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客家信仰與文化專題演講紀錄

168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多元文化教學計畫

unread,
Jul 25, 2011, 1:24:06 AM7/25/11
to 文化政策與多元文化主義:文化政策與文化思潮
專題演講紀錄 (二)
題目:宜蘭客家信仰與文化
時間:99 年 12 月 23 日 晚上 6:30~9:00
地點:佛光大學 506 教室 紀錄:992717 簡語鴋

【講師簡介】 張智欽教授,現任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院長,專長是地下水文生態,長期研究客家人信仰與文化。
【序曲】張教授語重心長的說希望宜蘭縣客家事務科能發揮實質的功能,三個科員中至少要有 一人會說客語。
【正文】如何定義客家人?宜蘭客家人在哪裡?三山國王信仰是客家索引嗎?客家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一、 廣義的客家人:全台灣每 3.7 人中就有 1 人是客家人(祖先有客家人)。

二、 宜蘭客家人在哪裡?
(一)「發現客家-宜蘭地區客家移民的研究」計畫將宜蘭地區的客家區分為三類:
 清代時期宜蘭的客家移民:又可分成閩籍客家(再細分漳州與汀州客家)、 粵籍客家(分成潮州、惠州、嘉應州客家)。
 日治時期宜蘭的客家移民:統稱台籍客家。
 民國時期宜蘭的客家移民 這些分類的探究方式為以廟裡供奉的先賢牌位、公墓上載記的祖籍、溝圳的分水上…… 等方式找到了許多過往的客家蹤
跡。
(二)宜蘭境內的礁溪、員山、三星、冬山、大同、蘇澳、南澳皆有客家族群的蹤跡。

三、 三山國王信仰是客家索引?
(一)只要有三山國王的地方就一定有客家人的足跡?但客家人聚落未必有三山國王 廟,如桃竹苗是以客家族群居住的地區,但桃園縣連一間三山國王廟都沒
有,甚 至沒有聽過三山國王的信仰。
(二)宜蘭卻四十座三山國王廟,是全台為數最多的!
(三)張智欽教授對宜蘭地區的三山國王作了一番大普查,把各廟的分火來源、電話、
地址,甚至衛星定位系統的座標位置全部作出詳細記錄,並透過投影片帶領全場 參訪縣境多尊三山國王,探查宜蘭地區的三山國王信仰。據張教授統計,縣境
共 有客家人聚落未必有三山國王廟,而這個一般所認為的客家信仰,在宜蘭地區的 神桌底下卻多祭拜閩式「虎爺」而非客家「龍神」,信仰已然福佬化。訪查
顯示, 宜蘭地區多數的客族後代已經不會說客話,或者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甚至 有一部分是……不願去承認。

四、 客家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客家語言的衰亡就是客家人的衰亡,因為客家語言一旦衰亡,客家文化也勢必難 以持續,語言文化都沒有以後這個族群當然也跟著消亡,因此客語危機也就是
客 家人的危機。語言即是文化 張教授許多例子,我記憶深刻的是客語中的「食晝、食夜、食朝」,依古文字的 字形來看「食」這個字,「食」是張口吃一碗
飯的意思。又《憫農詩》中「誰知 盤中飧」的「飧」字,即有夕食之意。現在大多用的早餐、中餐、晚餐,某種程 度上,「餐」是俗用字,較無文化可言。因
為依古文字的字形來看「餐」這個字, 其實是手拿剩下的骨頭來吃。這樣的差異很大吧?所以我相當認同張教授所說的語言能否保存,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

辦理客家文化活動的困境
1. 要不要年輕化?年輕人要能接受,文化才得以傳承。
2. 一定要與廟做結合嗎?似乎這樣才能聚集群眾。
客家人 VS 原住民 原住民文化的代表物較為鮮明,客家文物等古老的東西缺凡新意,現代人又難以 接受。記憶就會慢慢流失。

