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作業

1 view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康世旭

unread,
Mar 26, 2011, 2:42:20 AM3/2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在這個禮拜課程中,我們談了細菌,會使人類生病的細菌,只有很少一部分,多數細菌無害且與各位的食衣住行息息相關。

談一件你生活中與細菌有關的事,並談一談你對細菌的理解。

一樣,好文章不用長。

點選「回覆」,寫下你的作業。這個作業將在4/15截止。

maggie

unread,
Mar 26, 2011, 3:22:34 AM3/2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姓名:黃美琪 學號:973082

心得: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不難發現種種的變化。人類的古老思想轉向文明階段,發現了許多對於人類抗老的高科技用品。人類永遠是不滿足的動物,這也是人
類最大的弊病。也許是因為很多的不滿足,所以一直不斷研發使人抗老的用品。而肉毒桿菌就是最好的例子。現今的人類,為了永保年華,都敢於付出用“金”來
取代他們所流逝的歲月。隨著他們這樣的行為,也帶動了一股熱潮。上流社會幾乎都會使用肉毒桿菌來保住年華使自己青春永駐。對於這樣的行為,我並沒有多大
的意見和想法。只是有感些許無奈及不切實際,畢竟歲月已過去了,人類為何還非得想停留那瞬間的美好。只能應證一個事實,人類永遠是不滿足的動物。

張又文

unread,
Mar 26, 2011, 10:54:05 AM3/2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902 張又文

心得:
細菌和人類的關係非比尋常,但是很多人對細菌的印象只是骯髒、會讓人生病的東西,但真的會危害到人類健康的細菌只佔了少部分,
大多數的細菌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幫手。
人體內有著許多細菌與我們共生,在腸胃裡耕作的大腸埃希菌能向宿主提供必須的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B12、維生
素K和多種氨基酸等營養物質。而當人類的腸胃功能出現紊亂的時候,乳酸菌就會發揮它的功能,幫助我們消化大量的食物並抑制有害物質的產生。它們對維持微
生態平衡和腸管機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雅芝 黃

unread,
Mar 30, 2011, 2:04:02 PM3/3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2220 黃雅芝

在大自然中,細菌扮演著很重要的分解者角色。它分解了大部分的大自然已經沒有功用的東西轉換成一些有助於我們的東西。像細菌可能會分解一些排泄物、屍
體,有的甚至可以分解戴奧辛,而大自然若沒有這些細菌,可能會造成很多的環境汙染甚至疾病產生。所以細菌在大自然之中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去年墨西哥灣漏
油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細菌分解例子,NY3這種細菌在短短120天內將墨西哥灣的甲烷分解到剩下正常的水平,這就足以以證明大自然中細菌扮演著一個非常
重要的角色,不僅關乎到人們的生存,還關係到整個地球的運作。

鍾宜庭

unread,
Mar 31, 2011, 7:51:34 AM3/3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們對細菌的認知一向都是負面的,如我們總會把它們跟生病畫上等號,但生活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細菌來幫忙。如乳酪、優酪乳、糖變成酒、酒變成
醋,甚至,近期科學家也發現在深海底層有吃二氧化碳的細菌可以幫我們緩和地球的溫室效應現象,細菌或許是早成我們身體病變的相關因素,但有時候可以反面
想想,若我們沒有細菌的幫忙,生活上有許多事情可能會變的有些複雜,我們也不能品嘗不同種口味的起士和酒,歐洲精緻農業可能會造成威脅也說不定呢

Jhu-yin Jhang

unread,
Mar 31, 2011, 1:17:24 PM3/3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146 張筑茵

細菌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ㄧ類,且也廣泛分布在各種地方,不管是在土壤、水中甚至是與其他生物共生,而人體中也帶有很多的細菌。細菌總
是帶給人認為是不好的會讓人生病的刻板印象,是因為它為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包括肺結核、梅毒、破傷風…等,但其實事實上呢細菌也是有好的喔,像是我們生
活中常見的食品乳酪、酸奶、酒、泡菜或者是在醫學上的抗生素製作皆有很大的用處,且因細菌有降解多種有機化合物的能力,因此也常被用來清除污染。細菌的
益處仔細想想其實不少呢!如果沒有它的幫助我們無法享用美酒美食也無法有抗生素的研發來造福醫療、生物科學研究、農業、畜牧業等方面。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蔡 宗祐

unread,
Apr 1, 2011, 7:27:45 AM4/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332 蔡宗祐

細菌和我們的自然生態息息相關,有好處亦有壞處,部分細菌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例如破傷風、梅毒、肺結核等等,不僅是人體,細菌也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例如
香蕉炭疽病、水稻紋枯病;很多食品也是藉由細菌所製成,醋、醬油、優酪乳、麵包,細菌發酵主要是利用細菌的代謝過程,將某種有機物分解,並將它轉成另一
種物質,在食品界占有重要相當的角色,另外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黑穗菌能使筊白筍莖部的細胞組織增大,得以供人食用。
我認為有種細菌非常有趣,它能分解石油,它存在著一種特殊的酶,可以把重油解成輕油,有時候船隻發生意外或是開採石油時發生石油汙染,將可以讓這種細菌
發揮它的功效。

kenny hsiao

unread,
Apr 1, 2011, 12:31:31 PM4/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0739 蕭惟中

現在節約能源,環境保護風靡全球,然而就連細菌也是要角
目前在歐洲,清理水質有很多人家已不用化學溶劑,改用細菌來清理水源,工廠廢水,游泳池,甚至有人連飲用水也是如此
其實若看看河川和地下水就知道,這些地方的水如此乾淨,乃是因為有細菌的加持,以致於不用經過人類的處理即可飲用
反倒是沒經過這些細菌的雨水比較髒,因為在高空細菌較少
細菌的影響力,乃大到連水質都照顧到了,若人類能多加利用,細菌與人共存不遠矣.

