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作業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康世旭

unread,
Apr 10, 2011, 7:05:59 PM4/1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給各位一個好網站,找一篇你有興趣的文章吧!告訴我,你讀到了什麼?報告長短不拘!本作業將於4/22號截止。

網站如下:
Sciscape新聞檔案--類別:醫學

http://www.sciscape.org/list_by_cat.php?sn=0&cat=%C2%E5%BE%C7

吳韋毅

unread,
Apr 12, 2011, 11:31:26 A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338 吳韋毅

新聞 : 忘記,不是我的錯

生ˋ老ˋ病ˋ死,每個人一生都必須經歷的過程,而科學家為了探討人類老化的原因而努力許久。
人在逐漸老化後,記憶力往往大不如前,這其實是因為老年人無法抑制與工作無關的周邊感官訊息,
這是造成他們行為反應較慢以及記憶力衰退的主因,因為根據研實驗老人在思考問題與記憶時,
往往無法隔絕與當時思考的問題或記憶無關的事物,也就表示年老人在思考時,年老人的大腦無法停止處理周圍不相干的訊息,
使得大腦無法完全集中於所有資源於當下的工作上,這是他們容易遺忘事物的原因。
因此,每當我們與家中較年長者溝通時,試著找尋一個安靜合適的環境,讓長者能專心地傾聽,並記住會忘記並不是他的錯。

Jhu-yin Jhang

unread,
Apr 12, 2011, 12:43:04 P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146 張筑茵

醫學:愛,不痛了!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600

愛能降低生理上的疼痛,這個實驗感覺滿有趣的,而且也有那麼點道理耶!
我認為愛一個人能讓人的忍耐度提升喔!在實驗時看著愛人的相片,想著對方的樣貌,不禁小鹿亂撞,如此「心理作用」也使得疼痛得以減低,而文章中有提及愛
一個人,能通過對快樂和上癮功能中,存在著重要作用的大腦區域,由此也可肯定愛人的感覺是快樂的,心情愉悅時能減低痛苦,基於上述的理由,我認為愛一個
人所伴隨的舒暢愉快是能直接影響對疼痛的感受!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蔡 宗祐

unread,
Apr 12, 2011, 1:07:46 P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332 蔡宗祐

阿斯巴甜安全嗎?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297

我在國中時,第一次聽到阿斯巴甜,老師說它常被添加在口香糖或是飲料中,我特地拿口香糖的包裝來看,果真看到了成分有代糖(阿斯巴甜),當時我認為它相
當神奇,沒有糖分但卻能讓人感到甜味,不過生物老師或健康教育老師都叫我們少吃為妙,因為對人體不好,但是似乎沒有解釋真正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以前口香糖及零可樂我不敢吃,我也曾告訴身旁朋友代糖是有害的,讀完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來以前曾有些研究指出阿斯巴甜會引發腦瘤、腦損傷以及淋巴癌。
但現在證實阿斯巴甜對人體是無害的,解開了我多年來的疑惑,因為同樣重量的阿斯巴甜與蔗糖熱量一樣,但甜度卻是蔗糖的200倍,這意謂著食用代糖可達到
相同甜度,但是人體所吸收的熱量較少,適合想要減肥的人食用。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徐華霙

unread,
Apr 12, 2011, 11:48:27 P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552 徐華霙

工作壓力不是吸煙的藉口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99


一直都不喜歡會抽菸的人,應該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本來不抽的人剛開始抽,勸了戒菸,說不會上癮;過一陣子勸說戒菸,說以後會戒,再過一陣子勸說戒菸,
說要戒好難或說壓力大要舒壓。就像文章裡說的,煙品在不知不覺中已殺害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使用它的人,但他也傷害了很多吸二手菸的人。看過這篇文章讓
我知道原來壓力大的時候反而抽菸抽的比較少,這使得用壓力大來當抽菸藉口的人不得再用這個藉口了。雖然很多人都說過抽菸對健康有害,但會抽的人大部分可
能都聽不進去吧(即使看到這篇文章寫平均每位吸煙者的壽命會因為吸煙行為縮短十五年),所以想幫這些人戒菸的朋友們快讓他們多做點事多點壓力吧。

林建良

unread,
Apr 13, 2011, 1:25:52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506 林建良


生物:真的會隱隱作痛!?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288

從這篇報導得知,當被人冷落時,體內會產生一些物質使身體不適感到疼痛。

無數的詩人和歌手把寂寞難耐的痛苦宣洩於詩詞和歌曲當中,可能並不是無病呻吟的,而是真的會很痛!

這樣推斷,不只是被冷落時會有這樣的感覺。最近有篇新聞也報導說,和情人分手真的會"心痛"。

而我也常常有這種經驗,像是每當考試將近,壓力增加時我都會感覺到胃有些不適,我想應該就是同樣的道理了。

追影

unread,
Apr 13, 2011, 7:07:59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442 劉玠泓

生物:熟能生巧的秘密?

