴以和谈上面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星期天抵达北京,开始他对中国的3天国事访问,也是他自2010年以来第二次访华。据新华社报道,5日上午9时20分,阿巴斯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专机楼。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及阿拉伯国家各国驻华使节到机场迎接。

阿巴斯是中国新领导层成立后迎接的首位中东地区国家领导人。出访前夕,阿巴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此次为期三天的中国之行,政治是首要问题。他将与中国领导人谈及在目前地区形势发生变化后的巴以局势、巴方面临的挑战,以及大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的作用。

阿巴斯此行另外一个广为外界关注的话题来自于宿敌以色列。在阿巴斯抵达北京后的第二天(5月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将抵达北京。两人在华同时出现,在外人看来颇有“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意味,但外交渠道的信息显示他们不会碰面。阿巴斯也表示,目前他并没有与内塔尼亚胡在中国会面的安排。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埃及总理车队遭袭击 总理本人未受伤

Posted: 06 May 2013 04:51 AM PDT

图为埃及伊斯兰份子5月2日在埃及安全委员会大楼门口点燃焰火以示抗议。
图为埃及伊斯兰份子5月2日在埃及安全委员会大楼门口点燃焰火以示抗议。


作者 法广

路透社开罗消息,埃及总理希沙姆•甘迪勒的车队周日在首都开罗遭到袭击,一名年轻男子及四名同伙被警方拘捕,甘迪勒本人未受伤。埃及当局称这起事件不含有政治动机。

埃及内政部在声明中称,当时这些男子正准备前往某地去解决争执,这时他们的车辆在开罗的住宅和商业区与总理的车队碰上,事发时为当地时间夜里11点。内政部称,当甘迪勒的保镖试图迫使该车辆远离车队时,其中一人朝他们的车辆开了两枪。警方随后追赶并抓捕了这五人。这起事件不含有“政治动机或其他目的”。声明还称,这五人的年龄在18-29岁之间。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再次遭遇食品丑闻打击

Posted: 06 May 2013 04:49 AM PDT

作者 流芳

周一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主题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法国总统奥朗德执政一周年以及周末左翼激进党-左翼阵线举行的示威活动。《解放报》在描述奥朗德迎来执政一周年时使用的标题是:孤独之人。该报指出:当选一周年之际,受到左、右两翼的指责,法国总统在民调中处于最低点。《巴黎人报》则刊出多位曾经支持过总统的知名人士的观点,配上的标题是:他们在一年之后对奥朗德的评价。关于左翼激进党在周末举行的大游行,《费加罗报》报道说:左翼阵线领导人要求过渡到第六共和。法共机关报《人道报》则指出:左翼阵线大游行取得圆满成功,队伍中不乏年轻的示威者。

今天多份日报从不同角度刊出与中国有关的报道

首先,《世界报》在国际新闻版页刊出该报驻上海记者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再次遭遇食品丑闻的打击。介绍了最近鼠肉、狐狸肉等肉食走私一案爆出后,中国警方逮捕了904名嫌犯的相关情况。这次行动于今年1月25日起展开,打击的对象是那些对肉类食品的造假者。共破获382起各类有毒有害肉制品犯罪重大案件,缴获非法产品2万多吨。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吴恒向《世界报》表示:其实,假羊肉问题自2006年起就已存在。同样的问题可能还会再次出现。最近两年来,没有发现大的变化。但是中国官方却认为:随着9百多名嫌犯的被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遭到沉重打击。《世界报》指出:但是,当局每年都在食品链中出现丑闻之后采取临时措施的做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打击行动并没有取得连续性。食品安全问题往往产生政治后果。根据中国媒体的几项调查,与住房价格和贫富差距问题一样,食品安全是受到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新一届总理李克强在3月17日举行的首次记者会上就作出承诺表示:将“严厉打击”食品走私,让那些“无耻的犯罪分子付出沉重的代价”。

《解放报》今天刊出该报特派深圳记者的一篇报道,介绍了中国电信龙头企业-华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雄心。报道指出,这家在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如今已在全球拥有15万名员工、22个研发中心,营业额更达3百50亿美元。不过,该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表示:这只是事情的开始。

《解放报》特派记者详悉报道了华为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指出:作为未来电信设备的头号企业,华为公司准备在高档手机领域与三星和苹果展开一决。该报同时刊出评论指出: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共产党中国用小红书淹没西方来传播毛主席思想。然后随着“一国两制”的口号,中国开始大量出口纺织和中国制造产品。如今,名为“人民”、实则“涡轮资本主义”的中国抛出高科技冠军来征服触摸式银屏世界。韩国三星将苹果挤出智能手机市场的梦想,最终可能由中国华为公司来实现。

另外,《经济回升报》在“企业和市场版页”报道了布鲁塞尔威胁将对中国太阳能板征税的消息。报道说:欧盟委员会本周可能提议对中国制造的太阳能板征收海关税。这一措施可能引发中国与欧盟之间最大的贸易冲突。

此外,《费加罗报》在社会新闻版页刊出一篇文章披露:面对中国的禽流感,法国卫生当局选择了不向公众沟通的方式。报道说:上周末,法国的医生工会组织通过电子邮件向6千5百多名医生发出通知,告诫他们:目前在中国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极具危险,因此一旦发现刚刚从中国归来的病患出现可疑病状,应立即紧急送院治疗。一些医生对卫生警告来自工会、而非政府当局感到惊讶和困惑。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习近平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

Posted: 06 May 2013 04:41 AM PDT

5月6日,习近平会晤来访的阿巴斯。
5月6日,习近平会晤来访的阿巴斯。

作者 法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在北京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中方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愿同巴方一道,传承和发展中巴友好合作。法新社报道说,阿巴斯的三天访问行程明天结束,这是习近平接任国家主席以来首度接待中东领导人的来访,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从今天起展开5天的对华访问,最后将在北京结束行程。

中国国营媒体说阿巴斯的来访是“国是访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访问是“正式访问”。中国传统上疏离中东事务,不过近年开始在外交上扮演更活跃角色。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為阿巴斯举行欢迎仪式。习近平告诉阿巴斯,他“始终坚持和平这一战略选择,领导巴勒斯坦人民在建国过程取得重要成就,在巴勒斯坦人民中和国际社会上赢得广泛支持”。阿巴斯说:“我欣赏中国现今在世界上的崇高地位。近年中国政府採用明智的政策,有效获取利益并避免伤害。”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新世紀》法治版消失 財新稱「正常調整」

Posted: 06 May 2013 04:30 AM PDT

2013年5月6日出版的財新《新世紀》周刊網絡版

BBC中文網記者發現,星期一(5月6日)出版的財新《新世紀》周刊中沒有了固定的「法治」版面。

不少中國媒體界人士當天發佈微博,披露有關《新世紀》周刊法治版被停刊的消息。

求證

BBC中文網當天打電話給《新世紀》周刊,求證法治版是否停刊,倘若如此,原因是什麼?

幾經周折,《新世紀》周刊客服部將記者的電話轉至品牌傳播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對BBC中文網說:「法治版內容還有,你可以看第36頁。」

該名工作人員說,最新一期的法治版內容「講的是互聯網企業如何在新的形勢下競爭」。

記者問:「你的意思是:法治版被停刊的消息是假消息嗎?」

對方回答模棱兩可,只是說「我們進行了版面的調整,根據編輯的需要,我們對板塊進行調整。以前沒有,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會這麼做。」

記者問:「這種調整指的是什麼?調整的前後有何區別?」

對方也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你自己去看吧。」

法治版內容

《新世紀》周刊是2010年由胡舒立領導的財新傳媒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共同經營。每周一齣版,全國發行,號稱「提供客觀及時的報道和深度專業的評論,樹立公信力和影響力,視推動中國的改革和市場經濟建設為己任。」

固定版麵包括金融、經濟、列傳、商業、文化、財新論衡、法治等,但周一齣版的最新一期沒有「法治」一欄。

上一期的法治欄目關注了《消費法》的修訂、官員奢靡之風的《為何管不住官員的嘴》、以及《中央「八項規定」引發的問責風》三篇文章。

周六(5月4日),自稱IT人的「丁丁的Twitter」稱:「財新《新世紀》周刊法治版因故無限期停刊。」

《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部副主任劉萬永評論:「大清早兒的聽到噩耗,某著名雜誌法治版陣亡了。」

上海「富敏榮律師」指出:「【世界新聞自由日】在世界新聞自由日停刊很有紀念意義。」

BBC中文網記者在財經《新世紀》周刊官方新浪微博以及該雜誌主要編輯人員的微博上均沒有發現對法治版消失的解釋。

目前在美國的廣東資深媒體人劉陽和沈穎夫婦在其聯名微博上稱《新世紀》周刊法治版「因報道一汽受重創」。

但BBC記者在該雜誌今年所有法治版報道中沒有發現有關一汽的內容。但是,其所在的財新網則有不少關於「一汽」的報道。

不少評論人士將《新世紀》周刊法治版的消失與《Lens雜誌》因報道遼寧馬三家勞教所虐待被勞教人員被指不符合事實遭取消刊號相提並論。

據媒體界人士透露,《Lens雜誌》正在尋找有刊號的機構,凖備繼續出版。

而該雜誌星期日在其官方微博宣佈「因故推遲一周左右上市」後又轉發微博,繼續招聘編輯和文字記者。

BBC中文網


白宮請願令朱令案成微博敏感話題

Posted: 06 May 2013 04:18 AM PDT

朱令成為敏感詞
「朱令」在新浪微博成為敏感詞


居美華人在白宮網站發起請願,要求調查和驅逐被懷疑對清華同學朱令投毒的孫維。

而就在有關請願出現在白宮網站的同一天,在中國境內受到政府緊密控制的互聯網空間裏,「朱令」一詞成為敏感詞。

由於上月上海復旦大學出現一名研究生被同學投毒導致死亡事件,發生在1990年代的北京清華大學朱令鉈中毒案再度成為網絡熱門話題。

清華大學化學系女生朱令1994年年底出現腹痛、脫髮、肌肉麻痺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狀,一度危殆。

經其高中同學通過互聯網向國外醫學專家求助,最終朱令被確診為鉈中毒。

警方認定朱令同寢室女生孫維為嫌疑人,但最終因缺乏確鑿證據結束調查。

而朱令則因救治不及時而導致神經系統受到嚴重損害,生活無法自理,智力、視覺以及語言能力都嚴重受損。

請願

近20年來,互聯網上關於朱令案曾多次出現討論熱潮,有說法稱孫維家族有政治背景因此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但這一說法無法得到證實。

5月3日在白宮官方網站We the People請願專頁出現由居美華人發起的呼籲美國當局調查和驅逐孫維的請願。

請願稱孫維在朱令案結束調查後改換姓名並通過婚姻欺詐進入美國。

請願呼籲美國為保護公民安全將其驅逐出境。

截止星期一(5月6日)格林威治標凖時間凌晨3時,已經有超過7.8萬人聯署這一請願,而根據白宮的承諾,只要請願人數超過10萬人當局就會將有關話題列入議事日程。

與此同時在中國互聯網上,「朱令」、「孫維」以及「鉈中毒」等均已被列為敏感詞。

BBC中文網

上海维族妇女抗议面临遣返 六人被拘热比娅吁国际关注

Posted: 06 May 2013 04:09 AM PDT

m0505-qlp.jpg
图片:5月4日,一批维吾尔族妇女在上海一清真寺前请愿,抗议政府歧视政策。(世维会提供/首发)

近百名新疆维吾尔人星期六在上海一座清真寺外集会抗议,现场图片显示,请愿者手举要求“国家主席习近平关注百姓“的白色纸牌,其中包括妇女、孕妇及儿童。海外维吾尔组织告诉本台,当局计划遣返维吾尔人,引发强烈不满,抗议者以妇女为主,国保抓走六人。维吾尔民族领袖热比娅透过本台呼吁国际社会敦促中国,尊重和平集会者的言论自由及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总部在德国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周六晚间告诉本台,当天上午在上海的维吾尔人集会,抗议中国的歧视政策及强制遣返维吾尔人。世维会发言人迪里夏提对记者说,自十天前,新疆巴楚发生维吾尔人与当局抗争,遭镇压之后,当局增加了对维吾尔人的妖魔化宣传,在上海的维吾尔人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歧视,触发了这次抗议:“据当地反馈的信息,上海政府要采取强制措施,准备遣返在当地经商的维吾尔人,致使他们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今天在上海有以妇女为主的近百名维吾尔人抗议中国的歧视政策和强制遣返”。

现场图片显示,一批身着维吾尔服饰的妇女及儿童,手举写有“习近平主席,关心关心百姓”的白色纸片,聚集在街道中央,还有不少人围观,现场未见穿制服的公安。

迪里夏提说,被国保抓走的请愿者至少有六人,目前情况不明:“至少有六人现在被上海的国保大队扣押,具体不清楚抓他们的国保属于哪个区”。

上海维人证实抗议事件

记者星期天致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上海办事处,接线员告之,因为周六和周日均是假期,无法联系到工作人员。

徐汇区一家穆斯林餐厅的维族人周日对记者证实有维族人请愿。

记者:听说昨天有维吾尔族妇女请愿,是吗?

回答:对。

记者:上海要遣返经商的维吾尔人,有没有听说过?

回答:那个我不知道。

记者:听说抓了六个维吾尔人,听说过吗?

回答:没有(听说)。

六人清真寺前被抓

而另一家维吾尔餐厅的维族男子告诉记者,请愿发生在当地的一座清真寺前,而且有人被抓。

记者:昨天听说有维吾尔族妇女向市政府抗议,说要遣返维吾尔商人?

回答:在那个清真寺的前面。

记者:听说昨天抓了六个人?

回答:抓了,抓了,抓了。

记者:抓了几个人?

回答:抓了......

对方试图进一步说明情况时,电话突然中断。记者再次致电时,接听电话的是一位自称维吾尔族的女子。她说:“不好意思,这个跟我们店没有关系,我也没听说过这件事,我们昨天一整天都在店里上班,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早前发生的新疆喀什巴楚县“4.23”事件,共造成27人死亡,当局定性为“暴力恐怖案件”,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没有将矛头指向境外组织。

热比娅呼吁国际社会关注

迪里夏提说,世维会主席热比娅•卡德尔,周六获悉请愿者遭公安拘捕后,发出呼吁:”维吾尔民族运动领袖热比娅•卡德尔女士发出呼吁国际社会关注维吾尔人在中国大陆受到歧视的状况,同时也敦促北京尊重维吾尔人集会、结社的权利,并且对于抗争走上街头的维吾尔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侵害,表示极度担忧。因此,热比娅女士通过自由亚洲电台独家呼吁,呼吁国际社会向中国发出直接的信息,停止对维吾尔人的歧视,并且保护他们的安全“。

迪里夏提同时警告当局:“中国在上海如果不改保障维吾尔人示威游行,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抗争出现,我们极度担忧“。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


《貪官巨商的幕後大佬》

Posted: 06 May 2013 03:55 AM PDT



內容提要:

登基開始,習近平就把反腐當作繡球拋向空中,吸引了不少光棍眼球,似乎也讓對權貴腐敗恨得咬牙切齒但完全無能為力的百姓,再次燃燒了某種希望。總理李克強和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也發出一系列反腐的豪言壯語。引發不少喝彩,也引來不少懷疑。但無論是喝彩的,還是懷疑的,每一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問號:新領導班子反腐能走多遠?

胡溫當年也發出不少反腐的豪言壯語,也推出不少反腐大動作,但他們並沒有走多遠。事實上,胡錦濤先前在十八大即將離任之際,稱反腐成為人民極度擔憂的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亡黨亡國。這就等於公開承認,中共反腐在他任內,已經失敗。

必須承認,當年胡溫在反腐方面頗有雄心。但是為什麼在他們執政的“黃金十年”,中共腐敗會越演越烈,以至於到了2012年,竟然成為黨內最嚴重問題,甚至接近亡黨亡國的邊緣?和胡溫反腐相比,習李反腐面臨的形勢與難題要複雜得多,胡溫既然失敗,習李會不會重蹈覆轍?習李反腐到底能走多遠?對其真正掣肘的是什麽?


《貪官巨商的幕後大佬》訂閱連結:

【哈耶出版社】(電子書)  專頁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曝勞教所黑幕 雜誌暫被停刊

Posted: 06 May 2013 03:54 AM PDT

(中央社台北6日電)4月間報導「走出馬三家」勞教所內幕的中國大陸雜誌「Lens視覺」,5日在官方微博表示,5月號「因故」延後約1星期出刊。外媒則認為,「Lens視覺」被暫時停刊。

「走出馬三家」報導遼寧省馬三家女子勞動教養所女性勞教人員遭到虐待的狀況,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都報導,「Lens視覺」被暫時停刊。

「Lens視覺」5日官方微博公布訊息,「5月號因故推遲1週左右上市,內容誠意依舊。『即使是一道最微弱的光,我們也要將它灑向需要溫暖的生活……』。」

遼寧省當局4月19日宣稱,經調查發現,「走出馬三家」報導內容嚴重失實。新華網和法制網也引述遼寧調查組的結論說,「『走出馬三家』一文歪曲事實,大量使用境外『法輪功』媒體惡意攻擊的用語。」

對於大陸官方與官媒的指控,撰寫「走出馬三家」記者袁凌在個人新浪微博突然遭註銷前,曾強烈反擊。

袁凌要求遼寧勞教所採取法律行動,雙方就有機會當庭對質,「若我果然造謠污蔑,盡可追究刑責。若報導屬實,也請法庭追究教養所虐待者以及包庇的司法廳官員刑責。」

此外,袁凌還要求公開調查組成員名單,追究法制網記者霍仕明及新華網的誹謗責任,「向本人賠禮道歉,消除惡劣影響。」

據介紹,「Lens視覺」隸屬財訊傳媒,是一本「深度關注社會、文化、歷史和生活方式的影像新聞雜誌」。而袁凌任職於新京報期間,曾撰文「十問三峽」,質疑三峽大壩的工程建設,在大陸媒體圈中屬敢言人物。1020506

南韓:不因北韓譴責而中斷軍演

Posted: 06 May 2013 03:52 AM PDT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6日專電)南韓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不會因北韓的譴責而中斷韓美聯合軍演。他強調,韓美聯合軍演是應對北韓挑釁的防禦性演習。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引述金珉奭談話表示,1978年韓美聯合司令部創建以來,韓美聯合軍演每年都要進行幾次,而北韓突然將這項軍演視為譴責的對象,並要求中斷,令人難以接受。

金珉奭強調,不訓練的部隊,就是毫無意義的部隊。在韓美聯合司令部和南韓軍隊存在的情況下,南韓必將繼續保持訓練。

金珉奭表示,開城工業園區是在政治與經濟分離的原則下推動的項目,北韓將開城問題與聯合軍演掛鉤,並要求終止軍演,這是不合理的要求。

報導指出,關於近日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已進入第7艦隊作戰區域一事,金珉奭說,美核動力航空母艦每年此時都要前來南韓,而韓美正好利用這個機會進行訓練。日程和計畫確定後,將予以公布。

據報導,韓美軍當局從今天起在西海(黃海)開始進行由美國核動力潛艇參與的反潛演習。軍方相關人士表示,從今天起至10日,將在西海地區實施勘探、追蹤、打擊敵方潛艇的非公開韓美聯合反潛訓練。

南韓軍方消息人士還說,此次演習是為應對敵方潛艇的侵入,每年實施的例行演習。

預計在反潛演習結束後,在東海(日本海)與南海地區將進行由「尼米茲號」(9.7萬噸級)參加的演習。 1020506


全球首支3D列印槍 成功試射

Posted: 06 May 2013 03:47 AM PDT

(中央社台北6日電)全世界第一把使用3D列印技術製作的槍枝成功在美國試射,顯示使用3D列印機便能製造槍枝。開創這個技術的團體計畫把製作藍圖傳上網,分享擁槍人士,遭到反槍枝團體批評。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指出,Defense Distributed團體花費一年時間製造這支槍枝,4日成功在美國德州南方一個靶場試射成功。

Defense Distributed負責人是目前仍就讀德州大學、25歲法律系學生威爾森(Cody Wilson)。他說:「我想很多人一點也不認為這可成功。」

自稱是「秘密無政府主義者」的威爾森說,他計畫分享槍枝的設計,是為了「自由」。

他對BBC說:「有人需要槍,這就是了。全世界許多國家說你不能擁有武器,而這再也不是真的了。」

「我所見的世界,發展出來的科技告訴你,你可大致擁有你想要的,再也不必由政客來決定。」

創造3D列印技術的概念是:當列印機越來越便宜,消費者將不必到商店買東西,在家下載設計圖,便可印出物件。3D列印技術被譽為製造業的未來。

3D列印科技是以一層一層塑膠堆疊起材料,建構複合固體物品。製造3D列印槍枝,先列印出以ABS塑膠製成的獨立元件,再進行組裝。槍枝全身僅撞針以金屬製成。

那把手槍是使用在eBay拍賣網上價格8000美元(約新台幣24萬元)的3D列印機製成的。

根據BBC,歐洲警政署(EUROPOL)說,正密切留意3D列印槍枝的發展。

歐洲警政署網路犯罪中心的班茲(Victoria Baines)說,目前犯罪分子較可能透過傳統管道取得武器。但是隨著時間演進,此技術如越來越容易使用,成本效應提高後,可能會出現這類風險。1020506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5日)

Posted: 05 May 2013 09:04 PM PDT


2013年5月5日《明镜郵報》

Posted: 05 May 2013 09:04 PM PDT

2013年5月5日《歷史日報》

Posted: 05 May 2013 09:02 PM PDT

傳奧步灌票保政權 大馬執政黨席次過半

Posted: 05 May 2013 08:35 PM PDT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中)與國陣其他領袖四日在彭亨州出席造勢大會。


安華怒斥:到處是幽靈選民

陳家齊╱綜合報導

馬來西亞昨進行空前激烈的國會大選,投票率高達8成,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已執政半世紀的國民陣線聯盟取得過半席次,再度保住政權。但選舉期間舞弊傳言不絕於耳,反對黨指控有外勞被動員充當人頭選民,為防止重複投票而塗在食指上的墨水據傳也可輕易洗掉。

由59歲總理納吉(Najib Razak)領導的「國民陣線聯盟」(簡稱國陣),自從馬來西亞獨立以來已連續贏得12次大選,執政56年。納吉推動大馬近年的高速經濟成長,去年增長率達4.4%,但貧富差距也隨之擴大。而由65歲前副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領導的人民聯盟(簡稱民聯),則提出改革、清廉的口號,吸引大多數年輕選民的支持。

投票率8成創新高

本次大選將選出222席國會議員,以及地方議會的505席議員。投票在昨下午5時結束,馬來西亞選委會公布,到今日凌晨1時,國陣在國會大贏112席已經過半,民聯僅獲58席。

馬來西亞選委會表示,這次的投票率估計高達80%,投票人數逾1000萬創新高,四分之一是首投族。昨天馬來西亞部分地區雖下起大雨,民眾仍大排長龍前往投票。

墨水竟可輕易洗掉

領導反對陣營的安華,選後立刻上推特與臉書發文說:「民聯已經勝利了。我們呼籲巫統(執政聯盟最大黨)與選委會別想操控選舉結果。」顯示反對黨如果敗選,安華可能要求重新驗票。

在吉隆坡近郊投票的31歲電腦工程師夏非說:「我想看到一些改變。我認為反對黨很有機會勝選,我只擔心選舉作弊。」初次投票的銀行業者林先生說:「我父母差不多每次大選都投執政聯盟票,這次他們卻投反對派票,人是會變的。」

安華拒絕承認敗選,昨晚在記者會上指控,到處都出現「幽靈選民」,並出示選舉舞弊的證據,執政黨包機、包車派出多達4萬人的「可疑選民」到選情緊繃的選區當投票部隊,許多人根本是外勞。

在野聯盟中的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說,他投票後發現手指上的墨水可以輕易洗掉。選委會則聲稱,墨水可以洗掉不是問題,因為投票要看身分證。

在野席次可望破百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仁指出,執政黨擁有媒體與商業上的資源壟斷優勢,選前對低收入家庭發放約1萬元台幣的補助金,還宣布將對120萬軍公教調薪;執政黨還動員馬來西亞航空等運輸業協助支持者回鄉投票,使得反對黨難以突破執政障礙。此外,今年初的菲律賓「蘇祿軍」入侵馬來西亞沙巴事件,納吉斷然強力鎮壓,也替他贏得民心。不過,反對黨應有機會在222席國會議員中「破百」,不至於選得比5年前糟糕。

馬來西亞選舉關鍵議題

◆經濟
◎執政聯盟:主打軍、警、公務員加薪,補助低收入戶,吸引外資
.在野聯盟:以檳城執政4年投資加倍為號召,還要降低人民生活花費

◆貪腐
朝野都宣稱反貪腐,在野聯盟強調改革,政府人事透明化

◆種族
◎執政聯盟:喊出「一個馬來西亞」呼籲族群團結
.在野聯盟:要開放社會,打破過去馬來裔在就業、就學等方面優勢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台灣   蘋果日報


前校長:北大也培養賣豬的 中文系狀元改揮屠刀 獲肯定

Posted: 05 May 2013 08:21 PM PDT


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陸步軒,得到前校長的肯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北京大學前校長許智宏前天表示,北大不僅要培養政治家、科學家,還要培養各行各業的菁英,像是賣豬肉的北大校友陸步軒。許智宏說,不管做什麼職業,只要在各行各業裡做到最好,同樣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這一生也就有了意義。

許智宏前天在加拿大多倫多市的北大校友會上,分享了陸步軒賣豬肉及另名畢業生陳生投入養豬業的創業歷程,勉勵北大校友。陸步軒1985年以西安市長安區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大中文系,畢業後經營豬肉買賣,成為中國最有名的「屠夫」;陳生1984年畢業於北大經濟系,現為廣東最大豬肉連鎖店「壹號土豬」的創始人,身家超過40億元人民幣(約193億元台幣)。

有人因此賺破億

許智宏的發言引發網友討論,贊同者認為「把豬養好、賣好了,也是不簡單的事情!」但也有網友痛罵:「純粹馬後砲不要臉,學生變成什麼就說培養什麼,難道該學生選修的是豬肉專業?學生中萬一出了貪官強姦犯,學校又該有什麼說辭?」

陳生曾說,北大校友賣豬肉並不是在宣揚「讀書無用論」,但北大給了他寬容的環境,讓他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書,聽各種觀點的講座,「創業正是需要立體的知識結構。」他強調,「演員不只有漂亮的,還有趙本山、潘長江那種長得不好看的,我們就是北大的丑角。我們沒自殺、沒跳樓、沒出國,我們是正面的。」

碩士生賣烤魷魚

名校學生選擇「另類」職業的例子並不罕見,去年12月1日,台灣政治大學博士班肄業的宋耿郎在台中豐原區賣雞排,引發媒體關注;上月30日,陝西省西安郵電大學2名碩士班研究生和1名即將入學的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班研究生,合夥在西安街頭賣起烤魷魚。

台灣   蘋果日報

張德江的大躍進

Posted: 05 May 2013 07:46 PM PDT


七巨頭終亮相,明鏡獨領風騷(5)

《外參》特約記者 程恭羲


張德江曾排在李克強之前

儘管明鏡十八大報導與分析小組對七常委的預報,已被全部印證,但在明鏡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局常委之爭》和《政治局》兩書中,對七常委的排序出現過疑問,也在書中給出了解釋。

在10月16日《政治局黨委之爭》書稿完成後,何頻曾與筆者和明鏡十八大報導與分析小組一起討論了李克強與張德江的排名順序。何頻當時指出,張德江和李克強,誰排第二,還有疑問。傳統上,張德江應該排在第二,但由於李克強比張德江早一屆入常,李有理由排在張之前。

兩本書對張德江的排名為什麽一下子靠前給出這樣的解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在政治局常委的排名提高,是從李鵬擔任人大委員長開始的,而下一屆政治局常委的排名想改變這個既成事實的順序,恐怕也不太容易。但把張德江排在第二位,排在李克強之前,並不能說明張的實權增加了,也不意味著“習李體制”變成了“習張體制”,或“習張李體制”。

何況,早前並不被黨內外人士看好的張德江,之所以最終能夠晉升為十八大政治局常委,正如明鏡十八大報導與分析小組所給出的結論:他是薄熙來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我們曾在薄熙來落馬後就强調說,被視為江派人馬的張德江,要是當上人大委員長,對張而言則是一次很大的躍進,因為這樣的人事佈局,在中共政壇上並不是沒有先例可循的,曾經主管工業的副總理吳邦國,就當上了人大委員長。若是參照吳邦國的模式,那麽,張德江當人大委員長的可能還是比較高的。

儘管2011年發生的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讓張德江焦頭爛額,名聲掃地,仕途也不被外界看好,但後來隨著動車追尾事故主要責任人被抓或被問責,减輕了張德江的壓力。在薄熙來出事和重慶事件發生後,壓根不被看好的張德江却被調往重慶收拾亂局,一下子被推上最敏感的政治前綫,令其仕途一片光明,令外界更加看好,他能在十八大更上一層樓,升任人大委員長。

此外,張德江已經擔任兩届政治局委員,既有老資格,又有政治影響力,提升爲常委的機會很大。張德江是徹底的江系人馬,飛黃騰達於江時代。張德江深得江澤民喜歡,被江從吉林、浙江、廣東一路護送到十六大政治局委員的職位,十七大更是擔任副總理之職。張德江是江澤民佈局後江時代的重要棋子,所以,江定會力促他升上常委之位。

領導中國的新七巨頭。
王岐山排名的變化
在明鏡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局常委之爭》和《政治局》兩書中,王岐山的排名都處於最後一位,但十八屆一中全會後,新常委亮相時,這位被寄予厚望的“救火隊長”卻走在了張高麗的前面。

在十八大常委候選人中,王岐山的能力是受質疑最少的一位,其工作能力一直得到公認。但王並沒有因此就顯示出强勢的一面,在溫家寶的政府內閣班子中,王一直刻意低調,不僅很好地配合和維護了溫家寶的形象和權威,還特別注意維護李克强的形象,顯示出非常成熟的政治家風格。

《政治局常委之爭》一書指出,關於王岐山的未來安排,還有一種值得重視的說法,那就是讓他扮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角色,這比安排他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更有資格進入新一届常委,而且,還有可能地位劇升爲“三甲”之一。

隨後又傳出王岐山將擔任政協主席,將在新一屆政治局常委中的排名至少提高一到二位。然而排名是提高了,但實際權力卻減弱了,用北京政治觀察家的話說,“滿身武功的王岐山,到了政協就等於廢了自己武功,即使他再有能力,武功再高強,最後還是落個無用武之地。”

這就是當今中國政治的真實寫照。如果王岐山當初學會夾著尾巴作人,那麽,在最能發揮他個人能力和才華的國務院這個大舞台,肯定能有更大的一番作為。然而,性格決定了命運,而命運卻經常會捉弄像王岐山這樣的人。

直到《政治局常委之爭》書稿截稿時,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旗下的《中國密報》獨家披露了王岐山入常後的新職務——主掌中紀委。此外,王岐山在十八大常委中的排名,也由早前的第五位排在了張高麗的後面,位居最後。據《中國密報》報導,早前被認為不當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就有望出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或者擔任全國政協主席的王岐山,將成為下屆中紀委書記,這一變化令外界感到意外。

雖然在七常委中王岐山名列最後,但由他主掌中紀委,卻使這個平淡的中共第十八屆政治局常委會,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甚至還讓人有些許的政治期待。

因為由於王岐山變化無常,作風強硬,由他擔任中紀委書記比擔任政協主席還要有戲。雖然中紀委書記在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七位,但實際上,中紀委書記的權力要排在第三位,總書記是管人的,總理是管錢的,中紀委書記是專門給別人摘帽子的。

但由王岐山來給那些違法亂紀的高官們摘帽子,肯定要比早前被看好的將主掌中紀委的李源潮更有好戲可看。
張高麗與王岐山交換“位置”
王岐山的人脉關係,也决定著他的政治未來。在十八大常委中,還沒有一個人像王岐山這樣,與中共幕僚智庫、中國精英知識分子、中國財經界的頂尖專家、掌管國企的老總們,都保持長期的密切的個人關係,如果再加上他的張揚的個性,可以預期,當上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或是未來收拾中國亂局和殘局的重要候選人之一。

但王岐山出任中紀委書記,一些市場參與者可能就會失望。儘管這會讓他承擔帶頭打擊黨內腐敗的任務,但這些市場參與者希望他負責新一屆政府的金融體制改革。

有評論稱,外界沒預料到王岐山會失意於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一職,轉到反腐敗的黨務工作。有此巨變,主要是各方面鬥爭的結果。王岐山的工作作風與朱鎔基相似,雷厲風行,咄咄逼人,如果出任分管財經的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勢必對李克強形成巨大的掣肘,甚至會架空對方。

眾所周知,朱鎔基擔任總理之後,培養了大批財經界人才。《東方日報》解讀說,作為心腹親信的王岐山,接受了朱鎔基的原套人馬,現任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以及四大國有銀行的主管,絕大部分由他一手提拔重用,其他人根本無法插手。如果王岐山出任常務副總理,相當於把持了半個國務院,李克強這個總理將徒有虛名。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極有機會出任常務副總理一職。張高麗係福建晉江人,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系,擔任過茂名石化總經理以及廣東省計委主任一職,之後,長期從事黨務工作與封疆大吏,與財經界交集不多。他的勝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是江派人馬,是江澤民一手提拔起來的;二是他與習近平關係密切。

張高麗當年主政深圳,對在當地休養的習仲勳一家照顧有加,深受習家感激,而且,張高麗與習近平都與福建有淵源,有不少共同語言,習近平私下還尊稱他為大哥。張高麗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相當於替習近平看住了國務院,進一步增強了習近平的掌控力。

正因為上述因素,王岐山才不得不轉換政治跑道,幹起反腐倡廉工作,中國財經界也因此將大換血。原來朱鎔基時代留下的人馬,以及王岐山重用的金融人才,都將面臨退轉留換的問題,而張高麗的嫡系將獲得提升,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天津市委副書記何立峰,他曾擔任過廈門財政局局長,在習近平任職廈門期間,兩人亦是好友。

事實上,金融界對此次換血早就有預聞,中國股市在十八大期間跌跌不休,起伏不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財經界人事更迭的不安。(《外參》)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明鏡新聞網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7, 2013, 11:03:45 PM5/7/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政治干預斷不了 冤假錯案知多少

Posted: 07 May 2013 06:27 PM PDT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日前表示,內地冤假錯案往往是法官奉命行事、放棄原則或者是工作馬虎失職的結果。這點破了中國司法不公的關鍵因素,就是政治干預太多。

中國近年來不斷揭露冤假錯案,從河南趙作海殺人案,到浙江張氏叔姪強姦案,再到河北趙艷錦殺人案,宗宗轟動海內外,一些人被屈打成招,無辜坐了多年冤獄,甚至乾脆被處以極刑,死不瞑目。比如河北聶樹斌因為故意殺人、強姦婦女被控殺人罪,於一九九五年被槍斃。十年之後,真兇王書金被抓獲,並指認當時的作案現場。不過,聶樹斌早已含冤離世,姍姍來遲的司法正義未能挽救他無辜斷送的性命。

中國不少冤假錯案,很多時候是政治干預的結果。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長張軍曾經強調,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既要講法治也要講政治,法官既要養成法律思維,更要培育政治智慧」,言下之意是法官不僅要依法審案,更重要是聽黨的話,從政治需要出發,而不是以公平正義為起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書記斷案、批條子審案便成為中國司法常態,法官的自主權被剝奪,書記、省長們卻佔據了審判台。

守護權貴 迫害百姓

在具體的司法判案過程中,很多官員以「講政治」為幌子,強令司法部門做違法的勾當,法官沒有成為公平正義的守護者,反而成為無辜百姓的迫害者。事實上,所謂講政治,其實就是講利益、講政績,這在近年常見的拆遷問題上尤為突出。

內地許多開發商與政府官員關係千絲萬縷,有些開發商甚至就是公子衙內,他們在拆遷遇到百姓抵抗時,往往一紙狀令告到法院,法院便判釘子戶違法,出動城管、公安替開發商保駕護航,導致矛盾激化,很多釘子戶被迫以死抗爭。

再比如,珠三角基層因為村官腐敗,民眾群起抗議,但這些腐敗村官用錢逐層收買上級官員,誣稱這些抗議群眾「破壞社會穩定」,甚至「被海外敵對勢力操縱」。在這頂大帽子下,司法部門從「講政治」出發斷案,自然造成數之不盡的冤假錯案。

「講政治」是一個筐,甚麼需要往裏裝。很多官員心中的講政治,並不是鞏固政權,維護穩定,而是講利益、講關係、講特權。近期轟動海內外的朱令案便是典型,這位才貌雙全的清華女生被人投毒,終身殘廢;嫌犯則是門庭高貴,祖父是能源界泰斗,伯父曾是國家領導人,擔任過北京市副市長,在中國官場是風雲人物。這宗案不了了之,至今沒有定案,外界就懷疑背後有政治干預、特權庇護。

第五代要求讓老百姓在每一宗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存在,當局何不公開審理朱令案以及溫家寶家族的二十七億美元財富案,讓真相大白於天下,重新取信於民呢?

太陽報


耍特權不顧場合 抖威風不計後果

Posted: 07 May 2013 05:59 PM PDT

內地公僕耍特權抖威風已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近日,香港航空一班由貴州首府貴陽起飛的班機準備啟航之際,一名女武警走進機艙聲稱要為領導補買好煙再送上機,要求機組人員延遲起飛。如此荒唐的要求被嚴拒,這名霸氣女武警居然「發爛渣」,指摘機組人員「有無搞錯」。

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尤其今次事件正處於第五代從嚴治軍、大力整肅軍紀的風口浪尖,這名女武警居然明目張膽地觸犯中央軍令,挑戰習近平的權威,更顯得非同尋常,到底是甚麼樣的官員在幕後為其撐腰?這名武警又是經歷多少耍特權抖威風的事件,才會養成如此囂張的個性?相信不久就會有網民將其「人肉」抖出來。

這件事說明,第五代從嚴治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根本無法落實到基層,變成各級軍官的自覺行動,那些我行我素的軍官口頭上與第五代保持一致,行動上仍然與過去一樣,並沒有絲毫改變。早前的解放軍軍牌改革,外界抱以巨大期望,但隨後發現,那些豪華軍車牌照掛車照跑,讓各界大失所望。

享受在前 吃苦在後

當局不斷號召官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為人民服務,但事實上,現在的公僕卻是享受在前、吃苦在後,人民為他們服務。耍特權已成習慣,原本不正常的事也變正常了。比如,浙江寧波機場曾發生一宗航班嚴重延誤事件,事後發現應後起飛的航班卻因一位「重量級領導」的登機而未按「先來後到」的原則提前起飛了。原來,按照中國民航重要旅客保障的有關規定,副部級以上官員為民航重要旅客,可以優先乘行。

正是因為這個規定,這些高官們以為搭乘公共航班,可以像搭私人飛機一樣隨心所欲,可以提前起飛,也可以延遲起飛,無視其他乘客的權益,耍特權發展到耍無賴的程度。今次這位女武警碰到香港機組人員,終於撞到了南牆之上。

公僕耍特權的作風甚至遺傳到官二代身上。前不久,一位正在英國巴斯大學讀研究生的中國留學生李洋,因論文不合格而與教授會面;李見到教授後掏出五千英鎊現金放在桌上,意欲行賄,但教授不肯答應修改李洋論文的成績,還要求他馬上離開。在李洋起身拿外套的時候,一把氣槍從他的外套口袋裏掉出來,變相對教授進行威脅。

這位膽大包天的李洋,父親是中國官員。這些衙內對父輩的劣行耳濡目染,承繼父輩以權錢為大的思想,拋棄最基本的社會道德以及對法律的敬畏。在他們看來,權力能擺平一切,金錢能戰勝法律;殊不知,他們在國內的做法,到海外卻完全行不通。

東方日報


朝鮮已成中國無法逃避的燙手山芋

Posted: 07 May 2013 12:05 PM PDT


國密報》編譯 卓珊

   現年31朝鮮領導人正恩(Kim Jong Un20111217日正式接班前,外界對於這位受過西方教育、化名遊走歐國的神祕年輕人多少有些期待,希望他能突破父親金正日(Kim Jong Il)的格局,改善朝鮮對外關係。金正恩上之初,美國白宮曾釋出善意,同意朝鮮以中斷核武與飛彈試射計畫、以及重啟核武六方會談等條件,換取美國糧食援助。

   但朝美蜜月期不到兩個月就結束,20124月朝鮮國父金日的百歲冥誕前夕,金正恩下令發射“衛星”光明星3號,還廣邀國際媒體觀禮,雖然發射失敗,但載運衛星的火箭,換上核彈彈頭便足以攻打美國本土的洲際導彈,外界因而認為,朝鮮的衛星試射,實際上是洲際導彈的實射演練。聯合國安理會雖立刻通過譴責案,卻未能阻止朝鮮1212日發射多節火箭;即便安理會122日通過小規模經濟制裁,同樣無法阻擋朝鮮212日進行第次核試爆。
金正恩上任後,對內整肅異己、對外試射核彈、飛彈。

朝鮮三次核試爆
2006/02   2月朝鮮、日本恢復政府談判,但綁架、邦交正常化、核武與導彈計畫商議失敗。
2006/07   7月朝鮮試射7枚飛彈,包含長射程浦洞2號。
2006/07   7月聯合國安理會1695號決議,禁止會員國與朝鮮交易任何飛彈相關零件。
2006/10   10月朝鮮第一次地下核試爆。

2009/01  朝韓破冰後,美國調停衝突未,朝鮮宣布廢除與韓國簽訂的軍事、政治協議。
2009/04  朝鮮試射三節式火箭,應為長射程大浦洞2
2009/04  聯合國安理會譴責稱將擴大對朝制裁,61874號決議通過制裁。
2009/05  朝鮮第三次地下核試爆

2012/04   20124月朝鮮首次飛彈試射失敗後,美國宣布取消對朝人道援助
2012/12   201212月朝鮮發射銀河3號衛星,藉以測試洲際飛彈
2013/01  聯合國安理會2087號決議案,加強對朝鮮制裁,決定增列朝鮮負責火箭發射的技術委員會為制裁對象。
2013/02   212日朝鮮第三次核試爆
2013/07   37日通過2094號決議,對朝顯施以嚴厲經濟制裁。
資料來源:BBC朝鮮國檔案(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pacific-15258881

金正恩好鬥不輸父祖

  雖然,金正恩主導的第三次核試爆,只是重複父親金日成在2006年與2009年兩此核試爆時鋪陳核試射“正當性”方式,亦即藉著外交談判挫敗機會,先試射長程飛彈,引發國際譴責後,再假強硬回擊之勢,進行核試爆。但金正恩的好鬥性格,接班前已有蛛絲馬跡。

   20101月朝鮮政府宣布金正恩的生日為國定假日,確立他接班地位前,韓國聯合通訊社於2009年便引述情報稱,金正日親口宣布金正恩為法定繼承人。當時,剛滿28歲的金家三太子,跟父親一樣繼位前無實際戰功,面對一班父執輩國家大老,金正恩未選擇跟父親一樣恩威並施,以奢華生活攏絡親信,而是很快顯露出暴躁兇殘的一面。

  《朝鮮日報》2011113日報導稱,朝鮮自2010年逐漸出現為穩定金正恩體制而推行的“恐怖政治”。情報顯示,2010年公開處決的朝鮮居民超過2009年處決人數三倍以上,外交部確認的處決人數約有60人,政府還下令“直接擊斃脫北者”,以前判幾年有期徒刑的罪犯,也開始直接槍決,連盜竊犯也要擊斃。跨越鴨綠江、圖們江過程中送命的居民大幅增加。朝鮮人民軍內部也傳出肅風暴,傳聞稱金正恩下令‘要在全國聽到槍聲’。
 
2010年天安艦事件的真相,至今仍未大白。


天安艦事件

   除了國內整肅行動,2010年朝鮮也對韓國發動兩次無預警攻擊。首先是2010326日,載著韓國海軍104人的天安艦護衛艦,在黃海海域白翎島和大青島之間,遭朝鮮方面發射的魚雷爆炸後的震波襲沉入海,導致46名艦上官兵死亡。

    2個月後韓國引用美國、澳洲、英國、瑞典專家組成的跨國調查小組部告稱,天安艦沉沒乃因朝鮮潛艇發射的魚雷所致,魚雷殘骸與北韓製魚雷吻合。《時代》雜誌(Time)、《印度教徒報》(The Hind)、《韓民族新聞》(The Hankyoreh)等媒體陸續公布俄羅斯等國專家的看法,也認為雖然天安艦可能是誤觸海底雷而爆炸沉沒,但遭朝鮮魚雷擊沉的可能性很。另有看法認為,朝鮮攻擊天安艦,應該是報復200911月兩國海軍在北緯38度線附近大青島海域的小規模交火衝突。

   但由於時任朝鮮領導人金正日信誓旦旦對中國保證:“天安艦事件並不是朝鮮所為”,天安艦沉沒也並非直接遭擊沉,中國始終不願意直接歸咎朝鮮。中國宣稱,注意到相關事故調查報告,天安艦沉沒是不幸事件,呼籲各方冷靜、克制,俄羅斯也不願意正式公開調查結論。

天安艦事件讓朝鮮取得“重大外交勝利”

  安理會少了中國與俄羅斯的背書,2010710日發出的正式聲明顯得妥協又模稜兩可,在缺乏特定對象的情況下,聯合國只呼籲“對應負責者採取適當且和平的措施”。朝鮮因此認為自己取得“重大外交勝利”,還譏諷美國、韓國將此事提交聯合國是愚蠢算計。中國外交部隨後還補上一句:希望有關各方儘快翻過“天安號事件這一頁。”

  但不到4個月,朝韓就正式交火。20101123日韓國在例行軍演的過程中,美韓主張為韓國領海的朝鮮外海上的延平島,島上砲兵向方(非朝鮮方向)海域實彈射擊時,突然遭遇朝鮮砲擊,雙方隨即互相炮擊,朝鮮砲擊逾170枚,其中超過60發命中延平島,島上韓國炮兵陣地,亦還擊80多枚炮,整起事件約一小時結束,造成朝鮮五名軍人亡,韓國則是兩名軍人、兩名平民身亡、13名軍人、約20名平民受傷。

  非常靠近朝鮮的延平島上有1000名南韓民眾生活,但聯合國軍對就朝鮮半島南北兩國的海上分界線沒有共識,《朝鮮停戰協定》也未承認美韓所主張的北方界線(North Limit LineNLL):將朝鮮外海的白翎島、大青島、小青島、延坪島、隅島等海域劃入韓國控制範圍。朝韓因而為此多此交火,19996月、20026月都曾發生死傷可觀的海戰衝突,2009年底大青島海戰,一樣根基於雙方邊界認定問題。
 
  延平島砲擊後朝鮮方面稱,金正恩事前視察發動炮擊的茂島砲兵部隊時,便要求韓國停止爭議海域的軍事演習,示不會容忍自己領海的炮擊。中國與俄羅斯也再度拒絕站在韓國那邊和與美國一起譴責朝鮮。中國外交部僅稱,中方注意到有關報導,對事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感到痛心和遺憾,希望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共同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不過,中國也堅決反對美韓反制軍演,不同意外國軍用艦機到黃海等中國近海,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

美韓獨斷劃定的北方界線,早成朝鮮半島屢傳戰火。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韓籍研究員李庚嬉曾投書《海峽評論》稱:戰爭是國家理性評估後,感到安全受威脅而採取的行動,若朝鮮未採取實際軍事行動,等於默認北方界線,南韓譴責朝鮮的同時,挑釁性的軍演也從未間斷,中俄立場看似挺朝鮮,實際卻須不斷斡旋才得以勸退朝鮮反擊。

   但即便中國欲將類似的朝韓衝突,當成雙方局部糾紛冷處理,拒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兼顧中朝軍事、政治合作關係、以及中南經貿易利益,但美國藉制裁朝鮮的名義,在朝鮮半島周邊擴張勢力範圍,也讓中俄兩國無法輕鬆坐視,因而美日韓三國的結盟,只會促成中、俄、朝利害與共的結盟關係。(《中國密報》第8)

習近平有三大政治安排

Posted: 07 May 2013 11:35 AM PDT


《明鏡月刊》記者柯宇倩

  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4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當日出席者包括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旅學人馮勝平、《鄧小平帝國30年》等書作者阮銘、《北京》主编胡平、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所研究員張艾枚、哥倫比亞學學者張博樹博士、“公民力量”(Initiatives for China)副主席韓連潮博士、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軍濤、政治評論家何岸泉、《世界日報》副總編輯魏碧洲、《重審林彪罪案》、《解放軍與文化大革命》等書作者丁凱文、《新史記》主編伐林、紐約律師李進進博士等等,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陳小平擔主持人。

讓中共主動改革不太可能

  胡平從政治與經濟上的改革解釋目前想發動大規模的運動很困難。胡平示,大家發現過去在經濟上的搞法太糟糕,因此均認為有必要改;很人瞄準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模式,但鄧小平一開始就瞄準歐美資本主義、瞄準亞洲四小龍,想把原來社會主義的一套改掉。
  
  胡平

  胡平說,這種改革本,就在否定自己原來做的事情,鄧小平的經濟改革所改掉的,沒有一條不是49年之後共產黨自己搞起來的,而鄧小平改革所建立起來的,沒有一條不是49年以前本來就有的,對很多人來說,就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政治上本來就有一股要求民主自由的動力,經濟改革本身又是一種自我否定,因此造成了1989年的動力。“六四”後,鄧小平進行巡,“不問姓社姓資”。胡平說,這話如“六四”之前提出,就沒有理由鎮壓民運——鄧小平在接見戒嚴部隊時,都強調這是走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問題,也正因為他已經殺了人,所以可以“不問姓社姓資”了,搞經濟改革也沒有思想障礙了。


  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導致如今中共自詡“個自信”,鑒於此,胡平認為,現在要讓中共主動改革,不太可能。“它若真自信倒好了,他就會比較寬宏大量;但現在用惡劣方法對付有不同意見的人士,就說明它其實並不自信;但另一方面,它又確實覺得自己有很多自信的資本:我們經濟搞得這麼好,就要超過美國,為什麼不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胡平說,中共也害怕清算,因為它欠債太多,不會低估清算的潛在力量,此外,民間也對抗沒信心,而不反抗,只要你不越雷池一步,日子也比過去要好得多,這就造成一個很大的困難:上層感受不到有多大的必須改革的壓力。

  從謹慎樂觀到悲觀

  對習近平,張艾枚發現其有“中左”的傾向。習近平有三大政治安排,清軍、整黨、反腐,由於軍隊嚴重缺乏戰鬥力,同時也需軍隊的保駕護航,習近平清軍;為了清除黨內的異己,因此整黨;反腐則在利益集團的阻力下不見曙光。
  張艾枚

  “從這些政治安排來看,習近平確實想做一點事情,但他能做的非常有限。習近平執政後,我對中國政治走向,謹慎樂觀;但幾個月下來,我比較謹慎悲觀:而最近的發展,我發現連‘謹慎’兩字大概都要去掉。”張愛枚指出,李偉東認為,習近平現在是中左,一旦鞏固了權力後,可能向中右發展,但在第二任期到來之前,完全看不到他向中右發展的趨勢。

  “我認為習近平在很多方面是新民主主義的信仰者,未必是投機的,現在的趨向,反而比中左還左,這是非常危險的發展,等他掌握權力,到第二任期,就把現在七常委中不符合他期望的人換掉,”張愛枚說。(《明鏡月刊》第40期)

前任總理向後任總理示好,換取子女權財安全

Posted: 07 May 2013 06:01 AM PDT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鍾學銓



2010年6月,早已淡出中國政壇的李鵬再一次成為海內外媒體關注的對象。香港新世紀出版社原訂於6月22日出版的《李鵬“六四”日記》,據稱因李鵬反對而“流產”。

《李鵬“六四”日記》,是趙紫陽秘書鮑彤的兒子鮑樸以一份據稱來自李鵬在“六四”事件期間的日記手稿成書的著作,日記內容由1989年4月15日至6月24日為止。鮑樸表示,除了把日記由原本的簡體字轉為繁體字以外,書中內文“不加,不減,也不會改”。他判定日記是真實的。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00619/large/19cc1p.jpg 
《李鵬“六四”日記》即將發行時在中共施加強大壓力下胎死腹中。但已經流傳於世。

此前據《亞洲週刊》2004年報導,李鵬“六四”時期的日記原計劃在2004年、即“六四”15週年時出版,當時定名《關鍵時刻:李鵬日記》,但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否決公開發表,只容許印刷小量在中共高層內部傳閱。

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在日記中頻頻為自己辯護,撇清責任,甚至多次“出賣”鄧小平,指當年調軍入城、實施戒嚴和清場,都是鄧小平的決定,並指有人用文化大革命的方式對他進行清算云云。

那麼,李鵬為什麼要拋出“六四”日記呢?孫士傑撰文引述中南海內部人士的話說,其最重要的原因有三點:

一是李鵬來日無多,要做一些政治交待。“六四”是李鵬最大污點,在自己死前,要把當初一些內情交待出來。澄清一些他認為重要的事實,至少在他看來,開槍是鄧等一些元老的指示,是中共集體決定,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李鵬書中將功勞和責任都主要歸之於鄧小平。
李鵬在《關鍵時刻》中為自己辯護,撇清責任,指1989年5月17日,由鄧小平拍板決定軍隊入城及北京實施戒嚴,當時軍委副主席楊尚昆也在場,只有趙紫陽反對決定。並指他自己亦已作最壞打算,準備好犧牲自己及家人的性命,阻止示威變成好像“文化大革命”一樣的悲劇。李鵬在日記透露,在5月19日,鄧小平指出次動亂出在黨內,直言“中央有兩個司令部”,表面上是李鵬和趙紫陽,實際上是他自己和趙紫陽。鄧提到戒嚴時指“如果我們提出絕對不用殺傷性武器,那是不行的”。果然,日記一流出,香港媒體就有評論認為,鄧是主凶,李只是幫凶。

二是向溫家寶示好,為溫總“六四”中的行為辯護,替溫總回應黨內左派的批評。

近年來,對溫家寶的批評聲越來越多,黨內外的左派對溫發起了一輪又一輪進攻。比如,溫家寶提出“普世價值”,以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為首的一幫左派,就公開撰文批評“普世價值”。再如,2009年9月,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局長的左派代表人物張勤德撰寫萬言書《對溫家寶總理的六條意見》,在中共內部傳播,對溫家寶當政以來的政策進行了無情的批判。文章歷數溫家寶六大“罪狀”: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思想得到更大解放、資產階級自由化改革觀產生更大影響、庸俗發展觀造成更大危害、賣國求榮的犯罪行為更嚴重地發生、趙紫陽集團的氣焰更加囂張、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受到更大損害等等。除此之外,還提出關於溫的太太與兒子從商的各種傳言,要溫總澄清。這篇文章後來被人弄到網上,引發的討論至今未息,使溫家寶十分狼狽。

多年來,左派一直將溫家寶陪同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在天安門廣場看望學生的行為,視作溫家寶是趙紫陽集團的“餘孽”證據。“六四”後,中共左派元老薄一波、王震等也因此事向溫家寶發難,認為其不合適繼續在中央工作。李鵬日記中多次提到溫家寶,展示了一個與左派眼中溫家寶是趙紫陽集團代表人物形象完全不同的另一面。李鵬除了用一些事實證明溫家寶堅決站在黨中央、鄧小平一邊,甚至稱讚溫家寶“黨性原則很強”。如關於溫陪趙去天安門一事,李在日記中就明確記載為:“凌晨5時許,由中央辦公廳統一安排,趙紫陽由中辦主任溫家寶陪同,我由國務院秘書長羅幹陪同,分乘兩輛救護車去天安門廣場,看望絕食同學。”肯定溫陪趙只是中央決定,是工作內容,而非私人幫派行為。李鵬還提及宣佈戒嚴之後,溫家寶積極表態,表示“堅決擁護中央的方針,擁護小平同志的決定,堅守崗位,努力工作,積極完成中央交給中辦的各項任務”。還透露,戒嚴令宣佈之後,以彭沖、葉飛為首的一批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要求委員長萬里中止訪問美國,回國主持緊急會議,趙紫陽也口頭表示同意讓萬里中止訪問美國,政治局常委胡啟立要溫家寶發電報通知萬里,但溫家寶“看了電報稿之後,就對胡啟立說,這個電報中辦不能發”。證明關鍵時刻,溫家寶同志決定地站在鄧小平一邊,李鵬為此稱讚溫家寶“做得是對的”。直接證明溫家寶在整個“六四”期間,始終以黨性為原則要求自己。

這也與趙紫陽回憶錄中的相關記載相印證。趙在回憶錄中說,是溫家寶在關鍵時刻阻止他召開政治局會議的想法。趙的家人對溫家寶也是“沒有什麼好說的”。

三是間接告誡中共高層,他身上有兩個“血統”。一個是“革命的血統”,一個是“‘六四’的血統”。正是他這個革命者的後代,是他李鵬在關鍵時刻保衛了黨,才有了大家的今天。

李鵬在日記中,再三強調自己在關鍵時刻為了“維護黨的利益”、“維護黨的團結”,而忍辱負重,與“分裂勢力”“堅決鬥爭”,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言外之意,沒有他當時的堅決,沒有“六四”開槍,不僅沒有今天“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更沒有什麼江澤民、胡錦濤和溫家寶的今天。


換取子女仕途錢財安全?

博訊網一篇題為“《李鵬日記》原是為李小鵬隔代接班吶喊助威”的文章說:李鵬用這本書向全黨表明:是他李鵬當時的堅定不移,才保住了共產黨,才有了今天共產黨成為最大的利益集團,兒孫子女享受榮華富貴。究其本質,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跟李鵬一樣,“六四”的最大受益者,大家的權勢、錢財,無不來自於“六四”。如果有利益了大家只享受利益,卻把鮮血全灑在李鵬一人身上,那就是這些人的政治品格有問題。

孫士傑撰文指出,李鵬通過日記客觀上展示了一個“‘六四’的血統”,現在的中共高層,都是這個“‘六四’的血統”的產物,享受著“‘六四’的血統”的既得利益。若有人既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不光李鵬不答應,中共也不答應。

李鵬敢以此提醒中共高層,也是因為他多年來,對軍隊利益的照顧在起作用。目前中共三軍高級將領中,受到周恩來恩寵的高級領導人的子女掌握了絕對的軍權,基於歷史血統,這些人對共產黨和李鵬都有特殊感情。這是“革命的血統”所決定的。

如此身系兩大“血統”,誰想挑戰李鵬,就要掂量掂量了。

果然,李鵬日記一傳出,李小鵬的行情就看漲,很快就榮陞山西常務副省長,就是這兩個“血統”在起作用。

雖然李鵬兩個“血統”論殺氣騰騰,但家大業大的李鵬知道撕破臉終究對誰都不好,才主動向溫總示好。不過國務院內部人士透露,李鵬誇讚溫家寶,並不是出於保護幹部的公心,而完全是向溫總妥協,以換取李家子女仕途和錢財的安全。近年來,溫家寶主導的電力改革,不僅已頻頻傷及李鵬人馬,將電力這種李家之地搶去大半,而且已經傷及李鵬子女,令李鵬無法招架。李鵬在正面攻守中失敗之後,希望通過日記向左派喊話,向溫總示好,以換取轉寰空間。

但李鵬卻弄巧成拙。李鵬以左派僵化腦袋思考,自以為以“黨性原則強”幫溫總正名,會換得溫總的好感,反而犯了溫總的大忌。因為溫總長期以來,有意保持自己與趙紫陽的關係模糊形象,並不刻意劃清與趙的界線,是因為溫總深知這種“不清不楚”的形象對自己最有利,進可攻退可守。溫總還動不動講講政改,談談民主,唱唱普世價值,喚起大眾對他陪趙紫陽去天安門看望天安門的記憶,就是刻意在維護自己所謂的民主形象,以期在萬一天下突變時進退有據。

據說,李鵬日記在高層開始傳播時,溫總就讓身邊心腹悄悄找了一些可以信得過的專家學者,讓他們研讀其中提到他的章節,對他形象是否有影響。結果,這些人的意見基本一致:日記利用溫家寶“六四”期間為了維護黨的集體利益“不得不無奈”做出的一些決定和行為,把溫總理寫成一個和李鵬立場一樣,只認黨性,不講人性的人,並不能緩解極左派的攻擊,也不利於敬愛的溫總理在人民大眾尤其是知識分子中的形象,可能對溫總理身受胡耀邦、趙紫陽兩位總書記教誨和影響,為中國人民富祉鞠躬盡瘁的形象有所損害。

前總理給新總理拍馬屁,反而打到對方的痛處,溫家寶能不為怒嗎?

據香港出版界一位人士分析,李鵬日記傳到香港出版界十分蹊蹺。因為這本書公開出版,對李鵬極為不利,其中將“六四”開槍的責任全推向鄧小平,不僅無減於李鵬本人的幫凶罪行,反而令他揹上推卸責任的指責,政治人品上又有了污點。而大眾通過對日記的解讀,也很容易讀出溫家寶關鍵時刻出賣自己的主子趙紫陽而投向鄧小平這一點,溫總的政治操守也會成為問題。

另一位深諳中共高層政治的人士分析,若是李鵬自己要出版這本書,他想撈取什麼好處,實在是看不出來。所以,可能有另外的人樂見李鵬與溫總交惡,樂得坐山觀虎鬥,才連共產黨的整體利益都不考慮,把這本書泄露出去的。

據中南海內部人士透露,被揭了短的溫家寶加緊了進攻李鵬的步伐。海外萬維網曾有一篇報導,說中國最新一輪電力人事大調整出台,電力爭奪終於揭開面紗,結果驚人:溫家寶在經過八年總理任期後,終於打敗李鵬家族,掌中國電力大半壁江山。不僅溫系人馬已穩掌各主要電力公司,就連華能這種李鵬的傳統核心屬地,也歸溫系人馬掌握。而李鵬家族中,李鵬將死,李小鵬官途受阻,李小琳身陷醜聞。溫家寶大獲全勝。(《調查》特刊 第二輯)

    
訂閱《調查》電子版
http://www.pubu.com.tw/store/115484?apKey=fedd22f528

法國人主持修的鐵路給雲南帶來了現代文明

Posted: 07 May 2013 05:43 AM PDT


《新史記》蘆笛 專稿


先民捨死忘生創奇跡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於1914年投入使用的“米其林動車”。它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輪胎的機車,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車長16米,寬2.6米,自重8 噸,車廂箱體用鋁合金製成。它使用的是功率為117千瓦的12缸汽油內燃機,有四對輪對,其中四個是主動輪,四個被動輪,每個都有制動盤,可以統一制動, 也可以分別制動。輪胎能自動充氣,氣壓低於一定值時即報警並自動充氣,也可人工充氣。即使在曲率半徑為300米的彎道上,它的時速仍可達100公里,而如 今該線用的經多次更新換代的內燃機車,最高速度也達不到50公里。

宋美齡曾在抗戰期間乘坐過此車,其舒適與速度讓她這個從小見慣美國世面的貴婦人也大為驚歎。該車一直使用到1984年才退役。最令人驚歎的是,它經過70年的磨損,輪胎卻沒有膠粘龜裂的痕跡,至今光潔如新。

不難想像,如果這奇跡發生在“解放”後,它會被吹到幾重天上去。“黨的領導”就不用說了,光是那用“燒紅土”代替水泥的佳話,就一定會被當成“勞動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與“新社會特有的土法上馬”。可身為中國人,我卻是最近才知道曾經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奇跡!

光是死了那麼多人,先民們捨死忘生創造出來的奇跡,就絕不該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被當局無情地一筆抹去。據法國人提供的數據,投入工程的共有67,000人,死亡12,000人,約占17.9%。中方的數據是施工人數20-30萬,死亡8萬,約占26.7-40%。

 
1908年5月18日開鑿洞口。


如 此之高的死亡率,當然要被當局當成反帝宣傳材料。但值得注意的是,《百年米軌》介紹,外國技術人員中也有80餘名死亡,據說絕大多數是法國人。根據《滇越 鐵路敘滄桑》,當時印支鐵路公司從法國招聘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930人,各承包商又從德國、意大利等國引進工地主任1200餘人。930名法國人中就有 80餘名死亡,死亡比率約為8.6%。即使連其他國家的人也算進去,那死亡率也約為3.8%,仍然相當之高。可見那死亡主要是工程的險惡與惡劣的自然環境 (尤其是“瘴煙”或“瘴氣”)造成的,恐怕不是愛國憤青設想的虐待致死。

事實上,法國人雇傭工人的條件相當優厚。有 位老奶奶就幸福地回憶道,她丈夫當年在碧色寨當巡道工,一個月就能掙二三十塊大洋(當時生活非常便宜,十多年後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打工,月薪也才八元)。 不但用水免費,公司還提供免費住房。如果他家到外面租房子住,公司還提供租金,光一個月發的補貼就能在外頭租住三個月。而另一位越南司機家竟然養了十個孩 子,這是今日的工人階級根本不敢夢想的。

被害死的也有。開挖隧道,常需從懸崖上將腰上繫了繩索的中國苦力放下,在懸 崖上用大錘打炮眼。那工作非常危險也極度吃力,據說法國人懸了重賞,每敲一錘就給一元大洋。據一位被採訪的老人說,有的越南工頭(法國人使用越南人如英國 人使用印度人一般,在中國都是頤指氣使的高等人。滇越鐵路上的火車司機、高級技工等,開頭只有越南人而無中國人)心特別黑,等著中國苦力打了十多錘,就割 斷繩索讓那苦力摔得粉身碎骨,自己去領賞。不過,這種事就算有,恐怕也不多。工人可能主要還是死於挖隧道、造橋等工程必有的危險性以及疾病。

實 際上,在“解放後”30年內新修的鐵道兩側,旅客照樣能看見墳塚累累,說是一個枕木下纏繞著一條冤魂恐怕也不為過。區別只在於,在那影片上,我沒有見到一 座墳墓,更沒有見到一座紀念碑。看來中國人的性命就是不值錢。當局在隆重慶祝滇越鐵路通車100周年之時,或是考慮申報世界遺產之際,為何就是想不到為那 些默默死去的被忘卻的先民們立個紀念碑?

鐵路帶來了現代文明

先民的血汗並沒有 白流,滇越鐵路通車,令邊陲小城昆明從中世紀“跑步進入現代文明”。隨著火車而來的,是西門子公司出產的發電機組。1910年,昆明石龙坝电站开 工,1912年4月竣工发电。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就此誕生,距世界第一座水電站建立僅34年。當北京皇宮內的貴人們還在黑燈瞎火中“打黑摸”(川話)時,昆 明的街道便已被法國來的電燈照得通明。1917年,也是這條鐵路運來了設備,昆明第一個自來水廠建立,該市人民在全國率先喝上了自來水。

鐵 道更改變了沿線的面貌,新的城鎮在旦夕間冒了出來,其中一個只有幾戶人家的小村莊碧色寨(據說雲南土話的意思是“臭蟲寨”)變成了燈紅酒綠的“小香港”。 箇舊迅速崛起為舉世聞名的“錫都”。省會昆明更是受益。自滇越鐵路修通13年內,昆明開辦了現代工廠55家,其中石龍壩水電站、雲南亞細亞煙草公司、宣威 火腿公司引進的機器設備、雲南錫業公司的採、選、冶煉設備,均通過滇越鐵路運來。於是,這方在中國原本封閉落後的土地,猛然間變成了我國工業文明的前沿。

鐵 路也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旦夕之間,昆明的市容突然變得摩登了。一幢幢洋房矗立起來,三四十家洋行和商號相繼開張,市面上充斥著罐頭、餅乾、咖啡、香 煙、香檳。人們拋棄傳統的長袍馬褂,改著西裝革履,放棄打躬作揖,改為握手鞠躬。就連巴黎的時裝與髮型,也先於上海而在昆明出現。昆明人甚至採用了公斤代 替了原來的老秤!

