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結紮取代撲殺

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oldcat

unread,
Dec 8, 2011, 4:47:44 AM12/8/11
to NewsFro...@googlegroups.com
 
 

Sent to you by oldcat via Google Reader:

 
 

via 內容推進實驗室 by oc on 12/7/11

前幾天看了「給狗狗安樂死」的收容場實拍影片,一開頭就是狗狗一路抗拒,仍然一路被拖到刑場的鏡頭,看了三十秒,實在難以承受,半路就切掉畫面不敢看。

我們為了不想看到野狗成群,就假「安樂死」之名,四處捕捉,然後依照法律加以撲殺。撲殺不在我們眼前發生,我們就沒有精神壓力。所以收容場環境太糟沒有人關切,野狗被抓走也不關我的事。直到殘忍的實拍影片逼到眼前。

每次討論流浪動物問題,總會有很多人提出現實上必須考慮的麻煩,野狗越聚越多居民的安全怎麼辦,衛生怎麼辦,只收容不「處理」的話,哪有那麼多空間可以安置,等等。

然而這些問題早都有現成的解法了,只是不知怎麼搞的,那個解法在台灣推動起來竟然意外地困難。

這個我們通常稱之為 TNR 的「捕捉、絕育、放回」辦法,是一個兼顧人道、社區壓力、收容所負荷的整體解決方案,如果社區全面施行的話,不但不用撲殺街貓街犬,流浪貓犬數字還會有效降低。

可是我發現一件很怪的事,就是你一談 TNR,大家都聽過,但討論的過程裡,卻幾乎沒有人真正把 TNR 的意義和效益放在心裡。TNR 似乎宣傳得太成功,我們記住了三個字母,卻沒有記住這三個字母為什麼存在的原因。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問題出在 TNR 是英文縮寫,而中文讀者無法簡單地轉譯出 TNR 的直接對應。一部份人可以背出來,TNR 就是捕捉、絕育、放回,可是這些術語看字面一樣讓人不明白,於是你需要進一步解釋「捕捉、絕育、放回」又代表什麼意思。

一層一層解釋讓 TNR 變成只是字眼上的存在,而真實意義則無法打進多數人的心坎。沒有理解就沒有認同,所以 TNR 在台灣推廣,最大的問題恐怕不是台灣人沒有愛心,而是台灣人對英語縮寫沒有感覺

TNR 的解決方案缺少一個本地化、中文化的宣傳訴求,因此我想提出一個建議,宣傳 TNR 方案的時候,應該不是直接宣傳 TNR 這三個字母,而是要找一句直指核心的話,像動物保育口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那麼簡單而直接。

我想了很久,覺得在推動流浪動物的整體解決方案上,我們應該宣傳底下這句話:

用結紮取代撲殺

用結紮取代撲殺,可以有效降低社區流浪動物數量,避免傷害無辜生命,也完全不會增加收容場的收容壓力(因為結紮以後直接放回原地)。如果你覺得這是好主意,懇請幫忙轉貼,讓悲劇不要再發生。

如果你覺得本文有價值,歡迎用郵件轉寄,分享給更多朋友。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