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CSR简讯【第6期】——欢迎关注公益事业发展,关注NPO与企业合作!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草草

unread,
Aug 10, 2011, 9:41:44 AM8/10/11
to gongyi-neteasy, 社会企业家, 冀岩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cid:image007.jpg@01CBFE1E.D64AC750                                                                                                                               

 

NPO-CSR简讯                                                                                                ISSUE NO.6       85

 

【编首语】

我们的网站Non Profit in Action诞生了!http://ngo-csr.tap.cn/ ~O(_)O~

从一点一滴做起这份简报,到新网站的完成,我们坚定的理念始终是“走最简单的路,看最美的风景”。我们深深知道,很多公益同伴没有预算去请专业网站建设团队,没有太多人力去做精美的网页简报,所以,希望我们的尝试和努力为大家带来一点借鉴。

NGO人物专访,CSR新闻,每月热点事件,NGO最新活动,NGO经验分享……我们在尽力让新网站成为公益朋友的资讯“后花园”。这个夏天,要多多支持我们哦!

 

NPO-CSR简讯由“和谐发展:中国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项目(NPO-Corporate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EUNCP)制作,为公益组织和企业提供CSR合作案例,媒体报道与宣传技巧,项目活动资讯。

 

我们的网站:

http://ngo-csr.tap.cn/

我们的博客:

http://euncp.blog.sohu.com/

 

本月热点  FOCUS THIS MONTH

 

让智障孩子过上正常生活的人 ——专访北京慧灵负责人孟维娜

孟维娜和慧灵一直坚守的理念:为智障人士安排接近同龄人的生活。在多年为这个特殊群体争取权益的历练中,她的内心也在一点点走向平和,除了依然犀利的语言,你只能在她坚韧的眼神里读出追求理想的力量。(以后每月我们都会刊登一篇专访,敬请期待!)

 

如果有一天,公益组织创始人“死去”……

关于墓志铭,曾世逸最想写的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想做的事,他脑海中却冒出这样一个念头:我得在24小时内为真善美书家找个优秀的接班人。由此,他开始思考——如果有一天创始人“死去”,留下的公益组织该何去何从?最终,他选择尝试践行“创始人死去”这一理念。

 

慈善信息披露平台如何才算完整?

目前国内拥有捐款信息查询平台的慈善组织很少,而且大多仅仅能查询到一个人捐了多少钱,要达到完整的慈善链条全公开还不够。而一个完整的慈善信息披露平台,应包括捐、转、助三方面,在善款的来源、善款进入慈善组织后的详细流程、流向等多方面需更细致化的信息。

 

北京慈善超市运行3个月亏中求生

慈善超市其实是在社区便民超市经营的过程中,渗透了慈善捐助的理念。慈善超市的经营收入,剥离人工、水电、铺货等运营成本的纯利润,会全部捐给西城区民政局下设的捐赠中心。这意味着,每位到慈善超市的消费者,每一次购物,都是慈善捐赠的行为。

 

新闻聚焦  CSR NEWS

公益快照 BEST NGO PRACTICE

 

《价值发现之旅2010—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京发布

2010年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继续提升,发布报告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接近报告总数的八成;上市公司报告因有信息披露的要求,在发布报告的企业中居多,超过七成。

 

 

“自助公益”让慈善盛宴更“可口”

十大青年公益项目,一次募捐8000万元,如此公益“大手笔”,引来业界和公众的一片叫好声。这场自助公益盛宴是如何“烹制”的?又怎样才能真正公开透明?河南青年公益品牌何时能叫响?729日,东方今报记者独家对话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郭鹏。

 

“微公益”时代公益项目如何创新

公益项目创新已不再是新鲜话题,这不仅存续于公益机构之间,而且也已经蔓延到大学生公益项目上,但关键是如何创新?尤其是目前公益项目复制程度高、同质化严重的状态下。

 

“格桑花”网站的前世今生

由于捐助系统设计得不人性化,在那段时间“格桑花”只好造就强大的在线客服队伍,基本保持多人同时在线帮助捐助人解决问题。有趣的是,“格桑花”为此还专设了“捐助代理“,由专门的客户服务义工来代替需要捐助的捐助人进行网上在线捐助操作,从而节约大家的时间。

 

如何辨别公益组织的透明程度?