法國人甚至為雲南人帶來了葡萄。據說該省過去並無此種水果,是法國教士或其他定居的法國人帶來了種 子,並在其房前屋後栽種。葡萄從此在雲南的土地上生了根,甚至長成了野葡萄。當70年代農民最終從“以糧為綱”的重軛下解放出來後,他們才發現,當地的土 質不適於栽種糧食,卻特別適合栽種葡萄。這從此成了新時代農民的謀生之道。如今法國人留下來的葡萄成了釀酒的絕佳原料,有的品種如“玫瑰蜜”甚至在法國本 地絕了種,於是用那葡萄釀出來的酒便成了世界上獨有的品牌。

滇越鐵路也為文化落後的雲南打開了文化之窗。法國人在昆 明開辦了醫院與教會學校,而昆明人首次有了接受西方先進教育乃至出國留學的機會。它甚至促進了雲南與上海乃至首都的文化聯繫。過去雲南與內地的連接只能靠 馬幫路。中國最後一個經濟特科狀元袁嘉谷是雲南人。他當年赴京趕考,在路上足足走了兩個多月,後來他奉旨准假還鄉,從海路經滇越鐵路還鄉,只花了十多天, 於是賦打油詩一首:

“新生事物多責難,說三道四兩極反,人間誰說無前例,列車盡頭見曙光。”

此 乃文獻片《滇越鐵路敘滄桑》上介紹的。我懷疑這詩為現代文盲偽造,與偽造所謂《大順文檔》的文筆如出一轍(關於所謂“大順文檔”,我也是從CCTV的紀實 台播放的視頻上看來的)。須知“新生事物”、“列車”之類的詞都不可能為那陣的人使用,更何況那打油詩連韻都不押,遑論起碼的格律。雖然袁嘉谷來自文化落 後的雲南,人家畢竟是個狀元,總不至於連詞章小道都不懂吧。

詩作真偽不論,袁嘉谷走的路從此成了雲南人進京的近道。自鐵路修成後,雲南人要出省,必須先出國:先坐車到海防,換乘輪船直達香港或上海,再從那兒去廣州或進京,比境內毫無鐵路、公路的四川、貴州方便多了。(《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中国反驳美国防部对中国发动网络攻击的指责

Posted: 07 May 2013 05:20 AM PDT

中国对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作出反驳。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指称中国从事网络间谍活动,企图获得美国外交政策以及军事计划方面的情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星期二的新闻简报会上说,五角大楼的说法是无端指责,只会伤害美中关系。

美国国防部星期一发表的报告说,对美国政府电脑网络的一些攻击“看来直接来自中国政府和军事机构”。

这是美国国防部在中国军事年度报告中首次明确指称中国入侵美国国防系统的电脑网络。

美国之音中文网


命运多舛的开城工业园

Posted: 07 May 2013 04:41 AM PDT

朝鲜的强硬态度近来有所缓和,不过整个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紧张。而今,被平壤方面下令关闭的开城工业园区的命运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最后7名韩国公民在上周五(5月3日)撤离了朝韩合作运营的开城工业园区。朝鲜半岛上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联合项目就此落下帷幕。

今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之后该地区爆发了危机。当时大约有800位韩国人在开城工业园内工作。现在这7名韩国人是最后一批撤离工业园的韩国员工。

KAESONG, NORTH KOREA - FEBRUARY 27: A General view of North Korea's Kaesong industrial complex on February 27, 2006 in Kaesong, North Korea. 300 South Korean companies, mostly labour-intensive manufacturers, are awaiting to build their factories in the site, just 10 km north of the world's most heavily fortified border bisecting the two Koreas, by the end of 2007 planning to hire more than 100,000 North Koreans to make products ranging from shoes and watches, clothes, according to officials from Kaesong industrial complex. About 2,000 South Korean companies have applied to move their production facilities into the Kaesong complex, where they can pay only one-thirtieth of the monthly wage per worker they pay at home or half the pay even in China. (photo by 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朝鲜在今年4月初宣布关闭开城工业区,撤离了在当地123家韩国企业工作的5.3万名朝鲜员工。

这些人在10公里长的回程旅途中要经过世界上防范最为严密的边境地带。因为朝鲜官员向韩国企业业主提出了要支付5.3万朝鲜工人薪金的要求,所以他们的回程被迫推迟。据估计,最后韩方付给朝鲜工人工的资金额约为720万美元,这笔钱直接交给了朝鲜政府。

另外,在韩方人员撤离开成工业园时,在税收和多项服务费上和朝鲜也产生了纠纷。因为韩国方面的业主们希望挽救剩余物资,试图把做好的成品和未使用的材料运回韩国。

即使事态最终可能得到缓解,不过可能因为南北双方的对峙局势,韩国公司可能也不会愿意再重返开城工业园。

普遍认为,开城工业园区每年给朝鲜带来近1亿美元的利润。这个韩朝两方合作的项目成立于2003年,极具象征意义。一位朝鲜方面的发言人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即便是韩国公司不再回到开城工业园也不会对朝鲜产生任何影响。

平壤政权的喉舌“朝鲜美国和平中心”负责人金明哲(Kim Myong-chol)表示:“朝鲜现在的计划是,等待和观望韩国如何做出反应。”

朝鲜将目光投向别处

他还补充说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完全取决于韩国。朝鲜可以全面关闭开城工业园,稍后的时候也可以邀请其他国家的公司来这里安家落户。”

金明哲拒绝作出哪些国家可能被邀请的评论。他说:“我们不在乎韩国公司是否在那里。我们不需要借助他们去挣钱,我们和别的国家公司合作会赚得更多,因为韩 国支付的工资非常低。如果韩国想让这些企业重返工业园,那么韩国必须要向我们道歉,并且解释他们为什么坚持对我们采取敌对政策。他们必须对朝鲜显示出真诚 的态度。”

金明哲还表示,事实上,韩国比朝鲜更迫切地需要开城工业园,因为韩国的“经济环境不好”,而工业园是“他们唯一可以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的地方”。他声称,与韩国的情形相反,朝鲜的经济发展迅速,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升,“比其他国家估计的要快得多。”
North Koreans attend a rally celebrating the country's third nuclear test at the Kim Il-Sung square in Pyongyang February 14, 2013 in this picture taken and released by the North's official KCNA news agency. North Korea conducted nuclear test on Tuesday. Korean characters read,Go forward for the last victory along with great comrade Kim Jong-Un!. REUTERS/KCNA (NORTH KOREA - Tags: POLITICS MILITARY) ATTENTION EDITORS - THIS PICTURE WAS PROVIDED BY A THIRD PARTY. REUTERS IS UNABLE TO INDEPENDENTLY VERIFY THE AUTHENTICITY, CONTENT, LOCATION OR DATE OF THIS IMAGE. FOR EDITORIAL USE ONLY. NOT FOR SALE FOR MARKETING OR ADVERTISING CAMPAIGNS. THIS PICTURE IS DISTRIBUTED EXACTLY AS RECEIVED BY REUTERS, AS A SERVICE TO CLIENTS. QUALITY FROM SOURCE. NO THIRD PARTY SALES 
今年2月,朝鲜在平壤举行了大规模军民联欢大会,庆祝第三次地下核试验成功 
 
坦普尔大学(Temple University)东京校区的防务专家罗伯特•杜加里奇(Robert Dujarric)对这种言论提出了反驳,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他表示:“在那里的公司都是生产一些技术含量十分低的产品,对于一些中等规模的韩国企业来说 虽然很重要,但是这不会对韩国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给钱+道歉!

杜加里奇接着说道:“整个事情看起来像是,因为想得到更多的钱,朝鲜留下几个人作为‘人质’,并且这种策略取得了成功。与朝鲜进行交往总是会有风险的,但 一般而言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更多的钱和对方的道歉。” 杜加里奇还表示,从过去的经验来讲:“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和美国宁愿花钱换取短期内的局势稳定,也不愿看到事态会演变成一场更严重的危机。”

杜加里奇认为韩国公司最终还是会回到开城工业园。他表示:“两方可能会达成协议,因为从首尔的角度来看,一切与平壤的关系都比没有关系要强。” 杜加里奇还表示:“我们唯一能够预测和肯定的是,在未来,与朝鲜的关系将有着不确定性。”


作者:Julian Ryall(发自首尔) 编译:文木

责编:洪沙

德国之声中文网


香港立法会将成立委员会查涉贪腐的前反贪首长

Posted: 07 May 2013 04:35 AM PDT

香港立法会大楼
香港立法会大楼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负责反贪的前廉政专员汤显明涉嫌以公费豪宴和送礼,立法会虽未能动用特权条例进行调查,但有泛民主派议员破天荒利用议事规则,以呈请方式要求立法会成立专责委员会,调查前廉政专员汤显明酬酢开支超支事件。不过,委员会不具传召证人或调阅文件的权力,成效端视有关人士是否合作。

汤显明利用公帑宴请和送礼,对象主要是中国或其驻港官员,退休后获委为政协,有延后利益之嫌,立法会和政府已透过三方面调查,但只涉及汤显明被审计署揭露的「分单」事件、制度检讨和廉署「自己查自己」式的投诉调查,至于汤的个人违规行为,则难以透过上述三个途径查明。有评论指,政府和建制派议员不欲影响扩大,亦不想调查涉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中联办),故此调查范围均是「点到即止」,连利用《立法会(权力及特权)条例》调查亦被会内建制派议员阻止。

工党议员何秀兰及后发现可利用立法会议事规则第二十条,以呈请方式成立专责委员会,她与公民党议员郭荣铿将于明天(8日)在立法会上提出,并已得到二十名议员支持,根据规定,立法会主席届时必须同意成立委员会。余下的问题只是委员会的具体功能和成立的细节,预计委员会可于一、两个月内成立。

另外,最先揭发汤显明涉嫌酬酢和送礼丑闻的《明报》7日继续披露,汤显明在五年任期内,由个人及代表廉署合共收礼约450分,即约4天收取一分礼物,当中包括字画、花瓶、刺绣等摆设,甚至包括须向特首申报才可收取的贵价茅台酒、XO洋酒等,中联办亦曾一年几次派专车送多盒礼物到廉署。廉署暂未能证实,声称需要时间整理清单。

根据公务员事务局发出的指引,廉署收到纪念品后,须在署内展示;食品则与同事分享,收到象征式礼物可给员工作抽奖之用。至于一千港元(折合约98欧元)以上的礼物,一般情下,个人不能接受。

在泛民议员利用议事规则成立专责委员会公开讨论汤显明事件之际,传媒披露汤收礼也可能出现违规情况,预料会成为专责委员会的讨论项目。

何秀兰议员指出,虽然委员会未能利用特权法来强制传召证人,但现任廉政专员白韫六表明会全力配合立法会调查,期望他会信守诺言,否则只会进一步削弱廉署的诚信。另外,郭荣铿议员补充,专责委员会的讨论范围可以十分广泛,包括传媒揭发的问题,期间若发现更多可疑之处,便可再提出引用特权法彻查,届时建制派须提出更有力的理据来反对。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人民日报新大楼在网上成为敏感词

Posted: 07 May 2013 04:32 AM PDT

作者 索菲

« 世界报 » 署名布龚和拉罗谢的评论文章指出,拥有 « 人民网 » 和 « 环球时报 » 的最为权威的 « 人民日报 » 正在建造的新报社大楼成为网民批评调侃的对象,这家在中国不可能再有第二家比之更大更好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建造的大楼设计却不伦不类,被网民批评得毫无威信也失尊严。

« 人民日报 » 新大楼设计楼高150米,楼顶上计划建造一条直升飞机升降场,大楼因此得到了“航母”的绰号,但大楼建造期外围的脚手架的围包出的不雅形状,更让人议论纷纷。正是因为这一形状,网民才不停调侃 « 人民日报 »大楼与央视大楼是如此般配,调侃与批评让央视大楼与« 人民日报 »新大楼蒙上了一层隐晦的色彩。

由南京建筑学院教授周琦负责设计的 « 人民日报 » 新楼与中央电视台新大楼遥相呼应。中国央视大楼建造长达十年期间同样受到网民和民众舆论的讥笑与批评。 央视大楼的绰号至今仍为“大裤衩”,计划2014年竣工的 « 人民日报 » 的新楼则被网上大量的批评成为“夜壶”、“航空母舰”或“迪拜帆船建筑”山寨肥胖版。

央视大楼的设计师克拉斯与切仁一直被中国网上批评用裸体女人图像作设计蓝本,建造官方权威的喉舌大楼,而西方记者则批评他们用超前的智慧来为中国官方新闻媒体服务。但« 人民日报 »大楼设计师周琦却对网上的负面批评不以为然,反而认为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遭到抵触,一旦建造完成,人们就会欣然接受,即使今天人们用一些不雅的比喻或绰号形容建筑,周琦说,哪怕有人用企鹅来形容 « 人民日报 »未来的大楼,他也不会放弃这一设计。尽管如此,周琦还是取消了顶楼直升飞机升降场的设计。更具讽刺意义的是,从4月中旬,« 人民日报 » 新大楼这几个字因为在网上引发越来越多的尖锐批评而成为敏感词,被禁止搜索查询!

« 世界报 » 常驻上海记者哈罗德在经济和企业栏发表文章,介绍评论中国网上购物网站著名的阿里巴巴和淘宝创建人马云即将引退事件,并把马云称赞为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人物。

马云将从这个星期五(五月十日)退出阿里巴巴与淘宝的执行总裁领导,但仍然保留公司主席职务。马云认为新的一代将会更好领导这个企业。而马云本人,将作新的思考,寻求新的创造革新。

« 世界报 » 的文章评价马云是一个不知停顿的人,除了辛勤工作,勤奋思考,还对许多事情感兴趣,而且热爱生活。尽管马云将一个艰苦创业阶段默默无闻的网上服务,成功变为市值34亿美元的中国第一大购物网站,但他从不满足现状。马云并不寻找财富,他寻找机遇,机遇则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与其他中国亿万富翁不同,马云仍然为普通中国人的需求服务,他所创建的阿里巴巴和淘宝与世界上其他实力强大的网上购物服务齐名,更在中国市场独占鳌头。在每天一千六百万网上购物邮寄包裹中,阿里巴巴与淘宝占一千万。

马云的故事从很早就开始,这个经历文革的小个子杭州人,从来不怕苦,也不怕挑战,他年轻时经常敢于跟个头比他高大的人打架。因两度高考落榜,加上小个头,他连到旅馆找工作也曾被拒绝,他是在杭州一家函授学校担任英语老师的时候改变了命运。他创立了一家翻译服务公司,取名海博。也因他的英语水平,而得以有机会作为翻译陪同一个官方代表团前往美国西雅图。在那里他第一次听到了因特网这个名词,他下决心回到中国也要创建因特网。马云的中国因特网首先是他创建的中国黄页服务,但并没有很大成功。

在经过几年在北京商业部下属的网络摸索之后,1999年,马云回到杭州,联合十七个知己,创立了阿里巴巴,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马云提供了发展机遇,如今这个网上购物服务已拥有两万四千名员工。« 世界报 » 最后说,马云出身平凡,他的成功被认为是从底层升为成功的人,马云喜欢思考,喜欢创新,但很随和,人们很难把他归类。

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主要围绕法国总统奥朗德执政一周年的总结和法国左翼社会党政府宣布的部分私有化措施和叙利亚局势展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國起訴台灣父子對朝鮮偷運軍備

Posted: 07 May 2013 04:26 AM PDT

地圖

美國指控一對台灣父子涉嫌違反對朝鮮的軍備禁運,兩人被司法部訴以陰謀違反美國阻止大殺傷力武器擴散法律等罪名。

美國檢察官辦公室星期一(5月6日)表示,這對蔡姓父子中,36歲的兒子在芝加哥被捕,67歲的父親則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落網,目前正等候引渡。

台灣外交部北美司司長令狐榮達星期二(7日)說,台灣駐美國與拉脫維亞代表處人員已經探視兩人,並安排律師協助,但外交部不評論此案。

美方起訴書指出,台方也曾在2008年以偽造海運裝運發票和「將限制性材料出口至朝鮮」罪名起訴67歲的父親。

芝加哥地方法院星期一批准36歲的兒子以50萬美元取保候審,期間須接受監視居住,並配帶電子監控裝置;據美國廣播公司(ABC)芝加哥加盟台WLS報道,其妻子旁聽了聆訊。

美國檢察官辦公室的聲明說,聯邦調查局探員對蔡姓父子和一名與他們有生意往來的台灣商人進行調查,他們涉嫌從美國出口可用於製造大殺傷力武器的貨物和機器。

聲明還點名三家與三名嫌疑人所涉不法行為有關的企業,它們分別是Global Interface公司、台北蓮笙興業公司和台中豐笙興業公司。

聲明說,蔡姓父親、Global Interface公司與豐笙興業公司早於2009年被美國財政部列為「大殺傷力武器擴散者」。

ABC引述蔡姓兒子的代表律師稱,蔡氏父子出口的只是「40年機齡的鑽孔工具」,質疑檢方「可用於製造大殺傷力武器」的指控。

報道說,檢察官並未指出這些機具已經進口朝鮮,但稱這些器材的買家一直都是平壤當局的代理人。

BBC中文網


美國防部點名指責中國進行網絡攻擊

Posted: 07 May 2013 04:19 AM PDT

參與阿丁灣護航工作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船艦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停靠(新華社圖片2/4/2013)

美國國防部首次在其呈交國會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點名指控中國政府和軍方在幕後策劃了針對美國的網絡攻擊。

五角大樓星期一(5月6日)公布的這份報告說,世界各地在2012年發生的電腦網絡系統入侵事件中,有跡象顯示其中一些攻擊是直接來自中國政府和軍方。

報告更稱,這些包括以美國政府機關為目標的攻擊,以及中國針對美國進行的網絡情報搜集,其所用手段與發動網絡戰爭所需無異。

記者們說,這是美國迄今最直接地指責中國對美國政府機構進行了網絡攻擊。

中國官方暫未對華盛頓的報告發表評論,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上周曾說,網絡安全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和問題,指責無助於解決問題。

此外,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此前也曾堅稱,中國軍隊從未支持過任何黑客行為。

中共《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星期二在環球網發表軍事評論員沈則的文章,指責美國「賊喊捉賊」。

文章稱:「這種刻意『塑造』對手的行為是美國舊冷戰思維在作怪,是美軍『營造對手』,並獲得國會撥款的老把戲。」

網絡間諜

五角大樓的報告說:「中國正利用其電腦網絡刺探(CNE)能力支援針對美國外交、經濟,以及賴以支持美國國防計劃的國防工業基礎部門進行情報搜集。」

報告認為,取得這些情報可能有利於中國的軍備與軍事科技發展,以及讓中國的決策者了解美國領導人的想法。

此外,報告還認為,這些網絡諜報活動有助於中國軍方參謀「建立對美國國防系統網絡、物流與相關軍力的印象,以便在危機發生時加以利用」。

美國國防部也在報告中評估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度,其中,美方注意到中方正在發展新型隱形戰鬥機、改造短程彈道導彈部隊,並增配常規中程導彈。

報告還說,北京領導人日益寄望透過解放軍來拓展中方所稱的境外「核心利益」,其中,解放軍支持了在利比亞撤僑的行動,派遣軍方醫療船訪問拉丁美洲,並主導一些聯合國維和任務。

國防部東亞事務副部長助理海爾韋星期一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當前最大的隱憂是中國軍事發展缺乏透明度,讓周邊國家難以計算其國防風險。

海爾韋還指出,中國正繼續投資發展多維的太空計劃,從而達至阻止他人進入與使用太空的目的。

儘管如此,海爾韋說,過去一年,美中軍事往來呈正面發展,其中包括數次高層互訪。華府將繼續推動與北京的軍事交流。

BBC中文網


拉萨古城被当局大肆改建 作家唯色呼吁全球拯救拉萨

Posted: 07 May 2013 04:01 AM PDT

Construction-in-Lhasa-Barkor.JPG
环绕拉萨大昭寺的转经道-八廓街今日面貌。(唯色博客)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ed-05062013130108.html/Construction-plan-in-Lhasa.JPG
拉萨老城将要盖成的“八廓商城”的“工程概况”。(唯色博客)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ed-05062013130108.html/New-Barkor-after-construction.JPG
拉萨老城将要盖成的“八廓商城”图。(唯色博客)


中国当局计划将西藏首府拉萨改建成像云南丽江一样的旅游城市,目前在拉萨八廓街正修建大型商场和地下停车场,使这一古城的传统建筑物面临毁灭危机。西藏知名作家唯色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等全球相关机构及藏学家关注并拯救拉萨“被现代化”整改的厄运。

现居住在北京的西藏知名女作家唯色周日(5月5日)通过发布博文和数张当局在拉萨古城大搞建设工程的现场图片,呼吁全球关注古建筑被现代化摧毁的严重状况,并展开“拯救拉萨”行动。

根据图文信息,拉萨这座具有千年文化和历史的古城,在被当局的现代化整改下,其吸引全球眼光的标志性古建筑正渐渐消失。当局正在修盖“拉萨八廓商城”,而其“工程概况”介绍说,商场占地15万平方米,仅地下停车位就有1117个。该图文引起诸多网友的强烈关注,并纷纷发表评论对拉萨的命运表达忧心,谴责当局急功近利毁掉西藏上千年的文明与信仰、同化这个民族和城市,要求当局停止这种强制性的开发行为。

作家唯色星期一接受本台采访时说:“这些照片都反映了拉萨今天的一个状况。拉萨现在正在老城改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一个事情。”

唯色说:“现在所了解到的就是,八廓老城改建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一种‘一石二鸟’的行为。当局都有很多的考虑,不光仅仅是出于经济开发、经济发展,它还有别的考量。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一下的话,照片当中有一个关于拉萨商城工程概括介绍,这里面对于拉萨老城的改建有几个要求,其中有一条叫做‘疏散’,它意味着‘疏散’八廓的摊贩,它实际上也含有‘拆迁’的意思。”

唯色表示,云南的丽江古城、湖南的凤凰古城等被改建成现代旅游城市遭到各界批评,被称为是极糟糕的旅游模式。中国的“老城改建之风”实际上早已蔓延到藏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现被划为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该县一直被旅游开发和改建,其模仿的模式是丽江,并把名字改成“香格里拉”,这一名字本身是去迎合旅游业,是为游客而存在的。

“其实旅游业带来的那种破坏,现在已经被关注到,包括现在被认为是一种旅游殖民主义。而现在拉萨已开始步入这个后尘。事实上,在这样的改建和扩建等过程当中,有很多的东西在消失,包括民俗、仪轨这种细节的消失,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情,但是现在的政府它根本就不管不顾。所谓的经济发展,在获取最大的各种‘利益’,包括个人利益和经济利益等,同时取得‘维稳’的效果,因为这么多年来,‘拉萨’是当局日夜监控、高度防范的一个地方,所以它是想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唯色表示,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布达拉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和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度将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拉萨具有宗教、历史与人文价值的神圣之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获得理所当然的保护。

“曾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拉萨的这种老城改建还是很关注的,包括要求像祖拉康(大昭寺)周围建筑高度都不能超过祖拉康,这个都是按西藏的传统文化来要求的。但是现在大昭寺周围几个大商场都拔地而起,越来越多,它们的高度早就超过了大昭寺的高度,而这些巨大的商场都是官商合作的这样的一个产物。像八廓商城的话,它又要修地下停车场,而修地下停车场,又要抽取地下水。我已经听说拉萨就是因为修建‘神力•时代广场’而被抽取大量地下水,造成现在拉萨的地下水问题还是很严重的,比如地面已经有裂缝。”

作家唯色呼吁全球有关机构和人士关注现今眼下拉萨老城所面临的万劫不复的厄运,期望各界人士展开“拯救拉萨老城”的行动。

“这样的破坏,让人忧心忡忡,所以我是非常希望得到各界的关注,希望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关注到这一点,关注到拉萨这个属于‘世界级文化遗产’的老城,同时也希望全世界研究西藏的藏学家、藏学机构,以及关心西藏问题的人士来发起‘保护拉萨老城’的这样一个行动。否则拉萨真的完了!希望各界、各地这么多人来‘救救拉萨’!”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丹珍的采访报道。


中印解邊界僵局 報載有條件

Posted: 07 May 2013 03:49 AM PDT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7日專電)印陸邊界對峙和解落幕,印度當局稱絕無妥協讓步,不過當地媒體披露,因新德里同意放棄邊界一處具戰略重要性的碉堡,中國大陸解放軍才撤離。

「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和「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今天報導,因印度同意放棄位於拉達克(Ladakh)楚瑪爾(Chumar)地區一處碉堡,印陸實際控制線才回復先前原狀。

報導說,楚瑪爾碉堡是印度在實際控制線上最重要觀察哨,由此可監視連接中國大陸西部與巴基斯坦的喀喇崑崙公路,北京方面4月23日在第2次邊防會議,具體要求印度軍方放棄碉堡。

報導指出,4日舉行的第4次邊防會議,中方又提拆碉堡,新德里「最高層」隔天上午點頭,中方同意撤軍,各自退回布爾斯特(Burste)和奇普恰普河(Chip Chap River)陣地。

印度外交部和國防部則堅決否認。

報導還說,對峙僵局難解之際,印度駐陸大使蘇杰生(S. Jaishankar)曾告訴北京,新德里準備取消外長胡爾希德(Salman Khurshid)訪陸及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印。

儘管僵局化解,印方對李克強到訪已意興闌珊。報導說,「李克強會如期到訪,但當下要印度政府深化兩國關係,很難」。

北京不悅過去4、5年間,印度恢復拉達克東部陶貝奧迪(Daulat Beg Oldi)、富克徹(Fukche)、尼亞瑪(Nyama)等位於印陸邊界西段的前進機場,並沿著實際控制線興建基礎設施,如今印方又意圖窺伺喀喇崑崙公路,中國大陸更惴惴不安。1020507

《大事件》(第20期):政治局常委保護傘下的巨商

Posted: 07 May 2013 03:12 AM PDT


內容提要: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揭秘
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薄熙來的恩怨
撒切爾主義和唱紅打黑有淵源
王立軍讓胡錦濤沒有選擇
中國勞教所甚於“渣滓洞”

劉志軍行賄的大佬誰敢碰   官商勾結一起沉浮
政治局常委保護傘下的巨商
李春城扯出周永康等大批人物
早被處決的袁寶璟是被殺人滅口?
剛被抓的劉漢掏空國資有官僚相助

紅二代警醒: 我們只能執政這最後十年了
裙帶不斷 內鬥不停@宿怨不消
外交部的 "內部消息"


《大事件》月刊 (印刷版)  長期訂閱: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6日)

Posted: 06 May 2013 09:44 PM PDT


2013年5月6日《明镜郵報》

Posted: 06 May 2013 09:43 PM PDT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8, 2013, 11:01:53 PM5/8/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日媒:美向日政府施壓

Posted: 08 May 2013 07:54 PM PDT


日本新聞網引述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在歷史認識問題上,正面臨美國政府的政治壓力。圖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日本新聞網引述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在歷史認識問題上,正面臨美國政府的政治壓力。

報道指,消息人士證實,美國政府從4月下旬以來,已經多次通過外交途徑和在與日本內閣大臣的會見中,敦促安倍政權不要再在歷史問題認識上製造麻煩。

消息說,美國政府擔心,安倍政權在歷史問題上發出的錯誤信號,將會加劇中韓兩國與日本關係的進一步緊張,導致東亞局勢的進一步動盪,這將給美國的亞洲戰略帶來不利。同時,在慰安婦問題上的否定性立場,也正在引發美國社會對於安倍政權的不滿。

正在美國訪問的韓國總統朴槿惠在7日,與奧巴馬總統討論了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消息稱,奧巴馬開始擔心,在應對朝鮮問題上,日本和韓國因為這一歷史問題,也將難以採取合作的姿態。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不會修改「河野談話」,這應該是對美國政府的一個保證和承諾。而安倍首相今日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也重申自己內閣繼承「村山談話」的精神,努力避免使日本在亞洲陷入孤立。

(日本新聞網)

香港   明報


截訪利益鏈難斷 改革難於上青天

Posted: 08 May 2013 06:49 PM PDT

上訪是中國特有的政治現象,亦是當局的棘手難題,中紀委官員宣稱,要堅決杜絕一切「攔卡堵截」上訪群眾的錯誤做法。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下,要徹底杜絕錯誤做法,恐怕是癡心妄想。

事實上,在中紀委官員發表談話之際,官方喉舌又揭露一宗公開截訪的醜聞。據報道,江蘇省巡視組日前到海安開展巡視工作,在巡視組下榻的東海大酒店周邊,不只有信訪人員,還有警察等駐守,附近商戶也被告知不許接近巡視組。海安當局精心組織的這種封鎖網,目的就是截住百姓上訪,隔離巡視組與民眾的聯繫。

上訪是法定的公民權利,也是無奈的百姓尋求解決矛盾的自救之路,這些年卻屢屢成為矛盾本身。一些地方政府在穩定壓倒一切的思路下,不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自己上陣或者花錢僱人對上訪群眾「攔卡堵截」,甚至在攔截後非法關押,暴力毆打上訪群眾,一直飽受社會詬病。

北京市公安局去年底曾通報昌平「黑監獄」事件。當地七里渠黑監獄負責人原是一家保安公司的員工,辭職後糾集了十五人,以幫助地方政府維穩為名,與五個省市的政府簽訂協議,專門幫助地方政府攔截上訪人員獲利,並將上訪人員安置在當地某處非法關押。

明碼標價 收取佣金

可怕的是,這種截訪已形成利益鏈。北京一家保安公司與部分地方政府簽訂「維穩」協議,負責堵截、押送各地進京上訪人員,該公司不僅有「囚車」,還有多處「黑監獄」。他們向政府明碼標價收取佣金:穩控費每人二百元,強制費每人四百元,火車押送特保每天五百元,開車押送每公里十二元。二○○八年,該公司營業收入高達二千一百多萬元。

更駭人聽聞的是,一些政府部門居然以販賣上訪者牟利。由於中央對赴京上訪人數多的省市通報批評,追究當地官員責任,各地駐京辦人員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從北京市公安局手中「買人銷名」,以一人一萬元的代價從公安局手中帶走訪民。表面上這些省市的訪民統計人數下降,其實這些數據都是被做了手腳。地方政府花錢買維穩,地痞流氓變成政府打手,在這個利益鏈上,各方一榮共榮,一損俱損,要想改革,談何容易?

其實,保障公民正當上訪權,要靠嚴厲打擊不正當截訪來實現。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只聞截訪的血淚控訴,而參與非法截訪的人,卻很少被揪出來,付出相應的代價。這種模糊態度,等於對非法截訪的變相縱容。中紀委要將嚴禁截訪落到實處,不妨讓公安部撤除在天安門廣場密集的公安與便衣,真正還廣場於民,給各地政府起一個垂範作用。

太陽報


國民黨長進之道

Posted: 08 May 2013 06:28 PM PDT

國民黨的氣勢,隨着馬英九民調低迷而呈現了執政危機。於挽救頹勢之際,出現了清黨的呼聲,素有小辣椒之稱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指摘黨內同志、立法委員羅淑蕾經常於電視節目中批評國民黨,感嘆有黨友如此,又何必敵人?呼籲國民黨於選舉提名時,應考量選出對黨絕對忠貞的同志,以便為黨喉舌宣導黨的政策。

明年將舉行競爭激烈的七合一選舉,黨內已提出「忠黨愛國」之條件,並催促黨在提名初選時採「排綠條款」,即提名初選標準僅限於深藍的選民,此排除深綠、淺綠的民調無異是排除了中間選民之意見。

陳水扁執政期間涉貪腐事件,民進黨內仍是一片護黨護扁之聲。與黨不同調的黨員被扣上「十一寇」之名,如林濁水、沈富雄、李文忠等人,他們均曾來港參與香江論壇,義正詞嚴地批評陳水扁政權,回台後甚而退出民進黨或辭去立法委員之職,正義凜然,其道不孤,受到社會好評。民進黨內進而提出「排藍條款」,希冀從深綠的民調選取忠黨人士作為競選公職的條件。

現在,時光倒轉,國民黨曾幾何時已經呈了一言堂的作風。「排綠條款」顯示了國民黨的底氣不足,自信不夠,將黨內同志的批評視為離經叛道而阻絕。羅淑蕾針砭馬英九政府的作為,針針見血,在強勢輿論下,馬英九政府也應從善如流,改弦易轍。批評若是建設性建言,可以參考之、改正之,為黨的形象加分。

國民黨為一個民意代表而大陣仗地發起圍攻之勢,而不思檢討,若蹈民進黨的覆轍,必讓選民失望。一個健康而有作為的政黨是不怕人攻擊的,就如同鄧小平說「共產黨是罵不倒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此才是國民黨長進之道!

江素惠

東方日報


金融人事大執位 王岐山嫡系勝出

Posted: 08 May 2013 06:10 PM PDT

內地銀行業新一輪大執位,早前分管金融的王岐山雖已脫離金融領域,但其嫡系人馬不斷上位,顯示他的政治能量遠超外界預料。

建設銀行北京分行行長田惠宇將接替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的職務,而早前中信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則接替肖鋼出任中國銀行董事長。田惠宇和田國立都是王岐山當年主掌建行時的舊部,其中田惠宇是王岐山的秘書,而田國立則是王岐山當年提拔的最年輕行長助理。這兩人是王岐山的親兵,現在都出任要角,成為金融界的少帥,折射出「金融王家軍」隱然成型。

王岐山是前中共財政界元老姚依林的女婿,亦是朱鎔基賞識的金融幹才,當年受朱鎔基指派南下處理廣國投破產一事一戰成名。十七大之後,王岐山原本擬南下廣東出任省委書記,但據說在朱鎔基建議下,被留在北京出任分管金融的副總理。十八大之後,王岐山轉換跑道出任中紀委書記,執掌反貪大權,外界以為他與金融界分道揚鑣,如今看來這種猜測純屬多餘,他在金融界的影響力仍然無遠弗屆。

監管風暴 一箭雙雕

近期,中紀委、公安部等部門聯手發動債市監管風暴,拘捕了一批隱藏在證券公司、投資基金內部的蛀蟲。據說,這個專項整治工作便是由王岐山嚴令督辦,以此為突破口肅清金融界的腐敗,目前收網的還只是一些小魚蝦,潛伏在商業銀行中的大鱷還沒有現身,但那些重量級人馬已開始明顯感覺到反貪之網愈來愈緊。王岐山利用中紀委摘掉一些金融貪官的烏紗帽,並讓自己的人馬乘勢而上,可謂一箭雙雕。

王岐山嫡系在金融界坐大,除了其本身的影響力之外,很重要的是現任分管金融事務的副總理馬凱比較弱勢。馬凱是溫家寶內閣時代的大管家,曾出任國家發改委主任,十八大時以為他將轉戰全國人大,沒想到居然更上一層樓。不過,馬凱在金融界沒有自己的人馬,而且歲數已大,早就意興闌珊,樂得順水推舟,任由王家軍坐大。

金融界是經濟的龍頭,歷來有得金融者得天下之說,尤其是目前中國金融資產龐大,又處於改革的關鍵時期,金融界各崗位的競爭相當激烈,各個山頭你爭我奪。不過,由於金融領域專業性很強,有特長者才能夠脫穎而出。

擔任山東省省長的郭樹清亦是朱鎔基與王岐山的愛將,他赴任山東是為了五年後出任分管金融的副總理做好準備,據說他赴任前由習近平親自負責談話,對其有諸多囑託。目前,各大金融機構不斷往山東添兵加將,目的就是盡早與郭樹清結上淵源,鋪平今後發展的道路。

東方日報


“六四”屠城功臣陳希同下颚腺癌轉移腦肺

Posted: 08 May 2013 07:32 AM PDT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曾樺



  北京消息人士對《明鏡月刊》記者透露,現年83歲的“六四”屠城功臣、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患下颚腺癌已到晚期,轉移到腦、肺,住進北京軍區總醫院幹部病房的四樓,醫生不表樂觀。

  為 “六四”鎮壓出力

  陳希同這一生大起大落,在宦海浮沈中,有兩段引起巨大的爭議。一段是在1989年極力跟隨鄧小平、李鵬等人,在鎮壓學潮、民主運動中表現得十分“搶眼”;一段是在1995年地位崇隆、聲勢鼎盛之際,突然被江澤民以經濟犯罪的名義拿下,引發北京乃至全國政壇的人事地震。
  陳希同仕途發跡和被整肅下台過程,簡述如下:
  陳希同,1930年6月出生於四川省安岳縣,194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4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進城之初,他做過一段時間的基層工作,歷任中共北京市西單地區街道工作組成員,北京市公安局12派出所副所長,北京市公安局內城二分局人事股副股長、文書股股長等。

  1952年陳希同調至北京市委辦公室任幹事;1953年,他被任命為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的秘書,開始踏上權力台階。

  1963年,陳希同被安排為北京市昌平縣農工部副部長,不久升任縣委副書記。“文革”初期,因爲他與“黑市委”劉仁的關係,受到衝擊,一度被下放勞動。1971年,陳希同東山再起,在昌平一路升遷,歷任十三陵公社革委會副主任、馬池口公社黨委書記、昌平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昌平縣委書記、縣革委會主任等職。


  1979年12月,陳希同從京郊回到京城,升任北京市副市長。三年後,他當選為十二屆中央委員。1983年4月,被任命為北京市長。

  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陳希同當選連任中央委員,幾個月後,1988年1月,他連任北京市長,4月,升為國務院國務委員。

  他在這個崗位上,遭遇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場震驚世界的“政治風波”。陳希同不斷向包括鄧小平等元老和中共中央報告學生與市民民主風潮中的負面信息,與李鵬、李錫銘等定性學潮為“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反黨、反社會主義”,支持並積極配合採取強硬手段對付民衆。在“六四”鎮壓流血事件之後,1989年6月30日,陳希同以國務委員和北京市長的雙重身份,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做“關於制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後來印發100萬份。

  “六四”之後,陳希同受到鄧小平青睞,繼續升遷,接任北京市委書記,並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當上政治局委員,氣焰炙手可熱。

  挑戰江澤民終被整垮

  天有不測風雲。陳希同仗恃後台鄧小平,又自忖“六四”平息暴亂有功,對江澤民居然被選中為“第三代領導核心”很不服氣,屢屢不服從、不配合,終於導致江澤民、曾慶紅下了決心,將之拿掉祭旗,以震懾全國各地不聽號令的諸侯。

  1995年4月,陳希同因北京市常務副市長王寶森吞槍自殺一案引咎辭職,隨後被拘捕審查。

  在當年9月的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上,通過決定:將陳希同清除出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保留黨籍以觀後效。“對其經濟問題,繼續進行審查”。

  但對陳希同的審查過程並不順利。兩年後,1997年8月29日,才由中紀委出面報中央批准,開除陳希同黨籍。又過了半年,1998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才以涉嫌貪污和玩忽職守罪,決定將陳希同“依法逮捕”。

  當時公佈的罪狀是:“任北京市市長、市委書記期間,自1991年7月至1994年11月,在對外交往中接受貴重禮物22件,總計價值人民幣55萬5956.2元,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公,由個人非法佔有”。“任北京市市長期間,於1990年和1992年指使、縱容王寶森動用財政資金,在北京市八大處公園和懷柔縣雁棲湖畔修建兩座豪華別墅。違規建造別墅及購置設備款共計人民幣3521萬元。陳希同任北京市委書記後,自1993年1月至1995年2月,經常帶情婦某某與王寶森等人,到兩座別墅吃住享樂,兩座別墅成為陳希同、王寶森享樂的場所。”

  罪狀公佈之後,輿論嘩然。作爲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這樣的高官鋃鐺入獄,審查數年,而且當局說得那麽煞有介事,坊間更是傳說他貪腐上億,最後竟然只是這麽一點夾不上筷子的犯罪事實和涉案金額:55萬元禮品沒按規定交公!縱容副手動用財政資金修建別墅——所謂“別墅”,也不過就是北京市的招待所,陳希同並未轉移到自己名下,而且據知情人評論,即使就當時的標準來看也夠不上“豪華”。此案與其說是“清查貪腐”,不如說是“整肅異己”,陳希同固然是倒了大楣,但江澤民也嚴重失分。

  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一審以貪污罪判處陳希同有期徒刑13年;以玩忽職守罪判處陳希同有期徒刑4年,兩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6年。


  是祭品,也是幫凶

  不過,陳希同並未在秦城監獄住得太久。數年後,他就被保外就醫,住進北京最高級的療養院——小湯山療養院的一棟三層小樓,吃住、醫療均由秦城監獄負擔。他還有專車司機,和他點名要來的一名廚師。日常生活均有服務人員伺候。

http://2.bp.blogspot.com/-s_tbmngLhH0/UCAukmvHQuI/AAAAAAAABpI/12ed3PYhQIc/s1600/L1000235.jpg
  陳希同與姚監復合影。(姚監復提供)


  知情人士稱,他就是正常退休,退休金也付不起房租。
  北京學者姚監復在陳希同保外就醫期間,多次探望,於2012年“六四”23週年前夕在香港出版《陳希同親述:眾口鑠金難鑠真》。書中陳希同對自己在“六四”中的作用自我辯護,並反駁了當局後來給他定罪的那些罪名。姚監復對《新史記》記者講述了多次採訪陳希同的經過和陳希同保外就醫的生活。

  
  姚監復告訴《新史記》記者,一見陳希同,陳就開門見山地強調,自己不是貪污犯。說他貪污、判他的刑,完全是個冤案。“所謂‘貪污50萬元的禮品’,是準備捐獻給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藝術發展基金會的”,“我打的借條也都俱在”,根本不是據為己有。他還澄清,在“六四”時自己也從未擔任所謂“北京戒嚴總指揮”。

  分析人士指出,陳希同無疑是中共體制這台“政治絞肉機”的犧牲品,但他本人絕非無辜受害,也曾經充當過這座“絞肉機”的零件。眼下病入膏肓,應該抓緊人生的最後歲月,反思自己一生扮演的角色,講述出更多鮮爲人知的內情。(《明鏡月刊》38期)

全世界都看清了中共八老家族真面目

Posted: 08 May 2013 06:12 AM PDT


《新史記》陳亦凡


2012年12月26日,是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誕辰119週年。諷刺的是,正是在這個紀念日,彭博社發表了系列文章,披露曾經跟隨毛澤東打天下的八位中共元老的後代們是如何斂財變成權貴家族。這八大元老就是鄧小平、陳雲、楊尚昆、王震、薄一波、李先念、彭真和宋任窮。

彭 博社追查中共八大元老後代103名家庭成員的經濟狀況,指八大家族通過控制國有企業,紛紛創辦私人企業積斂巨額財富。彭博社稱,他們整理收集了來自中國、 美國數千頁的企業申報、財產記錄、官網及檔案資料,繪制了八大元老家族關係圖,圖中展示了八大家族之間的交織,包括業務往來、共有僱主、共同擁有私有或國 有企業、社會交往關係、以及相互通婚。



元老打下天下,子孫中飽私囊。


在這103人當中,至少有23人在美國求學、18人在美國公司工作、12人在美國擁有地產。彭博社還披露,1989年天安門事件前,陳雲的兒子陳元還利用職務上和美國白宮的關係,秘密辦理了美國簽證,把兒子送到了美國一家寄宿學校。

彭 博社的長篇報導指出,中共太子黨在1980年代控制國有企業,1990年代進入房地產、煤炭和鋼鐵行業,如今則隨著經濟全球化紛紛進入私募基金等金融領 域。這些紅色貴族的身份及其生意往來狀況往往被複雜的企業網絡及互聯網審查所掩蓋。通過控制國有企業,太子黨們大飽私囊,紛紛創辦私人企業。這103人中 有43人擁有自己的企業或者成為私企高管。

彭博社追蹤的這103人中,26人負責或主要參與主導國家經濟的大型國企,其中包括王震之子王軍,鄧小平的女婿賀平,以及陳雲之子陳元,三人控制的國有企業,在2011年的資產規模達到1.6萬億美元,超過中國年度經濟產出的五分之一。

在彭博社追蹤的31名“紅三代”(孫子輩)中,至少11人在經營自己的企業或是佔據企業高管職位,多數是在金融和技術領域。

彭博社的報導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在毛澤東誕辰紀念日準時引爆,掀掉了中共多年來掩蓋頂層腐敗的遮羞布,讓世界、尤其是讓海內外中國人,看清了中共八大元老家族的真實面目。
儘管中國官方嚴密封鎖了互聯網,但彭博社的報導還是在網民中迅速傳開;而海外媒體連續多天報導和分析中國政治局勢和發展,普遍認為習李新政的反腐也只能是做做樣子,難以有後續發展。

法國媒體諷刺地問道:假設毛澤東在地下有靈,也將會吃驚嗎?共產黨八大不朽的元老家族繼承人,不僅與共產黨鬧革命均貧富的烏托邦理想背道而馳,更在極大限度斂財的同時,在中國造成貧富差距的鴻溝,而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竟是這些家族的繼承人。

八大紅色家族的後代們極大得益於家族在中共黨內掌權的優勢,在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他們從完全受國家控制的國營企業獲利。而他們通過享有各種各樣的特權積斂起來的巨額財富,完全與革命追求的初衷相反。

當 然,不能否認八大紅色家族的元老們當初提著腦袋幹革命的初衷之一,確曾是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然而,為避免出現動亂危害到共產黨統治,從八十年代開始, 他們就把自己的孩子安插到大型國營企業當頭目,這些有權有勢的家庭從數以億計的貧窮中國人中脫穎而出,變成紅色權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位置的 同時,他們也製造了不平等和貧富懸殊的鴻溝。

獨立中文筆會理事莫知許在推特上評論說,簡單說,彭博、《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幾篇報導,比大陸媒體63年來所有報導加起來所揭示的高層真相還要多。

《南方週末》記者劉俊在新浪微博上寫道:看完彭博的雄文,失眠了。一部分是因為我們做不出這麼牛逼的報導而慚愧,更多是因為第一次看到如此龐大的利益集團真面目,有一種說不出的無力感。(《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美中经济好消息刺激亚洲股市

Posted: 08 May 2013 04:51 AM PDT

2013年5月8日东京证券交易市场显示股市上扬的景象
2013年5月8日东京证券交易市场显示股市上扬的景象


出人意料的中国贸易统计数字和美国华尔街的创纪录上扬促使亚洲股市星期三攀升。香港股市涨幅大约为0.9%,东京股市上扬0.75%。MSCI亚太股市指数上涨了0.8%,接近5年来的最高纪录。

中国公布的进出口增长幅度高于预期,人们对中国经济恢复的前景再次感到审慎乐观。中国官方的数字显示,4月份的贸易顺差为182亿美元。出口增加了14.7%,进口增长了16.8%。进出口涨幅都高于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

最知名的美国股市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星期二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1万5000点大关。

美国上星期五公布了就业状况有相当改善的报告,减轻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心,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投资人受到鼓舞。投资信心的增长把道琼斯指数推到1万5056点的高峰。标准普尔指数也创纪录地达到1625点。

美国之音中文网

大马大选改写华人参政形象

Posted: 08 May 2013 04:42 AM PDT

Voters queue up to check their names on the electoral list outside a polling station in Georgetown, Penang on May 5, 2013. Malaysians voted on May 5 with one of the world's longest-serving governments seeking to stave off a first-ever defeat against an upstart opposition that pledges sweeping reform. AFP PHOTO / GOH CHAI HI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GOH CHAI HIN/AFP/Getty Images)

此次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选举中华人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80%以上的华人将选票投给了反对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将之称为"华人海啸"。德国之声专访了马来西亚著名华人评论家、《星洲日报》副总编辑邓丁贤先生。

德国之声:邓丁贤先生您好,对于这次大选结果,你感到意外吗?

邓丁贤: 这次大选的结果,国民阵线(国阵)继续以简单多数席位执政,延续其已经长达56年的统治地位,其实在一般人的预料当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华人,将大多数选票投给了反对党组成的人民联盟(民联)。遗憾的是仍然没有办法"变天",因为国阵得到大多数马来人的支持。

德国之声:这一次选举被称为民主的里程碑。那么,自2008年第12届大选以来,马来西亚发生了什么变化?

邓丁贤: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国阵长期执政产生了很多政治问题,例如威权统治下的贪腐问题、种族平等问题等等。人们对威权统治感到不满和不安,希望通过民主机制予以改变,让两个阵营互相制衡,钳制权力。

德国之声:华人做了哪些努力?

邓丁贤:马来西亚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在过去国阵统治期间,他们感觉受到歧视。国家的教育、经济政策及政治上的权利分配倾向主流族群,华人觉得不满意,希望借这次大选进行政权更替。他们通过群众大会、社区动员、社交媒体信息分享及全球化的视野扩展,激发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德国之声:过去华人给人的印象是善于经营生意,但是有政治冷感。这次为什么这么热情呢?

邓丁贤:是的,过去华人被认为对政治没有兴趣,这次情况的确大为不同。主要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公民意识在过去五年内得到提升。大家意识到,要想在这片土地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通过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改变马来西亚华人未来的命运。

德国之声:各种媒体在这次选举中的表现如何?

邓丁贤:主流媒体尤其是英文媒体和电视,基本上被执政集团控制,出现一边倒支持他们的局面。但是,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体与政治的关系。网络媒体在这次大选中表现出强势的姿态,人们通过它分享信息,揭露谎言,培养公民意识。但是网络媒体也充斥着不准确的信息甚至谎言,有些人也在网络散布种族主义情绪,甚至煽动仇恨。

德国之声:《星洲日报》昨天的社论说,无论选举结果如何都已经是民主的胜利,那么民主主要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胜利?或者说,这些年来民主怎样改变了马来西亚?

邓丁贤:从民主的意义来说,的确如此。经过选举的历练之后,马来西亚政治基本上已经成熟,单一的政治集团已经不能完全控制,反对党也有了制衡的力量。另外,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国家,选举涉及敏感的种族和宗教问题。这次选战虽然激烈,但是都在相当和平自由的氛围中进行,这也是民主带来的进步。

德国之声: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因素对这次马来西亚大选的影响如何?

邓丁贤:这次马来西亚大选基本上没有外国因素介入。从外交关系来看,国阵这些年跟中国的政治、经济交往非常频密,而反对党基本上倾向于西方。

德国之声:你在今天的时事专栏中讲,"再怎么样,国家还得往前走"。你担心选举造成分裂吗?

邓丁贤:选举后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应,获胜者激情欢呼,失败者情绪沮丧,拒绝接受这一结果,甚至希望通过动员群众的力量来改变。悲情是难免的,但是我认为投票之后如对结果不服,应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是和平的保障。执政党更有责任团结各方,促成和解,让国家继续往前走。

德国之声:你愿意预测五年之后的大选吗?

邓丁贤:这次反对阵营民联把它和执政集团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减,获得选票总数甚至多过执政党集团(民联51%,国阵47%),只是席位还不足够改变政权。这种改变在未来的五年还会继续,反对阵营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城市地区人民的支持。在这种民主化的潮浪中,一个政党执政很难超过六十年亦即一个甲子。如果未来国阵还希望继续执政,必须以全新的政策来促进各民族的平等,放宽对社会的控制。

采访:张平

责编:洪沙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出入口总值升15% 胜预期但受质疑

Posted: 08 May 2013 04:32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在全球贸易增长回春之际,中国4月进出口升幅均高于市场预期。中国海关公布,中国进出口总值达3559.6亿美元(下同),按年升15.7%。其中,出口升14.7%至1870.6亿,较3月增幅扩阔4.7个百分点;入口升16.8%至1689亿,两者升幅均超出预期。但有分析指,这可能与之前中国怀疑夸大贸易额的情况一致。

4月入口大升,亦扭转3月贸易逆差的情况,令贸易顺差收窄1.7%至181.6亿元。

海关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首四个月进出口总值累计升14%至13307.5亿元。当中,出口升17.4%至6958.7亿,入口亦升10.6%至6348.8亿元。期内,贸易顺差609.9亿元。

新华社报道,今年以来,中国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对美国、香港、东盟贸易增长稳定。在前四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1681.6亿美元,下降1.3%;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 1597.4亿美元,增长9.4%;中国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1505.9亿美元,增长66%。

不过,中国早前公布今年首季的出口数据,与其贸易伙伴的数据不符,国际投行怀疑,中国数据有夸大之虞,但政府打击假借贸易之名流入的资金在5月才生效,故此香港分析师高德信日前已预期,4月的贸易数据应该未受影响。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京向南沙派出最大规模船队

Posted: 08 May 2013 04:09 AM PDT

作者 索菲

法国« 世界报 » 发表文章强调,尽管亚洲多国对南沙群岛的岛屿都宣布拥有全部或部分主权,北京如今派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捕鱼船队驶向南沙海域。中国官方在捕鱼船队本星期一(五月六日)从海南岛的儋州港口出发时警告指出,中国将使用一切手段来保证船队的安全。一共三十多艘超过一百吨位的渔船结队前往南沙,除了可能的军舰护航以外,还有一艘超过四千五百吨位的补给船随航。

由于南海局势愈发紧张,长达四十天的渔汛季节令人担忧,除了越南,菲律宾也申张拥有南沙群岛主权,文莱和马来西亚也对南沙群岛有主权要求,台湾也主张占有南沙主权。越南和菲律宾指控中国在南海推行强行挑衅政策,并且骚扰这些国家的渔民,多年来,南海海域国家的海军军费都呈不断增长趋势,当地海域摩擦也时有传出,去年就发生二十一名越南渔民被中国海军拘捕事件,而1988年中国海军同越南海军发生海上冲突,造成死伤。

南沙群岛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除了矿藏,还有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中国日报 »也说,南沙海域拥有至少三百五十万吨的各种海鱼资源,目前对海鱼的捕捞,还不足总量的百分之三。

北京主动敦促欧盟开启双边贸易谈判

中国一改常态主动敦促欧盟开启双边自由贸易谈判,欧盟却并不急于跟中国展开自由贸易谈判,欧盟认为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欧盟一点儿也不着急回应中国的请求。法国经济报纸 « 论坛报 » 国际栏署名文章评论指出,欧盟在中长期时间内可以考虑同中国的自由贸易谈判,短期内不可能。

中国在接待欧盟高级外交代表阿什顿访问北京之际向欧盟提出开启自由贸易谈判的意愿,在此之前,主要是中国方面不愿意跟欧盟提及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话题,中国对同欧盟各成员国所建立的双边合作贸易协议感到满意。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着急,主动要同欧盟进行自由贸易谈判呢?

中国与北美争夺欧盟?

« 论坛报 » 说,欧盟已经开启同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多方自由贸易谈判的事实,使中国感到未来在国际贸易市场可能受到孤立的压力。

按照欧盟与美国的经济实力,欧盟与美国一旦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仅仅这两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占全世界百分之50,欧美两家的贸易额也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欧美主宰世界,规定世界贸易规则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这样的前景自然对中国不利。

欧盟成员国与中国都有双边贸易合作协定。尽管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不断增长,但贸易天平却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同中国的贸易几乎都有重要的赤字记录。欧盟抱怨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欧盟企业设置种种限制与障碍,欧盟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谈判自由贸易,应当是在中长期远景之后的事情,欧盟目前没有把同中国谈判自由贸易纳入议事日程。

« 论坛报 » 指出,欧盟高级官员以匿名形式作出透露,但欧盟却公开准备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采取关税惩罚,欧盟指责中国以不正当手段扶持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并倾销到欧盟。欧中双方的不少方面的摩擦让贸易环境紧张,显然也使双方建立自由贸易的话题渐行渐远。

香港新片« 桃姐 » 今天见法国观众

今天是每周三法国银幕推出新电影的日子,香港影片« 桃姐 »也从今天开始跟法国观众见面。法国报纸发表影评文章除去介绍电影导演许鞍华,男主角刘德华,女主角叶德娴和秦海璐的知名度, « 桃姐 » 的故事和剧情也获得法国报纸一致赞赏 « 桃姐 » 是为一个家族服务数十年的保姆,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平凡人的故事,展现了十分感动人的真诚感情,影片中每一个人一段记忆或一个眷恋,不是血缘关系,而是亲情把他们的命运系在一起。« 世界报 » 说,哪怕存在社会阶层主仆的界限,但« 桃姐 »一片将这种情升华进入了仁爱的境界;« 十字架报» 赞扬说, « 桃姐 » 是一个平凡人的故事,但写出十分感人的大情;« 解放报 » 就 « 桃姐 »一片强调说,“其实,夫人是佣人”。

今天是五月八日, 法国庆祝二战胜利日, 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各有千秋:« 费加罗报 » 呼吁法国进行“深刻”的改革;« 今日法国 » 就法国总统在执政一年之际首次谈及政府改组引述奥朗德的话说:“改组政府将在改组到来的时刻进行,任何进入政府的部长也不是进了保险柜”。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国家银行BOC关闭了朝鲜一账户

Posted: 08 May 2013 04:07 AM PDT

作者 法广

法新社北京消息,美国道琼斯金融通讯社周二报道指出,中国国家银行(BOC)关闭了朝鲜一账户,此前美国指出,朝鲜利用此一账户从事核计划活动。

根据道琼斯通讯社针对中国采取的这项例外报复措施指出,朝鲜主要的外汇银行---朝鲜外贸银行收到其账户被关闭的通知;而中国经常被西方国家批评在制裁朝鲜方面缺乏认真执行联合国决议。

中国针对朝鲜的这项可说前所未有的通知之发出正值朝鲜半岛紧张情势缓和之际:朝鲜撤离它在东海岸发射台的两尊导弹,这是美国方面负责人周二指出的,并表示虽然朝鲜仍然有再度威胁韩国的可能性。

美国在三月份宣布决议制裁朝鲜外贸银行(FTB),试图截断朝鲜用来进行核计划的外汇进账。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龙周二在一项公报中指出,美国已经把朝鲜外贸银行列入禁止与美国有业务往来的黑名单,以及冻结它在美国的一切可能拥有的资产。

美国财政部高级主管科恩进一步说明,美国鼓励全球金融机构要特别警惕,在此情况下再与朝鲜外贸银行有业务往来可能冒的风险。

中国是朝鲜唯一重量级的盟友国。一般来说,中国政权被视为是对政策变幻莫测的朝鲜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经常被西方国家谴责总是阻碍联合国对朝鲜进行严厉的报复措施。

近来,华盛顿就朝核问题加强对北京进行外交访问,几周来,不断有美国高官前往中国访问,特别是四月份,新上任的国务卿克里方华要求北京对平壤提高调门。

负责打击恐怖主义及金融情报的财政部副秘书长科恩本人也于三月底访问北京,随行的有美国国务院负责外交制裁的官员福瑞德。

朝鲜在十二个月当中两次发生火箭,被西方国家认为掩饰导弹试射,联合国在朝鲜于2月12日再度核试爆后,予以新制裁。此次中国虽然投赞成票,但几天后又对此表示有所保留。

法新社记者指出,周二发稿前,一直无法联络到中国银行负责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國網民圍觀毛澤東外孫女躋身富豪榜

Posted: 08 May 2013 03:58 AM PDT

孔東梅
孔東梅曾出版數本與其外祖父毛澤東或毛氏家族有關的書


毛澤東外孫女孔東梅因委身企業家躋身中國《新財富》雜誌最新一期富豪榜,引起網民關注。

孔東梅去年被媒體報道成為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的第二任妻子。

一手打造了泰康人壽的陳東升同時也是嘉德國際拍賣行以及宅急送的創始人。

《新財富》雜誌估算陳東升和孔東梅夫妻身家總值50億元,位列該雜誌年度中國富豪榜第242位。

孔東梅去年10月與陳東升陪同母親李敏高調前往外祖母賀子珍故鄉江西永新參觀考察,首次令這段政商聯姻曝光在公眾目光前。

隨後有知情者爆料稱,41歲的孔東梅與陳東升在後者與前妻離婚前即已同居,並育有至少兩個非婚生子女。

中國媒體星期三(5月8日)普遍報道了孔東梅登上富豪榜的消息,並指出毛澤東孫子毛新宇此前曾言毛家有維持清貧,不准後人經商的傳統,但孔東梅夫婦顯然打破了此傳統。

在社交媒體上,有網民認為孔東梅僅是毛澤東的外孫女,不能算是毛家後人。

也有人認為按照中國傳統孔東梅應該算是陳家婦,質疑為何財富榜將其與陳東升並列,因為其他榜上富豪鮮有夫妻同時上榜的。

左翼評論人士宋陽標譏諷孔東梅躋身富豪榜是:「當了多年小三,終於分到一半家產。」

網友「且停亭且停停」感慨說:「在財富面前,不管是什麼代,都沒抵抗力。」

網友「嘉慶帝微博被盜」則評論說:「毛新宇的話你們都要計較,你們還有沒有人性,別個是智障娃兒!」

BBC中文網


拿雾霾开玩笑的顶级白痴

Posted: 08 May 2013 03:51 AM PDT

郑义

今年春,中国大陆曾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北京首当其冲,引发了好一阵议论。最近一段时间空气品质有所好转,但这一两天再次出现严重雾霾,北京市中心笼罩在一片灰濛中,能见度仅1千米左右,一些地区达严重污染程度。官方气象部门一如既往地向人们解释,雾霾主要是受气压的影响,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环保监测中心则提醒市民,这两天要减少户外活动。气象部门预测,近日将下雨刮风,随着扩散条件好转,空气品质可望转好。——这种套话已经说了一千遍,一千遍重复下来,耳朵磨出了茧子,也就变成了共识或真理。明明是严重的空气污染,他们说“主要受气压影响”。明明是应该治理污染,他们却让我们等待刮风下雨。他们说的这些话也不完全是错话,但迴避根本问题其实正是一种高明的骗术。他们有利益有耐心把谎言重复一千遍,谁有耐心跟他们缠斗一千遍呢?所以,往往谎言就成了最终的胜利者。像我这样不停地驳斥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人家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坚韧不拔地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你紧盯着人家,不断地把黑白颠倒回来,重複性动作,你会觉得自己很白痴,有病。

前些日子,习近平先生讲了一段话,解放了我,使我感觉自己还不算十分地白痴,居然还有比我更白痴的。他的那一段话是在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讨论的时候讲的,在谈到雾霾天气的时候,习近平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澹定去面对这些问题。他回忆到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黄沙子。到了冬天,加上煤烟气,情况就更遭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习近平的这一句“二百五”引起全场大笑。于是,叫民众忧虑和愤怒的空气污染,就这样付诸习先生的一番笑谈中。

本来,我同许多国人一样,都对习仲勳公子习近平上台报有希望,也许他会多少继承一点乃父的正派,开启政治改革之门。他这句“二百五”一出,实在令人绝望。堂堂国家元首、党魁,居然拿灾难当笑话,不仅太白痴,而且太缺乏同情心了!五十年代北京的风沙,那是气候变化和漫长历史留下的后遗症,中共执政后不仅没有扭转,而且快速恶化。今天严重到影响民众健康甚至生死的空气污染,则完全是中共腐败体制的直接后果。习先生不仅不赔礼道歉,承担责任,反而大言不惭地要求我们“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真是奇谈怪论!习先生,您还希望我们怎么“淡定”呢?民众并没有上街游行示威,还不够“澹定”吗?如果一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国家元首拿民众强烈反感的事情开玩笑,早就被轰下台了。一个二百五的元首,再加上一羣二百五的“代表”、“委员”,才弄出了这麽个二百五的笑话。一个多少有点良知的人,是讲不出这种笑话,也不会跟着傻笑的。这一幕,既是习先生及整个统治集团的耻辱,也透露出他们的昏庸。——时至今日,我想官民双方都已然心知肚明:所谓“维稳”,其核心就是防止“聚众”,花那么多钱,养那么多特务军警,安那么多摄像头,重中之重,无非是防止民众上街,一旦大规模上街,一旦扩展到失控局面,这个罪恶制度的末日也就到来了。然而,用对付百姓的恐怖手段是吓不住雾霾的。总有一天,雾霾或者任何重大污染事件会成为人民聚众抗议的号角。那这种事来开玩笑,来激怒人民,也实在是白痴得太出格了。

2013年5月7日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自由亚洲电台

《從胡錦濤到習近平》

Posted: 08 May 2013 03:48 AM PDT


內容提要:

習近平在風格上與其前任胡錦濤的對比鮮明:出身權力家庭的習近平渾身散發出自信,而胡錦濤則謹小慎微。

毫無疑問,習近平家庭關係有助於其到今天的地位。作為習仲勛家庭裡面的“好兒子”為人所知,他這樣的人應該具有捍衛父輩政黨的榮譽和尊嚴的意願。不過除了家庭背景以外,習近平自身也非太子黨當中的平庸之輩。加諾特認為,在中共權力家庭子女之間,即所謂“紅色貴族”內部,政治競爭十分激烈,習近平能夠脫穎而出,也說明他是同輩當中的佼佼者,似乎是他們當中最有能力的政治家。

據習近平的朋友說,習近平在政治上十分自信。即使如此,習近平是否能在處理中國政治制度本身上得心應手,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不過加諾特傾向於認為習近平具備自信領導人的品質,他認為習近平很可能在困難時期成為卓有成效的領導人。

習近平比起胡錦濤更了解西方國家,或許當他們面臨一連串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棘手難題時,可以用更開放的心胸學習他國作法,否則國家30年來創造的奇蹟極有可能毀於一夕之間。

設給習近平的陷阱有兩個,一是停滯不前;二是動盪不安。如果航行中躲過了這兩個暗礁,重新踏上改革之路,中國是大有希望的。


《從胡錦濤到習近平》訂閱連結: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打击网络谣言将针对微博名人

Posted: 08 May 2013 03:36 AM PDT

最近中国官方发出系列声音,抨击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官方媒体并且表示将针对微博大V传谣进行治理。有评论人士认为,这显示中国政府对日益失控的网络舆论非常焦虑。

号称五亿网民、两亿多微博用户的中国互联网上,官方媒体和意识形态,正在日益失去以往的垄断控制地位。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说,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目前正集中部署打击利用网络造谣和故意传播谣言的行为。《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最近发表多篇文章,对微博大V进行专门的批评。

所谓微博大V,是指有规模庞大粉丝群并得到认证的微博博主。《环球时报》五月七号的一篇评论文章表示,大V如今成了网络谣言的重要中继站,对大V做一些法律上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文章表示,一些大V以“求辟谣”、“求证”的方式故意散播谣言,损害了法律尊严,侵犯了公众合法权益,因此规范他们的行为是“中国法制建设的题中之义”。

中国网络作者刘先生表示,中国政府多个部门正在研究对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的控制,大V将成为其中的重点。

“《人民日报》和其他的官方报纸,出了一一系列文章,暗含着对包括这些大V进行打击。大V相当自媒体,影响相当大,比《人民日报》还大,官方对此有很大戒心。最近新闻属和其他部门准备联合采取一些措施,估计大V会是最新的牺牲品。”

他介绍说,中国一些微博博主的粉丝多达数百万,其影响力比中央级的官方媒体更大,而且他们常常发表和官方不一致的看法和观点,使得中共宣传部门非常恼火。《环球时报》的文章说,大V们通过“求辟谣”和“求证”的方法传播网络谣言,明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效果,而且一些大V选择什么样的信息传播有强烈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他们是“故意转发扩散”。

认识不少大V的刘先生表示,所谓“求辟谣”、“求真相”和“求证”的微博,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并形成一种“倒逼真相”的局面,对此中共宣传部门非常被动。

“网络上叫做‘倒逼真相’,把真相倒逼出来,官方对此非常头痛。这表现出来的是,政府的信用和官方媒体的信用已经降低到极点。”

官方媒体认为,越有影响力的人越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大V们应该自觉配合主管部门打击谣言和净化网络环境。《环球时报》的文章说,有人从社会现实环境中寻找网络谣言盛行的深层原因,为造谣者和传谣者推卸责任。

在美国的专栏作家章天亮表示,网络谣言哪个国家都有,而在中国能够形成如此大的影响力,却恰恰应该从社会现实环境中寻找深层原因。

“一个就是为什么关注人民日报没有关注大V多,说明你没有信用;第二为什么你的公信力为什么这么低,人家宁愿相信谣言也不相信共产党?这些问题你不搞清楚,那你怎么打击谣言也没用。”

《人民日报》下属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较早前公布《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认为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日益多元化,并和传统媒体共同塑造主流民意。章天亮表示,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征,使得中共对舆论的控制日益困难。中国政府不断推出各种打击策略,实际上表现出中国当局无法适应新局面的特点。

“互联网就有自由的特点,就像大街上聊天,你怎么控制?网络只是用新技术更大范围的大街聊天,你没办法控制别人聊天,你也同样没有办法控制网络上流传各种各样的消息。”

章天亮分析说,网络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在中国宪法中有明文的规定,而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开放、自由、多元和互动,因此当局无法控制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传播。他认为中国政府和中国网民的这场对峙不可能获得胜利。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H7N9因禽畜混養

