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描述的是一個資源極為匱乏的村落,人們的糧食來自於捕獲野生動物以及自身種植一些少數作物(如:甘藷)。在此,人們不但要跟大自然爭
食物,更要跟人爭食物。
在山林中捕獲野生動物時,有可能被另一些野生動物掠奪(如:老鷹),而在農作物方面能種植的作物並不多,且該處地質貧瘠,實在無法將希望寄託於農作物
上。
此處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老人家滿70歲後即由子女背上山等待死亡的到來,在現今社會中聽起來是殘酷不孝且不可思議的做法,但就以此片中的時空人文背景而
言,卻是能維持居民生活穩定的一種文化。
就實際層面上來講,過了70歲後的老年人,生產力下降以及無生育能力,對此社會的貢獻是小之又小;相對的,消耗糧食的量>>生產的量。當
然,在這資源極為匱乏的情況下,即使是親情也無法允許的!
就糧食方面,正因匱乏而創造出一些特殊的迷信/信仰。有一家的男主人在過世前交代妻子,因為他之前打死將他們女兒搞大肚子的男子,使得收成不
佳,他認為一定是男子在房子內做怪。在他死後,需要妻子陪村落中每一個男人過夜(發生性行為的委婉用詞),同時也要雙方須在屋內膜拜,如此一來才可平
安!而妻子也如丈夫所說的照做。這種迷信/信仰與台灣的原住民在一些祈求糧食(如:小米)豐收有一些特殊的舞蹈/祭典/歌謠有異曲同工之妙。生活在貧乏
的環境下,糧食是上天的恩典,所以他們會有各式各樣期待/慶祝/迷樣的想法關於糧食方面。以現在角度來看似乎不切實際,但對他們而言,有著敬畏與至高無
上之意!
影片中表露出許多無法與天爭的無奈之處,滿70歲的老人即上山等待死亡的到來,但不是每個老人都希望如此,影片中有位老先生 不希望如此,但他
兒子無法抵抗文化的壓迫以及糧食缺少的困境,即使父親有再多的不願意,還是將父親綑綁後丟落至山谷;而在娶妻及生子方面也因糧食的不足,有很大的限制,
一旦人口增加,糧食不足的問題更加明顯,如影片中父親望再取,兒子願娶妻,但老太太不同意娶妻之事,因為如此一來,家中就增添了兩個人口的伙食分量,誠
為一大負擔!
從影片中學習到用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分析事情,如果以我們現代的角度來看影片中的習慣,殘酷不仁不肖的70歲死亡惡習加上愚蠢的糧食收成迷思,
但就以當下生活的角度來看,這是個不得不發展出來的文化以及迷思/信仰。即使處於資源匱乏的社會,也是要為了生活在逆境中勇敢生存,即使發展出再多不仁
道的祭典/習俗,依舊要咬著牙勇敢生活,學會在各種環境下生存,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影片中有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其一,在一個缺乏資源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是為了生存而活,然而一旦發生了偷竊的行為,那更加會引起全村民的憤怒。另一
個則是年老的人必須被放逐到深山自生自滅,當一個人的生產力已經沒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存時,那勢必會造成家裡和村落的累贅,因此當村民到了一定的年紀則必
須如此。
生在台灣,也許一輩子不會發生或見到這種事情,但我們仍應珍惜擁有的資源,在地球村裡還是有很多地方像影片的村落,連生活都如此的艱辛。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不斷地想到「棄老山」這個故事。
雖然原因不同,但同樣也是將老人遺棄到山上讓他們自生自滅這樣的一個劇情。
但棄老山的最後結局是老人家被接回家裡安享天年,而楢山節考卻是媽媽一個人在雪中以虔誠的神情等待死亡的到來。
這兩個故事結局不同,但原因我想大概是在於資源供需平不平衡的條件之下吧。
楢山節考裡所描述的村落是如此的貧乏,多養一個人就如同是剝奪了其他人的生存條件,所以他們便想出了以神明來當藉口來讓人殉身的習俗。
由此可見無論是再怎麼樣的社會之中,信仰都佔了很大的影響。而以神之名,是多麼好用的藉口,但會說這樣的藉口,卻也是不願意屏棄人性的表示。
現今社會不斷地進化,帶來了文明發展,但卻也帶來了資源大量的消耗,人口不斷老化,以及生育率的減少。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是否會再次回到楢山節考裡那樣的或是類似的社會型態?
