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便秘發燒入陽明案例

5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flyflyk

unread,
Feb 25, 2011, 8:02:14 AM2/25/11
to 正統中醫@台灣
我兒子2/16晚睡前,不知為何發燒了(也許是在學校常不穿外套,每次傍晚接他回家手都是冰的).
開始有點咳,脈浮,怕熱怕冷不明顯,沒特別想喝水,無汗
先吃1g葛根湯睡覺(怕他流太多汗不敢吃太多)

睡到一半有流一些汗,燒沒什麼退,半夜因為有些喘+脈浮+按下去有點粗,我老公給他吃麻杏甘石湯1g , 好像也沒退什麼燒,但早上起來就沒什麼喘

半夜還沒吃麻杏甘石湯就有點脈弦+浮了,我老公在考慮是小柴胡湯or麻杏甘石湯,但他記得之前有次脈弦+浮,吃小柴胡湯沒什麼用,加上又喘,所以先麻杏甘石湯

2/17向學校請假,早上起來沒喘了,脈浮+弦,手比較沒那麼燙,但耳溫還是39.5,沒有特別渴的感覺(跟平常差不多),精神跟昨晚一樣都不會太痛苦或萎靡.還可以看卡通,所以吃小柴胡湯3g

2/17早上總共給他吃過2次小柴胡湯3g,但耳溫差不多都是39~39.5沒什麼改變,沒特別怕熱怕冷或口渴
因為想說脈有點浮+弦,(已經比原來不浮了) ,會不會還需要解表,下午2:30給他吃柴胡桂枝湯3g
當天並不會比平常口渴,問他要喝溫水還涼水他說隨便,食欲活動力比平常較差些,不特別怕熱怕冷,舌苔算白,嘴唇紅
要去睡午覺時他說要開烘被機一下,感覺他不怕熱,而且還怕棉被太冷(這種天氣他平常也會想用烘被機把被子暖一下)
傍晚6:00睡起來,耳溫升高0.5度,說覺得熱,想喝涼水
把脈是還有弦.且比睡覺前更浮
給他喝冷的運動飲料(他指定要喝這個),吃白飯加黑糖
午覺起來時才比較渴,之後並沒有比平常口渴想喝水,跟平常差不多偶爾才會想喝水
我懷疑他是睡前吃柴胡桂枝湯3g+蓋大被睡覺流汗才變有裡熱的?

他吃完飯又比剛睡起來時降0.5度
在家只穿背心沒穿外套,我問他要不要穿會不會冷,他說他不冷,我碰他他才冷,因為我手比較冰
拿室溫下的運動飲料給他喝,問他喝了舒服嗎?他說沒感覺.過一陣子再問他想喝涼的還溫的,他想了一下才說涼的(這種天氣室溫下的飲品算是涼的)
總之在喝過運動飲料和吃完飯後,他降了0.5度
後來想說可能有點裡熱,但可能不嚴重,所以煮枸杞菊花茶加冰糖給他喝.他不喜歡那個味道.喝幾口就不喝了

2/18~2/21 這幾天發燒38~39度徘徊,肝脈弦吃小柴胡湯幾次沒什麼改善,而且這幾天都沒大便.有叮嚀他有便意一定要去大,大了就會退燒,但他就是沒大便.這幾天食欲和活動力比平常差些,氣色也不好,但仍可以玩,只是比較容易疲倦

2/21他早上起床有口臭且早晨比平常口渴喝水多,叫他加熱水他說不要,他只喝冷水不加熱水,後來就去上學了
想說這麼多天沒大便了,前幾天有給他吃1g麻子仁丸一次沒用,又不敢擅自處理,所以下午放學帶給一位中醫老師看
跟老師說低溫燒好幾天了,臉部氣色一直很差,偶爾會咳一下,有一些清鼻水(不多),有強調好幾天沒大便了
老師問我他會不會口渴,我很堅決回答”不會”,因為他跟平常一樣,幾個小時才會想喝一次水

