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基金會環境新聞剪報20111229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Michael.Hsieh 謝雯凱

unread,
Dec 29, 2011, 12:59:14 AM12/29/11
to Media...@googlegroups.com

各位訂閱台達基金會環境新聞剪報的朋友您好,

大多數收到此信的朋友,是因為曾參加過台達基金會為媒體舉辦之工作坊,而被加入信件群組。

如果要取消訂閱,請回覆此信告訴我即可。

若有其他朋友需要接收此類能源、氣候變遷、綠建築為主的新聞剪輯,也請他可以加訂。

 

 

重點新聞:

1.     最後面整理最近幾個企業綠建築的案例,比較重要的應該是聯電也投入綠建築(廠房)的宣示。

2.     遠東在中國大陸擴建乙烯廠,但是會以生質燃料為主要原料。

 

更多新聞請見 funP書籤網站  http://funp.com/push/user/Delta  

節能減碳 環盟向三黨候選人喊話

 

【台灣醒報記者韓經淳台北報導】「請台灣人民奮起奪回國家環境的主權:糧食、能源、碳!」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施信民認真地說道。環保聯盟今日在記者會上提出能源政策建議書,並對三黨總統候選人喊話,請他們面對環保議題時不要再實問虛答,強調台灣不能獨立於國際的減碳趨勢之外,否則終將自食苦果。

 

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召集人員徐光蓉表示,國際已於今年南非德班聯合國COP17氣候高峰會議中達成「節能減碳」的共識,台灣雖不屬於聯合國一員,但對於國際減碳也不能置身事外,應在政策上做好未雨綢繆的配套措施,以防國際向台灣提出減碳要求時,因應變不足下而遭受國際經濟制裁。

 

施信民表示,日本能源自給率是50%都已經緊張得要命了,台灣卻只有30%,「一旦面臨生存問題,槍械和I-Pad可以拿來吃嗎?」他呼籲,未來能源將成為有錢也買不到的資源,台灣人民應站起來,搶回屬於台灣環境的主權:包括糧食、能源、碳等,並共同監督政府重視開源、節能、減碳等問題。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也向各政黨提出16項能源政策,包括2016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0年的水準;課徵能源稅並配合調降所得稅;訂出達成非核家園的具體時程表;立即停建核四廠;反對不當開發山林海岸濕地;保護農地與農村生態環境,反對縮小農地與減少農業用水;反對興建國光石化,反對六輕擴廠,五輕應如期遷廠等。

 

環保聯盟今天在記者會中公布三黨對待能源政策的態度調查,調查結果以民進黨對能源政策的建議回應最為積極。在70位區域候選人中有22位回覆,且對環保團體的16點要求多表示同意,也同意核四應立即停建。

 

國民黨的部分,所提名的75席立委候選人中僅3位回覆。環保聯盟表示,候選人輕忽環保團體的意見讓人深感遺憾;當中只有1位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完全同意環保團體的16項要求,並支持核能四廠不放入燃料棒且應立即停建,獲得環保聯盟予以高度肯定。至於親民黨則有2位區域候選人回覆,但對16項環境與能源政策仍採保留態度。

 

相關訴求可上環保聯盟官網查詢:http://www.tepu.org.tw/

 

 

美國火力電廠管制新里程 新法挽救上萬人免於夭折

 

燃煤電廠排放水銀、砷、鎳、硒、氰化物和酸性氣體 美國首度立法管制

摘譯自20101221ENS美國華府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環保署21日首度發布對發電廠排放水銀(汞)、以及砷、鎳、硒、氰化物和酸性氣體等有毒空氣污染物的國家排放標準。人體接觸這些污染物,可能導致發育障礙以及呼吸系統疾病。

 

環保署長潔克森(Lisa Jackson)在一場記者會中表示,這項規範已經「醞釀了20年」,「對公眾、特別是孩童的健康而言,是重大的勝利。」潔克森說道,她現年15歲的兒子的第一個聖誕節是在醫院度過的,原因是呼吸方面的問題。她說,「包含我自己的數百萬個家庭將因此受惠。」

 

早在20年以前,美國國會就通過了《清淨空氣法》1990修正案,授權環保署對包括水銀等空氣污染源進行規範。為達成此要求,多年來環保署一直與工業界等利益相關者合作,盡量降低成本並提高靈活度以滿足最終的標準。

 

根據環保署的說法,新的保障措施每年將減少11000人夭折,4700個心臟病例。同時每年也將減少13萬名哮喘兒童以及6300例急性支氣管炎的病例。

 