我想,是不會的。但這並非是樂觀的想法,反而是帶著悲觀的恐懼。
畢竟人類的演進帶來許多舊時不曾有的思想,在這樣的情形之下人心已不再純淨,而自然的反撲也不容小覷,會不會直接被地球淘汰掉,我想是有這種可能性
的。
我覺得儘管社會資源落後、民生物品匱乏,既然已經是文明社群就應該要有倫理道德存在。影片中犯了竊盜罪的人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他的家族都會受到牽
連而慘遭迫害,可是卻有"背老人上山"的這種習俗,雖然人老了之後不能對家族社會有太大的貢獻,但畢竟他們年輕時也為了家族打拼奮鬥過,才有今天的子孫
們。因此,我認為就算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還應該要有倫理道德、感恩的心。
970458 李易潔
很多倫理道德都是建立在富裕的基礎下,人的生存沒有後顧之憂的時候這些事情才有作用,所以影片中因為太貧窮,吃都吃不飽了還管這些事情,我們的社會也
是,甚至還有媽媽去偷人家的東西賣掉換取給小朋友吃飯的錢,這些事都令人鼻酸,然而影片中的很多習俗我們看來都是不孝.有點殘忍的事情,但是依照他們生
活的背景來看這些習俗是有意義的,往往這種村落社會需要進步,但是進步對原本就習慣一個模式的來說是種改變,改變往往不容易適應,總有守舊跟維新派,所
以該怎樣去改變也是落後地區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議題!!
我覺得這部影片拍得很好,平淡的鋪陳但卻很動人。人與人間的情感,尤其是老一輩的想要照顧與延續下一代的那種心情很動人,看完片讓我本來不知道要不要回
南部陪外婆過節的我,毅然決然地決定要回去了。我想結尾的部分,主角本來以為她消失的第一次很開心,是因為他以為上山是真的就是被山神帶走了,他的家人
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消失了。但後來其實不是,真正的上山只是一個拋棄自己從小到大受她照顧的長輩而已,事實的真相往往殘酷,上山就是另一種殺戮吧了!或許
不是每一種家庭每一個人都這樣想,有的也認為這樣是一種很好的解脫,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又不需受到別人的譴責。因此未來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了?我想這是
一個很殘酷的議題,要嘛就是我們學習日本的做法。或許我們可以互助的將糧食分給老人,但這一些都不是目前我們的難題。其實現在的糧食早就不足,只是我們
的國家比起一些落後的較富裕一點,所以我們的老人與下一代暫時沒有這種問題,因為要嬤也是那些落後的國家的人先死光了才會輪到我們思考這種問題。以上是
文明人自大的想法。
我們都不能決定老天會給我們多少食物多少水,現在我們的豐衣足食完全都是我們生長的環境所賜與的。但當一但環境開始改變了,我們要如何去面對這樣的變
遷?《猶山節考》的年代裡告訴了我們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道理,若現在我們同樣面臨到食物短缺的問題,我們不能選擇,只能苟存。面對現在糧食浪費的狀
態,透過飢餓三十人道救援的概念傳輸也許有大多數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食物的可貴與重要性,但還是有人不珍惜,我很難過也很痛恨為什麼上天要給我們那麼多
食物好讓那些人不珍惜得人去丟棄。倘若有一天真的讓我們遇上了糧食危機,透過爭奪來體會肚子餓沒東西吃得痛苦,是不是自作孽?我們真的該好好珍惜現在所
擁有的一切資源。
這部片所敘述的內容實在與一般人的觀念十分大相逕庭,<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原本以為這是全世界都贊同的一句話
