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作業

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康世旭

unread,
Mar 19, 2011, 10:54:32 PM3/19/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各位同學,第一次的作業應該包括兩部分:

第一、完成申請,讓你可以在這個討論區活動。

第二、尋找一篇有關於疾病或公共衛生的報導,並給予評論。

公衛、健保是現代人類社會的最重要課題,歐巴馬為什麼聲望大降,為什麼突然變成一個有爭議的總統,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在美國推動了全民健保。或許你沒有想
郭一個看起來非常好的政策為什麼會引爆美國社會這麼多爭議,同樣的事情也可能有一天發生在台灣。

繳交作業時,需附上連結,你的意見不要超過300字。當然,你也可以看其他同學的作業,並且延伸討論。

康世旭

unread,
Mar 20, 2011, 12:24:38 AM3/2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補充說明:本作業會於 4/15關閉,交作業時,各位記得附上學號啊。

追影

unread,
Mar 20, 2011, 3:12:36 AM3/2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91442劉玠泓

對這個醫療新聞提出心得: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17/128/2o6f1.html


身為一個人免不了七情六慾,但是在尋求自己要的快感時也不要太過火。

就這篇新聞的那位先生來講,把一整支棒子塞在那裡絕對不是好做法。

畢竟那個位置是全身體最讓人作嘔...也可能是醫生最不想動刀的部位之一。

如果塞進去的異物上又有什麼病菌之類的,可能就這樣直接入侵身體了。

到最後不但沒爽到,還白白毀了自己的下半身,甚至丟掉性命。

所以任何人在追求刺激之前,請三思!!

楊哲維

unread,
Mar 20, 2011, 3:49:43 AM3/20/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91435 楊哲維

對 " 浩劫之後:災區食品安全的確保 "

http://www.nownews.com/2011/03/20/142-2698115.htm

這一則新聞的心得:


這則新聞談到許多在救災時應該具有的基本知識,內文中也有提到 " 展開災後安置與重建工作,然而在此過程中往往最易疏忽公共衛生的相關工
作。"

  特別是這次在日本發生的海嘯,在救災同時,部分糧食必須在救災期間同時確保可食用狀態,例如飲用水就是很重要的一項,特別是在海嘯襲擊後的環境很適
合病菌生長,衛生方面更要嚴格維護,以防在公共衛生下可能造成的二度災害。

  在這次日本對於救災的效率,以及人民的應對能力上,都展現出經過教育宣導及相關演習的成果,是同為所處地震頻繁帶的台灣所應該多加學習的。

黃繼正

unread,
Mar 22, 2011, 4:50:39 AM3/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1932 黃繼正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143/2ogxw.html
心得:
看鬼片全家眼紅腫 誤以為中邪
這個標題下的聳動,也說明了許多民眾喜歡聽信一些旁門左道、神鬼之類的,自己以為解決了問題,反而更糟。最後檢查結果,問題是塵蟎搞怪,寢具久
未更換孳生過敏原。
這裡呼籲大家不要有太誇張想像,延誤病情處理的最佳時段,身體如有不適也立即尋求醫生解決。
另外,因為台灣地處潮濕,所以家中的寢具、枕套...等等,黴菌、塵璊易孳生的地方,都需常清洗。這是許多家庭常常疏忽的,由於這些問題,更可
能引發更大的疾病,大家需多多注意,也不要無聊亂當醫生,自己開藥吃。還是要請最專業的醫生幫忙評斷。


黃澤育

unread,
Mar 22, 2011, 8:08:13 AM3/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1209 黃澤育
對這則新聞加以評論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227411.shtml

心得:
春天的氣候變化不定,時常晴朗個幾天,過不久之後突然又變濕冷冷的天氣。

這種氣候最常導致感冒,對有過敏的人更是難受。

因為我本身也有過敏的症狀,冷熱交替時常引發腸胃不適,鼻子過敏。

這則報導中有交幾個方法可以減緩過敏的症狀:

出門可以帶個口罩才不會使鼻子接觸到冷風,棉被也是一大重點,因為潮濕很容易滋生黴菌,趁晴天時拿出去曬一曬殺菌。

自己是什麼體質自己最知道,注意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吳韋毅

unread,
Mar 22, 2011, 9:03:59 AM3/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93338 吳韋毅

對此新聞加以評論: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78/2ogr9.html

心得: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的生活步調也越來越快速,而大部分的人在工作時或是家庭上往往累積不少壓力。

而大多數的人並沒有有定時健康檢查的好習慣,且在大量的工作後又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長期累積過多的負擔在體內,造成許多工程師、上班族....等等長期久坐或久站的族群有過勞的現象。

人常常有不對的想法,總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而忽略許多細微的"警訊",此篇新聞主要就是要提醒這"大部份"的人,

情緒起伏不定、易怒、胸悶、胸痛或血壓上升這些都是身體有可能已經超越負荷所產生的警訊。

絕大部分的民眾都會特別留意重大疾病或是家族遺傳之病史,間接忽略了上述因素對於心臟的為害。

除了盡力改善工作環境,有恆心且效率的規律運動,健康的飲食..都可舒緩壓力。

每個人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適當的排解壓力,才能避免自己每天都活在緊張中,

因為這不僅危害到自己的健康,更影響了與人相處的情緒。

李慧妤

unread,
Mar 22, 2011, 9:43:42 AM3/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45 李慧妤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ltime/110104/112011031900930.html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碘鹽不是幅射解藥,多吃有毒”

心得:自日本核電廠爆發輻射外洩危機以來,輻射塵對人體的影響已經變成了全球的公共議題,除了日本本國,鄰近日本的亞洲各國以及可能被輻射塵影響的地區
都成了戒備狀態,減少輻射影響的方法也隨之四起,引起了一波搶購風潮,除了碘片,日常生活必備的鹽也成為搶購目標。但碘鹽多吃不但沒好處反而會對身體造
成負擔。民眾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常常會感到恐慌,而一窩蜂的嘗試未經官方證實的防護措施,很可能不經意的加重了身體的負擔,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及錯誤
的資訊接收,民眾可以透過多關注政府官方的指示及研究調查來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雅芝 黃

unread,
Mar 22, 2011, 12:33:28 PM3/2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72220黃雅芝

針對「雞舍染禽流感 雞農打疫苗」
這篇醫療新聞提出心得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5/2oiaq.html

