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非暴力”:非常危险的武器--重读《甘地自传》

4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Jan 24, 2011, 9:49:03 AM1/24/11
to lih...@googlegroups.com, salon-...@googlegroups.com, jr...@googlegroups.com, po...@lihlii.posterous.com
文摘目录:
  1. 林达:带着热烈宗教情感的社会改革者———重读《甘地自传》之一
  2. 林达:“非暴力之父”——重读《甘地自传》之二
  3. 林达:“非暴力”:非常危险的武器--重读《甘地自传》之三
  4. 林达:“非暴力”:非常危险的武器--重读《甘地自传》之三   
  5. 林达:“非暴力之父”——重读《甘地自传》之二
  6. 林达:带着热烈宗教情感的社会改革者——重读《甘地自传》之一
  7. 非暴力的局限:马丁·路德·金之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c88d9e0100ltl0.html
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2010-09-27 13:0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书
林达:重读《甘地自传》
独角兽资讯 发表于 2008-9-25 10:28:00
作者:林在达

林达:带着热烈宗教情感的社会改革者 ———重读《甘地自传》之一

      我想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最早遇见甘地,遇到的是一个有定语的名字:“圣雄”甘地,还有他“非暴力之父”的声名。后来,我又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对 圣雄甘地其实耳熟而并不能“详”,许多人在景仰宣扬了甘地很久,可能也不清楚甘地的“非暴力”落实到具体,究竟是些什么主张,也并不清楚,在印度 独立的历史上,它究竟在发挥怎样的作用。
      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第一次对甘地事迹有些了解,不但很晚,而且是通过一个故事片,Richard Attenborough执导的《甘地》,它在1982年获得11项奥斯卡金像奖题名、最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8个奖项。如此得奖 的传记大片,一个特点就是对史实会相当考究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从大众普及角度,这确是普通人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和一段历史的捷径。电影是一种很煽情 手段,一般来说,被电影煽过一煽,会对你喜欢的人物更喜欢,对你尊重的人物更尊重。所以那次看电影的经验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可以说是带着景仰走 进去,满怀狐疑走出来。从此提起甘地,我条件反射般的反应是问号。要消除这些问号,还是要看书。于是在去年我看了甘地自传《Mahatma Gandhi--His Own Story》,然后匆匆忙忙在年底去了一次印度。
      在印度旅行45天,最后在德里有一天空闲时间。我也记得德里应该有个甘地纪念园,最后没有去,心里也没有太大遗憾:在印度,到处都是甘地塑像,遇到的一打 没有,七八个不止了。甘地事迹是印度学校对孩子们最正面、地位不容动摇的教育。
      近年来印度学界研究的“复杂甘地”逐渐向民间扩散。一个例证是印度到迪拜的飞机上,就在播放刚刚上映4个月的新电影:《我的父亲甘地》。虽然这不是一个精 心制作的大片,可它是个货真价实的“印度电影”--由印度导演Feroz Abbas Khan执导,由印度宝莱坞明星Anil Kapoor制片,通过讲述甘地大儿子失败的人生故事,折射了甘地作为人的个性另一面:在家里的专制,剥夺孩子们上学的机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极大困扰。 虽然这无损圣雄光环,可是一个民间解构,对印度也并不寻常。
      曾经困扰我的,是在非暴力运动中看到预期发生的暴力。这让我想有更多的了解,甘地的非暴力究竟是什么?对甘地本人是怎样的概念,它怎样引向印度独立的操 作,又引出什么后果?这是我想读一些书的原因。从印度回来我又读了一遍甘地自传,查了一些不同的甘地传记,还有一些印度历史。
      甘地自传可以让读者理解他成长的环境背景、以及获得他个性形成的第一手资料。甘地于1869年出生在印度一个西部半岛的小邦国Porbandar,人口7 万左右,首都人口1万5。甘地家三代都当过几个类似的小小邦国的总理,当时印度遍布这样的小邦国,直到印度独立时还有5百多个。这些小邦国的日常 管理高度自治。我在另外一本传记中读到,甘地祖父曾经和Porbandar的摄政王政见不合,宫廷卫兵在他家门口架起大炮,一炮就把他轰走了。这 些复杂的邦国政治宫廷争端,英国人是根本不管的。早年生活在这样的小邦国,感受不到什么多少殖民气息,却能够沉浸在浓浓的本土宗教氛围中。尤其是 母亲对甘地影响很深,她不仅恪守斋日,还经常额外给自己整日和数日禁食。禁食对于甘地是一种带有强烈宗教意味的行为。
      甘地自小是个极敏感和自卑的孩子。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甘地的学业事业都不顺利,打击特别大的是进大学后第一年就读不下去,只好辍学。同时,他却有着三代小 邦国总理所形成的家族压力和自我期许。一个长辈告诉他,时代不同了,按照过去模式,他已经不可能子承父业;假如他仍然有此雄心,就必须接受现代教 育。遂建议他赴英留学。甘地因此在1887年离家去英国。他的目的是取得律师资格,却似乎不是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当时英国考律师非常容易,有的 学生突击几个月就可以通过,有些应付考试的参考书甚至可以带进考场。但另有规定,必须上课三年。甘地也就在英国住了三年,他花了很多时间和兴趣在 素食协会活动和对于不同宗教的探究上。1891年6月10日,甘地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却并没有大学毕业。
      英国这个律师考照制度的特点是:取得执照容易,而要在法庭站得住脚、赢得顾客却很难。它的淘汰环节是在后面的开业执业阶段。甘地取得执照后归心如箭,马上 启程回国。三年过去了,他拿着执照却发现自己读书不多、实际并不具备在律师界执业的知识和能力;再加上个性羞怯,困难重重。他一开始试着在孟买开 业,遇到并不难的小案子,却在法庭上落荒而逃。最后他在孟买的律师生涯彻底失败,被迫回到故乡。此后,又发生了被甘地认为是带来他人生转折的事 件,使他感受羞辱难当。
      甘地的哥哥虽然没有成为小邦国总理,却一度在家乡地位显赫。邦国虽小,印人自治的上层却是一潭混水。此时邦国已经有了英国人的政治联络官。甘地的哥哥被人 告到联络官那里,被指涉嫌误导政治上层。他得知弟弟甘地在英国和此官员相识,就要甘地去说情。甘地明知不妥还是去了。官员很秉公办事的样子,说你 不至于要利用我们这点友情来徇私吧。这名官员对甘地哥哥的印象完全负面,认为他是个政治阴谋家,也就特别不能容忍甘地的说情。他阻止甘地继续说下 去,请他离开。甘地坚持不肯走并且继续往下说;该官员一怒之下就令仆人把他推了出去。甘地生性敏感,感觉自己受了奇耻大辱。他立即写信表示要告对 方。对方回信叙述事件经过,表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你尽管去告。关键是从法律角度看,也确实如此。对自尊心极强的甘地来说,这真是很糟糕的心理处 境。
      甘地冷静下来后细看家乡,不仅政治纠葛复杂,而且,他要在当地开业,就难免要和那位官员抬头不见低头见。幸而甘地家族属于当地政治上层,社会关系和机会也 多。此时一个在南非的印度商人有一个财务纠纷,需律师帮忙。甘地因哥哥的介绍得到了这个工作机会,就这样出走南非。
      到南非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他被赶下火车的事件。乘警因甘地是个有色人种,不顾他拥有一等车厢车票,令他离开车厢。甘地拒绝后被拖下火车,行李也被扔下了 车。历史学家们把这一事件看作“甘地开端”,是很有道理的。
      火车事件对于甘地,是在精神上绝地反击的开端。不久又发生他在坐马车时遇到车夫的歧视,他拼命反抗成功。甘地曾经形容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学生、二流的律师。 在此之前,需要他去征服的对象,不论是学业还是事业,似乎一直过于强大。作为三代邦国总理后代,敏感的甘地始终胸怀大志,却又在现实面前自卑。人 和人不同,每个人合适的领域也各不相同,对甘地来说,需要丰富学识知识和分析推理才能实践的事业,并不是他的长处;坚持信念和追求真理才是他的特 长。导致他离开印度的那次羞辱事件,几乎是青年甘地失败的象征。可是这一次,他的对手貌似强大却并不占理。看上去是对手打上门来,而在甘地内心深 处,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准备这样一场精神翻身仗,已经很久很久了。他会不惜一切地以他的生命去抗争。他小小的身躯突然开始迸发出无尽的热 情和能量。
      从自传可以看到,甘地拿着英国律师执照,却不是一个具备西方律师气质的人。他更象个僧侣或者说信徒。他没有皈依某个宗教,印度教显然是他的精神基础。看甘 地的讲话和文章,常有长篇大论的感性表达,相反,理性推理、逻辑叙述的部分却弱得多。他注重精神探求,对于素食、禁食、禁医药、禁欲和其他禁忌等 等,有着非常专注的思考,常常反复推敲体验、不断检讨自省。在妇女地位极低、童婚制的印度,甘地夫人成了他的绝对顺从者。甘地正当壮年时决定禁 欲,他对夫人的态度是 “禁你没商量”。妻子对他的决定大多言听计从,其中包括在病危时不顾医生警告离开医院、禁医药和营养等等。甘地对学校有自己的看法,孩子想上学也不行。而 这些决定的背后,都有在甘地看来很深奥的宗教思考和精神在后面。他是在履行信念,追求真理。
      这些家庭中的问题看上去是“小事”,却也折射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就是个人的精神探求、宗教信仰,应当局限在个人范围。若强加于人、或者说以某种强势向 社会扩展推行,终有一些隐患在其中。
      有件事情可以看出甘地思路和现代律师有所不同。南非的德兰斯瓦在1885年通过一条法律,其中有这样的条款:有色人种和印度人都不能在公共人行道上行走。 这条规定其实不仅是一个种族歧视的问题,还有劳工歧视。甘地最感到不平的,是印度人算在有色人种之列,而阿拉伯人却不算。究其原因,还是大多印度 人在南非是被称为“苦力”的契约劳工。去年在印度火车站,印度人呼唤那些替旅客头顶手提五六个大箱子上旱桥、赚几个小钱的搬运工,就还是叫“苦 力、苦力”。这条法律更是对“苦力”的歧视。因此,身为律师的甘地,常常不感觉自己也在被禁之列,总是走人行道。可是有一天,甘地被一个官员的门 警从人行道上推开,打到街上。
      甘地的白人朋友正好经过,当场表示,自己作为目击者愿意为他到法庭上作证。甘地的回答是,“我已经决心不再为自己个人的疾苦打官司。”他的意思是,需要解 决的是社会根本问题,他关注的社会不公正如果解决,假如社会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这当然是一种有道理的角度,可也很典型地折射了 甘地的思维方式。西方法律工作者的本能反应是,每个人当首先从维护自己的权益开始,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自然马上诉诸法律、以司法挑战的方式抗 争;保护自己的权益就是为社会公平奋斗。而甘地的态度不仅更偏向一个社会改革家的角度,甚至隐含着某种东方式思维。
      一个带着热烈宗教情感的社会改革者,甘地产生以“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政治斗争,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带领南非的印度社区以非暴力方式抗议歧视,是甘地找 到自我位置、找到自信的起点。他在南非二十二年,虽然达到的目标是有限的,一些歧视法律被取消,可是新的歧视立法还在产生,可是,这毕竟是印度侨 民的第一次胜利。消息传到印度,甘地成了众所周知的英雄人物。南非的成功给了甘地巨大的鼓舞。1914年回国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在一个更广阔的天 地里推行他的非暴力运动。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为印度捏把汗,毕竟整个南非只有十万印度侨民,抗争的标的也小;而印度有两亿多人口,其目标和在南非 的诉求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要的是印度独立。

