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針經

25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辛火神

unread,
Oct 27, 2013, 1:42:01 AM10/27/13
to [GG] 正統中醫@台灣 886tcm-share
掃描版下載(含圖):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86tcm.share/367238890077706/

書名:子午流注針經
作者:何若愚撰、閻明廣注
朝代:金
分類:針灸



竊以久習醫業,好讀難素,辭理精微,妙門隱奧,古今所難而不易也。是以針刺之理,尤為難解,博而寡要,勞而少功,窮而通之,積有萬端之廣。近世指病直刺,不務法者多矣。近有南唐何公,務法上古,撰指微論三卷,探經絡之源,順針刺之理,明榮衛之清濁,別孔穴之部分,然未廣傳於世。又近於貞元癸酉年間收何公所作指微針賦一道,敘其首雲,皆按指微論中之妙理,先賢秘隱之樞機,復增多事,凡百餘門,悉便於討閱者也,非得難素不傳之妙,孰能至此哉。廣不度荒拙,隨其意韻,輒申短說,採摭群經,為之註解。廣今復采難素遺文,賈氏井滎六十首,法布經絡往還,復針刺孔穴部分,鈐括圖形,集成一義,目之曰流注經絡井滎圖歌訣,續於賦後,非顯不肖之狂迷,啟明何氏之用心,致驗於人也。自慮未備其善,更祈明智,乃懇續焉。常山閆明廣序。

(據《普濟方》補)

捲上

流注指微針賦

(以針醫訣式流注指微為識)

疾居榮衛,

榮者血也,衛者氣也,由腸胃受穀化血氣所為也。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筋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穀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乃注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以張,因息乃行,行有紀綱,周有道理,與天合約,不得休止,切而調之。調護失度,致生其疾,疾者百病之總名也。百病之始,皆因風寒暑溫飢飽勞逸而得之,或起於陰,或起於陽,所傷各異,虛實不同。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於衝、任脈,或著於腸胃之膜原,邪氣浸淫,不可勝論。

扶救者針。

救疾之功,調虛實之要,九針最妙,各有所宜。熱在頭身宜 針;肉分氣滿宜圓針;脈氣虛渺宜
針;瀉熟出血、發洩固疾宜鋒針;破癰腫出膿血宜鈹針;調陰陽去暴痺宜圓利針;治經絡中病痺宜毫針;痺深居骨節腰脊腠理之間宜長針;虛風舍於骨節皮膚之間宜大針。

觀虛實與肥瘦,

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若虛實不明,投針有失,聖人所謂虛虛實實。若明此,則無損不足益有餘之過。觀肥瘦者,用針之法,必先觀其形之肥瘦,方明針刺之淺深。若以身中分寸肥與瘦同用,是謂深淺不得,返為大賊也。

故肥人刺深,瘦人刺淺,以與本臟所屬部分齊平為期,所以無過不及之傷也。

辨四時之淺深。

四時者,所以分春秋夏冬之氣,所在以時調之也。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經云:春夏刺淺,秋冬刺深,各以其時為則;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淺刺之。

取穴之法,但分陰陽而溪穀;

陰者,陰氣也;陽者,陽氣也。謂陽氣起於五指之表,陰氣起於五指之裡也。肉之大會為穀,肉之小會為溪。分肉之間,溪穀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溪穀有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故取穴之法,分其陰陽表裡部分,溪穀遠近,同身寸取之,舉臂拱手,直立偃側,皆取穴法也。逐穴各有所宜。

迎隨逆順,須曉氣血而升沉。

經云:迎隨者,要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經逆順而取之。《靈樞》曰:瀉者迎之,補者隨之。若能知迎知隨,令氣必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升降上下源流。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至腹。絡脈傳注,周流不息,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本論云:夫欲用迎隨之法者,要知經絡逆順淺深之分。諸陽之經,行於脈外,諸陽之絡,行於脈內;諸陰之經,行於脈內,諸陰之絡,行於脈外,仍各有所守之分。故知皮毛者,肺之部;肌肉者,脾之本;筋者,肝之合;骨髓者,腎之屬;血脈者,心之分。各刺其部,無過其道,是謂大妙。迎而奪之有分寸,隨而濟之有淺深。深為太過,能傷諸經;淺為不及,安去諸邪。是以足太陽之經,刺得其部,迎而六分,隨而一分;足太陽之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手太陽之經,迎而七分,隨而二分;手太陽之絡,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手陽明之經,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手陽明之絡,迎而八分,隨而三分。足陽明之經,迎而一寸,隨而五分;足陽明之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手少陽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足少陽經,迎而八分,隨而三分;足少陽絡,迎而一寸,隨而五分。手太陰經,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手太陰絡,迎而七分,隨而二分。足太陰經,迎而一寸,隨而五分;足太陰經,迎而迎而七分,隨而二分;手少陰絡。迎而六分,隨而一分;足少陰經,迎而六分,隨而一分;足少陰絡,迎而一分,隨而五分。手厥陰經,迎而七分,隨而二分;手厥迎而九分,隨而四分。斯皆經絡相合,補生瀉成不過一分。針入貴速,既入徐進;針出貴緩,急則多傷。明須慎之,勿為殆事。男子左瀉右補,女子右瀉左補,轉針迎隨,補瀉之道,明於此矣。

原夫指微論中,賾義成賦;

《指微論》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經絡之賾,原針刺之理,明榮衛之清濁,別孔穴之部分,然未廣傳於世。今於論內自取其義,以成此賦。

知本時之氣開,說經絡之流注。

本論云:流者行也,注者往也。流謂氣血之流行也,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如流水走蟻,涓涓不息,不可暫止。

又云:流而為榮衛,彰而為顏色,發而為音聲。速則生熱,遲則生寒;結而為瘤贅,陷而為癰疽,故知流者不可止,若人誤中,則有顛倒昏悶之疾。又云:注者住也。謂十二經絡各至本時,皆有虛實邪正之氣,注於所括之穴。所謂得時謂之開,失時謂之合,氣開當補瀉,氣閉忌針刺。聖人深慮此者,恐人勞而無功,豈可昧氣開流注之道哉。其氣開注穴之法,七韻中說之矣。每披文而參其法,篇篇之理可
尋;覆經而察其言,字字之明諭其隱,皆知虛實總附。夫披文覆經者,學人之不情也,既窮其理,賾其義,知其根,得其源,以見聖人之心乎?觀何公作流注之賦,玄辭妙話。可謂達理,非是自炫也。

移疼住痛如有神,針下獲效;

得其針刺之要,移疼住痛,獲效如神。

暴疾沉 至危篤,刺之勿誤。

沉 久病,虛弱之人,忽暴感疾於榮衛,傳於臟腑,其病必危篤而重也。明者是時深慮損益,慎勿輕勿,自恃聰俊,當須察其何經所苦,補瀉針刺,去之勿誤也。

詳夫陰日血引,值陽氣流;