心得:
我覺得政府必須非常的小心去處理H5N2禽流感病毒,雖然H5N1病毒並沒有在人類之間傳開,但不代表H5N2病毒不會在人類之間傳開,我們應該要記取
H1N1禽流感病毒慘痛的代價,對這些病毒都要嚴加的監控。另外我認為政府應該也要定期的去追蹤這些家禽類飼主們的健康狀況、家禽類是否也是健康沒有任
何問題、還有養家禽地方附近的環境狀況有沒有遭受到一些污染,而不是每次到了事情發生後再緊急做出一些補救措施,到時候可能也會為時已晚。而在飼主方
面,政府應該要想辦法讓他們提升接種意願,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健康與否也關係到大多數人,唯有在第一線嚴格控制好狀況,才不會造成後續悲劇事情再度發
生。

Lee JKing

unread,
Mar 23, 2011, 11:16:26 AM3/2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3084 李仁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5/2ohan.html

心得:

病毒,病菌是會致命的疾病,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另外一種病,就是精神病。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承受著壓力,和心理的衝擊。虛擬世界解決不了孤單和問題,但是又
不能走出自己的世界和陰霾。災難發生後,新聞不斷的重複播映另人無法承受的災難片段和數據。而一打開網站,也是災難的新聞和末日預言。新聞快速的更新不
應該是為了造成人們的壓力,我們當然要關心這個世界發生的事,但不是在災難發生後才馬後炮,和散布唯恐天下不亂的謠言。末日當然會來,但不是現在。如果
認定末日很快會來,只會讓人消極的應對人生而已。每天提心吊膽的坐在電腦桌前看著各種災難可以改變什麼?看一次就讓自己痛苦一次,想著災難幾時會來到自
己的身邊。從此就慢慢的失去對事物的抗壓力,就這樣讓自己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star ying

unread,
Mar 23, 2011, 11:19:00 AM3/2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3083 許良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16/128/2o40a.html

心得:

疾病真的被控制了嗎?疫苗有用嗎?不斷進化的病毒很可怕。慢慢的,人們就開始害怕和緊張各種病痛,然後只可以相信各種藥物,然後小小的感冒卻要吃多種的
藥物。疾病其實和我們息息相關,經過一次流感,服一次藥,病毒也會跟著加強,連感冒也會致命。要怎麼醫?吃中藥還是吃西藥?健康食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但是可以起多少作用?流感正在不斷的和其他疾病融合,為了抑制流感的西藥和疫苗,甚至會給人體帶來副作用。二、三歲的小孩,就要經過各種藥物的催殘。投
下大筆金錢改良醫藥,卻只能治標不治本,與病毒的戰爭還很慢長,也是非常艱鉅的挑戰。變換多端的天氣,也讓人對疾病防不勝防。其實大家都知道,人類正在
為破壞環境,破壞生態,破壞自然而買單,這將是一筆很難算得清的帳。

唐美蓮

unread,
Mar 24, 2011, 12:29:12 AM3/2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唐美蓮982457

癌患均衡飲食吃出免疫力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3/128/2oijy.html

小心輻射魚日本海水超標126倍: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3/69/2okq9.html

我的心得: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工作壓力大,外食者眾多三餐不正常,攝取營養不均衡,造成很多疾病.例如癌症是我們現代人所害怕的文明病,所以我們每個人不得不事先
預防,保護自己的健康.攝取均衡很重要多吃自然的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油炸食物…像目前日本福島地區輻射量超標.輻射塵會對人體傷害,造成如血癌,血液
循環異常,畸形兒,所以政府應該要嚴加管制日本海產與食品進口.

蔡萬都

unread,
Mar 24, 2011, 10:12:19 AM3/2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s971408 蔡萬都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6,57&id=13134
"血便未必是痔瘡 小心是腸癌拉警報"
現在人的飲食習慣都慢慢偏向於西式
如早餐店的三明治、漢堡、速食店等
都轉換為高熱量、高油的形式
也不是不能吃,重點還是在於"均衡"
現在有很多人不吃蔬菜
改變飲食習慣,例如消夜、吃飯要細咬等
小小的動作就會造成極大的效果
預防永遠大於治療,年紀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定期健康檢查
有異狀還是盡早就醫,以免到無法挽回的情況

林育名

unread,
Mar 24, 2011, 11:27:57 AM3/2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1931 林育名

防止身心過勞 腹式呼吸打坐冥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4/4/2om88.html

看到這則新聞真的是百感交集,大環境影響下,很多人的工作是沒日沒夜的,就算有錢也無福消受。
還記得前陣子,因過勞而去世的工程師,他宵夜才吃到一半又被老闆call回去工作,當晚就因為體力不支暴斃死亡。
以後的工作狀況如何我不知道,至少現在沒事的話我就會早點睡覺,畢竟身體健康最重要,要是人病了、死了,錢賺再多也沒有用!

張存德

unread,
Mar 24, 2011, 12:03:39 PM3/2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93329 張存德

解決器官移植 大陸找豬幫忙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4/5/2on60.html

心得 : 看到這篇新聞的標題,我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人的器官怎麼可以拿豬的來代替呢!?即便現在科技在怎麼發達、技術在怎麼進步,兩種不同的生物的
器官怎麼可能可以拿來相互使用。這樣胡亂移植器官,不但可能造成人身體的排斥作用讓身體狀況變差,也有可能滋生更多不同種類的細菌 ,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發生,對岸的人民真的會因為價錢而讓自己的身體崩壞嗎? 而依照報導的敘述,我認為這嶄新的技術可能需要更多更審慎的思考與實驗才能下最後的定論。

菜菜

unread,
Mar 24, 2011, 1:50:33 PM3/2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93328蔡宜倢

澳洲首例手部移植 手術成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4/19/2omm1.html

心得:
  手部移植其實要克服很多很多的問題,尤其是能不能克服身體的排斥力最為重要,因為就算花了很久的時間手術把一條一條的神經全部接起來,但本甚的身體
無法接受這雙手,做了手術也等於是白做,最後會壞死,但手部移植現在越來越多成功的案例,也就代表很多地方的醫術能力越來越進步,可能未來不僅僅是雙
手,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其他可以移植的部位,而移植的技術也會越來越進步,說不定哪天連移植人腦都有可能,說不定之後手部移植的能力會傳到全世界並且普
及化,對醫學界也算是成功的一步。

張又文

unread,
Mar 24, 2011, 9:21:43 PM3/2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1902 張又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78/2ogri.html