但在這部片中,因為糧食的短缺,居然認為年邁的老人反而會拖累家計,而有背父母上山等死的傳統,片中老婦人甚至用外力敲斷自己的牙齒
使自己看起來瀕死,望她的兒子能背她上山等死,認為上山是一種榮耀,但強烈對比下的另一家人,老伯伯打死不願意上山,想延續自己的生命
表現出平凡人的求生意志,而片中也有演到對於一個具有生產和勞動能力的人加入,家族是十分隆重歡迎的,但有一人進入家庭,必定又有一人離開
這個定律是不變的,而我認為整部片呈現出這種極度極端的社會是十分值得觀眾深思的,像我就認為楢山人實在太過保守,將自己過度封閉在一個區域
而堅持所謂的傳統,不過可能也是因為過度貧窮,而使他們害怕,總結來說我想整部片還是要告訴我們,珍惜所擁有的,不要過度追求不實際的。
影片中說明一個資源有限的村落,糧食方面只能省吃簡用,而大家都有共識,對於年長的長輩,到了一定歲數就要讓兒子揹到山上等死,
部落中也有個組織,對於竊盜的人給予嚴重的懲罰。影片中的女主人為了這個家,有媳婦的嫁進,新生命的到來,雖然時間未到決定提前上山報到,這種為家的犧
牲奉獻的精神讓人敬佩,還有另一位老先生,害怕自己的死亡咬斷繩索拚了命想逃離,這兩個人也說明了對於資源匱乏的部落,對之不同態度。而村落裡的人神明
信仰很濃厚,
其中的一個男因為殺了人,自己得了重病快死掉,臨終前說這是家神對於他的報應,要求他妻子每天輪流當不同男人的妻子來替他贖罪。
現在的社會,人口的擴張資源相對越來越不足,我們該思考如何解決人口老化問題以及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值得我們省思。
我認為本片的重點有2個,一個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大眾們們對於一個生產力下降的老年人的看法,另一個是兒子和自己母親之間親情的糾
結,或許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正常的事情,但是輪到自己的母親的時候又是做何感想,戲裡有2個相對立明確的例子,就是最後幾幕上山的那個老人和主
角老奶奶本身,一個不想上山等死,另一個卻想盡辦法讓兒子上山,最後幾幕更是明顯的表達出來,人為甚麼不想死?或許只是單純的害怕死亡,又或許有想做的
事情,電影裡的現實看起來是殘酷的,但或許是沒辦法中的辦法,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村子裡對於偷東西的人的看法,電影中很明顯的給予最嚴酷的懲罰,在台灣這
是個很誇張的判決,也就可以了解到不同環境裡的社會價值觀是差異非常大的。
在現今的世界裡是還有很多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國家,所以我們應該發展科技,取得更多的食物? 還是像電影裡所演的,淘汰生產力較差的人?
「貧窮夫妻百事哀」,這是我看完片,直覺想到的一句話,
一對再恩愛的夫妻,面臨連基本生存需求都無法滿足的局面時,
要選擇愛情或是麵包?我想是麵包吧!
為了滿足族群的生存需求,規矩就是把老人送上山等死,
聽起來似乎荒謬,其實一點也不!
這是百分之百有可能發生的事!
這讓我想到一部宮崎駿的動畫「平成狸貓戰」,
一樣是探討生存環境和資源分配,裡面同樣都提到了一個觀念,
在有限的資源下,不能再增加消耗,族群必須要節育,
但是在動物本能影響下,族群個體還是很難確實遵守,
如此一來,族群馬上就面臨到人口過度膨脹的滅亡危機,
反觀現實,再放更大來看,人類們生存在地球上,對自然資源需索無度,
人口過度膨脹的問題,正考驗著我們人類!
另外,這次爆發塑化劑風波,未嘗不是件壞事
或許能稍微矯正國人們的飲食習慣,減少塑膠垃圾的製造
短期內衝擊是一定有的,但就長遠的觀點來看,這才是對環境的一則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