賈氏云:陽日氣先脈外,血後脈內;陰日血先脈外,氣後脈內。交貫而行於五臟五腑之中,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共五十穴。惟三焦受十經血氣,次傳包絡,又各注五穴,通前十二經,共六十穴,才合得十六難內六十首也。越人言:三部九候,各有頭首也。及《素問》言六十首,今世不傳。既言不傳,其文不載六十首字也,故聖人留此六十首法,令後人穿鑿也。余以所過為原六穴,即便是陰陽二氣出入門戶也。則陽脈出行二十五度,陰脈入行二十五度,則皆會此六穴中出入也。其五臟五腑收血化精合處,便是逐經原氣也。其餘精者,助其三焦,受十經精氣,則以養心包絡,始十二經血氣遍行也。

如一經精氣不足,則便成病也。既然有病,即不依此行度也。至今諸經失時,又更引毒瓦斯遍行,所流到處,即各見本經脈候,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病患或寒或熱,或輕或重,因證取之耳。

口溫針暖,

凡下針,先須口內溫針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己之和氣,與患者榮衛無寒暖之爭,便得相從,若不先溫針暖,與血氣相逆,寒溫交爭,而成瘡者多矣。

牢濡深求。

經云: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凡欲行其補瀉,即詳五臟之脈,及所刺穴中,如氣來實牢者可瀉之,虛濡者可補之也。

諸經十二作數,絡脈十五為周;

手足各有三陰三陽之脈,合為十二經脈。每一經各一絡脈,余有陽蹺之絡,陰蹺之絡,脾之大絡,合為十五絡脈。周者,謂十二經十五絡二十七氣,周流於身者也。

陰俞六十臟主,

臟為五臟肝心脾肺腎,並心包之脈。合之有六,並兼四形臟也。

俞謂井滎經合非皆俞也。然井滎俞經合者,肝之井,大敦穴也;滎行間穴也;俞,太衝穴也;經,中封穴也;合,曲泉穴也。心之井,少衝穴也;滎,少府穴也;俞,神門穴也;經,靈道穴也;合,少海穴也。脾之井,隱白穴也;滎,大都穴也;俞,太白穴也;經,商丘穴也;合,陰陵穴也。肺之井,少商穴也;滎,魚際穴也;俞,太淵穴也;經,經渠穴也;合,尺澤穴也。腎之井,湧泉穴也;滎,然谷穴也;俞,太谿穴也;經,復溜穴也;合,陰谷穴也。心包之井,中衝穴也;滎,勞宮穴也;俞,大陵穴也;經,間使穴也;合,曲澤穴也。五臟之俞,各有五,則五五二十五俞,井心包絡五俞,共三十,以左右見言之,六十俞穴也。

陽穴七十二腑收。

腑謂六腑,非兼九形腑也。穴,俞穴也,亦謂井滎俞原經合也。肝之腑膽,膽之井者,竅陰穴也;滎,俠谿穴也;俞,臨泣穴也;原,丘墟穴也;經,陽輔穴也;合,陽陵泉穴也。心之腑小腸,小腸之井者,不澤穴也;滎,前谷穴也;俞,後谿穴也;原,腕骨穴也;合,小海穴也。脾之腑胃,胃之井者,厲兌穴也;滎,內庭穴也;俞,陷谷穴也;原,衛陽穴也;經,解谿穴也;合,三里穴也。肺之腑大腸,大腸之井者,商陽穴也;滎,二間穴也;俞,三間穴也;原,合谷穴也;經,陽谿穴也;合,曲池穴也。腎之腑膀胱,膀胱之井者,至陰穴也;滎,通谷穴也;俞,束骨穴也;原,京骨穴也;經,崑崙穴也;合,委中穴也。心包之腑三焦,三焦之井者,關衝穴也;滎,液門穴也;俞,中渚穴也;原,陽池穴也;經,支溝穴也;合,天井穴也。如是六腑之俞各有六,則六六三十六俞,以左右脈共言之,則七十有二俞穴也。取穴部分,見於井滎圖備說。

刺陽經者,可臥針而取;

衛者屬陽,皮毛之分,當臥針而刺之。若深刺傷陰分,傷榮氣也。

奪血絡者,先俾指而柔。

奪血絡者,取榮氣也。榮氣者,經隧也。《靈樞》曰: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故言血絡。凡刺之者,先以左手捻按所刺之穴,候指下氣散,方可下針,取榮家之氣,不能損衛氣也。經云: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呼為迎而吸作補,

瀉者迎之,補者隨之,有餘則瀉,不足則補。瀉者,吸則內針,無令氣散,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後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是名曰瀉。補者,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弩之,抓而下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合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名曰補。

凡善治者,察其所痛,以知病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無逆天時,是謂至治之妙。

逆為鬼而從何憂。

逆者,謂當刺之日,與病五行相行遞為鬼賊,而不順也。從者,五臟之氣,與日相和,而不相侵凌也。凡刺之理,當擇吉日,與本病之臟腑各無侵凌刑制,下針順從而何憂哉!

淹疾延患,著灸之由。

若病有久淹,因寒而虛,或陰證多寒,或是風寒濕痺香港腳之病,或是上實下虛厥逆之疾。男子勞傷,婦人血氣之屬,並可用灸。亦有不可灸者,近髓之穴,陽證之病,不可灸也。

躁煩藥餌而難拯,必取八會;

躁煩熱盛在於內者,宜取八會之氣穴也。謂腑會太倉中腕穴,臟會季脅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三焦羶中穴,此是八會穴也。

癰腫奇絡而畜邪,先由砭瘳。

經云:病患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氣蓄積腫熱,宜砭刺出血。古者以砭石為針,《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即砭石也。今人以鈹針代之也。

況乎甲膽乙肝,丁心壬水。

甲膽乙肝者,謂五臟五腑,拘之十干,陽干主腑,陰乾主臟。故《天元冊》又曰:膽甲肝乙,小腸丙心丁,胃戊脾己,大腸庚肺辛,膀胱壬腎癸,五臟五腑,收血化精合處,便是三焦包絡二經元氣也,合為十二經遍行也。賈氏各分頭首,十日一終,營運十干,皆以五子建元日時為頭也。

生我者號母,我生者名子。

夫五行者,在人為五臟,注穴為井滎俞經合。相合為夫妻,我克者為七傳,克我者為鬼賊,我生者為子,生我者為母也。

春井夏滎乃邪在,秋經冬合乃刺矣。

此言逐回時取井滎之法也,假令春木旺刺井,夏火旺刺滎,季夏土旺刺俞,秋金旺刺經,冬水旺刺合,四時刺法,依此推之,以瀉逐時所勝之邪毒者也。聖人所謂因其時而取之,以瀉邪氣出也。