心得:
月經是每個女生都會經歷的一件事,每個月總有幾天很麻煩,每當月經來潮之前,身體會出現許多徵兆,像是皮膚變差、脾氣暴躁等等,有時候也不是自己能控
制的,雖然會為自己和別人困擾,但也期望她男朋友能多體諒她,自己也要慢慢調養身體。
有些女生在月經來的時候會經痛,可能是因為他身體不好有疾病,或是生活習慣不良,常常熬夜、沒有運動,不然就是吃很多冰的東西;身體是自己的,要好好
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如果有經前症候群就要盡速就醫,平常也不要吃太多冰,睡眠要充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身體才會好,月經來的時候才不會痛到連課
都不能上。

Carol陳苑菁

unread,
Mar 24, 2011, 11:24:37 PM3/2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2727陳苑菁

對這則新聞加以評論:咳嗽逾月未癒 流感引發氣喘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4/5/2olvs.html

近日流感盛行,很多人對於咳嗽的症狀都容易不以為意。
連我也不例外,都為自以為的喝喝熱水等待痊癒的那一天。我的氣喘也是小時候感冒所引發的。
現在的小朋友甚至是大人感冒咳嗽流鼻涕時,都會不自覺得把鼻涕吸回去或是一直空咳,其實這
樣對身體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希望大家看到這篇報導的可以提醒週遭的家人、朋友,千萬不
要輕忽的身體的反應。


993346 謝昕曄

unread,
Mar 25, 2011, 4:58:51 AM3/2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對此資料提出看法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1/...
參考資料
http://teb.cdc.gov.tw/public/Attachment/8902_55%E9%9C%8D%E4%BA%82%EF%...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9%9C%8D%E4%BA%82

2010/1/12, 7.3級大地震,隨之而來的霍亂更是打亂了海地人的生活。截至目前已死亡人數達1200人,尚有兩萬人於醫治當中,而此
引發的暴動/騷動更是雪上加霜。
霍亂主要是透過水源(海鮮)傳染或是被糞便污染過的水源(或其種植物,如用糞便施肥以污染的作物),其症況為不斷的腹瀉,治療過程中須
不斷補充電解
質,以免脫水致死。
有效防止的作法為
1. 檢查海鮮食品是否遭受污染
2. 檢查農作物是否遭受不乾淨的糞便施肥而導致污染
3. 檢查各區水資源是否遭受污染
4. 暫停由本地輸往外界的食品/水源,以確保病菌擴散全球
海地全省霍亂肆虐源頭為阿蒂博尼特省,猜測01群小川型霍亂(源自南亞)由聯合國尼泊爾籍維和士兵進駐海地參與維和任務時帶入, 因營地正好位於本次疫
情源頭的河沿岸地區。
希望政府有效把關水資源相關作物/產品以及人口流動情況避免災情持續況大!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蔡 宗祐

unread,
Mar 26, 2011, 2:27:29 AM3/2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 993332 蔡宗祐
對這篇新聞提出心得:http://www.youtube.com/watch?v=2fdHOnfvO7U

洗衣精揮發 室內晾衣小心中毒!

我大約是在一個禮拜前看到這則新聞,包括我在內,我知道很多同學也是把衣服晾在寢室內。
原來很多洗衣精都有添加介面活性劑,會在空氣中揮發,這些揮發性物質,例如二氯甲烷、甲苯、苯奈、甲醛、乙醛等等,這些對健康的影響很大,容易致癌,

且越香的洗衣精添加得也越多。
之前剛洗完衣服,會聞一下是否還有洗衣精殘留,如果味道太重,就會再把衣服洗過一次,建議同學如果用洗衣機洗衣服,一定還要再用清水洗過,衣服也盡量

在室外,如果不得已曬在室內,也要把門窗打開,並打開電風扇,衣服的間距也不要太小,保持適當的通風,室內才不會殘留過多的揮發性物質。

maggie

unread,
Mar 26, 2011, 3:19:31 AM3/2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姓名:黃美琪 學號:973082

www.epochtimes.com/b5/3/12/24/n435706.htm

心得:
SARS的疫情遍布在全世界,它的感染威力是多麼難以招架得住。有些人抵抗得住;有些人抵抗不住,這是因為每個人體質不一的現象。疫情在第一個月受到控
制,而在第二個月便開始起了變化。另外也出現了嚴重的情況,台灣既出現了第一家因集體感染而關閉的醫院。顯而易見,SARS的威力能夠導致多人失去了性
命。SARS的出現,也使到商業利益的損失。可見疫情的傳染力實在太大了,沒人敢挑戰這樣的疫情。各國人民都提高自我意識,以防範這樣危險的疫情。人與
人之間也在當時凸顯了團結性質而互相幫忙。當然,醫護人員更受人民敬重他們的職業道德,有些醫護人員因照料病患而殉職。疫情的出現看到了世間的溫暖。

鍾宜庭

unread,
Mar 26, 2011, 4:53:59 AM3/26/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1/5/2ofgi.html
防腸病毒 北市籲勤洗手
勤洗手是國人用來防範流感、腸胃炎的主要方法,曾經有兩張細菌分布圖是在說洗手前後細菌的比例多寡,所以洗手肯定是防止疾病侵害身體的
必要條件。但其
實是要從小培養不管是不是吃飯前都要養成洗手的習慣,因為細菌、病毒無所不在,可能只是開個門、摸了一下頭髮、都會有細菌或是病毒沾染在手上,而且大

分的人其實是有那種不洗手隨意拿東西吃也不會怎樣的心態,也許一次兩次無所謂,但其實已經養成髒兮兮的手也可以吃東西的習慣了。所以平時就應該要注意

是不是乾淨的,飯前洗手是一定要的,但不是吃飯前也要把手洗乾淨也是重要的。像有些其他的細菌感染途徑也是因為不常洗手而導致的,像痘痘的生成,有部

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你以為手是乾淨的,而不經意的去摸你的臉頰,導致細菌在毛孔上與油脂相遇而生成粉刺、痘痘甚至發炎。

Jhu-yin Jhang

unread,
Mar 29, 2011, 7:31:27 AM3/29/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S993146 張筑茵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04/4/2ng6w.html
流感來得凶猛,傳染力強,常常是一人得病,多人遭殃。每到了流感盛行時期,總是讓大家人心惶惶,尤其是家中有幼兒時更是讓人不放心。有
鑒於流感對生命的威脅,所以各國紛紛研發疫苗,以防治流感,但疫苗並非是萬靈丹雖然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但對於雞蛋白過敏、處於發燒或急性疾
病的人、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能接種,因此我們應該要更努力實踐各種防禦流感的方法,如:勤洗手、睡眠充足、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讓免疫功能維持正常運作
及盡量避免到人潮擁擠的地方(如非得要去則務必戴上口罩),而非以為打了疫苗就可以後患無窮,保護自己免於受到流感侵害,也避免他人因你而受到傳染!

kenny hsiao

unread,
Mar 31, 2011, 12:06:35 PM3/3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0739 蕭惟中

孕婦電磁波防護衣 5成不合格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31/4/2oznr.html

在現代,電磁波無遠弗屆,為了防止電磁波導致基因突變活增加癌症發生率,大家連對手機在這方面都有點戒心

然而,對於我們的新生胎兒,何以能如此對待?如此粗心大意,不關心?

