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第 116 期 2015.12.04 | ||||||||
這是由台灣創用 CC 計畫出版的電子報,創用 CC,是 Creative Commons 的中文名稱,希望透過「保留部分權利」的彈性授權,讓創作得以更加流通。
「網誌選輯」選出相關網誌 (Blog) 的最新文章,「CC 專題」提供創用 CC 專題報導。
|
||||||||
本期專文由開放文化基金會的李欣穎與趙柏強為各位讀者分享 2015 年 CC 全球高峰會的精彩內容。 | ||||||||
CC 網誌選輯 |
||||||||
|
||||||||
CC 專題 : 2015 CC 全球高峰會見聞報導 |
||||||||
趙柏強、李欣穎 / 文
|
||||||||
2015 的 CC全球高峰會(CC Global Summit)今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吸引全球各地 CC 計劃的愛好者齊聚一堂,分享近年發展及未來展望。為此,臺灣創用CC再度前往韓國,這次更加入了合作夥伴開放文化基金會共同組成「創用遠征團」,一同參與 盛會。 在 10 月 14 日,雖然大會正式的議程尚未開始,但依照慣例,在正式議程的前一天有所謂的「CC 合作組織閉門會議」,一般喚做「Day 0」,多少能看出一點 CC 和資訊科技的關聯(程式語言中,第一個數通常說的是 0,而不是 1)。說「閉門」,其實也不算那麼封閉,會議仍接受各合作組織邀請相關單位(例如這次的開放文化基金會便以這種身份參與),只是研討內容通常關係著 CC 組織上的發展方向,讓組織的成員參與也是理所當然。在會議中大家針對社群凝聚、CC 發展、資金來源與規劃等項目進行討論,算是個大會前讓個合作單位再度熟悉,並進入「備戰狀態」的熱身。 10 月 15 日大會正式開幕,主議程頭兩天在韓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由風格各異但一樣精彩的主題演講與座談會來開場。CC 的執行長 Ryan Merkley 與韓國CC主持人 Jay Yoon、哈佛法學院 Yochai Benkler 教授等人皆上台分享與闡述在數位時代中創用 CC 的重要性。CC 執行長 Ryan 提到推廣的重點不是對大眾傳授授權條款的重要性,而是傳達分享理念;哈佛法學院 Yochai Benkler 教授則提到目前所謂的共享經濟都把焦點放在閒置資源的交換利用,可能過於忽視人類天生就想探索共用合作又能謀生的方案。原先表示籌備總統初選事務繁忙而無 法出席的 CC 創辦人 Lawrence Lessig 教授驚喜現身,一上台也先幽自己一默,表示這可以證明自己跟歷代美國總統一樣都有秘密出訪的能力。 下午是開放內容與技術發展等多軌議程。在開放內容部分,CC 負責全球學習領域的主持人 Cable Green 分享了 OER(Open Education Resources,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在各地的進展。Cable 以簡單的 5R(Retain、Reuse、Revise、Remix、Redistribute)說明教師與學生利用素材的方式,也說明在教學實務上若素材是以包 含「禁止改作」元素的授權條款釋出,則利用較不方便,因此排除在 OER 範圍之外。 技術發展部分,Rob Myers 大致討論了 CC 的技術發展藍圖,而此藍圖也在隔天早上再度由 CC 的執行長 Ryan Merkley 闡述。Ryan 在第二天的主題演講中,帶領大家回顧 CC 全球近況,他提到 CC 在授權條款上已經走到 4.0,但技術還停留在 2.0;往後重心之一是協助使用者更容易標示授權條款釋出作品,也要發展讓使用作品的人方便註明原作資訊。具體作為上,CC 要持續加強與內容平台間的合作、倡導平台導入 CC 機制,並且改善 CC Search 讓搜尋及使用都更加方便。 此行中,我們遠征團的成員除了熱烈參與會前會與第三天的 CC 發展議題之外,其他的講題就都集中在第二天。台灣創用 CC 計劃的主持人莊庭瑞於第二天的案例分享中簡短介紹「318公民運動文物紀錄典藏庫」計劃,分享典藏庫的初衷及如何與CC授權結合,讓這些記錄能更自由地被 運用;法律主持人林誠夏則是在授權條款在地化翻譯的議題中,以客串姿態提供關於 CC 4.0 中文翻譯的台灣觀點。 與往年會議相較,今年會場有個有趣的畫面:在 Fair Use and Business 議程中,韓國 CC 主持人 Jay Yoon 實際找來當地在著作利用上有所爭議的 pikicast.com,以及打算要告 pikicast 侵權的權利人代理團體同台,雙方對於「不告而取」與「合理使用」各自表達立場。Jay 是退休法官,而同場提供國際觀點的還有美國法律教授 Michael Carroll,讓現場猶如小型法庭一般、互相提出見解與證明。與台下的互動雖然不多,但卻是一場你來我往的非典型座談。 第一天與第二天的會議最後都各有一場社交活動。第一天是在美術館裡參加韓國 CC 與 Art Center Nabi 合作的「Makeable City」展覽,展示許多富含「混搭、自造、再利用」元素的城市設計;第二天則是隨興的 CC Party,平常看來嚴肅的學者們上台高歌表演,也讓這個社群中的成員更貼近彼此。 (閱讀全文) |
||||||||
創用 CC 電子報於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發刊,每期規劃不同的專題,並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與行動者為電子報撰寫專題文章,藉此希望讓大家更加瞭解創用 CC 的理念,也份外歡迎您提供意見。我們的聯絡方式,請參考台灣創用CC計畫網站。 本電子報採用 CSS 編排,在 GMail、Outlook 2007 等郵件軟體將僅看到無樣式版面,如欲觀看完整版面、建議可使用 Outlook Express、Mozilla Thunderbird 等軟體收信,或至台灣創用CC計畫網站閱覽。 |
||||||||
|
||||||||
您因訂閱了創用 CC 電子報而收到這封郵件。 欲取消訂閱,請寄信至 CC-Taiwan-newsle...@googlegroups.com 對於本報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 con...@creativecommons.org.tw ![]() ![]() http://creativecommons.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