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精,不在多;解答在求打通任脈,而不是背答案。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PMP達人

unread,
Apr 30, 2009, 1:54:20 AM4/30/09
to PMP之道
肥蝦我喜歡回應好友們關於PMP題目的疑問,因為一方面可以助人外,最主要還是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成長,以及PM觀念與邏輯的融會。

但是近來發現一些有趣的地方與自己的觀念,提出來予大家討論與溝通!

最近我週遭的朋友或網友喜歡上網或到處去搜集題目,花了很多的時間在作題目!但對於題目的來源,以及答案的正確性,似有不求甚解的現象。

朋友們作了很多我以前沒作過的題目,但對於他們拿著答錯的問題,或相關聯性的問題來討論之時,最直接回應:「答案就是這麼寫的!」

一聽到這個回應,肥蝦就想到曾在IT邦幫忙看到一些IT人對於PMP不屑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台灣把PMP當作考試,而不是知識。

朋友們拿著回答錯的題目來討論,直接開頭就問:「為什麼是這個答案!」肥蝦起初都是一臉茫然,因為如果友人是說:「他這個答案好奇怪,因為我認
為...。」我都會非常高興!因為肥蝦可以明瞭不同人對於同一個題目的想法跟思考模式,我一直認為PMI所推出考試的目的不在讓別人通過考試;而在把較
佳的專案管理模式與思維推廣到每個人的心中!

肥蝦近來在看唐納德.高斯與傑拉爾德.溫伯格寫的"從需求到設計(Exploring Requirements: Quality Before
Design)"一書,書中主要提到如何去正確認知使用者的需求,如何以適當的方法與工具釐清溝通者間的"語意曖昧"。

這就拿一次與我家兩位小孩溝通的狀況。我說:「一杯思樂冰$10,您們買兩杯,那爸爸給您們$50,那7-11的姐姐要找給爸爸多少錢?」大女兒接口說
出:「$30!」,但小女兒馬上反口說:「不對,是$0!」看著她們兩個低頭私語地進去7-11,我跟我內人去水果攤買個水果。過了一會出來後兩個異口
同聲地說:「那7-11的姐姐找給爸爸$0!」我看著她們手上只有兩杯思樂冰,沒有別的!結果姐姐說:因為(1)那7-11的姐姐給她們$30(2)而
她們決定不把$30給爸爸=>所以結論是:「那7-11的姐姐找給爸爸$0!」

這對專案管理來說也是一個好的例子!當我們在專案中不管在作溝通或者需求搜集,常會犯的一個毛病:就是認為對方應該要懂的,或對方應該要舉一反三。其實
整個活動的流程是有兩個步驟的,我已經先預設了我的假設(她們拿到錢就會給我)!這個假設不就也是風險所在嗎?

肥蝦當初雖不是以非常高分通過PMP,但我在意的是準備考試的過程!我是否瞭解PMBOK的邏輯,在題目的選擇上儘量是在精不在多!因此我只作課程中老
師提供的題目,以及RITA每章後面的題目!

因為我個人對於題目的認知是:「題目在精,不在多;解答在求打通任脈,而不是背答案。」肥蝦是發現一些友人已經可以一瞄到題目的一句話馬上就知道答案的
地步,但真正在管理或參與專案之時有所謂的最佳或標準答案嗎?現實的環境不是一道四選一的考題模擬的出來的。

對於自己以往作答錯誤的題目,會將其先記入於控管的EXCEL表格中,然後到PMBOK、或RITA、或網站、或其他參考書籍找資料!至於上網問問題,
也會把自己的想法或思考寫出來,希望獲得的解答是弄通我思考的邏輯,而不是要答案然後去記他。
肥蝦舉一個我以前問問題的寫法:
=======================================================================
Question : The product audit should NOT contain:
A.Project baseline and current project status.
B.Audit methodology.
C.Future change recommendations.
D.Corrective actions

正確答案是D
在TT中有明確audit有quality audits(8.2),risk audits(11.6),inspections and
audits(12.5),procurement audits(12.6)。其它有帶到audit字眼的有
inspection,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其中有明確提到有audit of product應該只有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但PMBOK中並未明確說明product audit。
個人以為答案A與B是無庸置疑的!所以就C跟D中選擇的話,個人選C。
因為在PMBOK第190頁QA的Recommended corrective actions有提到corrective action is
an action that is recommended immediately as a result of quality
assurance activities, such as audits and process analysis.
另外對於答案C個人覺得"future"這個字眼似乎不太適當
=======================================================================

現在呢!肥蝦知道答案為什麼是D了!
因為product audit參考的是Approved Corrective actions,決不會是直接就是Corrective
actions!產出的也應該是Recommended Corrective actions也不會直接就去執行Corrective
actions!

雖然有人以為這題目在玩文字遊戲,但對肥蝦個人而言,我更深的體認到一句俗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在專案管理的應用意義!

以往(甚至現在)在參與專案的過程中,常會覺得為什麼那個人那麼差勁!明明事態就是這麼顯明,就是要這樣作,他為什麼不作!然後就越俎代庖。後續上事態
的發展,如果作對了!也許長官會稱讚您,但對專案成員的互動上就有了不良的影響!如果作錯了,那就更不用說了!

專案管理的學習是無止境的,PMP的考試只是其中的一個里程碑,重要的是把這所有學到的一切融入個人的工作與生活中,我想這才不會讓人瞧不起PMP這張
證照!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