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例会 7:30 PM (PT) / 10:30 PM (ET) / Sun 2:30 PM(Auckland)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罗克

unread,
Oct 8, 2010, 3:26:11 PM10/8/10
to 春华社(Chunhua Society)
早上一起床就看见《晓X刘获诺贝尔奖》,以为自己在做白日梦。再细看,“晓波刘”。晦气。

很久没听小明兄说话了。有什么主题吗?

Buyi Zhang

unread,
Oct 8, 2010, 3:36:59 PM10/8/10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大家觉得说说鲁迅怎么样?

2010/10/8 罗克 <llu...@gmail.com>
早上一起床就看见《晓X刘获诺贝尔奖》,以为自己在做白日梦。再细看,“晓波刘”。晦气。

很久没听小明兄说话了。有什么主题吗?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春华社(Chunhua Society)"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chinaembracewo...@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embraceworld?hl=en.


罗克

unread,
Oct 8, 2010, 7:52:10 PM10/8/10
to 春华社(Chunhua Society)
SwiperTheFox

欢迎出主题。很想听听你对鲁迅的见解。另外不知兄台逛西西河否。陈郢客有关于鲁迅的系列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1536898
令我家LD拍案击节。

你用Skype吗?我们用它开会。这是我的ID:
Skype username: xiaoliuskype1

如果你不用Skype,我可以用Skype呼你的land phone。

Buyi Zhang

unread,
Oct 9, 2010, 9:57:15 AM10/9/10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我开过Skype,但可能忘了密码。  今天下午试试,不行的话就给你land phone。  去过西西河,对界面不太习惯。

出这个主题是因为最近这个话题比较热。 其实自己了解不多,想多了解一些。谢谢推荐文章。我会去看一看。

2010/10/8 罗克 <llu...@gmail.com>

--

Chunlin He

unread,
Oct 10, 2010, 1:12:35 AM10/10/10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聊天!祝大家工作顺利!周末愉快!

Charlie


附:简短的例会纪要:

109日例会 7:30 PM (PT) / 10:30 PM (ET) / Sun 2:30 PM(Auckland)

与会人:罗克、阿原、小明、FoxCharlie

书记员:Charlie

 

今天我们的讨论主题:鲁迅、刘晓波和由他引出的中美两种政治制度的对比。

 

关于鲁迅,我们提到:

国内说要把鲁迅从中学课本里撤出来的新闻不属实,关于鲁迅作品,小明的观点:认为他的作品采取一种中文从古文进化到现代汉语的一种写作方式。有点“不古不今”。。(欢迎小明来补充)阿原和Charlie很认同鲁迅的作品内容逻辑的严密性,是很好的锻炼中学生思维方式的材料。鲁迅给罗克的印象不太好,总是要求要背诵的内容。不太记得Fox在这个问题上说了什么(欢迎Fox来补充)。

 

 

关于刘晓波,大家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刘晓波是被西方国家利用来挑战现行中国政治制度。而Charlie比较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刘晓波是在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我们提到:

罗克太太(?)说:从刘晓波在凤凰的采访看,他并不具备担当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角色,因为刘晓波是要企图完全否认中国民族独立与解放并想尝试完全西化,大家比较认可这种说法,并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普选不能解决问题,民主得要慢慢实现。Fox认为,民主并不是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个人赞一下这个说法!),我帮Fox延伸一下,中国还不具备实行西方民主的条件,并认为刘是在帮倒忙。Charlie比较乐观地认为,他为中国民主进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比喻说他是推动中国“民主”大船的一朵漂亮小浪花。

 

 

后来,我们引出了中美两种制度的对比,我们提到:

Charlie认为,中国的制度是由一个“核心”(即政府)在管理一个大的国家的国民,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制度则是由其国民在管理一个“核心”(即政府)。并提出,中国制度的优点是,可以憋足力气很快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缺点是稳定性差,当心掉入“乱—治—乱……”的奇怪循环;美国制度也有其缺点,但是稳定性较好。阿原认为底线是:民族本身的独立,自身民族人民与文化的繁衍。欢迎大家补充,我光顾着自己说,都忘记大家说什么了。。。窘。。





