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3MpX1PeT -
Download and
read 科學人編輯群's book
科學人(第227期/2021年01月號): SM227 in PDF, EPub, Mobi, Kindle online. Free book
科學人(第227期/2021年01月號): SM227 by
科學人編輯群.
Click to ContinueSynopsis: 墓葬中的啟示歷代諸多陶瓷品相中,造型最奇特的當數陪葬冥器之魂瓶了。始自兩漢,伴墓主入陰間的是貯五穀之糧倉;到了西晉,糧倉之缸口已封,不再能貯存糧食,而是儀式性地置上亭台樓閣,層層羅列拜佛、奏樂以及戲耍人偶。頂端是群鳥飛舞,或許象徵穀子滿溢,引來眾鳥啄食,更可能是隱喻藉鳥引魂升天。1 億4000 萬年前,恐龍的一支長出了輕盈羽毛,當牠們的胸骨癒合、肢骨中空和胸肌雄壯之後,就振翅翱翔成了鳥類。6600 萬年前天外小行星撞擊,引發了全球生物大滅絕,恐龍家族中唯獨能葷素雜食的鳥類得以倖存。在劫難後的開闊陸空,鳥類輻射適應演化,現今存活著豐富多樣的上萬物種。從已發掘的非鳥類恐龍化石可鑑識出大約有近1000 個物種,曾存活過的必然遠大於此數。恐龍與鳥類,誰的演化速度較快?〈3D 建模解析鳥類演化〉是對這難解之謎的初步深入探討。趨吉避凶是鳥類的特質,季節性的南北大遷徙即是明證。然而現生的鳥類危矣!500 年來已記錄至少190 種鳥類滅絕,這是正常背景值的100 倍以上。近日台灣首發的《2020 臺灣國家鳥類報告》指出台灣的674 種野鳥中,有52 種的生存受到威脅。這現象舉世皆然,全球海鳥的個體數在過去50 年間已喪失70%,當然是嚴重的生態危機。2020年是人類的災難年,病毒疫情何時能了仍是未知。展望來年,鑑往知今,請認真讀讀〈被遺忘的大流感〉、看看墓葬中的骨骸如何讓〈古代瘟疫 DNA現蹤〉。我們過往幾無節制地殘害芸芸眾生,現今自己的存亡正面臨挑戰,是該深入檢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