Posted: 08 May 2013 03:30 AM PDT

(中央社台北8日電)大陸曾爆發SARS疫情,近期又現H7N9傳人,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蒂摩表示,主因在於中國大陸常見豬隻與家禽混養,市場又販賣活體動物,因此病毒傳播給人類、引發疫情的風險更大。

巴蒂摩(David Baltimore)強調,H7N9禽流感與10年前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是完全不同的病毒,但它們都可在動物體內存活,且可以傳播給人類,兩者均在大陸爆發有其特定條件。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巴蒂摩說,大陸常見家禽家畜散養、混養,活禽運輸,活禽銷售,都增大了人類感染的風險,這些習慣使亞洲國家的人類患者最多。

他說,「H7N9病毒由鳥類傳播,通過豬傳染給人」,大陸許多農戶家中同時豢養豬隻和禽類,他們與這些動物密切接觸,網路上還有動物與小孩親密玩耍、親吻的照片,使病毒傳播給人及引發傳染病的可能性更大。

但「就目前所知來講,我們無法預測H7N9是否會人際傳播,因為我們不能僅憑基因信息判斷哪些病毒具有傳染性,哪些沒有,我們只能監測且時刻警惕」。1020508

美國綁架虐3女 獸行性侵5次懷孕

Posted: 08 May 2013 03:27 AM PDT

(中央社克里夫蘭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1名男子涉嫌綁架3名女性,時間約長達10年。若干媒體報導3名女子先後產下5名嬰兒,但克里夫蘭當地電視台引述警方消息來源報導,嫌犯性侵造成禁錮女子先後5次懷孕。

3名女子昨晚戲劇性地從綁匪手中逃脫後,克里夫蘭警察局長麥格拉斯(Michael McGrath)今晨在記者會說,52歲的主嫌卡斯楚(Ariel Castro)與他50歲與54歲的兄弟已經遭到收押。

包括英國「鏡報」(Mirror)、美國「標準評論報」(Standard-Examiner)等媒體報導,這3名女性在禁錮期間產下5名寶寶,並有1名女子被性侵先後3次流產,不過報導中沒有說明5名嬰兒或小孩現在在哪裡?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以及「華盛頓時報」等媒體則引述克里夫蘭地方電視台WKYC報導,3名女子懷孕次數可能多達5次,但因遭毒打或營養不良導致流產。

WKYC電視台與NewsChannel 5都引述不具名的警方消息來源指出,3名遭禁錮女子被嫌犯性侵,可能先後至少懷孕5次,目前還不清楚這5次懷孕是否包括被禁錮的柏利(Amanda Berry)所生下的6歲女孩。1020508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7日)

Posted: 07 May 2013 10:16 PM PDT


2013年5月7日《明镜郵報》

Posted: 07 May 2013 10:15 PM PDT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9, 2013, 11:02:43 PM5/9/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明鏡獨家首發:馮勝平致習近平第二封信

Posted: 09 May 2013 04:33 PM PDT


馮勝平先生授權明鏡新聞網獨家首發

致总书记的信上网后,收到许多读者反馈,谨在此致谢。文章在国内互联网上流传转载,一直没有被封,出乎笔者意料。也许,网开一面,就是官方对此信的答复。

笔者早年参加民运,曾把海外民运人士归为四类:有仇的,有瘾的,有病的和有任务的。我自己属于第三类。93年民联阵在华盛顿开合并大会,其时我已淡出民运,和另一位经历相同的友人一起到会场去看朋友。有人问我们怎么又回来了,答曰:我们早已出院,回来是看病友的。

不久前好友芦笛约我到佛罗里达游玩,我告诉他我又病了,正在给习近平写一封他不会读到,也不会答复的信。他笑了。与我一样,芦笛也患有同样的病。此病用毛泽东的话,叫“指点江山”,古人则称之为“以天下为己任”。去国三十年,早已是化外之民,故国的江山、天下与我们已无干系,病却一直未愈。华侨议政,似乎比“喝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的北京的哥论政更不靠谱;即为庙堂之上人士不屑,又为民运人士不齿。

“你一个搞装修的,给习近平写什么信。”——吴宏达



党内民主,以法治国:既得利益集团是宪政改革的动力
——致总书记的信(2)

冯胜平

1. 改革是强人的政治
习近平先生,掌控权力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回顾历史,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不是老人干政,也不是保守派反对,而是权力失控。上世纪赵紫阳和戈尔巴乔夫政改,无论初衷如何,搞到百万人上街,国家分裂解体,自己被软禁,也只能结束了。同样,满清末年的宪政改革改出辛亥革命,尼古拉二世的杜马改革改出二月革命,路易十六把自己改上断头台,也统统是权力失控的结果。与此相反,历史上凡成功改革,如俾斯麦、彼得大帝和蒋经国的改革,无一不是大权在握的铁腕人物“顶层设计,强制推行”的结果。(俞可平)俾斯麦说,民主是奢侈品,它只适用于有准备的人。彼得大帝用强力改造落后的俄国,蒋经国说,我知道我是专制者,但我会是最后一位。

对蒋经国来说,通往权力的道路是漫长的。国民党素有蒋家军队陈家党之称,为使蒋经国掌握党权,蒋介石不惜把他的老朋友陈立夫送到美国新泽西州养鸡;为使蒋经国独揽军权,他监禁孙立人(陆军总司令),撤销蒋纬国装甲兵司令的职位;为蒋经国清除政敌,他把政学系头目吴国桢(台湾省长)贬到美国教书;为防止孔宋家族(太子党)掣肘,他让宋美龄赴美长期休养,不干预台湾政局。与此同时,蒋经国排挤政战部主任王升,亲自掌控情治系统,对反对派无情镇压。正如经济改革的成功需要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政治改革的成功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结束两千年的专制,必须是一个强人:在台湾,他要控制军警宪特;在大陆,他必须党政军大权独揽。

革命是群众的政治,改革是强人的政治;前者依靠鼓动,后者需要实力。

2. 与其鞠躬谢幕,不如开创历史
习近平先生,掌控权力需要时间,而你只有十年。未来的十年是中国政治转型的关键,是对你勇气和智慧的考验。与蒋经国相比,你拥有太少的时间,却面临更多的问题。没有人替你清除权力道路上的障碍。以专制求民主,你的手段和目的南辕北辙,外界误解和攻击不可避免。对此,你既没有解释的机会,也没有犯错误的余地。这些都是不利因素。有利的因素是:老人政治已经结束;你与军队有天然良好的关系;人民对宪政民主的要求日益增长;五年内五个常委会退出政治舞台(年龄限制);十年内江泽民/胡锦涛影响会逐消退(自然规律)。自从实行十年任期制以来,历任总书记面临的权力困境是:刚上台时权力最小,有雄心而无实力;临下台时权力最大,有实力却无时间。打破困境的最好时机是在你任期将满,大权在握之际,主动开展以宪政民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与其鞠躬谢幕,击鼓传花,把矛盾留给下一代,不如开创历史,推行宪政,实行党内民主选举。在可控的情况下,由地方选出党代会代表,党代会代表选出中央委员,再由中央委员选出总书记。在此之前,先在若干城市设立政治特区,做民主选举的模拟实验,以积累经验。此举成功,是中国的出路,共产党的退路,也是你走向不朽的千秋之路。选举结果无论谁当选,都是共产党的干部,既没有清算的风险,也没有百党争雄天下大乱的局面,有 的却是民主政治的好处—派系监督,防腐机制和权力的有序交替。此外,党内选举也有助于重建共产党的合法性,避免十年一次的继承危机。简言之,推行党内民主不仅是因为它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党内的派系斗争,防止不择手段的政客利用民心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习近平先生,有人说,推行宪政,开始党内民主选举,你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当选总书记,实际主导政治20年,完成中国的政治转型。不错,如果参加竞选,结果很可能会如此。华盛顿1787年主持立宪,两年后高票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蒋经国1986解除党禁,两年后病故。若非病故,李登辉绝非对手。但是,除非十分必要,更好的做法是明确承诺不竞选连任。因为你若连任,再干十年,整个政改就会变味。不但政敌会诟病你的改革动机,你自己在政治上也会陷入被动。作为众矢之的,你将难以推行新政,开展下一步的宪政改革。古希腊梭伦有“立法者去国”之说,中国有无欲则刚的古训,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华盛顿的国父地位在美国无人可及,不仅是因为他开创宪政,更因为他可以连任而不连任。拿破仑之误,在于做了拿破仑,还想做皇帝。如果说推动政治改革,带领中国走出王朝循环的人是伟人,那么功成身退,主动走出权力竞技场的人则是圣人。在未来的民主中国,缺的不是运动员,是裁判;不是政治家,是精神领袖。宪政改革一旦出现危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力挽狂澜,控制局面。

3. 党不尊重法律,人民就不会尊重法律 
习近平先生,如果说党内民主解决的是十年一次的最高权力继承和执政党内部关系问题,宪政则关系到社会的治理和党与人民的关系。毋庸讳言,中国今天的现实是有宪法而无宪政,党比法大。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党比法大,而是党实行人治,随心所欲,置自己规定的法律条文而不顾。从未有人因违宪被起诉,法律的权威无人维护。官场遵循的三大基本法:领导的看法、领导的想法、领导的讲法;判案三大规则:大案讲政治、中案讲影响、小案讲关系;法治的基本状况: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执法。总而言之一句话,人情大于法。

和民主一样,法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需要培养。中国人重情,美国人讲法;中国人办事托关系,美国人有事找律师。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也由此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人治和法治。

要实现宪政,当务之急是落实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未来的十年,是厉行法治的十年。党可以在法之上,但它必须以法治国,尊重法律的权威。党不尊重法律,人民就不会尊重法律,法治就不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党也就永远无法走下法律。如果说法律是红绿灯制度,党就是警察。交通规则建立之初,警察的责任就是监督执法。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后,人们不再闯红绿灯,警察不再需要,党也就自然而然地随着警察下岗,走到法律之下。

党是“上岗的”警察,随之而来的问题必然是,谁管警察?对于不习惯于权力制衡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问题。因为当你回答了这个问题,必定又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出现。其实,对权力最好的制衡就是权力本身。一个警察可以无法无天,但只要引进选举机制,让两个警察竞争上岗,他们立刻就会畏法如天,成为公仆。

4. 强国VS宪政
习近平先生,既得利益集团不会支持你的强国梦。没有安全,强国对他们毫无意义。自由派也不会支持你的强国梦,因为一个没有自由的强国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更坚固的囚笼。但他们都会支持你搞宪政。在宪政上,他们有共识。

如果我的观察不错,习近平先生,你和你的同事们正在强国和宪政之间纠结。强国有风险,宪政更不安全。在极左和极右派的字典里,宪政直接就意味着共产党下台。但是,为什么共产党就不能搞宪政呢?从前人们也说过,共产党不能搞资本主义,否则它就会下台。结果呢?共产党搞了资本主义。它没有下台。“如果说经济改革的实质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搞资本主义,政治改革的核心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宪政民主。”(引自前一封信)要说自信,这是真正的自信。

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强国,而是宪政。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强国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梦,而宪政则关系到太多人的具体利益。换句话说,强国是理想,宪政是现实。避开现实奢谈理想,不是负责任的态度。其实,强国和宪政并不矛盾,宪政是强国的基础,一个实现了宪政的中国必然强大。反之,如果把两者对立起来,以强国排斥、代替宪政,强国梦就可能变成亡国梦。

曾几何时,大清朝最后一个太子党皇帝亲政后做的第一个梦就是强国,他迫使李鸿章对日本开战,战败后才仓促立宪,却已为时太晚。退一步说,就算此梦成真,也是昙花一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曾圆过强国梦,但他们的国都亡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5. 刁民是人治的产物,公民是法治的产物
习近平先生,在专制淫威下,中国人是顺民;政策宽松时是刁民;天下大乱时则是暴民。这就是中国亘古不变的三民主义。除此之外,我们不知道还有第四种活法。由于民权的弘扬,今天的共产党干部不会再用刁民来指称那些钻法律空子、带头闹事的人,但他们内心深处一定赞同这个词。其实,即使是一些维权领袖,也不讳言自己的角色。笔者曾与一位维权领袖谈起以上的三民理论,他听后击节称赞:“共产党就是流氓政府,对付流氓必须刁民,老子就是刁民领袖。”与三民相对应的,是中国三千年的人治。人治不绝,刁民不止。既然官不以法治国,民自然也会审时度势,与官斗法:你霸道,他当顺民;你宽松,他成刁民;你失控,他为暴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民主义产生的政治土壤是人治;它是官民 博弈的必然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刁民会在与贪官的博弈中败北,因为后者拥有更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但刁民的不断缠斗会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增加治理成本,使社会朝痞子化的方向发展。一旦在博弈中胜出,刁民会迅速转变为暴民,社会遂进入无序状态。在无序状态下,中国政治变成一场流氓比赛,最后胜出的多半是一个集厚黑为一身的超级流氓。这个超级流氓收拾暴民,一统江山,成为新的暴君。在他的淫威下,一切回到原点,中国人又重新开始做顺民。

公民是法治的产物,刁民是人治的产物。公民畏法,刁民维权。事实上,刚开始维权的人总是最好的。他们离公民最近,离刁民最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官方的打压,维权人士会背离初衷,成为一批为反对而反对的民间职业政治家。那时,他们倡导的维权不再是建设性的公民运动,而是破坏性的刁民运动 。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反之亦然。与顺民、刁民、暴民相对应的,是清官、贪官、庸官。贪官和刁民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正如清官(酷吏)和顺民绝配,庸官常与暴民共舞一样。走出三民主义官民博弈的唯一途径是宪政。只有在法治的阳光下,刁民才会转化为公民,从而结束中国三千年的治乱循环。

6. 既得利益集团比任何人都更期待宪政
习近平先生,在相当程度上,中国已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他们也是你部分的权力基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得利益集团是你最大的敌人,也可以是你最大的盟友。如果你以反腐、清党、阳光法案作为改革重点,他们就是你的敌人。你要挖人家的祖坟,人家当然要和你拼命。但是,如果你跳出运动治国的思维,以推行82宪法和07物权法为目标,就很可能赢得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82宪法是对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反思的结晶,它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2007年通过的物权法,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具有同82 宪法一样重要的意义。作为未来宪政的基石,它们都是好法,必须贯彻实行。

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犹如三百年前的英国贵族,他们既有公权,又有特权,唯独没有安全:皇帝能剥夺他们的财产,暴民能剥夺他们的生命。通过光荣革命,英国贵族放弃一部分公权,保留一部分特权,换取了财产和人身的安全。同样,今天中国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缺乏的也是安全感。他们做裸官,做噩梦:共产党在,他们不安全,随时可能被“双规”、被查办;共产党不在,他们更不安全,暴民会清算他们——“民主之后挂路灯”。无时不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比中国社会中任何人都更期待宪政。

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大的动力是贪婪和恐惧。平衡两者的最好制度是宪政。

习近平先生,要解决中国的难题,唯有实施宪政。中国共产党应理直气壮地打起宪政的旗帜,贯彻执行自己制定的宪法,使人民逐步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具体地说,通过实施宪政,给左派更多的公平正义,使社会更加和谐;通过实施宪政,给自由派更多的民主自由,逐步兑现宪法35条的承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过实施宪政,限制和赎买权贵集团的权力,使其从改革的阻力变为动力。推行宪政,重在立规;必须向前看,不搞群众运动,不找后账。法国革命把贵族吊上路灯柱,把皇帝送上断头台,结果是百年流血动乱。英国革命利用贵族的自身利益,实现宪政,保证了国家三百年的稳定发展。

7. 呼之欲出的党内民主
习近平先生,三千年来,中国流行的是帝王史观,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家族姓氏,是为“家天下”。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打天下坐天下”,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暴力,遂革命史观流行,“党天下”成为主旋律。如何从“党天下”走到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天下”,是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问题。除了党内民主,笔者看不到任何走出“党天下”迷局的道路。当然,另一条国人更熟悉的路是革命。但革命之后,必然是一个更强的党建立的一个更无法无天的“党天下”,我们只是回到了问题的原点。

据周瑞金《从历史视角看十八大》一文披露:在2007年酝酿十七大领导集体时,胡锦涛曾采用民主的办法,“由中共高级干部第一次自由提名中央政治局成员预备人选。中央当时在63周岁以下正部长级干部和军队正大军区职干部中,按姓氏笔画排列的近200人符合条件的名单,当场一人一票投票,按票数多少排列,推出了十七届政治局成员预选名单,实际上也为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的人选提供了参考,这就是习近平、李克强同志进常委会的背景。” 为推动这次党内民主选举,曾庆红主动表示自己将在十七大上政治局常委位置上退下来,从而确立了政治局常委会成员“七上八下”的标准(六十八岁的退下,六十七岁可以上)。

2002年,胡锦涛提出新三民主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新三民主义的最大问题,是它没有讲明权力的来源。

习近平先生,你 十七大后提出“权为民所赋”,是对胡锦涛新三民主义的补充,表现了你对党内民主的支持。2007年的民主推荐会,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由高级干部自由提名,按一人一票原则实行的党内民主选举。通过200人投票选举,最高领导人的权力第一次有了民意基础。这种民意基础虽然不广泛,且限于高层,但它毕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权力交替的形式而言,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只要改革不失控,民主选举在共产党内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

邓小平废除终身制,实行指定制是一个历史进步;从指定制过渡到高层内部协商是又一个进步;从高层内部协商到党内公开选举则是共产党摆脱封建,走向民主的最后一步。

习近平先生,你离历史只有一步之遥。


毛澤東成了中國政治宗教教主

Posted: 09 May 2013 01:07 PM PDT


姚監復


人們的脊梁一步步被迫地和自願地在神面前彎曲了
  
    希特勒德國和民主德國以及中國將宗教式的宣傳滲透進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各個領域,依賴的是武力和無所不包的組織與措施體系,胡蘿蔔與大棒交替使用,使人們的脊梁逐漸地彎曲了。每個人都會失去東西,因而每個人都有理由感到害怕。彎度不會馬上改彎,而是一步一步的。這一步使下一步更容易,而且很難再扭轉過來。一個人只要每次屈服於壓力,他的脊梁每次都會多彎一點,下一步就變得更容易了。

脊梁隨著多年來大大小小各種鬥爭方式的運用已經彎曲了,公民們慢慢習慣了管住自己的嘴巴,只做期望之夢。每一步屈從都是單向的,很難逆轉。脊梁彎曲了,但是,各種宗教發現,強迫的忠誠是表面的。強大獨裁政權創造不出能建立千年世俗王國的新人類。建立在流沙上的房子,無法抵抗暴風雨。希特勒德國、蘇東各國證明了,中國也將證明這個真理。(《彎曲的脊梁》,第231頁)
   
    1959年彭德懷被毛澤東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的頭子。


    四、最最最最專制的傳統文化同最最最最革命的共產主義結合,形成了最最最最黑暗的毛澤東時代的革命宗教化,建立了政治宗教

    1、毛澤東成為道統與法統合二而一的政治宗教的教主

    李慎之認為,在中國最最最最專制的傳統文化同最最最最革命的革命理論相結合,形成了最最最最黑暗的毛澤東時代,專制社會變成了極權社會。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毛澤東將道統與法統合二而一,政教合一,既是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還是偉大的導師,不同於封建專制時代,帝與師是分開的,皇宮與孔廟分設,皇帝要尊孔祭孔,為兒孫請帝師講經;也不同於西方皇帝與教皇分權,凱撒是凱撒,主教是主教。

這樣,共產黨把共產主義宣傳為絕對真理,共產黨領袖掌握絕對權力、壟斷真理,金口玉言的聖旨絕對正確,神化了毛澤東。中國老百姓在最革命的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民主革命和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卻重新樹立了毛澤東這座尊神,變成圖騰式的太陽,雨水、陽光、像媽媽、父親的“大救星”,十億人民高唱頌歌“東方紅”,高舉紅寶書的毛澤東語錄,一天多次祝福毛澤東“萬壽無疆”,宣誓保證要“誓死捍衛毛澤東思想、毛主席”,為神奉獻一切。這證明托克維爾的判斷是正確的:“歷朝歷代的歷史表明,最富有生命力的宗教本能始終紮根在人民心中。所有已經消亡的宗教都在人們心中有自己的歸宿。”(托克維爾著,馮棠譯《舊制度與大革命》,商務印書館,20128月第一版)毛澤東逐步在中國成為神壇上共產主義這個政治宗教的教主。



    2、毛澤東建立的政治宗教和嚴厲的教規,使全體黨員、幹部成為愚忠於教主的虔誠教徒,否則會被殘酷打擊為異教徒、階級異己分子、三反分子、右派分子、反黨集團

    毛澤東採用共產國際、蘇聯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建立中國共產黨,強調少數服從多數、地方服從中央、中央又服從政治局、常委,毛澤東這個常委主席又被授權擁有重大問題的“最後決定權”。黨員入黨時宣誓,如同青紅幫、邪教要忠於幫主、教主那樣忠於黨組織,永不叛黨,否則要承擔政治後果。

因此,在黨內反對左右傾路線鬥爭中,反對毛澤東的高級領導人遭到無情打擊,政治上、歷史上釘在恥辱柱上,永世和永遠不得翻身,遠不如犧牲在敵人槍下可作為烈士。現實的和歷史的教訓,使黨員、幹部寧可追隨毛澤東錯誤的政治路線,絕不在組織路線上犯錯誤,跟人、跟隨教主毛澤東,而不是為真理而鬥、實事求是。

1959年彭德懷講了真話,被毛澤東定為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的頭子,中央委員們沒有一個人敢於為彭德懷辯護,張聞天、黃克誠開始說了一些正確的話,隨即在毛澤東政治壓力下屈服,揭發彭德懷、劃清界限,表現忠於毛澤東的黨性。老幹部勸彭德懷不認錯時說,我們像舊社會女人嫁了人,要從一而終,即要完全聽毛澤東的。即教徒只能聽教主的。
張勁夫在懷念張愛萍的文章中,承認1959年他們在批彭德懷的錯誤決定通過時舉了手,這是“忠誠的愚蠢,愚蠢的忠誠”。胡繩在臨終前反思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時說過,我們的黨是現代的青紅幫的話。實際上,毛澤東把這個黨以革命的名義,改造成遊民社會的黑色幫派、邪教式的政治宗教了。

    

    劉少奇製造了一個神——毛澤東,他又被這個神打倒。


    3、毛澤東利用最革命的理論作為政治宗教的教義,以毛澤東選集、語錄作為聖經,俘虜了、征服了、奴役了全體黨員、民眾,成為馴服工具的失去獨立思想與人格的忠實教徒

    毛澤東和中國領導人群體把毛澤東吹捧上共產黨神壇。正像劉少奇的兒子劉源所述,劉少奇製造了一個神,他又被這個神打倒。造神的過程,首先是創造出聖經、聖諭——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結合,是領導中國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戰無不勝的偉大理論。

甚至到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的1977410日的鄧小平還吹捧毛澤東思想將世世代代指導中國和世界共運勝利前進:“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把國際主義運動的事業,順利地推向前進。”仍然是林彪說的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頂峰”,同樣的吹捧和迷信教主的神聖教義的思路。

加上“誰反對毛澤東思想,就是反革命,就要全黨共討之,全國共伐之”的暴政威脅,多少人因此被打為階級敵人,甚至被槍殺。軟硬兩手,把中共黨員和廣大群眾的自由思想和獨立人格全部毀滅了,雷鋒要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的沒有自己頭腦的螺絲釘精神,劉少奇要求黨員做“黨的馴服工具”的奴於心者的安於做奴隸的理論,被當作神聖教條,全黨全國學習、執行,人們被征服了、俘虜了、奴役了,全體中國人跪拜在毛澤東腳下,不准有自己的思想,只能存在一個思想:毛澤東思想,教主的思想。只能服從一個活人教主講的話的教派,而不是服從、遵循、信仰不在人間的神留下的聖教、聖諭,那麼這個教派就是邪教。(《內幕》第14期)


中國中產階級不快樂

Posted: 09 May 2013 12:49 PM PDT



   《中國密報》編譯  段灼華

最悲觀的一群人

    有錢一定保證快樂嗎?或許對中國頂尖的億萬富翁來說,他們可以揮霍無度地購買奢侈品,住在豪華大別墅,開著令人忌妒的時髦跑車,還能跟政治人物培養良好關係,送子女到海外知名大學接受教育,看起來的確樂無窮;於此同時,中國還有高達7億農民,國家與日俱增的財富並沒有公平分配到他們身上,仍為三餐溫飽煩惱著,生活質量有待提高,而夾在富人與窮人間的便是新興的中產階級,但他們沒有因為變得富裕而高興,相反地,越來越多人不滿政府,對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是巨大挑戰。

    寧波市民為了反對化工項目而走上街大遊行。

    儘管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富可敵國的大商人就有好幾十人,但《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顧蔚指出,本次工人和農民的比例上升至13%,比2012年的8%有所進步,農民工代表的數量更是從去年的三位提高到今年的30位,當然有錢人絕對不會缺席,如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後已第11次參加全國人大。

    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國家,壓力也隨之而來,中國中產階級或許需要政府額外關心。顧蔚引用衛生部2011年的數據提到,高達51%中國人患有不同程度憂鬱,主要原因如下:一、快速的社會變遷;二、日益激烈的競爭;三、長時間工作;四、房價飆漲。因此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創始人雷小山(Shaun Rein)向記者表示:“世界上最大風險之一就是中國的中產階級不快樂,他們是最悲觀的一群人。”

    “真正的有錢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過著理想生活,而底層人民可以每年得到兩位數的收入增長。”著有《廉價中國的終結》(End of Cheap China)的雷小山接著說:“中產階級的願望是買車買房,晉升有錢人,但收入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他們恐怕意識到自己永遠也達不到目標。”

    目前來看,政府將協助農民工視為優先任務。根據2012年官方數據,中國25個城市的最低工資平均提高20%,不過近年來因為內外部環境變化,跨國企業、國有和私營企業的工資漲幅卻開始放緩,甚至停滯。事實上根據麥肯錫的調查,中國絕大多數人仍處於工人階級,每年可支配收入介於3.7萬到10.6萬元人民幣間,只足夠應付日常開銷;中產階級每年可支配收入有10.6萬至22.9萬元人民幣,意即擁有較多餘裕負擔額外花費,但只佔城市人口的6%;至於每年可支配收入超過22.9萬元人民幣的便能稱上富人了,佔城市人口2%。(見表一)

表一:每年可支配收入表(單位:美元)
                     2010年中國     預計2020年中國 預計2020年美國
富人階級(34000以上)     430萬戶          2090萬戶          8210萬戶
中產階級(16000~34000)   1370萬戶         16700萬戶          3310萬戶
勞工階級(6000~16000)    18400萬戶         11600萬戶           870萬戶
貧民階級(6000以下)     2370萬戶          2410萬戶          220萬戶
資料來源:麥肯錫(Mckinsey Insight China)




    中國中產階級卻越來越焦慮不安

    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定義中,每日消費介於10到100美元的人士可視為中產階級,且根據不同國家價格水平進行調整,該組織認為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中產階級族群,數量來到2.3億人,約為總人口的73%;相較之下,中國的中產階級接近1.3億人,也就是總人口10%,但預計在2020年時,人數會上升至40%,且中國巨富比美國來得多,顧蔚引胡潤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有408人身家超過10億美元,美國有317個。

    中國的基本生活用品還不算太貴,但若想過著中產階級生活,則得付出一定代價。在北京,一杯星巴克拿鐵要價4.81美元,舊金山只要3.55美元,香港3.87美元:本地製造的大眾帕薩特汽車(Volkswagen Passat)最高可以賣到5萬美元,美國是3.3萬美元。此外,中國製的衣服和電子產品時常比國外價格高,追根究柢,效率不彰的零售系統可能是罪魁禍首。

    中產階級還有高房價困擾,以租房為例,國家統計局公布1月份北京的平均租金上漲9%,“光是租金就很沉重,更不用說存錢買房。”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合夥人之一傑夫‧沃爾特斯(Jeff Walters)說。中國中產階級也無法享受同西方中產階級一樣的生活水平,無毒嬰兒奶粉、乾淨空氣、高品質教育和私人醫院等都是奢侈品,令人望塵莫及。

    一般而言,中產階級是保持社會穩定的中堅分子,但中國中產階級卻越來越焦慮不安,他們渴望自由、要求更佳的公共衛生和環境。舉例來說,2012年在相對富裕的寧波市就曾發生市民為了反對化工項目而走上街頭大遊行。顧蔚提到,中國政府說要打造“橄欖型社會”,意思是兩頭尖中間大,十八大中也有在2020年前通過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和財富分配結構來達到收入翻倍的計畫,不過這樣就夠了嗎?“還有很多問題沒被注意到”,中國改革基金會的王小魯表示:“如果欠缺財稅、土地、社保和行政體制改革,光把收入提高解決不了中產階級的實際問題。”

    習李新政有三大考驗

    除中產階級以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亦觀察到習李新政將有三大考驗等待他們,第一是縮小貧富差距。即使中國政府於2月宣布未來五年內提高兩個百分點在社會福利開支上頭,但經濟學家李甘認為並不夠,國家還得在更大程度上做一些事情,比如“為公民建立更強的社會安全網絡、提供勞動者失業和退休保障以及創造成熟的消費驅動經濟等。”

    其次是男性太多。面對快速激增的人口,中國於1970年代實行計畫生育政策,限制多數區域的每對夫妻只能生產一個孩子,自此由於傳統上對男孩的偏好造成男女性別比出現失衡(見表二),且缺少潛在的女性伴侶讓中國男人面臨不確定未來。對此,生物學家羅布‧布魯克斯(Rob Brooks)建議,在消除因性別歧視造成的墮胎問題上,中國可以效仿韓國。

表二:中國男女比例表
1980年 2011年 2020年預計
男性 5.07億人 7億人 7.2億人
女性 4.76億人 6.48億人 6.68億人
差距比3.2% 3.8%   3.8%
資料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北京和東北部分地區的缺水壓力已顯現。

    最後是水、空氣和食品危機。過去30年以勞動密集型產業拉抬的經濟增長的代價就是環境汙染,《地球戰爭:全球資源之戰》(Earth Wars: The Battle for Global Resources)作者喬夫‧希斯考克(Geoff Hiscock)指出,保護13.5億人口的水、空氣和食品安全是領導人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之一,“北京和東北部分地區的缺水壓力已顯現,內陸大城市如重慶的居民得與糟糕的空氣品質為伍,因礦業和工業造成的酸雨使南方大部分耕地受到汙染,家畜有散布傳染病之風險,不法商家大肆銷售有毒食品。”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網的資料,中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分別是北京、天津、江蘇以及山東。(《中國密報》,第8期)



陈光福遭遇暴力袭击 临沂迫害陈家再升级

Posted: 09 May 2013 05:45 AM PDT

陈光福家中被扔掷啤酒瓶子 (陈光福微博图片)
陈光福家中被扔掷啤酒瓶子 (陈光福微博图片)

海彦

在美国纽约读书的中国盲人法律维权人士陈光诚的长兄陈光福,自今年4月18日起不断受到山东临沂地方当局骚扰及恐吓。5月9日上午,这种骚扰升级到对陈光福本人的人身暴力,引发外界关注。

中国知名人权活动人士胡佳星期四上午发推文说,“刚才9:50,陈光福在距离东师古村3公里处的蒙阴县垛庄镇派出所附近被两名不明身份者殴打。所骑电动车也被砸坏。行凶者驾驶一辆汽车跟踪并拦截陈光福。这两人都20多岁,穿着和气质不像乡村农民,已驾车向沂南县方向离去了。”

美国之音记者星期四中午联系上人在陈克贵姨家的陈光福,他说,那两人对他拳打脚踢,还打他的头部,而在他电话报警,警察到场作笔录时,疑似拦截他的那辆黑色轿车在挂上车牌后,又回到现场并停在路边。在他告诉警察,最初殴打他的人乘坐的车就像那辆黑色的车后,警察没说什麽就走了。

陈光福说,那辆黑色的车,后来一直没有离开。他因此担心还会有后续暴力。

他说:“我们走的时候这辆车又发动跟着我们,又靠近我们,又到我们前边停下。这辆车到现在还在那边(陈克贵姨家外)停着。现在的目的没有达到,他们还要下手。”

另外,据胡佳透露,目前在监狱中的陈光福的儿子陈克贵的妻子刘芳今天也被跟踪。

今年4月是盲人法律维权人士陈光诚奇迹般地逃离被非法软禁的临沂东师古村老家一周年。当时,陈光诚在外界帮助下进入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引发美中外交危机,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深切关注。

随后,中国政府被迫允许陈光诚携家人前往美国读书。目前,陈光诚在纽约大学学习法律,并在多种场合批评中国政府漠视人权。

今年4月9日,陈光诚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人权委员会上作证,并提交一个应对陈光诚长期在家乡受迫害负责的44位官员的名单,包括前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原山东省委书记、现中共中央常委张高丽、原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等人。

陈光福说,对他的骚扰和暴力是当局报复陈光诚在海外的活动,包括提出44人名单以及今年6月即将访问台湾。

陈光福说,从4月18号起,对他家的骚扰就没停过,曾被扔进死鸡、死鸭、石头和整装啤酒瓶子,部分房瓦和玻璃被砸碎。另外,东师古村到处张贴辱骂陈光诚和陈光福的“小字报”,称陈光诚勾结鬼子、台独、美国佬,成为卖国贼等。他说,当局这样做显然是要向陈光诚施压。

与陈光诚家关系密切的胡佳表示,当局就是希望通过打压陈光福来牵制在美国越来越活跃的陈光诚。

他说:“要让陈光福这种痛苦、陈克贵的痛苦不断地传递到陈光诚那里,第一是报复去年陈光诚飞越黑监狱所给山东官员带来的仕途上的影响;其次是陈光诚在过去一年越来越多地从批评个案,到批评中国整个的体制运转形势,马上他又要去台湾。他将来会成为在国际上影响中国人权的人权活动家。当局有什麽手段,它控制不了陈光诚,陈光诚的性格也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胡佳说,中国官员的陈旧思维决定他们认定,一个人是可以被压服的,只要把压力加到一定的高度,所以他们不愿接受陈光诚是不可能被征服的,因此在不断升级对陈光诚家人的骚扰和牵制。他呼吁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记者拨打沂南县公安局及其110报警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陈光诚家乡东师古村村书记陈光山和村联防队长刘长生也都不接听手机。

美国之音中文网


溫家寶頻頻出手“下三路”打擊李鵬勢力

Posted: 09 May 2013 05:55 AM PDT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鍾學銓




來自電力行業內部消息的報導稱,為了達到掌控電力的目的,溫家寶在八年時間裡借改革調班子,借人事“摻沙子”,原李鵬人馬退的退,降的降。據中組部一位熟悉內情的人透露,為了儘快將李鵬勢力從電力系統清理出去,溫家寶又通過“下三路”直接打擊李鵬勢力,即達到有效削弱李鵬影響力的目的,又收到逼迫原李鵬舊部投誠、歸降的效果。

“下三路”之一:拿三峽辦開刀。

三峽工程是電力龍頭,更是電力行業的旗杆,上面插著誰家的旗號,則標誌著誰對電力行業的話語權和掌控權。過去當然一直飄著的是“李”字大旗。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是三峽工程的最高管理機構。其常設機構為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該辦公室的負責人,歷來必須由李鵬指定或同意。以前的蒲海清和現在的汪嘯風,都是李鵬的人馬。但1944年10月出生的汪嘯風要退休了,溫家寶的機會來了。溫強行推薦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偉接三峽辦主任。李鵬大怒。

溫這招一下子把朱鎔基和李克強都扯了進來。這李偉正是朱鎔基以前的大秘書。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跟著朱鎔基,歷任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市委辦公廳秘書,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國務院總理辦公室主任,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黨組成員兼總理辦公室主任。2003年3月,在朱鎔基與溫家寶完成交接後,轉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委員。2005年10月,因為在當年交接時給溫總留下了好印象,對溫總也適時地表示了效忠,溫安排他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任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朱鎔基與李鵬是死對頭。當年朱當副總理時,無論是能力還是風頭,都完全蓋過李鵬,對李鵬的一些決定也敢於在會上公開叫板。當了總理以後,更是對李鵬任內形成的諸多弊端大加指斥。如果李偉當上了三峽辦的主任,等於引狼入室,江山易幟是輕的,弄不好破了李家的不壞金身。李鵬能不怒嗎?

“下三路”之二:阻止李小鵬上位。

李小鵬從政,本是李鵬為保家族未來定下的大計。為此,李鵬放下臉面,親自求溫家寶。李小鵬原定本來在十七大中期,也就是2010年前後當上山西省長的。為了保證李小鵬能順利上位,避免山西頻發的礦難波及李小鵬,將本來決定由他分管的安全生產,轉由副省長陳川平負責,讓李小鵬負責建設、商務、外事、旅遊等容易出政績的領域。

李家也為李小鵬能當省長疏通了各路關係,包括溫家寶,都曾答應過。但據中組部人透露,溫家寶在常委會上突然翻臉,極力反對,中組部沒有辦法,只能不把李小鵬列入考慮對象。
溫這一下不僅直接打擊了李鵬,還引動了一批李鵬的死敵。這些死敵一看機會來了,馬上組織各種各樣的告狀信,從李鵬、朱琳夫婦,到李小鵬、李小琳、李小勇三兄妹,全家人沒有一個不被告的。溫家寶則下令讓中紀委副書記馬馼親自負責告狀信的篩選,暗中進行調查。湖南省長周強陞任湖南省委書記後,又有人趁李家被困之際,放出李小鵬將任湖南省長的風聲,一時間李鵬的死敵傾巢而出,大加阻撓,李鵬為此又病了一場。

據山西省委一位人士透露,李鵬當時正積極運作李小鵬擔任甘肅省長。為此,同意了讓賀國強的人馬聶衛國擔任三峽辦主任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在風傳聶衛國要當甘肅省長的情況下,聶突然轉任三峽辦主任的原因。一切都是為了給李家公子讓路。

http://img.ifeng.com/hres/200907/23/07/60dba9a6f73fe85480b8d6258c2f0dec.jpg 
《環球人物》雜誌將李小琳作爲封面人物。
“下三路”之三:調查李小琳。
李鵬愛女,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副總經理、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琳,因其作風高調而被稱為“電力一姐”、“女電王”。在參加政協會議時全身上下國際一流名牌和珠寶,毫不避諱其富貴身家,曾榮登美國《財富》雜誌全球商界女強人榜,榮膺“2010中國十大品牌女性”。她也是大陸唯一可以使用公務專機的副部級幹部,那些曾經排著隊討好她的航空公司的頭頭,硬是變相地給她弄了個專機,而她居然也安之若素,把太子黨的飛揚跋扈上演到了極點。

她越高調,溫越高興。雖同是秀場人物,但李小琳跟溫家寶比起來,只能算是小學生了。溫當然知道李小琳的做派只會給李家減分,而不會給李鵬增色。有了李小琳的這番做派,也就有了溫適時出手,阻斷她正部級之夢的條件。

李小琳本來在積極運作陞任正部級的大唐電力集團董事長,或者陞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老總,溫家寶為了徹底斷掉她的官路,一方面讓大唐集團副總經理劉順達接任董事長職務,讓陸啟洲陞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老總,一方面批示立案調查李小琳的情人、中電國際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原老總黎亮。(《調查》特刊 第二輯)

再现敏感词:京温坠楼事件引抗议

Posted: 09 May 2013 05:41 AM PDT

5月8日,北京南郊丰台区的一家服装商城前聚集了数百人,要求彻查一女青年坠楼事件。由于担心事态扩大,警方出动大批警力。 

北京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8日发布消息说,当天上午10时左右,近百名安徽民工在丰台区京温商城门前聚集。但有网民在微博上表 示,参加的人数近千人。公安机关派出了大量警力,从上传到网上的照片看,街道上的警车排成长列,防暴警察封锁了商场附近的道路,架起路障,并出动了警犬。

质疑"自主高坠"

事情的起因是约一周前,一名年轻女性从商场坠楼身亡,家人和同乡质疑警方给出的死亡原因。据警方官方微博发表的消息,3日5时许坠楼的女性袁某22岁,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人,生前在京温服装商城务工。

Migrant workers, enraged by the death of a female migrant worker from Anhui, gather in front of the Jingwen Commercial Building in Beijing, China, 8 May 2013. Hundreds of migrant workers staged a rare mass protest in Beijing yesterday, demand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ysterious death of a 22-year-old woman from Anhui. The official microblog of the capitals Public Security Bureau confirmed that the mass gathering had taken place, saying it was sparked by the death of a migrant worker from Anhui who was found dead on Friday after falling from the five-storey Jingwen Commercial Building, a wholesale garment market in Beijings southern Fengtai district. Police said the woman, who worked in the market, was recorded by surveillance cameras entering the building alone on the night of May 2. The owner of a shop in the building confirmed the protest on 8 May. I am told by my fellow shop owners that relatives of the young woman, including her parents, in their 40s or 50s, burst into anger when they were not allowed to review the video footage filmed by the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 before her death, he said.  
至少有数百人在商场门前聚集
 
"平安北京"称,现场及周边监控录像显示,袁于5月2日晚单独进入商城内,至次日凌晨坠落,未发现与其他人接触;现场勘查、尸体检验亦未发现可疑情况。警 方对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进行了复核,并询问了商场人员,得出结论为,袁某死因"排除中毒、性侵害及他杀可能,系自主高坠死亡"。

声明还说:"警方已将核查详细情况及相关证据通报家属,家属无异议。"但网上则有消息称,死者家属向京温内部索要监控录像,但对方拒绝交出。一种流传甚广的推测是,死者袁莉亚(音)是被商场保安轮奸后被从6楼扔下摔死的。

"京温"已成敏感词

周三发生的"群体事件"显然是由于家属和警方的矛盾引发,同时凸显民众对政府机关的不信任。据悉参加抗议的多为安徽籍务工人员。有网民在推特上转述NPR驻京记者@limlouisa报道说, 今天中国继续在京温大厦大规模展示武力,估计出动了千名警察。

Chinese policemen stand guard on a pavement near a clothing wholesale mall where a woman fell to her death on May 3, in Beijing Thursday, May 9, 2013. With anti-riot vans and helmeted paramilitary forces, police in China's capital smothered a southern district for a second day Thursday after a protest by hundreds of migrant workers, underscoring the authorities’ sensitivity over unrest driven by anger over social inequality. (AP Photo/Andy Wong)  
警方在9日仍严密把守
 
目前通过搜索引擎只能读到官方媒体引述警方的说法。在新浪微博上用关键词搜索,已无法找到相关的消息。但在国内被屏蔽的推特上有一些评论。

唐柏桥(@BaiqiaoCh)写道:"突尼斯一个年轻人被打压而自焚,能引起一场推翻暴政的革命;印度一位少女被轮奸残害,能引发全国民众上街抗议,谴 责暴行。中国不能跟美国比,不能跟法国比,甚至不能跟日本比韩国比,但再怎么样也不能连突尼斯、印度都不能比吧!上街,怒吼,难道就那么难吗?"

uponsnow(@uponsnow)评论说,QQ群里有人说, 政府真冤枉, 京温明明不是政府干的事, 却闹得好像政府是罪犯。梁小军(@liangxiaojun)则写道:"京温这种突发性事件,随时都会发生。这次是在北京,当局极为重视,直升机一直在重 点部位巡逻。只要有一次这种事件没有压住,当权者的命运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压住。"

综合报道:叶宣

责编:石涛

德国之声中文网


香港的抗共思潮有了新的变化

Posted: 09 May 2013 05:33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张文中

最近几年,香港不断出现针对北京中央政府、争取地方自治的反对运动,中港矛盾日益激化,香港的民主思潮也发生新的变化。今天的中国观察要向大家介绍有关香港近期情势的分析评论。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李怡的社论称: “自从1980年香港‘九七’问题浮现以来,香港人一直在抗共的社会思潮中挣扎。”“拒共思潮的主流,是认为离开了英国,在中共的主权下,港人治港不可行。”“那时香港人的主要拒共表现在移民。”“香港的抗共思潮,到1989年的北京民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香港市民对中国民主运动的广泛同情和支持,主要原因是中国民运与香港的抗共思潮连结在一起。港人感情投入民运,认为中国的命运就是香港的命运,只有中国实现民主,在九七回归后香港人的自由法治人权才有保障。”“在香港回归不可避免的形势下,主流派相信在香港自由纪念六四的活动,仍可以推动中国大陆的民主发展。每年六四的万点烛光,齐呼‘建设民主中国’的口号,主流抗共思潮要让香港成为中国民主动力,并要薪火相传给下一代,向他们灌输六四悲情,和民运的历史经验。抗共的主流意识是:中国无民主,香港也难有民主;香港的自由呼声,将推动中国民主。香港与中国的命运是连结不可分的。”

在系列社论的第二篇中,李怡认为:“03年大游行,使中共加紧对香港的干预,但也使香港的抗共思潮有了新的变化。”“2009年是中港矛盾开始激化的一年。”“从那时开始,就不断爆发反对中港融合、反对大陆全面侵蚀香港的社会运动,反蝗虫、反双非、反新界东北发展、反水货、反抢夺奶粉、反国教等连续出现。陈云的城邦自治论兴起,香港自治运动出现,连续几年在7.1游行中都出现备受瞩目的龙狮旗。城邦自治和香港自治运动都很明确表示并非寻求香港独立,而是要推动港人民主治港的全自治。”“本土民主派并非排斥六四,他们也支持刘晓波、艾未未、赵连海,他们对李旺阳事件也愤怒,但主要是基于正义感,大体上不是与香港人的处境相连系。也就是说,六四平不平反,香港年轻人不觉得跟自己的利益那么相干。”

香港《文汇报》署名徐庶的评论称:“李怡公然篡改历史,说英国人给了香港民主,给予了港人对香港的归属感,而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香港总督是英国人委任的,立法会主席就是港督,立法会议员也是委任的。李怡对于英国人施舍的这些虚假‘民主’,感恩戴德,足见他是英国人的奴隶。李怡对英人治港五体投地,说‘离开了英国,在中共的主权下,港人治港不可行’,所以要进行抗共。这不过是说明了李怡之流抗拒回归祖国,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依依不舍的心态而已。他们口中的所谓‘回归的前提是民主’,原来‘民主’的形式,就是英国人留下来的模式,就是一个架空了中国主权的政治实体,这样与戴卓尔夫人口中的‘主权换治权’有甚么分别呢?”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范克的评论称:“李怡先后发表两篇社论,记录抗共思潮的发生和转变。虽然当中略带个人观点,但上下两篇总结下来,仍然以描写事实为主调,探讨97前后抗共思潮的差异,质疑大中华派‘中国无政改,香港无民主’的思想到底可否令香港进一步迈向民主。社论带出的观点,仅此而已,但左派报章的响应,竟然指‘李怡对于英国人施舍的这些虚假民主,感恩戴德,足见他是英国人的奴隶’、 ‘李怡对英人治港五体投地’,实在匪夷所思。然而这回应,亦带出一个更为悲观的事实,就是英国人治下的香港,最少都有假民主,这点相信普遍左派都会认同;但他们极力隐瞒,中国人治下的香港,就是连假民主都没有。”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江青很多私事或見不得人的事,都交代楊成武去辦

Posted: 09 May 2013 05:30 AM PDT


《新史記》丁凱文


“楊余傅事件”的實質

所謂“楊余傅事件”實際上只是“楊成武事件”。通過以上對楊成武的分析、空軍的內部矛盾,以及林彪、軍委辦事組內與楊成武的關係等,我們應可看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1) 楊成武在“文革”初期跟隨毛澤東巡視南方各省,耳聞目睹毛對江青的信任和縱容,看出毛在政治上刻意扶植江青。楊對江青的態度有了重大變化,楊、江關係甚爲 密切,江青的很多事,尤其是私事或見不得人的事,都是交代楊成武去辦。乃至楊成武倒台後,楊還多次致信江青,請求江青爲他說話,幫助他“解放”。(注 85)

(2)由於楊成武和吳法憲的矛盾,林彪開始時的方法是息事寧人,對楊成武多有遷就。然而雖經林彪多方設法做工作,平息矛盾,但效果甚微,軍隊工作出現難以繼續下去的困境,林彪面臨了必須在楊、吳二人之間作個取捨的局面。最終林彪“弃楊留吳”。

(3) 楊成武在歷史上和現實中都與林彪關係極爲密切,楊認爲林彪絕不會改變對他的信任態度。但是楊成武出於多種考慮又與江青過從甚密,楊以爲可以用江青來影響林 彪對軍隊重大事務的决策,犯了林的大忌。林彪堅决不許軍隊有江青的代言人,所以只好忍痛讓楊靠邊站了。林彪放弃楊成武乃不得已而爲之。換句話說,爲了軍隊 的利益,爲了不讓江青伸手軍隊事宜,林彪別無選擇。這也是林彪的一貫態度。


本文作者著有《解放軍與文化大革命》(明鏡出版社)

(4) 楊成武與吳法憲在林彪與江青的關係當中都扮演了“政治紅娘”的角色,但是吳法憲是不折不扣地按照林彪的授意與江青打交道,而楊成武則想自做主張,兩邊牽 綫。楊明知林彪厭惡江青,却想借用江青來影響林彪,脚踩兩隻船。邱會作對此有極爲精闢的分析:“林總對楊成武的處理,完全是無奈的。‘弃楊留吳’也不是簡 單不要楊的問題,而是楊不能再留了,這是不准江青插手軍隊完全必要的做法。在‘文化革命’開始以後,楊成武、吳法憲在林彪同江青的關係上,都辦了一些事。 他們兩個人的作法則根本不同。吳法憲是在忠於林彪的前提下,去同江青打交道,吳法憲只能做一個忠實的‘傳話筒’。楊成武就不同了,在多數問題上,他和吳是 一樣的,但在某些問題上,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上,楊是夾帶自己的意見和打算的,林也萬萬沒有料到,楊對他也是兩面派。林總更沒有料到的是,楊成武竟敢以 江青壓林!林總是堅决不許軍隊有江青的代理人的,這樣楊成武根本不可能繼續成爲軍隊統帥的實際副手了!”(注86)

(5) 毛澤東擅長黨內左右平衡術,在拋出“王關戚”後,抑制了中央“文革”極左勢力的膨脹,但是軍內“右”的勢力回升。毛澤東站在“文革”的立場上有必要再搞一 次“反右”。中央宣佈“楊余傅事件”後,謝富治就在1968年3月25日北京市革委會全體會議上講話說:“當前的主要危險是右傾機會主義、右傾分裂主義, 它的主要表現就是爲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大叛徒、二月逆流主將譚震林翻案,爲反革命二月逆流翻案,我們要對準二月逆流的主將,擊退右傾翻案風。”江青在3 月27日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的“徹底粉碎‘二月逆流’新反撲,奪取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誓師大會“上,將楊余傅作爲“右傾翻案風”的代表進行批判。 4月11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發出通知說,中央辦公廳已將3月24日、27日兩次大會上林彪、周恩來、江青等人的講話錄音複製發到各地。全國各地紛 紛舉行集會游行,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運動,這一運動在4月份達到高潮,各地報刊也紛紛出現“三反一粉碎”的口號。5月1日,兩報一刊發表了《乘勝前 進》的社論,該社論提出“把鬥爭的矛頭緊緊對準一小撮階級敵人……把隱藏的叛徒、特務和一切反革命分子統統挖出來”,“要堅决反對右傾機會主義,右傾分裂 主義,右傾投降主義,粉碎右傾翻案風。”抑左的同時也要反右,這是毛澤東一貫使用的手法。

楊成武的倒台絕非如楊成武 自己所言,是林彪“排斥異己、安插親信”,並借此打倒一批想要打倒但還沒有被打倒的老同志(注87),更非官方所言是林彪與江青互相勾結,精心策劃,進一 步篡奪軍權的重大步驟(注88)。這裡面有江青的作用,毛澤東的作用,更有楊成武自身的原因。然而,歷史詭異的是,楊成武“禍兮福所倚”,躲過了“九一三 事件”的打擊。否則,林彪事件後倒台的就不是“黃吳李邱”,而是“楊吳李邱”了。(《新史記》第11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欧盟对华强硬冒关系紧张危险

Posted: 09 May 2013 05:28 AM PDT


作者 索菲

欧洲联盟星期三(五月八日)开启了向全体成员国的咨询程序,以期在6月5日做出是否向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零配件征收高达百分之47的惩罚性关税的决定。今天发行的法国各大报纸分别发表报道、分析与评述这一事件的文章: « 费加罗报 » 指出,欧盟向中国宣布贸易战,欧盟某些国家担心中国会采取报复措施;« 巴黎人报 » 就有关贸易摩擦评论指出,欧盟对中国强硬冒着同中国关系紧张的危险; « 回声报 » 强调,中国大量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远远超过全球市场需求。

« 费加罗报 » 的题目指出,布鲁塞尔建议向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重要关税。« 费加罗报 » 警告,这一决定实际上将引发同中国的贸易战。让欧盟不少国家担心这一摩擦将对欧盟多个领域,尤其是航空领域带来严重后果。

« 费加罗报 » 同时指出,中国去年11月份就开启对欧盟出口到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的调查程序,以确定欧盟是否违规对欧盟这一领域的企业提供补贴。

欧中关系冒紧张的危险

« 巴黎人报 » 就太阳能电池板引发的贸易摩擦评论指出,欧盟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冒有同中国关系紧张的危险。欧盟坚持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课以重要的关税,完全是出于保护欧盟同行企业的目的。2011年,中国销往欧洲的太阳能产品多达210亿欧元,而正是中国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销往欧洲,尽管太阳能企业是欧盟未来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优先领域,法国、德国等国的太阳能生产企业已经有多家倒闭和被廉价出卖。

欧盟星期三开始咨询欧盟27国成员,计划最快在6月5日就紧急、但临时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课征关税。欧盟应当与中国展开谈判,用半年的时间争取获得协议,否则将把临时课税延长为法规性五年的征税。

欧中谈判非轻而易举

« 巴黎人报 » 说,与中国谈判将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按照欧盟贸易规定,欧盟原本应当在专项调查的十五个月后才正式推出课税决定,但中国大量向欧盟出口太阳能产品,严重威胁欧盟同业企业,欧盟委员会是以紧急处置的理由推出课税法案计划。但尽管这是贸易争端,中国方面将会将这一议题视为政治议题,归入与欧盟的关系政治框架。中国反对欧盟贸易法规,比如抵制欧盟向世界航空公司征收百分之十五的飞机飞抵以及飞离欧盟的排泄废气税,并以取消向欧盟订购的空中客机为要胁。

« 巴黎人报 » 指出,欧盟与中国在贸易领域有多重分歧,除了太阳能产品,主要还有中国向欧盟企业关闭市场以及尊重知识产权问题。

经济报纸 « 回声报 » 的相关报道强调,中国大量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远远超过全球市场需求,产品饱和不仅造成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企业倒闭,也对欧盟造成冲击,仅法国就有一万四千名太阳能领域工人失业。尽管如此,法国与德国环境部长联合表态,希望与中国达成谈判协议,以避免贸易冲突。

荷兰婴儿奶粉转售中国

« 巴黎人报 » 今天还就荷兰婴儿奶粉从去年以来突然大幅增加向中国市场转售引发荷兰展开调查报道指出,荷兰婴儿奶粉市场出现品牌产品脱销现象,就连荷兰婴儿食用奶粉供货也发生紧张。荷兰已经开始限定购买奶粉数量,但大量奶粉流向中国市场引发当局关注,在成批流向中国的奶粉产品中,有些奶粉并不适合婴儿食用。

除了中国人,很多荷兰人也参与大批抢购奶粉,然后再转售卖给向中国成批倒卖奶粉的投机商人,以赚取黑市差价。荷兰是欧洲一个奶制品出口大国。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注意抢购本国奶粉再转售到中国的问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湾与日本建立第一个正式管道

Posted: 09 May 2013 05:23 AM PDT


作者 安东尼

台日渔业委员会首次会议顺利落幕,这是台湾与日本第一个正式管道,建立了双方定期与制度性会议 。中央社说,台日断交后,双方分别成立亚东关係协会与日本交流协会,处理双边事务,形式上并无正式的官方往来关係,但台日渔业委员会的委员安排,是一大进展。

台日渔业委员会7日在台北首度召开,委员会确立相关制度,双方设置委员各2名,台湾由亚东关係协会参事张仁久和渔业署长沙志一担任,日方為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总务部长冈田健一和交流协会会本部总务部长

小松道彦,委员具决定权,并可有代理人。另委员会可聘特别委员,能自由发言。

这次台日代表团出席人员阶层的安排,不论是亚东关係协会、渔业署、海巡署,以及日方的交流协会、水產厅、海上保安厅,双方都已事先告知对方,一切都符对等原则。

以委员身分出席的沙志一与担任特别委员的日本水產厅次长宫原正典,在先前许多渔业国际会议,两人都是主要成员,交手20多年。為尊重双边交流架构,亚东关係协会已先聘沙志一為协会顾问,宫原则以特别委员身分出席。

台日近年来关係进展迅速,签署多项协议,台日渔业协议签署后成立台日渔业委员会,成為双边第一个正式管道,成為台日之间的定期与制度性会议。

涉外人士强调,渔业委员会任务是要让「台日渔业协议」持续下去,是双边重要沟通平台。

台日渔权问题耗时17年、16次协商终获解决。先前日本水產厅由於日本内部要求坚持立场,僵局始终无法突破,不过,在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后,台湾人的踊跃捐输,让日本民眾对台湾好感遽增,连带影响日方态度,外务省立场也越趋开放。

尤其是马英九去年8月提出东海和平倡议,诉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基於台日关係的持续发展,日方也不得不面对。

台日双方在互释善意之下,展现在双方避开牵涉敏感主权意义的「暂定执法线」、「中间线」用法,改以经纬度划定适用海域,让双方利益最大化。

马英九8日说,台日渔业协议不仅在国内获正面评价,美、欧、日本及东亚国家也大多表示肯定。

马英九昨天晚间在总统府接见「国际產业精神文化促进会」(OISCA International)总裁中野良子等人时表示,过去5年多来台日关係密切友好,政府致力寻求双方共同利益,包括在日本北海道札幌设立办事处,与日 本签署开放天空协定以及台日投资保障协议等,促进双方合作关係。

另一方面,马英九说,政府试图解决悬宕已久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上个月签订的台日渔业协议,双方不仅搁置40多年来对钓鱼台列屿主权与海域的争议,并在渔权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他表示,台日渔业协议5月10日正式生效后,两国渔民都可於约台湾面积2倍大的海域捕鱼,这一区域成為国际海洋法所称的「共同养护与管理区」。

马英九说,这项暂时性安排,除可避免争议发生,争议各方也可保有其对主权或海域的主张。台日渔业协议签订后,不仅在岛内获得正面评价,美、欧、日本及东亚国家也大多表示肯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8日)

Posted: 09 May 2013 05:15 AM PDT


2013年5月8日《明镜郵報》

Posted: 09 May 2013 05:12 AM PDT

2013年5月8日《歷史日報》

Posted: 09 May 2013 05:09 AM PDT

5.12汶川地震回憶錄

Posted: 09 May 2013 04:53 AM PDT

老北川地震遺址 攝於09年7月

在汶川地震5週年之際,BBC中文網邀請了3位當年身在地震災區的年青學生撰寫文章,講述他們在5年前的親身經歷,以下發表的是其中一篇文章。


中國四川北川縣 小張

又是一個五月,五月應該是可以聞到陽光的味道的日子,可是,因為五年前的一場特大地震自然災害,五月天,不再僅僅是單純的芳香味道,它因為生命的逝去,也沾染了沉重的回憶和憂傷····

我叫小張,北川人,五年前我還在綿陽市裏讀高中,地震真的來得十分突然,夏日蟬鳴的午後被瞬間的災難完全掃蕩掉了,彌漫在空氣中是絕望和無助的喊叫、哭泣。城市開始咆哮著,我唯一的念頭就是逃生,對死亡的恐懼,促使我隨著人群奔跑,腦袋昏昏的,整個世界似乎都不安起來,震動感、不安定感是我頭腦發昏,我已經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身體如同僵化掉了。

我所在的學校建築都沒有倒塌,學生和老師都被集中在操場上避難。手機沒有信號,陰沉沉的雨伴隨著忽大忽小的餘震此起彼伏,同學們的臉上都掛著恐懼的表情。後來有同學手機上網得知是自己的家鄉北川屬於震中地帶範圍,情況十分危急。麻木的身體瞬間一陣震動,我想到了在家鄉的親人,他們怎麼樣了,自己沒有一點能力做點什麼,只是幹著急。隨後聽到操場上有人叫我的名字,原來都是北川老鄉,大家希望連夜趕回家看望自己的親人。我們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回家,不論怎樣,都要回去! 回家的慾望充斥在整個大腦中,地震再震,也震不斷血脈的親情。

5.12 的地震場景在腦海中記憶猶新,經歷過地震,才知道生命是如此無常和珍貴,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有很多親人、朋友、同學不斷鼓勵我要堅強,保持健康的身體,挺過去就會好起來,這將會是我一生的財富。是的,面對生命,我會懷著一種敬畏感,面對身邊的人與事,我也會倍加珍惜。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換來的。感謝曾經鼓勵我和幫助過我的親人和朋友!

