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2015年会特邀报告应征

3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lingfei wu

unread,
Apr 17, 2015, 4:18:09 PM4/17/15
to swarmagents_ai
请大家回复本邮件提交你的基本信息(回复正文)与相关材料(正文或附件)。

基本信息格式如下:


名字_____学校或者单位_____学习/研究方向


欢迎大家关注,参与。




--
Lingfei Wu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Center for Behavior, Institutions and the Environmen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Qian-Yuan TANG

unread,
Jun 25, 2015, 3:32:45 AM6/25/15
to swarmag...@googlegroups.com
大家好。我的基本信息如下。

唐乾元   南京大学    生物物理学

我想介绍一下我最近的工作。因为近些年来在鸟群和细菌的运动、神经系统等体系中都观察到某种类似「临界点」的现象,我们基于数千核磁共振测得的蛋白质结构数据,在蛋白质分子的平衡态涨落数据中也发现了这种相似的长程关联和临界性。为了解释这种临界性的起源,我们仔细分析了蛋白质分子中残基接触网络的拓扑结构、蛋白质的形状和蛋白质振动模式之间的关联,与传统观点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发现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接触网络不是一个小世界网络,而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临界性的涌现是相对容易的(这非常类似于神经系统中的 Griffths Phase),这一结果表面蛋白质的天然态结构不只是一个能量最低的结构,其结构还与其功能的实现(变构时的最小阻措)高度相关。

附件中的 ppt 是我近期在小组内作报告所用,没有太多的背景信息,到时我可以做些补充。本文的草稿准备在七月底前后正式投稿,目前还在老师处修改中,暂不方便提供。关于本工作早期的一部分结果曾经在德国马普所德累斯顿复杂系统物理所的会议(Criticality in Biology: A Critical Assessment,http://www.mpipks-dresden.mpg.de/~biocri15/)上介绍过。

直接附件传文件一直失败,我把 ppt 传到了这里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c0k5hQS 密码: fev8)。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并与我讨论。

唐乾元


在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 UTC+8上午4:18:09,计算士写道:

lingfei wu

unread,
Jun 25, 2015, 9:08:44 AM6/25/15
to swarmagents_ai
谢谢乾元。截止日期将近,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集智AI(人工智能)讨论组”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swarmagents_a...@googlegroups.com
要发帖到此群组,请发送电子邮件至swarmag...@googlegroups.com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swarmagents_ai/53ef43bc-4a66-4b2d-8a3a-134ab7fb6ce9%40googlegroups.com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