老師開:
炙甘草5錢+大黃2錢+芒硝5錢+厚朴3錢+枳實3錢
叫我煮一帖,大便出來就不必再吃(藥房抓一帖40元)


2/21晚吃了承氣湯半碗,睡前有先大一次便,看起來有成形的條狀,半夜又起來拉肚子水瀉,吃藥前後差不多都是38.8度,吃藥後沒有很快降溫
2/22早上起來還是低溫燒38.2,在學校時說想拉肚子,但忍住了,回家才又水瀉一次
2/22放學回家時降到37.5度,但人還是沒恢復元氣的樣子,臉色也依然黯沈
因為已經拉過了,所以就沒再把那剩下的半碗承氣湯喝了
我那時不懂承氣湯煮法,老師也沒特別說明,於是我回家把材料全丟進去用電子爐同時煮,煮了有一小時吧

2/23早上耳溫再降一些,活動力和精神已經恢復到跟平常差不多了,比較蹦蹦跳跳多話,氣色也變比較好了,放學回家就耳溫降到跟平常差不多了.雖然氣色看起來比正常的時候差些,但感覺有自行慢慢恢復中,而且也不確定要吃什麼藥,就讓他慢慢自然好.盡量叫他早睡

這次感冒拖有點久,應該是大便一直沒下來的關係,因為看起來大便出來後,燒就穩定一直退下來了沒再上去,但吃了藥好幾個小時候才開始退燒.這次感冒他除了偶爾會口渴想喝涼水,以及2/21早上起來口臭及喝較多水,其他時候熱象似乎也不明顯

感覺除了偶爾口渴想喝涼水+沒大便外,好像沒有其他理由用承氣湯?


我兒子七歲
老師開的:炙甘草5錢+大黃2錢+芒硝5錢+厚朴3錢+枳實3錢
算是大承氣湯+炙甘草嗎?炙甘草比例算蠻大的

(一)大承氣湯: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八兩、枳實五枚、芒硝三合。

(二)小承氣湯:大黃四兩不炮製、厚朴二兩、枳實三枚。

(三)調胃承氣湯:大黃四兩酒洗、甘草二兩、芒硝半升。

引用:http://www.relativehumanity.com.tw/cm/zhangbutao/drug/d17.htm

Sky Jian

unread,
Feb 25, 2011, 8:45:37 AM2/25/11
to 886...@googlegroups.com
"藥真的只是治療手段中的一部份"
祝福你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訂閱了
Google 網上論壇的「正統中醫@台灣」群組。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886...@googlegroups.com
如要變更訂閱類型,請至: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subscribe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886tcm

熱門討論: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hot-topic

論壇精華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

論壇使用教學:
https://sites.google.com/site/886tcm/announcement/group-tutorial



--
-- 轉寄前請[刪除原寄件者] (在你轉寄內容最前面)--
**請用〔密件副本〕轉寄郵件〔保護親朋好友〕的郵件帳號**
~~ 網路流傳的訊息並非全然正確,吸收資訊時請斟酌勿囫圇吞棗喔!
“成事在於發現問題、 提出計畫、行動、解決問題,但醫療管理往往僅停留在 「發現問題」,就以為事情做完了。~~”當創投家走進白色巨塔”  北醫董事李祖德
  --「生命只有走過才能了解,但是必須往前看才活得下去。」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tsung0709@yahoo.com.tw Fu

unread,
Feb 25, 2011, 9:15:54 AM2/25/11
to 886...@googlegroups.com
應該是三一承氣湯
不過芒硝不太可能5 錢 應該是五分
熱結旁流
急下存陰
可能是這樣吧
                               ......
 
flyflyk <ppr...@gmail.com> 於 2011年2月25日下午9:02 寫道:

flyflyk

unread,
Feb 25, 2011, 9:42:46 AM2/25/11
to 886...@googlegroups.com
"个"="錢"
我看藥單芒硝的單位是 "卜",所以"卜"="分"嗎?


