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網路論壇不再支援新的 Usenet 貼文或訂閱項目,但過往內容仍可供查看。

<轉載>長感疲勞怎麼辦?

瀏覽次數:0 次
跳到第一則未讀訊息

升級了...嘿嘿

未讀,
2002年2月9日 上午10:28:252002/2/9
收件者:
常感疲勞 怎麼辦?


黃介良/台北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我最近老覺得累,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這是在現今忙碌的

社會中常見的一個話題。

根據調查,在門診中有百分之廿的患者會向醫師提出容易疲勞

的困擾,可見疲勞是一般人最容易感覺困擾的毛病之一。

如果常易感疲勞,大致可從以下四點去探求病因:

生理性疲勞。

病理性疲勞。

心理性疲勞。

慢性疲勞症候群。

疲勞的治療必須針對病因,尤其是病理性疲勞,必須去除

病理的因素後,才能恢復。對於心理性的疲勞,也需將「

心結」解套,才可以消除疲勞。

而對於一些不明原因,諸如慢性疲勞症候群或長期疲勞一時

解除病因後難以恢復者,中醫的「辨證論治」可發揮不錯

的效果。大致來講,中醫對疲勞可分以下幾點探討:

2疲勞可能是虛證的現象:不論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均

可能產生疲勞,所以必須針對患者表現出的徵象來做施治。

例如氣虛的患者,講話沒有力量,體力差,容易感冒,可用補

中益氣湯來治療;血虛的患者,容易頭暈目眩,唇色較白

,可用四物湯來調養;陰虛的患者,容易咽乾舌燥、盜汗,

可用六味地黃九來調養;陽虛的患者,容易怕冷,精神萎靡

,可用桂射八味丸來調養,改善疲勞的現象。

3疲勞可能是「濕邪」纏綿的現象:中醫認為濕邪困脾,精氣

無以轉輸,所以會發生困倦、肢體重著、頭重如裹的感覺。可

用參苓白朮散來改善困倦疲乏的現象。

4疲勞可能是「鬱症」的現象:中醫認為氣鬱或肝鬱也會產生

疲勞的症狀,精神憂鬱、七情不暢、六欲不遂,均會導致氣滯

肝鬱的現象,這種疲勞,用補氣藥無效,必須舒肝理氣才能達

到效果,譬如加味逍遙散就是常用的方劑。

以下提供疲勞保健之道:

2營養均衡,水分充足。

3適度的休閒、娛樂。

4自我穴位按摩:太衝穴、湧泉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

合谷穴、風池穴、睛明穴等等,經常按揉,可消除疲勞。

5找空氣流通的地方,打幾回易筋經十二式,如時間不允許,

可單練其中一、兩式,讓全身氣機舒暢,可迅速消除疲勞。

【2002/02/09 聯合報】

--
他說我像一隻小貓,

會很可愛的蜷在他懷裡撒嬌,

但有時又好任性的翻臉不說話,用爪子抓他....

最近燙爆炸頭的Ceria網站:http://photo.taipeilink.net/ceria_tang
跟我家鳥鳥有關的網頁:http://www.doapz.com/peach-faced_lovebird.htm

[m [1;32m※ 來源:‧大度山之戀 bbs.thu.edu.tw‧[FROM: u22-99.u203-204] [m

0 則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