有些事情,長期的做下來

自己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功力卻越來越好

一開始還笨手笨腳的,過了很長的時間以後,躺著做都不是問題。

面對一個新事物的時候,只要持續接觸它

腦袋就會記憶這個事物,最後大腦習慣面對這個事物

很快就能做出反應,想忘都忘不掉

菜菜

unread,
Apr 13, 2011, 10:05:53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93328 蔡宜倢

醫學:生氣也有好處﹖

  看了篇文章才發現原來生氣也會有好處,如果長期壓抑自己內心的情緒,有時候也會得心理的疾病,一開始我認為男生就是應該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不生氣的
男人最好之類的想法,但現在看到這篇文章就發現人也是要適度的發洩自己的情緒,想哭就哭,生氣也要表達自己生氣,但終究還是要適度啦,尤其是如果得了心
理上的疾病例如憂鬱症之類的其實才是最恐怖的,所以我們也要適度拿掉男生不能哭這種想法,因為適度的發洩情緒,不要過度壓抑才是最好的預防心理疾病的辦
法。

993346 謝昕曄

unread,
Apr 13, 2011, 12:29:12 P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346 謝昕曄

生物:又熬夜了?毛髮不會騙人的! =>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35

熬夜,常常是造成身體健康不良的隱藏因素。一般人常以為有精神就是身體健康,但過度的熬夜已經讓身體健康亮起了紅燈。
早期科學家以為生理時鐘位於大腦,但現在研究指出位於全身。雖然早已知道生理基因的存在,但因測量不易(需每隔一段時間就取樣品檢測)。
於是科學家將腦筋動到頭髮上,由毛囊內的RNA測量出早睡早起的人的生理時鐘表現的高峰期較早,而晚睡晚起的人的高峰期則較晚。
檢測輪班上班族,不正常的時間工作後,儘管正常上下班三周,能無法使生理時鐘高峰期回復正常時間。
意味著熬夜是個無形的殺手。熬夜一天並無法以同等的正常就寢來補回,而更嚴重的是影響身體器官的運作以及整體的健康。

老一輩的常說,早睡早起身體好,年輕人往往不當一回事,但從結果確實可得證了!

962108呂紹綱

unread,
Apr 14, 2011, 8:28:35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62108呂紹綱
醫學:玩暴力電子遊戲能預防暴力行為?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382
這其實是很有趣的一項議題,舊論點與新論點各持己見,也為自己的主張提出了相當豐富的佐證。我認為兩方都沒有錯,只是兩邊都把實驗的條件假設的
太簡單了。除了實驗者的背影(有無前科)以外,我覺得還應該加上民族性、生長環境、個性等差異。比方說,在狹小人稠的台灣,一個因為暴力電玩而受影響的
青年,想要模仿暴力行為,絕對不會比在地廣人稀的美國來的容易;有的人天生就是反骨,就是會想要攻擊別人,但也愛玩暴力電玩,就能夠這樣下結論「暴力電
玩使人暴戾?」我想並非如此,只能說,兩方都有其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如果是用年齡來做區隔,絕對是譴責暴力電玩的一方有理。萬幸現在
大多數的東西都有年齡分級的制度。

jamie

unread,
Apr 14, 2011, 11:33:33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學號:973080 姓名:蔡秀儂

生物:冥想:一個神經科學的再發現

心得:

看到這篇報導,感覺非常有趣。現代的都市人,踩著快速的生活節奏,在有限的時間裡永遠有著也忙不完的事,如:課業工作、交際應酬、家庭事物等等。姑且不
論冥想的作用,我想大家都需要有一個靜下來的時間與空間。當大家都很努力的把握著流逝的時間去進行所有事情時卻往往很吝嗇的分給自己那麼一點點的時間靜
一靜,好像那麼做就是浪費時間。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自己也需要一點時間和自己獨處與對話,好好的放鬆心情、釋放日積月累的情緒和整理一直在腦袋裡漂浮的思
緒。古聖賢經典《論語》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也可以看出與冥想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說明了每日進行的省思、自我檢討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每天
肯花那麼一點時間讓頭腦靜下來,是會對我們有幫助的。

黃繼正

unread,
Apr 15, 2011, 1:41:14 AM4/1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932 黃繼正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899

戒不了菸!是真的!
個人本身也有抽菸的習慣,或多或少都會解釋說壓力大
但其實也是個藉口,只是為了欺騙自己而已
只是由於最近菸價又漲,沒有賺錢能力的我,只能開始戒菸

一天一包,慢慢減少到半包,也把尼古丁量減輕。
根據報導,他們發現每日吸15支煙以上的煙癮者,
若每日的抽煙數量能減少一半,雖未戒煙,
仍可以有效地降低吸煙所導致的肺癌罹患風險。
這樣反而激起我戒菸的的意志力,畢竟身體是自己的,
所以要好好顧好。最好也在大學前戒掉,這樣出外賺錢生活時,
也有更多的選擇工作。

為了不要得肺癌,我要努力....

993329張存德

unread,
Apr 15, 2011, 1:52:12 AM4/1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生物:睡得著,記的牢 993329張存德
現今的大學生,總是習慣在考前熬夜念書,認為這樣會讓明天要考試的資料較印象深刻的烙印在腦中。其實不然,看過這篇文章後,才發現原來睡眠不足及喝咖啡
會影響到學習跟記憶的效果。而且還會讓大腦產生一些原本不存在的記憶,進而導致測驗時寫錯答案,我們都應該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別再開夜車害了自己還以
為這是個聰明的做法。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357

鍾宜庭

unread,
Apr 15, 2011, 3:30:21 AM4/1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醫學:甜甜的柳橙汁潛藏著痛風威脅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625


我對痛風的印象總是出現在老爸身上,因為他總是要工作要應酬,所以常常引用大量酒精,在季節轉換的時候,關節是腫痛的。然而有一次我的手指也開始腫脹,
剛好是夏秋轉換的季節,我很納悶我又不喝酒,不過那時也查了相關的資料,引起痛風的因子主要食用過多普林質較高的食物所導致,所以那時候我也盡量避免吃
香菇或著是海鮮。不過現在我知道了下次手指腫脹的時候,也不能喝飲料,因為果糖也會增加尿酸形成,引起代謝性關節炎。但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喝,只是市面上
販售的飲料大多經過加工會添加過多的果糖,但不要忘記喝完之後要去喝大量的水去幫助代謝尿酸鹽。

s982367 陳泳欣

unread,
Apr 15, 2011, 6:58:24 AM4/1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s982367 陳泳欣