林达:“非暴力之父”——重读《甘地自 传》之二

      非暴力,是能够历史悠久地坚持下来的大多宗教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论是哪个宗教,不论它们的神灵为何,对经典的解释都是由人在做,对非暴力的理解也是其中之 一。非暴力概念本身的发生发展非常有意思,因为非暴力由“施暴”和“受暴后是否暴力反抗”这两方面组成。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对残酷敏 感、不愿意施暴,这和文明引发人的本性中善良的一面契合。而面对他人施暴,自己能不暴力对抗,不以暴易暴,宁死不反抗,却已经有违人的本能本性、 必须仰仗非常强烈的宗教信念去坚持了。
      个人以被动承受暴力的非暴力坚持,再转化为以展示坚忍主动挑战暴力,不惜承受悲惨后果。这样个人自发的所谓非暴力抗争,在宗教冲突刚刚开始的一刻,就已经 在发生。记得读法国人让·德科拉写的《西班牙史》,里面就提到在3世纪初,罗马人的宗教迫害启动了基督教的“殉教时期”,有大批教徒,甚至女童, 主动挑战罗马权威,甘受酷刑处死。以身试法的非暴力抗争,即殉教,是宗教的一种极端行为。在初期,基督教教会对如此殉教显然是完全正面评价的。正 因为如此,这样几近狂热的宗教热情会在民众中迅速传染,“殉教”才会一波接一波地高涨而形成“时期”。
      宗教信念都是个人化的体验。所以,当时即便殉教人数众多,也是分散的个体事件。700年后,在10世纪的西班牙南方,基督教再次受到伊斯兰教的压制,又发 生新一波非暴力挑战的殉教浪潮,使得双方民众情绪激昂达到颠峰状态。这一次,基督教的主教们终于认识到非暴力挑战隐含了民众情绪失控的负面隐患, 那些牺牲是不必要、不值得鼓励的。于是出来谴责挑战行为。替代的解决方案是两个宗教的高层政治交涉以达成妥协。历史在作出指点,哪怕是宗教性的社 会改革,面对非公正权威,还是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和处理方式。
      这么说来,甘地的非暴力似乎并不能算是一个发明。可是,他被称作“非暴力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信仰”本身是宗教,而“争取信仰自由”却是政治概念。群体 以非暴力抗争达到某个政治目标,就突然转变成了一种政治手段。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宗教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 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不仅如此,此后通过非暴力方式达到正义目标的历 史事件,也都记在甘地那里,非暴力就变成了一个不必探究、绝对正确的神圣符号。可是,事实上,当一个基于个人信仰的个人行为,转化为有人发动有组 织的群体运动时,一种质变就在发生,它变得错综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甘地的非暴力言论很多,象《Ganhdi on Non-violence》这样的书也不少。这些言论大多是类宗教的信条。例如:“非暴力抵抗精神的获得,是一种在自我否定和欣赏我们自身内部潜力的长期 训练,它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它是最伟大的力量,因为它是灵魂的最高表现。”“我的一贯经验使我确信,除了真理以外,没有别的神。”“非暴力的 两个基本点是:1.非暴力是最高法或宇宙法。2.除了真理没有任何别的法。”而“非暴力”就是他追求的占据神位的“真理”。甘地把政治性非暴力的 理论,建立在类殉教的信念和热情上。这也是甘地经常宣布绝食的原因;从小母亲宗教性的禁食始终留在他心里。
      甘地的非暴力理论要求一个人在遭遇暴力的时候,把热情升温转化到几近狂热献身的状态,却不转为暴力。这连甘地本人都很难做到。他曾经写道:“没有自我纯 洁,要遵行非暴力的法则也必然是一种梦想……然而自我纯洁的路程是艰难而崎岖的。一个人要达到完全的纯洁,就必须绝对摆脱思想、辩论和行动中的感 情;超越于爱、憎、迎、拒的逆流之上。我知道我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纯洁,虽然我在这方面一直进行着不倦的努力。”所以,非暴力引入政治号 召,它的潜在问题是明摆在那里的:这就像做一个很难控制的易爆化学实验一样。你怎么可能使得情绪被煽动、相互感染的庞大非理性群体都如同一个个人 那样,“纯洁” 到位,在强烈的刺激下保持恰如其分的分寸,而不是突然被激怒:“老子不干了”而转为暴力?它当然和人的整体素质有关,和社会环境有关,和对方的反应有关。 甘地说: “经验教导了我,文明是非暴力反抗中最困难的部分,这里所说的文明并不是指在这种场合讲话要斯斯文文,而是指对于敌人也有一种内在的善意的胸怀。这应该在 非暴力反抗者的每一个行动中表现出来。 ”当时的印度,恰是一个没有西方理性传统的国家,而大众整体教育水平极低。就是今天还有一半印度人不会读或者不会写。甘地说的是近一百年前的印度。
      “ 非暴力”如此深入人心,是大家基于字面理解,以为它绝对“没有”暴力。其实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作为政治手段的非暴力、不服从运动,假如简化理解,不顾外 部客观条件、不分青红皂白盲目推行,推出暴力推出悲剧来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甘地一再指出:“我坚决认为,带领人民进行非暴力反抗运动的领导人, 应当能够把人民保持在所希望于他们的非暴力界限以内。”这也是典型的“甘地”特点,言论语录大多是无暇可击的“真理”,可是,与当时的现实很可能 是脱节的。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中,也一样引发暴力连连。
      更何况,甘地的非暴力并不是“对方主动施暴,此方不暴力反抗”的所谓“消极非暴力 ”,而是要积极挑起对方的暴力。他认为:“在我看来,没有一种直接的积极的行动,非暴力就是无意义的。”“我想使弱者的非暴力变为勇者的非暴力,这可能是 一个梦想,但我必须努力使之实现。”“不是通过把苦难强加给抵抗改革的人,而是通过自己承受苦难而达到改革的目的。因此,我们希望,在这个行动 中,通过我们所受的深重苦难,可以影响政府”。“苦难”到什么程度呢?“把生命奉献给自己认为是正当的事情,是非暴力反抗的核心。”“一个非暴力 反抗者决不可能逃避危险,不管他是在许多同伴中还是独自一人,只要他是战斗而死的,他就是充分履行了他的职责。”“勇敢在于赴死,而不在于杀 戮。”“正像一个人在暴力的训练中要学习杀戮的艺术一样,一个人在非暴力的训练中也必须学习死亡的艺术。”这让我想起基督教的“殉教时期”。而那 时,殉教也还不是教会组织的群众运动。
      很典型的是那次著名的盐税抗争。事先规划,发动2500名志愿者以非暴力的方式、但是违法强行进入盐库取盐。半年多前,我在印度大街上看到的印度警察还是 当时的传统装备,就是一人一根粗竹棍。我亲眼看见一个牛车上的印度人,不知犯了哪一条,被交通警上去就是一棍,街上车水牛龙,没有人抗议。我目瞪 口呆,路人熟视无睹。可见在1930年5月21日那天,盐库的几百个印度警卫会如何应对“抢犯”。面对数量十倍于自己、却一排排冷静上来的民众, 警察竹棍腿脚齐下。这是甘地的非暴力追随者精心训练挑选的的敢死队,他们一排排上去,挨打、头破血流不还手,但是坚持要违法闯入盐库,直到倒地不 起。他们实践甘地的非暴力精神“勇敢赴死”。血腥结果是事先料到的。后面的医疗队早就准备好包扎绷带,等候在那里。也事先通知了外国记者,这是 “苦难深重”给政府看,也是给世界看,转而又是对英国政府的压力。这一非暴力行动的结果,警卫打伤320人,死亡两人。
      更多的情况是在非暴力运动中情绪激化或矛盾激化,造成双方都有失控,之后形成恶性循环。例如,1921年的非暴力运动中,在Chauri Chaura,游行民众与当地印度警察发生冲突,混乱中警察开枪,大多历史书称并未有民众被击中死亡,在一本书中指这是朝天开枪。我看到也有一本书说是有 人被击中死亡。总之激怒的民众把20名警察和一名更夫锁入警察局,放火后全部烧死。最后甘地被迫中止这次的“非暴力”运动。
      在暴力发生在警察一方时,世界舆论的反应当然是强烈谴责暴力。可是回顾历史,是否也可以引出一个问题:这样的“非暴力”挑起可以预见必定要发生的“ 暴力 ”(不可预见的不算),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盐税不合理,在政府税收中的比例却很低。是否可能通过另外的方式,例如“议会道路”、修正立法来解决。 印度的自治推进幅度相当大,1935年英国人制定的《印度政府法》,使得参加印度普选的选民已经达到3500万,其中包括600万妇女和300万 “不可接触者”,国大党通过选举获得的议会议席高达70%。
      这另一条道路,从制度本身切入,逐渐改善民生,进行政治改革社会改善。很早就由于殖民带来的西风东渐而在印度深入开展。印度一直有自己的政治精英参政,在 英国统治的区域争取扩大自治权。本土精英们很早就从立法切入,渐进改革。在甘地只有3岁的1872年,梵社领头,就促使政府颁布近代化的《婚姻 法》,禁止童婚、禁止一夫多妻、容许寡妇再婚以及种姓之间可以合法通婚。顺便说说,虽然甘地不赞成对种姓之外“不可接触者”的歧视,却并不反对不 同种姓不可通婚的制度。而直至今日我看到的印度,种姓制度仍然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这不仅说明了印度的社会文化粘稠度--从立法到推行极为困难,更 说明了这个社会当时要进入现代社会,建立法治和民众的法治观念,是重要的事情。
      所谓先发社会的强国对后发社会的弱国经商入侵、甚至建立殖民地,从现代角度去看,无疑是非正义的。从历史角度去看,虽“错”却也是一个历史必然。欧洲的东 印度公司进去的时候,那里还是个古代社会,印度次大陆各类征服者你来我往,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同样,随着人类进步,民族意识觉醒和现代国家意识确 立,殖民地逐渐要求民族独立,强国或被赶出去,或者和平退出,或从殖民而转为联邦关系,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可是,民族觉醒和殖民后退之间,必然 有一个时间差,二者是不同步的。前者以什么方式推进,在暴力甚至战争,以及甘地的非暴力运动之外,也还存在一些其他道路。