Carol陳苑菁

unread,
Apr 1, 2011, 11:46:29 PM4/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27陳苑菁

心得:
細菌是一種很奧妙的生物,它的體積小到肉眼看不見,卻是誘發許多疾病的主因,例如:肺結核、破傷風、肺炎、梅毒、霍亂...等等。
長久以來對人們而言細菌一直代表著不好的東西,一般人普遍認為細菌只會帶來髒亂和疾病;直至近年來醫學美容及養生風吹起,人們才
漸漸發覺細菌的許多好處,例如:施打肉毒桿菌美容、引用摻有益生菌的飲品...等。現在,細菌對我們而言不再只是不好的東西。像我個
人長期受到胃脹氣所苦,直到服用LP33為脹氣才漸漸改善,所以說人們長久以來對細菌可真是誤會大了!

993346 謝昕曄

unread,
Apr 2, 2011, 1:30:17 AM4/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346 謝昕曄

生活中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細菌,好菌,壞菌,甚至是牆頭草菌(依情況絕對跟哪種菌類合作)。
在我們腸道中的好菌,幫助腸道表皮細胞釋放分泌物的免疫球蛋白A或溶解【酉每】,防止有害細菌附著與侵入 ;
也可製造維生素K、葉酸...等等,甚至生成一種高分子量之蛋白質抗生素Bacteriocin,助於增加抗體的產量,刺激吞噬細胞的功能,增加干擾素
的產量,以對抗有害細菌入侵。

而對人體不好的細菌,如腐爛水果容易滋生鐮刀黴菌吃下肚引發肺水腫;
空氣中的灰塵/塵瞞造成呼吸道問題;亦者是鏈球菌,葡萄球菌造成的皮膚感染。

有趣的是我們可以從便便判斷健康;刮鬍刀,口罩,牙刷,保持清潔/乾淨的含菌量竟名列前茅;空氣清淨機如沒殺菌功能又不常清洗濾網而讓細菌孳生

王晏榛

unread,
Apr 2, 2011, 3:42:42 AM4/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2758 王晏榛

在上完本周的課我才對細菌有小小的改觀,以前總是覺得細菌就是髒的、會使人不舒服、生病甚至死亡的東西,沒想到真實生活中竟然有許多的細菌是跟
我們一起『共生』的,也有些細菌就直接是對我們的身體好的!!
我本身直接被細菌影響的就是久久來一次的感冒吧,雖然我是個不常感冒的人,但是只要一感冒就都是重感冒,流鼻涕喉嚨痛晚上怎麼樣都睡不好,所以
每次感冒前兆一出現我就會很緊張,近幾次的感冒我都是在有感冒前兆的時候就開始注意,穿多一點水喝多一點,雖然有時這些預防措施沒什麼用,但近幾次的感
冒已經不會像以前一樣這麼痛苦了,我想,我也找到了一個跟感冒病毒對抗的方法了吧!!

逸陽 陳

unread,
Apr 4, 2011, 9:04:14 AM4/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陳逸陽 992435
細菌,從小到大,只要聽到哪裡有這兩個字,我就避之唯恐不及,但殊不知自己的無知慢慢的嶄露了出來,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細菌是多麼討人厭
的東西阿!
小時候的無知及沒有知識是不能帶到大學的。長大後,我慢慢喜歡上了細菌,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優酪乳。聽說優酪乳是用細菌做的,當初聽到還真
的嚇了一跳,我從小到大最喜歡喝的,竟然是"細菌"的一種。而優酪乳所含的細菌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乳酸菌,是一個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益菌。最近我
還發現我們家買的優格製造機上還寫著乳酸菌搭配蜂蜜及檸檬可以拿來敷臉,可以達到清除面皰、黑色素、和青春痘的效果呢!

張舒俞

unread,
Apr 4, 2011, 9:32:16 AM4/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2738張舒俞

從小時候,我就非常痛恨細菌,因為我常常感冒生病。

長大後,才漸漸了解,細菌跟我們是"共生",人體本來就有許多細菌,

會生病感冒,是因為病毒感染,造成免疫系統降低,身上的壞菌才開始造成喉嚨痛等併發症。

以往一味把罪名怪給細菌,它替我的感冒背了幾十年黑鍋。

其實有些細菌對人體是有益處的,沒有他們,人反而會生病呢!

像是大腸中如果沒有任何細菌幫助消化,可能會造成死亡。

我想大自然所創造的任何東西,都有其用途去幫助整個生態系統的運作,

只是有些機制人類不了解,或損害人類權益,便被歸為"非善類"吧!