國之棟樑,人之後代,應當善待.然而在這方面上作手腳,愧對自己,也愧對後代.

只能說盡量買醫院所推薦的防護衣,以求自保

對於以後電磁波會越來越多的時代,這方面少出差錯最好,胎兒的生命不是沾板上的魚.

王晏榛

unread,
Apr 2, 2011, 3:17:09 AM4/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2758 王晏榛
針對以下這篇報導做出心得報告
『不孕症新療法 減少排卵針』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1/11/2p3ym.html

心得:
根據調查,在不孕夫妻中,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是因為女性引起,女性的排卵易受到多項因素影響,例如現代女性很喜歡減肥,過度的減肥就有可能導致排卵不正
常,除了過瘦之外,過胖、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的女性,都有可能導致排卵不正常而不能正常受孕,所以在不孕症的治療中,打排卵針可以說是最初級普遍的
治療方式了,但是根據這篇報導,女性打排卵針一次療程竟然要打到十四針!!! 打完要是有懷孕就好了,若是沒懷孕的話就又是下一波的折磨,這項新的科技
就是為了要造福想受孕卻又不能成功的女性,不僅成功地使打針次數降低,副作用也大大減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許多不孕媽媽受孕的希望就更高、風險也更低
了!!

982746李品嫺

unread,
Apr 3, 2011, 9:36:20 AM4/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46 李品嫺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1/63/2p3p2.html
''標檢局抽測市售童鞋 近5成可塑劑超標''

心得:還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兒童的健康應該要更加重視。根據報導指出童鞋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是屬於一種環境賀爾蒙,如果與皮膚長期接觸會導致孩童生

產生疾病,將來也會產生相當嚴重的後果。因此,我覺得家長在為小孩購買鞋子時應該要更加重視鞋子是否有檢驗合格的標示,而製作童鞋的業者也應該要具備

多的職業道德,將消費者的健康列入優先考量。政府也應該更加嚴格把關對於童鞋的檢驗程序,充分標示給消費者充分足夠的資訊。讓父母在為小孩選購鞋子時

夠清楚分辨檢驗合格的鞋子,也提供更安心的購買環境。


紹偉 沈

unread,
Apr 4, 2011, 1:48:30 AM4/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91409 沈紹偉
以下是我對
"5不可不知 微整型自己把關"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251219.shtml
的心得 :
我想,有很多事情要不要去做是個人的自由,不過凡事都是有風險的,決定去做的時候就要自己承擔後果,所以當你決定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一
定要三思而後行,並且對這件事有足夠的了解。就如同這則新聞,一位模特兒去做了微整形的手術,結果也許是因為自己沒有說清楚,亦或著是因為醫師沒有好好
檢查清楚,導致十分可怕的後果。所以尤其是整型這種事情,去做之前更是要好好的思考一番,文中所說的五件事,我想都是想要微整形的人理當要知道的吧,想
要做微整形,理當就應該要找口碑好的醫生,想讓自己變得更美但卻又想要省錢,拿自己的身體做賭注,成功了也罷,要是失敗了,可能這一輩子都要活在這次的
悲劇之中。

逸陽 陳

unread,
Apr 4, 2011, 6:00:13 AM4/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2435陳逸陽

對"小病擠急診 醫院要勸退"提出心得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4/2/2p82q.html

在現今這種資源有限,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如果有更專業的分工,就可減省許多不必要的開支。這次健保局擬將急診檢傷分類第五級患者的醫師診察費以一般門
診的標準支付的政策,我認為是一項非常好的政策,如果可以避免小感冒跑到急診室的小題大作,不僅僅舒緩了輕症患者塞爆急診室的現象,也多出了許多的人力
資源,並且民眾及也省掉了一些不必要的花費。讓那些真正有需求的人,提早得到應有的照顧及醫療資源。

On 3月20日, 上午10時54分, 康世旭 <kung1...@gmail.com> wrote:
> 各位同學,第一次的作業應該包括兩部分:
>
> 第一、完成申請,讓你可以在這個討論區活動。
>
> 第二、尋找一篇有關於疾病或公共衛生的報導,並給予評論。
>
> 公衛、健保是現代人類社會的最重要課題,歐巴馬為什麼聲望大降,為什麼突然變成一個有爭議的總統,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在美國推動了全民健保。或許你沒有想
> 郭一個看起來非常好的政策為什麼會引爆美國社會這麼多爭議,同樣的事情也可能有一天發生在台灣。
>
> 繳交作業時,需附上連結,你的意見不要超過300字。當然,你也可以看其他同學的作業,並且延伸討論。

張舒俞

unread,
Apr 4, 2011, 9:16:05 AM4/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2738張舒俞
"嗜吃熱狗培根等 傷心機率大增42%":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
100518/19/25vob.html

個人心得:

本篇研究顯示吃加工肉製品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42%,此外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也高出19%。

現代人重視物質享受,雞豬牛羊魚等肉類以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口腹之慾,加工肉類成為現代人的最愛。

士林夜市人人一根士林大香腸;早餐要吐司夾培根才算完整;美國人更是天天把熱狗當午餐,

香腸、培根、熱狗等加工肉製品,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雖然從小就常聽到香腸有硝酸鹽類,吃了對身體有害,

但是每每烤香腸香味撲鼻而來,還是想說"就吃那麼一次就好",結果經年累月逐漸伐害健康。

文中寫道:「加工肉品中平均含有4倍多的納與超過50%的硝酸鹽防腐劑。」

多麼可怕的數字,我們的腎哪裡成受得了!!

