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
野草
莓學運的支持者,大家好!
因陳雲林來台前後不當的國家暴力、行政濫權而起的
野草
莓學運,發展至今仍舊有許多的
野草
莓持續秉持著捍衛人權、建立台灣公民社會的精神,在各戰場貢獻各自的一己之力。承繼這樣的精神,在此與大家分享由台北
野草
莓學運刊物論壇組共同編撰的「
野莓代誌」創刊號,希望大家給予「
野莓代誌」鼓勵與指教,也希望「
野莓代誌」能夠延續大家對公共事務關心與參與的熱情,在累積進步所需能量的同時,爭取更多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重視,讓落實人權以及建立台灣公民社會的理想得以實現!
謝謝大家!
目錄
創刊 ‧
發刊詞
No news is good news. 野莓代誌取其諧音是「也沒代誌」,象徵草莓族學運的創意、詼諧與自嘲。這場學運本是一場華麗喧騰、熱血激憤的廣場嘉年華,透過各種象徵性的儀式,如人權公...
(More)
野莓之聲 ‧
人權系列(一)‧野草莓與人權
野草莓學運到底在爭什麼?去年十一月陳雲林來台期間,國家暴力與憲法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拉扯之際,野草莓學運以新生之姿,結出二次政黨輪替後第一個學運的果,標誌三項對國家機器的抗議訴求...
(More)
‧
人權思想發展與當代臺灣
在當代政治場域中,「人權」似乎已經成了最具正當性和普遍性的理念。從十一月三號陳雲林來台開始,馬政府為了營造兩岸和諧的氣氛,試圖壓制主權爭議,以保護陳雲林人身安全為名,用七千人次的警力設置過當的管制區...
(More)
‧
野莓十大爭議系列(一):金錢,社會運動不可承受之重?
社會運動最感動人心的力量,往往是來自受壓迫者意識的覺醒;對權勢者無所畏懼地批判;宣揚更進步的價值理念;以及參與者在運動中獲得的效能感(efficacy)、被賦權的感受(sense of empowerment)以及自我學習的過程。財務雖然是社會運...
(More1)(More2)
野苺議事 ‧
國共論壇‧全民監督—談國共論壇的利與弊
2005年五月中,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赴中國大陸國務院臺灣辦事處,就國、共兩黨論壇進行初期磋商。當時國民黨提議,兩黨在兩到三個月內在台北舉行經濟論壇,國民黨方面將派出副主席江丙...
(More1)(More2)
‧
臺灣公民社會展望
記得在樂生被強勢拆遷的那天,筆者看著入口前的層層警力,向一位路人阿伯詢問裡面的消息。那位阿伯跟我聊了一會兒,說道:「這些學生都嘛是被煽動的啦!到我這個年紀喔,就知道只有經濟最重...
(More)
專訪 ‧
石之瑜教授專訪-淺談學運及其未來
在台灣,提到學運似乎就不能免俗的會提到野百合學運。然而,當我們問及石之瑜教授如何看待野草莓和野百合學運之間的不同時,石之瑜教授提到了設定政治目標的問題:野百合設定了一...
(More)
野莓園 ‧
媒體組的誕生
「仁碩,來一下。」,艾波對我招招手。我放下手上的垃圾袋,託給旁邊鋁箔包的同學看著。看看身邊的一小群人,有些是台大學生會的,其中有些認識...
(More)
‧
如果下次陳雲林再來
「如果」下次陳雲林再來,這個假設對於馬政府與野草莓學運的參與者來說,真是個頭疼的難題。首先,對馬政府來說,如果下次陳雲林來,不知道國安、警政單位的這些官僚會不會慎選陳雲林下榻的飯店,加強維安警力,確保貴客出入的道路淨空...
(More)
‧
視覺也是一種論述 — 野空間的誕生
標題是花絮,比較麻煩的倒是,我沒有什麼櫃子倒下來壓到人之類很好笑的小故事可以寫,真的要講實體空間,我想應該從人和空間的關係開始...
(More)
‧
混亂但美好的野草莓學運
我應當能夠用一種非常溫柔的口吻敘述這場運動,但當我好好的坐下來準備打字的時候,我發現所有的東西對我來說實在太巨大也太複...
(More)
編輯後記...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