追影

unread,
Apr 5, 2011, 4:45:07 AM4/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442 劉玠泓

以前把細菌當成大敵
就像麵包超人遇到了細菌人一樣
非要趕盡殺絕不可
現在才了解到
細菌真的是太棒了
會讓人生病的只有少數細菌的話,不如就讓他們入侵吧
這樣有了那些少數細菌的抗體,生病機率大幅降低
自從高三被入侵一次生重病之後,除了過敏似乎一年沒看醫生了

還有如果我們腸子裡沒細菌的話
食物沒有辦法完全消化
世界上沒有細菌的話
會有一堆屍體堆積

所以細菌的存在非常重要

Lee JKing

unread,
Apr 5, 2011, 5:52:12 AM4/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3084 李仁善


心得: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有一位魏曼教授,已經找到了幾種能夠製造石油的細菌。一種叫分枝桿菌的微生物,能夠產生類似於碳氫化合物的黴菌酸,經過酶的催化作用,
就能得到一種零點正的菌造石油。用細菌造石油的速度很快,只要保證二氧化碳的充足供應,兩三天就能收穫一次。細菌造油的人工湖和煉油廠到處可建。有人測
算,只要掌握天時地利,每畝水面一年就能生產出3700桶原油,這真是一個可觀的數字。以上是我上網查到的資料,上了課過後我才發現原來細菌有這麼多的
功用,細菌微小但是卻很重要。而且每種細菌都有其特性,人類不斷的研究而找出其需要的。用細菌來製造石油如果成功了,相信在能源短缺的今天會是個好消
息。無論是製造石油還是找環保能源都是現在人類所迫切需要的,因為石油是各種工業中的重要角色。相信會有一天,細菌造油會變成現實。

star ying

unread,
Apr 5, 2011, 5:54:02 AM4/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3083 許良瑩

心得:

微型生物可分為真菌、細菌與病毒三大族群,細菌、真菌都是可以單獨生存的。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屬於低等的生命型態,但形狀各異,有的外觀非常漂亮,常見
的像是我們身體裡都有的大腸桿菌。在自然界中腐生著大量的細菌,它和其他腐生真菌聯合起來,把動物、植物的死體和排泄物以及各種遺棄物分解為簡單物質,
直至變為水、二氧化碳、氨、硫化氫或其他無機鹽類為止,它們不僅完成自然界物質循環作用,還供給植物和農作物肥料。不斷的循環,正是自然界的其中一項規
律,細菌也在這項規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後在循環中各取所需。細菌的種類很多而且無處不在,都各有特性。人類已經找到了很多是可以利用在各種領域的
細菌,我們甚至可以研究如何利用細菌製造現在我們短缺的食物,能源,和水。但是希望在研究之於,不要破壞大自然的平衡和改變循環的規律。

jamie

unread,
Apr 5, 2011, 6:57:03 AM4/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學號:973080 姓名:蔡秀儂

我想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和細菌長期相處在一起,但是我們對細菌卻非常反感。廣告中的漱口水、洗手液等等的日用品都極度強調其殺菌功能,以致只要有殺菌配方
的日用品總是能讓人感到特別安心的選購。在這樣長期處的誤導下,細菌被營造成了具有恐怖威脅性的象徵,然而真正導致人類嚴重疾病的卻是病毒而非細菌。病
毒可通過接觸了不同的傳播方式入侵到人體內,這時體內的免疫系統會發揮功用把病毒消滅,也可透過注射疫苗來預防病毒的感染。病毒只能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
進行自我複製,無法獨立生長和複製(引自維基百科-病毒), 因此在殺滅病毒的同時體內的細胞也會一併被破壞。反觀因細菌引起的疾病只需要服食抗生素即
可被抑制或殺滅,且對人體不會造成太大的副作用。

On 3月26日, 下午2時42分, 康世旭 <kung1...@gmail.com> wrote:

962210王相雲

unread,
Apr 7, 2011, 9:24:34 AM4/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小時後的我,以為細菌很可怕,要是吃飯前不洗手,就會把細菌吃下肚子,然後就會死掉.不然就是覺得壞人會把細菌拿去做恐怖的生化武器.直至長大後才了
解,原來細菌在大自然扮演著多麼重要的功能,大自然處處都有細菌的影子,人也不為過,很多好的細菌正住在我們的體內,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乳酸菌了,可以幫
助我們消化食物以及抑制有害物質,所以細菌可以說是這宇宙不可或缺的元素.

菜菜

unread,
Apr 7, 2011, 1:58:23 PM4/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328 蔡宜倢
以前我的我常常認為細菌跟病毒是一樣的東西就只會讓人感冒生病,但自從學科上有碰觸這個領域的時候就發現細菌有分好的也有分壞的,樣我們常常喝的養樂多
啦優酪乳啦,都有很多益菌,小時候的我還想說甚麼比菲德氏益菌其實不是細菌,而是名字取的很像罷了,因為那時候我真的認為細菌都是不好的,所以其實人體
累也有很多益菌,幫物人體代謝之類的,但有些細菌真的就是壞菌,有的甚至可以致人於死地。所以其實細菌在大然界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們的體內也少不了這些
益菌的幫忙。

張存德

unread,
Apr 8, 2011, 12:54:42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細菌,小時候的我認為他就純粹是個不好的東西,對於我們的身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只會讓我生病、痛苦。但是現在才發現事實上,會讓我真正致病的細菌,在
成千上萬種細菌中只佔了相當微小的範圍。若由另一方面來看,他在自然界中扮演著分解者的角色,讓自然的資源得以循環,其重要更是不容忽視。
而我現在也逐漸養成了每天喝一瓶養樂多的習慣,養樂多內含有乳酸菌,可以保護人體的腸壁組織跟調節體內免疫系統。對於我們的身體有相當大的助益!