有些人提倡不吃紅肉比較健康,但其實真正不健康的導因是在加工的肉,而非紅肉。

過量的鹽及防腐劑一點一滴腐蝕我們的健康。

少吃熱狗培根,否則屆時生病了,傷心臟又壞了心情。

jamie

unread,
Apr 5, 2011, 12:13:22 PM4/5/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學號:973080 姓名:蔡秀儂

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8&id=13018

中風是由于脑部供血液受阻而迅速发展的脑功能损失,可以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類(引自維基百科-中風)。目前在世界各地,中風仍在死亡排行榜上名列前
茅。許多家屬可能因為對醫療保健知識的貧乏以致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而錯失了中風後的黃金急救3小時,提高了病人的死亡率,或讓中風後導致殘障的病人在復
建的路上走得更為緩慢。文中提到了辨別中風的四個步驟FAST,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緊記起來,以幫助別人確保在發生中風時可以及時送醫治療。中風後的病
人要根據其腦部受損程度進行復建才能恢復原先的生活技能如:吃飯、走路、洗澡等等,這也可能會導致中風後的病人情緒波動大,值得加倍關注。同時,扮演看
護角色的家人也應該調整好心情安撫與支持病人一起攜手走過這生命的難關。

962210王相雲

unread,
Apr 7, 2011, 9:16:59 AM4/7/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6/128/2paw4.html

心得:台灣地區統計上約有四分之一的成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兒童為過敏性鼻炎所苦惱,雖然這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它無疑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困擾.

得我小時侯也曾經一度要動手術將鼻息肉割除,因為它已經嚴重影響到呼吸問題. 期盼家長能夠更關心設想過敏性鼻炎兒童的生活環境,例如維持空氣清晰,

排除如二手菸等過敏原. 也希望未來有更多更優秀的醫術能夠治療惱人的過敏性鼻炎.

林惠鑾

unread,
Apr 8, 2011, 1:03:34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72456 林惠鑾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7/2/2pekp.html

現今社會不斷地發展,環境空氣也多少受到汙染,病菌病毒也越來越多,各季節都有不同的流行病。為了控制這些病毒的傳染不斷地發明一些抗生素、疫苗,剛開
始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感染就給人體注射這些抗生素,不過病菌病毒的種類與變化是無常,發明了控制這種病毒的抗生素又出現另一種病毒,結果有些人盲目的打疫
苗不但對人體不能產生防疫反而讓人體對這些疫苗產生抗藥性。所以說疫苗是不能亂打要對症下藥,才有效果。為了防止大家濫用抗生素WHO在世界衛生日推出
6點政策:投入廣泛的全國方案;加強監控及實驗能力;確保優質藥品正常供應;管控及宣導藥品合理使用及妥當病患照顧;強化傳染病防治及護理設定控制;促
進創新、研究及發展。

林品鐘

unread,
Apr 8, 2011, 2:43:13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3330 林品鐘
手機肘!講太久 男大生神經壓迫手指麻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7/8/2peab.html
心得感想:
大學生常常一講手機就1.2個小時以上,尤其是有了網內互打免費之後更是如此,所以現在因為手機的相關症狀也層出不窮,像電磁波對腦部影響的傷害也不

覷,所以希望在看了這篇報導之後能減少長時間對手機的使用,除非真的是不得已,不然不值得用自己的健康來換短暫的快樂。
這邊報導也讓我想到,長時間使用電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樣會造成手部甚至全身長時間的僵硬,導致關節發生病變,也會影響視力,大學生嘛,有空不要掛

網路上,不妨出去走走吧!

pop7...@hotmail.com

unread,
Apr 8, 2011, 2:52:05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1501 陳延駿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5/8/2pajn.html
"港媒爆「陰滋病」蔓延陸 飛沫會傳染"

心得:
最近越來越多怪病發生,超級細菌也增生,提醒了我們現代人抗生素不能濫用不能亂用,
不然要找更多新的抗生素來壓住,也會因此產生更多更強大的病毒細菌
而廣州的陰滋病與愛滋病的症狀相同,都有淋巴結腫大,病人會盜汗、消瘦、腹瀉,甚至皮膚會有皮疹濕疹
飛沫也會傳染
防不勝防
所以勤洗手,少出入公共場所為上策

f488...@hotmail.com

unread,
Apr 8, 2011, 3:00:50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7/5/2pfar.html
心得:最近的細菌真是越來越猛,印度又發現了可能會震撼醫學界的細菌,感覺細菌真是越來越進化,以前也許沒藥醫的病,現在能得到解答,但是新的問題也
越來越多,細菌也是隨著人類在進步,感覺好諷刺.....
超級細菌透過糞口傳染是全球性問題,可能風險則因衛生條件而異。上述研究指出,6億5000萬印度人無抽水馬桶可用,沒乾淨水源的人口甚至可能更
多。
他說明傳染途徑也是很廣泛,印度的衛生問題也是個問題,也是你我要注意的問題

f488...@hotmail.com

unread,
Apr 8, 2011, 3:02:03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70458 李易潔

Eric

unread,
Apr 8, 2011, 4:23:21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60825熊子寬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7/5/2pfar.html
心得:
這是最近的一則疾病類的新聞,
我之所以選這則新聞,是因為老師有提及歐巴馬提出健保很多人反對,
我覺得之所以這麼多人反對,就是因為美國人對抗生素的濫用,
在當初最早的抗生素盤尼西林出來,就幫美國人在二次大戰救回了許多生命,
養殖業也在飼料裡添加抗生素,雞長得又好又不會生病,
美國人只要生病常自行要求醫生開抗生素,
所以他們認為只要有抗生素就好治好很多病,幹嗎需要健保~
而抗生素的濫用會導致病菌越來越有抗藥性,
導致現在出現超級細菌,而最讓人驚訝的是
發現這個細菌的傳染途徑竟然也可以透過飲用水,
我覺得這類的問題需要去正視解決~
不好意思~ 這麼晚才提交作業~

陳勃超

unread,
Apr 8, 2011, 5:17:11 AM4/8/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1539陳勃超
對"熬夜抽菸 心肌梗塞風險高"的心得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8/4/2pfqd.html

對於現在的學生,熬夜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熬夜的隔天,常常會嗜睡、精神狀況不佳、或是全身無力的情況,由此可見熬夜對身體

傷,抽菸對於肺部的傷害,大家都有聽聞了,那熬夜再加上抽煙,其效果可想而知!這些壞習慣,我們都應戒除!