林达:“非暴力”:非常危险的武器-- 重读《甘地自传》之三

      印度另一个政治领袖真纳,就赞成另一条思路。真纳的气质风格和甘地完全相反。他受到极好的教育,思维敏捷,是一个极成功的律师,也是一个宪政主义者和立法 人。在历史变化中的英国殖民政府,面对百年复杂局面,法治状态也有过多次反复。真纳也曾在法治倒退的低谷时刻,愤而退出立法议会表示抗议。可是他 的基本态度是个法律人,始终反对甘地以群众运动对抗不合理法律的做法。他公开批评甘地的群众运动到哪里,哪里就开始混乱。他不赞成甘地经常以发动 成万成万的民众主动违法入狱的做法。他反对甘地的非暴力抵制,这些抵制包括拒绝纳税;拒绝服兵役;印度公务员全部退出公职;印度法律工作者退出工 作,抵制法庭;学生全部离开公立学校;焚烧洋货和抵制英国纺织品等等。在甘地号召下,青年学生成为非暴力运动主力,纷纷退学,“杀向社会”。在这 次运动中,有3千名研究生、6千多名大学生和4万多名中学生退学。不但暴力冲突和死亡不断,民众连续挑战法律、自动入狱,“以前被社会认为是不光 彩的入狱,现在被看作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奖赏。”
      作为国大党创始人,真纳认为甘地来了之后,改变了国大党成立的初衷。在独立前,逐步扩大自治、大幅增加印度人政府公务员、建全法治、发展现代教育,曾经是 印度知识精英长期在努力的目标;而现在在非暴力不合作的口号下,在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上倒行逆施;最终伤害的可能是印度的长远利益和民众利益。例 如,后来的印度女总理、当时还是小女孩的英。甘地就因为离开学校教育,由家里聘请家庭教师读书。可是,并非每一个退学的印度孩子能够做到这样。
      如甘地对泰戈尔说的,他“日以继夜,绞尽脑汁”,只是要找一个再次发起非暴力运动的突破口。反盐税就是他找到的突破口,只是逼走英国人的一个手段,而不是 就盐税而论盐税,目标单纯为改善民生。采用长期、持续不断进行非暴力群众运动,是个紧逼盯人的策略。因为不论怎样对方都是输家。它的目标是快速的 根本变革。在印度当时的情况下,是以支付正在行进中的法治和制度建设为代价的。印度民众本来就薄弱的法治观念也被毁坏殆尽。真纳在给甘地的信中 说:“你的方式已经在迄今为止你所接近的几乎每个组织中,以及在国家的公共生活中,引起分裂和不和,全国民众都在铤而走险,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彻 底的无组织和无秩序,其后果如何,我焦虑地注视着。”
      在甘地、真纳不同态度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古代社会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问题。英治印度从古代社会进入现代的同时,英国本身也经历了工业革命,先发工业 国家向滞后的农业国大量收购原料,反过来倾销成品,也是无法避免的历史现实。对于生产力处于古代水平、自给自足的印度,必然带来巨大冲击。例如, 在印度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土布和洋布的转化。英国突然发展了纺织工业,就收购大量棉花、反销廉价的机织洋布,使得印度成千上万的土布织工突然失业 限于绝境。究竟是积极应对“转型”,还是坚持古典生活、反抗被纳入近代化轨道,是一个决定命运的选择。这也是甘地和真纳们的分歧所在。问题不是人 最终是否应该回归自然的哲理讨论,问题是:在印度当时的时间、条件、地点之下,究竟什么是历史的必然。甘地自己从此一身土布“拖地”,要求全国民 众回归土布手摇纺车时代,烧尽价廉物美的洋布,要求国大党人必须以每日亲自纺纱若干作为党费交纳。最后实在无法推行,不了了之。而真纳对这种勉强 拖住历史车轮的观念和做法,不屑一顾。
      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括风靡英国。它的历史背景是:包含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暴力哲人格言,展现的对民众的 号召力,一身“拖地”纺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很少有人去想,在将类宗教追求,转化为和法治逆向的实现 政治诉求的手段,在一个两亿多低教育人口的大国付诸实践,必定包藏隐患。而甘地的非暴力不仅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也走向极端,逻辑混 乱,令人困扰。 1936年8月,甘地曾经接见中国国民党元老戴季陶,表示中国在进行抗日战争,便说明是没有非暴力主张。不久甘地接见世界基督教领袖,再次提到:“不管怎 么说,中国不是在实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对日抗战,说明中国从来没有非暴力意愿。说它只是自卫,从非暴力原则来说,这不是理由。”“从非暴力主义者 的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一个开化了的日本,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样手段来抵抗日本侵略,我以为这是不适当的。 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的最新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可 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
      作为个人来说,任何作为个人立场的和平主义信念,都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二战期间,英美都有甄别“基于宗教信仰的和平主义者”的机构,得到确认的公民可以免 服兵役,以保护宗教自由。甘地不一样,他的非暴力不仅是个人信念,还是要广泛发动的群众运动。他有关战争的理论和信念,要扩大向全民宣扬,要发动 整个印度民众抵制协助盟军参战。英国的印度总督接见了甘地,表示尊重他的个人信念,却希望他不要在反法西斯战争的紧要关头煽动民众反战,也不要动 摇作为盟军一部分的印度军队的军心。在战时,这样的煽动是违法的。甘地不顾二次大战中世界危急局势,以及战时状况的特殊,反而认为,是否容许公开 宣扬,是在捍卫“言论自由 ”。而“言论自由以及相关行为,是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宣言以非暴力替代战争,正是拯救西欧免遭屠杀的福音。”
      总督两度与甘地会谈,总督认为,甘地作为个人并非没有言论自由:“你是彻底反对履行作战义务,并且已经公开表达过了。”总督说,“但是我不能让你向别人, 向战士或军工厂工人,进行反战宣传,削弱民心士气。”总督告诉甘地,在二战危急关头“说是反战而不危及印度利益,是不可能的。这个利益也包括了你 们要求的言论自由。”总督的意思很简单,假如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获胜,印度的利益和自由都将不复存在。
      而甘地仍然坚持己见,发动了14个月的非暴力反战宣传运动,有两万五千人因此陆续被捕,也很快尽数释放。不久,德军攻入苏联,然后珍珠港袭击事件爆发,日 本投入太平洋战争。争取反战之“言论自由”的非暴力运动在印度也越来越不得人心,难以为继,最后草草收场。
      国大党一些领导人和甘地想法不同,他们一直希望借二次大战的机会,以战争配合来作有关快速独立的政治交易。多年来,印度的自治权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加强,此 时英国政府承诺印度再次立宪,印度作为自治领,建立自己完全的民选政府。可是鉴于战争局势,在此之前,仍由原来政府负责国防事务,使印度成为整个 反法西斯战局的一员。实际上,此刻的印度政府已经相当“印度化”了。而甘地要求的是“立即完全”的独立,由印度立即接管国防和军队。那是1942 年,不仅中国,整个东南亚烽火连绵,这样的条件是英国政府不可能接受的。在甘地起草的国大党决议中,说立即独立方案的挫败,“已经在印度迅速引起 广泛的仇英情绪,并且满意日本的军事胜利。”而假如满足国大党要求英国立即撤出,“本党可以将仇英情绪转为友好。”指出假如不满足这个要求,“混 乱局势可能蔓延”,这显然是一个威胁的说法,也对自己掌控民众情绪的能力十分自信。
      就在二战局势最紧张的关头,甘地“积二十二年斗争经验,动员所有的力量”,发动领导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非暴力运动。印度政府以总督名义发表了一个国务会议 的决议:“国大党正在从事某种非法活动的准备,甚至已发生暴力事件,破坏通讯和公共事业,煽动罢工,妨碍公务,阻碍政务,政府曾对此容忍,希望自 行修正而无效果。对此挑衅,政府被迫起而应对。”此时若“采纳国大党要求,印度会立即变成无政府状态,使印度为人类自由之共同目标所作的努力,全 部失败。”随后,甘地和他的秘书被逮捕软禁,家属可随行照顾生活。七天后甘地秘书心脏病突发而死。他的死亡引发民众猜忌,立即爆发全国流血暴动, 攻打警局,暴乱中各地也发生警察开枪,全国死亡超过900人。
     二战结束,英国人开始履行撤出的承诺。甘地带领的一次次“非暴力运动”,因其轰轰烈烈,成为独立进程中最抢眼的标志。其实,这是一个复杂推动的历史结果。 有双方无数政治家的努力,也有双方的历史推进。英国从东印度公司开始,到后来女王下诏,直至离开,有两三百年的过程,英国本身也在经历惊人变化, 包括英国对各殖民地的看法和做法,都有本质的改变。香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甘地说过,“假定有一种人,决心不屈服于暴君的意志,暴君就会感觉自己的恐怖手段无效了。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去填塞暴君的嘴,终有一天他会感觉不消化。假如 世界上所以的老鼠都开会,决定它们都不再怕猫,大家跑进猫嘴,那时老鼠就都能活命了。”这是甘地一个极端的说法。至少很多人相信,印度独立是甘地 的非暴力敢死队挑战暴君胜利的单方面结果。实际上,胜利的也是英国的政治和制度进步。三百年来,英国从一个老牌殖民者,变为二战中民主进步力量的 代表之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在漫长的时期里,面对历史现实,它不可能在印度民族独立意识觉醒的时刻,就立即放弃。英国人在三亿人口的印度次 大陆,本身人数非常少,在民众起来暴动的过程中,多次有过政府失控的流血事件,尤其是在早期。可是,这并不说明,英国政府是和希特勒政府一样的暴 君。尤其是后期的印度政府,已经是大半由印人自治的政府了。
     英国人撤出印度的计划,其实很早就基本定下来。只是具体怎么做,是作为英联邦中一个自治领还是彻底独立,如何定位一直是自治领的五百多个小邦国,都需要双 方政治家反复协商。在离开之前,英国人尽其所能为各方协调,希望得出一个满意结果。长期以来,印度群众运动导致民众类宗教的政治热情却高烧不退, 隐含着极大的危险,一个标志就是宗教冲突绵延不断。英国人曾经多次警告,他们过早撤离,可能会出现骚乱和动荡的局面。可是印度政治家们摩拳擦掌, 恨不能马上彻底接下这个国家。在外部压力事实已经撤出的时候,内部宗教冲突激化,印度已经像个火药桶。
     甘地引发非暴力运动的具体诉求,只是被看作一个“由头”,“哈里发运动”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世界伊斯兰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制度,最终在1924年由 土耳其的凯末尔废除。在此之前,为保存哈里发制度,印度的伊斯兰社区,要求英国和土耳其签订合约时保障传统的哈里发地位。甘地动员印度教民众支持 和自己宗教完全没有关系的“哈里发运动”。相反,作为穆斯林的真纳,却和“哈里发委员会”保持距离,也反对甘地的做法。甘地的非暴力反英运动纳入 宗教诉求之后,后果可想而知。最后引发的暴力不可收拾。甘地叫停后,印度教徒很容易停下来,哈里发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莫名其妙毫不相干的事情。 而情绪被煽到最高潮的伊斯兰群体,顿时觉得自己被印度教徒出卖。此后几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发生几十次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大量死伤,这些冲突又催 生了双方的宗教极端组织。伊斯兰教徒占印度人口的四分之一,很长时间内,穆斯林联盟的诉求是他们作为一个独立政党,和国大党平等,而国大党更多时 间表现出来的是一党独大的傲慢:要求对方解散,成员加入本党,然后我分一定比例席位给你们。
     在英国人离开之前的宗教和政治冲突,是印度已经高度政治自治的结果。而甘地和国大党都曾表现出对少数社群的忽略与不尊重。各省立法议会开会,首先演奏违反 伊斯兰教的“民族歌曲”,国大党管辖的各省,学校课本内容都是对印度教的宣言。穆斯林的呼唤祈祷被禁止,清真寺的礼拜被袭击。甚至发生印度教徒作 伪证,诬陷整个穆斯林村庄所有村民都参与谋杀。在作为少数群体的穆斯林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国大党又不愿意和他们的代表合理分享政治权力。
     穆斯林政治精英在长时间里,一直坚持要维持一个完整的印度。可是终于失望,萌生去意,要求成立自己的巴基斯坦国。政治谈判不成,从穆斯林联盟号召“直接行 动”的抗议开始,直至后来分治期间的暴民互相残杀。印度沦为自相残杀的杀戮场。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四十多年里,双方失控,导致警民共将近八 千人死亡,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人自相残杀约达一百万人(在写《我也有一个梦想》时,我曾简单提到这一段历史。我当时采用了我见到的最小数 字,死亡四十万人。后来查阅不同资料,大多认为没有准确数字,历史学家们估计在死亡在一百万人和两百万人之间)。最后,甘地以他的“圣雄”声望, 绝食平息骚乱,创造了最后一个奇迹。
     我想,一年如此杀下来,也该罢手了。而甘地本人最后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如求仁得仁,给一个非凡人物一生追求的事业,画下一个圆满的句点。
     此后,各国各地成功的非暴力抵抗,都加在甘地的功劳簿上,也就很少有人再问:在一个非暴力的故乡,在非暴力的理论和实践盛行四十多年后,英人撤离了,为什 么会充满如此的暴戾血腥之气。
     非暴力是否成功,不是单方条件能够决定的。挑战一个有合理价值观的政府会产生作用,对日本军国政府、希特勒的纳粹政府是无效的,更不要说以非暴力反侵略 了。其次,作为一个政治手段,非暴力抗议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号召者并不能因为“非暴力”三个字就占据一个永远不错的道德高位和自诩“政治正 确”,不能因此就可以不服任何责任。在预见对方可能使用暴力,可能导致大量民众流血牺牲的时候,领导者是应该有所顾忌的。非暴力抗议和民众的素质 也有关,今天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和法治健全的国家,民众对政府某个做法不满意,决定大家有时间限制、有条件限制地抗议表达,这是一种非暴力抗议方 式;而在一个社会条件不成熟,民众自控能力差,法治不健全的社会,要以大规模、无休无止的、具有挑战性、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非暴力运动,又是另外 一回事。后者很可能引发暴力流血的后果来。这和它的对象有关,和要达到的目标、方式、时机等等都有关。总之,非暴力概念被引入政治领域后,是一个 非常危险的武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甘地的非暴力绝非和平概念,那是时时提到死亡和献身、介于和平与暴力之间的一种政治手段。
     发生在甘地和印度的非暴力历史,可以说也是一个无可避免的历史存在,可是,事后我们假如沉醉于张扬自己的道德感,一味地神化和美化这段历史和“非暴力”的 概念,可能是一种很轻率的态度。后代政治家运用非暴力手段时,其实必须非常负责任地、谨慎地对待。
延伸阅读:
甘地:论不合作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17133.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6/00/1828694_58713319.shtml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039754/
【林达】“非暴力”:非常危险的武器--重读《甘地自传...
2008-08-26 22:03:22 来自: 读书@严杰夫