BBC中文網


新疆警方:四網民涉散佈虛假消息被拘

Posted: 09 May 2013 04:44 AM PDT

中國官方媒體說,4位新疆網民因在騰訊微博等散佈「博斯坦市場又砍死兩人」等虛假信息,被當地警方查處並行政拘留5天。

新疆「亞心網」引述庫爾勒市警方說,5月5日,4名男子酒後在該市打架斗毆,致兩人受傷,傷者被送院救治並無生命危險。

警方表示,當地一名男子王某在路過醫院時聽說兩名男子被砍傷,便在家中上網,並在騰訊微博上散佈「博斯坦市場又砍死兩人」等信息。

隨後,另外3位市民也將王某的信息發佈到網上。

庫爾勒市警方說,市公安局網安大隊發現了有關信息後立即追查,王某等4人被傳喚和調查。王某等4人涉散佈虛假信息被分別處以5天行政拘留。

4月下旬,新疆喀什巴楚縣發生嚴重暴力事件,事件中15名警察和社區工作人員死亡,6名犯罪嫌疑人喪生,8人被抓。中國政府把這起事件定性為「嚴重恐怖襲擊事件」。

不過,世界維吾爾人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表示,根據他得到的當地信息,事件是維族人在抗拒中國當局粗暴闖入家中清查時發生的,事件由中國武裝人員開槍打死一名維族青年而引發。

BBC中文網

法国汉学家谈为何法国总统访中言论引起批评

Posted: 09 May 2013 04:27 AM PDT

法国总统奥朗德.jpg
法国总统奥朗德(网络资料)

四月二十五号,法国总统奥兰德首次访问中国,这也是习近平等中国政府领导人上任后首次在北京接待西方重要国家的首脑。奥兰德在中国的言论在很多中国民众中引起强烈的批评。究竟如何看待奥兰德的言论,以下是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对法国汉学家候芷明教授的采访报道。

中国以习近平为首的新领导人正式接任政府后,四月二十五号在北京接待了第一位西方国家重要领导人,法国总统奥兰德的访问。这次访问同时也是奥兰德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但是奥兰德总统在中国的言论却受到很多中国民众持续的、强烈的批评。

关于如何看待奥兰德总统在中国的言行,记者采访了法国著名汉学家候芷明教授。奥兰德总统在访问中国前,总统办公室曾经约见过候芷明教授等人征求意见。为此关于奥兰德总统这次访华,候芷明教授首先说,“我巴黎的一些朋友说,萨科齐去中国的时候是向中国政府跪着去的,但是奥兰德总统的这次访华却是趴着去的。他们说的很厉害,他们的这些说法也和网络上的一些说法是一致的。但是我的想法是,我觉得可能还没有这么严重。”

关于她现在为什么还不感到严重,候芷明教授对比了前总统萨科齐曾经的做法,她说,“我认为萨科齐总统犯了几个大的错误。他一方面说人权必须尊敬,但是后来萨科齐完全没有按照他所说的话去做。原来他说,如果你们不恢复和达赖喇嘛对话我就不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结果虽然中国领导没有和达赖喇嘛恢复会谈,但是他去了。他这种态度就是矛盾的态度。”

对此,候芷明教授说,“我估计奥兰德也发现了这种矛盾。他自己认为,第一我不了解中国。这是他第一次去中国。第二,他也不打算犯萨科齐犯过的错误,先说一些比较轰动的话,吓唬人家的话,然后没有任何能力施行任何惩罚,任何真正的批评的态度。所以他这次去非常小心。”

对于中国民众的批评,候芷明教授说,“但是你们批评我们,我觉得也是应该的。他当然应该,也能够说几句。因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现在在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现在在西藏有那么多的人自焚,在北京有那么多人没有自由等等。但是他们没有说。”

对于为什么奥兰德总统没有任何批评性的,候芷明教授说,“这反映现在在西方经济危机非常严重。在西方所有的领导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他们对自己的道德观,对自己的信仰,包括可能对自己的制度都有一点怀疑的态度。对于中国的所谓成功则都感到有一点莫名其妙。他们不会考虑到现在中国人没有安全的食品,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因为他们在中国呆的时间太短,他们自己不可能感觉到。”

候芷明教授说,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人几乎永远无法想象共产党国家的领导人可以,并且居然能够言行如此不一致,“我觉得在民主制度下长大的人都以为,政府说话的时候或多或少基本上是在说真话,他们没办法相信,在中国,中国领导人这么说,但是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打算这么去做。这个态度和西方民主国家的领导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民主国家里的人是没办法想象到这么大的区别,想象到现在中国独裁制度的本质的。”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林益世案輕判 台灣司法之痛

Posted: 09 May 2013 04:04 AM PDT

台灣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索賄案,一審輕判入獄七年。法官認為林不算貪污,只是恐嚇取財。判決理據遭質疑。


台灣近年戮力以赴的司法改革一夕瓦解,全台民眾不分藍綠譴責這宗離譜的判決,甚至因貪污遭判二十年重刑的前總統陳水扁也批:「再次證明法院是國民黨開的。」

行政院前秘書長林益世向爐渣業者陳啟祥索賄新台幣六千三百萬元一案,四月三十日遭台北地方法院一審輕判入獄七年四月,跌破各界眼鏡,有網友甚至說應定判決日為「國恥日」,全台民怨沸騰。

林益世一審遭輕判,主要是合議庭認為林不算「貪污」,只是「恐嚇取財」,兩者的刑度相差極大,貪污最重可判到無期徒刑,恐嚇取財相對較輕。法官主要論點之一是指民意代表收錢辦事,只要對象不是公務機關、公務員,事情也與民代法定職務無關,就不算貪污,而且林益世關說施壓的中鋼公司、中聯公司皆屬「民營企業」,亦不符貪污構成要件。此論點無異是把林益世「羅織」成輕罪。

令人不解的是,合議庭極力撇清林益世的政治與行政實質影響力,中鋼與中聯之所以配合辦事,並非因其立委職務,而是來自黨政、地方的豐沛影響力,把一位堂堂執政黨的國會大黨鞭貶抑成一個地痞流氓,完全背離經驗法則。

合議庭在一百六十二頁的判決書中,用了近二十六頁為林益世「去污」,但矛盾重重,既說本案行賄的陳啟祥行賄罪確定,並給予緩起訴一年、並須繳交國庫共二百五十萬元新台幣(約八萬美元)的判決;卻又表示林益世沒有貪污,形成「行賄有罪、收賄無罪」荒謬怪象。

台灣司法遭人詬病在於乏一致性,法官的判決各有見解,無法形成判例。林案判決讓人聯想到陳水扁龍潭購地案與二次金改案,此二案造成司法界對總統之「法定職權」爭論,最後最高法院捨棄先前習用的「法定職權說」,斷定扁在兩案中「具有實質上的影響力」,即總統強勢介入裁示,對各部會決策有實質影響力,而判其有罪。相形之下,台北地院以林益世索賄未遂,不成立「實質影響說」職務上行為,認定其行為無關公務,將貪污構成要件更加限縮。

依一審見解,民代為選民服務可以堂而皇之收取「服務費」,若僅涉一般民間私經濟行為,而與公務無關,就不會被認定有對價關係,觸犯貪污罪,不啻為政治人物濫權索賄大開方便之門。

特偵組已將林案上訴,按一般經驗,二審可能更輕,但在「輿論審判」下,二審法官恐怕也不至採取一審見解,而會更審慎作出判決。

亞洲週刊


日本擔心 中國主張沖繩非日所有

Posted: 09 May 2013 03:56 AM PDT

(中央社台北9日電)人民日報昨天刊出專文,被外界懷疑中國大陸有意否認日本對琉球主權後,日本輿論開始擔心,大陸內部「還我沖繩」的主張愈來愈有力。但陸媒批評,日本這是渲染「中國威脅論」。

環球時報報導,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台導致中日爭端加劇,日本輿論擔憂聲不斷冒出。其中,日本產經新聞5日發表文章,指釣魚台問題後,大陸接下來將主張「還我沖繩」,「中國擁有沖繩」論在大陸擴散,還強調「琉球人屬於中華民族」,目的是為動搖美日同盟。

產經新聞報導還說,日本政府與沖繩之間存在隔閡和鴻溝,在這個鴻溝中留有大陸主張「擁有沖繩論」的縫隙。

不過,環球時報批評,日本輿論之所以擔心失去沖繩,一方面是刻意渲染「中國威脅論」,另一方面則因沖繩和日本政府間摩擦不斷,沖繩人對日本政府也非常不滿。

日本政府在4月29日不顧沖繩人情感,堅持舉行「主權恢復紀念慶典」,遭到沖繩人強烈批判。

日本朝日電視台報導,沖繩民眾舉辦萬人大型抗議集會,反對日本政府紀念這個讓沖繩人感到恥辱的日子。「東京新聞」也報導,由於當天慶典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喊「天皇萬歲」,引起沖繩人憤怒,沖繩可能以此為契機,出現要求獨立的呼聲。

琉球過去雖是中國藩屬,但一直是獨立王國,直到1879年被日本併吞,但為清政府反對且拒絕承認。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琉球人希望恢復獨立,卻因代管的美國把琉球治權交給日本,導致琉球人屈辱感甚深,也對美軍基地的存在感到不滿。

環球時報引述日本橫濱市大學一名不願具名的國際關係學者觀點說,對琉球的歸屬問題,任何一個具有歷史知識的日本人心裡都清楚;沖繩許多人和日本本土的人想法不一,也說明這個問題。許多外國遊客到沖繩後說,這裡不像日本,背後原因是琉球原來不是日本的。1020509

台商遇強拆 上海台辦介入協調

Posted: 09 May 2013 03:48 AM PDT

(中央社記者馮昭上海9日電)對於台商投資的上海維宏真空製品公司廠房遭無預警強拆事件,上海市台辦今天表示,已停止拆遷,下午將召開協調會。

上海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告訴中央社,非常重視這起事件,拆遷停止後,事態已獲控制,維宏公司與糾紛另一方開發商惠格公司下午將協調。上海台辦表示,希望此事盡快得到妥善處理。

上海維宏公司是由新竹的鄭姓台商投資,4000餘坪位於嘉定區的廠房7日凌晨遭人無預警強行拆除,工廠、辦公室及宿舍被夷為平地。

根據聯合報報導,維宏公司鄭姓總經理跨海向新竹市議員陳情,痛批拆遷案還在當地法院調解中,事先沒有通知,也沒有任何強制執行文件,且選在深夜行動,「簡直像土匪」。業者指控,這是兩岸投資保障協議生效後,最嚴重的違法行為。1020509

西藏流亡政府:不挑戰中共治權

Posted: 09 May 2013 03:45 AM PDT

(中央社台北9日電)西藏流亡政府行政首長洛桑桑蓋表示,他願意接受大陸政府對西藏的統治。法新社認為,洛桑桑蓋此言意在說服北京,流亡政府不會影響中國對西藏的主權,換取北京放寬對西藏的控制。

洛桑桑蓋(Lobsang Sangay)於2011年從達賴喇嘛手中接過西藏流亡政府領導權。正在美國訪問的洛桑桑蓋希望美國協助重啟流亡政府與大陸當局的談判。

洛桑桑蓋在華府表示,位於印度達蘭薩拉的流亡政府在呼籲北京給予西藏更多自治權時,「不會挑戰中國(對西藏)的主權或主權完整」。

洛桑桑蓋在智庫演講時說,「我們要求的是基於中國憲法框架下的真正自治。簡而言之,如果中國政府履行自己的法律,我們就把這視作真正的自治。」

他表示,「我們認為,這是個溫和的、理智的解決方案,對中國和西藏人民來說,都是雙贏的方案」。

大陸當局一再宣稱,根據憲法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立西藏自治區,並依法保障西藏各族人民,特別是藏族人民「自主管理本地區和本民族事務的自治權利」。1020508

《新強人習近平》

Posted: 09 May 2013 03:10 AM PDT


內容提要: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直覺認定:習近平會是個大開大闔的改革派。他的感覺來源,除了習近平多次表達過追隨鄧小平之外,還因爲其父習仲勛,也是公認的改革派。

紀思道預言,習近平也會有突破性的做法,可能釋放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或將毛澤東遺體挪出天安門廣場上的毛主席紀念堂。

不過,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外圍研究機構卻認為,改革對於習近平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讓他建立個人聲望,另一方面更可用來整肅異己。該機構預測,習近平為了鞏固黨內勢力,積極拉攏解放軍的同時,進一步削弱政法委黨內地位,加上王岐山這半個太子黨出掌中紀委,裡應外合,習近平應會逐步建立自己的派系,成為新一代政治強人。

矛盾的是,紀思道不認為,習近平會鬆綁網路或言論自由,《南方周末》新年特刊遭刪改事件、網路揭弊風潮後中共強推網路“實名制”等事例,都是持續高壓統治的具體指標。此外,中國與日本的釣魚島爭議,習近平也更傾向訴諸民族主義。

外界風傳,他堅決反對前蘇聯戈爾巴喬夫模式改革,認爲徹底放開權力,終究導致蘇聯瓦解。習近平以蘇聯解散“竟無一人是男兒”一語,表達為20年前無人挺身而出挽救蘇共而扼腕。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薄智躍稱,習近平有野心要做個跟毛澤東一樣偉大的領導人,但比起中國的民主與開放,習近平更在乎中共的存亡。身為新中國建政後出生、血統純正的“紅二代”,習近平推動政治改革,不可能讓共產黨放棄主導權。



《新強人習近平》 訂閱連結:


【哈耶出版社】 (電子書)  專頁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黨內民主+大帝國是習近平既定方向

Posted: 08 May 2013 09:46 PM PDT


《明鏡月刊》記者柯宇倩

  國進入習近平時代,而習近平領導下中國會走向何方,至今仍讓人霧裡看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4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一起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當日出席者包括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旅學人馮勝平、《鄧小平帝國30年》等書作者阮銘、《北京》主编胡平、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所研究員張艾枚、哥倫比亞學學者張博樹博士、“公民力量”(Initiatives for China)副主席韓連潮博士、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軍濤、政治評論家何岸泉、《世界日報》副總編輯魏碧洲、《重審林彪罪案》、《解放軍與文化大革命》等書作者丁凱文、《新史記》主編伐林、紐約律師李進進博士等等,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陳小平擔主持人。

  黨內民主+大帝習近平既定方向

  韓連潮指出,2009年的《加強和改進新形式下的黨的建設若干重大決定》已為中共今後一段時間提出指導方針,其中心思想就是黨內民主先行和放權,因此習近平下一步,一定會朝這個方向走,但不太可能走到憲政民主,基本還會是七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民主。
  
  韓連潮

韓連潮示,共產黨最擔心的就是黨內最高層的分裂,如黨內不分裂,他完全有能力維穩。中國的維權等,都沒有達到挑戰的臨界點,要撕裂就很困難,沒有統一的議題引起全民抗爭,在當前沒有政治空間的情況下,黨內民主先行,也不失為一個戰略,當然目的不是讓黨內民主來鞏固共產黨的長期領導,只是利用這一方式,來打開一個更大的缺口。
韓連潮說,習近平有個目標,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時,實現小康平的社會、實現民族復興。很早以前,中共的戰略就已經訂得很明確,在這個世紀中期,要成為經濟上、政治上的世界強國,甚至超過美國。而只有國家、民族富強了,人民才會好起來,這種思維的前提,還是建立一個大帝國,這就像清朝末年爭論的問題一樣,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這樣發展下去的中國夢,最後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中共找準的路:政治上極左、經濟上極右
  
  對於中共目前的治國策略,何岸泉認爲,經過江澤民、胡錦濤掌權,中共終於不再摸著石頭過河,而是找到了明晰的政策,讓習近平有了信心,經過實踐證明有效,就是極左和極右並進。政治上極左、經濟上極右。
   
  何岸泉

  至今中共政權沒垮,也沒有“六四”危機,何岸泉認為中共找到一個穩定的平衡點,通過利益交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剔除了薄熙來這個變數後,達成了空前的一致。
  他分析,因此習近平將來10年的政治走向,跳不出極左的框框。一旦跳出來,首先要面對黨內的政治對,只要黨內政治對手比他更極左,他就會佔下風,在處理國內和國際事務,只有用極左方式,才會得到黨內、甚至全國人民的支持。

中國要面對兩大問題

張博樹認為,研究中國問題,有兩大塊問題肯定要面對,一塊是當下和未來,一塊是過去,對於前面一塊問題,有八個字:釐定當下、設計未來。到底怎樣看當下的中國?怎樣看習近平時代?習近平的路子今後會往哪走?既然大家認定這個制度不行,最終要取代今天這個大國體系的是什麼?
 
 
  張博樹
  
  第二大塊是歷史,張博樹認為,同樣是八個字:清理史實、重塑史觀。清理史實,過去100年、過去60年,中國到底發生過什麼? 重塑史觀方面,一旦中國的民主憲政轉型往前走了,就要思考如何重新解釋過去的歷史,不僅是提供大家所不知道的史實,還要提供一套歷史何以如此的哲學、形而上的解釋。這是中國研究院必須做的。

 在美華人做什麼?

  魏碧洲表示,希望看到動作,接著要有結果——成立中國研究院是動作,接著要有產品出來,並且是跟現實結合的,讓大家有信心的。出來什麽樣的成果?必須擬定計畫。
   
  魏碧洲

  魏碧洲認為,海外華人的勢力逐漸壯大中,中國也逐漸登上世界舞台的頂端,在美國的華人要如何擁抱、接納中國?同時,還要有一批人拆它的牆。因此在美華人的力量是什麼?作用什麽?是需要我們每個人思考的。
  高伐林認為,我們這些人來到海外已有較長時間,中國年輕一輩成長起來了,他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不一樣,我們對他們,他們對我們,基本上互不暸解。30歲以下的人,應該是社會最有活力、思想最活躍的人。他們在想些什麼?他們對習近平、對中國未來有什麽期望?需要瞭解,這應該中國研究院列爲課題。
  
  高伐林


  對習近平不抱太大希望

  李進進認為,共產黨有解決問題的調整能力,但共產黨政權不可能創造出新模式,不管怎麼解決問題,都要走向滅亡,因為它失去了繼續生存下去的基礎。

  
  李進進

  此外,中共為人類帶來的更大威脅,是把中國人的思想、文化、道德雙軌或軌制化,讓道德與現實脫節。中共不可能解決貪腐問題,因爲這個政權本就代表腐敗。
  從這幾點來看,李進進認為中國的前途只有靠民主的方法解決。“我如果上書習近平,會說如果你想做一個歷史上有作用的領導人,我只期待你變。習近平、李克強的前途在哪?就是主動下台。”
  丁凱文指出,共產黨在粉碎“四人幫”後,如果不是鄧小平,中國不可能走上改革開放的路,只有鄧小平的強人政治才有這種權威性,才能拍板,只是路走得曲曲彎彎。

  
  丁凱文

  到了習近平時代,已經沒有這樣的權威,因此不應對他推動改革抱太大的希望。“共產黨會一點點改,他現在的統治已經遠不如澤東的時候嚴密,逐漸鬆動的結果,就是上下逐漸會結合,上層可能逐漸放權,這樣的變化很慢,也可能覆,只是看時間拖多長。” (《明鏡月刊》第40期)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10, 2013, 11:02:03 PM5/10/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百姓伸冤無渠道 國人網上告洋狀

Posted: 10 May 2013 06:52 PM PDT

美國白宮網站近日成為中國人訴苦的渠道,大量中國話題湧現。國人之所以網上告洋狀,主因是不信任內地政府,也找不到真正可以伸冤的渠道。

自從月初白宮網站上出現中國人關於朱令案的請願,要求將案中唯一嫌疑人孫維驅逐出境後,簽名人數已超過十萬人。此後,白宮網站迅速接到中國網友五花八門的請願,其中很多訪民提到自己的苦難史,要求美國出面向中國施壓,甚至請總統奧巴馬親自主持公道。白宮網站儼然成為中國訪民伸冤的窗口,奧巴馬淪為信訪局局長。有網民笑稱,如果這個趨勢繼續惡化下去,不堪重負的美國將主動要求中國安裝網絡封鎖軟件,防止中國百姓跳牆告狀。

中國百姓之所以熱衷告洋狀,顯然是對內地政府缺乏信任與信心,尤其是那些訪民,他們冤屈長年得不到回應與解決,上訪路上淚斑斑。黑龍江伊春市訪民陳慶霞當年因丈夫案件上訪,被黑保安強制攔截,混亂中其十二歲的兒子走失,更悲劇的是陳慶霞被打致殘,勞教後又被限制自由,監禁在太平間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陳慶霞的悲慘命運,正是中國訪民的縮影,也是截訪制度罪孽深重的折射。

不公不正 權威掃地

訪民到中紀委、最高檢、最高法等機構上訪,不是被關進黑監獄,就是「被精神病」,他們早已對中國的信訪制度失去信心,於是將希望寄託在洋人身上,期盼洋青天能夠主持正義。事實上,在北京使館區甚至紐約聯合國總部,都有不少中國訪民的身影。

政府權威蕩然無存,這是當局執政面臨的困境。中國老百姓寧可聽信外國媒體的報道,也不願相信《人民日報》;中國人寧可山長水遠從國外攜帶洋品牌奶粉,也不願在樓下超市買國產奶粉。早前,內地一款飲用水質量引發爭議,該品牌生產商寧願花高價請美國機構檢測,也不願意讓中國相關機構檢測,因為中國人只相信外國人,認為外國機構權威公正,而中國機構只會騙人。就連王立軍這樣的高官,當初為了保住自身性命,寧願受千夫所指,也要躲進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而不願到中紀委告狀。

政府權威掃地,主要是長期惡性透支的結果,特別是在公平、公正的問題上不作為,既不嚴厲反腐取信於民,又不敢公示官員財產接受監督,一些政府部門更是撒謊成性,故意愚民,侮辱百姓智慧。老百姓可以被騙一次、兩次甚至三次,但不可能被騙一世,須知現在互聯網發達,資訊自由,民眾非常容易分辨出事件真偽。

人民告洋狀,是對當局的嚴正警告。清末時期,滿清政府不得民心,八國聯軍進軍北京時,不少老百姓不僅站在牆頭看熱鬧,甚至公然帶路。現在,網絡上也活躍着一批帶路黨,呼籲引美入華。假若有天中美交戰,還有多少人會站在中國政府一邊呢?

太陽報


中國揮金元寶劍 卡梅倫俯首帖耳

Posted: 10 May 2013 05:56 PM PDT

英國首相卡梅倫日前表示,英國政府並未改變長期以來的對華及涉藏政策,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獨立」,尊重中國主權。英方希望與中國建立強勁、積極的雙邊關係,對未來兩國緊密合作充滿期待。在被中國冷遇一年多之後,卡梅倫終於低下高傲的頭顱。

去年五月,卡梅倫不顧中國交涉,執意會見北京認定的藏獨頭目達賴,事件引發中國憤怒,中英關係迅速降溫,卡梅倫曾經希望在今年上半年會晤新任中國政府成員,但中方刻意對其冷淡,中英之間的貿易亦產生嚴重影響。英國擔心中國對英國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將受到影響,去年該領域的投資價值八十億英鎊。英國高速鐵路網絡和核電投資計劃都期望繼續獲得中投公司的青睞。

卡梅倫目前面臨一系列難題,英國經濟每況愈下,失業人口半年內增加二百五十多萬,其中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一。如果卡梅倫不能扭轉經濟下滑趨勢,後年的英國大選保守黨將岌岌可危。

禮待澳法 分外眼紅

最讓他頭疼的,可能就是英國獨立黨在上周英格蘭和威爾斯地方選舉中的異軍突起。這個以推動英國脫離歐盟為重要目標的民粹主義政黨竟在地方議會中奪得一百四十七個席位,比原有席位增加一百三十九個。由於很多保守黨選民把票改投給獨立黨,中期地方選舉被認為是下一屆大選政黨版圖的重要風向標,獨立黨這匹黑馬的崛起無疑給英國政壇增加動盪因素。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卡梅倫急於從外交上得分,而財大氣粗的中國成為其首選。中英關係長達一年多的冷淡,使卡梅倫備受壓力,尤其是看到澳洲總理吉拉德及法國總統奧朗德接連訪華,得到中國的大禮包,卡梅倫對此分外眼紅,急於恢復與中方的關係,今次的表態是向北京展示誠意,問題是北京會不會被打動呢?

在金融危機之下,西方各國在財政上都遇到巨大麻煩,手握大筆外匯儲備的中國成為這些國家心目中的大救星,希望中國能夠挺身相助。而另一方面,中國也將這些外匯儲備當作金元外交的利器,與政治議題掛鈎,對配合中國的國家給予獎勵,對不聽話者進行懲罰。最明顯的是達賴今年六月將到澳洲巡迴演講,悉尼大學公開表態不支持其前往,中方對此相當滿意,難怪吉拉德訪華時收到大禮。

卡梅倫今次只是展示誠意,對北京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行動上公開對達賴進行切割。實際上,以中國現有的國力及影響力,如果揮起制裁之劍,任何國家都要思量再三。

東方日報


“百歲民主派”群體的出現是個令人稱奇現象

Posted: 10 May 2013 01:26 PM PDT


姚監復   

 4、基督教等正教主提倡“愛”,而澤東政治宗教提倡“鬥”和“恨”

   我在波士頓看見基督教教堂裏面最亮眼的大字God is Love.”,上帝是愛。許受人尊重和信仰的宗教提倡愛,認為人類有原罪、有惡的一面,需要悔過。對於當官的,要防止惡性發作幹壞事,要把官員們用法律關在籠子裏,要權分立、有機構和輿論監督他們。而不是毛澤東的教派那樣自認為是大救星,“嚴重的問題是教育農民”,知識分子要“再教育”,幹部要進幹校改造,把老百姓全關到籠子裏去。而且,以階級鬥爭為綱,“與人鬥,其樂無窮”。

毛澤東的一生就是鬥人的一生,建國後鬥知識分子、鬥民族資產階級,農村先鬥地富再鬥農民,搞社會主義教育,1957右派、1959年反右傾、1966年文化大革命,把國主席、開國元帥及多少平民百姓活活鬥死。毛澤東的政治宗教的哲學基礎是恨,要對他認定的階級敵人恨,“敵人不投降,就消滅他”,“不能溫良恭謙讓”,文藝作品也是“血淚仇”、“白毛”、“暴風驟雨”,煽動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財,從國內土地革命、土改到文革都是抄家、打砸搶、亂殺人的歷史流傳的遊民思想與強盜慣用法。
    胡績偉說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的“新”,“實際上是一黨專政的禍根”。 

這樣的無情鬥爭、殘酷打擊,毀滅了國和世界遺留給中國人的普世價值的道德、文化與人性,出現了現實中國道德沉淪,唯利是圖、貪污盛行,失去誠信,互相欺騙的可悲局面。

毛澤東不同於馬恩從經濟上劃分階級,列斯從政治上劃分階級,他是從思想上劃分階級,唱紅是以順毛者倡,打黑是違毛者亡。這樣,毛澤東這位通天教主無法無天地以自己喜惡隨意地指定鬥爭對象和劃分敵我,而眾教徒隨之而上,以“平常惡”、“個人惡”、加入融進“組織惡”、“集體惡”中,而且不知恥,無怨無悔地參與製造了“民族惡”、“政黨惡”、“國家惡”的封建法西斯的大浩劫。

文革快過去半個世紀了,由於口號是崇的,指揮是領導人,雖然手段是殘忍的,後是悲慘的,但是所有的歷史悲劇的大大小小的領導人和參與者的良心都是平靜的。教徒都是遵照教主的號令與暗示行事的,不負責,也不受道德法庭和良心、歷史的審判。


    5、“兩頭真”的“百歲民主派”對毛澤東政治宗教的深度反思和徹底揭露

   現實中國出現了一個令人稱的現象,一批8090甚至105歲的老人,為爭自由、人權、民主、法制的第一線鬥士,稱為百歲民主派,他們不同於為生活、家庭、“車子、子、孩子”以追求更高收入為主要目標而不參與不關心政治的中年人;也不同於擔心畢業即失業的年輕學生或畢業後成為低收入的“蟻族”,他們不瞭解也沒興趣瞭解歷史,更不關心政治的年青一代,本來從“五四”到“六四”正走在民主運動最前列的新青年沈默了。

而這個“百歲民主派”的群體,敢於吶喊、敢怒敢言敢哭敢笑,他們基本上是“一二九”運動的參與者的高級知識分子,在青年時代的抗日戰爭烽火中和整風運動、解放後的歷次政治運動中有坎坷的經歷,得到了正面與反面的教育和鍛煉,參加過整別人和被別人整的殘酷鬥爭的深刻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和“六四”的槍聲重新喚醒了這批老人的青年時代追求民主、自由、民族獨立的熱情和正義感,煥發出這些“80(歲)後”老人的第二個政治上的青

最主要的原因,這些百歲民主派經過70多年的黨內鬥爭,看透了毛澤東的政治宗教反民主本質把爭取自由的革命黨,變成宗教化的邪教,他們重新呼籲實現青年時代為之奮鬥的民主、自由、人權、憲政。正像胡績偉在《七十年的心路歷程》中深刻反思後的結論: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的“新”就是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的方向,“實際上是一黨專政的禍根”,一切都由共產黨和黨的最高領袖、教主說了算。稍有異議和不滿,就被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分子、自由化分子。因此,必須廢除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一個黨軍的法西斯獨裁政治制度,這也是皇權專制制度,為了樹立一個至高無上、無法無天的專制皇帝和教皇。

胡績偉寫道:“一個獨立自主的人,為什麼一定要把自己稱為什麼主義呢?為什麼一定要把別人的思想理論完全作為自己終信奉的理想呢?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自己自由的思想,可以相信某某偉大的好思想好理論,根據實際的發展,昨天可以信,今天也可以不信,為什麼一定要千百個“堅持”、一信到底呢?為什麼要把別人的偉大來作為自己的旗幟呢?為什麼一定要成為一個黨的什麼黨員呢?”

在回顧自己90多年來,並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一個思想自由、行動自由、人格獨立的人以後,胡績偉認為,“已經90多歲了,還不應該做一個真正獨立的人嗎?難道還不能乾脆解脫一切清規戒律嗎?這樣一想,我才覺得自己更加覺醒了!”

這是百歲民主派的有代性的思想轉變過程和反思結果,也可能是現在的中青年人將會在政治鬥爭中認真思考後的必然選擇,人們將會從政治宗教的迷霧和桎梏中突圍,走上爭取民主、自由、人權、憲政的光明大道。年老的覺醒者暫時走在最前列,希望在青年人身上,他們必然會走上普世價值的民主、自由的鬥爭之路。

  四、結論

   我引用Richard Pipes著《共產主義:一個歷史》的結束語作為本文的結論:
   “馬克思曾認為,資本主義因為其內在的無法解決的矛盾,是注定要滅亡的。其實,資本主義是一種憑經驗辦事的制度,能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每一次都能想方設法來克服它所遇到的危機。而另一方面,共產主義卻是刻板的教條——那是一套偽科學轉化為偽宗教,再具體化為一套僵化的政治體制。事實證明,共產主義不可能放棄其所信奉的那些錯誤觀點,不可能拋開那個共產主義的幻影。如果共產主義還會東山再起,那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一定會遭到另一次慘重的失敗。那樣的行動,將類乎狂人的愚行,那就是反反覆覆做著同樣的事,卻異想天開,指望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但願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能夠認真汲取共產主義的歷史教訓,拋棄政治宗教荒謬的理論和嚴酷的教規,為推進中國的民主化做一點好事實事。歷史畢竟是由人民書寫的。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內幕》第14

戴相龍家族洗劫股市神秘暴富?

Posted: 10 May 2013 01:04 PM PDT


事件》約記者 胡光偉

   國媒體記者筆下,戴相龍形象光鮮,像融界一尊神。在選為“2012年推動金融改革八大人物”之後,《證券日報》如此點評戴相龍:“15年前,戴相龍領導央行功度過亞洲金融危機。九年前,他主政天津開始‘北方金融中心'的發展佈局。現在,掌管著國民'養命錢'”,他“為老百姓養命錢當'股神'的人”。不過,中國媒體壓根兒不知道的是,戴相龍族是國人挖出來的中國超級億萬富翁家族。

    20121230日,在發了溫家寶家族財富系列報導之後,《紐約時報》記者張大衛又推出《戴相龍親屬借平安獲利》的長篇報導,爆出“股神”戴相龍家族絕對富有。這篇報導點睛般地寫到:在戴相龍“現管”期間,戴相龍親戚協助掌控的鼎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買進了平安保險公司的大量股票。這筆20021226日由鼎和花費區區5,500萬美元購買的平安股份,到了2007年,它的股票價值已經達到31億美元。
 
  《紐約時報》驚爆股神戴相龍家族絕對富有。

   戴相龍在19952002年期間擔中國中央銀行行長,按照《紐約時報》的報導,戴相龍對保險行業有監管權。此外,戴相龍在20016月同時還是權力巨大的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副書記。20081月,戴相龍接替前財政部長項懷誠,出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黨組書記。

     在張大衛的的筆下,戴相龍家族在戴相龍擔任行長期間通過買賣平安股票神秘致富。1999年秋,當今中國金融服務巨無霸之一—平安保險危在旦夕。對平安所在行業有監管權的時任副總理溫家寶和戴相龍都直接收到了相關請求,在平安取得豁免不受大型金融企業應進行拆分這項規定的影響約八個月後,溫家寶家族和戴相龍家族買進了平安股份。

  《紐約時報》的相關採訪以及查找監管備文件的結顯示,幫助戴相龍家族出面購買股票的是一家名叫鼎和的公司,這家公司以令人驚訝的低價購買了平安股票。而鼎和公司又是何方神聖呢?《紐約時報》揭開的謎底是,這家公司的全稱叫鼎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由家投資公司控制,其中就有戴相龍的婿車峰創辦的兩家公司。此外,還有車峰的其他一些同車峰的親戚和業務夥伴相關的公司,正是車峰與其親屬及長期商業夥伴一起組建的這個複雜的公司網絡,使他和其他人有效地控制了鼎和創業投資公司。紀錄還顯示,鼎和投資的一家公司後來提名車峰為平安監事會監事,任期是2006年到2009年。
 
   在平安取得豁免不受大型金融企業應進行拆分這項規定的影響約八個月後,溫家寶家族和戴相龍家族買進了平安股份。(製圖:《蘋果日報》)

  《紐時》報導繼續說,紀錄顯示,鼎和曾於200211月收購了海通證券公司的大量股份,這個海通當時也處於戴相龍的監管權限之內。再往下挖,《紐時》發現戴相龍的妻子柯用珍曾在2007年至2010年間擔任海通監事會主席。2007年海通剛剛在上海上市的時候,鼎和所購海通股票的價值約為十億美元。
 
 戴相龍


“坑百姓、肥官員”的社保基金計畫

   儘管《紐約時報》的上述報導極有可能是張大衛在長達一年時間裡,撰寫追蹤溫家寶家族財富系列報導時,利用“邊角料”製造出來的“副產品”,但戴相龍家族也位列中國億萬富翁權貴俱樂部,與名聲極大貶值的溫相及溫家寶家族和平安公司排列一起,這事肯定讓戴相龍2012年歲末的日子不好過。實際上在2012年,作為中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的戴相龍的日子,的確有點不好過。

   在中國,個人和企業必須分別按職工本人上一年工資總額的8%和20%繳納保險費,計入個人帳戶基金的保險費,為個人繳納的8%、企業繳納的20%,全部劃入現收現支的統籌基金,在經濟學家看來,這種社保基金實際上是中國另外一種稅收,它要求一些人交錢,用來養活另一些人,既然是稅,這個錢就是必須交納的。用曾獲國家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學者馬宇的話來說,這是國家“以法律名義逼我們交錢。”
        
   在中國,個人和企業必須分別按職工本人上一年工資總額的8%和20%繳納保險費,分別計入個人帳戶基金和統籌基金。

   這個社保基金,自2000年成立起,對它的批評就沒有停止過,如果想知道當今中國社會有多麼不公,這個社保基金就是一個現成的絕佳典範。搜狐網網友“爐火純青645644”這樣說:“養老金體現了政策的嚴重不公,交了養老金為前面國家的虧空買單,公務員不交可以拿到比交養老金出幾倍的養老金,何況工資又高出幾倍。”“藍夜獨行客”網友也說,有位認識的公務員退休,領的退休養老金兩夫妻加起來有每月1,8000元,而我們在職的企業職工,人均收入才3200/月,還要交社保金。

   中國政府稱,這個計劃是為百姓著想建立的;實際上,這是政府設計的一個巧妙地坑百姓、肥官員的計劃。作為專家,FT中文網的財經評論人周克成對此有比較系統的看法,他指出,在工作時不交一分社保金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卻可以領取高得多的退休金。根據廣州的情況,一位在退休前以4,000元為基數繳納社保金的企業職工,每個月個人需要繳納320元社保,退休後每個月只能拿到1,183元(以4,000元基數計算,企業每個月還要為這位員工繳納800元社保)。而以廣州市的待遇,一般科員退休時都有3,000多元,而副科級有4,000多元,正科級5,000多元,副處級則有7,000元左右。因此,即使是一直以科員分工作到退休,其退休待遇都比企業職工多出兩倍。(《大事件》第18期)

馬英九沒有走向統一

Posted: 10 May 2013 10:21 AM PDT


 
《外參》記者柯宇倩/雖然兩岸關係在胡錦濤和馬英九上台後,不斷正向發展,但未來變數仍多。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中心主任、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在接受《外參》採訪時表示,即使北京將統一做為終極目標,兩岸關係又日趨密切,大陸和台灣都不能說接近統一了,不過最引他注意的地方是,有些中共學者開始認為,北京政府必須正視“中華民國”, 這似乎與北京的官方地位相對立。
 
 
馬英九沒有走向統一
 
但馬英九的大陸政策,被不少人視為親中,他們害怕如此將加速兩岸的統一。卜睿哲在接受《外參》專訪時說,他不認為大陸和台灣有任何接近統一的情況,因為台灣民眾對統一、對一國兩制都非常反感。“北京和台北的地位在(雙方的)概念上非常不同,特別是在中華民國的議題上;中華民國是否存在?是否是主權獨立的?”2012年馬英九在競選時曾丟出“和平協議”的議題,結果民調下滑,反映出台灣人無法接受放棄主權的提議
 
卜瑞哲認為,馬英九上台後的作法並非走向兩岸統一的第一步,馬英九實際上已將統一和獨立排除在外,真正看到的,是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更能預測、更合作、更正面、更制度化。馬英九接受“九二共識”,這也是兩岸目前的方向。兩岸關係的改善應該歸功於胡錦濤和馬英九,兩人承擔了改善兩岸關係的風險,也確實獲得了成效。
 
不過台灣一邊增進與大陸的關係,一邊對自身的主權不讓步,有分析認為,這等同台灣做出獨立的行為,只是嘴巴上沒說出來,而台灣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美國的默許,大陸因此會在台灣問題上與美國發生更多的衝突。
 
卜睿哲對《外參》表示,美國並未默許台灣朝主權獨立的方向前進。“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美國)沒有立場。如果北京和台北良好地維持他們的關係,則美國和大陸因為台灣問題起衝突的可能性就很小。”
 
為了保持台海的和平穩定,卜睿哲說,美國採行了“雙重嚇阻”的方式,一方面要求中共不對台動武,另一方面保證不支持台獨;對於台灣,則要求不要採取可能令北京使用武力的行動,同時確保不會在與大陸建立關係時出賣台灣。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時,時任參議員的奧巴馬寫信給馬英九,信中重點有三:第一,奧巴馬讚揚了馬英九的對大陸政策,第二,奧巴馬希望大陸用積極、有建設性的方式回應馬英九的呼籲,第三,馬英九的美台政策將促進美台關係。美國在遵守中美之間的三個公報、履行《與台灣關係法》的基礎上,應該加強與台灣官員的交流,繼續向台灣提供必要武器,也應支持台灣尋求增進兩岸關係的努力。
 
卜睿哲說,之後兩岸關係維持良好,美國也遵守承諾,同時開放台灣為免簽國,讓台灣民眾省去麻煩,此外,奧巴馬政府還批准了兩項軍售方案,而在美牛爭議後,20133月底雙方重啟了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的對談。
 
“美國的主要目標是追求東亞的和平穩定發展,特別是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卜睿哲對《外參》表示,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取決於北京和台北之間發生什麼事,如果雙方製造緊張,就會危及美國的利益和和平穩定,如果北京和台北確保了彼此的意向、擴大雙方的合作、處理了雙邊的差異等等,就是支持美國的利益和和平穩定。
 
卜瑞哲指出,20042005年時,大陸和台灣的軍隊已開始改變自己的立場,在這其中處處可見到政治因素,大陸從追求統一,轉變成遏阻台灣任何形式上的獨立,這也是更短期的目標,大陸發出訊息,台灣的動作可能導致某些後果,如果台灣選擇另一些道路,則雙邊關係會改善很多,美國也發出訊息,他們會限制對台灣的支援,台灣的行動可能會導致資源限制的增加,台灣在國民黨領導下,也出台了一些新的措施,走向一個新的方向,
 
 “與過去相比,從二零零五年起,中共對台灣的手段顯得較有技巧。胡錦濤將中短期的首要目標,從‘達成統一’改為‘反對台灣獨立’(統一仍是長期目標)。另外,中共也試圖透過政策與互動,在台灣發展支持中共的社會輿論。
 
 
 
 
 
 卜瑞哲認為,馬英九上台後的作法並非走向兩岸統一的第一步。(新華社)

新領導履新於中共處在臨界點之際

Posted: 10 May 2013 06:49 AM PDT



《明鏡月刊》編譯  蕭憲聰



  封閉式社會和政治系統為國家產生劣勢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如期閉幕,國務院新總理李克強隨後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提問。這場記者會的特殊意義在於,外界將第一次見到李克強作為總理在言論上、思想上的具體呈現,而且與十八大後習近平的講話不同,李面對記者提問勢必有所互動,因此格外受到關注。針對經濟,李克強回答《人民日報》時說:“第一,還是持續發展經濟……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防範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中國經濟不發生大的波動。” 為達到如此的目標,政府必須開展多方改革,且“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李克強:改革貴在行動。

    然而,美國Policymic新聞網記者雷切爾·威科(Rachel Wolters)卻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中國自鄧小平時代以來所取得的經濟成果,很大程度是仰賴外國技術、創新和投資,換句話說,中國經濟得面對太多外界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就算2010年前能保持經濟增長率平均10.4%的驚人成績並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但2012年出口量在大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之下暴跌了25%,使中國“未來的生存能力受到深深疑問”,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沒想像中那般堅不可摧。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共無疑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改革開放是一重大進展,但封閉式的社會和政治系統同樣為國家產生劣勢。威科認為,共產黨嚴格控制言論自由,必然阻礙了創造力和企業家精神,從而對長期經濟增長以及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西方之所以在工業革命後取得長足進步,通過創新與想像力培育而成的新技術功不可沒,但中國一來曾經鎖國,先天已失調,二來當前政府又不容許人民說真話、求真相,實在很難想像國家以後會變成什麼模樣。

    李克強的講話也提及研發、收入分配與網絡將是他領導下的重點,然而威科指出,李跟過去的總理或領導者其實沒有太大不同,就算措辭感覺不出來,頭號任務仍是鞏固共產黨權力為主,尤其面對日益嚴重的經濟衰退,李必須加強社會控制和進一步限制個人自由,以減少對黨的反對。

   兩大秘方:社會控制與經濟增長

    “社會控制”與“經濟增長”向來是中共維持統治的兩大秘方,我們也能合理推論,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共產黨絕不可能釋放更多的政治或言論自由,天安門廣場的惡夢始終盤旋在領導人腦海裡。如中國政治專家,同時也是克林頓政府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指稱:“對中共高層而言,畢生最不願見到的場景是由失業工人、農民與高度不滿的學生組織而成所進行的全國性抗議,政權顛覆的陰影永遠揮之不去。”

    儘管如此,社會的抗議活動依舊節節高升,自2006年到2010年短短幾年,所謂的群體事件即成長一倍,至每年18萬起。威科說,中共面臨兩個相互矛盾的選擇:追求社會“穩定”抑或是社會“發展與繁榮”?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中國會在不久將來步上西式民主之路。因此威科提出的結論是,與其說中共關注經濟與民生,倒不如說他們更在乎本身的政治生命,但在一黨專政前提下,威科相信中國不太可能實現李克強倡導的可持續經濟增長。

   一黨專政竟有能耐走到今天這一步

    另一方面,習近平與李克強能分別成為黨內第一人與第二人,自然有他們獨到之處。巴基斯坦國際性報紙《快訊報》(The Express Tribune)指出,想在中國的共產黨、解放軍和政府脫穎而出並不容易,其中以習近平為佼佼者,上任不過幾個月已集四大權位於一身,除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與總書記等頭銜外,他同是中國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常委會的第一把交椅,眾人以他馬首是瞻。

    根據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政治系教授羅德明(Lowell Dittmer)的研究,中國精英政治裡的互動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兩層面,非正式領域往往涵蓋“關係連接”與“政治基礎”,加上黨國密不可分,很多在黨位居高位之人同時也是國家級領導人物,均使該國政治變得高深莫測,無法按民主常理理解。以總理李克強為例,他通過全國人大2949名代表選舉出來,然後再親自挑選30名成員組成國務院(也就是外國媒體常稱的內閣),負責政府日常事務。

    但必須謹記在心的是,統治國家的實際權力是落在政治局七名常委身上的,常委會的會議由總書記主持,關於國外和國內政策的關鍵方針都是出自於他們之手,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僅僅發揮橡皮圖章的作用,授予領導決定該有的合法性。

    任誰都看得出來中國不是民主國家,但一黨專政有能耐走到今天這一步,對西方政治哲學強調的“資本主義”與“民主”是很大的衝擊。西方人認為民主與富裕是一對雙胞胎,誰也離不開誰,持民主和平論(Democratic peace theory)者則聲稱,民主國家不會輕啟戰端,理性選擇派(Rational Choice)也堅持,只要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採行民主制度便不會發生戰禍,然而中國的經濟成就與和平崛起,卻大大違背西方世界向來深信不已的真理。有趣的是,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安然無恙,相反地,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中共已來到臨界點。

    無論如何,中國新掌權的政治精英,比起過去的領導更了解西方國家,或許當他們面臨一連串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棘手難題時,可以用更開放的心胸學習他國作法,否則國家30年來創造的奇蹟極有可能毀於一夕之間。(《明鏡月刊》39期)        

英雄的雲南人民奮起反抗,堅决拒絕文明

Posted: 10 May 2013 06:21 AM PDT


《新史記》蘆笛 專稿


過去我在四川時就悟出,歷史上四川的文化之所以在西南數省中是最先進的,不但遠遠超過雲貴,而且勝過兩廣(廣東是英國人來後才發達起來的,原來也是瘴煙蠻雨的化外之地),完全是沾了長江水道的光,使得三蘇能“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輕而易舉地到達文化發達的中原。如今滇越鐵路也起到了類似的文化通道的作用。如果說沒有 長江,就不會有三蘇,則我們似乎也可以說,沒有滇越鐵路那文化通道,也就不會有“人民音樂家聶耳”——那雲南土人就是經滇越鐵路到海防,再坐船到上海,從 此發迹的。

然而儘管滇越鐵路給雲南人民帶來了這麼多的好處,英雄的雲南人民仍然像先進地區的人民一樣,奮起反抗抵制西方文明的入侵,為祖國在近現代史上拒絕文明的壯麗史詩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滇 越鐵路當初選的是西線,經蒙自、建水、通海、玉溪到達昆明,也就是今年才鋪通的玉溪—蒙自鐵路走的路線。這條線路把當時雲南的繁華富庶地區聯在一起,鐵路 修成後,將極大地促進這些地域的發展。但當法國人在蒙自開始測量時,1899年6月20日,蒙自大屯楊家寨的楊自元便邀集錫礦工人及附近村民數千人,夜襲 蒙自縣城,火燒洋關稅司,迫使法國勘測鐵路的人員撤回越南。1903年陰曆5月間,正當滇越鐵路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時,據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工人起 義”的周雲祥“起義”爆發。不幸的是,論階級成份,此人屬於“解放”後官府在“鎮反運動”中首先鎮壓的“把頭”或“工賊”,因為他不是工人,而是箇舊錫礦 的一个保查隊長长。正因為他是與礦主勾結的狗腿子,起來造反才不愁沒有餉源。
話說箇舊錫礦有個礦主叫朱渭卿。此人是當地巨富,跟今日那些 富可敵國的煤礦主一般。聽說法國人要修鐵路,他以為鬼子要來搶劫他的萬貫家産了,於是便出資煽惑這周把頭起來鬧事。雲南雖然落後,士紳們還是精通“廣州人 民反入城鬥爭”、“義和團扶清滅洋”那一套“使憨狗咬石獅子”國術的。這國術在張天翼的經典小說《清明時節》裡有過生動描述,其實也就是《水滸傳》上金眼 彪施恩以小恩小惠收買武松去替他報仇雪恨的老招數。
  


http://pic.enorth.com.cn/out/1000/ent/v/m/p/2009-05-04/U1343P28T3D2502753F326DT20090504161050.jpg
朱渭卿宅邸現被修建成雲南旅遊景點——朱家花園。


拿著主子給的無量金錢,周雲祥組織了將近兩千多人,打敗了礦上的官軍。在這之前,因蒙自抗法修路,清廷派兵鎮壓,箇舊城空虛,周雲祥便乘機帶領暴民佔領了箇 舊城,接著又佔領了蒙自,砸了海關、燒了洋行,並喊出了“阻洋佔廠,阻洋修路,抗官仇洋”的響亮口號,號召部下打到臨安府去(根據百度百科,這“臨安府” 可不是南宋的首都,似在今雲南建水縣)。清廷調兵將“起義”鎮壓了下去,周雲祥被押到昆明斬首示眾,首級掛在昆明城牆上。“起義雖然失敗了,但這次起義作 為中國歷史上工人階級首次反帝、反封建運動而載入史冊”,CCTV如是說。

這次鬥爭當然是偉大的。不過,鬼子尊重私 人產權。“阻洋佔廠”乃是朱渭卿的杞憂,其實也就是至今未愈的國症,在心理學上喚作“PPD”(paranoia personality disorder),用俗話說就是“受迫害狂”,其主要癥狀是從來不相信世上有“善意”、“雙贏”、“互利”這些事,自己乃是全世界“敵對勢力”串通一氣 謀害的對象。當年我大清第一位駐英副公使劉錫鴻曾把這心態表述得很好:

“英公使威妥瑪在都初相見時,輒言政在養民, 當以開煤鐵礦、創造鐵路為中國目前急務。此次由天津南下,同舟洋人立論,亦專主於此。余以中國立教尚義不尚利、宜民不擾民之說曉之。伊輩辯論往返,疏不憚 煩。初不知其何樂於中國之富強,而進言懇切若此?”(劉錫鴻:《英軺私記》,48-49頁,嶽麓出版社,1986年)

這 意思是說,他當初在首都首次見到英國公使威妥瑪時,威妥瑪就跟他說,為政首在養民,目前中國的當務之急是開採煤礦、鐵礦,建造鐵路。這次他奉使乘船從天津 南下時,同船的洋人又跟他說這些。他告訴他們,中國的國教是講究道德原則而不追求物質利益,寧長社會主義的草,也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寧願華夏遍地墳,也要 殺光日本人,制定政策的出發點是方便百姓而不是煩擾百姓。可那些人聽了這聖賢之道後還不罷休,還要跟他沒完沒了地辯論下去。他以諷刺的口吻問道:真不知道 他們為何會如此樂於見到中國的富強,而懇切進言到了這個地步啊!

必是鬼子滅亡中國的毒計

不得不承認這推理毫無邏輯錯誤,極為雄辯有力:敵對勢力是絕對不會希望看到中國富強的。因此,他們以富強來引誘中國,必是包藏禍心,只有白癡才看不出這點來而上當受騙。所以,開煤鐵礦、修鐵路等等,必是鬼子滅亡中國的毒計。

這劉錫鴻並非白癡,其觀察力與理解力都非常敏銳,悟性也堪稱一流。他到了英國後,親自乘坐了列車,驚歎道:

“乘 車眺望,遙見其下行人如織,街市閭巷渺若重淵,幾疑其穴地為之,而不知身在橋上也。又或高淩寶塔之尖,俯拾帆檣之頂。初至其地,駭心驚目,無非異觀。聞人 言,南至海口,北至蘇葛蘭(蘇格蘭),鐵路共數十道。每行百里,人納車價僅一息零(先令,英國零錢單位,現已廢除),較之未有火車時,省費數倍。”(劉錫 鴻:《英軺私記》,77頁)
他更驚歎火車旅行之快,聲稱那是“縮地術”。

不僅如此,他還見識了倫敦地 鐵與泰晤士河的河底隧道,參觀過電報、電氣等科學演示,考察過兵工廠、書報印刷所,並系統考察了英國的行政、立法與司法機構。而且,此人悟性相當之高,一 個中古時代走出來的原始人,連小學文化都沒有,絕對不懂通分約分,遑論分解因式,卻竟能理解莫爾斯電碼的原理、伏打電池的工作原理,乃至炮膛內的來福線的 作用,等等。更重要的是,經過親身體驗,他終於發現“英人知禮”,“英人愛重中國”,並幾次接見了為中國打抱不平、抗議英國欺負中國、要求英國政府禁止鴉 片的民間遊說團體,並終於悟出英國人對中國其實並無領土野心,只是想和中國做生意而已。

但即使在PPD(受迫害妄 想)被驅散後,劉錫鴻仍然是個堅決抵制文明的民族英雄。回國後以親歷者的身份寫了《仿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聲稱: “火車實西洋利器,而斷非中國所能仿行也。臣竊計勢之不可行者八,無利者八,有害者九。” 他最擔心的還是:“火車既行……則洋人蹤跡自必遍及里閭,以利啖人,村愚尤易為惑”,會變成“帶路黨”。(《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港府制定施政需评估中国内地观感 被狠批为政制干预

Posted: 10 May 2013 05:41 AM PDT

谭嘉琪

香港媒体获得的香港政府内部机密文件显示,港府从今年6月起硬性规定各个政策部门在制定新政策时,要评估中国内地政府和民众对政策的观感。民主派纷纷批评港府这种做法出卖港人利益。

香港《苹果日报》获得的两份由港府行政会议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发给政策部门的内部文件要求政策部门在提交需要讨论的政策时,必须加入评估中国内地对政策的反应和观感。消息引起香港市民极大回响,忧虑政府在推行新政策时出现内地凌驾港人利益的情况。

根据香港政府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从2013年6月1日起,所有提交给政策委员会和行政会议讨论的文件,必须加入评估内地反应和相应公关措施的段落。”

文件明确要求,各政策局和部门要以常识评估中国内地政府、民众、传媒和相关团体对政策建议的观感,和对香港一般观感的影响。即使政策只涉及香港内部事务,仍要写上对中国内地没有影响的字句。文件上还提及,若要把相关政策文件提交立法会时,有关内地反映的评估将会被删除。

香港前公务员事务局局长王永平表示,政策部门在制定新政策时都会考虑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影响,但现在规定每项政策都必须以白纸黑字的写上对内地的影响,容易引起误会,让市民认为所有政策都不能得罪中国政府。

根据目前香港政府的规定, 制定政策时需要从财政、人手和环境影响等方面作评估,虽然政府官员会按照实际需要加入考虑内地观感的因素,但没有硬性规定。

港府今年3月回应香港市民对奶粉供应短缺的投诉,实施限制旅客带大量奶粉出境。该限制令严重影响中国大陆来港购买奶粉的买家,引起中国大陆民众极大的负面回响。据报道,这一事件让港府内部开始酝酿制定考虑大陆民众的政策指引。

民主派新民主同盟立法会议员范国威称政府的做法不恰当,批评特首梁振英出卖香港人利益,认为港府政策需要以港人利益和福祉为依归。他表示,在处理跟中国内地和港人有利益冲突的事件,如“限奶令”和香港新界东北发展等议题上,如果要兼顾内地民众的观感的话,会出现两难局面。

香港学者、发起香港自治运动的陈云认为,公务员需要评估中国内地对香港政策的反应,等于开放香港内政给内地干预。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李芝兰对美国之音说,这个政策未必会让中国政府干预香港内政,但港人对这消息的反应显示了港人与内地关系正处于敏感状态,加上政府处理手法不够完善,容易让市民有负面的解读。

李芝兰说:“香港市民跟内地的情绪有时候会比较敏感,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政府这样的一个动作,会容易给人一种过分重视内地人的感觉。如果有些政策跟内地人没有直接关系,是否也要这么强调这一点呢?”

李芝兰认为,如果政府公开相关文件,可以把政府施政的考虑阳光化。不过,李芝兰表示,政府需要增加透明度,向市民解释相关决定,例如为何不能把考虑内地人观感的部分提交立法会。

美国之音中文网

主旋律升级:“五不搞”后迎来“七不讲”?

Posted: 10 May 2013 05:05 AM PDT

继早前中国学者姚监复透露,中央传出“七不讲”指示,目前再有学者证实高校接通知: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党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司法独立不要在教学中提及。 

5月10日,华东政法大学教师张雪忠在微博透露该校传达了中共当局"七个不要讲"内容,就在一些网友"围攻"张雪忠"造谣"之际,中国 知名学者、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在张雪忠微博后加以证实,他表示"我校也传达了中央的7点精神(是中国高校传达通知,要求教学中七个不要讲,普世价值、 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党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司法独立)"。早在5月8日,德国之声采访中国学者姚监复时,他曾透露近日中央有内部人士传 出中共中央"七个不要讲"文件。目前张雪忠在新浪微博的该条博文连带账号已遭删除。

2011年中国两会上,时任人大委员长的吴邦国曾提出"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被公众称为"五不搞"。网友戏称: " '五不搞'之后终于有了'七不讲'" 。

《中国特产报》记者肖寒微博质询:"第一,哪里来的力量让新君用'七不讲'扇自己的耳光;第二,这些不讲还有什么可讲,这是活活抽空'中国梦'的全部内 涵,让梦成魇"。目前已被删号的"新常识2016"表示:"'七不讲'如此直接地干预教师的教学自由,明确具体地限制教师的教学内容,近年来尚属首次。连 新闻自由公民权利都不能谈,还是大学吗?"

时政评论人宋石男也认为"七不讲"的潜台词即是:"普世价值不要讲,要讲中国特色;新闻自由不要讲,要讲党管媒体不变;公民社会不要讲,要讲社会管理创 新;公民权利不要讲,要讲和谐社会;党的历史错误不要讲,要高举毛邓旗帜;权贵资产阶级不要讲,要讲中国梦;司法独立不要讲,要讲政法委办案。"

Der kleine Pu Yi vor seinem Hofstaat im Kaiserpalast in der Verbotenen Stadt, aufgenommen 1987. Der Film Der letzte Kaiser des italienischen Regisseurs Bernardo Bertolucci umfasst den Zeitraum von 1908, in dem Pu Yi als Dreijähriger zum Kaiser von China bestimmt wird, bis zu seinem Tod 1967: Seine Kindheit in der Verbotenen Stadt, seine Vertreibung durch die erste chinesische Revolution, die Kollaboration mit den Japanern als Marionettenkaiser in der Provinz Mandschukuo (Mandschurei) bis zu seiner Verhaftung durch die Sowjets mit Gefängnisaufenthalt und Umerziehung.  
"七不讲如果是真的,中国梦就是皇帝梦"
 
"'七不讲'如果是真的,中国梦就是皇帝梦"

中国知名异议人士、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就此向德国之声表示,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七不讲"是否属实?但如果是真的,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 将一夜回到"辛亥革命"之前:"如果这是被证实的,这就是新的主旋律,就代表中国13亿人共同做的梦,就是不要再做宪政梦、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 的梦……那就是在辛亥革命前做的'皇帝梦',那就是复兴到大家跟着皇帝一起做梦,全国只有一个皇帝可以做梦的年代。"

鲍彤认为"七不讲"在高校和民间盛传,官方就此应该做出回应,如果属实应该释义"七不讲"出台的理由及禁区明确的界线,如果不属实,当局亦不能保持沉默, 应该在官媒上"辟谣":"如果不是事实,我希望《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宣布这是谣言,如果不辟谣,又在高校当中流传,这就说明主旋律混乱;他们必须把自 己的主旅律明明白白的说出来,而不是遮遮掩掩的盖起来。但愿主旋律宣布,我们非但不反对新闻自由、公民社会、讨论党的历史问题……反而赞同新闻自由、公民 社会和把历史上的各种问题敞开谈。主旋律不能是哑巴主旋律,必须有声音。"

China's newly-elected President Xi Jinping (top L) talks to newly-elected Premier Li Keqiang during the sixth plenary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March 16, 2013. REUTERS/Jason Lee (CHINA - Tags: POLITICS) 
“习李再不改,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不改,也就没机会再改了"

中国知名历史学者章立凡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中共当局喜欢将"口号数字化",从"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凡是"、"五不搞"、 "三个代表"、"八荣八耻" 、"三个自信"等可以窥见一斑,为此章立凡早前撰文《口号数字化,数码别太大》,指当局将其主旋律数字化是为了将其变成一种群众记忆,只是这样的内容从未 真正留存在公众记忆中。

而章立凡认为这些口号也体现了中共一成不变的执政思维,尤其是习近平今年一月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三个自信"及目前的"七不讲",完全打破了此前公 众冀望的新政,而中共当局僵化的统治必将引发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领导人往回看,坚持毛时代的一些说法,这是体制固有的这套思维,他们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了,对历史他们没有丝毫的反醒。在这之前我们都有一些美好的猜想,总觉得他们不至于这么笨,本来他们原来的机会就不大,这些表明他们不改,也就没机会再改 了";章立凡也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七不讲"将会失去执政者期盼的效力,因为人们的思想没有那么容易钳制。

作者:吴雨

责编:谢菲

德国之声中文网


以色列总理访华以科技促贸易

Posted: 10 May 2013 04:57 AM PDT


作者 林兰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天即将结束他此次为期5天的访华行程,星期四,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内塔尼亚胡在会谈时表示,凭借其技术优势,以色列可以成为中国的一个“研究发展的实验室 ”。

双方的会晤没有对媒体开放,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表示,会谈讨论了双边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及叙利亚冲突、伊朗核问题和中东和平进程。 声明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解决以巴问题提出了4条建议。其中含有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内容。

内塔尼亚胡在谈到中两国合作存在巨大潜力时表示,中国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世界大国,而以色列则是一个世界技术中心,以色列虽然小,但凭借其在能源、环境、粮食、水和医疗技术方面的实力,将可以成为中国研究和发展的一个实验室。他在前一天与中国总理李克强的会谈时,也强调说以色列可以成为中国“年轻的、完美合作伙伴”。

之所以称以中关系为“年轻的”伙伴关系是因为两国正式建交历史并不长,虽然以色列是中东地区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但北京并不承认以色列,两国正常外交关系直至1992年才正式确立。但此后,两国就开始了紧密经济、军事和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

法新社引述以色列官方的数字,2012年,以色列对中国进口额53.2亿美元,出口额27.4亿美元,在双边贸易中,以色列目标是计划到2013年双边贸易达到100亿美元。

而促进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也是此次内塔尼亚胡任期内第二次访华的主要目的,同样,长达5天的访问时间也体现了他对发展中国关系的重视。内塔尼亚胡此次访华带领庞大的随行队伍,包括多名主管经贸合作的高级官员和企业家。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定。在头三天对上海的访问期间,内塔尼亚胡会见了以色列在上海的企业代表和部分中国工商业人 士,他说,上海代表着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相信以色列也能成为这一未来的一部分。

其实,以色列与上海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特殊的历史渊源,二战期间上海曾帮助接纳了数万逃离纳粹迫害的犹太难民,法新社的报道说,这些难民起初主要来自德国和奥地利,然后是来自整个东欧,法新社报道援引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一位负责人表示,内塔尼亚胡在上海的第一天就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参观,他在参观时表示,以色列不会忘记过去,以色列人对上海永远心存感激。他希望双方这种在70年前就缔结的紧密联系,将继续延续到未来。

法新社的报道说,随着上海的快速现代化,一些原犹太难民聚居区的保留建筑越来越被摩天大楼侵蚀,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正在共同实施一项计划,保护这些重要历史文化遗迹。两所大学期望内塔尼亚胡的此次访华能促进保护项目的进行。

内塔尼亚胡访问上海期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也在北京访问。之前舆论猜测,两位中东领导人同时在中国,是否会有可能在北京会晤。虽然最终阿巴斯在内塔尼亚胡从上海抵达北京前结束访华,并没有实现双方的会晤,但两人的前后脚访华,舆论普遍解读中国正在致力于加强参与中东寻求和平稳定的过程。

而内塔尼亚胡为期五天的访华,也因中国批 评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而蒙上些许的阴影。以色列在周日晚间空袭叙利亚造成四十多名叙利亚士兵死亡,以方表示空袭目的是摧毁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提供的武器。内塔尼亚胡在会后参观北京长城时,为其自我防卫权进行辩护,他说,正像中国人修建长城自我防卫一样,以色列也将继续在南部边界、 戈兰高地和其它前线作好防御。

然而内塔尼亚胡的辩解不能解决中东战火继续扩大的危险,就在周四,黎巴嫩真主党表示,将继续从叙利亚购买具有影响力的武器,而叙利亚方面也表示,向黎巴嫩真主党提供武器是叙利亚对以色列空袭所作出一种回应。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网络公司的竞争战

Posted: 10 May 2013 04:52 AM PDT

作者 索菲

中国四家最大的网络公司正在经历竞争带来的动荡机遇,技术革新,打破行业界限,联合过去的对手,在跨技术领域的征服中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影响,深深改变中国网络世界的面貌。 « 世界报 » 常驻上海记者哈罗德在经济版所占据一整版篇幅的三篇文章强调,引发激烈竞争的原因是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促使四家电脑服务公司共同追求同一个目标,就是更多地争夺总数已高达五亿六千四百万的中国网民。

在智能手机占据中国市场之前,中国四家最大的电脑服务公司各自坚守自己的特长与阵地:百度占据网上搜索最大的服务阵地,阿里巴巴是最大的网上购物公司,腾讯垄断短信,而新浪则把持微博这一中国网上交流社交平台。智能手机打破了原先网上服务的分界线,对一个电脑服务公司来说,既能通过网上购物,网上广告以及提供网商赞助信息,也能吸引传统网络服务的顾客,比如博客和短信客户,那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尽管目前还谈不上获得明显的跨行业利润,中国几家最大的网络公司已经试图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网络巨头结盟最为引起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同新浪的联姻。阿里巴巴4月29日以五亿八千六百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新浪百分之十八的微博客户。新浪乐意同阿里巴巴合作,一方面新浪面对越来越多的微博信息流通已有的力不从心的感觉,另一方面,新浪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向网络购物服务进军。阿里巴巴与新浪互通信息,相互交换网上购物注册客户与微博客户的资讯,这两家网络巨头面对的问题只是如何让相互并不是一个平台,没有沟通的网购者和微博博客也接受这样的联合与合作。

今天正式卸去阿里巴巴和淘宝执行总裁,但保留公司总裁职务的马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从网购向网络与微博进军,让因特网和微博扩大网购的领域和影响,同时达到扩大网购的营业额的目的。阿里巴巴虽然有自己两年前,2011年创建的开发系统,但却不能与安卓系统影响相比;谷歌在2012年甚至成功地说服台湾宏基公司为用于阿里巴巴手机开发的阿里云, 阿里云现在叫阿莫斯系统。而且阿里巴巴在2011年底曾经推出独立的社交平台系统,但这一系统根本不能与腾讯或新浪相比。

马云并没有因此退后,而是继续支持技术研发,今年四月还拿出十亿元人民币作为中国多种品牌智能手机的应用开发。阿里巴巴推出来旺搜索服务,当然影响力不及百度。从电脑阵地扩大到智能手机,阿里巴巴不是一枝独秀,百度、腾讯、新浪都在倾力竞争开发。

腾讯拥有三亿客户,进一步开发智能手机新技术应用,通过能够移动网络音像文字多功能交流的新软件,腾讯正在扩大影响,进入原先只为中国移动电话所垄断的领域。专家预计,当移动网上多功能交流软件进一步完善,腾讯将获得更多利润。而且腾讯已经试图向网上购物进发,其在线安全支付服务,拥有客源百分之二十二,虽然不及阿里巴巴的百分之四十九,但竞争态势已经摆出来,腾讯未来希望用微信平台就能做成网上购物,而微信正是腾讯的垄断领域。

« 世界报 » 文章指出,正是这些打破网络界限,扩大网上购物传统框架,用搜索服务器来扩大购物,将购物融入微博社交平台,并把这一切都装进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应用中,使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新浪积极推陈出新,不断技术革新,不仅推出新理念,也推出新技术,这一切又同时表明竞争的日益激烈。

« 世界报 » 指出,不仅在几家巨头之间竞争,就是在企业内部也推行竞争机制,仅是阿里巴巴,马云就将企业分成数个单位以便于管理,而每一个单位又由新技术创新再做新的组合,新技术、新建议和新软件都拿出来试验推行,存优去劣,成功的经验与建议获得奖励,在这样的机制下,革新和竞争是中国电脑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度过二战胜利日和圣母升天节两天假日之后的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主题分散:« 十字架报 »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条件及其精神追求;« 解放报 » 就叙利亚阿莱普发生的化学武器进攻发表居民与医生的见证;« 费加罗报 » 披露法国右翼议员就同性恋婚姻法案上诉法国宪法法院的内幕,相关决定五月十六日出笼;« 世界报 » 以欧盟委员会对法国的三项改革要求开篇,布鲁塞尔要求法国政府在退休资金、降低劳动成本和敞开财产与服务领域的竞争做出明确的保证。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承認射擊台灣漁船

Posted: 10 May 2013 04:35 AM PDT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星期五(5月10日)在馬尼拉舉行的記者發佈會上承認,星期四曾向一艘台灣漁船射擊。

這次開槍事件造成一艘台灣漁船嚴重受損,船上一名65歲的台灣漁民死亡,事件在台灣引發強烈的憤慨。

台灣總統馬英九要求菲律賓當局就星期四的開槍事件道歉。

菲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巴里洛中校說,事發地點位於「菲律賓海域」,警衛隊隊員開槍逼停「非法漁船」是「履行自己的職責」。

巴里洛對媒體表示,「如果有人員死亡,我們表示同情,但不會因此道歉」。他堅持說,「這是屬於菲律賓的海域」。

巴里洛說,當長30米的警衛隊船隻發現兩艘漁船時,曾一度試圖靠攏。但在其中一艘小船試圖撞擊菲方船隻時,船上警衛隊隊員開槍了。

他說:「他們向漁船器械開槍,目的是迫使漁船無法繼續作業。但他們當時不清楚是否有人被擊中」。

該發言人還說,當菲警衛隊船隻看到一艘「很大的白色船隻」靠近事發地點時,警衛隊船隻很快離開了那裏。

巴里洛說,「我們的人感到了威脅,因此離開了那裏。」

在台北,台灣總統馬英九堅稱菲律賓方面應承擔有關責任。

他說:「我們要求菲律賓當局調查此事,澄清事實,作出道歉,將殺人者繩之以法,並作出賠償。」

台灣媒體對事件進行了廣泛報道,並強烈譴責菲方的作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中國對事件表示嚴重關切,對開槍射殺台灣漁民的野蠻行徑表示強烈譴責,中方要求菲方立即進行調查,並盡快作出說明。

華春瑩還說,中國對遇害的台灣同胞表示深切哀悼,並對家屬表示慰問。

BBC中文網


朝鮮公開韓裔美公民裴埈皓案詳情

Posted: 10 May 2013 04:30 AM PDT

韓裔美國公民裴埈皓
裴埈皓據稱在審訊期間承認全部控罪。


朝鮮中央通訊社周四(9日)報道,朝鮮最高法院發言人就韓裔美國公民裴埈皓被控顛覆朝鮮遭判處15年勞改一案披露了案件詳情。

又名肯尼斯·裴的裴埈皓據信是一名旅遊業從業者,他於去年11月在朝鮮東北部港口城市羅先被捕,平壤4月27日發佈消息稱他在法庭承認參與了旨在顛覆朝鮮政權的敵對活動。

發言人表示,裴埈皓於2006年至2012年10月期間「懷著對朝鮮的敵對感」,在中國等地進行反朝宣傳,旨在推翻朝鮮政權,並於2012年11月3日攜帶反動宣傳物入境被捕。

發言人隨後說出了裴埈皓一系列的犯罪行為和經過,包括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3月進行「反朝宗教活動」期間計劃推翻朝鮮政權的行動。

裴埈皓據稱還向超過1500名朝鮮人、中國人和外國人作出反朝鮮的演說,並收集和製作反朝鮮的視頻來進行虛假宣傳。

「權利保障」

據報道,朝鮮最高法院是為了回應美國政府及媒體輿論對案件審理過程不透明,以及朝鮮企圖以此為政治交易等質疑。

此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曾表示,美國「敦促朝鮮赦免裴先生並將其立即釋放」,並對「案件的處理缺乏透明度感到關注」。

朝鮮最高法院發言人稱,最高法院於上月30日就此案展開的非公開審訊是「根據裴埈皓本人的要求」和朝鮮刑事訴訟法第270條。

發言人說,雖然裴埈皓犯下的罪行本應判處死刑或終身監禁,但考慮到他承認控罪,因而只判其15年勞改。

發言人還表示,根據朝鮮法律,裴埈皓在服刑期間將獲得充分保障作為囚犯的權利。

BBC中文網


藏人行政中央资政:西藏真正自治并不挑战中共统治

Posted: 10 May 2013 04:11 AM PDT

nu.gif
图片:藏人行政中央资政洛桑-森格5月8日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举行的“与洛桑-森格对话”的活动中发表讲话(记者希望摄)


藏人行政中央资政洛桑-森格日前在美国一家民间智库讲话时表示,一个真正具有自治权的西藏,并不会对中国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形成挑战。

藏人行政中央资政洛桑-森格5月8日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举行的“与洛桑-森格对话”的活动中表示,实际上,如果中国政府真正按照自己宪法中的有关条列行事的话,西藏就会拥有真正的自治权。他说,一个拥有真正自治权的西藏,不会挑战中国对西藏的统治,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威胁。中国政府给予西藏真正自治权时,中国的主权不会受到挑战,而中国的领土完整也不会受到损失。因此,北京当局应当放宽对西藏的控制。

洛桑-森格进一步指出,他们所要求的自治权是基于中国宪法框架下的真正自治。实际上,如果中国政府真正履行自己的有关宪法条列,在他们看来就是真正的自治。他表示,给予西藏真正自治权是一个温和的、理智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对中国人民和藏人来说都有利的双赢的方案:

“我们的立场是拥有真正的自治,而我们的政策则是中间道路政策,即:我们既不接受压制、也不追求独立,因而我们并不是在挑战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和中国的领土完整。我们追求的是中国宪法框架下的名副其实的、真正的自治权。如果中国政府真正实施自己现有的有关法律,在我们看来那就是真正的自治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对中国政府和藏人都有利的双赢解决方式。”

藏人行政中央资政洛桑-森格还表示,他们不会要求推翻中共政权,也不会挑战目前执政党的结构。但是,他指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还是一直对西藏流亡政府的真实意图怀有质疑,并指责达赖喇嘛打着宗教旗号从事反华分裂活动。

洛桑-森格呼吁中国政府给予藏人真正的自治权。他举例说,西藏前不久发生一起导致83名工人死亡的矿难事故,死者绝大多数是汉人。而这从另一方面显示,西藏人很少分享当地资源所带来的财富。而中国政府则声称,中共在西藏的经济发展上投入了巨资,并使当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洛桑-森格指出,中国政府目前在推动中国梦的概念,但他希望这个梦也能包容藏人的梦:

“习近平说他的理想是实现中国梦,而我们希望藏人们的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藏人的梦,就是渴望达赖喇嘛能够回到西藏、西藏能拥有真正的自治。中国领导人应该意识到,目前的这种打压、不满、抵制的恶性循环应该结束。这种状况对中国政府也不好,更不符合胡锦涛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概念。”

洛桑-森格强调说,他们坚决主张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争取自治权。他指出,由于中国政府对藏人的压制和暴力在增加,汉人和藏人之间的紧张在加剧。在这种状况下,致力于非暴力的藏人就诉诸于自焚的方式来抗议。这些人即使在采取如此绝望行动的时候,也在克制自己不采取伤害他人的暴力行动:

“暴力的含义是伤害别人,但目前诉诸于自焚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伤害过任何一名其他人,也没有伤害任何人的财产。所以你可以看出,即使他们采取自焚这种如此激烈、如此悲惨的行为时,他们依然在克制自己,不要伤害其他任何人。这点清楚地说明,藏人的确是在遵循非暴力的理念。”

中国政府不承认洛桑-森格作为西藏流亡政府领导人的身份。中共认为他是民族分裂分子,因而拒绝跟他有任何交往。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告別動物農莊的陷阱

Posted: 10 May 2013 03:58 AM PDT

這次選舉的強力動員形成全新政治生態,讓大馬政治走出《動物農莊》「更平等」的陷阱。

不平等的世界,往往是以平等的口號來作保護色,騙了別人,也騙了自己。 這是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動物農莊》(Animal Farm)的重要信息。他在這部政治寓言小說中,借助動物的嘴巴,說「有些動物比另外一些動物平等」(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the others.), 批判某些政權以平等之名,推行不平等的社會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偽善與諷刺。

但沒想到在二十一世紀初葉,全球華人還要面對這樣的偽善與諷刺。最近馬來西亞選舉引起了政治動員的狂飆,約八成華人都投身其間,支持反對黨,爭取改朝換代,關鍵就是馬來西亞的憲法,這是一部「某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平等」的法律,馬來人擁有比華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更多權利。這違反了過去一兩百年以來全球所建立的普世價值:人人生而平等,不能因為種族、宗教、膚色和任何先天的原因而歧視一個社會的群體。

追溯根源,其實是英國殖民政府「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的手段,在撤離馬來半島之前,扶植馬來人來牽制經濟實力較強的華人,形成了一種奇特的種族政治,但也使這個新興的國家埋下了不平等的種子,讓執政當局收割一個族群分裂的政局,以不同族群彼此之間的恐懼來統治。「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 NEP),在公務員、軍警、商業上,規定馬來人擁有特權,如上市公司要有三成股份屬於馬來人;在就學方面,馬來人也比華人與印度人「更平等」,但也事實上坐實了一個不平等的關係。

人口比率的變化方面,華人與馬來人的比例也是此消彼長。城市化的華人,過去幾十年間,都不會生育很多小孩,一般家庭就只生一個或兩個,而馬來人卻是一路維持高生育率。獨立之初,華人在總人口的比率還蠻高,但如今卻只有四分之一左右,造成了政治影響力下跌,沒有足夠的選票來展現自己的政治肌肉。

這次選舉的結果,執政黨慘勝,但反對黨所帶來的衝擊,勢將影響未來政局。尤其華人在重大議題上,如對環保的關注、對稀土廠計劃的示威動員,都一馬當先,也爭取了城市的馬來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的支持,形成了全新的政治生態,讓大馬政治走出《動物農莊》的陷阱。

這次選舉所帶來的「民主海嘯」,捲走了過去大馬政治的格局,改變過去以種族政治為訴求的遊戲規則,也衝破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分而治之」局限。《動物農莊》的啟示,刺激大家思考如何避免掉進謊言的黑洞中,不要被名為「更平等」、其實是「假平等」的論述所誤導,讓美好和諧的明天不再是夢。
邱立本

東方日報


控制慾強 美禁錮案嫌殘暴虐妻

Posted: 10 May 2013 03:48 AM PDT

(中央社台北10日電)犯下綁架和禁錮3名女性長達10年的嫌犯卡斯楚(Ariel Castro),對第一任妻子具有控制狂,會命令她該吃什麼、和誰交朋友以及何時才能踏出家門。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卡斯楚對使喚妻子費蓋羅亞(Grimilda Figueroa)「沈迷」到命令她鑽入1個紙箱、直到他同意才能出來的程度。

卡斯楚要求費蓋羅亞穿的裙子必須長過膝蓋,並發誓只要費蓋羅亞離開他,便會殺了她,所以即使遭受虐待,費蓋羅亞依然留在卡斯楚身邊。

費蓋羅亞去年傷重過世,她的家人表示,這些傷都是卡斯楚的傑作。

卡斯楚涉嫌痛毆費蓋羅亞,兩度打斷她的鼻樑,並導致她肋骨碎裂,腦部也出現血塊。

根據法院2005年的檔案,卡斯楚對費蓋羅亞施以家暴,打落她1顆牙齒,還造成她肩膀脫臼。

費蓋羅亞44歲的姊妹卡拉巴洛(Elida Caraballo)告訴每日郵報:「如果不是他,我的姊妹今天仍活在世上。」

她說:「如果我能跟他說話,我甚至不想開口。話語根本無法解釋我內心的感覺。我恨他,他根本不配當1位父親。」

卡拉巴洛表示,由於兩人住在對街,卡斯楚和費蓋羅亞因此相識,並在1個星期後開始約會。1020510

琉球熱議 組織稱屬於中華民族

Posted: 10 May 2013 03:40 AM PDT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0日電)在中國大陸與日本正就琉球群島(現為沖繩縣)進行激烈爭辯之際,一個組織正在香港宣揚「琉球屬於中華民族」。

這個組織名為「中華民族琉球特別自治區籌委會」,是一位名叫趙東的大陸人士於2010年9月在港以有限公司名義註冊成立的。

這個籌委會過去曾在報章刊登廣告,但一直比較低調。

不過,在人民日報日前刊登文章,表示「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後,這個籌委會的動向開始惹人關注。

在琉球問題在中日之間熱議之際,籌委會會長趙東今天專程從大陸來港,宣揚他的主張。

趙東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在琉球問題上,籌委會的立場明確:琉球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他說,人民日報前天的文章只說「琉球問題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籌委會的主張比它更前進,並說「歷史真實性不會因為時代的謬論而改變」。

被問到籌委會有多少會員,以及今後將會採取那些行動來宣揚主張,趙東沒有明言,只說籌委會沒有會員制,任何中華民族分子都是籌委會的「會員」。

他又說,籌委會沒有任何政黨背景,參加的人無論背景如何,都只被視為籌委會的1名成員,背景不被考慮在內。

但趙東始終沒有說明籌委會的成員人數及今後動向。

中共宣傳喉舌人民日報日前刊文質疑日本對琉球的主權,引起日本當局抗議,但中國外交部不接受日方所提抗議。

另外,香港文匯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琉球自古是中國的領土,日本依靠武力和美國的袒護,將琉球及釣魚台列嶼據為己有,但絕不意味日本擁有琉球及釣魚台主權。1020510

菲殺台漁民 網友:大陸吃台灣豆腐

Posted: 10 May 2013 03:39 AM PDT

(中央社台北10日電)屏東縣漁船「廣大興28號」9日遭菲律賓公務船開槍,造成1名漁民死亡。兩岸網友一片熱議,有台灣網友批評大陸對此事的反應是在「吃台灣豆腐」。

大陸多家媒體都把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的新聞放在明顯位置,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表示「強烈譴責」,大陸外交部則要求菲方立即進行調查,儘快作出說明。

中共人民日報主辦的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稱,大陸要「從中華民族的大義出發,以『單獨行動』對菲律賓施加強大壓力」。

大陸網友也就此表示想法。有的說「現在是大陸出手的最好時機」,但也有網友認為,這件事跟大陸的關係不大,「米蘭的小鐵匠M」就說:「那不是台灣的事情嗎?」

網友「奔跑著的今天」則認為,「這事大陸怎麼辦都挺尷尬的」。

相對於大陸網友的反應,台灣網友對大陸就此事件的說法「別有用心」多半了然於胸。

BBS台大實業版(PTT)廣泛討論,網友「kudoshaki」說,「大陸是要趁機出來說台灣是他們的,有政治立場」。

網友「bi9」則批評中共「吃台灣豆腐」。1020510

《大事件》(第20期):政治局常委保護傘下的巨商

Posted: 10 May 2013 02:16 AM PDT


內容提要: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揭秘
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薄熙來的恩怨
撒切爾主義和唱紅打黑有淵源
王立軍讓胡錦濤沒有選擇
中國勞教所甚於“渣滓洞”

劉志軍行賄的大佬誰敢碰   官商勾結一起沉浮
政治局常委保護傘下的巨商
李春城扯出周永康等大批人物
早被處決的袁寶璟是被殺人滅口?
剛被抓的劉漢掏空國資有官僚相助

紅二代警醒: 我們只能執政這最後十年了
裙帶不斷 內鬥不停   宿怨不消
外交部的 "內部消息"


《大事件》(第20期) (電子版)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9日)

Posted: 09 May 2013 09:55 PM PDT


2013年5月9日《明镜郵報》

Posted: 09 May 2013 09:54 PM PDT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11, 2013, 11:03:09 PM5/11/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中美國防部長密談,中方亮出驚人底牌?