2010/10/9 Buyi Zhang <zhb...@gmail.com>

Buyi Zhang

unread,
Oct 10, 2010, 4:45:58 PM10/10/10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很好的总结, 谢谢。

我对鲁迅文在中学课文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看法由于技术故障没来得及说:

鲁迅文在中学课文中制造的头疼的原因除了其本身语境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课文与语文课对其时代背景的介绍与描绘过于粗糙和简陋。  比如,鲁迅的杂文很多是作为左翼作家与林语堂,梁实秋等人论战。 而课文最多不过对林语堂,梁实秋等人做一个做一个盖帽性的定论,空洞而无味。 就象看拳击比赛,用高科技把比赛的一方抹掉,观众只能看一个人在那里挥拳躲闪,,趣味大减。 如果说有人倡议把鲁迅文从中学课文中去掉,我说不如加进一两篇林,梁等人的文章,或指定一些课外读物。  看到辩论双方的唇枪舌剑更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及加深对鲁迅(以及林梁等人)的认识。

当然这只是对语文教学本身而言,这个也牵涉到现实中淡化意识形态在中学语文中的地位问题,也就涉及到适当的言论自由与民主的问题。  也考验政府与教育部对言论开放的尺寸与时机的把握。  不知林梁等人与鲁迅论战的文章本身在大陆解禁了没有? 如果没有的话,这是第一步。  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大陆成熟到可以开放到把林,梁等人的文章放进语文教材里。

罗克推荐的陈郢客的大作确实值得一读,把我对鲁迅的认识从中学课文里带了出来。  让我看到一个较为全面的,有文化底蕴的国学鲁迅,而不只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斗士鲁迅。 希望以后可以抽出时间阅读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等真正的国学作品。

Fox

2010/10/10 Chunlin He <chunlin...@gmail.com>

罗克

unread,
Oct 11, 2010, 6:32:28 AM10/11/10
to 春华社(Chunhua Society)
我对鲁迅超过高中课文的理解是从西西河陈郢客,润树和玉垒关的文章开始的。比如当初我认为顾颉刚的“大禹是条虫”是个学术问题,鲁迅以“鸟头先生”回击
未免太不潇洒。玉垒关则给我指出20-30年代这样特殊的国难时期顾颉刚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其效果就是瓦解国人的信心。所以鲁迅给以严厉的回击。

如果Fox下周想继续讨论鲁迅,我可以尝试请润树或玉垒关参加例会。

Chunlin He

unread,
Oct 16, 2010, 12:18:19 AM10/16/10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大家好,

谢谢罗克啊!对我这么照顾,真像个大哥哥一样,罗克太太感觉很幸福吧。(*^__^*)
 我很想和玉垒多交流。

方便大家阅读和回顾,把上次讨论过的要点和大家的补充内容稍微编辑了一下,发在了同一个主题里。

Charlie (男的)

附:整理后的例会纪要

109日例会 7:30 PM (PT) / 10:30 PM (ET) / Sun 2:30 PM(Auckland)

与会人:罗克、阿原、小明、FoxCharlie

书记员:Charlie

 

今天我们的讨论主题:鲁迅、刘晓波和由他引出的中美两种政治制度的对比。

 

 

关于鲁迅,我们提到:

国内说要把鲁迅从中学课本里撤出来的新闻不属实,关于鲁迅作品,小明的观点:认为他的作品采取一种中文从古文进化到现代汉语的一种写作方式。有点“不古不今”。。(欢迎小明来补充)阿原和Charlie很认同鲁迅的作品内容逻辑的严密性,是很好的锻炼中学生思维方式的材料。鲁迅给罗克的印象不太好,总是要求要背诵的内容,后来罗克邮件补充说我对鲁迅超过高中课文的理解是从西西河陈郢客,润树和玉垒关的文章开始的。比如当初我认为顾颉刚的大禹是条虫是个学术问题,鲁迅以鸟头先生回击未免太不潇洒。玉垒关则给我指出20-30年代这样特殊的国难时期顾颉刚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其效果就是瓦解国人的信心。所以鲁迅给以严厉的回击Fox邮件补充道:鲁迅文在中学课文中制造的头疼的原因除了其本身语境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课文与语文课对其时代背景的介绍与描绘过于粗糙和简陋。  比如,鲁迅的杂文很多是作为左翼作家与林语堂,梁实秋等人论战。 而课文最多不过对林语堂,梁实秋等人做一个做一个盖帽性的定论,空洞而无味。 就象看拳击比赛,用高科技把比赛的一方抹掉,观众只能看一个人在那里挥拳躲闪,趣味大减。 如果说有人倡议把鲁迅文从中学课文中去掉,我说不如加进一两篇林,梁等人的文章,或指定一些课外读物。看到辩论双方的唇枪舌剑更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及加深对鲁迅(以及林梁等人)的认识。当然这只是对语文教学本身而言,这个也牵涉到现实中淡化意识形态在中学语文中的地位问题,也就涉及到适当的言论自由与民主的问题。也考验政府与教育部对言论开放的尺寸与时机的把握。不知林梁等人与鲁迅论战的文章本身在大陆解禁了没有? 如果没有的话,这是第一步。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大陆成熟到可以开放到把林,梁等人的文章放进语文教材里。罗克推荐的陈郢客的大作确实值得一读,把我对鲁迅的认识从中学课文里带了出来。让我看到一个较为全面的,有文化底蕴的国学鲁迅,而不只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斗士鲁迅。希望以后可以抽出时间阅读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等真正的国学作品。

 

 

 

关于刘晓波,大家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刘晓波是被西方国家利用来挑战现行中国政治制度。而Charlie比较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刘晓波是在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我们提到:

罗克太太(?)说:从刘晓波在凤凰的采访看,他并不具备担当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角色,因为刘晓波是要企图完全否认中国民族独立与解放并想尝试完全西化,大家比较认可这种说法,并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普选不能解决问题,民主得要慢慢实现。Fox认为,民主并不是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个人赞一下这个说法!),我帮Fox延伸一下,中国还不具备实行西方民主的条件,并认为刘是在帮倒忙。Charlie比较乐观地认为,他为中国民主进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比喻说他是推动中国“民主”大船的一朵漂亮小浪花。

 

 

后来,我们引出了中美两种制度的对比,我们提到:

Charlie认为,中国的制度是由一个“核心”(即政府)在管理一个大的国家的国民,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制度则是由其国民在管理一个“核心”(即政府)。并提出,中国制度的优点是,可以憋足力气很快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缺点是稳定性差,当心掉入“乱—治—乱……”的奇怪循环;美国制度也有其缺点,但是稳定性较好。阿原认为底线是:民族本身的独立,自身民族人民与文化的繁衍。欢迎大家补充,我光顾着自己说,都忘记大家说什么了。。。窘。。





2010/10/11 罗克 <llu...@gmail.com>
我对鲁迅超过高中课文的理解是从西西河陈郢客,润树和玉垒关的文章开始的。比如当初我认为顾颉刚的“大禹是条虫”是个学术问题,鲁迅以“鸟头先生”回击
未免太不潇洒。玉垒关则给我指出20-30年代这样特殊的国难时期顾颉刚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其效果就是瓦解国人的信心。所以鲁迅给以严厉的回击。

如果Fox下周想继续讨论鲁迅,我可以尝试请润树或玉垒关参加例会。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春华社(Chunhua Society)" group.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chinaembracewo...@googlegroups.com.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embraceworld?hl=en.