Eric

unread,
Apr 8, 2011, 4:38:09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姓名:熊子寬 學號:960825
細菌,我想大家聽到這個第一個就是想到生病,並且想要迅速消滅它~
但其實細菌利多於弊吧~ 以前生物課本,生物循環中細菌占有重要的一個地位就是分解者
沒有他人類也很難存活下去吧!我還記得聽長輩說,唉!以前要治糖尿病超貴!
因為那時候萃取胰島素主要的方法就是從豬身上取得,不但量少而且又貴~
現在,我們都靠細菌,只要植入胰島素到一個細菌就可以藉由分裂得到較多的胰島素,
相較過去一定比較便宜~當然細菌還有很多功用,細菌分解釋放的沼氣可作為能量使用,
細菌在現在的生質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細菌是很重要的~不好的是病毒吧~
最近的超級細菌跟病毒挺像的,抗生素無效~

982746李品嫺

unread,
Apr 9, 2011, 2:52:43 AM4/9/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以前我對細菌的觀感是比較負面的。一講到細菌就會聯想到讓人生病,不乾淨的環境之類的。
但是在上次課堂上看完影片後對細菌有了很不一樣的認識。發現原來我們的身體裡就有許多細菌,
透過這些好的細菌能幫助完成一些身體的代謝反應。
還有,小時候最喜歡的飲料養樂多裡也充滿了對身體有益的酵母菌。
酵母菌透過發酵作用也可以釀造出香醇的美酒和製作出鬆軟的麵包!
細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從古至今,人類的生活一直與細菌緊密連結。

吳韋毅

unread,
Apr 9, 2011, 5:02:22 AM4/9/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338 吳韋毅

細菌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以前的我總是聽到"細菌"二字就認為是不好的東西,因為想到細菌似乎就連想到感冒ˋ生病。
但深入了解後發現地球和人類如果沒有了細菌,那大概是十分悲慘的一件事,萬物的排泄物和屍體殘骸等由腐生細菌作分解。
而部分的細菌會進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轉變為生物可利用的型態,雖然中世紀爆發的黑死病(鼠疫)ˋ肺結核ˋ炭疽病...等等,是由細菌所引發的。
不過上禮拜的影片也告訴了我,吃在嘴裡的麵包,工廠處理廢水和抗生素的製造,可都是靠著細菌的幫忙才能成功的。
巨蜥也靠著細菌使獵物得敗血症而得手,而我們所喝的促近腸道消化的飲料也是使用乳酸菌。
好菌壞菌因不同的角度而有不同的見解,但以上所有的論點都證明細菌對於這個世界實在是太重要了。

紹偉 沈

unread,
Apr 10, 2011, 4:21:24 AM4/1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409_沈紹偉
以前從來不知道原來細菌對人類而言是很重要的,總認為其就是生病與骯髒的代名詞,對人體是有害而無益。但是看了影片才了解到,雖然有
些細菌會使人類生病,但是若是完全沒有細菌的存在,人類也是無法存活的,且事實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細菌對人體有害。而有許多細菌是對人體有益的,是可以幫
助人類達成一些目的與效果的,所以當以後再看到了一些新聞例如 : 「某某物品的細菌數是馬桶的好幾百倍、好幾千倍,所以其比馬桶髒上好幾倍」的時候,
我會想這樣的判斷也許是有些草率的,而不在像以前一樣信以為真,然後再次貶低細菌的價值了。

黃澤育

unread,
Apr 10, 2011, 8:38:56 AM4/1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209 黃澤育

心得:

看完課堂中的影片之後,發現細菌對我們人類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雖然細菌一直被視為是疾病的來源,但現今卻有許多醫學上的應用需要細菌的
幫忙。例如施打肉毒桿菌,肉毒桿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各處,比如土壤和動物糞便中。人體的胃腸道也是一個良好的缺氧環境,很適於肉毒桿菌居住。
不過確有因此中毒的案例發生,來自攝食已受肉毒桿菌污染食物中已形成之毒素,此病的特徵主要與神經系統有關。最初徵兆為視覺障礙,嚥
物困難及口乾。之後,漸漸地有麻痺之現象,嘔吐和便秘或下痢也會出現,嚴重時會因窒息而死亡。這告訴我們,細菌有它的益處與壞處,在科技發展的世代,該
如何權衡其中的利害關係是很重要的。

胡哲愷

unread,
Apr 11, 2011, 1:24:23 A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 981759 胡哲愷

近年來,超級細菌的肆虐,說明了抗菌素耐藥性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而此攜帶NDM-1更對現今所抗菌素都有抗藥性,究其源頭乃抗生素的錯誤用法:
1.九成感冒為病毒感染,抗生素無能為力,盲目使用抗生素治療感冒,容易破壞腸道內正常菌群的活動,致使有害細菌的入侵,形成繼發的“二次感染”。
2.盲目追求貴藥、新藥,提高機體用藥的等級,培養出高耐性,面臨無藥可醫。
3.保證足夠的用藥量和用藥周期,把細菌徹底殺死,避免耐藥細菌的產生。
4.抗生素並非“萬能藥”。

Rei Tseng

unread,
Apr 11, 2011, 2:39:04 A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60 曾怡筠

人人聽到細菌二字無不聞之色變,在上星期看完影片及聽完講解之後才對細菌這個小生物有了初步的了解,
原來我們所生長的環境中對我們有助益或是無害的細菌占了多數的比例,而真正有害的菌種才占了1/38400 !!!!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跟細菌密不可分,像是我們口中和腸胃裡有酵母酶幫忙分解食物,吸收養分供應生長所需,
吃的麵包和牛奶也是依靠不同的細菌製造出來的,而所占四萬分之一的有害菌種跟這些助益良多的好菌一比簡直微不足道,
不過所造成的影響卻是比好菌來的可怕而深遠多了,像是我前一陣子去吃了漁港的海產,當下吃的津津有味,
但是回到家之後就上吐下瀉冒冷汗,整個人像一灘死水一樣無法動彈,很不舒服,
後來去看過醫生之後發現是不新鮮的海產引起輕微的食物中毒,之後休息個幾天才沒事,
真沒想到小小的細菌也能造成如此嚇人的後果,這樣看似微小的生物還真是不容小覷!!