犯禁忌而病復,

禁忌者,非惟人神所在也,謂大飢大渴,大寒大熱,大飽大醉,大虛大竭,大勞大困,皆為針家之禁忌。若虛實不分,淺深不及,犯觸人神,顛倒四時,其病癒而必復,切須誡之誡之。

用日衰而難已。

本論云:病於當日之下,灸五行之刑制者,其病克而難愈也。謂心病遇庚日,肝病遇辛日,脾病遇乙日,肺病遇丁日,腎病遇己日,小腸病遇壬日,大腸病遇丙日,胃遇甲日,膽遇庚日,膀胱遇戊日,斯皆率義正氣日下受制而氣衰,刺病難癒故也。

孫絡在於肉分,血行出於支裡。

孫絡,小絡也,謂絡之支別也。行於分肉之間,有血留止,刺而去之,無問脈之所會。

悶昏針運,經虛補絡須然;

本論云:若學人深明氣血往來,取穴部分不差,補瀉得宜,必無針暈昏倒之疾;或忽忙之際,畏刺之人,多針則傷,壯者氣行自己,怯者當速救療。

假令針肝經感氣運,以補肝經合曲泉穴之絡;假令針肝絡血運,以補本經曲泉穴之經,針入復甦,效如起死,他皆仿此。

疼實癢虛,瀉子隨母要指。

病之虛實者,癢則為虛,痛者為實。刺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臟實,瀉肝之榮行間穴,屬火是子;肝臟虛,補肝之合曲泉穴,屬水是母。凡刺只取木經井滎俞經合五行,子母補瀉,此乃大要也。

想夫先賢迅效,無出於針經;今人愈疾,豈離於醫法。

古之治疾,特論針石,《素問》先論刺,後論脈;《難經》先論脈,後論刺。刺之與脈,不可偏廢。昔之越人起死,華佗愈,非有神哉,皆此法也。離聖久遠,後學難精,所以針之玄妙,罕聞於世。今時有疾,多求醫命藥,用針者寡矣。

徐文伯瀉孕於苑內,斯由其速;

昔宋太子性善醫書,出苑見一有孕婦人,太子自為診之,是一女。令徐文伯亦診之,乃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剖腹視之。文伯因自請針之令落,於是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胎應針而落,果如文伯之言也。

范九思療咽於江夏,聞見言稀。

傳曰:嘉 中有太傅程公,守任於江夏,因母之暴患咽中有癰,卒然而長,寒氣不通,命醫者止可用藥治之,勿施針以損之。醫曰:咽中氣尚不通,豈能用藥,藥即下之,豈能卒效,故眾醫不敢措治。尋有醫博范九思云:有藥須用未使新筆點之,癰疽即便差。公遂取新筆與之,九思乃以點藥上癰,藥到則有紫血頓出,漸氣通而瘥。公曰:此達神聖之妙矣。公命九思飲,而求其方,九思大笑曰:其患是熱毒結於喉中,塞之氣不宣通,病以危甚。公堅執只可用藥,不可用針,若從公意,則必誤命,若不從公意,固不能施治,九思當日,曾以小針藏於筆頭中,妄以點藥,乃針開其癰而效也,若非如此,何如紫血頓下也。公方省而歡曰:針有劫病之功,驗於今日。古人云:為將不察士卒之能否,則不能決勝,為醫不察藥性之主治,則不能便瘥,文將無深謀遠慮,則無必勝,醫無先機遠見,治無必效也。

大抵古今遺蹟,後世皆師。

昔聖人留軌範,使後人仿學,不可獨強也。況於針術,隱奧難究,妙門出乎其類者,今之世誰能之,故聖人云:不可不遵先聖遺文也。

王纂針魅而立康,獺從被出;

傳曰:王纂少習醫方,尤精針石,遠近知名,嘉中縣人張方女,因暮宿於廣陵廟中,下有一物,假作其 ,因被魅感而病,纂為治之,一針有一祟從女被中走出,而病癒矣。

秋夫療鬼而獲效,魂免傷悲。

昔宋徐熙字秋夫,善醫方,為丹陽令,常聞鬼神吟呻甚淒苦。秋夫曰:汝是鬼何須知此!答曰:我患腰病,死雖為鬼,痛苦尚不可忍,聞君善醫,願相救濟。秋夫曰:吾聞鬼無形,何由措置?鬼云:縛草作人,子依之,但取孔穴針之。秋夫如其言,為針腰俞二穴,肩井二穴,設祭而埋之。明日見一人來謝曰:蒙君醫療,復為設祭,病今已癒,感惠實深,忽然不見。公曰:夫鬼為陰物,病由告醫,醫既愈矣,尚能感激,況於人乎?鬼姓斛名斯。

既而感指幽微,用針直訣。

此皆指微論中,用針幽微之直訣也。

竅齊於筋骨,皮肉刺要;

竅者穴也,齊者淺深之宜也。經曰:刺皮無傷骨,刺骨無傷髓。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則傷,不及則生外壅,壅則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動五臟,故生大病。

痛察於久新,腑臟寒熱。

痛者病也,夫人病有久新,臟病腑病,寒熱虛實,宜細詳審調。針形短長鋒類不等,窮其補瀉,各隨病所宜用之。

接氣通經,短長依法;

本論曰:夫欲取偏枯久者榮衛諸疾,多是愈而復作者,由氣不接而經不通流,雖有暫時之塊,客氣勝真,病當未癒也,當此乃上接而下引。呼吸多少,經脈長短,各有定數之法。手三陽接而九呼,過經四寸,乎三陰接而七呼,過經五寸;足之三陽接而一十四呼,過經四寸,足之三陰接而一十二呼,過經五寸。重者倍之,吸亦同數,此接氣通經,呼吸長短之法也。

裡外之絕,羸盈必別。

夫五臟裡外者,謂心肺在鬲上,通於天氣也。心主於脈,肺主於氣,外華榮於皮膚,故言外也。腎肝在下,通於地氣,以藏精血,實於骨髓。心肺外絕,則皮聚毛落;腎肝內絕,則骨痿筋緩。其時學人,不能別裡外虛實,致使針藥誤投,所以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勿刺大勞,使人氣亂而神隳;

《禁刺論》曰:無刺大勞人,勞則喘息汗出,裡外昏越,故氣耗亂,神隳散也。

慎妄呼吸,防他針昏而閉血。

呼吸者,使陰陽氣行流上下,經歷五臟六腑,若針刺妄行呼吸,陰陽交錯,則針昏閉血,氣不行也。

又以常尋古義,由有藏機;遇高賢真趣,則超然得悟。逢達人示教,則表我扶危。

先賢之書,文理幽深,隱義難窮;或字中隱義,或假令一隅,妙要難窮,遇高達之士,方得其趣,不可穿鑿。

男女氣脈,行分時合度;

