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狗變大富翁 -- 紀大偉

1 view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丘延亮

unread,
Jan 20, 2009, 8:52:47 PM1/20/09
to yt
貧民狗變大富翁
  • 2009-01-21
  • 中國時報
  • 【紀大偉】

     目前美國院線片中,最大的黑馬是《貧民狗變大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誠然《貧》片的收益比不上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可是它引起極熱烈的迴響。它完全沒有大卡司──此片白人演員全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主要演員全部是印度人。它的背景不在美國,而在全球化時代的印度孟買──也就是日前發生豪華飯店恐怖事件的大都會。它是這屆金球獎的大贏家,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等獎項──據傳,它也將在奧斯卡敲門。如果以前魯西迪的名著《午夜的小孩》是印度的「國家寓言」,從今而後更具影響力的印度國家寓言可能會是《貧民狗變大富翁》(魯西迪已經發言表示他不喜歡此片)。

     「從貧戶變國王」這樣的故事,本來就是各國熱門題材,台灣人對這種童話也頗有感觸。但是《貧》片並不像台灣政界商界打造的白手起家故事,不像書市好賣的致勝祕笈,卻充滿了諷刺和批判。

     諷刺──是因為片中的貧民狗(一個出身於貧民窟的年輕男子,這樣出身的人被稱為「貧民狗」)在電視機智問答節目一路過關,才得以名利雙收,成為國民的英雄(片中印度民眾擠在電視前為他加油)。但是電視節目中的勝利畢竟只是虛擬的,「電視大國民」未必獲得實質名利──或許他本人也不在乎名利吧,根據他的說法,他只在乎「我心愛的女人有沒有看見我上電視?」

     批判──是因為此片揭發當今孟買的黑暗面。貧窮,不同宗教之間的殘殺,人口販賣(少女從娼,少年當乞丐)。我們都聽過這些事實,只是很少在美國電影院睜大眼睛看見──被「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洗腦的我們,一聽見印度(以及中國),只想到錢。此片的開頭更當頭棒喝:印度警察對無辜的貧民狗刑求──甚至用電擊刑求──警察還說,希望不要驚動「國際特赦組織」。可以想像,這樣負面呈現的印度,引起批判印度的人士叫好,但也引起印度愛國人士的抗議。《貧》片目前在網路上被網民熱烈討論,「我是印度人可是我恨此片」以及「我是印度人可是我愛此片」,是一直湧現的發言標題。

     如何呈現印度?──同樣可問,如何呈現台灣,以及中國?「兩個七號」(《海角七號》以及中國的「神舟七號」太空船)是否充分呈現了台灣和中國?《貧》片中的社會問題,以及媒體狂熱,在台灣和中國也有(「星光大道」以及「超女」)。另外,誰「才有資格」呈現印度呢?《貧》片的男主角是印度人,卻生於英國;導演是以拍攝《猜火車》出名的英國白人導演。他們有沒有資格「代言」印度,勢必會一直引起爭議。不過爭議也好,「呈現」本來就該不斷被討論,不該有終極的、貼上封條的標準答案。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