王華君

unread,
Apr 11, 2011, 12:31:54 P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說到細菌讓我最驚訝的是,原來世界上有許多的美食都必須靠細菌來製作完成,舉凡西方人吃的乳酪,東方人吃的豆腐乳。當我第一次知道這些我超愛吃的食物都
是靠細菌才能製造時,我非常的驚訝,因為細菌一般給人的印象都是不好的,它會使人生病,輕則上吐下瀉,重則甚至會使人致命。但我一直都認為凡事都是一體
兩面的,尤其細菌還可以製造出好吃的東西,像是我最喜歡的藍乳酪,也就是藍黴乳酪,一般人都覺得她太臭了,像是臭襪子的味道,但對我而言她獨特的風味才
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查過之後發現原來是在製作時加入了青黴菌,讓青黴菌在乳酪內部發酵成熟,再放置讓青黴菌繁殖才能產生獨特香味。看來從很久以前人類就
知道可以利用細菌製造食物而不會使人生病,但大部分人都還是有某種迷思。

982710黃詩云

unread,
Apr 11, 2011, 1:46:35 P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上次得了蕁麻疹,全身快癢到死掉了,還以為自己不會好。打了好多針,吃了好多藥,又換了很多醫生,才好起來的。原來「蕁麻疹」常常是突然的急性發作,而
剛開始的症狀會皮膚癢,接著皮膚開始一塊一塊的紅腫,所以「蕁麻疹」才又稱為「風疹塊」。他可能是因為藥物或是食物甚至是環境引起的,所以太多因素,其
實我也想不起我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不舒服的。我的家庭醫生後來告訴我,不要一直打針,因為我那幾天打了四、五針。連我自己都快怕死了。他說打針只能短暫
的止癢,要全不好起來還是要乖乖的把藥吃完,然後不要去吃那些可能會讓你過敏的東西,環境也要在打掃一遍才行。所以小小的過敏,也會嚴重的影響生活!

林品鐘

unread,
Apr 12, 2011, 8:24:52 A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黴菌與生活息息相關

對人體的影響:潮濕的環境最容易使食物及物品發霉,居住在其中的人可能因吸入黴菌毒素,使呼吸系統受到影響,導致過敏或其他慢性病。黴菌引發人體病變分
為感染、中毒及過敏三種,透過空氣中浮游菌、孢子或黴菌的代謝物,經由口或食物、接觸進入體內累積發病,嚴重者損害體內器官、神經功能,導致癌症。
由於台灣的環境濕熱,所以正好適合黴菌生長,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應該對黴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徐華霙

unread,
Apr 12, 2011, 11:25:57 P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552 徐華霙

從小腸胃就不是很好,常常脹氣或胃痛。以前都覺得一定是細菌惹的禍,細菌都不是好東西;但是長大後就發現,雖然讓人們肚子痛、脹氣的是
隨著食物下肚的細菌,但幫肚子對抗、趕走壞東西的也是細菌!只是幫我們對抗壞東西的是住在長胃裡的好細菌,而讓我們肚子痛的才是壞細菌。腸胃細菌不只可
以幫忙製造維生素,還可以生出蛋白質抗生素幫助增加抗體的產量。腸胃細菌會因為各種因素造成數量改變,像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減少、長期服用抗生素都會讓
細菌數減少;情緒也會改變腸胃細菌,緊張的時候或是去一趟長期旅行都比較容易有腸胃不舒服的狀況。

林建良

unread,
Apr 13, 2011, 12:59:51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506 林建良

「雷特氏B菌」,於1997年經國際學界鑑定,是非常耐胃酸、膽酸及氧氣的頂級乳酸菌種。1999年5月1日國內第一個優酪乳人體實驗報告,證實「雷特
氏B菌」確能通過國人胃酸、膽酸的考驗,存活於腸道中。

細菌當中也有所謂相對的好與壞,而我們人體當中有許多的細菌。優酪乳當中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菌,但是在人裡內往往無法有效的存活。「雷特氏B菌」是最能
存活在人體當中的益菌,能在腸胃中使有益菌增加,並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減少毒素產生,有促進消化、強化腸胃機能、預防慢性病發生的功能。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Judy

unread,
Apr 13, 2011, 10:07:15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36葉怡君
從影片中得知托兒所,幼稚園,這些充滿小孩的地方是科學家研究細菌或病毒的"實驗室"。對於這點我能感同身受,我的工作就是在幼兒美語教書,剛開始上班
看見了我的同事一個月有三個禮拜都在咳嗽擤鼻涕,我心想他們也太弱了吧!我一年感冒不到兩次。誰知道過不久我也成為感冒的階下囚,每次的流行性感冒我都
中標,但我看小朋友也才咳個三四天,我卻咳個三四個禮拜。我去看醫生,他說其實小朋友身上有許多細菌,那些細菌對他們來說是保護體,但是對大人來說就不
是了。所以我在想也許在過個幾個月我就可以變的和小朋友一樣"強壯了"!