【心得】以前學校在調查鄉土語言學習的意願人數,我們都不是很重視。有個重要原因是,不 論是外語學習或是鄉土語言,如果家裡沒有學習的環境,那麼語言
只是一門課程,讀
過就忘記……聽完巴奈老師、張教授的演講,讓我漸漸改變態度去面對這項語言議題,原來重要的是文化層面,語言的文化厚度是對學校老師一個很好的提醒。

專題演講(二)
時間:99年12月23日
題目:一位宜蘭客家人對於文化政策的觀點
主講者:宜蘭大學張智欽教授
系所: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研究所
年級:一年級 學號:992709 姓名:陳文蘭

今晚的演講讓我更了解到宜蘭,雖名為宜蘭人但也出走了二十年,再回來以為對宜蘭很了解,但都是高中生不了解的知道,經張教授一一的道來重新認識
了宜蘭這塊土地。從小就聽過三山國王廟,但並知道它與其他的廟宇有所不同,也從來不知道我所居住的宜蘭有為數不少的客家人(而且確實在大學以前並不知我
的周圍有住著客家人,也不知有客家人這個族群,更没聽過客語。),以我的鄰居來說,也是後聽母親說了才知道,在以前他們總是刻意不讓人知道,而且以前有
種印象就是不要嫁給客家人以及對客家人存在著刻板的印象。

這十幾年來客家族群的經過自己的努力爭取,終於漸漸喚起主流社會的注意,政府也積極客家族群有所作為。宜蘭縣政府於今年2011年元旦成立了客家事務
科,目前編制員額共三人,建議至少有一位是會客語的承辦人。宜蘭客家人數不超過三萬人,會使用客語的可能不超過六、七千人,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少被使
用者即可能慢慢的消失,而語消失了,屬於他的族群及文化等等也會隨即消失迨盡了。目前的統計單一定義的客家人約有285.9萬人,多重定義的客家人約有
441.2萬人,廣義定義的客家人約有608.4萬人。令人擔心的統計顯示目前客語每年消失2%,50歲以上使用客語佔客語人口66%,13歲以上使用
客語的僅佔13%。走過歷史,可以看到客家人讓自已隱形化,然而要自己有自覺去了解愛護自己的客家語言文化,若要等到政府制定相關的保護政策,可能客家
文化即已漸漸失去了。

演講中娓娓道來宜蘭客家人的移民歷史與分佈情形,宜蘭縣的客家人口比例並不高,但是宜蘭縣的三山國王廟的數量,卻高居全省客家庄之冠。這種特殊
的現象,在冬山鄉尤為明顯,比如位於廣興國小附近的廣安宮、廣安路上的廣安宮、內城的鎮安宮,以及大興火燒城的振安宮等等等,奉祀的都是三山國王,總共
約有十座之多。許多人認為,三山國王是專屬於客家人的守護神,其實18、19世紀時,在客家原鄉,三山國王指的是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內,獨山、明山、巾
山這三座山的山神,是附近的潮州府、惠州府,以及嘉應州,部分地區的地域性信仰,信徒涵蓋了福客兩種。當時,在其它客家地區,並不把祂當作守護神。

漢人渡海來台的初期,因為施琅的渡台三禁的影響,客藉移民的人口比起福佬人少了許多,然而,彼此競爭激烈,人單勢孤的客籍移民常常被迫退卻到愈來愈深遠
的山區裡墾荒,為了防止原住民出草,開始興建三山國王廟,希望藉由山神的保佑,嚇阻並防止原住民的攻擊。當然,以上的說法只是部分專家的推論。總而言
之,三山國王廟所在之處,意謂著客家人曾經在這裡開墾,後來經過一、兩百年的族群融合,使得現居本鄉的客家人「輪廓」不再如此清晰,他們可能已經遷離,
可能因通婚、通商,被福佬人同化了。至於眾多的國王廟,也成為各自庄頭的保護神,主祀者可能是福佬人,參拜者也不一定是客家人。相對福佬人而言,清朝時
期入墾的客籍人數並不多,20世紀初,有些人則因為在西部求生不易而二次移民至此,經過多年的族群融合,漸漸變成了不會講客家話的「福佬客」。