在信息时代,网站毫无疑问成为了信息公开、发布的最主要的渠道之一。目前,全国的基金会数量超过2000,但这2000多家基金会中,并不是所有基金会都设有自己的网站。基金会网站存在的意义在于信息公开的平台与速度。

 

中外基金会管理费对比 破解公益机构支出费用误解

中国基金会管理费主要指维持基金会正常运作的成本,基本分为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基金会管理费并非中国独有。以美国为例,美国民众已普遍接受公益组织收取"管理费"

 

“自律吧”上晒账本 草根NGO财务“裸身”

今夏由郭美美在中国公益界引发的风暴,让本来就脆弱的半官方和官方的慈善组织公信力陷入更深危机。如何建立公益事业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当大的基金会正在动嘴齐声呼吁做公益“玻璃人”时,草根NGO们已悄然行动。

 

中国公益组织的品牌传播现状与未来

中国公益组织品牌传播的发展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壮大,未来,对大部分公益组织来说,其品牌传播将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以网络传播为主,依托公关传播的方式,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无限的关注,从而汇集更多的资源实现组织最终的目标愿景。

 

 

淘宝“魔豆”:永不打烊的公益系统

CSR与企业的特长业务相结合,在推动公益事业的同时,也调动起企业内部各部门,增加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这就是淘宝“魔豆”的意义。

 

 

WWF全球总干事:和企业一起设置未来低碳发展“日程”

大家都认识WWF著名的熊猫标志,但是,现在的WWF不仅是保护濒危物种,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广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更多地与企业合作,和企业一道设置未来低碳发展的“日程”,引起一场低碳发展的变革。

 

零点集团把CSR项目做成NGO

6月初,一群原本素不相识、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组成了一支队伍,开始自发运作一个名为 "食为天"的公益项目。该项目聚焦于当下最热门的食品安全问题,旨在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老百姓对此的辨别能力。

 

中海油该找民间环保组织帮忙

高级央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这一段时间心里憋屈得很,不就是向茫茫大海上喷了几滴原油吗,犯得着对我这么打骂相加、明讥暗讽吗?在民间环保人士看来,中海油会产生如此情绪,是小时候家教不严的结果。

 

“百年老店”是怎样炼成的?

究竟是什么,支撑这家公司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优质的产品?先进的技术?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不同的人一定有着不同的解读。但至少在IBM看来,100年来在价值观层面始终坚持的CSR理念,是公司能够走到今天的关键性因素。

 

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之道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的时候,不能像撒胡椒面,需要集中一个拳头的力量,才能打造公益的影响力。企业最好是专注于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将公益项目做专、做深。

全球CSR创意

继续我们的环球CSR创意之旅,带您领略台达牙科公司、欧米茄、摩根士丹利、UPSSAP等知名企业的CSR创意。

活动预览  EVENT AGENDA

 

中外对话评选2000-2010八大环境案件

历经14年,打遍四级法院,有三级检察机关抗诉,全国人大代表4次对最高法院履行监督职责,被法律界称为“穷尽司法救济”的案件,折射出中国环境保护与地方利益保护的激烈博弈。请看中国十年来八大环境案件。

 

【上海 · 86日】

NGOCN上海地区公益沙龙(第13期)

7月的NGO圈,最麻辣的关键词莫过于NGO财务、NGOER薪酬。我们纠结于如何将这场危机转化为契机,提升NGO的公信力;如何改善NGOER的生存状况,留住那些来来去去的年轻人。

 

【北京 · 87日】

嘉愿“对话NGO”系列沙龙第一期:何为NGO

大多数大学生对公益的看法仅仅停留在“献爱心”“做好事”,缺乏有血有肉的故事供他们了解。本次活动旨在为大学生与NGO之间创造沟通的机会,达成初步共识。

 

【上海· 811-14日】

CSR思想实验室:2011优楷企业与公益女性领导力工作坊与峰会

旨在通过在政府指导、媒体监督与推广、企业与公益组织在社会责任领域通力合作,通过“授之以鱼-授之以渔-传之以道”三结合的方式提升在中国受艾滋病影响的女性、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用友政务发布公益慈善组织财政管理方案

