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明
最近我一位年過六旬的親戚,因咳嗽到某公立單位門診就醫,服藥後上腹部(俗稱胃部)很不適,找了我諮詢。我看了藥袋的藥名,發現是止咳的Medicon以及每顆500毫克單位的抗生素Amoixillin,另外還有高貴化痰劑Fluimucil(Acetylcystein),一共是七天份。病人並無發燒,我聽診病人胸部,在用力吐氣時,可聽到尖銳的喘鳴(Wheezing)聲,由於過去他有氣喘病史,因此很可能是氣喘的發作,臨床上至少也應診斷為支氣管有發炎,同時帶喘。
病人上腹部的不適,大概是因為吃抗生素及化痰劑的關係。其實這並不重要,如治療上有須要,可以儘量克服。但據病人描述,該醫師根本沒有聽胸部,問了幾句就說是感冒,然後開了一堆藥。
由於病人有喘鳴變化,藥物應以支氣管擴張劑及抗炎劑(類固醇)為主,使用止咳藥反而會壓制痰的排出,所以Medicon是不該用的。開那麼高單位的抗生素,更是沒有必要,因為即使病人的喘鳴與感染有關,也幾乎都是病毒引起,抗生素毫無幫助,只是徒增加醫療支出及胃腸副作用罷了。另外因化痰劑Fluimucil有時會造成支氣管收縮,使用在氣喘病人要非常小心,在一般治療氣喘病的指引,亦罕有提到化痰劑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可以說,該病人的處方,並不合格。病人的病情不但得不到立即的控制,反而可能因不當藥物而惡化。
筆者敢說,這樣的情形並非個案,尤其有「天量門診」的大醫院或門診中心,醫師必須在很短期間做成診斷下藥,即使聽診要不了一分鐘,也有時會被忽略。筆者見過不少病人只是普通疾病,但看完大醫院領回的藥袋,有一大串七、八種藥。我也看過某醫院小兒心臟專家,竟開給三個月的毛細支氣管炎病兒
吃Medicon藥粉,不禁想到,該專家對心臟病學的研究,吾人真是瞠乎其後,但就診療毛細支氣管病兒而言,並不比我高明。
曾有人主張,在台灣轉診是沒有必要的,原因是「好的醫師大多留在醫院」,而大醫院設置普遍,交通又便利,轉診只是多一層麻煩,增加健保支出。其實專科是指對「某小部份疾病」較專門,並不是「所有疾病」都專門,將專科醫師與「好」醫師劃上等號,顯是誤解。先進國家研究,人類平常所生疾病,多半可由基層家庭醫師處理,有方便、價廉、能全身考量的好處。台灣病人即使是普通疾病,也要猛找專科醫師,有時不一定找對,有時不一定比基層醫師更高明,而且大醫師習慣上會想到開較貴、但不一定更有幫助的藥(如上述處方),其結果是醫療資源浪費更多。
呼吸道疾病是台灣病人最常就診的病因,但有些醫師反而對這類疾病的知識不足;一方面學校裡對呼吸道疾病(尤以上呼吸道)教學著墨大多蜻蜓點水,在職訓練或醫學會也極少以此種「簡單病」為研討內容,所以診病時大而化之的醫師,並非罕見。因此我們可見到有醫師(尤其大醫院)對「感冒」定義不清,或隨意開抗生素,也有醫師仍在交代民眾「注意保暖以防感冒」這種錯誤觀念,也有醫師搞不清感冒與流感,這都是醫界不重視呼吸道疾病這門學問的結果。由一張處方看,筆者覺得台灣醫界尚待努力的地方仍很多。(作者台灣家庭醫學會前任理事)
================================================
延伸閱讀:過度醫療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related-topics/overtreatment
延伸閱讀:外感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serious-diseases/influenza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正統中醫@台灣」群組。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886...@googlegroups.com
如要變更訂閱類型,請至: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subscribe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
熱門討論: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hot-topic
論壇精華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
論壇使用教學: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announcement/group-tutorial
On 2月12日, 下午8時07分, Sky Jian <pharmacistj...@gmail.com> wrote:
> "吃飯吃習慣的人不認為吃飯特殊,喝粥喝習慣的人不認為喝粥強在那裡,只有那些不入流的傢伙才會特別標示其特異性。其實對患者對疾病而言,有區別嗎?患者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把病治好!"
>
"Myth 3:
Becoming cold or chilled leads to catching a cold.