劉渡舟 傷寒論第十四講
"★十一、三一承氣湯
三一承氣湯,見於劉河間的《傷寒直格》
。他說:"活人書,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調胃承氣又次之。而緩下急下,善開發而難鬱結,可通用者,大承氣湯最爲妙也。故今加甘草,名曰三一承氣湯,通治三承氣湯,於效甚速,而無加害也。
三一承氣湯,治大承氣證腹滿實痛,調胃證譫語下利,小承氣證內熱不便。故治傷寒、雜病、蓄熱內甚、燥實堅燥而皆有效。然成無已認爲:本方寄緩、峻于一方之中,非仲景之意,用之亦恐有失。可參考。
"http://cmrs.pixnet.net/blog/post/1643418

e2

unread,
Feb 25, 2011, 9:48:31 AM2/25/11
to 886...@googlegroups.com
yes

shaman

unread,
Mar 1, 2011, 4:18:54 AM3/1/11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學術討論區

On 2月25日, 下午9時02分, flyflyk <ppr...@gmail.com> wrote:
> 2/17向學校請假,早上起來沒喘了,脈浮+弦,手比較沒那麼燙,但耳溫還是39.5,沒有特別渴的感覺(跟平常差不多),精神跟昨晚一樣都不會太痛苦或萎靡.還可以看卡通,所以吃小柴胡湯3g

一般胡希恕醫師開的小柴胡湯都帶石膏,可能臨床上光靠小柴胡湯效果不彰吧。

ping

unread,
Mar 1, 2011, 7:55:32 AM3/1/11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學術討論區
胡希恕和張錫純用石膏的案例很多.
在陽明氣分上的應用很廣..
小柴胡加石膏,大柴胡加石膏等..
值得參考學習..

另外科中的小柴胡湯.效果並不理想.
也許柴胡劑量不足.比例不對.


On Mar 1, 5:18 pm, shaman <shaman...@gmail.com> wrote:
> On 2月25日, 下午9時02分, flyflyk <ppr...@gmail.com> wrote:
>

> > 2/17向學校請假,早上起來沒喘了,脈浮+弦,手比較沒那麼燙,但耳溫還是39.5,沒有特別渴的感覺(跟平常差不多),精神跟昨晚一樣都不會太痛苦或萎靡.-還可以看卡通,所以吃小柴胡湯3g
>
> 一般胡希恕醫師開的小柴胡湯都帶石膏,可能臨床上光靠小柴胡湯效果不彰吧。

葉玄醫

unread,
Mar 1, 2011, 11:05:29 AM3/1/11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學術討論區

On Feb 25, 9:02 pm, flyflyk <ppr...@gmail.com> wrote:
> 我兒子2/16晚睡前,不知為何發燒了(也許是在學校常不穿外套,每次傍晚接他回家手都是冰的).
> 開始有點咳,脈浮,怕熱怕冷不明顯,沒特別想喝水,無汗
> 先吃1g葛根湯睡覺(怕他流太多汗不敢吃太多)
>
> 睡到一半有流一些汗,燒沒什麼退,半夜因為有些喘+脈浮+按下去有點粗,我老公給他吃麻杏甘石湯1g , 好像也沒退什麼燒,但早上起來就沒什麼喘

這裏已經轉為「太陽中風,脈浮、發熱、汗出,喘家」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這個病勢向外,已有驅邪外出之象。可惜,你們又用「麻杏甘石湯」。我真的勸大
家,有空將「傷寒論」背熟,而且不要有「見熱」就用石膏的習慣。桂枝湯用法也有些講究之處,譬如說,流汗不徹,周時觀之(二十四小時觀察),病不除,證
不變,是可以用到二、三劑之多,這傷寒第一方,故意放在最前面來講,意謂這是常見之證,應該依序學習用熟。

劉晶晶

unread,
Mar 2, 2011, 11:24:13 PM3/2/11
to 886...@googlegroups.com
受教!

flyflyk

unread,
Mar 7, 2011, 12:43:31 AM3/7/11
to 886...@googlegroups.com
謝謝指教
再請教:
麻杏甘石的喘
和桂枝湯加杏仁厚朴的喘
分辨點還有哪些?