--
哥林多前书13:4-8a: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1 Corinthians 13:4-8a: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It is not rude,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is not easily angered, it keeps no in evil but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erseveres. Love never fails.

zy

unread,
Oct 18, 2010, 3:33:05 PM10/18/10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真高兴有这么认真的成员加入讨论。

我上周基本上都在赶稿子,欠账太多。希望下次能有机会。

山有木兮

unread,
Oct 19, 2010, 6:45:28 PM10/19/10
to 春华社(Chunhua Society)
Charlie的邮箱我不知道,只能把必须的补充用跟贴的方式加在这里,大家应该能回忆起来我跟Charlie的长时间讨论吧。
1. 刘晓波作为一个"小浪花"的价值,从meme(文化基因)的竞争看:
Charlie为多元性叫好:有不同的声音,然后竞争,选择,流传,螺旋上升,这个我们没有分歧,我们的不同在于立场。
我认为Charlie高高在上地往下看,而我是有立场的,我所坚持的meme是跟刘晓波的在竞争,所以我视小波为敌人。
2. 所谓民主选政府,社会就稳定的说法,请大家感兴趣的看一篇好玩的文章:民主是个傻东西http://bbs.wenxuecity.com/
culture/441965.html#

作者的文风,见仁见智,但是他的核心思想,我是赞同的。

跟吽兄在西西河也讨论过,共产党领导的暴民政治,是极端的大民主: http://www.here4news.com/alist/2898460

何况从操作层面讲,共党内部的路线斗争,比美国两党选举要激烈得多,眼下可能正在又一次的白热化阶段。这种内部斗争,路线选择,左摇右摆,其实是保证了
长期的试验探索前进。

On Oct 16, 5:18 pm, Chunlin He <chunlin...@colorado.edu> wrote:
> 大家好,
>

> 谢谢罗克啊!对我这么照顾,真像个大哥哥一样,罗克太太感觉很幸福吧。(*^__^*)* *我很想和玉垒多交流。


>
> 方便大家阅读和回顾,把上次讨论过的要点和大家的补充内容稍微编辑了一下,发在了同一个主题里。
>
> Charlie (男的)
>
> 附:整理后的例会纪要
>
> 10月9日例会 7:30 PM (PT) / 10:30 PM (ET) / Sun 2:30 PM(Auckland)
>
> 与会人:罗克、阿原、小明、Fox、Charlie
>
> 书记员:Charlie
>
> 今天我们的讨论主题:鲁迅、刘晓波和由他引出的中美两种政治制度的对比。
>
> 关于鲁迅,我们提到:
>

> 国内说要把鲁迅从中学课本里撤出来的新闻不属实,关于鲁迅作品,*小明的观点:*
> 认为他的作品采取一种中文从古文进化到现代汉语的一种写作方式。有点"不古不今"。。(欢迎小明来补充)*阿原和Charlie*
> 很认同鲁迅的作品内容逻辑的严密性,是很好的锻炼中学生思维方式的材料。鲁迅给*罗克*的印象不太好,总是要求要背诵的内容,后来*罗克邮件补充说*:


> 我对鲁迅超过高中课文的理解是从西西河陈郢客,润树和玉垒关的文章开始的。比如当初我认为顾颉刚的"大禹是条虫"是个学术问题,鲁迅以"鸟头先生"

> 回击未免太不潇洒。玉垒关则给我指出20-30年代这样特殊的国难时期顾颉刚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其效果就是瓦解国人的信心。所以鲁迅给以严厉的回击。*Fox
> 邮件补充道:*鲁迅文在中学课文中制造的头疼的原因除了其本身语境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课文与语文课对其时代背景的介绍与描绘过于粗糙和简陋。


> 比如,鲁迅的杂文很多是作为左翼作家与林语堂,梁实秋等人论战。 而课文最多不过对林语堂,梁实秋等人做一个做一个盖帽性的定论,空洞而无味。
> 就象看拳击比赛,用高科技把比赛的一方抹掉,观众只能看一个人在那里挥拳躲闪,趣味大减。