本論云:夫男女老幼,氣候不同,春夏秋冬,寒暑各異。春氣生而脈氣緩,夏暑熱而脈行速,秋氣燥而脈行急,冬氣寒而脈凝澀。小兒之脈應春,壯年之脈應夏,四十以上如秋,六十以後如冬。其病有寒熱,脈有遲速,一一參詳,不可一概與天同度矣。《難經》云: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者,平人脈法也。微抱病之人皆失天之度,地之紀,脈之用,不可與平人脈相合也。其診取法:當以一息五至為與天同度;不及應春,不及應冬;太過應秋,太過應夏。應春冬者,宜留針待氣至;應秋夏者,呼吸數畢便宜去針,此之謂也。

養子時克,注穴必須依。

養子時克注穴者,謂逐時干旺氣注臟腑井滎之法也。每一時辰,相生養子五度,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晝夜十二時,氣血行過六十俞穴也。每一穴血氣分得一刻六十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杪,此是一穴之數也。六十穴共成百刻,要求日下井滎,用五子建元日時取之。設令甲日甲戌時,膽統氣初出竅陰穴為井木,流至小腸為滎火,氣過前谷穴注至胃為俞土,氣過陷谷穴又並過本原丘墟穴。但是六腑各有一原穴,則不繫屬井滎相生之法,即是陰陽二氣出入門戶也。行之大腸為經金,氣過陽谿穴,所入膀胱為合水,氣入委中穴而終。此是甲戌時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時辰流注五穴畢也。他皆仿此。

今詳定療病之宜,神針法式,廣搜難素之秘文密辭,深考諸家之肘函妙臆,故稱瀘江流注之指微,以為後學之規則。

流注經絡井滎說

夫流注者,為刺法之深源,作針術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蓋流者要知經脈之行流也;注者謂十二經脈各至本時,皆有虛實邪正之氣,注於所括之穴也。夫得時謂之開,失時謂之合。夫開者針之必除其病,合者刺之難愈其疾,可不明此二者乎?況經氣內干五臟,外應支節,針刺之道,經絡為始。若識經脈,則諸行氣部分,脈之短長,血氣多少,行之逆順,祛逐有過,補虛瀉實,則萬舉萬痊。若夫經脈之源而不知,邪氣所在而不辨,往往病在陽明,反攻少陰,疾在厥陰,卻和太陽,遂致賊邪未除,本氣受弊,以此推之,經脈之理不可不通也。昔聖人深慮此者,恐後人勞而少功也,廣因閒暇之際,爰取前經,以披舊典,緣柯摘葉,採摭精華,以明流注之幽微,庶免討尋之倦怠。不揆荒拙,列圖於後,凡我同聲之者,見其違闕,改而正之,庶行之久遠而無弊焉,不亦宜乎?

平人氣象論經隧周環圖

平人氣象論經隧周環圖\p06-d18a1.bmp

經脈一週於身,內長一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計二百七十定息,氣可環周。然晝五十榮衛以一萬三千五百息,則氣脈都行八百一十丈。

如是則應天常度,脈氣無不及太過,氣象平調,故曰平人也。

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夫經氣者,內干五臟,而外絡支節。其浮氣不循經者,為衛氣;精專行於經隧者,為榮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常以平旦為紀,其脈始從中焦手太陰出,注於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間,與足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
,內注目內 ,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手心主脈,出腋下臂,入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羶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趾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中,復出於手太陰。此榮氣之行也,逆順之常。榮氣之行,常循其經。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五十度,周於身。衛氣則不循其經焉。晝則行陽,夜行於陰,行陽者行諸經,行陰者行諸臟。凡刺之道,須衛氣所在,然後迎隨,以明補瀉,此之謂也。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圖\p06-d18a2.bmp

肺脈起於中焦出於大指之端注大腸經

手太陰肺之脈,起於中焦(在胃中脘),下絡大腸,環循胃口(胃口謂賁門),上膈屬肝,系橫出腋下,下循
內(臂肘也),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尺澤穴也),循臂內上骨下廉(直大指日上骨,內謂內側),入寸口(經渠穴也),上魚(循魚際穴也,自大指本節後內側),出大指之端(謂出少商穴也)。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太陰少血多氣,《難經》云:脈有是動,有所生病。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在氣,氣為是發;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是為臂厥。主肺所生病者,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滿,
臂內前廉痛,掌中熱。

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是嘆息,溺色變,卒遺矢無度。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圖\p06-d18a3.bmp

大腸脈起於大指之端入挾於鼻孔注胃經

手陽明大腸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內側(商陽穴也),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循陽谿穴也),入肘外廉(曲池穴也),上循
外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 骨謂肩
之骨乃肩端也),上出柱骨之會上(柱骨肩井二穴),下入缺盆(缺盆二穴,在肩橫骨陷中),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直而上頸(頸,頭莖也),貫頰,入下齒中,環出挾口,交人中(水溝穴也)。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手陽明多血多氣,是動則病,齒痛 腫,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鼻衄喉痺,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也。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之脈,起於鼻,交 中(兩目之間鼻吻深處謂之
中)。旁約太陽之脈(足太陽起於承漿穴名也,在頤前唇下,宛宛中)。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大迎之穴,在曲頷前同身寸之一寸二分陷者中),循頰車(頰車謂頰之牙車也,言足陽明脈,循出頰車而行,故頰車穴在耳下曲頰之端陷中),上耳前,過客主人(客主人,在耳前起骨開口有空處,)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人迎,在結候兩旁大脈動應手是也),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低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
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厲兌穴也。

足陽明多氣多血。是動則病,灑灑然振寒,善伸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
厥。(本經原缺,據《普濟方》節補。)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圖\p06-d18a4.bmp

脾脈起於大指之端注於心中注心經

足太陰脾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隱白穴也),白肉際,過核骨後(太白穴之後也),上內踝前廉(商丘穴也),上 內(魚腹也),循
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陰陵泉也),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舌根系也),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足太陰少血多氣,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吐,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洩水閉,黃膽,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也。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圖\p06-d18a5.bmp

心脈起於心中入掌內循小指注小腸經

手少陰心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繫,上挾咽,系目本作循胃出脅)。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
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少海穴也)。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神門穴也)。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手少陰少血多氣,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
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也。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圖\p06-d18a6.bmp

小腸脈起於小指之端斜絡於目 注膀胱經

手太陽小腸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少澤穴也)。循手外側上腕(腕骨穴也)。出踝中直上,骨下廉(陽谷穴也)。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
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絡心,循嚥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貫頸上頰,至目銳 ,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天容穴也),上
抵鼻,至目內 ,斜絡於顴。