Facts:
1. As discussed above, almost everybody becomes infected whether they
are chilled or not, if cold virus is dropped into the nose. (72)
2. One study has looked at this question. It was found that colds were
no more frequent or severe in volunteers who were chilled than those
who were not. (76)"
第一點它說只要感冒病毒被滴入鼻內,不管覺不覺得冷,大概所有人(即使免疫正常的自願者)都會感冒;
所以認為可以排除「冷」的影響,
第二點它說接受冷刺激的自願者感冒的情況並不會比較多或比較嚴重,所以也認為「冷」沒有影響。
中醫認為要得感冒必須「邪」實「正」虛,
「邪」的概念可以看成是病毒,「實」仍有程度上的考慮,也就是說與病毒的濃度應該有關係,但只要達到某個高濃度,一定會被感染的;
所以如果作實驗時,滴入鼻腔內的病毒濃度是高到所謂的致病量以上,大概無一倖免; 但不能因此就說感冒和「免疫力」無關或和「冷」無關。
另外,西醫不太有「正氣」的概念,我們不知道這項實驗兩組自願者的「正氣」讀數是否一樣?
自以為科學的人體實驗其實有不少盲點,不能面面俱到,更有其樣本數不足的侷限性;
倒底是要相信所謂的「科技醫學」?還是信中國先人經數千年臨床反復印證的「實證醫學」?
On 2月15日, 上午11時03分, Yishen <yishen.c...@gmail.com> wrote:
> 根據http://www.commoncold.org/special1.htm的說明,感冒與免疫力高低無關...
> 有人可提出該理論(事實)的盲點嗎?
>
> On Feb 15, 1:27 am, Gerry Kuo <gerrry...@gmail.com> wrote:
>
>
>
> > 這個人可能是想推廣"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正確觀念"吧
> > 他沒有考慮不保暖的話,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的這個因素。
>
> > On Feb 13, 5:16 pm, Tony <106...@gmail.com> wrote:
>
> > > 「感冒是萬病之源」,若連感冒都不會治何以為醫?
> > > 抗生素的確不該濫用,但「注意保暖以防感冒」當真是「錯誤觀念」嗎?
>
> > > On 2月12日, 下午8時07分, Sky Jian <pharmacistj...@gmail.com> wrote:
>
> > > > "吃飯吃習慣的人不認為吃飯特殊,喝粥喝習慣的人不認為喝粥強在那裡,只有那些不入流的傢伙才會特別標示其特異性。其實對患者對疾病而言,有區別嗎?患者的要求 只有一個,那就是把病治好!"
>
> > > > e2 <tcm.rab...@gmail.com> 於 2011年2月11日下午11:47 寫道:
>
> > > > > 引用:http://goo.gl/uscvC
>
> > > > > ================================================
> > > > > 王英明
>
> > > > > 最近我一位年過六旬的親戚,因咳嗽到某公立單位門診就醫,服藥後上腹部(俗稱胃部)很不適,找了我諮詢。我看了藥袋的藥名,發現是止咳的Medicon以及每顆 500毫克單位的抗生素Amoixillin,另外還有高貴化痰劑Fluimucil(Acetylcystein),一共是七天份。病人並無發燒,我聽診病人 胸部,在用力吐氣時,可聽到尖銳的喘鳴(Wheezing)聲,由於過去他有氣喘病史,因此很可能是氣喘的發作,臨床上至少也應診斷為支氣管有發炎,同時帶喘。
>
> > > > > 病人上腹部的不適,大概是因為吃抗生素及化痰劑的關係。其實這並不重要,如治療上有須要,可以儘量克服。但據病人描述,該醫師根本沒有聽胸部,問了幾句就說是感 冒,然後開了一堆藥。
>
> > > > > 由於病人有喘鳴變化,藥物應以支氣管擴張劑及抗炎劑(類固醇)為主,使用止咳藥反而會壓制痰的排出,所以Medicon是不該用的。開那麼高單位的抗生素,更是 沒有必要,因為即使病人的喘鳴與感染有關,也幾乎都是病毒引起,抗生素毫無幫助,只是徒增加醫療支出及胃腸副作用罷了。另外因化痰劑Fluimucil有時會造 成支氣管收縮,使用在氣喘病人要非常小心,在一般治療氣喘病的指引,亦罕有提到化痰劑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可以說,該病人的處方,並不合格。病人的病情不但得不到 立即的控制,反而可能因不當藥物而惡化。
>
> > > > > 筆者敢說,這樣的情形並非個案,尤其有「天量門診」的大醫院或門診中心,醫師必須在很短期間做成診斷下藥,即使聽診要不了一分鐘,也有時會被忽略。筆者見過不少 病人只是普通疾病,但看完大醫院領回的藥袋,有一大串七、八種藥。我也看過某醫院小兒心臟專家,竟開給三個月的毛細支氣管炎病兒
> > > > > 吃Medicon藥粉,不禁想到,該專家對心臟病學的研究,吾人真是瞠乎其後,但就診療毛細支氣管病兒而言,並不比我高明。
>
