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雞養成是莊子思想中,重要的修養工夫、理論,你有何看法?

76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lauhing

unread,
Mar 1, 2008, 6:40:32 PM3/1/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相關的寓言,可以在些一併討論。

嘎啦咕

unread,
Mar 2, 2008, 6:01:15 AM3/2/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On 3月2日, 上午7時40分, lauhing <a2k20...@gmail.com> wrote:
> 相關的寓言,可以在些一併討論。


表示內在的修養已經達到了完善的地步,就算別人再怎麼挑釁他,他也能不為所動,導致敵人會自己放棄戰鬥,反而達到不戰而勝。也能說一個有仁心的人,別人
看到他不會想與他為敵。 容 C961239

lauhing

unread,
Mar 2, 2008, 9:59:40 AM3/2/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多寫一點,要100~200字之間

熊貓姐姐

unread,
Mar 3, 2008, 3:43:38 AM3/3/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內在的修養已經達到了完善的地步,可以不戰而勝。就像是鬥雞等於像現在的人在鬥蟋蟀一樣,一般人調教雞,都是為了引發雞內在好鬥的天性,把它的鬥性引發
出來。但是紀渻子高明之處在於,他是反其道而行之,磨練雞的意志,使它收斂一觸即發的好鬥本性。養成遇敵不動,聞聲不驚,使它內在的修養達到一種完善的
境界,這樣就達到了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孫子兵法》裏面的上策,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所以莊子的這個故事,實際上和《孫子兵法》的原理是相
通的。莊子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句成語,叫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如今看來好像是貶義詞,意思是一點反應都沒有,但是莊子裏面講的這個呆若木雞,是指內在的修養
已經到了一個完善的境地,是一個褒義詞。 惠09

嘎啦咕

unread,
Mar 3, 2008, 4:11:12 AM3/3/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木雞養成:鬥雞他天生就是好戰、高的鬥志、敏捷的反應力、隨時準備作戰,就像我們現在的人一樣隨時生活在緊張、壓力狀態下,導致精神不集中,就無法成大
事,就算在怎麼勇猛,也不會長久的,這對莊子來說並不是最好的,所以如果能變成像木雞一樣,就算外界在多的誘惑或干擾,都能無動於衷,行如槁木死灰,那
就可以不戰而勝了。容C961239
> > 看到他不會想與他為敵。 容 C961239- 隱藏被引用文字 -
>
> - 顯示被引用文字 -

lauhing

unread,
Mar 3, 2008, 5:18:09 AM3/3/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兩者有相通之處,也有相異之處。這種境界的內涵,可以再申論。

lauhing

unread,
Mar 3, 2008, 5:18:13 AM3/3/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更深一層的意思還要再抒發。
> > - 顯示被引用文字 -- 隱藏被引用文字 -
>
> - 顯示被引用文字 -

J

unread,
Mar 5, 2008, 8:59:54 AM3/5/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萬物眾生也有這種心理戰術,能不鬥而勝;連禽類都講究心理的運用,何況是人呢?人,一定要有這分不瞋的涵養,不可動不動就心浮氣躁,以為別人都在與你作
對。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去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鬥鬥看,他還以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話說『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要擔心的是人家說你太聰
明,太聰明就是狡猾,『聰明』不是好聽的話。如果人家說:『他怎麼那麼傻、任人家欺侮,一點也不在乎!』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就是成功了。近來,
每次看電視新聞,就教人觸目驚心。從國家最高的議事殿堂,以至社會群眾皆以暴力做訴求,用拳打腳踢來解決問題。原本可以是很美好的人生,為何卻變成互相
爭鬥的情形,這都出於不肯忍讓而起的爭鬥之心啊!經濟富裕者還要追求更多的財富,地位崇高者還要追求更高的權勢,所以才會起這番爭鬥混亂的場面。我們每
一個人若能盡本分,那還會有什麼爭端!就是要做到『被辱不瞋』-被人侮辱而不發脾氣;才是真功夫啊! 岑20

tsuyo

unread,
Mar 6, 2008, 8:03:56 AM3/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On 3月2日, 上午7時40分, lauhing <a2k20...@gmail.com> wrote:
> 相關的寓言,可以在些一併討論。