林达:“非暴力”:非常危险的武器-- 重读《甘地自传》之三   

甘地的非暴力绝非和平概念,那是时时提到死亡和献身、介于和平与暴力之间的一种政治手段。
  
  林达
  
  印度另一个政治领袖真纳,就赞成另一条思路。真纳的气质风格和甘地完全相反。他受到极好的教育,思维敏捷,是一个极成功的律师,也是一个宪政 主义者和立法人。在历史变化中的英国殖民政府,面对百年复杂局面,法治状态也有过多次反复。真纳也曾在法治倒退的低谷时刻,愤而退出立法议会表示 抗议。可是他的基本态度是个法律人,他始终反对甘地以群众运动对抗不合理法律的做法,他公开批评甘地的群众运动到哪里,哪里就开始混乱。他不赞成 甘地经常以发动成万成万的民众主动违法入狱的做法。他反对甘地的非暴力抵制,这些抵制包括拒绝纳税、拒绝服兵役、印度公务员全部退出公职、印度法 律工作者退出工作、抵制法庭、学生全部离开公立学校、焚烧洋货和抵制英国纺织品等等。在甘地的号召下,青年学生成为非暴力运动的主力,纷纷退学, “杀向社会”。在这次运动中,有三千名研究生、六千多名大学生和四万多名中学生退学。不但暴力冲突和死亡不断,民众连续挑战法律、自动入狱,“以 前被社会认为是不光彩的入狱,现在被看作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奖赏”。

  作为国大党创始人,真纳认为甘地来了之后,改变了国大党成立的初衷。在独立前,逐步扩大自治、大幅增加印度人政府公务员、建全法治、发展现代 教育,曾经是印度知识精英长期在努力的目标,而现在在非暴力不合作的口号下,在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上倒行逆施,最终伤害的可能是印度的长远利益和 民众利益。例如,后来的印度女总理、当时还是小女孩的英·甘地就因此离开学校教育,由家里聘请家庭教师读书,可是,并非每一个印度孩子能够这样做 到。

  如甘地对泰戈尔所说的,他“日以继夜,绞尽脑汁”,只是要找一个再次发起非暴力运动的突破口。反盐税就是他找到的突破口,只是逼走英国人的一 个手段,而不是就盐税论盐税。采用长期、持续不断进行的非暴力群众运动,是个紧逼盯人的策略,因为不论怎样对方都是输家。它的目标是快速的根本变 革。在印度当时的情况下,是以支付正在行进中的法治和制度建设为代价的。印度民众本来就薄弱的法治观念也被毁坏殆尽。真纳在给甘地的信中说:“你 的方式已经在迄今为止你所接近的几乎每个组织中,以及在国家的公共生活中,引起分裂和不和,全国民众都在铤而走险,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彻底的无组 织和无秩序,其后果如何,我焦虑地注视着。”

  在甘地、真纳不同态度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古代社会如何应对近代化、现代化、全球化的问题。英治印度从古代社会进入近现代的同时,英国本身也 经历了工业革命,先发工业国家向滞后的农业国大量收购原料,反过来倾销成品,也是无法避免的历史现实。对于生产力处于古代水平、自给自足的印度, 必然带来巨大冲击。例如,在印度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土布和洋布的转化。英国突然发展了纺织工业,就收购大量棉花、反销廉价的机织洋布,使得印度成 千上万的土布织工突然失业限于绝境。究竟是积极应对“转型”,还是坚持古典生活、反抗被纳入近代化轨道,是一个决定命运的选择。这也是甘地和真纳 们的分歧所在。问题不是人最终是否应该回归自然的哲理讨论,问题是:在印度当时的时间、条件、地点之下,究竟什么是历史的必然。甘地自己从此一身 土布“拖地”,要求全国民众回归土布手摇纺车时代,烧尽价廉物美的洋布,要求国大党人必须以每日亲自纺纱若干作为党费交纳。最后实在无法推行,不 了了之。而真纳对这种勉强拖住历史车轮的观念和做法,不屑一顾。
  
  
  甘地在当时就风靡全球,包括风靡英国。它的历史背景是:包括英国在内,强国对殖民历史本身普遍的反省和道德谴责。甘地大量反暴力哲人格言,展 现的对民众的号召力,一身“拖地”纺纱和东方式神秘,不断入狱绝食的政治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世界偶像。很少有人去想,在将类宗教追求,转化为与法 治逆向的实现政治诉求的手段,在一个两亿多低教育人口的大国付诸实践,必定隐患连连。而甘地的非暴力不仅在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也走向极 端,逻辑混乱,令人困扰。1936年8月,甘地曾经接见中国国民党元老戴季陶,表示中国在进行抗日战争,便说明是没有非暴力主张。不久甘地接见世 界基督教领袖,再次提到:“不管怎么说,中国不是在实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对日抗战,说明中国从来没有非暴力意愿。说它只是自卫,从非暴力原则来 说,这不是理由。”“从非暴力主义者的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一个开化了的日本,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样手段来 抵抗日本侵略,我以为这是不适当的。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的最新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 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可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

  作为个人来说,任何个人立场和平主义信念,都是必须得到尊重的。二战期间,英美都有甄别“基于宗教信仰的和平主义者”的机构,得到确认的公民 可以免服兵役,以保护宗教自由。甘地不一样,他的非暴力不仅是个人信念,是要广泛发动的群众运动。他有关战争的理论和信念,要扩大向全民宣扬,要 发动整个印度民众抵制协助盟军参战。英国的印度总督接见了甘地,表示尊重他的个人信念,却希望他不要在反法西斯战争的紧要关头煽动民众反战,也不 要动摇作为盟军一部分的印度军队的军心。在战时,这样的煽动是违法的。甘地不顾二次大战中世界危急局势,以及战时状况的特殊,反而认为,是否容许 公开宣扬,是在捍卫“言论自由”。而“言论自由以及相关行为,是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宣言以非暴力替代战争,正是拯救西欧免遭屠杀的福音”。

  总督两度与甘地会谈,总督认为,甘地作为个人并非没有言论自由:“你是彻底反对履行作战义务,并且已经公开表达过了。”总督说,“但是我不能 让你向别人,向战士或军工厂工人,进行反战宣传,削弱民心士气。”总督告诉甘地,在二战危急关头“说是反战而不危及印度利益,是不可能的。这个利 益也包括了你们要求的言论自由”。总督的意思很简单,假如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获胜,印度的利益和自由都将不复存在。

  而甘地仍然坚持己见,发动了十四个月的非暴力反战宣传运动,有两万五千人因此陆续被捕,也很快尽数释放。不久,德军攻入苏联,然后珍珠港袭击 事件爆发,日本投入远东战争。争取反战之“言论自由”的非暴力运动在印度也越来越不得人心,难以为继,最后草草收场。
  
  国大党一些领导人和甘地想法不同,他们一直希望借二次大战的机会,以战争配合来作有关快速独立的政治交易。多年来,印度的自治权一直在不断扩 大和加强,此时英国政府承诺印度再次立宪,印度作为自治领,建立自己完全的民选政府。可是鉴于战争局势,在此之前,仍由原来政府负责国防事务,使 印度成为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一员。实际上,此刻的印度政府已经相当“印度化”了。而甘地要求的是“立即完全”的独立,由印度立即接管国防和军队。 那是1942年,不仅中国,整个东南亚危在旦夕,这样的条件是英国政府不可能接受的。在甘地起草的国大党决议中,说立即独立方案的挫败,“已经在 印度迅速引起广泛的仇英情绪,并且满意日本的军事胜利”。而假如满足国大党要求英国立即撤出,“本党可以将仇英情绪转为友好”。指出假如不满足这 个要求,“混乱局势可能蔓延”,这显然是一个威胁的说法,也对自己掌控民众情绪的能力十分自信。