手太陽小腸之經,多血少氣,是動則病。嗌痛頜腫,不可回顧,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頷腫,頸肩 肘臂外後廉痛也。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圖\p06-d18a7.bmp

膀胱脈起於目內 至小指外側注腎經

足太陽膀胱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上。其支者,以巔(百會也),至耳上角。其直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下貫臀,入
中(委中穴也)。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 中,以下貫
內,出外踝之後(崑崙穴也)。循京骨至小指外側(至陰穴也)。

足太陽膀胱之經,多血少氣,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曲, 如結,
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 腳皆痛,小指不同也。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圖\p06-d18a8.bmp

腎脈起於小指之下注胃中注心包

足手陰腎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湧泉穴也),出然谷之下(然谷穴內踝前),在踝之後(太谿穴也),別入跟中,以上 內,出
內廉(陰谷穴也),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足少陰腎之經,少血多氣,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則有血,喉鳴而喘而欲起,目KT KT
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膽,腸
,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圖\p06-d18a9.bmp

心包脈起於胸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注三焦經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
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太陰在上,少陰在下,心主在中),入肘中(曲澤穴也),下循臂行兩筋之間(太陵穴也),入掌中(勞宮穴也),循中指出其端(中衝穴也)。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交手少陽也)。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多血少氣,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 火動,面色赤,喜笑不休,目黃。是主心包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圖\p06-d18a10.bmp

三焦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至目兌 注膽經

手少陽三焦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關衝穴也),上出兩指之間(液門穴也),循手錶腕池穴也),出臂外兩骨之間(支溝穴也),上貫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羶中(羶中在玉堂穴下一寸六分,兩乳之間陷中是也)。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羶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一作顱)至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客主人在耳前上起骨,開口有空者),前交頰,至目銳 。

手少陽三焦之脈,多氣少血,是動則病,耳聾耳鳴,渾渾 ,嗌腫喉痺,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 痛,頰痛,耳後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圖\p06-d18a11.bmp

膽脈起於目兌 入大指循歧骨內出於端注肝經

足少陽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
後。其支者,別銳 ,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陽陵泉也),下外輔骨之前(輔骨在陷下)。直下抵絕骨之端(絕骨外端陽輔穴)。

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中。

足少陽之經,多氣少血,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有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
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圖\p06-d18a12.bmp

肝脈起於大指聚毛之際上注肺中

足厥陰肝之脈,起於大指聚毛之際(大敦穴也)。上循足跗上廉(太衝穴也),去內踝一寸(中卦穴也)。上踝八寸(曲泉穴也),交出太陰之後,上
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頑顙。連目繫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中(復交於手太陰)。

足厥陰之經,少氣多血,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俯仰,丈夫 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洩狐疝,遺溺,癃閉。

卷中

井滎俞經合部分圖

凡人兩手足,各有此三陽三陰之脈,合為十二經脈。每一經中,各有井、滎、俞、經、合、皆出於井,入於合。經云:所出者為井,所流者為滎,所注者為俞,所行者為經,所入則為合。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臟,故言所入為合也。故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聖人所謂因其時而取之,以瀉邪毒出也。

井滎所屬: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士,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昔聖人先立井、滎、俞、經、合,配象五行,則以十二經中各有子母。故刺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自病,實則瀉肝之滎,屬火,是子;若虛,則補肝之合,屬水,是母。余皆仿此。若他邪相乘,陰陽偏勝,則先補其不足,後瀉其有餘,此為針醫之大要。若深達洞明,則為上工者也。

十經血氣,皆出於井,入於合。各注井、滎、俞、經、合無依矣。或曰:脈有十二經,又因何只言十經,其餘二經不言者何?答曰:其二經者,三焦是陽氣之父,心包絡是陰血之母也。此二經尊重,不繫五行所攝,主受納十經血氣養育,故只言十經陰陽二脈,逐日各注井、滎、俞、經、合各五時辰畢,則歸其本。此二經亦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方知十二經遍行也。

手少陽三焦經\p06-d18a13.bmp

三焦經:關衝(陽井)液門(滎),中渚(俞),陽池(原),支溝(經),天井(合)。每日遇陽干合處,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時,至甲申時,為陽干合也。

手少陰真心經\p06-d18a14.bmp

心包經:中衝(陰井),勞宮(滎),大陵(俞),間使(經),曲澤(合)。每日遇陰乾合處,注此五穴。假令甲日甲戌時,膽氣初出為井,己巳時脾出血為井,陰陽並行。陽日,氣先血後,陰日,氣後血先。己巳時至己卯時為陰乾合也。余干日辰皆依此。

手陽明大腸經\p06-d18a15.bmp

連前共六十穴,合成六十首,每一穴分得一刻六十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秒,此是一穴之數。六十穴合成百刻,每一時辰相生養子五度,各注井、滎、俞、經、合五穴,晝夜十二時辰,氣血行過六十俞穴也。欲知人氣所在,用五子元建日時,現前圖可見六十首,是活法。依此井滎刺病甚妙。