心浮氣躁,難以成就大事,大概也是莊子想要傳達的吧。ㄧ個人,如果有真材實料,是含而不露的。
以心理學層面來說,那些自卑的人,往往會替自己的能力加油添醋,以掩飾自己的無能,而真的有才能的人,不會隨口誇耀自己的能力,則是在氣度上便顯現出自
身功力。
有許多人在做事時,會搶先接下工作,以顯示出自己有多厲害,但是卻沒有想到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那個能耐,衝動之後所做的決定,往往都是錯誤的,所以世上才
會有那麼多後悔和早知如此。
我想,莊子所希望傳達的,是人們能夠依照自我本性,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無須衝動、無須誇耀,因自我修養與素質才是重要的。

tsuyo

unread,
Mar 6, 2008, 8:42:29 AM3/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On 3月2日, 上午7時40分, lauhing <a2k20...@gmail.com> wrote:
> 相關的寓言,可以在些一併討論。
再ㄧ次忘記名字
C961213 盈
我下次ㄧ定會記得

lauhing

unread,
Mar 7, 2008, 7:51:08 PM3/7/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可以再更貼近莊子的思想來討論。

Qua

unread,
Mar 11, 2008, 9:10:27 AM3/11/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木雞養成這故事可以就以人當作例子分三階段:分別是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樣子。二十歲的時候,跟木雞剛過來的時候一樣,沒經驗,卻是衝勁十足。遇到各
種敵人,就想衝過去挑戰。卻沒有衡量自己實力,常常敗戰而歸。到了三十歲時,有一定經驗了,可是還是沈不住氣,遇到敵人挑釁,就立刻衝去攻擊,這時候的
階段。是看經驗,經驗足夠,可以擊敗對方,經驗不夠。傷的是自己。到了四十歲,木雞到了槁木死灰的地步了!這時候的人,經驗十足了,往往不需要出手,便
知有沒有。莊子的說法,是說這時候的人,已經到了面無表情,可以說是遇到什麼事情,都臨為不亂,可以用非常理智的方法去處理了。沒有感性的因子存在,對
於這一點,我非常不認同。這樣,不是跟機器人沒什麼兩樣了嗎?沒有任何感情變化,太苦了吧。雖然說可以很理智的面對任何事情,可是卻沒有感情存在,人為
何可以跟動物有區別,在於人有心思的細膩與思考,還有感情的存在。雖然在體能和感官上,我們無法跟萬物媲美,可是在腦袋和心思與感情上。卻是萬物無法有
的。這是人與萬物的區別。莊子的說法,是要人與自然結合吧! 溱22號


金莎巧克力

unread,
Mar 12, 2008, 11:11:24 AM3/12/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木雞養成」感想
木雞養成可以好比喻為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不是只單靠超乎的技能及才智,還要會能善用如何穩定自己的意念,觀察局勢,蓄勢待發。好比如說前台灣的首富-王
永慶先生,起初的他跟大家都一樣,沒有特別的才智,書也唸的少,但他有如今的成就不是他那一股惱的幹勁及成功的意念,他願意從基層做起,培養出許多成功
的內涵,但是如今功成名就的他並不像其它成功的才子一樣,逞一時恣意的賣弄才智,博得眼光及名利,在我的觀點裡並非是成功,而是依依的讓人感受到你擁有
許多不同的見解、內涵氣息。據說王永慶先生出門不坐豪華房車,人家說擁有高級車子可以代表一個男人的面子及財富,那麼王永慶先生呢?唯有那深不可測,難
以捉摸的才叫高人,值得敬佩,就像孔明此人一樣,人人敬佩,敵人屈服。莊子的人生修養裡我認為是高尚的情操,提出的觀點會讓人省思而後行,值得學習。
「欲速則不達」,沒有一個人頓時間就能獲得廣大的財富及成功,滿分的成績不是三三倆倆就能得到的。「修身養成」。
1237雯

unread,
Mar 12, 2008, 12:20:26 PM3/12/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木雞養成獨厚心得
這篇文章讓我學到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如果只是一味的向前衝,圖然只是個武夫並不能成就大事,一個人一定要要有所智慧,在各個方面充實自己,當妳有所
持,不用真的跟別人比較也能顯出你的出色。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工作這麼難找,如果只是擁有一項大家都會的技能,隨時可能會被別人所取代,要能在社會上生
存,就必須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才能,也就是所謂的「不能被取代性」,因為非妳不可,妳的位子就變的穩固。可是這種特質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造成,妳必須時時
努力,把握每一次的機會練習再練習,才能跟文章中那支鬥雞一樣有超出其他同類的才能,也才能在一片凡夫俗子中脫穎而出。

unread,
Mar 12, 2008, 12:20:55 PM3/12/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忘了寫學號......28芸

tsuyo

unread,
Mar 14, 2008, 10:58:15 AM3/14/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 > 我想,莊子所希望傳達的,是人們能夠依照自我本性,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無須衝動、無須誇耀,因自我修養與素質才是重要的。- 隱藏被引用文字 -
>
> - 顯示被引用文字 -