目前似乎只留意到以下線索:
已有汗出
胸腔有點痰偶爾咳一下但痰不多,也沒吐出來
怕冷怕熱怕風不明顯
也不特別口渴

在 2011年3月2日上午12:05,葉玄醫 <skysk...@yahoo.com.tw> 寫道:

葉玄醫

unread,
Mar 7, 2011, 10:08:11 AM3/7/11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學術討論區
麻杏甘石的喘,主要是裏有鬱熱難出,病位在肺(麻黃宣肺熱)與胃(石膏瀉胃熱)有熱,所以註明:「無大熱」與「白虎湯證」作區隔。這個「麻杏甘石湯」的
用法,主要也是「脈浮、無汗、煩躁、裏有熱但熱不甚、咳喘」除了「脈象」,這個會因裏有熱而煩躁難眠,皮膚摸起來微熱,但(胃)裏有熱所以會帶點口臭、
熱氣。可以察舌:「舌紅」,察苔:「苔黃」,看鼻涕:為黃涕(也是因內有熱)難出。

桂枝湯的喘是平常體弱所造成,這個「喘」是肺寒的問題再加上肺氣不通,所以平常大便也比較困難,只是太陽中風後,喘症被突顯出來了。

On Mar 7, 1:43 pm, flyflyk <ppr...@gmail.com> wrote:
> 謝謝指教
> 再請教:
> 麻杏甘石的喘
> 和桂枝湯加杏仁厚朴的喘
> 分辨點還有哪些?
>
> 目前似乎只留意到以下線索:
> 已有汗出
> 胸腔有點痰偶爾咳一下但痰不多,也沒吐出來
> 怕冷怕熱怕風不明顯
> 也不特別口渴

上述的問題,還是可以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再加「四君子湯」調理脾胃。
風家表解不了了者,十二日癒。也可以等其自癒。但我不會這麼做,還是會用藥,用到好。

葉玄醫

unread,
Mar 7, 2011, 11:17:52 AM3/7/11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學術討論區

On Mar 7, 11:08 pm, 葉玄醫 <skyskygr...@yahoo.com.tw> wrote:
> 麻杏甘石的喘,主要是裏有鬱熱難出,病位在肺(麻黃宣肺熱)與胃(石膏瀉胃熱)有熱,所以註明:「無大熱」與「白虎湯證」作區隔。這個「麻杏甘石湯」的
> 用法,主要也是「脈浮、無汗、煩躁、裏有熱但熱不甚、咳喘」

因為記錯部份條文內容,純以藥物作用推估病況,所以造成部份敘證上的錯誤。
條文:「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甘石湯。」
由於內熱迫汗出,所以病證上是有「自汗出」的狀況並非無汗,所以此湯證使用麻黃,主要是為了「宣肺平喘」。
但「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應是指「麻杏甘石湯證」與「桂枝湯證」兩者對比下,知其不可更行「桂枝湯」。個人覺得這樣的解釋比較符合「知犯何逆,隨證
治之」的精神。否則一些前輩講解時也有人反對「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的說法,因為論中其它處的用法,也有「脈浮數者,可更發汗. 桂枝湯」。所以原
則上是察脈而別用法,如論曰:「假令尺中脈遲者,不可發其汗。何以知然?此榮氣不足,血微少故也。 發汗後,不可更行 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可以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ping

unread,
Mar 8, 2011, 8:24:36 AM3/8/11
to 正統中醫[at]台灣→中醫學術討論區
> 條文:「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甘石湯。」
> 由於內熱迫汗出,所以病證上是有「自汗出」的狀況並非無汗,所以此湯證使用麻黃,主要是為了「宣肺平喘」。

汗出而喘,是內熱迫汗出,此為陽明氣分故用石膏,而不可更行桂枝湯
(陽明少陽禁汗法)

flyflyk

unread,
Mar 10, 2011, 11:01:38 PM3/10/11
to 886...@googlegroups.com
謝謝指導!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