近期,围绕公益慈善事业资金流向和管理状况成为社会公众和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公开透明化成为问题的关键。当今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捐赠人与慈善组织,构成"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向捐赠人公开资金的流向,透明化其管理过程,是慈善组织应尽的义务。

 

打分,为银行业的环保态度

评委会这样评价绿色流域,“以民间组织之力倡导中国银行拒绝给污染企业和破坏生态项目贷款,倡导《赤道原则》,与媒体合作评选‘最佳绿色银行’。由此,与政府的‘绿色信贷’决策相呼应,逐年出版报告,使公众和政府知晓,以促进金融机构在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中的自律”。

 

小贴士 TOOLKITS

 

SRI发布《投资的社会回报工具指南》中文版

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和公益项目为改善社会创造了卓越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是否能得到衡量?特别是当一个项目涉及到形形色色的利益相关者时,如何评估项目带来的影响?利用SROI分析工具(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SROI)将社会价值货币化之后能带来公益项目执行方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为公益创投提供决策建议。

 

最佳报道 BEST MEDIA PRACTICE

本期报道范例——

“格桑花”网站的前世今生

来源:《社会创业家》  发表于2011-7-18   记者:邱金萍 周丹薇

 

“麻烦”的“格桑花”

  “从前藏北草原上有个牧民,他一心向佛,牵着一头牦牛千里迢迢来到拉萨大召寺,他给佛祖磕了头,把牦牛栓在大召寺门口的石柱上,就算献给了佛,然后他就高高兴兴回家去了。他可不管谁把牦牛牵走了,只要自己行善的心愿实现了就可以了。你们汉族人如此麻烦!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竟然还要做,不可思议!”

  火炉里的牛粪燃得正旺,围坐的藏族同胞满怀疑惑,向“格桑花”的洪波发问。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格桑花”助学如此麻烦,不相信就不要捐,事情不就简单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要收集详情、收集照片?

  这是2005年,“格桑花”最初开始捐助活动的时候。

  洪波是“格桑花”的创办人。2002年,她作为全国首批志愿者参与过保护藏羚羊的巡山活动,回来后一直致力于可可西里保护的宣传。可可西里让洪波拥有了很多志愿者朋友,可以说没有可可西里的经历就没有现在的“格桑花”。

  2004年年底,洪波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上面说拉萨德吉孤儿院的孩子们衣服单薄,无法过冬。

  “我当时发动了我可可西里所有的志愿者,在全国各地的,以及周围我身边的同事,就为这个孤儿院募捐,当时一个晚上,我坐在家里打电话,募集了1万多块钱。”

  洪波欣慰的说,在这次募捐中,德吉孤儿院的60个孩子收到1万多块钱和很多棉衣。

  这次活动让洪波和她的搭档刘袆欢欣鼓舞,她们开始寻找还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要帮多少个孩子呢?当时我们自己放大了胆子想,100个。”

  但是,欣喜之余,洪波也产生了顾虑。每天她和捐助人都是靠打长途电话来沟通,不仅浪费了很多精力,电话费的开销也很大,有时候一个月的话费就高达几千块钱。而且,随着孩子的增加,信息量也急剧增加。刚开始的信息都是用EXCEL来记录,“今天我做好了一个表,明天等你核对,可是你又不在,再等。时间都耽误在传递上了。而对于录入重复的和出错的都很难查出来。另外对于所有的信息不好管理,会出现很多版本和记录。”

  于是,洪波想:有没有办法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呢?

  这时,一位名叫于峰的大连小伙子主动提出,由他负责设计建网站,并承担相关的费用,这令洪波十分感动。经过大家一个春节假期的共同努力,网站建成了,洪波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格桑花西部助学网。“藏族人的心目当中最美好的花就是格桑花,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就像我们所帮助的这些孩子,就像草原上的一朵小花一样。”

  有了网站,不仅解决了让人头疼的业务流程问题,而且,捐助人还可以方便的一对一资助孩子读书,长期做善事,而不是一次性的行为,捐助人也可以伴随孩子成长,分享喜悦,并发动朋友们参与。