  就在二战局势最紧张的关头,甘地“积二十二年斗争经验,动员所有的力量”,发动领导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非暴力运动。印度政府以总督名义发表了 一个国务会议的决议:“国大党正在从事某种非法活动的准备,甚至已发生暴力事件,破坏通讯和公共事业,煽动罢工,妨碍公务,阻碍政务,政府曾对此 容忍,希望自行修正而无效果。对此挑衅,政府被迫起而应对。”此时若“采纳国大党要求,印度会立即变成无政府状态,使印度为人类自由之共同目标所 作的努力,全部失败”。随后,甘地和他的秘书被逮捕软禁,家属可随行照顾生活。七天后甘地秘书心脏病突发而死。他的死亡引发民众猜忌,立即爆发全 国流血暴动,攻打警局,暴乱中各地也发生警察开枪,全国死亡超过九百人。

  二战结束,英国人开始履行撤出的承诺。甘地带领的一次次“非暴力运动”,因其轰轰烈烈,成为独立进程中最抢眼的标志。其实,这是一个复杂推动 的历史结果。有双方无数政治家的努力,也有双方的历史推进。英国从东印度公司开始,到后来女王下诏,直至离开,有两三百年的过程,英国本身也在经 历惊人变化,包括英国对各殖民地的看法和做法,都有本质的改变。香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甘地说过,“假定有一种人,决心不屈服于暴君的意志,暴君就会感觉自己的恐怖手段无效了。如果有足够的食物去填塞暴君的嘴,终有一天他会感觉 不消化。假如世界上所以的老鼠都开会,决定它们都不再怕猫,大家跑进猫嘴,那时老鼠就都能活命了。”这是甘地一个极端的说法。至少很多人相信,印 度独立是甘地的非暴力敢死队挑战暴君胜利的单方面结果。实际上,胜利的也是英国的政治和制度进步。三百年来,英国从一个老牌殖民者,变为二战中民 主进步力量的代表之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在漫长的时期里,面对历史现实,它不可能在印度民族独立意识觉醒的时刻,就立即放弃。英国人在三亿 人口的印度次大陆,本身人数非常少,在民众起来暴动的过程中,多次有过政府失控的流血事件,尤其是在早期。可是,这并不说明,英国政府是和希特勒 政府一样的暴君。尤其是后期的印度政府,已经是大半由印人自治的政府了。

  英国人撤出印度的计划,其实很早就基本定下来。只是具体怎么做,是作为英联邦中一个自治领还是彻底独立,如何定位一直是自治领的五百多个小邦 国,都需要双方政治家反复协商。在离开之前,英国人尽其所能为各方协调,希望得出一个满意结果。长期以来,印度群众运动导致民众类宗教的政治热情 却高烧不退,隐含着极大的危险,一个标志就是宗教冲突绵延不断。英国人曾经多次警告,他们过早撤离,可能会出现骚乱和动荡的局面。可是印度政治家 们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彻底接下这个国家。在外部压力事实已经撤出的时候,内部宗教冲突激化,印度已经像个火药桶。
  
  甘地引发非暴力运动的具体诉求,只是被看作一个“由头”,“哈里发运动”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世界伊斯兰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制度,最终在 1924年由土耳其的凯末尔废除。在此之前,为保存哈里发制度,印度的伊斯兰社区,要求英国和土耳其签订合约时保障传统的哈里发地位。甘地动员印 度教民众支持和自己宗教完全没有关系的“哈里发运动”。相反,作为穆斯林的真纳,却和“哈里发委员会”保持距离,也反对甘地的做法。甘地的非暴力 反英运动纳入宗教诉求之后,后果可想而知。最后引发的暴力不可收拾。甘地叫停后,印度教徒很容易停下来,哈里发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莫名其妙毫不 相干的事情。而情绪被煽到最高潮的伊斯兰群体,顿时觉得自己被印度教徒出卖。此后几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发生几十次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大量死伤, 这些冲突又催生了双方的宗教极端组织。伊斯兰教徒占印度人口的四分之一,很长时间内,穆斯林联盟的诉求是他们作为一个独立政党,和国大党平等,而 国大党更多时间表现出来的是一党独大的傲慢:要求对方解散,成员加入本党,然后我分一定比例席位给你们。

  在英国人离开之前的宗教和政治冲突,是印度已经高度政治自治的结果。而甘地和国大党都曾表现出对少数社群的忽略与不尊重。各省立法议会开会, 首先演奏违反伊斯兰教的“民族歌曲”,国大党管辖的各省,学校课本内容都是对印度教的宣言。穆斯林的呼唤祈祷被禁止,清真寺的礼拜被袭击。甚至发 生印度教徒作伪证,诬陷整个穆斯林村庄所有村民都参与谋杀。在作为少数群体的穆斯林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国大党又不愿意和他们的代表合理分享政治权 力。

  穆斯林政治精英在长时间里,一直坚持要维持一个完整的印度。可是终于失望,萌生去意,要求成立自己的巴基斯坦国。政治谈判不成,从穆斯林联盟 号召“直接行动”的抗议开始,直至后来分治期间的暴民互相残杀。印度沦为自相残杀的杀戮场。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四十多年里,双方失控,导致 警民共将近八千人死亡,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人自相残杀约达一百万人(在写《我也有一个梦想》时,我曾简单提到这一段历史。我当时采用了我 见到的最小数字,死亡四十万人。后来查阅不同资料,大多认为没有准确数字,历史学家们估计在死亡在一百万人和两百万人之间)。最后,甘地以他的 “圣雄”声望,绝食平息骚乱,创造了最后一个奇迹。

  我想,一年如此杀下来,也该罢手了。而甘地本人最后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如求仁得仁,给一个非凡人物一生追求的事业,画下一个圆满的句点。
  
  此后,各国各地成功的非暴力抵抗,都加在甘地的功劳簿上,也就很少有人再问:在一个非暴力的故乡,在非暴力的理论和实践盛行四十多年后,英人 撤离了,为什么会充满如此的暴戾血腥之气。

  非暴力是否成功,不是单方条件能够决定的。挑战一个有合理价值观的政府会产生作用,对日本军国政府、希特勒的纳粹政府是无效的,更不要说以非 暴力反侵略了。其次,作为一个政治手段,非暴力抗议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号召者并不能因为“非暴力”三个字就占据一个永远不错的道德高位和自诩 “政治正确”,不能因此就可以不服任何责任。在预见对方可能使用暴力,可能导致大量民众流血牺牲的时候,领导者是应该有所顾忌的。非暴力抗议和民 众的素质也有关,今天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和法治健全的国家,民众对政府某个做法不满意,决定大家有时间限制、有条件限制地抗议表达,这是一种非暴 力抗议方式;而在一个社会条件不成熟,民众自控能力差,法治不健全的社会,要以大规模、无休无止的、具有挑战性、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非暴力运动, 又是另外一回事。后者很可能引发暴力流血的后果来。这和它的对象有关,和要达到的目标、方式、时机等等都有关。总之,非暴力概念被引入政治领域 后,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武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甘地的非暴力绝非和平概念,那是时时提到死亡和献身、介于和平与暴力之间的一种政治手段。

  发生在甘地和印度的非暴力历史,可以说也是一个无可避免的历史存在,可是,事后我们假如沉醉于张扬自己的道德感,一味地神化和美化这段历史和 “非暴力”的概念,可能是一种很轻率的态度。后代政治家运用非暴力手段时,其实必须非常负责任地、谨慎地对待。

  英国人撤出印度的计划,其实很早就基本定下来。只是具体怎么做,是作为英联邦中一个自治领还是彻底独立,如何定位一直是自治领的五百多个小邦 国,都需要双方政治家反复协商。在离开之前,英国人尽其所能为各方协调,希望得出一个满意结果。长期以来,印度群众运动却导致民众类宗教的政治热 情高烧不退,隐含着极大的危险,一个标志就是宗教冲突绵延不断。英国人曾经多次警告,他们过早撤离,可能会出现骚乱和动荡的局面。可是印度政治家 们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彻底接下这个国家。在外部压力事实已经撤出的时候,内部宗教冲突激化,印度已经像个火药桶。

  甘地引发非暴力运动的具体诉求,只是被看作一个“由头”,“哈里发运动”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伊斯兰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制度,最终在 1924年由土耳其的凯末尔废除。在此之前,为保存哈里发制度,印度的伊斯兰社区,要求英国和土耳其签订合约时保障传统的哈里发地位。甘地动员印 度教民众支持和自己宗教完全没有关系的“哈里发运动”。相反,作为穆斯林的真纳,却和“哈里发委员会”保持距离,也反对甘地的做法。甘地的非暴力 反英运动纳入宗教诉求之后,后果可想而知。最后引发的暴力不可收拾。甘地叫停后,印度教徒很容易停下来,哈里发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莫名其妙毫不 相干的事情。而情绪被煽到最高潮的伊斯兰群体,顿时觉得自己被印度教徒出卖。此后几年,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发生几十次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大量死伤, 这些冲突又催生了双方的宗教极端组织。伊斯兰教徒占印度人口的四分之一,很长时间内,穆斯林联盟的诉求是他们作为一个独立政党,和国大党平等,而 国大党更多时间表现出来的是一党独大的傲慢:要求对方解散,成员加入本党,然后我分一定比例席位给你们。

  在英国人离开之前的宗教和政治冲突,是印度已经高度政治自治的结果,而甘地和国大党都曾表现出对少数社群的忽略与不尊重。各省立法议会开会, 首先演奏违反伊斯兰教的“民族歌曲”,国大党管辖的各省,学校课本内容都是对印度教的宣传。穆斯林的呼唤祈祷被禁止,清真寺的礼拜被袭击。甚至发 生印度教徒作伪证,诬陷整个穆斯林村庄所有村民都参与谋杀。在作为少数群体的穆斯林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国大党又不愿意和他们的代表合理分享政治权 力。

  穆斯林政治精英在长时间里,一直坚持要维持一个完整的印度。可是终于失望,萌生去意,要求成立自己的巴基斯坦国。政治谈判不成,从穆斯林联盟 号召“直接行动”的抗议开始,直至后来分治期间的暴民互相残杀,印度沦为自相残杀的杀戮场。在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的四十多年里,双方失控,导致 警民共将近八千人死亡,在英国人撤离的一年之内,印人自相残杀约达一百万人(在写《我也有一个梦想》时,我曾简单提到这一段历史。我当时采用了我 见到的最小数字,死亡四十万人。后来查阅不同资料,大多认为没有准确数字,历史学家们估计死亡在一百万人和两百万人之间)。最后,甘地以他的“圣 雄”声望,绝食平息骚乱,创造了最后一个奇迹。

  我想,一年如此杀下来,也该罢手了。而甘地本人最后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如求仁得仁,给一个非凡人物一生追求的事业,画下一个圆满的句点。

  此后,各国各地成功的非暴力抵抗,都加在甘地的功劳簿上,也就很少有人再问:在一个非暴力的故乡,在非暴力的理论和实践盛行四十多年后,英人 撤离了,为什么会充满如此的暴戾血腥之气。