胡哲愷

unread,
Apr 11, 2011, 12:43:48 A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 981759 胡哲愷
http://n.yam.com/lihpao/garden/201104/20110410548596.html

什麼是基因食品?對人體有沒有影響?
以往農作的改良,須反覆的配種,但在基因工程技術發展後,僅需改變部分基因,就可又快又準培養出來,不僅使作物的營養價值提高、產量更大、加高對環境的
抗性...等,而在背後的隱憂:產生新的毒素、過敏源,或是因為基因食品抗藥性造成業者大量使用化學藥劑,而使得食物或水源殘留了過多的農藥...。

基因轉殖技術,猶如兩面刃,可幫助我們解決目前人類生存上的難題,但也增加了我們對環境及自己的破壞。國民如何吃的好、吃的健康有賴於良好的社會機制與
政府的管制。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Rei Tseng

unread,
Apr 11, 2011, 2:16:24 A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60 曾怡筠

新聞標題 :【過敏症狀-別揉!當心變成鹹蛋超人 眼癢難耐 過敏性結膜炎作祟】
新聞來源 : 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e.do?newsid=4975637&option=recreation

心得:
這則新聞是探討過敏的因素及一些會出現的症狀,
季節變換冷熱交替,加上是花授粉的季節,很容易引起過敏,
我哥他從小就因為過敏苦惱,每天早上一起來就狂打噴嚏,
他的過敏原是一些灰塵毛屑之類細小的東西,
每天早和晚都看他在揉眼睛擤鼻涕看起來頗可憐的,
但也覺得會有這些行為很正常也不以為意,
現在看到這則新聞才知道揉眼睛可能會引起過敏性結膜炎,
發生眼睛癢、流眼淚、灼熱感、紅眼睛及眼睛會產生分泌物等等症狀,
可比只是單純流眼淚打噴嚏還來的嚴重多了!
發生一些過敏症狀如發癢、打噴嚏、流眼淚、部位紅腫起疹等等的症狀,
千萬不要用不乾淨的手再去刺激他或是急病亂投醫亂吃成藥等等,
這樣不僅不能改善過敏的現狀,還可能引起一些併發症或是感染,
症狀產生如果一直持續的話還是選擇看醫生比較好,
以免造成身體上不必要的傷害。

王華君

unread,
Apr 11, 2011, 11:52:28 A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第一線抗生素 七成病患有抗藥性
http://web.pts.org.tw/php/news/pts_news/detail.php?NEENO=175316
歐巴馬在美國推動全名健保,卻使他成為了一位有爭議的總統。國人的抗藥性問題可能有一部分就是因為我們的健保制度。健保制度讓人們看醫生沒有後顧之憂,
但卻也讓大家肆無忌憚的跑診所,不知不覺中也有遣藏的問題存在,或許不絕對未來的發明無法跟上抗生素的抗藥性發展,但這可以成為日後政府在公共衛生政策
制定上的參考,可以考慮的更長遠更周全,這才是有遠見的公共衛生政策。

982710黃詩云

unread,
Apr 11, 2011, 1:37:24 P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藥物銷售排行出爐 高血壓藥物連八冠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08/4/2pgsw.html
心得:現在人的身體越來越容易累,很多人熬夜,作息不正常。但是沒想到高血壓竟成為藥物最多人買的一個!而且現代的人類也越來越依賴藥物的控制,和吃很
多藥。所以在買藥品或看醫生的花費越來越多。有關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藥物,共有六種,分別是治療高血壓的「脈優」、「得安穩」,治療高血
脂的「立普妥」等.......。這麼多種的藥物,都證明了我們生活作息的不正常,飲食不健康,更多人需要藥物控制身體。因此看完這篇報導,我就知道雖
然我們是年輕人,但生活作息和飲食等等的基本控制更應該要做好。連國內B肝、C肝患者超過300萬人,未來B肝C肝的藥物費用也會越來越多。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徐華霙

unread,
Apr 11, 2011, 11:23:21 PM4/11/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552 徐華霙

未打疫苗 兩月嬰染百日咳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2/4/2pncj.html


最近,該不該打疫苗的議題極為被大家所重視。打疫苗到底好不好,其實真的因人而異;每個人生來體質就不一樣,有人打了疫苗會嚴重到死亡,
有人卻得到很好的防疫效果。
剛出生的嬰兒抵抗力會較一般人差,而現代給新生兒打的疫苗技術已趨成熟,所以我會覺得打一下比較好,才不會像新聞中小嬰兒才剛出生就染
病。當然如果嬰兒還在媽媽肚中時有比較特別的體質或遺傳,那打之前還是作一下檢查比較安全。


971350 林緯綸

unread,
Apr 12, 2011, 10:54:20 A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 971350 林緯綸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2/5/2pp03.html

臉麻嘴歪 不一定是中風

心得: 由於如果發現有顏面神經失調等現象,通常我們都會認為是中風,現在我們有更進一步的認知,稱為「貝爾氏麻痺」,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長輩
年紀也越來越大,如果對這些現象有更多認知,比較能準確判斷是哪種症狀,醫生也能給予適當的治療,這症狀跟病毒也有相關連,所以保持身體健康,避免感
冒,像我們大學生作息不是很正常,如果又常常感冒,也許很容易就得到這症狀,看了這篇也覺得熬夜,作息不正常的話,身體真的會出很多很多毛病,就算是年
輕力壯的青年人也一樣,隨時注意身體所發出的警訊,及早發現且適時治療,當然作息飲食正常,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Judy

unread,
Apr 12, 2011, 11:27:29 AM4/12/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03290258&pType...
天然菌類防蚊蟻蟑 環署將列管
982736葉怡君 心得:
看見這篇報導就和老師上次上課提的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綠色產業非常發達,大家都在提倡不對環境造成損害,其中的生物防治是我比較想了解的部份。
老師的課堂中有提到利用細菌的分解可以大量的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那時我並沒有提出懷疑,生物科技真的會減少環境的負擔嗎?
在看過這篇報導後我發現"there are always two side to a coin"這句諺語其實套用在很多事物上,有一好就有一
壞,
為了不對環境造成傷害,不管是任何課技或技術都是虛要妥善的管理和運用。

林建良

unread,
Apr 13, 2011, 1:12:56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1506 林建良