張教授在演講的最後要大家思考「什麼是客家文化的最核心?」他的答案是「語言」,巴奈‧母路教授的演講中對原住民的憂心同樣也是語言,「語言」
會消失是因為會用的人愈來愈少了,語言消失了其文化也會跟著消失。關於語言有句話是這樣流傳著「客語在急診室,原住民語已住在加護病房裡」,真是值得關
切。推廣客家文化需往下紮根,讓客語在校園繼續推廣成立客語社團,在養成方面推行教師客語認證制度,讓客語的使用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建立認同感,使客
家族群擁有自信心,不再有意無意的將自己屬於客家的身份隱形。而政府的進步端視是否對少數族群的尊重,除了語言,要另外尋求客家的文化核心,對於原住民
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而客家已無自己鮮明的特色其界限已漸趨模糊,生活方式的記憶也會漸漸流失,有被同化的危險。所以需建立客家自信心,形塑客家文化節,
關注客家年輕人如何看待客家文化,加入流行的元素,讓客家的文化重新被了解被使用被流傳下去,在歷史的洪流裡,什麼是會留下來的呢?

文化政策與思潮專題─多元文化專題(客家)
• 演講:一個宜蘭客家人對於文化政策的觀點─宜蘭客家信仰與文化
• 講師:張智欽 (國立宜蘭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 時間:2010/12/23(四)
• 學生: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所 982714楊舜清
• 心得:
初來宜蘭時,一回看到冬山鄉大看板上寫著「三山國王客家文化節(96/10
月)活動,心理低估著,『有沒有搞錯啊,我的地理系教授有傳授我們,三山國
王廟不能證明當地依舊有客家人,只能證明客家人的一步一腳印(曾經來過)。
宜蘭有三山國王廟就敢舉辦客家文化節?文化慶典的抄襲會不會太扯又太
瞎?』連續幾年,同樣的地點,類似的看版,多樣的客家主題連番上陣,身
為1/4客家血統的我(當時尚未進入佛光文資所),明智未開,從無深入研究這
個台灣別樹一格的漳州腔保存地,曾經也來過許多的客家人,甚至留下很多客
家後裔。透過張智欽老師詳細的田調與一股宜蘭客家新移民的熱忱,清楚地解
答了我們「宜蘭有客家人?客家文化還保存在宜蘭?」的疑問,同時也針對宜
蘭縣和客委會的文化政策提出見解,整理如下:
1.兩百年前宜蘭人都是哪裡人?
大概都是台北人、新竹人、苗栗人。《噶瑪蘭志略》曾說:「蘭治初闢未
久,居民有淡屬來者強半」,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宜蘭開始設立這個行政區沒
有多久,將近一半的居民是從「淡屬」搬過來的,淡屬指的是淡水廳,就是現
在大甲溪以北的所有地方,從大甲開始算起經苗栗、新竹、桃園,一直到達台
北縣市;也就是說清代宜蘭的客家人,有一大半可能是間接從北台灣遷移過來
的,另外也有直接從福建、廣東前來的客家,大致分成兩種籍貫,一種原籍是
廣東,也就是台灣一般認定的客家人。但宜蘭最多的客家是從福建,也就是閩
籍,特別是所謂的「漳州客家」。在宜蘭,全數由客家人所組成的聚落,就被
叫成了「客人城」。羅東運動公園對面的北成是客人城;礁溪鄉林美村也有所
謂的客人城,尚有漳州客家大本營─員山鄉的雙連埤、粗坑,大同鄉玉蘭、三
星鄉天送埤、冬山鄉中山村的新舊寮。然而,這些客家人到現在,幾乎已經全
變成了「福佬客」1。有趣的是,兩個客人城都祀奉三山國王,那麼我們就來