  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同时也是为了组织的公信力,“格桑花”开始请西部的藏族同胞们提供照片和详细信息,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他们一步步影响并说服藏族朋友,并定期把孩子们的信息发布到网上,很多人可以非常方便地浏览孩子们的信息,所以短短三个月时间,资助100个孩子的目标就实现了。这个过程当中,很多捐助人也都成为了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的义工。

折腾的“夜猫子”

  在经历了百转千回的“自我折磨”后,格桑花着手开发了第一版网上在线捐助系统。网络既可以让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协同工作,也可以让捐助人进行在线捐助。

  “在网上工作,多么时尚的一件事儿啊,可我们刚开始的网上工作一点儿也不幸福,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服务器问题,谁让我们是民间公益组织没钱呢,只好不断换换空间,换换服务器,用最小的金钱代价换取最大的助学效益。”洪波和志愿者们又开始挠头了。

  “格桑花”曾经把服务器放在南方,但网站在北方打不开,后来把服务器放到北方,南方又打不开,他们不断搬家,不断测试,义工们被服务器折磨出了超级的耐心,也折磨出了许多创新。

  比如捐助组,负责捐助玉树的义工以前都安排在北方,大家发现这样会出现都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所以调整为一个北方义工和一个南方义工组合,这样就保证不停工了。“当时,网站论坛经常有服务器测试的帖子,我们的捐助组义工经常因为上不了论坛急得团团转,急有什么用呢,高兴一点吧,快乐助学嘛,要调整好心态。现在我们用了双线机房,南方和北方网速都很快了,我们都不用再受折磨,我们宁可自己多花点钱也值。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的义工也不用每天吃了晚饭先睡觉,到了12点再爬起来干活,现在任何时候网速都快了!

  “格桑花”的义工尤其是捐助组义工,经常喜欢在深夜开工,由于服务器不稳定,夜猫子队伍迅速扩大,夜深人不静,群里乐翻天。义工都是业余时间为格桑花工作的,再这么干下去对身体可不好,于是大家发出号召:不做夜猫子!

  “想想也是啊,谁愿意做夜猫子呢,女人做夜猫子,容易成熊猫眼,影响美容不说,还怕影响‘格桑花’形象啊,大老爷们更不能做夜猫子,半夜三更被老婆起床小便时逮到,还以为你搞网恋呢,挨一顿骂不说,还得忍气吞声继续工作,换了谁也不乐意呀,换了你你乐意吗? 什么?换我? 我呀,我是你会疯!”“格桑花”的邱金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连连打趣。

专设的“捐助代理”

  解决了服务器的问题后,“格桑花”又碰到了一个“坎儿”,那就是最初开发的捐助系统的易用性太差,基本上捐助人没有人能够根据“帮助”的文字弄明白的,而捐助人又都特别的有爱心,很多时候折腾了几天没成功还是继续尝试。而网上认捐成功后又要去银行办理,由于格桑花是对公账户,那意味着需要工作时间去银行,为此很多捐助人工作时间请假去汇款。而且,这还没完,接下来是眼巴巴的看着格桑花什么时候确认收到钱,只有在格桑花确认钱收到后他们的烦恼才算结束。那时候,做格桑花的捐助人可是特不容易。

  “我自己曾经私下和格桑花最新的捐助系统开发义工交流过,他说当初捐助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自己研究了两天都没弄明白如何在线捐助,最后只好放弃寻求协助。”邱金萍叹了口气,眼里流露出惋惜。

  由于捐助系统设计得不人性化,在那段时间“格桑花”只好造就强大的在线客服队伍,基本保持多人同时在线帮助捐助人解决问题。有趣的是,“格桑花”为此还专设了“捐助代理“,由专门的客户服务义工来代替需要捐助的捐助人进行网上在线捐助操作,从而节约大家的时间。

  在第一版的捐助系统还存在一个毛病,那就是资料的输入同时只能够有一个用户进行操作,格桑花每年都有几千个孩子,资料录入的工作量特别的大,基本上是保持一直有人在进行录入工作。这时候如果谁要去录入的话都会先问一声是否有人正在录入,如果没有人在录入再进行工作,如果有人在录入还要打电话去协调。“经常QQ群里面随时会冒一句,我现在开始干活了,你们先去休息啊。在比较忙的时候还会内部分工为上半夜工作和下半夜工作,虽然我们有了在线捐助系统,不过第一版依旧用的很辛苦。”