  非暴力是否成功,不是单方条件能够决定的。挑战一个有合理价值观的政府会产生作用,而对日本军国政府、希特勒的纳粹政府是无效的,更不要说以 非暴力反侵略了。其次,作为一个政治手段,非暴力抗议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号召者并不能因为“非暴力”三个字就占据一个永远不错的道德高位和自诩 “政治正确”,不能因此就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在预见对方可能使用暴力,可能导致大量民众流血牺牲的时候,领导者是应该有所顾忌的。非暴力抗议和民 众的素质也有关,今天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和法治健全的国家,民众对政府某个做法不满意,决定大家有时间限制、有条件限制地抗议表达,这是一种非暴 力抗议方式;而在一个社会条件不成熟,民众自控能力差,法治不健全的社会,要发起大规模、无休无止的、具有挑战性、不达目的誓不收兵的非暴力运 动,又是另外一回事。后者很可能引发暴力流血的后果。这和它的对象有关,和要达到的目标、方式、时机等等都有关。总之,非暴力概念被引入政治领域 后,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武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甘地的非暴力绝非和平概念,那是时时提到死亡和献身、介于和平与暴力之间的一种政治手段。
  发生在甘地和印度的非暴力历史,可以说也是一个无可避免的历史存在,可是,事后我们假如沉醉于张扬自己的道德感,一味地神化和美化这段历史和 “非暴力”的概念,可能是一种很轻率的态度。后代政治家运用非暴力手段时,必须非常负责任地、谨慎地对待。■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6/00/1828694_58713843.shtml

林达:“非暴力之父”——重读《甘地自 传》之二

非暴力,是能够历史悠久地坚持下来的大多宗教的核心内容之一。不论是哪个宗教,不论它们的神灵为何,对经典的解释都是由人在做,对非暴力的理解也 是其中之一。非暴力概念本身的发生发展非常有意思,因为非暴力由“施暴”和“受暴后是否暴力反抗”这两方面组成。一开始,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 度,开始对残酷敏感、不愿意施暴,这和文明引发人的本性中善良的一面契合,而面对他人施暴,自己能不暴力对抗,不以暴易暴,宁死不反抗,却已经有 违人的本能本性,必须仰仗非常强烈的宗教信念去坚持了。

  个人以被动承受暴力的非暴力坚持,再转化为以展示坚忍主动挑战暴力,不惜承受悲惨后果。这种个人自发的所谓非暴力抗争,在宗教冲突刚刚开始的 一刻,就已经在发生。记得读法国人让·德科拉写的《西班牙史》,里面就提到在三世纪初,罗马人的宗教迫害就启动了基督教的“殉教时期”,有大批教 徒,甚至女童,主动挑战罗马权威,甘受酷刑处死。以身试法的非暴力抗争,即殉教,是宗教的一种极端行为,在初期,基督教教会对如此殉教显然是完全 正面评价的。正因为如此,这样几近狂热的宗教热情会在民众中迅速传染,“殉教”才会一波接一波地高涨而形成“时期”。

  宗教信念都是个人化的体验,所以,当时即便殉教人数众多,也是分散的个体事件的集合。七百年后,在十世纪的西班牙南方,基督教再次受到伊斯兰 教的压制,又发生新一波非暴力挑战的殉教浪潮,使得双方民众情绪激昂达到巅峰状态。这一次,基督教的主教们终于认识到非暴力挑战隐含了民众情绪失 控的负面隐患,那些牺牲是不必要、不值得鼓励的,于是出来谴责挑战行为。替代的解决方案是两个宗教的高层政治交涉以达成妥协。历史在作出指点,哪 怕是宗教性的社会改革,面对非公正权威,还是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和处理方式。

  这么说来,甘地的非暴力似乎并不能算是一个发明。可是,他被称作“非暴力之父” 是当之无愧的。“信仰”本身是宗教,而“争取信仰自由”却是政治概念。群体以非暴力抗争达到某个政治目标,就突然转变成了一种政治手段。甘地把历史上自发 的宗教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历 史上传为 “佳话”。不仅如此,此后通过非暴力方式达到正义目标的历史事件,也都记在甘地那里,非暴力就变成了一个不必探究、绝对正确的神圣符号。可是,事实上,当 一个基于个人信仰的个人行为,转化为有人发动有组织的群体运动时,一种质变就在发生,它变得错综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甘地的非暴力言论很多,像Ganhdi on Non-violence(《甘地论非暴力》)这样的书也不少。这些言论大多是类宗教的信条。例如:“非暴力抵抗精神的获得,是一种在自我否定和欣赏我们 自身内部潜力的长期训练,它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它是最伟大的力量,因为它是灵魂的最高表现。”“我的一贯经验使我确信,除了真理以外,没有别 的神。” “非暴力的两个基本点是:一、非暴力是最高法或宇宙法。二、除了真理没有任何别的法。”而“非暴力”就是他追求的占据神位的“真理”。甘地把政治性非暴力 的理论,建立在类殉教的信念和热情上。这也是甘地经常宣布绝食的原因,从小母亲宗教性的禁食始终留在他心里。

  甘地的非暴力理论要求一个人在遭遇暴力的时候,把热情升温转化到几近狂热献身的状态,却不转为暴力。就连甘地本人都很难做到,他曾经写道: “没有自我纯洁,要遵行非暴力的法则也必然是一种梦想……然而自我纯洁的路程是艰难而崎岖的。一个人要达到完全的纯洁,就必须绝对摆脱思想、辩论 和行动中的感情;超越于爱、憎、迎、拒的逆流之上。我知道我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纯洁,虽然我在这方面一直进行着不倦的努力。”所以,非暴力 引入政治号召,它的潜在问题是明摆在那里的:这就像做一个很难控制的易爆化学实验一样。你怎么可能使得情绪被煽动、相互感染的庞大非理性群体都如 同一个个人那样,“纯洁”到位,在强烈的刺激下保持恰如其分的分寸,而不是突然被激怒:“老子不干了”而转为暴力?它当然和人的整体素质有关、和 社会环境有关、和对方的反应有关。甘地说:“经验教导了我,文明是非暴力反抗中最困难的部分,这里所说的文明并不是指在这种场合讲话要斯斯文文, 而是指对于敌人也有一种内在的善意的胸怀。这应该在非暴力反抗者的每一个行动中表现出来。”当时的印度,恰是一个没有西方理性传统的国家,而大众 整体教育水平极低。就是今天还有一半印度人不会读或者不会写。甘地说的是近一百年前的印度。

  “非暴力”如此深入人心,是大家基于字面理解,以为它绝对“没有”暴力。其实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作为政治手段的非暴力、不服从运动,假如简 化理解,不顾外部客观条件、不分青红皂白盲目推行,那么推出暴力、推出悲剧来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甘地一再指出:“我坚决认为,带领人民进行非暴 力反抗运动的领导人,应当能够把人民保持在所希望于他们的非暴力界限以内。”这也是典型的“甘地”特点,言论语录大多是无懈可击的真理,可是,与 当时的现实很可能是脱节的。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中,也一样引发暴力连连。

  更何况,甘地的非暴力并不是“对方主动施暴,此方不暴力反抗”的所谓“消极非暴力”,而是要积极挑起对方的暴力。他认为:“在我看来,没有一 种直接的积极的行动,非暴力就是无意义的。”“我想使弱者的非暴力变为勇者的非暴力,这可能是一个梦想,但我必须努力使之实现。”“不是通过把苦 难强加给抵抗改革的人,而是通过自己承受苦难而达到改革的目的。因此,我们希望,在这个行动中,通过我们所受的深重苦难,可以影响政府。”“苦 难”到什么程度呢?“把生命奉献给自己认为是正当的事情,是非暴力反抗的核心。”“一个非暴力反抗者决不可能逃避危险,不管他是在许多同伴中还是 独自一人,只要他是战斗而死的,他就是充分履行了他的职责。”“勇敢在于赴死,而不在于杀戮。” “正像一个人在暴力的训练中要学习杀戮的艺术一样,一个人在非暴力的训练中也必须学习死亡的艺术。”这让我想起基督教的“殉教时期”,而那时,殉教也还不 是教会组织的群众运动。

  很典型的是那次著名的盐税抗争,事先规划,发动二千五百名志愿者以非暴力的方式、但是违法强行进入盐库取盐。半年多前,我在印度大街上看到的 印度警察还是当时的传统装备,就是一人一根粗竹棍。我亲眼看见一个牛车上的印度人,不知犯了哪一条被交通警上去就是一棍,街上车水牛龙,没有人抗 议。我目瞪口呆,路人熟视无睹。可见在1930年5月21日那天,盐库的几百个印度警卫会如何应对“抢犯”。面对数量十倍于自己、却一排排冷静上 来的民众,警察竹棍腿脚齐下。这是甘地的非暴力追随者精心训练挑选的敢死队,他们一排排上去,挨打、头破血流不还手,但是坚持要违法闯入盐库,直 到倒地不起。他们实践甘地的非暴力精神“勇敢赴死”,血腥结果是事先料到的。后面的医疗队早就准备好包扎绷带,等候在那里,也事先通知了外国记 者。这是把“苦难深重”给政府看,也是给世界看,转而又是对英国政府的压力。这一非暴力行动的结果,警卫打伤三百二十人,打死两人。

  更多的情况是在非暴力运动中情绪激化或矛盾激化,造成双方都有失控,之后形成恶性循环。例如,1921年的非暴力运动中,在Chauri Chaura,游行民众与当地印度警察发生冲突,混乱中警察开枪,大多历史书称并未有民众被击中死亡,在一本书中指这是朝天开枪。我看到也有一本书说是有 人被击中死亡。总之激怒的民众把二十名警察和一名更夫锁入警察局,放火后全部烧死。最后甘地被迫中止这次的“非暴力”运动。

  当然,在暴力发生在警察一方时,世界舆论的反应是强烈谴责暴力。可是回顾历史,是否也可以引出一个问题:这样的“非暴力”挑起可以预见必定要 发生的“暴力”(不可预见的不算),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盐税不合理,在政府税收中的比例却很低。是否可能通过另外的方式,例如“议会道 路”、修正立法来解决。印度的自治推进幅度相当大,1935年英国人制定的《印度政府法》,使得参加印度普选的选民已经达到三千五百万,其中包括 六百万妇女和三百万“不可接触者”,国大党通过选举获得的议会议席高达70%。

  这另一条道路,从制度本身切入,逐渐改善民生,进行政治改革、社会改善,很早就由于殖民带来的西风东渐而在印度深入开展。印度一直有自己的政 治精英参政,在英国统治的区域争取扩大自治权,本土精英们很早就从立法切入,渐进改革。在甘地只有三岁的1872年,梵社领头,就促使政府颁布近 代化的《婚姻法》,禁止童婚、禁止一夫多妻、容许寡妇再婚以及种姓之间可以合法通婚。顺便说,虽然甘地不赞成对种姓之外“不可接触者”的歧视,却 并不反对不同种姓不可通婚的制度。而直至今日我看到的印度,种姓制度仍然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这不仅说明了印度的社会文化黏稠度——从立法到推行极 为困难,更说明了这个社会当时要进入近现代社会,建立法治和民众的法治观念,是重要的事情。