Posted: 11 May 2013 11:32 AM PDT


《内幕》特約記者 姜弘濤


  即將出版的《内幕》爆出一個驚人消息:美國國防部長最近一次來華,據知情者透露,是二戰後關於國際新秩序問題的一次攤牌式會談。儘管不是元首級別的會談,但內容確是核心級別的,帶有雙方互相試探的性質。中國政府攤出以下底牌:

  一、釣魚島問題、琉球群島問題是二戰遺留問題,必須按照《波茲坦公告》以及《開羅宣言》、日本投降書等二戰結束時法律文獻加以解決。

  二、中國永遠尊重和銘記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貢獻,特別是美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對中國的援助。

9月17日,副总参谋长马晓天空军上将到机场迎接来华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李晓伟摄
9月17日,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空軍上將到機場迎接來華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萊昂·帕內塔。

  三、 美國應該充分尊重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作為主要戰勝國,中國的主張和權利應該得到尊重。

  四、琉球群島主權屬於中國,行政管轄權美、日必須和平交還中國!對於美國在琉球群島解放中作出的貢獻中國將予以補償:

  1、中國政府將在琉球群島修建陣亡美軍紀念碑和烈士陵園;

  2、對健在的曾經參加過對日作戰的美國二戰老兵,發放紀念勛章和撫恤金;

  3、琉球群島行政管轄權和平交還中國後,中國願意認同基於二戰延續的與美國的盟國關係,如果美國願意,中美可以簽訂軍事合作協議,基於協議美國在不損害中國安全利益情況下,可以繼續在琉球駐軍;

  4、中國充分尊重美國在琉球群島其他利益;

  5、琉球群島將參照香港模式自治,成為自由港。

  五、中國無意與美國開展軍備競賽,也無意爭奪美國世界第一大國的位置。中國尊重美國在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的建設性作用。

  六、中國海軍發展航母的終極目標是七艘。戰略作戰範圍向東將不會超過東經160度。其用途主要是:

  1、警戒和威懾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納粹勢力的發展。

  2、警戒和威懾東南亞南個別國家對南海諸島的覬覦。

  3、警戒和威懾印度封鎖印度洋航道的企圖。

  4、警戒和威懾海盜分子。

  5、開展國際人道主義救援。

  6、開展與其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達成共識的軍事或非軍事行動。


  《内幕》雜誌的文章稱,上述消息從中國軍方的鷹派人士中傳出,但《内幕》雜誌向有關方面求證,尚未得到確認。詳情請見《內幕》雜誌。


中紀委內暗中較勁,李鵬家族明贏暗輸

Posted: 11 May 2013 06:15 AM PDT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鍾學銓




李小琳本來在積極運作陞任正部級的大唐電力集團董事長,或者陞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老總,溫家寶為了徹底斷掉她的官路,一方面讓大唐集團副總經理劉順達接任董事長職務,讓陸啟洲陞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老總,一方面批示立案調查傳為李小琳情人的中電國際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原老總黎亮。

黎亮曾是中國公安大學講師,後下海從商。因長得高大瀟灑,年輕時就成為少女殺手,練就了一身令女人魂不守舍的本領。加之從商後見過一些世面,更加顯得成熟瀟灑,風流倜儻,成為商界有名的“師奶殺手”。


 http://www.gqt.org.cn/zhuanti/09gzlh/dbwyfc/200903/W020090304477350669789.jpg
 李小琳雖然麻煩事不斷,好在“大樹底下好乘涼”。

身為中電國際執行總裁的李小琳不顧公司上下反對,通過資本運作使黎亮成為中電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和首席執行官,負責中電國際的新能源業務。黎亮同時兼任董事的東城控股和麗盛,更是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瓜分中電國際的資產。由於李小琳的支持,黎亮在五年間由一個普通的商人成為了資產超30多億的超級富翁。權貴裙下風流,卻由國有資產來買單,再次背書了中國式富翁產生的根由。

中紀委一位人士透露,溫家寶調查黎亮的時間大約是在2009年初。2009年6月,聽到風聲不對的李小琳讓黎亮辭去中國電力新能源一切職務,由劉根鈺轉任行政總裁。受此影響,2010年兩會期間,李小琳雖依舊全身名牌高調出場,但明顯有些失魂散神,不似前一年那般風光。

驚慌失措的黎亮,於2010年4月初在北京出境時突然被中紀委馬馼派人扣押,名義上是“涉嫌詐騙”。內部人士透露,溫家寶暗中指示馬馼,一定要撬開黎亮的口,收集李小琳的腐敗證據, 以便在與李鵬爭奪電力的戰鬥中,取得更大的主動權。

李小琳趕緊跑到李鵬跟前哭訴。李鵬找到中紀委書記賀國強。賀國強是李鵬的嫡系人馬,但到中紀委後始終掌握不了局面,在溫李大戰中,也不能十分有效地保護李鵬利益,本來就對溫家寶和馬馼的做法耿耿於懷。現在看到戰火已燒至主子家後院,不得不強行出頭,親自出面跟馬馼交涉。

中紀委人士透露,此時的馬馼也處於人生關鍵時刻,她是女性,十八大處於可退可不退的狀態,正在千方百計地為十八大接替何勇而努力。雖然有溫家寶這個強勢人物的支持,但很多工作還是需要自己去做。其中賀國強這個中紀委一把手的態度至關重要。如果賀撕破臉,強行阻止她上位,那將會給她造成很大的麻煩。更何況賀的背後是李鵬。李鵬雖然將死,但畢竟沒死,在失勢的中共左派元老和人物中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這股力量可能不會對溫家寶形成致命衝擊,但弄倒她一個馬馼,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中紀委人士稱,馬馼也不愧是權鬥老手。想來想去,想到一套既不得罪溫總又給李鵬、賀國強面子的說辭。馬向溫家寶高調匯報,說審黎亮有了很大的收穫,黎亮交待了李家尤其是李小琳一些重要問題,現在抓黎亮的目的也達到了,黎亮也就沒什麼價值了。而且,賀國強也過問過黎亮的事,繼續關著還是放了?溫總是以打李為目的,既然已拿到了對李家不利的材料,黎亮也已簽字畫押,放了黎亮既可以麻痺對方,又可以靜觀其變,畢竟還沒有到最終攤牌的時候,於是同意馬馼把黎亮放了出來。黎亮在被關近兩個月後被營救出來。馬馼也算是給了李鵬和賀國強一個很大的面子。

孫士傑的文章說,現在電力行業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暗潮洶湧。不僅電力新銳們通過各種關係,在拼命巴結張蓓莉和溫雲松,一些李鵬的老部下為了自保,也紛紛搞關係找溫家宏(這也是溫家宏能得到很多電力公司能源項目的原因)。但李鵬家族也不甘心失敗,李小鵬在湖南、陝西、山西三個省長都沒有當上的情況下,已經加快運作,先解決正部級再說(後來終於當上了山西長)。而李小琳在黎亮被放出後,也長出一口氣,緩過神來的她,對中電投陸啟洲的位置虎視眈眈。據傳陸已內定調電監會任副主席而給李小琳騰位置。


李鵬家族樹雖未倒,但猢猻已散。不僅“正面戰場”上李小鵬、李小琳丟盔卸甲,而且後方也無人呼應。夫人朱琳仗恃資歷,平時只知道耍大牌,頤指氣使,高高在上,得罪人無數,不能在溫李爭奪戰中,為李家籠人心,護黨羽,固城池。

2003年3月4日,中國召開人大會議的時候,主持人不再是李鵬了。前委員長李鵬在人民大會堂正式卸下了官職,從政治的第一線退下。用官方媒體的話說,李鵬宣佈“我的任務已經完成”,然後在掌聲中向台下的代表鞠躬。

新華社的報道稱讚說,李鵬在擔任九屆人大委員長期間使得人大在推進依法治國和加強監督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績,並使得人大制度在過去五年前進了一大步。

不過,報道沒有提李鵬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其家族成員所牽涉到的種種弊案傳聞。

2004年8月,李鵬在紀念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發表的文章中暗示,他擔任總理期間政府當局做出的三個最有爭議的決定,都是鄧小平的主意,其中包括對“六四”的鎮壓。(《調查》特刊 第二輯)

中共新權貴比八大元老家族更貪婪

Posted: 11 May 2013 05:46 AM PDT


《新史記》陳亦凡


“中共八老家族和他們的後代 們,這次經過美國主流媒體爆料,才引起了世界和海內外華人的關注,”《新太子商》(明鏡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一書作者于石坪,在接受筆者採訪時指 出,“但不得不提的一個事實是,這八老家族和他們後代的財富積累,已經是過去完成時,而中共新權貴家族的崛起,早就讓這些八老家族們望洋興歎,自歎不如 了。”

于石坪介紹說,在明鏡出版社兩年前出版的《新太子商》時,就已把八大元老家族排除在外,只“保留”了王震家族,因為當時王軍正轉向私募基金,並開始進軍新疆開發南泥灣。而《新太子商》主要以溫家寶家族、江澤民家族、李鵬家族、朱镕基家族、曾慶紅家族等中共新權貴家族為主。

“在 這本書中,我們最早披露了溫家寶家族的斂財內幕,從張蓓莉如何搞到‘第一桶金’、如何變成‘珠寶女王’,到溫家公子溫雲松如何搞私募基金,再到其弟溫家宏 如何進軍新能源等等,都有很詳細的披露。”于石坪說,“應該說,中共新權貴家族的崛起,無論從規模還是從聲勢上講,都遠遠超過了老權貴家族。比如說,江澤 民家族,其兒子江綿恒壟斷了中國電信界;李鵬家族打造了中國的‘電力王國’,朱镕基的兩個子女早就變成了金融巨頭,而曾慶紅的兒子和弟弟也在其任職內收斂 了巨額財富。”

在《新太子商》前言中,于石坪寫道:如果說,太子黨是靠著父蔭在仕途上圖謀發展,攫取高層政治職務的話;那麼,太子商則是靠著父蔭或家族的勢力在商界中大顯身手,攘奪最大的商業利益。

與新太子黨在中共十八大召開時才掌控天下相比,新太子商早已“捷足先登”,在二十一世紀到來時便“與時俱進”,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打著“科學發展觀”的旗號,壟斷著中國的投資、電信、高科技、環保、再生能源等行業。

于 石坪指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太子商們,多是以“官倒”為主,在半官半私的倒買倒賣中,靠著“得天獨厚”的官場優勢和人脈資源,來完成他們個人的資本原 始積累。而二十一世紀的新太子商們,則是以資本運作為主,在資產拍賣、企業兼併、募集資金等令人眼花繚亂的騰轉挪移中,靠著“與生俱來”的權力資本,巧取 豪奪,登上中國權貴階層的金字塔尖。

兩年前,網上流傳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研究報告也證實這一點:在金融、外貿、國土開發、大型工程、證券五大領域中,擔任主要職務的基本上都是高幹子弟。中國的億萬富豪,9成以上是高幹子女,其中有2900多名高幹子女,共擁有資產2萬億。

調 查報告還介紹了粵、滬、蘇等省市高幹子弟致富概況:廣東省12家大地產商都是高幹子弟,其父親包括前政治局委員、人大副委員長、前政協主席、前省長等。上 海市10家大地產商,有9家是高幹子弟為老闆;15家工程建築承包商,除2家屬於國企外,13家都是高幹子弟。江蘇省有22家大地產商、15家工程建築承 包商,清一色由幹部子女操控,其父親包括現職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前省委副書記、前省法院院長等。

http://city.mirrorbooks.com/news/attachments/2013/04/03/18_2013040304524916Lhg.jpg

雖然人民網的新聞調查認為上述調查報告是“一些拼湊捏造、以訛傳訛的虛假資料”,但同時也承認,“收入差距過大以及特權階層掌握了過多的社會財富”,“對貧富差距加大的憂慮、對反腐敗的期盼、對自己生存狀態的不滿”是這些資訊在網上迅速傳播並引起熱議的主要原因。

有學者認為,由於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沒有進行相關統計,即使有也不會公開這樣的資料,在境內外民間機構和組織等發佈不實“資料”後,又沒有及時進行澄清,才是老百姓強烈關注這個話題的根本原因。

也 有評論指出,億萬富豪各國都有,不過民主國家富豪,靠的是聰明才智、慘澹經營;而中國的權貴家族和富豪們,靠的是老子的權勢,這是平民百姓不能望其項背 的。而他們則視作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老子們打下來的“天下”,自然該由自己的後代們來“坐天下”“分天下” ,這“天下”的財產不傳給子孫又傳給誰?!

在 談到中共新權貴家族與老權貴家族有何不同時,于石坪強調說,他在《新太子商》書中把新權貴家族稱作“新太子商”,把元老權貴家族的後代稱“太子商”,最明 顯的區別是,與其說他們是直接靠父蔭和權勢發財,不如說他們在靠投資賺錢,靠政治賺錢,靠政策賺大錢。像以鄧樸方和王軍為代表的那一代太子商的賺錢模式, 早已被新太子商顛覆了。江家的“電信王國”,李家的“電力王國”,朱家的“金融王國”等早已形成,他們把資本和壟斷都玩出了新意。

“從 財富規模和積累速度看,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共新權貴家族要比八大元老家族的後代們,更貪婪更肆無忌憚。”于石坪在採訪結束時強調說,“無論是新權貴家族還 是老權貴家族,都已成為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的一塊心病,也是中共全面腐敗的一個主要根源。從這個層面看,我對習近平反腐並不抱多少期待。”(《新史記》第 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国信办整肃网络微博 对意见领袖何兵开刀

Posted: 11 May 2013 04:09 AM PDT

海彦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星期五宣布从5月9号开始展开为期两个月的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的专项行动。而就在同一天,国信办通过新华社宣布,暂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新浪微博账号,并注销另一位网友的新浪微博账号,理由是“传播谣言”。

国信办说,微博账号“萧山君子”5月8号发出已被辟谣旧新闻“北大学生不满办网站被索好处费而手刃官员”的帖子,被转发5000多次,何兵转发两次,使得谣言进一步扩散。

国信办5月2日曾宣布,将集中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和传播谣言,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大V账号以“求辟谣”、“求证”等方式故意扩散谣言,扰乱正常传播秩序。

拥有46万粉丝的何兵是新浪微博的大V,也就是意见领袖。大V是经真实身份验证并拥有超过10万粉丝的微博账号。


美国之音中文网


朝鲜拥有核打击能力只是时间问题

Posted: 11 May 2013 04:05 AM PDT

20年来,人们怀着天真的想法,一直试图不去高估一个喜爱虚张声势,乱发脾气的独裁者,所以才一味淡化朝鲜追求拥有核武器的努力。现在,很少有人还这样天真。 

经过三轮威力一次比一次更大的核试验,以及远程导弹试射,朝鲜朝着能够向美国本土发射核武器的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许多人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也许只需要5年,平壤将拥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核武库。目前,人们争论的焦点只是,朝鲜何时能做到这一点。

但这并不是所有人的看法,一位颇有声望的韩国问题专家表示,朝鲜有可能正在制造80至100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曾经在美国情报机关就职的朝鲜问题专家克 林诺(Bruce Klingner)提出了一个更不太引人注目,但仍然能够支持以上说法的评估:如果把朝鲜拥有对美国本土核打击能力的进程按从A到Z划分,那目前朝鲜可能 已经进入了T级阶段。

人们从奥巴马政府今年3月发布的消息中,能够看出华盛顿对平壤方面不断增加的戒备心。美国政府将斥资10亿美元增加部署14套导弹拦截系统。并表示,这是为了应对朝鲜发展速度快于预期的核武进程。

©Kyodo/MAXPPP - 04/04/2013 ; PYONGYANG, North Korea - File photo shows a weapon believed to be the 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 Musudan at a military parade in Pyongyang in October 2010. (Kyodo) 
朝鲜拥有核武打击能力不再是“是否”,而是“何时”的问题。
 
美国的紧迫感

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于上周出席在首尔举办的一次论坛中表示:"过去,人们可能对朝鲜试图达成的目标不太了解。但现在,我们清楚认识到,朝鲜正争分夺秒的试 图获得远程核打击的能力。而这样的做法代表了一种对美国的存在造成威胁的军事策略。"

这种紧迫感还是个新鲜事物。但没有改变的是人们依然慷慨激昂的争论究竟该与如何让朝鲜放弃发展核武。一些人主张展开没有附加条件的对话。其他人则表示现在应该对朝鲜实施与伊朗类似,更加严厉的制裁。而且中国也应该停止向其盟友提供援助。

分析人士预计,朝鲜的核武库中目前可能已经有4至8枚钚弹。他们还估计朝鲜目前可能正在为制造铀炸弹提炼原料,但并不清楚相关核武项目的具体规模。他们认 为,朝鲜目前还无法将核弹的体积缩小到能够放入远程导弹的水平。但一些分析人士相信,平壤可能已经拥有短距离的核打击能力。

平壤坚称,它需要核武器来应对美国的进攻。华盛顿则坚决表示没有这样的意图。

朝鲜以巴基斯坦为榜样?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咸在凤表示,朝鲜可能希望效仿巴基斯坦的做法,在国际社会的约束范围外制造核武。其目标可能是拥有80至100枚核弹头的"最低 核打击能力"。咸在凤估计,其中一些核弹头有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为了避免暴露目标,这些武器可能被隐藏在全国各地。比如在山洞、隧道、人口密集地区、常 规导弹库或者移动发射架中。他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朝鲜可能需要5至10年才能完成以上部署计划。

USA: Nordkorea zu Moratorium bei Urananreicherung (FILE) A file handout image from a DigitalGlobe satellite dated 29 September 2004 showing the Yongbyon complex nuclear facility, some100 km (60 miles) north of Pyongyang, North Korea. Following a request from the U.S.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has agreed to introduce a moratorium on nuclear tests, long-range missile launches and the program of uranium enrichment exercised at the nuclear research center in Yongbyon, the country's Foreign Ministry said in a statement Wednesday. EPA/DIGITAL GLOBE FILE MANDATORY CREDIT, EDITORIAL USE ONLY +++(c) dpa - Bildfunk+++  
朝鲜5年内有可能拥有80至100枚核弹头?
 
5年内拥有100枚核弹头也许已经是个危言耸听的消息。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克洛宁(Matthew Kroenig)表示:"如果认为平壤只会永远保持拥有少量的核武器的话,那这样的想法就太过天真了。与此相反,朝鲜更有可能迅速扩大核武库的规模及运输能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各方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开始认真对待朝鲜的核武抱负实际上是因为他们长期低估了这一问题。这可能是因为朝鲜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它的国内生 产总值和塞内加尔的差不多。也可能因为迈着正步的士兵以及他们对领袖的崇拜给外国人留下了的印象是,朝鲜是一个仍然活在冷战气氛中的国家。

首尔延世大学的朝鲜问题专家鲁乐汉(John Delury)认为:"朝鲜不是装出一幅拥有核打击能力的样子。我们已经渡过了可以仅仅对此付之一笑的阶段。"他表示:华盛顿仍然有可能坐下来与朝鲜就冻 结部分核武计划展开谈判,也有可能为朝鲜退出核武计划奠定基础。他认为,华盛顿过激的政策只会让朝鲜有理由加速发展核武计划,全面加强核打击能力。

来源:美联社             
编译:任琛
责编:李京慧

德国之声中文网


朱厚泽思想大放光芒

Posted: 11 May 2013 04:00 AM PDT

朱厚泽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史英强

「有的人活著却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活著」。这是中国民间与文坛经常传诵﹑诗人臧克家的诗句。这种诗句也是对近现代史上重要进步人物的精准描述。五月九日是前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朱厚泽逝世三週年纪念日。据亚洲週刊报道,朱厚泽的《关于近现代中国路径选择的思考——朱厚泽文选》最近在香港出版,他的一些重要思想首次也独家披露。《朱厚泽文选》作为《中国转型建设文库》之一而推出,该文库的主持人﹑博士张博树说:「朱厚泽先生在中共党内民主派老人群体中,是思想和认知层面走得最远的一位,对现存体制有深刻反思。」

二零一零年八月,朱厚泽去世后不久,张博树与多位友人一起前往贵阳,拜访朱厚泽青年时代的好友和曾一道就读中学的人士。这些被访的老先生虽年逾八旬,谈起朱厚泽的早年时代、经历的坎坷、在贵州的从政历史,以及到北京后的风风雨雨,依然记忆犹新。大家都认为朱厚泽晚年的思想成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

朱厚泽虽然去世已三年,但他对中国当下现今的批判却一针见血,他说「这种政治专制、经济发展的模式,专制政权与外来资本勾结,有可能使中国发展成为同国际上一些反动势力结盟的最邪恶势力。二十世纪的苏联模式、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最终给本国和世界带来悲剧性后果。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走向幸福、民主、自由、法治的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是最终将给本国和世界带来悲剧后果?这将是人类实践和理论上的一场大争论,这场大争论有可能贯穿整个二十一世纪」。

朱厚泽还指出,二十世纪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及其造就的红色极权体制,偏离了人类文明的正道。而中国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就是回归人类文明的共同大道﹑回归历史﹑回归常识﹑回归人类共同价值!

文库主持人张博树介绍说,一九八七年一月,随著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因「反对自由化不力」被赶下台,朱厚泽也不得不离开中宣部,被贬到国务院农研中心和全国总工会等地方挂閒职。这对朱厚泽的思想转变是个刺激。更大的刺激是八九年发生的「六四」大事变。这一年,朱厚泽在全国总工会提出「在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同时,建立民主政治新秩序」的思想。但六四事件粉碎了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新秩序」的善良愿望。张博树说,六四事件成为无数人认知与人生命运的转捩点。朱厚泽也不例外。这致命一击,促成这位当年的革命青年、八十年代被废黜的体制内高官,最终走向彻底的思想反叛之路。」

正如大文豪莎士比亚所说,铿锵诗句存在的时间比名贵墓碑更长久。朱厚泽的思想成就将在历史上大放光芒。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拘捕争普选义工升级为政治事件

Posted: 11 May 2013 03:52 AM PDT

陳玉峰被列為通緝人士後仍可出入境自如,與一眾記者及特首梁振英合照(右一穿黑衣女子)
陳玉峰被列為通緝人士後仍可出入境自如,與一眾記者及特首梁振英合照(右一穿黑衣女子)
麦燕庭提供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以争取香港落实普选的「占领中环」运动,其秘书处义工陈玉峰因近两年前一项示威行动而被检控,事件升温为政治事件。27名泛民主派议员联署声明,谴责政府及警方政治迫害及选择性检控,而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监警会)亦决定跟进,向警方索取由拘捕至检控示威人士的时间等数据。负责检控的律政司则罕有发出声明,强调没有政治考虑,检控与占领中环(占中)毫无关连。

拘控陈玉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裁判法院昨(10日)就陈玉峰被控在2011年七一游行期间涉嫌协助组织及参与非法集结提讯,陈暂时毋须答辩,获自签保释出外候审。被泛民等质疑警方是政治打压。

绝少就检控决定作出解释的律政司,同日罕有发表声明,指律政司是根据警方提供的调查资料给予法律意见,在作出检控决定时,尚未出现「占领中环」的议题,故此有关检控决定与「占中」完全不可能有任何关系。声明又指,被捕者的身分不会影响检控工作,检控决定是在公平、公正的机制下作出,完全不会加入任何政治考虑。

但律政司的声明没有解释警方为何迟至近日才采取拘捕行动。而警务处长曾伟雄则在9日解释,不到陈玉峰办公地点拘捕她,是因为想「低调」拘捕,亦没有通知入境处在她出入境时予以拘捕。

不过,警务处长的解释显然未能平息公署疑虑,立法会27名泛民议员10日发表联署声明,指警方的拘捕理由牵强,时间可疑,怀疑政府以此打压「占中」,制造白色恐怖。他们强烈谴责政府和警方的做法,认为是延续近年港府加强粗暴对待及检控社运人士的趋势,对警方滥用《公安条例》感到愤怒。

声明又指,警方以陈玉峰拒绝协助调查而将她列为通缉人士,做法荒谬。另外,陈玉峰则在脸书上质疑,警方如何通知当事人已被列为通缉人士?暗示她未有收过通知。

参与联署的李卓人议员更质疑,从不知道拘捕亦分「低调」、「高调」,公民党议员毛孟静亦不满曾伟雄的解释含糊其辞,侮辱港人智慧。

民主党主席刘慧卿要求监警会介入,个人亦会在立法会跟进。监警会秘书长朱敏健指出,因事件引起公众忧虑,委员会已要求警方提供过去在游行示威的检控和拘捕数字,以及案件的调查时间,以便在监警会内讨论。

警方在2011年7月2日,即七一游行完结后,在中环拘捕93人,最后决定检控当中九人,在去年9月,包括议员梁国雄在内的六人承认参与组织非法集会,各被判罚款1500港元;另两名大学生在同意案情后获撤销控罪,签保1000元及守行为一年,其间不得违反《公安条例》。同案的陈玉峰则延至8日才被落案检控。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国与欧盟围绕太阳能光板的争执升温

Posted: 11 May 2013 03:44 AM PDT


作者 方华

今天的法国« 费加罗报 »在其经济版中发表题为“太阳能光板和钢管:北京与布鲁塞尔之间提高了调门”的文章,介绍了双方在此领域的分歧与对抗。文章指出,就在欧盟委员会建议对中国的太阳能板征47%的惩罚性关税后两天,北京作出了反击措施,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仅仅以三行字宣布,中国商务部决定对一些从欧盟、美国以及日本出口到中国的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 费加罗报 »说,北京宣布这一决定之时,也正值巴西人罗伯托•阿泽维多刚刚当选世贸组织新任总干事,这可能预示着中国与欧盟有一场激烈的较量。北京宣布上述决定后,法国生产无缝钢管的公司VALLOUREC的股值便下跌了1.31%,不过,这家企业表示,他们出口中国的无缝钢管数量有限。

« 费加罗报 »指出,自本周四起,北京方面就已经递出明确的信息,即如果认为中国不对此作出任何回应是不现实的。北京认为欧盟的做法是向世界发出了一个贸易保护主义的错误信号。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肯定对欧盟走出经济萧条有所帮助,仅今年头四个月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就达168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会带来相应的连锁反应。

今天的法国« 回声报 »也报道说,布鲁塞尔与北京的冲突加剧。文章说,欧盟委员会昨天证实,欧盟将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太阳能光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为此欧盟已向有关的欧洲企业发出的调查卷,要它们填写有关的情况。北京随即也采取了一些报复措施,包括向世贸组织起诉,控告某些欧盟国家实行优惠电费等。« 回声报 »指出,这一纠纷的更大背景是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稀土也是制造太阳能光板的重要材料。布鲁塞尔指出,这是迄今为止涉及反补贴的最大调查,去年中国总共向欧洲出口了210亿欧元的太阳能板及其构件。欧盟委员会贸易局收到了由23家欧盟厂商组成的名叫ProSun协会的起诉,该协会没有公布其成员的名单,以避免它们找到报复。ProSun协会认为,中国企业以低于其成本50%的价格出售太阳能板。中国已经占据欧洲太阳能板市场的80%,几乎所有的欧洲的太阳能板企业都已濒临破产的边缘。ProSun协会坚信它们针对中国的起诉是正确的,因为美国刚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24%到250%的关税。« 回声报 »指出,布鲁塞尔现在终于开始采取行动,目前已有4项针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而美国已针对中国采取了24项反补贴措施。

今天的法国« 世界报 »刊登了一篇题为“追踪红色富翁”的文章,文章说,中国知名电影导演张艺谋被爆料生有多个子女,引起巨大反响。现年61岁的张艺谋与其前妻和现在的妻子一共可能生了7个子女,这在实行计划生育的中国来说自然引发议论。因为张艺谋的现任妻子是江苏人,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在对张艺谋进行计划生育方面的调查。文章指出,根据中国的有关规定,超过第二胎以上的孩子,父母需要支付5到8倍的社会负担金,具体的数目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收入来计算。就张艺谋而言,这可能意味着要上交1.6亿元人民币的罚款,约合两千亿欧元。

毛泽东孙女孔东梅在中国500富豪榜上排名242,她和她的丈夫拥有的资产可能高达50亿人民币。而就在几天前,在毛泽东的故乡湖南长沙,还有人举行集会活动,高唱国际歌,高举毛泽东的画像,抗议著名知识分子茅于轼参加的一个讨论会。他们高喊:“打到茅于轼!茅于轼是社会主义的叛徒!”“毛主席万岁!”。最后该讨论会不得不被取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灣不排除制裁菲律賓 菲多家網站被黑

Posted: 11 May 2013 03:42 AM PDT

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
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的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資料照片)。


台灣總統馬英九周六(5月11日)就菲律賓射殺台灣漁民發表措辭強硬講話。

馬英九再度要求菲律賓正式道歉、稽查兇犯、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否則「不排除動用任何制裁手段」。

馬英九還表示,沒有結果,絕對不會罷休。

5月9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向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 號開槍射擊,導致船上一名台灣漁民死亡。

菲律賓漁業及水產資源局局長培瑞斯星期五表示,菲方巡邏船是在台灣漁船衝撞之下對其開槍的。

菲律賓還表示,將對台灣漁民遭射殺身亡的事件進行調查。

馬英九說,任何一個國家執法都不能超過必要的程度,菲律賓對毫無武裝的漁船開槍悖理人道精神,是「粗暴」及「冷血」的行為。

同時,馬英九還要求海巡署加派船艦到南方經濟海域加強防禦,保護漁民。

網絡攻擊?

菲律賓將於下周一(13日)舉行中期選舉。菲律賓媒體報道,周六,包括菲律賓選舉委員會(Comelec)在內的多家政府網站無法登陸。

這些網站包括菲律賓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信息部、以及菲律賓陸軍、海軍、空軍等網站。

菲律賓選舉委員會發言人解釋,這是由於登陸人數太多、而不是受到攻擊。

但是,菲律賓一家主要的商業電視和無線網絡「GMA網絡」在網站上報道,他們的技術安全人員發現,從留言時間來看,多家菲律賓網站昨天夜間繼續遭到攻擊,其中包括GMA自己的新聞網、菲律賓航空公司以及20餘家菲律賓政府網站。

報道稱,從參照位址標簽以及「觸發網絡攻擊」所用的論壇網頁來看,網絡攻擊「源自台灣」。

有媒體發現,一家台灣網站在首頁刊登了無法登陸的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網站圖片,並且附加留言:「好極了,趕快出來道歉吧。」


BBC中文網


前青瓦台發言人尹昶重否認性騷擾

Posted: 11 May 2013 03:31 AM PDT

韓國前總統府發言人尹昶重(11/05/2013)
尹昶重就事件表示道歉,但否認所有性騷擾指控。

韓國前總統府(青瓦台)發言人尹昶重星期六(5月11日)舉行記者會,否認所有性騷擾指控。

尹昶重被指近日在陪同韓國總統樸瑾惠訪美期間,對韓國駐美大使館的一名女實習生進行了性騷擾。

尹昶重目前已被樸瑾惠總統撤消總統府秘書室發言人的職務。

據韓聯社報道,尹昶重在記者會上說,事件也許是因為對美國文化了解不深才導致了誤會的產生,並已向向事件中的女實習生表示道歉。

他還表示,對事件給樸瑾惠總統的韓美峰會帶來麻煩表示深深的道歉。

尹昶重說,這名女實習生是在美國的韓國僑胞,也是他訪美期間額定的臨時助理。

在韓美首腦會談結束當晚,尹昶重請這位實習生和隨行司機在華盛頓一家酒店的酒吧喝酒。

他說,在離開酒吧時,起身後拍了一下該實習生的腰部,鼓勵她「以後加油,在美國好好生活,取得成功」。

尹昶重強調,決不存在任何調逗的意圖,在此前的交談中也沒有任何性騷擾的言行。

尹昶重表示,從華盛頓中途回國是因為接到了上司——青瓦台宣傳秘書李南基的指示。李南基將事件定為「性騷擾」並為他定好了回國機票。

不過,李南基此前在星期五已表示,是尹昶重本人要求提前回國。

韓國《朝鮮日報》早些時候報道,華盛頓當地警方已正式受理了尹昶重涉嫌對韓國駐美大使館實習女職員進行性騷擾一案。

報道引述當地警方的兩頁報告說,案件當事人涉嫌「在未經(受害女性)允許的情況下摸其臀部」。而當地警方正在調查尹昶重是否真的涉嫌性騷擾。

BBC中文網


中国“独二代”面临多种问题

Posted: 11 May 2013 03:20 AM PDT

duerdai.jpg

中国八零后出生的人多是独生子女,如今八零后的子女是第二代独生子女。中国媒体报道说,独二代因自小缺乏玩伴,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和第一代独生子女比较,独二代不仅没有兄弟姐妹,甚至也没有表哥表妹和姑舅叔伯,家族关系日益简单化。新华社报道说,物质更为丰富的独二代,儿时玩伴的缺失造成了“社交窘境“,他们大多在两代家长的高度关注下孤独成长,形成了孤独性格。报道说,很多独二代孩子在幼儿园不愿意做群体游戏,不愿意和他人合作,甚至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做操。

北京一位资深幼儿教师王女士说,这种现象确实相当普遍。

“这些孩子生活在一个比较虚幻的环境中,因为独生子女,只和父母生活。比较自我中心这是一点,另外就是不太能体会别人。”

连续四十年的一个孩子政策,使中国社会4+2+1模式家庭非常普遍,即四个老人,两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广东中山大学心理学教授郭丽表示,这种家庭中孩子受到过分关注,缺乏竞争和分享的经验,其成长经验确实比较特别。

“心理学认为,孩子成长在三到五岁之后,就像亲密扶养人之外扩展,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同龄伙伴,就缺乏竞争关系,也缺乏合作关系的培养。”

郭教授认为,在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现在独二代群体似乎更为严重,包括不合作、过分自我中心、竞争力差、对他人感情和情绪感受力较弱等。她认为,如果这种特点和人群成为社会主流,必将影响普遍人群的行为特征。

北京的王女士认为,正因为如此,政府应该重视学龄前教育,为幼龄儿童提供更多的群体性场所,而幼儿教师也应该对独二代的不同特征有所了解,以弥补独二代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

“习惯被照顾,他们不能向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和教育机构在这方着重训练。”

中山大学的郭教授介绍说,现在中国大城市中专门为独二代的各类服务兴起,有商家兴建幼儿群体游戏的场所,而且价格高昂。

“独二代很多都花很多钱上特殊幼儿园,还有送去群体活动,或者亲子游戏,都有专业的人带着,听说这都很贵,要收年费什么的,反正非常贵。”

郭教授表示,中国不少专家从心理学和人口学的角度,呼吁中国政府放宽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当局目前仍然没有正面的回应。她认为,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中国独二代进入社会之后,独生子女家庭带来的幼儿心理困扰将带来一些普遍社会问题,政府应该早筹对策。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

紀碩鳴:黃金戰場人民幣博弈美金

Posted: 11 May 2013 03:11 AM PDT

四月中金價大跌,以「大媽」為首的中國民眾豪擲千億人民幣,掃入實金三百噸,金價收復大部分失地。大媽背後是強勢的中國經濟、人民幣和購買力。中國將大幅增加黃金儲備,以加快人民幣國際化。


比起四月中旬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下跌時業界的關注度,「中國大媽」們瘋狂大肆購買黃金,黃金價格又離奇觸底反彈更令華爾街瞠目結舌。在國際知名的投資銀行一起唱空下,黃金價格從每盎司一千五百八十美元快速直下至一千三百二十美元,引起中國民間購買黃金熱潮,有報道稱,自四月中黃金價格下跌的十日時間,以「中國大媽」為主力的購金勇士們已經豪投千億人民幣,掃入黃金三百噸,相當於全球黃金年產量一成。黃金價格奇蹟般短期出現止跌回升,走出少有的一輪V型反彈。

黃金在危機中閃光。自二零零八年美國華爾街帶來全球金融危機以後,黃金價格不斷走高,最高觸及每盎司一千九百二十美元,之後不斷調整。進入四月,對沖基金及國際投行紛紛做空黃金。四月十日,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進一步調降金價預期,建議做空COMEX期金,宣布將三個月、六個月和十二個月期金預期分別調降至一千五百三十、一千四百九十和一千三百九十美元。高盛稱,今年年底金價預期為每盎司一千四百五十美元,明年年底為一千二百七十美元;並將二零一四年平均金價預期自一千四百九十美元下調至一千三百五十美元。但未到高盛的日期,金價已經回落到每盎司一千三百二十美元。

金價急跌,刺激習慣存金保值的中國民眾蜂擁而上。內地大城市盛行搶金風,北京黃金商場一週銷售量同比增加了六至七倍,金條一度賣光。不少人帶著上百萬現金搶購黃金,就像到菜市場買白菜一樣輕鬆隨意。

中國大陸一連三天的「五一」假期,成為名副其實的搶黃金週。許多人更趕到香港搶購黃金,旅行社乾脆推出專程赴港的「五一購金遊」。不少金飾店擠滿了內地顧客,遍及港九的大部分金舖中,金飾手鐲被搶購一空。上海白領袁明儀跟朋友專程赴港購物,想乘金價便宜買套金飾,結果連金飾店的店門都擠不進去,空手而歸。無奈的留下一句,「香港的金舖要被內地客擠爆了」。

業界估計三日假期,香港飾金總銷售額逾三十億港元(約三點八億美元),售出約八點五八噸黃金。專事金飾的香港金至尊集團主席黃英豪向記者自爆,瘋狂時期的半個月內賣出兩噸黃金及飾品,金廠的工人要日夜加班。香港金銀業貿易場表示 「黃金儲備即將耗盡」,這是五十年來從沒見過的事。

對於這一輪金價大幅走低,分析師們給出多種原因。黃金暴跌原因可能是投機客做空黃金,或是美國經濟復甦,美金堅挺。而美國著名律師、經濟學家、暢銷書作者James Rickards在推特上稱,美國聯儲局以前就曾經操縱過黃金,現在也有動機這樣做。他稱,所有的一切從四月初開始,當時經紀商們告訴散戶,對沖基金和機構投資者們即將拋售黃金,他們應當提前出場。

現實的情況是,與現貨市場火爆場面形成鮮明反差的黃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資金持續流出。數據顯示,今年四月,全球最大的SPDR金ETF共贖回四百五十萬盎司黃金,創下四十三個月以來的最大流出量。今年迄今,黃金ETF市場已經賣出三百六十公噸以上的黃金。香港金融從業人員肖凱向亞洲週刊表示,這一次金價大幅下挫是事件性驅動,與傳說歐洲經濟差的重債國可能拋售黃金,投機者預期做空有關。肖凱近年走遍中國七十多家金礦,他認為,黃金既有貨幣也有商品屬性,且長期供小於求,價格長期向好是趨勢。

由於亞洲國家普遍喜愛黃金,認為黃金是保值增值的重要商品。金價下跌反而吸引民眾購買,到處出現搶購狂潮。強勁的市場消費刺激黃金價格止跌回升,五月一日紐約開市時金價已上升到每盎司一千四百七十四美元,狂跌的金價已經補回近一半。

最早提議做空的美資投行高盛停止了賣出黃金的建議。媒體稱「消費者強烈的需求使得金價企穩回升,機構建議客戶暫時停止做空」。類似「華爾街分析師抵不過中國大媽」、「中國大媽搶金完勝華爾街大鱷」等說法不脛而走。不過,如果金價真能隨「中國大媽」起舞,背後的支撐實質上是人民幣。

中國大媽出手,拿的是人民幣,以人民幣購買實物金,間接讓「大媽」成為金價回穩的推手。但現象背後是中國經濟發展,人民幣需求增長,人民幣國際化的一種力量。與此同時,人民幣匯價又創新高。今年四月十七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次突破六點二四,報六點二三四二,連續第四個交易日刷新零五年人民幣匯改以來的新高。從六點二六至六點二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破三關。起碼表面上顯示,人民幣對黃金價格間接產生影響。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內地迅速壯大的中產階層對高價鑽石的需求與日俱增,令其價格急速增長,一卡無瑕鑽石的價格在過去兩年上漲百分之七,稍有瑕疵的鑽石更急升百分之二十四。據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年度報告顯示,二零一一年三月到一二年三月期間,在美國購置房產的外國人當中,中國人(包括香港)花費九十億美元,佔一成一,連續兩年成為美國房產第二大海外買家。在美國西部,華人集中區域房價回升,與華人購房踴躍有關。人民幣在國際購買中與美元較勁,開始有了議價的力量。

六分一外貿以人民幣結算

央行公布的資料顯示,二零一二年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達二點九四萬億元,同比增長四成一點四。根據人行和海關總署的最新資料,今年首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達一萬億元人民幣,佔外貿總值的一成六,隨著中國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經濟金融往來日益緊密,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的需求持續增長,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受到越來越多的境內外企業歡迎。

近年,人民幣與日圓、澳元等可直接兌換,不僅推高了民間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期待,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邁出的實質性一步。澳洲率先和中國簽訂了貨幣直接兌換的條約,不是貨幣互換,而是貨幣直接兌換。法國已經伸出橄欖枝,英國一直在這方面很積極。《終結美元》一書作者周東華對亞洲週刊表示,人民幣在這幾年發展迅猛,到目前為止,已經很明顯地威脅到了美元的國際地位,人民幣和歐元完全不同,一旦人民幣成為氣候,則美元今後將大受打壓。周東華說,一般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高時是投資黃金時機。

黃金儲備不足,會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大短板。中國黃金協會負責人曾表示﹕「由於美元不斷貶值和信譽降低,人民幣要在世界新的貨幣體系中具有話語權,甚至區域化、國際化,至少需要三個方面的條件,分別是經濟總量、外貿總量和黃金儲備總量。」

根據中國從香港進口黃金的資料來看,中國的黃金儲備已經遠遠超過零九年公布的一千零五十四噸,甚至可能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黃金儲備國。資料顯示,中國去年前五個月從香港進口的黃金量達到三百一十四點七噸,與此同時,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步伐正在減緩,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郭建偉認為,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削弱了美元和歐元的地位,為人民幣成長為全球性貨幣創造了機會。

零九年十二月,媒體引述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稱,中國將在三至五年間將黃金儲備增至六千噸,未來會增至一萬噸。目前,美國官方的黃金儲量為八千一百三十三點五噸,佔外匯和黃金儲備值的七成五,中國計劃在絕對數目上超過美國。

中國正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而黃金則是其背後的支撐。

亞洲週刊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10日)

Posted: 10 May 2013 09:43 PM PDT


2013年5月10日《明镜郵報》

Posted: 10 May 2013 09:43 PM PDT

    2013年5月10日《歷史日報》

    Posted: 10 May 2013 09:39 PM PDT

    當權力至上社會的刁民來到香港

    Posted: 10 May 2013 08:21 PM PDT

    面對香港被大陸客擠爆的問題,梁振英的回答是:「我們周邊很多國家和地區,非常羨慕香港今天的情況。」他應該告訴我們,是哪些國家和地區羨慕香港被大陸客搶奪物質、住房、交通等資源,羨慕香港市民被大陸客擠壓生活空間和品質,羨慕惡客來香港勒索?

    周前一對遼寧夫婦屈香港旅行社賠償,是典型事件。有關視頻在大陸網頁熱播,男人之哭被指丟人,女人的話更引熱議,她說:「我們買了好幾萬元東西,為香港做貢獻……我們在國內也不是完完全全的老百姓,要不然也不會來香港購物,我們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不是老百姓和有身份,不就是有一些權勢嗎?這也就帶出大陸是一個權力至上、把人分成十等的社會,她的話,與以前官員之子犯事後說「我爸是李剛」、「我爸就是國法」沒甚麼分別,不過這次是在香港拋身份,而香港不是權力至上的社會,只是掌權的政商界對大陸權貴買怕,以致香港人的平等權利受到損害也盡量求息事寧人。

    在權力至上的社會長大的人,到了人人有平等權利的社會,他們的習性與平權社會的香港人真是很難相容。這是中港矛盾的深層次因素。

    權力與權利,普通話發音相同,但意義不僅大不同,而且可以說是對立的概念。權力是指大大小小的管治權;權利則指人民享有種種作為人的應有權利,或指人權。在專權政治的體制,統治者的權力由打江山取得全部,然後等級授權分給各級管治者,而人民的生存權利則是掌權者為免人民反抗而讓渡出來的。掌權者沒有經過人民投票的授權,所以是權力私有制,也是權力至上的社會。

    平權社會則是權力公有制社會,是以人民的政治權利為權力來源,通過投票授予管治者在特定時間施政的權力。已故《基本法》起草委員廖瑤珠曾分析這兩種社會的區別。她撰文提到中國憲法第51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她表示:「這一條反映了中國大陸以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為主……。我們居住在香港的人,習慣的想法是,國家、社會、集體在行使權力時必須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害個人自由和權利,而且有些基本個人權利,根本就從來沒有由人民交出來,付託給國家、社會或集體處理。」

    以人民的權利為社會基礎,還是以國家權力為社會基礎,是兩制最大的分野。

    在權力至上的社會,因為統治權力非人民投票所授,不須維護人民的權利,故權力凌駕法律,於是衍生出一個不是人人有平等權利的社會。無平等權利,就造成了全民上下崇拜權力和金錢,既是金錢的奴隸也是權力的奴隸,不知道個人的體面和尊嚴的意義。由於權力主導一切,所以辦事不能循正當的制度途徑,而要依靠與有關掌權者的「關係」。又由於社會沒有人人平等的原則,因此處事也無法考慮是否公平,而只能考慮自己的利益。社會的必然產物是遇事鑽營的刁民。

    去年艾未未向他的十七萬推特粉絲,提出「中國的未來如何?」這問題,其中筆者認為回答得最好的是:「中國的未來是權力不但不綁架權利,且權力要為權利服務,讓這裏的每一個公民權利最大化,否則中國和未來只是個偽命題。」

    香港原來在英國民主制度的保障下,是公民權利最大化社會。習慣於在權力縫中尋找個人利益的大陸人,來到這個重個人權利的地方,又知道特區政府聽命於絕對權力的中央,於是認為憑着大陸背景,加點無賴,就能得到好處。而事實上,前年掌摑香港導遊卻獲香港旅行社賠償十二萬元的惡客張某,也給大陸人提供了一個典範,就是只要夠惡,和掌握一些香港的資料,就能在這裏得到額外利益。

    我們不能怪這些在權力崇拜的社會生活慣了的大陸人,他們的刁民習性是長期處於無權狀態下被逼出來的。跟在平權社會生活的我們屬於不同人種。大量湧來確實是蝗災,且會在社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要中共放棄一黨專政幾近妄想,要改變權力私有社會的刁民積習絕不可能,我們能做的是努力守護本土,抗擊致力中港融合的媚共政權,爭取民主來維護我們的平等權利。

    李怡

    香港    蘋果日報


    習近平的面目已經清晰

    Posted: 11 May 2013 08:25 AM PDT



    自毛、鄧以後,習近平是唯一對「中國道路」真正具有自信的國家領導者。習近平的這種自信,甚至超過了鄧小平。當年的鄧小平對自己的選擇雖有自信,但他選擇的卻是「學西方」,並無中國「自己走出一條路」的概念,所謂「鄧小平理論」衹是形格勢禁的產物,方向是明確的,但路徑受到現實限制,衹能「摸著石頭過河」;到了江澤民,精神上完全沒有對抗西方的底氣,只想在保持現有政權穩定的底線上,儘快「融入國際社會」;胡錦濤則是對西方價值和制度內心認同,但本身缺乏推動的力量,還要裝出一副不共戴天的樣子。對比習近平執政短短幾個月的有作有為、有聲有色,更能看出胡錦濤時期的不作為。但張木生說他是擊鼓傳花,把危機留給下一任,則是一種誤讀。胡錦濤的不作為,一是出於小媳婦心態:自己想做的事做不了,自然消極怠工;二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內心認同的是另一個方向上的東西,故意以「不作為」來坐等形勢朝自己希望的方向演變。胡錦濤時期對媒體,尤其是微博的放任,最能說明問題。


    毛、鄧以後,習近平是唯一對「中國道路」真正具有自信的國家領導者。

    習近平不但有自信,有定見,而且有作為,這是他與前任最大的不同。這種自信、定見和作為,不僅是他與前任涇渭分明的觀念和認識所致,亦與其被「定於一尊」的權力基礎有關——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責任。相對江、胡,習是最有責任心的。如果說江、胡的權力基礎衹能支橕他們對於維護政權的責任心,那麼習的權力基礎就足以支橕他對於整個「江山」的責任心。對於習來說,這個江山就是自己的(這種意識江、胡似不具備,他們衹是想著保住政權),自己必須維護好,必須粉碎一切對此的顛覆和破壞。因此他最近屢屢出重手整治言論和集會,其嚴厲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鄧小平,等於一舉取消了江、胡兩個時期,讓自由派20年的「啟蒙」之功幾乎毀於一旦。

    時至今日,習近平的整體面目已經清晰,自由派應該已不再抱幻想。習近平是自毛澤東以後,唯一一個自信中國能夠走出一條與眾不同道路、沒有必要附翼西方的國家領導者。他是真正心口如一、知行合一的道路自信者。與鄧小平一樣,他的思想根基也是「實用主義+民族主義」,但其最終產品卻與鄧小平不同,習近平是徹底的國家主義者。鄧小平雖有部分國家主義成分,但不多,他的思想成果準確表述應該是「權威主義+自由主義」——同樣從「實用主義+民族主義」出發,世易時移,同一顆樹上卻結出了兩顆前後不同的果子。站在國家主義的立場上,習近平的主要施政方向必然是加強國家對於社會的干預和掌控。針對中國的現狀和現實挑戰,首先必然著重於加強對意識形態和輿論的控制。「新三反」雖被闢謠,但絕非空穴來風,乃有「七不講」繼之。習近平的來勢和氣場,與幾屆前任皆不同。他不再會放任可能威脅自己政權的存在而不聞不問,他將是自鄧小平以後首個敢於對思想界、輿論界「動真格」的國家領導者。

    這種做法或許是國家之福——中國既然走不了另一條路,就應該專心致志走自己現在這條路,最忌諱的是首鼠兩端、左顧右盼;但對於思想界無論左右來說,這顯然並非福音。取消了爭論實際上也就取消了討論,取消了思想本身,重回鄧小平時代的「不爭論」與行政主導。右翼固然咬牙切齒(但最後也衹能歸於沮喪和無奈,因為他們撼動不了習近平。思想的力量必須依附於輿論,而輿論衹有在被放縱時才能形成力量。面對「敢管」的習近平,右翼其實被直擊死穴,等於被廢武功),左翼也必然因此分化。尤其是現在勢頭最盛的毛左,必然分化成「傳統毛左」和「國家左派」兩部分。傳統毛左堅持「繼續革命」的主張,反對「改革開放」以來的國策,必然淪為被嚴厲打擊的對象;國家左派實際上主張國家主義,本應與習近平一道歸於中間陣營,但他們使用的理論資源卻是左翼的(這種情況與國家主義在中國至今未有成形理論,無法應對自由爭論有關),與傳統左翼一起在自由爭論領域對抗右翼,他們將在習近平時代成為民間的一種主流聲音。具體舉例來說,張宏良於司馬南現在雖然站在一起,將來必然分道揚鑣。張宏良將被打壓,司馬南則風頭越來越盛。

    看山來稿

    劉銳紹:從捐款看中國的心魔

    Posted: 10 May 2013 07:54 PM PDT

    四川雅安市蘆山縣地震的捐款能否善用,引起官民爭論。《人民日報》海外版引述建制派言論,主調是「血濃於水」,不能因個別善款有問題而傷害國民感情,並指反對捐款是「反國教的延續」。民間的主調則是,必須防範救災中的各種弊病;盲目捐輸,等如把善款拋入大海。其後,《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刊出文章,語調變得溫和,指應該「重視和反思」香港立法會反對捐款的聲音,並要求中國紅十字會改革。

    官方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官方本想借「抗捐」之辭打擊香港民主派,豈料誤中副車,同時引起內地人民的反彈,捐款熱情更低,皆因香港人的擔心也是內地人的擔心。據了解,這次中國紅十字會取得的捐款,只有大約一成是個人捐款,其餘多屬上級指令的攤派性質。官方形象進一步受損,才急於補鑊,與調整對香港民主派政策和所謂「修好」無關。

    我撫心自問,每當內地發生天災,我也身體力行,捐款救災。我們曾在北川災區步行8天,既為籌款,又協助學校重建,在原則和感情上,我不反對「血濃於水」;但當鮮血受到雜質污染時,就必須要求保證鮮血的純度,否則鮮血只會變成廢血。

    先談港府對捐款的態度。在建制派支持下,立法會通過捐款1億元,與上次汶川地震的捐款相比,這確是小巫見大巫。但港府一面強調「血濃於水」,一面卻表示在現實上難以要求四川當局如何運用捐款。我理解這是政府對政府的捐款,在內地的官場文化中,太多過問,很容易產生不信任的感覺。

    不懂「打跤」難以「打交道」

    不過,如果只強調這一點,那就說明港府只懂順應內地的官場文化,擔心有傷和氣,而不懂得好言相勸,更不敢於堅持。近年來,梁振英強調「內交」,我不一概反對,但必須重視內涵。其實,要與內地「打交道」,必先懂得「打跤」;不懂「打跤」,就難以「打交道」。所謂「打跤」,不是激起矛盾,而是敢於和擅於堅持原則,不亢不卑地曉以利害,在心態上不要卑躬屈膝,遷就內地的不規範文化。事實上,盲目遷就、不敢堅持的心態,近年不斷滋長。一些團體和人士捐款一定要捐到中聯辦,已成了政治表態、畀面派對的行動,但卻不敢理直氣壯地反對貪污腐敗。

    其實,內地省市之間的互助,也有簽定專款專用的協議,香港在汶川地震賑災時也有類似安排,但監督力度不強,沒有被揭發的事件就不主動追問。這樣做不是幫助中國進步,而是保護和姑息落後。

    再談內地官方如何對待港人的捐款。《人民日報》海外版指香港少數人提出「抗捐」是要把賑災政治化。這反映了兩個問題:

    一,中國官方沒有自省能力,沒有從過去的負面事例中汲取教訓,至少沒有正視;相反,還要避重就輕,低調處理。在近年中國經濟起飛的形勢下,他們更變得財大氣粗(有內地官員甚至表示「不稀罕香港的捐款」)。為了面子,他們又掩蓋事實,不敢談自己的弊端,還要諉過於人。可見,中國救災缺的不是錢,而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二,長期的鬥爭思維導致官方的行為偏差。他們認為香港有少數人把捐款政治化,殊不知他們才是最政治化,把香港人的監督要求視為「搞對抗」,把「反對盲捐」視為「抗捐」,還說是「反國教的延續」,可謂上綱上線。

    這種不懂自省的封閉思維,不單令貪污腐敗惡化,還局限了民間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影響救災。這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其實,中國對非政府組織的認識近年有所提升。初時,中國不接受非政府組織,不容許存在,生怕他們變成反政府組織。後來,官方從國際經驗中認識到非政府組織可以協助解決部分社會問題,於是逐步讓它們「有限度發展」。到了今天,在民政府部門註冊的非政府組織已達80多萬個。從無到有,這是難得的進步。

    非政府組織

    不過,官方的鬥爭意識、「反對外部勢力」的心魔揮之不去,對非政府組織恐懼猶存。所以,中國的非政府組織至今不能正常發育,它們不能串連,不能隨便籌款,更不能隨便與境外的非政府組織聯繫,只能以單幹形式,服務一個很小的範圍,故被稱為「單細胞組織」。

    每當境外的非政府組織在中國提供服務時,官員就特別警惕,例如要求它們必須與官方單位合作,或知會官方派員隨行,表面協助,實際監視。有一次,香港一家非政府組織到內地扶貧和交流教授英語的方法,義工用英語說了一段話,只想讓學生感受一下使用英語的氣氛。但隨行人員聽不懂,擔心義工「用英語散播異端邪說」,馬上要求義工用中文講解。義工莫名其妙,教授英文竟然不能用英語?且,那些小學生根本聽不懂英語,不存在「用英語散播異端邪說」的可能。可見,完全是心魔作祟,這也是香港樂施會被中國教育部黨組定性為「滲透組織」的原因(即使陳智思、梁愛詩等建制派人士是它的領導或顧問)。到了今天,境外的非政府組織要在中國註冊,仍然難若登天。

    近年,中國雖然批准一些境外的非政府組織開展項目,但插手愈來愈多,包括借「合辦」之名分享捐款。有些項目被官方政治化,例如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港府撥出10億元讓民間團體申請,但四川當局認為某些團體有民主派背景,故不讓立項。凡此種種,都說明中國必須盡快成熟起來,不要拒絕文明。

    不要拒絕文明

    最後建議:既然港人關心捐款能否善用,梁振英不妨與內地商量,安排香港立法會70位議員到四川一行,由曾鈺成帶隊,先看雅安災情,再看汶川重建,請內地官員解說詳情。倘能如此,肯定對官方形象有利。

    香港    明報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12, 2013, 11:03:11 PM5/12/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旅美民運人楊建利 樂見中國公民發展

    Posted: 12 May 2013 07:27 PM PDT

    身在美國的民運人士楊建利昨接受本報訪問,他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至今已有一段時日,但根據中國目前的政治現狀,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但他表示樂見中國公民運動蓬勃發展。

    習上台仍看不到希望

    楊建利總結,習上台後講了「三論」,包括夢論、路論和鞋論。夢論指「中國夢」,「不同的人對夢有不同的解釋,結果全國人民都在解夢,要是解錯了就會受到打壓」;路論即是習提過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說明共產黨無論應付任何挑戰都要有自信,也就等於說他不想變」;鞋論是指習在俄羅斯提出的「只有腳才知道鞋合不合適」一說,若他在國內講就意味人民可以選擇合適的制度,但「他在國外講就是想說給國際社會聽,叫她們不要管中國的事」。

    雖然對中國領導人不抱希望,但楊建利樂見中國公民運動蓬勃發展。他認為現時國內外的公民運動已經連成一體,今年底計劃阻止中國再成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我們就要聯合在一起,在國際社會給中國製造壓力,改善中國人權狀,包括收集中國人權侵害的案例,同時把人權受害者集中到紐約,我們現在已經在別的國家的國會和外交部做游說工作,讓他們知道應該要阻止中國進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3次來港被拒

    一直被中國列入禁止入境黑名單的楊建利,過去至少3次來港被拒,但同樣是八九民運人士的周鋒鎖上月成功來港,楊認為這說明共產黨的任意性,「有時候抓那個,有時候抓這個,這種任意性就導致每個人都害怕」。

    明報記者

    香港   明報

    教訓菲國保護漁民

    Posted: 12 May 2013 07:00 PM PDT

    菲律賓公務船日前槍擊台灣漁船廣大興28號,一名船員中彈死亡後,該公務船仍繼續追趕、掃射。台灣先是「嚴重關切」,之後向菲律賓政府提出「嚴正要求」,包括道歉、賠償、嚴懲兇手等。可是,菲國政府僅向死者家屬表示「同情」,拒絕道歉,並嘗試為該國公務人員開槍射殺台灣漁民的野蠻行徑開脫責任。

    菲律賓的處理手法,與三年前的馬尼拉人質事件如出一轍,當時分明是菲律賓政府無能,營救不力,行動失誤,導致港人傷亡,事後卻拒絕道歉和賠償,至今還欠死者家屬一個交代。菲總統阿基諾三世嘴角含笑視察事發現場、拒絕道歉以及一番涼薄荒謬的解釋,令人憤慨。

    菲律賓近年欺侮華人的舉動顯然並非偶然,這些欺善怕惡、恃勢凌人的行徑,就是恃着美國撐腰,加上馬英九刻意迴避和中國大陸聯手保衞南沙和釣魚島主權,自己人不團結,讓人家有機可乘。

    剛落幕的東盟峰會發表了主席聲明,強調在南海問題上要切實實現「不使用威嚇與武力的和平方式解決」,並希望中國履行保護南海和平與穩定的「行為宣言」。諷刺的是,現在卻由菲律賓在南海打響第一槍,率先破壞宣言。兩岸若不把握這次機會狠狠教訓菲律賓,未來菲國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在南海撒野,令更多中國漁民被欺凌。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

    太陽報


    佛門充滿銅臭味 神州哪有清淨地

    Posted: 12 May 2013 06:50 PM PDT

    當今中國唯利是圖,佛門也不再是清淨地。陝西法門寺藉口供養菩薩向善信索取天價供養費,再以回佣方式中飽私囊。貪官奸商胡作非為,連佛門也要染指,連菩薩也被褻瀆,叫人情何以堪!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末年,因供奉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聞名,雖歷經滄桑,然香火鼎盛歷經千年而不衰。近年來,當地政府以建設「世界佛都」為由大興土木,還一度將寺廟名山綑綁上市,以圖賺取更多利潤,令莊嚴的佛門聖地沾滿銅臭味。雖然在輿論猛烈抨擊之下,上市計劃被迫擱置,但有關方面斂財方法無所不用其極。當地傳媒發現,寺廟景區不僅票價昂貴,景區更密集設立「功德箱」,表面上聲稱善款用於建校助學、文化交流等慈善目的,實際上掛羊頭賣狗肉,全數當作集團收入,更將「目標任務」定在八百萬元,足足是前年經營利潤的兩倍。

    更令人咋舌的是,景區內每尊佛像都有明碼實價,「供養費」由一千萬元起跳,最高為一億元。為了令更多善信「慷慨解囊」,有關方面特意聘請大量勸募員,以百分之零點五到百分之七為回佣,貼身勸捐,捐款所得當然又是流入集團口袋。還有善信揭露,參加景區內唯一不用收費的抄經活動也被逼捐,甚至有假和尚以「睇相」為名要求捐款,不放下鈔票不能脫身。堂堂佛門聖地,利欲熏心,菩薩、佛像竟然淪為賺錢的道具,良知泯滅,醜態百出,難道不怕神靈震怒嗎?難道不怕因果報應嗎?

