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馱菩薩的由來

6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ODad

unread,
Aug 6, 2010, 3:32:52 AM8/6/10
to 不倒翁
韋馱菩薩的由來
分享
昨天 23:01
韋陀(韋馱)菩薩,又稱韋陀天,梵名音譯為私建陀提婆,意為陰天,原是印度婆羅門教的天神,後來歸化為佛教的護法天神。相傳釋迦牟尼涅盤時,諸天和眾王
把佛陀火化後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養。韋陀也分得一顆佛牙,正準備回天堂。一個捷疾鬼渾水摸魚,偷走一對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韋陀奮起直追,刹
那間將捷疾鬼抓獲,奪回了佛舍利。諸天和眾王紛紛誇獎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
在中國的寺院殿宇裏原印度血統的韋陀已經漢化了,成了一名地道的中國武將,英俊威武。他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降魔去妖,威風凜凜。天王殿中所塑的韋
陀,一般具有兩種站立的姿態:一個是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直挺而立;一個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前者雙手合十,表示此地是十方叢林,歡迎來客,
遠遊的行腳僧可安心住下。後者則示本寺不接待來僧掛單,行腳僧不要自討沒趣,最好另投山門。
6月28日(農曆六月初三)恭逢韋馱菩薩聖誕。韋馱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時,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護法神。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
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之意)。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胄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
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韋駝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擔當佛教中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為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
《道宣律師天人感通傳》中記載,唐道宣律師曾與天人會談,說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韋將軍常周行東南西三洲(北洲少有佛法),護助諸出家人。宋代以後,便
在佛教寺院中塑韋馱天像,又和佛經中所說韋馱天相應,一般稱為韋馱菩薩。《感通傳》中雲韋將軍童真梵行。不受天欲。一王之下。有八將軍四王三十二將。週
四天下往還。護助諸出家人。四天下中北天一州少有佛法。餘三天下佛法大弘。然出家人多犯禁戒少有如法。東西天下人少黠慧。煩惱難化。南方一洲雖多犯罪。
化令從善。心易調伏。佛臨涅盤。親受付屬。並令守護。不使魔嬈。若不守護如是破戒。誰有行我之法教者。故佛垂誡不敢不行。雖見毀禁湣而護之。若見一善。
萬過不咎。事等忘瑕。不存往失。且人中臭氣。上熏於空四十萬里。諸天清淨無不厭之。但以受佛付屬令守護法。尚與人同止。諸天不敢不來。韋將軍三十二將之
中最存弘護。多有魔子魔女輕弄比丘。道力微者並為惑亂。將軍移遑奔赴應機除剪。故有事至須往四王所。時王見皆起。為韋將軍修童真行護正法故。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