醫學:交遊廣闊的病毒傳播


編輯 Gene 報導
要知道感流流行時,最可能先遭殃的是誰,看看他/她的人緣吧。在朋友圈中最交遊廣闊的人,首先得到流感的機率最高。

過去的公共衛生調查,在流感季節內,已經能夠在病人出現症狀一週內取得資料,來預測接下來會有多少人感染,不過還做到無法即時監控。

2009年發生的H1N1流感爆發時,美國哈佛大學的Nicholas Christakis和加州大學聖地雅哥分校的James Fowler發現了
他們對社交網路的認識,或許是個好機會來研究流感的傳播。他們認為所謂「友誼悖論」(friendship paradox),可能是了解流感大流行的
重要關鍵。友誼悖論指出,你朋友的朋友會比你的朋友多,或者換句話說,任何隨機個體的朋友在社交網所處地位,可能比隨機個體還要靠近核心。

他們先隨機挑出319位哈佛大學生,讓他們指出另外425位朋友。他們記錄了那744位大學生在2009年9月到12月之間四個月的健康狀態。結果他們
發現核心朋友中,被傳染到流感的時間,比其他一般人提早14到69天以上。BE%C7

kenny hsiao

unread,
Apr 15, 2011, 11:09:44 AM4/1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生物:熟能生巧的秘密?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61

最近我再看一本書叫超快速學習法(作者僅花一個月就取的管理師認證),其內容就類似這篇所提到的腦部現象.此書強調大量的迴轉所學的東西
爾球記憶深刻,我試了一段時間,其效果成著.其實,想一想也有其中的道理,在經驗上,比起在一天內花三小時背一千英文單字,不如花三每天一小時背有用,
這或許就是熟悉度的功效吧!就連算數學也是一樣,需要腦晶的大量回轉,才能把題目快速解出.因此,若學習上有所障礙,或許不是因為記憶力差而忘東忘西,
而是迴轉的次數太少,這對莘莘學子而言,或許是個改良自己讀書效率的方針.

鍾宜庭

unread,
Apr 15, 2011, 1:03:52 PM4/1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110 鍾宜庭
> 醫學:甜甜的柳橙汁潛藏著痛風威脅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625

林育名

unread,
Apr 15, 2011, 11:35:45 PM4/1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1931 林育名

醫學:狂牛的復仇 (上)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803
醫學:狂牛的復仇 (下)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805

上一堂課剛好介紹到病毒,這個構造最簡單的微生物也是需要依賴DNA或RNA來進行複製,才能感染宿主。
狂牛症這個病原有別於細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它不具有遺傳物質(例如DNA與RNA)卻可以在宿主身上造成疾病。
它是一種蛋白質,但高溫卻破壞不了它,它對紫外線及消毒劑有很強的抵抗力。

前陣子美國牛肉進口的問題,吵得沸沸揚揚,我個人是持反對意見;
有部片讓我印象深刻:美味代價(food ink),片中說到食物的生產過程,並不如消費者想像的那樣美好,
牲畜飼料摻有抗生素,作物果實不夠大就用基改,
不可否認,基因改造工程對人類產生莫大的助益,但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有好一定有壞,只是現在還看不出來罷了。

地球上生物生存的關係,在人類出現後,短短百年就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面對新的問題(疾病、食物、水源),人類能不能持續度過難關就拭目以待囉!

Carol陳苑菁

unread,
Apr 16, 2011, 2:56:24 AM4/1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27 陳苑菁

醫學:愛滋兒童,被世界遺忘的一群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562

愛滋病至今仍舊是一個難以醫治的疾病。當人們在關注愛滋議題時,通常都將焦點放在一些先進國家的成年愛滋病患身上。
但是,在偏遠的落後國家-非洲,那裏罹患愛滋的病童的數量才是真的可觀。有一半的病童甚至活不過兩歲。看到真的很令人鼻
酸,憑什麼他們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受苦的。貧困地區的物資、水源缺乏真得是很大的問題,在加上目前研發出的愛滋藥
劑需要低溫保存的特性非洲地區根本無法做到。大家都是人,大家都喜歡高聲疾呼世界一家。在這個時候,對於這些弱勢族群最
需要的就是大家無私的付出才能造就全體的美好。

逸陽 陳

unread,
Apr 16, 2011, 4:04:46 AM4/1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2435 陳逸陽


生物:前世記憶,今生解秘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223

有人曾說: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如此美麗浪漫令人幻想的一段話,完全被這篇科學報導給抹煞掉。
這篇文章讓我對前世今生有了更明確的想法,常常會聽到有人把對前世的記憶掛在嘴邊,甚至我有讀日文系的朋友告訴我,有算命師跟她說她
前七世都是在日本經商的商人。我朋友對於算命師的說法深信不疑,甚至他還要算命師幫她做未來十年的人生規劃呢!這篇報導的可信度相當高,但我寧願不去相
信他,因為我覺得相信有前世今生未嘗不是件好事,不僅讓生活多添了些色彩,也多了點幻想。我想人就是如此吧,永遠不願意相信自己眼前所見的事實。不知道
我朋友看到這篇報導時的想法會是什麼,我一定會跟他說你只是記憶力比較差而已!(p.s.據說十年規劃所花的錢是以萬來計算的!)