潔克森說,「水銀暨有毒氣體排放標準(Mercury and Air Toxics StandardsMATS)能保護數百萬個家庭與兒童,免於有害且昂貴的空氣汙染,而且美國人因此得到的健康效益遠高過相對所花的成本。」

 

然而,全美製造商協會總裁兼執行長帝蒙斯(Jay Timmons)表示,「環保署長潔克森完成的法案是最昂貴的環保法案之一,將會有損經濟成長與就業率。單單是2015年,公用事業執行最大可行控制技術(MACT)就會耗費114億美金。」他警告,「電力公司早就表明,如果實行這個規定,他們將被迫關閉全國各地的電廠,使電網的可靠性受到威脅。」

 

但潔克森表示,「這個規範並沒有要求關閉電廠,而是進行排放管制。企業將做出決定,對現有工廠的排放改善進行投資、關閉老舊電廠或是建設新的電廠。我們的估計顯示,現有個電廠中只有0.5%會因此關閉,其中大部分都超過4050年了。」

 

在今日,美國一半以上的燃煤電廠已經設有污染控制技術,這將有助於他們達成標準。潔克森說,「到最後,這個些標準將提升競爭環境水準,使現有40%的燃煤電廠採取類似的步驟,逐步減少排放有害的污染物。」

 

美國總統歐巴馬所簽署的一份備忘錄寫道,「環保署與能源部的分析顯示,水銀暨有毒氣體排放標準(MATS)不會對國內既有的能源生產造成影響。清淨空氣法提供數項彈性措施,環保署過去有長久以來成功的經驗,可利用這些彈性以確保平順的轉換到更潔淨的技術。環保署的結論是4年應足以設置必要的排放控制設備,而能源局的結論也與之相當。」歐巴馬指出清淨空氣法「已提供環保署多一年的時間來達成目標,在特殊的情況之下有權限利用那樣的彈性。」

 

針對上述說法,製造商協會所關注的仍是,新規則將使美國公司處境更加嚴峻。

 

根據環保署估計,達成目標所需的污染控制設施相關設備之製造、工程、安裝與維護的工作,將提供數千個工作機會,潛在包含46000個短期工作以及8000個長期工作。但奧克拉荷馬州共和黨參議員殷霍夫(James Inhofe)並不買單,他指出,「可悲的是,這個法案與公共健康無關,」「這很明顯是一個所謂的電力稅,以延續歐巴馬政府在能源方面的戰爭,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法規攻勢,來粉飾環保署這項使工作變少的調節議題。」

 

公共衛生和環保團體則是對新標準都拍手叫好。

 

身為美國肺臟學會志願主席的醫師李佐(Albert Rizzo)表示,「由於發電廠產生的有毒空氣汙染物會讓人生病並減短壽命,新的水銀暨有毒氣體排放標準是公眾健康的一大勝利。」身兼德拉瓦州紐瓦克郡肺臟與重症照護醫生的李佐指出,「肺臟學會期望所有的燃煤與燃油電廠即刻採取行動,以保護全美國人,特別是孩童,免於這些危險空氣汙染物所造成的健康風險。」

 

燃煤電廠是現在水銀、砷、氰化物以及其他危險汙染物的最大來源,其中水銀占了全美一半的排放量,而酸性氣體則佔了全美超過75%

 

美國哮喘和過敏基金會總裁與執行長麥克林(Bill McLin)說,「我們知道某些批評者指出,更嚴格的標準對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然而,新的規定不僅避免了病患本身與哮喘兒家長在工資上的損失,也減少了雇用這些人的企業生產力下降,讓因此而住院的人數降低。」

 

伊利諾州潔淨能源協會成員雷坦(Bruce Ratain)表示,「歐巴馬總統已站起來對抗污染者並保護兒童的健康,這個里程碑反映出家長們的共識:提供電力的同時不應該傷害孩子。」

 

伊利諾州的電廠均已達成該州2006年通過的減排水銀標準,該標準與今現在聯邦所訂定的減少污染標準相當。

 

環保團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主席拜內克(Frances Beinecke)說,「現在我們可以更自在的呼吸了!這個進展讓工業界主導而延宕了幾十年,如今環保署終於發揮了它原本的作用:看顧我們的健康與環境。」他表示,「骯髒的燃煤電廠將不得不清理所排放的污染,那些污染弄髒了空氣,並且使人們,尤其是孩子生病。潔淨空氣法的關鍵性修法,將能減少兒童發育遲緩、哮喘發作、心臟病以及癌症的發生,並拯救成千上萬的生命。」

 

拜內克認為,這項新規定是歐巴馬承諾保護美國人環境與健康的實踐,「除了減少水銀與其他有毒空氣汙染物外,歐巴馬也提議更高的二氧化碳排放與車輛燃油效率標準,相信不久的未來,就能看到電廠的二氧化碳排放也會受到管制。」