新聞來源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2/1/2pod3.html

前幾年爆發的SARS、禽流感原本是在禽畜之間的傳染,但是後還演變成會傳染給人類,不僅傳染迅速而且還造成大規模的疫情。

台灣的畜牧業應該多加注重這個議題,為我們的國人健康把關。

簡惠瑩

unread,
Apr 13, 2011, 8:23:18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93104簡惠瑩

http://n.yam.com/tlt/healthy/201104/20110409478840.html

以前我就有發生這種事,那時的我也感覺一樣是一般感冒,直到看了醫生,醫生說是因為季節交替而引發的過敏,我就想著這就是過敏嗎??不過到現在我還是一
樣會過敏。

就想著如果兩個病症有一些相同的症狀,這樣就會很容易誤判病情,而可能延誤治療的時間,或許一個輕微的病,可能會導致成病危,而且藥吃錯也是很麻煩,所
以不能隨便亂吃藥,大家可能都有這樣子的經驗,這次感冒好了藥卻沒吃完,等到下次感冒再拿來吃,說不定病毒已經有抗藥性,又必須再吃其他藥,而且吃太多
藥會對自己的身體不好。

不過應該在平常的時候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像是飲食均衡、多多運動,而不是待在電腦桌前面......等等,而且盡量都不要熬夜早點睡,為了自己能休息得
更好。

趙志偉

unread,
Apr 13, 2011, 11:43:39 AM4/13/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學號:962641
姓名:趙志偉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13/today-t3.html
維基百科-車諾比核電廠事故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8%87%E5%B0%94%E8%AF%BA%E8%B4%9D%E5%88%A9%E6%A0%B8%E4%BA%8B%E6%95%85

新聞標題:日本核災 上修至最高7級

新聞感想:
從日本發生福島核危機以來,一直是世界焦點,大家都在看日本要怎應對,
一開始東電宣稱情況已獲得控制4級核災,逐漸調至今日7級巨災,
歷史上只有車諾比核災達到7級,但情形是在毫無圍阻體情況下,
反應爐直接核爆的威力遠超過日本福島電廠的放射性物質外洩,
雖說當時主因是在控制棒設計出現瑕疵,但人為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以車諾比事件後續來看,對世界造成無法估計損失,
也造成核能必需性產生疑慮,
台灣核四直至今日,抗爭行為持續不斷,
而日本政府此次跟當時一樣,對初步情形都無法掌握,
過於樂觀,認為情形都已獲得控制,
而現在來看,所需投入人力和物力以及未來農工業產製品損失,都無法估計,
也因此日本國民對政府充滿不確定性,
當務之急,是了解嚴重性,認清局勢,設法尋求援助,才是首務。

982747林鈺珮

unread,
Apr 14, 2011, 4:19:57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747 林鈺珮

主題:每6分35秒 台灣1人罹癌
原文連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4/78/2psjm.html

心得:
近幾年出現的癌症,很快的成為了死亡率第一名的疾病
相較於其他的疾病,癌症因為是出於自己體內、而非外力造成的問題,因此在預防上難度更高
但試想,既然是自體的東西,為什麼近幾年才出現呢?

現代人在生活富足之餘,飲食消費及生活也走向精緻化
人人都害怕得到癌症,但卻無法停止文章所指出的:染髮、吸菸、喝酒、嚼檳榔......等造成癌症的主因
也許就是因為這不斷循環的錯誤生活方式,造成罹癌的機率不斷攀升

癌症確實是出於自體,但卻不全然是無法防範
或許只要試著導正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能夠癌症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

962108呂紹綱

unread,
Apr 14, 2011, 7:42:43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62108 呂紹綱
將對這則報導發表評論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4/5/2on3o.html

大陸終於開始注重戒菸了,從5月1日起,大陸將全面禁止在公共交通、餐廳以及酒吧等室內公共場所吸菸。中國大陸早就應該進步到這一塊區域,針的
有心要執行,由獨裁的政府來執行一定會比台灣不斷增加煙稅的這種迂迴的作法,要來的確實且迅速。
在香港約有75萬的吸煙人口,每年共消耗3千8百億根香煙,並帶來6噸尼古丁、57噸可吸入懸浮粒子,和295噸的一氧化碳。中國的吸煙人口約
有3億,足為香港的400倍。如果這次中國的大戒菸舉動能有成效,假設能夠有效的減少10~20%的吸煙人口,那麼至少可以減少1萬2千噸的一氧化碳排
放量,對於現在【吃素,環保,救地球】的主張,是極為相呼應的。
中國大陸是現在吸煙人口最多的國家,如果此舉動能夠成功,那麼對於人民的健康、以及環境的保護。皆能得到相當良好的成效。此舉不單是中國大陸的
內部政策,對於全世界也有著巨大的影響。

王全珉

unread,
Apr 14, 2011, 8:53:33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546 王全珉
移送不法藥物案增5.4倍 吳揆盼確保民眾健康: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4/58/2ptoo.html
現在坊間藥局遍佈,各式各樣的成藥也推陳出新,種類和用途更是包羅萬象,這種現象好像隨著時代的推進、
醫療資源的普遍和技術的進步反而更趨顯著。現代人已經不像以前一樣有病才要看醫生才要吃藥,有時候吃藥並
不是因為生病,像是減肥藥。前幾年新聞就爆出很多起減肥假藥的相關新聞,都是不肖業者看準市場的興起而想
要趁機大撈一筆,民眾用藥前還是應該要詢問醫師處方,並問清楚藥的來源,才不至於沒病反而吃出病。

CHI-AN TSAI 973217

unread,
Apr 14, 2011, 9:14:09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s973217 蔡濟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2/1/2ogzg.html
我只是覺得台灣媒體有時候太過積極報導,反而導致了全民的恐慌,即使把WHO搬出來消毒,好像也無法防止輻射被害風潮。
台灣人會過度依賴醫療資源,然而健保體制又沒有健全,新聞和網路又常常放些很奇怪的偏方,像是這次核災,吃碘鹽??怎麼
不喝尿比較快?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因為身體雖然碘可以在消化道被吸收,但是多餘的還是會從尿液排出,我想如果新聞開
始報導可以喝尿防核,那我想真的有人會去喝,一般碘的攝取多半可以從海鮮吃到,不一定要吃實質寫在包裝上含碘的碘鹽

謝允中

unread,
Apr 14, 2011, 9:33:43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1547 謝允中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4/11/2pt32.html
拍打功稱療效 蕭宏慈遭罰5萬
我是針對這則報導做心得


心得:
民俗療法到底可不可信?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至於這個"拍打功"我則是帶著保留的態度,畢竟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可以讓血液做匯流,也