971350 林緯綸

unread,
Apr 13, 2011, 11:31:39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從以前到現在,我們對細菌的認識都是不好的,小時候老師總說要勤洗手,因為手上會有細菌,避免吃進肚,不過長大之後才因課程了解其實壞菌並不多,益菌其
實占大多數,適量的益菌對人體是有好處的,像是一些乳酸飲料,對人體是有好處的,還有像是現在美容界流行的肉毒桿菌,都是人類可以使用到的細菌,雖然有
些細菌會帶來許多疾病,不過人類不能沒有細菌,我們必須與細菌共存,細菌占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以前我們對細菌的認知不深,
不知道細菌有這麼多的好處,當然也有壞處,不過其實優點是大於缺點的,細菌的功用真的太多了,以前這些對細菌歧見真的要好好的去省思一下,如果能有效的
利用細菌,人類社會將會更進步。

黃繼正

unread,
Apr 13, 2011, 12:24:38 P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932 黃繼正

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既有用處又有危害。說到細菌,一般人都會聯想到疾病。
然而,大部分的細菌不僅沒有危險性,而且對許多生物而言,通常還是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
如果沒有細菌,人類生活中就不會出現優格或乳酪這類食物了。

人體是大量細菌的棲息地;可以在皮膚表面、腸道、口腔、鼻子和其他身體部位找到。
它們存在於人類呼吸的空氣中,喝的水中,吃的食物中。
如果沒有細菌,那麼人如果往生了,屍體就不會腐爛,因為有些細菌會分解生物。

上課學習到抗生素是從細菌而來的、採礦的廢水用氰化物得以排毒,使湖中有魚,包括人工雪也是需要細菌。
所以我們應該跟細菌當好朋友,和平相處吧,別過度驚慌。


陳勃超

unread,
Apr 13, 2011, 12:35:07 P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539 陳勃超


自古以來細菌便和人類共同生活了很久,只不過隨著人類的科技越來越進步,我們知道細菌有些益於我們、有些對我們有害,大家幾乎都只在意有害的,忽略了有
益的細菌,像是廢水處理就是一個例子,隨著工業的發達,很多廢水也排進了大自然中,這對自然當然是很大的傷害,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細菌去分解一些水中的物
質,使得對大自然的傷害不至於那麼大,只能說很多事都是一體兩面,有其利就有其弊,端看人類如何運用。

唐美蓮

unread,
Apr 14, 2011, 12:44:42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唐美蓮 982457


細菌是甚麼?細菌對我們人類有何影響?
說到細菌,有很多人都會覺得細菌就是不好的,會侵害我們人類的身體健康.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某個地方某個角落細菌都會存在.雖然許多人認為細菌是有病毒危
害的其實我們都錯了那只是一小部分而已還有一大部分都是所有生命的同伴.尤其是我們每吃的東西細菌幫助腸胃份解食物我們自已根本沒有這個功能,每一種細
菌都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善用於個方面.

趙志偉

unread,
Apr 14, 2011, 2:44:22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學號:962641
姓名:趙志偉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SEARCH_RESULT.aspx

新聞標題:2011世界衛生日「全球抗菌 台灣行動」 理論與實務的共識對談

新聞感想:
地球村這名詞常常聽到,國際交通便捷,國外旅遊貿易日漸頻繁,
而許多問題也逐漸浮現,人口老外和慢性病病人增加,
也造成醫療上抗生素使用頻繁,抗藥性病菌近年來常有所聽聞,
多重抗藥性病菌,更是人人聞之色變,
在台灣,抗生素使用次數過多,
造成第一線抗生素已無法有效治療,
在歐洲方面,尤其北歐,第一線抗生素仍有效果,
時至今日,國與國之間已無法獨善其身,
唯有合作,加強宣導,深切了解抗生素使用時機,
以及個人良好衛生習慣養成,
才能減緩抗生素更替速度,畢竟細菌繁衍速度是人所跟不上的。

982747林鈺珮

unread,
Apr 14, 2011, 4:40:16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47 林鈺珮

一般人對於細菌的想法大多是負面的,細菌讓人直覺聯想到的就是生病及骯髒,卻不知道原來這世界上好的細菌比壞的細菌多了好幾萬倍
因為有用來發酵麵包的酵母菌,我們才能吃到鬆軟美味的麵包
在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麵包是用細菌發酵時,我還懼怕了一陣子不敢吃麵包,覺得他是不好的東西,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類的細菌對人體無害
另一個例子是在我國中讀化學時,老師介紹了化糞池的構造
化糞池總共有三個或四個槽,其中第一個槽好像就是有細菌在裡面做分解排泄物的角色
一般的化糞池都是十幾二十年才清一次,那是因為細菌幫我們把東西分解掉,才不會佔掉那麼多的空間
如果沒有細菌的幫忙,不知道人類的生活會變得多麻煩無趣呢!

蔡萬都

unread,
Apr 14, 2011, 7:45:36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1408 蔡萬都

在不久前的人類,甚至在我們小時候,都認為細菌就是疾病的代名詞,我們害怕細菌只是害怕我們對於它的不瞭解而已,但其實我們早已已經利用細菌幫我們做事
情了,像以前的釀酒,到現在的打肉毒桿菌來消皺紋,以及在我們身體裡的細菌,以及我也聽說有用細菌作胰島素,的確,細菌無所不有,細菌無所不在,如果每
種都能有害於我,我並定會常常生病不舒服,細菌從以前到現在都在做一樣的事情,只是我們慢慢發現他們的好處,畢竟平衡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沒有細菌,
也不能有太多細菌,我們人類才能好好生存。

簡惠瑩

unread,
Apr 14, 2011, 8:01:29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104簡惠瑩

細菌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會先想到生病,因為印象中覺得它們只會引起不好的影響,像是霍亂、結核病……等等,但是它們也有好的地方,例如:優酪乳就需
要它們的幫忙,以及我們腸胃中也有好菌,幫忙製造或合成,所以不全然細菌都是不好的,而且細菌在大自然中也有幫助,像是擔任分解者的角色,能使物質循
環。
有時候只對既定的印象來定義,但仔細了解過後,細菌是有大多好處,不是我們想像這麼的不好,而且時時刻刻都跟我們在一起生活,常常需要它們的幫助,所以
應該謝謝細菌帶來的好處。