  所谓先发社会的强国对后发社会的弱国经商入侵、甚至建立殖民地,从现代角度去看,无疑是非正义的,从历史角度去看,虽“错”却也是一个历史必 然。欧洲的东印度公司进去的时候,那里还是个古代社会,印度次大陆各类征服者你来我往,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同样,随着人类进步,民族意识觉醒和现 代国家意识确立,殖民地逐渐要求民族独立,强国或被赶出去、或者和平退出、或从殖民而转为联邦关系,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可是,民族觉醒和殖民后 退之间,必然有一个时间差,二者是不同步的。前者以什么方式推进,在暴力甚至战争,以及甘地的非暴力运动之外,也还存在一些其他道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6/00/1828694_58713922.shtml

林达:带着热烈宗教情感的社会改革者 ——重读《甘地自传》之一

个人的精神探求、宗教信仰,当局限在个人范围,若强加于人,或者说以某种强势想社会扩展推行,终有一些隐患在其中。
  
  林达
  
  我想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最早遇见甘地,遇到的是一个有定语的名字:“圣雄”甘地,还有他“非暴力之父”的声名。后来,我又发现,自己和大多 数人一样,对圣雄甘地其实耳熟而并不能“详”,许多人在景仰宣扬了甘地很久,可能对甘地的“非暴力”落实到具体之处,究竟是些什么主张,也并不清 楚,在印度独立的历史上,它究竟在发挥怎样的作用。

  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第一次对甘地事迹有些了解,不但很晚,而且是通过一个故事片,Richard Attenborough执导的《甘地》,它在1982年获得十一项奥斯卡金像奖题名,最终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八个奖项。如此得奖 的传记大片,一个特点就是对史实会相当考究不敢掉以轻心,所以从大众普及角度,这确是普通人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和一段历史的捷径。电影是一种很煽情 手段,一般来说,被电影煽过一煽,会对你喜欢的人物更喜欢,对你尊重的人物更尊重。所以那次看电影的经验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可以说是带着景仰走 进去,满怀狐疑走出来。从此提起甘地,我条件反射般的反应是问号。要消除这些问号,还是要看书。于是在去年我看了甘地自传Mahatma Gandhi:His Own Story,然后匆匆忙忙在年底去了一次印度。

  在印度旅行四十五天,最后在德里有一天空闲时间。我也记得德里应该有个甘地纪念园,最后没有去,心里也没有太大遗憾:在印度,到处都是甘地塑 像,遇到的没有一打,七八个也不止了。甘地事迹是印度学校对孩子们最正面、地位不容动摇的教育。虽然近年来印度学界研究的“复杂甘地”也逐渐向民 间扩散,一个例证是印度到迪拜的飞机上,就在播放刚刚上映四个月的新电影--《我的父亲甘地》。虽然这不是一部精心制作的大片,可它是货真价实的 “印度电影”--由印度导演Feroz Abbas Khan执导,由印度宝莱坞明星Anil Kapoor制片,通过讲述甘地大儿子失败的人生故事,折射了甘地作为人的个性的另一面:在家里的专制,剥夺孩子们上学的机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极大困 扰。虽然这无损圣雄光环,可是一个民间解构,对印度也并不寻常。

  曾经困扰我的,是在非暴力运动中看到预期发生的暴力。这让我想有更多的了解,甘地的非暴力究竟是什么?对甘地本人是怎样的概念,它怎样引向印 度独立的操作,又引出什么后果?这是我想读一些书的原因。从印度回来我又读了一遍甘地自传,查了一些不同的甘地传记,还有一些印度历史。
  
  甘地自传可以让读者理解他成长的环境背景,获得他个性形成的第一手资料。甘地于1869年出生在印度一个西部半岛的小邦国 Porbandar,人口七万左右,首都人口一万五千。甘地家三代都当过几个类似的小小邦国的总理,当时印度遍布这样的小邦国,直到印度独立时还 有五百多个。这些小邦国的日常管理高度自治。我在另外一本传记中读到,甘地祖父曾经和Porbandar 的摄政王政见不合,宫廷卫兵在他家门口架起大炮,一炮就把他轰走了。这些复杂的邦国政治宫廷争端,英国人是根本不管的。早年生活在这样的小邦国,感受不到 什么多少殖民气息,却能够沉浸在浓浓的本土宗教氛围中。尤其是母亲对甘地影响很深,她不仅恪守斋日,还经常额外给自己整日和数日禁食。禁食对于甘 地是一种带有强烈宗教意味的行为。

  甘地自小是个极敏感和自卑的孩子。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甘地的学业事业都不顺利,打击特别大的是进大学后第一年就读不下去而辍学。同时,他却有 着三代小邦国总理所形成的家族压力和自我期许。一个长辈告诉他,时代不同了,按照过去模式,他已经不可能子承父业,假如仍然有此雄心,就必须接受 现代教育,建议他赴英留学。甘地因此在1887年离家去英国。他的目的是取得律师资格,却似乎不是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当时英国考律师非常容易, 有的学生突击几个月就可以通过,有些应付考试的参考书甚至可以带进考场。但另有规定,必须上课三年。甘地也就在英国住了三年,他花了很多时间和兴 趣在素食协会活动和对不同宗教的探究上。1891年6月10日,甘地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但却并没有大学毕业。

  英国这个律师考照制度的特点是:取得执照容易,而要在法庭站得住脚、赢得顾客却很难。它的淘汰环节是在后面的开业执业阶段。甘地取得执照后归 心如箭,马上启程回国。三年过去了,他拿着执照却发现自己读书不多,实际并不具备在律师界执业的知识和能力,再加上个性羞怯,因此困难重重。他一 开始试着在孟买作为律师开业,遇到并不难的小案子,却在法庭上落荒而逃。最后他在孟买的律师生涯彻底失败,被迫回到故乡。此后,又发生了被甘地认 为是带来他人生转折的事件,使他感受羞辱难当。

  甘地的哥哥虽然没有成为小邦国总理,却一度在家乡地位显赫。邦国虽小,印人自治的上层却是一潭混水。此时邦国已经有了英国人的政治联络官。甘 地的哥哥被人告到联络官那里,被指涉嫌误导政治上层。他得知弟弟甘地在英国和此官员相识,就要甘地去说情。甘地明知不妥还是去了。官员很秉公办事 的样子,说你不至于要利用我们这点友情来徇私吧。这名官员对甘地哥哥的印象完全负面,认为他是个政治阴谋家,也就特别不能容忍甘地的说情。他阻止 甘地继续说下去,请他离开,甘地坚持不肯走并且继续往下说,该官员一怒之下就令仆人把他推了出去。甘地生性敏感,感觉自己受了奇耻大辱,他立即写 信表示要告对方,对方回信叙述事件经过,表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你尽管去告。关键是从法律角度看,也确实如此。对自尊心极强的甘地来说,这真是很 糟糕的心理处境。

  甘地冷静下来后细看家乡,不仅政治纠葛复杂,而且,他要在当地开业,就难免要和那位官员抬头不见低头见。幸而甘地家族属于当地政治上层,社会 关系和机会也多。此时一个在南非的印度商人有了财务纠纷,需律师帮忙,甘地因哥哥的介绍得到了这个工作机会,就这样出走南非。

  到南非后,发生了他被赶下火车的事件。在种族歧视的南非,乘警因甘地是个有色人种,不顾他拥有一等车厢车票,令他离开车厢。甘地拒绝后被拖下 火车,行李也被扔下了车。历史学家们把这一事件看作“甘地开端”,是很有道理的。

  火车事件对于甘地,是在精神上绝地反击的开端。不久又发生他在坐马车时遇到车夫的歧视,他拼命反抗成功。甘地曾经形容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学生、 二流的律师,在此之前,他面前需要去征服的对象,不论是学业还是事业,似乎一直过于强大。作为三代邦国总理的后代,敏感的甘地始终胸怀大志,却又 在现实面前自卑。人和人不同,每个人适合的领域也各不相同,对甘地来说,需要丰富学识知识和分析推理才能实践的事业,并不是他的长处;坚持信念和 追求真理才是他的特长。导致他离开印度的那次羞辱事件,几乎是青年甘地失败的象征。可是这一次,他的对手貌似强大却并不占理。看上去是对手打上门 来,而在甘地内心深处,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准备这样一场精神翻身仗,已经很久很久了。他会不惜一切地以他的生命去抗争。他小小的身躯突然 开始迸发出无尽的热情和能量。
  
  从自传可以看到,甘地拿着英国律师执照,却不是一个具备西方律师气质的人。他更像个僧侣或者说信徒。他没有皈依某个宗教,却显然是印度教的基 础。看甘地的讲话文章,常有长篇大论的感性表达;相反,理性推理、逻辑叙述的部分却弱得多。他注重精神探求。他对于素食、禁食、禁医药、禁欲和其 他禁忌等等,有着非常专注的思考,反复推敲体验、不断检讨自省。在妇女地位极低、童婚制的印度,甘地夫人成了他的绝对顺从者。甘地正当壮年时决定 禁欲,他对夫人的态度是“禁你没商量”。妻子对他的决定大多言听计从,其中包括在病危时不顾医生警告离开医院、禁医药和营养等等。甘地对学校有自 己的看法,孩子想上学也就不能够做到。而这些决定的背后,都有在甘地看来很深奥的宗教思考和精神。他是在履行信念,追求真理。

  这些家庭中的问题看上去是“小事”,却也折射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就是个人的精神探求、宗教信仰,当局限在个人范围,若强加于人,或者说以 某种强势想社会扩展推行,终有一些隐患在其中。

  有件事情可以看出甘地思路和现代律师有所不同。南非的德兰斯瓦在1885年通过一条法律,其中有这样的条款:有色人种和印度人都不能在公共人 行道上行走。这条规定其实不仅是一个种族歧视的问题,还有劳工歧视,甘地最感到不平的,是印度人算在有色人种之列,而阿拉伯人却不算。究其原因, 还是大多印度人在南非是被称为“苦力”的契约劳工。去年在印度火车站,印度人呼唤那些替旅客头顶手提五六个大箱子上旱桥、赚几个小钱的搬运工,就 还是叫“苦力、苦力”。这条法律更是对“苦力”的歧视。因此,身为律师的甘地,常常不感觉自己也在被禁之列,总是走人行道。可是有一天,甘地被一 个官员的门警从人行道上推开,打到街上。

  甘地的白人朋友正好经过,当场表示,自己作为目击者愿意为他到法庭上作证。甘地的回答是:“我已经决心不再为自己个人的疾苦打官司。”他的意 思是,需要解决的是社会根本问题,他关注的社会不公正如果能够解决,假如社会问题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这当然是一种有道理的角 度,可也很典型地折射了甘地的思维方式。西方法律工作者的本能反应是,每个人当首先从维护自己的权益开始,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自然马上诉诸法 律,以司法挑战的方式抗争,保护自己的权益就是在为社会公平奋斗。而甘地的态度不仅更偏向一个社会改革家的角度,甚至隐含着某种东方式思维。

  作为一个带着热烈宗教情感的社会改革者,甘地产生以“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政治斗争,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带领南非的印度社区以非暴力方式抗 议歧视,是甘地找到自我位置、找到自信的起点。他在南非二十二年,虽然达到的目标是有限的,一些歧视法律被取消,可是新的歧视立法还在产生,可 是,这毕竟是印度侨民的第一次胜利。消息传到印度,甘地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英雄人物。南非的成功给了甘地巨大的鼓舞,1914年回国的时候,他 已经准备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推行他的非暴力运动,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为印度捏把汗,毕竟整个南非只有十万印度侨民,抗争的标的也小,而印度有两 亿多人口,其目标和在南非的诉求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要的是印度的独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907/00/48714_1616750.shtml
发表于:2008年9月7日 0时35分41秒来源:阅读(0)评论(0) 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541401906/blog/1220718941