補充:也許莊子享用鬥雞來比喻現在的人們八,現在的人就像鬥雞一樣生活在緊張之中,然而過多的緊張與壓力會使的人們無法發揮出原本的實力,就算是可以完
全發揮那也只是一時的,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想莊子所說的木雞ㄧ樣,不被外界的因素影響,將自我精神專注為一,達到忘身、忘己、忘我的境界,進而回歸到最
初,發現真正的真理,比方你打太極拳好了,真正厲害的人不是那些把所有招式都記住的人,而是可以忘記自己到底有學過哪些招式,當敵人動作時,自己也可以
很自然的應對,並且反擊,這才是真正的強者。強者是可以見招拆招,不位外界所影響的。
13盈

nini

unread,
Mar 16, 2008, 6:45:30 AM3/16/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木雞養成是指任何事物都像剛出生的小嬰兒一樣,一張白紙變成一幅好像在說話的畫,
再作圖的過程中,不是一次都就可以完成一幅美麗的畫,而是一張畫過一張,
直到能完成一幅美麗的畫,而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不是只單靠天分還要有後天的智慧及才智,
擅用技巧,穩定自己意念。像是比爾蓋茲----打造的電腦王國,蓋茲先生的挑戰是自己,
如何讓微軟的碁業鞏固是他日以繼夜努力的目標;在現在,面對同業的競爭,如何擴大微軟版圖,
讓微軟繼續成長壯大,他成為世界的首富。而我覺得雖然不能像蓋茲先生一樣有天生聰明的頭腦又賺很多錢,
但是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很有內涵、思想、上進心的人。 容u941346

YUN

unread,
Mar 18, 2008, 10:25:15 AM3/18/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內在的休養不僅只是古人所重視的,也是現今社會大家所應該學習的。在這充滿競爭力的時代,大家相互批評、指教,彼此勾心鬥角,從小就被迫養成與人競爭的
能力,例如:學校的成績排名、各項的比賽名次、工作的職位升遷.....等,要如何在競爭的情況下,贏得勝利,又不失風度,且另人欽佩呢?而不是像鬥雞
一樣的,只知道一味的鬥爭,卻不計後果,只為贏得勝利;我認為,人類身為高等生物、萬物之靈,不應該只會運用許多的技巧及才智,而做出對別人不利的事,
就為了成就自己,卻忘了做人最基本的修身養性,我想,[做人應該要有的修養是什麼?]才是大家應該要思考的問題吧!

柚子

unread,
Mar 18, 2008, 1:17:07 PM3/18/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說明像是人一樣~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年少氣盛的~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是一股腦的衝衝衝~不會去想到事情的結果~但在壯

年期的時後,就開始越來越會想,可以說是遇到什麼事情,都臨為不亂,可以用非常理智的方法去處理了。處理事情看的能力,

人活久了,經過的事情多了,也就越來越可以處事不經了.^^

25~儒

wei

unread,
Apr 8, 2008, 11:38:06 AM4/8/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On 3月2日, 上午7時40分, lauhing <a2k20...@gmail.com> wrote:
> 相關的寓言,可以在些一併討論。

我們平時說呆若木雞是指一人生性愚鈍或受到驚嚇的樣子。和莊子書上的原意有所出入,所以呆若木雞,跟木雞養成,這兩句話雖出處相同,但是卻不一樣的意
思。
莊子認為想木雞一樣遇到危險也不為所動,精神已經和大自然合為一體,和其他的雞沒有對立,達到忘身忘己。文中表達的意思不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太在意別人的
看法,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就像木雞一樣,遇到危險不為所動,精神就集中,
也就是為什麼讓人最害怕的原因了吧。u941121婷

RUBY

unread,
Apr 9, 2008, 10:45:33 AM4/9/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如果一個人遇到壓力而逃避,交代給他的事情而沒做好,甚至遇到困難,也不想辦法解決,就等著人來幫忙解決,這種人永遠不能成長,只會原地踏步!但這也有
可能是從小教育的問題,如果從小就養成今日是今日畢,且有負責的態度,那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而且對任何事需要成熟的思考,就像熊貓姐姐所說的:就
像是鬥雞等於像現在的人在鬥蟋蟀一樣,一般人調教雞,都是為了引發雞內在好鬥的天性,把它的鬥性引發出來。但是紀渻子高明之處在於,他是反其道而行之,
磨練雞的意志,使它收斂一觸即發的好鬥本性。養成遇敵不動,聞聲不驚,使它內在的修養達到一種完善的境界,這樣就達到了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此
要成大事必須要磨練!鐵杵磨成秀花針!

RUBY

unread,
Apr 9, 2008, 10:59:27 AM4/9/08
to 聽莊子說故事
c961103周莉菁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