王晏榛

unread,
Apr 17, 2011, 2:26:38 AM4/1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58 王晏榛

醫學:治療憂鬱症的新契機

心得:憂鬱症可以說是新世代人類的文明病,由於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等的累積,很多人把自己困在自己封閉的思想裡因而得到憂鬱症,不過這篇報導顛覆了一
點我對憂鬱症的想法,一直以為憂鬱症跟感冒一樣是「無藥可醫」的,畢竟那是一種心理的狀態,沒想到現在有新的技術可以將電極植入腦中使得病人恢
復!!!! 雖然說現在還在測試的階段,不過相信未來這也會是醫學進步的一大步。

Lee JKing

unread,
Apr 17, 2011, 8:01:11 AM4/1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3084 李仁善


生物:汞汙染讓鳥出櫃了?!

心得:
鳥搞同性戀?這不是笑話,是人類的錯。不斷的破壞生態和環保,而使大自然的規律混亂。食物中微量的汞汙染,居然讓雄性美洲白䴉(Eudocimus
albus)只對雄性有性趣,而視雌性美洲白䴉不見,讓雌性美洲白䴉備受冷落而有無後之憂。 不僅如此異性戀的配偶,也出現了不良育幼行為。搞同性戀加
上不良育幼,讓幼鳥的生產率打了五折。 這是個非常大的影響,生態系統的破壞,不只是鳥,現在人類也在為自己所做的事買單。美洲白䴉比人類還脆弱和敏
感,但是他們不懂得分辨食物和保護自己,只能選擇大自然中有的。不只是美洲白䴉,很多生物都是如此。出現問題了才來研究,但還是害了不知多少的生物,也
有很多生物因此消失了。就算證實了汞的影響也還是不夠的,還要做出補救才行,不然這些研究和報告也不會具有什麼意義。

star ying

unread,
Apr 17, 2011, 8:04:30 AM4/1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3083 許良瑩

生物:睡得著,記的牢

心得:
這是對現代學生很有幫助的一項精神科研究,我們都知道睡得不好會對身體不好和影響精神,三年前的德國神經科學家就對這個問題做了研究。研究發現,睡眠剝
奪容易形成原本不存在的記憶,但是喝咖啡卻可以減低睡眠剝奪對記憶力的影響。 雖然知道開夜車對身體不好,不過為了成績,沒辦法。現在知道喝咖啡可以幫
助記憶就稍微可以安心一點了。而且不只學生會熬夜,有些工作也需要熬夜。可以喝一些咖啡來幫助記憶,不過相信咖啡喝多了也是不好的。這項科學研究也提醒
了準備期末考試的學生在前一晚應該有充足的睡眠,因為開夜車唸書反而容易寫下錯誤答案。只要妥善的安排時間,偶爾熬夜是沒關係的,如果常常熬夜,大概沒
有什麼特效藥是可以幫助記憶的。睡覺是體力和精神的補充和休息,只要睡的好,記憶和精神自然會好。

林惠鑾

unread,
Apr 17, 2011, 12:12:23 PM4/1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林惠鑾 972456
醫學:飲酒助孕?!
喝酒真的不好嗎?這個想法大多數的人都覺得對。因為喝酒會上癮不喝就受不了,酒精讓人帶來很多麻煩像酒後駕駛常發生車禍、酒後亂性等。不過酒有分很
多種,如果會選擇的話其實酒是有益的。根據丹麥科學家的最新發現指出,對於想生兒育女的夫妻們,若每星期能來點葡萄酒,將有助於縮短受孕的時間。葡萄酒
是酒類中對於身體是最幫助的,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適度飲用葡萄酒能降低癌症、中風,還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所以說如果你不排斥酒精的話,偶爾喝點葡萄
酒真的有助於健康。不過喝酒要適時,適量,濫用的話會造成很大和後果。

張又文

unread,
Apr 17, 2011, 1:31:19 PM4/1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902 張又文

醫學:愛護牙齒永遠不嫌晚!


心得:
牙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如果沒有牙齒就沒有辦法進食,沒有辦法咀嚼任何東西,從外表看起來,臉也會凹陷的不成人形,很不美觀。
從小我就很喜歡吃糖果餅乾巧克力之類的零食,常常牙齒痛跟蛀牙,我很害怕去看牙醫,因為那些機器的聲音令人恐懼,牙齒痛的時候我都盡量忍住,現在我的牙
齒幾乎都快蛀光了,我知道牙齒真的很重要,所以我要盡力克服對牙醫的恐懼,趕快去看牙醫,不要讓蛀牙再惡化下去了!

范若筠

unread,
Apr 17, 2011, 2:05:46 PM4/1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醫學:愛,不痛了!
看完了這篇文章,讓我覺得這真的是生活周遭就可以感受到的事!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心理作用吧!就好像連續劇常常會上演的畫面,對愛的人拼死拼活都無所謂,可是只要不愛了卻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可是我覺得這也適用在朋

身上,只要身旁有人受傷,或是發生事情,你身為朋友的只要適度的提出關懷及安慰,對那些受傷的人都會有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能因為你的關心而好的更
快,
雖然是沒幫到什麼表面上的忙,但是對心靈來說已經足夠了!所以我覺得不論如何,常常去關心那些身旁需要關心的朋友,待人如己,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這世界

美好。

宋心銓

unread,
Apr 18, 2011, 4:25:00 AM4/1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0845宋心銓
甜甜的柳橙汁潛藏痛風的危險:

經過大量及長時間的數據證實,飲料中的果糖使人罹患痛風的機率增加,每天喝300~500cc的柳橙汁可能增加2~3倍罹患痛風的機率,
女性罹患痛風機率較低,但仍然受此研究影響,攝取大量果糖依然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痛風,痛風主因為身體中的尿酸鹽累積在關節附近造成,
若希望保持健康並遠離痛風,可選擇多攝取水果而非購買市售添加果糖的飲料即可。

