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华夏文化复兴会

1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罗克

unread,
May 2, 2008, 2:36:26 AM5/2/08
to 大汉大家
我是抱着中华文化复兴,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信仰来到这里的,希望通过思想纽带把华人团结起来。大汉大家重视通过增加华人人口追求幸福。我们在提高华人社
会地位上有交叉。但现在看这两种追求方式差异太大。为此,我与几位同志另建华夏文化复兴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EmbraceWorld?hl=en
),继续追求和实践中华文化复兴。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

我在社团的经历很有意义。至少在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就是希望华人社会能够有基层的社团组织。所以我也衷心祝愿这个社团能够继续发展壮大。日后还请彼此声
气相连,互相支持。

Mike

unread,
May 2, 2008, 3:34:05 PM5/2/08
to 大汉大家
很遗憾你的离开。其实海外华人人口稳定和增长是维持和复兴华夏文化关键的基础。没有人口的文化是空头文化。我们应该一起努力,不应该太分散。

法语曾经是世界语,法国曾经是欧洲文化最为高度发达的国家,世界人都以会说法语来显示自己的高贵。当年英国还是一个落后野蛮的国家,但后来英国人口发展
壮大,今天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等都是英国人后代,所以今天世界语被英语代替。

日本后裔在美国是属于比较团结强悍的一族。他们进入政界人士不少。加州就有两个众议员是日本裔(Mike Honda & Doris
Matsui)。但因为日本裔在美国人口极少,美国的日本文化远远没有中国文化明显。大部分日本人都被同化了,他们和其他族通婚很多。还有我们华人最崇
拜的犹太人,他们在美国人口也是远远大于华人。

振兴中华文化和振兴中华人口是互相帮助的,而不是互相抵触。有人口才有文化,有文化人口才有自己的特色。人口少的文化很快就被同化掉了。不振兴我们的人
口,就算我们振兴中华文化,我们的下一代也不会延续我们的文化。

shine Tsu

unread,
May 6, 2008, 11:33:08 AM5/6/08
to Chinese...@googlegroups.com
华夏文化复兴,离不开国家的快速进步和地位提高
超过美国后,自然会让大家对你高山仰止。

我对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不怀疑,前进道路的唯一风险
就是过渡老化的社会快速来临。少子化趋势很难逆转
倒三角的人口结构,只会导致经济衰退,社会萧条。
日本已经掉进这个坑里。接下来我们摔得更重。

这个是最隐蔽,最阴暗的坑。因为国内人还在人口包袱论
,人口越少越好的迷梦中。惟其自我麻痹,所以我们
站出来的意义才更大,才更迫切。


在 08-5-3,Mike<mik...@gmail.com> 写道:

shine Tsu

unread,
May 6, 2008, 11:34:39 AM5/6/08
to Chinese...@googlegroups.com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http://www.ctc-health.org.cn/file/20061213lnqs.pdf
(北京综合讯)长期推行"一胎化"生育政策和"丁克家庭"的增多,已使中国社会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阶段。不过,由于人口总量持续庞大,一胎化政策不会松动。人口老龄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使中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在 08-5-6,shine Tsu<tsus...@gmail.com> 写道:

robin

unread,
May 11, 2008, 9:28:25 PM5/11/08
to 大汉大家
很有见地,分析的非常深刻,就象中国的少数民族一样,就是因为人口稀少,而慢慢的被汉人所同化。我以前一同学是回族的,她爸爸是汉族,妈妈是回族,她妈
妈也随她爸爸一样吃猪肉,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已非常平常,传统以及生活习惯也渐渐被汉族同化。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是否能够永久延续下去,就取决于
人口数量的大小。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