手太陽小腸經\p06-d18a16.bmp

五子元建日時歌

甲己之日丙作首,乙庚之辰戊為頭,丙辛便從庚上起,丁壬壬寅順行求,戊癸甲寅定時候,六十首法助醫流。

卷下

針經井滎歌訣

足少陽膽之經

 陽干注腑 陰乾注臟甲日 甲與己合 膽引氣行

圖\p06-d18a17.bmp

木原在寅甲日甲戌時膽為井(金)。丙子時小腸為滎(水)。戊寅時胃為俞(木)。迸過本原丘墟穴。

木原在寅。庚辰時大腸為經(火)。壬午時膀胱為合(土)。甲申時氣納三焦。謂諸甲合還原化本。

【膽】竅陰為井膽中行,脅痛煩熱又頭痛,喉痺舌乾並臂痛,一針難步卻須行。

【小腸】前谷為滎屬小腸,喉痺頷腫嗌咽乾,頸項臂痛汗不出,目生翳膜併除痊。

【胃】陷谷胃俞節後邊,腹痛腸鳴 瘧纏,面目浮腫汗不出,三分針入得復痊。

【膽(原)】丘墟為膽是為原,胸脅滿痛瘧安纏,腋腫髀樞腿痠痛,目生翳膜併除痊。

【大腸】陽谿為經表腕邊,顛狂喜笑鬼神言,心煩目赤頭風痛,熱病心驚針下痊。

【膀胱】委中合穴 紋中,腰脊沉沉溺失頻,髀樞痛及膝難屈,取其經血使能平。

足厥陰肝之經

乙日 乙與庚合 肝引血行

圖\p06-d18a18.bmp

乙日乙酉時肝為井(木)。 丁亥時心為滎(火)。己丑時脾為俞(土)。辛卯時肺為經(金)。癸巳時腎為合(水)。乙未血納包絡。

【肝】大敦為井注肝家,心疼腹脹陰汗多,中熱屍厥如死狀,血崩臍痛用針加。

【心】少府心滎木節中,少氣悲憂虛在心,心痛狂顛實譫語,寒熱胸中便下針。

【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吐逆霍亂胸中痛,下針一刺得安寧。

【肺】經渠肺經熱在胸,掌後寸口脈陷中,熱病喘疼心吐逆,禁灸神針有大功。

【腎】陰谷腎合膝後分,腳痛難移好用針,小腹急痛並漏下,小便黃赤建時尋。

手太陽小腸之經

丙日 丙與辛合 小腸引氣行火原在子 火入水鄉丙日丙申時小腸為井(金)。 戊戌時胃為滎(水)。庚子時大腸為俞(木)。
並過本原腕骨穴。故火原在子。壬寅時膀胱為經(火)。甲辰時膽為合土。 丙午時氣納三焦。

圖\p06-d18a19.bmp

【小腸】少澤元本手太陽,井注喉痺舌生瘡,臂痛咳嗽連項急,目生翳膜一針康。

【胃】內庭胃滎本陷中,四肢厥逆滿腹疼,口渴牙痛依穴用,使下神針便去根。

【大腸】三間為俞本節後,喉痺咽哽齒齲痛,胸滿腸鳴洞洩頻,唇焦氣喘針時定。

【小腸(原)】腕骨為原手踝中,熱病相連汁出頻,目中淚出兼生翳,偏枯臂舉只神針。

【膀胱】崑崙為經外後跟,腰疼腳重更難行,頭疼吐逆並腹脹,小兒癇搐一齊針。

【膽】陽陵泉穴膽合間,腰伸不舉臂風癇,半身不遂依針刺,膝勞冷痺下針安。

手少陰心之經

丁日 丁與壬合 心引血行

圖\p06-d18a20.bmp

丁日丁未時心為井(木)。己酉時脾為滎(火)。辛亥時肺為俞(土)。癸丑時腎為經(金)。乙卯時肝為合(水),丁巳時血納包絡。

【心】少衝為井是心家,熱病煩滿上氣多,虛則悲驚實喜笑,手攣臂痛用針加。

【脾】大都脾滎本書中,熱病相連是逆行,腹滿煩悶並吐逆,神針一刺即時寧。

【肺】太淵肺俞掌後尋,嘔吐咳嗽腹膨膨,眼目赤筋白翳膜,心疼氣上一般針。

【腎】復溜腎經魚肚中,面目KT KT 喜怒停,腹內雷鳴並脹滿,四肢腫痛刺時靈。

【肝】曲泉肝合跗骨中,女人血瘕腹腫疼,身熱喘中氣勞病,足疼洩利又便膿。

足陽明胃之經

戊日 戊與癸合 胃引氣行

圖\p06-d18a21.bmp

土原在戊戊日戊午時胃為井(金)。 庚申時大腸為滎(水)。 壬戌時膀胱為俞(木)。 井過本原衝陽穴,故土原在戊。甲子時膽為經(火)。
丙寅時小腸為合(土)。 戊辰時氣納三焦。

【胃】厲兌為開主胃家,屍厥口噤腹腸滑,汗病不出如瘧狀,齒痛喉痺針刺佳。

【大腸】二間庚滎本節中,喉痺鼻衄在心驚,肩背疼時依此用,下針牙痛更無根。

【膀胱】束骨壬俞本節中,耳聾項急本穴尋,惡風目眩並背痛,針之必定有神功。

【胃(原)】衝陽為原動脈中,偏風口眼注牙痛,寒熱往來如瘧狀,建時取效有同神。

【膽】陽輔膽經四寸間,筋攣骨痛足腫寒,風痺不仁依此用,神針一刺不須難。

【小腸】少海為合肘上中,寒熱風腫頂頭疼,四肢無力難舉步,建時針刺有神靈。

足太陰脾之經

己日 甲與己合 脾引血行己日己巳時脾為井(木)。 辛未時肺為滎(火)。 癸酉時腎為俞(土)。 乙亥時肝為經(金)。 丁丑時心為合(水)。 巳卯時血納包絡。

圖\p06-d18a22.bmp

【脾】隱白為井足太陰,腹脹喘滿吐交橫,鼻衄滑腸食不化,月經不止血山崩。

【肺】魚際為滎熱汗風,咳嗽頭痛痺主胸,目眩少氣咽乾燥,嘔吐同針有大功。

【腎】太谿腎俞內踝下,足厥心疼嘔吐涎,咳嗽上氣並脈短,神針到後病伏潛。

【肝】中封為經內踝前,振寒 瘧色蒼蒼,臍腹痛時兼足冷,寒疝相纏針下康。

【心】少海心合曲節間,齒疼嘔逆滿胸心,頭項痛時涕與笑,用針一刺管驚人。

手陽明大腸之經

庚日 庚與乙合 大腸引氣行

圖\p06-d18a23.bmp

金原在申庚日庚辰時大腸為井(金)。 壬午時膀胱為滎(水)。甲申時膽為俞(木)。 井過本原合谷穴,金原在申也。丙戌時小腸為經(火)。
戊子時胃為合(土)。 庚寅時氣納三焦。