Adrian

unread,
Apr 18, 2011, 1:47:53 PM4/1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0523 林建佑

醫學:吃肉減食慾?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109

愛美是人的天性,有些人為了健康而減肥,但是有些人以為月瘦就越漂亮,因此嘗試各式各樣的減重方式,其中有一種稱為Atkins diet。這
種減肥方式是要求減重者攝取大量蛋白質和脂肪,幾乎不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意思就是吃肉不吃飯,科學家發現還有大量蛋白質的食物裡有種能有效抑制食慾
的物質-peptide YY(PYY),而PYY在人體中的作用就是抑制食慾,經由餵食老鼠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得知蛋白質含量與食慾的關西,因此人肉吃
多了PYY含量自然增高,自然就不會肚子餓會想吃東西,因而達到減重的效果。但是這種減重方法會使人體血酮高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的狀態,因此別輕易地想減
肥,若要減肥以健康的方式別以太過激烈極端的方法,別忽略快速減肥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不但沒減成還造成生體上的損害得不償失‧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雅芝 黃

unread,
Apr 18, 2011, 10:25:17 PM4/1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2220 黃雅芝
醫學:快樂是可以分享的
心得:
我覺得快樂是可以分享這句話我很認同,這樣的案例其實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當我們開心的時,那個心情是可以傳染周圍的朋友的,你的情緒起伏會影響你周圍的
朋友,而且可以影響很多人。甚至有時候我們的開心原因是來自於朋友的愉悅心情。看完之後我覺得現在科技真的很厲害,這樣的心理因素也可以做調查分析,另
外也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好多這樣微妙的關係,而且這樣的關係傳染能力非常的強,所以讓自己隨時處於快樂的情緒不只讓自己好處多多,也可以造福更多自己的
親戚朋友。

962210王相雲

unread,
Apr 20, 2011, 12:49:23 AM4/2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新聞:胖爸的女兒

  看完這篇報導瞭解到,父母的行為,健康都將延續影響著下一代,如母親的食物和荷爾蒙會在懷孕時直接影響胎兒,父親的高脂肪食物應該是改變了精子的基
因,此外還有抽菸和殺蟲劑也會在外遺傳上影響下一代的健康。將身上的疾病遺傳給自己的子孫相信是每個人都不樂見的.所以在生育下一代之前,需做好自己的
健康管理,以免禍害子孫.

胡哲愷

unread,
Apr 20, 2011, 1:12:45 AM4/2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1759 胡哲愷

熟能生巧的秘密?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61

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寫過一篇故事<賣油翁>,其中一段話:"技當熟止爾",
乍聽之下,不無道理,但真的是這樣嗎?
若人們只知埋頭苦幹,力求熟練,卻不知變通,改變客觀定律,
即使有再熟練的技術也難逃被潮流淘汰的命運。
“熟” 不一定都能生“巧” ,關鍵在於熟練技藝的同時,
要敢於開拓和創新,敢於尋找捷徑和竅門,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熟能生巧。

982760 曾怡筠

unread,
Apr 20, 2011, 10:49:12 PM4/2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60曾怡筠

新聞標題: 生物:排行老大的人真的比較聰明嗎?

很多家庭都會有一個錯覺,就是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小孩會比其他來的聰明,
過去很多研究顯示排行較前面的小孩就智力測驗而言會比旁行較後的小孩來的高,
但在這篇報導中指出,後天的家庭互動關係才是影響智力的關鍵,
像是許多家庭對於第一個孩子會特別重視,給予特別多的資源和關愛,互動也較為直接頻繁,
但之後出生的小孩可能就沒有這麼受到重視,資源相對沒這麼多而導致實驗最後有偏差的結果,
所以如果希望每個小孩的表現都一樣優異,父母本身就不能抱持「老大哲學」,
一樣給予其他小孩相同的關愛和資源,如此一來你會發現,即使排行老二、老三,也會和老大一樣有出色的表現。

982710黃詩云

unread,
Apr 21, 2011, 2:05:50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新聞 胖爸的女兒
當母親在懷孕時大啖速食,會讓小孩日後肥胖的機率上升。不過科學家發現,原來父親吃的食物也會影響小孩未來的健康,尤其是女兒。而且家庭的飲食也會決定
一個小孩兒的體重,現在常常聽到有人說要減肥,但當你回家的時候看到家裡的人在大快朵頤的時候,又怎麼能忍的住呢?之前看到一個減肥方法,就是一家人陪
你一起減肥,大家一起改變飲食習慣,這樣心情也不會很差的一直看別人吃。而且爸爸媽媽會對著自己的兒女說,其實胖胖的也很可愛之類的話,這樣你要怎麼瘦
下來呢?但是從這一篇文章其實知道父母的飲食習慣與基因對小孩子未來長大的體型是很有關係的,以後如果決定要結婚生子就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我的小孩長大
那麼辛苦,從自己做起吧!

982746李品嫺

unread,
Apr 21, 2011, 4:05:00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46 李品嫺
胖媽媽 胖寶寶
新聞: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096
在周遭生活中常有許多準媽媽們為了讓胎兒在肚子裡就能吸收足夠的營養,
選擇在懷孕期間大量增加進食的份量,造成體重急速上升,身材也因此走樣。
偉大的媽媽們為了給胎兒最好的營養甚至可以不顧自己身材的走樣,
但透過這篇文章發現媽媽的體重如果是超過健康標準
對新生寶寶日後的健康其實也會有不好的影響,生下過重寶寶的機率也很高
所以,我覺得在懷孕期間不需要刻意增加太多進食的份量
定時定量健康均衡的飲食對胎兒會是比較好的!