> 如果说有人倡议把鲁迅文从中学课文中去掉,我说不如加进一两篇林,梁等人的文章,或指定一些课外读物。看到辩论双方的唇枪舌剑更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以及加深对-鲁迅(以及林梁等人)的认识。当然这只是对语文教学本身而言,这个也牵涉到现实中淡化意识形态在中学语文中的地位问题,也就涉及到适当的言论自由与民主的问题。-也考验政府与教育部对言论开放的尺寸与时机的把握。不知林梁等人与鲁迅论战的文章本身在大陆解禁了没有?
> 如果没有的话,这是第一步。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大陆成熟到可以开放到把林,梁等人的文章放进语文教材里。罗克推荐的陈郢客的大作确实值得一读,把我对鲁迅的认识-从中学课文里带了出来。让我看到一个较为全面的,有文化底蕴的国学鲁迅,而不只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斗士鲁迅。希望以后可以抽出时间阅读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等真正-的国学作品。
>
> 关于刘晓波,大家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刘晓波是被西方国家利用来挑战现行中国政治制度。而*Charlie*
> 比较乐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认为刘晓波是在推动中国的民主进程。我们提到:
>
> *罗克太太*
> (?)说:从刘晓波在凤凰的采访看,他并不具备担当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角色,因为刘晓波是要企图完全否认中国民族独立与解放并想尝试完全西化,大家比较认可这种-说法,并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普选不能解决问题,民主得要慢慢实现。
> *Fox*认为,民主并不是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个人赞一下这个说法!),我帮Fox
> 延伸一下,中国还不具备实行西方民主的条件,并认为刘是在帮倒忙。*Charlie*


> 比较乐观地认为,他为中国民主进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比喻说他是推动中国"民主"大船的一朵漂亮小浪花。
>
> 后来,我们引出了中美两种制度的对比,我们提到:
>

> *Charlie*
> 认为,中国的制度是由一个"核心"(即政府)在管理一个大的国家的国民,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制度则是由其国民在管理一个"核心"(即政府)。并提出,中国制度的优-点是,可以憋足力气很快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缺点是稳定性差,当心掉入"乱--治--乱......"的奇怪循环;美国制度也有其缺点,但是稳定性较好。
> *阿原*认为底线是:民族本身的独立,自身民族人民与文化的繁衍。欢迎大家补充,我光顾着自己说,都忘记大家说什么了。。。窘。。


>
> 2010/10/11 罗克 <llu...@gmail.com>
>
>
>
>
>
> > 我对鲁迅超过高中课文的理解是从西西河陈郢客,润树和玉垒关的文章开始的。比如当初我认为顾颉刚的"大禹是条虫"是个学术问题,鲁迅以"鸟头先生"回击
> > 未免太不潇洒。玉垒关则给我指出20-30年代这样特殊的国难时期顾颉刚抛出这样一个观点。其效果就是瓦解国人的信心。所以鲁迅给以严厉的回击。
>
> > 如果Fox下周想继续讨论鲁迅,我可以尝试请润树或玉垒关参加例会。
>
> > --
> > You received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are subscribed to the Google Groups
> > "春华社(Chunhua Society)" group.
> >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chinaemb...@googlegroups.com.
> >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 > chinaembracewo...@googlegroups.com<chinaembraceworld%2Bunsub...@googlegroups.com>


> > .
> > For more options, visit this group at
>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hinaembraceworld?hl=en.
>
> --

> *哥林多前书*13:4-8a:
>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 *1 Corinthians* 13:4-8a: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does not envy, it


> does not boast, it is not proud. It is not rude, it is not self-seeking, it
> is not easily angered, it keeps no in evil but but rejoices with the truth.
> It always protects, always trusts, always hopes, always perseveres. Love

> never fails.- Hide quoted text -
>
> - Show quoted text -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