看看宜蘭客家和三山國王廟之間的關係吧!
2.宜蘭縣三山國王廟沿山分佈:
宜蘭縣的三山國王廟共 40 座,大多沿山而建,是名符其實的山神;散
佈於早期隘防地帶附近,靠海的壯圍鄉和五結鄉並未發現三山國王廟,蘇澳鎮
三山國王的位置亦靠近中央山脈北端山麓,也就是在蘭陽平原的南端,與隘防
帶重疊,位於噶瑪蘭的南關附近。溪北三國王以內員山碧仙宮分香最多,溪南
則多從冬山振安宮祖廟所分香,冬山振安宮等奉祀粵東開墾先賢祿位,說明粵
籍先民確實在冬山地區拓墾的事實。
3.宜蘭縣三山國王廟32/40的虎爺信仰:
張老師在蘭陽平原透過三山國王廟,尋找到一些客家人的蹤跡,從三山國
王廟中祭祀的神祇、習俗(拜門神)中反映了傳統客家民俗的特色。除此之外,
老虎崇拜原屬漳、泉地區的信仰,宜蘭三山國王廟80%都祀奉虎爺,表示族群
(閩客)的互動與文化融合,為對抗共同的威脅(原住民)。
4.三山國王信仰是客家索引?
中國原鄉三山國王信仰,僅在粵東地區,有明確地域性;客鄉(贛南、川、
粵東、閩西南)的分佈範圍遠大於粵,當論及「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特有信仰」
時,必須有更明確的定義。隨吳沙入蘭拓墾漳州人中,其中有為數眾多的漳州
詔安客,即可解釋「在台灣只要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就一定有客家人的足跡」
的理論,反之卻不必然。
5.客家文化和三山國王信仰一起「福佬化」
「福佬化」的形成原因大致可歸納為:隨吳沙入蘭拓墾者的漳州人中,
詔安話與閩南話的差異甚小,且詔安閩客雜處語言互通,在移民人口上居於絕
對的劣勢。客家族群為適應生活環境及生存,必須學習主流語言文化,而淡化
己身的文化,及政府不當的語言政策等影響。除此之外,漢人是「多神」甚至
是「泛神」信仰的民族,宜蘭三山國王廟祭祀圈範圍內早不論哪一個族群都將
其為主要祀奉對象,甚至現今已成為地緣性的鄉土守護神。
張老師提及,客語每年以2%的比率流失中,但是語言應該是最核心的文
化資產,近年來,客家音樂的創新與年輕值得鼓勵與肯定。當「自大的福佬、
自卑的客家、自暴自棄的原住民」都處於語言危機的時代,多元文化不該變成
歷史之際,多個語言等同多個第二專長,何不從自己開始做起?沒錯,我正在
對自己喊話,台客妹就先從客語檢定開始了!「se mon ne」承蒙你(謝謝你) !

客家文化演講
學生: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所 992705殷昭華

客家族群在台灣擁有龐大的人口數,每3.7人中就有一位是客家人。客家人從大陸原鄉遷徙而來,閩籍客家是由漳州、汀州移居,粵籍客家是由嘉應、
惠州、潮州移居,還有泉州移居。
移居到臺灣後,客家人的居住地多在山邊。曾看客家相關書籍資料,因為客家人原鄉的生活環境多在山邊,到臺灣他們依照習慣住在山邊,因此桃竹苗、
高雄美濃等丘陵地、山腳下都是客人聚集的城鎮。但張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以農耕為生的客家人來臺後其實在平原地區開墾,是因為漢人的逐趕才移到靠
山邊生活。無論何者為真,現在臺灣的平原區多是閩南人為主,客家人居住地的確是山邊。這樣的狀況也反應在宜蘭。老師進行宜蘭地區三山國王廟宇所在地調
查,發現宜蘭的四十幾座三山國王廟幾乎沿著山腳邊分布。而經由三山國王廟的調查,反思了許多人們既有的印象,例如,三山國王廟真的是客家人專有的神明祭
拜嗎?但桃竹苗一帶卻沒有三山國王廟。這真是很值得再探討的現象。