    巧立名目 中飽私囊

    事實上,像法門寺一類「假宗教搭台,真經濟唱戲」的亂象近年比比皆是,從少林寺、財神廟、普陀山、峨嵋山爭相上市可見,這些千年清修之所,早就淪為貪官奸商的搖錢樹。地方政府巧立名目,與開發商互相勾結,狼狽為奸,將有歷史價值的寺廟名山「據為己有」,變成生財工具。

    可憐善信捐出「供養費」、「香油錢」,以為做了功德、積了善緣,詎不知善心遭濫用,善款淪為貪官奸商的盤中飧。不僅民間的佛門寺廟被污染,官方的慈善事業亦如此,像紅十字會本來在國際上有聲譽有地位,一進入中國即荒腔走板,變成被貪官污吏上下其手的「黑十字會」,傷透了無數國人的心。慈善,慈善,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神州大地道德淪喪,腐敗之風由官場刮向民間,由俗世刮向靈間,幾乎人人急功近利,人人都鑽進了錢眼裏,他們眼中沒有神,心中也沒有神,如果說有崇拜,那就是崇拜錢,如果說還有宗教,那就是拜錢教。一個對神靈、對大自然沒有敬畏的民族,當然甚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都幹得出來。

    太陽報


    馬英九想選黨主席

    Posted: 12 May 2013 06:13 PM PDT

    七月份國民黨將改選黨主席,馬英九有志於競選連任,且志在必得,因之地方黨務系統,包括黨提名的民意代表,黨代表們,已開始悄悄提前替馬英九的連任展開連署,立委的辦公室也出現連署動員。不過據參與運作的黨務人士表示,連署狀況並不太踴躍,成了馬英九連任之途的重大警訊。

    其實連署的門檻很低,只要有效票的三分之一,約莫一萬多人即可。黨務系統認為還不需要急於運作,黨內人士推算參選人大約六月正式連署登記,七月展開競選活動,現私下運作乃鴨子划水,無可厚非。

    黨內中青代提出了建言,希望馬英九專心國政。同時中常委謝坤宏也將投入這場黨魁之爭,他感慨地說這是個不對襯的競爭,因為對方是一個軍隊來打仗,有黨機器助陣規劃運作,但他孤軍奮戰甚感吃力。

    其實黨內目前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出現,馬英九還是依舊照樣操課,提前展開熱身,就是希望衝高選舉的氣勢。

    馬英九競選連任黨主席,依舊堅持以黨輔政,民調低迷的馬英九,希望藉由黨主席選舉測試水溫,以確定根正苗藍共主的地位,馬英九若不連任黨主席,則在其氣勢較弱的情況下,權勢為黨主席所奪,因黨主席享有明年七合一種種選舉的提名權,屆時馬英九無提名權,大權旁落,恐提早跛腳。

    然而馬英九還有三年的總統任期,現有謂「令不出總統府」,愈有失勢的危機感,在黨政大權上就愈不敢放手。因之,馬英九不但要選黨主席,還要把票數衝高,以創造光環,亦展示他可掌握黨意,穩定黨內一把手的位置。

    現中央與地方黨務系統的積極布局,應可達致理想的目標,以完成馬英九集黨政大權於一身之部署。

    江素惠

    東方日報


    菲國打響第一槍 兩岸豈可善罷休

    Posted: 12 May 2013 06:02 PM PDT

    台灣漁民洪石成在台菲「重疊」海域捕魚作業,慘死菲律賓海岸警衞隊亂槍掃射之下,激起全球華人滔天憤慨。台灣總統馬英九事發兩日後終於姍姍來遲發出「最後通牒」,表明菲政府七十二小時內不道歉、不賠償、不徹查緝兇、不啟動台菲漁業談判,便即時採取制裁措施,台菲關係陷入空前緊張的局面。

    是可忍,孰不可忍。菲律賓當局在有爭議水域用重型武器射擊手無寸鐵的台灣漁民,已過度使用武力,而在漁民被槍擊致死後仍瘋狂追趕射擊漁船,令船身留下五十多個彈孔,更有趕盡殺絕的意圖。今次事件促使台灣藍綠陣營暫時放下成見,槍口一致對外,台北市亦宣布停止與馬尼拉市所有文化交流,包括拒絕菲方參加端午節龍舟賽;民間黑客亦拉開戰幔,互相「黑入」對方官網報復。在這種情況下,一直表現軟弱的馬英九政府,也不得不強硬起來。

    今次事件,誰是誰非十分清晰,菲方為了推卸責任,連漁民先作挑釁如此反智的話也說出口,簡直當人白癡。事實上,菲律賓本來就是流氓國家,當年八名港人命喪菲律賓槍手之下,阿基諾三世不道歉不賠償,還一臉幸災樂禍。舊恨未了,又添新仇,這一筆血債當然要算,但人們想知道的是,一個魚腩小國,竟然一再在中國人頭上撒野,難道是吃了豹子膽?

    以德報怨 自取其辱

    說到底,菲律賓囂張至此,除了自恃有美國在背後撐腰,兩地政府也要負相當責任。菲律賓霸佔中國南海多個島嶼,兩岸政府一直忍氣吞聲,而在香港人質死亡事件後,中國政府不是為香港人出頭,反而大談「中菲友誼」,要求國人以「大局為重」,並高規格接待阿基諾三世訪華,贈予七十億美元合同。一個侵我國土、殺我同胞的流氓國家,北京竟然以德報怨,只能自取其辱,菲律賓目空一切,根本就是中國慣出來的!

    今次菲律賓開槍殺人,台灣當局雖然發出最後通牒,但最大的懲罰僅僅是撤回雙方使節而已,並沒有觸及領土爭議的本質問題。台灣方面還希望與菲律賓進行漁業談判,即使談成了,也不過如台日漁業談判一樣,徒增喪權辱國的笑柄。南海有爭議水域本來就是中國的,台灣漁民前往捕魚作業天經地義,還需要菲律賓方面同意嗎?菲律賓敢對台灣漁船開槍,不就是欺負台灣膽小怕事嗎?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過,領土問題不容談判,只有戰爭。如今,菲律賓方面已開了第一槍,不容兩岸政府委曲求全,唾面自乾。北京方面聲言今次事件不能「不了了之」,全世界正拭目以待。

    東方日報


    曾慶紅交給習近平的“大筆杆子”卸任了

    Posted: 12 May 2013 06:35 AM PDT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相江宇



    施芝鴻曾任上海市委政研室處長,上海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浦東新區黨校常務副校長,前中共中央辦公廳曾慶紅秘書﹑中央辦公廳調研室政治組長﹑副主任,2007年1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但在2013年“兩會”前夕,他卻令人意外地卸任,擔任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有評論稱,施芝鴻共有兩個身份:一是曾慶紅的“大筆杆子”,二是“皇甫平”三成員之一。在曾慶紅於十七大急流勇退後,施芝鴻又開始輔佐中共第五代“王儲”習近平。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當智囊都要學會守口如瓶,而施芝鴻最近頻繁發言,說明他已經不再是習近平的“大筆杆子”了。

    跟著曾慶紅水漲船高
       
    施芝鴻的年齡始終是個謎。至今在中共任何關於他的簡介中,都隻字不提他出生何年何月。這只有一個解釋:他年齡較大——因爲如果年輕的話,當局肯定要大加渲染了。

    施芝鴻曾被稱為“曾慶紅的‘大筆杆子’”,長期在中共中央辦公廳任職,擔任曾慶紅辦公室主任、中央辦公廳調研室政治組組長、副主任等職。

    1991年春開始,還在上海市委政研室擔任處長的施芝鴻與周瑞金、凌河等人用“皇甫平”的筆名發表了系列評論,為改革開放搖旗吶喊,引發了思想領域的一場大爭論。值得一提的是,鄧小平的內部談話,惟有施芝鴻有記錄稿。這組評論見報後,有“施芝鴻因有違黨內組織紀律而被市委調出政策研究室”一說。

    1993年,曾慶紅擔任中央辦公廳主任,遂將他上海老部下施芝鴻延攬麾下。施芝鴻後來回憶:“那一年,我借調到北京工作,住在滿山紅葉的西山風景區。這裡,從早到晚的惟一功課便是看書寫作。”

    在京期間,施芝鴻繼續和已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的周瑞金合作,在《人民日報》合寫《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堅戰》的評論文章,反響頗大。該文獲得第五屆“中國新聞獎”言論類一等獎。

    1995年,施芝鴻返回上海,擔任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浦東新區黨校常務副校長。1998年,由《中國時報》主辦的“台、滬、港經貿關係研討會”在台北召開,施芝鴻以浦東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身分赴會。

    不久後,他終於正式上調中央,擔任曾慶紅政治秘書,官職為中央辦公廳調研室政治組組長。2001年中共十六大召開,施是十六大報告起草小組成員。隨著曾慶紅政治地位提高,施芝鴻也水漲船高升任中辦調研室副主任,隨侍左右。據悉,胡錦濤智囊夏勇出任國家保密局長之前也是擔任此職。

    長年從事文字工作,施芝鴻健身之道是散步。他說,這一習慣源於1993年借調北京住在西山,當時擔心消化不良,每天散步,白天陶醉於“西山楓葉紅似火”,晚間盡情領略“明月松間照”的意境,自感身心大有益處。堅持幾年,效果是:精力充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偶爾外出旅遊,爬山氣不喘,遠足腳不累。


    施芝鴻
       

    曾慶紅退休後,施芝鴻輔佐習近平

    2007年1月,施芝鴻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他的頂頭上司則是2002年就出任主任的王滬寧,王滬寧曾直接參與、起草了“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大論述,是江澤民和胡錦濤時代的“中南海第一智囊”。

    官方資料顯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智囊機構。是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專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論、政策及草擬文件。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兼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是胡錦濤的出行保留隨員。

    主要職責:是負責起草全國黨代會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報告;根據中央領導同志指示,單獨或組織、協同有關方面起草、修改中央的有關重要文件;起草中央領導同志部分重要講話。還有,參與黨中央大型會議的文件起草。還要對全國經濟形式跟蹤,收集、分析、整理和報送黨建和思想理論的重要綜合信息、動態,為中央決策提供建議和諮詢。

    十七大後,曾慶紅如願以償退休了,讓自己的“大筆杆子”施芝鴻開始輔佐中共新“王儲”習近平。於是,我們從官方媒體中經常看到陪伴在習“王儲”身邊的施芝鴻:

    2008年6月17日至25日,當上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首次出訪,對朝鮮、蒙古、沙特和也門四國進行正式訪問。

    當時有官方媒體評論稱:這次中方代表團內的其他成員,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中聯部副部長劉洪才、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等,都是作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成員首次訪朝。

    由此可見,剛剛送走曾慶紅的施芝鴻,又一步跨入“新一屆中央領導領導集體”的行列,成為習近平的智囊。

    自從輔佐習近平後,可以說施芝鴻寸步不離中共新“王儲”,尤其是習的每次出國訪問,施都如影隨形。(《明鏡月刊》39期)

    林彪在天安門上講:你們要徹底砸爛總政閻王殿

    Posted: 12 May 2013 05:45 AM PDT

    軍委辦事組——大動亂中的解放軍統帥部(1)



    《新史記》丁凱文


    軍 委辦事組在“文革”期間存在了四年,是繼軍委常委辦公會議之後負責軍隊工作的“統帥部”。1967年的“二月逆流”後,軍內老帥們挨整而靠邊站,被剝奪了 權力,軍隊曾一度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而此時軍委辦事組應運而生,他們在國家與軍隊的發展和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國內 黨史學界有關“文革”期間的軍委辦事組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一是囿於相關資料的匱乏,二是軍委辦事組的主要成員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和邱會作等被官方定爲 “林彪反革命集團”主犯,被官方指爲林彪篡黨奪權的工具,鮮少客觀、公正的評價。這兩年來隨著有關史料的問世,這段歷史也應該予以深入的探討和研 究。   

    “砸爛閻王殿”與總政軍管

    1967年7月25日,在歡迎王力、謝 富治的大會上,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說了一句話:“砸爛總政閻王殿”。此事被官方和後來的大陸黨史學界解釋爲,林彪爲了實現其篡黨奪權的野心,要掃除總政這 個障礙。“文革”中曾任總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在其回憶錄中說:“7月25日,林彪等在天安門城樓上提出:‘你們要戰鬥,要突擊,徹底砸爛總政閻王殿’。 從此總政主任蕭華,副主任劉志堅、梁必業、徐立清、袁子欽、傅鐘同志被扣上‘閻王’的帽子,正副部長被誣爲‘判官’,正副處長被誣爲‘牛頭馬面’,一些幹 事也成了‘小鬼’。使全軍政治工作的最高領導機關總政治部從此癱瘓。他們甚至在1968年10月,派出軍管小組,對總政治部實施‘軍事管制’,演出了一場 荒誕的鬧劇”。(注1)

    總政當時爲何會癱瘓?林彪說的“砸爛總政閻王殿”的真實含義是什麽?解放軍的總政治部又是何人决定予以“軍管”的呢?

    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20910/d4bed9c9793211b77ef85c.jpg
    林彪在“文革”中被毛澤東定為接班人。

    林 彪當時爲何會說出這番話?據邱會作的回憶,“1967年7月25日,中央文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百萬人群衆大會歡迎謝富治、王力從武漢歸來。大會開始前,天 安門城樓內接連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下面某單位送來了幾大筐水果,請中央文革轉送到武漢去慰問造反派。因爲天氣炎熱,水果有的爛了。會場總指揮溫玉成 (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北京市革委會第一副主任)對這幾筐帶有‘政治意義’的水果不敢輕易處理,就向林彪請示。林彪說:‘水果有爛的就不要送了,交給衛戍 區,好的讓戰士吃了,爛的扔了。’另一件是,軍委招待處的一名女服務員闖到天安門城樓下要上去告蕭華的‘御狀’,被攔了下來。江青出面爲蕭華說了話,讓人 安撫一下那個人。而林彪很生氣地說了一句:‘總政也是一筐爛梨,要清理。好的留下,爛的倒了。砸爛總政閻王殿,到時候了。’”(注2) 

    自 “文革”爆發之後,總政之下成立了全軍文化革命小組,負責指導全軍文化革命事宜,日後隨著全軍文化革命小組組長劉志堅的倒台,中央軍委改組了全軍文革小 組。“五一三事件”後全軍文革小組逐漸消亡,軍內這個專職“文革”運動的組織存在了僅僅一年多一點。然而,就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這個組織確實與中央 文革小組相呼應,在軍內呼風喚雨,由他們出面,配合江青整了不少軍隊的幹部,搞得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人人自危,不少軍隊高級將領被整死、整 殘。這裡雖然主要是中央文革起的頭造的孽,但沒有全軍文革小組的積極配合也是很難辦得到的。因此,軍隊的幹部們對總政視若畏途,不願與他們打交道,生怕搞 得不好也被打成軍內“劉鄧資産階級司令部的代理人”。

    自羅榮桓去世後,蕭華於1964年9月繼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 任。事實上,羅榮桓晚年病重,總政的工作就是蕭華在主導。蕭華主持總政工作期間一直較“左”。邱會作說:“蕭華主管總政治部時期,過於注重突出政治和宣傳 說教,脫離了實際,這固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但確實工作不够紮實,沒有脚踏實地地解决部隊政治思想領域裡遇到的實際問題,致使人們認爲他那時的工作太多形 式,顯得華而不實。”(注3)原總政主任譚政1960年10月下台後被打成“反黨集團”,作爲總政第一副主任的蕭華在當時起了重要的作用。1965年底軍 內批判羅瑞卿時,蕭華也是積極分子之一。蕭華不僅在批判羅瑞卿問題上積極,甚至還擴大批判範圍,要把邱會作當成“資産階級軍事路綫”的代表人物與羅瑞卿一 起批判,目的就是要表明與羅瑞卿劃清界限。蕭華的這一舉措被林彪和葉劍英及時制止了。(注4)1966年“文革”爆發初期,蕭華以“左”的面貌出現,總政 和全軍文革小組配合中央文革整了一批軍隊幹部,搞得軍內怨聲載道。雖然蕭華也是緊跟毛澤東的戰略部署,但是整人過多過狠,則更多的是蕭華本人的原因了。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images/2008-03/26/xin_310305261556125138819.jpg
    蕭華上將

    林彪並非是第一個指責總政是“閻王殿”的人,早在1963年邱會作就曾聽到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王建安說過。據邱會作回憶:“1963年夏天,總政把王建安找到北京來談話批評他,要整他。那天我去三座門開軍委辦公會,一到那,恰好碰到王建安氣鼓鼓地從總政在一樓開會的會場向外面走,他邊走邊駡:‘他媽的!你們不就是會整人嗎?像閻王一樣地吃人!總政是地地道道的閻王殿!’王建安撞見了我,看了我一眼,接著說:‘總政是閻王殿,我不怕他們。只要我不被整死,就反抗 他們!’”(注5)總政負責管理全軍的幹部,權力甚大,一般人根本不敢得罪,即使像邱會作這樣的老資格的軍委辦公會議成員,也不敢冒犯總政,而王建安竟然 公開指責總政是閻王殿。由此可以看出,總政在許多軍隊高級將領的眼裡形象確實不佳。

    1967年8月一次中央碰頭會 上,周恩來主持會議討論總政和總政主任蕭華的問題。軍隊參加會議的人有王輝球、李作鵬、王宏坤、張秀川、邱會作等人。邱會作回憶說:“會上大家談了總政三 方面的問題:1、文化大革命前整了一批高級幹部,總部軍兵種各軍區都有,他們整人整到哪里,那的領導班子就不團結。羅榮桓元帥在世時,保護了一些人,他病 了死後就沒人主持公道了。2、文化大革命中整人,大家列舉了許多實例,說到殘酷武鬥我時全軍文革有人竟在現場觀看,激起會上不少人的民憤。3、軍隊並不是 劉鄧資産階級司令部,但全軍文革仿效地方打倒劉少奇的方法,搞神秘化活動,扶植一派人揪人武鬥,軍隊領導幹部個個感到恐懼。這樣的總政已脫離了全軍,脫離 了高級幹部。”(注6)由此可見,總政和全軍文革小組的領導人彼時在軍內已積怨甚深。(《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中國密報》(第9期): 幕僚失算 習總受損

    Posted: 11 May 2013 10:33 PM PDT


    內容提要:

    新帝微服私訪  掺假成遊戲
    幕僚失算  習總受損
    軍令一紙空文   整軍控制兵權   太平洋領空優勢  15年超美
    感恩老軍頭趙南起知遇
    張德江力助巨商大膽撈錢
    妹妹是股東  宋祖英代言高歌
    有關係是大資本  眾省書記爭相見
    揭露溫家寶家族財富有黑手?
    中共空追材料提供者
    雅安地震:紅十字會盯上你的現金
    菁英野心肆無忌憚  權貴玩死亡遊戲
    中國局勢變得極具毀滅性

    《中國密報》(印刷版)  長期訂閱: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11日)

    Posted: 11 May 2013 09:13 PM PDT


    2013年5月11日《明镜郵報》

    Posted: 11 May 2013 09:12 PM PDT

      2013年5月11日《歷史日報》

      Posted: 11 May 2013 09:08 PM PDT

      好心人不懂十八大誤判習近平

      Posted: 11 May 2013 08:31 PM PDT


       姚監復

         2013年習近平深圳之行關於“蘇聯無男兒”的講話,使人們為吃驚。雖然對網上所傳的真實性有所懷疑,但,透過官方公布的文件和正式新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清真相。201315日,國官方媒體公布了習近平的講話,大意是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政策否定改革開放前的就,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政策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成就。實際上,他重複了2009年建國60週年官方宣傳的主旋律:前30年成就偉大,後30年成就也偉大,60年是一個偉大的整體;也重複了2011年,建黨90週年官方黨史(第二卷)宣傳的主旋律:建國後社會主義改造是正確的,右派鬥爭是正確的、必要的,文化大革命中經濟、科技仍是發展的,也是偉大的成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大事記》還認為“六四”是反革命暴亂。這些歷史評價,符合2011年習近平寫歷史的指示:“不能醜化黨史”。

        因此,習近平在14日發肯定改革開放前成就的講話,不是新聞,而是故事重談、老調重彈,這並不是陰謀,而是陽謀,不足為、不必奇怪。網絡上,國內外一些輿論對習近平的講話議論紛紛,有的評論顯示出對習近平大為失望,對中國政改前途從樂觀期望改變為悲觀絕望,其原因是對習近平抱有不現實的、過於樂觀的幻想,把主觀希望誤認為是現實可能。
       
      新領導人甚至連黨政分開都根本不提。

      對習仲勛的某些關於民主、自由的講話與做法,有人以為是必然傳至後代的遺傳基因,他們不瞭解政治鬥爭實質上是權力鬥爭、利益鬥爭;對新領導人在具體枝節問題的變化:講話由政治輔導員口氣改為知青與農民談心的平等口吻,把乘車封路、車型大小、接待規格等眼前政績的小事作了變更,指示命令的空話、大話、正確的廢話改為調談民生、人民關心的生活期望等等,好心人為新的改革、新氣象,甚至以為十八大將為“六四”平反,而沒看到新領導人根本沒談政治體制改革,更不敢及一黨專政的政改核心問題,甚至連黨政分開都根本不提。

        好心人的這種誤判,等於觀眾看魔術,只看前面的舞姿,這種障眼法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魔術師把袍子裏的魚缸就偷偷地拿了出來。講關心民生,看轉變作風,使老百姓以為真要改革了,2013年重新肯定改革開放前的成就,不提大躍進、文革的老調重新響起時,人們吃驚了、傻了、失望了、悲觀了。其實,習近平他們不是耍陰謀,而是陽謀,試認真分析一下十八大文件,現在做的、講的、就是十八大公開的文件語言,只是人們沒有認真讀懂與認透而已。

      習近平絕不是中國的戈爾巴喬夫

        2012年在紐約和布達佩斯討論中國民主化的會上,講過習近平絕不是中國的戈爾巴喬夫。面臨複雜、緊迫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他一定會做實事,進行一些改革,但是這種改革,在十八大絕不會立即為“六四”平反。中紀委專題通報了我參加這兩個討論民主化會議的情況,特別點到了我講的這個觀點,事實證明,我的估計並沒有錯,不知道為什麼會受到責難和通報的特殊待遇,所以,有必要對這種看法做解釋。


       

        習近平絕對不會是他:戈爾巴喬夫。


        十八大文件發出肯定60年成就偉大的信息,是加強一黨專政的陽謀。
        仔細閱讀核對十八大文件後,人們就會發現,習近平14日的講話不是新聞,因為主要觀點、核心內容早已公開披露,確實是陽謀,並非陰謀,略舉幾例如後,十八大肯定90年中共和60年建國的成就。十八大報告認定“90年來,我們黨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以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率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定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改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習近平只是不斷用自己的語言,重複了十八大的這個結論而已。

        至於“嚴重曲折”的人民公社化,是造成3750萬至4500萬農民非正常死亡的古今中外罕見大慘劇,“文革”則牽連上億人受難受苦的大浩劫,至於是不是偉大勝利、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歷史將會作出公正判決。至於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如認定是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是正確的方針,那麼改革開放後的私營企業、三資企業的發展就是錯誤的方針,總不致於將會出現第二次公私合營和沒收、消滅私有財產吧?不能黑白不分、是非顛倒吧?(《中國密報》第8期)

      “我希望中國告別維穩國策”

      Posted: 11 May 2013 08:18 PM PDT


      《內幕》特約記者林傑

        只要維穩政策存在,不論周永康在不在台上,不論你到底有影響,誰都難保性命。這個政權如裝進籠子,它就一台嗜血絞肉機,沒有什麼壞事不敢做!

        北京華一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著名律師浦志強於201326日,在新浪、騰訊和搜狐微博網站上,發布博文實名舉報周永康稱:“本人實名舉報:公安部前前部長、政法委前書記、現其他老同志周永康,禍國殃民!我認為,若想從維穩的陰影下走出,就必須清算他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式,太多的人間慘劇悲歡離合,跟該周直接間接有關了。此人秉政十年,竟然荼毒天下,實民賊也!”

        浦志強的這篇博文立即受到網友的廣泛閱讀和轉載,隨後浦志強的新浪微博帳號被刪除,目前在新浪微博上已無法找到浦志強這個名字,但騰訊微博和搜狐微博,浦志強的帳號仍然存在。網友變態辣椒在微博上諷刺道:“浦志強律師被再次刪號,習近平‘要容得下尖銳批評’話音未落,新浪你們這是打習大大的臉嗎?”
       

          浦志強

         浦志強在接受《內幕》採訪時示,他並不指望此事能有個圓滿的結果,更重要的是一種表達,一種希望戳破維穩體制、社會發生變革的訴求。他說:“我不在乎得到誰的重視,也不追求具體結果,我完了自己的表達,這裡邊句句都是我想說的話,不吐不快,說了就痛快了,而今如釋重負,這就夠了。”

        浦志強還向《內幕》說明:“我的所謂舉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舉報,它只是我的一篇微博,是我觀點的表達,也是我一貫堅持的立場。我希望國告別維穩國策。”

        他認為,1989年以來,中共奉行穩定壓到一切,到今天穩定終於壓倒了一切,壓倒了穩定本身,維穩成為危害穩定的元兇,司法不公、行政跋扈、官場腐敗、道德淪喪,公眾普遍對現實不滿。但在維穩制度下,一切都不能通過正當途徑依法解決。上訪和群體性事件頻發,又強化了當局對維穩的依賴,黑監獄、安元鼎、駐京辦,不一而足。所以,中國必須改變。

        在被問到為何覺得需要現在站出來舉報周永康、清算周永康之時,浦志強對《內幕》舉例,維穩政策是一條與憲政、法治和人權轅北轍的弊政,它使中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踐踏正義,完全不講是非。維穩的基礎是穩定壓倒一切,這直接源自鄧小平的理念,經江澤民時代的掩耳盜鈴,到胡溫十年,幾乎窮途末路。社會矛盾積重難返,衝突此起彼伏,右、饑荒、文革的罪惡,“六四”和法輪功問題上的倒行逆施,沒一項得到瞭解決。


        他還表示:“對周永康本人,我無從瞭解具體情況,也不掌握線索。但他作為曾經的公安部長,進入常委會升中央政法委書記,他是維穩的政策制訂者和實施者,他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式,作為管理段考績標準,通過一票否決制,早已將各地各級黨和政府成功綁架到維穩戰車上,他本人幾乎成了最有權勢的人。我認為,他應當對禍國殃民的維穩政策承擔主要領導責任,他是這個政策的代言人。概言之,我的舉報他,主要針對維穩國策,拿他當標誌性人物。”

        然而,周永康已經下台,是不是已經成為死老虎了呢?浦志強對《內幕》分析,江澤民十年前就下台了,誰能否認他依然在發揮重要影響這一事實呢?中國是老人政治,周永康雖然離開了中央委員會,但他還是“其他老同志”嘛,不清算他的路線,他還會發揮影響。探討民主人權和政策優劣,本來是社會開放的標誌,是應當開放公眾討論的事務。

        他進一步解釋:“我號稱‘實名舉報’,但不針對他這副皮囊這個‘肉身’,我認為他是代表人物,他應當對維穩弊政負責,我當然要向他說話了。”

        當《內幕》詢問浦志強是否擔心此舉會招來周永康私下打擊報復時,他回答:“周永康不會直接跟我打交道,他的影響力能有多大,我相信要看未來的國策,究竟是否還延續維穩的路。我希望你理解,我的‘舉報’說到底,只是觀點的表達,表達觀點屬言論自由的範疇,我的行為是完全合法的。”(《內幕》第15)

      官僚特權氾濫 神州醜態百出

      Posted: 11 May 2013 08:17 PM PDT

      特權橫行、以權謀私,已成中國體制腐敗的最大特色。近日,女武警「飛機撒野」,官二代「火箭提拔」,人死後「按官論葬」,無不折射出官場濫用特權、醜態百出的實況。


      在貴陽機場,一名女武警為幫機上長官買煙,在班機準備啟航之際,竟要求飛機延後起飛,當即遭到香港空姐的嚴詞拒絕。民用航空無論登機起降都有嚴格的管理規定,這名警花不但越權直達機艙門口,還頤指氣使地要航班延飛,完全無視乘客權益。如此荒唐耍特權,與市井無賴又有何異?

      制度規定 猶如廢紙
      飛機撒野醜聞屢見不鮮。一次南京飛往北京的航班,三名男子要為高官送行而大鬧,結果延誤一個鐘;昆明某學院正廳級一把手到南寧與會,只因未能盡快喝上一杯水,竟在機上對空姐惡語相向,並將開水潑至其身上;廣州越秀區武裝部政委同樣因不滿機艙行李擺放,恃權動粗,打罵空姐;某市領導出國考察甚至大鬧國際航班。官員醜態百出,有恃無恐,充分暴露達官顯貴把持特權,橫行霸道的可憎面目。

      官場裙帶成風,權貴子女憑藉特權火箭提拔,娃娃局長、娃娃縣長層出不窮。剛被免職的二十七歲湖南湘潭縣副縣長徐韜,入職十個月就被提拔為副科級,一年半又從正科級搖身一變副處級。同獲快速提拔的三十一歲湖南耒陽副市長王卿,八年前就當上耒陽市招商局副局長,幾年後又越級升任副市長。青年才俊獲破格提拔本不足為奇,問題是這兩位公子公主並非靠自己的真才實學,也不是靠民眾的擁護,而是靠當區人大主任和市長的老爹特權及保駕護航才飛黃騰達的。

      廣東日前亦揭發一宗子承父業的醜聞。一九八四年出生的江中詠,二○一一年就出任揭東縣副縣長,同年其父江俊驅由揭東縣原副縣長改任縣政協副主席。父子相繼成了副縣長,還在同一個月內完成了權力交接,如此違背常理的巧合,實在讓人嘖嘖稱奇。更令人質疑的是,按國家有關公務員任職和迴避條例,江氏父子的任職明顯有違相關法規之嫌,但在特權面前,政府的規定卻如同一張廢紙。

      生亦不平 死亦不公
      從地方到中央,類似世襲特權現象比比皆是,如鄧小平孫子鄧卓棣隨心所欲空降廣西平果縣任副縣長,葉劍英曾孫葉仲豪年紀輕輕貴為共青團廣東雲浮市委書記。中國官場升遷規定雖然多多且有嚴格限制,但這只是針對平民子弟所設;對權貴後代而言,只憑血緣及特權便可一飛沖天。龍生龍鳳生鳳,已成中國世襲特權的最佳註腳。

      當下,內地特權無處不在,司法特權、教育特權、醫療特權、生育特權,甚至離休特權,無不踐踏着人的尊嚴和社會公平。更令人不忿的是,官員在生時享盡各種特權和榮華富貴,死了還要延續特權,享受陰間福利。

      近日,廣州投資興建福山公墓,當局疑讓官員獨佔、百姓莫入的霸行,飽受社會非議。輿論質疑,無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生而平等死亦平等,這才是正常的人權和人性,沒想到「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竟以這一種荒謬形式再現。

      生亦不平,死亦不公,這是百姓的悲哀,也是當下社會的真實寫照。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決不允許以權謀私、搞特權。然而,何年何月才能把特權關進籠子,還給華夏百姓真正的平等呢?

      王奇  東方日報

      美元对日元突破100大关 可能引发灾难

      Posted: 11 May 2013 08:16 PM PDT


      “安倍经济学”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9日纽约市场,美元对日元一举拿下久攻不下的100大关。日元再度大跌并破位,给日本股市带来了新的动力。10日,日本股市高开高走,最终收在五年新高。华尔街资深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10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眼下继续做空日元成为国际潮流,一旦日元再跌个20%,一场灾难可能难以避免
        “安倍经济学”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9日纽约市场,趁着美国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美元对日元一举拿下久攻不下的100大关,单日涨幅高达1.6%。华尔街资深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10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眼下继续做空日元成为国际潮流,一旦日元再跌个20%,一场灾难可能难以避免。
        也有分析人士预计,随着更多日本资金在日元“破位”后被迫到海外寻求更高收益,日元后市可能进一步承压。
        受到日元大幅贬值的因素刺激,日本股市10日高开高走,暴涨近3%,并创下五年多来最高收盘价。
        美元对日元成功突破100
        自去年11月日本股票和外汇市场开始进入“安倍行情”以来,美元对日元就一路走强,连续突破80、90的整数关。不过,在冲击100这一更为关键的心理关口时,市场却等待了一个多月。
        技术分析师指出,就美元对日元而言,100是一个关键的看跌点,因为这代表该汇率在2011年11月触及的75.35低点与2007年创下的十年最高位124.14这一区间的50%的斐波纳契回撤位。
        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反复试探后,9日纽约市场,美元对日元终于一举突破100。当天,美国公布的每周失业救济申请数据意外好于预期,刺激美元走高,也成就了日元的一大里程碑。
        9日纽约尾盘,美元对日元报100.58,单日大涨1.6%,为一个月来最大涨幅。盘中,美元对日元一度升至100.79日元,为2009年4月以来最高。
        10日亚洲盘中,美元对日元进一步走强,一度上涨超过0.6%,触及101.26,为200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今年年初以来,日元对美元已累计下跌了16%,去年秋季以来更是下跌20%以上。

      助推日本股市创五年新高
        日元再度大跌并破位,给日本股市带来了新的动力。10日,日本股市高开高走,最终收在五年新高。
        当天,日经指数开盘即大涨近2%,此后涨幅一路扩大,至收盘,日经指数大涨2.9%,报14608点,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收盘点位。
        日元大幅走软,对于日本广大出口企业而言带来了巨大优势。丰田汽车本周公布,上一财年其净利润增长两倍,预计本财年利润将增长42%。许多分析师认为,丰田的业绩体现了日元走软的益处。
        弱势日元对日本制造企业业绩的推动尤为明显。根据野村证券测算,如果按1美元对100日元计算,日本企业(金融业除外)2013财年的经常利润同比将增长5成。该公司首席策略师田村浩道指出:考虑到日元贬值的发展趋势,企业业绩仍有增长的空间。
        在安倍晋三大力推动量化宽松政策的大背景下,自去年11月以来,外国投资者已经累计买入了8万亿日元的日本股票。日本股市自那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60%。
        一些机构认为,日本股市目前的价位依然不算高。SMBC日兴证券的首席股票策略师阪上亮太就表示,日本股市“感觉还便宜”,并指出“仅是日元升值风险已经消除这一点,日本股票就有很大的重新评估的余地”。该机构预计,如果有进一步的利好消息,日经指数到年底有可能上涨到16000点。



      日元后市或进一步走低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跌破100关口之后,日元后市可能进一步走弱。
        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迹象是,最近日本投资人终于开始掉转方向,开始买入海外债券。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在截至5月4日的两周内,日本投资者净买入5143亿日元(约合51亿美元)海外债券,之前六周则净卖出3.4万亿日元海外债券。
        这是日本投资者自3月初以来首次净买入海外债券,而且是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首次连续两周净买入。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的策略主管阿特利尔表示,日本资金外流和日元对美元创新低并非偶然的巧合。他认为,尽管目前还只有两周的数据显示日本资金部分外流,但这可能预示着日本资金大举出逃海外的开始,接下来将有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大型机构紧随其后。
        分析师预计,随着更多日本资金外流,日元未来几个月可能进一步承压。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数据的相对强势,亦可能令日元对美元进一步走弱。
        美国银行指出,在突破100关口之后,美元对日元可能进一步走强,到年底可能会达到105。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认为,美元对日元的下一关键水平是2009年4月的高点101.45。该行预计,美元对日元到年底时将涨至108。记者 朱周良

      大公報


      歲月沖刷老人政治

      Posted: 11 May 2013 08:14 PM PDT


      在參加一位領導人的遺體告別式上,中共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領導人的「新排名」見諸官方公示,第三代的江澤民、第四代的胡錦濤排名在第五代的七位政治局常委之後,其位序是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江澤民、胡錦濤。
      這樣的排名,看上去「順」了很多。在這之前,鄧小平「定下的規矩」,他全退後,官式排名一定在第三代的江澤民之後,接下來才是第三代的李鵬等。鄧小平死後,江澤民全退,排名也是在第四代的胡錦濤之後,接下來才是第四代的吳邦國等。這種現任領導人中「硬插」一個退休老人的名字,確乎怪怪的,很彆扭。
      這種排名凸顯了「老人政治」、「垂簾聽政」的頑固存在,對新一代執政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到了中共十八大,第五代要接班執政了,這個「排名」問題不能不解決了,否則就真要貽笑天下,在第五代習近平名字後排上江澤民、胡錦濤兩位老人,再往下排現任李克強等人,這不僅是怪怪的,而是荒謬可笑的。
      這個問題,由江澤民寫了一封給中央的信而解決。江老爺子「主動」要求今後排名和其他退休老同志放在一起,也即不「插」在新領導層之中。江老爺子如此「高風亮節」,胡錦濤當然也就隨其後也。
      中共破除老人政治是個漫長過程,毛皇帝時沒有退休制,鄧小平推行退休制,但仍要在幕後掌權,在「名分上」顯示巨大存在。江澤民退下後也如此,老人政治籠罩了胡、溫十年,如今在排名上又有了改變,然並不徹底,今後還要歲月沖刷。

      柳太極 傳媒人  太陽報

      先威脅中國 再稱受威脅

      Posted: 11 May 2013 08:13 PM PDT

      美國著名智庫最近發表報告,認為未來十五至二十年內,中國製造航母和隱形戰機等軍事能力會和美國差距縮小,隨着中國製造業實力增強,中國有可能對美國在中國附近水域(包括日本和台灣地區)的軍事優勢構成愈來愈可怕的挑戰。不過,中國不會成為第二個蘇聯,不會用武力迫使美國從這些地區撤離,更不會成為美國的全球性對手,中國不會是美國冷戰式的敵人。


      美國智庫的這種分析,雖然好像「比較客觀」,未視中國為「敵人」,但骨子裏仍是「中國威脅論」,還是要「對付中國」。美國人之所以有這種「威脅感」,最大原因在美國自身,是美國在「中國附近水域」包括日本和台灣地區,建立了堵住中國「出海」的軍事同盟連線,並以此維護美國在太平洋周邊的巨大利益。簡單的說,是美國已經而且長期地威脅了中國,才會認為中國的發展威脅了它。只要美國把其利益和保護這些利益的軍事連線建構在中國周邊,它就會始終認為是中國威脅了它,除非中國不發展,永遠落後,任人宰割。
      美國在中國附近水域的「軍事連線」,有和日本簽訂的《美日安保條約》,也有和台灣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中日之間有領土領海爭奪,台海之間有中國統一或分裂之爭,這些問題都有潛在的軍事衝突、導致戰爭之可能。本來,前者是中日兩國之間的問題,後者是中國的內政,但美國人早已在這些地方建構了巨大利益,並用「軍事連線」保護其利益,因而它就把自己置身於和中國有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之中,並聲稱是中國「威脅」了它,是對它構成了「可怕的挑戰」,好像美國是受害者似的。
      在這場威脅與反威脅的鬥爭中,中國一直是被動、無辜的一方,美國卻總是倒打一耙!
      柳扶風 東方日報

      對外政策大反攻

      Posted: 11 May 2013 08:12 PM PDT


      《人民日報》一篇「琉球再議」的文章搞起一潭渾水,連日本首相都要急忙回應。這應該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大反攻的新招,效果如何不要緊,重要的是這種手法,今後將會如何繼續運用。主動出擊的手法可能再用,但挑起別國獨立運動的做法,肯定要遭遇投鼠忌器的忌諱,不能多用常用。

      華媒暢談琉球 顯然官方授意

      琉球問題,近年最早見諸7年前的《讀書》雜誌,但沒有產生很大的漣漪。據說去年一個內部的學術會議上,也有學者提出過,但當局考慮到茲事體大,還是沒有公開討論,而今是《人民日報》大篇幅討論,中央電視台也有時事節目「暢談」,這顯然是官方授意的行動。

      中國的外交政策,被批評缺乏統攬全局的大政策,採取的行動都是被動式的回應,鮮有主動出擊。而今在釣魚島問題上陷入僵局的情下,竟然能夠跳出釣魚島,用更具根源性的角度思維,質疑美國將琉球交給日本的合法性,以及日本管治琉球的合法性,確實是耳目一新的做法。

      跳出釣魚島 根源性新思考

      多年前在討論美國縱容台獨時,也有學者提出過,如果中國支持夏威夷獨立運動,美國會作何想,但由於夏威夷獨立運動不成氣候,自然沒有回響,而今沖繩反美情緒高漲,獨立運動也有一定支持,甚至有網民建議官方邀請琉球獨立運動人士訪華,令日本不得不急忙反駁。

      然而,這一招是兵行險著,使不得。因為中國本身要應對各種各樣的獨立運動,疆獨、藏獨以至台獨,外交上窮於對付,元首互訪時還要多謝人家對反對分裂勢力的立場與支援,現在怎會反過來支持別國的分離主義呢?在釣魚島問題上,這可以是釜底抽薪的做法,但也只能是研討一番而已,不能作為真刀真槍。

      阮紀宏  明報

      黃華華怒斥謠言 空穴來風必有因

      Posted: 11 May 2013 08:11 PM PDT

      廣東前省長黃華華近日怒斥海外媒體編造其向中共高層寫「舉報信」,是典型的惡意造謠。其實,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內地決策黑幕重重,大道消息不通暢,小道消息自然滿天飛,很多時候謠言反而變成遙遙領先的預言,民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據傳黃華華曾向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遞交一封致政治局、人大常委會及中紀委的信件,全文及附件等長達四萬多字,分四個部分。其中第三部分為:黨內高層在廣東的特權、貪腐典型情況。其中已退休黨政、國家列省部級領導人及配偶在廣東各地持有別墅、豪宅一千一百七十多座,在職黨政、國家副省部級、省部級領導人及配偶持有別墅、豪宅八百五十多座。廣東從二○○三年至二○一一年,接待國家領導人及家屬和退離休省部一級領導人及家屬到廣東休假、避寒的有七千五百多人次,接待開支三十五億多元。

      更駭人的是,報告還披露「退離休黨政、國家領導人親屬在廣東設立三千二百七十多家公司,操控百分之七十的地產、基建工程項目,操控百分之六十金融、證券業」。「在廣東省發迹並擁有十億元以上資產的黨政、國家幹部家屬有六千至六千二百名以上。」

      與其闢謠 不如公示
      數據令人震驚,儘管黃華華正極力闢謠,但外界仍將信將疑。畢竟廣東最近幾年揭露的貪官,從陳紹基、王華元到許宗衡,個個涉案金額驚人。而中央領導人年年春節到廣東避寒度歲,則有目共睹。廣東作為全國最富裕地區,各路權貴子女雲集,太子公主皆至,特權公司明目張膽也是眾所皆知。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際情況或許比「黃華華報告」更嚴重。

      去年海伍德案發後,海外媒體及網站出現大量有關薄熙來家族及重慶官場的消息,當局緊急闢謠,但事後證明「謠言」都是真實的,闢謠反而成了公然說謊。此外,令計劃兒子撞車死亡的消息被披露之後,有關部門亦闢謠,結果再次證實「謠言即預言」。溫家寶家族二十七億美元舊帳被曝光後,外交部至今仍然指摘《紐約時報》造謠,卻無法公布相關證據。

      中國官場決策不透明,暗箱操作,大搞宮廷政治,官方媒體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新聞報道與百姓切身感受南轅北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民眾寧相信小道消息,也不願意被官方媒體洗腦。黃華華如果闢謠,根本不用大費周章,只要將這十多年來中央領導南下度假的花費公諸於眾,接受社會監督,外界自然一清二楚。事實上,只要實施官員財產公示制度,一切便真相大白,還用得着闢謠嗎?

      東方日報

      身在漢營心在曹 大船將沉鼠先逃

      Posted: 11 May 2013 08:09 PM PDT


      人們常說,風雨來臨蟻上樹,大船將沉鼠先逃。這兩句話用來形容內地的貪官污吏,可謂貼切之至。
      內地銀行與跨國顧問公司日前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內地個人總體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達到八十萬億元人民幣,個人可投資資產超過千萬元的富豪已突破七十萬人,預料今年將增至八十四萬人。然而,富豪人數不斷增加,資產規模不斷膨脹,並沒有甚麼值得可喜之處,反而由於貧富懸殊不斷惡化,社會矛盾空前尖銳,政經風險無法估計,未來前途難以預料,富豪權貴對中國沒有安全感,紛紛增加對美國房地產及其他境外項目的投資,在擁有千萬元資產的富豪當中,至少逾三成有境外投資,六成人計劃或已完成投資移民。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隨着移民海外的熱潮一浪高於一浪,貪官捲款外逃的情況亦愈演愈烈。
      鄧小平當年說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幫助後富,走共同富裕道路。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廂情願而已,中國確實有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他們不僅沒有幫助後富,反而紛紛帶着財富移民外國,只留下一片殘山剩水及繁榮假象。一方面富豪陣容不斷壯大,一方面逾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社會不公,分配不均,官民對立,民怨沸騰,中國豈能不危,貪官富豪豈能不逃!
      貪官外逃 掏空國本

      貪官富豪紛紛移民,逐漸掏空中國國本,也帶走老百姓的希望。眾所周知,貪官污吏是這波移民潮的主力,中共十八大後,僅北京首都機場就有三百四十多名官員出境,人均捲走九億元人民幣。人民銀行早前研究報告顯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外逃和失蹤官員多達一萬六千至一萬八千人,攜帶款項高達八千億元人民幣。
      這還只是官方最保守的估計,多少裸官身在漢營心在曹,挾款外逃者絕對遠遠不止此數。年前遼寧鳳城前市委書記王國強攜款二億元出逃美國一案震驚全國,再次暴露裸官的禍害。實際上,王國強妻兒早已移民美國築好安樂窩,他本人雖因涉貪被免職,並列入出境控制名單,最後還是輕易逃脫。最諷刺的是,事情被媒體踢爆後,遼寧當局才承認王已外逃,並裝模作樣地開除其黨籍和公職。試想想,貪官已經「投奔自由」託庇於洋人,雙開還有甚麼意義?這不是侮辱百姓智慧嗎?
      大難臨頭各自飛,目前的中國好比一艘破漏不堪的大船,富豪權貴紛紛撤退,貪官污吏爭相拆板,老百姓逃無可逃,只能與破船一起載浮載沉,身不由己,聽天由命。

      太陽報

      走向全球 須先自救

      Posted: 11 May 2013 08:08 PM PDT

      美國學者沈大偉教授所著《中國走向全球》一書,絕大部分的篇幅分析中國在各個領域的全球影響力。


      老美始終有自大狂,即使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是唯一有可能對美國主導全球的超級大國地位構成挑戰的國家。沈大偉指,外交方面,中國是一個被動回應型的孤立國家,缺乏真正的盟友;最近連北韓的金正恩也不把中國看在眼裏確是明證。至於在安全防衞領域,他指中國不像美國那樣擁有全球範圍內的軍事基地網絡以及盟國,中國甚至未在自身所處區域建立主導地位。

      中國要走向全球,道路無疑相當難行,尤其在「軟實力」方面,亦即對全球文化潮流的影響微乎其微,這方面沈大偉倒分析得有道理。

      然而,英國《金融時報》對沈大偉書中所論不盡苟同,指沈書用一幅靜止的圖描繪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之虞。隨着中國佔全球經濟的比重日益加大,她在軍事、文化和外交的影響也會增加。

      英國媒體的評論,畢竟比較中肯,國家窮,自然不會產生甚麼「軟實力」。硬實力方面,中國軍費開支增長百分比達到驚人的兩位數,反觀美國則要削減軍費以應付龐大的財赤與國債。

      事實上,中國的領導人也看到當今的社會矛盾與困境,尤其是貪腐的積弊,過百萬的裸官不老老實實的整治,確會「亡黨亡國」。領導人亦深明經濟沒有可能永遠高速增長,而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說易行難,若然國家養着一大班貪官,三公消費沒有落實監管,取消特權,令百姓切實感到社會的公平公正,那麼再多的動聽報告、口號,確無助中國走向全球,中國夢永遠遙不可及,移民歐美的炎黃子孫,有夢,也只會是六朝舊事隨流水。

      施友朋  東方日報

      七不講 實乃反諷

      Posted: 11 May 2013 08:07 PM PDT


      內地意識形態部門一直試圖以所謂的主旋律操控輿論,統一意志,最新的主旋律是「七不講」,即要求大學在教學中不要提及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司法獨立。
      「七不講」所涉內容是公民有權知道的事情,也是大學人文學科必定涉及的知識,如今卻成為禁區,令人難以置信。很不幸,多名來自高校的學者證實確有其事。此一禁令推行的結果,毫無疑問會使學生淪為愚民,也會將國人在「中國夢」概念下鼓蕩起的種種期待,諸如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等,徹底打消。
      為甚麼當權者還炮製出這項創舉?聯繫神州現狀,不難看出執政者的焦慮所在。習近平上台後,左右兩派爭論紛起,且有暴力化傾向,人心離散。在此背景下,高層意欲主導話語權,祭出一連串動作,包括以規範互聯網新聞訊息傳播秩序為名,對異見全面封殺,在媒體中對所謂的「新三反」(即堅持反黨、反國家、反民族立場)人員進行清理;規定「七不講」只是最新搞作而已,只是左的傾向更為明顯,簡單粗暴的執政方式暴露無遺。
      不過,在互聯網時代,沒有人相信「七不講」禁令將會產生執政者期盼的效力,畢竟人們的思想沒有那麼容易箝制,這從禁令引發的震驚、疑惑、反思等可見一斑。在尤可夫看來,禁令反而產生了另類效果,即將中國現今制度上的七個主要弊端及部分人革除弊端的訴求集中展示。從這一角度看,禁令起到了引領人認識寶貴價值觀的作用,實乃反諷。
      尤可夫 傳媒人  太陽報

      美俄支持和談 阿薩德喘口氣

      Posted: 11 May 2013 08:05 PM PDT

      敍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動用化武指控此起彼伏,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表示,阿薩德一族一旦越過這條紅線,他不會袖手旁觀。從華府近期動向可見,當局對軍事介入敍國依然慎之又慎,並對和平化解敍國亂局仍抱有憧憬。國務卿克里上周訪俄與總統普京會面,兩國暫時放下彼此分歧,支持舉行國際會議斡旋敍利亞問題,尋求和平解決方案。


      去年中在瑞士舉行的敍利亞問題國際會議,勾畫出敍國建立過渡政府的路線圖。與會各方未能就阿薩德去留問題得出結論,反對派拒絕妥協,堅持阿薩德不先下台絕不停火,和平斡旋行動陷入死局。華府堅持阿薩德「無得留低」,可謂美俄在敍利亞問題上最大分歧。

      這邊廂,克里訪俄期間,暗示華府不再視「阿薩德下台」,為成立敍國臨時政府的先決條件。那邊廂,俄國外長拉夫羅夫證實俄國繼續向敍國付運軍備。華府立場出現微妙轉變,美俄分歧稍為收窄,月底假日內瓦重開的敍利亞問題國際會議,或有出人意表的發展。

      從美國副總統拜登日前發表的言論,不難發現華府主動對俄讓步為和談鋪路,始終是自保為上。拜登向《滾石》雜誌說:「美國從伊拉克戰爭學到的是,有能力重建伊國是一回事,肯否付出一萬億美元、動用十六萬軍人並承受六千條人命損失,是另一回事。」

      推翻政權要付沉重代價
      敍國亂局造成血流成河,阿薩德為首的回教什葉派阿拉維支派,與領導反對派的遜尼派深仇似海。阿薩德一旦倒台,敍國或爆發大規模內戰,這除打亂區內勢力平衡,還給予回教極端勢力可乘之機,美俄在區內多年部署首當其衝。拜登重提伊戰,潛台詞是,推翻阿薩德政權要付出沉重代價,美方不得不三思。

      美俄支持和談,阿薩德得以喘口氣之餘,還可能把握機會反攻,謀求在國際會議召開前提升議價能力,以凸顯任何趕絕現政權的停火或和解方案是自欺欺人。

      消息指,敍國政府軍近日向接近黎巴嫩的濱海城鎮古賽爾發動猛烈攻擊。古賽爾非但是親阿薩德一族聚居地,而且是阿薩德部隊調動兵力和軍需物資的戰略據點,阿薩德一族重奪古賽爾心切,只怕和談前夕腥風血雨不斷。

      東方日報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13, 2013, 11:03:00 PM5/13/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社保計畫很有“劫貧濟富”的味道

      Posted: 13 May 2013 12:28 PM PDT

      事件》特約記者 胡光偉

      劫貧濟富!窮者越窮怪現象

         其次,周克認為,這個社保計畫很有“劫貧濟富”味道,而且,它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這因為,現行社保基的現收現付制度,會產生窮人補貼富人的效。當下已經退休並且正在領取養老金的老人當,有相當一部分,可能遠富於當下正在工作並繳存養老金的年輕人。

         由於中國戶籍制度的存在,社保基金得按相關省市的相關規定繳存養老金,假如交費者在個城市工作並繳存養老金,且每個城市的繳費時間都不到十年,那最後就只能回到戶籍所在地領取退休金,這其中就可能會產生“劫貧濟富”效果。

       
          2010年時,社保基金個人帳戶空帳規模已超過17,000億元。

         最後一個導致“劫貧濟富”的原因是:根據規定,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係。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是,社保金以繳費基數的28%繳納,但繳納基數的20%劃入統籌基金,8%劃入個人帳戶,當人們退保的時候,就只能退回8%這部分,繳費工資的20%那部分,則是白交了。

         周克成指出,沒有能力把繳費年限累計到15年的人,恰恰是工作不穩定、收入偏低、經濟壓力較大的人群,這可能導致15年裡一旦有中斷,之前的繳費年限就作廢,這使很多下崗失業人員處於兩難境地:他們要嘛忍痛放棄多年前繳存的養老金,要嘛一邊應付眼下的生活壓力,一邊還得找錢來繼續繳存社保金。此外,也有很多450歲的人,由於種種原因,過去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如果從現在開始繳,到退休時也不夠15年的繳費年限。

         一位叫“出將入相46718”的網友提到這種情形時說:“我是遼寧錦州電子工業企業職工,隨著企業倒閉下崗失業,今年已經56歲了。已經有、四年無處打工了。可年年還要交幾千元的養老金。” 正是社保基金的這種“劫貧濟富”效果,自2008年以來,在廣東東莞、深圳等地發生了大規模農民工退保的事件。據媒體報導,近幾年來東莞每年都有超過50萬農民工退保。


         社保金出現宇宙黑洞 

         除了戴相龍掌管的社保基金有“劫貧濟富濟官”的味道之外,2012年還爆出社保基金有一個巨大宇宙黑洞,這個黑洞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問題及到戴相龍究竟政績如何

         戴相龍到底把老百姓的“養命錢”管得怎樣?媒體與專各有各的說法。好的方面說,戴相龍掌管社保基金的這些年,A股市場步入漫漫熊市。然而,在眾多機構大幅虧損的情況下,社保基金卻實現了保本增值。它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4%,比同期的通貨膨脹率出六個百分點。但20125月《經濟參考報》的一篇報導則披露,社保基金實際上處於縮和貶值的狀態,它的收益率長期低於同期的通脹率水平。推友“平安保險員工新豪時維權@xinhaosh”在看到《紐約時報》關於戴相龍家族巨富的報導之後也曾諷刺地說:“難怪中國社保虧損,老百姓想退休都難。”

         比社保基金受益率有爭議更糟的一個問題是,2012925日在上海舉行的“發展平台經濟與促進區域合作”高峰論壇上,戴相龍透露社保基金有一個巨大缺口,這個缺口究竟多大呢?在當時的會議上,戴相龍頗為遮掩,說需要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研究。而搜狐網的養老金特別策劃欄目披露,如果按社保帳戶由個人支付工資總額的8%計算,個人帳戶應有餘額19,000億,但個人帳戶實有餘額僅有2,000億。這等於說在2010年時,個人帳戶空帳規模已超過17,000億元。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鄭秉文透露,2011年的養老金缺口“比這個數據還要大。”世界銀行公佈的一份報告說,如按照目前中國的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間,中國養老保險的收支缺口將高達91,500億元。

         馬宇對此解釋說:戴相龍所說的,就是政府目前是在拿我們大家交的錢(個人帳戶),去填補統籌帳戶的虧空,說白了是用還在工作的老百姓的錢去支付已退休老百姓的退休金,但等我們也退休了、以後也要領退休金了,我們的個人帳戶是空的,所以問題就出來了,缺口就暴露了。(《事件》第18期)

      “這十年來國家對內耍流氓”

      Posted: 13 May 2013 12:18 PM PDT


      《內幕》特約記者林傑

        29日浦志強以“岳西翠蘭2013”註冊了一個新新浪微博,並向網友們報平安。10日,即國傳統節農曆年初一,浦志強再發微博示:“大年初一許個願:堅持挺一年,力爭超越自己,熬到粉絲過10萬,我再舉報個更大的。”

       
             中共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

        隨後,有微博粉絲對這個“更大”的表示疑問。“岳西翠蘭2013”回覆說:“至少聯合國的,秘書長級往上!”,“大的老虎?一定要是噁心我們好多年的虎!”

        很多人認為這個“更大”是指江澤民。然而,也有網友懷疑浦志強是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授意,最起碼是通過某種渠道獲得了“上面”準備處理周永康等江派的訊息,如不是周要倒霉了,恐怕浦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吧。還有人猜測浦志強此舉是為了引起更多關注,賺取更大的名聲和利益。

        正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腐熱烈之時,浦志強選擇在此時此刻舉報周永康,是否真的曾得到什麼人的暗示呢?面對外界的疑問和猜測,浦志強對《內幕》說:“我還需要澄清,我這條微博不是舉報,我並不掌握他的‘違法’證據和線索,也沒打算向何機關‘舉報’他,我把他當作維穩國策的代言人,提出的是意見和觀點。”

        他認為,這十年來國對內耍流氓,誰家子都拆,誰的地都搶,官府如狼似虎,百姓活命艱難,國家對外卻耍無賴,既宣稱中國是法治國家,同時又鼓吹“個至上”,處處干預司法獨立;宣稱中國互連網開放,說網民依法享有言論自由,卻把防火牆築得比柏林牆還,將中國互聯網變全球最大局域網。

        他解釋:“值此十八大、兩會閉幕,應為告別禍國殃民的周永康路線表明立場。所以,我的發表微博是突如其來的,不是精心策劃的,滴不漏瞻前顧後,這不符合我的性格。”

        浦志強向《內幕》進一步澄清:“26日這條號稱‘實名舉報’的微博,表達的是我對維穩國策的不滿,這一立場我一直堅持,但選在這時發表則是隨機的,我沒受到任何人的暗示或授意,也沒興趣迎合什麼人的政策。”


        他解釋,當時他正在北京人民醫院住院,發現《都周刊》微博上有篇稿子,說的是雲南省政法委書記宣布停止審批三類勞教件,暫停審批其餘類型勞教案件,適逢《中國日報》記者電話採訪,他對雲南此舉表示了歡迎,認為這是對孟建柱17日講話精神的響應和表態,是新領導人尊重法治的標誌。但,這也令他對周永康維穩政策反感至極——眾所周知,劉曉波、艾未未、丁子霖、張祖樺以及浦志強的眾多同仁同道,一直是維穩政策的受害者,是各級政府的穩控對象,每到特定“敏感”時期,都會有警察上門陪伴。

        他認為,雖然憲法規定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公民有權“檢舉、申訴、控告”,但作為職業律師,他無意與紀委“打交道”。他說:“跟紀委周旋,我覺得彆扭。”他還表示,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職務犯罪案件管轄權在檢察機關,紀委作為中共內設機構查辦案件,併用“雙規”段限制他人自由,本來就是非法的,程序上也是非正當的。這也正是他選擇通過微博“打老虎”的原因之一。

        對於之前沉寂一段時間,等粉絲漲到10萬,再舉報個大老虎的言論,浦志強則向《內幕》坦言:“開個玩笑而已,把我的每句話都當真,你我不累死,也要累個半死。”真的只是一介玩笑?恐怕很多網友並不這麼認為。 (《內幕》第15)

      北京可能對台北失去耐心

      Posted: 13 May 2013 10:17 AM PDT

      《外參》記者柯宇倩/雖然兩岸關係在胡錦濤和馬英九上台後,不斷正向發展,但未來變數仍多。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中心主任、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C. Bush)在接受《外參》採訪時表示,即使北京將統一做為終極目標,兩岸關係又日趨密切,大陸和台灣都不能說接近統一了,不過最引他注意的地方是,有些中共學者開始認為,北京政府必須正視“中華民國”, 這似乎與北京的官方地位相對立。
       
       
      北京可能失去耐心
       
      在馬英九的第二任期、習近平的第一任期中,卜睿哲認為兩岸關係的增溫勢頭會放緩,因為大部分的輕鬆(easy)議題都已經解決了,協議都已經良好地執行,雖然雙方還可從一些經濟、文化議題中找到共同利益,但接下來主要剩下政治、安全議題。如今大陸方面多少希望朝政治、安全議題前進,但這樣做有困難,因為證據顯示,台灣民眾還沒準備好面對這些議題,即使這並非指未來台灣民眾都不願意碰這些議題。
       
      “好的一面是,我認為大陸對這樣的情況非常有耐心,兩會上出台的領土政策,建議仍把焦點放在和平穩定發展上。”卜睿哲對《外參》指出,他不覺得會見到北京失去耐心,近期內,北京有好理由來耐住性子,因為首先,北京的領導仍然是馬克斯主義者,他們相信經濟關係形塑政治結果。“我相信他們假設,如果兩岸經濟關係越來越密切,政治結果就會朝他們希望的方向而去。我不完全同意這樣的結果,但這樣的結論讓北京願意保持耐心。”
       
      第二,卜睿哲表示,中國大陸的一些官員和學者,認為台灣的民主體制代表民眾對現有的議題有很大的發言權,如果台灣民眾反對政治或安全談判,這些談判就會遭遇很大的困難。中國的台灣政策領導們瞭解,大陸不能動得比台灣實際想走的速度還要快,所以大陸需要有點耐心,這不代表台灣能得到所有他想得到的,但這代表在基礎建立起來之前,台灣不會被迫在難以選擇的問題上做決定。
       
      第三,卜睿哲對《外參》解釋,北京的觀點會受到台灣領導的意圖的影響,過去五年,台灣領導既然尋求了一條讓北京安心的道路、擴大與大陸的合作,則北京就會保持極大的耐心。因此卜睿哲對短期內將發生的事不那麼擔憂,在馬英九第二任期結束前,兩岸都會有恰當的進展,
       
      但長期來說情況會如何發展,就難以百分百預測。卜睿哲表示,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底線問題,這問題包括:台灣和台灣政府的合法性為何?是不是只是個自我認同的個體?“大陸為香港、澳門、台灣建立的‘一國兩制’,與台灣自己的觀點並不一致,所以‘一國兩制’才一直沒受到那麼大的歡迎。”
       
      卜睿哲對《外參》說,“北京失去耐心”是一種不能排除的可能性,台灣和美國都應該思考可能的情節。在卜睿哲看來,兩岸的未來發展,第一種可能方向是延續“彼此說服的模式”(Paradigm of mutual persuasion)。特別是2008年到2012年間,台海兩岸藉由某程度的相互理解、達到互惠的成果,簽訂了多項協議,這樣的互動符合台灣、中國、美國的利益。
       
      第二種可能方向是“權力不對稱模式”(Paradigm of power asymmetry)。中國的軍事力量逐漸增強,可能會對台灣議題失去耐心,利用兩岸實力不對稱的情況,威嚇施壓迫使台灣接受統一。
       
      “有些(北京)學者已經開始抱怨馬英九的意圖,如果北京持續保持一國兩制,(兩岸)事務可能會卡住,我擔心北京將無法再繼續目前這種與台灣的共同與普遍勸導的道路,而會轉變為施加更恫嚇、更有壓力,迫使台灣面對一些台灣還沒準備好的協議。”卜睿哲已經見到有大陸學者提出,兩岸力量對比的嚴重不對稱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而且這樣的力量不對稱還將持續與深化,這是台灣需要務實面對與冷靜思考、處理的。
       
      不過,美國仍會盡力維護地區的穩定。卜睿哲對《外參》說,如果北京出現失去耐心的跡象,美國會勸說中國不要如此施壓和恫嚇台灣,因為這對達到它的目標沒有幫助。
       
       
       
       
       在馬英九的第二任期、習近平(圖)的第一任期中,卜睿哲認為兩岸關係的增溫勢頭會放緩。

      李鵬三大最有爭議的決定都靠鄧小平撑腰

      Posted: 13 May 2013 06:10 AM PDT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鍾學銓





      李鵬三大最有爭議的決定都靠鄧撑腰


      2004年8月,李鵬在紀念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發表的文章中暗示,他擔任總理期間政府當局做出的三個最有爭議的決定,都是鄧小平的主意,其中包括對“六四”的鎮壓。

      2004年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紀念日。李鵬在中共機關刊物《求是》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紀念鄧小平同志》的文章。李鵬在文章中說,是鄧小平堅決支持鎮壓1989年的所謂政治風波,堅持修三峽大壩和建造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很少直接提及“六四”事件的李鵬在文章中說,“1989年春夏之交在中國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政治風波,鄧小平同志以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氣魄,和其他老同志一道堅決有力及時支持黨和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平息了那場政治風波,保證了國家的長期穩定,為以後中國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除了“六四”事件以外,人們還把李鵬與引起很大爭議的三峽工程聯繫起來。但是,李鵬在文章中說,眾所周知,鄧小平是三峽工程建設的主要決策者。

       
      李鵬說,鄧小平是三峽工程的主要決策者。

      李鵬還在文章中說,在1986年發生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故之後,在廣東大亞灣修建核電站的工作遭到香港人的反對,一時鬧得沸沸揚揚。李鵬說:“在這緊要關頭,鄧小平同志發出明確指示,中央對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決心沒有改變,才使大亞灣核電站建設得以按進度繼續進行。”

      其他中共領導人也在《求是》雜誌上發表了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的文章,但是,李鵬的文章是唯一直接提及89年“六四”鎮壓事件的。

      當時有海外媒體指出,李鵬此舉似乎是有意將鎮壓“六四”事件的責任推卸給鄧小平和其他中共元老。

      李鵬在這篇文章中還透露了他的一些個人感受。他在文章中說,他在1988年擔任總理,不久又擔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深感自己的能力和資歷都難當此任。針對他的這種畏難情緒,李鵬在文章中寫道:“小平同志說,我就擔心你不敢大膽工作,要努力學習,在工作中鍛煉自己,使自己成熟起來。”這似乎印證了中國民眾所認為的李鵬是一個缺乏魄力、沒有主見的領導人的看法。

      政治觀察家對於李鵬,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發表了看法。

      當年天安門絕食的“四君子”之一高新,現在是居住在美國的作者和自由評論員。高新說,由於李鵬在進入中共中央領導層之前沒有經歷過地方黨第一把手或行政第一把手的資歷,因此不論是在行政的角度還是站在現代社會領導的角度,李鵬都不能說是領導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的合適人選。

      高新說:“從他當總理不久就發生了“六四”,一直到1998年朱鎔基接任總理,這前前後後總共11年擔任總理和代總理期間,他的政績可以說是乏善可陳,但是由於他不是決策人,他只是一個執行者,如果說那時候的經濟有多麼大的功勞,不能全歸在他身上,如果說有失誤,也不是他李鵬本人的失誤。”

      資深媒體工作者何頻指出,儘管由於李鵬在“六四”事件中的表現和他的不擅言詞,使得李鵬在一般人民心目中的印象是十分強硬和醜陋的,但是根據一些接近李鵬的人的看法,李鵬本人對待下屬比較親切和友善,不像朱鎔基比較直率和強硬,因此他在國務院期間還是受到了許多幹部的擁護。

      何頻認為,李鵬是典型的平庸型、缺乏創造性的官僚,在他任內,改革的步伐比較慢,但他還是逐步的做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此外,李鵬與江澤民之間長期保持的友好合作關係,也為中共高層領導的穩固做出的貢獻。

      何頻說:“李鵬出身於烈士家庭,和中南海的關係非常密切,長期在國務院工作,因此他的權力基礎比江澤民要強很多,因此中共高層權力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激烈的權力鬥爭,維持了穩定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和李鵬與江澤民的合作有很大的關係。”


      父親聲名越臭,女兒越要說香

      在中國發展迅速的電力行業,李小琳也許算得上是曝光率最高的領導者了。雖然她更願意強調自己的努力,但她的聲名卻更多地來自老爹。

      《華爾街日報》2006年5月12日發表文章稱,李小琳是中國最大的獨立電力公司之一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力”)的首席執行長。中國高幹子弟越來越多地進入商界,李小琳也是其中之一。

      李小琳和其他太子黨不同,她從不迴避媒體,對於家庭背景也毫不避諱。她說,我從沒有否認過家庭的影響,不論這是一種壓力還是一種自豪。只有將家庭影響轉化為推動自己的動力,你才能成功。

      雖然中國電力的規模小於哥哥李小鵬的企業,但它仍然獲得了許多關注。同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2005年的業績超出預期,淨利潤增長了4%,雖然煤炭價格——也是這家公司最主要的成本──大幅上漲,但利潤率仍保持在15%左右。從短期來看,許多分析師對中國電力的前景表現冷淡,因為煤炭成本較高,另外在某些地區還存在著電能過剩的情況。不過,由於中國經濟飛速增長,中國每年新增的電能需求相當於意大利一年的用電量。

      《華爾街日報》指出,李小琳和李小鵬並不是商界唯一的太子黨。人們無從知道這些人在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中佔據怎樣重要的地位,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顯赫的背景和成長經歷為太子黨們創造了更多機會。

      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也擔任了多家高科技公司的董事;朱鎔基的兒子朱雲來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摩根士丹利是這家投資銀行的主要股東;國務院下屬的投資公司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董事長王軍是已故副主席王震的兒子。分析師表示,中國現任領導人的子女也和商界有關聯,不過為了避免前幾代太子黨們所遭受的詬病,他們行事更為低調。

      太子黨在中國現代歷史上曾幾度浮沈。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各種醜聞迫使中國政府嚴厲打擊了普遍存在的裙帶關係。分析師稱,過去共產黨由於害怕引發公眾不滿,曾禁止政府高層領導的子女擔任私營企業的重要職位。

      不過最近,有兩方面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方面,人們對私營企業中的太子黨態度更為寬容,另一方面,競爭環境相對更加公平,這令他們因特殊地位帶來的影響有所減弱。

      事實上,有些人認為,中國與西方日益增多的接觸也讓人們認識到,得到家族扶持並不只是中國的專利。美國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李成說,中國人“在其他國家也看到了類似情況。他們發現在美國這種裙帶關係也很常見”。(《調查》特刊 第二輯)

      靠人民戰爭逼迫法國鬼子改鐵路線貽笑千古

      Posted: 13 May 2013 05:31 AM PDT



      《新史記》蘆笛 專稿


      從堅決抵制文明這個意義上來看,周雲祥及其主子朱渭卿與劉錫鴻身份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堅決抵抗西洋文明入侵的民族英雄。周雲祥慷慨就義的同時,朱渭卿作為 “起義軍的經濟支柱”被清廷通緝,其家產被查封。他逃到日本,參加了興中會。1908年受革命亂黨派遣,回雲南組織革命。在辛亥兵變發生後不久,他在建水 組織了“臨安起義”。起義成功後,雲南軍政府授予朱渭卿中將銜,並發還被清廷查封的全部家產。 據CCTV解說詞:“周雲祥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是民心所向,給朝廷和法國人增加了壓力,滇越鐵路被迫改線。”

      確實如此,法國人被迫將鐵路線改成了後來走的東線,蓄意避開人煙稠密之地,專在深山老林裡偷偷摸摸地穿行,因而成全了世界上第三工程奇跡。

      只 是百年之後,中國政府因為滇越鐵路軌距只有1米(因而稱為“米軌”,而國際標準軌距是1.435米,稱為“準軌”),運輸量不能滿足目前需要,改建準軌鐵 路取代之。新建的玉蒙鐵路走的就是法國人當初選的那條線。老蘆遲鈍,還真是無法理解:靠人民戰爭逼迫法國鬼子改線,究竟能算是毛澤東思想的什麽偉大勝利?