蔡萬都

unread,
Apr 21, 2011, 6:30:43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生物:狗狗腦袋大不同

人類文化擴張的同時,使得許許多多的動植物也跟者被人類影響,我們在種植植物的同時,會選擇口味偏人類喜好,果實增大、產量增加,我
們當作寵物的家狗家貓也是被挑選過的,像迷你豬就是被人類挑選過的物種,因為不會長大的特性,方便人類飼養且較討喜,以及前陣子有提到到的摺耳貓,有人
說摺耳貓是一種病,而且有這種病的貓一生都是痛苦的活著,所以人類的挑選,就真的只是依照人類的喜好,真的對於這物種好或不好,相信對於有想寵物的人,
大部分都沒想過,但是如果我今天去買個寵物會想到這個問題?沒聽別人說也不知道摺耳對貓來說是種病。

紹偉 沈

unread,
Apr 21, 2011, 7:30:21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409_沈紹偉
生物:有仇不報,非君子也!?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955
讀了這篇文章,讓我了解到,男女除了身體構造不同之外,事實上,在許多非常細微的部分也是不太一樣的,也許是舉動,也許是想法,也許是面
對同一件事的反應,但我覺得這些所謂的「不同」,應該必須說是大部分的男人與大部分的女人之間的不同,並不代表所有的男人與女人就是這樣分兩派,就例如
此篇文章所提到的,我想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男生都是會如此反應的,只能說是他們所抽樣的所有男生是如此,這樣直接下定論我想有失嚴謹。

簡惠瑩

unread,
Apr 21, 2011, 7:44:18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104簡惠瑩

人類學: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古代紋身

通常大家可能想到紋身,就是在身上紋幾個圖案,用來裝飾或紀念一些事,但沒想到紋身也有另外的功用,可以治療疾病或強身的作用,考古學家就在木乃伊的身
上發現,他們認為圖案的位置跟我們穴道的位置差不多,而且所用的材料相似藥草,而且巫醫也認為是強身之用,所以推測紋身也是有療效的,或許跟針灸、拔罐
是一樣的道理,只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功能,如果還有的話,紋身既有美化和療效的功用,大家應該會想嘗試看看吧!

趙志偉

unread,
Apr 21, 2011, 8:42:46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學號:962641
姓名:趙志偉

資料來源:Sciscape新聞報導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008
維基百科-萬古黴素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0%AC%E5%8F%A4%E9%BB%B4%E7%B4%A0


新聞標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另類新武裝

新聞感想:
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能在有氧和無氧下生存,最適生長溫度37°C,耐熱80℃30分鐘以上才能殺死,MRSA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空氣、水、
灰塵及人和動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常在春夏季發生,因為食品受其污染的機會很多,所以新聞有時會報導超商肉類產品含有過量MRSA,而MRSA是人類
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敗血症、膿毒症等全身感染,最常聽到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會導致嘔吐、發燒、腹瀉,嚴重
會脫水休克。
當MRSA感染阿米巴變形蟲藉此在變形蟲體內繁殖生長,從這些單細胞生物獲得許多攻擊人類細胞的方法,來演化增強致病毒性。目前能對付MRSA最常用的
是萬古黴素,用來預防和治療MRSA所造成的感染,但漸漸有越來越多的抗萬古黴素耐藥性病菌的出現,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養成良好習慣,吃熟食。

黃澤育

unread,
Apr 21, 2011, 9:04:38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209 黃澤育
吃太多精緻澱粉類食品可能提高腎臟癌罹患的風險!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159

心得:

吃過量的麵包,麵食或米飯可能會提高特定型態腎臟癌的風險,多吃蔬菜則可以降低其風險。原來精緻澱粉類的食物容易導致體內血糖及速升高,進而刺激身體是
放大量胰島素,又再令血糖急降,這種血糖的升降除了易令進食者肥胖、體內脂肪上升,膽固醇的累積及影響胰島素生長因子。

常吃這一類食物的可能要改變一下飲食習慣,而肉類也是有益健康的,常聽別人說要減肥而都不碰油脂類肉類,這觀念也是錯的。均衡攝取油脂對身體有益。沒變
的是多吃青菜水果對身體一直都有很好的幫助,蔬菜中有高纖維,可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現代人飲食都朝速食簡單化,得到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人越來越
多,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均衡飲食加上適量的運動,才是根本之道。

Judy

unread,
Apr 21, 2011, 10:40:10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36葉怡君

醫學:快樂是可以分享的
從報導中發現快樂的傳染力是很高的,我在很久之前就有這樣的感覺,當我開心的時候我發現全世界的人都跟著我開心,就連路邊的小狗都開心的散步著;但是如
果我的心情很不好,我就會覺得為什麼全世界都不會為了我停下來一起難過。
現在更有了醫學上的支持,所以大家一起讓自己快樂這樣身旁的人會因為你的快樂而快樂,這樣一來就有很大的機會天天快樂。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25

CHI-AN TSAI 973217

unread,
Apr 21, 2011, 11:11:24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3217 蔡濟安

生物:海綿寶寶的秘密

首先我是海綿寶寶的忠實觀眾,自然會被這個標題吸引進來。然而
這裡說的海綿並非聚乙烯醇,根據WIKI說法是一種多孔生物門的原
始多細胞生物,並且排列為最低等,原因是其具備了多種生物的基
本特徵。

該篇文章指出:海綿基因體中的1萬8千多個基因,基本上已具有了一
組多樣的元件來製造出更複雜的動物,並且能夠讓細胞發育組裝成
一個完整的個體。有趣的是,海綿基因體中已有更高等的動物用於
製造神經和肌肉的基因。