客家人輾轉遷徙到臺灣是肯定的史實,也因為其過程艱辛,使客家人普遍有刻苦耐勞、勤儉的美德。「酸菜精神」頗能說明。酸菜是客家人重要的副食之
一,經過醃製後能延長保存期限,符合客家人節儉的習性。也因為其製作過程,被踩踏、浸泡,卻仍能餵養很多人,延伸出人的個性,不論被環境如何磨練,永不
低頭,這就是客家人的「靭性」。

從客家人的移居到簡單的生活介紹,我們慢慢談到客家人的文化。老師開宗明義的提到,客家文化的核心就是語言。如果語言無法傳承,沒有辦法談文
化。語言若消失,就找不到文化的「根」。尤其是史料沒有辦法解釋的,若用客家語言的讀音唸出,就能立即明白。例如,木蘭詩的前幾句詩句,「唧唧復唧唧,
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唧唧一般解釋是嘆息聲,但下文不就明確記載「不聞女嘆息」,又怎會有嘆息聲?若用客家話來唸,「唧唧」其實是模
擬織布時機器發出的聲音,因此「唧唧」可解釋為「織布機聲」。又如客家話中的「食朝」、「食晝」、「食夜」,就是吃早餐、午餐、晚餐之意。語言詳實地記
錄了生活狀況,也就紀錄了文化!語言一但消失,哪有文化可言!其他的文物都只是形式的陳列,是死的,而非活在當下正發展或有可能改變演進的文化。

老師的這個觀念,和巴奈‧母路老師有異曲同工之妙。巴奈老師也強調原住民語的推動,許多母語老師因為不懂得語言背後蘊涵文化,使得語言只成為升
學加分工具,而缺乏文化的傳承。可見推動文化的人十分重視「語言」,語言是重要的溝通管道,而族群間族人與族人的相處也都得靠語言來溝通、談論、彼此交
流。在這樣的過程裡文化也就流傳其中。

然而社會上非主流語言的推廣有其困難,現在許多客家人不會講客家話,甚至會講客家話的人對本身族群的語言推廣也並不積極。例如,宜蘭要設置客家
事務所,希望優先選用會講客語的人來擔任職員,然而現有的其他部門科長會講客語,卻因其他考量而不願調動。身為族群的一分子,沒有使命感、認同感,族群
文化如何能振興?此外,客語師資的不足、學校是否重視也會影響客語的推廣。這些反映了客語在現代社會的危機。

在客家文化漸逐勢微的當下,如何活絡客家文化?是老師等族群文化推手所思考的問題。老師提及個人想法:客家活動形式的設計是否要年輕化?活動都
要和廟宇、信仰結合?客家歌謠可否加入現代元素,如rap、rock?能被時代接受的客家文化是什麼?這都是有心推動客家文化的人所思考的方向。

聽完這兩場演講,能深刻感受到張老師和巴奈老師對自己族群的熱愛和使命感,所以在文化的推廣上不遺餘力,甚至願意來課堂上和我們分享他們對自己
族群文化的看法和理念。張老師羨慕原住民有鮮明的文化,這是客家文化所欠缺的;巴奈老師羨慕客家人的向心力強,感覺比原住民來得團結合作,所以客家文化
似乎推行得比原住民文化要好。兩邊人的感想反而讓台下的我們有更多感觸。擁有較多資源的漢人的我們,真的要好好提供不同的文化永續發展、傳承的資源和場
域。出國旅遊後由桃園機場入關,常能看到打著原住民文化的廣告來吸引遊客;或在旅遊雜誌上見到客家美食文化、桐花季等等招攬旅遊人潮的文宣。在利用這些
族群文化來增進經濟成長的同時,多花些心思、多撥出些資源來幫助這些文化的永續發展,才能創造雙贏的局面。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