非暴力的局限:马丁·路德·金之梦

2008-08-28 10:46:35 来源: 网易博客 网友评论 33 条 点击查看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 丁·路德·金,这个继甘地之后最伟大的非暴力主义者,他的死却引来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暴力”。一些黑人组织因金的被刺而号召同胞:“拿起枪来!”短短几 天,全美168个城镇遭到严重破坏。华盛顿的纵火事件就达到711起。全国因暴乱被抓2600人。


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一桩再平常不过的事: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 捕,理由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这时,一个杰出的黑人刚刚从北方的一所大学毕业不到半年。当他从一个黑人民权组织那里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意识到黑人心中压抑百年的尊严已经觉 醒,历史性反抗的时机成熟了。他站出来号召黑人兄弟,“不与邪恶的规章制度合作,不要再给汽车公司以经济上的支持”。
他就是马丁·路德· 金,1929年生于美国南部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先在宾夕法尼亚的克罗泽神学院学习,最后在波士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帕克斯事件”发生四天后,他在该 市组织黑人55000名,掀起了一场著名的黑人为争取基本人权的罢乘运动。这是南方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整个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黑人团结起来为自身权 益而抗议 的运动。当时,金26岁,在一座小教堂当牧师,他的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
一个种族的尊严
对于南方大多数黑人来说,这是一场勇气与信念的考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懂得“非暴力”政治。但良知和本能告诉他们,在一个充满歧视的车厢上, “坐着”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身体姿势,它事关一个种族的尊严,而尊严是不可让渡的。
因而,当罢乘的口令通过一 个教堂传到另一个教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黑人都默不作声地给予了响应。他们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奔走在家和工作的地方之间。他 们把黑人中为数不多的汽车集中起来,一站一站地接送,但对成千上万的黑人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他们中的多数人就不得不徒步上班,为此,许多黑人 被白人老 板解雇。
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坚信一个人的尊严是上帝赐予的荣名,任何律法和威权都不能将其褫夺。因而当他们唱着灵歌,唱着那些由千百年来祖先们的苦难 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着手上班时,路两旁的许多人泪流满面。
毫无疑问,马丁·路德·金是这场运动的领袖。他早在南方的黑人大学上学时,就读到了梭罗的名文《论公民的不服从》,而在来到蒙哥马利的教堂以前, 他已经详细地钻研过甘地的著作,熟悉有关“非暴力抵抗”的各种论点。
作为一个精通美国联邦法律 的博士,他意识到了“非暴力”在这个制度中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是人道的、自由的,即使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许多暗角,那么, 他们自身对平等、正义的诉求迟早会和这个国家的主流精神汇合起来的。因而,他反复劝说大家,要坚决捍卫宪法,同时作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方,必须 以不妥协 的态度向这个充满歧视的国家认证: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荒唐地侮辱了他们的经济支持者。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联邦 地区法庭最终裁定,阿拉巴马州和蒙哥马利关于在市立公共车上实行种族隔离是“违宪”的。1956年11月14日,马丁·路德·金宣布:为期381天的罢乘 运动结束。黑人回到了久违的公共汽车上。虽然这只是他们为了自身的权利和尊严而勇敢迈出的第一步。
填满监狱
这是马丁·路德·金在风起云涌的美国六十年代大学生“入座”运动中向所有黑人发出的著名口号。
“入座”运动开始于 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波罗市。起因是这样的:1960年1月31日,一个叫裘瑟夫·迈克乃尔的黑人大学生,来到一家连锁店的吧台买酒,遭到拒绝,理由是“我 们不为黑人服务”。这时,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已在南方的大学中广为传播。裘瑟夫遭拒返校后,他的同学十分愤慨,决定以实际行动挑 战这个酒 吧的种族歧视。“入座”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它的具体做法是,平静地 进入任何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方,礼貌地提出要求,得不到就不离开。这是南方大学生深思熟虑运用“非暴力抵抗”的直接后果。不到两个月,就席卷了美国南部 50多座城市。参加“运动”的大学生事先都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包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服装整洁,头发一丝不苟;在进入“运动”时,以最有尊 严的目光 请求服务。为此,许多大学生遭到围观、嘲弄、甚至身上被浇满番茄酱。但他们不卑不亢、不喜不怒,从学校出来时就带足了书本、文具,得不到服务,就坐在那里 做作业,读书,研究学问。
这和公共车的“拒乘”不同,它是一种有意识的抵抗行为。事实上,有许多大学生在“运动”中被捕,但马丁·路德·金早已向他的同胞发生了号召—— “填满监狱”。
这是一句非常符合南方黑人 风格的口号。比起人类历史上众多政治骗子的华美预约来讲,它没有任何黄金般的承诺,有的只是对人类苦难和不公正的坚韧对抗。这个口号对大多数生活在自由世 界的北方公民来说,无疑是惊世骇俗的。但对祖祖辈辈忍受着奴役、压迫和不公正对待的黑人来说,这口号里涵盖的仁爱和殉道精神几乎就是他们习以为常 的生活方 式。马丁·路德·金作为一个杰出的黑人领袖,一生有过无数精彩的演讲,而其中有一段非常典型地阐述了他的“非暴力”思想:
我们将以自己忍受苦难的 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能力。我们将用我们灵魂的力量,来抵御你们物质的暴力。我们不会对你们诉诸仇恨,但是我们也不会屈服于你们不公正的法律。你们 可以继续干你们想对我们干的暴行,然而我们仍然爱你们。你们在我们的家里放置炸弹,恐吓我们的孩子,你们让戴着KKK尖顶帽的暴徒进入我们的社 区,你们在 一些路边殴打我们,把我们打得半死,奄奄一息,可是,我们仍然爱你们。
这是人类在面对苦难和 暴政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心灵才能作出的坚韧反应。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受迫害、遭凌虐的一方主动撤出“以暴易暴”的恶性怪圈,将自己置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 位,以一种谦恭而又有尊严的方式邀请对方回到理性、和平、仁爱的规则中来。这里面包含的勇气、智慧和宗教理想为后来历次黑人运动所证实:
1961 年5月,“公路 入座运动”如火如荼。由一白一黑搭配好的六对北方志愿者,分别乘坐两辆长途汽车从华盛顿出发,计划穿越南方种族隔离的腹地。在途经阿拉巴马州的一个车站 时,遭到一群白人暴民的袭击。他们砸玻璃、戳轮胎、往车厢里扔炸弹,但志愿者们只是从浓烟滚滚的车厢里跳出,并没有辱骂或还击。
几天后,第二趟北方志愿 者的车从田纳西州出发,继续向阿拉巴马进发。当车行至蒙哥马利市时,遭到300多个暴民和许多KKK成员的野蛮进攻,但他们遵循了“非暴力”原则,没有一 人出手还击。以致于当他们决定继续从该市前往密西西比州时,联邦政府不得不派出六名荷枪实弹的执法士兵跟车,车后有20多辆交警车开道,在他们车 的上空, 甚至还派了几架直升飞机护送。
我有一个梦想
1963年8月28日,马丁· 路德·金在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会上,他面对 25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当时,与会的黑人唱了一天灵歌,听了一天演说,身心疲惫到难以站着听讲。但当马丁·路德·金上台时,人群 顿时沸腾起来,他在演说里,把美国关于自由和正义的许诺比作一张“期票”,当黑人兑付时,“银行”就贴上“资金不足”的字样。语音铿锵、雄浑苍 凉,它让人 想起黑人兄弟自贩卖为奴以来几百年的苦难和眼泪——
我梦寐以求地希望,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觉醒起来,真正信守它的诺言:“我们坚信这条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来平等”;
我梦寐以求地希望,有一天佐治亚州红色的山丘上,从前奴隶的儿子和从前奴隶主的儿子将会像兄弟一样在一张桌子旁坐下来;
我梦寐以求地希望,有一天甚至密西西比这样一个不公正的狂热情绪使人透不过气来的地方也会变成一块自由和公正的绿洲;
我梦寐以求地希望,我的四个孩子生活的这个国家,有一天将不再根据他们的肤色,而是根据他们的品德来评定他们的为人。
这是20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仍然能够感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但即使在这一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 一触即发的集会上,他仍然以他惯有的理性和基督之爱向人群宣讲:
“我必须对站在通往正义之 宫的温暖入口处的人们进一言,我们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进程中,决不能轻举妄动。我们决不能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就啜饮敌意和仇恨的糖浆。我们必须永远站在 自尊和教规的最高水平上继续我们的抗争。我们必须不断地升华到用精神的力量来迎接暴力的狂峰怒浪”。
这就是一个“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来,“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 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
这场演讲鼓舞了东西方世界所有酷爱平等的人们,甚至肯尼迪总统在演讲当天就邀请马丁·路德·金到白宫作客,并说:“我也有一个梦想,我梦到,有一 天新的民权法案能够在参众两院通过。”三个月后,总统带着这个梦遇刺身亡。而像大多数理想主义者一样,马丁·路德·金,这个一生苦心经营“梦想” 的黑人也最终倒在了 “梦”的路上。
1968年3月,金组织 “贫民进军”。4月,来到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下榻洛林汽车旅馆。4日晚饭前,他立在二楼三百号房间的阳台上,和其他同志谈话。而没有想到,这时在街对 面的一幢普通公寓里,一个狙击手已端好了一架带有观测镜的汽步枪。子弹从前面穿过金的脖子,在颚后爆炸,一根使无数黑人站起来的颈骨就这样断裂 了,一个怀揣美好梦幻的黑人就这样倒下了。不再起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 丁·路德·金,这个继甘地之后最伟大的非暴力主义者,他的死却引来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暴力”。一些黑人组织因金的被刺而号召同胞:“拿起枪来!”短短几 天,全美168个城镇遭到严重破坏。华盛顿的纵火事件就达到711起。全国因暴乱被抓2600人。
这说明“暴力”和“非暴力 孰好孰坏,从来不是几个白面书生坐在书斋里议论的结果。当一个社会或时代的人民面对奴役和压迫觉得还有希望通过言论、集会和结社的形式来表达时,他们一般 不会铤而走险,这时个别领袖人物的“非暴力”主张就会适得其时;但当一个独裁、专制的政府对它人民的剥削、压榨无以复加,而且剥夺掉他们的一切自 由,使他们没有任何可能通过合法形式来表达愿望时,暴力反抗几乎就是必然的选择。
你不能要求李自成用“战无不胜”的理论武装后再来推翻明朝,我相信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军,不是他们天生热爱攻城,而是因为上午不“革命”, 下午就会饿昏;我也不相信一些全 无心肝的“告别革命”论者对孙中山的指责,事实上,孙在起义以前有过许多次“改良”的请求,但大都破产。这就是“非暴力”的局限,也是人类历史上许多英雄 人物,忧时伤生的思想家,面对暴力和灾难时的苍凉和无奈。 (本文来源:网易博客 ) 【已有33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