      或 許就是因為沒有達到“阻洋修路”的崇高革命目標,當滇越鐵路終於在1910年3月31日正式通車那天,雲南講武堂特地放假一天,師生齊集車站,強烈抗議那 空前國恥。當插著大清黃龍旗與法國三色旗的列車緩緩進站時,師生們頓時個個如同死了老子娘,齊放悲聲。這些人與蔡鍔淵源頗深。幾年後他們還在蔡鍔領導下, 發動了“討袁護國戰爭”。但若是沒有那“國恥”,則蔡松坡、李烈鈞等人也就無法取道越南秘密回滇,那麼,歷史上有無“護國戰爭”還是個問題。

      蔡 鍔能否逃到雲南去攪屎倒也無足輕重,但如果沒有滇越鐵路,抗日戰爭恐怕就無法打贏了。從1937年到1940年6月,它成了為中國輸血的大動脈,無數軍 火、設備和其他物資,都是通過它源源輸入中國的。它同時也成了中國的“敦克爾克大撤退”的途徑之一。在此期間,有168家企業經過該鐵路內遷,該線一共輸 送了物質130萬噸,人員近千萬。大批文化人也經過該線逃到大後方,其中包括錢穆、費孝通、冰心、馮至、陳省身、華羅庚、周培源、嚴濟慈、王守競、李苦 禪、潘天壽……等等。

      所以,若是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武裝起義成功,後來的歷史要改寫也未可知。這或許就是上至CCTV,下到雲南“史學界”人士至今還在鼓吹“阻洋修路”的緣故吧?

      心懷疑懼的效仿

      不 能不說,劉錫鴻還是有遠見卓識的。他預見到,隨著鐵路開通,洋人和洋貨必然到處都是,“以利啖人,村愚尤易为惑”。這的確是滇越鐵路通車後發生的事。不過 被利誘的不是“村愚”,而是過去誓死反對修路的士紳們。火車帶來的巨大的好處,哪怕是“義令智昏”的中國士紳也看得見。尤其是箇舊錫礦因為引進了先進的採 礦機械而產量劇增,輸出就成了瓶頸。其中蘊藏的發財機會,連活佛見了都要跳牆,何況是清流假道學們?但士紳並未變成“帶路黨”,卻提出要自己掏錢修路,以 免肥水流入外人田。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上書給當時的雲南都督蔡鍔呈請修路的,正是過去反對修路的箇舊礦主們。

      不過, 比起隔壁掀起“保路運動”、保到寸路毫無、直到“解放”時省內都沒有一寸鋼軌的四川人民來,雲南人還是不錯的,還真的靠自己集資修建了全國第一條、也是唯 一的民辦鐵路——箇碧石鐵路。箇碧石鐵路公司之所以能在全國高標獨調,說到做到,我看還是主事者比較乾淨,沒像川漢鐵路公司的經理們那樣,貪污貪到鐵路一 寸未修,公司就已資不抵債。奇怪的是,國人喜歡拿丟醜當光榮,歷史書上津津樂道那千古笑柄“保路(=保贓)運動”,卻無隻言片語提到這條真正建成了的民辦 鐵路,或許是怕引來學生問一聲:後來呢,鐵路保住了麼?


      箇碧石鐵路上的小火車。

      箇 碧石鐵路呈T字型,由橫直兩條線組成。橫線西起石屏,東向經雞街,在碧色寨與滇越鐵路交會;直線南起箇舊,北上經蒙自在雞街與橫線相交。最初設計時,線路 並不經過蒙自,但當年誓死反對鐵路通過的蒙自人民這次卻又不答應了,不惜掏出幾十萬銀元,請鐵路兜了個彎通過該縣。碧色寨經雞街至箇舊長近73公里。由雞 街經建水至石屏長104公里。總長177公里,1915年5月開工,1936年10月10日全線通車,歷時21年5個月。是中國建築時間最長的鐵路,上面 跑著的是全國最小也是最慢的火車,設計時速25公里,上坡時速僅10公里。

      它之所以是全國最小的火車,是因為箇碧石 鐵路的軌距只有60公分,人稱“寸軌”(舊時將十公分稱為一公寸)。比哈爾濱兒童公園的小火車與台灣阿里山森林火車都小(兩者軌距均為0.762米)。貨 車全長8米,寬1.6米,載重10噸;客車全長11.3米,寬1.65米,定額42人。乘客只能背靠車廂壁,對面而坐。據CCTV拍攝的《来自1910年 的列车》介紹,公司總經理陳鶴亭之所以要選這個軌距,是生怕若採用與滇越鐵路相同的軌距,就會讓法國人霸佔。這思路大概是:既然不接軌,法國人覺得搶走也 沒用,也就不會來恃強霸佔了。(《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台湾智库民调显示马英九总统满意度低迷

      Posted: 13 May 2013 04:41 AM PDT

      台湾智库发表马英九施政民调(美国之音杨晨拍摄)
      台湾智库发表马英九施政民调(美国之音杨晨拍摄) 


      杨晨

      台湾总统马英九到5月20号连任将满一年,但一项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创下新低,  台湾智库的“马总统连任周年成绩单”民调显示马英九总统目前的支持率下跌到19.1%, 不满意度为69.9%。

      台湾智库董事长,民进党立法委员林佳龙说马英九施政表现不及格。林佳龙说:“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未来的看好度,有六成的人不看好他未来的三年会变好,甚至蓝营支持者也是不看好的居多。”

      这次民调的内容包括对马英九的施政满意度,核四议题,年金改革,贪腐案等。

      根据这项调查,马英九只有个人清廉度及格。

      民进党立委林佳龙说, 不过民众认为他要为几位亲信涉及贪腐案负责。他说:“他拿清廉当口号没有落实为打贪的行动。人们认为他应该负政治责任,六成九的人认为他没有认真打贪,七成六的人认为他要负政治责任。”

      虽然这次民调是在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之前,不过林佳龙说事件再次反应马英九外交软弱:“对菲律宾方面非常明显。(台湾渔船)广大兴事件从案发到马总统开国安会议将近60个小时,这个危机处理太慢了。”

      这次民调在5月7号到10号以电话调查方式进行。

      美国之音中文网


      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落马,只是“小老虎”?

      Posted: 13 May 2013 04:34 AM PDT

      Liu Tienan, vice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listens to a question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Beijing, China, Friday, 27 February 2009.China said its 8 percent growth target for this year is within reach even as the worst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hammers economies worldwide. Liu Tienan, vice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restated the goal at a briefing in Beijing Friday (27 February 2009) and said China has the conditions and the confidence to meet it. +++(c) dpa - Report+++

      中国官媒新华社昨日引述中纪委官员称,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新华社在短评中称其为“蛀虫”。政论学者陈子明认为刘铁男充其量算只“小老虎”。

      5月12日中国官媒新华社引述中纪委证实,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香港《南华 早报》还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纪委官员周六晚搜查了其寓所及办公室。新华社短评炮轰刘铁男为"蛀虫",并称媒体人罗昌平实名举报传递了"正信号"。

      去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刘铁男,包括涉嫌学历作假;与商人倪日涛结成官商同盟,刘铁男妻子和儿子在倪日涛公司持有股份 及作风问题等。中国国家能源局在当天迅速作出"澄清"回应,否认罗昌平的举报内容,并表示将报案处理。在罗昌平举报之后至官方宣布调查的5个多月间,刘铁 男以职务身份出席了4次公开活动。《人民日报》昨日将矛头直接对准国家能源局新闻办,指其沦为"家奴",为官员背书。

      罗昌平在其微博上表示,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有恐慌也有绝望:"刘铁男被查至今,我未接受任何媒体采访。举报内容我历时一年核实,交叉佐证,举报后绝非单线条 发展,其中最艰难最绝望的三四月无一媒体愿听我讲讲来龙。现在大势既定";罗昌平也表示将开通微信,并连载事件全部经过。

      刘铁男也成为继去年12月因涉嫌"贪污受贿"和充当黑社会保护伞而被调查的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之后,又一落马官员;也有网友指其为微博反腐掀翻的第一 个"老虎"级别官员。官媒《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称"一名媒体人通过微博最终扳倒了一位部级官员,这是微博反腐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

        "新一届领导人反腐没有什么大动作"
       
      "又见情妇反腐"

      在网友对罗昌平作为媒体人实名举报盛赞并为微博反腐扳倒"老虎"级别官员欢呼胜利时,有评论人士再指本案中再现"情妇反腐模式。"

      在罗昌平的举报中涉刘铁男作风问题,罗昌平表示"刘铁男情妇从日本打来的越洋电话,获得重要的初始信息";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罗昌平所称的刘铁男情 妇为徐某,罗昌平称刘和徐两人日本相识,一个当时为经济参赞,一个读博士并兼职翻译,刘曾亲自为徐出函介绍工作。双方因利益关系反目后,女方多次受到死亡 威胁。官方资料显示,1996年至1999年,刘铁男任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参赞;罗昌平举报中涉及的商人倪日涛也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徐某进入自己 的公司是刘铁男介绍,但目前徐某已经从该公司离职。

      网友"任海凭风"表示:"暴露大贪官,却高兴不起来,刘铁男也是被情妇暴露的,他已经作案多年,假如此情妇不做举报,我们的组织部门是不会发现的,别人检举也很难有证据,组织又会说诬告,看起来,纪检监察部门没什么作用,要靠不得意的情妇才能揭露大贪官。"

      有网友表示,从"辽宁政协委员李青山一妻四妾"、"山东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的离婚承诺书"、"中央编译局长衣俊卿被女博士曝料权色交易"等腐败事件都涉" 作风问题",很多官员也是因情妇举报而落马,此被网友称之为"情妇反腐模式",一度有网友公开在网上打出"感谢情妇,为民除害";2013年1月份,中国 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曾发布《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报告中指:据统计,被查处的贪官中有95%有情妇,腐败官员中 60%以上与"包二奶"有关。

      Symbolbild Geldwäsche  One man delivery to other man a suitcase © Carlson #20387879 fotolia 2011 
      谁来揭开这些"黑幕"?
       
      "当局在搭'老虎笼子'方面没什么进展"

      今年1月,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表态"苍蝇、老虎一起打";除早前落马的李春城,到今年4月胡时代的沉案中刘志军为部级官员外,落马的大多为"苍蝇"级别官 员。对此,中国知名政论学者陈子明认为中共新一届执政者在反腐上并无大的动作,刘铁男充其量只算"小老虎":"我觉得还是'小老虎',他们没什么动作,就 是抓一个'小老虎',其实年年都在抓,老百姓不是看到抓三只、五只'小老虎'就满足的,还是要把'老虎笼子'搭起来,现在在搭'老虎笼子'方面没什么进 展。"
      就在近期,包括知名律师丁家喜、民主人士赵常青等在内超过10位人士因为推动官员财产公示被遭刑拘。

      陈子明也表示美国历史上的"进步主义运动"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被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称之为"扒粪者"的揭发社会黑幕、力促社会变革的新闻记者。他认为罗昌平以媒体人身份实名举报官员贪腐,有着同样的意义。

      作者:吴雨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中文网


      纽约昂贵私立中学招徕大批中国富户子女入读

      Posted: 13 May 2013 04:31 AM PDT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越来越多中国富户家庭的子女,为了可以报读美国的名校以及学习美式文化,纷纷入读美国学费昂贵的私立中学。根据美国本土安全部的统计,目前一共有638个来自中国的学生,入读纽约私立高中,远远超过去年的114人。

      来自中国的一名张姓女学生,现在是勒曼曼哈顿预备高中Léman Manhattan Preparatory School的二年级学生,她告诉纽约时报她想比其他大陆的学生更加“美国化”,比在大陆的学生更具沟通的信心。报道又引述另一个石姓的女学生表示,她读私立高中,希望常青藤的布朗大学因此而接受她的入学申请。又有一个孟姓的女同学说,她要学会美国独立的生活,例子就是逛逛高档的百货公司,然后在纽约市著名的餐厅Per Se享受一顿295元(美元,下同)的美食。

      纽约市的私立中学过去是美国富户家庭的身份象征,但现在不少学生却是上海地产大亨、船业巨子、高档连锁酒店的东主,或华东一带地区医生的子女。

      纽约一些入学率不高的私立高中,现在已积极和主动地寻找中国富户家庭的子女,只要能够负担昂贵的学费,就算英语说得不好也没有关系。中国的富人以及他们的子女都相信,私立高中是踏入美国大学的垫脚石。这些学生还懂得入读美国大学,还需要一些课外活动,例如上文提到的15岁石姓女学生,她平日喜欢打篮球,“我们在大陆念书因为太多功课,没有时间做课外活动”。

      这所勒曼曼哈顿高中今年9月将有27个中国新同学,占了学校学生人口的25%,另外有来自其他国家的10个学生。学生的宿舍位于华尔街,房间里面设有大理石的厕所。学生各自都有一个美国家庭充当监护人,大多都是居住在同一幢大楼的家庭。

      入读这所高中,一年学费连住宿是6.8万元,光是学费就要3.64万元。

      这些大陆学生在课外时间除了阅读美国的名著例如《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学习英语之外,空闲时候还与监护人游览纽约市各地,看看百老汇歌剧或到苏豪区购买名牌运动鞋,或到华尔街修甲,星期日中午则享用学校厨子专门为他们烹调的食物。

      除了勒曼曼哈顿中学,其他纽约市私立中学也有不少中国学生,名叫「世界学校」的非牟利私立中学去年才正式开学招生,但已经有20个来自北京的学生报名,但因为签证的延误而未能入读,不过纽约时报报道,这所中学正在盖建一个可以容纳200个学生的宿舍,预计2016年落成,希望能够解决签证延误的问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延伸到冲绳

      Posted: 13 May 2013 04:22 AM PDT


      作者 小山

      冲绳主权所属问题被卷入到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中。人民日报5月8日刊登两位中国社科院历史学家呼吁重新讨论琉球群岛从未解决其主权所属问题的文章。琉球群岛以弓形链状从冲绳延伸到台湾岛前,世界报派驻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记者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中国如此提出这个问题并不平凡。中国认为1972年美国任意把钓鱼岛也包含在其中的琉球群岛一并交还给日本管理。中国坚持这些岛屿都应当属于台湾,因此也就是属于中国。

      随后在上个星期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答关于琉球群岛是否属于日本领土的提问时指出,有学者长期关注琉球群岛和冲绳的历史问题,但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钓鱼岛从来不属于琉球群岛。

      人民日报所发表的文章作者之一,中国海领土争议问题研究专家李国强则指出,当然这绝对不是说琉球群岛就属于中国,或琉球群岛就要归还给中国。世界报认为,中国此时用冲绳问题来为钓鱼岛主权争端服务的战术,令人深思,在文章的背后,会不会有更上级的指使,问题是这将给中国人造成既成事实的印象,西方人认为,中国民众的舆论很容易被官方左右影响。

      发行量很大,民族主义色彩的环球时报5月10日的社论就指出,琉球群岛对中国来说相当于一个屏障,但假如日本坚持强硬对立,中国就会重新审视目前的立场,重新考虑琉球群岛从未解决的历史问题。

      世界报还说,日本政府强硬对待中国提出的琉球群岛和冲绳问题,明确指出绝不容忍这样的索求。

      令中国当局尴尬的审查

      中国当局查禁了被认为具有自由精神的财经杂志下属的“视觉”刊物,但这一审查与查禁让官方处于尴尬状态。根据世界报派驻北京记者布里斯报道分析,不仅“视觉”杂志刊登导致官方查禁的内容触及敏感的劳动教养制度争论问题,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就许诺对是否取消劳改营,重组劳动教养体制做研究;而且中国官方担心新的严厉查禁与惩罚再次让当局陷入今年一月处理南方周末社论被禁止引发的危机。

      今年4月号的“视觉”杂志,破天荒没有刊登照片只用文字发表了该刊物记者袁玲揭露辽宁沈阳马三家女子劳动教养所令人发指的酷刑与残酷的劳动惩罚的长篇报道。尽管报道也避免了使用法轮功字眼,这篇报道后来还是导致“视觉”杂志被查禁。

      11天后,4月19日,辽宁当地政府推出对马三家劳教所的调查报告,反驳袁玲被指为歪曲事实,沿用法轮功恶毒式攻击的报道说法。“视觉”杂志记者袁玲在微博中公开向辽宁叫板:或是由马三家劳改营起诉袁玲,并以事实来证实袁玲报道中的证词是编造造假;或是当局惩罚马三家劳改营施行酷刑的人员和责任官员。

      世界报指出,这一次中国官方媒体微妙地并没有齐声力挺辽宁当局反驳“视觉”杂志的声言,并以此来表达对“视觉”杂志的支持。据观察家分析,中国官方宣传媒体没有对“视觉”杂志太严厉,是担心显示出赞成劳动教养制度,而对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已经推出计划。中国官方也担心再出现像今年1月查禁南方周末社论引发的危机。这一微妙的状态,也让在北京的另一名关注采访马三家劳教营的独立摄影记者杜斌得以于5月1日在香港放映记录从马三家劳改营活着释放出来的多名受害者证词的多集记录片中第一部,这部影片主要公布10年来知名的刘桦的证言。

      杜斌是10多本主题都很敏感的著作的作者,如今他在北京处于监视下生活。3名便衣警察隐密地拍摄杜斌与世界报记者在北京市中心一家麦当劳餐厅的见面。杜斌却这样说,其实他是在为国家作贡献,因为要实现“中国梦想”,就应当调查这样的问题,而他所做的工作,却还不花纳税人一分钱。

      经济报纸回声报刊登有两篇相关中国的文章,分别报道中国增加在法国的投资,和法国第五大退休养老院集团计划到中国开设养老院。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新奧爾良市母親節遊行發生槍擊事件

      Posted: 13 May 2013 04:03 AM PDT

      新奧爾良母親節槍擊事件傷者
      槍擊事件造成19人受傷,但多數傷勢不重


      美國新奧爾良市警方稱,當地周日(5月12日)「母親節」遊行活動期間發生槍擊事件,造成19人受傷。

      警方說,傷者包括10男7女和兩名10歲兒童,其中有三、四名傷者需要接受手術,不過多數人傷勢不重。

      兩名受傷兒童一男一女,均是輕傷。

      警方稱目前還不清楚槍擊事件的具體起因,但證據顯示現場子彈來自數把不同的槍。

      警方聲明還披露,槍擊事件發生後有警員發現三名嫌疑人逃離現場。

      警方稱,槍擊事件發生的極為突然,民眾在官方遊行經過後仍在街頭跳舞自娛,突然有兩、三人對人群開槍射擊,數秒後槍手停止射擊並離開現場。

      BBC駐美國記者利特爾報道說,新奧爾良是美國涉槍支犯罪數量較高的城市。

      她同時指出,發生槍擊事件的地區是新奧爾良一個較為貧困的居民區,2005年曾遭受卡特琳娜颶風摧殘,至今仍未完全恢復。

      BBC中文網


      韓國總統就發言人性騷擾醜聞道歉

      Posted: 13 May 2013 04:02 AM PDT

      尹昶重
      尹昶重否認自己性騷擾女實習生

      韓國總統朴槿惠星期一(5月13日)就總統府發言人在隨她訪美期間鬧出性騷擾醜聞向國民道歉。

      韓國總統府發言人尹昶重被指在上周陪同朴槿惠訪問美國期間對韓國駐美國大使館一名韓裔女實習生做出性騷擾。

      尹昶重否認自己有性騷擾行為,稱是雙方因為文化差異出現誤會。他在被指性騷擾後提前返回韓國,並被撤去發言人職務。

      朴槿惠星期一表示,尹昶重身為公職人員卻做出了不光彩的事情,給受害人及其父母造成打擊,給海外僑胞留下心理創傷。

      她承認有關事件令國民失望,並表示做出真誠道歉。

      朴槿惠承諾將對有關事件進行徹查,並說所有相關負責人都要配合調查以及承擔責任。

      她還表示要以此為契機整頓總統府工作人員紀律,並敦促所有公職人員借此機會進行自我反省。

      韓國總統府秘書室室長許泰烈星期日對記者們披露,尹昶重的直接上司——總統府宣傳首席秘書李南基也表示了辭職的意向。

      BBC中文網


      六四难属转交屠杀证据,希望早日公开和见证真相

      Posted: 13 May 2013 03:49 AM PDT

      m0512syp1.jpg
      王楠遗物之一 (头盔) (心语摄)


      m0512syp2.jpg
      图片:医院开的王楠死亡证明书:枪伤在外死亡;公安开出的死亡证明则抹去了“枪伤”二字 (志愿者拍摄独家提供)


      距离“六四”天安门事件24周年纪念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网民近日将当年死难者的名字逐一的在微博中转发传播。本台记者周六获消息人士独家转交一批六四文物,希望能将它们交到支联会主席李卓人手上,让这些文物在六四文纪念馆中展出,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历史真相。

      张先玲捐遗物希外界见证历史

      这批文物为当年在六四大屠杀中失去儿子的天安门母亲张先玲所属,保留了二十多年儿子的遗物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见证这段历史,此次张先玲捐赠的物品包括头盔、眼镜、横幅、头巾、死亡证明书以及绝食声明等。头盔上还遗留下当时子弹击穿头部形成的弹孔。

      张先玲周六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有人转交给我您孩子六四时过世的遗物。张先玲:是的,因为这是历史的见证,都是真实的东西,公诸于众也好。记者:我刚刚看见这个文物的时候觉得很震撼,因为真的非常难得保留这么好,为什么舍得把它们提供给外界?

      张先玲:这个东西我保存很久了,后来有人愿意帮我保存,我就给别人保存,因为这也常常引起我的悲伤,我希望让大家看到最真实的东西,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也真的发生过这样流血的事情,既然(当局)犯了罪,就一定要有罪证,当然自己保留也有自己保留的意义。

      记者:我收到几样,有死亡证明书,这个让我们非常震撼,医院开的(证明)是枪伤,在外死亡,而公安局给出的是只有在外死亡,这是他们一个说谎的证据。张先玲:对,医院的死亡证明书是枪伤在外死亡,公安局就没有写。

      其他的文物包括王楠生前所戴在头上的头巾,共四条。上面分别写着“中国魂”、“法制”、“民主”、“是非”、“人民后盾”、还有一个大标语上面写着“人民支持你们”

      周日上午刚收到这批文物的支联会主席李卓人,在场立刻向本台表示:我觉得很震撼,拿到的时候你会想这个头盔是一个十九岁的学生,其实可以想象当时所发生的,他的声明就是这样牺牲的,我们以前也听到很多讲法就是共产党一直要隐瞒真相,死亡证明上不敢写他是枪伤,就说他是在外死亡,面对一个生命,他们不给真相,在(医院)的证明书上就看到是枪伤死亡。我们以前听到天安门母亲说当局连枪伤都不承认都要作假,火化后真相拿不到,但是在医院那里可以说明,就像以前他们说的共产党连杀人之后都不敢承认,其他文物方面也很珍贵,有头巾之类的,我想象拿到六四纪念馆展出,看着就会想到当年的情况。1989年6月3日晚11时王楠携带照相机,头戴摩托用头盔,骑自行车到天安门广场。6月4日凌晨一点左右在南长街口被戒严部队开枪击,之后于凌晨三点半死亡。

      王楠死亡后和事件中的死者一样被就地掩埋。当时王楠刚军训回来,身著旧军衣,腰扎一根当年新发的武装带,被误认為是军人,在太平间存放,最后才通过学校要求家属前来认尸。支联会表示,因为保安问题,此批文物将不会在临时六四纪念馆里展示,但将会在永久六四纪念馆成立以后展示公众。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熱傳福建女特點 長樂女生很貴

      Posted: 13 May 2013 03:39 AM PDT

      (中央社台北13日電)大陸網民近日熱傳「福建各地女孩特點」地圖,指福州女不能得罪,莆田女很樸實,漳州女很熱情,泉州女很清新,廈門則是小資(指嚮往流行的年輕人),而長樂則特別標示很貴。

      關於長樂女生很貴這點,指的是要娶長樂的女生,別低估禮金的花費。不過,長樂網友說,長樂禮金貴,指的是相親結婚的那類,如果是自由戀愛,禮金方面沒有那麼嚴格。

      中國新聞網採訪長樂從事婚慶行業的李女士,她說「今年的行情一般是(人民幣)13萬元起,但各個鄉鎮不同,其中金峰最高,最低30萬,多則上百萬」,「從平均數上看,長樂結婚的禮金可以算是福建全省最高了」。

      她說,這個月她手上辦理的兩場婚禮,一場禮金83.3萬元,另有奔馳(賓士)一輛;另一場禮金則有48萬元,並附上了一斤黃金。

      李女士說,確實如網友所說,一般相親認識的新人,才會有嚴格的禮金要求,現在很多長樂女孩選擇自由戀愛,禮金方面並沒有那麼苛刻,畢竟婚姻與金錢無關。

      福建農林大學大三女生小鄭則說,「我們寢室四個人分別來自南平、寧德、莆田和福州,從我們寢室來看,這個特點圖相當準確」。

      她說,來自莆田的室友勤快賢慧,拖地最勤的就數她;來自寧德的小林則是貌美如花,室友常常羡慕寧德的好山好水;而來自福州的小陳比較成熟,屬於寢室裏的大姐頭,果敢有魄力。

      小鄭自稱,「南平女生還有一大特點沒有提到,就是酒量好」,以她為例,半斤高酒精濃度的白酒問題不大,若是常喝的家鄉米酒則能喝上一斤半。而這個酒量,在她的家族女眷中,僅僅算是墊底的。1020513


      新冠狀病毒 法又增1確診病例

      Posted: 13 May 2013 03:37 AM PDT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布魯塞爾13日專電)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法國衛生部再通報1起感染新冠狀病毒確診病例。這名患者曾與法國首個新冠狀病毒的確診病患住同一病房。

      法國7日通報首個新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後,世衛組織說,法國通報的新患者曾在4月27日至29日,與首個確診病患住同一病房。

      世衛說,經病理學調查,法國第一個新冠狀病毒確診患者曾接觸120人,巴黎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e Pasteur)檢測5個疑似病例,4人呈陰性,1人陽性,也就是最新通報的確診患者。

      此外,世衛表示,沙烏地阿拉伯正在調查一所醫護中心先前爆發的疫情,當時共有15名病患感染,其中7人死亡。

      世衛建議,醫護人員應特別留意近期曾出入發現新冠狀病毒地區的旅客,並採樣下呼吸道部位的檢體。目前不建議在入境處採取特殊監控措施,或旅遊及貿易限制。

      自去年9月至今,累計全球共34人感染新冠狀病毒,其中18人死亡。1020513


      台日漁業協議的真相

      Posted: 12 May 2013 09:37 PM PDT

      蔡孟翰、陳宜中

      4月10日,台日雙方在台北賓館簽下漁業協議。長達17年關於釣魚台海域的漁業談判,總算有「結果」。但何以過去16次談判皆流產,直到最近才有所成?

      一般皆以為日本懼怕兩岸聯手保釣,所以才簽此協議。這個解釋不算錯,但流於表面。這次迅速談成,主因有三。其一,美國不希望台日釣魚台之爭影響其重返亞洲的戰略,故急於促成此事。

      求先「安台」再攘外

      其二,安倍的外交主軸明顯是要建構中國包圍網。但日本近兩年來,與俄羅斯因北方四島領土而不愉快,與韓國自前總統李明博去獨島(或竹島)後鬧僵,與兩岸因釣魚台問題也關係惡化。安倍亟欲突破此一困局,故先擺平台灣,藉此尋求突破口。

      其三,馬英九總統去年9月到彭佳嶼宣示釣魚台主權,再加上直到今年2月,一直沒有清楚聲明不與對岸聯手,使得日本忐忑不安,覺得若不略施小惠,台灣會成難題。

      上述因素結合後,日方迅速與台簽訂漁業協議。然而,台日協議不似雙方協議而成,更像是2000年生效的中日漁業協定的縮小簡易版。比照兩者,可發現幾項明顯不同。

      第一,中日漁業協定對執行內容有較為細膩的行動準則,台日漁業協議則無。以台日實力懸殊,在台日協議的實際運作上,可能是日方主導。

      第二,中日漁業協定的初始有效期為5年,台日漁業協議則無此規定,雙方可隨時在6個月前通知取消。由於日方實質控制釣魚台海域,主客形勢分明,日方可予取予求。

      擱置主權緣木求魚

      第三,中日漁業協定所包涵的海域遠大於台日漁業協議,況且,台灣還多等了10幾年。

      第四,中日漁業協定第12條指出,此協定無損於雙方在海洋法諸問題的立場,但這是針對中日海域界定爭議而言的。儘管這條也幾乎一字不移搬到台日協議的第4條,但這是否能照顧到台灣對釣魚台的主權主張,頗成疑問。

      第五,與前述息息相關的1997年中日簽訂漁業協定後,彼時的外務大臣小淵惠三發信給中方(所謂的小淵書簡),說明在協定第6條b項(也就是釣魚台海域)日方放棄對「中國國民」行使「自國」的相關法令,這是日方承認主權爭議的有力佐證。但台日協議的第2條第4項,卻嚴格限定於「漁民」。這暗示台日協議「默許」了日方對釣魚台的主權。

      台方得到了「6個月」就可被日本片面喊停的「漁權」,這種漁業協議顯然解決不了釣魚台問題。除非日方承認釣魚台有主權爭議,否則,台方通過漁權以擱置主權爭議的想法,終將是緣木求魚。

      作者蔡孟翰為日本千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陳宜中為中研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

      台灣   蘋果日報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12日)

      Posted: 12 May 2013 09:21 PM PDT


      2013年5月12日《明镜郵報》

      Posted: 12 May 2013 09:20 PM PDT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14, 2013, 11:02:34 PM5/14/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有人做擔保 公安部特批韋石回國

      Posted: 14 May 2013 02:21 PM PDT




      明鏡網記者柯宇倩/博訊新聞網創辦人韋石“出乎意料”獲得簽證,順利返回中國為母親奔喪,待在老家的六日中,也未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限制。根據明鏡網獲得的獨家消息,有人為其做擔保,因此公安部特別批准韋石回到中國。

      總部設於美國的博訊新聞網,報導中國政治內幕、揭露社會問題,是遭北京當局封鎖的境外網站之一,其創辦人韋石也列中共敏感人士的名單中。

      14日剛離開中國的韋石接受明鏡網獨家專訪時表示,母親病重後,他就開始聯繫簽證的事,詢問如何回中國探親,之後母親突然去世,他的簽證不到一星期就發下來。

      “這事出乎意料,其實我原本沒抱希望。”韋石說,應該是他的簽證比較特殊,因此很快獲得批准。

      根據明鏡網獲得的獨家消息,有人為其做擔保,因此公安部特別批准韋石回到中國。韋石對明鏡網表示,他這樣的情況應該是經過高層批准,高層批准了,下邊處理簽證的人也不會多問什麼;韋石在辦簽證的過程中,並未遭遇任何問題。

      韋石只在入關時比別人多花了一點時間。入關時,當海關見到韋石的名字時,轉身叫來了自己的主管,這位主管讓韋石坐在檯子後方的椅子上等待,自己則在一旁核對資料、做了些請示動作後,就蓋了章讓韋石離開,整個過程約五分鐘,沒問任何問題。

      韋石對明鏡網表示,只要給了簽證,就等於允許你回去,因此他沒有遇到任何阻礙。“我回去也與工作無關,完全是個人的事。”

      回中國後,韋石直接回到河北保定的家鄉,待了六日離開。“回國後應該也沒被監視,因為我們那是個小地方,我也一直待在家裡,或只是給母親上墳,探訪親戚。”韋石說,這趟回去比想像中的要順利,“說白了就是人道主義。”

      13年沒回鄉,韋石明顯感受到家鄉的變化。“我們那是一個縣城,有好幾十層的高樓,城區變大了,老家的農村不種糧食了,種樹苗,好像收入還可以,農村的人都跑去縣城買房子了。”

      韋石對明鏡網說,表面上看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打工的工資也增加了,工資太便宜,反而招不到人才,此外,物價也提高了。

      韋石表示,如果沒有太大的變化,下次若要回中國,應該相對容易一些,因為這次已經有了個開頭,只是可能還是得有個重要的理由,並經過審批程序;近年海外敏感人士回中國的仍不多。不過短期內,韋石沒有再回中國的打算。




      韋石年幼時居住的房子。(韋石提供明鏡網)

      習近平前大筆桿子施芝鴻為何大談“左右之爭”

      Posted: 14 May 2013 06:25 AM PDT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相江宇



      習近平出訪必帶施芝鴻

        
      自從輔佐習近平後,可以說施芝鴻寸步不離中共新“王儲”,尤其是習的每次出國訪問,施都如影隨形。

      2009年2月8日上午,習近平乘中國民航包機離開北京,開始對墨西哥、委內瑞拉、巴西等五個拉美國家和歐洲國家馬耳他進行正式訪問。官方新華社報導說,陪同習近平出訪的就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等。

      正是在此次訪問中,習近平在墨西哥會見華僑代表時,痛斥少數外國人對中國事務指手畫腳。習近平說,“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習近平的這句話曾在網上引起轟動效應,支持者和抨擊者有之。不知習近平的智囊施芝鴻會有什麼想法?

      2009年12月14日習近平出訪日本等亞洲四國,在陪同其出訪的眾多高官中,當然必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而習近平在此次訪問中超越常規地堅持要求會見日本天皇,曾在日本政界引起一場不小的政治風波。

      2010年3月20日,習近平抵達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開始對俄進行正式訪問。這是習近平首次訪問俄羅斯,也是其此次歐洲之行的第一站。他還對白俄羅斯、芬蘭和瑞典進行正式訪問。隨習近平出訪的人員中,人們又看到施芝鴻的身影。

      2010年6月14日上午,習近平離開北京,赴孟加拉國、老撾、新西蘭、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仍然隨侍在側。

      從官方媒體報導中可以看出,陪同習近平出訪的官員很多,每次都有不同面孔出現,但施芝鴻卻是習近平外訪的必帶官員,給人一種沒有施芝鴻陪同,習近平就不出國訪問的印象。


      施芝鴻(右三)訪問美國時與希拉里合影。    
      高調談“政改”

      中共十八大召開期間,參與十八大報告起草組工作的施芝鴻高調談政改,很受關注。施芝鴻強調,十八大報告明確了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內的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可形象概括為“高舉旗幟走轉改”,“高舉旗幟”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走”就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轉”就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施芝鴻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解析了十八大報告的幾大關鍵詞:

      首先,是用兩個“五位一體”構成黨和國家戰略新布局。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從“四位一體”擴展為“五位一體”,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之後,增加“生態文明建設”。而十八大報告中提出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也是“五位一體”,即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

      其次,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的理論概括,強調在必須牢牢把握八個基本要求,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長遠指導性。

      施芝鴻指出,十八大報告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是質的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階段性目標。

      早在十七大時,作為“大筆桿子”的施芝鴻就是報告起草組成員。此次十八大報告起草工作,習近平擔任報告起草組組長,施芝鴻更是重要參與者。十八大報告向黨內外、國內外宣示了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評價。

      施芝鴻為何大談“左右之爭”?

      2013年3月“兩會”期間,平時很少公開露面更很少發表評論的始終在幕後運作的施芝鴻,不但走上前台而且還大談“左右之爭”,令媒體有不可思議之感。

      據鳳凰網報導,在本屆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要堅持改革開放,從經濟到政治,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認為,改革需要頂層設計,並且擔心目前的左右之分,造成國家的撕裂。

      施芝鴻認為,中共黨內對於堅持改革有共識,但是目前的左右之爭不僅會撕裂社會,也會對改革的持續進行造成阻礙。

      隨後,施芝鴻接連問道:“為什麼十八大報告提‘解放思想,凝聚力量’?為什麼要凝聚力量、怎麼凝聚力量?不把左右這兩個極端衝破的話,怎麼凝聚力量?”

      對於學術界質疑,這麼多年,政治體制改革還要摸著石過河,是不是沒有改革的決心,施芝鴻就指出,摸石頭是一種比喻,其實就是透過試點來尋找正確的路徑。

      施芝鴻說:“‘摸石頭’在我看來就是‘摸規律’。對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這樣的實踐論、這樣的‘摸規律’來說,它有過時的時候嗎?有人說這個過時了。我覺得摸規律、摸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規律,這樣的實踐論永遠不會過時。把‘摸著石頭過河’和科學的、從中國實際出發的頂層設計結合起來是至關重要的。”

      施芝鴻稱,“為什麼十八大報告提‘解放思想,凝聚力量’,為什麼要凝聚力量?不把左右這兩個極端衝破的話,怎麼凝聚力量?”這句話解讀了十八大起草報告中的部分內幕。左右之爭已成為困擾高層決策部署的一大阻力。

      還有評論指出,左右之爭,其實是利益之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尤其是在權貴們不知進退,群眾缺乏耐心的背景之下,雙方矛盾根本無法調和,改革也勢必被綁架。

      這或是施芝鴻大談“左右之爭”的原因。

      有評論指出,參與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政治報告的起草工作,可以說施芝鴻是掌握決策內情、了解高層心態的極少數人之一,而且他過去絕少公開發言,遑論涉及左右之爭這個敏感話題,此次突然主動挑起這個話頭,顯然是事出有因。

      新華社後來公布施芝鴻卸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擔任政協委員,人們才恍然大悟。不過,他因爲什麽原因突然卸任?仍然是個謎。是因爲年齡嗎?但他的年齡從來沒有公布,人們無從斷定是否超齡。(《明鏡月刊》39期)

      中國老一代精英的“大同夢”,其實就是烏托邦

      Posted: 14 May 2013 05:25 AM PDT

      ——從毛澤東的夢說回習近平的夢


      《新史記》高伐林


      我們曾經談到,毛澤東的夢並非憑空而來,其來源之一是一百多年來中國知識精英的夢想。中國知識精英有什麽樣的夢呢?手頭正有一個頗有意義的樣本:整整80年前,1933年元旦,著名的《東方雜誌》以大篇幅刊發了各界學者文人的“新年的夢想”。

      該 刊主編胡愈之向全國各界知名人物發出約400多封徵稿信,胡愈之在信中說:“我們的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也都淪陷在苦海之中。……我們詛咒今日,我們卻還有 明日。假如白天的現實生活是緊張而悶氣的,在這漫長的冬夜裏,我們至少還可以做一二個甜蜜的舒適的夢。夢是我們所有的神聖權利啊!”

      胡愈之的苦心,被魯迅一語道破,他沒有寫“說夢”,倒寫了篇《聽說夢》,給了另外一家《文學雜誌》(4月15日):“想必以為言論不自由,不如來說夢,而且與其說真話之假,不如來談談夢中之真。”





      夢話的重點是否定現實

      徵夢活動算得上成功。這一期雜誌以83頁篇幅,刊出柳亞子、徐悲鴻、鄭振鐸、巴金、茅盾、俞平伯、郁達夫、張申府、陳翰笙、張君勱、鄒韜奮、周谷城、顧頡剛、章乃器、周作人、楊杏佛、林語堂等142位知識分子的244個夢。

      編者在《讀後感》中統計,做夢者中知識精英至少有107人,而勞工大衆“只能有夢魘,而不能有夢想”“也決沒有用文字描寫的能力和閑暇。這實在可以算是最大的國恥啊!”代表性雖有限,但全國百位精英集體“做夢”,也算破天荒了。

      讀他們“新年的夢想”,我首先一個印象就是:竟有這麽多人用否定句式——他們的夢境是由“沒有這樣”、“沒有那樣”的祈望構成的。

      多年前,我曾計算過,《老子》五千言,光是不、無、非、否、莫、弗……這些否定詞,就占了數百字;而80年前的這批中國學者文人,也紛紛如此描繪:

      “沒有金錢,沒有鐵血,沒有家庭,沒有監獄,也沒有宗教”(柳亞子);

      “沒有國家,沒有民族,沒有階級區別的大同世界”(女作家謝冰瑩);

      “沒有階級,沒有爭奪,沒有物質上的壓迫,人人都沒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財產’”(郁達夫);

      “國家這種界限,在任何人的夢想中或夢中是不配存在的”(《時代畫報》編輯章克標);

      “沒有階級,不分彼此”(復旦大學教授謝六逸);

      “沒有階級,沒有種族,自由平等的一個大同社會”(光華書局編輯顧鳳城);

      “沒有法律,也沒有軍警可是國民從無爭執,國裏沒有貨幣,沒有工資,可是國民都很勤力”(中華書局編輯周憲文);

      “連現在眾所公認為好東西的慈善機關及儲蓄銀行等等都不需要……也應不著儲蓄以備後患”(《生活周刊》主編鄒韜奮);
      ……

      還有些人雖沒用否定詞,但否定意願極強烈,例如暨南大學教授李石岑說:“那時紅樓夢,納蘭詞及曼殊大師的名畫之類,都在被焚毀之列”。

      絕 大部分人,包括官商兩界頗有地位者,通過“夢”尖銳否定現狀、否定當政者。外交部長羅文幹夢想著“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貪錢”;上海銀行張水淇夢想未來中國 “沒有靠了槍杆壓迫無武裝的人民貢其膏血的英雄”;《讀書雜誌》特約撰述員彭芳草則抨擊當局只會向國際聯盟求救的“無抵抗主義”……

      除了在夢想中否定許多事物,更有人否定夢想本身:
      茅盾:“對於中國的未來,我從來不作夢想;我只在努力認識現實。夢想是危險的”;鄭振鐸教授:“我並沒有什麼夢想,我不相信有什麼叫做‘夢想’的”;俞平伯:“我沒有夢想”;孫伏園:“只有回憶沒有夢想!”凌夢痕教授:“我生平從沒有做理想國的夢”……


      千年桃花源

      進一步考察,中國精英們的夢想究竟是什麽呢?

      他 們常常提到的一個詞,是“大同”:柳亞子說“大同世界”“打破一切民族和階級的區別,全世界成功為一個大聯邦”;讀者何法的“白日夢”之三是“大家熙熙攘 攘,大同世界”;讀者伊羅生稱“將來的世界是無國界的大同世界”;徐州女師的俞覺所夢為三民主義救中國,“德感四方,各國來歸,實現了中山先生的大同世 界”;光華書局編輯顧鳳城也向往“大同”……

      所謂“大同”,是《禮記》中所描述的理想社會——復旦大學商學院院長李權時說得最為明白:“我理想中的未來中國是須合乎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的一段事實的。”

      這正像孔子的弟子顔淵所說:“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徵稿者要的是“我們卻還有明日”,寫出來的卻其實是悠久的昨日甚至前日!

      他 們常常提到的另一個詞,是“社會主義”。與“大同”不一樣,這是個新詞,女作家謝冰瑩夢想的是“沒有國家,沒有階級,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的社會主義的國 家”;暨南大學教授李石岑夢想經過多年軍閥混戰、多次暴動之後,中國“走上科學社會主義之路”;上海法學院教授朱隱青夢想“一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連裕 豐紗廠老闆畢雲程和銀行家俞寰澄,都夢想“聯邦社會主義的國家”;失業三年的讀者周毓英夢想“主辦一個月刊定名《社會主義》”;鄭振鐸心中未來中國是“一 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國家”……

      再細看一下,這兩個詞,“大同”與“社會主義”,在他們的心目中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二者可以互換!——柳亞子就直接將兩個詞連起來,他夢想中的未來“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同世界”。而這個世界,門楣上高懸的牌匾,大書“平等”二字。

      他們“夢想的中國”,其實就是可望不可即的烏托邦。

      他 們所說的“社會主義”,當然並不等同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社會主義”。這些“夢”儘管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但有一點相似,中國這些學者文人都熱切地憧憬著 的,是以平等為標誌的大同社會。古老的大同空想根植於中國文化深處,綿延數千年不絕,這些19世紀的“80後”“90後”,身子進入了20世紀,接觸到歐 風美雨,但頭腦還停留於古老的往昔。

      其中頗有些文人的“田園夢”,更接近中國傳統“桃花源”。《生活周刊》編輯艾逖 生夢想有一日“效陶淵明的‘歸去來兮’,到鄉村裏去,好像諸葛亮的躬耕南陽,做個十足道地的老農,自耕自食”;章衣萍夢想“回到山裏去砍柴,或者耕田都 好”;鐵道部次長曾仲鳴夢的是“何處是修竹,吾廬三徑”;教育部科長吳研因夢的是“和我的夫人在山明水秀的鄉村辦一個半耕半讀的新小學,以度其‘詩一般的 人生’”……

      作爲個人的“夢”,無可非議;但是作爲知識界群體的“夢”,就大爲可議了!(《新史記》第13期)

      -----------------------------------------------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4/%E6%96%B0%E5%8F%B2%E8%A8%98-13%E5%B0%81%E9%9D%A2%E7%B6%B2%E7%B5%A1%E7%94%A8.jpg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北京称人权进步 四川扇北京嘴巴

      Posted: 14 May 2013 04:55 AM PDT

      滕彪、李方平、肖国珍、刘巍等律师举牌抗议众人权律师在资阳被殴打扣押 (图片来自滕彪推特)
      滕彪、李方平、肖国珍、刘巍等律师举牌抗议众人权律师在资阳被殴打扣押 (图片来自滕彪推特)


      海彦

      十多位中国人权律师5月13日探访四川省成都资阳法制教育中心,遭到当局人员殴打和非法拘押,引发外界严重关注。

      据推特上发布的消息,唐吉田、梁小军、江天勇、李和平、王成、杨慧文、温海波等11位人权律师,在得到资阳迎接镇二娥湖法制教育中心作为黑监狱非法拘禁200多民众的信息后,星期一上午前往围观。结果,先到现场的多位律师遭到当局人员的殴打,至少5人受伤,其中唐天昊伤势最重。

      据人权律师李方平的消息,这些律师从星期一下午3时起被扣押在当地派出所,受到连夜审问。星期二早上6点多,王成、温海波、杨慧文3人被放出,而郭海跃、江天勇、张科科、唐吉田、唐天昊、李和平、梁小军、蔺其磊等8人仍遭羁押,并被带离派出所。

      记者星期二上午拨打唐吉田和江天勇的手机,仍处于关机状态,而资阳法制教育中心接电话的女士否认是该中心。另外,资阳法制教育主任徐洪艳也一直不接听手机。

      人权律师李方平星期二上午对美国之音表示,除李和平律师是被警方称“散布不实消息”外,其他7名律师都是以“妨碍公务”被扣押传唤。李方平说,任何公民都有权利监督国家任何一个部门的运作情况。

      他说:“任何公民都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公务的权利。像这样的法制教育中心没有任何手续,把公民长期关押,有的长达几年,而且在里面造成非正常死亡。像这样的事情,任何公民都是接受不了的,尤其是这些法律界的公民。他们通过围观或者说是核实的方式,了解和传播真相。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据报道,法制学习班,有些地方叫法制教育中心,多数是关押访民的黑监狱。但是,2009年4月1日,新华社曾发布国务院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取缔以“学习班”名义关押访民的黑监狱。

      李方平律师说,这种法外黑监狱在践踏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在破坏中国建立法治社会的承诺。

      他说:“法治之外的因素仍然在左右着中国,像这样的黑监狱就是最好的典型,因为它是成建制的,有批文、有编制、有人员、有固定场所。”

      李方平律师表示,殴打人权律师的是资阳法制教育中心的黑保安,但不排除有便衣警察的可能性。人权律师被打、被扣押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严重关注。许多维权人士和律师表示将会陆续前往声援。

      而就在星期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取得新进展。另外,也在今天,中国和德国政府开始举行“中德人权对话”。

      据截稿前的最新消息,江天勇、唐吉田、郭海跃、张科科、李和平等8位律师11时40分获得自由。四川方面安排资阳律师协会有关人员将8律师接出,中午一起吃饭并“护送”出川。

      不过,香港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星期二发表声明,强烈要求四川当局依法查办殴打人权律师的歹徒。

      美国之音中文网


      中德人权对话 关注少数民族

      Posted: 14 May 2013 04:46 AM PDT

      本年度的中德人权对话周二(5月14日)开幕,地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处境。藏族作家唯色呼吁国际社会,不要忘记藏人和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人民的诉求。

      生活在北京的藏族女作家唯色多年来用博客记录着她所了解和关注的西藏的现状,包括藏人如何争取更多自治、要求保护西藏文化、抗议北京的西藏政策。不过,唯色坦言,有时候她感觉,全世界似乎忘记了藏人和中国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人民的诉求:

      "很遗憾,现在国际上对藏人的关注越来越少,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强大还有政府的强硬态度,全世界对中国少数民族,比如蒙族人的关注都在减少,这是事实。"

       
      德国联邦政府人权事务专员
       
      不断发生藏人自焚抗议事件

      连续发生的藏人自焚抗议北京西藏政策的事件,在唯色看来是一场灾难。据她获得的统计数字,从2009年以来,已有117位中国境内的藏人采取了自焚方式表达抗议: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人权状况的体现,国际社会应该予以关注的。"

      唯色本人在北京长期受到国保的监控,由于相关部门多年来拒绝颁发给她护照,所以唯色不能出境。尽管如此,唯色还是坚持记录和发表关于西藏状况和藏人出境的 文章和信息。就在几天前,唯色发表了题为《我们的拉萨快被毁了!救救拉萨吧!》的文章,对拉萨老城的商业化发展和对文化古迹的破坏性建设提出了批评。

      "商业化的趋势不光是在地表建造购物商城,酒店,还有地下车库,拉萨迟早有一天看上去就像其他中国城市。对拉萨老城区的破坏性建设速度惊人的快,都快认不出了。我是在拉萨出生的,现在拉萨的样子很让我痛心。"

       
      藏族作家唯色
       
      唯色的这篇文章在几小时内被数万人点击浏览,之后被网络审查部门删除,也取消了博客评论功能。不过,唯色说,她不会放弃,还会坚持努力为西藏现状争取更多关注。

      国际社会要继续关注中国人权状况 

      5月14日起在宁夏举行的本年度中德人权对话,主要议题之一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的处境。唯色认为,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权利非常重要。尽管她认为,通过人权对话这种方式向取得切实成果越来越困难,但是她希望德国政府不要放弃一贯的捍卫人权的政策:

      "如果连这种国际层面的对话机制都没有,那专制政府就会更加无所顾忌,人民处境会更加艰难,所以我们需要这种国际社会的压力,而且应该是持续的压力。"

      作者:ARD 编译:谢菲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中文网


      大阪市长宣称“慰安妇制度是必要的”

      Posted: 14 May 2013 04:44 AM PDT

      大阪市市长桥下彻发表有关“二战前和二战中施行的慰安妇制度是必要之举”的言论引来一片哗然。日本媒体分析称,桥下彻的政治命运可能会变得前途未卜。 
      In a picture taken on September 9, 2012, Osaka Mayor Toru Hashimoto speaks at a policy debate to establish the new national party 'Nippon Ishin no Kai (Japan Restoration Association)' in Osaka. Seven lawmakers were set to announce their intention on September 11 to join the new party being formed by populist Osaka Mayor Toru Hashimoto, a man seen as possible kingmaker in the next general election. AFP PHOTO / Jiji Press JAPAN OUT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TORU YAMANAKA/AFP/GettyImages)


      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本周一表示,二战前和二战中日军施行慰安妇制度是必要之举,这样做"有利于严律军纪,同时也有益于帮助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士兵获得放松"。

      桥下彻的这番言论在邻国迅速引起不满和抗议。特别是中国和韩国等在二战中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多年来一直表示,日本未能对其在二战中所犯暴行做出深刻反省。

      桥下彻是日本右翼政党维新会共同主席,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称,没有清晰的证据证明日军在战争中强迫女性成为"慰安妇"。

       
      二战中20万主要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妇女被强迫成为日军的慰安妇
       
      桥下彻说,为了维护军纪,"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必要的"。他说,这种制度"可以让那些枪林弹雨中随时可能丧命的士兵暂时放松"。

      二战中20万主要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妇女被强迫成为日军的慰安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政府官员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说,"日本政府高层官员对反人伦犯罪作出以上发言,暴露了其缺乏历史认知和对妇女的尊重"。

      日本国内大量政治家也纷纷批评桥下彻的这番言论。民主党主席海江田万里明确表示:"慰安妇制度没有必要"。维新会的一名成员说,"这只是桥下的个人认识",不应该代表党的立场。

      1993年,时任日本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发表著名的"河野谈话",为二战时期"慰安妇"问题道歉。去年12月,日本现首相安倍晋三曾指出河野谈话的内容存在事实错误,应加以修改。安倍的言论在日本国内引来多方批评。

       
      安倍承认战争中的确存在慰安妇,但是他否认这些慰安妇遭到强迫
       
      安倍承认战争中的确存在慰安妇,但是他否认这些慰安妇遭到强迫,他的理由是在这个问题上缺少官方证据。

      为了平息韩国和中国的不满以及减轻美国对安倍民族主义政治议题的担忧,过去几天安倍内阁一些官员纷纷出面为日本在战争中所犯罪行道歉。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周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对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女性忍受了无法形容的痛苦经历。在这个问题上,安倍政府的认识与历届内阁相同"。

      综合报道:洪沙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网络在揭露腐败中的作用

      Posted: 14 May 2013 04:38 AM PDT


      作者 索菲

      就中国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铁男倒台事件, « 世界报 » 发表记者布龚的文章指出,中国网络及微博不仅继续在揭露官员腐败问题上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官方媒体也承认微博社交平台的影响力正在扩大,刘铁男的腐败问题早在五个月前就在中国新浪网的微博上被揭露。



      网上揭露的刘铁男腐败昔日被视为谣言

      中国 « 财经报 » 记者罗昌平就在他的微博上公开揭露刘铁男的腐败问题,刘铁男对个人学历造假,而且威胁杀害揭露他的情妇。刘铁男是中国经济政策决策层的重要官员,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当局不仅完全否认罗昌平的指控,而且还反过来指责罗昌平诽谤。新浪微博吊销、关闭了罗昌平的博客账号,删除了所有对刘铁男的指控内容。

      « 世界报 »文章引用一句中国成语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罗昌平都没用十年时间就等来了刘铁男被双规调查的消息。中国官方的新华社5月12日简短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五十八岁的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从2008年起就担任中国经济界领导职务的刘铁男,受到专管政府官员腐败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调查。

      昔日被视为网上的谣言成事实

      这一消息进一步让人们相信网上流传的消息从而被证实是事实。
      « 环球时报 » 这家被认为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官方大报,为此还写了社论,指出这一事件证明两件事:第一是网络微博的影响不断扩大,其次是共产党同腐败作斗争的决心。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就在罗昌平揭露刘铁男腐败问题时,官方还竭力否认指控,更反驳说揭露者是在造谣。

      « 环球时报 » 社论说,多亏了网络才有罗昌平的胜利。这一事件预示着中国民众舆论影响的力量进一步涌向网络平台,中国的网络影响力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这一趋势今后将会日益加强。
      « 财经报 » 记者罗昌平本人在他的微博上却指出,今年三、四月时,中国没有一家报纸敢于对指控刘铁男腐败问题发声,如今刘铁男被调查成为新浪微博上最为热门的话题,
      另一位中国记者曹林认为,某些媒体抱怨政府部门发言人就是传声筒,他们更是舆论监督的障碍。许多记者都有这样的感觉,由于这些发言人,对某些中央部委的采访比起过去更是难上加难。

      围绕中国贷款过多的担忧

      今天的 « 回声报 » 对两年来中国发放贷款速度过快,增加近百分之七十而引发评级机构穆迪关注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官方金融系统之外的融资,是发放过多贷款的主要机构,而向私人融资借贷的机构,大部分是私营机构,其规模属于中小型。因为中国私人企业发展加快,需要资金支持,但中国官方金融体系,各大银行却对他们施行严格的控制与限制,中国各大国有银行一般更支持国营企业。

      私营的中小型企业被迫转向社会其他非国有银行和融资机构。非官方借贷总额到2012年底,统计为二十九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三万六千亿欧元。穆迪对中国过多的借贷将会对经济整体发展带来压力和影响抱有担忧,穆迪已经把对中国的未来金融前景评级从积极一级降为稳定级别。

      只剩四成法国人拥护欧盟

      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侧重点不同: « 费加罗报 » 说,法国政府面对罗姆人蜂拥而至束手无策; « 解放报 » 说,法国只剩下百分之四十一的人仍然拥护欧盟,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字显示,欧盟的大部分欧洲人认为欧盟应对所有问题负责人,法国人面对这一切最苦涩不堪; « 世界报 » 和 « 回声报 »异口同声大谈特谈保护文化税,法国电视四台前总裁雷库尔赞同对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苛重税,法国政府表现谨慎小心,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需要起到中心作用。

      « 今日法国 » 和 «人道报 »关注 退休这一棘手问题:« 今日法国 » 说,“多劳少得”,政府要触及这一爆炸性卷宗,不排除触及合法退休年龄;«人道报 » 说,对老板协会来说,退休合法年龄要推迟到六十五岁以后。« 今日法国 » 头版推出昨晚在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庆祝巴黎圣日耳曼足球队的节日转为打、砸、抢的图片。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西欧药业巨人青睐中国市场

      Posted: 14 May 2013 04:37 AM PDT


      作者 柏林特约记者 丹兰

      西欧医药康采恩面临重重压力。一些专利保护到期,此后,其它厂家也可以仿制这些曾受保护的药品。还有,官方对制药业的调控越来越多,再加上欧元危机,不少大型制药公司因此在西欧看不到粉红色的未来,纷纷压宝外国市场。其中最受青睐的是中国市场。这是德国《经理人》杂志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的结果。

      有时候,这边有人难受,那边却有人欢喜。今年,欧洲境内一大批专利保护到期,这是一件令大型制药公司很难受的事,但仿制药生产商却喜笑颜开了,因为它们可以做的生意更大了。不过,欧元危机和多个欧盟成员国的节约政策使仿制药生产商不敢大意,而自己研创药品的大型制药公司感觉更差,认为自己在西欧的前途并非阳光灿烂。

      今年2到3月间,管理咨询公司柯莱特(Camelot)对16个国家近60名制药公司的经理进行了以“医药管理雷达”为题的调查。其中2/3的经理是在传统的也从事新药品研制的制药公司工作。就在仿制药公司经理对欧洲制药业所处的气候普遍表示满意的同时,也从事研究的大型制药公司的经理们有一半以上认为:在随后12个月内,社会政治气候对制药业不利而且还会变得更糟。

      一方面,西欧的价格战给双方都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在西欧国家,制药公司必须更频繁地提供它们的开方药品的药效证明。比如在德国,原本只有新上市的药品需要提供药效证明,但现在官方的要求高了,连早已被人们接受的药品也要提供药效证明了。

      近年来,一系列颇受欢迎的药品专利到期,使仿制药生产商受益非浅,营业额大有增长。但今年的价格压力也影响到仿制药生产商。再者,欧元危机给整个制药业带来了打击。制药业已明显下调了对药品在南欧的销售预测。一些大型企业想去开拓新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传统大型制药企业看中的是门槛国家。在这些国家里,中产阶层在不断扩大,他们越来越多地自掏腰包购买昂贵的富有创意的新药品。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医疗健康系统。调查发现,在随后的12个月里,也从事研究的大型制药公司全都打算大大提高它们在中国的营业额。营业额平均增长目标为8%。调查报告撰写人和柯莱特公司生活科学咨询业务负责人雅罗什(Michael Jarosch)预言说:“在未来十年里,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医药市场。”在非洲,西欧医药巨人也想将营业额提升8%。不过,它们在非洲的业务规模远远比不过在中国的规模。第三希望市场是俄国,营业额增长目标为7.1%。仿制药生产商的希望市场则大不相同,前三名分别为东欧、俄国和北欧。

      但传统大型制药公司要开发门槛国家的市场也有风险。比如,西方工业国家一般是医疗保险公司支付大部分药费,而门槛国家的客户则大都得自己掏钱购买富有创意的西方药品。再者,有些药品专利在门槛国家难以实现。比如,拜尔和诺华在印度打了好几年官司,但不久前还是打输了,因此享受不到对抗癌药品的专利保护。还有,门槛国家的药物许可程序不如欧洲规范而且耗时很长。但这些都吓不倒西欧药业巨人。中国这个大市场是谁也不会轻言放弃的。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灣等待菲駐台代表回應漁船槍擊案

      Posted: 14 May 2013 04:24 AM PDT

      白熙禮
      菲律賓駐台代表白熙禮(Antonio Basilio)


      台灣外交部星期二(5月14日)稱,菲律賓駐台代表白熙禮(Antonio Basilio)已於下午返台。

      外交部稱,預計白熙禮屆時將就台灣此前提出的四項要求作出正式回應。

      台灣屏東籍漁船「廣大興28號」5月9日遭菲律賓公務船槍擊,造成65歲的船員洪石成中彈身亡。

      台灣總統馬英九5月11日深夜向菲律賓提出正式道歉、賠償損失、盡速徹查事實、嚴懲兇手以及啟動台菲漁業協議談判等四項要求。

      他要求菲律賓在72小時內同意有關要求,並威脅說否則台灣將對菲律賓採取系列制裁措施。

      台灣規定的最後期限為星期二午夜。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星期一表示,將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處理有關事件,台灣對此表示不能接受。

      美國國務院星期一對台灣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射擊事件表示遺憾,並希望雙方和平處理有關事件。

      BBC中文網


      防範未然:安吉麗娜•朱莉切除雙乳

      Posted: 14 May 2013 04:23 AM PDT

      安吉利娜·朱莉
      朱莉說,做出動手術的抉擇讓她感到有力量,她沒有覺得她的女性特徵受到了任何影響。

      為預防患乳腺癌,名震英美影壇的好萊塢影星安吉利娜·朱莉(Angelina Jolie)接受了雙乳切除手術。

      今年37歲的朱莉是六個孩子的媽媽。她在《紐約時報》撰文解釋了她決定接受手術的原因。

      朱莉說,醫生的診斷認為,她患乳腺癌的危險機率是87%、患卵巢癌的機率是50%。

      她說:「我決定採取預防措施,盡可能減少患癌的危險」。

      「我的選擇」

      在題為《我的醫療選擇》一文中,朱莉說,她的母親與癌症病魔搏鬥了近10年,在56歲的時候死於癌症。

      朱莉說,她一直安慰她的孩子們,不會讓癌症奪去他們的媽媽,但「事實是,我有危險基因BRCA1,它大大增加了我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

      朱莉說,手術後,她患乳腺癌的機率從87%降到了5%。

      朱莉稱讚了她的丈夫,好來塢巨星布拉德·皮特(Brad Pitt)的關愛和支持。

      朱莉說,做出動手術的抉擇讓她感到有力量,她沒有覺得她的女性特徵受到了任何影響。

      她說,對那些讀到她的文章的婦女,她希望能幫助她們認識到,她們可以有選擇。

      朱莉不但是好萊塢影星和導演,還長期致力於人道援助事業。她目前擔任聯合國的特使。

      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和治療期間,她還與英國外交大臣黑格一起訪問了剛果民主共和國,並出席了在倫敦舉行的工業八國外長會議,提請關注戰亂對婦女的性暴力行為。

      BBC中文網


      韩美联合海上演习周一于韩国东部海域进行

      Posted: 14 May 2013 04:17 AM PDT

      m0513-kop.jpg
      美国航母“尼米兹”号从釜山前往东部海域,参加演习。

      为期两天的韩美联合海上军事演习星期一开始在韩国东部海域进行,美国派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当天上午从釜山启程,也参加了演习。

      韩国政府消息人士星期一表示,停泊在釜山港的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号已于上午出港,事项浦项附近的东部海域,由韩国和美国海军联合举行的反潜演习,由此正式开始。

      据了解,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长332米,宽76米,约为足球场面积的3倍,舰上载有“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徘徊者”电子战机和攻击直升机等68架飞机。除了“尼米兹”航母之外,美国方面还派出了航母航空联队(cvw)、航母打击群(csg)、宙斯盾舰和“普林斯顿”号导弹巡洋舰等。

      韩国的“世宗大王”号和“忠武公李舜臣”号等驱逐舰参加了演习。

      为期2天,不对外公开的这次韩美联合军事演习,是韩国的“天安”舰在2010年遭到袭击后增加的多个演习之一,韩国国防部表示,这是一次例行的反潜演习。

      军事专家、自主国防网络代表申寅君表示:“由航空母舰组成的韩美航母舰队将一起互动、护卫,并且一起进行反潜和对空演习,是一次综合战力演习。”

      在上述演习前一天的星期天,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表公报说,这是对朝鲜的公演威胁恐吓,也是执意要在半岛挑起侵略战争的严重军事挑衅。

      公报还说,韩国总统朴槿惠上星期访问美国,双方就“加强同盟”达成一致,该访问刚结束,一回国就引进美国的庞大侵略武力,进一步提升了挑衅的意图。但是,朝鲜革命武装力量不会容忍挑衅,对于美国和韩国好战分子的进犯,朝鲜将会打击航空母舰等一切侵略武器,对他们进行水葬。

      朝鲜传媒在演习当天的星期一,再一次群起谴责韩美军演,认为是“挑起半岛紧张的新的火花”,但是并没有营造上月的战争紧张氛围。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首尔特约记者刘水的报道。

      台2漁船 分遭日本越南攔截

      Posted: 14 May 2013 04:12 AM PDT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郭芷瑄14日綜合報導)屏東漁船廣大興28號遭菲國公務船攻擊的風波未平,今天又發生屏東漁船龍旺利97號在南海遭越南攔截、高雄漁船正昌發2號因越界捕魚,遭日本取締。

      正昌發2號船長孫居民坦承越界,向日方繳納罰金後已獲釋。這也是台日漁業協議5月10日生效後,首次發生台灣漁船違規被日方取締的狀況。

      高雄市海洋局表示,正昌發2號遭取締位置是在東經124度57分、北緯23度54分,石垣島東南東方約46浬的海上,位置確實已超出中華民國的暫定執法線。

      48.25噸重的「正昌發2號」由孫居民和5名船員操控,今天凌晨在沖繩(琉球)竹富島海域進行捕撈作業,被日本水產廳所屬的漁業取締船發現,認為這處海域屬日本專屬海域(EEZ),因此逮捕漁船船長,船長孫居民被逮捕後坦承撈過界。

      屏東琉球籍漁船「龍旺利97號」今天上午則遭越南船挾持1個多小時,船東蔡天裕表示,對方船身上有英文「DONE NAMO」。據船長回報形容,與10年前挾持漁船的越南漁政船相似,所以研判可能是漁政船。

      蔡天裕表示,「龍旺利97號」從普吉島返航台灣途中,今天上午5時30分許,在北緯11度47分、東經112度4分,即鵝鑾鼻西南方790浬的南海公海上,遭到越方攔截。

      越方要求漁船轉向越南方向行駛,但航行1個多小時後,越方船隻突然駛離,並示意「龍旺利97號」離開。龍旺利97號預計5天後返抵屏東。

      蔡天裕說,10多年前,他的2艘船也在公海上被越南漁政船扣押,付了3萬美元贖金才獲釋,這次越方未登船就放行,已算幸運,「應該是台菲緊張,政府派軍艦護漁,讓越南漁政船不敢太過囂張」。1020514


      漁船事件 菲調查局平行調查

      Posted: 14 May 2013 04:11 AM PDT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14日專電)為確保調查的公平性與可信度,菲律賓國家調查局將會就廣大興28號漁船射擊事件,展開平行調查。

      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發言人陳顯達今天在馬拉坎南宮召開的記者會上說,總統艾奎諾三世已經指示相關部門調查漁船射擊事件,並會在適當時機宣布調查進度與結果。

      陳顯達並未透露將由哪個單位負責調查工作,但菲律賓國家調查局1名高層官員向中央社表示,他們已接到司法部長的命令,調查台灣漁船射擊事件。

      這名官員說,國調局的調查將與菲國其他部門的調查平行進行,以確保調查的公平性。

      肇事的菲律賓海岸防衛隊11日表示,海防隊將與漁業局籌組調查小組,徹查台灣漁船射擊事件,巡邏艇小隊長也已被禁足,接受調查。

      菲國海防隊聲稱持有事發當時的錄影資料,但將由調查單位決定是否對外公開。

      對此,陳顯達在今天的記者會上說,他不認為公開錄影帶「會有問題」,因為「這將是調查的一部分」。1020514


      解印度邊界問題 中國促加倍努力

      Posted: 14 May 2013 04:08 AM PDT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14日專電)中國大陸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發言人秦剛針對與印度的邊界問題表示,雙方應「再加倍」努力,推動解決問題的談判架構。

      在印度外交部安排下,秦剛昨天於新德里與印度媒體座談時表示,雙方應「再加倍(redouble)」努力推動解決邊界問題的談判架構,以儘早達成公平、合理、相互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此間報紙今天報導引述他說,處理邊界問題時,兩國也須注意到發展中兩國關係的整體面向,以及良好合作中、印關係所帶來的利益。

      解放軍4月15日跨越兩國未定邊界實際控制線,進入印度查摩與克什米爾省拉達克(Ladakh)陶貝奧迪(Daulat Beg Oldi)段邊界的領土19公里搭設帳篷,兩國邊防部隊對峙近3週,雙方5日各自撤離部隊。

      秦剛對此表示,那是個別事件,也對邊界問題溝通機制的有效性進行良好測試。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9日展開就任後海外首訪,將先抵達新德里,除會晤新德里政治領袖外,此行可望提升兩國經貿關係,雙方並將設立1個企業界的總裁論壇(CEOs' forum)。

      秦剛指出,中方對李克強到訪的4項主要期許為深化瞭解、增進友誼、深化互信、加強合作。1020514

      《中共版秘密報告》

      Posted: 14 May 2013 03:02 AM PDT


      內容提要:

      “復興夢”與“蘇共垮台教訓”——這是習近平上任之後所思所講的兩個關鍵詞。兩個關鍵詞曡在一起,透露了這位中共新黨魁心頭山一般重的憂慮、天一般大的難題:怎樣才能力挽狂瀾,不致於重蹈蘇共“亡黨亡國”的覆轍?