  马不停蹄的改版针对第一版捐助系统的问题,“格桑花”经过众人商议,决定进行全部代码重写,开发全新的捐助系统,希望在根本上解决第一版的众多缺陷问题。他们相互击掌鼓劲:“这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版捐助系统主要对捐助流程进行梳理简化,从而确保捐助人可以直观的理解并在线完成全部的捐助操作;支持多人同时在线进行项目操作,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为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格桑花虚拟团队的良好协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改善一对一捐助系统易用性,确保大部分捐助者可以在文字说明帮助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捐助操作,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二次确认手续,简化捐助人在线操作的步骤;建立捐助档案,可查询被捐助学生历次捐助的详细资料(含照片等)。捐助人可及时了解捐助进展。

  “我们还有更创新的地方,比如:支持支付宝在线支付,可实时自动确认到款,免去捐助人工作时间去银行的时间。如此可以做到捐助人随时随地进行在线捐助。网站还可以跟格桑花财务系统对接,所有款项确认后自动在财务系统中公示。”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发和实施,“格桑花”的程序员义工和相关使用部门义工组建了专门的项目团队来负责捐助平台的所有工作。他们将业界通行的软件开发的CMM流程作为蓝本,根据格桑花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以此来保证软件开发的质量和进度。

  在所有的需求确定后,大家马不停蹄,制定项目时间表并进行任务分解,分工合作进行数据库转移、程序开发、网页界面开发等相关工作。“格桑花”还指定专人就支付宝在线支付进行沟通与交流,争取支付宝对于公益组织的支持。系统开发初步完成后,他们邀请了部分义工对系统进行测试并收集问题反馈,所有问题落实到专人进行解决并有专人负责进行追踪。

  “对于捐助系统我们不仅仅只是开发一个工具,我们还为它增加了一些人性化的选项。例如我们的捐助系统会增加捐助人的称呼和联系方式,在捐助人允许的情况下提供给被捐助的孩子与捐助人进行通信联系。捐助系统还特地设计一个选项,捐助人可以把想告诉孩子的鼓励话语留下来,我们在进行现场发放的时候会带给被捐助的孩子。格桑花希望开发一个高效的系统来支持一对一助学的项目,但是我们还会考虑到实际的使用需求和对于孩子的精神上面的支持,从而最大化利用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截至201056日格桑花的结对捐助系统共结对17756人次,捐助金额9,163,452.60元。特别是增加的支付宝在线支付,做到了实时到帐,为广大年轻捐助人提供了又一个便捷的支付方式。在支付宝启用一年后在线捐款取得了超过140万的好成绩。

  “从10个孩子到现在的将近18000人次的孩子,我们确实有理由高兴、欣慰、自豪,人的一生中能够付出一段时间和精力去不求任何回报地帮助别人本身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而这又是我们值得终身回忆的经历!”笑声爽朗的洪波自豪的说。(感谢“焦点访谈”对本文的帮助)

 

分享:故事,故事,我们一直在强调“故事性”,这几乎是新闻特写的灵魂所在。介绍格桑花的新闻有很多,能够挖到新的切入点就会吸引读者,而网站就是很好的思路。格桑花最成功之处也是他们透明便捷的网上捐助系统,从对网站发展的报道,很自然就带出了格桑花组织成长的脉络,帮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慢慢渗透到文字背后的客观事实。由此可见,新闻的“新”,不仅体现在“即时性”上,很多时候,是否能够发现与众不同的角度也是意义所在。

 

感谢您对“和谐发展:中国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项目简报的支持,欢迎您与我们分享优秀的CSR案例或精彩的故事!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

China Association for NGO Cooperation

Tel: (86-10) 6409 7359

Fax: (98-10) 64097477

Mobile: (86) 151 1012 7047

E-mail: xuxia...@cango.org

地址:北京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28号雍和大厦C505100007

image001(08-10-21-40-44).jpg
image010(08-10-21-40-44).jpg
image011(08-10-21-40-44).jpg
image012(08-10-21-40-44).png
image013(08-10-21-40-44).jpg
Newsletter-2011-08-05.pdf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