促進血液循環的確對身體帶來幫助,可是宣稱有些療效真的太誇大不實了(糖尿病 帕金森氏症),而且國內的推拿中醫師也對此做出一些見解,指出過度拍打

能造成血管破裂,如此一來沒有達到未知療效卻反而傷了身體。我認為相信民俗療法的民眾有不少,我也不認為各種民俗療法全然無效,畢竟也是先人累積下來

經驗,至於經驗能不能套用在每個人的身上就見仁見智了。對於蕭先生犯了政府規定遭罰,衛生局的辦法我也認為很恰當,避免在媒體的傳播下,以防萬一有民

過度信以為真。

Jimmy Huang

unread,
Apr 14, 2011, 11:19:56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62915黃晨皓

評論新聞: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4/135/2ptan.html
安寧醫療這一塊領域台灣直到最近幾年才有慢慢推動,不過台灣大多數末期病患的家屬還是會傾向病危時急救。這不但造成醫療資源的負擔而且

讓病患及家屬承受相當大的折磨。
然而這篇新聞讓我覺得奇怪的是,在原有病房每周接受一次安寧照護?這是相當奇怪的一點。安寧照護是一系列需要配合心理師等的細膩過程,

果只因為病房不足而提出這種折衷方案。個人認為相當不妥。解決的辦法還是要將安寧照護的體系儘快完善化。不然對病人來說,也是另一種的折磨。

郭峻嘉

unread,
Apr 14, 2011, 11:58:30 A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4/19/2pu9l.html

心得:
超級細菌是近代醫療中的相當大的一個危機,超級細菌的出現源自於人類對抗生素的濫用。
一但抗生素無法對細菌產生作用,將會是近代醫療的一個巨大的危機,許多曾經攻克的病疫將會再度崛起,並且帶來大量的死亡。
而這次WHO協助印度對超級細菌的研究,或許能讓我們更加了解這些細菌,進而能有應對的措施。

然而,若要抑制或避免超級細菌的出現,還是要盡量避免濫用抗生素,或許許多禍害的發生,最終還是因為人的關係。
就算有最嚴密的措施來防止超級細菌產生,若人們不配合,最終還是會功虧一簣。

李權智982657

unread,
Apr 14, 2011, 12:02:19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82657李權智

主題:中國的抗生素濫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
110407/5/2pf1v.html


心得: 由於中國的抗生素濫用,使得大陸肺結核病患死亡率上升
原因是多重抗藥性, 老實說我以前以為抗生素是萬靈丹
沒想到他必須不斷的更新才能和細菌對抗, 但這也就是說
可能有更新速度跟不上新抗藥性細菌的狀況,
甚至是無法開發出新的抗生素,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又該怎麼辦?
目前只能夠減少各個產業上抗生素的使用量, 防止細菌的抗藥性過快
不過我想可能也有其他方法幫助我們對抗細菌, 比方說用細菌對抗細菌?
或讓細菌互相傳遞"降低抗藥性版本"的基因? 我想解決細菌抗藥性的方法
可能有很多


961844 王筱惠

unread,
Apr 14, 2011, 1:11:16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61844 王筱惠

不菸酒 不熬夜 遠肝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414/128/2przq.html

為了配合社會越來越繁忙的腳步,現代人的生活頻率越來越快,不論學生或上班族,休息時間常常不足,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為了應付、趕上功課上或工作上的進度,許多人都常熬夜。上班族有時候為了生意上的應酬還有抽菸、喝酒的習慣,長期下來肝臟就會越來越不健康。
也有許多三餐在外的外宿族,常不定時用餐,水果也沒多吃,導致營養不足。
常久累積下來的生活不規律習慣,很有可能就會引發肝硬化現象,最後發展成肝癌。
勸常菸酒不離手、常熬夜和外宿族平常若真的沒辦法取得足夠的休息時間和飲食上的均衡營養的話,可以考慮多補充一些維他命,如維他命B、C、E,再定時

查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肝癌找上門。

982366 阮明慧

unread,
Apr 14, 2011, 1:33:09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982366 阮明慧

http://twm.zhreader.com/2010/11/9.html

心得:看完這段新聞,其實牙周病對我們來說真是一種不太熟識的疾病,竟然有9成的成年人有牙周病。一般的成年人以為只是每天早晚刷牙就已經足夠,我也是
看完這篇新聞才知道我的觀念一直都是錯的,還知道原來牙周病會引發其他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臟病、肺炎等嚴重疾病風險。真的好可怕,沒有想到一個小小
的口腔,可以讓身體引發嚴重的疾病之外,還是不易根治的疾病,而且復發率很高,重要的是牙菌斑中的龐大細菌群,有可能經由入侵牙齦造成菌血症,影響血小
板凝集機制,進而形成血栓性栓塞,造成心肌梗塞及腦中風,嚴重者甚至導致敗血症死亡,影響全身健康,所以看完這篇新聞之後把我要好好保護我的牙齒。

張元淇

unread,
Apr 14, 2011, 1:33:27 PM4/14/11
to 康老師的通識課2011_LS215B
我是961810 張元淇

針對的新聞是:
罹阿茲海默症前10年 腦漸萎縮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12782646/
article-%E7%BD%B9%E9%98%BF%E8%8C%B2%E6%B5%B7%E9%BB
%98%E7%97%87%E5%89%8D10%E5%B9%B4-%E8%85%A6%E6%BC%B8%E8%90%8E
%E7%B8%AE)
核磁共振攝影 即早診斷阿茲海默症 (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6001/132011041400764.html)

心得:
阿茲海默症這樣會讓罹患者失去記憶的特性,常為文藝方面的作品帶來許多獨特的故事以及觀者的眼淚。
然而在現實的社會中,這樣的特性卻讓人不由得地想祈禱奇蹟能夠發生,因為在現今來說阿茲海默症一就是無法完全治癒,只能稍稍紓緩症狀的一種疾病。
也因此通常病患在得知自己罹患這種疾病之後,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記憶漸漸流失,漸漸地遺忘自己身邊所熟悉的人事物。
在看完「明日的記憶」之後,雖然還年輕,但我卻也不禁擔心起自己是否在某天也會罹患這種疾病,而造成了其他人的負擔。
倘若真能如同報導所說,在發病的前十年就能夠提早診斷出有沒有發病可能的話,雖不能保證在未來一定不會患病,但卻也可以提早做準備,或是找尋到有效抑制
發生的方法,若是能夠如此的話,那就太好了。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This conversation is locked
You cannot reply and perform actions on locked conversations.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