也就是說,這些遠古生物,其實就像一塊未爆炸的宇宙原型,裡面
有多種的可能性,也可能繼續演化或者從此靜止,所以研究海綿,對
於生物起源和演化的過程以及醫療方面是有一定的價值。

文中也題到,在細胞演化初期就已經面對過癌症,過程中也已出現了
對抗的機制的徵兆: < 細胞自戕>,何謂細胞自戕,簡言之就是細胞受
到感染後會產生的一種自我毀滅現象。這項基因在遠古的海綿身上被
找到,若是研發運用在基因療法上,必是對人類的一大福音。

人類始終在與疾病作對抗,把自己封為任何鏈性關係的最高者,但是
必需時仍是要像最遠古的生命取得某些訊息,來抗衡纏鬥數萬年以來
的宿命,如果其他的生物是靠著自我不斷的毀滅而淘選出適合生存的
基因模組,那人類發展至這個階段豈不是有作弊之嫌?話雖如此,這也
將不辜負演化出來的天賦。

題外話: 有關細胞自戕,有人說這是為何人類自殺的潛在原因。

李慧妤

unread,
Apr 21, 2011, 11:21:48 A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醫學:吃巧克力的好處!!
s982745 李慧妤

許多人對甜食都沒有抵抗力,加上許多人認為吃甜食能使心情愉快,所以巧克力也成為大眾的寵兒。
看完這篇報導才知道被歸類為高脂高糖分的巧克力,其實對健康也並非全無好處,其內含的黃酮類,
具有抗氧化的效果,甚至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產生。雖然說巧克力含有黃酮類,但其實在其他蔬菜以及
綠茶內亦含有黃酮類,所以大家千萬不能想只透過巧克力來攝取,畢竟巧克力吃多了還是會對身體造
成負擔。均衡的從蔬菜等等對身體較無負擔的食品攝取黃酮類才是更好的選擇


張元淇

unread,
Apr 21, 2011, 12:05:08 P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1810 張元淇

臍帶血:前景或幻影?

臍帶血,在台灣的廣告裡是被塑造如同神蹟一般的東西。但是事實上它真的有如此功效嗎?
其實在未看到這則文章之前,我並未思考過這個問題,就如同現在許多人一般,只是單純地覺得既然電視都這麼說了,那麼這東西一定很好。
但是在看完在加上搜尋了其他相關的資訊之後,我不禁懷疑起了臍帶血的必要性,亦或是說這東西在尚未看見的未來,是否真的能夠達成它現在被賦予的承諾。
也許它是可以幫助其他配對符合的病人,但對於自己(臍帶血被儲存的人)來說又是如何呢?畢竟現在人類對於幹細胞的研究以及功效目前是遠遠超過臍帶血。
所以真的有必要花那麼一大筆錢去儲存也許孩子一輩子也用不到的東西嗎?我不曉得,我應該也不會去做,但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這大概是一個美麗的願景吧。


971350 林緯綸

unread,
Apr 21, 2011, 12:16:22 PM4/2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1350 林緯綸

醫學:以貌取人是天性?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32


說實在話,以貌取人這件事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點經驗,當我們看到面露兇光,長的不太像善良老百姓的人時,我們都會覺得他可能不是什麼好人,不過,這樣就真
的代表他是個壞人嗎?說不定他面惡心善,反之亦然,所以才有偽君子這種人,不過新聞上雖然是用隨機實驗來評估每個人以貌取人的程度,雖然大於百分之五
十,甚至多了不少,不過沒有實驗研究出為什麼人們會以貌取人?關鍵點是大腦還是其他地方,是什麼東西影響到腦部去判斷對一個人的好壞,又如何判斷何種為
壞何種為好?這都是醫學上可以去研究的課題,說不定找出原因後,可以發揮在很多地方,這是這實驗之後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沒有再去深入探討,因為我覺
得這問題很有趣,就跟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樣,在每個人的腦中,判斷出來的好壞不見得相同,每個人以貌取人的程度不一,找出關鍵點,說不定會發現許多很有趣
的東西呢。

960856王郁智

unread,
Apr 22, 2011, 3:42:01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0856王郁智

醫學:甜甜的柳橙汁潛藏著痛風威脅

我本身是一個非常愛喝果汁的人,而這篇文章的標題讓我猛然一驚並且仔細的去讀它,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男性如果過度攝取“果糖”的話引發痛風的關鍵,所以
一直以來我以為喝柳橙汁充維他命卻沒注意其有利有弊,所以以後還是喝水好!

Eric

unread,
Apr 22, 2011, 7:07:04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0825 熊子寬

新聞:生物:汞汙染讓鳥出櫃了?!

太讓人意外了!我一直以為同性戀與否是決定於天生的基因,
而非後天的食物或環境可以改變~
但讓人好奇的事,如果原為同性戀的鳥類,如果也吃到超量的甲基汞,
是否會可以轉為異性戀?還是扔為同性戀?
同時是否只有鳥類會受到這樣的影響?
還是說其他的動物也會呢?

林品鐘

unread,
Apr 22, 2011, 7:37:59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3330 林品鐘

醫學:暖身運動-必要嗎?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811

這篇報導深深的改變了我對暖身運動的觀念,沒想到做了二十年的一件事竟然是毫無幫助的,

文章中也有提到,避免肌肉受傷的好方法還是持之以恆的運動,唯有持續的運動保持身體肌肉的延展性

才能避免突然的劇烈運動所造成的運動傷害。

郭峻嘉

unread,
Apr 22, 2011, 8:44:54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408 郭峻嘉

新聞:又熬夜了?毛髮不會騙人的!