【大腸】商陽為井大腸中,次指指上氣注胸,喘逆熱病並牙痛,耳聾寒熱目赤紅。

【膀胱】通谷為滎本節游,頭重鼻衄項筋收,目視KT KT 胸脹滿,食飲不化即時休。

【膽】臨泣膽前節後邊,中滿缺盆腫項咽,月事不調依此用,氣噎如瘧當時安。

【大腸(原)】合谷為原歧骨中,痺痿漏下熱生風,目視不明並齒痛,牙關口噤一針功。

【小腸】陽谷為經側腕中,癲疾狂走妄言驚,熱病過時汗不出,耳聾齒痛目眩針。

【胃】三里胃合膝下分,諸般疾病一般針,須去日上加時下,方知世上有名人。

手太陰肺之經

辛日 丙與辛合 肺引血行

圖\p06-d18a24.bmp

辛日辛卯時肺為井(木)。 癸巳時腎為滎(火)。 乙未時肝為俞(土)。丁酉時心為經(金)。 己亥時脾為合(水)。辛丑時血納包絡。

【肺】少商肺井注心中,寒熱咳逆喘脹沖,飲食不下嚥喉痛,三棱針刺血為功。

【腎】然谷腎滎內踝尋,喘呼少氣足難行,小兒臍風並口噤,神針並灸得安寧。

【肝】太衝肝俞本節後,腰引少腹小便膿,淋瀝足寒並嘔血,漏下女子本中疼。

【心】靈道為經掌後真,心痛肘攣悲恐驚,暴喑即使難言語,建時到後即宜針。

【脾】陰陵泉穴脾之合,腹堅喘逆身難臥,霍亂疝瘕及腰疼,小便不利針時過。

足太陽膀胱之經

壬日 丁與壬合 膀胱引氣行

圖\p06-d18a25.bmp

水原在午 水入火鄉壬日壬寅時膀胱為井(金)。 甲辰時膽為滎(水)。丙午時小腸為俞(木)。 並過本原京骨穴,水原在午,水入火鄉,故壬,子午相交也。

戊申時胃為經(火),庚戌時大腸合(土)。 壬子時氣納三焦,還原化本。

【膀胱】至陰為井是膀胱,目生翳膜頭風狂,胸脅痛時依法用,小便不利熱中傷。

【膽】俠谿膽滎小節中,胸脅脹滿足難行,寒熱目赤頸項痛,耳聾一刺便聞聲。

【小腸】後谿為俞節陷中,寒熱氣瘧目生筋,耳聾鼻衄並喉痺,肘臂筋攣同用針。

【膀胱(原)】京骨為原肉際間, 酸膝痛屈伸難,目 內赤頭頸強,寒瘧腰疼針下安。

【胃】解谿穴是胃之經,腹脹 腫腳轉筋,頭痛霍亂面浮腫,大便下重也同針。

【大腸】曲池為合肘外陷,半身不遂語難言,肘中痛急伸無力,喉痺針下也痊然。

手少陽三焦之經

三焦與包絡合為表裡

圖\p06-d18a26.bmp

壬子時三焦關衝為井(金)。 甲寅時為滎(水)。丙辰時為俞(木)。 並過本原陽池。

戊午時為經(火)。庚申時為合(土)。 壬戌時氣入行。

【金】三焦之井號關衝,目生翳膜注頭痛,臂肘痛攻不能舉,喉痺針刺取其靈。

【水】液門為滎次陷中,驚悸癇熱共頭痛,目赤齒血出不定,三棱針刺即時靈。

【木】中渚為俞節後尋,熱病頭疼耳不聞,目生翳膜咽喉痛,針入三分時下明。

【三焦(原)】陽池為原腕錶中,寒熱如瘧積心胸,臂痛身沉難舉步,一針當面有神功。

【火】支溝為經腕後真,熱病臂肘腫兼疼,霍亂吐時並口噤,下針得氣使醒醒。

【土】天井為合肘外尋,風痺筋攣及骨疼,咳嗽不食並驚悸,心胸氣上即時針。

手厥陰心主包絡之經

心主與三焦為表裡

圖\p06-d18a27.bmp

癸丑時包絡為井(木)。乙卯時為滎(火)。丁巳時為俞(土)。己未時為經(金)。辛酉時

【木】中衝為井厥陰心,掌中煩熱及頭疼,熱病煩悶汗不出,舌強針時得自平。

【火】勞宮心滎手掌中,中氣攣痺口中腥,狂笑顛疾同日用,氣粗喘逆也須寧。

【土】大陵心俞腕後尋,喜笑悲哀氣上衝,目赤小便如赤色,狂言頭痛建時中。

【金】間使心經掌後間,心痛嘔逆惡風寒,熱時咽痛並驚悸,神針和忤也須安。

【水】曲澤為合肘裡存,心疼煩悶口乾頻,肘臂筋攣多嘔血,呼吸陰陽去病根。

足少陰腎之經

癸日 戊與癸合 腎引血行

圖\p06-d18a28.bmp

癸日癸亥時腎為井(木。) 乙丑時肝為滎(火)。丁卯時心為俞(土)。己巳時脾為經(金)。 辛未時肺為合(水)。 癸酉時血納包絡。

James Lee

unread,
Oct 27, 2013, 2:18:04 AM10/27/13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Thanks!

James


2013/10/26 辛火神 <tcm.r...@gmail.com>

--
精華區首頁:http://www.886tcm.org/
Facebook社團:http://www.facebook.com/groups/886tcm/
---
您已訂閱「Google 網上論壇」的「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檔案分享區」群組,因此我們特別傳送這封郵件通知您。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886tcm-share...@googlegroups.com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傳送電子郵件至 886tcm...@googlegroups.com
請前往以下網址造訪這個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group/886tcm-share
如需更多選項,請前往: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s/opt_out



--


Regards,

James Lee

openarmed

unread,
Oct 27, 2013, 9:12:38 AM10/27/13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感恩分享

Betsy Lu, L.Ac

unread,
Oct 27, 2013, 5:54:54 PM10/27/13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Thank you for sharing.

Live well

Betsy

unread,
Apr 8, 2017, 8:05:27 PM4/8/17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檔案分享區
身體到處都是經脈,但這裡沒說體內內臟上的經脈。有些身體問題,是否單靠子午針炙經的針炙方法解決不了,研究體內經脈和針炙方法,是否有需要?再進一步是研究如何用微創的方法施針。
不過用內窺鏡能否找到經脈?和各人的內臟經脈會否有差異? 施針的次數等問題

辛火神

unread,
Apr 8, 2017, 8:12:28 PM4/8/17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檔案分享區
看不懂你在寫什麼 ...

綱於 2017年4月9日星期日 UTC+8上午8時05分27秒寫道:

Chin-Cheng Huang

unread,
Apr 8, 2017, 9:21:39 PM4/8/17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致: 綱' via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檔案分享區

供您參考:

現代人對經脈的解釋已經不是最原始的本意, 包含大陸和台灣的博士教授們, 尤其大陸的中醫更是亂解一通。

1. 脈是血脈:
    1984年發現之西漢呂后時期(約公元前186年)湖北荊州張家山247號墓出土竹簡,現稱為張家山漢簡之脈書, 沒有經的記載, 對於脈的記載, 即是血脈(現代說法: 動脈和靜脈)。
    另,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太素, 甲乙經都有相同對脈的解釋。

   

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毋所避,是謂脈。

(楊上善: 盛壅營血之氣,日夜營身五十周,不令避散,故謂之脈也。)


2. 經:
    從黃帝內經(推估是漢朝作品參雜一些先秦時期醫學觀點), 靈樞經(推估是漢朝作品), 甲乙經(晉朝), 黃帝內經太素(唐朝), 脈的描述前面加上了經, 所以有了經脈篇, 文中講的還是脈。
    如: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之後不曉得從哪裡開始, 估計是晉或唐, 開始解釋經為直行(緯是橫行), 所以經脈代表直行的脈.
   