      中共在十八大上報告中提出了“三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但是恰恰是習近平在這三個方面都顯得不那麼“自信”。他的南巡萬言講話,是給部下打氣,也是給自己壯膽。

      不同的人從蘇共亡黨亡國得出截然不同、甚至針鋒相對的教訓。習近平總結的是什麽樣的教訓?他敲響“竟無一人是男兒”的警鐘,能警醒全黨、全軍、全國嗎?習近平又怎樣診斷中共的危機,以圖對症下藥開刀?他下藥和開刀是否能治中共的沉疴?黨與國是否能同時救得了,救黨恰是禍國,救國先得“亡黨”?
      人們最關心的還是:習近平的祕密報告所勾畫的路徑,效果會適得其反。


      《中共版秘密報告》 訂閱連結: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鄧小平不可告人的秘密》

      Posted: 14 May 2013 02:33 AM PDT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定格:以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一黨專政的“兩手硬”形象,被蓋棺論定。

      16年時光如流水沖刷,鄧小平的衆多光環次第脫落。如今對鄧小平的評價不僅沒有塵埃落定,反而愈形兩極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推出其巨著《鄧小平時代》,堅持認爲,鄧小平的貢獻和地位被嚴重低估;然而圍繞他的這部傳記,衆多知情人講述內幕,衆多學者深入剖析,卻對傅高義的說法不以爲然,認爲過去以爲安在鄧小平頭上的那些傳奇,原來並不是那麽值得讚頌;而過去以爲鄧小平當之無愧的那些功勞,其實要麽是“張冠李戴”,要麽是言過其實——連鄧小平主導中共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十一届三中全會這一說法,也被譏為“神話”。

      鄧小平曾經强力主導了對毛澤東的官方定論,現在,他自己的歷史地位,也受到來自左的和右的兩方面的强力衝擊。


      《鄧小平不可告人的秘密》 (電子版)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13日)

      Posted: 13 May 2013 10:55 PM PDT


      2013年5月13日《明镜郵報》

      Posted: 13 May 2013 10:54 PM PDT

      明鏡新聞網

      unread,
      May 15, 2013, 11:01:49 PM5/15/13
      to wy...@live.com.au

      《明鏡郵報》明鏡新聞網


      戴相龍家族合法暴富?

      Posted: 15 May 2013 12:47 PM PDT

      事件》特約記者 胡光偉

      戴相龍方“有點流氓”

         如何解決這個缺口問題呢?戴相龍提出填補養老宇宙黑洞的方案之一,就延長退休年齡和養老金的繳納年限。他說:“比如養老金交30年,就可以獲得養老金了。那今後30年不行,可能要交35年。現在60歲退休了,將來可能63歲退休。”(目前國基本養老保險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50歲)而按照人保部的說法,將退休年齡改到65歲,每年可以減緩缺口約200億元。如個人帳戶有1.7億空帳,需要85年才能補齊。

         馬宇指出,政府如果這樣幹,讓老百姓晚退休並繼續交費的辦法“有點流氓了”。他說,以往國搞低工資,老百姓為國家做了巨大貢獻和犧牲,但國家並沒有為我們建立養老金,也沒搞義務教育,也沒搞醫療保險,不知道(錢)幹嘛用了,最後退休人員的工資還用我們在職的交錢支付!等到我們也要退休,這個乾坤大挪移玩不下去了,就耍流氓,讓我們繼續幹活、繼續交錢!我們不得不問一句:政府的責是什麼?!我們交了稅、交了費,不但基本福利保障沒有,連我們自己交的退休金最後都不“還”給我們,而說“已經給了別人了,你們接著交吧!”是不是強盜邏輯?若是養老金制度改100歲退休、交費80年,政府豈不是一分錢都不用還給我們了?
       
         戴相龍提出的填補養老金的宇宙黑洞的方案之一是需要延長退休年齡和養老金繳納年限。

         馬宇詰問,中國政府既然那麼有錢,先把養老金虧空補上行嗎?充其量不就是180,000億人民幣嘛。政府有錢動不動數萬億、十萬億的搞投資,官員也動不動千萬、上億的貪腐,把我們自己交的錢還給我們就沒錢啦?   投資專家蔡慎坤並不支持延遲退休方案,他說:現在各級政府開支120,000億!為什麼不省下幾萬億用於補充養老金缺口?如此眾多的收入來源和驚人的外匯儲備,中央政府為何不下決心從這些渠道籌措資金以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而只是把興奮點放在及數億人的退休年齡上?

         蔡慎坤認為,考慮到2011年,中央財政收入高達100,000億,與之相應的各種非稅收入至少也在50,000億以上,中國的外匯儲備更是高達34,000元,國企當年實現利潤高達22,500億元,銀行業稅後利潤也高達12,500億!此外,中央和地方持有市值約140,000億元的上市國有公司股份,如果從2013年起,逐步將這些股份劃轉到社保系統,養老金缺口肯定會得到有效彌補。

          
          溫戴家族通過減少持股數量巧妙規避披露股東份信息。
      戴相龍家族合法暴富?

      雖然戴相龍家族在戴相龍在朝為官時,在戴相龍監管區域買股票暴富,但《紐約時報》的報導中非常客氣地說:“沒有跡象明交易當中存在任何違法行為。”記得《紐約時報》披露溫家寶家族在溫相監管區域購買股票暴富之後,溫家寶家族也發表聲明,聲稱溫家寶家人“沒有從事任何非法經營活動”。曾經是平安監事會成員、《紐約時報》認為代表溫家寶家族利益的富豪段偉紅,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也說:“我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這似乎在說,溫戴家族成員都是在中國合法發財。

         一位網友氣憤地說:“如此多的高官家族把平安當金庫,而平安說自己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是誰,而且,這些人還都說自己沒有違法,這就是中國發財的秘訣。”
          
         “如此多的高官家族把平安當金庫,而平安說自己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是誰,而且,這些人還都說自己沒有違法,這就是中國發財的秘訣。”

         如果僅僅從一些表層法律層面看,溫家寶、戴相龍家族買賣平安股票一事,可能算得上是“守法楷模”。在最低意義上,如果需要購進平安股票,必然需要遵循相關法律,至少溫家寶家族和戴相龍家族擁有的平安股票也不是搶來的。從《紐約時報》報導披露的一個細節可以看到溫戴家族是如何“誠實守法”的,根據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監管法規,公開上市的公司及幫助其承銷股票的專業服務夥伴,有法律義務披露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的身分。《紐約時報》發現,即便是在持股最多的時候,溫家寶家人的投資工具泰鴻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也從未超過3.2%;相應地,戴相龍家族的投資工具持有的平安股份更少,自然更不需要披露股東身分。

         中國《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規定,認購或者受讓證券公司的股權後,其持股比例達到證券公司註冊資本的5%,或以持有證券公司股東的股權或者其他方式,實際控制證券公司5%以上的股權時,應當事先告知證券公司,由證券公司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此外,《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一號-招股說明書》也有類似規定。例如,如發起人、持有發行人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東為法人,應履行相應披露義務,如發起人、持有發行人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東為自然人也有相應披露義務。(《事件》第18期)

      不清算維穩,不清算周永康,行嗎?

      Posted: 15 May 2013 12:31 PM PDT

      《內幕》約記者林傑

        
        “民賊”政壇崛起

        1942年出生周永康,於19669月在北京石油學院勘探系畢業後,不願到野外吃苦,便留校等待分配。一年後,周永康才極不情願地來到慶油田當地質隊實習員。

        周永康於1970年參加了“遼河石油會戰”。此後,他在遼河油田工作15年;歷遼河石油會戰指揮部地質團區域室技術員、黨支部書記、大隊長、遼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處處長、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勘探局副局長、局長、黨委副書記等職。由於他有文憑又善於人際關係,1983年他41歲時當上了遼河石油勘探局局長、遼寧省盤錦市委副書記、市長。
      這個政權如裝進籠子,它就一台嗜血的絞肉機,沒有什麼壞事不敢做!

        周永康於1985年升任石油工業部副部長;石油工業部於1988年撤銷,立了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周出任副總經理,八年後升任總經理,成為正部級國有企業官。周管轄石油系統的時候,是石油部最腐敗的時期,而周本人也經常出入夜生活場所,生活極度腐化。

        國務院於19983月成立了國土資源部,56歲的周永康被任命為首任部長。一年後周便出任四川省委書記。周永康在四川時,還任意拿媒體開刀,周於2000年下令封殺了民主人士黃琦的“天網”網站,開了封殺網站的先河,黃琦也被判五年徒刑。《華西都市報》於2002年登了一篇批評宋祖英的文章,惹得周大怒,報社總編被迫道歉,記者被開除。周在四川年,四川的大部分媒體都被他整肅過。

        周永康於200211月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並出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同年12月,周接任公安部部長,成為繼前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之後,中國25年來首位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任的公安部長;也是唯一一位在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任內,兩次出任部長職務的官員。

        2007年中共十七大最大的人事爭議點,就是周永康進入政治局常委的問題。雖然周永康在他歷屆官職任期內劣跡斑斑,遭到中共黨內外的排斥,不斷被人檢舉揭發,甚至曾幾度被迫提出辭去公安部長一職,但由於江澤民的強力干預,周得以留任,並最終升任政治局常委,兼中央政法委書記、中央綜治委主任,全面負責中共政法工作。


        至此,周永康權傾一時。周在任內唯恐天下不亂,甚至編造名目,猛增編制。譬如,在西藏新疆,稍有風吹草動,周就趁機擴充警力。另據已落馬的原公安部部長助理鄭少東交待,周永康之子周斌利用其父的影響力,在其父曾工作過的地方或部門,大搞權錢交易。比如插四川大型工程項目,通過其父擔任過首任部長的國土資源部大肆倒賣土地,插手中石油的石化項目,賣官鬻爵;尤其是利用其父在政法系統的影響力,收取巨額“保護費”,替一些不法商人“鏟事撈人”等等。在甘肅、山西、遼寧,他“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使一些重大件難以置信地未獲應有審理。

        英國《每日郵報》於20121月評出的中國“十大黑領”人物當中,周永康是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唯一入選者。該報對中國“黑領人物”的定義是:“他們的臉色是黑的,汽車是黑色的,衣著是黑色的,他們的收入、生活、工作都是黑色的(隱蔽的),但卻控制著中國的經濟與社會命脈。”

        周永康是胡錦濤的助手

        周永康的崛起,與江澤民、胡錦濤的關係密不可分。政法委可以說是江澤民一手扶植起來的,當年江澤民為迫害法輪功,便將政法委扶植成“法外授權”機構,還成立了專門鎮壓法輪功的“610辦公室”。政法委儼然成為了另一個中央權力中心,也是中國最龐大、最腐敗的機構之一。

        余傑認為,江澤民時代,周永康尚未進入權力核心,對江澤民政權的貢獻有限;胡錦濤時代,周永康逐漸進入權力核心,對胡錦濤政策的實施功不可沒,與其說周是江的人,不如說他是胡的人。胡錦濤謹小慎微,視“穩定”為其命根子,全然不管穩定是如何獲得的,即便以血腥的方式達致穩定,也視之為最大成就。因此,以周永康為代的政法系統,巧妙利用胡錦濤的這一心理,成功爭取到超額經費,將“專政”部門打造為全國黨政機關裡最有實權、油也最多的獨立國。中國的政法部門在地方政權架構中的權力和地位亦不斷膨脹。

        余傑在其《河蟹大帝胡錦濤》一書中進一步指出,周永康不是胡錦濤的敵人,而是胡錦濤的助手。周永康與胡錦濤之關係,猶如魏忠賢與朱由校之關係,或如希姆萊與希特勒、貝利亞與斯大林之關係。

        周永康雖然已下台,但政法委的維穩系統仍在正常運轉。舉報周永康的浦志強認為自己雖然曾登上《方人物周刊》2013年第三期中的封面人物,但並不意味自己的影響已經足夠大到與體制抗衡,他對《內幕》說:“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到了這個年紀,我早知道自己究竟幾斤幾兩,不會認為僥倖登上了一本雜誌的封面,影響就大到不得了了,就了不得了,就能讓中共‘不敢造次’了!要知道,這個政權如果不被裝進籠子,它就是一台嗜血的絞肉機,沒有什麼壞事不敢做!想想看,劉曉波、艾未未,都比我更知名,影響力都比我更大,但周永康要維穩,照樣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把這無罪的人抓進去——劉曉波被處重刑,艾未未夫人的公司被課以重罰,這兩起案件完全無中生有,無不顛倒黑白!我知道,只要維穩政策存在,不論周永康在不在台上,不論你到底有多大影響,誰都難保性命,包括黃松有和薄熙來!不清算維穩,不清算周永康,行嗎?”

        大陸法律界人士普遍公認,周永康於2002年任公安部部長和政法委書記以來,中國的法制建設急遽倒退,社會治安急劇惡化,嚴重刑事案率居高不下,黑惡勢力橫行,人權根本無法得到保障。(《內幕》第15)

      中國政治在文明底線之下:薄案與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

      Posted: 15 May 2013 08:09 AM PDT


      《明鏡月刊》何頻/嵇偉



      震驚中外的薄熙來事件被稱為中國共產黨半個多世紀來最大的懸案,案情撲朔迷離,牽涉其內的不僅有許多中共高官甚至最高領導層成員,還有英國人、美國人,在中國國內掀起政治風暴的同時,引發廣泛國際關注。

      中國政務評論家、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創始人和總編何頻與著名華裔作家黃文廣合作撰寫的英文新書《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以薄熙來案為主線,揭示中國共產黨高層權力鬥爭的內幕。該書已經被美國《外交政策》推薦為今年必看的25本書之一。

      《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一書披露了撲朔迷離的薄熙來事件中的一些內情,也解釋了事件中的部分謎團,顯示中共高層權鬥之激烈和複雜,遠非外界所想像。BBC中文網記者嵇偉分別專訪了兩位作者,何頻談權鬥內情,黃文廣談薄案疑點以及他去重慶現場的發現。

      中國發生的事,中國人應該說

      BBC記者嵇偉:這本《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是用薄熙來事件為主線,揭示中國共產黨高層權力鬥爭的內幕,但為什麼用英文寫,不用中文寫呢?

      何頻:中國人在西方出版英文書,大多數是文學、學術和歷史,很少涉及中國當代政治。一方面可能掌握情況的人不敢寫,另一方面敢寫的人卻不掌握情況,所以西方世界關於中國的報道和當代政治的評論,基本是由西方人在說。我們一直想改變這種現象——中國發生的事情,中國人應該說。

      嵇偉:那你們還準備用中文出版嗎?

      何頻:會翻譯成中文出版的。事實上對薄熙來事件的披露和評說,用中文出版的,已經非常豐富了。

      嵇偉:就像您所說的,已經有很多中文書對薄熙來事件有大量報道,那麼《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對薄熙來事件有什麼新的揭示嗎?你們是怎樣獲取有關案件的內幕資料的?怎麼證明你們得到的資料是真實的呢?

      何頻:寫這本書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2012年2月2日,我在台灣的凱悅酒店接到一個神秘的電話,告訴我們王立軍被撤換職務。我們很快通過我們的明鏡網披露了這一消息。就像後來英國《經濟學人》在2012年2月的文章裏所說:我們最初的報道引爆了整個事件。自那以後,一直有神秘人給我們提供很多薄熙來案件的發展情況和背景,同時我們也認識了跟薄熙來家族有很悠久關係的一些人和支持薄熙來的人。所以,有支持的、反對的、希望揭露薄熙來問題的這好幾方面的人,都給我們提供消息。包括提供消息和被我們採訪的人在內,前後大約至少有50多人。我們因此能從不同角度得到多樣化、多角度的關於薄熙來事件內幕的情況。

      嵇偉:你們怎麼證明他們給你們提供的材料是真的呢?

      何頻:我們進行了很多驗證。比如最開始為我們提供消息的人揭露說,大連空難事件實際上是薄熙來殺人滅口,又比如稱薄熙來夫婦進行人體器官的走私和買賣。這些都是聳人聽聞的指稱,我們經過反覆核實,發現這兩個指控不能說完全不存在,但有很多疑問,所以就沒有在書裏用。我們是利用官方的材料,利用反覆交叉驗證的材料,去查證這些消息是否可靠,如果相對可靠,我們就使用,不可靠的話就不用在書裏。



      薄熙來迎合胡錦濤

      嵇偉:外界普遍評論胡錦濤在總書記任上撤了薄熙來的職務是他的一大政績,但是你們在書中卻提出完全不同的解釋,理由是什麼?

      何頻:人們過去對江澤民執政一直不滿,所以對胡錦濤抱有期待,但他在任上十多年卻什麼也沒做。到快退休了,出現了薄熙來事件,所以許多人認為胡錦濤非常了不起,一鳴驚人,處理了薄熙來。我們一開始也這麼看,但是在瞭解情況越來越多之後發現,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首先從政治思想上講,胡錦濤是個非常左傾的人,而我們後來發現,薄熙來本人實際上並不支持毛澤東——他很小的時候全家就受到毛的迫害,他非常反感毛澤東。他們家甚至做了一個毛澤東的紙人,然後用針扎這個紙人,詛咒毛澤東。那麼他為什麼後來“唱紅打黑”呢?那完全是為了政治目的,為了迎合胡錦濤,還迎合一批對社會不滿的人,實際上他完全是一個民粹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他的“唱紅打黑”完全是做了胡錦濤想做的事。

      第二,我們通過很多調查發現,他們兩人的關係非常親近,薄熙來每次回北京,都要和胡錦濤長談。胡錦濤沒有去重慶,外界認為這顯示他不支持重慶,實際上這是誤會。在薄熙來事件發生之前我們就得到可靠消息說,胡錦濤準備在2012年的“兩會”之後、十八大之前到重慶視察,給予薄熙來最有力的支持。所以通過很多調查我們發現,整掉薄熙來事件不是胡錦濤想做的事,而重慶的“唱紅打黑”反倒是他想留的政治遺產。此外,胡錦濤還想通過薄熙來在政壇上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並非由他欽定的接班人習近平。所以從很多因素看,胡錦濤在薄熙來事件中的角色並不是外界所說的那樣。

      令計劃和周永康的角色

      嵇偉:你們書中提到一個相對重要的人物令計劃,他是胡錦濤時代的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曾經被認為將是“十八大上的新星”,結果卻被從中央書記處書記貶為統戰部部長,外界有傳言說,是因為他和薄熙來的關係,您知道內幕嗎?

      何頻:我們接觸過令計劃早期的同事和後來的同事,共同的結論是,他是一個謹慎的工作狂:一方面為人處世非常謹慎,另一方面工作上完全像個狂人,做事非常細心,有點模仿周恩來,每天晚上幾乎只睡兩三個小時,除了打乒乓球,其它時間全在工作。在薄熙來事件出來後,他是中辦主任,執行了對薄熙來的一系列處理。開始我們也誤以為他是反對薄熙來陣營的人,後來慢慢發現事情完全相反。令計劃的父親和薄熙來的父親薄一波的關係,像兄弟一樣親近,當時薄一波甚至想把令計劃收為養子,後來令計劃從山西一個縣裏被弄到團中央,薄一波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令計劃和薄熙來的關係也親如兄弟,他當中央辦公廳主任,使胡錦濤和薄熙來的關係變得更近。

      後來又出現了一個非常蹊蹺的車禍案:在薄熙來2012年3月15日失去自由3天以後,令計劃的兒子出了車禍,而他掩蓋車禍的做法,使他在政治上引起內部的更多爭議,所以在十八大後被貶職。但他和周永康在整個薄熙來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目前謎團並未解開。

      嵇偉:薄熙來事件之後,周永康被傳為是薄熙來的堅定盟友,而且還被揭出許多貪腐事情,但後來他卻仍然端坐在中央政法委書記的寶座上,直到十八大上退下。您認為他以後仍然會平安無事嗎?

      何頻:從歷史上講,周永康不會平安無事,肯定會被清算。因為他在任上不僅涉及貪腐問題——貪腐是所有官員現在的共同特徵——更重要的是,對周永康個人來講,他建立了一個不亞於法西斯特務系統的中共維穩系統,在中國進行徹底的社會控制。所以從歷史角度說,肯定要被清算。但從中共內部的角度說,他現在已經是一個沒有牙的老虎,所以從中共自己的安全利益看,會不會清算他還是個未知數。把他拉出來作為反腐敗的祭品,在我看來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中共內部的關係不是黑白分明的關係,而是互相利益交錯一起,黑白混淆的關係,清算薄熙來會傷害到清算者自己,清算周永康也會傷害到清算者自己。所以如果周永康老老實實,對現在的權貴不構成挑戰的話,他們拿他作為祭品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但在周永康下台後,他的親信、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被抓,又給了大家一種希望。我們當然希望清算周永康。

      江澤民不得不犧牲其他皇子

      嵇偉:以前有傳言說,江澤民穩固權力曾得益於薄一波,但他為什麼也支持拿掉薄熙來呢?
      何頻:江澤民是個非常矛盾的人,他在台上時很多人不喜歡他,但他退下後反倒覺得他的影響力在增加。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他好出風頭、喜歡爭權,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胡錦濤的無能或者不作為,所以江澤民在十八大之前有點“太上皇”的味道。習近平是他推出來的接班人,他首先要保護習近平的權力不受干擾。薄一波是江澤民政治上的恩人,他當然希望薄熙來也保住利益,但就像皇帝一樣,一旦確定某一個皇子作為他的皇儲,別的皇子要挑戰的話,他就不得不犧牲其他皇子,否則江山就會亂。從這個角度說,為了維護習近平的權力,他就不得不犧牲薄熙來。我們得到的消息說,江澤民在評價薄熙來時表示,薄熙來夫婦做的事突破了人類文明底線。這句話非常有意思:為什麼就是薄熙來突破了文明底線呢?其實中國今天整個政治都在文明底線之下,大家都在文明底線之下。

      商人容易成為被犧牲的替死鬼

      嵇偉:《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中用相當的篇幅提到一個商人徐明,外界不怎麼知道此人,您能從他在薄熙來事件中的角色,談談怎麼看待中國的商人和政治的關係嗎?

      何頻:商人和官員的關係,一般人理解為官員具有絕對的優勢,商人處於劣勢,商人必須拍官員的馬屁。但現實生活中並不完全這樣。商人和官員的關係是一個權與利的共同體,如果沒有商人,官員的權力沒有辦法兌換成利益;反過來,如果沒有官員,商人沒有運用官員的權力的話,他就無法在中國推動商業發展。因為中國雖然表面上叫“市場經濟”,但實際上不是市場說了算,而是“市長”說了算。中國沒有一個商人能夠擺脫政治的牽制,一旦發生權力鬥爭,商人就會成為最容易被犧牲的替死鬼,被指責行賄等。而商人發生危機後,社會上對他們的關注很低,所以徐明被抓後,幾乎很少有人提到他。

      習近平漁翁得利

      嵇偉:你們在書中說,習近平是這個事件中唯一的贏家,為什麼這樣說?

      何頻:雖然習近平和薄熙來都是太子黨,他們確實有很多共同語言,有一些共同聯盟的基礎,但因為薄熙來太強勢了——有點像王岐山一樣,因為王岐山太強勢,所以只能當中紀委書記,常務副總理都不能當。薄熙來過於強勢的話,會對習近平構成挑戰。所以這時有一批人想盡辦法弄掉薄熙來,習近平就樂觀其成,一方面弄掉薄熙來的人會在政治上受到傷害,另一方面薄熙來這個勢力也被清除掉了,他就是漁翁得利。他現在的權力如日中天,被認為是毛澤東、鄧小平以後的最強勢的中國領導人。

      嵇偉:在薄熙來垮台後,在媒體揭露了眾多關於他的貪腐事件後,中國現在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支持薄熙來,您能分析一下這種現象嗎?

      何頻:這反映了中國社會的成熟程度,不像以前打倒“四人幫”時大快人心。如果一個社會只有一個聲音,一個人垮台後所有人都落井下石,那就是一個非常幼稚和危險的社會。正常的社會,利益、想法與聲音都應該是多元的,即使在法庭上,一個犯罪涉嫌人也應該有辯護人。

      公開不公開審判沒有意義

      嵇偉:但是在重慶,當地老百姓對薄熙來很支持,因為他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這是不是也是有人支持薄熙來的原因?

      何頻: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但很多政客都是民粹主義者,為了一己政治上得到好處犧牲民衆長期的利益,迎合部分民衆眼前的訴求,所以薄熙來受到部分老百姓的支持是完全可能的。比如薄熙來“打黑”,使社會治安好轉,這是個很複雜的事,很難說薄熙來做得對還是錯。問題不在這裏,問題在於支持薄熙來的人的聲音也應該能被聽到。

      嵇偉:您能預測一下北京會怎麼處理薄熙來嗎?什麼時候會審判他?會不會公開審判?

      何頻:如果現在沒有開始審判,就說明當局還沒有想好,或者沒有做出最終的具體決定。所以什麼時候審判,取決於他們有沒有最後達成對薄熙來怎麼處理的共識。一旦達成共識,審判馬上就會開始。

      另外,中國的司法體制沒有基本的獨立性可言,所以公開不公開審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對谷開來和王立軍的審判,算公開審判還是不公開審判呢?中國沒有獨立的司法體制,完全是中共自己的權力在操縱司法。從這個意義來講,什麼時候審薄熙來、怎麼審薄熙來都不是關鍵的,關鍵的有一條,我們可以相信,那就是對於想整掉薄熙來的人,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薄熙來不能活著出監獄,無論判他十幾年、無期或死刑,總之不能讓他活著走出監獄。(《明鏡月刊》)(《明鏡月刊》39期)

      李小琳給李鵬塗脂抹粉,卻證明了自己無知

      Posted: 15 May 2013 06:21 AM PDT



      《調查》雜誌社特約記者 鍾學銓





      官方媒體《環球人物》的吹捧李小琳的文章,只用一句話概括了她的學歷:1988年,李小琳獲得清華大學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李小琳的官方簡歷也同樣簡單。

      文章接著對李小琳後來的經歷進行一番介紹:她在電力技術學院當過老師,在華北電力公司當過調度員、技術員、工程師,之後又調入了能源部。身為能源部國際司經貿處副處長,她有機會和世界各地的優秀管理者接觸。“從一個單純的技術型工程師轉變成懂技術善管理的複合型人才,我發現自己急需‘充電’和知識更新。”

      為什麼文章只提到1988年她獲得清華大學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卻沒說她的大學學歷,以及她是怎麼上清華讀碩士的?用網友的話說,學習成績不好的李小琳是不會把自己的電視大學學歷說出來的,更不會把她到底如何進清華大學的經過說出來,中國媒體也絕對不會去問這些,更不會把這些實情寫出來。

      據知,七十年代末,自稱“從小學習就非常刻苦”的李小琳,參加高考了,可分數卻不僅進不了正規大學,就連進電視大學也不夠。當時李鵬在電力工業部當副部長,是通過“走後門”,李小琳才被電大錄取。在電大學了三年拿到大專文憑的李小琳,通過父親的關係,才進入北京電力技術學院。1985年,已是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教委主任的李鵬,又把女兒送到清華大學讀碩士。

      1988年,李小琳獲得清華大學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時,父親李鵬已當上國務院總理。於是,李鵬把李小琳安排到電力系統,在華北電力公司工作。隨後,在父親李鵬的安排下,李小琳才有了出國學習的機會。她後來感嘆“知識改變命運”,但卻隻字不提“權力獲得知識”。

      《環球人物》的文章說,李小琳去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學習管理,“斯隆商學院的名氣和影響力一度超過了哈佛商學院”,克林頓在擔任美國總統期間所倚靠的經管智囊團成員,多半出自這裡。“我倍加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那兩年成為我企業管理的新起點。”兩年後,李小琳感嘆自己如同脫胎換骨,“海歸”後到電力部做了經貿處處長。

      文章記述說,不久,李小琳從一個文件中發現,境外有人想利用中國電力行業的概念做基金。這種在國外投資領域俗稱“炒概念”的伎倆,被李小琳識破了。她馬上給當時的電力部長呈報告:“國家發展需要電力先行,但尚缺資金,資金缺口至少2000個億,建議在境外成立一個受法律保護的規範的公司,即成立“正規軍”,把國際上大的基金、財團吸引到我們這裡,參與中國的電力建設。”李小琳的建議得到了電力部的肯定,她被抽調組建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並擔任籌備組組長。

      回顧那段經歷,李小琳坦言:“當時有獨上高樓的茫然,你去做,卻不知道怎麼做,在未知中尋找出路。”她沒有想到,這條路自己闖了整整10年,經歷了“一波三折”。“一波”是在成立公司時,雖說建議被採納了,但從和國家各個部委打交道,到最後確立去香港成立公司,差不多用了兩年時間。而所謂“三折”,是之後找境外資金投入電力市場,中間有三次時機,卻都因為觀念、政策等因素一次次錯過。第一個上市的時機是1997年。那年香港回歸,香港股市上的中國概念紅籌股很火。但資產“零利潤”注入,卻讓上市成了沒有依托的幻想。錯失機會,李小琳立刻尋找第二次時機。她提出引進戰略投資夥伴,然後再上市。從做好方案到報批,轉眼到了1998年,一場金融風暴,又讓上市泡湯了。李小琳說:“當時,我們的資產負債率已達到96%,這是個非常危險的財務狀況。”她與同事們一起穿梭於香港各大銀行之間,調整債務結構,化險為夷。眼看第三次機會到了,然而又因為企業根基不牢,還是沒能上市。

       
          李小琳視察工地。

      直到2004年10月15日,中電國際旗下中國電力終於在香港主板市場上市交易。那時,香港各大媒體刊登的一幅照片中,被稱為“紅衣美人”的李小琳正在接電話。接電話的那一刻,正是李小琳進入香港聯交所的前一分鐘。電話裡說,李總,今天大市不好。李小琳鎮定自若地回答,“基於我國的經濟形勢,基於我們電力的形勢,基於我們母公司強有力的支持,我們一定會給股東一個滿意的合理的回報!”說著,李小琳舉起了手。香港報紙把她這個手勢解讀為“股市升”的好彩頭。那天在大盤唱跌的情況下,中國電力升了17%。

      《環球人物》的文章還寫道,李小琳曾多次談論父親工作作風如何嚴謹,她說“我特別怕父親問我問題。為什麼?因為他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還記得大學剛畢業後,我參與電力調度的工作。父親也是名電力專家,回到家後,他會問我今天的調度情況,有時候我想打個小埋伏,隨便把個數字說了就算。”

      “他會順著這個數字一點一點地刨根問底,問到我顯然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清楚,最後更感到難為情。我小時候想蒙混過去好幾次,但都沒成功,因此我是挺怕他問我問題的。”

      “若他知道我說錯了,他會不斷地問,讓我知道自己不是準備得很好。他不會一下子(把錯誤)指出來,他較希望我將來會改正。也因為這樣,我現在做事都很認真,這是因他嚴謹的工作作風而形成的。” ……

      有網友評論說,李小琳本來是想替李鵬說幾句好話,誇他如何嚴謹,可她的這番解釋,卻恰恰證明了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她根本就不知道,還說什麼想“打個小埋伏”,她真是低估了讀者的智商,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還有網友寫道:李小琳與李小鵬一樣,能力為零,其父的安排就是陞官發財的唯一資本。在中國陞官發財,全靠人脈關係,所有的高幹子女與富豪,無一例外,這就是中國特色。

      之所以說“李小琳的能力為零”,是針對她的“成功宣言”而言。不管她在幹什麼,也不管她幹得好壞,她總能按照高層事先設計好的時間表“一步一個台階”地平步青雲,換句話說,李小琳的所謂“成功”與她自詡的“能力”毫無關係。(《調查》特刊 第二輯)

      毛澤東下令對解放軍總政治部實行軍管

      Posted: 15 May 2013 05:32 AM PDT

      軍委辦事組——大動亂中的解放軍統帥部(2)



      《新史記》丁凱文


      邱 會作還說:“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人們害怕總政的心理更重了,特別是怕那幾個曾和江青合作過的‘左派秀才’。總政及全軍“文革”成了掌握高級幹部政治上生 死大權的‘衙門’,大家害怕的‘閻王殿’。總政的問題並非林彪一句話引起的,當然,林彪那天在天安門城樓上對總政的這句批評話非常嚴厲,單從字面上看,是 不妥的,但絕不是後來有些人解釋的要對總政的領導人進行肉體上的消滅和對機關‘砸爛’。林彪話的本意是,總政和全軍文革負責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整人整得 太厲害、太霸道,被人視作了‘閻王殿’。林彪斥責總政‘閻王殿’的話是對總政不良作風的批判。而且像我這樣的局內人明白,當時林彪那個話裡還有另外一層意 思,就是當著江青的面‘指桑駡槐’,在說中央“文革”支持的總政全軍“文革”是個‘閻王殿’,到了大家怨恨的地步了。”(注7)

      事 實上,搞運動整人是中共政壇一大陋習,上至中共中央下至地方機關,中共建國以來幾乎從無停歇。總政某些領導人長於整人,在歷次的黨內、軍內鬥爭中都要整一 些人,歷史上就發生過多起類似事件,如1953年的高饒事件,1958年整劉伯承、粟裕的“教條主義軍事路綫”,1959年整“彭德懷軍事俱樂 部”,1966年初整羅瑞卿等。不僅事件的主要當事人被整,其屬下的幹部們也跟著遭殃,真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從黨內到軍隊,從中央到地方,層層加 碼,無不如此。這是毛澤東推行的極左路綫在當時的必然表現。林彪對全軍文革小組和總政在“文革”初期大肆整人而不滿,借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機會順嘴批評總 政,針對的是總政在“文革”當中整人事宜。

      林彪斥責總政是“閻王殿”,將全軍文革“晾”在那裡,有意讓總政半死不活 地待在那裡,尤其是把總政主任蕭華“不明不白”地放在一邊,既是斷絕江青和中央文革小組插手總政和軍隊“文革”事宜,杜絕他們通過全軍文革小組搞亂軍隊的 企圖,讓他們不能再配合中央文革小組發揮搞亂軍隊的作用,同時也是對蕭華的一種特殊的保護。如果貿然拿下蕭華,總政主任這個位子有可能被江青等“文革”極 左派所佔據——事實上毛澤東日後就曾考慮過張春橋,所以林彪要先佔住這個位子,這也是一個權宜之計。這與官方所稱林彪通過“砸爛總政”而實現篡黨奪權的野 心風馬牛不相及。

      從1967年7月後到1968年秋,總政一直處於混亂無序的狀態,不僅無法指導全軍的政治工作,其 內部也呈現人心惶惶。1968年10月毛澤東親自下令軍管總政。據負責總政軍管的副組長劉江亭回憶:1968年10月下旬的一天,劉江亭突然接到命令,立 即到北京參加總政軍管工作。劉當時毫無思想準備,北京派來的一架小型飛機已抵西安接他。匆忙之中,他什麽都來不及帶即上了飛機。到北京後,劉江亭才看到了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三家聯合發佈的對總政實行軍管的紅頭文件。事隔多年,劉還記得其大意爲:經偉大領袖毛主席親自批准,對總政治部實行軍事 管制。任命王宏坤爲軍管小組組長,劉江亭爲副組長。該命令却未提及林彪。(注8)

      http://liaoba.people.com.cn/img/topicimg/201212/1354780739894.jpg?tbpid=2
      王宏坤上將在文革中被任命為軍管總政小組組長。

      劉 江亭回憶說,軍管小組成員共八人,王宏坤挂帥,劉江亭負責具體工作,其他六人來自各大軍區,一是師級,餘爲團級。小組的一般工作人員,都是海軍來的。進駐 總政不久,軍委辦事組在京西賓館聽取了總政軍管小組的匯報。劉江亭講了三個問題:1、總政的“社會狀况”,即人員構成情况;2、總政的案件;3、總政的群 衆思想反映。

      1969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了總政問題。據吳法憲當晚對軍管小組成員的傳達,毛講話的大 意是:不要把總政看成是壞的,只要領導工作做得好,和清華一樣,以後也會趕上去的。林彪接著說:總政都是部隊選拔的尖子,不能一鍋砸。劉江亭說:“我到總 政前,總政領導層被抓的人,都是中央碰頭會批准的,軍管小組到總政後一個人也沒抓,其實能抓的早就抓走了。軍管以後,總政二級部正副職以上幹部的專案,都 是海軍管的。李德生本來在軍委辦事組分管總政,他1969年到總政並沒有管軍管這一攤事,軍管與重新組建總政是兩條綫。即李不管王,王也不管李。直到 1970年4月新總政宣佈成立,軍管這一攤子人和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劉還說:“王宏坤將我放在第一綫,平時他從 不到場。我情况不明,工作難於開展,王又批評我抓得不緊,沒抓到點子上去。我請王宏坤參加會議,要求他到高軍院來,他不幹。還組織人批判過我兩天,語言刻 薄,並且說我是總政‘516’的頭子。在此情形下,我也就打報告要求回原部隊,還找過黃永勝。黃開始不放,我一直在總政呆了15個月,1970年4月,黃 才同意我走,說:回去當你的副軍長吧!”(注9)
      劉江亭對總政軍管期間的主要情况所述不多,一些重要內容也未曾涉及,但是何人下令軍管總政以及初期的一些工作,劉還是有所交代。

      顯而易見,下令軍管總政的不是別人,就是毛澤東本人。李德生口中的“鬧劇”的始作俑者正是毛澤東。

      總 政軍管後,幹部都被集中到北京高等軍事學院學習,時間一長,很多人向林彪和中央軍委寫信反映他們無人過問的處境。據邱會作回憶:“林彪向新總政主任李德生 說,‘要把老總政中絕大多數同志團結起來。’李德生不願意讓老總政的人留下來,說:‘總政待處理的有近千人,經過學習改造後,大部分要分配到下面的部隊 去。’林彪點了頭。”(注10)不少原總政的幹部在軍管結束後被分配到下面的部隊,携家帶口離開北京。李德生的這一舉措對這批人傷害很大。1971年初, 軍委辦事組提出解放原總政副主任梁必業,得到林彪的同意。當時爲避免阻力,邱會作建議先過渡性地安排梁必業到安徽省軍區任政委,進而恢復原職,軍委命令也 寫好了。但是,總政主任李德生却遲遲不辦,因爲李兼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省軍區司令員,事情就僵在那兒了。1973年底,因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李德生被 調到瀋陽軍區,離開了總政,不再兼任總政主任,梁必業才回到總政當了副主任。邱會作評論說:“實事求是地講,對總政幹部傷害大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插手總政的 江青(包括通過她女兒在總政造反所作的事),兩任總政主任李德生、張春橋責任也很大。”(注11)(《新史記》第12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联合国报告:制裁后,朝鲜放慢核武步伐

      Posted: 15 May 2013 04:51 AM PDT

      在联合国实施了更严格的经济制裁、武器禁运以及其他国际贸易制裁手段后,朝鲜明显放慢了核武进程。这是联合国一个专家小组作出的评估。 

      联合国制裁监控小组发表了2012年年度报告。同一时期,美国试图让中国相信,对朝鲜展开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制裁非常奏效,它可以迫使平壤放弃核计划。

      联合国专家小组52页的报告写道,虽然制裁不能让朝鲜同发展核武以及弹道导弹的政策告别,但有迹象明显显示,朝鲜放慢了相关的时间表。采取对其经济制裁以 及武器禁运之后,朝鲜用于被禁止行动的资金出现匮乏。这份报告涉及的时间只涵盖到上月,因此外交官认为,对今年3月开始的最近一轮制裁进行评估,还为时过 早。这份呈交安理会制裁朝鲜委员会的报告,还建议对朝鲜3家机构以及12名个人进行制裁。但这个建议必须先经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批准。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vote to tighten sanctions on North Korea at the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in New York, March 7, 2013. In response to North Korea's third nuclear test,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voted on Thursday to tighten financial restrictions on Pyongyang and crack down on its attempts to ship and receive banned cargo in breach of U.N. sanctions. REUTERS/Brendan McDermid (UNITED STATES - Tags: POLITICS) 
      安理会就增大制裁朝鲜力度通过决议(2013.3.7)
       
      这3个企业是不久前成立的核能工业部、劳动党中央军火工业局以及国家太空发展局。12名个人包括还未任命的核能工业部部长以及4名军火工业局的高官。这个黑名单上除了朝鲜公民外,因牵涉与朝鲜的生意,还包括一名哈萨克斯坦人、两名乌克兰人。

      今年2月,朝鲜进行了2006年以来的第3次核试验以及导弹试验。联合国专家小组认为,这是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增加国际忧虑的典型事例。因为实施核武计划,朝鲜遭到联合国、美国以及欧盟的多项制裁,包括联合国全面禁止向朝鲜出口武器。

      朝鲜的武器进出口

      专家小组列出的朝鲜进出口武器清单包括,2012年8月查获可用于核工业的铝材料,以及2012年5月向叙利亚出口可用来制造导弹的配件。报告还称,此前 查获的还包括集装箱船运载了可制造武器的材料,时间为2012年11月,目的地是叙利亚。报告得出结论:"朝鲜一直在努力进口和出口用于制造导弹、核武以 及其他常规武器的部件。"

      联合国外交官称,朝鲜最重要的盟友及贸易伙伴中国,一直帮助平壤绕过联合国的制裁,并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不过这一点没有在报告中得到讨论。3月的制裁出 台后,北京方面表示,将全面贯彻联合国制裁决议,但不清楚的是,中国以怎样的方式兑现其诺言。不久前,中国银行关闭了朝鲜对外贸易银行的账户,该银行受到 美国的制裁,华盛顿称,该银行为平壤核武计划融资。关闭朝鲜外贸银行账户是公开宣布的,堪称中国方面采取的最具实际性的步骤。外交官还说,华盛顿方面呼吁 北京在经济上制裁朝鲜,但北京则表明不能对此赞同。

      主要打击目标是银行

      专家报告还指出,限制资金很奏效。"主要各大银行有效贯彻了经济制裁决议。""不过忧虑在于,银行管理缺乏力度的国家,其银行是否有能力执行、发现甚至制 止朝鲜的资金转账。"报告列举了刚果银行的一个例子。该银行2009年为一批武器船运进行资金转账,收款人写的是朝鲜驻北京使馆的一名外交官。但这次转汇 受到法兰西银行的阻拦。报告对此评论写道,"该事件显示,朝鲜努力利用外交官身份进行非法活动。"

      联合国专家报告还指出,朝鲜一直在违反安理会有关奢侈品的禁令。自2012年5月以来,日本通报了9个可能违反相关决议的事件,它们涉及酒类、香烟、电 器、汽车以及化妆品。专家在报告中,要求中国对过去6件奢侈品事件给出更详细的信息,"中国海关官员说,报告中列出的物品都不能列入奢侈品。"

      朝鲜的核打击能力

       
      美国航母USS Nimitz与韩国海军两栖登陆部队在釜山港(2013.5.)
       
      朝鲜目前具备的核打击能力究竟有多大,对这个问题美国军方内部意见不一。不久前,美国军事国防情报局发表报告称,它们认为,朝鲜可能掌 握了核弹头小型化的技术。但周三,美国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官员却表示了同以上观点完全相反的意见,他在首尔对媒体说,"我不相信他们有能力将核弹小型 化,并把它们装置到运载工具上,发射,击中目标。"他说,"我不相信他们掌握了这套技术。"

      平壤进行了第3次核试验后,朝鲜半岛的核危机再次爆发。朝鲜曾声称,可以用它的原子弹打击韩国甚至美国本土。此后,韩国部分政治家要求除了继续美国的"核 保护伞"之外,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这名正在首尔访问的美国官员说,可以安装核弹头的B-52以及B-2隐性轰炸机刚刚参与了美韩军演,"它是美方全面执行 核保护义务的印证。"

      来源:路透社、法新社 编译:李鱼

      责编:叶宣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主宰世界原材料市场

      Posted: 15 May 2013 04:41 AM PDT


      作者 索菲

      世界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尽管今年以来石油与工业用金属的需求略有减少,但包括主要粮食产品等所有原材料的价格却仍在上涨,对世界经济造成压力。 « 世界报 » 今天就巴黎第九大学经济学家菲利普沙勒曼推出的第二十七份世界原材料市场趋势报告发表分析与评述文章指出,中国继续在左右世界原材料市场的走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费加罗报 » 经济副刊的文章也同出一辙说,中国主宰世界原材料市场。

      巴黎大学经济学家所作的世界原材料市场趋势报告以危机和惩罚为中心强调,2008年经济危机并不像很多人所想已经结束,而是继续在世界经济艰难而缓慢苏醒中承受压力。而未来世界原材料的前景如何?这要看中国的经济情况和中国对原材料的胃口与能量,当然,报告作者指出,今年气候变化也是影响原材料走势的重要因素。

      « 世界报 » 的分析评述文章署名福加斯,文章认为该报告更为注意2008年的危机之所以延续到现在,却没有能够较好地挽救,主要是以法国人拉米为总干事的世界贸易组织没有能够说服各成员国,将贸易发展致力于恢复经济。世界经济贸易缺乏良好的治理机制,多哈谈判、联合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全球讨论,等几乎都没有成效。欧洲继续处于危机持续的困境里,整个欧洲经济在退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疲软的症状,欧洲与中国的经济现状都不同程度令人担忧。

      仍然根据世界原材料市场趋势报告,去年底,世界原材料市场一些价格虽然较为稳定,可是粮食价格涨幅惊人。石油或工业重金属价格稍有回落,但价格基础却停留在异常的高位。人们所说的高价位怪圈并没有结束:140美元一吨铁,7300美元一吨铜,

      « 世界报 » 说,重金属过分昂贵了,因此粮食价格不可能下降,只能上涨。今年已经到处宣告有好收成,粮食价格会否稍有回落呢? 棉花,橡胶,和多种金属都被中国大批购买囤积,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 世界报 » 文章继续写道,如果说天气更多影响世界农业状况,那么今年的原材料市场更多依赖中国的表现来决定走向与健康。中国经济增长状况如何,决定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中国经济出现矛盾的迹象,一方面官方表示将维持经济增长百分之七点七的节奏,但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出现污染上升的现象,有迹象表明中国当局可能推出城镇经济计划,加大工业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根据菲利普沙勒曼的报告分析,北京可能并不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用以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取代相当长时间以来,以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助动力。在农业方面,鉴于2012年的霜冻或不少地区成灾的暴雨导致玉米和小麦价格疯涨的教训,在今年全球气候虽然普遍平和,除去新西兰面临干旱,粮食价格还是非常脆弱,在这后面的巨大压力还有世界粮食储备下降,但世界粮食需求却不断上升,有着十四亿人口的中国对世界粮食市场影响极其重要。

      今天的 « 回声报 »企业与市场副刊头版头条围绕欧盟委员会继太阳能电池板、中国的瓷陶器与北京开始贸易战之后,又对中国的电信掀起攻势。

      今天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头条的主题分散,在第六十六届法国嘎纳国际电影节今晚拉开帷幕之际, « 解放报 » 利用该报首页推出“法国电影业的苦涩”并且疑问道,法国电影也处于危机吗?

      « 回声报 » 关注法国政府对财政、预算部的人事调整;« 费加罗报 »仍然处于巴黎铁塔庆祝圣日耳曼球队胜利的节日酿成打、砸、抢骚乱的冲击波的惊讶之中。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灣宣佈啟動制裁菲律賓第二波措施

      Posted: 15 May 2013 04:34 AM PDT

      江宜樺

      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宣佈,由於菲律賓在處理槍殺台灣漁民事件上「避重就輕,拖泥帶水」,所以決定立即啟動第二波制裁措施。

      此前,台灣總統馬英九宣佈,菲律賓政府必須在台北時間周三(15日)下午六點之前仍無法滿足台灣提出的四項要求,否則台灣將對菲律賓採取第二波的八項制裁措施。

      台灣方面向菲律賓提出的四項要求包括:正式道歉、賠償損失,盡速徹查事實嚴懲兇手及盡速啟動台菲漁業協議的談判。

      而八項可能採取的制裁措施包括:發佈菲律賓旅遊警示燈號為紅色、停止台菲雙邊所有高層交流及互動、停止菲方經濟交流、推廣以及招商等相關活動、停止台菲的漁業合作事項、停止雙方科技研究交流與合作計劃、停止台菲的航權談判、停止菲律賓人士來台先行上網查核的免簽證措施以及台灣國防部與海巡署將在南海相關海域進行海上聯合操演。

      此前已啟動第一波制裁

      周三(15日)上午,馬英九已經宣佈,由於對菲律賓在台灣發出首個最後通牒前做出的回應非常不滿意,決定立刻啟動第一波的三項制裁措施,包括終止所有菲律賓外勞來台申請、召回台灣駐菲律賓代表及要求菲律賓駐台代表返回菲律賓繼續處理本案。

      此前,台灣外交部長林永樂與菲律賓駐台代表白熙禮進行了近六小時的協商,在台北時間周四(15日)凌晨1點才向媒體記者匯報協商結果。而這是已過了台灣向菲律賓發出的首個最後通牒限期一個小時。

      當時,台灣外長林永樂表示,菲律賓對台灣方面發出的最後通牒要求有善意且做出回應,但仍有不足。


      BBC中文網


      台灣一架F-16戰機在嘉義外海墜毀

      Posted: 15 May 2013 04:27 AM PDT

      台灣空軍司令部表示,台灣空軍一架F-16戰機周三(15日)下午2點半左右在嘉義西南外海進行訓練時因機件故障墜毀,但飛行員及時跳傘逃生,並由空軍派出的直升飛機救起,目前已送往醫院治療。

      台灣空軍司令部稱,已經成立失事原因專案小組並前往嘉義空軍基地進行調查。

      2011年9月,台灣空軍一架F5型戰鬥機和一架RF5型偵察機也在台灣東部的東澳附近同時失事撞山。

      此後,台灣空軍曾下令暫時停止F-5E/F系列的飛機飛行。


      BBC中文網

      北極理事會激辯後批准中國為觀察員

      Posted: 15 May 2013 04:27 AM PDT

      北極

      北極理事會在經過激烈辯論後,周三(5月15日)批准中國為正式觀察員國。

      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召開的北極理事會第8次部長級會議上,八個理事國宣佈批准中國、印度、意大利、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加入為觀察員。

      此前,八個理事國周二晚(5月14日)進行了激烈辯論,中國是申請加入名單上最有爭議的名字,但是它的候選身份獲得所有北歐國家的支持,而俄羅斯與加拿大在辯論中曾表示不同程度的反對。

      雖然最後中國等獲得批准成為正式觀察員,它們將受到一份新制定的「觀察員規則」限制,這份規則包括了俄國和加拿大的一些要求。

      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意大利等都申請成為正式觀察員。這個身份將讓它們可以參加所有的會議,但是不能參加部長級會議,沒有決定權。

      資源和環境

      隨著北極冰塊繼續融化,它成為更快捷的歐亞之間的航行通道,加之其包括石油在內的豐富資源蘊藏,北極被視為一個越來越具有戰略地位的地區。

      在北極的石油開採已經證明非常困難,但是這個地區被認為含有世界上未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的五分之一,在格陵蘭,北瑞典和芬蘭等地區它還有大範圍的各種礦藏。

      北極理事會是在1996年發起,負責保護北極地區的環境,促進該地區在經濟、社會和福利方面的持續發展。

      目前在北極實際控制領土最多的俄羅斯和加拿大都對進一步開放理事會表達擔憂,它們稱,這個機構已經有六個歐洲國家,還有不同的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作為觀察員。

      瑞典將把北極理事會的輪值主席頭銜在未來兩年交給加拿大。這個機構曾經長期被人忽視,但是現在各國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5月12日宣佈的一個新北極戰略中,主張各國需要保護其脆弱的環境,讓它免受衝突的侵擾。

      BBC中文網


      “生活水平”等同“人权保障”?中国人权白皮书引发热议

      Posted: 15 May 2013 04:13 AM PDT

      m0514-jzp.jpg
      国新办发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网络截图)


      中国官方星期二发布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以大量经济数据强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评论指出,社会进步所依赖的公民宪法权利保障,是当前中国亟需面对的问题。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在当天发布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总长约2万余字,该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外部交流合作等6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人权状况的最新进展。

      官方新华网随后的报道更突出“民以食为天”的观点,强调粮食生产9年连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北京理工大学的经济学者胡星斗教授表示,中国的人权状况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如果与文革时期相比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人民生活水平而言,公众虽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同时由于法制社会制度建设的不足,侵犯人权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像劳教制度还没有被废除;上访者还经常受到暴力打压;强制征地、强制拆迁还在全国各地普遍上演。这些都说明,在中国公权力还是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在建设法制国家方面,甚至我们可以说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人治的国家。”

      胡星斗教授认为,与发展经济相比人权建设的内容还必须基于对公民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尊重。而中国政府应切实通过立法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法律层面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仅仅物质基础还不够,人们还不能够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人民的财产权目前在中国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是剥夺财产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未来就是应当把中国政府所赞同的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落到实处。”

      《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表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级国家机关的意志和行动。相关的“人权”词汇在分别载入中国宪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后,中共“十八大”还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但白皮书指出,中国人口众多,区域差异较大,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实现更高水平的人权保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目前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从事访问研究的中国宪政学者张博树表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涉及人权保障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执政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政府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当中为改善人民生活付出了努力,但仅仅以生活水平作为保障人权的主要基础显然并不正确。

      “什么叫‘更高水平的人权保障’?现代的公民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还是一个公共事务的参与者。政治诉求、表达诉求,这些都是现代人权保障非常重要的方面。显然,今天的中国还有相当距离。公共权力-政府受公民的委托来从事服务,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现实里,关心公共事务的公民往往由于对政府的批评反而遭到打压、甚至被迫害。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中国国内,仍然时有发生。”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今年初正式接任国家主席职务,而习近平能否开启“依宪行政”的改革也随之成为民间舆论热议的话题。

      然而,近日有关中共宣传部门严禁高校教师宣讲普世价值、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和公民权利等“七不讲”的传闻透露之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政治走向选择,再次引起外界的关注。

      张博树指出,从各国民主建设的经验来看,政府保障人权的前提就是尊重公民发表言论、集会和信仰自由等最基本的权利。而这一基本保障在当前的中国却面临着制度性的阻力。

      “由于中国今天的现存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在这方面有很多的障碍,这是我们需要去努力改变的情况。虽然说中国是一个很复杂的、超大型的国家,我们在追求公民结社自由、乃至未来的公民组党自由等方面,可能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努力。但至少从当政者来讲,这方面要有一定的胆略、要有一定的前瞻。要知道,公民的结社其实对于中国未来更高水平的政治机构建设是有利的。”

      中国学者张博树还强调,致力于建设培养公民意识的现代教育手段,也是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需要早期注重的问题之一。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采访报道。


      離開辦事處 培瑞斯躲媒體

      Posted: 15 May 2013 04:04 AM PDT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台北15日電)培瑞斯今天下午在駐華代表白熙禮的陪同下抵達菲國駐台辦事處,離去時躲避媒體拍攝,未走正門改走其他管道前往外交部。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主席培瑞斯(Amadeo Perez)搭乘華航班機,在中午1時15分抵台,培瑞斯下飛機時神情嚴肅,面對媒體提問,僅表示會向中華民國政府提出聲明並說明立場。

      培瑞斯於下午4時15分左右,在菲律賓駐華代表白熙禮的陪同下,抵達位於台北市長春路上的「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

      媒體見培瑞斯下車紛紛上前拍照,有記者以英文詢問他是否願意正式對中華民國道歉,培瑞斯不發一語,隨即進入電梯。培瑞斯在駐台辦事處停留1個多小時,離去時躲避媒體拍攝,未走正門改以其他管道前往外交部。

      但根據中央社今天短訊報導,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已對台灣漁民死亡一事,表示道歉。

      另外,「台灣人民公平正義連線」召集人曾文聖上午到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前舉著「菲律賓殺我漁民,血債血還,經濟制裁,不道歉不賠償我們不罷休」標語,高喊「菲律賓人滾回去」和「菲國血債血還」,並說台灣人民非常生氣。

      曾文聖還拿出茶葉蛋作勢要往門口丟擲,但遭員警制止,辦事處人員這兩天沒有上班,曾文聖在表達訴求後離去。上午的抗議行動雖是「獨角戲」,但也引起路過民眾側目並上前詢問。1020515

      大馬民眾要上街 抗議選舉不公

      Posted: 15 May 2013 03:51 AM PDT

      (中央社記者郭朝河吉隆坡15日專電)多個馬來西亞民間團體拒絕接受第13屆全國大選結果,並抗議選舉委員會不公,計畫號召百萬民眾上街頭。

      大馬青年團結陣線(SAMM)和大專生團結陣線(SMM)宣布,動員百萬名民眾走上街頭,已獲10多個團體響應。

      他們表示,10日已致函大馬選委會,要求選委會高層18日前,宣布第13屆全國大選結果不合法並辭職,並打算以網路串連。

      另方面,大華裔學生理事會、思特雅國際大學中華文化學會、北方大學前進陣線和馬大華文學會等4個華裔學生組織發表聲明,不滿「馬來西亞前鋒報」題為「華人還要甚麼」的報導,分明破壞種族和諧,故意製造華人與其他族群的對立。1020515

      射殺台灣漁民事件 菲總統聲明道歉

      Posted: 15 May 2013 03:46 AM PDT


      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發言人陳顯達15日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發表總統艾奎諾三世聲明,就「廣大興28號」漁船遭菲公務船槍擊事件道歉。(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傳真 102年5月15日)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15日專電)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今天發表聲明,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就「廣大興28號」漁船遭菲公務船槍擊事件道歉。

      馬拉坎南宮發言人陳顯達下午3時40分在馬拉坎南宮召開臨時記者會,宣讀了總統府針對漁船事件的官方聲明。

      聲明稱,「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已指示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理事主席培瑞斯(Amadeo R. Perez)為他的個人代表,就不幸與無意造成的生命損失,傳達他和菲律賓人民對洪石成家屬與台灣人民的遺憾與道歉之意。」

      陳顯達說,在艾奎諾三世的指示下,菲律賓國家調查局已就事件展開徹底、公平與快速的調查,而國家調查局會將此案列為最優先處理的案件。

      聲明並稱,「我們了解不幸人命損失對(洪石成)家屬和台灣人民造成的悲痛與傷害,我們感同身受。」

      這場記者會原訂於下午3時舉行,但延至3時40分才正式召開。由於從台北到馬尼拉採訪的台灣記者沒有菲國總統府的記者證,不能進入,中央社駐馬尼拉記者是唯一在場的台灣媒體。

      陳顯達表示,培瑞斯盼於今天會唔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永樂,明天將會親自探視洪石成家屬,轉達哀悼與歉意。

      除了馬拉坎南宮今天的媒體聲明之外,培瑞斯還會把另1份回應文件帶給台灣當局,說明菲國在後續處理工作的具體作為。

      他補充,菲律賓人民募集了一筆金額,將贈予洪石成家屬以示慰問。

      由於媒體報導有在台菲勞受到攻擊,陳顯達也呼籲台灣人民冷靜,勿傷害在台灣誠實謀生的菲勞。1020515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15日專電)菲律賓總統府今天下午發表聲明指出,總統艾奎諾三世已指派個人代表赴台,轉達他與菲國人民對被槍擊身亡的台灣漁民洪石成家屬及台灣人民的遺憾和道歉之意。

      聲明指出,在總統指令下,菲律賓國家調查局已展開「澈底、深入、公正及迅速」的調查。國家調查局且已將此案列為最高優先。1020515



      《明鏡月刊》(第40期): 習近平推出"政改"圖

      Posted: 15 May 2013 02:56 AM PDT


      內容提要:

      江澤民做不了的他做!習近平謀劃大動作!
      建國安會   廢政法委
      孟建柱統籌  王滬寧策畫  李源潮翻身操盤
      紀委、法院、檢察院 "獨立"  直屬中央

      長篇報告
      雅安地震,眾人抗捐反國家
      紅會變黑會  彭麗媛出手力挽?

      專訪
      王滬寧同窗馮勝平20年磨一劍
      上書習總 引爆政界高層

      專題
      白領殞落,黑領升起   考公務員,志當貪官


      《明鏡月刊》(第40期) (電子版)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調查》(第9輯):朱令案的政治玄機 特刊

      Posted: 15 May 2013 12:19 AM PDT


      內容提要:

      整個投毒過程從1994年10月至 1995年3月,時間長達六個月、橫跨兩學期,投毒次數至少五次,通過三種不同渠道, 再加上即時銷贓的行動、特別是對盜竊現場的偽造,這一切均表明:兇手對宿舍情況極為熟悉,出入極為方便,非身邊人不能為也,投毒者就在與朱令同宿舍的三名女生中間!


      《調查》(第9輯)  訂閱連結:

      【調查雜誌社】 (電子書)  專頁
      (台幣定價。電子版接受台幣、人民幣、美金付款。)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3年5月14日)

      Posted: 14 May 2013 09:44 PM PDT


      2013年5月14日《明镜郵報》

      Posted: 14 May 2013 09:44 PM PDT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