從小到大,長輩們總是叫我們盡量不要熬夜,對身體不好。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知道了晚上是身體器官休息的最佳時間,一旦時常熬夜對身體是個很大的負擔。
在看了這篇文章後,我才意識到熬夜對身體的影響居然如此之大,甚至打亂自己的生理時鐘。
升上大學後,熬夜的次數也明顯增加了,長期下來也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因此看到這邊文章時感觸特別深刻。
因此,我們應該善待自己,避免長時間熬夜。

982747林鈺珮

unread,
Apr 22, 2011, 9:17:51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47 林鈺珮

文章:

醫學:面孔辨識能力與閱讀能力有關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622

心得:

  我對「人」的記憶一直都比較差,諸如:記人的名字、長相、
特徵、背景......等等。我曾經為了能夠記住所有我新認識的人,在
筆記本上寫下大家的名字、特徵,甚至看著對方將臉畫下來,即使
如此認真的去記憶,但是同一段時間能夠記住的臉孔還是有限。

  這篇文章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大喜訊,因為這表示我在閱讀方面
或許比其他人更為突出、也就是吸收資訊的速度會比其他人快一些
;但就另一方面來看,如果辨識能力跟閱讀能力是互相衝突的,那
麼在增強其中一項能力的同時,是否會弱化另一項能力呢?這樣的
衝突不是任何人所樂見且可接受的,因此在強化某一項能力時,勢
必也要同時增強另一項的水平,始面孔辨識能力跟閱讀能力能夠維
持在一個平衡基準上!

王華君

unread,
Apr 22, 2011, 9:27:35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28
醫學:大腦額葉受傷的補償機制
這篇文章最開始吸引我去看的原因是因為人類外科手術雖已相當成熟,但是腦部外科一直是最神秘的一個領域,存在著許多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但看完文章後讓我
有了另一個思考的方向,文章表示"研究發現,額葉腦傷病人的認知恢復能力,來自功能健全的其他額葉區域的貢獻,提供了神經可塑性的證據。"生物本身具有
可朔性,文章末也用侏儸紀公園裡的對白下了個註解,「If we could only step aside and trust in
nature, life will find a way」,或許這些年來的世界各地天災不斷,是大自然為修復人禍所帶來的傷害。

982366 阮明慧

unread,
Apr 22, 2011, 9:41:54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366 阮明慧

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古代紋身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589

在這篇新聞中提到發現一個千年木乃伊身上的紋身,是用來醫治疾病的。現在我們會紋身,可能是因為漂亮、像身上的裝飾一樣,我之前只會留意紋身會導致的後
果,紋身部份潰爛等等的可怕消息。沒想到原來古時候的人類已經遠比現在的人類聰明得多,他們只是差異在科技的上面。紋身不但可以是一種裝飾,還可以是醫
治疾病、無病強身的裝飾。

唐美蓮

unread,
Apr 22, 2011, 10:59:11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唐美蓮982457

醫學:利用孕婦血液中胎兒DNA進行的產前診斷

以前醫學還沒有跟現在哪麼進步時. 對於小孩未出生時,我們根最擔心就是小孩生出來會有甚麼遺傳病或像以前很多人都想生男生但是因為無法現知的結果,有
很多可憐的嬤嬤就一直生到有為止. 現在對我們來說醫學發展有很大的發現原來抽取孕婦血液中胎兒DNA在十二週時就可以進行產前診斷是男或女,還可以現
知道對於小孩遺傳有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二十五是完全健康的,還有就是遺傳到一個突變的對偶基因. 這個發現真的太偉大了.

961844 王筱惠

unread,
Apr 22, 2011, 11:09:04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1844 王筱惠

生物:返老還童!?

外表可由注射肉毒桿菌變得更年輕,如今不止外表可以永保青春,連大腦也一併青春永駐。許多老年的感官問題,如感覺器官的衰退、視覺系統等的問題,都會隨
著將來GABA成功推出市面上後而減少。雖然目前的官方說法是不會造成嚴重副作用,不過也還沒証實它對逆轉老化有效。若有一天GABA成功推出市場,相
信也會是好事一樁。

唐美蓮

unread,
Apr 22, 2011, 11:29:00 AM4/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唐美]蓮982457
醫學:利用孕婦血液中胎兒DNA進行的產前診斷

以前醫學還美麼進步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小孩出生時是否完整.是否會有遺傳病,是難的還是女的.所以以前有許多媽媽就是衛生了男生就一直生到我男生為
止. 現在醫學越來越發展我們不用怕的因為現在的醫學發現可以利用孕婦血液中泰兒的DNA在十二週時就可以知道小孩是男或是女的. 我們根部用擔心小孩
生出來會有遺傳病或者基因變形的問題, 這些問題都可以早發現.這個發現對於我們或是醫療真的是很偉大.

張舒俞

unread,
Apr 23, 2011, 8:18:15 AM4/2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38張舒俞
(康教授:我最近身體不適,請原諒我晚一天交,對不起)

生物:讓人類更瞭解自己的狗狗

以往科學家都拿白老鼠做實驗,以更了解一些疾病反應等等,

沒想到原來狗狗的基因跟我們有這麼大的關聯。

這篇文章說狗狗有一半以上的遺傳疾病是跟人相同,我覺得好有趣。

像我們家的狗就有過敏,它只要天氣一變就會一直打噴嚏、流鼻涕呢!!

不過文章說要純種的狗狗遺傳基因才有參考價值。

那生物學家先必須測出是純種的狗,再進行基因重建計畫了,

雖然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相信對於人類遺傳疾病的研究將非常有幫助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This conversation is locked
You cannot reply and perform actions on locked conversations.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