 

 

6家車廠推小客車自願減碳 環保署表揚

 

本報20111228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為減少車輛二氧化碳排放,環保署積極推動車廠生產銷售低碳車輛, 62010年已簽署車輛二氧化碳自願減量協議的國產及進口車廠,經過1年來的努力,平均減量達6.5%,環保署日前特別假2012台北車展場地頒獎表揚。

 

此外,2011年也新增6家車廠同意簽署自願減量協議,讓簽署的車廠提升到12家,其小客車銷售量已占國內新車銷售量的40%,顯示將有更多低碳排放車輛可提供國內民眾選購,進一步減少車輛二氧化碳排放。

 

環保署表示,20101228,汎德(BMW)、福特六和(Ford)、台灣本田(Honda Taiwan)、中華汽車(CMC)、三陽工業(Hyundai)及台灣賓士(Mercedes-Benz6家進口及國產車廠,與環保署共同簽署車輛二氧化碳自願性減量協議,承諾引進及產製低碳車輛供國內消費者選購,並透過調整產品策略,達成至2015年減少1015%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該協議簽署後,透過引進油電混合車、高效率動力引擎、主動式節能管理技術及調整低碳車輛銷售策略等方法。

 

截至201111月底,6家車廠相較於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的平均減量成效已達6.5%,環保署特別頒獎表揚,其中減量前三名為台灣賓士(Mercedes-Benz12%、汎德(BMW10%、三陽工業 (Hyundai9%

 

另外台灣蒙地拿(Ferrari & Maserati)、和泰汽車(TOYOTA & LEXUS)、國際富豪(Volvo)、香港商標達(Volkswagen)、香港商利奔(Škoda)及永業(Porsche)等6家車廠也簽署協議,自願加入減量行列。而這12家同意簽署自願減量協議的車廠,其小客車銷售量已佔國內新車銷售量4成,將可讓國內消費者有更多低碳排放的車輛可以作為購車時的選擇。

 

環保署表示將持續推動鼓勵國內其他車廠簽署自願減量協議,並積極參考國外管制制度及規範研訂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標準,進一步減少國內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

中研院:掠食性大魚 重金屬量較高

 

台灣民眾也跟日本人一樣喜歡吃海鮮,但是因為漁業資源枯竭以及海洋汙染,選擇可能比以前少了許多。而中研院最近推出「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建議民眾少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像是鮪魚、旗魚跟鯊魚等等,因為牠們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比較高;尤其是孕婦跟小孩盡量別吃。

 

鮮美的黑鮪魚沙西米,許多人愛吃,還有顏色鮮豔的珊瑚礁魚類,也常常在海產店看得到,吃這些魚,滿足了口腹之慾,卻讓海洋資源越來越枯竭。就是看到海裡的魚越吃越少,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推出「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裡面就有避免食用的種類,大原則就是,色彩鮮豔的魚類少吃,也別吃掠食性的大魚,尤其是孕婦小孩。

 

其實國人最愛吃的烏魚子,如果吃的是捕撈的野生烏魚卵,也相當破壞海洋生態,學者表示,十多年前,每年都還可以抓一兩百萬尾的野生烏魚,現在卻只剩十萬二十萬尾左右,捕獲量大減九成。

 

那到底要吃什麼魚呢?根據這份指南,像是文蛤、牡蠣、虱目魚、吳郭魚這些養殖的種類,或是數量還算穩定的捕撈魚類、秋刀魚、白帶魚、臭肚魚等等,多吃食物鏈底層的海鮮或是小魚,吃對魚,讓海洋資源永續下去,那麼才有可能真的年年有魚。

 

其他環境新聞

 

聯華電子南科十二吋第三、四期新建廠房取得台灣EEWH 黃金級綠建築標章20111223聯電新聞稿 

台達電子桃園三廠暨研發中心落成啓用20111227台達電子新聞稿

(郭元益)綠標生活館開 打造健康環保 20111226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台達電入主竹北國際綠能智慧園區,實際規劃首次曝光20111228Mobile01 

 

遠東新砸 300 拚綠能20111228聯合新聞網 

 

本環境新聞剪報由 整理

 

*************************************************************************************************************************
This email message, including any attachments, is for the sole use of the intended recipient(s) and may contain confidential and privileged information. Any unauthorized review, use, disclosure or distribution is prohibited. If you are not the intended recipient, please contact the sender by reply e-mail and destroy all copies of the original message. [Delta Electronics, INC. Taiwan]
*************************************************************************************************************************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