962108呂紹綱

unread,
Apr 14, 2011, 8:07:05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62108呂紹綱
這次看完影片後,對於細菌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影片中說,連人造雪也是細菌的功勞,這真是我第一次聽聞,覺得有趣的不得了。
現在許多的生物科技,其實都是在研究細菌,如何把各種不同的菌種,來做結合、來研發其功用。現在許多的化學藥劑,其實都可以被細菌所取代;例如
活菌酵素就是現在第四台主打的強力環保清潔劑。雖然現在地球被破壞的相當嚴重,但可慶的是,我們對於細菌的認識尚淺,仍有無限的可能性,讓我們來挽救這
個病入膏肓的地球。
此外,就連美容整形界,也開始大量的使用細菌的產品,肉毒桿菌雖然毒,但少量卻可以撫平皺紋。這意味著,未來的世界中,醫學也是無限的,可能幾
年之後,人們就發現了專吃癌症細胞的細菌,或是專門打擊愛滋病毒的細菌。人類的未來,可以說掌握在細菌的手裡。儘管它那麼微不足道,但是卻有著無限的力
量。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李慧妤

unread,
Apr 14, 2011, 9:09:58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45 李慧妤

以前對細菌不了解,總覺得除了能幫助發酵制做出好吃美味麵包的酵母菌以外的細菌對我們都沒什麼益處
,但其實若少了細菌的幫忙,人體是很難如此順利運作的,以前人們對於細菌了解不多,對霍亂,結核病等等細菌引發
的疾病都避之唯恐不及,隨著科技發達,人類的技術不僅能抑制細菌引起的疾病,甚至能將對人體有危害的細菌變成
美容聖品.肉毒桿菌的運用對於細菌以及科技的發展潛力可說是一大進步,若人類能發展出一套能與細菌共生共存的
的機制,那麼將會是全人類的一大福祉!!

王全珉

unread,
Apr 14, 2011, 9:13:42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546 王全珉
細菌對於整個環境和生物有益有害。當其中的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的時候就會對人類有危害,
像是霍亂、肺結核、破傷風等。只是因為一部分的細菌會帶來這樣的壞處,所以才會引起人類的
注意,把細菌都歸類在對人類有害的部分。但其實細菌是自然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因為
所有的生物再回歸自然界的時候都要先經過分解,而細菌就占有分解者這個重要的位置。
在生活中像是製作醋,就是有細菌才能把酒變化成醋,而像乳酪、醬油等等也都是因為有細菌
在其中運作才有辦法做成。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CHI-AN TSAI 973217

unread,
Apr 14, 2011, 9:19:51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s973217蔡濟安

前幾天的一個戶外的聚會,我與朋友們負責一組表演,表演內容就不提了,但其中我們用了大量的麵粉。
表演結束後,滿地都是麵粉,我跟個稍有醉意的友人便開始玩了起來,後來我們想那就來烤麵糰吧!
藉著一些對於麵團變成麵包的薄弱製作方式,我們開始把麵團加水和在一起,但我們沒有酵母,
於是就把啤酒一起加入麵糰裡,自以為是的添加了酵母,接著送入火堆,當然烤出來......還不難吃但介
於衛生,就只咬了一口證明他是可以吃的就丟掉了。

酵母對人類而言,根據說法是第一種人類運用自如的微生物,對於人類的貢獻很大,除了製作麵包,
也可以製作啤酒或是醋。而酵母主要也都是從植物身上培養,大多數是從水果,加上糖,經過密封、通氣
重複個四到七天之後放一段時間就可以培養出來,有人就是用這種方法製作出天然的麵包。

然而酵母是屬於真菌類,有細胞核,與細菌基本上是屬於不同種的物質,而黴菌也屬於真菌類,基本上在
潮濕溫暖的環境裡,要培養一堆根本就不是問題,然而這種真菌微生物,也都不一定是好的,舉例黴菌,除了
香港腳,飄浮在空氣中的黴菌孢子或代謝物,易成為人類的過敏原,引發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
、結膜炎、腸胃炎、皮膚炎等,印象深刻的是電影雙瞳,裡面的宗教團體製造了一種飄浮在空氣中的黴菌使
人吸入後會產生幻覺而死。

雖然跟細菌沒甚麼關係,但我發現黴菌似乎是台灣比較常見與生活有關的微生物群,而細菌雖然也會有大腸
桿菌埋伏在食物裡,等著讓食入者得到胃病甚至死亡,但我個人很少因為吃了甚麼東西而導致中毒的現象,
所以舉了真菌類的微生物為例。

林惠鑾

unread,
Apr 14, 2011, 9:34:34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林惠鑾 972456
一談到細菌大家都往壞的一面去想。細菌如果能正確的運用的話,其實也有很多好處。在人體消化道内,就存在不少帮助分解、消化食物的有益菌群,比如
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等。在工業上細菌可用來釀酒、醬、饅頭、麵包等。一些放射菌、霉菌還能產生抗生素。有些用來製造無公害農藥 、分解垃圾、淨水、促進
新陳代謝。因為人是需要接觸自然如綠色植物、碳水化合物等這些是有細菌和病毒混合在裡面,我們不能因為害怕而不去接觸它。假如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細
菌的環境中,我們就會沒有任何抗病能力。

謝允中

unread,
Apr 14, 2011, 9:57:14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 981547 謝允中