> > > > > 曾有人主張,在台灣轉診是沒有必要的,原因是「好的醫師大多留在醫院」,而大醫院設置普遍,交通又便利,轉診只是多一層麻煩,增加健保支出。其實專科是指對「某 小部份疾病」較專門,並不是「所有疾病」都專門,將專科醫師與「好」醫師劃上等號,顯是誤解。先進國家研究,人類平常所生疾病,多半可由基層家庭醫師處理,有方 便、價廉、能全身考量的好處。台灣病人即使是普通疾病,也要猛找專科醫師,有時不一定找對,有時不一定比基層醫師更高明,而且大醫師習慣上會想到開較貴、但不一 定更有幫助的藥(如上述處方),其結果是醫療資源浪費更多。
>
> > > > > 呼吸道疾病是台灣病人最常就診的病因,但有些醫師反而對這類疾病的知識不足;一方面學校裡對呼吸道疾病(尤以上呼吸道)教學著墨大多蜻蜓點水,在職訓練或醫學會 也極少以此種「簡單病」為研討內容,所以診病時大而化之的醫師,並非罕見。因此我們可見到有醫師(尤其大醫院)對「感冒」定義不清,或隨意開抗生素,也有醫師仍 在交代民眾「注意保暖以防感冒」這種錯誤觀念,也有醫師搞不清感冒與流感,這都是醫界不重視呼吸道疾病這門學問的結果。由一張處方看,筆者覺得台灣醫界尚待努力 的地方仍很多。(作者台灣家庭醫學會前任理事)
在波士頓港迪爾島(Deer Island)有62名年齡界符15至34歲的美國海軍訓練中心的士兵,因為在服役期間犯罪而被判入獄,他們同意為求特赦
而進行這個。
第二則:
從病情十分嚴重的流行性感冒患者身上收集鼻腔和喉嚨裡的濃稠分泌物,再把這些黏液噴入受試者的鼻腔和喉嚨或滴入他們的眼睛。此外這個實驗分開幾項,一項
是把 流感患者鼻腔內取得的黏液直接塗抹在受試者的鼻腔裡;一項先使用濾膜把患者黏液的細菌過濾,再嘗試把些經過過濾的物質來感染受試者,以測試是不是
細菌所做 成的感染;一項則從患者身上抽取血液,並注射到受試者的皮膚裡。
這次實驗還包括模擬在自然環境中人們與流感患者接觸的情況,醫生讓受試者進入因流感而瀕死的病房中,受試者要在病床四周走動,貼近患者的臉頰以呼吸他們
的惡臭氣息,而且要深深吸入到自己的肺中,還要與患者交談五分鐘及讓病人在受試者臉上咳嗽五次。
每個受試者都要對10位病患做以上同樣的事情,所有病人由開始嚴重發病都不到3天,致病因子應還存在在病人的的呼吸系統並具有傳染力,可是實驗結果卻出
人意表,受試者竟無一人感染流感。
所以說,有細菌,還要有生長環境(虛弱的病體)。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正統中醫@台灣」群組。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886...@googlegroups.com
如要變更訂閱類型,請至: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subscribe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
熱門討論: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hot-topic
論壇精華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
論壇使用教學: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announcement/group-tutorial
<醫鑰>裡有一段講到游泳與感冒的:
".........外國有人實驗數百人游泳後,吹電扇、冷氣不致感冒,因游泳時,皮膚毛孔緊閉,內臟心、腎亦不因洩精而驟虛,風寒無法內侵,故游泳後吹電扇、冷氣不致感冒。
飲酒後出汗吹風吹冷氣又行房事,或打點滴致表證的風寒感冒,隨點滴直接將風邪引入心、腎內臟或陰經經絡-即為血壓升高的原因。....."
http://www.kotcm.com/41-1.htm
我指的運動不含游泳,出大汗後至少把頸部背部腰部全露出來站在冷氣出風口強力吹個一陣子
配合其他穴道吹冷氣實驗更佳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正統中醫@台灣」群組。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886...@googlegroups.com
如要變更訂閱類型,請至: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subscribe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
熱門討論: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hot-topic
論壇精華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
論壇使用教學: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announcement/group-tutorial
但是,並非每個人的體質都跟我一樣,所以不見得每個人泳游都會感冒,
<醫鑰>不是寫了"游泳時,皮膚毛孔緊閉,內臟心、腎亦不因洩精而驟虛,風寒無法內侵,故游泳後吹電扇、冷氣不致感冒"
我可能是皮膚毛孔無法緊閉的人,所以風寒容易內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
講那麼多,你何不去自己去實驗看看呢?
趁最近天氣還沒回暖,請盡量運動流汗後,穿薄一點,越薄越好,最好別穿,出去吹風吹久一點涼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