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牙医

2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Howard) Huaxin W. D. Wang

unread,
Aug 14, 2007, 12:02:16 PM8/14/07
to Chinese...@googlegroups.com
2007-01-23 17:56
 
有朋友认为,如果在荷兰如果生孩子,是有顾虑的。因为对比中国,如果人情托得好,能得到的标准的医护程度,比荷兰更充分,只要你愿意花钱。荷兰医生,则即便你愿意花钱也不可能指定得到某些医疗处理,比如产前住院,剖腹产之类,不是由产妇可以决定的,医生认为没有必要,就会拒绝。如果碰到些不尽责的荷兰医生,那作为一个外国人,更对付不了。结果这个朋友回国待了一阵,还是回荷兰生了个宝宝。还算顺利。
 
但是中国的医疗服务,如果是陌生人,态度可能很恶劣,时时要防范受骗被过度医治,诈骗成行规。然而如果是朋友,则态度比欧美人亲热得多,会主动为你考虑很多。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点,被中共的残忍斗争毁坏得一塌糊涂。回想在中国治牙齿的经历,甚至实习医生,操作都很娴熟,补牙质量也很好。并且建议都是保守的,回避过度治疗的,尽管如果那样他们可以赚更多钱。在那样的赚钱压力(买房,子女教育)之下,可见还是很善良的一些医生。
 
我觉得中国社会的腐败堕落,程度以上层为最烈。普通百姓在大环境的恶化之下,毕竟有些保持着道德良知,因为他们直接要面对腐败堕落导致的社会代价吧。
 
出国前去看牙医,检查过后说,蛮好,不用洗,然后我坚持之下,才给我清洗了一下。这里遇到的两个牙医,上来就不管三二十一,给你拍 X 光照片,然后洗牙。下次见另一个,又给你同样的牙齿拍照,给你说同样的话,似乎把保存在电脑里的图文并茂的那么先进的病历,视若无物。无非给你的账单增加一个数字。在我摔伤牙齿那么疼的时候,不是先考虑修补牙齿,而是上来就打上麻药洗牙,弄得我更多疼好几天。换个牙医,又要给我洗牙。这次我学会了拒绝。他似乎说荷兰牙科都是上来就要清洗。我才不理他那套。我说我感觉不好,我不要,在他操作中阻止了他。估计令他很难堪,我也不管咯。
 
我看到网上有公布相关法律规定[1],医生有义务将医疗方案解释让患者明白,通过患者同意才可以执行。这些医生为了赚钱,利用外国人不熟悉,过度医治,反而造成新病痛,缺德。遇到的前些个牙医也很少主动给医嘱,都要我主动问,才会有答案。这比中国遇到好的牙医差很多。
 
不过家庭医生的态度都好很多。我想也许因为牙科不包括在基本医疗保险中,因此患者会比较挑剔收费,于是他们的赚钱压力大,于是恶性循环,他们就唯利是图要榨取利润。而家庭医生的收费,患者基本上连账单都看不到,直接寄给保险公司,因此他们收入很有保障,心旷神怡,对人态度也就好。:)  牙医越乱收费,保险公司越拒绝承保,于是恶性循环,牙医更要从自费的患者身上榨取。
 
荷兰医生有个问题,中国人会很不习惯。尽管中国医生对抗生素的滥用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荷兰医生对抗生素的应用却谨慎到偏执的程度。好几次,因为牙医过度治疗,把我的一颗并没发生问题的补过的牙齿钻掉重补,而这颗牙齿以前从来都是好好的。我也没有主动要求她重新修补。结果造成感染发炎,多次看牙医,一概没有给任何处理,反而在牙齿上敲敲打打诊断一下,告诉我说,要做根管治疗,350 欧,杀牙髓封闭神经血管,把牙齿弄死掉算万事大吉。结果每次被她一弄,回家就问题恶化,剧疼。
 
摔碎的牙齿补好后反而没有问题,倒是她给我额外重补的牙齿断续地不断出问题。每次她的操作,我都不知道她准备做什么。她也不能说英语,而我又不能说荷兰语。结果还是自己吃自己带过来的抗生素,才消炎。下次去对她们说,她们一点都不以为然,继续不给任何治疗,就要你做她的物理性的根管封闭治疗手术,不是从患者角度出发而是用胁迫的态度说,否则就要拔掉。换一个牙医咨询之后,居然又要对另一颗牙齿也做根管治疗,而这个牙齿从来没有过问题,好好的,也没有补过。然后他说先洗洗牙去掉周围的细菌。查了一下,[2] 推荐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定期检查和“洗牙”。
 
D 的荷兰老板也是一颗牙齿可以被牙医治上一年都没完没了。可见这已经成了荷兰的一个问题。牙医紧缺,供求关系失衡,更导致他们肆无忌惮。
 
教训:对医疗服务业者,必须不管他如何态度,必须不厌其烦地问清情况,治疗方案,价格,不可轻信。后来看到牙医协会网站,建议患者要求牙医事先清晰给出医疗方案和费用,通过患者同意才可以施治。正如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机场看到政府告示:必须在事先问清费用,否则出租车司机可能乱收费。果然后来就发生在我身上,甚至司机到我手里拿钱,利用我对他们的钱反应迟钝,额外多取了一点。可见牙医,出租车乱收费,是通病。
 
这里的牙医和家庭医生与病人之间,都有预约注册的固定服务关系。Delft 牙医紧缺,朋友都说很难注册到,因此我注册在另一个小镇 Nootdorp 的牙医诊所 De Trommel,4层楼,设备环境很好,有许多牙医在那里工作。第一次它给我定的牙医不会说英语(后来询问家庭医生也表示这很奇怪),预先检查说大约400欧,结果过度治疗的结果,账单超过 700 欧,还把我一颗原先没问题的牙齿弄出问题。于是google:Delft dentist,找到一个网页罗列了 Delft 所有牙医的地址和电话,拨一个当天值班牙医的电话,希望能检查一下,提供一些医疗建议。结果被拒绝,说不能接受新病人注册了,除非有紧急情况要处理。她推荐另一个还接受新病人的牙医 Kampveld 给我。预约了这个牙医,地点很近,但是去看了之后,发现这个牙医同样有过度治疗的倾向,服务态度也不是很好。怪不得在牙医紧缺的地区,还有接受新病人注册的余额。路边的李子,不可能是好果子。导师对人很好,把他的注册牙医推荐给我,但是电话询问后,他们也不接受新病人注册。
 
今天去看的 De Trommel 的另一个牙医能说英语,还算比较耐心细致,每步将要执行的操作和理由,都告诉病人,并且告诉你如果有不适或者意见,做手势示意她暂停。今天清理牙髓腔,医生说因为发炎之后,牙神经已经被破坏了,不需要麻药,钻开来都不疼。所以这颗牙齿本来就死了,但愿处理之后能不出麻烦就算好了。
 
从前几十年,除了保健检查,去看牙医的次数不过 2次。自从上次在家里半夜摔碎3颗牙齿的血案以后,一直要和牙医纠缠不休。牙科诊所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老人牙齿问题多,孩子的牙科费用政府全包,估计都是牙科医生最欢迎的病人。
 
[1] Patient Rights, Medical Treatment Agreement Act (WGBO, Wet op de geneeskundige behandelingsovereenkomst 1995)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