細菌其實在我上過這門課之前的心目中,不好的一面占了絕大部分,不過近來似乎有些改觀。
前一陣子因為生活的趣味性,手工做包子,從基礎原料做起,而我是負責麵糰的部分,
我們準備了一千公克左右的中筋麵粉跟五百公克的水,
在揉之前還加了酵母粉(乾粉狀)十二公克,我當下在想,酵母粉跟麵糰的比例差那麼多,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經過一系列的摔打,再把麵糰放醒一下,過一陣子沒想到麵糰居然脹大了快兩倍,麵糰也更加蓬鬆了,
如此這才見識到酵母的威力。 之後回想酵母菌在食品業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倘若沒有酵母菌也沒有發酵的步驟,
包子麵包店我看也別開了,因為沒人想吃石頭。

Jimmy Huang

unread,
Apr 14, 2011, 11:55:36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62915黃晨皓


我要分享的經驗比較特別,我媽媽最近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很喜歡自製東西。然後她最近迷上了自己做優格

而優格做法其實蠻簡單的,只要有一包酵母菌粉然後加進牛奶。給他發酵個幾天然後加糖就可以吃了。味道跟外面的其實差不了多少,而且糖比較少比較健康。事
實上細菌除了害人類得病外,也有有益人類的細菌。如酵母菌可以讓麵包膨鬆,還有我們的抗生素也是由細菌培養出來的。而細菌在自然界的食物鏈中也是扮
演"分解者"的角色。如果沒了細菌那食物鏈也會崩潰。

細菌,真是令人又愛又恨

李權智982657

unread,
Apr 14, 2011, 12:27:44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657 李權智

人類生活與細菌息息相關 , 就連人類的體內都有細菌的存在, 然而人類容易對細菌產生誤解, 以微細菌全是有害的, 但至今教育的普及相信狀況已有些
不同
不過最令我感興趣的是細菌在科技與產業上的應用, 比方說舊金山的金礦工業竟然能利用細菌幫忙掏洗金礦, 也解決之前必須使用的高汙染藥劑的問題
這真的是很神奇的一見事阿! 簡直像魔法一樣, 人類一直使用人造的東西來改善更種問題, 但沒想到大自然中就有一些幫手了, 讓我不禁想像未來人類能
與細菌能更密切
但就算如此我想濫用細菌或許也不是一件好事, 適當的取用與大自然並存, 我想是本世紀人類所學到的觀念, 良藥可能也是毒藥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961844 王筱惠

unread,
Apr 14, 2011, 1:42:13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1844 王筱惠

以前常覺得細菌都屬有害類的微生物,看了影片後才發現,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菌類跟我們和我們的生活環境都息息相關,而且有益而無害。
就日常生活中,細菌可以讓麵包、乳製品、酒、泡菜等發酵。
就自然生態中,細菌可以分解石油,讓受污染的河流和大海重回受污染前的面貌。
就身體而言,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在體內生長,可阻止身體外面的病源入侵腸道。
所以說,細菌並非全部都有害,相反的還對人類和自然生態有非常大的貢獻。

961844 王筱惠

unread,
Apr 14, 2011, 1:39:20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366 阮明慧

unread,
Apr 14, 2011, 1:54:26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366 阮明慧
心得:
細菌有分好跟壞的,在我們身體上可能已經有好幾百萬的細菌,但是那些細菌是對我們有幫助的。在現在流行的社會上,有很多愛美的人喜歡去注射肉毒桿菌,打
在臉部上,他可以讓皺紋消失,臉部肌肉可保持平滑。其實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冒險的行為,如果失敗的話,會讓整個瞼歪了,肉毒桿菌也是一種很毒的細菌,也
是一種比較容易碰到的東西,有時候還會在化妝品裡面發現,所以細菌真是跟我們平常生活適適相關的。

張元淇

unread,
Apr 14, 2011, 2:12:30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1810 張元淇

由於母親是醫療相關的從事人員,因此我從小就接觸了很多關於細菌的資訊。
香港腳?黴菌。咳嗽有痰在氣管中?泌尿道感染,上廁所會痛?細菌孳生,要使用抗生素。
這些都是關於惡的方面,然而之後又開始流行起了吃益生菌、乳酸菌來保養身體,這又讓我接觸到了細菌關於益的部分。
所以對我來說,細菌並不會是絕對壞或是絕對好的存在,而是一種需要再多方面研究的東西。
而後又接觸到一套名為「萌菌物語」的作品,又讓我再次的對於細菌有了更多的認識。
他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細菌們用可愛的形象出現,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許多關於細菌的知識。
讓我知道了其實在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有著數以萬計的細菌的存在。
也更讓我確認了其實大多數細菌並不可怕,反而是與人類息息相關,且不可或缺的。

補充資料是在那部作品中曾經以可愛形象出現過的細菌們:http://www.kamosuzo.tv/dir.html

楊哲維

unread,
Apr 14, 2011, 2:27:40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435 楊哲維

經過這次課程,我深深了解到
原來細菌並不是一種全然不好的存在
有時候在消滅少數壞細菌時,反而會連帶引響到其他好細菌
好細菌對人體也十分重要,甚至一缺少這些細菌
人體機能就無法正常運行,這也導正了許多人對於細菌的不好印象
使我獲益良多。

林育名

unread,
Apr 14, 2011, 11:58:03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1931 林育名

細菌跟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當然現在一般人的印象,還是負面大於正面,這讓我想到一件有趣的事:食物掉在地上三秒內撿起來,就不會沾上細菌。聽
起來真是個無稽之談,不只有地板,碗盤餐具上面早已存在細菌;我以前也是被這種似是而非的道理蒙蔽著,知道更多訊息後才知道自己的無知。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以利用細菌的生物科技產業,將會更加蓬勃發展!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This conversation is locked
You cannot reply and perform actions on locked conversations.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