3.大陸現代解法, 常用經絡(脈不見於此名詞了)
     經絡是循行全身的特殊路徑, 總共有十二經脈加上奇經八脈。
     所以有些人沉醉於解剖要找出經絡的路徑。

4. 最真實原始的解釋應是
    脈是血脈 (動脈+靜脈)。

5. 氣
      氣存在於肝,心,脾,肺,腎,心包, 膽, 小腸, 胃, 大腸, 三焦; 也存在於筋, 血, 肉, 骨之中。
     甲乙經及黃帝內經太素:
     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熏肉,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所以呼吸的氣就是中醫的氣. 進入人體後散於各處, 有筋氣, 血氣, 肉氣, 骨氣, 肺氣, 及筋血肉骨之間的氣稱之為津氣和氣(津液是兩種)。

6. 金
   用來調氣(筋氣, 血氣, 肉氣, 骨氣, 肺,津氣和氣, 即是調肝,心,脾,肺,腎,心包, 膽, 小腸, 胃, 大腸, 三焦之氣), 
於為什麼用針, 有機會再跟大家報告。

     另外, 針的限制, 如機體結構已經損壞不可回復, 如骨折, 肺纖維化等等, 則針的力量已不可達到把骨頭自動接起來。
    
     針入血管放血是調血氣, 針入血管外(筋,骨,血脈,肉之間)是調其他臟腑的氣。

7. 三陰三陽, 三焦的的命名
     下次有機會再向大家報告, 已有接近最初命名的心得。(目前全世界, 大陸, 台灣沒有一個中醫博士說得清楚)

8. 現代經脈, 經絡, 經氣已經像大鍋菜一樣都混在一起, 您所問的問題是大陸或者唯物派的觀點, 最初的脈是指血脈, 後世前面加上經而成經脈, 大陸現在叫經絡(黃帝內經記載: 絡是在表面的靜脈, 不通時以放血處理)。

所以您所問的問題: "內窺鏡能否找到經脈?" , 在晉朝, 唐朝以前可以, 因為這個名詞應該是晉唐之後的名詞, 本意指的是血脈, 所以你用內窺鏡看到胃壁和腸壁的血管就是小的經脈。若在其他地方看到大的動脈和靜脈就是大的經脈。

若您要問的是晉唐之後世人所謂的氣及經氣, 則是陰陽大區分為脈之所行與脈外氣之所行(衛氣和營氣); 陰陽細區分為人體內的氣存在於各個臟腑和器官組織內. 氣是由呼吸的氣散於人體各處, 儀器是看不到氣的影像。

以上運用客觀資料的淺見, 供各位先進參考。
讓自然醫學(本草草藥, 針灸)回歸本質, 而非唬弄人的玄學。

'綱' via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檔案分享區 <886tcm...@googlegroups.com> 於 2017年4月7日 下午10:50 寫道:
身體到處都是經脈,但這裡沒說體內內臟上的經脈。有些身體問題,是否單靠子午針炙經的針炙方法解決不了,研究體內經脈和針炙方法,是否有需要?再進一步是研究如何用微創的方法施針。
不過用內窺鏡能否找到經脈?和各人的內臟經脈會否有差異? 施針的次數等問題

--
精華區首頁:http://www.886tcm.org/
Facebook社團:http://www.facebook.com/groups/886tcm/
---
這是 Google 網上論壇針對「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檔案分享區」群組發送的訂閱通知郵件。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886tcm-share+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如要在這個群組張貼留言,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886tcm...@googlegroups.com
請前往以下網址造訪這個群組: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886tcm-share
如需更多選項,請前往: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天問

unread,
Apr 8, 2017, 10:05:45 PM4/8/17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脈是指血脈,大概能形成共識,至於經是什麼,說法可多了,湘古本就認為[經]是動脈而[絡]是靜脈,而[脈]就通稱了;但陸淵雷認為[經]是指神經[絡]是指動靜脈,關於經絡維基百科有專文,其實也無定論,現在說經絡的實質溯源是血脈恐過早定論。
維基百科經絡的研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F%E7%BB%9C
--
天問地知

Chin-Cheng Huang

unread,
Apr 8, 2017, 10:19:02 PM4/8/17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請看上一封email,不是用猜的。原始的脈的循行是血管,請看張家山竹簡臂及足的脈,再看看晉唐之後的十二經脈,一切就明白了。

若是討論氣,則是另一個議題,晉唐之後經脈和氣已混為一談。經脈,經絡,經氣,氣,都搞混了。

Chin-Cheng Huang

unread,
Apr 8, 2017, 10:31:19 PM4/8/17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不好意思, 無意筆戰.
只是追根溯源提供客觀的資料, 供各位有意醫學的參考。

若不解脈, 經脈, 經氣, 經絡, 十二脈與其經八脈, 五臟六腑的本質.
而去運用針灸或草藥歸經,  是否有點拿病人在做實驗的意味。

追根溯源,本意僅此而已。運用針灸和本草草藥在調血氣之不和, 使人獲致健康.

Chin-Cheng Huang

unread,
Apr 8, 2017, 10:34:44 PM4/8/17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兩,三千年前是明確的東西。
現代是不明確的東西, 那就是現代比兩三千年前退步了。


天問

unread,
Apr 9, 2017, 1:20:38 AM4/9/17
to 886tcm...@googlegroups.com
脈是血脈大家容易懂,也叫無爭議,比較不容易懂得是[經],[經]的實質沒有解剖學上的具體位置,而是經由針灸、打坐獲得的經驗。
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所以營氣在血管內,衛氣在血管外,而現在所謂的十二正經主司氣血運行,由此可推知[經]不僅有血脈,而且有神經系統、內分泌等作用,只是因為經有其巡行路徑所以古人才會記載下來,[足臂十一脈灸經]所論是血脈沒錯,但針灸卻以[經]氣為主,所以對[經]的定義和實質的認識更重要,當然不可以簡單等同於血脈。

James Huang

unread,
Apr 9, 2017, 2:24:31 AM4/9/17
to 天問

供您参考,神經一詞是在清末明初由日本傳入,日本是由荷蘭傳入神經一詞。自晉唐之後才有經脈一詞。之後醫家的注解經為直行的脈。宋之後,脈,經脈,經絡,經氣,氣都混在一起了。
氣充满全身各個器官組織内,并不是狭義在哪一個器官或組織,陰陽是互依互存,氣和血是陰陽的闗係。

其余請看前面email.
欣赏您對自然醫學的興趣,建議您可以将自古以來的針灸相關醫書‎,及現代醫學的名詞來由都看過會比較好一點。

為了避免無謂的筆戰,就此停筆。


從我的 BlackBerry 10 智慧型手機傳送。
寄件者: 天問
已傳送: 2017年4月9日星期日 下午1:20
主旨: Re: 子午流注針經

如要取消訂閱這個群組並停止接收來自這個群組的郵件,請傳送電子郵件到 886tcm-share...@googlegroups.co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