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别人对你说一句话,不知有意无意用了一个词,这个词让你感到如沐春风,就连对方的模样都变得好看了。有时候,那个词会让你感到很尴尬,虽然说者无意的样子,但你对他也冷淡了不少。人说,前穿万穿,马屁不穿。因为马屁的用词,很多都是有让人如沐春风之感的,大多女人喜欢人们说她漂亮、年轻,即便有的女人怒形于色,要不就是她长得实在太难看,知道你是讽刺她,要不就是假的,其实心里早乐开了花。
并不是所有这些词都是很褒扬的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过于褒扬的,容易被识别出来是马屁,比如领导放个屁赶忙连称"英明",那就太猥琐了。但至少这种词应该是个性的,独特的。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关键词,如果你说的关键词跟他内心的匹配,那就拍上了。这个关键字就像是人的meta。
这是我的猜想,是从自身出发的感受,但我不想在这里说出来,比较隐私的东西。
比如,你对一个男人说,你真是太英俊了。对方未必十分高兴(当然,一般来说会高兴的),因为他自己对自己也许有个定位,他不是偶像派,是实力派呢。你夸他英俊是不是就是说他就光靠脸蛋儿混了?你骂一个人,无耻,不讲道德。那人反而洋洋自得,因为他从来就是认为自己是反道德的人,你这么说正好证明了这点。
人们内心的关键词是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而且他们的行动还会驱使自己往那个词上靠拢,也许现在还不够"精英",但自己应该是"精英"。也许现在还不算"风流",但应该是"风流"的。有时候,不自觉地,经常用期望的关键词来标榜自己。
人的期望会变化,所以这些词汇也在变化。我家大宝整天说自己是孙悟空,我家小宝说自己是奥特曼,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期望。如果你说他们是孙悟空或奥特曼,他们就高兴得不得了,而要说他们是猪八戒或者怪兽,他们就不干。小孩如此,大人还不是一样,只不过懂得了伪装。伪装并不难识破,即便你对那个词表面上无动于衷,但行为却会暴露你的内心。比如你会变得很有善意,会比较爽快地答应某件事情;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心情明显不错…等等。这都说明,你刚刚说了一个什么词,说到他心坎里面。