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新聞雜誌:河岸人民 -- 阿莉曼‧格格(布農族)

2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丘延亮

unread,
Dec 13, 2007, 6:38:44 PM12/13/07
to yt
原民新聞雜誌:
河岸人民
更新時間:2007-12-13 23:45:42
   記者∕作者:本報訊
■阿莉曼‧格格(布農族)

「第一個願望,我希望住在溪洲路的人,每一個人都幸福快樂。能夠永遠住在這裡……」

頭目娘,也就是自救會的執行長舞賽‧撒巫瑪,跟一桌子的青年孩子們唱歌聚餐,原來是孩子們為她慶生。拆遷的挖土機,也或許是一把無名火,像惡靈般的無所不在,威脅這個44戶人口居住了30多年的部落。

12月6日前往溪洲部落,沒有人知道下一次的生日是不是可以在同樣的屋簷下慶祝,但沒有人悲苦沒有人哀傷,生日應該要快樂。但更晚,舞賽‧撒巫瑪從生日會中離席,轉身跟自救會的幹部們開會,要討論如何搶救這片家園,因為聽聞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將會到中正國宅,所以自救會緊急開會,要先做初步的共識。不過馬英九到中正國宅的行程背後還有另外一個插曲,馬英九原本不是選擇到中正國宅,而是選定10年前發生火災時,他曾關心過甚至進入帳棚裡安慰族人的溪洲部落,可是因為政治正確的關係,他選擇最後一刻剎車轉向。

溪洲自救會認為這是一個陳情的好機會,可是畢竟對44戶不諳任何社會運動的族人來說,這個第一步,既是期待但也不免諸多疑慮。但從自救會幹部會議到召開部落會議,他們決定對馬英九陳情。

如果沒有河川治理線的劃定,如果沒有違反水利法的前提,溪洲跟原鄉部落幾乎沒有不同,他們有頭目,有部落規範,有部落會議,會議當中還能聽到全族語的意見表達,正如大家所說「都市裡有部落就能延續文化」,在這裡清楚可見。

城市到處是美麗的樓房,政府所規劃的三峽隆恩浦安置所也是美麗國宅,但他們堅持不離不棄與生命奮鬥的土地,哪怕是外人看了說這怎麼是遮風避雨的地方;這也讓我想起長期研究原住民文化的學者黃美英說過的話:「有文化才是真正美的居所。」

而陳情當天,族人對於都市住宅、工作、教育等等提出的問題,馬英九的回應除了勸導族人搬離危險也違法的河川地之外,並且要族人改變心態,來到台北就是台北人。

馬英九不斷說著:我把你們當人看當市民看,好好的教育你,要照著這個城市的遊戲規則等等。

兩個不同世界的對話,只在在突顯了馬英九缺乏多元文化思考的角度,族人不禁要問:我們是台灣的主人,這個遊戲規則如果照先來後到的順序,該是誰照誰的遊戲規則?一方面並未得到馬英九正面回應,另外要執行拆遷的台北縣政府表示,不可能再重新評估河川治理線,沿岸的治理計畫進度已經落後,違建就是要拆。

不過去過溪洲部落的人都會不免質疑,新店溪兩岸有其他住戶,也有一些營利單位,但為什麼只拆溪洲跟小碧潭兩個原住民居住的部落?為什麼原住民要特殊化處理?

而如果就法論法,有學者提出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條,認為溪洲和小碧潭部落,政府已經承認它們符合了「部落」及「原住民族地區」的定義範圍。

早在1999年,由行政院原民會出版的《北台都會區原住民生活據點導覽手冊》,就提到了溪洲跟小碧潭部落,官書已經承認了是部落是原住民族地區,現在卻說是違建不是一個部落,從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角度是說不過去了。

拆遷日倒數計時,族人擔心若原住民族基本法還未能保障他們的權益,行政院原民會或台北縣原民局也用漢人法律觀點的水利法處理他們的問題,恐怕櫸木事件讓森林法強壓原基法的荒唐再次重演。

(本單元由原住民電視台提供,播出時間為週六晚間9:00)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